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Ⅰ以色列的支派
有位犹太学生,被一个外邦同学问到他最喜欢的圣经章节。他回答说「历代志上前八章」。这位外邦人很惊讶,但是他的犹太朋友开始说明理由,他才了解这些篇章中某种神秘的吸引力。「从我的(外邦人)观点,」他回忆说,「我时常纳闷为甚么神容许在t的话语当中,有这么多的篇幅是『浪费』在如此琐碎的事情上。但是对一个希伯来人而言(和世界上其他许多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里),这一类的家谱人名,以最清楚的方式表明,神特别的爱和关怀,正位居于福音的中心。」73不过,历代志作者的第一批读者,却不太可能如此正面地看这些事情。尽管他们秉赋犹太人的传统,当时萦绕他们心中的却是太过深沉的身分危机,和内心深处的罪疚和羞辱感,以致无暇注意神的爱有何意义。在波斯这个幅员空前辽阔的帝国之下,以色列人被迁徙发配至远方常被遗忘的角落里,不断地埋怨、怀疑自己是否还算是神的子民。更甚于此的,是许多犹太人也觉得他们当时凄凉的景况是神的旨意,是惩罚他们过去所犯的罪。然而这些看起来棘手的问题,几乎肯定正是历代志上一至九章的家谱和人名,有意来面对的议题。它们所传达的归属感和延续性,是十足的福音或好消息,也正是作者所关心的。家谱和人名表示了历代志作者的时代并没有从他们的历史、地理,和属灵支柱中被铲除。只要他们回顾过去,环顾四周,并且抬头仰望,他们将会看见他们仍然是属于「以色列」,他们目前落魄的光景不是没有盼望的。
在一至九章里面,对于他们的难题,显明三个具体的答案: (a) 把创世记中所有的「世代」作一总括,从亚当到以东/以扫,会显示出所有的国家都是神的创造,因此也是神对以色列特别计画中的一部分; (b) 现今小撮的犹太人团体仍然是雅各十二个儿子的后裔,并且是从曾经占领应许之地「所有的以色列人」而来; (c) 被掳并没有剪断被掳归回团体生活的脐带,那些现今在耶路撒冷居住和敬拜的人,仍然是神所应许的后嗣。 历代志上一至九章基本简单的架构,包含了各种类型的人名和家谱。名单可以是垂直地列出,后裔的次序经常是从最年长的开始(如,不过偶尔也会采用由最近的名字往上追溯(如。第一章有另一种变化用法,就是,后裔的次序是将每一世代中的关键家庭置于名单最后(并不尽然是与最年长的儿子有关的)。表达的形式也非常地不同。最普通的公式是「甲的众子:乙、丙……」(如,但是也会发现只列出人名的名单(如,和著名的「生」之公式(参 AV),不过后者的情形是罕有的(如、36~41)。 这种变化明显指出,名单并不是由历代志作者所发明的,而是他为了自身的目的,将不同时期的各色人物融和在一起。有一些是根据较早期的经文,就像是第一章,和在至、中某些较短的支派名单。其他的是从各种官方来源所采取的,就像是圣殿和支派的记录,其中的一些是与军队的供职有关的。大部分的名单,除了是主要的例外,来源都是在被掳之前的,不过还是有各种变化。74结果看起来是一个真正的大杂烩,有时候还带着十分明显的断层(如:没有关于西布伦支派的详情,不过,请。但再仔细检视这个拼凑的名单,其实是以相关的经纬线,精心设计而成的s
(a) 以色列属于过去,但是却不应该沉溺于过去。大卫支系和被掳归回后对以色列的描绘接近,甚至延伸到历代志作者自身的时代,显出名单本不是要迎合历史学家的胃口。恰当的历史观来自:了解神在过往岁月的行事方式,以至于在现今世代中,信心得以被更新(参:。 (b) 某些人物在神的计画中占有特殊的意义。在最早期的阶段,亚当和以色列(=雅各,都是关键人名,是神借着人类所做的创造和救赎工作的代表。神的计画是透过三个支派来延续,犹大、利未(六章),和便雅悯,,,在支派的名单当中占有重量级的位分,因而形成支派的整体结构。大卫的族系在犹大支派里延续,这维系了一种盼望,即以色列的王权能够再次出现,而利未支派列于名单则代表救赎、祭礼和赞美也将绵延不绝。 (c) 占有应许之地仍然是首要之务。第二至第八章事实上大部分所关心的,是表明所有的支派如何在这地生活的情形,即使间或夹杂了痛苦和祷告。对历代志的读者所带出的必然结果是,他们需要继续委身投入重建耶路撒冷和在此的圣殿(。 (d) 世上的列国都是属于神的。纵使列国的名单局限在第一章,重要的是,他们的家谱也是以色列的家谱,其中并没有分界线。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统治计画的一部分,使得列国可以认知神的能力(参:;,即使大能的古列也要应验神预言性的话语(参:。以色列不仅不需要感受到威胁,他们甚至能够采取一个正面的观点,因为亚伯拉罕是神所应许祝福列国的源头(参:。 (e) 各种人在神的计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好的、坏的、丑陋的都包括在名单里。所有的支派,包括古老的南北国分裂所形成的两边。外邦人和杂婚的人都在内(~35,。除了名字,其他事迹全被遗忘的平凡百姓,仍然与以色列过往岁月伟大的人名相提并列。神的各式各样的百姓及他们的失败,事实上才是这些名单的核心主题。在编辑者的心目中,这些绝不是枯燥无味的古老家谱。它们讲的是真人真事,尽管以色列「不忠」(见,,的注释),却都在神持续的作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种材料和基督徒有关吗?答案是绝对有的,因为上面的每一个主题都与基督徒有所对照。举例来说,教会的属灵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可作为属灵环境重要性的提醒。神统治的计画遍及世界且仍然在进行,并且关心每一个基督徒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有两个议题值得更详细的斟酌。首先,基督徒和以色列人都是亚当的后裔(参:。即使一提到亚当,通常都是与人类的罪恶和死亡捆绑相关联;、45~49),但圣经,也包括历代志在内,仍对亚当有一更正面的看法(参:;。历代志提到亚当时意指创世记的描述,他是因神个别的旨意按t的形像被创造的。纵使他的形像因为罪受到损坏,却没有被毁灭,并且所有亚当的后裔都分享了一部分他原始的尊荣。但是耶稣基督也是亚当的后裔。这个意思不只是:耶稣是一个真实的人,也在于t能够救赎那些因着亚当的罪孽而堕落的人们。这并不是把基督徒从他们的人性或「亚当的性质」分离出来,而是耶稣赋予他们能力来实现当初人类受造时的人性。换句话说,历代志以这个家庭的谱系开始,是包括所有国家的人民,但是只有那些在基督里的人,才能够找到同时身为神的儿子和亚当的后代这个真正的传承。 第二个议题是关于神百姓的性质和目的。以色列的多样性可以类比教会组成的多样性。教会不是单一同种族的单位,乃是「各种类型和情况的人们」之混合。事实上,甚至比以色列更多样性,因为教会是从许多国家而来的,不只是一个而已。它就像是一个身体或是一栋建筑物,教会也有许多部分,领受许多各式各样的恩赐、11~12)。不幸的是,如同以色列般,教会也有一个「不忠」的记录(参:;。历代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在犹大和利未人的家谱中找到,只有耶稣才应验由这些支派所代表的王室和祭司的功能。祂是君王,掌管列国;祂是大祭司,确保信徒的罪已经永远除去。就像以色列,因此,教会不需要再被任何的威胁所惊吓,无论是来自外在或内在的。神今天的心意,仍然以t永恒的计画为基础,要复兴祂的百姓,就像祂对被掳后的团体所做的一样。 A亚当到以扫 这开头的篇章广泛地囊括了从亚当(1节)到以扫和雅各的阶段(就是在历代志中总称为以色列人的,34节,。事实上这是对创世记的一个简短注释,以这书卷中著名重复出现的片语为结构,「这些是……的后代」。这个片语还成了各样不同种类,但如今被放在一起的名单的一个开头,除了部分与这个片语最初和最后出现相关的经节之外。历代志有的时候为了精简效益把这两个名单联合,特别是有一个原先就非常地短(参4节上和,;第27~28节和;第35节和,否则所有其他相关的经文都是以个别形式出现。起初的名单把一切的开头、摘要,和各种个人的细节都除掉,因此有的时候只有名字被保留(1~4a节、24~27节)。 本章因此成为神处理有关创造人类和救赎工作上一个综览。当然,神的名字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对于仔细的读者来说,在每一个地方都看得见祂的作为。历代志作者假设这基本的故事和创世记中的人物都是为人所知的。特别是像亚当(1节)、挪亚(4节)、亚伯拉罕(27、28、32、34节),和以色列(34节,,这些在早期神百姓的历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名字,也成为关键要点。这个段落如此的排列,以致从亚当到以色列在人物上的连接,每一个世代都是在最后才处理。这个架构能够以下面的图表来代表。| 亚当(1节) | |||||||
| (十个世代,1-4a节) | |||||||
| 挪亚(4节) | |||||||
| 闪 (长子,17-23节) | 含 (8-16节) | 雅弗 (5-7节) | |||||
| (十个世代,24-27节) | |||||||
| 亚伯拉罕(28节) | |||||||
| 以撒 (34节) | 以实玛利 (长子,29-31节) | 基土拉之子 (32-33节) | |||||
| 以色列 (二~八) | 以扫 (长子,35-54节) | ||||||
【】「亚当生塞特;塞特生以挪士;」
这本旧约里最长的家谱指出了以色列各支派的世系,并把焦点放在大卫的家系,因为弥赛亚将要从此家系而生;同时也强调利未的支派,即祭司支派,藉以使以色列人知道种族与宗教纯净的重要性。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关于谱系的事,看书前“本书的谱系”条。本书1至9章所记都是谱系,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亚当到以色列(即雅各 )。第二部分,是以色列各支派的谱系,仍保持12之数:1,犹大,;2,西缅;3,流便;4,迦得;5,河东玛拿西半支派;6,利未;7,以萨迦;8,便雅悯;9,拿弗他利;10,河西玛拿西半支派;11,以法莲;12,亚设。
在这个谱系中,西布伦和但两个支派略去未记,或为抄写之误,。
第三部分记载被掳巴比伦后回归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社会的一些人。
本节至4节为所记“亚当的后代”的重述,但略去该隐与亚伯。这可能和本书作者写作的重心放在大卫的谱系上有关,所以亚当的儿子只记后来生的塞特,因为挪亚、闪、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这一系是从塞特而来。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亚当」:SH 1211,字义是「人」。
●「生」:原文中并没有「生」,只是一连串名字的排列。 ●「塞特」:字义是「补偿」的意思。 ●「以挪士」:字义是「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4 亚当、挪亚,他们的事记载在何处?】
亚当的事迹记载在创世记1至5章;并请参创世记3章人物介绍。挪亚的事迹详见创世记6至9章;并请参创世记8章人物介绍。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大卫王室的家谱: 记录本书之时,以色列百姓因长久的被掳生活而在很多方面失去了作为选民的圣洁。因此,即使是古列下令而使以色列被掳归回,但若要建立合神旨意的神政国体系,还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本质性的问题是找回作为圣约百姓的“根”。本文的家谱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写的。除此之外,记录家谱的目的还有:①将信仰的纯洁性告知当时的百姓赐下;②百姓对弥赛亚的盼望与异象。本文的家谱异于其它家谱的特点是,不仅记录了人名,还简单地附加了居住地与其它诸般事件的说明。
――《圣经精读本》
【】
直至救赎史的家谱: 本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1-34节 )列出了从人类始祖亚当到以色列(雅各 )的家谱,后半部(35-54节 )则记录了以扫及其后裔的名单。并且,前半部与(2-3章 )相联而形成了到被掳归回时的家谱,后半部则与列出雅各后裔家谱的(4-8章 )相联系。本章内容上的特点如下:①此处所记录的家谱,大都引用了创世记的内容(5:3-32,10:2-29,25:1-16)。这是因为被掳期间流失了很多其它材料,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被掳归来的以色列百姓确信其作为选民的正统性;②本文的家谱并未记录该隐,却比较详细地论及了闪和亚伯拉罕。
――《圣经精读本》
【】「以挪士生该南;该南生玛勒列;玛勒列生雅列;」
●「该南」:字义是「拥有」,与「该隐」字义相似。圣经中这个名字仅出现六次,在 创 5:9-14 代上 1:2 ,都是指这个「该南」。 ●「玛勒列」:字义是「神的赞颂」。 ●「雅列」:字义是「下降」。――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雅列生以诺;以诺生玛土撒拉;玛土撒拉生拉麦;」
“以诺”并没有死。参看至24节的脚注。留意那不敬神的该隐家系省略了。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以诺」:字义是「开始」或「奉献」。
●「玛土撒拉」:字义是「猛冲的人」或「射箭的人」或「射标枪的人」。这是圣经中最长寿的人,活了969岁。 ●「拉麦」:字义是「强而有力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拉麦生挪亚;挪亚生闪、含、雅弗。」
从亚当到挪亚的家谱: 本文记录了从亚当到挪亚的十代族长之名与挪亚三个儿子的名字。从亚当到挪亚的家谱记录的是直系子孙的名字,到了挪亚却分别记录了三个儿子。他们是洪水之后写下人类新篇章的人物,故得以与其它族长之名并列记录。 亚当: 是以色列的始祖,也是全人类的祖先,与第二个亚当耶稣基督相对比。 塞特: 是神代替被该隐所杀之亚伯赐给亚当的圣洁种类,。 以挪士: 到了以挪士时代,人们才开始过敬拜神的生活。 以诺: 过了与神同行的生活,未经死亡就被神提去升天, 玛土撒拉: 在人类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人物。挪亚后裔的分布如以下图表所示。
――《圣经精读本》
●「挪亚」:字义是「休息」、「安息」。
●「闪」:字义是「名字」。是希伯来人的祖先。 ●「含」:字义是「热」或「温暖」。一般认为是埃及人的祖先。 ●「雅弗」:字义是「打开的」。一般认为是欧洲人的祖先。 ◎「闪、含、雅弗」是兄弟,但历代志只有列出人名,应该就是假设读者清楚知道创世记的家谱。七十士译本为了怕造成混乱,加上「挪亚的儿子」。――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雅弗的儿子是歌篾、玛各、玛代、雅完、土巴、米设、提拉。」
歌篾。见;注释。歌篾的后裔可能是荷马所提到希腊时代的辛梅里安人(《奥德赛》xi.12-19 ),住在遥远的北方;希罗多德(iv.11-13 )说他们是俄罗斯南部的早期居民,后被希徐亚人赶走。辛梅里安人进入小亚细亚,曾一度威胁亚述帝国,后被以撒哈顿打败。据亚述巴尼帕说,吕底亚王谷革(吉格斯 )打败了骚扰他国土的辛梅里安人,但是后来被辛梅里安人所推翻。吉格斯的曾孙亚吕亚提斯,先与玛代人希阿克萨里交战,后将辛梅里安人赶出了亚洲(《希罗多德》I.15-16 )。
玛各。注释。一个北方民族的祖先。约瑟弗斯认定玛各人是希徐亚人(《上古史》I.6.1 )。
玛代。玛代人的祖先。
雅完。爱奥尼亚人即希腊人的祖先,,,,10:20,11:2,。
土巴、米设。注释。这两个名字在;;32:26;38:2,3;39:1中一同提到。与土巴人一起提及的有他施人、普勒人、路德人和雅完人。土巴人和他施人、雅完人和米设人一起与推罗人做生意。土巴人和米设人很有可能是亚述碑文上多次提到的Tabal(塔巴 )和Mushki(穆什基 ),以及希罗多德(iii.94 vii.78 )所提到的Moschoi(Moshians )和Tibarenoi。
提拉。注释。可能是土尔沙人的祖先,住在爱琴海沿岸(希罗多德 I.57-94 )。
――《SDA圣经注释》
本节至23节是《创世记》10章所记挪亚的三个儿子闪、含、雅弗后代的重刊。一共记了70个名字(12节的“从迦婓托出来的有非利士人”在原文中本放在括号内 不计入总数 ),而7和7的倍数乃圆满的数字,其中闪占26,含占30,雅弗占14。这是圣经所记世上民族的起源。含族分布亚洲西南和非洲东北,雅弗族分布于巴勒斯坦的西部和北部,闪族多住在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
这里的谱系主要根据地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写,从大处着眼,以求把握主脉。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1:5-1:23此段与创世记的记载相比,略去该隐与亚伯(4:1-2)的记载。应该是历代志作者的重心放在大卫的谱系上,所以亚当的儿子只记塞特,因为以色列是从塞特的后裔。
◎此段与创世记的记载大致相同,仅人名的拼写略有差异。1:6 「低法」 创 10:3 作「利法」, 1:7 「罗单」创 10:4 作「多单」, 1:7 他施,原文比 创 10:4 的他施多了一个「h」。这可能是抄写错误,或者历代志根据的是与马索拉经文不同的抄本所致。 ●「歌篾」:参考 结 38:6 ,一般认为是「森美里人Cimmerians」,公元前十世纪在伊朗北部建国。字义是「完全」。一个在东小亚细亚的地区,很可能就是加帕多家(Cappadocia )这个地方。 ●「玛各、土巴、米设」: 结 38:2,6 39:1,2 说这些人是由「北方极处」而来。 ●「玛各」:字义是「歌革之地」。 ●「土巴」:字义是「你应当被带出来」。位于基利家附近。 ●「米设」:字义是「被抽出」、「拉长」,位于黑海西南。 ●「玛代」:字义是「中部土地」,公元前九世纪出现于里海以西伊朗附近。 ●「雅完」:Ionians,小亚细亚海岸的居民,希腊人的一支。 ●「提拉」:字义是「渴望」、「欲望」。可能是Etruscans,意大利西部的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雅弗的后裔: 本文在雅弗的后裔中记录了十四个人的名单(七子、七孙 ),与的内容相同。正如挪亚“愿神使雅弗扩张”的预言,雅弗的后裔是今日印欧民族的祖先。圣经也记录了他们的否定性一面,据;39:1-7的记录来看,歌篾、玛各、米设、土巴等雅弗的后裔将会入侵以色列,因此神的审判会临到他们。雅弗后裔的行踪大约如下。
――《圣经精读本》
【 儿子不就是儿子吗?这里原来是指──】
儿子也可以指后裔;圣经中的族谱,可能跳越好几代。族谱不一定详尽无遗,只是给各族提供充分的资料。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跟创世记第十章的记载相同,只是拼写上有些差异。关于第5节的家系,参看、6节的脚注。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闪、含、雅弗的谱系:本段引自创10章,里面的名字并不是人名,而是自挪亚三子闪、含、雅弗而出,分布在地中海东部一带的邦国。
――《串珠圣经注释》
【】「歌篾的儿子是亚实基拿、低法(“低法”在作“利法” )、陀迦玛。」
亚实基拿。注释。其后代住在乌尔米亚湖东南面。
――《SDA圣经注释》
●「亚实基拿」:可能是西古提人的祖先。小亚细亚西北, 滨黑海的一个古国。
●「低法」:字义是「讲出来的」。 ●「陀迦玛」:字义是「你将使她痛心」。可能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亚美尼亚地区。――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雅完的儿子是以利沙、他施、基提、多单(“多单”有作“罗单”的 )。」
以利沙。注释。海岛或海岸居民的祖先(可能是西西里、南意大利 或撒丁岛 );他们与推罗人贸易时提供兰色和紫红色染料。其原料是某些贝类。
他施。现在普遍认定是西班牙的Tartessus(塔提色斯 ,,,,23:1-14,60:9,66:19,,,。
基提。可能是塞浦路斯,,。
多单。就是罗得。他的后代可能住在罗得岛上。
――《SDA圣经注释》
●「以利沙」:字义是「即将来的 (那一位 ) 神」,古代文献称之为「Alasiya」,住在迦斐托附近。
●「他施」:字义是「黄色的碧玉」,可能就是「西班牙」。 ●「基提」:字义是「拳击家」或「好斗者」,位于「塞浦路斯」岛附近的人。 ●「罗单」:字义是「领袖」,罗得岛人,土耳其西南群岛上的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
古实。古实人住在努比亚,现在是苏丹的一部分,古称埃塞俄比亚。
麦西。是希伯来语对埃及或埃及人的称呼。
弗。可能是蓬特的居民,,,30:5,38:5,。
迦南。见注释。大量证据表明迦南人和埃及人之间很早就有联系。
――《SDA圣经注释》
●「古实」:原意是「黑」,指「埃及南部的居民」,包括目前的「衣索匹亚」。
●「麦西」:原文是「埃及」,是一个双数名词,可能是指上、下埃及。 ●「弗」:字义是「一鞠躬」,可能指今日的利比亚地区。 ●「迦南」:「低地」的意思,由于迦南人善于经商,因此也有「商人」的意思。――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含的后裔: 本文可以说是记录含之后裔的浓缩版。在古代,他们极其昌盛,曾建立埃及,埃提阿伯等大国,后来却沦为殖民地。尤其是迦南人,为以色列所征讨,或被歼灭或沦为奴隶。这可以说是挪亚的咒诅所带来的结果。
――《圣经精读本》
【】「古实的儿子是西巴、哈腓拉、撒弗他、拉玛、撒弗提迦。拉玛的儿子是示巴、底但。」
●「西巴」: 诗 72:10 赛 43:3 45:14 是当时的一个贸易中心,位于阿拉伯半岛。 ●「哈腓拉」: 撒上 15:7 ,原意是「圆圈」。也是位于阿拉伯半岛。 ●「撒弗他」:「打击」的意思。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居民。 ●「拉玛」:字义是「马的鬃毛」。 ●「撒弗提迦」:「打击」的意思。位于也门北部。 ●「示巴」:字义是「七」或「誓约」。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 ●「底但」: 赛 21:13 ,原意是「低地」、「洼地」。位于阿拉伯半岛的绿洲地区,距离Tema 112公里。――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古实生宁录,他为世上英雄之首。」
“宁录”是“世上英雄之首”,他是一个非凡的猎人和建城者)。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宁录的事迹详见于, 12,作者未有在此详细复述,大概是假设读者可以行翻阅创世记,或对此事已耳熟能详。
――《串珠圣经注释》
●「宁录」:「有胆量」、「勇者」、「反叛」、「造反」的意思。
●「英雄」之首:SH 1368,「大能的勇士」、「强壮的男子」。 ◎照 创 10:8-12 这个「宁录」起源于非洲,但远征到米所波大米,在巴比伦附近建立了城市。然后又北伐取得了亚述附近的城市。也就是这个人的后裔最后灭掉以色列与犹大国。――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麦西生路低人、亚拿米人、利哈比人、拿弗土希人、」
●「路低人」:字义是「斗争」,住在埃及附近。耶 46:9 结 27:10 30:5 ●「亚拿米人」:字义是「水的苦恼」,位于埃及亚历山大城西方。 ●「利哈比人」:字义是「火焰」,是利比亚人。代下 12:3 16:8 鸿 3:9 ●「拿弗土希人」:字义是「开」,居住于尼罗河三角洲东北一带。――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的夙怨……】
从士师时代起,非利士人就一直是以色列人的宿敌。大卫王曾力挫他们的锐气。到这个时代,他们已不足为患。(关于非利士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帕斯鲁细人、迦斯路希人、迦斐托人;从迦斐托出来的有非利士人。」
帕斯鲁细人。可能是巴忒罗或上埃及的居民,,,,30:14)。
迦斐托人。注释。来自迦斐托。通常被认定为克里特人。圣经经常提到非利士人来自迦斐托,。
――《SDA圣经注释》
“非利士人”。参看。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帕斯鲁细人」:字义是「南部地区」,为「巴忒罗」的居民。
●「迦斯路希人」:字义是「加强的」、「设防的」。居住于尼罗河三角洲东部一带。 ●「迦斐托人」:就是「克里特岛(革哩底 )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迦南生长子西顿,又生赫,」
长子西顿。注释。西顿原是腓尼基的一个名城。即使到了推罗名气更大的时候,腓尼基人依然被称为西顿人,,,16:31)。
赫。赫梯人的祖先。
――《SDA圣经注释》
●「西顿」:是腓尼基古城,与「推罗」常常被一起提起。
●「赫」:指的是「迦南山地的居民」,不是公元前十五世纪的赫人帝国。――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迦南人的历史是──】
迦南是迦南人的祖先。迦南人原居于神应许以色列人之地(即迦南地 ),约书亚率领百姓进入那地之前,他们住在那片土地上。迦南人是邪恶和拜偶像的民族,神帮助以色列人把他们赶出去,这地从此改称为以色列。详情见约书亚记。
――《灵修版圣经注释》
【】「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
耶布斯人。耶路撒冷的居民,。
亚摩利人。。住在约旦河东的山区,,,和约旦河西的山区,,。
――《SDA圣经注释》
●「耶布斯人」:曾经占领耶路撒冷 撒下 5:6 ,原居于迦南山区。
●「亚摩利人」:字义是「山居者」,原居于幼发拉底河西部,后来迁徙至迦南地。――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革迦撒人」:也是迦南地的居民 申 7:1 书 3:10 。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
希未人。住在黎巴嫩的山坡地带,,以及基遍和示剑,。圣经以外的资料没有提到希未人。但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是何利人或者是胡里安人。
亚基人,西尼人。系两个腓尼基城市的居民。
――《SDA圣经注释》
●「希未人」:字义是「村民」,住在迦南地的示剑和基遍一带。
●「亚基人」:字义是「咬囓」,居住在Tripoli附近。 ●「西尼人」:字义是「荆棘」或「泥土」,居住在腓尼基海岸附近。――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并哈马人。」
亚瓦底人。亚瓦底是腓尼基海岸对面的一个岛屿。
洗玛利人。可能是腓尼基海边的一个城镇,尚未被确认。
哈马人。奥龙特斯河边的一座重要城市。
――《SDA圣经注释》
●「亚瓦底人」:字义是「我将释放」,居住在腓尼基北部。
●「洗玛利人」:字义是「双倍的羊毛衣」,居住在亚瓦底人南部。 ●「哈马」:字义是「堡垒」,位于以色列北部,是迦南地的北界。――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闪的儿子是以拦、亚述、亚法撒、路德、亚兰、乌斯、户勒、基帖、米设(“米设”在作“玛施” )。 」
闪的儿子。这里列出了一些重要的民族。
以拦。巴比伦东部山区的一个著名国家。首都苏沙(书珊城 ),在以斯帖时代是波斯帝国的首都之一。
亚述。见注释。
亚法撒。亚伯拉罕的祖先之 )。亚法撒人的准确位置不明,可能是亚拉帕基提斯。
路德。在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亚兰。又叫叙利亚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其语言在西亚广泛用于商业和外交。
乌斯。见;;;;。位置尚未确定。约伯就住在乌斯。
米设。即玛施。
――《SDA圣经注释》
●「以拦」:字义是「永生」,居住在波斯湾北部。
●「亚法撒」:居住于底格里斯河中游东边,传说是加勒底人的祖先。 ●「路德」:字义是「斗争」,位于底格里斯河上游。 ●「亚兰」:字义是「被高举」,居住于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东北高地,是亚兰人的祖先。 ●「乌斯」:字义是「树木繁茂的」。 ●「户勒」:字义是「圆圈」,可能位于约旦河发源地。 ●「基帖」:字义是「害怕」。 ●「米设」:字义是「拉长」, 创 10:23 作「玛施」。――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闪的后裔: 记录了闪的后裔,内容与;11:10-32相似。神曾祝福挪亚和他的儿子“要生养众多,遍满了地”,并且按照所说的话语借着挪亚的三个儿子兴起了许多国家与民族。其中,按照挪亚的预言,闪的后裔得以领受更加丰盛的恩典。然而,他们当中的多数人还是走上了弯曲之道,只有少数人过着合乎神旨意的生活。正如本文所示,在闪的众子当中,惟有亚法撒被记录在家谱之中,原因亦在此(17节 )。
――《圣经精读本》
【】「亚法撒生色拉;色拉生希伯。」
●「色拉」亚法撒生色拉。18-23节与几乎完全相同。在亚法撒和色拉之间,七十士译本的;11:12,13中增加了该南。该名字在现有的希伯来语《创世记》找不到,但在《路加福音》基督的家谱中有。
――《SDA圣经注释》
:字义是「萌芽」。
●「希伯」: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希伯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法勒(“法勒”就是“分”的意思 ),因为那时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约坍。」
“法勒”的意思是“分开”,指的分散。那正是发生在当时的事件。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法勒”是“分开”的意思,从他的时代开始,人类分散全球。“人就分地居住”亦作“人就分散开了”。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人就分地居住」:应该指「巴别塔事件」 创 11:1-9 。
●「约坍」:字义是「小」。居住地点不详。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的祖先。――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约坍生亚摩答、沙列、哈萨玛非、耶拉、」
●「亚摩答」:字义是「尚未测量」,位于阿拉伯南部。 ●「沙列」:字义是「拔出」,位于现今也门境内。 ●「哈萨玛非」:字义是「死亡村庄」。 ●「耶拉」:字义是「新月」。――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哈多兰、乌萨、德拉、」
●「哈萨玛非、耶拉」:都位于阿拉伯南部。 ●「哈多兰」:字义是「尊贵的荣誉」,位于现今也门境内。 ●「乌萨」:字义是「我将被淹没」,位于也门首都「萨那」。 ●「德拉」:字义是「棕榈树丛」。――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以巴录、亚比玛利、示巴、」
●「以巴录」:SH 5858,「石头」、「秃山」之意。 创 10:28作「俄巴路」SH 5745。 ●「亚比玛利」:字义是「我的父亲是以勒 (神 )」。 ●「德拉、以巴路、亚比玛利」:都位于阿拉伯南部。 ●「示巴」:字义是「七」或「誓约」。――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阿斐、哈腓拉、约巴;这都是约坍的儿子。」
●「阿斐」:字义是「变成灰烬」,应该就是「俄斐」,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 ●「哈腓拉」:字义是「圆圈」。可能与 创 2:11 10:7 的哈腓拉不同,此处应该还是在阿拉伯半岛。 ●「约巴」:字义是「沙漠」,现今的「麦加」附近。。――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闪生亚法撒;亚法撒生色拉;」
参.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生」:原文中并没有「生」,只是一连串名字的排列。
●「亚法撒」:居住于底格里斯河中游东边,传说是加勒底人的祖先。 ●「色拉」:字义是「萌芽」。――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从闪到亚伯拉罕:闪族乃希伯来人所属的种族,自然特别受作者重视。
――《串珠圣经注释》
从闪到亚伯拉罕: 在这里,作者概括地记录了从闪到亚伯拉罕之十名族长的名单。这是为了:①突出地刻画闪与亚伯拉罕在救赎史中的位置;②揭示承继纯正信仰血统的亚法撒是亚伯拉罕的直系祖先。
――《圣经精读本》
【 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的生平事迹,见至25章10节;并请参创世记18章人物介绍。
――《灵修版圣经注释》
【】「色拉生希伯;希伯生法勒;法勒生拉吴;」
●「法勒」:字义是「部分」。 ●「拉吴」:字义是「朋友」或「友谊」。――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拉吴生西鹿;西鹿生拿鹤;拿鹤生他拉;」
●「西鹿」:字义是「分支」。 ●「拿鹤」:字义是「喷鼻息」。马里文献提到哈兰附近有个「拿鹤城」。 ●「他拉」:字义是「驻扎地」。――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他拉生亚伯兰,亚伯兰就是亚伯拉罕。」
关于“亚伯兰”和“亚伯拉罕”的意思,参看的脚注。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由于作者是在重述族谱,故此很直接了当地解释亚伯兰就是亚伯拉罕。
――《串珠圣经注释》
●「亚伯兰」:字义是「被高举之父」。
●「亚伯拉罕」:字义是「一大群人的父亲」、「多国之父」的意思。 ◎ 1:27 在一堆人名之后,突然写了「亚伯兰就是亚伯拉罕」,把读者的整个注意力集中到这个被神改名的「信心之父」。创 17:3-8 记载这个改名的过程。1:28-1:33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伯拉罕的儿子是以撒、以实玛利。」
亚伯拉罕的后裔分成三大系:第一系是撒拉生的以撒的后裔;第二系是夏甲生的以实玛利的后裔(29~31节 );第三系为另一妾基土拉所生的后裔(32~33节 )。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以实玛利」:字义是「神听见」。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以实玛利──】
以实玛利的事迹,见创世记17与21章;并请参创世记17章人物介绍。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亚伯拉罕的众子:作者编排族谱的格式是先说族长,然后按重要性来排列儿子的次序,之后由次要的支派说起,最后才画龙点睛地详列最主要支派的家谱(参上述4-27 )。 这里先列举亚伯拉罕家族中次要的支派:由夏甲生的以实玛利,以及由基土拉所生众子的后裔。最后才记录亚伯拉罕家族嫡系以撒的后代。
――《串珠圣经注释》
亚伯拉罕的后裔: 本文列出了按照神“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的应许而到处繁衍的亚伯拉罕之后裔,具有以下特点:①本文的家谱始于亚伯拉罕而终于以色列,事实上,称以色列正是家谱的核心也不为过。在以撒的两个儿子中,只有35-42节论到关于以扫的内容,却花费5章的篇幅(4-8章 )论及了以色列的后裔;②对比了撒拉与夏甲所生的以撒、以实玛利和其它妾所生的(28-32节 );③对比了应许之子以撒与以实玛利(34节 。
――《圣经精读本》
【】「以实玛利的儿子记在下面:以实玛利的长子是尼拜约,其次是基达、亚德别、米比衫、」
尼拜约。见;28:9;36:3;。
基达。见;;42:11;60:7;;49:28;。可能是亚述巴尼帕碑问里提到的基德利族,住在以东的东面。
押德别。可能是靠近埃及边境的一个部族。
――《SDA圣经注释》
以实玛利: 是撒拉之婢女夏甲所生,却因神的怜悯成为大国,17:20)。以实玛利的后裔逐渐繁衍形成了阿拉伯、叙利亚、巴勒斯坦东南部等地的游牧民。他们大体凶残而好战,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教的教祖穆罕默德是他的后裔。
――《圣经精读本》
●「尼拜约」:字义是「高处」。
●「基达」:字义是「黑暗」。 ●「亚德别」:字义是「神的惩罚」。 ●「米比衫」:字义是「香甜的气味」、「香料」。――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以实玛利”和“基土拉”的后裔衍生许多宗族,后来成为阿拉伯人。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家谱对被掳归回者的意义】
虽然历代志的大部分材料都是记载被掳前时代的历史,其写作对象却是主前六至五世纪自巴比伦被掳归回,在故土落籍的人。家谱对他们来说是民族性的凭证。与耶和华所立的约确立他们是神的选民,在祂所应许的地上居住。家系就是他们作为其中一份子的证明文件。这是他们从上一代所得的产业,也是他们对子孙的遗赠。古代家谱的功用往往是社会性而非历史性的。它不是按照次序一代接一代地作出报告,而是以与旧日的关联,解释社会现有的结构和情况。以色列的系谱报告,更在其上添加了原就蕴含于其中的神学重点和意义。与旧日的关联能将意义赋与他们现有的神学处境。初民不是从个人,而是从作为群体一份子的角度寻求自我意识。这群体不单包括当代的戚族,更包含各代。家谱是他们将自己置入这个万代一体之系统的办法。所列举的不一定包括每一代的人。这些家谱甚至可和希伯来书十一章信心伟人的名单等量齐观。今日能够追溯到自己祖先是五月花号横渡大西洋的乘客,或独立宣言的签署者的美国人,必都以这身分自豪。不同的是,对以色列而言,这些关系并非单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已,而是权利和利益的根据。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米施玛、度玛、玛撒、哈达、提玛、」
哈达。或哈大。哈达可能更准确一些。
――《SDA圣经注释》
●「米施玛」:字义是「听到」。
●「度玛」:字义是「沉默」、「安静」。 ●「玛撒」:字义是「负担」。 ●「哈达」:字义是「强大的」。 创 25:15 和合本写成「哈大」,原文其实是同一个字SH 2301。 ●「提玛」:字义是「沙漠」。――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伊突、拿非施、基底玛;这都是以实玛利的儿子。」
●「伊突」:字义是「圈住的」。 ●「拿非施」:字义是「心旷神怡」。 ●「基底玛」:字义是「最初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伯拉罕的妾基土拉所生的儿子,就是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书亚。约珊的儿子是示巴、底但;」
米甸。见注释。
底但。里多了亚书利族、利都是族、利乌米族。他们是底但的后裔。
――《SDA圣经注释》
●亚伯拉罕的「妾」:SH 6370,「妾」的意思。 创 25:1 用SH 8022,「妻」的意思。历代志的作者更精准的说明「基土拉」的身份。
●「基土拉」:「香气」、「香料」。 创 25:6 代上 1:32 说这是亚伯拉罕的「妾」。 ●「心兰」:字义是「音乐家」。 ●「约珊」:字义是「网罗者」或「捕鸟者」。 ●「米但」:字义是「争论」。 ●「米甸」:字义是「争斗」。居住在阿拉伯北部,接近阿卡巴湾。士 6:2-3 就提到米甸人欺压以色列人。 ●「伊施巴」:字义是「他释放」。 ●「书亚」:字义是「财富」。可能是 伯 2:11 的书亚人祖先。 ●「示巴」:字义是「七」或「誓约」。 创 10:7 说示巴是古实的后裔。当然,此处可能是同名的另一个人。 ●「底但」:字义是「低地」。 创 10:7 说底但是古实的后裔,此处可能是同名的另一个人。――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米甸的儿子是以法、以弗、哈诺、亚比大、以勒大;这都是基土拉的子孙。」
米甸: 是亚伯拉罕后娶之妻基土拉所生的儿子。
――《圣经精读本》
●「以法」:字义是「幽暗」。
●「以弗」:字义是「小牛」。 ●「哈诺」:字义是「献身的」。 ●「亚比大」:字义是「我父知道」。 ●「以勒大」:字义是「神已经知道」。――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的儿子是以扫和以色列。」
留意雅各在此被称为“以色列”。参看至28节的脚注。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 以色列,我应该很熟悉了,他是──】
以色列是雅各的别名,他的十二个儿子成为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始祖。以扫的后裔成为以东族,与以色列人世代为仇。(有关以撒和其子以扫、雅各的事 参创21-36 46-49章的记载 并请参创22-26-27章三人的人物介绍。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扫的儿子是以利法、流珥、耶乌施、雅兰、可拉。」
虽然作者主要的焦点放在雅各(以色列 )的后裔上,但也简略提到以扫的后裔(直到54节 )。“以扫”就是以东。参看的脚注。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以利法」:字义是「我的神是精金」。
●「流珥」:字义是「神的朋友」。 ●「耶乌施」:字义是「装配工」。 ●「雅兰」:字义是「隐藏」。 ●「可拉」:字义是「光秃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以扫的子孙: 与(创36章 )所记录的内容相似。本文所记录的两类人( 以扫的子孙-35-37节 西珥的子孙-38-42节 )与43-54节所记录的以东诸王密切相关。西珥人亦被称为何利,后为以东人所吞灭同化。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卖掉长子权的以扫娶了属何利的女子阿何利巴玛为妻,其子以利法也娶何利女人为妾。西珥与其子孙早于以扫定居于以东地,后被以扫和其子孙所征服而逐渐同化为以东人。
――《圣经精读本》
【】「以利法的儿子是提幔、阿抹、洗玻、迦坦、基纳斯、亭纳、亚玛力。」
提幔。是以土买即以东的一个地名,,,。约伯的朋友以利法住在提幔。
亭纳,亚玛力。据,亭纳是以利法的妾,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亚玛力。
――《SDA圣经注释》
此处说,亭纳是以利法的儿子,但则说,亭纳是以利法的妾,生子亚玛力。《和合本》依希伯来文本翻译,但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则将本节后半节的“亭纳、亚玛力”译为“亚玛力是从亭纳生的”。
这种出入主要有两个解释:1,希伯来原文本误抄;2,亭纳后来成为以东人一族的名字(51节 ),力求与他族一视同仁,亭纳一名也和以利沙的众子同列。
――《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亚玛力: 亚玛力人是最早敌挡出埃及之以色列百姓的外邦人,为此,神发誓要灭绝他们。此誓言通过扫罗得到了实现,但扫罗却没有彻底顺服神的旨意而留下了几个亚玛力人的性命,从而惹动了神的震怒,,,。只有顺服神的话语才能得到平安与祝福,这是作者告之以色列的。
――《圣经精读本》
●「提幔」:字义是「南方」。
●「阿抹」:字义是「讲演者」。 ●「洗玻」:字义是「望楼」。 ●「迦坦」:字义是「燃烧的山谷」。 ●「基纳斯」:字义是「猎人」。 ●「亭纳」:字义是「限制的」。 ●「亚玛力」:字义是「山谷的居住者」,后来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攻击以色列人的就是这一族。 出 17:8-14 后来撒母耳也吩咐扫罗要完全毁灭之。撒上 15:2-3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亚玛力人的来历,原来是……】
亚玛力是以扫的孙子,为妾所生,他是邪恶的亚玛力人的祖先。当以色列人往应许之地进发的时候,他们最先在路上攻击神的百姓。――《灵修版圣经注释》
【】「流珥的儿子是拿哈、谢拉、沙玛、米撒。」
●「拿哈」:字义是「休息」。 ●「谢拉」:字义是「升起」。 ●「沙玛」:字义是「惊讶」、「惊异」。 ●「米撒」:字义是「害怕」。――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西珥的儿子是罗坍、朔巴、祭便、亚拿、底顺、以察、底珊。」
●「罗坍」:字义是「覆盖物」。 ●「朔巴」:字义是「流动的」。 ●「祭便」:字义是「有颜色的」。 ●「亚拿」:字义是「回答」。 ●「底顺」:字义是「打榖者」。 ●「以察」:字义是「宝藏」。 ●「底珊」:字义也是「打谷者」。――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这里记载的是西珥的后代:西珥人属何利人,并不是以撒的后裔以东人。历代志的作者把他们列入以东人的族谱中,大概是因为他们住在以东地。由此可见历代志族谱上所列举的包括了种族上和地理上的成员,他们都是「全以色列」的一部分。
――《串珠圣经注释》
【】「罗坍的儿子是何利、荷幔;罗坍的妹子是亭纳。」
荷幔。或希幔。这是原文中辅音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俄巴路在本章22节里为以巴录。这类变体的现象十分普遍。
――《SDA圣经注释》
●「荷幔」:字义是「扑灭」 创 36:22 做「希幔」,仅仅是元音差异(马索拉经文才加上元音 )。
●「亭纳」:字义是「限制的」。 ◎「亭纳」是何利人西珥的女儿, 罗坍的妹子,也是以扫儿子以利法的妾 创 36:12 ,看起来以扫的后代就是透过娶亭纳与西珥这个民族合并。――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朔巴的儿子是亚勒文、玛拿辖、以巴录、示非、阿南。祭便的儿子是亚雅、亚拿。」
●「亚勒文」或「亚文」:意为「高」。 ●「玛拿辖」:意为「休息」。 ●「以巴录」:意为「石头」、「秃山」。 ●「示非」:意为「大胆」。 创 36:23 和合本作「示玻」,但两字原文相同SH 8195,所以现代中文译本统一为「示玻」。 ●「阿南」:意为「精力充沛的」。 ●「爱亚」或「亚雅」:意为「猎鹰」。 ●「亚拿」:意为「回答」。――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亚拿的儿子是底顺。底顺的儿子是哈默兰、伊是班、益兰、基兰。」
●「底顺」:字义是「打榖者」。 ●「哈默兰」:意为「渴望」。 创 36:26 做「欣但」,仅子音相差一些(Dalet与Res近似 ),应该是文士抄写错误。现代中文译本把「哈默兰」改为「欣但」。 ●「伊是班」:意为「洞察之火」。 ●「益兰」:意为「优势」。 ●「基兰」:意为「七弦琴」。――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以察的儿子是辟罕、撒番、亚干。底珊的儿子是乌斯、亚兰。」
●「辟罕」:意为「他们的衰老」。 ●「撒番」:意为「麻烦」。 ●「亚干」:意为「眼目尖锐」。 ●「乌斯」:意为「树木茂盛的」。 ●「亚兰」:意为「快乐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以色列人未有君王治理之先,在以东地作王的记在下面:有比珥的儿子比拉,他的京城名叫亭哈巴。」
●「比珥」:字义是「焚烧」。 ●「比拉」:字义是「破坏」。 ●「亭哈巴」:SH 1838,字义是「将审判交给你」。――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表明在以色列开始王政约900年前,以东地已存在着某种王政。这里所记录的八王,代代都是不同的家族,这与传统的世袭王朝有所不同,但据推测他们的功能与以色列的士师相似。
――《圣经精读本》
◎此处有两个哈达王(参46-50节 ),作者分别记录了他们的事迹与妻子以作为区别。对于我们这些读经者,可能觉得这些列表很无聊,但是我们看得出作者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记录,所以还努力避免同名可能造成的混淆。
――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作者把注意力放在以东身上,可能由于他与以色列和犹大有长期的关系。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 我本也是外邦人,跟弥赛亚无分,但现在……】
以东人是以色列人的仇敌,圣经为甚么也列出他们后裔的谱系呢?以扫是以东族的始祖,他本来是以撒的长子,所以也是亚伯拉罕的直系子孙。他既是亚伯拉罕的长孙,在犹太人的纪录之中也就应占一席位。不过,由于以扫娶了外邦妻子才开始有了以东族。这个族谱说明敌对民族的祖先与大卫王的直系族谱无关,跟弥赛亚也没有直系的关系。这个名单进一步说明以色列的独特身分与角色。
──《灵修版圣经注释》
【】「比拉死了,波斯拉人谢拉的儿子约巴接续他作王。」
●「波斯拉」:位于比拉以北50公里左右,地势险要。是以东北部的大城。此城就是现今的布赛拉市。考古发现在此城市中有许多以东人留下偶像崇拜的雕像和陶器用品。 ●「谢拉」:字义是「升起」。 ●「约巴」:字义是「沙漠」。――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约巴死了,提幔地的人户珊接续他作王。」
●「提幔」:是「以东」南部的大城。 ●「户珊」:字义是「急忙」。――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户珊死了,比达的儿子哈达接续他作王。这哈达就是在摩押地杀败米甸人的,他的京城名叫亚未得。」
●「比达」:字义是「独自」。 ●「哈达」:字义是「大能的」,是一个风神的名字。 ●「亚未得」:字义是「毁灭」。【】「哈达死了,玛士利加人桑拉接续他作王。」――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玛士利加」:字义是「高贵葡萄树的葡萄园」。 ●「桑拉」:字义是「衣服」。――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桑拉死了,大河边的利河伯人扫罗接续他作王。」
●「利河伯」:字义是「宽阔的地方或街道」。――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扫罗死了,亚革波的儿子巴勒哈南接续他作王。」
●「扫罗」:字义是「所想望的」。 ●「亚革波」:字义是「老鼠」。 ●「巴勒哈南」:意为「巴勒是恩慈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巴勒哈南死了,哈达接续他作王;他的京城名叫巴伊,他的妻子名叫米希他别,是米萨合的孙女、玛特列的女儿。」
●「巴伊」或「巴乌」:意为「乌叫」。 ●「米希他别」:意为「神所爱的」。 ●「米萨合」:意为「黄金海域」。 ●「玛特列」:意为「往前推进」。――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哈达死了,以东人的族长有亭纳族长、亚勒瓦族长、耶帖族长、」
“族长”。支派或宗族的领袖。
――《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亚勒瓦」或「亚瓦」:意为「恶」。
●「耶帖」:意为「一个钉子」。――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
以东的众族长: 到了哈达之后,以东的王政暂告一段落,此后似乎又重回到族长体制。有人说,这里所记录的族长是从王受权的地方官员,但这种观点并不具有说服力。作为参考,可以察看以东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关系。在出埃及时,以东没有允许以色列通过本土,后为大卫所征服,,因再次叛变,为亚玛谢所征服。并且,在耶路撒冷遭到灭亡时,合力征服犹大诸城,结35章 )。以东与以色列之间的这种敌对对立关系起因于以扫与雅各之间的关系(创27章 )。
――《圣经精读本》
【】「亚何利巴玛族长、以拉族长、比嫩族长、」
●「以拉」:意为「橡树」。 ●「比嫩」:意为「黑暗」。――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基纳斯族长、提幔族长、米比萨族长、」
●「米比萨」:意为「要塞」。――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玛基迭族长、以兰族长;这都是以东人的族长。」
●「玛基迭」:意为「神的王子」。 ●「以兰」:意为「归属于某城」。――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一章 犹太人极为看重族谱,是何原因?】
经文中一长串的人名单,是在南国犹大人被掳到巴比伦以后编成的。被掳的人盼望可以回归故土,不过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世代相传的家谱会失落,使他们无根可寻。犹太人极看重谱系,因为人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始祖亚伯拉罕的后裔,这样,才能享受神应许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的特别的福分,。
名单重组了南国犹大与北国以色列被掳前的族谱,成了亚伯拉罕后裔的凭证。(圣经收集族谱的原因 请参创5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上一章 应许的实现证明了甚么?对我有甚么意义?】
族谱包含的意义深远。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族谱证明了旧约中的应许,弥赛亚──耶稣,是亚伯拉罕与大卫的后裔。,――《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章 )】
1读族谱,你觉得沈闷吗?试想像你是一个刚从被掳地归回故土的犹太人,要追溯自己先祖的家源;这样读起来,心情有否不同?
2试配合你对创世记的认识来读这一章:读到一个熟识的名字,就思想一下他的一些事迹;或者与一些信徒一同读,彼此考问,看看大家对创世记的认识如何。
3这些族谱为何追溯至亚当,又为何将不属以色列人宗族的以扫和西珥之后裔,也收纳在族谱之内呢。
──《串珠圣经注释》
【「亚当、赛特、以挪士。」】
这里是一个古墓地,这些古代的人生死、哀乐以及地上奋斗的经历,都写在墓碑上了。但是没有记述他们的成败得失,其实只有名字而已。
如果基督还未再来,我们就要离世,我们是否也只有名字在墓碑上?我们迟早都会过去,好似野田上的花朵一样凋谢零落了。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一分,由父及子,逐一将火把传递下去。在人类的结构上都各有他的部分,好似珊瑚岛从许多石块堆成,没有低谷,就不可能有高山峻岭。如果没有藉藉无名的小卒,就不会有勋功伟绩的名人,树林经过长年累月的徐缓成长,才会结出花果。
但是每个人都是神所爱的,每个人都在我们主救赎的目的之内。各有所贡献,有生存的价值,也必须站在神审判台前,在来世存在下去。整个人类好似一颗繁茂的大树,枝子伸展,而根却扎在亚当里,我们从首先的亚当里拔出,移植在第二(末后 )的亚当——主耶稣,住在祂里面,结出许多嘉果,荣耀祂的名。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神看我是独特的,是宝贵的,我又怎样看自己?】
【,34救恩的历史】经文之中所记载的人名,显示神不但鉴察各族各民,祂也关心每一个人。自从亚当以来,尽管曾有亿万群众,神却记得每个人的名字和每个人的容貌。我们每个人不仅有个名字,而且非常独特,是神所认识、所深爱的。我们若认识祂,领受祂的慈爱,就能领会自己的独特性,明白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也能和神的大家庭中其他人互相提携。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亚当生塞特…亚伯拉罕生以撒。」
人类的始祖亚当犯罪堕落了,慈爱的神,也是使人有盼望的神,不能让大地上蔓延着没有盼望的人,为人类预备救恩。
代替的后裔
全智全能的神,并不简单的宣告人无罪,也不差遣天使拯救人;祂拣选人,祂编写救恩的历史,祂培育拯救的种子。这真是奇妙的事。那古蛇的毒进入人的血液里,产生出罪来,把新的经验介绍到世界:人看见了“死”的丑恶形像。简单的第一家庭里,发生了不可想象的刑事案件:亚当和夏娃生的第一儿子,杀了他的弟弟亚伯;犯罪动机是宗教性的,因为“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亚当与夏娃又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说:“神另给我立了一个儿子代替亚伯”。该隐的后裔是恶的,不蒙神记念;他们虽然在地上发展,建立人本的文化,但洪水来到,全被扫灭。神从塞特义的后裔中,兴起救恩的苗。
复新的后裔挪亚在一个邪恶的世代,与神同行;得神恩典,吩咐他造方舟,在神用洪水审判世界的时候,得蒙保守。结果他因信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在他造方舟的日子,神忍耐那世代,使挪亚传义道给他们听;人拒绝神的恩慈,不肯悔改被毁灭。神的忿怒过了,他承受一个新的,洁净的世界。
应许的后裔亚伯拉罕年一百岁,神使他不孕的妻子,九十岁的撒拉,生了一个儿子,神在成胎以前,给他起名叫以撒,并且应许:“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但以后在摩利亚山上,神试验亚伯拉罕,要他把所爱的以撒献上为燔祭;亚伯拉罕照神的话去行,将要举刀杀以撒的时候,神预备羊羔代替:“他以为神还能叫死人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这是预表耶稣作赎罪的羔羊,为了人的罪受死而复活,使人因信祂而称义。
人类历史记载人的败坏,和神为人预备救恩,拣选祂所定的人,成就祂的旨意。人的本分是留意在神的计划中有分。── 于中旻《历代志上笺记》
【信心的传递】
以色列是有信心的,他的后代以色列人也是有信心的人民。全世界的以色列人,每年要守逾越节──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因神要他们遵守这个节,这节是神击杀埃及人长子,而以色列人杀羊,涂血门楣门框上,天使见了越过去;神藉此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神要他们世世代代遵守这节,他们就代代相传,守这个节以纪念神救赎的大能大恩。
大家恭敬守逾越节,他们到处如是,代代如是相传下去。我们也应当把得救的经验常常纪念,温习,相信后代必受影响,而深刻印象;虽是有时孩子们离开家庭,甚或到处飘流,神仍是他们的神,因他们已有信心的种子在他们的心里。
犹太人守逾越节,以七月当新年,为庆祝神用大能带领他们百多万人赤手空拳,浩浩荡荡,出埃及,脱离法老的惊天动地事迹。他们每年都在新年守节,如开感恩会,唱诗感谢神!爸爸站起来,把神的惊天动地事迹,印刻在儿女们心中,使之代代相传下去。有一次我在?利亚,参观博物馆,内摆有一间破房子,是在地下掘出来的,修理好了给人参观,这就是犹太人的会堂,在被掳后作为集会的中心。他们的先祖曾在此读经,敬拜神。房子的墙上绘有图画,我仔细看,原来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的图画,摩西手中拿杖,一指,变成干地,百万人过海,画中人齐齐整整,摩西引导若操兵,还有守逾越节和摩西击打盘石出水的图画。各种各样的画都是把神的大能绘在墙上。
另一幅宝贝的壁画,是先知以利沙行神迹,当妇人把孩子抱来,画面暗而无光,下面一幅是以利沙把复活了的孩子交回妇人,画面明朗生动,妇人欢怀的神态,跃然壁上,这使每个以色列人到会堂里都看见,都有无限安慰而发出感谢之声。这是他们的信心紧紧扎根的原因,他们是那样注重把信心的功课,刻在后代的心版上。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也有信心,我们就要把神大能的代为,自得救的经验,向他们述说,尽所能的,把神和祂的大能深深印在孩子们心里。
── 曾霖芳《历代志上家谱精义》
【 人类本来有共同的语言,只因……现在我还有所夸的吗?】
“分地居住”指地上的人按不同的语系,散居各地。人类本来有统一的语言,可是有人因自己的成就骄傲起来,聚集在一起想为自己建造一座纪念塔──巴别塔。神就变乱他们的语言,使这个计划突然中止。他们因为彼此不能用言语沟通,就不能共同行动。神要他们知道,离了祂,人即使费尽心力,也属徒然。人可以一己的成就为荣,但不应导致人认为自己不再需要神了。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