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我们的思想在你跟前展开;
赤裸裸的陈列在你面前;
我们隐密的罪显明
在你纯洁的脸光之下。’
这句话与约壹1的“太初有道”意思相近。,约壹1-10)本节“起初原有”N.A.S.B.作'from the beginning',而约壹1却是'in the beginning',约壹1所注重的是“在”时间的开始时已经存在。本节所注重的是“从”时间的开始时已经存在。前者偏重于基督在永恒之中已存在的事实;后者偏重于基督在时间已经开始之后,对受造者之关系。二者都是说明基督在时间之前已经存在,祂是无始无终,自有永有的主。
“道”原文logos与约壹1同字,就是“话”的意思。但这“话”不是普通人所说的话或所讲的道理,而是指基督。因祂是“起初原有”,且是人所能见所能摸的。所以这“道”是指非受造的永生神的生命,借着基督的道成肉身,把神的公义、圣洁、良善、慈爱……都表达出来;就像话语是表达心思的那样,成了肉身的“道”,也把永生神的生命的一切美善都表达给人认识,又使认识祂的人得着永生神的生命,这就就是生命之道。
“原与父同在”这句与约壹1“道与神同在”的意思相同。都是证明基督本来的尊荣与神格,是与神同等、同时、同在、同荣的(约壹1-2,,,。“同在”显示父与子的两个位格和相等的荣耀。
“我们所听见”原文“听见”akekoammen是qkouo的过去及多数式。何赓诗译本作“我们所已经听见”,N.A.S.B.译作'what wehave heard'。使徒们所听见的,就是主亲口所讲的。但并非仅限于四福音所记载的。因为主所讲的不是只有四福音所记的那么多,也包括旧约五经与先知书,。“我们所已经听见”这句话,也可以包括施洗约翰所讲的,以及摩西、以利亚在荣光中所讲的,也都是使徒们所已经听见的。
“所看见”指主在世时所作的一切工作与大能,也包括复活后向门徒多次显现,直到升天为止。“所看见”原文heorakamen何赓诗译本作“亲眼所已经看见”,而N.A.S.B.译作'what wehave seen with our eyes'(我们亲眼见过的 )。
“亲眼见过”原文theaomai,有瞻仰、注视、观察的意思,这与之“观看”同字,是比较留心并思考的看。
“亲手摸过”,包括主在世时与门徒之接触,及复活显现。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生命之道「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
【】生命好像是不可捉摸的,道也似乎是不具体的,然而在这里使徒约翰却说,那原有的生命之道,是他们所听见、看见、摸过的。这虽然当指那位太初所有的道却成了肉身,就是耶稣基督(约11-14 ),被当时的门徒所亲自看见和听见,甚至亲手摸过。然而,这并不是单指耶稣基督身体的外形,而是特别指祂那里面的生命说的(约壹12 ),使徒们就是传这生命之道。
这生命之道对有些信徒来说,仍是不够具体的,没有亲自听见、看见、摸过的经历。所以对于主耶稣基督和祂的生命及道理都是模糊的,不够实际,没有能力;这生命在他们身上没有很大的反应和功效。结果不但不能将生命之道表明出来,传给别人(腓216 ),连自己也不过如同在主面前吃过喝过,仅仅知道或听见主的教训而已,都是在门外的人,与神国无分,那太可怜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听见主的道而未去行(太726 ),不行道就如对镜子观看,走后随即忘了自己的相貌(雅123-24 )。凡未切实去行的道,都没有功效,没有扎根,没有经历,也不会有真的认识。所以对那些道仍然是陌生的,摸不着生命。我们必须将生命之道实行出来,才能成为生命和经历,才不至于如水流去,实行多少,才真正认识多少,也就是我们得的有多少。
──《每日天粮》
『论到生命之道,就是那起初原有的,我们已经听见的,我们的眼睛已经亲自看见的,也是我们仔细看见过的,用我们的手亲自摸过的』(新译 )。
这里︰(1 )说到生命之道的无始;(2 )道成肉身的生命;(3 )复活后的显现。『看见』与『看见过』原文是不同的,时体也不同,看见是一般的看见,是今成时体,意思说早日所看见所认识的神的儿子,到今天祂还是神的儿子。『看见过』是注目、仔细、惊奇、查考、研究的看,是已往式,是指主复活说的。── 牛述光
『亲手摸过』,也是已往式,一次特殊的么,是指着主复活说的。── 牛述光
【】看见基督和向基督注视有甚么不同呢?在希腊文里,看见的动词是horan,它的意义只是用肉眼看见;注视的动词是theasthai,它的意义是注视人或事,追求抓住那人或那事的重要性。
──《每日研经丛书》
「亲手摸过」约翰在这里想到那些称做幻影派的人。他们心目中只有灵,否定耶稣在任何时间内有过血肉之体,所见到的,只是人形的幻影。他们拒绝相信上帝会取去人的血肉之体,以玷污自己。约翰在这里坚决的指出他所知道的耶稣实在是人当中的人;他觉得全世界没有比怀疑耶稣是完全的人更危险。
──《每日研经丛书》
【】
「所看见的」意即「注意」、「深思熟虑」,以至溶化在自己的意识之中。「亲手摸过的」当他提到手时,他意味将某意分别开来,据为己有。
── 彭德歌《愿与祢相交》
【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亲手摸过其意如何?】
答:使徒约翰说:「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是他把生命之道的显现,所给予我们切身的经历见证出来,不是空谈的理论,乃是永不改变的真理。这里所谓「起初原有」,与的「太初有」in the beginning,同为一词( )意即原始,始初,事之起端a beginning,origin(约壹1-2,,,。这「生命之道」,原文道字( )亦与约壹的1节的道同字,就是话的意思。但这话字不是指普通人的话语,或一般人的道理,而是指神的话神的道,因这「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生命在祂里头」,祂是「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壹1-4)。从以上这些说明,基督是在太初创世以前,已经存在,祂从亘古永远就有,是无始无终,自有永有的主。祂不是被造者,乃是神起初原有生命之道,借着基督道成了肉身,将神表明出来(约壹18),意即把神的公义,慈爱,圣洁,良善,信实,都表达出来,把神的神性和永生生命启示给人,而使人认识祂就是认识了神,并且得着永生神的生命,这就是生命之道(参一O三题 ),是「我们所听见所亲眼看见,亲手摸过的。」如使徒们曾经多次的听主讲道,奉命受差遣,,,,,亲眼看见主行神迹,,看见主复活的显现,,并且亲手摸过祂的手,探入祂的肋旁。主不但被门徒摸过,也曾被许多病人摸过,得了医治,。这亲手摸过,已包括了主被人听见看见与人接触过的一切,这些活的见证事实,足以证明这生命之道,不是什么虚构的理论,或一种抽象的观念,乃是有形有体的神子耶稣基督,是真实活现在人世间的救主,令人深信无疑。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 我们也看见过 现在又作见证 将原与父同在 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 )」
【】『我们…将…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使你们也可以与我们有交通;而我们的交通乃是与父并与祂儿子耶稣基督的』(原文 )。“传”原文apaggellomen是宣告或宣布的意思。N.A.S.B.译作proclaim(宣布 显示 ),何赓诗译本作“传播”。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这里特别题到两件东西:一件是『永远的生命』,一件是『交通』。永远的生命,就是神的生命。这里说,神这生命使我们有交通。所以我们所有的交通,乃是出于神的生命的,它的性质和内容也都是属于神的生命的,因此我们称它作生命的交通。生命的交通,就是神的生命进到我们里面,叫我们与神和主,并与一切有神生命的人,互通情素,相交为一。
【】「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
“相交”原文koinonia即“共同分享”,“合伙经营”,“交谊”等意。这字在译作“一同得分”,译作“同领”,译作“有分”,译作“安排”,译作“同心合意”,门6节译作“同有”,此外还有好几处都译作“相交”。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使你们(信徒 )与我们(使徒 )相交,这个相交就是我们同神和祂儿子耶稣基督的相交』(新译 )。这里没有圣品人居间的意思,只有圣徒与使徒。又使徒与神的交通和圣徒与使徒的交通都是同类的交通,原文共有三个『同』︰你们同我们,我们同父,又同祂儿子…。── 牛述光
【】基督徒彼此相交有三个原则:(1 )相交是建基于神的话语上,没有这种力量在背后支撑着,我们便不可能维系在一起;(2 )相交是一种相互的关系,有赖于信徒的合一;(3 )需要每日借着圣灵更新。
──《灵修版圣经注释》
【】「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注有古卷作“我们” )的喜乐充足。」
生命的宣传就产生交通,交通的结果就生出满足的喜乐来。── 牛述光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
这里的“光”,不是指神的位格,而是指神的性格,和祂的“光”对这黑暗世界所显出的作用。
“神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与约壹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意思相似。在这里“照亮一切”就是“毫无黑暗”的意思。这也是“真光”的定义。“真光”是不会因黑暗之深重而减少其光亮的。
“神就是光”就是说神是显明一切黑暗,审判一切罪恶的神。“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诚实显明诡诈,谦卑显明骄傲……。
“神就是光”也含有神就是光的源头的意思。信徒的光只不过像月亮,反射太舄的光那样。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神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
在约翰福音里,我们的主耶稣在世人中间,被启示为恩典和真理,但在约翰书信里,这同一位的主,却被显示着是与父神同在的光和爱。在福音书里的真理,就是在书信里的光,在福音书里的恩典,就是在书信里的爱。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在神里面的光,当带到人面前时,便成为真理,在神里面的爱,当带到人面前时,便成为恩典。在这里是真理和恩典,回到神那里就是光和爱了。正因如此,恩典很可能常常被人误用,而真理也很可能常常被人误解。人们常滥将这些属灵的事物错误的据为已有,然而,神是光,神是爱,人不能爬高到神那里去亵玩滥用。因此,为着要恢复那些已失去的(恩典和真理 ),约翰就不给我们提供任何新奇的东西,他只带领我们回到宝座前,叫我们再一次面对那从起初原有的(光和爱 )。因为只有回到源头去,我们纔能重新发现这些最初而首要的属灵事物。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从主所听见,……报给你们。」愿主施恩给我们,叫我们每次讲道的时候,都是光从主处听见,而后才报给众人,不要照头脑所贮蓄的说出来。愿主保守我们的口,叫我们每天所说的,都是先听的──却不是听人说的,乃是听主说的。―― 倪柝声
『神就是光』。只有神是光。我们要碰见光而不碰见神,那是不可能的。神是众光之父,神是光源。所以,你说看见光,就是说你遇见了神,你在里面遇见了神。因为你遇见了神,所以你就有光。── 倪柝声
【】
神就是光的意义:
(一 )它告诉我们,祂是荣耀与光辉。没有甚么东西比一缕耀目的光线,突破黑暗,更加荣耀。说上帝是光告诉我们祂澄透的光辉。
(二 )它告诉我们,上帝是自我启示的。光的作用在一切之上是使人看见。它照亮周围的黑暗。说上帝是光是说上帝是没有隐藏秘密的。祂要人看见知道。
(三 )它告诉我们,上帝纯粹圣洁。在上帝里,没有隐藏罪恶黑暗的地方。祂是光对我们说明了祂的纯粹洁白和无玷的圣洁。
(四 )它告诉我们,上帝的带领。光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照亮路途。有光照耀的道路是明显易行的。说上帝是光,就是说祂带领人的脚步。
(五 )它告诉我们,在上帝的同在里显明出来的质素。在阴暗的地方隐藏的瑕疵污渍,在光里就显明出来。光显出制成品或原料的缺点。人生的缺点,在上帝的同在中,得以看见,也是如此。
──《每日研经丛书》
【】「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
本节从反面说出与神相交的条件,就是必须离开黑暗。这“黑暗”不仅指罪恶的事,更是指一切自欺或不自知的情形。这种情形实际上比罪恶更可怕。就加骄傲是一种罪,但一个骄傲的人,若完全不知道自己骄傲,那就不只有骄傲的罪,而且还落在黑暗中看不见自己。本节的语气也显出这个意思:“……若说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一面在黑暗里行,一面还敢说与神相交,这正是一个落在自欺中的人的情形。
“这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本节对于“说谎话”给我们一项更严格的解释,就是:加果一个人只用言语表示他心中美好(高尚 )的愿望,却不肯实行,也没有在行动上配合所说的愿望,这样的人就是说谎话的,他所说的美好的愿望也是虚假的。因此这行不一致就是说谎了。本书常有类似的句法,,,。
本节暗示一个人它落在黑暗中的原因乃是由于不用“诚实”的心敬拜神。不注重实际的追求,只贪求人前的虚荣。一面说与神相交,一面却行在黑暗中,正如一个人口里说要到礼拜堂,人却到了跳舞厅。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本节暗示一个人它落在黑暗中的原因乃是由于不用「诚实」的心敬拜神。不注重实际的追求,只贪求人前的虚荣。一面说与神相交,一面却行在黑暗中,正如一个人口里说要到礼拜堂,人却到了跳舞厅。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有些异端声称他们的知识和灵性已达到高级的程度,不过在生活上却一些没有表现出来。他们说他们的知识和灵性已经到达了这样的境界,罪在他们身上不再发生什么作用,律法也失去了效用。拿破仑有一次说,律法是为普通人订立的,对像他这样的人就不需要律法了。这些异端的人声称,他们已经到了,就是他们犯罪,对于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的阶段。
【「我们若说……我们若……行。」】
有三段经文,这位主所爱的使徒劝诫人不可只在口头上说话,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来支持思想与言语。
人说与主相交,却仍在黑暗中——有时在人的心思中,愿意与别人有完好的关系,但是他没有认清自己仍在黑暗里生活。无论原因是什么,他们都没有诚实地说这话。我们实可安静地在光明中行,也要得着与主相交的福分。祂的宝血时刻洁净我们,除去一切的障碍。把祂完美的恩赐给我们。
人常会说自己没有任何的罪过——在第八节提到人的错误,他自己愚昧,也不知道罪究竟是什么,在观念方面不正确。如果他们认识神圣洁无罪的标准,如果他们明白罪是亏欠了神的荣耀,与悖逆祂的旨意一样;如果他们知道罪的动机与行为一样,甚至缺少爱也是罪,那么他们就不会这样说,所以他们欺骗自己。我们最好认自己的罪寻求洁净,甚至无知的罪,由主耶稣的宝血洁净我们。
人也要说自己从来没有犯过罪——虽然他们连自己的标准也达不到,他们也不肯承认,而且仍越过那范围。最好承诺,得着我们中保的赦免,祂是义者耶稣基督,在父神面前,为我们代求。
── 迈尔《珍贵的片刻》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如同神在光明中”,意即如同神那样毫不容纳“黑暗”地行在光明中,这样,就与神合一了。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在许多时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跌倒。神所以不因此而弃绝我们,乃是因『祂儿子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祂儿子的血不只一次洗净我们,并且继续不断的洗净我们。如果我们不幸跌倒,我们到祂面前一认罪,祂就赦免我们,祂儿子的血就洗净我们的罪。这是十字架永久的工作。── 倪柝声
这一节圣经,给我们看见一个条件、两个结果。一个条件,就是『行在光中』;两个结果,就是『彼此交通』与『宝血洗罪』。我们必须有了『行在光明中』的条件,就在主里的弟兄姊妹彼此能交得交通,并且宝血对于我们的罪,也要发生洗净的功效。如果基督人没有『行在光中』,就必定失去『彼此交通』与『罪得洗净』的益处。反过来说,要有交通,要血洗罪,就得行在光中,不然就是要交也不会通,要洗也不可能了。── 倪柝声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这意思是说,我们──基督人──若是行在光明中,或者说行在亮光里,就是不行在黑暗里,不犯罪,有光明的行为,没有黑暗犯罪的行为。再者,是行在那一种光明里呢?或说光明到甚么程度呢?这里说光明到『如同神在光明中』。按第五节说;『神就是光』,并且是毫无黑暗的那种光。(注︰别的光都是与黑暗掺杂的。 )这样行,就是行在神的亮光里。── 倪柝声
『我们就彼此相交(原文 ),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前者──彼此交通──是看得见的,是在地上能经历的,并且是在人面前的。后者──宝血洗罪──是看不见的,是在天上的事实,并且是在神面前的。在地上看得见的如何是事实,在天上看不见也照样是事实。所以如果你这一个犯罪的信徒,在地上不能顶自然地与其他的信徒有交通,看见主里的弟兄姊妹巴不得要躲开,不愿意见面,我就顶严重地对你说,你这犯罪行在黑暗里的人,你甚么时候失去了与信徒的交通,在天上神的面前,宝血洗罪的功效也临不到你身上。── 倪柝声
这里的『光明』两个字,或译作『光』。这一个光,不是指圣洁的光,乃是指福音的光,就是在福音里显现启示的神。韦斯利一派的人喜欢把这一段圣经的光,指着圣洁的光说。若是这样,就上面的一句话,可作『我们若在圣洁里行,如同神在圣洁里行』。可是下面说,『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的罪』,这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你如果圣洁,就用不着祂儿子的血来洗净。这里是说,我们如果在福音的光中行,像神自己在福音的光里面,那我们两个就能够有交通了。我们凭着恩典到神面前去,神凭着恩典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和神能够有交通。这样,祂儿子耶稣的血能洗净我们的罪,这是恩典。── 倪柝声
『如同神在光中』,意思是说,今天神不是在黑暗中,神是看得见的,神是能知道的,我们能认识祂,因为神启示祂自己。我们借着祂的光来和祂交通,这样,我们所有的罪,在祂面前,就都解决了。── 倪柝声
【】『在光明中』正对着『在黑暗里』。与神相交的地点是在光明中,不在黑暗里;我们道德的生活不能降低了真理的生活,我们的真理生活却能提高我们的道德生活,在黑暗中不能有真理的生活,真理的生活里也不能有黑暗的生活。光明和黑暗是神分开的;亮和暗是没有交通的。因此基督徒是不可能同时活在光明的真理生活里,又活在罪恶的黑暗生活里。在光明中行可以与神相交,在光明中耶稣的血才可以洗净我们的罪。── 牛述光
【】『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洗净』原文的意思,是长久继续不断的洗净。
『我们若在光中行,如同神在光中,就彼此相交』(原文 )。我们必须在主的光中行动生活,才能与主并与圣徒相交,才能维持生命的交通。
【】耶稣的血怎样洗净我们一切的罪呢?罪带来死亡是铁一般的事实。旧约时代,以色列人象征性地把自己的罪转移到祭牲身上,然后把那祭牲宰了献祭(参利4章 ),这祭牲代替他们死去,让他们继续活在神的爱中。因着他们对神的信心和遵从献祭的吩咐,神就慈爱地赦免他们。祭牲预表基督将要完完全全地把罪除掉。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耶稣从没有犯罪,祂不是为自己的罪死,而是为世人的罪而死。我们可能永远不能完全明白这件事,但事情已经成就了。我们把生命交托给祂,祂的死就成为我们的死。祂已经为我们的罪被刑罚,祂的血就洁净了我们。正如基督从坟墓中复活一样,我们也复活过来,得着生命,与祂联合。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倘若我们仍在罪中,神仍与我们相交,祂就在我们的罪中有分了。因为躲在接应车子后面把风的那一个,与银行里面持枪的劫贼,同样是银行的劫匪。亚当犯了罪之后,便躲到树林中的阴暗角落去,神来与亚当相交,但祂并没有走到那阴暗之处,祂仍站在光明之中说:「亚当,你在那里?」亚当一直不能与神相交,直至神宰了一只野兽,用皮子遮蔽亚当的赤身露体,如此他的罪也被那血遮蔽了。
── 彭德歌《愿与祢相交》
【】
『洗净』是现在式。因本书也是写给现在神的儿女的。
── 严雅各《犹大书一与约翰壹书》
【,9】凭圣经来看,一个信徒犯了罪,而要得到赦免,至少须有以下三个条件︰(1 )心──忧伤痛悔的心;(2 )口──承认罪的口(9节 );(3 )行──行在光中(7节 )。── 倪柝声
我们要注意这里的两个『一切』。一切的罪,一切的不义,完全赦免了,也完全洗净了。这是主所作的事。主如果说一切,就是一切,千万不要把它改变了。── 倪柝声
『一切的罪…一切的不义。』主说一切,就是一切,千万不要把它改变了。不只是信主之前所犯的罪,也不只是已往所犯的一切罪,祂都赦免了,乃是一切的罪祂都赦免了。―― 倪柝声
【,9】你若是不太活在神面前,不太祷告,你还不太觉得血是多么重要。越是祷告、亲近神的人,越是活在祷告、交通里的人,就越感觉宝血洗净的必要。没有一次人到神面前去,是不经过祭坛,流血,然后带着赎罪祭牲的血,进到至圣所里,洒在神面前。这就是说,无论那一天、那一刻,你到神面前祷告的时候,良心都需要血的洁净。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因为真理是不姑息罪的。人若自欺而不认罪为罪,就是拒绝真理,使真理在他心中没有地位,不能发生功效。所以说:“真理就不在我们心里了”。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自欺的人,是世界上最的骗子。大骗子骗人,再大的骗子,就是骗自己了。我们真是肮脏,充满了罪恶的。── 倪柝声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别的事不知道,这一件事,总是定规的。我们如果自己欺骗自己,以为说,自己没有罪,这是证明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倪柝声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这里的『无』字,在原文是现在式的。这就是说,在我们得救后的现在,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罪,而不能犯罪了,就是自欺。
【圣徒有无罪】
问::「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是指信徒及使徒约翰乎?
答:是!罪字(原文单数 )指罪性。信徒虽然重生有了神性,然而他的罪性尚在。约翰说:言自己现在没有罪性的,就是自欺。现在有一种圣洁教训,以为人的罪性能得消除,是最危险的。―― 倪柝声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神是信实的”──是指神之本性是信实的,祂不能背乎自己,。所以神的应许也是信实的,,,祂必为祂所应许的话负责。
“是公义的”这句话也同样指出神的本性和行事都是公义的。基督既因神的公义而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罪刑,偿清了罪债,这样公义的神就不能再向我们索取了。
所以,神的公义比祂的恩典更有力地保证我们必得赦免和救赎。我们无须在信主以后,再逐渐行善来维持得救,因我们的赎价早已一次付清。
“赦免我们的罪”(多数式 )和得洁净略有不同。赦罪只是刑罚的免除,“洗净……不义”却是犯罪者本身的行为或心性得洁净。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我们如果犯了罪,我们知道自己的罪,我们也承认我们有这一个罪。那么,神是信实的,对于祂自己的话;神是公义的,对于祂儿子在十字架上的救赎。所以,神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祂说了话,不能不赦免。祂有了救赎,不能不赦免。── 倪柝声
【】「认罪」不应该是我们临睡前例行的敷衍,说句:「若我今日作了任何不好的事,求你赦免我。」「认罪」这个词的意思,是神认为甚么是罪,我就认为甚么是罪。神指着一件罪行说:「那就是罪。」当圣灵光照我们的心,我们就判定我们的罪如同神所判定的,并且不加推卸、不加掩饰,我们就是认罪了。
── 彭德歌《愿与祢相交》
【】神的信实是保证神的应许,神的公义是保证主的救赎。主的宝血和神的公义、信实是我们认罪必得赦免的保障。── 牛述光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必要赦免我们的罪。』罪人得赦免的方法是『信』,信徒得赦免的方法是『认』――向神承认自己的罪,陈明自己的恶。
这里的『我们』,是指着信徒说的,不是指着罪人说的。认罪的意思就是站在神的一边来定罪为罪。―― 倪柝声
『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因为『神是信实的』,祂对于祂自己的话,对于祂自己的应许,不能不守信,不能不兑现;并且祂『是公义的』,祂对于祂自己的工作,对于祂儿子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不能不满足,不能不算数。―― 倪柝声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个赦免可称它作『交通的赦免』,它与永远的得救不发生关系,但是和神的交通发生关系。神的儿女,不能因犯了罪就变作不是神的儿女,但是能因犯罪的缘故与神失去了交通。只有你回到神面前去,承认自己的罪,你才能恢复和神中间的交通。―― 倪柝声
【】「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不承认自己犯过罪的人,不但不得赦免,而且还轻慢神,以神为说谎的。因神的话是说:“世人都犯了罪”,神的应许却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必要赦兔……”。要是我们根本没有犯过罪,或信主以后就再没有犯过罪,那么神赐人赦罪的应许,岂不是虚伪而说谎的吗?所以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就是以神为说谎的。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神所以给我们救赎,就是因为我们有罪,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那就是以神为说谎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救赎便不需要了
【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
有人质疑:既说从起初就有,何以我却一无所知?试举一比方来说明。假设整个世界祇有一个颜色——紫色——无论人物、楼房,街道,通是紫色。后来有个人作见证说,他见过红色,起初当然没有人信有这个可能。后来见证的人多起来,人就确知有红色。当人未知有红色时,其实它早已存在。因紫色原是红、蓝二色合成的。约翰说:这生命之道,是起初原有的,非人所创;当人将生命打开,就能够经历到祂,是无比奇妙的经验。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
生命是在我们内面,所谓内在的生命,你有生命,我不知道;我有生命,你也不知道。个人有此内在的生命与否,只有自己知之。从前北方某国王,在自己诞辰的那一天,大张筵席,欢宴群臣。所以有许多人送礼物给王。至晚上,王问其年仅六岁的幼儿说:今天那么多人送礼物给我,你是我的爱子,也当送给我礼物纔成。他答道:我的礼物,早已预备了。遂急携出小包来,双手献与父王,王解开一看,包内仍有小包,再拆了,拆了,五层之后,才看见中有一『心』字。王问其送一心字,有何意义?他答:我没有甚么礼物可送,只有奉献我的片心而已。王说:你献心给我,我甚为悦纳,不过为何用五层厚纸封包,岂非有意弄巧吗?他答道:不是,你看我衣服不是在外吗?但衣服之内,尚有皮,皮之内,尚有肉,肉之内,才是心之所在,此『心』字用五层厚纸封包,是表我所献给父的心,是在我最深处的心之意。国王始恍然明白。我们有内心,亦有外心。属肉的可听肉心,属魂的可听魂心,属灵的可听灵心。在我们里面的心,既可分成此三种,那么我们不应用魂心或肉心来接纳主,惟有用灵心来接纳主为我们的生命。
──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
美国有位牧师,在某旅店住了月余,临行时算账,对司理人说:我是牧师,请你在旅费上,减少一点吧!旁的一个工人即抢?说:他不是牧师。牧师说:我有名片为证,你怎样说我不是牧师?那工人说:我见你吃饭前没有做祷告,平时也没有读圣经怎么是牧师?牧师很惭愧的无话可答。哦!没有属灵的生命,自然不能表显属灵生命的动作。没有属灵生命的动作,为旅店的工人看不起,更将何以为上帝看得起呢。
──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
北方有一小教会,在六七年间,突加进二百余教友,其所以有此进步非关传道人之力,乃一哑吧教友所作的工。怎么说呢?因这教会有一哑吧教友,富有基督的生命。他见己既不能用口作证主道,乃因用行为宣扬主名。他住在附近,有一条很小的沙河,既没有船资可过渡,也没有桥可利行人,故行旅每过此河,必须脱除鞋袜以涉水,多人苦之。那哑吧教友就利用此河来为主作工,每日用三四点钟时间,坐在河边,自动的背人渡河。渡后,则指示那人看他预先在沙地上所写就的『信耶稣得救』的五个大字,历数年而不懈。因而许多人受感而归主。他也曾背我,我请他指示我看见那五个大字,他摇首示意,意即你已信了耶稣,可不必看了。这是北方某教会奋兴的缘因。那哑吧的教友,不会讲话,也没有甚么动人的新奇方法,他只凭?一腔热血,喜背他自己的十字架。他每次背人,则当作背十字架,故能救己而救人了。
──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
某地有一位可爱的弟兄,他是个木匠,当日告诉我一般经验,说:一次,邻家请他作工,他用刨削旧的木板,那知板有钉子,刨子碰?钉子,钉子乃将刨子碰坏了,他恼极骂了一顿。回来心中极其难过。我不是基督徒么?为甚么竟破口骂人?乃即祈祷求神赦免。明天,又到那里作工,仍旧是刨旧木板,仍旧是碰坏了刨子。此时,他的口像被封闭了似的,绝口不骂了,但口虽不骂,却从心里骂。回来,良心仍受责备,乃再祷告说:『神阿!我的口虽不出污秽的言语,惟心里仍充满詈骂的念头,我真是个该死的人阿!』第三天,再往那里作工,刨子仍是给钉子碰坏了,这原是当心不来的事。那时候他口固不骂而心也不恼了。他喃喃地唱?赞美的诗歌,身心也得?一种莫名的平安喜乐,他已战争得胜了。这是证明里面有得胜的生命,外面才表现得胜的行为。
──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亲眼看见】
有人讲到怀德(AlexanderWhyte ),那苏格兰的伟大的传道人,有人对他说:『你今天的讲道,好似有上帝与你同在,从祂那里来的。』怀德回答说:『大概是的。』我们不能像约翰一样,看见基督的血肉之体;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用信心的眼睛看见祂。
──《每日研经丛书》【,3所听见】
他说,他亲耳听见过基督。好久以前,西底家王问耶利米说:『从耶和华有甚么话临到没有?』。人所要听的不是人的意见及猜想,乃是从主来的话语。有人说起有一个伟大的传道人,他必先听上帝对他说话,然后他纔对人说话;有人说哈丁敦(Haddington )的约翰.布朗(JohnBrown ),在他讲道的时候,一再暂歇,似乎在聆听上面的声音。真正的教师有从耶稣基督来的讯息,因为他能听见祂的声音。
──《每日研经丛书》【与神相交】
我五六岁的时候,家里有父母,姐姐。姊上学,我在家,父亲不许我和不信主的小孩子玩,怕我学他们打人骂人,我惟一的同伴就是母亲。一回,我一个人玩,很觉孤单,过不久就叫妈妈,她答应我,一二分钟之后又叫她一声,她也答应。几分钟之后又再叫。母亲问:「你叫我作甚么事」?我说没有事。但我叫她一声,她答应一声,我心就很舒服。暑假回家叫声父母心就满足,这是相交啊。有时我们仰天叫声天父,心里就满足。贾玉铭牧师一天在海边祷告,半个钟头,呼叫阿爸父,抬头望天,心很快乐。家人同坐,母亲把眼睛看一看小孩,小孩心就觉得快乐,心已有了相交。朋友,你信主多年,你是否跟人进礼拜堂唱诗听道,而心里没有与主相通?请你打开心门,让主住在你心里,和你相交。本告诉我们怎样与主相交。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与神相交】
有主的生命才可与主相通,生命不同就不能相交。花草牛马都有生命,但与人的生命不同,所以不能和人相通。人不能和狗作朋友,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狗。人和狗的生命不同,所以没有交通。亚当夏娃没有犯罪之前,他们的生命与神相同,所以他们与神有相通。犯罪之后,生命变质,正如这杯水可以喝,但若放了毒药下去,就不可喝。亚当听了魔鬼的话,鬼的毒进了心,使他像人又像鬼。例如一个人早上起来,和人谈话,柔和谦卑;饭后怒目举拳打人。上半天不同下半天。几分钟前后都不同,举动行为,非人非鬼。一天看见丈夫打妻,扯她的头发!用拳头打她!妻用口咬丈夫!儿子大哭!你看好看不好看?原因是因太太买了两尺布没有告诉丈夫。丈夫怒目挥拳,形状像鬼。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与神相交】
我们与主相交,根源是先有了主的生命,生命改变,生活也改变。从前喜欢犯罪;现在犯罪心很难受!一个信徒信主八年,我们看名册逐一谈论每个信徒的生命如何,若是发现有人信主而还没有得救,我们几个同工就分头去和他谈话。一个女传道在院中遇见那受洗八年的弟兄,就问他:「是否清楚知道你里面有了主的生命」?他说:「清楚知道我有主的生命,因为我信主已八年了」。那女传道说:「我们看见你常来礼拜,常捐钱,但是我们不放心,因为看见你的生活不很长进」。他很生气就走了。可是一面走,一面有声音说:「受洗八年,得救不清楚,我到底如何」?他祷告一点钟,神光照他。他哥哥还没有信主,分家的时候,大哥哥得多一亩地,并得多三十余元。他和长兄相骂。三年不和他说话。圣灵对他说:「你是主的人,怎能这样?三十块钱和一亩地算甚么?为甚么弟兄三年不说话?你哥哥病你就说:死了还好。信主的人骂人死,你怎能叫人信」?再者,一次在人的西瓜地偷了人两个瓜。他信主八年,那是头一次祷告一两点钟。祷告后心里就平安。第二天,主对他说:「你光是向我认罪不行,你要向你哥哥认罪啊」。他心里说,这是一件难事。
他出门看见哥哥回家,他求神加他力量,于是对他哥哥说:「哥哥,你回来了吗」?哥哥说:「是的,我回来了」。他心很快乐!主对他说:「光是叫他不够;要向他认罪」。于是他请人帮忙他祷告。二人同到哥哥面前。他向哥哥叩一个头,又向嫂嫂叩一个头。他说:「嫂嫂到我家里二十年,我没有叫过一声嫂嫂,真是对不起」。嫂嫂快乐得很,一天她走到礼拜堂大声叫说:「先生,我来礼拜,我小叔给主改变了,我也要来听主的道……」。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
神如果祇是一个抽象观念,就不能成为敬拜的对象和信仰的基础。举例来说:我想你认识我两女儿中之一,于是我对你缕述她种种特点:她是女性,姓我的姓氏,住在我家;纵使我不厌其详地再加描述:她的重量,体型,高度,发色。你也无法构成我女儿的具体形像。照样我们对神的特征,譬如说:「神是爱。」我们何由证实。如果我们当中有人需要爱,关怀,他的问题可在基督里得?解答。祂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也就是祂亲身进入世界的理由。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
所有研究生物的人都知道,生命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个是喜欢保存生命,怕死要活;同时,生命也怕断绝,没有交通。你把一只鸡摆在一个地方,牠就显得无聊;你把许多只鸡摆在一个地方,牠就显得活泼。所以生命的特点是喜欢保存生命,也喜欢交通。―― 倪柝声
【】人不是一座孤岛。信主的人,也不是孤岛;连当年沙漠中隐修的圣徒,也跟别人有一定的联系。而对于圣徒一家的人,则更必然有生命上的联系,因为“宗教”(religion )的字义,就是源于联系。这是说,先联系于基督属天的生命,然后与同一生命的人,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团契”(koinonia )的意思。
──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
我们若是在使徒所代表之教会的交通里,也就是在神和主的交通里;反过来说,我们若是在神和主的交通里,也就必定是在使徒所代表之教会的交通里,因为主的交通和教会的交通,乃是一个交通的两方面,也就是一个交通。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一面叫我们与主有交通,一面又叫我们与教会有交通,就像电灯里的电,一面叫这电灯与发电所有交通,一面又叫这电灯与本市一切电灯有交通。
【】有一位朋友,是为总统驾驶飞机的:一次,到达罗马尼亚国内,他办完手续后,在街头漫步。突然听见有歌声送来,虽然不明白歌词的说话,但音调是熟识的。他赶忙上前就近那人,但苦于言语不通;但当他用英文唱出同一圣诗时,他们就完全明白,两人拥抱起来。我们属于一个家庭,彼此相交团契,也是与神相交。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
「相交」这个词原意包含有「相同之处」。当两个陌生人相遇,有必要交谈时,他们会尝试找出相同之处。「你从那里来?」「你在那里上学?」「你有甚么嗜好?」两人还未找到共同之处前,中间始终还是隔着一堵墙的。同样,人如要与父并祂儿子相交,彼此也必须有共同之点。
── 彭德歌《愿与祢相交》【】
「相交」这词语在本章中出现了三次(3、6~7 ),这字在希腊文中有很深的意义,表示「彼此属于对方」,好像身体上的器官一样,互相联属,彼此贡献,组成一个合一的生命。换言之,他的事亦是我的事,我既然有分于他,就应有所贡献。
──《新旧约辅读》【喜乐与能力】
有一位事奉神的人,多年来为他兄弟,不断忠心地代祷。直至有一日神在对他心中说话,使他停止祈求,而对神感谢赞美。继而,开始见到神在动工,他兄弟突从东边原来工作处调往西边。他又遇到一位基督徒同事,与他分享自己的信仰,两月后成了一位真正的基督徒。我们要学习喜乐,祂本身有大能力,神是知道如何成就祂自己工作的。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喜乐乃因神爱我们,关心我们】
苏格兰有位有名传道人,年轻时在一家店铺内作工。一日,工作至很晚,需走五哩路回家。半路有森林,常有强盗出没。当这少年行到一段黝黑地带时,因心中恐惧,不期哼?诗歌来壮胆。突然听见远处有呼他名字的声音,便愕然却步;接?明白不远处站的是他父亲,就不期将恐惧完全驱除。父亲与他同行,听见父亲的脚步声,就恍如有回到家里的宁静感觉。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相交带来满足的喜乐】
基督的喜乐不是因为得着这世界的赀财。祂警告那些要作祂门徒的人:「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祂的生活一贫如洗,要交税了,祂只好打发彼得去钓一条鱼,从鱼口得一个银子作两人的税款;祂要在慷慨的人家借宿,然而,祂有无穷的喜乐。祂的喜乐,纯然由于祂与神同在,也由于祂有神的生命。
约翰告诉这些属灵的儿女,断不可能从他们的成就或财富里去找,他们只有在与神的相交上,就是与丰盛生命的源头相交上,才能找到。
── 彭德歌《愿与祢相交》【相交带来满足的喜乐】
【光的性质与作用】九龙有个礼拜堂名喜乐堂,这不是名词,乃是生活。你心中有平安快乐吗?若没有,我告诉你,是因你和神交通不好。你与神交通好,你必定平安快乐。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光的性质帮着我们明白神的圣洁与祂和我们的相交。首先,光有显明的能力。如果我们遗失了甚么,我们会打起灯来找。当人的心性变昏眛了,因而失去神启示时,耶稣基督就来成为光,为要显明圣洁的神的本性(约壹18)。
光有洁净的作用。记得那年我们的家庭医生告诉我们不用再隔离我的弟弟,我便搬回我和他共享的房间。再回到一度被猩红热污染的房子时,心中何等惊悸!医生说我们应把房中每一物品拿到阳光下去曝晒,我便帮着母亲把席子、毛毡、帘子、空抽屉,一一搬到楼下,散开在草地上。等这些物品被阳光洁净以后,我睡在上面时,便不怕受到传染了。
光还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就是它本身不会受污染,因此从没与污秽的光这回事。窗门如果不干净,部份扬光也许不会射进房子里去,但射进去的阳光根本就不会受窗子上的污秽影响了。
光又能使人得安慰。当夜阑人静,小孩子醒来发觉四下无人,惊慌啼哭起来时,做父母的会怎样作呢?他们只要走来,亮了灯,惊慌便过去了。光便带来了慰和舒适。
── 彭德歌《愿与祢相交》【大发明家爱迪生寻求真理】
摩楼菲力(Philipmauro )在他所出版的报上宣布他和爱迪生的一次的谈话。事情是这样起始的:数日前,这位主笔内心觉得有一意思要写信给爱迪生,论到他自己的见证,就是他心中和良心中的不安,就是因信靠耶稣基督而得的。结果,爱迪生请他到自己的化学室去晤谈。他住在纽裘首的扼朗奇。爱迪生现在是八十岁了;他头脑的敏捷,仍是显然可见。他一生对于那些看不见的事物的观念,——神,人的灵魂,将来的生命等等——是极端怀疑的。
但是,在他有如落日似的余年中,却存着一个要知道真理的心志,他已实行查考这些大事,然而他仍是坚持着要有证据。『我要事实』,是他素常查考观念的态度。因为爱迪生是聋子,所以这位主笔很难和他谈话。
但是,这并不为害,反而有益;因为他应该要留心去读阅于讨论此事的一封短信。像他这样的风烛残年,却回头郑重的注意到这些大事,岂不是一件超乎平常的事么?我们又岂可不存盼望的心;求神施恩以光照他呢?各位读者,你愿一同为此事祈祷,以待此事之结果么?
摩楼菲力,所写给他的信是这样:爱迪生先生:我很欢喜再见你的面,再听你的声音。更好的,是昨日谈话中论到的事,使我更多的去思想它。你要事实,我亦然。一个明理者的信仰,必不凭依任何『非属实』的,胜于凭信『有证据的事实』,因此就给你一个事实。
神(就是你恭敬地称为『最高的知识』的 )爱你,要你以爱相报答。虽然我的拜访和这封信,不能算是满意的见证,使你满意;但神是看顾爱迪生多马这个,你可以等着。
又一个事实:神是光。我如何能知道呢?只有一个法子使我晓得,就是能以知道光——因着实验。因为光的本性是只让实验的知识把它显明出来。我是对一个人说话,就是对那比一切生在这黑暗世界的人,用多的工夫以发明人造之光的,或者他也对于光,在实验上比别人知道的更多些。那末光的本性和存在,如何能被一位一生之久关闭在黑暗小室中的人所证明呢?这只能用这种法子,就是开一窗户,光就必进来,也把自己证实了。
我说这个,是因你寻求生命奇妙的分解,也用天然界的比例以寻求灵魂。这是很好的。许多真理能用这种法子得着;如同白脱罗(Butler )所著有名的比例书已丰富的彰显似的。我盼望你要继续你的发明,也是照着你贯通的方法;因这是你工作中所最注重的。与此相关的,我要叫你注意到一又清楚又确切的比例:是你所要求的明证的特色,只能用实验来得着。
在我个人,我知道神是光,他对于那些禹着他开门的人,就把光射在他心里,在二十三年以前,我已把这事置诸实验,此后,就享受灵光的自觉。并且我的经历,也就是千万人的经历,让我提醒你,光决不会勉强的从一严闭的地方进来;若留有一线的小隙,它就进来——把自己证实了。
照样,基督就是那『真光』,决不反对人的意志,勉强的进入一个人灵魂的房屋里去。然而却一直等在门外;若是有要他的,他就预备进来了。所以你若愿意,就可以有这证明。因为事物的本性可以用试验显明,像紫罗兰的香气,落日的颜色,或是蜂蜜的滋味。这本『好书』,你叫我不必引用的,说:『你来看』,『尝尝滋味而后看』。这不是确切合科学的理么?
你确已作了那益人的神的工作,就是把天然界的黑暗照亮了。然而尚有一个属灵的黑暗。所以当照着这个比例去作,它就要领你直接得到真理,和人生存在完全奇妙的分解。(下略 )一九二七年十月《基督人报》——倪柝声《造就故事(卷二 )》[译]
【】与神相交心里很光明。各位弟兄姊妹,你心里有神的光吗?很多人相信主,但心里仍没有光。有些人听道很久而不理会,总有一天神的光照在他心里,他就觉悟。从前每天都是思想衣食住行,一天忽然觉悟而对自己说:我活在世上作甚么?常常犯罪,心思言语举动都是犯罪。现在看出自己是个罪人。正如一个房子多年不开窗户,住在里面的人也不出门口,房中没有灯光,非常黑暗,一天窗子穿了一个洞,光由洞照进来,发现里面很污秽,灰尘数寸,爬虫满地,当时不甘心住在里面。立刻开窗启户,洗扫洁净。神光照人心也是这样,从前不觉得自己不信,现在知道自己是个罪人。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
『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
我们相信主之后,得救了之后,如果得罪了神,我们和神中间的交通就出事情,我们和神众儿女的交通也出事情。比方小女孩背着她母亲偷吃东西,事后虽然收拾干净,但她怕母亲已经知道她所作的事,所以总想要躲母亲。这不是说偷吃了东西,女儿就不是女儿了。女儿还是女儿,可是与母亲的交通出了事情。―― 倪柝声
【】「我们若……」,就希腊文用法来讲,有三种用法。
一、是假定那事真发生。
二、是纯属假设。
三、可真可假,不予确定。
举例来说:譬如座中有人曾打劫银行,以为我未知,而我想鼓励他自首,扮作不知。就用第三种语气:「如果那一位曾打劫银行,他就错了。」这是一种很客气不固定是否的语态。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
如果一个人要与神相交,就不可以将罪隐藏起来。光明与黑暗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生命中;正如光明与黑暗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房子里。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约翰设下了这率直的真理,凡人口里说的是一件事,行出来的却是另一件事,是一个说谎言的人。他并不是说那些已经尽其所能,结果失败的人。韦尔斯(H.G.Wells )说,『一个人可能是一个非常低劣的音乐家,但是他可以是一个深爱音乐的人』;一个人可能常常意识到他的失败,但是他可以深爱基督和基督的方式。在约翰心里,他所指的乃是那自称,他的知识、聪明、灵性,已经达到了可以达到的最高?,而仍然沉浸在他知道是禁止的事中。凡宣认爱基督,却有意的不顺服祂,是犯了说谎的罪。
──《每日研经丛书》【】某信徒与一友人很同心事主,一日他在街上遇见一人,在背后看来,十分酷像他的朋友,头发装束,行动,身材,……都十分相对。但一会儿,那人闯进酒馆去,他才知道自己是看错了。原来他是一个常到礼拜堂去的人,怎能结交一个涉足酒饭的朋友呢?一个常到礼拜堂的人,是不能和一个常到酒馆的人相交的。不同性质,不同声气,同行照不可能,况相交吗。
── 严雅各《犹大书一与约翰壹书》真信徒的生活,天天离暗就光。一位太太祷告说:「主啊,我感谢你,我信主两年,悔改也差不多了」。她自己以为很好,不拜偶像,不打牌,常常去做礼拜,很不错啊。其实一个人在街上没有光,不知道自己衣服污秽,离光近就微小的污点也看见了。我们在光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我们就看见自己不忠心。祷告少,爱心少,忽略,胡涂。各位弟兄姊妹,你有这经验吗。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
有一次,达秘用这一节圣经讲︰『我们如果在福音的光中行』。讲到一半,韦斯利会的但以理斯底儿受不了,就站起来质问说;『如果有人的背朝着光走,怎么办?』达秘的回答顶好︰『感谢神,这一个光,就照在他的背上。』── 倪柝声
【】人与神相交,心里就有神的光照,能看出自己有罪。正如一个房子多年不开窗户,住在里面的人也不出门口,房中没有灯光,非常黑暗,一天窗子穿了一个洞,光由洞照进来,发现里面很污秽,灰尘数寸,爬虫满地,当时不甘心住在里面。立刻开窗启户,洗扫洁净。神光照人心也是这样,从前不觉得自己不信,现在知道自己是个罪人。从前不想到得救的事;现在想有罪怎么辨?圣灵光照人心,不但叫人知罪,而且知道主耶稣是救主。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
天天与神相交,天天有神光照,神儿子的血洗净他的罪。原文不是说洗一次,乃是常常洗净。以前所未知的罪,现在发觉出来,宝血也常继续洗净。一个老牧师他说:「全身一百多斤都是罪」!他像保罗所说:「肉体之内毫无良善,我是个罪魁」。知罪的人是因蒙了圣灵光照。一天,一位弟兄说:「我很不喜欢说谎。但谎言不知不觉流出嘴来。人问我吃饭没有,我说吃了,实在我还没有吃。我怕人请我吃,我就说吃了,其后我心很难过,因为我说了谎」。一位姊妹说:「杨牧师,怎么办?我捐钱也犯罪」。我问她怎样犯罪?她说:「教会开奋兴会,有奉献箱放在门前。我看见有钱的人捐一毛两毛,我心里恨恶。他们没有爱主的心,同时我想,我捐五元没有人知道。你看,我一则恨别人捐得少,一则怕人不知道我捐得多。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
如果我们在神的光明中行事,就自然地彼此相交了!就像住在同一间房子里的人,自然会天天见面,不用另外寻访,也必然相遇的了。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行在光中和离开黑暗实际上是同一件事的两方面,是同一动作,不是分开的两种行动。但我们若行在光中,就可以常得主血的洁净,常存清洁无愧的良心,而得能力,胜过罪恶。例如一个人偷了别人的墨水笔,只求神赦免,却不肯归还那枝笔,还想把它据为己有。这样的求赦免,实际上只是安慰良心,并不是真的得光照。因为他根本还没有看见罪的可憎厌,还不肯丢弃罪。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隐秘“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使徒提醒我们,“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约壹15 ),但如果确实如此的话,圣洁的神怎么可能与我们相交呢?
杜斯妥也夫斯基在他的《死屋手记》一书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一些过去的事情,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也许只想让他的朋友知道,还有一些事情,他甚至不想告诉他的朋友。也许只将秘密保留给自己。还有一些事情,他连自己都不愿意正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这样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内心有那么多黑暗的秘密,我们如何保持自己与神的联系?马丁·路德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榜样。路德梦到自己站在神面前,撒但在那里指责他,打开记录他一生功过的书,数落他一生中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路德绝望了。然后他想起了十字架,他转向撒但,引用的话说:“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由于耶稣的缘故,罪人可以得到赦免,可以站在圣洁的神面前。你今天能面对神吗?
认真想想
“神就是光”(约壹15 )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与神之间的距离?(6、8、10节 )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什么?(7、9节 )
神可以赦免我们最隐秘的罪过。
──《生命隽语》【】
神就是光,你一和神交通,接触着神,就没有办法不碰着光。交通把你摆到神面前,也就是把你摆到光中。你一在光里头,就没有办法不看见罪;一在光中,罪就显明出来。比方房屋里的空气,乍看似乎很干净。但是太阳光一射进来,马上我们就看见,空气里头有许多灰尘在那里飘动。如果没有太阳光的显明,我们就看不见这些。同样的,如果缺少和神交通,不在光里头,我们也不会觉得自己有错。我们一在光中,我们的光景定规显出来了。这光景一显出来,良心必然定罪。若没有血来洗净,必然有亏欠。良心一有亏欠,我们和神之间的交通就中断了,我们就从主里面出来了。
【在神的光中,罪就显明出来】我住在新港海湾的一个镇上,在那里每到黄昏都有直升机巡逻,以便搜寻窃贼和一些非法行为。所以有时当我们正悠闲的享受着『夕阳无限好』的黄昏美景时,突然间就会有轰隆作响的直升机在头顶上,用它亮度无比的探照灯扫视附近住户。而如果有强盗躲进邻近的丛林里,灯就能扫瞄到他,而后警察就能捉到他。
和神在一起,无物不显明。说神就是光,第7节说神在光明中,同样都用来形容神,但在意义上却有些不同。当神说祂不只是光,还是『在光明中』,祂的意思是说包括祂自己也是敞开的、显明的、可知的。
所以你在祂面前的情况,就好像你是那在丛林中的窃贼,待神的直升机一照到你,你就全然被显明出来了。
── Raymond C.Ortlund《穿上新人》【】
这一段圣经所说的赦免,并不是我们得救的时候的赦免,也不是教会所给我们的赦免。乃是在我们信了主,作了基督徒,得着了永远的赦免之候,我们在主面前,又发软弱、犯了罪,叫我们与神的交通出了事情,同时也和神的众儿女的交通就出了事情(比方一女孩子背着她母亲偷吃东西 虽然收拾得干净 但她和母亲之间亲密的关系出了事情 母亲一喊 她的心就跳起来 以为母亲已经知道她所作的事。 )为着恢复正常的交通,就要这里所说的认罪和赦免。这个赦免,叫作交通的赦免。
── 倪柝声《初信造就》【】
已得救的人,天天有神光照,神儿子的血洗净他的罪。原文不是说洗一次,乃是常常洗净。以前所未知的罪,现在发觉出来,宝血也常继续洗净。一个老牧师他说:「全身一百多斤都是罪」!他像保罗所说:「肉体之内毫无良善,我是个罪魁」。知罪的人是因蒙了圣灵光照。一天,一位弟兄说:「我很不喜欢说谎。但谎言不知不觉流出嘴来。人问我吃饭没有,我说吃了,实在我还没有吃。我怕人请我吃,我就说吃了,其后我心很难过,因为我说了谎」。一位姊妹说:「杨牧师,怎么办?我捐钱也犯罪」。我问她怎样犯罪?她说:「教会开奋兴会,有奉献箱放在门前。我看见有钱的人捐一毛两毛,我心里恨恶。他们没有爱主的心,同时我想,我捐五元没有人知道。你看,我一则恨别人捐得少,一则怕人不知道我捐得多。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
前年在北平一位弟兄对我说:圣灵光照他,他一天买东西太便宜,心很不安。他说一个人因贫穷而把家中对象出卖给我。我故意装作不需要的样子,其后很便宜的买了。那天晚上卖东西的夫妻流泪。主对我说:「你占人的便宜,有贪心的罪」。各位,在神明的眼光中看你是怎样的人?神可否对你说:「孩子啊,你真是信」。真信徒的生活,天天离暗就光。一位太太祷告说:「主啊,我感谢你,我信主两年,悔改也差不多了」。她自己以为很好,不拜偶像,不打牌,常常去做礼拜,很不错啊。其实一个人在街上没有光,不知道自己衣服污秽,离光近就微小的污点也看见了。我们在光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我们就看见自己不忠心。祷告少,爱心少,忽略,胡涂。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
一天,我在书房祷告,发现我没有爱人灵魂的心。亲戚朋友很多还未信主,我心也平安。他们下地狱,我也不?急。一次在天津讲道,看见有个老太太,她儿子大学毕业,人恭喜她,她满面春风。我问她甚么时候信主,她说信主二十多年了。我问她:「你的儿子信主吗」?她说:「信是信,但是很马马虎虎的。有时祷告,有时不祷告」。她一点不?急。试问若是儿子跳井自杀,你能不能说:「他喜欢跳,就任凭他跳罢」。
──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
慕迪先生他还没有传道之先是帮忙教主日学。他做校长,学生一千五百余人,教员一百多个,是他负责请的。一天,一位教员对他说:「今天我病了,请你替我教主日学罢」。于是他代替授课。真是麻烦,二三十个小孩子很不听话。交头接耳,说东说西。甚至说:「你看慕迪先生的鼻子多么大」!他恨不得拉他们出去!礼拜一他去对那教员说:「你的学生太难教,我不肯教了」。那教员哭而说:「我因病快要离开这里,我不是怕死。我想得些时候到每个学生家里访见他们」。于是慕迪先生和他同去,到学生家几分钟就出来。小学生拉住那教员的手。慕迪先生看出他们舍不得那教员。过几天,慕迪先生送那教员上车,他看见小学生已经比他先到月台上。车开了。所有的小学生举手说:「先生放心,我们已经得救了」。先生学生都流泪!慕迪先生大受感动,立志做一个专心救人的人。惟愿每个教会负责的人都如此。
──杨绍唐《约翰壹书的信息》【人皆有罪】
让我们用点幻想作个比方,来说明此真理。我们得到一只好看的小猪,把牠洗濯清洁,又加上打扮装饰,并且教晓了种种规矩仪注。甚至能与家人一同起居,俨然是我家一个新成员。小猪也安之若素。忽一日,户门无意敞开,小猪瞥见泥潭污水,顿时兴高彩烈,冲出门外投身其中,如享至乐。人的内心具有对神反叛的本质,与渴望与神相交,同样存在。所以,人若说自己无罪,就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
【宁死不说谎“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从小被教着说实话的孩子是有福的。有位成人感恩地说:“因为幼时所受的教导,我直到今日宁死也不愿说谎。”
对他人诚实是很重要的,但对自己诚实也同样重要。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察觉他人的过错很容易,但要承认一个真实自我则难上加难了。
牧师兼作家鲍勃·史密斯列了一份自欺的清单:“在他人身上,是怀有成见;在自己身上,是颇有定见;在他人是自负,在我则是自尊;你花时间打扮是虚荣;我涂脂抹粉是善用神所赐的资源;对你,那是小题大作;在我,则是敏感入微;对你,那是杞人忧天;在我,则是深思熟虑。”
使徒约翰教导我们如果言行不一致,那就是在说谎了(6节 ),是自欺(8节 ),甚至是以神为说谎的(10节 )。既已论断不诚实为罪,约翰在9节中为此开了一剂药方――认罪,别为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了。
若我们向神认罪,就可蒙赦免并洗净一切的罪。蒙洁净的最佳报偿就是行在光明中的自由(7节 )。付上诚实的代价总是值得的!
抛除一切的虚谎,
主啊,在你面前我们无所遁形;
主啊,求藉你灵的力量,
让我们言行一致,诚实无伪。
实话过于珍贵,以致有些人吝于使用。
──《生命隽语》【从自首谈起】
经文﹕“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4﹕1-13 )。
事情发生在一九八零年九月二十九日上午﹐日本大阪市府池田市幸福相互银行﹐突然来了一个手持尖刀的强盗﹐对着女职员威胁﹕“把钱交出来。”
这时旁边一位男职员大声喝道﹕“干甚么”强盗一时着了慌﹐没有抢到什么﹐转身走出去骑上摩托车跑掉了。
但这一场强盗抢劫银行活动﹐全部被银行里安装的自动电视摄影机拍下来了。当晚六点钟大阪市新闻电视就播映了这场强盗抢劫活动的实况。
当晚在这个强盗的家里﹐他的二十一岁的儿子正在看电视﹐一眼看出那个强盗就是自己的爸爸﹐不由得惊呼起来“啊﹗那是爸爸”。过了不久爸爸回来了﹐儿子立刻上前问道﹕“爸爸你刚才是不是出去抢人家﹐要说老实话﹐我同你去自首。”
在儿子一直责问下﹐老子低下头﹐经过劝说﹐儿子领着父亲一同去警察局自首。
原来这个强盗名叫福本岩﹐年四十八岁﹐自高中毕业后﹐先在一家旅馆作事﹐诚诚恳恳﹐勤勤俭俭﹐积蓄了一点钱﹐自己开一家肉店﹐生活还好过。只因后来染上了赌钱恶习﹐什么都赌﹐不仅把所有的输光﹐同时又欠了二千多万日元的高利贷﹐在走投无路﹐心里一横﹐拿出肉店一把尖刀﹐干起抢劫的勾当。
当我阅过这则新闻﹐感触甚深﹐看到今日科学如斯发达能自动把一个当场作案强盗抢劫银行活动﹐如实拍摄下来。在电视台向着大众播映﹐使这个作恶犯罪分子无处可容﹐真是防患周密达到极点。
不由地使我联想到我们所事奉的神﹐宇宙的主宰。痘不仅对任何人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甚至内心的一思一念﹐在痘面前也是留下不可磨灭的实况记录﹐那怕你如何狡猾﹐如何隐瞒﹐如何遮盖﹐如何推卸﹐如何抵赖﹐但在痘面前都是赤露敞开的。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若未报﹐时候未到。”圣经告诉我们“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 )。也许你会说﹕我没有犯过抢劫﹐杀人﹐奸淫﹐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可是在神的眼里洞察到隐藏在你心底下﹔恶念﹑阴险﹑嫉妒﹑贪婪﹑诡诈﹑淫念等。凡是不可告人的也都是罪恶。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1﹕8-10 )。──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从自首谈起】
有一年我在美国大学教书,同时担任做一个教会的牧师。我在教学时讲:基督教非宗教体系,乃是因信与神相交。当时教会有位姊妹与一未信青年相爱,后来这男子与我约时见面,在几次晤谈中,我对他解释怎样作主门徒。与他一同祷告,带领他认罪并接受主耶稣。这男子离去之后,我沉思这否都对,因我未将许多基督教信仰教晓他,例如如何加入教会,和作信徒的本份等。但这样我又把基督教当成行为体系了。后来女子父亲——执事会主席问我,这男子是否真作了基督徒。我知他回到家中时,作了见证,对家人承认悔改接受基督。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10】
这两节里,讨论信徒对于与父神相交的错误观念。有些人认为人与神能够相交,是因为人失去了他的罪性。有一位爱尔兰牧师告诉我有人这样对他说过:「慕林牧师,我三十年未犯过罪了。」牧师屏息说:「你三十年未犯过罪?」「没有,我真的没有。」牧师回答他:「兄弟,再持守四年吧,你便在天堂名列榜首了,因为主耶稣只活了三十三年而没有犯过罪。
」── 彭德歌《愿与祢相交》【】
从前有一位主日学的先生,问两个小姊妹是怎样得救的。姊姊站起来说:「感谢神,因着神的恩典,我得救了。」接着妹妹就站起来说:「感谢神,因着神的公义,我得救了。」姊姊用手臂碰妹妹一下,说:「不,要说因着神的恩典我得救了。」妹妹圣经很熟,就背了一节圣经,就是:「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神的话告诉我们,我们的罪得着赦免,我们的不义得着洗净,是因着神的公义。这个妹妹的见证是很有胆量的。
―― 倪柝声《神的义》【】
曾有人说︰『我躲在宝血之下,天天犯罪。』又说︰『我白天犯罪,晚上到神面前去认一认,就得赦免。第二天再犯罪,晚上再认,再得赦免。因为说,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祂要因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替死,不能不赦免我的罪──就是在神面前承认过的罪。』无知的人哪!当知道神的恩典,是带领你悔改的,不是鼓励你犯罪的。你若以为宝血是可以由你去任意浪费的,就宝血从来没有洗过你『这样认』的罪。── 倪柝声
【认罪得释放】瑞士的心理学家Carl Jung说:『因为我们不能面对更大的罪,所以我们常常迫切认的都是那些微小的罪。但因着没有真正的认罪,就没有真正的得释放。
』── Raymond C.Ortlund《穿上新人》【认罪得释放】
我以前曾在加拿大一大学教书,又在些教会讲道。又组成男声合唱团同往教会唱诗,有一随军牧师邀我们往他的教会讲道。会后驾车返校已到翌晨。一位同行的男同学希望与我交谈,我们就一起回到宿舍。我看出他内心有极大波动,他流?泪对我倾诉:在神学第一年当中,他曾在许多次考试中作弊。但没有给人发觉,却给人看为属灵长进的人;被选为学生会会长。但他却失去与神交通,没有内心喜乐。后来,我陪他到校长面前,对校长说明真相。神的赐福再临到这人,神也特别地使用他。
──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
【清除垃圾“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章 联谊】
一辆卡车每周一次,缓缓地开进我们的街道,在每一家门前停留一会,工人把垃圾桶抬起来,将装满的,有时甚至是外溢的垃圾倒进车中,再将桶子归还原处。接下来的一周里,随着垃圾的堆积以及日益增加的臭味,我们又急切地盼望垃圾车快点开来。
然而,有一种废物比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更令人憎恨,就是那些沉积在我们的灵魂中的仇恨、流言蜚语、怨恨、私欲,它们像垃圾一样毒化着我们的心灵。有时候,当我们把令人讨厌的自傲和一些看起来是好的行为掺在一起时,这些行为也会像垃圾一样发出恶臭。
圣经称罪是我们内在的垃圾。清楚地阐述了神是如何清理这些垃圾的:“如果我们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认罪就是向神承认我们的罪。我们不用害怕向他暴露我们的罪,因为他早已知道。
感谢神,他无时无刻都在为我们提供“清除罪的服务”,而不只在星期天的教堂里营业。他希望我们扔掉“垃圾”。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在我们向主认罪的那一瞬间,他就把我们的“垃圾”扔进了“深海”(弥719 )。
他已经把它们都埋起来,
埋在没人能看见的地方!
他已经把我们所有的罪,
全都投入了深深的海洋!
向神真诚地忏悔是世界上最好的“清洁剂”。
──《生命隽语》你喜欢和基督徒联谊吗?主日晚间崇拜结束,你们在一起聊天,谈话的主题是关于我们的主吗?你们喜欢交换对上帝的话的心得吗?你们以守住主的荣耀为乐吗?你们欢喜听其他弟兄姊妹所作的见证吗?「圣徒相通」在你认为,会只是一个神学名词吗?它只是指你在教会里坐到别人的旁边吗?假如这正是你灵里和弟兄姊妹接触的光景,那就太遗憾了!
我记得我父亲讲过,有一个老太太对得救的确据丝毫没有把握,不管人家怎样引用圣经来向她解释,都没有用。后来有人问她:「假如你看到一群人手里端着酒杯,兴高采烈地唱着世界的歌,每个人酒气熏天;但附近另有一小群人——他们手持圣经,为主作见证,吟唱颂主的福音诗歌,在这两群人当中,你愿意和那一群人交往呢?老太太毫不犹豫地说,她愿意和属主的人交往,也只有和属主的人交往才感到习惯。那位明智的协谈者说:「啊,你的取决很有意义;你看,那些在光明中行走的人,他们喜欢和光明的人交往。你一定是约翰在他的书信所说『心清手洁』人中的一个!」这一席话替她解除了撒但多年来的捆绑,使老姊妹觉得她喜欢和属主的人交往。
神的儿女可以在教义上容许有小小的歧见,在崇拜仪式上不同,但他们爱主的话和爱主的心,以及被主的宝血洁净的果效则一,因他们喜欢「圣徒相通」。
H.G.B.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