所读的圣经是描写顶大的培灵会:以色列人从被掳的地方回来,建国修城,选举省长,建设新社会,他们先聚集听神如何吩咐。我们知道一个稳固的社会,必要设立在神的言语上,若是随自己理想必定失败。这段圣经不但关于社会,也关于个人对于神律法的态度。
第一节说:“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
当时的圣经只有五卷,他们建设社会的时候只用那本单简的圣经;现在我们有新约旧约。从前神多次多方晓喻列祖;现在神藉他儿子清楚晓喻人。圣经真是宝贝,建设社会,必须在这书寻见神面并寻求他的旨意。建设快乐的家庭,也必须要这本书。个人的生活想荣耀神也不能离这本书。
现在看以色列人怎样的态度对圣经:一切老百姓聚集请文士以斯拉把法律书带来,“从书架把书取下来”这是很简单的事,虽是单简但是很多人仍做不到,因为根本上没有这书,怎能取下带来?有些人有这书而不拿下来,一年都在书架上,一个传道人探访一个教友,谈话的时候提到一节圣经,于是请那教友拿出圣经来读,那传道人把那教友的圣经打开,书里面有眼镜,就问:是谁的眼镜?那教友说:“好得很!我眼镜找了一年也找不到,你来真好,替我找到眼镜了。”可见他一年没有读圣经,不然,老早已找着眼镜了,所以拿圣经来虽是简单也有很多人做不到。”一回我在一个地方作工,一个牧师来对我说:“我没有带圣经来,心里着急得很,请你借一本圣经给我,”我很诧异,也很难过,一个神的仆人出门作工,工具也没带。一次在伦敦见两位中国朋友,我们在车上谈话,看见他的师母在手袋中拿东西,里面有圣经,我心很快乐,你看这位姊妹不把圣经放在衣箱里,而带在身上,随时可以读。圣经是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晚上不带灯危险得很,照样,我们走苦海,若不拿出圣经就没有灯光。各位,不知在这里多少人拿不出圣经来,你家里根本没有圣经,你个人生活与神所望的大大相反:神要你行光明而你行黑暗;要你明祂的旨意,祂的旨意纯全善良,而靠着自己不能明,那很可惜!要达到人生目标必要拿出这本圣经来。
其次:以色列人不但是能把圣经拿出来;而且能读,你若是问人读不读圣经,他说忙得很没有时候读。各位,听人这样说,看他的生活就知道他是假的。作事,吃饭,打牌,喝酒,犯罪,都有时候;看圣经就说没有时候。各位,那是一个大损失,若说没有时候读经,倒不如说没有时候上天堂;而有时候下地狱!一个十七岁的信徒聚会完和我同路回家,他告诉我说:“我每日上班很早,回家很迟,看圣经不容易,最近我立定旨意,早早起来先读圣经而后作工,”我很喜悦,我明白他为什么热心,在主道上进步,是因他牺牲睡觉的时候,早起见神。前不久接他来信说他想到非洲传道,他现在成为这样热心的人,是因十七岁而知圣经的宝贝。各位,我们若说没有时间读圣经,那是说谎话,是因不肯抽时候看圣经听神的话。一个信徒作工多年,他说:“我早起读圣经,牺牲睡的时候,我的身体并没有吃亏。”各位,尊重神,神不亏人,神多赐福,神多赐恩惠。
第一、拿出圣经来;第二要读圣经。
第三、三节末句,众民侧耳而听。你说当然侧耳听,但是这并不是当然。侧耳听意即是注意,很多人看圣经而不注意所说,反而怀着成见,读而不明,戴着红色眼镜,用自己的思想。举一个例:人说主耶稣是善人,于是看圣经就拿着这个思想来看,所以只见主耶稣是善人,其它甚么都不看见,其实主耶稣不是一个善人,乃是一位神,远超善人之上。还有人说主耶稣是哲学家,来研究哲学的;但是认清楚主是来宣布救恩。对于圣经中的人,也怀着成见:以为所讲的是伟大人物,不知是罪人啊。十几年前,见一个大牧师,他读两年神学就以为很熟悉了,他完全错,因为不侧耳而听,是用理想而读自己的意思,我说:“人是罪人,需要得救,”他说:“我不注意我的罪,我觉得没有罪”。各位,他是瞎子看圣经不知人是多么坏。需要主恩拯救。一次,街上一个平常的人买了一本单本福音,晚饭之后,拿出来看,心中没有成见,读到半夜,读到主受苦的事,十分注意,第二天起来,主受苦的事仍在他心中,他就去找教会的人,他说我要知道耶稣受苦和我们人有什么关系。结果:他悔改了,为什么?因为他侧耳而听。各位,现在向你报告圣经中重要之道,请你把成见放下,侧耳而听。
一、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二、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
三、你们当知赦罪之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
主拯救罪人,你我的罪可得赦免,这是最快乐的消息·
主说:“在世上你有苦难,但是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各位,以上三处圣经的话,你明白吗?最快乐的消息是人信主而能胜过世界而安心。
主耶稣所说:“我父的家里有很多住处,我去预备地方,再来接你们”。凡信主的人必有一定的归宿。亲爱的弟兄姊妹:你离世将到甚么地方?一个哲学家,一天他的学生问他生死的问题,他说:“我不知道,最好从理想中选出一部份,合就相信,盼望渡过苦海而达到目的地。”他太可怜了!他以理想为引导。圣经明明说父的家中有许多住处,主必来接我们,这是一定的。各位,你侧耳而听这几节圣经,就可以解决终身的问题。圣经单简而且明白,肯相信,那末将来得救的问题,马上就可以解决。
第四:以色列人是我们的模范。第八章第五第六节
你看希奇吗?一个人站着念书,全会众的人起立为甚么?神的书不是普通的小说杂志,天上的信送到人前,所以以色列人站立表示尊重。人凭学问而读这书不能明白,要有上头来的智慧才可明这本大书。一回我听一位老先生说他有时看圣经一点趣味也没有,很冷淡,为甚么?因为读之前忘记祷告,求神赐智慧;祷告之后才读就很明白,很有趣味。各位,祷告之后才读,这也表示尊重,如同小孩子到主面前领教,求主恩待使能明白神的意思。以色列人开培灵会,一读圣经众人站立说:“阿们”。脸伏于地而敬拜,虽然我们不用他们的方法,但是心里应当俯伏感谢,因为主把宝贝赏给我们。
第五:第八节注意“讲明意思,”众人聚会如同培灵会,有人讲解,人讲解而自己默想,个人所知不多,本事不大,必要靠着灵力而思想,才得益处。早年前我读中学,早上七点至八点钟上课自修,但是还未上课之前,我和几个同学聚集而读圣经,读完之后,我们要得帮助,要知道圣经中的宝贝,彼此商量那一节很帮助我们,我们思想之后再读一次,把那节作金句,作灵粮,若光读字面而不等候不思想,那就没有益处。以色列人有人讲解,众人就等候,默想,而得明白书中的意思。
第六:十三至十六节,这几节告诉我们来读圣经所抱的态度:其中有神的吩咐,愿意服从。一个少年很早起来点着灯,他的朋友来叩门进去问他为甚么这样早起?他说:“我查经看看神有什么吩咐我还没有实行的,我注意怕不知不觉得罪祂,我必定要顺服主。”以色列人为我们的榜样,看圣经而知错,愿意顺服神命令而行,也许有人得罪你,你肯顺从神而饶恕人吗?你得罪别人,要和他和好神才接纳你的祭物,你肯不肯到人面前求他饶恕?一个朋友说:“我悔改之后,写了四十封信求朋友饶恕我,因我得罪他们,这事很不容易做;但是圣经的命令你愿意服从吗?感谢主,祂的吩咐可以做,祂的恩典是够人用的。求人饶恕是很丢脸的,但是还可以实行,以色列人真是好,觉得有错即愿意顺服主。
末了,一段,十八节至末节,当然在这培灵会中一路看圣经,但是闭会之后,个人生活上应当继续读下去才可得着丰盛的恩惠。人天天吃饭,晚晚上睡觉这是不可少的,若是礼拜吃一顿饭,而礼拜一到礼拜六不看圣经即是不吃饭那可以吗?那难怪饥饿瘦弱不堪!当时以色列人全国只有几本圣经,聚会的时候才可以看,你看我们何等容易,自己买一本天天可以看,为什么愿意饿死?安河一个小女子,她全家不信,但是她常去赴主日学,听教员读圣经,而快快乐乐接纳主,她问母亲给钱她买一本圣经来读,她热心起来而魔鬼也来;她家人不许她读,把祂的圣经拆破,又逼迫她,小女子心里难过,所爱的圣经被人撕破的,但是神的话深入她心中,她说:“我心里面的圣经是人所拿不走。”圣灵感动她安慰她,在受逼迫之中跟随主。各位,当你需要的时候,圣灵常提神的言语安慰你,使你得力量胜过难处。你我根本上需要这书,神怜悯我们,不但是把祂的儿子赐给我们,而且把这信赐给普世的人;可惜很多人轻视。各位,你愿不愿意从今天开始读经?我劝你买一本。还没有得救的人,求主叫你得救,若是已经得救的人忽略读经,灵性必定很软弱。各位,求主赦免我们不读圣经的罪,快快拿出圣经来,求主开你的心,得着读经的益处,这也是你快乐的起头。── 彭励生
昨晚讲的是凭着灵的引导,到底引导我们作些甚么呢?岂不是叫我们随从他,体贴他,服他吗?但这不过是笼统的观察,现在要论到灵的引导,是属于具体观察的一方面。今晚只讲到通灵的读经,即圣灵引导读经,既有圣灵引导,在经中便满得灵训的恩惠。
通者,交通的意思,就是与三一神交通。通者,也是通联的意思,是要与三一神联络起来。而且也有藉着一条路通至主前,就是通至三一神。若是我和神合而为一,那么我就有灵在我里面而助我了,罗马说:‘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你想一想主既在 神右边为我们祷告,然则我们不用祷告么?不,须知我们的祷告不是平常的祷告,乃要在灵里来祷告。有灵在里面的人,而后灵才替人祷告,照样灵也能帮助我们读经。那么我们当在灵里来读经,庶几可以看见律法中的奇妙。不然,怎能明白圣经中的灵意呢!怪不得有等人掀开圣经而不能得着经中的灵意,殊乏兴味,这因为是没有圣灵在他里面啊。有一位医生,善观显微镜,同事多妒之。一天,某医生俟其出街,以墨水涂污显微镜头的里面,而医生固不知道。某天,院长给一玻片叫他检验,那时该医生整日不能看出,为甚么?因为镜头里面有阻碍啊。今日读经乏味看不出甚么的人,也是如此。不过我们不要怪那嫉妒的医生,惟责这医生的疏忽,没有先行审查镜头。然则我们读经乏味岂可怪那魔鬼的作弄吗?不,须知一己的疏忽,就当殷勤勿怠,省察我里面的灵,到底是圣灵或者是邪灵。外国有一故事说:有一善弹繁哑林的音乐家,一天到某乡村去奏技,他的旅费例由听曲者帮助,不久就有百余人到来。当他奏技的时候,并不注意听的人,谁知听不多时,各皆纷纷走去了。然而这音乐家并不灰心,见听的人中尚有一老太太在,以为她是受了感动而愿作一知音者,乃就前和她说话,岂知老太太说,并不是受着甚么感动,乃因你奏技的时候,正如先夫弹棉花一般,偶而觞动前尘留连片时而已。唉!为甚么这许多人竟没有一个知音者,岂不是因为他们不通音乐吗?读经也是一样,没有通灵的人,奚能读之兴味盎然呢!
说:“我的性命常在危险之中,我却不忘记你的法律。”因为“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或谓主的话是圣经,一解开,就发出亮光,并不一定须有通灵而后可罢!然则这“解”字,是不是用人的聪明而解呢?不,必须靠灵的引导而后能解,一解开亮光即能发出来了。在非洲地方有一卖伞者,对土人说:这是避雨机,当下雨的时候,把这机器打开虽有很大的雨下来,也不湿透衣服了。于是土人纷纷购买。有一天雨下来了,他们都持伞冒雨而行,为雨所湿,群乃问卖伞的人说:为甚么你要欺哄我们,叫我们都被雨湿透呢?卖伞者说:为甚么你们不解开那机器──伞?兄姊们,为甚么许多人读经时还是感着烦闷,岂是都像那些土人没有领受卖伞者的话来解开那柄伞吗?越解不开,越读只是越要打盹了,丝毫得不着读经的好处,因此精神自受痛苦,所以许多人倒不如读小说为佳。那么想要读经得以明白,惟有通灵而后可。你看主给彼得一匙以开天国,照样也给我们一钥匙以读圣经,这钥匙是甚么?乃是圣灵,我们想要通灵,必须圣灵的钥匙才能通,此所谓以灵通灵性上进的秘诀。
兄姊们,在许多事上我们好像是一个婴孩,不能明白甚么,这是因为要属灵的,方能解属灵的事,圣经是圣灵引导人写的,必须圣灵的开导而后明白。在一个家庭里面,有几个兄弟姊妹,把门锁着在屋里将小电影机放影,但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弟弟因走得慢竟关在门外,可是那小孩由门匙孔窥看,因看不清楚乃大哭起来,后来他母亲给一条钥匙开了,于是画中一切的光景,都在眼前了。这小孩为怎样能见里面一切的光景,岂不是靠着这钥匙吗?你想看出圣经中的奇妙么?惟有靠圣灵的钥匙。现在以下分两方面详论之:
(一)自我的方面──自觉
然则我们自觉为甚么人,是甚么器皿?请看出埃及,论到以色列民靠着天上的玛拿来养活他们,都在每天日头还未发热之时来收,盛于器皿,不过要知道在出埃及有一件事,主于第七天安息日不许他们收玛拿,惟在第六天可以收两倍,以为安息日所预备,那么必须器皿来收藏这是无疑的。圣经是甚么,岂非属天的玛拿吗?若你要接受,也须器皿储藏,然则我们是甚么样的器皿,配受这属天的玛拿么?一个谦卑的通灵者,必须具有以下的三种器皿的资格:
a.坏的器皿,耶利米论到窑匠手中有一坏器皿,我们若是要接受天上的玛拿,就当自觉为一坏器皿,是没用的人,不要以为自己有几多学问,智慧,聪明,总要以为自己是没有用的,在灵性上还有不完全之处,那么主就必给你了。或说我若是不中用的器皿,主岂不丢弃吗?然而你该知道主降在马槽中,在人看是何等的不洁净呢!何等的不完善呢!竟然天上的基督甘心降在那里了,所以我们不要妄断主,你若是愈觉卑微,不甚完全算不得甚么的时候,则主必要充满你,这是谦卑的代价啊。
b.空的器皿,看到列有一个空的器皿,这空器是表明我们一切都没有了。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一个能见天国的人,岂有不明白圣经的么?马说:“那时,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为甚么要向婴孩就显灵出来呢?岂不是因他的方寸中是空空洞洞的么?又说:“我时常切慕你的典章,甚至心碎。”哦,我想他若是心碎了,还有甚么不空呢?既然如此,故能接受一切属天的福气快乐了。
在这里我们知道唯一的注意:即凡内在一无所有的,则必需要属灵的粮食来养育,路加十一章说到一个夜里求饼的人,须知到半夜,不是吃饭的时候,乃是睡觉的时候,为甚么要求饼呢?因为肚腹饿了,饥则思食,怪不得那朋友往求而就得之。兄姊们,我们须十分真确地自觉己是一个空的器皿,然后方能得到天上的粮食来养育啊。
c.洁的器皿,看到以赛可见到一个洁净的器皿,洁净是甚么意思呢?就是清心,内里没有污秽。马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得见 神,意即认识 神,认识 神的人,岂有不认识圣经么?你想不能见的神,尚且认识,何况可见的圣经,岂有不认识的吗?约翰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那么旧人死了,而后新人生,新人生而后能见神国,见神国才配见圣经,见圣经乃是认识圣经。总之清洁的器皿,才配接受属天之粮。
你或者很喜欢照镜罢?若是见了面上有污秽,你就快快去洗了。如果清洁好看,那么你就舍不得丢弃那镜子哩!清洁的人,必要圣经,因为圣经是镜子。若那污秽的人见了圣经,就快要走避了。由此看来,圣经能叫你离罪,而罪也能叫你离圣经。所以我们当要保守圣洁,既能保守圣洁,就必喜爱圣经,由此生活就发生趣味了。须知道生活没趣,怎能作一个有能力的基督徒,故吾人读经,为的是想要作一个生活前途有光明的人,你若是没有得着,岂不是徒然作基督徒吗?兄姊们啊!你想你的生活有趣吗?你是个有能力的基督徒吗?若然,你就当更喜欢读圣。
在前清末年,吾乡有一富人,素不作善事,他门口写着四个大字:‘僧道无缘’,意思说,不论是道士和尚过其门的分文不给。一天,我的叔父和这位财主在那门口说话,恰巧有一个和尚到门化缘,当和尚在门口作揖求化之时,富人忽改其常态,取了他的砵入屋,满储铜钱出而给与和尚。和尚喜甚而走了。我的叔父问他说:‘你素常不肯施舍给这等人的,为甚么现在竟然这样行呢?’富人回答说:我今天见这和尚的砵有几个特点,所以给他了。并继续说到:
(一)砵是破的,便知道他是很穷困的,若稍有钱,也必另买一砵,可知他是分文都没有了。
(二)砵是空的,可知道他是十分需要人的帮助的。
(三)砵是清洁的,可知他是殷勤而不怠惰的人了。哦!这财主不过是人,居然根据他的砵而看透他的一切,然则天父不能看透我们的一切吗?主既是鉴察人心的神,见我们的器是坏的,是空的,是洁净的,岂不加恩于我们么?所以我们不怕主不向我施恩。我们想要通灵,明白圣经,惟有自察一己的器皿是怎样罢。
(二) 神的方面──降恩
(1)好像甘露
说:‘王的念怒,好像狮子吼叫,他的恩典却如草上的甘露。’又说:‘我的言语,要滴落如露’主恩给与我们有如草上的甘露,甘露者,有滋润的意义存乎其中。在我们每早读经之时,圣灵就要来帮助,好像甘露一般浇灌人们的心田。那么,我们自问心里干燥吗?是不是好像旷野一般呢?许多时候我们实在是这样。在这时我们当要怎样?惟须属灵的甘露来滋润灵魂。有一小孩喉里有病,渴甚,要喝水,可是医生戒其不能饮水,因为愈喝水而愈渴的啊,故他母亲不给他喝,但见他渴,而怜之。迨小孩病危时,对母亲说:天堂是否有水的?若有我愿意到天堂去取水了。母亲说:是的,在天堂有活水,──甘露。你若到那里,便有水喝了。兄姊们,若是我们内里非常渴,这世界的水总不能解渴,因为世上的各主义,文艺科学,哲学,都不能叫你的干枯得着滋润,惟欲得精神上的奋发,舍天上活水而莫由,不过欲得天上的甘露,也必要从圣经里取之而后可。各位青年们,在这末世的时代,魔鬼时常诱惑我们,若不小心,那就很容易堕落在魔鬼的诡计中,欲回头而不可得啊。为基督徒的对于圣经,尤当日日来读,因为甘露也是日日有的呢!在北方的气候,每晨都是有露水的,表明主恩日日也是赐给我们,不过祇要我们追求,他就毫无吝惜地天天赐给了。
(2)好像甘霖
说:‘我的教训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语,如甘露降在菜蔬中。’甘霖者,应时之雨的意思。但不是天天有的,像今天的天气太热,那些水分便要化汽上升,经过物理的定律,就要下雨了。我们在特别叙会当中,有时也可藉着圣经得着上主的甘霖下降。有一天主感动信徒,在一个祷告会里得了甘霖的滋润,回到家里对人说:我从前所卖的蛋是坏的,我现在把钱还给你,请把那些坏蛋丢掉罢,那些听的人都在惊奇,他便向人说明在祷告会中因经训的提醒所得甘霖的经过,兄姊们,得了甘霖,便要把一切的污秽洗净的。由此看来,可见圣经的能力,是如何伟大了。我们若把圣经来培植人心,就必能叫人回过头来,转向 神了。
(3)好像江河
以赛说:‘因为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浇灌干旱之地,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后裔,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子孙。’各位,我们现在叙的是甚么会?岂不是培灵研经会吗?培灵研经会的目的是甚么呢?就是奉主的名把圣经的话培植 神的儿女,若是我们愿意虚心在主前,我深信主必用江河的活水来充满。你看保罗,彼得,卫思理,慕迪,伯特利布道团,都曾在各国各处作过了许多任务,你愿意效法他们吗?虚心罢!上主必把江河活水降下来,像天窗开了一般,叫我们得着一切的灵福,只要你肯屈服,他的应许必要成就的。比方在这里用一杯或一壶的水,向各人洒去,你想各人都得着吗,自然是不能得着的。若是用珠江的河水倒进来,那么人人就都得着了。然则你愿受天上的灵,天上的力量么。尤其是在读经方面,感着灵力,惟还要靠天上的灵以祈求吧!我们十分盼望培灵会在这第七届有那江河活水淋下来;更盼望极大的奋兴,是从广州起头,但这不是靠着几个奋兴讲员的,巴不得各人回到家里多多祈祷神,求主奋兴教会,先奋兴我。能如此,相信主必以他的言语,提醒我们,施恩于我们了。阿们!──李既岸《更丰盛的灵命》
使徒的希腊文是(apostolos)。在古时这个字是用来指海军舰队或是载装补给品的货船(Kittle希腊文字典)。这指明使徒乃是从源头受差遣,带着一个使命,并且带着丰富的供应,以完成这个使命。然而,这些使徒并不发起这个使命,并且他们自己也无能力下任何命令。
因此,一个健康的使徒首先必须从主自己得着一个清楚的呼召,目的,托付和指示。第二,他必须是一个在生命和真理上装备所有属天丰富的人,这些丰富使他能彀运作。第三,他必须承担一个使命,并且有能力尽保护和征服的功用。保护意即牧养和护卫众召会。征服意即为着神的经纶兴起新的召会。第四,因着使徒这字原初指着船队或海军而言,所以使徒乃是使徒职分的一部分,使徒的运作是团体的,而非个别的。
使徒这字指出一个海军的运作,这个运作不在陆上,乃在海上。海在属灵上是黑暗的国度。使徒为着主的权益,受差遣作先锋,进入黑暗的国度。这些丰富被表明、见证并被分赐到在黑暗国度里的人,使他们被迁入光的国度里。这个黑暗的国度乃是死亡的范围。
使徒这字在希腊文里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apo) 意即【从】,表明受差遣者有一个主人。 (stello) 有三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分别并差遣(Thayer)。保罗从主人那里受差出去,同时他也带着一个特别的目的被分别出来。他被分别出来在旷野追求真理。他被分别出来经历召会生活。最重要的,他被分别出来去作主的工作。主为着一个特别的目的分别他,并且用一切的丰富和生命的经历来预备他。当时机成熟时,他就被差遣出去。第二,stello意为安置,安排,准备,预备,装备,并预备自己(Thayer)。安置就是抽出,有精挑细选的意思。在差遣以前,有挑选,有训练,有供备,装备,以及准备,使这个特别人才能彀有用。第三,stello意为中止一个人的存在,除去自己,取消自己,离开并且禁戒与人之间的老旧关系(Thayer)。另言之,你在老旧的生命和老旧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清除。你自己必须被了结。
保罗和使徒在书信里是同位语。保罗意为中止,使徒也有中止和取消自己的意义。所以,保罗的构成和他的使徒职分相等。因为这个人已变成一无所是,甚至中止一切而变成一无所是,如今他能承当这样的一个使徒职分。
使徒这前缀次由主耶稣在所使用,这是与主差遣门徒出去,带着权柄去传福音有关。然后,在行传,这字在保罗开始尽职以前很强烈的被用过;甚至彼得说到〝这职事与使徒职分〞。使徒这字的用法,在旧约里仅仅是海军舰队或货船的意义(在希伯来文和七十士译本里– Kittle), 但是从来没有新约的意义。这字乃是主耶稣在他的职事里与门徒同工时产生的。当主一开始使用这字时,门徒也许仅仅认为他们如同船一样的被主差遣出去传福音。但是主对于使徒这字的领会比这个深多了。主早就分别他的十二使徒。然后,供应他们装备、准备、和训练,连同一切生命、真理、经历与功用的丰富,使他们有国度的构成。当他们预备好时,主才首次呼召他们,并赐给他们权柄。这是与神的神圣方式一致的。你必须先被了结,然后才重新构成。每一个老旧的事物都必须除掉。属于神的每一个事物都必须带进来重新构成一个使徒。
救主神、神我们的救主
救主神和神我们的救主(soter),是使徒保罗说到神经纶的实化,就是一处处的地方召会实际建造的时候,所用的一个特殊的发表。这说出当我们为着神的经纶而活的时候,神自己的拯救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主观经历和享受。我们能得着命令,是在于救主神,我们能得着托付,也是在于救主神;我们能得着复苏和更新,是在于救主神,我们的得救与对真理的认识,也是在于救主神;我们的劳苦与竭力奋斗,是在于救主神,神的教训借着我们的劳苦得着彰显,也是在于救主神;我们一生的盼望,都是在于救主神。
根据 Kittel 对 soter 的解释,救主神的运作是 1) 拯救我们脱离败坏,2) 保守我们新鲜活泼,3) 保守我们内在的素质和里面的人,4) 至终叫我们全人得着属天的益处。Strong 进一步的说,救主神这样的保守不仅保护我们,也释放我们。LXX, TWOT 和 Strong 更指明,救主神使我们能以有力的来追求,至终能以昌盛、得胜。
我们在神生机的救恩里所有的经历,每一步,每一站,每一段,完全都是救主神在我们身上拯救的结果。我们重生,是借着救主神;我们更新,也是借着救主神。在救主神的拯救里,我们不仅蒙保守,也得释放;不仅有追求,也能得胜;至终我们能被模成神儿子的形像。这一切都是神我们的救主在祂的所是里,在祂的经纶里,在祂的主权里运作的结果。我们赞美祂,因为祂不仅是神,更是我们的救主神。
“命令”与“嘱咐”
命令(epitage)是神旨意明确的说明,进一步的指示注 4)。根据 Kittel,epitage 是一个皇家与军事用语,是在权柄里为着争战而有的布署。epitage 是由 epi 和 tage 组成的。根据 Kittel,tage 来自于动词 tasso,意思是任命,是根据于战略而有的布署,满有尊荣的任命,是一个建设性的任命,是一个在团队里的任命,是一个有特质的设置。
根据 Thayer,epi 作为前缀,说出这任命是延续不断的,这个任命不仅是地位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这个任命是相对的,不仅有从神来的命令,也有与那个命令能配合,也能合适尽职的人。
所以,我们的神盼望得着可以在祂的经纶里承受命令的人,就是能和神、神的经纶,以及在生机生命里的运作配合的人。但愿神能得着这样的人。
嘱咐(paraggelia)这字是一个皇家与军事用语。根据 Rienecker 和 LXX,这字是由 para 和 aggelia 组成的。para 这个字一般的领会就是同在(with)。但是,根据 Thayer,原文的意思是“从 . . . 同 . . . ”(fromwith)注 1),根据 Thayer,当 paraggelia 运作的时候,这个同在不仅是实质的同在,也是带着源头的实质的同在,也是在源头里满有目的的实质的同在。根据 Strong, LXX 和 TWOT,Aggelia 的意思是信息,却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一个满有目的的,满有托付的,为着争战的,带领会众的信息。根据 Kittel,Paraggelia 重在传达,说出这个传达是从上面而来的。
所以嘱咐(paraggelia)是说出那位在永远里有目的,有计划,有经纶,有作为的神,为着要成就祂的定旨,来寻找一般受嘱咐﹑咐托的人。祂把祂的话,就是在祂经纶里特殊的信息,借着他们传达出来,这与旧约里先知的受托是不一样的,却是在新约中话成肉身的原则里。
一个受嘱咐的人,不仅要看见这嘱咐的源头是神自己,这嘱咐的目的是神定旨的成就,并且要看见这嘱咐运作的过程必须是一个神与他同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话成肉身的过程。受嘱咐的人和他所承受的嘱咐必须是相联的,而不仅仅是一个道理的传达。
“劝勉”
劝勉(),根据 Thayer,是呼召到自己身边的意思。它是在恳求﹑安慰和教导里的呼召。这个呼召不仅有话,也产生在经历里的鼓励和加力,叫人得以喜乐,得以复苏。根据 Kittel,这字不仅有保证的意思,也说出呼召者需要帮助的情形。根据 LXX 和 TWOT,Parakaleo 是一个丰富的字。它是一个带着感情的字,也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字,就好像在旧约里的牧羊人牧养他的羊群,不仅有爱,有关切,也有带领。当劝勉(parakaleo)运作的时候,根据 LXX 和 TWOT,它就生发出安全、警觉﹑坚固﹑激发和提升。
在一个地方召会中,健康的劝勉越丰富,圣徒们就越得呼召、安慰和加力,越能有喜乐和复苏,对主的带领也越能有主观的经历,那个地方召会就能成为一个属天的召会,一个得建造的召会。
“教训”
教训(didaskalia)是从(dao)来的,dao 的意思就是学习。说出你所教的,必须是你所学过的。一个健全的教训,必须是照着神荣耀的福音, . . . 滋养他们(圣徒们),或医治他们注 1)。根据 Kittel,didaskalia 不仅说出理论上的教训与学习,也包含实用上的知识。当didaskalia 运作的时候,它不仅是口头的述说,更是一个内涵的展示;它不仅是一个单独的运作,更是一个和谐的运作,好像在合唱团里演唱的人。这字用在战争上,它不仅是单兵作战,更是团队作战的一份子,为要赢得胜利。
这教训也说出主的话能在听见的人身上产生实际主观的经历。根据希伯来文旧约和 LXX,在里,教训和鞭策是同一件事。在神面前算得数的教训,根据 Strong 和 TWOT,就好像一个驱赶牲畜的杖(oxgoad),来刺激,来责备()。当受教的人得着合适的教训时,他不仅有享受,有供应,有看见,有启示,得帮助,更是有光照,有责备,受鞭策,觉得扎心,能以行走该走的路。
所以,一个在神面前有价值的教训,不能仅仅是理论的,也不能是与教训的人脱节的,也不能仅仅是为着教训本身的,更是为着使受教的人有丰富,有功用,得成全,有运作的。只有这样的教训才能产生基督身体的建造,才能成就神永远的旨意。
‘这地方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启示的灵,赏给你们,叫你们真知道祂。’)
每一个愿意读圣经的人,一开头定规会碰到同样的难处:那么厚的圣经,不知道从那里读起?再碰到一些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对于读圣经就灰心起来;这也是魔鬼的诡计,叫人不再爱慕神的话。笔者谨就个人在读经上的一点实际体会,把读经的方法具体的写出来,给初读圣经的人作一个参考。
在没有开始读经以前,有一件事要注意的,就是要把圣经每一卷的次序,和每一卷的简称记熟。这样一面帮助我们读经的时候方便些,另一面又使我们在聚会中找圣经节容易些。现在请读者把你的圣经翻到开始的第一页,就是目录的那页,你会发现参经每卷的次序和简称。对于简称,每一位都要记熟“创”就是“创世记”,“出”就是“出埃及记”,“太”就是“马太福音”,“罗”就是“罗马书”,我们必须熟习这些简称所代表的某一卷圣经。其次,就是关于圣经的次序,在这里写出一个口诀,帮助大家去记忆圣经的次序。凡是有上下卷的,我们把它并为一。读者可念诵这口诀来记忆各卷次序。
旧约部份:创出利民申,书士得撒王代拉,尼斯伯诗箴传歌,赛耶哀结但,何珥摩俄,拿弥鸿哈,番该亚玛。
新约部份:太可路约徒罗林,加弗腓西帖提多,门来雅彼约犹启。
谈到读经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但不管是略读或精读,都得要有系统的读下去;不要随便翻到那里就读到那里,应当是一次紧跟上一次的次序来读,一直读下去,直到把那一卷读完。每一个读经的人,都要采用这两种方法:若是单采用一种,读经一定读不好。略读可以使我们很快的把圣经读完一遍,了解圣经的大概内容。精读可以使我们深入的领会神的心意,能以好好的讨神喜悦。无论是略读或是精读,我们都该有很认真和严肃的态度,等候神藉着圣经对我们说话。
略读
略读既是使我们能大体上领会圣经的内容,我们就不能因为读的速度较快,就可以马虎一点。读经的人总不可存马虎的态度。我们很愿意每一位信主的人,能够在一年内把圣经从头到尾读一遍,读完了又开始读第二遍,第三遍,一直这样的一遍又一遍的读下去。许多在神面前大蒙恩典的人就是这样的吸收神的话。初信的人别以为这是一件很难作的事,如果心里有作难,这实在是出于魔鬼的打岔,拦阻你不能在神的话上得恩典。我们算一算每天花在读报纸或其它书籍的时间,再来比对一下我们读经的光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是何等的愚昧。虽然整本的圣经是那么厚,若是我们在一天内能读两章旧约,一篇诗和一章新约,那么一年内,我们不只能把圣经读一遍,并且也能开始第二遍。一天读四章圣经,对一个渴慕神的话的人来说,一点也不是难处,因为只不过用二十分钟的时候就读完了。不过我们不愿意读经的人硬性的为自己定规每天要读多少,这样很容易给魔鬼留下控告人的地步。一年一遍,每天四章,只是给读经的人作一个参考的根据。时间多,我们多读一点,时间少就少读一点。
精读
至于精读,我们要多用一点话来看一看,因为精读不像略读那样简单,只把事实大体读过就行。精读是要细心的读,读的量不要太多,一小段或是一个意思就够了。但却是要翻覆的思想圣经的意思,要从其中领会神的心意。下面列出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好好的去吸收神的话。
1. 要准确的注意事实
许多人读神的话,很不注意这一点,结果造成一些不是圣经的东西,硬要说成是圣经的东西。比方说马太十三章的芥菜种的比喻,芥菜变成树,明明是讲到变了质的问题,但是却有人硬要说是基督教发展很快的现象,这不是圣经的事实。又比方说,圣经根本连提也没有提到主耶稣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降生,但是许多人却硬说这一天是主降生的日子。又比方说,圣经明明的说,人得救不是靠行为,而是因着神的恩典并人的相信,但是也有人不顾圣经的事实,单凭个人的的幻想,结果一直在得救的问题上苦恼了自己,也影响了他人。因此在深入读神的话的时候,一开始就得建立好这一个观念,圣经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不增加也不减少。
没有这个读经要准确的观念,很容易便走入断章取义的危险里。历史上许多异端发生的原因,其中有一样就是从圣经中断章取义,把圣经的完整割裂了。比方说,有一些称为基督徒的人,他们说,主耶稣来世的目的就是给人一个博爱,牺牲自我和服务大众的榜样。他们根据马可十章四十五节:‘因为人子来,并不是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但是这节圣经没有完,主的意思也不是停在这里,底下还有‘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这里按着圣经的事实,主自己说祂作人的态度是为人服务,但他降世的目的却是舍命作为人在神面前的赎价,使人得救,与那些人所标榜的完全不一样。不顾圣经事实的准确,断章取义的领会圣经,常是私自改变神的话,败坏了人的信心。因此,要避免断章取义,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话,把圣经的完整事实,完整的意思读出来。不注意上下文,除了会发生断章取义以外,还常使读经的人不容易明白圣经的话。
2. 要读出圣经的原则
圣经里面充满了神的各种属灵的原则,读经的人要留心把圣经的原则读出来,凭着所读的原则去追求及领受神的恩典。有些原则的问题,很浅白的就在字句上表达出来。比方我们读加拉太书,很明显给我们看见,我们现今与神发生关系,不是根据律法(人自己作好)的原则,而是根据恩典的原则,一切都是神的怜悯。又举一个例子说,‘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这里又很明显的给我们指出“信心”的原则来。在新约的时候,神很注意到人的信心,人是凭信与神发生关系,人又是凭信而接受一切属灵的并生活上的恩典。“信心”是圣经上一个很大的原则。除此以外,还有‘信与不信原不相配,不可同负一轭’,‘肢体应当彼此相顾,不可分门别类。’‘凡事讨主喜悦。’……读圣经的人要透过圣经的字句,认识圣经的原则,就根据这些原则来生活。
在圣经的一些史实的记载里,虽然有些没有明显的用文字写出原则的字句来,但是仔细的思考那事实的内容,属灵的原则就给发现出来。举一个例子说,在利未记献祭的事上,我们会读出,人在神面前蒙悦纳,与献祭的人本身的光景完全无关,他过去是“好”是“坏”一点也不起作用,只要那人真诚的寻求悦纳,他得蒙悦纳完全是在于他所献的祭物。祭物对,献祭的人就对;祭物好,献祭的人就好。这祭物自然是指着神的儿子,神的儿子在神看来不只对,而且好。我们凭着我们的祭物主耶稣,神就完全的悦纳了我们。这样,基督就是我们的一切,所有在基督以外的,与神完全无份无关。
又再举一个例子说:在旧约,神藉着会幕里的约柜住在以色列人当中,给以色列人祝福。撒母耳记上第四章记载,以色列人当时犯罪远离了神,那时他们和非利士人打仗,屡打屡败,他们以为把神的约柜抬出来一同上阵,一定能打胜仗。但是那结果与他们所想的相反,不但没有打胜,并且连约柜也被敌人掳去。我们若细心去读这一段历史,我们一定能发现,神不是注意外表现象的,而是注意里面的实际。虽然约柜是神同在并赐福的表号,但人的罪已经使神远离了。虽有约柜的外表,但却没有神同在的实际。这就是的‘在乎灵(里面的实际),不在乎仪文(外面的表现)。’
3. 明白神的心
圣经是神的计划和祂作工的记录,因此除了神本身以外,还包括了人的光景和魔鬼的作为。虽然有这三方面,但我们在读经的时候,却要特别注意到神的心。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觉圣经充满了神的感情。我们能领会神的感情,接受神的感情,就叫我们属灵的生命大大的蒙福。
举一个例子来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心中忧伤。’我们从其中就看出了,人的背叛是怎样伤了神的心;我们若是蒙恩认识了神的人,岂可再活在罪中来伤神的心哩!又说,,‘天啊,要听,地啊,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背逆我。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人却不认识我,我的民却不留意。’神对人的怜惜,人却背逆而伤透神的心,我们看见神的感情在人的身上是何等的重,我们岂能继续向神顽梗悖逆下去呢!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很熟悉的约翰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我们可以这样思想:神爱世人,我是世人中的一个,因此神也爱我。为甚么神要爱我呢?我就会想到,因为我是一个罪人,神若是不爱我,我一定在祂的审判中永远灭亡。神爱我,不愿意我灭亡,祂就把祂的儿子给了我,替我在十字架上死。神有多少个儿子呢?只有一个。哎唷,怎么祂只有一个独生子,也肯为我舍去呢?啊!神实在爱我到了极点,如果神有几个儿子,为我舍去一个,已经是不得了的事。现今祂只有一个儿子,但为着我不致灭亡,祂宁愿祂的独生子死,也要我能活。神的爱举世无匹,没有为祂自己留下甚么;祂看我能脱离死亡比甚么都重要,神是这样的爱我,我也甘愿完全的爱神,因着祂,我也不为自己保留甚么。
的确,我们在神的话里明白了神的心,实在是一个顶大的福气,不单是领会神的爱,也领会神的公义,神的圣洁,神的智慧,神的大能与神的所有和所是。
在我们读经的时候,可能的话,最好能预备一个笔记本,把读经的心得和亮光,或者是神藉着圣经对自己讲的话,简单扼要的作一点笔记,或者直接写上在圣经上空白的地方。这样作,会叫我们更牢固的得着神的话。
除了略读和精读以外,还有一个读经的方法,就是按着真理的专题来读。初读经的人当然说不上用这个方法,因为需要有对圣经知识相当熟悉的基础。但是为了自己更深的受造就和帮助别人认识神,经过了一个时期,我们也得要有关于基本要道的读经,对圣经内各个真理,如恩典与律法,得救,主再来,教会,与主同死同活,……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叫我们实际的扎根在主耶稣和神的话上面。
一点提醒
圣经是由圣灵启示来的,因此读经的人也需要圣灵的帮助来明白神的话。因此我们每次开始读经以前,都要先祷告,求主藉着圣灵开通我们的心,为我们解开神的话,叫我们得见亮光,又把属灵的悟性赏赐给我们,叫我们能领会神的话。读经完了,又把读经所得的亮光,作祷告的内容,再向神祷告,也感谢神用圣经来供应了我。
因着我们属灵的经历所限,在读经的时候,常会碰到一些难明白或者感到枯燥的地方,这是一定有的事情。因此,读经的人不必作难,就暂时越过这些地方读下去好了。等到以后再读到这个地方,也许我们就会明白过来了,或者我们可以去问问别人,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明白。总而言之,不要受不明白的经文来扰乱我们读神的话的心。
读经的时间
究竟要多久才读一次圣经呢?圣经既是我们生命的粮,我们可以另外问个问题,我们究竟要多久才吃一顿饭呢?这个答案一定是“每天都要吃,一天吃两顿或三顿。”同样的。我们读经也应该是每天都要读。
读经最好的时间,是在清晨,不光是环境安静,人的心灵也很苏醒,在这样的情形下读神的话是最好的。并且在每日的生活一开始就和神有接触,有交通,这是十分蒙恩的事。清晨的时间用来精读神的话是最合宜的。为着能清早起来,就不能不注意晚上休息的时间,非不得已,不要太迟睡,不然清早就起不来。除了在清早精读的话,再在其它的时间或是晚上略读神的话。
一般来说,我们在读经上的一个难处,好像就是很不容易找到时间。这问题好像是很现实,但实际上是很不现实的。我们稍为计算一下每天生活的时间,我们一定会发觉在一天当中,我们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去作一些可有可无的事,甚至是无所事事的白白让时间溜过去。因此,我们若抓紧时间,好好的安排一下,时间决不是一个难处。有一位弟兄,每天从早上六时半开始上班,除了中午短短的休息,一直到晚上九时过才下班回家。虽然时间这么紧,因着里面有饥渴,这弟兄很好的安排他的时间,每天还能用一个多钟头与神交通。再说,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自己用了绝大部分,但要找一个时间与神亲近也找不到,这是讲不过去的。
读经的人
末了,还要谈谈读经的人。上面说了许多方法的问题。但是属灵的事情,最要紧的不是方法,而是人的自己,如果人不对,方法对了也没有用处。所以一个读经的人,必须深深感到自己在神面前是饥渴的。读经不是基督徒的责任与本份,而是基督徒的需要,如同吃饭不是人的责任,而是人的需要一样。‘祂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求主使我们对祂的话够饿。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读经的人不单对主的话要够饿,并且读过主的话就立志去遵行,根据主的话去生活。圣经上神的命令,我们毫不迟疑的去遵行;圣经上的历史,我们从其中取得提醒与鉴戒;圣经上的原则,我们作为生活的依据。我们抱着这样的存心和态度来读神的话,神必使我们常在祂丰富的恩典中。
附注:读者要更详尽的知道读经方法,可参阅福音书房出版的“怎样读圣经”一书。──王国显《在基督里长进──第一辑》
‘祢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圣经是神的话,这一点我们已经看过了。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认识圣经的内容,好叫我们从里面给主的恩言吸引,好好的读神的话。
圣经分成旧约新约两大部份,所以称为新旧约全书。每一个见过全本圣经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一点。但是为甚么有这样的区分呢?大体上来说,这个区分是由于人与神发生关系的根据,也可以说是旧约和新约的内容的特点。人犯罪堕落以后,神要恢复人与祂和好的关系,祂拣选了以色列这个民族,要藉这个民族来彰显神,透过他们把祝福带给列邦。因此,神把律法给了以色列人,与以色列人立了约;就是称为旧约的约。这约告诉人说:神是圣洁公义的,人要得神的祝福,就得按着神在律法上的要求作好,若果作不好,就要受咒诅。所以说,在旧约里,律法是人与神发生关系的根据。简单的说,人是要靠自己作好来见神。一切靠自己作好去见神的,都是律法的原则。但是人的本性是坏透了的,作好是作不来,律法反倒成了定人的罪的根据。人在律法的定罪下绝望了,神就改换另一个原则来对待人。这个原则不再是律法,而是恩典。这个恩典的显明,就是因着神的儿子耶稣在十字架上替人死了,又复活了的事实。神的儿子用死来满足了律法对人的要求,从死里复活就把神的恩典带到人中间来。神以祂儿子的死再与人立约;就是新约。从此人不再根据律法到神的面前,而是根据恩典到神面前来,藉着信神的儿子得蒙神的悦纳。
在旧约是律法;就是神摆出一个标准,人就得努力的挣扎赶上去,结果人在律法面前倒下来。在新约是恩典,是神自己替人作完神的要求,不再要求人作甚么了,只是摆出一个方法,就是因信得救的事实,人不再靠自己去见神,单靠神的儿子就蒙悦纳。这是从圣经的内容特点来认识新约和旧约。所以,简单的来说,在耶稣降生以前的时期,称为旧约时期,这时期内的圣经就称为旧约圣经。在耶稣降生以后的时期,称为新约时期,这时期内的圣经就称为新约圣经。
旧约圣经由三十九卷书合成,其中包括摩西五经,历史书,诗歌和先知书。新约圣经共有二十七卷书,其中有四福音,教会历史,书信和启示录。全本圣经一共有六十六卷。虽然有这么多的书卷,但是全书的大题有一个很明显的中心,就是为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作见证。我们若果把每一卷的圣经分开来看,我们还是看到每一卷的中心仍然是讲及耶稣基督。比方说箴书,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人生的格言,但留心的看,我们就看出它的中心是讲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智慧。又比方说,旧约的传道书,表面上看,好像在对人生的虚空叹息,但仔细去领会,我们就发现这一个事实,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满足。在圣经上有许多预表的事物,有预言,也有许多的应许。这些预表,预言和应许的中心都是在于主耶稣基督。比方说,出埃及记十二章所记的逾越节的羔羊,就是预表了主耶稣替罪人流血舍命,凡与这血有关系的人,都可免去神的刑罚。又如启示录预言到将来要发生的事,在这些事里,中心的人物就是主耶稣,一位在荣耀里的主耶稣。再说,神给人的一切应许,若果不藉着主耶稣,根本就不会临到人。比方说,我们的祷告得答应,就是因为主应许我们奉祂的名向神求的结果。总括的说,圣经的内容是神对人的整个救赎计划,藉着主耶稣来预备,来完成。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救恩,就是这一个荣耀的计划里的一个重要部份。
圣经实在是一本举世无匹的珍贵的书,我们不要对它疏忽。人普通的习惯,越是珍贵的东西,越要收藏起来,恐怕会把它失去。但是对于圣经,我们却不能这样的收藏起来,如果收藏起来,圣经里的珍宝就与你无关了。反过来,常常接触圣经,从里面吸收神的话,圣经里头的珍宝便越过越多的给你得到。因此,每一个信主的人,必须要好好的读圣经,吸取神的言语。
为甚么一定要读经呢?
我们要从几方面来看。
1. 读经使我们的属灵生命得着喂养
每一个信主得救的人,除了从父母所得的肉身生命以外,他还从神那里得着属灵的生命。我们的肉身生命怎样会感觉饥渴,需要得到食物;同样地,属灵的生命也会感觉饥渴,需要得到喂养。所以,除非没有真的重生得救,不然的话,生命里一定在神面前感到饥饿,要寻找粮食。属灵的粮食与物质的食物是不能交换的,物质的食物只能解决人肉身的需要,属灵的食物才能解决属灵生命的需要;并且物质生命的饱足,也不能停止属灵的饥渴。神把圣经赐给我们,作我们属灵的粮食,我们灵里的饥饿,唯有神的话才能给我们饱足。
有一位从小就听过福音的人,他一直等到过了四十岁才真实的信主。他一得救,马上就感到里面有饥饿,很自然的就去读圣经。不单是读,而且是拼命的读,晚上读到深夜,也不愿停止。他说:“从前没有真信主,看见圣经就讨厌;现在信了主,看见圣经就开心,巴不得能一下子把全本圣经都读完。”每一位信主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觉,虽然不一定像这位弟兄那样利害,但一定有这个需要,因为是很自然的,饿了就得要吃,不吃就会饿坏。我们的生命要长大,一定要读神的话,不能叫生命饿坏。
马太福音四章里,主耶稣在魔鬼面前很绝对的宣告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这是很清楚的,缺少了神的话,人一定是活不好。主耶稣不否认我们需要有物质的饮食,但是祂明明的说,单有物质的饮食就不够,一定要有神的话。我们千万不要忽略这一点。许多基督徒,他们的想法就和主的话相反;主说人一定要得着神的话,他们说:“可能的话,我们很愿意得到神的话。”他们说这样的话,实在是让生命饿坏了,不要吃生命的粮食了;如同我们饿得太利害,到了吃的时候却咽不下去。他们心里定规,看报纸不能缺少,娱乐不能缺少,读书不能缺少,唯独神的话可以缺少。这就错得太利害了。主既然说要靠神的话来活,就一定不能缺少神的话,不然就一定饿坏,不会长大,基督徒就作不好。我们宁愿缺少别样东西,也不能缺少神的话。初信主的人,一定要认清这个事实,要好好开始读神的话,千万不要疏忽了生命的需要。
一位姊妹,信主的时候还不认识字,信了主以后,心里有极大的饥渴,很爱慕读神的话,她就请人帮她忙,教她认字,她也用功去学,因为心里渴慕神的话,不到一年的功夫,她大体上可以自己读经了。她每天都读,一有空就读。真的,得救的人,里面一定有需要,必须要读神的话来得饱足。
2. 读经可以保守我们的生活不出乱子
还没有信主以前,我们的生活行动都是根据我们的爱好,也为了满足我们各种的欲念,结果我们便犯了各式各样的罪,得罪了神。我们信了主,有了神的生命,生活上自然的有了转变,但是因为我们的老性情仍然留在我们的身上,并且长久的犯罪生活,总叫我们在生活上赶不上神的圣洁,甚至不领会神对人的心意,这实在是我们信主以后的一个现实问题。每当犯罪以后,不单心里对自己有责备,并且还常会埋怨自己又陷在罪里。我们若果读神的话,就会常常受提醒,或者说得着神的话作保护,不致在生活上出岔子。有些事情错了,还有挽回的机会;但有些事情错了,却永远不能挽回。不管是能挽回或是不能挽回,作错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对人的身心都有损害,甚至使人长久的后悔,更悲惨的就是远离了神和祂的恩典,终日被愁苦刺透。
‘祢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我们现今所生活的环境,无论在甚么地方,都是一样的满布着魔鬼所安设的网罗。牠没有办法叫我们不接受主,但是牠还是用尽办法来使我们远离神和神的恩典。我们稍为不留心,就会上了牠的圈套。我们如同在黑夜里行走,一下就会摔倒。但是感谢神,祂把圣经作我们的道路上的亮光,给我们照明,保护我们不失脚。‘我将祢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祢。’)又说‘少年人用甚么洁净自己的行为呢?是要遵行祢的话。’)神的话明明的提醒我们,把神的话藏在心里的,又遵行神的话的人,他们在神面前是正直的。但是若不读神的话,神的话怎能藏在我们心里呢?神的话怎会在我们里面起作用,洁净我们的行为呢?
一位姊妹信主以后,不读圣经,平日也不注意神的话。以后,她和一个不信主的人结了婚。在没有结婚以前,那个男的给她说了不少甜言蜜语,她也在幻想自己婚后的生活怎样美满。初结婚时,也真有点像她的盼望一样舒服。但是不久,她的丈夫在外头的生活越来越胡闹了,叫她的心受了许多的苦,常常背着人痛哭。等她在生活上受到折磨,她才开始读圣经。一天,她读到‘信与不信原不相配,不可同负一轭。’她极其后悔,她说:“假如我从前也读圣经,我一定不会跟一个不信主的人结婚,我就不会落到现今这样凄惨的光景里。”这的确是真诚的话。神用着祂的话来引导我们生活,叫我们受祂的话保护。我们不读圣经,便失去了这一个保护,结果总是我们受亏损的。
又有一位弟兄,在一个政府机关里作事,他很爱主,常常读主的话。在他工作的地方,同事们对公家的物品不大重视,常用公家的东西作私人的用途,还以为是寻常的事。但是这位弟兄心里有神的话,‘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因此他把公私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尽管人家取笑他何必这样认真,他从不私用公家的物品,那怕是一张信纸这么小的东西,他也不肯越份。后来政府发动了一次反对贪污,整顿公务员的不良风气的运动。许多人受到责备和处分,这位弟兄反倒得着褒奖。神的话引导他生活,神的话保守了他的正直行为,使他脱离了叫人后悔的事。
马太福音四章里记载着,主耶稣在地上作人的时候,魔鬼三次给他试探,叫他犯罪,但是主耶稣每次都是用神的话去抵挡了魔鬼。连主耶稣作人也是根据神的话来生活,我们就更当多读神的话,依据神的话来活,保守自己不离开神的恩典。‘祢要以祢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
3. 读经使我们认识神和神的计划
人类堕落离开神以后,可以说对神和神的作为是毫无所知的。就是我们这些信了主的人,对神的认识也没有增加很多。但在我们与神的中间,我们有一个要求要认识神和祂的作为,如同保罗所说:‘我以认识我主耶稣基督为至宝。’)神也有一个要求要我们对祂‘不要作胡涂人,要明白神的旨意如何。’)这双方面的要求只能藉着读圣经来解决。‘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我们所以有盼望,就是因着读圣经认识了神和祂的计划,因此而产生了盼望,‘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认识了神就有盼望,不认识神就接触不到盼望。在圣经里满了关乎神和神的计划的知识,读圣经就能认识这一些,认识了就会实际去经历这一些。
比方说,我们得救就是藉着圣经的话,若是没有圣经,谁能知道神的圣洁公义要审判人,因而要寻找神的怜悯呢?谁又能知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是我们的拯救?若是不读圣经,传道人也讲不出神的话来,我们也不会得着神的救法。‘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不单是得救,在神的计划里还有主再来的事,建立国度的事,主要带我们进入永世的荣耀,我们在基督里得着神的一切丰盛。……另外关于神的全足全丰,神的智慧和能力,神的怜悯和体恤,神的圣洁与完全,……我们若不读神的话,我们就不会深识这一切,那么我们属灵的损失就太大了,应该满有喜乐与指望的人,却活在贫乏与可怜里。我们千万不要愚昧到这个地步,不去读神的话。
4. 读经使我们常得供应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诗一篇二至三节的话明明的告诉我们,一个常常读神的话的人,他每时每刻都活在神的供应中。这是何等宝贝的事实!在地上的生活,我们所需要得的供应实在太多了,其中许多的需要不是从人中间可以得着。比方说,我们落在难处里,有谁能真实的安慰我们呢?或者心灵幽暗的日子,谁可以作我们心里的力量呢?在担着愁烦的重担的光景中,谁能使我们得享安息呢?还有许许多多的遭遇,难得有人了解与同情。但是在圣经里满了神给我们各种各样的应许,这些应许都是把主耶稣带给我们作供应,使我们心里有力量,灵里也饱得滋润。
一位弟兄,在所遇到的环境中,使他受了许多的折磨,心里十分的愁苦黑暗,他自己也到了没法忍受的地步。在顶难过的时候,他得着了神的话,‘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主的话一来,这位弟兄就释放了,里面得了供应,不再愁苦了,反倒满了喜乐。主的话就是这样的供应人。平常时刻读神的话,把神的话积蓄在我们里面,到了需要的时候,神就让祂的话出来供应我们,我们就脱离自己的穷乏,进入神的丰富恩典里。
末了,在这里要指出一个事实,每一个深深认识神,又丰富经历神的恩典的人,我们一定能发觉这人有顶好的读经生话。多读神的话,就多得神的恩惠;少读神的话,就难得神的恩惠。诗一一九篇是一个认识神的话宝贝的人所写的,里面充满了对神的话的爱慕。‘我羡慕祢的训词,……我倚靠祢的话,求祢叫真理的话,总不离开我口。’(40、43节)求主把爱慕神的话的心赏赐给我们。── 王国显《在基督里长进──第一辑》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读经是认识神的儿子的一个方法。因此每一个基督徒不单要好好和读经,并且也要对圣经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对圣经没有准确的认识,就不会爱慕圣经上的话,同时也给魔鬼留下了地步,以致失去了圣经所带给我们的一切好处。所以我们在这里先来认识圣经。
圣经的来源──神的默示
世界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圣经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我们却不把圣经和其它的书籍看成一样,并且尊重圣经过于其它任何书籍,又承认圣经对人有绝对的权威。为甚么我们对圣经抱着这样的态度呢?简单的说,一般的书籍都是人来写作的,它们的来源是人,写的都是人要讲的话。但圣经却是神藉着人来记录祂的话,不是人的著作;它的来源是神,里面所记载的都是神要对人讲的话,正如所显明的,‘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神的默示就是神直接和人讲了话,或者是神把祂自己的意念放在人里面,叫人受感动来知道神要向人说的话,然后就把神的话记录下来。我们可以翻看几处的经文。‘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摩西照耶和华藉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你要告诉本国的子民说。……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祂,叫祂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众仆人,祂就差遣使者,晓谕祂的仆人约翰。’)从上面所看过的经文,我们就知道,今天我们所读的圣经,其中一部份就是神直接向人讲话的记录,尤其是在旧约部份,满了‘神说’和‘这是耶和华说的’这一类的话;在新约部份也是一样的满了‘耶稣说’这样的话。所以圣经是神讲话的记录是没有疑问的了。
我们又从哥林多前书第七章那里,看到保罗解答教会的一些问题。我们看见好像是保罗自己一直在说话,讲出他个人的意见来。但是我们看到末了,就看见保罗发觉并不是他在讲自己的话,而是神在他里头感动他说话,因此他说:‘我也想自己是被神的灵感动了。’这是神把祂的话放在人的里头,感动人来说出祂的话的事实。
不管是神直接向人说话的方式也好,神把祂的意念感动人的方式也好,这都是在神的默示的范围内。人把神的默示记录了下来,就成了我们现今所读的圣经。所以圣经本身就是神的话。我们承认圣经的绝对权威就是因为它是神的话,每个信主的人必须要清楚的准确的认识这一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很叫基督徒困惑的。人接受了神的默示,也记录了下来,既然是经过人的手,就很自然的掺进了人的成份,那么圣经就不能说全部都是神的话啦。事实上每一位写圣经的人,都在他所写的字里行间显出他个人的性格来。虽然是如此,但这事实一点也没有损害圣经完全是神的话的真确性。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比方说:一位国家的元首要向公民发出通告,他就把他的意思告诉了秘书,由秘书依照元首的指示写成了通告的草稿,然后交回元首审核,元首同意了,签署批准了,然后才正式印成通告发出去。这个过程是很审慎的,不容许把元首的命令表达错的。我们看,人的事情尚且要求这样的准确,何况是神要向人所说的话!神岂能容许有一点祂的话以外的东西加进去呢!神把祂的话交托给祂所拣选来写圣经的人,当这些人把圣经写下来的时候,神虽然不是指定他们要用那一个字写出来,但神却管理着他们所用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有神的同意和承认,神不允许人所写出来的把祂的心意表达错。人所写的既是有神的同意和承认,虽然是经由人写出来,但却完全是神的话。
因此,我们就下这样的一个结论:圣经不是人的著作;有写下圣经的人,但却没有著作圣经的人。圣经的作者是神的圣灵;圣灵感动人,把神的话写出来,圣经就是神的话。
怎样知道圣经是神的话
圣经是神的话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事实。许多人是利用一些理论来巩固他的权位,但圣经不需要理论来证明它本身的权威,因为圣经本身就已经足够证实它的权威,是神自己的话。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的具体事实来证明圣经是神的话。
1. 从写圣经的人和圣经的中心内容看
整本圣经一共有六十六卷。写圣经的人一共有四十多位。他们中间有些人是作君王的,有些人是牧羊的,有些人是打鱼的,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读书人,有些却是无学问的小民。有些住在城市,有些住在山野。从写第一卷创世记一直到末了一卷启示录,中间经过了约壹千六百年。虽然写作时间是那么长,写的人的出身背景又是那么复杂,又加上每一个时代人的思想的改变,但是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就发现圣经的中心内容是一气呵成的,一直是讲到神的救赎计划,里面没有矛盾与含混,只有更清楚的互相显明。如果圣经是出于人的著作,在这样复杂的写作背景里,内容一定有许多矛盾冲突的地方。
我在小学念书的时候,读过一课语文课。说有一个人,发现他吐的痰里有一根小羽毛,他怕得很,就去告诉邻居说他的痰里有根羽毛。他的邻居以后又告诉另外一个人说某甲吐痰的时候吐出了一根天鹅毛;事后这个人又去告诉别人说某甲吐痰吐出了一只天鹅,一吐出来就飞上天走了。这话传遍了全城,结果弄得许多人都跑来看这一个吐天鹅的某甲。这课文明显的给我们指出,人的话经过辗转相传,结果一定是变了质,也变了样。
人的思想和人的话时刻在变。圣经若果不是神的话,圣经的内容一定是前后矛盾,错误百出的。但圣经实在是神的话,因此直到今日,世界上的人,事,物已几经变迁,时代变了,思想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但圣经却没有变;它仍然是真理,因为它是神的话。
2. 圣经上预言的应验
神在圣经里面向人说出了许多的预言,这些预言都在历史上一一应验了。因为圣经是神的话,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看啊!先前的事,已经成就,现在我将新事说明,这事未发以先,我就说给你们听。’)旧约里的先知,常是这样大胆的说预言;他们这样说不是由于推测或估计,因为预言的应验都在几百年以后,并且按着预言的字面应验。若果不是神的话,谁能预知几百年以后的事呢?
我有一个亲戚,他学了看相算命的玩意,常常夸耀他的预言准确,要指点人趋吉避凶,但是他自己却在打仗的时候死在乱鎗以下。我们这些人,今天活着,明天如何?没有一个人能知道,但神却明明的给我们说出世上将来的事,一部份已经在历史上应验了,并且现今世界的大势也正循着神的预言在演变。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犹太人是神的选民;这个民族的遭遇直接与神有关。神在圣经中预先警戒他们:‘倘若你心里偏离不肯听从,却被勾引去敬拜事奉别神,我今日明明告诉你们,你们必要灭亡,在你过约但河进去得为业的地上,你的日子必不长久。’)‘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祂的一切诫命律例典章,……这以下的咒诅都必追随你。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必在万国中抛来抛去。’、25节)犹太人在以后的日子,果然是去拜假神,神藉着先知不断的警告,他们还是不悔改,神就使他们被掳到巴比伦。经过了七十年,神又照着的预言上的应许领他们归回,这都是历史上已经发生了的事。但以后犹太人继续作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甚至杀了神的儿子耶稣,所以在主后七十年,神真的把他们分散到万国,到处受人欺凌践踏,被人抛来抛去,国土被别国霸占差不多两千年。在这种光景下完全应验了经上的预言。但是神又在预言中应许他们必能归回,重新建国。‘当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的百姓中所余剩的,……祂必向列国竖立大旗,招回以色列被赶散的人,又从地的四方聚集分散的犹太人。’)‘你当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万民中招聚你们,从分散的列国内聚集你们,又要将以色列地赐给你们。’)三十年前,没有人相信犹太人能复国。历史上许多大国灭亡了就永远完了,没有一个能恢复过来,无论从地理环境上,或者是政治条件上,以色列是根本没有复国的可能。但是神说犹太人要复国,人看为不能的事出现了。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国就在他们原来建国的地土上复国了。圣经上的预言就是这样准确的应验。
犹太复国不过是圣经上许多应验了的预言中的一个。圣经若不是神的话,谁能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能说出现今所发生的事呢?
3. 应许的确实成就
人讲的话常常会改变,要修改,甚至是完全推翻,但神的话就不能这样。神是信实的,祂说过的就一定作;祂答应了的就一定履行。神在圣经里给人许多应许,如果圣经是人的话,那么这些应许就会落空。但是一个非常真确的事实,就是圣经上的应许经过历世历代的信徒去支用,一直到今天,还是十分确实的兑现,因为‘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里都是是的。’)就拿我们得救来看,神说‘信子的人有永生’。我们信了的人,就真真实实经历了得永生,一相信就尝到赦罪的平安,从里面有了永生的喜乐。又比方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真的,每一个愁苦忧伤的心灵,一来到耶稣那里,就得着安慰,难处就成为轻省。这是每一个信主的人都实在经历到的。圣经上的应许,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但还是一样的真确的给人去经历,只有神的话才能这样的确实不改变。
4. 使人改变的能力
许许多多宗教的书籍,对道德的讲论与维持,我们承认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与圣经对人所起的改变的能力一比较,就显出神的话与人的话的分别来。
在南美洲梯拉得佛哥群岛上的土人,野蛮顽梗到极点,达尔文游历该岛以后就说:“我宁愿去开化街上的狗,不愿去开化那些土人。”这话一传开,就有一位基督徒,名叫柏利兹,他要求前往该岛传道,他的工具就是一本圣经。十二年后,达尔文又到该岛去,他发觉那些野蛮人已经完全改变了,文明了,不再吃人了。从前在我们中间有一位弟兄,本来是很反对主的,听见人信耶稣就讨厌,他为了要驳倒基督徒,他就去读圣经,要找出圣经的错来难为基督徒。等到他把圣经读下去,他不单不再反对基督,反倒信了主,并且甘心为着主的缘故受了许多苦,差点连命也没有了,但他一点不后悔,还是一样的爱主,向主忠心。
许多的书籍也能给人一些好影响,但却没有像圣经感动人那么深,改变人那么彻底,使坏人归正,使绝望的人有指望,叫信的人甘心为主舍去一切,甚至是性命。
5. 考古发明的证明
圣经上所记载上古的史实,常受到不信圣经的人所反对,认为是神话,认为是不可能。但是近代考古学的发现,完全证实人的反对的无稽,和圣经上记载的真实。这里不举实例,因为另有专门讨论到这方面的书。但我们要问,比方说,当摩西写圣经的时候,他又不是历史学者,他怎能这样准确的知道在他以前一千多年的史实呢?而那些史实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的,现在却给从地里发掘出来的文物证实了。如果摩西当日凭自己来写圣经,他所写的必定是荒诞无稽。但现在圣经上的历史事实,不单没有给考古学推翻,反倒得了更确实的证明。
6. 圣经的遭遇
在人类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本书像圣经那样曾屡屡受人攻击和反对。在初世纪的时期内,罗马皇帝为要消灭基督徒,曾经很利害的毁灭圣经。五世纪以后,罗马天主教又大大的残害圣经,不许教徒读经,也不给人收藏圣经;收藏圣经的人被查出来,就处以极刑。前几个世纪,无神论的学说兴起,对圣经的攻击与毁灭达到高潮。那时他们预言说再过一百年,圣经只能在博物馆中找到。那些反对的人早已尸骨腐朽了,但到如今圣经仍然是这样的流传。近世以来,反对圣经的浪潮甚至渗进了基督教的内部,就是那些称为“新神学派”的人,虽然他们中间又产生了好几个学派,但是对圣经的批评反对,比无神论的人还利害,要把圣经贬为一本人生哲学的书籍。不过,神的话是经得起试验的。科学上的理论时刻在修改,但神的话却坚立不变,虽然经过了许多风暴,却很奇妙的得保存下来,并且越发广传。
‘耶和华啊,祢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是神的话,是神默示给人写成的。使人能以认识神和祂的计划,并且知道祂拯救的恩典与大能,又明白我们在救恩里的荣耀的盼望。我们要感谢神,因为祂把圣经赐给我们。圣经既是神的话,是真实可信的,我们就当爱慕读圣经,‘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
附注:关乎圣经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此谨介绍下列几本书给读者参阅。
1. 我为甚么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王明道着 灵食季刊社及新加坡福音书局出版
2. 圣经是神默示的吗 台湾福音书房
3. 真理的圣经 Sidney Collett 基督福音书局
4. 圣经手册(九三六页起) 证道出版社
──王国显《在基督里长进──第一辑》
认识解释圣经的原则是极为重要。若不认识解释圣经的原则,我们就不能真正懂得圣经。圣经作为一本书,人们虽然可以看懂它的文字,但在我们没有认识解释圣经的原则之前,我们决不会知道它究竟是在讲什么。因此我们要记住这些原则,在读经或查经时,要活在这些原则的实际中。
第一个原则:神的永远性。我们活在肉身内,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神是个灵,祂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我们必须牢记,对神来说一切时间都是现在,在祂并没有过去或将来。对我们来说是过去或将来的事,对神来说都是现在。对我们来说是时间,在神来说都是永远。一个建筑师开始一次工程之前,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图样。如果是一个轮船的设计师,在轮船未造之前,总有一艘已完成了的轮船模型放在他面前,在这个模型里面,我们可以预见那艘轮船完成之后的雄姿。它的形状与当初的模型是一式一样的。若是造一幢大楼或建设一个城市,原则和情况也是一样。建筑工人一天一天地按照那个已设计好的图样进行工作,那些只知道一部分而不明白设计师完整意图的人,很容易把局部当成全部;唯有当你看见那完成了的总体时,你才能明白它某一部分的作用和意义。全部圣经就是充满了许多个部分;但是这许多部份都是神那完全设计中的一部分。神乃是伟大的建筑师,在祂开始任何一项工作之前,在他面前已经有一个十分完全的图样,神那完整的永远计划是表现在建筑物的每个部份的。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在神所作的每件事情背后,都与祂完整的永远旨意相关联,神永远旨意控制着祂所用的每件事。你们必须明白神的思想,神的意念是永远不增长,神的自身是不能发展,不能改变的。任何事物在时间里所表现的各种形态都有蕴藏着神那永远的,完全的意念。我们必须记住,圣经中所记载的每一件事,总是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现实的意义和将来的意义,每一件事可以具体应用在当时,同时到将来还具有更丰满的意义。这是解经的第一条法则。
第二个原则:圣经的解释就是基督。基督是全本圣经的解释,认识基督,就懂得圣经。像彼得和保罗,在蒙恩以前,本来知道旧约圣经讲些什么,但在他们认识主以前,他们并不明白圣经。我们是先认识主耶稣,然后才能对圣经有所认识。主耶稣就是圣经的解释,所以在我们认识主耶稣以前,我们是不能明白圣经的。这样看来,圣经实在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本书:圣经是一个活的人,而不是死的文字。因为主耶稣是无限量的,所以祂的圣经也是无限量的,这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则。圣经作为一本书,你可以把它研究尽了。我们认识一些伟大的圣经学者,他们反复讲解全本圣经,但是当他们走尽人生道路时,他们又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是他们从来没有讲过的,那就是因为他们仅仅把圣经当作一本书来研究。但你如果认识主耶稣,你决不会这样做法,你会在圣经里面看见基督,也会在基督里面看见圣经。我愿意再重复一遍,主耶稣是无限量的,当圣灵把基督启示在我们里面时,圣经永远是一本充满生命和能力的书。
第三个原则:圣经的解释者是圣灵。我已经说过基督是圣经的解释,我现在要说圣灵是圣经的解释者。在我们有一句熟悉的话:“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见小字翻译更为准确)。这是一节很重要的经文,它把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则表达出来:圣经解释者乃是圣灵。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圣经乃是圣灵的一本书,并不是人的一本书,并不是我们的一本书。我们并没有掌握或明白这本书,我们不过掌握着一本内有文字称作《圣经》的书而已,实在说来我们还没有掌握这本书。你们都记得埃提阿伯的太监(徒8),当腓利走近那人的车子时,听见他正在读以赛亚书53章,腓利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么?”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这里给我们看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虽然有一本圣经,但在实际的和受益的意义上,他并没有得着这本书。我们手里可以有这本书,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它。所以圣经首先是圣灵的一本书,人的思想同‘真理的灵’的思想是完全两回事,不但许多弟兄姐妹不明白这件事,甚至许多圣经的教师也不明白这件事,这就导致许多解经方面的混乱。圣经真理失去平衡,使圣经的亮光非常暗淡,这就是神的教会中产生许多矛盾的根本原因。除了属灵的人以外,圣经对任何的人都是一本关闭的书。这就是主耶稣对尼哥底母说话的原则:“你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3)。你若要晓得天上的事,就必须从天上而生。我们对圣经明白的程度决定于我们属灵生命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主带领我们去经历许多事情,许多试炼,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能真正明白圣经。我们向天然头脑的死有多少,我们明白属灵的事就有多少。这一点也希望各位能记牢。我们必须有某些经历,才能使我们更多地明白圣经。我们不能光用一个训练班使你们更明白圣经,要明白圣经,不是用进圣经学校的办法。我们懂得圣经的程度,只能根据我们属灵生命的程度。这是第三个解释圣经的原则。
第四个原则:圣经里最后一次提到的一件事,往往是明白这件事的钥匙。这是值得你们认真想一想的。有的事在圣经里多次提到,往往是到最后一次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明白它的钥匙。如果你来查考某件事,当你找出它最后一次在圣经中出现的章节时,你应该特别注意它的提法、上下文及其相互关系,这样你就能明白这件事在圣经中的意义。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第四个解经原则的意思,盼望你们花点时间去研究它。现在举一个例来说明:
在圣经最后一章即,那里是最后一次提到生命树。在创世记第二章那里曾提到生命树,但并未加以说明,对于生命树我们是一无所知。那里仅仅告诉我们,当时在伊甸园里有一棵生命树,并没有解释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也没有说明它是什么意思,仅仅说到有一棵生命树而已。因此,我们需要到圣经最后一次提到它的地方去找它的解释。当我们来到圣经最后一章的时候,通过上下文及其相互关系,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楚、很大的解释。请看这一处的经文:“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有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请注意前后文,这里说:“神和羔羊的宝座”,你必须弄清楚“神和羔羊的宝座”究竟是什么?羔羊的宝座的重要性何在?在宝座的中间有羔羊。(译者:例如。与神的宝座相关联的有一条生命河,“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祂的仆人都要事奉祂”。这里有一棵生命树,结出不死永存的果子,在这里死亡没有地位,每个月都结果子,这就是不死的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我觉得在大多数的译本里,这句话译得不准确,原文不是为了“医治”万民,乃是为了万民的“健康”。你也许会问,这二者有何不同?一个是为了除去疾病,另一个是为了防止疾病。到了启示录22章,万民属灵的病实在说来是已经得着医治,但是万民的健康尚须保持,所以叶子不是为了医治,乃是为了保健,因此才接着说:“以后再没有咒诅”。从这句简单的话里,你可以窥见整本圣经的历史。我们都记得由于亚当犯罪所临到万民的咒诅、败坏与死亡,道德上的阴翳、病症都是咒诅的结果。到了启示录22章,这一切全都解决。所以生命树乃是代表得胜的丰盛的生命。在这里,生命树完满的意义都显示出来了。
在其它事上,也是同一个原则。圣经中最后一次提说的某件事,往往正是这件事的钥匙。这也是解经的一个原则。
第五个原则:解经的唯一价值乃在乎属灵的果效。我们研究圣经的时候,必须把这点记住。参加查经班千万不要只是为了知识。许多人仅仅是为了得到知识,受到教育。我觉得远东人尤其有这种倾向,为了受教育,求知识,你们会不顾一切,只要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甚至愿意远涉重洋。这就构成一种危险。当然这比不要知道会好点,可是在此有一个危险。你们来到这里参加查经班,不应当只是为了寻求更多的知识,这正是当时亚当上撒但当的原因。你一定记得它说:“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这是知识树,吃知识树的果子总是危险的,只能引你进入死亡,不会使你得到生命,所以我需要重复来讲这一个解经的原则。解经唯一价值在乎进入属灵的实际,属灵的价值乃在乎增进我们与神的关系。我实在盼望当时亚当能明白这件事。当撒但引诱他吃知识树果子的时候,只要亚当对撒但说,我吃它对我活在神面前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那么他本人和我们都可以免去许多麻烦了。所以让我再说一遍,属灵的价值在乎对我在神面前生活的影响。换一句话说,属灵的价值在乎基督身量的增长。如果基督是圣经的解释,那么我们对圣经的认识一定会增长我们基督的身量。如果我们这次查经班不能叫基督的身量增加,那我们就失败了。过了两个礼拜之后,也许你们的记录本里都记满了,你们会自以为得到了许多知识,但是如果你们在结束查经班回去时,基督的身量没有增加,我们就完全失败了。所以我请你们自始至终有祷告,让这次查经能使你们在属灵方面有所长进,不是头脑更大了,乃是属灵的实际增长。判断任何事物的价值在乎它对神的旨意有多少贡献,一切属灵的知识都促进基督身量的增长,成全神最终的目的,问题在于这件事里面有多少属灵的生命。在神的范围里,天然的资格是无地位,但在今日的基督教里,天然的资格却很有地位。当一个传道人在报上登广告时,在注销姓名的同时,还介绍他所有的学位与资格,譬如硕士、神学博士,或者他在政治界、社会上的头衔。这种介绍无非意味着加增他在世俗眼光中的价值,但在神的范围里,一个人的价值完全不在乎这一切,不在乎他的学术地位、社会地位;在神的范围里,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在神的旨意里。唯一能算得数的是属灵的价值。当我听到人们说到他们的学历、资历的时候,无论是学位或军衔,我就说这些有什么用处呢?这些怎么能跑到属灵的范围内呢?在人的范围里,这些也许很重要,但对神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在神的面前唯有属灵的实际或基督的身量才算得数。我们从主究竟得到什么呢?在我们属灵生命上到底得着什么?这些,在神的范围里才有价值,我相信你们能记住这一点。在这些查经的日子中,希望大家一直记住这一点。我不是在此给你们演讲,给你们一些圣经的批注,给你们许多知识,这一切不过是属灵生命的管道。我们的盼望是弟兄姐妹能更多地认识基督。我所尽力作的事是藉主的话把你们带到主里面。这就是解经的第五个也就是最后一个主要原则。──史百克
为何基督徒要读经呢?读经不是一种宗教的仪式,不是过一种宗教外表的生活。读经也不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赶快打开圣经,看神对你说哪一句话──那个时候你才以为需要读经。读经也不是说当你病了才需要有神的话。读经告诉我们,当你有神的生命,就需要有神的话,就需要神的话作你的供应。无论你的环境好坏顺逆,在任何环境里你都需要神的话,因为你里面已经有神的生命。神的话就像灵粮,它供应你生命成长,它供应你天天的需要。主耶稣曾教导我们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马主在祷告文里面教导我们要天天信靠神,天天向神支取恩典,因神的恩典是今日赐给我们,祂所顾念的永远是今天。同样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基督徒需要神的灵粮,需要神话语的供应。读经不是昨天的事,也不是以往的事,乃是今天。神以往赐给你许多圣经应许,赐给你吗哪,赐给你许多神的话,神今天一样要赐给你。你不能说我以往读了许多遍圣经,我很熟了,我懂了,可以不必读了。读圣经不像在学校里读书,可以有毕业的一天,没有的!每一个神的儿女,每天都需要读神的话。我们知道地上充满了试探、引诱和各方面的难处,基督徒活在世上每一天,都需要靠着神的话而活。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弟兄姊妹们,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圣经到底说些什么?可能你最初得救的时候觉得:我得救了,我需要读经。但你拿着圣经却不晓得圣经到底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这节说出了圣经的定义:圣经是神所默示的,也就是神所启示的,在原文里是“神的呼出”。大家都晓得,我们所认识的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但如果祂不说,我们怎能知道祂是创造者呢?如何认识这位神呢?好比说我要认识一个人,如果这个人从来不说一句话,我就无从认识他。很多人说他很聪明,很多人说他很有学问,但如果他不说话,我就永远摸不着他,也不晓得他的聪明智慧在哪里、他的心意是什么,可见话是把一个人的内涵表明出来。同样地,我们要认识神,也必须借着神的话。今天我们所信的神不像那些哑吧偶像,我们所信的神是一位说话的神,祂不但创造了宇宙万物,而且又是一位说话的神。祂借着祂的话把自己展示出来,叫我们知道祂是怎样的一位神──祂喜欢什么,恨什么?所以借着圣经我们能知道宇宙的来源、整个宇宙万物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借着圣经我们能知道人的光景,借着圣经我们能认识神的心意,借着圣经我们能看到神在救恩里所给我们的是什么,借着圣经我们能认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让我们认识整个救恩的内容,借着圣经我们能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神的整个计划是什么,借着圣经我们能更全面地认识这位神。经上说:“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换句话说,圣经是神说出来的话,是神写下来的话。在这地球上,只有一本书是神所写出来的话,它把神永远的心意展示出来,而圣经的中心是展示基督、见证基督,是为基督而写的。
神的话是永恒的真理
弟兄姊妹们,在你人生的旅程里,有一天你认识了神,也有了一个深刻的发现,看见在宇宙中只有一本书是神的话,我相信若你真有这样的看见和感受,必然会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研究这本书,看它到底说些什么,因为这是神的话。对你来说,这是了不得的发现,因这本书解释到人类所面临各种各样难题的答案。为何在你里面充满了矛盾?为何在你心里充满了痛苦?为何在你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令你难以解答的问题?为何这些问题会发生在社会里面?你无从解答,你往哪里去找答案呢?是从神的话──圣经里去找答案!因为神的话是解决人生所有难题的答案。请记住:惟有神的话能提供我们,人的话受时间的限制,即使说得更好、更有智慧,它仍受时间、时代、空间的限制,因为这是人的话。相反地,神的话就绝对不同了,不受时间、种族、言语的限制,神的话能够提供给所有神的儿女,正如耶稣说: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随着时代过去、历史前进,我们看见许许多多所谓的真理都改变了,惟有神的话能满足任何一个种族的需要,任何一个地方基督徒的需要。当人回到神话语里的时候,他的心就得到平安,里面就满了亮光,且找到人生的真理。他对神有了信心,灵充满喜乐,也对将来充满了信心,这是神的话语带给我们无穷的益处。
存敬畏之心领受神的话
亲爱的弟兄姊妹,第一,我们必须晓得圣经是神所默示、所启示的,你必须看见它具有权威的地位。可惜的是,今天许多基督徒得救以后,没有看重神的话语,他们对神话语的理解只是:“我得救了,信了耶稣,必须读一些圣经。”却不晓得圣经是我们属灵生命成长的灵粮,是你必须看重的。为什么许多时候你读经没有亮光、没有味道?因为神的话语在你内心没有地位,说得透一点,什至你是轻看圣经,轻看神的话语。我觉得这个时代有许许多多的基督徒,为何神的话不能在他们身上产生厉害的功效?不是神的话失了能力,而是人失去了对神话语的敬畏。在旧约圣经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神的仆人或子民看见神话语所记载责备的话之后,就撕裂衣服在神面前悔改,为何会有这种情景呢?因为他们感觉到这是神的话、是神的责备,实在太重要了。他们对圣经所记载每一句话都存有敬畏的心,所以神的话非常深刻地进入他们里面,在他们里面扎根,影响他们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有敬拜的心。为此,常存敬拜之心和认识神权威的话语是何等重要!比方说,今天同样一句话,如果是从国家总统说出来的,即使非常平凡,我们也会看重,因为我们看高他的地位。他所说最平凡的话你都会郑重垂听,但若同样一句话出于平民口中,我们就当耳边风,因为轻看他。今天神所赐给我们的话──圣经,这位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所说的话,难道我们就失去敬畏的心去敬听吗?弟兄姊妹们,如果在我们里面有敬畏的心,无论你读到哪一章,纵然有不明白,你总有一颗敬畏的心,认为这是神的话,其中有神要对你说的话,神也就借着祂的话来光照你。
圣经的功效
我们如何才能对神话语产生渴望呢?首先你需要看到圣经的作用,如果你看不到圣经的作用,那么你每次读它的时候就觉得很难进入。到底圣经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它叫我们的生命得着供养。我们有这个属灵的生命,这生命叫我们天天需要神的话语,神的话语能够天天供应你。我再问:为何基督徒天天起来要读一章神的话呢?因为你的心灵天天需要神,在你每天的生活里,神的话能够供给你、安慰你,赐给你信心,能够给你启示,能够赐给你爱的力量。神的话能够照亮你前面所走的每一步,成为你生命的供应,叫你的生命得到成长。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在地上的人生,需要有三餐来喂养我们的生命,假若我们长期不读神的话,我们的属灵生命很快就要衰弱,很容易失败跌倒了,因此,我们需要有神的话语。第二,圣经的第二个作用是叫我们战胜罪恶和试探。今天我们还活在地上,会遇见许许多多的试探、困难,你靠自己的立志到头来还是失败,惟有靠神的话才能胜过,圣经说:“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就是遵行你的话。”什么时候我们会得罪神呢?我们犯罪的时候就是得罪神的时候,远离神的时候也是我们得罪神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神呢?为什么罪有时会战胜我们?因为我们里面没有神的话。我相信在你犯罪的时候,如果你里面有神的话,你就能蒙保守,所以大卫在诗一百一十九篇说:“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也就是说,如果你天天渴望神的话,你天天爱慕神的话语,常常让神的话藏在你的心里,虽然外面有罪的引诱、试探,但因为里面有神的话,你就能够战胜。
只有神的话能叫你从罪里得到释放,只有神的话能拯救你脱离罪的捆绑。我们不能要求神使整个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因为这时代是越来越邪恶,但我们能借着神的话战胜这邪恶的时代。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七章,当祂要完成神救恩的时候,曾祷告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17节)祂前面的话是:要保护他们战胜世界、战胜罪恶,后面就是:
“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亲爱的弟兄姊妹,惟有真理能救我们战胜罪和试探,若你自信主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但你对圣经却一点也不了解,也从来不爱读圣经,你哪里有能力战胜罪呢?你只能作撒但的俘虏。为此,你要战胜罪,里面就要有神的话,圣灵才能在你里面作工,因为圣灵的工作永远根据神的话。神的话在哪里,神的工作就在那里,圣灵的印证也在那里,神的威严和荣耀就在那里显出。弟兄姊妹们,我们不要过一种自欺的生活,我们需要让神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我们里面,我们就能战胜罪恶,战胜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四章里说到,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去,经过四十昼夜禁食祷告,祂饥饿之时,撒但就来试探祂,对祂
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叫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回答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
话。”
弟兄姊妹们,当时耶稣在最饥饿、最需要的时候,撒但的试探来了,我们今天也同样面对这样的试探。我知道不少基督徒面对需要的时候,世界钱财的试探就来了,撒但的试探就来了,这时候他们觉得难以战胜,因为撒但很厉害的,牠知道你饿了,牠知道你需要什么。你饱的时候牠不来,你饥饿的时候牠就来,这是你常面对最严励的挑战,所以让我们来看看耶稣凭什么胜利。可能有人会说,祂是神的儿子,当然随时都可以得胜啦!但你错了,圣经让我们看见耶稣作了一个榜样──祂一点不凭自己,祂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战胜撒但的试探,绝对不是凭着你以往的经验,也不是凭着你的属灵知识和个人的意志,没有一个人能凭着自己战胜撒但的试探,惟有当你靠着神的话才能胜利。面对撒但试探的时候,在于你是否记得“经上记着说”,是否懂得打开圣经寻求圣经的帮助。换句话说,面对试探、各样艰难、饥饿的时候,你所需要的是回到神话语里。
神的话叫我们胜过撒但的迷惑
亲爱的弟兄姊妹,可能你现在正面对前途的选择、各种环境的试探、四面受敌的环境,你心里作难,不晓得怎么行。就在这个时候,我告诉你,惟一得胜蒙拯救的路乃是回到神话语里。神的话语能叫你战胜撒但的攻击,神的话能使你由软弱变得刚强,在失败中显出胜利,回到神话语里吧!这是你惟一蒙拯救的路。任何时候,当你面对各种困难、撒但试探、仇敌围攻时,你需要回到神的话语里──“经上记着说”。你不用问别人,你的意见如何,他的想法如何,只要打开圣经,看看神对你说什么,神的心意是什么。在末了的时代,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令我们混乱,令许多基督徒不晓得分辨。为何不晓得分辨呢?因为你不认识神的话。有人说,今天有非常多的异端,我不晓得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异端,因为没有师傅教我。也许别人对你说摩门教是异端,你就记着有一个摩门教,但我告诉你,魔鬼明天可以兴起另一个名称来欺骗你,你可以逃避摩门教,但撒但可以兴起一个叫“天父的儿女”来欺骗你,你不是又要落在异端的迷惑里吗?因此,得救的路就在这里,耶稣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今天我们如何分辨假牧人和异端呢?积极方面,在于我们认识我们牧者的声音。什么是牧者的声音呢?牧者的声音在哪里呢?牧者所说的话就在这本圣经里面。积极方面,你必须熟读圣经,才能在消极方面分辨一切不合乎神心意的东西、一切的异教,也能看透一切假冒为善的东西,以及所有的欺骗,因为只有神的话叫你得胜撒但的试探、欺骗。这个时代可怜的光景,就是许许多多的基督徒失去爱慕神话语的心,失去最基本健康的读经生活,成长没有根基,以致当撒但藉环境来试探时,他们很快失去了信心,随从各样异教之风飘来飘去。
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我们需要扎根在神话语里,当耶稣战胜试探时说:“经上记着说”。你与魔鬼争战,牠不会怕你,虽然你拥有许多属灵的知识,牠也不会怕你。牠不怕你有多强的意志,牠所怕的乃是你里面有神的话,牠所怕的是“经上记着
说”。弟兄姊妹们,神的话是圣灵的宝剑,是我们胜利的兵器,任何时候你与撒但争战或面对试探,都必须赶快回到神的话语里。你不必花时候到处跑,到处问人的意见,先回到神话语里吧!看看圣经说什么,你多花一点时间去读透它吧!
要付代价装备神的话
许多基督徒为了考大学,或是某一方面的需要,可以读许许多多的书,什至读到半夜都可以,但是对于神的话,读多一章也想睡觉,难怪撒但可以轻易俘掳人。所以,我们需要重新恢复对神话语的渴慕,我告诉你,属天的道路要走得好,必须渴慕神的话。当时的彼得、雅各、约翰一蒙召之后,面对那一个外表复兴的时代,似乎很多人外表发热心,但他们却忠心跟从耶稣。他们不仅是外面跟从主,内心也领受主的话,虽然可能有时不明白,但他们仍坚守主的话,就如当时主耶稣在福音书中多次讲道,但门徒却不明白讲的是甚么。在彼得对耶稣说:“主啊,这话甚难,谁能听呢?”耶稣说:“你们都要退去吗?”当时很多人因为听不懂所以离开了,听不懂就跌倒了,但门徒却不同:他们虽然也不明白,却存着渴望的心,把主的话存在心里,且反复思想、彼此议论。当主知道他们在那里议论、研究、寻求时,耶稣就给他们启示,常在暗中为他们解答,当五旬节的时候,圣灵在他们身上作工,他们便想起耶稣所说的话来。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每天读经不一定都明白,但你只要存着饥渴的心去爱慕神的话,当试探、难处来到时,神就要叫你想起祂对你说过的话,叫你能胜过试探和困难。如果你存着渴望的心,读经虽有不明白的地方,但继续下工夫一样能够明白,因寻求的就必寻见,所以不要因不明白而不读。我们必须晓得,圣经的功效是叫我们战胜罪、撒但的试探和世界,耶稣说:“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神如何保护我们呢?就是借着祂的话。积极方面,你对主有更深的认识,你就会追求、爱慕这位主,也能胜过从外面来的试探、难处和世界的引诱。
圣经使我们有智慧
积极方面,神的话叫我们有属天的智慧,大卫说:“你的话叫我比仇敌更有智慧,什至比我的师傅更有智慧。”又说:“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神借着话语创造万物,神借着祂的话解决人各种的难题,在神的话语里充满了各种智慧。因此弟兄姊妹们,我们必须知道神的话是叫你有智慧,你越读神的话就越有属天的智慧。我来作一点见证:在我最初服事主的时候,曾遇到完全不识字的年老姊妹,令我希奇的是,打开报章她们看不懂,但她们却看得懂圣经,明白神的话,什至充满了属天的智慧。相反地,一个拜偶像的老人家,他越拜越胡涂、越拜越迷糊,完全无智慧可言,而一个信主的人,头脑越来越开通,越能认识神的智慧。神的话使你有智慧,有遵行祂旨意的智慧,叫你为人行事有智慧。神的话能够把一切属天的智慧赐给你,叫你认识神,更认识属灵的事。神的话语能指引我们一生的道路,正如经上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在这充满了黑暗的世界里,基督徒的生活很容易落在黑暗中,不知道往哪里去,故急需神的话作我们脚前的灯。什么叫脚前的灯呢?就是每走一步都有神的话语引导。什么叫路上的光呢?就是我的前途、方向都可藉主话语的光知道如何走。那么,怎能知道神的旨意呢?如何寻求神的旨意呢?最基本的,就是要将神的话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天天渴慕读神的话,这样在你需要时,圣灵一定借着你平时所读的经文来光照你、带领你。
弟兄姊妹们,如果你得救至今还没有读过一遍圣经,我劝你花一点工夫把新约读一遍,旧约也要好好看,叫你基本了解圣经写些什么。然后你要花工夫每天最少读一章,如果圣灵感动你,你可以把其中最好的一节背起来,记在心里。你若把经节记在心里,有一天神的话就要产生效用,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主的话便成为你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在你人生的每一步路程,主的话会一直引导你,因为祂的话没有改变过。
小结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需要恢复对神的爱。如果你的心真爱主,纵然这位为你舍命的主所说的话十分平常,但因爱的缘故也会感动你,叫你有所看见,同时,神的话要叫你更爱主,它会把基督的爱启示给你,叫你更爱主。我愿意每一位弟兄姊妹先恢复对神话语的态度,当你看见神话语的功效时,你需要有一颗饥渴、敬畏、爱主的心来读神的话,建立起一个有根的生活,深深扎根在神的话语里面。请记住,神的工作是根据神的话,神的话在哪里,神的工作就在那里,神的建造也就在那里,神的荣耀就在那里。神借着话创造宇宙万有,神借着话语在基督徒里面工作,神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神一切工作是借着祂的话,所以你需要渴慕神的话。如果你今天接受这个责任,建立正常的读经生活,把神的话丰丰富富存在心里,神的话就会成为你的祝福,让你一生有根有基地成长,属灵生命的经验就更加丰富,且得更丰盛的生命,愿神祝福你。──程蒙恩《生命信息集》
照着圣经所表明的,提摩太后书那个时候的背景,是教会已经落在大逼迫中,异端邪教越来越多,各种从世界来的迷惑越来越多,各种困难在教会中层出不穷,又有许多人对神的话失去信心。究竟问题出在哪里?答案在哪里?保罗指出惟一的路──听神的话。他对提摩太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换句话说,教会所有的难题以及所有的挑战,惟一拯救的路就是神的话,只有当神的子民回到神的话语中,只有当神的子民回到神纯正话语的启示里,才能看见神的旨意,才能看见神的祝福,才能看见神的同在。什么时候神的话语被贬低,圣灵的工作就受到拦阻,所以保罗在此重新强调神的话语权威、地位,他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我相信当时使徒时代结束了,已经有许许多多属灵的书,但它们都不能代替神的话语绝对权威的地位,因惟有这本圣经是神的话。除了这圣经──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再没有一本书是神的话;其它解释圣经的书,都不能代替神纯正的话。只有这本书是神的话,除此以外再没有第二本书可以被称为神的话。
圣经是一本神启示祂自己的书,我曾经说过要认识神必须借着神的话,好比说我要认识某一个人,如果他不说话我就永远不能认识他。同样,我们要认识神,必须借着神的话;我们越亲近神,就越认识祂。
弟兄姊妹们,我们的神是一位说话的神:祂借着说话创造了宇宙万有,祂借着说话创造了地上的万物;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同样,今天在基督耶稣里,神也是借着说话在圣徒里面工作,神也借着说话让圣灵在我们里面动工。所以神的话在哪里,神的工作、建造就在那里,神的荣耀也在那里。为此,我们必须看重神的话语,让圣灵在我们身上做更深的工作。
圣经的奇妙
现在我想花一点时间谈一谈这本圣经的奇妙,我们知道圣经共有六十六卷:旧约叁一十九卷,新约贰一十七卷。从摩西写创世记开始,到使徒约翰写完启示录,前后将近一千六百年,按理来说这是不可能成为一本书的,因为经过一千六百年的时间,又由四十多位作者来写,其中有君王、先知、牧人、祭司、税吏、渔夫等,他们的背景、时代都不同。就如从亚当的乐园时代,接着有洪水前时代、列祖时代、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代、士师时代、列王时代、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的时代、主耶稣降生的时代、使徒时代,以及使徒时代的末了,各时代都不同。圣经作者的背景不同,写经的地点也不同,什至他们的风俗、感受、习惯都不同,当然连他们的身分、所受的教育各方面都不同,但非常奇妙,因为圣灵作总编辑,所以能够写成这本从头到尾都有连贯中心思想的圣经。
圣灵在每一个时代感动不同的人说出神的话,正如我上一次所说的,圣经所说的话有一个中心点,就是展示神自己,启示神的奥秘就是基督,一切的创造为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整个历史就是为了把神的救恩带出来。当然圣经也启示了许许多多的真理,启示了独一的真神、神的爱子耶稣基督、神的创造、基督的身体──教会,它也启示了神在地上有一班选民(就是以色列人),神在基督里拣选了外邦人,以及主再来的预言……所有人生难题的答案都在圣经里面。神的话实在太奇妙、太丰富了,所以保罗在使徒时代的末了──当时教会正面对许多挑战、混乱,他又重新肯定圣经的权威。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必须看见圣经不是人的话,乃是神的话,是神所默示的。所以圣经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文化、种族的限制,无论在任何地方,神的话就是神的话,有完全的功效可以提供神的子民的需要。经上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什么叫“都是”呢?也就是每一章、每一句、每一字,无论你觉得有味道还是没有味道,全本圣经都是来自于神的,你必须有这样的信心来领受。你知道撒但最厉害的工作,就是叫神的儿女怀疑神的话,怀疑圣经的准确性,怀疑圣经的权威,这是撒但所作的工作。我记得在,神曾经对亚当和夏娃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但后来魔鬼把那句话改变了,牠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么?”牠为那句话打了一个问号,叫夏娃开始怀疑神的话,当她开始怀疑神话语的准确性和绝对性时,就犯罪堕落了。
今天,那古蛇──撒但也在神的子民身上做相同的工作,常令我们怀疑神的话,牠叫你读圣经读到这里有疑问,读到那里又有疑问,慢慢就失去敬畏神的心而犯罪远离祂。弟兄姊妹们,你知道什么是撒但说话的时候吗?就是当你接触到、听到神的话语时,也就是当神说话时,撒但也说话。神的话是坚固你、是安慰你、是启示祂自己,而撒但的话是叫你怀疑神的话,对许许多多神的话打问号,这就是撒但在这个时代常常做的工作,叫神的子民对祂的话失去了信心,使神的工作受到阻碍。所以我们必须认定、确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无论时代的光景如何,许多人、事、物都在不停地改变,什至令人跌倒的事越来越多,我们仍然深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天地可以废去,主的话永不改变。一切失败都在人的身上,神的话绝对没有错,神的话是完全的,是可靠的。当你有这样信心,圣灵就能在你身上工作,你就具有经历神的话语的大能。
神话语的功用
神话语的功效是什么呢?经上说:“教训、督责、使人归
正”,圣经里面还有许多教训,有许多启示表明神的心意。一个神的儿女如何在地上生活呢?不能只是说我曾经在某事上经历过主就够了,我们需要为神的话而活。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换言之,基督徒凭什么而活呢?是凭着自己活吗?还是凭着世上的潮流活?今天我们生活的准则是什么呢?圣经告诉我们:凭神的话活着。虽然耶稣基督没有给我们一套律法,把生活每一样的细节要求都写出来,但圣经最少启示出神的性格和心意:祂是怎样的一位神,祂喜欢什么、恨恶什么。圣经里的教训能成为我们的力量,叫我们能战胜罪,所以神的话是我们生活的准则。你对圣经认识程度决定了灵修的程度。好比一个初信的,当他对圣经的认识仅仅是在初级阶段,他的生活、经历自然就停在那一个阶段,但他信主十年以后,对圣经有更全面的认识,神对他的要求也就不同,因为认识多了,他的经验相对也多了,所以他的生活准则也提高了。
我们今天是凭神的话活还是随从潮流而活?若我们真凭神的话而活,就必须天天领受神的话语,教训就是教导。今天我们里面有圣灵,外面有圣经,圣灵的工作永远是根据神的话。当你今天在一篇圣经里,读到:“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你看见这个教导之后,就认识自己,且对主说:“主啊,我是一个软弱的人,每逄遇见试探我都会软弱失败,求你不要叫我遇见试探。”你没有看见这节圣经以前,还以为自己是刚强的人,你以为可以靠自己来战胜试探,但当你看见耶稣在祷告文中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你就开始抓住这句话来祷告,按神的心意来祷告,求神救你脱离试探。噢!这句话就成为你的教导,叫你归正。因为按着教训而言,当你不认识真理时,你应该依着神,使你归正,认识自己的软弱,从而学习凡事儆醒依靠神·这就是神的话有教导的作用。圣灵的工作一面是借着环境,另一面是借着神的话,如果你从来不读神的话,你就不懂得神的责备,因为你不晓得对错。所以,我们需要从神的话语中更多了解祂的心意,让圣灵在我们身上作教导的工作,使我们归正,叫我们一直走在神旨意的里面,不偏左右,走在正路上。
神的话不但是教训、督责,且还叫我们归正。当我们狂热时,很容易偏向左右,很容易走差,很容易走向极端,人实在太容易偏差,只有当你回到神的话语里面,完全信靠神的纯正话语的时候,你才能够平衡,才能够走在正路上。所以神的话有督责、使人归正的功用。还有教人学义,实际上就是效法基督──神使基督成为我们的义,让基督各方面的美德都从我们生活各方面彰显出来。
装备神的话
“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本节原文是:“叫属神的人得到完全的装备。”亲爱的弟兄姊妹,也许我们各人所蒙的恩不同,有些人得救了几十年,有些人刚刚得救了几年,但是无论得救的年月有多久,你都有一个需要,就是把神的话丰丰富富地存在里面,更多地装备主的话。如果在你里面不是装备许多主的话,那么你对主的追求就会很肤浅,仅仅停留在昨天的经历里,或仅仅停留在某些神迹奇事、传福音的经验里,却不能有更高的建造,不能有更深的体会,因为缺少真理的根基和装备。有一天当风波、患难、难处来临的时候,就立刻跌倒了。今天许多基督徒是常常凭着感觉去生活,岂知感觉是十分靠不住的。就如你最初得救时,常常感到喜乐,到有一天喜乐的感觉似乎没有了,并不是神远离你,而是神要带领你学习,靠祂常常喜乐,叫你的喜乐不是来自感觉,而是来自神的话。
在跟从主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花香常漫。今天在我们所走的道路里,常常是充满了荆棘,布满了十字架,满了各种的艰难。如果你仅仅凭感觉跟随神,许多时喜乐的感觉是不多的,释放的感觉也是不多的,相反地,孤单的感觉、被逼迫的感觉、软弱的感觉,常常包围着你。然而,如果你丰丰富富地将神的话存在心里,就能更好地与圣灵配合,战胜各种艰难,所以要多读神的话。你每天最少读一章,最好是旧约读三章,新约读一章,一年之后就读完了一遍。你天天花时间读神的话,几年之后就见工夫了。神的话再不是仅仅让你明白,而是铭刻在心里。将来外面的环境有什么变化、困难,你就容易想起主的话。我记得在彼得跟从主耶稣时,耶稣有时讲完一篇道,就说:“凡有耳的,都应当听”,当日的彼得和门徒就是真正用心去听,可能他们听了耶稣的话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他们也都忘记了。但我最记得当彼得三次不认主、跌倒失败时,圣经说:“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他就出去痛哭。”
许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和软弱,常使我们没信心走属天的路,常常手下垂、脚发酸,无力往前,然而我告诉你:彼得一样有失败,但他如何战胜自己呢?惟一的路是想起主的话,想起耶稣对他说的话就立刻悔改了。亲爱的弟兄姊妹,当你失败、远离主时,你是否曾经想起主的话来?如果你平时留心读主的话,常把主的话记在心里,你就自然会想起主的话,因圣灵会借着主的话随时帮助我们。另外,也许圣灵叫你想起了主的话,但因你不看重神的话,所以虽然想起了,但你的心却仍然刚硬,但彼得不同,他存敬畏之心,看重主的每一句话,所以在他极软弱、失败、没有指望之时,一想起耶稣所说的话,就立刻悔改痛哭了。弟兄姊妹,在你生活里面,我相信不至于想不起神所说的话,可能主天天借着某一句话来光照你,来责备你,来带领你,你是否像彼得那样存心敬畏,回转归向主呢?经上说:“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常存柔软的心领受主的话语光照,这就是我们该有的态度。弟兄姊妺们,我们必须看到:在平常的生活中,让更多神的话存在我们里面,等到时候到了,我们就可以借着神的话打那美好的仗,也能经得起各种的风波挑战,不怕前面的环境有任何的变化。只要把神的话永不改变地存在你里面,它将给予你及时的帮助,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有能力的。
神的话是我们的灵粮
:“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利米是一个受苦的先知,他在那一个时代整天呼吁以色列人悔改,却没有人听从,到底是什么能力推动他热心服事主呢?什至在没有任何效果的情况下仍然服事主呢?你想一下,他一直传福音却没有效果,一个人也没有得救,他还能继续忠心地传下去,为何呢?他完全是凭主的话而活。从另一面来说,当他落在患难逼迫里面,没有任何人扶持他,所遇到的人都嘲笑他,他仍然能在这种情形下靠神活着,仍能体现属天的喜乐,这是为什么呢?圣经让我们看见,他得力的秘诀就是:“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这也是我们今天读经该有的态度。
我相信每次你专心读圣经都可以得到神的话,一章圣经里有一节是你所得到的,或有一句话摸着你的心,你便得救了,但你的态度如何呢?圣经说:“就当食物吃了。”要当属灵的食物吃了,你每次吃的时候要嚼碎它,要慢慢地嚼碎才有味道,才能消化──吃了还须慢慢消化主的话,这样才能让神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每次你得到神的话时,你要反复思想,了解主对你说什么,牢牢记住,然后让神的话在你里面消化,成为你的食粮,叫你有属灵的生命。所以我们不怕环境有什么变化,明天又有什么诱惑来,我们只怕对神话语缺乏理解,我们只怕在每一天缺少了神的话语,我们需要效法先知耶利米说:“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我们肉体的生命一天需要三餐,属灵的生命亦需要天天不离开神的话,当然有许多人经常说今天生活非常忙,无时间读经。我晓得这个时代的人都十分忙碌,每一个人都很忙,难道你忙到没有时间读经的地步、没有时间亲近神吗?说不过吧!事实上你花在电视前面的时间有多少呢?难道你有时间读一份报章却没有时间读经吗?你的心到底在哪里呢?你以什么为你的食物呢?今天我们的食物是神的话,任何时候你都需要神的话,没有神的话你就不能生存,没有神的话你就要饿死了。你要在主面前有一颗渴望的心,常对主说:“主啊,我需要你的话,我天天需要你的话成为我的供
应。”你要知道按着肉身而言,身体若强壮,百病就都跑掉;身体一虚弱,百病就都出来。属灵的生命也是这样,我们需要神的话来加强我们属灵健康的生命,叫我们能抵挡一切从撒但来的试探和世界所有的迷惑。只要你天天读神的话,爱慕神的话,神的话才能在你身上显出功用,它的功效叫你能够战胜罪、世界和撒但。
神的话使我们喜乐
经上说:“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弟兄姊妹们,为何你的生活经常充满了忧虑?为何你的生活一点喜乐也没有呢?每次我在教会中看见弟兄姊妹忧愁,便会问他:你最近的光景如何?是否与神的关系疏远了?因我觉得基督徒的生活应当是喜乐的,在你得救的那一天,祂把平安喜乐给了你,为何没有喜乐了呢?或许是太久没有传福音了,或许是因为你忧愁、挂虑太多,或许是你落在难处里面,但无论如何都需要解决,解决的路在哪里呢?感谢神,圣经说:“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是的,惟有神的话能够带给我们喜乐,叫我们借着神的话常遇见主。在主耶稣复活的那天,圣经说:“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在复活的早晨,当门徒一看见主耶稣,他们就快乐了。为什么你没有快乐?可能太久没有在灵里看见主,在你生活里太久看不见主了。那么,人如何能看见主呢?惟一的路就是再回到神话语里面,当你认识真理的时候,你就喜乐了。
前几天我在医院遇到一个病人,他是一个患胃癌的病人,非常年轻,只有二十来岁,有人传福音给他时,他信了主,但仍很忧愁,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得救。那天正好我到那医院探望另一位弟兄,有人带我去探访他,我看见他就立刻帮助他解决得救的问题。我翻到叫他用自己的名套进去读:某某人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他把自己的名读进去,读了几遍之后,我问他现在得救了没有,他非常喜乐地说:“我得救了!”他指给我看“就必”二字,然后说:“我有保险了!如果主有一天接我回去,我有把握
了!”他整个人充满了喜乐。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你看见神的话语,你认识了真理,就有了喜乐,就有了自由。从另一面来说,当你在忧愁里面,当你身上患了疾病,许多人的做法是盼望从亲戚朋友那里得到安慰,可能别人安慰了你一百句,但你心中仍然是虚空、孤单、痛苦,因为人的话是没有能力帮助你的,还不如神向你说一句话。所以你若回到神的话语里,打开圣经,只要有一句是从神来的话,就能叫你从困难里被拯救出来,从痛苦里释放出来。
只有神的话才能把你从一切罪恶、捆绑中拯救出来,神的话是我们心中的喜乐,我希望神的儿女能建立一种读经的习惯:每逢读到主的话,内心就有喜乐,只要你从开始得救时一直坚持这种习惯,你就有正常的生活。
主的话永不改变
耶稣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是的,神的话定在天直到永远,从来没有改变过。随着时代、人、环境的改变,今天的世界所谓的真理也随之而改变,叫人失望,因那是人的话,是人的学说。但神的话不同,神的话不受时代、种族的限制,神的话是惟一的真理,历世历代不知有多少圣徒,有多少忠心的神的儿女们,他们在不同的种族、环境、艰难中,借着神的话经历了一位相同的神,不受任何的限制。这本圣经经历了几千年的考验,它里面所说的预言应验了,它里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叫各民各族各方各国的人体验了。有学问的博士能相信它,不识字的老人家也可以明白它,老年人和少年人都可以认识它;不管富有还是贫穷的人都可以体验它。任何时代圣经都不受种族的限制,不受男女老少贫富的限制,什至不受有文化没有文化的限制,只要你有心读神的话,都可以从其中得到供应、造就、益处。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必须看见:虽然时代急剧变化,但神的话从来没有改变,神在祂话中所启示关于神的爱,没有改变,神的救恩没有改变,神永远的计划更没有改变。神的心意一点也没有改变,变的可能是我们的心,变的可能是我们对主的爱、饥渴和追求的心,所以我们需要悔改,我们需要从外面的迷惑里,回到神纯正的话语中,更多花工夫读神的话,更多花工夫浸透在神话语里面。有一天你要成为蒙福的人,什至要成为别人的祝福。
弟兄姊妹们,惟有神的话永不改变,且叫你走在纯正的道路上,让我再说一遍,耶稣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是的,世上的情欲都要过去,任何事物(包括人所追求的东西)都是至暂的,转眼都要过去,惟有遵行神旨意的永远常存,惟有神的话永远常存。我们把什么收在心里呢?我们是收那些至暂至轻的东西吗?还是把神丰丰富富的话存在里面呢?神的话有永恒的价值,有永远的益处,有一天它要带给你永远的祝福。所以,你能借着神的话享受这位存到永远的主,也能进入神永远的计划里,服事祂直到永远。噢!让我们借着神的话来爱主、服事主,直到见祂的面。──程蒙恩《生命信息集》
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为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在主耶稣降生的那个时代,法利赛人对圣经十分熟悉,他们称为迦玛列门下,拥有相当多的属灵知识,亦是圣经教师。他们虽然查考圣经,并且十分熟悉,也相信其中有永生,但却不知道圣经乃是给主作见证,正如耶稣说:“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也就是说,我们每次读主的话时,若不能借着主的话增加对祂的信心,我们的读经就有问题,因为圣经的中心是为了给耶稣作见证。所以我们读主的话时,爱祂的心应当增加。每次亲近主、接受主的话,就更爱慕祂,这是圣经的目的。当时法利赛人的失败就在这里,他们查考圣经,却不肯到主这里来得生命,主曾经说:“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藉读经到主面前得生命
我们得救以后,主给了我们两样宝贵的东西,第一是外面的圣经,叫我们借着它可以认识神;第二是里面的圣灵。我们今天不是仅仅在外面读神的话,更有圣灵将神永恒的生命在我们里面重生,叫我们每次接触神的话,里面就有圣灵的光照,使我们读起神的话来,会被它摸着。我们看见当时的法利赛人外表很热心,每次查考圣经,都花时间殷勤去读,什至对圣经非常熟悉,但他们每次面对耶稣时,都离弃祂而跌倒,因为他们没有看见圣经是为耶稣作证的。今天有不少人读经,也是同样犯上这个错误,他们打开圣经总是去找其中的疑难,却没有找到任何一段是为主作见证的,以致反而在主的话语上跌倒。弟兄姊妹们,我们今天不但要花时间读主的话,并且每次读主的话都当到主面前得生命。与此同时,心先要来到主面前,若心不在主那里,读圣经就没有作用。所以读经之前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先到主的面前得生命,用心接触这位主,如果心不与主相逢,就很难明白主的话。
认识生命之道
当主拣选了那班门徒,他们从外表上而言,没有什么属灵背景,没有进过迦玛列门下受教育,也没有接受过什么深造训练,他们背景平凡,大多是渔夫,自从主呼召他们,他们就一直跟从祂。但他们的独特之处,却是经常到主面前得生命,每次他们坐在主旁边听祂讲道后,心里都是充满了渴望。在约翰福音六章,主对那些跟随祂的人说:“我的肉是可吃的,我的血是可喝的。”许多人听了这句话就跌倒了,当时门徒也同样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大家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他们就退去了,连彼得也说:“这话谁能领受呢?”此时耶稣对门徒说:“大家都退去,你们也要去吗?”虽然大家都因得不着饼,又不明白而离去,但门徒并没有退去,反而对主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亲爱的弟兄姊妹,在跟随主的道路上,并不是所有圣经你都会明白,什至有时对所经历的事也不明白,但最要紧的是,你不要因不明白而离开主、厌弃主。今天有不少人只想在主身上得到点什么,或许是平安福气,或许是其它物质,但却不要主。约翰福音六章正说出这个事实。有许多人清早起来寻找耶稣,因为他们亲眼看见主用五饼二鱼叫五千人吃饱,以为有了耶稣就可以饮食无忧,所以第二天清早他们就去海边寻找主,指望看见主再次行神迹,但主今次并没有行神迹,却讲了一篇众人都不明白的道,叫他们大失所望。主针对他们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
当时有这样的一班人在努力追求,他们清早起来寻找主,从加利利海的这边走到那边,这实在是我们今天所应追求的。有时我们来到主面前寻求、读主的话,所以常对主说:“主啊,给我一句话,叫我前途光明,在经历上享受平安!”我们的神确是顾念我们,祂绝不撇下我们为孤儿,但另一面,祂愿意借着许多经验使我们得到祂和祂的神迹、奇事,当你得到主以后,祂有一个要求:你需要完全得到祂。所以主才接着说:“我的肉是可吃的,我的血是可喝的。”主的意思不是要门徒在外面吃主的肉、渴主的血,而是要门徒在信心和生命上接受主,但当时很多人因不明白便退去了。门徒们虽不明白,却凭着生命认识跟随祂,可见他们不是凭着自己的得失来跟随主,故此不会因不懂耶稣的话就跌倒,正如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再说,当时群众跟从主是渴望得到外面的东西,因此他们遇到不明白的时候就会跌倒远离主,但西门彼得对主的认识却不是这样。他虽然一样不明白,却没有离开,因为他知道主的话是永生之道,也是生命之道,以至他来到主面前带着信心领受。
每次我们来到神面前,也同样需要有这样的态度。我们要先到主面前得生命:当你读主的话,要带着信心明白这是生命之道,就如主对门徒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记载在圣经中的每一句话,你必须看见是灵、是生命,如果你只在字句上去理解,有时就会感到难以明白,什至会因某一处的话而跌倒,但耶稣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吃和喝都是享受,换句话说,我们在信心里读主的话时,都是在享受主。亲爱的弟兄姊妹,不要为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就是主的话)劳力。今天我们需要在主的话上花工夫,要到主面前得生命。彼得能一生跟随主,因为他知道这是生命之道。如果你今天仍把圣经视为一本宗教书,仅在字句上接触主,那就实在太可惜了。今天你需要主的光照,在生命里与主接触。每次打开圣经,你一方面到主那里得生命,另一方面在生命的光中读主的话,让主的话将祂自己在你里面展示出来。
在生命光中认识神
说:“祂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按原文直译,可翻作:“字句是叫人死,灵是赐人生命。”所以每次我们读主的话时,不是凭着自己──若仅仅凭着自己,很多地方都会不明白,特别是旧约部分,你会感到有许多不公平的地方,因为你只停留在字句里。但你若透过主的每一句话,就会看见字句背后的意义、启示和属灵的含意,所以圣经说:“灵是赐人生命的”。
除去心中的帕子
说:“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每逢以色列人诵读摩西书,都不明白,因为有帕子在他们心里蒙闭着,那帕子就是袓宗的遗传,而他们蒙拯救的路乃是:“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亲爱的弟兄姊妹,对以色列人来说,他们不能认识主、跟从主,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帕子。对律法错误的理解,促成他们的结局,因为律法乃是基督。但他们并没有读出律法的中心——为基督作见证,只读出律法外许许多多的规条,以致他们不能接受耶稣,也因祂跌倒了。他们不能明白旧约圣经,因为他们读的时候里面有帕子。
同样地,今天对我们而言也有帕子的问题。许多人读圣经没有亮光,因为他们都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如安息日会的人打开圣经,总是觉得处处都提及安息日,这全因心中有帕子所使然,以致难以借着神的话来认识主。有些人不相信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所以他打开圣经就只看见支持他论点的话;在他而言,全本圣经都是讲这些的。亲爱的弟兄姊妹,就算你所看见的或许是真理,但不能落到一个地步,让它成为你的帕子。在旧约时代,摩西宣讲律法,律法是属灵的,但人是属肉体的;律法是至完美的,但人却是败坏的。律法一点错都没有,但人若不是借着律法来认识基督,而在外面死守律法、弃绝基督,就必落在黑暗之中。今天我们读经时,常会戴上有色眼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帕子,只要曾经接受过某些思想、教导,心里就会出现某些帕子。然而,我们读经的时候,就要把一切帕子除去,放下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完全倒空自己。主的话很丰富,不仅只有一面,若你想借着主的话来认识自己、认识基督,就要如哥林多后书所说的:“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
主的话叫我们得以自由
每次读主的话时,你要敞开你的心、释放你的灵,心仰望主。没有任何帕子拦阻他的光照,让主的光临到你,你就能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为此,请我们紧记:第一,你的心要先归向主;第二,要把你心中的帕子完全除去,任何有色眼镜都要放下,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都要倒空,带着纯净的心来到主面前,让主的灵自由地在你里面工作。你每逢来到神面前读主的话语时,必须先到主面前得生命,因为字句是叫人死的,灵是赐人生命的,你若仅仅在字句上认识主,很容易会因为不明白而跌倒。你必须像彼得一生忠心的跟从主,因为他所得的是永生之道,是生命之道。你的心需要归向主,让主的灵在你里面叫你得自由,主的话就要在你里面改变你的心思、情感、意志,叫你有神的思想和意念。有一天,主的形象就要在你身上模成,叫你能在凡事上让基督居首位,在你身上彰显出来,如同主的灵变成的,这是何等的荣耀!
把主的道丰富的存在心里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亲爱的弟兄姊妹,这就是神的心意,旧约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当时以色列人还未进迦南地,他们在约但河东岸,神借着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以后,有几件重要的事要谨守:第一,“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神是独一的真神,以色列人当爱祂,但如何保证他们爱祂呢?就是要爱慕祂的话。所以第六节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亲爱的弟兄姊妹,神有一个心意,就是要我们把祂所有的话丰丰富富地记在心上、存在里面,并且要殷勤教导儿女。这样让神的所有子民出入都能看见主的话,并存在心里,遵行神的话,行在祂心意中,不偏左右。
认识神与我们所立之约
当然在新约时代里,神并没有要求我们把主的话到处写上,但却要求我们写在心里,正如说:“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他们不用各人教导自己的乡邻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主;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不再纪念他们的罪愆。’”神对以色列人的要求是将律法写在外面,有许许多多的条例要他们遵行,但今天神将生命的律写在我们里面。每次我们读祂的话时,祂都能体会到祂的话在我的生命里面。这生命叫我们认识神。
亲爱的弟兄姊妹,新约时代有一个要求:神的话不是仅仅写在外面,乃是写在心灵里。你里面有属灵的生命叫你能认识神,但另一方面,你要把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因为我们的神有一个心愿,祂愿意万人得救,并且明白真道,祂盼望我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认识祂。亲爱的弟兄姊妹,无论你得救的年日有多少,纵然只是几个月或是几十年了,无论是最小的或是至大的,主都愿意我们认识祂;若你今天还在外面认识祂,那实在太可怜了。我们需要对主有更深、更完全的认识,因为这是主与我们所立的新约;祂是守约施慈爱的神,祂绝不会忘记与我们所立的约。所以每逢你读主话语的时候,都需要凭着生命的感觉和光照,心完全归向主,让祂向你启示。你需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把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而不是仅写在外面。你需要背诵存记,让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你心里,这样你便能将主的话活出来,并且藉主的话来认识祂。
这是主的心意:祂盼望我们从最小的到最大的都认识祂,我们要借着主的话来满足神的心意,我们要认识神,就必需借着主的话。主的话使你战胜世界、撒但的试探和罪的引诱,并让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越来越长进,充满希望。还有,请记住:这是神与我们所立的约,祂要把祂的律法写在我们里面,因此你里面的生命要求你爱慕主的话,并赐给你悟性,使你能明白主的话。你一面要随着生命的感觉爱慕主的话,另一面你需要在主的话上花工夫。你可以每天背一节圣经,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节圣经存在你心里,圣灵就能随时在你身上工作,以至你可借着主的话更深认识主。
小结
第一,你需要在生命中读主的话;你的心要时时归向主,除去所有的帕子,这样才能从主的话认识主。第二,你需要花工夫、时间,把主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认识神的心意,祂在新约时代与我们所立的约,乃是要我们从至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祂。噢!无论你得救多久,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须认识主,这是神的心意,我们必须满足祂,所以在祂的话语上花工夫。愿神祝福你。──程蒙恩《生命信息集》
在这末世,我们需要积极的在神的话上认识主,因为主耶稣说:“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我们是主的羊,需要听主的声音。末世实在有太多人的声音、各种纷乱的声音,有异端邪说、有各种假冒的道理,也有所谓的“真理”(其实并不是真理),很容易叫我们无所适从。主耶稣在曾祷告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这一节圣经是主耶稣将要上十字架之前,所发出一篇最长的祷告当中的一句话,祷告中第一个重点,是要门徒合而为一、彼此相爱;第二是要神的儿女们借着真理成圣而得蒙保守,真理就是指神的话。
神的话是得胜的兵器
叫我们胜过世界的是信心,而信心永远连于神的话。世界的迷惑实在越来越厉害,我们需要用神的话来胜过世界。我们是主的羊,要懂得听主的声音──不是外面去听,而是开启心里的耳朵,明白主借着圣经对我们说的话,所以积极方面,需要由圣经认识我们的牧者耶稣基督,这样才能分辨假冒的东西。如果你不认识耶稣,就很容易随流失去,被欺骗了。说:“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当你属灵生命还幼弱的时候,很容易被迷惑,但生命成长,就能胜过撒但一切的诡计。若要生命成长,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就必须天天靠神话语的供应。只有当你在真理上付代价。打下扎实的根基,才能在真道上长大成熟。
我们若想属灵的生命成长,不被周围异教之风摇动,就必须深深扎根在神话语里面。好比一棵树栽在溪水旁,不怕外面炎热暴晒,什至更严重的旱灾也不怕,因为它的根能从溪水中得到供应,正如大卫在诗第一篇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大卫写这篇诗绝没有夸大其词,这是他亲身的经历。今天是个令人不冷不热的时代,世界的吸引是何等的大!充满异端、邪教各方面的迷惑,如果我们不是积极扎根于神的话,很容易就落在迷惑里面,随波逐流失去方向。这世界的迷惑如此之大,我们需要在神面前有苏醒的心,更要从主的话得蒙保守,因为惟有主的话叫我们能胜过世界。在大卫的经历里,爱慕神话语的就好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不怕炎热,因为它的根深深通向溪水,能够吸收所有的丰富。如果你天天爱慕主的话,深深扎根在基督耶稣里面,你里面就满了供应、滋润和圣灵的膏油,这样就能按时候结果子。虽然外面的环境使人枯干,叫人属灵的光景低落下沉,但感谢神,你若天天来到祂面前,就如同来到溪水边得了供应,所以你需要看重神的话。
看重主的话
主的话需要有敬畏主的心。也就是说,你的心要很尊重神的话。在旧约圣经里,每一次神子民大大复兴,都是因为神的话被解开,所有人都惧怕神的话。旧约:“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神所看顾的,是一群虚心痛悔,因祂话而战兢的人。
敬畏包括几方面:
一,谦卑虚心。每次读圣经时,不要自以为已经得着了、已经晓得了,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很多属灵的经历。我们在神面前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保罗说:“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既是领受的,为什么自夸彷佛不是领受的呢?”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在神面前虚心,不要像以色列人那样心里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神的选民。”请记住: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虚卑的人。每次来到神面前,你需要有一颗谦卑的心,正如在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的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神的启示总是临到一群自知是婴孩、是灵里贫穷、是一无所有的人,他们肯倒空自己,照自己的本相来到主的面前,神的启示就临到他们。相反的,那些自以为聪明通达的人,主向他们就藏起来,正像主在世的那个时代,有一群法利赛人对圣经非常熟悉,但启示却不临到他们。门徒虽然对圣经不够精通,什至属灵背景并不好,但他们实在爱主,常存谦卑的心,神的启示就临到他们。
不论你得救的年日有多久,即使只不过一年,只要你有爱主、敬畏主的心,虚心读主的话,因为你有一个内心倒空的光景,主的启示就必临到你,主的光照和丰富就加倍赐给你。请记住:所有在神面前谦卑、虚心的人,神的启示就临到他们,这是在神面前蒙福的定律。
二,惧怕神的心。在英文圣经里,敬畏神(Fear God)就是怕神的心,也就是说,你每一次来到神的面前,就存着怕神的心,你读神的话不是随便读的。有时可能你所读的,在当时是神启示祂仆人一段很重负担的话,假设你坐在很舒服的沙发上,一边读经一边想睡觉,一点敬畏的心都没有,怎会得到圣灵的启示呢?这个时代的危机就是有许多神的儿女,失去了看重神话语的态度,他们对神的话无所谓,读到审判的话也不惧怕,读到主耶稣再来的信息也不儆醒,对任何一句话都没有感觉,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敬畏神的心。但在旧约我们看见一群神所重用的忠心仆人如但以理,他被掳到巴比伦的王宫里,做了巴比伦的总理。但他在那忙碌的环境里,坚持一天三次祷告神,并且当他看到以色列民因犯罪得罪神而被掳到外邦地时,就披麻蒙灰祷告神,为以色列人认罪悔改。今天实在需要有更多神的儿女,常存敬畏之心,活在神的光中,不单自己儆醒,也唤醒别人,带来神的祝福。
但以理是如此看重、爱慕神的话,所以圣灵能够借着他在当时大大动工,使他成为一个扭转时代的人。今天这个时代的危机,就是有许多神的子民爱慕其它事物而轻忽了主的话。他们爱慕电视及各种传播媒介所带来的娱乐过于神的话,他们可以天天浪费很多时间去看电视、报章,但拿不出时间读圣经,这实在是亏欠神。又有些人每次看电视都精神奕奕,非常享受,但一读圣经就想睡觉,这证明里面黑暗,属灵的光景出了问题,且已经远离神了。我们需要悔改,完全转向神,祂就光照我们。先知以赛亚从神话中蒙光照时,他说:“祸哉!我灭亡了!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有些以色列王一听见神话语的警戒时,就撕裂衣服,彻底悔改认罪归向神。今天我们也需要撕裂衣服,因为这是一个不冷不热的时代,我们需要求主怜悯,赐给我们一颗惧怕的心。经上说:“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你是否因主的话战兢呢?你是否曾因主的话而悔改呢?你是否曾让主的话在你身上产生功效和能力呢?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光景,好让神的启示加倍临到我们。
末世的危机
这个世代,电视和各种传播媒介对神子民的影响太大了,尤其是色情、暴力、罪恶、贪财,即一切属世的文化,每时每刻都在诱惑神的子民,叫他们渐渐与世俗为友,沉溺在其中。有些基督徒常说自己的生活很忙,无时间读经,但他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起码几小时,而用在读圣经的时间连五分钟也觉得困难,又因晚上看电视太久,早晨不能早起,就放弃守晨更,这实在是一个危机。
说:“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现在时候到了,整个世界已经落在这种光景里面,很多基督徒随从潮流,偏向看一些色情、武打小说、漫画书、八卦刊物,觉得很有味道,但每次亲近神祷告读经时,里面就觉得索然无味,想睡觉。我们实在需要重新恢复敬畏主的心,让神的话在我们身上工作,每一次临到我们身上的话语都发出功效,光照我们,叫我们俯伏悔改,重新得力、多结果子。
常默想主的话
读经时,“默想”是很重要的。:“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圣经时常把星预表启示,这里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读主的话语不是翻一翻就过去,而是需要在神话语上留意;你也必须知道晨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当你留意神话语之时,它就显现了。这不仅是读预言,也包括所有神的话,所以每次当你读神话语时,都需要有明亮的晨星,都需要有主的启示。晨星在黑夜已深的时候就显明出来,深夜越黑暗,晨星就越发亮。许多时候,我们里面的光景就如深夜一片黑暗,不知如何去走前面的路,内心满了忧虑和各样的难处。感谢赞美主,就在这种光景中,你来读主的话,你留意主的话,晨星就显现,你里面就满了光,带进了复活的早晨,进入启示的光中,你就能够重新得力。可能你属灵的光景正是深夜,正在暗淡、退后、软弱的光景里,神的启示要临到你,晨星要赐给你。如何“在神的话中留意”呢?就是你要在神的话语上花工夫,反复思想,主一定赐你应时的话语。圣经让我们看见,每次神的启示临到马利亚或其它的仆人,他们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看见异象领受启示,听到神的话以后就反复思想,虽然他们当时不明白,但因着反复思想,最后神又向他们解明了。
蒙主光照的路
保罗曾经对提摩太说:“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因为凡事主必给你聪明。”虽然你不明白所读的圣经,但是当你反复思想的时候,神就把启示赐给你。所以我们必须学习思想神的话,每天早上打开圣经,读完一章以后,可以再读多一遍;把感动你的经节,在主面前一面读一面祷告。最好是背诵及花一点时间反复思想那节话,圣灵的启示就临到你。许多时我们的难处,是心思并不长久停在神话语上,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一读完就过去了,也没有在生活中经常思想,让圣灵有机会把启示赐给我们。
有时圣灵要启示你,你的心思已跑掉了。所以,我们读经需要运用心思,常留意神的话语,主就将聪明赐给我们。你越仔细的读,就会发现更多不明白的问题,自然就会进深地读,反复思想,主必光照你。读经不要像蝴蝶飞过花丛,而要像蜜蜂采花粉。蜜蜂不是匆匆飞过花丛,而是进入每朵花里,吸取其中的精华。我们每次读经都当有这种态度,反复思想,深入吸收主话语的宝藏,正如主耶稣说:“我喜欢怜恤,不喜欢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揣摩”就是反复思想必至明白,比如:你吃东西时,必须在嘴里嚼碎它,嚼得越碎就觉得越有味道,越容易吸收。如果,只是囫囵吞枣,不但未能消化所吃的,什至连味道也没有,所以对于没有牙齿的人而言,再好的一碟菜,他也不能享受到其中的味道。读神的话也是如此,不要一下子读过去就完了,读完之后再读一遍,慢慢吃,反复思想,揣摩神的话。神的启示就临到你,叫你生活满有得胜的能力。
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今天这个时代,基督徒的危机是:他们处理世事很精明,但却不肯在主的话上花心思;有的打开圣经就想睡觉,或是心思一片空白,这实在是撒但的工作。撒但用世界的忙碌耗尽了我们的时间,耗尽了我们的心思,蒙敝了我们的心眼。撒但彷佛说:
“信徒一信主,灵就得救了;他们的灵虽属于神,我却可借用、占有他的魂。”许多人就是这样被撒但利用,他的魂被世界的事情霸占了,读圣经时就会想到这件事还没有完成,那件事还没有作好;心思满了世界的忧虑和挂虑,再没有空间去盛装神的话。有些基督徒虽然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受过训练,但读起圣经就不明白,而且疲倦。为什么?因为他的思想和魂都被世界占满、蒙敝、消耗尽了,以致他不能安静地默想神的话。大卫说:“愿祂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每次你思想神话语,就是你与祂最亲近之时,也就是神启示你、临到你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心一转向主,帕子就除去了;今天在我们身上有许多帕子,可能是人的成见、固执、忧虑、懒惰、骄傲和愚昧。但每次你留意神的话语,心转向祂时,你心中一切的帕子就必除去。所以每次我们读圣经,都需要从一切人、事、物中转向主,不要让我们的心思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忙于世事。若我们的思想整天都给世界用,没有思想、默想神的话,这实在是亏欠;大卫曾经说:“我趁夜更未换的时候将眼睁开,为要思想你的话语。”
如何装备真理?
我们实在需要趁年幼多思想、默想神的话语,让神的光照、晨星多多的临到。我们的思想不要像一个垃圾箱,经常让撒但把世上的垃圾都倒进去,就如许多青少年人还没有成长就被败坏了,他们的心思充塞了许多情欲的幻想、邪情私欲的东西。求主拯救我们,在这邪恶的世代里,真需要求主的话来充满我们。我们需要靠主洁净心思,不致成为垃圾箱。撒但企图把许多污秽的废物都装到我们脑里去,想要俘掳我们,为此我们需要抵挡魔鬼,常常儆醒,求主分别我们的心思,每一次读主的话都多多思想。在此我要介绍一个方法,叫你的心思能够得着训练。有许多人想服事主,但他的难处就是:读主的话时,心思就开小差、岔出去、分散,以致所听的道也就涣散,就如一盘散沙,总是摸不着中心,这是因为他的心思没有受过训练,以致祷告读经时,心思常常不能集中,这是撒但的工作。所以我们的心思需要操练,顺服圣灵的管治,作圣灵的仆人。
一个服事主的人,心思要作圣灵的仆人,也就是说心思要伏在圣灵管治底下。圣灵如何训练你的心思呢?就是借着背经默想主的话。在我十七岁时,曾花了十一个月的时间把新约背过一遍,每天用一小时背一章。从加拉太书一章开始顺序背下去,反复默想最少五、六遍,每次默想以后再背;经过十一个月,我把全本新约背了一遍,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蒙恩经历。年轻的弟兄姊妹们,要趁年幼多背圣经,背得越多,心思就越得着操练。我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背一遍新约,但最少能背每章里其中一节,一天背一节,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节圣经在你里面,你就是一个丰富的基督徒。我不愿意你灵里贫穷,巴不得基督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你心里。你若经常默念神的话,记性就会越来越好,神也会越来越祝福你,你的心思就会得着操练;神的话在你里面越多,你就越有能力。若有情欲引诱的念头,神的话立刻来到,叫你胜过一切试探。圣灵就会把主的话赐给你,叫你想起曾背过的经文:“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当这句话一来你就得胜了,又有“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这句话一来到,你整个人就释放了,圣灵的平安就来了。
我们需要神的话,撒但借着外面许多的引诱、试探,败坏我们的心思。我曾经在中学里面主领布道会,接触过很多中学生,他们才十来岁,已经被这世界败坏,整天沉迷听流行歌曲,追看色情漫画书。提摩太从小明白圣经,他是趁年幼把神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所以我们当趁今天多读多背主的话。不要浪费光阴,不要离弃主的话,要分别时间背主的话,并向主祷告:“主啊,将记性赐给我。”背完一节之后,就默想几遍,第二天又温习几遍,神的话自然就会很扎实的在你里面,而我们是重质不重量。若神的话能丰富的存在你心里,神就能在你身上工作,使你的心思成为圣灵的仆人,成为神的出口,也成为神子民的祝福。主不但要得着我们的灵,更要得着我们的全人,所以你的灵属于主,魂也属于主,心思、情感、意志都应该属于主。应当在最忙碌的环境中把心思分别出来,享受主的同在和祝福。特别是年青的弟兄姊妹,不要浪费时间,要把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这是现今时代一个真切的需要。
总结
我们要有一颗敬畏主的心,每次以谦卑、俯伏的态度读神的话。你需要思想、默念神的话,让神的启示能够临到你。也必须看见整个时代的危机,撒但叫人厌弃、看轻神的话;我们需要恢复神的话在我们里面的地位,恢复我们正常的读经生活。魔鬼最怕你读圣经,请记住:若不是圣经叫你离开罪恶,就是罪恶叫你离开圣经。是的,你爱慕主话语,世界在你身上就失去功效和能力;你爱慕主话语,罪在你身上就失去权势。相反的,你恋慕世界,被罪所俘掳、管辖时,你就远离圣经,读经没有味道,也不想读圣经。所以我们要自问:我现在天天有读经吗?爱慕主的话吗?读神的话有没有味道?如果你今天是爱慕、渴慕主的话,自然就能胜过世界和罪恶。这绝不是靠我们的聪明、经历或意志,乃是靠圣灵大能的明证,就是靠神的话语。不要浪费光阴,当趁今天用祂的话装备自己,圣经说:“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每一天的时日都是神给你的,趁着还有今天就抓紧它吧!好好在主面前有一个计划,天天分别一段时间读神的话。照着我所说的方法自己去经历,不要仅仅作一个听道的人,更要作一个行道的人,把你所听的在日常生活里面消化,让神的话能真正进到你里面,成为你的祝福和供应,也借着你成为别人的祝福。──程蒙恩《生命信息集》
“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在希腊原文“ 神所默示的”是“ 神所吹气的”,所以就信徒而言,圣经不只是白纸黑字,圣经乃是活的,因圣经有 神所吹的气。这节圣经和合版有两个翻译:大字“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是指 神过去所说而又会永远常存的话(劳高斯LOGOS) ,说明圣经的所是。小字“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是指 神现在对我们所说的话(应时的话雷玛RHEMA)。这两种译法,都很正确。
劳高斯与雷玛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这里的道就是话,原文是LOGOS劳高斯,英文是WORD,(3056)。LOGOS是一个发表或摆出(to layforth),话就是 神,又因祂道成肉身,所以话就是主耶稣,这话是客观的,是亘古长在的(见。
“神所差来的,就说 神的话,因为 神赐圣灵给祂是没有限量的”。 神所差来的,就是主耶稣,祂说 神的话,这话原文是RHEMA雷玛,编号4487,是有“涌出效果”的。为甚么祂说的话是雷玛呢?因为 神赐灵是没有限量的,所以雷玛的话与灵是紧紧相连的。“因为出于 神的(雷玛),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雷玛)就是灵,就是生命”。所以 神的话(雷玛)绝不是字句或道理,祂是主耶稣、是灵、是生命、是活的、是有能力的。
人对 神话语的态度
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话,我们应当不但信,而且要存记在心。所说的犹太人,他们一没有将道(LOGOS) 存在心里,二没有信 神所差来的耶稣,三没有到耶稣那里得生命。简单说,他们是不信者,所以他们虽然查考圣经,也以为内中有永生,却得不着圣经本身真正的帮助,以致主说他们心里没有 神的爱。
今天真信耶稣的人却不是这样。彼得说:“你们蒙了重生(原文“从上面生”,指REGENERATION)…是借着 神活泼常存的道 (LOGOS 3056)…惟有主的道(RHEMA 4487) 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 (4487)”,这就是人得救的第一步曲。彼得在此,头一次用LOGOS,后两次却用RHEMA,可见LOGOS与RHEMA的关系,可说RHEMA是从LOGOS来的。接着他又说我们“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这里的灵奶,根据前文就是1:23与1:25的LOGOS与RHEMA,这LOGOS与RHEMA是我们的灵奶,靠着灵奶可以使我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这就是变化更新(指TRANSFORMATION),是我们得救的第二步曲。
基督徒都知道,祷告赞美是来到 神面前与 神亲近,但不一定每一个都知道读经亦应该是来到主前。我们与犹太人不一样,每一次读经、查经都是到主前,听主的话;到LOGOS前盼望主对我们说RHEMA的话。我们要像初生的婴孩,要爱慕纯净的灵奶(奶是消化过容易接受的)不要以为这段圣经已经读过十、百遍,看过属灵书籍,又上过神学,已经懂了!像路加十章的律法师,是个聪明通达的人,主的话对他却是藏起来的。保罗说:“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甚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神的话太丰富了,不是从前的传道人或现在的我们所能够穷尽的,我们在 神话前,就如在主面前,永远觉得自己贫穷,所以才需要更多的接受!(有一位弟兄盼望见主前能将圣经读一千遍,这是何等的爱慕!)主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主又祷告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这些事,向聪明通达的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像孩子,要“灵里贫穷”原文),这样更深的进入主的丰富。这一个态度是不可缺少的,亦是真正长进的途径!
如何领受 神的话?
耶利米说:“耶和华万军之 神阿,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我是称为你名下的人”。庇哩亚的初信圣徒“甘心领受这道 (LOGOS),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使徒约翰“从天使手中把小书卷接过来,吃尽了,他口中果然甜如蜜,吃了以后,肚子觉得发苦了”。
我们有没有这种经历呢?这是不是我们每日该学习的功课呢?主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RHEMA)”;希伯来书五章更说到我们不仅是吃奶,更要吃干粮,使我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熟练仁义的道理(LOGOS),以致长大,能分辨好歹!
所有听道,读属灵书籍都是好的,也是有其必要,没有这些作根基,很少人能从圣经直接领受得好。但那些到底还是吃别人消化过的东西。要能从 神话中直接得喂养,甚至得着启示,才是吃干粮,才是从主直接领受。像以马忤斯的那两个门徒一样,得着主耶稣亲自讲解圣经,心里火热,最后他们眼睛明亮,亲自认出主来,这才是吃干粮,才是从前风闻有祂,现在真知道祂!──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我们必须认清今天我们所读的圣经,不论是中文、英文,或其它语言文字的,都是从原文或其它文字翻译过来的。严格的说来,这并非 神当初所启示“一点一划也不能废去”或“不可加添,不可删去”(见的原文圣经。
任何翻译的东西,都不是原有之物,都成了间接的东西,是第二手(若从原文直接翻译过来)甚至第三手(若从拉丁文或其它文字翻过来)的东西,在翻译的过程中都会受译者领会深浅的影响,并且带着译者的味道。学翻译的人会告诉你,译者们常在自觉或不自觉,或有意或无意间,将原文“本土化”,以博取读者的认同,这在一般文学的作品中,无可厚非,甚至是应该的,但用在圣经上就值得认真考虑了。 神要我们进入祂的观念里,不是 神要进入我们的观念里;今天中文圣经有中国人的观念、思想与味道,日本人、印度人、英国人、阿拉伯人的圣经,又有他们的观念和味道,请问那一种味道最正宗?是阿拉伯文的圣经么?细心的人读译文圣经时常会发现其间之差异,到底那一个版本正确呢?
事实上,许多译文圣经,不仅常漏掉一些字,或者译者认为它们不重要,其实可能非常重要,以后在本书中多有举例说明,有时更是漏掉一小句。为甚么这样呢?原因很多,但最少包括以下两点:一、译者们对原文字与经文了解不同,这是为甚么神学院要教授原文课程,或找真正世界公认的原文学者工具书来了解原文字义。二、译者们背景不一样,属灵生命层次有高低,对圣经体会就自然不同。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比较一下天主教与基督教所译的圣经就会发现,其味道是不一样的!
保罗说:“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 神圣灵的事…” 。人得救后并不立即就变成百分之百属灵的人,我们还带着许多肉体,更有许多天然的性情、观念、文化背景等等,这些都需要被 神来更新而变化。所以译者们虽有传福音的灵与热心,有周详的计划与祷告,却没有一个译本是接近完全,毫无错误与缺点。
看一看中文和合译本圣经
如果我们只读一本译文的圣经,我们就会受到他优点的帮助,但亦会受到他缺点的限制。它会像一个框框似的将我们框在其中。
例如和合版在与里都清楚的将“灵”(PNEUMA 4151) 与“魂”(PSUCHE 5590)分开。但和合版在其它二十处经节里都将魂译为“灵魂”。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我们并不了解灵与魂有分别,我们没有圣灵那清楚的观念。传统与日常用词,我们常常只用“灵魂”这词,是指一个东西,(和合版亦有9次将灵译为“灵魂”)。所以中国信徒与传道人受和合版的影响,总是灵、魂不分。对许多深入认识圣经及灵命长进的人来说,如果信徒不能分别灵与魂,就很难知道背起十字架来对付我们的魂生命,也不容易经历生命圣灵的带领,属灵生命也就很难长进了!果真如此,则和合版的翻译,无形中就限制了中国圣徒属灵生命的成长。如今借着编号圣经就可以帮助我们跳出这个框框,不受译者们的限制,回到原文圣经的丰富里面去。
再举一例略作说明:译成“吩咐”这词,在和合版最少用过56次。对中文圣经的读者而言,“吩咐”就是”吩咐”,在这56处不同的经节里,用字都是相同的,但事实上在原文里却是五个不同涵意的字,(英文钦定版也只用了三个不同的字来发表)。现将这五个不同的原文字及其编号、对等译字(字的组成),第一次在新约中出现的经文,及英译,分列如下:
1299 THROUGH-SET 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COMMANDING
1781 IN-FINISH 主要为你吩咐祂的使者CHARGE
2004 ON-SET 祂用权柄吩咐污鬼COMMANDETH
3853 BESIDE-MESSAGE 差这十二个人去,吩咐他们说COMMANDED
4367 TOWARD-SET 就遵着主使者的吩咐BIDDEN
仔细体会这五个不同对等译字的意思:
耶稣吩咐完了,用THROUGH-SET最好,THROUGH有“完了”的味道。
撒但试探耶稣,要主吩咐祂的使者,用IN-FINISH最可能有效,因这有已经完成了的意思(虽然如此厉害,主耶稣还是胜过牠的试探)。
用权柄吩咐污鬼出来,用ON-SET最好,因ON有本着或根据的意味。SET是指派或安排好了。
耶稣在路旁吩咐门徒,用“在旁边说”BESIDE- MESSAGE真是恰到好处。
约瑟醒了,就向着TOWARD天使所安排的SET,这又是何等的贴切。
圣灵在原文圣经里,用字之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和合版这五个字,五处都译为“吩咐”,不能算错,但译者并未体会出原文中不同的味道,硬要译出来,确实是很难的事(英文在此亦仅用了三个不同的字来表达)。如果再仔细品味一下这里的吩咐,在此你无法将这五处的用字相互更换,一更换就失其味道。翻译之困难,可想而知。一如人品茶论酒,善茗者,知其贵贱。但愿圣灵所指教的言语,能有更多的知音!这也给我们看到译经的前人对原文的品味,及对属灵事物的体会,在 神面前之层次了!
圣经里有许多的诗、散文及对称的结构。耶稣的话、祷告,许多都是诗,这都需要我们去体会。所以查编号圣经,乃是来到主前,用柔软和谦卑的心,祷告的灵去品尝主话中的原味,唯经历者才能领略!
中文圣经的历史
中文译文圣经起初都是文言文译本。1823年,马礼逊(见注)、米怜的译本叫“神天圣书”。1837-1840年间,又有麦都思、郭实腊的“新遗诏书”及其旧约译本。太平天国时代普遍流行,广受推崇的就是“救主耶稣新约诏书”。从1823年到1900年间,中国通行的译本有十多种,连地方方言译本计算在内,则更有三十多种之多。
主后1890年,上海宣教士大会议决成立三个委员会,分别负责三种文体不同的版本。“浅文理译本”1904年出版,“文理译本”1906年出版,这其间经历拳匪之乱及八国联军的战事,所以第三种“国语译本”到1906年才真正动工。翻译委员会有富善,狄考文等十六人,其中七位是西教士,其它华人译者或助理,只知有李、袁、刘、王诸君。国际版NIV说:和合译本是以1885年所出版之EnglishRevised Version为根据,(该译本又系根据早期抄本,修正King James Version,于1881首度面世)。所以基本上和合版是根据钦定版来翻译的。到1919年完工出版时,七位西教士中仅富氏一人仍然健在。这版本就是直到如今广为流传,深受欢迎的和合版圣经。
狄考文的助手王宣忱,据说他是一位中英造诣俱深,又懂原文的圣经学者,他在1933年独力译出一本以拉丁文译本为根据的中文“新约全书”。由于和合版基本上是根据1885的英国修正版,这英修版又是根据修正的钦定版,所以1919年出版后数十年中,又有其它译本要补和合版的不足之处。
金陵神学院的朱宝惠根据希腊原文来修订“新约全书”,于1936年出版,修正他与赛兆祥1929出的版本。1940年吕振中也开始以希腊文版本为根据,重译新约圣经(1952年完成),后又以希伯来文为根据译旧约圣经(1970年完成)。还有陆亨理、郑寿麟根据希腊文及希伯来文合译新约及诗(1958出版)。
王正中于1982-1991年,根据和合版出版原文编号圣经,但和合版漏掉的许多原文字,并没有加进去。近年来他又出了双排版的修订本,加入了许多原来和合版漏掉的原文字,但可惜没有全部加入。周行义与王德恩于1992年在上海亦出版了新约经文编号圣经。
1973年香港天道书楼又出版了另一本根据原文译成的新约,1990年代中出版了新旧约。近年来因电子计算器的普及,新的中文译本增多,但他们都没法代替许多人熟用并认为优雅的和合译本。今天许多有追求的中国圣徒,差不多都是熟读或背诵和合本长大的,所以封志理、马健源合编的“原文编号新约字典汇编”,完全采用这深入人心的和合版,配合上原文的全部编号,字典及汇编,盼望能进一步的达到方便,与尽善尽美的地步。──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诗第一篇说到一位有福的人,这人就是一位读圣经的人。消极方面,他“不从”,“不站”,及“不坐”;积极方面,这里有一个“惟”字,非常传神。“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因着亲近 神,得供应,“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启示录二十二章也有一道生命河,两旁每月都结果子,叶子还可以治病,这道河是与宝座相连的!所以一个惟喜爱耶和华律法的人,每次来到 神话语的面前,就是与宝座相连,得主供应,吃喝享受,他的果子是生命供应、自然的流露,非人工培养的!没有其它目的,只是满足 神的心意享受 神!
在里说到摩西曾带着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上了山,在以色列 神的脚下,彷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他们被称为“以色列的尊者”,他们观看 神,又吃又喝,这正是旧约给我们画出了一幅亲近 神的图画。
使徒行传十七章也给我们看到新约的一批尊者。他们是刚得救不久的庇哩亚人,他们甘心领受 神的话,天天查考圣经,他们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原文“贤于”是“更尊贵”,这岂不是新约中的尊者么?他们“甘心领受”,“天天查考”,这岂不正是“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么?
路加记载马利亚听了天使长加百列的话,就反复思想,这样的问安是甚么意思。耶稣十二岁时,在圣殿对马利亚及约瑟说:“为甚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么?他所说的这话(雷玛)他们不明白…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原文是话,雷玛)都存在心里”。马利亚是我们读圣经之人的好榜样,她亦有不明白主话的时候,但她将主的话存在心里,反复思想,最终 神必向她开启。
淡泊以明志
一个被主摸着的人,迟早会成为一个淡泊明志的人。他不争取讲台或想在基督教会里高升,因为他的喜乐和享受就在读经亲近 神。摩西的一生第二个四十年,起初可能是出于无奈,但后来却甘心淡泊。扫罗起初骑在马上,口吐威吓,后来却成了保罗(原文意“小”及“止住”),停了自己手里的工,到阿拉伯沙漠三年,回到大数住了约八年,他被 神折服,甘心顺服,默默无闻,后来被巴拿巴找到安提阿,列在许多人的后面。他们被带到尽头,长时间服在 神大能的手下,亲近 神,默想 神的话,到了时候,神才呼召他们、用他们。
得救的盼望
真正进入圣经的人,懂得甚么是得救的盼望。保罗说:“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他又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原文是“我里面的人”)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一个里面一天新似一天、追求那极重无比永远荣耀的人,才是属灵人,会认识属灵的事。他是亚伯拉罕属天的子孙,跟随希伯来书十一章里所例举古圣的脚踪走属天的道路。
属天还是属地?
今天的基督徒很多都像亚伯拉罕属地的子孙,注重地上或教会里的成就,注重包装,注重所谓“三合一”,(成功=聚会人数+建筑物+奉献的钱),教会已经世俗化,有了高升的制度,(要从小牧师做到主任牧师再进而世界知名),以致许多有为的传道人,他们被群众教友环抱者众,被云彩围绕者寡,岂非可叹!可惜!
主耶稣的榜样
主耶稣当然更是一位读经的人。祂从小就以父的事为念(见又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见赛53: 2)。如嫩芽说到祂心里柔和谦卑(见,又说到祂向己死,像亚伦的杖一样“已经发了芽,生了花苞,开了花,结了熟杏”。如根出于干地,说到祂会吸收却不会包装,祂是一个甘心淡泊的人,不讨人的称赞,只求父 神的喜悦。──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如上所述,读编号圣经者得学习活在主前,奔跑天路,先作一个对而蒙 神喜悦的人。
1987年编号圣经初版里有一个英文的“前言”,马弟兄强调读经的人必须有敞开的态度,OPEN ENDED(或OPENED END) APPROACH。对圣经的解释不要下定论NOT FINAL。凡是对圣经的解释限定在一个框框里的人都可能是主观、固执、有成见、容易成为宗派。
我们需要一个敞开的灵,敞开的心思,不敢下定论!看法与解释是有的,亦是可以的,那只是目前的认识,说不定圣灵会在甚么时候给别人或我们有了更深的开启,更广的发现。越读圣经越认为自己懂,和了不起的人,要记得保罗的话:“若有人自以为知道甚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人不可自欺;自以为有智慧;自以为站得稳”;10:12)。喜欢自己手中的工者,迟早会看到 神不在其中。主观太强,自以为是(只有他的解释最好)的人,不仅是骄傲,更会禁闭圣灵。尼哥底母德高望重、外表谦虚,他来见主,一开口就说:拉比,我们知道…。主给他的回答是:“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原文是“知道”,与尼哥底母用的字相同) 神的国”。你生都没生下来,怎么可能知道?以利亚是 神重用的大先知,耶和华在甚么时候觉得以利亚需要退休的呢?是当他为 神大发热心,却自以为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耶和华就在那时对他说,要他去膏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他,并对他说: 神还留下了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见。他自以为只剩下他一人,却没有看见还有七千,他只不过是7001分之一而已!
甚么时候人认为“唯有我”, 神就会兴起其它的人,为甚么人的眼睛总看不到还有七千人呢?要记得登山宝训的第一句话:“虚心的人(原文作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发现并认清事实
第一个要认清的事实就是要承认人是有限的,而 神话语的丰富却是无限的。越进入圣经的人,越知道自己的渺小、无有,因之也就不敢自夸、不敢张狂了。
第二个要认清的事实是,我们有太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和看法:那是属地的、是有文化传统背景的、是主观的、是先入为主的。而圣经则是属灵的、属天的。如果连犹太人的观念都不能认识耶稣,不能认识属灵的事,那么阿拉伯人、日本人、印度人、美国人、中国人就能凭我们的观念,认识这本属灵的圣经么?所以保罗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原文是“心思”MIND)更新而变化”,又说:“又要将你们的心志(原文是“心思的灵”THE SPIRIT OF YOUR MIND) 改换一新”。一个心思没有被 神的话洗涤、被圣灵改变,里面的人没有一天新似一天经历的人,不可能是个属灵人,更不可能认识属灵的圣经。
编号圣经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圣经的观念。从字典部份我们可以找到对等译字(字的组成),字义,字源(包括字根),甚至字系;可以看到英文钦定本两个主要的译法;可以看到和合版对该字不同的译法、用法及译字的次数。要注意译文与原来字义及对等译字间的差别。
从汇编可找到该字在新约圣经中全部的用法。很多初学者不清楚串珠与汇编的关系。有串珠的圣经通常能将所要串的字或句,串到一处或数处其它地方的圣经,对认识与解释圣经有极大的帮助。但汇编却给我们列出该字全部出现的地方,不只是串一、二处而已。所以简单的说,串珠只是汇编的一小部份。有了汇编,我们可以方便地体会一个字在全部新约圣经中不同的用法。一位很有学习的弟兄有一次闹了一个笑话,他说雅各书里面的舌头,3:5,6,8)与五旬节的舌头是一样的。不错,原文的确是同一个字,但读两处经文,很清楚给我们看见,两处的用法完全不同,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你也可以查到某些字是约翰或保罗特别喜欢用的。你可以发现教会(1577) 在新约出现114次,但在福音书里,只有马太用过两次。仔细去查读、体会,你定会有令人惊喜的发现。
读经不仅要知字义,前后文,并当时的背景,更要知道其它地方怎么讲,全本圣经怎么讲,这才能平衡不出错。撒但引圣经试探主耶稣,主给他的回答是:经上又记着说。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是熟识圣经的人,但主对他们说:“这经你们没有念过么?”。主耶稣被钉在十架上,看见的人就作见证,约翰引了一处圣经作见证,然后又说:“经上又有一句话”,他又引别处圣经来加强及补充。亚波罗是有学问、最能讲解圣经,已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又是心(原文是“灵”)里火热的人,他还需要百基拉、亚居拉给他讲解得更加详细(见。所以,我们亦要有谦卑受教之灵。
就如粗心大意的人难登圣经之堂、入圣经之室窥探其深奥!愿花时间在原文编号圣经的人,会渐渐被培养出诗人画家的情怀,律师、检察官的锐眼,史学家认证的学养。正如倪柝声弟兄也认为:圣经事实发现得好,读圣经已经成功了一半。
抓住重点与进入圣经的思想及灵意
读圣经不仅是要知道字句的解释,更要进到圣经作者的感觉与思想里去,重点要抓得好,抓得准,知道甚么是主要的,甚么是陪衬的。有人读圣经注重道德,父严母慈子孝,夫妻恩爱,日常生活。这不是不好,亦不是不重要,连信假神的都注重这些,何况我们?但我们和世人到底有甚么分别?
全本圣经最主要的重点就是主耶稣基督自己,得着祂就得着万有。主耶稣复活的第一天,祂最多的时间(虽然祂已不受时空限制),不是花在抹大拉的马利亚,或彼得身上。祂可能一早就陪两位往以马忤斯的门徒,走了约二十五里路,直走到日头平西,天色已晚。祂一路上为他们讲解圣经,“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晚上祂又在耶路撒冷向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显现,祂吃了一片烧鱼后,“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求主也开我们的心窍,让我们看到主三年半与门徒相处,以及祂复活后的讲解圣经,所有的重点都是祂自己。耶稣是生命,是全部圣经的中心。其它道德、生活、道理等等,都是叶子,虽可以医治万民,却不过是陪衬的配角,主题是生命树与果子(见,是主自己。
启示录十九章里说到不可以拜天使与为耶稣作见证的人,因为这些都是作仆人的。又说:“你要敬拜 神,因为预言中的灵意(原文是“灵”,无“意”字),乃是为耶稣作见证”。不仅是启示录中预言的“灵”,事实上全本圣经的“灵”,都是为耶稣作见证的,人不是见证的中心,连约翰都只是作仆人的,只有耶稣是中心。我们一定要抓得好、抓得准!
对初学使用者的提醒
这本编号圣经,对和合版的译文,不作任何修改,保留和合版一切的优点与缺点,却加上所有和合版有意或无意间漏掉的许多原文字及句(占少数)的编号,又加上字典与汇编,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发现和合版的优劣,以及原文圣经的丰富。
初学者请阅读“简介”,细读(多读几遍)“编号凡例”,尤其要将第十一点所列举的十八个代号熟记。为着便于记忆,当初编者化了一点心思,用A来代表and并且,I代表in在里面,F代表for因为,T代表the这,V代表verb to be是,Y代表you你或你们等等。能够细查这些代号在字典里的解释就更好。因为这些代号字,都是常用的原文字,在新约中出现过百、千,甚至万次。不要以为简单,已经懂了,要存敞开的心思,你就会发现还有许多是不懂的。要注意经文中的介系词,连接词,笔者查读多年以后,才发现和体会出这一点。这些字在圣经中的重要性,和合版的译者在这方面体会不够,让我们这些和合版的读者错过了许多宝贝。
字典部份包括九项,为省篇幅,标题只出现在字典的第一页,所以要记清楚标题。符号说明亦要记清楚,对等译字复字中间的小“-”,在字义、字源部份,就等于“+”号。钦定本英文译字,因空间有限,只列出最主要的两种译法(钦定本中有时并不仅是这两种译法)。
字典后面有字系表,但查字典时,请注意对等字和第二行音译,这两行亦可以看出字系来。
最后请注意汇编最前面的说明。多读几遍,要完全了解这些说明。──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复活主在祂复活的第一天,花最多的时间向革流巴及另一位不知名的小子(非彼得、雅各、约翰)讲解圣经。我们这些小子,何等需要祂来亲自讲解,这是主亲自启示的一手货。每个小子今天亦都能直接从圣灵领受得启示。圣灵在这一段的起首,用了“并且,看哪!”来点明其重要性。
2. 读圣经的重点在读出主,认出祂来。
3. 主啊!求你赐下圣灵的炭火,洁净我们,叫我们亲近你得供应。你怎样恩待革流巴和另一位小子,也求你照样恩待小子们。
查 经 方 法
1. 以马忤斯1695的意思是温泉
革流巴2810的意思是从父得名声
2. 路的“讲解明白”1329 THROUGH-TRANSLATE(经过翻出来),与路的“讲解”1272 THROUGH-UP-OPEN(从上面一而再的打开)不是同一字。
3. 路的“明亮”1272 THROUGH- UP-OPEN(从上面一而再的打开),就是24:32节的“讲解”。
4. 火热2545 BURN(烧着)。
第一日的显现
四本福音书里记载很多主耶稣复活那一天所发生的事。虽略有不同,但合起来更有其完整性,都注重在主的复活。如果祂不复活,对我们就毫无意义,但是祂复活了!然而这一天祂留下了甚么启示?我们是否已经得着了祂要我们得着的呢?
按着福音书记载的事实。在主复活的第一天里,祂一共向门徒有过五次的显现:
1.向抹大拉的马利亚;但因未升上去见父,不许她摸。;
2.向妇女们;她们抱住祂的脚拜祂。
3.向西门彼得
4.向往以马忤斯去的两个门徒讲经;
5.晚上向十一个使徒和其它门徒道平安;;;差遣他们,向他们吹气受圣灵,他们可赦罪或留罪。
并且,看哪!
我们先来思想一下,那天早上所发生的事,需要经历多少时间?马利亚在黎明的时候发现坟墓石头被辊开了,就去告诉彼得、约翰,他们跑到坟墓,并且低头往里看,只见耶稣的裹头巾和细麻布,接着就各自回家去了;然而马利亚却仍在坟墓外面哭,接着主耶稣就向她显现,几个妇女又在路上遇到我们的主,就将主复活的事传开了。究竟这些事情延续需要多久?最迟到几点?八点?十点?我们都不敢确定,因为圣经没有明说,我们假定是八点到十点之间把主复活的事传开了。
请看:“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原文意温泉),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他们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甚么事呢?他们就站住,脸上带着愁容。二人中有一个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说: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么?耶稣说:甚么事呢?他们说: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事;他是个先知,在 神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祭司长和我们的官府,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而且这事成就,现在已经三天了。再者,我们中间有几个妇女使我们惊奇,他们清早到了坟墓那里,不见他的身体,就回来告诉我们说:看见了天使显现,说他活了。又有我们的几个人,往坟墓那里去,所遇见的,正如妇女们所说的,只是没有看见他”。这里所指的几个人像是包括了彼得、约翰。“耶稣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么?”
在第12节与13节之间,就在彼得希奇所成的事时,圣灵默示用了“并且,看哪!”来强调下面一大段的重要性,可惜和合版却将这二字漏掉了(译者们是不是没有体会,认为圣灵啰嗦,无此必要?)。主复活之日,四本福音书对诸事情发生经过的记载,没有一件事的记载比两个门徒往以马忤斯的事用了更多的篇幅,路,一共享了二十三节经文来述说两位几乎不知名之门徒的遭遇,主是何等的恩待我们的小弟兄,祂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不过几分钟,却陪这两位小子行二十五里路!有没有人估计一下,初熟的果子基督一共花了多少个小时,在祂复活的第一天给两位小子讲解圣经?祂不是向大使徒们讲解,彼得、约翰都没有份,这两位小子却是有如此的尊荣,这告诉我们甚么呢?有多少传道人能有如此的情怀这样来迁就小弟兄呢?难怪圣灵要在这里加强的说:“并且,看哪!”我们当将该得的地位给这一段圣经!
复活主讲解圣经
如果复活主是从八点、九点,或是十点开始讲,祂一共讲了多少时间?请看祂所提到的内容就可明白:“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复活主在讲解圣经的时候,必定抓着重点来讲,那重点就是主自己!你知道这一节话所占的时间是多少?好多个小时。因为“将近他们所去的那个村子”,将近二十五里路,都快走完了。再看“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晚上六点),请你同我们住下罢。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三个人对不对?我们不知道当时住旅店的情形,三个人进来要住店,可能两个门徒住一间房,主耶稣住另一间房。“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第30节前面有个“并且”,
“并且,到了坐席的时候”,他们住下以后,似乎大家先安定了一下,先洗把脸再洗个脚(犹太人习惯饭前洗手洗脚,尤其是走了那么远的路以后);到吃饭的时候,主耶稣才和他们又在一起吃饭。
“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这时候“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忽然耶稣不见了”。一认出祂,耶稣就不见了。然后“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原文32节的“讲解”与31节的“明亮”是同一个字,对等译字是THROUGH-UP-OPEN借着或从上面一而再的打开)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么?”路上那段时间,恐怕很少花时间讲圣经上的枝枝叶叶,主要的时间都是花在从摩西到众先知书,凡是指着我们主的话,都给他们一一的讲解明白。讲的时候,他们心里火热,但是眼睛还没有开,一直到与复活的主“坐席的时候,主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他们的眼睛才明亮了,这才认出祂来。这表示甚么呢?是不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小子们,只要我们愿意谈论祂祂就愿意仔细的给我们讲解,叫我们灵里火热,并能抓住祂自己为圣经的重点,让我们眼开,认出祂来。然后“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所以在复活的那一天,虽然抹大拉的马利亚,还有几个妇人,是最先看到主耶稣的,但主耶稣却花了更多的时间跟这两个小门徒在一起,(不是彼得和约翰),一个叫作革流巴(原文意呼求父得名),另一个没记名字,让我们看见的是复活主亲自作了他们的以马忤斯(原文意温泉),这是何等大的恩典!
等他们回到耶路撒冷,门徒们正聚集在一处,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主耶稣白天跟这两个门徒一起走路讲解圣经;又在同时向西门显现。在我们的观念里面,祂如果在耶路撒冷,祂就不会在加利利;如果在加利利,就不可能在耶路撒冷;但是感谢主,祂现在复活了,祂已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同时去以马忤斯,又同时向彼得显现。
我们再看:“两个人就把路上所遇见,和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的事,都述说了一遍。正说这话的时候,耶稣亲自站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然后主又跟他们说:“你们为甚么愁烦,为甚么心里起疑念呢?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原文是灵非魂,和合版将“灵”译成“魂”,可见译者们在属灵的认识上“灵”、“魂”不分)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脚给他们看。他们正喜得不敢信,并且希奇,耶稣就说:你们这里有甚么吃的没有?他们便给他一片烧鱼。他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24:37-43)。约翰福音也记载着主向门徒显现的事:“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总结一下,这宇宙中发生最大事情的一天,主胜过死亡而复活了。祂向抹大拉的马利亚,妇女们,及彼得显现,都没有花甚么时间。到了晚上,主向门徒显现,吃了一块鱼,也不见得花多少时间;后来向门徒们吹一口气,更是转瞬之间;怎么可能,居然花了八、九个小时,和两个门徒讲解圣经呢?而且讲解到一个地步,他们心里火热。
主给我们留下甚么?显而易见主复活第一天就给我们留下两大产业:第一就是在复活里面给我们讲解圣经,这正是今天我们的需要。第二就是祂向门徒吹了一口气,给我们留下圣灵,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今天每一个愿意接受祂作救主的人,祂先让我们人的灵活过来,然后祂的灵就住进我们的灵里,我们就可以呼喊阿爸父。有了圣灵与圣经,我们就可以奉差遣──“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浸,(或作给他们施浸归于父子圣灵的名)”;这就是主耶稣留给我们的产业。但愿我们来查读编号圣经时,有主的讲解与吹气。今天我们有整本圣经,正如彼得所言:“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原文是3056话),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主就是那晨星,主阿,求你出现在我们心里!── 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信心的生活是“如同羊羔进入狼群”的生活,这是主耶稣对门徒的训练,路有四个“不要”,虽然没钱囊,没口袋,没鞋,也不向人问安,但却能将平安与 神的国带给人,与许多先筹款,再办事的情形相反。
2. 学习在“四无”的景况下应用并经历主名,借着主权柄的名,连鬼都被征服。学习不以工作成果而自喜,却见喜乐在天。
3. 主的祷告,启示会用主名者就是婴孩,他们不仅以天上的喜乐为喜乐,更进而知道子、知道父,并有属灵的眼可看、耳可听。
4. 求主开我们属灵的眼睛,不自以为是聪明通达,并看见父已将万有交在子手中,得着祂就得着万有,得着祂万有也就淡化了。我们的所是所知,在祂以外毫无价值,我们被这些没有价值的知识自以为聪明,反成为愚拙,我们真需要好撒玛利亚人用油与酒来帮助我们。
5.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到主脚前来!不是为主作,乃是被主作。
查 经 方 法
注意五个分段中原文连接的质词或词句:
1. 10:17节前有代号B,然而或但是,连接第一、二两段。
2. 10:21节“正当那时”连接二、三两段。
3. 10:25节前原文有 A2400 “并且,看哪!”连接三、四两段。
4. 10:38节前原文有代号B,将第五段,亦与前四段相连。学习体会圣灵,如何帮助我们这些迟钝的人,祂一气呵成,从应用主名,喜乐在天,知子知父,知己不足而爱主(主是邻舍),一直到来到主脚前。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
路加福音记载:“那七十个人欢欢喜喜的回来说:主阿,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甚么能害你们。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路加福音第十章在和合版里有五个独立的分段。根据原文仔细的体会,圣灵在这整章里是一气呵成的。17节前有一连接词“但是”,21节用“正当那时”来连接前面的一小段。25节前原文有“并且,看哪!”,38节前亦有“但是”。圣灵在这章里,是不是有一个主旨要我们去思想?以下我们分段来交通。
编号圣经17节前面原文有个“B”字,和合版没有翻出来,“B”就是“然而”,或者是“但是”。“然而,那七十个人欢欢喜喜的回来说:主阿,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在这一章开始的时候,主设立了七十个人,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出去;然后这七十个人回来了,他们很高兴,因为这次出去办事情很顺利,他们说:“主阿!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甚么能害你们”。所以,当这些门徒被派出去办事的时候,主耶稣在灵里面已经看到了;耶稣里面很清楚(属灵的人看透万事)门徒还没有开口,祂已经知道了。门徒来向祂报告喜讯:因着主耶稣的名,就是鬼也服了他们。
主耶稣的名是甚么?“你要给祂起名叫耶稣,因为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面拯救出来”。主的名有这个能力,是祂自己拯救祂的百姓,我们传福音,造就人只不过是差役,是我们去救人吗?不!是主自己拯救祂的百姓。所以门徒现在经历了一件事情就是:用主的名!何等宝贝!今天我们到底对主的名,知道多少?我们出去,到底是奉主的名来办事情;还是靠自己能力做事情?保罗将万事看作粪土,宋尚节将博士文凭丢进海里。传道人都知道在基督教里没有博士,很难出头,好不容易,拿到博士以后,会不会把这个博士看成粪土?岂不知博士的待遇与学士是不一样的么?今天基督教里面充满了世界的灵。这世上的灵也进入了教会。主曾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似乎光有主的吸引是不够的,所以名片、节目单、福音广告里,都得挂上世人的成就与资格。称“弟兄”是不够的,称“博士”才更合宜。不难发现居然在信徒中有比“主”和“弟兄”更宝贵的名,这到底是世界还是教会?
在世界里做事,从小的职员要做到总经理;今天你跑到教会里,爱主的话,你是不是希望有一天从小牧师做到主任牧师?有一位弟兄,我觉得他把教会带得很兴旺,又常愿陪最属灵的弟兄,说话也谦卑得体。但和他在一起的弟兄说他这都是做给人看!我们的己很隐藏,都以为自己了不起,有成就。求主怜悯!让我们弃绝自己(的名),尊主名为大。
门徒们在赶鬼的时候,主已经看到撒但从天坠下,像闪电一样。但主说: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为甚么不要欢喜呢?如此情形下人怎能不欢喜呢?我们这些人很容易被这些外面的现象吸引;尤其是当我们的成功,是因我们顺服了主,奉主的名为祂做了伟大的圣工的时候,我们能不高兴么?主为甚么浇门徒的冷水,告诫他们说: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呢?是不是主最知道我们的毛病,这个时候我们的“己”,(那合法的己,那会顺服主的己)得意忘形时,这时“己”最容易出来。主在我们身上所要的是:“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坏的己当然不要,连好的主也不许)。赶鬼的事情门徒“有份”,所以不要太高兴。我们的名录在天上,完全是主做的,我们“一点份也没有”,所以更要因此欢喜!
今天我们太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着我们做了一件得胜的事情,鬼都服了我们,高兴的不得了。为主的名做事情,感谢赞美主!这没有错,但是我的名在天上,这不是我做的,百分之百是恩典,这才是更要高兴的。我们在这里的人都得救了,我们的名有没有记录在天上?有!那么为甚么你忧愁?上个礼拜,某姊妹讲句话,为甚么你心里不高兴啊?为甚么不因你的名在天上而高兴呢?一个背十字架跟随主的人,他的喜乐永远不在自己的成就上,因为他知道自己甚么都不是,他的喜乐是成就了主的旨意。主在圣徒身上最大的旨意,不是叫我们到外面去传福音赶鬼,乃是要我们舍己跟从祂。主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么?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为甚么主不认这些人呢?是不是因为没有“舍己”呢?
这七十个人做工是主差遣的,他们在做工的时候,主已经知道他们的果效,他们完工之后,又回到主的面前来,这是很好的榜样。做工的人,服事完了还得回来服事主!你如果读路加福音:“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这是第十七章。但在第十章差遣七十人的事上,就已经伏下了这个教训。
主耶稣承上启下的祷告
“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是谁。耶稣转身暗暗的对门徒说:看见你们所看见的,那眼睛就有福了。我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君王,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
在第十章里记载了主耶稣的祷告,主在甚么时候被圣灵感动,就欢乐的祷告呢?就是在那七十个门徒受差回来,祂告诫他们: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之后。所以这个祷告是承接上文的!主为甚么在圣灵里欢乐(原文)呢?因为祂刚才对门徒所说的话太摸着 神的心了!
在祷告里,主首先称呼父作“天地的主”,在旧约许多处(见;36:23;,6:9,10;耶和华被称为天上的 神。在但以理书里, 神被称为至高者,或天上的王,37),但现在父已经是“天地的主”,因为在地上祂有了出口,有了落脚之处, 神的灵彷佛鸽子降在主耶稣身上(见。现在七十个门徒又应用主名服鬼,所以父是天地的主了。主耶稣没有任何感觉,这些门徒是祂训练出来的,祂承认这完全是父 神的开启与美意,一点也不居功。我们的主,虽然祂做得那么好,但祂说: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主是何等的舍己,对我们而言,这是何等的榜样。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主不自荐。除了子和子所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父不自荐,子与父都不讨人的推荐。今天的传道人有多少人像祂?
主在这祷告里提到聪明通达人与婴孩,父向婴孩就显出来,向聪明通达的却藏起来。谁是婴孩呢?主祷告完后向门徒指示,门徒就是婴孩,因他们是有福的,他们的眼睛已经看见,耳朵已经听见。在此又看见这祷告是承接上面一至二十节的。
为甚么又说这个祷告是启下的呢?因为主还没有解释谁是那聪明通达的人。圣灵用随后的两段来解释谁是聪明通达的。和合版二十五节前有两个原文字没有译出来,就是“并且,看哪!”,圣灵要在此强调,10:25-37节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并非单独偶然的,乃是与主刚才的祷告有关,就用“并且”将这两段连接起来,“并且”后面再加“看哪”圣灵表示要我们特别注意,谁是那聪明通达的人?其实聪明通达的人在 神眼光中不是真的聪明通达,因为父不向他显露,乃是向他藏起来。等一下交通10:25-37节时再细一点说明。
原文在10:38节前亦有一个连接的质词“但是”,将本章最后一段,马大、马利亚的故事包括在内。这是为甚么在一开始交通第十章时,我们说到圣灵启示这整章圣经,是一气呵成的。在服事主的人中,是否个个都是婴孩,蒙父 神显露,叫我们看见,又听见呢?还是在服事主的人中,亦有所谓“聪明通达者”,自以为是,父 神反而将属灵的事向他们藏起来呢?
和合版和许多新的中文译本,译者诸君好像对这一章圣经中连接之处体会不够,都没有将连接词译出来(英文许多的版本,几乎没有漏译)以致许多传道人对撒玛利亚人及马大、马利亚这两段的认知与解释有不足与偏差,借着原文编号,我们希望能够还圣经的本来面目,求主给我们一个敞开与贫穷的灵来看以下两段。
聪明通达的律法师看不见自己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甚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甚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罢!”
主耶稣在路的祷告和对门徒说话后,就有以上这段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原文、钦订版与达秘等译本10:25节都是:“并且,看哪!有一个律法师…”;和合版没有将“并且,看哪!”这两个字译出来,让我们这些读者,八十多年来(和合版1919年出版)受了它的限制,不容易看出这两段中间那紧密的关系,“并且”是这两段的连接词,“看哪!”是圣灵启示我们要特别留意。 神的话“极其精炼”不能因为译者们没有体会,认为不重要就删去它。前面提到过,在主的祷告里祂说:向聪明通达的人就藏起来。这一段里的律法师,就是那没有 神启示,却自以为懂律法的聪明通达者。就人、就宗教而言,他的确是懂,主也说他回答的是!但就启示与经历而言,他没有从父来的光,他不知道他所精通的律法,不仅救不了他,而且还要定他的罪,他这样去教律法,正应了主的话:“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保罗在罗马书第二章题到那倚靠律法的犹太人,深信自己是给瞎子领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但他们只是外面作犹太人;只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在乎灵,不在乎仪文。求主让我们每一位来到主前都像婴孩(不像这律法师来试探耶稣),求主开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现在简单的先说一下这个故事或比喻: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他被打伤了,一个是打人的强盗,还有一个是救人的,一共是三个主角。祭司经过他,没救他;利未人也没救他,这两位是配角;这个撒玛利亚人看见他,先用油和酒去敷他,把他放在牲口上,又带他到店里面,拿出两钱银子来,告诉店主说:你要照顾他,我回来的时候,如果你花费得更多的话,我要还给你。然后耶稣就问律法师:你想这三个人,祭司、利未人、撒玛利亚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律法师回答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大多数人读这段圣经,以为这一段的主旨是耶稣要我们去爱人,去爱我们的邻舍。这其实本来就是律法师所了解的,他也是这样去教人的,他引旧约的圣经,耶稣也说他回答的是,只要这样行,就得永生。但问题是,我们(包括这律法师)行得来么?律法师要显明自己有理(真是不自知),就问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请注意以下整个比喻乃是主对他这一问的回答!要真了解这段,得先了解这三个主角是谁:谁是撒玛利亚人?谁是被打的?谁是强盗?
首先明白一下撒玛利亚人的地位,他们跟犹太人不相往来,请看约翰福音就清楚了:“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
你是撒玛利亚人!
在约翰福音第八章里,犹太人与耶稣起了争执,主对他们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8:47节又说:“出于 神的,必听 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 神”。这句话激怒了他们,然后他们就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他们以撒玛利亚人称呼耶稣,因为撒玛利亚人是他们看不起的人。当亚述把北国以色列灭亡了之后,他们的政策就是把以色列人迁移到尼尼微那一带去,又把尼尼微人移民到以色列,让他们混血,犹太人最注重血统,亚述就故意让他们混血。创世记第一章开始就注重各从其类,不喜欢混杂的。犹太人是不可以跟外邦人通婚的;连摩西娶了那个古实妇女,他的姊姊、哥哥都有话讲,因为这显然是不太对嘛!虽然他姊姊反而长了大痲疯,这里面有其原因,我们今天不讲。所以你就知道,不能混杂,撒玛利亚人的血统不纯,是犹太人所看不起的。
犹太人所尊敬的祭司、利未人没有去帮那个被打得半死的人,现在有个他们看不起的人却去帮助他。主耶稣问律法师: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那个被打得半死的人的邻舍?他说:是那个撒玛利亚人,主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用油和酒
回到路加福音,且看这个撒玛利亚人怎么做:“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我们看见,人遇见凄惨的事,不一定会动慈心。祭司、利未人看见后就走了!现在这个撒玛利亚人,第一、他看见了;第二、他动了慈心(是前面那两个没做的),第三,就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油代表圣灵,酒代表丰盛的生命。约翰福音第二章的第一个神迹里,那个酒代表主耶稣,那是真的酒、上好的酒。酒代表葡萄的一生,倪柝声弟兄有一首诗歌:你若不压橄榄成渣,牠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醡,牠就不能成酒。我们主的一生是,只知倾酒,不知饮酒;只想擘饼,不想留饼;倒出生命来,使人得幸福;舍弃安宁来,使人得舒服。今天弟兄爱我,我反而骂他,弟兄会受不了的!但是我们的主爱我们,骂祂,祂还是爱你!倪弟兄另有一首诗歌,有十六节之长,就是讲葡萄一生的故事,主耶稣在约翰十五章也讲到:我是葡萄树。祂的一生,就是要被醡成酒,供人享用。士师记第九章也题到这个葡萄树。有一次,众树要选一树作王,问到葡萄树,葡萄树说:我岂肯止住使 神和人喜乐的新酒,飘飖在众树之上呢?我不要作王,我只要把我生命的精华给你,当你在寒冬喝这酒,里面觉得暖的时候,我在外面,那个葡萄树,已经被剥夺净尽了。这就是祂把自己供给我们,所以“酒”代表主的生命。
这里,撒玛利亚人,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今天我们这个人是遍体鳞伤啊!我们需要主用祂的油,祂的酒,来治我们的伤,治完了之后,还把我们包裹好。浪子回头的时候,他罪得赦免,穿上新袍。我们今天亦穿上新人。你再看,还有:第一、是看见了;第二、是动了慈心;第三、是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第四、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
主何等的榜样!
我们读一节圣经,在撒迦利亚九章:“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的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我们都知道主耶稣进耶路撒冷,是骑驴驹进城的。这里你看到这个人,是扶他骑上自己牲口,这个撒玛利亚人,是自己骑着牲口来的;通常马比较尊贵,不算牲口,驴是牲口,他是骑着自己的牲口来的,他就扶这被打得半死的人骑上自己的牲口,自己步行,带他到店里去照应他。
传道书说:“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出于掌权的错误,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这是一个怪现象,仆人骑马,王子却像仆人在地上步行。今天在基督教里面就有这种怪现象。自愿服事主的仆人们坐在马上,主耶稣(王)及弟兄姊妹(王子王女)在地上步行,给他们牵马!这撒玛利亚人,把他带到店里,交给管店的,由店主去照应他。第二天,这第二天很宝贝啊!表示他不只是扶他到店里,他还不放心,陪了他漫漫长夜直到天明。真正望主回来者都知道,如今在世就是这漫漫的长夜,我们所盼望的主还没归回,但祂的同在,却没有缺少。祂又拿出两钱银子,交给店主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他回来必还。店主是谁?是不是那些自许为教会负责的人呢?主把得救的人带进教会,如果你觉得你是店主的话,主每一次带人来,都留下两钱银子;你不要看他是被打得半死的,是穷人没钱,主已经留下两钱银子,你得花在这人身上,继续给他看病,不够的话,你只管贴,我回来的时候要还你。他甚么时候回来?晨曦破晓时!
你看过整个故事后,谁是撒玛利亚人?谁是那被打得半死的邻舍?律法师就是那被打得半死的。谁是他的邻舍?就是撒玛利亚人,就是主耶稣。主吩咐;他去爱邻舍,邻舍就是主耶稣。
律法就是强盗
罗马书告诉我们律法叫人知罪,律法显示出人根本行不了律法,无法去爱人。
谁是强盗?律法师以为懂律法,其实他不知道律法叫人知罪。他已经被这个律法打得半死,他都不知道,祭司、利未人,没有一个人可以救他,那个被他看不起的撒玛利亚人(主耶稣)才是真正能够救他的。你现在要爱邻舍,爱谁啊?你得去爱主耶稣才对!因为祂已经先爱了我们。你如果爱主耶稣,你就有路了,你如果不爱主耶稣,你根本没有路。你需要先接受主耶稣爱的帮助;先要学会去爱你的邻舍耶稣,才有资格、有能力去助人爱人。今天主耶稣已经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祂就是我们的邻舍啊!只有爱主耶稣,你才能爱你隔壁的邻舍!
求主开我们启的心,接受祂的爱,不要自以为聪明通达!
在主脚前得第一手货
主耶稣先教训门徒: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主在此矫正了他们的观念。这个观念存不存在我们身上呢?恐怕亦存在我们许多人身上。所以我们读圣经,随时都要学习被主矫正。主阿!怜悯我们,我常注意地上的成败,却不太注意天上的果效,我们实在是不属天,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着看得见的事情,欢喜快乐,忧伤悲痛。但是,对我们的名已经记录在天上,却没有甚么感觉。主啊!借着你现在对门徒所说的话,求你更正我,求你让我更属天。
你这样祷告的话,这一段对七十个门徒所说的话,就真的会进到我们里面来了。借着我们跪在那里祷告,如果这一天,你就得着这一句话,然后你再把这一句话再祷告回去,我相信会影响你我的一生。这就是从主那里得生命。我们活着不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路加十五章有几个例子:九十九只羊,一块失落的钱,然后就是浪子的故事。那里怎么说呢?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为他欢喜,看到一个弟兄得救了,我们也欢喜快乐,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天上更大的喜乐呢?我们对地上所发生的事情能领会,对天上所发生的事情,却感觉不彀,借着主的话,我们得多祷告,让主的话深印在我们里面,成为我们生命的供应,最主要的就是借着祷告,让主的话发出亮光、带出启示(启示就是打开的意思),我们就要用祷告来抓住。所以每逢读的时候,总是带着祷告的心情:主啊!我来到你的脚前,亲近你。这是一个态度,如果你有这个学习,要能得着那么一句话,一年、十年,持续的这样做,你就常常会从主那边得着生命!路加十章最后这一段就是讲“到主脚前来”。
我虽然讲编号圣经,我很强调,即便你没有编号圣经,还是可以从和合版圣经里面去得生命。和合版,严格说起来,可能只是百分之八十准;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得着百分之八十,那真是不得了的事!所以不要小看和合版;我没有定罪和合版的意思,只不过是愿意把更多的丰富,发掘出来,陈列出来。还有一点,如果我们今天有了一点看见,那只不过是今天的看见。只要我们这个人对,常在主的面前;明天,主可能光照,有更大的亮光。
耶稣复活了以后,那一天祂陪两个门徒到以马忤斯去,走了二十五里路,跟他们讲解圣经。直到日头平西的时候。后来住店坐席,耶稣把饼擘开的时候,他们眼睛亮了。你有没有读圣经读到晨星在你心里面升起来的经历?读圣经一定要读到晨星在你里面升起来,耶稣就是那个晨星。读圣经一定要这样读;如果你没有被照亮,你只会批评。每次读,不一定你读了就能够懂;你今天懂,并不代表别人领会跟你不一样,就是别人错;绝对不能说:只有我才是对的! 神话的丰富是无穷尽的,甚至远超 神所造的万物,对不对?
在 神所造的宇宙万物里,人眼睛所能看到的有限。科学家借着仪器可以发现一些眼睛所看不到的,他们能发现一些东西,他们却不能创造,更不能从无变有的创造生命。 神所创之物那么丰富,人可以穷一生去学医,去学物理,所得的还不到 神创造的亿万分之一。今天你读圣经,历世历代下来,也留下了许多好的属灵书籍,有达秘全集,倪柝声全集,司布真的,麦敬道的…。这些宝藏是否已将圣经穷尽了呢?
保罗说:“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史百克弟兄对这段话有很深刻的看法,他说:“无启示,按所明白的圣经来推行宗教事务者,最终必残害基督!”
你看保罗所得的是头一手数据,是直接从 神得来的。帖撒罗尼迦的人,听了保罗就附从他,也相信,他们所得着的是二手货。保罗自己是一手,他们所得着的是二手。庇里亚人呢?他们也听了,也喜欢,但是他们说:还要回到圣经里面来看看,我们要直接从圣经里面,告诉我们这是对的,我们要一手货。今天有些传道人,看看圣经,自己不一定有亮光,参考书看看,然后就上讲台啦!假设有三个人,都是从主直接领受,你看了他们的书,然后你上讲台了,你是第几手?当然是二手,他们是一手,你是二手;如果他们也是看参考书来的,他们本来是二手,你就变成了三手;请问你要一手货,还是二手货,还是三手货,还是四手货?今天 神把圣经给我们,也给我们恩典,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拿一手货。使徒约翰岂不也这样鼓励我们么:“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我盼望弟兄姊妹,要抓住那个窍,你们自己可以读进去,你读出来的东西,跟我读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要一样的,有时候你读出来的,比我好得多。很好啊!因为你跟我的性格不一样,彼得跟雅各的性格就不一样,保罗跟他们的性格也不一样;他们都相信一个主,都相信一本圣经,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可以不一样;不一样,才宝贝!我们这里有十二个人,我们这十二个人都可以彰显主,是不一样的。生命树最后结十二样果子,每个月都结,这才是生命树;你愿意天天都吃一样的东西吗?多几盘不一样的不是很好吗?所以我们今天对主的话,人人都得有一些属灵的体会。
主的丰富如果是无穷尽的,请问,从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到现在,近五百年了,那么多被主启示重用的仆人,能不能把主的丰富读尽?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我可以同时接受多人的帮助,这样更容易帮助我进入主的丰富里;但是我能够得着多少呢?我这个容器就那么大,所以需要求主扩大我们这个器皿。我还是有限啊!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也终必停止,对不对? 神今天不是要我们停在我们自己这小小的有限里, 神亦不是要我们停在那个比我们大许多的属灵前辈的有限里。 神要我们今天都走到基督的无限里!今天如果你走到基督里面去,你就知道基督是何等的长、阔、高、深;并且知道祂的爱乃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只有我这里才有好东西吃,别处都没有。我们都有经验,这里吃不好,到另外一家去,另外一家可能又便宜又好,是不是?但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来读主的话,要直接从那无限丰富者得着供应,得着生命,因为祂是那充满万有者,祂乐意充满祂的教会(见。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他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阿!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么?请吩咐他来帮助我。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神的脚凳
我们称 神为 神,实在是不彀恭敬。 神的意思是,在上面的那个帝;中国古书上有这个词。但是我们的主是天地的主,祂不只是在上面作帝,祂也要在地上作帝。读旧约圣经,你就知道我们的主有时候真是 神,因为地上让祂太失望了,祂退回天上去了。主祷文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如果祂的旨意行在我们中间,如同行在天上的话,祂就是天地的主。七十个门徒回来了;他们知道怎么样奉主的名,主太高兴了:父啊!天地的主,因为你在地上有一个落脚点了。祂晚上住那里啊?祂有落脚点么?主在耶路撒冷有落脚点,有可住之处吗?没有,反而在这个人所不注意的小村庄。新约圣经你看到了,玛利亚在祂的脚前,对不对?甚么是在祂的脚前?旧约的约柜是 神的脚凳,是 神放脚的地方。
且看旧约里的几处经文:“领约瑟如领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阿,求你留心听,坐在二ⅹ∩系陌ⅲ求你发出光来”。约柜施恩座上面有两个ⅹ∈怯媒鹱哟虺隼吹模脚凳,就是那约柜。“我们听说约柜在以法他,我们在基列耶琳就寻见了。我们要进他的居所,在他脚凳前下拜”。
新约记载马利亚,每一次她都在主的脚前,表示到祂的脚凳前。这时,主是天地的主,不止是天上的 神。和合版圣经,有 神版,也有 神字版;我没有感动买 神版。我们怎能一方面说祂是 神,一方面又说愿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波斯王古列说“耶和华天上的 神”,大利乌王降旨勿阻建殿,说:他们与“天上的 神”(见,6:9),但那建殿的回归者却说:“我们是天地之 神的仆人”(见。请问,你愿意怎样称呼我们的 神?
在旧约圣经里,你留意的话,有天地的 神,有天地的主,也有天上的 神;甚么时候我们的 神变成天上的 神,就是人最失败、 神最失望的时候;祂在地上没有出口,祂的脚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耶路撒冷不象样的时候,祂无法住在其内。仔细去读主的一生,祂十二岁的时候,父母亲没有找到祂,那时候祂还在殿里,祂大概在耶路撒冷住了三天,除此之外,祂没有在耶路撒冷住过。
祂出来服事后,祂和门徒们常在旷野过夜。晚上,就常住在,也不一定住在马太、马利亚家,因为早上起来,马利亚不会让祂空着肚子,到无花果树那里找吃的。祂跟祂的门徒,常常露营,常常睡在山上。路加福音十章:“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原文38节前有:“但是”,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这个“但是”,表示后面这一段跟前面是连贯的。这个故事我们都熟,你看马大将主接到自己的家里去,今天你愿接主回来吗?那被打得半死的,已经送旅店去了,主照顾我们,无微不至。现在转换一下,我们要把祂接到家里面来。她妹子马利亚,坐在耶稣脚前,听祂的道。道就是话,是发表;不说话,就没法认识。今天 神说话了,我们才能对祂有更多的认识; 神今天把圣经给我们,我们才能对祂要有更多的认识。
好的福分
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开始抱怨,就进前来说:主阿!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么?大家对这一段最熟了。可是,主仍喜悦马利亚说: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我现在按原文把它改一改,因为这里有一个字翻错了;请把“上好”的“上”字去掉;原文是:马利亚已经选了那“好”的福分。我们常祷告:要选上好的福分,这是根据和合版圣经。感谢主!我们能够根据圣经来祷告,这是最好的!你一定认为这“上好的福分”翻得好;这字“上好”编号是18,你只要翻到字典部份18,这字是形容词,在新约圣经用过102次,英文的对等译字是GOOD,所以按原文,这字是“好”,不是“上好”。
通常我们有三级:好、更好、最好(GOOD,BETTER,BEST)。中文“上好”应该是最好,对不对?这字用过102次,和合版将它翻成“善”45次,“好”15次,“良善”18次,“美”4次,“无亏的”4次,还有其它不同的翻译(请查汇编18号),102次里只有一次在这节里翻成“上好”。现在请再来读四十二节,用祷告的心情,看主有没有抓住你,主耶稣讲这句话,最主要的几个字是甚么字?慢慢的,细细的来读“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那几个字最摸着你?一位老姊妹说:这节最摸着我的就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主耶稣亲自讲这话: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那一件?是马利亚的那一件,还是马大的那一件?主耶稣强调,马利亚坐在我脚前,这一件是不可少的。给我烧饭,不那么重要,少也可以。译者诸君对主的话体会不够,却满有人的善意,不愿意贬低马大,若按原文翻,马利亚已经选择那“好的福分”,那马大的那一份岂不是连好都不如么?我想这可能是译者们当时的心态。英文国际版(NIV) 将此字在此处译为“更好”(BETTER),恐怕也是同一心态。
人的观念,上好只有一个,次好却是许多,而且好也已经不错了!但是在 神那里没有次好的。最好的就是圣灵,所有的儿女都可以从祂得圣灵。最好的是脚前的事奉(其实不是我们事奉祂,是祂来服事我们),祂愿意我们都到祂脚前来,所以不可少的只有一件!但是翻译把“上”字放进去,就把人的意思放进去了;因为我们觉得马利亚是好的,马大也是好的,所以教会里面要有马利亚,也要有马大;很多牧师这样讲就是根据和合版的“上好”。马利亚已经选了“上好”,那么马大就是次好,对不对?因为只有一个“上好”,拿次好也是可以啦!还显得我们谦虚。但是我们的主从不愿意 神的儿女只拿次好的。
举个例来说:哥林多人有些要保罗,有些要矶法,又有些要亚波罗。保罗告诉他们说:保罗算甚么?矶法算甚么?亚波罗算甚么?我保罗和矶法和亚波罗都是你们的,你们为甚么不全要?连基督都是你的,你得着基督就得着万有,你为甚么不要最好的?有点志气好不好?这里你就看到,翻译不容易,它受人观念影响!翻了“上好”、“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不容易读出来。
不是为主作,乃是被主作
有时候我们为主,好像做了很多;很多传道人,把一生放上去,为主做好多事情,其实 神说有就有,命立就立,我们的工作能为祂增添甚么呢?恐怕祂要说:不如让我到你里面,我来为你做,你不用为我做;你为我做的,全是草木禾秸,我为你作的,才是金银宝石啊!马利亚因为常在主脚前,就比十二门徒更有启示,更知主心!
马利亚最后用香膏膏主,她把握最后的机会,把真哪哒香膏的玉瓶打碎了,全部倒在主身上;只有她一个人得启示。十二个门徒天天在耶稣的旁边,走来走去,连登过山的彼得、雅各、约翰也不如她,对不对?不要以为:我只要出去做就好,唉呀!那七十个人(不晓得包不包括这十二个门徒)回来高兴的不得了。其实这没甚么好高兴的,回到主前应该更高兴。
恋爱的时候,两个人甜蜜蜜的;广东人有一句话:有情饮水饱。你今天跟主如果真谈爱情,作工根本算不得甚么!约翰福音第四章怎么讲?门徒买食物回来,主耶稣说:我已经吃饱了。那些门徒想:怪啦!你怎么会吃饱了,谁给你吃?主耶稣能把自己给人,人能够接受祂,是最令祂饱足的。十二个门徒买东西给主吃,是谁让主耶稣吃饱了?这已有五个丈夫,现在有的还不是她丈夫的那位,能让主耶稣吃饱么?谁对主耶稣更有贡献,是她还是这十二个门徒?她让主更心满意足。我们的主是那么丰富,祂天天要供给我们,帮我们;我们的观念却是:主啊!我来帮你!我来帮你!我算老几?千山的牛是祂的,万山的羊是祂的,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还要我去帮忙么?我来帮助募捐,募个二十万、一百万来献给祂;祂说:那算甚么?最让主满意,就是让祂来充满我们。你看,因为翻译一字之差,今天传道人,虽然披星戴月在作工,作工的多得很,究竟有几个是像马利亚般的有启示,有全心之爱的呢?
祷告一:
主啊!求你用你的话,来点破我们,使我们真正的属天。主啊!在这个时候,我们实在是贫穷,实在是软弱。主啊!让我们明白不是为你作,乃是被你作。使我们所作的任何工都能够在你的旨意里面;主啊!不要照我们的意思,奉你的名,求你把我们除去,使我们能够知道,只有你的名才伟大;主啊!用你自己来充满我们的心;把我们一切属自己的东西都除去。主啊!让我们能够倒空自己,使你自己能够充满我们。主啊!记得你的话,点活我们里面的生命,使我们能够有力走前面的道路;主啊!不可少的只有一件,我们需要少的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有你我们就有一切,因为有你我们就甚么都有,主啊!求你恩待我们!主啊!记念这信息,使我们这个属灵的婴孩,可以跑得更深更远,使你能够得到满足。
祷告二:
当我们看见,你的话向我们敞开的时候,我们更感觉到,自己是这样的可怜,因为你话语向我们敞开,让我们明白;向聪明人就隐藏,向婴孩就显明。愿我们今天,因着你的话,使我们的生命被调和;让我们因着你的话,我们的生命能够被改变。我不再以为自己是有的,我本是从你──神──所领受的,没有甚么可夸;愿你的爱再次来吸引我们,再一次来挑旺我们爱你的心志。是的,主!只有一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我们要选择那好的福分,在你的脚前。恳求你的灵,摸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恳求你的灵,作成那洁净的工作;恳求你的灵,引我们进到一切的真理;恳求主,你的灵,使我们想起你对我们所说的话;恳求你的灵,使我们今天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哦,主啊!让我们更相信,这是出乎于你──神──,为我们所预定的,我们也更相信,主!你给我们有更好的时间,和机会,更让我们愿意,在你里面有这样的建造。求主也恩待你自己的仆人,带领他。也更使用你自己的器皿,使更多的人都得着益处;更多的时候,是主,你的心意得着满足,在于主,你今天在他身上,有这样的救恩,有这样的恩典,是今天,让我们这一班需要的人也能够得着供应。主,你恩待你自己的器皿,你也恩待你所有的众肢体。到那一天,不是我们能够为你做甚么,乃是主,你的怜悯和恩典,愿意在事工上有份。让我们在见你面的时候,不致于两手空空,主啊!怜悯我们!──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从林前二章来看, 神为爱祂之人所预备的是甚么?
1. 认识 神的奥秘, 神奥秘的智慧。
2. 认识 神为人预备的圣经之丰富。
3. 认识教会是生机的,组织是制度的。
4. 世人知道生老病死,结婚生子都是人生大事,但保罗认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人的事。除了在人里头的灵,有那一个人知道人的事?照样,除了 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 神的事。
5. 认识魂的救恩。
6. 要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
查 经 方 法
1. “不知道别的”,1492知道,按原文亦可译为“看”,这字查字典告诉我们新约共享过653次,和合版237次译为“看”,85次译为“见”,译为“知道”并不妥,因保罗知道太多哥林多教会的难处,此处译为“看”才是本节的真意。
2. 注意首句“我在你们那里”原文2504是“并且我”,4314是“向着”,1096是“成为”。按原文2:3另译是:“并且我向着你们,成为了在软弱里和在惧怕里,并且是在甚为战兢里面的人”。
3. 注意1577教会这字,原文是个复字,是由出与召两字合起来的,e祂-klesia是OUT-CALLED,是被召出来的人。根据圣经 神呼召亚伯拉罕从偶像充斥的加勒底吾珥出来,目的地是迦南美地,今天教会应该是一些被 神呼召从罪恶、偶像、世界、己里出来而进入基督里的一班人。教会重在召与出,原文并不重在教与会。
4. :“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这里两次用到“心”,按原文,这是mous,MIND,指人的心思,就是思想、头脑。:“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这节的心是be DISPOSED,指人的心思,气质,与性情,都要像主耶稣基督。
祷告:
我如何来报答你的恩典,主啊!我们今天举起那救恩的杯,称颂耶和华的名。主啊!在这里,用我们的诗歌,用我们的祷告,当作那馨香之祭,来献在你的面前。唯愿你的心意能够得着饱足,唯有主,在你的施恩宝座上向我们施恩、施怜悯。主,我们感谢你,你创造宇宙万物;我们感谢你,你创造我们像你同样式的人,能够来敬拜你。让我们今天愿意得着那救恩,让我们有这样的恢复,能够有你 神的形像和样式。主!我们感谢你,感谢你从茫茫的人海当中拣选我们。主啊!我们感谢你,能够把永生安置在我们的心里,愿你所赐下圣灵保惠师,作我们随时的帮助;主,我们感谢你!又在这里,把你亲爱的仆人,带到我们中间,真的是愿意在你所定的日子,与你更相近。主啊!你赐给我们如此的恩典,愿你开我们的心窍,让我们的耳朵可以倾听你的声音,让我们的心与你的灵能够相交。主啊!帮助我们,用你的宝血来洁净这个地方;我们也愿意,把下面的时间恭敬的交在主你的手中;愿你的名得那当得的荣耀;将颂赞荣耀归给你。我们如此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主啊!我们感谢赞美你!因为我们再一次来到你的面前。主,真的除你以外,我们在天有谁?主啊!在地也没有所爱慕的。主啊!实在是你爱我们,你自己吸引我们,我们才能够快跑跟随你。主,是你荣耀的一现,我们才能够脱下。但我们愿意:主啊!我们何等的愿意更多的看见你的自己,愿你今天下午更多的吸引我们。求你一直吸引我们,让我们一生都快跑跟随你,感谢主!奉你自己的名,阿们!
林前第二章背景
今天和弟兄姊妹交通一章圣经,是哥林多前书第二章,请弟兄姊妹先把它念一遍。保罗在写信给哥林多的时候,这本前书,其实是他第二封书信,他先前曾经写过信给哥林多,那一封书信,圣经没有录下来,我们不知道那封信的内容,只知道以前写过一封;所以这封前书其实是第二封,后来有后书,其实是第三封,但是圣经只用了这两封前后书。
保罗曾经在哥林多十八个月,在他们中间传福音给他们;他离开了以后,彼得去过,亚波罗去过。哥林多这一个海港型的城市,其实相当富有,有很多作生意的、跑船的。那个时候,林前一章告诉我们,他们各样的恩赐都有,在恩赐上并不落人之后。但是保罗听到从革来氏家里面的人告诉他,那边有争论:有人说是属保罗,有人说是属矶法,有人说是属亚波罗…等等;其实他还听到很多其它的话,所以保罗这封信针对这些问题,给他们有劝勉,有责备;但是保罗实在不愿意,责备人总是不高兴的事情,保罗却非得责备不可。保罗传十字架,没有用智慧和委婉的言语,免得主的十字架落了空;因为十字架的道理(1:18)在灭亡的人为愚拙,在得救的人却是 神的大能。犹太人求神迹,希利尼人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
所以他在这里就特别讲到:基督,在那蒙召的人,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是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 神的愚拙比人智慧, 神的软弱比人强壮。在第一章的末了,更题到说:你们这些蒙召的人,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但是 神却拣选了你们。你们的特点是甚么呢?从1:27开始: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卑贱的、软弱的,还有被人厌弃的,以及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所以这些被选的人,他们是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被人厌弃的、无有的。保罗说:你们是这个样子的;现在你们要夸,就夸基督。1:30说:“但你们得以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 神(出乎 神), 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神的奥秘:要借着教会…
第一章完了以后,他立刻就讲到:“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 神的奥秘”。这里用一个词叫作“ 神的奥秘”;等你看到后面的时候,你更看到2:7说:“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 神奥秘的智慧”。第2:11节讲到:“圣灵参透万事,就是 神深奥的(深的)事也参透了”。所以这里讲到 神奥秘的事情。你记得在马:“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甚么用比喻呢?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甚么。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所以主耶稣说话,是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现在保罗到哥林多,他讲的是 神的奥秘,是 神奥秘的事:“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 神奥秘的智慧”。
:“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 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 神百般的智慧”。这节话,要借着教会。是让谁知道 神百般的智慧?原来是要让天上执政、掌权的撒但知道 神百般的智慧。主在十字架上已经把撒但打败了,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蛇要伤女人后裔的脚跟。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就是被牠伤了脚跟;但是撒但是致命的伤,伤了牠的头;撒但今天已经被判决,牠的刑期还没有执行,所以牠今天还是空中执政掌权者,撒但今天在地上,又像吼叫的狮子,寻找可吞吃的人。
撒但今天还没有被关起来,牠今天还有一点日子;等到最后三年半的时候;启示录告诉我们说:那个男孩子被提到 神的宝座以后,米迦勒和他的使者,就和龙和牠的使者争战(那个使者,根据后文,我们知道,就是那个被提的男孩子);结果就把撒但和牠的使者,从天上打下来;然后这个妇人就被带到旷野一千两百六十天,就是三年半(圣经的预言年,是用三百六十天作一年来算),所以撒但甚么时候被打下来?这三年半就是以后最大的灾难;撒但在灾前被打下来。
到今天这个男孩子被生下来没有?还没有!所以米迦勒还不能现在就跟撒但打仗,他需要等男孩子来跟他一起打仗。是米迦勒和他的使者男孩子,去跟撒但和牠的使者打仗。
撒但被打下来以后,说:“弟兄胜过牠,是靠着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自己的性命”;这个性命就是魂。米迦勒是天使,不是弟兄。“弟兄胜过他”是指刚才打下撒但跟牠的使者的人;所以这个“弟兄”,就是前面被提到宝座那里去的男孩子,后来成了米迦勒的使者。这个男孩子应是历世历代得胜者的总合;现在把撒但打下来了。 神今天要把撒但打败,很容易。 神只要动一动小手指,撒但就烟飞灰灭,就完全不见了;但是 神要是这样毁灭撒但, 神没有荣耀!所以 神用比天使小一点的人,去战胜撒但。这是 神的公义。你看,本来这天使长是很好的;后来牠叛变,不顺服,想作头,想要高举牠的宝座,与至上者同等,结果牠失败了;后来 神造了人;不幸人被撒但引诱,也失败了;所以第二个人,末后的亚当──主耶稣来了;新约壹开始,撒但也去试探耶稣,结果撒但输了!耶稣没有像亚当一样失败。撒但三次试探祂,耶稣却胜了牠;耶稣胜过牠也不容易啊!祂舍己四十天没吃,可能全身都虚脱了,所以有天使来服事我们的主。
耶稣在十字架上战胜了牠;现在耶稣要被祂拯救来的人把撒但打下去。到如今男孩子还没有生下来,就表示今天得胜者的数目还没有满。撒但非常重视这将要被生的男孩子。因男孩子是要站在人的地位上胜过牠,这样子战胜撒但,是 神的光荣。
今天我们知道,:“为要借着教会”,教会就是我们这些被耶稣所选、所呼召出来的人;教会(编号1577)原文是两个字合起来的复字,一个是out,一个是call,被呼召出来的;从那里出来?从罪恶、从世界、从自己出来。如果我们不从罪恶、世界、自己出来,我们就没有办法成为祂的新造:祂的教会!教会就是祂的新造。你要从埃及出来,你还要经过旷野,越过约但河,自己埋在约但河里,你才能到达迦南美地。等你到了迦南美地,你发现迦南美地那里还有迦南七族;这个七族你要把他们完全毁灭掉。后来你发现,还是有一些没有被毁灭的,就成了他们的罗网,成为他们肉下的荆棘,以致以色列人在士师记那段时间里面,最少有五次亡国。 神借着士师拯救他们两百二十六年,其它时间大都在亡国的光景中。
我们今天蒙恩得救,圣灵住到我们里面来,但是我们里面那个旧人还没有完全死掉;很多时候旧人战胜了我们里面的新人,以致基督不能从我们里面彰显出来。这里面的旧人,就像迦南地的七族一样,代表我们肉体的各方面,这些我们都要靠主战胜它。
回到以弗所3:10节:“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 神百般的智慧”。现在牠还是空中执政掌权者;但是蒙恩得救的人,现在就要让牠知道 神的智慧。 神的智慧不是选聪明的人; 神是选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被人厌弃的、无有的,为着要废掉那个有的。我们上次交通那个律法师,他是有的,他认为他是聪明的,懂得律法;其实他没有看到,自己就是那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被打得半死的人;他被强盗打得半死,那个强盗就是他所精通“律法”。
神话语的丰富与 神话语的职事
今天 神大的不得了;上次稍微题了一下, 神的创造那么大,今天人能够认识 神全部的创造吗? 神比祂的创造还大。我们从 神里面得着 神的丰富,所以现在我们要让撒但看到, 神是用甚么来战胜牠,不是用自以为是的人。你说我神学院也读过,神学博士也拿到了, 神反而不一定用你;这是哥林多前书第二章。读到的时候,我们看看保罗怎么讲:“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甚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我们中国出了好几个对 神忠心、被 神重用的人:教神学的贾玉铭;生活最好的王明道;解经好的倪柝声,还有宋尚节、计志文等等。宋尚节快被主接去的时候,人家问他说:当代的传道人,你对他们的评价是甚么?他的评价是:解经倪柝声;生活王明道;交际计志文。他就讲了三个人;我们再加上贾玉铭等等,他们都是丰富的,他们都是忠心为主的,包括宋尚节自己,他说:我没有一样不交给 神。完全给祂。他拿了美国的博士,他把他博士的文凭丢到海里去了;他说:我出来传福音不是靠这个东西。他传福音很有能力;他的解经,自己也知道不是那么好;但是他传福音的灵,非常非常强,他带领了千千万万人得救,到今天还有很多受过他帮助的人。
神用了许多我们所尊敬的传道人,他们是不是把圣经的丰富,全部都说出来了?是不是我们读遍这些人的书,我们就已经认识圣经了?如果你认为你认识圣经的话,按着你该知道的,你还没有知道,因为 神的话,太丰富了。
我愿意给大家这一章的主题,就是第九节:“如经上所记: 神为爱他之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我们今天到底知不知道, 神为爱祂之人所预备的是甚么?其丰富,不是过去的属灵伟人可以说尽的。从马丁路得改教,一五一七年开始到现在,快五百年了,古今中外会读经的,会传道的;他们有没有把圣经的丰富都读完了?没有!今天你如果愿意花时间读圣经的话,踏在他们肩膀上,你会得着更多更多的话(雷玛);而且圣经的丰富是读不完的。在永世里,我们更可以体会祂的话;其丰富是我们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的。所以我们以为这某章圣经已经会背了,都懂了;按照你该懂的,你还没有懂。
尼哥底母不知道
:“因为我曾了定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在中文,这里有两个“知道”,在原文只有一个,第二个“知道”原文是“除了”。这个字,在约翰福音第三章,和合版有三个不同的翻译:知道、见、晓得。尼哥底母去看耶稣的时候,他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从 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这个字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就是法利赛人,因为第一节说:有一个法利赛人,然后他说:拉比,我们知道。那个“我们”当然就是指法利赛人啰。他们承认主耶稣所行的神迹,是从 神来的;因为不从 神来的,不可能行这样的神迹。他们恭维耶稣,他们的判决也好像是准确的;但是主耶稣说:你讲得对!主耶稣是这样讲的吗?不是!
约翰3:2节:“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 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这句话,准不准确?准确!他这句话根据甚么?根据他眼睛所看见的,归纳出来。主耶稣在耶路撒冷行了那么多神迹,如果没有 神同在,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来到主耶稣面前,就把他归纳的结论告诉祂。甚么叫科学?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科学包括统计,就是把许多的资料搜集出来,然后你作个决定;根据这些统计,只能有这个答案,通常是正确的。刚才弟兄也说了,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是耶稣给他几分?零分。你看,你可能准确,但是你可能考零分。
约翰3:3节:“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人若不重生(这个重,是从上面,人若不从上面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这个“见”,就是第二节的“知道”。和合版第二节翻成“知道’,第三节翻成“见”。有没有翻错?不能算错,但是同一个字翻成不同的字,所以我们读不出主耶稣是针对尼哥底母的“知道”来回答的。主耶稣的意思是:你说你知道,其实你根本不知道;为甚么你不知道?因为你不是从上面生的!只有从上面生的人,才“知道”我在做甚么事情;你是根据你的头脑、思想,你的眼睛去搜集资料来判断,你这个判断,人看是正确,但是在 神国里,你还没有从上面生,你不可能“知道” 神国的事情。耶稣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为着 神的国;祂为甚么行神迹?祂为甚么医病?祂为甚么赶鬼?都是跟 神的国有关。 神国的事情,不是人心思所能衡量的。
除了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不看别的
回到:“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第二个“知道”,原文是“除了”。请问保罗到底知不知道哥林多教会别的事情?他们有分门结党的,有娶继母的,有诉讼的,有吃祭偶像之物的,有伤人软弱良心的…等等;他们中间好多问题,保罗都知道!那这里为甚么说:不知道别的?现在我把它稍微再翻译一下再读:“除了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我不“看”别的”。这个知道,刚才说了也可以翻成“看”。我曾定意在你们中间,除了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我甚么都不看。你们能不能领会,甚么叫作“不看别的,只看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
全世界许多地方,如果一个传道人来了,要传福音;为了要吸引听众,常登好大的广告,说:某某博士,来传福音。那个“博士”一定要拿出来。台湾有几个当过官、部长级、好的基督徒,教会为他们登广告,很少用“弟兄”的称呼,都是注销他们的头衔来;部长来传福音了!所以很多人来听福音,不是耶稣被高举吸引他们,是被讲道者的身份、头衔吸引来的!有时候开联合布道会,或甚么退修会、恩爱营。讲员个个都是弟兄,但海报上通常看到的头衔是博士、院长、神学教授,有时候连曾做过部长,VP,CEO等都会写上,起码也得挂上牧师或主任牧师的头衔,只有那可怜彀不上这些称呼的,挂上“弟兄”,排在末后,这就是今天的基督教。对哥林多的教会,他们摆出来的就是“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矶法或亚波罗的”;还有一批人更高抬自己说“我是属基督的”(话是对的,但其动机却是要将前三批比下去)。
保罗说“不看别的”,就是我不管你属那一派,不管你在世上或宗教界的学问、地位、头衔,不管你多有钱或多有成就,我只看你身上,有没有主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若有人来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所以,保罗知不知道他们的难处、问题?全知道!他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和毛病;但是他不看他们基督以外的长处。如果你身上没有基督,没有基督钉十字架的印记,你没有经历这些,他觉得你这个人没甚么好看的。不错!你拿过诺贝尔奖;不错!你作过部长,作过总裁,这有甚么了不起啊?我不看这些,这些都是万事里的东西,我已经将它们看作粪土。我所看重的乃是你有没有基督,你有没有基督十字架的钉痕在你身上。
:“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原文这一节更好:“并且我(2504)向(4314)着你们,成为(1096)一个(这字原文是“成为”)在软弱里面、在惧怕里面、并且在非常战兢里面的人”。我到你们这里来,不是说:我来了!你们要好好招待我!有没有给我作文宣、登广告?有没有给我预备这,预备那?不是!保罗来了!碰到你们这些了不起的人,我多不自在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样,我战战兢兢,恐恐惧惧啊!想想看保罗这个人,这个教会曾是他生的。
今日基督教的现象
今天你去读神学,他们注重植堂(植树的“植”);你到一个地方去,要建立一个教会,就是所谓教堂,这是神学院里面用的名词。你到处去植堂,这就叫作主工嘛!你荜路蓝缕,一砖一石,慢慢…慢慢,最后盖起来了;从几家人,慢慢…慢慢,阔大了;现在这个堂,两年前是几家人开始的;现在 神的恩典实在是很大,祂非常给我们祝福;有一百多人,两百人了;过了五年你再去看他,上千人了;哇! 神实在是祝福!
保罗现在到这里来了,他看甚么?如果是你,你看甚么?今天你一个堂,从几十个人,变成五千个人;你看这个教堂,盖得美轮美奂,奉献又多。有位华人牧师,在美国华语电视台作广告,他们刚盖好一座美轮美奂的大教堂,欢迎大家来聚会,共襄盛举。一位美国牧师写了一本书,他说今天基督教里面有一个新三一论:成功=聚会人数+建筑物+奉献款项。我又看到一个教会的宣传小册说,这堂是两千三百万盖的,好漂亮哦!保罗到这里来,他说:我不看别的,我只看基督,和祂钉十字架。你说:唉哟!你看你看!主多祝福我们!两千三百万的教堂。你想保罗看不看这些东西?保罗看甚么?基督在你身上?有没有基督十字架的钉痕?他看的是这个呀!我植了几十个堂,你想想看,我在那堂里和基督教里的地位是怎么样的呢?我是老大!你这位弟兄要来这里交通,我不批准,你没有牧过大的教会,你不够格。很多教会基本上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就保罗而言,哥林多教会是他开始的,人得救是他带的;他在他们中间,就成为一个在恐惧里面的、在战兢里面的、在惧怕里面的、在软弱里面的人。为甚么呢?因为有一批人说:我是属保罗的,看不起别人,这是爱保罗么?另外一批人呢?不是很爱他,保罗的口才不如亚波罗;保罗说:我也没有用高言大智。亚波罗对旧约圣经熟得不得了,那个演讲的口才,保罗大概赶不上,所以亚波罗很受欢迎哪!那彼得跑来,他是主耶稣的使徒;他最有资格,对不对?很多人就说:我们喜欢彼得。在你们聚会里面,你们喜欢人是根据甚么?资格么?口才么?保罗说他不是这样的,他只看你身上有多少基督的成份,有多少被基督工作过的钉痕!
使徒是明明列在末后的
保罗说:“我想 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今天在基督教里,使徒似乎是高一等的人(有些教会里没有使徒这个名分,却有总干事、主席,或资深牧师等名目)。他来了,教会里才能服事,某弟兄、某姊妹不能作主啊!要等使徒来了,请教了他,让他的手放到头上来,祝福之后,才能变成正规的、被按立的、被承认的属灵权柄。保罗在这里说: 神明明把我们使徒放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今天有几个使徒或大传道把自己看成定死罪的囚犯?一通电话,使徒来了,你们好好招待!你看!保罗说:我们像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今天情形和保罗当时的感受正好相反。
“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所以保罗这里说:我是使徒,但是我是最后面的。我们去读以弗所书的话: 神赐给教会的有使徒、先知、教师、传福音的。其实这里不是职位,乃是不同的恩赐。使徒这个字就是“受差遣者”,没甚么了不起。有些教会根据以弗所的话就强调使徒是排第一个的,他最大!强调者通常自称使徒;但是他忘记了,保罗在这里怎么讲?像死囚一样!明明列在末后。
你在家里面生了孩子,请问这家里面,谁最大?孩子最大!爸爸妈妈都是跑腿的。一个有爱的家庭,小的、软弱的,永远是最大最重要的,愈大愈做奴仆来服事人!
这使徒列在末后,因为他是受 神差遣、作奴仆,服事我们的主,也服事弟兄姊妹。所以弟兄姊妹在 神家里面是最大的;刚刚得救的最大,已经得救好多年的,就越来越列在末后了。我们都要照顾这个刚刚得救的,比如,今天我来了,你没跟我讲话,因着我得救很久了,我会不会受伤?不会!你今天就是对我不礼貌,我也不会受伤;如果你今天没有睬那刚得救的弟兄或姊妹,不好好照顾他,他觉得很冷落,下次就不来了。教会是生机的,公司是制度的。教会里面的次序,又跟制度里面的恰恰相反;如果你是活在制度里的话,你是要往上爬的。刚进去时,是最下面一层,有一天你希望爬到最高那层;好不容易你终于爬到了最高那层,你想想看,你还会回到最低那层去?不!你可以神气了、作王了;保罗在这里,他责备之后会觉得:糟糕了!我是不是讲得太重了?他们受伤了怎么办?保罗有父母的心,责备有时是需要的;但是责备得太过,起不来了怎么办?所以保罗在他们中间,战战兢兢。
直到如今…直到如今
保罗说:“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并且劳苦、亲手作工,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这里两次题到“直到如今”,你看保罗这个工人,他不是说:我已经被骂那么久了,到现在,我该享受享受了吧?他说: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也没有一定住处,劳苦,亲手作工,还要被人骂;人家骂我们,我们反而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劝善。然后再说,第二个直到如今。“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保罗服事是听主的旨意,讨主喜悦,他并不在乎人家的尊重。反观今天好多作工的人,自己摆上不足,反而要求别人尊重,这些人照着人天然的脾气行事,你不尊重他,他也就不理睬你了。
保罗跟别的传道人就是不一样,不论你怎样子对待他,他还是爱你,他立志要将 神的奥秘传给你。正像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明明被人钉在那里,祂却说:“父阿!
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保罗真的不在乎人怎样待他,保罗这个人就是这样。如果你仔细去读,你就发现他身上就有基督馨香之气,和主钉十字架的印记。
神豫定使我们得荣耀
在今天许多教会的信息里,可以常听到讲论基督徒地上生活的道,但是你在保罗身上所看到的,完全不是世界上的那些东西。
保罗说:“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 神的大能”。你发现有几个词,保罗不在乎“人的智慧”,“然而,在完全人中,我们也讲智慧,但不是这世上的智慧,也不是这世上有权有位将要败亡之人的智慧,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 神奥秘的智慧,就是 神在万世以前,豫定使我们得荣耀的”。这是不得了的东西,原来 神也不在乎“世上的智慧”,只在乎“ 神奥秘的智慧”,感谢主在万世以前,已经豫定了我们要得荣耀。
“如经上所记: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豫定使我们得荣耀,就是 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东西,是我们人的眼睛、耳朵、心,都没有看见、听见、想过的。这个才真是 神奥秘的智慧。我们怎样才能得着、知道呢?请看:“只有 神借着圣灵(原文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原文这灵)参透万事,就是 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这里有 神奥秘的智慧,还有 神深奥的事。今天我们不能只知道 神浅的事情,要进一步知道 神深奥的事。正如希伯来书说:你们要离开基督道理(原文是话LOGOS)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进到深奥的里面去,不能够只在表面。种子撒在土浅的石头上,发芽快,但是枯干的也快;因为它下面是石头,它没有办法进到深奥的地方去。但是,今天圣灵要带领我们进到祂话的深处。
除了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
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 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所以保罗说:“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 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 神的事”。要怎样才知道 神的事? 神的灵;怎样才知道人的事?也只有靠着人里面的灵。我们再来读11节就发现和合版少翻了一个“人”字,那“谁”字,应是“谁人”或“那一个人”。也就是说,如果不用人里面的灵的话,没有人知道人的事。
没有信主的人只有魂,没有灵,因为人的灵因着犯罪的缘故而死了。如今灵还没活过来。难道一般人不知道人的事?保罗是指甚么?保罗认不认为生、老、病、死、求学、结婚,这些是人的事?保罗认为这根本不是人的事。生老病死,在人看来,是人的事;保罗认为你真的要知道人的事,你必须先要人的灵。人的灵是用来接触 神的,你不接触 神,你根本不知道人的事。你不接触 神,就人而言,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都是人的事;事事都是人的事,但是保罗不是在讲这个,这些事不需要人的灵。人的事怎么决定?当初 神造人是照着祂的形像按着祂的样式造的,所以人应该彰显祂的形像;流露祂的性情。人的事乃是向着 神、彰显 神的,这是祂造人的目的。
人堕落以后,只想自己,以己为中心,都是我、我、我;甚至连约伯那样完全正直,敬畏 神的人,在约伯记里,数数看,有多少的“我”?他用了53次来申诉所受的误会或冷落,103次述说自己的善行,在二十九章,他欣赏自己几乎到着迷的地步。反之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下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脸皮因耶和华向他说话就发了光。但约伯却看上了自己,看重人对他的评价。他的问题不是罪,乃是己。他充满无罪、正直、清洁、敬畏 神,却不是充满 神!所以 神让撒但对付他,让他学一个极深的功课;到了后来他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到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我们这个人如果不受过对付,就是以自己为中心,所关心的事,也不外是我们肉体上、思想上、魂里面的事而已,这些是不是 神最关心的?我们再慢慢来探讨一下,人的事,除了人的灵,没有人知道。那么,甚么是 神心目中人的事?刚才说: 神奥秘的智慧,就是: 神在万世以前,豫定我们得荣耀的,“豫定人要得荣耀”,这就是 神心目中人的事。
模成 神儿子的模样
罗马书里说:“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效法”(4832)又可译为“一同模成”。今天 神对耶稣有没有问题?祂受浸以后,天开了;圣灵像鸽子降在祂身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登山变像的时候,天上又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祂。 神对祂的儿子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现在 神有一个心愿:祂要借着祂的儿子,预先定下我们这些祂所知道的人,要一同模成祂儿子的形像,使祂的儿子在许多弟兄之中作长子;祂作长子,我们都是祂的兄弟,祂是老大!我们要配得上祂,我们需要被祂变化更新;你知不知道“人的事”最主要的就是要将 神的荣耀彰显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祂的众子。所以说,豫定我们要得荣耀。“一同模成”这字在新约里只用过两次,另一次用在腓立比书里:“他要按着那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这里的“相似”就是“一同模成”。所以这模成的范围是由里到外,将来连我们复活的身体也要像祂荣耀的身体。
希伯来书也说:“…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所以我们今天作人,必须先知道人的事是甚么?能够跟主耶稣一起进到荣耀里面去,使祂所受的苦难得以完全,这才是“人的事”。
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
希伯来书说:“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现在有一些人, 神不以这些人为耻, 神说:我就是他们的 神。是那些人的 神?就是在盼望、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的,这些人就是在天上的;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羡慕,所以 神就不以他们为耻, 神就称为孙弟兄的 神、侯姊妹的 神、李弟兄的 神;祂不以为耻,因为我们现在是盼望羡慕这个家乡。我们活在这里,吃饭、结婚、工作、生孩子,这是我们的事?还是:主啊!我要回到那个家乡去!这才是我的事。如果活在世上,只是吃饭、结婚、生孩子、赚钱;世界上的人都是这个样子啊!我们跟世界的人有甚么不一样? 神是不是这些人的 神?不! 神是某一些人的 神。他们羡慕一个属天的家乡,他们终必要回到那个家乡去! 神说:我就是这些人的 神。你知道这“人的事”是甚么了?
有活泼的盼望
我们再来看彼得前书:“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我们今天重生了),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原来 神重生了我们,要我们这些人从今以后眼光不一样;我们没有重生以前,是在世界上生老病死,在世界上希望扬名声、显父母,作一个出人头地的人;但是现在祂重生了我们,给我们有一个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那个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我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所以我们这些人现在所追求的不是属地的,而是属天的;我们现在在地上不再是亚伯拉罕属地的子孙,只在地上赚好多的钱。犹太人很能干,很有办法,人不多,但是钱赚得多。中国人也出名了,中国人叫作东方的犹太人,也很会赚。但如今我们是 神的人了,我们今天是属天的人,是亚伯拉罕属天的子孙。我们是星星,不是海边的沙。你知不知道, 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甚么?这些东西全是天上的东西。
再来看彼前:“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原文这里没有“灵”字,应当把这个“灵”字划掉。所以,今天我们所盼望的是甚么?我们没有见过耶稣,也没有梦见祂过,但是因为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我们得着信心的果效,你信祂,有一个结果,就是“魂的救恩”。我们以前的魂贪爱世界爱得不得了,或者爱名,或者爱利。现在,我舍弃一切,我爱祂!我单单爱属天的东西。我说: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我爱祂!我只要听到祂的名,心就喜乐。
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
世人的事,主耶稣要不要我们耽心呢?祂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么、喝甚么。为身体忧虑,穿甚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天上的飞鸟,野地里的百合花,祂都会照顾;你,是祂的儿子,是祂的女儿,祂照不照顾?有那一个人拿石头当成饼,拿蛇当鱼给他的儿女?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
父 神把圣灵给我们,先让我们里面的灵活过来。然后让祂的圣灵住到我们里面。因为圣灵像鸽子一样,要降下来,祂可以降在耶稣的身上;祂可不可以降在死尸的身上?不能!挪亚在方舟里,水淹灭了全世界,后来他放出了一只乌鸦,乌鸦放出去了回来没有?牠有没有地方落脚?水面上好多尸首,牠无所谓,牠可以落脚,牠不需要回来。鸽子放出去了,鸽子回不回来?回来!因为水面上都是尸首,鸽子没有办法落在那里;鸽子代表圣灵。第二次放出鸽子的时候,鸽子带回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代表死而复活的东西。鸽子可以落在死而复活新造的橄榄树上。圣灵能够落在甚么地方?人的灵里面。我们这个人现在还没死,街上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没有死;但是 神看他们都是死的,我们本来也是: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见。 神使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我们跟街上的人有甚么不一样?就是在我们身上,有 神的灵, 神把我们的灵复活过来,然后圣灵像鸽子一样降下来;所以罗马书才说:“圣灵与我们的心(原文是灵,圣灵与我们的灵:圣灵是个大写的灵,我们的灵,是小写的灵;圣灵是 神的灵,我们的灵是人的灵)同证我们是 神的儿女”。
加拉太书说:“你们既为儿子, 神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所以我们一得救, 神儿子的灵,就进到我们里面来;因为在我们里面, 神已经造了一个能接受圣灵的功能。当主耶稣复活以后,对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人就得着那个灵。所以今天只要心里相信,口里承认,就必得救,因为人的灵一活过来, 神的灵立刻就住进来。证明我们是 神的儿女。证明一定要两个;所以圣灵和我们的灵是证明。
魂的救恩
刚才读彼得前书:“我们虽然没有看见祂,却是爱祂,并且因信,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得着信心的果效,就是魂的救恩”。是不是信一次就彀了?不,是要一直的相信,果效就是我们“魂的救恩”。今天我们灵已经得救了,魂还在得救的过程里面,身体还没有得赎。保罗说: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彼得也说:趁我还在这帐棚的时候。这个帐棚,年纪大了,牙齿松动了,眼睛开始长白内障、青光眼了,头发开始掉了;样样东西都不成了。现在万物都一同叹息;环境污染了,鸟也在叹息啊!牠要找个干净的地方都不容易;鱼也在叹息啊,河里面的水污染,让牠很难活。万物都一同叹息;植物叹不叹息?本来可以活好几年的,是长青的,现在很容易枯了。因为空气不一样,样样都不一样了。所以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盼望等候 神的众子显出来。就是我们现在要被圣灵变化更新(魂的更新:被主作),模成 神儿子的模样。到那时候,天地要更新,受造之物也就可以脱离败坏的辖制了(见。
哥林多后书:“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这个曾是过去,祂怎么叫我们脱离极大的死亡?祂叫我们的灵活过来,祂的灵住到我们里面;一旦你有这个经历,我们就已经脱离极大的死亡。祂曾经救我们,是祂死在十字架上的功效,才把我们救了出来。然后下面讲“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有时候我问弟兄姊妹:弟兄,你得救了吗?得救了!我说:你真的得救了吗?我再多问一下,他们就不清楚了。你真的得救了吗?说我已经得救了,没错,但我还在得救的过程里面,我将来还会再得一次救啊!这里有三层的得救,这一节圣经里面,就题到三个得救:一个是指灵的得救,一个是指魂的得救,一个是指身体的得救。所以基督徒的得救,是从过去到将来,从得救到得救;基督徒得荣也是荣上加荣。我们得着了生命,还要得着更丰富的生命。我们得着了恩典,还要恩上加恩。这才是基督徒的生命;我们要一直不断地得救。
神的软弱, 神的愚拙
再回到林前:“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 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 神的事”。你要知道 神的事吗?你怎么样知道? 靠 神的灵。甚么是 神的事呢?“因 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 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神愚拙吗? 神软弱吗?你有没有想过 神会软弱? 神是愚拙?你说 神怎么会愚拙?但这里说 神的愚拙都比人的聪明还要聪明, 神的软弱比人的强壮还强壮。所以你就知道, 神做事情跟我们不一样。 神不是拣选世界上强壮的、智慧的, 神乃是选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被厌恶的、无有的。 神今天找一批人来,变成主耶稣的兄弟,跟祂一同进荣耀里面。如果你来挑,那一定是挑聪明才智的,挑那最好的;但 神不是这样。“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他坐在至
高之处,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神观看我们,祂谦卑,祂坐在至高之处,祂要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祂是从灰尘里把我们选来,从粪堆里把我们带来。要是我们的话,我们会到粪堆里面去找 神的众子,耶稣的弟兄吗?
祂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在拿撒勒住了二十八年(祂诞生下来,前两年逃到埃及),拿撒勒大概就像是个粪堆一样;祂居然住在那里二十八年,仍然满有喜乐。请问,祂的喜乐在那里?是因为祂的环境很美吗?主耶稣住的房子有你我家的这个地板吗?没有!有我们家的抽水马桶吗?没有!如果叫我们去住,我们都住不下去啊!如果我有能力的话,绝不住在那里,我有能力的话,我要不要改善?你看主耶稣有能力,但祂有没有把拿撒勒变成模范村,让全世界到祂那里来学习?祂有能力,而不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种人是世界上找不到的。为甚么祂不做?因为祂情愿愚拙、情愿软弱、让人看不起祂。祂被钉在十字架上,被人戏弄,说:“你若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罢!”祂不能跳下十架救自己,这就是 神的软弱;祂死在人以为耻的十字架上,这就是 神的愚拙!原来父 神没叫祂做,祂就不敢做。如果祂自己做,那叫任意妄为。今天我们犯罪,好些是看得见的罪,但还有两种不明显的罪。大卫祷告说:求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罪;求你拦阻我不犯“任意妄为”的罪。我们很多时候是任意妄为;我们常常自己想做甚么,才把弟兄姊妹找来,祷告祷告求主成就,不管 神有没有应允,按着己意就做了。那个源头其实是“我”,是“己”;祷告了好一阵子,就自我安慰觉得那是主的意思。
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保罗要看的,乃是基督,和祂钉十字架,我们到底死的多不多?要看我们身上是不是常常带着软弱?真正认识 神的人,是认识软弱的能力, 神不能让你太强。就像我们的 神,祂要看我们的时候,祂还自己谦卑;祂不谦卑,那祂就不会离开祂荣耀的天庭,跑到灰尘跟粪堆之中,把你我找来。找到了,就“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谁是本国的王子?就是耶稣。所以以弗所书保罗说:“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歌罗西书说:“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 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 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这就是人应该注意的“人的事”;这也是 神要我们做的事情。 神现在要得着的,就是得着这批已经死了的人;借着他们(教会),要让空中执政、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得知 神百般的智慧:就是从粪堆里面把我们这些人找来归祂,要让你我知道,这些人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从这些人身上,你看到基督扩大了;主耶稣将要带着众子,进到荣耀里面去了。
住在地上的人,祸哉!祸哉!祸哉!
仇敌魔鬼今天像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我们会不会被牠吃掉?如果你住在天上?牠到不到得了你那里?牠要吞吃的,是住在地上的人。
你读启示录的话:住在地上的人,祸哉!祸哉!祸哉!这个词组:“住在地上的人”,根据编号圣经,你去查“住”(2730)字的汇编部份,这字用过44次,是动词,当你读到启示录对这字的用法时,你很容易发现“住在地上的人”这词组,在启示录里面共出现了12次;只有一次,是积极的说:住在地上的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其余11次“住在地上的人”,都是消极的。今天我们这批人是不是住在地上的?我举一个例子,启示录有一个对比:“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 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原文作魂,无灵字),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那些“住在地上的人”,有一天要被主审判,这些在祭坛底下的殉道者,是被“住在地上的人”所杀的。请问,历史上第一个殉道者是谁?是亚伯,被该隐杀的,该隐就是那个“住在地上的人”;他不是属天的。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伸流血的冤,要到几时呢?该隐是“住在地上的人”。
我是住在美国的,我是住在上海的,我是住在台湾的;都不对!我们是住在天上的;如果我是住在地上的话,小心哦!祸哉!祸哉!祸哉! 神有一天审判我。我们是虽然在地却是在天,在地如同在天。主耶稣道成肉身,住在地上三十三年半;祂是从天降下却仍旧在天的。“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主耶稣身子在地上做了很多事情,但是祂完全接受天的控制,住在天上。
“你们住在地上的民,祸哉!祸哉!祸哉!”
“兽就开口向 神说亵渎的话,亵渎 神的名,并他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
那兽是后来的敌基督,三年半大灾难时,那个兽要咒诅那些人?亵渎 神的名,和祂的帐幕;谁是 神的帐幕? 神的帐幕在人间。主耶稣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那个“住”原文是“支搭帐幕”,祂住在我们中间,我们是祂的帐幕,现在 神可以住在我们里面。“岂不知你们是 神的殿, 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这兽要亵渎 神,并祂的帐幕以及(原文没有“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加上“以及”就变成 神的帐幕跟那些住在天上的,不是同一批;没有“以及”, 神的帐幕就是那些住在天上的人。今天你是不是 神的帐幕?你是的话,你就是那些住在天上的人。然后说:“又任凭他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也把权柄赐给他,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凡住在地上的人,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被这兽胜过的圣徒,都是住在地上的。第八节有“住在地上的”,第七节有“住在天上的”,所以在这里有个对比;那些“住在天上的”人,就是 神的帐幕;那些“住在地上的”,就是名字不在生命册上的人,他们都拜兽去了。你看,在 神心目之中,祂所得着的人,应该是甚样的人?是住在天上的。人不是造一个两千三百万的教堂给大家看看? 神根本不看这些东西:至高的 神,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你能干得很,你很会募款, 神就住你这个殿?你说:我是奉主的名。主可能说:我不认识你!
天上的喜乐
路加福音记载主差遣七十人出去,完成了工作回来告诉主耶稣:“主阿,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耶稣对他们说:…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作工顺利,心中喜乐,也是人的事情。但是应该高兴的,不是你做了一件事情把撒但战败了;你应该高兴的是,你现在的名记录在天上。今天多少基督徒注重的是工作的成效,而轻看在天上的喜乐。主耶稣在这里纠正门徒:赶了鬼以后高兴也可以;但是更重要的是:你们要为你的名录在天上而高兴。主啊!感谢你!我已经名录在天上了,你愿意,我就带几个人,让他们的名录在天上,主!我这一生就够了。你愿意用我,你就用我;你不愿意用我,就把我放在一边(诗歌说:或是不用放一边)。我不求人的荣耀,只要你喜欢就好。
路加福音十五章里面讲到: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那一块钱(就是一个罪人),被圣灵找着了,在 神的使者面前(在天上)也是这样为他欢喜。浪子回来,在父家里吃喝快乐,好高兴哦!我们要抓住 神的看法,以天上的喜乐为喜乐。被 神得着的人都是天上的人;“你们要小心,不要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父的面”。这些小子的使者不是等他死后才上天,因着他们自卑,常祷告倚靠主,他们的使者现今就常在天上见主面。
从 神来的灵
在主耶稣三年半的服事里,祂常带门徒登山。登山宝训,登山变像在山上,五饼二鱼亦在山上。第一次的登山讲登山宝训,第一个福就是“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一节的翻译太中国化,盖住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贫穷”这个字在又译成“讨饭”。那个讨饭的拉撒路,天天讨饭,最后讨到了亚伯拉罕的怀里。你在灵里若像一个讨饭的人,天天求那灵,那你是有福的,至终天国就是你的了。
我们不好,尚且知道拿饼给儿女,何况我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把更好更多的圣灵给我们么?在现今的世代里,有没有人是在追求圣灵,求灵像讨饭一样?主啊!你要多给我灵!不是要你多给我观众,不是要你多给我金钱;你要多给我灵。你记得以利沙怎么对以利亚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的感动我”。以利亚行了八个神迹,以利沙就行了十六个神迹。加倍的灵,这正是现今的世代所需要的。
我们再来看林前二章:“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 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 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刚才说人的事,现在甚么是“我们的事”?歌罗西书说:“因为 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他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在地上有各样执政掌权的,祂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 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就是 神本性里一切的丰富,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我们借着圣灵得着基督,就得着了万有,得着了祂里面的丰盛。
哥林多人他们要的是甚么?有的要保罗、有的要矶法、也有的要亚波罗。保罗对他们怎么说:“所以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因为万有全是你们的”。万有是包括所有的东西,哥林多前书三章更清楚地解释这万有是甚么:“或保罗、或亚波罗,或矶法”他们全是你们的。万有是不是你们的?因为我们的主是所有执政掌权者的元首;不是美国总统,也不是中国主席。 神可以调动万有; 神才是真正元首啊!“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弟兄姊妹,你知不知道我们今天究竟有多丰富?世界是你们的,生是你们的,死也是你们的。在基督里,你们都可以掌握这些,这是何等奥秘?保罗是你们的,矶法是你们的;现在是你们的,将来是你们的,只要你进到基督里面去,这些都是你们的。今天有多少教会真正明白了这真理?
林前又说:“并且你们是属(原文无“属”字)基督的,基督又是 神的”。基督是 神的,你们是基督的,所以你们也是 神的。弟兄姊妹,你们知不知道?我们今天虽然是卑贱的、软弱的、被人厌弃的、无有的,但我们今天得着基督,就得着万有。不要因为别人钱多、地位高,觉得他有甚么了不起,他那些东西都不是真的;物质上来讲是真的,保罗一进到灵里,就看穿它是粪土,是有损的。只有属灵的才是真的。正如林前所说:“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属血气的人就是属魂的人,他们的直觉没有恢复,灵没有醒过来,很少运用良心,虽也有一点点直觉,但不敏锐,所以他们不能领会 神灵的事情,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主啊!“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
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
“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他。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这个“心”是“心思”(MIND)。你知不知道主耶稣的思想?知不知道祂所想的是甚么?腓立比书也题到:“当以基督的心为心”,那个“心”是另一个字beDISPOSED亦可译为心思,字根是心志,包括人的思想,悟性,甚至全人的性情与气质。主耶稣的心思、气质、性情是怎样的,我们的心思、气质、性情也就要怎样;心思是魂主要的部份,心思需要被更新,这就是魂的变化。世人心思受世界的灵所影响,我们的心思却受 神的灵所影响,被 神的灵所充满,就能够认识属灵的事情;把世界上事情的真相看得透透的,这样,我们就有主的心思。谁能够去教导祂?谁能够去教导基督呢?我们现在是有基督的心思了!
我们一定要有耶稣基督的心思,要有祂的那个想法,不能用世人的想法;世界的灵,要我们在世上,抓啊!赚啊!去得着世界,世界逼得我们这个样子。但是主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原文是魂),有甚么益处呢?”,所以主耶稣的话,跟世界的话,那个灵不一样。
再看约翰福音:“犹太人因为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就私下议论他,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么?他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么?他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这些犹太人说:奇怪了!他怎么说他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物、面包呢?不对啊!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你看这些人认不认识我们的主?他们从外面认识,他们有人的智慧;却没有 神的灵和人的灵,能不能够认识主耶稣是 神的儿子?当彼得认出我们的主,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的时候,主耶稣对彼得说这不是从血肉指示你的,乃是天父指示的;这就是:“属血气的人,不领会 神灵的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今天你认识耶稣,如果从血气的眼光看的话,就像这些犹太人一样,完全不懂主耶稣的话。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
我们读了诗就知道: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祂要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所有发生的事。以赛亚书也说:“谁曾用手心量诸水,用手虎口量苍天,用升斗盛大地的尘土”。手心是那里?你向上张开手来,这个地方叫手心;如果我现在倒一点水在我的手心上,我能够盛多少水?没多少。谁曾用手心量诸水?全世界所有的水, 神曾经把它放在手心上,所有的水在 神手心都是可以量的。谁曾用手虎口量苍天?虎口是甚么地方?就是姆指跟食指两指之间;我们能有效的用这个虎口量量小妹妹的身高?苍天有多大? 神曾用祂的虎口来量!升斗是用来量米的;但祂的升斗曾把大地所有的尘土都拿起来量。谁曾用秤称山岭,用天平平冈陵?人不能,但祂凡事都能够,而且曾经做过。
以赛亚书又说:“谁曾测度耶和华的心?(小字:或作谁曾指示耶和华的灵),或作他的谋士指教他呢?他与谁商议?谁教导他?谁将公平的路指示他,又将知识教训他?将通达的道指教他呢?看哪!万民都像水桶的一滴(现在全世界的人放在 神的水桶里面,只不过像水桶里的一滴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尘;他举起众海岛,好像极微之物。利巴嫩的树林不彀当柴烧,其中的走兽也不彀作燔祭。万民在他面前好像虚无,被他看为不及虚无,乃为虚空。你们究竟将谁比 神,用甚么形像与 神比较呢?”你不可能指示耶和华的灵,只能顺着耶和华的灵;所以保
罗说:凡被 神的灵引导的,就是 神的儿子。你今天如果要在这个世界上,追求万有,得着万有,你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性命,有甚么益处呢?你还能够拿甚么换性命(性命就是魂)?所以,我们的魂要放在基督里。如果放在基督里面,你就住在天上,你就成为祂天上的帐幕;你今天进到 神话语的丰富里去,你就进到 神的灵丰富里,你就得着万有。我们得着基督,就得着万有,就得着保罗,就得着矶法。今天你读了保罗的书信,你就得着保罗。读了彼得的书信,你就得着彼得。
希伯来书说到:“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摸的山…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 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所以,无论你在那里,你天天可以跟保罗有来往、跟彼得有来往、跟大卫有来往、跟摩西有来往。你今天读圣经要读到有天上的交通才成。
“如经上所记: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弟兄姊妹! 神为我们预备的是甚么?以上所交通的,只不过是从哥林多前书第二章里面,让我们稍微看见 神为我们所预备的。愿我们从祂身上得着更多的丰富!──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认识 神是安置者,祂要将永生安置在人里。
2. 不仅 神要进到人里,人也要进到祂里面。用新约的话说就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我们又在基督里面 Christ in us and we in Christ, 光有外面的带领是不彀的。
3. 人是器皿,基督在人里作光,作膏,祂要占领我们全人。
4. 不仅如此,祂还要从人里面彰显流露出来,所以人要破碎,让 神出来。
5. 是话的 神亦要以话进到人里。人作为器皿装 神,更需要被 神扩大。
6. 神的话不仅带来更高的道德,祂的话,亦是灵亦是生命。 神话的丰富,非人所能穷尽, 神赐灵又是无限,所以越被 神的话与 神的灵充满者,越知自己的不足,越有听的耳朵,越灵里贫穷,看别人比自己强。
查 经 方 法
1. 查字典知 神2316的意思,还要引圣经证明 神是安置者。
2. 对代号 U 1519 要有深入的认识。 比较约翰1:12:“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 原文有:,就是“信入”祂名的人。 所以我们不仅仅是相信,信还是一个过程。
3. 查5242这字,注意和合版有四个不同的翻译。
神是安置者
请翻到编号圣经字典部份查编号2316,“神”;这字在新约圣经共享过1313次,和合版1299次翻成“神”;翻成“主”、“祂”、“我”、“非凡”各一次;加起来
就是1303次,很可能和合版有10次没有翻出来。字典部份2316中文的数据到此为止,上面一行英文字义有个﹡,表示这字是字根。这字发音是Theos,英文“神学”是Theology ,就是从这个字来的。这个字的对等译字,是PLACer, 旁边括号里是 GOD 就是“神”,PLACer 是甚么?就是“安置者”,或放东西的人。我把茶杯放在桌上,我就是那放茶杯者。所以按原文字面来看, 神是个安置者,我们得去体会为甚么 神是安置者?用圣经来解答,:“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 撒迦利:“铺张诸天,建立地基,造人里面之灵的耶和华说”。这里好像告诉我们,诸天是为着地,地是为着人,而人最重要的,就是人里面的灵。将这两节圣经合起来看,我们就看到 神第一件事就是将永生安置在人里面。永生是甚么?永生就是灵,就是耶稣基督;祂把祂自己放到我们里面来。
:“耶和华 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你看 神多会安置,祂造好了人,就将人安置在喜乐(伊甸是DELIGHT的意思)的园中。
我是他们进入的 神,他们是我进入的子民
:“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原文是“入”)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 神(原文是“我是他们进入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原文是“他们是我进入的子民”)”。我从小就会背这节圣经,特别喜欢“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一直觉得文句与意义都是那么的优美,读了编号圣经,查过“U 1519”所代表的编号与意义后,才大开眼界。“我是他们进入的 神,他们是我进入的子民”。原来我们与 神的关系不只是外面的,更是里面的。
祂是以色列的 神,曾亲自用大能的手将他们从埃及领出,用云柱、火柱给他们开路照明(见,14,16,20-22;14:19-20);又如鹰将他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祂(见;又抚养他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见;四十年 神常与他们同在,故此他们一无所缺(见,“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这样 神独自引导他,并无外邦 神与他同在。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得吃田间的土产,又使他从盘石中咂蜜,从坚石中吸油,也吃牛的奶,羊的奶,羊羔的脂油,巴珊所出的公绵羊,和山羊,与上好的麦子,也喝葡萄汁酿的酒”。
基督徒今天的祷告,岂不全是朝着这个方向么?有一首大家喜欢的诗歌,也是我一直很喜欢的:
亲爱主,握我手,使稳步,向前走,
敌虽吼,友虽疏,不惊忧。
经风波,历黑暗,得稳妥,入光明;
握我手,亲爱主,向前走。
涉长途,多艰困,亲爱主,愿你近;
你保守,你扶助,不退后!
听我求,常引导,加我力,免跌倒;
握我手,亲爱主,向前走!
这不是我们所盼所祈的么?读了上面耶和华怎样亲自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许多的经节,这首诗歌的话,岂非完全应验了么?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丰富的应验经历么?许多人岂不是一直在如此祈求么?但看看圣经怎么说:“但耶书仑(原文是亲爱正直者,指以色列)渐渐肥胖、粗壮,光润、踢跳奔跑,便离弃造他的 神,轻看救他的盘石”。 神是如此亲密体贴的引导。以色列人却离弃祂。希伯来书说:“不像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他们不恒心守我的约…”。弟兄姊妹,拉着手有用么?主说:拉着,就像我拉着以色列的手一样,也行不通!为甚么呢?主说: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和合版的译者和今天许多基督徒对甚么是新约,似乎还体会不够,所以下才译为“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耶和华岂非已作过以色列的 神,以色列岂非已作过祂的子民么?外面的“作”(手牵手)已经证明行不通
, 神才要另立新约,从外面进到里面。“祂是(原文)我们进入(原文)的 神,我们是(原文)祂进入(原文)的子民”。祂要以祂的所是进入我们,我们也要进入祂的所是,这才是新约!
宝贝藏在瓦器里
保罗说:“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 神,不是出于我们”。这里我们是一个瓦器,里面有一个宝贝。里面的宝贝是甚么呢?根据前文,就是那曾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 神、如今已经照在我们心里。这照在我们心里的 神荣耀之光,就是主耶稣。因为祂是生命的光,是真光。
从另一角度来形容:有一个女人打破玉瓶,将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浇在耶稣头上。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可爱,像个玉瓶一样。要不要打碎?舍不得打碎。那么可爱的玉瓶,怎么舍得打碎?但是你如果打碎的话,那里面的真哪哒香膏,就是我们的主,就要发出香气来,全个屋子都要闻到祂的香气。
不管我们是瓦器还是玊瓶, 神先要进到我们里面来,才能变化我们,更新我们。刚才读希伯来书,主说:“我是他们进入的 神,他们是我进入的子民”原文)。主就是那宝贝: 神荣耀之光。主又是那玉瓶里面的真哪哒香膏, 神要进入我们。
旧约有一个故事,你知道耶利米曾经放甚么到瓦器里?耶路撒冷快要沦陷了,兵荒马乱的时候,但 神告诉耶利米说:你用十七舍客勒的银子去买一块地,然后把地契放在瓦器里(见。在灵意上根据诗:“你求我(受膏的子求父),我就将列国赐你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那个地契,就是全地的地契。那地契也就是启示录里面,没有人能够打开的那个书卷。那时约翰都已经哭了,最后天使告诉他,被杀的羔羊可以打开书卷,只有祂能够揭开那些印,这书卷就是全地的地契;就是耶利米放在瓦器里面的,将来复国的时候,拿出来,就证明这块地是主的。 神将来要收复祂的失土,要把全地收复回来。那个时候“耶和华我们的 神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就应验了。今天 神的名在全地,有没有何其美? 神的名在各国,能不能够说祂已经占有了这块地?还没有!我们祷告主,知道有一天这要应验,但在属灵上,祂先要在我们里面收复失土,本来我们被罪恶、世界和己霸占,现在祂自己进来收复失土。我们要看到: 神所造的, 神所做的,还有 神的自己,都是那么大。今天在祂所造的人里,祂要把祂自己放进来作真光,作恩膏,祂要完全占有我们,我们就是祂所耕种的田地,宝不宝贝呢?
神与人的光景
约翰福音一开始就说:太初有道。这个道就是话,是跟 神同在的。话就是 神,表示 神需要发表;我不说话,你不知道我是谁,只认得我的样子;我说话了,你现在开始认得我了;旧约、新约就是 神向人说话了,人才开始认识祂。旧约跟新约中间有四百年, 神没有说过话!后来主耶稣来了, 神的话又来了;主耶稣出来受浸以后,看哪!天开了;这以前天是关起来的,耶和华是天上的 神,是 神,天上那个帝,不是天地的主;你愿意你的 神是 神呢?还是天地的主?中国古书里面,我们用 神这个词,是上面的皇帝;历朝历代那些皇帝,他们说:他们是天子。其实 神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耶稣;但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说:我是天的儿子。这都是为着要统治天下,骗老百姓的;真正天的儿子是耶稣。今天我们的 神不是 神,是天上、地上的 神;你读历代志末了, 神变成天上的 神;然后,波斯王古列说: 神已经将列国都赐给我啦!因为 神的选民以色列人失败了;祂就退回去,作天上的 神, 神在地上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祂就退回去了。
以利的时代,以色列人光景与约柜的名(见证的柜)不符,抬出约柜来与非利士人争战,结果约柜反而被掳到非利士人那里去了, 神怎能是地上的 神?约柜被掳了怎么办?谁去保护约柜?祂自己会保护,祂让非利士人都生痔疮,他们说:不成!不成!这个约柜在这里,我们这下都死光了,让它回去吧!让它回去吧!我们的 神自己会保护,不需要我们去保护祂。祂是我们的 神,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祂是那么大,祂能够保护自己。后来大卫要去把约柜迎接回来,回来的时候,因为用车子去接,牛失前蹄,乌撒用手去扶它,乌撒立刻就死了;他不敢把约柜带回来,就留在俄别以东家里。几个月以后, 神大大的祝福俄别以东,大卫就去把它迎接回来;这一次他没有用车,是抬回来的。根据摩西所说,约柜是要祭司抬的,不能用车子。你违背 神的方法,就迎不回来。我们的光景要对,还得按着山上的样式, 神才会与我们同在。
人要破碎
今天,祂进到我们里面来,不管我们是玉瓶,还是瓦器,我们里面所盛的,都是了不起的东西;我们需要破碎,祂才能够出来;倪柝声弟兄写了一本书叫“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人以魂为代表,因为人最显著的就是魂。当雅各带着一家七十个人下埃及的时候,读旧约圣经原文是七十个“魂”,不是七十个人。人外面看起来都差不多,两个眼睛,鼻子,嘴巴,两个耳朵,但是里面的魂不一样;所以圣经说:人要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主。比较和 , 舍己就是丧掉“生命”,原文“生命”就是“魂”;所以“舍己”就是“舍魂”。己不向着 神,己限制 神,所以己要舍去, 神的灵才能出来。
太初有话,话与 神同在,话就是 神。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今天主留下祂的话给我们。就是叫我们借着话来亲近祂,并且在祂的光中得以见光,得着生命之光。所以今天我们打开圣经来亲近主,说:主啊!感谢你!我们又见面了。每次来摸祂的话,就是来摸祂。请问祂能不能够被我们摸透?假设你能够活一百年,一百年内,你能不能把 神的话摸透?
罗马书九章说到人都是 神的器皿。或是瓦器,或是玉瓶,其目的就是装 神。这个器皿有多大?假设我像杯子那么大,全部装满也就是一杯。你这器皿又有多大?你我可能都差不多。
装 神话的器皿
近五百年来,从1517年马丁路得改教到现在,也出过不少属灵的伟人,他们所留给我们的,是他们在 神话语上所得的启示与亮光,他们看到 神原始的旨意,知道 神的心跳,他们是大的器皿。请问他们加起来有多大?但是圣经比他们加起来更大。
宋尚节说:解经倪柝声。在中国人里面,解释圣经还很少人被公认超过倪柝声。有人不喜欢倪柝声,但你不能不承认,中国圣徒能够对西方世界,让西方人都得着帮助的,第一个就是他。在美国基督徒英文书店里,买倪柝声的东西一定买得到,买王明道的,就很不容易。有王弟兄的英文传记,小小一本。西方的基督徒很多人都知道王明道;你题WATCHMAN NEE,更多人知道,不少人读过他的书。
中国那么多的传道人,今天加起来,他们是多大的水池?这本圣经,前辈们读尽了吗?你去查倪柝声全集,他没有讲过“俄巴底亚书一”;有一本很重要的书“路得记”也没有讲过。陈希曾弟兄讲路得记许多次,每一次都要讲十几个录音带;他有一本路得记剪影,名为“与基督联合”。路得记实在是非常丰富。陈希曾弟兄把路得记拿来跟以弗所书相比。你看,如果你不认识路得记,恐怕以弗所书你还不够认识哦!如果你认为你懂以弗所书,你有没有好好去读路得记?恐怕你以弗所书也不是那么通哦!今天有人真的花时间去读圣经哦!所以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弟兄姊妹,有多少啊?实在是很少很少,少得可怜!
我们提到,保罗有很多的启示;新约圣经27卷中,他写了13卷,差不多一半,但保罗还是有很多他不知道的。保罗不知道最后有七个号,保罗没有写一本书,把但以理打开来,你需要启示录才把它打开。圣经是那么丰富,我们所知道的还不如倪柝声;但是我听说有一位弟兄这样说: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够超过倪柝声弟兄,是我们的羞耻。他并没有说他超过了倪柝声,他说:如果我们今天不能超过倪柝声弟兄,是我们的羞耻。倪柝声过去了,三十年来,为甚么他的著作到今天一再被译为多种的外文(据说有18种之多)。因为他不是讲时事,他祇讲圣经。他把圣经主要的真理分解出来。人虽然过去了,他所讲的却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他在中国讲的,拿到外国去,只要翻成外文,照样,人家觉得宝贝。
神的话更超过道德
我见过王明道弟兄,跟他交通过好几次,宋尚节称赞王明道,说:生活王明道。他是最正派的。他送我“王明道治家格言”,王明道的“小字铭”。有一次他讲道说,现在上海的女人不得了啦!她们连胳臂都露出来啦!是真的!你看王明道全集,应该还查得到;这一段话翻成英文,不要说拿到外国,今天我们看到都笑了;因为你是在讲生活、讲道德。道德是有时代性的,但 神的话更超过道德。传道人在台上讲,但生活最重要,最接近你的人,最知道你。人的教养,许多的宗教都可以提升人的生活道德。基督徒生活道德,是生命流露的见证,不仅是道德的,更是属天的。 神的话使人活出基督,使人更属天。
你如果能够把 神话里的丰富留下来,如果主不回来,书还是有价值。有不少介绍属灵古典的书,陈希曾弟兄有一本“属灵古典名著评介”,把这几百年里面最好的,有关于讲创世记、出埃及记等等的书介绍出来,很多都是英文的,也有些是德文的。有人说罗马书最好的讲解是德文的,我不会德文怎么读?得把它翻成中文,我才有资格读。今天 神的丰富多得不得了;今天我们要抓住 神的丰富,就是这本圣经。
器皿要扩大
你说:我这个杯子就那么大,已经装得差不多了,我还能装多少?难道先把这个杯子里的东西倒掉再装新的?倒掉也很可惜,这是我过去几十年来所积蓄的。弟兄姊妹,你不需要倒掉,但是你需要装更多进来;怎么办?请你给我更大的器皿,如果把我的杯子换成大碗,这杯水倒进去以后,我还能够再盛。我听道、我看书、看圣经,可以接受更多。需要进到 神的丰富里面去,最主要的是人要扩大!愿意弟兄姊妹都能够借着查读编号圣经得着更多。当我们都得着了,把这个大碗都装满了,是不是就够了?我们只不过大碗这么大,还有浴缸啊!许多属灵的前辈们不是大浴缸吗?但大浴缸还不如一个大水库啊!大水库又不如汪海大海。圣经比海更大,但愿借着 神的灵和编号圣经,我们可以进到主丰富里去。主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
使用编号圣经的第一步,就是把我们认为很熟的圣经,你们中间有人已读过上百遍的,认为已懂的的圣经,藉编号圣经,让我们看到:原来还有很多不懂。我们这个杯子要换大;不是叫我们骄傲,不是去作造反派。我听说曾有人去上了某弟兄几个月的课回去,对当地的老弟兄不敬:你们懂甚么?可能没这么讲,但你那个行动,让老人家不舒服,就觉得你成了造反派。求主怜悯我们!你越进到宝山里面去,越知道自己的贫穷,真是登泰山而小天下呀!
圣灵与圣经
保罗说:“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甚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爱 神,这人乃是 神所知道的”。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自满,以为已懂这一节、这一段、这一篇了。就算我们看出一点亮光来,就像我们读一般;不要以为这就是最高的体会; 神有一天开我们的眼睛,我们觉得:哇!原来我们以前懂的还不够!如果有这个态度,就是灵里贫穷。主啊!求你给我更多圣灵,因为只有属灵的人看透万事,包括读圣经,读圣经是万事之一;你可以拿神学博士,但不一定被开启,不一定摸到灵里的意思;你很谦卑,愿 神的灵充满你们,像一个穷叫化子,你说:主啊!求你给我更多圣灵来读你的圣经。圣经的本质就是灵,现在圣灵来了,这两个一碰,就通;收音机的声音怎么出来?当它的频率,和空中的频率对上时,声音就出来了。
诗说:深渊与深渊的响应。你要进到你的最深处,就会有响应;我常常这样讲。阿文弟兄在烧饭,我问他这些菜怎么烧得那么好?如果没有买鱼、肉,菜,阿文怎么给我们烧饭?都要饿肚子了。圣灵是最好的厨师,祂能够烧很好的饭。如果你有很多主的话藏在心里,你站起来,圣灵就能够说话,你不需要打草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弄个小抄,题醒你自己一下。我的圣经写了很多经节在旁边,就是题醒我,记忆力好,就不用写在旁边了!圣灵是最好的厨师,你得预备材料让祂配,随时都能炒出一盘好菜来。如果你里面丰富的话,圣灵会带着你讲话;你本来有预备,到时候圣灵说:放下那个,讲这个;你的话就摸着人。所以我们得认识圣经、圣灵,都是丰富得不得了。
敞开与扩大
在1987年初版中文编号圣经里,在卷首有一个英文的序(附在本书后面),其中有一个词,就是OPEN ENDED或OPENED END,意思是说不下定论,结尾是敞开的,结论是可以改的。第二个词是NOT FINAL,不是最后的;不是定论。我们今天所讲的,按原文将和合版稍微改了一下,我们还是存着敞开的态度,让别人有不同的看法,让我们自己来接受更多的启示。如果我们过去领受的,跟今天弟兄所交通的不一样,我们需不需要分道扬镳?不需要!学习彼此尊重。弟兄姊妹所交通的,都尊重!除非是很明显的违背真理;总得拿圣经作根据;不要说以前听来是这样的!那是传统。犹太人说耶稣错了:你明明犯了安息日,不可以这样子!他们不是引圣经,他们引传统。犹太人守律法的书,有八百页之厚;甚么安息日可做,甚么不可;讲得很详细。但是耶稣说:都是传统!我是安息日的主,安息日要叫人安息;现在人被八百页厚的传统批注所捆绑,你不把他释放,人怎么会有安息呢?瘸腿的起来走,这才是安息嘛!
所以我们要把器量扩大,不然的话,很麻烦!天天吵架。你爱一个人,结婚以后,你发现婚前,她说甚么你就听,你说甚么,她也将就;婚后有一段蜜月期,不久就吵架了。今天在主里有同样的生命,都得着圣经的丰富,不需要吵;把你那一份拿出来;你看到的,我不一定看到,可能因为我们的背景不一样,一个一个都可以作先知讲道。圣灵对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不要只听一个解释,或只听某门派的,那不彀,那会成为宗派,太主观;我们的耳朵,不要只会听名传道,还要学习听最小的肢体。 神说话不一定借着名传道; 神说话,许多时候是借着你认为小的肢体,借着配偶,所以我们得听并谦卑学习。
会听别人的话
“主工人的性格”这书第一篇,就是“会听别人的话”。你知道戴德生?有人说:戴德生有一点最像我们的主耶稣,就是他会听话。他是忙人;但你去找他,他不会看表,他很有爱心、耐心。这是主工人的性格。我们这里大概都是主的工人,最少得求主改变我们;人没有改变,读再多圣经都没有用。并不保险从此以后都不犯错;每一次犯错,就爬起来,求主原谅,继续往前走;越亲近主,越觉得今天犯的错多;与祂相交,如果觉得无罪,就是自欺;越跟祂相交,我们就越觉得自己小得不得了。
明明列在末后
保罗写哥林多前书说: 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如果我今天说:我是使徒,来到你们中间。你感觉甚么味道?这个人自称使徒哦!但是保罗虽是使徒,他还是很谦卑的;他说:我们是明明列在末后。有些人讲使徒的时候,他认为他是老大,会发号施令打发人。基督徒不是跟人,也不是凭经历;是凭主在里面说话。保罗越过越卑微。六、七年后,保罗写以弗所书;他说:在圣徒中我是最小的。圣徒中包括今天被你带领的人。等他写提摩太前书时,他说:我是罪人中的罪魁。我有时问弟兄姊妹,保罗说:我是个罪魁。是客气客气说呢?还是真有这经验?真有这经历!他曾经逼迫基督徒,甚至在司提反死时,他帮忙看守衣服;这就算他是罪魁吗?他也说:那时候我不知道,我以为我为祖宗的律法热心。大马色以后,请问,他犯过多大的错?他应该是越来越属灵,所以 神委托他,写了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又写加拉太书,又写罗马书,又写狱中书信,又写提字书…等等。 神一直委托他,用圣灵感动他,让他写出这十三卷书信来,我们都认为他越写应该是越属灵,因为他最后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所以今天不只是他有冠冕,我们只要爱慕主显现,也能得着。但是他在提前说:“在众人中我是个罪魁”。
今天跟随主,到我们快要被主接去的时候,但愿我们都能说同样的话。属灵生命长进的人,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弟兄之中最差、最小的一个。保罗说:“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这个字,用在罗译为“在上”。“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所以你看每一个弟兄姊妹都在你上面。那被你服事的人,是你在他上面,还是他在你上面?他在你上面。今天很多人说:让我来带领你们吧!请问,是你在人家上面,还是人家在你上面?有位女同工这样说:今天你去服事,要把人家扛起来;如果人家刚得救,还很嫩,你就要把他放在肩膀上扛起来。刚生下的孩子,就得抱在怀里,家里最小的那个,是全家服事的对象。爸爸妈妈,哥哥姊姊,都可以不睡觉,就服事那个小的,因为他最小。这字编号是5242,在,译为“至宝”,凡认识主耶稣基督为至宝的,都看弟兄姊妹为“至宝”。 ── 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查读编号圣经的人,必定要有敞开的胸怀,随时愿意接受圣经原文的更正。并且尽量不以一处圣经的解释为结论,更怕下定论。
2. 查字典最能帮助我们认识原文的真义,不仅所查的字,更要注意有关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字根、字系。字典能扩大或更正我们对译文先入为主的观念。
3. 查汇编最能帮助我们认识原文字的用法。我们都知道,串珠帮助我们以经解经,但串珠通常只是局部的,汇编才是对该字或词或句的全部认识。
4. 还要认识的是:并非不同的字就不能比较,要注意相近的词及词句,更要注意相反的。
5. 请注意第一次出现的原则,但要知道这是有例外的。亦可注意最后一次的用法。
6. 求主给我们一个贫穷的灵来查读。不主观,带着温柔顺服的灵来领受,来信入主的话,一直不断的从主得生命。
查 经 方 法
1. 例如查到保罗3972这字的字意是“小”和“止住”或“停下”后,得学习用经文去证明保罗是怎么“小”,如何“止住”。摩西又是怎样被“挪去”的呢?
2. 又如查该隐,亚伯时,要找出这两人所预表的,要用新约来解释他们,把所有新约对他们的经节都从汇编里找出来。仔细体会并注意其它没提他们名字,却与他们实际有关的经文。这不容易,真需要像保罗的祷告,求 神赐我们智慧与启示的灵,才会有所发现。
3. 查完字典,查汇编时,要学习注意这字在经文里面重复应用相同的字句。同一句话,在经文里多次重复出现,这表示圣灵启示圣经时所给予的加强与重视。同时也要注意相同的句语,在不同的经文里,其不同之处为何?这需要细细的去体会,学习摸字句背后的灵意,进入圣经作者的心思与负担。
4. 有时候译文的字句完全一致,但你发现原文藉编号并不完全一样。这通常是很宝贵的发现,这表示译者在翻译时可能没有充分体会圣灵的原意,我们更要谦卑的求主藉原文编号启示并照亮作者的原意。
5. 人人都知道读经要注意前后文,但事实上不是人人都有此学习。连传道人也常断章取义。马就是很好的例证。
下面我们先查字典,看一些单字。以下大约叁一十个单字要特别注意;然后我们来看汇编,再后就来读一处或者一章圣经,看看我们自己能得着甚么,然后再来看这段圣经告诉我们甚么,来学用编号圣经的方法。这样,多看几处就知道要注意这、要注意那,和怎么注意。
以圣经来证明,从圣经得生命
我们得随时用圣经来证明我们所说的话。别人要是问我:你为甚么这样讲?我得尽量、很快的拿出圣经来;有时记不得了,这没有关系,再去找一找,还是要有这个态度;这样子,我们所说的话,讲的道和交通分享,就都是有圣经根据的;态度一定要敞开,不要说,这一节圣经是这样讲的,某某属灵的解经家是这么讲的,就一定的、绝对的,下一个定论;因为很可能全本圣经,还有很多其它地方,你没有想到,没有注意到,所以你不能因为有一段圣经这样讲,你就给它下了一个定论,最多说:根据这一段圣经,我们的结论是如此。我们是敞开的,随时用别的经节来探讨,看看我们这个结论站不站得住,可能需要修改,可能大致上是正确的;可能多看一些其它经节的时候,我们觉得现在这个结论,稍微动摇一点;看看还有没有其它的经文对此有解释,我们尽量去找;借着汇编比较容易,一下子所有的经文都出来了。这是我们读编号圣经的原则,随时要从圣经里面得着供应。当我们一直这样查的时候,很容易会进到头脑里面,我们得求主用祂的灵,让我们得生命。
保罗
现在来查保罗,保罗这个字是几号?原文对保罗这个字有无解释?我们看字典3972,保罗是“小”的意思,又是“停止”的意思。字根是3973,共享过15次,和合版有多少不同的翻译?“停止”、“住”、“止住”、“完了”、“定”、“禁止”和“断绝”。共有七种不同的翻译。如果没有号码,祇用中文来串珠,你能不能从“住”串到“断绝”?你能不能从“住”,串到“停止”,或者“禁止”,或者“定”,甚至是“完了”?你都不会!所以我们需要原文编号靠着相同的号码,就能很准确地串连起来,因为你知道,这个字就是那个字,一点都不会错。希腊原文字母我都看不懂,很麻烦!现在只要看3973,全部都看到了。
保罗这个字是“小”,是“停止”;请各位弟兄姊妹想想看,你能够用保罗所写的书信,用使徒行传来证明保罗这个人真是“小”吗?保罗这个人真是“停止”了吗?圣经里面,名字常就代表这个人。今天我们心目中的保罗,到底是大还是小?很多人,譬如说哥林多的教会,有些人说:我是属保罗的,他最大!他后来写了十三卷书信。客观来讲,或从 被神使用来看,他的确是大;因为他将被主接去时说: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这当然是大,他的确是很大;怎么可能他看自己却非常小?
我们要用圣经里面的话去证明,他是如何的“小”,他是怎么“小”。然后保罗是怎么样,“停”下来;今天我这个人停不停得下来?包括所作的主工?我们因着爱的缘故说:主啊!我愿意服事你!结果我们就一直做,一直做;但是“己”有没有停下来?是主借着我们来做,主驱使我们来做,还是我们替祂做?主不需要我们替祂做!我们有心为祂做,感谢主!这是好的!但我们要被祂照亮,看见我们里面不纯;我们现在“得荣”了没有?我们还在这个过程中,里面还有很多需要被十字架对付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在说话, 神就“停止”我们;譬如说彼得,在主登山变像时,他觉得这个聚会,主在这里,摩西来了,以利亚也来了,太高兴了!结果他就发表他的议论:主啊!这里太好了,我们来盖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次序好像也没错;结果你看他就被天上的声音停止了,叫我们只看耶稣。彼得这个人不容易停下来;爱主不爱主?绝对爱主!但停不下来。停不下来的时候,表面上是爱主,但很容易被撒但利用。在马太十六章那里,他得着父神的启示,看见主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请问,十二个门徒里面,第一个看到我们的主“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的是谁?是彼得。再看约翰福音第一章,拿但业也看到哦!拿但业说: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么?主有没有被得罪?拿撒勒没有甚么好的,但是拿撒勒至少有耶稣啊!拿但业这样讲的时候,主没有生气,反而说:看哪!这是个真的以色列人。拿但业后来说: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
保罗说甚么样的人是真以色列人?受割礼、外面作的,不是真以色列人,里面作的才是。今天我们是中国人,还是真以色列人?今天我们是甚么人?杭州人?广东人?中国人?我们应该是真以色列人, 神今天在我们里面,就是把我们作成真以色列人。
摩西
摩西编号是3475。摩西是甚么意思?看编号字典,这字用过80次,希伯来文 (H),编号是4872,是“拉出来”的意思,,摩西的意思是“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你读这编号圣经,希腊文的摩西还有另一个意思。看对等译字(不会英文的,查一查字典),英文是REMOVE,意思就是“挪去”,或者“挪开”。所以摩西希伯来文是“拉出来”,希腊文是“挪开”的意思。
想想看,摩西为甚么要被挪开?摩西代表律法,主来了,律法要不要挪开?所以你看,名字非常有意思。摩西快死的时候, 神亲自埋葬他,一方面是极大的光荣;另一方面, 神为甚么亲自埋葬他,把他挪开?你再也找不到摩西了!如果今天有摩西的坟墓,你想大家要不要去朝圣?如果摩西那个杖还在,许多人要对着那杖磕头去了。整本新约圣经,讲到律法的时候,最后都告诉我们:“要挪开”。摩西是最谦和的人,他到山上去,四十天与 神同在;下山的时候脸上发光。他知不知道自己脸上发光?他甚么时候才知道?他下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这时他才领会,原来是因他脸上的光。他把他们叫近前来,和他们说完了话,摩西就用帕子蒙上他的脸。他是何等的谦卑,他是一位真知道“己”是要被“挪去”的人。
该隐与亚伯
希伯来书说:“亚伯因着信献祭与 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 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开始就给“信”下了一个定义:“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然后就提到一连串信心的见证人,第一位就是亚伯,是新约里唯一把亚伯与该隐两个名字连在一起的经节,他们是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所生的头两个孩子,故事记载在创世记第四章。
“亚伯”的编号是6,字典的字义部份有(H)(1893=亚伯=1892=虚空)(1891=变为虚空)。(H)代表此字是希伯来字,后面的编号是旧约希伯来文的编号,非新约希腊文的编号,这里说1893“亚伯”就等于1892的虚空,( )表示此字源自1891变为虚空,1891是字根。原来“亚伯”这字的意思就是“虚空”,这名字启示出人生不过是虚空,这是消极的一面。但积极方面他更有启示,他知道人无法靠自己的功德来亲近 神,一定要靠基督,所以他就将“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羊群中头生的”就是指基督。利未记说:“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他是靠羔羊的血来亲近 神。并且他还献上“羊的脂油”,根据,,15,脂油和血是 神的食物,血对付人的旧造,脂油为 神的荣耀,为新造复活的生命,所以 神不仅看中他,亦看中他的礼物。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因信称义者,虽然耶稣是数千年后才死而复活,但他因信看到所望之事(主赎罪的死和祂复活后分赐生命)的实底,虽然被兄弟该隐谋杀死了,却是第一个伊甸园外的蒙恩者。
“该隐”的编号是2535,对等译字是?LANCEHEAD?,为甚么前后有“?”,是否印错,不知道。但LANCEHEAD是“枪矛头”的意思,1987年初版编号圣经,此字的对等译字是OWN“自己的”之意,为何两版不一致,也不知道,但用在该隐身上,也很有意思,原来他这个人满有自己。他的名字源自6969,有敲打之意,他是个玩枪矛的人;亚伯,他的弟弟就是被他用矛头打死的,他嫉妒弟弟,因 神不喜欢他的供物,该隐这字在新约只用过三次,如约翰壹书说:“不可像该隐,他是那恶者”。犹大书一说:“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犹11)。以上的述说都是根据编号查字典汇编所发现的事实与一点体会。
但我们得知道圣经上提到某人,有时候不一定提他的名字,要细心体会才能得启示亮光。主耶稣在马太福音说:“叫世上所流义人血的,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加利亚的血为止”。这话是是针对法利赛人说的;亚伯时代根本没有法利赛人,亚伯这义人的血是该隐造成的,但主说这流血之债要归到法利赛人身上,可见在主耶稣的眼中,法利赛人的老祖宗就是该隐,该隐与法利赛人是可画等号的!你读新约,要认识法利赛人的本来面目,曾否思想过他们和该隐的关系呢?该隐就是亚伯时代的法利赛人,他知道要亲近 神献祭(可能是他的父母亚当、夏娃教的)但他没有亚伯的启示,凭自己献上“地里的出产为供物”。所以今天任何靠自己的劳力、汗流满面的成果(好行为功德),来事奉亲近 神的要留心,不要走上了: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
说到揭开第五印时,祭坛底下有为 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魂(原文无灵字),“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这是殉道者的魂向主喊冤,这里没题到个别或集体的名字(如该隐、法利赛人、罗马人、天主教等等,这些都曾流过殉道者的血)这历世历代的殉道者是被谁害死的呢?这里是说“住在地上的人”流了他们的血。和马一对比,法利赛人是走该隐道路者,也就是“住在地上的人”。
多少基督徒、传道人今天到底是“住在地上”还是“住在天上”,13:6)?他们的服事,到底是像该隐一样献上“地里的出产”呢?还是像亚伯那样带着启示来服事主?慎之,慎之!
羔羊和小羊
约翰福音最后一章:“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餧养我的小羊”下)。我们看字典查查“小羊”(721编号)这字的用法。首先发现这字共享过30次,和合版28次译为“羔羊”,译为“小羊”和“羊羔”各一次。字根704只用过一次,查汇编704:“我差你们出去,如同羊羔进入狼群”。“羊羔”指七十个门徒。
再查721的汇编,30次里启示录用过29次,28次译成“羔羊”,细细读过,全是指着我们主是那个羔羊。只有在13:11和合版译成“羊羔”,是指兽的两角如同羊羔。
为甚么在约翰21:15节,主说:你餧养我的小羊。“小羊”是指门徒。这字根在亦指门徒。但这字在启示录里面,全是指着主耶稣?求主帮助我们来思想这问题!路加、约翰两处都指门徒,启示录28次都指主。“小羊”固然是门徒,但在 神心目中,每一个小羊都是祂自己。当保罗逼迫呼求主名之人时,主在大马色的路上对他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所以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每一个肢体,都是身体上的一部份,是主自己。
山
我们现在看另外两个字,山上的“山”,3735,对等译字是SEE,就是“看”,3772是SEE UP,往上看,和合版多译为“天上”或“天”。我们心目中“山”有没有“看”的观念?想想看,新约里面,主耶稣常带门徒上山,很多事情都是在山上做、山上启示的;登山宝训是在山上,五饼二鱼是在山上,登山变像是在山上,马太十六章带门徒到该撒利亚腓立比,那是在山上;该撒利亚腓立比是约但河的发源地,那里的河水是最清的。黄河的水是黄的,但是你若是走到它的发源地,巴颜哈拉山,水就清了。
主耶稣特别带门徒到该撒利亚的腓立比去,那里接近黑门山,黑门山是整个约旦地最高的山,黑门的甘露滋润了整个加利利省。从加利利海到死海,中间有一条约但河;从加利利海的最南端到死海的最北端,这条河的直线距离,只有七十英哩;在美国开高速公路,七十英哩,一个小时就到了。看地图的话,你把所有弯弯曲曲的地方都算进来,约但河不会超过三倍的七十英哩,今天整个以色列也没多大。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四章,跟撒玛利亚的妇人谈活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撒玛利亚妇人说: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该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主耶稣告诉她说: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神是个灵,拜祂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主说不在这山上是那个山?基利心山。旧约告诉我们,基利心山与以巴路山相对;一个说出祝福的话,一个说出咒诅的话。原来这两个山,朝北的方向,山是绿的,朝南的方向,山是黄的;因为南风,从死海吹来的是热风,所以山是干的;但北风,因为黑门山的关系,所以常常降下甘露。其实以色列这个地方,一年下雨没有几天,但是雨量很分散。就是因为黑门的甘露,所以农作物非常的丰富,葡萄长得好,特别是靠近加利利省南面这一带。
主带领门徒到加利利,到该撒利亚腓立比,就在黑门山下。在那里头脑更清楚,我们应该常常上山。看山,能有更多的启示;今天你要知道,这世界的灵很强,爱主的弟兄们,很容易就被世界抓去;所以我们常常要到山上望天往上看。
主复活以前告诉门徒:我复活了以后,你们要往加利利山去。主复活后跟他们在加利利,可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你如果算一下,主耶稣复活后,共有四十天向门徒显现;第一天所发生许多的事情,晚上,主耶稣临到他们,向他们吹一口气,那时多马不在;七天以后,主复活的第八天,多马在,主又向他们显现。多马看到我们的主,主叫他摸祂,多马说:我的主!我的 神!
所以前面八天他们都没有离开耶路撒冷,后来就往加利利去了;到了加利利后彼得说:我打鱼去了。有六个人跟他一道去。这事以后,他们大概就到加利利山上去;加利利山上结束后,主耶稣告诉他们回耶路撒冷,因为主要在橄榄山那里升天。
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告诉我们,主曾经一次向五百人显现,也向雅各显现,这个雅各是主耶稣的弟弟,写雅各书的雅各;然后保罗说:末后,也向我显现。那个显现是在大马色的路上;那是主升天以后。所以这些门徒前八天在耶路撒冷,最早第九天,往加利利去;后来又要走回耶路撒冷;这一段距离,要走多久?假设来去八天,加上前面八天,十六天;打鱼大概去了两、三天,所以还有二十多天。那么这二十多天,主耶稣做甚么事情?我们能够发现的,就是在加利利山上跟门徒在一起,这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就在末了,主要离开的时候,主给了他们马太二十八章的大使命。大使命是在加利利山上给的,主在地上以及复活后都带门徒登山,我们何等需要“山”的经历!
天天查考圣经
我们来看使徒行传保罗和西拉到了庇哩亚:“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贤于”这字,查字典2104告诉我们,新约用过三次,是复字,其字义及字源是“好”加上“种”或“族”,即“好种”或“好的族类”。首次用在主耶稣身上:“有一个贵冑往远方去”主就是那贵冑。末次用在哥林多的圣徒身上,保罗说他们蒙召,有尊贵的也不多此字亦可译为“更高贵”。
庇哩亚人一信主就天天“查考”圣经;他们比帖撒罗尼迦人更高贵。“查考”编号是350,这字只出现过16次,和合版有9个不同的翻译,翻成“审问、看透、论断、问甚么话、查考、究问、判断、审明、查问”;它的字意是“细查、审断”,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一个是303 UP上,这“上”字还有“再”的意思。所以是UP ANDAGAIN,是“上”又是“再”。JUDGE这字就是法官般的判断、论断、审定的意思;它前面加一个UP字,表示我们查考圣经,需要有上面的光,需要跟上面发生关系;又要向“上”仰望,一而再,再而三的来看。刚才我们看那个“山”字,是“看见”,“天”字,是SEE UP,往上看就是“天”。所以今天我们这些属天的儿女,心思是向着上面的。
你看350这前缀次用在路,彼拉多在祭司长、官府,并百姓前审问我们的主,并没有查出祂甚么罪来。这里的审问,原文的意思是一而再的审问。林前译为“看透”:“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这是从上面来的审查,也正如诗三十六篇说:“在你的光中必得见光”。今天我们查考圣经,何等需要这一而再,再而三从上面来的判断和看透。
悔改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悔改这字亦译为“懊悔”。甚么叫悔改?一般的观念,悔改就是认罪;认完罪后,能够痛改前非,就很好了!悔改的前题常是做错事或犯了罪,才需要到主面前悔改,求主赦免,或再加上向人认错就行了,这就叫悔改吗?但马的前题不是有错或犯罪。而是“天国近了!”这表示人的心思需要改变。对世界的想法、看法因为天国的缘故改变,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了,必须改变,这才叫悔改。我们查一查3340是动词,3341是名词;查的时候,最好把这两个字合起来看;譬如说,动词出现34次,名词出现22次,那就是56次。“悔改”的字意是甚么?“思想转变”,是3326加上3539,或3563。3539,3563,都跟心思有关系,就是MIND;MIND是头脑,可以明白。和合版很少把这个“心思”翻出来,都是译成“心、悟性、心地、心窍”,中国人似乎是不重“头脑”,而更重“心”。
所以很多人读圣经,以为都是心的问题;只要“心”好,就没问题。我们不了解,彼得拉住主耶稣劝说:“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有多严重!一般说来,我们很少重视主对彼得的责备。彼得的问题不是他“心”不好,而是他的心思不了解;他的头脑有问题,还是个旧头脑,还有没有被启示过的部份,没有更多的在新生命的光中被照亮。
甚么叫悔改?你注意这个字是两个字合起来的;3326是WITH,“同”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AFTER,是“后面”的意思,也可说是“跟着”的意思。有位老姊妹在美国,我到那里,她总是喜欢跟着我。我对她说:妳为甚么总是跟着我啊?这个AFTER 就是“要跟”的意思。悔改就是:总是要抓住心思,让心思改变。你的心思有没有改变?心思没有被 神改变的,不叫悔改。这是原文的意思。
为的是纪念我
再看另一个字。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说到擘饼的事:“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这个“为的是”底下有个英文字母:,乃是常用的编号,意思是“进入”。我们看一下364,记念这个字用过4次,3次译成“记念”,1次译成“想起”;你从363往上下看看,把这字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都看一看;你就发现363是动词,这字是由303“上”与3403,或3415(是“顾念”或者“记念”)合起来的。我们现在看对等字,UP是“上”加REMIND,是“记念”,然后加上ing,表示是现在进行的。圣灵是否借着这个字,告诉我们一点东西?今天我们擘饼,擘完了,有时候唱首诗歌,宴席已过。这个UP REMINDing,要我们一再记念,一直留在上面记念,或将对等字反过来读:一直留在记念上面,不因为宴席已过就不留在上面。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现在来看马太福音:“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24:13)。“忍耐”5278。我觉得向弟兄姊妹们多介绍几个字,往后来查字典时,就会比较容易得心应手。请你们先想一想,“忍耐”是甚么?现在借着编号圣经,你又有甚么感觉?5278这字的意思是“愿意一直留在下面”UNDER-REMAIN。你看我们的主多忍耐?三十年,甚至三十三年半,愿意一直留在下面,甚至到最后,客西马尼园祷告时,祂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这苦杯到底是甚么?这十字架的苦杯,是实际上身体的痛苦吗?我们的主从太初一直到上十字架,从来没有与天父隔离过,祂道成肉身,住在地上,却是“仍旧在天的人子”。祂被挂在十字架上从九点到三点,与天父的隔离是在祂说:“我的 神,我的 神,为甚么离弃我?”之后。从十二点到三点,这是从创世以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我们经常离开主,离开了也不觉得甚么;对我们的主来说,祂从来没有离开过父,这就是为甚么祂祷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但是祂也知道,这苦杯是祂要受的;只是一想起与父 神断绝交通,祂就最不自在,最不能忍受。苦杯不是肉身的痛苦,是与父 神分开的痛苦。今天我们只要有一点东西吸引,我们就愿意跟父 神暂时告假,或者跟聚会告个假。但是我们的主存心忍耐,愿意一直留在下面,所以 神叫祂复活,升为至高。
注意重复用句
再看汇编5278。这个字前面3次,三句话,一字不差,这句话在马太用过2次,马可用1次。查汇编读圣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类的话。你发现“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这句话连续出现3次。从一个单字去看字义,看汇编,看这字在汇编里的用法,一直扩展到两个字、多个字放在一起,是怎么用;甚至一句话。这里还超过一句话;“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不只中文译文一样,原文也是一样;所以你要对这一句话,好好的了解,是圣灵帮助我们读圣经,叫我们注意该注意的地方。
注意漏译的原文字
再看马太第十章:“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看看前后文,熟悉一下这个背景。十六节前面有个2400,2400就是“看哪!”,圣灵在这里强调:看哪!和合版跟英文NIV版却把这个重要的字漏译了。如果把看哪添上,就成了:“看哪!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甚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这种情形还真发生过。看哪一词是提醒,特别注意。这词加添后,就显得更为有力,更不能缺少。然后:“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谁是我们的主人?我们的先生?我们的主就是走这条道路;今天主把我们像羊羔放到狼群,祂不是不知道我们有危险,祂很清楚,祂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有危险,但是祂要我们走祂走的那条十字架道路。
第二次用“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在。看前文,就知道这是主耶稣在地上的最后一个星期在耶路撒冷;第三节:“耶稣在橄榄山上坐着,门徒暗暗的来说:请告诉我们,甚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甚么豫兆呢?耶稣回答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总不要惊慌,因为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情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当时“这些事”还没有发生!到纪元七十年圣殿被毁,“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才应验。好几个使徒在这事之前就殉道了,其中包括雅各和安得烈,彼得和保罗。彼得,保罗大概是六十七、八年殉道的。你说我们这好牧人,怎么把我们都拿去送死啊? 神的旨意乃是要我们走祂的那条道路,我们的盼望不是现在,基督徒的盼望是将来。倪柝声讲过一句话:我们的前途,不是被提,就是殉道。被提有两种:你今天不跟随主,乱搞,也会被提,被提到空中云里,在基督台前受审判;但是得胜者被提到宝座,先在那里赞美主。到宝座的得胜者远胜过到空中的这一批人。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经预言,主要带着千万的圣者回来,就是那些得胜者。你想想看,如果你的成绩很好,已经保送大学了,别人还在考大学联考的时候,你需不需要考试?你可以去看他们考。所以主说,特别在末世的时候,许多人的爱心渐渐冷淡,不法的事增多,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这记载在马跟马太所讲的也大体相同。
注意前后文
有人用马:你们要把你们的好行为,摆在人的面前,使人归荣耀给我们天上的父。讲拢统话的人没有好好读前后文。主耶稣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其实“你们的光”就是15节的“人点灯”,甚么叫作“人点灯”?箴说:“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当信徒回到灵里面,亲近 神时,灯就在灯台(教会:见上亮了,就照亮一家的人(全教会),人不回到灵里,灯不可能亮,不可能让弟兄姊妹得帮助。“照在人前”是指15节的“一家的人”,是照在弟兄姊妹身上使他们受益,他们就将荣耀归给在天上的父。一般信徒以为“照在人前”是照在世人前。世人不认识我们的主,怎可能将荣耀归父呢?他们没有看到“好行为”乃是“点灯”的成果。他们观念里的“好行为”是世俗观念里的东西!并不是5:11节前后文所说的“为义受迫”,“人若因我辱骂你们”,“带味的盐”,“先去和弟兄和好”…等等随从灵走十字架道路的产物。他们似乎忘了主在约翰福音的话:“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主向父的祷告说:“我已将你(父)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接着祂又再一次说:“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的”(约17 :16)。也忘了主耶稣三次题到“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24,9;。所以我们对世人,惟有忍耐到底的,才能得救。
马太福音第5:16节怎样用在我们主的身上,就怎样用在我们身上!主是真光,主耶稣到世界上来,约翰说,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因为祂是 神的光,所以祂把法利赛人、文士里面的黑暗都照出来了。他们看到祂的“好行为”,就把祂钉到十字架上去了。有几个人因为祂的光,把荣耀归给祂在天上的父?有没有?有!那个负责钉祂的百夫长;除了百夫长以外,很难找到第二个人。
主耶稣在地上这一辈子走的是十字架的道路,当祂进耶路撒冷的时候,好多人欢迎祂;不到一周却喊说:除去祂!除去祂!你看,彼拉多要放祂,主耶稣是应该被释放的,但是百姓不让祂释放,这些百姓还曾给祂唱和散那,拿衣服、棕树枝铺路让祂走过。到了最后,好像只有一个百夫长归荣耀给 神。弟兄姊妹,我们是走基督教那条路,还是走老师所走的这条路?走主这条路,不是容易的。最后这十二个门徒只有一个在十架旁,你想我们的主够不够忍耐?这就是祂的忍耐 UNDER-REMAIN,一直留在那个下面的忍耐。我们如何?主阿!求你怜悯我们!──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上篇说过5278忍耐原文是一直留在下面。主耶稣在地三十三年半,祂一直是留在下面顺服 神的安排,从不抱怨,虽处贫贱,却以 神为乐,生长在耶和华面前如嫩芽,祂是那么的完全,得父神的喜悦,登山变相时祂已可出去,归回到父身边。但祂既爱我们,就爱我们到底,一直到完成十架救赎之工。
2. 主不仅服在 神所安排的环境之下,祂更存心顺服。圣灵将祂放在魔鬼之下试探,祂亦顺服!祂的己总不出来,祂不按自己能力,亦不根据祂个人的需要而行事,祂的生命就是一个完全倚靠,完全顺服的生命,与我们这些按需要,靠自己能力办事的人相比,差异是何等的大。
3. 彼得年轻时要为大,但最终他不是学会了谦卑,而是被 神作到自卑的境界。只看见自己的人不会自卑,真看见 神的人才会自卑。约伯的己被 神折服后才知道约伯记二十九章的自许,是何等的愚昧。
查 经 方 法
1. 路“出去的事”,原文1841OUT-WAY“出世的路”,发音是Exodos,正好是英文的“出埃及记”。
2. 注意马有两个5259 UNDER“在底下”,和合版分别译为“被”和“受”,在圣灵底下不奇怪,在魔鬼底下就不简单,也不容易。
3. 马的1487“若”,没有译错,但根据事实,魔鬼和牠手下的污鬼邪灵都知道耶稣是 神的儿子,此处翻成“既”会更好。
出去的路
主登山变像时,摩西和以利亚来看祂,彼得觉得真好,你知道他们三个人在谈甚么事情?找找看在那里?中文译成谈论耶稣“去世的事”是么?请查编号1841,这个字只用过3次,是1537“出”加上3598“路”:是谈论“耶稣的出路”。先看1841的汇编,第一次就用在谈论耶稣“去世的事”;第二、第三次是“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使你们在我去世以后”。回到字典1841,这个字原文字的发音是Ex'odos,就是旧约的出埃及记,英文是Exodus。原来他们在这里跟耶稣谈论“出去”的事情;如果主耶稣登山变像时,祂不要十字架,祂要出去,祂可不可以出去?祂那时候就可升天去了。祂和摩西、以利亚谈论“出去的路”。祂没有做一件事,是父亲不喜悦的。祂是那么存心顺服,忍耐到十字架上,其实祂随时都可以回到天上去;但是祂一直留在这个下面UNDER-REMAIN。 真的:惟有忍耐到底的,才能得救。主耶稣才真是那忍耐到底的!
被圣灵引导受魔鬼的试探
马太福音:“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那个“被”字和“受”都是5259,就是UNDER;在底下。一节圣经同时用两个UNDER。三一神有父、子、灵;都是同等的,但都很谦虚。子愿意伏在父底下,圣灵又愿意伏在子底下,因为主说:我去,我就差圣灵来。子被父差来了,你看到子现在在圣灵“底下”,圣灵带领祂到旷野,让祂在魔鬼的试探“底下”。耶稣应该在魔鬼的底下吗?不需要!但因为是圣灵带领,所以祂就受魔鬼的试探,这个“受”,没有译错,但语气不够重。刚才“忍耐”这字里面就有5259,就是在下面,是介系词,用了230次,而且这字常和别的字合在一起,UNDER甚么,UNDER 甚么…,这个字像是个部首,是很重要的字。
不是按能力、不是按需要
马主耶稣不只是UNDER圣灵,圣灵带领祂到魔鬼底下,祂也顺服。而且祂四十天不吃,受魔鬼试探。牠甚么时候来试探主耶稣呢?肚子还饱的时候,需要石头变饼吗?牠会针对人的弱点。耶稣为甚么愿意在撒但底下?因为圣灵把祂放在底下;现在撒但叫祂做事情,祂做不做?我们看4:3:“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 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请问撒但知不知道祂是 神的儿子?牠承不承认祂是 神的儿子?连牠手下污鬼都承认,牠怎会不知道,怎能不承认?这里“若”字1487,就是IF。IF就是“若”,用过310次,可译成“若”、“若是”、“倘若”和“既”。“既”跟“若”不太一样。“若”就是“如果是”,你“如果是” 神的儿子,那个感觉就像“你不一定是”的意思。
这里语气应该是“你既然是” 神的儿子。撒但承认祂:你“既然”是 神的儿子,那你就叫石头变饼,没有问题,你不需要我来帮你忙,你自己解决问题好了。祂吩咐石头变饼有甚么难的?肚子饿了,吩咐石头变饼,再自然不过了,又不是受命于撒但!撒但为甚么这样试探?这个试探大得不得了哦!如果是我们的话,大概就过不了这第一关。为甚么?因我们总是按着需要来做。而且能靠自己就靠自己!总之这是 神赐我的恩典和能力嘛!我若靠撒但的能力,那太丢脸了,我情愿饿。但我不靠牠的能力,我靠自己就好了。主耶稣有没有这样做?主耶稣说:人活着不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这话是甚么意思?上次提到这里的“话”是RHEMA。平常我们把这句话用在我们的身上,现在看上下文,主耶稣是甚么意思?我现在饿了,需要吃,但是我父没有叫我变饼,我就不变;我变不变饼,不是我有没有需要,有没有能力,乃是父讲了没有、说了没有。我们今天做很多事情是看有没有需要,不是父说了没有;这有很大很大的分别。整个基督教里,有多少人是这样去批注这一节圣经?整个基督教今天走在那一条路上呢?看需要!这里需要大,我就去;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传道人了。
美国西海岸的加州,大城市有洛杉矶、旧金山等;东海岸的纽约州、有纽约市;这些地方中国人很多。中国的情形也类似。上海、浙江,经济比其它地方好。河南、甘肃、宁夏,跟江浙比,就差很多。人往高处跑,大家都往收入高的地方去。
美国有很多华人传道。九七以前,从香港就来了不少。香港基督教的杂志就在讨论:九七到了,我们到底是“留”还是“溜”?很多传道人说:不管怎么样,我要跟我的弟兄姊妹在一起,我留。但是杂志上说很多有办法的,都已经溜了。自己一定不讲溜,他说:主耶稣带领我到外国去。今天我们不敢说他不是主带;我们不审判。但是香港现在成了缺传道人的地方;很大的教会,带领的人不够,生命不够,份量不够;没本事那没办法,留下来有些是真有本事有生命的,但据说是少数。
这些传道人到美国来,他们到那里去?是到美国的甘肃、宁夏?还是到美国的上海、北京、广州?美国中部有许多中国学生,最需要,但是他们请不起也找不到传道人;富的地方传道人争饭碗。有位牧师表示没有神学博士很难被主重用。请问是在谁的引导底下走这条路?在圣灵引导下吗?还是我自己走这条路,然后说“主带领我”?经过很多祷告,说:主啊!我要不要去旧金山、去纽约你越祷告,就越决定要去。你看我们的主,祂的忍耐,祂怎么在撒但之下?祂有需要,但父 神没有吩咐祂变饼。撒但第四十天来试探,祂第三十八、九天有没有饿?祂可否为自己变饼?在旧约,不是有吗哪、鹌鹑吗?我们在旷野大概是没办法;祂还怕么?要水有水;祂有没有变水呢?祂绝对不为自己的需要,解决自己的事情。
是生命不是需要
主耶稣没有父的吩咐,祂不敢做任何事,因为“子凭着自己不能作甚么”,30)。又因为“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并且知道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作的”。在此不是能力或需要的问题,乃是生命的问题。
这种生命,就是完全倚靠的生命。大卫说: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甚么叫作任意妄为?父没有吩咐,你就去做,这个叫作任意妄为。我们不是说: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 神,直到祂怜悯我们?主耶稣到这个世界上来,祂活出一个生活的榜样:不是按需要,乃是按 神的吩咐。今天整个基督教,百分之九十几,都是按需要;如果主怜悯我们看到这一些,我们得在主面前多祷告。求主赦免我们不知之罪;我们没有启示、没有看见。比如说有弟兄、姊妹在医院里面,你去不去看?立刻就去了,这是好的仆人;我们很少问:主啊!你要我现在去吗?我们没问就去了,因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往往对主的感觉不够深,我们做外面的,不是在里面做。我们不够进入我们的 神,我们也不够让祂进入,主在教会门外叩门)。
有些前面的弟兄一得救就有学习;上学有两条路走,一条近,另一条远:主啊,你今天要我走那条路?七月天:主啊!你今天要我穿那件衣服?学习根据里面的感觉,大概是直觉(直觉是灵的一部份)吧!看起来很笨,愿意学习被圣灵带领的这个心,却非常宝贝;就是因为这样子学习,以后就会听那微小的声音。以利亚被耶洗别追,逃到罗藤树下求死,后来他到何烈山洞里面, 神不在烈风、地震、火中,他在微小的声音里遇见 神。今天主跟我们讲话,不是作梦,我们里面要摸祂的灵,你有没有摸到祂的灵?祂的灵常常藉圣经的话来摸你。我生病了,有保险就看医生;但你还得回到主前认罪:主啊!我该学甚么?求你光照我!
我们要学马利亚,不可少的只有一件,每天都借着主的话到主脚前,每天都要从祂话中得食物,得雷玛的话。马利亚后来有行动,她打破玉瓶用香膏膏主,这就是亲近主得着雷玛(活的话,启示的话)所带来的工作!是从生命里出来的。
所以你们要自卑
有弟兄介绍我去探望过一位属灵的老弟兄,回来后,有人问我对老弟兄的感觉。我说:老弟兄讲的话有深度,很像许多人所推崇的前面弟兄一样。许多人也都认为他几乎到达了那属灵的高峰,谈话之间,连他自己恐怕也认为是到达了!德高望重,又受推崇,非常有自信。听他交通,使我想起了史百克弟兄关于“圣灵受禁锢”的一段话:“许多时候,圣灵带教会走一条自由的新路,不久领头的人就伸出手来,把圣灵新的运动,予以结晶化、系统化、固定化、中央化,变成另一种形式…,今天许多传道人(包括你和我)由属灵的主仆所遗留下的信息讲章──如 神的旨意,基督的丰满,教会的见证,圣灵的引导和涂膏…,也传讲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以实各谷的新鲜葡萄,在他们手中变成了陈旧的葡萄干(见”。史百克又说:“当初某些属灵人的心里有圣灵的火焚烧,因而产生一种属灵运动;但继承者、担保者、依附者,把属灵运动渐渐地变成了属地组织,把属天异象禁锢在做法里!结果,属灵信息变成一种“信条”;属天异象变成一种“属地社团”;属灵运动变成一种工作!…今日大体的基督教就是这样”。
主让彼得三次否认主学习自卑,当他写到:“你们要自卑,服在 神大能的手下”时,你知道他学会了。登山宝训第一句话说: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我总觉得越属灵的人,越对自己没有自信,有那么多在主光中的经历,还能不自卑么?越进到基督的丰富里,就越显出我们已经知道的,是多么的无有?主耶稣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为着前面弟兄们给我们的宝藏感谢主,我们得尽量地吸收。至于有新的东西呢?只要我们肯被主作到自卑,肯花代价,像摩根弟兄读经读到“汗、汗、汗”的地步,借着编号圣经,到了时候,圣灵会让我们跳出译本和许多信条、道理的框框,只要我们灵里贫穷,主就一定会给我们新粮。──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信徒常说:“人看外表, 神看内心”。看外表会不准确,但甚么叫作“神看内心”呢? 神看人看得很绝对。:“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马:“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所以人里面没有好东西。主耶稣也告诉我们要看果子,但祂接着就说: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今天信徒心中有两棵树,被 神占据的心是生命树,被己占有的心是善恶树;从新人出来的是好树,从旧人出来的是坏树。起初的爱心是从 神来的,是好树。离开了从 神来的,改换成从人来的就变了质,人不容易看出来, 神却不会看错。
2. 我们的主是阿拉法,也是俄梅戛,是首先的,又是末后的,祂是始,又是终。这不是表示祂只是第一个或末后的字母,这乃是表示祂是从始至终的那一位,祂是一切的一切。 神不只重源头,更也重过程与目标,在源头、过程、目标里有一点不是主就是罪,在己里面就是罪。
3. 只有留在基督里才是保障,在温柔里领受 神的话,详细察看并进入使人全备自由的律法才是福。
查 经 方 法
1. 注意原文没有“有一件事”,这是译者对这段圣经领会不足,好心要帮助读者了解,不自觉中就加上了“有一件事”。英文钦定版亦加了somewhat,但用斜体字印出,表明原文无此字。原文亦无“有一件事”。
2. “一件可取的事”下面有代号Q。“有几件事”亦有原文3641。这两处都译得正确。
3. 原文没有“心”字,是“在温柔里领受”。这节圣经又用了代号:,看 神的话一定要详细察看并进入 (:),并且时常如此,必然得福,原文是“就是福”。
然而我要责备你
史百克弟兄说过,过去有很多属灵的主仆,他们所释放的信息讲章,因着灵里火热的缘故,那时候,都是百分之百的对人有帮助,过了一段时期就渐渐变成了信条。举个历史上的例子:在第一世纪,彼得、保罗这些人都被主接了去,在写启示录的时候,圣经告诉我们,当时的教会光景相当不好;以弗所的教会本来是很好的,保罗写以弗所书,能够把最高的启示给他们,四十多年后老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以弗所已经离开那起初的爱;以弗所教会从外表上看,全都做得对。
启示录二章:“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你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使徒的,看出他们是假的来。你也能忍耐,曾为我的名劳苦,并不乏倦”。请问,第二、三节所说的好不好?样样都好,“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请注意到第四节,如果我们看英文部份,英文不会没有关系,但我要你看:“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那里有一个字somewhat是用斜体字写的;英文用斜体字表示这字原文是没有的。现在再看第四节:“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这个“有一件事”底下没有原文编号,所以按原文应该把这“有一件事”删掉。第二、三节很多称赞;又劳碌,又忍耐,又不能容忍恶人,又测验出假使徒。这不简单,不容易受骗,表示你有见识,“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如果是有“有一件事”的话,就承认第二、三节所作的是对的,但只“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我跟罗弟兄说:罗弟兄,从去年到现在,你许多事情都做对了,但是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你想我是责备罗弟兄几件事?就是那一件我要责备他的,其它的呢?不用责备。现在我换一个说法:罗弟兄,从去年到现在,你做了许多好事,然而我要辞掉你,因你心没向着主。就是说:虽然你做了那么多好事,但因这一件里面的事,你所有那些外面看得见的许多好事,现在都不算数了。为甚么我们敢说第二、三节所做的, 神“都不算数”呢?答案就在第五节:以弗所起初所行的事,是在起初的爱心里行的,现在以弗所已经离弃了那起初的爱心,主要求他们在根源上悔改,否则 神就要把整个灯台(教会)从原处挪去。把灯台挪去,就是灯台所做的一切“全不算数”,现在 神连这灯台也不要了!
按着原文将“有一件事”删掉后,从第四节往下看就成了:“然而,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那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然而你还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这也是我所恨恶的”。这个一件可取的事底下有一个代号Q字。现在以弗所教会, 神欣赏她甚么? 神欣赏她的只有第六节这件事情,只有一件好的;但第二、三节那么多好的,“因为你离弃了起初的爱心”,我就否定掉了,都不算数。
再往下看:“你要写信给推雅推喇教会的使者说:那眼目如火焰,脚像光明铜的 神之子,说:我知道你的行为、爱心、信心、勤劳、忍耐;又知道你末后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这是写信给推雅推喇,推雅推喇预表天主教,“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有一件事”底下有没有原文编号?没有!“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容让那自称是先知的妇人耶洗别教导我的仆人,引诱他们行奸淫,吃祭偶像之物。我曾给他悔改的机会,他却不肯悔改他的淫行。看哪!我要叫他病卧在床,那些与他行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们同受大患难。”
推雅推喇做了很多,她的行为、爱心、信心、忍耐,末后所行的善事又比以前更多,然而我要责备你,你做了那么多好事,为甚么我要责备你?因为你容许耶洗别在这里,这个先知是自称先知,并不是 神差派的。今天很多人自称先知、牧师…;圣经里面凡是自封自称的,在 神面前都没有价值。自称先知的,都不算数。刚才第二十节里,原文没有“有一件事”,与第四节一样,都只是:“然而我要责备你”。所以当初翻译的时候,译者诸君忽略了这一点。我也是几年前才注意到这里。比较一下就可知晓。第六节“有一件可取的事”底下是有编号的。第十四节“然而有几件事我要责备你”,“有几件事”亦有原文编号。但第四节与第二十节的“有一件事”底下却是空白的,“有一件事”是译者加上去的。我想弟兄姊妹大概听懂了。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但是你离开了起初的爱心,你做的都是外面的;那从起初的爱心出来的才是里面的,才有价值。人看外表, 神看里面。正如有一次我买梨子,外面一点都没有坏,我捏捏也还可以,回来一刀切下去,里面都烂了,这时候我只好把梨子整个丢掉了。
你记得主耶稣怎样责备法利赛人么?在马短短四节圣经里,主耶稣四次题到“外面”与“里面”的对比。保罗在也两次题到外面作犹太人或受割礼不算,只有里面或心里才算。“外面”和“里面”到底怎么分呢?这两节保罗讲得很清楚:“外面”就是从肉身,仪文或从人来的,“里面”则在乎灵,是从 神来的。法利赛人信独一真 神,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甚至佛教都做了很多好事,开医院、办学校、照顾穷人,好事多得很,但是 神接受这些从人来的好事么?
本于祂、借着祂、归于祂
我们的 神,只看里面,不看外面,祂不是看人里面的好,祂看得很绝对:“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点,谁能识透呢?”人里面一点好的都没有,包括自封或被封的好人!祂是看人里面那从 神而来的灵,从 神而来的爱。所以保罗要说:“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这里有三个阶段:源头、过程、终结:本于祂,是出于祂的意思;借着祂,也可以译成倚靠祂;归于祂是目标。这告诉我们:你的源头要从祂那里出来,你的过程要借着祂,你的目标也是向着祂。全是祂,没有你和我,人没有地位。如果只看果子,没看源头,会受骗的。起初的爱心已经失去了,还是可以做很多的好事,但那只是表面的工作;骗得了人,人看你做好事,很多时候你也骗了自己得意洋洋,却骗不了 神,你可知道主耶稣是不承认这些的。
借着编号圣经,仔细查对,就能读出对以弗所、推雅推喇教会所说的真理来。如果你已经接受了耶洗别的教训,你现在做的任何事, 神说:都不算数。十二年前,当我这样讲的时候,一位老同工很生气,差点要把我轰了出来;他说搞字句对自己没有甚么好处。只要照和合版的翻译就好;按和合版的翻译来体会,那么第二、三节是好的,第六节也是好的,只有一件事不好,就是离开了起初的爱;你离开了起初的爱,没有爱在里面,你外面所做的东西, 神都看不上。重要的是,里面作犹太人,不是外面作犹太人;里面作犹太人的,才是真犹太人;你自称是犹太人,都不是主所喜欢的。
启示录又说:“那眼目如火焰,脚像光明铜的 神之子”,火焰就是要烧你,把草木禾秸的东西都烧掉,铜是审判;主耶稣临到推雅推喇,就是要来审判她;你读到十七、十八章论到巴比伦宗教的部份和经济的部份,可是 神就是要把她完全毁灭。天主教今天没有做很多慈善事业吗?不,做得比任何人都多; 神将来全部要把她毁掉。 神今天在天主教里面呼召得胜者出来,祂承认里面有祂的子民,祂呼召他们离开巴比伦所预表的天主教或其它宗教组织,从那“城”出来。
启示录继续说:“至于你们推雅推喇其余的人,就是一切不从那教训,不晓得他们素常所说撒但深奥之理的人,我告诉你们,我不将别的担子放在你们身上。但你们已经有的,总要持守,直等到我来。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们权柄…”。 神在每一个教会都呼召得胜者出来,一旦被召,得胜者一定要离开这个系统。今天我们不否认天主教或公会做了很多的事, 神看不看这些,是否算数,是定规在那个源头过程与目标有没有出问题。
前面说到马太第四章,主耶稣作事,祂的源头绝对不会出问题,因为没有父或圣灵的引导,祂不肯做。“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作甚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这一类的经节多得很。诸如:“所以耶稣说: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并且知道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做的”。原文没有“一件事”。“我没有凭着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因为祂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把祂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圣灵也是这个样子,圣灵是受差遣的,听到怎么说,就怎么说,自己不作主。今天我们这个独立的生命,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善恶了,就照着善恶标准去做,自己作主了;所以这个生命是独立的生命,不是倚靠的生命;生命树的生命是完全倚靠的生命,主耶稣就是那榜样,你在约翰福音里看得最多最多。
在温柔里领受
感谢主!有这首诗歌说:我们口中发出第一句话,主啊!我感谢你!求你赐下恩膏,沐浴在你的爱里面,带我们进入你的岁月里。这首诗歌不错,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感谢祂,但是我们需要主的恩膏,需要主的爱,带领我们进到祂里面,这就是我们平常该做的事情;要有主的恩膏才成,要有主的爱才成。我们走的路,是祂的那条路。
正如交通擘饼时说,那个“记念”,是停留在祂里面,并不因为擘饼聚会一结束记念就过去了。主要我们一直留在那个记念的里面。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不常留在那里面,所以主耶稣特别是在约翰福音里说:你们要常常住在我里面,一直要住。
先前题到“罪”字,罪的原义就是没有打中那个靶心,那个标出来的靶,就是我们主耶稣基督。所以你没有抓住祂,你就离开了;开始的时候可能一点点,往下去就越离越远了。也题到“忍耐”;主耶稣怎样在圣灵的引导底下,一直顺服留在那试探底下。主耶稣受试探时禁食四十昼夜,祂怎样忍耐不自己变饼;祂怎能一直忍耐呢?就是祂一直活在天上,这是祂忍耐的动力。
请先读一段圣经,再一次地题醒我们,雅各书告诉我们:“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在编号圣经里,你发现“存”字底下的那个代号I,就是“在里面”,“在温柔里面”,4240是温柔,原文并没有“心”字;这话的意思是“在温柔里领受所栽种的话”。我们来读 神的话,要怎么样领受?在温柔里领受所栽种的话,就是能救你们魂的。在原文里也没有“道”字,我们本来是死在罪恶过犯之中,相信祂的时候,灵活过来了,现在要在温柔里领受所栽种的话,就是能救我们的魂的。只是你们要行话,不要单单听,自己欺哄自己。
雅各又说:“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原文是在镜子面前)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神的话我们常常不只听过一次,但是听完就忘了,所以这不成。第25节说:惟有(但是)详细察看进入(:是“进入”)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是”原文是1096“成为”),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得”原文是V“是”,原义是“在他所行的事上,就是福”。“必然得福”读起来也很顺。但是请大家学着去按原文意思读,一次又一次就更能体会原文的味道了。
罪的原则
倪柝声的两篇信息,“仰望 神的祝福”、“人第一次的罪”,我读过不只一次,愿与大家分享其中之一段。
“按着圣经看来,罪是只有一个原则的,在一切的罪中间,我们都能看见自己的样子,虽然人现在把罪分为许许多多,也不知道有几千万种,但是,归纳来说,罪只有一个:一切与自己发生关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罪。换一句话说:世界上所有的罪恶,数目虽然众多,但是,原则只有一个,就是“为自己”,所有的罪恶,都是为自己;没有了自己,可以说就是没有了罪。甚么是骄傲呢?骄傲不过是高抬自己;甚么是嫉妒呢?嫉妒不过是受不住别人高过自己;为甚么争竞呢?争竞是为自己;为甚么发怒呢?因为自己受了审判;甚么是奸淫呢?不过是顺着自己的情欲而行;甚么是胆怯呢?不过是只顾自己的软弱;还有其它千万的罪恶,是我们所数说不了的;我们如一一查考过,我们就要看见,内中的原则总是一样的,总是与自己发生了一种的关系,没有一件的罪是与自己没有关系的,甚么地方有了罪,甚么地方就必定有自己在那里活动;甚么地方有了自己的活动,甚么地方在 神的面前就是有了罪。我们如果要查看圣灵的果子,就是信徒的美德,我们就要看见他们不是别的,不过就是脱离自己的行为而已。甚么是仁爱呢?仁爱就是不顾自己而爱人;甚么是喜乐?喜乐不过是不顾自己而望 神;忍耐就是不理自己的难处;和平就是不顾自己的损失;温柔就是不念自己的权利;谦卑就是不想自己的长处;节制就是自制;信实就是自守。我们若一一看过所有圣徒的美德,我们就要看见,除了脱离自己,不顾念自己之外,信徒再没有别的美德了。圣灵的果子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完全失去自己”。
总之甚么是罪?罪就是离开基督。我们的主在马太福音第四章那里,祂是在圣灵的底下,当圣灵又把祂放在撒但底下的时候,祂就留在那里;祂肚子饿的时候,不自己作主,叫石头变饼;撒但来试探祂说:你既然是 神的儿子,你可以使石头变饼。祂没有自己,祂不听撒但的话,只听 神的话。祂那个生命,是完全倚靠 神的,不是倚靠祂自己,虽然祂自己是一点罪恶都没有。
我们不是不知道,我们的“己”是必须要受对付的,但是,知道是知道,好像对着镜子观看,离开镜子以后又忘了。你我想想看,是否我们还是活在自己里面?亚当没有杀人放火,没做甚么很可怕的事,就是吃了一个果子。为甚么吃这个果子?就是“己”出来了;自己是所有罪恶之根。基督徒都知道,全世界最好的好人,不靠着耶稣,不可能得救;但我们成了基督徒以后,好像就把这真理忘了;同样的原则,我们得救以后,还是一样适用在我们身上。事实上全世界最好的人不能得救,但得救以后,靠自己做最好的事,你还是不能蒙 神喜悦,因为那是自己做的。雅各说:因为我们常忘,所以要像彼得在主坟墓前弯腰细看(原文详细察看)并且时常如此进入 神的话!我们才能是福。──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路许多人根据译文勉强去解释,少有满人意的。从编号圣经仔细查看,你会发现和合版加了个“要”字,是原文没有的。按原文将要字拿掉,多读几遍,体会主的心意,你会发现这句话是反问的语气。这一节的首句:“我又告诉你们”可以翻成“并且我对你们说”就更容易将这话的语气读出来。
2. 约翰21章和合版将原文AGAPE与PHILEO都译成爱,读不出两字的区别。15节的小羊(721)与16,17节的羊(4263)亦有区别。要查字典、看汇编,体会它们的意思与用法。小羊这字全部30次都是约翰用的。
3. 读经不可马虎,心要细,灵要穷,主耶稣和门徒是“露宿”,不是“住宿”。圣经里的人名,地名,都是有意思的。
4. 多注意字系,往往我们也可以从字典看出字系。
5. 许多原文字翻成译文后就失去了本来的含意。像“初熟的果子”原文字意是:“从为首的那一位来的”。所以我们若要成为启示录14章中初熟的果子,就要直接与主打交道,才能达到启示录14章所要求的条件。又像罪本来的涵义是没有打中目标。
6. 再注意LOGOS与RHEMA的分别。
不义的管家
;我稍微给大家归纳一下:这个不义的管家有他聪明的地方,他晓得怎样预备将来,他用世界的聪明来预备将来,主人辞他的时候,他跑到阿敏家,会没饭吃?因为他给阿敏省了好多钱,本来欠一百担的,现在只欠五十担;他所以聪明是会预备将来。主比喻的目的是鼓励我们要预备将来。这是大家都同意的;但是第九节让我们比较不懂。且看怎样从编号圣经里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根据原文其本义原是很清楚,也是非常通顺的;这整个比喻的目的,大体上没有问题。现在来看这节:“我又告诉你们,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我们要来体会主耶稣对门徒说这话的时候,祂灵的感觉是甚么。圣经是圣灵写的,这话是主耶稣说的,现在我们要学习进入主耶稣话的灵里。
请把所有编号的字都看了。注意:和合版译者加了一个原文里所没有的字,“要”,如将这字去掉,再在这一节末了放一个问号,请来读读看:“我又告诉你们,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去吗?”岂不是很容易了解了吗?“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有人说钱财是中性的,但这里就告诉我们:这是不义的钱财。其来路不明,这个钱财本来是主人的,你慷主人的慨。这里之所以难懂,原因在译者加了个“要”字,这个“要”字误导了我们,把主耶稣话的原意整个改变了。按原文把“要”字划掉,句末再加上问号(原文并没有标点符号),就容易读出语气来。当初译者们没有把这句话反问的语气表达出来。再看:“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确实,在世界上的事情,世人比基督徒要聪明得多;但主认为他们真的比我们聪明吗?所以主耶稣在这里,就把语气改了:我又告诉你们,借着不义的钱财,去结交自己的朋友(原文有自己的),等到钱财无用的时候(主耶稣回来的时候),他们(可以指不义管家所结交的那些朋友,也可以指那些钱财)能够接你到永存的帐幕里去?第八节说到,这个不义的管家是今世之子,所以这里有一个对比“今世之子”对“永存的帐幕”。你想想看,这个管家替主人管钱,结果他慷主人的慨,他忠不忠心?不忠心;所以他被称作“不义的管家”。但他晓得为将来打算,为自己留后路这是他的聪明。主耶稣的目的是:你们当然不要学他的不义,你们要学他的聪明。他为辞工以后今世的将来都有打算。难道你们不晓得为永存的将来打算?
你爱我么?
还有一个我们需要知道的字,爱(26 LOVE),它的发音是AGAPE。25是字根,25、26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这字可能源自22X,(X表示这个字根新约希腊文没有用过)有“多”的意思。一般来讲,这个字跟另外一个爱5384字是相比较的。5384 PHILOS是朋友又是亲爱的意思。
约翰福音二十一章记载到主复活后,彼得和另外六个门徒又去打鱼。复活主为他们预备炭火、鱼、饼,又指示他们,网到了153条大鱼。吃完了早饭主对彼得说:你爱(25号AGAPAO)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5368 PHILEO)你。主对他说:你餧养我的小羊。AGAPAO是动词,名词是26 AGAPE,一般学者的解释是AGAPE的爱是从 神来的,层次较高,PHILEO是友爱,层次较低。耶稣第二次又问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主还是用AGAPAO问他,彼得怎么回答?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PHILEO你。他还是不敢说:我AGAPAO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注意原文号码,这里的牧养跟餧养不一样,羊跟那个小羊也不一样哦!到底有甚么不一样?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PHILEO我吗?主耶稣前两次对彼得说:你用AGAPE的爱爱我吗?现在说:你PHILEO我吗?因为彼得两次回答:我PHILEO你,我彀不上你那AGAPE的爱,我只能用“友爱”的爱来爱你,我只是对你有情。现在主耶稣第三次问他:你对我有情么?第三次主用PHILEO来问,彼得对自己就更没有信心了;他忧愁的对主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我是怎样,你全知道,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他还是不敢用AGAPE这么高的爱爱主。主说:你餧养我的羊 (4263)。
十五节的餧养是“小羊” (721)。我们来查一查721跟4263有没有甚么不一样;你看721的对等字,是LAMB, 神的“羔羊”就是这个字,但旁边放了一个小写的kin,所以721是“小羊”的意思,它的字根是704,只用过一次,查汇编704“如同羊羔进入狼群”。
现在看721的汇编,这字约翰福音用了一次,其它29次全部用在启示录上,所以这很特别;主耶稣说“你餧养我的小羊”,从汇编里,要注意到这个字全
部都是约翰用的,保罗没用过,彼得也没用过;启示录讲到“羔羊”全是用这字,不用其它的字。主复活后六十多年才写启示录,主耶稣在世没有用过,只在主复活后才用这个字;这些都可以体会。然后我们查字典,4263,36次译成“羊”,二次译成“绵羊”。对等译字是BEFORE- STEP;4253是“前面”,901是“行走”,是“在前面走”的意思。
要去摸字里面的灵
现在看看4263汇编,用过39次。会读圣经的人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则,叫作“第一次出现的原则”。就是你要注意第一次出现之处,对这整个字的用法,可能有大的影响;所以不论这个字出现了多少次,大体上你特别要注意它第一次的用法,这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但小心也有例外。
你看在4263汇编里:外面披着羊皮;如同羊没有牧人;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大都译成“羊”,然后有两次译成“绵羊”,一次译为“群羊”。你又注意到这字,马太用了11次,马可与路加各用了2次,约翰福音用了19次(原则上每一行就是一次,有时候一行里有二次的)。约翰用得最多。721小羊那字,约翰福音用了一次,启示录用了29次,全是约翰用的;你发现约翰很喜欢用“羊羔、羊”,我们再翻到约翰福音:“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这里又有一个不同的号码,我们看字典286 ,对等字就是LAMB,是字根,译成“羔羊、羊羔”。我们再看汇编,286,是名词用过四次,头两次就是刚读的两节圣经,第三次:“像羊羔在剪毛人的手下无声”。第四次:“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四次都用在主的身上;4263,721这两字不全用在主的身上。286这一个字完全是用在主耶稣基督的身上。约翰用,彼得用,路加也用。你们这样子读几个不同的“羊”字,知道它有甚么不一样,谁喜欢用这个字;保罗只在罗马书用过一次4263这个字!这样你慢慢去读约翰的文字,保罗的书信,你就知道,约翰有约翰的特点,保罗有保罗的特点,彼得也有他的特点;借着使徒们不同的用字,就更会帮助我们摸他们的灵。
刚才我们读AGAPE与PHILEO,你也知道这是很有讲究的,光看和合版,分不出来,LOGOS与RHEMA也是如此。这几个都是很重要而又常用的字,我们得好好的体会。
主耶稣和门徒露宿
先看两处经文:
“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到去,在那里住宿。早晨回城的时候,他饿了”。
“耶稣每日在殿里教训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住宿”。
查编号835“住宿”这个字,是动词,只用过两次,就在上面的经节里。这字原文字义是:在露天里过夜,或在院子里呼吸;对等字是COURTize。院子化的意思。中文圣经将这字译成“住宿”不很准确。它给读者一个错觉,以为他住到马大、马利亚家去了。路加好一点,因为特别题到在橄榄山住宿。如将835这字译成“露宿”可能会更恰当些。
请查字典“”编号963。字义是“患难之家”,或“枣子之家”。对等字义则是“反应之家”。今天主到我们家来,我们有没有反应?这是很重要的。你如果拿跟耶路撒冷比的话,耶路撒冷有没有反应?主耶稣每次到耶路撒冷来,祂大概都出城住在或橄榄山。马大家,西门家对祂都有反应,马利亚总是在祂脚前,让祂向她倾吐,尤其让祂满足。祂十二岁的时候,曾经在圣殿里面有三天,后来约瑟跟马利亚回来找祂。但是祂出来作工以后,圣经没有记载祂在耶路撒冷过过夜;祂最后一个礼拜到达耶路撒冷,每一天出城到橄榄山或都是露宿;祂跟祂的门徒共有十三个人,有时候可能还有一些女的门徒跟着他们。马大、马利亚家不一定够大,即便愿意接待,也很难住得下。其实他们都在旷野露宿。有一天,从出来,祂饿了,就到路旁无花果树去找果子;其实如果那夜是住在马大家,大概祂不会饿吧?读圣经要能够读出圣经的事实来。“露宿”是原文的意思;所以事实要尽量的抓住,而且要去比较。至于马太、马可、路加、约翰,记载稍有不同?那不同之处;圣灵定有它特别的意思在内。
毕士大、伯利恒、伯赛大、伯法其
我们看下一个号码964,“毕士大”是甚么意思?是“仁慈之家”,只用过一次,对等字左边是“家”,右边是“慈爱”,就像中文的“好”字,先是“女”,后是“子”。但是“家仁慈”,读起来不顺,有时候你反过来读就顺了;就是“仁慈的家”。
再下面一个号码965,“伯利恒”是甚么意思?“粮食之家”,这个对等字是“家”,再加上“面包”;外国人说“面包”,就等于中国人说“饭”,或者是“米”;所以你可以译成“粮食之家”。为甚么我们的主降生在伯利恒?伯利恒有生命之粮,这里是粮食之家,你要粮食的话,你到那里去?很多字都有意思,我们常常讲伯利恒,不查字典,不知道这个意思。一旦知道了还不彀,还得要深深地去体会。
“伯赛大”966是“捕鱼之家”。伯赛大是安得烈和彼得的家乡,他们在那里捕鱼。按对等字又有“打猎”的意思;捕鱼之家也可以,打猎之家也可以,所以它有两个意思。再下面一个是“伯法其”967,伯法其是未熟的无花果,原文是“青的无花果”,熟的无花果就变紫色了;青的无花果是未熟的。在这里,我也要题醒弟兄姊妹一下,当你查字典的时候,注意到刚才我们所看的字全部都有“家”,你就可以把所有“家”的字,读一读,知道这些字都是同一类的。
生长在耶和华面前如嫩芽
再看三个字,3478、3479、3480,是拿撒勒或拿撒勒人,一个是形容词,两个是名词。这三个字并没有给我们更多的解释,都只是告诉你拿撒勒。我曾在别的书里看到,“拿撒勒”这个字有几个意思,一个是“枝条”,另一个是“芽”。亚伦的杖发了“芽”,长了花苞,开了熟杏;这就是“芽”的意思。形容我们的主生长在耶和华面前如嫩芽,祂又是拿撒勒人耶稣,这真是非常吻合。祂是那么的柔和谦卑,到处都有死的印记与复活的香气。另外还有人说有“保守”的意思;一个住在拿撒勒的人,身上常带着祂的死,也就必带着祂的生,这人必蒙 神保守。
拿撒勒的下面我们看到甚么?因为这都是“拿”字起首的,所以你看到“拿单”、“拿但业”,拿单原文是希伯来字,是赐给的意思;希腊文也是GIVE给,拿单就是给的意思。拿但业是“神所赐的”,是两个字合起来的,GIVE-GOD,反过来念就是 神所赐的,如果不反过来读就是“给 神”,你愿不愿意“给 神”?这就是拿但业的意思。这里你看到这个“拿但业”的字源追溯,还是“给”加上“神”,或者是“力量”, 神这个字是有力量的意思,旧约是希伯来文写的,(H) 后面的号码都是旧约希伯来文编号。
有关漏掉的编号及字系
我们翻到3203,当初STRONG编号码的时候,他漏掉100号,所以你找到3200,3201,3202,下面一个就是3303,这里漏掉了100号,(从3203到3302),他后来就没有改,这样全部新约用字不是5624个,而是5524个希腊字。但是后来他又发现他漏掉了一些字,就在漏掉之处的编号后加上小英文字母a。共有65个,全部列在5624编号之后。所以加起来还是差不多。
再顺着号码往下看,这样容易找一点,请看649这字,主要是要来看这一系列的字;649这字一共享过132次,钦定版英文110次都译成SEND(差遣),15次译成SEND FORTH(差遣出去,或打发出来)。110加上15等于125次,英文可能还有不同的翻译,但因为篇幅有限,只取两个翻译得最多次数的,还有7次可能翻成别的字,也可能没有翻。但下面中文这一行,因为有整行那么大的空间,所以编者原则上是把和合版里面所有不同的翻译都列出来,如果你把诸次数都加起来,那个次数不等于总次数132的话,你去看看汇编,也很可能就是和合版漏译了。
再来看649,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一个是PUT(放),一个是FROM(从),你看到这字和合版有多少不同的翻译
?“打发、差、差来、差遣、奉差遣、叫、牵来”,可能还有其它的字未列出,也可能还有其它的字是漏掉了。
我们把“差遣”649这个字看了之后,现在请你往前看、往后看,你就看到很多相同字系的字,往前数这个FROM从575开始看起,你发现很多字都有FROM,都在FROM系内。我们特别看652,在英文78次都译APOSTLE使徒,只有一次译信差。中文72次译使徒,有3次译众使徒,二次译使者,一次译差人,一次译所差遣的。这个字的字义
或字源追溯,是“受委派的代表”,括号( )表明该字的来源,这个字是源自649,凡有 ﹡的都是字根,多看些类似的例子,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关系。
初熟的果子
保罗说:“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536就是“初熟的果子”,大家体会体会,这字很有意思。我们先看字典,用过9次,等一下我们再看汇编;这字是两个字合起来的,一个是“从”,一个是“为首”。“为首”英文是TO BE FIRST,就是第一个;看对等字是“从”加上ORIGINer,就是“起首的那一个人”,最开始的那个人;合起来是“从开始的那一位”,和合版译成“初熟的果子”;所以,你要成熟的话,你就得从最开始的那一位来;主耶稣说:我是始,我也是终。所以“初熟的果子”是从祂来的。我们平常了解“初熟的果子”,不一定有这个印象,是要从最原始的那个来的。
如果今天我只从听道或读属灵的书籍或批注得帮助,这彀不彀?不彀!我们还得用圣经来核对到底这些信息是否是真东西,好东西。现在我们为甚么要读原文编号?我不单从和合版得帮助,我还要从最原始的来得帮助,因为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来,圣经真理的启示与恢复已经大有进展,我们踏在前人的肩膀往前去,尤其原文工具书的改进与普及,今天比起一百年前和合版译者们所有的帮助和体会,应该已增进了许多。所以,这是为甚么我们要尽量的回到原文里面去,不能老是下一代接受并解释上一代的东西,法利赛人就是一代传一代,结果积了许多传统的解释,忘了原始的圣经。天主教徒很少读圣经,只学习按罗马教皇的教训去做。基督教很多是各依自己宗派来解释。不将人带回到最原始的那一位,久而久之,一定会出问题。
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
今天我们是需要听和读属灵书籍。保罗说:“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但使徒行传十七章告诉我们,保罗和西拉到了庇里亚,“这地方的人,贤于(原文作比…更高贵)帖撒罗尼迦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即使是保罗来讲道,我们还是要回到圣经里去查他所讲的,到底是还是不是。保罗又说:“至于作先知讲道,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根据甚么来慎思明辨呢?就是要回到圣经,以 神的话为根据。
我自己就常听道和看属灵书籍,对于有启发性的信息,我还会反复的看或听多次。好的信息就像奶,虽然是别人消化过的东西,不仅小孩要吃,大人吃了也会得着滋养。我们不能骄傲到一个地步,以为读了编号圣经,就不需要接受别人的供应。我们要平衡,一方面圣经太大、太广、太深,绝不是任何个人或门派所能领会,独揽,或包办的,我们一定要有敞开的胸怀,容纳不同的领会与意见,知道自己是有限的,不可能慨括全面的,光有保罗还不彀,还要有彼得、约翰等才完全;光有马太福音还不彀,还得有马可、路加、与约翰,另外还需加上书信,行传与启示录;光有 神永远长存的话(LOGOS)亦不彀,还需要 神赐灵无限,才能说 神的雷玛(RHEMA)话(见。另一方面,真正谦卑的传道人,绝不会只满足于别人接受他们的帮助。他们的信息的目的不是要人来靠他们,乃是引人去靠主,从主的话直接得帮助。保罗说:“亚波罗算甚么,保罗算甚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 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甚么,浇灌的也算不得甚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 神”。真正 神的仆人绝不会高抬自己,他们都会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原文作欠)作的”。他们都不会忘记:“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他们也知道:“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等到那完全的来到,在新天新地里,所有今天能帮助人的有限的信息和全集,都必归于无有。我们这些过渡时期的东西,完全被那完全者所取代!真是哈利路亚!赞美主!
我们若能像庇里亚人,一面听传 神话者的信息,一面回到圣经里去查考,就是学着从主直接领受。保罗在以弗所书已经为我们祷告,我们都应该有一个雄心,求主给我们智慧和启示的灵,叫我们“真知道祂”。保罗在加拉太书还说:“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我们要学习先求 神的国和 神的义,少为眼见之事祈求,要按主的话求天粮,因为“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原文作RHEMA)”。我们已经从主领受了恩膏。这住在我们里面的恩膏,能在凡事上教训我们。凡事包括了将主赐给我们的这本圣经(LOGOS)打开,给我们每日得着属天的灵粮 (RHEMA)。我们要长进到一个地步,不仅能吃奶(别人消化过的东西),更能彀吃干粮,在主里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这些年来我自己也传了一点主的话,与许多前面弟兄相比,当然还差得太远,但我一直有一个很深的感觉和盼望,这是从约翰福音第四章来的。撒玛利亚妇人从主得着了帮助,她作见证告诉全城的人,说主将她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说出来了。她一得救就作了一件最属灵的事,就是除了她的软弱以外,她并不夸口(见,林后十二章是描写一个在基督里的人。撒玛利亚妇人把全城的人都带到主耶稣面前,让他们求耶稣在他们那里住下。耶稣果然在那里住了两天,“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我的负担和感觉就是这是何等好的榜样,我传 神的话,不是我好,我能干,有启示或甚么任何其它,我只不过是还我所欠主的,连保罗都算不了甚么,我能有甚么可夸的呢?我常跟一些弟兄们说:盼望你们能亲自从主的话中见主,就不需要我再来教导,因你们已经可直接从主领受。以后再一次的相见,只是主里的欢聚共享主恩!一个传道人作工作到非你不可,少你不成时,必定是个失败的传道人!
回到圣经及其观念
我们还要注意圣经里的话,是主说的,还是法利赛人说的。你知道现在中英文圣经都有红字版,把所有主耶稣说的话,都用红字印出来,这个更加强(有这个必要哦!)主自己亲自说过的话;当然,保罗所说的话,也是圣灵所默示的,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连撒但在试探主耶稣时,所讲的话,也是圣灵默示,写下来告诉我们,这是撒但说的。但是我们还是很注重主自己说的话;如果我们用红字版,你就发现马太福音里面,主讲的话是最多的,而且常常是长篇大论,打开五、六、七章,登山宝训的话,全部放在一起。路加福音和马可福音,登山宝训的话,不放在一起,是分开的。主讲比喻,一口气就在马太福音十三章讲七个天国的比喻;路加福音,没有把七个都放在一起。所以你就注意到马太福音的重点在尽量将主说的话列出来。你也会发现到,马太福音十二章有两句话,“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及“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你可用这两人来体会整本马太福音的重点。所罗门讲智慧的话,但主耶稣说的智慧话更超过所罗门所说的。马太福音特别把这个标明出来。约拿三日三夜在鱼腹里,主耶稣第三日从死里复活,比约拿还大。弟兄姊妹,在你的心目中,约拿是多大的先知?我们通常称约拿书是小先知书。大先知和小先知的分别在于其篇幅,当然我们相信以赛亚是个大先知,耶利米也是个大先知。很多人认为主是耶利米,因为我们的主是与哀哭的人同哭。圣经里面最短的经节,原文只有两个字“耶稣哭了”,有没有说到耶稣笑了?没有!但是有说“耶稣欢乐”,耶稣甚么时候欢乐?有时候耶稣被弃,他反而欢乐。七十个门徒赶鬼回来,后来耶稣在圣灵里欢乐、祷告。我们得去体会,圣经里面甚么事情,让耶稣喜乐;甚么事情,让耶稣生气;耶稣看到甚么人,祂就喜乐;耶稣看到甚么人,祂就生气;马太福音二十三章是骂法利赛人。我们得进到耶稣的感觉里面,慢慢就进到圣经背后的灵。我们现在查字典,好像都在注意字句;但是弟兄姊妹,一定要注意到背后这个灵。
保罗写书信,他背后的灵是怎么样的?你不只是摸着保罗的话,你要摸着保罗这个人;你不只看到主耶稣在这里做这做那,特别是马可福音,你要摸着主耶稣这个人,摸到祂那个感觉。法利赛人看到主耶稣做好多事情,结果越看祂做得多,他们就越反对耶稣。我们看到主耶稣做许多事,我们有没有进到耶稣背后那个灵?我们需要好好的进入。
罪和罪人
我们来看“罪”字,编号266,先看它的字根264,是由427,3313合起来的;427是“无、不”,或者是“没有”,3313是“一份”,264的对等字,是“失误目标”,就是没有打到中心。“目标”就是MARK,UNMARK是你没有打到那个中心。我们知道打靶,手动一动,相差一点点,一百尺以外,就相差很远了;所以你不要以为,我现在稍微岔开一点点没有关系,过了几年到下一代就差得很多了。再看字义是427+3313,就是“没有那一份”,或“无分”。3313最后一次用在启示录:“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甚么, 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我们乃是与生命树和圣城有分的,二者都是指主和祂终极的彰显,若是“无分”,那就是罪。
有一首倪柝声写的诗歌:我若稍微偏离正路,我要立刻舒服。你真的要走这条窄路,有时候不舒服哦!有时候是要摆上的。你看,我身上只有一千块钱,如果主让我感觉到,你这一千块钱都给罗弟兄算了;我全部拿给罗弟兄,那我还剩有多少?你想:唉呀!主有这个意思,那我就给他八百算了。给了没有?给了,但是我偏了没有?偏了一点。二百留下了;这不能说是太偏,只不过是稍微偏了一点,对不对?稍微偏离正路,自己好过得多,全给了,自己觉得不够扎实,不够平安。多少时候我们是要了自己的平安,却失去主里的平安,压住了主的感动,这岂不正是我们常常经验到的事么?
据说倪弟兄这个人,经过他手上的钱,是相当多的;但是他不留在他手上。他常常告诉人,主把钱给你,叫你用,你不要存在那里,特别是教会有钱, 神把钱给教会,就是叫你用在弟兄姊妹身上,用在福音上,用在该用的地方。你如果不用留在那里,主就不给你更多;你越用得多,主就越给得多;这是他的经验。
甚么叫作“罪”?“罪”就没有打中那个圆心。弟兄姊妹,你我观念里面“罪”是甚么?是不是偷、杀、抢、奸,这个才叫作“罪”,现在这些都没有做,他是不是“罪人”?圣经是怎么讲?保罗向着标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他来得的奖赏。你今天只要离开那个目标就是罪。把“罪”形容得很好:“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神的荣耀”。亏缺是甚么意思?少了一点。人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的,人应该将祂的荣耀彰显出来;现在人没有把祂的荣耀彰显出来,亏缺了,你少了一点都叫作“罪”。你我本来是应该百分之百彰显基督的,现在我彰显了九十分,我少了几分?十分。九十分已经是了不起啊!但是你在那个完完的标准底下,你少了十分,这叫作“罪”;所以世人都犯了罪。如果你从中文字去看,中国人的观念,甚么叫作“罪”?“罪”是四个非;圣经里面的观念比中国人的观念,更是厉害得多。
看“罪”这字,我们可以从264,看到268。265 UNMARKeffect,effect是小写,字典很多的字后面都有effect就是效果。UNMARK的效果,你不打中圆心的话,那结果是甚么?是“罪”。“罪”是特别讲效果的。265跟266都译成“罪”,266 是用得最多的,一共173次,除译成“罪”外又译成“罪恶、罪孽、罪愆、恶、罪案、罪过”。这么多不同的译文。原文就是这一个字,译者们有时候会不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呢?
265跟266有甚么不同?一个是UNMARK effect的效果,一个是UNMARKing,后面有ing ,这个大家一定要学,这也是常常出现的。ing是现在进行的。UNMARK加上ing就变成动名词。“犯罪”是一直在进行的。
下面一个形容词267和合版把它译成“不显出证据”,只用过一次。UNMARK的后面加上ED,就是被打了印记的,MARK是目标,也是“印记”,加上了ED的话,是受印记的人,就是“见证人”。所以你看到这个含意,267是“不”加上3144“见证人”不是见证人就显不出证据,就是罪。甚么是“见证人”?就是被主打上“印记”的人。有一首诗歌,艾梅卡迈可姊妹写的:你怎么没有伤痕?你身上有没有十字架的印记?这伤痕是十字架在你身上做的,你看到他,你就看到十字架的“印记”。见证人就是这个意思:印记。到最后的三年半,在大灾难里,撒但要对人打上“印记”,撒但有它的像和它的数目,撒但的数目是666,你那时如果没有666,可能就不准你做生意。现在到大的超市买东西,在美国不需要看价钱,因为货品上有密码,扫描一下,就知道是那一样东西,多少钱,因为早就放在计算机里面。据说这个密码很多已经有666在里面了。启示录十四章那些初熟的果子额上都带有主的印记的。
268是UN MARKer,后面加上er是指人,所以268是罪人,此字用过47次,和合版有6个不同的译文。
再说雷玛与劳高斯
请看4487的发音是“雷玛”(RHEMA),这字用过68次,和合版46次译成“话”,另外又译成“道、言语、句句、意思、命令、说话”,一共有七个不同的译文,不看原文或编号圣经,不可能将它们串在一起。一个字常有多个意思,按用法而有不同的译法,是应当的。但同一意思却有不同译法,则是混淆。这字源自4483,与3004(字根)“说出”或“摆出”。雷玛的对等字说它是GUSH effect“涌出的效果”。“涌出”是动词,是一个动作, 神的话现在“涌出”来,有了一个效果,这叫作RHEMA。今天这一本新旧约圣经是LOGOS,但我读了这个圣经,其中的话让我得着供应,这时候就变成RHEMA。主耶稣常常说 神的话,祂说出来的话,法利赛人只听见表面的意思,(他们也有旧约圣经LOGOS),没有用信心去调和去接受,所以他们永远得不着雷玛的话。门徒们则要看他们当时候的光景,与 神的怜恤。在主脚前的马利亚所得着的雷玛恐怕比十二使徒还多,因为她灵里贫穷,她将那不可少的一件抓牢了。你如果只听懂字句的话,那是LOGOS,如果祂所说的话成为你的供应,那就变成RHEMA。马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RHEMA。这不是靠LOGOS,你今天有没有得RHEMA的“话”?当你读到这节的时候,要注意了,这是4487,不是3056。和合版叫你就没有办法分别3056和4487那到底是那一种“话”?3056是永远常存的话,圣经就是3056,4487是你接受了的那个“话”,是活泼的话,是今天的话,应时的话。
一位老姊妹,读到说:因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她立刻得着这句话为RHEMA,因为她接受了这话,说:主啊!你是我的丈夫,我从今以后就抓住你了,完全靠你!她把这句话变活了,这句话对她来讲,成了活的话,成了她的食物。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RHEMA。这个“一切”是个P字,常常译成:全部、所有、每一个、凡。── 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在撒母耳记上八章,以色列的长老求撒母耳为他们立王治理他们像列国一样,他们要世界的样式,这让 神大大的伤心,因为 神要作每一个以色列人之 神的心意被拒绝了,但以色列人却没有感到 神的心痛。 神在旧约没有达到的心意,在新约要不要达成呢? 神喜不喜欢在 神与人中间有个中间阶级呢?圣经的译者们因为心意没有完全被主更新,他们也带着以色列人的观念,很自然的就将这种观念带进所译的圣经,所以今天基督教里牧师或长老治会的观念普遍存在,虽然有“基督为儿子,治理 神的家”这类的经节,但他们缺乏启示还是认为 神要透过他们作代表权柄,治理 神的家。有多少牧师长老像保罗一样体会出他们不是在弟兄中作王,作带领(只有主是王,主是带领)他们不过是 神家里的奴仆,在众人之下呢?有那个好的父母,不是孩子们的奴仆呢?
2. 请多注意漏译的原文字,当初译者们删掉是认为不必要!那是他们的体会和意见。但圣灵启示圣经,用字有祂的主权,有祂的意义,不要因为我们的体会不够,生命太浅,就将圣灵的用字删掉。如果我们灵里贫穷,按原文来体会,就会觉得其味无穷。
3. 要翻译得信、雅、达不容易,翻译圣经更难,因许多原文字义的丰富,非一个翻译所能含盖。为和合版许多的长处及译者们尽心尽力的辛劳,我们要感谢主,也要感谢他们。但他们有不到之处,我们如今要藉对原文编号的体会,将之补足。保罗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他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我们今天用原文及原文编号的人也要效法保罗,补满译文不足的缺欠。就如1247服事这字,没有译错,但服事“到底”的那个观念没有译出来。
4. 许多不同的原文字,译者们将他们统一翻译,有时候一个原文字又译成许多不同的字。这样做许多时候亦有其考虑与必要。但有了编号圣经,我们希望接受译文的帮助,却不受译文的限制。因为圣经的丰富,不能被少数人的体会所限定。所以我们用编号圣经的人也学习不下定论,并持敞开的态度。
5. 今天教会的聚会该怎么聚?圣经是怎么吩咐的呢?
6. 设立长老,是让他们永远地站在下面服事,按时分粮。弟兄姊妹不长进是分粮出了问题,若是长进,长老们更是要像奴仆,听命于王子王女。执事长老永远是在爱中服事,非掌权作主。
7. 体会五个不同的原文字都译成“无可指责”,找出原文更丰富的意思。
8. 更多认识灵与魂。
永远站在下面作按时分粮的奴仆
先前提到一些跟“管家”有关的字;看看和合版的翻译,跟我们的观念,有没有不一样。为甚么我们要查编号?就是我们愿意敞开我们的观念,直接从原文得着帮助;如果译得不太准确的话,我们愿意那个更准确的,来帮助我们。
主耶稣说:“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我们要用这一节经文学怎样使用编号圣经;怎样了解字意;请大家特别要看的是“派”和“管理”。先看“管理”下面有个代号E字,编号是1909,是常用的介系词,用过895次,英文是ON,中文意思是“在”或“在上”。我把书放“在”桌上。“在”就是E。译成“管理”太严重了,这个E字本来没有这么重的语气。按原文,这仆人是被派“在”家里按时分粮,完全没有管理家里人的意思。原文“家里的人”是HOME,是家(有仆人之家)并无“的人”两字!想想看! 神家里都是王子、王女,那有仆人来管理他们呢?仆人是来服事王子王女,给他们分粮,不是来管理他们的。
再看2525这个“派”字,是动词,新约用过21次。和合版译为派(8次),立(4次),成为(2次),设立(2次)。派字是复字,2596+2476。2596原文Kata,意思是According或Down(按着或下面)。2476是Stand(站住)。所以2525这个派字就是:派他站在下面。本编号字典的中文字义是从英文译过来的,漏了To place down permanently(永远放在下面)。所以2525是“让他永远站在下面”。
试用编号来翻译一下该是:谁是忠心有见识的奴仆呢?他就是那被主人派在家里,永远站在底下,按时分粮给他们的人。
我们看过路加福音十六章里“不义的管家”,现在却在讲马太福音二十四章里“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保罗写信常自称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但是按原文,这个仆人不是普通的仆人,这个仆人是一个“奴仆”;仆人跟奴仆有甚么不一样?简单的来说,仆人是拿工资的,与主人讲定后,就可来做仆人。要是不喜欢,或他觉得不公平,他可以辞职不干,拿了钱就走,这就叫作“仆人”SERVANT。如果是“奴仆”的话?他是卖到主人家的,要服事六年,第七年可自由的出去。但是有一种仆人(见,他说:我爱我的主人…不愿意自由出去,主人就把这个人(因为你自己说你愿意),带到门前,靠着门框,用锥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远服事主人。他耳朵上会戴上耳环,你就知道他是那家的“爱奴”,是有标志的。这才叫作“奴仆”SLAVE,奴仆跟仆人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弟兄姊妹,你们想想看,保罗、彼得、约翰、提摩太…他们是仆人还是奴仆?
我们顺便查一查1401,这个字用过124次,和合版译成“仆人”98次,奴仆16次。字义是捆绑。译者们对奴仆这字,没有足彀圣经的体会,对出埃及记二十一章印象不深,缺乏“永远服事主人”的观念,以致今日传道人,拿工资的仆人多,懂得永远做奴仆服事主的人少。再加上“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这个偏差的翻译,使教会里面经常看到“仆人骑马,王子(弟兄姊妹)像仆人在地上行走”的现象;按,仆人骑马,王子步行是日光之下一件祸患,这是怪事。但现在传道人管理教会(家里的人),掌权作王,是那么普遍,王子沦为平信徒,有那个平信徒是斗得过教会中掌权的仆人的呢?今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新约有四个不同的字,原文和合版都译为“仆人”,但保罗却喜欢用1401奴仆这字,除了帖前、帖后,保罗在他写的另外十一卷书里都用奴仆,他实在是永远的奴仆,他说:“我本来(英文是现在式)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他是被 神所派一直站在下面按时分粮,忠心有见识的奴仆。所以要知道,和合版这个字翻译得不准确,应该全部翻成“奴仆”。奴仆不是主耶稣派来发号施令的,我们是主耶稣派来作“奴仆”永远站在下面按时分粮的!许多时候,和弟兄姊妹一同吃饭,有好几桌,我总是请弟兄姊妹都坐下。但每次总有好几位站在那里给我们添饭,添汤,换碟子的,我们是座上客,他们是“站在下面”服事的,等我们吃完了,他们才吃喝。这才是奴仆正常的图画。
我为甚么读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今天的翻译给我们的感觉,跟原文给我们的感觉,有时是很不一样;原文这里是:那一个是忠心有见识的“奴仆”?主耶稣不是来找仆人,仆人不喜欢,明天就可以辞职不干了。主耶稣说:你如果爱我的话,你愿不愿意在耳朵上,让我打个洞?让我给你耳环?这耳环是说明你是“奴仆”,我现在委派你去站在弟兄姊妹底下去服事他们;在我家里面,有好多的儿女;你本来也是;但是你因为特别爱我,你说:主啊!我爱你!我愿意服事你,我愿意从儿子的地位,变成“奴仆”的地位,来服事所有的弟兄姊妹!弟兄姊妹,我们在教会里,是同一个地位,都是儿女;但你实在是太爱祂,要出来全时间的服事。你怎样全时间服事?是在众弟兄姊妹的身上管理他们?还是:主啊!我愿意作“奴仆”,作一个添饭的,作这个扫地的,作个洗厕所的,我是要作“奴仆”按时分粮来服事我们的弟兄。
你餧养我的小羊
我们的主祂是我们的主人,我们要来查2962,就是“主”是甚么意思?“主”的字义就是“最高权威”。我们的主是最高的权威,祂来到地上,是祂服事彼得,还是彼得服事祂?祂拿了一个盆子,还束上腰,倒了水,到彼得面前说:彼得,我来替你洗脚。彼得吓坏了:我不是天天跟着你,你是我的主人吗?主说:你如果不让我替你洗脚,你就跟我没有份了。彼得就害怕了:那你洗吧!全身都可以洗。主说:你已经干净了,我今天把你的脚洗一洗,你全身就干净了;彼得就把脚伸去给祂洗。我们的主是最高的权威,祂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祂来洗我们的脚。
约翰二十一章主耶稣对彼得说:你爱我吗?你餧养我的小羊。就讲到怎么餧养小羊:谁是忠心有见识的“奴仆”呢?为主人所指派,到教会高高在上吗?不!我派你在祂的家里站在下面,我们看一看3609a是甚么?在字典的最后找,3609a对等字是“家”,只用过一次,和合版译成“家里的人”旁边的S是他,指主人。W 是“这”,指被派站下面的下人。3609a英文HOUSEHOLD of servants,是有众家仆的家。“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主人要派(这个“派”字又用一次了)他在一切他家里面所有的事上”原文另译)。原来主人派这个人来,不是来管人,是管事情。
我们再看的5224加T,(T是定冠词“这”
),是指所有的,是指家业、财物、家道、东西;意思是“拥有的物”,是属于谁呢?是在那个为首之下的UNDER- ORIGINate;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这个主人的;是在他所有的这些事情上,现在派一个永远的下人。
总结马在说甚么?是在说:按时分粮给家里的人。所以这一个人是来管厨房的事情,他按时候分粮给家里的人。就像阿敏还有你们姊妹这几天所做的。到吃饭的时候,你要把饭菜拿出来,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得好、吃得饱。我们的主人是个有钱人家,他有好多仆人,买了很多的菜。现在阿敏一盘盘的拿出来,我们吃得很丰富。主来了说:阿敏是个忠心的仆人,按时分粮给我们。假设今天,十二点钟要开饭了,阿敏只拿出一个菜来,我们那么多人一看:啊?只有一个菜!是我们的主人太穷了呢?还是阿敏把那个菜金结交了自己的朋友?如果阿敏拿菜金结交朋友,岂不成了不义的管家?不!阿敏没有!阿敏每天都把整桌的菜拿来了,你看,他在那里面辛苦的预备,按时候分粮,这是个忠心的仆人。若是阿敏说:我是主人所派来管理你们?又不做好榜样服事,你想他是那个忠心的仆人吗?我们会有好饭吃吗?弟兄姊妹,甚么是粮?主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主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粮就是 神的话,粮就是主自己。阿敏所预备的更应该是属天之粮。
我一再读这一段,特别把2525这个字,还有E字,讲得明白一点,因为受和合版翻译的影响,今天很多教会里面,充满了“管理”与“派”,大家都希望快点做到主任牧师,因为他最有权,他可以管,他可以派。你知不知道圣经里面的观念是:你越被主派,你就越是站在下面;你可不可以毕业?你可不可以从奴仆毕业到主任牧师?我从奴仆,毕业到使徒,我是使徒,你们要听。今天很多自称或被称为使徒的人,不引哥林多前书第四章的话说: 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他们是引以弗所书第四章: 神给教会的第一就是使徒。你看,圣经里面有两面,你到底要那一面?你到底要作甚么样的仆人?这是很大的问题,这就是我要弟兄姊妹读这一段的主要原因。
请注意没有译的原文字
“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躺着。就有人告诉耶稣。耶稣进前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热就退了,他就服事他们”。我们学习使用编号圣经,要多注意原文与译文的差别,多学就熟;有时候译文比原文加、减了一两个字,或者是原文不一定给我们特别的亮光,但是我们要养成习惯,到了时候我们就会摸到亮光。三十节前原文这里有一个B:“但是”,但是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躺着,“并且”A有人来告诉耶稣,4012跟S,是“关于他”,4012,可查字典,“并且”有人来把“关于他的事”告诉耶稣,这个“他”应该是指西门的岳母生病了。翻译圣经的人觉得原文这样太啰嗦了,所以就省掉一些字;到底是不是啰嗦?根据我们现在属灵的领会,可能也觉得是啦!但是, 神的话里面有这些原文字,我现在决定算了,它太啰嗦了,我会不会太武断?根据我跟你,现在属灵的认识觉得:可以啦!没有关系啦!也可能有一天,圣灵让我们看得更深的时候,这两个字可能是最重要的字,也不一定哦!
这是为甚么我们不能够随便,这是为甚么这本圣经,把所有原文圣经有的字都列出来。王正中的编号圣经初版,这些原文字,他没有列出来。这一本编号圣经就把原文有的每一个字,不管我懂还是不懂,不管我觉得它啰嗦还是不啰嗦,都列出来;所以有这样的不一样。三十一节前有A字(并且),是连接词,有时候A字,也可以翻成“于是”或“和”,所以你要灵活应用,看用在那里;如果你说这里还要个“并且”,那根本不需要嘛!但是你翻成“于是”的话,就比较贴切一点,就更通一点。于是进前。原文这里没有2424“耶稣”这字,“他”包括在动词“进前”里。所以原文是:“于是他进前,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热的后面有“他”),并且他的热就退了”;并且他就服事他们。(S是“他”也是“他们”)。请熟读编号凡例,S基本上是“他、自己、他们”。0846,0848,都是S。
服事到底
现在来看“服事”这个字,1247是动词,用过37次,和合版有9个不同的翻译,“服事、伺候、供给、作执事”;所以你就知道“作执事”是叫你起来服事,帮助等。这字意是“服事、伺候”。1249是字根,字意是“执事、佣人”。
1248,1249都是名词,1248指服事的事。1249是这个人,英文后面有个or或er,都是指人。从中文部份你知道这“服事’是甚么意思;对等字中间没有一横,表示原文是一个字,不是复字;但是这对等字用一个英文字,没法把这字意全部表示出来,所以它需要用两个英文字来表示出来,是THROUGH SERVE。THROUGH是“穿过”;服事要服事到“穿过”,甚么意思?要我翻译,就会译成“服事到底”。假设,主人请阿文来服事,他管厨房,烧菜,他烧菜烧得很好。他烧完菜就走了,厨房里面还有碗、碟,还有脏的东西,厨房一塌糊涂,他就走了。主人回来高不高兴?但是现在阿文服事完了,回到厨房,垃圾桶的塑料袋换了,地上的水…样样都擦得很干净,杯、盘、锅子洗好,都放回原处,走进去就觉得很清爽,这个服事叫作“服事到底”;贯彻了他的服事。“穿过”也可以翻成“贯彻”对不对?他贯彻了他的服事。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服事,请问你服事到甚么地步?
1987年编号圣经出版,我跟主祷告说:主啊!你如果愿意,我愿意把新约全部5624个字都重新查过,每一个字我要看它原文的意思是甚么。前两年没有汇编,我根据后面汇编的经节,去找出1247,1248,1249,三字共享过100次,花了很多功夫,一百节都抄下来,后来发现有重复的节,其实我不需要抄一百次。一直到两年后汇编印出来,我才不用抄。我跟大家作一个见证:我从1987年开始,我读一章圣经,通常需要六个小时。等到1992年9月,我癌症开刀后,医生告诉我说: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活五年。我跟主说:主啊!感谢你!见你是好得无比,但是圣经没有读完,读不好,你不要怪我哦!我就这样祷告,我没有说:主啊!你要医我病。我知道时间无多:我不敢偷懒,继续加紧读。主看我果真没有读好,只好多留我几年再去见祂。
中文“服事”的观念,跟希腊原文“服事”的观念,不完全一样。我们翻成“服事”,有没有翻错?没有!但是有没有把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完全翻出来?也没有!原
文一讲到“服事”,一定要服事到底,要贯彻的服事,不能够马马虎虎的,应该给它十足的斤两。没有给它十足的斤两,就叫作服事不够,没有贯彻。我们的主说:你要用量器量给人,怎么量给人?要上尖下流连摇带按的给人,给你一碗饭,不是松松的添;这一锅饭,你如果松松的添,可以添个20碗,你如果压紧的话,只能添10碗。我们今天服事,应该是怎么服事?你从圣经的原文,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宝贝的东西,这是为甚么我们要回到原文哪!
我们的主,像一个奴仆一样,来服事我们,特别是马可福音;在圣经里面,旧约,用四活物来代表我们的主,我们的主有四面,狮、牛、人、鹰;马可福音特别彰显我们的主是牛的那一面,牛是来服事的;所以在马可福音里常用“主耶稣立刻…”这种字,因为祂是仆人;主人叫你做甚么事,你就得快点做,不要拖在那里。用阿文作个例子:阿文,请你给我倒杯水。你说:好!结果等了半个钟头水还没有来,这就不够“立刻”了。我们主服事人,马可福音里面都是“立刻…立刻…立刻…”,因为祂作仆人。
请注意不同的原文字有共同的翻译或相同的原文字有不同的翻译
路加福音与马太福音有经文在和合版里翻得完全一样,都是:“尸首在那里,鹰也必聚在那里”;。按原文,路加福音尸首是4983号。4983这个字,英文142次里面,141次翻成BODY(身体),只有一次翻成“奴隶”。和合版则有九个以上不同的翻译;多数译为身体、身、身子或形体,但,有3次译成“尸首”。马太二十四章的尸首是4430号,这个字是“伏下去的结果”(FALL effect),我们题到过后面有小字effect,是那个结果,FALL就是“倒下去”,可见那是被杀后倒下去,就变成尸体了。当你发现两处圣经都说“尸首”,但却用两个不同字的时候,你得去好好查一查,为甚么不同,到底有没有很大的关键?路加将“身体”译成“尸首”比较勉强一点,但是读前文,加上马太福音类似的经节,他们翻译的时候用“尸首”,也不能算太错,但我们该知道,在原文这是两个不同的字。一处是“身体”,另一处是“尸首”。
同来(受)带领
譬如说:也必聚在那里。马太福音那个“聚集”是4863,用过59次,中文有七个以上不同的翻译,多数译成聚集,或聚会,意思是“一同来带领”,或“一同来接受带领”。按照原文,聚会应该怎么聚?就是我们大家一同来带,或一同来接受圣灵的带领,这个叫作“聚会”。你对聚会的观念是甚么?在基督教里,聚会的观念就是牧师来带领。你可能没有牧师制度,谁来带领呢?那个比较懂的来带领。但是在全本新约圣经里面,告诉我们当全教会聚在一起的时候,这个聚会该怎么样聚?特别讲到两、三个人聚集到主的名里面;哥林多前书十四章,是整本新约圣经里面,关于聚会讲得最详细的。
带着“有” 来聚会
我们要持一个敞开的态度,看看圣经怎么讲;至于传道人怎么讲,那是他们的事情,但如果是按照圣经来讲,我们得敞开。保罗说:“所以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这里告诉我们,当全教会聚集在一处时,我们该怎么办),若都说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癫狂了么?(所以他不赞成聚在一处时,大家都说方言)若都作先知讲道(“都”是包括好多人),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进来,就被众人劝醒,被众人审明;他心里的隐情显露出来,就必将脸伏地,敬拜 神,说, 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了”。给我们看到一个比较:全教会在一起聚集的时候,不要都说方言,反而要多作先知讲道,这样有不信的人进来,他可以听得懂,他可以被劝醒、被审明,他心中的隐情显露出来,就必将脸伏地,敬拜 神,说: 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今天我们聚会,有一个很大的目的,任何人进来,要感觉到:哇!这里有 神!这才是好的聚会。甚至连不信的进来都觉得:这里有 神!
继续讲到怎么聚会,,按原文是: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再进深一步问:我们到底怎么聚呢)?你们聚会的时候(这里“聚会”编号4905,是“一同来”),各人(每一个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全是“有”原文其实没有“或”)有启示,有方言(也没有说:不可以有方言),有翻出来的话(一讲到有方言,就要翻出来),凡事都当造就人(这是聚会的目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着造就弟兄姊妹,造就任何走进来的人)。若有说方言的(要知道,圣经里的方言,是温州话、四川话、德国话…,不是没办法翻的话。这里有一个2228“或”),只好两个人,或至多三个人,且要轮流着说,也要一个人翻出来,但(28节原文有“但是”)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只对自己和 神说,就是了(原文无“就是了”是译者加上去的,好让这句话停一停)。所以聚会关于方言,讲得很清楚了。
“至于作先知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人就当慎思明辨(就是保罗来,我们用头脑去听,用灵去接受,也要慎思明辨,不是盲目接受)若旁边坐着的得了启示(先要得着启示),那先说话的就当闭口不言(尊重别人先知的灵)”。“因为你们都可以一个一个作先知讲道(讲道的事情可不可被少数人包办?整个聚会是圣灵在这里带领。你为甚么说话?因为你有启示),叫众人学道理,叫众人得着劝勉(目的是叫每个人学,得着勉励)。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因为 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全教会的聚会该怎么聚。这个聚会注重“有”,当你来聚会的时候,你有没有诗歌,教训(通常是先知讲道的一部份),或启示(启示更是作先知讲道的一部份)…,所有的目的都是为着造就人。整本新约圣经讲到聚会,这里是讲得最详细的。
马太福音十八章讲到两三个人奉主名的聚集,“奉”字原文是“进入”:。使徒行传第二章也题到,门徒常常同心合意在殿里,在家中,兴旺福音、擘饼、祈祷,那也是一个聚集。这些聚会,要怎么个预备?那预备是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若是这个礼拜安排好了少数人,其它的人豫不预备?每一个人在生活上都经历主,聚会的时候,你就是“有”的。譬如说姊妹,这两天有一首诗歌非常感动、捉住她,她来聚会,就有诗歌,不是临时一翻,这个好啊!那个好啊!这首诗歌已经在她里面,唱了好一阵子,所以当她点的时候,是有感觉的,她带了一首诗歌来给弟兄姊妹。都是注重“有”,甚至包括方言,都是“有”,这是原则上的。这个“聚”是“一同来”,是大家都来的。
如果发现:马福音与两个“聚在”,为何有不同的编号?不是原来编号的时候给了不同的号码,而是马太写的时候用了(4863)“聚在”,等到路加写的时候,他是用 (1996)另外一个字“聚在”,所以是他们用了不同的字,并不是编号的人把一个字分成两个编号。编号的人从来不改圣经的,他只把圣经原文给它一个号码,他发现这两个地方,是两个不同的字,就只好给他不同的号码,譬如我说:我和你,这也可以说:我与你,意思差不多一样,但是“和”是一个号码,“与”是另一个号码。是和合版的译者,将这两个不同的原文字译成同一个中文字“聚在”。
站在下面的长老
现在再先看提多书一章:“我从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将那没有办完的事都办整齐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设立长老”。“设立”是2525,我们交通过“设立”是怎么设立?是叫他站在下面,并且要永久的站在下面。很多地方,你今天作了长老,你站在那里?你坐在长老室的高位上;这里译成“设立”长老;长老原文就是年长的,现在“长老”这个字变成一个职位。要在各个城里,让年纪大的,来服事我们;长老要知道,你是被设立站在下面的,不是让你作威作福,作头的;教会里面只有一个头,就是基督,不是叫长老作代表权柄作头;他带领这些人,让所有的人都以基督为头;基督是教会的头。“若有无可指责的人,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儿女也是信主的,没有人告他们是放荡不服约束的,就可以设立”。这里说到,要设立长老,第一个条件是无可指责,更强调:“监督既是 神的管家,必须无可指责”。
无可指责
我们专心来看一个字。读林前一章:“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无可指责编号是410,和的无可指责相同。提多书讲到作长老的,还有作监督的,一定要“无可指责”。林前讲到:他也必坚固你们,叫你们,这“你们”是指所有哥林多的圣徒;所以不只是监督,也不只是长老,需要“无可指责”,其它所有的圣徒都需要“无可指责”。请问你跟我,是不是“无可指责”?再看歌罗西书:“但如今他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这里“无可责备”,编号也是410。“无可责备”,就是“无可指责”。所以不只在哥林多这样说,在歌罗西的圣徒亦要无可指责。
1989年出版单独本的汇编,书后有索引。如果去查“无可指责”这个字,你会发现新约,和合版将五个不同的原文字都译成“无可指责”;我们先翻字典编号(括号里是次数)176 (1)“无可指责”。再看273(5);“无可指责” (3),又译成“无可责备” (1),“没有瑕疵” (1)。再查298 (1);“无可指责”,这是三个不同的原文字,加上刚才的410号,就是四个了。再看423 (3)“无可指责”,在还没有继续去查之前,先想想看我们观念里,甚么叫作“无可指责”?我相信不会差太远。就是没甚么可被人骂的,是很好的,没有缺欠,没有瑕疵;这就是“无可指责”。你去仔细看这五个圣经原文字的意思,是超过我们今天一般领会的。和合版却笼统的把这五个字都译成“无可指责”,现在我们来比较这五个字,能不能体会出原文有甚么更新、更好、更丰富的意思。你可以看圣经的本文、看字典、查汇编,找到了,我们一同来交通。
现在我们拿个与一般观念有出入的字来总结:就是410跟423。423是UN-ON-GOT,“外面没有可以被抓住的”,你抓不住我;410是UN-IN-CALLED,“里面没有控告”。别人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里面有没有控告。这个练习让我们看到,怎样进到字根,字的组成,就是字源追溯;它本来是那几个字合起来的?“好”字,是“女”字加上“子”字,现在加起来了,就有个意思,有子有女才是好,这是中国祖先造字时的观念。现在我们用无+里面+控告,可以体会出一个意思来,叫作“里面没有控告”,原来“无可指责”还有一点更深的意思;我们平常没有这种想法,无可指责是外面,也是里面,是不分里面、外面的,一般所看见不过是表面;但是 神今天对付我们,祂抓我们里面,祂说:作长老、监督的,里面也要没有控告。
灵
再看一个字,这字是很重要,但不是那么难读;我们查“灵”字,4151这个编号要记得,用过379次,英文钦定版两个主要的翻译是Spirit (111),S是大写的,通常指圣灵;Holy Ghost (89),Holy就是“圣”,“Ghost”是“鬼”或者“灵”,因为鬼也是灵;所以在西方,尤其在古时常用HolyGhost,现在大多数都用Holy Spirit圣灵,这字和合版有许多不同的翻译,灵 (255次),鬼 (37),心 (29),圣灵(21);其实这字前并没有“圣”字,按用法加上“圣”字并不能算错。心灵 (10);灵魂(9),这就有问题了,因为在圣经里“灵”与“魂”是完全不同的;气 (3),风(2);是不是还有别的翻译,要到4151的汇编去看;因篇幅的关系,这里没有继续下去。“灵”的字义是灵、气息、或风。所以对等字“灵”是吹的效果;譬如主耶稣对门徒“吹”一口气,你们受圣灵。就是那口“气”。
约翰福音说:“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1720吹一口气,原文是在里面吹;就是 神在我们里面吹。现在我们知道,我们里面有圣灵,是因着主耶稣这一“吹”。在人造好后, 神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原文这节没有“灵”字:正确一些的翻译该是“他就成了活的魂”。亚当有灵,但人的彰显是在他的魂。
魂(一)
我们看人,通常不是看人的灵,而是看人的魂。因为人的发表是在魂上面,魂包括思想、情感、意志;意志是作决定的。人外面的身体有高、矮、肥、瘦、美、丑,这是外面的形状。但是里面的形状却是魂。亚当因 神吹气,本来有灵,但因吃禁果,人的灵死了,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功能,基本上人是靠魂而活。所以当以色列一家七十个人下埃及时,原文是七十个“魂”下埃及。马,主要门徒舍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祂,说:因为凡要救自己魂的,必丧掉他(原文),凡为我丧掉魂的必得着他(原文),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魂,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这段圣经和合版四次提到自己的生命或生命,原文都是“他的魂”,所以舍己就是舍魂。魂是人的发表,人的彰显,和合版在此都译为“生命”。“魂”是很重要的字。
“魂”是5590,灵是4151,魂跟灵不一样。中国人的观念与用法“灵魂”是一个词,所以我们“灵魂”是不分的。今天我们读和合版,主说要对付“己”,对付甚么?“灵”是 神吹过来的,不需要对付。 神让我们的“灵”活过来,然后圣灵与我们的灵(原文是灵非心)一同证明,我们是 神的儿女。是我们的灵活过来了,圣灵才降了下来;我们也说过,挪亚的鸽子放出去后,如果不是从死水里出来一棵橄榄树,他无法降下,他一定要降到复活的地方,不像乌鸦是不洁净的动物,可降在尸首上。鸽子却不能,这是预表。今天我们从死水里起来,圣灵把我们的灵活过来,就像死水里那橄榄枝子冒出来了,然后预表圣灵的鸽子才可以落下。
灵的对等字是BLOWeffect,是“吹”,后面有个effect,是“效果”,或“结果”;吹的结果就是灵, 神是个灵,是祂吹的。所以约翰福音第3:8节说:风随着自己的意思吹。那个“风”就是灵。
魂(二)
我们再看5590,帖前五章:“愿赐平安的 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这节原文前面有个代号B(但是、然而);原文没有“赐”字。你要 神的平安呢?还是你要平安的 神自己?你得着基督,你就得着平安;还是你只要祂给你平安?愿平安的 神,好过愿赐平安的 神,没有必要加上赐字。愿平安的 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这里有两个“与”,就表示灵、魂、身体是分开的。这里非常清楚,有4151,有5590还有4983就是身体。希伯来书也提到:“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请问骨节与骨髓是不是一样的东西?不一样!骨髓在骨节的里面,现在灵与魂,原文还有5037 BESIDES。翻成白话就是:甚至你们的灵与魂,还有骨节与骨髓。这个BESIDES就是“在旁边”,或是“还有”的意思。今天 神的话,像两刃的利剑一样,可以剖开你们的灵与魂,甚至还有骨节与骨髓,都能够剖开。
雅各书说:“存温柔的心,领受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原文是:在温柔里,领受所栽种的话,就是能救你们魂的。所以 神的话是为着救我们的“魂”。:“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原文是魂,非灵魂)。请问我们今天得救了没有?得救了!你真的得救了吗?我们仍在得救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灵已经活过来,圣灵已经住进来,同证我们是 神的儿女(见,已经得救了,另一方面,我们“魂”的得救还在过程中。就是“魂的救恩”。:“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指基督徒),我魂(原文)就不喜欢他。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魂(原文)得救的人”。“以致”翻得很好;以致是甚么?我们魂已经得救没有?没有!我们是有信心,有一天我们的魂可以完全得救;“以致”就是要达到的意思,以致得救,就是要达到得救。
说:当时…得救的人不多,只有八个人(原文是魂)。:将自己的魂(原文)交与那信实的 神。:揭开第五个印的时候,我
看见在祭坛底下有被杀之人的“魂”,不是灵魂,是“魂”在底下。:并为 神的道被斩者的“魂”;这些殉道者,他们的“魂”还在底下。──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上)。
“耶稣基督的家谱”,家谱原文作“世代的书”,“谱”字与,19的“书”同字)。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甚么, 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甚么, 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2. “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原文或作 神所吹气的)”。 神的话有其长阔高深,从诗119篇来看,陈希曾弟兄将 神的话分为八大类:律法、见证、训词、命令、典章、律例、话一(指LOGOS),话二(指RHEMA)。从另一角度看,圣经有诗(包括耶稣的许多祷告和话都是诗),有歌(歌等),有散文(如路得记),还有真理的论述与辩论(如罗马书、加拉太书),甚至还有一些科学的片段(只有文法背景的人根本无法领会)等。科学家的头脑是很细的,工程学家的头脑比较程序或公式化。
欣赏文学作品,无论是去读诗、歌或散文,用科学家、工程学家的头脑,是不彀用的,你还得有文艺学家细致的感情去体会、去捉摸。当你去读保罗的论述和辩论时(如罗马书、加拉太书),你若有法学的素养,你可能会有更多的体会。当然,这只是就人而言。但圣经更是属灵的,所以要真认识圣经或 神的事,靠天然的头脑、背景,是完全不彀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保罗说:“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 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读圣经一定要用灵,要摸圣经的灵意。从字面上看的,不一定是真东西。在摸灵意的时候,还得注意语气;但经历不彀的人,对语气所透露出来的灵意却是不容易捉摸的。看哪2400这一类的质词后面是要放感叹号的,这是最最容易抓住人的,这么明显加感叹号的质词都删掉了,并不是不懂或不知道有这质词。读者们会不会觉得译者诸君,是不是对语气的体会,欠缺考虑呢?
看哪(一)
我们来查一个字,2400“看哪!”。在新约“看哪”用了200次,是质词,和合版有十个不同的翻译,分别译为(括号内为次数):看哪 (55)、忽然(14),见 (8)、不料(2)、只是(2)、正当 (2) 等,和合版只翻了87次,删掉113次。主要的翻译是“看哪”或“忽然”;1492是它的字根,就是看见、感觉、洞察、知晓的意思。基本上这字很简单,就是“看哪!”2400这字英文钦定版173次译成Behold (看哪);23次译成Lo(也是看哪)。英文圣经有四次译为其它的字,本字典没有列出来,基本上英文没有漏译,但是中文删掉113次。这字因为是质词,字后通常应带感叹号“!”。
现在看汇编2400号,第一次,出现在马太福音,就被和合版删掉了“有主的使者向他(约瑟)梦中显现…”。原文是:“看哪!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第二次,看哪!又被删掉:“必有童女,怀孕生子…”,原文是:“看哪!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第三次和合版:“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原文前面是有:“看哪!”马太福音二章里:“忽然在他们前头行”讲到那个星在前头行;和合版没有漏,但翻成“忽然”。应该是““看哪!”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天“忽然”为祂开了。也可以翻成:“看哪!天开了”。这里没有漏翻。马该是:“看哪!”从天上有声音说…。
主耶稣受完四十昼夜撒但的试探,祂没有像亚当一样的失败,主耶稣在试探上战胜了撒但;这个时候天使来服事祂:“并且,看哪!”,有天使来伺候祂。请注意!“你却没有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前面有“看哪!”。前面有:““并且,看哪!”,有一个长大痲疯的到耶稣这里来”。
请问,这个字容不容易翻译?刚才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讨论路,请问翻译“看哪!”需不需要很多时间讨论?不需要!这个字是最容易翻的,但是不知道为甚么,当初翻译圣经的前辈们,把这么重要的字给删了!是不是他们当时感觉不需要、不重要、太啰嗦?但是圣灵在默示圣经的时候,200次用感叹号告诉我们,这些地方是要加强语气的。
看这个汇编,从上到下42行就有42次,请弟兄姊妹数一下,马太福音原文用“看哪”一共几次?一共享过62次。我们从1:20一直往下看,很多地方都被译者删掉;“看哪!”在“必有童女怀孕生子”前面,你觉得应不应该删去?不应该!圣灵要我们注意:“看哪!”,必有童女怀孕生子。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常常看见弟兄眼中有刺,自己眼中的梁木却没有看到,所以主耶稣讲这句话的时候,主特别用“并且,看哪!”来提醒警告我们,这是很重要的啊!弟兄姊妹,你去摸摸圣灵的感觉,和合版两个主要的翻译“看哪!”与“忽然”,你觉得那个好?那个更达意?
翻译圣经是一件严肃的事,应该很客观,圣经怎样默示,就怎样翻,尤其这么简单的字“看哪!”,译者不应该加,亦不应该删。我不太了解的是:译者诸君即便离开了客观不加不减的立场,变得主观情绪化了,他们最少也应该是站在主耶稣这一边,翻译的时候总会偏向主,怎么会将“看哪!”从“必有童女,怀孕生子”;“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从天上有声音说”;“有天使来伺候祂(耶稣)”等句子前删掉呢?如果觉得“看哪!”太多、太啰嗦,真要删,就删法利赛人讲的“看哪!”,尽量保留主耶稣这边所说的嘛!怎知译者们却好像站在法利赛人的立场,有关主耶稣和祂所说的多被删,法利赛人所说的却保留。这实在是很大的疏失。
马太福音原文用过62次“看哪!”,和合版前25次(从太 11:19)只翻译了四次“忽然”,其它21次(包括上面所题及未提积极的句子)“看哪!”全被删掉。这字新约出现200次,和合版55次译为“看哪!”,表示译者们也认为译成“看哪!”最恰当。他们第一次把这字译成“看哪!”,是在那章那节?“看哪!你的门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这句话是法利赛人说的,法利赛人要抓主耶稣跟祂门徒的小辫子,看看祂有甚么地方犯错。在这里,和合版的译者有没有将“看哪!”删掉?我们无法为他们辩护!也许是一时受那恶者的的迷惑!
马太在写这本福音的时候,圣灵默示他,要放进62个“看哪!”今天,我们读经要学习去摸圣经的灵。宋尚节认为中国传道人里面倪柝声解释圣经是最好的,倪柝声说过一句话:整本新约圣经最难读的就是马太福音。对很多人来讲一定是启示录;但是倪柝声说:最难懂的就是马太福音。有人说:你要读马太福音,要看圣灵最注意的是甚么地方。马太福音是很难读得好,但是如果圣灵帮助我们读,我们就比较容易懂了;现在从原文里我们发现,有62个“看哪!”,这是圣灵标出的重点!假如你现在用黄笔或红笔,在每一个“看哪!”的底下画线,你翻到的时候,就发现“看哪!看哪!看哪!看哪!…”62次之多。好好去读一读,你大概已经抓住马太福音的重点了!这是为甚么我愿意弟兄姊妹来看这一个字。一方面,我也不了解,为甚么译者诸君,好像就是站在法利赛人的那一边,来翻这一个字;我深深觉得,他最少应该更站在基督徒的立场上来看;他一定要翻““看哪!”必有童女怀孕生子”,因为这是太大的事情;天使显现还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你不翻的话,没有太大问题,在第七章:““看哪!”,你却没有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这“看哪!”不能少,因为这是主耶稣在登山宝训里面的第一个“看哪!”。我愿意大家更多的去体会原文(圣灵所用)的意思,盼望我们能一同来学习。
看哪!(二)
我们再进一步来学习汇编的用法,以“看哪!”为例。
前面提到2400“看哪!”,在新约出现200次,如果我们真的接受圣灵的提醒,好好的去看马太62次的“看哪!”,我们对马太福音定会有新的认识。诸位想想看!同样的,如果我们将这200次“看哪!”在新约里面的用法,好好的在主前体会,我们会不会更进一步,借着圣灵亲自用字的提醒,对全部新约的重点与中心,抓得更准、更牢?许多信徒,做了几十年的“教友”,因着传道人生命上、真理上、知识上的欠缺,心意还没有更新而变化,以致对 神纯全善良可喜悦的旨意察验得不够。现在让我们藉汇编略略的进到圣灵藉“看哪!”所带来的光中。
请看汇编2400号,你注意到马可福音共享过七次“看哪!”,和合版在此译出了六次,相当不错了。只有:“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前面的一个“看哪!”没有翻。但删掉的这个是相当的重要啊!如果好好的深入这七处“看哪!”,你想丰富不丰富?如果传道人能用此处的七个“看哪!”讲一篇道,一定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体会马可福音的重点。
路加福音用“看哪!”有57次之多,仅次于马太。其它用得较多的是使徒行传用23次,启示录用26次。罗马书、林前、加拉太、彼前,和犹大书一都只用过一次“看哪!”,但你细细的体味这五处,圣灵在用的时候,都有极其关键性的提醒。
马太福音一开始前九次的“看哪!”都是与主诞生及预备祂出来服事有关。启示录26次用“看哪!”开始两次:“看哪!他驾云降临” (1:7);“我曾死过,“看哪!”现在又活了!”(1:18)与主有关,说到祂的降临与复活。最后八次“看哪!”亦都说到我们的主。你从这个角度来看,启示录及全本圣经的总结,该是何等的壮观!圣灵这位导演,实在是会编导:
我又观看,“并且,看哪!”(原文)羔羊站在锡安山;
我又观看,“并且,看哪!”(原文)有一片白云,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14:14);
看哪!我来像贼一样…(16:15);
“并且,看哪!”(原文)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19:11);
看哪! 神的帐幕在人间… (21:3);
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21: 5);
看哪!我必快来… (22:7);
看哪!我必快来… (22:12)。
看哪!圣灵所演的这部大戏:圣经,他的结尾是何等的雷霆万钧,震撼人心!
看哪!(三)
有一次一位年长的传道人听说我送了一本新的编号圣经给某弟兄,就来问我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有甚么好处?我就拿这本“原文编号新约字典汇编”给他看,告诉他基本上这就是1987年出版的编号圣经与1989年出版的汇编的合订本。他说:“啊,我已经有了,已经会用了!”
弟兄姊妹,这本编号圣经,有字典,有汇编,也有钦定版作对照。一方面说,你只要把说明好好读读,你就会用了;很容易,很方便,人人都会用。这是这本书的好处与特点。但另一方面,用字典用汇编,还有点学问,要用得好,多得启示,还需要我们有心追求,带着贫穷的灵来学,千万不要说:我已经会了!我们实在还差得太远,太贫穷,需要主继续的怜恤与光照。
我们再看2400。有没有注意到约翰福音只用过四次,第一、二次都被和合版删掉了!这四处都是很重点的经节,最后一处是彼拉多对众人说:“看哪!”这个人!(原文另译)。你会不会想起,2400,在约翰福音里,怎么没有提“看哪!” 神的羔羊!呢?我们翻到,36节,你发现“看哪!”底下的编号不是2400,而是2396。原来原文还有另一个“看哪!”查字典2396,基本上此字和2400是相同的,编号也很接近,共享过29次。再查2396的汇编,你发现除加拉一次外,全用在马太、马可与约翰福音,约翰用了15次之多。所以实际上加上2400的四次,约翰福音共享了19次“看哪!”,连启示录的26次,约翰共享过45次“看哪!”,马可福音也就不只是用了七次,连这里的九次,一共享了16次“看哪!”。2400与2396两个“看哪!”的编号加起来,新约圣经共享过229次之多!── 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要深入认识尼哥底母的故事,还要去体会前一章所说的,因约翰3:1节前有一个连接词B“但是”或“然而”。
2. 圣经不是普通的书,读一两遍就彀了。我们经常读很多遍,每次读时都盼望有新的体会与认识,因为圣经是灵,是生命,是活的,所以每次来读灵要穷,心要细。
3. 信心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已经信了,还要信入。得救也是如此,不仅已经得救,还要继续得救(魂的救恩),所以我们所作所行,要以圣经来核对。
4. 因神迹而相信的人,里面有问题,所以耶稣不能信托他们。真正认识 神一定要里面有启示,不能只根据眼见、客观的事实、或心思的归纳与认定。
5. 任何人来到主前表示“我们知道”都是很愚蠢的事。重读一段圣经时,自以为已经懂透了的人,一定不会得着新的启示。拿着别人圣经解译而将之作定论者,绝对不是一个有启示的人。
6. “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主耶稣也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来帮助我们,我们亦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应用编号圣经。
7. 注意主三次对尼哥底母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
8. 从约翰3:8节我们看到圣灵有绝对的主权,连从灵生的也不晓得祂怎么吹。所以不要以为懂得了一点属灵的原则,就可依样画葫芦,就可规范或限定 神,下埃及是不对的(应该出埃及),但 神要雅各下埃及。两个两个配搭是原则,但 神兴起司提反,腓利,亚波罗单独行动。娶淫妇是不道德的,但 神让何西亚去娶淫妇,更让我们看见 神爱我们。
9. 随从灵不要随从所谓的代表权柄。连挪亚那样与 神同行数百年的人都不保险,结果他自己赤身露体,带进咒诅,何况我们? 神在旧约要作每一个以色列人的 神,但以色列人拒绝,要一个中间阶级的王。在新约, 神要作每一个信徒的 神,人又要中间阶级的教皇、神父、牧师,自己宁作“平信徒”,岂不又令 神大大伤心失望?
10. 尼哥底母对主说:“我们知道…”是根据对客观事实的认定,主认为他根本不知道。主耶稣在约翰3:11节所说的话,不是根据门徒当时的光景,主耶稣是在信心里说话。
11. 甚么是地上的事和天上的事呢?约翰3:12-14节实在更新我们的观念。日光之下无新事,在 神眼中地上最大的事就是主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祂从天降下,仍旧在天,这实在是又天又地的事。
12. 约翰3:16节要按原文读出 神是怎样的将独生子赐给世人。
查 经 方 法
1. 约翰3:1节前面的连接词B,告诉我们要注意前文来与第三章的故事作一比较。
2. 要体会约翰3:2节的“知道”与3:3节的“见”及3:8节的“晓得”是同一个字。
3. 和合版译者在约翰3:4节替尼哥底母加了个“重”字!原文与英译都没有这字。尼哥底母并没有将主的话全部听进去。
4. 约翰3:8节的第一个风是灵,第二个风是祂。
5. 约翰3:12节有两个“若”(1487与1437),英译本有两个IF,和合版漏掉第一个“若”。
6. 约翰3:13节“没有人升过天”翻得不准确,所以引起人问:以利亚岂非升过天么?原文应是:“没有人升入到天里去”。和合版译者许多地方对原文代号:字(进入)体会不彀,常翻得不好。
7. 约翰3:16节神爱世人,少译了两个字。原文与英译都是:“因为 神如此爱世人”。3779“如此”这字就是3:14节的“照样”。
请注意相反或连接词
我愿意用我们最熟的约翰福音第三章,来与大家一同学习怎样使用编号圣经。
当我们交通约翰福音尼哥底母的故事时,该从那一节开始读?先读第一节:“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读编号圣经,要注意看下面的号码。下面第一个号码是代号B,还有一个V,B (编号1161)就是“但是”,有时这字也可以翻成NOW(现在)。这个字,钦定版圣经,常把它翻成NOW,英美人有时候说NOW,是个顿号,是句头语,表示:好吧!就这样!所以也不一定就是说“现在”。原文这节有B,可翻成“但是”,或“然而”;英文是BUT,或YET,都可以。查字典1161说它是质词,表示相反或连接之意。
三章一节前有“但是”,表示跟前面有连贯或相反的关系。圣灵写圣经启示约翰用这字,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我们相信 神启示的每一个字都有祂的意思,我们可能不全懂,也许觉得无用,但我们无权把这字删掉。所以,这里表示这一段话,跟前面那一段话,是有相连或相反的关系;真要把这一段讲好,恐怕还得比较比较,读读前后文,对我们就有了帮助。可能读完之后,还是觉得没甚么,这也不紧要,对你也没有损害;如果你读完之后,主给你有点启示:哎!这里好像有一个比较。那前面那一段对你、对开启这一段,就有很大的影响,或者就因为前面这段,圣灵才在此引进这一段。
你想想看,我们主耶稣道成肉身,支搭帐幕(原文)在我们中间,前三十年几乎没说过话,现在祂按照旧约的律法作祭司,三十岁出来服事,祂所做的事情,所讲的话,这三年半所发生的事情,难道只需要四本福音书就彀了吗?马太福音二十八章,马可十六章,路加二十四章,约翰二十一章;就那么几十章的圣经,就把祂记载完全了吗?所以约翰福音二十一章最后一节(这是四本福音书的结尾)说:“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圣灵把耶稣这三年半所做的事情,浓缩到只有这四本福音书,可见圣灵要借着这四本福音书所写给我们的,每一个字都特别重要,祂如果要全写出来,世界都容不下。现在只留这薄薄的四本,我们该何等宝贝每一个圣灵所启示的字?你如果真愿意查的话,每一个字,都可能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候我们非常愚昧,常常把祂很多启示的字,都忽略掉了。如今我们也实在需要像保罗那样的祷告:求 神赐给我们智慧和启示的灵,叫我们真知道祂。难道我们以前知道祂是假的吗?当然不是!这个真知道祂,是更深一层,在灵里面更近一步的知道祂。
要有新的认识与经历
约伯记第一章就说到他是完全正直,敬畏 神,远离恶事。他在人、在 神面前都很了不起,所以撒但才来到 神面前离间约伯与 神的关系。 神后来对撒但说: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于他。这么一位敬畏 神、认识 神的约伯,他的三位朋友来看他,都是饱学之士,约伯也是,但是没有一个人比约伯懂得更多。等到后来约伯经历了主,他说过一句我们都知道的话:“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苦难发生以前,他就非常认识 神,现在因着这些苦难,那三个人来看他、安慰他,结果因为他不肯认罪,反而起了冲突。他们的观念认为:这么大的事情发生在你家,全家几乎死光:儿女死了,妻子还没有死,财产丢了,一定犯了大罪,难道不是 神在惩罚你吗?他们就用宗教的观念认为,现在那么多的灾难临到你,你一定是有问题,你绝对不是无可指责。
这三位是他的好朋友,平常就很尊敬他,他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好,无可指责的人;但是现在这么多的事情发生在他家里,这三个人也是对 神有相当认识的人,在当时,大概就是这四个人,是最高明、最好的;末了这三个人合起来对约伯说:你一定有问题,你还不认罪?约伯说:我真的没问题啊!你还不认罪?他们本来是来安慰他的,后来却是在伤口撒盐。约伯好不好过?很不好过哦!约伯越为自己辩护,越让他们三个人生气,他们本来不是来生气的,是来安慰的,结果是 神出来替约伯说话。约伯经历了这些以后,才感觉到从前对 神的认识,不过是皮毛、是间接的。现在才对 神有亲身的经历。我们认识 神,还差得远,即使能彀像约伯那样子还是不成。对约伯来讲,他已经是世界第一人;约伯大概和亚伯拉罕同时代,或许更早。今天,这本圣经放在这里,我们曾讲到, 神有多大,圣经有多丰富,所以我们更需要进入、接触圣灵所给我们的,虽然我们不懂,但是我们要尽量的去体会;我们持一个敞开的态度,持一个谦卑贫穷的灵,求 神把灵加给我们,让我们认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注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虽然我现在看不出大的亮光来,但是主,求你让我有心追求,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对你的话,有更新的认识。
要细心,要耐心注意前文
我们已经知道“但是”、“然而”或“现在”,这个字有联结的关系,要认识尼哥底母这一段的故事,最少要从上一章起:“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原文那个:是“入”,信入了祂的名。但是你看2:23前也有一个“但是”,所以对这一段要多有认识的话,还得看第二章前面,会不会牵涉到第三章?我们不是要知道读圣经的方法吗?不是愿意更多知道读编号圣经的方法吗?这是很重要的;我读了十四年编号,一直到这几年才被这些“但是、并且、然而”等词抓住。如今大家既已入了门,知道了起首。以后多多查考,自然而然,你们就会进入而更明白其中奥妙。
第二章说:“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了”字底下的:是“进入”的意思。请问,他们看了主耶稣行的神迹,他们就信入了祂的名,这些人得救了没有?叶弟兄说:没有!但根据甚么说他没有?他看了神迹,就信入了祂的名,你说没有,那要怎么样信入才算得救?请你告诉我!今天我们出去传福音,人家信耶稣,很多人是看我们这个人还不错,很多人是因你肯帮助他,很多人的开始,都是这样子的哦!何况今天很多人如果看到:哇!这个病人本来是活不了的,结果因叶弟兄来,为他祷告,病好了。不只这病人,这一家人都谢谢你,可能这一家人就信主了,他的亲戚朋友,因为看到叶弟兄为这个病人祷告,结果他的癌症就好了;很多人因此就信了耶稣。叶弟兄传福音,为人家祷告;这些人得救没有?
信入祂名是一个过程
“就信入了祂的名”;得救没有?你能不能够找一节经文来证明他们得救了?所以我刚才问叶弟兄说,你说他没得救,你根据甚么?如果他还没得救,你还要给他加一个条件,对不对?那请问你那个条件是甚么?如果你说他得救了,又根据甚么圣经?主耶稣复活升天已经快四十多五十年;所有其它的使徒都睡了,约翰才写约翰福音,他写到1:12节时说:但是(原文)凡接待他的,就是信入(原文)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成为(原文) 神的儿女。这个1096“作”字我们以后要好好进入,因为这个字太重要了;他们就成为 神的儿女。
这一节的条件很简单,凡是接待他的。接待是2983,这个字,一共享了258次,是很普通的字,这个字我们中文第8个翻译出现过7次,我相信还有其它的翻译,这里因为字典没有空间,我们就不再列了。这字是字根,英文的字义及字源追溯TO TAKE,有个 ;英文较简单,只有两个主要的翻译,133次翻成RECEIVE,(接受、接待),106次翻成TAKE(拿);我们中文有许多不同的翻译:得着、拿着、受、领受、受了,还有取和拿起、接待等等;约翰1:12节就翻成“接待”。你再看对等字GETUP,是站起来的意思,你怎么拿?要站起来拿,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所以“接待”就是“拿”的意思。现在耶稣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凡接待他的,就是信入他名的人”;所以一开始接待祂,就开始了信入祂的过程。请问我们接待祂的时候,第一天是不是进入很多?是才开始进入,这个进入应该是一直不断的。这几天我们在这里,有很多的进入,比上一个礼拜,进入得多了很多。所以约翰在写到第二章末了时说:他们就信入了主的名。根据约翰1:12节所说,这些人得救了没有?绝对得救了。信徒心里相信,口里承认,就必得救。一点都没错,但许多圣徒有一个错觉,以为一次过就好了!我已经相信,已经得救了。岂不知那是一个长跑的开始,信有其始,亦有其过程与扩大,更有其目标;开始是基督,目标亦是基督,过程则是倚靠祂、借着祂,正如保罗说“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开始时从很少的事上信祂,到不少的事上信祂,到最后“凡事相信,凡事盼望”。不只是在生活里的诸事物上信祂,更是在生命里信入祂。以弗所书三章保罗祷告说: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原文此处是指基督)是何等长、阔、高、深。原来基督因信已经在我们里面,保罗的祷告是要我们明白这里面的基督,是何等长阔高深,明白之道就是在信与爱上有长进。信是我们得救的根源。
得救亦是一个过程
信不只是一个过程,得救也是一个过程。先是我们人的灵得救,渐渐地,我们的魂要得救,然后复活时是我们身体的得赎或得救。保罗说:“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灵得救),现在仍要救我们(魂现在天天需要被主拯救),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身体得赎)”。奇不奇怪?很多基督徒不知道信是一个过程,信是交托,有时知道我们交托得不彀,有时亦知道信得好的人交托得更多,但就是不能把信是一个不断增进的过程连起来。得救亦有三步曲,我们不清楚,或许是受了圣经译者们本身对“信”的体会不彀,未能将这:(进入)这字好好的译出来之故。
在复活里认识主,非靠神迹
继续看约翰说:“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原文无心字,“所存的”代号V是“是”。人里面到底是甚么?我们不一定太知道哦!我们自己能知道里面是甚么?“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点,谁能识透呢?”如果我今天来到一个人前,把他大骂一顿,说他最坏、最坏、最坏,他高不高兴?他不会高兴,如果他被圣灵光照想起那节圣经,恐怕他还会跟我说:你骂得不够!我比你所想象的还坏多了,因为我都不知道我有多坏。我们今天每个人,你知道你有多坏呢?还是你觉得你有多好?我们常常是觉得:我还不错!其实人在世上,只有耶稣知道人里面的所是。
我们再回到前面一点点:“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这个交托(4100)是甚么意思?“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门徒甚么时候真正被开导而信呢?乃是等到主耶稣复活以后,他们想起耶稣以前所说的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话。以前跟耶稣在一起的时候,耶稣说了很多话,他们以为已经懂了;主复活后,他们想起来时才知道:唉哟!那个时候并不太懂哎!现在稍微懂一点了。有没有这种经历?有时候好像那个帮助我的弟兄,说过那句话,我以为我懂了,过了好几年,我觉得我当时懂的程度有限。譬如说有一位弟兄帮助我,一九六四年,我在念研究所;有一天我听到:“不是为主作,乃是被主作”。那天我觉得我懂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太抓住我了。我过去的观念是:为主作,为主而活,为主作工,为为为…。他那天这一句话,立刻打进我心。在此以前我不是很有被主作的观念,我是浸信会背景,浸信会好像很少这样讲的。去年我看到以前的牧师,谈起来,他跟我说:浸信会亦讲这个;曾经有一位美国牧师,在我们那里待过一阵子,他也讲过。可是我没得着;直等到这弟兄交通后,该是圣灵作了工,对这句“被主作”的话,我才开始有领会。又过了两年,我才觉得我对“不是为主作,乃是被主作”有了较多的消化,直到如今,这句话还一直在我里面增长。
主耶稣复活以后,这些门徒想起他的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耶稣在复活以前说了好多遍,门徒就是不能领会,但是当时并不觉得自己不领会。过了一阵子,主复活向他们显现以后,想起主的话,才有领会。约翰2:23节这批人,他们的得救是从神迹来的,这些人得救了没有?得救了,但是就像刚才弟兄所说的:他们到底得救没有啊?为甚么下面说:主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这个交托,原文就是2:22的“信”,实际上就是“信托他们”,为甚么不信托他们?
请问旧约圣经,或者是全本圣经,神迹最多的是那一本书?整本圣经神迹最多的是出埃及记。未出埃及以前,十个神迹,每个都大得不得了,最后法老硬着颈项也没法,只好让他们走。走后,法老又派军队去追,他们到红海边,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怎么办?结果火柱挡住埃及的军兵,红海开了,他们过去了,埃及的军兵却被埋在海底下,多大的神迹啊!他们过红海以后,天天都有神迹啊!玛拉的苦水丢一棵树下去,水就变甜了,树代表甚么?树代表十字架,因为我们的主是被钉在那树上。如果你觉得苦,你接受了十字架上的耶稣,你的苦就变甜了。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哦!环境有没有改变?还是一样,可能反而更坏了,但是因为接受了十字架上的耶稣,苦水变甜。这样子再往前走,走到那里?以琳,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
神的恩典,在旷野里,白天云柱,晚上火柱,云柱、火柱代表甚么?圣灵的两面。现实的生活,白天在旷野,太阳是最热的,晚上旷野则是最冷的;所以白天 神用云柱遮住他们,让他们在旷野步行的时候,不至于昏倒;晚上旷野是最冷的,这时预备火柱,让他们不至于冻死。然后早上起来拣吗哪,鹌鹑飞得低到一个地步,小孩子伸手可以抓到,而且是一群群来的,根本不需要争先恐后,难道这不是神迹吗?
今天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人如果碰到一个这种神迹,恐怕一生都改变了,但是他们碰到了那么多,神迹还在的时候已经在抱怨了。云柱、火柱明明还在那里,他们说:你看哪!怎么没水喝啊?结果盘石出水了。刚刚吃吗哪的时候,觉得淡淡的,清香得很,很好吃啊!多吃了几天后觉得:怎么天天都吃这个东西啊?阿文,你天天都是烧同样的菜么?你小心哦!有人会不高兴!是不是?这时候就想起来了:唉呀!埃及还有大蒜(中国人喜欢这个),还有洋葱。这些都是调味好品;在旷野,就这么个吗哪。那鹌鹑来的时候:哇!好久没有吃肉!圣经形容他们吃肉时的光景是甚么?牙缝里面都是肉啊!还在那边抢,就怕明天不来了;天天都有神迹啊!四十年在旷野,衣服有没有穿破?鞋子有没有穿破?他们有没有开衣服厂?开鞋子厂?根本不需要啊!那有这种穿不坏的鞋子?我都想去买一双。宇宙飞行服能不能穿四十年,我也不知道。那么多的神迹, 神亲自带领他们,但他们还不尊耶和华为大;摩西上山四十天,亚伦还帮忙害人,做了一个牛犊,摩西下山来,亚伦撒谎说不是他带着做的,只是把金子丢到火里面,它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亚伦啊!亚伦!他是不是这样讲?他就是这样讲。亚伦这样做,让我们都觉得我们比亚伦还高明一点,我们会不会像亚伦这样呢?亚伦还预表大祭司呢!他居然这样子。四十年间在旷野, 神拉着他们手出埃及,他们还抬着摩洛的帐幕,和理番神的星,结果他们倒毙旷野。
显而易见 神让我们知道靠神迹而相信的, 神能不能信托他?今天有人愿意接受主,因为你的祷告, 神让我生病好了。有一次在上海,一位服事主的弟兄刚生了一个儿子,托人请我去替他儿子祝福;我说:我是谁啊?为甚么你不求 神祝福他?为甚么找我?难道外来的比较好么?我们对主认识不够,没有进入祂,求主怜悯我们。如果我们今天看的,都是外面的东西或神迹, 神能不能够信托我们? 神找不到几个人可以信托啊!被数点的,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全体的人数大概超过两百万);这六十多万的人,只有两个人没死在旷野。
用圣经来核对所领受的
很多人读约翰福音,就是没有注意这两、三节圣经。今天好多,特别是灵恩派,注重说方言、行神迹;我生病的时候,一位不认得的灵恩派姊妹打了一个爱心的电话来:李弟兄啊!听说你生病了?现在有个神医聚会,是美国很有名的牧师,他专门医病的,你来好不好?需要的话,我们开车来接,我们要替你祷告。我只能谢谢她的爱心,我说:主如果医我的话,就医我;主不医我的话,到神医聚会也没用啊!没有去,我拒绝去,我是被判了半个死刑的病人(医生说百分之五十可活五年),但我拒绝去。我曾与灵恩背景的弟兄姊妹聚会两年,他们似乎比别的弟兄姊妹更有爱心,但他们也爱自己,他们里面有许多的己,一生病就要主医治,你怎么知道主要医治你?你是否宁愿离世与主同在好得无比呢?有没有先到主面前去:主啊!你让我生病,一定是有功课要学的,我得罪你没有?你有没有求主光照,问主病因?一生起病来,就是按手祷告,禁食祷告。我有一次到一个地方,姊妹告诉我,他们刚刚有过一个五天的禁食,三年前,他们曾两周禁食,她女儿十几岁从七楼掉下来,受重伤,住院很久,教会有很多的祷告,主怜悯,孩子总算好了起来。那么多禁食,我说我多年来很少禁食哎!
我们来看汇编,查查“禁食”,你有没有查圣经看看,为甚么禁食,甚么时候禁食?为甚么法利赛人、文士比耶稣的门徒禁食得多?你想作法利赛人、文士,还是想作耶稣的门徒?我不反对禁食,我只不过题醒你,我们一定要平衡一下。我们查“禁食”这个字,新约用过20次,你仔细去看看耶稣是在圣灵引导下,禁食了四十昼夜,我们禁食有圣灵引导么?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禁食,是宗教行为的仪文还是受圣灵引导呢?耶稣的门徒不禁食,因有新郎陪伴。今天你们禁食,是否因新郎离开了呢?是否像安提阿教会的五位先知和教师在事奉主、寻求引导呢?我们今天所做的许多事情,我们过去所领受的东西,都得用圣经的话来重新核对一下,到底这种实行,合不合乎圣经?你们有没有一个心愿,像庇哩亚人一样,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从人所领受来的,到底是与不是?或是像“属灵人”的作者,他得救以后就好好查考圣经,他发现许多教会的实行,没有圣经的根据,甚至与圣经相背。他有一个心愿:圣经有的,他不敢没有;圣经没的,他不敢有。他得救不久就晓得怎么样使用编号与汇编,分别灵与魂,六年后,大概二十六、七岁,他把圣经里面,所有关灵、魂、体的圣经找出来;写成“属灵人”这本书,灵、魂、体三大册,直到今天还有价值,被译成多种外文,因为作者真的进到主的话里面去,把其中的真理发掘出来。所以他的论述,不受时代的影响,七十年前的文字,到现在还发亮。求主怜悯我们!
祂知道人里面是甚么
这节圣经按原文就是: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里面是甚么,5101是“甚么”的意思,I字是“在里面”,“存”的底下是“是”;“因为祂知道人里面是甚么”,就这么简单。我读圣经的时候,我看和合版,但同时我用下面的号码来翻译,我是给自己翻释,盼望更准确体会原意。我们现在得救了,不错!圣灵已经住到我们里面,但我们里面是甚么?只有主最清楚;现今主要变化我们,要从里面变化我们,你们刚才祷告的时候,祷告到:我们是 神所耕种的田地,是 神所建造的房屋。从田地来讲,我们是祂所耕种的;从建筑来讲,我们是祂建造的;从生命来讲,我们要长大像祂的儿子;主耶稣要带着众子到荣耀里面去,所以我们的生命要成熟;祂是葡萄树,我们是枝子,要住在祂里面,就结果子,然后祂经常要修剪我们,不是你坏的时候才剪,好的时候要不要剪?你知道葡萄树吗?葡萄树每一年都要被剪,而且剪得毫不留情;越剪得多,长得越好。有一天,一位我很敬重的老弟兄,七十九岁,拿起剪刀,替我修剪我家的玫瑰花,不修剪生命不会更丰富。
但是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跟那一批在耶路撒冷,看见耶稣的神迹就相信的人,不一样;他看见了神迹,居然晚上来找耶稣,这不容易。根据以后的记载(看汇编),约翰福音提到尼哥底母共三次,第二次在第七章,他替主耶稣打抱不平,以致被别人批评;最后十九章他带了没药和沉香,约壹百斤去裹耶稣的身体;所以我们相信他最后信了主。感谢主!要学习这样子细细的读。
并且向祂说:“拉比,我们知道(注意这字)你是由 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请问,尼哥底母在第二节所说的话,对不对?准不准确?拉比就是老师,主耶稣在第十节指出他是以色列人的先生。他能这样称呼耶稣,应该是不错的。请问尼哥底母第二节说的这话,你如果给他打分数,你打几分?耶稣对他的回答,是给他零分;但是,从人看来,他是考一百分,他一点都没有错;他怎么能够有第二节这种认知与看法呢?他是根据眼见,他仔细的观察耶稣所行的,觉得假先知是行不出来的。他知道当摩西丢杖到地上的时候,杖变成蛇;法老的术士丢下杖也变成蛇;从外面看都一样;但术士所做非从 神来。尼哥底母对主的评价远超过术士,他尊敬主,认为祂真是从 神来作师傅的,所以他来求教。
尼哥底母说的很客气;而且尼哥底母的年纪可能比耶稣还大,耶稣这时才三十岁。约翰福音前六章是记载主耶稣第一年所做的事情。关于主第一年的事工;马太、马可、路加这三本书只记载到主耶稣受试探为止,然后就说施洗约翰下监以后。你看马太福音说,主耶稣去呼召彼得他们,说:来跟从我!那是主第一次呼召彼得吗?不是!第一次是在约翰福音第一章。他们跟了主耶稣之后,又回去打鱼去了。过了一年以后,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四章,约翰下监以后,又去召他们,那是第二次;等到路加福音第五章,彼得又在打鱼,主耶稣第三次来,借了他的船讲道,还给两船鱼的租金;那是第三次召彼得、约翰。这时候,彼得伏在船上说:主啊!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甚么事让他觉得他是个罪人?因着两船的鱼,他现在对主有更多的认识了,越认识主的人,越觉得自己罪大。他本是打鱼专家,主耶稣是木匠,木匠的事情,我问你;打鱼的事情,你得问我!我从小就在加利利打鱼,我知道鱼甚么时候出来,鱼甚么时候不出来。我们已经劳碌终夜,你现在要打鱼,门都没有!不可能的。但是因为是耶稣的话,他就很勉强的:好啦!是你说的,我就丢下去,我也不相信会有甚么东西的。结果,吓了他一跳。雅各、约翰的船就在旁边。所以不要以为跟从主很容易,跟跟就跑掉了。我们跟从主,有时候就是会离开,但是主又把我们找回来了。
尼哥底母讲的话,是根据眼见,根据归纳,收集证据,证明这些神迹,普通人行不了;他知道耶稣的神迹,要比术士高明得多,这一定是 神跟祂在一起,否则是不可能的;这是尼哥底母的观察,不要小看他。请注意:“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编号还有个2036 S是甚么?得尽量去查,不一定每次都有启示亮光,没有就没有,你如果愿意一直这样每个字去查,好像浪费了两个小时,但是慢慢慢慢的,你那两个小时会在主里赚回来的。
请问这一节,跟第二节有甚么关系?这个关系很简单,主耶稣回答他那句话嘛!但是除此以外,你有没有看出有甚么特别的地方?我查到这里的时候,我发现281就是“阿们”,我阿们阿们的告诉你,很加重!主耶稣的意思就是:因为你很诚恳的来看我,我现在也很诚恳的告诉你;本来主耶稣讲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保罗都教我们如此;主耶稣讲的话更是。但主耶稣现在强调:我是阿们阿们的告诉你!如果翻成阿们阿们,慕道的朋友就读不懂了,所以翻译的人,就把它翻成“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让渴慕福音的朋友比较容易领会。
我们现在注意一下编号,这一节跟上一节有甚么特别的关系?刚才我们已经说了,第二节,尼哥底母是从外面来判断,他凭眼见,搜集证据,然后觉得耶稣行的神迹,大过别人行的;他是个虔诚的犹太人,第一节说他是犹太人的官,第十节说他是以色列人的先生;甚么叫作以色列人的先生?他是个神学教授,教圣经的人,他自己就是个拉比。摩西曾带七十人上山,在 神的脚下观看 神,又吃又喝,这七十人被称为尊者。以色列国,他们有一个最高的机构,亦有七十个人,是国家选出来为以色列民决定事情的;保罗可能就是年轻的其中之一;这七十个人是全国所尊敬的。尼哥底母应该是其中之一,所以他在第七章那里替耶稣讲话是很有分量的;但是其它那议会里面的人,就觉得:你怎么居然替耶稣讲话?今天研究约翰福音的人都承认,尼哥底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年龄比耶稣还大,他晚上来讨教,不是怕,因为没有理由怕,他第七章替主说话时都没怕。主耶稣第一年工作的时候,犹太人、法利赛人,对耶稣还没有存敌对的态度。他说:拉比,我们知道。这个“我们”是代表法利赛人;就是说:我们很多法利赛人,都在这里看到你所做的事情,我们现在大家都觉得,你是从 神那里来的。这对主耶稣是非常尊敬的。
拉比,我们知道…
尼哥底母来看耶稣,对他个人来讲,已经是彀谦卑的;这个人行为、道德,各方面都好,所以主耶稣对他不像对一般法利赛人那样。祂对法利赛人用比喻,让他们听是听了,却不明白。主耶稣在这里没有用比喻,开门见山,实实在在的。如果主耶稣阿们阿们的对我们说话,感谢主!如果祂跟我们打谜似的说话,那我们就有问题了。
第二节跟第三节有甚么关系?从和合版,你也可能读出你们所说的;但现在是要看编号,要注意编号跟和合版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不必查字典,只要找出同或不同之处就好了。4314那个字是“向着”的意思,这个人夜里向着耶稣来,翻成“见”也还可以啦!我向着你来,就是来“见”你嘛!约翰1:1节也有4314,“道与 神同在”,同在就是4314。你们没有注意到我想点出的,在第二节,他来到见耶稣的时候,他讲“我们知道”。你今天来看耶稣,你说: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来到主耶稣面前,能说“我们知道”?这是我们今天知识分子最大的难处:神学教授、资深牧师、大传道、大弟兄,自以为懂之人的难处!我们总以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外面我们有谦卑的样子,里面却自以为满,没有看到圣经和耶稣比宇宙还大,如果我们能一直留在登山宝训的第一句话里面,一直作一个灵里贫穷的人,就有福了!每次打开圣经来,应该甚么态度?应该是:主啊!我跟你再一次见面了。你打开圣经来,你说:约翰福音,我道都讲过五篇了;你都知道了,你嘴巴没有讲,你心里面这样想。那你再来读约翰福音第三章,你会不会看到太多亮光?
这个在第二节里的“知道”,跟下面耶稣回答他的话,那个“不能见 神的国”的“见”是同一个编号1492,同一个原文字;主耶稣就用尼哥底母所用的话来回答他。可惜我们和合版,把这一个字翻成两个不同的字;把它先翻成“知道”,又翻成“见”,读者就无法将这两个字符串在一起,无法领会主耶稣的回答是针对尼哥底母的话而来。主在灵里看透万事,祂因材施教,要用尼哥底母自己的话帮助他。这就是原文第二、三节特别相关之处。
不要自以为知道
不要说是尼哥底母如此,任何人跟主耶稣说:我知道!那都是很笨的一件事,因为你来到主耶稣面前,你这杯子是满的,无法再装!把你的杯子倒空吧!越简单的人,越蒙福。越到主面前,越觉自己无有。你替别人做事情,别人要卖你的帐,人家不卖你的帐你可以一走了之。你可以去替 神做工,但你可得准备好, 神不一定卖你的帐。你做完工,得会说:我是个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是我所欠的另译)。保罗说:“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甚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爱 神,这人乃是 神所知道的”。这里的“知道”1097,不是约翰3:2节的“知道”1492,原文有好几个不同的字,和合版都翻成“知道”。这也提醒我们怎样使用这编号圣经;你发现1097、1492都是“知道”,这两个字有甚么不一样?你就得去查。看能不能看出甚么来,可能看出来,看不出来也不要勉强自己,但求主继续给我们耐心,有一天可能借着别处的经文帮助而看出一些亮光来。这里虽然两个字不一样,但我们提过了,不要因为不同编号,就不能比,类似的字还是可以用,但要查那个意思;如果是一样,那没问题;就算是不一样,还是可以去比,我们不要限制自己,更不要限制 神。查了才知道,也许还要去看看字根才行。
所以“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甚么”,这是严重要的警告。整本圣经,包括旧约,自以为知道,自以为是犹太人,凡是“自以为”的 神都不承认;自以为了不起,一无价值,别人说,大概还有一点;要自以为非,不要自以为是。主耶稣就针对尼哥底母自己的话来帮助他,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人若不重生,这个“重”字,就是“从上面”,人若不从上面生,就不能知道 神的国。尼哥底母先提到 神和神迹,主耶稣说:你如果不是从上面生,你就不能够知道 神国的事。他已经是以色列人的先生,已经在教人甚么是 神的国了!他是拉比,就像保罗的老师迦玛列一般,尼哥底母已经是德高望重的老师。所以他能说:我们知道!而且不只是他一个人,是“我们知道”哦!这一批法利赛人,各个都以为:我们知道!他们就凭他们的知道,来论断主耶稣。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敌意,对耶稣印象还很好,甚至还希望争取耶稣作他们的朋友;耶稣出来作工的第一年,是他还受欢迎的时候。
主说:人若不从上面生,就不能知道 神的国。“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么?”请问第四节翻得对不对?好不好?那里翻得不好?主耶稣跟尼哥底母说:“人若不从上面生”,主耶稣的话,尼哥底母只听进去了一半;按原文尼哥底母只听到“生”,没有听到“重”(就是“从上面”那个字),尼哥底母忽略掉了“重”,翻译的人替他加进了“重”。这是在加添圣经了!你可不可以加添圣经?不可以!原文还有4314 S,就是“向着祂”没译出来。所以原文是“尼哥底母向着他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生呢?岂能再进入母腹生出来么?”那个:字是“入”。这一节很重要,如果你没有原文的话,你就不知道译者加了一个字;英文亦没说“重”,与原文一致。尼哥底母听话,没有把耶稣的话完完全全听进去。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
且看主耶稣接着怎么说?“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我们顺便翻到汇编的281,旁边那个读音AMEN就是阿们的意思;这个字大家都要会,等于你说“哈利路亚”一样,“哈利路亚”全世界都通,这是我们的世界语言。第一次用在马,这个字一共享过127次。有没有注意到“我实在告诉你”,这句话在马太福音用过30次,全是主用的,这算不算是马太福音的重点呢?马可这句话用了14次,路加用了6次。前三本福音书共享50次之多,到了约翰福音加了一个AMEN,变成“我实实在在告诉你”,共享25次,在四福音里,主用了75次,这是何等特别。
连三次说:“我实在告诉你,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如果你不读汇编,就不容易发现主耶稣这些重复的话。主耶稣是实事求是的,祂现在连说三遍,法利赛人听不进去;或者主耶稣要对我们说,我们有没有听进去?这些话太重要,得好好的去读;如果觉得领会不够,多祷告:主啊!开我里面的眼睛,让我懂得你话中的奥秘。
请读者注意,读编号圣经首先得查单字,从字典里面去认识这个字,是两个还是三个字组合起来的…等等,然后再到汇编里查考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到这是一群字,一整句话,重复了好几遍,这就是表示圣灵用一枝红笔,提醒我们这是重点。今天交通这一段,我绝对不会把这重点丢掉;我一定求主给我新的看见,因这是主耶稣的重点,我们得加倍的研读,这也是读经,特别是读编号圣经和读汇编,能够帮助我们的地方。再次提醒大家。读汇编的时候,就要学习找类似的经文;然后你就看到:哦!原来这句话是主耶稣说的,有可能保罗又重复说了;你串的时候不是串一个字,你串的时候是串整句。
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我们看下去,从书信(罗马书)开始,译者将福音书里面的“实在”,全部译为“阿们”,有没有注意到罗马书有三次:“直到永远,阿们”。然后所有的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希伯来、彼前、彼后、犹大、启示录,一共有多少次“永永远远,阿们”…;那么多直到永永远远,阿们;你有没有注意到?也许有人要我讲道,讲题就是“直到永永远远,阿们”,你会不会讲得很好?如果把圣经里面所有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都抓住,求主给你圣灵的能力;你说:主啊!求你把这一个,从罗马书第一章开始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启示给我,我就是要这个,你好好在 神的面前祷告:主阿,你实实在在告诉我,启示我这所有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等你祷告彀了,或者主就启示你叫你跟传道书的虚空的虚空作一对比,这样子你讲一篇道,份量就十分沉重;也许很多牧师都赶不上,那是一定的;因为你现在把整本新约里面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都发表出来了;人家不得不阿们啊!如此读圣经,越是这样花上功夫、代价,里面就有了从主来的膏油涂抹,可能越进到这个“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去,一旦进了去,你越觉得自己渺小。你可能一开始的时候,觉得:我现在气势磅礡的,可以讲得出来。感谢主!主给你这个勇敢,你就气势磅礡的讲。下个礼拜,阿敏去讲,他觉得:哇!“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自己太小了,我现在就卑卑微微的来讲这一篇。这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可能这一篇还胜过那一篇,也不一定哦!圣经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希伯来书怎么说?“ 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同样一篇道,倪柝声说:可以用七个不同的方法讲。因为圣经常常是这样的;你不要以为,这篇道已经给李弟兄讲去了,我不会比他讲得好。你最少还有六篇可以讲;圣灵会给你很多不同的角度来发表。你去查达秘全集,倪柝声全集,我不知道他们讲过一篇“永永远远,阿们”没有,如果主要让你讲,理直气壮也好,谦谦卑卑、温温和和也好,靠着主你也一样可以讲这么一篇,而且能讲得很蒙主悦纳。
先注重字典,再来读汇编,汇编要会看,要把宝贝读出来,没有汇编,我们几个人很难把这么多的“永永远远”连在一起。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提前、提后、来、彼前、彼后,犹大、启示录,几乎每卷书都有;只有歌罗西、帖前、帖后、腓利门没有提到。所以借着读汇编就很容易把原文读出来。一旦入了门,就不是太难了。 神的话丰富得不得了,现在借着这本书,你可以看到;你要挑个题目讲,那里还需要花工夫去挑?随便翻一页都有题目,一天一篇,讲三百六十五次还讲不完。只要你真下过功夫,又灵里贫穷,圣灵就会有来引导你交通甚么。现在开始,几年以后,主若怜恤,总会有扎实的生命供应出来的!
从上面,从灵生
继续看约翰福音第三章,主对尼哥底母说:人若不从上面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那个“见”,就是针对尼哥底母说“我们知道”而来的。虽然尼哥底母,从他的眼见、归纳上,得了正确的结论:我们的主在耶路撒冷行的神迹,如果没有 神同行,的确是无人能行;但是他凭眼见,不能见到 神的国;凭眼见,不知道 神国的事。今天世界上的人,也都看到这本书,古今中外都被接纳。许多人甚至把性命抛上,为要得着这本书,就是圣经。没有一本书,比圣经所受到过的压迫更大;但是越压迫,这本书印得越多。很多年前,有一本小红本子,千千万万人都在看,现在呢?一下子就不见了。只有这本书最经得起考验;所以不要从世界的眼光来看 神,我们都要在信心里面来看 神,没有信心看不到属天的事情。“重生”是从上面生,我们稍微看一下509,507就是“上面”的意思,这个字常放在别的字的前面,就等于是个部首。,它的根是303,这字很重要,发音是ANA,是UP,基本字义是“上”,又是“再”,又上,又再,一而再。507根据303;509是“上面那个地方”,UP PLACE“重生”就是从上面生。
第四节我们讲到,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生呢?他没有把主耶稣“从上面”那个字听进去,他只是听到“生”,没有听到“重”,他回答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生呢?但是我们和合版替他加了一个“重”,其实原文没有这样讲。耶稣就第二次“实实在在”的告诉他:“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入 神的国(这里有个:,:是进入),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稍前在第一章里:“凡接待他的,就是信入(原文)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所以你只要接待祂,你就从灵而生。接着说:“你们必须重生”,因他没有把“重”字听进去,主耶稣再“实实在在”的告诉他说:你必须要从上面生,你不要以为希奇。他那个地上的头脑,对属灵的事情,真是难以领会。保罗说:属灵的人,能够体会属灵的事;属肉身的没有办法体会。
主跟着在第八节说,“风”,我们先前已经查过了,那就是“灵”。灵随着意思吹;这个“吹”,4154,就是“灵”的动词,灵本身就是吹,所以用“风”也还可以;你也可以这样说:灵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来“灵”的。讲起来好像不通,但是对我们得救的人来讲,恐怕就会有一种更特别的体会;对世界上的人来讲,简直不知道你们在干甚么;但是我们知道,“灵”是随着祂自己来吹的、来“灵”的。你听见风的响声,风的底下是“他”,“他”的响声。所以翻成“风”没有错。
“你听见他的响声,却不晓得从那里来,往那里去”。这个你指谁?尼哥底母。尼哥底母不能知道;得救的人知不知道?后面讲:“凡从灵生的,也是如此”。也是如此,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我们也都不知道。圣灵要做甚么工作,祂自己有主权,我们得顺着祂做;不要以为现在重生得救了,我知道“灵”怎么作;祂有祂的时间,祂有祂的作法;但我可以知道我里面的灵。先前读到林前十四章,讲到全教会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一个都可以作先知讲道;然后说到:先知的灵,是顺服先知的。所以,我的灵要顺服我,我要顺服我里面的灵。所以每一个人,只要被灵推动的话,都可以作先知;如果没有被灵推动,凭自己的感觉来讲,搞得不好的话,就变成了假先知。
随从灵非随从代表权柄
罗马书第八章说:凡受灵引导的,都是 神的儿女。所以我们要摸灵里面的感觉,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人有时候很奇怪;以前在聚会处,因为前面带头的弟兄非常强,的确有主的同在;弟兄姊妹是从心里面钦佩、爱护、尊重前面的弟兄。前面的弟兄说甚么,弟兄姊妹就把它当成权柄,就很自然地伏在前面弟兄的权柄之下。有一本倪弟兄的书“权柄与顺服”,把圣经里面许多的例子举出来,要我们伏在权柄底下。那本书有很多圣经的真理,教训我们,使每个人都被洗脑;可不可以用圣经来洗我们的脑?我们是需要圣经洗我们的脑,这就是心意更新而变化;我们的心思要像主耶稣的心思,怎能像主耶稣的心思?就是更多的把主的话接受进来。如果太强调圣经里面某一类的话,片面取用经文,那就会很危险;旧约 神用祂的仆人,作属灵的代表权柄,但新约圣灵已经赐下,基督在我们里面,我们今天是仰望 神,不是仰望人;跟随灵,不是跟随代表权柄。天主教教皇号称他是主的代表权柄,几百年来,有所谓教皇无谬论。事实上错误百出。今天基督教里有些所谓有恩赐的仆人,也强调权柄,想做小号的教皇,这是亵渎圣灵的权柄,害己害人。如果我们一味伏在代表权柄之下,养成了跟从附和的习惯,不管跟带头的弟兄错不错,他负责,我不负责;这不是新约的教训。
我曾经去问一位前面的弟兄,我说:我想全时间服事主,家里反对,我该怎么办呢?他帮助我,要我到主面前去。过了好几十年,他工作开展得很大,跟以前不一样了,他对众信徒说:你只要看我的东西就好,照我的话就对。然后他说:使徒行传里面,开始的时候是彼得,后来就是保罗,再也不提彼得了; 神一个时代只用一个使徒,所以他强调一个职事,一个带领,那个职事就是他!所有被他带领的弟兄,只听一人,别的都听不进去了,他讲的才算。别人讲的,只要不附从他,都是长大痲疯,不可以去摸。这样的带领,引出了许多问题与难处。所以弟兄姊妹,我们里面的灵,一定要清洁,先知的灵顺服先知。如果我们不去操练我们的灵,不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我们里面的灵就不清明了。灵不清明就很容易附从人,服那有恩赐的弟兄,被他牵着走,永远留在婴孩的阶段。
挪亚的两面
很多圣经里面的话,譬如说讲到挪亚,他讲挪亚的属灵权柄,却不讲他的失败。大家觉得挪亚好不好?有没有甚么缺点?缺点是甚么?作起农夫来了,醉了,丢脸了,这跟他以前的生活有甚么不一样?最少华弟兄还看到他喝酒赤身露体;咒诅带进来了。旧的世界,全死了,这新的世界是挪亚带进来的,全世界最属灵的人是谁?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哥林多有些人说是矶法,有些人说是保罗;但在挪亚时代,没有人能否认是挪亚,因为洪水证明,他就是最好的。
以诺与 神同行三百年,挪亚也与 神同行;请问挪亚几岁就开始与 神同行?圣经没有明讲,但挪亚五百岁前,已经与 神同行;五百岁时,挪亚得着启示;他造方舟的那一百年,他告诉人:要悔改。他造方舟,人家可能笑他:做那么大的船干甚么?如果挪亚两百岁开始与 神同行,他与 神同行到造完方舟,最少有四百年,他的喜乐就在 神,他是以 神为乐;等他出了方舟,也没干杀人放火的事。
圣经里记载人第一次犯罪,一位弟兄说:人第一次犯罪就吃了那个果子,好像没犯甚么太大的罪嘛!但是不可否认所有可怕的罪,都是从那里出来的!挪亚出了方舟以后,他做了甚么坏事?他种了葡萄!葡萄在圣经里面是正面的。一方面讲,他是农夫,自食其力,农夫有甚么不好?他先要挖地,但是葡萄最大的目的,就是造酒。
结果他酿了酒,就欣赏自己手所做的工,他享受自己劳苦的所得,他也没有占别人便宜,好像没有犯甚么罪哦!但是因为他太享受、欣赏自己所做的;中国有一句话说:自我陶醉。他自我陶醉到赤身露体,赤身露体的结果,就带进了咒诅。挪亚有三个儿子闪、含、雅弗。含看到父亲赤身露体,就告诉两个兄弟,这两人就拿衣服倒着身子,去把父亲盖起来。挪亚醒后,他就咒诅迦南;为甚么咒诅迦南?跟迦南有甚么关系?他为甚么不咒诅含,而咒诅含的儿子?有人这样猜:是迦南先看到,就去告诉他父亲。含没有给他遮盖好,就去告诉哥哥。两个哥哥懂事,不看他的羞耻,就把他盖起来;所以他起来后就咒诅迦南。还有个说法:他生含的气,知道含最喜欢这个儿子迦南,就咒诅迦南。我们不知道,这都是推测。
在伊甸园里面有生命树, 神把人安置在其中,愿意人能够得着那生命树作生命;结果人受了蛇的引诱,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后来就赤身露体,带进咒诅: 神咒诅蛇,女人的后裔要伤牠的头,牠要伤女人后裔的脚跟;所以耶稣在十字架上,是把撒但的头敲碎了,已经判决牠永远死刑,现在还没执行,牠现在还是这地上空中的执政掌权者。 神咒诅女人要受生产之苦;咒诅男人要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神咒诅地,地就长出荆棘、蒺藜来;你现在去种地,地里面还有许多石头要挖掉;所以第一个罪,就带进赤身露体跟咒诅。现在新世界是挪亚带进来的,这咒诅又是谁带进来的呢?新世界的赤身露体及咒诅,亦是挪亚带进来的;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着迷了,听过这些词吗?你对着镜子看:哇!我是最美的女孩!我是最潇洒的小生,台湾叫作帅哥!越看觉得自己越美,这就叫作自我陶醉。
一个人本来是与 神同行,以 神为乐的,现在他的喜乐挪到 神以外的东西,这个以外的东西是他自己劳苦所做成的;你说:他没有犯罪啊!道德上好像没有,但这等于吃了禁果。我们现在就活在挪亚所带进的世界哦!权柄与顺服那一类的信息,就谈到:当你看到你属灵的父亲赤身露体时,你小心不要受咒诅哦!你要给他盖起来。你今天替他盖,今年替他盖,明年替不替他盖?他那个洞越来越大的时候,你替不替他盖?盖到最后还是盖不住的。圣灵默示写圣经就没有替挪亚遮盖。
直接受命于圣灵
撒母耳记上记载的那位祭司以利,他两个儿子很糟糕;撒母耳两个儿子也非常糟糕。以色列人去找撒母耳说:我们不要你的儿子管我们,外邦有王治理他们,我们愿意你给我们立个王。这个举动,让 神非常生气, 神说:我是他们的王,他们现在不要我了;既然如此,你去告诉他们,他们将来都要服事那个王;生女儿,替王作使女;生儿子,替王赶车作奴隶; 神很失望。在旧约, 神要作每一个以色列人的王,但以色列人不要祂, 神有没有许可人不要祂?许可!结果就立了扫罗,后来是大卫,再后是所罗门;所罗门以后分成两国。 神许可他们;请问这许可的旨意,跟原来的旨意是不是同一个?今天很多人是活在 神许可的旨意底下,不是活在 神本来的心意底下。 神在旧约里面,祂心里有个旨意,结果没有实行;祂本来那个旨意今天要不要实行?以色列人跟 神中间,有没有一个居间的阶级?那个中间人先前是些士师,后来是撒母耳,他也是最后一位士师祭司。撒母耳以后就有君王了。
到了新约, 神人之间要不要教皇?这是不是祂的旨意?不是祂的旨意。马丁路德最后对抗罗马天主教,把 神的教会从天主教带出来了,更正到初期教会的光景。我们不要教皇这个系统,因为教皇底下,有枢机主教(穿红衣的),下面还有总主教,下面还有区域的,最下面才是神父、修女,然后就是一般的天主教徒。这是个大系统;基督教会从这个系统里出来了,现在人人都可以直接读圣经,直接来到 神前,这是马丁路得的贡献,如今不需要到神父那边去告解;甚么叫告解?把你犯的罪告诉他,让他替你来求 神,赦免你的罪。
基督教会从天主教出来了,废除了居间阶级?我们跟 神中间没有那么多级,但还是有一级叫作牧师,就是所谓的神职人员:他代替我们作很多事情,祝福找他,擘饼要他,你我平信徒还没有资格。所以我们离开天主教,没有出得很干净,还留了一个尾巴。今天有些人说:我们中间没有牧师制度。聚会处没有牧师制度,是长老治会,强调属灵权柄,结果长老比牧师还厉害。教会出问题,多数时候,都是出在那强的带领弟兄;小弟兄小姊妹,很少出大问题;都是大有恩赐,很属灵的弟兄出问题。所以他们说:你得替前面弟兄盖住,就像挪亚的儿子替父亲盖住一样。他们讲挪亚从来不讲挪亚的失败,只讲你得替我盖住;一位老弟兄,1920年代从清华大学毕业,就跟随这位前面弟兄,跟了五、六十年。十几年前他跟我说:我为这位前面弟兄擦屁股,给他擦了二十几年了。我说:你为甚么还要替他擦呢?他说:不只我一个,好多人哪!我说:你们为甚么还要替他擦呢?他说:为了顾全大局;因为我们这一群人,他是带领弟兄,如果现在把他这些事情,都抖出来,那我们全都垮了,那整个基督教会都会耻笑我们了;所以我为他擦屁股二十几年,越擦,越脏。
我们得注意,圣经里面的真理,常是有很多面的;譬如说,主耶稣差门徒出去,是不是两个两个的?在教会里是不是要配搭?当然需要配搭,这是基本的。但是你太去强调配搭,就变成律法、规条。圣经里面许多属灵的原则,都有例外;应该是两个两个配搭的,但是司提反一个人跑出来了,腓利一个人跑出来了。你是应该接受前面弟兄姊妹的交通,才可以出去的,你看安提阿教会,有五个人在祷告,后来圣灵差两个人出去,然后全教会为他们祝福,他们就出去了。但你也发现,有亚波罗,他就是单枪匹马的;常常有例外,所以要把圣经里的话平衡来交通。要注意“经上又记着说”。
再看约翰福音第三章:“凡从灵生的,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不敢说,圣灵要怎么带领,但是我们要顺服圣灵。主耶稣受浸完了,从约但河起来,圣灵像鸽子降在祂身上。“看哪!”(原文)天开了,说“这是我的爱子”,但是接着下一步,圣灵把祂带到旷野,而且把祂放在撒但的底下,恐怕祂自己也不一定想到哦!但是圣灵这样带领,祂就顺着圣灵的带领。所以我们得顺着圣灵的带领,不是说,我去年是这样做,我今天就一定是这样做。我们不是按照我们所懂的圣经真理来实施、来做;圣经真理是对的,但是同时有圣灵的引导,这两个都要平衡。“仰望 神的祝福”那篇道一开始就说:有时候好像对了, 神没赐福;有时候好像错一点,反而赐福。不是鼓励我们去错;但是今天你仰望 神的赐福,要看圣灵怎么带, 神的话要变成RHEMA,是活的。很多教会他们三百年以前所看到的启示亮光,都是对的,但是后人把它变成规条的时候,就成了死的东西;一方面妨碍更多的启示、亮光;另外一方面,成为传统,一点属灵的价值都没有。所以我们得让圣灵,有自由的权柄;圣灵怎么吹,就怎么吹。
主凭信心说话(非凭目前光景)
“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么?我实实在在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这里第三次说到“实实在在”请问主耶稣在这里说“我们”,这个“我们”是谁?先看一下我们底下没有编号,按原文,我们是藏在动词里的,知道、见证、见过都是动词,它们里面都有“我们”。“我们所见证的,我们所见过的”,还有“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这个“我们”是指主跟祂的门徒。
请读约翰壹书:“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翰写一书的时候,他说现在我将起初所亲眼看见的,摸过的…,告诉你们。主耶稣在对尼哥底母说这句话的时候,祂说: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所见过的,请问那时候,主耶稣的门徒真的知道,像约翰壹书刚才所说那样的知道吗?差多了,还是不知道。这些门徒在起初跟随耶稣时能够说“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所见过的”吗?这些门徒生命的经历已经到这个程度吗?还没有。但是主耶稣为甚么这样说?主耶稣根据甚么说?主耶稣根据祂里面的灵,主耶稣不是根据外面的事实;从外面来讲,这些门徒才刚刚跟随主耶稣。在第二章的时候,主耶稣带着门徒参加迦南婚宴;过了一阵子,彼得又回去打鱼去了。主耶稣呼召他们三次;第三、四、五章是记载主耶稣出来第一年的事,这些人对主的经历,对主的认识,对主的跟随,都还不彀;但主耶稣说的话,不是根据眼见,主说的话,是根据信心,在信心里面,圣灵感动祂这样说话。跟尼哥底母第二节所说的话,完全根据事实不一样,所以按照当时门徒的光景,主耶稣这句话不够准确,但是主耶稣这句话,是从信心里面说出来的。这句话最后有没有应验?有应验!我们刚才所读的约翰壹书,应验了约翰3:11节耶稣对尼哥底母所作的见证。所以你就看到主耶稣所说的话,跟一般人所说的话不一样,是在信心里面说话。我们要学习在信心里面说话,而且还要对撒但说。我们的光景现在好不好?不够好!我们不要接受撒但的控告,我们要在主里面,凭着主的话、凭着主的灵说有信心的话;我们得学这个。
地上的事和天上的事
我们跟着看下面:“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请来看这一节翻译和原文对比,有没有问题?很简单,应该很快就能够找得出来。你看英文,相当容易看出来;你看编号,也可以。这句话里面,有两个“若”(1487和1437),都是“如果”,1437是1487加上302(是表示假定、愿望、可能、或不确定的条件质词,是文法上的词)。这两个字根都是“若”;如果只有一个“若”,让人觉得,主耶稣已经跟他们讲了很多地上的事情。主耶稣的意思是:我还没有真正向你说地上的事情;若讲地上的事情,你都不信,天上的事情,你怎能信呢?和合版漏掉了第一个“若”,没有译出来,英文钦定版两个IF都翻出来了。
甚么是地上的事情呢?第十三节“从天降下”,指主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这是地上所发生过最大的事,你想尼哥底母信不信呢?“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这是又天又地的事情,尼哥底母是不容易了解的。没得救的人,你去跟他讲:这个人又在天,又在地。人家会说你头脑有问题。但是这就是我们的主,这事情是不容易了解的。然后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这个事情是不是地上的事情?请问尼哥底母知不知道?尼哥底母是很熟悉的;他教旧约的圣经,他是老师,他当然知道!:摩西怎样在旷野举蛇,那时候,火蛇进到以色列人中间,咬死了很多人,摩西去祷告,后来 神告诉他说:预备一个铜蛇,结果他们仰望铜蛇就活了。民数记这段圣经,尼哥底母是熟的,发生在地上、发生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尼哥底母知不知道这件事情只不过是影子,本物的真像却是指主钉十字架,尼哥底母能信么?
尼哥底母是以色列的先生,可能他教过民数记二十一章,摩西在旷野举蛇,但他没有启示将这事与耶稣钉十架连在一起。他以为他已经懂民数记了,他懂不懂民数记?信不信?
不能只有一个声音
我认识一位爱主的犹太籍老弟兄,他非常绝对的爱主,对福音,尤其对中国的福音很有负担。1986年我服务的公司IBM派我到北京,协助成立软件服务中心。87年从北京回美国,这位老弟兄把我叫去,要知道国内的情形,好更多为中国祷告。他十六岁出来传福音,为生活做过证券公司职员等工作,最后他做了二十多年房屋油漆匠。
他一生到处传福音,在七个不同的地方,兴起了聚会,奉献钱,盖了会所,又到别处去。他从没有回到他奉献过的地方表示甚么!有一次,他回到一处探望,负责弟兄看他来了,欢迎他,就跟他们住下;几天后,负责弟兄想问他:你要住多久啊!老弟兄说:你别紧张,我住几天就走了,我不会顶你的位子。他很知道人的心。他为中国祷告,整个心都在中国。他常将他的所有给出去。有一次我去看马弟兄,马师母让我跟马弟兄到老弟兄的家去,把他家一房间的家具,搬到会所的二楼好作接待用。搬的时候,马弟兄就说:这个老弟兄一生就是给…给…给…。他们那个会所,二十多年前盖的时候,老弟兄奉献了好多万,老弟兄给出去就是给出去,从不邀功或插手进来。
我从中国回来后常常去看他;老弟兄那本STRONG汇编,那么厚,都给他翻烂了;他读达秘和许多弟兄会的书。我家有一套达秘全集(达秘是十九世纪读圣经,被许多人认为是读得最好的)和一些其它的书,是他介绍我买的。从来没有上过神学院的他,天天读书,天天读圣经,而且非常深入;他讲话都是很直很直的。我很蒙恩,这一生认识好几位老弟兄,他们都爱主,不爱地位,不爱钱财。他们都有他们的特点。
这位老弟兄很敞开,他说:你知道我为甚么叫你来吗?我希望你能多到我们这边来。他那里有一些美国的年轻弟兄姊妹。他说:因为你跟我不一样,我们这边需要另外一个声音;这里的弟兄姊妹我年纪最大,圣经最熟,大家都听我的;但是你跟我不一样,我们需要有第二个声音,所以你一定要到这里来,要不然我们这里不会健康,不会好。今天有那个教会,希望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大传道人常常引:“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他们要统一大家的看法。但原文“真道”那字,不是道理,是信仰。今天,我跟罗弟兄信仰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看法可以不一样。这位老弟兄说:一定要容许看法不一样,只有一个看法,太危险。他看得太多了。使徒行传提到耶路撒冷或以弗所教会的长老;提多书保罗吩咐提多在各城设立(原文是永远站在下面的)长老,长老原文都是多数的。新约的原则是教会的长老不能只有一位,最少要两位或两位以上,是复数的;为甚么呢?就是防止一人专断或独裁,不能一个人说了就算,仆人与仆人间要有交通,不能只有一个人的声音。
所以弟兄姊妹,以后你们带领的时候不要专断,要多与其它仆人或弟兄姊妹交通。不一定要别人跟着你跑,让他们跟着圣灵跑、跟着圣经跑、跟着主跑、比跟着你跑要好;这就是读编号圣经要学的。
因为 神如此爱世人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入(原文)他的都得永生”。请问主耶稣跟尼哥底母那天晚上谈话到甚么地方结束?圣经没有明说。照原文主耶稣跟尼哥底母传福音,应该是到3:21节。有弟兄认为好像在他们谈话后,约翰有点评论。那是根据翻译者的分段,在3:15节后面有个圈。现在请你读3:16节,大家都会背;请问,和合版的翻译跟原文有甚么不一样?你们很快就找出来了;你看3779,在第十四节有没有用到?“人子也必照样”,那个“照样”底下是3779;3:16节前面有两个字,和合版删掉了:“因为”和“照样”(或如此),因为 神如此的爱世人; 神是怎样爱世人?“如此”是怎样?像十四节的”被举起来”。十六节“ 神爱世人”,英文翻得完全准确,两个字都没漏,FOR GOD SO LOVE THE WORLD,和合版漏掉了FOR和SO。“因为” 神是“如此”的爱世人。和合版的译者觉得“因为、如此”,太啰嗦了,就干脆来一个“ 神爱世人”就好了,这看起来很简洁、有力,但是没有把怎样爱表明,也没有将十六节与前文连起来。加上十五节末了分了段,让人读起来,就像主与尼哥底母的谈话到十五节就结束了,底下16-21节变成约翰的评论。在此我们看到,译者的体会往往改变了原文的用意,读编号圣经要学习回归原文本意;不能因为和合版译得好,“ 神爱世人”那么简洁有力,而忽略了译者打断了主与尼哥底母的谈话。加上了16-21节才看到主对尼哥底母传福音的全部信息。所以下次你传福音,用3:16节的时候,你得把“因为、如此”加进去。 神怎样爱世人?因为 神是“如此”的爱世人;像摩西在旷野举蛇那样,将祂的独生子举起来赐给人,叫一切信入(原文)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没有人升过天
主耶稣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有没有人升过天?一般弟兄姊妹认为有两个人,就是:以诺,以利亚;那这里为甚么说“没有人升过天”?仔细看以诺:“以诺与 神同行, 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 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两处圣经都没说到他升天,他是被取去或接去。三次用接去,是两个原文字3346与3331,查字典都是挪动、变更地方的意思,没说他升天,是我们天然的观念以为他既被 神取去或接去,就认为他是升了天。说到以利亚乘旋风升天去了,的确题到以利亚升天。但圣经里天最少有三层, 神是住在三层天,说:“诸天述说 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以利亚到底升到那一层呢?他升上去后是否留在天上呢?他与以诺应该是在同一处, 神是安置者,他们被接,现在在那里?根据其它的圣经, 神应该是将他们安置在乐园里。(阴间有两部份,一部份是亚伯拉罕与新旧约圣徒的去处,就是乐园,另一部份是阴间受苦部份,是财主及不信者所在之处。信徒留至主来,然后复活被提见主),所以他们现在是在阴间的乐园。约翰3:13节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过是 :,先前说过 U 是“进入”没有人进入到天上去。所以那两个人有没有进入?他升天了,却没有“进入”。我的姊妹看见我,坐飞机升天了;我有没有升天?我有升,但是我现在还在天上吗?我早就下来啦!所以你得看清楚。甚么时候人才能真正升天呢?约翰写约翰福音是在第一世纪末,他在3:13节说,除了耶稣没有人升过天。等到他写启示录时,他多次提到主回来以前,得胜者在灾前就被提到 神宝座前;那时候才真正有升天到宝座的人。──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神所差来的,就是耶稣,祂说雷玛的话,因为 神赐灵(原文无圣字)是无限的。所以雷玛与灵不可分。
2. 看灵的用法比较旧约新约第一次用灵,并注意新约前面几次灵的应用。注意登山宝训第一句话,原文是: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
3. 从保罗与耶稣身上学读经,也从汇编来注意灵的用法。
4. 中国人观念断气就是死,福音书提到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预言与事实。但圣灵用字很细,在十字架上,按原文没说主耶稣死或断气,只说祂将灵交父手中,或祂的灵离开,又回父 神去了。
5. 新约103次用到魂 (5590)字,和合版19次将魂译为生命,14次译为命,9次译为性命。这给许多信徒错觉,认为主在十架上才为我们舍命。主说:不要怕那杀身体的,惟有能把身体和魂都灭的,正要怕他。可见杀魂比杀身体更厉害,主降世为人就开始为我们舍魂,他在拿撒勒三十年,默默无闻,这是舍魂的最高表现,祂在十架上又舍魂,又舍命,又舍体,这乃是祂三十年舍魂的延续。
6. 主耶稣的魂完全在 神的永远旨意上面,祂的魂不安息直到安息在十字架上成功了救赎。不只注意单字的编号,亦注意原文整句话的编号。
7. 今天信徒在世,我们到底魂归何处?
主耶稣、话、 神所赐的灵
约翰3:13节很重要,说到主从天降下,指祂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但祂却仍旧在天,祂是那同时在天又在地者。约翰又说:“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从地上来的,是属乎地,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他将所见所闻的见证出来,只是没有人领受他的见证。那领受他见证的,就印上印,证明 神是真的。 神所差来的,就说 神的话,因为 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 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注意31节有四个K,和合版译成“属”或“从”,原文都是“出”。“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和合版在3:31节里出现两次,但第一次从天上是509,“从上面来的”。第二次才是“从天上来的”。原文略有不同。
“ 神所差来的,就说 神的话,因为 神赐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这节圣经里有 神所差来的耶稣,有话,还有 神所赐的灵。这个“话”是甚么“话”?RHEMA。 神所差来的耶稣,要说 神RHEMA的话。为甚么是RHEMA呢?因为 神赐灵是没有限量的,所以RHEMA跟灵有直接的关系。LOGOS是永远长存的话;现在 神所差来的,就要说RHEMA的话。所以我们今天读圣经、讲道的时候,要说出RHEMA 的话。昨天我说:弟兄,你要说“直到永永远远阿们!”。你说的时候,你不只是在说LOGOS的话,你要说RHEMA的话,你得把LOGOS的话消化了,变成活的,这样说出去,就是说RHEMA的话。如果圣灵感动你,你读的话都会变成RHEMA的话。你如果演讲得非常好,没有圣灵在那里,你不是讲RHEMA的话,你是在演讲。
灵的用法
我们查4151,它的字根是4154,英文是“用力的吹”TO BREATHE HARD,好像巴不得你们能够得着更多。这个4151和合版有很多不同的翻译,我们现在看4151的汇编,新约“灵”用过379次。我们讲过,第一次出现的原则;第一次用在“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旧约第一次是:“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你比较这两处,马与,有甚么感觉? 神的“灵”运行,我们不知道祂运行了多久,最后,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保罗读到,他里面就有一个感觉,他怎么讲?他说:“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 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 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他从的LOGOS话,得着了RHEMA,更配上了他个人的经历,又回归到主的身上。我们读经的时候,要学习保罗是怎么读圣经的?如果你认真学保罗读圣经,即便还没有学完全,我相信你读经的亮光不会太差。再看主耶稣怎么读圣经?在马太第四章,祂受试探的时候,祂说:经上“又”记着说。撒但也会读圣经,牠会用片面的圣经来骗我们;你不要以为拿圣经、引圣经的,都是 神的使者哦!你要会分辨!人对你说:圣经不是这样讲的吗?你得学主耶稣:经上有没有“又”记着说?经上“又”记着说,就是很重要的原则。
那位老弟兄把我找去,他对圣经有很多的领会,但是他觉得,只接受一个人的领会,很危险!包括从他领受,都太危险!需要接受其它弟兄的领会。刚才也说到圣经里,在各城设立长老、监督,都是众长老、众监督,没有说是一个的,只读和合版的翻译,那个“众”字多没翻出来,又如马太福音说,天国近了,原文是诸天之国,那个“天”是复数,“诸天”;就像说的:诸天述说 神的荣耀。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参考其它英文的版本,原因是编号圣经在单数、复数上没有给我们足彀的数据。
主耶稣读圣经,祂注意到:经上“又”记着说。所以你看完这一段以后,先不要下结论,你得敞开,看看圣经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地方怎么说;譬如读哥林多前书十四章,你读到:“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因为妇女会中说话是可耻的”,37)。但是你不可以只看这一、二处,就下结论说:“姊妹在教会中不可以讲道”。你得看其它的地方;保罗在同一封书信,岂不是说: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可见若是蒙头,是可以祷告与讲道的。还要比较等处所说的。等你把所有地方都看完了,再下结论,那就不会那么武断了。再举例,有一次法利赛人要试探耶稣,来问祂,人休妻可以不可以?“耶稣回答说:摩西吩咐你们是甚么?他们说:摩西许人写了休书便可以休妻。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写这条例给你们。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 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了。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主耶稣读圣经不是从中间读起,不是找“许可的”旨意,乃是要回到 神“原始的”旨意,不因人的软弱而打折扣,“从起初”是主耶稣读圣经时所寻找的。我想这也是注意第一次出现原则的根源。所以我们得学主耶稣怎么读圣经。祂复活后,对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怎么讲圣经?祂升天前又一次对门徒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上所记载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祂怎么教他们读圣经呢?从摩西一直到诗、先知书。所以祂查圣经是从创世记到玛拉基的啊!这是甚么读法呢?想想看!这就是教我们用汇编啊!凡指着祂的话,就是列出所有关于祂的话,这一方面指出圣经的中心是祂,另一方面就是今天查汇编的源头。主耶稣是在复活里第一个教用汇编的!今天你讲圣经是不是这样讲?你得学啊!我们彀不上,对不对?
圣灵的运行与光照
先前我们查到约翰3:34节:因为 神赐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说到圣经第一次用“灵”字是在:“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我们不知祂运行了多久,但运行一段时间以后, 神才开始作工,这工是天地之工。也提到新约第一次用灵,是说到马利亚从圣灵怀孕。圣灵在马利亚腹中运行(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让圣灵在我们里面,有这个机会)九个月以后,耶稣就有形有体的生出来了,这两次圣灵运行的结果; 神创造天地又造万物与造人(创1),以及主耶稣的道成肉身(太1)是宇宙间何等大的事情,这开宗明义的告诉我们, 神做事离不开圣灵运行的原则。
保罗在临终前写信给提摩太,要他带外衣和书来。但他说: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读圣经的人都同意,那些皮卷就是他所拥有的圣经。我个人相信他在大马色的路上遇见主后不久,可能约叁一个月后,就去了亚拉伯沙漠(可能是西乃山)三年(见,他去的时候应该是带着他从迦玛列门下受教时拥有的皮卷(旧约圣经,最少可能有摩西五经)同去。他一直拥有这些皮卷,直到他临终之日,在亚拉伯的三年,他亲近 神,重读他熟悉的圣经,要找出他怎么会为祖宗的律法热心,却走上了逼迫耶稣(完全不知道耶稣是全本圣经的中心)之路。他一定从摩西的律法、先知书和诗上所记的,凡指着主的话都一一查过,圣灵在他里面启示与光照,三年之后,他心意更新而变化,察验了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他不能不把自己身体献上,当作活祭,这才离开了亚拉伯,回到大数,安心的等候主的时间,呼召他出来事奉。
等到保罗写林后第四章时,他不能不见证基督荣耀福音的光,曾照在他身上,他终于见到了基督是 神的像,他是因此而作弟兄姊妹的仆人,他根据的灵感与经历,写下了: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 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使我们得知 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所以今天我们要接受主耶稣的光,照在我们里面来,并让留在我们里面的圣灵有更多运行的机会。这是对“圣灵”第一次出现一点点的领会,可能弟兄姊妹会领会得更多。这第一次的出现,会影响其它的经节,以后你读到有关“圣灵”的时候,就会体会得更多。
你有没有想过圣灵这个“灵”字,在新约圣经,最开始的几次是怎么用的?譬如说前五次,请看4151汇编,第一、二次我们已经查过了,“从圣灵”这三个字,连续出现两次都是用K,“出于”;第三次马是:“祂要用圣灵与火给你施洗”,第三次原文是用I,“在里面”。究竟“出于圣灵”与“在圣灵里”,有甚么不一样?我的体会是:“出于”是源头,“在里面”包括了过程。
第四次看到:“ 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原文是“来落在祂身上”,落在…上是ON或UPON。前面三次是“圣灵…圣灵…圣灵”,现在是“ 神的灵”,第五次马是“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原文这里有两个5259 UNDER,“在底下”,这个我们已经讲过了。所以耶稣是在圣灵的引领下被放在魔鬼的试探“底下”;然后是登山宝训的第一句话,中文是“虚心的人有福了”,原文是“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贫穷”那个字,我们和合版又把它翻成“讨饭的”,拉撒路是讨饭的;所以在灵里面讨饭,是很有福气的,你不需要到世界上去讨饭,但是你得天天到主的面前来讨饭:主啊!求你给我更多的圣灵,你赐灵不是无限吗?主啊!求你给我更多圣灵。如果你这样子去读,你看到马:“因为不是你们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面说的”。这里有“父的灵”。马太12 :18有:“我的灵”;马有“神的灵”;到22:43说“大卫被圣灵感动”,原文是“大卫在灵里”,这“圣”字是加上去的,这些都是我们平常读编号圣经要注意的。
父阿,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
主耶稣在十架上讲过七句话(十架七言),现在让我们好好的来查查祂在十字架上最后的一句话:“耶稣大声喊着说,父阿,我将我的灵魂(原文是4151灵,无魂字)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 (1606)”。这第七句话,只记载在路加福音里。马太说:“耶稣又大声喊叫,气(4151)就断了 (863)”。马可说:“耶稣大声喊叫 (863)气就断了(1606)”。约翰说:“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原文是4151灵,无魂字)交付 (3860) 神(原文无神字)了”。
请注意路加、马太、马可和合版都有“气就断了”。但原文用了两个不同的字(1606与863)。1606是OUT-BLOW,BLOW是灵的动词“吹”,所以是灵“吹出去了”。863是FROM LET (go),是“打发出去了”或“离去了”。仔细体会原文意思,主耶稣最后一句话就是将祂的灵(非魂)交在父手上,说完了这话,祂的灵就吹出去了,或打发出去了,或离了。这与中文的“气就断了”是不是一样呢?中国人对断气的理解是停止呼吸,也就是死的意思,但圣经的观念比较细,更积极,是灵离开身体出去了。出到那里去呢?灵是出到父那里去了,不是甚么“断了”,灵是从耶稣身上回到父那里去了。
请问,主耶稣的灵交在父的手上,主耶稣的身体到了财主的坟墓那里,主耶稣的魂到那里去了?祂对十架上求祂纪念的强盗怎么说?“今日你同我在乐园里了”。主耶稣三而一的身体:灵、魂、体都是有的;身体埋在财主的坟墓里面,第三天祂才复活;魂跟那个得救的强盗当天就到乐园里面去。但是祂的灵正如所说:“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 神”。请问圣徒死后,我们的灵到那里去?亦是灵归赐灵的 神。正如路加记载司提反死的时候,说:“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原文没有魂字。他的灵到天上去了;但是他的魂到乐园里去睡、去安息与主同在,好得无比。他的身体被埋葬了,有一天他要复活,复活的时候,他的魂要穿上新的灵体,那时候就如大卫所说:“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诗17 :15)。
灵 (4151),新约用过三百多次,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字,只要花时间好好看看,就能体会出更好更多的启示来;譬如说约翰福音,用“灵”用了多少次?23次。你仔细去看看;主耶稣在约翰福音里面怎么用?看保罗怎么用?使徒行传也就是圣灵行传,大家都知道行“被圣灵充满”这个词是“圣灵”加上4130,4130就是“充满”。这本汇编的好处就是底下的号码都保留在那里,所以你查的时候,不会被误导。这“被圣灵充满”一共享过多少次?第一次“被圣灵充满”用在路;然后1:41;1:67;4:1“耶稣被圣灵充满”,你发现福音书里只有路加用过四次。然后使徒行传里2:4;4:31;6:3;6:5,你这样的去找,你看究竟有多少个“被圣灵充满”?把这些经节好好的进入,圣灵若是感动你讲一篇“被圣灵充满”,你就很容易“被圣灵充满”了。汇编对我们很方便,你这样的读,非常平衡,不会断章取义;你对圣经里的“被圣灵充满”会有整体的认识。我相信没有很多人这样子读过;如果你这样读过的话,再去印证今天基督教会里许多“被圣灵充满”的实行,你就能分辨是非,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再举一个例子,使徒行传第16:6节有“圣灵既然禁止”,16:7节有“耶稣的灵不许”;这里有“圣灵”,有“耶稣的灵”,你读下去还有“ 神的灵”、“基督的灵”、“儿子的灵”,“赐生命的灵”、“人里头的灵”、“世上的灵”、“圣灵与我们的灵”、“主就是那灵”;所以你就看到这个“灵”字有好多不同的用法。
当你读到启示录的时候,就看到一开始就是“七灵”;请问“七灵”是七个不同的灵,还是一个灵?这个“七灵”是甚么意思?有人解释到末后的时候, 神宝座前有七灵,这七灵是一个灵,但是七倍加强的灵,这正如感动以利亚的灵加倍的感动以利沙一般原则。你看到 神的七灵和七星;七灯就是 神的七灵;七眼七角就是 神
的七灵等等。从这里你可能就去查汇编的“七”字,你发现启示录一开始的时候,都是用“七”这个数字,七个教会,七个灯台等等,都是七…七…七;七是甚么意思?
完全;怎么个完全?乃是地上的完全,七是三加四。到了启示录的末了,都是十二或十二的倍数;十二是怎么样的完全?是属天的完全,是三乘四;三是 神的数字,一也是 神的数字;但是四是人的数字、被造的数字:人与 神调和才是属天的完全,这是 神最高的旨意。所以你仔细去翻翻,多注意一下,光是把这“灵”字看一看,就得花上好多时间,好几个月也不一定。所以这汇编有很多用法,又如马可福音说:“说话的不是你们,乃是圣灵”;路加福音就说:“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你多去读读这些,你就会多倚靠圣灵;当你交通的时候,不是你早两天去预备,你天天都在预备。你以后要天天都预备,等你说话的时候,圣灵就指教你该说的话。
主为我们舍魂(一)
问:感谢主!问大家一个问题,主耶稣到世界上怎样把我们寻回来?
答:舍掉自己!
问:怎么舍掉自己?很简单的问题。
答:十字架上寻回,所以他是在十字架上舍掉自己。
问:我们的观念,是主在十字架上把我们找回来,对还是不对?
答:当然对嘛!
问:那么主耶稣甚么时候上十字架?
答:逾越节!
问:真是在祂服事了三年半后的逾越节才上十字架么?祂在十字架上舍了甚么?
答:生命。
生命是甚么?有没有好好的想?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祂流血舍身,不是我们一般观念的了解祂舍命死了,祂为我死,但是祂在十字架上舍的主要是甚么?先读一节圣经,主耶稣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原文5590是魂,并且这魂字前面有定冠词“这”)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原文第二次在此用5590魂,非灵亦非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如果有人能把身体杀死,譬如说把头砍掉,从人的观念看,这是最厉害的事情;但是主说:那个能够杀你身体,不能杀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
主耶稣死在十字架上,身体为我们裂开,这个当然重要。但是你知不知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祂的魂为我们死,很可惜,很多基督徒不知道;主耶稣最强调的是“舍魂”,而不是舍身体!我们心意更新变化还不彀,我们的观念还留在天然里面。主耶稣的身体固然是为我们死了,但是这部份比重不是最大,最大的是祂的“魂”为我们死。主耶稣的魂甚么时候为我们死?从降卑到地上就开始了。祂不是在最后的那一刻,逾越节下午三点钟才舍魂,从祂到地上来,祂的魂就为我们死。是离开天庭道成肉身在拿撒勒住二十八年(诞生的前两年逃到埃及)难呢,还是在十架上六个小时肉身的痛苦难呢?登山变像与摩西以利亚谈话时,祂可以把杯撤去,但祂不要成就祂的意思,祂继续的在舍魂,祂在地上三十三年半,一直舍魂到底。
我们来查查“魂”字,让我们对“魂”,有更多的认识,我们注意到5590是名词,5591是形容词,5592是名词,5593是形容词,5594是动词,是字根;从5590到5594,这几个字是一组的。5594只用过一次,翻成“渐渐冷淡”,对等字COOL,就是“冷”或“凉”的意思。,人吃禁果后,天起了凉风,第一次提到COOL,我查过旧约圣经辞典,这字亦是魂!5591是形容词,翻成“属血气的、血气的、属情欲的、属乎血气”;英文钦定版,4次翻成NATURAL(天然的);对等字是COOLic,(冷的)。
有时候我们讲到天然的人,或旧人,或我们本来这个人,就是“属血气的”人。和合版对魂这字5590有许多不同的翻译,其中有8次就翻成人。另外翻成魂 (23次),生命 (19),心 (19),命(14),性命 (9),性 (3)等等。魂原文发音是Psuche,在英文钦定版58次翻成SOUL(魂);40次翻成LIFE(生命)。但圣经原文生命2222,就是“永远生命”那个“生命”,原文发音,如果能够记得也不错,是ZOE,对等字就是LIFE “生命”;全部135次里,钦定版133次翻成LIFE,所以这个字就是LIFE;和合版翻成:生 (67),生命 (63),活 (4),命 (1);字根是2198,2198 LIVE,就是“活”的意思。
回到5590的汇编,这字第一次出现在马说:“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经死了”,这个小孩子是指耶稣,但原文在这里不是用2222生命,它用5590魂。当初希律要害小孩子耶稣,原文不说要害祂的命,它说要害祂的“魂”。刚才要大家读马:主耶稣教训祂的门徒,那杀身体不能杀“魂”的,你不要怕他。主耶稣怕不怕人家杀祂身体?所以主耶稣不怕身体被杀死,祂说要怕的是“魂”被杀死。想想看,这跟我们相比有多大的差别呢?主的魂活在那里?安息在甚么地方?祂的魂是安息在天上父怀里;祂虽然在地,却仍旧在天。祂的身体在不在天?祂甚么部份在天?路:“你要尽心、尽魂(原文作魂,非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尽,原文就是“全”的意思,我们的主是以全部的心、魂、力,心意来爱 神。祂的魂一直留在天上。祂是用灵去接触父,因为祂说: 神是灵,所以拜祂的,必须在灵与诚实里拜祂。主耶稣的全魂,完全受祂灵的引导,所以祂的魂,毫无问题,完全安息在父怀里。
主为我们舍魂(二)
马太二十章记载,有一次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他两个儿子(雅各、约翰)来求耶稣,让两个儿子在神国里坐在主的左边和右边。大家想想这母子三人有没有舍魂?答案应该是明显的,他们的魂才大呢!今天很多人盼望主大大的用他,要拿博士,做大传道,你想他们有没有舍魂呢?主耶稣对母子三人的回答真好: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甚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么?有多少人知道想坐在主的左右两边是要喝苦杯,一直喝到十字架上面呢?所以主得把十二个人一起叫来,对他们说: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注意马:“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舍命(原文是舍了他的魂),作多人的赎价”。马可也记载了同样的故事,马与马是一样的,一个舍魂的人,不是要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耶稣一生服事人,直到十字架,这是舍魂的人生。
请注意魂这字,新约用过103次,和合版只有两次正确的译为“魂”(字典198页误将此字译为“灵魂”算成有23次,其实这23次里,21次错译为“灵魂”,详见汇编),在约翰福音里这字用过十次,和合版基本上译为命或生命,约翰10:24节:“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原文是你叫我们的魂犹疑不定,和合版干脆把这里“魂”字删掉了,所以这字在和合版约翰福音里,连一个正确的翻译也找不到。(又如19: 30节和合版“将灵魂交付 神了”,原文是“灵”,非灵魂,加上魂字是按中国人的观念,按原文是不准确的)。为甚么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当初(约壹百年前)译和合版的传教士和中国圣徒,多为福音使者,对圣经本身认识有不够之处,又没有参考编号汇编查查灵(4151) 与魂 (5590) 的区别与用法,其实STRONG弟兄与超过100位同工在1890年已经做好了他的编号汇编,译者们只是没有数据而已。难怪今天多数中国信徒在属灵的认识与经历上灵与魂不分。英语世界钦定版虽有58次译为SOUL,但也有40次译为LIFE,严格说来也不完全准确。
我们看约翰10:11节,这是约翰福音第一次用“魂”字。原文是: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了祂的“魂”。约翰10:15节:“并且我为羊舍了我的魂”;约翰10:17节:“我父爱我,因我将我的魂舍去”。主耶稣一连三次用舍魂。祂爱我们,就为我们舍魂,父爱祂是祂将魂舍去。祂到世上来,就一直为我们舍掉祂的“魂”。
撒但将万国的荣华指给祂看,祂的魂毫不为所动,祂说:当拜主你的 神,单要事奉祂。在祂最后一个逾越节前,祂告诉安得烈和腓力: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又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原文作魂)的,就失丧生命(原文是他),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原文作魂)的,就要保守生命(原文是他)到永生(2222的生命)。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主耶稣在魔鬼面前作见证,单要事奉 神。祂那么丰富完美的事奉,却自称是“一粒麦子”,多么的普通,微不足道,与今天要高抬自己,包装自己的基督徒,包括传道人相比,谁是舍魂的呢?祂这粒麦子还要落在地里死了,这一条十字架的道路,你愿意走么?祂接着就将失丧魂与这一粒麦子连在一起,祂告诉门徒不要爱惜自己的魂,要恨恶自己的魂。主耶稣自己的魂是圣洁无瑕的,在约翰福音里,祂一再提到祂不凭自己说或作甚么,乃是住在祂里面的父作祂的事。我们主的“己”永远不出来,己就是魂。祂在那里,服事祂的人也要在那里。祂在那里呢?约翰十七章清楚说到祂在父里,父又在祂里,祂舍了自己的魂在父里,又从父里得着了被父所浸透的魂(包括思想、情感、意志和心),难怪祂流露出来的表现是那么的让 神满足:祂祷告说:“父阿,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最后在十字架上,人说“你可以跳下来”,祂还是不跳下来;三十三年多,当然,祂小的时候,三个月、五个月的时候,恐怕不太懂。但是你可以说祂的一生,是为我们舍魂;“好牧人为羊舍魂”。如果我们只摸到“好牧人为我们舍命”,彀不彀呢?对!好牧人为羊舍魂,包括了舍命,并且舍得更多。
下:“并且要舍魂(原文),作多人的赎价”。这节圣经是谁说的?谁舍魂,作多人的赎价?耶稣!是耶稣为我们舍“魂”;我们平常的观念──舍命,对不对?当然不错,祂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命,但是原文是是舍“魂”,作多人的赎价。所以祂救赎我们,不只是祂逾越节六小时挂在十字架上的工,更包括了祂道成肉身以后一切的事工。要注意到主耶稣一直都在舍魂;当祂在施洗约翰面前说“我理当尽诸般义”的时候,祂是在舍魂;祂做所有事情,祂都在舍魂,因祂从不用“己意”去做--我父作事到如今,我也作。我父不作,我作不作?祂的魂一直放在父 神身上;父不动,祂不动;这个叫作舍魂。所以他说:并且要舍魂,作多人的赎价。
你们要注意,马这句话,同时也用在马,这整句都是一样,不只是串一个字,是整句都可串。马,马也很像,这些都是大家很熟的经节;这里主要是提醒大家,认识“魂”是甚么意思。
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我们看马:“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请问弟兄姊妹,主耶稣在世三十三年半,他有没有枕头的地方?祂在拿撒勒三十多年,母亲马利亚给不给祂枕头的地方?如果祂到马大、马利亚的家去,马大在那里给祂做饭;那天晚上如果祂留下来,马大给不给祂枕头的地方?那么主耶稣自己说:狐狸有洞,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这句话是甚么意思?有的说:没有属于祂枕头的地方。这是我们的一个体会;也有的说:没有安息。如果祂没有安息的话,祂还叫你我到祂那里去么?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到我这里来,我没有安息,我可以使你们安息?我们的主天天都有安息。所以我们都有我们自己的体会或解释,大体上都不错。
有人说:耶稣枕头在船头上。就在祂说完了马的话后,祂就上了船,门徒跟着祂。海里忽然起了暴风,耶稣却睡着了。那一次主耶稣在船上睡着了,门徒总得给主耶稣一个枕头的地方吧?所以到底主耶稣说“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是甚么意思?
约翰福音记载说:“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原文)交付 神了”。有一天我读这节的时候,突然发现“便低下头”底下是2827 2776,再回头看“没有枕头的地方”,亦是2827 2776,完全一样。读和合版,你能不能把这两个地方串在一起?串不了!现在有编号在底下,我一看到这里,里面就有点领会:哦!原来主耶稣祂真正枕头的地方,不是世人枕头的地方,不是马利亚家,也不是撒该家,你记得那天撒该请祂回家吧?也不是的西门家,都不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最后祂找到那一个地方枕头?十字架!十字架才是祂枕头的地方;我们的日子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太阳落下来了,这一天就完了;主耶稣从到这世上来,一直到十字架上才枕头,祂的那一天是三十三年多啊! 神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我们的主耶稣来到这世上,惟一能够让祂枕头的地方,就是在十字架上。默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几乎眼泪都要出来,我在主面前祷告,感谢祂!主啊!为着我,你没有枕头的地方,你舍了你的“魂”一直到你十字架上舍命,把我救回来,你才能够安息,你才能够枕头,你是这样子的忠心;主啊!你完全是为着我!
在我们读编号圣经的时候,不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去查,刚才已经题过好几次了,有时也得整句的去注意注意。这里两个字,一处翻成“枕头”,一处翻成“便低下头”,你就没有办法去把这两个地方连起来。现在我们看编号,就可以连起来,而且这是启示圣经的圣灵连起来的。用马与约翰19:30节来彼此解释,这是圣灵解经,以经解经,消除了我们人意的掺杂,彰显了我们主的生活指标,真是太好了!原来我们的主,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枕头;在家里面,拿撒勒三十多年,祂的母亲知道祂是 神的儿子,是弥赛亚,难道不给祂枕头的地方吗?祂完全没有自己,完全不在乎外面的床或枕头或地方;许多时候我们却是那么的在乎。这世界本来就非祂家,祂也不是来找一个世上的家。能让祂枕头的,乃是父 神的旨意,就是上十字架,因为这可以将我们从地上带回天家,祂要将众子带到荣耀里去,祂才能枕头。所以祂说:狐狸有洞,天上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等到最后祂说:成了!这个时候祂才枕头。祂的这一生,都是舍弃自己的“魂”来救我们。盼望借着这一点点的交通,弟兄姊妹对“魂”,对“舍魂”,有一点新的看见;舍“魂”比舍命还厉害,所以上说:“主为我们“舍了祂的魂”(原文)”。
抛锚于无限
我们再看上:“主为我们舍命”,原文有S他;主为我们舍了祂的“魂”,你们也当为弟兄舍“魂”。想一想,舍魂难,还是舍命难?中国人有句话:慷慨赴义易,从容就义难。有没有读过中国的小说,一刀一个大窟窿,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就是慷慨赴义。但是从容就义像南宋的文天祥,元世祖给他宰相之位也不接受,为着天地浩然的正气殉国,一步一步走,要好长的时间,这个不容易。保罗怎么说呢?“我若将所有的赒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这里舍身体就是人观念里的舍命,但却没有爱;怎会没有爱呢?他赒济穷人啊!原来保罗林前十三章的爱是专有名词,是指主耶稣。世上的舍魂、舍命,世人看了不起,在主里乃无益。今天舍魂、舍命都得靠主舍,在主里舍。我们的主是在父里为我们舍魂、舍命。我强调的是:主不只为我们舍命,祂更为我们舍“魂”,舍魂比舍命难得多啊!因为舍魂是长时期的。
我们现在就拿这个汇编来多看几节,马下原文:“不要为魂忧虑,吃甚么,喝甚么…,魂不胜于饮食么?”我们的魂本来就是要喝、要吃的;但是主说:不要为牠忧虑;我们今天“魂”是放在饮食上呢?还是放在父里?主要我们对付的是“魂”,古今中外,历世历代都有不否认主名,为主殉道的。启示录告诉我们,殉道者的数目还没有满哦!他们都是“为 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原文作魂,无灵字)”,在祭坛底下等着主为他们伸冤。他们都是舍魂的人。
马,那杀身体不能杀魂的,不要怕他,惟有能把身体和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10:39节:得着他魂的,将要丧失他;为了我丧失他魂的,将要得着他。我们是有魂的,没有魂不能思想,没有魂就没有感情。魂包括思想、情感、意志;我们今天的思想、情感、意志,要转换成祂的思想、情感、意志。我本来喜欢在地上积攒财宝的,主耶稣说:你现在把财宝积在天上,那是永存的;所以我的魂要放在天上。马:“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们的魂如果不能够留在主的身上,就很容易被其它事物吸引、玷污。我们的“魂”现在在那里享安息?“你们要负我的轭,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我们的魂要抛锚于无限。
有一本小册子,讲到一位宣教士和受恩姊妹。书名“抛锚于无限”,你有没有把“魂”抛锚在这个无限的里面?我们的主就是那无限!──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试着藉原文编号,将译文圣经因灵魂不分及其它不清楚矛盾的地方澄清一下:圣徒的去处。人不跳出天然宗教的观念,不回到原文,不可能认清圣经在这方面的启示。
2. 很多圣徒有死后上天堂的观念,认为天堂当然在天上,不清楚人死后还有一过渡时期的招待所:乐园。如果已升天堂与主同在,好得无比,何必再等复活,然后才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若已在天,复活时岂非要从天上“下”到云里?若已与主在天上同在,何必又要在“空中相遇”呢?这些都是译文圣经所带来
的矛盾。
3. 离世与主同在,并不一定要“上”天堂,今天圣徒在地主里相聚,也“有主同在”,与离世后的“与主同在”,程度上不一样,将来“睡醒复活得见主的形像”,那面对面的同在又更高了一层,一般传道人对这些清楚的人不多。
4. 彼前“在监狱里的灵”,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试用新旧约多处经文来解释,供大家参考讨论。
查 经 方 法
1. 藉原文编号才能看出灵与魂的分别,才能找出灵归赐灵之 神的证据;;。
2. 仔细看被译成“被提”726原文字的字义及其十四次的用法。
3. 解释。若不知灵归赐灵的 神,而“在监狱里的灵”却不能回归 神,它们是被监禁的。可想象这会与堕落天使及不守本位的天使有关(天使是灵)。形容“在监狱里的灵”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原文544不一定指人,乃是指不信从或悖逆的,和合版加了个“人”字,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看见了。
圣徒的去处
:因你必不将我的灵魂(原文是魂,无灵字)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灵撇不撇在阴间?主耶稣的灵在十字架上没有到阴间去,祂在十字架上第六句话说:成了!第七句话说:父阿!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主耶稣的灵已经到三层天,父那里去了,但是祂的魂却去了阴间,因祂对那求祂记念的强盗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乐园是安息的地方。保罗说:我宁愿离世与主同在,好得无比。这个好得无比之处就是乐园,他曾被带到乐园去,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以说的,所以他没有详细的描写出来告诉我们。我们在一起祷告,在一起聚会,觉得今天有主的同在,真是好得无比!这一个“同在”与乐园里的与主“同在”,在程度上面,还是差了很多;所以基督徒不是死,是睡了、安息了,就到乐园里面去,甚么时候起来呢?就是复活的时候。乐园是新约圣徒与旧约历世历代的圣者,比如说亚伯拉罕,等候主再来之过渡时期所在的地方。
路加福音第十六章,主耶稣有一次讲到财主跟拉撒路的故事,两人都死了;拉撒路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在阴间受痛苦,但是他们中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两个地方都不能够越过。有些神学家,告诉人说:这是一个比喻或寓言。但圣经里从创世记到启示录,从来没有一个比喻或寓言,是用圣经里面真人的名字,这里有亚伯拉罕、拉撒路,所以这不是比喻或寓言,是真的事情,这是主耶稣亲自讲的。主在这里告诉我们,财主是在阴间受痛苦,拉撒路在亚伯拉罕的怀里得安慰。
亚伯拉罕所在之处是甚么地方呢?这要仔细的看旧约,在此只简单的述说。:耶和华对该隐说,他兄弟(亚伯)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祂哀告。所以亚伯是在地里向 神哀告。 神亲自对亚伯拉罕说,他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归到他列祖那里。亚伯拉罕寿高年迈,以实玛利享寿137岁,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那里,17)。以撒死了,也是归到他列祖那里。你一直查下去,摩西、亚伦,大卫,所罗门等等,都是与他列祖同睡。这些列祖到底在那里呢?亚伯是在地里;雅各在约瑟被他弟兄所卖以后,以为约瑟死了,不肯受安慰,说:我必悲哀着下阴间到我儿子那里,后来又三次提到 (42:38;44:29,31)下阴间。旧约与新约路加十六章连起来,我们就看见阴间有两部份,一部份是财主所在受苦之处,另一部份是亚伯拉罕与拉撒路享安息之处,这两处中间有深渊限定。
主耶稣亲自说:“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原文“在地心里”,。主在十字架上对求纪念的强盗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今日”正是那“三日三夜”的头一日,可见乐园是在地里头,主耶稣是把强盗带到亚伯拉罕所在之处,就是在地里头的乐园,祂还没有复活,那要在第三日清晨!
和合版的译者与我们,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天然观念里就不喜欢下阴间,我们先入为主的很容易且乐意接受上天堂的观念(佛教西方极乐世界指天堂,与地狱相对),因此就排斥乐园是在地下的观念,我们以为乐园与新天新地,就是同一个地方。按圣经,乐园只是一过渡之处;我们永远的去处,那才是“天堂”。
路加又说:“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如果今天圣徒死了,就上天堂,大卫怎么没上天呢?请看大卫怎么说:“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我醒了”表示他现在还在乐园里睡,复活时才是醒了,那时才能见主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在乐园里,保罗虽然说好得无比,但仍见不到主的形像,复活后就更心满意足,所以基督徒的前途是荣上加荣的。
今天我们已经有主同在:“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为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 神与我们同在”,23)。“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神今天是与我们同在的,但是这个“同在”,跟在乐园的“同在”,程度上不一样;乐园里面的“同在”,好得无比,等到有一天你睡醒复活的时候,得见主的荣脸,那就更是好得无比;所以有好几集啊!要清楚这有三集。这些在我那本“这么大的救恩”书上,都写得相当清楚,所有的经节都在那里。
路加在使徒行传又说:“你必不将我的魂(原文)撇在阴间”,前面说到主从十字架到乐园,这里说到祂的魂不撇在阴间,又一次证明乐园是阴间的一部份。主耶稣第三天的清晨复活了。所以祂的“魂”没有留在阴间乐园部份。这“撇”字亦可译成“留”,译者翻成撇,你就可体会出他对阴间不怀好念的感觉。
被提到乐园?
:“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并且(原文)我认得这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这段圣经,你注意到第三节前面有个代号A字,“并且”我认得这个人;保罗自己就是第二节那个被提的人;但是他说: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在身体之内被提,还是身外被提,只有 神知道。太奇妙了!这亲身经历者自己都不知道怎样被提到三层天上。第三节说:并且我认得这人。这个“并且”就说出,第二节跟他在下面所说的,第三、四节是两回事;而且下面再重复:“我认得这个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同样的话;这次“他被提到乐园里面,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第二节与第四节都有726“被提”;(和合版与英文都译成被提CAUGHT UP)第二节讲到三层天,三层天在那里?在上面,他要上去,当然是“被提”了。“提”的意思是“拉上去”。
所以被提到三层天,译得一点都没有错。等到第四节,因为与第二节用同一字,所以也译成“被提”。就成了:“被提到乐园里”了。中外的译者都有“我们得救进天堂”的观念,我们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天堂是在上面的,地狱是在底下的;所以我们不愿意“下”,我们愿意“上”。而且“阴间”这个字,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的,谁愿意跑到阴间去?所以我们觉得“阴间”就是地狱;天堂,如果是乐园的话,一定是在天上,这是我们天然的观念,这个观念根深蒂固地在我们里面,这也是先入为主的观念。
我们现在先查字典看726。这个字,从724一直到727,只要看它的对等字,或者发音,你就知道这都是同一字系。我们先看726,用过14次,和合版翻成被提五次,包括,4,夺去 (4);抢出来 (2);还有得着、抓住、强迫;一共有6个不同的翻译。这个字义英文是TO SEIZE,“抓住”的意思。中文的字义译成“夺去”没问题,译成“提去”与SEIZE不合,译得不好。
现在我们先来看这字本身的意思。对等字是SNATCH,724、725后面加了个ing 是现在进行、或动名词的意思。727加了er,是指SNATCH的人;SNATCH到底是甚么意思?我给大家形容一下,SNATCH,譬如阿敏现在手上拿个梨子,我一把就把那梨子SNATCH过来“抢过来”;这个SNATCH是个动作,抢梨子的动作。现在你在苹果树下,这苹果高我构不到,我就跳起来把这苹果SNATCH下来。你翻成中文怎么翻?我跳起来把苹果“摘下来”,或者是“抓下来”;“抢过来”或“摘下来”,那个手法都很快,这就叫作SNATCH。现在有只老鹰在天上飞,地上有个小鸡,这个老鹰看了好久,就俯冲下来就把小鸡SNATCH去了,这个SNATCH怎么讲呢?你不会说“老鹰把小鸡摘下来”,你说“老鹰把小鸡提上去了”;所以这个字的本身,没有方向感。女士们背着皮包回家,天黑黑的,有一个大学生看看附近没人,他骑着脚踏车飞快经过那女士,一把就把那皮包SNATCH去了。报纸登得很大,大学生抢皮包!能不能说皮包被提上去?皮包被摘下来?所以这个字全看你怎么用,要按用法来翻译。
我们现在翻到726的汇编,我们知道这个字中文有六个不同的翻译;你看每一次,那个翻得对,那个翻得错?多数都翻得不错,首次用在马太:“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努力”这个字翻得不彀好,查973是强暴或用武力;所以有人说:天国是强暴夺取的;强暴的人就得着了。这里726翻成“得着”,你是对谁强暴啊?你要对自己强暴,因为你的魂,想去跳舞,你现在要对他强暴:就是不可以去!你的魂就想吸毒,你要对他强暴:不可以!你懂了吧?所以天国是“强暴”夺取的。强暴不是叫你去强暴别人,是对你自己强暴,对你的魂强暴;我们刚才才读到这个“魂”字。所以天国是强暴夺取的,强暴的人就得着了。这里SNATCH翻成“得着”,翻得很好。
“人怎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呢?”你去壮士家抢家具,你不会把它“带下去”,或是“提上去”,你只能说“抢、夺”;像那大学生把皮包“抢夺”了,他是抢劫犯。
“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那种子撒在他心里,结果那飞鸟(撒但)过来“夺”了去;这个翻得还可以,飞鸟夺了去。
“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耶稣既知道众人来怎么样?把祂提上去吗?这里你不能翻提上去,这里只好翻成“强迫祂”,没有问题。
“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这节最简单了,狼抓羊的时候,你不能说牠把羊“带下去”,“提上去”,狼那个动作很快,羊在那里,狼扑过来抓住牠;这个“抓住”相当传神,对不对?那SNATCH是突然之间有快的动作,就是这个字的原意。
主耶稣说:“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们今天在主的手上,别人不可以,撒但也不能够从祂的手上,把我们这样子抓了去,很快的抢了去,“夺了去”,翻得很好。
在下加萨的旷野:“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翻得很好;腓利在跟埃提阿伯的太监传福音,太监在读以赛亚书,他很有追求,这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圣灵把腓利带到旷野去,就近他,问他说:你明白么?他说:没人指教我,怎么明白呢!腓利就替他讲解,讲解完了,正好附近有水,就受浸。浸完以后,腓利就被圣灵提了去;太监受浸起来,腓利已被提不见了!太监得着了读以赛亚书的帮助,又受了浸,心里高兴就回非洲古实去了。腓利被提到那里?被提到天上去了吗?没有!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到腓利。腓利还有四个闺女,都作女先知;腓利在这里“被提了”去。
现在我们就看到林后十二章,“前十四年被提到三层天”,翻得对不对?对!但是因为第四节翻成“被提到乐园”,所以我们就有了乐园在天上的观念。请问,如果乐园在天上,已经死的人都在天上了,那么主耶稣来的时候,死人要复活,活着还存留的,要“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岂非有问题了么?如果他已经在天上了,那他应该从天上下到云里、空中,不是被提到空中。所以这里这个翻译,让和合版里面充满不该有的矛盾。你得去考证,乐园到底在那里?如果乐园是在上面的话,那么这个翻译就是准确的,如果乐园是在下面的话,这里该怎么翻?我们已经说了不少,我们说如果乐园在下面,你应该说“被带下”乐园,那就最清楚;或者说“被带去”乐园,也不太坏;若说“被提到”,那就差太远了。和合版把大家的观念搞得很不清楚。
我们再把其它几次用法看完。“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这个“必和他们”是指谁?死人复活和活着还存留的,要“一同被提到云里”。“被提到云里”就对了。这表示是从下面提上来。所以跟的翻译比较一下,是矛盾的,如果林后的乐园已经在上面了,帖前复活怎可说他被“提到”空中?
犹大书一说:“有些人你们要从火中抢出来”(犹23)。这翻得很好,这些人你要去抢出来,你不是要提他,我们没有办法提人的,你要去抢出来。
妇人生了个男孩子,“他的孩子被提到宝座那里”,宝座在三层天,那当然是“被提”到宝座。翻译正确。
乐园搬家了吗?
前面查圣徒的去处时,已交通过很多说明乐园何在的经文,这里再补充一下:的乐园,现在在那里?
主耶稣曾讲到:“至于死人复活,与(原文)摩西在荆棘篇上,称主是亚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就指示明白了。 神原不是死人的 神,乃是活人的 神,因为他那里,人都是活的”。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现在是睡了,却是活的。所以刚才我们读大卫说: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他们现在还在睡。
扫罗未死之前,撒母耳已经死了,扫罗后来打败仗,走投无路;去求交鬼的妇人,要她把撒母耳“招上来”。撒母耳后来“从地里上来”,“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为甚么搅扰我,招我上来呢?”这里明显的两次题到他是被招“上来”与“从地里上来”。再次证明旧约圣者安息之处是在地里面的乐园。很多神学家在这里辩论,交鬼的妇人有这个能力从地里把撒母耳招上来么?但圣灵自己告诉我们,交鬼的妇人后来对扫罗说:“婢女听从你的话,不顾惜自己的性命,遵从你所吩咐的”。可见的确是她将撒母耳招上来的。我们的 神不受人观念的限制,祂也不限制祂自己。
我们的主祂常常用不信的人,来对付信的人;以色列人离弃祂,祂就用不信的亚述人灭了他们,掳他们到外邦。祂又用不信的巴比伦国,灭了犹大国。祂亦可以让祂自己见证的约柜让非利士人掳去。我们的 神完全不受限制。原则上 神要用弟兄,弟兄不争气的时候, 神就用姊妹;以色列男的都不争气的时候, 神就用底波拉作士师,战胜仇敌。今天有人说:姊妹不可以讲道。弟兄不争气,姊妹讲得比你好,为甚么不可以呢?以前,倪柝声的同工李渊如讲得很好,她后来自己因为圣经的话就只对姊妹讲。她对姊妹讲的时候,你知道有些弟兄怎么样?在楼梯口偷听哪!因为这姊妹讲得好。我们不要在外面限制人,圣经里有女先知,女先知对谁讲?所以 神今天用人,那个人都能用,你不能去限制我们的 神。 神用一个交鬼的妇人,要把撒母耳招上来,如果 神允许她,有甚么不可以?这是一个看法,并不是定论,你不同意也没有关系哦!不过,今天你如果去读编号的旧约圣经里面,你会发现旧约译为“阴间”有好几个字,你仔细去看“阴间”这字有许多的用法。“阴间”有时候形容可怕的光景,就时间而言,它是过渡的,它并不是将来的火湖。
W. E. VINE的书说“阴间”这个字,在旧约里用过66次,有好几个不同的用法,基本上他承认“阴间”是在地下。今天多数的神学家承认,“阴间”在地底下,但是他们还是不喜欢下阴间,所以神学家里面,就有一个学说,叫作“乐园搬家论”:乐园本来在阴间,但现在已经搬家了,搬到那里去?搬到天上去了。那你就问他:甚么时候搬家的啊?就是主耶稣升天时搬家了。圣经根据是保罗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原文这节的“掳掠了”(动词)与“仇敌”(名词)是同一个字,可译为“掳掠了掳掠人的”,指撒但在主升天时被掳掠了。但亦可译为“掳掠了被掳掠的”。启示录说:“掳掠人的必被掳掠”。原文同一字在此用了两次。既译成“掳掠人的”,又译成“被掳掠”。他们认为是指主升天时,将阴间里睡了的圣徒(被掳掠的)带到天上去了。
但睡了的圣徒怎么是被掳掠的呢?而且五旬节后彼得说:“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乐园若在主升天时,就搬到天上了,大卫怎可能在五旬节彼得作见证时还没有搬到天上呢?又过了将近五、六十年,约翰写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翰说,除了主,没有人升过天,乐园怎可能已经搬家了呢?
所以我们要学到主耶稣读经的一大原则:“经上又记着说”。好好查圣经、查汇编,把所有的经节根据原文都列出来看,才能得着准确的话。
圣经难题查经示范
我们再看保罗怎么说:“所以 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天上,除了 神以外,有天使)、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今天因为主耶稣复活了,在地底下的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圣徒,他们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虽然都睡了,但是他们还可以有连保罗都说不出来的意识形态,他们好得无比,高兴极了。
彼得说:“就是天使犯了罪, 神也没有宽容,曾把他们丢在地狱,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审判”;“丢在地狱”原文是tartaro'o,只用过一次,你可能读到中文他他拉,英文TARTARUS,就是从这原文变来的。字义是“丢在永远痛苦的监禁里”。
彼得前书又说:“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 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他藉这灵(祂在复活后,藉这复活的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这传道不是我们观念里的传福音,原文是PROCLAIM宣扬,是宣扬祂的得胜。这监狱里的灵“就是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原文)。原文没有“人”字,我们加了一个人,就搞得很乱很乱;神学家研究这些也搞不清楚了,监狱里面的灵是甚么?这乃是预备方舟时, 神容忍等待那批不信从的,这批不信从的又是甚么呢?为甚么 神要用洪水灭地上的人?这里我们得回到创世记:创世记从第三章亚当、夏娃违背主命吃禁果,后来被逐出伊甸园。到第四章该隐杀弟弟亚伯,离开耶和华的面,一直都是负面的,亚伯是惟一的正面,但他被杀了。一直到4:25节,亚当与妻子生下塞特,代替亚伯,塞特又生以挪士,人开始求告耶和华的名,才带进了光明积极的一面。整个第五章亚当的家谱,是从 神起首的。从照自己样式造人开始,讲到 神赐福给人,这一个新的家谱,从亚当到塞特,一代一代生儿养女,虽然有“就死了”,但接着就是“又活了”。接着是以诺与 神同行,而结束在挪亚五百岁生闪、含、雅弗。挪亚的意思是安息或安慰,真是一片中兴气象。
但可惜好景不常,第六章前面十二节说出 神为甚么在第四章末到第五章末美好的一千四百二十六年后,(我十四年前做过一个表,算出从亚当130岁生塞特到挪亚500岁共1426年)心中忧伤,后悔造人,甚至要挪亚造方舟让洪水来毁灭整个世界?主要的原因在第一节到第四节:世上生了许多美貌的女子(当然也生了许多儿子),结果“神的儿子们”,看到“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与他相争(原文)。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第四节先提到有伟人(原文是NEPHILIN拿非琳),然后又第二次提到“神的儿子们”与“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第二至三节已指明“随意挑选”娶来为妻是属乎血气,那第四节为何再重题他们并加强第二节表明他们的不是呢?(紧接着第五、六节 神就后悔,表明第四节的情况是第二节的扩大与加强),第二节已说他们娶来为妻,第四节为何又加上“交合生子”呢?“交合生子”岂非“娶来为妻”的正常行为么?第四节还有一个过程,先是“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然后是“后来”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原文是复数,许多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可见这个情形越来越坏,越来越普遍化。弟兄姊妹,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伟人和许多上古英武的人,在人看真是灿烂辉煌,在 神看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神和人观念正好相反。第五节就总结了祂对前面四节的感觉: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原文最后一句是终日心里所思所想尽都恶,中文没翻“心里”。
我们先来看看“神的儿子们”指谁?主要有两派的看法:第一派认为是指第五章内从亚当生塞特1426年以来寻求 神的这批人,他们的后代不应该随从眼目的情欲,挑漂亮的来娶,甚至还娶了该隐后代的女子。(路亦说到亚当是“神的儿子”)。另一派认为是指有些天使堕落了。犹大书一六节说:“又有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他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离开自己住处来到地上,随意挑选,娶来为妻;那时候生了伟人,后来可能越来越坏,而且是为了“交合生子”,前面曾题到既已“娶来为妻”,何必再题“交合生子”?可见这“交合生子”很令 神忧伤,因为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天使是不娶不嫁的(见,如今离了本位,与人的女子交合生出不伦不类的拿非琳伟人,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人本来越寻求 神,越觉渺小,天天需要羔羊的血,现在这批人愈来愈伟大,像非利士人中的歌利亚,他们是安营在以弗大悯(原文意无需流血WITHOUT THE SHEDDING OF THE BLOOD)向 神和祂的选民骂阵。创世记第一章有许多的“各从其类”,包括百兽、牲畜、昆虫和飞鸟,当然更包括了人。男女交合,是顺性,男和男,女和女或是与兽淫合就是逆性了。现在更不得了,离开了本位的天使与人交合,宇宙间的堕落是一步一步往下走;难怪 神一方面要洪水灭地,另一方面在挪亚一家人住方舟前,又四次提起百兽、牲畜、昆虫、禽鸟,都要各从其类,人当然就更不用讲了。
支持“神的儿子们”是天使的经节有,2:1,38:7;、7(这里都提到神的众子)。“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耶和华问撒但说:你从那里来?撒但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又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伯2 :1)。“那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这是讲到 神最初创造天地的时候。 神的创造在创世记一章、约伯记三十八章,与箴都提到;创世记没讲到造天使,那是在以前的事。 神开始创造的时候,曾造了天使。那受膏遮掩约柜的 从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但后来因美丽心中高傲而犯罪,被神从 神的山(三层天?)驱逐下来。就堕落成撒但。约伯记两次提到:“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是指 神离开三层天,到了撒但空中掌权者的领域了,所以撒但才有机会也来见 神。此二处 神的众子不是指堕落的天使,是指陪着 神巡行的天使。创世纪六章“神的儿子们”是指那一些不守本位的天使。
今天世人属乎血气,随意挑选美貌女子娶来为妻,根本是人之常情,连信徒的婚姻,有多少不看“美貌”,不随己意的呢?现在已经有不少的教会信徒开始认同逆性而行的同性恋了,若不是恩典时代 神的怜悯,我们那还能有今天!
回归前面所讨论的,信徒睡了,尘土归尘土(身体),灵归赐灵的 神,魂则到乐园安息,好得无比,等候将来复活得见主的形像,荣上加荣。洪水时代被吞灭的人就到阴间受苦部份等候末日的审判。但是洪水时代,如果你赞成前面的第二派的看法,还有人鬼(不守本位的天使,是灵,圣经里面鬼亦是灵)交合的,犹大书一六节说:“主用锁炼把他们永远拘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牠们就是所说被丢在地狱(他他拉),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审判,犯了罪的天使。这个黑暗坑中的他他拉,会不会就是所说的监狱?这个监狱里面所关的乃是灵(指堕落天使,指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与人的女子交合的犯罪天使,基本上牠们还是灵,所以被关在这监狱;有别于阴间财主所去之处)。前面讲过乐园是在地心里,、15),的监狱何在呢?提到天上,地上,地底下之外,还有沧海里,马,马的污鬼进入猪群,最后投在海里。启示录十三章,兽从海中上来,是不是给我们一点线索,这里监狱的灵是在沧海里呢?
提到“祂并不救拔天使”,就更说明主藉复活之灵去传道给在监狱的灵听,并非传悔改的福音,乃是去宣告(传道原文作宣告)祂的得胜。主耶稣的复活是古往今来全宇宙最大的事情,不仅是“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更也要向在监狱里的灵宣告,让全宇宙都知道主的得胜。
保罗说:“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么?…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么?”何等荣幸!“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 神原没有交给天使管辖。但…人算甚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甚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所造的,派他管理…”。感谢主,这就是 神在基督里为我们预备的,我们的前途何等光明!
弟兄姊妹,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读经的示范,要了解或,我们共查了创世记、撒上、约伯记、诗、马太、马可、路加、林前、希伯来、犹大、启示录多处的圣经。最后我们只能说这只是我们目前的发现与看见,我们的态度是敞开的(OPEN ENDED)。我们根据这些经节,我们查过了,有我们的感觉与意见,但绝非定论 (NOT FINAL)。我们相信还会有其它的经文片段是我们还没有看见的,即是在已引的经节中,也还有许多未体会到的,这不过是一点点在主里的交通,弟兄姊妹不一定要认同,随圣灵感动和带领,求主恩待怜悯。──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信徒不需要等到将来,现在就应该并可以来到锡安山,永生 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千万不要丧失这宝贵的权利,我们乃是 神支搭的帐幕,是那些住在天上的。
2. 启示录有一条线,十二次用过“住在地上的人”这一句话,这是一条消极的线,与另外一条“住在天上的”积极线相比较。读圣经要学习体会出圣灵自己所埋下的伏笔,这是圣灵所注重的重点。
查 经 方 法
1. 注意的“来到”是现在式非将来。
2. 借着查住字,看汇编的时候,发现“住在地上的人”这一句话出现达十二次之多。注意和合版有两次有意无意的漏掉或删掉、漏掉首次的出现,普天下“住在地上的”人尤其不应该。
3. 圣灵用字很有讲究,被和合版翻成“住”的共有十三个不同的原文字,翻成“住处”的有五个不同的原文字,还有其它翻译成“住在”、“住在中间”、“住宿”等不同的字(见1989年封志理原文编号新约经文汇编的索引)。本篇着重的看2730 与4637原文的区别。可见圣灵是何等的细致,而人却是粗心大意,差不多就好了。4637支搭帐幕的“住”很重要。
我们乃是来到锡安山
刚才唱那首诗歌,第一句就说:蒙爱的人被吸引,相聚在锡安山。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摸的山,此山有火焰、密云、黑暗、暴风、角声与说话的声音,那些听见这声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这个能摸的山,就是西乃山。这些希伯来的圣徒,现在不能再回到西乃山去。“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所以这首诗歌说:蒙爱的人被吸引,相聚在锡安山。这个锡安山,是地上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不是!这是天上的锡安山。“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
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今天我们观念里,甚么时候到天上的耶路撒冷去?许多信徒认为有一天,我们要到天上去见主;那是有一天的事情,不是现在;但是二十二节是:But ye are come是现在式。我们现在就来到锡安山“永生 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天上的耶路撒冷是形容这个永生 神的城邑。“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那个之会的“会”,就是教会的这个字,是被呼召出来的。在那里有“天上诸长子之教会(原文)共聚的总会”,“诸长子”是4416,“生了头胎的儿子”,“头胎”就是这个字。这字在新约用过八次,六次都用在主身上“诸长子之教会”代表有长子名份,属灵成熟,属灵丰满之教会。
:流便哪!你是我的长子。后来流便因上了父亲的床,失去了长子的名分。又说到以色列是祂的长子。所以你就知道在旧约主称呼这些旧约的选民为“长子”。 神的心愿是要整个以色列族成为长子,都有长子的名分。“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 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原文是灵,无魂);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将祂的灵交在父手里,司提反死时,也求主耶稣接收他的灵。所以信主的人灵归赐灵的 神;你如果说我们上天堂,是指着灵而说的,应该没有错:在天上有“被成全之义人的灵”。但人的魂还在乐园里等待,那是临时的招待所,在那里好得无比;没有信主的人,他们的魂在阴间另一部份受苦,与乐园之间不能越过。亚伯拉罕说他没法帮助财主。大多数圣徒要等到号筒末次吹响时才复活,穿上不朽坏的、荣耀的、强壮的、有灵性的身体,见主的形像。
有一天我想到主耶稣说:“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父的面”。就觉得:主啊!我的使者,常在天上见父的面?我说:主!我在天上看到甚么?还有一节圣经“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他是我们的母”。好像许多基督徒都不注意这节圣经,我们知道天父,但母亲在那里?你把加拉太书跟希伯来书这两节放在一起,你看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主耶稣说:真理必叫我们得自由。我们现在是自主妇人的儿女,还是婢女的儿女?我们是自主的!这自主的耶路撒冷,是我们的母。我们作基督徒,应该常常去看父母,不只是来到天父面前,有没有常见母亲的面?我们今天有没有活在天上?那里有审判众人的 神,祂当然在那里;有圣城,有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这些长子就是旧约的前辈们,包括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撒母耳、大卫这些人。然后还有被成全的义人的灵:司提反被成全了,他的灵就在那里,彼得、保罗、约翰等的灵当然也在那里。所以我们来到锡安山,天上的耶路撒冷,现在就能跟司提反、跟大卫、跟他们在灵里有交通。根据此处经文,这是现在,不需要等到将来千年国度以后,永世里的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里;主耶稣对拿但业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求主赐我们
更多天开及到天上的经历。
去年,我看到一位年长的弟兄,我问他这节圣经,我说:我查倪柝声全集,他讲过,但是没有讲得很细,也没有把这一节,跟连在一起;我翻了一些书,史百克弟兄 (A. SPARKS) 是最重视属天生活,对希伯也讲得最多。保罗说:祂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今天我们基督徒是属天的,我们的使者应该在天上常见我父的面;除非你太大,因为主说:你要回转像小孩子,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父面。这一段,应不应该是我们今天的经历?老弟兄说:这才是真的东西。你想想看,我们作基督徒那么久,有多少以后的这一些经历?大卫说:“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祂的圣所呢?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他必蒙耶和华赐福,又蒙救他的 神使他成义。这是寻求耶和华的族类,寻求你面的雅各”。 神今天不是寻找几个属灵的人登祂的山。祂要的是一个寻求祂的族类,今天在基督教里,真能彀找到这个登耶和华圣山的族类么?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五章带门徒登山,在祂的八福里,岂非启示了我们登山的秘诀,登圣山者的性格么?求主怜悯我们,塑造我们,让我们有登山的盼望、性格、经历,让我们额上有祂的名和祂父的名,求主作工在我们身上,使我们成为初熟的果子,有一天和羔羊同站在锡安山,在宝座前唱新歌。
住在地上的人
复活主对非拉铁非的使者说:“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这里,“普天下人”底下,有许多编号,密密麻麻的,现在请弟兄姊妹花一点时间,看看能不能找出这些编号,是甚么字。然后看看你能不能够指出这几个字,在启示录里,有甚么重要性?
前面说到天上的事情,现在是看看地上的事情。“普天下人”,那几个字正确的翻译是甚么?原文这里有六个字,一个是T,一个是E,其它的号码还有四个,这六个字应该怎么翻?看出甚么东西来?如果你照先前所学的去查字典、查汇编,有没有甚么新的发现?把这几个字查了字典,汇编,这些原文编号与和合版有甚么不一样?特别是下面四个号码,T 2730 E 1093。我们发现重点不在“普天”,这个“普”就是“全”,“天”就是整个世界或天下的意思。大家要注意的重点,是其它那几个字。学习从T字开头,T是这 (THE),E是在 (ON),2730对等字是DOWN-HOME,看字义部份是下+住或安家,这字是动词,用过44次,和合版译成住在(34次),居住(7次),另一次是居在。从2730编号往下看,2731、2732、2733是三个名词,均与2730有关,所以2730的主要意思是住在(有下面的意思)。1093对等字是地 (LAND),或土地,是名词,用过250次,和合版译成地(186次),世上(12次),岸(11次),地方(9次),天下(4次),土(9次),世界(4次),其它的翻译没有列出来。
先查汇编1093看看,第一次用在马: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会发现在250次里,四本福音书中用得不少,马太较多,共享47次。然后你发现启示录这字用得最多,共享80次。这只是简单的注意一下。再来查汇编2730,只用过44次,比较容易看,第一次用在马: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说到约瑟把小孩耶稣和马利亚从埃及带回到加利利的拿撒勒住下。你发现这个字在使徒行传与启示录用得最多。
当你稍花时间看启示录的时候,你会发现“住在地上的人”或“住在地上的民”编号都是2730 E 1093 T出现很多次,第一次在6:10节,和合版有十次重复这句话,但你更仔细的去注意2730 E 1093 T时,你发现3:10节亦有,但和合版只译成“下人”,不像其它九处,这一节连前面两个字,应译为“普天下住在地上的人”,前两个原文字是普天下,我们现在要看的四个字只译了一个“人”字,“住在地上的”都省略了。你又会发现“住在地上的人”在13:14原文一共享过两次,但译者却删去一次。我们所发现连上这两次被删掉的原文,“住在地上的人”共享过11次之多。这非常特别,圣灵一再的重复提醒表示这非常重要!
我们先来看第一处:“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是对非拉铁非教会说的。这里形容主的话是“忍耐的话”,你越得着主的话,你就越能忍耐;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主的话,还被称为忍耐的话?如果你忍耐不够,你读到这里,就跟主说:主啊!我忍耐不够,求你把忍耐给我。是忍耐的话?爱是恒久忍耐,那一节是不是忍耐的话?当然是。所有圣经的话,都是忍耐的话,你要有这个看见。我如果多进到主话里,今天没有读到有关“忍耐”的经文只读到天上的事,一个“忍耐”的字都没有查到,但是因为我们多读主话,我们就会生出“忍耐”。你多亲近主,主今天根本没有跟你谈到“忍耐”这题目,你越亲近主,你越能“忍耐”,因为主的话进到你里面,你这个人被改变;你本来是个性急的人,现在你要叫作“忍耐”。对非拉铁非教会来讲,你既然遵守我忍耐的话,并不是查汇编看“忍耐”那些字,而是他们多读主的话语后,里面长出一个忍耐的个性来。人常说,如果能够多忍耐三分钟,那天就不会打架、吵架;就是少忍耐了三分钟,结果就惹出好大的麻烦来。这是从人看,但从属灵上看,那是缺少基督。一个人越进到主里,因着主的生命在里面约束,就越能忍耐。
非拉铁非的教会,是遵守了忍耐的话。当全地那些住在地上的人受审判的时候,我要保守你免去这些试炼;这是对得胜者的一个应许。所以你就知道,那些住在地上的人所要受的试炼,是很不容易受的。这是启示录第一次用“住在地上的人”。在圣灵的眼中, 神是喜欢,还是讨厌这批住在地上的人?他们是 神不喜欢的人。我们应该住在天上,在上的耶路撒冷是我们的母,我们应该常常回去探望母亲。
第二处说到:“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 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魂(原文无灵),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被杀之魂怎么喊叫?你记得第一个在地底下喊叫的就是亚伯,他被该隐杀了。现在这些在祭坛底下,被杀之魂喊说:我们等了好久了,你不给我审判住在地上的人,为我们伸流血之冤,要等到几时呢?谁在这里等得最久?亚伯等得最久,从亚当时代一直等到现在,“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
这些在祭坛底下的魂喊冤,他们都是被谁杀的呢?我们只知道亚伯是被该隐杀的,其它的殉道者被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杀的,圣灵在此用了一个通用的名词,他们都是被“住在地上的人”杀的。甚么时候要替他们伸冤?要等到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也就是说殉道者的数目要满,他们才得伸冤。他们现在还在祭坛底下。如果他们现在已经在天堂里快乐了,还要喊伸冤么?他们还在底下,虽然是安息没有受苦,但是他们说:冤还没有伸。主耶稣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他们说:主啊!你要报应哦!这个住在地上的该隐杀了我们好几千年了,你还没有给我们伸冤呢!这些喊冤者包括旧约的许多先知;新约的司提反、彼得和雅各,十二个使徒差不多都是殉道的,还有保罗等等,都在那里等啊!所以这里第二处说到:住在地上的人要被审判。
第三处是:“…你们住在地上的民,祸哉、祸哉、祸哉”。所以住在地上,好不好啊?你要不要祸哉、祸哉、祸哉?第四、五处在十一章,讲两个见证人被杀了,又不许把尸首放在坟墓里,:“从各民各族各方各国中,有人观看他们的尸首三天半”,他们的尸首放在那里?“他们的尸首就倒在大城里的街上,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就是他们的主钉十字架之处”。这两个人被杀了,他们被杀在那里呢?按着灵意,这个城叫作所多玛跟埃及;所多玛代表罪恶的世界,埃及代表繁华的世界;埃及有条尼罗河,丰富的不得了,不太下雨,但是非常丰收的。这两个人的尸首就倒在那里,这个城按11:1节,有 神的殿和祭坛,就是耶路撒冷,就是主钉十字架之处。
第八节的话表示,这两个见证人虽然是在耶路撒冷被杀;但是它说按照灵意是在所多玛、埃及,就是主被钉十字架的地方。现在全世界都看他们的尸首,又不许把他们的尸首放在坟墓里。“住在地上的人,就为他们欢喜快乐,互相馈送礼物”,你愿不愿意住在地上?你愿不愿意这时候欢喜快乐?为甚么他们欢喜快乐?是因为这两位先知曾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我们的主是第三天复活了,这两个人呢?要过了三天半。“过了这三天半,有生气从 神那里进入他们里面,他们就站起来,看见他们的人甚是害怕…”。又说“正在那时候,地大震动,城就倒塌了十分之一。因地震而死的有七千人,其余的都恐惧,归荣耀给天上的 神”。所以“住在地上的人”,启示录告诉我们是主的对头。这是第四、五两处。“住在地上的人”在第十节里面用过两次。
启示录十三章说到敌基督出来了:“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拜敌基督。请注意,这里有一个对比,读启示录读到十三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个对比?这个对比在第六节的末了:“兽就开口向 神说亵渎的话,亵渎 神的名,并他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现在这里有个词句叫作“住在天上的”。住在天上的跟住在地上的是个很明显的对比,这些住在天上的,是兽的仇敌:兽开口向 神说亵渎的话,亵渎 神的名,并祂的帐幕,以及(注意原文没有“以及”这个字)“那些住在天上的”;原来那些
住在天上的,就是 神的帐幕。和合版加上“以及”,就像是说 神的帐幕和住在天上的是两批人,原文没有“以及”;这个住在天上的乃是在形容 神的帐幕。凡住在地上的,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被列在生命册上的,都要拜牠。
再下一处是:“他在头一个兽面前,施行头一个兽所有的权柄。并且叫地和住在地上的人,拜那死伤医好的头一个兽”。所以住在地上的人将来会拜兽。接着又说:“他因赐给他权柄在兽面前能行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说:要给那受刀伤还活着的兽作个像”。我们得把它翻译得正确一点: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向“住在地上的人”说:要给那受刀伤还活着的兽作个像。这一节里面,两次题到“住在地上的人”,译者诸君却把另外一次删掉了!这一节里的L就是“说”的代号。
再看下一处“地上的君王与他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他淫乱的酒”。这个“他”是谁?就是那个大淫妇,代表巴比伦,指的是罗马天主教。:“你所看见的兽,先前有,如今没有;将要从无底坑里上来,又要归于沉沦。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见先前有,如今没有,以后再有的兽,就必希奇。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那七头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所以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
两个不同的住
我们都读完了汇编里所有原文“住在地上的人”的经节,底下有一个,那里又有两节圣经,这又是个对比:“所以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快乐罢!只是地与海有祸了,因为魔鬼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就气忿忿的下到你们那里去了”。这里又有一个“住”,但是这个“住”是另一个字,这“住”跟第13:6节那个“住”4637一样,我们看看4637跟我们刚才所查的这个“住”2730不一样,这两节用4637,都讲到“住在天上的”:祂的帐幕是那些住在天上的;所以4637的“住”是怎样的住?4637,是“帐幕”,支搭帐幕;你如果好好看4633是帐幕;4634是住棚;4635、4636 、4637、4638这一组字,这一组的住,原文都是BOOTH,名词就是帐棚或帐幕,动词就是支搭帐幕或用帐幕覆庇。特别是你注意到约翰福音“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那个4637的“住”就是“支搭帐幕”,启示录说:“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覆庇就是4637。还有另外一节说:“看哪! 神的帐幕在人间。”,也是用BOOTH。所以你就知道在启示录原文有两、三个不同的住,新约编号从4633-4638这一组六个字共享过32次,31次是用在主与圣殿,圣徒有关的经节上,只有一次用在,司提反提到:你们抬着摩洛的帐幕,真是有真必有假。2730是居住,在启示录13次都是消极的,11次用在地上的人身上,2次用在撒但身上。译者没有清楚的体会出圣灵用字的精细,4637新约第一次用在约翰1:14,另四次用在启示录,只在译者正确译出此字“用帐幕”覆庇。其它都译成住。4637,就是主耶稣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的“住”。启示录第12:12;13 :6;21:3的“住”,就是约翰福音第一章那个“住”:就是支搭帐幕。祂来到这个地上要支搭帐幕,请问祂是怎样支搭帐幕?你知道旧约就开始讲这个帐幕。
一九六四年我听一位弟兄讲道,讲 神的家,讲了两个礼拜,他就说: 神召亚伯拉罕出来的时候,他就支搭帐幕筑坛,过寄居敬拜神的生活;他那个帐幕和坛刚开始的时候很小,然后帐幕就演变成会幕,就是出埃及后的会幕,后来这个会幕就演变成所罗门所造的殿。所以这个帐幕是一步一步往前发展的,一次比一次更大、更荣耀。亚伯拉罕的特点是筑了四座坛;他每筑一座坛,就在那里支搭帐幕:这是 神道成肉身,要支搭帐幕的雏型,像婴孩在肚子里刚刚成型的样子;然后等到出埃及以后,你看到以色列十二支派,特别在民数记里提到。他们怎么安营,那时会幕的情形比亚伯拉罕时有规模了。等到所罗门建了圣殿之后, 神的荣耀充满圣殿,这时又比会幕更具规模了。 神今天就是要得着这一个帐幕;等到主耶稣来了,祂支搭帐幕,那个“住”字,就是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你到启示录里面就看到,这个兽,牠亵渎 神,和 神的名,和祂的帐幕;这一个 神的帐幕是谁呢?就是那些住在天上的。
刚才我们读到:“所以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快乐吧!”整本马太福音就讲到“诸天之国”;我们提过天国在原文是诸天之国,是“诸天述说 神的荣耀”那个“诸天”。现在你发现有一批人在“诸天”里,你们都快乐吧!为甚么快乐?因为男孩子所代表的弟兄,已经胜过那昼夜在 神前控告我们的撒但。只是地和海有祸了;所以第8:13说:住在地上的人,不只是一个“祸”,还“祸哉!祸哉!祸哉!”连续不断的祸都来了。
我们刚才看汇编2730底下的还有一节引我们到启示录另一处:“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这是启示录里面十二次谈到“住在地上的人”中,惟一积极的一次: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他们。这里的“住”是第三个不同的住;我们查查2521,“住”是DOWN-SETTLE,安顿、安顿下来的意思。新约用过91次,和合版译成坐60次,坐着14次,骑11次,坐下3次,住1次。
我们得学习从编号里去体会原文的意思,又如安顿与“坐”有时候有不同的味道,许多地方译成“坐”是对的,有些地方译成“安顿”或“住”就会比坐好。所以要细细品尝主话的滋味。来查编号圣经,你会碰到很多人会批评你们在搞字句,千万不要被他们说中,批评者通常自己没有尝过原汁原味,又不肯花工夫来查读。也可能他们也试尝过,但不懂得灵里贫穷,不得其法,又没有恒心,就在不自觉中,很自然的读不出甚么味道。就说都是差不多,不要浪费时间搞字句了。圣灵启示圣经没有废话,每一句都有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功夫,读得好,替主话语的滋味作见证,这是最纯、没有人意搀杂的话、是一手的话。为主、为他们,也为自己祷告,求 神怜悯、施恩。
两条对比的线
在整个启示录,12次讲到“住在地上的人”,11处都是要受审判的,另有两处题到“住在天上的”。所以你就看到,整个启示录,有两条对立的线,这两条线可以说是贯穿启示录。积极正面的那一条线就是住在天上的,从第一章在主手中的星,第二、三章的得胜者,第四章以后天上的众异象,包括主自己以及所有一批一批被提到 神宝座前的得胜者(7:9,12:5,14:3,14:6,15:2)还有 (19:7)和 (21:2)预备好的新妇,二十一章以后的新天新地和圣城,这些都是只有住在天上的人才能领略的。多少人怕读启示录,因为不在乎属天的事,认为不切实际,就没有好好的看到这一条属天的线,只注重人眼所见的现实的生活(保罗说: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没有足够属灵的启示,就很难读出积极的那一面来。消极负面的一条线就是撒但和它所影响及所带来一切消极的印、号、碗,以及我们今天所查总共11处有关住在地上的人,最后还有白色大宝座的审判及火湖。
前面讲了希伯来书第十二章,加拉太书第四章,也看到那个属天属地的对比;我们该儆醒:主啊!我们今天住在那里?所以你看从汇编上的一个“住”字(2730),可以带进一条线,开启了整本启示录的启示,这就是我们从编号圣经得益的地方。你说:我很多事情还不懂,又是白马,又是黑马,又是灰马,那些不懂就暂放一边,没有太大关系;等你的生命更成熟,你就会懂得更多了!再看不同的神学家们,他们有他们的看法,看法不一样,是很自然的。读经当然也有讲究,但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得着从上面来的启示。我们多花了一些时间作练习,把圣经的事实陈列出来,点出来;如果因着这一点点时间,激励我们、教训我们做一个住在天上的人,顾念所不见的,岂不已经很感谢主了么?──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信徒不需要等到将来,现在就应该并可以来到锡安山,永生 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千万不要丧失这宝贵的权利,我们乃是 神支搭的帐幕,那些住在天上的。
2. 注意圣经的结构,圣灵启示圣经常用某些字来分段,又用某些字来连接表面看来似乎不相关的段落。要学习注意这些连接或相反之词,读出圣经的深意。
3. 基督徒生活与教会生活中总会遇见冲突的事情,冲突的表现是绊倒与得罪,我们该有的反应就是饶恕。本篇从各方面来看绊倒与饶恕。
A. 绊倒人是免不了的,从这一段来看,主心目中甚么是绊倒人的事?主最担心谁绊谁?
B. 我们不要绊倒人,但也不要被人绊倒,彼得要绊主的脚,但主却不被他所绊。
4. 只要有芥菜种的信心就可移山、移桑树、所以信心没有大小,不需要大信心。我们的信心需要被扩大,从很少的事相信,扩大到凡事相信。
5. 从耕地放羊到服事主,怎么服事主?你知道主喜欢吃甚么?甚么叫作“照着主的吩咐去作”?
6. 路记载三件事:绊倒人、加增信心、仆人的服事。要看见这三件事的关系。信心与饶恕有关,服事又与信心有关。
查 经 方 法
1. 路,17:1,17:22节都有“祂又对门徒说”,这里的“又”是代号B,是连接或相反词,我们读经要注意这些“又”,体会圣灵的深意。
2. 路“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与马译文相同,但原文有异,你能否深入体会出圣灵用字不同的味道?
3. 路饶恕863是FROM-LET(go)让他去吧!另一常用的饶恕5483是JOYize有乐意,恩免的意思。路加福音第七章先用5483债主开恩(乐意)免了两人的债,再四次提到863赦免。我们的主是乐意的饶恕,而且一饶恕,就让他去了!保罗特别喜欢用5483乐意饶恕这字,新约23次的出现里,保罗用了17次。
4. 3640 FEW-BELIEVing这个形容词,新约共享过五次,在马,8:26,14:31,16:8,与路,和合版都是译成“你们(或你)这小信的人哪”。但原文是“少”非“小”。信心不在乎“大”,信心需要从很少的事扩大到凡事都相信。
5. 路“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应分原文是“欠"。
6. 被和合版译成“吩咐”这词,原文字最少有五个不同的字,要学习体会其不同的味道,在应用上,原文每次用不同的“吩咐”,次次都是恰到好处。
注意段与段相连接的词或句
路加福音十七章:“耶稣又对门徒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就是把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丢在海里,还强如他把这小子里的一个绊倒了。你们要谨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饶恕他。使徒对主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主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他也必听从你们。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么?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还谢谢他么?这样,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
通常讲道,不能岔出去太远,岔得太远,有时就很难收回来。但我们在此的目的不是讲道或听道,乃是学习用编号圣经,所以只要能帮助我们学习的,就岔出去,也不在乎是否岔得太远。路“耶稣又对门徒说”,这个“又” (B)字,就表示这一段跟前面那段有关系,但又可分段。请看路:“耶稣又对门徒说”,这里也一
样。“又”亦可译为“但是”,表示十六章所说的,跟十五章的前文有关。十五章末讲到大儿子说:浪子吞尽了父亲的产业。父亲说: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耶稣说完十五章的话,对父所有的产业还是很有负担,就“又对门徒说”下面的话,所以16:1节题起了财主和浪费主人财物的管家。B这字就是连接前面的。你们在读编号圣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圣经的结构,你读到17:1节“耶稣又对门徒说”的时候,你就想到16:1节有类似的话;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钥匙,不要以为这些字好像无关紧要。你越读圣经,就发现这一类字越重要,因为它把前后文连贯起来,让我们对整体有一个认识;如果你忽略这些字,只是读一个一个的故事,(特别是福音书),一件件的去了解固然好;但是如果你能藉原文字把所有的连在一起,你会看到更深的意思。圣灵启示的时候,就是用这些字把这些事连起来;祂知道我们这些人,讲一个例子,印象不深,祂就讲第二个,讲第三个;像潮水一样,一波又一波,然后我们才能够得着一点点。所以这些字,要非常留意。
我顺便也题一下17:11节:“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大家请注意,十一节前面,有两个字没有翻出来,那两个就是A1096,应译为这事以后。表示与前面分段了。再看和合版到十九节分段了,但二十节前有个B字,即“但是”或“然而”,表示相反或连接之意,所以原文意思没有中断。然后二十二节有没有个B字?“他又对门徒说”,岂不又重复了16:1,17:1那句话了么?圣灵一连三次启示这一句话!17:22前应不应该分段?可以分段,17:22前面亦有A1096,英文翻成Andas it was正如,和合版没翻。原文A 1096或B1096英文多译成And it came to pass或Andas it was,意思是:这事以后或正如。这两个小句你去查1096的汇编,仔细数数,新约共享过70次,英文翻译几乎都在。但和合版70次里省掉了53次,剩下的17次,译成“到了”8次,其它译为当、有、从、后来、正,和此后。这字句通常表示前面那件事结束以后,过了一阵子、或经过了一段时间。圣灵常用此来分段。和合版亦常如此,但却不一定译出来,有时也有“正如”的意思,就不去分段。所以按原文意思:第一节到第十节是一段;第十节完了说“这事以后”,从第十一节以后是另一段;第二十六节前有:A 1096,此处意思正如,所以没有分段。请注意十四节中间也有一个A1096在“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的前面,这表示在十四节两句话中间,顿了一下,这里的A1096译成“然后”就很好了。我们还没有查1096这字,就是“成为”的意思。弟兄姊妹,对主话兴趣不高的,真会觉得我们这样查读是在搞字句,但等你从里面尝到味道以后,就会知道其味无穷,并且更能体会圣灵深意!
再回到第17:1-10节,请问这里发生了几件事情?一般说来,好像有好几件不同的事情,先大致的说一说:第一件是绊倒人的事,第二件是信心的事,第三件是仆人服事的事。平常我们会分开来讲,但我们得学习去体会,圣灵把这三段放在一起,是不是有祂特别的意思?如果圣灵感动你,光照我们,给我们一点光的时候,很可能借着这个光,你发现这三段连在一起更美、更完全,它们不是没有关系的。要学习把心思敞开,让圣灵给我们启示,带我们越过原有的框框。
我为甚么这样说呢?一九六四年,我曾经去参加一位李弟兄的聚会,他开我的眼睛。他曾经提到,为甚么创世记后面就是出埃及记,为甚么出埃及记后面就是利未记,然后是民数记、申命记等;这些的安排都有 神的意思,如果我们读不出来,我们得再仔细默想、祷告,你读得出来,表示你生命的认识与经历有相当的程度;当时有几十位美籍传道人对他非常的服气。所以我们得学,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我一直还在学的过程中;我愿意提醒大家,有人说这是研究院的课。我十四年前开始读编号,我没有注重这些连接的词句,一直到四、五年前,我发现并注意这些,现在也只不过抓到一点点。我们要尽量的进入圣灵的思想、尊重圣灵的用词用字,不根据我们头脑的认识来判断。借用李渊如姊妹的话:有不懂的,但没有不信的!
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
路加福音第十七章前十节讲好几件事:第一件事就讲绊倒人的事,但第一二节讲完后,三四两节就讲你的弟兄得罪你,请问绊倒人与弟兄得罪的关系是甚么?
我们先查字典4625“绊倒”,你发现这字跟我们一般的观念,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现在看汇编,先看4624动词,再看4625名词,因为这两字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注意它们第一次的用法,如果你读不出有甚么特别的,也不要勉强,因为不是每个字的第一次用法,都是有贯穿性的。主耶稣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这里“跌倒”就是绊跌的意思;第一次用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你的眼睛、你的手,叫你跌倒,你就…;就这么注意一下就好。顺便一提,会读圣经的人,看字用法的时候,不只是注意第一次,很多时候也注意最后一次。这字那里用得最多?谁比较喜欢用这字?所以你看马太福音用很多次,马可福音也不少次,路加、约翰少一点,书信比较少,这是动词。然后你看这字的名词,马太福音也用了好几次,路加一次,其它的福音书没用,罗马书用了四次,然后有几本书信各用了一次。这样查你多少有一点印象,有没有甚么特别的启示亮光?没有!还没有,对不对?但是你开始学了,这里没有,有时候你查别的字时,你就会有。我们是在学;查这个字没有?不要勉强,读不到亮光?没有关系!我们把它暂放在旁边。
现在看名词,马:“把一切叫人跌倒的…”;你记不记得这句话的前后文?如果你对这一段圣经熟,你看这一句你就知道;不熟怎么办?翻到马太福音十三章,读读前后文,看看在这第一处,“跌倒”是怎么用。刚才说了,你查字典的时候,你发现这个“跌倒”,跟我们平常的观念,没有太大不一样,通常这种情形之下,你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如果它跟你平常观念不一样的话,你就要多注意原文的意思。这字名词用过15次,动词用过29次,加起来44次。我们得注意一下“跌倒”的用法。马说到:“你是绊我脚的”;这是主对彼得说,所以彼得可以绊耶稣的脚。该不该、好不好呢?不该、不好。主耶稣有没有被他绊跌呢?没有。就思想了一下这一节,你就能把17:1节“绊倒人的事(现在彼得是绊主脚的)是免不了的”看清楚了。再看17:3-4节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主有没有劝戒彼得呢?当然有,主耶稣有没有饶恕他呢?也当然有。现在借着马所说的,就相当的解决了路与3-4节间似乎不容易连在一起的难处。说:“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我们可能绊倒耶稣,像彼得一样,我们也可能被世界所绊倒。路:“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读到这里你就不能不祷告:主啊!求你不要让我绊倒别人,也不要被人绊倒!
路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这跟马里的一句,中文是完全一样,但看原文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你有时间的话,细心来比较比较这两句,到底有甚么不一样。马:因为(前面有个F)…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免不了”那个字是2064,是“来”字,两处都用了,是常用字,你多查就会记得。你现在可以比较一下那个“不”字;马太的原文编号是3182064。318这字用过17次,和合版主要译成“必须”,所以马按和合版最常用的译字“免不了的”应该是“必须的”。路加用T V 418加上3361,T是“这”,V是“是”,3361是“不”,418就只在此用过一次,意思是“不能接受”。所以路“免不了的”按原文字义应该是“这不是不能接受的”,我们都知道说话或文字连用两个“不”是加强语气,“我不是不来”表示“我来”,但那个语气不一样,粗俗的人不觉得有分别,但细心的人就能摸到那个感觉。“这不是不能接受的”表示“这是能接受的”,译成“免不了的”当然不算错,但让那些细心的读者摸不到原文圣灵启示的味道,对圣灵多少总有点亏欠吧!这样去体会当然让人觉得这是研究院的功课,或太过咬文嚼字,不符合多数圣徒的口味。但我们能不能因为我们大家都彀不上,就牺牲了圣灵启示用字的主权呢?我们能否用我们的肤浅去限制圣灵的深远无限呢?我们的态度是否应该是:主阿!“你的话极其精炼,所以你的仆人喜爱”;主阿!“你开广我心的时候,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要进入 神的话,一定要被主开广!
所以我们要看到:在原文,这两句圣经,不完全一样,但是在翻译的人,受个人体会的限制,把这两句圣经翻成完全一样,他们有没有丢掉了一些东西?如果圣灵默示圣经的时候,是像有些人的感觉一样,只要通俗,大家都懂就好了,那祂为何不像和合版的译文、启示得完全一样呢?英文这两句就相当不一样,更接近原文。如果没有编号圣经,你就没有办法分辨。在这译文里有没有丢掉宝贝的东西?我不知道!所以我们得去花功夫,比较这两个地方以后,才知道有没有丢掉宝贝的东西,也许觉得并没有甚么丢掉,差不多是一样的,但这只是根据现在的了解,如果多有追求,有心进入主话的丰富里去,十年之后,甚至一个月之后再来看的时候,可能很不一样哦!我们用编号圣经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
:“…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这是指谁说的?谁是那个绊脚的石头?谁是跌人的盘石?主耶稣!所以不只是我们可以绊主耶稣的脚,不只是世界可以绊我们,主耶稣说祂也是绊人脚的;请问,祂绊谁?你愿不愿意被祂绊?如果祂现在绊了你,你会不会因为祂绊了你而失望?这一节后面一句是“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这一节的前面说:“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这是甚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我们是“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今天有没有很多基督徒回头走以色列人的老路呢?凭行为求呢?你跟主说:我是那么忠心、诚实,为你作了许多任务,你一定要赐福给我…你祷告了三个月,结果你想要的那件事情,不只是没有,主还把相反的给你,你会不会被主绊跌呢?你如果碰到这种事情,你就想起: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主啊!我不愿意被弟兄绊倒;我也不愿意被世界绊倒;但是主,我绝对不要被你绊倒,我还是信靠你,求你饶恕我的自义,我有甚么好呢?我所作的算甚么呢?主啊,我要永远信靠你。
像这样子读的话,别人努力读书查字典,你却在主面前求圣灵、也努力读圣经查汇编,就绝对会有更深的经历与认识;这就是读经之王摩根(Campbell Morgan)的态度。有人问他有关读经,他回答说:“汗!汗!汗!”这不是要显出骄傲,而是要肯花代价,并且像现在对绊倒这件事,有更多及更平衡的认识;你平常是这里读一节,那里读一节,你现在把这44节都拿来读。我们现在只是稍微的看一下,原来绊倒人有好多面哦!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绊倒人的有祸了,但是主耶稣绊倒人哦!如果我今天被主耶稣绊倒了,就表示说,我大概今天作了法利赛人了。
:“大卫也说:愿他们的筵席变为网罗,变为机槛,变为绊脚石,作他们的报应”;这是对那顽梗不化,只在乎行为,不倚靠恩典的以色列人说的。是不是也对我们说呢?14:13节:“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这是很大的警告哦!今天我们能不能够绊弟兄?昨天我喉咙不太好,弟兄晚上给我煮了一碗甜汤,阿洁说甜的对喉咙不好,我从来没有这个观念,我想:已经煮了,是吃还是不吃呢?我想吃,但怕阿洁“被我绊倒”,不吃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自由,凡物都可吃,偶像算甚么?我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当然可以吃。去年开餐馆的姊妹招待我和弟兄姊妹吃蛇宴。我第一次吃,但是如果旁边有人,他觉得这个东西基督徒绝对不能吃。如果我知道可能伤害他,我就会不吃。这是我们要学的;不是作假,而是常常想到别人,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
:“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所以弟兄姊妹,绊倒在这里翻成跌倒,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说:主啊!求你叫我不要作一个离间人的人。我们这个人本来就不好,有时话说出去,会后悔:主啊!我这句话,会不会让这两个弟兄之间出问题?会不会变成我在离间人家?那些离间人的人,我们也要躲开。
:“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加拉也说:“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甚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十字架会绊倒人的;我能不能彀因为一句“绊倒人的有祸了”就不传钉十架的基督、就传割礼呢?所以不能只看一两处的圣经,汇编最能帮助我们看到“经上又记着说”的其它面。好好读读,你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你看这多好!不管这个弟兄怎么得罪你,你如果爱他的话,都没有绊跌的理由。弟兄姊妹可不可能绊跌你?有一位老姊妹有三只戒指,藏在抽屉里,过了一阵子,发现不见了,找了好多次,就问儿子,儿子也帮忙找,还是找不到。家里一共三个人,另一位就是继父。儿子本来就不喜欢母亲再嫁,母子两人结论是戒指是被他偷了去。问继父,老弟兄说,从来不知道她有戒指,也没见过,也没拿。这儿子就到处宣扬老弟兄是贼,甚至当弟兄姊妹面前,对继父不礼貌。过了几年,老姊妹告诉我,她戒指无意中找到了,是她放在另一地方,忘了。我说你和儿子有没有向老弟兄道歉,有没有向听到过儿子话的许多人面前去澄清呢?你没有看到他拿,能不能够下定论?但是你还是下了定论,你有没有因爱弟兄而住在光中?因为爱弟兄:主啊!一定是你不让我有这戒指,你差天使来拿了去。你如果爱弟兄,你对他就没有绊跌的缘由。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们要常常被主扩大。外面的事物不应该霸占我们,你里面的器量被扩大了,比丢十万块钱还有价值。
人生命的长大,最大的表现,就是他被主扩大了;所以我们得学习饶恕别人,很多时候,根据外面的看法,我们会冤枉人。绊跌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是你住在光里爱弟兄,没有绊跌的缘由。
甚么是绊倒人的事?
我们回到路:“就是把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丢在海里,还强如他把这小子里的一个绊倒了”。人都害怕得罪大人物、大弟兄,但主说绊倒小子是不得了的事情。你不要以为这个弟兄或姊妹,他们或年老,或年幼,或刚刚得救,平常没有甚么声音,也没显出很多功用,是一个小子,你要小心,不要绊倒他,他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父的面。你如果绊倒他的话,主说,情愿把磨石拴在你的颈项上,把你丢到海里,你还起不起得来?起不来了!所以主耶稣对这件事情,看得很严重很严重。
你们知道主心目中那绊倒人的事是甚么?没有一件绊倒人的事比绊倒人对主的信心更大。“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他们凭着行为求,反得不着。我们外邦人反而(因主作了他们绊脚的石头)凭信得以称义。你知道“磨石”是甚么?路说两个女人一同推磨,他们在做甚么呢?他们乃是在预备食物,供应食物。你仔细去体味路,是谁绊倒了小子里的一个呢?乃是那些负责推磨的大弟兄们。他们应该是在 神家里按时分粮,对小子们供应生命的灵粮,加增他们的信心,如今因为他们妄自尊大,只顾自己的地位与享受,不把小子们看在眼里(轻看了小子里的一个),以致小子们失去了信心,他们的使者告到天父那里去了,主就要把那没有供应灵粮的磨石拴到这些仆人(大弟兄们)刚硬的颈项上,丢在海里!
甚么是饶恕?
“你们要谨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饶恕他”。绊倒跟饶恕有没有关系?如果我绊倒阿敏了,阿敏要不要饶恕我?饶恕几次?阿敏说:七次。你有这么大的度量么?我偷你七千块钱,一天连偷七次,又七次请你饶恕我,你认为我的回转懊悔,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人看来,绝不可能是真心。但如果你爱弟兄,你就没有绊倒的缘由,你会觉得“这事出于主”。我告诉你啊!如果我一天连偷他七次,他还能饶恕我,他属灵生命起码长了七年!你信不信?所以今天主就安排,有些弟兄,有些姊妹,来得罪你,叫你属灵生命突飞猛进;这就是为甚么主耶稣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在我们生活里,你们有没有碰到?你只要跟人走得近,一定会撞到的。
我们来查一下“饶恕”这字,是非常有意思的。原文基本上有两个不同的字,和合版都译成“饶恕”:路用863,对等字是FROM-LET(go),意思是“让他去吧!”共享过143次,是动词,和合版主要的翻译与次数是:赦免(20),撇下 (17),离开 (11),饶恕 (10),许 (7),容(6),赦了 (6),任凭 (5)。还有一个字5483。对等字是JOYize,意思是“乐意”,共享过23次。主要的翻译与次数是:赦免(5),饶恕 (5) ,赐给 (4),蒙恩 (2),开恩免了,和开恩赐给。这字的字根是5485名词,对等字JOY ,用过155次,主要译为恩(56),恩典 (35),恩惠 (34)等。另外和合版恩赐这字5486,就是JOY effect(喜乐的果效)。所以你看饶恕这字多有意思,原文用两个字来表达:一个是“让他去了吧!”;一个是“喜乐”或“乐意”。能饶恕就是让他去吧,就是喜乐。感谢赞美主!
我们再来看一看在经文里的用法,不能全看,只挑一些主要的,先看863。
主祷文里的饶恕
在主祷文里,主告诉我们要求父:“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这一节占主祷文的五分之一,但紧接着主却用两节圣经从正反两面来加强“免债”。“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由此可见“饶恕”在基督徒生活中,其比重是何其高。
天国(教会)里的饶恕
马讲到:“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你不是要去把你的弟兄赶走,你是要去“得了你的弟兄”。“那时彼得就进前来对耶稣说: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主对这一个题目实在是很有负担,紧接着就用了十三节圣经讲了马太十三章八个天国的比喻以后的另一个比喻,这比喻就是讲“饶恕”。天国好像一个王和他仆人算帐,那欠一千万银子的仆人苦苦哀求,王就动了慈心,释放了他,并且免了他的债。他刚出来遇见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同伴求他宽容,他不肯,竟把他下在监里。其它同伴看不过去了,去告诉主人。主人就把这恶奴才叫来说: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么?主人就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还得清么?)然后主人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这是一个专讲“饶恕”的天国比喻,马太十八章是福音书里仅两次题到教会 (1577)的第二处,今天教会就是天国在地的实际,在教会生活里,最需要的是爱,爱最大的表现就在赦免或饶恕。
主乐意的饶恕
我们再来看一下5483这字的汇编:
和合版这字亦多次译为开恩或开恩免了,首次用在路:主耶稣又开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见。路加七章的末了,主耶稣接受了法利赛人西门的邀请,到他家去坐席,却来了一位犯罪的女人,带着一玉瓶的香膏,用眼泪湿了耶稣的脚,用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主的脚,把香膏抹上。西门心里说,主知不知道这女人的身份?他自己是看不上她的!主看穿了他的心思,也知道西门的自义,就对他讲,有两个人欠债,一欠五十两,一欠五两,都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5483)免了两人的债。这两人谁更爱债主呢?西门回答得对,说是多得恩免 (5483)的人。主耶稣说:对!就向着那女人对西门述说这女人所做的。她和西门相比,爱要多得多,7:47节主说:所以我告诉你,他许多的罪,都赦免了 (863),因为他的爱多,但那赦免 (863)少的,他的爱就少。于是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863)。同席的人心里说,这是甚么人,竟赦免(863)人的罪呢?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罢!这一段里,把我们现在讨论饶恕的两个原文字都用上了。5483恩免(喜乐)用了两次,863赦免(让他去吧!)用了四次。我们今天欠主那么多,只要我们多爱祂,祂是何等乐意让我们许多的罪都去了呢!感谢主,这就是主的饶恕!
保罗在书信中的饶恕
汇编告诉我们,5483(JOYize“乐意化”)这字用过23次,你仔细去留意,保罗用这字最多。他在使徒行传里用过两次,八封他所写的书信里,用过17次。我们略提三处圣经,看看他对饶恕的认识。
是很特别的一段,从这一段让我们认识保罗这个人,他实在是一个爱多,赦免就多的人。我只能稍微提一下。这一段原文八次用了忧愁这字(3076 或3077),又提到难过,痛苦,流泪和疼爱(原文两次)。相对的又三次提到快乐(2165,5463,5479),末了四次提到赦免。哥林多教会是保罗经过十八个月工作才生下来的,他疼爱他们,但如今教会里面有许多难处,不能不让保罗忧愁、难过、痛苦与流泪。他实在愿意尽快的见到他们,但又不愿意一见到他们就严厉的对付他们中间有难处的人,所以先前写过前书给他们,盼望他们悔改,信寄出以后,又担心话太重,会不会让受责的人忧愁太过,以致沉沦,恢复不过来。所以在这一段里告诉大家:责罚彀了,就要赦免,并且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保罗盼望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能顺服接受他的劝勉,在第十节又三次(原文)提到“赦免” (5483):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第十一节更说: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细细体会第十节,原来哥林多的信徒就是赦免不彀,保罗巴不得在主面前替他们赦免,十一节指出撒但巴不得我们不赦免,牠就能趁机会胜过我们,保罗很清楚不赦免就是撒但的诡计!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 (5483),正如 神在基督里饶恕(5483)了你们”。:“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这两处都提到彼此饶恕,而且要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包容,那饶恕人的标准是以主饶恕我们的标准为标准的。
信心有大小么?
信心这字原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分别用过243,241,与67次,你查汇编与字典,把这五百多处都看过,你会发现以下的事实:
“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
“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
“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
这四处圣经原文都没有“大”字,在马,路原文是“这么样”的信心,不是“这么大”!使徒行传的两处原文是“乃是有信心,(被)圣灵充满的”,并无大字。我们再看“要照着 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
原文3358MEASURE不是大小,是度量)”。
整本新约,五百多次用信心,原文只有马:“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这一处真正用了“大”字,为甚么呢?主这话是对迦南妇人说的,她是外邦人,居然称主是大卫的子孙,主说:不可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暗示她是外邦狗,她欣然接受,说:主阿,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上掉下来的碎渣儿。她如此的信心,主用大字来称赞她。前述马太与路加正确的翻译是:“这么样的信心,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也是对外邦人百夫长的称赞。
仔细体会这五百多次新约圣经对信心的用法,原文重点是要:出于信(出乎信,用信,本于信,效法…信,凭信,原文都是K4012),借着信(因信,用信,凭着信,有信,原文都是1223 4012共21次),以至于信(信服,使…信,原文是U4012信入,原文44次,和合版都没有译出“入”字),和在信上或在信里(使…信,有信心,因信,存信,信…里,凭信,原文是I 4012,共17次,或E4012)。
原文从不重在信心要“加大”,比较更重在信心要“扩大”。:补满你们信心的不足。:因你们的信心格外增长。:在信上富足。这些地方,都是要我们的信心从少数的事上扩充到许多事上,最后就“凡事相信”。今天我们大家为甚么有信心大小的观念呢?原因是和合版对有一个字错误的翻译。这字就是3640,形容词,用过五次,和合版都译成:你(们)这小信的人哪!四次用在马太(6:30,8:26,14:31,16:8),一次用在路,这字对等字是FEW-BELIEVing,是少信的意思。3641英文FEW是少, 不是小。 小是3398LITTLE。和合版译者“少”和“小”不分,全用了“小”,无形中给了我们错误的观念,不仔细留意是察觉不出的。小的反面是大,所以我们要求大信心。但主说只要有一粒芥菜种的信心,那是百种中最小的,就可以挪山,就可以赶鬼。这里门徒问耶稣:“我们为甚么不能赶出那鬼呢?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原文3639 a是信心少)。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主的话是那么清楚,有就可以,小就可以,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只要信,不要怕从来没有说要信心大。我们受那五次“小信的人哪!”影响得太大了。
饶恕与信心
“并且使徒对主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主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路的前面有“并且”。这两节是在主耶稣对门徒说“绊倒”,说“饶恕”之后。使徒们这两节和主的对话与前面四节有没有关系?“并且”这个字,就把使徒的话,跟前面连起来了。前面讲一天要饶恕七次,门徒们能做得到么?你我有没有这个力量呢?他偷了七次,七千块钱,要我赦免,现在不是器量大小的问题,是信心的问题;我怎么活啊?七千块钱还在,很容易原谅;不靠主也能活。七千块钱不在了,我怎么生活?我不找他算帐,找谁?这七千块是很大的数目哎!我省了十年,他一天就把我偷光了。对主没有信心,能赦免能忘记这事么?一件事情,可以变得很严重,同样的事,你把它带到主前,有时候就不算甚么了,所以门徒要求主加增信心,多靠信心。
我曾经热心为弟兄垫钱,并且还有他的授权书。我觉得我不替他垫,他没有机会省那么多钱。我替他垫了几千块,省了他一万多。但他后来从来不与我提这件事。这是真正发生的事;我以后就不睬他了吗?开始的时候,我睡不着觉,想来想去,直到有一天,我跟主说:主啊!靠你活,不靠钱活。这个功课我要学,我信万事都互相效力啊!直到如今他还是我的朋友和弟兄。我也为我还记得这事而惭愧,主啊!求你的血涂抹我!
在凡事上有芥菜种的信心
“使徒对主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主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你们去体会这两句话,一节是门徒的要求,一节是耶稣回答。门徒求主加增(4369)信心。如果你去查这个字,4369,你就更清楚。这字原文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TOWARD-PLACE),TOWARD,是“向着,对着”,PLACE是“放,安置”向着所安置的,这字没有大小的观念。也可以译为“求主让我们对所安排的有信心”。门徒似乎慢慢体会到一切临到他们身上的,都有主的安排,很像保罗后来说的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 神的人得益处。所以他们向主求信心。主耶稣怎么回答?你若有信心小到像一粒芥菜种,你都可以做大事哦!把一棵桑树栽海里,它会长起来吗?想想看,你栽树要栽到那里?有人说桑树根很深不易拔出来。很可能他们就是在桑树旁讲话。你如果有信心,把这棵桑树拔起来,并且,栽在海里,他都可以听从你。这要多大的信心呢?信心不需要大,就像芥菜种那么小就可以了。虽然小,却是活的。求主加增我的信心,这个“加增”,到底是增多,还是增大?我的信心不够,求主给我有更多的信心、活的信心。使我凡事相信;现在我们是不是凡事相信?这件事情我可以信主,那件事情,我就不一定信。我们要有从生命里出来的信心,那活的信心可以扩展到凡事上。信心并不需要“增大”,只要有像芥菜种那样就可以了。所以主耶稣的回答是“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你有没有?
耕地放羊
“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这个“呢”就是读出那个语气来,原文并没有这个“呢”字,但是那个语气里面有,所以这翻得很好。“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么?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还谢谢他么?这样,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
这段圣经跟前面有甚么关系?主讲这段话,是接着“你们若有信心”以后。你以前有没有体会这段话跟信心的关系?表面看,好像不太有关系,你得进到主的思想里,读出那个关系来;可能我们读不出来,一旦多去祷告,多去默想,可能主开我们的眼睛,或许等我们交通完这几节以后, 神就给我们更多的体会。
仆人的意思是甚么?这里的仆人,1401,就是奴仆的意思,我们已经查过了。但是你们中间有那一个仆人出去(K是出去)耕地,或者放羊,从田里回来。甚么是耕地?甚么是放羊?在属灵上面,你们有没有这个体会?耕地是出汗的工作,有人说“耕地”就是传福音;“放羊”就是照顾圣徒:你牧养我的羊。马太十三章主解释撒种的比喻时说:田地就是世界。弟兄姊妹都是服事 神的人,你今天出去照顾圣徒,服事大专,到乡下去传福音,回来了,主有没有对你说:“快点坐下来吃饭”呢?祂说:没有这种人的!祂说: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么?我们平常出去做工,你回来是不是服事主,让祂享受啊?谁差派你出去的?主派的。那么你做完工回来好累啊,睡个大觉!感谢主!我们需要休息。但在属灵上,你凭甚么耕地、放羊啊?如果你未曾推磨,好好预备粮食,如果主不享受你为祂预备的晚饭,你拿甚么去喂人呢?所以你回来了以后,要好好的回到主的面前去,为主预备晚饭,伺候那个差你出去的?这一段,对服事主的人,是最重要的。
今天传道人都耕地、放羊。但有几个人,从田里回来,束起带子到主脚前,让主享受我们?你们有没有这种观念?基督徒常有退修会,甚至传道人也有退修会等等,但基本上是弟兄姊妹或传道人静修,多学点东西,预备下一次再出去。但是主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我们今天有没有给主耶稣预备晚饭?我们有没有自己服事完了以后,还束上带子?服事完了,应该是松开带子的时候。现在服事完了,还要像阿文一样,跑到厨房做饭去,这个饭是给谁吃?给我们的主人吃的啊!我们知不知道主人差我们出去,祂还等着我们回来,替祂烧饭呢?有几个仆人有这种观念呢?我们的观念是:主啊!我替你出去了,我回来你应该犒赏犒赏我啊!为甚么我们有相反的观念呢?甚么叫作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祂,让主耶稣吃喝呢?
弟兄姊妹,这个伺候主,就是为主预备晚饭,让祂有吃有喝;祂吃完了,我们才好吃。在祂吃的时候,我们是束上腰带,来服事祂;就像我们这两天所查的“站在底下”,服事我们的主吃;你不只是服事弟兄姊妹,更得服事主,让祂有享受,等祂享受以后,你就可以享受。
主吃甚么?
先想想看,主喜欢吃甚么?主吃的是甚么?你怎样伺候?你拿甚么东西来伺候?这跟现在讲编号不一定有关系,这跟整本圣经有关系,这是读经。先看约翰4:32-34:“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甚么给他吃么?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主的食物,乃是遵行 神的旨意,作成祂的工。所以这里你看路:“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还谢谢他么?这样,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你们出去做甚么事啊?只能做一切主所吩咐的;甚么是主所吩咐的呢?马更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RHEMA)”。主所吩咐的是祂给你的雷玛。我们的生活,乃是靠祂的雷玛。没有雷玛,就没有主的吩咐,就不可以做。我们是奴仆,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我们怎么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像主一样,你作主所吩咐的,就有食物吃。
查查“应分”3784是甚么意思?所做的本是我们所欠的。主啊!是我欠你的!对等字OWE,就是“欠”的意思。新约用过35次,和合版有8个不同的翻译。(姊妹问:路两个谢怎么有两个编号?)。2192是“有”;5485是“感谢”;3361是“没有”。仆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还谢谢他吗?原文是“没有谢谢的”,这是你欠祂的,主不需要谢你。这里是反问,是否定,翻得很好。
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根据圣经, 神吃甚么?祂的食物是甚么?先看:“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耶和华看中亚伯这个人,还有他的供物:他所献上的羊和羊的脂油。:“从平安祭中,将火祭献给耶和华,其中的脂油和整肥尾巴,都要在靠近脊骨处取下,并要把盖脏的脂油,和脏上所有的脂油,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就是靠腰两旁的脂油,并肝上的网子,和腰子,一概取下。祭司要在坛上焚烧,是献给耶和华为食物的火祭”。这里告诉我们,我们耶和华 神
要吃甚么。然后我们再读3:16-17节:“祭司要在坛上焚烧,作为馨香火祭的食物,脂油都是耶和华的。在你们一切的住处,脂油和血,都不可吃,这要成为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所以 神吃甚么?脂油。
再看以西:“你们把我的食物,就是脂油和血献上的时候”;这里告诉我们, 神的食物是脂油和血, 神喜欢吃这些。又说:“当以色列人走迷的时候,有利未人远离我,就是走迷离开我随从他们的偶像,他们必担当自己的罪孽。然而他们必在我的圣地当仆役,照管殿门,在殿中供职;必为民宰杀燔祭牲、和平安祭牲,必站在民前伺候他们。因为这些利未人曾在偶像前伺候这民,成了以色列家罪孽的绊脚石;所以我向他们起誓,他们必担当自己的罪孽;这是主耶和华说的。他们不可亲近我,给我供祭司的职分,也不可挨近我的一件圣物,就是至圣的物;他们却要担当自己的羞辱,和所行可憎之事的报应。然而我要使他们看守殿宇,办理其中的一切事,并作其内一切当作之工”。注意下面两节:“以色列人走迷离开我的时候,祭司利未人撒督的子孙,仍看守我的圣所;他们必亲近我、事奉我,并且侍立在我面前,将脂油与血献给我;这是主耶和华说的。他们必进入我的圣所,就近我的桌前事奉我,守我所吩咐的”。这是一幅侍侯主吃晚饭的图画,我们多读一下,跟路非常像。这些撒督的子孙,跟其它的利未人不一样;那些利未记人不可亲近 神(13节),他们在圣殿门口供职;为民宰杀燔祭牲、和平安祭牲,伺侯以色列民。他们曾在偶像前伺候,成为以色列家的绊脚石;他们要担当他们的罪,现在我不许他们亲近我,但还可以在看守殿宇,办理事情上事奉我。但另有一批祭司是撒督的子孙,他们看守我的圣所;可以来亲近我。十三节说:前面那批人不可以。十五节说:撒督的子孙,必来亲近我、事奉我,并且侍立在我面前,将脂油和血献给我;他们必要进入我的圣所,就近我的桌前事奉我,守我所吩咐的。
这些圣经告诉我们, 神有食物,祂欣赏的是脂油和血。另外我们知道利未记里面五个祭,第一个是燔祭,燔祭是全牲的祭;祭司宰杀洗干净之后,整头牛、整头羊放回祭坛上,全部都烧掉。利未人,他们在平安祭、赎罪祭、赎愆祭,可以留下一些作他们的食物,但是燔祭是全部烧给 神的,所以“燔祭”也是 神的食物,全部都烧掉给 神;除此以外,凡是“脂油和血”都是祂的。亚伯献祭的时候, 神看上他的食物,不只是羊,还有羊的脂油。我们今天有没有献上 神的食物?这些食物在新约是甚么?用新约的话,“燔祭”就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我们是完全献上,在祭坛上献;祭坛预表十字架;所以今天没有经过十字架的奉献,祂要不要呢?
我们再读:“亚伦向百姓举手,为他们祝福;他献了赎罪祭、燔祭、平安祭,就下来了。摩西亚伦进入会幕,又出来为百姓祝福,耶和华的荣光就向众民显现。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和脂油,众民一见,就都欢呼,俯伏在地”。坛是预表十字架,坛上有火,火就把坛上的脂油完全烧掉; 神非常悦纳他们的献祭。现在注意到:“亚伦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于是摩西对亚伦说:这就是耶和华所说,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在众民面前,我要得荣耀;亚伦就默默不言”。两个儿子,就这样死了,亚伦敢说甚么?我们要认清这两个儿子是怎么死的?献祭:主啊!我奉献给你。但是他们用的火不对,没有用“坛上的火”,他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的。马太福音二十八章说:凡我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现在主所吩咐的在那里?都在新旧约圣经里面,我们只能按圣经吩咐;如果你献上没有吩咐的,那个叫作“凡火”;所以不能献上主没有吩咐的。
我们再回到:“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 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 神”。主耶稣的食物是甚么?根据罗马书,我们是将自己的肢体,像从死里复活,献给 神,作义的器具;罗马书十二章的活祭是“燔祭”。“脂油”也是 神的食物,烧的时候,香气远闻。 神吃脂油和血; 神要我们的奉献有“复活的香气”,这个奉献是经过十字架的祭坛;我们主自己的祭坛,就是各各他的十字架。现在我们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祂;祂要把我们这个人烧得干干净净。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们的 神,这四个尽就是完全的献上;祂所吃的食物,就是这些。脂油代表复活的生命,刚才说了:倒要像死里复活的,将自己献给 神,活祭就像死里复活一样,这就是 神的食物。
今天我们出去做工回来,再一次的把自己献给主,对主说:我实在是个无用的仆人!这个“再一次奉献”自己,就像拿“脂油和血”奉献给祂:我今天所做的工,主啊!求你的血,再一次洁净,除去我里面的凡火,今天是恩典的时代,你没有把我烧死。主啊!求你赦免,赦免所有从我自己出来没有你吩咐的;主啊!求你的血洁净,我愿意再一次更新奉献!你这样来到主的面前,你去伺候主,再一次的奉献,你就可以坐下来吃喝了;甚么叫“坐下来吃喝”?就是“再打开圣经来尝尝主话更深的滋味”。像前几天所交通的话,有没有足彀的膏油啊?所以要再重新吃喝。这是服事主。
现在来看路,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是没有可谢的(原文)。刚才说了;那么甚么叫作吩咐的?在前言里提到和合版里的吩咐,原文有五个不同的字,就是:1299,1781,2004,3853和4367此处用1299,这字THROUGH-SET是复字,是经过+安排。所以是 神已经安排好的。THROUGH在我们查1247服事的时候也用过,有贯彻到底的意思。所以“吩咐”这个字是全部安排好了;祂不会安排一半,忘了另外一半,是安排妥当了,这叫作“吩咐”。
仆人照着从头到尾都安排好的去做,主还谢谢他吗?有没有注意到4160“做”,第十节一共享过三次4160:这样你们做完了一切从头到尾所安排好的,只当说:我是个无用的奴仆,所作的本是我们所欠作的。这就是原文的意思。
看看“吩咐” 不同原文字的汇编
如果你发现在圣经里,这一处的“吩咐”,跟另一处的“吩咐”不一样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字典,看汇编。这样你就进到那个字里面去。以前我们这汇编有单行版。在单行版的后面有笔画索引与汉语拼音索引,你只要查“吩咐”,所有原文被和合版译为吩咐的编号都列出来了。你肯花时间的话,就可以有很好的比较。我们现在略略的看看1299的汇编:
“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所以我们今天要听耶稣的吩咐。
“除了例定的数目,不要多取”,这是施洗约翰对税吏说的。“例定”就是吩咐。税吏习惯敲诈人。现在他们要来受悔改的浸,施洗约翰对他们说:除了例定的数目,不要多取啊!
“主也是这样命定”,主耶稣的吩咐,当然是命定啦!所以译成“命定”也不坏。
“是藉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所命定、所吩咐的,都可以)”;“设立”就是吩咐这个字。
我们现在再来看另外几个号码,1781有已经完成了的意思。第一次是撒但试探主耶稣的时候,牠也引圣经对主耶稣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第二次是:“耶稣吩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第三次是:“摩西为甚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他呢?”;然后就是“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经节里“吩咐”是IN-FINISH,“在作成了的里面”,是IN。然后你注意到主耶稣说:“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主耶稣就是一个听吩咐的,祂做不做父没有吩咐的?祂不,因为全都在吩咐里: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又说:“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
“直到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主是藉圣灵吩咐。“因为主曾这样吩咐我们说,我已经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极”。“这血就是 神与你们立约的凭据”,这节里立约的“立”,原文就是吩咐IN-FINISH,或者说吩咐的约。“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原文就是1781吩咐)”,约瑟死的时候,吩咐了:你们将来要把我的骸骨,带回迦南地。你们看,几乎每一节都用1781 IN-FINISH这个“吩咐”,我们插不插得了手?我们除了照着吩咐所做,不能做甚么别的。主耶稣都是这个样子。
我们再看2004 ON-SET,SET是已安排好了,ON-SET就是“本着或根据所安排的”。“他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他”主耶稣的吩咐,乃是本乎 神所安排的!所以不是祂作,祂吩咐的时候,都是 神的话。那个杀约翰的希律,“吩咐拿约翰的头来”,他是本乎他作王的权柄吩咐。“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帮一帮的坐在青草地上”,这是五饼二鱼的故事。“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这是主耶稣又一次用权柄吩咐污鬼出来,因为祂是有权柄的。
“因为他用权柄能力吩咐污鬼”;“这到底是谁?他吩咐风和水,连风和水也听从了他”。门徒稀奇,彼此说这话,主耶稣乃是根据父所设(ON-SET)的权柄,吩咐风和水。“鬼就央求耶稣,不要吩咐他们到无底坑里去”; “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
。
“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大祭司以为他有权吩咐人打保罗的嘴,“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 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么?”坐堂审问得根据律法,但现在大祭司叫人打保罗却没有律法的根据。保罗是熟悉律法的,他真会做辩护律师!
“我虽然靠着基督能放胆吩咐你合宜的事”(门8)。但这上了年纪的保罗却情愿不根据在基督里的权柄,宁愿凭着爱心为阿尼西母向腓利门求情,这是何等的生命,何等的感人。如此查读之后,你有甚么感觉?
最后再看一个4367TOWARD-SET“向着所安排的”,第一处用在:“约瑟醒了,起来,就遵着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过来”这真是TOWARD-SET。现在 神已经都安排好了,约瑟只要“向着主使者安排好的”去做,把她娶过来就好了,你还需不需另作安排?马太福音第一章,约瑟照着天使所吩咐的去做。马太福音最后一章:“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所以整个马太福音,从约瑟的接受吩咐,一直到最后门徒接受吩咐;你有没有把这整个连起来?你有没有把马太福音第一章有一个“吩咐”,最后一章有一个“吩咐”,中间还有好几个“吩咐”,原文用了不同的字,好好的体会一下圣灵的用法呢?
吩咐的体会实在太多,以此为题可以讲好几篇道,其内容还是够丰富的;找讲道题目容不容易?只要灵里贫穷,好好的读编号圣经,不怕找不到题目,那个道,一定是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而且一定是很平衡的,不只是讲一节圣经,讲一段圣经。可以从马太福音第一章讲到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把所有的“吩咐”都品尝了,就知道马太福音里的“吩咐”多有味道!讲不讲道,小事一件。亲近 神,摸着 神话语的丰富,我的心就像饱足了的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欢乐的嘴唇赞美你!这才是真东西!
“能放胆咐付你合宜的事”。“吩咐”这个字,编号2004,是要放在“吩”的底下,还是放在“咐”的底下?我们读编号凡例的时候,不是解释了吗?这个2004,现在要把它放在中文字底下,我是要放在那里?放在“吩”的底下,还是放在“咐”的底下?两个都可以,所以编者就决定放在“咐”的底下。但原文里还有个字2192,和合版没有译,我又不能把它丢掉,那我放在那里?只好挤进去。这是为甚么“吩”的下面有2192,2192是“有”的意思。
回到4367,我们是学方法,你把这四个原文字都查过了,你要把这四个字连起来看嘛!因为四个字大致的意思都是“吩咐”,不同的字可不可以连起来比较?可以比较其相同之处,亦可比较其不同之处,有甚么不可以呢?像刚才说到:哦?原来马太福音一开始第一章就有“吩咐” (4367),结尾的时候,也有“吩咐” (1781)。你如果注意到开始跟结尾的话,你很自然的就注意到:哎?中间到底怎么讲?你就发现中间也有几处圣经啊!譬如说马:“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马和合版跟这句话是完全一样的:“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路:“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这三句话,在马太、马可、路加都说了,原文也几乎一样(要学注意其不同处有无特别意思上的不同)。如果好好的进入这三段,可不可以讲一篇“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默想一下,你说:这个是旧约啊!现在我们应该怎么献上啊?我们现在是献上摩西所吩咐的呢?还是献上主耶稣所吩咐的?太多题目了,永远讲不完哪!有些人问我:怎么预备?我说:等你多读编号圣经以后,就不需要预备,摸摸圣灵当时的感觉,顺着里面的灵,祂怎么带,就怎么讲啊!所以这本圣经太大太丰富,我刚才说了,我们这器皿太有限,我们只是这么小,需不需要扩大?──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因译者带着“摇签”的观念,又缺少圣经中“选举”正确的观念(想想看他们是十九世纪满清皇朝时代的人物)让教会首次聚会被许多人误解,这段圣经因“摇签”的译文蒙了许多不白之冤。
2. 旧约“摇签”非迷信或碰运气,乃是“让 神作主”。这亦是新约最高的原则。行传一章在实行上与旧约并不一样,这章里的实行乃是“投票(以小石头为票)选举”。
3. 教会里的事务都是“透明的”,人人有责,人人有份,不仅是带领的人仰望 神,而且是120人 (10×12) 所代表的完全,即全教会来仰望 神,这120人在投票时,不是自己来定规,乃是由 神来作决定祂要我选谁。
4. 当教会中每一位都如此的仰望 神时,就留下了教会第一个被圣灵记录下来,也是“最好的祷告”,成为“最好的聚会”,也带进了行传二章五旬节圣灵的降下。
5. 圣徒读经,要明白译文圣经有数百不同的版本,和合版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今天中英文编号圣经都可购得,传道人或有心追求主话、主生命者绝不可以迷信的态度认为译文圣经不会错。藉原文编号,有心者不仅可比较不同译文之版本,发现其与原文之异同,更亦可一窥原文之深意。
6. 解经的书籍甚多,对人的解释,不要照单全收。要有庇哩亚人的态度,天天查考圣经,分辨是与不是。
7. 认清在马可楼祷告的120人,他们在主受难与复活升天五十多天内所经历的,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命。
查 经 方 法
1. 注意2819的编号字,在行传一章末段出现三次,有三个不同的译文:“一份、签、摇”。查字典2819时,请注意2816到2820,注意这五个原文字的意义。行传一章可以不译成“摇”或“签”,只译成“一份”,就不会造成误解。
2. 查行“列”字,是由三个原文字组成的复字,其中PEBBLE是5585与5586,再查5585是计算,5586则是“石头”或“定案”,或“计算投票用的小圆石”。
3. 注意旧约与新约中的选举,新约的选举是“众人”都有份,但却要按主的意思。
:“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说:弟兄们,圣灵藉大卫的口,在圣经上,预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这话是必须应验的。他本来列在我们数中,并且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分。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因为诗上写着说:“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无人在内居住”,又说:“愿别人得他的职分”。所以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就是从约翰施浸起,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于是选举两个人,就是那叫作巴撒巴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众人就祷告说:主阿!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
选举与摇签
一般说来,弟兄姊妹对这一段圣经,我相信并不陌生,对这一段的记载,特别是选举及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代替了犹大的那一份,在过去所领受的,你们已存的看法,是甚么?再看行:“那时,门徒增多,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十二个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 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所以选举这门事,在第一章、第六章都有,但摇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对行传一章,你是正面的看,还是反面的看?如果是反面的看,是怎么个反面看?那里不对?有人说,摇签好像是旧约的东西。很多人持这个看法,很多人觉得马提亚算甚么呢?应该让保罗去补这第十二个位分。我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提出这段来讨论,不是要综合不同的看法。主要是盼望借着编号圣经,来发掘原文的意思,和我们过去所持守的看法,比较一下,我盼望大家都持敞开的态度,让圣经自己说话来教导。让我们接受圣经的原意。
有一些人很强调“摇签”是旧约的事,认为在圣灵还没有降临之前,门徒在旧约背景下,只能这样。但是弟兄姊妹,想想看我们观念里面的摇签,跟旧约的摇签,到底是不是一样?行传一章的摇签又是甚么意思?先谈谈中国人观念里的摇签(包括和合版的译者和我们)是甚么?有人说:就像许多善男信女到庙里求签一样,在筒里摇几下,丢在地上,再看是否得了上、中、下等签,有些地方还可去看签文,求解释。在我们信徒眼中,这根本就是迷信嘛!信徒当然不摇签,连彩票都不买的,弟兄姊妹觉得对不对?我们读和合版,观念里岂不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得再进
一步问:我们观念里面的“摇签”是不是圣经里面的观念?
摇签好像是旧约的东西,但是我们是否了解旧约里摇签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只要给它戴上旧约的帽子,就可以把它否认掉呢?我们今天不只是相信新约,我们也相信旧约;耶稣说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保罗说,在我们里面有生命圣灵的律,律法的义要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希伯来书说:献祭的事已经过去了,因为主耶稣已经一次成功了永远的祭。但是我们“要以感谢为祭”,现在要献上“更美的祭”,就是我们的“主”。旧约里有很多属灵的东西,对我们来讲,还是适宜用的!
旧约里的拈阄
旧约里面有没有说到“摇签”是甚么意思?旧约里面的“拈阄”,是不是我们许多人观念里面的摇签?我们来看一些有关的经节,看看有没有迷信,碰运气的观念在里面。
出埃及记二十八章,耶和华吩咐摩西给亚伦作圣衣;圣衣上要带决断的胸牌:“又要将乌陵和土明放在决断的胸牌里。亚伦进到耶和华面前的时候要带在胸前,在耶和华面前常将以色列人的决断牌带在胸前”。“他(约书亚)要站在祭司以利亚撒面前,以利亚撒要凭乌陵的判断,在耶和华面前为他(约书亚)求问”。大祭司是要凭决断的胸牌,在有疑问时来寻求 神的旨意和引导。乌陵和土明原文分别以希伯来文第一个字母与最后一个字母作起首的字,表示从始至终都是 神作决定。有些解经家认为乌陵代表咒诅或“否”(达秘与杨氏均认为原文是亮光LIGHT),土明代表完全或“可”(原文是完全PERFECTION)。摩西临终前祝福以色列人:“论到利未说:耶和华阿!你的乌陵和土明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可见虔诚的利未人不靠自己作决定,他们的决定、判断,都凭耶和华的乌陵和土明。撒母耳死后,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扫罗惧怕,他求问 神:“耶和华却不藉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可见 神没有把扫罗看作虔诚人,他求问得不着亮光(乌陵原意),走头无路,只好找交鬼的妇人,要招撒母耳从地里上来。在稽核从巴比伦回归耶路撒冷的谱系时,以斯,尼希米7:65节都提到:“省长对他们说,不可吃至圣的物,直到有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兴起来”。这又指出乌陵和土明是决疑时求问耶和华之途径。
:“亚伦要把赎罪祭的公牛奉上为自己和本家赎罪,也要把两只公山羊,安置在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亚伦是用甚么方法来为两只山羊拈阄呢?就是用乌陵和土明,他是大祭司,要为全民奉上赎罪祭,是他决定那一只羊被献在坛上,那一只留活口被送到旷野无人之地么?不是他,是耶和华藉乌陵、土明告诉他,决判权完全在 神,人手不能伸进来。我们再读:“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所以在旧约里定事乃是耶和华决定;这一原则,一点也没有迷信或碰运气的味道,完全是尊重 神的主权。这原则在新约是否可以取消呢?我们怎么可以对旧约的做法给它戴上迷信或碰运气的帽子呢?主耶稣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岂非新约最高的原则么?
五旬节前马可楼的聚集
所以我们今天对任何事情,得持一个严肃而又敞开的态度,特别现在有编号圣经了,我们要本着圣经仔细的来看看,到底行传一章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把这段说一说:主耶稣在复活后第四十天从橄榄山升天。门徒回到耶路撒冷,约有一百二十个人在马可的楼房里,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他们在马可楼一共有多久呢?一直到第二章一节五旬节,一共有十天;这将近十天的同心合意恒切祷告后,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说了犹大结局的事情,然后就引诗说到:“愿别人得他的职分(原文是ON-NOTing,英文多译为visitation)”。于是就立下一个顶替犹大者所需要的资格或条件,就是这人必须是长时间在他们中间(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升天的日子为止,该有三年之久),常与主和门徒作伴的。于是选举两个人,就是那叫巴撒巴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选举原文对等字是STAND,站起来的意思,用今天的观念,这只是提名,还没有选举。提名以后,众人特别为从这两人中拣选谁而祷告。前十天圣灵只记载了这120人,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祷告的内容圣灵没有留给我们。但这一个祷告,关系重大,是一个最好最标准的祷告,所以圣灵特别在1:24-25节把那祷告的内容告诉我们。祷告完了,才开始第1:26节的选举,这是圣灵记载那十天在马可楼房所发生事情的总结。
有人说在教会里面选长老,居然还竞选的。我们刚才读的那一段,特别那一个祷告,不是教会的第一个祷告,而是教会被记载下来,我们知道其内容的第一个祷告:求主不让我们凭自己去选,求主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主所拣选的是谁?这是主拣选,不是人拣选,因为祷告了十天,看到了犹大从跟随主到卖主的结局;今天如果我们要活动,希望别人选我们,这是民主,这不是教会里面的东西。在教会里面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也不是多数管理少数。“但基督为儿子,治理 神的家”;教会里面是 神在管。教会不讲“民权”,教会讲“神权”。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跟今天的民主,性质不同。今天西方的民主,是受到圣经的影响,西方政治上的民主,是把圣经里面 神尊重人自由意志,让人拣选的精神发扬光大。但在教会里, 神虽然给我们各人有自由意志,我们若真认识 神和我们自己,若真在主光中得以见光(见,我们就会像这120个圣徒,因着犹大卖主、彼得否认主的经历,知道我们也不可靠,不能凭自己拣选,像一首诗歌所说:主阿,你许我也不要,只要你的拣选。我们把我们自由意志的选择权又交回给 神。使徒行传就将这最好的榜样给我们记载了下来。后来在行传六章,要选管饭食的时候,又选了七个人,被选的人都是要合乎条件的。
教会从始至终都是透明的
我看这段圣经,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觉。不知道弟兄姊妹有没有注意到:在整整十天里,弟兄姊妹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后来选马提亚,整个过程每一件事,都是“透明的”。我用这一个词来形容它,这是教会的开始,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如果你读到圣经的末了,启示录最后讲到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约翰对新耶路撒冷给我们的形容,应该不是一座物质的城,而是一座属灵的城(灵宫)。这个新耶路撒冷,城墙是十二种不同的宝石组成的,是透明的。宝石是怎么来的?长期高温高压埋在地下的成果。人造的宝石用高温高压就可以;真正的宝石是埋在地底下,不知道多久,一直留在那里,长久忍耐;它本来的性质,没有那么坚硬,它本来的性质,并不透明,但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最后它变成透明了。街道是黄金街,是不是透明的?启示录说,明亮如水晶,是透明的;今天有没有透明的黄金?没听说过!城的中间是宝座,流出生命的河,河的两旁有生命树,结十二样的果子;这树该是一棵葡萄树,所以可以在河两旁。新耶路撒冷是立方的,每边有三个珍珠的门;十二支派的名字,十二使徒的名字,在门上,在墙的根基上,这代表新旧约圣徒的总和,但他们的中心是宝座。从最高处宝座上流出生命河来,这河因为是螺旋下降的,所以能经过这十二道门。简单的说,这个新耶路撒冷,没有一样是不透明的。教会开始时是透明的,教会的终极彰显,新耶路撒冷,亦是透明的。现在我们是在进到新耶路撒冷的过程中,教会一切的事情是否应是透明的呢?人人都可以有份,就像身上的肢体,每个肢体都要参加、都有份。
我个人觉得,这第一章给我们上了一个教会治理最好的功课。教会里面,个人的事情;可能某弟兄或某姊妹跌倒了,那是个人的事情,需不需要拿到台面上来报告新闻?如果弟兄得罪你,你要按照马太福音十八章的原则去帮助弟兄、得着弟兄。马太第五章说你如果要去献祭,想到某弟兄对你怀怨,你献祭以前,先去跟他和好;个人的事情,弟兄姊妹之间的事情,要个别对付。互相原谅,彼此劝勉,彼此包容。哥林多前书五章里有人娶了继母,这也是个人的事,但他不悔改,教会明知还自高自大,并不哀痛,这太离谱,所以保罗责备他们,要把行这事的人赶走,败坏他的身体,使他的灵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与教会全体有关的事情,像行传一章选马提亚,十一个使徒有没有说:姊妹们、年轻人、一般年长的,请你们回避,我们这几个同工决定谁顶替犹大就好了。他们有没有这样做?没有!主安排了120人来参加,而且说众人就祷告;这个祷告的内容,也记下来告诉我们。现在被提名的两个人站在那里;这一百二十个人祷告说:主啊!你知道万人的心。严格说起来;这P字是“所有或每一个”的意思,你知道所有(每一个)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所以现在,是他们在拣选?还是 神在拣选?这岂不正像主在客西马尼园中的祷告:“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么?这是教会第一个被记下来的祷告;不仅是十一个使徒或长老同工的祷告,这是教会全体的祷告,是全体让 神作主的祷告。
不是摇签,是投票选举
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S是“他们”,摇字底下编号1325是“给”的意思。所以这里原文是:并且,他们就给(交出)他们的签。也就是说,这118个人,每人都拿了一个签!像投票一样;你仔细去读,你就看到这不是我们摇签的观念!我们的观念是两个签,一个上面写马提亚,一个上面写约瑟,摇一摇,看看是那一个;或者是一个签,一面写着马提亚,一面写着约瑟,摇一摇,然后看到底是谁?这是我们对摇签的观念。我们等一下再来看那个签字,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签到底是我们中国人观念里的签呢?还是怎么样的签?你们要仔细去读,你会读出来。我顺便告诉大家,我们这里,包括我,都不会原文;但是因为有这本编号圣经,我们可以慢慢去挖,等我们大家查过以后就会知道更多。于是他们就交出(给)他们的签或“众人就把这个签分给他们”(分给这118人,两位站着的,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可能也有,他们也可以投自己,也可以投别人)。4098,你们查了字典是FALL“落”的意思:并且,这签就落在马提亚身上,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如果你每个字都查,查到“列”字,4785,这字只用过1次,就在这里。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字是怎么构成的,是从那里来的;这字TOGETHER-DOWN-PEBBLE,是由三个原文字合起来的,看字义4862 TOGETHER是“同着”,5585是“计算”,字义部份还说“比较5586小圆石”;字根是5568Y,这字根在新约里面没有用过,是“搓”的意思。大家再看清楚,查2596 DOWN是“照、照着、借着、下、按着”的意思,DOWN是用于受格是接受的格,现在将一个PEBBLE小圆石给你,你是接受者,所以你是“按着”所给你的来行事。因此4785这“列”字,是“一同按着小圆石来计算”的意思。
我们现在查查5586“小圆石”,这个字用过三次,两次译为“石头”,一次译为“定案”。字义是:“计算投票用的小圆石”。我们看看5586的汇编,第一次用在:“他们被杀,我也出名定案”,这是保罗说的;原来这个“定案”是照小圆石来算的;那时候,犹太公会有七十个人,这七十个人,每个人都有一票,保罗从前是犹太教中的青年才俊,是公会中的一位。他们选举或定案:这个人该不该死?是不是从犹太教中被隔除?要怎样决定呢?保罗说:我也出名定案。就是用小圆石来投票,然后计算石头来定案。这字启示录用过二次,“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你知道在犹太地,今天还是一样,不出产木材,如果要盖宫殿,得用黎巴嫩的香柏木,犹太地最多的东西就是石头,他们按摩西律法,是用石头打犯人的,司提反就是被石头打死的。
请问旧约有没有选举?在犹太史上,有没有选举?摩西的岳父建议摩西,要从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 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见。后来摩西告诉百姓:“你们要按着各支派选举有智慧、有见证,为众人所认识的,我立他们为你们的首领。你们回答我说:照你所说的行了为妙”。所以以色列人中,有七十个长老。这七十个人是百姓按支派选的哦!你再回去读读。他们又选出百夫长、千夫长、五十夫长等这些人,都是百姓选的。请问现在,在西方的选举,他们是不是受圣经的影响?但是西方的选举,跟使徒行传第一章的选举不太一样;现在西方的选举,老百姓选举总统,你选之前,要不要祷告:主啊!求你选一个总统啊!可能极少数的人投票时这样祷告,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思来选举,我喜欢谁,就选谁。今天的选举是民选,这就叫作民主,人民作主;请问,使徒行传第一章的选举,是民选,还是 神选?是 神选,只不过透过人,用小圆石来投票。我不知道那些石头的颜色,有人说:这投票的小圆石,有黑的,有白的。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读出来的,我还没有找到根据。我相信有几种可能,可能每人有一块石头,现在有两个盘子放这里,你愿意投约瑟的,就放在这个盘子里,愿意投马提亚的,就放在那个盘子里;最后他们计算,那一个盘子的石头比较多。到底是六十一对五十九呢,还是八十对四十呢,还是一百二十对零?圣经没讲,圣经只说,这些小圆石(这个签),就落在马提亚的身上;所以这个选,是 神在选。
最好的聚会,最好的祷告
我觉得这120人同心的祷告,就像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主啊!不要照我的意思,乃是要照你的意思!这祷告是圣经记载有内容的,教会的第一个祷告,是最好的祷告:虽然很多事情都等着这一百二十个人去办,但是,不是他们在办,因为人不可靠,是 神在办。教会要决定事情,要定案,乃是 神掌权、 神作主。正如箴所说:“签放在怀里,定意由耶和华”;这就是教会的签。有人反对这个,说抽签是不对的。第一、他没有好好的查旧约,签是甚么意思;第二、他没有查过原文,他不知道这是用小圆石来决定的。第三、他没有认清这件事是由 神来决定,不是由你我来决定。主啊!你知道我们这一百二十个人的心,我们作的不算数,你决定的才算数,求主在这两个人中,指明一个。
我们看看2819这个签字,字典2816到2820的对等字都是LOT·有些后面还加上APPROPRIATE(承受或分配),LOT是签或阄的意思,但亦是“一块地”的意思;你今天要买一块地,你就买一个LOT。以色列人没有进迦南以前,已经把地分给十二支派了,有两个半支派说:我要约但河东那块地。约但河西就分给九个半支派,后来约书亚就按照以前怎么分的,分给他们。迦南地代表流奶与蜜之地,代表基督测不透的丰富;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过河的人,我们读过希伯来书,希伯来这字原文就是“过河”的意思。我们都要过两条河:亚伯拉罕过幼发拉底河、过约但河,才到了迦南地;以色列人出埃及,要过红海,过约旦河。我们今天要过世界河(把世界丢在后面),过己河(背十架否认己),才能进到迦南美地。所以以色列人和我们都是过河的人。不过河的人,分不到迦南美地。过河之前,凭信心知道,这块地已经是我们的,所以就预先分好,进去之后,他们就分地,每个人所得着的就叫作LOT。
2816、2817、2818三个原文字后面还有APPROPRIATE,就是“分、分配”;2819就是“份”或“一份产业”,是字根,也就是我们查的“签”字;2816是“份”加上“分配”。这动词是“承受、承受产业”,承受那块迦南美地。2817是名词,就是“分家业、分配一份产业”,那一份产业,对犹太人来讲,就是迦南地;对新约圣徒而言,就是得基督作产业。2818也是名词,是“承受产业的人”,APPROPRIATor后面有个or是指人。2819是“一份产业”,用过11次,和合版翻成“阄”4次,翻成“基业”2次,一分、摇、签各一次;后面三个一次的翻译都用在使徒行传第一章。
请注意一下:在我们今天查考的行传一章,2819这字一共出现过三次,和合版却有三个不同的翻译,第十七节说到犹大本来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份。所以这里是译成“一份”,译得很好。第二十六节这字出现了两次: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第一个摇1325是“给”。“签”是2819,第二个摇亦是2819。中文摇是动词,但2819是名词,所以按原文和合版根本没有把第三次2819译出来。现在我用和合版在第十七节的译词“一份”,把第1:26节按原文重译如下:“于是众人(指118或120人)为他们(指候选人约瑟和马提亚)给上那一份,并且,那一份就落 (4098)在马提亚身上,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如此翻译,2819三次都译成“一份”,前后一致,犹大的那一份,主借着众人的祷告与选举让这一份落在马提亚身上了,他就与十一使徒同列。再加强肯定这一次的选举是出乎主的:“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高声说…”,你们看,马提亚是十一使徒之一,现在十二使徒数目又满了。他们的名字以后还要写在新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上(见。
这一个按原文用和合版第十七节的翻译,请你们多读几遍,有没有摇签或迷信的味道呢?按原文可以既无摇,又无签,完全是一个透明的选举,不是按“人意”,乃是按“神意”。因为圣灵听教会的祷告,很可能这120票,众人所给的120个小圆石,就都落在马提亚身上了。我们怎么知道选举是用小圆石?原来是从4785“列”字那里找到的。你有没有想到从“列”字去找?你如果不仔细去查,或每个字查,你根本不知道这些。很多牧师、传道人,他们读了几年希腊文,有没有这种发现?他们读不出这些来。现在我们这些小子,有些连英文字都不会的,借着这本编号圣经,今天居然能够发现!感谢赞美主!所以我们真得谢谢许多劳苦的弟兄姊妹,预备这本书给我们。
藉编号圣经恢复圣经本来面目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这段圣经因为翻译,蒙了不白之冤。好多人都认为使徒们做错事,受旧约的影响,竟然“摇签”,使用了碰运气或迷信的行为,不只是怪错了使徒们,并且把教会第一次十天聚会正面的信息埋没了。若不是仔细的藉这本“原文编号新约字典汇编”的查读,怎可能恢复这一段话本来的面目呢?
默想一下自主耶稣被捕钉十架到五旬节降临这五十一、二天所发生的事,从耶稣引经上的话:“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开始。起先是犹大卖主,耶稣被捕,然后彼得三次否认主,门徒四散,主被钉在十架上,只有马利亚等少数姊妹及约翰在十架下,门徒心情的低落,实在是无以复加。三天后的主日清晨,主复活向门徒显现,从难以置信到见复活主的喜乐,又接受了圣灵,以后那三十多四十天,主时隐时现,信徒还不曾习惯没有主面对面同在的灵里生活,心情仍是下沉,彼得等七个门徒又去打鱼。然后是加利利约定的山的聚会,及主大使命的吩咐。最后又回到耶路撒冷,在橄榄山120人亲见主的升天,这四十多天的经历,历世历代以来,有那一群基督徒比这120人更灵里贫穷、更哀恸、更温柔、更饥渴慕义、更怜恤、更清心、更和睦、更为义受逼迫、更被人辱骂毁谤呢?
这120位无学问的小民,从橄榄山回到马可楼,那十天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古今中外有那一个教会的祷告聚会或特别聚会在主前能胜过他们呢?他们深深体会到本来列在他们中间,并且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份,那替主管钱囊的使徒犹大,居然会卖主,人间还有甚么可以信赖的人呢?彼得自己都三次否认主,别人不能信,自己就可靠可信么?他们实在被主带到尽头,那十天,当他们恒切祷告的时候,一方面他们灵里贫穷,再方面他们深知他们被主所托付的是何等深,责任是何等大。他们亲眼见主升天,却巴不得尽快再见到祂。这一批人虽然是小人物,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印名片,但却有恸心的经历,他们只能倚靠他们复活升天的主,他们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的爱 神,又彼此相爱,在一起恒切祷告十天之久,难怪五旬节的圣灵要降下,大大充满他们,历史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真不知以后有无来者。
大家想想看,大约叁一年前,门徒曾聆听主耶稣的登山宝训,讲到八福,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八福就是主自己性格的描绘,主是何等盼望这些性格能成为门徒和我们的性格,但我们成么?彀得上么?不要说八种,能有一、二种就大大阿们了!但想想看眼前这120人,你拿着他们去对照一下马太五章的八福,这五十天下来,他们真是被主作成了,那一福不是他们的写照呢?这八福全是他们的写照。
今天有那一门,那一派,那个教会,那个传道人,那个神学院,能训练、培养出120人像他们一样,如此符合登山宝训八福的见证人呢?只有主耶稣自己三年半的带领和教导,只有深深经历过主复活后四十天显现,又留在马可楼十天的人,才能活出并彰显这八福,作八福的见证人。
而今,他们蒙了大冤。有人说:他们不该把选举带进教会!有人说:他们把旧约的东西摇签带了进来,这简直是迷信!有人说:他们这时属灵生命还太嫩,很多事还不懂,彷佛要赞同官府、长老、和文士的看法:他们是无学问的小民。可能还有其它的说法(说这些话的人们,自以为比这120人懂,因为他们比彼得等120人更有学问)。这一切对他们的批评,基本上是翻译成“摇签”带进来的!我找到有一本“恢复版”对行“摇签”的批注,抄录如下:
“使徒对于寻求主引导的作法,表明他们在主升天以后,五旬节以前,是处于过渡时期。他们在主复活那天,已经受了内住的灵,并且在主升天以前,四十天受主训练,操习祂看不见的同在。然而他们还是难以丢弃传统的老办法,以摇签寻求 神的带领。他们还不惯于内住之灵的带领和引导,不像后来使徒保罗在所熟悉的。他们在五旬节以前,还是在 神新约经纶的初阶”。
这批注说使徒们是“处于过渡时期”,还在学习操练主看不见的同在,所以他们还难以丢弃传统的办法,以摇签寻求 神的带领(引了六处旧约圣经)。写批注的弟兄若好好查过编号圣经,知道行传一章根本不是用他所引的摇签之法,这120人(最少118人)是用小圆石来选举,先提名两人,要符合资格的人才会被提名,然后是祷告与全体选举,扫罗的掣签,怎能与这里所作的相提并论?其它利未记、约书亚、尼希米四处圣经是遵行耶和华告诉摩西的命令,并不是在实行犹太人的传统或遗传,犹太人积了许多的遗传(包括守安息日实行方面的遗传),那是摩西以后的人对律法的解释,那些变成为遗传的解释,是应该要被丢弃的,但主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旧约这些话背后,都有他属灵的意思,:“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正说出了那背后属灵的意思。和合版翻译成摇签的确误导了不少人。行人一同“用小圆石票选”,在“方式上”已经与旧约祭司的拈阄不一样,在“灵意上”(尤其有1:24-25的祷告),新旧约却是完全一致的。
这些人能彀到此地步,彰显出八福的性格,流露出主耶稣三年半与复活后教导的成果。 神的智慧是用愚拙人、软弱人、卑贱人,这些无学问的小民,被主带到了显出八福的性格,真是何等的荣耀,让今天的神学家、大传道,自以为比他们懂得多的人去笑他们是“过渡时期”。但愿有一天这些自认已经越过“过渡时期”的“属灵人”,能进到这120人的“过渡时期”,那就大大蒙福了。
我个人觉得这120人在行传一章的经历,与保罗在行的经历,没有任何冲突。这120人他们的心是那么卑微,灵是那么贫穷,祷告了十天,如果说他们居然做出了大错的事情,那我们今天还要甚么祷告聚会呢?岂不是越祷越错么?教会历史上,甚至今天,你能找到一个祷告聚会,或组织一个120位基督教领袖的特会,他们能比行传一章的120位更好么?我不是说他们已经登峰造极,事实证明他们还会犯错,彼得后来还会装假。全本圣经岂不告诉我们,越登峰造极的越会犯错么?撒但堕落前是最美丽的天使长;挪亚自我陶醉,给新世界带进赤身与咒诅前,是世上唯一的义人;大卫在一生最成功安逸的时候,犯了最大的罪;所罗门最智慧的人做了最愚蠢的事;以利亚以为只有他一个人最忠心,看不见另外的七千人, 神怜悯他、保守他,让他提早退休,用火车火马,将他接去。当人开始欣赏自己、自高、自大、自义的心渐渐增长的时候, 神难道不能兴起另一个人像以利沙,来做加倍的工么?这些例子还不彀清楚么?
多少人追求属灵成熟,看自己已经越过初阶,进到属灵的高峰,或服事主,已经有了极大的成果。有多少属灵大汉,是越追求越成长、越变得小、越变得卑微的呢?彼得以前与雅各、约翰争老大,但后来年长了,他说: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 神大能的手下。人甚么时候才能学会“自卑”的功课呢?若不是三次否认主,彼得会流泪哀恸么?没有哀恸过的人会怜恤人么?我们的主真是何等的教师,祂启动万事,互相效力,把我们做到无有,那120人他们有甚么呢?金银他们没有(见,世界的地位,宗教的学位,他们也没有(见。他们惟一能有的就是主,所以他们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这就是 神的智慧, 神的愚拙。我何等愿意进到这120人“过渡的时期”里!主阿,怜悯我们!── 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圣经藉路加的用字告诉我们传道的人是怎样的人。保罗作为基督的执事又是怎样的执事呢?
2. 长大痳疯的西门是个罪人蒙主恩,但却轻视另一位蒙恩的罪人。人宁愿路加福音第七章的妇人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因她曾被七个鬼附比较脏),不愿她是在主脚前的马利亚,为甚么不可以是她呢?人的自义,人的不能忘记FROM-LET(go)(赦免),让我们看不见该看见的;她的爱多!主阿!求你让我们看见“爱你更多”!
3. 注意主耶稣的被膏,祂不仅是逾越节的前两天被膏,祂一直都是活在圣灵的膏抹之下。
4. 神重用的人都有祂手作工的痕迹:在旧约有约伯、摩西、大卫,在新约有彼得、保罗、约翰等人。
5. 彼得是被主雕刻最多的,四福音里常看见他犯错,三次否认主,尤其让他抬不起头来。 神把他作到灰心丧志,他才能被主大用。
6. 大家都知道保罗是最被主用的人,许多传道人高抬他(恐怕也高抬自己),但却不一定知道他“自居卑微”,他的一生是有血有泪的, 神重用他,却将刺留在他身上。
7. 看使徒约翰一生的改变,到最后他视教会和她的儿女如“主母”,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查 经 方 法
1. 查“传”5257字典及汇编,认识此字之真意及和合版许多不同的翻译。看我们的观念是否已心意更新而变化,与原文的意思相近。
2. 注意5483-5487这五个原文字,赦免或饶恕原来与JOY喜乐或乐意有关。路加七章末段,主耶稣既用了与JOY有关的开恩免了5483,又四次用了与FROM-LET(go)863的赦免。主是乐意的恩免我们的债,恩免以后就再也不记得我们的过犯了。
3. 注意经文,约翰像彼得一样,蒙召都不只一次。
4. 认识“雷子”的意思及其表现,以及探讨雷子如何及怎样被改变。
5. 注意约翰叁书一一节“作长老的”与“太太”及小写的翻译,“太太”原文是“主”的阴性字,是“最高权威”的意思,就灵意而言,“太太”是指教会。
传道的人
“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我们来查“传道的人”,3056“道”是话,我们查过了。我们是不是“传道的人”?应该是!我们把“传”的编号5257好好看一看。新约这字用过20次,和合版有五个不同的翻译:差役 (13次);执事(3次);臣仆,衙役,帮手,各一次。差役衙役都是地位很低替人当差的人。请问传道的人,就是传 神话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是替 神当差的仆人。“执事”是基督或教会的执事。这字的对等字是UNDER-ROWer。UNDER是在下面,ROW后面有个er,就是划桨的人。甚么叫“在下面划桨的人”?你看过罗马时代的战争片,古时候海军打仗,船要冲锋,快速前进;指挥官一声令下,船舱下许多划桨的,他们就按命令加速、减速;这在下面划桨的人大都是奴隶。他们惟一的责任就是接受上面的命令;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做。这就是执事。你们观念中,传道的人是怎样的人?在你传讲 神话语的时候,有没有这幅底下划桨奴隶的图画在你里面?不查编号圣经,你不会有这个印象!今天教会里的传道人用此作标准来衡量的话,恐怕很多人不像哦!发号施令的多,而且是服事得越久,资格越老,就越在上面,好像那指挥官。愿意一直留在下面的不多。谁是指挥官呢?是 神,是主,不是人。我们只是作执事、作差役。
我们来看一看汇编,这字用过20次;第一次在马,前文是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在衙门里,衙役几乎是最低地位的。马:彼得…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里烤火。马说:差役接过他来用手掌打他。我们的主,连差役都可以打祂。路主耶稣念完以赛亚书后,“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这是会堂里面的执事。这执事就是差役。马太、马可、路加这字都用过两次,约翰用九次之多:“打发差役去捉拿他”;“差役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差役回答说”;这些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是有差役的,在他们中间有地位关系。差役地位是最低的。
保罗遇到大光,你有没有想到主耶稣要派保罗去作甚么?我们观念里保罗是使徒,外邦的大使徒。没错啊!我们来听听这个作使徒的保罗怎么说:“我们都仆倒在地,我就听见有声音,用希伯来话,向我说:扫罗!扫罗!为甚么逼迫我?你用脚踢刺是难的。我说:主阿!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你起来站着,我特意向你显现,要派你作“执事”作见证,将你所看见的事,和我将要指示你的事,证明出来”。复活的主在天上对保罗说:我要派你作执事(作差役;那个底下划桨的人)、作见证,并且,将你所看见的事,和我将要指示你的事,证明出来。主要得着保罗,成为一个见证人,不只是讲道;他这个见证人,要知道怎样作差役、作奴仆。他是怎样作奴仆呢?他对以弗所的长老们说:“你们知道,自从我到亚西亚的日子以来,在你们中间始终为人如何。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又因犹太人的谋害,经历试炼。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又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 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原文作灵被捆绑),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甚么事;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 神恩惠的福音”。今天有些牧师、传道人地位很高,人也追求这些。不像在中国几十年来,一想到传道,就是穷传道!我们的主在地上传道也是很穷的!保罗是织帐棚的,他织帐棚,养自己养同工。保罗的同工很多,有时候一出去就是六、七个人:西拉、提摩太、所巴特、亚里达古、西公都、该犹,还有马可、提多等人。写路加福音、使徒行传的路加,是他的同工,也是他的医生,一直照顾保罗的身体。在雅典他遇到了亚居拉、百基拉,他们也是以织帐棚为业,就和他们同住做工。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亲手做工,但他气量很大,并不要求别人都跟他一样。他作 神的差役,不亏欠人,不伸手要钱,完全仰望 神,不靠人活,只靠 神活。他很清楚:谁管制你的钱包,你就得听谁。
保罗告诉哥林多的圣徒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原文和) 神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他是奴隶在基督底下划桨的。只听主的命令!是 神奥秘事的管家。3623管家,是在家里面治理、分配,按时分粮的(见。分配甚么?“因为 神的旨意, 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所以你们应当儆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劝戒你们各人。如今我把你们交托 神、和他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纪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
。保罗真是传道的人最好的榜样!
前面有两个原文字没有翻出来。5602是“这里”,3063是“还有”。就是“在这里我还有话”!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你以后看到原文字没有译出,就要查一查。
多得恩免的女人
我们查过字典,5483这个字,对等字JOYize,英文翻成forgive或give,就是饶恕或给,5483是动词“赦免、饶恕、赐给、蒙恩、开恩免了、开恩赐给”,都是和合版的翻译。这个字是用“快乐”JOY来代表它。以前说过,字后面加小字ize,有“化”的意思。就像你爱吃面食,已经北方化了;你在美国住久了,已经美化了;现在你快乐到一个地步,你已经乐化了,或者说乐意了。
你有没有想到“饶恕”或“赦免”跟“快乐”是相通的;又常常翻成“恩典”。你看5485是名词,用过155次,翻成“恩”56次,“恩典”35次,“感谢”34次,加起来已经125次了。恩典是甚么?“白白的好处”。原来在新约饶恕、赦免、恩典、喜乐都是同一个源头;你今天能彀饶恕人,就是“恩典”;你实在是有主的恩典,不管谁得罪你,都能饶恕。有些人饶恕,是咬紧牙关的:好啦!我饶恕你啦!你求了我那么久,我只好算了!但有些人,你还没有开口,他就说:嗨!没事没事没事!你有没有碰到这种人呢?这种人让你很喜乐,他自己也很喜乐。现在你知道甚么叫作“饶恕”了。你如果咬紧牙关饶恕人,你的恩典不够;在你饶恕人的时候,是满有喜乐的,多好啊!
5486 JOYeffect是甚么?是你被JOYize乐化了,有了乐化的效果,这就变成恩赐。所以恩赐是你从 神累积了许多喜乐变化了你,使你成为一个有恩赐的人。你应该是常常喜乐的。5487是“蒙大恩、赐给”。5485有两次翻成“捐赀”,你给的时候喜不喜乐?勉强就不要给。
请看汇编,5483是动词,这字主要的意思是“乐意”或“恩免”。第一次是主“开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见”主是恩典的源头。第二、三次是:“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你知道这个女人是谁吗?有人说她就是马大的姊妹,拉撒路的姊姊马利亚,你觉得是不是呢?我们来看一下,路加福音第七章,很多人不认为她是坐在主前的那一位,这马利亚后来是用香膏抹主的。很多人觉得她应该像抹大拉的马利亚,主曾从她身上赶出七个鬼。我们观念里,马利亚坐在主脚前听道,像个童女,清纯得不得了,后来又用香膏抹主,你不能叫她去演反派,这样就损害了她的形像。我们也觉得抹大拉的马利亚本来就脏,所以才会被七鬼附身,她的形象差,说是她还差不多。如果说是主脚前的马利亚我们受不了。我不敢说,先看一看。
路加福音第7:37节前面是“并且,看哪!”(和合版删掉这两字没有翻译),这跟前面有没有关系?有!前一节说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吃饭。3748也没有翻译,查查3748是甚么?“并且,看哪!那城里有一个女人,“这女人”(3748原文)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一开始就指明,她是一个罪人,她“知道主耶稣在法利赛人家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她哭得很伤心!她不是小哭,她在那么多人面前号啕大哭。那时候出门(不像我们今天穿皮鞋,穿袜子)恐怕都是赤脚穿着草鞋。通常好的主人会有使女替贵宾洗脚。那天西门却没有准备使女,替耶稣洗脚。所以,看哪!这里有一个妇人,用她的眼泪来替耶稣洗脚,好多的眼泪啊!她不只是洗脚,而且把香膏抹上。
西门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西门知道,她是怎样的罪人。在犹太人中,当你说到“是个怎样的女人”时,通常是指妓女。当地人都知道她;但主耶稣是路过,不可能知道。耶稣知道西门心里面的话,就对他说了债主开恩免了两人债的例子,并问西门这两人谁更爱债主呢?西门断得对。主就比较这女人和西门,告诉西门,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西门赦免少,因他的爱少。人的难处就是不容易完全的赦免(863 FROM-LET(go),让他去吧!)总是忘不了别人的过去,不能欣赏别人的长处。像这女人的“爱多”。主耶稣就是要帮助西门学习忘记和学习爱。就像利末记十六章记载的阿撒泻勒。阿撒是除去,指为全民除罪替罪的公山羊,指我们的主。泻勒是移去或离去,指被带到旷野无人之地的公山羊,指主忘记我们罪愆:这是 神的羔羊赦免的两面,主是这样的赦免我们,我们也要这样的去赦免人,并且学这女人这么爱那恩免她的主,所以她是一个多得恩免的人,因为爱能遮盖许多过错。
我们读约翰11:1节:“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就是马利亚和他姐姐马大的村庄”,这个马利亚、马大、拉撒路,住在,约翰福音这是第一次提到他们一家人。就是他们的村庄;第二节又进一步的介绍马利亚:“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从时间上来看,只有路加第七章的那个人,是曾用香膏抹过祂。现在这个患病的是她的弟兄。“他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阿,你爱的人病了”。这两个姊妹以前认不认识主耶稣?当然认得,而且很熟,否则怎能说:主阿,你爱的人病了!
我们再看约翰12:1-3节:逾越节前六日,这就是主耶稣上十字架前第六天,主耶稣出来服事一共有几年?三年半,你怎么知道主耶稣在地上服事主是三年半?就是根据约翰福音里面的三个逾越节,每年一个。“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这个马利亚,就是十一章的那一位,马利亚做这事,和合版的翻译,让人觉得是在逾越节前六天,这里又提到马大及拉撒路,前面十一章刚刚介绍过他们这一家人,在介绍这一家的时候,说,这个马利亚,就是那个用香膏抹主的。在11:2节有三个动词,中文看不出来,在原文与英文译文三个动词:“是”,“用香膏抹”与“擦”都是用过去式,不是用将来式。如果是指下一章为主安葬之日存留的,应该用过去的将来式。我不在这里下定论,我只存一
个敞开的态度,路加七章,罪多爱多,多得恩免的女人,难道就不可以成为主脚前的马利亚(路十章)?她以前是不名誉的,但她爱那赦免她的主那么多,就多得了恩免,所以在下一次主到她家的时候,她就一直留在主脚前“听祂的道”,选择那好的(原文是好GOOD,不是上好BEST)福份。你再仔细去读的事迹,每一次主到,你都能发现她在主脚前,这是她的特点。她得着了启示,主将要被钉十架(使徒们多次听到主说,却没有启示,后来事情发生了,就难以置信),所以她在逾越节前再一次用香膏抹主(有人怀疑一个乡下妇人,那来那么多的钱,买得起值三十两银子的真哪哒香膏?圣经没明说,她这钱那里来的。但是会不会就是她以前是个怎样的女人时所存下来的呢?)如果是她,她就前后两次抹主,第一次是为感恩为爱!第二次是为主安葬。
为甚么不可能是她呢?还是我们天然的观念要保护马利亚的清纯?诗说:“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他坐在至高之处,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她本来就是粪堆中的穷乏人(很可惜我们很多人没有看到,没有得着启示:我们也是粪堆中出来的人,愈知道自己出身低,愈认识恩典,自然就愈懂得主爱)。我们那坐在至高之处的 神都能自己谦卑观看她,我们却像西门一样,看不起她,觉得她不配,彷佛说马利亚就是路加七章的女人,有损我们自尊似的。我们若真在主的光中见过光,我们这个从粪堆里出来的人还配有自尊么?没有人知道我有多糟,连我自己都不敢信,连你骂我都不够深。我这样的人,主还施恩,还怜悯,我才知道甚么是恩典怜悯。主阿,求你让我也能像她般的多得恩免。
马:“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这里主说过两天是逾越节,;然后26:6-7节:“耶稣在长大痲疯的西门家里,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玊瓶极贵的香膏来”,所以马太福音说,这是在逾越节前两天。我们再看马:“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杀他”;14:3节:“耶稣在长大痲疯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所以,马太、马可,都记载浇头和为安葬是同一件事,路加没有记载为安葬这一次;现在看约翰12:1节:“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第二节前有一个未译的3767,是“于是”或“然后” (Therefore or Then) 的意思。我个人觉得,这个3767“于是”或“然后”代表第二节所说的,不是在第一节的逾越节前六天。第一节只不过是讲耶稣六天前就已经到了。
所有读经的人都知道,主耶稣最后一个礼拜,是在耶路撒冷,但祂没有住在耶路撒冷,每天晚上祂都出城,不是到,就是到橄榄山去,所以第二节,并不代表跟第一节是同一天,约翰福音并没有述说祂前六天到达后每天的情形;而且这一次的香膏浇主与路加七章不一样,这次是为主耶稣的安葬用的,这整个故事,有拿贵重的真哪哒香膏抹脚,但还有犹大觉得浪费或可惜的那个发表,(马太、马可没题犹大,却题门徒中有几个人,可见觉得浪费的不只是犹大一人)。然后主说:“由他罢!他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请问我们主耶稣需要安葬几次?从道理上,约翰福音这一次膏主就是马太、马可的同一次。
有人会问:膏头跟膏脚有甚么不一样呢?答:马太、马可都提到浇在耶稣头上与身上,但约翰福音不提浇头或身,只提抹脚。我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考:约翰福音主题是说到耶稣是 神,所以祂没有提谱系(马可也不提,因主题是奴仆),也不提祂断气(太、路、可均提祂断气)只说祂低下头。既然形容祂是 神,人怎能膏祂的头呢?祂又怎能断气呢?所以只能提抹耶稣的脚。这四本福音对同一件事情的叙述,常常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综合起来,你就容易看见全貌。
又有人问:主耶稣一共被膏过几次?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想你是问主几次被人所膏!马太三章,主耶稣受施洗约翰的浸起来, 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马太十七章登山变像,主耶稣被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这两次都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主耶稣被膏,在字面上这两处没有被膏,但按事实与灵意祂当然是被膏。圣灵像鸽子落在祂身上当然可说是受圣灵所膏。被光明的云彩遮盖;让人想起在旧约所罗门建殿竣工,祭司吹号、歌唱,用各种乐器扬声赞美耶和华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 神的殿。在新约有许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表示我们地上的生活有云彩般的见证,这难道不算被圣灵所膏么?
查编号圣经,我们可找到和合版将两个原文动词译为膏:一个是218,这字基本意思是“抹”RUB,用油或膏抹;抹大拉的马利亚带了香膏在主复活的清晨想去抹耶稣的身体,其它用处就是在我们所讨论的路加七章,约翰11:2,及12:3节马利亚用香膏抹主的脚,所以事实上这字不是膏,是抹。另一个字5548动词的确是膏ANOINT。基督是名词,意思是受膏者,编号5547。还有一个有关字5546是基督徒。5548就是基督这个字的动词,是膏。共出现五次,一次用在我们身上:“并且膏我们的就是 神”。另四次都用在主身上。路主引以赛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 神悦纳人的禧年”。所以有主的灵在身上,就是被膏。主耶稣在世的生活从出生(圣灵怀孕),成长(生长在耶和华面前如嫩芽;耶稣的智能和身量,并 神和人喜爱祂的心,都一同增长)到出来作工,祂一直都是被膏的。使徒行传两次说到主被膏:“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耶稣, 神所膏的圣仆,被全世界的人攻打(外邦和以色列民)。彼得对意大利营的百夫长哥尼流作见证说:“ 神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这都是你们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 神与他同在”。耶稣周流四方所做所行,因为有 神同在,祂是被圣灵和能力所膏的。:“论到子却说…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 神,就是你的 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 神是用喜乐油膏我们的主,所以我们的主不论在何景况都是喜乐的!祂也是一直活在恩膏的涂抹里。祂上十架前的两天,这一次被马利亚所膏,
是为祂安葬之日存留的。
被 神使用的人
读圣经你会发现,越被神使用的人,就越有 神在他们身上的工作,这工作不是他们“为 神作”了多少,而是他们“被 神作”了多少。我们都得承认,从 神来看,人里面没有好东西, 神不只不喜欢我们的恶,连我们的学问、天然的良善,在 神眼中,亦不过是污秽的衣服。
在旧约里约伯那么有学问,完全正直,敬畏 神,远离恶事的人,最后亦要承认他“无知的言语”,只不过使 神的旨意“暗昧不明”,他所说的是他不明白的(见;42:3)。 神在约伯身上作的,不是对付他的罪,乃是对付他的学问,他的己。 神作工到一个地步,约伯说:“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神也用四十年旷野的生活,来磨掉摩西从埃及(代表世界)得来的一切学问,与他个人的雄心壮志。大卫十七岁被膏, 神藉扫罗的手让他漂泊流离,历经困苦十四年后才能登基作王,这些都说明人的尽头才是 神的起头。人不破碎,很难成为 神手中合用的器皿。
在新约里有三人最被主用,他们分别是彼得、约翰与保罗,十二使徒里与主最亲的是彼得、雅各、约翰,登山变像主带着他们,客西马尼园亦是他们相随,其余使徒都无此殊荣与经历。这三人中,在开始就记载,雅各被希律王用刀杀了,所以他是继司提反后第二位殉道者,亦是使徒中第一位受害的,他没有留下甚么书信或信息给我们。
一个被主雕刻最多的彼得
彼得是一位被主雕刻最多的人,他先被主改名,从西门到彼得(见,后来却离开了主,主又到加利利海边去呼召他。他与兄弟安得烈及雅各,约翰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见。但后来他们再次离开了主,回去干老本行。主第三次到革尼撒勒湖边(即加利利海)去找他们时,他们正是劳苦终夜,一无所获之时(这岂非多少尝过主恩,又回到世界信徒的反照么?)主借了彼得的船来讲道,讲完后,还了他满满两船的鱼,甚至船要沉下去。他们是干本行,满有自信,却被木匠的儿子耶稣显出他们的愚拙,彼得被主自己光照了,他伏在主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见。这以后他成为最接近主的三位门徒之一。在蒙父 神启示主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后,主才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苦,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却从启示退回到用他天然的好意来阻止主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他没想到他的好心却成了撒但的发表,体贴人意就不是体贴 神意,他成了绊主脚的人(今天有多少信徒,真心学过这门功课呢?)主紧接着就对门徒们讲舍己,背十字架来跟随祂(见。
彼得在登山变像中又显出他天然的宗教观念,要为主、摩西、以利亚搭三座棚(“为主作”),却被光明云彩中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人何等容易在主以外加上其它属灵的人物做我们敬拜服事的对象!在客西马尼园该与主儆醒时,彼得、雅各、约翰都睡着了;接着彼得再一次用他的肉体,他拿出刀来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又给我们看到血气之勇不能成就 神的事工。主被捕,包括彼得等之门徒却都逃走了(见。
这还不彀,原想为大的彼得再次被主暴露,他在小使女和旁边站着的人面前,三次否认主,丢了大脸,主却用关爱的眼神去安慰他,他就出去痛哭,开始学更深破碎的功课了。马可记载主复活后,天使向三位妇女显现,告诉她们主已复活,要她们去告诉门徒“和彼得”
(见,然后主又在当日单独向彼得显现(见。当晚主向门徒吹气受圣灵时,彼得在座,八日后,主向多马与门徒显现时,他亦在其中。主复活后的前八日,彼得已三次见到复活的主,但彼得对自己的三次否认主,还不能原谅自己,他实在觉得自己不配,像他这种人那里还有脸再跟从主?最后还是决定回去打鱼算了!结果有六位与他同去(请注意,这里他没做头带这六人去,是六位自己跟了他去。见。你看到彼得对自己失望之深么?他三次否认主,复活主三次的显现还不能让他下沉的灵提起来,到此,彼得真是被主带到何等深的破碎里,他对自己真是失望到了极点。这一位灰心丧志者,终成了主能重用的奴仆,因为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主就第四次来呼召他,第四次在复活里向他显现。
在提比哩亚的海边,主再一次向七位门徒显现,但主要是对着彼得而来,要挽回他,主所要用的器皿就是向己死的人,主三次问他:“你爱我(首次加“比这些更深”)么?”他实在答不上来,只能勉强的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原文不是Agape ,是Phileo,对你有情)。弟兄姊妹们!但愿我们都看到,学到这功课,只有知道自己不配,有的只是羞耻,已经被带到死地过的人,主才能真心将羊和小羊托给他,并且知道他会忠心至死!你注意到从此以后,他虽然还有失败,还会装假,但你很难再找到他的骄傲,他被当众责备,却没有反驳生气,在他的书信里说:“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 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他自认浅薄,却推崇保罗,说:“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亲爱的弟兄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就自取沉沦”。主将自信的渔夫,想为大的门徒,作成“自卑”服在 神大能手下的人,他在 神前圣洁、敬虔、切切仰望 神的日子来到,难怪主能用他写彼得前后书信。
自居卑微、有血有泪的保罗
神当然更用保罗,这我们在前面已经交通了许多, 神将他从趾高气昂,骑在马上逼迫呼求主名的人,作到他自认为是明明列在末后的使徒;在圣徒中是最小的;是罪人中的罪魁,这是何等被 神破碎的经历!
他先到亚拉伯三年,检讨自己过去的一生,重读圣经,活在 神前蒙光照,这都是我们可能想象的。然后他回大数,默默无闻,空怀壮志,被主冷藏了约八年,前后十一年以后,才被毫无私心的劝慰之子巴拿巴寻见,被带到安提阿教会学习过教会生活,足足有一年之久。因着他的教导,安提阿的门徒就开始被称为基督徒了。基督徒亦是受膏者的意思,像主基督一样,由此可看出他当时教导人的内容,必是与约翰后来的教训:“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请注意恩膏5545,基督徒5546,基督5547,编号相连,根都是5548膏或用膏膏的意思),我个人也相信他这一年的教导,亦必与他后来写歌罗西书时相似:“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原文作话logos)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诫,心被恩感,歌颂 神,无论作甚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借着他感谢父 神”,17)。没有丰丰富富的主话在里面,怎么可能更深的认清恩膏的涂抹而不逾规呢?
保罗在安提阿不只是服事殿:与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见,他更与几位弟兄服事主。他深知服事殿与服事主之区别,后来路加也一定与他交通过主在路的话。原来耕地、放羊以后,还要束上带子伺候主吃喝,并且要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原文作所欠的)”。他有如此生命的体会,难怪后来他与巴拿巴被圣灵差遣出来,开始他的传道生涯达二十二年,直到他殉道。
保罗后面的二十二年饱经忧患:“他们是基督的仆人么(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虽然他启示甚高,但 神“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彀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甚么时候软弱,甚么时候就刚强了”。他学会了软弱的能力,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他白白传福音给人,却“自居卑微”(见,想想看,弟兄姊妹!那么忠心劳苦的事奉,竭尽所有的奉献,他这人完全安息在主所安排的困境之中,有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还有假弟兄的危险,再加上监狱的捆锁,他天天接受主的剥削,“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真是何等的榜样! 神怎能不重用这有血有泪,甘心的奴仆,让他的脚踪走遍当时的天下,让他留下新约中的十三卷书给我们呢?
这年长的写信给蒙拣选的主母
使徒约翰当然是新约中最被主用的奴仆之一。当彼得问主说:“主阿!这人将来如何?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罢!”十二使徒人中, 神果然让他等得最久,活得最长。 神用他写了最后一本福音书,写了最后的书信,又用他总结了新约与全本圣经。启示录不仅承接,并开启了但以理书,更论到当时教会的光景,预言教会未来,及教会最终的归宿:作基督的新妇。也指示了后来必成的事,说到 神从创立世界以前整个心意如何达成,以及这心意藉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的终极彰显。先前提过,圣灵是何等的导演,光用启示录中的“看哪!”,就让人看到这结尾是何等雷霆万钧,给人又是何等的警戒。 神怎么会用一个加利利的渔夫,而没用保罗来完成这最后的书卷呢?我们来看看 神如何改变他,在他身上作工到何等的地步!
先来看看雅各、约翰的父母,他们都是西庇太的儿子。西庇太的意思是:耶和华赐给。 神实在是赐给了他两个蒙大恩的儿子。他们的家境可能不错,父亲该是个大渔户,有渔船,有许多雇工(见。和大祭司也认识(见,在耶路撒冷也可能有家(见。他们的母亲撒罗米,希伯来文撒冷,是平安的意思。她是主耶稣母亲马利亚的姊妹(见,不仅她两个儿子跟从主,她也常伴马利亚,在追随主的妇女们中,是一员主将。主被钉十字架时,她亦陪马利亚在十架下(见。像所有爱孩子的母亲,她也关心孩子的前途,但她所关心的,不是世上的,乃是主里的。她被儿子们说动到耶稣面前(她是主的姨妈)去请求主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所以就亲属关系而言,雅各、约翰与耶稣还是表兄弟,正如马可又是巴拿巴的表弟。
像彼得一样,约翰蒙召也不只一次。他和安得烈原是施洗约翰的门徒,是第一个离开他们老师跟随主的。主问他们“要甚么?”他们说:“拉比,在那里住?”“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那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两个与主同住过的人,亦如彼得离开主多次。马太四章主去找着彼得和安得烈,又向前找到雅各、约翰,他们正在船上补网(见。路加五章主再次找彼得和安得烈,后来为彼得打鱼,彼得的渔网险些破裂时,就是雅各、约翰的船来帮忙,他们也一同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
马太、马可在记载十二门徒的名字时,都说雅各、约翰是西庇太的儿子。马太介绍头一个叫西门,又叫彼得,还有他的兄弟安得烈后,就介绍他们两人。马可则在提彼得后,就说他们两位,介绍完他们,才又说有安得烈、腓力等人。马可还为他们加上一句话:“又给这两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半尼其是加勒底文,意思是骚动、暴动、毁灭之子,所以有雷子之意!主耶稣亲自给他们如此起名,可见其性格之暴躁,脾气之猛烈。而且他们心胸狭窄,气量不大,他们见人奉主名赶鬼,却没有与他们一同跟从主,就要禁止他们(见,那一次主打发使者到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祂预备,那里的人不接待祂,因祂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阿,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作的么?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原文作灵)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原文作魂),是要救人的性命(原文此处无“性命”这字)”。由此可见他们真是名符其实的“雷子”。
他们不只性情暴躁,而且野心极大。马太是说他们母亲去向耶稣要求两个儿子坐一左一右。马可就没那么客气,直率的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甚么,愿你给我们作”。这是要一张主签了名的空头支票,数目写多少,他们自己填。“耶稣说:要我给你们甚么?”。主是不开空头支票的,主跟着就回答他们的要求说:“你们不知所求的是甚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么?我所受的浸,你们能受么?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其它的门徒听见,就恼怒雅各、约翰。主耶稣就叫齐他们来,一同上课,“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另外十个门徒都知道他们的野心(而且还走后门找亲属关系呢!)主却循循善诱。这应该是特别针对他们两人的一大功课。
主对人实在有忍耐,这么粗鲁的人祂亲自带着周游四方传道。不像保罗开始不久,马可有一点软弱,第二次要出门就不愿带马可,并因此与巴拿巴分手。主带着他们到该撒利亚,上变化山,再向耶路撒冷行去,最后晚餐时,他还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靠着祂的胸膛(见。后来他大胆的站在十字架下,没有像彼得否认主,也不像其它门徒四散,是否他仗着认识大祭司?(见当然更是主的怜悯。
这使徒中唯一站在十字架底下的门徒,后来从圣经里再也看不见他的粗暴。到他晚年写约翰福音时,他甚至不提他的名字,只说:“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是甚么改变了他呢?我们来略略的探讨一下。
“有一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
。“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约13:
25)。当约翰八十多岁,写约翰福音的时候,他还清楚记得约五十年前的光景。他称呼自己“是耶稣所爱的门徒”,可见在跟随主前后的三年半里,他的改变都是因着主对他的爱。有甚么比爱更能溶化我们?主对他实在有知遇之恩。那么粗暴的雷子,主带着他像亲密的同工,他做错事,也没有严严的责备。有的却是更深的信托。在十字架底下,主居然将母亲马利亚信托给雷子约翰。“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在四福音里,按原文耶稣从来没有用母亲这字来称呼马利亚,每次直接的称呼,都是用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他到自己家里去了”。约翰福音二章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信了祂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原文作信)他们。如今却将母亲信托给约翰。这真是更进一步的成全约翰。
约翰在自己家中学习服事年长的马利亚如母亲。马利亚对他也必定有极大的帮助。雷子的性格、脾气得以因主爱及马利亚的影响而改变,从此以后他没有再去争为大。在耶路撒冷的教会里,他虽为柱石,却居雅各(主肉身弟弟)、彼得之下,行:“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高声说”是彼得领头。作见证带领三千人得救的是彼得(见。在美门口遇见生来是瘸腿的,说话的还是彼得(见。到行又是彼得被圣灵充满,有五千人听道。一直到行传十五章保罗第三次上耶路撒冷,是彼得说完话后,雅各再说。雷子没有再发声音,只是帮助彼得。保罗殉道,耶路撒冷城陷落(纪元70年)之前,他早已到了亚细亚一带教会中服事主,尤其在以弗所。他被流放到拔摩海岛,其实就离以弗所不远,在以弗所的外海。
我们来看他写的二书。“作长老的写信给蒙拣选的太太(小字作教会,其实原文不是教会1577,是2959,下面再讨论),和他的儿女,就是我诚心所爱的。不但我爱,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爱的”。“作长老的写信给亲爱的该犹,就是我诚心所爱的。亲爱的兄弟阿!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有弟兄来证明你心里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乐”。如果你去体会这两封信的味道,去摸老约翰的灵,你就会知道他不是以长老的身份或资格来写这两封短信。你如果体会过保罗在的话,保罗原可以放胆吩咐腓利门有关阿尼西母的话,但保罗不用他的权柄。他说:“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爱心求你”,这是基督生命成熟的流露。老约翰在二书、三书亦是如此。
“作长老的”原文就是“这年长的”一点没有资格、派头地位的味道,完全是成熟生命里爱的流露和关怀。“太太”这字在此翻译得太现代化,与和合版一贯的体裁、味道,给人以非常不一致不协调的感觉。和合版的小字,通常都按原文另译,但这里的小字说:“太太或作教会下同”与原文2959编号无字面关系,教会原文是1577编号。2959编号新约共两次的出现均在约翰贰书一,就是在第一节和第五节。2959编号这字,就是被用过717次的主耶稣的“主”字的阴性字。字义如“主”2962,是“最高权威”的意思。其实和合版对此字自己已有一个最好的翻译,就是在:“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 神,直到他怜悯我们”。这是何等美好亲切的翻译。主人是阳性,主母是阴性,对仆人、使女而言,都是“最高权威”。可惜译经的前辈们,译到二书时,忘了诗那个“主人”与“主母”那么好的对比,更缺少教会对传道人而言是“主母”的观念(就是接近一百年后的今天,有多少传道人对教会有“主母”的观念呢?)多少人体会保罗在:“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他是我们的母”的话呢?除史百克 (T. AUSTIN SPARKS) 等少数看到教会属天性质的弟兄外,有多少人进到老约翰的感觉里去,看教会和她的儿女像对主母似的呢?约翰越老越属灵,他越觉得对主他是奴仆,对教会(这阴性字的最高权威)和她的儿女,他只不过是使女、婢女。
老约翰实在是爱主的教会和她的儿女,他与保罗在:“我本来(原文无本来,是现在式)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有同样的感觉。和合版加上了“本来”,好像是指过去他逼迫呼求主名的人之时,保罗没有这个意思,他没有用“本来”这字,他用的是现在式,保罗以最高的启示写以弗所书的当时,就觉得他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这是何等的生命,在保罗又说:“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和合版在将“比自己强”这字译为“在上”。将这翻译用在腓立比书就成了“各人看别人在自己上面”。这不仅是保罗的感觉,这亦是“上了年纪的”约翰(这年老的)里面的感觉。
老约翰在年老写完了约翰福音二十章后,他原可以结束了,但圣灵感动他想起了提比哩亚海边的那一幕,他就写了约翰福音的“后记”,就是约翰二十一章。他在约五十年后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的点滴,他记得主与彼得的对话,虽然当时不是针对他而言,但那刻骨铭心的话言犹在耳。如今彼得已经到主那里去约二十年了,其它的使徒也都一一离去。约翰是那一幕最后的见证人。他怎能不像主托彼得似的挑起担子照顾小羊呢?所以对教会这最高权威,对主母的儿女,他永远以使女婢女自居。教会里面当然有权柄,但那只是对败坏教会之人用的,而不是对主母的儿女,王子王女用的。主母永远是他最高的权柄,正如主自己一般。他对教会在主心目中的地位之体会,岂非与扫罗在大马色路上主对他的答话:“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相彷佛么?
老约翰虽然老了,但在灵里他一点也不含糊。在二书、三书一开始,他就提到“诚心所爱的”(原文是在真理里所爱的);“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爱的”,“爱你们是为真理的缘故,这真理存在我们里面,也必永远与我们同在”,及“有弟兄来证明你心里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乐。我听见我的儿女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是爱的使徒,但他的爱离不开“真理”,因为世上有许多迷惑人的出来了,这都是敌基督的,所以不可以越过基督的教训。他也愿意亲爱的该犹,凡事兴盛,身体健壮。老人家深深知道身体健康与魂(原文三书2节非灵魂,乃魂)兴盛是同样的重要,他对年轻人的关爱如自己的儿女,完全是生命的关系,而非地位的关系。所以二书三书的第一节译成“这年长的写信给蒙拣选的主母”;“这年长的写信给亲爱的该犹”会更有味道。──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新约有很特别的起头。马没有动词,只有八个名词。八个字中,儿子这字出现两次,是新约圣经第一个被重复应用之字,可见圣灵对“儿子”的重视。和合版将它译为后裔与子孙,没有体会到圣灵的深意,并且将中国人子孙的观念带进来,模糊了圣灵原始的心意。
2. 马英译“The book ofthe generation”,中译“家谱”,与原文“世代的书”相比较。英译与原文相近,含意较广,中译“家谱”含意则较狭窄。
3. 比较马五个不同的看法。
4. 新约第一个动词是“生”,连用42次。马太一章重点就是从耶稣生,从耶稣变化并产生出祂的世代。
查 经 方 法
1. 查976“谱”字汇编十次的用法,原文是Bib'los。
2. 查1078家或世代BECOMing,注意1074到1085,除1082以外,对等字都是与BECOME有关。再注意字根1096 to cause to be“使成为”这字,用过669次。
3. 比较1080的“生”与5088的“生”。
是儿子不是孙子
我们不是父 神的孙子,我们是父 神的儿子,主耶稣是祂的独生子,我们不是主耶稣的儿子,我们是天父的儿子。在中文圣经里面,你看到这个“孙”字,诸如犹大书一说到“亚当的七世孙”,原文不是第七世的孙子,原文是“亚当的第七代”,但是因为译者把中国人的观念译进去了,所以这第七代就变成了七世孙,但是圣经里面都是第几代、第几代,从来不用“孙”字,为甚么不用这个“孙”字?多思想一下,也许能明白。 神不愿意在人跟 神中间,还有一个中间的人;如果我们是“孙”,中间还透过个爸爸来认识祂,祂都不喜欢。祂有一个儿子,祂现在有好多个儿子,祂若把我们放在主耶稣的底下,我们是孙子,我们也不会抱怨;但是我们的 神,就是要我们作祂的儿子,像祂独生子耶稣一样。
所以在罗马书第八章那里有“儿子的名分”;你刚刚得救,你是 神的儿女,但是你有没有长大成人,成为祂的儿子?这是很重要的。最终主耶稣要领着众子,到荣耀里面去。罗马书八章说,我们要被模成祂儿子的模样,每个人都要像祂。如果你看我那本书“这么大的救恩”前面的图,最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是金色的;没有得救之前,我们是黑色的,得救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里面开始有一点点金;金是代表 神的性情, 神把祂自己的性情放在我们里面,但是我们里面黑的还不少。从我们得救,一直到我们被主接去这期间,二十岁得救,一百岁被主接去了,有八十年时间;这八十年里,那个金的部份要扩大,要从里面活出,要把那黑色的部份变化更新,黑的部份要被金的部份渗透;就像那白开水,你把茶袋放进去,白开水就变成茶了,现在水里有茶的成份,就不叫水,而叫茶了。所以今天, 神把祂的生命放在我们里面,就是这么简单,盼望祂生命的运行,得以进到我们旧人的其它部份,以致改变我们的生活行动,最后,我们就像祂。这是祂的目的,这就是儿子的意思;儿子名分,就是你要长大真像儿子,要不然你就没法承受产业。
马就说出 神期盼得着亚伯拉罕的儿子、大卫的儿子(原文非后裔或子孙,都是儿子,这第一节就两次用这字)。亚伯拉罕的儿子是谁?以撒;大卫的儿子是所罗门。以撒是承受基业的,以撒好像没做过甚么事,一生挖了四口井,那四口井都是他父亲以前挖的,后来非利士人把井填了,他就把它重新挖出来,他一直都是承受,父亲有多少,他就有多少。以实玛利被赶出去了;以实玛利也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但那不是凭应许生的。以实玛利被赶出去后,也成为大国,他有几个儿子?十二个儿子;以撒有几个儿子?只有两个。 神也赐福以实玛利,但是你要以实玛利那个祝福呢?还是要以撒那个祝福?以撒生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还打架,好像不那么高明;但是 神就是要用这一族,没有用以实玛利。根据犹太人遗传,以实玛利长得像亚伯拉罕,跟他父亲完全一样。亚伯拉罕很疼他,老年得子,怎么可能不疼?但是因为 神的话, 神说:那是你自己凭肉体生的,我要的是凭信生的。所以你就看到,从应许生的才算数。不是这两个孩子好坏的问题,也不是有没有生十二个的问题,以实玛利就有十二个支派,以撒只有两个,这两个还打架呢!在肚子里面就相争了,但是 神所要的是凭信而得的。
耶稣基督的世代(一)
大卫的儿子,就是所罗门,是智慧之君,是坐在宝座上的; 神的国权是永永远远的。所以从马你看到,亚伯拉罕是一条生命的线,大卫是一条君王的线,马太一章第一个十四代是条生命的线,在列祖时代;第二个十四代是君王的线;第三个十四代就是百姓的线。这三个十四代,第一个预表父,第二个预表子,第三个预表圣灵。所以从第一节里,你可以发现它带进很多很多东西。现在我不是来讲整个家谱,只是稍微给大家提一下马太第一章。请问耶稣基督的家谱,包括那些经节?就在马太一章,一到十六节,或者最多也不过到十七节。我们一般的观念,耶稣基督的家谱,就是这前面十七节;第十七节是总结。
我们来查976谱,字典告诉我们,这个字出现过10次翻成“谱”只有一次,其它翻成书(4次),册(3次),篇(2次)。就如以赛亚书,生命册,先知书,诗等。对等字是SCROLL,就是卷起来的书卷,你看到与这字有关的,974是“小书卷”,用过3次。975用得最多,34次里和合版有六个不同的译法:书、书卷、册、案卷、经、卷,这些字的字根就是976,字义就是用植物纸草或皮卷做出来写满字的书卷。请问,我们观念里的书卷是怎么样的?是只一页么?你想生命册是一页的吗?现在我们把它翻成家谱,所以我们的观念就只有十七节,一页都不到,对不对?
1078是家,你看十八节的1078,和合版译为“降生的事”。马开始是The book of the generation of JesusChrist,就是“耶稣基督降生的书”。主耶稣甚么时候被称为耶稣?马太福音第一章,马利亚从圣灵怀孕,耶稣还没有生下来,天使已经告诉约瑟要给祂起名叫耶稣。路,是按祂地上的日子:“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英文翻译比较正确,按英文来翻译马就是“耶稣基督世代的书,亚伯拉罕的儿子,大卫的儿子”,这是第一节另外一个翻译。所以马可以译为:“耶稣基督的世代,记在下面。”翻成“家谱”,我们的观念就被限制在前面的十七节。
个不同的看法
我们这本编号圣经的编者之一马健源弟兄,特别去查考这几百年来,特别是马丁路得以后,会读经的人,对新约的第一节有甚么看法?最后他发现,读经的人对第一节最少有五个不同的看法:
“家谱”是其中一个看法。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都认为“耶稣基督的家谱”是第一章前面十七节的题目。
但是西方学者,很多都认为这“耶稣基督世代的书”,是说耶稣降生的事情。像钦定版等。有些人认为第一节是马太福音第一、二章的题目,因为1078这个“家”或“世代”这字,十八节就译为“降生的事”。这“耶稣基督降生的事”,一直讲到第二章,包括博士来看祂,后来祂又逃往埃及,伯利恒城及其四境两岁以里的男孩被杀,希律死后,约瑟一家回来定居拿撒勒,所以有人认为马是第一、二章的总结。
有位很会读圣经、写圣经辞典的W.E. Vine,也是我们这本编号圣经的参考书之一;他认为这第一节,就是整个马太福音的总结。因为1078“家”或“世代”这字,原文是GENESIS,英文的创世记就是用这个字。旧约如何是旧约第一本书的主题,马就如何是马太福音的主题。这是第三个看法。所以你要懂得马太福音,你如果这一节不懂,你大概还没有真懂。
第四个看法,有人认为,这一节,就是整个新约的主题。这是由第三个看法引出来的:创世记如何有全本圣经主要真理的种子,是全本旧约,甚至连新约在内的总题,马太福音也能找到整个新约的种子,所以马是整本新约的主题。
第五个看法是:马不只是新约的主题,更是全本圣经的主题。因为这一节介绍了耶稣基督,祂是连系新旧约的那一位,又是全本圣经的中心。你看马弟兄在本书开始的那一篇“这本记载产生并成为耶稣基督的书”,他重点的提到 神的名字是耶和华,是 "The Being One",是“成为的那一位”。刚才我们讨论1078家谱的“家”字,原文对等字正好是BECOMing“一直不断的成为”,这与"The BeingOne" 完全吻合,全本圣经的中心与主题岂非要我们借着耶稣基督产生并成为祂的一部份么?再者,刚才查过976“谱”字,英文译为BOOK,和合版在十次出现里,也四次译为“书”,但希腊原文本身是Bib'los,英文BIBLE圣经这字就是由此字演绎而来,所以更说明这第五个看法的正确性。
所以你看,我们要持敞开的心与态度,不能只持守一个观念或看法,家谱的看法不能说是错,它没错,但是不是比较狭窄呢?我们需不需要被主扩大呢?
耶稣基督的世代(二)
我们再来查一下1078BECOMing,是一直不断的成为或变成。成为或变成甚么?是成为或变成“所是者”(The Being One)。这就成了祂的世代(GENERATION)。这个字用过五次,和合版有五个不同的翻译,字义是“起源、出生、开始”;字根是1096,它的字义是“成为、变成、产生、存在”,英文是to cause to be,to be就是耶和华的名字I AM的那个“我是”,cause就是“成为”,所以to cause to be就是“让他是”或“让他成为”,这就是“成为、变成、产生、存在”。这样你就看到新约是甚么!一章一节像和合版翻成“家谱”,就是四十二代;如果翻成“耶稣基督世代的书”,请问耶稣基督这世代,到甚么时候结束?今天,耶稣基督的世代停了没有?没有!因为祂的世代直到永永远远。你在不在这个世代?你我都不在耶稣基督的家谱里。但是我们是不是正在被祂变成、产生,以致成为祂的彰显之过程中呢?我们在不在祂的世代里呢?
你看这不同的翻译所带来观念的差异有多大?所以,对有品味者而言,翻译绝不是差不多就可以了。像这一节的翻译,懂得英文的人很多,只要一看英文就知道,中英译文太不一样了。今天许多翻译新中文译本的专家学者,有那一个新译本给我们带来比和合版更深更广的启示与亮光呢?你去看那些新译版的序言或前文,全是一批知名之士,他们经过研考、祷告,最终他们的译作还是没有跳出和合版的框框,他们应该知道(因为他们号称他们中间有希腊文专家)这个“谱”字是Bib'los。如果他们像马弟兄一样,去查一查这几百年来会读经者的看法,他们应该会有改进的!
“家谱” 与“世代的书” 的比较
在新约原文里,有一个字的的确确是“家谱”这字,和合版用过两次,也都译成“家谱”,非常正确。但圣灵默示写马太一章一节时,却舍弃“家谱”这字不用,而用“世代的书”两个字,难道圣灵舍近求远,不知道祂在做甚么?
出现过两次的“家谱”这字,编号是1076与译成“谱”的1078很有关系,是同一字根。原文genea-logia,英文的genealogy就是从此字而出。但细读这两次的用法,你就知道圣灵不喜欢圣徒听或谈论旧约的传说故事和家谱。第一次是保罗告诉提摩太去吩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也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这等事只生辩论,并不发明 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第二次是保罗告诉提多:“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圣灵两次藉保罗用“家谱”这字,都用在消极之处,却不将这字“家谱”用在马太第一章耶稣的谱系上,译者们若能体会到圣灵的深意,就不会妄自的用1076的“家谱”这字来代替原文1078 976 “世代的书”了。当日犹太人喜欢听许多旧约的传说故事,和“家谱”混为一谈。主让保罗劝诫他们,所以更不能在马用这字,可见圣灵的启示是前后一致的。
路加福音三章有一个长达十六节耶稣的谱系,从约瑟一直上溯到亚当。圣灵非常仔细,就没有用1076家谱这字。:“独有麦基洗德,不与他们同谱…”同谱原文编号是1075,是动词,特别说明那预表耶稣的麦基洗德,与从亚伯拉罕而出的利未是不“同谱”的。钦定版译为Descent,意思是后代或后裔,也没有用1076家谱这字。
和合版马的“谱”字用过10次,只有这一处译成“谱”,为甚么此处不学其它九处译成书,像先知书,以赛亚书…呢?中国人也是注重家谱的,人不容易跳出天然的观念与思想,就很难有体会,得以进到圣经的灵里。所以我们就看到翻译是不容易的事。你能说他们错了吗?“家谱”也涵盖了十七节圣经哪!但是就这样,它限制了读者。那么多翻译圣经的专家学者,几乎没有人特别的指出十八节的“降生的事”就是第一节的“家”。和合版基本上是参照英文钦定版的,英文的Birth就是“降生的事”。耶稣的Birth就是圣灵在马利亚腹中成为、变成、产生的结果。当初英文翻译这字,也不容易,但再译成中文,就更难与第一节的“家”字符串连了。编号圣经将他们串了起来,这就是它的好处,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它。
注意字根和它的字系
刚才我们查1078“家”或“世代”Generation这字时,提到它的字根是1096,这字是BECOME(成为,变成,使之产生,存在),是动词,这是非常重要的字,因为它用过669次,加上它这一字系有33到39个成员 (MEMBER)或家族,总共加起来,新约1096,这一系的字出现超过850次,字典后面有一字系表,可找到它的成员,字典部份,你只要注意对等字BECOME,凡有BECOME的,都是他的成员。
我稍稍的点一下,也算对字系有一个交代:你看看这个BECOME,前前后后,最少从1074,一直到1085,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1074 BECOME译成“世代”或“代”,马共有三个十四代的“代”,这字英文有37次,译成Generation,是名词。刚才我们查的1078 BECOMing亦是名词,但字尾有ing,所以我们知道这字是由动词变为名词的动名词。
1081,是BECOME effect,译成“种类、种”。施洗约翰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逃避将来的忿怒呢?请问,我们蒙恩的人是毒蛇的种类?还是耶稣基督的种类? 神看世上只有两种人,你不是毒蛇的种类,你就是耶稣基督的族类。
马太一章的重点
我们看到1080,就是“生”,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的生。1080在马太福音第一章用过40次,然后马,4节各用过1次加起来,马:4节共享过42次,妙不妙?有42代,就有42个“生”;而且你要注意,新约圣经第一个动词就是“生”,并且连用42次,我们也知道每一句话都有动词,没有动词,不成为一句话。但是却只有八个名词,没有动词:耶稣、基督、世代、书、亚伯拉罕,儿子、大卫,儿子。一共八个字,没有动词,一开始就是八个名词。儿子这字重复了两次,有没有注意到?这也是新约起头给我们的重点。然后从第二节开始,才是第一句话,才有第一个动词“生”,生生生生,一直生,要生到第2:4节,42次之多。
还要请注意:“他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这个“生”,还不是我们现在所说1080的“生”,是另外一个“生”5088 BRING FORTH,有“带出来”或“生出”的意思。“必有童女,怀孕生(5088)子”。“只是没有和他同房,等他生(5088)了儿子”。“那生(5088)下来作犹太人的王在那里”。所以你看:1080那个“生”,用了42次,正好跟42代相对;另外又用了四次5088的生,总共46次生。你想圣灵有没有给我们这些“耶稣基督的世代”带进来甚么信息?这信息就是“生”。要从BECOME变化的生,“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 经过九个月变化的过程,就“生出”BRINGFORTH (5088) 了一个儿子。是圣灵一直在人里面变化,其结果就生出儿子 (5207)。这是第三次用“儿子”这字,这“儿子”就是耶稣。
请问这启示我们甚么?我们一点点的体会是,原来新约圣经开宗明义就点出:
1.耶稣基督是新约的开始,又是承接旧约的那一位,祂是整本新旧约圣经的中心。
2.祂要带进一个新的世代,就是“耶稣基督的世代”,这一个世代从亚伯拉罕就开始,是一条以信为本,因信称义,由信得生的世代。这世代一直延续不断的生生不息,包括你我都在这“耶稣基督的世代里”,最终都要成为“儿子”(长大成人,有儿子名分),成为耶稣基督的“族类”。
3.经过了三个十四代才带进耶稣,圣经里十四是代表受苦或死(大卫逃亡十四年才登基,主耶稣是正月十四作逾越的羔羊),所以耶稣的诞生,就已经包含死而复活的元素在内。三个十四代又代表生命、王权、恢复;列祖、君主、百姓;父、子、灵。四十二代表试炼(40)之后的安息,以色列人经42站才进迦南。千年国前有42个月大灾难。
4.耶稣是圣灵在马利亚腹中怀孕,经过九个月的运行(变化、产生),才生(带出)出来的。这彷佛看见,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经过一段运行的过程(我们不知道多久),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因这孩子的出世,让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大光。整个开始(输入INPUT),运行(过程PROCESS),到出生(输出OUTPUT)都是圣灵的工作,其结果就是基督与基督的扩大。── 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读经不是去找合我们心意观念的话,而是放下我们所有的,进到 神自己的心意观念里。读经也不是为讲道,而是去体味 神,进到祂的思想观念里,才能体会出祂的心意,体会出圣灵对字的用法。
2. 灵的特点是吹,话的特点是涌。 神的话是灵,亦是生命。
3. 按原文,主在十字架上既非死,亦非断气,祂是 神, 神不会死,亦不断气。祂乃是灵出去了,正应了传道书灵归赐灵的 神的话。好牧人为羊舍命(原文是舍魂)不是到十字架上才舍。是道成肉身以后就一直的舍!
4. 认识“儿子的名分”与生命成长有关,生命的成长,又与仆人的按时分粮有关。
查 经 方 法
1. 注意圣灵这词的用法有K出于或从,有I在…里面,有UNDER在底下或受。查汇编4151灵字,更可找到E在上面,:进入,1223借着等用法。
2. 看汇编新约有灵,圣灵,神的灵,那灵,耶稣的灵,耶稣基督之灵,还有叫人活的灵,智慧和启示的灵,永远的灵,神的七灵等等。
3. 注意灵的动词及话RHEMA两个不同的动词。
4. 5206儿子的名分SON-PLACing是动名词,表示一直在成长,直等到模成神儿子的模样。
进入圣经的观念,体会圣灵的用法
读圣经不是去找出圣经里与我们心意观念相合的人、事、物,读圣经是愿意放弃、舍去我们的想法看法,而进到 神与基督的心意观念里去,将我们原有的心意和观念更换一新。心思上不愿意舍己的,不可能从读经中得着启示与亮光,因为他里面的灵不贫穷,看不见天国里的事。查编号圣经字典最能帮助我们进入原文字圣经的观念,查汇编最能帮助我们体会圣灵对原文字的用法。我们简略的举例说明。
5088这个动词,用过18次,它的字义是“生产、分娩”,分娩就是把孩子生下来的意思。英文字义说是从种籽生出来,就如从母亲,从植物,从地里生出来;对等字是BRING FORTH,带出来。比较一下5088与5043。BRING带出来是现在式,5043对等字BROUGHT,BROUGHT是过去式,BROUGHTFORTH,也是带出来。所以你看,在希腊原文,“儿女”这个字是甚么意思?就像我们中文“好”字,是那几个字合起来的?是“女”跟“子”。在希腊文里面,“儿女”的原意就是“带出来”。所以5043这98次里,59次翻成“儿女”,12次翻成“儿子”,9次翻成“孩子”,还有小子、子孙、子、子民、种类。5088是妇人生产的时候那个生产。回到马:他将要“生出来”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在十七节以前,一直用到1080 BECOME这个“生”,马却用5088。你注意到1:20说:“因他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这个“怀”字就是1080的“生”;前面都是翻成“生”,这里有个T字:因为“这”在他里面所要生出的,是从圣灵来的。你也注意到马的一句话:“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怀”就是有;“孕”1064是肚腹的意思。所以马原文是:马利亚就从圣灵里在肚腹中,有了。我们说:啊!这个姊妹,有了!甚么意思?怀孕了!是怎么有的?是出于(K) 圣灵有的。
所以你以后读主的话,这也是一个方法;先把每一个字的原文意思找出来,我就是这样读。你要试着用正确的翻译读出来,然后去比较和合版的翻译,你会觉得和合版翻得不错,或者你也会觉得:如果这样子翻的话,是不是会更好?这是我们的体会。
我们来注意“圣灵”在圣经里的用法,“圣灵”这词第一次用在马,和合版是说:马利亚从圣灵怀了孕。原文K是“出于”,马利亚怀孕是出于圣灵。然后你看1:20末了:因他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这与第一次用法一样,都是用K,是从圣灵出来。
你继续看马末: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施浸。这里原文用“在里面”(IN),不是用K:在圣灵与火里给你施浸。
马说:主耶稣来到约但河见约翰,要受约翰的浸,约翰要拦他,说:我当受你的浸;我应当在你的浸下面。那个“受”是“底下”或“下”的意思。注意3:16原文:“耶稣受了浸,随即从水里上来。并且,看哪!天开了,并且看见 神的灵…”。这是新约第一次用“ 神的灵”,而没有用“圣灵”。3:17节原文是:“看哪!(和合版没译)从天上有声音出来 (K) 说…”。
然后马原文:“耶稣在灵的底下,被引进到旷野…”。马原文:“灵里贫穷的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你如果仔细地去注意,“灵”或“圣灵”或“ 神的灵”。我们刚才读的,是“灵”字,最开始出现的六次,是怎么样出现的?你得去注意,是“出于圣灵”、“在圣灵里面”,还是“在圣灵底下”等等,都要去体会,这些字太重要。
还有一个字,非常重要,马:这一切的事成就;这个1096,就是“生、世代”这些字的字根,这是新约圣经第一次用;“成就”的意思,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注意这个“说”字,4483用过25次,和合版译成“说,话,说话,吩咐的话、吩咐说”,字根与3056完全一样,就是3004,LAYFORTH,摆出来;这个字根亦可以是4482,流出来,就是RHEMA雷玛的动词。4487是RHEMA,就是 神应时的话,4482,就用在约翰7:38节主耶稣说: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所以信祂的人,腹中流出的活水就是 神的雷玛。
一位全时间的同工有一天,读到约翰7:38节,他发现了这个“流”字,就是话的动词,4482只用过一次,就用在这里。他觉得:哇!我简直发现了新大陆。原来活水的江河与话语有关。所流出来的,就是 神的活话:雷玛。你越相信祂,越有活水的江河,让你觉得滋润!今天我们信祂的人都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4483这字,也是“话”字的动词,那位牧师弟兄发现4482话的动词只用一次。现在我们发现,不只是一次,还有4483的25次;这值不值得注意呢?我们看看这25次在那里:“这一切事的成就,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这个“说”就是“话”的动词,旧约先知的话,现在动起来了、活过来了,现在应验了;甚么叫作应验?应验就是充满。如果主耶稣没有降生,“必有童女怀孕生子”这句话,有没有流出来?
“应验”那个字4137主要的意思是“满”,对等字FILL,就是“充满”。“这一切事的成就”是指甚么?指要生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耶稣,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面救出来;这一切事的成就是要“满足了、充满了、完成了”主借着先知所流出来的话!
我们再继续看4483的汇编:“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这里的“话”还有个T,就是指耶利米“所说”的。“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这个“说”字,也是这个“话”的动词。“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这里“话”是动词,应译成“这是藉先知以赛亚说的”。你如果去查4487的话,你就看到一列系的对等字,都有GUSH,是涌出的意思。4487 RHEMA这字就是GUSH effect“涌出的效果”。你们看,因着主耶稣的降生,许多旧约先知的话都涌出来了,都活了。所以RHEMA 就是 神的活话,应时的话。
灵吹话涌都是生命
先前我们谈到进入圣经的观念,体会圣灵的用法,举了一些例子。我们发现RHEMA这字不只是有一个动词,4482“流出”,出现过一次,他还有另一个动词4483“说”用过25次。当你查汇编一次次的读下来的时候,可能有所摸着,也可能摸不着头脑,觉得没甚么不一样,怎么会像那位同工,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呢?其实在经历上这不奇怪,这就是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当你花了许多时间进入,又似乎得不着甚么的时候,你要学习把你的感觉告诉主。告诉祂:主啊!我爱你,我也爱慕你的话,求你开启我的悟性,更新我的思想,我愿意进到你话的深处,求你用灵引导,也赐我耐心向你的话学习。我个人过去十五年查编号圣经的经历,就是我知道这个器皿有限得很,也不盼望有太多的大启示大亮光,但是我持之以恒,到了时候,主反而常让我看到一些我以前没看到的,尤其是有时因为看到相反或对比的例子,就开启了我,以前认为很平常的字或话,那时候,你才开始有一点豁然贯通的感觉。
我们简单的再来看一下“灵”这个字,以灵字与话RHEMA作一个对比,看看我们大家能不能摸着或尝到一点味道。请看字典部份4151,灵的对等字是BLOW effect“吹的效果”。这字当然是名词。这字的形容词BLOWic用过26次,多数译成“属灵的”,还有一个副词,用过两次,亦译为“属灵的”。灵的动词4154就是字根BLOW吹,用过七次。请再注意还有一个字4157,只用过两次,亦是名词,和合版译成风或气息。就这样我们已经把灵这字从表面看(以对等字来看)看得差不多了,你应该已经发现了灵字的特点就是BLOW吹!主对尼哥底母说:“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凡从灵生的,也是如此”。这节的吹就是4154灵的动词,风4151就是灵,这是新约惟一将灵的名词、动词放在一起的一节圣经。主在这节圣经明白的指出灵是有主权的,未信主的尼哥底母不知道祂的来去,凡从灵生的(指信主的人)亦不知道祂从那里来,往那里去。主耶稣在世,也完全受圣灵的引导,甚至当圣灵将主放在魔鬼底下受试探,主耶稣也欣然顺服接受,可见圣灵的主权有多大。我们很容易接受“ 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这话,但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又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 神不可能这样做啊! 神要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同干地,后来因为他们不信的恶心, 神又让他们倒毙旷野,以色列人是“ 神的王子”,是“ 神的长子”,又是 神在万民中所独选带来归祂的子民,但当他们离弃 神的时候, 神就兴起了不信 神的外邦人亚述、巴比伦来灭掉以色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杀了六百万犹太人, 神没有伸手救他们, 神是有主权的,圣灵是有主权的;风随着自己的意思吹,就是我们这些从灵生的,也不知道祂下一步怎么走。所以今天教会绝不能用框框把圣灵限定,圣经也不是只有“我”解释的才是对的。
刚才说还有一个字,亦是灵的名词,是4157“风”,只用过两次。五旬节门徒聚集在一处时:“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
屋子”。这里的风就是4157。保罗对雅典人传福音,介绍我们的 神:“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这节的“气息”,就是4157,这“一阵大(原文是强)风”和“气息”实际上按原文就是灵,都是BLOW是从4154的字根来的。新约里还有一个字,和合版亦多数译成“风”用过31次,那字是417 WIND,与灵字就毫无关系。
上一段我们讲过RHEMA的话,两个动词,“流出”用过一次,“说或说话”等译文用过25次。这个RHEMA和它有关字的特点,在对等字上清楚的表明了,就是GUSH,涌流的意思,你现在拿来和灵字比较比较,就看到灵字重在吹,而话却重在涌。有一节圣经把我们现在交通的灵与话连在一起,就是约翰6:63节:“叫人活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所以灵与话(RHEMA) 是相通的,也就是我给我们这一段交通的小标题:灵吹话涌都是生命。
灵的字系
本编号圣经字典后面还附有:原文编号新约字系表,是根据原文同一字根,将所有这一字系里的成员(MEMBER) 都列出来。刚才已经查了许多与“灵”字有关的字,我们再进一步来看这字系。灵的字根是4154,字系第14页,是动词“吹”。4151是名词灵。4152是形容词属灵的,用过26次。4153副词属灵的或灵意,只用过两次,以及4157 另一个灵的名词风或气息,也是只用过两次。
还有四个灵字的成员,简略的交代如下:
1606动词OUT-BLOW,和合版的翻译相当一致,都译成气就断了。原文的意思是:“吹出去了”,这字都用在主耶稣身上。“耶稣大声喊叫,气就断了”。“对面站着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断气,就说,这人真是 神的儿子”。“耶稣大声喊着说:父阿,我将我的灵(原文无魂字)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1606这字只用过以上三次。马:“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这一节的气就断了,原文不是1606吹出去了,原文是863 FROM-LET(go) 就去了。“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原文无魂字)交付 神了”,这里也没提祂断气。和合版的“气就断了”或“断气”是译者们本土化、中国化的翻译,代表死了。但四本福音书都不说主耶稣死或断气,只提祂将灵交付 神,可见译者们对圣灵的默示没有足彀的体会,以人天然的眼光来看主。和合版在以下多次圣经节;;,15,17;翻译主耶稣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好牧人为羊舍命;并且我为羊舍命;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主为我们舍命。原文都是舍魂非舍命。我们观念中的舍命是断气,气就断了。所以祂是在十架上面舍命,这个观念不能说错,但不准确。主活在世上一直为我们舍魂,不是到十字架上“才”舍魂。
1709动词IN-BLOW,“保罗仍然向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口吐原文意思是“吹入”。
2315形容词GOD-BLOWN,“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 神所默示的原文意思是 神所吹气的。或作“凡 神所默示(吹气)的圣经”。
5285动词UNDER-BLOW,“这时微微起了南风”,原文是起了风,或底下起了风。只用过一次。
以后对重要关键的字要有更多的认识,可查字典后面的字系表。
儿子名分
我们曾题到马两次用到“儿子”是5207编号。保罗说“因为凡被 神的灵引导的,都是 神的儿子。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原文是灵,非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原文是灵)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这里“儿子”5206是“儿子的名分”,是SON加上PLACing,在原文SON-PLACing是:“儿子被立”。是被谁立呢?圣经里的被立是被 神所立。你三岁的儿子有没有被设立?等儿子长大了,他应否被立呢?有一次我到菲律宾去,一位弟兄接待我(他以前是我同学),他家有十个佣人,开车的两三个;管园子,剪草、剪树的,有一、两个;烫衣服的、烧饭的好几个;管儿子的好几个。我说:那么多!他说:我们这里便宜啊!不到一百美金就雇一个,一千美金我就雇十个人,家里面甚么事情都是他们做,让孩子好好读书;多好!他一大堆的产业,有报社,有保险公司等等。
这些管孩子的仆人和使女,孩子们小的时候,要管一管,要看住不出意外;等到孩子们长到十八岁,进了大学,请问,谁管谁?儿子大还是仆人大?这些仆人是花钱请来的,双方不合意,就可以辞职或开除。孩子小时候,仆人负责照管,等到儿子长大成人,他有儿子的名分SONSHIP时,仆人是不是像以前一样照管呢?仆人应该管孩子,仆人可不可以管儿子呢?
今天在教会里面,弟兄姊妹,你如果成长的话,你在不在仆人底下?如果大家都不长大,那是谁的责任?在 神家里面,仆人需要按时分粮,并且要让家人学会被 神的灵引导,而不是被仆人引导,这样弟兄姊妹才能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得着儿子的名分。仆人们都忠心,将儿女们带到主前,根据路加十七章,还要给主预备晚饭,伺候主吃喝,并承认自己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是我们所欠的(原文)。请问今天众教会的光景是否如此?是不是有些教会彷佛儿女们永远也长不大?这带进两个问题:(1)儿女不长进,仆人已尽心;(2)仆人没有按时分粮,或分的不是真粮,儿女就不知道如何受灵的引导,真正的长大成人。这问题不出在儿女,而出在仆人身上。儿女长不大的结果,仆人就一直在教会中作主,甚至掌权,成了圣品阶级,儿女永远是儿女,甚至是平信徒。
有多少人注意到:“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的光景呢?最近一位旧同事请吃饭,他的妻子是一位姊妹,她问我说,她们教会的牧师经常讲捐钱。我们应该捐多少啊?这可不可能是所说的:“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出于掌权的错误,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有生命经历认识者)坐在低位”?今天在一般教会中,谁是那掌权者呢?怎么会有如此可怕的错误呢?这与儿女们长大成人有没有关系?所以我们今天对“儿子的名分”要有好好的认识,这是 神在信徒身上所要成就与得着的!──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使徒是受差遣外出的,但出去以前却先要来跟从主。怎样才算来,要怎么来呢?查字典汇编可以读出在“去”以前,有七门“来”的功课可学。
2. 认识耶稣的弟弟雅各这人,以及他对耶路撒冷教会的影响。
3. 行传六章使徒安排选出七位管饭食的司提反,腓利等人,解决了当时教会的问题。却同时无意中留下了产生教会中间阶级的源头。圣灵似乎是为着防止中间阶级的产生,就越过使徒的安排,兴起了管饭食的司提反与腓利。
4. 使徒要专以祈祷传道为事,圣灵却兴起两位管饭食的,让司提反讲了使徒行传被记录下来最长的一篇道(第七章)又让腓利去打开撒玛利亚福音之门,并由此直到地极。比较行传八章三幅图画。
查 经 方 法
1. 注意被和合版译成“来”的字,原文最少有九个不同的字(1989年“新约原文编号汇编”单行本后面有索引可查)。要仔细体会其不同的用法。
2. 查652使徒这字,注意另一名词651作使徒,更要注意这字的动词649,共享过132次,和合版有十个以上不同的翻译。
3. 注意亚锁都这字的意思。
来跟从我
主耶稣复活后升天前,曾与使徒们相聚在加利利约定的山上,那一次的聚集可能有好几天,实际长短,没有明说,但相聚的结果,祂将大使命托付了门徒。因为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祂了,主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就这样结束了。
今天许多人都读出大使命的负担:你们要去!但这只是马太福音的末了,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去以前,主曾呼召门徒:“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所以未去以前,先要来跟从祂!
我们来查一下这个“来”字,怎样才算来呢?怎么来呢?在原文最少有九个字,和合版中文圣经都曾多次译成“来”,简略介绍如下:(括号内是次数)
编号2064 COME,新约用过633次,来(349),到(92)。
3918 BESIDE-BE 25次,在(4) 来(3),到(3),字义是来临、到达。
3952 BESIDE-BEING 24次名词 降临(9),来的时候(4),来(4),字义是来临。
2240 ARRIVE26次 来(14),来到(3),到(3),字义是来临到达。
3854 BESIDE-BECOME 37次来到 (10),到了(9),来了 (6),来 (4),字义是走近,成为在旁。
4334 TOWARD-COME 86次 来(30),进前来(16),来见(7),来到(6),字义是进前来。
1204/1205 HITHER副词,9次/12次 来(5),到这里来(2)去,如今/来(10),来罢(2),字义均是来这儿或到此处。
简单看了上列原文有关的“来”字,有不同的讲究。很特别的是如果仔细去看其用法,我有一个发现。在主呼召门徒来跟从祂这件事上,祂只用1204与1205副词的“来”字,不用其它的“来”字,HITHER意思是“来这儿”或“到此处”。跟从则用190同走一路SIMULTANEOUS- RIDE(与我同行)或3694 BEHIND跟在后面。
查一下汇编1204HITHER“来这儿”:三次说到“你还要“来”跟从我!”,,三本福音书都说到这一位少年的官,很有钱,他问主如何才能承受永生,他已经从小遵行律法,主的回答是:要变卖一切所有,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最后他忧愁的走了,因他财宝甚多。主接下去的评论是:有钱财的人进 神的国,是何等难啊!这里告诉我们“与我同行”者,不是凭白损失他地上的财宝,乃是要将他地上的财宝转换成天上的财宝。人的观念要从地上升到天上,舍地就得天。这是第一课。
查1205HITHER“来这儿”,汇编马,马都说到:““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但在原文,马太、马可的“叫”是“作”(4160)得人的渔夫,马可还加上“成为” (1096)。第二课是:到我这里来跟在后面,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成为”那能得人如得鱼者;“成为”是不断跟在主后的成果。
主耶稣用这个1205HITHER“来这儿”,还用在以下的经节:“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地方去歇歇”。到主前来的人,一方面将劳苦重担交给主,更要学习常常暗暗的到旷野去歇歇。不要以为这很容易,很多人就是停不下手里的工,没时间单独的暗暗的与主到旷野,这是第三课。
第四课是:“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你来,我差你往埃及去”。没有更深的死,就没有复活的见证,拉撒路不需自己说话就是见证。摩西所说的话,不仅是山上的样式,还有创、出、利、民、申五经,没有四十年的死,就没有那么丰富的摩西五经。
学习经历了上面四课,你就会体会到:“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4),你心中的眼睛就会被照明,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圣徒中所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这是保罗的祷告,也是用信心的眼睛预尝天国的筵席。这就是第五课。
第六课是何等绝对的认识!“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享受了第五课的预尝,就知道主留在地只不过是空坟,我们的盼望只在天上。我们在地只能做属天的见证。
第七课是“耶稣说,你们“来”(这儿)吃早饭”。我们是否常享受复活主的早餐,听主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我们是否带着贫穷的灵,像彼得一样,忧愁的对主说:“主阿!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见
弟兄姊妹!请问:“你们要去!”以前,有没有学过以上七门功课?
使徒
看“使徒”652这个字用过79次,72次翻成“使徒”,所以基本上是一个翻译;是受委派的代表,或受基督委派作福音使者的人。这个字是两个字合起来的FROM-PUTed,FROM或OFF, 575是从或离的意思。PUTed是安置或放,合起来就是被安置打发出去的人;简单的说,“使徒”就是受差遣、被主差遣出去的;重在“出去”。当然我们读圣经,知道主耶稣有十二使徒。他们不仅是被差遣出去,他们将来也是圣城新耶路撒冷的根基,是特别的。
651是“作使徒”或“使徒的职分”。649是“打发、差遣”,有分别出来 (set apart) 的意思。“使徒”是受主差遣的人,就像保罗、彼得这些人,他们不固守在一个地方,是应该被差遣出去的。你注意到后来十二个使徒暂时忘了主耶稣差他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的大使命,留在耶路撒冷与耶稣的弟弟雅各同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去,结果耶路撒冷教会的光景变成甚么样子?被保罗称为教会柱石的有雅各、矶法、约翰;这雅各是耶稣肉身的弟弟;不是约翰的兄弟雅各;约翰的兄弟雅各已经睡了,是十二使徒里第一个殉道的。
认识雅各的影响
其实耶稣的弟弟雅各跟随主的资历最浅,他是在主复活了以后才蒙恩的。但是他有好的根基,他非常敬虔,对旧约圣经非常熟。他母亲马利亚对几个孩子的教养非常认真。耶稣的弟弟这个人,据遗传说,他常常祷告,膝盖都起了茧;那是跪太久的关系。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最公正的人;若有人争执不下,就找耶稣弟弟去,他说了就算,都服他。他是那么公义、正直、行为完全,所以圣灵用他来写雅各书,讲读经、讲生活、讲行为。
大家都知道雅各书讲行为,我们观念中的行为大多是指道德方面的。但雅各书一章末了说到“要行道”;“因为听道而不行道”,“乃是实在行出来”。“要行道”原文是“成为话(LOGOS) 的实行者”,4163“实行者”,在此用过三次,都与LOGOS话有关。雅各1:25进一步说明如何成为话的实行者,就是“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所以他强调的行为是“读圣经不忘的行为”,而且是要时常如此的。在他的观念里,行为不仅是道德上的,时常读圣经不忘,就是要注重的行为。你有没有这样想过?读圣经的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而且是雅各最先注重的行为。马丁路得不喜欢雅各书,因为马丁路得讲因信称义;讲因信称义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来讲行为,把他那个道冲淡了。你们有没有跟人家打过擂台?你讲 神的公义,我就讲 神的爱来平衡平衡。雅各是非常公义的人,生活非常有见证;又因为他是耶稣的弟弟,很快他就成为众人的榜样。彼得也尊重他,他是耶稣的弟弟啊!你会对他不敬么?后来他就成了教会领袖。保罗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时(见徒21章),耶路撒冷教会在雅各带领下,对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间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新约信徒还为律法热心,这条路是不是走错了?使徒们仍在耶路撒冷时,没法跳出雅各的模式与框框,带着太多旧约律法的规条:还愿,行洁净的礼,拿出规费,剃头,进殿报明洁净的日期,甚至“等祭司为各人献祭”。这完全违背了新约的原则:“我们…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因为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再为罪献祭了”,14,18)。难怪 神不让保罗陷进去,让动乱兴起来,使保罗被千夫长拿住。新约不是要我们为律法热心,乃是要随从灵引导。在耶路撒冷这几位教会的柱石,人都是好的人,但走的却不是新约的路。所以后来圣灵在安提阿重新开始,要有新的启示。
说到,当从雅各那里来的人到达安提阿后,矶法、巴拿巴都退去,不敢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保罗当面责备彼得他们行得不正,与真理不合,变成我们又要靠行为称义了。所以这一批从雅各那里来的人,证明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完全笼罩在雅各的空气底下。你去看今天很多不同的教会,如果那带头的够强,那个教会就像他;所以 神就兴起安提阿的路线来代替耶路撒冷的路线。提多太子主后70年灭耶路撒冷,耶城的教会这个金灯台也就不存在了。
使徒的安排对么?
司提反是怎样兴起的呢?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使徒行传六章记载耶路撒冷的教会在饭食上“天天”忽略了希利尼的寡妇。这里有吃饭问题、种族问题、还有寡妇老人问题。这已经不是短时间偶发的情形,乃是天天如此。人之不平则鸣,所以怨声满天了。十二使徒知道这问题非解决不可,他们不自居,不直接委派,仍效法行传一章,由众人来决定。这是非常值得称许的。于是就举行了教会第二次的选举。
被选的人是要出来管饭食,解决当前的危机。被选的人还要能彀服众,所以当然要有被选的条件;请问条件是甚么?(1)有好名声;(2)被圣灵充满;(3)智慧充足。这条件可是订得彀高的,除了主耶稣以外,真有几个人能符合此条件的人?真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除管饭食以外,甚么事不能做呢?
用这三个条件,彼得不一定选上啊!他曾三次不认主,没有好名声。约翰选不选得上呢?也不一定,他脾气不好,声音又大像雷子,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耶稣,他说:就像以利亚的时候,降火烧他们。但是在人不能,在 神凡事都能,祂满有恩典、慈爱和怜悯,复活之日就叫人去告诉门徒“和彼得”,当日又两次向他显现。约翰一直留在十架底下,主就将他变化更新,成为那爱的使徒。
人虽然彀不上,更是不配,但是 神实在施恩。为饭食事,最后选出了七位,特别提到司提反是大(原文无大字)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等六人。教会怨声止息, 神的话兴旺起来,福音传开,连许多祭司都信从了!
然而在这过程中,使徒先说:“我们撇下 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他们安排选出七人管理饭食,又说:“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大众也都喜悦这话。请问这是主的心意么?主曾告诉马大,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要效法马利亚,一直在主脚前,祈祷就是到主脚前。主又在加利利山上告诉十一个门徒教训我们遵行祂所吩咐的,包括奉祂的名传道给人,使万民作祂的门徒。根据主自己清楚的教训,祈祷传道是每个圣徒要做的。后来保罗亦说:无论得时不得时,你们都要传道。但是使徒这样子一说,把教会分成三级,最高一层是谁呀?我们是以专心祈祷、传道为事,烧饭的事情我们不管了(用今天的话来讲叫作教牧同工),以后你们这些被选出来的,就买菜、烧饭、洗碗(这叫作执事,或行政同工);这是第二级。那么还有一些人是没有被选出来的,这就叫平信徒啊!无形之中,把教会分成三等。使徒包办了祈祷、传道之事,这是 神原始的心意么?
今天很多人认为,这是使徒的安排,这是 神的命定。使徒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里,无意中把弟兄姊妹分成三级,这会不会演变成后来尼哥拉(原文意:征服平民)一党的行为与教训,15)呢?今天的基督教里,讲道的教牧同工成了高人一等的圣品阶级,作庶务的,就差一点;整个教会几乎被这两批人包办了。重要的事情,牧
师、传道人决定,今天差不多的教会都是如此。他们认为如此安排是对的,使徒行传第一章摇签是不对的。怎么证明这一章错?圣灵印不印证这种安排?请你看结果:
隔一节圣经以后第一位被安排管饭的司提反,因为在管饭食上忠心,就满得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又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与人辩论,众人敌挡不住。公会的人定睛看他,见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为甚么不是彼得、约翰他们呢?更妙的是使徒行传第七章是最长的一章,圣灵真是幽默,居然用52节圣经记录了司提反讲道的内容,超过对十二使徒讲道的记载,甚至也超过保罗的。用今天基督教会里的术语说:司提反是行政同工,并没有被“按立”为教牧同工。十二使徒都在,他怎么可以行神迹奇事,代表教会与人辩论?他也没有上过使徒的神学啊!又没有使徒的委派,居然跑到会堂去,讲错了怎么办?也没报备,这简直是越权,不尊重教会属灵权柄,不尊重前面弟兄,不服从使徒的命令与安排,更违背主耶稣属灵配搭的原则:主岂不是差人两个两个出去的么?你一个人单打独斗,算甚么呢?你的职分是管饭食,你又不是使徒,怎可讲道呢?就不久前,一节圣经以前,一切岂不都“安排得好好”的么?想想看,不遵照使徒与教会的“安排”,任意妄为,擅离职守,在今天的许多教会里,该当何罪呢?起码也是革除啊!(在中世纪,那更严重,因此而处死是很普通的事。在今天的基督教会里,司提反的讲道有可能会成为圣经的一部份么?天地都要废去, 神的话(包括司提反行传七章的讲道)却不能废去。后来司提反殉道了,何等荣耀!他拿了新约殉道者的第一号,人子站在父 神的右边(本来是坐,现在却站起来了),接收了司提反的灵(原文),他的魂就到乐园里安息去了。司提反讲了使徒行传最长的一篇道,圣灵将他记载了下来,是不是表明了圣灵不印证使徒只分别他们自己专心祈祷传道的安排?
主耶稣说:你们要从耶路撒冷、犹大、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传福音给万民听,这是大使命。在耶路撒冷、在犹大,使徒门已经传了福音,司提反也传了!但是谁把福音传到撒玛利亚?撒玛利亚是最关键的转进点啊!从这里就直到地极了。这么大的转进,岂不应该是亲自在加利利山聆听主吩咐的十一使徒来负责主持、来带领么?为甚么圣灵不安排彼得、雅各、约翰来主持“进占撒玛利亚”的典礼呢?今天基督教里这些典礼不是很多么?最近某地一座两千三百万的教堂落成,第一次启用庆祝聚会,你想谁主持?谁主讲?谁带诗?谁祝福?轮得到 神学院都没毕业第二位管饭食的腓利么?在人看他没甚么,只不过是个忠心管饭食的行政同工。但 神临到他们,这一家福音的灵是何等的强;他有四个未出嫁的闺女,都是作先知讲道的。腓利怎能跟十二使徒比?但是圣灵再一次越过了使徒的“安排”,“风(原文作灵)随着自己的意思吹”甚至不计较有没有人与他配搭,(史百克弟兄说:今天基督教会里已将许多属灵的原则当成了规条,失去其当初原有的灵力)。让他单打独斗!其实他没有单打, 神让他宣讲基督, 神让他行神迹和大异能,又安排众人同心合意听他的话,他传讲神国的福音和基督的名,百姓连男带女都受了洗。直到此时,使徒才听见撒玛利亚人受了洗,彼得、约翰才来配搭,是使徒来与他配搭(使徒开始学功课了!),不是他去配搭使徒(今天基督教会里,一般的次序是正好相反),而且腓利没有因彼得、约翰来了,就居他们之下,他还是作他的工,使徒来证明腓利所作的,的确是主的道就回去了。
腓利不仅开了撒玛利亚福音之门,因为从撒玛利亚就直到地极,他接着就受主使者的差遣,使徒(彼得、约翰)回耶路撒冷,他却往南走到旷野下迦萨的路,去向埃提阿伯(即古实,即非洲)的太监传福音,并讲解圣经。所以他是第一个将福音带到非洲去的使徒,比保罗还早作外邦人的使徒,他也开了将福音传到地极之门。
使徒行传第七、八两章给我们看见圣灵的主权,祂随着自己的意思吹,从灵而生的使徒们也不能立下模式来规范祂(参考。 神用了两个在小事上忠心管饭食的弟兄,越过了“使徒的安排”,是圣灵亲自来主持、来引导,一方面你看到祂不受限制,不落在框框里。另一方面你想圣灵是否愿意造成肢体间有高低之分?圣品与平信徒之别?圣灵若不在此有所表明,长此以往,岂非会带进后来使徒约翰在启示录所说尼哥拉一党的行为与教训(今天天主教、基督教岂非就离不开这些么?)这时候,使徒们似乎是忘记了在加利利约定山上主给他们的大使命:去!他们之所以被立为使徒,刚才查过了使徒原文的意义,就是要被差遣出去作基督的使者,十二个人现在都留在耶路撒冷耶稣弟弟雅各的空气里,出不去。雅各有个人的见证,但是雅各无形中也限制了他们。主对他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主从来没有安排彼得只作犹太人的使徒,主要他得人如得鱼,让他们作“万民”的使徒,甚至让彼得到哥尼流家开了向外邦人传道之门,但他后来只成了犹太人的使徒,岂非有亏主大使命对他向“万民”传福音的托付么?有一个对比的图画,彼得、约翰“就回耶路路撒冷”,主的使者却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行。 神已经兴起逼迫,门徒都四散,往各处去传道,4),使徒却不出去。彼得、约翰好不容易出来看看外面的情形,已经认明了腓利所做是正确的,还不醒悟主大使命的催促,又回耶路撒冷,后来事实证明耶路撒冷是在走回头路,竟然有“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今天许多传道人,岂不是被那好几百、几千人给你的金钱、地位、名誉、责任所捆绑,以致无法出去么?这时候耶路撒冷维持并发展一个几万人的教会,真是教会的见证么?如果是,为何“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而非从耶路撒冷呢?又为何三十多年后,纪元70年提多太子来将耶路撒冷的金灯台挪去了呢?到两千年后的今天仍不见恢复!这难道不是主所安排的么?主又为甚么要从安提阿重新起头呢?
结束以前,还要带大家看三幅美好的图画,请看行:“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的走路。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该撒利亚”。摩西是从水里拉出来的;新约马太、马可都讲到主耶稣从水里上来, 神的灵彷佛鸽子降在祂身上,除耶稣以外,只有这里又一幅从水里上来的图画,居然发生在腓利身上,他被主的灵提了去!第二幅画是太监欢欢喜喜的走路回非洲;我们能不一同欢喜么?他的名,还有许多非洲弟兄姊妹的名要记录在天上了,我们应当欢喜啊!第三幅画在亚锁都,腓利到那里去了呢?有人在亚锁都遇见他,亚锁都是甚么地方呢?请查字典108,亚锁都是DEPRIVE (devastate)“变为荒场”的意思!他走遍那地,在各城宣传福音;彼得、约翰往耶路撒冷去了!让别人去得着名声,让别人去得著称扬,你是否愿去“变为荒场”的亚锁都,走遍各地呢?──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保罗第五次,也是他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见到雅各(耶稣的弟弟)与众长老,圣灵没提到使徒们,是否他们已经离开了呢?这里的人看重“循规蹈矩,遵行律法”,有多少万都为律法热心,他们要保罗替他们还愿,行洁净的礼,拿出规费剃头,还要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教会”1577原文是“被召出来者”,耶路撒冷的圣徒,在雅各带领下离不开犹太教,他们还能算是“教会”么?
2.神兴起动乱,让保罗无法献祭,圣灵用极大的篇幅,三、四章圣经来形容保罗被捕的过程,却一句“教会切切为保罗祷告”也不提,耶路撒冷教会毫无反应,这是教会待客之道么?圣灵是否要告诉我们甚么?
3. 保罗前两次上耶路撒冷,18:22)圣灵都用“教会”1577这字,行传十九章在以弗所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焚烧了五万块钱的邪书,请注意圣灵三次在此用“教会”1577这字,和合版没有一次翻出来(19:32翻成聚集的人,19:39翻成聚集,19:41翻成众人),但是现在保罗第五次上耶路撒冷,圣灵却完全不用“教会”这字。因着“教会”还遵行律法,甚至要等祭司为保罗献祭,是否暗示圣灵已经开始不承认这是“教会”?
4. 藉大马色的经历,保罗是最认识“教会”1577的人,后来他两次见证他在大马色所遇见的,并说: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5. “教会”就是 神的家,真理的柱石和根基,但不能就停在这里,“教会”还应该是无人不以为然的敬虔的奥秘,也就是所提到的六项。
读 经 方 法
1. 读圣经不只要注意圣灵所用的词句及其灵义,要注意前后文,要注意连接词等,更也要注意圣灵的沉默,就是圣灵所没有写的。有时候圣灵不表示就是最好的表示。当然要读出圣灵所没有表示的,这需要很多方面的印证才能有所证实。
2. 注意为甚么保罗第三次,第四次上耶路撒冷,圣灵都提“教会”,为甚么第五次(21章)发生许多事情,反而不提“教会”这字。为何在第十九章圣灵三次在以弗所用“教会”这字?为何门徒称为基督徒要从安提阿起首而不从耶路撒冷呢?圣灵岂不在此暗示耶路撒冷的教会并不合新约教会的体统么?论资格,论带领者的声望,有十二使徒,有雅各,有五旬节的经历,圣灵为何不以耶路撒冷作称为基督徒的起首呢?
3. 间有一连接词“并且”和合版没翻出来,在此这是很重要的,圣灵将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会的定义更推广了一大步。
保罗第五次上耶路撒冷及其结果
保罗上耶路撒冷前,先知亚迦布已经得圣灵启示,保罗要被捆绑。保罗说他为主的名,就是死也愿意。后来他:“到了耶路撒冷,弟兄们欢欢喜喜的接待我们。第二天,保罗同我们去见雅各;长老们也都在那里”。写使徒行传的是路加,这个“我们”包括路加,“保罗问了他们安,便将 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说了。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 神,对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他们要保罗看甚么呢?他们自以为傲的就是:我们人数有好几万(人多),并且他们都为律法热心,你们外邦教会要向我们学习啊!他们以犹太人为主,自然是犹太化,但他们更受那有生活见证的雅各影响。更因为他是耶稣的弟弟,他们就都很自然的惟雅各是瞻。雅各在那里最大。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 神。这“他们”就是雅各跟长老们;但真正说话的人应该是雅各。他的话是很技巧的。我碰到一位前面年长的弟兄,其实是他要跟我讲话,但他说:曲弟兄说…。他不说是他自己说,他说比他年长的弟兄这样说。雅各不说他自己说,他说:“他们听见人说,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这的确是保罗做的事情,但是因为听到 神也实在用你了,又不愿意跟你闹翻,对不对?那你稍微改一改,证明你不坚持,那我们大家就相安无事嘛!所以现在:“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罢,我们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你带他们去,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替他们拿出规费,叫他们得以剃头”,(还得表示给我们看!)“这样,众人就可知道”,现在说众人,刚才说他们,其实都是雅各:“这样,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遵行律法”。这就是耶路撒冷,这就是雅各:循规蹈矩,遵行律法;雅各就是这样子的人。“至于信主的外邦人,我们已经…于是保罗带着那四个人,第二天与他们一同行了洁净的礼”,保罗没有办法,在雅各的空气底下,再加上保罗自己在行也许过愿,在坚革哩剪过头发,他这时也还带着犹太人背景,尚在心意更新而变化的过程中,所以保罗也就顺服了雅各。“只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现在还要等祭司献祭,等到那一天啊?要等到第七天才剃头,第八天才献祭。这是民数记第六章作拿细耳人的规例。如果保罗果然行了这事,那新约最主要的真理就完了:“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14,18)。 神不能让这件事发展下去了, 神就在第七日将完要去献祭的时候兴起动乱:“那七日将完,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看见保罗在殿里,就耸动了众人,下手拿他,喊叫说…”,后来“合城都震动”,然后保罗就被拿住了。如此就避免了保罗违背真理的难处。
请注意:“他们正想要杀他,有人报信给营里的千夫长说:耶路撒冷合城都乱了。千夫长立时带着兵丁…将他带进营楼”,37);我请大家注意,现在好像在讲道,不在讲编号圣经,但这也是读经要注意到的。在第21:30节合城震动以后,保罗就被抓了;你看圣灵记载保罗被拿住的事,记得非常详细,整个二十一章完了,把他带进营楼,……;二十二章,保罗在人前用希伯来话说:“诸位父兄请听…”,一直作见证“众人听他说到这句话,就高声说:这样的人,从世上除掉他罢”,然后又要打他,后来“千夫长就吩咐将保罗带进营楼去,叫人用鞭子拷问他”,又因为他是罗马人,千夫长说:我花了好多钱才入了罗马籍,你生来就是啊!那我不敢打你啦!第二天他们在祭司长和全公会的人面前聚集;保罗定睛看着公会的人,说:弟兄们…;保罗又说了许多话。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安慰他;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于是兵丁照所吩咐他们的,将保罗夜里带到安提帕底”。讲得那么详细;32节的第二天是前面那第二天的第二天,等于是第三天,让马兵护送保罗;“马兵来到该撒利亚,把文书呈给巡抚…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35)。“过了五天,大祭司…下来向巡抚控告保罗”。“巡抚点头叫保罗说话”,保罗一直说话:“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保罗天天都在讲死人复活。然后:“过了几天,腓力斯和他夫人犹太的女子土西拉,一同来到,就叫了保罗来,听他讲论信基督耶稣的道”;这句话原文是:听他讲论进入基督耶稣的信。没有“道”这个字,是我们听道听多了,甚么都是讲道。
“保罗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保罗亦常讲将来的审判,今天很多牧师、传道人基本上都不太讲这些东西,偶而轻描淡写几句就不错了。像保罗、宋尚节这样的传道人,本来就是不多见的。过了两年,腓力斯要讨犹太人的喜欢,就留保罗在该撒利亚的监里面。这可能是圣灵特意的安排,预备保罗将来写狱中书信。
请注意,从21:27节耶路撒冷殿里耸动,21:30节合城震动,21:33节保罗被拿住开始一直到24章末。22章有30节,23章有35节,24章有27节;这三、四章的圣经,形容保罗被拿住,后来又冒出一个保罗的外甥来,他听见他们设下埋伏,就去告诉保罗和千夫长,要防住那四十个起誓要杀保罗的犹太人。为甚么圣灵花那么多的篇幅去形容这十来天的事情?你有没有想过?是浪费篇幅么?还是圣灵有祂特别的意思?保罗是在耶路撒冷被拿住;请问在这段圣经里,耶路撒冷的教会跑那里去了?保罗是他们的弟兄,他们的贵宾啊!你们清楚,今天到你们这里来,如果我被千夫长抓去了,从这个营楼转到那个营楼,你们弟兄姊妹,可不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啊?圣灵也没有说他们切切的为他祷告;路加把这些事记载得那么详细,因路加是亲身经历的。这一件事,他可以用两三节圣经就把它写完,圣经的篇幅那么重要,留下来多写几篇好的道给我们听不更好吗?而且写得好啰嗦喔!有没有注意使徒行传,从此以后,就不提耶路撒冷,只提保罗;连保罗在上罗马途中,遇船难的事情,都用那么多的篇幅(一章半圣经,共58节)去形容他;耶路撒冷包括那选出来的马提亚十二使徒是否已经离开,这些人后来如何,我们都想知道!圣灵为甚么不告诉我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保罗这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那么多章的经文里,圣灵从开始就没有一次用“教会”这字称呼在耶路撒冷的雅各,众长老和圣徒,没有说“教会”接待保罗,只说“兄弟们欢欢喜喜的接待我们”。写了那么多很多人都认为无关紧要的东西干甚么?是不是圣灵要藉此暴露耶路撒冷教会已离开了新约的启示与道路, 神从此不再纪念她。(到公元70年,提多太子攻下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教会的金灯台也就被 神挪去了)。是不是圣灵要凸显保罗的职事,并且让保罗大马色得救的见证,一再重复?
甚么是教会?
请问使徒行传三次题到保罗在大马色路上所发生的事情,重点何在?我个人认为这是要凸显“教会”今天的性质,见证复活主正是雅各梦见的天梯,祂乃是那本物的真像;也证实主对拿但业所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教会乃是地上蒙恩人与天上复活主相联的生机体,有上去下来不间断的交通,无此就没有教会。与耶路撒冷教会“都为律法热心”;“循规蹈矩,遵行律法”。还要“有愿在身,拿出规费,剃头,进了殿,报明洁净的日期满足,等祭司献祭”,这种属地属旧约的聚集相比较,真是天地之别。
仔细读使徒行传的人都知道,保罗一生五次被记载上耶路撒冷(见;11:30;15:4;18:22与21:17),第三次,圣灵特别说“教会”和使徒并长老都接待他们。第四次说到保罗坐船离开以弗所,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但自此以后,使徒行传就再没有称呼过耶路撒冷为“教会”。保罗在21:17节:“到了耶路撒冷,弟兄们欢欢喜喜的接待我们”。这一次保罗在耶路撒冷时间不短,到第八天被拿住,路加没有用过“教会”这字,是不是圣灵已经不满耶路撒冷的光景,而故意不用“教会”这字呢?
行传十九章保罗在以弗所,兴旺主道,许多信的人在众人面前焚烧了五万块钱的邪书。后来在戏园里聚集的时候,保罗想进去也被门徒阻止:“聚集的人(原文用1577教会这字),纷纷乱乱”。按原文这半节是:“因为教会是纷纷乱乱”,是不是本来保罗和以弗所教会想在戏园传福音,但因焚邪书招来极大的反对,聚会就变得纷纷乱乱呢?那一次引起动乱,后来城里书记安抚众人时说,保罗他们并无偷窃女神亚底米庙的东西,所以不可造次。若有控告之事,可找方伯,“若问别的事,就可以照常例聚集(原文是1577教会)断定”。“说了这话,便叫众人(原文也是1577教会)散去”。圣灵在十九章三次用1577“教会”这字,和合版都没有译出来,后面两次是圣灵藉城里的书记称呼在戏园里的聚会为教会。从第十九章以后使徒行传只在二十章两次对以弗所用过1577教会这字。特别在21:17节后,保罗上耶路撒冷探望,一直到他被拿住,圣灵居然一次也没用1577教会这字,是否已经表示圣灵开始不承认他们是教会呢?新约的教会还要让来访的弟兄保罗,带着四个人行洁净的礼,等日期满足,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这是不是等于将基督重钉十字架,就如旧约摩西再击盘石?摩西受以色列人所激,一时失控,进不了迦南;耶路撒冷教会在有个人见证的雅各带领之下,长期实行这一章所描写的献祭守律法,这些人已经变成了犹太教基督教的混合宗教,这还能称他们作1577教会么?1577按原文是“出召”,他们仍留在犹太教中,那里有出来呢?当教会离开了真理,尤其是再次献祭,等于否认耶稣基督十字架上所“成了”的功绩,等于重钉基督,圣灵能不能将这金灯台挪去呢?事实证明纪元七十年, 神将这灯台挪去了,而且早就在安提阿预立一个新的榜样了。从第十一章开始,圣灵已经如此作工了!请看巴拿巴去找保罗:“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1577) 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为甚么门徒称为基督徒呢?为甚么在安提阿呢?“教会”与“基督徒”放在同一节圣经里,岂不是要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模式么?这个新的模式就是基督徒5546这字所代表的,要像基督一般,满有膏抹,正如约翰所说:“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
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请看行传保罗的见证:“亚基帕王阿,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保罗两次见证他大马色天上的异象,请问保罗天上的异象是甚么?就是复活的基督在升天里;祂是头,但祂的身体却在地上。保罗在异象中,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甚么逼迫我?你用脚踢刺是难的。(保罗的意思是甚么?“小、停止”)。扫罗这字是“求问”(ASK);所以扫罗在这里问:你是谁?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扫罗在大马色的路上,被光照了;同行的人只听到声音,看不见人。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却看不见。后来亚拿尼亚来为他按手,叫他看见,又被圣灵充满。
倪柝声弟兄在一篇“基督身体的律”信息里说到 “亚拿尼亚这个人,在使徒行传第九章以前没有看见他的名字,在这事以后也没有再看见他的名字,他不是甚么大有名望的人,但是主用权柄抓住他,叫他帮助最大的使徒。大使徒的窍自己不能开,要一个不出名的弟兄替他开…”。倪弟兄讲者无心,但这小小一段话留下的影响绝对不小。不仅是不小,恐怕更是不好。他先说:以前没有看见他名字;再说:以后“也”没有看见他名字;又再以:“他不是甚么大有名望的人”来加强说明亚拿尼亚是一位小弟兄,然后又说到保罗是“最大”的使徒,“大使徒”的窍,要一个“不出名的弟兄”替他开。请问,登山宝训要我们灵里贫穷,马太18章要我们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倪弟兄这一段无心的话,却无形中轻看“不出名的弟兄”,小视“没有看见他名字”的人。在使徒中要显出“最大”,并且鼓励人作“出名”或“大有名望”的人。有些聚会处背景的弟兄领受他的信息多过领受圣经,交通的时候也说“这事以后没有看见亚拿尼亚的名字”。其实倪弟兄和他们都疏忽了,“这事(第九章)以后”,保罗在二十二章作见证的时候,又提了亚拿尼亚的名字。当人指出在:这章里保罗甚至指出按律法亚拿尼亚“是虔诚人,为一切住在那里的犹太人所称赞”,他并非不知名的人时,一位同工甚至说:他只是本地区(LOCALLY) 知名,不是国际(INTERNATIONALLY)知名。你就知道倪弟兄这一段话,对有心服事的人影响有多大,都想“为大”,而且要“国际知名”,这与今天一般的基督教有何区别?人都想作以利亚,因他大大知名,但 神却纪念那不知名的七千位未向巴力屈膝的人,求主怜悯我们!
保罗见证大马色天上的异象,主要的信息是甚么?他要我们认识复活主的所是。扫罗问:你是谁?祂是教会的头,是元首,如今头已经在天上,今天你去逼迫呼求主名的人,就是逼迫主。扫罗拿了文书要锁拿呼求主名的人(可说是当时的呼喊派),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的,扫罗去锁拿的时候,还没有基督徒这个名字啊!谁呼求主名,他就锁拿谁。创世记第4:26以挪士是第一个求告 神名的人。头在天上,但他的身体却在地上。如今保罗所认识、所启示得着的基督,不仅是那卑微的拿撒勒人耶稣,而是一个超越的、人心未曾想到过的基督。
保罗从来没有违背天上的异象。所以保罗特别写以弗所书、歌罗西书,把这个中心异象表明出来。他认清了:“道成了肉身,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的真意,虽然那时约翰还没有写约翰福音。他被监押在该撒利亚两年, 神预备他后来在罗马狱中写新约的心脏书,就是狱中的书信:以弗所、歌罗西、腓立比、和腓利门书一,都可读出他没有违背这属天的异象。这个属天的异象用约翰的话说,就是:看哪! 神的帐幕在人间!
“和” 大哉敬虔的奥秘
保罗告诉提摩太:“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 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 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 。这是非常重要的话。保罗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这两节圣经里,他把天上的异象浓缩起来。请大家注意编号圣经的号码。在十五、十六节中间有个(A)“并且”或“和”没有被译出来。按原文;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和大哉!敬虔的奥秘。(在敬虔的奥秘前,他又加一个形容词大哉!)按照中文和合版的翻译:“这家是永生 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就停了,但原文没有停:“和大哉!是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或“和大哉!敬虔的奥秘,是无人不以为然的”。你发现这个结构吗?我不知道讲得清不清楚,这个家不只是“永生 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这家还是“敬虔的奥秘”。这“无人不以为然”也是用来形容这个家的:人人都知道,这家是敬虔的奥秘;再后面亦是从另一角度来形容这家,这家的内涵就是 神在肉身显现是第一项;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一共有六项。
查2150“敬虔”这字,15次里,保罗用过10次,彼得用过5次。提摩太前书就用过8次,你仔细去把这8次好好读读。从2150到2153,这几个字你把它一起读。对等字WELL-REVERence,“好的崇敬”或“敬拜”,英文多翻成godliness,有“像神”的意思。今天well是好;REVERence有因尊敬而带害怕的意思。在西方国家这也是对牧师的尊称。牧师被按立以后,就有资格用REV的头衔,他是可敬畏的。真配敬畏吗?
回到:“就是 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全是讲我们的主耶稣从道成肉身,一直到祂被接升天的故事。你认识主耶稣这一生和祂所做的,你就认识甚么叫作“敬虔的奥秘”。今天在 神的家,永生 神的教会中,任何人走进来,都会同意(无人不以为然),我们乃是 神丰盛荣耀生命的彰显我们这些信徒就是 神所支搭的帐幕住原文),是 神的殿, 神的灵在我们里头,我们就是 神在肉身显现!人接触我们这一群人,就知道世上除耶稣以外,并无其它真理,他们就像人走进所罗门所造的殿,先看见在殿廊的前头右边一根柱叫“雅斤”(意思是 神要建造),左边一根柱叫“波阿斯”(意思是在祂里面有力量),他们就体会到在祂里面是有力量的, 神是要建造的。但 神怎样建造呢?“在柱顶上刻着百合花。这样造柱子的工就完毕了”。柱顶上刻着百合花是甚么意思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样长起来,他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所罗门的殿是靠柱子顶住的,但柱顶上刻百合花,表示完全倚靠的生命是我们的见证。他们也会看到我们的根基不是建在沙土上,乃是建在宝贵的大石头(见,就是主耶稣这盘石上,雨冲,水冲,风吹,都不会倒塌。我们这些人就是一个奥秘,很不容易形容,不论甚么事情,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平安,因为我们就像百合花一样,将一切的忧虑卸给 神,或许这就是像我们的主吧!所以十六节“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也是讲到这个家。这家的内容就是下面那六样。等你看到这些,你就不能不说: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
先前我们也提到,,讲到全教会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或有这个,或有那个,偶然有人进来,听见先知讲道,他就被众人劝醒,审明,岂不说“ 神果然在你们中间”吗?所以今天这个家,要让进来的人,无人不以为然,都说:这里就是 神的家。今天人到你们那里去聚会,有没有这种感觉?保罗的负担,就是他天上的异象: 神要得着一个家,得着一个让人感觉有 神的家。
讲到“被圣灵称义”:我们的主受施洗约翰的浸从水里上来,看哪!天开了。 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看哪!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参考原文)。祂顺服圣灵的引导,在撒旦底下四十昼夜,祂靠着 神的灵赶鬼祂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 神。祂实在是被圣灵称义,“并且,看哪!(原文)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祂”。
再讲到“被天使看见”:主耶稣四十昼夜的禁食,后来我们的主就饿了,但祂仍然胜过魔鬼的试探“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并且,看哪!(原文)有天使来伺侯祂”。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要成就父的意思。“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祂的力量”。祂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祂复活的时候,被天使看见,告诉妇女们说:祂复活了。祂的一生,一直都是活在 神前,被天使看见的。
再说到“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从腓利将福音传到撒玛利亚,又透过埃提阿伯的太监将福音带到非洲,主曾吩咐保罗、巴拿巴说:我已经立你为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极。历世历代的圣徒将福音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我们 “外邦人听见这话,就欢喜了,赞美 神的道,凡豫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
我们的主如今已“被接在荣耀里”,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作大祭司,为我们祈求。我们今天作为 神的家,该如何的在以上所提的六方面见证我们的主啊!──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圣经的启示是渐进的,保罗写帖前四章时,知道 神的号吹响时,死人要复活,活着还存留的要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但他写时进一步认识是末次号筒响的时候,才有复活与被提。保罗在也提到:“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请注意:一、保罗只提末号,他并没有说明末号是第几号。二、保罗只提复活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他从来没提到还有许多人将来要被提到宝座前。三、他提到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但他不知道后来还有十四万四千人被称为初熟的果子。四、很多赞成教会一次被提的解经家(或灾前或灾后),没有看见和了解保罗“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这句话。
2. 大家都知道福音要传遍天下,得救人数满足了,主才回来。其实还有其它条件:一、殉道者数目亦要满足。二、男孩子要先生下来。三、初熟的果子十四万四千人(十二的倍数)要满足。
3. 本篇根据启示录给我们看见并证明:
A.有五批得胜者(四批明说,一批推论)直接被提到宝座前。
B.这五批有三批在灾前,一批在灾中,一批在灾末,加上保罗帖前四章在灾后被提到空中云里的共有六批,这证明了保罗“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是对的,推翻全教会或灾前或灾后一次被提的看法。帖前四章仅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者是六批中最差的一批,这一批要在空中基督台前受 神家中的审判,或蒙奖赏,或受亏损。前五批已先后被提到三层天宝座前,主回来时要带着这千万圣者降临(犹14),在空中与帖前四章被提到空中之人相见。
查 经 方 法
1. 今日圣徒安息,多引用帖前四章的经节,要注意启示录里有五批之多被提到宝座前的得胜者。所以解经不能只限一处来解。要知道“经上又记着说”主的明训。
2. 读时要读出时间来,男孩子生下后才开始1260天(三年半),所以这是灾前被提。
3. 读时亦要读出时间来,他们既胜过了兽和兽的像,并牠名字的数目,这些都是末后大灾难的特征,当然他们是经过了一大段大灾难期间,自然就是灾末被提了。
4. 奉主的名这段是马健源弟兄的提醒,原文在马三次奉你的名,“奉”字底下没有用介系词I,:,E等原文字,好好并仔细查读我们这有原文编号的汇编,就能分别此处的“奉主的名”与他处的差别,别的汇编不带编号,你是不可能发现其中差异的。
第一批被提到宝座前的殉道者
在第一个世纪的门徒还未被主接去之前,他们已经从主的话里,知道了主耶稣要回来的应许;现在过了二十个世纪,主耶稣还没有回来,请问,主耶稣为甚么还没有回来?彼得说:“亲爱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倪柝声有一首诗歌,“日出日落,一世过去又一代,你的圣徒,生活,等候,安睡,一位一位,他们已逐渐离开,一次一次,我们望你快回”,现在主还没有回来;所以为着要催促主快回来,今天很多基督徒都说,要传福音,从耶路撒冷、犹大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现在交通那么方便,还有电视、电台,今天福音传到地极没有?就是中国,从区域来讲,是到了。那么主是不是该回来了?为甚么还没有回来?从圣经里来看:第一是外邦得救的人数要添满;第二是殉道者的数目亦要满足。
我们来看几处圣经,使徒约翰说:“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 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原文作魂无灵字),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这里,揭开第五印的时候,祭坛底下,有为 神的话,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魂,他们在那里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我们已经交通过“住在地上的人”) 给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所以这些殉道者,他们是被谁杀?这些殉道者,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被不同的人杀的,但这里有一个专有名词,他们全部是被谁杀?从亚伯开始,一直到今天,甚至今天以后,主回来前,还有殉道的数目需要补满,他们都是被“住在地上的人”所杀的;这是启示录对殉道者被谁杀的结论。
他们在祭坛底下不全是被该隐杀的,被罗马杀的…。固然,亚伯是被该隐杀的,许多圣徒是被罗马杀的,但是该隐为甚么杀?因为他们是住在地上的人。凡不住在天上的,都会残杀弟兄;很多教徒虽然热心,却不一定是住在天上的。主耶稣亦是被住在地上者所杀。当然,主耶稣跟这些殉道者不一样,主耶稣已经复活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但是这些殉道者,现在还在等候复活,要主给他们伸冤: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这些人又是仆人,又是弟兄,他们因 神爱的关系,自愿作仆人),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这亦是主还没有来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等下我们来看。这里要他们再等片时,这是第五印的时候。今天读预言的人很多,有人认为:大灾难应该开始于第六个印,大灾难还没有来,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在第五印跟第六印之间。两千年以来,有很多证据证明第六印已在应验中,但还没有应验完,很多人是这样讲。
约翰又说:“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 神,也归与羔羊。众天使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在宝座前,面伏于地,敬拜 神,说:阿们,颂赞、荣耀、智慧、感谢、尊贵、权柄、大力,都归与我们的 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长老中有一位问我说:这些穿白衣的是谁?是从那里来的?我对他说: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所以他们在 神宝座前,昼夜在他殿中事奉他;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 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这段圣经跟刚才所念祭坛底下的魂有关系,因为这批人身穿白衣,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所有殉道者都舍掉了生命,所以他们必定是经过大患难。有白衣赐给殉道者:还要他们稍等片时。等到第七章的时候,你看到,这批人已经不再留在祭坛底下,这些人已经身穿白衣的是谁?7:9节说:有许多人,是从各国各民各族各方,也可以说是从古今中外来的。时间上面,从亚伯就开始了;到主耶稣的时代,从亚伯一直到撒迦利亚;那时,最后一个被杀殉道的是撒迦利亚。从亚伯到撒迦利以后,又有很多,包括司提反、雅各、彼得、保罗等都在里面。现在这个数目还没有满。等到第七章的时候,这个数目应该满了,因为这批人身穿白衣者已经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
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的人,他们被提到宝座和羔羊面前。棕树枝代表满有生命的得胜;所以他们是为主殉道的得胜者。主在七个教会里呼召得胜者;现在在启示录的记载里,殉道者是第一批被点名的,他们本来是在祭坛底下的魂,现在被提到宝座前。请问这个宝座前,比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的“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那个高?宝座前要高得多多了;这乃是被提到三层天宝座前去。他们有甚么资格被提到宝座?他们是手拿棕树枝,身穿白衣的得胜者;你仔细去读这一篇,你发现这些人,他们是从大患难里面出来,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净了;请问亚伯有没有被羔羊的血洗净?有!他献上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希伯来书十一章,亚伯就是第一个信心的见证人;所以从亚伯开始,就有因信称义,不是等到新约才有的。马丁路得时代,恢复了因信称义的真理;天主教把因信称义丢掉了,要买赎罪券才能称义。这些被提者在 神宝座前,昼夜在祂的殿中事奉祂;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
请问这一批被提到 神宝座前的,是不是全教会?是不是全教会都殉道?是不是全教会都手拿棕树枝?是不是全教会都是得胜者?不是!这是特别的一批,义和团拳匪之乱,文革的时候,有没有一些为主殉道的?应该都在这一批里;没有为主殉道的,会不会在这批里面?现在我们就知道,首先被提到宝座前,昼夜在祂的殿中,事奉祂是有条件的。保罗有启示,可惜那么多认为教会一次或灾前或灾后被提的,都没有注意到一节圣经,就是:“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这一批启示录里提到的殉道者,就是各人按着自己次序复活的第一批。不符合这一批的条件者,不在这范围里;而且这一批人,各国各民各族各方都有,包括中国的圣徒在内。这是主回来前的第一批。
另一个被提到宝座前的男孩子
使徒约翰又看见了异象:“天上现出大异象来。有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的冠冕;他怀了孕,在生产的艰难中疼痛呼叫。天上又现出异象来,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他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他生产之后,要吞吃他的孩子。妇人生了一个男孩子,是将来要用铁杖辖管万国的〔辖管原文作牧〕,他的孩子被提到 神宝座那里去了。妇人就逃到旷野,在那里有 神给他预备的地方,使他被养活一千二百六十天。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他的使者去争战,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我 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他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因为那在我们 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弟兄(原文作并且他们)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原文作魂)
”。
我们来看这几节圣经:约翰看到天上有个异象,有一个妇人,她身披日头,脚踏月亮;这是约瑟的梦:“看哪!我又作了一梦,梦见太阳,月亮,与十一个星向我下拜”,连约瑟自己就是十二个星。都是天上的发光体,预表属 神子民在世之见证。但“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这星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日头是恩典,玛拉基书说:“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主是公义的日头。月亮是律法,因为月亮是反照的,亦是新约圣徒:“他(施洗约翰)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你们是世上的光”。“我们现在是 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所以旧约的律法,列祖,新约的圣徒都是反照我们的主,那公义的日头。头戴十二星的冠冕,这是十二个支派。这个妇人怀了孕,她在生产的艰难中疼痛呼叫,第五节就说生了一个男孩子;请问到今天为止,这男孩子生下来没有?还没有生下来!所以主耶稣今天,还不能回来;男孩子是谁?男孩子是预表,因为这妇人的身份包括新旧约,所以男孩子应该就是历世历代的得胜者的总和。刚才只提到殉道者的数目要满足,现在得胜者数目亦还没有满足;她现在已经在生产的痛苦里面,但男孩子还没有生下来。
旧约圣经里,已经有很多的先知被杀。主耶稣说: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我差遣他们到我的葡萄园来,结果你杀害他们;后来差遣儿子来,你们也把他杀了;主耶稣被杀以后,埋葬了,但祂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保罗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他的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见。难道只有保罗一人补满么?所有的得胜者都在作此工!这是得胜者的责任。至今这个妇人还在产难的过程之中,这男孩子是要生下来的。这条大红龙有七头十角,有七个冠冕,牠的尾巴拖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是甚么?就是堕落的天使,现在所谓的污鬼邪灵,都是牠的差役。第九节告诉我们,这大龙就是古蛇、魔鬼、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龙最在意的,就是这男孩子。因这个男孩子生下来,就是要对付牠;龙站在这个生产的妇人面前,牠就是要吞吃这男孩子。第五节前面原文有“并且”:并且妇人就生了一个男孩子;这是在异象中看到,现在还没有生下来,将来要生下这个男孩子不仅是为着第七至九节的争战,更也是将来要用铁杖管辖万国的。在亦说:“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伏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可见男孩子是得胜者,但这男孩子却是一个团体的得胜者。第五节末说:男孩子被提到 神的宝座那里去了。
第六节:“妇人就逃到旷野,在那里有 神给他预备的地方”;旷野是甚么地方?有人认为旷野就是美国,因为第十四节说:“有大鹰的两个翅膀赐给妇人,叫他能飞到旷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美国的国徽正是鹰。我个人认为这说法可能不错。今天的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欧洲也不差,在世人眼中看,这是富饶之地,但在 神及爱主的人心中,世界最好的,亦不过是旷野而已。民数记说到旷野的经历,旷野亦是指世界。就今天我们所能见,将来大灾难敌基督兴起,地点主要是欧洲,惟一能躲避大红龙吞吃之地,的确除美国之外,找不到更适合的地方,因为美国确是信仰自由的地方,多少爱主圣徒从东方跑到美国,正像1776年美国建国时的光景,都是为寻求信仰自由。
“妇人就逃到旷野,在那里有 神给他预备的地方,使他被养活一千二百六十天”。圣经里预言年是用三百六十天算的,不是用三百六十五天,所以1260天正好是三年半。这个男孩子被提之后,有大鹰的两个翅膀赐给妇人,叫他能飞到旷野,被养活一载二载,半载,所以男孩子是灾前被提,他被提以后,才开始一千二百六十天。不是灾后哦!灾前是不是全体被提?不是!只是男孩子,男孩子是作代表的。所以从第六节和十四节,你要把这时间读出来。刚才我们读第七章的那一段,有没有告诉我们,这些殉道者,甚么时候被提到宝座那里去?你读不出来,没有讲时间,没有任何暗示,我们只知道他们大概是第一批,但是准确的时间,没有说出来;这里把准确的时间说出来;一被提以后,就开始三年半。但以理看到的异象,有七十个七,第六十九个七结束时,就是那受膏者被剪除的时候。剩下一个七,还没有来到,我们正在这第六十九个七,跟最后一个七的中间。这一段时间,就是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后,一直到主耶稣再来。主耶稣再来是在最后一个七的末了,所以这一段时间叫作恩典时代,我们正在这恩典时代里。
那么主甚么时候回来?一、要等到得救的人数满足,二、要等到殉道者人数满足;现在这里告诉我们,男孩子得生下来后,还有三年半。最后这个七年,分成两半,后面那一半,就是所谓三年半的大灾难;主耶稣回来,是在三年半大灾难末了。有些圣徒在主耶稣回来之前是得胜的,他们不需要经过这个大灾难,就被提到 神宝座那里去;不得胜的留下来过那个日子,得胜的成为男孩子的一部份,可以先到宝座。
我们再来看下面,你得先从第六节和十四节读出时间来。认为灾后被提的人,似乎没有把这一节读清楚,你以为这一节很容易读吗?很难读哦!连十九世纪读经读得最好的达秘,(J.N. DARBY),凯瑞 (William Kelly),叨雷 (R.A. Torrey),慕迪(D.L. Moody) 等人都没有读出来,他们认为全教会是一次被提的。保罗说“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我们现在就是来证明这一句话。
请看的末了,有一个圈,所以我们读和合版的人,第六节就分段了;然后第七节说“在天上就有了争战”,但是编号圣经指出原文在第六、七节中间有一个字“并且”,(其实和合版将“并且”译成“就”放在“天下”后面,让人不易察觉)。说明第七节与前文有连接的关系。第五节说:男孩子被提到 神宝座那里去了。第七节说:并且天上有了争战(原文)。这天上的争战跟男孩子被提有没有关系?我们先看看天上的争战:是米迦勒同他的使者和龙跟牠的使者去争战。米迦勒是天使长;说:“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只说:主责备你罢!”就是因为魔鬼本来是受膏遮掩约柜的 ,很可能是米迦勒的顶头上司,所以米迦勒自己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牠。米迦勒的意思是“谁是向着 神的”。现在你看到,比米迦勒还大的天使长背叛 神,成为魔鬼、撒但,带着天上三分之一的天使背叛。 神如果自己对付撒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好了。但祂不这样做,不让撒但说 神以大欺小, 神宁愿用守本位的天使及比天使小一点的人来胜过牠,更显 神的智慧。并且见证 神能得着守本位的天使及人的得胜者。米迦勒早就等在那里,这个争战至今还没有发生,不是米迦勒没有准备好。米迦勒代表其它受造的天使;现在米迦勒在等这个男孩子生下来。男孩子生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宝座前敬拜 神。然后他就从宝座前,回到空中,成为米迦勒争战的部队之一。所以第七节说:“并且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他的使者去争战”。一方是米迦勒带队,另一方是龙带队;米迦勒和他的使者,龙跟牠的使者(堕落的天使、污鬼、邪灵)在打仗。第八节说“并没有得胜”,是指龙跟牠的使者没有得胜。目前牠还是空中执政掌权者,空中是牠的领域,天上争战的结果,牠们被打败了,然后“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牠们被打了下来了。第九节就形容这龙是谁,之后就说:“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接着,约翰听见“天上有大声音说:我 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他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因为那在我们 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撒但在约伯记第一章,有没有去控告我们的弟兄呢?牠去控告约伯;牠今天经常在 神面前控告我们。我们不要中了撒但的诡计哦!我们说:哎呦!罗弟兄很有问题,某某弟兄很有问题。撒但最喜欢这样;如果罗弟兄真的有问题,罗弟兄到主的面前去,求主的宝血洁净,他还有没有问题呢?撒但说:还有问题!撒但是昼夜控告我们弟兄姊妹的;但是现在这个昼夜控告我们的,已经被摔下去了。
注意前面原文有“并且”,说出十一节:“弟兄胜过他”(原文是:他们胜过他)就是指七至九节的争战。他们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请问,“他们”是天使还是信徒?希伯来书说: 神并不救拔天使。所以这个“他们”这里翻成“弟兄”不能算错;这个“他们”到底是谁?是天使吗?不是!乃是男孩子所代表的得胜的弟兄们。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话(原文),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魂(原文)。主耶稣告诉门徒说:你们要背起十字架,舍己舍魂,来跟从我(见。所以“弟兄胜过他”这批人,是历世历代得胜的圣徒的总和;是第七节米迦勒的使者。有些神学家认为米迦勒的使者是天使非人。我相信这次争战不仅是米迦勒一个天使,可能还有其它守本位的天使,但是为甚么不能包括得胜的弟兄呢?有那一节圣经反对 神如此的安排呢?争战的前后文提到男孩子和弟兄,原文又用两个“并且”将前后文连成一气,怎能说人没有份呢?
撒但今天是空中执政掌权者, 神只要动动小指头,撒但就不见了。撒但说:你要对付我,我永远打不过你。 神说:好!我不对付你,我用比你小的天使米迦勒(那些向着 神的天使);我用比你小一点的人,我让他们来打败你,你还有甚么话讲?我没有以大欺小。这些天使是守本位的天使;这批人是靠着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就是 神的话,我的话在他们身上是见证。就是死,他们也不爱惜自己的魂。前面一再说到,我们的主就是一个舍魂的人;祂的魂是没有问题的,祂都舍掉了;这一批圣徒亦舍掉他们的魂,能够成为那个男孩子。主耶稣至今还没有回来,主要是甚么原因?刚才已经说了两个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男孩子还没有生下来,天上这场仗还不能打;现在撒但还是那个空中执政掌权者,最后三年半前牠会被摔下来。请问这个男孩子,会不会也包括刚才那批殉道者?很可能也包括;殉道者也可能已经在宝座前,昼夜服事 神了,等到男孩子升到宝座,他们就可以下到空中,成为米迦勒的使者。
龙被摔下来后,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所以十二节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快乐吧!只是地与海有祸了。因为这是牠最后的三年半,牠气忿忿的下来,地与海能有好日子过么?我们知道这时主耶稣还没有回来,因为这三年半的大灾难还没有过去;主耶稣回来还要等到这三年半大灾难的末了,这个预言还没有完全的应验。所以主耶稣今天会把地上的得胜者偷走,两个中的一个会被偷,你被“偷走”,就是你可能是得胜者啊!你可能是男孩子的一部份哪!所以现在这男孩子生下来没有?还差一点!妇人已经在生产的痛苦中,应该快生下来了;快生产的时候要怎么办呢?要准备哦!随时可以生下来了!一生下来,这个三年半就要开始。所以这一段圣经很重要,第一告诉我们,有些人又被提到宝座那里去了。“龙见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妇人;于是有大鹰的两个翅膀赐给妇人,叫他能飞到旷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他在那里被养活一载二载半载”,一载加二载再加半载就是三年半。“蛇就在妇人身后,从口中吐出水来像河一样,要将妇人冲去。地却帮助妇人,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龙向妇人发怒,去与他其余的儿女争战”;其余的儿女是谁?就是不彀得胜的、没有被提到宝座、剩下的,就是妇人其余的儿女,你注意了!“这儿女就是那守 神诫命”,守 神诫命的是犹太人,旧约就是要守 神诫命;原文后面有个“和”,“和为耶稣作见证的”,就是新约其它的圣徒。那个得胜者已经成为男孩子的一部份先被提了,“其余的儿女”,有两批:不得胜的犹太人;和不彀得胜的基督徒。所以你看,得胜的被提,剩下的受三年半大灾难之苦。这就清楚的说明教会不可能一次被提。“那时龙就站在海边的沙上”;龙在海边,海是预表世界。
请注意,先前读到:“兽就开口向 神说亵渎的话,亵渎 神的名,并他的帐幕,以及(原文无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我们已经解释,“他的帐幕”就是那些“住在天上的”, 神的儿女应该是住在天上的哦!现在兽来了,“又任凭他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也把权柄赐给他,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第十节:“掳掠人的必被掳掠”,撒但就是掳掠人的。原文说,那个掳掠人的能力,已经被掳掠了。“掳掠人的必被掳掠;用刀杀人的,必被刀杀。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那已经被提的还需不需要忍耐啊?不需要!剩下的那一批需要忍耐,这时候更需要信心,记得:“所以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快乐罢。只是地与海有祸了,因为魔鬼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就气忿忿的下到你们那里去了”。撒但不再是空中执政掌权者,牠已经被摔下来了。牠的地盘,只剩下地上。为甚么这三年半最难过?撒但知道这是牠最后的三年半,牠就要被拘禁起来一千年,所以牠凶得很。这三年半的大灾难,比历世历代的许多大灾难还厉害得多。你说文革的动乱,罗马帝国多次的逼迫,那些灾难,比起这最后的三年半,还差远了!
又一批初熟的果子被提到宝座前
约翰又看见异象:“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并且我所听见的好像弹琴的所弹的琴声。他们在宝座前,并在四活物和众长老前唱歌,彷佛是新歌;除了从地上买来的那十四万四千人以外,没有人能学这歌。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羔羊无论往那里去,他们都跟随他。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 神和羔羊。在他们口中察不出谎言来,他们是没有瑕疵的”。
“我又观看”,所以现在看到这一批,跟以前的那几批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现在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请问,十四万四千是甚么?是12 ×12 ×10 ×10 ×10,十二是“完全”的数字,七也代表“完全”,七是三加四,是地上的“完全”,十二是三乘四,是天上的“完全”。启示录一开始就是七…七…七,七个教会,七个灯台,七个星;启示录的末了,都是十二,或十二的倍数,就是天上的完全。你看到有十四万四千人在天上,现在这十四万四千人满了没有?还没有满!所以你去看这批人,看哪!羔羊站在锡安山,同祂的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
这一批人在宝座前,并在四活物和众长老前唱新歌;这些人是主用祂的血买来的。除了从地上买来的这十四万四千人以外,没有人能够学这歌。这批人的特点是甚么?第一、是从地上买来的,未曾沾染妇女,原是童身。那我们结过婚的有没有希望?有希望哦!在哥林多后书里,保罗说:我要把你们像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哥林多的教会,很多都是结过婚的,是可以当作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如果真是没有结过婚才算,彼得就不够资格了。所以,这里不是讲到地上没有结过婚,而是我们今天向主的心,是不是像贞洁的童女。马太福音二十五章形容已睡了的圣徒为童女,有预备油的,有不预备油的。童女的特点:是全心完全放在主身上,等待她的良人。等待的时候,心会不会被其它事物污染呢?她里面总是: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就像歌所描述的一样。倪柝声弟兄有一篇“童女与寡妇”的信息;今天我们的心,是不是像寡妇的心一样?就像我说的那位老姊妹:主啊!你就是我的丈夫,我现在变成寡妇了,我现在只有抓住你。你要有这个心,你要有童女的心,爱慕我们的良人,盼望他快显现在香草山上。
这些人,“他们原是童身。羔羊无论往那里去,他们都跟随他。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 神和羔羊”。 根据保罗林前十五章,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初熟以后还能彀有初熟的吗?现在约翰确认了这一点,约翰说这十四万四千,也是初熟的果子。请问,今天教会,是不是每个人都成熟了?如果每个人都成熟了,那就无所谓初熟,或后来才熟,对不对?这批是初熟的果子,还有一批是未熟的。这批初熟的果子,“在他们口中察不出谎言来,他们是没有瑕疵的”。 他们与男孩子、殉道者不一样;这里没有提到他们受大患难或殉道。这批人的特点,简单来说,是没有谎言,没有瑕疵,他们成熟了。所以今天你在美国,在其它没有大患难的地方,只要你成熟了,你有没有机会被提到宝座?你也有机会被提到宝座。十四万四千是个完全的数目,这个数目还没有满,如果已满足,这些人就被提到宝座前去了。你仔细来读这一段,有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甚么时候被提到宝座前?只告诉我们被提到宝座前,并没有仔细的说到,是灾前,还是灾后、灾中。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是启示录中第三批被记载提到宝座前的人。
庄稼已经熟透了
我们再看随后的还有两批:“我又观看,见有一片白云,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头上戴着金冠冕,手里拿着快镰刀。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那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那坐在云上的,就把镰刀扔在地上;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这里我们看编号圣经。原文是:“并且我又观看,看哪!有一片白云,并且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这位好像人子的,是不是人子?就是人子。因为约翰他本来认识在地上的主耶稣,现在复活荣耀的主耶稣从三层天降到云里,是跟以前在地上的样子不一样了,但是约翰心里面知道就是祂,头上戴着金冠冕,手里拿着快镰刀。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成熟了。然后坐在云上的,就把镰刀丢在地上;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这是大批的收割,收割庄稼不是一稞、两稞,这镰刀丢下来,因这里有大
批成熟的庄稼。如果你今天看到有些人,两个人中一个已经被提了,根据马太和路加福音,有两个人在一个床上,两个人在田里,两个女人在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这些被取去亦是有条件的:因为他们儆醒,他们预备,他们在 神家中是忠心有见证的仆人,按时分粮。当我们发现世界各地都有人被取去了,昨天才通过电话,结果那弟兄不在了,那姊妹也不在了,我们会不会想起主在马太、路加的话呢?请问,我们剩下的人,还过昨天以前的生活么?我们现在怎么样啊?在主面前更加的儆醒对不对?昨天我们还一同在祷告聚会,结果被提的不是我们,我们里面有没有压力呢?
你们知道压力锅的作用是甚么?你炖一锅牛肉,本来要炖两、三个小时的,有压力锅来了,二十五分钟就炖好了,对不对?现在有很多人都被提了,我们还留下,就像在压力锅里一样啊!本来几十年都没成熟,现在几个月就炖熟了,现在的儆醒,比平常的儆醒还要儆醒。所以现在有大批的圣徒一下子就成熟了;这个在云上的主说:我的目的就是要你们成熟,你们虽然不是初熟的果子,但现在你们总算熟了,我就把你们收割了。这就是大批的。请问你们读这三节圣经,有没有说被提到宝座?没有!只说他们被收割了,收割到那里去了?有没有到宝座,没有讲清楚,我们也不敢说。请问他们这批先成熟,还是十四章前面那批初熟的果子先成熟?请问,初熟的那批宝贝?还是这批宝贝?草莓刚成熟的时候,一斤卖多少钱?八块;后来草莓都出来的时候,一斤值几块?一块,还是五毛?价钱差多了,对不对? 神今天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成熟,但是对那些初熟的,价值不一样,初熟的先上去,先到宝座上敬拜;我们现在很愿意敬拜,唱很多敬拜的诗歌。你愿不愿意早到宝座前敬拜唱新歌?别人都到宝座前敬拜了,我们还在地上赚那几块钱,就太不一样了。我们已经看到三批到了宝座,第四批,到不到宝座我们还不知道,但比起前三批,这星的荣光与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
玻璃海前胜过兽的得胜者
我们现在再读另外一处圣经:“我看见彷佛有玻璃海,其中有火搀杂,又看见那些胜了兽和兽的像,并他名字数目的人,都站在玻璃海上,拿着 神的琴,唱 神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说:主 神,全能者阿,你的作为大哉!奇哉!万世之王阿,你的道途义哉!诚哉!主阿,谁敢不敬畏你,不将荣耀归与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万民都要来在你面前敬拜,因你公义的作为已经显出来了”。
这里你看见,有一批人站在玻璃海上,玻璃海中有火搀杂。请问,这玻璃海在那里?我们来看:“宝座前好像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所以玻璃海在宝座前。又看见那些胜了兽和兽的像,和他名字数目的人,都站在玻璃海上,拿着琴,唱 神仆人摩西的歌,这是个老歌,羔羊的歌,是新歌。谁唱摩西的歌?犹太人;谁唱羔羊的歌?新约的圣徒。这些唱歌的是那些人呢?是胜了兽和兽的像,还有他名字数目的人;这个兽名字的数目是666。
要仔细去读,要把时间读出来。甚么时候有兽还有兽的像和兽的数目?那是三年半大灾难时。那时人要拜兽和兽的像;你要去做生意,如果没有666的话,大概是做不成的。现在有一批人,他们胜过兽和兽的像,他们看到兽的像还是不拜,他们情愿不做生意,也不用666这数目。这些人能胜过这些,可见他们有没有经过这三年半呢?要在这三年半里,才有机会胜过这兽。所以这些人是灾末,三年半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他们在这里熬了将近三年六个月,经过长时间都不屈服,他们胜过了牠;结果他们被提到宝座前的玻璃海。原来宝座前已经有许多殉道者,男孩子所代表的得胜者,那十四万四千初熟的果子也已经在宝座前唱新歌,现在这批胜过兽的后来者要站在玻璃海上了。玻璃海恐怕是在宝座前的外围。这一批被提到玻璃海的人,请问他们是在灾前,还是在灾末被提呢?应该是在灾末。
现在你回过头来看,连这批胜过兽的人都被提到宝座前了,刚才所读十四章中间的那一大批收割的庄稼,没有明说被收到那里,他们可不可能也在宝座前?因为比他们后的这一批都到宝座前玻璃海了。所以我个人的推论,他们也已经到宝座前了。在我“那么大的救恩”书末有一个表,那十四章中间大批收割的庄稼,我是用虚线把这批人带到宝座前,因为圣经没有明说,只是我的推论。但第十五章这一批是实线,跟前面的三批殉道者、男孩子、初熟的果子一样,因为是明说的。
现在我们已经在启示录里面看到,殉道者、男孩子、初熟的果子、大批的收割,和胜过兽的这一批;只有大批的收割没有直接说被提到宝座前,其它的四批都到了宝座前。所以这里有五批人在宝座前。现在你去读帖撒罗尼迦前书第4:16-17节:“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 神的号吹响”,请问这是第几号?这里没有说,但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死人要复活。所以保罗在写帖撒罗尼迦时,他的启示,只知道号筒吹响,死人复活,活着还存留的被提。等过了大约五年,写哥林多前书时,他有进一步的启示,知道是末号,但他仍不知道共有几号;等到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才知道一共有七个号,那末号就是第七个号。所以你得用和来解释这里的“号筒吹响”,就是第七个号吹响的时候:“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些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与主永远同在”。这里的与主相遇,不是在宝座前,是在空中。
启示录里面第七印带进七个号。吹第七号时,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也就是说现在主要回来了。主升天时,门徒先看见主被云彩接到空中,然后祂被接上(门徒看不见)三层天 神宝座那里。主回来的时候,先从宝座到空中,祂驾云降临,保罗帖前四章说这些死人复活,活着还存留的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所以这是灾后被提!这一次被提到云里空中的圣徒,能彀与启示录那五批提到宝座前的相提并论吗?那五批有三批在灾前,一批在灾中,一批在灾末。帖前这一批时间上应该是第六批,在灾后。是六批中最后最差的一批。这就证实了保罗在的话:“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所以连主耶稣的复活由祂开始一共有七批。越前面的越有荣光,难怪保罗说:“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这星的荣光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林
前15:41-42)。这也说明被提按圣经有灾前、灾中、灾后之别。也有被提到宝座与被提到空中之别。
主回来,先驾云到空中,主耶稣肉身的弟弟犹大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犹14-15)。这里的千万圣者,会不会就是启示录里被提到宝座前的那前五批人?这里的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是否就是:“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和:“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 神的家起首”。然后你读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主耶稣说了一个按才干受责任天国的比喻。那赚了五千两与二千两的,主称他们是“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主人的快乐(指进千年国度享受羔羊婚筵)。但对那又恶又懒的仆人,就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接着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你看有些仆人是良善忠心的,有些仆人是无用的;审判台前的结果是:良善忠心的仆人有赏赐,可享受主人的喜乐。无用的仆人就受亏损,要补课,丢在外面黑暗里。
奉主的名
我们再读一节圣经,请注意编号,马:“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所以就算今天你天天喊:主啊!主啊!你作呼喊派,也不见得都能进天国,因为这是主说的。又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么?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盘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聪明的人跟愚拙的人是不一样的;那些“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的人是聪明的,还是愚拙的?看前后文就知道他们是愚拙的。
现在我们要来查一个词:“奉主的名”。请看马:“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请问这个“奉”字底下有没有编号?没有,是空的。“奉你的名赶鬼”,“奉”字底下有没有编号?没有!“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奉”字底下有没有编号?也没有。现在翻到汇编,我们来查3686“名”:马,就是刚才所念的,和合版有三次“奉你的名”,那个“奉”底下都没有编号。现在看马:“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这个“奉”字底下有代号:,是INTO进入的意思;马与马:“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奉”字底下有代号I,是IN在…里面的意思。马“冒我的名来的”冒的代号是E,是ON在上面或本着的意思。马“又要为我的名”,为1223是借着。
马:“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 这“为”是E;第9:38节:“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奉是I;第9:39节:“因为没有人奉我的名行异能”。奉是E。第16:17节:“就是奉我的名赶鬼”,奉是 I。
你仔细去读下去,读到:“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奉是I。“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奉是E:“不可奉耶稣的名”,奉又是E字:“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奉是:“进入”主耶稣的名受了浸;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的观察和发现,特别找那个“奉”字:“奉我的名”;“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奉父子圣灵的名”…。所有“奉”字底下都有一个介系词:多数用“在…里面”I,有时用“进入”:,有时用“在”E,从来没有例外。但是对马的这些人,他们说:“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么?”主就明明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为甚么说“从来不认识你们”呢?他们到底有没有奉主的名?今天很多人说奉主的名。但是这里有一个讲究,马的这批人,他们的“奉”下面没有一个介系词;这是马弟兄发现的,马弟兄告诉我说:这些人的奉没有那个I,或:,或E。和合版一概都译成“奉”。其实他们不在主名里面(I),他们未曾进入主名 (:),他们不是在主名上 (E),他们也没有借着 (1223)那名。他们只是假借那个名,却没有真的相信。根据马的前文:“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主说他们是假先知,外面像羊,里面是狼。兽和假先知与魔鬼都是被扔在硫磺火湖里的!他们根本就是不信派,是假的,结局就是焚烧。他们就是要做王的荆棘,喜欢飘飖在众树之上,他们就是 神使恶魔降在身上的亚比米勒(见,最后 神当然要报应他(见。圣经里一共三次将荆棘和蒺藜连在一起,创世纪3:18节:“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前一节说到地受咒诅。第二次用在:“伯亚文的邱坛,就是以色列取罪的地方,必被毁灭,荆棘和蒺藜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第三次就是马:“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可见荆棘和蒺藜是地受咒诅后的产物,是出乎地的,真正呼求主名的人是脱离地进到主里属天的人,所有出乎土的都不是 神的工,所以主对他们说:“离开我去罢!”他们只假借主名,并没有真正“奉”主名。
先前曾交通到主说:我是他们进入的 神,他们是我进入的子民。所以真正奉主的名,就是“进入” 神的人。我真担心,恐怕很多人都不那么清楚。今天那一个传福音的人不是说“我奉主的名”?连东方闪电大概都这样说!有一些呼喊派的人,说是奉主的名,其实他们是奉一个人的名;这样子的奉主名,那个“奉”字,按照原文来讲,就是没有一个介系词I,:,E在前面,所以这些人,主是不会认识他们的。──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体会圣经里面许多有关葡萄树的经节,葡萄树与生命树是有关的,他是要酿出使 神和人喜乐的新酒。他只知倾酒,不知饮酒,倒出生命来使人得幸福,舍弃安宁来使人得舒服。
2. 旧约里的葡萄园是以色列家,葡萄树是犹大国。旧约里的园户是祭司长,法利赛人。新约里的葡萄树是主自己,我们是连在葡萄树上的枝子。新约的园户是天父。旧约的葡萄树结出了野葡萄,新约主自己作葡萄树,天父自己作园户,栽培上好的葡萄树,就是教会。
3. 我们今天要像犹大那样,作小驴,作驴驹,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在葡萄树中洗衣服,洗褂袍,眼睛要因酒红润,牙齿要因奶白亮。
查 经 方 法
1. 注意圣经中有关葡萄树的经节,学习藉祷告和默想,体会其中灵意,将各点联接成线,读出故事的发展,知道它的起承转合。
2. 注意和合版约翰15:1节“栽培的人”,这字原文就是马太、马可、路加的“园户”。注意旧约的葡萄树是犹大国,新约则是主自己和教会。
读经:;
马;马;路;约翰15:1-12
葡萄树与生命树
我们知道,圣经大概有四十多个作者;从摩西五经一直到使徒约翰写启示录,这中间有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在这许多作者中很多彼此没见过面,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但是 神的默示,把整本圣经放在一起,让我们看到,这本圣经从头到尾都是连贯的,丝丝相扣。你越读圣经,你越觉得圣经的宝贵,我们刚才读了好多的经节,今天我愿意给大家讲一个葡萄园的故事。圣经一开始,我们就看到创世记讲到伊甸园; 神造了亚当、夏娃,把他们放在伊甸园内。伊甸园是个快乐的园子,有许多果树,但是有两棵树是很特别的。 神告诉亚当、夏娃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大家都知道园子当中还有一棵生命树;所以圣经一开始,就有生命树。
启示录最后一章:“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 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所以你看到圣经的开始就有生命树,圣经的末了,也有生命树。你读创世记,你不太知道生命树是怎样的一棵树,到底这棵树多高?多大?你读不出来;但是你读到圣经的结尾,刚刚你读的这两节,你看到生命树是怎样的一棵树?这里讲到圣城耶路撒冷街道当中有一道生命水的河,这条河从那里流出来?“从 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这圣城耶路撒冷是立方形的,它最高的地方就是 神的宝座;从 神的宝座,流出一条生命的河来。我们知道这城每一边有三个门,代表十二个支派,城墙有十二个根基,代表十二使徒。现在从宝座流出一条河来,这条河是螺旋下降的;你吃过田螺吗?你看过牵牛花吗?今天一个立方体有十二个门,现在有一道河要经过这十二个门,怎么经过法?就是从 神的宝座螺旋而下,并且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从这里你就多少看到,这棵生命树是怎样的一棵树?它可以在河的这边,又可以在河的那边,这棵树,彷佛就是葡萄树!今天你可以想到 神所造的很多很多树;但只有一棵树,它可以在河的这边,又可以在河的那边,顺河而环绕,从宝座下来经过十二个门;虽然这里没有提到这树是甚么树,但是用我们今天的体会,大概像一棵葡萄树一样。
使 神和人喜乐的新酒
刚才我们把圣经里面主要关于葡萄树的经节大概念了一下,就借着这些经文跟大家分享。圣经里面第一次提到葡萄树,是在创世记的40:9-11节。我们知道雅各的儿子约瑟,他被关在监牢里面,与他同关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作过酒政的,一个是作过膳长的;这酒政作了一个梦,在这梦里,圣经第一次提到葡萄树。酒政说,他梦到一棵葡萄树,树上有三根枝子,好像发了芽,开了花,上头的葡萄都成熟了。然后他说:法老的杯在我手中(因为他是伺候法老喝酒的),我就拿着葡萄挤在法老的杯里。这个梦到底甚么意思,他不懂,后来约瑟给他解释:这葡萄树三根枝子,就是三天,三天之内,他要被放出来,官复原职,还可以伺候王喝酒。这里所提的葡萄树,跟酒政有关系,葡萄成熟了以后,就可以把葡萄挤到杯子里,将杯递到法老手中。所以在这个小故事里,我们知道葡萄需要成熟;葡萄的目的是成为酒,是需要榨才能成为酒给人享受。
我们刚才又读到士师记第九章,讲到有一次树木要膏一树为王,管理他们。就去对橄榄树说,请你作我们的王,橄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供奉 神和尊重人的油,飘飖在众树之上呢?”今天你要是作王的话,大家都服事你,你的地位高不高?你坐宝座飘飖在众树之上,那是很过瘾的;很多人都要权。有人告诉我说:北京人比较喜欢当官;上海人比较喜欢有钱。有了权,不怕没钱。有权而且有钱就会飘飖在众树之上,那是会上瘾的。在美国差不多都是有钱的人才去当官;因为竞选要花很多钱宣传自己,让人知道你,对你有认识、有好感,才会投你的票。所以你看到一些很有钱的人,其实他在政治上的经历不太多,但是能够拿出几亿来,就去竞选总统、竞选参议员。为甚么大家都想当权?为甚么想作官?竞选总统累死了,作总统以后,还是很累啊!但是许多人喜欢那飘飖在众树之上的感觉。
现在树木要膏一树为王,其实这是要道出人的光景。橄榄树说:我怎么可以止住供奉 神和尊重人的油,飘飖在众树之上呢?橄榄树的目的,就是要榨出橄榄油来。现在大家都知道橄榄油对健康好。在圣经里,橄榄油是代表圣灵,是供奉 神和尊重人的油。有一首诗歌说“你若不压橄榄成渣,它就不能成油”,在成为油之前,它需要被压榨;我们刚才讲到葡萄,那个葡萄需要挤才能成酒。橄榄宁愿被压榨而不要作王。它说:我的责任,就是供奉橄榄油,让 神和人都得着满足。这是何等的生命!一个无我奉献的生命!(在旧约,君王被立要受膏,这膏是用橄榄油作的;在新约为人祷告治病要抹油,这油通常是用橄榄油)。
树木又去问无花果树,请它来作王,无花果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所结甜美的果子,飘飖在众树之上呢?”无花果树说:我的责任,就是结出甜美的果子来,你现在要我去作王,那我就没有机会结甜美的果子给人享受了!我情愿不作王。这是无花果。后来:“树木对葡萄树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葡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使 神和人喜乐的新酒,飘飖在众树之上呢?”葡萄树的目的是成为酒;这酒使 神满足,使人喜乐;这酒是新酒。甚么叫新酒?既然是新酒,就告诉我们另有一种酒是陈酒。你知道我们都有自己的陈酒;有些人喜欢吃,有些人喜欢玩;这些都是让我们能够享受的;约翰福音第二章迦拿的婚筵告诉我们,人最好的酒也会用尽,但当你邀请耶稣到你生命里来,祂会成为你生命中上好的美酒。现在我们得把陈酒拿掉,让 神成为我们的新酒;葡萄树就是要酿出这个酒来。
旧约的葡萄园与葡萄树
以赛亚第五章:“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歌”;这个“我”是谁?这个“我”乃是指我们的主。以赛亚是被圣灵感动写以赛亚书;这里他讲到我们的主,要为祂所亲爱的(就是祂的父)唱歌,是我所爱者的歌;论他葡萄园的事,这个葡萄园是父 神的。这里告诉我们,为着要培养上等的葡萄树,祂要在肥美的山冈上,刨挖园子,捡去石头,在园中盖一座楼,又凿出压酒池,后来又说到这葡萄园是有篱笆的;“楼”是为着守望,“篱笆”是为着保护和分别,让这个葡萄园跟其它的地方不一样,野兽不能跑进来损坏葡萄;但是这个葡萄园里面最主要的是压酒池;葡萄成熟后,要经过这压酒池。这一段圣经说到,他指望结好葡萄,最后却结了野葡萄。“我为我葡萄园所作之外,还有甚么可以作的呢?”我还能怎样帮助我的葡萄园呢?他说:“我必撤去篱笆,使他被吞灭”,我现在对这个葡萄园太失望了,我不要它,使它被吞灭被践踏;请问,葡萄园是甚么呢?
又说:“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葡萄树),就是犹大人”;为甚么这里提到以色列家,提到犹大人?所罗门以后,以色列国分成北国跟南国;北国由十个支派组成,叫作以色列国,他们的京城是撒玛利亚;南国,是犹大跟便雅悯两个支派所组成的,叫作犹大国,他们的京城是耶路撒冷。等到以赛亚写以赛亚书的时候,犹大国的光景,非常糟糕。 神在万族之中选了犹太人;有时候我们觉得,为甚么 神没有选中国人呢?祂有祂的主权;祂选了犹太人之后栽培他们,就像栽培葡萄园一样,祂盼望从他们身上,能够结出美好的葡萄,结果这个葡萄树却结出野葡萄,所以这个时候, 神就丢弃他们:“我必撤去篱笆,使他被吞灭”。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在纪元前722年,以色列国就被亚述帝国灭亡了,亚述帝国把以色列的老百姓,从他们的京城撒玛利亚,掳到亚述的京城尼尼微,然后把亚述地方的人迁到以色列,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以色列人跟所谓的外邦人(亚述人)通婚,他们的种族就不纯了;犹太人很注重种族的优秀,种族要纯不能杂种;所以后来就有了撒玛利亚人;你看到约翰福音第四章,耶稣经过撒玛利亚,跟撒玛利亚妇人讲话。虔诚的犹太人他们不去,也不经过撒玛利亚,因为不愿意见到撒玛利亚人,看不起他们;现在主耶稣却去找那个撒玛利亚妇人。北国以色列被亚述灭亡,后来亚述被巴比伦灭亡,然后巴比伦136年后,又把犹大国灭了。那以后整个以色列就亡国了;从纪元前第七、八个世纪,以色列、犹大亡国后,一直到一九四八年,以色列才复国;主耶稣在世的时候,犹太人没有国,是在罗马帝国底下。
神在旧约里面,栽培这个葡萄树,最后它被毁灭,因为这个葡萄树没有达到 神的目的;我们简单的这样讲,给大家有个概念,以后再来读旧约的时候就容易了解了。我们刚才读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主耶稣讲了一个比喻:“有一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他就往外国去了”。你看这里所讲的,跟刚才以赛亚书第五章所讲的是不是一样?那里有一个葡萄园,盖了一座楼,凿出一个压酒池,有篱笆,这里也是这个样子。主耶稣用这比喻将旧约以赛亚书的比喻,重新讲一遍给他们听。请问这栽葡萄园的“家主”是谁?是父!把这个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到外国去了。现在你知道了,这个家主,是Owner;葡萄园是祂的,祂希望园户做甚么?把葡萄种得好、将来把酒酿得好,对不对?这是祂的生意。
“园户”是谁?很明显:“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所以这个“园户”就是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他们并不笨,他们听出来了:原来是讲我们!园户做了甚么事情?刚才在旧约里面讲这个葡萄园是交给园户的;后来家主Owner打发仆人们去收租,园户把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家主又差遣第二批仆人去收租,这次还是被打了杀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旧约的故事。 神的先知,被派到以色列家来,结果这些飘飖在众树之上作领袖的人,没有好好带领百姓,像一棵好葡萄树,结出好葡萄、酿出酒来,让 神和人都得着享受,他们反而结出野葡萄来;等收租的人来了,拿不出东西,只好把收租的杀掉,就是这批园户。
犹太人虽然没有政府,但他们有一个公会,由七十个人来断定关于犹太人的事情,主耶稣就是被这个公会审判、定罪的。他们的领袖,祭司长、律法师、法利赛人,很多都是很虔诚的人,他们以为他们懂得律法,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的 神;又要爱邻舍。主耶稣说:你没有看到,你就是那个被强盗(律法)打得半死的人;需要耶稣(就是那被他们看不起的撒玛利亚人)用油与酒,来裹他们的伤。主耶稣出来第一年,他们对祂还很尊敬,但后来他们认为耶稣冒犯了安息日,破坏了他们的规矩,又说自己是 神子,他们就不能够容忍,要把主耶稣杀了。
所以耶稣用这园户的比喻来说出他们的光景;现在家主把儿子差来,这些人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罢!我们杀他,占他产业”。这个儿子是谁?就是耶稣。马太福音记载了这个葡萄园的故事;刚才我们读马可和路加福音的时候,我们只读了一节,基本上点出,马太、马可、路加福音,都提到这葡萄园的故事;可见得这个故事的重要性。约翰福音没有说这葡萄园的比喻;马太福音二十章还有一个葡萄园的故事!葡萄园的主人,出去找人来做工。早上六点钟出去找人,九点钟又出去找人,中午十二点钟出去找人,甚至下午三点钟、五点钟都去找人进来做工。等到六点钟发工资的时候,先发那个五点钟来的,各得一钱银子,早上六点、九点进来的就想:他们必会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他们就埋怨家主。葡萄园主人有没有多给他们?他回答其中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么吗?所以你看到圣经里很多地方都讲到葡萄园的故事,这主人就是耶稣。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
现在再看约翰福音主耶稣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这段圣经我们都读过好多次了;最近我读到这里,突然好像里面亮了一下,从来没有如此发现。马太、马可、路加三处,“父”是“家主”,租给那负责栽培的“园户”是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你现在看马太、马可、路加的“园户”,在原文,就是“栽培的人”,编号都是1092,是同一个字,但约翰用的是深一点的黑体编号1092,表示该字附有定冠词这the: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这园户”。本来这葡萄园是交给园户去管的,园户没有管好;现在约翰福音说:家主要自己作园户,要自己管了。你如果出租一栋房子,请经纪人帮你管,替你把房子租出去,他一年应该租十二个月的,结果他只替你租了一个月。我曾经在避暑滑雪胜地买过房子,交给经纪人,他说一年最少可以租出去两个半月,最后一年只租出去不到一个月,我就把他开除了,我自己作经纪人。这就是约翰福音第十五章的故事。旧约的时候, 神选了天下万族之中的一族,以色列人,培养他作葡萄树,结果他没有结出好葡萄,反结出野葡萄来。现在主耶稣说:我是葡萄树。祂现在不要犹太人,或中国人、英国人作葡萄树了。祂说:我自己来作葡萄树;祂也不要找园户了。祂说:我父自己来作园户。
祂说:我是真葡萄树。这并不表示说我们今天所吃的葡萄是假的,从属灵上来讲,葡萄只是个影子;今天你看到万物:诸天述说 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当你去看 神所造的宇宙时,罗马书说:“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自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 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所以 神所造的东西,应该把 神彰显出来;今天你看到葡萄树,就应该知道,主才是那个真的葡萄树。我们每天吃饭,你有没有一个领会:主啊!你才是那真的粮,你是那真正从天上降下来的粮!主耶稣在受试探的时候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那个话是RHEMA,是活的话,今天 神的活话在我们身上成为活的供应,不是死的字句或思想,是能够滋润我们枯干的里面。所以你就知道,葡萄树其实只是影子;那本物的真像乃是耶稣。
在旧约撒母耳记,我们知道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是很糟糕的。撒母耳的两个儿子也不好,以色列人就到撒母耳面前去,跟他说: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外邦列国有王,现在我们以色列国也要立一个王。撒母耳到 神面前去, 神怎么对撒母耳说?撒母耳记上第八章, 神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最后 神虽然答应,但 神很伤心。
今天作父母的,孩子如果很听话、很孝顺、很上进,那当然是没问题;如果孩子说:我不要这个家了,我要走,请你把我这份分给我!就像路加福音那个浪子一样,他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我承认我是小的儿子,长子是双份的,我是一份,所以他拿三分之二,我拿三分之一,你把三分之一给我,我就走。这个作父亲的能够怎样呢?强迫也没办法,因为你心早不在家了。作父亲的爱不爱他?非常爱他;让不让他走?让他走;但是他的离家,是不是父亲的心意?不是!那大儿子在家亦没有享受父亲。后来浪子回来时,他说:我服事你这么多年…你没有给我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我们的光景,不是浪子,就是大儿子;我们很少人像讲这比喻的人,很少像祂。你有没有看到这个故事里面,还有第三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就是说这比喻的耶稣,祂不是那大儿子,也不是那浪子,祂是真正认识父 神心意的儿子。今天那大儿子在家里,如果他知道父亲的心意,看见父亲天天就在门口望弟弟回来,他早就该自告奋勇去找弟弟了。终于有一天,父亲远远看到浪子回来,就跑过去抱住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这父亲是谁?是天父;圣经里面有没有看到 神是跑的?这父亲竟然跑过去,抱住这个儿子,连连亲嘴,这就是我们的天父!
在旧约,以色列人不要 神作王!要 神给他们立一个王!就像这个浪子一样:我要出去了,我不要在家里面。父亲会让他出去吗?父亲希望作每一个以色列人的王;但是这些以色列人要不要祂作王?不要!你给我立一个像世界上的王就好了!所以 神就要撒母耳警告他们:你现在要立王吗?好!我给你立一个王,将来你的儿子要为他赶车跟马,你的女儿要为他制膏作饭烤饼;我作你的王你不要,你反而要一个人来作你的王,这是旧约的故事。旧约 神有心意要作每一个人的王;请问 神达到这心意没有? 神旧约没有达到的,今天在新约里面, 神要不要达到呢?今天还需要请主给我们立一个王,教皇?他们不需要直接亲近 神,只要立一个教皇就可以了!今天 神要自己来治理!旧约的办法不是办法,用在犹太人身上没有成功;请问如果 神选的是中华民族,是中国人,你想会不会有用?我常常跟人家讲,在美国那么多年,上了那么多年班,碰到很多犹太人。我发现,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就是犹太人;但是我说:不要小看我们中国人哦!中国人大概是全世界第二聪明的;越聪明越诡诈! 神选的以色列人失败了; 神现在是不是另选中国人?不选! 神曾把这个葡萄园交给历世历代,不同世代的园户,结果他们种出甚么东西来?他们有没有让祂收到好的成果?没有!约翰福音十五章,主耶稣说:现在父亲作园户,再也不交给别人作园户了,祂自己亲自来作;我也不找任何一个种族作葡萄树了!我自己来作葡萄树,看看我是结出好葡萄还是野葡萄。所以主耶稣就跟门徒说:我是真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我就剪去;凡结果子的,我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1987年从中国回美,一位犹太籍的老弟兄找我,要我到他那里去聚会。他说:我这里有一批年轻人,美国弟兄姊妹,他们都听我的带领。你很多观点跟我不一样,性格亦和我不同,我们就是需要你,因为一个地方的弟兄姊妹只听一个人或一种教训,这是最不好的。他说:我们需要有不同的看见。圣经形容我们的主耶稣,是不是只有马太说的那个主耶稣最好?很好!需不需要马可?需不需要路加?需不需要约翰?今天,我们的主太丰富了,王弟兄经历主,周弟兄经历主,我们都经历主;但是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主经历得完全?主太丰富、太丰富了,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主;没有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这个老弟兄到我家,他看到我家的玫瑰花,这玫瑰花是从奥利冈州我的美国家庭带回来的,花开得很好,他说:你这个玫瑰花开得还不够好。他就拿了剪刀,替我剪,本来那么高的玫瑰花,被他剪得好小一棵,我说:有没有搞错啊?他说:玫瑰花就是要剪,越剪长得越好。我家的玫瑰花经过他修剪以后,事实证明了,长得更好,的的确确是这个样子。
我们要接受主的修剪;在生活里,刚才我们唱一首诗歌,不是每一天都天色常蓝…;今天 神在我们的生活里,给我们许多的遭遇,为甚么家庭里面有问题?为甚么人家不信主的不吵架,信主的反而吵架?你如果连在葡萄树上,主就借着与你最近的人来暴露你。有一次我跟我姊妹说:如果我不娶妳的话,我不知道我会发脾气的。 神借着配偶,把我这个人暴露出来,原来我是有脾气的;我从来没有跟别人发过脾气,但是我会跟她发脾气; 神现在要修理我们,你接不接受主的修理?你接受主的修理,就可以结果子更多。所以这里说:你们要住在我里面(原文“常”就是“住”),我也就住在你里面。“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住)在我里面的,我也常(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甚么”。我们有没有这个经历?今天我们离开主,我们是甚么也不能做。如果有人认为:我是个博士,或我要读个神学博士,我就可以作大事情!主已经不需要这种园户了。现在谁作园户?父作园户!说:“但基督为儿子,治理 神的家”。今天是长老治会呢?还是基督治会?今天不是牧师治会,也不是长老治会,今天是基督治会:基督为儿子,治理 神的家。祂已经接手亲自治理作主了,凡不是基督治理的,迟早结出来的都是野葡萄。父 神在栽培这棵葡萄树,你如果不让父 神做的话,一定做不好。
主耶稣是把我们带到祂的家里来,祂就是那棵葡萄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葡萄树的枝子。保罗在歌罗西书里讲到基督是教会的头,在以弗所书里讲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今天这个身体听谁?听头!保罗用人来形容今天我们跟基督的关系,教会如果是基督的身体,教会就是基督丰满的彰显。用葡萄树来说,枝子一直住在葡萄树上,主是要修理我们的,目的是为着更多结果子,父就因此得荣耀。祂是个栽培的人,祂现在是那个园户,祂得不得荣耀要看你连不连在葡萄树上。只有一棵好葡萄树,就是主耶稣,一定要连在这葡萄树上,“我父就得荣耀”;“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住)在我的爱里”。你今天跟主耶稣连在一起,成为祂的枝子,你就是住在这棵树上,也就是住在爱里面。住在主爱里,就遵守父的命令;住在主爱里,是叫主的喜乐存在我们里面。一个常常与主连在一起的人, 神的喜乐,就住在他里面。外面环境上可能还不好,可能生病了,可能失业了;但是因为你住在主里面,你里面的喜乐就满足。
犹大阿!你的弟兄们必赞美你!
又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一个住在基督里面的人,自然的就从主那边,得着真葡萄树的供应,他自然就能爱;所以彼此相爱不是做出来的,彼此相爱是跟这棵葡萄树连在一起的。这一段圣经,让我想起另一处圣经,创世记四十九章,讲到雅各作歌,预言他十二个儿子将来的事,其中讲到犹大的时候,说:“犹大阿!你弟兄们必赞美你”。“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驴驹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他的眼睛必因酒红润,他的牙齿必因奶白亮”。新约
圣经甚么时候提到小驴和驴驹?主耶稣进耶路撒冷的时候,有没有像拿破仑打胜仗回来,骑着俊美的白马进凯旋门?主耶稣是温温和和骑在小驴驹上面,祂是骑着驴驹子进来的。这个驴驹子代表被主得着的人,要自卑、灵里面贫穷,我们需要像驴驹子一样,不要作一个飘飖在众树之上的;那个撒玛利亚人去救那被打得半死的,他在路上骑的是驴,不是马;圣经里面埃及的马最好。但是我们不是靠马的力大, 神不将我们作成马,世界要我们作马;但 神要我们作驴,小驴;你在教会学习服事,最好不要学作马,你最好学那老驴跟小驴。
你看到“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驴驹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那棵树是美好的葡萄树?就是这约翰十五章的真葡萄树;他说:“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你有没有想到,你现在的衣服要在那里洗?葡萄酒里面洗。又:“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圣经里面,衣服、袍褂,都是代表我们的义;以赛亚说:你们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但现在我们的衣服都是在葡萄酒里面洗的。葡萄汁代表耶稣的血,你记得主擘饼的时候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擘开的,这是我立约的血,为你们流出的。将来那个犹大族的狮子,代表基督,是要作王的。“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赐平安者)来到,万民都必归顺”。。这是个王杖。他现在的特点是衣服、袍褂,都是在葡萄酒中洗净的;“他的眼睛必因酒红润”,主耶稣就是那上好的酒;约翰福音第二章,迦南婚宴;我们主的酒是喝不尽的。我们因为拴在这个葡萄树上,我们的衣服是最干净的;我们的眼睛是最明亮的,我们对属灵的事情,看看就懂。我们眼睛因酒而红润、漂亮,不需要开双眼皮;“他的牙齿必因奶白亮”,牙齿表示我们消化的能力;牙齿不好你能够吃甚么?只能够吃婴孩食物;牙齿好就能吃干粮。我们今天要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你今天读圣经,要读出东西来,要能吃干粮,不能单靠属灵的书。属灵的书都是别人消化过的,非常需要。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可以帮助我们进深。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所有好的属灵书籍,都是生命的经历,都是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话,我们也要学他们的榜样,在生命中更有经历,对圣经本身更有体会。你今天打开圣经,能不能够吃干粮,你的牙齿健不健康?犹大为甚么这么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那个小驴,拴在这个葡萄树上。和我们刚刚讲的约翰福音十五章,枝子需要连在葡萄树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以前没有这样子连过,你看整本圣经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弟兄姊妹,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多注意一下圣经里面的线,可以把许多的点连成一线。──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1. 苇子是卑贱之物,主上十架前,人将一根苇子放在祂右手里,又拿“这苇子”打祂的头。我们的主对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但祂却因我们的过犯受害,被我们的罪孽压伤。
2. 施洗约翰在旷野是那被风吹动的芦苇,我们今天在这世界的旷野里,是穿细软衣服的人呢?还是那压伤的芦苇?
3. 以赛亚形容我们的主说:“看哪!我的仆人…,祂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祂的声音”。这与今天用各样智慧推销自己的传道人相去的是何等远。
4.神今天要用苇子作量度的杖量祂的殿(教会)和殿中礼拜的人。保罗是一位能被苇子量而有长度的人,我们的主当然更是。祂的长、阔、高、深是过于人所能度的。
5. 被主作得越卑微的人,越有金子在他里面,今天我们被苇子所量的长阔高深,就是将来金苇子所量的度量。求 神让我们学到彼得的自卑。
查 经 方 法
1. 注意巴拉巴的意思就是“父的儿子”,人情愿要囚犯巴拉巴,而不要天父的儿子耶稣。
2. 用汇编将所有关于苇子的经节祷告、默想、体会其中深意,用这里面的灵意来量度,施洗约翰、保罗、彼得等人,再比较今天的传道人,才能真实的看出将来在 神面前我们的度量。
3. 和合版将4712这原文字换算成里,但五次的换算非常不一致,也没有体会到特别在启示录圣灵用字(12的倍数)的深意。
我们读一段圣经,马可福音十五章:“一到早晨,祭司长和长老文士全公会的人大家商议,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彼拉多。彼拉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么?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祭司长告他许多的事。彼拉多又问他说:你看,他们告你这么多的事,你甚么都不回答么?耶稣仍不回答,以致彼拉多觉得希奇。每逢这节期,巡抚照众人所求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有一个人名叫巴拉巴,和作乱的人一同捆绑。他们作乱的时候,曾杀过人。众人上去求巡抚,照常例给他们办。彼拉多说:你们要我释放犹太人的王给你们么?他原晓得祭司长是因为嫉妒才把耶稣解了来。只是祭司长挑唆众人,宁可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彼拉多又说:那么样你们所称为犹太人的王,我怎么办他呢?他们又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说:为甚么呢?他作了甚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的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院里,叫齐了全营的兵。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上,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阿。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两个父的儿子
这段圣经,说到我们主耶稣十架舍身前早晨所发生的事情。祭司长、长老、文士、公会大家商议,把耶稣交给罗马巡抚彼拉多。彼拉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么?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这句话,前三本福音书都记载了。耶稣简单的承认,祂是犹太人的王。这以后,耶稣就几乎没说过话,只有约翰福音记载了一点主与彼拉多的对话。一直到上十字架前,祭司长告他许多事,彼拉多又问他说:你看,他们告你这么多的事,你为甚么不回答呢?耶稣仍不回答,以致彼拉多觉得希奇。他们有个惯例,每逢这节日,要释放一个囚犯。有一个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曾经作乱杀过人。众人上去求巡抚,请他释放巴拉巴。彼拉多说:你们要我释放犹太人的王,就是耶稣,给你们么?第十节说:“他原晓得祭司长是因为嫉妒才把耶稣解了来”。罗马到今天,留给世界一个遗产,就是罗马的法律。我是学法律的,罗马法是世界有名的。这个巡抚彼拉多,从罗马法的观点来看耶稣,他立刻就知道,我们的主一点都没有犯罪。这些犹太人把耶稣送过来,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嫉妒。同时记载:当彼拉多“正坐堂的时候,他的夫人打发人来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他的妻子到底受了甚么苦?没有明说。但很清楚的,彼拉多夫人知道耶稣是个义人,她不是学法律的,她不懂这些,但她在梦中受苦的时候得着启示;所以她差人告诉她丈夫: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也不可以管。所以彼拉多一直在为主耶稣辩护,只是祭司长挑唆众人,宁可释放巴拉巴给他们。你知道巴拉巴是甚么意思?巴拉巴这字直译就是“父的儿子”。我们的主是父 神的独生子。现在犹太人要求释放这出名的囚犯巴拉巴:“父的儿子”;这是巧合么?不是!圣灵点出犹太人宁要假的“父的儿子”,却弃绝了真正父 神的儿子弥赛亚基督。
荆棘和苇子
“彼拉多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巡抚说:为甚么呢?他作了甚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的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彼拉多一再的希望为耶稣开脱,但是犹太人不愿意。彼拉多有一个考虑,他是罗马分封的巡抚,在他管辖的地方,如果出了乱子怎么办?所以明明知道耶稣按罗马法一点罪也没有,也知道祂是义人,妻子告诉他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但他是政客,为著作官就牺牲无辜之人,自己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罢!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叫全营的兵都聚在他那里。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我们都知道荆棘有刺,现在作成冠冕,戴在耶稣的头上。从圣经看,亚当、夏娃犯罪以后,就带进咒诅。蛇被咒诅: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女人被咒诅:女人要受生产之苦;男人被咒诅:男人要汗流满面,才能糊口;地受咒诅:地就长出荆棘和蒺藜来。士师记第九章,荆棘代表堕落爱掌权的人;耶稣在马太十三章撒种的比喻,讲到人子就是那撒种的,种子是祂的话,种子撒出来后,落在不同的土里面,有土浅的石头,有荆棘;荆棘可以把主的话挤住了,土浅的石头,发芽很快,但是根不深;还有好土。这比喻里荆棘也代表人世上的思虑和钱财的迷惑。
你记得摩西四十岁,想出来作拯救以色列人的工作。他虽然学尽了埃及的学问,就世界来讲,他是将军、是有学问、有能力的人,又年轻气壮;但这时 神不能用他,因他认为他能。后来把他放在旷野,一放就是四十年;等到四十年的末了,摩西八十岁了, 神在旷野荆棘中向摩西显现。在旷野,荆棘起火焚烧不奇怪,但那一次他看到,荆棘里有火,却没有烧毁;他觉得非常奇怪,走近的时候,耶和华从荆棘里呼叫说:摩西!摩西!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在旧约,仆人是不穿鞋的。 神现在要用一位自认不能的作祂的仆人。约翰福音告诉我们:“太初有话,话与 神同在,话就是 神”。然后说“话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所以今天 神到地上来取了人的样子,住到我们中间,今天我们是一烧就毁的荆棘,祂却是那个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的荆棘。现在耶稣被兵丁戏弄,让祂穿上紫袍。在中国,皇帝要穿黄袍;宋朝的赵匡胤是黄袍加身。但在罗马,紫色是王者之色。皇帝当然要戴冠冕,但主的冠冕,却是荆棘的冠冕;这代表甚么?这代表主耶稣今天,祂自愿被我们刺伤而作我们的王;我们乃是这个荆棘,在那里刺祂。
继续看马:“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他在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阿。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原文两节都用2563苇子,但三十节的2563是黑体的编号字,是附有定冠词the的。所以原文是说拿一根苇子,放在耶稣的右手,又拿“这苇子”打祂的头。“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苇子是不值钱的卑贱之物,主耶稣是右手之子,我们这些卑贱的人,主居然把我们拿在手中。主耶稣就是被我们这个苇子打在祂头上。“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甚么是苇子?苇子就是芦苇,这个字2563,一共享过12次,我们稍微看一看,马太福音十一章,施洗约翰在监牢里,打发门徒去见耶稣问说:“那将要来的是你么?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痲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他们(就是施洗约翰的这两个门徒)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甚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么?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甚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么?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你们出去,究竟是为甚么?是要看先知么?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我实在告诉你,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施洗约翰就是在旷野吹动的芦苇,我们今天在这世界的旷野里,是穿细软衣服的人呢?还是不过是压伤的芦苇?
约翰派两个门徒问主耶稣:那将要来的是你么?好多年前,我以为约翰是故意提醒耶稣别忘记他在坐牢;约翰知不知道主耶稣是那个将要来的?约翰还在腹中的时候,马利亚来看以利沙伯,他就向主耶稣跪拜。约翰可能比主耶稣大六个月,他们是表兄弟;你想等以利沙伯生了约翰,马利亚会不会去看她?等马利亚生下耶稣,以利沙伯会不会来看她?虽然耶稣降生后前两年避难到埃及,但我相信一直到约翰长大在旷野里面生活以前,有一段时间他们很可能是有来往的。旧约的祭司,三十岁正式事奉,但实际上,二十五岁就在殿里实习。主耶稣亦是三十岁才出来。我相信施洗约翰二十五岁就到旷野去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他在那里像个怪人,穿骆驼毛的衣服,吃蝗虫野蜜,天天在那里喊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渐渐就吸引了许多人来听他传悔改之道。直到主耶稣出来了,他还在那里喊。
约翰福音首次提到耶稣的出现在1:29节;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一节的“次日”指那一日的次日呢?在原文次日前有一定冠词The这,所以是“这次日”,仔细体味二十九节的前文,与二十九节耶稣来到约翰那里没有甚么时间上的关系,个人的体会是这个次日,会不会是主耶稣从试探山下来的次日呢?如果是约翰这时看见耶稣来,他又想起四十二天以前,曾为耶稣施浸(本来他不敢、不愿,是主告诉他:为的是尽诸般的义),所以他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彷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身上…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 神的儿子。“再次日”,他又看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然后,他的两个门徒,安得烈和约翰,就跟从了耶稣。
施洗约翰很奇怪,他自己没有来跟耶稣,以致后来耶稣和门徒在犹太地居住施浸,约翰在靠撒冷的哀嫩也施浸,变成有两个施浸的地方。马可福音在施洗约翰死后,追述他怎么死的?是因为希律王娶了兄弟腓力的妻希罗底,“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能。因为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并且乐意听他”。所以希律也像彼拉多一样,彼拉多知道耶稣是没有罪的、是义人;希律也知道约翰是怎么样的人。虽然约翰责备他,但他还愿意“多照着行,并且乐意听他”,只是希罗底受不了。后来希律生日的时候,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希律一高兴,说:你随意向我求甚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都可以给妳。女儿去告诉她母亲,她母亲要约翰的头,约翰就被砍了。刚才马太十一章,是约翰未死以前,差遣门徒去问主。希罗底的怀恨,是人里面的东西。 神在十字上拯救我们,赦免我们,祂一赦免,祂里面就忘记了;但人不一样。所以大卫也曾经说过: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上。因为祂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意落在人的手里,你落在人的手上,人家一辈子都会记得;希罗底就是这样。你今天看人,主耶稣被交给彼拉多,是因为祭司长、文士这批人嫉妒;施洗约翰受害,是因为希罗底怀恨;这些都是主要在我们身上除掉的。耶稣与约翰两个人就是死在人邪恶的心里。
回到刚才说,约翰还没有殉道以前,在监牢里面;我以前以为他是坐得太久了,想耶稣救他,故意差遣两个人,去提醒一下主耶稣:将要来的是你么?他当然知道就是耶稣。但后来我就觉得,施洗约翰根本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差人去问,是巴不得在他死以前,能够看到弥赛亚的彰显:到现在,你为甚么还没有把你弥赛亚的身份彰显出来?我们的主一定要先经过十字架才充分彰显出他弥赛亚的身份。施洗约翰在这点上,认识得恐怕不够;就像所有的犹太人盼望弥赛亚一样。
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拯救主,是要把他们从罗马铁蹄下拯救出来,复兴以色列国的。以色列自所罗门后分成两个国家。北国以色列,纪元前722年被亚述掳去;南国犹大,过了136年,纪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灭亡。从此以后, 神的选民成了亡国奴,没有自己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地土;这些犹太人在地上最盼望的,就是弥赛亚来为他们复国,使他们成为列国之首。施洗约翰恐怕也不例外。他们作梦也没有想到,弥赛亚要来两次。主耶稣第一次来要得的国,不是在这世上的国,不像犹太人所盼望的。主耶稣第一次要得的国,乃是属天的国度,所以主耶稣回答彼拉多论犹太人的王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主耶稣出来,也传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祂教门徒主祷文:愿你的国降临!祂对门徒说:你们要先求祂(天父)的国和祂的义。祂又说天国是奥秘的。有一次法利赛人来问, 神的国几时来到?祂回答说: 神的国来到,不是眼睛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 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天国近了,我们需要活在天国里面,这需要有属灵的启示,才能活在天国的实际里。所以施洗约翰是在这一点上没有看清楚,他实在不是怕死。
“他们(约翰的门徒)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甚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么?”。在旷野里,甚么东西最普通?就是芦苇。芦苇有甚么价值?约翰叁书一把这个字翻成“笔”。因为芦苇中空,可以装墨水,可以拿来当笔写。但是你还不能用压伤的芦苇当笔,你得找那个非常好的芦苇,经过处理,才可以拿来作笔。芦苇是很贱的,旷野里到处都是。施洗约翰为甚么到旷野去喊: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犹太人追求属地的东西,要在地上复国。如果你有属灵的眼光如基督徒,你就会看到世界只不过是旷野。施洗约翰就是那旷野的芦苇。你们到旷野,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如果你们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要到王宫里面去看,旷野是没有这种人的;这是马太十一章。
看哪!我的仆人,祂不争竞,不喧嚷
马太引以赛亚的话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这是指我们主耶稣)、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耶稣到世上来,祂就是不争竞,不喧嚷,祂不跟人家去争的,祂行了很多神迹,但祂行完以后,告诉人说:你回家罢!或者把人带到一边,不在人前行神迹,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子。有一次主耶稣行了一个大神迹,给五千人吃饱,这个神迹,让门徒把耶稣所分的饼,亲手递给别人;门徒在分饼的时候,从主手上接过饼,分给一排排的民众,你能够想象,门徒心目中那个兴奋?这五千人只是男人,还不算妇女孩子,严格算起来,可能有上万人。一排排的坐下,一个个的分。我相信犹大这时也非常兴奋啊!这个犹大他也希望弥赛亚来呀!但是最后犹大出卖耶稣,因为对祂失望了,祂现在不要作王了。这些门徒替耶稣分饼,主耶稣能够解决那么多人的问题,复兴以色列国还有问题么?十二个门徒都兴奋的不得了,以为耶稣真的要作王了。但是耶稣却把门徒催上船,把这些人分散,主耶稣放弃了作王的机会。
主耶稣祂不争竞,祂不喧嚷;今天我们很多人,要争竞,要喧嚷,要包装自己,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你是个名传道,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你多有能力,你如果拿到神学博士,不好意思登报纸、登广告,但只要有机会,你何等乐意把你的博士头衔拿出来,就怕别人不知道。主耶稣正好相反,祂不争名;街上也没有人听到祂的声音。主耶稣出来后,不久就行过很多神迹,成了名人,连法利赛人都知道祂是从 神那里来的,因为祂所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有一次,住棚节近了,耶稣还在加利利游行,祂的弟弟对祂怎么讲呢?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离开这里上犹大去吧!主耶稣不像祂弟弟所想的。“街上也没有人听见祂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富人要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但是我们的 神是孤儿寡妇的 神,贫穷的人却有福音传给他们。你今天若是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你若是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
刚才提到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兵丁把苇子放在祂的手上,然后就拿“这苇子”打祂的头,苇子代表我们这些软弱的、无助的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说: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这是何等恩典! 神的软弱,总比人坚强。我们六位弟兄姊妹蒙恩,今天受浸,你们今天只不过承认你是罪人而已。有一首诗歌叫“奇异恩典”: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来救无赖如我。有些翻译把它翻成:来救罪人如我。翻的人没有原来作者的经历。有一天主要你经历,你不只是罪人,你还是个无赖。有更深经历的人,才唱得出来。刚才我们里面在受浸的时候唱:完全了了。所以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现在得救,到有一天,被主接去。有些人才二十左右,如果你活到一百岁,你还有八十年的时间去经历,甚么叫作完全了了。你怎么经历你完全了了?就是你会发现,你了不了;你怎么经历你已经被埋葬?刚才方弟兄说:你发现你总是死不了,死不透。但是当你走这条路的时候,主慢慢的让你看到黄弟兄所讲的那三个词:主啊!我需要“死”,我需要“被埋葬”,我需要“复活”。你慢慢会发现:主啊!求你怜悯我!为甚么我好像死不了啊?为甚么我还总是活过来呢?主啊!为甚么明明黄弟兄,在我受浸那天就跟我说,我已经葬了,结果怎么搞的,我又活过来了?今天我们这些基督徒,想想看,我们已经死得尽净了吗?我们有没有又从水里面爬出来?那个爬出来的不是基督,而是我们自己啊!这就是我们这一辈子要学的。我们的确需要死;如果我们这颗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那能结出许多子粒来呢。
今天 神要做的工,就是把我们压伤,像芦苇;但是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 神要把我们做到一个地步,你到底像甚么?今天陈弟兄,神学院刚刚毕业,他要到一个教会去服事,在基督教里面,只能算是个小牧师,有一天,在基督教里面,他是不是想作一个大牧师?在台北,有很大的教会。有一本基督教的杂志“今日华人教会”,几年前曾经在封面介绍过台北灵粮堂;最近又介绍台北怀恩堂(我以前在台北怀恩堂),聚会的人数,同工的人数,有几个分堂…,台北怀恩堂比灵粮堂小多了,他们没有列出奉献的多少。其实这也是他们所注重的,只不过不方便列出。在三年以前介绍那些大的堂,介绍完了台北灵粮堂,再介绍新加坡的慕恩堂,多伦多的甚么堂,都是好多人的。我记得那一期介绍台北灵粮堂的时候,封面上就把灵粮堂照出来,然后说,主任牧师某某某,教牧同工四十多人,行政同工五十多人,主日学有上千人。几年下来,每一期介绍一个大教会,现在只能介绍那个比较小的了。你现在是不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达到主任牧师的地位?等你拿到主任牧师的时候,你是不是更希望世界知名?马太、马可都说到主耶稣的头被荆棘所刺;被芦苇所打;我们乃是那荆棘,那芦苇。“祂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人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那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所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学生不能大过先生,如果我们真有死:完全了了的经历,我们愈过愈像芦苇呢?还是愈过愈高,升到世界知名呢?
一根苇子量度的杖
我们现在读:“有一根苇子赐给我,当作量度的杖;且有话说:起来,将 神的殿,和祭坛,并在殿中礼拜的人,都量一量”。请看,现在使徒约翰,有一个苇子给他,要叫他量这个殿,又叫他把殿中礼拜的人,去量一量。“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为这是给了外邦人的,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这是讲到三年半的大灾难要来了;三年半大灾难以前,使徒约翰现在手上有根苇子,要来量这个殿: 神的教会,要来量教会里面作礼拜的人。用甚么标准?用苇子作标准。你到底像不像苇子?你越服事 神,你越了不起呢?还是你越服事 神,你越像压伤的芦苇?你去看保罗,他越服事 神,他越像压伤的芦苇。他在写哥林多的时候怎么说?在使徒中我是最小的。而且他说: 神明明把我们使徒列在末后,我们好像一台戏,被人观看。:“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并且劳苦,亲手作工;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这个就是芦苇。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里两次说到:直到如今。多少传道人在基督教里、像在世界里争权柄,要高位,要尊敬。有几个愿意为主被藐视、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呢?有多少愿意“直到如今”仍被看作世上的污秽、万物的渣滓呢?
保罗没有因为服事 神,越坐越高,他说:我们是软弱的,我们是被藐视的。他说:直到如今,我是又饥又渴。今天你如果在基督教里面作个传道人,如果你作了几十年,你还又饥又渴,那证明你做得不成功。你那个教堂那么小,没有五千人,你那有资格作主任牧师?怎么会有教牧同工四、五十个人?今天,我们是不是走上一条路?这条路让世界来看,哇!他是个很成功的传道人。请问保罗是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传道人?这只是在哥林多前书;写哥林多后书时,他说:“他们是基督的仆人么(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 神,知道我不说谎。在大马色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色城要捉拿我;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等过了六、七年,他写以弗所书的时候,他说:我本来(原文无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等到他快殉道以前,写提摩太前书的时候,他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1:15)。 神在保罗身上做了一个工作,他写提摩太后书的时候说:凡在亚西亚的人都离弃我,这是你知道的(1:15)。从基督教的观点来讲,他是个失败的传道人;但是从 神的观点来讲,了不起!如果你用苇子去量保罗的话,那他可是彀标准的。如果今天很多传道人,世界知名的,如果用这个苇子去量量,是不是合乎这个标准,就很难讲了。所以你今天,越作基督徒,就像施洗约翰说:他必增多,我必减少。我现在发现,你拿了神学博士,而不把你的博士拿出来的,几乎没有人。我孤陋寡闻,真正知名的,只有宋尚节,他把他的化学博士文凭丢到海里面去了;他也不自称博士,他情愿自居卑微。我们有主耶稣够不够啊?有主耶稣就够了!将来 神怎么样来量我们?就是用一根苇子来量的。
我们再看:“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对我说话的拿着金苇子当尺,要量那城,和城门城墙。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四千里(原文一万二千浔,中文把它翻成四千里,这里圣灵用十二的倍数,有十二位天使,十二个支派,十二使徒,全是用十二,和合版把它翻成四千里,翻得太不对。而且将一万二千浔换算成华里,也换算错了,仔细查一下4712这字,STANDard或furlong,查它六次的用法,换算一下,你就知道译者算错了),长宽高都是一样”。启示录一开始,都是七;启示录到了后面,都是十二或十二的倍数。刚才十一章是用苇子量,苇子不值钱;但是请问,金苇子值不值钱?金苇子就有价值了。到了最后,新耶路撒冷,这个新妇,已经被主作成了,现在她可以作新妇,献给基督。这就是荣耀的教会:是她被主作到一个地步,完全了了,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她里面活着,她有了苇子的性格。所以现在, 神要把你作到像苇子一样,等你减少到甚么都没有的时候,等你到基督台前的时候,等你到有一天作新妇的时候,你里面,因为你自己的东西,完全没有了,你是满了基督,完全是金的,好像透明的玻璃;现在这个当尺的苇子就是金苇子。所以弟兄姊妹,这就是 神在我们里面的旨意。我们这个人,乃是 神所耕种的田地,是 神手中的工作,祂怎样将摩西从埃及王子作成八十岁以后最谦和的神人(诗90前小字),祂怎样让彼得自卑服在 神大能的手下,祂也照样要作在你我身上。
今天你们六位弟兄姊妹得救了。你知道从今天起,主就要在你身上开始作工。祂要改变你,改变你的性格,改变你的情感,改变你的心思;你以前是这样想的,你以后的想法,因着 神的话,因着圣灵在你里面工作,你就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祂的想法,就成了你的想法了。这个你要去追求,所以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知道,主要怎样在我们里面做工。马:“灵里贫穷的人(原文)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是基督人属天性格的根基,也正是用苇子量度 神的殿,和祭坛,并殿中礼拜的人之原则。──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
Untilthe Reformation, the absolute authority of the Church of Rome was accepted.Every issue in matters of government, science, and above all the interpretationof the Bible, was unquestioned. As this authority was challenged and theReformation progressed, many seekers of truth were freed in thought and action.The challenge of authority also influenced seekers of truth in the sciences.The approach to discovery with open-mindednessdeveloped into a premise: that observations, methods,and conclusions about what is known thus far may be improved, or disproved bynew observations,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Basing upon this premise, an open-ended approach in ascertaining truth hascontinued for four hundred years.
Seekersof truth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and many seekers of spiritual truth haveadopted this premise. This approach is known as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ough it hasits origin in the Reformation.
Inkeeping with this open-ended quest for truth, the King James translation gave the scriptures tothe common man. Thus a trend was established, providing study aids overthe next four centuries. Among the important aids is the work of a Greekscholar, Mr. G.V. Wigram. His concordance provided the linking of theKing James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to the original Greek. Aseeker could then find a mor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 original Greek.A seeker could then find a mor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words byseeing how they were used throughout the text. This open-ended approach using a concordance wascompleted by Mr. Wigram about one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ago. Nearlyfifty years later, Dr. James Strong’s study aids made abreakthrough in coding every word of the King James New Testament and linkingit to his Greek dictionary. His intent, in providing root derivations inhis dictionary, was meant to help the seekers use the open-ended approach. However, manyseekers use his dictionary as a closed source of definitions. Theyreceive his definition at face value rather than following his abundantreferences to obtain richer meanings.
Sixtyyears ago, Mr. Adolph Knoch developed the concordant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Greek New Testament. Later, in a separate volume, Mr. Knoch combinedrelated Greek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roots and rendered these roots withliteral English equivalents. His work enriched the open-ended approach. Several years ago,the compilers of the work discovered that these study aids could be improved byconsolidation them into one volume. This consolidation reduces the timeof tracing references of root derivation, and gives the user an easy way todetermine the meaning of the Greek words.
Thisvolume offers features that constitute an ideal workshop for both the Chineseand the English readers. This work is offered to be helpful, not final.Other study aids should not be set aside, but used to enhance this open-ended approach.
后 记
今年二月封弟兄来电话,盼望最好六月份能整理出去年的录音带信息。经过好多个日以继夜,总算在五月份能将第二稿交柴、漆、李三位主内兄长代阅参加意见。至九月初才能将第三稿寄送江、王、陈三位前面弟兄及封、马两位编者(原文编号)兄长指正。谢谢他们在百忙中的辛劳,在主里爱心的意见及许多远方关怀此书肢体们的代祷。
修稿期间与多位前面弟兄交通,更深的体会到他们对初学使用原文编号圣经肢体们的关心与隐忧。深怕初学的少年人因为得着或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就小看了旧的版本或对以前的带领弟兄们与其信息自命不凡,这恐怕就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其实这也是我对有心追求的初学者经常有的告诫。所以在分享时所引的圣经,所举的例证,特别注意到“读经的人”更重于“查考的方法”。读完全书二十四篇的肢体该会发现我尽量的将教会生活所该注意的题目,属灵生命成长所不可或缺的要点,都尽量在信息中分享,务期初学者得着平衡的帮助,以致有许多篇里,信息的成份远大于方法的介绍。
我是在教会中学蒙恩得救的,和合版圣经更是我启蒙与背诵的对象,上大学后又多读英文钦定版,加上我家学与文、法学科的背景,以为自己还算是有追求的。但真正知道自己属灵上的浅薄,深感在属灵的认识与经历上是门外汉,是在1963年刚来美留学之时。那时在幽津 (EUGENE, OR),前面弟兄带领读“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 神”,“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等书,又听了MAJOR IAN THOMAS的道,读了他的THE SAVING LIFE OFCHRIST及THE MYSTERY OF GODLINESS,当年又两次参加了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INTERNATIONAL在其总部一周的传福音训练聚会,回程经洛杉矶聚会,买到了T. AUSTIN SPARKS的“THE ON HIGH CALLING"及“THE STEWARDSHIP OF THE MINISTRY" 及达秘的SYNOPSIS等属灵书籍。虽然那时候因为这器皿太小,吸收有限,但却改变了我一生,以后两年虽仍在研究院念历史,但真正读的却是许多属灵的好书。我之所以提这一段往事,是盼望告诫许多初学用“编号圣经”的追求者,千万不要忘记去读那些好的属灵书籍。陈希曾弟兄编了一本“属灵古典名著评介”,他从研读圣经、福音真理、属灵生命、名人传记各方面介绍了许多好书,彀我们一辈子还读不完。中文方面除中国的前辈们留下的好书外,现被翻译过来的好书亦越来越多,像麦敬道的的摩西五经,摩根的四本福音书,史伯克弟兄的许多书等等,都是不可不读,非读不可的,年轻有追求的弟兄姊妹若有这许多的好书作属灵的根基,再加上庇亚人般的心志,才能彀会在研读“原文编号”上有真正的得着!原文编号圣经的字典与汇编最能帮助我们的就在“发现事实”。倪弟兄认为好的发现事实已经在读经的路上成功了一半。个人在比较不同译文版本圣经时(和合版及不同的英文译本),编号圣经尤其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都不愿见研读原文编号会带来任何负面的作用, 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我常记得的一句箴是:“骄傲在败坏之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在美国将近四十年的教会生活与观察,连最有启示的前面弟兄也因骄傲到发狂而跌倒,我们这些后学者就更要引以为诫了。因着前面弟兄们的关怀与提醒,我就多写了“被 神使用的人”,“一个被主雕刻最多的彼得”,“自居卑微有血有泪的保罗”,以及“这年长的写信给蒙拣选的主母”四大段,加在本书第十七篇“怎样的人”里,作为第十七篇的加强与补充。
我特将1987年初版编号圣经马健源弟兄英文的序FORWARD附在后记之前,目的就是要读者更深的体会那两处黑体加强的字:OPEN-ENDED与NOT FINAL。每一个信徒都有自己的背景,都有那已经在我们里面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来用编号查考圣经,若不是存着一个敞开的态度OPEN-ENDED,将已有的观念认为是可改的,就无需浪费时间来查考编号圣经。只有当我们谦卑在主前,全部都愿意让主原本的话来过滤、来核对(NOT FINAL) 时,我们才会发现有些我们过去所持有的观念和看法是传统或个人的理解,而非圣经的原意。马弟兄强调我们查原文编号要注意:“原意”(原文字的意思),“用意”(原文字在该处圣经的用法),及“心意”(原文字在整本圣经中 神心意的用法)。我们要对 神的话语(新旧约圣经原文)全部接受,而非只接受我们个人所能了解明白的部份。我们承认对圣经“有不懂的,却没有不信的”。本书各篇信息中所交通的,都是作者个人的心得与体会,有许多地方像乐园何处?基督治会,家谱,摇签与选举等等与传统的解释或看法相左,读者们同意与否都没有关系,个人亦是以敞开的态度,愿意与读者们有更多的交通,真盼望主能借着原文编号圣经、本书,及更多的主内交通,我们能一同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见,并且能发明 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比较。
文士、法利赛人查考圣经,却不到主那里得生命。今天我们信 神所差来的耶稣基督,“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原文作话LOGOS),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 神。无论作甚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借着祂感谢父 神”。 这不只是个人的基督徒生活,也是教会的生活。但这只是一面,还有一面是:“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以上两处圣经里的“存在心里”,原文都是“在…里面”。今天在我们里面必定要丰丰富富的有主的话,又要有恩膏的涂抹,这两者缺一不可,又可说是一物的两面。因为主亲自说:“叫人活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原文是雷玛),就是灵,就是生命”。但愿我们查考圣经者,都有里面膏油的涂抹,能天天得着 神雷玛的话语。我们要离开基督道理(原文作话LOGOS)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要学习不只爱吃奶,还要能吃干粮,熟练仁义的道理(原文作话LOGOS),得以长大成人。我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见。全文完
作者 志
12/4/2002
── 李广《查考圣经得生命──如何使用原文编号新约字典汇编──方法与范例》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读者,如需阅读繁体字版,可径向各大基督教书店洽询。本书由台湾永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华人基督教文宣基金会总代理)
【问】 这一段经节,究竟在说甚么?
【答】
一 时代的转移
主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说这些话的背景是,人类已经堕落到极点,罪恶深染全人类,都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不但外邦人如此,连有神诫命的犹太人也没有例外。因为罪是个律,立志行善由得我们,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们。律法是属乎灵的,但人是属乎肉体,是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神赐下律法的目的是因信得救的真道,还未来以先,把人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可是,不认识自己的败坏和软弱的犹太人,却把它演变成为死的宗教,犹太教。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说教,吩咐人遵行教条,但连他们自己也能说不能行。何况,一个淫乱,下流的撒玛利亚妇人,怎能遵行。然而她却能大言不惭地和主耶稣谈论祖宗的遗传,在撒玛利亚山上礼拜的问题。雅各井物质的水如何不能止渴,照样,宗教教条也不能医治心灵的干渴。
感谢神,祂早已为我们预备了蒙福的路,就是赐下祂的独生爱子,作赎罪祭,好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有关基督的救赎,神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主自己也曾说,“我的事在经卷(指旧约圣经)上已经记载了”;。所以,凡是爱神,敬虔的人,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但是,基督来到的时候,除了西面,女先知亚拿,施洗的约翰(约壹34),安得烈(约壹41),腓力(约壹45),拿但业(约壹49),彼得,以及少数门徒们,蒙天上的父指示得以认识,耶稣就是基督,是活神的儿子之外,其余大部分的人都不认识,历代以来古圣们所预言、盼望、等候的救主弥赛亚已经来临,时代已在转移,恩典和真理,已经由耶稣基督而来临(约壹17)。
主耶稣自己却非常清楚、即将发生在祂身上的惊天动地的大事。祂知道父神的旨意。经上记着说,“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阿,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不久之后,祂就要被人卖,被钉十字架,舍命流血,满足神公义的要求,作我们的赎价,成功救赎。并且要从死人中复活,重生一切信靠祂的人,也要成为赐人生命的灵;,里面的律法,恩膏,真理的圣灵,活水的灵。
主耶稣提醒撒玛利亚的妇人,要认识自己的败坏与无能,认识宗教的无用,认识祖宗的传统(雅各井的水)不能医治心灵的干渴。能医治她拯救她的乃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祂所赐的生命之灵是活水,直涌到永生,在信祂的人肚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口渴的人当来,凡是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历代以来,列祖所渴望的福,就要实现。时代在转移,“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
二 转移甚么?
(一) 从预表转移到实际
1. 基督是预表的真体
“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豫像”。
“末后的亚当成了赐生命的灵”原文)。
“摩西曾说,主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凡祂向你们所说的,你们都要听从”;。
基督是一切豫像的真体。当本人出现的时候,豫像就不必存在了。不只如此,“基督本是神的像”,“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壹18)。主耶稣自己也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
2. 基督是真祭物
“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
“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阿,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
“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壹29)。
3. 基督是真活水,真盘石
“我们的祖宗...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盘石。那盘石就是基督”。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祂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4. 基督是真吗哪,是生命的粮
“我就是生命的粮。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5. 基督是真圣殿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但耶稣这话,是以祂的身体为殿”。
6. 祂的身体,教会是真圣殿
“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祂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
“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么”。
在旧约时代,神以物质的会幕、圣所、圣殿,表征作祂的居所。其实神真正的居所是以色列民,祂的子民。当以色列民敬畏神,遵照神的话,生活行动时,神就乐意住在他们中间,向他们赐恩怜悯。当以色列民不肯听从神的话,各人任意而行的时候,神就不愿意与他们同住,留一个没有约柜的空会幕在示罗,置之不理(参照,也让迦勒底人焚烧神的殿,甚至任凭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拆毁,成荒场,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
7. 基督是律法的真像
“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那时我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
可见,基督就是律法的真像,因着祂律法得以成全。
(二) 从律法转移到恩典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壹17)。
“这恩典是祂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
“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
律法是要求人遵行,自己付出代价,满足神的条件,才蒙称义。恩典是神的儿子替我们付了赎价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人只要相信就白白得着救恩,蒙神称义。
(三) 从旧约转移到新约
“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
“你们当就近我来;侧耳而听,就必得活。我必与你们立永约,就是应许大卫那可靠的恩典”。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不像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
“我必与他们立平安的约”。
“为此祂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
新约是“更美之约”,“那前约若没有瑕疵,就无处寻求后约了”。
(四) 从死的宗教转移到生命
1. 宗教是死的规条,没有行的能力
“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先前的条例,因软弱无益,所以废掉了”。
“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2. 需要重生,要有神儿子的生命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信子的人有永生”。
“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
“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我们知道凡从神生的必不犯罪;从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
“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人中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的盼望”原文)。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之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原文)。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宗教是死的规条,教人立志行善,只是没有供应能行善的能力;所以立志行善由得我们,只是行出来的由不得我们。神知道我们的软弱无能,所以给我们预备了救恩;叫我们信祂的独生子得永生。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这个生命之灵的律,使我们能脱离罪和死的律;不犯罪,也不能犯罪。从前是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现在靠着那作我们生命,加给我们力量的,凡是都能作。
(五) 从外面的字句、物质转移到里面的灵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灵和诚实(或作实际,真理)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神是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灵和诚实拜祂”原文)。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
“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里面(原文),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
“圣灵与我们的灵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原文)。
“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 “...只有神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
“但与主联合的,便是与主成为一灵”。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
“...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
“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但是灵赐人生命”原文)。
“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他们不用各人教导自己的乡邻,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主;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
“神将祂的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我们是住在祂里面,祂也住在我们里面”。
律法和宗教都是外面的规条,有许多关连到物质的礼拜条例。诸如:圣殿、约柜、祭物,都是物质的。律法是刻在物质的石版上;有许多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毫无功效。那饮食和诸般洗濯的规矩,都不过是属肉体的条例,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人手所造的圣所,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律法是将来美事的影儿,旧约是有瑕疵的,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感谢神,把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祂来了,为要照神的旨意行;有关祂的事在旧约的圣经里已经记载了;。神的旨意就是,要基督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叫我们靠着祂的血称义,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就更要因祂的生命得救,。主耶稣为着进到信者的里面作生命,必须经过死而复活,升天等过程之后才能成为赐人生命的灵;,叫我们重生,与我们成为一灵,作真理的圣灵、里面的律法、恩膏的教训、生命的粮、活水、供应的灵、祷告的灵、引导的灵、保惠师、生命、荣耀的盼望、印记、力量、智慧、公义、圣洁、救赎。一切救恩的实际都在这生命的灵里赐给我们。
三 结论
神一切的丰富都是因着圣灵和祂的话,被我们经历,享受,成为恩典,成为我们的救恩。无论是旧约的时代,或是新约时代,灵和话是神引领祂的子民,赐福与我们的具体的至宝和凭据。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参照;;;。云柱是预表圣灵,火柱是预表圣经。再看,但百姓口渴的时候,神叫盘石裂开,使水流出来,使他们可以喝;;,饥饿的时候,从天降下吗哪给他们吃;;。说,“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盘石”。我们从得悉,吗哪所预表的是主的话;从得悉,水是预表圣灵。神颁布律法的目的,并非要他们当作诫命,规条,去遵守。乃是要他们认识“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懃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神是要祂的选民家庭生活中,社会生活中满了神的话,好看守他们,训蒙他们,并叫他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他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可惜,以色列人不读主的话,所以成为贫穷的,是愚昧的,因为不晓得耶和华的作为,和他们神的法则。后来,又把律法演变成为死的字句,宗教,所以,当他们素来所盼望,等候的弥赛亚(就是基督耶稣)来的时候,却不认识祂,不肯到祂那里去得生命。撒玛利亚妇人是典型的罪人,犯了淫乱,见不得人的下流人,却还敢大言不惭地谈敬拜神的问题。
主耶稣知道人肉体的软弱,不是靠着宗教,律法能解决的。祂也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不久之后,祂要经过死而复活的过程,成为赐人生命的灵。进到人的里面,重生凡是信祂的人,并且把外面的律法放到人的里面,就是生命之灵的律,真理的圣灵,恩膏的教训,叫人有认识神和祂旨意的能力,不犯罪的能力。人有了重生的灵之后,不像旧约时代,先前的条例,因软弱无益,一无所成,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真是苦阿的光景,而是靠着生命之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得释放,脱离罪和死的律,且因随从灵,成就律法的义,过生命平安的生活。所以主耶稣才对撒玛利亚妇人说,“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灵和真理(原文)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神不住在物质的殿里;无论是祭坛建立在撒玛利亚(错误的地方),或是耶路撒冷(正确的地方),都拜不着神。神不喜欢在人的外面作神;神在人的外面是宗教。神喜欢被人相信,被人接受,进到人的里面,作生命、作生命的供应。神是灵,祂对我们所说的话(真理),就是灵、就是生命。所以必须是相信祂的人,重生的人,有祂生命和话的人,才能用灵和真理拜祂。──黄共明《读经拾遗》
“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灵是叫人得生命”原文)。
【问】 圣经既然都是神所默示的,为甚么又说,那字句是叫人死呢?在甚么样的情况下,叫做字句叫人死,又在甚么情况下,是灵,叫人得生命呢?
【答】
一 圣经的各方面
(一) 为基督作见证
“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圣经中,虽然有许多宝贵的道理和教训,但更重要的乃是为基督作见证,叫我们认识祂。
(二) 引到基督那里
“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
“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祂的都得着义”。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
无论是旧约或是新约,圣经的话总是为着把人引到基督面前而赐给的。
(三) 叫人能因信得救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话”原文)。
“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话”原文)。
“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圣经就是基督的话,叫人因着接受这话而重生,得着永生。不但如此,因着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在艰难的环境中蒙拯救、蒙保守,有信心以致魂得救(参照;。
(四) 圣经成为主观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主阿,你有永生之话,我们还归从谁呢?”原文)。
“将生命的话表明出来”原文)。
圣经把我们引到基督,好叫我们有机会听到主借着圣经对我们说的主观的话,得着永远的生命。
(五) 生命的粮
“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
“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耶和华万军之神阿,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
神的话不仅是永远的生命,也是生命的粮,灵奶,叫信徒得以长大成人。
(六) 生命的光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
主耶稣就是太初的话(约壹1),也是人的生命,我们接受祂的话,就是接受祂作生命,而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壹4)。许多时候,我们觉得被黑暗笼罩,不知如何往前,但是感谢主,祂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成为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叫我们得以在光里行走,成为光明之子。
(七) 洗净,成圣
“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话,已经干净了”原文)。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话就是真理”原文)。
“要用话的水,把教会洗净”原文)。
“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
主的宝血是遮盖我们的过犯,洗净我们的良心。但是主的话是洗净我们的心思,把圣的成分赐给我们,叫我们成圣。祂的话是“能救你们灵魂的话”原文)。
(八) 叫人自由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
“...可以明白真道;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
“求你用你的话,使我脚步稳当,不许甚么罪孽辖制我”。
神的话能使人脱离魔鬼的辖制,得以自由。
(九) 得着力量
“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神的话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
“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
“常用祂权能的话托住万有”原文)。
神的话就是神自己,所以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这言语能扶助疲乏人。当我们软弱无能的时候,若借着话摸着那一位全能的神,我们就靠着那加给我们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十) 叫我们得胜
“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话”原文)。 “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话”原文)。
以弗所书第六章提到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其中的五项是防御性的,最后一项是能直接攻击魔鬼的,那就是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连主耶稣穿上肉身,受魔鬼试探时,也是靠经上的话,就是神的话胜过了试探,于是魔鬼就离去了;。
(十一) 分辨是非、真假
“我借着你的训词,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
“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
“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
“凡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着的,就没有神”(约贰9)。
“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世上有许多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这是因为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信徒们若不是活在灵里,顺服恩膏的教训,及好好读圣经,就不容易辨别是非和真假。
(十二) 更新心思
“如果你们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学了祂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
“我要默想你的训词,看重你的道路”。
“你的命令常存在我的心里,使我比仇敌有智慧。我比我的师傅更通达,因我思想你的法度”。
“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 “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惟有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我们才能心思更新而变化,能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才能以基督耶稣的心思为我们的心思原文),以祂的愿意作我们的愿意,结果,我们所祈求的,都是完全合乎神的心意,因而蒙神成就,叫我们结许多祷告的果子,圣灵的果子,有神在肉身的显现。世人看见我们所行的义,便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所说的正是这样。
(十三) 显明我们的真相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十四) 审判的功用
“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话,在末日要审判他”原文)。
“我必按他们会众所听见的,惩罚他们”。
“智慧人惭愧,惊惶,被擒拿;他们弃掉耶和华的话,心里还有甚么智慧呢”。
“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祂的一切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以下的咒诅都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
神的话在积极的方面是灵,生命,生命之光,生命得粮,力量,安慰,喜乐,圣洁,公义,信实,自由,得胜等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对于宝贵祂话的人效力的。对于忽视祂话,弃绝、不领受祂话的人而言,祂的话就显出审判,定罪的功用。是祸,是福,都在于一念之差。
二 正确的领受
(一) 心要正确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
读圣经,要蒙光照,第一要紧的是我们的心要对,要有爱慕祂话的心。我们的灵要以知识为美;要求主赐给我们悟性,可以学习祂的命令。
(二) 要到主面前
因为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是记载有关主耶稣基督的事;,是为祂作见证的经。所以我们必须借着祂的话,到主面前去得生命。不到主面前去,就会成为死的字句;一到主的面前,话就活了。因为祂是真理,也是真理的圣灵,住在祂里面祂的话就住在我们里面,圣灵会将一切的事,指教我们,并且要教我们想起祂对我们所说的一切话。我们所读的圣经,就是祂对我们所说的一切话。
(三) 要从主的角度去读圣经
主的门徒虽然读过旧约的圣经,但因读的角度不对,所以就不明白,直到主耶稣教导他们,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明了。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祂来。这个明亮的眼睛就是被智慧和启示的灵,照明的心中之眼睛。埃提阿伯女王的太监读不懂以赛亚书,经腓利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他就相信主受了洗。
(四) 要遵守主的话
神在祂儿子里面向我们说话的目的,乃是祂乐意将祂儿子启示在我们心里,使我们真知道祂也使我们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的指望。主又说,“有了我的命令(话)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这个显现,有时是使我们在灵中受感动,看见天开了祂的荣美看见异象,如以西结,司提反,彼得,保罗,约翰,但更多的时候是向我们说话,让我们更明白祂喜悦的旨意。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主的话,也不是没有圣灵的感动,或是恩膏的教训;乃是有了主的话之后,没有立刻遵守,以至失去了更多蒙恩的机会。“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仅仅念和听见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又遵守的”,才是有福的。我们要学保罗的心志,“...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五)好榜样
1.大卫
大卫是殷勤读律法书,把旧约神借着众先知所说的话发扬光大的人。诗的一大半都是大卫写的。他的特点就是关心神的旨意。他抱着一个态度,“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里求问”。他也曾说,“耶和华阿,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 他关心神的旨意到一个地步说,“我必不进我的帐幕,也不上我的床榻,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觉,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直等我为耶和华寻得所在,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
2.无名氏
诗一百十九篇的作者,有可能是大卫,也有可能是其它的人。全篇经节句句都流露了作者爱慕神,渴慕祂话之情。“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思想你的话语”(148节),“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103节),“求你将你的律例指教我,我必遵守到底”(33节)。
3.耶利米
“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我是称为你名下的人”。他够称为主名下的人,以主的话作他心中的欢喜快乐。所以主的话一再的临到他,启示给他。
4.约西亚
“王听见律法上的话,就撕裂衣服,吩咐...说,你们去为我为以色列和犹大剩下的人,以这书上的话求问耶和华,因我们列祖没有遵守耶和华的言语”;。他得到神的话,不仅自己遵守,也念给全国百姓听,“王和犹大众人,与耶路撒冷的居民,并祭司利未人,以及所有的百姓,无论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华的殿,王就把殿里所得的约书,念给他们听。王站在他的地位上,在耶和华面前立约,要尽心尽性的顺从耶和华,遵守祂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又使住耶路撒冷和便雅悯的人,都服从这约;于是耶路撒冷的居民,都遵行他们列祖之神的约。约西亚从以色列各处将一切可憎之物尽都除掉,使以色列境内的人都事奉耶和华他们的神。约西亚在世的日子,就跟从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总不离开”。他是犹大王中最好的王,也留下了遵守神命令,最好的榜样。
5.保罗
“亚基帕王阿,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他不仅从小读圣经,在迦玛列门下,按着严紧的律法受教,热心事奉神,在往大马色的路上蒙光照,得启示之后,就绝对的遵守,从未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这就难怪,神乐意将祂的儿子启示在他心里,叫他能够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
6.但以理
“我但以理从书上得知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论耶路撒冷荒凉的年数,七十年为满。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祷恳求”。
“有事显给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这事是真的,是指着大争战,但以理通达这事,明白这异象。当那时,我但以理悲伤了三个七日。美味我没有吃,酒肉没有入我的口,也没有用油抹我的身,直到满了三个七日”。
但以理是一个很会读经,大蒙神眷爱,得着许多启示,说很多预言的先知。他的特点是,关心神的国度和祂的旨意。每当他看见一些神的心意,得着一点启示,马上就化作祷告,与神同工配搭,祈求神,早日应验祂的应许。他的祷告,常常带进神更多的祝福,并且赐给他更多异象,看见更多将来必成的事,好叫他说出更多预言,历史证实,但以理所说的预言都很神奇的得着应验。
三 错误的态度
(一) 心不干净
“祭司和先知因浓酒摇摇幌幌,被酒所困,因浓酒东倒西歪,他们错解默示,谬行审判。因为各席上满了呕吐的污秽,无一处干净。讥诮先知的说,他要将知识指教谁呢,要使谁明白传言呢...所以耶和华向他们说的话,是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以致他们前行仰面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
“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
但我们的心被这世界的荣华富贵夺去,与世俗为友,就会与神为敌,世界的酒会把我们的心麻醉,因此,对于神的事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受仇敌的欺骗和迷惑,不服从主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随私意解说,乱加批注,败坏自己也败坏听他话的人。天主教的信经,摩门经,以及个宗派教主所加进去,或删除而变化的经书,就是属于这一类的。
(二) 读到别人身上
“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能说不能行”。
圣经的命令是对于读祂话的人说的;我们必须把这些话接受遵守,切不可读到别人身上,而把自己置之度外。
(三) 不肯到主面前去
“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读圣经的目的,是借着祂的话,到这一位说话的主面前得生命。若是从圣经中看到有关主和祂的旨意,而仍然无动于衷,不渴慕,也无寻求之意,那就是不肯到主面前去得生命。
(四) 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犹11)。
“他们离弃正路,就走差了,随从比珥之子巴兰的路,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
“彼得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罢;因你想神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
有些人考会计师的执照,因为考上了就可以赖此生活,行行都要执照,工程师,医师,航空机师,设计师等等,比比皆是,若是无执照,无文凭,只能做最低工资的工作,所以就有人把牧师,传道当作职业。圣经上有牧师,教师。但那是指着恩赐,不是当着得利的门路。读圣经的目的,不是为着找到牧师的职业。属灵的恩赐不该当作得利的门路。神不喜欢对那样的人启示祂的心意。
(五) 不遵守主的命令
“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
“他们晓得义路,竟背弃了传给他们的圣命,倒不如不晓得为妙”。
圣经,不仅是十条诫命,新命令,是主的命令,认真地说,句句都是主的命令。主对我们说话的目的,是要我们知道祂的法则,晓得祂的作为,照祂的心意生活行动,与所蒙的恩相称。主对于遵守祂命令的人,是慈爱的,是丰富的。对于那些不遵守,不信祂话的人,祂是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是发怒的神;;祂并不愿意对这样的人说话。
(六) 骄傲的人
“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
“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祂赶散了”。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
“因美丽心中高傲,又因荣光败坏智慧”。
美丽也罢,荣光也罢,智慧也罢,原来都不我属,完全是神的怜悯,和祂的恩典。 神是光,是荣耀。摩西也好,所有的基督徒也好,只要活在祂面光中,瞻仰祂的荣美,反照祂的荣光,就会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灵变成的;;。撒但以为这个美丽是他自己的美丽,智慧是他自己的智慧,荣光是他自己的荣光,这么一骄傲,甚么都消失了。光明的天使长,变成了骄傲,自高自大的撒但。谁自高自大,谁就是步了撒但的后尘。神阻挡一切骄傲的人,不管他曾经得着多大的启示,自从他开始骄傲的那一天,神的启示向他就关闭了。因为神不喜欢人步撒但的后尘。
(七) 坏榜样
1.撒但
“因你的美丽,你就心中骄傲,因着你的荣光,败坏了你的智慧”原文)。
撒但的美丽,智慧,荣光,都是神赐与的。他原是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因为经常侍立在神的宝座前,瞻仰祂的荣脸,反照祂的荣光,以致发光,但无论如何,这是神的恩典。他忘记了荣光是属于神的,他的荣光只不过是一个反照而已。他以为自己有荣光,以为自己很美丽,不知不觉就高傲起来,因而败坏了智慧,想入非非,要抬高自己与至上者同等,因此就坠落成为撒但。他是骄傲,自高自大的坏榜样。
2.老以利
“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么。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神的灯在神耶和华殿内约柜那里,还没有熄灭”。
老以利本来是神的祭司,也是那时代的士师,作神话语出口的人。他却纵容他的两个儿子,任凭他们犯罪作恶。他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所以神就不愿意向他说话。“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说出神的不喜悦。“神的灯在神耶和华殿内约柜那里,还没有熄灭”,说出神的见证快要失去了。
3.扫罗王
“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急忙掳掠财物,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呢”。
“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扫罗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藉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扫罗吩咐臣仆说,当为我找一个交鬼的妇人,我好去问他”(撒。
扫罗王没有专心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所以耶和华厌弃他作以色列的王,对他的求问不愿意回答。他不但不知道披麻蒙灰悔改,反而去找交鬼的人,大大的得罪神。所以神就把他交给非利士人。使他战败被杀。
4.约雅敬
“犹底念了三四篇,王就用文士的刀将书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直到全卷在火中烧尽了。王和听见这一切话的臣仆,都不惧怕,也不撕裂衣服”。
耶和华神借着先知耶利米晓谕约雅敬王和犹大家,祂的目的乃是警告他们,或者犹大家听见神想要降与他们的一切灾祸,各人就回头离开恶道,祂好赦免他们的罪孽和罪恶。结果王和听见这一切话的臣仆,都不惧怕,也不悔改,反而将晓谕的书卷割破、烧毁,所以,神只好藉巴比伦王的手惩治他们,掳掠他们。
5.希律王,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
“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他们把旧约的圣经背得滚瓜烂熟,查都不必查就知道,先知弥迦曾预言说,基督当降生在伯利恒。但是,没有一个人随同东方来的博士去拜祂。反而心怀恶意,企图杀害。他们是“字句是杀死人”的例证。
四 结论
圣经的话,成为灵,叫人得生命,或是成为杀死人的字句,那个分岭点是在于读圣经的人对于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态度如何。神是乐意将祂的儿子启示在我们心里。主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只要有心爱祂,追求祂,祂就会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我们使我们真知道祂;并且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使我们的恩召有何等的指望。祂会爱我们,并且要向我们显现,而祂会因着我们平常读圣经时已经把祂的话丰丰富富地存在我们心里,所以就借着既存的话,并在真理的圣灵里将一切的事,指教我们,叫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并且要叫我们想起祂对我们所说的一切话。那就是祂对我们所说的主观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反过来说,我们若对主漠不关心,如同“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毫无遵守主命令的意愿,那么圣经就成了死的字句,主也就任凭我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留待末日,用祂所讲的话来施行审判。
【问】 经上既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参照5),为甚么又说,“要爱慕...奶,...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答】
一 魂的救恩
关于我们灵的救恩,与身体的救恩部分,完全是恩典,不在乎我们的奔跑和努力。惟有魂的救恩,是要求我们的配合,努力追求,才能使我们的魂得着更新而变化,模成基督的模样。而这个模成的过程,也就是生长的过程。我们得着灵的救恩,蒙了重生,如何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长存的话。照样,叫我们的魂得着喂养,更新而变化,长大成人,还是借着主的话。因为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而祂对我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也就是生命的粮。
二 神的恩赐──圣灵和圣经
(一) 真理的圣灵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
“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祂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就是圣经)”。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祂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
(二) 生命之灵
“因为赐生命之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原文)。
“末后的亚当成了赐生命的灵”原文)。
“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三) 里面的律法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他们不用各人教导自己的乡邻,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主。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
“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
(四) 恩膏的教训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
(五) 圣灵就是真理
经上说,“因为圣灵就是真理”。并且主也曾经说,“我就是...真理”,可见圣灵也就是主耶稣自己。
(六) 圣经
“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1.圣经就是真理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话)就是真理”。
2.圣经是为耶稣基督作见证
“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那时我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这耶稣,神已经叫祂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
“约翰便将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3.旧约的圣经
“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约壹17)。
“但圣经(旧约)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
“叫你们记念圣先知预先所说的话”。
4.新约的圣经
“就在这末世,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
“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壹17)。
“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传给你们的”。
三 正常的基督徒享恩生活
前项题到,神把圣灵和圣经赐给我们,所以我们就能够照着祂的心意“用灵和真理拜祂”原文),过正常的基督徒享恩生活。
宗教的生活是理论的,是表演的,是人所创造出来的。最好的宗教是犹太教,典型的热心好教徒是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主耶稣说,他们是“假冒为善”的人,“他们能说不能行”,“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瞎子领瞎子” ,“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等等。不仅那时的犹太教徒如此,就是今日的基督教徒也是如此。
据报载,不读经、不祷告的基督教徒大约占了百分之九十。圣经告诉我们,“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这话的用意乃是要我们相信主,蒙了重生之后,还要按时吃生命之粮,以期能正常生长。
重生的人就是基督徒,是有基督生命的人,不是作基督徒;作基督徒是作基督教徒;不是宗教,不是生活。人一有基督成为他的生命,自然就会过有基督的生活,活出基督的行为。
神是灵。祂不但叫我们这些曾经死过,且又失去了功用的人之灵活过来,更是进到我们的灵里,与我们的灵调和成为一灵,所以我们才能以灵敬拜祂。圣灵是真理,是真理的圣灵,所以我们才能以真理敬拜祂。
圣经是真理,是已经说出来的客观的真理。我们若是勤读圣经,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的藏在心里,真理的圣灵就要将一切的事,指教我们,并且要叫我们想起,主借着圣经对我们所说的话,而这些话,就成了主直接对我们所说的话,所以就是灵,就是生命,也就是主观的真理;这个主观的真理,就是灵奶,叫我们渐长,叫我们的心思更新而变化,能够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这就是长大成人的情形,能吃干粮,熟练仁义的话,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而这样的人,才能行完神的旨意,以致得着魂的救恩。
(一) 得救之后,马上就要开始读经、祷告的生活
“你是从小明白圣经”。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
(二) 要和家族一同追求
“好叫你和你子子孙孙,一生敬畏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懃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三) 要读全本圣经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
如果我们读经的时候,只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来读,就不够完全,不叫作丰丰富富。而且许多时候,某节、某段的解释隐藏在别卷的经节里。当我们把相关连的经节都摆在一起时,很清楚的图画才会呈现出来。所以新旧约圣经六十六卷,卷卷都要读,不可轻视任何一卷;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
(四) 要用圣经解释圣经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圣经不是讲哲学、逻辑学、人的道理、教训,是启示神和神的旨意。“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主斥责法利赛人说,“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也不可断章取义。感谢神!圣经不只是,“经上记着说”,圣经也是,“经上又记着说”。所以必须读全本圣经,以经解经。
(五) 要读到自己身上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许多时候,我们都把主的吩咐读到别人身上。难怪经上记着说,“我为他写了律法万条,他却以为与他毫无关涉”。以色列人的失败,也就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六) 要有信心
“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
许多人只能接受奶,不能接受干粮,不熟练仁义的话,碰到干粮,就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甚至因此而退去,不肯再与主同行。但“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魂得救的人”原文)。
“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
(七) 要从基督和祂心意这个角度读圣经
“律法(圣经)的总结就是基督”。
“那时我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
“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八) 要有正确的态度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耶和华万军之神阿,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
“我羡慕你的训词。求你使我在你的公义上生活”。
“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的思想”。
(九) 要遵守话
“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
“弟兄胜过牠,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爱里”。
“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耶稣说...却还不如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亚基帕王阿,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看守,保住)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十) 要殷勤
“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的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你们若充充足足的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原文)。
(十一) 切忌恶用圣经
经上记着说,“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虽然这是指着不可效法外邦人祭偶像的风俗;但是属灵上的禁忌应该是,不要把本来用以喂养山羊羔使其长大的奶,恶用来煮山羊羔,变成杀死的用途。圣经的道应该是纯净的灵奶,叫信徒吃了可以长大;但是若把它变成死的字句,断章取义,照着私心加以谬解、恶用,就会变成巴兰的道,大淫妇耶洗别的道,魔鬼深奥之理,危害信徒;这是最得罪神的事。难怪经上又记着说,“那字句是杀死人,灵是叫人得生命”原文)。
【问】 一 上述比喻中的寡妇是谁?
二 谁是寡妇的对头?
三 既说,“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为何还要说,“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两者的关联是甚么?
【答】
一 寡妇(神的选民)
从经文中可以看出,后文所说的神的选民就是指着前文的寡妇。就着神的选召来说,基督徒的身分是贞洁的童女,已经许配给基督。就着将来的地位来说,是羔羊的新妇。但是路加福音第十八章所注重的乃是寡妇的一面。因为今天新郎已经不在地上了(参照;;,祂已往父那里去,我们不再见祂了。在主第二次再来之前,正常基督徒的心情,应该就是寡妇的心情。
(一) 正常的寡妇(正常的基督徒)
我们若真爱主,渴慕主早日回来,那么我们今日在世,就会抱着一个寡妇的心。虽然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不是不可爱,但是我们所爱的主在这世界,被人钉死了,所以我们的心就变成了一个寡妇的心。我们是“那独居无靠真为寡妇的,是仰赖神,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经上告诉我们,有一个女先知名叫亚拿,寡居了八十四年,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的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离开教会生活,随从灵生活行动,不住的祷告,儆醒谨守,等候主的再来。这样的基督徒才是真正的寡妇,也是正常的寡妇。
(二) 不正常的寡妇(变节失败的基督徒)
经上也警告我们说,“但那好宴乐的寡妇,正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又说,有些寡妇,“因为他们的情欲发动,违背基督的时候,就想要嫁人(用属灵的含义说,就是无法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与世界同流合污)。他们被定罪,是因废弃了当初所许的愿;并且他们又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
二 对头(撒但)
我们的神有一个对头,就是撒但(字义就是对头)。他暂时非法辖制这个世界,称谓这世界的王。因为神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所以他就恨我们,成为我们的对头。主曾说,“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主又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魔鬼成了圣徒们的对头,所以一面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另一面尽他所能的逼迫教会,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所以我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
三 逼迫‧苦难‧伸冤
(一) 逼迫
人活在这世上难免有逼迫人,或是被人逼迫的事发生。但是寡妇所受的逼迫,不是由于一般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或是政治观念的不同而来的。寡妇所受的逼迫是来自专一的对头,就是魔鬼。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有人无理的逼迫基督徒,事实上就是这个世界的王──魔鬼──他动员了世界系统的人、事、物,来逼迫不属于世界的圣徒们。主明明的告诉我们说,“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世界所以恨我们,是因为我们不属世界,所以除非我们和世界妥协,失去了寡妇应有的立场和态度,不然受逼迫是必然的现像。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并且逼迫不但来自世界,一不小心,信徒也很可能被仇敌用来逼迫其它的信徒。主说,“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并且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历史告诉我们,因对真道上的认识差距作祟,而被所谓的教会(大淫妇──请参照启十七章)杀害殉道的信徒,比因政治迫害殉道的还要多。按理,不只神自己是我们的避难所,安慰者,在正常的教会生活中,一起过教会生活的信徒们,也该彼此安慰,相助,勉励才对。但很可悲,有些明明是爱主,忠心,敬虔的信徒们,他们只因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在某些有疑问无法茍同的事上,不肯盲目跟从领导人的带领,结果就被套上,背叛,消极,大痲疯等莫须有的罪名,被教会隔离,冷落,逼迫,或是赶走。甚至有些信徒当他们遭遇了生病,意外,不幸事情时,那些素来高唱“弟兄相爱”,“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的生活”,“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等等的人,竟然把所唱的高调忘得一乾二净,反而摆出一副幸灾乐祸的姿态,不但没有丝毫安慰,却冷言冷语的说,“他们是受了神的惩罚,是可拉党人该得的下场”。这样的举动,完全是对信徒们的精神逼迫,他们的表现豪无人性,远不如外邦人(好撒玛利亚人)。
(二) 苦难
这里所说的苦难,不是指着由于人类的堕落,受咒诅而有的苦难;,也不是“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而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为作基督徒受苦...照神旨意受苦”,16,19),“为义受苦...因行善受苦”。换一句话说,是从我们的对头撒但的逼迫而来的苦难。撒但想要借着苦难消耗信徒的信心,败坏信徒。但是我们的神是借着苦难叫我们得益处;。撒但是试探人的;但神是信实的,必不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神是为我们施行诸般救恩的神。并且我们知道主耶稣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祂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三) 伸冤(报仇,报应)
我们的父是慈爱的神,也是信实公义的神,谁也不能从我们父手里把我们夺去。祂会保守我们,拯救到底;。祂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祂将来还要救我们。可是对于那些逼迫我们的人,神虽然会为我们伸冤、报仇、报应,或者说审判,却有等祂预定的日期满足的时候之讲究。有的,祂会快快的伸冤,有的,祂要我们恒心等候,常常祷告,不可灰心,忍耐到底。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尤其是新约恩典的时代,神因为宽容人,愿意万人得救,给人悔改相信的机会。何况有些人逼迫神的选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像使徒保罗未曾遇见主之前,他杀害圣徒,却以为是事奉神一样。所以神愿意等待,不立刻伸冤,审判。根据经上所记,神把大部分的伸冤,审判,留在世界末期,祂第二次再来的时候。
1.对宗教大巴比伦的审判
第五号筒吹响之后,主借着敌基督手下的十王除灭她(参照十七章)。
2.对逼迫神选民仇敌的审判
(1) 在末期三年半的大灾难期间,借着两个见证人杀一部分的仇敌,及借着五,六,七号的灾处罚他们(启九,十六)。
(2) 主再来的时候,在哈米吉多顿,踹死他们;;。
(3) 主降临的时候,在基督荣耀的宝座前聚集万民施行审判,那些恶待主选民的人(山羊),被判往永刑里去,就是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3.对政治(物质)大巴比伦的审判
当神在哈米吉多顿审判敌军之后,神也想起巴比伦大城来,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递给他,神很可能是用大地震及大火毁灭他。
4.对敌基督及假先知的审判
那兽被擒拿,那在兽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兽印记,和拜兽像之人的假先知,也与兽同被擒拿。他们两个就活活的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事将会发生在主再来之时。
5.对撒但的审判
(1) 从天上被摔下
在第六印揭开之前,教会中的男孩子﹝得胜者﹞会被提到神宝座那里去,引发天上的争战,结果撒但和他的使者会被打败,他和他的使者一同被摔下去﹝在第五号筒吹响的时候﹞,这是末期前三年半之中将会发生的事。
(2) 撒但被扔在无底坑里
主再来千年国度开始之前,撒但会暂时被监禁起来。
(3) 撒但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
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这事将会发生在千年国度之后,新天新地之前。
6.对已死的不信者之审判(白色的大宝座之前的审判)
“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祂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
7. 基督台前的审判
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而这个时候就是主再来的时候。到那日主来了要和我们算账,祂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今天我们可以作假见证,用似是而非的理由逼迫异己,叫人含冤莫辩,但有一天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四) 伸冤的主(公义的神)
经上告诉我们,我们的神是伸冤的主,“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祂为孤儿寡妇伸冤”;“祂...为困苦人伸冤”。主是我们的保护者,祂一定会为我们伸冤。另一面,祂也是公义的神,公义和公平,是神宝座的根基;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么;当然祂会照着祂公义的法则施行审判,为祂的子民伸冤。神的选民都该相信,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这是不容置疑的事。但如第三项所述,有些冤是须要等父神所预定的日期满足的时候,才得报应、审判、伸冤。在那日之前,主要我们取用祂的大能大力,忍受祂所受的凌辱。不过祂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必不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忍受得住。
所以虽然主说,“神的选民,昼夜呼吁祂,祂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么。我告诉你们,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但我信,有些冤是需要耐心等候的。然而主不喜欢祂的选民因软弱被苦难所吞吃,所以祂鼓励他们要有耐心,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四 等候到主再来的信心(忍耐到底的信心)
当主说,“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的时候,并非说,这个世上真的没有一个人有信心。果真如此,主就不必再来,即使再来也会失去了目的。信心是多方面的。信子的人有永生﹝﹞。这是最基本的信心。只要你是一个重生的基督徒,都有这一种的信心,若不然,你只不过是一个挂名的假基督徒而已。除外,也有很多人因有信心病得蒙医治,罪得蒙赦免。诸如:迦南妇人的信心;,百夫长的信心;,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摸主耶稣衣裳的信心;;,大臣的儿子得医治的信心,拆屋顶缒下瘫子的信心;等等,这些人的信心都是曾经蒙主称赞过的。
虽然如此,有一种信心是容易减退失去的,那就是等候主再来的信心,忍耐到底的信心。时间最会考验人、磨掉人的信心。人容易有一时的热情,勇敢。凭着一时的勇敢,彼得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但漫长的黑夜磨掉了他的信心,使他变成软弱以致三次否认了主的名。同样,长期的监禁,磨掉了施洗约翰的信心,使他打发门徒去问主说,“那将要来的是你么,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当教会全体的光景正常时,人人都会说,主阿,我爱你,我愿意背起我的十字架跟随你,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但是主来的日子若是耽延,容易叫人松懈,忘记了谨慎儆醒等候。主知道,在末世,会发生的光景,祂警告我们说,“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我们观看,现今世界的情形,教会的光景,就知道,主的预言完全兑现,千真万确,就是现今的写照。使徒保罗也警告说,“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难道这些不就是现今真实光景的写照么。极大部分的信徒把主的再来忘得一乾二净。正因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很可悲的是这个逼迫,不但来自世界,也来自教会内。里外夹攻,真叫人灰心丧胆。
(一) 主的警告
主因为知道,当时间一再拖延很可能有许多人灰心,失去了信心,所以祂说,“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主向我们表明,问题不在于祂会替我们伸冤否,也不在于多快,乃在于我们能否坚信到底。乃在于我们是否坚信到祂再来的时候。
(二) 忍耐到底的信心
我们虽然相信主肯为我们作,也相信祂凡事都能,在祂没有难成的事。但是我们的信心都是短暂的信心,不是信到底,忍耐到底的信心。我们都希望一祷告,主立刻为我们成全。但主不仅拯救我们脱离苦难,更重视借着苦难叫我们学到,凡事经历主,依靠主,取用主,与主同活,同行动,活出主,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叫我们得着魂的救恩,叫我们模成神儿子的模样。因此祂需要时间,祂要用时间来试验我们,试炼我们。所以祂要求我们有忍耐到底的信心。“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魂(原文)得救的人”;“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等等,都告诉我们,忍耐到底的信心是何等的重要。
五 结论
主设一个比喻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之前,先讲到祂将要如何被这世代弃绝,如何离开这世界回到父神那里去,然后,如何还要再回来提接祂的选民,并审判世界,结束这个败坏的今世。紧接着,主就用比喻的方式,教导神的选民,在主离世不在世上之后,直到祂再来这一段时间,我们留在世上,将会如同寡妇一样,受我们的对头(就是这个世界的王撒但,以及属于他的世界系统)的逼迫而遭遇许多的苦难。如果我们不因苦难退后,反而常常祷告不灰心,就必能经历神是公义的,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我们的人。不过,主虽然会体恤选民的软弱,在我们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忍受的住;但是为要神的选民,借着苦难和试炼得着益处,好叫我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并且成功了忍耐,使我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且成为有信心以致得魂救的人;可以在主再来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叫我们丰丰富富的,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国。所以有些苦难和试炼,不一定一祷告马上就会被挪开,立刻完全得着释放。总而言之,主乃是预先告诉我们将要发生的事,教导我们,虽然选民会蒙拯救,也会得着部分应时的伸冤;但完全的伸冤,必须等候父神豫定的日期满足的时候;也就是主再来的时候才能实现(请参照。主不愿意看到神的选民,因灰心软弱而退后,因此勉励我们要忍耐到底就必然得救。“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这一句话说出,主的担忧,愿望等复杂的心情。主是何等希望祂的选民,儆醒谨守,常常祷告,不可灰心,坚固我们忍耐到底的信心;就是坚守等候主再来的信心,作得胜者,迎接祂的再来。
要明白救恩,“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就是,靠真理的圣灵,以经解经才是正确的路。为这缘故,我们都要学习建立要自己读圣经的生活,“天天考查圣经”,“从小明白圣经”,“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好叫真理的圣灵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虽然有时我们不一定马上明白所读的话语,但是我深信,主既然应许说,“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祂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所以,或早或晚在适当的时候,祂一定会让我们经历这个实际。但是,我们若是懒惰,不肯读经,没有任何贮存的话,那么就是要想起,也无从想起。因此,有人就说,圣经的记载不实;其实问题不在于圣经,而在于自己懒惰,未曾给过主有向我们说话的机会。
一 经上记着说
经上记着说,“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才能进去”;参照;。
二 因此传统的教训就说
根据前项的“经上记着说”,传统的教训,讲台,属灵的书籍就说,“当日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至少有几百万人,但是进迦南的,只有两个活的,就是迦勒和约书亚,并两个死的,就是雅各和约瑟;,这是预表说,得救的人虽多,但是进天国的很少,有的是活着被提的,就是迦勒和约书亚所预表的,有的是死而复活的,就是雅各和约瑟所预表的”等等。
【问】 上述的教训是否完全正确?
【答】
一 天天查考圣经,就晓得这道,是与不是
(一) 不符合神所惩罚的范围
经上告诉我们,当日受神惩罚的范围,对像是,“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当然只限于“凡以色列人中被数的,照着宗族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而所谓可能有几百万人,显而易见,是越过范围,把老弱妇孺,利未人等等,未曾列入神要惩罚对像的人全部包括在内;这样的说法是不够准确。
(二) 进迦南的不只是两个人
经上说,“但你们的妇人孩子,就是你们所说,要被掳掠的(参照,我必把他们领进去”。
所以若是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出埃及的以色列人,那么实际上当日得以进迦南地的人,就不只是上述的两个人,而是包括不计其数(可能超过百万人)的妇女老孺,与六十万零一千七百三十名新生一代的战士,还有二万三千名一个月以外被数的利未男丁(注:有关利未人的部分,请看第二项)总计可能有几百万人。
二 经上又记着说
(一)以利亚撒
根据主耶稣教导我们的原则:“经上又记着说”,若仔细多查考别处的经文,就可以发觉事实是,出埃及老一代的人中,记载在经上能知道名字的,除了上述的迦勒和约书亚两个人之外,尚有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
经上又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乃的旷野”,紧接着就记载“耶和华降临在西乃山顶上,耶和华召摩西上山顶”,及“耶和华在西乃山晓谕摩西的日子...以利亚撒,以他玛,在他们的父亲亚伦面前,供祭司的职分”;;等等。由这些记载可知,以利亚撒在出埃及的初期,已经任祭司的职分。
又从民数记第四章得知,凡是在会幕里办事任职的人,起码的年龄是三十岁。
综合以上各处经节,显而易见,祭司以利亚撒是属于出埃及时的老一代人物,却是记载为得以进入迦南地榜上有名的人。我们没有任何的理由只算迦勒与约书亚二人是老一代人物,而把以利亚撒视为是属于新生一代,亦即,那些以色列人即将进入迦南地之前,重新数算人数中的人物之一。
(二)利未人
以利亚撒是属于利未支派的。有关利未支派,经上又记着说,“利未人却没有按着支派数在其中,因为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惟独利未支派你不可数点,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计算他们的总数”,参照。
我们该知道,神对那些向祂发怨言,藐视祂,以致惹祂怒气的人,所论到的话是,“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参照。
利未人既没有被数点列在以色列人总数中,就不该被列入受神惩罚应倒毙在旷野的名单中人。这样看来,虽然圣经没有明文记载,出埃及的老一代以色列人中,当日得以进入迦南地的,究竟还包括那些人;但很可能,包括祭司以他玛在内的整体利未人,都是蒙特恩得以进入迦南地的人(注:因背叛神而灭亡的,可拉和他一党的人除外)。
三 属灵的表征和教训
(一) 迦勒和约书亚
从和他们两个人同年代而被数点的以色列人,都死在旷野的结果足以证明其它的人,各个都是向神发怨言,都是退后失败者。那些人所表征的正是极其荒凉不正常的教会光景。而迦勒和约书亚他们两个人所表征的,是在荒凉不正常的教会生活中,向主忠心,站住,作星,作光,作教会的使者,为主作见证的少数得胜者。
(二)新生一代
老的一代,表征肉体的情欲,老旧的天然观念,对于世界的贪恋及藕断丝连的恋情,不信的恶心等等。这些都要倒毙在旷野;都要在今生受对付,被圣灵更新;这些都不能带进天国。
而新生一代所表征的,正是肉体的情欲已被治死,心思被圣灵更新而变化,世界已远远被丢在背后,得着魂的救恩,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将来要进去天国,得着奖赏,得荣耀,与基督一同作王的,就是新生一代所表征的宇宙新人。
(三)利未人
从出埃及记第十九章,我们可以看到,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法老王的辖制(就是脱离黑暗的权势),出埃及地的目的,乃是要他们归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参照。很可惜,以色列人很快就堕落而失败,不能符合神的心意。只有利未人为神的心意站住,因此,利未人就代替了所有的以色列人,作祭司事奉神,为神作见证。“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头生的;利未人要归我。因为凡头生的(注:头生表征上好的,得胜的,初熟的)是我的...他们定要属我;我是耶和华”。
利未人表征,在神心意中的正常教会生活和彰显,乃是所有蒙恩的基督徒都该作祭司,事奉神,享受神,被圣灵充满,成为祂的身体,彰显那充满万有者的丰满。在启示录第二,三章中让我们看到,在堕落,变质,荒凉,失败的教会中,主只好呼召像迦勒和约书亚两个人一样的得胜者,在黑夜中作星,为祂发光,作见证。
但那样的光景,是不得已的,不是祂的本意。照着祂喜悦的旨意,计划中的正常教会的光景是,圣徒们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是君尊的祭司体系,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显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中,全教会好像满月,发光照亮黑夜,大家共同宣扬那召他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参照;。
利未人所表征的见证,就是整体尽功用,作正常教会生活的见证;也就是非拉铁非教会的见证。在这样正常的教会生活中,没有圣品阶级,没有尼哥拉一党的人,没有贪爱钱财,没有巴兰的教训,没有自称为先知的妇人耶洗别的教训,没有撒但的座位,也没有撒但深奥之理;他们都是弟兄,都是祭司,彼此相爱,个个遵守主忍耐的道,一心一意等候主的再来,个个都靠主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对这样的教会,主只有称赞,没有任何的责备,或是警告,也不必特意呼召少数的得胜者(因为只要持守他们所有的,那么他们个个已经都是得胜者)。主对他们已经心满意足了,所以就勉励他们持守他们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他们的冠冕。主对他们的应许:无论是要保守他们免去试炼(就是灾前的被提),或是冠冕(就是国度的奖赏),或是得胜的,都是指着整体说的。也就是利未人整体都得以进入迦南美地所表征的。
已往,很多信徒读到经上记着说,“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或是,“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等处的经文时,因着个人在主面前的心愿不彀,不但没有获得正面的激励,反而认为这样我们怎能够资格呢,他们就因此丢弃勇敢的心。
但是,利未人所表征的正常教会(非拉铁非的教会)的生活,对我们这些只有一千银子恩赐的平信徒而言是一大勉励。只要我们活在正常的教会生活中,照着主量给我们的,略有一点力量,也遵守主的话,不弃绝主的名,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和众弟兄姊妹,一同服事主,一同往前,都能进迦南美地,都能有分于国度的荣耀。
四 结论
今天,在教会生活中,若是仅仅题到主的荣耀,尊贵,美丽,丰富,或是题到个人的救恩,怎样爱主,追求生命的长进,被圣灵充满,作得胜者等等;大家都响应,都没有难处,都说阿们!
但是一题到主的心意,一题到正常的教会见证,据于现实的问题,马上就有难处,甚至都避开不谈。我们必须认识,主拯救我们的目的,重点并不在于个人,乃在于教会。“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这是照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所以我们是不是在按祂喜悦的旨意之正常教会中过生活,是人人不容忽视的严肃问题。无论你个人如何属灵,如同盖恩夫人,叨勒尔,芬乃伦等等,若是很不幸你所处的,是巴比伦,神是不会心满意足的;你该留心听圣灵呼叫的声音,“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他一同有罪”。我们都有责任投身于像非拉铁非那样的教会,过正常的教会生活,作正常的教会见证与彰显,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叫祂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并且一同迎接祂的再来,丰丰富富的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
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七日主内弟兄 黄共明
问: 读经最详细的读法是甚么?—金门张
答: 关于读经最重要的还不在乎读法,而在乎读经的人。一个读经的人,必须是在神面前存凓敬畏的心。“你们因耶和华言语战兢的人,当听祂的话。”有了敬畏的心,再加上一个敞开的灵,就是没有自己的成见、没有自己的解释,单仰望神来指示。因为“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然后安静在主面前,慢慢的读,仰望圣灵来解开神的话语,这样自然会得凓益处,至于读经的方法,简单说来:可分为两种:一是生命的读法,拣选圣经中比较多有生命教训的书卷,如同罗马书、以弗所书等,每早晨只读几节,一字一字在神面前默想过,把所读的化成祷告。这种读法不求解释只求灵感。盼望每天神的话语里受到感动,能够听见神向我个人说话。
蓋恩夫人說:“這樣讀如同蜜蜂採蜜,鑽進花朵,吸收花粉,直到吸盡,才飛至第二朵花朵。”二是知識的讀法,每日順凓聖經的次序,至少讀三章舊約,一章新約。這樣每年可以讀經一遍。如能購買一本《讀經一年一遍》作參考,甚為有益。這種讀法不必太過仔細,只要能記住每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論到讀經最詳細的讀法,就沒有限度了。普通是揀選一卷,然後注意下列八點:
(1) 譯本—用《英文欽定本》、《英文修正本》、《達秘新譯本》、《希英對照本》、《楊氏直譯本》等,與《中文聖經對照》。
(2) 字義—參考字義字典等,找出各重要字詞的意義。例如悔改在聖經中究竟何所指。
(3) 分段—把书卷分成大小段落。
(4) 比較—把本卷與其他聖經作一比較,找出類同和相殊之點,然後加以分析,綜合和解說。
(5) 事實—設法找出每章的事實,例如馬太所記家譜內有四個婦人,一章並無降生的記載,只說降生前後的光景。
(6) 專題—找到專題來研究,例如馬太的“天國”。
(7) 教訓和亮光—得凓屬靈的教訓和光照。
(8) 預言和預表—解釋各種預言和預表的意義。若能這樣詳細的讀,定能得凓許多的益處。
── 江守道
圣经—好像父亲写给我们的信
当我还未信主的时候,因为生长在基督教的家庭,所以对于圣经并不陌生,不过那时候读圣经,觉得没有味道,不单没有味道,也不懂,好像圣经与我是隔膜的、没关系的,读圣经好像读历史故事书一样,对我没有甚么影响。但感谢神!在我信主的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九三○年七月三十日,那一天下午,当我蒙恩后回到房间里,我打开圣经,刚好是彼得后书第一章,我在那里读的时候,里面就觉得这好像是我的父亲在那里向我说话一样,和从前完全不同,圣经对于我不再是外面的、与我无关的一本书,乃是像我的父亲写给我的信一样,一句一句都非常的亲切。
一年读经一遍
那时候,我虽然刚刚得救,但我觉得神的话是实在的、是甘甜的,能滋润我的心,供应我的生命。所以从那一天开始,蒙神的恩典,我就定规要把神的话好好地读。每天早晨,我是第一个起来的,我进到一个房间里,把房门关起来,自己一个人轻轻的唱诗、祷告、读经。那时候,我差不多每一天都花一小时跪在主的面前。有人告诉我,如果一天读四章圣经,一年就可以把圣经读一遍,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每一天读三章旧约,一章新约,每一章读三遍,每章读完之后就思想,将所读的回想一下,好把主的话记住。从得救那一天开始,我就这样的读。虽然中间我也有许多不同的读法,但是一直到今天,我还是一天读四章的圣经。
要养成读经的习惯
我们读经,需要养成一个习惯,为甚么呢?因为如果没有养成一个习惯,读到没有滋味的时候,就容易停止,同时读经若没有次序,今天高兴就多读几章,明天没有时间就少读一点,甚至不读,这样就会患上属灵的胃病,不久属灵的胃口就要出毛病了。所以我们读圣经一定要每天读,你必须在主面前定规,每天要读多少章,如果没有读完就不能睡觉,好像是守律法。初信主的人,需要有一点律法,你不能太属灵,你如果太属灵,恐怕圣经也不读了,所以我盼望你们年青的弟兄姊妹,在主面前好好定规一下,每天要读多少圣经。你也不要把这个标准定得太高,如果你定得太高,也许读了不久,你就灰心了,你要每天照着你所定规的去做,如果没有完成,就不睡觉,如果你这样做,不久你就养成读经的习惯,有了这个读经的习惯,就容易了,无论怎么忙,都不会打岔你的读经,因为你必定要读完,每天要完成这个功课,对于年青弟兄姊妹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如果不把全本圣经从头到末,一遍又一遍的读,我们对于神整个的启示就没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对于神整个的启示,我们需要有一个底子,否则就没有办法默想主的话,真正地把主的话消化在心里,因为没有圣经事实的背景。所以我还是要劝年青的弟兄姊妹,你要下一个决心,靠着主的恩典,把全本圣经,从头到末,一遍又一遍的读。
没有神的话,不能活下去
有一个人,我想你们也许看过他的书,这人就是开办孤儿院的慕勒,他一生把圣经从头到末念了一百多遍,难怪他对神的认识是那么深,他完全凭着信心养活了几千个孤儿,他从来不对人说他的需要,只是凭着祷告仰望主。所以我们看见,圣经对于我们属灵的生命是何等的重要,你若没有主的话,在属灵的生命上,活不下去。
在我自己读经方面,我可以举一个小的例子,当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非常的孤单,本来我在中学蒙恩得救之后,也有一班青年弟兄姊妹,我们大家在一起很是热心的。但是当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发现在这所大学里面读的神学,都是那些新神学,而那些从美国来的宣教士,我们的教授,都是不信圣经的。他们讲圣经就讲一点社会、经济、政治、道德这些的东西,不是真正信耶稣是他们的救主,也不信圣经是神的话语。所以当我发现这个的时候,我就完全退出来,所以一个人在宿舍里面非常孤单。感谢主!在那个时候,唯一能维持我在主面前的,就是祷告和读经。除了上课之外,我每天花许多的时间去祷告和读经,除了上课之外,在宿舍里,我们是三个人一个房间,但我不能顾到别人怎样看法、怎样说法,我一个人跪在地上,就读圣经,就祷告,同学走进走出、讲话,我不管他们,我自己好好的在主面前读经祷告,这是唯一能维持我在神面前的生命的事,如果不是这样,恐怕我早就离开了主,所以你看见说,神的话语是何等重要,我们如果没有神的话,我们不能活。
在二十世纪的中间,有许多神的儿女,他们所以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都是靠神的话语,如果没有神的话,他们就没有力量,他们可以牺牲生命,但是他们宝贝这本圣经。所以我盼望你们青年的弟兄姊妹,要重视这一本神的话语。这本的圣经与其它的书不同,你看别的书,看了一遍、两遍就够了,叫你再看,看不下去。但神的话是活的,看了一生,还要再看,越看越觉得你懂得太少,不是越看你觉得完全明白,是越看越觉得认识太少。我看主的话已经看了六十几年了,但是当我天天在那里看的时候,并不觉得完全明白这本书,反而常常会觉得:“哎!这话我好像从来没有读过的,好像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因为神的话是活的。你对神的认识与你自己属灵生命发生直接的关系。你在主面前的生命越成熟,你对神的话明白越多、越深;你与主的生命关系越浅,你对神的话所认识也浅。所以你读神的话是与你的生命一同成长的。神的话永远是新鲜的,永远是活的,永远是新的。所以我实在盼望青年的弟兄姊妹,尤其我们处在这一个时代的末了,我们的主也快要回来了,在这个时候,我盼望你们对神的话,要有一个很重视的一个态度,你要觉得说,我没有神的话,我活不下去,你要有这样的一个心志、这样的一个态度。这样,你天天读神的话,把神的话丰丰富富的藏在心里面,圣灵就很容易对你说话,很容易在你里面作工,因为圣灵作工是借着神的话语。有些时候人说,为甚么好像神没有对我说话?不是神没有对你说话,只是神的话在你里面不够丰富,如果神的话在你里面是有积蓄的,圣灵随时可以把你所读过的神的话挑出来,对你说话,所以这一个是非常宝贝的。
两种基本的方法
实在说来,读经是有两种基本的读法。一种就是你要有次序的从创世记一直读到启示录,不要跳,你要从头到末的,按着次序的读下去,一遍一遍的读。这个是叫你对神的启示有一个完全的、一个背景的底子,这种读法,你可以很快的读,就是要把神的话读过,知道神在那里说了一些甚么话。你在读的时候,你也不必在那里求解释,你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神学家,每一个人在那里读圣经的时候,都在那里要解圣经,那么你解不通,你里面就不舒服,结果怎样呢?去查参考书,看看参考书上怎样说,但是这个不是基本读圣经的方法。你要知道,圣经不是为着叫我们头脑里面明白,圣经是为着要你在生命上得着供应。所以我们一面可以粗读、快读,你自己定规每天一定要读多少圣经,你这样按着次序读下去,这给你一个底子。
除了这一个之外,我个人读经方面,觉得还有一个非常帮助我的,特别是我初信主的时候。就是你每天早晨,先安静在主的面前,你可以先有一个短短的祷告,然后打开圣经读,不单读,并且默想。你知道读经要紧的是默想,你如果光读,不想它,这个是皮毛的,是表面的,所以读经要紧的就是默想,要把神的话反复思想,藏在心里面,这个就会变成你的粮食。所以当你读经的时候,最好是这样,一天你用十分钟或者一刻钟来读,不要太长久,最多十分钟、一刻钟,你先读一节或一小段的圣经,你不要读多,也许这些圣经你要读上好几天也不定。你读一段的圣经,拣这段圣经里面比较容易默想的,比方说,书信比较容易默想,你读一节把它读几遍,读完了之后,就好好的在主面前来默想你所读的话语,一面默想,一面仰望主的圣灵把这些话来对你说话。当你这样默想时,有些时候有些话会责备你,给你看见在这些话语面前,你实在是失败的、亏欠的,这个时候,你就认罪;有些时候,得到主的话语你就感谢赞美。换一句话说,你在那里用这些话当作你今天属灵的粮食,好好去咀嚼它,你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吞下去,你要好好地咀嚼它,让它消化在你的里面。这一句话或者一节圣经或者几句话,就作你这一天属灵的粮食,你有空的时候,在一天中间安静的时候,你可以回想,回想这一句的话语,反复去思想它,这一个就成为一天属灵的粮食。这一个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多年来就用这个做法,觉得对于我属灵生命有极大的帮助。除了这一个之外,你可以快读,如果你这样持守下去,过了一些时间,要看见在你属灵的生命上,就大大不同。
我知道大家很忙,在学时期的很忙,出来做事的更忙,你们有这个困难,但是你要记得一件事,无论你在地上多忙,你不能忽略你在神面前的生活。你的读经、你的祷告,不能给地上任何事物来打岔,这是你最需要的一件东西,你必须看重这一个,要看它比你的工作,比一切都更重要。你要在神面前决定甚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神呢还是你的工作?是神的话还是你的工作?是与神的交通还是你的工作?你要为着这个牺牲任何的东西,如果你有这样的心志,神会为你成全。
但以理是当时最大国家的首相,他日理万机,但是你看见他一天三次屈膝在神的面前,不单是这样,他仍读神的话。他怎么知道不久以色列的百姓可以回到耶路撒冷去?这是因为他读了耶利米书,他看见耶利米所预言的七十年,那时候他一算,离开七十年近了,他把神的话、神的应许,带到神的面前去祷告。因着他这样的祷告,神感动古列王的心,让以色列的百姓归回。所以你看见当时犹太的余民能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这一个是但以理因读神的话而祷告的结果。
要为着主拼上去
弟兄姊妹!我们要记得主来的日子近了,你如果好好读神的话,你就知道主来的日子是多么的近,你要把这件事情带到神面前去祷告,你这样的祷告,能催促主的回来,这是非常要紧的事。
今天你们的责任非常大,我们年长的一辈快要过去了,你们是接班的人,神的见证在你们身上,如果你们今天在读经上,不好好下工夫,恐怕接不下去,这是一件我们很关心的事情。你记得,当约书亚还在的时候,那一班长老还活着的时候,以色列的百姓还会敬畏神,但是等到约书亚过世了,那一代认识神的长老们都去世了,士师记告诉我们:以色列的百姓开始拜偶像,就离弃神了,换一句话说,接不下去了。
我们深深的感觉前一代的人快要过去了,但是后一代的人好像还没有起来,这个叫我们非常痛心。所以青年弟兄姊妹,盼望都在你们身上,神的见证在地上能不能维持,主的回来能不能被催促,都在你们身上。我们觉得,我们对于神有许多不忠心的地方,很惭愧,但是我们盼望你们不要像我们一样,你们要在神面前好好摆上。
我最近与几位年长的弟兄姊妹交通,我们里面有很深的感觉,觉得今天的青年人不够为主摆上。爱主的心有,热心也有,但是,为主肯完全摆上的不多。地上一点的东西,一点的压力,就放松了,不肯把自己完全拼上去。所以我心里有很重的负担,我觉得你们年青的人,神的盼望都在你们身上。我盼望你们不要亏负主在你们身上的托付,你们在属灵的事情上要下工夫,不能随便、不能马虎。你们祷告的生活,不能马虎;你们读经的生活,不能马虎;你们奉献的生活,不能马虎;交通的生活,也不能马虎。你们要好好的在主面前摆上去,要好好的为着主拼上去,这样神的旨意才可以快一点成功,神的国度也可以快一点降临,这是我们每天的祷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这个祷告的答应,是在我们今天还在地上的人。
所以我没有别的话,我只盼望你们年青的弟兄姊妹在神面前认真,现在不是玩耍的时候,是认真的时候,我盼望你们好好地在主面前认真。我相信主的恩典是够你们用的,你们为主摆上,不是徒然的,不但有来世的应许,也有今生的应许,你为主摆上多少,主都知道,祂会嘉许你。
我今天就趁着这个机会,一面是勉励我自己,我总是觉得我自己很惭愧,摆上不够,不够绝对向着主,所以我勉励自己,也勉励你们青年的弟兄姊妹。愿主恩待你们。
一九九七年三月一日礼拜六青年聚会的交通记录
【人第一,方法第二】这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读圣经不只方法要对,人也必须对。人对,然后才能用正当的方法去读圣经。不错,读圣经的方法的确要紧;如果没有好方法,的确也读不好。但是必须先把我们这个人修改过,才能把圣经读得好。有一班人有一个错误,以为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读圣经,还有一班人有另一个错误,以为任何人都能读圣经。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错的。不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读圣经,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读圣经,乃是只有一类的人能读圣经。我们要作这一类的人,才能好好地读圣经。我们必须看见是人在先,方法在后。人如果不行,方法就没有用;人如果行,所有好的方法就都能用。有的人注重方法,我们也注重,但是我们决不把方法摆在前面。方法不是第一,人是第一。人对了,然后我们要把那些最好的读圣经的方法都拿来用。
因此,要讲怎样读圣经的问题,自然就可以分作两部分:第一,人的预备;第二,读圣经的方法。我们现在先来看人的预备应该怎样。
【要具备三件事――第一件,要属灵】主耶稣在告诉我们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所以圣经的话不只是话语,不只是字句,并且也是灵。我们也要记得主耶稣说:“神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灵……”(照原文直译)主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神是灵,人非用灵不能摸着祂。神是灵,我们如果不用灵,就不能拜祂;神是灵,我们如果用灵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拜祂;神是灵,我们如果用思想,就不能拜祂;神是灵,我们如果用情感,就不能拜祂;神是灵,我们如果用意志,就不能拜祂。所说的“用私意崇拜”,就是用意志敬拜,那是不行的。为甚么?因为神是灵。神是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灵。约翰福音六章主所说“我……的话就是灵”,这里基本的原则也是一样的,意思说主的话是灵,所以读祂的话也必须用灵。换句话说,属灵的东西必须用灵才能摸着。
【圣经的性质乃是灵】圣经这一本书,不只是话语,不只是文字,不只是用纸所印的书;圣经这一本书,以它基本的性质来说,乃是灵。所以一切要读这本书的人,非用灵来摸它不可,非用灵来读它不可。我们这里所说的灵,乃是指重生的人所有的灵,我们姑且简称它为“重生的灵”。这个灵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所以圣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惟独有这个灵的人才能读圣经,没有这个灵的人就不能读。这个灵是为着敬拜神用的,也是为着读圣经用的。人没有这个灵就没有法子认识神,也没有法子读圣经。也许你是从基督教家庭里出来的,当你回想你没有重生之先,也曾读了许多圣经,但是你一点意思也不懂得。圣经里面的历史你都知道,事迹你都记得,但是你一点都不懂。这样的事一点不希奇,因为神的话是灵,若不用灵,就没有法子读这本书。所以,人在甚么时候才能明白圣经呢?从他接受主的那一天起,他就会明白圣经了。从那一天起,圣经对于他就变作一本新的书。从那一天起,他开始懂得了,他宝贵这一本书了。虽然一下子不能懂得许多,但总是喜欢读它,天天读,年年读,不读好像觉得饿,好像有所缺。人这样读圣经,就会明白神的话。缘故在那里?缘故是人得着了重生,缘故是“从灵生的,就是灵”。我们最好把这三节圣经连在一起:“神是灵”,“我……的话就是灵”,“从灵生的,就是灵”。圣经的话是灵,人重生时所得的生命也是灵,是灵的人,去读是灵的话,圣经在他身上才开始发亮,才开始有用处。不管一个人多聪明,多会读书,如果他没有重生,这一本书在他身上是莫名其妙的。一个重生的人,即使文化很低,但是他读圣经的力量远比一个没有重生的大学教授好,因为一个人有重生的灵,一个人没有重生的灵。圣经不是靠聪明、靠研究、靠天分高就能懂得,因为神的话是灵,必须有重生的灵的人才能懂。圣经的根是属灵的,圣经的本质是属灵的,所以,人若没有重生的灵,就不领会这本书,这本书在他身上就成了一本封闭的书。
【灵与肉体相对】在约翰福音六章,主耶稣说:“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当时那些不信主耶稣的犹太人一听,觉得这是甚么话,怎么能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可是重生人都知道这是指着神的儿子说的,并且俯伏下来说:“我的生命是因着你的肉,因着你的血。没有你的肉,我今天没有生命;没有你的血,我今天不能活。你的的确确是我们的粮食。”有重生的灵的人读主的话,不只不奇怪,并且会感谢,会赞美。
主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在这里我们看见有两个范围:一个范围是灵,一个范围是肉体。在灵的范围里的都是活的,都是有用的;在肉体的范围里的都是无用的。读圣经非有灵不可,非在灵的范围里不可。不管一个人学问多深,研究、分析的力量多好,如果缺了这个灵,就没有法子在神面前读圣经。
【需用灵才能摸着神】神是灵,我们今天有灵,所以我们认识神。也许有不信的人和我们辩论,我们口才不如他,聪明不如他,讲不出许多大道理,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认识神,因为我们已经重生,我们已经有了重生的灵,我们能用这个灵去摸着神。讲得出道理也好,讲不出道理也好,都没有关系,总之我们已经摸着神了。不认识神的人盼望藉着分析、归纳、讲理由来寻找神。但是,分析有了,归纳也有了,理由也有了,他还是不能相信,因为神不是给人分析、归纳出来的。约伯说:“你考察(研究),就能测透神么?”人没有法子把神研究出来。人只有一个法子能找出神来,就是要有重生的灵。以这样的灵来碰神,一碰就知道。除此以外,别的方法都没有用。人要读圣经,也必须有重生的灵才能读,就像人必须有重生的灵才能摸着神一样。比方:一个人装了电灯要接火,他手里所有的材料是木头、竹竿和布,却没有铜丝,就电厂里虽然有电,也没有方法使电灯亮。不管有多少布,不管有多少竹竿,也不管有多少木头,总没有法子把电引来。另外一个人,布、竹竿、木头,一样都没有,只有一点铜丝,他却能使电灯亮,因为铜丝能把电引来。照样,人必须有重生的灵,才能摸着神;必须有重生的灵,才能摸着神的话。
我们里面所有的成分,只有一部分可以读圣经的,那就是我们经过重生的灵。我们若用其余任何的部分去读圣经,那都是在神之外的,根本摸不着神的东西。这一本圣经,可以在人身上变作肉体,也可以在人身上变作灵。人如果没有重生的灵,只有肉体和肉体所包括的一切东西,圣经在他身上就变作肉体;人如果有重生的灵,有这个灵的功能在他身上,当他摸着神的话的时候,也就摸着灵。这并不是说圣经会变作不是灵。圣经本身是灵。主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主耶稣的话是灵。但是主耶稣的话在信祂的门徒身上是灵,在不信祂的犹太人身上却变作肉体;在有重生的灵的人身上是灵,在没有这个灵的人身上就变作肉体。有许多人读的圣经,使人觉得可笑,就因为他们缺了这个灵。人不能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聪明读神的话。人必须有这个灵才能读神的话。
【属灵的人才能明白属灵的事】有人也许要问:我是一个重生的人,我是一个有重生的灵的人,为甚么我读圣经也读得不大好?为甚么圣经对于我好像是关闭似的?要答复这个问题,我们来读一处圣经──哥林多前书二章,先读一至四节:“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古语,乃是用圣经和大能的明证。”这一章圣经的题目,是讲到保罗讲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再读五至七节:“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然而在完全的人中,我们也讲智慧,但不是这世上的智慧……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慧,就是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又九至十三节:“……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晴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只有神藉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古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这末了一句的翻译,我们看小字:“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按原文的字义,小字译得更好。因为三章是指着人说的,所以二章末了不能是指着事说的。根据解经的律,在一段圣经里,将一个同样的字解得不同,是不可以的。)由此可见保罗是将属灵的事交通给属灵的人。(“讲与”或“解释”这个词,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连在一起”、“调在一起”、“配在一起”,所以可以译作“交通”,意即“将属灵的事交通给属灵的人”。)
把这一段圣经读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灵和圣经有甚么关系。保罗在这里都是讲到圣灵启示的话、圣灵指教的话、圣灵智慧的话──不是人智慧的话。人智慧的话是甚么呢?人眼睛所看见的,耳朵所听见的,心所想到的,这都是人的话。保罗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他的启示是从那里来的呢?他的启示是从圣灵来的,因为只有圣灵知道神的事。这个圣灵的启示,人怎么能知道呢?他说,人必须有神的灵──像我们刚才在约翰福音所看见的一样一式。他说,除了神的灵,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所以没有神的灵,就不能知道这些事。他说:我们讲这些话,我们讲这些事,不是用高言大智,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事交通与属灵的人。
保罗在这里是说属灵的事只能交通给属灵的人。有的人不能交通给他,不能调和到他身上去。十四节:“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属灵的事,属血气的人不只不领会,“反倒以为愚拙”,以为我们信耶稣的人笨得很;属血气的人不只不知道,“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这句话,已经爬到这一段圣经的高峰,它给我们看见:属灵的事,只有属灵的人能看透;属血气的人不只不能看透,并且不能知道。这不是花不花功夫的问题;他就是花了功夫,还是不知道,还是不能知道,因他缺少一个机构。“血气”这个词,按希腊文的意思是“魂”(“魂”字在中文里不容易懂,所以译“血气”也好)。属血气的人就是属魂的人。用科学上的说法,就是属乎心理的人,意思就是受心理支配的人。用属灵上的说法,就是没有得着重生的人。属血气的人,就是属魂的人,天然的人,没有重生的人,就像亚当那一个活的魂一样,这样的人里面没有神的灵,就没有法子知道神的事。
【属灵的事只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人作了基督徒之后,按规矩能知道属灵的事,但是有许多弟兄姊妹还是不能知道,这是甚么缘故?这是因为他虽然有了重生的灵,但是他不一定作一个属灵的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二章和三章,不是注重“灵”,乃是注重“属灵”。约翰是注重“灵”,保罗是注重“属灵”。人不只要有这个灵而已,并且还要属这个灵。要有灵,没有灵没有办法。但是,如果不是服在这个灵的原则之下,不是活在灵里面,顺着灵而行,作一个属灵的人,就仍然没有用。
引一个比方:如果你带一个生来的瞎子到园子里去,对他说,在这里有一棵芒果树,这棵树结的果子是怎样怎样,你想这瞎子能够明白吗?即使他非常聪明,辨别力很强,听觉很灵敏,但你说芒果树是这样怎样,他总不能领会。你告诉他甚么叫作绿色,他也根本不知道。视的世界和听的世界不一样,视的世界和思想的世界也不一样。照样,必须用灵,才能知道甚么叫作属灵的世界。但是,有眼睛的也不一定能看见。有了眼睛,还必须使用眼睛来看才行。一个瞎眼的人不能看见芒果,一个有眼睛的人也必须使用眼睛才能看得见芒果。瞎眼的人用耳朵听不出芒果来,明眼的人用耳朵也听不出芒果来。今天的难处是:瞎眼的人没有眼睛看芒果,明眼的人却用耳朵去听芒果。固然,属血气的人不能认识神,凭着血气的机构,没有一个人能认识神;但就是有重生的灵的人,凭着血气也不能认识神。不是有了灵就一定能认识神。即使神的灵进到人里面,他还可能不认识神。聪明长在外教人身上不能帮助他认识神,聪明长在基督徒身上也不能帮助他认识神。知识在外教人身上不能教他明白圣经,知识在基督徒身上也不能教他明白圣经。明白圣经的方法是要用灵。所以不只是有灵的问题,并且是属灵的问题。不是说我得着了灵却可以不顺着灵而行,还是用我本来的那一套。我从前没有这个灵,这些东西不能用;我今天有了这个灵,这些东西还是不能用。认识圣经的基本的路,是在灵里。所以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二章给我们看见,不只是有灵没有灵的问题,并且是属灵不属灵的问题。属灵的事只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在这里又有一个词:“属肉体”。哥林多的信徒在基督里是婴孩,他们是属肉体的人。所以二节就说:“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属灵的事,他们不是不能摸,但是只有最浅显的启示,他们摸得着,比较深的就摸不着。因为他们是属肉体的人,所以他们只能吃奶,不能吃饭。奶只是起头的时候吃的,那是指基督教最浅显的启示,饭是一生吃的,那是指高深的启示。人不是一直吃奶的,一生之中,只有几十分之一的时间吃奶。但是有一班人一直吃奶,像保罗所说的哥林多的信徒一样,“那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
哥林多前书二、三章给我们看见有三种人:
第一,属血气的人。这种人只有属魂的一切,或可称为属心理的人。属血气的人没有重生,没有重生的灵,缺少明白神的话的机构,这一种人不能明白圣经。
第二,属肉体的人。这一种人有神的生命,有神的灵在他们里面,可是他们不顺着灵而行,反而顺着肉体而行。得着灵而没有用灵,得着灵而没有服在灵的权柄之下,得着灵而没有受灵的支配,得着灵而没有让灵管辖一切,这样的人,圣经称之为属肉体的人。这样的人所明白的圣经也十分有限。他们只能吃奶,不能吃饭。奶是经过母亲消化过的,所以不是指直接的启示,乃是指间接的启示。这样的人,在神面前不能直接得着启示,是别的属灵的人得着了启示,再把启示转到他身上。
第三,属灵的人。这种人得着了神的灵,并且活在灵的力量之下,顺着灵的原则而行。他们所得的启示,是没有限量的。神的话是说,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属灵的事。
我们读圣经,必须记得这个基本的条件:要属灵,要顺着灵而行。
光有它一定的律。向着光敞开的人,光就照亮他;敞开有多少,光照也有多少。这是一定的律。我们即使在房间里把门窗全关了,但只要有一条缝,光还会射进来。所以得着光并不是困难的事,只要顺着这个律,就能得着光。反之,违反了光的律,就怎么也得不着光。一个向神关闭的人,即使他研究得很多,祷告得很多,却仍旧是一个不能读圣经的人。人向着神不敞开而盼望能得着光照,这就非常困难。神的光并不是无条件地赐给人的。人要得着神的光,必须履行得着光的条件。
虽然神的众儿女都有一本圣经,但是,各人从圣经中得着光照的情形并不相同,有的人对于圣经还是一窍不通似的,有的人读圣经稍为得着一点光,有的人读圣经充满了光。所以有不同,是因为读的人不一样。神的光是一样,但是人并不一样。有的人在神面前是敞开的人,所以他能读圣经。有的人在神面前是关闭的人,所以他不能读圣经。有的人的关闭是全部的,他的黑暗就也是全部的;有的人的关闭是局部的,他所得着的光就也是局部的。我们在神面前不管有何种程度的看不见,是重大的或者是微小的,是全部的或者是局部的,都证明在我们身上有黑暗。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读圣经读不好是小可的事。圣经读不好,就显明一个事实──这个人是住在黑暗里!人读神的话如果一直不懂,一直看不见亮光,那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
那么,我们要问,怎样才是向神敞开?这一个敞开,必须从没有条件的、没有保留的奉献而来。向神敞开不是一时的态度,向神敞开乃是人在神面前的性情。敞开不是偶然一次的,敞开乃是继续不断的。人要向神敞开,只有从一个没有条件、没有保留的奉献而来。人向着神的奉献如果是完全的,是绝对的,自然而然他对于神的态度就没有保留,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关闭的。任何的关闭都说明奉献的不完全。所有的黑暗是因着关闭,所有的关闭是因着没有奉献。甚么地方人没有奉献,就在那一个地方他要保留。甚么地方人在神面前服不下来,就在那一个地方他要为自己辩护,也就在那个地方他没有法子明白圣经的真理,一碰到那一件事情,他就绕圈子。所以,黑暗是由于关闭,关闭是由于不奉献。一切的黑暗,都是因着关闭;一切的关闭,都是因着在神面前有不奉献的地方,有服不下来的地方。
【眼睛要纯一】:圣经里有许多处很明显地说到光。在马太福音六章,主耶稣说到心里的光的问题,主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22节)注意,主在这里不是说眼睛就是身上的光,乃是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光是神的,灯是我们的。光在神的话里,灯在我们身上。灯乃是我们得着光的地方。换句话说,灯是神摆光的地方,灯是我们接受光的地方,灯也是我们释放光的地方。要神的话在我们身上光照,那就必须在我们身上有灯。这个灯是我们的眼睛。“你的眼睛若纯一(‘瞭亮’照原文可译作‘纯一’),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恶(‘昏花’照原文可译作‘恶’或‘坏’),全身就黑暗”(22~23节)。如果我们要全身都亮,都充满光,主告诉我们有一个条件,就是我们的眼睛必须纯一。
甚么叫作眼睛纯一呢?我们的眼睛虽然有两个,但是焦点只有一个,两个眼睛同时只看一件东西。假使人的眼睛有病,不纯一,两个眼睛就有两个焦点,同时看见了两件东西,看得都不清楚。眼睛要看得准,就只可有一个焦点,不可有两个焦点。我们要得着光,有没有光是一个问题,眼睛看得见看不见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如果没有蒙恩典,没有蒙怜悯,光就不在我们身上;我们已经蒙了恩典,已经蒙了怜悯,光就已经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现在的难处不是在光上,乃是在眼睛上。眼睛不纯一,光就不能彰显。许多人眼睛不纯一,不是看见一件东西,而是看见两件东西,或者把一件东西看成两件东西,所以光在他们身上是不清楚的,甚至于是完全黑暗的。
主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24节)。许多人所以不能看见光,是因为眼睛不纯一;眼睛所以不纯一,是因为他们在神面前没有奉献。甚么叫作奉献?奉献的意思是我单单要事奉耶和华。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他不是重这个,就是轻那个;不是恶这个,就是爱那个;不能两个都事奉得好,总没有法子维持平均。谁也不能一面事奉主,一面事奉玛门。所有事奉两个主的人,迟早会发现:到结果必定是爱一个,恶一个。若不是彻底奉献给主,就是完全事奉玛门。主说,眼睛要纯一,意思就是事奉要纯一,奉献要纯一。人的眼睛的纯一,就是表明人的奉献的纯一。
求神给我们看见这个基本的原则:我们如果要读圣经,要明白圣经的教训,要得着圣经里面的启示,我们在主面前就有一个责任,就是绝对完全地奉献给主。这样,我们才能看见圣经里面的光。我们的奉献一出事情,我们的看见就出事情。我们的看见如果出问题,我们的奉献必定出了问题。我们必须彻底地认识: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
这另外一个主的名字是叫作玛门。玛门所代表的,就是财利。多少圣经的光,受了玛门的亏;多少人因着玛门而看不见圣经的光。有些人所以看不见圣经的真理,乃是因为在神之外有一个财利的问题,乃是因为不肯放弃自己对于财利的追求,乃是因为真理与个人的利益发生了冲突。人若能把个人的得失放在一边,不顾及代价,只要真理,自然而然圣经就很清楚了。不少人因为玛门的问题没有解决,就委屈了圣经的教训。基督徒如果都能根本解决玛门的问题,就顺服神的人不知道要增加多少。所以我们要在神面前受警告,甚么时候一不小心,只要稍为顾一点自己的私利,神的光就立刻会被蒙蔽。要看见光,就不可事奉玛门。我们不能有两个利益:不能有神的利益,又有个人的利益。我们只能考虑一个利益,只能顾到神的利益。我们个人的利益一摆进去,就变作两个主,眼睛就不纯一。三心二意的人不能读圣经,要保留甚么个人利益的人不能读圣经。眼睛纯一的人才能读圣经。
眼睛怎样能纯一呢?主说:“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21节)。有一件事非常希奇,如果我们支配玛门,那就玛门不只不能害我们,反而能帮助我们。我们的心本来是爱玛门的,本来是贪恋财利的,要我们的心倾向神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若能支配我们的财宝,我们就能支配我们的心。所以我们要学习把财宝送出去。主说:“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当人把他的财宝往主那一边送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他的心也往主那一边去。人的财宝往天上去,人的心也往天上去。我们的财宝在那里,我们的心也在那里。我们如果把一切都归给神,自然而然我们的心也归给神,我们的眼睛就纯一了。
我们要明白圣经,就必须有一个完全的奉献。没有奉献,我们的心就不能往神那里去。奉献有非常特别的一点,就是奉献能使我们的心往神那里去。我们把一切奉献给神的时候,我们的心不去也得去,因为财宝已经到那边去了。人奉献,可能有两种情形;有的人心先去,有的人心后去。有的人心受了感动以后才奉献,有的人奉献了心才去。我们不管心能去也好,心不能去也好,我们只管奉献。有甚么东西是我们所最吝啬的,就要最先送出去,奉主的名送给有需要的人去。我们把东西送出去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到主那边去了。等东西都到主那里去了,眼睛就纯一了。
眼睛一纯一,眼睛就清楚起来,光就能照亮。主说:“全身就光明。”甚么叫作全身光明?就是有够清楚的光教我们的脚走路,有够清楚的光教我们的手作事,有够清楚的光教我们头脑思想,换句话说,各方面都有光。光能够充满在我们的情感里,光能够充满在我们的意志里,光能够充满在我们的思想里,光能够充满在我们的爱里,光能够充满在我们的行为里,光能够充满在我们的路上,没有一个地方看不见,因为我们的眼睛是纯一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只有属灵的人能读圣经。现在我们加上一件:只有奉献的人能读圣经。人如果不是一个奉献的人,圣经怎么读也读不好。他稍为一读,就碰到他不奉献的地方,黑暗就在他身上。他再读,又碰到他不奉献的地方,黑暗又在他身上。黑暗一罩在人身上,人就不能在神面前有所得着。人心须在神面前绝对,不能一面要事奉主,一面又盼望走自己的路。有的人说:我实实在在要明白神的旨意,但是我不知道圣经对于这件事的教训是甚么。这是他的推诿,这并不是事实。他所以不知道,是因为他不要走主的路。他如果实实在在地要走主的路,他就要看见主的路在他面前总是明显的。只有一种人是迷糊的,就是眼睛不纯一的人。
【顺服要继续】神对于圣经的道理的启示,是根据于我们的顺服而给我们的。我们在神面前的顺服有多少,得着的光也有多少。我们如果继续不断地顺服神,我们就能继续不断地有所看见。没有奉献,就根本没有法子看见;没有继续的顺服,就没有逐步的看见。奉献不够彻底,光照在我们身上就不够大;顺服不够仔细,光照在我们身上就也不够仔细。所以基本的问题是在奉献。人如果不明白甚么叫作奉献,就没有法子明白圣经。奉献的人不只要有一次基本的奉献而已,并且在主面前要有继续不断的顺服,才能有继续不断的看见。光在人身上照亮的有多少,乃是看人奉献之后顺服到底有多少。我们如果能作一个完全顺服的人,就能作一个完全看见的人。
我们要特别注意主耶稣在所说的话:“人若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人如果立志要照着神的旨意行,就必定知道。换句话说,顺服乃是知道的条件。立志顺从神的旨意,是知道神的教训的条件。人如果不想遵行神的旨意,又要知道神的教训,那是不可能的事。要明白神的教训,就必须立志遵行神的旨意。立志是态度的问题,神要我们先有顺服的态度。人在神面前的态度是顺服的,神的教训在他身上就清楚。我们不要一直问到底圣经的教训是甚么,而是要问我们肯不肯听主的话。问题是在我们的态度,问题不在圣经的教训。圣经能不能向我们显明,是看我们在神面前的态度到底如何。我们负责我们的态度,神负责祂的教训。我们的态度一对,神就立刻启示我们,给我们看见;我们立刻顺服,接下去就又有一个对的态度,又有一个神的启示。有了对的态度,然后有启示;有了启示而能顺服,就再产生对的态度,再得着启示。
圣经的真理有许多人说是看见了,但是,只有立志遵着神旨意行的人才真的看见,才可以说是看透了,看清楚了。这一个“立志”是主在我们身上花了许多功夫才有的。我们不要以为看见光是不出代价的。每一次的看见都是贵重的,都是要出代价的。有时候,神必须带领人经过两三件事,人才能看见一件事;有时候,神必须带领人经过六七件事,人才能看见一件事。神的光有许多是用反照的方法使人看见的。先照在那一边,从那一边再反照到这一边来。神的光许多都是折射的光。从这一边得着光,才能看见那一边的光。再从这一边得着光,才能再看见那一边的光。有的时候,需要在神面前有好些个经历,才能看见一个光。我们如果有一件事不顺服,启示也就失掉了。神的光许多都是这样,要从多方面来看才清楚。人在神面前越肯处处出代价,就越看见神的光。这一个顺服引到那一个顺服,那一个顺服再引到另一个顺服;这一个光引到那一个光,那一个光再引到另一个光。神所有的安排都有祂的用意。甚么时候人在神面前失掉两个顺服、三个顺服,他在神面前就受到损失。
所以不管那一次,不管甚么时候,不管我们多相信自己是一个奉献的人,不管我们多相信自己是一个顺服的人,如果有一点看不见,就必定是奉献有病。看不见总是因为我们眼睛不行。神总不会没有光,但是,神一见我们里面稍为有一点不愿意,神就不说话。神从来不强迫人,神也从来不把祂的话便宜地说出去。我们一有一点不愿意,圣灵好像是害羞的,祂立刻退,祂不便宜地说话。人奉献的情形一不对,神就不给他光。人不明白圣经不是小事;人不明白圣经,就是他的奉献出毛病。属灵的眼睛是需要出代价去买的,不是白给的。所有的看见都是要出代价的,没有一个看见是不出代价的。
圣经会将人的情形显露出来。甚么种人,就会读出甚么种圣经。你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情、习惯如何,你不妨拿一章圣经给他读,看他读出甚么东西来。总是甚么种人就读出甚么种东西来。一个好奇的人,读出来的圣经就是好奇的。一个头脑大的人,读出来的圣经就是在那里讲理由的。一个不用思想的人,读出来的圣经就是一节一节的字面而已。这是一个事实,就是人的性情、习惯会在他读圣经的中间显露出来。人的性情、习惯在神面前没有受对付,这些性情、习惯就要把他带到完全错误的路上去,叫他读圣经没有属灵的结果。
那么,人的性情、习惯要怎样才能读圣经呢?
【不要主观】第一,所有读圣经的人都应该客观。没有一个主观的人是能读圣经的。一切主观的人,是不宜于学习的人。你对一个客观的人说话,说一遍他就听懂。你对一个主观的人说话,说了三遍,他还听不懂。许多人听话听不懂,不是因为他头脑不好,乃是因为他太主观。他完全活在他自己的思想里,所以别人的话听不进去。他里面满了思想,满了意见,满了主张,别人的话就挌挌不入。他在那里想水,别人对他说山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山上的水。一个主观的人,连人的话都听不清楚,还盼望他听神的话?一个主观的人,讲世界的事都不懂,还盼望和他讲属灵的事?
有一件希奇的事:所有会读圣经的人,听话都非常快。你一说,他就懂。你怎么说,他怎么领会。一个不主观的人,能听话,就也能读圣经。相反地,有许多人你对他说一遍,他没有印象;你对他说两遍,他仍然没有印象。这是因为他里头的东西多得很,思想也多,意见也多,主张也多。你对他说一遍、两遍,他一点都听不进去。我们若要试验自己是不是一个主观的人,只要看:别人说话,我能不能懂?人家轻轻地说,我能不能懂?我们活在地上的年日有限,如果再主观,我们的时间就不知道要打多少折扣。客观的人读一遍圣经,比主观的人读十遍还要好。主观的人读圣经,读一遍漏掉,读两篇也漏掉,读九遍、十遍都漏掉。圣经从他身上滑过去,圣经在他身上留不下印象。
我们记得撒母耳的故事。当主喊他的时候,他总是跑去看以利,因为他已经有一个思想,以为晚上喊他的一定是以利。神喊他,他却以为是以利喊他。以利的声音他曾听过多少次,这次不是以利的声音,难道分不出来吗?就是因为撒母耳主观,他以为喊他的总是以利,所以他就分不出是以利的声音或者是神的声音了。
有些人的难处,就是不让神拆掉他的主观。所以不管他怎么读圣经都没有印象,好像神说话他总听不见。我们在神面前读神的话,我们的思想必须向神开起来,我们的意见也得向神开起来,我们的感觉也得自神开起来,我们的心也得向神开起来,我们的一切都得向神开起来。换句话说,我们不要作一个主观的人。我们越过越要看见这话的紧要。人在这件事上若没有经过对付,圣经就读不好。一个客观的人,里面充满了等候,等候神说话;里面是安安静静地让神说话。人在神面前达到这一个地步,他读神的话;就很容易明白神所说的是甚么。不必问人属灵不属灵,只要问他这一章圣经说甚么。有的人说不上来,这就证明他是一个主观的人。主观的人是不容易听话的人。正如所说的:“你们听不进去。”有些人里面就是充满了东西,别人把话塞都塞不进去。主观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一个人一主观,他就没有法子听神的话,他就摸不着属灵的东西。
【不要马虎】第二,读圣经的时候不可马虎。圣经是一本非常准确的书,可以说,一个字都不能错,不个字都不能差。只要稍为马虎一点,就把神的话漏掉。一个主观的人会把神的话漏掉,一个马虎的人也会把神的话漏掉。所以我们要谨慎。一个人越认识神的话,就越谨慎。马虎的人读出来的圣经一定是马虎的。我们只要听一个弟兄怎样念圣经,就知道他是一个马虎的人,或者是一个谨慎的人。有许多人,读一节圣经或者背一节圣经,常把非常重要的字随便地念错,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我们的习惯常常容易犯不准确的毛病,因此对于圣经的认识也往往不够准。有许多地方只要稍为马虎一点,就把神的话弄错了。现在举几个例子于下:
圣经里面对于“单数”和“多数”是非常讲究的。单数和多数不可不分,不可随便。例如:“罪”在原文就有单数和多数的不同。单数的罪是指人的罪性,多数的罪是指人的罪行。圣经里面说到神赦免人的罪,都是指多数的罪──罪行。神从来不赦免人的单数的罪──罪性,单数的罪是不能赦免的。我们的罪性(单数的罪)需要脱离,我们的罪行(多数的罪)需要赦免。这在圣经里是分得非常清楚的。
“罪”和“罪的律”也不一样。人若没有脱离罪的律,就不能脱离罪。罗马书六章讲脱离罪,七章讲罪的律。我们马虎一点,就看两个都差不多。我们读到罗马书六章,以为罪的问题到此就完了,因为保罗写到六章末了,已经引到十二章的起头,已经说到奉献身体和肢体的问题了。但是,保罗清楚:要脱离罪,还得认识“罪的律”;要胜过“罪的律”,还得有八章的“圣灵的律”。如果不是一个谨慎的人,也许以为“罪”和“罪的律”差不多。这样,就把神的话忽略了。神的话是炼过的,神的每一句话都有它看重的点。如果我们说的是马虎的,就以为神的话也是马虎的,就不能懂得神的话。
罗马书七章除了“罪的律”以外,还有一个律,就是“死的律”。我们如果马马虎虎,又要以为“罪的律”和“死的律”差不多。但是,事实上二者完全不同。罪是指着污秽说的,死是指着无能说的。立志行善而不能行善,这是“死的律”。立志不要行的恶,反而去行,这是“罪的律”。我不要作的,没有法子不作,这是罪。我要作的作不出来,这是死。我们藉着同死,脱离罪的律;藉着同复活,脱离死的律。罗马书七章不只给我们看见“罪的律”,也给我们看见“死的律”。我们一粗心,一马虎,这些真理就都被忽略过去了。所以,有一件事是相当明显的,就是所有读圣经读得好的人,都是谨慎的人,准确的人。
我们曾听见人说到我们穿上了主耶稣的义袍,说神把主耶稣的义赐给我们作义袍,所以我们不赤身露体了,所以我们能到神面前去。但是,圣经里并没有这样的教训。圣经没有一个地方说神将主耶稣的义赐给我们作义。圣经是说神将主耶稣赐给我们作义。神不是将主耶稣的义撕一块下来作我们的义,神乃是将主耶稣这个人赐给我们作义。这里面的分别有多大!马虎的人却以为主耶稣“的”义和主耶稣“作”义差不多。岂知主耶稣的义是祂自己的,不能挪到我们身上来。每一个人在神面前都得有义,主耶稣在神面前也得有义,主耶稣的义是为着祂自己的。主耶稣的义是祂在地上活出来的义,如果能转让到我们身上来,我们就已经有义了,主耶稣何必死呢?主耶稣的义不能转让给人。祂的义永远是祂的,没有一个人能分祂的义。我们的义是主耶稣这个人,我们的义不是主耶稣的义。在全部新约里,除了有另外的意思之外,所有的地方都是说主耶稣作我们的义,不是说主耶稣的义作我们的义。主耶稣的义,只叫主耶稣自己有资格作救主;祂因为有义,祂自己就用不着赎罪。主耶稣自己是神所称义的,神是将“祂”赐给我们作义,神赐给我们的义是祂。我们是把祂穿上,我们是披上基督,就是披上义。我们不是有多少行为得以在神面前称义,乃是把基督穿在我们身上,基督是我们的义。我们是在爱子里蒙悦纳,不是因爱子的义蒙悦纳。我们要把圣经读得好,就必须准确,不可马虎地过去。
有人说到主耶稣的血是给我们生命,意即我们的新生命是根据于主耶稣的血。他们说,我们喝了主耶稣的血,就得着了生命。他们引甚么圣经节呢?就是引的话说:生命就在血中。如果我们只在表面上读这些字句,也会以为这话有道理。但是,血并不是给我们新生命。血是为着赎罪的,血是为着满足神的要求的。的话,是对于血所规定的原则:“我一见这血,就越过你们去。”血是给神看的。血是为着满足神的要求,不是为着满足我们的要求。圣经里只有一个地方讲到血对我们有用处,就是在良心上,但良心也是对神的。
那么,利未记十七章所说的“生命”是甚么意思呢?这个“生命”,原文是“魂”字,是指“魂的生命”。主耶稣是将祂自己的魂倾倒出来。说,祂倾倒祂的魂以致于死(照原文,“命”应译作“魂”)。主耶稣把祂的血流出来,把祂的魂倾倒出来,这是为着赎罪。祂在十字架上说:“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路二十三佣,照原文直译)说了这话气就断了。祂的身体挂在十字架上;魂在血里面倒出来为着赎罪(因为人的特点是魂,犯罪的魂必须死,人格所在的地方要死);灵交给神。
约翰福音六章有几次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有生命,也有几次说吃我肉的有生命,却没有一次说喝我血的有生命。喝了血,还得吃肉才有生命。我们需要学习作一个谨慎的人。神所分开的,我们把它混在一起,就发生误解。我们不可随便地讲圣经。必须从神的话里很仔细地看过,把全部圣经里几百次讲到血的地方都找出来,都读过,才能看见;血是为着满足神的要求,不是为着满足我们的要求。
假定我们听见卫斯理来对我们说,主耶稣的血要洗我们的心,要把我们的罪根洗掉,这样我们就不会再犯罪,那我们怎么说?我们要说,主耶稣的血,从来没有洗我们的心。圣经里没有一个地方说主耶稣的血洗我们的心。神是给我们一个新的心。人的心比万物都诡诈,怎么洗都洗不干净。血是为着赎罪,不是为着洗净;血是为着赦免,不是为着圣洁(在神面前的圣洁和在人里面的圣洁不一样)。或许有人要说,希伯来书十章岂不是说,主耶稣的血洗我们的心吗?不。希伯来书所说的是洗我们心中的天真。天真是心中的一部分。我们人感觉罪的唯一的部分,就是我们的天真。血满足了神的要求,也就满足了我们天真的要求。我们看见有主耶稣赎我们的罪,自然而然我们的真心就不感觉有罪了。所以血在我们真心里的功用,不是使我们不犯罪,乃是使我们不感觉有罪。不犯罪,那是圣灵工作的结果。血的工作和圣灵的工作不一样,不要混在一起。
我们必须在神面前有准确的习惯。如果我们是不准确的人,我们就亏损了神的准确。如果我们有不准确的习惯,读圣经就读不出甚么东西来。我们必须看见圣经是何等地准确,准确到一个地步,不许可弄不清楚!我们必须在神面前接受准确的训练。
【不要好奇】第三,我们可以寻求准确,但是千万不要好奇。神的话都是准确的,但是我们不可存着好奇的心去寻求它。如果以好奇的心去寻求神的话,就完全失去属灵的价值。圣经是一本属灵的书,必须用灵才能懂得。如果我们寻求准确的目的是为着满足好奇心的要求,而不是为着满足属灵的要求,那我们的路就走错了。可惜有许多人读圣经,是一直在那里寻找奇怪的事。例如有人花很多功夫去证明分别善恶树就是葡萄树,这样的读圣经并没有用处。我们要记得圣经是一本属灵的书,我们要摸着生命,摸着灵,摸着主。我们看见了属灵的东西,我们也就看见圣经字面上的准确,因为所有属灵的东西都是准确的。如果不从追求属灵的东西出发,那就错了。
有些人爱往好奇的路上走,连读预言也是为着好奇。他们读预言,不是为了等候主再来,却是光要知道将来的事。这中间属灵和不属灵的分别太大。如果我们这个人是好奇的,那就所有属灵的、有价值的东西,一落到我们身上,都变作不属灵的、死的东西了。这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在神面前要分别甚么是有价值的,甚么是不大有价值的;甚么是重要的,其么是无关紧要的。是主耶稣说,律法的一点一画都不能废去;也是主耶稣说,律法中有更重要的事。律法是准确到一个地步,连一点都不能废去,但是,律法中也有更重要的事。那些好奇的人,专把轻的事情拿来读,如果一直这样往轻的路上走,他们就成了轻的人。他们这种情形,就是主耶稣所说的,把骆驼吞进去,把蚝虫滤出来。他们会把最小的滤出来,却把最重大的吞进去。这样读圣经,是完全走错了路。这一种错,是从我们好奇的性情来的。所以我们的性情如果不更改,我们就不能盼望读得好圣经。
上面所说的主观、马虎、好奇,是我们人所常有的毛病。我们必须在神面前把这些毛病校正过来,成为一个客观的人,准确的人,不好奇的人。这些客观、准确、不好奇等等的性格,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的事,是要我们不断地训练自己,成为一种习惯才行。我们一拿起圣经来读,就是客观地在那里读,就是准确地在那里读,就是不好奇地在那里读。这样,当我们的性情、习惯对了的时候。我们读圣经才能读得好。
第一,圣灵要我们进入祂的思想。我们要明白圣灵的话,我们的思想就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特别是书信,要我们进入圣灵的思想,我们才能明白。
第二,圣灵在圣经里还有祂的事实,很多基本的事实,也要我们进入。我们如果不能进入这些事实,就也没有法子明白神的话。特别是四福音和使徒行传,圣灵要我们进入当时的事实。
第三,还有一件东西是圣灵要我们进入的,就是灵。有许多地方,不只要进入那个思想,还要进入那个思想的灵;不只要进入那个事实,还要进入那个事实的灵。这,在福音书里有,在使徒行传里也有,在书信里也有。
以上这三件东西,是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须进入的。这三件东西,只有有学习的人,有对付的人,才能进入。我们不把它们列在读圣经的方法里,因为这是人的问题,这还是我们受训练的基本问题。
现我们来看应该怎样进入这三件东西。
【要进入圣灵的思想】圣灵写圣经的时候,有祂自己的用意,有祂自己的思想。读圣经的人该学的功课,不是在乎光读那些话,也不是在乎光能记得那些话,乃是在乎能摸得着圣灵当时写一段圣经的用意在那里。读圣经,第一件事不是寻找解释,乃是要知道圣灵当时写圣经的用意是在那里。我们要记得:话语的价值不是在于话语的本身,而是在于话语所表明的意思。主耶稣对撒都该人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撒都该人不是不读神的话,乃是不明白神的话。我们读的时候,要明白圣灵说那话的用意在甚么地方。因此,我们的思想必须受相当的对付。
【要和圣灵的思想合流】读圣经的人,必须是客观的人,必须是不凭着自己的思想的人。圣灵有一个思想,人的思想要进到圣灵的思想里去,要能和圣灵的思想合流。圣灵这样想,我也这样想。像一条水流一样,圣灵是主流,我是支流。圣灵像一条大江,我像一条小溪。溪水与江水合流,大江往东流,小溪也往东流。小溪虽小,但若能跟着大江流去,就也能达到广阔的海洋。
圣经里有的地方注重事实,有的地方注重灵,有的地方注重思想。注重思想的地方有灵、有事实;注重事实的地方有灵、有思想;注重灵的地方有事实、有思想。我们碰着思想的时候,必须客观到一个地步,能跟着圣灵的思想而去。可是有的人就不能,你教他把自己的思想跟着圣灵的思想,他至多作十分钟,再多就不行了。他勉强跟着圣灵想十分钟,他自己的思想就禁不住要出来。这种人是主观的人,是不能读圣经的人。所以,人的受对付,是读圣经的基本条件。
人在读圣经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可是人的思想必须和圣灵的思想有同一个方向,同一条路线。圣灵往那里走,我也往那里走。要找出圣灵在这一句里面,在这一段里面,在这一章里面,在这一卷里面,祂思想的路是如何。要整个的思想跟着圣灵去,找出圣灵说甚么话,圣灵想甚么事,祂主要的思想是甚么,分枝的思想是甚么。当我们在那里读一段圣经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得问:圣灵写这一段圣经的用意到底在那里?我们如果不知道圣灵在写圣经的时候是甚么意思,那么将来我们引用这些圣经节,可能都会引错,都不是圣灵本来的意思。读圣经不光是读字面,不光是能记、能背,也不是零零碎碎地明白一点意义就够。读圣经乃是读圣灵在那个时候所想的,或者说,圣灵藉着保罗、彼得、约翰等人在那里讲的时候,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人的思想和圣灵的思想能合流,才能明白圣经。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信主的人,他特意从埃及走到巴勒斯坦,他要按着以色列人所经过的四十二个站走去。以色列人回头,他也回头;谕洌他也谕洹K跟着这条路线走,果然走到了。后来他写了一本书,说他那时是怎样走的。他的路不是他自己定规的,他是跟着摩西走。我们读圣经的的确确也该这样。我们不要自己定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圣灵走。保罗到耶路撒冷,我们也到耶路撒冷;他在那里怎样感觉,怎样思想,我们也在那里怎样感觉,怎样思想。我们不该有独立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写圣经的人的路线,跟着圣灵的路线。当时写圣经的人想甚么,现在读圣经的人也想甚么。写圣经的人受圣灵的感动怎样想,读圣经的人受圣灵的感动也怎样想。我们的思想若跟着圣灵当时的思想走,我们就能懂得到底圣经怎么说。
【要找出干和枝】圣经里面的话,有的是正文,有的是解释;有的话是主要的,有的话是附带的;有的话像树干,有的话像树枝。我们不要跟着枝子走而忘记了干,也不要只注意干而忘记了枝。我们要看圣灵在这卷书里到底讲甚么,怎样讲法,祂一共提起多少件事,经过多少话,才达到祂的目的。要把这些一步一步地想下去。要跟着圣灵的意思走。祂有祂的正文,祂还有祂的解释。祂讲话讲到一半的时候,有几句解释的话出来,这是枝子。可是枝子也不会一直长到天上去而不回来。祂解释了五节、十节,又回到树干来。我们不要一直注意在解释里,也要随着圣灵回到主题来。书信的话,往往是一段正文,插进一段解释。我们必须分清楚甚么话是树干,甚么话是树枝,才能读得懂。我们读的时候,不可一路冲过去。当圣灵谕浣馐偷氖焙颍我们也得跟着谕洌当祂回到正文的时候,我们也得回到正文。我们要十分地细嫩,十分地不相信自己,完全没有肉体的把握,才能跟得上圣灵的思想。
圣经的话有干,有枝,而枝干之间,又互相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比方:圣灵在写罗马书的时候,祂不是光要给我们三章二十三节,或者六章二十三节,或者八章一节。全部罗马书包括了一个完全的意思,一个完全的单位,里面一点残缺都没有。所以我们不可断章取义地只拿几节圣经出来讲。借用是可以的,但是要分清到底是借用或者是解经。如要借用,也必须明白上下文是甚么。不然的话,就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我们的思想有了训练,我们就能学习用思想来定住光,光的照亮是霎时之间的,必须用思想来定住它。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受训练,没有学会进入圣灵的思想,那么当启示来的时候,就没有思想来定住光。所以我们的思想必须受训练,必须完全客观,完全跟着圣灵走。圣灵说话有祂的路。比方:罗马书一、二两章说到人的罪,三章就有救赎,四章就有信,五章就有罪人,到六章罪人死了,到七章有两个律,到八章就说到圣灵,九至十一章是比方,十二章是说到基督徒和教会,十三至十六章说到一个得救的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应该怎样。我们读的时候,要懂得圣灵当时说这些话的意思。我们要注意,圣灵在每一段里都有祂主要的思想:先说了人的罪,才说到罪的解决,和神的义的成功;再后说到信,和信的难处是人的行为。此外,还不只是人的罪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所以六章就说到罪人(旧人)的钉死。要解决人的罪,是藉着相信主的替死;要解决罪人,是藉着相信与主同死。九至十一章拿以色列人的事作比方,把神的恩典和信解释了。十二章说到奉献的基督徒的情形。……从第一章一直到十六章,充满了保罗的感觉。这是干。至于枝,在第一段里就有分枝:圣灵在那里解释人的罪,祂把外邦人说一下,也把犹太人说一下,然后仍旧回到祂主要的思想来。我们读圣经,总得随着圣灵的思想走。
【两种训练的方法】为了训练我们的思想,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法:
第一,分开正文和解释。我们不妨去查新约,把凡是圣灵解释的地方用括号括起来。括号中的话,就是枝,括号以外的就是干。那些没有括号的圣经节,我们如果一条线地读下去,就能找出主要的意思在那里。
我们拿罗马书来试试看。一章一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这明显地是罗马书开端的话。看二至四节:“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这是解释福音,所以是枝子。这三节可以加上括号。读第五节:“我们从祂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教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这是正文。我们把全卷罗马书这样作下去,就能看见那些是全卷罗马书的正文。或者我们在正文的字旁用一种颜色的笔画线,在解释的字旁用另一种颜色的笔画线也好。起头的时候不要读解释。先把正文分清楚,然后再读解释。先找出圣灵主要的意思是甚么,然后再把一个一个释解加进去。这个福音是甚么?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神是先预言福音,后来差主耶稣来成全。成全的时候,福音里面分两部分:一是肉礼的部分,一是属灵的部分;一个是活在地上作马利亚的儿子的生命,一个是活在天上作神儿子的生命。四福音讲到肉体方面,书信讲到属灵方面。我们读的时候,把第一节读了就读第五节,而把二至四节留到后来读。总是先读正文,后读解释。这样,我们就开始进入使徒当初的思想。全部圣经,特别是书信,都应该这样读。每一个作神的仆人的人,都必须知道每一卷书的本文是甚么,解释是甚么。这是第一步的工作。
这第一步的工作有甚么好处呢?这样作,就能看见在这一段经文中的道理有多少是主要的意思,有多少是解释。我们站起来作话语执事的时候,我们就也有主要的意思,也有解释。虽然我们作话语的执事赶不上当初使徒们那样完全,那样高深,但在原则上是一样的。我们把圣经的正文和解释一分清楚,就能看见一件非常希奇的事,就是圣经里对于解释的多少、深浅,都作得刚刚好。我们就要俯伏敬拜主说,这是何等地完全!我们就要看见在我们的话语里解释一多,比方一多,就变作幼稚,整篇的道就落下去。我们要注意圣经里如何解释。不要用太多解释的话,要在人不懂得的地方才解释。解释是教人明白,但是不宜太多。有的人没有解释,就使人跟不上;有的人解释太多,就使道落下去。我们读圣经,要看见它是何等地平衡。所以把正文和解释分开,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这也必须客观,一主观就不行。
第二,试用自己的话来写正文,用我们自己所认为能明白的话,把圣经正文的意思再写过。比方:、六节是正文。这些字句是保罗写的。现在我们懂得了保罗的用意,就试试看用我们自己的字句来写。起头只写正文,不要写括号里的批注。这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先生在台上讲一个故事,我们用自己的话把它写下来一样,我们必须懂得它的意思才写得出来。在这样写经的时候必须客观,要照着圣经原来的意思,不要把我们自己的意思加进去。我们要训练自己作一个跟从圣灵思想的人,把我们的思想追到圣灵的思想里去。
当然,写经可能有错误。我们只好一次错了,第二次改;第二次错了,第三次改;改到有一天,能更准确。一个人能有这样的学习,就很容易懂得主的话。要紧的就是我们总要把自己摆在一边。一骄傲就不行,一主观就不行。我们要学习客观,学习谦卑,学习温柔。谦卑、温柔的人的思想,自然而然能跟从圣灵的思想。每一个读圣经的人必须学习这个功课。
这里所说的印象,不是指我们把故事读熟而言,乃是指那件事的特点能印在我们的身上。在圣经里,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若没有得着那个特点,就不能明白神的话。譬如一张契约,不是看它后面有了图章就算数,而是要看这个图章是谁的才有效。这里所注意的印象,不是重在某件事的一般内容,而是重在它的特点在那里。发现了它的特点,就能看见神在这里所特别要说的话。也许你记得那件事,也能说那件事,而里面的特点却说不出来,那你就还没有明白神的话。新约里有四福音和使徒行传,有书信,还有启示录。我们读书信的时候,需要进入圣灵的思想;我们读四福音和使徒行传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心能让神的灵将事实印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感觉那一个事实与其它的事实有甚么不同,使我们感觉那一个事实的特点到底在那里。
印象显在人身上,就像拍照一样。照相的底片是涂着一种化学品──溴代银──的玻璃片或胶卷。几十年以前,在一方寸的底片上,只涂着几万颗的溴化银,所以在那个时候照出来的相,都是一粒一粒的黑点,不好看。后来改进了,照出的相片就没有一粒一粒的黑点,因为在一方寸的底片上已经能涂上几百万颗的溴化银,所以印象就清楚了。照样,我们里面越细,我们接受的印象就越多;里面越粗,接受的印象就越少。如果人的灵和心在神面前是开起来的,他的感觉是被神磨到非常细的,那么,当圣灵的事实经过他的时候,他所得的印象也就非常深。一个细嫩的人能看见两件东西:第一,神的话有神注意的地方,有神所要启示的那一点。细嫩的人很自然地能看见神所注意的那一点。第二,他还能看见神在这个事实里所说的,与别的地方有甚么不同。
所有感觉粗鲁的人,都不能看见神的话的精细的地方。人必须是里面柔软的,感觉非常敏锐的,神的话才能在他里面留下一个清楚的印象。那就不只轮廓对,而且连所有细微的点、线都是对的;他把这一个事实所有精细的地方都看清楚了。
【细嫩的感觉】许多人愿意看见圣经里细嫩的方面。但是他们如果没有细嫩的感觉,就不能摸着那些细嫩的地方。我们试试来看四福音和使徒行传,这五卷都是讲主耶稣的事。关于主耶稣的事实,在这五卷中所讲的比在书信中所讲的更多。我们对于主耶稣的事实,应该有精细的印象。
【比较的例】现在我们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一 撒该与以马忤斯二门徒
我们读路加福音十九章和二十四章,就看见主到撒该家里与主到以马忤斯二门徒家里的事完全不同。撒该的家里,是主自己要去。而在以马忤斯,主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细嫩的人,就看见主耶稣作了两件完全不同的事。一件是主带领了一个人所不齿的罪人──不只是普通的税吏,并且是税吏长。主耶稣不等他请,就自动表示要到他家里去。撒该这个人实在要看见主,但他想到自己身量矮小,名誉也不好,自惭形秽,所以不敢请求主。在这种情形之下,主反而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这里有一个有心寻求主的罪人,却是不敢来,不敢求,主就自己请自己到他的家里去。主领会撒该的心意,主的感觉是何等细嫩。我们里面如果是细嫩的,就也能领会。
以马忤斯的两个人,乃是退后的门徒,他们眼睛迷糊,遇见了主却不认识。主和他们同行,向他们说话,给他们解释圣经。等到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主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主对这两个门徒的态度,与对撒该的态度不同。撒该外面的难处大,有苦说不出,所以主温柔到一个地步,自动地对他说:我必住在你家里。往以马忤斯的这两个人,原是认识主的。他们退后了,听了那么多的话,还是往以马忤斯去。所以主就也好像还要往前行,要等他们请了才进去。那一边是面向着主而来,这一边是背向着主而去,所以主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我们必须摸着主耶稣细嫩的感觉,才能摸着神所要启示的拿撒勒人耶稣。
例二 彼得的两次打鱼
在路加福音五章,彼得整夜打鱼,一无所获。后来主耶稣对他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本来是一无所获,希奇,现在却圈住了许多。彼得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在约翰福音二十一章,彼得又有一次打鱼,主问他们说:“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主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这一次又拉上许多鱼来。在路加福音五章的打鱼,是主耶稣将祂的荣耀显给彼得看。这太大的荣耀向彼得身上一照,他就看见自己是罪人,觉得主和他同住,是他所不配得的。等到主复活以后,那一次的打鱼,彼得一认识是主,就跳在海里,洑水上岸。好像他一认识是主,就不要鱼了。同样的启示,第一次是使一个从未认识自己的人认识了自己而求主离开他,第二次是使一个已经认识主的人更要亲近主。我们能看见这两件事的不同,我们就有了印象。在这些事情上,必须有印象。
例三 主变饼与马利亚用香膏抹主
有两件事,是四卷福音书都记的:一件就是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的事,另外一件就是马利亚用香膏抹主的事。主在变饼给五千人吃饱以后,吩咐门徒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这是一件希奇的事,就是主耶稣肯行神迹变饼给人吃,但是,剩下来的零碎,主要门徒收拾起来,缘故是不可糟蹋。等到有一个女人来,打破玉瓶,把香膏浇在主的头上,就有门徒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但主耶稣说:“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在这里我们看见,变饼与用香膏抹主,这两件事是相对的,一个是不可糟蹋,一个是并不枉费。行神迹出来的东西,不可糟蹋,而三十两银子买来的东西,浇在主身上,并不枉费。那三十两银子的香膏,不是给五千人吃,而是给主一下用完;不是收拾起来,而是把瓶打破;不是十二篮,而是一玉瓶;这些都是对照。神的儿子行神迹变出来的饼,连零碎都得收拾起来;但祂接受三十两银子的奉献,并不觉得太过。四卷福音书都记这件事,祂教人到普天下传福音的时候都记念这件事。福音多普遍,奉献也多普遍;福音传到那里,为主摆上的奉献也到那里;福音有多广,人的奉献,人的香膏也有多广。我们在这里面,必须有印象。
例四 主的受审判与保罗的受审判
有时候,我们把四福音和使徒行传拿来比较,也非常好。例如主耶稣的受审判和保罗的受审判:当保罗在那里受审判的时候,他说: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这和主耶稣不一样。虽然我们宝贵我们的弟兄,但是,地上所能产生的最好的儿子,不过是人子。而拿撒勒人耶稣,却是神的独生子!把二者一比较,就看见一个是神的独生子,一个不过是人所生的孩子;一个是主,一个是仆人;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学生。虽然保罗所达到的点是相当高,但是。他和他的主无论如何不能相比。我们里面必须细嫩,才能认识福音书里的主,也才能认识使徒行传里的使徒。一不细嫩,即使主要把一个印象给我们,我们还是不能得着,也不会仆倒在主面前,也不会敬拜。粗鲁的人读圣经,像读普通故事一样,随便地过去,圣灵就不能把印象给他。
例五 主的直行与保罗的缒下
有一次主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里读圣经,祂读完之后,讲了一些话,就被人带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祂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这是何等郑重庄严!祂不像保罗要人从城墙上用筐子缱下去。不是说保罗不对,乃是说保罗的质量比不上主。主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直行过去”这几个字,要给我们何等的印象。当主这样从要害祂的人中间直行过去的时候,那一班人只好瞪着眼睛看。我们的主就是这样的尊贵荣耀!
【相同的例(甲)──人对主不满】圣经里的印象,有些地方是要比较的,像前面所提的五个例子: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就要连在一起看,好得着连络的印象。
例一 主在船上睡着了
记着一件事,就是有一次主耶稣和门徒一同渡海,海里忽然起了暴风,而主耶稣却睡着了,门徒就惧怕起来。在马太福音是记着说:“主阿,救我们,我们丧命喇!”在马可福音四章却多记四个字,就是“你不顾吗!”意思是你还睡得着吗!门徒说这话是对主不满的表示。门徒心里不佩服,不只是求救,并且是不满。主耶稣就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平静了。主转过来责备门徒为甚么这么小信。(注意马可和路加记事的次序,就是主耶稣没有先责备门徒,乃是先斥责了风和海,然后回头来责备门徒。)主责备门徒有祂的根据,因为主刚才对他们说:我们渡到那边去。主说到那边去,就一定能到那边去。半路上有风也好,有浪也好,出甚么事也好,何必怕。主耶稣教他们学习信。信甚么?信主所说的“渡到那边去”。决不会主说渡到那边去,而结果沉入海底去。可是门徒不信,所以主责备他们。
有一件事非常希奇,就是主耶稣从来没有向人赔不是。人总是越在神面前受教,越要认错。学习越多的人,越容易发觉人对他的不满,他容易向人认错。但是,主耶稣是特别的,主从来没有向人赔不是。这次事情,好像是门徒对,主耶稣错。风浪那么大,人都要丧命喇,你不顾吗!但是,主耶稣起来,没有赔不是。主耶稣的不认错乃是祂的荣耀。主知道祂没有多睡,祂没有错。祂对他们说渡到那边去,就是渡到那边去。在祂身上找不出一句话是空的,人没有法子叫主认一个错。这显明主是何等荣耀!
例二 患血漏病的女人摸主
马可福音五章,那个患血漏病的女人摸主的事是同样的原则。那个女人摸主,主转过来问是谁,门徒对祂说:“你看众人拥挤你,还说谁摸我吗?”这语气显得对主有不满。但是,主没有说:对不起,我问错了。主反而周围观看是谁摸祂。主的意思是:是有人在摸我,你们不知道。你们注意挤的人,我却注意摸的人。以外表来看,好像是主错,好像门徒的不满是对的;但是,以内容来看,错是在门徒身上,不是在主身上。主从来没有一次向人赔不是。这是非常荣耀的事,叫我们的心不能不服下来敬拜祂。
例三 拉撒路的死
在约翰福音十一章,又有一次人对主不满。马大对主说:“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她的意思是怪主来迟了。她想:我早就打发人通知你了,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因为你来迟了,所以我的兄弟死了,并且已经埋葬了。“你若早在这里”这句话,显出马大心里无限的不满。凭表面看,马大的话完全对。但是,主所作的事,祂没有一样不是心里有数。主故意停留两天。在人看是太迟,在主耶稣却是有意来迟。我们的主从来不抱歉,因为祂从来没有错。我们有抱歉,因为我们有错。我们如果从来不抱歉,那是我们骄傲了。人越谦卑,越温柔,就越会抱歉。但是,主虽谦卑,主虽温柔,却一点没有抱歉,因为祂从来没有错。当人对祂不满的时候,祂一点没有感觉祂错,祂知道祂所作的是甚么事。
像这一类事实,在新约里有很多。我们要学一个原则,就是读圣经的时候,遇到有相同的地方,必须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合起来看。从上面三个例子里面,我们就能看见有一件事非常荣耀,就是主一生一世没有收回一句话,主一生一世没有把一段路重走过。这个荣耀是何等的荣耀!是拉撒路得着医治更荣耀呢,或者是拉撒路得着复活更荣耀呢?祂知道,拉撒路得着复活是更荣耀。你若信,你就能看见神的荣耀。
【相同的例(乙)──人想教训主】
例一 “这香膏可以……赒济穷人”
有时候人对于主不只不满,甚至还想教训主。像门徒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赒济穷人。”这就是教训主。门徒能想出另外一个处置哪哒香膏的办法来──卖了去赒济穷人。但主耶稣知道她所作的是甚么事,所以祂说她所作的是一件美事。主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是祂自己所不知道的,用不着人来改良祂。只有愚昧的人想改良主,想教训主。
例二 “万不可如此”
当主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的那一次,彼得怎么说?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主怎么说?主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彼得要教训主,但是不行,他反而显出人的愚昧。
例三 “……是个怎样的女人”
有一次主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去吃饭,有一个女人来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眼泪湿了主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去擦。西门就在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西门的灵。西门的意思似乎对主说:你也得看看她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怎么能让她来到你脚后亲近你呢?西门虽然没有开口,主却知道他心里的意思,所以就说那个赦免多和赦免少的比喻。主的意思是:你西门觉得赦免少,所以没有给我水洗脚;她觉得赦免多,就用眼泪湿了我的脚。我们得着这些印象的时候,就要看见人这样作主的谋士,是同等地愚昧,同时我们也要开始认识我们从前没有认识到的拿撒勒人耶稣。
【相同的例(丙)──主喜欢人向祂要求大】我们细读福音书,就能看见主欢喜人要祂破费。人对主的要求越大,主越欢喜。
例一 “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
我们看马可福音一章所说的那个长大痲疯的故事。按犹太人的规矩,长大痲疯的是不可和人接触的。谁接触长大痳疯的人,谁也就染了污秽(利十三至十四)。这个长大痳疯的人来求主耶稣,这个“来”就是错的。我们对这件事必须有印象。长大痳疯的人一出来,我们就得有感觉。如果不是有一个人欢喜破费,乐意摆上自己的话,一见那个长大痳疯的来,就要说:你是来害我!我不能和你接触,你为甚么来!这个长大痲疯的人来,不是问主可不可以给他洁净,乃是说:“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这句话多么厉害,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堆在主身上──是你肯不肯的问题。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祷告,这是要叫主的心受试炼。主对于这个长大痲疯的,可以用一句话说你得着洁净;可是,主不只用话,主也把自己摆进去,祂用自己的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如果不洁净,主也沾染污秽了,那是何等地冒险!我们必须有印象,才能领会当时的情形。主在这里乐意把自己摆进去。主把祂自己的圣洁、清洁,都摆在这个长大痲疯的人身上;要么两个都洁净,要么两个都污秽;要么两个都到营外去,要么两个都回来。哦,主欢喜破费,这是何等的破费!
例二 “拆了房顶”
马可福音二章记着有四个人抬一个瘫子来见主耶稣,因为人多,不得近前,他们就把主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把瘫子缒下去。这件事我们要有印象。有这么多的人围着主,祂已经够忙了,这班人还把一个瘫子从房顶上缒下去!我们要注意,主不只忙,并且那天是借别人的地方讲道,这班人把人家房顶都拆了,以后还得修复,岂不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但是主耶稣并没有说:下一次你们不要这样作。主反而欢喜有人向祂有厉害的要求,好像人向着祂的要求越厉害,祂越觉得对。就是在这些地方给我们认识主是怎样的一位主。我们如果对于主所作的事没有印象,那怎么能认识祂呢?
例三 “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
当主走在路上的时候,巴底买在那里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啊,可怜我吧”!有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作声,但是,他越喊越响。凭着主耶稣自己,祂是不欢喜热闹的,经上说:“祂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祂的声音”。主耶稣原是这么一种情形。但是,在这里有一个人大喊大闹,有一个人欢喜主破费,结果主就医治他。主欢喜人对祂要求大,向祂开大口,祂乐意赐大恩典。
例四 “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还有迦南女人的故事更清楚。本来饼是给儿女吃的,但是,她说:“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这是人对祂的越分的要求,但是主就是欢喜人向祂有这样的要求。主不只答应这个要求,医好了她的女儿,主并且称赞她的信心是大的。这样的例子,在福音书里有很多,如果我们有印象,就能在这样的事情上认识主的心。
例五 “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主耶稣从“变化山”上下来的时候,有一个父亲带着一个被鬼附的儿子来到祂跟前,这个人受了主耶稣的责备。长大痲疯的来,主耶稣不责备:瘫子来,把房顶都拆了,主耶稣也不责备。他们都作得过分,主耶稣反而欢喜快乐。这个父亲把患病的儿子先带到门徒那里,没有得着医治,现在他来求主。主耶稣问这个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他回答说:“从小的时候,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作甚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他向主要求医治,但是又不确信主能医治,他说,“你若能作甚么”,主耶稣就看他的话说,“你若能!”(在原文中没有“信”字)底下,主紧接着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主耶稣的意思是:你还在那里问“你若能”!你要知道,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问题是你信不信,不是我能不能。我们要体会当时说话的情形。这个人,心只有一半,他有心到主面前来,但是又不信。他不十分相信主的能力,所以他在求主怜悯的时候,还是说“你若能作甚么”。这句话被主责备,非常厉害地责备。主就是不欢喜人对祂要求少。主不怕人对祂要求说:你肯也得肯,你不肯也得肯。但这个父亲的意思却是说:你能就这样,不能就算了。你的门徒不能,你若也不能就算了。所以主责备他说:你还说能不能!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这话一出去,那个父亲“立时流泪地喊着说(要注意小字):我信;我不信的地方(照原文直译),求主帮助。”他给主一责备,给主把他的错一指出来,他就转过来了,他相信了,他把一切责任都放在主身上了。这是非常美的事!人要求越大,主越欢喜;人要求越少,主越不欢喜。我们要作一个细嫩的人,让神将这些印象一直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就要看见,全部福音书都充满了主的荣耀。
【单独的例】
例一 “谁是我的邻舍呢?”
在路加福音十章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里,我们要注意主耶稣说话的要点。那个律法师问一个问题:“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的回答与这个律法师所问的完全不同。我们要先注意二十七、二十八节:“……要爱邻舍如同自己……”邻舍是另外一个人,自己应该是律法师。主的意思是你律法师要爱邻舍如同爱你这律法师一样,你就能得着永生。二十九节:“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他有一个思想,以为主耶稣要地去爱人,这个人是谁,他要找出来。可是,主讲完了那个故事,到末了问一句话说:“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律法师就回答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反问谁是落在强盗手中的人的邻舍。换句话说,你律法师是一个落在强盗手中的人,那个怜悯你的,就是你的邻舍。邻舍不是指一般的人,邻舍是指救主。主指给他看,邻舍就是主自己。主说,“你去照样行吧”,意思就是你去尽力量爱那撒玛利亚人吧。但是,许多人掉了一个头,以为主要我们去作撒玛利亚人。岂知我们不能上十字架赦罪,也不能被高举了有圣灵降下来。只有祂有油和酒,只有祂有牲口,只有祂有客店,只有祂有银子。我们不是撒玛利亚人。如果要落在强盗手中的人去作撒玛利亚人,那就完全错了。主所说的邻舍,是指撒玛利亚人说的,意即:我作你的邻舍,我救你,我给你牲口骑;我给你酒,我赦免你;我给你油,我给你生命;我给你客店,我给你教会;我给你银子,使你有恩赐,有恩典;一直等到我再来接你。主叫我们爱撒玛利亚人,就是叫我们去爱祂。我们要学习摸着本段经文中细嫩的地方,才能读圣经里的故事。
例二 主的庄严荣耀
当人到客西马尼园去捉拿主的时候,主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主说:“我就是。”主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主就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话,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我们看这是何等的荣耀。
祂在客西马尼园里有祷告,但祂在法庭上无所求,祂在大祭司面前无所求,祂在巡抚面前也无所求。这一个人是远超过一切的。祂是主,却在那里受审判。到底是谁审判谁?在那里发急的是大祭司,说话不象样的是大祭司,我们的主却是安安静静的。我们的主到了巡抚的法院里,发急的是巡抚,问话问得木头木脑的还是巡抚,主连答都不答。拿撒勒人耶稣是神,祂虽然在那里受审判,但是祂没有失去祂的尊贵,祂没有失去祂的庄严。
祂在客西马尼园里的时候,对门徒说:你们和我一同儆醒。祂没有要求他们代祷。保罗需要请求罗马的弟兄为他祷告,但是主并不要求人为祂祷告。祂是神的儿子,祂不需要人的代祷。祂要门徒祷告,那是要他们免得入了迷惑,为着他们自己祷告。在这里,我们又看见主的尊贵,主的庄严。
祂贫穷地活在世界上,但祂没有问一个人要一文钱的东西。祂在园子里求神,但祂在法庭上没有求人。有那一个能像神的儿子这样!宝座固然是荣耀,但是受审判和十字架上的荣耀显得更荣耀。我们要敬拜祂说:你是主!你是主!
例三 主的不显露
主是怕显露、怕出名的人。祂医治了长大痲疯的人,就吩咐他说,切不可告诉人。祂赶出了那一营鬼之后,叫那个人回去传说“神”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祂医治了两个瞎眼的人,就切切嘱咐他们不可使人知道。神启示彼得看见祂是基督的时候,当下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祂是基督。在“变化山”上,是祂唯一显出祂的荣耀的时候,但是,祂在下山时却吩咐门徒说,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约翰福音七章也有同样的例。主自己的弟兄不认识祂,对祂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连祂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祂。但是,祂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主等祂的弟兄们上去以后,祂也上去过节,但祂不是去行神迹,乃是去讲道。在这里我们摸着祂的荣耀。所有在人面前要引起人注意的,都巴不得把他的工作摆在人面前。但是,主没有一次喜欢站到人的面前特意显露。在福音书里充满了这一种情形。祂每一次站在人面前,都因有绝对的需要。祂不欢喜告诉人说祂是谁。即使祂行了神迹给瞎眼的人看见,也不马上告诉他祂是谁,直到带他有了一些认识之后,才对他说祂是谁(约九)。不然的话,祂就不说。我们要认识我们的主!
【有学习才有印象】我们要明白旧约和新约的历史,都需要从接受印象来明白。要得着印象,就要作一个细嫩的人。因此,我们在神面前必须有学习。比如有一个人,从来就是卑鄙的,那么他读福音书的时候,就绝对没有法子认识主耶稣的尊贵。如果他在主面前受了对付,稍为懂得一点甚么叫作尊贵,那么他读圣经的时候,就也能稍为认识一点主耶稣的尊贵。如果他一点不知道甚么叫作尊贵、荣耀,那他怎么能得着主的尊贵、荣耀的印象呢?所以,我们必须在神面前有学习,要让神的性情一天天在我们里面增加,这样我们对于神的话,感觉越过越细,印象越过越深,我们所明白的也就越过越多。我们要记得一个原则: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我们的学习不可懈怠,否则就连所有的也要夺去。
【要摸着话语后面的灵】当神的灵藉着人在那里写圣经的时候,不管是写事实或者是写道理,每一卷圣经都有那一卷圣经的灵,每一段圣经也都有那一段圣经的灵。圣灵乃是藉着人的灵来彰显出祂自己的情形。比方:我们说圣灵的喜乐,不是圣灵自己的喜乐,乃是圣灵藉着人的灵喜乐;说圣灵的忧愁,也不是圣灵自己忧愁,乃是圣灵藉着人的灵忧愁。所以,人的灵进入圣灵的时候,圣灵的情形,就是人的灵的情形;掉一个头来说,人的灵的情形,也就是圣灵的情形。当神的灵藉着人在那里写历史的时候,是把事实的真相写出来。但是,圣经里的历史不只是真实的,并且也有它的灵的情形。或者说,当时有灵的感觉在那一段圣经里,有灵的情形在那一段圣经里。照样,圣灵在那里写书信的时候,祂不只有道理,有思想,并且在后面还有圣灵的感觉。所以,圣经这本书不是光包括事实和道理而已,乃是话语在最前面,话语的后面是思想,思想的后面是灵。我们若只是读到话语,那是最浅薄的读圣经。若能得着那个印象,进入那个思想,就比较深。但是如果停在这里,那我们所明白的还是很少。因为在每一句神的话的后面,都有它一定的灵,都有圣灵当时的灵,都有写圣经的人当时的情形。我们读圣经的人,就需要摸着那一个灵。
话语和灵有分不开的关系。话语的职事乃是灵的释放。谁站起来作话语的执事,他就释放他的灵。如果灵不释放出来,他就不能作话语的执事。灵必须对,有了对的灵才能有话语的职事。许多时候我们作话语执事有错,就因为也许话是出来了,而灵赶不上;话语是对的,而灵不对;话语是强的,而灵不强。但圣经里的话语的执事没有这个难处,他们所写的内容如何,尥们的灵也如何。他们的每一段话、每一卷书,都有正当的灵在后面。发表话语的职事,需要前面有话,后面有灵;接受话语的职事,也需要摸着话语后面的灵。我们读圣经是接受话语的职事,我们必须摸着话语后面的灵。我们如果摸不着那个灵,我们所领会的圣经就浅薄得很,至多只能得着道理、事实,不能得着属灵的喂养。若神的话光是印象和思想,就不能作我们的食物;神的话必须是灵,才能作我们的食物。我们的食物,只能从我们摸着话语后面的灵而来。圣经的实质是灵,我们若没有摸着这一段圣经的灵,就是没有摸着这一段圣经。所以我们读圣经,必须摸着那一个灵,那一个特别的灵。
【怎样能摸着话话后面的灵】怎样能够摸着话语后面的灵呢?我们要说:不是人的行为,乃是圣灵的管制。圣灵的管制,就是神的灵来代替人的行为。圣灵的管制,就是神的灵在那里安排一切的环境,祂在那里作工,作到一个地步,使我的灵与圣经的灵相同;虽然不完全相同,但至少在性格上有一部分是相同的。然后我才开始摸着圣经的灵。只有相同的灵才能摸着,不同的灵不能摸着。所以读圣经的最高点,乃是读圣经的人的灵被带到一个地步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他的灵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了,才能摸着属灵的内容。
在圣经话语后面的那个灵,乃是相当专一的。换句话说,是一定的,而不是随便地在那话语的后面的。写圣经的人被圣灵作工作到一个地步,圣灵认为可用的时候,然后才用这个人来写圣经。他那一个灵是完全的,他有这样的灵,圣灵才藉着他在圣经里写出这样的话。换句话说,圣灵默示圣经,不是光给人话语而已,乃是在写圣经的人身上先预备出一个器皿来,因为这个器皿有那一种的灵,所以才叫这个器皿去写出那样的话。所以在圣经话语后面的灵,乃是完全的、刚强的、不会错的、没有错的。因为圣灵已经把这一个人的灵带到一个地步,是圣灵认为可用的,不只可用,并且是满意的。圣灵认为祂的自由不受人的限制,祂能随意发表祂的意见,连一呼一吸也不受拦阻。所以我们可以说,圣经是圣灵呼气的话。灵是人的灵,但是出来的时候好像是圣灵的灵。这就因为圣灵在人身上有绝对的自由,于是人的灵和圣灵没有甚么分别,好像就是圣灵一样。写圣经的人,是这样被圣灵带领,才把圣经写出来。我们读圣经的人,也必须被圣灵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和当时受感动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我们才能摸着神的话语后面的灵。读圣经不光是读圣经的话语而已,也不光是明白意思而已,并且是主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和那话语后面的灵相同。
圣经的话是文字,不是声音,除了诗里面有的地方用“细拉”之外,全部圣经没有告诉我们甚么地方要轻声地读,甚么地方要重声地读。可是,当我们读文字的时候,如果连声音的轻重都不知道,那我们怎能晓得灵的情形呢!
圣经里有许多话是在那里请求、苦求,像传福音的人在讲台上请求、苦求人来信主一样。也许他知道罪人的痛苦,他看见罪人在神面前的前途是何等的危险,所以他求。也许他里面充满了主的爱,在那里盼望罪人回头,所以他求。在这一段圣经里面,需要有多少爱,有多少同情,有多少为罪人的感觉,所以才能求。我们读的时候,只要在这些感觉中缺少一件,就不容易明白这一段圣经。
在圣经里面有的话是责备的。如果一个人在神面前从来没有破碎过,那么当他读到圣经里有责备的话,就不知道这是甚么东西。他不知道甚么叫作灵受压才说责备的话,他只知道发睥气才说责备的话。他不知道外面虽然都是责备,而里面的灵不一样。
我们必须学习用灵去摸圣经的灵。圣灵为要训练我们的灵,就为我们安排了环境。我们要认识圣灵的管制是我们一生中最主要的训练,最好的训练。这是在圣灵的手里,不是在我们的手里。祂陆续地给我们管制,一个管制又一个管制,我们的灵就被带到适当的情形中。我们的灵被祂这样作一下,那样作一下;这一边给一个打击,那一边给一点喜乐;这一边给一点忍耐,那一边叫我们有所舍弃;祂把我们的灵带到刚刚好像我们所读的那一段圣经的情形一样。我们的灵被这样带到合适的情形,就看见话语的意思虽然没有增加甚么,但是读起来会觉得里面透了,里面通了。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话语还是这样,意思还是这样,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说的是甚么了,我们通了。这不是意思通,不是话语通,乃是灵通。这比话语深,比意思深,深到一个地步,就是清楚了、通了、透了。这就是神的灵把我们的灵带到和祂话语的灵相合。
摸着圣经话语的灵,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人受对付的问题。我们的灵若没有被带到与写圣经的人的灵相同,那我们就至多只能作教师,却不能作先知;至多只能摸着道理,却不能摸着那个灵。我们这个人在神面前没有经过对付,没有经过管制,没有让神在我们身上一步一步地工作过,就好像隔了一职幔子来看圣经,无论如何,差得很远。我们的灵必须受对付,必须让神严格地对付。开头几年,我们能够明白一点道理,明白一点事实,但是,要摸着灵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们的灵没有预备好,我们的灵还是不能用。我们需要在主面前有相当的时间,最少要用好几年的功夫,让我们的灵被带得正当,让我们的灵受击打,被破碎。灵一破碎,就很容易让圣灵把我们带到那一段圣经的情形里去。按事实来说,我们的灵要被带到与圣经的灵相同的地步,是需要相当年日的。在进入圣经的灵这件事上,人的聪明并没有甚么用处。聪明也许能使我们明白话语快一点,但是聪明不能使我们摸着话语后面的灵。不管我们的想象力多强,也不管我们的领会力多强,都不能使我们进入话语的灵。必须圣灵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步,使我们的灵与圣经的灵相同,我们才能进入那一段话语的灵里。
【从质量的相同到度量的扩充】圣灵在我们身上作工,带领我们的灵和圣经的灵趋于相同。这是指质量的相同,不是指度量的相同。主耶稣的灵,超过我们何止千万倍,祂是神的独生子!质量的相同,不过是说祂有那一种的灵,我也有一点点;种类是相同的,但度数不一样。可是圣灵的管制,不只要带领我们的灵与圣经里的灵质量相同,并且要叫我们的灵的度量得着扩充。主用祂的灵来扩充我们的灵,这就是喂养。喂养是继续不断的。主今天给我们得着一点,过些日子又给我们得着一点,逐渐逐渐地增加,灵就得着扩充。能明白圣经,就得着喂养,就得着度量的扩充。明白圣经的起点,乃是灵的质量的相同;明白圣经的结果,乃是灵的度量的扩充。
比方:一个人会发脾气,他读神的话怎么读都读不进去。后来神击打他,使他稍为学习到一点忍耐;不是故意地去忍耐,不是人工的忍耐,乃是圣灵的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他摸着这一种的灵再来读神的话,就得着基督的供应。神的话要供应他的灵,使他得的更丰富。他得着一点,又得着一点,一次一次地增加。圣灵的管制先叫人的灵与圣经的灵有质量上的相同,然后,再有度量上的扩充。这度量的扩充,是藉着圣灵在环境里的管制,也是藉着圣灵在圣经里的话语。圣灵藉着环境的管制作拆毁的工作;圣灵又藉着圣经的话语,把我们带进去得着供应,得着度量的扩充。圣灵藉着祂的话供应一次,我们就多了一点;圣灵藉着祂的话再供应一次,我们就再多一点。由于圣灵藉着祂的话继续不断地供应,我们的度量也就继续不断地扩充。
我们能从圣经里面得着喂养,我们就要觉得圣经一直是新鲜的。从人看来,圣经这一本书,至迟在一千八九百年以前就已写成,除了能被我们想出它那一个时候的思想意识之外,就没有其它的特点了。但是事实上圣经当时的灵,今天仍旧在这里。今天我们去读圣经,好像圣经是今天刚刚写的一样。我们每一次用灵去读它,都觉得是新鲜的。这本书虽然已经有一千八九百年的历史,却并没有陈旧,因为这一本书是在灵里。许多书读了几遍就没有味道,可是圣经读了几十遍还嫌不够,因为它在灵里面。我们如果凭着话语去读圣经,早就觉得旧了;如果凭着思想去想圣经,也早就觉得旧了;但是凭着灵去读,每次读,每次都觉得新鲜。甚么时候,我们觉得有一段圣经没有意思,我们就要知道,不是圣经没有意思,乃是我们的灵不够。无论那一段圣经,都充满了灵。如果我们的灵够,就要觉得每一个地方都宝贵。如果我们不用灵来读圣经,那么即使把罗马书拿来读,即使把山上的教训拿来读,也觉得不过如此,没有甚么意思。其实不是圣经没有意思,乃是因为我们的灵落下去了。我们的灵一落下去,就会觉得圣经平淡无味。灵一不够,就读不出味道。灵一够,就觉得圣经像刚写的时候一样新鲜。
圣经里的灵不知道多丰富。人不要以为他的灵行,不要以为各方面的要求他都能应付。只有受过对付的人才能稍为懂得一点圣经。受过多少对付,才能懂得多少。因看我们所受的对付有限,有许多地方,多年以前所不懂的,到今天仍然不懂。因此,我们非受圣灵的管制不可。我们多受一个管制,里面就多有一点学习;而这个学习多到某一个地步,当我们的灵和神的话语的灵略有一点相同的时候,我们立刻就得着光,就得着启示,就吃一个饱。
【灵要精细】为甚么你读一段圣经觉得很宝贵,而另一个弟兄读这一段圣经却不觉得宝贵呢?那是因为你有这一段圣经的灵,他没有这一段圣经的灵。并不是他没有灵,乃是他的灵不是这一段圣经里的灵。有时候,可能有一段是他觉得宝贵而你不觉得的,你对这一段圣经一窍不通,像他对那一段圣经一窍不通一样。所以灵要精细,要有多方面的感觉。灵一精细,就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灵的情形越精细,认识圣经的范围就越广。一个人认识圣经的范围广或狭,多或少,就看他所受圣灵的管制有多少。我们只有多受管制,我们的感觉才能丰富精细。只有增加管制,才能增加感觉。人受过那一种管制,人才能明白那一段神的话。所以,对付的丰富是十分紧要的事。对付不丰富,感觉也就不丰富。属灵的感觉若不够丰富,那么对于圣经的认识也不可能丰富。
【两个例子】现在我们要从圣经中的两个例子,来看一点甚么叫作进入圣经里的灵。
例一 雅各的故事
雅各本来是又聪明、又狡猾、又自私的人。甚么事情都是先想到他自己,而不是先想到别人。他计谋多得很,可以说他是用尽各样方法来达到他的目的。所以,神就对付他。他生的时候就抓住他哥哥的脚跟,和他哥哥争,结果呢?以扫是父亲所爱的,雅各是父亲所不爱的。他想尽方法把哥哥的祝福夺去,结果他所得着的不是祝福,而是流浪。他服事拉班,拉班十次改他的工价。他想要娶拉结,岂知先娶了利亚。后来他要回到父家的时,拉结死于途中,利亚反而活着。他欢喜几个儿子,尤其是欢喜约瑟,不料约瑟被他其余的儿子们出卖了。他们把约瑟的那件彩衣染了血,来骗雅各,他就以为他儿子约瑟被恶兽吃了,就说:我必悲哀着下阴间。于是他所有的盼望都在小儿子便雅悯身上,而后来便雅悯又被带到埃及去。这个雅各,一天过一天受神的对付,日子真不容易过。箴十三章十五节说:“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在他刚硬、狡猾的日子当中,充满了艰苦。
我们不要以为雅各在毗努伊勒的那一次经历是随便的。那一次雅各硬要神祝幅他。他的意思似乎是:父亲必须祝福我,人必须祝福我,神也必须祝福我!他是狡猾的人,每一次他总要有所收获,所以他也要神的祝福。结果,神给他允许说:你是以色列。但不是当天就给他,是过了几十年才给他。那一次神把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他的大腿就瘸了,神在他身上的工作就开始有了转机。可是第二天他上路去见以扫的时候,还是原来的雅各,他把儿女分成队,他想第一批有不测,第二批还在,末了一批是他最心爱的约瑟和拉结。他仍然用他的聪明,仍然有他的计划。
可是,雅各虽然是一个十分狡猾的人,到他年老的时候,却也是灵性爬得十分高的人。当他年老到埃及去的时候,他这个人就和以前大大不同了。怎样呢?“约瑟领他父亲雅各进到法老面前,雅各就给法老祝福。”这幅图画非常好。法老是一国之主,但是他一站在雅各面前,就低下去了。雅各站起来了!这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挣扎而得到安息的人一站起来,作一国之主的法老就低下去了。如果是从前,雅各一见法老,也许要像见了拉班一样,只注意拉班的东西。今天,法老的东西不知道比拉班多多少倍,但是,雅各是受过击打的人,自然而然他所注意的不是东西,而是在神面前的学习,自然而然是站在法老的前面了。“法老问雅各说:‘你平生的年日是多少呢?’雅各对法老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8~9节)在这里这一个人的灵出来了。他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又少又苦!”他把他一生的事都说出来了。这个老人经过了许多次的击打,才能说出这话。我们的灵要进入他的灵,才能看见一个被击打过的人是一点不狂放的。我们要记得,神曾应许亚伯拉罕说:“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神也曾应许以撒说:“我要加增你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可是,当时还不过是单传,没有成为一家、一族。今天到了雅各,全家共有七十个人了,神的应许已经应验到“家”了。但是,他对于这一点并没有感觉到,反而说:“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这是因为他受过击打,他谦卑下来了。“雅各又给法老祝福,就从法老面前出去了。”他进来的时候给法老祝福,出去又给法老祝福,他有东西可以给人,这是何等美的事。年老的雅各和他从前不一样了。今天他已经是以色列,不再像从前那样了。我们在这里要摸着他的灵。
“雅各住在埃及地十七年,雅各平生的年曰是一百四十七岁。以色列的死期临近了。”我们要注意,他生下来的时候是叫雅各,死的时候是叫以色列,“他就叫了他儿子约瑟来,说:‘我若在你跟前蒙恩,请你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用慈爱和诚实待我,请你不要将我葬在埃及。我与我祖、我父同睡的时候,你要将我带出埃及,葬在他们所葬的地方。’约瑟说:‘我必遵着你的命而行。’雅各说:‘你要向我起誓。’约瑟就向他起了誓,于是以色列在床头上敬拜神。”(28~31节)这幅图画多好看!我们要摸那个灵。在这里,有一个本来狡猾、刚硬的人,本来甚么事情都要作到满足,都要作到最高峰去的,可是今天对他自己儿子说,“我若在你跟前蒙恩”,这是何等柔软!“请你……用慈爱和诚实待我”,他要求爱,要求诚实。“请你不要将我葬在埃及”,神赐给他的地方是迦南,神的应许不是在埃及成功的。在这里显明,雅各临死的时候并不胡涂。他的意思是:我是神的子民,是在神的管制之下,我快要死了,请你用慈爱和诚实待我,把我葬在神所应许的地方。雅各在这里不是不信神的应许,乃是因为相信才要约瑟起誓,要约瑟看见这件事是何等郑重。我们如果不摸他的灵,就不能明白。“于是以色列在床头上敬拜神”,这是何等好的事!
我们再看:“有人告诉雅各说:‘请看,你儿子约瑟到你这里来了。’以色列就勉强在床上坐起来。雅各对约瑟说:‘全能的神曾在迦南地的路斯向我显现,赐福给我。对我说:我必使你生养众多,成为多民,又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永远为业。’”神给他的应许,他都记得。他清楚知道,他全家能有七十人是神的赐福,因为神曾应许他生养众多,又把迦南地赐给他的后裔。
五节:“我未到埃及见你之先,你在埃及地所生的以法莲和玛拿西,这两个儿子是我的。”他把约瑟的两个儿子放在神的应许里,“正如流便和西缅是我的一样”,他接受约瑟的两个儿子作他自己的儿子。雅各到了年老的时候,没有一件事情不清楚。
七节:“至于我,我从巴旦来的时候,拉结死在我跟前。”这件事摸着他非常深,他在临终的时候,仍要提起这件事。一个受过鞭打的人,是何等柔和、成熟、甘甜!他的积蓄是何等丰富!那个狡猾的雅各被带到这一个地步,真是判若两人了。
八至十节:“以色列看见约瑟的两个儿子,就说:‘这是谁?’约瑟对他父亲说:‘这是神在这里赐给我的儿子。’以色列说:‘请你领他们到我跟前,我要给他们祝福。’以色列年纪老迈,眼睛昏花,不能看见。”以撒年老的时候,眼睛不好,受了欺骗;现在雅各年老,眼睛也不好,但是,他里面的眼睛非常明亮。他不像以撒年老的时候还是贪吃野味,他乃是要给他们祝福。“约瑟领他们到他跟前,他就和他们亲嘴,抱着他们。”这里充满了一个年老的人的慈爱。
十一节:“以色列对约瑟说:‘我想不到得见你的面,不料,神又使我得见你的儿子。’”这又给我们看见是一个曾被神击打过的灵。
十二至十四节:“约瑟把两个儿子从以色列两膝中领出来,自己就脸伏于地下拜。随后约瑟又拉着他们两个,以法莲在他的右手里,对着以色列的左手,玛拿西在他的左手里,对着以色列的右手,领他们到以色列的跟前。以色列伸出右手来,按在以法莲的头上,以法莲乃是次子,又剪搭过左手来按在玛拿西的头上,吗拿西原是长子。”十七至十九节:“约瑟见他父亲把右手按在以法莲的头上,就不喜悦……约瑟对他父亲说:‘我父,不是这样,这本是长子,求你把右手按在他的头上。’他父亲不从,说:‘我知道,我儿,我知道。’”雅各眼睛虽然昏花,但他里面一点不昏花,他知道神所要他作的事。“他也必成为一族,也必昌大,只是他的兄弟将来比他还大,他兄弟的后裔要成为多族。”二十节:“当日就给他们祝福,说:‘以色列人要指着你们祝福,说:愿神使你如以法莲、玛拿西一样。’于是立以法莲在玛拿西以上。”我们要记得,以撒的祝福是不清楚的,雅各的祝福是清楚的。
二十一节:“以色列又对约瑟说:‘我要死了,但神必与你们同在,领你们回到你们列祖之地。’”这是信心,活的信心是何等实在。从当时看来,好像所有的前途都在埃及,没有一个家在埃及地比他们更有前途,但是他却说:“神必与你们同在,领你们回到你们列祖之地。并且我从前用弓用刀,从亚摩利人手下夺的那块地,我都赐给你。”这块地当时是在谁的手里?不是在自己手里,但是,“我都赐给你”。他的意思是:你约瑟今天虽然是埃及的宰相,但是你的地还不是在埃及,而是在那里。“使你比众弟兄多得一分”。他知道以法莲、玛拿西是两个,应该得两分。
创世记四十九章是圣经中伟大的预言。雅各把每一个儿子、每一个支派日后的事都说出来了。他凭着信心和顺服来祝福,一切都是清楚的。
二十九至三十节:“他又嘱咐他们说:‘我将要归到我列祖那里,你们要将我葬在赫人以弗仑田间的洞里,与我祖、我父在一处,就是在迦南地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三十三节:“雅各嘱咐众子已毕,就把脚收在床上,气绝而死,归他列祖那里去了。”他生的时候非常忙,用手抓住他哥哥的脚跟;他死的时候,把两只脚好好地放在床上,他非常从容,非常安息,在神面前一点难处都没有了。
我们要看见,在圣经里都是灵,充满了灵。我们用灵去摸着那个灵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细嫩,非常宝贵。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灵去碰圣经话语后面的灵。不只那个故事,不只那个道理,乃是那个灵。
例二 在哥林多后书里的保罗
在保罗的书信中,灵出来最多的,可以说是哥林多后书。他的其它书信大都是告诉我们他在神面前所得着的启示有多少,而这一卷书信,是神将保罗这个人启示给我们。他的其它书信大都是讲他的职事,而这一卷书信是讲他的为人。它给我们摸着他的灵是多丰富,多清洁,多温柔。保罗没有在别的地方受冤枉像在哥林多那样。哥林多人对保罗甚么话都说,但是,保罗对哥林多人说话的灵是何等清楚,何等清洁。可以说,保罗在哥林多被误会,比保罗在使徒行传末了几章受审判的时候,他这个人的灵出来得更多了。我们把全卷哥林多后书一句一句慢慢地读,就不只能明白他的思想,也明白他的灵。我们能看见:即使保罗是在那里责备,但是他的灵并不动气。只有充满了爱的人才能责备。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保罗在哥林多后书里的灵,我们就要误会保罗好像是在向哥林多人夸口,好像是在发牢骚。我们必须分别清楚:话可能一样,而灵可能完全两样。人的话语意思可能一样,字句也可能一样,但是灵可能完全不同。
上面是举两个例子。在全部圣经里都是充满了灵,不过有的地方比较明显,有的地方不太明显。我们不读圣经则已,要读圣经,我们的灵就必须接得上圣经的灵。像摩西所受的许多试探,我们如果没有进入他受试探的灵,我们就不能读那些经文。诗比耶利米书更深,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那个灵,也就不能读它。新约也是一样,我们的灵如果接不上那个灵,也不能读它。所以,我们在神面前需要有基本的学习。我们必须是属灵的人,才能读圣经;我们必须有奉献,才能读圣经;我们必须不主观,不马虎,不好奇,必须对事实有印象,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而且,有了这一切的情形,还不够,还需要灵能赶得上,需要人受对付到一个地步,使我们能具备每一段圣经里面的灵。我们必须有那样的灵,才能看见神那样的话。如果我们一点灵也摸不着,那么我们所看见的不过是话语而已,甚至于反而会误会,可能把神的话全部都颠倒了。这好比一个父亲和他几个儿女说话,他的儿女如果没有摸着父亲的灵,只是随着自己把话传出去,那就可能完全两样了。圣经里的话都是有灵的,我们一把灵放松,就不能懂得那个感觉和存心,结果就会把内容弄错。我们再说,人如果没有受对付,圣经就读不好。我们要记得,就是这个在神面前受对付,是我们读圣经的路。
在前面我们注意读圣经的人,现在我们要注意读圣经的方法。读圣经,不只要有对的人,也必须有对的方法。我们把读圣经的方法分作三方面来看:第一,读圣经的要诀;第二,读圣经的实行;第三,读圣经的计划。
【读圣经的要诀――搜寻】说:“你们应当查考圣经。”说:“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人……天天考查圣经。”读圣经,第一件要作的事就是查考神的话。“查考”在原文的意思是“搜寻”。换句话说,我们要从圣经里得着甚么,我们就要到圣经里去搜寻,好像丢了一件东西,要翻箱倒箧地去搜寻那一件东西。查考许多东西,是为着搜寻一件东西。在神这么多的话语中,有一句话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有一句话对我们此时此地有属灵的帮助;或者对于我们所得的启示需要一句话来解释它,需要一句话把它发表出来,或者我们要明白圣经对于某一件事已往的启示到底是怎样;我们要得着这一件东西,就要到神的话语里去搜寻。我们对于圣经要用搜寻的态度来读它。搜寻的意思就是说,不着急地、慢慢地、仔细地来读。每一句话都要读到领会了才算数。读的时候要问:这句话是甚么时候写的?是谁写的?是写给谁的?是在甚么情景里写的?有甚么感觉?为甚么写这句话?写这句话是要达到甚么目的?我们把这些问题慢慢地在那里问,仔细地在那里找答案,一直等我们找到了我们所要的才可以。
有时候我们去读一个问题,要把新旧约有关这个问题的字句都搜寻到。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在那里查,十分仔细地,惟恐一不小心就把要紧的漏掉了。我们在神的话里面,有时候知道要找甚么,有时候根本还不知道要找甚么;有时候所要的是一件东西,有时候所要的是许多件。所以这一个搜寻的态度,应当非常小心,非常仔细,不可以让一个字、一句话随便地滑过去。我们要记得圣经是神的默示,默示的意思就是圣经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神的话,都满了生命。因此,我们要非常谨慎地读它。
读圣经应该忍耐,有那一点不明白,可以等第二次再读,总要读到明白。如果神第一次就给我们光照,我们就能看见,感谢神。如果神第一次不给我们光照,我们没有看见,那我们还需要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一直到一百次仔细的搜寻。我们读圣经遇见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必焦急,不必勉强用脑力去想它,去领会它,不要勉强地去求光。用头脑想出来的东西,不是灵所阿们的;用头脑找出来的道理,是灵所恨恶的;所以不要用头脑在那里读神的话。要忍耐,要慢慢地搜寻,等候有一天神的时候到了,祂就给我们看见。
许多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他们不是自己到圣经去搜寻,而是去读别人所说的话。我们要知道,不管别人所能给我们的帮助有多少,但总得自己去读,总得自己去查考。我们不可以自己不读圣经而一直盼望从别人身上去得帮助。一面我们不轻看先知讲道,我们必须有先知的讲道和别的职事的彼此帮助,可是另一面圣经总得自己读,不可以只接受别人的话而自己不读。
【背诵】保罗对歌罗西人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要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藏在心里,最少就得背诵神的话。固然,背诵神的话,不一定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但是,不背诵神的话,就一定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人如果光用头脑在那里背圣经,心没有接受,心在神面前不是敞开的,不是一个顺服、温柔的人,那么他虽然背诵了,也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人如果以为他只要作一个温柔的人,只要作一个顺服的人,只要作一个向神敞开的人,只要作一个肯接受的人,而不背诵神的话,那他也同样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
保罗对以弗所人说:“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要记得主的话,就要背它,不背就不能记得。主耶稣在地上也背圣经。祂能随时引用申命记里的话去应付撒但的试探。祂到拿撒勒进入会堂,祂能立刻把以赛亚书打开来,把祂从神面前所受的命令、所受的差遣说出来。可见我们的主是一个熟读圣经的人。我们就更当如此,要仔细地读,认真地背。不然的话,读了多少,忘了多少,就没有甚么用处。特别是青年人,一面要用搜寻的态度在那里读,另一面要记得它,背熟它。我们在得救之后的头几年中,就应该好好地背圣经。有许多地方的圣经需要背。像诗二十三篇、九十一篇,马太福音五章上六章、七章,约翰福音十五章,路加福音十五章,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罗马书二章、三章,启示录二章、三章等等,都需要背。记忆力强的人,也许一天能背十几节;记忆力差的人,也至少可以背一节。只要每天花五分钟、十分钟好好地读一节,一面搜寻,一面记住,那么,像加拉太书,像以弗所书,约六个月就可以背完,像腓立比书,约四个月就可以背完;像希伯来书,约十个月也可以背完;就是福音书,如果多花一点功夫,像约翰福音,约十八个月也可以背完。青年的弟兄姊妹,如果一开始就好好地读圣经,每天至少背一节,那么,新约中主要的圣经,差不多在四年中就都能背得出来。上面所说的进度,是就记忆力较差的人而言。记忆力较强的人,还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还能背得快些。即使记忆力很差的人,如果在头四年之中,至少一天背一节,那么对于新约圣经的认识,也能有一个很好的根基。
我们在神面前如果心是敞开的,态度是温柔的,那么背圣经就相当容易;如果常常思念主的话,那么背诵圣经就很容易。我们一有空的时候就背圣经,那就能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藏在我们心里。我们里面若不藏着圣经的话,圣灵要对我们说话就非常困难。每一次神给我们启示,往往都是应用圣经的话。我们不记牢圣经的话,启示就不容易出来。所以在心思里应该藏有圣经的话。背圣经不是为着背圣经,背圣经乃是为得着启示作预备。圣经记得熟,记得多,就容易得着启示、光照,容易让圣灵在灵里多说话。所以我们要多花一点功夫去背圣经。并不是背大意,乃是背字句。必须背得准确,不可模糊。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几处圣经之外,其余要紧的地方,也要把它们联合起来好好地背诵。像以色列人所走的路程,是很要紧的,以利沙跟以利亚所走的路程,保罗传道的路程,彼得传道的路程,也都是很要紧的,最好能把它们背出来。还有主耶稣在犹太地的工作经过多少地方,在加利利的工作经过多少地方,如果把它记住,就能把福音书中说到主的工作的部分读得相当清楚,因为主的工作分两大类:一类是在犹太地的工作,一类是在加利利的工作。还有像利未记的七个节期、六个祭,我们都可以花一点功夫去背诵。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我们背熟之后,就能多看见一点神的话语所包含的是多么丰富。还有,像以弗所书里面保罗两次的祷告,和十次提起关乎圣灵的事,如果能背得出,也是相当好的事。诸如此类的圣经节很多很多,我们总要把它们记住。重要的经文要一章一章地背,零碎的要一节一节地背。此外,圣经六十六卷的次序也应当背熟。
【比较】光是搜寻和背诵还不够,还得把几处地方的圣经拿来作比较。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二章里说到属灵的事和属灵的人,我们把属灵的事与属灵的人拿来比较,就能有所看见。
诗三十六篇九节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所以,并不是有光就够了,乃是要有两个光才能解决,是从这个光引我们到那个光。光在圣经里是互相成全的。
说:“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我们很容易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预言不可按人的私意来解说。可是按着彼得的话的文法,乃是说:预言不可随“它”的私意来解说。是“它”,不是“他”。假定这句话的意思是预言不可以随着读的人的私意来解说,那就彼得讲得很幼稚,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凭私意来解说神的预言,这是一般基督徒都知道的,彼得可以不必再说了。其实彼得不是这个意思。彼得所说的私意,就是本处的意思。彼得说预言不可随预言的私意来解说,是因为预言有它本处的意思。换句话说,神不是在一个地方将祂的话都说完了。先知书里告诉我们,神的话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因此,一切读圣经的人,都不可光按着本处的意思来解释。如果单凭着本处的意思来解释预言,那就是凭着私意解经。例如:我们读但以理书九章,就不可以单凭着但以理书九章来解说。再如读启示录十三章,也不可以单凭着启示录十三章来解说,如果只按着但以理书九章或启示录十三章本处的意思来解说,那就叫作私意的解说,那就违背了解释预言的律。
神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原则,就是读一处圣经必须和别处比较,不可以单凭本处的话。我们有了一处圣经的教训,就要注意到别处去寻找解释。这是非常紧要的事。基督教内异端的产生,多数是由于只抓住一两节圣经,而没有去寻找所有有关的圣经。撒但也曾引用几节圣经,但是撒但是用它们去试探人。我们要记得,凡多有比较,就少有私意。我们读一节圣经,如果能够找出十节圣经来比较,那就可靠得多,如果找出五节圣经来比较,那也好,不过有五节总不如有十节好。比较得越多的就越好。如果只有一节,那就要小心,不要随便把很大的东西建造在上面;否则会发生危险,因为光有一节不大可靠。读圣经需要比较,不可单单按着本处来解释,必须有别处圣经节的合作才行。
例如:启示录十九章,主从天上降临来争战的时候,吐出口中的利剑,把所有的仇敌都灭了。如果光按着本处来解释,就会说主的口中有一把剑,甚至于会说这一把剑很快、很利、很亮等等。但我们读到这里,如果注意到圣经不可光按着本处的意思来解说,那我们就得去寻找“口中的利剑”到底是甚么东西。找到就看见这利剑是指神的话。
再说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十个童女到底是谁,必须找到才知道童女是指教会说的。(哥林多后书说一个,是指合一的教会;马太福音说十个,是指各人在神面前负责。“十”是两个“五”合成的,“五”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这种比较的读法,能给我们许多亮光。
还有,旧约和新约的比较,也是紧要的。如果我们能找到神在旧约里说话说到甚么地步为止,神在新约里说话说到甚么地步为止,我们就看见:神的话是进步的,启示的话是进步的。有许多话,旧约里有,新约里也有,例如启示录,要知道没有但以理书就没有启示录,但是,比较起来,启示录比但以理书进步多了。或者把启示录二章、三章和马太福音十三章来比较,把启示录四章、五章和腓立比书二章来比较,把启示录六章和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来比较,再下去就可以把但以理书带进来比较。彼此比较,彼此解释,就能够看出从前所看不到的地方。
还有,四福音也可以拿来作比较。有的事情四卷福音书都说到,有的事情并不是每一卷福音书都说到,这里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马太没有说到主耶稣升天,只说到复活为止;马可就说到主耶稣升天;路加也说到主耶稣升天,并且说到圣灵降临;约翰就不提起主耶稣升天,只是说主要来。四卷福音书末了的记载不一样。我们就要问,为甚么不一样?我们若是去找,就会找出:马太说主在地上继续作王,所以没有说升天;马可说主是神差来的仆人,回到神那里去,所以说升天;路加说到得荣耀的人,所以说升天,并且说到圣灵降临;约翰说主是仍旧在天、仍旧在父怀里的独生子,所以不说升天。每一卷福音书都有它的特点,要比较了才看得出。
【默想】和诗一篇二节都告诉我们,人对于主的话应该常常地默想,继续地思想。我们在平常的时候(不只在读圣经的时候),也应该常常在那里默想主的话,学习让我们的思想变作圣经的思想。要在读圣经的时候,和不读圣经的时候,都一样地默想。像所说的“圣灵的思想”(“体贴圣灵的”照原文应译作“圣灵的思想”),意思是思念灵,念念不忘地思念灵,贯注灵。在原文里的意思不只是思念灵,并且是有一个“灵的思念”;不只是贯注灵,并且是有一个“灵的贯注”。换句话说,思想总是一转就转到神的话上面去。不管在甚么情形之下,我们的思想里就是贯注看神的话。不是用力去想它,乃是我们里面自然而然念念不忘。我们日常的思想就是读圣经的思想,不光是我们去想它的时候才有圣经,就是我们不去想它的时候,也是在圣经里,自然而然倾向到神的话里面来。
所以,默想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读经时候的思想,一方面是我们经常的思想。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是在那里思想神的话;就是不读圣经的时候,也得在那里运用这个经过对付的思想。不是费力地去想它,乃是圣灵会使我们想到那个思想,使那个思想成为我们的习惯。这样,自然而然我们在神面前能丰富起来了。
如果定规每天读一个钟点,那么这一个钟点,也需要有些安排。最好把这一个钟点分开几段来用,分作几种方法来读。有的读法像种树,过了十年、八年才有结果;有的读法像种蔬菜瓜果,年年有收获。要十年、八年才有结果的,容易使人灰心,所以也要有像种蔬菜瓜果那样的读法,两三个月就有收获,好使初学的人有一点安慰。一个钟点连着作一件事很容易累,很容易到后来没有甚么结果就放弃了,所以最好把每天定规的钟点分开几段来用。
【第一段:读重一点的东西】假定:第一段用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要读圣经里面重一点的东西。这是需要多年才有果效的。像预言、预表、主耶稣的死,都要读多年才有果效。还有像马太福音中的山上的教训、橄榄山上的预言、十三章的比喻和约翰福音中主临别的话,以及四个时代的教训等等,都不是一下子能看见果效的,总需要花多少年月才能看见。像旧约,至少要读创世记、但以理书,后来还要读出埃及记、利未记、约书亚记。如果再要读预言,就加一本撒迦利亚书也好。像新约,马太福音是第一卷,罗马书是第二卷,再下去就读启示录(或者再读希伯来书)。这些都读完以后,也许还可以读约翰福音,或者再读以弗所书、加拉太书。这样,新约的根基也有了。这些不是一下子就有果效的,要读几十遍才能得着一点东西。像这一类的读法,我们可以放在第一段的时间里。第一段时间,是我们思想最清楚的时候,所以要读重一点的东西。当然,这不过是一原则,如何应用,还是在乎各人自己。
有一点要注意的,当你读到二十分钟的时候,可能有一个试探临到你,就是要你延长到三十分钟去,那你必须胜过这个试探。定规读二十分钟,就只读二十分钟。这样,将来如果有要把二十分钟减到十分钟的试探,你就也能胜过。我们在神面前定规好了,就要监督自己,宁可十年这样作,不要作了十天就不作。我们千万不要作一个散漫随便的人,要学习作一个守规矩的人。
【第二段:读轻一点的东西】在第二个二十分钟,可以读比较轻一点的东西,像读相同的词。圣经里面至少有二百或者三百个词特别需要读。像“血”这个词,在圣经里用了四百多次。我们把圣经里凡说到血的地方读过,把要紧的圣经节记下来,把意义相同的圣经连在一起,这样,就自己编成了一本圣经串珠,比花钱买来的圣经串珠更有意思。如果能背,那就更好。将来神的灵能给我们许多启示,一启示,我们立刻能把全部圣经对于这个问题的话都联系起来。像“蒙召”这个词,曾有弟兄把它分作十段(详见“读圣经的计划”──词),我们也可以每天花二十分钟来读它。我们只要每天用二十分钟读词就够了,不要盼望一次就能读完一个词。有的词至少要读两个月。读圣经必须花功夫,不可马虎,否则读出来的圣经变作不是圣灵的剑,而是芦苇,就没有用处。所以我们要结结实实地读圣经。一个人如果读圣经是结实的,他讲道也就是结实的。读圣经一马虎,讲道也马虎。比方:有人告诉我们说,接受血能得着新的生命。我们如果仔细读过“血”这一个词,就知道这种讲法是错误的,因为血里面的生命是魂的生命,不是新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全部圣经对于基本要道的教训。不然的话,人家对我们说甚么,我们就以为是甚么;人家错了,我们也就跟着错了。可是,要认识全部圣经里的基本要道,并不是一下子就作得到的,除非我们把一个词一个词都读过,才能认识全部圣经是怎么说的。所以读词这一件事,青年的弟兄姊妹非认真地实行不可。如果一年能读几十个词,那么十年之后,差不多能把新约、旧约里面主要的词都读过了。
【第三段:搜集】第三段用十分钟作搜集的工作。这也是天天都得作的。搜集甚么呢?像圣经里面的金属──金、银、铜、铁等,都有它们特别的意义。还有圣经里面所讲的宝石,也有特别的意义。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问题。要知道这些东西在解经上是相当重要的。像铜蛇,为甚么它是铜的?为甚么说主的脚“好像在炉中煅炼光明的铜”?为甚么尼布甲尼撒梦见的那个大像,头是金子的?为甚么圣殿里面有的东西是精金的?为甚么约柜是用金子包的,而不用银子包?会幕底下的座,为甚么是银的?在撒迦利亚书五章里面有铅,这是指着甚么?我们必须把这些仔细地读过,才能在解经方面明白这些东西是甚么意思。在这一段时间中,我们就搜集这些材料,把圣经节一一地记下来,将来或者放在第一段时间里去默想精读,或者放在第二段时间里去读。换句话说,第三段的十分钟,是为着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读经来搜集材料。像以弗所书十次讲圣灵,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第三段的时间把这十处圣经节找出来。说到圣灵的印记,我们再把新约中每一处讲到印记的圣经节都记下来。一章十七节讲到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就再把所有与灵和智慧发生关系的圣经节都记下来。等这些材料都采集好,预备好,就把它带到第一段的二十分钟里去读,或者带到第二段的二十分钟里去读。如果没有这种搜集材料的准备。只是凭空地去读,那就不会读得准。
【第四段:写经】第四段用十分钟作写经的工作。写经是我们对于一段圣经有一个新的领会,用使人容易明白的话,写得使人一看就懂。我们对于圣经有这样的训练,就会看出每一个字都有讲究,每一个字都有意思。这也是需要十分仔细的。可能一节圣经写几天都写不成。我们要用灵去摸圣灵的思想,要把自己开起来,让自己得着了印象才在那里写。我们的思路要跟随着写圣经的人的思路,话还是写圣经的人的话,不过加上一点我们所了解的意思,好像把话说得更明透一点。
写经要一段一段地作。每次写一节不够,一章则太长。应该把成为一段的几节圣经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先把全段读过,然后一节一节地写下去。
写经不是翻译,因为翻译太简,写不透。写经也不宜写得太繁,太繁就变作解经。写经似乎有一点翻译,也带一点解经,可以说是介乎解经和翻译之间。解经是用我们自己的口气解释圣经,而写经却是用写圣经的人的口气去写的;翻译只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写出来,而写经却也可以加上一些我们的解释。所以写经是介乎二者之间的。口气是写圣经的人的口气,有的地方也加上我们自己的解释。好像当有人读到圣经里的话不懂的时候,只要读我们所写的话就能懂。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像“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仆人”可以写作“奴仆”。保罗采用这个词,意即我是主的仆人,像没有自由的奴仆一样。你要不要解释“仆人”这个词,那是你个人的意见。你要解释它,是一种写法;你不要解释它,又是一种写法。你如果要解释,可以写作:“我保罗本来是卖给罪的人,但是因为主耶稣的血把我买回来,我就作了祂的奴仆。”这样写,人就不会误会到主的权利和我们的奉献。我本来是卖给罪的人,但是今天祂救赎了我,我欢喜事奉祂,甘心事奉祂,拣选事奉祂。因着祂的买,因着我的拣选,所以我是祂的仆人。你把作仆人的原因弄清楚,就把保罗的话写个透。
又如“奉召为使徒”这句话,我们很容易以为是保罗奉召去“作”使徒。其实这句话照原文应译作“奉召为使徒”,也可以写作“奉召是使徒”。他不是被神召去“作”使徒,他乃是“奉召的使徒”。到第七节又有同样的情形发生。“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这里的“作”又有难处。许多人作了一辈子,结果还不是圣徒,其实照原文应译作“奉召的圣徒”。意即奉召“是”圣徒,不是奉召“作”圣徒。“奉召”是一个形容词,不是一个动词;是给我们看见有的人是怎样的使徒,有的人是怎样的圣徒;是解释情形,不是表明动作。写经的好处就在这里,我们能从一词一句中找出许多圣经中的真理。
又如说:“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照原文直译)这句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写法。可以写作:“既然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了,所以我们就不必另外再钉十字架。”如果我们是注意旧人怎样能“和祂”同钉的问题,那就可以写作:“因为神把我们放在基督里,所以我们和祂同钉十字架。”这是根据十一节的“在基督耶稣里,你们也当算你们自己向罪是死了……”(照原文直译)来写的。根据于“在祂”,所以能“和祂”。“和祂”的根基是“在祂”。没有“在祂”,就不能“和祂”。不在基督里的人不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只有“在祂”的人才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因为神把我们放在基督里,所以我们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写经的工作,就是要把那一句话写得更透彻。每一节圣经都有重要的词,这样的词必须讲究。我们遇到有那一节圣经的话不懂,就得求神光照,使我们能写出比原文浅显而比批注简练的句子。我们每一次写的时候,要想:为甚么这一句话使人不明白?我们总要先解释圣经里重要的词,然后才能懂得写经该怎样写法。像“钉十字架”这个词,我们若去读希腊文,就知道它是指已经成功的事。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句话写作:“我们和基督同钉十字架是已过的事实,而不是我们去追求的一个经历。”钉十字架是祂钉的,所以在祂身上是一个经历;而在我身上,却无须另外单独地再去钉,因为在祂里面已经同钉了,在我身上已经变作一个事实了。可见这一节圣经可以有好几种写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写法,这是看各人自己所不明白的有多少,或者想到别人不明白的有多少而定。不过,无论怎样写法,总要写得使不明白的人一读就能读明白才好。
又如说:“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这里“只得”这一个词有讲究,意思是:“你们信主这么多年,应该是知道甚么叫作属灵,甚么叫作服在圣灵的管理之下的人。可是因为你们在许多事情上受肉体的影响,凭着肉体行事,不好好地学习服在灵的权柄之下,所以我迫不得已只好把你们当作属肉体的人。”再把“在基督耶稣里为婴孩的”这句话想一下,就又看出保罗有这样的意思:“你们在时间上拖得太长了。人在初信的时候受肉体的影响,那还可以原谅,可是你们信主信了这么多年,还一直服在肉体的能力之下,到了今天,你们还不是在基督里作大人,我还得用奶喂你们。……”总之,凡你所领会的,就把它补进去,使你在读的时候,觉得十分清楚。这样每天写十分钟,等到把全卷哥林多书写完,就会领会保罗写这封书信的意思。
以上所说时间的分段,乃是根据有些人的经验而提供的范例,各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神面前有合适的安排。
【记录】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要一面读,一面笔记。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需有记录。需要有小的笔记簿,也需要有大的笔记簿。口袋里要常常带着小笔记簿,随时随地把好的思想记录下来。有甚么疑问,也要随时记下来。除了小笔记簿以外,还得有总簿,就是大的笔记簿。我们把所想到的和所查到的材料有系统地记在总簿里面,要一类一类地分清楚,才可供将来的查考。起初不要分得太细,只要拢统一点。如果用神学的方法来分,就分作父、子、灵、教会和将来的世界五类。再仔细一点也可以,不过初学的人只要这五类也就够了。关于教会的预表,可以放在教会一类之内。所有的道理,从称义一直到成圣,也都可以放在教会一类之内。起初可以预备五本簿子,一类一本。过些日子材料一多,可以再分。
记的时候要细心地记。比方读罗马书的时候,在五章十四节、十七节、二十一节,有四个“王”,九节、十节、十五节、十七节,有四个“更”,这些就要记下。又如、二十节,一处说“为我的缘故”,一处说“为我的名”,一处说“为主的选民”,这三处为甚么这样说?再如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门徒在棷榄山上问主多少问题?有几节圣经回答这一个问题?有几节圣经回答那一个问题?门徒的知识少,他们的问题不可靠,所以他们的问题不多,而主耶稣所答的却有很多的话。这就要注意某节到某节是回答问题的话,某节到某节是主耶稣多加进去的话。这样,就对整个橄榄山上的预言,能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又如、十一节的三次“我说”,第一次的“我说”是认罪,第二次的“我说”是奉献,第三次的“我说”是交通。诸如此类,都要记下来。这些材料对于我们自己很有用处,对于别的弟兄姊妹也有用处。所有会读圣经的人,都是真花功夫的,不是碰巧而成的。
【工具】读圣经像作工一样,需要工具。
一、圣经:每一个人应该有两本大字的圣经为着读经用,再买一本小字的圣经为着出门或者聚会的时候用。读经用的圣经如果不能有两本,至少要有一本。字不要太小,因为字一小,就不容易看出里面的意思来。最小也得要五号字,最好能够有四号字或者三号字的。二号字的太大,除非年老的人才合用。读的圣经最好预备两本,有一本在读的时候可以写字、画记号,另外一本是不写不画的。有了一本不写字、不画线的圣经,读的时候就不致受从前的影响,每一次读的时候都像第一次才读一样。另外有一本留作写字或画记号之用,有的地方在上面写几个字,有的地方画线,有的地方画圈,相同的地方可以把它们连起来。但也不要花功夫太多,不必太细。每天为着得到属灵的粮食,就用那本不写字、不画记号的圣经;为着读出圣经里的东西,就用那一本写字、画记号的圣经。
“官话和合译本”是中国最好的译本,也是世界最好的译本之一,因为它所根据的那个希腊本就是最好的。这个译本在许多处译得相当准确,比英文“钦订本”准确多了。例如:在英文圣经里“基督耶稣”和“耶稣基督就分不清楚”,可是在“官话和合译本”里,却分得很清楚。此外,不妨买几种不同的译本来参考。最好的,当推“文理和合译本”,许多地方,单音词的翻译比“官话和合译本”的好,因为白话不容易造词,文言容易造词。例如:白话对于主耶稣的“活”译作“复活”,对于主耶稣的“起”也译作“复活”,但在文言里却有“复起”与“复活”的不同。有的地方白话文比文言呆,但也有许多地方白话比文言好。还有一本可以采用的,就是“施约瑟译本”。施约瑟是一个犹太人,他信了主,觉得要为中国人译一本圣经,所以去读中文,后来就独自译了一本。如果要比较,还可以参考“新旧库”所译的新约。还有基督福音书局已把马太福音直译出来了,也可用作参考。但最可靠的还是“官话”和“文理”两种“和合译本”。如果懂得英文,预备一本“达秘译本”也好。
二、圣经汇编:在圣经之外,还要买一本圣经汇编。在中文的圣经汇编中,比较好的还是广协书局发售的芳泰瑞编的那本《经文汇编》,不过不大完全。我们盼望将来能出版一本(新约圣经原文汇编)。主若许可,旧约部分也盼望能编成出版。
三、圣经辞典:除此以外,最好还要有圣经辞典。比方,“乌陵土明”是甚么意思,六个“马利亚”的历史如何……只要查圣经辞典就能知道。但要注意编者的信仰是否纯正。可以采用的是俄珥编的《圣经百科全书》,这也可以算作圣经辞典,可惜中文已绝版,或许在图书馆和旧书店里还可能找到。
四、圣经分段的书:还有一本书也是需要的,就是比较好的分段的书。我们可以用《读经一年一遍》(参本书附录──读经一年一遍)。这本书的分段相当好,在世界各国有许多基督徒根据这本书的分段读圣径。
若能备有这些参考书,在读经的时候就便当得多。这些都是不可少的工具。
【主要的人】旧约圣经里有许多主要的人,像亚当、亚伯、挪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约书亚、大卫、所罗门等。我们要把这些人的历史仔细读过,不只在旧约中找他们的历史,也要到新约中去找他们的历史。
例如亚当,普通的印象,总以为亚当的历史是在创世记二章、三章里,但是仔细阅读圣经之后,就看见罗马书和哥林多前书也说到亚当的事,并且是相当紧要的。再读下去,像以弗所书五章,也说到亚当。读亚当的历史,要看他如何在神的计划中:看他如何受造;看他在受造之后那一种浑噩的情形,无罪的情形;看他和夏娃的关系;看他犯罪以后,神如何审判,如何应许;看他如何被赶出伊甸园外;看他在伊甸园之外的生活如何;再联系到末后的亚当是如何。我们花三四个月的工夫,好好地读它,就能开始明白圣经中好些基本的问题。
读完亚当的历史之后,可以读亚伯的历史。不要光看他在创世记的历史,也要看希伯来书十一章怎样说到他的事,要把全部圣经中和亚伯有关系的地方都看过,看神在这个人身上对我们说的基本的话在那里。到底神悦纳亚伯,不悦纳该隐,原因在那里?许多人以为亚伯的祭所以能蒙神悦纳,不过因为里面有血而已。但这是过分地偏于新约了,反而显不出亚伯献祭蒙神悦纳的根本原因。原来人在伊甸园里的工作是修理看守。后来人犯了罪,人藉耕种餬口是可以的,但是,人把餬口的东西拿来奉献给神,就不可以,因为人已经有罪。该隐却把地里的出产献给神,好像忘记了人已经犯了罪,所以他献的祭不蒙悦纳。一个孩子闯了大祸,却若无其事,他的父母就不能悦纳他。神是最不喜欢人犯了罪而若无其事,好像没有感觉一样。该隐的错就是犯了罪仍旧若无其事,而亚伯的态度是承认人犯了罪这个事实的存在。那个时候,牧羊不是为得粮食餬口(洪水以后才有肉食,,牧羊的目的,就是为着献祭,要把羊杀了,用牠的皮作衣服(创三)。神对于人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人承认自己是罪人。亚伯就照着这一个要求来到神面前,所以神悦纳他。
再下去看挪亚的历史,看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历史。
【女人】在圣经里,女人有专一的一条线,所以可以把女人单独地归作一类来读。从夏娃读起,看她如何受造,如何说话,如何单独行动,如何堕落受刑罚;再看神如何给她应许,她如何能作众生之母。然后可以读撒拉,读利百加,读他玛、路得、喇合、哈拿、亚比该、书拉密女等。一直下去,到启示录十二章那个怀孕的女人,十七章的那个大淫妇,十九章的羔羊的新妇等。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看见一条线,就是圣经里面所有的女人,不管正面或反面,都是预表那一个女人──教会──的各方面。
【预表】要读旧约的预表,就得先有新约的根基。新约里有基督,有救赎,有教会,有圣灵,这是四件属灵的大事。旧约里主要的预表,就不外乎这四件。或者是预表基督,或者是预表救赎,或者是预表教会,或者是预表圣灵。旧约时代的人是先看见照相,后来认识本人;新约时代的人是先认识本人,然后去看照相。我们在实际上看见了基督、救赎、教会和圣灵,所以读旧约的预表就比较容易。
像创世记一章,以重造预表新造二章以夏娃预表无罪的教会。我们想到自己就想到罪,因为罪和我们有了根深蒂固的关系;可是神给我们看见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是在罪之外,因为基督和教会的关系从创世记二章起,不是从创世记三章起。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是从创世记二章起;所以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是在罪之外,就像基督和教会一样,是在罪之外。我们千万不要想到教会的时候就想到罪。从神的眼光来看,教会好像没有罪一样。主耶稣替罪人死是为着赎罪,但主耶稣为教会死不是为着罪,乃是为着生命。到创世记三章,有无花果树的叶子,有羔羊的皮。到四章,有祭。往下读到以撒,就问以撒预表谁?是不是预表教会?是不是预表圣灵?是不是预表救赎?是不是预表主耶稣?看新约,更像是预表主耶稣。从以撒来看,他不是凭着亚伯拉罕生的,也不是凭着撒拉生的,乃是凭着应许生的,所以以撒有一点像主耶稣。从撒拉来看,以撒是他父亲的独生子,这也有一点像主耶稣。从亚伯拉罕来看,以撒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父亲承受的,以撒都是享受,这的的确确有一点像主耶稣。神差遣圣灵到地上来,建立了教会,配给基督,将来作“羔羊的妻”;以撒的父亲打发仆人到他本地本族去找出一个女子,就是利百加,作以撒的妻子,这也有一点像。把两方面一件一件地对照,就能够找出许多预表的凭据来。我们读加拉太书,看见以撒又预表属灵的基督徒。在教会里,有一个以实玛利伐表肉体的行为,有一个以撒代表圣灵的行为。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从夏甲生的,是亚伯拉罕凭着肉体生的,所以代表人自己的行为。以撒是亚伯拉罕自己不能生的时候生的,是凭着神的应许生的,所以代表圣灵的行为。诸如此类,一章一章地看下去,就看见各种各样的预表。圣经各卷中预表最多的是创世记,可以说创世记是全部圣经的秧田。
像出埃及预表从世界里得救;逾越节预表擘饼;过红海预表受浸;路上的埋怨和旷野的飘流都预表许多神的儿女在地上的情形;活水预表圣灵。
像会幕预表我们的主耶稣在地上的情形。会幕的事也预表我们在世上的路程。会幕没有地板,它是搭在沙漠上的。要到了新耶路撒冷,才有精金的街道。所以,当我们在这世界经过的时候,与主的交通是荣耀的,而神要我们进入的是迦南地,不要我们停在沙漠上。
再往下去看民数记,就看见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经过四十二个站,然后进入迦南地。在这里,每一个站都有它的意思。读那些地名就看见人飘流的情形如何,人怎样才能进迦南。
还有像利未记中的祭、节期和洁净的条例等,都是清楚的预表,我们要好好地读。
再下去读到约书亚记,这是一本预表非常深的书。不是说约书亚记里所有的预表都很深,是说约书亚有许多很深的东西。要明白以色列人怎样进迦南,进迦南的争战到底如何,就必须先断定到底迦南是预表甚么。有人认为迦南预表天堂。但是,如果迦南是预表天堂的话,难道天堂里也有打仗吗?我们仔细地读,就看见迦南不能预表天堂。迦南是预表我们今天属天的地位,迦南就等于以弗所书所说的天上。我们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而同时我们是与在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所以读预表的人,不要光读约书亚记,也必须读以弗所书。另外一方面,约书亚记不只要和以弗所书一同读,还得和希伯来书一同读。因为约书亚记的进迦南有两个预表:一面预表属灵的争战,这要联到以弗所书;一面预表安息,这要联到希伯来书。那一个安息,很明显地是指国度说的。所以迦南不是预表天堂,乃是预表国度的安息。不是一切在羔羊血底下的人都进迦南,不是吃过逾越节羔羊的肉的人都进迦南,只有两个人进了迦南,其余的都倒毙在旷野里了。蒙召的多,选上的少,所以迦南地是预表国度。进迦南的预表给我们看见谁能在国度里掌权。若把这个基本的问题一解决,就能看见约书亚记里面甚么部分是预表我们基督徒今天所得着的属灵的地位,甚么部分是预表我们基督徒将来要得的奖赏。
士师记里面那么多不法的事,预表人随着自己的意思作事,发生许多纷乱的情形。
在撒母耳记里面,我们看到人在那里掌权,神将权柄给人。在合乎“神”心意的人没有来之先,有合乎“人”心意的人出来。大卫是合乎神心意的人。大卫没有出来之先,有合乎人心意的人出来就是扫罗。相当清楚,扫罗预表敌基督掌权。我们又看到,神自己所拣选的君王如何战争,如何享受平安。有大卫的战争,有所罗门的荣耀。有灾难中的扫罗,有灾难后的大卫,有千年国度的所罗门。这些都是很清楚的预表。
还有所罗门建造圣殿,预表基督建立教会。圣殿在耶路撒冷,预表教会在主的名下聚会敬拜,因为神的名字乃是放在耶路撒冷,只有耶路撒冷一个地方是神所承认、所拣选来立祂自己的名字的。当耶罗波安起来的时候,他在伯特利和但设立了邱坛作敬拜神的地方,这是神所定罪的。神喜悦人只在祂自己名字所在的地方敬拜,不在别处敬拜。在复兴的时候,就有王起来把邱坛除掉,但也有王并没有把邱坛除掉,这预表教会历次复兴的情形。后来圣殿被毁,预表教会荒凉。此后尼希米、撒迦利亚、所罗巴伯等回来重建圣殿,虽然重建的没有当初那么荣耀,但已开始恢复站在当初的地位上。这是预表教会的恢复。这一个恢复要到主再来才能完全,并且那时教会要成为荣耀的教会。
【预言】全部圣经约有三分之一是预言。我们可以把全部圣经的预言分作两大类,就是主耶稣的第一次来,和主耶稣的第二次来。主耶稣的第一次来,在五经里、在诗里、在先知书里都有。主耶稣已经来过了,好像读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没有特别的味道。但是,如果要读预言,还得注意主耶稣第一次的来。要把新约和旧约壹切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一一找出,并且写下来。这有甚么用呢?这能教我们找出预言应验的原则是如何。主第一次来的预言的应验是怎样的,那么主第二次来的预言的应验也必定是怎样的。
圣经对于每一件东西的解释,都有一定的律。凡是应当“灵然解”的地方,圣经的本文就指明出来。例如:启示录一章说主耶稣右手中的“七星”,是七个教会的使者,这不是按字面解,圣经本文就告诉我们了。主行走在七个金灯台中间的“灯台”,是指着教会说的,这也是圣经本文告诉我们的。预表,都应当“灵然解”。像:亚当不是指亚当,是指基督;夏娃不是指夏娃,是指教会。可是预言的解释,却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个是以属灵的意思来解释预言,所以应验是意义的应验;还有一个是按字面来解释预言,所以应验是字面的应验。像说,“这就应验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在拉玛听见号咷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这是意义上的应验。像说,“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意即今天这种情形就像约珥所说的那么一回事,这也是意义上的应验。至于主耶稣第一次的来,很多是按着预言的字面应验的,童贞女就是童贞女,埃及就是埃及,没有一根骨头折断就是没有一根骨头折断,这都是按着字面应验的。既然主第一次的来很多是按着字面应验的,那么主第二次的来也就多数是按着字面应验的。
还有,预言有关于犹太人的预言,有关于外邦人的预言,有关于教会的预言,三者是不同的。关于犹太人的预言,摩西和巴兰提得最多,当然在先知书里也有。关于外邦人的预言要特别注意但以理书。主耶稣在地上所提起的,像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也要注意。像启示录八至十一章、十三章、十五章、十六章、十八章,都是关于外邦人的预言。关于教会的,有马太福音十三章,启示录二章、三章、十二章、十四章、十五章,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我们要把预言中关乎教会的,关乎外邦人的,关乎犹太人的,分别清楚。
关乎犹太人的预言,可以说有两个大干:一个是关乎主的日子的,一个是关乎国度的地上的祝福。
关乎外邦人的预言,我们要注意从犹太人亡国之后,在外邦人的日子里所有神的预言,像但以理书二章、四章、七章、九章的七十个七,一直到启示录,都是关乎外邦人的预言。简单地说,第一,从犹太人亡国到末期,特别是但以理书第二章整个大像的历史;第二,就是末期的十角──十个王──怎样,那另长的一个小角──一个王──怎样,敌基督怎样;第三,外邦人如何在千禧年里面得一悁。关乎教会的预言:一、教会两千年的历史;二、被提;三、审判台前;四、国度;五、永世。
【时代】神对付人是因时代而异的。每一个时代,神都有祂不同的方法。在这一个时代,神这样对付人;在那一个时代,神那样对付人。在这一个时代,人得救的方法是这样;在那一个时代,人得救的方法是那样。在这一个时代,神对于人行为的要求是这样;在那一个时代,神对于人行为的要求是那样。如果我们对时代分不清楚,就会感觉圣经中有的话是乱的;可是把时代一分清楚,就不感觉乱了。
关乎时代的划分,有些解经家把它分作七个时代;但是按着圣经本身的分法,很自然地分作四个时代。第一是列祖时代。从甚么时候起头呢?从亚当起头,因为说得很清楚──“从亚当到摩西”。虽然里面有许多小转弯,但不是大问题,总是“从亚当到摩西”。这是第一个时代。第二是律法时代,是从摩西到基督。到基督的甚么时候为止呢!主耶稣说,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主说到约翰为止,就是到约翰为止。第三是恩典时代,是从基督的第一次来到基督的第二次来。虽然主仍注意犹太人,但是注意的中心已转向外邦人,因为恩典时代已经起头了。第四是国度时代,是从基督的第二次来一直到国度的末了(启二十)。
我们要注意:在每一时代里,人起初的地位是如何,人有甚么责任,后来人怎样失败,神怎样对付人。这些都得一一仔细地读过。这样,对于许多似乎矛盾难解的地方,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题目】圣经里有许多题目,如:(一)创造,(二)人,(三)天使,(四)罪,(五)撒但的国度,(六)救恩,(七)悔改,(八)基督的身位,(九)基督的工作,(十)基督的一生,(十一)圣灵,(十二)重生,(十三)永生,(十四)永远的稳妥,(十五)成圣,(十六)称义,(十七)拣选,(十八)赦免,(十九)义,(二十)释放,(二十一)律法,(二十二)默示,(二十三)启示,(二十四)基督的身体,(二十五)话语的执事,(二十六)神的权柄,(二十七)主的再来,(二十八)审判,(二十九)国度,(三十)永世,等等。起初的时候,一年可以读一个题目,以后一年可以读两个题目,再后一年可以读四个题目。
例如基督的身位,这一个题目很大,怎样读它呢?可以这样分一下:(一)祂是神。这一位神,有祂“道”的一面,也有祂作“神子”的一面。(二)祂作人。祂如何成为耶稣,如何发表祂作人的地方。)(三)祂是神,也是人。祂在船尾睡觉,表明祂是人;祂起来平静风浪,表明祂是神。祂赴婚姻的筵席,表明祂是人;祂变酒,表明祂是神。祂向撒玛利亚的女人要水喝,表明祂是人;祂向她解释活水,表明祂是神。(四)祂的历史,就是祂在地上的生活。(五)祂今天的地位,升天之后的地位。(六)祂将来的地位,再来时的荣耀的地位。
又如基督的工作,我们也把它分一下:(一)身位与工作的关系,(二)主的代替,(三)满足神的赎罪,(四)使人与神和好,(五)祂的接纳、收留人,(六)祭司的职分,(七)中保的工作。
基督的一生这个题目可以分作:(一)降生,(二)死,(三)复活,(四)升天,(五)再来。说到祂的降生,必须看甚么叫作降生。以降生的结晶来看,降生就是一切抽象的、属乎神的,都变作具体的、属乎人的。比方,我们说神的忍耐,甚么叫作神的忍耐?我们不只不知道,并且不能知道。但是,主耶稣降生了,不只是道成肉身,并且是忍耐成肉身,那个抽象的忍耐,看不见的忍耐,现在变作具体的忍耐了。道成肉身的原则,就是给我们看见爱成肉身、圣洁成肉身、喜乐成肉身、顺服成肉身……换句话说,本来一切属乎神的德性,都是不可捉摸的,现在都变作可以捉摸的了。神变作人,抽象的变作具体的了。神所要的标准的人,就是这位耶稣。我们够不上神的标准,所以我们不能亲近神。这个幔子挂在那里,幔子越好看,我们越不能进去。但是,感谢神,在这里有死。死的意义是甚么?一方面固然有救赎,另一方面是结束一切出于旧造的。死乃是旧造的结局,基督的死乃是万有的结局。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这是死。还有复活,乃是新的起头,是神的创造,是新的生命,不能被死亡拘禁。死没有法子把生命留在里面不让祂活过来。死没有那个能力。复活就是经过了死,经过了试炼,证明祂的能力。还有升天,就是在地位上胜过撒但,撒但是在我们的下面。基督的升天,是把我们放在和祂同样的地位上,享用祂的得胜。主的再来,是新的权柄的彰显。总而言之:降生,是说神的标准;死,是说一切不合乎那标准的旧造都了结了;复活,是新的起头;升天,是新的地位;再来,是荣耀的显现。这些在神面前是多么宝贵的事。
【神和人的关系】曾有人把圣经中所说神和人的关系分作:(二)神,(二)众人(指着人类说的),(三)个人,(四)神而人,(五)人和神,(六)神在人中,(七)神在人上。这种分法非常好。第一是“神”,当然很清楚。第二是“众人”,是人类,亚当的犯罪、堕落和一切在亚当里的都在里面。第三,“个人”,就是个人的犯罪和个人的刑罚。第四,“神而人”,是福音书里所记的,主耶稣是神而人。第五,“人和神”,就是书信里所传的福音的道。第六,“神在人中”,就是神在人里面的一切功能,是所有书信里面更深的一部分。第七,“神在人上”,是指在国度里,神在人上作王,一切将来的事,都包括在内。我们采用这个读法的时候,若用七本簿子分别记录,就很清楚。
【纪年】读圣径的纪年,虽然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有一个益处,就是能使人养成一种仔细读圣经的习惯。圣经里面的年代都非常清楚。从人的被创造起,一直到主耶稣的降生,都能算得出来。亚当到洪水(挪亚),很清楚是一六五六年。后来从埃及进到迦南,士师多少年,列王多少年,加到但以理是多少年,一直到主耶稣来,每一段历史都能从圣经里把年日找出来。有的要到司提反的话里去找,有的连向左躺着有多少年,向右躺着有多少年,也要算进去。从重建耶路撒冷,到主耶稣来,经过六十九个七(四百八十三年),也要去算。这样,就能从亚当算到主耶稣来为止。从创世记起,好像神列着一个年表在那里,从来没有中断。我们要读圣经,就要学习作一个谨慎、仔细的人。
读圣经的纪年,可以发现平时所不容易看得出的事情。例如:我们把开头一段的历史一算,就知道以诺在世上的时候,亚当还在世上。亚当是看见过神的人,以诺没有看见过神。按我们想,如果人被提,应当是看见过神的人被提;而结果却是以诺被提,亚当没有被提。这就给我们学到了功课。再看下去,看见玛土撒拉的名字,意即等他死的时候,有事情发生,刚好玛士撒拉去世时洪水就到,这也可以看出圣经的准确。
又如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给我们看见,恩典是在律法之前,不是在律法之后。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年数,必须看见应许的恩典已经传了四百三十年,然后才传律法。
读圣经的纪年,在创世记里容易找,在以后就不容易找。难处是在有人读不出。例如:从以色列民出埃及到所罗门建造圣殿,共有多少年呢?说:“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而却说:“人在旷野容忍他们约有四十年。……此后给他们设立士师,约有四百五十年……后来……扫罗给他们作王四十年。既废了扫罗,就选立大卫作他们的王。”这些年数加起来,一共是五百三十年。再加上大卫作王四十年,以及所罗门建殿以前的三年,总共是五百七十三年。所以,列王纪上六章所记的,比使徒行传十三章所记的少了九十三年。为甚么会这样不同呢?原来根据士师记的记载,以色列人曾有五次作亡国奴,第一次是八年,第二次是十八年(14节),第三次是二十年,第四次是七年,第五次是四十年,加起来刚好是九十三年。所以,似乎列王纪上漏记了九十三年,其实是它特意把亡国的年日略去不算,这就需要我们去把士师记所记的接进去。圣经的话像一串连环,没有一个环是断的,个个都接得上。神自己安排好了连环在那里,我们去找出那个连环来就是。所以,读圣经的纪年,对于训练我们的准确,有相当的用处。
【数字】圣经里许多数字都有它的意思,如:
“一”是独一无二的神的数目。
“二”是交通的数目。
“三”还是神的数目,因为神是三而一的神,“一”是指着神的联合,“三”是指着神的完全。
“四”是从三生出来的第一个数目。“三”加“一”是“四”,所以“四”是受造的数目。所有和受造之物有关系的都用“四”,像地有四方,年有四季,风有四风,伊甸园流出的水分四道,尼布甲尼撒梦见的像有四段,从海中上来的有四个大兽,代表受造之物的活物有四个。还有,记戴主耶稣地上生活的是四卷福音。可见从神生出来的都是“四”。
“五”是人的分别的数目。像主手五个指头,右手五个指头;十个童女中五个愚拙,五个聪明。“五”也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像耳是五官之一,大拇指是五指之一,大足趾是五趾之一;用血抹在人的右耳垂上、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足趾上,就是说人如何分别出来在神面前负责。
“六”是人的数目。人是第六天造的。“七”是完全的数目,“六”赶不上“七”,人所作的都是赶不上神的。
“七”是完全的数目。这个完全是指今天暂时的完全,不是永久的完全。“三”是神的数目,“四”是受造之物的数目,把造物者和受造之物加在一起,就变作完全,神加人就变作完全。但这不过是“三”和“四”加在一起,所以是暂时的完全。圣经里一切暂时的完全都用七,像一周有七天,马太福音十三章里面有七个比喻,启示录里面有七个教会、七个灯台、七个使者,又有七印、七号、七碗,这都是指暂时的完全,不是指永世里的完全。
“八”是复活的数目。“七”是一个段落,“八”是“七”之后的第一个。主耶稣是在第八日复活的,所以“八”是复活的数目。
“九”是“三”乘“三”,是神的数目的加重。就是说,神的见证不只是神的话,并且是神对我们说的话。
“十”是人的完全。人的数目到十就完全了。像人手有十指,脚有十趾。
“十一”在圣经里没有甚么意思。
“十二”的意思也是完全,这个完全是指永世里的完全。完全的数目有两个:一个是“七”,一个是“十二”。“七”是属乎神的完全,是今天的完全。“十二”也是属乎神的完全,却是永世的完全。有一件事情相当希奇,就是到了新天新地的时候,七的数目就不存在了。新耶路撒冷有十二个门、十二个根基、十二个使徒的名字、十二样宝石、十二颗珍珠,城墙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就是十二乘十二。这些都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十二”是永世的完全。为甚么“七”是暂时的完全,而十二是永世里的完全?原来三加四不过是神和人合在一起,不过是造物的主和受造之物相加,而三乘四乃是造物的主和受造之物相乘,意思就是二者调和在一起。“乘”和“加”不同。“乘”,是神和人不能再分,是造物的神和受造之物的合一,这一个合一是永远的。所以“十二”所代表的完全是永远的完全。
【比喻】我们可以把圣经里所有的比喻都读过。我们仔细地读过几个比喻之后,就能相当清楚;解释比喻是有一定的原则的,不是可以随便解释的。这一个原则一找出来,那么将来遇见新的比喻,就知道怎样去解释它。
在一个比喻里面,总有主客之分。我们必须分别主要的喻意在那里,次要的喻意在那里。主要的地方,非一点一点地解释它不可;至于次要的地方,有时候也需要细细地解释,有时候也可以放弃它。例如:主耶稣在马太福章十三章所说的七个比喻,第一个是撒种的比喻。种是一种,地有四种──一种的道,四种不同的心。这是主要的部分。我们要把那个道抓牢,把那四个不同的心抓牢。其它零碎的问题,像飞鸟来吃尽了的“吃”,就不是主要的;像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这个“倍”,也不是主要的,因为有的种种下去能有一千倍的,能有一千二百倍的,主都没有说,所以这不是主要的。如果注意鸟的大小和牠飞的高低,或者注意倍数的问题,那么路就走错了。所以解释比喻,必须先把主客分清楚。
还有一件事必须注意,就是没有一个比喻是可以按字面解释的。像撒种的比喻,“撒种的人”不是撒种的人,“田地”不是田地,“种”不是种。这是一定的,所有的比喻,都有它属灵的意思,都得按灵意解释。但这并不是说,一个比喻的每一点都要按着灵意解释,而是说主位的要按着灵意解,客位的仍然按字面解。许多人把主位的每一点都解释过,把客位的每一点也照样解释过,这是不对的。马太福音十三章是主第一次讲比喻,第一个比喻就是主自己解释给我们听的。主没有把每一点都解释,有的有解释,有的没有解释。像那块“好土”,“土”是指人的心,“好”是指善良诚实,主给我们解释了,我们知道善良诚实的心是主要的意思。主在下面没有对我们再解释“结实”是甚么,所以“结实”就不是主要的意思。解释若过分琐碎,就没有属灵的价值,路就走错了。解释比喻不是容易的,必须一个一个地花功夫求神的光,才能解得合适。
【神迹】特别要注意主耶稣的神迹。旧约的神迹,像以利亚、以利沙的神迹,也可以读。新约中保罗的神迹也可以读。我们把神迹当作一个专一的题目来读,就要看见所有的神迹都有它的特点。例如:医治瞎眼的神迹和医治瘫子的神迹不一样。眼睛是看得清楚的问题──瞎眼的是要看见;瘫子是能力的问题──瘸腿的是要行走。读的时候,先要把特点找出来,然后看主怎样对付他们的难处,也就是在属灵上怎样对付我们的难处。
有的神迹,主明显地提起属灵的教训。像约翰福音九章主医治那个生来瞎眼的人,主就明显地提起,祂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再像约翰福音十一章主使拉撒路复活,主就明明地说:我是生命,我是复活。
有的神迹,主虽然没有明显地提起甚么教训,但里面必定有它的教训,这是要我们到神面前去寻求的。像那一个瘫子得医治的事,就有属灵的教训在里面。主医治他的时候,对他说:“你的罪赦了。”可是,主耶稣不是光赦罪,主也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来,立刻拿了褥子当着众人面前出去了。这就是属灵的原则:光是赦罪不够,必须能有生命的表现和属灵的行走才够。没有一个人能够不起来行走而说是得了赦免。得了赦免,必定能行走;赦免是在行走之前,行走是赦免的结果。这是一幅非常清楚的图画。
【主在地上的教训】把主所有的教训都读过。从马太福音五、六、七章起,一直到十三章、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都仔细地读过。主的教训,在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里面也很多。像约翰福音十四章到十六章,也是很重要的。读的时候,要注意:主耶稣说的话是在甚么时候?是在犹太地的教训,或者是在加利利的教训?是对门徒说的,或者是对众人说的?或者是对门徒说,也给众人听;或者是只对门徒说,而不给众人听。我们这样读,就能从新约里得着中心的教训。如果我们要作主的工,至少要把主的比喻、主的神迹、主的教训都好好地读过。不然的话,没有材料,手里太空了,就不能应付需要。
【比较四福音书】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读法。为甚么圣灵不写一卷完全的福音书,而要写四卷不同的福音书?为甚么各卷所记的事情好像不一样,事情的先后也好像不一样,有的连数目都不一样?我们若不好好的读它,就不会觉得圣灵的默示是何等奇妙。
读四福音,第一必须分段,并且要分得仔细。我们可以预备一本比较大的簿子,把四卷福音书按着事情的先后,分作四栏来说。例如:读到主的家谱时,可把写在第一栏内,再把写在第三栏内;马可和约翰都没有记家谱,就让第二和第四两栏空在那里。有的事情只有一卷福音书记载,有的事情四卷福音书都记载。将来只要一查笔记簿,就能一目了然。如果把各栏所写的都加以比较,就能看出它们的异同来。这样把四卷福音书比较看来读,就看见彼此不同的地方相当多,而这些不同,都是经过圣灵的安排的。
马太福音一章里的家谱,是分作三个十四代──从亚伯拉罕到大卫,从大卫到被迁至巴比伦的时候,从被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路加福音三章里的家谱是倒叙上去的。马太是从亚伯拉罕记到大卫,路加是从大卫记到亚伯拉罕,马太是从大卫记到被迁至巴比伦的时候,路加是从撒拉铁记到大卫。马太是从亚伯拉罕说起,路加是从亚伯拉罕上溯到亚当,所以马太记的家谱如果分作三段,路加记的家谱就要分作四段。路加起头一段是马利亚的家谱,而马太末了一段是约瑟的家谱。这些段落必须分得清楚,才能看出其中的意义。
曾有人把启示录第四章所说的四活物,与四福音联系起来看。四个活物:(一)像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二)像牛犊,牛是勤劳的忠仆;(三)脸面像人;(四)像飞鹰,旧约曾说神如鹰把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马太记载主耶稣是王,马可记载祂是仆人,路加记载祂是人,约翰记载祂是神。四个活物与四福音所记的主的四方面恰好相合。
马太是记主耶稣作王,所以在家谱里特别指出祂是大卫王的子孙。路加说主耶稣是人,所以家谱从人的始祖亚当叙起。马可说主耶稣是仆人,约翰说主耶稣是神子,所以都没有记载家谱。这样一比较,就能够证实马太是说主耶稣作王,马可是说主耶稣作仆人,路加是说主耶稣作人,约翰是说主耶稣作神的儿子。
在四卷福音书里都说到主耶稣的来,但记法不一样。马太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马可说人子来服事,路加说人子来寻找,约翰说主来了是叫人得生命。诸如此类的事,在福音书里很多,我们如果花工夫去读,就要看见每卷福音都有它的特点。
四卷福音书结束时所记载的事,也是很有意思的。马太是记复活,马可是记升天,路加是记降下圣灵的应许,约翰是记再来。主耶稣复活以后,被接升上高天;升天以后,到了五旬节,有圣降下来;将来,主耶稣还要再来。四福音奇妙的排列,使四件事记载的次序完全符合。
马太没有记载主耶稣升天,因为马太记载祂要与门徒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可记载主升天,并说祂“坐在神的右边”,因为祂曾取了奴仆的形像,存心顺服,完成了工作,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路加记载主升天,因为神顾念比天使微小一点的人,要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所以主耶稣因人的资格升天,将来能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约翰没有记载主耶稣升天,因为约翰记载祂是我们的生命,要住在我们的里面。
马太是按时代的道理记的,不是按事迹的前后记的。路加是经过了详细考察,“按着次序”编写的(有的按时间前后,有的按题目次序)。马可和约翰则都是按事迹的前后记的。
我们可以另外买一本大字的福音单本,先把马太分作五段或者十段,分好之后,就一件一件的来看,同时看其它三卷福音书如何。有相同的,就把它类聚在一起;有不同的,就把它另外记下。不同的段要分得粗一点,相同的要分得细一点。像前面所提起的马太福音十三章里撒种的比喻,在路加里也有,那就得小心的分,才能把它们很细的、不同的地方找出来。要作到一读就能知道这里和那里相同或者不同。这样作,的确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四卷福音书至少要读两年,抄写则大约叁一个月就够了。
【大章】圣经里有许多重要的大章,像创世记二章、三章,民数记二十一章,申命记八章,都是大章。诗二十二篇和以赛亚书五十三章,都是非常大的章,因为在新约里以它们的应验为最多。但以理书九章,也是大章。在新约里,马太福音五章到七章、十三章、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都是大章。约翰福音十四章到十六章也是大章。哥林多前书十三章也是大章。在圣经里有三四十章这样的大章,都要好好地明白它们的意义。
【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读法。把新约里过去的事放在过去一项里读,现在的事放在现在一项里读,将来的事放在将来一项里读。像基督所有在地上的工作、圣灵的降临、教会的起点,都放在过去一项里读。像主的代祷、主的作中保、教会的职事、圣灵的管制、圣灵的内住以及一切受恩之法(有的地方恩典是直接给的,有的地方神藉着另外的东西使我们接受恩典,像聚会、擘饼、受浸、按手等。神从这些东西给人恩典,不是直接给的,所以称作受恩之法),这些都是现在的东西。像复活、被提、救赎、荣耀和神的新造,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救赎虽然是过去的,但又不是过去的,因为还没有成全,要等到身体得赎才能完全。肉体的身体若没有解决,救赎就还没有完全。主耶稣十字架上的救赎,不过是一个根基,要到我们将来身体得赎的时候,救赎的工作才完毕。我们必须分清楚甚么事情是神已经作的,甚么事情是神现在作的,甚么事情是神将来要作的。
【救恩、圣洁和职事】救恩,是指着我们得生命说的;圣洁,是指着我们的生活说的;职事,是指着我们的工作说的。关于主的呼召、主的血、主的工作等等,都可以放在救恩一类。把一切圣灵的工作,都放在圣洁一类。把忠心、见证、圣灵的能力,都放在职事一类。还有,像主的十字架,可以放在救恩一类;我们的十字架,可以放在圣洁一类;哥林多后书四章所说“耶稣的死”(或译作“耶稣的杀”),可以放在职事一类。把我们的相信放在救恩一类,把我们的顺服放在圣洁一类,把我们的忠心放在职事一类。圣灵赐生命是救恩,圣灵的工作是圣洁,圣灵的能力是职事。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代表:“为”我们的,“在”我们的,“经”我们的。凡一切“为”我们的都是救恩,凡一切“在”我们的都是圣洁,凡一切“经”我们的都是职事。“为”我作,称它作救恩;“在”我里面作,称它作圣洁;“经”我作,称它作职事或者事奉。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教训按类分别。只要把神为我、神在我、神经我这三个分开就清楚。可惜有许多人对于“神为我”和“神在我”分不清楚。例如:“基督的钉十字架”和“我们和主同钉十字架”,应该是“神为我”的事,可是罗马教将钉十字架变作“在我”,就不对了。十字架从甚么地方起才是“在我”呢?是从我们自己的十字架起。是背十字架,不是钉十字架。背,是我们的;钉,是主的。这也说明了罗马教和基督教的不同。圣经里的“同死”是“为我”方面的东西,而不是“在我”方面的东西。罗马书六章是同死,八章是治死,哥林多后书四章是杀死,所以罗马书六章是救恩,八章是圣洁,哥林多后书四章是职事。我们必须在神面前弄清楚:“同死”绝对是救恩,是主作的,我们不过是得着而已;藉着十字架“治死”,是我们的事;“杀死”,是让圣灵出来,这是在职事里面的东西。我们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事。有许多人对于“同死”的问题不清楚,就对于“治死”的问题也不清楚。同死的事实不是在我里面,是在基督里面。一切在基督里面的都是救恩,在我里面的都是圣洁,从我出去的都是职事。这些都是基本的认识。我们对于神的话必须看得清楚。
【金石】圣经里有各种金属和矿石,这些东西也都有它们的意义,我们也要花一点功夫去读它。不是说在这些东西里面有甚么启示,乃是说,神要给我们启示的时候,可以藉着这些材料对我们说话。我们里面必须藏着许多圣经的材料,到需要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例如:金子是代表神的荣耀。凡是完全出乎神的,就以金子来代表。银子是代表主的救赎。圣经中没有提到用金子买东西,而是说用银子买东西,银子是表明救赎。换句话说,金子是代表神的身位,银子是代表神的工作;金子是说到祂的荣耀,银子是说到祂的赎价。铜是代表审判,铁是代表人的权柄,铅是代表罪。又说:新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其中有绿色的宝石,绿色是基本的颜色,是地上生命的颜色,所以特别是指着圣灵的工作。我们读金石的东西,要看它的本质再加上它的颜色。红和朱红的意义不一样,红指血,朱红指罪。白、黑、紫,都有它们的意义。我们要把它们分类汇集,然后找出它们的意义。
【地理】圣经中有许多国、许多城、许多山、许多江河、许多井,诸如此类,每一个都有它的意义。许多国如亚述、埃及、巴比伦、希腊、波斯,许多城如撒玛利亚、耶路撒冷、该撒利亚、所多玛、蛾摩拉、巴别、吾珥、示剑、伯特利、玛哈念、吉甲等,都有它们的意义。有的意义是从字义来的,有的意义是从历史来的。像伯特利是神的家,是从字义来的。像吉甲是除去肉体的预表,是从历史来的。像示剑是肩膀的意思,一切的负担,一切的责任,一切的背负,都是示剑的意义,这是从字义来的。约书亚分地的时候,就有很多城的名字,里面包含了属灵的意义,我们要找出那些名字的意义来。固然在圣经里面有许多字的意义需要查希伯来文的字典,但是,也有许多字的意义是圣经自己所提起的。所以,即使不懂希伯来文,也能查出不少地理名词的意义。
山如西乃山、何烈山、利巴嫩山、毗斯迦山、橄榄山等,也都有它们的意义。何烈山就是西乃山,为甚么有的时候说何烈山,有的时候又说西乃山,我们要把这个理由找出来。此外还有山谷、如欣嫩子谷、约沙法谷等。
江河如伯拉大河、埃及河、约但河等。
地理这一类所包括的是相当多,应当把要紧的都读过。但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大概只要读三四个月就够用了。
所有地理名词的意义,总是从两条路来的:有的是从字义来,有的是从历史来。像耶路撒冷、伯特利、玛哈念,都是字义的。像各各他,一面是字义的,一面是历史的;各各他是髑髅地,也是十字架。像伯拉大河,一面是字义的,一面是历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攻打耶路撒冷都是从伯拉大河来的,启示录里面也是这样说,所以它是代表背叛的权柄、背叛的势力。像非利士是代表魔鬼黑暗的权势,是根据历史,不是根据字义的。还有一个地名像示罗,也非常要紧,因为教会的问题就是在示罗。这一些东西平日好好地读过,将来有许多用处。
【人名】圣经里有很多的人名,其中主要的人名,圣经都已经替我们解决了。如果有一本希腊文字典,那就更好。像亚当、夏娃、该隐、塞特、亚伯、挪亚、麦基洗德、亚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以色列、摩西、约书亚、撒母耳、大卫、所罗门、米甲、撒迦利亚、彼得等等,我们如果查考一下,就能看出它们的意义。这也是一种材料,要在平日准备好。
【副歌】在圣经里面,有的地方忽然用另一种笔法,那种笔法在希腊文里是和正文不同的,是近乎诗的笔法,不是散文的笔法,这种句子并不是一大段,只有两句三句,我们姑且称它作“副歌”。这要对希腊文有相当认识的人才能找得出来。像章十五、十六节,,,,,五章十六节,,它们的笔法结构都是歌的形式。(罗马书九章到十一章也是用这一种笔法写的。)我们读出来的时候,要看见每一个副歌都摸着一件事、一个大道理,从得救起一直到被提。圣灵在这八个地方,用歌的形式来写这些道理,其中必定有宝贵的意思。
【祷告】像亚伯拉罕为所多玛、蛾摩拉的祷告,摩西为背叛的以色列民的祷告,大卫在诗里的祷告,以斯拉记九章的祷告,尼希米记九章的祷告,但以理书九章的祷告,马太福音六章主教门徒的祷告,约翰福音十七章主耶稣的祷告,保罗在以弗所书里的祷告……我们把这些祷告一个一个在神面前好好地读过,就能把整个祷告的问题解决。我们也能由此知道人到神面前去,应当用甚么种的话才能得着神的垂听。在神面前心愿大有用处,话语也大有用处。主耶稣对那个妇人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女儿了。”可见祷告的时候,话语也是要紧的。话语不合适的祷告就不行。许多时候,我们来到神面前,一直说,都不行;等到有一句话两句话好像是说出了我们所需要说的,就行。曾有一位弟兄肋膜发炎积水,好几位弟兄姊妹怕他变作脓胸,在那里祷告,但是许多话都没有用。后来有一位姊妹祷告,只有一句话,就是:在阴间没有赞美,在坟墓里没有感谢。到这里话语通了,当天下午那位弟兄就起床了。祷告的答应与话语的行不行大有关系。话语行,就有神迹。我们要学习这一件事,要熟悉祷告的路。
【难处】要解决圣经的难处,有几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我们必须先相信圣经本身没有难处。如果有难处,必定是我们自己想左了,想错了。
第二,要解决圣经的难处,不可以只根据本处的意思。没有一处圣经可以只按着本处的意思,解释。遇有难处,必须把别处圣经合起来看,才能得着断案。有难处的圣经,决不会与别处的道理起冲突。神写圣经,不能写这一边而把那一边忘记了。若有冲突,必定是我们的头脑有病。
第三,有的话虽然是别处圣经里所没有的,但是我们也得相信。不可只根据我们的成见和理由而不相信神的话。
第四,要解决难处,就要寻找凭据,寻找圣经里的凭据,也寻找理由上的凭据。神所说的话,绝对是充满了道理的,神决不能说无理的话。
第五,我们所说的难处,是指解经上的难处,道理上的难处。(圣经里的数字如有冲突,不要把它当作难处,这是抄写上的错误。最近发现一本西乃山的古卷,就有许多抄写上的错误。因为在教会受逼迫的时候,圣经被毁,抄写不易,数字上的笔误是难免的。这并不是默示有甚么问题。如果有人因此攻击圣经的本身,那是过分的。)
我们把以上的原则看清楚以后,就可以把圣经中所有难解的地方类聚起来,像的“神的儿女们”;的“活活的坠落阴间”;的“有一个老人上来……扫罗知道是撒母耳”;的“子也不知道”;的“两把刀”;的“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的“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十章二十六节的“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的“在监狱里的灵”,四章六节的“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这些可以说都是解经上的难处。其余像“骆驼穿过针的眼”,已经解决有四百年了,这算不得难处。还有使徒行传二十一章的保罗上耶路撒冷,也不是解经上的难处,而只是事情的难处。
现在我们要按以上的原则,具体地来解决一个旧约圣经里的难处:创世记六章的“神的儿子们”,和主耶稣的再来发生很大的关系,因为主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挪亚的日子怎样呢?“神的儿子们”娶了人的女子。有很多解经家认为这件事是指着塞特的儿子娶该隐的女子说的。许多通俗本的解释都是这样说。但是这种说法是牵强的。“神的儿子们”娶了人的女子,生出“拿非林”(中文译作“伟人”,英文译本的意思是“巨人”,原文的意思是“堕落者”)。试问塞特的儿子娶了该隐的女子。生的儿子怎么就变作“拿非林”?塞特是人,该隐也是人,这种人生出儿子来,怎么会变作和普通人不同的另外一种人?所以这种解经是很牵强的。
到底“神的儿子们”是指着甚么说的?那当然要特别到旧约里去找。找的时候,凭据就来了。我们可以断定说,这个“神的儿子们”是指天使说的。约伯记是一个很有力的凭据。约伯记的写作还在创世记之前,创世记是摩西的时代写的,约伯记是亚伯拉罕的时代写的。这是许多人所公认的。后来的书所用的字眼,往往是顺着从前的书下来的。约伯记一章、二章和三十八章所说“神的众子”是指天使,所以创世记六章所说“神的儿子们”也必定是指天使。主耶稣说:“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这并不是说天使不会嫁娶,乃是说天使不嫁娶。神不许天使嫁娶,因为天使是灵。但是竟然出了一件事,是世界上最混乱的,就是创世记三章,撒但的灵进到下等动物──蛇──里面去了。所以创世记三章是灵和下等动物的联合。到了创世记六章,灵又和人联合。天使是不应该嫁娶的,但是竟然娶人的女子了,所以生出“拿非林”来。“拿非林”出来的时候,神就要把他们灭绝。神要有天使,要有人,但不要有“拿非林”。神没有造出这一类来,神所造的应该是“各从其类”。但是,鬼来和人联合,在世界上就有了“拿非林”,所以神要重重地审判。后来,神为甚么要灭绝亚纳族人?因为也是“拿非林”。本来“拿非林”在洪水的时候已经被灭绝了,但是到了迦南地,又有“拿非林”,所以又灭绝。神不让这样的人存在地上。
犹大书一六节所说的天使“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也是指着天使嫁娶说的。所说的天使犯罪,也是指这件事。的话,在英文圣经译得比较清楚,在希伯来文圣经就更清楚。中文译本漏译了一个字。原文是说:“人既然也变作肉体。”我们中文把这个“也”字漏译了。甚么叫作“也”?“也”的意思是第二个。比方说,你吃饭,我也吃饭,这个“也”,就是第二个。神说人“也”变作肉体,可见还有一个先变作肉体的。除了人以外,还有甚么受造之物能和人相提并论?没有别的。只有天使。人“也”变作肉体,就是说明天使已经变作肉体。找出了这样的凭据,就有把握说“神的儿子们”是指天使而言。
固然,人在创世记三章就已犯罪,但创世记三章的犯罪,和创世记六章的属乎肉体并不相同。犯罪是一个行为,不是一个性情;而属乎肉体是说整个人受肉体的支配,这就成为一个性情了。我们不光要注意创世记三章所记的人的堕落,同时要注意人犯罪是越过越发展的;亚当是罪行,该隐是私欲,到洪水的时候,罪更发展起来,人属乎肉体,犯罪就成为习惯了。人犯罪以后,圣灵一直在那里和人奋斗,直到人属乎肉体的时候,奋斗才停止。说,“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这句话该译作“我的灵就不与他相争”。从伊甸园到洪水,圣灵和人一直在那里争。等到他们放纵情欲,也属乎肉体,圣灵就不和他们相争了。我们为甚么要注意这一个呢?因为圣经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所以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可能在“人子的日子”临到以前,撒但的邪灵要到地上来,那时候有犯罪的天使,穿上了肉体。因为这些“神的儿子们”一直出问题,所以神要施行重大的审判。洪水的审判是空前的,迦南地的审判也是厉害的,在“人子的日子”还要有大审判。主要审判离开本位的天使。
离开本位的天使,是在三分之一以内呢,还是在三分之一以外呢?恐怕是在三分之一以外的。犹大书一六节:“又有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本位”一词,在英文达秘译本中译作“original state”,意思不只是本来的“位”,并且是本来的“情形”。天使本来的情形是不嫁不娶,说他不守本位,就是因着嫁娶。“本位”是说他的情形,“住处”是说他住的地方。这些天使现在怎样呢?“主用锁炼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七节“又如”的“又”字在原文是没有的,第七节和第六节不是两件事,第七节是解释第六节。达秘和司蒂芬的翻译都是这么说的。这些天使就像“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也照他们一味的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这里不是指所多玛、蛾摩拉的人犯奸淫,是说天使像所多玛、蛾摩拉的人一样犯奸淫,并且是一味的行淫。换句话说,他们甚么都不作,就是犯奸淫。别的都忘记了,就是犯奸淫。他们随从“逆性的情欲”,他们是在那里追求别一种的肉体,所以“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可以说,犹大书一六至七节是创世记六章的解释。
我们再举一个新约圣经的难处的例子::“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这的确是一个难处,人怎么有权柄赦罪呢?从前罗马教以这节圣经为根据,就有了所谓的“赦罪券”。其实这节圣经明明和上文连起来,上文说“你们受圣灵”,换句话说,主将祂的圣灵赐给祂的教会,叫教会在地上代表祂,作祂的器皿来赦免人的罪。这一种赦免,我们可以称它为“假借的赦免”。比方:我们传福音的时候,有时遇见一个罪人,他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他求神赦免,他痛哭、流泪、懊悔、诚心接受主耶稣,可是他对于赦罪的事还是不知道。那时候如果教会有人起来说,“神赦免了你的罪”,这个宣告就对那个罪人有极大的帮助。教会所以能定规谁可以受浸,谁可以擘饼,就因为教会接受了圣灵,在圣灵的权柄底下,才能作一个假借的手,赦免或留下谁的罪。当教会住在圣灵里,呼吸着圣灵的时候,才能赦免,并不是甚么人可以凭着肉体的地位来赦免。我们若看见这一种的赦免是“假借的赦免”,就没有难处了。
以上是解决圣经的难处的两个例子。一切关于圣经的难处的解释,必须有够多够清楚的凭据,必须顾到上下文,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存有成见。
【一卷一卷】我们也可以把圣经一卷一卷地拿来读。把五经、历史、诗、先知书都读过。要记得每一卷的内容到底是甚么。读先知书的时候,要把它分清楚,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前的,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时的,有多少先知是在被掳之后的。对新约也要这样读。要看新约的历史是讲甚么,教会的书信是讲甚么,个人的书信是讲甚么,预言是讲甚么。每一个神的儿女,对于全部圣经,不一定每一卷都能解释,但至少要知道它讲些甚么。我们至少要花两年的功夫,把六十六卷圣经读一个大概。如果要读得比较熟一些,就要花五六年功夫。熟读了每一卷的内容,就能认识每一卷的性质,也就能互相贯通。比方读旧约的时候,我们也能联系到罗马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这也是基本的学习,我们要注意它。
【熟读几卷】我们把全部圣经都读了一个大概之后,就必须选几卷再特别地熟读它。这要相当精细地读。
旧约最少要读创世记、但以理书和歌。若是可能,在五经里面加一卷,或者是出埃及记,或者是民数记,或者是利未记。关于预言,或者再加一卷撒迦利亚书。以赛亚书固然有它特别的价值,不过好些预言已经应验了。撒迦利亚书也像但以理书一样,有许多地方还没有应验,所以我们挑选它。
新约至少要读马太福音、罗马书、以弗所书、启示录这四卷,因为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再有工夫,或者读约翰福音,读哥林多后书。如果有五六卷特别读得清楚,后来慢慢再加上,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就可能有一二十卷圣经是我们所熟识的了。
【基督】许多人告诉我们说,圣经是专门讲基督的书。全部圣经的目的,都是为着使人认识基督。从旧约到新约,有一条线一直给我们看见到底基督是如何。我们能从创世记一章里寻到基督:二十六节、神在神格里商量如何造人,下一节就说照着祂的形像造男造女。按文法,二十六节用“我们”,二十七节应该用“他们”,但是二十七节是说“祂”。相当明显,这里的“祂”是基督,因为在神格里只有基督有形像,所以实际去造的时候,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的。
创世记三章说女人的后裔。马太福音一章给我们看见,马利亚的儿子是女人的后裔。一路读下来,我们看见在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几卷书里面,充满了基督。还有在大卫的事上,在被掳前的先知书里,像以赛亚书、约拿书,也充满了基督。在被掳时候的先知书里,像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以及从被掳归回的先知书里,像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也都充满了基督。
我们不只从预言里看见基督,也从许多的礼仪里看见基督。第一,在创世记、利未记里都有祭,一直到建造圣殿之后还有祭。在祭和牺牲里面能看见基督。第二,在长大痲疯的人得洁净里,在红母牛灰的洁净里,在祭司的洁净里,也能看见基督。第三,在祭司的职分里,在祭司所穿的衣服、祭司在神面前所办的事情里,也能看见基督。第四,在各种节期里,也能看见基督。
还有许多的人预表基督。这有两种:一种是明说的预表,一种是符合的预表。甚么是明说的预表?主耶稣说:“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由此可见所罗门是主耶稣的预表。主耶稣说:“约拿三日三夜在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曰三夜在地里头。”这也明明说出约拿是主耶稣的预表。还有加拉太书三章给我们看见以撒也是预表基督的。可是,约瑟就不是明说的预表。虽然约瑟的经历有许多点和基督一样,但是在全部新约中,找不到一个地方说约瑟预表基督。所以,不只有人明明地预表基督,也有一种人像基督,这一种是符合的预表。亚当、挪亚、约瑟、大卫或者约沙法,都是这一类的预表。
此外,还有其地的预表。像吗哪、铜蛇、会幕、雅各的天梯等,都是预表基督。在旧约里,有时候用两只鸟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王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祭司来预表基督,有时候用两个领路的来预表基督。两双鸟:一只代表死,一只代表复活。两个王:一个代表争战的,一个代表和平的。两个祭司:一个代表在地上的──亚伦,一个代表在天上的──麦基洗德。两个领路的:一个是代表领出埃及的,一个是代表领进迦南的。诸如此类的预表,都是讲基督。
到了新约,我们看见在福音书里有基督的历史、基督的教训、基督的神迹、基督的预言。在使徒行传里,看见祂今天的掌权。在书信里,看见祂住在人里面。在启示录里,看见祂将来的掌权。我们从创世记一直到启示录,把有关基督的那条线找出来,就得到一个很好的训练。
【词】这个读法是非常要紧的,范围也非常广大。我们前面已经讲过题目的读法。词的读法似乎有一些像题目的读法,其实二者完全不同。题目的读法是找一个题目在那里读,但不一定在圣经的字面上有那一个题目,乃是从灵里、从内容上来看这个题目。凡灵是一样的,内容是一样的,把它们都读出来,那一个叫作题目的读法。而读词乃是从圣经里找出相同的词,把它们合在一起来读。我们读词的时候,可以一面读圣经,一面用圣经汇编。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些词以供参考:(一)罪,(二)死,(三)悔改,(四)信,(五)赦免,(六)和好,(七)怜悯,(八)恩典,(九)义,(十)律法,(十一)律,(十二)生命,(十三)行为,(十四)旧,(十五)新,(十六)钉十字架,(十七)血,(十八)救,(十九)救赎,(二十)代替,(二十一)起(不是“官话和合本”里的,是“文理和合本”里的,指“复起”,(二十二)儿子,(二十三)祭司,(二十四)祭,(二十五)圣,(二十六)爱,(二十七)盼望,(二十八)心,(二十九)灵,(三十)光,(三十一)喜乐,(三十二)平安,(三十三)真理,(三十四)荣耀,(三十五)祷告,(三十六)祝福,(三十七)应许,(三十八)安慰,(三十九)粮食,(四十)顺服,(四十一)受苦,(四十二)试探,(四十三)世界,(四十四)肉体,(四十五)血气,(四十六)怒气,(四十七)思念,(四十八)世代,(四十九)凡,(五十)山。若是要加,还可以加上三四倍,但就是这些也足够初学的人读了。这种读法,是叫我们在圣经里注意这些词的意义,并知道这些词用了多少次。我们把主要的词都写下来编一编,就能够明白神对于这些词怎么说。
比方,我们读“喜乐”,就把关于喜乐的圣经节找出来,把特别关于喜乐这件事的教训写出来,然后把它们类编一下。例如:在甚么时候应该喜乐?我们的喜乐是从那里来的?甚么种的人不能喜乐?我们要怎样才能喜乐?这样,我们对于喜乐这个问题就有了认识。
又如在圣经里有一个词──“粮食”。我们查查看,在那些地方有“粮食”这个词。我们查出在约翰福音四章有“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在诗三十七篇有“以祂的信实为粮”,还有以色列的十二个探子从迦南地回来的时候,探子中有人报告说:“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但是,约书亚和迦勒说:“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至。我们把这些讲到粮食的地方都放在一起,就看见有三种粮食:第一,遵行父的旨意就是粮食。凡一切遵行父旨意的人,都是越过越强的,因为他们有粮食吃。主耶稣因为饥饿,才打发门徒去买饼。可是当门徒买食物回来之后,主说:“我有食物吃。”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甚么给祂吃吗?”主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这给我们看见,作工不应该越作越软弱,应该越作越刚强。不只祷告能使我们饱,并且作工也能使我们饱。我们如果在工场上像我们的主一样,好好地事奉神,自然而然会越作越觉得饱,因为遵行父的旨意就是我们的粮食。第二,神的信实就是粮食。神是信实的神,我们可以吃祂的信实。神一次一次地听我们的祷告,我们就一次一次地比前更强;我们一次一次地相信神带领我们过去,我们就一次一次地比前更饱。越信靠神就越觉得饱足,就越显得刚强。神的信实是我们的食物。第三,“拿非林”也是粮食。我吃掉一个“拿非林”,我就会强一些。我今天吃一个,明天会吃两个,后天会吃四个,我会一次比一次更饱足,一次比一次更强壮。有许多人所以软弱,就是因为没有胜过迦南地的“拿非林”。换句话说,任何的艰难,都是神给我们的粮食。如果我们吃不下,就会饿;吃得下,就强壮,艰难就过去了。
曾有弟兄读过“呼召”或“神的召”这个词。他引了几十节圣经,分作十段。我们现在把它列在下面,以供参考:
第一段──呼召的来源:
一 最初的根源──神。
二 居间的来源──耶稣基督。
第二段──被呼召的人:
一 范围:普遍的──所有的人。
二 范围:属灵的──罪人。
三 神的估计──蒙怜悯的器皿。
四 实际的事实──智慧的不多。
第三段──呼召的目的:
一 悔改。
二 救恩。
三 平安。
四 光。
五 交通。
六 服事。
七 自由。
八 圣洁。
九 受苦。
十 永生。
十一 永远的产业。
十二 永远的荣耀。
第四段──呼召的原则:
一 按着神的计划。
二 按着神的恩典。
三 不是按着人的功劳。
第五段──呼召的范围:
一 在主里。
二 在恩典里。
三 在平安里。
四 在圣洁里。
五 在身体里。
第六段──呼召的方法:
一 藉福音。
二 藉神的恩典。
三 藉神的荣耀。
四 藉神的性情。
第七段──呼召的性质:
一 圣洁。
二 上面。
三 属天。
四 谦卑。
第八段──呼召的要求:
一 继续在里面、24)。
二 照着行走。
三 要与呼召相配。
四 要与呼召的神相配。
五 要殷勤。
第九段──呼召的鼓励:
一 得指望。
二 赏赐。
第十段──呼召的担保:
一 神的性情──信实;。
二 神的计划。
三 神的恩典。
在这些圣经节里,都有“呼召”这个词。他就是把这些圣经节拿来编一编,把它分为十段。这样一作,就对于呼召的事能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像这一类的词,如果学了几十个,对于圣经的认识就有了一点根基。
例如:我们读创世记就要注意“世代”(原文),像五章一节“亚当的世代记在下面”云云。我们读出埃及记要注意“这就是神的命令”云云。在利未记里我们看见“圣”字是特别常用的。在诗里我们看见“你的话”、“仇敌”、“等候”、“细拉”等词是常用的。在箴里我们就看见“智慧”、“撒谎”、“恶”、“懒惰”、“骄傲”、“心”、“舌”、“嘴唇”、“眼睛”等词是常用的。在传道书里,我们看见“虚空”、“日光之下”是常用的。在歌里,我们看见“爱”、“没药”是常用的。在马太福音里,我们看见“义”、“天国”是常用的。又像“山”,在马太福音里最少就记着有八次在山上,每一次都有事情。在马可福音里我们看见“立刻”(在“官话和合本”当译作“就”)。在路加福音里我们看见“人子”。在约翰福音里我们看见“差遣”、“世界”、“父”、“住”。在使徒行传里我们看见“灵”。在罗马书里我们看见“死”、“信”、“义”。在加拉太书里我们看见“爱”字少用,“圣”字没有用;在以弗所书里我们就看见“爱”字用得很多,“圣”字也用得很多。这些要特别加以注意,不可马虎过去。有时候,在一段或几段圣经里面有多次用同样的词。例如:历代志上十六章和诗七十一篇,共有七次说“继续”(“官话和合本”译作“常”、“常常”或“时常”)、11、37、40;、6、14)。在诗八十六篇里有八次说“因”或“因为”。在约书亚记二十三章有十三次提到“耶和华你们的神”。在以斯拉记七章说到七种神的东西(神的手,神的律法,神的殿,神的旨意,神殿的坛,神殿的当差的人,神的智慧)。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无论作甚么”共有三次──无论作甚么,都要在主的名里作;无论作甚么,都要从心里作;无论作甚么,都要为荣耀神而作、23;。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共有六次说“喜乐满足”;;约贰12)。保罗的书信有五次说“感谢神”;;。在启示录里的“得胜”,在彼得书里的“宝贵”,在腓立比书里的“喜乐”,都有它们的目的和意义。读圣经的时候,要把这些特别显著的词读出来,也要把它们编成一个道理的纲要摆在那里。这对于我们有很大的益处。
【道理】圣经里基本的道理约有七个:(一)父神,(二)神的儿子,(三)圣灵,(四)罪,(五)救赎,(六)基督徒的生命和生活,(七)将来。这些都是重要的道理,也就是神学。
关于“父神”这一个道理,我们可以把神的名、神的心、神的本质、神的德性、神的能力、神的权柄、父和子的关系、神怎样救赎等等,一一地找出来看,把有关的圣经节都搜集在一起。
主耶稣来到地上,祂自己说祂是子,所以主耶稣永远是子。但是子的标明是从复活起的,因为说“我今日生你”,是指主复活说的,也说,“以复活标明祂是神的儿子”(照原文直译)。
父和子的道理读完了,可以读关于圣灵的道理。要明白圣经,就至少要明白圣灵在人外面的工作和圣灵在人里面的工作。要把圣灵在人身上和在人里面的工作分开。这一个如果分不清楚,就对于圣灵读不清楚。
再读关于罪的问题、救赎的问题,还有神的儿女活在地上的生活的问题,和将来的问题,我们要一个一个都读过。差不多所有的“神道学”都是讲这七件事。对于这七件事清楚明白之后,就对于基本的道理都有把握了。
【圣经中道理的进步】每一个读圣经的人还得认识一件事,就是圣经乃是神藉着多次多方的启示赐给我们的。神不只是多方在那里启示,也是多次在那里启示,并且每一次神的启示总比前一次进步。我们必须从圣经里读出神的道理是如何进步的。这并非说圣经里的启示是不完全的。神在全郚圣经里的启示是完全的。可是,神的启示是逐段进步的。神在第一个阶段里有祂的启示,到第二个阶段里,神的启示再加上去,到第三个阶段,神的启示又加上去,到以后的阶段里也是这样,一直到完全的地步。神的启示在每一个阶段里,不能说是不完全,可是比起全部的启示来就显得不够完全。像神对亚伯拉罕所启示的,在亚伯拉罕的时候是完全的,可是今天我们从全部启示看来,就觉得当初亚伯拉罕那个时候的启示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学习看见:神的启示如何从亚当来,神的启示如何从挪亚来,神的启示如何从亚伯拉罕来,神的启示如何从以色列来,神的启示如何从摩西来……一路下来,神的启示越过越进步。
我们还得学习把神时代的道理和神永远的道理加以分别。在圣经中有的道理是为着一个时代,有的道理是为着永远的。有时候,神对于一个时代出了一个命令,但是那个命令并不是为着永远的。例如:神吩咐以色列人要把迦南人灭绝,这是时代的道理,不是永远的道理。我们要找出时代的道理,也要找出永远的道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话是时代的话,是对当时的人讲的,不是对所有的人讲的;也有许多话是永远的话,那些话对当时的人讲和对以后的人讲是一样的。读圣经要分别甚么是时代的道理,甚么是永远的道理;甚么是那个时候的,甚么是一直继续到永远的。这两个要分别得很清楚,否则会遇到许多难处不能解决。
有许多人有一个错误,以为所有旧约的话都是为看旧约的人说的,就把全部旧约都当作时代的道理。有许多人另有一个错误,说所有旧约的话都是对我们说的,就把全部旧约都当作永远的道理。我们要把时代的道理和永远的道理分开。神对于某一个阶段的人说的话,如果只有当时的用处,我们就称它作时代的道理;如果对于每一个阶段的人都有用处,我们就称它作永远的道理。而永远的道理是有进步的:在这一个阶段里,神只说一两句话;在那一个阶段里,神再多说一两句话。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就是道理的进步只能在圣经的范围之内;在圣经以外的道理,不能算是道理的进步。
我们读创世记,看见神是创造者,神是管理者,神是赐律法者,神是审判者,同时我们也看见神救赎者。我们从旧约里看见关于神的道理是越过越进步的,全部旧约把这五方面讲得很清楚。在创世记里,我们也看见人的创造是荣耀的,人的堕落是羞愧的,人需要救恩,人寻找神,人用行为想得救。创世记里关于人的道理是这样讲,全部新约书就把这五个关于人的道理讲得更仔细。这就叫作道理的进步。
从亚当起,一直到撒母耳为止,我们看见“神治”,神直接管治祂自己的子民。从大卫、所罗门起,一直到被掳到巴比伦为止,我们看见“王治”,神藉着君王管治祂的子民。从巴比伦回来到主耶稣为止,我们看见“先知和祭司治”。从“神治”到“王治”,到“先知和祭司治”,从起头到末了,是从外面的约束走向里面的约束。外面失败了,但是里面有“义”来了。那个道理越过越进步。
到了新约,四福音明显地讲到基督,那是更进步了。我们可以把四福音分作七大段来看:
一· 主耶稣在那里证明祂是弥赛亚。那是在耶路撒冷、犹太地、撒玛利亚,就是约翰福音一章到四章的情形。
二· 弥赛亚的证明一过之后,天国的问题就出来。像马太福音四章,天国的宣告;五章到七章,天国的内容;十三章,天国的奥秘。第二段是进步到天国的问题。
三· 关于证明神的儿子的身位,是从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起头的,这就是约翰福音所特别记载的。虽然别人也记载,但约翰所记的有它特别的用意。约翰特别记载主变饼给五千人吃饱的事,是证明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从这里下去,就是彼得在该撒利亚承认主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再接下去,就是主在“变化山”上改变形像。这些都是为着证明主耶稣的身位。
四· 从“变化山”下来以后,祂就面向耶路撒冷去。这一位基督是受苦的、受死的;。
五· 主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就讲到祂的再来。接下去是马太福音二十四和二十五章主在橄榄山上的预言。
六· 逾越节的晚上,主耶稣在一间楼上对门徒讲道,是讲圣灵降临的问题,和葡萄树的比喻等等(约十四至十七)。
七· 复活的基督给门徒传福音的使命。
我们在读福音书的时候,把关于基督的这七段历史,像七个山峰那样摆好之后,就能对主耶稣所作的享有一个相当清楚的认识。
到了使徒行传,比较重要的三件事:(一)主耶稣的复活,(二)主耶稣的掌权,(三)主耶稣的赦免。就是说,有一位复活的主,祂今天掌权,同时,今天又要传赦罪的道给所有的人。可见使徒行传比福音书更进步了。
到了后来,保罗的书信来了。我们要注意保罗的书信在圣经里的次序,和他写书信的年代的次序。他最先写的是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是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三是哥林多前书,第四是哥林多后书,第五是加拉太书,第六是罗马书,第七是腓利门书一,第八是歌罗西书,第九是以弗所书,第十是腓立比书,第十一是提摩太前书,第十二是提多书,第十三是提摩太后书。(希伯来书如果算是保罗写的话,那就在提摩太前书之前。)保罗的这些书信,可以分作四类:
一 帖撒罗尼迦前、帖撒罗尼迦后是讲主再来。
二 哥林多前、哥林多后、加拉太是更正一般信徒的错误。
三 罗马、腓利门、歌罗西、以弗所、腓立比是讲基督。
四 提摩太前、提多、提摩太后是请教会的行政、秩序等一般的问题、对于启示并没有增加,因为神给保罗的启示到以弗所书已经达到最高峰了。
由此可见,圣经中的道理是一直在那里进步的;进步到保罗的时候,教会的问题完全解决了,信徒的错误也完全更正了,教会的丰富一直出来,基督的再来的问题也提出来了,这是进步。至于下面的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和犹大书一,是另外一种性质,另有它们的特点,有人称它们为“普通的书信”。希伯来书给我们看见新约,雅各书给我们看见行为,彼得前后书给我们看见受苦与希望,犹大书一给我们看见真道的保守。这些书信是为着解决基督徒零碎的问题,在启示上并没有进步。到了最后,有约翰的书信和约翰的启示录。在这里面,约翰又进了一步。保罗给我们真理,约翰给我们神学。约翰特别给我们看见基督教的那个实际的东西,就是神的生命。约翰的书信和他的启示录是把我们带到神的面前。
圣经里面的道理都在那里进步。每一个道理都有它的最高峰。在这一卷书里有启示,在另一卷书里又增加启示……到了又一卷,启示就达到了最高峰。例如“义”,要从马太福音起,看义怎样动身(其余三卷福音书不必多注意),到了罗马书、加拉太书,义的路已经走到最高峰。又如教会的问题,从马太福音十六章动身起,一步一步地走到以弗所书就解决了。再如生命的问题,是从约翰福音动身的,一直到约翰的书信,就到了最高峰,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一卷一卷地去看,就能看见问题从那里开始,在甚么地方有补充增加,在那一卷书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很希奇,在有一卷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下面就不讲了。总有一卷书解决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解决完了之后,对于这些问题或者是不提,或者是略过去,再没有新的启示了。到全部圣经都写完了之后,神的启示也都达到了最高峰。神的启示一直增加到圣经的终了,就达到最完全的地步。
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要作两件事:第一,要找出圣经里的启示在那里,就是有一个道理是从甚么地方起头的;第二,要找出在甚么地方有新的意义或者新的启示。一步一步地找出来,记下来。在这一卷里有这一个起头,在那一卷里有新的解释,在另外一卷里有新的启示。不管是新的解释也好,是新的启示也好,都把它编一下。我们把所有启示、解释,合在一起,分析清楚,来断定一个真理,这就是神学。正规的神学,就是要看见圣经里的真理。这个可以叫作教义的神学。我们这样去读,就能对圣经的真理有清楚的认识。
关乎读圣经的方法,我们讲到这里为止。
最后,我们还要重复地说,人必须对。不然的话,即使把前面所说的二十八种读经的计划都作对了,仍然于我们无益,因为“字句是杀害的,而灵是给生命的”照原文直译)。我们并不是说,要等人预备到了完备的时候才去读圣经,而是说,在读圣经的中间,一定要注意人在神面前的情形。我们必须一方面在神的面前有对的情形,一方面在读圣经的方法上也肯多花功夫,这样才能有丰富的收获,才能有丰富的供应。
历史
创世记 主要的话──堕落和应许
一 创造(一至二):神的目的
一月一日 一至二 神的形像
二 从亚当到挪亚(三至五):人的失败
一月二日 三至五 审判和应许
三 挪亚事略至:救恩与审判
一月三日 六至八 方舟与洪水
一月四日 九至方舟与洪水
四 亚伯拉罕事略至:信心的奖赏
一月五日至十三 顺服与祝福
一月六日 十四至十六 神的诸应许
一月七日 十七 神的诸应许
一月八日 十八 神的朋友
十九至二十 神的朋友
一月九日 二十一至二十三 献上上好的
五 以撒事略(二十十四至二十六):承受的福气
一月十日 二十四 新郎和新妇
一月十一日 二十五至二十六 兴旺
六 雅各事略(二十七至三十六):生命的训诲
一月十二日 二十七至二十八 罪性和悔改
一月十三日 二十九至三十 管教
一月十四日 三十一至拯救
一月十五日至三十四 拯救
一月十六日 三十五至三十六 复兴
七 约瑟事略(三十七至五十):差来的救主
一月十七日 三十七至三十八 卑微
一月十八日 三十九至显扬
一月十九日至57 显扬
四十二 和好
一月二十日 四十三至四十四 和好
一月二十一日 四十五 和好
四十六 满足
一月二十二日 四十七至四十八 满足
一月二十三日 四十九至五十 福气
出埃及记 主要的话──救赎
一 以色列人在埃及至:奴隶
一月二十四日 一至三 拯救者的预备
一月二十五日 四 拯救者的预备
五至要求和结果
一月二十六日至要求和结果
至十灾
一月二十七日至九 十灾
一月二十八日 十至十一 十灾
一月二十九日 十二至逾越节
一月三十日至拯救
二 红海至西乃山至:路程
一月三十一日至十八 吗哪与水
三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十九至四十):约与会幕
二月一日 十九至二十 神的约
至25 神的审判
二月二日至二十三 神的审判
二月三日至11 批准约
至会幕
二月四日至二十七 会幕
至35 祭司之职
二月五日至二十九 祭司之职
二月六日 三十至三十一 敬拜
二月七日 三十二至三十三 代求
二月八日 三十四 代求
至献礼物
二月九日至完成
二月十日至完成
至四十 奉献
利末记 主要的话──圣洁
一 献祭的律例(一至七):完全
二月十一日 一至三 无瑕疵
二月十二日 四至无瑕疵
二月十三日至七 给耶和华
二 祭司的奉献(八至十):成为圣洁
二月十四日 八至十 奉献
三 洁净与赎罪(十一至十六):赎罪
二月十五日 十一至十二 圣洁
二月十六日 十三 洗净
二月十七日 十四 洗净
二月十八日 十五至十六 赎罪
四 圣洁的约(十七至二十四):圣洁的生活
二月十九日 十七至亲属的关系
二月二十日至二十 亲属的关系
二月二十一日 二十一至二十二 祭司
二月二十二日 二十三至二十四 节期
五 土地的律例(二十五至二十七):圣地
二月二十三日 二十五 禧年
至13 得福的条件
二月二十四日至46 得福的条件
二十七 奉献的物
民数记 主要的话──旷野
一 调查户口至
二月二十五日 一至二 战争
二月二十六日 三至四 职务
二月二十七日 五至六 分别
二月二十八日 七 奉献
八 利未人
二月二十九日至14 逾越节
至引导
二 从西乃山至加低斯至
三月一日至36 前行
十一至十二 怨言
三 回至旷野(十三至十九)
三月二日 十三至十四 退后
三月三日 十五至十六 跋扈
三月四日 十七至十九 选举
四 在旷野飘流之后(二十至三十二)
三月五日 二十至二十一 试探
三月六日 二十二至二十三 巴兰
三月七日 二十四至二十五 巴兰
至14 继任者
三月八日至二十七 继任者
三月九日 二十八至二十九 节期
三月十日 三十 许愿
三十一 米甸人
三月十一日 三十二 在约但河东
五 回顾与最后的训令(三十三至三十六)
至49 三十八年
三月十二日至三十六 分派之地
申命记 主要的话──回忆
摩西临别的演辞
一 演讲(一)至:摩西的卸职
三月十三日 一至二 神祝福你们
三月十四日 三至神祝福你们
二 演讲(二)至:传约
三月十五日至六 敬畏耶和华
三月十六日 七 敬畏耶和华
八至爱耶和华
三月十七日至十一 爱耶和华
三 约书(十二至二十六)
三月十八日 十二至十三 警戒
三月十九日 十四至十六 快乐的节期
三月二十日 十七至二十 礼拜,律法,战争
三月二十一日 二十一至二十三 务要圣洁
三月二十二日 二十四至二十六 向神作证
四 演讲(三)(二十七至二十八):祝福与咒诅
三月二十三日 二十七至二十八 祝福与咒诅
五 演讲(四)至:生辰的演说
三月二十四日 二十九至拣选生死
六 摩西的歌至:年老之日
三月二十五日至记牢
七 摩西的遗言至:要来的日子
三月二十六日至永远的膀臂
约书亚记 主要的话──产业
一 得胜(一至十二)
三月二十七日 一至二 过河
三月二十八日 三至四 过河
三月二十九日 五至成功与失败
三月三十日至26 成功与失败
八 胜利
三月三十一日 九至十 胜利
四月一日 十一至十二 安息
二 分地(十三至二十二)
四月二日 十三至十四 拈矸值
四月三日 十五至十七 拈矸值
四月四日 十八至十九 不可懈怠
四月五日 二十至二十一 利未人
四月六日 二十二 误会
三 约书亚的遗言(二十三至二十四)
四月七日 二十三至二十四 拣选
士师记 主要的话──背道
一 回顾至:失败
四月八日 一至背道
二 十三士师至:拯救
四月九日至11 俄陀聂
至30 以笏
珊迦
四 底波拉与巴拉
四月十日 五 底波拉与巴拉
六 基甸
四月十一日 七至八 基甸
四月十二日 九 亚比米勒
至2 陀拉
至5 睚珥
四月十三日至耶弗他
至10 以比赞
至12 以伦
至15 押顿
四月十四日 十三至参孙
四月十五日至十六 参孙
三 没有王(十七至二十一):不法
四月十六日 十七至十八 但
四月十七日 十九至便雅悯
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一 便雅悯
路得记 主要的话──亲族
背道者回头(一至四)
四月十九日至5 在摩押
6至2 归回
二 亲族
四月二十日 三至亲族
至22 恢复
撒母耳记上 主要的话──王政之实施
一 以利作士师(一至四):神的审判
四月二十一日 一至不忠心
四月二十二日至四 不忠心
二 撒母耳作士师(五至七):拯救
四月二十三日 五至七 祈祷
三 扫罗作王时(八至十五):王位丧失
四月二十四日 八至十 受膏
四月二十五日 十一至十二 批准
十三 弃绝
四月二十六日 十四至十五 弃绝
四 大卫少年时代(十六至三十一):作王的预备
四月二十七日 十六至十七 被神选
四月二十八日 十八至二十 友谊
四月二十九日 二十一至二十三 飘流
四月三十日 二十四至二十六 大量
五月一日 二十七至三十一 失望
撒母耳记下 主要的话──王政稳固
大卫作王时(一至二十四):胜利
五月二日 一至二 大卫与伊施波设
五月三日 三至四 大卫与伊施波设
五月四日 五至七 大卫在耶路撒冷
五月五日 八至十 大卫的得胜
五月六日 十一至十二 大卫的堕落
五月七日 十三至大卫受管教
五月八日至大卫受管教
五月九日至十七 押沙龙的死
五月十日 十八至押沙龙的死
五月十一日至大卫的复兴
五月十二日至大卫的复兴
五月十三日 二十二至大卫感谢神
五月十四日至二十四 大卫感谢神
列王纪上 主要的话──王政的完善
一 所罗门作王时(一至十一):平安
五月十五日 一 受膏
五月十六日 二 受膏
五月十七日 三至四 设备
五月十八日 五至六 一生的伟业
五月十九日 七 一生的伟业
五月二十日 八 奉献
五月二十一日 九 奉献
十 堕落
五月二十二日至8 纵欲
至43 管教
二 分国(十二至二十二):退后
五月二十三日 十二至犹大王──罗波安
五月二十四日至十四 犹大王──罗波安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一)
五月二十五日至8 犹大王──亚比央
至24 犹大王──亚撒
至32 以色列王──拿答
至以色列王──巴沙
至14 以色列王──以拉
至20 以色列王──心利
至28 以色列王──暗利
至34 以色列王──亚哈
五月二十六日 十七至以利亚的见证
五月二十七日至十九 以利亚的见证
五月二十八日 二十至二十一 以色列王──亚哈
五月二十九日 二十二 犹大王──约沙法
以色列王──亚哈谢
列王纪下 主要的话──王政被弃
一 以利亚与以利沙至
五月三十日 一至以色列王──亚哈谢
二 以利沙事略至
五月三十一日至犹大王──约兰
六月一日至犹大王──约兰
六月二日至犹大王──约兰
以色列王──约兰
至29 犹大王──亚哈谢
三 以色列国最后的十王(九至十七)
六月三日 九至十 以色列王──耶户
六月四日至3 犹大王──亚他利雅
至 犹大王──约阿施
六月五日至9 以色列王──约哈斯
至犹大王──亚玛谢
以色列王──约阿施
至29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
至12 犹大王──乌西亚
以色列王──撒迦利雅
六月六日至15 以色列王──沙龙
至22 以色列王──米拿现
至26 以色列王──比加辖
至38 犹大王──约坦
以色列王──比加
至犹大王──亚哈斯
以色列王──何细亚
至41 以色列王的灭亡
四 犹大国的最后八王(十八至二十五)
六月七日 十八至希西家
六月八日至希西家
六月九日至18 玛拿西
至26 亚们
至约西亚
六月十日至35 约哈斯
至约雅敬
至17 约雅斤
至西底家
至26 基大利
至30 约雅斤在巴比伦
历代志上 主要的话──预备造圣殿
一 职员的家谱(一至九)
六月十一日至亚当至所罗巴伯
六月十二日至三 亚当至所罗巴伯
六月十三日 四至五 分地与后裔
六月十四日 六 分地与后裔
六月十五日 七至八 分地与后裔
六月十六日至34 归回后的点名
至44 扫罗的家族
二 大卫作王时(十至二十九)
六月十七日 十至十二 在希伯仑
六月十八日 十三至十五 约柜
六月十九日 十六至十七 约柜
六月二十日 十八至二十一 胜利
六月二十一日 二十二至二十四 预备造圣殿
六月二十二日 二十五至二十七 职员表
六月二十三日 二十八至二十九 所罗门受委任
历代志下 主要的话──圣殿的历史
一 所罗门作王时(一至九)
六月二十四日至建造圣殿
六月二十五日至七 奉献圣殿
六月二十六日 八至九 所罗门的荣华
二 分国(十至二十八)
六月二十七日 十至十二 犹大王──罗波安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
六月二十八日 十三 犹大王──亚比雅
十四至十六 犹大王──亚撒
以色列王──巴沙
六月二十九日 十七至十九 犹大王──约沙法
六月三十日 二十 犹大王──约沙法
以色列王──亚哈、亚哈谢
二十一 犹大王──约兰
七月一日至9 犹大王──亚哈斯
以色列王──约兰
至12 犹大王──亚他利雅
二十三 犹大王──约阿施
七月二日 二十四 犹大王──约阿施
二十五 犹大王──亚玛谢
以色列王──约阿施
七月三日 二十六 犹大王──乌西雅
二十七 犹大王──约坦
以色列王──比加
二十八 犹大王──亚哈谢
三 犹大国最后的八王(二十九至三十六)
七月四日 二十九至三十 希西家
七月五日 三十一至三十二 希西家
七月六日至20 玛拿西
至25 亚们
三十四 约西亚
七月七日 三十五 约西亚
至3 约哈斯
至8 约雅敬
至10 约雅斤
至19 西底家
至21 被掳
至23 古列的诏书
以斯拉记 主要的话──复兴
一 古列的命令(一至六):重建圣殿
七月八日 一至二 灵被激动
七月九日 三至四 动工与完竣
七月十日 五至六 动工与完竣
二 以斯拉的观察(七至十):复兴
七月十一日 七至八 神的手
七月十二日 九至十 约
尼希米记 主要的话──改革
一 尼希米的使命(一至六):献身的工作
七月十三日 一至三 修筑城墙
七月十四日 四至六 胜过阻挡
二 在以斯拉手下立约(七至十):宣读律书
七月十五日 七 稽核谱系
八 住棚节
七月十六日 九至十 约
三 尼希米的事业(十一至十三):改革
七月十七日 十一 分地的工作
至26 祭司与利未人
七月十八日至47 祭司与利未人
至14 洁净圣殿
至22 恢复安息日
至31 分别人民
以斯帖记 主要的话──保存
一 危险(一至五):哈曼的诡计
七月十九日 一至二 牺牲
七月二十日 三至五 牺牲
二 拯救(六至十):逃避之法
七月二十一日 六至十 喜乐
经历
约伯记 主要的话──苦难
一 故事(一至二)
七月二十二日 一至二 小引:“那人完全正直”
二 约伯的悲伤(三)
三 约伯:“为何”
三 辩论(四至三十一)
七月二十三日 四至五 以利法:“全能者的管教”
六至七 约伯:“你任凭我吧”
七月二十四日 八 比勒达:“你若清洁”
九至十 约伯:“要指示我,你为何故”
七月二十五日 十一 琐法:“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
十二至十四 约伯:“我在祂面前还要”
七月二十六日 十五 以利法:“恶人”
十六至十七 约伯:“在天有我的见证”
七月二十七日 十八 比勒达:“不认识神之人的地步”
十九 约伯:“我的救赎主活着”
二十 琐法:“不敬虔的人”
七月二十八日 二十一 约伯:“对答的话中既都错误”
二十二 以利法:“归向全能者”
二十三至二十四 约伯:“祂知道”
七月二十九日 二十五 比勒达:“怎能洁净”
二十六至二十九 约伯:“我持定我的义”
七月三十日 三十至三十一 约伯:“我持定我的义”
四 以利户的加入(三十二至三十七)
七月三十一日 三十二至三十四 以利户:“我的意见”
八月一日 三十五至三十七 以利户:“离开罪孽转回”
五 耶和华的话(三十八至四十一)
八月二日 三十八至四十 耶和华管理一切,信靠祂
八月三日 四十一 耶和华管理一切,信靠祂
六 约伯认罪至6)
至6 约伯:“我厌恶自己──懊悔”
七 故事至17)
至17 结论:“耶和华后来赐福给约伯”
诗(卷一)(一至四十一) 主要的话──有福的人
八月四日 一 有福的人
二 被高举的王
三 早晚
四 晚祷文
五 晨祷文
六 病人的祈祷
八月五日 七 遭毁谤者的歌
八 被尊敬的人
九 王的审判宝座
十 作恶的阴谋者
八月六日 十一 倚靠的歌
十二 谎言与实话
十三 安慰忧患的人
十四 愚顽人与神
十五 圣洁的人
十六 讲复活的诗
十七 复兴者的形像
八月七日 十八 神完全的道
十九 天然界与恩典
二十 神救王
八月八日 二十一 王被拯救
二十二 受苦与拯救
二十三 好牧人
二十四 荣耀的王
二十五 悔改的罪人
八月九日 二十六 纯全的人
二十七 患难时
二十八 倚靠的心
二十九 雷雨
三十 称颂主的拯救
八月十日 三十一 在你手里
三十二 得赦免的人
三十三 耶和华的话
八月十一日 三十四 儿童初步的诗
三十五 假见证
三十六 得饱足
八月十二日 三十七 初步的倚靠
三十八 痛苦的忍受
八月十三日 三十九 痛苦的功课
四十 痛苦的歌
四十一 痛苦的安慰
诗(卷二)(四十二至七十二) 主要的话──赎罪
八月十四日 四十二 干渴的灵魂
四十三 忧闷者的盼望
四十四 昔与今
四十五 王的婚期
八月十五日 四十六 雅各的神
四十七 我们的王的赞美
四十八 神的城
四十九 死荫的谷
(以上是可拉后裔的诗)
八月十六日 五十 祭(亚萨的诗)
五十一 罪人的祈祷
五十二 人的争夸
八月十七日 五十三 愚顽人与神
五十四 神是我的帮助
五十五 断绝友谊
五十六 神为我
五十七 愿神崇高
五十八 神是审判者
八月十八日 五十九 神我的力量
六十 靠神得胜
六十一 万古盘石
六十二 等候神
六十三 干渴的得饱足
六十四 欢喜与倚靠
八月十九日 六十五 收获的感谢
六十六 个人的感谢
六十七 传道的诗
六十八 神的行为
八月二十日 六十九 深的淤泥
七十 赶快
七十一 年老时
(以上是大卫的诗)
七十二 王的儿子(所罗门王的诗)
诗(卷三)(七十三至八十九) 主要的话──复兴
八月二十一日 七十三 信心得坚固
七十四 王施行拯救
七十五 高举
七十六 西拿基立的兵
七十七 夜间的敬拜
八月二十二日 七十八 犹大的国歌
七十九 嗤笑与讥刺
八月二十三日 八十 求你使我们转回
八十一 我们严肃的节期
八十二 审判人的受审判
八十三 你的仇敌
(以上是亚萨的诗)
八十四 神的殿
八十五 复兴的诗
(以上是可拉后裔的诗)
八月二十四日 八十六 困苦穷乏(大卫的诗)
八十七 生辰诗(可拉后裔的诗)
八十八 黑暗的地方(希幔的诗)
八十九 我的约(以探的诗)
诗(卷四)(九十至一百零六) 主要的话──得胜
八月二十五日 九十 神是我们的家
九十一 隐密处
(以上是摩西的诗)
九十二至九十七 耶和华作王
(以上是安息日的诗歌)
八月二十六日 九十八 新歌
九十九 祂本为圣
一○○ 普天下的赞美
一○一 在家中的敬虔(大卫的诗)
一○二 困苦人得恢复(此篇乃祈祷)
八月二十七日 一○三 里面的赞美
一○四 外面的赞美
一○五 论应许地的国歌
一○六 论被掳的国歌
(以上是大卫的诗)
诗(卷五)(一百零七至一百五十) 主要的话──赞美
八月二十八日 一○七 祂的良善
(以下是大卫的诗)
一○八 得胜
一○九 人祈祷──神行事
一一○ 王与祭司
八月二十九日 一一一至一一八 出埃及后之赞美诗的选本
八月三十日至88 能苏醒人心的话
八月三十一日至176 可爱的律法
(以下是希西家所唱的歌──看计有十五首上行诗
九月一日 一二○ 亚述人入寇
一二一 希西家的保护人
一二二 主的殿(大卫)
一二三 信靠耶和华
一二四 希奇的脱逃(大卫)
一二五 神的保护
一二六 得拯救的快乐
一二七 得保守与祝福(所罗门)
一二八 快乐的家庭
一二九 审判恶人
一三○ 从深处
一三一 谦卑人(大卫)
九月二日 一三二 耶和华的住处
一三三 蒙福的受膏者(大卫)
一三四 守夜
九月三日 一三五 论应许地的歌
一三六 祂长存的慈爱
一三七 被掳者的歌
(以下是大卫的诗)
一三八 低微人得复兴
一三九 被鉴察与被知道
九月四日 一四○ 求拯救
一四一 晚祷
一四二 囚犯的祈祷
一四三 凄惨的心
一四四 快乐的百姓
九月五日 一四五 大卫的默想
一四六至一五○ 同声的赞美
箴 主要的话──智慧
一 智慧人的话(一至九)
九月六日至6 小引
至19 贪恋钱财
至33 失时机
二 智慧是拯救者
至10 智慧的赏赐
至20 最好的奖赏
至26 智慧与平安
至30 爱邻舍
至35 恶人与义人
九月七日至9 父亲的劝勉
至19 两条路
至27 医全人的良药
五 淫妇
至5 作保
至11 懒惰人
至19 分争的散布者
至35 父母的警戒
九月八日 七 真假爱情
八 智慧的宣告书
九 智慧人与愚昧人的房屋\par二 所罗门的箴至
九月九日 十至十二 九十一句箴
九月十日 十三至十五 九十三句箴
九月十一日 十六至十八 八十五句箴
九月十二日至一○六句箴
三 智慧人的话至
九月十三日至警世话
四 希西家的采集(一一九)(二十五至二十九)
九月十四日 二十五至二十九 一百十九句箴
九月十五日 三十 亚古耳的话
至9 利慕伊勒的话
至31 才德的妇人
传道书 主要的话──虚空
九月十六日至11 小引:凡事都是虚空
(论一)至寻求智慧
(论二)至定期与时期──格言
九月十七日至欲望的虚空
(论三)
九月十八日至找着智慧──格言
(论四)
(论五)至在审判光中的生活
至14 结论:敬畏神
歌 主要的话──爱
五节的情歌(这奥秘是大的:但我这样说,是指着基督与教会,。)
九月十九日歌中的歌
第一节至:喜乐
至4 书拉密女对王之言
至6 书拉密女对耶路撒冷众女子之言
书拉密女对所罗门王之言
至11 所罗门对书拉密女之言
至14 她在王里面的喜乐
王在她里面的喜乐
至书拉密女对所罗门之言
他的答言
至6 她赞美他并且在他的爱里喜乐
他的命令
第二节至:欲望
至9 他来带她
至15 他欲得她为伴侣
至17 她停留至次日
至4 她夜间的梦
他的命令
第三节至:赏鉴
至10 王加冕的仪仗
呼唤耶路撒冷的众女子
至5 他描写她的美丽
她想要离开他
至11 他请求她作伴侣
至15 比她作园
她的回答
九月二十日他来了的快乐
第四节至:满足
至8 书拉密女述梦
耶路撒泠的众女子问到所罗门
至16 他描摹他
她们要去寻找他
至3 她们到他所在的园中
至9 他看见她而喜乐
耶路撒泠的众女子问到书拉密女
至12 她找到他而喜乐
耶路撒泠的众女子唤她回来
至9 他描摹她的服装
至她在他爱里面而有的喜乐
他的命令
第五节至14):交通
“他们来了”
至7 他们谈情
至9 他们为小妹设想
至14 书拉密女倚靠所罗门
预言
以赛亚书 主要的话──救恩
一 小引(一)
九月二十一日预言的名称及日期
至31 末日的审判
二 以赛亚早年的职务(二至六)
九月二十二日 二至三 现在的耻辱,来日的荣耀
四 现在的耻辱,来日的荣耀
至7 葡萄园之喻
至30 这比喻的解释
六 以赛亚之被召
三 亚哈斯作王时的职务至
九月二十三日 七 拒绝兆头
至给兆头
九月二十四日至以色列有祸了
至34 亚述是神的杖
九月二十五日 十一至十二 要来的王
至亚述与巴比伦
四 希西家作王时的职务至
至32 希西家对于非利士人的回答
十五至十六 摩押
九月二十六日 十七 大马色,叙利亚,以色列
十八至二十 古实与埃及
九月二十七日 二十一 旷野,度玛,亚拉伯
至14 耶路撒冷
至25 舍伯那,以利亚敬
二十三 推罗
九月二十八日 二十四至二十六 分散与收聚
九月二十九日 二十七 分散与收聚
二十八至二十九 以法莲与亚利伊勒
九月三十日 三十至三十一 以法莲与亚利伊勒
十月一日 三十二 王的行政
至12 亚述人入寇
至24 耶和华的拯救
十月二日 三十四 以东受审判
三十五 犹大蒙福
三十六 希西家的危急
十月三日 三十七至三十八 希西家的危急
十月四日 三十九 希西家的危急
四十 以赛亚的激励
十月五日 四十一 以赛亚的激励
四十二 耶和华的仆人
十月六日 四十三至四十四 耶和华的仆人
十月七日 四十五 受膏的拯救者
四十六至四十七 彼勒的羞辱七
十月八日 四十八 彼勒的羞辱
四十九 仆人(基督)之选召与使命
十月九日 五十至仆人(基督)之选召与使命
十月十日至受苦与得胜的仆人(基督)
五十四至五十五 喜乐,祝福与复兴
十月十一日 五十六至五十七 喜乐,祝福与复兴
五十八 敬拜与救恩
十月十二日 五十九 敬拜与救恩
六十至六十一 新耶路撒冷
十月十三日 六十二 新耶路撒冷
至6 救主的再来
至默想与向神的呼吁
十月十四日 六十五至六十六 神以福气与审判作答
耶利米书 主要的话──被掳
一 耶利米的委任(一至六)
十月十五日至3 预言的名称及日期
至蒙召与宣言
十月十六日 四至五 对犹大人传的信息
十月十七日 六 对犹大人传的信息
二 圣殿里的演讲(七至十)
七 假信靠
十月十八日 八至十 假信靠
三 传道的路程(十一至十三)
十月十九日 十一至十二 设计谋害
十三 带子
四 旱荒(十四至十七)
十月二十日 十四至十五 代求
十月二十一日 十六至十七 咒诅与祝福
五 陶器的演讲(十八至二十)
十月二十二日 十八 泥
十九 打碎的瓦瓶
二十 枷
六 君王,先知与百姓(二十一至二十四)
十月二十三日 二十一至二十二 四王
十月二十四日 二十三 假先知
二十四 无花果
七 杯,轭,信(二十五至二十九)
十月二十五日至11 审判耶路撒冷
至38 审判列国
至19 先知的见证和苦难
十月二十六日至24 乌利亚的见证与死
二十七 送轭与列王
二十八 与哈拿尼雅争论
十月二十七日至23 先知寄信给被掳者
至32 假先知亚哈,西底家,示玛雅
八 复兴(三十至三十一)
十月二十八日 三十至三十一 新约
九 耶路撒冷之被围与倾覆(三十二至四十五)
十月二十九日 三十二至三十三 购买的地
十月三十日 三十四至三十五 背约
十月三十一日 三十六 背约
三十七 被围困的时期
十一月一日 三十八至三十九 被围困的时期
十一月二日 四十至四十一 倾覆之后
十一月三日 四十二至倾覆之后
十一月四日至耶利米在埃及
十 列国的定罪(四十六至五十一)
十一月五日至12 迦基米施之战
四十七 攻击非利士人的话
十一月六日 四十八 攻击摩押的话
至6 攻击亚扪人的话
十一月七日至22 攻击以东的话
至27 攻击大马色的话
至33 攻击基达的话
至39 攻击以拦的话
十一月八日 五十 攻击巴比伦的话
十一月九日 五十一 攻击巴比伦的话
十一 附录(五十二)
十一月十日至30 耶路撒冷陷
至34 约雅斤在巴比伦
耶利米哀歌 主要的话──死
十一月十一日 一至二 凄凉与悲哀
十一月十二日 三至四 苦难与盼望
五 向神恳求
以西结书 主要的话──恢复
一 以西结的委任(一至三)
十一月十三日 一至三 神的异象
二 耶路撒冷的情形(四至十四)
十一月十四日 四至七 围城的兆
十一月十五日 八至十一 耶路撒冷的罪
十一月十六日 十二 迁移的兆
十三 假先知
十一月十七日 十四 假先知
三 六个比喻(十五至十九)
十一月十八日 十五 葡萄树
十六 弃儿
十一月十九日 十七 鹰与葡萄树
十八 酸葡萄
至9 少壮狮子
至14 葡萄树
四 背约至44)
十一月二十日至44 求问耶和华的长老
五 六个结语至
十一月二十一日至49 攻击南方的话 二十一 耶和华的刀
十一月二十二日 二十二 流入血的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 二十三 阿荷拉与阿荷利巴
至14 锈锅
至27 妻死的兆
六 列国的定罪(二十五至三十二)
十一月二十四日至7 亚扪
至11 摩押与西珥
至14 以东
至17 非利士
二十六至二十七 推罗
十一月二十五日至19 推罗
至26 西顿
二十九 埃及
十一月二十六日 三十至三十一 埃及
十一月二十七日 三十二 埃及
七 倾覆与恢复(三十三至四十八)
十一月二十八日至20 守望者
至33 耶路撒冷之倾覆
十一月二十九日 三十四 牧人
三十五 审判西珥
十一月三十日 三十六 祝福以色列
十二月一日至14 枯骨
至28 接连的杖
十二月二日 三十八 歌革入寇
三十九 歌革入寇
十二月三日 四十至四十一 恢复圣殿
十二月四日 四十二至恢复圣殿
至27 恢复职司
十二月五日至31 恢复职司
四十五 恢复敬拜
十二月六日 四十六 恢复敬拜
至12 医治的水
十二月七日至新境界
但以理书 主要的话──要来的日子
一 但以理少年时(一)
十二月八日至2 被掳
至21 擢升
二 尼布甲尼撒作王时(二至四)
十二月九日 二 尼布甲尼撒的梦
十二月十日 三 金像
四 尼布甲尼撒的自卑
三 伯沙撒的警戒(五)
十二月十一日 五 字
四 但以理的晚年(六)
六 擢升与试炼
五 但以理的异象(七至十二)
十二月十二日 七 四兽
八 公绵羊与公山羊
十二月十三日 九 但以理的祈祷
十 但以理的禁食
十二月十四日 十一 世界史
十二 大艰难与结局
何西阿书 主要的话──归回
一 浪妻(一至三)
十二月十五日预言的名称及日期
至9 审判
至11 怜悯
至13 审判
至23 怜悯
三 爱的得胜
二 浪民(四至七)
十二月十六日 四 主与祂的百姓争辩
五 主与祂的祭司争辩
至3 悔改
至离弃神
三 归回的呼召至
十二月十七日至审判
至呼召他们悔改
四 复兴至
十二月十八日往日的经历答辩
十二至往日的经历答辩
至14 怜悯
至16 审判
十四 怜悯夸胜
约珥书 主要的话──以后
预言的日期:约阿施作王时
十二月十九日至蝗灾
至14 呼召他们悔改
至17 严肃会
至27 安慰与恢复
至32 “以后”
至16 断定谷
至21 神住在锡安
阿摩司书 主要的话──预备
十二月二十日至2 预言的名称及日期\line至5 审判大马色
至8 审判迦萨
至10 审判推罗\line至12 审判以东
至15 审判亚扪\line至3 审判摩押
至5 审判犹大
至四 审判以色列
十二月二十一日 五至六 审判以色列
至9 先知的代求
至17 亚玛谢的反对
八至审判以色列
至15 恢复
俄巴底亚书一 主要的话──得着
以东的灭亡
1至9 以东的降卑
10至16 以东反对犹大的罪
17至21 拯救与产业
约拿书 主要的话──传道
预言的日期:耶罗波安(二)
十二月二十二日至2 约拿第一次的任命
至17 约拿的逃脱
二 约拿的祈祷
至2 约拿第二次的任命
至约拿在尼尼微
弥迦书 主要的话──恢复国度
十二月二十三日预言的名称及日期
至审判撒玛利亚
三 审判耶路撒冷
至应验复兴
十二月二十四日至15 恢复的国度
至8 真敬拜
至当洁净城
至10 希西家的祷告与信心
至17 耶和华的回答
至20 希西家的感谢
那鸿书 主要的话──灭亡
预言的日期:希西家作王时
十二月二十五日至7 神的爱的忌邪
至14 仇敌尽头
恢复敬拜
二至三 尼尼微的倾覆
哈巴谷书 主要的话──信心
预言的日期:约雅敬作王时
十二月二十六日 一 信心的质问
二 信心的等候
至15 信心的祈祷
至19 信心的喜乐
西番雅书 主要的话──耶和华的日子
十二月二十七日预言的名称及日期
至18 审判耶路撒冷
至3 劝言
至15 审判列国
至8 审判耶路撒冷
至20 救恩
哈该书 主要的话──省察
对建造圣殿者的四预言
一 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一日: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
至9 大利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新殿的荣耀
至19 大利乌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被罪恶玷污
至23 大利乌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所罗巴伯为印
撒迦利亚书 主要的话──要来的王
一 劝勉至6)
十二月二十八日至6 大利乌二年八月:你们要转向
二 九重的异象至:大利乌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异象夜
至17 (一)四马
至21 (二)角与木匠
二 (三)无墙的城
三 (四)约书亚更衣加冠
至10 (五)金灯台
至14 (六)二橄榄树
至4 (七)飞卷
至11 (八)量器与妇人
至8 (九)四辆车
三 约书亚加冕至15)
十二月二十九日至15 苗裔
四 禁食与节期(七至八)
七至八 禁食变为节期
五 王之来(九至十四)
九至十 王之来
十二月三十日 十一至十三 王被拒绝
十四 将来的国度
玛拉基书 主要的话──祂来的日子
一 回答六个推诿的问句(一至三)
十二月三十一日至5 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
至我们在何事上藐视你的名呢
至16 我们在何事上行事诡诈呢
至我们在何事上烦琐祂呢
至12 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呢
至18 我们用甚么话顶撞你呢
二 大而可畏之日(四)
四 火烧与医治
历史
马太福音 主要的话──耶稣基督是王
一 介绍给祂的百姓至
一月一日至17 家谱
至25 降生
一月二日 二 孩提时代
一月三日至12 前驱
至17 预备
一月四日至11 攻击
二 国度的福音至
至25 传道与医病
一月五日至20 七层的演讲
一月六日至48 七层的演讲
一月七日 六 七层的演讲
一月八日 七 七层的演讲
三 祂职务最初的印象至
一月九日至17 治病的工作
一月十日至34 从晚上到晚上
一月十一日至17 从晚上到晚上
一月十二日至34 从晚上到晚上
四 祂职务的扩充至
一月十三日至差遣十二使徒传道
至42 差遣十二使徒传道
一月十四日 十一 在加利利的工作
五 王被拒绝至
一月十五日至21 与法利赛人分裂
一月十六日至50 与法利赛人分裂
一月十七日至30 七层的比喻
一月十八日至52 七层的比喻
至58 伟大的工作
一月十九日 十四 伟大的工作
一月二十日 十五 伟大的工作
一月二十一日至12 伟大的工作
六 十字架的道路至
至28 十字架
一月二十二日 十七 荣耀
一月二十三日至20 最后的功课
一月二十四日至35 最后的功课
一月二十五日至15 到耶路撒冷的路程
一月二十六日至30 到耶路撒冷的路程
一月二十七日至16 到耶路撒冷的路程
一月二十八日至34 到耶路撒冷的路程
七 受苦的那一个礼至
一月二十九日至17 末次进耶路撒冷
至22 在圣殿里的工作
一月三十日至46 在圣殿里的工作
一月三十一日至22 在圣殿里的工作
二月一日至46 在圣殿里的工作
二月二日至22 在圣殿里的工作
二月三日至39 在圣殿里的工作
二月四日至28 末了的话
二月五日至51 末了的话
二月六日至30 末了的话
二月七日至46 末了的话
二月八日至16 为安葬而受膏
至30 最后的晚餐
二月九日至56 园子
二月十日至75 受审
二月十一日至26 受审
二月十二日至61 钉在十字架
八 王的得胜至
二月十三日至敞开的坟墓
至20 王的命令
马可福音 主要的话──耶稣基督是仆人
一 介绍这仆人至13)
二月十四日至8 传达了
至11 证实了
至13 试验了
二 祂早年的工作至
至20 奋力的工作
二月十五日至45 奋力的工作
二月十六日 二 奋力的工作
二月十七日 三 坚定的反抗
三 祂的话与祂的工作至
二月十八日至20 比喻
二月十九日至34 比喻
至41 神迹
二月二十日至20 神迹
二月二十一日至43 神迹
二月二十二日至6 神迹
四 祂感力的扩充至
至29 藉着十二门徒
二月二十三日至56 藉着十二门徒
二月二十四日至30 藉着十二门徒
二月二十五日至藉着十二门徒
五 十字架的显露至
二月二十六日至藉十字架到荣耀
二月二十七日至32 藉十字架到荣耀
二月二十八日至50 藉十字架到荣耀
六 祂最后的路程至52)
二月二十九日至22 问答
三月一日至52 问答
七 最后的一礼拜(十一至十五)
三月二日 十一 有权力的仆人
三月三日至17 最后的警戒
三月四日至44 最后的警戒
三月五日 十三 最后的谈话
三月六日至26 最后的晚餐
三月七日至52 客西马尼
三月八日至72 审判厅
三月九日至20 审判厅
三月十日至47 各各他
八 被高举的仆人(十八)
三月十一日至18 复活
至20 升天
路加福音 主要的话──耶稣基督是人
一 降生与孩提时代(一至二)
三月十二日至23 祂的亲戚
三月十三日至56 祂的亲戚
三月十四日至80 祂的亲戚
三月十五日至20 降生
三月十六日至52 孩提时代
二 对于公众工作的引进至
三月十七日至22 祂的前驱
三月十八日至38 祂的家谱
三月十九日至13 试验
三 在加利利早年的工作至
三月二十日至30 在拿撒勒
三月二十一日至44 在迦百农
三月二十二日至16 在迦百农
三月二十三日至39 在迦百农
三月二十四日至11 发生反对
四 门徒之训练与工作至
三月二十五日至49 用教训
三月二十六日至23 用榜样
三月二十七日至50 用榜样
三月二十八日至25 用榜样
三月二十九日至56 用榜样
三月三十日至17 传道与回来
五 十字架的揭示至
三月三十一日至36 十字架与荣耀
四月一日至62 十字架与荣耀
四月二日至20 扩充传道的工作
四月三日至37 扩充传道的工作
四月四日至在家与祈祷时
四月五日至32 加增反对
四月六日至54 加增反对
四月七日至21 加增反对
四月八日至40 加增反对
四月九日至59 加增反对
四月十日至21 加增反对
六 往耶路撒冷的路程至
四月十一日至35 作门徒的试验
四月十二日至35 作门徒的试验
四月十三日至32 作门徒的试验
四月十四日至18 管家之职
四月十五日至管家之职
四月十六日至37 预言被人弃绝
四月十七日至18 预言被人弃绝
四月十八日至43 预言被人弃绝
四月十九日至28 预言被人弃绝
七 最后的一礼拜至
四月二十日至46 进耶路撒冷
四月二十一日至祂最后的数日
四月二十二日至47 祂最后的数日
四月二十三日至38 祂最后的数日
四月二十四日至38 最后的晚餐
四月二十五日至71 园子与捉拿
四月二十六日至32 受审
四月二十七日至56 钉十字架
八 复活与升天(二十四)
四月二十八日至12 复活的人
四月二十九日至49 显露的信息
至53 在天上的人
约翰福音 主要的话──耶稣基督是神的道
一 从神性至人性至14)
四月三十日至14 两个约翰的见证
二 施洗约翰的见证与他的门徒至51)
至34 施洗约翰的见证
五月一日至51 五门徒的见证
三 在加利利、犹太、撒玛利亚早先的神迹与见证(二至四)
五月二日至12 在迦拿
至25 在圣殿里
五月三日至21 对尼哥底母谈道
至36 在犹太地
五月四日至26 在叙加
五月五日至42 在叙加
至54 在迦拿
四 对犹太人较后的神迹与见证(五至十二)
五月六日至9 池边的神迹
至18 在殿里的演讲
五月七日至47 在殿里的演讲
五月八日至14 五饼二鱼的神迹
至21 履海的神迹
五月九日至71 在海边的演讲
五月十日至24 在圣殿里的辩论
五月十一日至52 在圣殿里的辩论
五月十二日至30 在圣殿里的辩论
五月十三日至59 在圣殿里的辩论
五月十四日至7 眼瞎复明的神迹
至41 继起的争论
五月十五日至18 好牧人的比喻
五月十六日至42 继起的分争
五月十七日至16 拉撒路复活
五月十八日至46 拉撒路复活
至57 设计害死耶稣
五月十九日至19 群众的见证
五月二十日至50 基督最后的请求
五 耶稣对祂门徒作的见证(十三至十七)
五月二十一日至20 晚餐时的神迹
五月二十二日至38 预言被卖及不认主
五月二十三日 十四 在桌前的演讲
五月二十四日 十五 在桌前的演讲
五月二十五日 十六 在桌前的演讲
五月二十六日 十七 晚餐后的祷告
六 耶稣在祭司和彼拉多面前的见证(十八十九)
五月二十七日至27 在大祭司们的面前
五月二十八日至在彼拉多面前
五月二十九日至42 钉十字架
七 复活的神迹和见证(二十至二十一)
五月三十日 二十 马利亚与门徒
五月三十一日 二十一 彼得的复兴
使徒行传 主要的话──作见证
好信息的广传
一 在耶路撒冷至
六月一日至14 对使徒的命令
六月二日至26 对使徒的命令
六月三日至4 教会的生日
至13 在耶路撒冷作见证
六月四日至47 在耶路撒冷作见证
六月五日至26 在耶路撒冷作见证
六月六日至12 在耶路撒冷作见证
六月七日至31 在耶路撒冷作见证
六月八日至教会得坚立得洁净
六月九日至32 见证与受迫
六月十日至42 见证与受迫
六月十一日至6 拣选七个人
至15 见证与受迫
六月十二日至19 见证与受迫
六月十三日至40 见证与受迫
六月十四日至见证与受迫
二 到撒玛利亚与亚非利加至
六月十五日至25 在撒玛利亚作见证
六月十六日至40 在亚非利加作见证
六月十七日至30 为外邦而选的见证人
六月十八日至43 教会人数加增
六月十九日至23 外邦人加入
六月二十日至48 外邦人加入
六月二十一日至18 外邦人加入
三 到亚细亚至
六月二十二日至30 在亚细亚作见证与受迫
六月二十三日 十二 在亚细亚作见证与受迫
六月二十四日至15 保罗初次传道的路程
六月二十五日至41 保罗初次传道的路程
六月二十六日至保罗初次传道的路程
六月二十七日至28 保罗初次传道的路程
六月二十八日至35 教会的商议与布告
四 到欧洲至
六月二十九日至保罗二次传道的路程
六月三十日至40 保罗二次传道的路程
七月一日至34 保罗二次传道的路程
七月二日至22 保罗二次传道的路程
七月三日至保罗三次传道的路程
七月四日至41 保罗三次传道的路程
七月五日至16 保罗三次传道的路程
七月六日至38 保罗三次传道的路程
七月七日至16 保罗三次传道的路程
七月八日至40 保罗在耶路撒冷
七月九日 二十二 保罗在耶路撒冷
七月十日至11 保罗在耶路撒冷
七月十一日至30 保罗在耶路撒冷
七月十二日至保罗在该撒利亚
七月十三日至27 保罗在该撒利亚
七月十四日 二十五 保罗在该撒利亚
七月十五日 二十六 保罗在该撒利亚
五 到罗马(二十七至二十八)
七月十六日至26 保罗到罗马的行程
七月十七日至44 保罗到罗马的行程
七月十八日至15 保罗到罗马的行程
七月十九日至31 保罗在罗马作见证
经历
罗马人书 主要的话──义
一 小引至17)
七月二十日至7 祝福
至12 感谢与祈祷
至17 写信的目的
二 定罪至
七月二十一日至32 外邦人被定罪
七月二十二日至16 犹太人被定罪
七月二十三日至29 犹太人被定罪
七月二十四日至8 犹太人被定罪
至20 全世界被定罪
三 称义至
七月二十五日至称义是因信非因行为
七月二十六日 五 称义是因信非因行为
四 成圣至
七月二十七日 六 成圣是因联合于主
七月二十八日 七 成圣是因联合于主
七月二十九日至17 成圣是因联合于主
五 得荣耀至39)
七月三十日至39 神的目的得成就
六 神选(九至十一)
七月三十一日至18 因不信而被阻
八月一日至33 因不信而被阻
八月二日 十 因不信而被阻
八月三日至12 因不信而被阻
八月四日至36 因不信而被阻
七 奉献至
八月五日至8 谦卑
至21 爱
八月六日 十三 服从
八月七日 十四 同情心
八月八日至13 同情心
八 结论至
八月九日至33 个人的嘱言
八月十日至24 个人的问安
至27 赞美
哥林多前书 主要的话──成圣
一 小引至9)
八月十一日至3 祝福
至9 感谢
二 对付传闻至
八月十二日至31 结党的灵
八月十三日 二 结党的灵
八月十四日 三 结党的灵
八月十五日 四 结党的灵
八月十六日 五 容罪的错误
八月十七日至8 互讼
至20 身体的成圣
三 回复问话(七至十一)
八月十八日至24 婚姻
八月十九日至40 婚姻
八月二十日 八 合法与便利的事
八月二十一日 九 合法与便利的事
八月二十二日至合法与便利的事
八月二十三日至34 聚会的秩序
四 属灵的恩赐(十一至十四)
八月二十四日至13 在灵里的联合
至27 身体上的肢体
至30 教会的职位
八月二十五日至更大的恩赐──爱
八月二十六日 十四 稳妥的规则──造就
五 最后的胜利(十五)
八月二十七日至28 基督的复活
八月二十八日至58 基督徒的复活
六 结论(十六)
八月二十九日至18 实际的交谊
至28 问安
哥林多后书 主要的话──传道的职分
一 小引至
八月三十日至2 祝福
至24 个人的表白
至11 个人的表白
二 传道之职与传道者至
八月三十一日至非常的发展
九月一日至6 非常的发展
至传道的苦难
九月二日至19 传道的目的
九月三日至传道者的请求
九月四日 七 传道者的请求
三 施与受(八至九)
九月五日 八 为圣徒的捐项
九月六日 九 为圣徒的捐项
四 使徒位分的见证至
九月七日 十 答复批评
九月八日 十一 答复批评
九月九日 十二 答复批评
九月十日至11 答复批评
五 结论至14)
至14 问安
加拉太书 主要的话──信心
一 小引至10)
九月十一日至5 祝福
至10 写信的原因
二 保罗之职权至21)
至17 从神来的
九月十二日至教会所承认的
三 福音的宣言(三至
九月十三日至14 因信称义
至29 律法与福音
九月十四日至仆人或儿女
四 保罗的请求至
九月十五日至12 行于自由中
至15 行于爱中
九月十六日至行于灵中
五 结论至18)
至17 个人的见证
祝福
以弗所书 主要的话──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一 小引至2)
九月十七日至2 祝福
二 神的旨意至23)
至14 显明
至23 为此而祈祷
三 属天的地位(二至三)
九月十八日 二 神的居所
九月十九日至13 给宇宙的启示
至21 为此而祈祷
四 在地上的行为至
九月二十日至16 基督的身体
至32 像基督的生活
九月二十一日至33 像基督的生活
九月二十二日至9 像基督的生活
五 属灵的争战至20)
至17 设备
18至20 实行
六 结论至24)
至24 问安
腓立比书 主要的话──喜乐
一 小引至11)
九月二十三日至2 祝福
至8 感谢
至11 祷告
二 在基督里丰富的喜乐至30)
九月二十四日至30 无论何事发生
三 在基督的日子里喜乐(二)
九月二十五日至18 有效的结局
九月二十六日至30 有效的结局
四 认识基督而有的喜乐(三)
九月二十七日 三 估价
五 在基督里常常喜乐至20)
九月二十八日至20 在一切环境里
六 结论至23)
至23 问安
歌罗西书 主要的话──基督是教会的头
一 小引至14)
九月二十九日至2 祝福
至14 感谢与祈祷
二 基督的高举至29)
九月三十日至29 在祂里面的丰满
三 警戒至
十月一日至15 持定元首
十月二日至持定元首
四 劝勉至
十月三日至穿上基督
五 结论至18)
十月四日至18 问安
帖撒罗尼迦前书 主要的话──基督的再来
十月五日祝福
至10 等候祂来
十月六日 二 在祂来时的喜乐
十月七日 三 在祂来时的圣洁
十月八日 四 在祂来时的重聚
十月九日至25 得保守直到祂来
至28 问安
帖撒罗尼迦后书 主要的话──主的日子
十月十日至2 祝福
至12 耶稣基督的启示
十月十一日 二 大罪人的灭亡
十月十二日至5 忍耐等候
至15 安静作工
至18 问安
提摩太前书 主要的话──执事
十月十三日至2 祝福
至20 委托
十月十四日至15 委托
十月十五日 三 资格
十月十六日 四 警戒
十月十七日 五 教训
十月十八日至10 教训
至20 守命令
问安
提摩太后书 主要的话──精兵
一 小引至5)
十月十九日至2 祝福
至5 感谢
二 保罗最后的话至
至教师的责任
十月二十日至13 当兵的呼召
至26 工人的愿望
十月二十一日 三 试验的日子
十月二十二日至8 传道人的责任
三 结论至22)
至18 末后的话
至22 问安
提多书 主要的话──模范的长老
一 小引至4)
十月二十三日至4 祝福
二 教会的秩序至
至16 长老的品格
十月二十四日至14 长老的教训
十月二十五日至长老的权柄
三 结论至15)
至14 个人的安排
问安
腓利门书一 主要的话──一个亲爱的弟兄
十月二十六日 1至3 祝福
4至7 感谢
8至22 为阿尼西母代求
23至25 问安
希伯来书 主要的话──更美
一 基督的大救恩(一至十)
十月二十七日 一 基督比天使更美
十日二十八日 二 基督比天使更美
至4:劝勉与警戒)
十月二十九日至6 基督比摩西更美
至19 劝勉与警戒
十月三十日至7 劝勉与警戒
至10 基督比约书亚更美
至13 劝勉与警戒
十月三十一日至基督比亚伦更美
十一月一日至基督比亚伦更美
十一月二日至10 基督比亚伦更美
十一月三日至28 基督比亚伦更美
至:劝勉与譥戒)
十一月四日 八 基督的约是更美的约
十一月五日至22 基督的约是更美的约
十一月六日至基督是更美的祭
十一月七日至39 劝勉与警戒
二 信心是大路径(十一)
十一月八日至16 思想见证人
十一月九日至40 思想见证人
三 信心的生活至
十一月十日至13 “就了祂去”
十一月十一日至29 “就了祂去”
十一月十二日至19 “就了祂去”
四 结论至25)
至25 祈祷与问安
雅各书 主要的话──敬虔
真敬虔的十种试验法
十一月十三日祝福
至12 用试炼试验
十一月十四日至21 用试探试验
至27 用神的话试验
十一月十五日至9 用尊敬人试验
至13 用完全服从试验
十一月十六日至26 用好行为试验
十一月十七日 三 用言语试验
十一月十八日至用世界试验
十一月十九日至12 用主的再来试验
至20 用祈祷试验
彼得前书 主要的话──受苦
十一月二十日至2 祝福
至12 大救恩
十一月二十一日至25 生活圣洁的生活
十一月二十二日至10 实行君尊祭司职
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彼此服从
十一月二十四日至22 在苦难中荣耀神
十一月二十五日 四 在苦难中荣耀神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11 劝勉长老及年幼者
至14 问安
彼得后书 主要的话──殷勤
十一月二十七日至2 祝福
至11 更加殷勤
十一月二十八日至21 记念
十一月二十九日 二 谨防
十一月三十日至7 末世
至13 主的日子
至18 长进
约翰壹书 主要的话──交通与知识
父和祂的儿女
十二月一日至4 儿女与他们的交通
至儿女与他们的罪
十二月二日至17 儿女与他们的罪
十二月三日至29 儿女与他们的罪
十二月四日至10 儿女与他们的罪
十二月五日至24 儿女与彼此
十二月六日至6 儿女与他们的仇敌\line至儿女与他们的爱
十二月七日至12 儿女与他们的信心
至21 儿女与他们的知识
约翰贰书 主要的话──在真理里的爱
十二月八日 1至3 祝福
4至11 在基督交通里的接待
12至13 结论与问安
约翰叁书 主要的话──在爱里的欢迎
十二月九日 1至4 祝福
5至12 为基督的缘故接待人
13至15 结论与问安
犹大书一 主要的话──保守
十二月十日 1至2 祝福
3至19 在神爱之外的生活
20至23 在神爱里的生活
24至25 赞美
预言
启示录 主要的话──基督是要来的得胜者
十二月十一日至3 引语
至5上半 问安并祝福
下半至7 欢呼
一 看见的事至20)
神的见证
约翰在拔摩岛
至16 荣耀基督的异象
至20 主的委任
二 现在的事(二至三)
十二月十二日至7 以弗所(使徒后教会)
至11 士每拿(受苦的教会)
至17 别迦摩(腐败的教会)
至29 推雅推喇(罗马教会)
十二月十三日至6 撒狄(改革的教会)
至13 非拉铁非(忠心小群)
至22 老底嘉(背道的教会)
三 将来的事(四至二十二)
(一)宝座前的景象(四至五)
十二月十四日天开
至3 宝座
二十四长老
至6 宝座的情形
至8 四活物
至11 赞美
十二月十五日至4 谁配开卷
至7 狮──羔羊
至10 活物和长老的颂赞
至14 天使和造物的颂赞
(二)开七印(六至
十二月十六日至2 第一印:白马
至4 第二印:红马
至6 第三印:黑马
至8 第四印:灰马
至11 第五印:坛下呼声
至17 第六印:天地震动
◎插入第六印和第七印中间的异象(七)
十二月十七日至8 以色列的遗民
至17 被提的外邦人
◎插入的异象终
十二月十八日至2 第七印
至5 七印后的天上情形
(三)吹七号至
至7 第一号
至9 第二号
至11 第三号
至13 第四号
十二月十九日至12 第五号
至21 第六号
◎插入第六号和第七号中间的异象(十至十一至14)
十二月二十日至7 大力的天使
至11 小书卷
至2 殿和祭坛
十二月二十一日至12 两个见证人
至14 大地震
◎插入的异象终
至18 第七号
七号后的天上情形
(四)三而一的撒但(十二至十三)
十二月二十二日至5 大异象
妇人的逃避
至9 天上的争战
至12 大声音
至17 龙逼妇人
十二月二十三日至10 从海来的兽
至18 从地来的兽
(五)三个收成(十四)
十二月二十四日至5 初熟的果子
至7 第一天使
第二天使
至12 第三天使
死者之福
至16 收割庄稼
至2 收取葡萄
(六)倾七碗(十五至十六)
十二月二十五日末了的七灾
至4 颂赞
至8 七灾前的天上情形
至2 第一碗
第二碗
至7 第三碗
至9 第四碗
至11 第五碗
第六碗
◎插入第六碗和第七碗中间的异象
至16 哈米吉多顿
◎插入的异象终
至21 第七碗
(七)巴比伦和她的灭亡(十七至
十二月二十六日至6 叙述妇人
至15 天使讲解
至18 天使预言
十二月二十七日至3 天使呼喊
至5 分别的呼召
至8 她的自骄和败亡
至19 哭巴比伦
天上的欢乐
至24 完全毁灭
十二月二十八日至6 天上的赞美
(八)王的显现与国度至
至10 羔羊婚筵
至16 基督再来
至21 哈米吉多顿之战
十二月二十九日至3 撒但受绑
至6 千年国度
(九)千年以后至
至9 末次的反叛
撒但的永世
至15 白色宝座的审判
十二月三十日至8 新天新地
至27 新耶路撒冷
十二月三十一日至2 生命的水和河
至5 被赎者的七种荣耀
(十)最后的警告至21)
至11 天使的信息
至13 主的信息
至15 两等人
基督的自证
圣灵与新妇的答应
至19 最后的警告
至21 末了的信息、祷告与祝福
在神的儿女中,有许多人里面实在是贫穷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像歌罗西书所说的,把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在神的话语上贫穷,是基督徒灵性贫穷的头一个原因,或者说是灵性贫穷的头一步。一个在神面前贫穷的人,虽然能够把圣经一页一页、一章一章的读下去,翻下去,但是,他摸不着神的话说的是甚么,他和神没有接触,他找不到生命,所以他是贫穷。
一
从前有一个弟兄,信主已经一年了,也已经受了浸,有一天,他踫见一个年长的基督徒问他三个问题,他觉得很难回答。这三个问题是这样的:
第一个问题,那人问他:“你信主已经一年多了,你圣经有没有读过一遍?”他想:这一个问题问得真厉害!如果问有没有读圣经,这很容易回答,因为他天天读圣经。如果问花多少工夫读,这也有法子回答,因为他每天花许多工夫去读。但是,他问读过一遍没有,这却不好回答。于是他说:“我是天天读圣经的。”那人说:“我不是问你有没有天天读,乃是问你全部圣经读过一遍没有。”他给问得没有办法了,只好说:“我是天天读,但是,还没有读过一遍。”那人说:“信主一年多了,圣经一遍都没有读过!”在那几分钟之内,两个人都没有说甚么话。这个弟兄心里说:“主阿,你如果还有一年摆在我面前,这一年我定规把圣经最少读一遍。”
那人还不让他过去,又问他第二个问题:“你作了一年多的基督徒,你祷告不祷告?”他说:“我天天祷告,并且礼拜六整个下午到山上去祷告。”那人再问:“你祷告了这么多,神听了你几次?你记记看,在这么多祷告之中,有没有一次,你清清楚楚的知道神听了你的祷告。”他想一想,这可难了!祷告是有,祷告也很多,要说有那一次神听祷告,却说不上来。他就只好说:“恐怕一次都没有。”那人说:“噢,作了一年多的基督徒,神一次都没有听你的祷告!”
接下去又问第三个问题:“你作了一年多的基督徒了,你有没有领一个人归主,清楚知道是你传福音给地听,所以他信主的?”他想他传福音是传过,但是要说很清楚的知道谁是自己领他归主的恐怕没有一个;有一个人很像,但是还不敢说。他就只好说:“没有。”那人不再问甚么,只叹一口气说:“信主一年多了,圣经连一遍也没有读过,祷告连一次都没有得着答应,也没有领一个人归主,唉!”就在那时候,这个弟兄心里定规说:“主,今年,无论如何,最少我要领一个人归主,最少祷告要有一次得着答应,最少最少圣径要读一遍。”
那一天以后,这个弟兄就有一个新的起头。在读经方面,他决心好好的从起头到末了读圣经,他把旧约和新约壹共多少卷多少章好好的算一算,也把他自己的时间好吇的安排一下,他相信能把许多的时间拿出来为着这件事。他预算在一年之内,旧约能够读三遍,新约能够读十二遍到十四遍。感谢神,到了那年年底,神给他读得比预算的数目还要多。从那一年起,他就一直到神面前好好的读圣经,多多的读圣经。
我们特别要问一问少年的弟兄姊妹,你每天到底读了多少神的话?你到底把神的话读了一遍没有?我们在属灵的追求上,心很容易好高鹜远,而忽略了这些基本的功课。如果你到今天,对于神的话还没有好好的从起头到末了读过一遍,不过是这里翻一下,那里翻一下,那我们就要劝你把你的读经方法改变一下。你要好好的有一个计划来读圣经。总得每天划出一定的时间,将神的话从起头到末了好好的读。我们无论读甚么书,如果是随便的这里翻一点,那里翻一点,那就不能有多少收获。读圣经更不能这样读,总要从起头到末了好好的读过去,要从创世记读到玛拉基书,从起头到末了读下去,从马太福音读到启示录,也从起头到末了读下去。要有安排,有计划的读。不然的话,你就再过十年,恐怕在神的话语上还是很贫穷。
二
读圣经需要用各种方法来读,这样一卷一卷从头至尾的读下去,是最初步的读法。此外还有一种读法,也是一个基督徒一开始就需要实行的。这一种读法就是早晨起来读圣经。这一种读圣经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每天必须早一点起身。你如果身体有病,经过医生的诊断,告诉你必须多睡一点,那是例外。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都应当早一点起来。等到日头一发热,吗哪就取不到了。许多人读圣经的时间太晚了,所以读不好。我们必须趁着清晨,好好的读神的话。
不过,没有一个人能够早起,如果他晚上迟睡。有的人的职务是这样,那是另一种情形。可是有的人并没有甚么必要的原因,只是由于习惯,喜欢把事情拖到晚上去作,睡得很迟,早晨就自然起不来。有的人根本没有甚么事,却喜欢在晚上把时间磨掉,他在客厅里多挨一下,多闲谈一阵,不知不觉半个钟点一个钟点过去了。这一种浪费时间,不善于支配时间的人,是很难早起的,也是很难有计划的去作事情的。我们要养成按时睡眠,按时起身的习惯。许多人在早起这一件事上就显出他的能力非常薄弱,不能约束自己,他不能清早起来亲近神。少年的基督徒,应当趁早养成早起的习惯。第一天也许勉强一点,第二天第三天就觉得不大难,久而久之,就很自然了。
有一个弟兄,他起头定规每天要四点到五点的时候起来。哦,第一天一醒过来,已经六点了。第二天醒过来,又是六点了。他定规无论如何要五点起来。那一天晚上,他一直注意着时钟,从两到五点,都没有睡好。他想这又不对,晚上睡不着,白天更起不来。他想只有仰望神了。第三天晚上他就这样祷告:“神,我现在睡,我把我摆在你手里,明天早晨五点叫醒我。”他这一夜就放心去睡。次日早晨,他一醒过来就慌得很,他想又是六点了。但是,感谢神,刚好五点,一点也不错。从那一天起,他有好多年的工夫,总是刚刚好到了时候就醒过来。所以我们相信,我们真的信托神,神会唤醒我们。
我不是劝每一个人都五点起来,能更早的可以更早一点,真有难处的也可以改迟一点,我们不主张作得过度。我们各人要在神面前按着自己身体的力量来定规。你要算好,每天要睡多少个钟点,晚上几点去睡,早晨几点可以起来──或者五点起来,或者五点半起来,或者六点起来。你在神面前要好好的安排。这一个安排好,你就可以在每天清晨来读神的话。
我们能够作见证说,你清晨在神面前所读的圣经,是你灵性上最好的养料。你也可以在其余的时间读圣经,但是在清晨读经是另有一种特别的味道,特别有好处的。如果有人还没有得着清早起来读圣经的好处,盼望你能够好好操练,不要失去这个好处。
三
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道理”照原文可译“话。”)存在心里,不只是背,乃是要吃到心里去。主教我们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日用的饮食是我们所当求的,但是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所以我们不只要求神给我们物质的饮食,并且要求神给我们属灵的饮食,教我们吃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把神的话存在心里。
在早晨读圣经,不要像平常那样一口气的读下去。你要一面读,一面默想,一面祷告。你读了一句两句,或者一节两节,你就起首祷告。千万不要一直读下去,要祷告,要将祷告调和在读圣经里面。这种祷告也用不着像平常那样说奉主耶稣的名,说阿们。你就是把读经和祷告调在一起。你从圣经里读神的话,同时在祷告里和神说话。你把神的话摊开在神的面前,你读给自己听,也读给神听。你一面读,一面祷告。你不是快快的读,你是在那里细细咀嚼。这样,你就能够从圣经里得着喂养。
比方说,当我们读到:“你这不怀孕不生养的,要歌唱;你这未曾经过产难的,要发声歌唱,扬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这是耶和华说的。”这就是说,人凭着肉体所没有的,但是主藉着灵能够给他。你读到这里,默想到这里,就对主说:“主,我是不怀孕,也是不生养的;在属灵的事情上,我是不能把甚么东西给人的。但是,我感谢你,赞美你,我能够歌唱,因为你能够给我,你有能力。”
你无论读到甚么地方,你一面默想,你一面祷告。有人说他缺少祷告的题目,其实祷告的题目在圣经里就有许多,你读到那里,那里就有祷告的题目。在圣经里面,有许多东西叫你能够发出祷告,叫你能够发出赞美,叫你为自己认罪,叫你为别人代祷。
你如果读到神的一个命令,你也许就要对神说:“神,求你赦免我的罪,因为我软弱,这一件事我没有作到,在我里面没有这个东西,我不是这个人,主,你赦免我。”你也能够想到别人,也能够替别人认罪。你也能够对神说:“主,我一点不能,我仰望你,今天把这一件事作在我身上。”神的命令叫你作一个信实的人,你就在这里仰望神叫你作一个信实的人;神的命令叫你作一个爱的人,你就在这里仰望神叫你作一个爱的人。你这样去读神的命令,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件事,就是神的命令也都是神的应许。神给我们命令,也必定给我们能力能遵守祂的命令。如果我们看见了神的命令,就觉得好像是神为难我,要我去作我所不能作的事,这就是没有看见神的命令都是带着应许的。我们记得路加福音第十八章里那一个少年官的故事。他听见主耶稣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就忧忧愁愁的走了。他觉得十条诫命还可以作得到,惟有这一件事作不到,他觉得主的命令太难了。但是,主在下面给我们看见,祂的命令不单单是命令,并且是应许。祂说:“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感谢主,祂的命令是要显出两件事:一件事是人不能,另一件事是神能。所以,你在神的命令面前,一方面看见你自己不能,同时还要看见神能。你只看见你不能,你就落在忧愁里面;你若看见神能,你就要赞美主。许多时候,你读到神的话,你看见你自己没有办法,这一个命令太厉害,你就在那里祷告说:“主,我不能,但是,主,我感谢你,你能。在人是不能的,主,我不能,但是,在你都是能的。所以我仰望你,在今天就将这一件事成就在我身上,你来,你将这一件事成功在我身上。”这样,你要看见神听你的祷告。
这样一面读,一面祷告,学习在神面前来读神的话,就渐渐叫我们摸着圣经里头的灵,也叫我们发现我们这个人的情形和圣经里头的灵差得很多。比方当我们读到:“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我们很容易说这些人是神的仇敌,我们很容易说这些人的结局就是沉沦,但是,我们难得摸到写圣经的人的灵。我们如果很快的读过去,就不容易读出来。我们如果一面祷告,一面读,我们把自己读到写书信的人里面去,我们就看见在他里面满有爱。一个满有爱的人,被神用来说厉害的话,我们看他是怎样说的──他说他是“流泪的告诉你们”。这些人把自己的肚腹当作神,这些人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这些人的结局是沉沦,这是一个事实,不能不说,但他说的时候是满了爱的感觉。哦,我们很容易学习说厉害的话,我们却难得有他那样的灵;或者,我们很容易作一个滥好人,专说人的好话,但是我们不能像他这样说厉害的话。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如果摸着写圣经的人的灵,我们就会认识他这个人,我们也就会认识自己。你读神的话,如果摸不着这里面的灵,你就不觉得这里面有甚么东西。如果你一面读,一面祷告,你的心专一的向着神,你的灵向神打开,你就能够读到圣经里头去,圣经在你就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而是满有生命的粮食,你一面读它,你也一面吃它。
我们愿意弟兄姊妹注意每天早晨在神面前好好的读神的话。不是很快的读下去,乃是读一下祷告一下,祷告一下再读一下。你这样每天读一刻钟,读半个钟头,读一个钟头,读过以后,你觉得你吃饱了,你有力量了。你今天吃了神的话,你就看见主今天加增你的力量,带你过去。
四
除了早晨这样的读经以外,在其余的时候,也要抽出工夫来读。圣经总要经常读,多读,熟读,细读,有计划的读,这样,才能把神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
除了个人读经之外,如果踫着弟兄姊妹在一起,可以大家坐下来读一段圣经。弟兄姊妹互相背圣经,也有很大的益处。这一节圣经你不懂,一摆在别人口里背出来,你就懂了。这似乎很奇怪,但是,这是事实。当弟兄姊妹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得着光,得着个人所不能得着的光。所以,许多时候,弟兄姊妹在一起,最好不要空谈,我们可以打开圣经来读。不解释不要紧。一个人读,大家听,也可以;轮流着读也可以;你把你今天读过的一章圣经读一遍,我把我今天读过的那一章圣经读一遍,也可以。这样的读法,会叫你碰着圣经里头很多的东西。
读经是基督徒所不可少的。少年的弟兄姊妹,首先要养成早起读经的习惯。我们相信,这一种读经对于生命的长进是最有益处的。这样的读经,能在我们身上看见神的话有能力。恐怕有的基督徒已经饿了许久了。不只饿了几天,不只饿了一个月,恐怕饿了多少年了!有的人恐怕自从作基督徒以来,还没有吃过神的话,还没有这样早晨起来吃神的话,这就怪不得他是那样软弱了!弟兄姊妹,我们要吃神的话。早晨一面祷告,一面读经,这就是吃神的话。求主拯救我们脱离灵性上的贫穷,拯救我们脱离在祂话语上的贫穷,叫我们有丰富的神的话语存在心里,叫我们天天从神的话语里得着生命的供应。―― 倪柝声
【读圣经的紧要】没有一个好的基督徒,是不认识神的话的。因为神对人说话的根基,都是根据于祂已经说的话,而再对我们说的;神难得对一个人说祂圣经里所没有说的话。就是一个人,属灵的路走了相当远之后,有时主会对他直接说话,但那一个话,大多数仍是祂在圣经里已经说过的话。所以,神说话,乃是将祂自己的话重说就是。所以年轻的人,如果不知道神已经说的话,就叫神为难,因为他们没有神说话的根基。
圣经是神的话,给我们看见,神在以往的时候,替我们作了多少事;给我们看见,神在以往的时候,给我们成就了多少事;也给我们看见,神在以往的时候,曾如何的带领人。不但是成就了事情,并且神在以往的时候,也带领了许多人来认识祂自己。因为我要知道神在以往的时候,为我预备的是多丰富、多广阔的缘故,所以我非读圣经不可;因为我要知道神的路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带领人,所以我非读圣经不可。
神如果要藉着我们对别人说话,也是藉着祂所已经说的话。我如果不知道祂已经说的话,神就不能藉着我对别人说话;我在神面前,就变作一个没有用处的人。因此,我们需要丰丰富富的,把基督的话藏在我们心里,我们才有办法知道神以往的路,才有办法听神将来的话。
圣经一本厉害的书,也是一本大的书。我们一生之中,就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上面,也不过是摸着圣经的边际而已。一个信主的人,如果想不花工夫就明白圣经,是没有的事。所以,年轻人应当赶紧花工夫在神的话语上,叫你在中年的时候,在老年的时候,能有丰富的话,可以供给自己,并供给别人。
所以,每一个要认识神的人,都应当在那里好好读神的话。每一个信主的人,一开始,就要知道读神的话的紧要。我顶直的对你们说,我们中间读圣经的人,实在太少;这一代在中国读圣经的人太少,比起前几代,差得太多了。这一代,在英国,在美国,读圣经的人,也太少,也差得太多了。前四五十年的时候,那些大大的、深入的读圣经的人,已看不见了,今天所看见的,都是皮毛的读圣经的人。今天有几个是大的读圣经的人,能把一部圣经读得透彻的呢?我们这一伐差得太多了。前五十年,有许多有分量读圣经的人,不是说在属灵方面怎样,是说最少能读得出东西来。特别在这十几年来,没有人读圣经。
我老实说,有的人已经来不及了,现将盼望寄托在年轻的人身上。盼望在这五年、十年之中,在中国教会里,有一批读圣经的人出来。这不是简单的事,是要花工夫的,是要在神的话语里有相当根基的。不然的话,没有用处,若都是像今天这样的讲圣经,读圣径,不行。教会这样浅薄的生活,在神面前,也不行。
【应该怎样读圣经】现在你们要看见一件事,就是应该怎样读圣经,读圣经的方法是如何的。
读圣经,有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事实的寻找,或者说事实的发现。
第二,要背,要记。
第三,分析,综合和比较。
第四,神的光照。
读经基本的律与次序,就是这四个。不管人用的外面方法是如何,但读经基本的律,总是这样的。圣经要读得好,总得事实找得多,总得记得多,总得会分析,会综合,总有神的光照。
读圣经的时候,总要按这四个的次序,不能从一跳到第三,或者从第三跳到第一。第一就是要找事实;第二,就是必须背它,记它;第三,就是分析,综合,和比较你所找出来的事实。第三是为着应付第一的;第一是你把圣经里的事实找出来;第二是把这些找出来的事实记牢,背出来。你得看清楚神的话是这样说的,现在要记住它,不能漏掉,漏掉了就没有用处。然后要把这些事实分析,或者综合,这样才有办法。当你在神面前能够将这些事实分析得好,综合得好的时候,你在神面前就有机会可以得着第四,盼望神给你光照。神所给你的光照是甚么呢?就是你所分析的事实,就是你所综合的神的话语里的事实。换一句话说,寻找、发现事实,是读圣经的第一步。
圣经里面包括了许多属灵的事实,人眼瞎的时候,就读不出那些事实。你们如果能在圣经里读出事实来,那一个光,已经得着了一半以上。找出事实,是读经一半的工作。你们读圣经,一定要把事实找出来。你们读圣经,如果没有正当的路,就永远得不着神的光照。因为神的光照,是光照祂话语里的事实。为甚么这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又为甚么那一句话是那样说?你在那里分析、综合,你在神面前才有光。自己有供应,也能供应别人;自己有喂养,也能喂养别人。人读圣经如果是马虎的,神的话就都给他漏掉了,他不知道在里面有甚么东西。
比方说,地心吸力是一个事实。今天我们都知道地心吸引力是一个律,但是,要牛顿来了,才发现地心吸力的律。在牛顿以前,一直是有地心吸力的,但是多少千年,人都没有发现。要等到有一天,牛顿睡在树底下,一个苹果落到他面孔上,他才发现地心吸力的律。所以,发现事实,是说那一个事实的发现;不是说有没有事实,问题是那一个事实有没有发现。
比方说,圣经里所说的,和圣经里所不说的,有很大的关系。为甚么说?为甚么不说?为甚么圣经这一个地方这样说?为甚么另外的地方有另外一个说法?圣经,是一个字都不许改的。为甚么圣经有的地方是用多数的字,有的地方是用单数的字?圣经,是一点一画都不能更改的。圣经里,有的时候注重到主的名字,有的时候注重到人的名字。圣经里,有的地方把年数说得相当清楚,但是有的地方,许多年数都不提,好像通通忽略了。诸如此类,都是事实。
如果是懂得英文的,懂得希腊文的,就更可以知道,为甚么许多的动词,都是用命令式的(imperative mood),正说的,另有许多的时候,许多的动词是带着分词(participle)的。
【一个读经的人不是粗鲁的人】所以,一个读圣经的人,在神面前是一个仔细的人,不是粗鲁的人。一个读圣经的人,是不掺杂的人。神的话语这样说,就是这样。神的话一说出来,你就能知道神的那一个着重的地方。有许多人读神的话,像听话一样听不来。神的话,着重在那里,读不出来。那一个窍在那里,读不出来。所以,你们要学习找出事实来。
我在这里找出几个简单的例来,给你们稍微看一下。
【“在基督里”】你们读神的话的时候,要注意在新约里,只说在主里,只说在基督里,只说在基督耶稣里,从来没有说在耶稣里。(若是在中文圣经里有的话,这是翻译错了。)在新约里,从来没有说在耶稣里,“这就叫作事实的发现。你把全部新约都读过,你看见有的地方是说在基督里,有的地方是说在基督耶稣里,或者在主里,但从来不说在耶稣里、在耶稣基督里。只说在基督耶稣里,而不说在耶稣基督里,这些都是事实。你就把这些一个一个的背起来,记起来。在圣经里,有一个地方讲在主里,是怎么说的?另外一个地方,讲在基督里,又是怎么说的?再一个地方,讲在基督耶稣里,是怎么说的?你心里记得它,背也好,不背也好,只要记得就是。那你就拿出来比较,为甚么这一个地方不说在耶稣里,而说在基督里?为甚么在这一个地方说在基督耶稣里,而不说在耶稣基督里?为甚么圣经从来不说在耶稣基督里?
这是读圣经的方法,这是读圣经的路。是先发现事实,然后把事实记牢。你不是一下子就看见“在基督里”是如何的。你读圣经,看见这一个地方这样说,那一个地方也这样说,你看全部新约都这样说,你就把它一个一个的拿出来问说,为甚么不说在“耶稣里”。你把全部新约读一次,你看见,在“耶稣里”,这一句话,是没有的;“在耶稣基督里”这一句话,也是没有的。当你发现这一个事实并牢记的时候,你就在那里拿来分析和比较,到底是甚么原因?当你那样分析、比较的时候,你就能够仰望神给你光照,你就能有所看见。
从事实的寻找起,接下去就是记忆,后是分析、比较;再接下去就是求神光照。比方说,你在那里比较的时候,你就看见得相当清楚,耶稣是祂在地上的名字。耶稣基督,意思是说耶稣将来要作基督。基督,是祂复活之后,被神膏油涂抹的名字。神已经立祂为主,为基督了。你们就记得这是使徒行传第二章的话,是祂复活的名字。你们再读下去。到罗马书,就看见“基督耶稣”,意思是今天的基督,就是从前的耶稣。所以基督耶稣,是祂今天的名字。这一位基督,就是从前的耶稣。耶稣基督,就是说这一位耶稣,是将来要作基督的。这里面不一样。基督从前是耶稣,耶稣将来要作基督。我只能在基督里,不能在耶稣里。我只能在主里,我只能在基督耶稣里,我不能在耶稣基督里。
当我的主活在地上的时候,我与祂没有分,我不能在祂里面。如果祂在地上的时候,我就在祂里面,我在耶稣里,就连上十字架我也有分了,就赎罪的事我也有分了。伯利恒的降生,我们没有分。祂是神的独生子,我与祂没有分。为甚么我们能在基督里呢?哥林多前书一章说,你们得以在基督里,是本乎神。不是说得以在耶稣里,乃是当我们的主耶稣死而复活的时候,我们是积极的联合在祂的复活里。因着祂死而复活,神设立祂为基督;神藉着祂的灵,把我联合在祂里面。我得着祂的生命,这是从祂复活的时候起头的。重生是藉着复活。这样,你就清楚了。
圣经里的事实,只有在主里面,只有在基督耶稣里面,只有在基督里面。你先把这些事实,一个一个的记下;然后分析,比较,或者综合;然后在神面前等候,祷告,主就要光照你,叫你看见光。这是读圣经的四个原则,缺一个都不行。要读圣经,先得找事实。许多人读圣经,忽略找事实,难怪一直得不着甚么。
【罗马书里的“血”和“十字架”】比方说,罗马书从一章到八章,都是讲到主救赎的事。五章十一节之前是一段,五章十二节起到八章末了是另外一段,谁读圣经都知道。但希奇的是从一章到五章十一节为止,你没有看见提起十字架。从五章十二节起,到八章末了为止,你也没有看见提起血。你所看见的第一段里都是讲血,第二段里都是讲十字架。第一段讲血不讲十字架,第二段讲十字架不讲血。这是罗马书。
读圣经,不单是读多少遍的问题,不单是背的问题,是要先把事实读出来,然后才背它。你把罗马书背得相当熟,如果看不见事实,没有用处。你的眼眼要受训练,不要作马虎的人。你要像使用显微镜那样,一点一点的找。你读一遍,又一遍,找出为甚么第一段都是讲血,第二段都是讲十字架?为甚么第一段不提起十字架,第二段不提起血?你在这里就会看见一个事实。神的话语里,有一个事实给你找出来了。你就把这些圣经节,一节一节的记下。你先不管是甚么意思,你只要记得那一个事实。
当你记得圣经节相当多的时候,你天天在神面前分析,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一次不懂得,二次再来,等一个月,等两个月,等半年,也许就清楚了。我刚才已经说过,能看见事实,光已经得着一半以上。看不见事实的,眼睛有病。看不见神所说的,也看不见神所不说的,眼睛定规有病。所以,年轻人要从起头就作仔细的人。如果一个人读圣经,不是找事实,定规是非常马虎的人。甚么东西,你都不知道;神说甚么,你不知道;神不说甚么,你也不知道。这怎么叫作读神的话!
你如果读神的话,你知道那一个是神说的,那一个是神不说的,看见了这个之后,你把它记住,把它背出来。然后你把它分析,到底为甚么缘故说,到底为甚么缘故不说。总是两个方法,要就是甚么都拆开,分得很细的来看;要就是合在一起来看。也许在半个钟头,在一个钟头之内就看见。哦!人罪得着赦免、人称义,是因着血。我这一个人脱离罪的能力,是因着十字架。我要脱离罪的能力,不能靠血,只能靠十字架。我要罪得赦免,我要称义,不是藉着十字架,乃是藉着血。你把全部圣经的教训合起来看,仔细的分析一下,你就得着光。所以总得把事实先找出来。
请你们记得,我们能不能作神的话语职事,供应神的话,就是看我们每一次读神的话时能不能把事实找出来。每一个作神话语职事的人,都得作一个精明仔细的人。每一次读神的话,都得把事实找出来。事实,就像是山峰一样,一个一个,都是凸出来的。一切懒惰的人、马虎的人、里面乱的人、没知没觉的人,完全不能读圣经,完全没有用处。因为你碰不着神的事实。神在那里说甚么,你不知道;神在那里不说甚么,你也不知道。你有甚么方法认识神的话?
【分析方法的举例】前面所引的,是比较的例子,现在姑且举一个分析的例子。
赐下圣灵的问题:
你们读约翰福音十四章和十六章,赐下圣灵问题。读的时候,你注意主耶稣的应许,要在那里去找事实。你把神的话打开,仔细读的时候,你找寻在里面有没有甚么特别的事实。也许你把都念了,觉得这不过是应许的话,没有甚么特别。这一段圣经,我提出来,要你们看见在分析上的不同。
现在,我们读:“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你们却认识祂;因祂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你们也要活着。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这里面有甚么事实?在这几句话的上一段用“祂”字,下一段用“我”字,代名词换了。上面说祂,下面换了说我。这一个事实就是这样,从祂字换作我字。
这一段是甚么意思?你按读经的四律来看:第一,事实的发现,“祂”字变作“我”字。第二,去记住它,背它。第三,你要分析,你要拆开来分析。
主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另外一位保惠师,”这“另”字的意思,是第二个。比方说,我给你另外一个杯子,就是说第二个杯子。比方说,我另外请一个人帮你的忙,就是说那一个人是第二个人。父就赐给你们另外一位保惠师,就是说第二位保惠师。如果有第二位保惠师,就定规有第一位保惠师。就像有另外一个人,就有第一个人;有另外一个杯子,就有第一个杯子。所以,有另外一位保惠师,就是说有第一位保惠师。
第一件事先断定:在这里有两位保惠师。主在这里说,已经有了一位,现在再给你们一位。有了一位保惠师,现在要再加上一位保惠师。这加上的第二位保惠师,是怎样的呢?“要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是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看不见祂,也不认识祂;你们却认识祂。”这怎么办呢?这一个祂是怎么的呢?这一个祂是谁呢?我们不认识。这一位保惠师我们不认识,但主耶稣说:“世人不认识祂,你们却认识祂。”因为甚么?“因祂常与你们同在。”祂一直与你们在一起。
你要听主说的话:我要求父;父就赐给你们另外一位保惠师。那一位保惠师,世人不能接受祂,并且是看都没有看见过。你们呢?你们看见过祂,你们认识祂。怎么说你们认识祂呢?因为祂一直与你们同在。我告诉你们说,如果那一天我是十二个中的一个,我要问说:“主阿!你说保惠师常与我们同在,我睡觉的时候没有看见过祂,我爬起来的时候,也没有看见过祂,我吃饭的时候,没有看见过祂,我走路的时候也没有看见过祂,你怎么说我们认识祂呢?”
主说:“因祂常与你们同在,也要住在你们里面。”这一个“祂”字,用到这里为止。下面一句就说:“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你把它分析下来的时候,你就看见这个“祂”就是“我”,“我”就是“他”,代名词改了。你就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看。换一句话说,当主耶稣活在地上的时候,祂是保惠师,是圣灵在祂里面作保惠师。这就是看见光。当主在地上的时候,圣灵在祂里面,祂与圣灵是合而为一的,所以你们看见祂,你们认识祂,祂是与你们同在。
现在呢?另外一位保惠师要来。现在我要死,我要复活,我还要来。神赐下圣灵来,怎样呢?我要在圣灵里,我要到你们这里来,我不撇下你们作孤儿。等一下你们看不见我,等一下你们又能看见我,我要住在你们里面。刚才是祂要住,现在是我要住。你立刻就看见,下面说的“我”,就是上面说的“祂”。你看见代名词的更改,就是看见这两个保惠师的不同。前一半是圣灵在基督里后一半是基督在圣灵里。说“祂”的时候,是圣灵在基督里;说“我”的时候,是基督在圣灵里。
你把它仔细的一点一点分析的时候,你就是把这一个事实摆在这里对神说,这是怎么说的?你把那一个事实找出来,那一个光一半已经看见了。谁是圣灵?圣灵就是父所差来的另外一位保惠师。像主在肉身的时候,是父所差来的保惠师一样的。不过祂现在是我们里面作保惠师,不在外面。
所以读圣经的基本原则,乃是要发现事实,不是读多少章就算了,不是背多少章就算了。你如果一个事实都不发现,你在神面前没有光。不止是读多少遍的问题,乃是要在那多少遍之中找出事实来。要发现事实,这也是每一个作工的人基本的要求。你在神的话语里,找不出事实来,那没有用处。
你们要记得,保罗就是一个会发现事实的人。你们听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所说的话。当他看见创世记里说,我要藉着你的后裔赐福给人,保罗说这后裔两个字是单数的,不是多数的,所以是指着基督说的。你们看见事实给他发现了。他看见万国要因亚伯拉罕的后裔得福,而这一个后裔是单数的,所以他就看见是指着基督说的。如果是多数的,就是指着亚伯拉罕那么多的子孙犹太人说的。保罗读圣经,是读到发现事实。
这样的事实,在圣经里面有千千万万。一个人在神的话语上,能丰富不能丰富,就是看他在神面前能找出多少事实。事实的发现越多,就越丰富。如果不能发现事实,就是囫囵吞枣的读,结果就不知道是甚么。
所以初信的人,一起头读圣径,就得要学习发现事实。然后背它;然后分析,比较;然后跪在神的面前求亮光。你就看见,马上有一个新的光带到教会里来。
【综合方法的举例】再引一个综合的比方。
制造形像
请你们去读有关于造像、制造形像的经文。在出埃及记二十章,你们看见天上地上各种的东西,都不可造它的形像和敬拜它。但你读创世记的时候,你又看见,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造人。神就照着祂的形像造了人。在出埃及记二十六章,神说,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幔子;幔子上面,要绣上基璐伯的像。基璐伯的像,一边像人,一边像牛,一边像狮子,一边像飞鹰。这幔子要把圣所和至圣所分开。
你把这些圣经节综合在一起,就要问说,神是不是自相矛盾?神一面在出埃及记二十章命令说,一切的形像,都不可造。没多久,以色列人造了金牛犊,就受到审判。可是接下去,神自己叫人造基路伯的像。为甚么缘故一切的像都不可造,造了金牛犊要受审判;而另外一边,神却要人造基路伯的像?把两个事实先找出来,一个是禁止造像的事实,造金牛犊的事实;一个是命令造基路伯的像的事实。
圣经里面,为甚么许可造像?圣经里面,为甚么又不许可造像?为甚么所有的像都不可造,只有一个可造,就是基路伯的像。基路伯的像,是指甚么说的?这就引到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这幔子是指着基督的身体;这幔子是指着主耶稣自己。换一句话说,所有的像,都是偶像,只有一个像是神的像。
所以,需要在神面前找出这些相反的事实。发现之后,就要记住这些圣经,因为只有你们记得清楚,说得出来,才能比较,综合的来看。同时要跪下来祷告,求神光照。你就看见这是基督的像。这样,就甚么都清楚了,路就通了。
,和这里有联带的关系。又有一件事,二十六节是神格中商量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造人。下面说,神就照着祂的形像造人。在这里,你们要注意,上面既然说我们的形像,下面的代名词应该是他们才可以。而下面的代名词,却是单数的祂。是说我们,而二十七节是说祂,从多数的代名词,转到单数的代名词,这也是一个事实。
上面是多数,下面是单数,这一个不同的事实,被我们找到了。不错,上面说“按着我们的形像,”这是神格中的商量。下面变作“就按着祂的形像造”,这就是说在神格之中,只有一位是有形像的。所以,在那里是单数的,那一位形像,就是基督。那就清楚了,没有难处了。你不可以马马虎虎读圣经。你要看为甚么上面说我们,下面又说祂。为甚么从多数转到单数。你看见,在三而一的神格里事实上只有一位是有形像的,所以就按着祂的形像造人。这样,就和出埃及记那里的圣经连得起来,就是所有的像,神都不要,只有一个像,神要。
所以读圣经,就要发现圣经里一律的地方,和不一律的地方,要找出相反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要找出事实来。
【历代读圣经的人】历世历代以来,已经有许多神的儿女,花了许多工夫在神的话语上。我可以说,这二千年来,世界上最好的头脑,都是摆在神的话语上。恐怕我们所感觉的还不够。神所拣选的,都是世界上头等头脑的人。神把这一个产业摆在教会里。
【圣经文字的批评家】我所要提起的,就是那些圣经文字的批评家,在全世界上有很多。像屈拉格尔(Treggelle)、亚福特(Dean Alford)、浮士浮司(Wordsworth),魏司脱考特(Westcott)等等,大的有几十位,小的有几千位。他们在那里读圣经的文字,在那里批评。
为甚么需要批评呢?因为当圣经写下来的时候,第一没有印刷机,第二圣经是一本被禁止的书。那时若发现有人收藏一本圣经,就要把那一个人扔给野兽吃。所以,人要读圣经,要抄一点下来,放在自己的身边,是你抄一点,我抄一点。没有印刷,要抄,又不能仔细的抄。抄的人一被那个时候的警察找到,就要丧命。所以是慌慌忙忙的抄,因此就难免有错误。
就是今天排印也会有错误,你抄一点,我抄一点,更容易错。有的字也许多一画,也许少一画,就更容易错了。初世纪的人,都是拼命的抄。在抄写时,多少会有一点错;何况那时都是转手的。到了今天,我们看见有这么多的抄本,这一本里面的一两个字,和那一本里面的一两个字不一样。许多人不知道这里面的难处。个个字不错,这是不可能的。人不是机器,就是我们今天在鼓岭所讲的道,一个人去抄一分,我们九十个人,一个人有一个样子。人如果要问到底在鼓岭是怎么讲的。怎么办,因为有这么多的抄本。
所以神兴起许多人来,专门作批评文字的人。把许多抄本找来,一个字一个字的对过,一点一画的对过,到底是不是抄错了。所以要花很大的工夫。这一本新约和旧约,是字字找过,字字对的。为着一个字,有的曾跑过几个国家,几个博物馆,把那一个字对出来。你们看他们所作的,你们会流泪。花了这么多的工夫,一生一世,就是为着要来看圣经的每一个字,是不是对的。因为圣经的抄本如果一乱,到后来就越弄越楜涂了。
这些人的希腊文都是最好的,一生一世的研究,研究到烂熟了,他们能够知道这一个字,是这一个或者是那一个。他们把一生的工夫,都摆在希腊文里面。不然的话,抄错了怎么办?所以讲原文是不容易的。把一个字弄好,他们花了许多工夫的。这是一件事,我们要在神面前感谢神。
【翻译圣经的人】在全世界各国,许多人花了许多工夫来翻译,细细的在那里作。像达秘(J. N. Darby)那样的工作,是作得最好的。神用他翻了意大利文、法文、德文、英文的圣经,一个人翻了四本圣经。翻译圣经,每一节都要花了几十个钟点。像我们中文官话和合本圣经,每一节都花了十一个钟点。许多神的儿女,对圣经的翻译,在神面前花了许多工夫。
【写圣经字典的人】神在各国兴起许多人来读神的话。有的人读特别的字眼、名词、动物、植物、野兽、家禽,就写出所谓的圣经字典。这给我们许多的帮助。不然的话,我们不知道牛膝草是甚么东西,歌斐木是甚么东西。有的人把圣经里的东西,一样一样的都读过。连衣服袍子都读过,甚么叫作外衣,甚么叫作里衣。圣经里面没有一样东西,是他们没有读过的。
写圣经字典的人,就有腓利浦施茄泼(Philip Scharp)、施密斯(Smith)。在世界各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那里努力,叫我们今天能很简单的就知道。他们一样一样的去查过,有的东西查了几年才查出来。教会这二千年来,一直继续的有人在那里查。腓利浦的字典,是前一个世纪才写出来的。一千九百多年才写成功一本字典。他这一本是最好的,所以连我们中文的圣经百科全书,也是从它翻的。他们所以能够写出字典来,也是因为他们能够去找事实。
【编圣经汇编的人】圣经是一本很厚的书,要找某一节很不容易,所以就有人起来作圣经汇编。全世界没有第二本书是有汇编的。顶出名的一本是克路登的《圣经汇编》(Cruden's Concordence)。克路登作汇编的时候,不是容易的。作了一段时候,他就疯了,疯了几年,等头脑好了再作下去。你们想要把圣经每一节都记得,把它排起来,只要找到一个字,就能把那一节圣经找出来,这是不容易的事。所有的汇编,克路登的是第一本。所有以后作出来的,都是根据于克路登的。以后施屈朗(Strong)的,杨氏(Young)的,魏格来姆(Wigram)的也来了。每一本都有它的特点。有三、四本,是很靠得住的。中文也有一本,就是根据于克路登的。
你只要记得一节圣经的一个字,你就能从经文汇编里,找出那一节圣经来。比方说,一个“主”字,它就把新约旧约全部圣经里所有有“主”字的圣经节,都列出来,你只要按着那一个去找,就能找出来。比方说,一个“木”字,它就把全部圣经里,所有有“木”字的的经文,也许有一千节,都把它摆在那里。我告诉你们,你要花许多工夫,才能够把它找出来。每一节都要去找,这样的工作,是不能马虎的。
所以克路登后来疯了,头脑受不了,不能继续工作。后来休息了六年,慢慢好起来,又作。做完了之后,又疯了。但是,他肯拼上的去作。当初没有人能继续他的工作,等他休息了六年之后,还是要请他作,他就再作。你们不要以为说,读圣经是简单的,我们现在查起来很容易,那一个时候,人是赔上了生命来作的。所以,你们要知道他们是怎样的花工夫在圣经里面。今天中文的圣经,也有汇编,虽然不是最好,但你要找任何的圣经节,还是找得到。
【专门考究圣经年代的人】有的人在那里专门考究圣经的年代。他们从圣经里,仔细的计算,从创造起到基督为止,刚刚好是整整的四千年。作这样工作的,有曷休主教(Archbishop Ussher)。所谓的主前四○○四年,是历史家弄错的,实在是四千年,他们弄错了四年。毛罗先生(Phillip Mauro)也算过。我踫着一个樊尔先生(Mr. Ware),他比曷休主教还要厉害,连创造的钟点也算出来。不是凭着头脑想的,乃是确实有圣经凭据的。夏娃被造出来是甚么钟点,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是甚么钟点,也算出来。他能拿出十节八节圣经来,你没有话说。
当然,樊尔在属灵的事情上,不行。这是另外一件事。无论如何,他圣经是读得好。他自己写了一本很大的书,都是讲圣经年代等等的事,是不卖的,只送给他所认为真读圣经,圣经读得好的人。承他看得起,他来找我,也送了我一本,现在在鼓岭。当然它没有甚么属灵的价值,不过最少你看见他花了那么多的工夫在里面。比方说,洪水以前有一千六百五十六年,从亚伯拉罕到离开埃及多少年,他都能够算得出来。
圣经里有一件事顶希奇,从创造世界起一直下来,都有圣经节接起来,一点都不漏,直到基督为止。在旧约里面,你没有法子弄乱它。神保守这一个年代。这里有一节,那里有一节,都能接得起来。虽然有的时候好像缺了,但是无论怎样,总能找到一节补进去。从亚当受造起,一直到主降生为止,都有圣经记载年日,总能加得起来,这一条链子,一环都没有断。他们在那里花工夫读。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圣经是可以轻浮的随便的去读。这不是简单的。你们要看见,在全世界上,都是把最好的头脑摆进去读的。你是甚么人?像你这样读,是不行的。要把一切都摆进去,才能够读。有的时候,我听见初信的人谈话,叫我生气。他们在那里说,我是基督教家庭里出身的,圣经都读过,都懂得。我要说,他们懂得甚么东西?他们连圣经的边都没有碰着过。那有这么简单的事,读圣经一点不简单。你们要从起头就学习尊敬这一本书,好好的去读。
【专读圣经数字结构的人】还有一种人,是专门在神面前读神的话,而注重圣经里面数字的结构。这一个分两派:一派是以弟兄会的格兰特(F. W. Grant)为代表,一派是以犹太人梅苏拉司(Massorites)为伐表。前十年,又有一个俄国人爱支配宁(Ivinpanin)出来算。当然还有许多的人,不过是以他们作代表而已。
圣经是顶希奇的,圣经里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结构的。人有数字上的结构,一本书有数字上的结构。比方说,十二是一个数字,有十二个支派、十二个月、十二个使徒、十二个门徒、十二个根基、十二个月结十二样果子。你们总是在神的话语里,看见“十二”这一个数字是一直用的。神在旧约的时候,拣选十二个支派,到新约的时候,又拣选十二个使徒。所有神的话,都有数字上的表显。这一个数字上表显的工作,格兰特作得顶清楚,全部圣经他都加上批注。那一本讲数字的圣经《The Numerical Bible》是他写的,他把这一件事,给神的儿女解开。
还有一派的人,就是把圣经的字母加起来作研究。你们知道,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是没有数字的。我们有一二三四,亚拉伯文有1234,但是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没有数目字。他们要用数目字,怎么办呢?他们便以字母来代替数目字。比方像英文的字母,ABCD,A是代表甚么数目,B是代表甚么数目。在拉丁文里面,也是没有数目字的,他们是用I代表一,两个I代表二,三个I代表三,V代表五,I在V后面就变作四,I在V前面就变作六,X代表十,C代表一百,M代表一千。拉丁文,只有几个字是有数目的意义的。比方说A没有,B没有,C有,D有,M有。
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里,每一个字都有数目字的价值。上面提过之爱支配宁,是俄国沙皇时代有名的数学家,他的学生遍满全国,他和他的学生把全部圣经每一个字都加起来。比方说,神这一个字,在希伯来文,是两个字母合起来的──EL,他就把E字是甚么数目,L是甚么数目,两个加一加。从创世记到启示录,每一个字他都加过。他们肯把力气赔上去。
世界有名的数学家,他能够指给你看,圣经里没有一个字不是七成功的。从圣经第一个字到末了一个字,都是有七在里面的。总是五乘七、十乘七、十二乘七等等。他说,他不止加了一本圣经,对于希伯来文的、希腊文的许多有名的宗教书籍,也都加过,稍为加两行就知道,全世界,只有圣经的每一个字都是七成功的。你看人那有这样作法,个个字都把它算过。
第三派的人,就是梅苏拉司,他是个犹太人。犹太人都是读旧约的。他把全部旧约每一节的字母都数过。每一段都数过,放在那里。叫后来抄的人不得错。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印刷,要保全字母不错,只有从这一段到那一段,一共多少字,字母多少个,都数出来,放在那里。你如果要知道你抄的错不错,只要对一对就知道了。比方说,这一段是五百零四个字,如果你数一数是抄了五百零五个,就定规多了一个。字母是一千多或者两千多,你再数一数,对一对,就知道抄错了没有。你看见人是这样的花工夫。
我姑且提一个例,像全部摩西五经里,一共有十八大段,四十三小段,一千五百三十四节,六三四六七字,七○一○○字母。我不是说这有甚么特别的用处,有甚么特别的价值,是说你们年轻的人要看见,人家是这样花工夫。你们一点工夫都不花,就不行。这样的数,在那一个时候实在有用处。我们今天读圣经的时候,不觉得这个数字有用处,在当时抄的时候,实在有用处。你把梅苏拉司的数字,拿来对一对就知道。不然的话,自己弄不清楚。在这里,你要看见,在数字上,是许多人花这么多的工夫去读的。
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在那里计数的,还有一个人,就算作数字中的第四派,就是奥司够特(Howard Osgood)。他是最有学问的人。他在神面前,的的确确花了工夫读圣经。他把所有圣经字都算过。比方说,全部旧约里所用的字,是六四一七个,其中一七九八个,只用过一次,七二八个用过两次,四四八个用过三次,三四四三个用过三次以上。新约里面一共有四八六七个字,一六五四个只用过一次,六五四个用过两次,三八三个用过三次,二一七六个用过三次以上。全部新约和旧约的字,一共是一一二八四个。换一句话说,全部新约和旧约,在原文里,是一一二八四个。造句就是用这些字来造的。
【专门读名词和着重字的人】读圣经,不可以马虎的。人家在那里甚么都读,无所不读,比方说公开弟兄会中的纽葆雷(Newbbery),是专门读名词的,罗舍汉(Rotherham)是专门读着重的字,圣经每一句都有它所着重的字。比方说,马太五章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但是我告诉你们说,”这里的着“重”的字是在“我”字上。在希腊文里,每一句话,都有它着重的一个字。比方在山上的教训里说法利赛人,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但是你们如果在暗中这样行,神也要赏赐你们,那一个着重的点,是在“他们已经”,和“神要”上。在我们中文的圣经里看不出来,在希腊文里是有着重的点的。罗舍汉花了一生一世的工夫,找这些着重的地方。在他的圣经里,就是,有的字画一个圈,有的字画两行。
你们姑且花一点工夫,把这些事看一看,就能知道读圣经不是马虎的事。所以,初信的人应该花一点工夫,好好的读神的话。
【读圣经的实行方法】末了,要请你们注意,要读圣经,就得天天读。读的时候,总得在神的面前连续的一章一章读下去。最好是旧约读多少章,新约读多少章。不能太快,要普遍的,天天的,继续的读。
莫勒在临终的时候感谢神,因为他活在地上的时候,曾读过旧约和新约壹百遍。所以,初信的弟兄,一起头的时候,就要记录到底读了多少遍。新约从马太福音起,旧约从创世记起。当他第一次读完一遍新约的时候,就写一封信通知负责的弟兄。请他在他的圣经里,把第一面留出来写下读圣经的遍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方读完一遍;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方,读了第二遍。盼望他们在临终的时候,也能够说我读了一百遍。所以盼望每一个人,如果要读圣经,一生一世要读它一百遍。算他作基督徒五十年,一年则至少要读两遍,所以他应当花相当的工夫来读。
读的方法,那一个原则总是那样。外面的方法,就是每一次读完了一遍,要通知负责的弟兄。(负责弟兄应当注意他们所读的,要去查看他们所记的。)每一天读多少章,这一个礼拜,圣经读到那里了。你们要把这一个注重的去作,不能放松。太慢的人要催他说,你已经半年了,新约壹遍还没有读完!
读圣经总得分两个时候,用两本圣经。上午有一个时候读,下午有一个时候读。早起读圣经是一面祷告,一面读圣经,为着造就自己的灵性。下午的时候,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读,目的是要多知道神的话语,到底说些甚么。这两个时候一定要分开。上午清早的时候,那一次是用祷告调合在圣经里,你追求知道属灵的功课,是为着属灵的,一面祷告,一面思想;再祷告,再思想。要叫自己的灵性,得着帮助。不要读得太多,三四节圣经就够。下午的时候,就找一个长一点的时间,多读一点,来学习知道神的话语里面,到底所说的是甚么事。要知道神的话,要找出事实来。
如果可能,要有两本圣经。早起的一本,应当一个字都不写,是白的。下午的,所以把所看见的写进去。不要早晨的和下午一样,下午的和早晨一样。早晨的要完全白的,甚么事情都不记,原来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下午的一本,你得着了甚么东西,就可以加进去。有火车轮子也好,有火车轨道也好,这是着重的字眼,画直线的,叫作火车轨道,画圆圈的,叫作火车轮子。
上午的一本虽不动它,却可以记一个年月日,刚刚好你读到一个地方,与神办一个交涉,有一个经历,你就在那里写一个年月日,别的都不必写。意思就是我在那里遇见了神。下午的一本,就不必记年月日。上午的一本,就是为着属灵的用处,要记所碰着的事情,与神办交涉的事情,不过只要记日子就够。下午是要认识圣经,探讨属灵的事实,把所知道的亮光记在里面。
如果是这样一遍一遍的念,按着我刚才的原则去念,也许过一点时候,对于圣经的知识会加增。若是可能,一天背一节或两节圣经。起头的时候,总得勉强一点,作一点呆的事,过后就会得着帮助。盼望这一件事能作得好。──倪柝声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
有许多基督徒,他们的问题非常多。如果那些问题不过是外面的,那还不要紧;但是有许多问题是证明他里面黑暗,证明他里面不清楚,就非注意不可。我们承认有的情形在属灵的过程中是需要的,但是我们不承认基督徒可以一直在黑暗里,可以一直不清楚。我们相信,神不愿意我们里面一直有问题,神不愿意我们一直在黑暗里。那么我们里面怎能清楚呢?我们来看神的话如何告诉我们。
希伯来书四书十二节说:“神的话是活泼的(‘神的道’可译作‘神的话’),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这就是说,神的话如果进到人的里面来,就能分别甚么是出乎灵的,甚么是出乎魂的。这个分别,不是藉着自己往里面去问所能知道的。自己往里面去问的结果,只是叫你胡涂。我们越往里面去看,越往里面去问,就越有问题,就越黑暗;一个问题产生十个问题,十个问题产生一百个问题,一直出问题。如果是神的话进到我们里面来,就根本不必问;不只不必问,并且清楚;不只清楚,并且清楚得很。比方今天你碰着一个人,你对他说了一些话,话是很好的话,但是说了之后,你里面闷得很。话是好的,心意也是好的,不过里面觉得不好。过了一个钟头,你又碰着一个弟兄,谈了许多话,也是帮助他的话,这一次你觉得里面痛快,你觉得卸去了重担,你觉得是事奉了神。话没有大两样,但是里面大两样。这一个里面的分别,是很清楚的,它告诉你那一边是错的,这一边是不错的。两边的距离可以说是间不容发,表面似乎一样,但是在你里面有分别。神的话在我们里面,我们里面就知道甚么叫作灵,甚么叫作魂;里面知道,所以就没有问题。
诗一百十九篇一百三十节说:“你的言语一进来(‘解开’亦可译作‘进来’),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神的话一进到你里头去,就发出光来,你的里面就清楚,就有把握。神的话不只是圣经,神的话不只需要你去读,神的话并且需要神的灵在你里面把它变作活的。活的话才有用处,那一句话就把你的灵与魂剖开。不是读一本书说,这样作是属灵的,那样作是属魂的。你就是照着书上所说的去作,结果还是属魂的,但是,如果神的话进到你里面蕞发光来一照亮,就把魂与灵分开了,连骨节与骨髓也看见了,你知道甚么是错的,甚么是对的;是里面的知道。这样的人就用不着问问题,因为他里面有光,里面看得见。
有的人一直在那里问:我这一个人到底是为着主的呢,或者是为着自己?这一件事是主的意思呢,或者是我自己的意思?诚然,最难分别的就是自己的意思,最难分别的就是自己的主意,因为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用意是很容易欺骗我们自己的:但是,主的话一进来,就能把我们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辨明,立刻叫我们看见,我那一个思念是邪僻的,我那一个思念是不实际的,我那一个思念是为着自己的,我那一个主意是因着惧怕,我那一个主意是为着保护自己。我们里面看见,我们里面清楚得很。自己分析自己,并不会给我们光,不过叫我们自己欺骗自己。我们越分析自己,就越受欺,越拦阻神的话到我们里面来。如果神的话到我们里面来,我们看见了,就问都不必问,因为连我们自己的思念和主意都能清楚看见。弟兄姊妹,当你里面有问题的时候,要藉着神的话来照亮你,你就不至于受欺。
在神的儿女中,有许多人就是凭良心来分别是非。但是我们要知道,人的良心还是很浅的东西,生命是比良心更深的。许多时候,良心过得去的,生命不一定过得去。有的时候,我们作一件事,好像是在那里碰,等到作完了,良心平安就感谢神,良心不平安就求神赦免,要到事情作完了,才知道是对的或者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我们里面有一个生命,当神的话进到我们里面的时候,那一个生命就发出光来,叫你刚起头去作的时候,里面就清楚了。是神的话在我们里面发出光来,叫你知道甚么是灵,甚么是魂;自然而然你踫着灵的时候就觉得是灵,踫着魂的时候就觉得是魂;你一碰就知道,并且是非常清楚的。
神的话要在你里面发出光来叫你清楚。这是活的,这是有功效的。这不是外面的,这乃是里面的。不是凭着外面作的事情来分别灵与魂,乃是里面清楚。到这一个时候,我们才能实际的认识神,才能实际的知道所该走的路。―― 倪柝声《十二篮》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神的话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另译)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开真理的话。”另译)
或许很多人不需要我今天晚上所说的话,但我盼望这引导没有错,还是说一点关于主的话的事。给我们看见,作主工人的,要按着正意分开神的话。今天有很多人注意如何分开主的话,他们要知道圣经里一段话是用于犹太人,或是用于外邦人;是对基督徒说的,或是对罪人说的。今天人分开主的话,似乎多是为着这一特别的工作,就是要知道某段话是对那一班人说的。
但另一方面,所说更重大的事,对许多人却不过是道理,知道那个东西,却没有看见那个东西。那一节说,神的话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你经历过这事么?神的话能刺入骨节与骨髓,也能分开魂与灵。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么?人若问某件事是出于肉体或是出于圣灵,是出于自己或是出于神,这就表明他没有光。一个人若在光中就没有这些问题。人没有光乃是因为没有神的话来分开灵与魂。神首先不是要我们分开神的话,乃是要分开我们,我们自己要先受过对付;自己若没有受过对付,路就不能走多远,一个工人能否帮助别人,乃在乎灵与魂有否被分开。我们的灵与魂需要被分开,有这样的经历,才能作分开神话语的工作。
【分开神的话】神的话有两个不同的范围,第一个范围是道理、神学的;第二个范围是生命、属灵的。这样分没有错,因为保罗说要分开神的话。但今天许多所谓的分开主的话是不对的,因为原则上错了。我们要知道,圣经对人的头脑是讲不清楚的,圣经也不是一读就明白的。神并不打算人能完全明白祂的话。神若要人完全明白,祂可以一条一条清楚写出来。但神不是那样写,却如以实亚书二十八章十节所说的:“祂竟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许多时候我们读圣经,不过是把话归纳起来,下一个断案。其实我们连得救是怎么回事也不凊楚,何况要明白神的话?神的话多半是这里讲一点,那里又讲一点,有时似乎是冲突的。如称义的道,我们以为保罗和雅各必须商量后再写。对于圣洁的道,有人因为争执,而生出许多不圣洁的事。许多人误会神的话,但神让人去误会。有些话约翰、彼得、保罗敢说,今天的人不敢说,因为怕人误会。由这些事实我们可以看见,如果没有归纳,神的话确实容易给人误会。
例如,在说,“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祂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神没有详细注明是指着甚么说的;倘若我写这节,定要注明是指着甚么而言。圣经是神所默示的,神不像人那样完全说出,人父何必作神的谋士?说,“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
圣经上有许多经文不能放在一起,即使神学家将这些经文放在一起,他们也不满意。你知道甚么是得救、称义、成圣么?到底我们能认识神的话么?感谢神,神话语的道理,我们也许不明白,但我们所经历过的话,我们里面就顶清楚。比方有人问你是不是神的儿子,你或许写不出也讲不出,但你里面探处顶清楚。有人问你得救了么?称义了么?你外面不知道,但里面知道。你也许没有道理的知识,但你知道自己是神的儿子,是一个得救的人。
我们认识神的话,不在于支配神的话;我们认识神的话,乃在于神的话在里面支配我们。这是认识圣经的道理。神的话是为着属灵的、生命的认识;神的话不是为着肉体、心思的理解。若不凭着灵与生命来认识神的话,路就走错了。你可以去走神学家、解经家的路,却不能走生命的路。
【生命的道】一位弟兄站起来说话时,他也许是认识道理,也许是认识生命。讲道理的人就不能不小心他的道理。有些人所说的,界限清楚,没有错误的危险,其中含有许多条理、断案、理由,这是神学的教训。今天讲道的人盼望讲得清楚,听道的人也盼望听得清楚。但属生命的道就不在乎断案、理由、条理、分段等等,乃在乎能分开灵与魂。
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慕安得烈写过一本关于圣洁的书,但没有断案,人读过以后,虽不知何为圣洁,却能得着帮助。宾路易师母、钱伯(OswaldChamber)等,他们引经都不是很准确,但他们的道都能给人生命。也许有千百人引经能比他们好,但却没有圣灵的能力。有些人引用圣经很谨慎,留意那些经文是对罪人、基督徒或犹太人说的,但没有灵与生命;有些人没有给你整篇道理,但给你灵与生命。神学的特点是归纳神的话,并且带有批注,叫人不至误会。但圣经从来没有归纳的断案,如得救之道、成圣之道等;圣经也没有解释,却不怕人误会。圣经不是要人在头脑里认识神的话,乃是要人在灵里认识神的话。一条线是在思想里有所得着,另一条线乃是在灵与生命里有所得着。
我曾问和受恩教士,有没有一两本论十字架道理的书可以借阅。她回答说,有这样的书,但你现在的情形不能读,读也没有用。过了几天,我觉得忍不住,就在谈话中探出书名,后来获赠该书,立刻阅读。但读后一面得着帮助,另一面大失所望,因为该书不能解决我对十字架的问题。我那时以为该书若原原本本的写就好,但那些书不是这样写法。我的头脑总想把神学道理搞清楚,但神所要给人的却是灵与生命。俞弟兄所译盖恩夫人的书,里面从来没有查经,但读过之后却能叫人得着帮助。读这些书,生命得着滋养;读知识的书,生命得不着滋养。我们作主的仆人,必须在生命方面多供应人,不是在道理上给人教训。
我不妨批评自己,《属灵的人》的出版是因外面的需要。按我自己是不配写这本书的。那时根据医生说,恐怕我只有数月的生命,我就想将我在神面前所得着的一点写出来;(本来我要写一本最完全的圣经批注,要解人所不解或不能解、不愿解者。)现在我不再出版这本书。这并不是说《属灵的人》有错,但问题就在于它写得太好了,有神学,有断案,因而有些不属灵,这就是它的毛病。神所要的器皿乃是破碎的器皿,不是好看的器皿。神不愿一本书、一篇道如此详细,不需圣灵即可知道。因为神知道每本书每篇道,都有人的软弱在里面,因此需要圣灵在人里面引导他。
圣经有许多地方我们不懂,不要勉强去懂,就是懂也无多大用处。因为此书是培养你生命的,不是给你知识的。如得救之道,并不需要讲得完满;即使讲得完满,人也许并不得救。有人所知虽然不多,却知道自己是得救的。有人以为得救后,须知道罪根有没有拔除;但我知道在人里面有罪的律,我胜不过,我需要神生命的律,在我里面使我胜过罪的律。
【主的话是灵与生命】今天神的话在许多人身上不过是神学的知识,并不是生命。然而主说,祂的话是灵、是生命。神的话乃是摸你的灵与生命,并非摸你的头脑,头脑即使弄不清楚,也不是大问题。我们听一篇道,读一本书,里面立刻知道是摸着灵与生命,或是摸着头脑。若听见的是知识,就是死的,里面就似乎格格不入;若是灵是生命,里面就平安稳妥。
基督徒越幼稚,断案就越多,但神在圣经中没有断案。要求在一切道理上清楚,是心思发达的表显。我们只需要原原本本的说,只用圣经的一段、一节,或数句话,只要能摸着人的灵与生命,不建立人的头脑,给人知识。这样,人会觉得舒畅,也会得着真实的帮助。
有一次我在伦敦,与一班外来的弟兄同听史百克讲道;后来我问他们有没有得着帮助,他们回答说,道理很好,但很多点并没有提到。这些人注重神学,不是要得生命的培养,乃是要得头脑的知识。但我们宁可不摸许多点,只摸一点,是能帮助人的,就有灵与生命的价值。只要一个大题中的一点能供应人的需要,就是好的。
神所需要的是一个软弱而需要神的人。真认识十字架的人,乃是一个软弱的人。求主使我不盼望讲一篇完全的道,写一本完全的书,免得拦阻圣灵的工作;不让我有人的智慧、天然的口才,使人盼望我讲。一个能讲好道的人,只达到人的头脑,这样的人是失败的。许多人因为道讲得太好,使人只看见讲道的人,却看不见神,听见人智慧的话,却听不见神的话。
起初我对讲道、写书有自定的标准,要求完整。有时主日讲道,心里还难过,因为未达我的标准。其实神所用的不是整篇道,不是全部的经文,神所用的也许只是一两句话。圣经说神的话是生命,所以你可以不理人误会;神既不怕人误会,你何必怕?神要负责任。想要在讲道上完全,乃是属肉体的。神不是给人心思的完全,乃是给人灵与生命的完全。许多时候你讲道给人听,人不懂,你觉得难过,事实上,渴慕的人得着,明白的人反得不着。再者,神的话是灵与生命,是为着分别人的灵与魂说的;人所说的若只是圣经知识,听后就觉得无益,觉得幼稚。
有一次我要对一位姊妹说话,事前我求主使我不说智慧的话,因为智慧的话只能使人的心思知道;我求主给我能发光的话。她来时,我对她说了很多,她仍不清楚。后来她忽然清楚了,就请我将那句帮助她的话再说一次,她想要记得那句话。我说我不知道是那一句话帮助了她。后来想起,重说一次,她就记下来。可见神的话与人有益,不在于人记得与否,乃在于灵与生命。许多人记得的话,反而对人无益;有许多记不得的话,反叫人得生命。
我们分开神的话,不是只将神的话一段一段的分开,乃是分开我们的灵与魂,如剑的分开,由表皮直至骨髓。许多时候神的话未经过头脑,就直到灵里。基督不是说,我的话是神学、道理、断案。许多人反对神学,反对道理,但不是我们这里说的一回事。我们乃是说,神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保罗对年少的提摩太说,要分开神的话。但惟有先被神分开的人,才能分开神的话。我们的圣经要将放在之前。愿神在我们里面向我们说话,使我们脱离道理、神学,真认识神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祷告:
求主除去我们求知识的雄心,愿我们乐意伏在尘土中。求主使我们脱离圣经的表面,进入深处。―― 倪柝声《基督与生命》
“你的古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人通达。”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祂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魂与灵分开的重要】今天基督徒常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常问自己说,“我作这一件事,到底是属魂的呢,还是属灵的?是出于我自己呢,还是出于主?是随从肉体呢,还是随从圣灵?”其实这些还不顶要紧,外面的事也不顶要紧;但如果你里面是黑暗的,那就要累了,那就不好了。有些人越分析,越胡涂,越分析,越不清楚,甚至到了一个地步,无法往前,这是一种属灵的病态。另有一种人也是一直在分析,他们在自己里面分析,结果对自己很有把握。他头脑里顶清楚甚么是属灵的,甚么是属魂的。这样的人好像对一切属灵的事都顶清楚、顶有把握。然而这些越有把握的人,越需要主的怜悯。因为人在自己里面分析,无论他觉得对或错,无论他觉得有把握,没有把握,都不是出于神的;只要不是从神的光照而来的分别,都是在黑暗里的。不过,这种“里面黑暗”的光景,是基督徒的灵程中必定会经过的阶段,并且对我们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里面的黑暗会迫使我们到神面前,寻求亮光。然而,如果一个基督徒里面一直都是黑暗的,一直得不着光,一直是胡涂的,这就不是神的旨意了。神乃是要我们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一个基督徒如果长久在黑暗中,不明白主的旨意,不能分别灵与魂,不能分辨属灵与属肉体,乃是不健康的。
【神的话的功效】我们如何能够分别灵与魂,属灵与属魂呢?我们从圣经能够看见说,惟有神的话有活泼的功效,能够在我们里面分别灵与魂。希伯来书四章说到神的话的功效。神的话不但作工到人的骨头,乃是作工达到人的骨髓里去。神的话是大有功效的;人若有了主的话,在这话里就有亮光。神话语的亮光,就会照出我们里面的一切,使我们里面能清楚,里面能分别灵与魂,属灵的与属魂的。我们需要的不是圣经的道理,不是字句的教训,也不是甚么属灵的方法,我们乃是需要主的光照。当主的话一来,神的光就进到我们深处,灵与魂就自然而然的被分别了,人里面就清楚,不需要再问甚么是属灵的,甚么是属魂的了。这种灵与魂的分开,不是去问问,或是去研究研究,就能分开的:乃是有神的话在人里面运行,而将灵与魂分开。
信徒重生以后,都得着了神的生命,也就有了生命之律在里面;然而许多信徒没有让生命之律彰显在他们的身上。生命之律彰显的阻碍,乃是因为人活在魂里。一个活在魂里的人,他无法知道属灵的事,因为圣灵在他的灵里无法通出来。说,“属魂(原文)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许多人的生活受思想、良心、情感、情绪、主意的支配。所有属魂的人都不能知道属灵的事。属灵与属魂,乃是两个世界,两个范围,两个国度。人活在属魂的范围里,他对属灵的事乃是一窍不通的,并且还以为愚拙。
有人说我喜欢批评人,其实我不是喜欢批评。我乃是说,人如果说这柱子是白的,其实是黑的,我就必定要说这是黑的。我清楚知道这是黑的,我就不管别人是如何讲法。还有人说我讲的道,将人不对的都拿去,但对的东西却没有给人。好像把人的错处全指出来了,但该如何作却不告诉人。其实一个人不对的地方全拿去之后,自然而然对的东西就出来了。重要的是人必须认识他错在那里。一个人如果在黑暗里,他就不能蒙拯救;一个人能够知道他的错处,他就是在光中,这样的人就容易得拯救。
一切的黑暗,都由于没有光。在属灵上的黑暗,蒙拯救的方法,惟有靠神的话。神的话一进到人里面,马上他里面就清楚得很,就能看见甚么是属灵的,甚么是属魂的。许多问题立刻就不成问题了。我们所要求的,就是神的话进来,发出亮光,好分开我们的灵与魂。―― 倪柝声《基督与生命》
【注重本文】其次,读经必须注重本文。就翻译来说,官话和合译本比英文钦定本在许多处翻得更好、更准确,因为它所根据的希腊文本就是最好的。当然也有少许东西差些。一八八一年出版的英国标准本,也比钦定本可靠,因为它的翻译好,比英文钦定本好。但在所有英文译本中,对于原文的研读,还是以达秘的译本为最好。公会一向不接受别的译本,所以连带的,达秘的译本也不流通。但我们研读圣经的人,必定要会用达秘的译本。
我们可以试着这样作,用希英对照新约(IterlinearNew Testament)对照史帝芬原文(Stephanus text),和提辛铎夫(Tischendorf,乃发现西方古卷──CodexSiniaticus者)的新约原文,加上英国标准本和达秘译本,再配上中文和合本,有以上五本,大概就可以得着准确的本文了。
【写经】写经(Paraphrase)就是用使人容易明白的话,把圣经的话写一遍。新约以保罗的书信最重要,所以我们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写保罗的书信。如果有经文不领会,可参考康尼拜尔(Conybeare)和郝生(Hawson)的写经书,他们的著作和达秘的《圣经略解》是同样性质,都是非常好的写经书。这样写经,你就会看出圣经的每一个字都有讲究,每一个字都有意思。你如果写得对,就能多认识神的心意;如果写得不对,错误就很大、很多。
十八世纪在德国有所谓的“高等批判”兴起。批判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低等批判(Lower Criticism),乃是信主的人著作的,就像中国清代的校勘学。另一类是高等批判(Higher Criticism),是不信的人作的,他们好像古代的撒都该人。高等批判者就是今天的新神学家,乃是反对派。低等批判家有渥德渥斯(Wordsworth)、布鲁非(Bloomfield)、阿福德(Dean H.Alford)等人,他们很下苦工,将圣经原文的每个字都批评了,每个字他们都读熟。他们把古典希腊文和圣经希腊文都详细解过。今天我们研读圣经,是站在他们研究的成果上。我们要训练写经,就必须参考他们的书。三人批判的版本(CriticalEdition)中,以阿福德的为最好。如果有疑惑的地方,可以他的为准。
【解经】解经方面的书,弟兄会之弟兄们的著作堪称是最好的。弟兄们以达秘为首,几十年间,神赐给他们当中许多人有专一的恩赐。要读好圣经,他们的书不能不参考。
开雷(WilliamKelly)和格兰特(F. W. Grant)写的解经书很好,他们乃是达秘的好学生。司布真说,开雷的心思是有全宇宙那么大,但局限于达秘(J. N.Darby)。由他的著作,我们可接触到学者式(scholarship)的东西。格兰特在弟兄会中人长得矮小,但所写的有深邃的眼光。他很有属灵的分量,虽然责备人,你听起来还有如音乐般的悦耳。他的著作比开雷的更富有默想。
还有毛罗(H. C. G.Moule)的著作,在英国人中有许多人喜欢,因为带有一些批判的性质。还有葛岱(F. L.Godet),他乃是瑞士人,是有代表性的神学家,他也是个属灵的神学家。
【分工研读圣经,聚集交通心得】我们同工们应当有圣经研读聚会,可以从罗马书开始读。方法是这样:先由第一位弟兄将读出来,由第二位弟兄将英国标准本的翻译读出,再由一位将达秘译本读出,再一位读原文对照,将结果读出。之后由带领弟兄来评定何者译得对。本文研读完后,再读那几人的写经书,然后再读解经书。这样研读过后,我们就能发觉,不但我们以往马虎读圣经,世界上有名的弟兄也有马虎之处。我最怕人只读一本,把这本当作标准本。有的人甚至都不读参考书。我们当中有的人读经根基好,因为他们天然就喜欢多读参考书。这样读圣经也是比较可靠的。我读经都是用上面所说的方法,盼望弟兄姊妹们也如此下工夫去研读。―― 倪柝声《牧养神的教会》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
“凡事受了责备,就被光显明出来,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
“雅各便给那地方起名叫毘努伊勒。意思说,我面对面见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
“生命在祂里面,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壹4)
我们要怎样来晓得在我们的思想和决断中有那部分是出于神,有那部分是出于我们自己呢?某些时候,它们之间就只有一根头发那么细的差别;因此我们觉得我们不能去区别它们。我们可能问自己,这是我自己还是主在我里面呢?那是从我的灵里或是从我的魂里来的呢?我们仔细分析我们的思想言行,为要晓得那一部分是天然的,那一部分是属灵的。这是一桩极艰难的工作,当我们试着去作出这样一种辨别时,我们就会渐渐变成相当的绝望。
试着要这样子作乃是灾难性的。那只会产生出困惑和踌躇,甚么都不明确,都不稳定,常常好像是在混乱之中──或者是在迷糊之中。但是这整个的方法是错误的,神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说,我们能在我们自己里面找出甚么是魂甚么是灵。这样一种方法是错误的,试图照这种方法去做的人也是错误的。神从来没有意思要我们这样作,因为向里面看的结果只是黑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省的结果从来不会叫我们看见亮光的。因为我们的里面全是黑暗的。跟着这条路径会领我们到不存在的地方。那是死胡同,所以我们必须停止做这种自省。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当我们说或是感觉我们是对或是错的时候,问题是我们怎样知道的呢?光──那就是说,这对或错的认识是从那里来的呢?是从我们自己里面还是从神的话而来呢?这里有启示么?必须有以神的话语为基础的启示或亮光,这样我们才能有看见。正当圣灵在神的话语上发出亮光的那一刻,我们就看见了,就明白了。
我们必须有杀死的光,在这个光底下,我们看见在我们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属魂的,因此,我们所需要的乃是启示,因为它能杀死并且能作工。在启示之外,神不作别的工作。我们一得到启示就够了,因为那时工作就作成了,甚么时候我们接受启示,并且如同神看见我们一样地看见自己,就在那时,我们软弱下来,我们的魂生命死亡。从启示来的亮光带着能力而来;更可以说启示本身就是能力。所以,一切全在乎启示。在启示之后,神没有工要作,神也不要走第二步──启示或亮光把一切都作完了,正像贵橡的人(史百克弟兄职事所在地)所说的“启示必达到目的”。
雅各在毘努伊勒说:“我面对面看见了神。”这是启示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一个经历;而是他面对面的见到神。这不是神的工作;这是“光”的本身。光会杀死,但更好的是光会洁净。我们没有光的唯一理由,是因为我们不给光以地方,我们将门关起,我们向光封闭。惟愿我们能向光开启。在我们向光开启之前,我们是不能得到光的。而且光一来到,它就要杀死。我们接受了光以后,迟早我们会不再往里面看,并自问我们是对还是错,这个是属魂的或是属灵的。而只是祷告:“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验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你要学习将自己敞开,不要自欺,也不要骄傲;要谦卑,并要一心一意作诚实人,我们多时对神和神的话不诚实。有时光只是缓缓地来,只是一点一点地来。但是它既来了,你就要顺服,就当带着恐惧战兢,而柔和地行事为人。把己对付到极底,或者更应当是让圣灵无限制地对付你的已。我们对别的情况缺乏洞察力的理由,乃是我们没有让神给我们关于我们自己的光。我们需要首先识透我们的己,以后我们才能帮助别人来看见。―― 倪柝声《凭神的生命而活》
“祂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圣灵;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圣灵是叫人活。”
这里的“字句”是指着律法说的。把律法和圣灵来比较,律法就不过是叫人死的,因为律法没有圣灵那一分叫人活的能力。主耶稣说:“叫人活的乃是灵。”除了圣灵以外,没有别的能叫人活。就是神的生命,也是在圣灵里的。就是我们物质的世界,当初也是因着圣灵的覆育而有的。就是主耶稣降生,以神来成人,也是靠着圣灵的。照着圣经所启示的,凡有生命的,叫人活的,都是在乎圣灵。律法不过是凭着字句,不是靠着圣灵,所以是叫人死的。
但是,不只旧约有它的“字句”(就是律法)叫人死,就是新约也有它的“字句”。旧约所注重的是律法。这律法,圣经告诉我们:是出乎神的,是圣洁的,也是属灵的。只因它里头没有圣灵的缘故,就不过成为叫人死的字句,像世上许多别的文字一样。所以在新约的福音里,虽然有许多真理、命令、劝诲和教训,是出乎神的,会支配人的行为的,会影响人的道德的,它们如果离了圣灵的能力,就不过也变成叫人死的字句了。
【没有圣灵就甚么都是死的】这个真理,是许多信徒所忽略的,就是在圣灵之外,是没有生命的;在圣灵之外,甚么都是死的。我们并没有彻底的看透,除了完全靠着圣灵运行之外,我们是甚么都没有用处的。我们承认肉体的败坏,但是我们并没有明白圣灵的能力,所以承认尽管承认,我们还是脱不了肉体的范围。神要带领我们到一个地位,叫我们完全靠着圣灵而活,祂要我们看见一切的工作,一切的行为,一切的祷告,一切的追求真理,如果不是圣灵在我们里面运行的结果,不是靠着圣灵的能力而产生的,就都是死的。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死行,只好入坟墓的。
神今天的呼召,是要他的儿女来得着更丰盛的生命。神要我们除去死,胜过死亡。我们所注意的是胜过罪,并不注意胜过死;但是,神不只要救我们脱离罪的律,也是要救我们脱离死的律。圣灵赐生命的律,是要救我们脱离罪和死的律,惟有圣灵能赐这生命。那里没有圣灵,那里就没有生命,那里就充满了死亡。基督徒应当不只不犯罪而已,并且应当胜过死亡,充满生命才可以;神恨恶死,和恨恶罪是一样的。罪,叫我们与神隔绝;死亡,阻挡我们与神交通。胜罪是消极的,充满生命是积极的。
我们应当看透了,一切在亚当里的,都是死的。我们知道,一切在基督里的,都是活的。但是,是怎样活的呢?靠着圣灵:“圣灵赐生命的律,在基督耶稣里……。”
这一节圣经所启示给我们的,不只说一切属乎肉体的,都是死的;并且叫我们看见,就是神所赐给的完全的律法,如果在圣灵之外,就也是死的。字句是叫人死的。
【神的话和神的灵】神的话和神的灵是分不开的。神把祂的话写在圣经里赐给我们,同时神加上一个条件:就是人要接受祂的话,必须靠着祂灵的能力。神是用祂的灵,作祂的话的后盾;用祂的灵,证实祂的话;叫祂的灵,保守祂的话一句也不落空。凡只和神的话接触,而不和祂的灵接触的,就要看见神的话是没有能力的。没有神的灵,神的话就不过是死的字句。
圣经告诉我们说,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一个不信的人,凭着自己的智慧,来查读圣经,在他看来,圣经也不过是死的。这并非说,圣经就不是神的话,神的话没有力量;乃是说,因为没有圣灵的缘故,圣经在这个人身上,不过是一本死而没有能力的书。
神的话都是一样的。但是在有的人身上,它要成为生命;在有的人身上,不过是字句而已。这到底是甚么讲究呢?讲究是在乎前者是靠着圣灵的能力接受神的话,后者是靠着头脑的智慧来明白神的话。神的话是有能力的,是有生命的。但是,人如果只用头脑来接受神的话,他就不能得着这话里头的能力和生命。一切的真理,如果只接受在头脑里,就这些真理,不过都成为这个人的思想而已。这些真理在他的身上,必定没有功效。在需要的时候,他也不能应用它们。他虽然知道理由,也知道事实和经过,也知道神的应许,却不能得着其中的能力。这些真理,在他身上并不算得真理,不过是一种空洞教训而已,因为他不能证明它们是真的。一个信徒,如果要知道他是不是靠着圣灵的能力接受神的话,只要问他所接受的神的话,在他身上有没有能力而定。神就是赐圣灵给信徒来证实祂的话。所以,凡神的话得不着证实的地方,都是因为里头缺乏了圣灵的能力。
现在的危险,就是信徒听道,读圣经,追求真理,都不过是靠着头脑的智慧。神是把祂的话和祂的灵联起来。但是,人若不是将祂的话,从祂的灵分开;就是将祂的灵,从祂的话分开。此二者的弊端是一样的。因为将神的话从神的灵分开,要叫这个人所得着的,都成为理想。将神的灵从神的话分开,要叫这个人的行为怪异不堪。不过陷于前者的人,却是比陷于后者的人多。
许多人读圣经好像读一本科学的书一样。好像只要脑力好,有了人的指导,再下一番的苦功,就会明白圣经一样。这样的杳读,虽然会叫他明白了一点圣经的历史和教理,但是,并不会叫他经历过神的话的能力。我们必须被神带领到一个地位,就是靠祂的灵,来读祂的话,用祂的能力,来明白祂的真理。惟有圣灵,能够将神的话,和神的话的生命能力,实施在一个信徒的身上。靠着脑力来接受真理,就看不见这个生命和能力。
【一个紧要的分别】靠着圣灵来接受真理,和靠着脑力来接受真理,到底是有甚么分别呢?
(一)凡人从一本书,或者从一位先生,或者就是从圣经的本身来接受真理;用不着祷告,用不着放下自己的能力,并完全依赖圣灵;这样,他就是靠着脑力接受真理了。靠着脑力接受真理,意思就是说:直接从书、先生、圣经来接受真理,而不经过圣灵。法利赛人,就是这样的直接的明白圣,所以他们所有的都是死的,没有在神面前那一种活泼的经历。神的话是要引人亲近神的,而神自己又是个灵。因此没有神的灵,就叫读了神的话的人,还是不能与神接触。
(二)还有加拉太人,起初信了福音,后来又回转去遵守律法。保罗就问他们说:“你们受了圣灵,是因行律法呢?是因听而信呢?”使徒的意思,是他们起头是因着信,现在却要靠行为。使徒又问他们一句话说:“你们既靠圣灵入门,如今还靠肉身成全么?”使徒的意思,是他们起头是靠着圣灵,现在却要靠着肉身。在这两个问题中间,我们发现一个顶重要的原则:就是凡出乎圣灵的,都是凭着信心的;凡出乎肉身的,都是凭着行为的。圣灵和信心是合在一起,像肉身和行为是合在一起一样。
所以,靠着脑力追求真理,和靠着圣灵追求真理,有一个顶大不同之点,就是一个是没有信心的,一个是需要信心的。
要靠着圣灵接受真理,就必须有信心。靠着脑力的接受,不过叫人明白;靠着圣灵的接受,会叫人相信。我们举一个例:信徒与基督同死的事,是基督徒生命和能力的根源,这是我们所特别注重、常常传说的。这个真理,现在也有不少的信徒已经很明白,并且也起来特别为这真理作见证。但是,实在靠着圣灵接受这个真理的人有多少呢?许多人的口气,把他们的经历都揭露了。我认识一位弟兄,他自己以为是很明白同死的真理的,地有一次讲道说:“你们应当死;如果有时候不能死,就要靠着十字架的力量把他治死。”这些话好像是很属灵的,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这表明他对于同死,只有头脑上的领会,并没有得着圣灵里的能力。
这到底怎么说呢?因为人若要在实际上经历过圣灵的能力,他就必定应当先有信心。圣灵只因着人相信神的话,然后才作工。信心是在先,圣灵在人里面的工作是在后。一个人若没有信心,就他所知道的真理,不过是一种的理想,圣灵并没有将那真理所成功的成功在他身上。
我们回到同死的问题。圣灵是教训我们说:基督死的时候,已经将我们包括在祂的死里。基督替我们死,如何是一件事实;我们和基督同死,也如何是一件事实。基督的死有多实在。我们的死也有多实在。我们如何因相信基督的死而得脱离刑罚,我们也照样因着相信我们自己已经和基督同死而得脱离罪的能力。神的话是这样教训。现在就是看我们相信不相信。我们如果相信,圣灵就为神的话作见证,叫我们能以在经历上不让罪作我们的主。达到这样的地步,才可以说是靠着圣灵接受真理。
在这里我们看见靠着圣灵接受真理的次序:1.圣经的教训;2.信徒的信心;3.圣灵的工作。此三者缺一不可。但是,靠着头脑接受的人,并没有信心。当他自己查考的时候,或者听别人沟通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同死的理由,知道了一个死的人是脱离了罪;但他并没有信心,所以他就不能清楚地看见他的旧人在基督的死里面的地位,他就不能说他是已经和基督同钉十字架了的人。所以在他的行为上,他总是打算治死自己。当他劝人的时候,就不禁的说,你应当死了。就是有的时候,更进步一点,明白了他与基督的同死是何等实在的,叫他口里也能承认自己是已经钉过的人,但是在他的行为上,他总是自钉过于相信基督的十字架已经把他钉了。
(三)还有,真理如果是靠着圣灵的能力接受的,就这真理必定成功作这人的经历。圣灵启示一个真理,并不是要给信徒多一个思想的材料,乃是要带领信徒进入这真理所说的。头脑的领会,会叫人称赞这真理是好的,但是不会叫地得着这真理的帮助。许多人也赞成某种的真理,也喜爱某种的真理,可惜这些不过都是在头脑里。一个真理如果在一个人身上没有了能力,那个人就当知道,这个真理,现在不过是在他的头脑里,已经没有圣灵的能力了。
我们必须看见原理和实施不同的地方,和连带的地方。许多的原理,是必须从圣灵启示的。但是,因为现在积蓄多了,和先生多了的缘故,许多人就能够藉着他们明白许多灵命的原理。这些都是在头脑里的。但是,要将这些原理实施在生命上,就非藉圣灵不可。头脑能够明白原理,惟有圣灵能实施这原理。人作代数的时候,解一个方程的公式是容易,将一个题目列成一个方程的公式,就不容易了。所以,用头脑学习一个属灵的原则是容易的,但是,若要将这原理实用在生命上,就非头脑所能为力了。读地理的人,可以知道世界通都大城和农工商业的景况,但是,也许他从来未出户门一步。人靠着脑力查读圣经,实在是可以明白许多的;但是,若非靠着圣灵,就必定没有一点的经历。
现在的危险,就是许多人追求圣经的知识;明白了不少的奥秘;领会了许多属灵的原则;也看得出神话语里更深的意义;对于基督所成功的工作,也有相当的参悟;但是,虽然有了这些,都不过是在头脑里的,并不是圣灵给他们的,所以就没有实行的能力。这样作来,叫圣经也像一本科学的书,叫读者和写者没有丝毫的接触。其实神的话,虽然说出来了,也记在圣经里了,但是,这些话也像神是一样的在圣灵里。读者如果直接的来接受神的话,而不倚靠圣灵的能力,就叫读者和神不发生关系;就减少神的话的价值,叫它和世上那些死的书一样。明白圣经,虽然会叫人的思想和见解清楚些,但是,对于灵性的生活和工作,是没有一点实在的功用的。这个解说给我们看,为甚么许多人所传的是真理,这真理在他自己的身上,和在听他的人身上,都是没有能力的。真理在说者的身上,如果只限于头脑,就在听者的身上,也只会达到头脑而已。
有了真理,若没有真理的灵,是没有用处的。当主耶稣告诉祂的门徒以为祂是真理的时候,就继续告诉他们说,还有一位真理的灵要来,领他们进入一切的真理。信徒与真理的联合,是藉着真理的灵。不然,真理还是真理,信徒还是信徒。门徒当日在未接受圣灵之前,如何不能实在的明白并经历基督,照样信徒今日若不倚靠圣灵的能力,也不能实在的明白并经历神的话。
【真实属灵的工作】也不知道今天有多少的讲道,其中充满了深奥的意义,并属灵的教训;信仰也是顶纯正的;解释也是顶圆满的;同时在听的人身上,也有一分的感力,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和道德不少;但是,同时,这样的讲道,竟然也有不是出乎圣灵的,不过是靠人的智慧而已。我们应当知道,历世顶深的人,所说的格言,也有许多是顶会鼓励人和改变人的。但是,这并不是圣灵工作的结果。我恐怕有许多的讲道,虽然有了如意的结果,但尚不是圣灵的工作。
人必须抹煞,人必须变成一无所有,人必须被十字架结果了。神是一切,神有一切,神也能一切,所以神也应当作一切。一切都应当在圣灵的能力里。有的人也许要以为这样的把人抹煞,要叫神的工作大受亏损,好像甚么都停顿不能进前一样,并且果子也要因之减少。但是我们所注重的,是神面前的果子,和真实属灵的工作。惟有这样,才会有最大属灵的用处。人智慧所作的工,在别的方面,都可以蓬蓬勃勃,但是并没有属灵的价值;在神的手里,也是毫无用处。实在属神的工,惟有圣灵能作。我们人的地位占得越少,圣灵的能力就要越明显。圣灵作工五分钟,比我们劳碌一百年更有属灵的用处。与其劳碌终夜,毫无所得!何如等到主来,听祂命令,一举而得满网的鱼呢!
【脑力的地位】这样,就人的脑力在神的真理上,就毫无用处么?不。头脑也有它的地位。我们应当分别:人的灵和人的头的用处的不同。启示真理的是圣灵,接受圣灵启示的是人更新的灵。惟有人更新的灵,能够得着启示。头脑不能作得着启示的机关。头脑的工作,乃是传递。更新的头脑,会帮助人将他从启示所得来的真理传递给别人。但是,头脑的本身,并不会发明神的真理。老旧的头脑,虽然会阻挡人作传递的功夫;但是,这个人的灵,如果已经更新了,就没有甚么会拦阻他得着启示。神是将旧造抹煞了的。天然的缺欠,不会阻挡人得着启示;天然的优长,也不会帮助人得着启示,优异的头脑,也许会帮助传递;但是,若要它把启示给自己或者别人乃是不可能的。并且我们也要记得,传递者当他传递的时候,乃是无所得的。
【天才的虚空】有许多神的话的教师,因为他们天然的才力比常人优异的缘故,就叫他们能够查考、明白、并传递一些真理给别人;也有不少人说是受他们的帮助的。但是,实在说来,他们并没有成功甚么是真有属灵的价值的。天才优异者,常常作天才落后者的教师;但是,在许多的时候,他们灵性的情形却是一样的。在有的时候,竟然那施教者,比受教者的灵性还有不如的。
现在教会顶危险的景况,就是许多位高名重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灵性真实比别人优异,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天才是高出恒人一筹。我们这些话,并不只指着那些徒有世界的学问和智慧者说的,乃是恐怕许多在灵界里负有盛名的人也是一样的。今天有多少圣经的教师,聚会的领袖,并不是因为他们认识圣灵比别人更深,叫他们成功作有能力领导人的人;不过因为他们的天才好,他们将他们的天才,用功在圣经和属灵的事情上而已。多少的属灵,并非属灵!因为圣灵并不在里面!不过是头脑里的属灵思想而已。许多的教训和讲道,不过是查考的结果,并非圣灵所指教的功课。自然,结果只能帮助人的思想。
许多人以为只要天才用在合式的地方,就会作荣耀神的工作了。但是,天才之为天才,就是用在属灵的事上,也是不蒙神悦纳的。圣灵可以使用天才,但是,这个天才必须是完全归顺圣灵的才可以。神需要充满圣灵的人,过于任何一切。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所以能够引导别人,是因着我们的思想比人灵巧呢,或是因着我们是实在认识神的灵呢?
【圣灵的不可少】神现在就要我们深切的知道:圣经如何是圣灵默示的,圣经也如何需要圣灵的启示。圣经如何是圣灵感动人写的,圣经也如何需要圣灵感动人来读。圣经如何是圣灵记载的,圣经也如何需要圣灵的光照。人的智慧,在这里是没有用处的。神要我们知道,圣经顶清楚的解释,也是不可靠的。我们的能力,惟独从圣灵而来。人的智慧,虽然会叫人明白圣经的意思,但是,总不会叫人得那真理的好处。
许多人在寻求真理的时候,他们的来意,就是错的。他们若非要明白这个道理为着饱足自己的知欲,就是为着预备讲章去教训别人。他们的目的,是解决理智上的难处,并非要培养自己的灵命。他们的存心既是如此,就叫他们在头脑里明白了之后,就可以自慰,也可以教人,而不追求属灵的实际。
当我们看见:人只能靠着圣灵得救,真理只能靠着圣灵明白,祷告只能靠着圣灵得着神的垂听,找们自己的灵命惟独靠着圣灵才会长进,那时我们才肯相信,才肯倚靠圣灵。有多少的时候,我们真是求神赐给亮光呢?恐怕少有人真曾祷告神赐给亮光。恐怕思想的时候,查考的时候和追求的时候,比祷告的时候更多。因此,许多信徒虽然明白了顶多的真理,他的灵命,还是顶枯干的。
在现代的讲道上,人所注意的,是头脑里的赞成,过于灵里的得生命。我们必须知道,真实有价值的功夫,是成功在人的灵里的,并非在人头上的。神所承认的工作,惟独有一种,就是祂的灵作工在人的灵里,将基督的生命灌注于人的灵,不论是头一次,或者是给他更丰盛的。使有理智的赞成,而没有基督生命的灌注,乃是虚空的工作。
【神的管教】这个功课,是顶难学的。人的肉体,在反叛神的时候,就喜欢犯罪,不肯顺服神的律法;在要叫神喜欢的时候,就是离神独立,以为不必神赐能力就已经会事奉神了。因此,总不肯倚靠神的圣灵。就是在追求真理上,也是以为自己的智慧,是已经够了的。神迫不得已,必须叫祂的儿女,经过许多苦痛的经历,好叫他们知道他们用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智慧所得着的一切,并不会帮助他们自己或者别人一点。好叫地们肯舍弃自己一切肉体的力量,来追求圣灵和祂的能力。多少的工作,起初是蓬蓬勃勃的,过了一时,就没有像从前那样的热闹,慢慢的死下去,叫作工的人,知道他的工作,必定是在那里错了。肉体的轰动,不过只有一时的。神要带领他的工人,看见他们的工作,是何等的虚空无谓,叫他们再来从圣灵起头。这样的经历,是何等的苦痛呢?
还有许多信徒,以为他们所明白的顶多了。他们以为靠着这些真理,就可以叫他们得胜有余了。但是,失败频仍!虽然奋力来抓住这些真理,竟然无补。在争战的时候,他们所知道的真理,不过像禾楷式的兵器而已。他们痛哭,他们流泪。是神的真理错了么,或者是甚么错了呢?神要他们看见圣灵的剑,惟有圣灵能挥;肉体来用圣灵的兵器,是像大卫穿扫罗的甲冑一样的不合适。他们在头上虽然明白了真理,但是还没有靠着圣灵将这真理作到生命来。
【接受真理的经过】神的真理临到一个信徒的身上,是有两次的,或者说两次的降临:(一)头;(二)灵。临到灵,常常是比临到头更迟,有的迟到几月,有的迟了几年也不定。神既将一个真理给了信徒(意思就是信徒在头里明白这真理),祂就在环境中作工,带领这信徒到一个地位,叫他若非靠这真理,就不能得胜。到那个时候,信徒才会茌圣灵的能力里,知道这个真理,而有满足的经历。但是,顶可惜的,就是信徒在头里知道了神的真理之后,就满足而不完全追求经历,或者竟用这个真理去教训别人,以致神更难叫他得着这真理的实际。
【有无能力是不能误会的】一件事情是我们所常需注意的,就是圣灵是满有生命和能力的,所以凡一切是出乎圣灵的,都必定有生命和能力在里面。当我们看见人认识了某种的真理,却不会帮助他的生命,加增他的能力,而徒在他的头里给他美好的思想,使他学了一番的分析,而在试探激烈的时候,无补于事,我们就当疑惑这里到底有没有圣灵的工作?我们不要以为满有意思的话语就是好的。我们必须寻求圣灵的能力。也不知道多少的时候,人讲圣灵的道理的时候,竟然一一点没有圣灵的能力。信徒所缺乏的,是更多的神的生命,不是别的。
顶希奇的,就是人如果是靠着脑力,明白了神的真理,他就应当时常来抓住这个真理。如果他是靠着圣灵的能力,明白了这真理,而靠着圣灵的能力来守着这真理,就在需要的时候,他并不必来抓住这真理,好像落水的人抓住绳子求救一般,乃是圣灵要叫这真理抓住他而救他。这个分别是顶清楚的。
我们应当知道,就是神的真理,离开了神的灵,也是死的。人的生命,是如何不能有一刻的间断,照样,圣灵所赐给的能力,也必须是时刻常新的,源源而来的才可以。祂一次所作的,不能算祂每一次都是这样作。一次和祂的接触,会得着一次的能力。我们和圣灵的来往,是不能一劳永逸的。所以对于接受神的真理,是必须不间断的靠着圣灵的能力。例如:当我们听见别人的属灵的经历的时候,我们天然地容易去效法他们,盼望神也照样地引导我们,给我们以同样的结果。但是,在此我们常常失望。因为他们的经历,是出乎圣灵的,但是,我们的不过是属乎头脑的。神必须常常叫我们灰心,好叫我们直接的靠着圣灵来寻求祂。出乎头脑的效法,是没有用处的。就是引证圣经,也是同样的例。圣经是圣灵所默示的,我们以为多引几句圣经的话,必定是有能力的。岂知不然,圣灵必须再说。
所以,我们现在所应当追求的,是圣灵藉着真理将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应当追求祂的启示,和祂的实施,让祂将真理从我们的头,作到我们的心来。让我们全心相信神的话,以为祂所说的都是真的,而不以知道了其中的理论就满意。―― 倪柝声《碎饼碎鱼》
所读的圣经是描写顶大的培灵会:以色列人从被掳的地方回来,建国修城,选举省长,建设新社会,他们先聚集听神如何吩咐。我们知道一个稳固的社会,必要设立在神的言语上,若是随自己理想必定失败。这段圣经不但关于社会,也关于个人对于神律法的态度。
第一节说:“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
当时的圣经只有五卷,他们建设社会的时候只用那本单简的圣经;现在我们有新约旧约。从前神多次多方晓喻列祖;现在神藉他儿子清楚晓喻人。圣经真是宝贝,建设社会,必须在这书寻见神面并寻求他的旨意。建设快乐的家庭,也必须要这本书。个人的生活想荣耀神也不能离这本书。
现在看以色列人怎样的态度对圣经:一切老百姓聚集请文士以斯拉把法律书带来,“从书架把书取下来”这是很简单的事,虽是单简但是很多人仍做不到,因为根本上没有这书,怎能取下带来?有些人有这书而不拿下来,一年都在书架上,一个传道人探访一个教友,谈话的时候提到一节圣经,于是请那教友拿出圣经来读,那传道人把那教友的圣经打开,书里面有眼镜,就问:是谁的眼镜?那教友说:“好得很!我眼镜找了一年也找不到,你来真好,替我找到眼镜了。”可见他一年没有读圣经,不然,老早已找着眼镜了,所以拿圣经来虽是简单也有很多人做不到。”一回我在一个地方作工,一个牧师来对我说:“我没有带圣经来,心里着急得很,请你借一本圣经给我,”我很诧异,也很难过,一个神的仆人出门作工,工具也没带。一次在伦敦见两位中国朋友,我们在车上谈话,看见他的师母在手袋中拿东西,里面有圣经,我心很快乐,你看这位姊妹不把圣经放在衣箱里,而带在身上,随时可以读。圣经是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晚上不带灯危险得很,照样,我们走苦海,若不拿出圣经就没有灯光。各位,不知在这里多少人拿不出圣经来,你家里根本没有圣经,你个人生活与神所望的大大相反:神要你行光明而你行黑暗;要你明祂的旨意,祂的旨意纯全善良,而靠着自己不能明,那很可惜!要达到人生目标必要拿出这本圣经来。
其次:以色列人不但是能把圣经拿出来;而且能读,你若是问人读不读圣经,他说忙得很没有时候读。各位,听人这样说,看他的生活就知道他是假的。作事,吃饭,打牌,喝酒,犯罪,都有时候;看圣经就说没有时候。各位,那是一个大损失,若说没有时候读经,倒不如说没有时候上天堂;而有时候下地狱!一个十七岁的信徒聚会完和我同路回家,他告诉我说:“我每日上班很早,回家很迟,看圣经不容易,最近我立定旨意,早早起来先读圣经而后作工,”我很喜悦,我明白他为什么热心,在主道上进步,是因他牺牲睡觉的时候,早起见神。前不久接他来信说他想到非洲传道,他现在成为这样热心的人,是因十七岁而知圣经的宝贝。各位,我们若说没有时间读圣经,那是说谎话,是因不肯抽时候看圣经听神的话。一个信徒作工多年,他说:“我早起读圣经,牺牲睡的时候,我的身体并没有吃亏。”各位,尊重神,神不亏人,神多赐福,神多赐恩惠。
第一、拿出圣经来;第二要读圣经。
第三、三节末句,众民侧耳而听。你说当然侧耳听,但是这并不是当然。侧耳听意即是注意,很多人看圣经而不注意所说,反而怀着成见,读而不明,戴着红色眼镜,用自己的思想。举一个例:人说主耶稣是善人,于是看圣经就拿着这个思想来看,所以只见主耶稣是善人,其它甚么都不看见,其实主耶稣不是一个善人,乃是一位神,远超善人之上。还有人说主耶稣是哲学家,来研究哲学的;但是认清楚主是来宣布救恩。对于圣经中的人,也怀着成见:以为所讲的是伟大人物,不知是罪人啊。十几年前,见一个大牧师,他读两年神学就以为很熟悉了,他完全错,因为不侧耳而听,是用理想而读自己的意思,我说:“人是罪人,需要得救,”他说:“我不注意我的罪,我觉得没有罪”。各位,他是瞎子看圣经不知人是多么坏。需要主恩拯救。一次,街上一个平常的人买了一本单本福音,晚饭之后,拿出来看,心中没有成见,读到半夜,读到主受苦的事,十分注意,第二天起来,主受苦的事仍在他心中,他就去找教会的人,他说我要知道耶稣受苦和我们人有什么关系。结果:他悔改了,为什么?因为他侧耳而听。各位,现在向你报告圣经中重要之道,请你把成见放下,侧耳而听。
一、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二、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
三、你们当知赦罪之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
主拯救罪人,你我的罪可得赦免,这是最快乐的消息·
主说:“在世上你有苦难,但是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各位,以上三处圣经的话,你明白吗?最快乐的消息是人信主而能胜过世界而安心。
主耶稣所说:“我父的家里有很多住处,我去预备地方,再来接你们”。凡信主的人必有一定的归宿。亲爱的弟兄姊妹:你离世将到甚么地方?一个哲学家,一天他的学生问他生死的问题,他说:“我不知道,最好从理想中选出一部份,合就相信,盼望渡过苦海而达到目的地。”他太可怜了!他以理想为引导。圣经明明说父的家中有许多住处,主必来接我们,这是一定的。各位,你侧耳而听这几节圣经,就可以解决终身的问题。圣经单简而且明白,肯相信,那末将来得救的问题,马上就可以解决。
第四:以色列人是我们的模范。第八章第五第六节
你看希奇吗?一个人站着念书,全会众的人起立为甚么?神的书不是普通的小说杂志,天上的信送到人前,所以以色列人站立表示尊重。人凭学问而读这书不能明白,要有上头来的智慧才可明这本大书。一回我听一位老先生说他有时看圣经一点趣味也没有,很冷淡,为甚么?因为读之前忘记祷告,求神赐智慧;祷告之后才读就很明白,很有趣味。各位,祷告之后才读,这也表示尊重,如同小孩子到主面前领教,求主恩待使能明白神的意思。以色列人开培灵会,一读圣经众人站立说:“阿们”。脸伏于地而敬拜,虽然我们不用他们的方法,但是心里应当俯伏感谢,因为主把宝贝赏给我们。
第五:第八节注意“讲明意思,”众人聚会如同培灵会,有人讲解,人讲解而自己默想,个人所知不多,本事不大,必要靠着灵力而思想,才得益处。早年前我读中学,早上七点至八点钟上课自修,但是还未上课之前,我和几个同学聚集而读圣经,读完之后,我们要得帮助,要知道圣经中的宝贝,彼此商量那一节很帮助我们,我们思想之后再读一次,把那节作金句,作灵粮,若光读字面而不等候不思想,那就没有益处。以色列人有人讲解,众人就等候,默想,而得明白书中的意思。
第六:十三至十六节,这几节告诉我们来读圣经所抱的态度:其中有神的吩咐,愿意服从。一个少年很早起来点着灯,他的朋友来叩门进去问他为甚么这样早起?他说:“我查经看看神有什么吩咐我还没有实行的,我注意怕不知不觉得罪祂,我必定要顺服主。”以色列人为我们的榜样,看圣经而知错,愿意顺服神命令而行,也许有人得罪你,你肯顺从神而饶恕人吗?你得罪别人,要和他和好神才接纳你的祭物,你肯不肯到人面前求他饶恕?一个朋友说:“我悔改之后,写了四十封信求朋友饶恕我,因我得罪他们,这事很不容易做;但是圣经的命令你愿意服从吗?感谢主,祂的吩咐可以做,祂的恩典是够人用的。求人饶恕是很丢脸的,但是还可以实行,以色列人真是好,觉得有错即愿意顺服主。
末了,一段,十八节至末节,当然在这培灵会中一路看圣经,但是闭会之后,个人生活上应当继续读下去才可得着丰盛的恩惠。人天天吃饭,晚晚上睡觉这是不可少的,若是礼拜吃一顿饭,而礼拜一到礼拜六不看圣经即是不吃饭那可以吗?那难怪饥饿瘦弱不堪!当时以色列人全国只有几本圣经,聚会的时候才可以看,你看我们何等容易,自己买一本天天可以看,为什么愿意饿死?安河一个小女子,她全家不信,但是她常去赴主日学,听教员读圣经,而快快乐乐接纳主,她问母亲给钱她买一本圣经来读,她热心起来而魔鬼也来;她家人不许她读,把祂的圣经拆破,又逼迫她,小女子心里难过,所爱的圣经被人撕破的,但是神的话深入她心中,她说:“我心里面的圣经是人所拿不走。”圣灵感动她安慰她,在受逼迫之中跟随主。各位,当你需要的时候,圣灵常提神的言语安慰你,使你得力量胜过难处。你我根本上需要这书,神怜悯我们,不但是把祂的儿子赐给我们,而且把这信赐给普世的人;可惜很多人轻视。各位,你愿不愿意从今天开始读经?我劝你买一本。还没有得救的人,求主叫你得救,若是已经得救的人忽略读经,灵性必定很软弱。各位,求主赦免我们不读圣经的罪,快快拿出圣经来,求主开你的心,得着读经的益处,这也是你快乐的起头。── 彭励生
昨晚讲的是凭着灵的引导,到底引导我们作些甚么呢?岂不是叫我们随从他,体贴他,服他吗?但这不过是笼统的观察,现在要论到灵的引导,是属于具体观察的一方面。今晚只讲到通灵的读经,即圣灵引导读经,既有圣灵引导,在经中便满得灵训的恩惠。
通者,交通的意思,就是与三一神交通。通者,也是通联的意思,是要与三一神联络起来。而且也有藉着一条路通至主前,就是通至三一神。若是我和神合而为一,那么我就有灵在我里面而助我了,罗马说:‘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你想一想主既在 神右边为我们祷告,然则我们不用祷告么?不,须知我们的祷告不是平常的祷告,乃要在灵里来祷告。有灵在里面的人,而后灵才替人祷告,照样灵也能帮助我们读经。那么我们当在灵里来读经,庶几可以看见律法中的奇妙。不然,怎能明白圣经中的灵意呢!怪不得有等人掀开圣经而不能得着经中的灵意,殊乏兴味,这因为是没有圣灵在他里面啊。有一位医生,善观显微镜,同事多妒之。一天,某医生俟其出街,以墨水涂污显微镜头的里面,而医生固不知道。某天,院长给一玻片叫他检验,那时该医生整日不能看出,为甚么?因为镜头里面有阻碍啊。今日读经乏味看不出甚么的人,也是如此。不过我们不要怪那嫉妒的医生,惟责这医生的疏忽,没有先行审查镜头。然则我们读经乏味岂可怪那魔鬼的作弄吗?不,须知一己的疏忽,就当殷勤勿怠,省察我里面的灵,到底是圣灵或者是邪灵。外国有一故事说:有一善弹繁哑林的音乐家,一天到某乡村去奏技,他的旅费例由听曲者帮助,不久就有百余人到来。当他奏技的时候,并不注意听的人,谁知听不多时,各皆纷纷走去了。然而这音乐家并不灰心,见听的人中尚有一老太太在,以为她是受了感动而愿作一知音者,乃就前和她说话,岂知老太太说,并不是受着甚么感动,乃因你奏技的时候,正如先夫弹棉花一般,偶而觞动前尘留连片时而已。唉!为甚么这许多人竟没有一个知音者,岂不是因为他们不通音乐吗?读经也是一样,没有通灵的人,奚能读之兴味盎然呢!
说:“我的性命常在危险之中,我却不忘记你的法律。”因为“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或谓主的话是圣经,一解开,就发出亮光,并不一定须有通灵而后可罢!然则这“解”字,是不是用人的聪明而解呢?不,必须靠灵的引导而后能解,一解开亮光即能发出来了。在非洲地方有一卖伞者,对土人说:这是避雨机,当下雨的时候,把这机器打开虽有很大的雨下来,也不湿透衣服了。于是土人纷纷购买。有一天雨下来了,他们都持伞冒雨而行,为雨所湿,群乃问卖伞的人说:为甚么你要欺哄我们,叫我们都被雨湿透呢?卖伞者说:为甚么你们不解开那机器──伞?兄姊们,为甚么许多人读经时还是感着烦闷,岂是都像那些土人没有领受卖伞者的话来解开那柄伞吗?越解不开,越读只是越要打盹了,丝毫得不着读经的好处,因此精神自受痛苦,所以许多人倒不如读小说为佳。那么想要读经得以明白,惟有通灵而后可。你看主给彼得一匙以开天国,照样也给我们一钥匙以读圣经,这钥匙是甚么?乃是圣灵,我们想要通灵,必须圣灵的钥匙才能通,此所谓以灵通灵性上进的秘诀。
兄姊们,在许多事上我们好像是一个婴孩,不能明白甚么,这是因为要属灵的,方能解属灵的事,圣经是圣灵引导人写的,必须圣灵的开导而后明白。在一个家庭里面,有几个兄弟姊妹,把门锁着在屋里将小电影机放影,但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弟弟因走得慢竟关在门外,可是那小孩由门匙孔窥看,因看不清楚乃大哭起来,后来他母亲给一条钥匙开了,于是画中一切的光景,都在眼前了。这小孩为怎样能见里面一切的光景,岂不是靠着这钥匙吗?你想看出圣经中的奇妙么?惟有靠圣灵的钥匙。现在以下分两方面详论之:
(一)自我的方面──自觉
然则我们自觉为甚么人,是甚么器皿?请看出埃及,论到以色列民靠着天上的玛拿来养活他们,都在每天日头还未发热之时来收,盛于器皿,不过要知道在出埃及有一件事,主于第七天安息日不许他们收玛拿,惟在第六天可以收两倍,以为安息日所预备,那么必须器皿来收藏这是无疑的。圣经是甚么,岂非属天的玛拿吗?若你要接受,也须器皿储藏,然则我们是甚么样的器皿,配受这属天的玛拿么?一个谦卑的通灵者,必须具有以下的三种器皿的资格:
a.坏的器皿,耶利米论到窑匠手中有一坏器皿,我们若是要接受天上的玛拿,就当自觉为一坏器皿,是没用的人,不要以为自己有几多学问,智慧,聪明,总要以为自己是没有用的,在灵性上还有不完全之处,那么主就必给你了。或说我若是不中用的器皿,主岂不丢弃吗?然而你该知道主降在马槽中,在人看是何等的不洁净呢!何等的不完善呢!竟然天上的基督甘心降在那里了,所以我们不要妄断主,你若是愈觉卑微,不甚完全算不得甚么的时候,则主必要充满你,这是谦卑的代价啊。
b.空的器皿,看到列有一个空的器皿,这空器是表明我们一切都没有了。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一个能见天国的人,岂有不明白圣经的么?马说:“那时,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为甚么要向婴孩就显灵出来呢?岂不是因他的方寸中是空空洞洞的么?又说:“我时常切慕你的典章,甚至心碎。”哦,我想他若是心碎了,还有甚么不空呢?既然如此,故能接受一切属天的福气快乐了。
在这里我们知道唯一的注意:即凡内在一无所有的,则必需要属灵的粮食来养育,路加十一章说到一个夜里求饼的人,须知到半夜,不是吃饭的时候,乃是睡觉的时候,为甚么要求饼呢?因为肚腹饿了,饥则思食,怪不得那朋友往求而就得之。兄姊们,我们须十分真确地自觉己是一个空的器皿,然后方能得到天上的粮食来养育啊。
c.洁的器皿,看到以赛可见到一个洁净的器皿,洁净是甚么意思呢?就是清心,内里没有污秽。马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得见 神,意即认识 神,认识 神的人,岂有不认识圣经么?你想不能见的神,尚且认识,何况可见的圣经,岂有不认识的吗?约翰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那么旧人死了,而后新人生,新人生而后能见神国,见神国才配见圣经,见圣经乃是认识圣经。总之清洁的器皿,才配接受属天之粮。
你或者很喜欢照镜罢?若是见了面上有污秽,你就快快去洗了。如果清洁好看,那么你就舍不得丢弃那镜子哩!清洁的人,必要圣经,因为圣经是镜子。若那污秽的人见了圣经,就快要走避了。由此看来,圣经能叫你离罪,而罪也能叫你离圣经。所以我们当要保守圣洁,既能保守圣洁,就必喜爱圣经,由此生活就发生趣味了。须知道生活没趣,怎能作一个有能力的基督徒,故吾人读经,为的是想要作一个生活前途有光明的人,你若是没有得着,岂不是徒然作基督徒吗?兄姊们啊!你想你的生活有趣吗?你是个有能力的基督徒吗?若然,你就当更喜欢读圣。
在前清末年,吾乡有一富人,素不作善事,他门口写着四个大字:‘僧道无缘’,意思说,不论是道士和尚过其门的分文不给。一天,我的叔父和这位财主在那门口说话,恰巧有一个和尚到门化缘,当和尚在门口作揖求化之时,富人忽改其常态,取了他的砵入屋,满储铜钱出而给与和尚。和尚喜甚而走了。我的叔父问他说:‘你素常不肯施舍给这等人的,为甚么现在竟然这样行呢?’富人回答说:我今天见这和尚的砵有几个特点,所以给他了。并继续说到:
(一)砵是破的,便知道他是很穷困的,若稍有钱,也必另买一砵,可知他是分文都没有了。
(二)砵是空的,可知道他是十分需要人的帮助的。
(三)砵是清洁的,可知他是殷勤而不怠惰的人了。哦!这财主不过是人,居然根据他的砵而看透他的一切,然则天父不能看透我们的一切吗?主既是鉴察人心的神,见我们的器是坏的,是空的,是洁净的,岂不加恩于我们么?所以我们不怕主不向我施恩。我们想要通灵,明白圣经,惟有自察一己的器皿是怎样罢。
(二) 神的方面──降恩
(1)好像甘露
说:‘王的念怒,好像狮子吼叫,他的恩典却如草上的甘露。’又说:‘我的言语,要滴落如露’主恩给与我们有如草上的甘露,甘露者,有滋润的意义存乎其中。在我们每早读经之时,圣灵就要来帮助,好像甘露一般浇灌人们的心田。那么,我们自问心里干燥吗?是不是好像旷野一般呢?许多时候我们实在是这样。在这时我们当要怎样?惟须属灵的甘露来滋润灵魂。有一小孩喉里有病,渴甚,要喝水,可是医生戒其不能饮水,因为愈喝水而愈渴的啊,故他母亲不给他喝,但见他渴,而怜之。迨小孩病危时,对母亲说:天堂是否有水的?若有我愿意到天堂去取水了。母亲说:是的,在天堂有活水,──甘露。你若到那里,便有水喝了。兄姊们,若是我们内里非常渴,这世界的水总不能解渴,因为世上的各主义,文艺科学,哲学,都不能叫你的干枯得着滋润,惟欲得精神上的奋发,舍天上活水而莫由,不过欲得天上的甘露,也必要从圣经里取之而后可。各位青年们,在这末世的时代,魔鬼时常诱惑我们,若不小心,那就很容易堕落在魔鬼的诡计中,欲回头而不可得啊。为基督徒的对于圣经,尤当日日来读,因为甘露也是日日有的呢!在北方的气候,每晨都是有露水的,表明主恩日日也是赐给我们,不过祇要我们追求,他就毫无吝惜地天天赐给了。
(2)好像甘霖
说:‘我的教训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语,如甘露降在菜蔬中。’甘霖者,应时之雨的意思。但不是天天有的,像今天的天气太热,那些水分便要化汽上升,经过物理的定律,就要下雨了。我们在特别叙会当中,有时也可藉着圣经得着上主的甘霖下降。有一天主感动信徒,在一个祷告会里得了甘霖的滋润,回到家里对人说:我从前所卖的蛋是坏的,我现在把钱还给你,请把那些坏蛋丢掉罢,那些听的人都在惊奇,他便向人说明在祷告会中因经训的提醒所得甘霖的经过,兄姊们,得了甘霖,便要把一切的污秽洗净的。由此看来,可见圣经的能力,是如何伟大了。我们若把圣经来培植人心,就必能叫人回过头来,转向 神了。
(3)好像江河
以赛说:‘因为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浇灌干旱之地,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后裔,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子孙。’各位,我们现在叙的是甚么会?岂不是培灵研经会吗?培灵研经会的目的是甚么呢?就是奉主的名把圣经的话培植 神的儿女,若是我们愿意虚心在主前,我深信主必用江河的活水来充满。你看保罗,彼得,卫思理,慕迪,伯特利布道团,都曾在各国各处作过了许多任务,你愿意效法他们吗?虚心罢!上主必把江河活水降下来,像天窗开了一般,叫我们得着一切的灵福,只要你肯屈服,他的应许必要成就的。比方在这里用一杯或一壶的水,向各人洒去,你想各人都得着吗,自然是不能得着的。若是用珠江的河水倒进来,那么人人就都得着了。然则你愿受天上的灵,天上的力量么。尤其是在读经方面,感着灵力,惟还要靠天上的灵以祈求吧!我们十分盼望培灵会在这第七届有那江河活水淋下来;更盼望极大的奋兴,是从广州起头,但这不是靠着几个奋兴讲员的,巴不得各人回到家里多多祈祷神,求主奋兴教会,先奋兴我。能如此,相信主必以他的言语,提醒我们,施恩于我们了。阿们!──李既岸《更丰盛的灵命》
使徒的希腊文是(apostolos)。在古时这个字是用来指海军舰队或是载装补给品的货船(Kittle希腊文字典)。这指明使徒乃是从源头受差遣,带着一个使命,并且带着丰富的供应,以完成这个使命。然而,这些使徒并不发起这个使命,并且他们自己也无能力下任何命令。
因此,一个健康的使徒首先必须从主自己得着一个清楚的呼召,目的,托付和指示。第二,他必须是一个在生命和真理上装备所有属天丰富的人,这些丰富使他能彀运作。第三,他必须承担一个使命,并且有能力尽保护和征服的功用。保护意即牧养和护卫众召会。征服意即为着神的经纶兴起新的召会。第四,因着使徒这字原初指着船队或海军而言,所以使徒乃是使徒职分的一部分,使徒的运作是团体的,而非个别的。
使徒这字指出一个海军的运作,这个运作不在陆上,乃在海上。海在属灵上是黑暗的国度。使徒为着主的权益,受差遣作先锋,进入黑暗的国度。这些丰富被表明、见证并被分赐到在黑暗国度里的人,使他们被迁入光的国度里。这个黑暗的国度乃是死亡的范围。
使徒这字在希腊文里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apo) 意即【从】,表明受差遣者有一个主人。 (stello) 有三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分别并差遣(Thayer)。保罗从主人那里受差出去,同时他也带着一个特别的目的被分别出来。他被分别出来在旷野追求真理。他被分别出来经历召会生活。最重要的,他被分别出来去作主的工作。主为着一个特别的目的分别他,并且用一切的丰富和生命的经历来预备他。当时机成熟时,他就被差遣出去。第二,stello意为安置,安排,准备,预备,装备,并预备自己(Thayer)。安置就是抽出,有精挑细选的意思。在差遣以前,有挑选,有训练,有供备,装备,以及准备,使这个特别人才能彀有用。第三,stello意为中止一个人的存在,除去自己,取消自己,离开并且禁戒与人之间的老旧关系(Thayer)。另言之,你在老旧的生命和老旧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清除。你自己必须被了结。
保罗和使徒在书信里是同位语。保罗意为中止,使徒也有中止和取消自己的意义。所以,保罗的构成和他的使徒职分相等。因为这个人已变成一无所是,甚至中止一切而变成一无所是,如今他能承当这样的一个使徒职分。
使徒这前缀次由主耶稣在所使用,这是与主差遣门徒出去,带着权柄去传福音有关。然后,在行传,这字在保罗开始尽职以前很强烈的被用过;甚至彼得说到〝这职事与使徒职分〞。使徒这字的用法,在旧约里仅仅是海军舰队或货船的意义(在希伯来文和七十士译本里– Kittle), 但是从来没有新约的意义。这字乃是主耶稣在他的职事里与门徒同工时产生的。当主一开始使用这字时,门徒也许仅仅认为他们如同船一样的被主差遣出去传福音。但是主对于使徒这字的领会比这个深多了。主早就分别他的十二使徒。然后,供应他们装备、准备、和训练,连同一切生命、真理、经历与功用的丰富,使他们有国度的构成。当他们预备好时,主才首次呼召他们,并赐给他们权柄。这是与神的神圣方式一致的。你必须先被了结,然后才重新构成。每一个老旧的事物都必须除掉。属于神的每一个事物都必须带进来重新构成一个使徒。
救主神、神我们的救主
救主神和神我们的救主(soter),是使徒保罗说到神经纶的实化,就是一处处的地方召会实际建造的时候,所用的一个特殊的发表。这说出当我们为着神的经纶而活的时候,神自己的拯救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主观经历和享受。我们能得着命令,是在于救主神,我们能得着托付,也是在于救主神;我们能得着复苏和更新,是在于救主神,我们的得救与对真理的认识,也是在于救主神;我们的劳苦与竭力奋斗,是在于救主神,神的教训借着我们的劳苦得着彰显,也是在于救主神;我们一生的盼望,都是在于救主神。
根据 Kittel 对 soter 的解释,救主神的运作是 1) 拯救我们脱离败坏,2) 保守我们新鲜活泼,3) 保守我们内在的素质和里面的人,4) 至终叫我们全人得着属天的益处。Strong 进一步的说,救主神这样的保守不仅保护我们,也释放我们。LXX, TWOT 和 Strong 更指明,救主神使我们能以有力的来追求,至终能以昌盛、得胜。
我们在神生机的救恩里所有的经历,每一步,每一站,每一段,完全都是救主神在我们身上拯救的结果。我们重生,是借着救主神;我们更新,也是借着救主神。在救主神的拯救里,我们不仅蒙保守,也得释放;不仅有追求,也能得胜;至终我们能被模成神儿子的形像。这一切都是神我们的救主在祂的所是里,在祂的经纶里,在祂的主权里运作的结果。我们赞美祂,因为祂不仅是神,更是我们的救主神。
“命令”与“嘱咐”
命令(epitage)是神旨意明确的说明,进一步的指示注 4)。根据 Kittel,epitage 是一个皇家与军事用语,是在权柄里为着争战而有的布署。epitage 是由 epi 和 tage 组成的。根据 Kittel,tage 来自于动词 tasso,意思是任命,是根据于战略而有的布署,满有尊荣的任命,是一个建设性的任命,是一个在团队里的任命,是一个有特质的设置。
根据 Thayer,epi 作为前缀,说出这任命是延续不断的,这个任命不仅是地位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这个任命是相对的,不仅有从神来的命令,也有与那个命令能配合,也能合适尽职的人。
所以,我们的神盼望得着可以在祂的经纶里承受命令的人,就是能和神、神的经纶,以及在生机生命里的运作配合的人。但愿神能得着这样的人。
嘱咐(paraggelia)这字是一个皇家与军事用语。根据 Rienecker 和 LXX,这字是由 para 和 aggelia 组成的。para 这个字一般的领会就是同在(with)。但是,根据 Thayer,原文的意思是“从 . . . 同 . . . ”(fromwith)注 1),根据 Thayer,当 paraggelia 运作的时候,这个同在不仅是实质的同在,也是带着源头的实质的同在,也是在源头里满有目的的实质的同在。根据 Strong, LXX 和 TWOT,Aggelia 的意思是信息,却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一个满有目的的,满有托付的,为着争战的,带领会众的信息。根据 Kittel,Paraggelia 重在传达,说出这个传达是从上面而来的。
所以嘱咐(paraggelia)是说出那位在永远里有目的,有计划,有经纶,有作为的神,为着要成就祂的定旨,来寻找一般受嘱咐﹑咐托的人。祂把祂的话,就是在祂经纶里特殊的信息,借着他们传达出来,这与旧约里先知的受托是不一样的,却是在新约中话成肉身的原则里。
一个受嘱咐的人,不仅要看见这嘱咐的源头是神自己,这嘱咐的目的是神定旨的成就,并且要看见这嘱咐运作的过程必须是一个神与他同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话成肉身的过程。受嘱咐的人和他所承受的嘱咐必须是相联的,而不仅仅是一个道理的传达。
“劝勉”
劝勉(),根据 Thayer,是呼召到自己身边的意思。它是在恳求﹑安慰和教导里的呼召。这个呼召不仅有话,也产生在经历里的鼓励和加力,叫人得以喜乐,得以复苏。根据 Kittel,这字不仅有保证的意思,也说出呼召者需要帮助的情形。根据 LXX 和 TWOT,Parakaleo 是一个丰富的字。它是一个带着感情的字,也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字,就好像在旧约里的牧羊人牧养他的羊群,不仅有爱,有关切,也有带领。当劝勉(parakaleo)运作的时候,根据 LXX 和 TWOT,它就生发出安全、警觉﹑坚固﹑激发和提升。
在一个地方召会中,健康的劝勉越丰富,圣徒们就越得呼召、安慰和加力,越能有喜乐和复苏,对主的带领也越能有主观的经历,那个地方召会就能成为一个属天的召会,一个得建造的召会。
“教训”
教训(didaskalia)是从(dao)来的,dao 的意思就是学习。说出你所教的,必须是你所学过的。一个健全的教训,必须是照着神荣耀的福音, . . . 滋养他们(圣徒们),或医治他们注 1)。根据 Kittel,didaskalia 不仅说出理论上的教训与学习,也包含实用上的知识。当didaskalia 运作的时候,它不仅是口头的述说,更是一个内涵的展示;它不仅是一个单独的运作,更是一个和谐的运作,好像在合唱团里演唱的人。这字用在战争上,它不仅是单兵作战,更是团队作战的一份子,为要赢得胜利。
这教训也说出主的话能在听见的人身上产生实际主观的经历。根据希伯来文旧约和 LXX,在里,教训和鞭策是同一件事。在神面前算得数的教训,根据 Strong 和 TWOT,就好像一个驱赶牲畜的杖(oxgoad),来刺激,来责备()。当受教的人得着合适的教训时,他不仅有享受,有供应,有看见,有启示,得帮助,更是有光照,有责备,受鞭策,觉得扎心,能以行走该走的路。
所以,一个在神面前有价值的教训,不能仅仅是理论的,也不能是与教训的人脱节的,也不能仅仅是为着教训本身的,更是为着使受教的人有丰富,有功用,得成全,有运作的。只有这样的教训才能产生基督身体的建造,才能成就神永远的旨意。
‘这地方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启示的灵,赏给你们,叫你们真知道祂。’)
每一个愿意读圣经的人,一开头定规会碰到同样的难处:那么厚的圣经,不知道从那里读起?再碰到一些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对于读圣经就灰心起来;这也是魔鬼的诡计,叫人不再爱慕神的话。笔者谨就个人在读经上的一点实际体会,把读经的方法具体的写出来,给初读圣经的人作一个参考。
在没有开始读经以前,有一件事要注意的,就是要把圣经每一卷的次序,和每一卷的简称记熟。这样一面帮助我们读经的时候方便些,另一面又使我们在聚会中找圣经节容易些。现在请读者把你的圣经翻到开始的第一页,就是目录的那页,你会发现参经每卷的次序和简称。对于简称,每一位都要记熟“创”就是“创世记”,“出”就是“出埃及记”,“太”就是“马太福音”,“罗”就是“罗马书”,我们必须熟习这些简称所代表的某一卷圣经。其次,就是关于圣经的次序,在这里写出一个口诀,帮助大家去记忆圣经的次序。凡是有上下卷的,我们把它并为一。读者可念诵这口诀来记忆各卷次序。
旧约部份:创出利民申,书士得撒王代拉,尼斯伯诗箴传歌,赛耶哀结但,何珥摩俄,拿弥鸿哈,番该亚玛。
新约部份:太可路约徒罗林,加弗腓西帖提多,门来雅彼约犹启。
谈到读经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但不管是略读或精读,都得要有系统的读下去;不要随便翻到那里就读到那里,应当是一次紧跟上一次的次序来读,一直读下去,直到把那一卷读完。每一个读经的人,都要采用这两种方法:若是单采用一种,读经一定读不好。略读可以使我们很快的把圣经读完一遍,了解圣经的大概内容。精读可以使我们深入的领会神的心意,能以好好的讨神喜悦。无论是略读或是精读,我们都该有很认真和严肃的态度,等候神藉着圣经对我们说话。
略读
略读既是使我们能大体上领会圣经的内容,我们就不能因为读的速度较快,就可以马虎一点。读经的人总不可存马虎的态度。我们很愿意每一位信主的人,能够在一年内把圣经从头到尾读一遍,读完了又开始读第二遍,第三遍,一直这样的一遍又一遍的读下去。许多在神面前大蒙恩典的人就是这样的吸收神的话。初信的人别以为这是一件很难作的事,如果心里有作难,这实在是出于魔鬼的打岔,拦阻你不能在神的话上得恩典。我们算一算每天花在读报纸或其它书籍的时间,再来比对一下我们读经的光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是何等的愚昧。虽然整本的圣经是那么厚,若是我们在一天内能读两章旧约,一篇诗和一章新约,那么一年内,我们不只能把圣经读一遍,并且也能开始第二遍。一天读四章圣经,对一个渴慕神的话的人来说,一点也不是难处,因为只不过用二十分钟的时候就读完了。不过我们不愿意读经的人硬性的为自己定规每天要读多少,这样很容易给魔鬼留下控告人的地步。一年一遍,每天四章,只是给读经的人作一个参考的根据。时间多,我们多读一点,时间少就少读一点。
精读
至于精读,我们要多用一点话来看一看,因为精读不像略读那样简单,只把事实大体读过就行。精读是要细心的读,读的量不要太多,一小段或是一个意思就够了。但却是要翻覆的思想圣经的意思,要从其中领会神的心意。下面列出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好好的去吸收神的话。
1. 要准确的注意事实
许多人读神的话,很不注意这一点,结果造成一些不是圣经的东西,硬要说成是圣经的东西。比方说马太十三章的芥菜种的比喻,芥菜变成树,明明是讲到变了质的问题,但是却有人硬要说是基督教发展很快的现象,这不是圣经的事实。又比方说,圣经根本连提也没有提到主耶稣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降生,但是许多人却硬说这一天是主降生的日子。又比方说,圣经明明的说,人得救不是靠行为,而是因着神的恩典并人的相信,但是也有人不顾圣经的事实,单凭个人的的幻想,结果一直在得救的问题上苦恼了自己,也影响了他人。因此在深入读神的话的时候,一开始就得建立好这一个观念,圣经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不增加也不减少。
没有这个读经要准确的观念,很容易便走入断章取义的危险里。历史上许多异端发生的原因,其中有一样就是从圣经中断章取义,把圣经的完整割裂了。比方说,有一些称为基督徒的人,他们说,主耶稣来世的目的就是给人一个博爱,牺牲自我和服务大众的榜样。他们根据马可十章四十五节:‘因为人子来,并不是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但是这节圣经没有完,主的意思也不是停在这里,底下还有‘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这里按着圣经的事实,主自己说祂作人的态度是为人服务,但他降世的目的却是舍命作为人在神面前的赎价,使人得救,与那些人所标榜的完全不一样。不顾圣经事实的准确,断章取义的领会圣经,常是私自改变神的话,败坏了人的信心。因此,要避免断章取义,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话,把圣经的完整事实,完整的意思读出来。不注意上下文,除了会发生断章取义以外,还常使读经的人不容易明白圣经的话。
2. 要读出圣经的原则
圣经里面充满了神的各种属灵的原则,读经的人要留心把圣经的原则读出来,凭着所读的原则去追求及领受神的恩典。有些原则的问题,很浅白的就在字句上表达出来。比方我们读加拉太书,很明显给我们看见,我们现今与神发生关系,不是根据律法(人自己作好)的原则,而是根据恩典的原则,一切都是神的怜悯。又举一个例子说,‘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这里又很明显的给我们指出“信心”的原则来。在新约的时候,神很注意到人的信心,人是凭信与神发生关系,人又是凭信而接受一切属灵的并生活上的恩典。“信心”是圣经上一个很大的原则。除此以外,还有‘信与不信原不相配,不可同负一轭’,‘肢体应当彼此相顾,不可分门别类。’‘凡事讨主喜悦。’……读圣经的人要透过圣经的字句,认识圣经的原则,就根据这些原则来生活。
在圣经的一些史实的记载里,虽然有些没有明显的用文字写出原则的字句来,但是仔细的思考那事实的内容,属灵的原则就给发现出来。举一个例子说,在利未记献祭的事上,我们会读出,人在神面前蒙悦纳,与献祭的人本身的光景完全无关,他过去是“好”是“坏”一点也不起作用,只要那人真诚的寻求悦纳,他得蒙悦纳完全是在于他所献的祭物。祭物对,献祭的人就对;祭物好,献祭的人就好。这祭物自然是指着神的儿子,神的儿子在神看来不只对,而且好。我们凭着我们的祭物主耶稣,神就完全的悦纳了我们。这样,基督就是我们的一切,所有在基督以外的,与神完全无份无关。
又再举一个例子说:在旧约,神藉着会幕里的约柜住在以色列人当中,给以色列人祝福。撒母耳记上第四章记载,以色列人当时犯罪远离了神,那时他们和非利士人打仗,屡打屡败,他们以为把神的约柜抬出来一同上阵,一定能打胜仗。但是那结果与他们所想的相反,不但没有打胜,并且连约柜也被敌人掳去。我们若细心去读这一段历史,我们一定能发现,神不是注意外表现象的,而是注意里面的实际。虽然约柜是神同在并赐福的表号,但人的罪已经使神远离了。虽有约柜的外表,但却没有神同在的实际。这就是的‘在乎灵(里面的实际),不在乎仪文(外面的表现)。’
3. 明白神的心
圣经是神的计划和祂作工的记录,因此除了神本身以外,还包括了人的光景和魔鬼的作为。虽然有这三方面,但我们在读经的时候,却要特别注意到神的心。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觉圣经充满了神的感情。我们能领会神的感情,接受神的感情,就叫我们属灵的生命大大的蒙福。
举一个例子来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心中忧伤。’我们从其中就看出了,人的背叛是怎样伤了神的心;我们若是蒙恩认识了神的人,岂可再活在罪中来伤神的心哩!又说,,‘天啊,要听,地啊,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背逆我。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人却不认识我,我的民却不留意。’神对人的怜惜,人却背逆而伤透神的心,我们看见神的感情在人的身上是何等的重,我们岂能继续向神顽梗悖逆下去呢!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很熟悉的约翰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我们可以这样思想:神爱世人,我是世人中的一个,因此神也爱我。为甚么神要爱我呢?我就会想到,因为我是一个罪人,神若是不爱我,我一定在祂的审判中永远灭亡。神爱我,不愿意我灭亡,祂就把祂的儿子给了我,替我在十字架上死。神有多少个儿子呢?只有一个。哎唷,怎么祂只有一个独生子,也肯为我舍去呢?啊!神实在爱我到了极点,如果神有几个儿子,为我舍去一个,已经是不得了的事。现今祂只有一个儿子,但为着我不致灭亡,祂宁愿祂的独生子死,也要我能活。神的爱举世无匹,没有为祂自己留下甚么;祂看我能脱离死亡比甚么都重要,神是这样的爱我,我也甘愿完全的爱神,因着祂,我也不为自己保留甚么。
的确,我们在神的话里明白了神的心,实在是一个顶大的福气,不单是领会神的爱,也领会神的公义,神的圣洁,神的智慧,神的大能与神的所有和所是。
在我们读经的时候,可能的话,最好能预备一个笔记本,把读经的心得和亮光,或者是神藉着圣经对自己讲的话,简单扼要的作一点笔记,或者直接写上在圣经上空白的地方。这样作,会叫我们更牢固的得着神的话。
除了略读和精读以外,还有一个读经的方法,就是按着真理的专题来读。初读经的人当然说不上用这个方法,因为需要有对圣经知识相当熟悉的基础。但是为了自己更深的受造就和帮助别人认识神,经过了一个时期,我们也得要有关于基本要道的读经,对圣经内各个真理,如恩典与律法,得救,主再来,教会,与主同死同活,……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叫我们实际的扎根在主耶稣和神的话上面。
一点提醒
圣经是由圣灵启示来的,因此读经的人也需要圣灵的帮助来明白神的话。因此我们每次开始读经以前,都要先祷告,求主藉着圣灵开通我们的心,为我们解开神的话,叫我们得见亮光,又把属灵的悟性赏赐给我们,叫我们能领会神的话。读经完了,又把读经所得的亮光,作祷告的内容,再向神祷告,也感谢神用圣经来供应了我。
因着我们属灵的经历所限,在读经的时候,常会碰到一些难明白或者感到枯燥的地方,这是一定有的事情。因此,读经的人不必作难,就暂时越过这些地方读下去好了。等到以后再读到这个地方,也许我们就会明白过来了,或者我们可以去问问别人,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明白。总而言之,不要受不明白的经文来扰乱我们读神的话的心。
读经的时间
究竟要多久才读一次圣经呢?圣经既是我们生命的粮,我们可以另外问个问题,我们究竟要多久才吃一顿饭呢?这个答案一定是“每天都要吃,一天吃两顿或三顿。”同样的。我们读经也应该是每天都要读。
读经最好的时间,是在清晨,不光是环境安静,人的心灵也很苏醒,在这样的情形下读神的话是最好的。并且在每日的生活一开始就和神有接触,有交通,这是十分蒙恩的事。清晨的时间用来精读神的话是最合宜的。为着能清早起来,就不能不注意晚上休息的时间,非不得已,不要太迟睡,不然清早就起不来。除了在清早精读的话,再在其它的时间或是晚上略读神的话。
一般来说,我们在读经上的一个难处,好像就是很不容易找到时间。这问题好像是很现实,但实际上是很不现实的。我们稍为计算一下每天生活的时间,我们一定会发觉在一天当中,我们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去作一些可有可无的事,甚至是无所事事的白白让时间溜过去。因此,我们若抓紧时间,好好的安排一下,时间决不是一个难处。有一位弟兄,每天从早上六时半开始上班,除了中午短短的休息,一直到晚上九时过才下班回家。虽然时间这么紧,因着里面有饥渴,这弟兄很好的安排他的时间,每天还能用一个多钟头与神交通。再说,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自己用了绝大部分,但要找一个时间与神亲近也找不到,这是讲不过去的。
读经的人
末了,还要谈谈读经的人。上面说了许多方法的问题。但是属灵的事情,最要紧的不是方法,而是人的自己,如果人不对,方法对了也没有用处。所以一个读经的人,必须深深感到自己在神面前是饥渴的。读经不是基督徒的责任与本份,而是基督徒的需要,如同吃饭不是人的责任,而是人的需要一样。‘祂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求主使我们对祂的话够饿。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读经的人不单对主的话要够饿,并且读过主的话就立志去遵行,根据主的话去生活。圣经上神的命令,我们毫不迟疑的去遵行;圣经上的历史,我们从其中取得提醒与鉴戒;圣经上的原则,我们作为生活的依据。我们抱着这样的存心和态度来读神的话,神必使我们常在祂丰富的恩典中。
附注:读者要更详尽的知道读经方法,可参阅福音书房出版的“怎样读圣经”一书。──王国显《在基督里长进──第一辑》
‘祢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圣经是神的话,这一点我们已经看过了。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认识圣经的内容,好叫我们从里面给主的恩言吸引,好好的读神的话。
圣经分成旧约新约两大部份,所以称为新旧约全书。每一个见过全本圣经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一点。但是为甚么有这样的区分呢?大体上来说,这个区分是由于人与神发生关系的根据,也可以说是旧约和新约的内容的特点。人犯罪堕落以后,神要恢复人与祂和好的关系,祂拣选了以色列这个民族,要藉这个民族来彰显神,透过他们把祝福带给列邦。因此,神把律法给了以色列人,与以色列人立了约;就是称为旧约的约。这约告诉人说:神是圣洁公义的,人要得神的祝福,就得按着神在律法上的要求作好,若果作不好,就要受咒诅。所以说,在旧约里,律法是人与神发生关系的根据。简单的说,人是要靠自己作好来见神。一切靠自己作好去见神的,都是律法的原则。但是人的本性是坏透了的,作好是作不来,律法反倒成了定人的罪的根据。人在律法的定罪下绝望了,神就改换另一个原则来对待人。这个原则不再是律法,而是恩典。这个恩典的显明,就是因着神的儿子耶稣在十字架上替人死了,又复活了的事实。神的儿子用死来满足了律法对人的要求,从死里复活就把神的恩典带到人中间来。神以祂儿子的死再与人立约;就是新约。从此人不再根据律法到神的面前,而是根据恩典到神面前来,藉着信神的儿子得蒙神的悦纳。
在旧约是律法;就是神摆出一个标准,人就得努力的挣扎赶上去,结果人在律法面前倒下来。在新约是恩典,是神自己替人作完神的要求,不再要求人作甚么了,只是摆出一个方法,就是因信得救的事实,人不再靠自己去见神,单靠神的儿子就蒙悦纳。这是从圣经的内容特点来认识新约和旧约。所以,简单的来说,在耶稣降生以前的时期,称为旧约时期,这时期内的圣经就称为旧约圣经。在耶稣降生以后的时期,称为新约时期,这时期内的圣经就称为新约圣经。
旧约圣经由三十九卷书合成,其中包括摩西五经,历史书,诗歌和先知书。新约圣经共有二十七卷书,其中有四福音,教会历史,书信和启示录。全本圣经一共有六十六卷。虽然有这么多的书卷,但是全书的大题有一个很明显的中心,就是为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作见证。我们若果把每一卷的圣经分开来看,我们还是看到每一卷的中心仍然是讲及耶稣基督。比方说箴书,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人生的格言,但留心的看,我们就看出它的中心是讲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智慧。又比方说,旧约的传道书,表面上看,好像在对人生的虚空叹息,但仔细去领会,我们就发现这一个事实,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满足。在圣经上有许多预表的事物,有预言,也有许多的应许。这些预表,预言和应许的中心都是在于主耶稣基督。比方说,出埃及记十二章所记的逾越节的羔羊,就是预表了主耶稣替罪人流血舍命,凡与这血有关系的人,都可免去神的刑罚。又如启示录预言到将来要发生的事,在这些事里,中心的人物就是主耶稣,一位在荣耀里的主耶稣。再说,神给人的一切应许,若果不藉着主耶稣,根本就不会临到人。比方说,我们的祷告得答应,就是因为主应许我们奉祂的名向神求的结果。总括的说,圣经的内容是神对人的整个救赎计划,藉着主耶稣来预备,来完成。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救恩,就是这一个荣耀的计划里的一个重要部份。
圣经实在是一本举世无匹的珍贵的书,我们不要对它疏忽。人普通的习惯,越是珍贵的东西,越要收藏起来,恐怕会把它失去。但是对于圣经,我们却不能这样的收藏起来,如果收藏起来,圣经里的珍宝就与你无关了。反过来,常常接触圣经,从里面吸收神的话,圣经里头的珍宝便越过越多的给你得到。因此,每一个信主的人,必须要好好的读圣经,吸取神的言语。
为甚么一定要读经呢?
我们要从几方面来看。
1. 读经使我们的属灵生命得着喂养
每一个信主得救的人,除了从父母所得的肉身生命以外,他还从神那里得着属灵的生命。我们的肉身生命怎样会感觉饥渴,需要得到食物;同样地,属灵的生命也会感觉饥渴,需要得到喂养。所以,除非没有真的重生得救,不然的话,生命里一定在神面前感到饥饿,要寻找粮食。属灵的粮食与物质的食物是不能交换的,物质的食物只能解决人肉身的需要,属灵的食物才能解决属灵生命的需要;并且物质生命的饱足,也不能停止属灵的饥渴。神把圣经赐给我们,作我们属灵的粮食,我们灵里的饥饿,唯有神的话才能给我们饱足。
有一位从小就听过福音的人,他一直等到过了四十岁才真实的信主。他一得救,马上就感到里面有饥饿,很自然的就去读圣经。不单是读,而且是拼命的读,晚上读到深夜,也不愿停止。他说:“从前没有真信主,看见圣经就讨厌;现在信了主,看见圣经就开心,巴不得能一下子把全本圣经都读完。”每一位信主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觉,虽然不一定像这位弟兄那样利害,但一定有这个需要,因为是很自然的,饿了就得要吃,不吃就会饿坏。我们的生命要长大,一定要读神的话,不能叫生命饿坏。
马太福音四章里,主耶稣在魔鬼面前很绝对的宣告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这是很清楚的,缺少了神的话,人一定是活不好。主耶稣不否认我们需要有物质的饮食,但是祂明明的说,单有物质的饮食就不够,一定要有神的话。我们千万不要忽略这一点。许多基督徒,他们的想法就和主的话相反;主说人一定要得着神的话,他们说:“可能的话,我们很愿意得到神的话。”他们说这样的话,实在是让生命饿坏了,不要吃生命的粮食了;如同我们饿得太利害,到了吃的时候却咽不下去。他们心里定规,看报纸不能缺少,娱乐不能缺少,读书不能缺少,唯独神的话可以缺少。这就错得太利害了。主既然说要靠神的话来活,就一定不能缺少神的话,不然就一定饿坏,不会长大,基督徒就作不好。我们宁愿缺少别样东西,也不能缺少神的话。初信主的人,一定要认清这个事实,要好好开始读神的话,千万不要疏忽了生命的需要。
一位姊妹,信主的时候还不认识字,信了主以后,心里有极大的饥渴,很爱慕读神的话,她就请人帮她忙,教她认字,她也用功去学,因为心里渴慕神的话,不到一年的功夫,她大体上可以自己读经了。她每天都读,一有空就读。真的,得救的人,里面一定有需要,必须要读神的话来得饱足。
2. 读经可以保守我们的生活不出乱子
还没有信主以前,我们的生活行动都是根据我们的爱好,也为了满足我们各种的欲念,结果我们便犯了各式各样的罪,得罪了神。我们信了主,有了神的生命,生活上自然的有了转变,但是因为我们的老性情仍然留在我们的身上,并且长久的犯罪生活,总叫我们在生活上赶不上神的圣洁,甚至不领会神对人的心意,这实在是我们信主以后的一个现实问题。每当犯罪以后,不单心里对自己有责备,并且还常会埋怨自己又陷在罪里。我们若果读神的话,就会常常受提醒,或者说得着神的话作保护,不致在生活上出岔子。有些事情错了,还有挽回的机会;但有些事情错了,却永远不能挽回。不管是能挽回或是不能挽回,作错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对人的身心都有损害,甚至使人长久的后悔,更悲惨的就是远离了神和祂的恩典,终日被愁苦刺透。
‘祢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我们现今所生活的环境,无论在甚么地方,都是一样的满布着魔鬼所安设的网罗。牠没有办法叫我们不接受主,但是牠还是用尽办法来使我们远离神和神的恩典。我们稍为不留心,就会上了牠的圈套。我们如同在黑夜里行走,一下就会摔倒。但是感谢神,祂把圣经作我们的道路上的亮光,给我们照明,保护我们不失脚。‘我将祢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祢。’)又说‘少年人用甚么洁净自己的行为呢?是要遵行祢的话。’)神的话明明的提醒我们,把神的话藏在心里的,又遵行神的话的人,他们在神面前是正直的。但是若不读神的话,神的话怎能藏在我们心里呢?神的话怎会在我们里面起作用,洁净我们的行为呢?
一位姊妹信主以后,不读圣经,平日也不注意神的话。以后,她和一个不信主的人结了婚。在没有结婚以前,那个男的给她说了不少甜言蜜语,她也在幻想自己婚后的生活怎样美满。初结婚时,也真有点像她的盼望一样舒服。但是不久,她的丈夫在外头的生活越来越胡闹了,叫她的心受了许多的苦,常常背着人痛哭。等她在生活上受到折磨,她才开始读圣经。一天,她读到‘信与不信原不相配,不可同负一轭。’她极其后悔,她说:“假如我从前也读圣经,我一定不会跟一个不信主的人结婚,我就不会落到现今这样凄惨的光景里。”这的确是真诚的话。神用着祂的话来引导我们生活,叫我们受祂的话保护。我们不读圣经,便失去了这一个保护,结果总是我们受亏损的。
又有一位弟兄,在一个政府机关里作事,他很爱主,常常读主的话。在他工作的地方,同事们对公家的物品不大重视,常用公家的东西作私人的用途,还以为是寻常的事。但是这位弟兄心里有神的话,‘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因此他把公私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尽管人家取笑他何必这样认真,他从不私用公家的物品,那怕是一张信纸这么小的东西,他也不肯越份。后来政府发动了一次反对贪污,整顿公务员的不良风气的运动。许多人受到责备和处分,这位弟兄反倒得着褒奖。神的话引导他生活,神的话保守了他的正直行为,使他脱离了叫人后悔的事。
马太福音四章里记载着,主耶稣在地上作人的时候,魔鬼三次给他试探,叫他犯罪,但是主耶稣每次都是用神的话去抵挡了魔鬼。连主耶稣作人也是根据神的话来生活,我们就更当多读神的话,依据神的话来活,保守自己不离开神的恩典。‘祢要以祢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
3. 读经使我们认识神和神的计划
人类堕落离开神以后,可以说对神和神的作为是毫无所知的。就是我们这些信了主的人,对神的认识也没有增加很多。但在我们与神的中间,我们有一个要求要认识神和祂的作为,如同保罗所说:‘我以认识我主耶稣基督为至宝。’)神也有一个要求要我们对祂‘不要作胡涂人,要明白神的旨意如何。’)这双方面的要求只能藉着读圣经来解决。‘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我们所以有盼望,就是因着读圣经认识了神和祂的计划,因此而产生了盼望,‘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认识了神就有盼望,不认识神就接触不到盼望。在圣经里满了关乎神和神的计划的知识,读圣经就能认识这一些,认识了就会实际去经历这一些。
比方说,我们得救就是藉着圣经的话,若是没有圣经,谁能知道神的圣洁公义要审判人,因而要寻找神的怜悯呢?谁又能知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是我们的拯救?若是不读圣经,传道人也讲不出神的话来,我们也不会得着神的救法。‘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不单是得救,在神的计划里还有主再来的事,建立国度的事,主要带我们进入永世的荣耀,我们在基督里得着神的一切丰盛。……另外关于神的全足全丰,神的智慧和能力,神的怜悯和体恤,神的圣洁与完全,……我们若不读神的话,我们就不会深识这一切,那么我们属灵的损失就太大了,应该满有喜乐与指望的人,却活在贫乏与可怜里。我们千万不要愚昧到这个地步,不去读神的话。
4. 读经使我们常得供应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诗一篇二至三节的话明明的告诉我们,一个常常读神的话的人,他每时每刻都活在神的供应中。这是何等宝贝的事实!在地上的生活,我们所需要得的供应实在太多了,其中许多的需要不是从人中间可以得着。比方说,我们落在难处里,有谁能真实的安慰我们呢?或者心灵幽暗的日子,谁可以作我们心里的力量呢?在担着愁烦的重担的光景中,谁能使我们得享安息呢?还有许许多多的遭遇,难得有人了解与同情。但是在圣经里满了神给我们各种各样的应许,这些应许都是把主耶稣带给我们作供应,使我们心里有力量,灵里也饱得滋润。
一位弟兄,在所遇到的环境中,使他受了许多的折磨,心里十分的愁苦黑暗,他自己也到了没法忍受的地步。在顶难过的时候,他得着了神的话,‘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主的话一来,这位弟兄就释放了,里面得了供应,不再愁苦了,反倒满了喜乐。主的话就是这样的供应人。平常时刻读神的话,把神的话积蓄在我们里面,到了需要的时候,神就让祂的话出来供应我们,我们就脱离自己的穷乏,进入神的丰富恩典里。
末了,在这里要指出一个事实,每一个深深认识神,又丰富经历神的恩典的人,我们一定能发觉这人有顶好的读经生话。多读神的话,就多得神的恩惠;少读神的话,就难得神的恩惠。诗一一九篇是一个认识神的话宝贝的人所写的,里面充满了对神的话的爱慕。‘我羡慕祢的训词,……我倚靠祢的话,求祢叫真理的话,总不离开我口。’(40、43节)求主把爱慕神的话的心赏赐给我们。── 王国显《在基督里长进──第一辑》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读经是认识神的儿子的一个方法。因此每一个基督徒不单要好好和读经,并且也要对圣经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对圣经没有准确的认识,就不会爱慕圣经上的话,同时也给魔鬼留下了地步,以致失去了圣经所带给我们的一切好处。所以我们在这里先来认识圣经。
圣经的来源──神的默示
世界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圣经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我们却不把圣经和其它的书籍看成一样,并且尊重圣经过于其它任何书籍,又承认圣经对人有绝对的权威。为甚么我们对圣经抱着这样的态度呢?简单的说,一般的书籍都是人来写作的,它们的来源是人,写的都是人要讲的话。但圣经却是神藉着人来记录祂的话,不是人的著作;它的来源是神,里面所记载的都是神要对人讲的话,正如所显明的,‘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神的默示就是神直接和人讲了话,或者是神把祂自己的意念放在人里面,叫人受感动来知道神要向人说的话,然后就把神的话记录下来。我们可以翻看几处的经文。‘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摩西照耶和华藉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你要告诉本国的子民说。……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祂,叫祂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众仆人,祂就差遣使者,晓谕祂的仆人约翰。’)从上面所看过的经文,我们就知道,今天我们所读的圣经,其中一部份就是神直接向人讲话的记录,尤其是在旧约部份,满了‘神说’和‘这是耶和华说的’这一类的话;在新约部份也是一样的满了‘耶稣说’这样的话。所以圣经是神讲话的记录是没有疑问的了。
我们又从哥林多前书第七章那里,看到保罗解答教会的一些问题。我们看见好像是保罗自己一直在说话,讲出他个人的意见来。但是我们看到末了,就看见保罗发觉并不是他在讲自己的话,而是神在他里头感动他说话,因此他说:‘我也想自己是被神的灵感动了。’这是神把祂的话放在人的里头,感动人来说出祂的话的事实。
不管是神直接向人说话的方式也好,神把祂的意念感动人的方式也好,这都是在神的默示的范围内。人把神的默示记录了下来,就成了我们现今所读的圣经。所以圣经本身就是神的话。我们承认圣经的绝对权威就是因为它是神的话,每个信主的人必须要清楚的准确的认识这一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很叫基督徒困惑的。人接受了神的默示,也记录了下来,既然是经过人的手,就很自然的掺进了人的成份,那么圣经就不能说全部都是神的话啦。事实上每一位写圣经的人,都在他所写的字里行间显出他个人的性格来。虽然是如此,但这事实一点也没有损害圣经完全是神的话的真确性。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比方说:一位国家的元首要向公民发出通告,他就把他的意思告诉了秘书,由秘书依照元首的指示写成了通告的草稿,然后交回元首审核,元首同意了,签署批准了,然后才正式印成通告发出去。这个过程是很审慎的,不容许把元首的命令表达错的。我们看,人的事情尚且要求这样的准确,何况是神要向人所说的话!神岂能容许有一点祂的话以外的东西加进去呢!神把祂的话交托给祂所拣选来写圣经的人,当这些人把圣经写下来的时候,神虽然不是指定他们要用那一个字写出来,但神却管理着他们所用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有神的同意和承认,神不允许人所写出来的把祂的心意表达错。人所写的既是有神的同意和承认,虽然是经由人写出来,但却完全是神的话。
因此,我们就下这样的一个结论:圣经不是人的著作;有写下圣经的人,但却没有著作圣经的人。圣经的作者是神的圣灵;圣灵感动人,把神的话写出来,圣经就是神的话。
怎样知道圣经是神的话
圣经是神的话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事实。许多人是利用一些理论来巩固他的权位,但圣经不需要理论来证明它本身的权威,因为圣经本身就已经足够证实它的权威,是神自己的话。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的具体事实来证明圣经是神的话。
1. 从写圣经的人和圣经的中心内容看
整本圣经一共有六十六卷。写圣经的人一共有四十多位。他们中间有些人是作君王的,有些人是牧羊的,有些人是打鱼的,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读书人,有些却是无学问的小民。有些住在城市,有些住在山野。从写第一卷创世记一直到末了一卷启示录,中间经过了约壹千六百年。虽然写作时间是那么长,写的人的出身背景又是那么复杂,又加上每一个时代人的思想的改变,但是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就发现圣经的中心内容是一气呵成的,一直是讲到神的救赎计划,里面没有矛盾与含混,只有更清楚的互相显明。如果圣经是出于人的著作,在这样复杂的写作背景里,内容一定有许多矛盾冲突的地方。
我在小学念书的时候,读过一课语文课。说有一个人,发现他吐的痰里有一根小羽毛,他怕得很,就去告诉邻居说他的痰里有根羽毛。他的邻居以后又告诉另外一个人说某甲吐痰的时候吐出了一根天鹅毛;事后这个人又去告诉别人说某甲吐痰吐出了一只天鹅,一吐出来就飞上天走了。这话传遍了全城,结果弄得许多人都跑来看这一个吐天鹅的某甲。这课文明显的给我们指出,人的话经过辗转相传,结果一定是变了质,也变了样。
人的思想和人的话时刻在变。圣经若果不是神的话,圣经的内容一定是前后矛盾,错误百出的。但圣经实在是神的话,因此直到今日,世界上的人,事,物已几经变迁,时代变了,思想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但圣经却没有变;它仍然是真理,因为它是神的话。
2. 圣经上预言的应验
神在圣经里面向人说出了许多的预言,这些预言都在历史上一一应验了。因为圣经是神的话,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看啊!先前的事,已经成就,现在我将新事说明,这事未发以先,我就说给你们听。’)旧约里的先知,常是这样大胆的说预言;他们这样说不是由于推测或估计,因为预言的应验都在几百年以后,并且按着预言的字面应验。若果不是神的话,谁能预知几百年以后的事呢?
我有一个亲戚,他学了看相算命的玩意,常常夸耀他的预言准确,要指点人趋吉避凶,但是他自己却在打仗的时候死在乱鎗以下。我们这些人,今天活着,明天如何?没有一个人能知道,但神却明明的给我们说出世上将来的事,一部份已经在历史上应验了,并且现今世界的大势也正循着神的预言在演变。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犹太人是神的选民;这个民族的遭遇直接与神有关。神在圣经中预先警戒他们:‘倘若你心里偏离不肯听从,却被勾引去敬拜事奉别神,我今日明明告诉你们,你们必要灭亡,在你过约但河进去得为业的地上,你的日子必不长久。’)‘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祂的一切诫命律例典章,……这以下的咒诅都必追随你。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必在万国中抛来抛去。’、25节)犹太人在以后的日子,果然是去拜假神,神藉着先知不断的警告,他们还是不悔改,神就使他们被掳到巴比伦。经过了七十年,神又照着的预言上的应许领他们归回,这都是历史上已经发生了的事。但以后犹太人继续作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甚至杀了神的儿子耶稣,所以在主后七十年,神真的把他们分散到万国,到处受人欺凌践踏,被人抛来抛去,国土被别国霸占差不多两千年。在这种光景下完全应验了经上的预言。但是神又在预言中应许他们必能归回,重新建国。‘当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的百姓中所余剩的,……祂必向列国竖立大旗,招回以色列被赶散的人,又从地的四方聚集分散的犹太人。’)‘你当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万民中招聚你们,从分散的列国内聚集你们,又要将以色列地赐给你们。’)三十年前,没有人相信犹太人能复国。历史上许多大国灭亡了就永远完了,没有一个能恢复过来,无论从地理环境上,或者是政治条件上,以色列是根本没有复国的可能。但是神说犹太人要复国,人看为不能的事出现了。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国就在他们原来建国的地土上复国了。圣经上的预言就是这样准确的应验。
犹太复国不过是圣经上许多应验了的预言中的一个。圣经若不是神的话,谁能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能说出现今所发生的事呢?
3. 应许的确实成就
人讲的话常常会改变,要修改,甚至是完全推翻,但神的话就不能这样。神是信实的,祂说过的就一定作;祂答应了的就一定履行。神在圣经里给人许多应许,如果圣经是人的话,那么这些应许就会落空。但是一个非常真确的事实,就是圣经上的应许经过历世历代的信徒去支用,一直到今天,还是十分确实的兑现,因为‘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里都是是的。’)就拿我们得救来看,神说‘信子的人有永生’。我们信了的人,就真真实实经历了得永生,一相信就尝到赦罪的平安,从里面有了永生的喜乐。又比方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真的,每一个愁苦忧伤的心灵,一来到耶稣那里,就得着安慰,难处就成为轻省。这是每一个信主的人都实在经历到的。圣经上的应许,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但还是一样的真确的给人去经历,只有神的话才能这样的确实不改变。
4. 使人改变的能力
许许多多宗教的书籍,对道德的讲论与维持,我们承认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与圣经对人所起的改变的能力一比较,就显出神的话与人的话的分别来。
在南美洲梯拉得佛哥群岛上的土人,野蛮顽梗到极点,达尔文游历该岛以后就说:“我宁愿去开化街上的狗,不愿去开化那些土人。”这话一传开,就有一位基督徒,名叫柏利兹,他要求前往该岛传道,他的工具就是一本圣经。十二年后,达尔文又到该岛去,他发觉那些野蛮人已经完全改变了,文明了,不再吃人了。从前在我们中间有一位弟兄,本来是很反对主的,听见人信耶稣就讨厌,他为了要驳倒基督徒,他就去读圣经,要找出圣经的错来难为基督徒。等到他把圣经读下去,他不单不再反对基督,反倒信了主,并且甘心为着主的缘故受了许多苦,差点连命也没有了,但他一点不后悔,还是一样的爱主,向主忠心。
许多的书籍也能给人一些好影响,但却没有像圣经感动人那么深,改变人那么彻底,使坏人归正,使绝望的人有指望,叫信的人甘心为主舍去一切,甚至是性命。
5. 考古发明的证明
圣经上所记载上古的史实,常受到不信圣经的人所反对,认为是神话,认为是不可能。但是近代考古学的发现,完全证实人的反对的无稽,和圣经上记载的真实。这里不举实例,因为另有专门讨论到这方面的书。但我们要问,比方说,当摩西写圣经的时候,他又不是历史学者,他怎能这样准确的知道在他以前一千多年的史实呢?而那些史实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的,现在却给从地里发掘出来的文物证实了。如果摩西当日凭自己来写圣经,他所写的必定是荒诞无稽。但现在圣经上的历史事实,不单没有给考古学推翻,反倒得了更确实的证明。
6. 圣经的遭遇
在人类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本书像圣经那样曾屡屡受人攻击和反对。在初世纪的时期内,罗马皇帝为要消灭基督徒,曾经很利害的毁灭圣经。五世纪以后,罗马天主教又大大的残害圣经,不许教徒读经,也不给人收藏圣经;收藏圣经的人被查出来,就处以极刑。前几个世纪,无神论的学说兴起,对圣经的攻击与毁灭达到高潮。那时他们预言说再过一百年,圣经只能在博物馆中找到。那些反对的人早已尸骨腐朽了,但到如今圣经仍然是这样的流传。近世以来,反对圣经的浪潮甚至渗进了基督教的内部,就是那些称为“新神学派”的人,虽然他们中间又产生了好几个学派,但是对圣经的批评反对,比无神论的人还利害,要把圣经贬为一本人生哲学的书籍。不过,神的话是经得起试验的。科学上的理论时刻在修改,但神的话却坚立不变,虽然经过了许多风暴,却很奇妙的得保存下来,并且越发广传。
‘耶和华啊,祢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是神的话,是神默示给人写成的。使人能以认识神和祂的计划,并且知道祂拯救的恩典与大能,又明白我们在救恩里的荣耀的盼望。我们要感谢神,因为祂把圣经赐给我们。圣经既是神的话,是真实可信的,我们就当爱慕读圣经,‘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
附注:关乎圣经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此谨介绍下列几本书给读者参阅。
1. 我为甚么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王明道着 灵食季刊社及新加坡福音书局出版
2. 圣经是神默示的吗 台湾福音书房
3. 真理的圣经 Sidney Collett 基督福音书局
4. 圣经手册(九三六页起) 证道出版社
──王国显《在基督里长进──第一辑》
认识解释圣经的原则是极为重要。若不认识解释圣经的原则,我们就不能真正懂得圣经。圣经作为一本书,人们虽然可以看懂它的文字,但在我们没有认识解释圣经的原则之前,我们决不会知道它究竟是在讲什么。因此我们要记住这些原则,在读经或查经时,要活在这些原则的实际中。
第一个原则:神的永远性。我们活在肉身内,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神是个灵,祂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我们必须牢记,对神来说一切时间都是现在,在祂并没有过去或将来。对我们来说是过去或将来的事,对神来说都是现在。对我们来说是时间,在神来说都是永远。一个建筑师开始一次工程之前,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图样。如果是一个轮船的设计师,在轮船未造之前,总有一艘已完成了的轮船模型放在他面前,在这个模型里面,我们可以预见那艘轮船完成之后的雄姿。它的形状与当初的模型是一式一样的。若是造一幢大楼或建设一个城市,原则和情况也是一样。建筑工人一天一天地按照那个已设计好的图样进行工作,那些只知道一部分而不明白设计师完整意图的人,很容易把局部当成全部;唯有当你看见那完成了的总体时,你才能明白它某一部分的作用和意义。全部圣经就是充满了许多个部分;但是这许多部份都是神那完全设计中的一部分。神乃是伟大的建筑师,在祂开始任何一项工作之前,在他面前已经有一个十分完全的图样,神那完整的永远计划是表现在建筑物的每个部份的。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在神所作的每件事情背后,都与祂完整的永远旨意相关联,神永远旨意控制着祂所用的每件事。你们必须明白神的思想,神的意念是永远不增长,神的自身是不能发展,不能改变的。任何事物在时间里所表现的各种形态都有蕴藏着神那永远的,完全的意念。我们必须记住,圣经中所记载的每一件事,总是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现实的意义和将来的意义,每一件事可以具体应用在当时,同时到将来还具有更丰满的意义。这是解经的第一条法则。
第二个原则:圣经的解释就是基督。基督是全本圣经的解释,认识基督,就懂得圣经。像彼得和保罗,在蒙恩以前,本来知道旧约圣经讲些什么,但在他们认识主以前,他们并不明白圣经。我们是先认识主耶稣,然后才能对圣经有所认识。主耶稣就是圣经的解释,所以在我们认识主耶稣以前,我们是不能明白圣经的。这样看来,圣经实在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本书:圣经是一个活的人,而不是死的文字。因为主耶稣是无限量的,所以祂的圣经也是无限量的,这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则。圣经作为一本书,你可以把它研究尽了。我们认识一些伟大的圣经学者,他们反复讲解全本圣经,但是当他们走尽人生道路时,他们又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是他们从来没有讲过的,那就是因为他们仅仅把圣经当作一本书来研究。但你如果认识主耶稣,你决不会这样做法,你会在圣经里面看见基督,也会在基督里面看见圣经。我愿意再重复一遍,主耶稣是无限量的,当圣灵把基督启示在我们里面时,圣经永远是一本充满生命和能力的书。
第三个原则:圣经的解释者是圣灵。我已经说过基督是圣经的解释,我现在要说圣灵是圣经的解释者。在我们有一句熟悉的话:“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见小字翻译更为准确)。这是一节很重要的经文,它把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则表达出来:圣经解释者乃是圣灵。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圣经乃是圣灵的一本书,并不是人的一本书,并不是我们的一本书。我们并没有掌握或明白这本书,我们不过掌握着一本内有文字称作《圣经》的书而已,实在说来我们还没有掌握这本书。你们都记得埃提阿伯的太监(徒8),当腓利走近那人的车子时,听见他正在读以赛亚书53章,腓利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么?”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这里给我们看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虽然有一本圣经,但在实际的和受益的意义上,他并没有得着这本书。我们手里可以有这本书,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它。所以圣经首先是圣灵的一本书,人的思想同‘真理的灵’的思想是完全两回事,不但许多弟兄姐妹不明白这件事,甚至许多圣经的教师也不明白这件事,这就导致许多解经方面的混乱。圣经真理失去平衡,使圣经的亮光非常暗淡,这就是神的教会中产生许多矛盾的根本原因。除了属灵的人以外,圣经对任何的人都是一本关闭的书。这就是主耶稣对尼哥底母说话的原则:“你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3)。你若要晓得天上的事,就必须从天上而生。我们对圣经明白的程度决定于我们属灵生命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主带领我们去经历许多事情,许多试炼,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能真正明白圣经。我们向天然头脑的死有多少,我们明白属灵的事就有多少。这一点也希望各位能记牢。我们必须有某些经历,才能使我们更多地明白圣经。我们不能光用一个训练班使你们更明白圣经,要明白圣经,不是用进圣经学校的办法。我们懂得圣经的程度,只能根据我们属灵生命的程度。这是第三个解释圣经的原则。
第四个原则:圣经里最后一次提到的一件事,往往是明白这件事的钥匙。这是值得你们认真想一想的。有的事在圣经里多次提到,往往是到最后一次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明白它的钥匙。如果你来查考某件事,当你找出它最后一次在圣经中出现的章节时,你应该特别注意它的提法、上下文及其相互关系,这样你就能明白这件事在圣经中的意义。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第四个解经原则的意思,盼望你们花点时间去研究它。现在举一个例来说明:
在圣经最后一章即,那里是最后一次提到生命树。在创世记第二章那里曾提到生命树,但并未加以说明,对于生命树我们是一无所知。那里仅仅告诉我们,当时在伊甸园里有一棵生命树,并没有解释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也没有说明它是什么意思,仅仅说到有一棵生命树而已。因此,我们需要到圣经最后一次提到它的地方去找它的解释。当我们来到圣经最后一章的时候,通过上下文及其相互关系,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楚、很大的解释。请看这一处的经文:“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有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请注意前后文,这里说:“神和羔羊的宝座”,你必须弄清楚“神和羔羊的宝座”究竟是什么?羔羊的宝座的重要性何在?在宝座的中间有羔羊。(译者:例如。与神的宝座相关联的有一条生命河,“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祂的仆人都要事奉祂”。这里有一棵生命树,结出不死永存的果子,在这里死亡没有地位,每个月都结果子,这就是不死的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我觉得在大多数的译本里,这句话译得不准确,原文不是为了“医治”万民,乃是为了万民的“健康”。你也许会问,这二者有何不同?一个是为了除去疾病,另一个是为了防止疾病。到了启示录22章,万民属灵的病实在说来是已经得着医治,但是万民的健康尚须保持,所以叶子不是为了医治,乃是为了保健,因此才接着说:“以后再没有咒诅”。从这句简单的话里,你可以窥见整本圣经的历史。我们都记得由于亚当犯罪所临到万民的咒诅、败坏与死亡,道德上的阴翳、病症都是咒诅的结果。到了启示录22章,这一切全都解决。所以生命树乃是代表得胜的丰盛的生命。在这里,生命树完满的意义都显示出来了。
在其它事上,也是同一个原则。圣经中最后一次提说的某件事,往往正是这件事的钥匙。这也是解经的一个原则。
第五个原则:解经的唯一价值乃在乎属灵的果效。我们研究圣经的时候,必须把这点记住。参加查经班千万不要只是为了知识。许多人仅仅是为了得到知识,受到教育。我觉得远东人尤其有这种倾向,为了受教育,求知识,你们会不顾一切,只要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甚至愿意远涉重洋。这就构成一种危险。当然这比不要知道会好点,可是在此有一个危险。你们来到这里参加查经班,不应当只是为了寻求更多的知识,这正是当时亚当上撒但当的原因。你一定记得它说:“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这是知识树,吃知识树的果子总是危险的,只能引你进入死亡,不会使你得到生命,所以我需要重复来讲这一个解经的原则。解经唯一价值在乎进入属灵的实际,属灵的价值乃在乎增进我们与神的关系。我实在盼望当时亚当能明白这件事。当撒但引诱他吃知识树果子的时候,只要亚当对撒但说,我吃它对我活在神面前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那么他本人和我们都可以免去许多麻烦了。所以让我再说一遍,属灵的价值在乎对我在神面前生活的影响。换一句话说,属灵的价值在乎基督身量的增长。如果基督是圣经的解释,那么我们对圣经的认识一定会增长我们基督的身量。如果我们这次查经班不能叫基督的身量增加,那我们就失败了。过了两个礼拜之后,也许你们的记录本里都记满了,你们会自以为得到了许多知识,但是如果你们在结束查经班回去时,基督的身量没有增加,我们就完全失败了。所以我请你们自始至终有祷告,让这次查经能使你们在属灵方面有所长进,不是头脑更大了,乃是属灵的实际增长。判断任何事物的价值在乎它对神的旨意有多少贡献,一切属灵的知识都促进基督身量的增长,成全神最终的目的,问题在于这件事里面有多少属灵的生命。在神的范围里,天然的资格是无地位,但在今日的基督教里,天然的资格却很有地位。当一个传道人在报上登广告时,在注销姓名的同时,还介绍他所有的学位与资格,譬如硕士、神学博士,或者他在政治界、社会上的头衔。这种介绍无非意味着加增他在世俗眼光中的价值,但在神的范围里,一个人的价值完全不在乎这一切,不在乎他的学术地位、社会地位;在神的范围里,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在神的旨意里。唯一能算得数的是属灵的价值。当我听到人们说到他们的学历、资历的时候,无论是学位或军衔,我就说这些有什么用处呢?这些怎么能跑到属灵的范围内呢?在人的范围里,这些也许很重要,但对神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在神的面前唯有属灵的实际或基督的身量才算得数。我们从主究竟得到什么呢?在我们属灵生命上到底得着什么?这些,在神的范围里才有价值,我相信你们能记住这一点。在这些查经的日子中,希望大家一直记住这一点。我不是在此给你们演讲,给你们一些圣经的批注,给你们许多知识,这一切不过是属灵生命的管道。我们的盼望是弟兄姐妹能更多地认识基督。我所尽力作的事是藉主的话把你们带到主里面。这就是解经的第五个也就是最后一个主要原则。──史百克
为何基督徒要读经呢?读经不是一种宗教的仪式,不是过一种宗教外表的生活。读经也不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赶快打开圣经,看神对你说哪一句话──那个时候你才以为需要读经。读经也不是说当你病了才需要有神的话。读经告诉我们,当你有神的生命,就需要有神的话,就需要神的话作你的供应。无论你的环境好坏顺逆,在任何环境里你都需要神的话,因为你里面已经有神的生命。神的话就像灵粮,它供应你生命成长,它供应你天天的需要。主耶稣曾教导我们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马主在祷告文里面教导我们要天天信靠神,天天向神支取恩典,因神的恩典是今日赐给我们,祂所顾念的永远是今天。同样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基督徒需要神的灵粮,需要神话语的供应。读经不是昨天的事,也不是以往的事,乃是今天。神以往赐给你许多圣经应许,赐给你吗哪,赐给你许多神的话,神今天一样要赐给你。你不能说我以往读了许多遍圣经,我很熟了,我懂了,可以不必读了。读圣经不像在学校里读书,可以有毕业的一天,没有的!每一个神的儿女,每天都需要读神的话。我们知道地上充满了试探、引诱和各方面的难处,基督徒活在世上每一天,都需要靠着神的话而活。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弟兄姊妹们,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圣经到底说些什么?可能你最初得救的时候觉得:我得救了,我需要读经。但你拿着圣经却不晓得圣经到底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这节说出了圣经的定义:圣经是神所默示的,也就是神所启示的,在原文里是“神的呼出”。大家都晓得,我们所认识的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但如果祂不说,我们怎能知道祂是创造者呢?如何认识这位神呢?好比说我要认识一个人,如果这个人从来不说一句话,我就无从认识他。很多人说他很聪明,很多人说他很有学问,但如果他不说话,我就永远摸不着他,也不晓得他的聪明智慧在哪里、他的心意是什么,可见话是把一个人的内涵表明出来。同样地,我们要认识神,也必须借着神的话。今天我们所信的神不像那些哑吧偶像,我们所信的神是一位说话的神,祂不但创造了宇宙万物,而且又是一位说话的神。祂借着祂的话把自己展示出来,叫我们知道祂是怎样的一位神──祂喜欢什么,恨什么?所以借着圣经我们能知道宇宙的来源、整个宇宙万物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借着圣经我们能知道人的光景,借着圣经我们能认识神的心意,借着圣经我们能看到神在救恩里所给我们的是什么,借着圣经我们能认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让我们认识整个救恩的内容,借着圣经我们能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神的整个计划是什么,借着圣经我们能更全面地认识这位神。经上说:“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换句话说,圣经是神说出来的话,是神写下来的话。在这地球上,只有一本书是神所写出来的话,它把神永远的心意展示出来,而圣经的中心是展示基督、见证基督,是为基督而写的。
神的话是永恒的真理
弟兄姊妹们,在你人生的旅程里,有一天你认识了神,也有了一个深刻的发现,看见在宇宙中只有一本书是神的话,我相信若你真有这样的看见和感受,必然会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研究这本书,看它到底说些什么,因为这是神的话。对你来说,这是了不得的发现,因这本书解释到人类所面临各种各样难题的答案。为何在你里面充满了矛盾?为何在你心里充满了痛苦?为何在你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令你难以解答的问题?为何这些问题会发生在社会里面?你无从解答,你往哪里去找答案呢?是从神的话──圣经里去找答案!因为神的话是解决人生所有难题的答案。请记住:惟有神的话能提供我们,人的话受时间的限制,即使说得更好、更有智慧,它仍受时间、时代、空间的限制,因为这是人的话。相反地,神的话就绝对不同了,不受时间、种族、言语的限制,神的话能够提供给所有神的儿女,正如耶稣说: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随着时代过去、历史前进,我们看见许许多多所谓的真理都改变了,惟有神的话能满足任何一个种族的需要,任何一个地方基督徒的需要。当人回到神话语里的时候,他的心就得到平安,里面就满了亮光,且找到人生的真理。他对神有了信心,灵充满喜乐,也对将来充满了信心,这是神的话语带给我们无穷的益处。
存敬畏之心领受神的话
亲爱的弟兄姊妹,第一,我们必须晓得圣经是神所默示、所启示的,你必须看见它具有权威的地位。可惜的是,今天许多基督徒得救以后,没有看重神的话语,他们对神话语的理解只是:“我得救了,信了耶稣,必须读一些圣经。”却不晓得圣经是我们属灵生命成长的灵粮,是你必须看重的。为什么许多时候你读经没有亮光、没有味道?因为神的话语在你内心没有地位,说得透一点,什至你是轻看圣经,轻看神的话语。我觉得这个时代有许许多多的基督徒,为何神的话不能在他们身上产生厉害的功效?不是神的话失了能力,而是人失去了对神话语的敬畏。在旧约圣经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神的仆人或子民看见神话语所记载责备的话之后,就撕裂衣服在神面前悔改,为何会有这种情景呢?因为他们感觉到这是神的话、是神的责备,实在太重要了。他们对圣经所记载每一句话都存有敬畏的心,所以神的话非常深刻地进入他们里面,在他们里面扎根,影响他们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有敬拜的心。为此,常存敬拜之心和认识神权威的话语是何等重要!比方说,今天同样一句话,如果是从国家总统说出来的,即使非常平凡,我们也会看重,因为我们看高他的地位。他所说最平凡的话你都会郑重垂听,但若同样一句话出于平民口中,我们就当耳边风,因为轻看他。今天神所赐给我们的话──圣经,这位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所说的话,难道我们就失去敬畏的心去敬听吗?弟兄姊妹们,如果在我们里面有敬畏的心,无论你读到哪一章,纵然有不明白,你总有一颗敬畏的心,认为这是神的话,其中有神要对你说的话,神也就借着祂的话来光照你。
圣经的功效
我们如何才能对神话语产生渴望呢?首先你需要看到圣经的作用,如果你看不到圣经的作用,那么你每次读它的时候就觉得很难进入。到底圣经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它叫我们的生命得着供养。我们有这个属灵的生命,这生命叫我们天天需要神的话语,神的话语能够天天供应你。我再问:为何基督徒天天起来要读一章神的话呢?因为你的心灵天天需要神,在你每天的生活里,神的话能够供给你、安慰你,赐给你信心,能够给你启示,能够赐给你爱的力量。神的话能够照亮你前面所走的每一步,成为你生命的供应,叫你的生命得到成长。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在地上的人生,需要有三餐来喂养我们的生命,假若我们长期不读神的话,我们的属灵生命很快就要衰弱,很容易失败跌倒了,因此,我们需要有神的话语。第二,圣经的第二个作用是叫我们战胜罪恶和试探。今天我们还活在地上,会遇见许许多多的试探、困难,你靠自己的立志到头来还是失败,惟有靠神的话才能胜过,圣经说:“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就是遵行你的话。”什么时候我们会得罪神呢?我们犯罪的时候就是得罪神的时候,远离神的时候也是我们得罪神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神呢?为什么罪有时会战胜我们?因为我们里面没有神的话。我相信在你犯罪的时候,如果你里面有神的话,你就能蒙保守,所以大卫在诗一百一十九篇说:“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也就是说,如果你天天渴望神的话,你天天爱慕神的话语,常常让神的话藏在你的心里,虽然外面有罪的引诱、试探,但因为里面有神的话,你就能够战胜。
只有神的话能叫你从罪里得到释放,只有神的话能拯救你脱离罪的捆绑。我们不能要求神使整个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因为这时代是越来越邪恶,但我们能借着神的话战胜这邪恶的时代。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七章,当祂要完成神救恩的时候,曾祷告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17节)祂前面的话是:要保护他们战胜世界、战胜罪恶,后面就是:
“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亲爱的弟兄姊妹,惟有真理能救我们战胜罪和试探,若你自信主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但你对圣经却一点也不了解,也从来不爱读圣经,你哪里有能力战胜罪呢?你只能作撒但的俘虏。为此,你要战胜罪,里面就要有神的话,圣灵才能在你里面作工,因为圣灵的工作永远根据神的话。神的话在哪里,神的工作就在那里,圣灵的印证也在那里,神的威严和荣耀就在那里显出。弟兄姊妹们,我们不要过一种自欺的生活,我们需要让神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我们里面,我们就能战胜罪恶,战胜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四章里说到,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去,经过四十昼夜禁食祷告,祂饥饿之时,撒但就来试探祂,对祂
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叫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回答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
话。”
弟兄姊妹们,当时耶稣在最饥饿、最需要的时候,撒但的试探来了,我们今天也同样面对这样的试探。我知道不少基督徒面对需要的时候,世界钱财的试探就来了,撒但的试探就来了,这时候他们觉得难以战胜,因为撒但很厉害的,牠知道你饿了,牠知道你需要什么。你饱的时候牠不来,你饥饿的时候牠就来,这是你常面对最严励的挑战,所以让我们来看看耶稣凭什么胜利。可能有人会说,祂是神的儿子,当然随时都可以得胜啦!但你错了,圣经让我们看见耶稣作了一个榜样──祂一点不凭自己,祂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战胜撒但的试探,绝对不是凭着你以往的经验,也不是凭着你的属灵知识和个人的意志,没有一个人能凭着自己战胜撒但的试探,惟有当你靠着神的话才能胜利。面对撒但试探的时候,在于你是否记得“经上记着说”,是否懂得打开圣经寻求圣经的帮助。换句话说,面对试探、各样艰难、饥饿的时候,你所需要的是回到神话语里。
神的话叫我们胜过撒但的迷惑
亲爱的弟兄姊妹,可能你现在正面对前途的选择、各种环境的试探、四面受敌的环境,你心里作难,不晓得怎么行。就在这个时候,我告诉你,惟一得胜蒙拯救的路乃是回到神话语里。神的话语能叫你战胜撒但的攻击,神的话能使你由软弱变得刚强,在失败中显出胜利,回到神话语里吧!这是你惟一蒙拯救的路。任何时候,当你面对各种困难、撒但试探、仇敌围攻时,你需要回到神的话语里──“经上记着说”。你不用问别人,你的意见如何,他的想法如何,只要打开圣经,看看神对你说什么,神的心意是什么。在末了的时代,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令我们混乱,令许多基督徒不晓得分辨。为何不晓得分辨呢?因为你不认识神的话。有人说,今天有非常多的异端,我不晓得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异端,因为没有师傅教我。也许别人对你说摩门教是异端,你就记着有一个摩门教,但我告诉你,魔鬼明天可以兴起另一个名称来欺骗你,你可以逃避摩门教,但撒但可以兴起一个叫“天父的儿女”来欺骗你,你不是又要落在异端的迷惑里吗?因此,得救的路就在这里,耶稣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今天我们如何分辨假牧人和异端呢?积极方面,在于我们认识我们牧者的声音。什么是牧者的声音呢?牧者的声音在哪里呢?牧者所说的话就在这本圣经里面。积极方面,你必须熟读圣经,才能在消极方面分辨一切不合乎神心意的东西、一切的异教,也能看透一切假冒为善的东西,以及所有的欺骗,因为只有神的话叫你得胜撒但的试探、欺骗。这个时代可怜的光景,就是许许多多的基督徒失去爱慕神话语的心,失去最基本健康的读经生活,成长没有根基,以致当撒但藉环境来试探时,他们很快失去了信心,随从各样异教之风飘来飘去。
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我们需要扎根在神话语里,当耶稣战胜试探时说:“经上记着说”。你与魔鬼争战,牠不会怕你,虽然你拥有许多属灵的知识,牠也不会怕你。牠不怕你有多强的意志,牠所怕的乃是你里面有神的话,牠所怕的是“经上记着
说”。弟兄姊妹们,神的话是圣灵的宝剑,是我们胜利的兵器,任何时候你与撒但争战或面对试探,都必须赶快回到神的话语里。你不必花时候到处跑,到处问人的意见,先回到神话语里吧!看看圣经说什么,你多花一点时间去读透它吧!
要付代价装备神的话
许多基督徒为了考大学,或是某一方面的需要,可以读许许多多的书,什至读到半夜都可以,但是对于神的话,读多一章也想睡觉,难怪撒但可以轻易俘掳人。所以,我们需要重新恢复对神话语的渴慕,我告诉你,属天的道路要走得好,必须渴慕神的话。当时的彼得、雅各、约翰一蒙召之后,面对那一个外表复兴的时代,似乎很多人外表发热心,但他们却忠心跟从耶稣。他们不仅是外面跟从主,内心也领受主的话,虽然可能有时不明白,但他们仍坚守主的话,就如当时主耶稣在福音书中多次讲道,但门徒却不明白讲的是甚么。在彼得对耶稣说:“主啊,这话甚难,谁能听呢?”耶稣说:“你们都要退去吗?”当时很多人因为听不懂所以离开了,听不懂就跌倒了,但门徒却不同:他们虽然也不明白,却存着渴望的心,把主的话存在心里,且反复思想、彼此议论。当主知道他们在那里议论、研究、寻求时,耶稣就给他们启示,常在暗中为他们解答,当五旬节的时候,圣灵在他们身上作工,他们便想起耶稣所说的话来。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每天读经不一定都明白,但你只要存着饥渴的心去爱慕神的话,当试探、难处来到时,神就要叫你想起祂对你说过的话,叫你能胜过试探和困难。如果你存着渴望的心,读经虽有不明白的地方,但继续下工夫一样能够明白,因寻求的就必寻见,所以不要因不明白而不读。我们必须晓得,圣经的功效是叫我们战胜罪、撒但的试探和世界,耶稣说:“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神如何保护我们呢?就是借着祂的话。积极方面,你对主有更深的认识,你就会追求、爱慕这位主,也能胜过从外面来的试探、难处和世界的引诱。
圣经使我们有智慧
积极方面,神的话叫我们有属天的智慧,大卫说:“你的话叫我比仇敌更有智慧,什至比我的师傅更有智慧。”又说:“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神借着话语创造万物,神借着祂的话解决人各种的难题,在神的话语里充满了各种智慧。因此弟兄姊妹们,我们必须知道神的话是叫你有智慧,你越读神的话就越有属天的智慧。我来作一点见证:在我最初服事主的时候,曾遇到完全不识字的年老姊妹,令我希奇的是,打开报章她们看不懂,但她们却看得懂圣经,明白神的话,什至充满了属天的智慧。相反地,一个拜偶像的老人家,他越拜越胡涂、越拜越迷糊,完全无智慧可言,而一个信主的人,头脑越来越开通,越能认识神的智慧。神的话使你有智慧,有遵行祂旨意的智慧,叫你为人行事有智慧。神的话能够把一切属天的智慧赐给你,叫你认识神,更认识属灵的事。神的话语能指引我们一生的道路,正如经上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在这充满了黑暗的世界里,基督徒的生活很容易落在黑暗中,不知道往哪里去,故急需神的话作我们脚前的灯。什么叫脚前的灯呢?就是每走一步都有神的话语引导。什么叫路上的光呢?就是我的前途、方向都可藉主话语的光知道如何走。那么,怎能知道神的旨意呢?如何寻求神的旨意呢?最基本的,就是要将神的话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天天渴慕读神的话,这样在你需要时,圣灵一定借着你平时所读的经文来光照你、带领你。
弟兄姊妹们,如果你得救至今还没有读过一遍圣经,我劝你花一点工夫把新约读一遍,旧约也要好好看,叫你基本了解圣经写些什么。然后你要花工夫每天最少读一章,如果圣灵感动你,你可以把其中最好的一节背起来,记在心里。你若把经节记在心里,有一天神的话就要产生效用,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主的话便成为你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在你人生的每一步路程,主的话会一直引导你,因为祂的话没有改变过。
小结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需要恢复对神的爱。如果你的心真爱主,纵然这位为你舍命的主所说的话十分平常,但因爱的缘故也会感动你,叫你有所看见,同时,神的话要叫你更爱主,它会把基督的爱启示给你,叫你更爱主。我愿意每一位弟兄姊妹先恢复对神话语的态度,当你看见神话语的功效时,你需要有一颗饥渴、敬畏、爱主的心来读神的话,建立起一个有根的生活,深深扎根在神的话语里面。请记住,神的工作是根据神的话,神的话在哪里,神的工作就在那里,神的建造也就在那里,神的荣耀就在那里。神借着话创造宇宙万有,神借着话语在基督徒里面工作,神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神一切工作是借着祂的话,所以你需要渴慕神的话。如果你今天接受这个责任,建立正常的读经生活,把神的话丰丰富富存在心里,神的话就会成为你的祝福,让你一生有根有基地成长,属灵生命的经验就更加丰富,且得更丰盛的生命,愿神祝福你。──程蒙恩《生命信息集》
照着圣经所表明的,提摩太后书那个时候的背景,是教会已经落在大逼迫中,异端邪教越来越多,各种从世界来的迷惑越来越多,各种困难在教会中层出不穷,又有许多人对神的话失去信心。究竟问题出在哪里?答案在哪里?保罗指出惟一的路──听神的话。他对提摩太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换句话说,教会所有的难题以及所有的挑战,惟一拯救的路就是神的话,只有当神的子民回到神的话语中,只有当神的子民回到神纯正话语的启示里,才能看见神的旨意,才能看见神的祝福,才能看见神的同在。什么时候神的话语被贬低,圣灵的工作就受到拦阻,所以保罗在此重新强调神的话语权威、地位,他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我相信当时使徒时代结束了,已经有许许多多属灵的书,但它们都不能代替神的话语绝对权威的地位,因惟有这本圣经是神的话。除了这圣经──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再没有一本书是神的话;其它解释圣经的书,都不能代替神纯正的话。只有这本书是神的话,除此以外再没有第二本书可以被称为神的话。
圣经是一本神启示祂自己的书,我曾经说过要认识神必须借着神的话,好比说我要认识某一个人,如果他不说话我就永远不能认识他。同样,我们要认识神,必须借着神的话;我们越亲近神,就越认识祂。
弟兄姊妹们,我们的神是一位说话的神:祂借着说话创造了宇宙万有,祂借着说话创造了地上的万物;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同样,今天在基督耶稣里,神也是借着说话在圣徒里面工作,神也借着说话让圣灵在我们里面动工。所以神的话在哪里,神的工作、建造就在那里,神的荣耀也在那里。为此,我们必须看重神的话语,让圣灵在我们身上做更深的工作。
圣经的奇妙
现在我想花一点时间谈一谈这本圣经的奇妙,我们知道圣经共有六十六卷:旧约叁一十九卷,新约贰一十七卷。从摩西写创世记开始,到使徒约翰写完启示录,前后将近一千六百年,按理来说这是不可能成为一本书的,因为经过一千六百年的时间,又由四十多位作者来写,其中有君王、先知、牧人、祭司、税吏、渔夫等,他们的背景、时代都不同。就如从亚当的乐园时代,接着有洪水前时代、列祖时代、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代、士师时代、列王时代、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的时代、主耶稣降生的时代、使徒时代,以及使徒时代的末了,各时代都不同。圣经作者的背景不同,写经的地点也不同,什至他们的风俗、感受、习惯都不同,当然连他们的身分、所受的教育各方面都不同,但非常奇妙,因为圣灵作总编辑,所以能够写成这本从头到尾都有连贯中心思想的圣经。
圣灵在每一个时代感动不同的人说出神的话,正如我上一次所说的,圣经所说的话有一个中心点,就是展示神自己,启示神的奥秘就是基督,一切的创造为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整个历史就是为了把神的救恩带出来。当然圣经也启示了许许多多的真理,启示了独一的真神、神的爱子耶稣基督、神的创造、基督的身体──教会,它也启示了神在地上有一班选民(就是以色列人),神在基督里拣选了外邦人,以及主再来的预言……所有人生难题的答案都在圣经里面。神的话实在太奇妙、太丰富了,所以保罗在使徒时代的末了──当时教会正面对许多挑战、混乱,他又重新肯定圣经的权威。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必须看见圣经不是人的话,乃是神的话,是神所默示的。所以圣经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文化、种族的限制,无论在任何地方,神的话就是神的话,有完全的功效可以提供神的子民的需要。经上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什么叫“都是”呢?也就是每一章、每一句、每一字,无论你觉得有味道还是没有味道,全本圣经都是来自于神的,你必须有这样的信心来领受。你知道撒但最厉害的工作,就是叫神的儿女怀疑神的话,怀疑圣经的准确性,怀疑圣经的权威,这是撒但所作的工作。我记得在,神曾经对亚当和夏娃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但后来魔鬼把那句话改变了,牠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么?”牠为那句话打了一个问号,叫夏娃开始怀疑神的话,当她开始怀疑神话语的准确性和绝对性时,就犯罪堕落了。
今天,那古蛇──撒但也在神的子民身上做相同的工作,常令我们怀疑神的话,牠叫你读圣经读到这里有疑问,读到那里又有疑问,慢慢就失去敬畏神的心而犯罪远离祂。弟兄姊妹们,你知道什么是撒但说话的时候吗?就是当你接触到、听到神的话语时,也就是当神说话时,撒但也说话。神的话是坚固你、是安慰你、是启示祂自己,而撒但的话是叫你怀疑神的话,对许许多多神的话打问号,这就是撒但在这个时代常常做的工作,叫神的子民对祂的话失去了信心,使神的工作受到阻碍。所以我们必须认定、确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无论时代的光景如何,许多人、事、物都在不停地改变,什至令人跌倒的事越来越多,我们仍然深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天地可以废去,主的话永不改变。一切失败都在人的身上,神的话绝对没有错,神的话是完全的,是可靠的。当你有这样信心,圣灵就能在你身上工作,你就具有经历神的话语的大能。
神话语的功用
神话语的功效是什么呢?经上说:“教训、督责、使人归
正”,圣经里面还有许多教训,有许多启示表明神的心意。一个神的儿女如何在地上生活呢?不能只是说我曾经在某事上经历过主就够了,我们需要为神的话而活。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换言之,基督徒凭什么而活呢?是凭着自己活吗?还是凭着世上的潮流活?今天我们生活的准则是什么呢?圣经告诉我们:凭神的话活着。虽然耶稣基督没有给我们一套律法,把生活每一样的细节要求都写出来,但圣经最少启示出神的性格和心意:祂是怎样的一位神,祂喜欢什么、恨恶什么。圣经里的教训能成为我们的力量,叫我们能战胜罪,所以神的话是我们生活的准则。你对圣经认识程度决定了灵修的程度。好比一个初信的,当他对圣经的认识仅仅是在初级阶段,他的生活、经历自然就停在那一个阶段,但他信主十年以后,对圣经有更全面的认识,神对他的要求也就不同,因为认识多了,他的经验相对也多了,所以他的生活准则也提高了。
我们今天是凭神的话活还是随从潮流而活?若我们真凭神的话而活,就必须天天领受神的话语,教训就是教导。今天我们里面有圣灵,外面有圣经,圣灵的工作永远是根据神的话。当你今天在一篇圣经里,读到:“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你看见这个教导之后,就认识自己,且对主说:“主啊,我是一个软弱的人,每逄遇见试探我都会软弱失败,求你不要叫我遇见试探。”你没有看见这节圣经以前,还以为自己是刚强的人,你以为可以靠自己来战胜试探,但当你看见耶稣在祷告文中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你就开始抓住这句话来祷告,按神的心意来祷告,求神救你脱离试探。噢!这句话就成为你的教导,叫你归正。因为按着教训而言,当你不认识真理时,你应该依着神,使你归正,认识自己的软弱,从而学习凡事儆醒依靠神·这就是神的话有教导的作用。圣灵的工作一面是借着环境,另一面是借着神的话,如果你从来不读神的话,你就不懂得神的责备,因为你不晓得对错。所以,我们需要从神的话语中更多了解祂的心意,让圣灵在我们身上作教导的工作,使我们归正,叫我们一直走在神旨意的里面,不偏左右,走在正路上。
神的话不但是教训、督责,且还叫我们归正。当我们狂热时,很容易偏向左右,很容易走差,很容易走向极端,人实在太容易偏差,只有当你回到神的话语里面,完全信靠神的纯正话语的时候,你才能够平衡,才能够走在正路上。所以神的话有督责、使人归正的功用。还有教人学义,实际上就是效法基督──神使基督成为我们的义,让基督各方面的美德都从我们生活各方面彰显出来。
装备神的话
“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本节原文是:“叫属神的人得到完全的装备。”亲爱的弟兄姊妹,也许我们各人所蒙的恩不同,有些人得救了几十年,有些人刚刚得救了几年,但是无论得救的年月有多久,你都有一个需要,就是把神的话丰丰富富地存在里面,更多地装备主的话。如果在你里面不是装备许多主的话,那么你对主的追求就会很肤浅,仅仅停留在昨天的经历里,或仅仅停留在某些神迹奇事、传福音的经验里,却不能有更高的建造,不能有更深的体会,因为缺少真理的根基和装备。有一天当风波、患难、难处来临的时候,就立刻跌倒了。今天许多基督徒是常常凭着感觉去生活,岂知感觉是十分靠不住的。就如你最初得救时,常常感到喜乐,到有一天喜乐的感觉似乎没有了,并不是神远离你,而是神要带领你学习,靠祂常常喜乐,叫你的喜乐不是来自感觉,而是来自神的话。
在跟从主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花香常漫。今天在我们所走的道路里,常常是充满了荆棘,布满了十字架,满了各种的艰难。如果你仅仅凭感觉跟随神,许多时喜乐的感觉是不多的,释放的感觉也是不多的,相反地,孤单的感觉、被逼迫的感觉、软弱的感觉,常常包围着你。然而,如果你丰丰富富地将神的话存在心里,就能更好地与圣灵配合,战胜各种艰难,所以要多读神的话。你每天最少读一章,最好是旧约读三章,新约读一章,一年之后就读完了一遍。你天天花时间读神的话,几年之后就见工夫了。神的话再不是仅仅让你明白,而是铭刻在心里。将来外面的环境有什么变化、困难,你就容易想起主的话。我记得在彼得跟从主耶稣时,耶稣有时讲完一篇道,就说:“凡有耳的,都应当听”,当日的彼得和门徒就是真正用心去听,可能他们听了耶稣的话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他们也都忘记了。但我最记得当彼得三次不认主、跌倒失败时,圣经说:“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他就出去痛哭。”
许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和软弱,常使我们没信心走属天的路,常常手下垂、脚发酸,无力往前,然而我告诉你:彼得一样有失败,但他如何战胜自己呢?惟一的路是想起主的话,想起耶稣对他说的话就立刻悔改了。亲爱的弟兄姊妹,当你失败、远离主时,你是否曾经想起主的话来?如果你平时留心读主的话,常把主的话记在心里,你就自然会想起主的话,因圣灵会借着主的话随时帮助我们。另外,也许圣灵叫你想起了主的话,但因你不看重神的话,所以虽然想起了,但你的心却仍然刚硬,但彼得不同,他存敬畏之心,看重主的每一句话,所以在他极软弱、失败、没有指望之时,一想起耶稣所说的话,就立刻悔改痛哭了。弟兄姊妹,在你生活里面,我相信不至于想不起神所说的话,可能主天天借着某一句话来光照你,来责备你,来带领你,你是否像彼得那样存心敬畏,回转归向主呢?经上说:“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常存柔软的心领受主的话语光照,这就是我们该有的态度。弟兄姊妺们,我们必须看到:在平常的生活中,让更多神的话存在我们里面,等到时候到了,我们就可以借着神的话打那美好的仗,也能经得起各种的风波挑战,不怕前面的环境有任何的变化。只要把神的话永不改变地存在你里面,它将给予你及时的帮助,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有能力的。
神的话是我们的灵粮
:“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利米是一个受苦的先知,他在那一个时代整天呼吁以色列人悔改,却没有人听从,到底是什么能力推动他热心服事主呢?什至在没有任何效果的情况下仍然服事主呢?你想一下,他一直传福音却没有效果,一个人也没有得救,他还能继续忠心地传下去,为何呢?他完全是凭主的话而活。从另一面来说,当他落在患难逼迫里面,没有任何人扶持他,所遇到的人都嘲笑他,他仍然能在这种情形下靠神活着,仍能体现属天的喜乐,这是为什么呢?圣经让我们看见,他得力的秘诀就是:“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这也是我们今天读经该有的态度。
我相信每次你专心读圣经都可以得到神的话,一章圣经里有一节是你所得到的,或有一句话摸着你的心,你便得救了,但你的态度如何呢?圣经说:“就当食物吃了。”要当属灵的食物吃了,你每次吃的时候要嚼碎它,要慢慢地嚼碎才有味道,才能消化──吃了还须慢慢消化主的话,这样才能让神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每次你得到神的话时,你要反复思想,了解主对你说什么,牢牢记住,然后让神的话在你里面消化,成为你的食粮,叫你有属灵的生命。所以我们不怕环境有什么变化,明天又有什么诱惑来,我们只怕对神话语缺乏理解,我们只怕在每一天缺少了神的话语,我们需要效法先知耶利米说:“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我们肉体的生命一天需要三餐,属灵的生命亦需要天天不离开神的话,当然有许多人经常说今天生活非常忙,无时间读经。我晓得这个时代的人都十分忙碌,每一个人都很忙,难道你忙到没有时间读经的地步、没有时间亲近神吗?说不过吧!事实上你花在电视前面的时间有多少呢?难道你有时间读一份报章却没有时间读经吗?你的心到底在哪里呢?你以什么为你的食物呢?今天我们的食物是神的话,任何时候你都需要神的话,没有神的话你就不能生存,没有神的话你就要饿死了。你要在主面前有一颗渴望的心,常对主说:“主啊,我需要你的话,我天天需要你的话成为我的供
应。”你要知道按着肉身而言,身体若强壮,百病就都跑掉;身体一虚弱,百病就都出来。属灵的生命也是这样,我们需要神的话来加强我们属灵健康的生命,叫我们能抵挡一切从撒但来的试探和世界所有的迷惑。只要你天天读神的话,爱慕神的话,神的话才能在你身上显出功用,它的功效叫你能够战胜罪、世界和撒但。
神的话使我们喜乐
经上说:“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弟兄姊妹们,为何你的生活经常充满了忧虑?为何你的生活一点喜乐也没有呢?每次我在教会中看见弟兄姊妹忧愁,便会问他:你最近的光景如何?是否与神的关系疏远了?因我觉得基督徒的生活应当是喜乐的,在你得救的那一天,祂把平安喜乐给了你,为何没有喜乐了呢?或许是太久没有传福音了,或许是因为你忧愁、挂虑太多,或许是你落在难处里面,但无论如何都需要解决,解决的路在哪里呢?感谢神,圣经说:“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是的,惟有神的话能够带给我们喜乐,叫我们借着神的话常遇见主。在主耶稣复活的那天,圣经说:“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在复活的早晨,当门徒一看见主耶稣,他们就快乐了。为什么你没有快乐?可能太久没有在灵里看见主,在你生活里太久看不见主了。那么,人如何能看见主呢?惟一的路就是再回到神话语里面,当你认识真理的时候,你就喜乐了。
前几天我在医院遇到一个病人,他是一个患胃癌的病人,非常年轻,只有二十来岁,有人传福音给他时,他信了主,但仍很忧愁,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得救。那天正好我到那医院探望另一位弟兄,有人带我去探访他,我看见他就立刻帮助他解决得救的问题。我翻到叫他用自己的名套进去读:某某人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他把自己的名读进去,读了几遍之后,我问他现在得救了没有,他非常喜乐地说:“我得救了!”他指给我看“就必”二字,然后说:“我有保险了!如果主有一天接我回去,我有把握
了!”他整个人充满了喜乐。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你看见神的话语,你认识了真理,就有了喜乐,就有了自由。从另一面来说,当你在忧愁里面,当你身上患了疾病,许多人的做法是盼望从亲戚朋友那里得到安慰,可能别人安慰了你一百句,但你心中仍然是虚空、孤单、痛苦,因为人的话是没有能力帮助你的,还不如神向你说一句话。所以你若回到神的话语里,打开圣经,只要有一句是从神来的话,就能叫你从困难里被拯救出来,从痛苦里释放出来。
只有神的话才能把你从一切罪恶、捆绑中拯救出来,神的话是我们心中的喜乐,我希望神的儿女能建立一种读经的习惯:每逢读到主的话,内心就有喜乐,只要你从开始得救时一直坚持这种习惯,你就有正常的生活。
主的话永不改变
耶稣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是的,神的话定在天直到永远,从来没有改变过。随着时代、人、环境的改变,今天的世界所谓的真理也随之而改变,叫人失望,因那是人的话,是人的学说。但神的话不同,神的话不受时代、种族的限制,神的话是惟一的真理,历世历代不知有多少圣徒,有多少忠心的神的儿女们,他们在不同的种族、环境、艰难中,借着神的话经历了一位相同的神,不受任何的限制。这本圣经经历了几千年的考验,它里面所说的预言应验了,它里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叫各民各族各方各国的人体验了。有学问的博士能相信它,不识字的老人家也可以明白它,老年人和少年人都可以认识它;不管富有还是贫穷的人都可以体验它。任何时代圣经都不受种族的限制,不受男女老少贫富的限制,什至不受有文化没有文化的限制,只要你有心读神的话,都可以从其中得到供应、造就、益处。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必须看见:虽然时代急剧变化,但神的话从来没有改变,神在祂话中所启示关于神的爱,没有改变,神的救恩没有改变,神永远的计划更没有改变。神的心意一点也没有改变,变的可能是我们的心,变的可能是我们对主的爱、饥渴和追求的心,所以我们需要悔改,我们需要从外面的迷惑里,回到神纯正的话语中,更多花工夫读神的话,更多花工夫浸透在神话语里面。有一天你要成为蒙福的人,什至要成为别人的祝福。
弟兄姊妹们,惟有神的话永不改变,且叫你走在纯正的道路上,让我再说一遍,耶稣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是的,世上的情欲都要过去,任何事物(包括人所追求的东西)都是至暂的,转眼都要过去,惟有遵行神旨意的永远常存,惟有神的话永远常存。我们把什么收在心里呢?我们是收那些至暂至轻的东西吗?还是把神丰丰富富的话存在里面呢?神的话有永恒的价值,有永远的益处,有一天它要带给你永远的祝福。所以,你能借着神的话享受这位存到永远的主,也能进入神永远的计划里,服事祂直到永远。噢!让我们借着神的话来爱主、服事主,直到见祂的面。──程蒙恩《生命信息集》
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为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在主耶稣降生的那个时代,法利赛人对圣经十分熟悉,他们称为迦玛列门下,拥有相当多的属灵知识,亦是圣经教师。他们虽然查考圣经,并且十分熟悉,也相信其中有永生,但却不知道圣经乃是给主作见证,正如耶稣说:“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也就是说,我们每次读主的话时,若不能借着主的话增加对祂的信心,我们的读经就有问题,因为圣经的中心是为了给耶稣作见证。所以我们读主的话时,爱祂的心应当增加。每次亲近主、接受主的话,就更爱慕祂,这是圣经的目的。当时法利赛人的失败就在这里,他们查考圣经,却不肯到主这里来得生命,主曾经说:“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藉读经到主面前得生命
我们得救以后,主给了我们两样宝贵的东西,第一是外面的圣经,叫我们借着它可以认识神;第二是里面的圣灵。我们今天不是仅仅在外面读神的话,更有圣灵将神永恒的生命在我们里面重生,叫我们每次接触神的话,里面就有圣灵的光照,使我们读起神的话来,会被它摸着。我们看见当时的法利赛人外表很热心,每次查考圣经,都花时间殷勤去读,什至对圣经非常熟悉,但他们每次面对耶稣时,都离弃祂而跌倒,因为他们没有看见圣经是为耶稣作证的。今天有不少人读经,也是同样犯上这个错误,他们打开圣经总是去找其中的疑难,却没有找到任何一段是为主作见证的,以致反而在主的话语上跌倒。弟兄姊妹们,我们今天不但要花时间读主的话,并且每次读主的话都当到主面前得生命。与此同时,心先要来到主面前,若心不在主那里,读圣经就没有作用。所以读经之前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先到主的面前得生命,用心接触这位主,如果心不与主相逢,就很难明白主的话。
认识生命之道
当主拣选了那班门徒,他们从外表上而言,没有什么属灵背景,没有进过迦玛列门下受教育,也没有接受过什么深造训练,他们背景平凡,大多是渔夫,自从主呼召他们,他们就一直跟从祂。但他们的独特之处,却是经常到主面前得生命,每次他们坐在主旁边听祂讲道后,心里都是充满了渴望。在约翰福音六章,主对那些跟随祂的人说:“我的肉是可吃的,我的血是可喝的。”许多人听了这句话就跌倒了,当时门徒也同样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大家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他们就退去了,连彼得也说:“这话谁能领受呢?”此时耶稣对门徒说:“大家都退去,你们也要去吗?”虽然大家都因得不着饼,又不明白而离去,但门徒并没有退去,反而对主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亲爱的弟兄姊妹,在跟随主的道路上,并不是所有圣经你都会明白,什至有时对所经历的事也不明白,但最要紧的是,你不要因不明白而离开主、厌弃主。今天有不少人只想在主身上得到点什么,或许是平安福气,或许是其它物质,但却不要主。约翰福音六章正说出这个事实。有许多人清早起来寻找耶稣,因为他们亲眼看见主用五饼二鱼叫五千人吃饱,以为有了耶稣就可以饮食无忧,所以第二天清早他们就去海边寻找主,指望看见主再次行神迹,但主今次并没有行神迹,却讲了一篇众人都不明白的道,叫他们大失所望。主针对他们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
当时有这样的一班人在努力追求,他们清早起来寻找主,从加利利海的这边走到那边,这实在是我们今天所应追求的。有时我们来到主面前寻求、读主的话,所以常对主说:“主啊,给我一句话,叫我前途光明,在经历上享受平安!”我们的神确是顾念我们,祂绝不撇下我们为孤儿,但另一面,祂愿意借着许多经验使我们得到祂和祂的神迹、奇事,当你得到主以后,祂有一个要求:你需要完全得到祂。所以主才接着说:“我的肉是可吃的,我的血是可喝的。”主的意思不是要门徒在外面吃主的肉、渴主的血,而是要门徒在信心和生命上接受主,但当时很多人因不明白便退去了。门徒们虽不明白,却凭着生命认识跟随祂,可见他们不是凭着自己的得失来跟随主,故此不会因不懂耶稣的话就跌倒,正如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再说,当时群众跟从主是渴望得到外面的东西,因此他们遇到不明白的时候就会跌倒远离主,但西门彼得对主的认识却不是这样。他虽然一样不明白,却没有离开,因为他知道主的话是永生之道,也是生命之道,以至他来到主面前带着信心领受。
每次我们来到神面前,也同样需要有这样的态度。我们要先到主面前得生命:当你读主的话,要带着信心明白这是生命之道,就如主对门徒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记载在圣经中的每一句话,你必须看见是灵、是生命,如果你只在字句上去理解,有时就会感到难以明白,什至会因某一处的话而跌倒,但耶稣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吃和喝都是享受,换句话说,我们在信心里读主的话时,都是在享受主。亲爱的弟兄姊妹,不要为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就是主的话)劳力。今天我们需要在主的话上花工夫,要到主面前得生命。彼得能一生跟随主,因为他知道这是生命之道。如果你今天仍把圣经视为一本宗教书,仅在字句上接触主,那就实在太可惜了。今天你需要主的光照,在生命里与主接触。每次打开圣经,你一方面到主那里得生命,另一方面在生命的光中读主的话,让主的话将祂自己在你里面展示出来。
在生命光中认识神
说:“祂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按原文直译,可翻作:“字句是叫人死,灵是赐人生命。”所以每次我们读主的话时,不是凭着自己──若仅仅凭着自己,很多地方都会不明白,特别是旧约部分,你会感到有许多不公平的地方,因为你只停留在字句里。但你若透过主的每一句话,就会看见字句背后的意义、启示和属灵的含意,所以圣经说:“灵是赐人生命的”。
除去心中的帕子
说:“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每逢以色列人诵读摩西书,都不明白,因为有帕子在他们心里蒙闭着,那帕子就是袓宗的遗传,而他们蒙拯救的路乃是:“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亲爱的弟兄姊妹,对以色列人来说,他们不能认识主、跟从主,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帕子。对律法错误的理解,促成他们的结局,因为律法乃是基督。但他们并没有读出律法的中心——为基督作见证,只读出律法外许许多多的规条,以致他们不能接受耶稣,也因祂跌倒了。他们不能明白旧约圣经,因为他们读的时候里面有帕子。
同样地,今天对我们而言也有帕子的问题。许多人读圣经没有亮光,因为他们都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如安息日会的人打开圣经,总是觉得处处都提及安息日,这全因心中有帕子所使然,以致难以借着神的话来认识主。有些人不相信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所以他打开圣经就只看见支持他论点的话;在他而言,全本圣经都是讲这些的。亲爱的弟兄姊妹,就算你所看见的或许是真理,但不能落到一个地步,让它成为你的帕子。在旧约时代,摩西宣讲律法,律法是属灵的,但人是属肉体的;律法是至完美的,但人却是败坏的。律法一点错都没有,但人若不是借着律法来认识基督,而在外面死守律法、弃绝基督,就必落在黑暗之中。今天我们读经时,常会戴上有色眼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帕子,只要曾经接受过某些思想、教导,心里就会出现某些帕子。然而,我们读经的时候,就要把一切帕子除去,放下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完全倒空自己。主的话很丰富,不仅只有一面,若你想借着主的话来认识自己、认识基督,就要如哥林多后书所说的:“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
主的话叫我们得以自由
每次读主的话时,你要敞开你的心、释放你的灵,心仰望主。没有任何帕子拦阻他的光照,让主的光临到你,你就能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为此,请我们紧记:第一,你的心要先归向主;第二,要把你心中的帕子完全除去,任何有色眼镜都要放下,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都要倒空,带着纯净的心来到主面前,让主的灵自由地在你里面工作。你每逢来到神面前读主的话语时,必须先到主面前得生命,因为字句是叫人死的,灵是赐人生命的,你若仅仅在字句上认识主,很容易会因为不明白而跌倒。你必须像彼得一生忠心的跟从主,因为他所得的是永生之道,是生命之道。你的心需要归向主,让主的灵在你里面叫你得自由,主的话就要在你里面改变你的心思、情感、意志,叫你有神的思想和意念。有一天,主的形象就要在你身上模成,叫你能在凡事上让基督居首位,在你身上彰显出来,如同主的灵变成的,这是何等的荣耀!
把主的道丰富的存在心里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亲爱的弟兄姊妹,这就是神的心意,旧约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当时以色列人还未进迦南地,他们在约但河东岸,神借着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以后,有几件重要的事要谨守:第一,“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神是独一的真神,以色列人当爱祂,但如何保证他们爱祂呢?就是要爱慕祂的话。所以第六节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亲爱的弟兄姊妹,神有一个心意,就是要我们把祂所有的话丰丰富富地记在心上、存在里面,并且要殷勤教导儿女。这样让神的所有子民出入都能看见主的话,并存在心里,遵行神的话,行在祂心意中,不偏左右。
认识神与我们所立之约
当然在新约时代里,神并没有要求我们把主的话到处写上,但却要求我们写在心里,正如说:“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他们不用各人教导自己的乡邻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主;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不再纪念他们的罪愆。’”神对以色列人的要求是将律法写在外面,有许许多多的条例要他们遵行,但今天神将生命的律写在我们里面。每次我们读祂的话时,祂都能体会到祂的话在我的生命里面。这生命叫我们认识神。
亲爱的弟兄姊妹,新约时代有一个要求:神的话不是仅仅写在外面,乃是写在心灵里。你里面有属灵的生命叫你能认识神,但另一方面,你要把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因为我们的神有一个心愿,祂愿意万人得救,并且明白真道,祂盼望我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认识祂。亲爱的弟兄姊妹,无论你得救的年日有多少,纵然只是几个月或是几十年了,无论是最小的或是至大的,主都愿意我们认识祂;若你今天还在外面认识祂,那实在太可怜了。我们需要对主有更深、更完全的认识,因为这是主与我们所立的新约;祂是守约施慈爱的神,祂绝不会忘记与我们所立的约。所以每逢你读主话语的时候,都需要凭着生命的感觉和光照,心完全归向主,让祂向你启示。你需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把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而不是仅写在外面。你需要背诵存记,让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你心里,这样你便能将主的话活出来,并且藉主的话来认识祂。
这是主的心意:祂盼望我们从最小的到最大的都认识祂,我们要借着主的话来满足神的心意,我们要认识神,就必需借着主的话。主的话使你战胜世界、撒但的试探和罪的引诱,并让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越来越长进,充满希望。还有,请记住:这是神与我们所立的约,祂要把祂的律法写在我们里面,因此你里面的生命要求你爱慕主的话,并赐给你悟性,使你能明白主的话。你一面要随着生命的感觉爱慕主的话,另一面你需要在主的话上花工夫。你可以每天背一节圣经,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节圣经存在你心里,圣灵就能随时在你身上工作,以至你可借着主的话更深认识主。
小结
第一,你需要在生命中读主的话;你的心要时时归向主,除去所有的帕子,这样才能从主的话认识主。第二,你需要花工夫、时间,把主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认识神的心意,祂在新约时代与我们所立的约,乃是要我们从至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祂。噢!无论你得救多久,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须认识主,这是神的心意,我们必须满足祂,所以在祂的话语上花工夫。愿神祝福你。──程蒙恩《生命信息集》
在这末世,我们需要积极的在神的话上认识主,因为主耶稣说:“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我们是主的羊,需要听主的声音。末世实在有太多人的声音、各种纷乱的声音,有异端邪说、有各种假冒的道理,也有所谓的“真理”(其实并不是真理),很容易叫我们无所适从。主耶稣在曾祷告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这一节圣经是主耶稣将要上十字架之前,所发出一篇最长的祷告当中的一句话,祷告中第一个重点,是要门徒合而为一、彼此相爱;第二是要神的儿女们借着真理成圣而得蒙保守,真理就是指神的话。
神的话是得胜的兵器
叫我们胜过世界的是信心,而信心永远连于神的话。世界的迷惑实在越来越厉害,我们需要用神的话来胜过世界。我们是主的羊,要懂得听主的声音──不是外面去听,而是开启心里的耳朵,明白主借着圣经对我们说的话,所以积极方面,需要由圣经认识我们的牧者耶稣基督,这样才能分辨假冒的东西。如果你不认识耶稣,就很容易随流失去,被欺骗了。说:“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当你属灵生命还幼弱的时候,很容易被迷惑,但生命成长,就能胜过撒但一切的诡计。若要生命成长,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就必须天天靠神话语的供应。只有当你在真理上付代价。打下扎实的根基,才能在真道上长大成熟。
我们若想属灵的生命成长,不被周围异教之风摇动,就必须深深扎根在神话语里面。好比一棵树栽在溪水旁,不怕外面炎热暴晒,什至更严重的旱灾也不怕,因为它的根能从溪水中得到供应,正如大卫在诗第一篇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大卫写这篇诗绝没有夸大其词,这是他亲身的经历。今天是个令人不冷不热的时代,世界的吸引是何等的大!充满异端、邪教各方面的迷惑,如果我们不是积极扎根于神的话,很容易就落在迷惑里面,随波逐流失去方向。这世界的迷惑如此之大,我们需要在神面前有苏醒的心,更要从主的话得蒙保守,因为惟有主的话叫我们能胜过世界。在大卫的经历里,爱慕神话语的就好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不怕炎热,因为它的根深深通向溪水,能够吸收所有的丰富。如果你天天爱慕主的话,深深扎根在基督耶稣里面,你里面就满了供应、滋润和圣灵的膏油,这样就能按时候结果子。虽然外面的环境使人枯干,叫人属灵的光景低落下沉,但感谢神,你若天天来到祂面前,就如同来到溪水边得了供应,所以你需要看重神的话。
看重主的话
主的话需要有敬畏主的心。也就是说,你的心要很尊重神的话。在旧约圣经里,每一次神子民大大复兴,都是因为神的话被解开,所有人都惧怕神的话。旧约:“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神所看顾的,是一群虚心痛悔,因祂话而战兢的人。
敬畏包括几方面:
一,谦卑虚心。每次读圣经时,不要自以为已经得着了、已经晓得了,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很多属灵的经历。我们在神面前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保罗说:“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既是领受的,为什么自夸彷佛不是领受的呢?”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在神面前虚心,不要像以色列人那样心里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神的选民。”请记住: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虚卑的人。每次来到神面前,你需要有一颗谦卑的心,正如在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的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神的启示总是临到一群自知是婴孩、是灵里贫穷、是一无所有的人,他们肯倒空自己,照自己的本相来到主的面前,神的启示就临到他们。相反的,那些自以为聪明通达的人,主向他们就藏起来,正像主在世的那个时代,有一群法利赛人对圣经非常熟悉,但启示却不临到他们。门徒虽然对圣经不够精通,什至属灵背景并不好,但他们实在爱主,常存谦卑的心,神的启示就临到他们。
不论你得救的年日有多久,即使只不过一年,只要你有爱主、敬畏主的心,虚心读主的话,因为你有一个内心倒空的光景,主的启示就必临到你,主的光照和丰富就加倍赐给你。请记住:所有在神面前谦卑、虚心的人,神的启示就临到他们,这是在神面前蒙福的定律。
二,惧怕神的心。在英文圣经里,敬畏神(Fear God)就是怕神的心,也就是说,你每一次来到神的面前,就存着怕神的心,你读神的话不是随便读的。有时可能你所读的,在当时是神启示祂仆人一段很重负担的话,假设你坐在很舒服的沙发上,一边读经一边想睡觉,一点敬畏的心都没有,怎会得到圣灵的启示呢?这个时代的危机就是有许多神的儿女,失去了看重神话语的态度,他们对神的话无所谓,读到审判的话也不惧怕,读到主耶稣再来的信息也不儆醒,对任何一句话都没有感觉,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敬畏神的心。但在旧约我们看见一群神所重用的忠心仆人如但以理,他被掳到巴比伦的王宫里,做了巴比伦的总理。但他在那忙碌的环境里,坚持一天三次祷告神,并且当他看到以色列民因犯罪得罪神而被掳到外邦地时,就披麻蒙灰祷告神,为以色列人认罪悔改。今天实在需要有更多神的儿女,常存敬畏之心,活在神的光中,不单自己儆醒,也唤醒别人,带来神的祝福。
但以理是如此看重、爱慕神的话,所以圣灵能够借着他在当时大大动工,使他成为一个扭转时代的人。今天这个时代的危机,就是有许多神的子民爱慕其它事物而轻忽了主的话。他们爱慕电视及各种传播媒介所带来的娱乐过于神的话,他们可以天天浪费很多时间去看电视、报章,但拿不出时间读圣经,这实在是亏欠神。又有些人每次看电视都精神奕奕,非常享受,但一读圣经就想睡觉,这证明里面黑暗,属灵的光景出了问题,且已经远离神了。我们需要悔改,完全转向神,祂就光照我们。先知以赛亚从神话中蒙光照时,他说:“祸哉!我灭亡了!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有些以色列王一听见神话语的警戒时,就撕裂衣服,彻底悔改认罪归向神。今天我们也需要撕裂衣服,因为这是一个不冷不热的时代,我们需要求主怜悯,赐给我们一颗惧怕的心。经上说:“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你是否因主的话战兢呢?你是否曾因主的话而悔改呢?你是否曾让主的话在你身上产生功效和能力呢?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光景,好让神的启示加倍临到我们。
末世的危机
这个世代,电视和各种传播媒介对神子民的影响太大了,尤其是色情、暴力、罪恶、贪财,即一切属世的文化,每时每刻都在诱惑神的子民,叫他们渐渐与世俗为友,沉溺在其中。有些基督徒常说自己的生活很忙,无时间读经,但他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起码几小时,而用在读圣经的时间连五分钟也觉得困难,又因晚上看电视太久,早晨不能早起,就放弃守晨更,这实在是一个危机。
说:“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现在时候到了,整个世界已经落在这种光景里面,很多基督徒随从潮流,偏向看一些色情、武打小说、漫画书、八卦刊物,觉得很有味道,但每次亲近神祷告读经时,里面就觉得索然无味,想睡觉。我们实在需要重新恢复敬畏主的心,让神的话在我们身上工作,每一次临到我们身上的话语都发出功效,光照我们,叫我们俯伏悔改,重新得力、多结果子。
常默想主的话
读经时,“默想”是很重要的。:“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圣经时常把星预表启示,这里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读主的话语不是翻一翻就过去,而是需要在神话语上留意;你也必须知道晨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当你留意神话语之时,它就显现了。这不仅是读预言,也包括所有神的话,所以每次当你读神话语时,都需要有明亮的晨星,都需要有主的启示。晨星在黑夜已深的时候就显明出来,深夜越黑暗,晨星就越发亮。许多时候,我们里面的光景就如深夜一片黑暗,不知如何去走前面的路,内心满了忧虑和各样的难处。感谢赞美主,就在这种光景中,你来读主的话,你留意主的话,晨星就显现,你里面就满了光,带进了复活的早晨,进入启示的光中,你就能够重新得力。可能你属灵的光景正是深夜,正在暗淡、退后、软弱的光景里,神的启示要临到你,晨星要赐给你。如何“在神的话中留意”呢?就是你要在神的话语上花工夫,反复思想,主一定赐你应时的话语。圣经让我们看见,每次神的启示临到马利亚或其它的仆人,他们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看见异象领受启示,听到神的话以后就反复思想,虽然他们当时不明白,但因着反复思想,最后神又向他们解明了。
蒙主光照的路
保罗曾经对提摩太说:“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因为凡事主必给你聪明。”虽然你不明白所读的圣经,但是当你反复思想的时候,神就把启示赐给你。所以我们必须学习思想神的话,每天早上打开圣经,读完一章以后,可以再读多一遍;把感动你的经节,在主面前一面读一面祷告。最好是背诵及花一点时间反复思想那节话,圣灵的启示就临到你。许多时我们的难处,是心思并不长久停在神话语上,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一读完就过去了,也没有在生活中经常思想,让圣灵有机会把启示赐给我们。
有时圣灵要启示你,你的心思已跑掉了。所以,我们读经需要运用心思,常留意神的话语,主就将聪明赐给我们。你越仔细的读,就会发现更多不明白的问题,自然就会进深地读,反复思想,主必光照你。读经不要像蝴蝶飞过花丛,而要像蜜蜂采花粉。蜜蜂不是匆匆飞过花丛,而是进入每朵花里,吸取其中的精华。我们每次读经都当有这种态度,反复思想,深入吸收主话语的宝藏,正如主耶稣说:“我喜欢怜恤,不喜欢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揣摩”就是反复思想必至明白,比如:你吃东西时,必须在嘴里嚼碎它,嚼得越碎就觉得越有味道,越容易吸收。如果,只是囫囵吞枣,不但未能消化所吃的,什至连味道也没有,所以对于没有牙齿的人而言,再好的一碟菜,他也不能享受到其中的味道。读神的话也是如此,不要一下子读过去就完了,读完之后再读一遍,慢慢吃,反复思想,揣摩神的话。神的启示就临到你,叫你生活满有得胜的能力。
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今天这个时代,基督徒的危机是:他们处理世事很精明,但却不肯在主的话上花心思;有的打开圣经就想睡觉,或是心思一片空白,这实在是撒但的工作。撒但用世界的忙碌耗尽了我们的时间,耗尽了我们的心思,蒙敝了我们的心眼。撒但彷佛说:
“信徒一信主,灵就得救了;他们的灵虽属于神,我却可借用、占有他的魂。”许多人就是这样被撒但利用,他的魂被世界的事情霸占了,读圣经时就会想到这件事还没有完成,那件事还没有作好;心思满了世界的忧虑和挂虑,再没有空间去盛装神的话。有些基督徒虽然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受过训练,但读起圣经就不明白,而且疲倦。为什么?因为他的思想和魂都被世界占满、蒙敝、消耗尽了,以致他不能安静地默想神的话。大卫说:“愿祂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每次你思想神话语,就是你与祂最亲近之时,也就是神启示你、临到你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心一转向主,帕子就除去了;今天在我们身上有许多帕子,可能是人的成见、固执、忧虑、懒惰、骄傲和愚昧。但每次你留意神的话语,心转向祂时,你心中一切的帕子就必除去。所以每次我们读圣经,都需要从一切人、事、物中转向主,不要让我们的心思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忙于世事。若我们的思想整天都给世界用,没有思想、默想神的话,这实在是亏欠;大卫曾经说:“我趁夜更未换的时候将眼睁开,为要思想你的话语。”
如何装备真理?
我们实在需要趁年幼多思想、默想神的话语,让神的光照、晨星多多的临到。我们的思想不要像一个垃圾箱,经常让撒但把世上的垃圾都倒进去,就如许多青少年人还没有成长就被败坏了,他们的心思充塞了许多情欲的幻想、邪情私欲的东西。求主拯救我们,在这邪恶的世代里,真需要求主的话来充满我们。我们需要靠主洁净心思,不致成为垃圾箱。撒但企图把许多污秽的废物都装到我们脑里去,想要俘掳我们,为此我们需要抵挡魔鬼,常常儆醒,求主分别我们的心思,每一次读主的话都多多思想。在此我要介绍一个方法,叫你的心思能够得着训练。有许多人想服事主,但他的难处就是:读主的话时,心思就开小差、岔出去、分散,以致所听的道也就涣散,就如一盘散沙,总是摸不着中心,这是因为他的心思没有受过训练,以致祷告读经时,心思常常不能集中,这是撒但的工作。所以我们的心思需要操练,顺服圣灵的管治,作圣灵的仆人。
一个服事主的人,心思要作圣灵的仆人,也就是说心思要伏在圣灵管治底下。圣灵如何训练你的心思呢?就是借着背经默想主的话。在我十七岁时,曾花了十一个月的时间把新约背过一遍,每天用一小时背一章。从加拉太书一章开始顺序背下去,反复默想最少五、六遍,每次默想以后再背;经过十一个月,我把全本新约背了一遍,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蒙恩经历。年轻的弟兄姊妹们,要趁年幼多背圣经,背得越多,心思就越得着操练。我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背一遍新约,但最少能背每章里其中一节,一天背一节,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节圣经在你里面,你就是一个丰富的基督徒。我不愿意你灵里贫穷,巴不得基督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你心里。你若经常默念神的话,记性就会越来越好,神也会越来越祝福你,你的心思就会得着操练;神的话在你里面越多,你就越有能力。若有情欲引诱的念头,神的话立刻来到,叫你胜过一切试探。圣灵就会把主的话赐给你,叫你想起曾背过的经文:“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当这句话一来你就得胜了,又有“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这句话一来到,你整个人就释放了,圣灵的平安就来了。
我们需要神的话,撒但借着外面许多的引诱、试探,败坏我们的心思。我曾经在中学里面主领布道会,接触过很多中学生,他们才十来岁,已经被这世界败坏,整天沉迷听流行歌曲,追看色情漫画书。提摩太从小明白圣经,他是趁年幼把神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所以我们当趁今天多读多背主的话。不要浪费光阴,不要离弃主的话,要分别时间背主的话,并向主祷告:“主啊,将记性赐给我。”背完一节之后,就默想几遍,第二天又温习几遍,神的话自然就会很扎实的在你里面,而我们是重质不重量。若神的话能丰富的存在你心里,神就能在你身上工作,使你的心思成为圣灵的仆人,成为神的出口,也成为神子民的祝福。主不但要得着我们的灵,更要得着我们的全人,所以你的灵属于主,魂也属于主,心思、情感、意志都应该属于主。应当在最忙碌的环境中把心思分别出来,享受主的同在和祝福。特别是年青的弟兄姊妹,不要浪费时间,要把主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这是现今时代一个真切的需要。
总结
我们要有一颗敬畏主的心,每次以谦卑、俯伏的态度读神的话。你需要思想、默念神的话,让神的启示能够临到你。也必须看见整个时代的危机,撒但叫人厌弃、看轻神的话;我们需要恢复神的话在我们里面的地位,恢复我们正常的读经生活。魔鬼最怕你读圣经,请记住:若不是圣经叫你离开罪恶,就是罪恶叫你离开圣经。是的,你爱慕主话语,世界在你身上就失去功效和能力;你爱慕主话语,罪在你身上就失去权势。相反的,你恋慕世界,被罪所俘掳、管辖时,你就远离圣经,读经没有味道,也不想读圣经。所以我们要自问:我现在天天有读经吗?爱慕主的话吗?读神的话有没有味道?如果你今天是爱慕、渴慕主的话,自然就能胜过世界和罪恶。这绝不是靠我们的聪明、经历或意志,乃是靠圣灵大能的明证,就是靠神的话语。不要浪费光阴,当趁今天用祂的话装备自己,圣经说:“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每一天的时日都是神给你的,趁着还有今天就抓紧它吧!好好在主面前有一个计划,天天分别一段时间读神的话。照着我所说的方法自己去经历,不要仅仅作一个听道的人,更要作一个行道的人,把你所听的在日常生活里面消化,让神的话能真正进到你里面,成为你的祝福和供应,也借着你成为别人的祝福。──程蒙恩《生命信息集》
(1)本书注重《圣经》的一贯性、完整性,藉以经解经说明新、旧约关系之密切,且希望读者读完本书后,能对《圣经》获得若干程度完整性的概念。
(2)本书完全偏重《圣经》实例的解释,因《圣经》基本上是教导人如何遵行神的话,是实行神旨的书,不是满足人之理性的书。《圣经》中的理论与辩解,也都是为教人如何遵行的。
(3)本书不引用或批判历史上众神仆的解经,因他们对自己的主张,既无法再作任何解释,而后人对他们的批判,又未必完全客观或公平,或舍长取短,或断章取义。然后又把现今异己之见解,归为已判定是错误的历史先例之中,不容置辩。结果容易使人以历史上神学家之见解为衡量解经之标准,而轻忽了重回《圣经》真理方面加以思考。
(4)本书注重新约如何引用旧约。并认为新约《圣经》中的主耶稣与使徒,既然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又在旧约《圣经》的文化熏陶下长大,他们对旧约的引用和领会,就是解释旧约的最大权威,最有力的根据。此外,没有更大的权威。
(5)本书认为正确地留意上下文与《圣经》之一贯见解的“以经解经”,就是最稳妥的解经原则。因为这是所有人都能运用的原则(除非有基督徒自己不肯这样研读《圣经》)。《圣经》既是给历世历代人的一本经书,它必然是所有“从神生”的人都可以读得明白的书。绝不是只有某些特别阶层的人才读得明。若有人不明白《圣经》,是因他不肯倚靠圣灵的指教去读,不肯付出必须付的代价去读,不是不能明白。
(6)本书重视《圣经》中的历史背景,看作是远较《圣经》以外的历史背景更有助于正确的了解《圣经》的根据。任何历史的片断被选记在《圣经》中之后,最重要的不是当时的风俗习惯如何。读《圣经》的人不应规限《圣经》所引用的历史片断,只许有当时习俗之意义,而忽视了《圣经》选记该片断史事的目的所要说明的是什么。
(7)本书认为某些经文,必须按属灵的实意(即灵意)领会,且是《圣经》自己的释经法。按属灵的实意解经,绝不是人意或私意的解经,不该相提并论,更不应借丑化灵意影射属灵。本书对预言解释,较一般更强调应按字句实意应验,不应随意象征化,或凭人意推理化。书中列举不少这类例解,亟待主内兄姊赐正。
(8)本书列举三百则例解,虽然比拙作《怎样研读圣经》书中之例较为详细,却仍限于提要式的精解性质,不会象专题研经那么周详。每例列出一节经文为要句,但要解释的却不限于那一节经文,可能涉及多处经文。其中有少数重复引用,是要作不同的讲解而引用的。
二、关于《圣经》的几点提要
例解1:《圣经》是神的默示
《圣经》是记录神所说的话以及神借他的灵感所赐给人的默示的一本书。神借他所说的话创造了大地万物,又按照他所说的话为人预备了永远的救恩,并借他所默示的《圣经》教导人怎样可以得着他所赐的恩典。例如:
(1)《圣经》的第一卷书,即创世记的第一章
3节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6节说:“神说,……要有空气……”
9节说:“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
14节说:“神说,天上要有光体……”
20节说:“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
神就这样创造了天地。神所说的话就是能力,就会成就事情。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2)《圣经》最后一卷书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3)比较《圣经》的第一章与末一章,按我们所引出的经文,可见神起初所说的话,已逐一由他的仆人按他的吩咐写成了书,就是《圣经》。所以到了已变成“写在书上”的话了。
(4)从创世记的第一章到启示录的末一章,一共1189章,分为新、旧约两大部分。全旧约共929章,又分为五类:①摩西五经,②历史书,③诗类,④大先知书,⑤小先知书。全新约共260章,又分:
①历史类——基督生平与使徒行传;
②书信类——保罗书信与普通书信;
③预言类——启示录。
所有这些经卷的内容,都是朝向一个主题:神的创造与救赎计划的过程,与神建立永远完美之国度的具体实现。
(5)更重要的是在上文中,主耶稣已亲自宣告;他要赐给人知道的启示已经完全,不容许有任何的增加、减少、或删改了。所以神不再在《圣经》以外,给人新的默示。《圣经》是不会有任何形式的续集的了!
例解2:《圣经》是经得起考验的书
——“耶和华啊,你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
这是著名的大卫王说的话。事实证明《圣经》确是能经风暴,永存不朽的书。
(1)《圣经》对宇宙的来源与完美的永恒,有清楚明确的说明。虽在科学不断进步的各种潮流冲激下,仍屹立不倒。二千年来《圣经》的创造论从不更改,也不许人更改。但科学家对于宇宙来源的种种理论,却不断修订,未有最后定论。任何最新科学书籍,二十年后便已十分落后。唯独《圣经》万古常新。
(2)《圣经》是世上遭受最多人反对并要极力消灭的一本书。又有无数人仅因保存《圣经》而受尽苦害,甚至被杀害。在近代的华人教会历史中,已有许多人只因有一本《圣经》而被判多年苦狱,或因而殉道。但历史上许多想消灭《圣经》的人,无论凭宗教的或政治的权势,都随时势转变而过去了,《圣经》仍然象发光的灯塔照耀在世上!
(3)每个时代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世俗潮流和各种形式的敌神道理,风行一时,似乎对《圣经》极为不利。但《圣经》不但继续存在,且历年保持世界最畅销书之纪录。(按国际基甸会1982年的报告,每二十七天就有一百万本《圣经》送出。)每年平均销数超过二千五百万本。近年已远超这数字。甚至在无神主义的中国大陆,每年印行超过一百万本《圣经》,仍供不应求。可见《圣经》自有其无法消灭的特质,是人类生命之粮。
(4)《圣经》是伟大科学家所信奉的经书。根据章力生博士着的《科学家的信仰》,可知大科学家牛顿(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亲自见证《圣经》的可信说:“我们应把神的话——《圣经》,视为至高无上的哲学。据我研究的结果,《圣经》之记载信而有征,实远非世俗历史所能比。”(《科学家的信仰》76页)
(5)美国之物理学家与大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l847-1931),对近代科学大有贡献。人问他对《圣经》所记载的创造主是否相信,他说:“当然, 神的存在,在我凡可用化学来加以证明的。”他又写了一篇座右铭,其中说:“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的神,充满万有的至高至尊的 神的存在。”(“爱迪生传”292、293页——《历史名人宗教观》章力生着)
(6)事实上受灵感写《圣经》的人中,也有当代大有学问的人,如写了《圣经》前五卷的摩西,是学风埃及一切学问的学者,以及写了箴、传道书与歌的所罗门王,是当代的大生物学家、名诗人、政治家与哲学家……等。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和各种人间的学问的冲激下,《圣经》不断被无数有真知灼见的人信奉为真理的标准,与一般人间著作迥异。
例解3:《圣经》奇妙的特质
(1) ——“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圣经》的话确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能力。所谓生命能力,就是把人根本改变,使许多人从罪恶的路上回转。虚心领悟《圣经》的真理,更能使人的心思全然更新。现今信息迅速传递的时代,许多人的知识快速增长。但知识的增长不确保人生更光明,社会更安宁;反倒是人心更险恶更冷酷。但《圣经》的话使人有敬畏神的智慧,改变人的内心,能在各种邪恶的潮流与诱惑中站稳。使徒保罗凭《圣经》的真道,把福音传到小亚细亚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的历史。中国名布道家宋尚节博士因熟读《圣经》成为中国名传道家。在大约1929至1944年的工作中,为整个大陆和东南亚各地的华人教会带来大复兴。
(2)《圣经》的记载中,除了诗类的体裁外,大部分是平实的叙述,是记录性的文字,不用夸张的语调,给人真实的感觉。主耶稣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又一再严责假冒为善的人,无论新、旧约《圣经》都是显明神憎恶人的虚伪。在旧约神借先知弥迦说:
“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真实的神喜欢人面对自己的弱点,绝不姑息罪恶,既仁慈而公正。《圣经》的特质是在平实温和中有无限的权威,而且常常一针见血的直刺人心!
(3)《圣经》的话有自解性,能自己解明了自己。伟大而全智的神,在他要把他的旨意启示给人的过程中,选用了许多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与事件,逐渐的把他对整个天地的完美计划显明。他的写作程序有完美的“布局”,前后不断的互相补充,互相解明。
读《圣经》的人,必须谦卑面有恒心的熟读全本《圣经》。要明白《圣经》,不能按片断明白,必须按整体明白。但在寻求明白的过程中,必然从小部分片断开始,所以必须不断信靠倚赖圣灵的启导。在神前常存谦虚受教的态度,才能进入真理的深处,领悟其全貌的精义。
例解4:《圣经》是给人遵行的书
(1)——“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这几节经文证明,《圣经》一开始就是要人切实遵行神旨意的书。而遵行的方法是:随时随地,都当作谈论的话题。而尽心尽力爱神,那就是能够如此实行的能力。
摩西是旧约第一个写下神的启示的人。也是领受神启示最多的先知。摩西五经共计187章,再没有别人象他领受这么多神的话了。但他在五经的最后一卷申命记,一再提醒我们,要尽一切办法把神的话存记在心,并且遵行。
不但当代的以色列人要遵行,日后不论政治体制有什么改变,例如若是他们日后立国立王,国王登位时,就要为自己抄一本律法书,平生诵读。“他登了国位,就要将祭司利未人面前的这律法书,为自己抄录一本,存在他那里,要平生诵读,好学习敬畏耶和华他的神,谨守遵行这律法书上的一切言语,和这些律例。”所以神要求人昼夜思想他的话,并随时随地遵行应用在生活上。
(2)在主耶稣讲的“登山宝训”之最后结论中,讲了一个比喻: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盘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盘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以上经文就是主耶稣山上宝训之总结,不外是要人实行他的教训。是遵行的才是聪明人,不是高谈阔论的人是聪明。
主耶稣在颁布他给教会的大使命中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他所要求我们的是如何遵守他的吩咐。所以寻求怎样解释《圣经》,是学习如何遵守他的吩咐,不是学习如何批评别人,如何一知半解的去找别人眼中的刺。
(3)——“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在新约使徒之中,最被神重用,深明福音与律法之关系的使徒保罗,在全新约二十七卷《圣经》中,神借他写了十三卷经卷。保罗在晚年行将殉道之前,所写的提摩太后书,也指出《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并且是叫属神的人,预备行各样的善事的,即行神看为善的事。他清楚指出《圣经》是给人“行”的,不是给人当人生哲学研究的。
有人说保罗也曾以当代哲学,在帖撒罗尼迦,与当代的以彼古罗、斯多亚两门的哲学人士辩论。可是这些人竟完全忽略了保罗用什么跟这些人辩论。保罗传讲基督复活的道。下文保罗证明神不是人手所造的偶象,乃是创造万有之主宰。他所辩明的是基督所成就的救恩,劝勉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归向神。他所讲的是简单而独一的救恩要道。
(4)——“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
使徒中最后一位使徒约翰,是认识主最深的使徒,他在晚年所写的启示录,虽是充满异象的一本预言书。但他在启示录的开端就明说:“念”、“听”、而“遵守”这书所记载的是有福的。本书的末章7节又说:“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启示录既是充满异象的一本书,怎么遵守?难道《圣经》要我们重演那些异象吗?不是。乃是遵行预言中的教训和警戒。
(5)有些释经学较注重批判历史上若干神仆解经之错误,研究历史上名人解经上的错误,诚然可作现今人的鉴戒;但不可忽略以下一些可能:
①批判古人的作用,除了警戒后人之外,也可能被现代人十分主观地断章取义,舍长取短,作有偏见的批判,以显出他自己的见解之正确。
②现代人可能太轻忽的把他们不喜欢的见解归类于已被判为“错误”的历史先例中,不容置辩的保持他们自己的见解。
③对一般信徒来说,选读了这样的释经科目之后,未必就会分别错误,且可能作错误的“归类”。结果,他们最大的“收获”是在听道或阅读时更善于咬文嚼字的挑剔和批评,若存这种心态则受损害多于受益处了!
(6)总之,《圣经)基本是一本实用的书,不是理论的书。虽然《圣经》中也有好些理论及教义方面的讲解,但那些讲解也是为着使人明白神救恩的真义,以及神对信他的儿女的期望,又使信徒明白自己的使命,而知道如何按神的旨意为神而活,如何在工作上求神喜悦。
所以释经学不应偏重于如何批判历史上的教会名人的解经,而是偏重于正面的教导人如何正确的明白《圣经》,然后忠心的遵行神的话。──陈终道《以经解经》
本书特别重视《圣经》的一贯性与全面性。除了专题研讨外,也在全书三百个例解中,指出其互相关连的特点。那就是怎样从《圣经》的一贯性,看《圣经》怎样前后互相解释的解经法。
救主基督怎样按照神的旨意和步骤完成他的救赎之恩,又施行于万国,而终于获得最后完满的结局,是全《圣经》的主题。这整个过程包括:基督未降生之前,神怎样预备他的来临;在他降世为人时,神怎样证明他是神所差来的那一位;他受死前后,神怎样印证他是神的儿子,又叫他从死里复活;他复活之后怎样向门徒显现,吩咐他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又应许他的教会,他要第二次再临,审判万国,设立他的国度,并引进永远完美的结局。
这重要的共同主题,不但显明全《圣经》的中心信息有连贯性,而且证明《圣经》是同一主题的完整经卷。
虽然单单读旧约五经似乎看不出它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但对照新约引用五经的经文就相当清楚,特别是新约的希伯来书,可以说是五经的批注。可见新约如何证明耶稣基督就是旧约所应许的弥赛亚。以下略举一些实例:
例解5:从亚当看基督
创世记的第一个人物亚当——新约的第一卷教会书信罗马书提到他时说:“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豫象。”
(1)——“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注意:本节是说神把万物给始祖亚当管理,全未提及基督。)
新约希伯来书引用旧约的话时这样记载:“但有人在经上某处证明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
留心读这段经文,可以看出那受灵感写新约的神仆,怎样把原本指亚当管理万物的话直接套用在基督身上,变成万物要服在基督脚下(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八册《希伯来书讲义》第二章讲解)。
可见创世记选记神将万物交亚当管理之记载,主要目的是指向基督。如此按属灵的意义套用,正是希伯来书可以用十三章的精简篇幅,解释了整个旧约律法精义的原因。凡是不存成见读《圣经》的人,都会承认,这是无可置辩的《圣经》自己的释经法。
(2)另有人质疑:希伯来书所引用的,是当时通用的七十士译本,不是旧约的原文,因而以为应以原文为准。试比较:
——“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注意:与之不同,把之“亚当管理万有”指明是“基督掌管万有”)
这样说的人等于认为自己比希伯来书的作者,即当时在希伯来人及希腊人文化中长大的使徒(包括主耶稣),对旧约希伯来文的领会更准确,更有权威。又大胆的否定了希伯来书作者对旧约《圣经》之解释所领受的灵感。且明显的忽视了希伯来书二章的下文,即整个小段的总意。这正是过份咬文嚼字的人们容易犯的偏激。(参<例解151、165>)
例解6:羔羊预指基督
约壹29——“……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创世记第四章,亚伯用羊羔献祭得蒙神喜悦。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亚伯所献的得蒙神悦纳。施洗约翰传道时便为我们指出,耶稣基督才是真正背负世人罪孽的羔羊。
指明亚伯因信献祭蒙悦纳,所信的正是那真正为人赎罪的羔羊。“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
所以,新约《圣经》解释了旧约未加解释的简略记载,而说明了羔羊所表明的是基督。
例解7:以诺预言基督再来
——“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创世记五章的以诺,因信被神接去。他因信什么而被神接去?他所信的也是基督。因为告诉我们:“以诺曾预言……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犹14)可见以诺所信的是那要来的基督。
有人以为犹大书一论以诺的事,可能是引自经外的数据。这样说的人,武断的肯定了犹大不可能直接领受圣灵的启示,只可能从别的书卷编辑数据。这样主张的人,可能深受现代作家以“编辑”别人的数据为主的治学方式之影响。这种编辑式治学方法,未必适用于启示性的《圣经》,如:
——“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
例解8:家谱指向基督
《圣经》的第一个家谱记在创世记第五章。创世记十章记载挪亚的后代,那是创世记里第二个家谱。第十一章又有一个家谱。第三十六章有以扫的后代……。这些家谱的记载,也都是要逐渐的把耶稣基督介绍出来。如:
创世记第四章先记了该隐的后代,其实是把该隐从亚当的正统后代中删除(因该隐是“属那恶者”的——,然后在第五章另记载亚当的后代。为什么亚当后代中选记了十代?因为要把挪亚带出来。为什么只记载挪亚的事迹?因为挪亚后代中有闪、含、雅弗。为什么在十一章又特别记载闪的后代?因为闪的后代中有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的后代以撒,以撒有两个儿子——雅各和以扫。《圣经》先记以扫的后代(创三十六章),其实是把以扫的后代从亚伯拉罕、以撒这系统中删除。然后从创世记三十七章起(五经的主要记载)都是关乎雅各子孙的事;因为基督就是在雅各的后代中降生的。
所以创世记所记载的家谱,也是指向基督,要把耶稣基督举荐出来。基督才是整卷创世记的中心。所以除了《圣经》明明的引用以外,也要留意《圣经》这类似乎与基督没有直接关系的记载,更能在字里行间显明受感写《圣经》之人的观念。
例解9:摩西与基督
摩西是旧约信心伟人。出埃及记记载他曾为同胞打抱不平而杀了一个埃及人,因而逃到米甸。但新约希伯来书却为我们指出他逃到米甸的主要原因是为基督。如:
——“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
可见不但创世记中的信心伟人所指望的是未来之基督,出埃及记所记的历史也是以基督为中心。摩西是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领袖。他撇下埃及的一切,目的是为神将要借基督而成就的旨意。这是神在希伯来书中说的。单看旧约看不出摩西是为基督而轻看埃及的财物及荣耀。但新约的启示,却解释了旧约所未详记的部分。
例解10:出埃及记中的基督
出埃及记中的守逾越节(出十二章)、宣告律法(出十九至二十三章)、建造会幕(出二十五至三十章),这三大要事都是预指基督。例如:逾越节的羔羊是预表基督。律法的目的是要引人到基督跟前。“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而以色列人所建造的会幕,新约希伯来书清楚告诉我们,那是天上真帐幕的预表、是将来美事的影儿,耶稣基督才是旧约所要预表的真象。
旧约选用历史人物或事迹,表明那位神将要差来的救主。新约则解明那些史事、人物、或礼仪的真正意义,是用不同的讲法讲解同一主题。以下两节经文非常明确指明这点:(请勿略过)——“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象,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例解11:大祭司的职任
利未记八、九章详记由神指派之第一任大祭司亚伦就职经过,其实是指向基督是神所指定真正的大祭司。
——“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象亚伦一样。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
亚伦事实上不是一位称职的大祭司。不但本身不完全,他所献的祭牲也不能真正赎罪。但这第一任大祭司的职任是指向基督,他是真正完美的大祭司,他把自己无暇无疵的献给神,成就永远赎罪的事,远非旧约的祭司所能比。
注意读以下经文:
——“若山羊和公牛的血,并母牛犊的灰,洒在不洁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圣,身体洁净。何况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暇无疵的献给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么?”
——“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神,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所以利未记中最主要的职分——大祭司与他的工作,都是指向按神时候道成肉身之基督,将成为真正永远赎罪的大祭司。
例解12:民数记二十章的盘石
——“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盘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盘石流出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
——“……随着他们的灵盘石,那盘石就是基督。”
出埃及记十九章以色列人到了西乃旷野,一直停留到才起行。民数记记载他们在西乃旷野经过编整队伍之后的行程。而使徒保罗在把这段历史撮要的告诉我们,整个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行程,其实是以基督作他们的引导。
注意:使徒保罗说那流出活水给以色列人喝的“盘石就是基督”。摩西所击打的是盘石,那盘石怎么会是基督?原来那引导以色列人走旷野路的,其实不是摩西,那流出活水给他们喝的也不是石头,是那在旷野行程上暗中引导他们的基督。(详参“击打盘石”)
在主耶稣也曾引用民数记二十一章摩西举铜蛇的事,讲到他自己如何被钉十字架。可见神在旧约常借历史的故事,描写那要来的耶稣基督。民数记似乎是记载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行程,其实是从另一方面按着基督这个中心,描写他对选民的引导。
例解13:申命记中的先知
——“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象我,你们要听从他。”(参18节)
五经最后一卷书是申命记。摩西临终之前,为以色列人痛思以往,策励将来,把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行程作了一个总温习。其中最著名的一节金句,就是神应许摩西说要在他们中间兴起一个象他的先知(如以上所引经文)。
注意:这位象摩西的先知,就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弥赛亚。施洗约翰出来传道的时候,法利赛人曾打发人去问他:“你是准?是那先知么?”(参约壹19-25)“那先知”指应许中“象摩西的那先知”。以色列人全都明白那是指弥赛亚说的。使徒彼得在圣殿的所罗门廊下,向犹太人讲道时,也引证申命记的话,证明基督就是旧约所应许中的“那先知”。他说:“摩西曾说,‘主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象我,凡他向你们所说的,你们都要听从。凡不听从那先知的,必要从民中全然灭绝。…
例解14 :约书亚记中的元帅
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占迦南,是承接摩西未完的工作。但他一如摩西,不是真正的领导人,基督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约书亚靠近耶利哥的时候举目观看,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拨出来的刀,对面站立。约书亚到他那里,问他说,你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他回答说,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约书亚就府伏在地下拜,说,我主有什么话吩咐仆人。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对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约书亚就照着行了。”
约书亚以为他自己是领以色列人攻占迦南地业的。但神却借异象让约书亚知道,神才是“耶和华军队之元帅”,并使他在他跟前俯伏下拜。所以那真正为以色列人战胜仇敌的是基督。
这话是根据“救我们的元帅”而说的。为什么不说他是救我们的救主,而称他为救我们之元帅?这把救主与元帅两件事合并起来说,暗示:
①他是我们属灵争战的真正主帅。
②我们得蒙拯救时,就立即归入那属灵的军兵之中;接受救恩,就是投效基督麾下了。
③他作我们救主的同时,也作了我们的元帅。他救我们的目的,并非单单要我们上天堂,还要我们作抢救灵魂的精兵。
例解15:历史书中合神心意的王
不少人对旧约为什么要记载以色列国列王的历史感到奇怪。有人因而觉得旧约《圣经》所记的主要内容,不过记载以色列人的史事而已!对今日信徒没有重大关系。其实神是要选用历史说明他的救道,这是《圣经》启示的一种方式。整个列王时代中《圣经》特别要突出一个人,就是大卫王。并借这大卫王指向基督这个主题。
——“……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我耶和华必作他们的神,我的仆人大卫必在他们中间作王。这是耶和华说的。”
注意:撒母耳所说“合神心意的人”就是大卫王,而以西结所说大卫必在他们中间作王时,大卫早已死了四百年。“大卫”其实是指耶稣基督。
既然整个列王时代,只有大卫一个王被称为合乎神心意的王。大卫所信的是什么?是那要来的基督。他所写的诗曾预言基督怎样受死(诗二十二篇),基督怎样复活比较,基督在今天怎样作我们的牧者(诗二十三篇),将来怎样作荣耀的王(诗二十四篇)。神应许大卫他的后裔要接续他的王位直到永远;、14)。
按彼得在的解释——“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那后裔其实不是所罗门,乃是所罗门所表明的和平的王——耶稣基督。
称耶稣基督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大卫的后裔。整个以色列的历史所经历的王朝,证明人的国度都必败亡,只有基督的宝座才会到永远。基督的国度降临,才有真正平安。所以整个旧约历史书是指向基督,以基督为中心。由此可见,《圣经》如何按基督这个主题互相补充,互相解释。
例解16:先知书中如何论及基督
——“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
复活之主耶稣自己解明旧约“先知的书”与“诗”都以他为论题,所以先知书同样以耶稣基督为中心。全部先知书对基督的降生、在世为人、传道工作、受死埋葬、复活、再来、建立他的国度,都有详细的预言,指明:
①基督降生将由童女怀孕;
②会降生在伯利恒城;
③他的态度谦卑柔和又慈祥;
④他在世传道时怎样被人鄙视
⑤最后他为我们的罪受鞭伤;
⑥被列在罪犯之中,葬在财主的坟墓里;
⑦当他的国度降临时一切都和谐,甚至野兽与家畜也不互相侵害。
单单以赛亚这一卷书已经提到基督的生、死、复活、再来和设立国度了。其它的先知书,每卷书的内容,都提到神对他选民的拯救,以色列国末后得复兴的荣美景象。而以色列国的复兴,常是基督设立他的国度的表祥,都是以基督为中心。
例解17:四福音是基督生平大事记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本节记在四福音之末,可总括四福音,都是直接记载基督正是神所差来的儿子,使凡信他的“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新约的四福音讲到主耶稣的生平时,有许多次提到他的事是“应验经上的话”。如:
(1)基督的降生:——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
(2)希律杀婴孩,主耶稣逃难到埃及:——“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在位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
(3)主耶稣刚出来传道时,在会堂里念《圣经》,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他念到一处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然后“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
他在传道时,常怜悯有疾病的人,把他们治好,——“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4)他要上十字架以前,骑驴进入耶路撒冷。说:“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要对他安的居民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
到了客西马尼园那天晚上,主耶稣预言他的门徒会因他的缘故走散、不认他,是应验经上记着的话:“……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5)耶稣基督被公会定罪之后,犹大良心发现,把钱拿回来,丢在圣殿里,出去吊死了。这也是应验先知撒迦利亚的预言;。
(6)主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兵丁拈阄分他的外衣,也应验的话:“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
(7)后来他被挂在十架上,犹太人因为第二天是安息日,要将犯人的腿打断,免得尸首留着过安息日。但到耶稣跟前时,看见他已断了气,便没有打断他的腿。说:“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又说:“……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
所以四福音所记载基督的一生,既然一再的强调“应验旧约的预言”,可见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是同一中心的,都以基督为主题。
(8)耶稣基督向以马忤斯两个门徒显现讲解《圣经》说:“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参44节)可见摩西和众先知,都以基督为中心,是主耶稣自己解明的。
(9)主耶稣和犹太人辩论时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这经”当然是指旧约《圣经》。旧约《圣经》就是为基督作见证的。可见新、旧约《圣经》的信息是一致的,都是为基督作见证。这是《圣经》自己的解释。
例解18:使徒行传记述基督教会扩展
(1)“教会”就是蒙基督从世界中选召出来的人。这些人并非单单聚在一起,且要肩负他复活显现时所交付的大使命,就是:①往普天下去,使万民作主门徒;②凡他所吩咐的,都教训门徒遵守。而使徒行传就是记述教会怎样遵行复活主的吩咐,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外邦列国的情形。
(2)——“他们和保罗约定了日子,就有许多人到他的寓处来,保罗从早到晚,对他们讲论这事,证明神国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
注意:本节所记是使徒行传末章的事。在本节中保罗向当时的犹太人所讲论“神国的道”,也就是本节下半部“耶稣的事”。这些“耶稣的事”和“神国的道”,就是整个使徒行传所记载的,都是有关众使徒与初期教会,如何把基督的救恩从耶路撒冷传到外邦的事。换言之,全卷使徒行传所记使徒们所有传道的事工,与所传的道,都是耶稣的事,也是关乎神的国度之扩展的事。(留意本节之下文23-28节)
(3)——教会初期,彼得和约翰起来为基督作见证说:“摩西曾说:‘主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象我,凡他向你们所说的,你们都要听从。凡不听从那先知的,必要从民中全然灭绝。’从撒母耳以来的众先知,凡说预言的,也都说到这些日子。”
(4)注意24节——“从撒母耳以来的众先知”也就是从列王时代起的众先知。撒母耳是列王时代的第一个先知。“从撒母耳以来的众先知,凡说预言的,也都说到这些日子”,可见众先知预言的主题,都是指向基督的降生、受死和如何为我们成功了救恩这个主题。
(5)——彼得在哥尼流家传福音时,也提到耶稣基督是众先知所预言的那一位:“众先知也为他作见证,说,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
(6)所以基督的救道,和神国的具体实现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使徒行传所记完全吻合基督这主题。
例解19:教会书信阐释救恩真义
全部教会书信都是讲解基督的救恩原理,以及蒙教赎之教会,如何遵行基督在加利利山所颁布的大使命;并教导圣徒与众教会,如何应用福音真理的道,改变人的生命与生活。
使徒行传末章保罗责备犹太人不肯听信福音后,说:“所以你们当知道,神这救恩如今传给外邦人,他们也必听受。”;而罗马书的开端,保罗在自荐中特强调他自己是“特派传神的福音”,并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与使徒行传他自己所说的话完全衔接。而且罗马书正是把基督救恩原理解释得最清楚的一卷书信。例如:
(1)——“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在这节经文中使徒指明:
①基督所成就的救恩,是神的大能。注意:不是说传福音的人有大能,而是说福音本身有大能,只管传扬,到了时候必有收成。
②福音的果效不是所有人自然得救,是一切信的人才蒙拯救。
③信福音的人不应以福音为耻。不以福音为耻的人才能把福音传开。
(2)、23——保罗向罗马人见证说:“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可见保罗不但在罗马书中解明救恩的重要原理,并且身体力行,甚至“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
(3)保罗又写信给加拉太各教会,指出割礼派异端的错误,解明因信称义的恩惠福音之原理。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指出他们以属世智慧夸口的错误,劝诫他们不可分争结党,要有同一身上肢体的感觉,同荣同辱。晚年行将殉道之前,写信指导下一辈的传道人如何治理教会,如何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如何作无愧的工人……。
所以全部新约书信,都是讲解并指导人遵行并体验基督救恩之完美,竭力建立基督属天的国度。
例解20:启示录中完美神国的实现
——“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
(1)新约的末卷启示录,一开始便声明这卷书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在第一章就讲到基督的教会,并描述基督的荣耀形象。全书逐一讲论基督将要再来施行审判,结束这世代,完成神永远的计划,进入神永远的荣耀里……。这就是为什么神要创造人,又经过救赎,然后进入永远的原因。因为经救赎之人,都是神所生的儿女。不只是受造物,是有神生命的儿女。这等人正是神所要建立之永远完美的国度,其中的国民都是神的儿女。他们虽然不能象神那样全能,却都是神所生的真正子民。
(2)新约《圣经》确证这一事实,即所有蒙救赎的人,都是“从神生的儿女”,如:
约壹13——“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他们都已与神的性情有分,如:
——“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
他们将必会象神并得见他的真体,如: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象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
所以整本《圣经》的主题,是以耶稣基督和他所成功的救恩为中心。这共同的主题说明《圣经》的一贯性和完整性是不容分割的。
例解21:应明白全《圣经》
——《圣经》之最后一卷末段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1)主耶稣在这里不但强调他的启示已经完全了,也说明了他的启示的完整性,不许人增加和减少,既然是这样,基督徒是否应当对主耶稣的启示有完整的概念?我们虽没有增加或减少神的话语,但因为对神的话语的认识不够完整,虽然神的启示是一贯的、完整的,可是在我们的观念中却不是完整的,反而常是只抓住许多不同的片断,而私自断章取义的应用。所以基督徒必须努力追求在神的话语上,贯通《圣经》的中心信息,使我们得到一个完全的概念。这该是每个基督徒终身追求的目标(没有可以“毕业”的日子)。那才是神启示他的话语给我们的目的。
(2)《圣经》既然是一本完整而又有一贯性的书,不但有一贯的主题,在结构、立场方面也都是一贯的(见下章)。所以在研读《圣经》时,必须注意《圣经》的一贯真理。在研究其中任何专题时,都该从整本《圣经》的立场看。尤其是要鼓励信徒有条统的逐卷研读《圣经》,使他们对全本《圣经》有完整的概念。培养信徒对全本《圣经》有完整的概念是今日华人教会最急切的事务。只注意挑选一些经文,单研究一些专题是不够的。专题研经虽可在短时间内对某一问题,用综合多处经文予以彻底说明。但专题或综合性的研经之缺点是:带领查经的人,可能偏向某一方面选用经文,未将所有有关经文都列出,因而较可能误导听众有偏见地接受了他个人的见解。
所以比较起来,按卷研读,更能收完整概念之功效。因为受上下文的管制,就不易断章取义。并且可在无形中养成在读经时注意上下文的习惯。众信徒应当赶快追求对《圣经》有全面性的认识,全貌的了解。──陈终道《以经解经》
一、对于敌对神者
《圣经》把一切属魔鬼的、敌挡神的、宗教的或政治的,不论古今中外……都看作是同一阵营的。例如:
例解22:主耶稣的看法
——“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
亚伯是亚当的儿子,因信献祭蒙神悦纳,而被不信的该隐所杀;。撒迦利亚是犹大王约阿施时代的祭司,因忠告“众民”而被约阿施王和当时“众民”在神殿中用石头打死。这两个人,一个是远在亚伯拉罕还未蒙拣选之前,是全人类的始祖亚当的儿子。另一个是远在亚伯拉罕蒙拣选之后的列王时代的祭司,代表了五经和历史中,一切因忠于所信的神而被无辜任杀的人。但注意主耶稣怎样把这两个人的受害归并在当时的世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主耶稣怎样能把古时代的人所犯的罪,归到他那个世代?《圣经》明说:“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儿子必不但当父亲的罪孽,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义人的善果必归自己,恶人的恶报也必归自己。”怎么主耶稣竟把整个世代的人的罪,归到另一个世代去?
可见在主耶稣的观念中,认为五经和历史里所有悖逆神、抵挡主的罪,都跟新约时代中敌挡神的人之罪是同类的。因为按人对神悖逆和犯罪方面来说,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什么“新世代”,从来就是同一世代的。犯罪的方式虽有不同,却是殊途同归。按犯罪的本质来说,都是出于同一根源的。所以都要“归到这世代”,就是都要和这世代受同样刑罚和结局的意思。
所以,主耶稣看古时敌挡神的人,虽在方式上有不同,其敌对神之特性则从来没有什么不同的。我们查考《圣经》,当留意基督和使徒们怎样领会《圣经》。
例解23:敌挡摩西与敌挡真道
——“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从前雅尼和佯庇怎样敌挡摩西,这等人也怎样敌挡真道。他们的心地坏了,在真道上是可废弃的。”
雅尼、佯庇,对照,可知就是那两个用邪术模仿神借摩西所降的第一、二灾的术士。他们在法老跟前行邪术,是要拦阻法老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但使徒保罗却把他们跟使徒时代那些“有敬虔外貌却背了敬虔实意”的假师傅,相提并论。
——“然而他们不能再这样敌挡,因为他们的愚昧必在众人面前显露出来,象那二人一样。”
这更清楚的显示在保罗的观念中,看古时敌挡神的那两个术士,和他当时代敌挡真理的假师傅,都是“同路人”。并且古代神的百姓和神仆,与保罗时代的百姓和神仆,所面对的仇敌同一根源,使徒也领会作是出于同一的黑暗势力。
例解24:从前的假先知与将来的假师傅
——“从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来,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连买他们的主他们也不承认,自取速速的灭亡。”
“从前百姓中的假先知”是指旧约历史中出现的假先知。本章下文15-16节所提的巴兰,正是其中之一。“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是指新约时代信徒会遇到的假师傅。使徒彼得把旧约的假先知和新约时代的假师傅看作是同一阵营的人。从前的百姓和现在的信徒,都受到相同的敌人的诱惑,同有两个相对的阵营。
例解25:该隐是属恶者的
、12——“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不可象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
使徒约翰明说该隐是属那恶者的,并把他作犯罪而属魔鬼之人的实例,警戒信徒。虽然该隐是古时的不信者,却与现今一切“犯罪的”同属那恶者。不同的人物却属于相同的主人。
例解26:撒但一会的人
——“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却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但一会的人。”
在约翰所写的约翰福音和启示录,也都明记主耶稣把一切不信的犹太人看作属魔鬼或“属撒但一会”的人。犹太人按肉身不是神的选民么?但不信的犹太人跟不信的外邦人一样,是魔鬼的儿女。“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我们一向都认为犹太人是神的百姓,因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曾与神立约,而立约的记号,就是他们所有的男丁生下来第八天要受割礼。可是新约的使徒却为我们解明了,不是单在肉身上受了割礼的,就是神的选民。必须在心灵上因信而受了属灵的割礼的才是真以色列人。所以约翰与主耶稣一样,把不信的犹太人看作是撒但一会的人。
例解27:以诺的预言
犹11——“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
犹14-15——“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
受感写犹大书一的犹大,指明当时有些人把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之机会(犹4),善于毁谤,象没有灵性的畜类(犹10)的假师傅,所走的正是旧约《圣经》所记该隐所走的路。若对照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中,引用该隐的例子看来,约翰既明指该隐是属恶者的,当然这些假师傅也是属恶者的了。
另一方面,犹大又跟彼得和约翰一样,都把旧约的假先知巴兰(注意:跟当时的假师傅同列;。所以按《圣经》看来,新、旧约背逆神的人,都是同一阵营的人。(参)
二、对有信心的人
《圣经》不但把所有不信神的人看作同路人,又把各时代中有信心顺从神的人,看作同一阵营的人。这种“观念”显明新、旧约《圣经》的一贯和完整性。例如主耶稣对犹太人论到在天国里坐席时说:
例解28:主耶稣所说的天国里
——“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以色列人的祖宗,那些“从东从西”将会来同他一同坐席的人,是外邦各国中有信心的人。注意本节是主耶稣在称赞一位罗马百夫长的信心中插入的一句责备犹太人不信的话。从上下文看,主耶稣显然把一切有信心的人放在一边,又把不信的人(包括犹太人)放在另一边。信的人与亚伯拉罕一同坐席,不信的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哀哭切齿。信的,虽然按肉身是外邦人,还是与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一同坐席;不信的,虽然按肉身是犹太人,还是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外边黑暗的地方即哀哭切齿的灭亡处(、49-50)。
例解29:使徒保罗所说的信心之父
犹太人一直都以为只有他们这些在肉身上受过割礼的人,才是亚伯拉罕的子孙、神的百姓。保罗却完全否定了他们这种观念,说:
——“并且他受了割礼的记号,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算为义。又作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
使徒保罗,把亚伯拉罕看作是一切按照亚伯拉罕信心之踪迹而信的人的祖宗。又把一切有信心的人,看作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不分受割礼的犹太人,或是未受割礼的外邦人,对神的救恩有同样信心的,就都是属神一边的人。不论新、旧约的人都是一样的(见上例及下例),和主耶稣的观念相同。
例解30:七千人与“余数”
——“神的回话是怎样说的呢?他说:‘我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
以色列王亚哈,听从王后耶洗别的话,逼害神的众先知,许多神的仆人都隐藏起来。唯独以利亚大胆独自向巴力先知挑战,并怒责亚哈王。其实除了以利亚之外,还有七千个神仆蒙神保守。
使徒保罗引述这件事时,把那时代的七千人,与保罗时代向神忠心的少数人看作同一类人。以色列王亚哈时代那七千个不向巴力屈膝的人,使徒把他们与“如今”蒙受恩典的少数有信心的犹太人——“余数”、7)相比,看作是同站一边的人。《圣经》一再的显示,新、旧约有信心的人都是同一立场的人。
例解31:使徒彼得所说的撒拉女儿
——“因为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
彼得在劝勉基督徒夫妇相待时,把当时信主的姊妹算作是有信心的撒拉的“女儿”,也就是有信心的亚伯位罕的子孙了。彼得把当时的信徒与古时的撒拉,看作是同一属灵系统的。
注意:彼得前书的受书人,主要是以外邦信徒为对象,因为:
①——所提的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都是外邦地区。
②——暗示这些信徒的祖宗是拜偶象的(传流虚妄的行为和倚靠金银等物)。
③——引用旧约,指明受书人是属于有信心而以基督为他们的盘石的人。但犹太人却因不信,基督就成了他们的绊脚石。按新约几处经文的引用,“绊脚石”都是用在不信的犹太人身上;;
④——“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显然是引用的话,指外邦人蒙怜悯说的。而这“你们”正是当时的受书人。
所以,彼得把外邦信徒称为撒拉的女儿,证明他的观念中,旧约有信心的人与新约中信主的妇女,同是神所喜悦的人。
例解32 :古今圣徒同蒙应许
——“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看所应许的。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注意:这里的“我们”指使徒时代稍后的信徒。“他们”指使徒时代已经去世的信徒和他们以前的旧约信徒。“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指上节的“应许”,也就是关乎神的救恩之应许。(详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八册《希伯来书讲义》)
这章经文把旧约从亚伯开始直到使徒时代的信心伟人,全都连贯在一条阵在线。他们都有共同的信心和盼望,面对共同的仇敌,为着共同的目标而争战。并显示整本新、旧约《圣经》,就是记载他们怎样用信心仰望神所要赐下的那一位救赎主,和他们怎样得神所应许的福分。
所以希伯来书十一章不但显示古今信徒的共同信心,也显示了新、旧约《圣经》同一立场的一贯性。
例解33:以利亚与我们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他恳切祷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个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祷告,天就降下雨来,地也生出土产。”
雅各劝信徒凭信心祷告时说,先知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跟保罗把以利亚时代不向巴力屈膝的七千人,比作当时少数有信心的犹太信徒,有异曲同工的意味。在此雅各说明了:
①旧约有信心的以利亚跟“我们”所祷告的是同一位神。
②是同被算为“义人”
③我们的祷告可以同样有功效。
④是同样借信心而蒙恩。
由此可见,雅各也是把新、旧约有信心的人,看成是同一阵线的人。
例解34:与世俗有别
综合以上的讨论,可见新、旧约《圣经》都有同一的信仰立场。如果基督徒不讲究信仰立场,那就违背了全《圣经》的一贯观念了。在神看来,在信仰上那一边都不站的人,就是站在撒但一边的人。只有选择站在基督一边的人,才是站在神一边的人。
从旧约的众先知,新约的众使徒,以及主耶稣的言论,所表现的观念,显然把新、旧约敌挡神的人,看为同属魔鬼的人。照样,新、旧约中信靠神的人,也都看作同是属神的人。可见《圣经》新、旧约全书,在信仰的立场上是一贯性的。
照这原理,《圣经》要求信徒与世人有分别)。主耶稣为门徒所作最后祷告中说:“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又说:“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19 )
雅各也说:“……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么??”。但这些重要的经文,都被新潮福音的人看为落伍与不合潮流。并且他们排挤照这样教训实行的人,说他们是自显清高,狭窄而守旧。真正的原因是:
①他们更喜欢作个受世界与教会两方面都欢迎的人。
②他们无法划分属世界与属神两种立场的界线。让我们看主耶稣怎样说:
——“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
③他不轻看税吏和娟妓,曾与有五个丈夫的撒玛利亚妇人谈道,却没有任何轻浮的举动。他使猖妓与税吏变成神的儿女,自己却丝毫没有沾上他们的气质。
④他也常接受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的邀请,到他们家里吃饭,却从不借此攀上交情,以减少工作的阻力。就算在筵席之间,他仍保持他的正直,不徇情面的德性。更不会染上些微伪善、虚荣的气息,甚至就在筵席问指出他们内心的恶意。
⑤他与象尼哥底母那样的官长交往,从不凭此种交情取得任何好处。他虽然没有“枕头的地方”,却又是众人所敬重的“先知”从未贪图受“优待”。收丁税的人来收税时,他吩咐彼得去钓鱼从鱼口得钱上税,不要绊跌他们。
③他自己与神常亲近,却也平易近人。他不争竟、不喧嚷,街上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他从不羡慕那些将佩戴经文作宽了,站在十字路口祷告的人,引致许多人注目。他虽然曾对“几万人”讲道,却也带着十二个门徒,冒着大风浪去拯救两个被群鬼所附的可怜人。
⑦他不是不与潮流接触,却从不随波逐流。当世人爱靠近他到一个程度,甚至要强迫他作王时,他却上山祷告。
潮流最可怕之处,就是它静悄悄地、不知不觉中,便会把一切靠近它的都淹没吞噬了去。不少基督徒为着要赶上潮流,便在不知不觉中,被潮流带到与神对立的方向去了!基督徒们,对于任何潮流,应经常保持警觉,保持距离。
“看哪,我来象贼一样。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 陈终道《以经解经》
例解35:五经——从创世记到出埃及记
五经的第一卷日的创造顺序而下,无法省删或加插。全书的“七对”重要人物的事迹,也都衔接而下,如亚当、夏娃;该隐、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罗得;以撒、以实玛利;雅各、以扫;约瑟与他的众兄弟。他们的历史事迹的记载,略有详简之分别。但按着历史次序而下,成了自然的结构。三十七章以后所记,都是雅各子孙如何下埃及寄居的经过。
所以出埃及记的记载,不能不根据创世记末章为开端。约瑟和他那一代的人先后去世后,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奴役。因而神呼召摩西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走旷野路,直到西乃山下,然后真的开始学习事奉神。这一切经过,都是连贯的史事,不能分割,也不是人为的编排。
例解36 :西乃山下——从出埃及记至申命记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十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乃的旷野。”
——“第二年二月二十日,云彩从法柜的帐幕收上去。”摩西与法老交涉,争取以色列人可自由事奉神的经过,都记载在出埃及记一至十三章。十三章下至十九章是最初三十月的行程。以上所引两处经文,都是新阶段的事,是摘要的提及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在西乃旷野停留了十一个月然后再起程的情形。
出埃及记记载摩西领以色列人到西乃旷野,从到达西乃旷野至离开,共停了十一个月零二十日,直到才再起行。所以整卷利未记和民数记前半部的事,都是停留在西乃旷野这个时期内发生的。
——“第二年二月二十日云彩从法柜的帐幕收上去。”比较——“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十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乃的旷野。”很清楚地把五经的二、三、四卷——即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十章串在一起。因这几卷《圣经》所记的事,都是停留在西乃旷野十一个月多时日中发生的。
申命记是在四十年后,摩西在以色列人要进入迦南之前,在摩押平原训勉新一代的以色列人的话。不论历史的次序、信息的内容,都与前四卷互相贯通。这五卷书不论结构与论题都是一致的。其所记历史事迹既顺序而下,当然是连贯不可分割的。例如若没有创世记的历史,就根本不会有出埃及记以后的历史。所以摩西五经的整体性是当然的。
更重要的是五经所选记的历史事迹,与日后神要完成的救赎计划大有关系。所有五经的历史被选记于《圣经》的,是按神要显明他启示之目的而记下,不是普通属世历史,或只为着国家民族有历史记录而记载的。这是读旧约历史时应先留意的重要关键。(;;
例解37:历史书
——“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
注意:本节等于将至的话提要地重述,明显地确定了摩西五经是神的律法书的地位。并且约书亚记的事,既接续摩西领以色列人到了摩押平原之后的历史事实,编在五经之后,是自然的编排次序,不是后人所能故意编排的。
约书亚记提到约书亚领导以色列人行割礼、守逾越节(书五章全),禁止在“耶和华的坛以外”筑坛……等、28-29),也都正是在遵行摩西律法书的记载;所以历史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载以色列人怎样遵行或违背摩西的律法的情形而已!
以后,以色列人从士师时代到立王、分国、直到亡国,全部史事都是贯串的。而且在后的记载,既然是继续先前的,也就不断的承认了在前的了。就算在士师时代——一个任意而行的混乱时代,其中所叙述的事,若没有前面各卷的记载,根本就接不下去。因为士师的事,都是在约书亚死后发生的。而且整个士师时代中,以色列人多次受异族欺压的情形,正是因为他们没有遵从神借约书亚的吩咐——没有赶出迦南的异族的缘故。所以较后的记载,证实了较早的经卷的真确性。
此外,从以色列人出埃及就开始有祭司的制度,而且是世袭的,其历史自然具连贯性。到了以色列人立国之后,列王也是世袭的。于是以色列人有了双重的世袭制度。而这两种人分别在宗教与政治上领导百姓,所以全部旧约历史书的连贯性和各卷的关系,密切到无法分割的地步。
在亡国以后,文士以斯拉(也是祭司,,借着宣读摩西的律法,竟然带起一次大复兴(尼八章全)。在我们看来,律法书是多么乏味的书,简直是会叫现代的人听了觉得受催眠的书。以色列人竟然因听律法书大得复兴。可见摩西律法书,在整个旧约历史中如何受重视。这也就说明五经与历史书的密切关系。整个以色列人的国度的兴哀,全在乎他们对摩西律法书的态度与奉行的情形如何而定。
例解38:先知书
——“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从主耶稣的话中,可见神是把摩西的书与先知书看为一体。而先知书实际上是与历史书连接而又并行的。
这半节经文最重要之处是:它证明摩西和先知的书所要说明的,与新约时代基督所宣讲的福音有共通性。旧约下的人,可因摩西和先知的书所传的福音信息而得救,正如拉撒路与亚伯拉罕同是有信心的人一样,同信那要来的弥赛亚——耶稣基督。
在以色列人立国以后,政治上已有君王执政,宗教上有祭司主理,先知们的主要职责,是忠实地按照神的吩咐发出合时的警告或责备、安慰或训导……。所以先知书上的一切言论也都和历史书紧密不分。要明白先知书,必须先读历史书,并且要将列王的简史与先知的事略对照着读,才容易明白。
如果没有历史书,先知们所发的言论简直就象对空气说话,没有了最初的对象,又无法了解他们说预言的当时背景和最后目的。绝大多数的先知,都明白的宣告他们在什么王朝、什么国家、或向什么人传说神的信息,明确有据。可见先知书与历史书是互相补充,又是互相解释的。
例解39:先知有神的话
——“当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作犹大王的时候,亚摩司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论到犹大和耶路撒冷。”
——“便雅悯地亚拿突城的祭司中,希勒家的儿子耶利米的话记在下面。犹大王亚们的儿子约西亚在位十三年,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从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在位的时候,直到犹大王约西亚儿子西底家在位的末年,就是十一年五月间耶路撒冷人被掳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也常临到耶利米。”
——“当三十年四月初五日,以西结在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人中,天就开了,得见神的异象。正是约雅斤王被掳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在迦勒底人之地,迦巴鲁河边,耶和华的话特特临到布西的儿子祭司以西结。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
——“当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作犹大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备利的儿子何西阿。”
在十七卷先知书中,虽然传信息的年代环境,和人心的需要有所不同,却有几个重要的共同点:
(1)先知们都是遵照神的感动向他的百姓或敌挡神的外邦强国发出警告、责备,或安慰、劝勉……明白宣告启示从同一位神而来,是因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而必须发言的。
(2)都是要清楚的显明神的公义与慈爱的两方面,犯罪、悖逆神的人,必然受罚;诚心悔改归向神的,必蒙怜恤。
(3)都在大胆的指陈人的国度失败之后,指出神在末后的日子,将要实现之理想国度的美好盼望。绝大多数的先知书,每卷的末后(或后半部),都预言将来美好的远景。
(4)都隐约或明显地预言神为人预备的救赎主(基督)将必降临及再来;;;;、14;;;俄21;;;;;、20;;、9;。
所以先知书本身有高度的贯通性和共通性,又跟历史书有不可分割的关联。他们都是历史书中的人物,不过是历史书中个别的记述,较详细的补充了历史书中某些要事而已!
旧约先知书和历史书的关系,有些象新约书信与福音书的关系;历史书比较注重记载历史的事实,先知书却“说明了”各种历史演变的原因。例如:先知书中各种责备和警告的恬,等于说明了以色列人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先知们各种安慰和勉励的预言,等于说明神的恩慈与怜恤的最后胜利。先知们对当代王朝或百姓的指责,等于较详细的选记了当代的史事。新约的福音书也是这样,比较注重记录救赎之恩完成的历史事实,而新约书信却偏重解释救赎的原理和救赎之恩的施行和最后结果。
例解40:诗类
——“行为完全,遵行耶和华律法的,这人便为有福。”
诗一一九全篇可代表诗人如何爱慕尊重旧约律法书,把遵行神律法看作无上之福分。所以“诗类”与五经、历史书、先知书的关系,也是不可分割的。诗类中所记的人物,就是旧约时代中的信心伟人。他们就是生活在旧约《圣经》所描写的各时代中的人。如约伯、摩西、大卫和所罗门,他们是相隔了好几百年不同时代的人物,对神公义与慈爱的感受、信仰的体验、神救赎之恩的经历、人生的痛苦或快乐、喜爱或憎恶……,各种情感的流露,也都代表着旧约五经和历史所记之各时代的思想。神借着他们把若干信仰生活的个人经验或格言记录下来,又借着他们表露自己情感时说出神的预言来,作为神的启示的一部分。诗类所反映的历史背景,都与旧约的历史事实和背景相合。
例解41:新旧约的一贯性
新约《圣经》提到旧约或引用旧约时,很有力地显明了新、旧约的一贯性,又证明了旧约《圣经》的权威地位。例如:
新约常用“经上记着说……”统指全旧约的记载:
(1)魔鬼试探主耶稣和主耶稣回答魔鬼时都用了“经上说”统指旧约。
(2)主耶稣回答撒都该人的巧问时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这《圣经》显然是指旧约全书。
(3)主耶稣在会堂里宣读以赛亚书后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这经”指旧约中的以赛亚书。
(4)主复活显现,向门徒讲解旧约《圣经》时,把“摩西和众先知”都算作是旧约《圣经》、32、44-46 )。
(5)主耶稣与犹太人辩论时说:“你们查考圣经……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6)除了福音书之外,使徒行传和新约书信也都用“圣经”或“经卷”或“经上说……”统指旧约全卷,如::、22;;……等。
这些经文表明不论主耶稣或众使徒,都认为旧约《圣经》是完整的一本经卷,并且由于新约各卷对旧约的引用,又说明了新、旧约的密切关系。全部旧约都是在预示新约,全部新约又都是在解明旧约;若没有旧约,新约就没有了模型;没有新约,旧约就没有了实体。
例解42:四福音与使徒行传
——“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福音书的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就已经把整个旧约与新约的关系,紧紧的拉在一起,说明了新约《圣经》一开头介绍给我们的基督,正是旧约律法和历史所应许的救主。例如:
(1)——“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比较——“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
(2)——“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拿单就按这一切话,照这默示,告诉大卫。”比较
——“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
下文所记的基督家谱和基督降生情形,更具体的说明,新约全书的开端,完全根据旧约的预言,并且基督的降生正是旧约应许的应验。而福音书中,满了“……应验……先知所说……”这一类话,可见新约所记载的事正是旧约的延续与显明,不但不是分立的,倒是一体的。就跟任何一本书的前半与后半,开端和终结一样,是同一本书。(有关请参阅拙作《天国君王——马太福音讲义之详解)
使徒行传与四福音的关系是最显然易明的,因为使徒行传的第一章完全紧接四福音的末章。四福音记载主耶稣怎样死而复活,使徒行传记载那些看见主复活显现的门徒,怎样按照主的吩咐,到处传扬福音,建立教会。又多次引用旧约的话,证明复活的基督正是旧约应许中的弥赛亚、26-41……)。可见使徒行传与福音书,跟旧约全书一样的以基督为中心。
例解43:新约书信
——“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
(1)让我们象上文的研讨那样,留意一下使徒行传末章和新约书信的第一章(即罗马书第一章)的关系。这就象一根管子与另一根管子的“界面”那样,这些“接口”证明了《圣经》的每一类的记载,都是贯通的,却又是开始另一个“阶段”的。它们彼此之间有一贯的中心思想,却不是说它们的内容是千篇一律,一模一样的。
(2)记载了保罗在使徒行传中的最后一篇简略讲章。我们只要撮要的留意这篇讲章的开端和结尾,就可以看出它跟下文罗马书的关系了。
在保罗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又证明神国的道,“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可见律法和先知所讲的也是保罗所要讲的神国的道。神国的道的主要内容就是“耶稣的事”,也就是下文28节所说:“神这救恩”。所以,“神国的道”跟“摩西的律法和先知书”的主要信息,也就是基督怎样完成救赎之恩这回事了。虽然律法和先知书讲述的方法跟新约书信的讲法不同,但主题却是一样。并且这救恩并非只给犹太人,也传给外邦人。
(3)保罗紧接在罗马书第一章,一开始就讲明神怎样赐下使徒的职分,为着要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正切合使徒行传所记,使徒如何把福音传到外邦的行踪。
注意所说:“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这“先”与“后”既与上文·28节保罗讲道的主要意思衔接,又与下文印证旧约“义人必因信得生”的用意相近。犹太人的先知既早已宣告“义人必因信得生”,可见凭信而活这恩典的原则确已先给犹太人,但现在也要给外邦人了。
(4)全卷罗马书,就是在讲解四福音所记基督已完成之救恩的基本原理和目标。新约的其它各卷书信,也都按照这个重心,讲解救恩在各处信徒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并指导信徒明了神救恩的原则和目的,以及怎样把“神国的道”应用在生活和事奉上。
虽然有些人以为福音书及教会书信,似乎有些互相冲突的教训,特别是关于“因信称义”的道理。但这些人都轻忽了以下的因素:
例解44:路加与马可
——“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我儿子马可也问你们安。”
——“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
以上所引经文主要目的引出两个重要人物,就是路加与马可。
福音书完成之时,彼得、保罗等书信己通行各教会,其中写路加福音的路加,是保罗最忠实的同工;写马可福音的马可,是彼得和保罗共同器重的同工;。他们显然全不觉得他们所写的福音书,与彼得、保罗书信的教训有什么冲突。何以现今的人反而以为有冲突之处?
例解45: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
路加不但写了福音书,也写了使徒行传。在使徒行传中路加很清楚的记录了彼得和保罗所说“人称义是因着信”的话,并不觉得与福音书有冲突。如:
(1)——“众先知也为他作见证,说,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
(2)——“神既然给他们恩赐,象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神呢?众人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与神,说,这样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
(3)——“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
(4)——“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借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
(5)——“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6)——“又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比较24节:
——“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
(7)——“我也要救你脱离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
福音书只注重记录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之历史事实,不加推理;书信却把福音书上的历史事实的意义和救赎的原理予以解明。但它们在《圣经》中各有不同的地位,按着层次显明神救赎计划的旨意和步骤。
例解46:教会书信
书信也象福音书那样,多次引用旧约《圣经》,证明基督和他所成功的救恩是应验旧约的应许,可见它们是同一主题的。例如:
(1)关于外邦人如何可同得救:
——“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
——“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这便叫亚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稣可以临到外邦人,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
注意保罗如何证明外邦人确实可以因信称义,因他们也同受了所应许的圣灵。无论彼得在哥尼流家(徒十章),和保罗在以弗所看见外邦信徒因信领受圣灵,都是确实的见证,并非空言。
(2)关于旧约中羊的血与基督的血:
——“若山羊和公牛的血,并母牛犊的灰,洒在不洁的人身上,尚且可叫人成圣,身体洁净。何况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么?”
(3)关于旧约圣殿表明的灵宫: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因为经上说:‘看哪,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这类引用,证明新约所讲解的事,正合旧约所预示的。又显明新约使徒对旧约《圣经》的领会,以及他们如何应用旧约《圣经》在新约信徒身上,证明新、旧约启示之密切一贯。
例解47:启示录
——“论到你所看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个金灯台的奥秘。那七星就是七千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千教会。”
启示录是新约中唯一纯预言性的经卷,在体裁上跟福音书和书信都很不一样。但它的内容却跟全《圣经》贯通,写启示录的约翰是使徒中最后离世的一位。第一章描写约翰在异象中所见的基督,跟旧约先知所见的“人子”相似。
解明异象中的七千金灯台就是七个教会,把旧约五经中的金灯台按属灵的意义与新约的教会连在一起。二至三章给小亚细亚教会的书信,把旧约好些人与事,跟新约信徒的信仰,或事奉的教训混合在一起(如巴兰、耶洗别等)。
四章以后所记的异象、预言或灾难都与新、旧约各卷有关联。如四章的四活物与以西结书一章的四个活物相合。五章中“因犹大支派的狮子,大卫的根”和被杀的“羔羊”正是五经和历史所预言的基督。七印至七碗的各种灾难,有一部分曾施行于埃及(出七至十二章)。十三章与十六章的兽的异象,与但以理书七至八章互相呼应。十九章的“新妇”与新约书信论信徒与基督之关系的教训相合;。
启示录末后几章跟创世记的若干重要事件遥遥相对。创世记是开端和坠落,启示录是恢复和更完美的终结。(有关启示录之讲解另详拙作《启示录讲义》)
例解48:本章总结
——“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复活的主耶稣,把摩西五经与旧约众先知,以及他现今复活的经历,看作一个整体向以马忤斯的门徒讲论。把整个旧约所要说明的,他自己的降世受死,荣耀复活,并包括路加福音二十四章的下文46-49节,要他们传悔改的道,直到万邦,是一项连贯性的大使命。由此可见:
(1)注意历史的连贯性在结构上完整之重要;因为较后的经卷,提到较早写成之经卷的历史人物和事迹时,若各不相关的经卷硬凑在一起,必定没法互相吻合而衔接。若是假造的人物,不论个性、事迹。风俗习惯,也必定大有出入。而《圣经》的历史人物和事迹,不但历史书引用五经所记之事能相吻合,就算新约各卷引用旧约时,也互相吻合。证明是讨论同一历史故事,好象一气呵成的文章那样。
(2)《圣经》是经过一千五百多年才完成的,且没有人去执行写作计划(根本没有人可活一千五百岁)的一本书。这样,它在结构上的一贯性,历史事迹的前后互相连贯和有同一主题的表现,就更显出它的特殊价值了。纵使一开始就组织好一个编撰委员会,也难使一千五百年后的作者,了解或赞同一千五百年前“编委会”所定下的主题或写作宗旨,更难使他们所写出的文稿,会叫一千五百年前的“编委会”感到满意。
(3)《圣经》各卷写稿人可能只有各自的宗旨,但在不同时期和地点,没有事先商讨的机会之情形下,成书之后,竟变成有主题,有一贯结构,表达同一中心的一本巨著,就不能不说是神的作为了。
(4)总而言之,全《圣经》没有一卷是完全独立而与别的经卷无关的。它们虽然各有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代背景,却是互相贯通成为完整的一本书,就象许多节的火车厢连成一列火车那样,虽然有许多节却是同一列车。
(5)读《圣经》的人,不要故意把互相补充解释的经文,彼此孤立起来,然后当作互相矛盾而提出质疑。这是否定《圣经》自己的解释法的人所提倡的质疑,可以损毁人的信心,却并不造就生命,增进认识神的智慧。──陈终道《以经解经》
一、神给万世万民的启示
例解49:从古时到末世的启示
——“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愉列祖,就在这末世,借着他儿子晓谕我们……”
本节不但说明神怎样渐次的把他的启示赐给人,也说明了人领受神启示的限度。
(1)是经多次多方的:既说多次多方和“众先知”(或众使徒),可见每次、每人所领受的都不完全。神是逐渐地把他的启示赐给人直到完全赐下为止。神并不是在一时之间,就把他全部的旨意,完全的启示给某一个时代的某一个人,而是一部分、一部分的给许多个不同的人,而且经历许多不同的时代。
(2)是经长久时日的:为什么神不在一时之间,把他的启示完全赐给一个人,而要在不同的时候,分别赐给不同的人,直到他的启示完全显露出来呢?
因为世上没有一个人,有这样属灵的悟性和程度,可以承受神全部的启示。另一方面,没有一个时代的历史,足够表明神超时代的启示。不但须在不同的时代,选用适合的历史事故,还要用不同的方式,赐下他的启示。例如神对旧约的先知,有些用谜语,有些用异象,有些用异梦,有些则是“明说”。
(3)是要选择可用之人的:神要这样多次多方的借着众先知晓谕他的百姓,又借众使徒教导他的教会,并不是因为神的启示不完全,要慢慢进步到完全;而是因人的限度,人在属灵的智慧方面、在属世的学识方面、在不同时代的历史环境的人,对于人生的体验和灵性的领悟方面,有种种的缺欠和限度;以致受感写《圣经》的人都只能领受一部分的启示。他们都受到环境和本身可以被神使用来领受他的启示的限制。
例解50:给普世人的启示
、43——“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怎么知道神的启示是给万世万民的?因《圣经》一再重复主所说的这句话。
(1)是对所有人说的:这是主耶稣亲自说的话。在启示录中基督向约翰显现时,吩咐他写信给小亚细亚的七教会,又把这句话特别提了七次。证明《圣经》的话,是以所有的人为劝戒或警告之对象的。虽然其先后次序或有分别,但基本上人人既都有耳,所以人人都应该听。
这样,《圣经》既然是一本准备给各时代不同的人阅读的书,它必须含有超时代的特性。它里面所隐藏的真理原则,必定是能适应各时代的需要。这样,如果《圣经》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就不能在不同的时代中选取足够的历史教训。神是不需要历史的,但人却需要从许多重演的历史实例中取得教训。不同时代的人,对神救赎的旨意的领会、道德的观念、人性的败坏……,必然有不同的观念和体验。
(2)须长时间完成的理由:如果全部《圣经》都在亚伯拉罕的时代便写好,那么亚伯位罕时代的人对于救恩的认识、婚姻的观念、家庭的制度、事奉神的生活体验、真理原则的应用,一定都限制在亚伯拉罕那一个时代的人的观念之下,而不能具超时代的特性。但是《圣经》的完成,是从摩西起直到使徒时代,差不多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其间已经过了许多现代人所谓的“代沟”,许多因时代不同而有的隔阂,许多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人生观念,已一再重复了多次,已具备超时代全备的真理原则了。
神允许他的启示经过这么长的时问,才完全记载在这本《圣经》里,使《圣经》本身已有足够的实例,互相补充、互相平衡的,使它里面所给我们的真理原则,可以作超时代的应用,又具超时代的价值。
许多人生的体验、对神的认识、待人的态度、处事的方法、灵性生命的造诣,都是需要年日来体验。假如从摩西到使徒时代,人的寿命是七十岁(按而假定),这样,人在这七十年中,他幼年时候对于这世界物质的享受、信仰的领会、神的旨意的体验,和他在中年或晚年时,一定有不同的经历。
(3)例证:从摩西到使徒时代,已经有许多个七十年了。每一时代的老年人都会对过去的几十年历史演变、人心和社会道德的每况愈下,有不同程度的感受。而他们与他们那时代的青年人,在灵性上、生活行事上、事神待人的各方面见解上,也有若干程度的冲突。比如:
亚伯位罕和他侄几罗得,很显然的有不同的灵性经历,对神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当然,他们对世界物质的享受和人生观,也就各有不同的看法。每一时代,又都搀杂着最保守或最“新潮”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影响。现今的时代,也不外如此。
神这样渐次的使用不同时代的人物,选用不同时代的历史教训,把他的启示显明给我们,直到他的启示完全为止。所以《圣经》本身已含有超时代的特性,已有许多人类重演的历史,在真理原则上,已足够包括以后任何时代,凡有耳可听之人的应用了。
例解51:《圣经》具超时代性
——“耶和华啊,你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
(1)这是诗人对神的话的体会,所作的见证。所谓“神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就是具超时代的效用,是不会因时代不同而被淘汰的。因为神的话是概括了许多不同时代的人的问题,已具有可以适合各不同时代的人的需要之真理了!否则早已被时代淘汰了!
(2)我们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所遭遇的许多的问题,是《圣经》写成的那时代的人所不能解决的。其实每一时代的人,都是把自己跟从前的人比较,所以每一时代的人,都以为自己那时代才是最进步的时代,都以为他们的问题是从前的人没有遇过的。
(3)摩西时代的人是否会认为亚伯拉罕时代的人,没有他们那时所遭遇到的“社会特殊环境”?因此以为亚伯拉罕所得的启示,不够解决他的问题?
(4)照样,所罗门时代的人是否也会认为他们的时代是科学进步的时代?所罗门不单是大诗人,也是生物学家。他所建造之圣殿的宏伟美观,与摩西时代的会幕相比,相差太远了。他们是否会认为摩西时代太落后了,所以摩西所得的启示不够解决他们的问题?
(5)那么使徒时代的人,是否认为他们那时代的科学很进步?他们在罗马帝国管治下的社会环境特殊,是摩西、大卫时代的人没法了解的,因而认为摩西所得的启示不够解决他们的问题?
(6)现今,我们说,《圣经》的时代和我们现在的环境完全不同,《圣经》不够应付我们的问题。如果主耶稣还没有来的话,再过一、二百年,我们的子孙是否也认为我们这时代非常落后?所以《圣经》的启示也不够应付他们的问题?
(7)但神用很长的时间完成这本《圣经》,它里面包含的各种真理原则,逐渐将神的旨意显明直到完全。它不单已经把神救赎的计划完全的显明出来,也已经包含了各种完美永恒的真理原则,可以给历世历代的人,作为奔走天路的指南。也可以给万世的信徒,不论在物质及灵性生活方面作准则了。
例解52:渐次的启导
——“讥诮先知的说,他要将知识指教准呢?要使谁明白传言呢?是那刚断奶离怀的么?他竟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
——“雅各家啊,岂可说,耶和华的心不忍耐么?这些事是他所行的么?我耶和华的言语,岂不是与行动正直的人有益么?”
(1)悖逆不信的以色列人厌烦先知的教导和劝戒,嫌他唠叨而繁琐。就象现代人听道说“好闷”!“好闷”!但先知依然忠心劝告,并预言他们将因不听神借先知的劝告,而“仰面跌倒,而且跌碎”。神原要为锡安安放一块可作根基的石头,他们却不接纳反而绊跌;。与以赛亚同时代的先知弥迦,受感向以色列表达神的感叹说:“雅各家啊,岂可说,耶和华的心不忍耐么?”
(2)神对人的教导正是那么细心而忍耐。从历史的事实中,用长时间按步骤层次的教导,正是这本《圣经》具超时代性的特色。
所以,按神教导人领会他的救赎计划而论,他只能由浅入深,从模型到实体地教导人明白他的旨意。就如我们教幼儿园学生识字,先用图画、玩具给他们看,然后才教他们怎样写字。先教他们数一二三四,才教他们怎样写一二三四。我们先教小学生学加减乘除,到了中学才教他们代数几何。
(3)教导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步骤才能收效的。这样神把他的启示给人的时候,也必须按照他启示的步骤。先从多方面给人看见救赎的图则、模型、画象,然后给人看见救赎的“实体”,再后又为人解明那“实体”的意义和应用,最后才显明他的救赎计划的完满终结。明白这点,我们就不至将那些本应互相补充的经文,当作互相矛盾的了。
所以,基本上《圣经》是由神用长时间完成的一本书。所谓神的启示渐次显明,就是因这本书是用长时间渐次完成的。长到一千五百年才完成。所以读这本书的人,不能只凭它的前段或中间的任何几段,或一两句经文,来断定它的正误。也不能断章取义的根据一两节《圣经》或一两句经文,作为信仰或生活上的根据。
(4)凡是要明白神的旨意,并正确的把《圣经》真理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上的人,必须查考全本《圣经》。必须根据全《圣经》的完整观念,并留心《圣经》怎样把神的启示,从初步模型式的、简单的,渐次显明到完整的、实体的地步。
二、关于婚姻的启示
现今许多人因婚姻失败,爱情不专而痛苦。为着满足肉欲,只求男女的满足,轻忽婚姻的神圣。神为什么为人设立婚姻的制度?美满的婚姻有什么神圣的意义和幸福?
例解53:一夫一妻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神所设立的婚姻制度和意义,《圣经》最初只提到神造亚当的时候,认为“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于是神使亚当沉睡,用他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然后《圣经》又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22、24)
虽然在创世记第二章的记载,已经隐藏着一夫一妻制的真理,但是没有明讲。到了旧约的末一卷玛拉基书,先知玛拉基便解释神为什么只造一个人,没有造两个夏娃(或两个亚当),只造一男一女;因为一夫一妻制是神本来的旨意。
——“虽然神有灵的余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单造一人么?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愿人得虔诚的后裔。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谁也不可以诡诈幼年所娶的妻。”
先知很有力地强调为什么神当初只造一个女人,不造两个女人,因为神不许人亏负他的妻子,要夫妻二人过虔诚的生活,得虔诚的后裔。
例解54:二人成为一体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到新约的时候,主耶稣更进一步讲明一夫一妻是神原本的旨意。当主耶稣引用创世记的话的时候,特别强调“二人成为一体”这一点。——“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么?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么?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注意主耶稣说:“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婚姻是出于神的旨意的配合,人不该无故休妻。主耶稣在下文讲明,除非为了犯奸淫的缘故,任何人体妻或离婚都是犯罪的。在此所说的
“二人”,强调夫妻二人。此外,不应有第三者。
例解55:二人一体真义
——“因我们是他身上的肢体。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神为什么设立婚姻制度,要夫妻二人成为一体,相爱而合一,到底有什么意义?保罗在以弗所书里指出婚姻之神圣的最高意义,是表明基督和教会的合一和相爱。我们要特别注意30节,保罗在那里说:“因我们是他身上的肢体。”小字注:“有古卷在此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注意“他的骨他的肉”是引用创世记第二章亚当对夏娃说的话,但在这里保罗所说的“他”是指耶稣基督。我们是“他的骨他的肉”,这“我们”就是教会。
所以夫妻的合一是表明基督与教会的合一。基督和教会怎样合一是极大的奥秘,我们没法完全了解;但神却借今世夫妻的合一,使人可略为领悟。
例解56:羔羊婚娶
——“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天使吩咐我说,你要写上,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对我说,这是神真实的话。”
教会与基督合一的奥秘在主再来时才显明。教会在今天象一个许配给基督的童女。新约的最末一卷启示录,论到基督再来时,天上有羔羊婚娶的筵席。教会就象“新妇预备好了”,这奥秘到那日才真正明白。
所以从创世记、玛拉基书、福音书、新约书信。到启示录,神渐次地把婚姻的意义,完全显示出来。原来《圣经》要人尊重婚姻的神圣,不但因为神是恨恶淫乱之罪恶,且因婚姻制度本身,还有它神圣的任务,要表明基督和教会合一的关系。破坏婚约的神圣,就使人无法在这神圣的爱里,体会基督和教会的关系。反会用邪恶的歪念作错误的领会。现代婚姻与家庭的普遍破裂而变形,是人类因道德的堕落,以致无法从夫妻与家庭之亲密而神圣之关系中,领会基督与教会合一的真理了!
综合以上例解,神是按他的时候逐渐教导人领悟他的旨意,又接他的步骤渐次启示他完美救赎的计划给人,直到他要给人的启示完全赐下为止。
三、关于献祭
各种宗教都有祭祀一类的礼仪。《圣经》中的献祭,与一般祭祀有什么不同?神为什么要人献祭?献祭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神怎样在《圣经》中渐次显明献祭的真理意义?
例解57:第一次献祭
——“亚伯也将他的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
这是旧约最早提到献祭的事,论该隐和亚伯两个人的献祭。神悦纳亚伯所献的祭,却看不中该隐所献的祭。为什么神悦纳亚伯献的祭,而不悦纳该隐所献的祭?在创性记第四章中没有解释,只记载他们两兄弟献祭的经过和结果。亚伯献上的是羊羔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该隐的供物是地里的出产。为什么用羊羔献祭神喜悦?用地里的出产神却不喜悦?创世记第四章没有明说,只给我们看见三件事:
①人需要向神献祭来求神的喜悦。
②献祭的人本身必须被神“看中”
③他所献的祭物也必须合乎神的要求。
这是关乎献祭的最初步启示。(参<例解6>)
例解58:感恩而献祭
——“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
创世记第八章,挪亚出方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献祭给神,表示感恩。在这几节经文里我们对献祭的事又多知道了一些:
①献祭需要先“筑……坛。”
②献祭可用各类洁净的牲畜和飞鸟,不是只用羊羔。
③献祭不但为赎罪,也为感恩,因挪亚献的是燔祭。燔祭可以是一种感恩祭,不只是赎罪祭。
这样,把创世记四章和八章合起来,关乎献祭的事的启示就比较清楚许多了。但怎样的祭物才算是洁净?献祭用的坛,要怎样建造才算合格?除了祭坛和祭物还需要什么?神还没启示给人。
例解59:祭司初次出现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
亚伯拉罕战胜四王联盟,救了罗得回来之后,有一个撒冷王名叫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出来迎见他。信心的祖宗亚伯拉罕向他献十分之一。于是关于献祭的事我们又多知道了一点,人怎样献祭可蒙悦纳?就是不但要有合格的祭牲和祭坛,还要有神认许的祭司。但麦基洗德是如何成为至高神的祭司?《圣经》未详述(详参拙作《希伯来书讲义》第七章之讲解)。人要如何才能作神的祭司?神的启示还没显明。
例解60:标准的祭坛
到了出埃及记和利未记,有关献祭的事,就得着更完全的启示了。《圣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个标准的祭坛。神清楚的指示摩西要用什么材料,按照什么尺寸、样式,造一个坛,要放在神所指定的地方。以色列人只能在神所指定的这燔祭坛上献祭(、19、29、10-34)。
——“你要谨慎,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处献燔祭。惟耶和华从你那一支派中所选择的地方,你就要在那里献燔祭,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
——“你要晓愉他们说,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献燔祭,或是平安祭,若不带到会幕门口献给耶和华,那人必从民中剪除。”
——“耶和华全会众这样说,你们今日转去不跟从那和华,干犯以色列的神,为自己筑一座坛,悖逆了耶和华,这犯的是什么罪呢?”
可见不单要有标准的祭坛,还要安放在会幕的外院,对着会幕门口的地方,也就是要在神指定的位置上献祭。
例解61:指定祭司的职任
在摩西宣布了律法以及会幕各种圣物的制法之后,也详细指明了有关祭司的职任和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只有利未支派中亚伦的子孙才可以作祭司。
出七九——“给亚伦和他儿子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他们就凭永远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职任。又要将亚伦和他儿子分别为圣。”(另,十七全章)。
出埃及记二十八至二十九章,利未记八至九章,神又借摩西告诉我们,祭司行就职礼的详细次序;他们如何在圣所供职,为百姓献祭等事的详情。
利未记一至七章,很清楚的给我们看见,有五种祭: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赎愆祭。每一种祭当用什么祭牲?当怎样献祭?那一些献过祭的祭物是献祭的人可以吃?那一些当归给祭司?当在何处吃祭物?……等等,甚至进入圣所烧香,不得用凡火,也都有一定规条。所以,读出埃及记和利未记,对旧约献祭的事,就比创世记所告诉我们的更完全了。
例解62:基督献上自己才能洁净罪
——“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
——“何况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么?”
到了新约时代,我们才真正明白献祭的意义。原来旧约要用洁净合格无残疾的祭牲献祭,就是要表明耶稣基督是一位完全无瑕疵的救主。他是圣洁无罪的,可以为人赎罪。不是牛羊的血能赎罪,若牛羊真可以赎罪,多养牛羊岂非可以多多犯罪?但其实是牛羊所预表基督的血才能赎罪。
不但旧约祭牲是预表基督,旧约的祭司也是预表基督。旧约的大祭司的职分不能由人自取,必须神自己选定。表明人不能自设祭司之职,只有耶稣基督是神所指定,作为我们人和神之间的大祭司,是神人之间独一的中保。
创世记十四章提到的麦基洗德,就是预表基督是身兼君王和祭司两种职分的大祭司。大卫王在已预言基督要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新约希伯来书五至七章详细讲解这件事。献祭的真义又进一步显明了。
例解63:唯独十架“祭坛”可得赦罪
——“我们有一祭坛,上面的祭物是那些在帐幕中供职的人不可同吃的。原来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带入圣所作赎罪祭,牲畜的身子,被烧在营外。所以,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竟在城门外受苦。”
读了这几节经文,就知道为什么旧约律法,不许以色列人在燔祭坛以外献祭了;因为这铜坛是预表基督的十字架。我们不能在十字架以外得着任何救恩,不能在十字架救赎的恩典以外,有任何方法可以得蒙神喜悦。因除了借基督亲近神之外,没有别的路。他是唯一的道路。
这十架的“祭坛”,是那些拘守律法字句,只知在铜坛献牛羊之律法,却不明白其精义,不信十架赎罪之主的人,所不能一同分受救恩之福的,那就象他们不能与我们同吃坛上的祭物一样。(详参拙作《希伯来书讲义》对本段之解释)
例解64:献祭对信徒的要训
旧约这些献祭方面的属灵意义,不但表明基督救赎工作,也教导基督徒怎样奉献灵祭求神喜悦。以下经文可总结献祭之精义:
(1)基督徒已经是君尊的祭司——“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所以信徒应该宣扬神的美德,又为万人代求。
(2)要借耶稣基督常献神所喜悦的灵祭——“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
(3)要用颂赞为祭献给神——“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
(4)要以“行善和捐输”为祭献给神——“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捐输”也是祭,因为必须先奉献给神,才照神的指引捐输。
(5)要把为主劳苦的成果为祭献给神——“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所以关于奉献的真理,到了新约使徒时代,神的启示才完全显明了。
例解65:献祭的真义
——“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么?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原来上文那一切还不是献祭的真正意义。神果真要借牛羊的祭赎我们的罪么?象亚伦那样连自己也不得进迦南的祭司,果真能使那些前来请他献祭的人得到洁净么?在五经里神没有把这方面的旨意显明出来,到了历史书和先知书,神才渐渐显明这些祭司或祭物都不是神所要的。
注意:撒母耳是列王时代第一个先知,弥迦是在北边的以色列国决要灭亡时犹大国的先知。所以以上所引的经文,可以代表列王时代中最早和比较末后的先知,清楚的暗示旧约时代用牛羊所献的祭,不过是教导人明白神某一方面的心意而已!事实上神并不是喜欢人所献的牛羊等物。神所喜悦的乃是借这些所献的祭,表明人的奉献和顺服神的心意而已!
到了新约,《圣经》便清楚指明,旧约的牛羊牲畜,只不过预表耶稣基督,他才是真正合格的祭牲,能够背负世人的罪孽。
约壹29——“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基督的先锋施洗约翰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明了整个旧约下用牲畜献祭的真义,在于表明基督才是神所指定的、合格的、为人赎罪的羔羊。
例解66:献祭与活祭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使徒保罗融汇了旧约献祭的精义,然后教导今日信徒怎样过奉献的生活。旧约所有的祭都是死的,没有活的祭,因牛羊必先宰杀才能献祭。既经宰杀,就必定是死了的,怎会有活的祭呢?“活祭”这简短的两个字,是保罗把隐藏在旧约故事中的属灵意义,浓缩在“活祭”这个辞里表明出来的。
按以色列人过逾越节时,因躲在涂过羔羊的血的房子里吃羊羔的肉,因而避过了天使杀长子的灾祸。事后神在出埃及记十三章中要求以色列人所有头生的要归神,连牲畜头生的也要赎出来,因为头生的原是该死的,却因羔羊的血而免死。后来神在指明要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中所有头生的事奉神。换言之,利未人是站在本来该死的地位上事奉神。
使徒保罗把这属灵的精义解明出来,指明基督怎样过奉献的生活,就是站在看自己是死的地位上为神而活。那就是“活祭”的属灵真义。神不是要我们血肉的身体献在祭坛上为祭物,是要我们天天看自己是已经死在坛上的人而为主活着。这种观念在保罗书信中一再显示给我们看见,如:
——“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
——“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正如上文所说的,新约书信正确的把旧约献祭的属灵意义,解明出来,并指导信徒如何应用在生活上。神的启示从图形到应用,渐次显明了。──陈终道《以经解经》
旧约《圣经》有一项最神圣最宏伟的建筑物,就是圣殿。是以色列人敬拜神的地方。但圣殿不止一次被毁,甚至殿中的物也被掳去。为什么圣殿竟会被掳?圣殿是怎么演变出来的?神果真在圣殿中么?圣殿究竟有什么意义?圣殿会被敌人毁坏是否表示神失败了?
例解67:雏型的圣殿——会幕
——“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
这是神最初吩咐摩西,要以色列人建造会幕之目的,是关乎会幕的最初步启示。但这方面的启示也是渐次显明给我们的,最终说明了真正能使人与神相会的地方,是在基督里。
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借摩西吩咐他们要建造一个会幕。并一再嘱咐他“要谨慎作这些对象,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出埃及记用了很多篇幅记载会幕的构造。从二十五至三十章详记神如何吩咐摩西造会幕的各样器皿、幕板、幕幔……等等。然后又从三十六章起,几乎重复的记载,摩西和以色列人如何完全遵照神的吩咐建造会幕。
为什么神要这样慎重的叫摩西建造会幕?《圣经》又这么详细的加以记载?这会幕的主要功用是什么?按出埃及记的记载,会幕是神与人可以相会的地方。
后来所罗门王为神建造圣殿,当圣殿建成的时候,神的荣光充满了圣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圣殿当然比会幕更堂皇完美。可是圣殿不过是属物质的建筑,还不是神的居所,只是神的名的居所。不过是人到神面前求告神的名的一个中心而已!
所以无论是会幕或圣殿,都是神藉以教导我们,人与神不能随便相会交通,必须按照神所指示的方法和途径,分别为圣,完全洁净,才可以与神相会。但这不过是初步的启示。
例解68:帐幕在我们中间
约壹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住”原文与帐幕是同根字。新旧库本直译作:“且帐幕在我们中间”。至高神的儿子“道成肉身”,就是神的“帐幕”支搭在人间。
保罗和彼得都把“肉身”比作帐棚;。
主耶稣也曾把他的身体比作圣殿——“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么?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基督在十架受死时,圣殿中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那“幔子”就是指主的身体。
所以旧约的会幕其实是天上真帐幕的预表(来人1-5)。那属物质的会幕或圣殿,在神的估计中本来就不是永存的。只不过用来预表天上永存的帐幕而已!这些在属物质帐幕中事奉的祭司,也不过表明这位在天上帐幕里,永远作我们大祭司之基督的工作而已!
所以神借着旧约的会幕和圣殿,给我们一个怎样进到神面前的模型。到了新约,便清楚指出他的儿子道成肉身,为我们成就了赎罪的工作,就是我们能以进到神面前,得恩惠蒙怜恤作我们随时的帮助的根据。会幕的启示,到主降世住在人间,意义更显明了。
例解69:信徒是圣灵的殿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不但主耶稣基督的身体是圣殿,我们这些他的宝血所买赎的人的身子也是神的殿。不但每个基督徒的身子是圣灵的殿,整个教会就是一个属灵的殿。彼得这样告诉我们: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
注意:旧约会幕或圣殿建成以后,神的荣光充满了会幕;。但在新约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并非充满房子,乃是充满聚集在那房子里的人,也就是那些被基督的血所买赎的信徒们。所以我们读新约的时候,对于会幕和圣殿的意义便会明白更多。
神的启示是渐次显明而直到完全显示给我们为止。神并不真是要借属物质的会幕或圣殿跟人相会,那只是一个表样。而是要建造一个属灵的圣殿(教会),借着这属灵的圣殿神要与人合一。
例解70:新耶路撒冷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
——“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
这两节经文显示,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就是神的帐幕在人间,神与人同住。
虽然新约书信已让我们看见教会(信徒)才是神的殿;但神人的永远完全联合,还不在现今,是在新天新地时才真正实现。在新耶路撒冷里是没有圣殿的,因为神全能者和羔羊就是城的殿。神本身就是新耶路撒冷的圣殿,那时才是神和人真正联合。
关乎这方面的启示,单看旧约是不会完满的,只能看见表面。必须从旧约到新约连贯看,才能看见一个完整的启示。所以说神的启示是渐次显明的。其实它正象我们所读的任何一本书一样。它的内容,主要思想的表达是渐渐完满的。没有一本书是用一句话写成的,总是要用千百句、千百页的篇幅,才能把整本书的主题思想发表得完全。《圣经》当然也是一样。只不过《圣经》是由许多代笔人和长久的年日才完成罢了!
所以神的启示是渐次地由简单至详尽,由浅易至深奥,由属物质的象征到属灵的实体,由表样至具体实现,如此逐步的把他的启示完全显明出来。这整个启示的过程就在《圣经》之内,所以凡读《圣经》的人,必须耐心而谨慎留心神启示的过程,并留心在神启示的过程中,在后的如何解释了在前的。
五、关于救恩的启示
以色列人以为神所差来的救主是专为以色列人的,外人无分(。其实神的救恩是为万人预备的,但这真理也是渐渐显明的。
例解71:谁可以因信称义?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亚伯兰后被神改名为亚伯拉罕,
(1)称义之恩为万人预备,这真理早就隐藏在旧约里而且渐次显明,直到新约才完全显明给我们。犹太人最大的错误是把神所赐给他们的律法,当作得称义的途径而拒绝了那“因信神而来的义”。其实从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开始,就是,“因信称义”,不是因行律法称义的。但在创世记里,只简略地记载了亚伯拉罕被神称义的经过,却没有把因信称义的真理加以详细的阐释。到了新约才由使徒予以清楚解明。
(2)最明显的是——“并且他受了割礼的记号,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又作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的祖宗亚伯位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
注意:这两节经文中的“他”指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称义之时也是个未受割礼的人。这样,现今所有未受割礼的外邦人,若照他的信心的踪迹去行,也都可以因信称义而成为亚伯拉罕属灵的子孙了。所以“因信称义”这恩典,不单给犹太人,也给所有的人,早已隐藏在创世记里——已隐藏在亚伯位罕称义的事迹中,到了罗马书才解明罢了!
例解72:因信称义早于亚伯拉罕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以诺因着信被接去,……挪亚因着信……使他全家得敕。……”
(1)希伯来书对“因信称义”的解释补充得更完全。它指出不单是亚伯拉罕因信称义,在他以先的亚伯、以诺、挪亚都是因信得蒙神喜悦的。虽然他们信心最特出的表现各有不同。比如:亚伯因信献祭,以诺因信与神同行,挪亚因信造方舟。但他们都是因信称义的,在神拣选亚伯拉罕以先,人们已经按照这原则蒙神喜悦的了。
(2)既然在亚伯拉罕以前的人也是因信称义的,可见“因信称义”这恩典并非单给亚伯拉罕的子孙,也给其它一切有信心的人了。换言之,“救恩”本来就是为万国的人预备的,不是单为犹太人。但是在创世记里,我们看不见这种明文的批注,只看见历史事实的记载。所以犹太人以为救恩是神所赐给他们独有的恩典,其实救恩是神早就为万国的人预备的“特殊恩典”了。
(3)不过,在旧约时,神福音的信息是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给人。如:亚伯拉罕受割礼时神应许他说:“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亚伯拉罕怎么会作多国的父?这并不是说亚伯拉罕的子孙会成立或攻占了许多国家,而是说,许多别国的人,会效法他的信心的踪迹而成为他属灵的子孙,因而他成为多国的父。
例解73:救恩本来为万人
——“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
(1)原来这应许就是旧约的“福音”了。保罗在说:“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
注意:“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这“福音”是什么?就是“万国必因你得福”。万国怎样因他得福?
——“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解释了的“后裔”,不是指别的子孙,是专指“那子孙”——基督,使万国得福。
(2)所以救恩是为万人预备,是早已隐藏在旧约《圣经》的启示里面。但在旧约,神先把历史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在新约,才渐次解明那历史的意义。虽然提到“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但并非说救恩单给犹太人。那只不过说明基督是降生在犹太人之中罢了。救恩虽有“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的分别,却没有
重于犹太人,轻于希利尼人的分别。
(3)以下两节经文,可明确的证明这观念,本来就是神要实现的旨意:
——“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
——“经上写着,‘主说,我凭着我的永生起誓,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向我承认。’”
(4)《圣经》的启示既然是渐次显明的,且是有一贯主题的,所以我们读《圣经》时,要读到看出它的一贯性、和它的完整概念。要把较后的跟较前的互相对照,看出它的全面构图,就不会因《圣经》的细节或旁枝的疑难,损害我们对《圣经》的信心了。
六、神的国度
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说:“愿你的国降临……”可见那时已有神的国,不过在天上,不是借基督教赎而成为神众子的国。神的国要降临这真理十分重要,甚至十架旁的强盗也求耶稣说:“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纪念我。”。怎能明白神的国的真理?让我们看以下的例解。
例解74:神国是神救赎的最后目的
——“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详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二册《哥林多前书讲义》批注)
这节经文说明了,整个世界的最后结局,就是基督借他死而复活的救赎工作,完成了神完美的国度,然后把这国度交给父神,表示使命完成。使徒保罗所说的,与约翰在异象中看见天上的使者大声欢呼:“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互相吻合。神伟大的创造将以永远完美的国度为结束。
但在《圣经》中,神这方面的旨意,是渐次显明的,从隐晦而片断的、间接的,到完整的、明确的。这是神启示的方式,也是“《圣经》的”释经学的特色。
例解75 :隐藏在创造中的神国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粗略看来,这两节经文与神的国度并没有任何关系。但却把神派亚当管理万有的事,应用在基督身上(。亚当管理万有其实是预表那“末后的亚当”管理万有。亚当不过是基督的预象)。
亚当的坠落,使那本来归一人统治的万有,分为万国。但基督救赎最后的成功,使万国归服在他的脚下,成为神的国度。
但在创世记中,我们只能看见,人是按神形象受造,并获得管理万有的权柄。关于神国的启示,在较后才渐次显明。当时既还没有万国,亚当又是受托管理万有的,万国原属于神的国,是神的疆土、政权与子民。所以神的国隐藏于亚当掌管万有之应许中。
例解76:神的国与救赎应许
从亚当犯罪之后,神要借他的救赎完成他的国度的旨意已十分显明。所以救赎主降世的应许,以及救主完成救赎,救道宣扬于历代的列国,被万人所接受……都显明救赎与神国度之扩展,有不可分割之关系。但在旧约时,神国的应许是隐藏在救赎的应许中。在新约时,神借他救赎之施行与扩展,而显明了他的国度的完美旨意。而救主会从以色列人中降生,是因神曾应许以色列祖宗亚伯拉罕的缘故。亚伯拉罕凭信心答应神呼召而寄居迦南地时,神凭他的恩慈曾如此应许他说: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留意对照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中的解释:
——“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
为什么万国因亚伯拉罕得福?所得的是什么福?怎么《圣经》竟称它为“福音”?因为亚伯拉罕的后代中将有一位基督降生,使万国的人可因信靠他成为从神生的儿女。
约壹12-13——“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所以,神的国度,在旧约时,隐藏在救赎的应许中。
因此,新约解释旧约的应许时,就说:“这便叫亚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稣可以临到外邦人,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
而所有因信得着同样应许之福的外邦人,既领受同一位圣灵,也就归为同一国度,同属神家的人了——“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
例解77:以色列国与神国
神为什么呼召亚伯拉罕,为什么应许他的子孙要使万国得福?那是神借拣选以色列国显明神要实现他永远完美之国度的初步计划。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主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我也必作他们的神。”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以色列国在旧约中被当作一个属神国度的样本。他们是神的子民,神要作他们的神。既然这样,凡咒诅以色列的,就算作是咒诅神,敌对以色列国的,就被当作敌对神。这就是旧约《圣经》中会有咒诅敌人之类似记载的原因。神怎样教导人认识看不见的神?借看得见的以色列人(但以色列人并未成为好榜样)。
例解78:以色列国只是个“表样”
以色列国被当作神国的百姓,只有作表样与示范的作用。神并非要借属肉身的以色列人建立他的国度。在旧约《圣经》中,已显而易见。如:
(1)摩西与以色列人设立旧约时(出二十四章)已显明属肉身的以色列人,与所有人一样,不可能建立理想天国,因摩西在与以色列人设立了旧约后,他拿着约书与石版上山,由神亲自写上十诫时,山下的以色列人已犯了十诫,拜了金牛犊,大大意动神的怒气(出三十二章)。甚至神要兴起摩西的后裔代替以色列人)。
(2) 摩西行将离世之前,早已预言以色列人将分散万民中:
“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从地这边到地那边,你必在那里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木头石头的神。”又说:
“因为我知道你们是悖逆的,是硬着颈项的,我今日还活着与你们同在,你们尚且悖逆耶和华,何况我死后呢?”
照样,教会也是现时代中神国的表样,应顺服神的真理,活出神国子民的见证。可惜今日的教会也象以色列人一样,太多闲杂人,未能让人清楚看见神国的完美。
例解79:蒙救赎的祭司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神虽然在以色列人中设立祭司的制度,事实上以色列人在一开始时,亚伦的两个儿子就因献凡火而死在会幕面前。那第一任的大祭司亚伦竟听从以色列人的要求,为他们造了一只金牛犊。可见旧约祭司如何不完全。
真正的祭司的国度是所有蒙救赎者所组成的神的国度,那是在新约的启示中才给我们显明的。只有从基督而生,那天上真正大祭司的子孙,才可以成为祭司的国度。但这国度在基督荣耀降临时,才真正具体实现。
例解80:神国的具体实现
(1)主再来与千年国: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本节显明现今作为神国表样的教会中,确有还未领受神生命的分子。到基督再来时,要把这些人从他的国里挑出来。所以神国的真正具体实现在基督降临时。
先知但以理说:“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
他要以万王之王的荣耀姿态再临,打碎列国——“有利剑从他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并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醉。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并要从现已存在的教会(属灵的神国)中把一切作恶的除掉、48-50),建立千年国。所有得胜者要与基督作王一千年,在地上执掌王权:“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注意:在地上执掌王权,不是在天上。所以千年国是在地上的,与神永远的国不同。千年国仿佛是神永远国度具体实现的序幕,是神永远完美之国的一段程序。
(2)神永远的国:
——“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这正是主降临要在他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的那日子。(我们对你们作的见证,你们也信了。)”
在千年国以后,有最后白色大宝座的审判,总结了撒但和一切属撒但的统治。然后开始新天新地,神的国度延伸到永永远远。正如上文所说:“基督既将一切……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
所以,神永远完美的国的启示,也是渐次的从隐约到显明的启示给我们的。从这渐次的启示中,神借不同时代的神仆们,逐渐解释了他国度的计划如何从创造、救赎到蒙救赎者可以得着的各种福分。
(3)神永远完美之国的最大特色:
①所有神国中的国民都得着从神生的生命——“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壹13)
②所有神国中的国民都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
③所有神国中的国民都有神的荣耀的形象,“象他的真体”——“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象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
所以那永远的神国是满了有神生命、形象的人。他们虽不能象神那样全能全知……,却不仅仅是受造物,乃是已有永生神生命的神的真子民了。这就是神为什么明知人会犯罪,还是创造了人类和万物。因为经过救赎之后,神国的最后实现,清楚显明在基督里新造的是远胜于旧造的。神永远完美的国,绝非现今暂存物质的世界可比的。──陈终道《以经解经》
照样,当一个句子放在一段文字里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它在这整段里的意思。比方:“头”,指人的头部,“脑”就是指人的脑。假如头和脑连起来变成“头脑”一个词时,“头脑”可指人的脑部,也可以指人的思想。
就如说:“没头没脑的”意指不知怎么回事或不问情由;“怎么这样没有头脑”意指怎么这样不用思想,或思想不清楚。“我看见他的头撞向石墙,头脑爆裂出来!”这里的头脑就是指脑。这三句话,意思完全不同。可见同一个辞在不同的句子里就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我们必须根据上下文来领会。
读《圣经》也是这样。所谓不要断章取义的意思,就是不能把不应该孤立的句子或辞语,勉强的孤立起来领会,必须把它连着上下文来领会。
这道理虽然许多人都知道,但他们却可能一方面接受不可断章取义的原则,另一面却正在断章取义引用《圣经》。在原则上赞同了之后,在应用上还会出错误。但要正确的领会《圣经》,注意上下文几乎是在所有解经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了。因为假如把一句话或一节经文孤立起来,和把它放在整句、整段或整章中,那意义可能很不一样,例如:
例解81:基督受试
——“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祸患必不临到你,灾害也不挨近你的帐棚。因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
主耶稣在旷野受试探的时候,魔鬼引用了诗这经文,叫耶稣从殿顶跳下去。假如我们对照这两节经文,跟魔鬼对主耶稣所说的话比较,我们就会发现魔鬼歪曲了它原来的意思。
按诗九十一篇是:“在你所行的路上”他要差遣使者托着你,不是说故意从殿顶跳下去的时候,主也会叫他的使者托住你。所以魔鬼的引用,跟诗九十一篇所记载的好象只差一点点,可是意义却完全不一样。因为诗九十一篇是特指一个敬畏神的人,在他所行的路程上,有主的使者保护。但魔鬼却叫耶稣故意从殿顶上跳下去,等于试探神的保护。
可见“断章取义”最容易曲解《圣经》的原意,歪曲地应用《圣经》。注意魔鬼不但利用断章取义的方法试探耶稣,也诱惑今天的信徒断章取义地误用误会《圣经》的正意。这种歪曲的解经,就是随人意与私意的解经,却不是灵意解经。
例解82:祷告不可用重复话
——“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你们祷告,不可象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
东南亚是热带地方,我曾参加一个祷告会,在他们开始祷告时,先把门关上,大家跪下,然后又把灯熄了才祷告。起初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祷告完毕,我问负责的弟兄为什么他们要关门熄灯?他说:“这是《圣经》的吩咐。是这样说的。”显然这班青年人误解了《圣经》的真正意思。耶稣所以说“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按上下文是针对法利赛人故意在街上祷告,故意给人看见,表演他们的虔诚。所谓“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也不是要把灯熄了的意思,难道在白天就不能祷告么?因为在白天,就是把灯熄了也不会“暗”。况且我们的父是光明的父,不是属黑暗的父。
显然这里的“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的真正意义是:不要把祷告当作广告,要真正的向神祷告,不要祷告给人看,要祷告给神听。可是按字面的意思,的确说“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这样的按字面领会反而误解了它的正意。过分强调字义,事实上对信徒有这种误导。
例解83:“不能都进天国”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么?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
这几节经文所说那些称呼“主啊”“主啊”的人,到底是已经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或是假基督徒?倘若不是真基督徒,怎么能奉主的名赶鬼,行许多异能?倘若是已经重生得救的人,为什么23节那稣又说:“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
假如我们把这几节经文孤立起来,这些称呼“主啊”“主啊”的人,可以解作真信徒或假信徒,各都有差不多的理由。但倘若我们注意上下文的话,就能肯定这些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能进天国的人,是指假信徒说的。
上文主耶稣劝勉信徒,要防避假先知到他们中间,他们是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强暴的狼;又说好树不结坏果子,坏树不结好果子。已经暗示教会里有一些假信徒,虽然披着羊皮,里面却是豺狼;虽然称呼“主啊”“主啊”,可是不能都进天国。
下文按主耶稣所说的房屋建造在盘石和沙土的两种比喻来说,也暗示教会里有一种人,是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实际的;注重看得见的房子,忽略了看不见的房子根基。虽然按外表好看,大家都是房子,但各人的根基却不一样。
有人认为这里所说的“从来不认识”,只不过是不满意的意思,“作恶的”只不过是作不法的意思。那是从单字的不同意义方面去推敲,不如根据上下文更稳妥。
对照的话:
——“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站在门外叩门,说,主阿,给我们开门,他就回答说,我不认识你们,不晓得你们是那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
发现路加福音除了“我不认识你们”以外,还加上一句:“不晓得你们是那里来的”。27节的话也是非常强调这一点:“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圣经》不会称一个得救的人为作恶的。主耶稣也总不会对他用自己的宝血买赎的人说:“我不认识你们。”更不会说:“我不晓得你们是那里来的。”所以从《圣经》上下文或同样情况下所说的话,就可以较准确的了解经文的原意了。
例解84:主耶稣来是叫地上动刀兵?
主耶稣曾对门徒说:“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
主耶稣果真是叫地上动刀兵吗?这是他到世上来的目的吗?他不是说过:“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吗?他不是叫人得安息的主吗?为什么这里竟说他来是叫地上动刀兵?又叫“人与父亲生疏”……?
如果完全不理会上下文,只挑出这几节经文来看,很容易被误解作:基督来到世上是为要叫地上没有平安,又叫人的家庭不和。但若留心读即本段的上文,和下文就很清楚看出,主耶稣在这里不是在讲论他到世上来的目的;而是在讲述他到世上来的结果,人会为着信仰的缘故引起争论。接受他作救主的人可能受到世人的轻视、逼迫,甚至被家人离弃。
上文主耶稣提醒门徒他们要象羊进入狼群,可能被人交给公会或在会堂里鞭打,甚至被家人“送到死地”。然后劝他们不要怕为主受逼迫,“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
最后才对门徒说:“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这些话是要门徒在心灵上有准备,不要以为信了耶稣,个人的内心有了平安之后,家庭或社会也必然有平安,或一切环境对你都变成顺利亨通。世人若以为你的信仰对他们有利时固然赞许,一旦发现你的信仰显出他们的过失,或认为对他们有阻碍时,他们就会拒绝、毁谤、甚至逼迫。所以主耶稣勉励门徒,要准备为信仰付上代价。下文37节所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也是跟着这个重点继续发挥的信息。(详参拙作《天国君王——马太福音讲义讲解)
总之,单单凭这三节经文而不理会它的上下文,便以为主耶稣来,是叫人不和,叫人不爱父母或亲人,完全是断章取义,误解了主耶稣讲述这些教训的本意。要避免断章取义,除了存心要寻求明白真理,不故意挑剔之外,还要经常留意整段经文的中心信息。
例解85:彼此洗脚
——“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
教会中有部分人主张,信徒应按字意遵守主耶稣的吩咐,彼此洗脚。他们认为凡是《圣经》的吩咐,我们都该遵行。主耶稣既吩咐门徒要彼此洗脚,我们必须不怕反习俗地实行洗脚。虽然在这些人之中,有些是一心遵行神的话的人;但他们却忽略了洗脚的属充实意和上下文,而误解整段经文的重心。
读者们只要稍为小心分别以上经文中,几次提到“洗”字,按上下文而有的不同用法,就必然明白。第5、6节与8节首句的“洗”是按字义,但8节下半与10节的“洗”却是按灵意。因主耶稣自己已经把“洗”按属灵的意义应用了。他是用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
主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若这“洗”是指真正的洗脚,则有分于主的只不过是当时的十二门徒。而当时门徒中的犹大也曾被主洗过脚却无分于基督。但主显然借用水洗脚那件事,按属灵意义指蒙主血洗净的人,是已经得救的人;就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10节)。
下文“你们是干净的”也解释了上句“洗过澡”的属灵意义;“然而不都是干净的”按下文11节解释,这话是指犹大不是真信主的人,还是属魔鬼的、70-71),是未蒙宝血洗净的。总之,主那稣己按属灵意义用这“洗”字。所以这里的“洗脚”不能按字义解。下句14节:“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这句话既根据以上主耶稣为门徒洗脚的事而说的,所以当然也该按上下文主耶稣所解明的属灵意义领会了。
其实际意义指彼此劝勉,互相帮助过圣洁的生活,在生活上彼此提醒,除去行为上的不洁。反之,单单按字义实行一种彼此洗脚的仪式,反倒不合当时主耶稣为门徒洗脚的正意。因为主的目的根本不是要为教会设立一项新的仪式,而是用一种示范式的教导,劝勉门徒互相服事,彼此帮助,洁除行为上的污秽。
凡是要利用某种独特的仪式,或是某种神奇的恩赐,以表示他们胜过别人,显出他们才是忠诚遵守《圣经》的话的人,这等人多半是在不知不觉中培育了优越感,制造可以夸口的根据。这正是肉体的表现,是《圣经》所定罪的“宗派”观念。(参)
例解86:缺了手进天堂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他砍下来……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他。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
主耶稣在这里真的要我们把手和眼砍掉或剜掉吗?他果真认为砍掉犯罪的肢体就能叫人不犯罪吗?如果是这样,下文耶稣说。“缺少一只手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是否表示在天堂也有缺了手、缺了眼的人呢?当然不是。试想若手犯罪砍手,脚犯罪斩脚,舌犯罪割舌,眼犯罪剜眼,思想犯罪割脑,都砍完剜完之后,上到天堂还剩下什么?都剜完砍完之后,是否就会无罪而可以上天堂?
其实主耶稣的真正意思,是告诉我们该有肯付代价的心来对付罪恶。在此,主耶稣根本不是告诉我们砍掉手脚就能胜过罪恶,又能上天堂;也不是暗示上了天堂还有残缺的人。这样单按字意来领会《圣经》,反会误解了它的精义。
例解87:不要请朋友吃饭?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耶稣真的不许我们请朋友吃饭吗?他不是曾接受朋友的邀请,还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吃饭吗?主耶稣差遣门徒的时候,不是吩咐他们不必带金、银、铜钱吗?不是叫门徒无论进那城,可住在肯接待他们的“好人”家中吗?的下半节说:“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
新约书信也有不少教训,要我们接待客旅。甚至不单请吃饭,而且让他住在家里面,照顾他们的需用。显然主耶稣的意思是教导我们要顾念贫穷的人,乐意好待那些没有能力报答我们的人。注意经文的本句“恐怕他们也请你……”可助证主耶稣的话的重点,在对待无力还报的穷人更需要显出爱心。
例解88:“世界”
、11、14-15——“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象我们一样。……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
注意这里有几次提到“世界”或“世上”(原文同字),但这几次提到的“世界”都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只能根据上下文来决定它是按精义或字面的意思。比方说:
5节——“未有世界以先……”的“世界”应当指属物质界的宇宙。
11节——“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这“世上”实指地球上的世界。
14节——“世界又恨他们”。世界怎会恨人?它其实是指世界上的人说的。
15节——“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这“世界”又是指看得见的地球了。
16节——“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这。“世界”指物质世界与邪恶之势力、罪恶的潮流等。
可见在同一章《圣经》里同一个字因为上下文不同的用法,意义就不一样。所以必须留意上下文。
例解89:丈夫因妻子圣洁?
——“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单看这节经文,很容易以为丈夫信主,妻子就可以因丈夫成为圣洁。妻子信主,丈夫也可以因妻子成为圣洁。
其实,这里所指的“圣洁”不是指灵性方面的圣洁。只要把这节经文连接上下文看,就显而易明。那是讲夫妇同居生活的圣洁,也就是夫妻结合的圣洁。因为从开始,一直都是讲夫妻同居的问题。
14节的下半节——“……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这句话也证明上文所说的“圣洁”是指夫妇同居生活那方面。如果夫妇的同居是不圣洁,或说婚姻的关系不是神圣的,这样,由夫妻同居所生的儿女也就不圣洁了。神所设立的婚姻制度是神圣的,所以在这婚姻制度下生的儿女,和所建立的家庭也都是圣洁的。
例解90:“现在是拯救的日子”
——“我们与神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他的恩典。因为他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倘若把这两节经文孤立起来,特别是把第2节完全孤立,不连上下文的话,那是很明显的劝勉人要趁着现在的机会信耶稣。可是若把第2节跟第1节连起来读,或跟下文也连起来读,我们就发现这句话主要的目的,不是劝勉不信的人信耶稣,而是劝勉基督徒,赶紧趁着神还悦纳人的时候,领人信耶稣。这样才不徒受神的恩典。这又是很明显的例子给我们看见若忽略上下文,经文的意思会有很大的不同,又很容易被人误解。
例解91:活画十架
——“无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稣基督钉十字架,已经活画在你们眼前,谁又迷惑了你们呢?”
天主教徒在他们祷告之前会用手指在胸前画一个无形的十字架。那是否这节经文原来的意思?《圣经》果真要人在眼前活画一个十字架形状吗?
当保罗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所谓的“十字架已经活画在你们眼前”不是指用指头画十字形状;而是说,保罗已经把十字架的福音真理,活生生的给他们讲解明白;又生活在他们中间,清清楚楚的向他们显明十架救恩的功效了。那才是保罗所说“活画在你们眼前”的真正意思。
因为加拉太人已经很明白领会所听到的十字架的道理,而他们竟然仍受别人谬解十字架福音的影响,所以保罗责备他们。而今天竟然有人把“活画”按字面来领会,完全误解它的精义。
例解92:“肉体”
、11——“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所以你们应当纪念,你们从前按肉体是外邦人,是称为没受割礼的,这名原是那些凭人手在肉身上称为受割礼之人所起的。”
注意3节所说的“肉体”是描写我们在肉身生命中的坏性情,从亚当犯罪以后,人已经有了向着犯罪或利己损人的倾向,那就是《圣经》所说的“肉体”。
但11节所说的“肉体”却是指肉身的身体说的;虽然是在同一章《圣经》中,这两节经文的“肉体”的意义却不一样。从上下文的用法就可以看出它的分别。
例解93:主来象贼
——“因为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象夜间的贼一样。”
这里为什么说主耶稣来好象夜间的贼一样?在新约福音书里,主耶稣自己也曾讲过他来象贼一样。保罗在这书信里的引用,把福音书主所说“他来象贼一样”的意思讲得更清楚,它的意思是指他来的日子、时辰,象贼一样的不可推测,因为按上文第1节“……论到时候日期……”,可见这里所注重的是“日子”方面象贼一样不可预测。
——“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也是描写主的日子来临的难以预测,又是不可避免的必然会来临,好象妇人怀胎那样,生产之苦是一定会来的。
所以,上下文都是偏重基督再来、地上灾难……等事之无可避免和无可预测。他的来临也有这两个特点:
①时间无可预测;
②什么时候?来临与否?由他那方面决定,不是照人的意愿。
这样,我们根据上下文和别处《圣经》的用法;,就不难明白这比喻的真正意义,仅限于比喻时间之无法预知方面而已!
例解94:耶稣基督永远一样
——“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倘若把这节经文孤立地应用,不连上下文,就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所以有人根据这节经文说:“从前主耶稣是怎样行神迹,今天照样行神迹;从前旧约时候神怎样向人显现,新约时候也照样向人显现。”
又有人引用使徒行传初期教会是怎样的,今日教会也该怎样。因为“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另有人则应用到整个旧约的律法,到今天仍应该是一样。因为“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但若把本节连着上下文看,就发现:
上文是劝勉信徒要尊重婚姻,不要苟合、行淫,不要贪财,要在钱财上信靠神的说明。那么“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是指他从前怎样憎恶污秽的罪,现在也照样憎恶污秽的罪。从前怎样帮助那些信心伟人在物质上的需用,现在也照样帮助那些信靠神的人。因为他是永不改变的。
又按上文第7节,是要信徒思想从前引导他们,传神的道给他们的人,要想念他们,留心他们的结局。这样的连接第7节一起读“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的意思,就等于说,从前那些信心伟人,忠心的作完他们的工作,留下美好的见证,得到美好的结局;现在的信徒若跟着他们的脚踪行,也当然一样会得到神的看顾和纪念。因为“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下文第9节——“你们不要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并不是靠饮食。那在饮食上专心的,从来没有得着益处。”这话是劝勉信徒不要被异端引诱,特别指倚靠饮食或宗教的规条的夸耀所诱惑。我们要靠神的恩典,心里得坚固才是好的。所以,“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意思就是说:
从前那些人是因着信心得神的喜悦,今日我们也是一样。因为基督救赎之恩的原理是从来没有改变的。
可见连接上下文,和不理会上下文,会有很大出入。而只有符合上下文原意的应用,才算是最适合或说最合《圣经》的应用。
总而言之,正确的了解上下文,才能看出经文属灵的实际意义,且是研究《圣经》最稳当的方法。轻忽上下文,则最容易因单字而误解。我们研究任何一段或一节经文的时候,必须留意,除非它具有很明显的独立性,否则必须根据上下文作为解释的原则。──陈终道《以经解经》
上文曾提及,历史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得到神全部的启示。神在各不同时代借着圣灵选用当代合用的器皿,按他们所能领受的程度,把他的启示赐给他的仆人。神的众先知与使徒所领受的启示合起来,才是神要给全教会的全部启示。
众先知与使徒们各人所领受的启示,既都只是一部分的,所以《圣经)在这一处所提到的事,可能要在别一处才得到解释和补充。这样就可以一方面看见《圣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看见人在领会神的事上的有限。
在教会的事奉中也是这样,神要他的众儿女各人都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但“百般的恩赐”不是赐给一个人,是赐给全教会的众人。众人所得的虽有多与少的分别,但都不完全。在我们明白神的启示的话语上,神也要我们从他的众仆人所得的启示中,得到完整的概念。
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时候,不是单注意某一卷、某一时代所得的启示,而是注意全本《圣经》,神完整性的启示。那就是说,我们除了要留意《圣经》的上下文之外,还要综合《圣经》其它经卷,配合它的一贯主题,运用《圣经》本身的解释来解释《圣经》,例如:
例解95:该隐与亚伯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按的记载,神看中亚伯和他的供物,却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在创性记中,《圣经》没有解释为什么神悦纳亚伯和他的供物,却不悦纳该隐和他的供物。用以经解经的原则,最自然的解释是引用新约的经文,如:
解明了亚伯献祭所以蒙悦纳,因他是借着信而献;该隐所以不蒙悦纳,因为他凭自己的喜欢而献。此外,约翰和犹大也都引用该隐的例子警告信徒,如:
——“不可象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
犹11——“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
可见该隐不但没有信心,而且是“属那恶者”的,也没有好行为。凡没有真信心的,不可能有真正的好行为。他不是爱弟兄而是恨弟兄的,甚至因嫉妒而杀死自己同胞的兄弟。
犹大则把该隐跟假师傅和那些灭亡的人放在一起。
另一方面主耶稣也曾提到亚伯的事:
——“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
可见主耶稣把亚伯跟所有有信心的义人同列,又把该隐和所有杀害先知的人同列,亚伯是该隐所杀。所以亚伯是有信心的义人,而杀亚伯的该隐是没有信心的恶人。
这些经文,都是直接解释有关论题或人物的经文,不是牵强附会,或以字符串字却不合题的经文。这是以经解经。
例解96:以诺与神同行
先知阿摩司说:“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但这话只说明了与神同行的必具条件之一。要了解个别人物如何与神同行,还要留心其它有关经文:
——“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与神同行”到底是什么意思?单凭这句话的字义来领会,就是跟神一起行走。但若把上下文和有关的经文一同研读,就能深入了解它的意义。
按以诺与神同行,并没有放下他作丈夫、作父亲的责任。因为他虽然与神同行,《圣经》却说他“并且生儿养女”。可见以诺还是在世为人而“与神同行”,不是到天上去,“与神同行”
再看新约犹大书一提到以诺曾预言耶稣基督再来的事:
犹14-15——“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
可见《圣经》所说的“与神同行”其中包括一项重要的行动,就是照着神的感动和启示,向当时代的人传讲神的信息。并且以诺可说是头一个凭信心说预言的先知了。(参<例解27>)
例解97:挪亚与神同行
——“……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神同行。”
同样的一个例子,在提到挪亚“与神同行”。挪亚是怎样与神同行?称他是“义人”、“完全人”,又说:“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再按新约书信的解释,挪亚与神同行,最少作了四件有意义的事:
(1)他“传义道”。《圣经》虽未明示他传道的内容,但大致与洪水将要来临有关。
(2)他在道德上与当时最突出的罪(淫乱)有明显的分别。新约《圣经》两次提到他“一家八口”(彼前20 ;,可见他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是一夫一妻,在婚姻关系上清洁。
(3)他造了一只方舟。造方舟等于宣告神的审判一定会到,人的罪恶必受报应。造方舟等于信服神预备的救法,以及神公义的审判。
(4) 定了那世代人的罪。他分别为圣的见证和信从神的旨意传道,就定了那世代人的罪,显出他们对神的不信与悖逆。
这样,借着新约《圣经》的补充,我们就看见“与神同行”比较完整的意义了。以经解经其实就是用同一题旨的经文合参研究。却不是把意义不相干的经文串起来,凑合成一个新意思。
例解98:进迦南与享安息
全卷约书亚记,是记载约书亚怎样率领以色列人攻占迦南,并分取迦南地承受为业。按历史事实,这是应验了神早已应许给亚伯拉罕的预言;。但按属灵的意义,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承受地业,是预表基督徒借着信心,承受属灵的“产业”,在基督里享受胜利生活的安息。
怎么知道以色列人在约书亚领导下进占迦南,是预表基督徒在基督里因信而得安息?因为至整段经文,把以色列人进迦南那件事,用“安息”取代了“迦南”,又把以色列人的经验应用在信徒身上。这种代入的用法,就是新约作者对旧约史事的领会。(参)
在此我们不是要解释迦南怎样预表安息,而是要说明“以经解经”是怎么回事。
以经解经,所引用的经文,最少是适合于解释所要解之经文的。若所引用的经文本身已显明是直接的解释,就是最有力的解释。反之,若所引的经文与所要解释的经文没有什么关联,就只算是一种最弱或不合宜的根据了。
此外,旧约各种礼仪、献祭和献祭的规则、祭司、节期,都是预表耶稣基督和他的救赎工作。有什么根据呢?根据新约《圣经》的解释。例如: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期、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正如摩西将要造帐幕的时候,蒙神警戒他,说:‘你要谨慎,作各样的对象,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象,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详参第十三、十四章<例解157-190>)
例解99:不要带金银铜钱
——“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铁。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
这里耶稣吩咐门徒出去传道的时候,不要带金银铜铁,也不要带衣服鞋物。是否今日我们出外传道的时候也不要带钱或不带两件衣服?用主耶稣自己的解释,是最好的答案:
——“耶稣说,但如今有钱囊的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
这节经文解释了马太福音十章,主耶稣的差遣令是有时间性的。到主耶稣快要被钉十字架之前己告一段落。这样这段经文里的命令,现在不再接字句适用于我们,只可以按原则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若再看O节,就知道另一新差遣令取代了马太福音十章的差遣令。马太福音十章叫门徒不要到外邦人那里去,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可是马太福音二十八章却说: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而且是主复活显现中所给教会的大使命。
所以马太福音二十八章的命令才是我们要按字句的意思完全遵守的。神的目的不是要我们只留意一处的经文,停在那里。而是要我们留心读整本《圣经》,因为《圣经》是一本前后互相补充的经卷。
例解100:撒拉与夏甲
亚伯位罕娶夏甲为妾,并生了以实玛利。记载在创世记十六和二十一章。后来他的妻子撒拉生了以撒。他的妻妾二人和他们所生的两个儿子,各预表律法与恩典的约,和这两约下的人,分别作奴仆与作儿子。是否单单因为夏甲是使女身分,撒拉是主母身分,就用这些象征推测这两个妇人的“属灵”意义,而认为她们可以各自代表律法和恩典?不,而是根据《圣经》自己的解释。
旧约只把历史的事实记载下来,并没有解释它的属灵意义,新约《圣经》却把那些被选记在旧约历史中的史事之属灵意义加以解明。新约的解释如下:
——“……因为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
所以有关撒拉、夏甲、以撒和以实玛利,所代表的属灵意义,我们只能按《圣经)的解释接受。研读《圣经》的人,无权否定《圣经》本身的解释。(详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四册《加拉太以弗所书讲义》)《圣经》自己的解释才是标准,人所设立的解经法则,可作参考,却不是不容更正的标准。
例解101:关于日子的解释
《圣经》有时候对于“日子”所表明的意义有它自己的解释,我们只能照《圣经》的解释来接受,不能再作别的推想。如:神说以色列人要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是根据他们窥探迦南地四十日来惩罚他们,以“一日顶一年”。这“一日顶一年”的说法不能再有别的解释,因为《圣经》在这一处的解释只适合这件事。又如:神要以西结向左边侧卧三百九十日,然后向右侧卧四十日,一日顶一年。这“一日顶一年”是《圣经》本身的解释。我们只能照《圣经》所解明的接受,不能再作别的解释。也不能随便当作解释别的经文的原则。
以经解经不是“以经串经”,不是有相同用字的经节,串在一起就可以作为解释。所引用的经文,必须在意义上有关联,确是可以用作解释的。以上所提以“一日顶一年”的解释,《圣经》既是专指那些特有的事说的。所以,我们不能仿照这用法,把任何《圣经》中的“日”当作“年”来解释,因为那是特指那一次特有的意义。
例解102:一日如千年
——“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有很多人引用这经文,用于解释《圣经》其它日子,例如:把“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套用在创世记一章里,于是创世记一章的“六”日就变成六千年。若照同样的原则套用在里的“一千二百六十天”,那么一千二百六十天就变成一百二十六万年了。
这样的“以经解经”就算是有任何巧合的地方,也不是正确的解经原则。因为的“一日如千年”跟创世记的“六日”在意义上毫不相关;与的“一千二百六十天”也没有什么关联。
按的上文讲到有些人讥笑主来的日子,说万物与起初创造的还是一样。意思是说:每天还是照样有早晨有晚上,每年有春夏秋冬,没有什么特别的预兆显出,也看不出有什么主那稣会立即来临的现象,可以证明主再来的日子近了。因此彼得用“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的话,提醒信徒不要用人对时间的观念来限制神的作为。
千年的事神能在一天内成就,“一日”或“千年”在他看来都是一样的。因此信徒不该凭人自己的思想,推想主来的应许在什么时候成就,反倒要相信神的信实与大能,而利用时机,预备主耶稣的再来。
所以从上下文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的意义不是要解释《圣经》别处的“日子”,是要解释神的作为不受人的时间观念的限制。信徒不当被那些讥讽而不信主来已近的言论影响,仍当随时准备迎见主。
例解103:保罗的宽大与严厉
——“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保罗在这几节经文里,表现非常宽大,甚至有人传道的动机,是出乎分争嫉妒的心态。保罗竟说:“这有何妨呢?基督究竟被传开了。”
可是在同一卷书中,保罗却用非常严厉的话警告信徒说:“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保罗对于那些行割礼的人,用“犬类”和“作恶的”形容他们。为什么保罗有这样矛盾的表现?
其实不单在腓立比书,在加拉太书保罗也说过同样的话:
——“因为有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私下窥探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要叫我们作奴仆。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
我们把这几处经文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就知道保罗有两种态度,对待两种不同的人:对“传基督”的人,保罗是很宽大的,甚至要跟保罗竞争,保罗也觉得没有什么妨碍;但是对“传异端”的假弟兄,把福音的基本救恩混乱的人,保罗采取非常严厉的态度。
象这一类的《圣经》记载,并不是互相冲突,而是互相补充。不要把应该互相补充的经文孤立起来,当作是互相矛盾的。我们应该把这些经文合起来看,然后取它正确的意义。这样就可以从《圣经》本身的解释了解《圣经》了!
例解104:“相合”与“敌我”
——“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
按这节经文的意思不跟耶稣相合的,就是敌对主耶稣的,非友即敌。那就是一定要跟耶稣相合才可以;但在耶稣讲过仿佛完全相反的话:
——“约翰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与我们一同跟从你。’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
在此主耶稣并不要求人都要跟他一起传道,才算跟从他。他说:“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意思就是:“若不是你们的仇敌,便是你们的朋友了。”
这两处经文看来好象是互相冲突,其实是互相补充。我们也当注意,马太福音十二章主耶稣所讲的是指向那些不信他、故意拒绝他的法利赛人。而路加福音九章所讲的是那些奉他的名赶鬼、信靠他名的人。
对还未信耶稣,甚至故意拒绝耶稣的人,不跟从他、不信他,就是与他为敌。参考,可知那些人是拒绝且敌对基督的人。对那些已经信靠他、跟从他的人,虽然不是跟他们在一起传道,还是朋友。
真理有时候是有两方面的作用,好象水放在火上烧一样。一方面是火,另一方面是水。虽然火和水是完全不兼容的,可是它们正互相配合,为我们效力,成了我们的益处。
例解105:“少妇”生子
——“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
有人根据原文的字义,认为这节经文中的“童女”,并非只可以译作“童女”,也可以译作“少妇”(已有英文和中文的译本把这节经文的“童女”译作“少妇”)。因而认为这节经文是指少妇生子,不是童女生子。从以经解经的原则来看,这倒是很好的例子,说明去挖掘一个单字有若干意义,和根据上下文领会《圣经》正意,有相当明显的分别。
(1)从的本文看,既明说“主要给你们一个兆头”,若是少妇生子,怎么算是特别的“兆头”?任何少妇不都是会生子么?但“童女”生子那就是特别兆头了。
(2)按杨氏《经文汇编》,希伯来文”almah”这字在旧约只用过四次(其余三次是:;。英文钦定本都译作”virgin”即“童女”。N. A. S. B 美国新标准译本则译作”maiden”即“处女”或“少女”。中文吕振中译本对其余三处都译作“童女”;为什么要译作“少妇”?可见《圣经》的一贯用法是指“童女”或“处女”。
(3)新约《圣经》引用本节证明马利亚从圣灵怀孕时,《圣经》的记载也证明应指“童女”。
①大说当时马利亚“已经许配约瑟,还没有迎娶”,显然是指她是童女。约瑟正想把她休了的时候,天使奉命向他解释马利亚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20节)。这解释证明马利亚确是童女。引述的话:“必有童女怀孕生子……”。这里的“童女”无法译作“少妇”。
②天使向马利亚显现时告诉她“要怀孕生子”(31节),马利亚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当时没出嫁的处女当然是童女了。
所以根据上下文,和新约《圣经》对旧约的直接引用,可以准确解明旧约的意义,比较咬文嚼字地去挖掘理由更为可靠。
例解106:扫罗求问招鬼的妇人
让我们再举一个在旧约中常引起争论的问题,作为以经解经之原则,在应用方面的实例。
记载扫罗“用交鬼的法术”,招撒母耳的鬼魂上来的事,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因为解经的人对这段经文有两种主要的不同见解。而且也都各有《圣经》根据。以经解经的原则,在这类情形下,似乎受到很大的考验。
这段经文主要的争论在于那被招上来的撒母耳,是真正的撒母耳,还是鬼魔的伪装。而这真假撒母耳的争论,牵涉到有关旧约时代是否有一个“善人的阴间”的神学争论。
有人认为旧约的义人死后到“善人的阴间”。关于这方面,《圣经》有些暗示性间接的根据,例如:、31;、……(在此从略)。
但旧约有否“善人的阴间”的经文,都不是直接论及招鬼的经文。在引用经文解释这段记载时,必须留意它是否直接讲论交鬼或招魂方面的经文,才是最有力的根据。而且怎么证明交鬼的人,确有权力把已死的鬼魂招上来,连有信心的义人也能招上来?是全无《圣经》根据的;却又是那些主张招上来的是真撒母耳者所难以解答的。
反之,否定方面的经文,都是非常肯定而直接的。例如:
(1)——“你们中间不可有人使儿女经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事前摩西律法已宣布。
(2)——“那时撒母耳已经死了。以色列众人为他哀哭,葬他在位玛,就是在他本城里。扫罗曾在国内不容有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人。”
——“扫罗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借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扫罗吩咐臣仆说,当为我找一个交鬼的妇人,我好去问他。臣仆说,在隐多珥有一个交鬼的妇人。”——当时扫罗自己已知道那是“交鬼”。
以上两节经文,是在扫罗交鬼这件事的上文。《圣经》特意先记下几节经文,才记载扫罗交鬼的经过,成了明显对比。所以只要留意上下文,就知道《圣经》早已明说:“耶和华不借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那么撒母耳既是听命的先知,怎会不听从神的旨意,反而听从招鬼妇人的“法术”?
注意:下文招鬼妇人所招上来的撒母耳跟扫罗的对话,虽然记在《圣经》中,却不能当作“《圣经》根据”,因那是“招鬼妇人”所招之鬼说的。而上文6、7节已否定了下文对话的价值。
(3)——“这样,扫罗死了,因为他干犯耶和华,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又因他求问交鬼的妇人,没有求问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他被杀,把国归于耶西的儿子大卫。”
这是《圣经》对扫罗交鬼这件事的评论。是撮要总结性的讲法。扫罗一生的悲惨下场,《圣经》所给他的总结是:①没有遵照耶和华的命;②求问交鬼妇人。
可见《圣经》从未承认他求问被招上来的先知是撒母耳,只承认他求问鬼的妇人。或说只承认他求问鬼,不承认他曾求问神。
注意这三处经文都是直接讲论交鬼的问题:第一处是事前记在摩西律法中。第二处是在事情发生之前,记在扫罗交鬼那件事的上文、6-7)。第三处是记在事后,《圣经》自己对这件事的评论。这三处直接论及这问题的经文,已足够使别的引证变成软弱无力的了。
(3)的话,不是神借先知说的话,乃是鬼灵说的话。情形就象那被鬼附的使女介绍保罗是“至高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虽然是好话,却是鬼说的。又如的假先知说:“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赶鬼……”,也都不是主耶稣说的。我们应以神所明说的话否定鬼灵或假先知的话,却不当用鬼灵所说的否定神的话。
这种事摩西早已警告过以色列人:
——“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作梦的起来,向你显个神迹奇事,对你说,我们去随从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事奉他罢。他所显的神迹奇事,虽有应验,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因为这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不是。”
假先知的话虽能应验,却引人事奉别神。信赖神以外的灵,纵使应验,仍是出于鬼灵。
结语
总之,以经解经不就是串字解经。所引用的经文,应与所要解释的经文,在意义上是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例如:
直接解释旧约赎罪祭,是预表基督赎罪工作。
直接解释民数记十九章红母牛的灰,调制除污水之洁净礼的意义,是预表基督的血可洁除我们生活上的罪污,使我们事奉永生的神。有人引用旧约洒除污水之洁净礼,作为洒水礼之预表,并不适当。因为与论题根本不相关,且违反的解释。反之,若用旧约的预表论新约的水礼,该引用以色列人过红海的经历。因《圣经》明说以色列人“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详参<例解146、157>)── 陈终道《以经解经》
例解115: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么?
——“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么?”
有人不喜欢跟父母同住,于是引用《圣经》的话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样的引用,与《圣经)的历史事实所表现的习惯不符。
(1)人在结婚以后是否该跟父母同住,可按个别的情况而定。但若根据这节经文,便认为是《圣经》说应该离开父母的,那完全是有偏见的误解。在北美洲,这节经文甚至已推广字面的意义,被认为是儿女不用照顾父母的根据。有些青年率直的对父母甚至寡居的母亲说:“我没有责任养你,你自己为自己打算吧!”这完全曲解了《圣经》的原意。
(2)“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是特指基督与教会说的。按以弗所书的解释,神圣的夫妇结合,是为着叫信徒从夫妻合一中,领悟基督与教会合一的奥秘。教会是“他的骨他的肉”小字)。这极大的奥秘还没有完全显明,只能从夫妻成为一体的关系中领会。
(3)“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实际意义指与妻子共同成家自立,不再倚靠父母。是离开父母的扶持、看顾。不是离开父母本人,也不是指儿女对父母应尽本分方面之解除。
(4)《圣经》选记挪亚入方舟时一再提说他“一家八口”;;,可见挪亚的三个儿子都已娶妻,且与父母同住,没有离开父母。出方舟之后,仍与父母同住。以后分开,是家族膨胀而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故意离开。
(5)亚伯拉罕娶妻后仍与父亲他拉同住。因他离开吾珥时仍跟他拉在一起,后来离哈兰时才离开父亲进迦南。以撒娶妻后没有离开他父亲亚伯拉罕(创二十四章)。以扫娶妻后没有离开以撒。约瑟婚后把父亲和全家都接到埃及居住(创四十六章)。主耶稣与母亲同住,三十岁才开始传道。在工作中虽因传道而四处奔走,他的兄弟却没离开他的母亲)。
《圣经》中的家庭观念,证明这节经文所说的要离开的重点,不在必须分开居住,而是偏重说明与妻子关系之更为亲密。
所以,《圣经》虽也有儿女离开父母的例子,却不是因的话,而是因生活的变动而自然离开的。
(6)使徒明训要信徒看顾亲属——“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
注意:“在自己家中……”可见父母是在家中,并非分离。但在农业社会中“家”不一定是指同一所房屋的意思。而那些儿女,是已经有“看顾亲属”能力的,即已长大有职位的。
(7)所以,从《圣经》的历史人物对这节经文的应用看来,长久以来,《圣经》的信心伟人们,都不象现代人那样的领会“离开父母”这话的意义。这样,如果有人婚后不与父母同住,只是他个人的决定,或只是一个家庭人口增多之后,有自立能力的人,可能因学业或职业,以及环境的各种因素而自然分开居住的。但无论谁都不该利用,作为抛弃父母,逃避责任的借口。
例解116:从罗马书看开荒布道
——“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这节经文原是保罗向罗马信徒,见证他自己开荒的心志和负担。却被许多人当作是“开荒布道”的定义——必须到基督的名没有被人称过的地方传福音,才算开荒。其实保罗在此只表明他个人的负担,是要到没有人听过福音的地方传福音,建立新的教会。全节的重点并非在上半节——“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而是在下半节“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因历史所表现的事实正是这样:
保罗在罗马书第一章明说:“弟兄们……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罗马必然是已经有了教会,否则保罗怎样能写信给罗马信徒?既有了教会,怎么又说要在罗马人中得些果子,要尽力传福音给罗马的人?这岂不是与上文所说“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矛盾吗?保罗怎么可能在同一封书信中,说出完全相反的话?
事实上,保罗确在许多未有教会的地方建立了教会,作了许多开荒布道的工作。但按保罗自己想要到罗马传道的心志与事实看来,他在所说的话,却不合宜作为“开荒布道”之定义。
例解117:从使徒行传看开荒布道
——“过了三天,保罗请犹太人的首领来。他们来了……。他们和保罗约定了日子,就有许多人到他的寓处来,保罗从早到晚,对他们讲论这事,证明神国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
按使徒行传二十八章所记,是他写罗马书后若干年,保罗到了罗马,果然租房子向犹太人传福音,又在罗马狱中向“御营全军”传福音。可见他不是随口说说,实在早就有心要向已有教会建立的罗马——基督的名已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了。
那么保罗怎么又说“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而且正是向罗马信徒这么说的。保罗怎会不觉得矛盾?可见历史所表现的事实,证明了保罗说他立志“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这话的重点是在下半节“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参上文(例解116))
“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才是目的,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道,只是达到这目的的方法之一。所以全节的精义是:保罗不愿在传道工作上占取别人的成果,不借别人的劳苦夸口(。
之历史背景
保罗在这短短的经文中,实际上把旧约出埃及记十四至十六章,民数记十四至二十五章的旧约历史的属灵意义都解释了。他的解经法,一如希伯来书所惯用的“灵意套用”。只有这样的解经法,才可以用最短篇幅,把长篇的故事浓缩的解释了。使徒所用的解经法,不论是否被现代解经家认许,或是否称为“灵意套用”,那只是名称问题。我们都只能接受他们的解经法,无权否定或间接低调地拒绝。保罗在这几节经文所记的,包括了以色列人两代的历史。加以下二例解:
例解118:漂流满四十年
——“以色列全会众从加低斯起行,到了何珥山。耶和华在附近以东边界的何珥山上,晓愉摩西、亚伦,说,亚伦要归到他列祖那里,他必不得入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因为在米利巴水你们违背了我的命。……亚伦必死在那里归他列祖。摩西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亚伦就死在山顶那里。于是摩西和以利亚撒下了山,全会众,就是以色列全家,见亚伦已经死了,便都为亚伦哀哭了三十天。”
——“亚伦死在何珥山的时候,年一百二十三岁。”
以色列人首次到巴兰的旷野加低斯时是出埃及的第二年。后因从加低斯打发人去窥探迦南的探子报恶信,引致全会众大发怨言,于是神因他们的“不信”,不许他们进入迦南。他们要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直到那一代的人都倒毙旷野。其中只有两个报好信息的约书亚与迦勒,可以进迦南。
到了以色列人走到何珥山时,亚伦死于何珥山。那时已经在旷野绕行了三十八年,也就是出埃及的第四十年了。参考: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后四十年,五月初一日,祭司亚伦……上何珥山就死在那里。”
另请注意以下经文之比较:
①亚伦比摩西大三岁。他死时是一百二十三岁,那时摩西应为一百二十岁。亚伦死于五月初一日,摩西谅必死于同年之年终。
②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八十岁,死时正是一百二十岁。
③亚伦虽较摩西稍早去世(死于何珥山),二人却是同年去世的。
所以民数记二十章亚伦死时,已是出埃及四十年后的事了:
这样,查考《圣经》当时的历史背景,便可确知在民数记十四章至二十章之间以色列人在旷野过了三十八年,其中除了摩西重申若干神的吩咐之外,没有什么记载。这三十八年“乏善足陈”!
另一方面,民数记二十章以后所记的,都是以色列人第二次到达迦南边界的摩押平原,所发生的事。包括著名的大胜亚摩利二王,以及巴兰设计陷害以色列人的事迹……。
例解119:哥林多前书十章的两代人
——“我们也不要行奸淫,象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
亚伦既死于民数记二十章,且证明那时以色列人已飘流旷野四十年,则民数记二十章以后的事,都是以色列人下一代的事,亦即是摩西行将去世之前的一年中发生的事。在民数记二十章上半章,摩西第二次击打盘石时,摩西与亚伦的名字仍并列、10、12、23,另参看二十章以前有多次并列)。
但以后,《圣经)即不再将亚伦的名字与摩西并提。如以色列人被火蛇咬,只向摩西发怨言及求救。二十五章以色列人遭瘟疫时,只提及摩西与亚伦之子以利亚撒及其孙非尼哈之名字。第二次数算以色列人数目时《圣经》已改用摩西与以利亚撒并列。此后以利亚撒完全取代了亚伦的名字、13、21、26、41、51、54……等)。
所以,,提及以色列因行奸淫,一天倒毙了二万三千人,必然是指下一代的以色列人的失败。当时纵或有少数上一代的人未死,也必是即将倒毙的人。
这样,再读的经文,可知该段经文所引述的事迹,包括了两代以色列人的失败故事。
保罗是引证倒毙旷野的以色列人,以及得以进入迦南之下一代的以色列人之历史,也就是整个以色列人走旷野的史事,被记在《圣经》中,都是要作为现今信徒的鉴戒。他们得以进入迦南,并非比上一代的人好,乃是神的怜悯和信实的缘故(。所以留心《圣经》本身所提供的历史背景,同样可提供我们领悟《圣经》丰富而准确的数据,甚至比经外考据更胜一筹。(参<例解162>)
例解120:连左脸也由他打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不少人为本节经文引起疑惑,主耶稣的教训是否真的实用。尤其是两国争战时,士兵若照这原则行,岂不是等于无条件投降吗?(在拙作《圣经问题解答》中,已解释过)
这经文,不该应用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仅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待。更重要的是本节首句已明说:“……不要与恶人作对………但在应用本节经文时,应留心《圣经》中的人如何应用这句话。那就是从《圣经》中的历史背景领会其正确应用。例如:主耶稣自己怎样应用?
——“就起来撵他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他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
为什么主耶稣不怪凭犹太人把他推下山崖,或任他们用石头打死?因他降世的主要任务是为人受死赎罪。他只能按神的旨意死在十字架上。他的人生并非单单为那些要推他下山崖,或要用石头打死他的人。他更要为神所交托他的使命活着,直到他该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可见“……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经文,仅属于人生要面对许多问题中之一,却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任凭自己不明不白的受害或死去。
若留心读使徒行传,也必能获相同的结论。单以使徒保罗来说,已有许多次在逼迫中逃避,如:在大马色信徒把他用筐子从城墙缒下而逃去,在以哥念他逃避反对者用石头打他而往吕高尼去……。所以主耶稣在此所讲论的,不是应付人生一切遭遇的原则,仅限于某一方面的原则。
例解121:没有一个灭亡的
——“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
留心本节经文的历史背景,使我们可以确定的断言,那些认为人信了耶稣以后,仍须等到人生的终结,才可以确定是否得救的构想是错误的。因为当主耶稣说“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时,那不信的犹大还没有出卖他,也还没上吊。而那三次不认耶稣的彼得也还没否认他,或转去痛哭。他们都没有到人生的终结,却都因信与不信而已经确定了。因主耶稣明说:
“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
他不能力犹大祷告,困他从起初就“不信”,直到上吊自杀也没有信靠他。他却为彼得祷告,使他回转之后可以坚固他的弟兄们。
例解122:向什么人我就作什么人
——“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本节经文,很容易被人误以为保罗是个十分圆滑的人,甚至被引用作基督徒为着传福音,应顺应时代潮流。在嬉皮士时代,不少人引用这节经文为根据,而跟嬉皮士过同样的生活方式,向他们传福音。
传福音的方法虽可以灵活,但福音的本质却是“天国的文化”,而所有的“潮流”都是人间的文化。潮流从来不会把人带向神那边去,只会把人带向世俗与神疏远那边去。
现在让我们从《圣经》的历史背景中,看使徒保罗所说“向什么人作什么人”是否看风转舵,顺应潮流的人?
(1)按使徒行传十三至二十八章所记,使徒保罗共有五篇讲章,计有:
①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之讲道;
②在雅典的讲道;
③在米利都对以弗所长老的讲词35);
④在耶路撒冷对犹太人讲道);
⑤在亚基帕王面前作见证。
这五篇讲道和见证在不同时间,对不同的人,讲的却是相同的信息,都是见证基督是神所应许的救主,证明神恩惠的福音(此外,另有些讲道未算在内)。他的传道信息中心没有改变,没有向什么人说什么话。
(2)他斥责那被鬼附而讨好他的使女,因而受诬告下狱(徒十六章);对注重哲学的雅典人讲论基督是神所设立的审判主(徒十七章);他使以弗所行邪术的人悔改,焚烧他们的邪书,价值达五万块钱(徒十九章);他对以智慧学问夸口的哥林多人说:“只知道基督和他钉十字架”。他的学问虽受罗马上流社会的高官所认同,他却向他们见证复活主怎样向他们显现,见证自己悔改的经过……。他向以割礼为夸口的犹太人说:“外面肉身的割礼不是真割礼,……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些事实,证明他向哥林多人说“向什么人作什么人”这话,不象一般人那种领会,要顺应潮流,投人所好;而是针对不同的人讲他们需要听的道。
(3)当他从安提阿首次奉差遣出外,到路司得、以哥念等地布道起,直到他殉道前所写提摩太后书止,他一直因忠心传福音受逼迫。如:
——“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若难。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但从这一切苦难中,主都把我救出来了。”
证明他多年来没有对不同的人讲迎合人喜欢的道,而是高举基督,忠心不渝。他对哥林多人说:“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对加拉太人说:“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
这些历史背景证明他所说“向什么人我就作什么人”不是顺应潮流,投人所好。他不是在香港讲十字架,到大陆讲爱国爱教会,在新加坡讲救恩,到北美洲讲人权的传道人。
(4)这句话应留意上下文和哥林多前书教会的特质来领会。哥林多虽是大城市的富有教会,他们却有人说保罗“用心计牢笼”他们。所以保罗始终不受哥林多人的供给,反而接受比哥林多教会又穷又小的马其顿教会的经济馈送9)。所以对这些在钱财上特别敏感,而以世俗的心态推测保罗的哥林多人,保罗就定意始终不受他们的供给。这就是他对他们说“向什么人我就作什么人”的意思。
(5)本节的上文保罗特别强调两件事:
①他虽有权象别的使徒那样,“传福音的可以靠福音养生”,但对哥林多人从没有用过这权利。
②他虽可以象别的使徒那样“娶信主的姊妹为妻,带着一同往来”,却没有用过这权柄。
这两点正好针对哥林多教会两大弱点:
①他们相当看重钱财,或在奉献上不热心。在答应捐献后,一年还没有预备好,远不如马其顿教会)。
②他们在男女关系上,有比外邦人还不如的罪。所以保罗说:“……向什么样的人,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又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例解123:洗脚习俗的应用
——“于是转过来看着那女人,便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么?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
——“……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上文我们曾提过为客人洗脚,是犹太人当时的习俗。从主耶稣对西门的谈话看来,不为客人洗脚,是不大有礼貌的待客之道。
在此注意:主耶稣怎样把当时犹太人为客人洗脚这件事,按属灵的意义应用于门徒。当主耶稣对彼得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时,并不是要问徒不断保留洗脚的习俗,也不是限定“洗脚”只可解释待客有礼之意,而是把当时实有的习俗按属灵的意义教训门徒。
所以,当使徒约翰把这段历史故事写在《圣经》中时,我们不该仍然按当时的风俗来限定它的意义,而应当按《圣经》选记的目的来领会它的意义。若我们仍要坚持“洗脚”按当时的意义只是礼待客人,便是用当时的习俗限定了被选记在《圣经》中的历史,不可以有按《圣经》选用之属灵意义了。这样做是大胆得近乎僭越了!(参(例解85))
例解124:都是祭司无须蒙召?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有人根据这节经文,认为所有信徒都是祭司,都是事奉神的人,传道人与信徒并无分别,同蒙一个呼召。并根据使徒保罗蒙召与得救同时的经历,因而认为:
①所有“信”的人,就都是蒙召的人。
②只有一次的呼召,没有第二次“蒙召”那回事。
所以认为所有信徒都可以选择作传道人这种职业。这种见解在三、四十年代,华人教会基要信仰者与新神学信仰者争论已久。现在在北美若干神学院已接受为正统观念。
若按《圣经》的历史事实对照这两节经文,就知道《圣经》不是如此应用。
(1)彼得首次跟从主
信徒都“是有君尊的祭司”这句话,是彼得写的。彼得自己是否只有一次的蒙召?按,彼得初次蒙召是在施洗约翰见证基督就是神的羔羊的次日。安得烈把他带去见耶稣,因而认识了主。按可知那一次的认识主,已作了主的门徒。因在迦拿的婚筵上,《圣经》这样记载:“……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所以彼得第一次作主门徒是紧连在迦拿婚筵之前,亦即主行第一个神迹之前。
(2)彼得蒙召传道
但说耶稣听见施洗约翰下监之后,“退到加利利去”。然后下文17-22节才记载他呼召彼得等人撇下渔船跟从而传道。那是在彼得已经作门徒之后的呼召。
注意:在施洗约翰下监之前,马太略去了一些耶稣在犹太的行踪未记,就是主耶稣第一次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时,在犹太所行的若干事迹,即至的事。其中包括在耶路撒冷首次洁净圣殿,以及著名的约翰福音三章与尼哥底母谈道,和约翰福音四章所记……等事。
再注意:明说:“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这话与上文所提“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对照,可知彼得是在加利利海那一次蒙主呼召的。这证明彼得在作主门徒之后还有一次蒙召。第二次才是撇下渔船跟从主的那次(。
(3)十二门徒与众门徒不同
在四福音中一再显示十二门徒是跟主耶稣一起出入同作传道工作,有别于其它门徒:
①主给他们特别权柄与使命。
②当时的法利赛人等也是以十二门徒之作为,向主耶稣提出质问,如:问他们为什么在安息日掐麦穗吃2)?为什么不洗手吃饭?……等。
③主耶稣特与十二门徒同吃最后晚餐,并设立新约29 )……。皆因他们所蒙的呼召是作传道人的呼召,不是一般信徒。
(4)彼得如何看他自己
众使徒在教会初期,提出要选立执事的理由时,这样说:“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4)
注意当以彼得为首的使徒们说“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时,他们是否把他自己和其它“众门徒”分别出来?那分别是阶级的分别吗?是圣品与非圣品人的分别吗?不,是神所特别呼召作“祈祷传道”的人,与没有第二次蒙召者之分别。而这十二使徒中的彼得正是写,说信徒都是“君尊祭司”的彼得。可见在彼得与使徒们的观念中,作门徒与作传道是两种不同的呼召,是理所当然的。
的话,既对一切信徒说,传道人也必是信徒,所以可以包括作传道的呼召;但作传道的呼召却不包括一切门徒,很明显的神并非要所有信徒都作传道。事奉神是一切蒙恩者当然的责任,但“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却是神特别呼召的人;因神从没要求所有信徒都作全职的传道人。
例解125:信徒只有一次蒙召?
使徒保罗蒙召的经历可证明一切信徒都只有一次蒙召吗?看保罗怎样看自己的蒙召:
(1)保罗对罗马教会怎样论蒙召?
保罗对罗马教会说,他是“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的人。又把他和跟他同作使徒的人归为一类,是作传道的,叫人信主的——“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同一节的下半把信徒归为另一类蒙召者——“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可见保罗虽然只有一次蒙召,他的观念中作传道的蒙召,与信耶稣蒙召不是同一回事。
(2)保罗怎样对哥林多人论蒙召?
他写信给哥林多人说:“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
这两处经文保罗非常明显的把自己所蒙呼召,与一般信徒所蒙呼召分别出来。保罗自称为“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而称哥林多信徒为“蒙召作圣徒的”。保罗诚然只有一次蒙召的经历,这是因他的得救与蒙召同一时候。不能单凭他那一次的蒙召,断定所有基督徒都是只有一次蒙召。最重要的是保罗自己的感受,并没有把那一次的蒙召看为作基督徒就是作传道人的蒙召。
(3)保罗自己怎样看蒙召?
保罗看自己是蒙召作传道:保罗在他的书信中,一再表现他是传道人的身分,与一般信徒不同,因他敬重神的呼召。
①他对罗马教会说他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他的职分。
②他对哥林多教会说他象别的使徒可以靠福音养生,信徒却没有这种权利。反之,他们倒应供给神仆的需用——“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么?”这“我们”与“你们”表现了两种不同身分。
③他称许腓立比教会信徒供给他的需用。
④他把帖撒罗尼迦信徒看作是福音所生的儿女、11,。
(4)从使徒行传看保罗蒙召
虽然保罗在使徒行传九章没有明显指出得救与蒙召同时,但在他对犹太人与亚基帕王作见证时,则非常清楚的指出他在得救时,就同时得神的呼召,如:
——“主向我说,你去罢。我要差你远远的往外邦人那里去。”(
——“我也要救你脱离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
不但见异象时他已知道神救他也呼召他作外邦使徒,而且就在当时,他己看自己是神的仆人,立即见证耶稣是基督,后又到亚拉伯共有三年之久隐藏的受神造就,然后回他本乡大数作传道,然后在安提阿接受了神差他“去作神召他们所作的工”。
(5)若保罗只一次蒙召是证明所有基督徒都只有一次蒙召,则所有基督徒也都当象保罗那样作耶稣基督的使徒或传道人了。因保罗对他那一次的蒙召,完全看重他作传道之身分,远过于他只是一个基督徒的身分。
(6)主耶稣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注意主耶稣在此所说的“工人”是谁?新约中的“工人”是指传道人。例如“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作无愧的工人”;;。既然庄稼多任务人少,为什么不叫全体信徒都作“工人”?为什么主要门徒“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可见主耶稣也认为作神的工人须有神的差派。
(7)所以无论主耶稣、彼得与保罗对蒙召传道之职分,与工作所表现的观念,可知彼得所说信徒都是君尊的祭司,以及保罗只有一次蒙召的见证,都不够作为信徒不必另有神呼召便当然可作传道人的根据。传道工作不该当作普通职业,可由各人自己的兴趣选择,乃在神的选召与差派。这与属灵不属灵毫不相干。
最后,让我们用一节经文作为这一论题的结论:
——“……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 陈终道《以经解经》
在研读或解释《圣经》时,引用历史上的众神仆解经的例证,诚然可作为现今信徒的借镜或鉴戒。但历史上的人物既已作古,无法为自己的见解再作任何申述或辩解的。这样,后人引用或批评时,可能公正也可能不公正,甚至断章取义,舍长取短,加以批判。然后把今人中不合自己见解的,都列入被判为错误的历史先例之中,不容置辩。这种批判历史的方法,会无意中自以为已选择了最正确的见解。其实有可能是错觉,还该在神话语上多作自省功夫。
释经学可轻易而不知不觉地左右了教会事奉的方向。被大多数人接受了的释经学之见解,可能会左右整个时代的教会在事奉与信仰上追求的心态与方向;其结果,可能影响无法计算的神的众仆人众儿女如何向神交帐……这真是非常严肃,令人战兢的问题啊!
一、灵意解经的困惑
灵意解经就是按经文的上下文领悟其中的属灵意义的解经,不少解经家把灵意解经当作是随意的推理的解经(即被丑化的灵意解经),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按属灵意义领会的灵意解经,不是假设或虚构的事,或随意的象征,而是把历史的实事或灵界的实事之真正意义解明出来。
按属灵意义的解经(简称灵意解经),实际上是指主耶稣和门徒们,引用被选记在旧约中的历史,按精义或灵意应用在新约的教训中。显明旧约历史有表明真理的属灵意义;又显示神启示的步骤,由影像到实体,由仪文与字句到精义与心灵。并且使读《圣经》的人,留心领悟《圣经》的精义(正意),用心灵诚实事奉神。脱离按仪文字句的表面事奉。
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华人教会与神学,对于按属灵意义解经引起相当大的混乱。有些人觉得《圣经》的确有很多丰富的灵意。而另外一些人很强烈攻击按属灵意义的解经,将这种解经看得象瘟疫一般可怕。还有一些基督徒觉得相当彷惶,不知自己是否已落在“灵意解经”,或随意象征的解经里。其实《圣经》中也有不少寓意的解经,特别在先知书与诗类经卷中。
照笔者个人的领会,许多人把“私意”、“人意”、“任意”的解经当作属灵意义的解经。若有人将一段经文,不理会上下文或全句的实意,随意发挥;或凭私意加上很多空泛推敲的“亮光”。这一类的解经,就算一个稍有辨别能力的非基督徒,也能觉察出其中既无道又无理,怎算得是按灵意来领会的解经?
但真正能影响教会在解经方面陷入歧途的,不是这些十分肤浅的一般人的亮光,倒是那些有高级学历而被教会以为可信任的人。这些人若不愿按正意分解,极可能把教会带向错误的路上去!
对于《圣经》是否应按属灵意义领会,或是否有按灵意套用的问题,既受神学家们如此重视或轻视,最稳妥的途径,是不存偏见地直接回到《圣经》里,看看《圣经》是否有这样的解经。这正是本书完全偏重于用《圣经》实例,以说明释经原则之路向的缘故。
例解126: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
使徒保罗对哥林多人说:“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解释属灵的事”,绝不是用人意的想象、任意象征、假造的话,解释属灵的事。乃是谨慎的倚靠圣灵的教导,解释属灵的事。使徒保罗是当代“旧约权威”,他的学问是外邦的罗马高官所认同的。
但他的观念中的倚靠圣灵,绝不是参考书加上理性与逻辑,就等于倚靠圣灵。他对以属世学问夸口的哥林多人,绝不敢用属世的学问一比高下,而是战兢的倚靠圣灵的教导,讲解属灵的事。
整本《圣经》既是讲论属灵的事:神的创造与救赎;神为人所差来的救主,所成功的救法;神按他的美妙完善的旨意,将必完成永远完美之国度;……这些都不是属物质界的人的心思所能设计或想象出来的事,是属灵界的事,却必须向活在肉身中的人,按着神的时候,逐一启示给人的。在这启示的过程中,有好些属灵的事,必须用属灵的表达,又要用圣灵启导的悟性去领会。所以按属灵的意义领会《圣经》的话是必要的。例如:
例解127:神大怒盛满金碗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殿中出来,向那七位天使说,你们去,把盛神大怒的七碗倒在地上。”
启示录十六章倒七金碗之灾时,先有“四活物中有一个把盛满了活到永永远远之神大怒的七个金碗给了那七位天使”。“金碗”是象征吗?上下文有《圣经》可作根据吗?没有。金碗就是金碗。或说七碗象征神的大怒,是则金碗所盛的“大怒”又象征什么?大怒就是大怒,不必象征什么。但大怒(或忿怒)是一种情绪,金碗是一种器皿。大怒怎能盛载在金碗里呢?
注意:约翰在异象中见的金碗,是属灵境界中的金碗,是从天上殿中出来的四活物之一交给天使的,不是约翰从地上带上去的。从下文十六章的记载,可知天使所拿的“金碗”,确是可以盛载神的“大怒”的。而且各碗所盛的大怒倾倒时,能使世上发生不同的灾祸。而那些灾祸使天上的使者与地上的殉道者,一同发出赞美与称颂。(这称颂赞美当然不是现今从未为主受过苦的人所能明白的)。
所以神的大怒盛在天上的金碗中,倒下而成灾祸,甚至能使某些污灵更加活跃,增强鬼魔最后害人的力量。这些都是纯属灵界的事,不是世人凭属世学问或理性所能明白的。我们只能接受灵界的实事,按灵意领悟了!
这样,属灵意义之解经既是圣灵用他自己的智慧所表达的属灵的事,我们只能按圣灵所已显示的,领悟灵界的奥秘了。所以灵意的解经,绝非人间的私意或轻率的寓意之解经。
二、精义与“灵”
例解128:的“灵”
——“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灵((((((()通常英文《圣经》用大写的”Spirit”来表示——指圣灵;但(((((( 有时也指魔鬼的灵或人的灵,如祷告的灵,信心的灵……等,英文译本则用小写的”spirit”代表普通的用法。
的“((((((”却不是指神、人、或鬼的灵,而是指律法、字句的灵。神、人、鬼有灵。文字话语怎么会有“灵”?所以中文和合本译作精意(精义)。N.I. V。英译本此字译作大草之”Spirit”——指圣灵,但N A.S B 美国新标准译本则译作小草之”spirit”——指上文之文字。所以这里的“((((((”是可以被译作“精义”或“灵”的。
按上下文来看,这字用在文字方面的“灵”就是指它的“精义”。就如一篇文章的“灵魂”,那意思是指文句或文章的精髓。中文《辞海》“精义”即“至理”。就是最正确的真理和意义。所以本来“精义”是很适当的一个词,表示文章或语句中的精华正意。但有些描写或记述完全关乎属灵的事,仍只能称为属灵的意义才算最适合。
例解129:哥林多后书第三章“精意”的用法
按这段经文来说,保罗已经在用精义(灵意)的讲法,因为:
(1)——“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石版”明显是指旧约写十诫的石版。“乃是写在心版上”是按精义指圣灵将神的话放在信徒心中(。注意:若按咬文嚼字原则的“心版”(心的版),我们体内那一部分是心版,可供圣灵写字?
(2)保罗讲到他自己能承担新约的执事这职分,不是凭“字句”,即不是凭旧约律法的字句。不凭“字句”这讲法是顺着上文所引“石版”所代表之律法的思路而说的。所谓凭着律法的精义(或灵),即律法所要讲明的那真正意义。根据律法,保罗是便雅悯支派的人,不是利未人也不是祭司,根本不能事奉神。但按照律法的精义(灵意)所要讲明的,是基督和他的救赎。保罗既蒙基督的救赎,作了基督的奴仆,当然是可以事奉神,且可以作新约的执事了!
(3)下文引用摩西脸上蒙的帕子的事,是引用的事。当日摩西脸上发光,那光不是晒太阳的效果,是与神亲近的效果。不是寓意,是属灵的实在经历。以色列人不敢见摩西,以致摩西要用帕蒙在脸上,是实有的帕子。但他脸上的光则是神的荣耀的属灵作为。
注意:保罗引用这事时,将摩西脸上的帕子,说成是以色列人心中的帕子。
——“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
这不是灵意的用法吗?(那些丑化灵意的人很吃力的说那是象征、比喻、寓意、换喻……何必那么辛苦地拒绝《圣经》自己的解经法呢?)保罗明显是按“灵意”引用在那些不信的以色列人身上。他们心灵上蒙了“帕子”,以致看不出律法的总结是引人到基督跟前。他们的成见,使他们不能明白旧约的精义而不肯归向基督。(详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三册《哥林多后书讲义》)
此外,——“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象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保罗又把以色列人的帕子与摩西脸发光的事,应用在今日信徒身上。保罗是按圣灵的启示应用,还是咬文嚼字的应用?
所以,保罗在开始即按灵意贯通他全章的论题。所以我们要按上下文的用法,决定单字的意义;不是按单字的意义,否定全章的上下文,才较为稳妥。因此之“灵”应指文字的灵,即“精义”或“灵意”。
例解130:真割礼在乎灵
——“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
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时,明说他后裔中的男丁,生下来第八天要受割礼,作为神与他立约的记号。于是“割礼”便成为犹太人是神选民的记号。但使徒保罗却在此指明,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仅在肉身上受割礼的,也不是真割礼。又说:“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在乎灵即在乎圣灵的工作,或是属于属灵的事,不是文字礼仪的事。
割礼明明是旧约的一件历史事实,按字义与事实都是真的施行在男丁身上,从亚伯位罕以来,一直奉行的礼仪。连主耶稣和使徒保罗自己也都是生下来“第八天受割礼的”;。怎么保罗竟说肉身的割礼不是真割礼?在歌罗西书保罗便把割礼的属灵意义解明:
——“你们在他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
保罗把“割礼”按属灵意义应用在基督徒身上,指出“割礼”这仪式的属灵意义,是信徒在基督里受了脱离肉体情欲的割礼。这话按灵意与相通,指信徒借信心已经把肉体与肉体的邪情私欲,与主耶稣同钉十字架了。
这就是使徒保罗的“灵意解经”,也是《圣经》自己的释经法,不是人的解经法所能取代的。
例解131:这城的灵意叫所多玛
——“他们的尸首就倒在大城里的街上。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就是他们的主钉十字架之处。”
本节中的“灵意”原文“(((((((((((”,是“灵”字的副词(adverb),与所用之“属灵的”完全相同,绝不是虚构或推测的亮光。不该将属灵的含义虚构化,然后指为人意解经;此举有先故意歪曲,然后又判为错误之嫌。
“二见证人”作完见证后,殉道于“主钉十字架之处”,即耶路撒冷。但使徒约翰受感写启示录时,却说“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按字义,埃及就是埃及,所多玛就是所多玛。但按属灵的意义来说,把基督钉在十字架的耶路撒冷,在本质上与所多玛或埃及同样是敌挡神的城。二见证人之殉道,虽不能与主那稣为罪人受死相比,但他们忠心所作的见证,正如主耶稣是世界的光,世界却不接受他,不爱光倒爱黑暗。这世界虽有不同的时代及不同的城市,但在拒绝真光与逼害神的忠仆方面,自古至今是同样的喜欢黑暗,拒绝真光的。
在此《圣经》不是把埃及、所多玛或耶路撒冷“寓意化”。乃是按属灵的观点来看,这些城都有共同的敌挡神的实质。所以按属灵的意义看是相通的。
这种写法与使徒保罗在——“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拉伯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是同一路线的解经法(详参拙作《加拉太书讲义解释)。西乃山是神宣布律法之处,怎么会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现在”指使徒写信时。因当时拘执律法而下明其意义的宗教领袖,只知道如何按律法仪文事奉神(只知作奴仆),不知如何凭恩典按心灵事奉神,而终于拒绝了基督,未能凭神应许作神儿女!所以说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按字义,西乃山与耶路撒冷绝不同类,但按灵意领会则是同类的。
三、不可喧宾夺主
例解132:私意不是灵意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
按照《圣经》,我们该劝勉信徒不要凭私意解经。可惜不少人把私意或随意的解经看作是灵意的解经,有意无意地把按属灵意义领悟的方法“丑化”、“恶化”。这样做会使人下意识地以为凡带有属灵意义的解经就是曲解《圣经》,却轻轻地忽略了其它“私意”解经的危险。
不论神学家怎么主张,如果按属灵意义或按精义引用《圣经》,是《圣经》本身的用法,是正意的解经。那就不只是个名词争论的问题了。要是《圣经》实际上有那种用法,而我们却把各种“私意”、“任意”的解经的错误都归入按属灵意义领会《圣经》之中,岂不等于间接否定《圣经》?结果,必然引起那些留心读《圣经》的人的惶惑与疑惧。另一方面却会使人不提防那些咬文嚼字而曲解《圣经》者的偏误。
《圣经》是神的启示,虽然也用人间的语言文字,但其中主要的信息,却不是人间哲理,乃是神救赎之启示与永远国度的旨意。所论的都是属灵的事,所选记的人间历史与事例,也都朝向说明神对万有之最后完美旨意的实现。其中难免有些事的解释,有《圣经》独特的意义。
我们研读《圣经》,应探索《圣经》怎样解释它所引用的事倒或道理,从而找出原则,助人了解。却不是、也不应凭人所定出的解经法作为标准,甚至否定了《圣经》自己的解释法。以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例解133:质疑基督时代之《圣经》
上文己论及我们可否质疑基督时之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不是希伯来原文,所以新约引用的《圣经》应按旧约原文为准?在此谨再举例如下:
第一比较: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比较旧约:
——“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
第二比较:
——“他们回答说,在犹大的伯利恒。因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比较旧约:
——“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第三比较:
——“他们彼此不合,就散了。未散以先,保罗说了一句话,说,圣灵借先知以赛亚,向你们祖宗所说的话,是不错的。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比较旧约:
——“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第四比较: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比较旧约:
——“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以上所举数例中,新约使徒与主耶稣所用的经句,都与旧约的记载略有出入。我们可否因此认为:因为基督时代所通用的《圣经》是七十士希腊文译本,不是旧约原文,不够权威性,因而否定许多新约引用旧约经文具有“解释”旧约之权威?思考这问题时应留意:
(1)究竟谁有权否定基督与使徒所引用过的经文,认为基督和使徒因只留意读当时的希腊文译本之旧约,而可能不够准确的领会旧约《圣经》?
(2)基督与使徒们都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主耶稣十二岁上圣殿坐在教师之间“一面听一面问”有关旧约的《圣经》。使徒中的保罗,更是著名拉比迦玛列的高材生;。他们从小在希伯来圣经文化之熏陶中长大,对当时希腊文翻译之经节的领会,何以不能作为《圣经》较后的启示对较早的启示的最好批注?
(3)就以现代一些华人,又在中国文化的熏陶长大的人来说,对二千年前的中国古文中的诗词、文章、学说……,也不容易准确的领会。这样,以二千年后的外邦人研读旧约,能比二千年前当代的希伯来人,对旧约《圣经》领悟更有权威吗?
(4)除此以外,对于这本出于神的启示的著作,有谁比主耶稣与使徒们获得更多圣灵所指教的言语,明白其正意,“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
(5)天主教会落在“黑暗时代”中,因为他们建立了一个“权威阶层”,只有教廷与神甫可以解释《圣经》。现今教会似乎想用另一种方式建立“权威阶层”,使人以为只有少数专家才可以明白《圣经》。任何近似的趋势都不是好现象。这类人从来都是属少数的,由某一阶层的人掌握了解《圣经》的权威,弊端就可能渐渐发生!大多数基督徒都不是具“《圣经》学术阶层”的人,难道他们不可能倚靠圣灵明白《圣经》吗?
例解134:如何按正意分解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私意解经,不单可能利用所谓的“灵意”,也可能利用字义。(见下文例解)所有蓄意曲解《圣经》来成就自己目的的人,可能利用任何一种解经原则来达到目的。
解经的正确与否,不单是知识、学术,或所谓“严格解经原则”的问题;而且也是个人灵性的造诣,向神的态度与心志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傲慢、自私、贪图名利与虚荣,为肉体辩护,固执而自是,怕失去人的拥戴支持……,虽然很有学术修养,熟识《圣经》,知道解经的原则,还是可能凭私意解经。我们在神面前的心灵不柔和、不良善、不公正,也会影响我们解经的正确性。这就象一个开枪开得准的士兵,不一定就是好士兵,还得看他是为什么开枪?向谁开枪?他是否完全听命于元帅的军兵?
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就象一个很熟练的木匠,一刀就能把一块木劈成正正的两半。这是知识加上造诣的效果。但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是一个竭力要在神面前作蒙喜悦的人。解经的人若无心要作神喜悦的人,只求自己的利益和人的喜悦,纵使有丰富的知识、技巧,却仍可能不按正意而按私意强解,或巧妙的曲解《圣经》的。保持讨神喜悦心志,比较开枪准确之技巧更需“竭力”追求。
在主耶稣时代,法利赛人中的教法师与文士,可说是旧约的解经家。现今时代的原文专家之中,没有谁可与当代的这等专家相比。主耶稣却责备他们如何凭私意曲解《圣经》,例如:
四、基督时代的私意解经
例解135:奉献与孝敬
——“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你们还作许多这样的事。”
摩西宣布十诫时已明文说“当孝敬父母”。这孝敬的涵义,包括了肉身方面的奉养。
法利赛人等虽然不敢正面否定“当孝敬父母”之明文,却可以凭《圣经》以外,他们“自己的遗传”,曲解了《圣经》的明文。所谓他们的遗传也就是他们那一帮人,多年来在宗教方面坐在受敬重的地位上,凭他们对《圣经》的“专业”学识和影响力所提出的主张,被多数人所依循,且成为传统的惯例。借这种“遗传权威”取代《圣经》的权威。
这些法利赛人不是不明白《圣经》,而是:
①有私心,可能较偏重于使“圣殿”方面有较多收入。所以主张把应给父母的献给神,就可以毋须再给父母。
②要建立及保持他们对《圣经》见解的“权威”地位,这可使他们对任何自己想推行的信仰方面的主张时,都很容易找到根据。
这正是他们拒绝主耶稣的主要原因。因主耶稣的解经,显然使他们的私意解经,显得有私心而轻重倒置。
今日教会在推动某种我们认为重要的事工,要引用《圣经》为根据时,有可能会暂时搁置神学家严格的释经原则,而较牵强的解释所引用之经文。
例解136:指着坛上礼物起誓
——“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这段经文明确的显示,主耶稣如何指出当代文士与法利赛人,在解经上的错误。他们虽有文字的知识。却没有属灵领悟力,所以未能分出轻重。
旧约的会幕和燔祭坛(以及圣所和至圣所的一切圣物),都经过行洁净礼,并用圣所专用的圣膏油膏抹而成为圣,三十全章)。分别为圣即归神所专用。所以“凡挨着坛的都成为圣”。
由于整个会幕与其中的圣物都已归神为圣,所以它们象征着神的同在与权威。但献在坛上的礼物却是人带来的,并非礼物使坛成圣,是坛使礼物成圣而蒙悦纳。所以当然是坛和殿比人所献给神的为大了!法利赛等人所以会发生误解,因太重视人的作为与礼物,而轻忽了神的尊荣与权能。他们太重视自己对《圣经》的学识,却忽视了倚靠圣灵的启导。
大有学问,又受过旧约律法严谨的教导的使徒保罗说:“……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
所以使徒保罗强调他是靠圣灵,“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
事实证明,保罗确曾把许多隐藏在旧约的属灵的事解释出来。如上文所引例解:亚伯拉罕所等候那要使万国得福的后裔,就是基督;;逾越节的羔羊指基督的受死赎罪;以色列人吃吗哪,饮灵水也是指基督;外邦人可以与犹太人同作神的后嗣是神的旨意。
这些都是保罗的“灵意解经”。有谁比保罗更明白福音原理?他所传的福音就是从他对旧约《圣经》的领悟而解明出来的(
例解137:这人怎能明白经卷?
主耶稣在世上时,他讲解《圣经》显然与当代的犹太人不同。他们却凭外貌轻视他,而对他的讲解发出疑问说:
——“犹太人就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
但他们显然没有基督所重视的圣灵的教导。正如他对门徒说: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
倚靠神所赐注在我们心中的圣灵,就是可以明白《圣经》最重要的秘诀。
主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和文士们,可说是最好的旧约解经家了。上文他们对主耶稣的解经提出质疑:“这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就是怎能明白旧约的经卷的意思。他们希奇耶稣既未象他们那样受过“专业”训练,怎能明白旧约《圣经》?他们显然完全忽视真理之圣灵的启导。
他们把他们所学的,当作唯一可明白《圣经》的正途。他们不但建立自己的权威,还想否定基督的权威。但事实上,不是耶稣不明白《圣经》,倒是那些法利赛人不明白《圣经》。(见下例)因为他们是凭人的知识研读《圣经》。主耶稣却有圣灵无限量的智慧,讲解神的启示()。
例解138:“主对我主说”
——“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在此主耶稣所引的话,第一个“主”是神,第二个“主”是主耶稣。大卫既称基督为主,怎么可能又是他的子孙?这确是令人无法圆解的问题。为什么这些旧约专家们竟没有一个能回答主耶稣的问题?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位基督要道成肉身,而成为大卫的子孙,所以大卫既称他为主,又是大卫的子孙。但这完全是人间以外的属灵启示,不是凭知识与推理所能理解。他们虽有丰富的专业学识,却没有虚心靠圣灵,所以无法明白在主耶稣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基督从大卫的后裔道成肉身,完全是属灵的事,必须由圣灵指教才能明白。
他们无法回答主耶稣的问题,又无法找到主耶稣对旧约《圣经》解释的任何错误。不单使他们找不到可指控基督的把柄,且使他们坐在摩西位置上的权威也大受震撼了!
总之,因骄傲而倚靠自己理智的人,不能明白《圣经》。虚心倚靠真理圣灵的人,才能明白《圣经》。
五、应再三省思的金句
例解139:“仍是不知道”
——“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
(1)基督徒最大的危险,就是在自己对神的话,或对神的事,有了若干程度的认识之后,在那种令他感到喜乐、甘美、满足的情形中,不知不觉的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体验了”许多别人未领略过的灵程。其实可能还是非常肤浅的,仍在开端阶段而不自知,且使人停在那个“开端”的阶段骄傲起来。使徒在此提醒我们,知识可能使人因骄傲反而陷于不自知!诚心爱神却是神所知道所重视的。
(2)任何一个初信的基督徒,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必然爱慕神的话。他们都可能在若干程度上,按着并不准确的解经原则去读《圣经》,而且是按自己的感受和认为可以应用的读法去读《圣经》。无论是否合标准,他们因神的话受益却是事实。圣灵同样借着他们非常有限的知识,让他们从神的话语中得着喂养,渐渐长大。
但过了不久,他们可能为现实生活或其它原因,不能经常抽出大部分时间读《圣经》,因而对《圣经》的造诣,始终停留在不很成熟的阶段。这种基督徒却占了华人教会中的绝大多数(也可能是全世界基督徒的大多数)。传道人要教导这大多数的人,也须用相当的时日与耐心。不是开一期释经学课程,就大功告成那么简单。
(3)坦白的说,读完释经学,不就是已经会准确的明白或解释《圣经》。这完全是两回事。就象一个背熟了太极拳谱的人,并不就是已经精通太极拳。还有很远很远的路程要走呢!
教会亟须勤读《圣经》的人去学习如何释经;却绝不需要不读《圣经》(或偶然翻读)的人去读释经学。这等人学了释经学之后,更大胆批判他们所一知半解的事。在一切事奉神的事上,在把真理的“知识”教导别人时,还必须教他存什么心态运用那种知识或方法。
(4)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把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慈爱的天父,不断用怜恤体谅的心,慢慢教导栽培我们,直到今日。使徒保罗说:“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
(5)每个事奉神的人,都该小心珍惜神在我们生命中已经培植好的美好质素,例如:象基督本性的谦卑、柔和等;又小心提防魔鬼会把一些败坏我们灵命的坏质素灌注在我们的生命中,例如最象魔鬼本性的“骄傲”。
每当我们打开心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或经历时,都可能不知不觉的,让谦卑从我们生命中溜走了,又让骄傲进入我们灵命的细胞中。“谦卑”溜走时是静悄悄的毫无感觉,骄傲进来时,也是静悄悄听不见脚步声的。学习释经学或研经法,都需要谨慎“提防”这种危险。──陈终道《以经解经》
上一章曾论按灵意之解经,与人意解经不同。本章继续用实例说明,按属灵意义领会或按字义领会,都有可能误解《圣经》。兹举例如下:
例解140:我的肉是可吃的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六章与犹太人辩论时说,他的肉是可以吃的,他的血是可以喝的。主耶稣在这里的讲话是否按属灵的意义讲的呢?难道他真要把他的肉给我们吃,还是说他是在讲比喻?
他确是按属灵的意义讲论属灵的事实。他不是说“好象”我的肉,而是直接说“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不但“是”,还加上“真是”。因上句他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原文有两个“真”字,即“真的,真的告诉你们”。除非我们承认主耶稣在这里是用属灵的言语讲论属灵的事,否则就没法领会。
其实主的意思是:我们领受他为我们舍身流血之救恩,就可以领受永生神的生命,就可以在末日复活。
但将本节按字义解释就引起错误:有人只根据字义来领会,于是就以为圣餐的饼和怀,经祝谢后就变成耶稣真的身体,为我们一再献上为赎罪祭。而领受圣餐的人,就真的是吃耶稣的肉了。这种见解实际上认为耶稣要一再用他的身体为我们赎罪,这就等于否定基督只一次献上赎罪祭,便成就到永远的功劳,明明的违背了希伯来书的真理:“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13)
例解141:水与圣灵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曾用水象征圣灵。例如:
39——“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很明显的在此“活水”就是指圣灵。若单凭“活水”这两个字的意义,怎能领会出“圣灵”来呢?但主耶稣是用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不能从字义推测,是《圣经》独有的用法。有些异端说圣灵是一种流质,就是根据《圣经》提到圣灵时曾用水象征。《圣经》又用“浇灌”、33、形容神赐下圣灵的情形。完全按“水”和“浇灌”的字义来领会圣灵的结果,就产生了圣灵是一种流质的异端。(其实《圣经》提到圣灵还用了许多别的形容词如:风、火、鸽子……等)。轻忽上下文而存偏见,就很容易误解《圣经》,或按灵意误解,或按字义误解。
例解142:带着刑杖来
——“你们愿意怎么样呢?是愿意我带着刑杖到你们那里去呢?还是要我存慈爱温柔的心呢?”
这节经文的精义,是保罗期望哥林多教会中,那些自大的人会悔改,免得他来要处罚他们。他并不想用使徒的权威惩治任何人,但不得已时,只好运用了。但他更喜欢有温柔的心到他们那里,不必象严父那样责备什么人。
但有人按字意领会,对犯罪或违反神家家规的人,不论成人或孩童,由长老施行杖罚——(中国耶稣家庭)。
例解143:“酵”是指错误的教训
——“他们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饼罢?那稣看出来,就说,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么?你们的心还是愚顽么?”()
门徒与主耶稣渡海忘记带饼。主耶稣利用这机会教训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作“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门徒因而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带饼罢?”他们显然一直注意主说话的字面意义,而轻忽主的话的属灵意义。
当时法利赛人惯于咬文嚼字的领会《圣经》,而轻忽字句之精义。今日那些长期在法治文化熏陶中的人,不知不觉地会偏向咬文嚼字,重视字句表面的意思,而把字句内涵之精义忽略了。因为律法一定十分重视单字或单句的字义的。但主耶稣在此明明以一般发面的“酵”指某些错误的教训,且未事先说明他将按寓意或比喻而说的。而门徒按字义领会,因而猜想到可能因没有带饼而须向法利赛人等借饼方面去。
主耶稣却责备他们,怎么会忘记了主曾两次用饼使多人吃饱的神迹?他既一再凭少数的饼使多人吃饱,那要他们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当然不是要他们向人借饼,而必另有深意了!但门徒们单从字面的意义领会,竟未能从主的话语中深入领悟其精义。这是单凭字义而误会主的话的另一例子。
例解144:“睡了……死了”
、16——“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罢。”(全文)门徒们与主耶稣在这一小段(1-16节)的对话中,果真明白主所说的“睡”的真义吗?为什么主耶稣不在一开头就告诉门徒说拉撒路死了,却说睡了?为什么要等到门徒确实不明时,才说死了?而多马在听见主耶稣说拉撒路是死了时,便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罢”,这会是出于受教、心悦诚服所说的话吗?还是带有讽刺、反叛而下信的话呢?(既然死了我们还去作什么?去和他同死吗?)
若单按字义看来,睡就是睡,死就是死,两者是完全不能通用的。但主耶稣却是这么用了!他是在用属灵的话(字句),讲论属灵的事。在基督里的人的“死”,只不过是睡了那样,必然复活。
显然,主耶稣是故意利用拉撒路之死,说明:
(1)他是生命之主——“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 死了,也必复活。”)
(2) 启导门徒知道,所有在主里而死的人,都不是真死,都必再复活,所以那“死”就可以说是睡了。他把“睡”这单字的意义,加上属灵的意义,以解释属灵的事。这“睡”不是把死美化的说法,是属灵的事实,是世界的文字所不会有的。所以按属灵的意义用字 或用句,确是《圣经》本身的用法。
(3) 使徒约翰和保罗都非常明确接受主这样的教导,用“睡了”指已死而必要复活的信徒。(参保罗:;约翰:
例解145:“童身”
——“那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羔羊无论往那里去,他们都跟随他。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神和羔羊。”
本节的“童身”应按灵意解。因上文“他们未曾沾染妇女”一句,使这“童身”必须指弟兄(按“童身”之单字原文也可以指女的),岂非女的没有得胜者?事实上,《圣经》以男性为代表,《圣经》称“弟兄们”并非姊妹们无分,而是当然包括姊妹。本节之精义是指这些得胜者,对主耶稣心志的贞忠纯一,别无所爱。
但按字意,解经家却认为这是圣品人不可婚嫁的根据,因而禁止嫁娶,却与使徒明训相背:
——“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谢着领受的。”
此外,本书已引用之例中,如:
——“你祷告……要……关上门,祷告你暗中的父”被解作祷告必须关门熄灯。
——“耶稣基督钉十字架,已经活画在你们眼前。”——因而有人每次进教堂,就在胸前画十字架……等类的误解。皆因轻忽正意,拘泥于字句表面的意义之故。
二、灵意套用?
例解146:吃灵食喝灵水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喝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盘石。那盘石就是基督。”
这几节经文是保罗典型的灵意套用,即浓缩了旧约记在《圣经》中的历史,按灵意应用在信徒的属灵经历上。那正是他所说:“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的例证之一。
这里所说的“受洗……”“吃……灵食……喝……灵水……”显然都是以色列人过红海、吃吗哪、喝摩西击打盘石所出来的活水之历史事实。却按灵意套用方式,仅用两三节经文,解释了旧约几章《圣经》的记载(出十四章至十七章;民十一章至二十章)。(详参上文〈例解118、119〉)
例解147:三日内重建圣殿
主耶稣与当日的犹太人辩论时,犹太人要他显个神迹给他们看。主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么?但那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主耶稣明明说是拆毁圣殿三日内可以重建起来。怎么这句话会变成是指他死后三日复活说的呢?但《圣经》自己这样解明了,没有人可以作别的解释。注意这里不但将“圣殿”按灵意指主耶稣的身体,也把拆毁圣殿而三日重建起来,按灵意指主耶稣的死而复活。
当日的圣殿是真实存在的建筑物,希律王为讨好犹太人,已修建了四十六年(当时还没有完全修好),也是历史的事实。主耶稣不是在虚构一个故事用作寓意的比喻,是把当时实有的圣殿,按属灵意义象征他自己的身体。
这种“灵意”,与日后新约书信提到教会是耶稣的身体,又是灵宫;和信徒的身子是圣灵的殿的属灵事实互相吻合。后者也不是任何一种寓意故事或比喻。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和属灵的殿,是属灵的事实。
例解148:神喜爱怜恤
——“‘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
在这段经文里,主耶稣和法利赛人辩论安息日的问题,因为他的门徒在安息日摘了些麦穗吃,法利赛人说他们犯了安息日。我们注意本段经文,主耶稣引用了两件旧约史事,替他的门徒辩护:
(1)大卫和跟从他的人在饥饿时,进入神的圣殿吃了陈设饼。这些饼本来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的,只有祭司才可以吃。当时大卫因逃避扫罗,走到祭司亚希米勒那里,请求给他饼吃。亚希米勒因只有陈设饼,没有其它的饼,就将陈设饼给了大卫。
(2)律法书记着当安息日祭司在圣殿里犯安息日,还是没有罪。这件事,实际上指旧约时代,祭司在安息日仍要照常献祭说的(。此外,犹太人的男丁生下来第八日一定要受割礼,而这“第八日”很可能会碰到安息日。这样祭司虽在安息日,也替孩子行割礼,也是作工。请比较以下经文:
——主耶稣对犹太人说:“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礼,免得违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全然好了,你们就向我生气么?”
(3)在此,我们注意主耶稣怎样引证这两件事为例证,为他的门徒辩解:大卫吃陈设饼和祭司在圣殿里犯安息日也算无罪。这两件事,跟当时门徒在安息日掏麦穗吃,有什么连带关系呢?主耶稣在这里显然不是按字义而是按灵意(或精义)来引用那两个例子。
(4)注意下文————“……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了。”因为律法最终目的,其实不是教导人怎样祭祀,而是教导人知道神所喜爱的是怜恤;不是教导人怎样守礼仪,而是教导人怎样实际行神所喜悦的事。大卫是受过神膏抹的人,又是合神心意的王。他在饥饿时,祭司将分别为圣的饼给他和属他的人吃,并没有什么不对。
(5)照样祭司在圣殿里犯安息日也不算有罪;因为安息日的意义是要教导人学习敬拜神、事奉神。而祭司在圣殿里所做的全都是事奉神的事。所以按属灵的意义来说,祭司在圣殿里犯安息日,仍然符合神设立安息日的本意。这两件事的精义都符合“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的原则。
而当日立与门徒为拯救人的灵魂奔走劳碌,虽然在安息日经过麦田掏了些麦穗吃,与神设立安息日,为教人学习事奉神及“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的本意相合。
所以,主耶稣在此是按灵意引用旧约。我们不该把灵意“丑化”,反而容让“私意”或“人意”的曲解《圣经》,随意假借《圣经》的权威,成就个人或团体的主张。
我们再看使徒保罗,在他的书信里也有不少灵意的用法。
例解149:逾越节的“基督”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
逾越节的羔羊是预表基督(参<例解191>)。为什么逾越节羔羊预表基督?因为使徒这样按灵意引用了(参<例解175>)。
注意保罗怎样说:“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羔羊”二字原文是没有的。中文和合本旁边也有小点。英文《圣经》译作“逾越节的基督”。“逾越节的基督”这句话讲起来按理是不通的。因为逾越节属旧约历史,基督却是新约的人物。逾越节开始时那里会有基督?保罗在这里实际上是说,基督就是逾越节羔羊所预表的那一位;但保罗在这里并不解释,而是直接将“基督”取代了“羔羊”。这种用法是不是灵意的套用呢?保罗不是在讲比喻,是在引用旧约历史。我们所以会知道羔羊预表基督,正是因为他这样按灵意引用。如果我们不同意“灵意”这个词,不妨用其它讲法,但仍不能否认《圣经》中确有那么一种用法。
新约的作者引用旧约时,有一种习惯,就是将旧约那些具有属灵意义的人、事、或物,不加解释地直接用基督“代入”。下文第8节也是这样:“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本节经文就相当明显的是按灵意引用的例子。因“我们”(信徒)根本不守逾越节或除酵节,更不用吃无酵饼。但保罗在这里所说的“不可用旧酵,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全都是按灵意的讲法。
这样的引用虽含暗喻性质,使徒不是在创制一些新的比喻性的辞汇,而是在引用旧约的历史事实。那些历史本身是事实,不是暗喻。却具有属灵意义,其被选记在《圣经》中之目的,为要警戒现代的信徒,在属灵的生活与事奉上吸取教训。
例解150:多收的没有余
——“如经上所记:‘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
注意哥林多后书八章全章是劝勉哥林多人为耶路撒冷圣徒的缺乏奉献金钱。15节这句话是引证。按历史的事实是记载当时以色列人收取吗哪的情形。他们每人每日只可以收一俄梅珥,多收的存到第二天就会发臭。所以多收的也没有余,一定要分给人。这样少收的也就没有缺了;因为那多收的补足了他们所缺的。
注意保罗怎样把这句话应用在基督徒身上?本来吗哪是预表那稣基督是我们天上的粮食。那么分吗哪的意思岂不是将基督分给人?但保罗在这里不是这样的用法,他是用在信徒在财物上彼此互相帮助。有余的帮助那些有缺的。这明显的是一种属灵的或精义的引用。如果不是按灵意,根本不能将旧约的历史应用在基督徒彼此帮助上。
但另一方面,我们只能按新约使徒们所引用的经文来领会旧约,因为这就是使徒解释旧约的一种方式。这是《圣经》中的释经,我们不可以随意作别的解释,更不应按“人意”曲解。
例解151:人算什么
——“但有人在经上某处证明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
注意6节开头所讲的“人”,按历史的事实本来是指亚当。但若从6节读到9节时,就发觉作者将发生在亚当的事实,套用在基督身上,而完全没有解明,神将他手所造的派亚当管理,就是要表明神“将万物服在耶稣脚下”。写书的神仆直接把“历史”应用在基督身上。这是《圣经》本身的解经法。整卷希伯来书常用这类“代入”或“套用”的解经法。唯有这样浓缩的套用,才可以用短短的十三章经文,解释了整个律法的精义,与救恩的重要教义。(参<例解5>及(例解165))
例解152:“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旧约以色列人建造会幕时,神曾吩咐摩西,要为圣所配制特别的圣膏油。其配方如下:
“你要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舍客勒,菖蒲二百五十舍客勒,桂皮五百舍客勒,都按着圣所的平,又取橄榄油一欣。按作香之法,调和作成圣膏油。”,参22-33)调制成圣膏油用以膏抹一切会幕的主要圣物,如约柜、香坛、……等,及其附属器皿。凡被膏抹了的就成为圣(意指归神专用而分别为圣)。民间不许用同样配方或仿制这种圣膏油。祭司就职礼时,要用这特制的圣膏油膏抹。后来,神所选立的君王与先知都要被圣膏油膏抹,如大卫,以利沙等。
所以“基督”是受膏者的意思,就是他是被神膏立要差到世上作万人的救主、君王、祭司、先知的那一位。所以旧约弥赛亚的观念,是包括那要来的一位救主、先知、祭司、君王……这些意义在内的。但新约使徒却把这观念也应用在领受圣灵,从神而生的人身上。()
在此,使徒约翰实际上是按旧约圣膏油的背景,讲到圣灵在信徒身上的工作。圣灵会在凡事上教训我们,合乎主耶稣在的意义。但我们要注意,约翰在这里也是没有解释的,直接将旧约的“恩膏”用以预表圣灵的工作。对照:
——“那在基督里……膏我们的,就是神……”。下句跟着说:“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再比较:
——“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
这样我们可以确定、27节所讲的“恩膏”是指圣灵。使徒这类按属灵意义的用法,直接的解释了旧约被膏油膏抹的人,是预表新约受圣灵膏抹的人,就是归神为圣,属神的人了。
例解153:大卫必作王直到永远
旧约先知书也有不少灵意的用法,兹举一、二例,如:
、25——“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众民必归一个牧人……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直到永远。”(
以西结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卫早已死了,而且以色列国和犹大国都已亡国了。为什么以西结还说:“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呢?这“大卫”必定另有象征的灵意了。实际上这是指基督必作王直到永远。以西结断不会这样胡涂,把历史当作预言。所以《圣经》有些用法,确是有灵意的。按这个例子来说,绝不能说是比喻或精义,只能说是按灵意所说的预言。因大卫是一个人,不是一篇文章。
此外,绝大部分“预表”的解释,都是根据新约使徒的灵意引用旧约,未能尽述。但列举以上的例子,目的是在讲明,要明白《圣经》原来的“灵意”(精义)是《圣经》本来的要求。新约解释旧约,是“《圣经》的”释经法。为什么不按照《圣经》的用法领会《圣经》?为什么要按照人的传统丑化凡“属灵的”事呢?
例解154:耶洗别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容让那自称是先知的妇人耶洗别教导我的仆人,引诱他们行奸淫,吃祭偶象之物……。”
这是使徒约翰奉命写信给推雅推喇的教会时的责备。耶洗别是以色列国的第七千王亚哈的王后。到使徒约翰写信时,相隔了将近九百年,早已消化灭没了。怎会又在推雅推喇的教会出现?而且这里所说的耶洗别,诱惑人拜偶象的情形,正象历史上亚哈的王后耶洗别那样热心。显然使徒是把旧约那使以色列全国深陷拜偶象罪中的耶洗别,按灵意套用在使徒约翰晚年时代的推雅推喇教会之异端身上。
各时代异端的出现,虽各按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出现,却都出于同一背景——撒但。使徒按照主的命令在书信中如此应用,因为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和表现的型态有利,但在诱惑人背叛神的来源、效果、和目的上,都是一样的。新约《圣经》一再的作出这种引用,表示旧约历史并非单单为以色列国写的历史,乃是为教训众信徒而写的。
三、正解与灵训
误用“灵意”解经的原因,是因为不会区别《圣经》的正解和教训。我们要先明白《圣经》的正解,然后选取其中的教训应用在生活上。但不要把可应用的教训就当作是经文本身的正解。这点很重要。
有好些误用“灵意解经”的人,可能就是在这方面出了错误。另一方面,可能未深入了解经文,就把表面的意义当作完满的解释。若再加上引伸的教训,就会更离题了。但大多数信徒可能曾经过这个阶段,所以不要过严指责这类误解,或归咎于他们的牧者。他们在知识和方法上可能稍微幼嫩,但他们爱主的心态与追求,较之满脑子“《圣经》知识”者,可能毫不逊色。
文字与语言,在整段的记述中,有时了解其背后的含意,比较表面的意义更重要。虽然在法庭上,这类在语句背后的含义完全不被接受。但在神的话语中,神所要教导我们的不单是字句,而是要我们从字句中明白神的心意,行他所喜悦的。在研读神的话时,不要动轨摆出“严明公正”的大法官、大律师、或高等批判家的姿态。这种心态可能拦阻我们得不着经文中的真义。兹举一、二例如下:
例解155:听命胜于献祭
——“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干公羊的脂油。”
旧约整本利未记,详记神吩咐摩西教导以色列人如何献牛羊为祭,为他们赎罪,或表示感恩。但在此先知撒母耳竟责备扫罗说:“……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因为扫罗王虽在口头上解释同意百姓要把上好的牛羊献祭给神,实际上却是自己贪爱这些“财物”。所以先知解明神所要的其实不是牛羊,而是借这些礼仪教导他们“听命”与“顺从”。神要人从心里敬爱他而顺从他的旨意,不以按仪文表面的听命为满足。
先知弥迦对当时的“以色列家”所说的话,指明有关献祭的真义,与撒母耳的观念相合。如:
——“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可见先知们明确的指出神所要的不是仅按字句行献祭的礼仪,还要人明白其中的精义。即听从神的命令,行神所看为善的事。这正是主耶稣一再重复对当代的法利赛人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了。”
例解156:开到水深之处
——“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
记载主耶稣吩咐彼得将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1)让我们先了解这两节经文的意义,到底彼得是否整夜都没有开到水深之处,因而主耶稣吩咐他开到水深之处,才得到一网的鱼呢?当我们解释第4、5节时,要注意他们对话的次序,不是彼得先对主耶稣说,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得到什么,然后主耶稣回答他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如果是这样,就含有他们未曾把船开到水深之处,而现在主耶稣才叫他们开到水深之处的意思。
但这里第4节是主耶稣先对波得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然后彼得回答主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得着什么。”这回答的意思,就包含了他们已整夜不论在水深或水浅的地方,都已下过网了,却得不到什么。他们对话问题的先后,意义不同。况且根据一般的常识,彼得是个有经验的渔夫,断不至于整夜只在浅水的地方打鱼,而下到深水之处。
(2)这样,对这两节经文我们应该领会作:彼得虽然到过水深之处打不到鱼;但是因听从耶稣的话,他还是去了。这是我们对4、5节的了解。
然后,根据这样的了解,我们可从这两节经文得到一项重要教训:就是我们应该象彼得那样绝对依从主的话,在我们以为不会有效果的地方,还是信服主的吩咐而作工。这样就可能得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3)这是根据“解释”引申出来的教训。这教训就是我们应用的部分。解释是注重我们怎样了解那段经文内容的原意。正确的解释和应用有很密切的关系,但却不能因此把教训当作正解。有时因应用和正解分别得不清楚,所以很多人就把这种生活上的教训,当作是灵意的解经,在模仿别人怎样取得教训之中,产生错误的“灵意解经”,甚至变成随意的解经。
(4)信徒不可以随便将《圣经》的文字寓意化。总要留心读上下文,领会整段文章的属灵意义。但全然否定《圣经》中之属灵意义的结果,必定重蹈当日法利赛人和文士们的错误。他们虽然很有资格咬文嚼字,却把活的《圣经》读成“死”的字句。他们虽然都是研经专家,却被主耶稣看为不明白《圣经》的人,那真是可惜的事!──陈终道《以经解经》
例解157:私意与人意(参十一章讲解)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这两节经文中有两个短句、应特别留意,即:
(1)预言从来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20节)。这“私意”原文字根“(((((”译作“自己的”,但也常译作“私”或“私下”、“单独”等,如:
译作“暗暗的”;则作“独自”(耶稣独自退到旷野),“自己的”(耶稣来到自己的城);“各人照‘自己的’……得‘自己的’赏赐”……等。按杨氏《经文汇编》,此字在新约中大多数译作“自己的”(one’s own),共72次。在此可能有两方面之领会:
①指预言本身不可按其本处(单独的)解说,即不可凭单字独句,片断的根据解释。应综合《圣经》各处经文解释。
②指预言被人解说时,不可按一己之私意解说。
(2)“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人意”指属人的意愿。这“人意”应与下句比较,下句说:“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可见所谓人意就不是出于神圣灵感动,只按人自己的意愿的解释。
这样《圣经》明明的警诫我们,不该按私意或人意解释《圣经》。却完全没有涉及灵意。为什么神学家不敢指责“人意”与“私意”的解经,要把《圣经》所指责的错误转移到“灵意”这个辞里?
例解158:“灵意”——仅用过两次
“灵意”原文“(((((((((((”只用过两次:
①——中文译作“属灵的”(惟有“属灵的”人才能……);
②——中文译作“灵意”(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英文K.J. V。译本这两次都译作“spiritually”(属灵的),都没有负面的含意。(较新之英文译本都避而不用“spiritually…但原文仍是同一字。)
既然《圣经》对“灵意”都没有作坏的用法,为什么要丑化“灵意”?
“属灵的”原文字根“(((((((((((”与“灵意”“(((((((((((”仅最后音节中的“ο”与“ω”的分别。所以“灵意”与“属灵的”无论中英文或原文都很相近,攻击灵意,易使信徒发生混淆,对属灵的事产生疑惧,在下意识中有抗拒、戒备、批判的心态。
近二、三十年来华人教会中的人已忌提“属灵的”这个辞。它已被影射为虚伪、唱高调、不切实际的代表。但使徒保罗却明确宣称,他不能把哥林多人看作属灵的,只能看作属肉体力婴孩的。使徒显然把“属灵的”作好方面的表达。
例解159:不要强解《圣经》
——“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
强解原文仅本节用过一次“(((((((((((”,原意是勉强、歪曲、猛扭。NA S B 及N I V。都译作“distort”即曲解。这是《圣经》所用以指斥凭人意勉强歪曲原意之解经。
所以并非没有《圣经》所采用适当的字,可以用于指责各种蓄意曲解《圣经》的错误,如:人意、私意、曲解、强解、误解(“不明白”)……等。为什么要勉强把“灵意”作为误解《圣经》的专用字?为什么要选用一个《圣经》从没用作负面意义的“灵意”,取代各种私意、人意、强解、曲解《圣经》的总称?那真正的目的是为什么?
例解160:“属灵的”在新约《圣经》中的用法
把人的“随意”与“私意”,当作“灵意”是很严重的误导,应当赶快更正。新约《圣经》中“属灵的”这字都用于指属神方面的事上,不用于负面的、坏方面的表达。例如:
(1)在罗马书中,保罗把恩赐看作是“属灵的”,有别于属世的才干;;又说“律法是属乎灵的”与“我是属乎肉体的”成对比,即相反的对照;又把“属灵的好处”与“养生之物”作对比。
(2)保罗对哥林多人说:“我们……乃是……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同章又说:“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暗示与属血气之人不同。又把“属灵的”与“属肉体的”作对比,而且一直把“属灵”当作好的方面的用法。又把“属灵的种子”与“奉养肉身之物”作对比。在下章又说以色列人都吃了“灵食”,喝了“灵水”,是出于“灵盘石”。那些粮食(吗哪)与水都是神所赐的,所以是“属灵的”。那使盘石出水的其实是基督,所以把那石称为“灵盘石”。十二章至十四章论“属灵的”恩赐,当然是把“属灵”当作“属圣灵的”了。后面再提到“属血气的身体”与“属灵的身体”的分别。在同章又把“属血气的亚当”与“属灵的基督”作对比)……等等(另可参考以弗所书中“属灵的”用法,在此略)。
(3)使徒彼得称基督徒为活石,同被建造成“灵宫”(属灵的宫殿),借基督献“属灵”的祭。
(4)雅各说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约翰说“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下)。世界与父,世俗与神成对比。可见凡故意将“属灵的”看作是属人意的或属世方面之推理的,都不合《圣经》的用法。
(5)《圣经》显然是把属肉体的、属血气的、属人意的、属物质的、属世俗的归为一类;而把“属灵的”与属神的、属实质的、属永恒的,看作同类或同性质的。《圣经》既然对“属灵的”(spiritual)或“灵意”(spiritually)都用作正面的、好的用法,为什么要借丑化“灵意”(spiritually),以影射“属灵的”(spiritual)?这是最有效的混淆方法,要努力使人对“属灵的”产生负面的印象,使众信徒把“属灵的”丑化,当作虚伪的象征?这是曲解《圣经》用字之原意,误导人走向世俗潮流,在意识上作了极尽不利于“属灵的”建造的反而“预工”。
所以,无论是古时或现今的人,故意把“属灵的”或“灵意”作负面的用法,使信徒对“灵意”与“属灵”产生恶感,都是明明扭曲了《圣经》用字之原意。
例解161:属灵与虚伪
主耶稣说:“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属灵的神是真实的;属血气的人是虚谎的。人必须用真诚与诚实敬拜神。但虚谎的人不但装假,甚至虚伪到以讥讽属灵来显明自己的坦率。施洗约翰曾直斥那些要“表演”悔改的法利赛人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但施洗约翰从没有指斥真诚悔改的为假属灵。
基督时代的法利赛人故意作很长的祷告,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缝子做长了,……但当这类虚伪的外表被揭穿之后,人诡诈的“肉体”,会改变伪冒的方式。现代的伪善者绝不会再效法古时法利赛人那种虚伪的方式。他们可能用相反的方法,表现坦率,进入试诱的潮流中,以表明自己是务实的,不是道貌岸然的……。但洞悉人心的真神,不理会这些外表。他要看的是内心是否真正求神喜悦,真正谦卑敬神爱人。高呼反世俗与反属灵都无补于实情,在神的真光照耀下,无法掩饰人本相的“丑陋”、“乏善足陈”!
《圣经》从来没有把属灵的追求看作虚伪的象征,倒是谴责那些利用宗教外表、术语、地位、权势,掩饰自己内心的丑恶,表现自我伟大的人。他们必须面对那明察秋毫之神的审判。人各种不同方式的表演,只可以自欺,必不能欺神。
例解162:否定属灵实意对解经的影响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可把信徒建造在属灵的盘石上。用人意解经则可能误导信徒。把按属灵的实意(灵意)领悟《圣经》当作是轻率的寓意或随一己之私意的解经,是在用“字”上误导信徒。世上有不少政治家、大商家和宗教的异端,都善用新辞语,混淆人的观念,误导人的意识。这种用辞上的误导,可能使人枉费半生岁月,才发现自己被误导了!
在属神的事上,或《圣经》的解释上,用辞的误导也有坏的作用,就如把按人的私意或随意的解经称为“灵意”解经,结果可能引致:
(1)否定了主耶稣和使徒们常用的原则:“用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参)
(2)使信徒和传道人都不敢学习倚赖赐人悟性和智能的圣灵,去领悟属灵的事。惟恐可能陷入错误,或被讥讽为落伍而不够学术水平。又使读经的人不敢学习从《圣经》中发掘其涵义,反而随便把《圣经》以外近似的事例,勉强与《圣经》凑在一起,强加在《圣经》中,偏向于寻求把人间的学说与《圣经》真理混淆,以支持其见解。
(3)使读《圣经》的人在研读《圣经》时,不敢玩味文句中的精义神韵,只好完全倚重于经外的科学考据、人间哲理与推理、咬文嚼字……。这些虽在解经上是有帮助的,却不应看作是解经最主要的基础;更不应被看为可以否定《圣经》自己的解释的根据。
(4)由于《圣经》以外的根据占了重要的地位,解经者不重视《圣经》明确的记载,反而用经外的考据,包括科学或历史上的人的推理,否定或质疑《圣经》的明文。其实我们应紧握《圣经》的明文,质疑或否定人间的(包括神学家的)理论或学说。
(5)它使那些认为“学术”+“理性”=“圣灵的启迪”的人,有更广阔的空间与自由,或按正意或不按正意;或迎合“潮流”与“运动”的需求而解经。长久以来,不敢直斥“人意”与“私意”,之曲解《圣经》,而要用“灵意”取代,这就是真正的原因吗?
例解163: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主耶稣的话,显示当时的犹太人,以为旧约《圣经》有永生——“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本节的“永生”原文就是永远的生命,与的“永生”原文相同。但我们查考旧约《圣经》,只看见“自有永有”永活的神,从没有象新约那样“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那么清楚的福音性的应许。但主耶稣却指明犹太人认为旧约《圣经》中有“永生”,他们是怎么领会旧约的呢?以为遵守旧约的律法可得永生吗?当然不是。
若旧约中没有关乎基督耶稣的事之记载,主耶稣怎么能说:“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既是确有关乎基督的记载,要怎样记才可以获得高级学者们判为“是”?是否旧约按字义提及“耶稣”“基督”的就是关乎基督的事,否则就不是?
主耶稣就在这一节经文中答复了他们的疑问:“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他向他们指明,旧约所要推介给万人的基督,就是这位(“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永生之主,就在他们眼前了。他们竟视而不见,听而下闻,有眼无珠!
显然主耶稣这么说时,他认同旧约某种方式论及他的话,就是他的事记在经卷上的意思,而且是旧约相当主要的部分的记载,他才会说:“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所以这类经文显示旧约《圣经》如何接灵意与新约《圣经》同一宗旨,是向世人显明神为人预备救赎的旨意,并教导信徒遵行神所吩咐的,如上文所引出的经节。
约翰福音与希伯来书都引用了主耶稣自己明说的话,旧约《圣经》是为他作见证的。希伯来书所说“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那些经卷正是旧的《圣经》。本书列举许多新约使徒与主耶稣自己弓佣旧约的话,证明新、旧约同一信息,互相补充地解明了主耶稣基督和他所成就的救赎之恩。这正是本书特别强调“《圣经》的”以经解经的理由。《圣经》是按神所定的层次,叙述同一主题的书。
例解164: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
、31——“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位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这是主耶稣所讲的财主与拉撒路的比喻的重要经节。当财主发现他在阴间火焰的痛苦中,想求指头尖的一点水,都不蒙应允后,他连忙求亚伯拉罕打发拉撒路复活,去对他的五个弟兄作见证,免得他们也到他那里。亚伯拉罕回答财主的话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这是主耶稣讲这比喻的重要关键。
这句话显然概括性的指旧约《圣经》。再次显明主耶稣的观念中,不会仅因旧约有一两件事,或极少数的话是指着他和他所成就的救恩说的,而是概括性的把整个旧约,摩西和先知的书当作是指着他说的。为什么说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可以得救?犹太人和法利赛人等不是严守摩西律法的么?他们并没有信主得救,因他们不明白律法的精义是要引人到基督跟前。
所以,“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这句话,也不会是指财主的五千弟兄可以去按字义遵守摩西律法以求得救,而是按摩西律法所要说明的属灵实意,信那要来的救主得敕。正如保罗对律法所作的结论:“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
例解165:属灵的事应按属灵领会
——“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炼子。他捉往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他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
那些只按属物质的观念解经的人便说,魔鬼既是鬼灵,怎么能用铁炼或金属炼子捆绑……?其实这几节经文所记的是属灵界的事,不是属物质界的事,必须按属灵的观点领会。我们只按属物质的观点领会,便不知不觉中先肯定了天使所用的是属物质的大炼子,然后按人意否定了鬼灵不可能用“大炼子”捆绑,且引致怀疑整件事记录的真实性。这是沿用传统反灵意而曲解《圣经》的好例子。可能不少反灵意的人完全按西方传统的观念反灵意,却未了解“灵意”是什么。(参<例解160>)
例解166:旧约中的神而人
——“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
本节所叙述的是创世记十八章上半章的史事。当时亚伯拉罕接待的是“三十人”,不是三位天使。而且亚伯拉罕接待他们的时候,还亲自拿水给他们洗脚,又宰牛犊,调制三细亚的面作饼,款待他们。但到了却忽然显明了那三人中一个是“耶和华”——“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而下文又说明了其余两人就是去把罗得救出所多玛的天使。
他们是神、是人、还是天使?用属物质界的观念去观察研究是自找麻烦的;若接受那是属灵界的事,就很容易明白。那实际上是旧约中神以人的形体向人显现的事件,同类的事件还有:
①雅各在雅博渡口与天使摔跤。
②约书亚所见的“元帅”。
③参孙母亲所见名为奇妙的和神的使者、18)。
可能还包括若干未明说的“显现”,如神向亚伯拉罕与摩西显现等。
属灵的事必须按属灵的观点去领会,不应强行用属物质界的人的主观界定其意义。否则误解的可能性很大。
例解167:同一根基两种建造
林前12-13——“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他表明出来,有人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
保罗讲论基督徒(传道人),各人在神面前的事奉,是同在基督那根基上建造。神的教会的建造是一项属灵的工程,正如彼得所说:
——“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
每个基督徒是块活石被一块块地迭成属灵的宫殿。但同时我们自己也是建殿的工人,各人用自己的材料在基督这同一根基上建造。有人用金银宝石,另有人用草木禾秸在上面建造。保罗警戒信徒说,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到在基督台前时,且“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若是普通属物质的工程,根本不可能用不同的材料建造。但那属灵的工程不会因人用不同的材料建造而受亏损,甚至用火烧也不会使工程受亏损。受亏损不是那属灵的殿,是那些选用经不起考验的材料的人。他们自己受亏损。
保罗并非在讲述一个完全虚构的比喻,而是讲一个属灵的事实。神的殿是属灵的殿,其中的石头是有生命的信徒。他们既是被建造的活石,也是建造的工人。而各人的事奉与工作,是否实在、珍贵、忠心、献上最好的;或敷衍塞责,草率应付,……各人将从神那里得赏赐或受亏损。
注意:保罗这整段叙述,必须按属灵的精义领会,才能尽得其精髓。若要咬文嚼字,可能难获正解,徒劳无功!
例解168:保罗说律法是属灵的
——“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
使徒保罗最常用“属灵的”(((((((((((()这个字,上文已提过。本节则很明确的说“律法是属灵的”,这“属灵的”当然是好的方面的用法,与“我们是属肉体的”成相反的对比。肉体则是坏的负面的用法。
“律法”在新约的引用时常泛指整个旧约。虽在本段中较偏于道德方面的律法,因律法既能使人知道自己有贪心、有罪,且无力胜罪,当然是指道德方面的事。但在罗马书第七章中,律法并非仅限指道德方面,也指一切在律法下的事。例如本章1-7节以律法与信徒比作丈夫与妻子,而最后的结论引致信徒不再按仪文的旧样事奉神,乃按心灵的新样事奉神(6节)。可见所讲的律法是指整个旧约,包括旧约下按礼仪的事奉。所以当保罗说“律法是属灵的”时,他的观念是认为整个旧约中神的话语是属灵的,是出于属灵界之神的启示。不是属肉体的人的作品(详参拙作《罗马书讲义》第七章讲解)。事实上保罗不单承认律法是“属灵的”,并且也确实按“属灵的”观点领会旧约律法的精义。例如:
例解169:保罗按灵意领悟旧约福音
(1)——“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身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
保罗认为他这福音特使所传的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那“圣经”当然是指旧约《圣经》了。他所传的福音,不是由他开始的,是早就隐藏在旧约的应许中的。而所谓福音内容是什么?注意第3节紧接着指出福音就是论及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生、死、与复活。其中特别提“基督接肉身说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与第2节的“在圣经上所应许的”互相呼应。
保罗在罗马书的开端已清楚显示,新约信徒所信的福音正是旧约所应许的。其中提及基督是大卫的后裔,更与旧约中“大卫的宝座直到永远”有密切的关系。按;,先知以赛亚预言“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从今直到永远。”当时大卫已离世多年,他的国正在日渐衰败之中。但神在旧约借先知所预言,原本就是指耶稣基督说的。“福音”虽然是新约的名词,却是根源于旧约的应许的。按历史的字句来说是给历史上的大卫家的;按属灵实意,却是要普及万国的——“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
(2)、28——“所以那未受割礼的,若遵守律法的条例,他虽然未受割礼,岂不算是有割礼么?……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
使徒保罗若不是按属灵的实意领会旧约,若象当时犹太教的人那样咬文嚼字,怎能把未受割礼的人看为“虽然未受割礼,岂不算是有割礼”?这是任何严紧咬文嚼字专家难以获得满意解释的经文。但事实上,保罗确实按属灵意义领会旧约,才会明确的指出“真割礼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另参<例解182>)
(3)注意:保罗是最精通旧约《圣经》的使徒,他的书信中既明确的指出想要靠行律法或凭割礼而得救的人,都是欠行全律法的债,结局是要受咒诅——“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另一方面,保罗又是最明白救恩原理的使徒,是“特派传福音的”,他所传的恩惠之福音也都是根据旧约《圣经》——“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读者们,不要太轻率的把保罗这方面的信息,看作是矛盾的,要虚心而谨慎的反复思想,保罗怎会根据旧约《圣经》讲明两方面不同的真理?他是怎样领悟旧约《圣经》的?
例解170:旧约与属神的人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注意:使徒并不是说,《圣经》都是叫旧约时代的人预备行各样善事;而是“叫属神的人”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无论古时或现今,都有属神的人,却不是全人类都是属神的。提摩太后书虽然是写给提摩太的,但当时提摩太正在牧养以弗所教会,是外邦人的教会。外邦人中信主的就是属神的人。
保罗在劝他要“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也是指导他对旧约《圣经)的应用方面,应按正意分解,而应用于基督的全教会。
按正意分解旧约《圣经》,可使全新约的罪人得救,信徒得造就。《圣经》是为一切遵行神旨的人而写的,虽然旧约《圣经》中选记许多以色列人的历史事迹,却不是为以色列人写历史,而是为属神的人得安慰作鉴戒而写下神的默示。
这些话显示使徒的观念中,旧约《圣经》绝非偶然有少数经节指主耶稣说的,而是认为旧约《圣经》一如新约,对信奉主,作基督门徒的人,有同等重要教导价值的。
总而言之,新、旧约《圣经》是神完整的启示。任何的分割取舍,都可能歪曲或损毁神启示的完整性、一贯性,任何人意的“加添什么”或“删去什么”,都明明损害了神已经完整的启示。(参拙作《长大成人》末篇“基督徒与旧约”)──陈终道《以经解经》
①有些信徒很大胆的,随便将《圣经》中的人物或事迹用灵意预表某事,且应用作信徒生活的根据。
②另一种人却偏向于反预表,或反对任何按属灵实意领会的解经。
事实上“预表”是神自己完成《圣经》启示的写作步骤之一。《圣经》本身故意先用预表,后来再加以解明,这种写作的程序,是神自己将他的启示显示给人的一种方法。没有人有权随意解释预表或按人一己的喜好强解,也没有人有权否定《圣经》用预表这种写法,或拒绝新约《圣经》这种按属灵意义引用旧约经文的写作方式。我们只能接受《圣经》本身对预表的解释和灵意的引用,并承认那就是正确的解释。
例解171:节期与安息日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期、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注意:“这些”就是指上文节期、月朔、安息日,也就是旧约律法所写的那些宗教礼仪方面的规条,都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本节解释了旧约各种节期、月朔、安息日等规条,都是预表以后要来的耶稣基督和他的救法。
安息日——虽然按以色列人来说,真的是在星期六安息日不作工,但按属灵的意思,却是预表主耶稣为我们预备在他里面的安息;,将来我们还要进到永世里永享安息。
——“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
可见,是《圣经》自己对“安息日”属灵意义所作的解释,我们无权否定。所以预表几乎不可能不按属灵意义解释。这种“灵意”不是人随意的构思和推想,而是《圣经》本身的引用中所表现的观念。
例解172:祭司与会幕
——“他若在地上,必不得为祭司,因为已经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
——“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象……。”
这两处经文也清楚讲明旧约的祭司在会幕里的事奉,实际上是预表耶稣基督的工作。因为地上的帐幕和其中的祭司所“供奉的事”,不过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罢了。所以,我们只能接受并依循《圣经》的解释法,讲解旧约预表。
为什么神要一再地叮嘱摩西,警诫他谨慎作会幕各样的对象,且要照着在山上所指示他的样式?因为帐幕里的一切是用来表明天上的真帐幕的。地上的祭司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影儿,基督才是真象。可见整个摩西律法,以及这律法下以会幕为中心的事奉都是预表。
因此旧约的预表,都有新约《圣经》明文的根据。整卷希伯来书有许多关乎这方面的解释。“预表”既不能凭人的私意讲解,也不能凭人的私意抹煞或贬抑其价值。《圣经》中的预表,绝大多数指向耶稣基督和他救赎的工作。但也有少数的预表指向教会。
一、史事与人物
例解173:方舟内外
——“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借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挪亚按神的吩咐进入方舟,并经过洪水,是人类历史的大事(创世记六至八章)。使徒彼得曾提到挪亚的洪水的故事,如何表明浸礼的意义(那意义即与主同死同葬同复活——。挪亚怎样借着方舟经过洪水而得救,我们也怎样因耶稣基督为我们受了罪的刑罚(十字架的洗——,与他同死同复活而得救。
整个方舟的设计与进入方舟的时刻,完全由神计划。挪亚无法预知洪水有多大,怎样的船才足以渡过神降洪水的毁灭。只有神才知道。挪亚一家完全因信进入方舟,所有在方舟里的都得救,方舟外的都灭亡。基督死而复活所成就的救恩,也是如此。所有借着信而进入基督里的都得救,基督以外的都得自己应付神公义的审判而被定罪。
希伯来书十一章提到挪亚的信时,把他跟以诺、亚伯拉罕、摩西……等有信心的人同列。旧约有信心者的弥赛亚观念,是包含了神的受膏者、救主、君王、应来的那一位先知等观念在内的。挪亚的信是借着他所造的方舟的预表显明出来的。
基督在世时,曾用挪亚的日子,跟他再来审判万民的日子相比。所以挪亚借方舟得救表明信徒借基督得救,所以方舟可预表基督。
例解174:过红海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注意:保罗提到以色列人过红海的经历时说,他们是“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按历史事实,他们只是在云柱火柱的引导下经过红海而已。但这历史事实的属灵意义,是受洗归入摩西。显然保罗故意将以色列人过红海的经历,按属灵的意义应用在基督徒的受洗方面。否则,保罗完全没有什么理由,用“受洗”来追述以色列人过红海那段历史事实。
所以按以色列人来说,他们过红海的结果,是归入了摩西,摩西拯救以色列人脱离看得见的埃及和看得见的法老。他们过了红海就不作埃及和法老的奴仆。由摩西引导他们行旷野的路程,所以说“归入了摩西”。但这句话的属灵意义,却是指基督徒受洗归了基督,和所讲的意义是极接近的。
使徒将旧约历史事实,按属灵意义套用在基督徒身上,我们根据使徒如此“套用”才知道旧约历史原来是含有这种属灵意义。反之,使徒既然这样按“灵意”应用了,就证明旧约所选记在《圣经》里的历史,是具有正如使徒所解释的属灵意义的。我们应根据使徒和主耶稣怎样领会旧约《圣经》,作为解经之准则。
例解175:铜蛇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民数记二十一章记载以色列人因发怨言被火蛇所咬,后来他们哀求摩西表示悔改。摩西按神的指示造了一条铜蛇,把它举起来,使凡被火蛇咬伤的人,只要一望铜蛇,便可以活着。这件事预表耶稣基督被举起来(为我们钉十字架)。在基督与尼哥底母谈道时,亲自解释了这件事的属灵意义——“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所以举铜蛇预表基督受死,是主自己的解释。
例解176:击打盘石
民数记二十章和出埃及记十六章,都提到以色列人在旷野,因为没有水喝而大发怨言。后来神吩咐摩西击打盘石,流出水来给以色列人喝。使徒保罗向哥林多人解释这件事时说:
——“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盘石。那盘石就是基督。但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
注意:保罗在这里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盘石”而那“随着他们的灵盘石……就是基督”。摩西击打盘石虽是历史事实,却另有属灵的意义,表明基督为我们受击打,叫我们得着属灵的满足。并且以色列人整个旷野路程中,真正引导他们的是“那灵盘石”基督。摩西击打盘石而流出活水,也正是基督引导他们的凭据之一。是神的作为,不是摩西自己能行神迹。
保罗这样引用,就将旧约和新约的关系连在一起。我们看预表时,更能看出旧约和新约的一贯性了。并且以色列人所信的基督,正是我们所信的基督,只是他们所信的基督是还未来到的基督,是借着各样预表预示将要来临的那位救赎主。(参<例解118、119、146>)。
例解177 :约拿在鱼腹三日三夜
——“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
约拿书一至二章记载先知约拿怎样被抛进海里,被大鱼吞进鱼腹,三日后被吐在岸上。主耶稣引用约拿的经历,讲明他自己也要如此复活。可见约拿被吞在大鱼腹中三日三夜这件事,预表耶稣基督死后三日从死里复活,因为这是基督自己的解释。可见旧约许多事件的发生,虽然看起来好象是偶然的,其实是神有计划的记载在
《圣经》里,要表明基督各方面的工作。(有关约拿预表基督复活事,详参拙作《天国君王——马太福音讲义之批注)
例解178:以色列人进迦南
约书亚在摩西死后承继摩西未完的工作,领导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这件事的属灵意义预表信徒在基督里借着信心胜过肉体,得享安息。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因不信与体贴肉体,在旷野飘流了前后一共四十年,没有安息。直到约书亚领导他们过约但河,进入迦南,战胜迦南诸族,才结束了飘流生活。
至引述这件事时,把“迦南”用“安息”二字取代了。这样的取代,显明迦南就是预表安息。所谓安息指因信在基督里而得的安息。安息是争战胜利之后的结果。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而享平安,不是真正的平安,因为他们没有完全消灭迦南人;但他们的经历却预表信徒因在基督——那真正的约书亚里,享受安息。(详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七册《希伯来书讲义批注)
例解179:亚当预表基督
——“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豫象。”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注意以上罗马书五章说明亚当是基督的预象。“豫象”按《新约字解》(DrW E Vine着)原文有象、模型……等意。哥林多前书十五章虽然没有用“豫象”这个字,却直接将亚当代入基督,按灵意“套用”在基督身上,称基督为“末后的亚当”。这种“套用”使我们可以看出在使徒的观念中,显然是把亚当当作基督的预表。((参例解5、151))
使徒保罗在论及教会与基督的关系时。也用亚当与夏娃的关系为预表。注意文中文《圣经》的小字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一句,显然是引用亚当称夏娃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但却说是指“基督和教会说的”。可见亚当与夏娃的关系,是预表基督与教会(;,所以亚当预表基督是《圣经》自己的解释。
例解180:麦基洗德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创世记十四章记载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大祭司,没提到他的族谱、出生及寿终,却强调他是撒冷王又是神的祭司。后来神又对大卫预言基督要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为大祭司。显示创世记虽仅简略选载麦基洗德的事,却并非无意义的“随笔”,是有特别用意而选记的。因《圣经》记载这人的出现,目的是可作基督是君王而又是祭司的预表。所以虽然这里只简单的记载,麦基洗德接受亚伯拉罕的十分之一奉献的经过,但、10节,详细的讲明麦基洗德预表耶稣基督是君王而作大祭司。
基督不是按照人间一般祭司的体系而作祭司。按人间祭司的体系,必须是利未支派亚伦的子孙,他却是犹大支派大卫的子孙。但麦基洗德既是君王而作祭司,正适合预表基督是君王又是祭司的职分。所以麦基洗德预表基督是君王而为大祭司,这是《圣经》自己的解释。
例解181:二妇表两约
本书<例解100>论以经解经时曾引用。在此则用于预表方面,作不同之应用。
——“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伯拉罕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他的儿女都是为奴的。”
注意24节说“这都是比方”。明明是史事,怎能说是“比方”?可见使徒特意要显明,这些事被选记在《圣经》中,是要用作例解,解明某些真理的。按这整段的引用和解释,可见夏甲是预表律法,撒拉预表恩典。想靠律法得救的人,正象夏甲的子孙那样只作奴仆,但是靠恩典得救的人,就象以撒那样是借着信心凭应许作神的儿女。所以在这段经文里的以撒,暗指凭信心得救的信徒。撒拉和夏甲的事被记载在《圣经》里,是要讲明律法的约和恩典的约的分别。旧约的历史和人物,也常是为着表明福音的真理,或警戒新约的信徒而记载下来的。(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四册《加拉太以弗所书讲义》——之批注)
例解182:以撒
以撒预表耶稣基督是应许中要来的那一位“神的独生子”。主耶稣追述亚伯拉罕等候应许中的以撒时,对犹太人说:
——“你们的祖宗亚伯位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
这“看见了就快乐”遥指亚伯拉罕生以撒时,夫妇欢乐地摆设筵席的情形。按旧约历史亚伯拉罕所等候神的主要应许有二:(1)神所应许的儿子。(2)迦南的应许地。
在此,主耶稣既说“仰望我的日子”,“我”一定是指人,即主耶稣,不是迦南地。为什么亚伯拉罕等候应许中的以撒,主耶稣却把他说成是:“仰望我的日子”?可见以撒预表基督。他就是按神的应许要赐下的那一位救主。
当亚伯拉罕献以撒之后,神起誓向他应许说:“地上的万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这“后裔”按解明是特指耶稣基督说的“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的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
所以新约壹开始记载耶稣基督的家谱的第一句,便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后裔”、“子孙”都可译作“儿子”,表明基督是以撒所预表应许中要来的那位救主,就是神按他的时候赐下的独生子。
例解183:摩西——那先知
摩西预表耶稣基督是应许中的先知——“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象我,你们要听从他。”、18)
摩西的一生有许多地方可以预表基督,但《圣经》特别明说的却是他先知的职分。使徒彼得在五旬节对百姓证道时,也引用申命记的话证明耶稣基督就是应许百姓的“那先知”——“摩西曾说:主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象我,凡他向你们所说的,你们都要听从。凡不听从那先知的,必要从民中全然灭绝。’”,
施洗约翰传道时,法利赛人曾打发人问他说:“你……是那先知么?”(约壹21、25)。犹太人也受感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所谓“那先知”就是犹太人所等候的那位,象摩西拯救以色列人脱离法老之手的“那先知”。可见这观念早已在以色列人弥赛亚之观念之内。
例解184:大卫与所罗门
(1)大卫预表基督是合神心意的王——“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在整个列王时代中,大卫是唯一被称为合神心意的王。基督在世时,神曾有几次亲自印证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大卫曾向神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但新约引用这句话时,指明是形容基督在十字架时被神离弃说的。大卫又说:“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是描写基督在十架上那种干渴的情形。
16节说:“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新约;、25、27都引证这些话,指明已应验在基督身上。18节又说:“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那也是基督被钉十字架时的情形;;。新约多处引用大卫生平的言行,直接用在基督身上。由此可见大卫是基督的预表。
(2)所罗门王预表基督是和平的君王,因神曾向大卫应许——“你寿数满足,与你列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字,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
注意这为大卫建殿的“后裔”,按列王记上确知是所罗门,而神说他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事实上那直到永远的国权却是指基督。所称“大卫的子孙”,直译应作“大卫的儿子”。英译本都作单数”Sonof David”,且在四福音中常用这称呼(如:……)。犹太人都明白那是指基督说的。
先知耶利米也预言:“耶和华说……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正适合所罗门所预表的君王。
基督自己曾引述南方女王远道前来求听所罗门智慧的事,并解明他自己是比较所罗门更大的一位)。
总之,所有旧约人物预表,都是根据《圣经》本身的引用。既不能随便解释,也不能轻忽地否定。
二、物件的预表
例解185:会幕的布置
——“我们所讲的事,其中第一要紧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大祭司,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在圣所,就是真帐幕里,作执事。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对象的预表,主要是会幕里的圣物。因为很明显的说,地上的帐幕是预表天上的真帐幕,而地上的大祭司供奉的事,不过是天上的事的形状和影像(来人5)。简记旧约帐幕的布置时,也是偏重于解明帐幕可表明基督的救恩。
所以下文说:“那头一层帐幕作现今的一个表样”。“头一层”也可翻作“头一个”,明说旧约的帐幕是一个表样。10节的末句说:“这些……都不过是属肉体的条例,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所谓“振兴的时候”即11节头一句“现在基督已经来到”的时候。换句话说,会幕和会幕的布置和有关会幕的各种条例都是“表样”,基督和他救赎的工作,就是这些预表的实体。其中有些经文相当明显的按属灵意义应用在基督或教会方面。如:
例解186:至圣所的幔子
会幕里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预表基督的身体。新约《圣经》明说,那幔子是指基督的身体:
——“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断气时,那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那是基督受死时的神迹之一,非常有力的证明那幔子是预表基督的身体。神亲自用神迹来证明这“幔子”所预表的是基督。
例解187:金灯台
——“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既转过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
——“论到你所看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千金灯台的奥秘。那七星就是七千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
旧约圣所里的金灯台,是整个圣所和至圣所唯一的光源。这金灯台预表基督和他买赎的教会。会幕中只有一个金灯台,建造圣殿时则有十个。
约翰在启示录异象中所见的金灯台,共有七千。明说,七灯台就是七千教会。
主耶稣在世时说:“我是世上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施洗约翰宣告他是为那真光作见证的,而那真光显然是指耶稣基督(约壹7-9)。
所以金灯台预表基督与属他的教会是世界的光。教会在黑暗的世代中,应象在圣所中发光的灯台。
例解188:祭物
——“……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基督不但为我们舍己,而且把自己“当作……祭物”那样舍己。基督不但是大祭司,他自己也作了“祭物”。所以旧约献在坛上的牛羊,预表耶稣基督将自己献上。他取了一个血肉的身体,为我们受死赎罪。所有旧约的祭牲,无论是公牛山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预表耶稣基督怎样为我们献上自己为赎罪祭和燔祭。施洗约翰介绍耶稣基督时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壹29)
基督是我们代罪的羔羊,在旧约创世记第四章亚伯献祭已经隐藏着这观念。
例解189:烧香
——“另有一位天使拿着金香炉,来站在祭坛旁边。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
“香”预表情徒的祈祷,是《圣经》自己的用法。旧约祭司要经常在圣所的金香坛上烧香,但烧香时的碳火却要出到外院的燔祭坛上取。的金香炉就是祭司取火的工具。第一任的祭司亚伦的两个儿子,因用“凡火”烧香而立即受惩罚。——所谓凡火即不是从燔祭坛所取的火)只有燔祭坛的火可以用在金香坛上烧香,因为:
①燔祭坛是献上赎罪祭的坛,按属灵意义是靠基督赎罪的功劳,祈祷才可蒙悦纳。
②燔祭坛上的火,第一次燃点,是神自己降火燃点的。“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脂油。众民一见,就都欢呼,俯伏在地。”
注意:用凡火烧香立即受罚而死,是历史事实。这事实说明神对于在燔祭坛取火之属灵意义的重视。因燔祭坛上的火可使人在香坛烧香而蒙悦纳,是表明基督受死的功劳,可使神垂听人的祷告。故旧约仪式之所以重视并非仪式本身有什么功效,而是仪式所表明之属灵意义的重要。所以摩西谨慎的照着神所指示的样式建造会幕各种对象,因那些对象和事奉,是天上真帐幕的形状和影像。
例解190:约柜
不少解经家同意约柜预表耶稣基督。但新约《圣经》却没有直接引用或套用于基督身上,所以我们不肯定约柜是预表基督。但从《圣经》对约柜的记载看来,可象征基督或神的同在。略举数例如下:
(1)约柜被安放在至圣所,是至圣所独一的圣物,表明基督与神同等,是独一的“救主神”。
(2)约柜内存有:
①盛吗哪的金罐——吗哪表明基督是我们的天粮。
②亚伦发芽的杖(民十六章)——亚伦的枯杖发芽象征死而复活,证明他是神所拣选的大祭司,好比基督死而复活成为我们天上的大祭司。
③两块约版,指出埃及记三十四章重写十诫之石版,好比基督成全了律法。
(3)旧约的大祭司每年只一次进入至圣所,为自己和百姓赎罪(利十六章),并弹血于约柜的施恩座上。这些仪式并不真正能赎罪,却表明基督的血才能真正赎罪)。
(4)旧约以色列人行程中,由祭司抬约柜在前头为他们领路。过约但河时,抬约柜的祭司“在百姓的前头”,他们的脚一踏入水,约但河水即从上流停注。好比基督引领选民的路程。
(5)——“当时神天上的殿开了。在他殿中现出他的约柜。随后有闪电、声音、雷轰、地震、大雹。”
天上神殿中的约柜就是神所在之处,所以旧约约柜是神同在的表记。约柜被掳则表明神的荣耀离开以色列人的意思——“他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 陈终道《以经解经》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使徒既明说那些旧约的献祭的礼仪与节期、安息日……都是后事的影儿,所以那些事有预表的属灵意义,例如:
例解191:逾越节
以色列人过逾越节时所杀的羔羊,预表基督。上文曾提过使徒保罗曾以逾越节之灵训劝勉哥林多人说:“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可见逾越节吃羔羊的肉的属灵意义,好比基督徒领受基督的生命,重生得救的经历。而逾越节的羔羊是预表耶稣基督。(参<例解149>)
基督为我们的罪受死,象羔羊那样地被杀,先知以赛亚也预言:“他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在主耶稣受死前后,完全应验在他身上。
按所记,吃逾越节羔羊时,一根骨头也不可折断,这话在主耶稣受死时也应验了。所以整个以色列人过逾越节而出埃及,脱离法老之经历,好比基督徒得救的经历。
例解192:除酵节
:——“你要吃无酵饼七日,到第七日要向耶和华守节。……所以你每年要按日期守这例。”(
按;以色列人在逾越节的第二日要守除酵节。使徒保罗把以色列人守除酵节的事,应用在基督徒洁除罪污的事上。可见除酵节的事,好比基督徒信主后应立即洁除罪污。基督既为我们的罪“被杀献祭”,把我们的罪酵除净,使我们得以洁净了,所以我们理应象以色列人守属灵的除酵节那样,保持心灵洁净。(
例解193:初熟节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赐给你们的地,收割庄稼的时候,要将初熟的庄稼一捆,带给祭司。他要把这一捆在耶和华面前摇一谣,使你们得蒙悦纳。祭司要在安息日的次日,把这捆摇一摇。……无论是饼、是烘的子粒、是新穗子,你们都不可吃,直等到把你们献给神的供物带来的那一天,才可以吃。这在你们一切的住处,仍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逾越节的第二日是除酵节,第三日就是初熟节。以色列人要将初熟的庄稼与燔祭同献上给神。
新约书信以基督的复活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论到信徒复活时又说:“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
所以初熟节预表基督是信徒复活初熟的果子。信徒也该象从死里复活那样,把自己当作初熟果子献给神(。
例解194:五旬节
——“你们要从安息日的次日,献禾捆为摇祭的那日算起,要满了七个安息日。到第七个安息日的次日,共计五十天,又要将新素祭献给耶和华。……当这日,你们要宣告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这在你们一切的住处,作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从初熟节算起,第五十日是五旬节,预表圣灵降临。这件事早在主的应许和计划中·。
《圣经》在摩西吩咐以色列人每年应守之节期时(利二十三章),已安排了五旬节是在初熟节后第五十日。而在主升天之前,即复活显现四十日后,预言门徒不多几日要受圣灵的洗、8),而圣灵降临正是在主复活后的第二十日。使徒波得在五旬节的讲道中,又明说那是主照所应许的把圣灵浇灌下来。
所以圣灵在五旬节降临,是神选定的时候,不是偶然碰巧的日子。
五旬节实际上是预表式的预言,应验在主复活后第五十日。
例解195:赎罪节
利未记十六章全章(略)。“耶和华晓喻摩西说,七月初十是赎罪日,你们要守为圣会,并要刻苦己心,也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你们要守这日为圣安息日,并要刻苦己心。从这月初九日晚上,到次日晚上,要守为安息日。”
七月初十日是赎罪节,预表基督为我们完成了赎罪之恩。
新约希伯来书九至十章,以赎罪日大祭司之赎罪仪式为背景,讲论基督怎样一次为罪受死,就完全了赎罪的工作,毋须一再为我们赎罪。他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使我们可以借着他进到属灵的“至圣所”,直接朝见神,向他祷告。
不象旧约的人,连大祭司也只能一年一次带血进入至圣所。表明现今所有基督徒,可以奉基督的名,直接向神祷告。(详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八册《希伯来书讲义》第十章讲解)
例解196:住棚节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喻以色列人说,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要在耶和华面前守这节七日。第一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七日内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第八日当守圣会,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这是严肃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
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预表神人同住。救恩的最后结局,是蒙救赎的人与神永远同住。“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
按“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原文可译作“帐棚在我们中间”。即支搭帐棚在我们中间之意。(;约壹14“住”;;。
例解197:香与烧香
下——“……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圣经》既明说:“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所以旧约祭司,在圣所的金香坛烧香的工作,是预表:
①耶稣基督为我们众圣徒的代祷;
②信徒靠他的功劳向神祷告;
③祭司必须到外院的燔祭坛上取炭火进圣所烧香,表示信徒必须倚靠基督赎罪功劳祷告,才会蒙神悦纳。
例解198:割礼
——“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是家里生的,是在你后裔之外用银子从外人买的,生下来第八日,都要受割礼。”
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时(创十六章),要他子孙中的男丁生下第八天受割礼。此后就成为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遵守的礼仪。但这种礼仪究竟有什么意义?神果真是只因为人在身体上割下一块皮,就把这些人看作是他的选民么?神的选民和世人的分别,果真是只凭肉身上行割礼这种礼仪么?新约歌罗西书解答了这个问题:
——“你们在他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
神的百姓跟世人的分别,绝不是单凭外表的仪式,而是内心实质的改变。而割礼这种礼仪,其实是要表明基督所要施行在信徒身上那叫人可以脱离肉体情欲缠累的一种拯救,就是使人里面的生命改变的拯救。
按创世记十六章,亚伯位罕因接纳撒拉的建议而纳妾。十七章就记载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时,要他行割礼。亚伯拉罕立妾那件事,显然是出于“情欲”的意念。但割礼绝不能真正对付肉体的情欲,它只不过预表基督救赎工作中,叫人脱去肉体情欲的那种功效罢了。
总之,不论旧约的人物、事迹、对象、礼仪,凡有预表属灵意义的,都有新约的引用为根据。不能随私意解说,必须按《圣经》的引用来领会。
四、解释预表应留意之要点
预表虽然有属灵意义,却不是可以随意解释已如上述。兹归纳以上讨论,有关预表的解释要注意以下各要点:
例解199:《圣经》已解明的预表
例如:直接解释了的以撒预表基督;直接解释了逾越节的羔羊预表基督;直接解释了铜蛇预表基督为人的罪被挂在木头上……如此类推所有预表只能根据《圣经》本身的解释。除了《圣经》已解明的预表,或由于《圣经》自己按属灵意义引用旧约经文所显明的意义之外,我们不能凭人的想象讲解预表。
如上文所提的人物中的以撒,预表基督是神所应许的弥赛亚,因为新约经文提到以撒时,显示他就是那叫万国得福的后裔;。
旧约的预表中之人、物、地、事,是否一事只可预表一事?也根据新约《圣经》的引用,例如:迦南应许地,新约用“安息”代替了迦南应许地,所以迦南预表安息。但提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这样迦南显然也预表天家,因为《圣经》如此应用,我们也当如此接受。
例解200:预表具预言性
、18,神明说要在以色列人中兴起一位先知象摩西的,所以摩西预表基督有预言性。其实所有预表,都是另一方式的预言。不是用言语明说的预言,而是借着人物、事情或对象,预先指明以后要发生的事。所以“预表”可说是预言的另一种形式。
凡预表所象征或预言的人或事,已经应验后,便只能照所应验的讲解,不能再作别的讲解。如我们在上文已研究过的《圣经》中的预表,绝大多数都以耶稣基督为中心,少部分也可以应用在信徒身上。那些预表的属灵意义既然都已经应验,也就是《圣经》已经解释了的预表了。
例解201:预表是神写作的步骤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期、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圣经)既是神的启示,它就不会是一本偶然凑合起来的经典。反之,它乃是神早就有计划、有“腹稿”,按神的智能所定的层次步骤的作品。
旧约中许多故事被选记在《圣经》中,仿佛是神写作的前半段,从远至近,从隐至显,从仪文至心灵,从表样至真象,从预表至实体。
旧约预表在《圣经》中正是神启示的重要步骤:
①说明神救赎计划的进展。
2说明旧约和新约记载的一贯性。新、旧约都是以基督为中心的。
3旧约预表既是新约的影儿,所以解释旧约预表,就必须注意它与新约《圣经》的关系。
旧约的律法和历史,都隐藏着新约的真理,无论人物、事迹、礼仪,在旧约是含有预言性的表记,在新约乃是那些表记的应验和显明。旧约是一种模型的描绘,新约却是模型所表现的实体和真象的出现。
所以新、旧约的记载,互相解释和互相补充,证明了新、旧约的一贯性而互相吻合。
这样,“预表”便在显明神的启示的步骤方面,显出它的作用了。
例解202:预表不如实体
——“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
——“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象……。”
《圣经》自己早已说明,旧约所有的预表,不论会幕、律法的约、礼仪,都不过是影儿,不如真象。所以预表当然不如实体了。
旧约中的任何预表,无论是人物、对象、事迹、礼仪,都一定不会与它所预表的真理完全相等。否则,它就不算是预表,而是实体了。
例如:以撒预表基督,只是预表他是应许中的儿子和他的顺服——怎样被献上作燔祭……等。但并不是说以撒一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预表基督。预表基督的人只在某一点,或某几件事上预表基督。
又如摩西预表基督,是应许中要兴起的那一位先知、18;,也预表基督是神的仆人,为神全家尽忠。但摩西杀死那埃及人(出二章),逃到米甸,后来又因为发脾气,击打盘石而自己也不能进入迦南,这些《圣经》从未引用为基督的预表。
历史上所有的信心伟人,都只能在某些方面被新约《圣经》指明是预表基督,集合所有信心伟人之特长,才可以描绘出基督完美的画象。
事实上摩西的一生有不少地方是可以预表基督的,《圣经》却没有直接指明是预表。例如:摩西将以色列人从法老手下救出埃及,是可以预表基督将罪人从魔鬼手中、罪恶里拯救出来;摩西生下来就受法老的逼迫,基督生下来也受希律王的迫害……。可以说摩西的这些经历很象基督的遭遇。
总之,古今有信心的人,在本质上都是颇象基督的,却都仅仅从某些特长方面表明基督。所以解释预表时,必须留意某人或某事的那一部分才是预表。总要照着《圣经》所解释的来应用,不可以过分地将他一生的每一项小节都加以渲染。否则,就会越过《圣经》原有的范围。
又如约拿在大鱼腹中三日三夜,预表基督死后第三日复活。约拿只在这一点上预表基督。约拿其余的事,《圣经》并没有把他作为基督的预表。
例解203:预表与教义根据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建立教会信仰的根基,是要以使徒的明文教训作为主要根据。旧约的预表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助证。
例如:信徒应将自己献上当作活祭事奉神。我们的根据,不是旧约燔祭的属灵意义,而是根据。但毫无疑问的,旧约燔祭的属灵意义是很有力的助证,说明信徒理当奉献自己。旧约燔祭的各种属灵教训,也可以更精细的教训基督徒,怎样过奉献的生活。但如果我们单单根据旧约献燔祭这件事,作为我们应该奉献自己的根据的话,则旧约献燔祭,是献牛羊,不是献上我自己这个人,而我们现在所献的既不是牛羊,也不是献在指定的燔祭坛上。若用这样的历史事实做根据,就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所以,预表正如历史的榜样那样,在信仰的根据上(教义上)不是最有力的标准;但使徒明文的吩咐却可以作我们教义上的根据。
又如:建立教会,是以使徒行传或新约教会书信的教训为主要根据,以确定各种信仰方面和治理教会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而旧约会幕或历史中的人、事、物的属灵意义,不是主要的根据。
历史的榜样和明文的命令不同。历史的榜样虽然常对我们有很好的教训,但只可作为我们的借镜,而不是信仰上绝对的标准。而且“历史”是没有必须十足重演的。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历史十足的重演。
例解204:预表的字义
按Dr. W. E. Vine和Dr. W. Bauer/Arndt & Gingrich的《希文字汇及字典》,预表的原文有几个主要的字:
(1)“痕”“(((((”原意是“象”或“模型”共享过十六次:
①、②——译作“痕”(钉痕二次),英译(指K.J. V. 下略)“print”
③——译作“象”“figures”
④——译作“样式”“fashion”
⑤——译作“manner”(N.A.S.B.作“form”)。中文未译出,只在26节的“大略说……”暗示下文书信内容的写法。
③——译作“预象”“figure”
⑦——译作“模范”“form”
⑧林前十分——译作“鉴戒”“examples”
⑨——译作“鉴戒”“ensamples”
⑩——译作“榜样”“ensample”
⒒——译作“榜样”“ensamples”
⒓——译作“榜样”“ensample”
⒔——译作“榜样”“example”
⒕——译作“榜样”“pattern”
⒖——译作“样式”“pattern”
⒗——译作“榜样”“ensamples”
(注:英文“ensample”与“example”同义)
(2)“影像”“(((((((((”原是形容词当名词用,意指:a·原样的“副本”“copy”;b·与原样相似的“预象”“profigure”。在新约只用过二次:
①——译作“影像”“figures”
②——译作“表明”“likefigure”
在以上的经节中,只有部分;、11;;是与我们所讲的“预表”的题目直接有关的。
但新约除了这两个字之外,还有两个字也曾当作预表这方面意义用的,如:
(3)“表样”“parabole”原是“比喻”的意思。在新约其它各处都译作“比喻”,但在译作“表样”(N.A.S.B.作“symbol”),而且按上下文确是表样的用法。
(4)“影儿”“((((”原意就是“影儿”。在新约有三处经文:
①——译作“影儿”
②来八丁——译作“影像”
③——译作“影儿”
意思是用以指旧约的律法是表明以后要来的基督,和他所成功的救法。用字虽不同,实意相近。不同的字,不表示意义绝不相同。全在乎上下文的用法,可使不同的字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又可使同一个字可以有近似却有所改变的意义。
例解205:预表的误用
——“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
按这两处经文的引用,“锡安山”《圣经》自己的解释是用以预表“天上的耶路撒冷”,以及神所立的基督的王权(。
“锡安山”原是大卫城,新约《圣经》引用时指向天上城邑,是众圣徒共聚之荣耀城邑。
约翰所见之异象中,“锡安山”是“羔羊”与特别蒙拣选的一群信徒所在的处所,有天上大赞美与歌唱之处。
有人用“锡安山”来象征他们自己的教会,如香港曾有某教会,以“锡安山”象征他们的教会,继而引用的话;“……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于是认为除了他们的教会之外,神没有赐下别的话语,所有的启示,都只从他们那里出来!这不是所谓的“灵意解经”,乃是凭人意的解经。因新约《圣经》从没有把“锡安山”引用于任何个别的教会。
五、预表与象征
例解206:羊与狮
——“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预表可说是象征性的预言,且绝大多数特指基督和他的救恩。但象征却未必具预言性。而且在解释上可具有相反的双重意义。
比如“羊”可以象征温柔驯服的性格。《圣经》曾用“羊”象征基督的柔顺。但同时《圣经》也用“羊”象征人的无知——“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
又如“狮子”可以象征基督的能力与得胜——“……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但同时“狮子”亦可象征魔鬼——“……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所以解释象征,必须:
①小心观察上下文,以确定正确的象征意义。
②凡是《圣经》本身没有解明的象征,都不可随便作过于武断的解释。反之,《圣经》本身已经解明的象征,就不用另加解释了。
例解207:荆棘在火焰中
摩西在米甸旷野“隐藏”了四十年之后,神呼召他去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神的呼召,借摩西所见的异象为开端。这异像是:
——“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摩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为何没有烧坏呢?耶和华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说,摩西、摩西,他说,我在这里。”
荆棘被火烧却没有烧毁,可象征以色列人当时在苦境中蒙保守。注意,全节特别强调被火烧却没有烧坏这一要点。
新约《圣经》提到司提反复述这段历史时,摩西在荆棘火焰中听见神的差遣,隐约地把以色列人当时受法老苦待劳役,且要杀灭所有男孩的苦境,比作荆棘在火中的情形。
此外,《圣经》还有好些象征,应留心它们在《圣经》中的用法。象征的解释,应当尽量合理而自然。按各“象征”最明显的特性配合《圣经》的观念加以推理。例如:“火”象征热烈和光明;“盐”象征调和、防腐;“雪”象征洁白;“金”象征荣耀尊贵……等,都是很自然而接近《圣经》用法的推理。这一类推理的领会只算个人读经“亮光”,不该太过武断地当作是标准的解释。
例解208:灵意与读经心得
预表既多半从旧约历史人物或事迹中,按新约使徒或主耶稣的引用而领悟其属灵意义。一般信徒在读经时,可能把旧约“预表”与个人读经心得混淆,而被人评为“丑化的”灵意解经(Allegory)。
其实个人读经心得,只要不把它当作“标准”正解,而看作是神那一次借此给他个人的提醒。保持虚心受教的态度,必会渐渐老练而知道如何从神的话中领受教导。例如:
《圣经》已经解明“逾越节的羔羊”是预表基督。“逾越节的羔羊”就一定是预表基督,没有第二个解释。但是《圣经》记述以色列人过逾越节的时候,还提到以色列人怎样吃“逾越节的羔羊”。出埃及记十二章全章相当详细的描写,他们各人要用一些血涂在吃羔羊的房屋的左右门框和门楣上,并且吃的时候要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里拿着杖赶紧的吃。这些记载显然也是有属灵教训的。这些灵训,可按照《圣经》一贯的真理,在基督徒生活上作为一种相似的借镜。
使徒彼得说:“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象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读《圣经》如饮灵奶,不管怎样饮,总必使生命长大。常把神的话存在心里,神的话就会成为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了。── 陈终道《以经解经》
现代人所谓靠圣灵指引,就是:他们的理智加上参考书。我们并非要轻忽参考书的重要,却要特别提醒读者更应倚靠圣灵。读经时最拦阻圣灵的启导的,就是人自己的偏见。各种以自己为中心的偏见,使圣灵在我们心中没有地位,没有感动力,以致不能正确的了解经文的正意。
造成偏见的因素很多,如:不信神的大能、先入为主的成见、个人特殊经历、不同的工作立场、逃避个人信仰上所面对的困难、想利用《圣经》达到个人的目的……等。在此略举几个例子,让我们避免陷入这类情形之中,虚心领受圣灵的教导。
一、因不信而有的偏见
例解209:撒都该人的故事
、20-23——“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他们来问耶稣说……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留下孩子。第二个娶了他,也死了,没有留下孩子。第三个也是这样。……当复活的时候,他是那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他。”(全段)
注意在此所引经文第一句“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可见他们不信复活。他们原是重视摩西律法的犹太党派,多半是富裕阶层,对圣殿事奉有很大影响力,但他们不信复活——“因为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另参考新国际版《新约批注圣经》)。
大概因他们认为摩西五经中未有死人复活的记载。因而引用摩西在的话试探耶稣关于复活的事。他们说按摩西的吩咐,人若娶妻没有儿子便死了,他的兄弟就要娶他的嫂子,把生下的长子归在他长兄名下;但有兄弟七人,都娶过这嫂嫂,都没有儿子,最后这女人也死了,那么到了天上她是谁的妻子?耶稣就回答他们说:
——“你们所以错了,岂不是因为不明白圣经,不晓得神的大能么?”
他们不明白《圣经》,不是因文字语言的缘故,是因不信而固执偏见。整个故事是因不信编出来的,以致无法领悟神的大能。这“大能”按下文应包括死人复活,以及在天上的属灵境界中的天使不娶不嫁的生活状况。
当摩西这样吩咐以色列人时,他们还没有得着迦南地为业。摩西吩咐以色列人为长兄留下名分,也就是留下可以分迦南地业的权利。这是一种具体的信心的表现。撒都该人竟然引用这事试探那稣,作为他们不信复活的一种质疑之论据,恰好与摩西要增进以色列人的信心的原意相反。
如此误解《圣经》,无非因不信而误解,不是因不明原文。撒都该人所以不信复活,因他们认为摩西五经中按字句没有提及复活的事。所以下文主耶稣引用神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反驳他们。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若他们的列祖没有复活,神岂不是死人的神么?
主耶稣的回答,不是按字句表面的记载,是按字句背后所涵盖的实情。神既是他们列祖的神,又是活人的神,当然他们的列祖活在神前,且要与众圣徒同样复活了!于是他们不敢再说什么了!
例解210:五饼二鱼的故事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门徒就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
上文撒都该人不信复活而误解误用《圣经》,现代不信《圣经》的人也说类似的话。他们说五饼二鱼的“神迹”,其实不是耶稣使五饼二鱼可以喂饱五千人,而是听众大多数人有带饼,不过都不肯拿出来。后来看见小孩献出五饼二鱼,于是大家都把带来的饼和鱼拿出来,所以大家都吃饱了。
事实上,只要稍微留心读《圣经》就知道,当时的大聚会不是预先筹备好有计划的聚会,而是临时性的聚会,甚至可能听众在听道中不断增加。这种情形,纵或有人带饼也不会多,也必然不够,而且怎能剩下十二篮呢?何况他们根本不知道耶稣讲道讲多久。
不信《圣经》的结果,使人凭人的理智推想《圣经》,而发生错误的解释。所以我们若要正确的了解《圣经》,必须对《圣经》的记载和神的大能有信心,并倚靠圣灵的启迪;。
二、因先入为主而有的偏见
例解211:纪念主聚会每周一次
——“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
我们很容易受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影响,比如:有人信主时他的教会是每主日纪念主的,便认为纪念主的聚会必须每星期一次。而且必须在晚上,必须用一个杯、一个饼。因为:
给我们看见,保罗是在七日的第一日聚会擘饼。
告诉我们主耶稣设立新约是在晚上,跟门徒吃逾越节筵席以后设立的。
明说是一个杯一个饼。
每主日纪念主是好事,但若按以上经文便认定必须那样纪念主,就不算准确。可能受先入为主的教会背景所影响。因为那些经文虽说“七日的第一日”擘饼,却没有说每七日的第一日。虽曾记首次圣餐是在晚上,却没有说以后每次必须在晚上……。并且还有别处的《圣经》提到这件事。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
看来初期教会曾一度天天擘饼。严格说,现今教会没有那一处的聚会仪式或程序,完全与当时主与门徒的聚会一样。主耶稣也没有力教会制定标准的聚会模式。
例解212 :一饼一杯
——“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么?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么?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
因这两节经文又有人认为纪念主只应用一个杯一个饼。
当使徒保罗说:“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时,他是要限定所擘的饼只许一个吗?还是要表明我们都同在一个饼之内,同属于一个身体?因为当保罗说:“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的时候,他自己在以弗所,所擘的是以弗所那个
“饼”。若以弗所只用一个饼,哥林多也只用一个饼,加起来也已经两个饼了。何况还有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加拉太的各教会……加起来,必然是许多个饼。但保罗怎么还说“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
可见保罗所强调的饼,是在基督的身体里之合一的“一个”不是所擘之饼的一个。也就是饼所表明的属灵意义的“一个”。(详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二册《哥林多前书讲义》)
这不是说用一个饼一个杯纪念主不好。虽然只关乎外表的事,能照着《圣经》的榜样作,总是好事。而是说如此解释《圣经》是受先入为主观念影响,因而可能有偏见。信徒不应为这一类并非绝对的事,起争论,不同心。所以寻找真理时要防备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要武断,要慎思明辨,要深入的领会,就能正确的了解及应用《圣经》了!
三、因个别经验而有的偏见
例解213 :“起来向南走”
——“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个基督徒在逃避空袭时,躲在一道田沟里。但不久心中一直想起一节《圣经》,好象有一个声音对他说:“起来,向南走。”那是圣灵对腓利说的话。这句话那么有力地感动他,很象有人对他说话那样。他就顺服那个声音,起来向南走了几百码,躲到另一道田沟里。后来,所有在他原先躲藏的田沟的人都被日机扫射死了。于是他就一直以为,要明白《圣经》不在乎花时间研读,全在乎听圣灵的声音。
其实那一句经节,只是他个人特殊经历中的一次非常的应用而已!根本不能当作领会《圣经》的原则。可能在他一生中,神只在那一次用了那句经文提醒他,却不是说神会每次都这样对他说话,更不应教别人这样听从神的指引。
更重要的是:神要我们正确的领会《圣经》的意义,然后圣灵在我们心思中运行,而指引我们当行的事,如所说的,我们必须先完全奉献自己,只求神的喜悦,不求自己的喜悦。这样,我们的心思就会在经常奉献的心态中,更新而变化,便能运用没有自己成分的心思,“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了!
例解214 :浸礼和滴礼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若仍旧讨人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
所有服事主的人,要准备专心求主的喜悦。这样才能看清楚真理亮光,才能明白《圣经》。但有时虽有求主喜悦的心志,仍难免受自己所在的工作团体、宗派立场的影响而在解经上有偏见。
我们现在还不断看见在教会的圈子里,有人想发展某方面的工作,或发表某种工作上的个人主张,就设法从《圣经》中找一些根据,来印证自己的主张。这种态度最容易误解《圣经》。
有些人自己工作的立场使他必须赞成某种的解释。象这一类的人读《圣经》都是先有了自己的主意,然后想找到可以采用的经文,来支持他准备要作的事。凡是这样读《圣经》的人,误解《圣经》的机会,比他能正确了解的机会多得多。因为他不是要跟从主,是要主跟从他。他不是真的要顺服真理,是要把真理解释到与他的主张一致为目的。例如:
有些人认为信徒受洗应该用“滴礼”。另有人认为该用“浸礼”。假如主张浸礼的人是在浸信会工作,是必须受浸的;另一人是在长老会工作,是一定要行滴礼或洒水礼的;如果有了这样宗派信仰的背景,带着工作上必须站的立场来看《圣经》,不论“浸”或“滴”或“洒”,都不会得到完全正确的答案。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必须有的“解释”在先。我们不过是要从《圣经》中再找到更充分的理由,来支持我们已经确定的立场而已!
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对真理不该有坚定的立场,而是说,我们不该先有了自己必须坚持的信条,然后去寻求真理。我们自己必须是一个没有什么“不得不”坚持的人,才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否则,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圣经》的真理的正意。要在看到《圣经》的正意之后,才坚持所信的。
四、因逃避困难而有的偏见
例解215 :信而受洗
有些基督徒虽然信了主,为着避免家庭的反对,不愿意受水礼加入教会。于是他找到的经文——“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悄他说,你不是基督么?可以救自己和我们罢。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么?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纪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那个钉十字架得救的强盗,也没有受洗。主耶稣确实地保证他会跟那稣一起在乐园里。可见不受洗也一样可以得救。
另一方面,得救既然根据生命,凡已确信耶稣的,就已重生得救了。那么有了基督生命的人,理该可以纪念主,一同擘饼。这样,再推进一步,虽然不受洗,也该可以擘饼纪念主了。
但主耶稣所给我们的吩咐与榜样却是这样: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
整个问题是在于:为什么要这样拐湾抹角的避过受水礼那件事?根本的原因,是要逃避他所要面对的家庭的反对。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人要信耶稣,为着受洗的问题,会遭受家庭厉害的反对,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不容易应付。可是从《圣经》的角度看,存这种态度来读《圣经》,就不能得到正确的领会;因为你已有一个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了一个心意,一直要寻找能逃避这困难的《圣经)根据。这样就失去了一心要遵行神的旨意的态度。这种心态不会找到真理的正意,纵然找到了,也不想承认。
所以,除非放下偏见,不然就不可能正确的领会《圣经》。路加福音的强盗的确没有受洗,而得主耶稣应许和他同在乐园。但是,你不是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你更不是现在就要死了,没有机会受洗。十字架的强盗的例子并不适用在你身上。
况且主耶稣亲自为我们立了榜样,他去受约翰的洗礼时说:“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他自己受洗为什么说“我们理当这样……”?显然是为我们立了榜样。他又在复活的显现中吩咐门徒去使万人作他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所以受洗是明明列入大使命中的吩咐,信徒理当忠实遵守的。
按这几处经文都给我们看见“受洗”是明显的一种见证,在人面前证明我们已经归属于耶稣基督,已经接受了耶稣基督在十字架受死的功劳,与他同死,同复活了。不受水礼就是不肯正式公开承认你的信仰,而且不符合基督升天之前所颁给教会的命令。
五、因经济需要而有的偏见
例解216 :十分一奉献的用途
——“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按笔者个人的经验,发觉那些牧会的人跟在教会机构工作的人(如教会的布道团体、神学院、超宗派的独立机构),这两种神的仆人,对运用什一奉献应用于神的“家”方面,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不同的看法显然是受到工作立场不同的影响。
教会的牧者多半认为什一奉献应当全然归入本教会。为什么?因为是说“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这“我家”应当是指本地教会。在教会机构工作的神仆们,就不大同意这讲法,他们认为这“家”当指神的全家。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带着工作的立场来看《圣经》,不论那一方面都很难看得正确。除非放下立场,才能看得正确。因为这“立场”里面,多少有一点为自己的成分,未能完全站在神那边来看这个问题。
关于十分之一奉献,若单单根据玛拉基书的“家”的话,笔者以为比较自然的解释这“家”是指全以色列人或全以色列人信仰事奉的中心——圣殿。不是单指某一部分的以色列人。因为按旧约最初宣布十分之一奉献时,十分之一的用法是给所有利未人的。而所谓神的家,是以圣殿为中心的那个“家”,是关乎全以色列人的那个“家”,不单是某地区之神的百姓的“家”。但按实际而论,每个基督徒仅可能与自己经常聚会的“家”配搭事奉,也应当对自己经常聚会的家的需要最优先负责。
另一方面,若十分之一可以用在别的教会,别的教会信徒的十分之一奉献也可用在你的教会。按“好处”说,并没有分别。而按主内爱心相通来说,却促进主内互相顾念之爱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十分一奉献是学习完全奉献的起步,不是高峰。
六、迎合科学学说的解经
例解217:对创造者的质疑
——“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
常有人问,既然万物由神创造,然则神由谁创造?创造者若需别人创造,他就不是创造者,而是受造者了!本节经文直接答复这凭人的逻辑而引起的问题。
英文《圣经)将本节译作“我就是我是”。这句话含有绝对存在的意思。他不在乎人怎样证明、解说……他就是他所是的,毋须由他以外因素使他成为所是的。因他是绝对存在,不靠他以外的因素使他存在。
例如我们是因父母生我们而有,所以不是绝对存在的。《圣经》既然是这位绝对存在的神的启示,它在本质上就是绝对正确的标准,不是人所能批判的。
我们活在相对的物质界中,只能按相对存在的观念了解神。必须先领受了永生神的生命,才可以借着圣灵的启迪,领悟创造主之自有而永有的奥秘。
科学既不信自有永有的神,却相信万有从无自动变有,又从简单自动进化到拯复杂的生命的奇妙智慧。“智慧”由全然虚无产生,这岂不是正在相信“自有而永有”?另一方面却又相信相对的存在,否认绝对存在的神,如何自圆其说?
例解218 :创世记的“六日”
、8、13、19、23、31——“有晚上,有早晨……”。
创世记第一章在每日的创造之后,都加上“有晚上,有早晨”这句话。引起科学知识的人对六日创造有许多质疑,因而解经家有想与科学调和之解释。
其实基督徒应该用《圣经》作标准衡量世界的学说,不是用世界的学说作标准衡量《圣经》。所以不该为迎台科学潮流而解经。如:
现代的科学家认为,这世界是经过亿万年的岁月,才进化成现在的样子的。《圣经》却说神创造万物只用了六日。若我们把这“六日”解作六个长时期,就跟科学家的观点很接近。
且先不说这“六日”是否六个长时期,这种用世界学说做标准,然后使《圣经》迁就那个标准的解经原则,是很不可靠的方法。因为科学家对宇宙还在探索寻求答案的阶段,而我们曲意附和当前的学说的结果,又并没有真正解决《圣经》所遭遇的难题,反而增加更多的难题。因为:
(1)如果创世记第一章的“六日”解作是六个长时期的话,那么创世记第一章许多次提到“有晚上,有早晨”,也就是二十四小时的日与夜,该怎样解释?倘若一天是一个长时期,“晚上”和“早晨”是否一样一半的长时期?注意:每天都提“有晚上,有早晨”,是故意强调的写法,在解经上是很重要的。
(2)若六天是六个长时期,经过不知多少万年,那么第七天是安息日,是否也经过了多少万年?
(3)若科学家对宇宙来源,忽然有某方面的大突破,我们又必须完全改变以为可以获得和谐的解释了!
(4)——“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远的证据,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畅。”
可知以色列人所守的安息日,就是的第七日。在新约耶稣在世时,法利赛人等一再指控他在安息日治病,也都证实了创世记的“日”与我们的一日相同。
例解219:按创世记二、五章之比较看“六日”
关于“六日”之创造,除了上例所列理由外(特别是最后之一点:,创世记二、五章也可提供若干旁证,如:
(1)比较详细描写亚当受造的经过,若人类是经过若干万年才进化成功的,二章描写亚当受造的经过——如用尘土、吹气……是真实的?还是寓意的?要经多少年?
(2)夏娃的受造,又是经过了多少时间?第二章说神使亚当沉睡,从他身上取肋骨,造出夏娃。这夏娃是经过多少年才造成的?
(3)此外,创世记第五章记载亚当活了九百三十岁。这是否他的真实年岁?如果神要经过于百万年才造成亚当夏娃,造出来结果只活几百岁,那岂不是比不上人手所造的洋娃娃吗?
所以创世记的“六日”是六个长时期的解释,只是进化论假设的解释下,有某一程度的和谐而已!在解经方面只解决了创世记第一章小部分的困难。我们不如接受《圣经》对自己的解释,留意《圣经》记载之互相解释,更为可靠。
七、因教会传统习惯而有的偏见
例解220:弟兄与牧师之称呼
——“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
这段经文,曾引起教会中的若干职分与信徒之间的称谓一些不同的意见。特别有人认为我们都只该用弟兄相称,不该称“牧师”等。让我们看《圣经)的例解:
使徒保罗写信给以弗所教会时,提到五种恩赐的职分:“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1)使徒保罗常自称为“使徒”——“我对你们外邦人说这话。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我的职分。”
(2)“教师”和“先知”,《圣经》也用作称呼——“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使
(3)“传福音的”也用作称呼——“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
这样看来,“牧师”用作称呼,应无不妥之外。
(4)那些反对“牧师”的人,却常用先生代替牧师之称。但主耶稣不是明说“你们只有一位夫子”吗?师尊、夫子、先生都是同类语。那么称呼先生更不对了。最少《圣经》没有明说不可称“牧师”,却明说“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
主耶稣这话的精义,是要警戒门徒不要象法利赛人那样爱受人敬重,喜欢被人尊为父老师尊。却不是叫我们不该敬重别人,更不是说我们除了主内弟兄的关系之外,再没有地上父子师生的关系。
有人说“弟兄”既是《圣经》用作信徒之间彼此的称呼,为什么还要用别的称呼?问题在于是否《圣经》除了“弟兄”之外没有用别的称呼?《圣经》不是也称“使徒”、“教师”、“长老”、“执事”……吗?另一方面“弟兄”在《圣经》中并非专用于称信徒。彼得在教会第一篇讲道中称那天从“天下各国”来的听众为“弟兄们”。保罗又常用“弟兄们”称不信主的犹太人、5。
此外,保罗接受禁卒称他为“先生”,称腓力斯为“大人”,称亚基帕为“王”。
“你们都是弟兄”这句话的重点,是指出我们彼此之间的一种相等的地位和关系。但如果以“弟兄”这种称呼作为夸口,以鄙视别的属灵职分,或炫耀自己那一群人比别人更忠于《圣经》,那么“弟兄”这称呼之中所含的傲慢自是的意味,就与主耶稣如此教训门徒的原意相背。这就是按字面意思领会《圣经》,与按字句的精义领悟之不同了。
读《圣经》的人,要常存谦卑的心,在主的光中认识自己,才不至受各种偏见的蒙蔽。正如待人所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例解221:不合情理的误会
——“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
有人因此误以为基督教是目无尊长,甚至父亲师尊都不敬重。这完全误解《圣经》的原意。应按《圣经》其它记载,看主耶稣和使徒们怎样应用这些教训,来得着正解。例如:
(1)主耶稣在十架上时,对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若主耶稣果真不要我们称地上的人为父亲,为什么竟叫约翰称马利亚为母亲?难道称地上的人为母亲则可以,称父亲则不可以?路加记述基督生平时仍多次提到“他父母……”、33、48 )。
(2)使徒保罗教导提摩太说:“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保罗不但要我们听从。尊敬自己的父母;,甚至对待别的长辈,有时也要象敬爱父亲那样劝导他。
(3)年老的约翰写信给教会时也称地上的人为父——“父老啊,我写信给你们……”。难道这些使徒们还不明白主所说“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的意思,而先后一同违背主的话么?其实他们才是真正明白主耶稣的话之真义。各人不要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应存心谦虚,彼此敬重。
例解222 :寡妇的小钱与十分之一奉献
——“耶稣抬头观看,见财主把捐项投在库里。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有人认为基督徒应当完全奉献,不是单单奉献十分之一。因而引“寡妇的奉献”为例。既然主耶稣称赞寡妇的完全奉献,可见主耶稣不赞成十分之一奉献。
有时我们热衷于《圣经》某方面的真理,加上在真理上先入为主的观念,使我们对于别方面的真理有抗拒的偏见。这正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事实上主耶稣绝不会反对十分之一的奉献。
(1)主耶稣称赞寡妇之奉献,与他是否赞成十分之一奉献无关。仅与财主们只把有余的钱奉献作比较,相比之下,寡妇的奉献更蒙主悦纳。
(2)他来是为我们生在律法下,并成全律法。在消极方面,他为我们担当罪;积极方面,他为我们守了全律法,包括礼仪方面的律法。他第八天受割礼,按律法被奉献给神,按时上耶路撒冷守节。法利赛人等一再挑剔他违反安息日,却从没有一次提到他不献十分之一。他若犯了旧约律法所记,就不能把我们从律法下赎出来,使我们在恩典下。
(3)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时曾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注意本节末句“那也是不可不行的”,正是指本节上文之十分之一。所以若把《圣经》有关经文合起来看,就不至于受偏见的影响了。
例解223 :《圣经》中的误会误传
“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罢。于是这话传在弟兄中间,说那门徒不死。其实那稣不是说他不死。乃是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
这是《圣经》中很有趣的一项记载。主耶稣在复活显现中与门徒同进了早餐。又考问了彼得的爱心,然后预言彼得年少时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彼得知道自己的将来之后,又问主耶稣关于约翰的前途。
主耶稣的回答是一句需要思考揣摩的话——“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彼得竟误会主的话,以为是主耶稣说约翰不会死;且传给别的弟兄听。所以紧接22节,约翰更正彼得误听误传的话说:“其实耶稣不是说他不死。乃是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这更正虽没解明下半节的意义;但已确实证明彼得以为主耶稣说的“不死”是误听误传。
口对口明说的话怎会误会误传?听的人自己先有自己的偏见而未加深思,彼得是急性子的人,还未学会“慢慢的听”。偏见使人误会自己亲耳听的话,且误传给别人。这误听误传的人,竟是将要为主殉道的大使徒彼得!这是多么令人警惕的事啊!但事实却是这样,连彼得也不例外。
例解224 :对主的复活听而不闻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这是许多人熟悉的经文。但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彼得与众使徒对主耶稣怎会被钉死,又死而复活,仍未因主这么严厉的斥责彼得——“撒但退我后边去”,而改变他们的偏见。因为此后主还一再提到他自己将怎样受死而三日后复活,门徒们仍是听而不闻,未放进心里。例如:
约翰与雅各在上耶路撒冷的途中,求主让他们二人在他的国里,一个坐右边,一个坐左边。证明他们完全未把主的话听进心里。
此外,主受死时门徒的惊慌逃散;主复活后他们一再表现大惑不解,一再怀疑;甚至在约定相见的加利利山上时,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怀疑。
可见人的许多既有的偏见,如何使人难以领受新的启迪。── 陈终道《以经解经》
又有一些事《圣经》虽然记载了,却没有表示可与否。许多人就在读《圣经》的时候,对于《圣经》中没有表示可否的经文,常凭自己的喜欢定为是或否。这类的经文,我们必须小心阅读它的上下文,否则很可能误解《圣经》的本意。例如:
一、《圣经》有未载
例解225 :亚伯拉罕娶夏甲
创世记十六章记载亚伯拉罕接受妻子撒拉的建议,娶了夏甲为妾。《圣经》为什么容许人纳妾?《圣经》岂不是赞成一夫一妻制吗?我们单看创世记十六章,就看不出《圣经》赞成或反对这事。事实上《圣经》只是将当时的经过记录了,却未曾加上批评。但从下文的记载便知道,亚伯拉罕娶妾实在不是神的旨意。
(1)按当时而论,夏甲一有了身孕,便立刻骄傲,轻看撒拉。撒拉和夏甲之间的关系立即起了冲突。对亚伯位罕来说,那本是很平安的家庭,立即起了分争。
(2)从下文夏甲出走,神要她回去服在主母的手下,到后来生了以实玛利。在二十一章以撒出生以后,夏甲又被赶逐出亚伯拉罕的家庭。直到今日,夏甲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的后代,成为以色列人的仇敌。可说是亚伯拉罕一项错误决定所造成的后果。
(3)虽然撒拉说要把夏甲给亚伯拉罕作妾,但《圣经》本身从未曾承认夏甲为“妾”的地位。在创世记里有几次提到夏甲时,仍是称她为“使女”,不是称她为亚伯拉罕的妾。
(4)在新约加拉太书,保罗引用这件事来讲论到律法和恩典的时候,也是称夏甲为“使女”。所以从创世记十六章下文所记,可知这事不合神的旨意。
亚伯拉罕在撒位去世以后,在创世记二十五章娶了一位继室名叫基土拉。娶继室并没有什么不合。《圣经》也没有评论这件事,到底这是否神最好的旨意?是多余的或是必须的?《圣经》只是把事实记录下来,让我们读《圣经》的人,自己从《圣经》所记载的事实中去领会。
例解226 :罗得父女乱伦
——“罗得因为怕住在琐珥,就同他两个女儿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他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父亲怀了孕。大女儿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现今摩押人的始祖。小女儿也生了儿子,给他起名便亚米,就是现今亚们人的始祖。”
记载罗得父女一同住在山洞中,发生了乱伦的事。许多人便问说,为什么《圣经》同意这样的事发生呢?其实《圣经》没有说同意。《圣经》只不过把罗得贪爱世界的结果,按着事实记录下来。在那段记载中《圣经》并没有对这件事下评论。只把这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去判断。倘若我们把它当作是《圣经》所赞同的,就完全误解《圣经》的用意。我们必须留意《圣经》的上下文,和别处《圣经》的记载,来领会本段经文的正意。
关于罗得的事,若参考创世记十二、十三、十四、十八章所记,就很容易明白的记载的目的,是要说明这位一面贪爱世界,一面跟从主的罗得的最后结果:既没有得着世界的虚荣,也没有得着属灵的丰富;既失去了属灵的福分,又失去了世界的财物;在神的国里毫无贡献,在属世方面也没有好名声。他跟他的女儿所生的儿女,日后成了以色列人的仇敌。不但未曾造福当时的社会,且遗祸后世的选民。所以这段的记载是要警告爱世界的基督徒。但若不留心读上文,就不能明白《圣经》记载这事的目的。
例解227 :雅各骗祝福
创世记二十七章全章——(请翻阅《圣经》)
创世记二十七章记载雅各怎样骗父亲以撒的祝福。许多人对这章《圣经》发生疑问。以为《圣经》同意雅各用欺骗的手段获得祝福。否则为什么雅各能欺骗成功呢?其实这种看法仍是受到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已先接受了一种成见,认为雅各是诡诈的,以扫却是忠厚的。《圣经》不该容许诡诈的雅各欺骗忠厚的以扫。
我们先有了这种偏见,然后看这章《圣经》,就很容易忽略了创世记二十七章记载的用意。它不只是表明雅各的诡诈,更是要给我们看见以撒的家庭教育的失败。但人的失败并不真正能破坏神的计划,反而万事互相效力地成就了神的旨意。这才是这章《圣经》记载的主要目的。让我们简略地看创世记二十七章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就可以看出这中心信息。
(1)以撒要以扫先去猎取野味,弄给他吃,然后才为他祝福。为以扫祝福是属灵的事,吃野味是属肉身的事。为什么以撒要以扫先给他野味吃,然后才为他祝福?有人以为这是当时迦南人的风俗,但按下文可知此说与《圣经》所记不合,参创世记四十九章雅各为众子祝福并未先吃野味,却叫所有儿孙到身边,然后说遗言。
利百加爱雅各,以撒却偏爱以扫。若从二十五章孩子出生前神所给他们父母的启示来看。利百加偏爱雅各反而是有信心的根据,因为神已先告诉他们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但以撒爱以扫却和神的启示毫无关系,只因爱吃他打猎的野味而已)。所以在二十七章记载中,首先是作父亲的以撒做得不正,并没有按神的旨意教导儿女。
(2)其次是做母亲的利百加,听见以撒要为以扫祝福,便着急起来,要雅各装扮成以扫的样子,去骗父亲以撒的祝福。
细读创世记二十七章,雅各原先实在不敢去骗哥哥的祝福的。是他母亲一再的催逼,甚至雅各对他母亲说:“……倘若我父亲摸着我,必以我为欺哄人的,我就招咒诅……”(12节)利百加却说:“我儿,你招的咒诅归到我身上,你只管听我的话,去把羊羔给我拿来……”(13节)。
这样看来,雅各欺骗祝福这件事,主要还是因利百加的一再怂恿。雅各反倒是站在被动的地位。
《圣经》没有说利百加这样做是对的,《圣经》只不过把母亲爱儿子,又叫儿子用不正当的方法获得好处的经过,很真实的记录下来而己!我们知道,后来雅各为了这件事要离家出走,利百加尝到和所爱的儿子离别几十年的精神煎熬,这就是她主使雅各欺骗祝福所得的结果。
(3)本章的第三个人物是以扫,他不象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忠厚;因为在创世记二十五章时,他已把长子的名分出卖给雅各,既然出卖了长子的名分,就不应再去得长子所应得的祝福。如果他是忠厚的,就算以撒要给他祝福,他应当告诉父亲,他已把长子的名分出卖给雅各了,应当让弟弟得祝福才对。但事实上以扫可以说比雅各更诡诈,因为他知道父亲爱他,虽然自己在口头上把长子的名分卖了给雅各,到时候父亲还是会给他祝福的。所以,以扫也是诡诈的人。
(4)最后我们看雅各,当然他也不忠实,他用诡诈的方法骗祝福是错的。虽然他是受母亲的怂恿,究竟还是他的错。他的确骗到了祝福,却因此跟以扫结了仇,随后又在拉班手下受了二十年的苦。
总之,创世记二十七章以撒家庭的四个人都错了。我们根本不能说谁好谁坏;因为四个人都不好。但这四个人的错,却还是成就了神既定的旨意。他们各人都要为各人自己的错失,尝到从罪恶所带来的痛苦。虽然他们都存心要成就自己的目的,对成就神的旨意并没有什么功劳;但神的旨意究竟是成就了。这就是这一章《圣经》所要表明的中心信息。但《圣经》只把事实记下来,没有加上评判。这类记载,是要我们学习留心上下文或全章的记载,便可以得着应得的教训。
例解228 :雅各多妻
创世记二十九至三十章——(请翻阅《圣经》)
雅各有妻妾四人,创世记二十九至三十章只把那件事的经过记载下来,未加评述。《圣经》的重点,在描写雅各在势利的舅父拉班手下如何受苦待。雅各为爱拉结而忍受了不得不先娶利亚的骗局。婚后二妻争风吃醋,又多娶了两个妻子的使女为妾。这是否表示《圣经》赞成多妻立妾?
在马太福音十九章主耶稣清楚解明,神最初造男造女,各造一人,又使二人成为一体。一夫一妻才是神设立婚姻制度的本意。至于人堕落之后如何违背神的旨意,则是人的失败。雅各虽然对神的应许有信心,重视长子的名分。在家庭生活上却不是个可作后人榜样的家庭。不但妻妾不和,十二十儿子也有若干明显的错失。《圣经》照实记录,并非赞同他的家庭生活,倒是让我们看见他如何因妻儿不和,忍受许多痛苦。同时也显出以色列人的列祖,虽有信心,却并非完美无过。
例解229 :耶弗他许愿
——“耶弗他就向耶和华许愿,说,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献上为燔祭。”
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曾在亚扪人手下受压制大约十八年。后来以色列人哀求神,神便为他们兴起一个士师叫耶弗他。以上经文是耶弗他出击亚扪人之前所许的愿。后来耶弗他果然打胜仗回来,从他家门口首先出来迎接他的竟是他的女儿!他就非常后悔自己何以许一个这样的愿,却已经太迟了!到底他这样向神许愿,是否合神的旨意?
(1)许多人看这段《圣经》的时候,很容易有这样的错觉:既然神使耶弗他打了胜仗回来,那么当然是神悦纳了他所许的愿了。其实耶弗他打胜仗,和他所许的愿完全没有关系。神早就要兴起耶弗他迎战亚扪人,并且要借着他拯救以色列人。在士师记十一章的上文便给我们看见这一点。况且在未出战之前,耶和华的灵已降在耶弗他的身上,表示神与他同在,他根本不需要许愿。
(2)我们看摩西律法,就知道神在律法明文禁止以色列人将儿女献给摩洛,谁把儿女献给摩洛的就要把他治死。献给摩洛就是把孩子放在偶象的怀中,将他烧死。神既然在律法中明文禁止用活人献祭,怎会悦纳耶弗他把自己的女儿献祭呢?(这样,耶弗他的许愿当然不是神的旨意了。但倘若我们以为《圣经》所记载的事都是《圣经》所赞成的,我们就完全错误地领会这段经文了。
(3)其实《圣经》记载这段经文的目的,除历史价值以外,还要让我们看见在士师时代,以色列人在敬拜神的事上任意而行的情形。就算是被神所使用拯救以色列人的士师,本身也不明白律法,只凭自己一时的冲动来讨神的喜欢。正象士师记末了的一章末节所说的话:“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在士师时代圣灵的工作,最明显的是降在人身上,叫人有能力。却不一定表示那人在属灵方面很成熟。
(4)总而言之,《圣经》所记载的事不一定是《圣经》所同意的,以上只是几个例子。这一类的事必须根据经文的上下文和《圣经》一贯的真理来分辨;并要靠着圣灵细心观察。《圣经》是神所默示的,但其中所记的并不都是美事,也不都是神认为对的事。反之,许多属灵的信心伟人,《圣经》也常把他们的失败照实记录下来。所以我们不能单看那件事是否《圣经》有记载,就当作可行或不可行的根据。还要留意《圣经》记载那些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才能正确领悟其中的真理原则。
二、《圣经》所记未必详尽
例解230 :纯净亦非完尽
——“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
神的话是纯净的、完全的,但并不是说《圣经》所记载的都是很详细、很清楚的。因为《圣经》不是一本什么事都讨论、都记载的书。我们说神的话是完全的,那意思并不是说全世界的事都记在《圣经》里,而且记录得很详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事实上中文《圣经》不过只有一百万字左右,不可能把全世界历史的事物都记载在里面。虽然《圣经》的记载牵涉到不少的事,但什么事详记,什么事提要摘录,全在神自己的选择。
虽然有些旧约历史,似乎是偶然记下来的故事。其实记载那些故事是有它一定的用意的,而且都是指向一个主题,就是要表明基督和他的救赎。或是对蒙救赎的人在信仰生活上,或明白神的旨意方面有指导的作用。例如:
例解231:该隐的妻
——“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
《圣经》虽曾记载亚当所生的亚伯和该隐,却没有提到亚当夏娃是否生了女儿。但没有提不就是他们从没生过女儿的意思。有人因为本节提到该隐的妻子,便说该隐那里来的妻子?因按创世记四章所记,亚当只有该隐和亚伯两个儿子。其实《圣经》在创世记四章虽只记载该隐和亚伯,并不是说亚当只生他们两个人,除他们以外就没有别的儿女。上文已经说过,任何历史都是挑选性的记载。创世记的前几章更是精简的摘录。
第四章的下半章,主要目的要表明该隐不在亚当正统后代之内;所以先记该隐的后代,才记亚当的后代。既然要提到该隐的后代,就要提到他的妻子。所以在这里该隐的妻子是附记的,没有必要详细讲明他妻子的来历。怀疑该隐的妻子是由那里来,简直是多余的。反之,倒要根据该隐既然有妻子,可见亚当夏娃除了该隐亚伯以外,最少还有一个女儿,没有记在《圣经》里。
注意下文第五章亚当的后代中,每代也都选记一个儿子。其它的儿女,仅略提一两句,更显明是选记。
例解232 :麦基洗德
在讲论预表时,曾引用过麦基洗德的事。但在此的引用是为着不同方面的解释。(参)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本章记载亚伯兰战胜四王联盟,救出侄儿罗得时,有至高神的祭司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他,并为亚伯兰祝福。亚伯兰向他献上十分之一。这麦基洗德在旧约只提及过两次,除本处外,另见于。虽然新约希伯来书五至七章有较详细提及他,但偏重于说明基督是按麦基洗德之体系为大祭司之主题。
对麦基洗德本人,《圣经》始终未有较清楚的说明。他在创世记仿佛突然以至高神的祭司之姿态出现,却从未说明怎会在亚伯拉罕的第七代子孙亚伦之先成为至高神的祭司。按他的身分重要而论,《圣经》只有简略记述,是很特别的。
例解233 :神杀摩西
——“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西坡拉就拿一块火石,割下他儿子的阳皮,丢在摩西脚前,说,你真是我的血郎了。这样,耶和华才放了他。西坡拉说,你因割礼就是血郎了。”
按上文出埃及记三、四章,神要呼召摩西为他领导以色列人脱离法老王的辖制。摩西曾一再推辞神的呼召,终于答应了。这几节似乎是摩西正带妻儿应召的途中,神忽然要杀摩西。这事只有这里简略记载,没有别的记载。
按这几节看来,这事可能与摩西的儿子受割礼有关。或因西坡拉因爱惜孩子,而不行让摩西为他们行割礼,当时摩西顺从了西坡拉。这时摩西既接受使命,承当拯救以色列人的重任,且将成为宣告律法,设立旧约的经手人,所以神要追究他未为儿子行割礼的事。但《圣经》未详记,以上只不过按西坡拉立即为儿子行割礼,神便放过摩西所作的推理。《圣经》有关的事,未作详细记载。这是另一重要例子。对这些事情的解释,仍当尽可能根据《圣经》的记载,在有限度的领会中作出合理的推论。
例解234 :隐秘的事属神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
(1)许多基督徒并没有真正信服这节《圣经》的提醒。这节《圣经》最少表明有些属灵的事仍是隐秘的,神并没有必须向我们完全显明。事实上,在肉身里活着的人没法能完全明白灵里的事。但“明显的事”就是神已经显示给我们知道的事,是我们能知道的。这节经文不是给解经的人在不能解决疑难时,作为一种防阻人质疑的工具。而是事实上确有许多属灵界的事,《圣经》没有在现今就让我们完全了解,这可能因肉身生命的限制。
(2)凡不行完全信服这节《圣经》的人,都可能是未曾用功地读《圣经》的;所以他们看不出《圣经》的主题和附记,对于《圣经》里属于奥秘事的略记,和《圣经》中属于主题的重要记载,分不出轻重。因此他们对《圣经》中一些不可能在现在得到完满解答的问题,反而特别有兴趣。但实际上,神的确没有要将一切属灵界隐秘的事,在今时全都启示给我们。因为那些事是要等我们到了天上才能完全知道的)。
(3)《圣经》并不是一本什么事都记载的书,(更不是要满足我们各种好奇心的书),而是一本记载凡神要我们知道的事的书。凡是要在《圣经》未曾给我们足够启示的事情上强求答案的,除了给魔鬼机会摇动我们的信心之外,不会得着什么好的效果。
下面再举一些例子,让我们看见有些事《圣经》只简略的提及,以后便没有再提,证明《圣经》确有些灵界的隐秘事,是我们现在还没法完全知道的。
例解235:波斯的魔君
——“……现在我要回去与波斯的魔君争战,我去后希腊的魔君必来。”
但以理书十章,记载但以理曾为自己的国家祷告悲伤三个七日。后来在异象中看见一位天使向他显现,对他说他的祷告已蒙应允,但是天使自己被波斯国的魔君拦阻了二十一天。又说:“除了你们的大君米迦勒之外,没有帮助我抵挡这两魔君的。”
可见属灵的境界里,还有些隐秘的事是我们不详细知道的。人的祷告会引起天使和魔鬼的使者的争战,而魔鬼的使者又似乎有地区性的……。这一类的事,我们没法详细知道,困《圣经》所显明的很有限。
例解236:信徒复活之特例
——“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马太福音二十七章提到主耶稣受死的时候,地大震动,盘石崩裂,而52节说坟墓也开了,己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53节说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
这些圣徒为什么会在耶稣受死的时候复活,又在耶稣复活以后向许多人显现?他们最后到了那里?《圣经》只简略描写主耶稣受死时的神迹奇事,与一些特别景象而已!此外,《圣经》没有再提关于这些人的事。
关于这件事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些圣徒不是在耶稣复活之先复活,主受死时他们已睡的身体只是“起来”,却还在坟墓里。因为下文53节说“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即在那稣没有复活以前,他们还没有出坟墓……。但主复活后,他们“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可见这些人确已复活。
至于他们后来如何?他们是否在当时就有了一个荣耀的身体?我们只可以照神在这里显示给我们知道的经文领会。他们既然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当然不会是血肉的身体了。此后,《圣经》不再提到这班人,因为马太的记载,主要是讲明主耶稣受死的时候的各种特殊景象,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所以对这些人的任何解释,如果是多过这两节经文所启示的,就都不过是人的推想罢了!
例解237:撮要的例子
——“他们遭遇这些事情,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些末世的人。”(参<例解118、119>)
全段是把旧约出埃及记、民数记有关以色列人倒毙旷野那一代,以及下一代若干失败的事,撮要的记载下来,并明说是要作为新约信徒的鉴戒。这是最好的例子,说明撮要的记载,与详记的分别。
凡是与所讨论之主题关系较密切的,可能较详细记载;关系较浅的,记载可能较简略。撮要的记载,多半把事件中许多细节的过程略掉,仅记整件事的主题,或仅记一二句较重要的要点。只是不完整的片断。如果我们要在那些简略的记载里,强求完满的答案,当然永远不会得到满意的结论。对这一类的记载过分的武断或过分揣测,都是有害无益的。
这正象一本爱情小说里,偶然提到一位失恋女子,因为头痛而吃了止痛丸……。如果有人想在这样一本讲爱情的小说,附带提及吃止痛丸的记载中,研究如何医治头痛的问题。这人可算是自找“头痛”了!不但自找头痛,还会叫人头痛。因为那只是一本爱情小说,不是医书。
照样,如果要勉强从《圣经》对某些只简略提到的事中,(或说《圣经》根本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数据,可以有完满答案的记载中),为要满足人的好奇心,而编制各种标奇立异的答案,都是庸人自扰,引起永无休止的辩论。这类事除了可以表扬人的头脑,世俗的学问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益处。这正是与使徒保罗所说的“世俗的虚谈,似是而非的学问”同一类的东西),是诚心研读《圣经》的人所要避免的。
例解238:保罗被提到乐园
——“我自夸……是不得已的。……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
保罗在七节曾提到他自己被提到乐园。在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到底乐园的言语是什么言语?没有人知道。
在所有使徒中,只有保罗有活着被提到乐园的经历。我们无从效法或追求,也不能凭我们自己的意思解释。我们只能接受所记载的事实,知道有些事是我们个人的经历所未曾体验过的,如此而己!过分推敲或追求这类经历,反而可能被邪灵所欺骗。
例解239:保罗在亚拉伯三年
——“也没有上耶路撒冷去,见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独往亚拉伯去。后又回到大马色。过了三年,才上耶路撒冷去见矶法……。”
按使徒行传九章,保罗在大马色路上,因见复活主的显现而悔改,立即在大马色向那里的犹太人见证耶稣基督的事。在去大马色至回耶路撒冷之间(即19-26节之间)曾有三年往亚拉伯去。那三年在亚拉伯作些什么,《圣经》全未记载。上例所提他曾被提到三层天,听见乐园隐秘的话,是否在这三年中的经历,也只能凭推测。
但有一件事非常明显,就是保罗从热心律法反对基督,忽然转变成深明福音真义,而不顾性命的传讲救恩的使徒,其中必有一段时间得神特别的启示(。《圣经》只有简略的记载:
“……往亚拉伯去,后又回到大马色,过了三年,才上耶路撒冷……。”
按保罗为辩明福音的使命来说,他曾得神特别的启示之见证是很重要的。但对他在亚拉伯的三年如何领受启示的经过,《圣经》未予详述。他是否深明福音的真义?他所写的新约书信是最好的明证。
例解240 :为摩西的尸首争辩
犹9——“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只说,主责备你罢!”
提到天使曾为摩西的尸首跟魔鬼争辩。这件事也是只在这里提到,我们根本没法知道天使为什么要为摩西的尸首和魔鬼争辩。有人认为这是根据次经引证来的。但《圣经》作者全然可以自己受灵感,从神领受这启示。
按申命记三十四章的记载,摩西死的时候,是神亲自给他安葬的。而且不让人知道他埋葬的地方。这似乎可以让我们推想,或者魔鬼要利用摩西的尸首迷惑以色列人,而天使长禁止它,不让它这样做。但《圣经》没有再给我们更详细的资料了。
犹大书一提到这件事的目的,是要描写天使的善良和魔鬼的邪恶,并不是要讲论摩西的尸首。但我们读经的人,可能对摩西的尸首发生更大的兴趣,却忽略了犹大记载这事的主要用意,是要用天使比较出那些属魔鬼的假师傅怎样善于毁镑人;天使长又是怎样善良而不毁谤人,甚至跟魔鬼辩论也不用凶恶的话。
所以,《圣经》的记载并不都是详尽的。凡是《圣经》没有详细而明确叙述的事情,我们只能寻求某种限度的解释和领会,不可能得到完满的答案;因为《圣经》未曾给我们完满的答案,过分的推敲或引用《圣经》以外的传说,都是多余的。──陈终道《以经解经》
无论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亚,如果说“去吃风”,那意思就是去游玩或消闲。他们坐车去兜风是“吃风”,出国旅游也是“吃风”。但香港人如果说“吃风”就不是好话了。因为香港人所谓“吃风”的意思是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没有饭吃只好张开口吃西北风了!
可见每一个地方都有各地的流行语。虽然每一个字都有它原来的意思,但是合起来用的时候,就会改变了原来的意思。言语常会因不同地方,和不同时代的用法,而有它特殊的意义。
《圣经》的用语也是有它特殊的意义。除了有种族和地区性的特殊意义外,还有一些因为它是神的启示而有的特殊用语。也就是《圣经》本身特殊用法的词语或句法。对于这一类的《圣经》用语,我们只能够根据《圣经》本身的特有意义来领会,而不能单根据字面的意思或人间的风俗习惯来领会。例如:
例解241 :“使”法老的心刚硬
有时《圣经》会将在神所允许下发生的事。算为是神使它发生的。因为一切都在万有主宰权下。
在这情形下,《圣经》就会用特别的描写,来表明有好些坏事都是在神的权柄之下发生,却要做坏事的人承担自己的罪责的。比如: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回到埃及的时候要留意,将我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使(或作任凭,下同)他的心刚硬,他必不容百姓去。”
注意下半节“我要使他的心刚硬”,这“使”在中文《圣经》的小字是“任凭”。并且注明“下同”。下面凡用“使”法老心刚硬的字句,都是“任凭”的意思。
其实不是神使法老的心刚硬,是法老的心先刚硬;而神在他的心刚硬以后,仍然借摩西显神迹,要感动他的心;但法老见了神所行的神迹以后,又再刚硬。一次又一次,神愈是借摩西显神迹,法老的心愈刚硬。每一次他看见了神迹,受了惩罚便害怕。但是事情一过,他就刚硬如故。这样,每一次所显的神迹都增加他的刚硬。所以神在埃及所行的十大神迹,变成是不断的“使”法老的心刚硬。
其实这就是说,法老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更刚硬,是因为神忍耐地任凭、允许他这样刚硬下去,而不很快把他消灭。神任凭人向他刚硬而没有立刻施行杀灭的刑罚,这样加倍耐心的宽容人的刚硬是神的绝对主权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一册《罗马书讲义》批注)。而《圣经》用了一种特别的语法,来形容神的“任凭”——神“使”法老的心刚硬。
例解242 :耶和华留下几族
——“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
按神借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进到迦南得地业时,要“赶出那里所有的居民”,否则那些居民就会成为他们“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必作他们的网罗。”(土为什么这里却说是“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
注意:一再记述以色列人在迦南得地业后的各支派,怎样没有赶出迦南的各族,把他们留下作苦工。然后·5节神差遣使者警告以色列人,这些迦南人必成为他们的网罗。因他们没有听从神的吩咐。到了和,《圣经》就说:“耶和华留下这几族……。”
从上文全段看,可知是以色列人不肯赶出那些迦南居民;但《圣经》却用另一种说法,说是“耶和华留下这几族……”。怎么以色列人没有遵命的事,竟算是神作的事?这是《圣经》独特的写法。凡在神耐心许可下发生的事,纵然是人的失败方面的事,神决不让它空空失败,必然借万事互相效力,叫爱他的人得益处。
这一类的事,《圣经》就会用算作是神主动的语气来记载。为要教导我们认识,神永远不会因人的失败变成失败的。神耐心任凭反会使人的失败成就他的旨意。正如魔鬼各样害人的诡计,反成为神熬炼人的方法。
例解243 :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
——“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扰乱他。扫罗的臣仆对他说,现在有恶魔从神那里来扰乱你。我们的主可以吩咐面前的臣仆,找一个善于弹琴的来,等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你身上的时候,使他用手弹琴,你就好了。”
为什么说恶魔是从耶和华那里来?那意思是指在神允许之下而来。正如约伯受魔鬼的攻击是经过神允许才能攻击的。这样在神的允许之下受攻击,就可以说是从耶和华而来。魔鬼原来也是受造的天使,在神所定的审判日未来到以前,它仍是可以活动的。人在神的眷护之下,当然魔鬼不敢攻击。但是,人如果离开了神,随时会受到魔鬼搅扰。扫罗失去神的保护,便受到魔鬼的搅扰。神既然允许魔鬼搅扰扫罗,《圣经》就用特殊的句法描写——“从神那里来的恶魔”。因今日恶魔未到被扔入火湖的时候,仍然可以活动作恶,都是在神所允许的旨意之中。
例解244:耶和华激动大卫数点百姓
——“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
本章全章都是讲大卫数点百姓的错误。而且下文10节大卫也认罪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耶和华阿!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既然大卫数点百姓这事是犯罪,且被认为“大有罪了”,为什么《圣经》说:“耶和华……就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那岂不是耶和华叫大卫去犯罪?怎么又借此惩罚以色列人?但这段经文必须参考另一段相同的记载:
——“撒但起来攻击以色列人,激动大卫数点他们。……”
注意:说“耶和华……激动……”;
却说是“撒但……激动……”。
究竟是耶和华激动大卫,还是撒但激动大卫?当然是撒但激动大卫了。因为神决不激动人去犯罪。他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为什么《圣经》又说是耶和华激动大卫?因为撒但能有机会激动大卫,是大卫在成功之后,在心态上给魔鬼留了地步(——大卫的自责)。但这也是经过神许可的。《圣经》对于一切经神许可发生的事,常会用这一类的句法,以表明万事都在神的权下。就如撒但得神许可去试探约伯时,《圣经》就记载说:“撒但从耶和华面前退去”。
例解245:神使乃缦得胜
——“……耶和华曾借他使亚兰人得胜……。”
亚兰国就是现在的叙利亚,是当时以色列国的强敌。常常侵扰欺压以色列人。乃缦是亚兰国大能的勇士,曾为他的国家打过不少胜仗。但他根本不认识神,也不敬拜神,而是敬拜外邦神象的。可是《圣经》提到他为亚兰国打胜仗时却说:“耶和华曾借他使亚兰人得胜。”
这种记载的方式,并不表示乃缦是本来敬拜真神又是神所使用的仆人,乃是要表明神对这世界的权柄,不论神的百姓或不信服神的外邦人,一切行事都在神的允许与管制之下发生的。凡是在神权下发生的事,就常用这类语气表明神的权柄。但若以为既然神借乃缦使亚兰国得胜,就推论乃缦谅必是信奉神的人,就完全误解了全段的记载。
例解246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
“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注意第10节的第一句“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神怎样使这百姓心蒙脂油?上文记载神的叹息说:“我可以差遣准呢?谁肯为我们去呢?”然后,以赛亚答应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于是神差遣以赛亚去向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既然听而不明,见而不知,为什么还要差先知向他们说话呢?这是神的宽容,纵然他们无心领受,自以为明白而拒绝,还是要向他们讲说。这正是以赛亚的艰难的使命。甚至他们硬心到恐怕自己的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便会受感动,还是要向他们讲说。
这样一再的向他们讲说,就:“使”他们心更蒙脂油,耳朵更发沉了。实际上是百姓先硬心,神仆的一再传讲,他们一再拒绝甚至不理会,结果就更硬心了。所以“使这百姓心蒙脂油……”是一种特别的讲法,形容神容许人心这样一再刚硬下去,不立即施惩罚。反而继续给他们机会听到神的劝告。《圣经》对神这样的容许人硬心地走在神任凭的旨意中,就说是神“使这百姓心蒙脂油……”。
——先知问神说:“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神说:“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意即直到犹大国亡。神要以赛亚只管向他的同胞宣讲神的话,尽管他们不听,还是要传讲。神这样宽客人的硬心,就更证明他们亡国是应该的。
注意:以赛亚的话在新约;引用同样的话的时候,“使这百姓心蒙脂油”就都领会作“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新约作者们对旧约以赛亚书的领会,就是最好的解释。表明那“使”其实是“因”百姓硬心在先。这一类的句法是《圣经》独特的用法。我们只能照《圣经》的用法领会,根本不能用常人的语言习惯来领会。(请细读全段)
例解247 :神不后悔
提到神的“后悔”,《圣经》大约可分作两方面。如果是指神原定的旨意时,“后悔”这个词是按普通用法。如:
——“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
——“因此,地要悲哀,在上的天,也必黑暗。因为我言已出,我意已定,必不后悔,也不转意不作。”
——“我耶和华说过的,必定成就,必照话而行,必不返回,必不顾惜,也不后悔。人必照你的举动行为审判你。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这几处所讲的“后悔”,都是讲到神本来的定旨。他所定的旨意是绝不后悔的。神既预知一切,又是全能的神一定不会做错事,也就不会后悔了。
例解248:求神后悔
——摩西为以色列人代祷说:“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他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把他们杀在山中,将他们从地上除灭?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
《圣经》对“神的后悔”另有特别的用法,就是当人没有遵行神的旨意,神为人忧伤而警告要施行惩罚时,《圣经》也常用“后悔”来说明神怎样根据人的行动,而改变他对待人的法则。
这种“后悔”不能照一般的用法来领会。通常“后悔”是为意想不到的后果而懊悔的意思。而这种用法却完全没有为意外失败而悔恨的意思。如就是个好例子。摩西怎能求神“后悔”?而且神还未降祸给他的百姓,只是说要降祸而已。摩西就求神“后悔”。按下文可知其实是求神“转意”的意思。
诗人描写神的慈爱的时候,说神是“照他丰盛的慈爱后悔”(诗一○,也是相似的用法。其实诗人的意思是照他丰盛的慈爱怜恤人,转意不降祸给人。
——“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
在这里神竟然预先声明他会后悔。从来没有人预先声明后悔的。因为“后悔”在普通人的用法是指预料不到的错失。但是在这里根本不是这种用法。实际意思是,虽然人行在神既定的旨意之外,神准备要施刑罚,但在施罚之前先警告人,给人悔改的机会。人若肯听警告,神就不施刑罚。《圣经》就用“后悔”来描写神因人没有遵行他既定的旨意,以致……他一再转变他对待人的法则的那种心情。
以下的经文都是属于同一类的用法。
——“或者他们肯听从,各人回头离开恶道,使我后悔不将我因他们所行的恶,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
——“现在要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话,他就必后悔,不将所说的灾祸降与你们。”
——“犹大王希西家,和犹大众人,岂不是把他治死呢?希西家岂不是敬畏耶和华,恳求他的恩么?耶和华就后悔,不把自己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若治死这人,我们就作了大恶,自害己命。”
·14——“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因为他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或者他转意后悔,留下余福,就是留下献给耶和华你们神的素祭、和奠祭,也未可知。”——“蝗虫吃尽那地的青物,我就说主耶和华阿,求你赦免。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后悔,说,这灾可以免了。”
——“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
神不知道人会犯罪堕落吗?不,这后悔即下句“心中忧伤。”
上文所提的许多“后悔”,都是因人偏离神旨,以致神不能宽容待人,要准备改用惩治管教的方式。《圣经》就用“后悔”形容神转意待人。(参拙作《圣经问题解答》)
例解249:不义的钱财
——我又告诉你们,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
在这里两次提到不义的钱财,而且劝勉信徒用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信徒连不义的钱财都不该接受,怎么主耶稣竟用比喻叫我们借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因主耶稣是把钱财当作只属于这“不义的世代”的东西。这是《圣经》特别的用法,把所有不属基督,只属这世代的东西,都算为暂时的。钱财是这不久世代里最有用的东西,但是在永世里却是无用的。
基督徒还活在这不义的世上的时候,就该善用仅在这世代才有用的金钱,来为我们“永存的帐幕”结交朋友,为神忠心地运用钱财,使我们有真实的钱财存到永恒的帐幕里。这“不义”与“永恒”成对比。
类似的例子,在哥林多前书六章也有提及:“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
注意:“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这“不义的人”指什么人?保罗责备哥林多信徒不当在教外人面前求审,这些审判他们的是什么人?是审判官。保罗为什么竟然称审判官为不义的人,而责备信徒不应该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保罗怎么把所有的审判官都当作是不义的审判官?
这是《圣经》的一种特殊用法,把所有不信主的人都算为不义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属于这不义世代的人,不是属神的人。却不是个别的指某一位审判官是不义的贪官。
例解250:外邦人
——“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
我们常听见教会信徒用“外邦人”的讲法指不信的人。有人以为这只是犹太人根据他们是犹太国的人,而指所有非犹太人为外邦人。当时,犹太人固然是这样称呼外人。但按新约《圣经》的用法,“外邦人”,已由犹太人的习惯语,转变成《圣经》特有的用语。它已经不只是犹太人指外族人的用语,且己成为信徒指非信徒的用语了。
以上的经文中,哥林多信徒按肉身说已经是外邦人了(不是犹太人)。但他们信主以后,《圣经》不再把他们当作外邦人,他们已经是“与圣徒同国”的人。当保罗对外邦的信徒说“外邦人”时,是指非基督徒(教外人)说的。所以“外邦人”已经成为《圣经》特有的用语。
使徒是以神国为中心,来描写一切不在神国之内的人为外邦人。按,凡不与圣徒同国的,就都是外邦人,以下的例子也是类似的用法。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
——“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的说,你们行事,不要再象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
帖前四广——“不要放纵私欲的邪情,象那不认识神的外邦人。”
——“因为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象的事,时候已经够了。”
这几处《圣经》所用的“外邦人”并不是指犹太人以外的外国人,乃是指神国以外的外国人——不信耶稣的人。
这一类《圣经》用语的独特意义,可能对未读过《圣经》的人较难明了。但只要我们虚心求圣灵的教导,不要骄傲地妄下评语,也必日渐明白神启示的精义了。──陈终道《以经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