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出埃及记 第1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以色列的众子,各带家眷,和雅各一同来到埃及。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

2「有流便、西缅、利未、犹大、」

3「以萨迦、西布伦、便雅悯、」

4「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

5「凡从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约瑟已经在埃及。」

6「约瑟和他的弟兄,并那一代的人,都死了。」

7「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

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男人「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应验了神对雅各的应许「我必使你在那里成为大族」())。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四百三十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13%。这是一个合理的增长率,根据2009年世界银行的记录,有55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超过了2.13%,包括以色列周围的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
「满了那地」指遍满歌珊地())。

8「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治理埃及,」

约瑟去世4年之后,强大的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结束了,经历了弱小而分裂的第十三王朝())和第十四王朝())之后,下埃及被亚洲来的闪族喜克索斯人(Hyksos))建立的第十五王朝())统治,上埃及相继由喜克索斯人的第十六王朝())和埃及人的第十七王朝())统治。
「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可能是阿赫摩斯一世 (Ahmose I、)),他彻底驱逐了外来的喜克索斯人,重新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古埃及最强盛的第十八王朝()),开始了古埃及史上的新王国时期。他的王朝已经与约瑟时代的第十二王朝没有任何关系。
上图: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创立者阿赫摩斯一世(Ahmose I,主前1549-1524年在位),是统治上埃及的第十七王朝法老卡摩斯(Kamose)的弟弟。他继位后,驱逐了下埃及的喜克索斯人,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强大的第十八王朝(主前1549–1292年)。古埃及在第十八王朝期间成为中央集权的帝国,势力深入亚洲,很多国家都承认埃及为其领主国。以色列人很可能在阿赫摩斯一世重新统一上下埃及之后沦为埃及人的奴隶,杀希伯来男婴的政策很可能也是在阿赫摩斯一世时期执行的。收养摩西的阿赫摩斯一世「法老的女儿」(出二10)也可能就是阿赫摩斯一世的女儿。

9「对他的百姓说:『看哪,这以色列民比我们还多,又比我们强盛。」

10「来吧,我们不如用巧计待他们,恐怕他们多起来,日后若遇什么争战的事,就连合我们的仇敌攻击我们,离开这地去了。』」

「我们的仇敌」可能指喜克索斯人。以色列人住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部与亚洲的边界,属于闪族的喜克索斯人被埃及人驱逐之后,埃及人可能一面想留住以色列人,继续奴役他们;一面又担心同样属于闪族的以色列人会与喜克索斯人联合。
一个属神的人若活在世界里面,就像活在埃及地的以色列人一样可怜。世界会留住我们,不让我们与神「连合」,因此就可以继续辖制我们;但世界不会要我们,因为世界恨「不属世界」的人())。因此,一个被神「从世界中拣选」())出来的人如果继续活在世界里面,一方面在神面前失去了「连合」,另一方面在世界里又得不着所要的,结果是两面都不讨好。

11「于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辖制他们,加重担苦害他们。他们为法老建造两座积货城,就是比东和兰塞。」

从外面看来,以色列人又多又强盛()),但在法老的权势和重担下却是服服帖帖。今天的世人在地上看上去也是又多又强盛,但却总是没有办法脱离撒但的权势,摆脱不了罪与死亡的「辖制」和「苦害」。
「积货城」是储藏粮食、武器和军需品的城堡。「比东和兰塞」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东北部,靠近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具体地点不能确定。歌珊地被称作「兰塞境内的地」()),「兰塞」之名也被用来称呼其中的一座积货城。

12「只是越发苦害他们,他们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

「多起来」原文与「众多」())是同一个字,「蔓延」原文与「开展」())是同一个字。以色列人「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是因着神「生养众多」())、「必向东西南北开展」())的应许,因此埃及人无法阻挡。
虽然神拯救的时间还没有到,但神对自己百姓的记念却没有停止,神的看顾在他们身上也没有减少。埃及人「越发苦害他们」,他们就「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一方面是神让以色列人看见神是信实的,另一方面是神让「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因此进一步地暴露出世界残酷的真相。

13「埃及人严严地使以色列人做工,」

14「使他们因作苦工觉得命苦;无论是和泥,是做砖,是做田间各样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严严地待他们。」

埃及物产丰富、文明发达,在人眼中是「最好的地」()),但在以色列人心中却是「觉得命苦」。世界在人的眼中也有很多美的东西,但活在世界里的人也同样「觉得命苦」,世界的生活所带给人的并不是释放和安息,而是「辖制」、「苦害」人的「重担」())。
以色列人比埃及人「还多」、还「强盛」()),却甘心情愿地受这样的「重担」捆绑,是因为没有办法抗拒「活着」的诱惑。人只要想活着,并且活得更好一些,就会为了活着和活得更好而甘心受捆绑。亚当里的后裔都没有办法脱离这种心思的辖制,因此撒但就利用这个弱点,继续把神的儿女「辖制」())在世界里。
这一切都在神的计划之中,因为神早已向亚伯拉罕预言过,他的后裔将在「别人的地上」被「苦待」()),当他们受够了埃及生活的「苦」,也认清了埃及生活的「苦」的时候,神才会施行拯救,带他们「从那里出来」())。那时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上图: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底比斯Rekhmire墓的壁画,画中一群闪族奴隶正在做砖。古埃及人的房屋、城墙都用泥砖建造,甚至用泥砖来建造金字塔。做砖的方法是用把土加上碎草秸和成泥,放进模内压实,扣在场上晒干。
上图:古埃及第十二王朝阿蒙涅姆赫特三世(Amenemhat III,主前1860–1814年在位)金字塔,用泥砖建造。

15「有希伯来的两个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对她们说:」

16「『你们为希伯来妇人收生,看她们临盆的时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

神的仇敌如果借着法老把以色列人从地上除掉,神的应许就没有人能承受,神的国度在地上的显现就没有了根据。
神一定要把祂所拣选的人带回到正确的地位里去,但仇敌一定会用各种办法来拦阻他们,如果拦阻不成,仇敌就不惜除掉神所选召的族类,这就是属灵争战的实际。每个被神拣选的人,都已经身不由己地卷入这样的争战当中了。
「临盆」原文意思是「两个圆形转轮」,古代以色列妇女生产时,蹲在两块石头上面。

17「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18「埃及王召了收生婆来,说:『你们为什么做这事,存留男孩的性命呢?』」

19「收生婆对法老说:『因为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原文是活泼的),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已经生产了。』」

20「神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来,极其强盛。」

21「收生婆因为敬畏神,神便叫她们成立家室。」

22「法老吩咐他的众民说:『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一切的女孩,你们要存留她的性命。』」

「河」原文源自埃及语,此处特指尼罗河。
无论是希律王要杀尽「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或是哈曼要杀尽所有的犹太人()),还是法老要杀尽以色列一切男孩,背后都是仇敌为了阻止弥赛亚的出生,要除掉那位「女人的后裔」())、使地上的万国得福的亚伯拉罕的「后裔」())、从犹大出来的「细罗」())。但神的计划是无法拦阻的,「希律死了」()),「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法老阿赫摩斯一世大约在摩西出生之后3年也死了,所有「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都死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
埃及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后来以色列人在旷野里一遇见难处就想回埃及,宁愿留在埃及受苦,也不甘心回到神面前。因为虽然世界让人「觉得命苦」()),但人对世界却总是存着幻想,如果不走到尽头,总是舍不得离开世界。所以神就容许人走到完全绝望的地步,才显明祂的拯救。
《创世记》的结尾是死,《出埃及记》的开始也是死,这正是「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神把祂的子民带进死里面,当他们在地上无路可走,迫切地盼望救赎、愿意出埃及。这时神就让他们看见了出路。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壹为奴之家

四大皆空

(一 )

对于那些与雅各一同进入埃及的半游牧希伯来人,在经过那被旱灾侵袭过的迦南和西乃沙漠之后,埃及虽然当时还在经历一个极其饥荒的时期,但在他们看来必然像乐园一样。诚然他们不过是被默许在那里居住的外国人,但是他们以前在迦南的身份也是同样。不过在埃及,他们容易忘记这事实,因为乐得约瑟在宫中的地位,他们受到特权的待遇。在那里,牧羊人的生活是很苦的;但是在这里,却是比较舒服的,因为歌珊地被视为特别适宜放牧。还有,正如当论及埃及的灾害时所强调(七至九章 ),当时有、如今仍然有极其规律的气候,保障他们免于受迦南牧人生活的一些重大的灾殃。在中,便提出了一些与迦南的对比。

列举雅各的家人(1-6节 ),乃是要强调,虽然未有清楚的年代数据,以下乃是创世记故事直接了当的续篇。虽然未暗示神奇的成分,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轻松了,人口便迅速增加。结果便是与他们的埃及邻舍相混杂;甚且提及他们以埃及的寄居者出现。也可能有些与其他闪族部落通婚的事。

‘满了那地’一语必须理解为指着歌珊。没有丝毫证据证明以色列人与埃及的其他地区有关联。在以色列的字汇、法律与宗教中,实际没有埃及的因素,显出一点同化作用──这是埃及统治者绝不愿有的一类事,因为他们视埃及为出身不同的人种。但是现在雅各的后裔正如许多基督徒一样,丧失了朝圣者的异象,而且满足于属世的好处。

于是神就像祂通常对待基督徒一样,祂使以色列人物质欲望的彩虹泡沫破灭。一切突然改变了;一夜之间他们便由特权分子变成政治嫌疑犯。一个新的朝代带来一个新王,这新王不认识约瑟,或许不想知道他。事实上,约瑟既然接受了一个埃及名字,又娶了一个埃及祭司的女儿,进入她的家庭;而管理纪录的祭司又没有兴趣保存一个不拜埃及神的人的事迹,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可能在以色列以外的人们已经忘记他从前是个外国人了。

我们不知道新王的名字,也不知道约瑟死了有多久。如果认为这是传统上的忘记细节,将会愚不可及,因为这是故意的。我们知道神带领祂的百姓出埃及的故事;名字,头衔和数字在胜利的行动中,并无实际的地位,因此便把它略去了。以这些事迹为其责任的学者们或会因此而婉惜,但是这故事并非为他们撰写的。而且,如果我们在像本书这样的注释中,宣扬他们的歧见,我们便会沦入他们的争论。

法老对以色列人口的估计,其所犯的错误,就如今日英国或其他国家对外侨的估计,因为他们住在一个有限的区域,正如现今那些少数民族的趋势,他们的实数便被夸张了;他们住处靠近东方的边界,更使统治者的恐惧好像有理似的。

出埃及记的故事差不多可以确定其发生于埃及的第十九朝代(约当主前一三○○至一二○○年 ),在那淤塞了的尼罗河三角洲培鲁西亚支流,就是埃及的东北部,曾经大兴土木。新首都派兰米或兰塞(Pi-Ramese or Raamses )离歌珊不远,在那里为要建造比东,所以以色列人便担任劳工,专责造砖。

在四月收获完了与十一月尼罗河泛滥之间的一段时间,埃及一般农民,除非他们能灌溉田地,才能耕耘──这种情形在建造阿素环坝时已经有所改变。这些奴工被用以建造埃及的大纪念碑,而这些建造工程只需法老给予很少的粮食。因此新兴起的王以那样的方法对待以色列人,似乎是很自然的。

以色列人所有的特权一举消失了,这对他们比埃及人更难接受,因为他们已经惯于享受特权几百年了。在许多国家,教会久已视特权为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共产国家,特权消失了,那打击是多么严重呀。对那些丧失特权、身份和自由的人,通常比那些未有特权的人丧失身份和自由更难受。那损失的打击和愤慨起初使他们无法默默地接受,这就使与以色列人同作奴工的人们迅致健康崩溃与死亡。也许这在后来给人以以色列人口迅速增加的印象(12节 )。

标准修订本记载:‘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似乎不太正确,因为他们要灭绝以色列人或驱逐他们出境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宁可采纳新英语本的‘觉得讨厌’的译法。他们未忘记以色列是闪族人,而且或许还把他们与多世纪前征服而又统治埃及的许克所斯人(Hyksos译者注:主前十七世纪入侵埃及的亚洲人、通称牧人王朝 )联系上了。可能因此使法老转变采取虐待以色列人的行动。

人类智慧的愚拙(Ⅰ )

法老的固执和精神困境使自己不安。作为国家最高领袖,一切公义由他伸张,他不愿意立一个显为不义的恶例,因此他召了希伯来的收生婆,建议她们在为男孩接生时便杀死他──她们可以宣称是死胎。这里事实上只提及两个收生婆,此问题等以后我们考虑整个以色列族的数目时再行处理。有人提议这里只有两个名字被提乃是根据传统的作法,这是不太适当的,因为它与故事所给人的整个印象不相一致。

到底是法老以为他的权能与威严会使这些卑微的妇人害怕而与他同谋,出卖自己的同胞──这是人类历史上司空见惯的一些事实了;还是‘希伯来’人一词比以色列人包含更为广泛,她们属于另外的一些受奴役的闪族部落,这点并不清楚。甚至可能如约瑟夫(译者注:Flarius Josephus、主后三十七至九十五年间犹太历史学者、着有犹太战争及犹太古代史、所包括的时代直至主后六十六至七十年犹太与罗马间的战争为止。 )在犹太古代史中所主张的,她们乃是埃及人;但是这似乎无可能。无论如何,国王踫上了一个比他大的力量:‘她们敬畏神’。

她们不遵照国王的意思办的借口,部分可能是真的,但是目的清清楚楚是欺骗他;而国王也不能责罚她们,否则他的计谋便揭露了。神的奖赏则是‘叫她们成立家室’,那就是说得以算在以色列之内。

当神学家们讨论撒谎的许可性时,这是通常引人注意的经文之一。事实上旧约远比今日教会对撒谎的责备为少。那是因为旧约深切了解小人物面对那些不予宽贷而又忘却道义的人时的困窘。为真理殉身是高贵的理想,但是精于诘问的人总知道如何编造问题,以致缄默可能在不知觉间漏出破绽而被定死罪。对于现代的极权主义,不少基督徒都撒过谎,我们这些从未亲历其境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论断他们了。

法老后来发现自己不得不把事情公开了。以色列人不能隐藏他们新生的婴孩,而不为埃及人所知道。这表明他们住得多么贴近。但是为甚么要把婴孩丢进尼罗河去呢?只要卡住他们的喉一会便足以扼杀他们了。何兹(J. H. Hertz )主张:‘不过,因为大多数的以色列人住在尼罗河以外的地方,这样的一个残酷的命令不可能严格执行。’这似乎不是我们从这故事所得的印象。尼罗河是埃及最大神灵之一。从这命令中看到它暗示,这可厌的民族,竟敢不敬拜埃及生活与繁荣的根源,这是不容许的;于是,就让那神灵自己决定他们的生死吧。人们不难找出手段和方法洗脱自己的恶行和凶杀罪而自称无辜!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出埃及记第一章

Ⅰ居于埃及地(一~十一)

A摩西之前的以色列

.背景

1.而这是……的名字(和合本作“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在希伯来文中,本书头一个字是“而”(英:and),明证出埃及记不过是创世记故事的延续,和对列祖应许的成就,而不是另一本新书。但本节也是最宜作出分割的地方,这是五经最后一次以“以色列的众子”之名,来形容雅各的直系亲属。今后这名号便成为父系的集合称谓,形容神的全部子民,仿佛阿拉伯人的部族称号。

2~4.十二位族祖的名字洪亮而有节奏,就如新约十二使徒的名单。神的新工作即将开始。

5.七十,可能是个概略整数,又可能是个有神圣象征的数字。但只要从总数之中扣除雅各的女儿底拿,也能准确得到这数目。希腊文译本在创世记四十六章加上以法莲和玛拿西的五个儿子,构成所说的“七十五个人”4。但本节的神学重点,却是对比进入埃及的寥寥几人,和出埃及时的庞大数目。

7.希伯来原文故意重复所用的三个动词,这三个动词或可译作“多结果子……云集……变得众多”( pa{ra^ , s%a{ras] , ra{b[a^ 和合本作“生养、众多、繁茂”)。本节将这种增长,诠释为神对被造之物所应许的祝福。从约瑟去世至今,已经渡过了相当的年日。时间最短的估计,摩西是第四代的利未人,而更有可能,他是生于数百年后。满了那地,可能是指歌珊地(大概是从尼罗河延伸到今日苏伊士运河河道的图米拉特河,Wadi Tumilat),亦有可能是自然的夸饰,指埃及全地。后者在统计学上虽然并不正确,却生动地表达了埃及本土人的感受。在某些地区,那些不受欢迎的侨民人数可能比他们还多。

.法老的劳工营

8.新王,不必指下一任的法老。如果以色列在埃及居住的年日,实际上是有几世纪之久的话,这可能是个新的朝代。埃及第十七王朝由(外来属于闪族的)许克所斯人(Hyksos)统治,第十八王朝(主前1570~1310)则由埃及本土人组成,一得势便驱逐了外族的统治者。基于独立的理由,今日学者大多认为出埃及在第十九王朝初期发生(主前1310~1200),即主前十三世纪。无论是哪个朝代,这都是通俗民间历史的简单措辞所表达的是真相,并不关心准确的日期。

10~11.强逼劳工是古代世界的通则,高度集权的埃及也不例外。没有了强逼劳工,金字塔和尼罗河运河就都没可能完成。督工是个专门名词,形容可恨的埃及官员;下级的以色列官长是他们的手下。“督工”( s*a{re^ missi^m )的“工”字( mas ,复数 missi^m ),在以色列也是“强逼劳工”的专门名词(通常是指迦南人,换言之受劳役的是外族人,;和合本通常译“服苦”)。这种人何等可恨,从亚多兰被石头打死便可见一斑。比东和兰塞。跃然纸上,是鉴定日期的宝贵资料,这两城使人联想兰塞二世(Ramesses II,主前约1290~1225年),更可能和他在亚洲的战役有关。比东大抵是位于图米拉特河的雷塔贝废丘(Tell er-Retabe,即“罗腾冈”;和合本的罗腾树,即金雀花),兰塞则可能是今日在尼罗河三角洲东支的坎蒂尔(Qanti^r,意即“桥”)。但这两个城市的确实地点至今仍然未有定论。

12.他们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试图用这些方法控制神子民的增长是枉然的。本节再次用两个创世记所用的动词,来形容他们成功的繁衍。然而他们所过的,是沉闷没有止境的苦工生涯(14节)。这民族健壮如牛,在生理上优胜,更惹娇养之埃及人的“嫌恶”(参 NEB)。其他学者则参照,认为“烦得要死”的译法较为准确。

.法老的第二条策略:种族灭绝

15.希伯来的收生婆,“希伯来”一词在旧约早期似乎涵义广泛,它是个文化而非种族的词汇,这词在外人口中通常用来称呼半定居的西闪族人(如22节便是)。这词在法老的口中,用得很恰当。对埃及法老形容以色列的神,用起来也很正当。法典中“希伯来奴仆”的范围,远比“以色列奴仆”为广。这个字可能和今日“吉普赛”(gipsy)的鄙称一样,包括了流浪汉和牲口贸易商的含义。埃及文献中无特殊技能的“阿皮鲁”工人( `Apiru ),或亚马拿废丘版片(Tell el-Amarna tablets)中的“哈比鲁人”(Habiru),可能也是指这文化阶层的人(两者的中译一般都作“哈皮鲁”)5。施弗拉和普阿,都是正当的闪族语系名字,形式较古(参较基甸的仆人普拉),意思大概分别是“美貌”以及“华丽”。施弗拉一名又可参较撒非喇。与比东和兰塞的名字一样,记述这些细节能够保证我们所面对的,是可靠的历史传统。但收生婆为什么只有两位呢?可能只有她们两个收生婆,可能只有她们不顺从法老,又可能只有这两人名字被记念。然而第一个看法,却显示以色列顶多只有几千人。最合理的也许是第三个看法,因为它和民间野史以及闪族语文至为符合。在希伯来语中,“收生婆”有“后来环境使之成名之人”的意思(

16.临盆,直译作“两块石头”。以色列妇女生产之时,蹲在这两块石头上面。其他闪族文化也有类似的做法。另一个可能性较低的看法,认为这是指男孩独有的器官;只有这些婴孩才须被杀。

19.本是健壮的,收生婆还没有到,他们已经生产了。圣经没有说收生婆说谎,还是“希伯来”婴孩迅速落地真的有生理上的根据。德莱维引用了一些阿拉伯人相同的例证,但拉结的生产也确有困难。即使她们真是说谎了,神也不是称许她们欺骗,而是赞赏她们拒绝夺取婴儿的性命,因为这是神的赏赐。她们对生命的尊重,来自对赐生命之神的尊敬。她们亦因此得到家室作为赏赐。我们应当细想本段经文和现代有关堕胎的争议,两者之间的关系。

22.在此译作河(AV、RV、和合本)的希伯来字,是个外来语。这字源自埃及语,所指的是至重要的河,亦即是尼罗河(RSV、NEB、现代本。其他可能也是来自埃及语的词汇包括了“芦荻”、“青蛙”;此外又有无数埃及语的人名,利未支派尤然)。藉水淹来处死,在埃及和巴比伦等国家是理所当然的方法;正如在到处是石头的以色列,则用石头作处决的工具。我们不晓得以色列人大体来说,究竟有没有遵行法老的命令,然而摩西的父母,却敢冒险触怒法老。法老大概打算将一切的女孩都成为侍妾,不消一代便被吸收成为埃及人的一部分。这种企图灭绝神子民的妄行,在新约也可以找得到,希律就杀尽了伯利恒城一带的婴孩。但和新约壹样,神保护了祂所拣选的器皿;不论是法老还是希律,皆无法拦阻神的计划。犹太解经家从法老的行为和希特勒等人的灭族屠杀中,看到了其中的共同点。基督徒解经家则从教会历代以来所遭受的苦难和逼迫中,找到雷同之处。

4 在昆兰(Qumran)发现的希伯来文死海古卷中,一卷也有“七十五”字样。详情请看柯劳斯,137页。
5 要进一步研究讨论这些群体之间关系的专门文献,请参看海厄特。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以色列的众子,各带家眷,和雅各一同来到埃及。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

“各带家眷”——雅各与众子家中的人数必多,他们都受了割礼,列入以色列的民籍中

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他们的数目约有二百余万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希伯来文圣经用“他们的名字”为全书之名,简称“名字”(Shemoth ),因为这是原文第一句开头用的字。中文书名《出埃及记》取材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Exodos(出来 ),简洁中肯,概括了全书的内容。

从《创世记》末章所记约瑟之死到本章所记埃及新王(8节 ),中间大约隔了二百多年。本节至5节是的综述,说明本书为前书的续篇,记述雅各全家下埃及后的事。

──《启导本圣经脚注》

「而这是……的名字」(和合本作「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 )。在希伯来文中,本书头一个字是「而」(英and ),明证出埃及记不过是创世记故事的延续,和对列祖应许的成就,而不是另一本新书。但本节也是最宜作出分割的地方,这是五经最后一次以「以色列的众子」之名,来形容雅各的直系亲属。今后这名号便成为父系的集合称谓,形容神的全部子民,彷佛阿拉伯人的部族称号。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色列这是雅各从他岳父拉班那里,带?家小和仆婢,以及大批的牛群羊群和牲畜,自巴旦亚兰回到迦南,因为惧怕哥哥以扫的报复陷害,所以在雅博渡口整晚祷告──和神或天使摔跤,然后蒙神祝福所赐的名字。这名字按原文字根,可含有「神的太子」、「与神一同治理」、「他要如神的管理」,或「与神较力得胜」等意义。

众子以色列的众子,在不同的前后文中,也可以译为以色列人。但在这里却不能用这译法,因为这里所指的,明显的是要显示第二节以下的十二个人的名字。但要注意,子在原文并不单单使用在父子的关系上,也使用在公孙或隔了多代的子孙关系上。所以第五节指出,以色列的众子(并不是十二人 ),乃是「凡从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另一方面,以色列的众子也不一定是指血缘的关系,正如我们已在前面绪论中说过的(见绪论「十二支派的问题」 ),乃是在宗教信仰上获得了共识,而在神面前结盟的十二支派同盟。

家眷这词所指的,并不单是妻子,乃包含儿女,甚至连仆婢用人等均可在内。不过,这里所指的,却主要在包含雅各名下的男丁,就是他的儿孙在内。

雅各这是以色列本有的名字,原义有「跟踪」、「诡谋篡夺」、「排挤」或「抓住」等含意

埃及位于地中海之南,红海之西的非洲北部古国。原义是「科普替人之地」。原文用双数字尾,因为是由上埃及和下埃及联合而成的。

名字在原文圣经,这词是全书的第二个字,和前面一词「这些」,合为犹太人称呼本书的书名。之所以要将「这些名字」在第二节以下记明出来,为的就是要和前面创世记的故事相连接。为这原因,在「这些」一词的首字母之前,还加了一个附属的连接词,就是英文翻成and的。可见编辑者对这书的开端,刻意要使它和前卷书衔接的心态。

──《中文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离开迦南来到埃及,他们的发展,境遇将是…… 】

以色列的众子就是雅各的儿子,也称为以色列人。雅各与天使角力后,神赐他名字为以色列。雅各的一个儿子约瑟在埃及作了宰相,地位仅次于法老。他把父亲全家人接到埃及定居。四百年后雅各的家族衍生成为大族。他们到埃及是寄居的,初抵贵境时生活习惯与埃及人大相径庭。希伯来人敬拜独一真神,埃及人则拜许多假神;希伯来人是游牧民族,埃及人却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希伯来人以牧羊为业,埃及人却是定居的,善于建筑。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北部的歌珊,远离埃及的文化中心,甚少与埃及人交往。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这几节是本书的叙言,特为要显明出埃及记是继续创世记写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民人口膨胀:简单几句话连接起创世记最末数章的记载,并带有复述作用。

──《串珠圣经注释》

明显的是与承上有关,而却和以后的故事相连。编辑者将的话编织在一起,用为本书承上接下的语句。

──《中文圣经注释》

再记雅各的众子: 这部分起到联接创世记和出埃及记的桥梁作用。作者再次记录,46:8-27)雅各的十二个儿子的原因是:第一,将来担当出埃及任务的以色列民都是从这个十二个支派中诞生的。第二,重申神给予他们的应许,并告诉他们这应许同样赐给了他们的后裔。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以色列民在埃及地兴旺,引致埃及人恶劣对待。

──《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记录了出埃及前,以色列百姓在埃及经历的神的作为。展示了神对亚伯拉罕的预言在历史中具体成就的经过。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①神不会忘记和族长们所立的约,到了时候一定会成就;②在埃及的400年是神把雅各家族养育成以色列的时间,同时也是神训练立约百姓的时间。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有流便、西缅、利未、犹大、」

流便是雅各从利亚所生的头一个儿子,名字的原义是「看哪,我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流便因犯罪而失去了长子的名分。因中文译名不雅,现代中文译本改称吕便。

西缅是雅各从利亚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名字的原义为「神听见」。他曾与利未一同因妹妹受欺而报复杀人,故后裔不兴旺,并且散居在别支派受同化

利未是雅各从利亚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名字的原义是「这次我丈夫可要恋住我了」,或作「联合」解。他和西缅合谋杀人,令父亲不悦而后裔要分散。摩西和亚伦就是从这支派出来的。亚伦和其后裔为祭司(出二十九 ),利未人也成了服事神的特选支派。

犹大是雅各从利亚所生的第四个儿子,名字的原义是「赞美」。他曾救约瑟不被兄弟杀害,为人爽朗实际,富有口才,并且承受了父亲最大的祝福

──《中文圣经注释》

雅各众子的名字,是按他们母亲的位份记的,利亚和拉结之儿子的名字记在先(按着长幼的次序 ),婢女的儿子列在后(也是按着长幼的次序 )(参创三十雅各之儿女名目表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雅各(后又名以色列 )众子依生母利亚、拉结和二妾辟拉及悉帕的位分排名。利亚的六子在先;接上是拉结生的便雅悯,( 她的另一子约瑟早已去了埃及(5节 ),所以未列人);然后是二妾所生之子。参

──《启导本圣经脚注》

】「以萨迦、西布伦、便雅悯、」

以萨迦是雅各从利亚所生的第五个儿子,名字的原义,可由不同的动词字根而有所不同:「赏报」,或「雇价」。除了雅各的祝福和提及他的后裔外,五经并无记载他的事迹。

西布伦是雅各从利亚所生的第六个儿子,名字的原义亦因不同字根可有不同意义:「尊敬」,「领袖」,或「同住」。除了雅各的祝福和记述其后裔外,五经也没有说到他的事迹。代上四至八章中记述各支派的后裔时,甚至没有列出西布伦的后裔。大概在编辑历代志的时候,这个支派已经给其他支派所同化了。

便雅悯是雅各从拉结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名字的意思是「右手的儿子」。以色列人论方向时,是以面向东方来讲的。右手在南方,故此便雅悯亦可解作「南方的儿子」。这名字还有象征的意义,就是「宠爱的儿子」,或是「吉祥的儿子」的意思。这是雅各年老时由宠妻所生的最后的儿子;拉结因为难产,生下这儿子后不久就逝世,所以给他起名便俄尼(意即「苦难的儿子」或「厄运的儿子」 ),雅各却叫他做便雅悯。其亲哥哥约瑟被兄弟卖到埃及后,便雅悯曾被约瑟作人质,以试探兄弟们的亲情

──《中文圣经注释》

】「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

但是雅各从拉结的使女辟拉所生的儿子,名字的原义是「审判」,延伸的意义为「伸冤」。除了雅各的祝福和提到其儿子外,五经也没有但的事迹之记述。

拿弗他利是雅各从拉结的使女辟拉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原义是「格斗者」或「相争」的意思。除了雅各的祝福和提及他的后裔外,五经也没有论到拿弗他利的事迹。

迦得是雅各从利亚的使女悉帕所生的儿子,名字的原义是「万幸」。这也是一个幸运之神的名字,中文把它翻成「时运」。除了雅各的祝福和提到他的后裔外,五经对迦得的事迹,也没有甚么记载。

亚设是雅各从利亚的使女悉帕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名字的原义是「有福的」。除了雅各的祝福和提及他的后裔外,五经也没有记述他的事迹。

──《中文圣经注释》

】「凡从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约瑟已经在埃及。」

“共有七十人”——就是雅各和他的十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底拿 ),并五十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西拉 ),与四个曾孙,其余的女儿和孙女不在其内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七十」可能是个概略整数,又可能是个有神圣象征的数字。但只要从总数之中扣除雅各的女儿底拿,也能准确得到这数目。希腊文译本在创世记四十六章加上以法莲和玛拿西的五个儿子,构成所说的「七十五个人」4。但本节的神学重点,却是对比进入埃及的寥寥几人,和出埃及时的庞大数目。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七十人」:与所说的「七十五人」有出入,因为后者将约瑟的三个孙和两个曾孙都计算在内

──《串珠圣经注释》

七十人这是根据所计算的人数。「从雅各而生的」,当然是指儿子和孙子在内。因为约瑟已在埃及,如上他的三个孙子和两个曾孙,七十士译本在这两处经文,使用「七十五人」。为这原因,引用希腊文而来的,也以「七十五人」计算下埃及的人数。

约瑟是雅各从宠妻拉结所生的头一个儿子。因为她姐姐已生了几个儿子,拉结深盼也能多生几个,所以把这儿子起名约瑟,意即「增添」。约瑟为父亲疼爱,引起兄长们的嫉妒,又因他所作的两个梦使哥哥们不满,所以寻机会报复。在约瑟奉父命去田野探看他们时,兄长们竟把他卖给以实玛利人带到埃及去,卖给了法老的内臣。约瑟被主母陷害下牢(创三十九 ),在狱中他因解梦被赏识(创四十 ),所以替法老解梦后被立为埃及的宰相,并设法救埃及人免受饥馑之苦(创四十一 )。雅各因迦南地也有饥荒而遣派儿子到埃及籴粮,因而使约瑟和弟兄再得见面,并接全家人下埃及去(创四十二~四十七 )。约瑟在埃及所生的两个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也被雅各接受为儿子,故使约瑟在十二支派中占有两个支派(创四十八 )。雅各死后,弟兄们恐惧约瑟报复,前来向他求饶,约瑟却以好言安慰他们(创五十 )。

──《中文圣经注释》

约瑟已经在埃及: 约瑟在埃及的事件,是为了成就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即为出埃及事件而准备的。约瑟自己也承认神的这种安排,50:20)。 七十人: 雅各家从迦南移居埃及的人数。这里的“70”与创世记10章中记录的从挪亚的三个儿子开始扩展的民族的数量相同,这个数字象征神完全的计划。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凡从雅各而生的」:直译是「凡从雅各的腰而出的人」。

●「七十人」: 徒 7:14 说是七十五人,是因为七十士译本记载是七十五人,死海古卷中也有残卷记载是七十五人。可见当时有两个经文版本:七十人,是无争议的66人加上雅各、约瑟、玛拿西、以法莲。七十五人,则是无争议的66人加上约瑟的九个儿子,不算雅各与约瑟的结果。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注。这个数字虽在别处作75,且有不同的解释,只不过说明雅各众子和家眷都来到埃及,是以色列民的祖先。

以色列民寄居埃及400多年,继续蒙神赐福,生养众多,繁茂强盛。“那地”指他们所住的歌珊地,在尼罗河三角洲东边。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单是男丁便有60万,还不包括妇孺。

──《启导本圣经脚注》

】「约瑟和他的弟兄,并那一代的人,都死了。」

约瑟和他的弟兄这里所用的弟兄,一方面是指2至4节中所列的名字,另方面也是泛指那「七十」或「七十五」个下到埃及去的约瑟的骨肉之亲。

并那一代的人这一代,明显的不是指犹太人素常所认的「四十年」时间,甚至也不是一个「世纪」的百年时间。乃是泛指一个很长的年代。在绪论中(见「出埃及的年代问题」 ),我们已提及约瑟的传统大概和埃及第十五朝(ca. 1690~1580 B. C. ),即与许克所斯人(意为「外来的统治者」 )有关,而出埃及则在埃及第十九朝,约为主前一二二○年代,两者相隔了四百多年。

都死了这话不单是提到肉体的死亡,也包含名声的逝去和事迹的湮没。

──《中文圣经注释》

约B.C.1876年: 从跟雅各一起到埃及在歌珊地定居的那一代人全部都死亡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已经过了很长的岁月。若把定居埃及的期限看作是430年(12:40),除去摩西的成长时间(40年 )和逃亡时间(40年 ),这时候应该是移居埃及后的第350年(B.C.1526 )。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

“生养众多,并且紧茂,极其强盛”——有人诧异以色列人下到埃及不过几百年的功夫,怎能从七十人(5 )生养到二百多万人呢。有下列的几层理由,可以解决这问题:(一 )除丁从雅各而生的七十人以外,还有1他的儿媳和孙媳,2他众子的家眷,这些家眷中有许多仆婢(1注 ),这样看来,同着雅各下埃及的人,不下一二千口。(二 )本节和十二节显明以色死人生养非常众多,这正是神屡次预先所应许的,也是因着神特别的保护,甚至埃及人越苦害他们,他们的人数越发多起来(12该20 )。(三 )按统计家计算,一带地方的人数,若没有妨害,每二十五年就能加增一倍,这样看来,二千多人在二百多年间生养到二百余万人,也不为奇。( 也有注释家以为从雅各下埃及起,到以色列人出埃及止,共有四百三十年,那样就全然没有难解的问题。将来神还要使犹太人孳生繁茂。“满了那地”——就是他们所住的歌珊地,按也有埃及人住在他们中间。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ockquote >

描述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的繁茂情形;「那地」不一定是指埃及全地,可能只包括以色列人聚居的兰塞──《串珠圣经注释》

希伯来原文故意重复所用的三个动词,这三个动词或可译作「多结果子……云集……变得众多」(pa{ra^- s%a{ras]- ra{b[a^ 和合本作「生养、众多、繁茂」 )。本节将这种增长,诠释为神对被造之物所应许的祝福。从约瑟去世至今,已经渡过了相当的年日。时间最短的估计,摩西是第四代的利未人,而更有可能,他是生于数百年后。满了那地,可能是指歌珊地(大概是从尼罗河延伸到今日苏伊士运河河道的图米拉特河 Wadi Tumilat ),亦有可能是自然的夸饰,指埃及全地。后者在统计学上虽然并不正确,却生动地表达了埃及本土人的感受。在某些地区,那些不受欢迎的侨民人数可能比他们还多。

──《丁道尔圣经注释》

『满了那地』一语必须理解为指?歌珊。没有丝毫证据证明以色列人与埃及的其他地区有关联。在以色列的字汇、法律与宗教中,实际没有埃及的因素,显出一点同化作用──这是埃及统治者绝不愿有的一类事,因为他们视埃及为出身不同的人种。但是现在雅各的后裔正如许多基督徒一样,丧失了朝圣者的异象,而且满足于属世的好处。

──《每日研经丛书》

以色列人原文的「以色列的众子」相同。但在这里,因?下面四句形容词,已可看出以色列的众子,已不是一个一个地可以数得出来,乃是成了一大群的民族,正如第九节所用的,已为以色列民了。

生养众多这是神对先民赐福应许的成就。在创造人类的开端,神赐福始祖,要他们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在挪亚出方舟后,神赐福给挪亚和他的儿子,要他们生养众多,遍满了地;在呼召亚伯拉罕以后,神的应许是要赐福使他的子孙,多如天上的众星和地上的尘沙

并且繁茂生养众多是指数量的多,繁茂却不但指在数量上无法计算的蔓延昌盛,也包含质量的好。

极其强盛繁茂偏重于质量和数量的外表,极其强盛则不单表达了数量的宏大,也形容其质量的精壮。

满了那地再次说明以色列人生养的数量和其蔓延的情况。这那地,所指的大概不会是全埃及地,乃是指以色列人下埃及后居住的所在地,就是歌珊地

──《中文圣经注释》

众多……强盛: 作者连续4次重复使用相同动词的原因,是为了体现以色列后裔惊人的壮大不是自然性的,而是神根据约,13:6,22:17,26:4,28:14,46:3)所赐的祝福。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生养众多,并且繁茂」:原文是「生养,繁衍,增多」。

●「生养」众多:SH 6509 「结果子」。在挪亚之约中提到(创 97 )。

●生养「众多」:SH 8317 「挤满、繁殖」。这个动词一般指青蛙、鱼等生物生产繁多,只有在 1:7 和 创 9:1-7(提到神对挪亚和他的儿子的祝福 )时才用来指人类的后裔众多。这个字旧约只出现17次,其中在创 1:20-21 有「(多多 )滋生」的意思,在 创 7:21 则是形容昆虫「爬」(动物成群结队的样子 「挤满」的意思 )。

●「繁茂」:SH 7235 「多、变多」。这个字在旧约很常见,在这段此字则算是重要的关键动词,因为 1:10,12,20 都一直重复出现这个字,用以表达以色列人「多起来」。

●「极其强盛」:原文是「非常非常强盛」。

● 1:7 用了与 创 1:21-22 重复的三个动词SH 6509 SH 8317 SH 7235。

●满了那「地」:指的应该是「歌珊」。

◎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单是男丁就已经有六十万人(12:7),所以若连妇人和孩子一起计算则约有两百万人。短短四百年间,以色列却由七十人增为两百万人,可见其增长的速度有多惊人。每一代大约20年就可以重复再生殖。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治理埃及,」

“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这新王大概属新朝,所以不认识约瑟,也不重看以色列人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新王是谁,很难确定。也许作者因他苦待过以色列民,不愿给他留名。从若干证据看,有一可能是兰塞二世(RamesesⅡ 主前1290-1224年 ),不过压迫以色列人的事可能在他前一任的法老塞提一世(Seti Ⅰ 主前1303-1290年 )手上已经开始。兰塞二世的首都靠近歌珊,圣经称歌珊为“兰塞境内的地”。此人任内大兴土木,包括积货城比东与兰塞(11节 )。也有人说是亚摩士(Ahmose )。此说较可靠,因为约瑟时代统治埃及的可能是外来的喜克索人(Hyksos ),此族所建王朝在主前1550年被推翻,埃及本土人重掌政权。逐出喜克索人建立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便是亚摩士,很可能就是本节所说的“新王”。他不认识约瑟,间接说明他不属当年提拔约瑟的那个王。

圣经记载古代埃及的君王,只称“法老”;从《出埃及记》到《路得记》,因无法老个人名字,出埃及究在何时十分难确定。一般接纳为主前1446年,本章所讲的法老苦待以色列人应该于主前1550年,也是喜克索人被逐出埃及之年。欧洲文明此时进入青铜时代,相当于我国商朝中期。

“法老”一名在埃及古文义为“大公”。

──《启导本圣经脚注》

「不认识」:不一定表示新王未曾听过约瑟这名字,可能指他不欣赏约瑟本人及他的工作和后代。

──《串珠圣经注释》

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前面 )已经提到,约瑟的时代和出埃及的时代,已经相隔四百多年,埃及国也已经换了四个朝代。更重要的是,约瑟的时代是外族人统治埃及的时代,而出埃及的时代是埃及本土人作王的时代。因此,这不认识约瑟的新王,不但是因时间的久远而对约瑟和其功绩不认识,就算认识,也不会尊重。另外一点也很重要:通常新王起来统治,必然会注意很多前王没有注意的问题。以色列人在歌珊地繁昌,前王大概并未重视这事实。就算注意了,可能也认为会对本国有利。新王却不然,他认为这外族人的强盛,会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参看以下两节 ),所以要设法加以控制。

──《中文圣经注释》

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 根据圣经的记录(12:40,,21:5,25:26,47:9,和埃及王朝史,当时的新王应该是驱逐了喜克索斯王朝(从叙利亚和亚洲转移到尼罗河地带-并征服北埃及之后-从B.C.1674-1567年间形成埃及第15-17王朝的外邦王朝 )的第18王朝的第3任王;图特摩斯1世(ThutmoseⅠB.C.1539-1514 )。“不认识约瑟”这句话的意思是,新王有意要否定,有闪族血统并与喜克索斯(Hyksos )王朝有着密切联系的约瑟的业绩。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新王」:在埃及文的意思就是新的王朝。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 11法老是谁?】

答:法老Pharaoh是埃及人的方言,原含有朝廷之意,后便奉为皇帝之称谓,亦即王之尊号。旧约圣经除法老尼哥Pharaoh-Nechoh King及法老合弗拉Pharaoh-Hophra King 二王的国号外,别处再未有提说过。故对于各时代法老的事,难以作很明确的分析。

1 亚伯拉罕下埃及时的法老—约是亚门嫩黑第三,因他哀怜国民常饥,下诏在有泉水的地址,修筑一个高大的贮水池,堡垣周围数里。每逢年岁干旱的时候,放水滋润田亩,并且掘开一条运河,以便移运货物。)。

2 约瑟下埃及时的法老—不是埃及本族,乃是东方过来占领疆土的异族,埃及人呼他为胡克寿,意取牧羊的意思。约瑟卒后,他被逐而立埃及人为王。传至法老冉塞第二RamesesⅡ,生性喜欢筑城,建窑陶砖,所用工人尽系外族。那先虐待以色列人的,显系这个新王。—14 )。

3 摩西出埃及时的法老一冉塞第二崩,法老米尼达Merneptah接任。无奈为人暗懦,既已批准了摩西亚伦的请求,释放以色列人离境,当他们启行之后,却又刚硬起来,拦阻前进,最后发兵追该。卒令全军覆没于红海,无一生还。古时埃及人死了,有用香料殓成干尸,永不腐烂。主后一八七一年在开罗以南某地,发现有四十口石棺,都是古代埃及法老及女王之木乃伊Mummy.以上两法老之木乃伊,至今尚闻存于埃及开罗京城。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不认识约瑟的王】

出埃及记对于和以色列人有交往之法老的名号,一贯保持缄默。由于埃及史料完全没有提及以色列人在埃及定居、为奴、出离,这些法老的身分只能依靠记载中模糊的线索去揣测。主前十七至十六世纪间,埃及是由称为 * 许克所斯人的外族所统治。学者一般认为本节所述之法老,若非第一位 * 许克所斯统治者,就是 * 许克所斯人被驱逐之后的第一位埃及本土统治者。两者在时间分别上最少有一百年(大约是主前1650年或1550年 ),如果奴役以色列人的,是势力范围未达埃及全地之较早期统治者的话,这分别可以长达两百年之久。

──《旧约背景注释》

压逼开始──埃及新王施苛政苦害以色列民。

──《串珠圣经注释》

这段叙述埃及人控制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繁昌的第一个方法,但却弄巧反拙,使以色列人繁殖越多,蔓延更快。经文简述在以色列人下埃及许久以后,新朝代的王不知道约瑟和他在饥荒中拯救了埃及人的功绩,只注意到以色列人繁殖快速昌大,会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因此,他警醒埃及人注意此事实,并以怕他们联外攻击埃及人,以致使这些国奴逃走为借口,派高官加重担给以色列人,要他们为王家建造城堡和做田间的工作。以色列人固然因此而痛苦难当,但人口却反而增多增强,使埃及人更加痛恨,而引起他们要使用另些方法来消灭或削弱以色列人。

──《中文圣经注释》

◎这一段中有许多用词和 创 11:1-11 建造巴别塔的记载用词相同,可能暗示法老王对以色列人的迫害与建造巴别塔的努力相似:违背神的心意,终究是徒劳无功。

◎由于旧约圣经并没有避开提及异国君王名字的惯例,而且在其他旧约书卷也确有提及「示撒」和「尼哥」等法老的名字,所以在1:8 用「不认识约瑟的新王」没有指出是哪一位法老并不寻常。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

a.有可能是这位法老就是后来出埃及过红海一连串事件中的法老。

b.人民的历史记忆刻意隐瞒压迫者的名字。

c.不给这位法老任何名字可以贬低这位法老的身份。

d.叙事者无法找到可以辨识这位法老的记载。

e.在圣经叙事中保持关键人物的匿名可以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

◎由于这整段特地用创世记约瑟连结经文,把整个事件和祖先连结起来,在后面 (1:15-22)连接生婆的名字都巨细靡遗的记载下来,可见这边提及有一位埃及的王又不提姓名是相当可疑的,「刻意不提」法老的名字似乎是较为可能的。

◎这段开始描述以色列人面临的变局,迫使他们不能安逸地停留在埃及,要回到「应许之地」。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埃及对以色列的虐待政策,由于以色列民人口急速增加和埃及新王对外族的反感,使出埃及事件成为可能。埃及对以色列民族的压迫暗示,500多年前神对亚伯拉罕的预言的成就和出埃及的时候已经来临。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对他的百姓说:『看哪,这以色列民比我们还多,又比我们强盛。』」

“比我们还多,又比我们强盛”——这是过实的话,法老王要令臣仆服从自己的意思(10 ),故意夸张以色列人丁的兴盛。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看哪这是引起注意的呼唤!

他的百姓……以色列民在原文,百姓和民是同一个字。这是新王对自己的民,要和以色列民作比较,藉以引起他的百姓注意和重视的一个方法。因为以色列民比他自己的百姓还多,而且更加强盛,如果不予控制,祸患就在后头了。

──《中文圣经注释》

比我们还多,又比我们强盛: 不是说百姓的实际人数比埃及人多,而且夸张地表现了他们的繁延速度和体力上的强壮远远超过埃及人。这也是埃及对以色列实行压迫的原因之一。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以色列民」:原文是「以色列后裔的子孙」。这是非常突兀的重复语句,因为通常只用「以色列的子孙」或「以色列的后裔」。

●「强盛」:「强大的」、「强壮的」。

◎在 民 22:6 摩押王也曾以希伯来人「比我强盛」而想要诅咒和对付以色列民。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法老用巧计待以色列人,手法并不新奇…… 】

以色列人口众多,法老害怕他们万一组织起来威胁到他的国家,于是强迫他们作奴仆,多方压迫,使他们意志消沉,阻止他们人口增长。古时,各国都使用奴役的方法,来对待被征服的民族或俘虏。埃及许多的大型金字塔,极可能是由奴隶建造的。以色列人虽然不是被征服的民族,却是外族人,享受不到埃及公民的各种权利。

──《灵修版圣经注释》

】「『来吧,我们不如用巧计待他们,恐怕他们多起来,日后若遇甚么争战的事,就连合我们的仇敌攻击我们,离开这地去了。』」

“我们不如用巧计”——。“就连合我们的仇敌攻击我们”——这样埃及国东北的边界似乎有危险(9 ),但以色列人未必肯与亚拉伯人,非利士人,亚兰人,或赫人同盟合作,不过法老怕他们乘机攻打埃及,得以自由。“离开这地去了”——埃及人既从以色列人占了便宜,故此不愿意他们离开埃及地。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以色列人住在尼罗河三角洲以东,其地为埃及的边疆,与沙漠接壤,过去外族常经此地入侵。埃及新王担心以色列人与外族连手,故设“巧计”,一方面不让其人口增多以减威胁,一方面仍可利用其廉价劳动力。

──《启导本圣经脚注》

「巧计」:内容论及埃及人如何要将以色列人压伏在自己的轭下,不让他们继续繁殖,免得威胁管辖他们的埃及人。

──《串珠圣经注释》

来罢前节的「看哪」是唤醒注意情况,这里的来罢却是进一步在呼吁行动了。

我们不如用巧计待他们原文这句话只用了两个字。后一字译成待他们的,原文是「对他」或「对付他」。因为前节「以色列民」的「民」字是单数,所以这里也用单数。中文是跟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文译本翻成复数。头一个字我们不如用巧计的译法,却不够原文的强度。因为原文不但是呼吁自己要做的,而且有强制自己要行动的含义。所以应当译成我们必须用巧计为佳。

恐怕他们多起来这是表达要控制的第一个原因。因为恐怕他们越来越多,会造成威胁。

日后若遇甚么争战的事,就联合我们的仇敌攻击我们这是表达要控制的第二个原因。这句话虽然连接上句的恐怕,是还没有事实可据的,但这可能性是有的,是听者的理性可理解得到的。争战的事是个可怖的事,若这些以色列人联合我们的仇敌攻击我们,这个恐怕就太可怖了。

离开这地去了这是要控制的第三个原因。在绪论中,当我们讨论到「希伯来人」的时候,已经提到法老亚门诺斐斯二世(Amenophis II- ca. 1435~1414 B.C. )在亚洲掳了些哈皮鲁人到埃及为国奴。国奴离开这地去了,不但在经济上对国家造成损失,在政治上和在国家的颜面上,都是极大损失的事。

这节经文由恐怕起的10下,是属于耶典的。耶典最初是为训练王子和王家的助手而写的。这些「读者」的政治意识当然很高,对这三个要控制的理由的恐怕,自然是很能体会的。

──《中文圣经注释》

埃及王压迫以色列民族的原因,第一,由于他们不被埃及人同化,所以产生了一种极大的恐惧感。第二,他们居住在国家的战略要地歌珊,所以甚怕他们成为外族侵略的跳板。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来吧」用巧计待他们:「给」、「提供」、「来」。

●「巧计」:「以智慧处理」。

●「离开这地去了」:意思并非「离开」而是「从这地上去」。不过实际的意义应该是还是「离开埃及」。

◎ 1:10 这个法老的担心很奇怪,一般应该是担心外族起来「统治埃及」,他却担心外族「离开埃及」?大概他的心情就是要奴役这个民族,所以整个只担心外族跑掉。如果看过埃及的大建筑,大概就能体会劳动力对法老的重要性。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奴役以色列人的缘由】

奴役以色列人的理由,是如果他们不被奴役,就会与仇敌联盟,离开本国。这话所显示的,应该是 * 许克所斯人被驱逐之后的时期。埃及人基于经济上的因素,想要保留以色列人。

——《旧约背景注释》

】「于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辖制他们,加重担苦害他们。他们为法老建造两座积货城,就是比东和兰塞。」

“加重担苦害他们”——埃及国原有强追人民服苦役的恶风,当时他们就借这陋规加害于以色列人。埃及人盼望使以色列人渐渐地衰弱,免得与他们有害,后来以色列人也曾埋怨所罗门,因为他也随从这种恶风;约雅敬也行了此等虐政。“建造两座积货城”——在这些城内,埃及人积藏粮食和军用品,古时各国往往在不稳妥的边界上,多筑积货城以防不测(本节 。“比东和兰塞”——,这两座城在安河的境内,与自尼罗河往红海的运河相近。公历一千八百八十三年,有西方考古家寻出比东的旧址,这城的而积约有五六千方码,四面有最厚的砖墙,住西南角有一座日神庙,庙北边有些砖窖,门开在窑顶上,特为屯粮之用。所用的砖分三等:下层的有草,中间的有斩碎的禾楷,上层的全没有草与禾楷,纯用泥做的。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强迫劳动盛行古代中东。埃及法老强迫外族以色列人服苦役,视同奴隶,地位远低于埃及人。

──《启导本圣经脚注》

「督工」:是专有名词,指负责监管为奴之以色列人的官长。

「法老」:并非个人的名字,乃是任何埃及王的称号。

埃及人预先将粮食聚在「积货城」,以防饥荒;积货城也用来收藏军械。

「比东」和「兰塞」: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东北部。

──《串珠圣经注释》

埃及人这里所指的,当然不是普通的埃及人,乃是指埃及的掌权者。

督工的辖制他们原文督工可用于任何的官长和领袖人物,甚至王子。这含义大概是派有高级的人物负责督工的任务。辖制的字根是一个专门名词,在翻成「服苦的人」则译为「苦工」。这明显的已把以色列人列为国奴,在受控制之下作苦工。

重担前面所说的苦工,是指外在的,就是他们在不自由的环境下,被督工监管?工作。这里所说的重担却是实质的,就是指他们工作的分量是担子沉重的

法老这名词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乃是一个尊称,和「埃及王」有同等的意义(见本章15、17节 )。埃及文的 Pr`o 原义是大殿,在主前二千年前后是用为专指王宫的。到了亚门诺斐斯四世(Amenophis IV- ca. 1364~1347 B.C. )才用为对埃及王的尊称。由这尊称的事实,也侧证我们在绪论中所说;认为出埃及的年代不是在主前第十五世纪,而是在主前一二二○年代较为正确。

积货城七十士译本翻为「要塞城」。原文除有屯存货物的坚固要塞之意义外,还有作后勤供应的涵义。故此,这两座积货城,并不是货仓,乃是发号施令和供给军需的所在地。而在事实上,其中一座城,就是兰塞,乃是兰塞二世(Ramses II- ca. 1290~1224 B. C. )的宫殿所在地。

比东和兰塞参看绪论之「从圣经的记载来看」。七十士译本在兰塞之后,还插上「和安城,就是太阳城。」这些地方,都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地带的东边,就是创世记所指的歌珊地的范围内。

──《中文圣经注释》

法老: “统治者”或“大屋”的意思。是埃及王的名称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当时的庞大建筑工程所需的工时极多,故此强迫劳役颇为常见。强迫劳役是税收的形式之一(平民每年为政府的建筑工程无偿工作一段时间 )。战俘更可能被长时间强迫劳役。如果政府的建设计划太庞大,本地人和战俘不足应付其工作量之时,强迫劳役的箭头就会转而针对其他弱势群体。

●「督工」:「奴工监督者」。同样的官衔出现在埃及底比斯的雷克玛坟墓的壁画中,时间是第十八王朝杜得模西士三世的统治期间。

●加「重担」苦害:原文只出现在 出 1:11 2:11 5:4,5 6:6,7 跟「强迫劳役」有关。

●「法老」:原意是「伟大的房子」,本指法老的王宫,后来变成埃及王的通称。

●「积货城」:「仓库城」、「贮藏室城」,但并不表示这些城市仅仅作为储备食物、物资用。实际上积货城是各区的地理和活动中心,可能也是省会。

●「比东」:字义是「正义之城」,埃及语的意思是比亚顿(Pi-Atum ),意即「亚顿神(Atum )之地业」。位于开罗东北约95公里,伊斯梅利亚运河(Ismalia Canal )旁的拉塔巴遗址(Tell el-Rataba )。

●「兰塞」:字义是「太阳之子」,位于比东以北32公里的达巴遗址(Tell el-Dab'a )。这城曾经是西克索人的首都,名叫亚华里斯。公元前十三世纪时,兰塞二世将之重建为自己的首都,称之为比兰塞(Pi-Ramesse )。这城在公元前十二世纪(1200-1199 )拆毁,来建筑第二十王朝的三角洲首都泰尼斯。文献中记载好几种人都曾经被兰塞二世征召为筑城的奴工,哈皮鲁人('Apiru 这名字用来形容离乡背井的人 )是其中之一。许多学者认为希伯来人就是包括在哈皮鲁人之中。

◎七十士译本除了马所拉文本所载「比东」「兰塞」这两个城市之外更加上「在希利波立」这几个字,这些城市全部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也和埃及第十九王朝的蓬勃建筑重建计划息息相关。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比东与兰塞二积货城为何地方?是谁建筑的?】

答:这两座城,是在约瑟的岳父波提非拉所居安城的境内,亦即属于埃及国歌珊地内的城,约瑟曾经遵从法老王的命令,把这最好的地给他父亲和他兄弟们居住,及至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的时候,建这二城为法老的积货城,位于尼罗河往红海的运河相近之处,这是邻近边境的军用仓库,用来贮军需品,以应防卫及战争之用。

根据考证的记录,比东与兰塞二城是那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兰塞第二(Ramessesll )所建造的,约在主前一五○○年。他治理埃及共六十五年,是几个最伟大的法老之一。他是一个大建筑家,利用以色列人的劳役来建成了这二城。在公历一八八三年,有西方考古家拿维(Navilla )氏,寻出了比东的遗址,此城的面积约有五万六千方码,四面有最厚的砖墙,其上印着兰塞第二的名字。在西南角有一座日神庙,庙的北边有些砖窖,门开在窖顶上,其中贮藏间是由以色列人造的,特为存粮之用,在城门口的地方,他又发现了一个兰塞第二的碑铭,上面写着「我在东方的要塞虚建立了比东」。一九○五年,又有毕特利氏(Sir Flinders Petvie ),鉴明了兰塞的遗址;至一九二二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费舍氏(Fisher ),又在伯珊Bethshan城内,发现了一个高八尺,宽二尺半的兰塞第二柱形墓石,其上写着他「用亚洲的闪族(希伯来 )奴隶建立了兰塞」。

从这两种碑铭记载,皆足以指明兰塞第二,乃是建筑这两座城的法老,以及以色列人的压迫者。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比东和兰塞,究竟建于何时?】

古代历史记载,比东和兰塞这两个城市,是公元前1290年建造的,所以有些学者相信,以色列人是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出埃及的。但是另有学者考证,认为他们是在公元前1446年离开埃及的。以色列人怎能在离开埃及150年以后,又在那里建造两座城市呢?这些学者认为,当时作法老的兰塞二世,并没有建造这二城。实际上他是将150年以前所建造的这两个城市改名,这是埃及君王的一惯手法,将城市修饰重建,便当作是自己建造的,把前人的功绩全然据为己有。

(13:17-18)──《灵修版圣经注释》

徭役】

古代世界所从事的庞大建筑工程所需的工时极多,故此徭役(强逼劳工 )颇为常见。它是税收形式之一(譬如说平民每年为政府的建筑工程无偿工作一个月 )。如果政府野心太大,本地人和战俘不足应付其工作量之时,徭役的箭头就会转而针对无助之人。

──《旧约背景注释》

比东】

比东按考据是埃及语中的比亚顿( Pi(r )~Atum;意即「亚顿神〔Atum〕之地业」)。如今考证为位于开罗东北约六十哩,伊斯梅利亚运河(Ismalia Canal )旁的拉塔巴遗址(Tell el~Rataba )。经文指出所建的是积货城,并不表示这些城市单独作储备粮谷之用。积货城是各区的地理和活动中心,可能也是省会。

——华尔顿《出埃及记背景注释》

兰塞】

兰塞的地点在争论多年以后,如今确实地被考证为比东以北二十哩左右的达巴遗址(Tell el~Dab'a )。这遗址已被比塔克(M. Bietak )彻底挖掘过。这城曾经是 * 许克所斯的首都,名叫亚华里斯。主前十三世纪时,兰塞二世把它重建为自己的首都,称之为比兰塞(Pi~Ramesse )。这城在主前十二世纪(士师时代 )拆毁,来建筑第二十王朝的三角洲首都泰尼斯。好几种人都曾经被兰塞二世征召为筑城的奴工,阿皮鲁人('Apiru 主前第二千年纪用这名字来形容离乡背井的人 )是其中之一。这名字应该会被用来形容希伯来人,以及其他的人种。

──《旧约背景注释》

对以色列的压迫政策: 埃及对以色列日益压迫的政策是:①利用苦力抑制他们的生育;②命令接生婆杀害新生男孩;③全国性的公开灭绝新生男儿的政策。即使法老为了使以色列人永久性地成为奴隶而采取了如此毒辣的手段,但神的计划却在这种政策当中顺利地进行着。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只是越发苦害他们,他们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

“越发苦害他们,他们越发多起来”——这是反常的事,显明是出于神特别的保护,神在灵界上也往往施行这样的救护。【比方】使徒行传上的教会。“愁烦”——(一 )忧愁,(二 )烦恼。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他们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试图用这些方法控制神子民的增长是枉然的。本节再次用两个创世记所用的动词,来形容他们成功的繁衍。然而他们所过的,是沉闷没有止境的苦工生涯(14节 )。这民族健壮如牛,在生理上优胜,更惹娇养之埃及人的「嫌恶」(参 NEB )。其他学者则参照,认为「烦得要死」的译法较为准确。

──《丁道尔圣经注释》

标准修订本记载:『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似乎不太正确,因为他们要灭绝以色列人或驱逐他们出境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宁可采纳新英语本的『觉得讨厌』的译法。他们未忘记以色列是闪族人,而且或许还把他们与多世纪前征服而又统治埃及的许克所斯人(Hyksos译者注主前十七世纪入侵埃及的亚洲人 通称牧人王朝 )联系上了。可能因此使法老转变采取虐待以色列人的行动。

──《每日研经丛书》

越发苦害……越发蔓延这是显明埃及的领导,原先以为这样加重担苦害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就会日渐萎靡衰弱。谁知越发苦害他们,他们却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埃及领导原本以为的「巧计」,却弄巧反拙。因为做苦工使以色列人的身体益发强壮,生养更加众多,在质在量都加增了威势和声势。

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原文愁烦这词,是「感到厌恶」或「为之痛恨」的意思。原文并没有主词,只有愁烦这字附有复数代名词「他们」。明显的,这「他们」所指的就是「埃及人」。原文直译是:「他们就在以色列人面前感到厌恶」,或作「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极之痛恨」。所以,原文的意义不单对越发蔓延的以色列人,有无可奈何和无计可施的感觉,也包含了憎恶痛恨而要设法灭之而后快的情态。

──《中文圣经注释》

●「越发蔓延」:原文是「如此爆裂」、「如此冲破」。

●「愁烦」: 「感到厌恶」、「憎恶」。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生活越苦,以色列人越发多起来;奇怪!苦难在人生中有何意义?】

埃及人强迫以色列人作奴隶,虐待他们,想使他们丧志,人丁减少。可是恰恰相反,他们人口激增,并且强大起来。我们受到重压苦待时,也可能觉得很沮丧,但是重担可以使我们更坚强,在我们生命之中产生力量,使我们能面对未来。没有苦难来磨炼,我们就不能真正成为得胜者。身处艰难困苦之中,我们对神仍要忠心,因为即使是最悲惨的处境,也能塑造我们,成全我们。

——出埃及记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

】「埃及人严严的使以色列人作工,」

“埃及人严严地使以色列人做工”——,注意铁炉两个字 ),这也是神所预言的。有埃及古碑上所刻的图像存到如今,这些图像上显明督工的人如何用杖鞭打工人,天虽炎热,所担的苦担虽重,督工的人还是从早到晚,严严地催逼他们加紧地做工,甚至有多人因力竭仆倒而死。纪元前六百余年法老尼哥,从尼罗河到红海开凿一道二百四十里长的运河,那时就有十二万人因苦工丧了性命,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北边的亚历山大挖运河的时候,也有一万多人丧了命。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埃及人严严的使以色列人作工。』有些版本将翻成『严严』的希伯来字译作『严酷』,这词说出以色列人没有自由、没有权利,也没有安息。不论他们的处境如何,他们必须像奴隶一般地劳苦。他们必须作法老所命令的。──WL

严严的原文这词包含有「恨恶地苛峻」的意义。因为以色列人越发蔓延,而使埃及人感到厌恶,所以他们就从恨恶中苛厉的加增工作量给以色列人。

──《中文圣经注释》

严严地……作工: 希伯来语“作工”的意思是指捣成粉末。这句话说明了以色列的子孙在埃及酷热阳光下进行的强制性劳动。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严严地」:「严厉」、「严格」。此字圣经只出现六次出 1:13,14 利 25:43,46,53 结 34:4 指的是施以苦毒、无情的对待。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使他们因作苦工觉得命苦;无论是和泥,是作砖,是作田间各样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严严的待他们。」

“和泥……做砖”——埃及人建造高大的庙宇、宫殿、库房,多是用石。建造住宅、庙墙、城墙、营寨多是用砖。但因为在埃及雨水甚少,他们的砖就不用过火,乃是很大的土坯当砖,做法与中国的土墼相似,他们将土阴湿又加上割碎的草和成泥,放在模内压实,把余剩的泥刮去,扣在场上晒干,又将干灰洒于模内,使泥不至于黏住模子。为国家所做的砖,往往将法老的名字印在砖上为记号,这种模子和砖,到如今还有存着的。“做田间各样的工”——埃及人不但使以色列人做田间农人的苦工,也使他们开水渠、筑城邑,做各等的重工(参11 )。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神在亚伯拉罕时代早已预告以色列人要在埃及受苦,所服苦役除了和泥做砖之外,还可能包括汲水灌田和农耕

──《启导本圣经脚注》

苦工这里的苦工和11节所讲的「服苦的人」或「苦工」,并非同样的字。11节所讲的?重在被监管下不自由的奴役,而这里所说的苦工却是厚重难做的工作。

觉得命苦因为有厚重艰难的工作,在不自由被监管下受奴役,自然会觉得命苦。但这里所说的命苦,却不但在身体上的重担,也是精神上和信仰上的重担。要他们在田间作各样的工,就是从事农耕,以及要他们和泥做砖以建筑积货城,实在是对他们信仰的极大打击。为这原因,不但是因为埃及人「在一切的工上都严严的待他们」,使他们觉得命苦,更在这些工作上与他们的信仰相违背,尤使他们觉得命苦。

──《中文圣经注释》

田间各样的工: 表示挖管道灌溉农田的重活。对作为牧民的以色列百姓强制性要求这种灌溉作业不单是劳动上的剥削,更是抹杀民族精神的一种殖民政策。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当时的典籍都认为「做砖」是一种肮脏的职业。但埃及的住宅、政府建筑、城墙、金字塔,都用泥砖建造。做砖的方式是透过小组分工合作,工作内容有:搬运和打散禾秆、搬泥和运水、用手或模子塑砖,用日光曝晒数日,干后运到建筑地点。建筑大型房屋的砖头长度是30公分以上,宽度是长度的一半,厚度约有15公分。

●「使...作工、作...工、(各样的/一切的 )工」:SH 6531 这个字根在 1:13,14 也都有出现多次(共五次 ),其中两次是使用 SH 5665。这个字就是「奴隶」(slave )、「奴役」(slavery )、「使奴役」(enslave )相关的字眼。因此虽然「奴役」(Slavery )这个字词在出埃及记中并没有直接出现于中译本或英译本,但从上文下推论都可见。

●「命苦」:「使之悲苦」。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制砖】

古籍一致同意制砖工人做的是肮脏职业。一本名叫《行业的讽刺》(Satire on the Trades )的作品,描述一个无尽泥泞的难受生涯。住宅、政府屋宇、城墙,甚至金字塔,都一度用泥砖建造,所用的砖头数以百万计。工人每天的数额,由分配给小组的工作量而定。小组分工合作,职责计有搬运和打散禾秆、搬泥和运水、用手或模子塑砖,用日光曝晒数日,干后运到建筑地盘。建筑大屋的砖头长度超过一呎,宽度是长度的一半,厚度约有六吋。

──《旧约背景注释》

】「有希伯来的两个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对她们说:」

“希伯来”——就是外邦人称呼以色列民的名称。“施弗拉……普阿”——有注释家以为这两个收生婆是希伯来人,也有人想他们是埃及人,因为法老未必肯靠希伯来的收生婆替他杀灭希伯来人的男孩,犹太史家约色夫也说她们是埃及人,她们或者是收生婆的首领。最稀奇的就是这些收生婆的名字能存到如今,法老虽是当时的大王,他的名却被人忽略,甚至现在不能确定是哪一位法老。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要是接生的妇人只有两个,以色列人的数目便不可能像所说的那末多;因此一定还有很多接生妇,这两个只是主管。她们的身份一直有希伯来妇人和埃及女人两种解释,因保护以色列人蒙神赐福。

──《启导本圣经脚注》

希伯来参看绪论「希伯来人」。

两个收生婆这两个收生婆是希伯来人。也许埃及王没有召齐所有的收生婆去见他。当年在歌珊地若只有两个收生婆,就更证明本书绪论中所说(见绪论「利未与出埃及的支派」 ),出埃及的男丁不可能有六十万人,乃是六百个家庭。

施弗拉和普阿两者都是闪族语系的名字。前者的原义是「秀丽的」;后者的字根稍有商榷,可能是「芳香的」或「光耀的」的意思。

埃及王对他们说这明显的是两个收生婆被召到埃及王的面前,而不是藉?官员的传令。埃及王之所以要亲自召见他们,一方面显示出他对这事件的重视,也想藉王帝召见的威势来胁逼收生婆就范。另一方面,要他们杀死男婴到底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诡谋,所以召收生婆私见和对他们说话。这就可能还包含有「利诱」的成分在内。

──《中文圣经注释》

●「希伯来人」(SH 5680 ):「希伯来」字义是「从远处来的」、「作客的」(SH 5677 )。比较贴近的模拟就是「客家人」。早期应该是广义对于「对外邦人的称呼」,未必专指以色列人(那时候也还没有成为大国 ),可以参考 创 43:32 撒上 4:6 。毕竟,对于埃及人来说,跑来埃及避难雅各的后裔的确是「寄居、作客的」;等到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时,以色列人对迦南地人也是「外来种」。到了后期,似乎已经是狭义的成为以色列人的代名词,请参阅 耶 34:14 拿 1:9 。

●「收生婆」:「助产士」、「产婆」。当时女子通常是蹲着或跪着生产。产妇用小椅子、石头、砖头支持自己的重量。收生婆的职责不仅是助产而已,她们还是受孕、怀孕、生产、育婴,整个过程的顾问。 创 35:17 38:28就已经记载有收生婆协助生产了。

◎《七十士译本》(LXX )及《武加大译本》(Vulgate Version ) 都不将「希伯来」用作形容词,译作「希伯来的接生妇人」(midwives of/over the Hebrews )。这译法表示这些妇女不一定是希伯来人,也解释了法老差使她们的疑问──法老怎能要求希伯来接生妇人杀死希伯来的婴孩。不过,这两人却有希伯来名字。

●「施弗拉」:字义是「美丽」。这是一个西北闪族语系名字。

●「普阿」:字义是「耀目的」。这是一个西北闪族语系名字。

◎很奇怪的是圣经没有记载那位有权势的法老名字,明明在1:8,11,15,17,18,19 共提及法老六次之多却没有一次记下他的名字,然而竟然记下了这两位平凡的接生妇的闪族名字(1:15)。可见在人看来地位低微的却是神要点名高度赞扬的。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收生婆施弗拉和普阿是希伯来人么?】

答:经文记载:「有希伯来的两个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这希伯来一词,乃是外邦人对于以色列民的称呼,参上册22题 )。收生婆也许是当时希伯来的妇女。施弗拉Shiphrah的意思是佳美,肯定是一个希伯来的名字;而普阿Puah的意思是光耀,也可能同是希伯来的名字,所以有注释家认为这两个收生婆皆为希伯来人。但是也有人认为她们是埃及人,因为法老王未必肯靠希伯来的收生婆,来替他杀灭希伯来人的男孩(16 )。基于这个观点,所以说她们是埃及人。犹大史家约瑟弗(Josephus-A.D.37-100 )也说到她们是埃及人。她们或者是收生婆的首领,其名字竟能被记录存留下来,而法老身为帝王之尊,其名却被人忽略,没没无闻,至今不能确定是谁,这真是令人希奇的对比。因为这两个收生婆敬畏神,不听从法老的吩咐,竟然存留男孩的性命(17 )。她们同心含意,尊重神的旨意,使希伯来民族不致消灭,得以繁衍绵延,生生不息,极其强盛。如此,她们蒙了神的厚待,便叫她们成立家室(20-21 ),且扬名后世。她们或者是因嫁与希伯来人,得以列在以色列人中蒙恩得福,撒下11-27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有希伯来的两个收生婆……」】

{命题1}两个希伯来的收生婆(midwife )如何能照顾这么多的希伯来妇人?

〔难题〕根据和民数记一至四章,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大约有两百万人,表示其中有几万个妇女。然而,在提到埃及法老王对收生婆施弗拉和普阿的对话。两个收生婆如何能照顾这么多的妇女?

【解答】法老对这两位收生婆说话,因为他们是希伯来人收生婆的领导人(leaders )。根据历史的记载,埃及的社会是个有组织架构的社会。在埃及社会的专门职业和技术同业工会都有领导者(工头 )。大多数的商业交易都须经由政府管辖;技工都得遵守政府官员的命令行事。这种组织制度同样的施行于以色列人的小区里;指派特定的领导督导希伯来人收生婆的工作(同样的例子见 )这种组织结构可以促进埃及官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当法老或其他埃及官员有新的旨令时,可直接向这两位收生婆交通传达。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施弗拉和普阿的名字被记录下来,有何重要意义】

施弗拉和普阿可能是管理收生婆的人。她们两位都敬畏神,难怪圣经特别提到她们。希伯来人的收生婆为产妇接生,照顾婴孩,直到母亲康复为止。法老吩咐收生婆杀死希伯来的男婴,实在是找错了人,因为收生婆的职责是使婴儿安全出生,而不是去杀害小生命。收生婆不顺从法老,也不顾自己的安危,显出勇敢和敬爱神的心。

——《灵修版圣经注释》

「……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命题2}为何收生婆违背神所命定的政府(法老 )并欺骗,神竟祝福他们?

〔难题〕圣经宣称:「在上有权柄的是出于神的」,圣经又说到「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

埃及法老对收生婆下令杀害所有的希伯来男婴, 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附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收生婆不只违抗法老王的命令,当被问到为何如此行时,她们欺骗王说「因为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原文作活泼的〕收生婆还没有到,他们已经生产了」。虽然如此,「神厚待收生婆。……神便叫他们成立家室」)。她们违抗并欺骗,神竟厚待他们?

【解答】毫无疑问的,收生婆确实违背了法老王的命令,存留了男婴,并且她们向法老王欺骗说她们在产妇临盆时,她们来的太迟了。虽然如此,她们如此行在道德上是有正当的理由:

(1 )在道德的观念上,她们真是进退两难。她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遵行神最高的旨意,就是屈服于法老的命令。她们宁愿不犯杀自己同胞婴儿的罪,而违背法老的命令。神要我们遵守政府的权柄,但祂也命令我们不可杀人。保护无辜的生命比服从政府的义务更重要。当有权柄的政府要我们夺取无辜的生命时,我们应当拒绝。当我们弃绝较低的旨令,而顺服于神祂最高的命令时,神不会对我们责难 (徒四章 启十三章 )。在这个收生婆的例子上,最高的旨意就是要保护存留那些男婴。

(2 )经文很明确的说到神厚待她们,因为「收生婆敬畏神」。就是因为她们「敬畏神」,使她们必须作出保护男婴的行动。因此她们对法老不实的解释主要就是要解救男婴。

(3 )为了解救男婴,她们欺骗的解释与违背法老的命令一样重要。收生婆在欺骗和杀害无辜男婴之间, 同样的也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在此,收生婆选择遵守最高的旨令。遵守父母的命令是一个「道德律」。但是如果父母命令他的儿女去犯谋杀,或崇拜偶像,儿女应该拒绝遵行。耶稣曾强调我们要遵行神最高的道德旨令,祂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埃及王进一步的迫害:他下令收生婆将一切刚出世的以色列男婴杀掉;但因收生婆敬畏神,不愿遵从法老的命令,这计划并不奏效。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强制以色列人劳动,要他们为埃及人建造积货城,用以控制以色列人繁殖迅速的「巧计」不售,所以埃及王就亲自召见希伯来人的两个收生婆,威逼利诱他们在接生的时候,若见是男婴,应随即将其弄死,若是女孩,才可存留其性命。可是,收生婆因为敬畏神,不但没有按法老的吩咐杀害男婴,反而帮助男婴存留性命,使婴儿死亡率减低,令到以色列人益见增多。埃及王愤怒地追问此事的时候,收生婆以急智回答法老,说明希伯来妇人与埃及人不同,他们是多产的,故此都很顺产,以致在他们尚未赶及到达,希伯来妇人已经生下男孩,使他们无机会可以下手。因为收生婆信靠敬畏神,才敢违背法老这残酷且惨无人道的命令,以致得到神实质的报赏,使他们也能生育儿女──成家立室。

──《中文圣经注释》

灭绝男童的政策: 用苦工抑制生育的政策失败之后,法老采取了利用接生婆杀害男童的可怕的计划。暗示撒旦想利用法老阻挡伟大的救赎史人物的诞生,但神通过两位虔诚的希伯来接生婆——施弗拉和普阿违抗王命,使这个计划失败。耶稣诞生时希律王时代,撒但同样利用了杀害婴儿的手段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收生婆施弗拉和普亚欺骗法老,神怎能为此而祝福她们?】

记载法老向希伯来收生婆下旨,命令她们接生时杀害希伯来人的男婴:「你们为希伯来妇人收生,看他们临盘的时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把他存留。」这个命令,就是要她们杀害新生的男婴。圣经接着记载,这两名收生婆为避免犯下这滔天的大罪,便采取一种「延迟抵达」的策略。这种策略是,当他们接到将临盘的希伯来妇女的召唤时,却迟迟才出发前往接生,以致当她们抵达时,妇人已产下婴孩,而婴孩也安全地被置于小睡床上了。

收生婆如何向法老解释呢?记载:「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收生婆还没有到,他们已经生产了。」若站在收生婆迟迟才抵达产妇家的这观点看来,这说话可能是正确的,他们只是没有说出延迟抵达是预先已安排计划好了。在二十四小时都被监视这情况下,收生婆极容易被埃及警卫抓着。她们实在是冒极大的危险,随时会被侦察、捕捉及面临控诉。然而,当他们面对两方面的选择:一方面是有计划地杀害自己同族的新生男婴;而另一方面是说一半真话以误导法老,避免了一次大灾难。两恶相衡,她们正确地选了较低程度的恶,以避免犯那更大的恶。神没有为这两个勇敢的妇人掩盖一部份事实而祝福她们。神赐福她俩的原因,乃是她们自愿地不顾个人安危,以拯救那些无辜的婴孩的性命。

了解上述情况后,我们所要问的是:只有两个收生婆,怎能为拥有两百万人的小区服务,而当时的出生率又是那么高。假如没有众多助手,两个收生婆当然不能满足人数如此众多的希伯来妇人的需要。不过,埃及的行政方式,通常是每一组织都建立起一个层系的架构,使政府的命令可由高层传递至低层。每一个组织都有监督,直接向政府首长负责,无论是国家的或一省内的都是这样推行政策。根据这样的行政方式,法老委派两名有经验的专业收生婆,使她们在政府的监察下,负责处理接生工作。我们不知道施弗拉和普亚有多少名助手,但她们显然已小心地告诉助手们有关「延迟抵达」的技巧,好保存性命。因此,法老要面对及审问的。是如此聪明的对手,在这事上,她们取胜于法老。结果是神祝福她们,使她们自己也产下众多儿女,作为她们有勇气冒险拯救别人的婴儿的报酬。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神是否软弱?】

照我们的想法,神的大能足够照顾祂自己并保护那些属祂的人;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却似乎有点出入。

圣经中多处记载神的儿女落在百般的危险中,如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图画了;我们又可以从希律王怎样差一点儿把主耶稣杀害这件事上看见;就是在今天,各地的信徒都面临?种种的困苦和逼迫呢!

从今天所读的经文看来,神的百姓似乎快要灭绝了(16、22 )。

究竟神如何拯救他们呢?是用凶猛的利剑吗?是地震吗?还是在天上显出异象来呢?

原来神使用两个很普通的女人去拯救整个民族(15、17 )。虽然圣经没有告诉我们19节的话之真确性,但却告诉我们,神赏赐她们所做的(20~21 )。她们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她们敬畏神(21 )。

神时常都使用那些平凡、没有太多学问的人──牧羊人、渔夫、工人、小贩、补鞋匠等。祂能使用你去帮助别人,也能使用那些意想不到的人去帮助你。

──《新旧约辅读》

何兹(J. H. Hertz )主张:『不过,因为大多数的以色列人住在尼罗河以外的地方,这样的一个残酷的命令不可能严格执行。』这似乎不是我们从这故事所得的印象。尼罗河是埃及最大神灵之一。从这命令中看到它暗示,这可厌的民族,竟敢不敬拜埃及生活与繁荣的根源,这是不容许的;于是,就让那神灵自己决定他们的生死吧。人们不难找出手段和方法洗脱自己的恶行和凶杀罪而自称无辜。

──《每日研经丛书》

临盆】

古时女子通常是蹲着或跪着生产。产妇用小凳子、石头、砖头支持自己的重量。收生婆的职责不独是助产而已,她们还是受孕、娠妊、生产、育婴,这整个过程的顾问。

──《旧约背景注释》

】「『你们为希伯来妇人收生,看她们临盆的时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

要是法老巧计得逞,以色列人两代之后便有绝种之虞,女人说不定都成为埃及人的妻奴。

──《启导本圣经脚注》

看他们临盆的时候原文是「你们看那两块石头」。这说法更显出这故事的真实性,因为考古学家和历史记载都证明古代中东一带,包括埃及在内,妇女临盆是坐在或跪在两块石版或两块砖头上的。原文在看字的前面附有一个继续性的连接词,这词和后面的「若是」连用时,含有「随即」的意义。因此,其后所说的「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乃含有「随即把他杀了」的意思。

──《中文圣经注释》

●「临盆」:原文是「两个圆形转轮」,指的应该是「两个分娩用的座凳」,让产妇蹲靠着生产的。也有人认为是「睪丸」的双关意思。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22法老为何要杀以色列人的男婴丢在河里?】

答:古时候有一些国家犯了杀婴孩的风俗,埃及的法老王也是用这种恶毒杀害的方法,企图杀灭所有以色列人的男孩,其目的就是不使他们在埃及繁殖人口,好消灭希伯来民族,而女孩虽然仍可留下存活,但都会因着婚姻的缘故,第二代便难以在埃及人的家庭内保存以色列人的血统和文化了。至于被杀了的男孩都要丢在河里,这河就是尼罗河,因埃及人以尼罗河为圣河,敬拜尼罗河为神,以及鳄鱼神;河中盛产鳄鱼,所以被丢进河里的尸体未经腐烂,就被鳄鱼吞吃了。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敬畏神”——人所吩咐的,若违逆神的旨意,我们绝不可听从。【比方】约瑟不从主妇,约拿单违背父亲扫罗,亚撒利雅反对乌西雅王,末底改远背亚哈随鲁王,但以理的朋友违背尼布甲尼撒王,但以理违背大利乌王,彼得反对官长,使徒违背公会。雅各却听从了他母亲的话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收生婆敬畏神近代好些注释书都将15~21列为神典,仅20下算为耶典,其原因就是这节话里的敬畏神这词组。在五经中,固然大部分有敬畏神词组的,是属于神典的,但不是所有有这词组的均属神典。我们认这段经文,和第22节均属游典,因为游牧生活的人在处理生命的大事上,对神极其敬畏。敬畏是信心深切的表现。因此,收生婆敬畏神,是表明他们对神有深切的信赖。为这原因,他们便以听从神不听从人的原则,来处理这件违反神旨意的王的命令,而存留男孩的性命。

竟存留男孩的性命这里的竟字,是一个很强烈的相反词,是指收生婆真大胆、有勇气、具信心的违背埃及王命令的行动之描绘。存留男孩的性命原文是「任从男孩生存」,甚至含有「帮助男孩生存」的意义。这意义是从竟字衍生出来,也是从下节埃及王要召收生婆来追究的话中,可以推测出来的。因为收生婆不但不听从王的吩咐行,反倒帮助男孩生存,便使婴儿死亡率减低,而使以色列人益见加多(参看20下 ),所以令到埃及王第二次召收生婆来见,和怒责他们。

──《中文圣经注释》

◎「敬畏神」:这是出埃及记第一次提到「神」,也显出这个信仰仍在百姓之中。这两个收生婆可能不是以色列人,但她们认识并尊敬以色列的神。

◎由这个主意可以看出法老应该更怕以色列人了,前面只看出他们贪图以色列民族的劳动力,此处就看出埃及人想干脆灭绝以色列民族了。

◎整个以色列人应该不只有两个助产士,不然以色列人就可能仅有几千人。很可能仅有这两个人的名字被留下,或者是仅有这两个人是不顺服法老命令的助产士代表人。

◎这两个助产士可能是混血儿,所以有希伯来名字但是法老却要求助产士杀掉希伯来妇人的男性小孩。也可能因为混血的缘故,不容易结婚。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人类智慧的愚拙】

到底是法老以为他的权能与威严会使这些卑微的妇人害怕而与他同谋。无论如何,国王踫上了一个比他大的力量:『她们敬畏神』。

──《每日研经丛书》

两位收生婆因敬畏神,蒙神厚待,我是敬畏神?是惧怕人?】

两个收生婆不听王命,保存了希伯来男婴的性命。她们因为信靠神,做了当做的事,勇气可嘉。神不要我们盲目听从有权有势的人,尤其是那要求我们违背神和祂话语的人,更是不能顺从。许多人为着顺服神和拯救别人,甘愿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例子在圣经中俯拾皆是。以斯帖和末底改、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等,都是英勇无畏的人,做了当做的事。我们的社会常充斥着不义的事,例如种族仇恨、奴役、无理囚禁等等,所以跟随潮流、服从多数,并不一定是对的。无论何时,若有人叫我们违背神命,我们就要顺从神而不顺从人

——出埃及记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

】「埃及王召了收生婆来,说:『你们为甚么作这事,存留男孩的性命呢?』」

你们为甚么作这事这是带有严厉责备口?的讯问。原文还含有「你们有甚么权力作这事」的意思。在古代埃及,法老是被认为是神的。因此,法老的话也就是神的话;法老的话不但是「圣旨」,也是具有神的权力的说话。所以,以色列男婴死亡率减低,使以色列人益见增多的这事,究竟收生婆是凭「甚么权力」来作?这是法老在责备中,带有颓丧语气的询问。在这里,游典已把神才是至高神的含义,隐隐地表达出来了。

──《中文圣经注释》

】「收生婆对法老说:『因为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原文是活泼的 ),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已经生产了。』」

“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已经生产了”——这话头一句是真的,下两句是过实的,收生婆无非要洗自己的手,好保全性命。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这是收生婆急智回答埃及王的询问话。一方面是作遁词以解脱自己违背王命的责任,另方面也高抬了希伯来妇人。

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和合本在健壮的下面附有小字,说明「原文作活泼的」。现代中文译本则翻成「很健康」。事实上,希伯来妇人是属于劳动阶层的人,比一些娇生惯养的埃及富贵妇人,大概是要「健康」或健壮得多。因此较为顺产,使收生婆还没有赶到,他们已生产了。但是,希伯来文原来是无元音的。元音标志系统,是在主后约第七世纪才发明加上去的。在原文「活泼的」这字 ha{yo^th 的 y 字母上,只要加上一个点号,就成了 ha{yyo^th,意义就完全变了──成为「多产的」。希伯来妇人「是多产的」。初胎容易难产,多产以后就很顺产,所以收生婆还未赶到,孩子已经生下,他们就无法下手杀死男婴。这是比较合情合理而且较能为埃及王所接受的解释。

──《中文圣经注释》

●「健壮的」:「精力充沛的」、「有旺盛的生命力」。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神是否因为收生婆向法老撒谎,于是赐福给她们?】

神不是因人撒谎而赐福,神赐福是因为她们救了许多无辜婴孩的生命,并不意味撒谎必定是应付法老最好的方法。收生婆没有违背神更高的律法──不准滥杀无辜──所以神赐福她们。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神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来,极其强盛。」

“神厚待收生婆”——神厚待收生婆,是因为她们敬畏訑,不听从法老的吩咐,不是因为用伪言欺哄了法老。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神厚待收生婆这是神对敬畏祂的人的报赏。正如所说的:「敬畏神的,就是在祂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神厚待收生婆的实质,在下一节才提到。

以色列人多起来,极其强盛原文是「那民多起来」,「那民」的含意当然是指以色列人。

──《中文圣经注释》

】「收生婆因为敬畏神,神便叫她们成立家室。」

“叫她们成立家室”——收生婆或因嫁与希伯来人,得列在以色列人中。怕人过甚之害,(二 )流便错失机会,(二 )亚伦制造偶像,(三 )扫罗违逆主命,(四 )大卫假装癫狂,(五 )约拿逃往他施,(六 )彼得不认救主,(七 )巡抚钉死耶稣,(八 )彼得离开外人。神准以色列人在埃及遭磨难得救,有十二层要意:(一 )人民繁多,(二 )都有力量,(三 )弃绝偶像,(四 )认识真神,(五 )知主大能,(六 )深信王言,(七 )联成一体,比方碎铁在炉中炼成一块;,(八 )谦逊卑微,(九 )大有胆量,(十 )多得财货,(十一 )承受美业,(十二 )做主圣民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神因接生妇拒不执行法老的命令,特别赐福她们,可以建立家室,人丁兴旺。接生妇可能多由不育的女人担任。

──《启导本圣经脚注》

神便叫他们成家立室收生婆因为敬畏神,神给收生婆实质的报赏就是成家立室。这句话原文的直译,是「他给他们做了房屋」。但其含义却正如耶路撒冷圣经所译的,「他就赐给他们后裔」。古代好些地方,做收生婆的多数是自己不生育的人。现在因他们敬畏神,神就赐给他们也能生育儿女,这是何等欣悦的报赏。

──《中文圣经注释》

叫她们成立家室: 因为接生婆用生命保护了神的选民以色列家庭,所以作为报答神给接生婆建立了家庭,并且通过她们的子女给她们带去保护和幸福。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家室」:「屋」、「家庭」。

●「成立家室」:实际的意义可能是「结婚」或「生小孩」。不过以「结婚」比较可能。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法老吩咐他的众民说:『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一切的女孩,你们要存留她的性命。』」

“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古时好些国度有杀婴孩的恶风,所以法老用这种毒法残杀以色列人也不为稀奇。“河里”——就是尼罗河里,埃及人拜尼罗河为神,他们也饮这河里的水,既是如此,他们怎么这样污秽尼罗河的水呢,其中大概有两层缘故(一 )埃及人以婴孩为奉献河神(或鳄鱼神 )的祭物,(二 )尼罗河中产鳄鱼最多。丢下去的婴孩尸体末经腐烂就被鳄鱼吞了。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法老的第一“计”是要以色列人做苦工,第二计是不让男婴存活。现在是第三计,要埃及人把以色列的男孩抛进尼罗河里淹死。这次屠杀为时可能不长,因为约壹百年后,以色列出埃及的男丁仍有60万。

──《启导本圣经脚注》

迫害达到高峰──法老命全国国民(埃及人 )杀掉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

「河」:是指尼罗河或其支流。

──《串珠圣经注释》

在此译作河(AV、RV、和合本 )的希伯来字,是个外来语。这字源自埃及语,所指的是至重要的河,亦即是尼罗河(RSV、NEB、现代本。其他可能也是来自埃及语的词汇包括了「芦荻」、「青蛙」 此外又有无数埃及语的人名 利未支派尤然 )。

藉水淹来处死,在埃及和巴比伦等国家是理所当然的方法;──《丁道尔圣经注释》

法老吩咐他的众民在前两个控制以色列人繁殖迅速的方法均不成功以后,埃及王一不做二不休的吩咐他的众民。原文吩咐是个法律用词,翻成「命令」则更能表达埃及王的严格要求。他的众民所指的,当然是埃及人。这明显的也挑起了民族仇恨感的情绪,所以游典很自然的,记述在以色列人出离埃及前,向埃及人要钱要物,把他们的财产夺去

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原文这句话只有「一切所生的男孩」。撒玛利亚抄本,七十士译本和两本亚兰文意译本(他珥根 ),则加上「希伯来人」而成了「希伯来人所生的一切男孩」。和合本译成「以色列人……」并无所据,但亦能表达出原作者所要讲的含意。

都要丢在河里在旧约圣经,当以色列人讲河,特别是「大河」的时候,他们所指的「是幼发拉底河。但当埃及人讲河的时候,必然是指尼罗河。歌珊地是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的地带。这地区有很多尼罗河的支流。所以,把希伯来人所生的一切男孩,都要丢在河里的命令,也包括这些支流在内。但不会包含埃及河在内。因为埃及河是在西乃半岛北端的东边,那时还没有以色列人在那里居住。

──《中文圣经注释》

这节经文记述埃及王公然的下达杀害以色列人男孩的命令。这命令不单是挑起民族仇恨的情绪,也是违反人权和直接向那创造生命的主宰挑战。法老所想望的,是控制以色列人的繁殖,把男孩杀死,女孩存留生命以作婢女和为奴隶的妻室,藉此继续其国统和保持其国奴。然而,自以为神的法老,却不能战胜那真正主宰万事的真神神。神也藉?人的败坏作为,来成全祂拯救的旨意。祂所预备作为拯救以色列的领导人,也正在这惨无人道的法老命令下诞生了。

──《中文圣经注释》

想利用接生婆杀害婴儿的办法失败之后,法老便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杀害幼儿的行动。这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能够执行的原因是:①视王命如神旨的古埃及政治背景;②当时无视人格的社会家长制背景;③由于是对奴隶民族实行的政策,所以不会有太大影响。

──《圣经精读本──出埃及记注解》

●丢在「河」里:原文是单数,指「尼罗河」。

◎有学者认为应该从文学的角度来理解法老的命令,似乎是用层递的修辞手法以加强故事的张力,描绘以色列落入最绝望的境地,也为其后出场的人物提供了铺陈了新场景。

◎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段会觉得以色列在埃及的处境是一天比一天差,从约瑟时代的被款待,到后来恶化被埃及人奴役逼迫,最后还要杀掉所有的男婴描绘,这时想必他们必疑惑他们列祖的神在哪里?有趣的是,在这神似乎已经缄默了几百年后,却有两个接生婆不但没有失去信心还「敬畏神」,却成为相当强烈的对比。当我们人生落在神缄默或觉得无能为力时,我们是否有信心相信黑云的背后仍是慈爱的耶和华。
―― 蔡哲民等《出埃及记研经资料》

【要训】

(一 )神能废弃聪明人的聪明(10-12 ,(二 )神的话不能落空(7注10注 ),(三 )神让以色列人受欺压有三个缘故:1要惩罚他们的罪恶;2要试验他们的信心(10注 );3要预备他们得拯救,甲、使他们愿意离开埃及,【比方】、18;乙、使他们羡慕迦南;丙、使他们不靠自己;丁、使他们专赖神。神让信徒遇磨难,也有这样的妙意。

── 丁良才《出埃及记注释》

【思想问题(第1章 )】

1本章出现了那几种「畏惧」呢?参9, 12, 21节。它们引起了什么后果呢?你畏惧什么?为何?

2以色列人怎样响应法老灭族(1:16)的大逼害?为何不反抗?对你有什么启发?

3你怎样看待外来移民?怎样协助他们生活下去?

4收生婆向法老说谎,为什么仍蒙神祝福?这是否表示信徒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隐瞒真相。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13】

以色列人生在迦南。因着饥荒,他们被迫下了埃及,最后他们在那里被奴役。由此可见,人被奴役主要是由于需要维持生计,需要谋生。世人被各种娱乐吸引,因为他们盼望有更好的生活。同样的,今天人们追求更高的教育或技术训练,要获得好的生活,甚至是最好的生活。世界各地,无论是先进国家或是落后国家,人们都因着谋生的需要而被奴役。这也是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光景。── WL

】生养众多,就是赐福的明证。比方新约的以利沙伯不生育,就算是莫大的耻辱,因为要伤撒但的头的后裔,是从女人出来的,不生育,就是没有得后裔的希望,后来以利沙伯生了约翰,就说这是神的赐福。以色列人在埃及四百多年,由七十人而至二百多万人。何以神会如此赐福呢,乃是为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缘故。今日有许多教会中长老,执事,牧师,传道的子女,在物质上的享受很丰富,道也是神为了他上代的缘故而赐福的。我在余姚遇到一位牧师,他家里做牧师已经是三代了,这实在难得。不过我们现在不谈属肉体方面的事,乃要讲论属灵的事。我现在请各位注意一件事,就是约瑟那一代的人是逐渐逐渐死掉的,一方面又逐渐逐渐的生出来。今日的世界亦是如此,一方面生,一方面死,你们不看见小孩子在坟山上跑来跑去么。照以色列人生育的增加比率来讲,今日教会应该是比使徒时代兴旺了。但是,许多教会可怜得很。

── 赵世光《圣经宝藏》

就某种意义说,强盛就是富有。一个国家没有钱怎能强盛?例如,美国就是因着它的经济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WL

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兴起】

默想:“有一位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兴起,统治埃及。他对自己的百姓说:‘看哪,以色列人的百姓比我们还多,又比我们强盛。’”

约瑟治国有方,深受法老信任。因此,在他在世时及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历任法老都对以色列人关照有加。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王位的更替,约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在他离世200多年后,“一位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兴起”,此人担心以色列人的数量多过埃及人,所以以极其恶毒的方式抑制以色列人的增长。由此,以色列人的生存状况突然恶化,“埃及人派监工管辖他们,用劳役苦待他们”。然而,“越苦待他们,他们就越发增多,更加繁衍”。(参出11-14 )

“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兴起”时,以色列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然而,以信仰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损失并不可怕,因为上帝始终以看不见的手保佑他们。“越苦待他们,他们就越发增多”,此即为上帝同在的最好明证!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生活的突变时,我们应当坚信:无论环境多糟,都有上帝同在。一位诗人写道:“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耶和华在我这边,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诗1185-6 )── 李世峥《出埃及记读经札记》

埃及的督工苦害以色列民办法多种多样…… 】

埃及有不同种类的奴隶,有些要在泥坑中长时间地工作,有些精于技艺的便做木工、镶嵌首饰或雕刻。不管他们属哪一类奴工,做甚么工作,铁面无情的督工都会严密地监视,催促他们尽快完工。督工们惯于折磨奴隶,令他们饱受煎熬。

──《灵修版圣经注释》

比东的意思是『正直的口』 ,而兰塞的意思是『标准的雷轰』 。这些名称说明法老的积货城是为了骄傲和夸耀而造的,就像金字塔一样。我信在法老之下,埃及人造起积货城,是为了夸耀他们的正直、诚实和良善,并宣扬他们的文化标准。今天正直的口仍然在世界上发声,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夸耀它的长处。而且,每一个国家,无论是开发或未开发的国家,都以它成就的标准为荣。数千年来,世界一直夸耀它的长处,大声说出它的标准。今天世人因着夸耀他们的正直和标准,正在为撒但建造积货城。──WL

生活越苦,以色列人越发多起来;奇怪!苦难在人生中有何意义?】

埃及人强迫以色列人作奴隶,虐待他们,想使他们丧志,人丁减少。可是恰恰相反,他们人口激增,并且强大起来。我们受到重压苦待时,也可能觉得很沮丧,但是重担可以使我们更坚强,在我们生命之中产生力量,使我们能面对未来。没有苦难来磨炼,我们就不能真正成为得胜者。身处艰难困苦之中,我们对神仍要忠心,因为即使是最悲惨的处境,也能塑造我们,成全我们。

──《灵修版圣经注释》

】「只是越发苦害他们,他们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

这节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在苦害之下昌盛,这正是神祝福他们,并与他们同在的明证。以色列人是人所不能毁坏的,因为,神为着成全祂的旨意拣选了他们。这里隐藏着一个永远实用的原则,那就是当人越发抵挡神的旨意,和神的百姓为敌的时候,反而使神的百姓越发高升,越发得着力量。这一种逼迫反而成了帮助。

―― 摩根《话中之光》

「只是越发苦害他们,他们越发多起来。」

法老与希伯来人作对,是很不合算的事,因为爱他反对的不是他们,而是耶和华。世人就是这样无知,他们的言行常犯如此的错误。「我们来建造一座塔。」「我们来折断他们的绑索。」希律与彼拉多合力来抵挡圣婴耶稣。对人的骄傲自夸,神坐在天上只有发笑。神与祂百姓的目的是同一的,受苦的时候,正是增多的机会。

在教会历史中——教会在什么时候得着最多的信徒呢?是不是讲坛上多有口才流利的讲道者,或是与会者大多有权势的富豪?不!只有在教会受逼迫,信徒被驱至山洞地穴,受歧视的时候。早期教会在极端逼害中就真正得胜,当君士坦丁王宣告基督教为国教,教会才开始衰退。

在人心经历里——我们在风顺浪平的时候,灵性不大会长进。但一切都在逆境中,才是有大好的光景。在黑暗中我们长得最快。在逼迫中才知道安全、舒适与喜乐只在主基督耶稣里。神是在世界的遍处,祂看见我们所遭受的痛苦疾病与悲哀,在那些境况中,我们就得着美好的恩典,使我们培养圣洁的品格。苦楚只是至暂、至轻的,以后必有永久极重的荣耀。

──迈尔《珍贵的片刻》

生养众多乃是神赐福的明证】

奇怪得很,法老对以色列人的逼迫越厉害,以色列人的生养越加多。基督徒亦是如此,越有苦难试炼,越是灵性长进。教会也是同样,越受逼迫摧残,越是兴旺发展。法老王见以色列人的生养仍旧众多,乃下令要把以色列人生下来的男孩子都杀了。但是,神的手在其中保护。雅各下埃及是违背神的吩咐,可是神仍照祂的应许保守他们,赐福给他们。生养众多,就是赐福的明证。比方新约的以利沙伯不生育,就算是莫大的耻辱,因为要伤撒但的头的后裔,是从女人出来肘,不生育,就是没有得后裔的希望,后来以利沙伯生了约翰,就说这是神的赐福。以色列人在埃及四百多年,由七十人而至二百多万人。

── 赵世光《出埃及记略解》

施弗拉和普阿的名字被记录下来,定有重要意义──】

施弗拉和普阿可能是管理收生婆的人。她们两位都敬畏神,难怪圣经特别提到她们。希伯来人的收生婆为产妇接生,照顾婴孩,直到母亲康复为止。法老吩咐收生婆杀死希伯来的男婴,实在是找错了人,因为收生婆的职责是使婴儿安全出生,而不是去杀害小生命。收生婆不顺从法老,也不顾自己的安危,显出勇敢和敬爱神的心。

──《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收生婆与摩西的母亲不听从法老的命令留下摩西,圣经说她们是有信心的人。

当代表权柄(代表神权柄的人 )与直接权柄(神 )发生冲突时,你对代表权柄可以顺服而不可以听从。兹归纳三小点如下:

(一 )顺是行动问题,是相对的;服是态度存心问题,是绝对的。

(二 )只有神是无限顺服的对象,比神低的人应得有限度的顺服。

(三 )若是代表权柄有一个命令明显与神的命令相反,就只能顺服而不能顺从。只服由神来的权柄,不从得罪神的命令。

如父母要儿女去他们不愿意去的地方,若无罪恶问题,这是两可的事。服是绝对的,顺不顺是另一回事。若父母强迫你去,就只好去。若不强迫,你即可不去。如果作儿女的有这种态度,神必在环境上释放他们。

―― 倪柝声《权柄与顺服》
敬畏神】

「但是收生婆敬畏神。」

埃及是当世最强大,最文明的国家,举世莫敌;行绝对君权制,埃及王的话就是法律。违背王的命令,就是与王为敌。
四个世纪过去了。再没有人到约瑟的府门前求粮救饥。历史的灰尘,掩埋了人对约瑟的记忆。尼罗河的流水,带来了新的财富,也带着无数个昨天逝去。“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王朝的新贵,并不知道约瑟,更不敬畏赐智慧给约瑟的神。
约瑟的亲族,从迦南移来歌珊地定居,已经发展成以色列民族。作他们倚靠的约瑟逝去了。旧王朝逝去了。新王把他们降为一群奴隶。他们提供劳动力,建造积货城比东和兰塞;城内积存的货财,却属于埃及法老王。
被统治的以色列人劳苦作工,安逸的统治者却是愁烦。他们想,那些活的工具,一天天繁殖增多,如果有一天,他们能够思想起来,竟联合仇敌造反,攻击我们,或离开埃及,岂不是极大的损害?他们终于寻思出一个根治的方法。
埃及王召了两名收生婆来,对他们说:“你们为希伯来妇人收生,看他们临盆的时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留他存活。”这样,以色列人“不重生男重生女”,下一代就没有战士,没有领袖,更没有拯救者。在王的权势之下,收生婆如何选择?一边是权威盖世的国王,一边是被凌虐的奴隶群,自然应该识时顺命,照着王的旨意去作。“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显然的,堕胎杀婴是出于魔鬼的诡计。
这个“但是”,是把自己的性命,投下没有希望的赌注,是以卵击石;但他们有正义感,站在神一边。这出乎人意料之外,他们真是女性的光辉,不肯趋炎附势,竟然敢违背地面上最有权威的人!他们不怕王,这是因为他们更惧怕神。
他们与有信心的人同说:

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
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

圣经记念敬畏神的收生婆的名字,却完全忽略了伟大的法老!神记念信靠祂的人。他们不至羞愧。他们不惧怕人,是因为更惧怕神。他们作生命的使者,神就赐福家室兴盛。你呢。

── 于中旻《圣经研究》

两位收生婆因敬畏神,蒙神厚待,我是敬畏神?是惧怕人?】

两个收生婆不听王命,保存了希伯来男婴的性命。她们因为信靠神,做了当做的事,勇气可嘉。神不要我们盲目听从有权有势的人,尤其是那要求我们违背神和祂话语的人,更是不能顺从。许多人为着顺服神和拯救别人,甘愿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例子在圣经中俯拾皆是。以斯帖和末底改,4:13-16)、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等,都是英勇无畏的人,做了当做的事。我们的社会常充斥着不义的事,例如种族仇恨、奴役、无理囚禁等等,所以跟随潮流、服从多数,并不一定是对的。无论何时,若有人叫我们违背神命,我们就要顺从神而不顺从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照圣经来看,男人的生命是为着神的旨意,而女人的生命是为着人的享受,尤其是在堕落的人中。法老在埃及所作的,正是今天撒但所作的:撒但杀害为着神旨意的生命,存留为着人享乐的生命。每一位信徒都有两种生命。我们若没有主的恩典,每天都将是法老,杀害为着神旨意的生命,存留为着人享乐的生命。例如,许多基督徒在主日无心参加教会的聚会;反之,他们把那一天花在享受运动、娱乐和消遣上。──WL

【出一章 法老对待以色列人的手法】出埃及记第一章法老对待以色列人,第一方法,是叫他们成人作苦工;第二方法,是暗杀他们刚刚监盆的男孩。成人作苦工,则过劳易病,病则身体羸弱;婴孩遭暗杀,则人口日减,壮而弱而老少者死,结果必将濒于灭种而后己,我从前曾说:劳苦与死亡,就是以色列人在埃及所得的代价,诚不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