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45 A. Deissmann, LAE p.188。
Ⅱ感恩祷告 我们不应将保罗的感恩只视为客套话而已;因为在不适合的地方他是不会提的(例如加拉太书;参 Schlier)。 2.保罗为信徒们常常感谢神,而且是为他们众人;可见他并没有厌恶任何人。像腓立比信徒一样,帖撒罗尼迦信徒似乎一直都令保罗感到喜乐。 3.保罗为他们所表现的信心、盼望和爱心而感谢神。初代基督徒常常将这三种美德并提;;;;;。 首先,就是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当保罗强调救赎来自信心而非行为时,他将信心与行为作了尖锐的对比;因为我们是“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但保罗虽主张救赎是完全属于神的,但也坚持一种孜孜不倦的信心。另外他也说过,“唯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RSV)。这里信心导致行为。当他说他们因爱心所受的劳苦,保罗不是指那些不指望得到回报的小善行。 kopos 这个字表示勤勉辛劳及为爱而忍受无尽的困苦。 爱是我们对 agape{ 的翻译,这个字在被基督徒采用并成为他们表达爱的特别用语之前,并不常见。它不只是一个新字,更是一种新的观念,一种我们从基督为了罪人死;;等)所表现出的爱中所领受到的观念。“也许了解基督徒所拥有的这种爱的新观念的最佳办法是,将它和 ero{s 所传达的观念作一比较…… ero{s 有两项主要的特征:它是一种应得的爱和一种企图占有的爱。 agape{ 在这两点上与 ero{s 相反:它不是一种配得的爱,也不是一种企图占有的爱。它完全不是一种论功行赏的爱,而是一种主动寻求给予的爱。”46神爱我们,不是人值得祂爱,只因祂就是这样的神,爱是祂的本质,祂就是爱。 当这爱临到我们,我们就面临一个不容轻忽的挑战。一旦我们明白神是这样一位神,明白爱就是祂的本质的一部分,且是以各各他的爱来爱我们时,我们不得不作个抉择:到底要顺服神的爱( agape{ )而更新变化,按神的形像成为新造的人,以神的尺度来看待众人,还是要嗤之以鼻?若选择后者,我们就是罪无可逭。是我们把自己闭锁在无可爱之中。那些顺服的人则被神爱的力量改变,因而乐于献上自已,服事别人。保罗之所以感谢神,即因帖撒罗尼迦信徒已做到这一点。 感恩的第三个原因是他们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这一点仍须深入理解。 hypomone{ 译为忍耐,其意并非消极被动的默认,而是一种主动且有魄力的坚忍,“并非无抵抗之受苦者的认命,而是像刚强的士兵一样不屈不挠”(CBSC;亦见。就一个基督徒而言,希望总是带着确信的味道。它是一种沉着的期待,不是一般所谓的毫无根据的乐观主义。更特别的是,基督徒的希望直指基督复临(Findlay,Milligan,Masson 等人的看法)。另外,在文法上将我们主耶稣基督指涉这节经文前段所提到的信心和爱心亦可,如此一来,整个基督徒的生命可说是活在基督里(Neil 的看法,JB)。 加上在神我们的父面前(这段经文在希腊原文中是在经节末尾)是提醒他们父的身分,这是基督徒神观中的要素。也是表达父与子最亲密的联结关系。47 A. Nygren, Commentary on Romans (SCM, 1952), p.67.
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的问候语像是普通希腊式和希伯来式的结合。希腊文中从 chairein(“问候” )到 charis(“恩惠” )的变化看似轻微,含意却很深远。恩惠是基督教重要用语中的一个,与 chara(“喜乐” )同字源,原意是“那引致喜乐的”。基督徒生活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像神在基督身上的作为更令人喜乐了──罪因而得赦免,救恩也白白赐与。这个字后来引伸指任何神所白白赐给的礼物,而在问候中所指的也是这个意思,虽它只是简要提及神对人伟大的恩典。
对我们而言平安是一种消极的概念,意即没有战争。但希伯来文中和它相当的字 shalom 则有“完整”、“稳固”之意,广义上指繁荣兴盛,特别是属灵事物上的兴盛。当旧约译成希腊文时,shalom 被译为 eirene(本书信中即用此字 ),因而对那些深研旧约者而言,平安是一个含意深广的概念,指全人之兴盛,尤其是灵性上的。但若译为“心安”(peace ofheart LB heart peace Amp. )无法表达全人之兴盛的原意。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问候中总是先恩惠后平安,这种不变的次序也许另有深意。因为除非神的恩惠已把罪对付清楚,不然不会有真正的平安。
──《丁道尔圣经注释》
【】
「恩惠」是神对人的慷慨;「平安」是信徒向神的状态。若是要求更大的恩惠,需要有更多的信靠;要求更满溢的平安,需有更完全的顺服。―─ 牛述光
【】「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
保罗为信徒们常常感谢神,而且是为他们众人;可见他并没有厌恶任何人。像腓立比信徒一样,帖撒罗尼迦信徒似乎一直都令保罗感到喜乐。
──《丁道尔圣经注释》
保罗为信徒们常常感谢神,而且是为他们众人;可见他并没有厌恶任何人。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常常表示出于真诚,因为若是虚伪的,就不会持久、不会常常。
──《中文圣经注释》
【】
「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纪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
爱是我们对 agape 的翻译,这个字在被基督徒采用并成为他们表达爱的特别用语之前,并不常见。它不只是一个新字,更是一种新的观念,一种我们从基督为了罪人死,,所表现出的爱中所领受到的观念。“也许了解基督徒所拥有的这种爱的新观念的最佳办法是,将它和 eros 所传达的观念作一比较……eros 有两项主要的特征:它是一种应得的爱和一种企图占有的爱。agape 在这两点上与 eros 相反:它不是一种配得的爱,也不是一种企图占有的爱。它完全不是一种论功行赏的爱,而是一种主动寻求给予的爱。”神爱我们,不是人值得祂爱,只因祂就是这样的神,爱是祂的本质,祂就是爱。
hypomone 译为忍耐,其意并非消极被动的默认,而是一种主动且有魄力的坚忍,“并非无抵抗之受苦者的认命,而是像刚强的士兵一样不屈不挠”(CBSC 。就一个基督徒而言,希望总是带着确信的味道。它是一种沉着的期待,不是一般所谓的毫无根据的乐观主义。更特别的是,基督徒的希望直指基督复临(Findlay Milligan Masson等人的看法 )。另外,在文法上将我们主耶稣基督指涉这节经文前段所提到的信心和爱心亦可,如此一来,整个基督徒的生命可说是活在基督里(Neil的看法 JB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保罗不是指那些不指望得到回报的小善行。kopos 这个字表示勤勉辛劳及为爱而忍受无尽的困苦。
──《丁道尔圣经注释》
agape{不是一种配得的爱,也不是一种企图占有的爱。它完全不是一种论功行赏的爱,而是一种主动寻求给予的爱。
──《丁道尔圣经注释》
【】
信、望、爱排列在一起,是保罗书信喜用的ㄈ方式,人因有信才有工作,因有爱才有劳苦,因有盼望才能忍耐。『工夫』是指积极的工作,『劳苦』是指劳累的工作,『忍耐』是指困难的工作、在不利环境下作工。
── 马有藻《新约信息精要》
【】
基督徒的生命并非因职责的缘故默默容忍,而是因爱的缘故去服侍主。
──《活石圣经注释》
【】
信心所作的工夫。认识一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他怎样去做他的工作。他可能由于主人的威严或鞭打而工作;他可能为获取酬劳而工作;他可能为了冷酷无情的责任而工作;但是他亦可能因信心的感召而工作。人若因信心而去完成他的工作,就是明白这件工作是上帝托付给他的。
――《每日研经丛书》
【】
这「不住的」说明了保罗的祷告非常恳切而负责。爱心的关切和责任感,使他不得不在神面前不断为他们祷告。有些信徒在教会的事奉上是不负责的,没有责任感,这样的人不能把圣工委托他们。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不是凭着人自己的才干、知识而作的工作。我们虽然有恩赐、有才干,但是不一定有信心来运用我们的才干和恩赐。凭信靠神的心而作的工作才是信心的工作。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使徒约翰在启示录2章中,称赞以弗所会是为主劳苦的教会,但她却把起初的爱心失落了。虽然劳苦,却不是爱心的劳苦。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既说「盼望」,所以是偏重于将来或快要来的恩典,而不是指过去已经得着的福分。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劳苦』是有程度的意义在里头,一个人对自己所爱的人,可以忍受各样的苦难――欺压、批评、误会等。
―― 陈尊德《更加丰盛―歌罗西书的信息》
『忍耐』是有恒切不半途而废的意义在里头,一个人如果以他将达到之目标为盼望,他必能恒心忍耐地坚持到底而完成所要完成的事。
―― 陈尊德《更加丰盛―歌罗西书的信息》
【】
有些人有信心却不能忍耐。可劳苦一时,却不能坚持,因为忽略了盼望。
──《中文圣经注释》
【】
希腊文所爱的是完成式分词,兼具过去已有的爱和一直持续到现在的爱两种意义。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有格我们的表示,使徒们也跟所有其他人一样需要福音,甚至更需要,所以他们将所传的福音也当成自己的福音。福音对他们而言,绝非只是一种巧妙的理论,而是某种带着能力而活出来并宣告出来的东西。
──《丁道尔圣经注释》
【】
「拣选」表明了神对祂所拣选的人有个别的特殊使命,基督徒就应该寻求明白神万人中把我们召出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照着神拣选我们的目的而生活行事。那就是我们人生最高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基督徒成功的要诀。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许多时候我们口中的言语不是传讲真理,而是传讲自己;不是讲论神的慈爱,而是传讲人的是非;以致我们的言语不过是一种声音而已,没有神的同工。每个作主工的人应该清楚知道,除了有声音的言语外,还有一种没有声音的言语,那就是圣灵的膏油和生活的见证。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讲真理的人自己应该是个顺服神话语的人。如果他自己没有在生活上顺服神的真理,他所讲的真理就不能有叫人从心里敬惧而佩服的权能。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保罗所说我们的福音并非指他们的福音与别的使徒有所不同,带出一个不同的信息。内容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传递信息的人。
──《活石圣经注释》
【】
保罗在此不是代表福音的作者或福音本身。保罗本身只是福音的媒介。我们的指他曾在历史情况的某一段时间把福音传给帖撒罗尼迦人。福音可指传讲的行动或宣讲本身的内容。此处是指宣讲的行动。
──《中文圣经注释》
充足指完全,不能再加添,也不会减少。充足的信心是圣灵对信者工作的结果。
──《中文圣经注释》
【】
没有圣灵的工作,我们的话是徒然的。圣灵不单揭露人的罪,也证明福音真理的确实性,15:26-27)。
──《灵修版圣经》
【】
虞格仁(Anders Nygren )注释说,「福音不是在表达某种观念,而是一种能力的运作」)。这种能力接连于圣灵(永远是基督徒能力的来源 ,并充足的信心;这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希腊文中 en 没重复 )是表示深深相信「圣灵那充满能力的运作」(G. Shrenk- TDNT- iv- p.179 )已临到使徒们和他们所带领悔改的人。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大患难是指逐渐强大的压力。相同的字也用在「压榨」葡萄来酿酒上。因此它是意谓非常大的困难。
──《中文圣经注释》
受苦常使人痛苦,但是对那些由于他们因主而受苦得救的人,他们却会把患难变成喜乐。赖福特(Lightfoot )说:「信徒参与主的受苦的程度是以他的喜乐来衡量。喜乐的根据是圣灵,因为喜乐也是圣灵所结的果子之一种。
」──《中文圣经注释》
【】
人看痛苦与喜乐是相对的。基督徒所蒙受的圣灵所赐的喜乐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因为基督徒看喜乐的相反为罪恶。
──《活石圣经注释》
人们都以为他会先提及主,说:「效法主,也效法我们。」但这里他是将他们的经历次序说出来而已,他们先在这位使徒的生命里认识主耶稣。
──《活石圣经注释》
【】
typos 这个字译为榜样,原指击打后留下的痕迹,捶打后形成的外状,图章或戳的印记和一般所说的图像,最后演变成指样式,亦即这里的意思。
──《丁道尔圣经注释》
【】
【】榜样原来指耶稣十架钉痕所留下的记号,译为「钉痕」。后来这字变成指银钱上的肖像。保罗的意思是教会作为一个整体,其榜样,就是一个,其标准只有一个,不能有双重标准。
──《中文圣经注释》
保罗诉诸使徒们所立下的榜样(第5节 ),进而指出帖撒罗尼迦信徒也已经可以作为别人的榜样。typos 这个字译为榜样,原指击打后留下的痕迹,捶打后形成的外状,图章或戳的印记和一般所说的图像,最后演变成指样式,亦即这里的意思。这是一种很高的称许,因为一来保罗不曾以此赞美过其它的教会,二来他认为帖撒罗尼迦信徒不光是对异教徒,就是对全希腊的基督徒而言都堪为表率。他们也的确是声名远播。保罗说从你们是加强语气(他们是特别的 ),说传扬出来(execheo )也很逼真;它可用来形容大鼓的响亮或雷声响过天际。这凸显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见证所得到的回响。动词在希腊原文中是完成式,意即此一美名在过去就不断地传扬着,并非偶而才有。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报明我们是怎样进到你们那里,你们是怎样离弃偶像,归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基督徒从来不会把自己的信仰收藏起来──他们不以福音为耻,高举他们的信仰,表明自己的身分,并尊崇所信赖的主。
――《每日研经丛书》
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消极是不行的。译为服事的字原指“像奴仆一样地服事”,这使我们想到保罗欣然称自己是“耶稣基督的奴仆”。它强调出基督徒全心服事的本质。注意这里提到的神是活的,与死的偶像相对(“只有活的神才是神” Masson ),而且是真的,意即“非虚假的”,用“又真又活的神”来对比其它假的诸神”(BAGD )。这两个字用在一起强烈地表达了保罗那实实在在的一神论。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进到原文有两种意思:进入的行动及进入的地方,在此乃指进入的行动。
──《中文圣经注释》
离弃偶像表示悔改,表示由一种信仰转向另一种信仰。离弃和归向就是信心的行动。
──《中文圣经注释》
【】
请留意,他们是归向神之后才离弃偶像的,并非离弃偶像之后才归向神。他们并非厌弃了自己的偶像,然后决定给神一个机会。
──《活石圣经注释》
【】
离弃偶像(已往 ),归向神(现在 ),等候主(将来 )。―─ 牛述光
【,10事神候主「离弃偶像归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等候祂儿子从天降临。」】
领人信主,离开虚假,归向神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信主之后又当怎样呢?该作什么呢?这里提到两件事,第一是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从前服事哑吧偶像,给那些本来不是神的作奴仆。(加48 )崇拜金钱,以肚腹为神(腓319 ),贪图虚名,追求宴乐(加526 彼前43 ),放纵情欲等。现在就要丢弃那一切的事(弗420~22 西38 ),而事奉神,处处讨神的喜悦,凡事遵行神的旨意,度在世余下的光阴。
再有,就是要等候主耶稣从天降临,这事应当占据信徒整个思想,影响他一生的生活,外表是平淡的过日子,尽为人的本分,和一般人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内心有一个不同的目标,向往和境界,不单是想怎样过余下的岁月,也不是等死,乃是天天盼望等候主来,被接到祂那里去。(彼前113 多213 腓320 约142-3 )
因着等候主来,就使生活有了意义、目的、盼望、喜乐,而不是死沉、消极、被动、枯燥的。同时也使生命更加敬虔、公义、圣洁、爱神和爱人的灵魂。因此也越发追求,更认识主、多与主交通,亲近,与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每日天粮》
【】
「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就是他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
等候(anamenein 新约中只此一处 )这个字指“盼望地等待”(NEB 参 Hendriksen “以忍耐和确信等待” )。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与后书中,基督则只在这里被称为儿子。保罗在其它地方也用过这个头衔,但这里与基督再来连结却是“独特的”(Best )。对保罗而言,基督再来非常重要;今天它在许多方面被忽视,这无疑是一大损失,我们极需重新认识,因为就如费森(J. E. Fison )所说的,“它正是今日教会和世界所需要的改变,而这只有活泼有力的末世盼望才能满足”。
保罗用人的名字耶稣来暗示救主的人性,并说祂救(“一个没有时间性的分词” Frame )我们。这个动词强调受难的伟大和救主的能力。救赎之完整性可从使用介系词 ek 这点清楚地看出来;我们是被救“脱离”了忿怒。
将来的忿怒是末世的忿怒,这种忿怒在末世将加诸罪恶。托德(C. H. Dodd )等曾企图排除圣经中“神的忿怒”的观念,他们认为那只不过是称呼某个不具人格的过程──人类犯罪,灾难就随之而来(参 JB “罚” )。但我们很难支持这一观点。虽然确实有一些经节像这节一样,忿怒并不明确地与神连在一起,但我们敢严肃地问,保罗这里所指真的不是神的忿怒?不管怎样,在许多经节中忿怒显然与神有关(例如 ,,,,,,,,而且即使不用忿怒这两个字,这种观念也常常出现。此外,新约的作者也都把宇宙视为神的宇宙。若犯罪后必有惩罚,那么要认为它与神无关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坚持该项主张,我们所描绘出的就是一个对罪漠不关心的神。神忿怒的概念,可稳健的纠正这种不道德的神观。使人儆醒到神全然反对任一形式的罪。
──《丁道尔圣经注释》
等候(anamenein 新约中只此一处 )这个字指「盼望地等待」(NEB 参 Hendriksen 「以忍耐和确信等待」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等候他的儿子从天降临。」】
这是有福的盼望!在本卷书信的每一章,都盼待主很快的回来!他们也欢然地等候。
我们不要失去这种殷切盼待等候的心,这是生命的应许,不但是今世的,也是来世的。这应许可除掉现今世代的阴暗,也将现在与将来连结起来,使丧亡的家庭中得安慰,盼望主快回来,这也使我们更有警醒与奉献,知道我们的机会越来越短少。这更引导我们洁净自己,正如祂的洁净一样,要束紧我们的腰带,剔亮我们的灯。
要注意使徒怎样将等候主降临的事与我们事奉永生的神连在一切,祂不是偶像毫无知觉,祂是真神,盼望主再来是神秘的感受,不是说我们不必努力成就生命的责任。这些事不能使我们离开真理。凡有这盼望的,就在清晨起来说:也许就在今天,在睡觉的时候心中也说:也许我睡着的时候,就改变了,像主的样子,以致醒来是荣耀的身体,这就是我们教会最热切事奉主的人应有的心思。他们未必被人们所认识,却是神所知道,也赐给他们尊荣的。
我们总要刚强,在信心与忍耐上等候,知道主来。
── 迈尔《珍贵的片刻》
【】
本节开头有『并且』(中文漏译 ),表示保罗赞许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三个理由之因为他们在信心的行为上有良好的榜样(4~8节 );(2 )因为他们真诚地归向神(9节 );(3 )因为他们有活泼的盼望(10节 )。
── 马有藻《新约信息精要》
【】
等候新约只用此一次,表示须有大忍耐,要有忍耐和相信的持续观念。
──《中文圣经注释》
脱离是无时间限制的现在式行为。
──《中文圣经注释》
【】
「等候」需要很大的忍耐,常常叫我们觉得十分枯燥无味;但如果我们所等候的是我们所爱的人,就不至觉得难耐了。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降临」可译作『驾临』,是当时皇帝到来的用字。―─ 牛述光
「救」是拯救或救护、救拔、搭救。救赎是一次成功的;但拯救是屡次的,是继续的;按时间可以分为已往、现今、将来。―─ 牛述光
【关于主耶稣从天上再来的真理,是否为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独有的信息?】
在保罗所写的书信中,帕撒罗尼迦前后书是特别清楚地提及基督再来的真理,除了帖后三章以外,每一章都有主基督降临的信息。
一、前书:
,“他儿子从天降临”。
,“主那稣来的时候”。
,“主那稣同他众圣徒来的时候”。
,“神必将他与那稣一同带来”。
“存留到主降临的人”。
“主必亲自从天降临”。
“在空中与主相遇”。
这是最清楚的经文。
,“主的日子来到”。
“我主那稣降临的时候”。
二、后书:
,“主……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10节,“主降临要在他圣徒的身上得荣耀”。
二章l节,“我们主那稣基督降临”。
这也是关于基督再来的最好查经资料。
三、不过,在保罗其他的书信中,也曾多次题及主的再来如下:
①,“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
②,“等候我们的主那稣基督显现”。
③,“叫你们在我们主那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
④,“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
⑤,“主必要来”。
⑥,“等候救主、就是主那稣基督、从天上降临”。
⑦,“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⑧提从,“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
,“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那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
,“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⑨,“我们救主那稣基督的荣耀显现”。
但是在保罗所得的诸般启示中,他对帖撒罗尼迦教会所揭露的这一段是清楚而最特别的。因为他提及信徒要在空中与主相遇。至于信徒与主在空中有多久时间,解经家意见不一,一般所说“在空中七年”的见解,并无圣经明文为根据,只是根据但以理书九章未段所豫言的七十个七来推测而已(27节有“一七之内”一语 指七年而言 )。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说与做】好像空气充满我们的身体,我们也活在空气之中一样。没有空气我们便不能生活;因此真正的教会就是活在上帝里面,上帝也活在教会里面──教会若没有上帝便不能生存。
――《每日研经丛书》
,保罗说,「你们应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和宝贵的说法啊!保罗向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保证,他们若效法他,就不会走错。在,保罗对那里的信徒说,「你们效法了我们,也效法主。」我个人多么期望能告诉别人说:「你来跟随我,让我带你到基督的跟前!」我若能这样说,是意味着我的生活完全符合上帝的旨意。
我有一个朋友取道底特律,驾车前往加拿大,他到一个加油站问路,服务人员告诉他,前往温沙的快捷方式必须经由隧道,于是告诉他遇到第三个十字路口时左转,经过二条街后弯向右边的陆桥,走一条街后再左转,那里他会看见一个加油站,附近就是隧道。我的朋友驾车走了半小时后,完全迷失了,当他停在红灯之前时,他问旁边另一辆车的司机:「先生,你能告诉我隧道从那里走吗?」那人说:「好的,你就跟着我走,我也要经过那里。」
从这里我们看出,我们「告诉」别人路怎样走,和我们叫别人「跟着」我们走,其中的差别极大。我们应像保罗那样,当本身先效法基督,然后要人来效法我们。圣经的真理是一条笔直的正路,在直路上走时没有人会迷失的。
——M.R.D.——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
【】有一个故事描写惠灵顿公爵的厨师有一天提出辞职,接?便离开了。有人问他为甚么要辞去一份高薪而且受人尊敬的好职位。他的回答就是:『当我把晚餐弄得尽善尽美的时候,公爵从来没有说出一句赞赏的话;但当我弄得不好吃的时候,他也不责问;所以我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价值!』究其原因,所欠缺的就是鼓励。
――《每日研经丛书》
hypomone{ 译为忍耐,其意并非消极被动的默认,而是一种主动且有魄力的坚忍,「并非无抵抗之受苦者的认命,而是像刚强的士兵一样不屈不挠」(CBSC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帖撒罗尼迦教会爱保罗栽培的时间虽短,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她具备了信徒所应有的高尚品格。可见保罗所结的属灵果子多么成熟而美好。一个健壮的母亲所生下的孩子,当然也是健壮的!
这里所说的爱心应包括两方面:爱主:就是爱他们所不见的神。爱人:就是爱那些跟他们一样蒙主恩典所拯救的人,爱主所爱的那些失丧灵魂。惟有真正有爱心的,才会为主的缘故,任劳任怨,不但作而且殷勤地作。就像父母为儿女劳苦,不是受人催逼,而是出于自发,受爱的催逼。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因爱心所受的劳苦。贝纳.纽曼(BernardNewman )描述他有一次住在一个保加利亚的农村家庭。在整段时间中,他发觉那位主人的女儿不停埋头编织一件衣裳。他后来忍不住便问她:『你不停手织衣服,不觉得疲累吗?』她回答说:『不会的,你看看这件衣裳──它是我的一袭结婚礼服!』为爱心而工作,时刻都可以看见荣耀的。
「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基督徒有了爱心,一定会甘负劳苦。雅各爱上拉结,甘心为她劳苦十有四年。这就是爱的真诚表现。
挪亚听神吩咐,用一百年建造方舟。他有信,有望,有爱;有工夫,有劳苦,又有忍耐。挪亚这一百年的灵程,堪作我们的良范。
――《每日研经丛书》
【】
【小软木塞和大钢条】因盼望所存的忍耐。当亚历山大大帝出征之前,他把自己的一切财物分赠给朋友。有人问他:『你一点东西也不留给自己吗?』他说:『我当然有自己的东西──我已为自己保留?我的盼望。』只要人存?盼望,人便可以忍受一切,因为他所走的路程,不是进入黑夜,而是朝向黎明。
――《每日研经丛书》
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必须时常影响别人行善。我们的影响力有时很小,虽然也事实,但如果我们对神诚实的话,我们的影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敬虔的人不断的生活见证会引起极大的震撼作用。
我们可以作一项实验来证明,这里有一个软木塞用一根细丝悬着,在它的旁边用一根粗的鐡线悬着一块八尺长的大钢条,我们使小木塞摆动去撞击大钢条,起初我们发现大钢条一动也不动,可是小木塞的撞击动作持续十分钟之后,我们发现大钢条也开始微微震动。过了半个小时,小木塞的撞击产生了足够的动力,使大钢条也像钟摆那样摇来摇去。
请你不要低估你生活的影响力,你那种不断的,每天以基督为中心的人格,能对你所接触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圣灵也会使用敬虔人的生活见证,来影响罪人向善。在你的身旁若有还没有归主的雇员、未信的丈夫或妻子、未信的朋友和同学,那么你的责任就更重了。现在你不至于认为你那「小木塞」的见证推动不了「大钢条」了吧!上帝若在你里面动工,祂必然成就大事。
——P.R.V.——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
「并且你们在大难之中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就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
信徒以使徒为榜样,他们效法了传道人和主,因为传道人自己也是效法基督。请注意大难和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的关连。患难一直是真基督门徒的命运,就像主自己所预言的。路德(MartinLuther )合理地问道,“若基督所戴的是荆棘冠冕,他的追随者为什么要企盼一顶玫瑰王冠?”(Neil所引证 )。然而正如基督徒在世上遭患难逼迫是真的一样,他们得到这个世界无法给予也不能夺去的喜乐也是真的,这种喜乐是圣灵所结的果子。
──《丁道尔圣经注释》
【】
一艘停舶在海港内的轮船虽然「平安」,但是如果它一直停在海港内总不出海,就完全失去了轮船的功用,也一定不能认识海洋的广阔无垠。照样,一个基督徒如果不肯为福音受患难,也就不能领略神在患难中借着圣灵所赐的喜乐是多么美妙丰富,并且也失去了基督徒的发光功用。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
路德(MartinLuther )问道,「若基督所戴的是荆棘冠冕,他的追随者为什么要企盼一顶玫瑰王冠。
」──《活石圣经注释》
【】
我们并不想自己成为祝福的尽头,却希望成为流通的管子,让福气流到别人那里。神在我们心里照出光来,使这光能照向别人,参看达秘新译本 )。我们若真的已经喝了救恩的水,那么,活水的江河便会流向我们周围的人了,38 )。
──《活石圣经注释》
【】
神造人只有一个脸孔,所以他只能面对一个方向。人的脸向东的时候,他的背一定向西;脸向北,背一定向南。没有一个人的孔同时向东又向西,或是同时向北又向南。所以,我们如果要面向神,另一个候面向偶像,必然弄得目眩眼花,站立不住。照样,一个基督徒的心如果有时向神,有时向偶像或罪恶,那么他灵性的光景就一个一天到冕转来转去的人。这样心怀二意的基督徒,既不能得到属灵的福气,也不能享受罪中之乐。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