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人生哲学,有四个字可概括之:(一)严-对己(二)爱-对弟兄(三)遵-对 神的命令(四)攻-对魔鬼的作为。若信徒对于这四方面,能面面俱全,那么对基督教的灵性生活,可有十分的经验了。现根据上述四方面,继续昨晚再详讲生命的显露。
(一)对己 满有真理存在心里(二3)
一个有生命的信徒,心中充满真理。或说:我们是个罪人,心中充满污秽,耶稣(耶稣为真理)如何能住在我们心中?我们的心是污秽,是不错的,但耶稣亦肯住在其中。有一信主的小孩子,其父试问他说:耶稣在哪里?答:在天堂。父再试问他说:不是,乃在地狱。他答:若耶稣在地狱,那末地狱也得变为天堂了。故我们的心,虽污秽有若地狱,然耶稣肯住其中,则天国也在人心了。耶稣既肯住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责任,是要用信心来接纳他。说:‘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且说:‘水远与我们同在。’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有信的人,不只永远得他同住,更且永远得他的喜悦。
本书三节说:‘恩惠,怜悯,平安,从父 神和他儿子耶稣基督,在真理和爱心上,必常与我们同在。’耶稣在我们心里,不是光住着,乃是有工作的,他要赐给我们三件福气:(1)恩惠。(2)怜悯。(3)平安,恩惠不必求,主亦赐给我们,比方‘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歹人和不义的人,何尝求他?他们不是和好人义人一同得着主恩惠吗?其次怜悯则不然,必须我们肯谦卑恭敬地求他,绝可得着。不求则就得不着。至于平安,有时要求,主才赐给,有时不必求,主倒白白赐给我们。因为主是我们的父,他看我们甚么时候,需要平安,他便赐给了。你们愿意他永远住在心里么?若然,则请将心里打扫洁净才好。
还要知道一件:我们好像银行,耶稣比方宝贝,耶稣将他宝贝存在我们里面,今天放,明天取,你愿意么?必不愿意的。但他有完全自由权要放则放,要取则取。他放或取的标准,全看我们能保守他否。若能保守,他将永远存在其中;不然,你想将他的宝贝,去做投机事业,(指魔鬼随时的试探)他便立刻提取了。但如何保守?就是要我们有全备的信心。全备的信心,至少含有两种特质:一为信靠,一为信托。请论其信靠。信靠即完全相信,凡事靠赖之意。用一故事说明:有某乡人,未曾坐过黄包车,一次到省城去,雇一黄包车,他信此车能拉他达目的地,但只屹坐其上,半身向前,不敢把身子靠在背后,他才觉着舒服,自怨何不早靠呢!今日基督徒中,有些很快乐的过活,也有些毫不觉快乐,正因靠主与不靠主的分别。但不止信靠,更当信托,无论前途如何,或平安,或危险,或喜乐,或忧愁,完全托付于主,毫不为己挂虑。有一三四岁的小孩子,在家里找他的父亲,谁知父亲在地窨里,他就要下到父亲那里,父亲叫他不可,他都必要来。父没法,叫他跳下,他遂一跃而下,全身没有损伤,因父亲伸手接之,跳落在父亲手里之故。他有信心,他信托父亲到底。我们有这样信靠和信托天父否?
(二)对弟兄 彼此相爱
以弗所说:‘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我们如有有根有基的爱心,则必能对弟兄彼此相爱。昨日讲爱弟兄,今日讲彼此相爱,盖约贰1:书确教训我们不止要有单方面的爱,更宜有双方面的爱。你要弟兄能爱你,你当先爱弟兄,这就叫双方面的爱 彼此相爱。
约贰1:书告诉我们有几件事:
(1)为何要彼此相爱?因为有真理存在我们心中。主耶稣尝赐给门徒一条新诫命,是叫门徒彼此相爱;我们如接受此新诫命,即表明有真理存在心里,自然须有彼此相爱的行为表现出来。
(2)如何彼此相爱?主怎样爱我们,我们也要彼此相爱。主怎样爱我们?在他替门徒洗脚一事,可以见之。替人洗脚,乃是一件卑微的事,主为爱门徒故,亦屑为之。这里写着说:‘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 神出来的,又要归到 神那里去。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不止使他们得干净,还使他们更干净,这是非常之爱的表现。我们当效法主耶稣而爱其弟兄。
(3)彼此相爱有何结果?能叫众人看出我们是属主的。人们看不出我们是属主,乃因我们没有彼此相爱。没有彼此相爱,其流弊必得彼此相杀。昔有四强盗,一日抢得许多财物,到山上分赃。但四人之中是分两伙的,其中一伙提议说:在分之前,我们应当痛饮快乐一下子,大家都表示赞成。遂请提议的那伙,往市上购办食物,去后,他们商量要暗杀那伙人,使得多分财物。乃匿伏山下,候两人归时,用枪击杀他们。不料那伙有这样意思,想杀死山上的两人。怎样办法。预备暗把毒物置在一酒瓶里,其余一酒瓶则没有毒物。那知后来竟只买得一瓶。返到山边时,那一伙预伏以俟,乃起而轰击之。击毙他俩后,他们即收拾那些酒肉,上山大喝大吃,结果两人都遭毒毙,四强盗都同于尽,赃物倒落在他人之手。这样,没有相爱的心,岂不终于要彼此相杀么?加拉说:‘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观此弱盗,诚不诬也。
某牧师亦尝讲过兄弟相爱的故事,谓有兄弟人,是信主的,惟因人口日众,逼得分居后兄恐弟困难,暗中挑谷放进弟弟的仓里;而弟亦恐兄难过,暗中挑谷放在哥哥的仓里,后来彼此都发现仓中的谷,渐渐增加,q异非常。一日,两人挑谷,竟在路上相遇,乃相抱而哭,途人见之,亦为之感泣,且有因而信主的。希伯说:‘你们务要常存弟兄相爱的心。’请注意‘常存’两字,不是一时受感而爱弟兄,乃是常常如此。这样,才配称为神的儿女。
(三)对神 照着他的命令而行(约贰1:6)
神的命令很多,但这条新命令,是耶稣亲口所授给我们新约的选民的,故比较起来,尤为重要。为甚么要有命令?命令原是要遵行的,政府的命令,国民要遵行;家长的命令,子女要遵行;先生的命令,学生要遵行;上主的命令,信徒要遵行,不遵行的话,必定受罚。我们甚么时候遵行神的命令,甚么时候便觉得喜乐;甚么时候违背神的命令,甚么时候便觉得忧闷。许多人不行神命,以为快乐,其实他们日日如坐审判台前,常受责备,难过得很啊。
第一亚当违背神命,后给神逐出乐园;惟第二亚当,则凡事顺服神命而行,甚至以遵行神的旨意,为他的食物。人们靠食物以养生,耶稣则靠遵行神命以过活。这是我们所当效法的。
现说一故事,使我们可多得点亮光。兄弟有半年时间,在山东做游行奋兴布道工作。有两位弟兄同工。一次预备往一乡间教会去,早上八时行路,那时正是阴历新年,天下大雪,沿途没有食物店子,直至是日下午六时才到一小镇,不料那教会传道先生不在那里,没人招呼,乃即往外面购买食物,以充饥肠。其后好不容易的购得些几乎发霉的馒头回来。因为肚子很饿,显不得讲求卫生,然吃之却津津有味。肚子饱了,开堂布道,格外有力。因而联想到主以遵行神旨为食物,神旨有时甘甜,令你得着喜乐,格外有力,勇往直前;但神旨有时很苦,令你灰心失望,不肯前进。但无论如何,必须接受,像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喜欢接受食物一般。我们要有一个饥渴慕义的心,虚空自己,接受神的管教。我们是主的门徒,凡事都当跟从主,主如何虚心,我们也当如何虚心。我们虽没有经验,主却大有经验。主的经验,是你我各人的遗产。圣经就是主耶稣经验的记录。主行之,使徒记之,我们读之,便多得主之帮助了。故我们不可以遵行主旨为苦杯,总当以为食物。
(四)对迷惑人的 不可在恶行上有分(11节)
甚么叫做恶行?本书7节说:‘因为世上有许多迷惑的出来,他们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就是那迷惑人,敌基督的。’有这样的行为,就是恶行。他们所以成为敌基督的,是因不承认耶稣是道成肉身,更不承认他是由童贞女所生的。既不承认耶稣之生,又怎能承认耶稣之死,之复活,之升天,之再临呢?他们想推翻耶稣道成肉身根本的事实,其用心不可谓不狼毒,其恶行也彰彰在人前了。然我们不欲戴生命的冠冕则已,否则当儆醒祈祷,在根本的信仰上站立得稳。
请略释道成肉身的意义,约翰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注意末的一句。真理是永不改变的;凡能改变的,便不是真理,至于恩典是从天而来的属灵能力。耶稣在我们中间,表现不变的真理,和属灵的能力。圣经有说:‘观果知树,’要知耶稣是不是道成肉身,可看耶稣的生平。耶稣在世时,所讲的话,句句都是真理;所行的事,件件都有属天的能力,像尼哥底母对耶稣所说:‘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是不错的。只说两事为证:(一)变水为酒。似乎有人说:酒置在一个地方,三年之后,可变为水,这是化学的自然结果。若光水能变为酒,则无论怎样的化学,都化不成功。这非有属天的非常能力不可。(二)医耳神迹。主在客西马尼园被捉时,彼得拿刀削大祭司仆人之耳。我们人人都能削人之耳,至能把被削的耳朵,一摸就得治好,便不是人人所能了。只有那有属天的非常能力的耶稣才能。我们看看耶稣的人格和能力,则知耶稣确为童贞女所生,道成肉身而无疑。
或说:道成肉身的事,你虽言之确凿,惜在生理学没法证明何?答:因不能证明,你们便不置信吗?我们须知创造之工,是 神做的, 神既能创造难道不能改变么? 神,耶稣,圣灵,同为创造之主,故能改变创造之物,生理学上虽暂不能证明,我们仍当相信 神的能力。 李既岸《约翰贰书1:的信息》
在分别出来的学习上持守神儿子的见证
当教会遇上了属灵混乱的日子,最可怕的不是从教会外面所加给的压力,那怕它是从政权来的压力。真正使神儿女感到可怕的,却是流传在教会中的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它们在暗暗的生发敌挡真理的作用,甚至要瓦解真理的内容,而以人的思想潮流来代替真理,或是以真理以外的东西渗进神的真理里,把真理腐蚀了。
使徒时代的末期,这些现象已经发生了。所以教会的历史满了这些记录。在天主教统治欧洲的中世纪,真理可以说是完全给埋没了,结果造成了黑暗时代。就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一直数算到现在,真理受蒙蔽的情形还没有完全过去。旧的创痕还在,新的伤害又不断的在神学的范围中出现。不信的体系那一边,从社会福音发展到“自由派”的神学。林林总总的主张,我们已经不必去说了。没有想到在所谓信仰纯正的基督教中,也在甚么甚么神学的大题目下,把神的永远旨意也涂上了黑漆,使神儿子的所是与所作在信的人心里也变成模糊不清。
撒但从来不肯给教会有平顺的路,不是在外面作出各种各样的敌挡,践踏与反对,就是在里面制造各种各样的混乱。外面的践踏并不能改变神儿女跟从主的道路,快两千年的教会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应验了主说的“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她”。只是撒但在道理上混乱神的真理的作法,常使教会受一些亏损。它叫神的儿女只看见枝子,却看不见树。它也使神的儿女注意了溪涧而不留心江河。它不叫神的儿女不热心工作,它只是把工作的热情从主的身上挪移,转到一些好像是与主有关的事物上。比方说,以追求圣灵的恩赐来代替主;再次一点的,以参政及社会工作作为教会的重要功能;更次一点的,甚至以环境保护来代替神救赎的计划。……这些都是在近代的基督教中所出现的不正常,背后却是仇敌所作的工。我们并不是反对那些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反对把这些有意义的工作在教会中代替神,让溪涧遮盖了江河,枝子隐蔽了树。
道理上的混乱既是历史性的难处,所以当这一类的混乱在教会中开始出现的时候,神就藉着使徒向教会说了话,使教会知道如何去走出这些混乱的景况。约翰壹书特别指明要常住在主里面的持守,约翰贰书就向神儿女说明持守的实际操练。具体的说,就是如何在爱弟兄的基础上去分别那些出于敌基督的。爱弟兄是在基督里面作的,爱弟兄是有真理原则依循的,并不是为了爱而爱,把敌基督的也圈进爱弟兄的范围里。这样作就不是作在真理里。爱的成份是有的,但却不是在光里面的爱。
作长老的写信给蒙拣选的太太
读经的人都承认,老约翰这信是写给在当地(极可能是以弗所)的教会中的一个爱主的姊妹的。但是圣灵把这信收集在新约圣经中,这就超越了一位长老给一位姊妹的信的事实,而成了“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所以中文圣经的小注说,“太太”或作“教会”,这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必须有的认识。因为一个姊妹当时所遇到的,也正是教会当时所遇到的。一个站在主那一边的姊妹的感觉,也就是教会在主面前的感觉。
那时,其它的使徒都已经先后离世了,老约翰是当时硕果仅存的一个使徒。因着年纪老迈,他也不再到各处奔跑,为神的国劳苦。所以他在所停留的地方的教会中,接受了长老的职分,继续服事众圣徒。所以他一面是使徒,一面也是一个地方教会的长老。因为他没有再在各地为主奔走,他的服事也格外显明在作长老的职事上。
当时的教会所遭遇的难处极其深重;外面有来自罗马政权的逼迫,里面有各样离经背道的异端。其中最明显的是称为“智慧派”的,就是“诺斯底派”,这些人不承认基督的身位。在这些重重的困扰中,圣灵感动约翰写下了这一封信,劝勉那位爱主的姊妹和她的家人,在困扰中学习保守自己在神的见证中。因为是圣灵要向人说的话,因此里面的讯息不单是给那姊妹,也同时是给所有神的儿女,就是众教会。使教会在地上遭遇困扰时,可以知道如何持定主的心意,坚守主的见证。
爱你们是为真理的原故
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神是光,在祂是毫无黑暗,行在光中就是行在真理中。这些都是在壹书中很明确的提到的,在光中行才有活在弟兄相爱里的基础。作长老的约翰写这信的时候,圣灵的感觉也是很强的表达了这一点。“作长老的写信给蒙拣选的太太,和祂的儿女,就是我诚心所爱的。不但我爱,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爱的。爱你们是为真理的缘故”(1~2节)。不管人怎样批评说,神儿女的相爱太狭窄,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们不能越过神。神所不能接受的,我们就爱不来。
爱是有原则的,“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神爱罪人,但神不能爱罪人所犯的罪;祂要保存的是人,却不是人所犯的罪。我们的主所以要给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是神要除掉罪而保存人,才让神的儿子忍受那么严酷的摧残。爱在真理里就是爱得对,不在真理里去爱就是爱得不对。人不能凭自己的倾向去决定爱的标准,爱的标准就是神的真理。
不少人只要爱,却不要光,没有光的爱就不是从生命里出来的。出自肉体的爱是不计较光的,但圣灵不能在神儿女身上对这样的爱说“阿们”。约翰是在爱的功课上有深厚学习的人,圣灵就使用他说出明确的话:“爱你们是为真理的缘故”。真理就是爱的基础。我们爱弟兄,因为他活在真理里。我们在爱里挽回软弱的弟兄,因为我们盼望他会回转到真理里。主在为门徒洗脚以后才宣告“你们要彼此相爱”的命令,正是说明了要在真理里互相扶持,互相记念。我们不要忘记,卖主的犹大在这彼此相爱的命令中是无份的。
真理是永不改变的
主就是真理,主是不改变的,因此真理也是不改变的。一切从主生命出来的,都是调和在真理里的。留心生命追求的人,也一定留意真理的光照与保护。没有真理就没有道路,没有道路就寻找不着生命。我们的主是那样的完全 祂是道路,又是真理,也是生命。真实追求主的人都定规是在主的完全上往前走。
“这真理存在我们里面,也必永远与我们同在”(2节)。主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神的道。主永远住在我们里面,神的真理也就在我们里面。“恩膏的教训”就是根据这个事实来发生的。主是永远不改变的,因此真理也就永远不会改变,它永远作我们行动的指导。我们承认我们的倾向和情绪是不住的在改变,但那永不改变的真理就对我们起了极宝贵的保护作用,不允许我们凭自己的爱好来决定我们的脚步。
真理指明我们行动的方向与内容,因此在真理里活出爱的人是满了滋润的,也是带着膏油的。因为“恩惠、怜悯、平安,从父神和祂儿子耶稣基督,在真理和爱心上,必常与我们同在”(3节)。要享用神的同在,地位一定是要在基督里,实际也一定是根据真理而活出神的爱来。真理既是永不改变的,时空的改变也不能影响我们在爱的功课上的学习。过去要爱的,现在还是要爱。过去不能爱的,现在还是不能爱。所以时空的改变不能使“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的定规发生改变。神不要的,我们永远不能要,神所喜悦的,就是全地的人都不感兴趣,我们还是要追求祂所喜悦的。别人可以跟着世界的风尚走,我们就不能随从他们,我们只能随着主的真理走。
生命中的喜乐
我们很容易会想起,在约翰福音第四章中所记载的那一件事。原来已经是饥疲到极点的主,在和那撒玛利亚妇人谈道以后,祂的饥疲就不再存留了,祂满足了,再也没有饥疲的感觉。祂说出了一个当时门徒不能了解的事,“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这是生命的经历;这经历在以后也不断的发生在跟从主的人身上,到现在还是不住的继续发生。
“我见你的儿女,有照我们从父所受的命令遵行真理的,就甚喜欢”(4节)。看到爱主的人活在真理中,作长老的约翰就禁止不住的流出祂里面的喜乐,这喜乐是从生命中自然的流出来的。看见别人在真理中活已经有这样生命的反应,那活在真理中的人就更有这样生命的反应。我们一定要记住;真理是光,光把人领到神的丰富中,“因为在祢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祢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这个“光中见光”的经历就是生命中的喜乐的原因;第一个“光”是明亮的,第二个“光”比第一个“光”更明亮,这才可以发生这样的经历。我们若说第一个“光”是神的真理,那第二个“光”就是神的自己。神的真理把人带到神的自己那里,神的喜乐也就充满在到神面前的人里面。
因着人到神的面前去,以神的心意为喜乐,神也就以到祂面前去的人为喜乐。神喜乐了,人也就喜乐了。遵行神的命令,叫神的真理在神儿女的身上显明出来,这不单是人肯承认神的权柄,并且是人实实在在的活在神的心意中。这是神在人失落以后,神在人中间一直等待要得着的。事实上,能体会神这一点心情的人实在是不多,但神却不因这种情形而灰心,祂还是忍耐的等待着人去体会祂的心。
爱的真正的意义
“彼此相爱”乃是生命的流出。我们对于“相爱”常常发生一个错觉。我们以为爱是感情的表露,对人有同情,给人有体恤,对有需要的人加以援手,能这样作就算是有爱心了。我们认定爱是会引发这些表现的,但我们必须进一步的指出,在神的眼中看来,爱的真实意义并不是在这些表现,而是在流出这些表现的原因。人都是看外面的,但神却是看人的里面,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这些我们所知道的怎样能成为我们的实际经历,才是我们所需要加以注意的。
“太太阿,我现在劝你,我们大家要彼此相爱。这并不是我写一条新命令给你,乃是我们从起初所受的命令。我们若照祂的命令行,这就是爱”(5~6节)。这些话把我们一般的想法纠正得太清楚了。“相爱”是主的命令,但是“相爱”并不是呆板的执行命令。固然“相爱”是生命的流露,不是人的定规,也不是为了满足人的要求,更不是为了接受爱的人的需要。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爱是带着同情,体贴,与怜悯的,但爱却不仅是这一些,爱的可贵乃在它本身就是生命的交通,在交通中显露神的心意。若是不带着显露神心意的交通,那爱就只是表现出很庸俗的人的感情。这不是在神真理的光中的爱。
神的儿女彼此相爱是建基在爱神这一个前题上。没有爱神作彼此相爱的基础,那就纯然是人在感情上,或是在情绪上,寻求自我的欣赏与满足。圣灵在这里很明确的告诉我们,“相爱”不是感情或情绪的问题,而是一个遵行真理的问题。它的重点不是在人的身上,而是在人对神的真理的态度上。“我们若照祂的命令行,这就是爱”。也就是说,人若不照着祂的命令行,不管他作出来的是如何的体恤人,同情人,他所作的一切,在神的鉴察中并没有爱的成分。这事好像不容易使我们佩服,但神的话的确是这样说,“照祂的命令行,这就是爱”。神所重视的,是人对神的顺服。人因着爱神而顺服神,因着爱神而在神所喜悦的心意中活,把神的爱显在弟兄的身上。这样活着,神就承认说,“这就是爱”。所以说,爱的真义是遵行神的真理。不活在真理中,爱就给贬值成为人感情的发表。
在爱中学习分别
圣灵感动约翰写这一封书信,说了许多话。说到这里的时候,信息就进入主题了。但是要明白这个主题,必须要把以上说过的话领会清楚,才能接受这主题。上面说到爱就是照神的命令行。爱不是只有人感情的发表。领会了这点,我们就看到爱的功课中的另一面的重要内容。没有学到这另一面的功课,还不可以说在爱的功课上有学习。这另一面的功课就是把不出于神的分别出来,不会分别就仍旧是不懂得爱。
许多人不明白一件事,就是要求严格的与不信神儿子的宗教人士分别出来的,竟然是那称为“爱的使徒”的约翰。这是没有甚么希奇,因为神看爱就是遵行真理。人看爱就是把好处给人,但是真正的活在爱里面,只有遵行神的真理,此外都不是正途。
“因为世上有许多迷惑人的出来,他们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就是那迷惑人,敌基督的。……凡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着的,就没有神。……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7~11节)。这一段话实在是十分的严肃,一点也不可视为等闲。因为爱神的一定要站在神的那一边,爱神的决不能对敌基督的有一点点的容让。对敌基督的一点点容让,就是对神的敌挡,并且也制造出残酷的伤害。因此,对于那些敌基督的只能有绝对的分别,不可以有轻微的容让。
使我们在爱的追求上感到有难处的,不是对敌基督者分别的心志,而是那些敌基督者是挂着基督徒的名号,甚至是有牧师和主教或监督的名衔的人。从外面来看,这些人应当是在“彼此相爱”的范围内的,怎么好与他们分别呢?这实在是我们心思上的大难处。但是主不要我们在外面看。祂要我们从里面的实际去看。这些人不承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他们不以主耶稣是神的儿子,也不相信祂是救赎主,他们所传的不是叫人得救的福音,而是叫人留在灭亡里的道理,这样的牧师和主教,我们并不能接纳他们是弟兄。圣灵的话说得很严厉,对这样的人绝不能有接待,甚至连问他们安也要造成对神儿女的伤害。
爱神的必须学习分别,不能与敌基督的有交通。所以圣灵提醒我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所作的工,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8节)。我们要注意,交通的实意就是联合。与敌基督的有交通,就是与他们发生了属灵的联合,这对神的儿女来说是十分的不合宜的,也是神所不喜悦的。
常守这教训的,就有父又有子
为甚么提到传不信的教训的人,神的话是那么严肃的要求神儿女与这些人分别呢?我们再来注意这里所说的话,“凡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着的,就没有神。常守这教训的,就有父又有子”。人怎样才会有胆量越过基督的教训呢?那大前题就是不承认基督的权柄。这样的不承认是建基在“不认基督耶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样的不承认是出于敌基督的。这样把越过基督的教训的根原找了出来,就知道这事的属灵严重性。
神把祂的心意全放在祂儿子身上,让作儿子的基督耶稣把父显明出来,所以父与子是合一的,并且子的所作就是父的所要,而父的定意又是藉着子来成全。因此不认子的,圣灵就明说,这人连父也没有了。有子就有父,没有子就没有父。好些人以为只要信神就够了,不一定要承认主耶稣基督。事实上,在神的定规里,不藉着子就没有人能认识父,不藉着子也不可能有人到父那里去。因此,不承认神的儿子,就是拒绝神在人中间所要作的。这样我们就看见,不传基督耶稣是神儿子的人,就是毒害人的,是撒但的差役,所以必须要把这些人分别出去。
神的儿子是神的目的,是神永远计划的焦点。神一切的心意都是在显明祂的儿子。没有得着神的儿子,也就不能得着神的丰富。不少称为基督徒的人,十分迷醉基督教的工作。他们不够领会基督教的工作并不就是基督自己,所以只夸张工作,却不叫人认识神的儿子。为了工作,他们的信念可以随着世界的风向而改变,因为他们的信念不是神的儿子。巴不得神怜悯这些弟兄,不让他们走进了敌基督的迷惑里,以至失去他们所作的工,失去该要得着的满足的赏赐。
末了的话所表明的心意
“我还有许多事要写给你们,却不愿意用纸墨写出来。但盼望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当面谈论,使你们的喜乐满足”(12节)。这几句话看似平常,但仔细的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很沉重的心意。这心意更加强了表达写这封信的目的。
约翰有许多话要与教会交通,但这些要交通的话并不是不重要,因为这些话与他们的喜乐满足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些话却可以等待到见面时再交通,唯有要学习完全的爱的功课,把出于敌基督的所作绝对的分别,这事不能稍作等待,必须要让教会尽快的领受,不叫神的儿女受伤害,也不让神的见证给扰乱。求主使神的众儿女都能领会这一个心意,不陷在没有真理作依据的爱心的网罗里,中了撒但的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