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民数记 第1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耶和华在西奈的旷野、会幕中晓谕摩西说:」

2「『你要按以色列全会众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计算所有的男丁。」

3「凡以色列中,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你和亚伦要照他们的军队数点。」

以色列人出埃及已经有十二个半月()),「会幕」())也立起来整整一个月了())。神已经住在他们中间()),祭司已经承接圣职()), 神的「律例、典章和法度」也已经全部颁布()),接下来就应该离开「西奈的旷野」()),前往出埃及的目的地迦南,在应许之地事奉神、享用神的恩典与安息。但仇敌不会甘心让人去事奉神、享用神,所以「事奉」和「享用」必然会引起争战。这些争战的实质「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因此,这些争战不能照着人的军事常识去作战,而要根据神的指挥。神的指挥第一步就是数点人数,把祂的百姓编成「耶和华的军队」())。
在出埃及的那天,当时还是奴隶的以色列人就已经被称作「耶和华的军队」()),并且在神的保守下战胜过亚玛力王()),但他们还没有「耶和华的军队」的实际。只有在属灵的法则下编练出来的「耶和华的军队」,才能赢得属灵的争战,得着神所应许的全地,所以在离开西奈山之前,神要按照属灵的法则对他们进行编组和训练。
数点以色列人是为了争战,神不能使用生命不清楚的人来争战,因为神不使用雇佣兵,也不使用志愿兵,神只使用祂自己所呼召来的精兵,所以「要按以色列全会众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计算所有的男丁」()),要确认他们都是以色列的后裔,而不是「闲杂人」())。但数点的结果是要显出一个完整的「以色列」,一个完整的承受神应许的团体,可以成为奉神的名争战的军队,也可以成为彰显神荣耀的合一见证。「家室」原文是「部族 Clans」,是以色列人十二「支派 Tribes」与各个「父家 Fathers’ houses」之间的单位())。「宗族」原文是「父家 Fathers’ houses」()),指由同一个大家长掌管的几个家庭。
首先,被数点的人必须是以色列中的「男丁」()),也就是儿子、承受产业的「后嗣」())。这些被数点的都是准备进入应许之地承受产业的人,凡是预定承受产业的人,都要预备迎接争战。重生得救的信徒,无论男女都已经被神预定「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和基督同作后嗣」()),因此,都应当成为「耶和华的军队」。
其次,被数点的人必须是「二十岁以外」()),却没有上限,表明只有生命长成的人,才能被编入「耶和华的军队」。凡是「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人()),是没有能力在属灵争战中得胜的。
最后,被数点的人必须「能出去打仗」()),身体健全。一个在属灵争战中「能出去打仗的」人,必须认定神是得胜的唯一根据,属灵的争战必须「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因为属灵的争战不是要对付人,也不是要改良社会,而是要让神的权柄通行在祂的百姓中间,使神的国度按着祂自己的时间和方式临到全地。只有懂得争战的目的和法则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能出去打仗的」人。
「旷野」原文意思是「无人居住之地、荒野、畜牧的草场」,并不是寸草不生的沙漠,也有稀疏的水草和树木,但雨量很少,无法耕种。
「军队」原文是「军队、群,」可以指支派、宗族这样的大群体,也用来指一个军队的单位。

4「每支派中必有一人作本支派的族长,帮助你们。」

5「他们的名字:属流便的,有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

6「属西缅的,有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

7「属犹大的,有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

8「属以萨迦的,有苏押的儿子拿坦业;」

9「属西布伦的,有希伦的儿子以利押;」

10「约瑟子孙、属以法莲的,有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属玛拿西的,有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

11「属便雅悯的,有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

12「属但的,有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

13「属亚设的,有俄兰的儿子帕结;」

14「属迦得的,有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

15「属拿弗他利的,有以南的儿子亚希拉。」

16「这都是从会中选召的,各作本支派的首领,都是以色列军中的统领。』」

这十二个人是神「从会中选召的」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也是以色列「军中的统领」。这些「首领」的设立不是根据叶忒罗的建议,由摩西来拣选()),也不是民主推举,而是神亲自「选召」,要让百姓学习接受神的权柄。
在这十二个名字中,有八个人的名字原文带着「神 El」字,其中「以利蓿 El-izur」())的意思是「我的神是磐石」,「示路蔑 Shelumi-El 」())的意思是「神的朋友」,「拿坦业 Nethan-El」())的意思是「神的赐予」,「以利押 El-iab」())的意思是「我神是父」,「以利沙玛 El-ishama」())的意思是「我的神已经听到」,「迦玛列 Gamali-El」())的意思是「神的奖励」,「帕结 Pagi-El」())的意思是「神的事件」,「以利雅萨 El-iasaph」())的意思是「神已加添」。但在这十二个人的父辈中,只有「丢珥 Deu-El」())的名字原文带着「神 El」,意思是「他们认识神」。带着「神 El」的名字突然增多,表明在出埃及之前,以色列人开始恳切盼望「神 Elohim」的拯救。
这些名字都没有出现「耶和华」名字的成份,而在后来的人名里则经常出现,比如:约沙法(Yeho-shaphat))、耶利米(Jeremi-Yah))。这也证明民数记的写作时间非常古老,起这些名字的时间是在神向摩西启示自己的名「耶和华」之前())。
「军中」原文意思是「有领袖带领的千人群体」,又译为「一千人」())、「家」())。

17「于是,摩西、亚伦带着这些按名指定的人,」

18「当二月初一日招聚全会众。会众就照他们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的,都述说自己的家谱。」

19「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他就怎样在西奈的旷野数点他们。」

「述说自己的家谱」())原文是「逐一登录」、「一一登记」,目的是确认这人是以色列的后裔。只有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后裔,才可以承受神的应许,也才有资格奉神的名争战。
以色列人当天就执行了神的名字,并没有任何延误。无论是设立「首领」,还是「数点」人数,都是「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摩西就怎样行,没有任何人意的掺杂。属灵的工作既不能专制独裁,也不能倚靠民主,而要同心合意地顺服主。因为只要是以人的意见为依据,就是藐视教会的元首基督,而这正是撒但几千年来在教会中所要做成的。

20「以色列的长子,流便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男丁,共有四万六千五百名。」

22「西缅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男丁,共有五万九千三百名。」

24「迦得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五千六百五十名。」

26「犹大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七万四千六百名。」

28「以萨迦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四千四百名。」

30「西布伦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七千四百名。」

32「约瑟子孙属以法莲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零五百名。」

34「玛拿西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三万二千二百名。」

36「便雅悯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三万五千四百名。」

38「但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六万二千七百名。」

40「亚设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一千五百名。」

42「拿弗他利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三千四百名。」

44「这些就是被数点的,是摩西、亚伦,和以色列中十二个首领所数点的;这十二个人各作各宗族的代表。」

45「这样,凡以色列人中被数的,照着宗族,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

雅各在埃及时,曾将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立为自己的儿子())。而利未支派被神拣选在会幕中事奉,不列在被数点的十二个支派当中())。所以,以法莲与玛拿西取代了约瑟和利未()),补齐「十二」之数。
「二十岁以上」能出去打仗的男丁总数为603,550人()),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再加上妇女儿童,大约总共有两百万以色列人,若不是神的带领,这么多人在旷野行走,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
主前1400年,当时的超级强国古埃及的人口约420万人。主前1274年,埃及和赫人帝国发生加低斯战役,双方参战的兵力总共不到7万人。而主前1200年,中国商朝的人口约700多万,兵力约3万。以色列人蒙神保守,人口如此众多,所以连埃及人也害怕他们())。
上图:加低斯战役形势图。主前1274年,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与赫人帝国(Hittite Empire)在奥伦特河(Orontes River)边的加低斯(今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东北)爆发了加低斯战役(Battle of Kadesh),其中埃及参战兵力2万人,赫人参战兵力约2.3-5万人,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加低斯战役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埃及赫梯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47「利未人却没有按着支派数在其中,」

48「因为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49「『惟独利未支派你不可数点,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计算他们的总数。」

51「帐幕将往前行的时候,利未人要拆卸;将支搭的时候,利未人要竖起。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52「以色列人支搭帐棚,要照他们的军队,各归本营,各归本纛。」

53「但利未人要在法柜、帐幕的四围安营,免得忿怒临到以色列会众;利未人并要谨守法柜的帐幕。』」

神没有数点利未人,因为神让他们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谨守」会幕的服事和见证,维持百姓与神的交通。属灵的争战不但要有外面的交战,更要有里面的「谨守」,并且里面的「谨守」比外面的交战更为重要。因为神百姓争战的得胜不在乎他们自己的所有和所能,而在乎他们在神面前的所是。他们与神的关系对了,就能得胜,他们与神的关系不对,就必然会失败。在属灵的争战中,不管外面的交战如何紧张激烈,我们都不能被外面的环境转移了我们对神的注视,也不能因外面的事物改变了神在我们里面的地位。
利未人「在帐幕的四围安营」()),在神的百姓和帐幕之间成为一条界线,让百姓在每天的生活中学习不越过神的界限。自从人堕落以后,天性就是想「如神能知道善恶」()),总是倾向于越过神、取代神,结果是自取灭亡。因此,神要借着各种安排来提醒人、保护人,让人时刻学习尊神为大,注意活出圣洁,「免得忿怒临到以色列会众」())。正如神自己所宣告的:「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为圣;在众民面前,我要得荣耀」())。
「外人」())指除了利未人之外的其他。「各归本纛」())的意思是「各归本族的旗帜」。

54「以色列人就这样行。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他们就照样行了。」

上图: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的可能路线。圣经中记录了以下时间:1、大约主前1447年,以色列人于正月十四日在埃及守第一个逾越节(出12:6)。2、正月十五日,以色列人出埃及(民33:3)。3、三月初一,以色列人到达西奈的旷野(出19:1)。4、第二年正月初一,以色列人立起帐幕(出40:17)。5、第二年正月十四日,以色列人在西奈的旷野守第二个逾越节(民9:5)。6、第二年二月初一,摩西在西奈的旷野数点人数(民1:18)。7、第二年二月十四日,不洁净的以色列人补过逾越节(民9:11)。8、第二年二月二十日,以色列人离开西奈的旷野(民10:11)。9、第四十年,米利暗于正月间死在加低斯(民20:1),亚伦于五月初一死在何珥山(民33:38)。10、第四十年,摩西在摩押平原再次数点人数(民26:3)。11、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摩西在摩押平原重申神的话(申1:3),可能之后一个月左右死于尼波山(申34:1),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为摩西居丧哀哭30日(申34:8)。12、第四十一年正月初十,大约主前1407年,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过约旦河(书4:19)。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壹以色列民族和在旷野的试炼

以色列能打仗的人──命令

(一 )

在这卷书最开始的第一节中,有两个基本要点对于了解旧约(事实上也包括新约 ),很强烈地突现出来:

(甲 )神在与祂的百姓的关系中有一种主动性,并且采取主动。这是信心的中心:‘耶和华……晓谕摩西说……’。圣经一开始就断言:‘起初神创造……。’神的话开启了这本书,并立即确立了语气。祂不是倚靠我们的信心而为我们采取行动的。

(乙 )我们与神的关系,基于我们与祂相遇,是建立在此时此地。这个关系在历史上得以巩固──不是想象推测,也不是含糊的乐观主义,而是在我们真实的普通的世界上。‘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值得注意的是,强调知道时间和地点,以及着重祝贺、记念和再体验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当疑惑和害怕围绕着我们时,记念这些时间和地点是有好处的。即使是在失落或者孤单时,我们能够知道神确实是在某些历史事实中彰显祂自己,并且会继续这样做。这一点保守以色列人的信心,在耶稣降生于犹太的伯利恒之前几世纪仍然活着。

(二 )

在接下去的一章中,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即将开始。以色列的经历变成一次朝圣的旅程,从记录在以下的阶段继续下去,也就是百姓从埃及逃出来以后,那时他们安置在西乃的旷野地区。在随后的故事中,有好几次,百姓变得沮丧和反叛;但在这卷书中,摩西看来也是领导他们进行一个与永生的神意想不到的旅程,这位神是他们祖先的神,是在荆棘火焰中的拯救主。这位神坚持祂曾拣选他们,并在他们的朝圣进程中,教导他们单独倚靠祂,和如何去敬拜祂。

经文开始于他们正要出发开始他们朝向应许之地的伟大旅程。为了这个旅程,他们需要为培养个人和民族的士气作好训练及准备。这种训练的一部分,包括选出一位由神拣选和膏立的领袖,在神面前作为百姓的代表,并作为向百姓传达神话语的中保。摩西就是这样的人:‘耶和华晓谕摩西’,这个公式在本书中用了多于八十次,可见摩西的重要性。像摩西这般敬虔及能干的人,很少会在神子民中出现。但神仍然呼召人,拣选他去作为祂百姓的牧人、先知及代祷者。

神和摩西之间的沟通,发生在‘会幕中’(译者注:英文译作"In the tent meeting"、意思是‘在帐棚中相会’ )。这是会幕(Tabernacle )的不同表达用法之一。它是一个神圣的和易于搬动的帐棚,在那里,神向祂的百姓启示祂的旨意,并和他们同住。这里所用的短语,英文从拉丁文翻译过来,在旧约中出现了一百四十次。在希伯来文中,这个‘’(meeting )字,带有约定会见之意,所以,这个神圣的地方,是当神呼召摩西,或者当神需要他时,摩西在那里接受耶和华指示和指引的地方。更进一步观察会幕的意义,将在的注释中提出来(参该注释──云彩和法柜 )。

这种帐棚(tent )中的相会(即会幕 ),是朝圣百姓的核心,因此在旅行之中要保护它,就像保护百姓本身。这样,他们的训练的第二部分,包括建立一个有效的动力结构。旧约是很清楚地表示,以色列不单单是一些个别的人和支派的集结,她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一个真正的国家;即使在她占领迦南地之前,和甚至她被打败至分散到外邦之后,仍是如此。她必须学习在神的指引下生活:好像民数记和其他旧约及新约所显示的,经历一个长期的和痛苦的过程。

(三 )

所以百姓需要去清点和准备好自己。他们需要去估计他们的资源、人数、家畜,无论物质的和精神上的都包括在内。换句话说,他们被号召去进行一次户口调查。根据古代的记录,进行户口调查通常有两个理由:(甲 )为了纳税的目的;(乙 )为了军事方面的目的,就像这里的情形。神号召进行户口调查,并且要详细。‘以色列的全会众’这个短语,是特别用于旧约的这一类书写。同样的,希伯来文专有名词用在普遍名词之后(译者注:即英文"the congregation of the people of Israel"的Israel在此词组之后 ),就像会幕中摩西与神相会(即英文"in the tent of meeting"的meeting在tent之后──译注 );而这个专有名词共享了七十次。意思是在历史上以色列是一个奉召面对本身命运的民族,也是神指定的民族。

然后开始计算:(甲 )家室,或者如苏格兰人般把它合适地理解为‘部族’;(乙 )宗族,(‘父家’──英文直译 )也就是更小的,较接近的单位;(丙 )所有的男丁(‘逐个计算的每一男性’──英文直译 )。按字意这是‘根据他们的头盖骷髅’计算,在新约中‘骷髅’这词,译为‘各各他’(Golgotha )。男丁是从能打仗的,二十岁和以上的年龄计算。这个公式,和他们必须‘能出去打仗’的思想,在本章中用过十四次,所以毫无疑问这种户口调查是特意为了确定以色列人的军事力量。利未人为非军事人员,所以接受另一种户口调查

这卷书的开头几节就显示了行动和策略,并预言会有试炼和成长。它们也谈及分配领导权的某种需要。摩西则得到他的哥哥亚伦和各支派中长老的帮助。这些人在社会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像酋长在游牧民族的社会中一样。亚伦的统治角色,随着这卷书情节的推进而展现了。对于领导权的真正分配,是要好好学习的功课。

以色列能打仗的人──男丁

(一 )

本段报导了将成为以色列代表的实际人选。这里同样强调一方面知道历史事实的重要性,而另外一面同等重要的是属灵方面的认识。知道名字是很重要的,表示这些是真实的人。从十二个支派中,都列出了支派族长和他们祖先的名字,去进一步确定他们的身分和作人选的保证。这是一种属灵的家谱。

本段的二十四个名字,有九个带着神的神性名字"El":以利蓿(Elizur ),意思是我的神是盘石;示路蔑(Shelumiel )意思是神是我的平安;拿但业(Nethanel ),神赐予;以利押(Eliab ),我的神是父亲;以利沙玛(Elishama ),我的神垂听;迦玛列(Gamaliel ),神是我的报答;帕结(Pagiel ),神是我的命运;以利雅萨(Eliasaph ),我的神加添;丢珥(Deuel ),这个名字可能在手抄传统中,很容易从流珥(Reuel )抄错的(好像在。译者注:中文和合本也是丢珥、但英文标准修订本却是流珥 ),流珥的意思是神是朋友

还有三个名字带着神的神性称呼,‘沙代’("Shaddai" )也许它的意思与强有力的保护差不多。这个名字是示丢珥,沙代是光;苏利沙代(Zurishaddai ),沙代是我的盘石;亚米沙代(Ammishaddai ),沙代是我的亲属

最后,这里还有三个名字带着神另外的神性名称。‘苏珥’("Zur" )。这个词的意思是盘石,指神的能力,但是更可指祂关怀照顾祂的百姓,好像大的盘石,从使人烫得起泡的阳光下,提供可休息的隐密处。前二个名字前面已经提到,而第三个是比大蓿(Pedahzur ),意思是盘石的拯救

在这些名字中,六个是以和普通用于与神有关的名称合拼而成,例如‘亚比’("Abi" ),我的父亲;‘亚希’("Ahi" ),我的兄弟;‘亚米’("Ammi" ),我的亲属。这些都是古代的名字,反映百姓相信他们与神所建立关系的典型。因着这个理由,它们对了解以色列早期生活中,公众的虔敬信仰非常重要。

现代西方人们给孩子选择名字的方法,甚少会认真地查考名字的实际意思。但是在东方的风俗,则是根据有这个孩子时的经历而选择名字;或者是根据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前途;或者根据对他们特点或个性的感觉,而给他们选择名字。因此,知道某人的名字,就得以洞见他们的特性和语系,而这点正可解释圣经为何喜爱记载家谱和家庭联系的原因。所以福音书根据马太的记载,一开始就列出了拿撒勒人耶稣在以色列生活和时代的家谱。有趣的是这里记载的两个名字:亚米拿达和拿顺,据说是耶稣的先祖

(二 )

在支派的阶级制度之中,也有附严格规例的草案。雅各合法妻子所出的各支派,按次序地位高于他婢女所出的后人。在这张名单中,居先的是利亚的众支派,随后是拉结的各支派,而辟拉和悉帕的支派排在最后。利未族是利亚的一个支派,它没有包括在里面,因为它有‘祭司职务’的功能;但是为保持十二支派的数目,便合并了以法莲和玛拿西这两个代表约瑟族的半支派,成为一个支派。以法莲得以排在前面,是因为以下所言的祝福。在下一段经文的名单中(20节以下 ),除了迦得奇怪地升为第三位之外,次序是相同的。但是这张名单是指向第二章,那里是描写众支派在以色列营房中围绕着‘会幕’的位置。在那里迦得占用了利亚众支派之中利未支派所腾出的空地;请参看注释──以色列能打仗的人──安营的图表。

一瞥主要的英文翻译将显明十六节有很多种不同版本。标准修订本经文说这些领袖是‘以色列各宗族’的首领。而钦定本则按字面翻译为‘数千’,其后更为小心的译法也许是耶路撒冷译本的‘一大群’。希伯来文有一个数目字一千,但从圣经内外资料都证明,这个数字的出现具有技术上的意义。通常这里的背景是一种军事上的,而它原来也许有一种以一千人为单位的意义;然而给人的印象是它作为一种军队力量的单位名称。因此新美国标准本的翻译是:‘师’。也许译作‘营’,‘旅’,或者类似的军队单位更好。

因此摩西执行了神的命令,并‘数点了百姓’。一种更生动的翻译是:他检阅了部队,因为这个动词的词根,传达了一种聚集、寻找、任命的意思。神命令甚么,摩西就做甚么。在创世记第一章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短语:‘神说……事就这样成了,’就是说,神的话就像祂本身那样有保证。如果祂说祂要做某些事情,那么事情必将成就。这里我们见到神对祂的仆人说必须做一些事情,文中只简单说事成了,但这位模范仆人的信心和顺从,就表露无遗。

以色列能打仗的人──数目

(一 )

这一段对现代读者来说,可能颇不连贯。但是再次强调不变的事件的史实性。以色列人的神并非遥不可及的;祂并不只限于在人内里的魂或心灵的最深处动工,以至于祂能使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祂能够做这一切,但除此之外,祂也能改变百姓、国家和政府。祂在自然界工作。根据以色列人的经验,神的存在和表现,是可以证明的。所以这里以一种坚定的公式提出一种平凡无奇的各支派和总人数的名单。但是祂命令户口调查的结果,表示了神旨意的成就。

适合于行动的支派的总人数如下:

流便:四万六千五百人
西缅:五万九千三百人
迦得:四万五千六百五十人
犹大:七万四千六百人
以萨迦:五万四千四百人
西布伦:五万七千四百人
以法莲:四万零五百人
玛拿西:三万二千二百人
便雅悯:三万五千四百人
但:六万二千七百人
亚设:四万一千五百人
拿弗他利:五万三千四百人

总数:六十万三千五百五十人

这些是二十岁以上能打仗的成年男子。如果与其他古代和现代的社会相比,能够参军的和其余社会人员的百分比,曾经估计整个营的人数在二至三百万之间。这个数字等于六十万三千五百五十人加上利未支派的数字(参见下一段 ),妇女,那些少于二十岁的,和年老的,不适合打仗的人数。

注释家曾经指出,记录在民数记中的这个数字太大,人数如此多,走动和生存皆不易。相对于那个小地区,看来也是太大了。在以下,我们再一次读到,整个民营,只可以包围在只有两支号角的声音所能达到的距离之内。最后,根据,和(‘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 ),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地逃出来要去占领迦南地人数是太少了。因此有人相信这个数字是夸张的,为了留给别人留下一个印象,即:以色列的历史是辉煌的,以色列的军力是强大的。问题是:如果以色列有这样的人数,那么对于她能够在战争中神迹般地蒙拯救,有多少荣耀可归给神?

(二 )

作这样一种臆测是不必要的,也不需要尝试用其他经文,例如撒母耳记上二十四章,比较晚得多的户口调查数字,想来取代这个数字。如果一千这个数字,解释为一个军事名称,以作为军队的人数单位是正确的话(参见最后一段 ),那么这个数目是比较清楚的。也就是说,这个名称被译作“营”,这样每个支派包括的人数将要不同了。那时,其人数如下:

流便支派:四十六营有五百人
西缅支派:五十九营有三百人
迦得支派:四十五营有六百五十人
犹大支派:七十四营有六百人
以萨迦支派:五十四营有四百人
西布伦支派:五十一营有四百人
以法莲支派:四十营有五百人
玛拿西支派:三十二营有二百人
便雅悯支派:三十五营有四百人
但支派:六十二营有七百人
亚设支派:四十一营有五百人
拿弗他利支派:五十三营有四百人

总数:五百九十二营有五千五百五十人

像前面那样推算,将算出整个营的人数在二万五千至三万人之间。这样看来比较配合描述在旷野徘徊的人数,而且也使得这样小的一群,在面对自然的奇特和当它遭遇到强大军队时,显出神的奇妙工作‘具有意义’。

这是以色列的神,祂是那位‘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又拣选了世上弱的……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

以色列能打仗的人──余额

(一 )

不是所有合格的战士,实际上都能打仗的。‘利未支派’并没有包括在户口调查中,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服兵役(在第三节中记载了利未的后代单独分开作的户口调查 )。这是旧约圣经中以色列进行三次的户口调查的第一次:(甲 ),利未支派分开来的记录在;(乙 ),也有利未支派分别记在;(丙 ),重复出现在(那里说撒但是鼓动者、不是神 ),而利未支派没有计算在内,参见

‘计算人头’这个短语在希伯来文中,按字面的意思是向神‘举起每一个头’,而这一点反映出相信只有神有这种特权去计算以色列的种子。人若想要去计算,就是去限制神,把祂降低到数字的范围。神的百姓过去是──现在也是──相信祂是按照祂视为合适的情况而增加他们的人数。神的以色列民的数目大小是祂所关心的。至少在以色列人中培养出这样的信仰,而且反映在这个事实中:宁愿宣告说耶和华处罚大卫,因他去计算以色列百姓的人数(撒下二十四章 ),编年史的人说,这种意念是撒但放进大卫的心中,这是一种罪。

(二 )

这里有多少支派呢?在民数记第一章,包括利未在内共有十三个支派。说有十一个支派。,包括利未支派也是十三。即使列出的名和支派的数目是一致的,其组成的支派却可能不同。多数的名单传统上有十二支派,但是这可以说是很久以后为以色列国家结构的次序所作的安排,而不是从一开始,以色列的组合就已经包含了十二支派团体。在某个时期可能有支派的合并,或者有支派的分裂。然而,无论组成的形式如何,我们所知的支派可见于早期以色列中的记录。

有一种理论说:在利未支派被指定为专事圣职,像这里所记载的情形之前,所有的支派以轮流的方式分担利未的责任。庆祝新月(New Moon中文和合本译作‘月朔’ )在早期对以色列人是重要的(参见的注释──神的日历:日、周、月 ),而也许每一个新的月份都由不同的支派负起责任。这样,确定下来的支派数目就是十二。当利未支派受任专门看管圣事以后,以色列就维持十二支派这个数目为国家的代表数字,象征一整年度。而这一点在以色列被掳到巴比伦期间得到增强,因为在巴比伦﹢以色列人曾接触到天象学,由于天文学的黄道带(即日月星辰运行之道、共分十二宫──译注 )上十二的记号,曾在以色列古代的几个会堂里,特别在现代以色列著名的伯拉法(Beth Alpha )一地被发现。

这种需要去保持十二的数目的证明,可以在创世记的二十九至三十章中看见,只要雅各的女儿底拿为首,就可以画分十二支派,因为文中没有提及便雅悯。在中,再一次提及利未这个支派,而十二这个数字藉着用约瑟代替他的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得以保持。在以下,和以下,在那里没有提及西缅。就是在新约,也可以看见中利未被包括在内,而但支派被排除,使数目保持为十二。这个数字变成以色列的象征。

这就是为甚么耶稣说十二个门徒要统治以色列十二支派。换句话说,他们是以色列在耶稣里新开始的记号,藉着他们的行为得到更新,一直到整个以色列都被更新。也是因着同样的理由,雅各写信给分散在全世界的十二个支派,即所有神的以色列人,那些在弥赛亚(基督 )里的,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这个十二支派的象征的确非常重要,所以在加略人犹大死后,耶稣的十一个门徒感到强烈地感动,需要有人取代他,去重组那个准确的数字

利未支派(续 )

(三 )

当仔细研究利未支派时,我们很清楚知道他们是特别奉献去事奉神的。这个名字的准确原意是未知的,但很可能与希伯来文的动词‘加入’有关。有人建议说这个支派在一开始时并不是以色列同盟的成员之一,而是后来‘加入’的;或者他们是‘加入’到神的选民之中,作为一种特殊的百姓。但是最合理的理论是:这个名字使人注意到他们是‘加入’到圣礼崇拜仪式和圣所中的。这一点将符合圣经所指有关他们的功能。这专称与阿拉伯人对圣所监督的称谓十分相似,又与在穆罕默德之前于南阿拉伯对崇拜中助手的称谓相似。的确,利未支派在这里是被命令去照料会幕和它的装备的。

作者藉着他们是‘照料’或者‘服事’会幕的这样的短语,恰当地概括了这一点。这项称呼意味着值得去服务某人,而且特别用于敬拜神的背景中。若我们或其他人认为崇拜是有价值的,就必须小心地去进行我们的崇拜。在这本书中,以色列百姓对神的尊敬是很明显的,他们对祂的会幕的保管尽了最大的努力。把以色列人的信心描绘成疏远的、律法主义的、冷漠的,这是可悲的陈词滥调,绝不是事实。把以色列人的崇拜也这样描述是不应当的;特别是那些把慈爱天父的同在,描绘成耳熟能详和舒泰随便的一群人,便会采用这种写法,然而神也是神圣庄严的。对神的神圣和父性,两方面的强调都是需要的,以使人能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祂。

(四 )

第五十节保留了称会幕为‘法柜的帐幕’("the tabernacle of the testimony" )的传统名称,由于它里面放着第二次制造的两块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石版,即十诫的石版。不论会幕在那里,只要有这些圣物在里面,它就是神圣的,所以让未经授权、未有预备的人去接近它是太危险了。它被视为神与祂百姓同住的地方。所以说会幕象征(mediated )神的同在,即神临到的圣所,并非误传。这是神与祂百姓在民营中基本的调解处。利未人因此小心保护它,以免有未分别为圣的百姓进入其中,反之也然。会幕位于营中心的空地,各支派在它的周围安置他们的帐棚。现在再没有人会意外地踏足其中,以致把它污染,或者危害他们自己。

在本书中利未人的这种基本的功能多次被强调,而相信以色列人不容许未分别为圣的人触摸、或者走进这个神的圣物,清楚记载在以下,按文中的记述,甚至有人未获授权而伸手想要扶起约柜,都被处死。这一点以本段结束时吩咐利未人‘要谨守’会幕一句话,而总括出来。这是一个以护卫身分进行保管的专有动词。他们保护和看守它。

以色列人和后来的犹太人,一直活泼地持守着这种相信神住在祂百姓中间的信仰,但是它距离神完全进入到以色列的生命中,或者正式在他们中间设立会幕,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使徒约翰抓住耶稣道成肉身在这方面的意义,在他的福音书一开始就断言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壹14),这里的‘住在’一词,意思是搭起帐棚,即指神的整个会幕在我们中间。神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制,但是我们庆幸在一段时间中,祂完全启示祂自己,并临到一个拿撒勒人耶稣身上。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不需要‘谨守’这个会幕──祂反倒是我们的保护者和好牧人。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民数记第一章

注释

Ⅰ神子民预备进入应许地

A人口统计(一~四)

民数记一书的主题,是前往应许地迦南的旅程。开首十章所记叙的,只是短短五十天的事,摩西怎样组织以色列,从西乃行进到应许之地。要领略这几章在神学上的重要性,必须回顾出埃及记和利未记两卷书,并且前望攻取迦南。出埃及记记述神怎样把以色列从在埃及为奴中拯救出来,又与他们在西乃立约,祂作他们的神,他们作祂的圣民(出十九)。这个盟约的关系表示神真会住在他们中间;因此以色列得到指示,要建筑一座合他们神圣君王使用的宫殿,那就是会幕。民数记开始之前一个月,这会幕才刚刚分别为圣,并有神的荣光降于其上(出四十;参:

利未记的主题是神的圣洁。所以它所形容的,是如何借着献牲畜为祭来崇拜圣洁的神(一~七章)。它提到任命大祭司,来领导全国敬拜(八~十章)。又指示如何从百姓和会幕之中,消除一切罪的不洁(十一~十六章)。作结时,更解释圣洁家庭生活、睦邻、济贫等道德上的要求(十七~二十五章)。

利未记中较少记叙,法律规条占据全书。民数记情况则恰恰反向:史实至为重要,律法较为罕见,并且所讨论的大致都是在旷野所遇到的问题。开首的这十章表明了利未记圣洁的原则,如何在全国的组织上实行。象征在此十分重要。会幕立于全营的中央,神把宝座安置在其至圣所中的约柜之上。环绕着它安营的祭司和利未人充当守卫,以色列平民未小心作好准备,便不得进入。在利未人圈外扎营的是平民的支派,按照阵营编排,合乎神子民的身分。住在营外的则是不洁、患了皮肤病或漏症之人,这些人不得来到神的面前。

不论是驻扎还是行进,阵营的安排都是耶和华同在和王权的象征。显示何时起行,及前往何处的是神。「云彩几时从帐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几时起行;云彩在哪里停往,以色列人就在哪里安营。」

民数记开首的这几章并非完全按照时间次序安排。把第一至六章的规条定在二月初一日,而则发生在正月初一至十四日(参:。将第一至六章放在第七至九章之前的目的,大概是解释后者的重要性。例如指定利未支派各宗族职责的第四章,就解释了为何奉献车辆。第三章解释了利未人分别为圣的目的。利未记可能也是按照同样的方式编排。在描述祭司膏立的第八至九章之前,是献祭的律法,使膏立所献的祭能被了解。45

i. 百姓的人口

摩西和亚伦得到指示,要统计所有二十岁以上,身体健全的男丁(2~3节)。每支派都要任命一人,负责收集该组人的数目(4~16节)。第17~19节复述了某些细节,藉以强调这命令经已严格运行。

1.耶和华……说这话在五经是如此的常见,其重要性很容易便被忽略。救恩史以神的话开始(参:在西乃的旷野赐律之后一年,以色列仍在圣山西乃附近。按照传统,这山是在今日西奈半岛南部的摩西山(Jebel Musa)。有关其地点更详细的讨论,可参看关于以色列人行程的增注。希伯来语中旷野 miḏba ̄r )一词是指供放牧的土地,有少许植物和疏落的树木,并非完全干旱的沙漠。这些地区的每年只有几英寸的雨量,不足为耕作之用。

会幕(AV 作 tabernacle「帐幕」,RSV 等则按希伯来原文 ʾo ̄hel môʿe ̄ḏ 译作 tent of meeting「会面的帐棚」)是指充作流动神殿的圣幕,安放约柜、金灯台、香坛之处,出埃及记第二十五至四十章有详细的描述。46它虽然是安置这些最神圣物件的所在,又在里面以色彩缤纷的幔子装饰,外部却盖着山羊毛的罩棚,使它看来和今日贝都因人(Bedouin)所用的黑帐棚没有两样。但它不只是个供人崇拜的所在而已;它是会幕(即「会面的帐棚」),因为神昔日在此对摩西说话,而前面的大型燔祭坛,也是献上祭牲之处。故此在启示和崇拜的背景下,「会幕」是最贴切的名称(参:

但形容它的,还可以有另一个字眼:「帐幕」(英文 tabernacle,希伯来文 mis ̌ka ̄n ;如:,直译的意思是「住所」。在部分经文中,这字似乎是指会幕的里面,但在很多地方,它们却是可以交替使用的字眼。帐幕一词可能是强调云和火柱的象征:神永远住在祂子民中间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参:学者通常都把出埃及的年代,监定在主前十三世纪的上半。47

2.计算直译的意思是「计算总数」。本次似乎是旷野流浪时的第二次人口调查。第一次的用意,不过是计算二十岁以上的人数,以便向每一个人课取半舍客勒的税款,来建筑会幕。这次调查所需资料较多:按……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家室(希伯来文 mis ̌pa ̄ḥa ̄h )译作「宗族」更佳。它是主要的社会单位,介乎支派和本节所译的宗族之间。而本节的宗族则宜译为「家族」(和合本:「父家」),它是比我们所谓核心家庭稍大的单位(参:。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字眼的用法颇有弹性

3.这次的人口调查有军事上的用意:它是要数点以色列中……能出去打仗的人数。这句话在本章一再出现、22、24等),强调现时组织国民,是要征服应许之地。因怀疑和胆怯而求退出是大罪及下;参:。凡二十岁以外的男丁都有参与的责任。按照,二十岁至六十岁的人定价最高,显出古以色列视之为壮年时期。男子通常不足二十岁便已成婚,但,亦容许订了婚和刚结婚的人免服兵役。

4~19.第5~15节列出了十二个平民支派(利未人不被数点)代表人的名字。这些大都是「神名结构」(theophoric)的人名,换言之,它是神某个名字的复合。例如以利蓿(Elizur)的意思是「我神(El)是盘石」,示丢珥(Shedeur)是「沙代(Shaddai「全能者」)是光」,示路篾(Shelumiel)则为「神(El)是我的拯救」之义。值得留意的一点,是这里没有一个名字包含「耶和华」的成分。这是名单来自远古的证据之一,因为根据,列祖称神为全能的神(El Shaddai),并不认识耶和华之名。48另一个名单具有历史性的标记是名字的形式,合乎源自主前一千至二千年间的人名。49

这些人在第七章再次出现,他们大概各为本支派的首脑(。「宗族」(和合本:,希伯来文 ʾelep ̄ )直译是「千」,似乎是第2节称为「家室」之社会单位的另一个说法,而起码在某些情况下,是指宗族中能够作战的人(参:50

ii. 统计的结果

以色列人的数目按支派列出。每次的公式几乎都是一样,并且强调所点的是战士的人数。

战士的总数是 603,550 名(46节),和第一次统计的结果相同;四十年后的第三次统计,总数是 601,730 人,亦与之相差不远。然而在这段时期之内,全国的总人口虽然大致不变,各支派的人口却颇有波动。例如在这期间,西缅支派战士的总数从 59,300 人消减到 22,200 人,而玛拿西支派则从 32,200 人增添到 52,700 人。妇孺和利未人并不包括在内,如果把他们也加上,以色列的总人口必然高达两百万左右。庞大的数目对历史学家构成了问题,因此有人为这些数字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以求消除其中的困难。本章结尾的增注〔庞大的数目〕将进一步讨论。这个历史学难题的答案不论对的是哪个,本段的神学资讯仍是清楚明了的。以色列中每一个男丁都要作好准备,在神的军中打仗。神所拣选的人每个都录在生命册上:但他们仍须透过谱系的证明,以及在国家的职分之中登记,来与这选民认同

这个人口统计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福音书开首的几章。马太福音一开始便追溯耶稣新以色列的家谱,而路加福音则提到祂所以在伯利恒出生,是因为祂父母要前往当地接受人口调查。路加究竟有没有把这件事,视作民数记中神子民经历的重演,已经无法确定。可以肯定的是,福音书的作者在主耶稣的生命和以色列旷野经历之间,列出了很多平行之处。最大的分别,是受试验时以色列往往失败,耶稣则常常得胜。

iii. 利未人的特殊角色

这个统计的重点是确定可参战壮丁的人数,因此并不包括利未人。利未人有不同的角色,他们要负责运输、支搭、护卫会幕。他们要在会幕四围扎营,免得未曾作好准备的平民擅进。因为这样做就会惹动神的怒气,向祂子民发作(53节)。实际上为了防止这种灾难,神甚至授权他们处决一切接近会幕的人(51节)。这个极端措施所突出的,是帐幕中神临在的真实性。当神在西乃山显现之时,也有类似的预防措施,免得有外人接近、21~24)。新约亦同样坚持人必须存敬畏的心,才能来到神前

增注:庞大的数目

如下表所列,民数记各章的人口统计数目,庞大得十分惊人。

民数记一章

流便

46,500

西缅

59,300

迦得

45,650

犹大

74,600

以萨迦

54,400

西布伦

57,400

以法莲

40,500

玛拿西

32,200

便雅悯

35,400

62,700

亚设

41,500

拿弗他利

53,400

利未

22,000

总数(利未人除外)

603,550

民数记二十六章

流便

43,730

西缅

22,200

迦得

40,500

犹大

76,500

以萨迦

64,300

西布伦

60,500

以法莲

32,500

玛拿西

52,700

便雅悯

45,600

64,400

亚设

53,400

拿弗他利

45,400

利未

23,000

总数(利未人除外)

601,730

按照,以色列长子的数目是22,273。

应当留意的是,这些数目是互有关联的。总数当然是各支派人数的总和。半舍客勒的税一共收得了 100 他连得另 1,775舍客勒,即 301,775舍客勒 = 半舍客勒 × 603,550。此外圣经又记载长子的人数,比利未人恰恰多了273名

接受现有数字的困难有四。第一,这么多人四十年之久可以在西乃旷野生存,是难以想象的事。加上妇女和儿童,统计数目显示总人口约有两百万。即使把天赐的鹌鹑、吗哪,和几次给予食水的神迹计算在内,供给这么多人一切的生活所需总是十分困难。何况他们还要在会幕四周整齐安营(民二),并且行止如一等等呢?现代西奈一带的贝都因人只有好几千名;而且在近代犹太人移民回到以色列之前,远比西奈辽阔富庶的巴勒斯坦,人口也不过是稍逾一百万而已。

接受这些数字的第二个困难,是它显然有内部的矛盾。最明显的一点,是成年男子和长子的比例大约是27比1。这数字的意思,是以色列二十七人当中,只有一个是家中的长子。换言之,每家人平均不但有二十七个儿子,更大概有二十七个女儿。而普通一个母亲,就有超过五十名儿女了!51如果多妻制度在以色列是十分普遍,并且只有父亲的第一个儿子才算是长子的话,这数字当然会减少。然而其他的史料,却证明了两妻制度旧约时代并不常见,多妻现象只限于极度富有的人。

第三个困难,是因为其他经文显然承认以色列起初的人数,并不足以一次占领应许之地、21~22)。可是二百万以色列人,却是足够住满当地有余了。其实在士师时期,但支派只有六百名战士而已;参:

第四点是个数字上的奇异之处。它算不上是什么证据,但却表示这些数字内中可能别有乾坤。大部分的数目都调整到最近的百位,而这些百位数也有集在一起的倾向:这些数字只有200、300、400、500、600、700,而000、100、800、900却从没出现。百位数集中在200至700之间,表示总数并不是随意记录,有异于正常的人口统计。

以上的困难有四个解答:

一、这些数字是正确的。例如凯尔就辩称头生男子的数目,是指出埃及之后出生的人。52以色列若有600,000对已婚夫妇,十三个月之内有22,273个男婴出生并非难事。至于其他的反证,则当不忘古时当地比今日富庶,而且神亦施行神迹供应以色列之所需。接受这些数字真实性的学者中,最近期的是吉斯彭(W. H. Gispen)。53笔者虽然不会否定以上的论证,却依然觉得这么多人在旷野行进是难以想象的事。例如考古学家发掘过的圣经城镇,人口都是数以百计而非数以千计。按照亚玛拿信柬(el-Amarna Letters,主前十四世纪)的记录,迦南地的君王也只是召集几百人参军。超级强国埃及和赫人在加低斯的大战(主前十三世纪),双方的兵力也不超过两万人。

二、数字是正确的,但所反映的是后期,可能是大卫时代的人口。这是狄尔曼(A. Dillmann)54和较近代奥伯莱(W. F. Albright)55的看法。这看法有两个问题。第一,这些数字对联合王国时代来说,依然太大。56第二,西缅支派此时经已和犹太支派合并为一。但这里的统计依然假定西缅独立而强盛。

三、经文中的数字出现了讹误。本来细小的数位在抄写过程中,误被较大的数位取代。修改可能是意外的所抄录的古卷可能不易看明;但也可能是故意的文士自以为明白原意,而改写经文加以澄清。

好几位学者都接受了这种解释。第一位提出这个解决方法的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57。他认为把流便支派人数翻成四万六千五百(原文作「46千及5百」),是误解了「千」字( ʾelep ̄ )的意思。这字可以译作「家」,也可以译作「千」;而它在民数记第一章的意思是「家」。如此,流便支派有46家人,男丁共500名。后世的文士把 ʾelep ̄ 误以为「千」,于是便造成了以色列有603,500男丁的总和。他其实应该分别计算「家」和「百」的数目。这样,第一次统计的总数就是598家、5,500男丁,而第二次则为596家、5,730男丁了。皮特里认为,这个数量的人在旷野居住,就颇为可信了。

皮特里也知道自己的论证,在利未人方面有一个弱点。在支派人数的细目中,「家」和「百」的比例极高,远超平民支派中的比例。他认为利未支派的统计是来自征服迦南之后不久,人口已经大增的另一个时代。

皮特里的意见最近又被曼登豪(G. E. Mendenhall)58所接纳。曼氏指出马里(Mari,主前十八世纪)和阿拉腊喀(Alalakh,主前十四世纪)文献中的人口统计,也是列出可服兵役者。而且被征入伍者的总数和军队单位( ʾelep ̄ )的大小,都和本章所述的相若。但曼登豪又辩称,这是役龄男丁的统计,并非如皮特里所说,是总人口的数目。这正是民数记本身的宣称(如,亦符合其他古代社会的做法。曼氏相信这些统计源自士师年代,而非旷野时期。

按照皮、曼二氏的假说,一个家可以少至西缅支派的五人(300÷59),亦可多达迦得支派的十四人(650÷45)。克拉克(R. E. D. Clar祂)59和笔者父亲温咸(J. W. Wenham)60假设 ʾelep ̄ 可以解作「家长」或「千」,以求改进家的数目和支派大小之间的比例。如此,流便支派46,500的总数,其实是45位领袖、1,500人。克拉克藉此方法,把以色列的总人口缩减至140,000,温咸推算为72,000。相较之下,皮特里的估计是5,550,而曼登豪的方法则可求得20,000人。

评估这些对立方案,必须把皮特里意见之简洁,以及把克拉克与温咸在数学上的一致性彼此衡量。笔者与曼登豪意见相同之处,是各「家」的大小,没理由不可以有大幅度的差别。和他意见不同的则是,这些数字没有什么理由不能源自旷野时期。但如果采取上述经文批判学上的解决方法,就必须同时假设希伯来原文经过彻底的修改。随着应当解作「军队单位」或「家」的 ʾelep ̄ 被误解为「千」,经文中就加插了一切的总数,而有关的数字也受到修改来与之协调。由于撒玛利亚五经和七十士译本(简称 LXX)都大致支持马索拉经文(简称 MT)的读法,这些修正必然不会发生在主前五世纪以后。

四、数目是象征性的。如此解释数位最初的尝试,是用数目诠释法(gematria),即把数值赋与每一个希伯来文字母。按照这个方法,「以色列众子」一词加起来等于603,而「以色列全会众……的数目」一语的总和则是 603,551。以上数字当然和的统计总数十分接近。但这系统只能满意地解释一个数目。

巴鲁安(M. Barnouin)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61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在远古之时经已十分发达。太阴年、太阳年的长度,以及各行星的会合周期,62都经过颇为复杂的过程,以六十进位系统准确地推算出来。

人口统计的数字除以一百,都可以和这些天文周期带上关系。例如便雅悯支派的人数是 100 × 354,即短太阴年的日数。这是简单的案例。至于其他数目,一对一对的统计数字,合起来与各个天文学的周期相等。在第一次的统计(民一)中,以萨迦(544)+ 以法莲(405)= 玛拿西(322)+ 但(627)= 拿弗他利(534)+ 亚设(415)= 949 = 太阳年(365)+ 金星的周期(584)。在第二次的统计(民二十六)中,西缅(222)+ 亚设(534)= 756 = 2 × 土星的周期(378)。人口的总数也有天文学上的重要性。第一次统计的总数是 603,550,第二次则是 601,730。这可以是所有支派的总和,但巴鲁安却指出这些数字本身亦有其重要性。长太阴年共有 355日。173 = 长太阴年(355)- 2 × 太阳年的四分之。6,000 对 60 进制的系统而言是个重要数位,同时亦等于 365(太阳年)+ 378(土星的周期)+ 2,257(所有行星金、木、水、火、土周期的总和)总数的两倍。

巴鲁安举出了好些理由,来支援统计数字和天文周期关系并非偶然的信念。旧约其他地方,也有数字显然具象征意义的经文。创世记中洪水前列祖的年岁,也可能与天文周期有关。如是者以诺活了 365 年,该南的年岁是 910 = 四分之一年日数之十倍。再者,亚伯拉罕所得应许之一,是他的后裔将会多如天上的星。圣经亦多次将天上的万象比喻为神的天军(如:,以色列的兵团则是祂在地上的军队及民一全章)。地上的会幕是神天上居所的副本。两者都有耶和华的军队侍卫。最后,将雅各和他众子(十二支派的祖先),比喻作日、月、星辰。这些统计数字是以色列圣洁本质的肯定,提醒我们: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已经实现。而神的圣民亦蒙召在地上为祂争战,正如众星在天上为祂作战一样。

巴鲁安的理论极具吸引力,但也有些无法排除的疑点。笔者的倾向,是同意他对这些数目之神学象征的理解,但却觉得他透过天文周期来产生数目的方法过于复杂,未敢苟同。他的方案尤其不能为利未人的数目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固然,其系统在此遇上困难的,也不只是他一人。最后不能不问的问题,是古以色列究竟有几多人能够体会到这些统计数字,是和天文周期有关。

巴鲁安强调这些数目的象征价值,从而避免了讨论其历史性的问题。然而,数字象征性,并不表示它就不能具有历史性了。例如耶稣在福音书中拣选了十二门徒,后来又差遣了七十人出去;祂复活后,门徒捕到了一百五十三条鱼。这些数目兼具历史性和象征意义,是没有疑问的。但另一方面,启示录无数的数字却是纯粹的象征。象征性的数位是否真实,得视乎文学形式而定。

由于圣经说这些数目是统计数位,自然的假设是当按字面解释,其象征意义是来自神超自然的安排。但将它按字面解释所构成的困难(请看增注开首的几段),却显然逼使我们视之为纯粹的象征除非我们假定原有的统计数字,在每处地方都加大了一百倍。但即使是这个做法也有难处:迦得在第一次统计中多了五十人,流便在第二次统计中多了三十人。简言之,这些统计数字所构成的疑问,并没有明显的解决方法。

此外,巴鲁安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象征性诠释表示以色列具有天文知识,这些知识从何而来?他认为他们被掳到巴比伦时,学到了所需的资料。这当然不是没有可能,但却不是他所引述之证据的必然结论。很多天文学上的资料,63主前二千年之后几百年间已经为人所知。而广被视为圣经最早期诗歌之一的底波拉之歌,亦描绘天上的星宿与以色列支派的军队并肩作战。可见很久以前,将以色列军队和天上星宿相提并论的想法已经存在。64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耶和华在西乃的旷野、会幕中晓谕摩西说:」

“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的一年零半个月。“在西奈的旷野”——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一年三月间就到了西奈,当时会幕已经立好了有一个月的工夫,神在西奈为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已经完毕。“会幕中”——就是神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并晓谕民数记上之律例的地方。立会幕以后就有下列的几件事:(一 )归回立会幕,即第二年正月初一日;(二 )神晓谕献祭的礼节;(二 )摩西用膏抹帐幕和其中的器具使之成圣;(四 )亚伦与他的儿子承受圣职(七日 ,(五 )祭司初次供职(第八天 ;(六 )拿答亚比户被火焚烧;(七 )十二支派的首领奉献礼物(每人一日 ;(八 )神宣示民数记上其余的律例;(九 )神吩咐守逾越节;(十 )以色列人守逾越节(正月十四日 ;(十一 )神命摩西计算民数(二月初一日 ;(十二 )设立四营;(十三 )神宣示管营的律例;(十四 )不洁净的以色列人守逾越节之例(二月十四日 ;(十五 )以色列人离开西奈(二月二十日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次人口统计只限二十岁以上男丁,显然是为了组成军队,预备可能发生的战争。这是以色列人进入旷野后举行的第二次人口调查。第一次在建造会幕前,是为了收集银子建造会幕,向二十岁以上的男丁收取半舍客勒银子,作了一次男丁的统计

统计的方法是按男丁所属宗族、家室人名的数目计点。“宗族”为社会的主要组成单位,大小介乎“支派”与“家室”之间。“家室”可译为“家族”,因较今天的“家庭”为大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在这卷书最开始的第一节中,有两个基本要点对于了解旧约(事实上也包括新约 ),很强烈地突现出来:

(甲 )上帝在与祂的百姓的关系中有一种主动性,并且采取主动。这是信心的中心:『耶和华……晓谕摩西说……』。圣经一开始就断言:『起初上帝创造……。』上帝的话开启了这本书,并立即确立了语气。祂不是倚靠我们的信心而为我们采取行动的。

(乙 )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基于我们与祂相遇,是建立在此时此地。这个关系在历史上得以巩固──不是想象推测,也不是含糊的乐观主义,而是在我们真实的普通的世界上。『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值得注意的是,强调知道时间和地点,以及?重祝贺、记念和再体验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当疑惑和害怕围绕?我们时,记念这些时间和地点是有好处的。即使是在失落或者孤单时,我们能够知道上帝确实是在某些历史事实中彰显祂自己,并且会继续这样做。这一点保守以色列人的信心,在耶稣降生于犹太的伯利恒之前几世纪仍然活?。

──《民数记每日研经》

「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统计是在这日举行,当时帐幕已建立一个月了 , 律法典章也已全部颁布,并经过充分讲解和教导。百姓已作好属灵的装备。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第二年二月初一日: 建立会幕一个月之后,也是以色列百姓整理阵营将要离开西乃旷野的前二十天(10:11)。这时以色列百姓在西乃旷野停留了约十一个月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耶和华在西乃的旷野,会幕中晓谕摩西说……」】

{命题1}一些圣经的批评家认为民数记是摩西死后几世纪后才写的,何以认为这本书是摩西写的?

〔难题〕很多现代的圣经批评家不认为摩西五经是摩西写的。(参见本书 )。但是圣经说:「耶和华晓论摩西」,而且「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喻附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

【解答】

这些批评的论点,在历史上或文献上并没有根据。根据摩西以不同名称称呼神(Elohim Jehovah Yahweh )而来批评是没有证据的。对神不同的称呼用在不同的经文章节乃是为了表达神不同的特征(参见本书 )。而且,有一些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摩西确实写了民数记。

(1 )在前面曾提到(参见 ), 摩西五经所记述的是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有关当时的时间,地点和百姓的习俗——这些都是摩西最清楚的。

(2 )这些书卷都有明言记载是摩西所写的。除非摩西确实写了这些书,否则这些书所说的就是完全的骗局。

(3 )在新约的记载也曾多次引用民数记的经文,而且也提到是摩西写的)。如果摩西不是作者;则新约所说的也必定是错误。

(4 )我们的主曾引用民数记的记载,证明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基督引用民数记证明了它的真实性。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西乃旷野】

「西乃的旷野」是指以色列安营之山四周的旷野地带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年代小注】

参较本节和,显示圣幕已经立好一个月了,而百姓在西乃安营也已经差不多一年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神为何要在此时数点以色列人?】

民数记开篇时,记述以色列人在西奈山附近安营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他们在那里领受的诸般律例典章,都记载在民数记之中。到这时候,他们已经装备好,成为神所喜悦的族类,可以领受神所赐为业之地,耶和华就吩咐摩西和亚伦数点所有能出征的男丁人数。“民数记”的意思,就是数点百姓,可算是当时的人口普查。

――《灵修版圣经注释》

数点人数:本章记载以色列人如何统计二十岁以上能打仗男丁的数目 (3 ), 先由每支派各派出一位族长(4-19 ), 负责记录自己支派的人名及统计数目,然后摩西、亚伦和十二首领聚在一起,记录各支派的数目和计算总和(20-46 )。此次统计中,惟有利未支派没有数点 (47-54 ),因为他们专负责帐幕事务,不得承受产业,打仗亦可以免役。然而利未支派另有统计(见3 ),目的是分配帐幕工作。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第一次数点人数是在离开西乃山的时候进行的。这是为了在旷野生活中更有效地管理百姓,也为了征服迦南而组织军队。这次数点人数的工作是一个转折,使以色列民族从一个自然的群体形成神权国家体制。以色列百姓所要进行的战争是以建立神国度为目的的圣战,而不是单单以掠夺和领土扩张为目的的战争。并且神是以色列的元帅,以色列百姓只要顺服神的命令,就能获得胜利。这预表了新约的教会,因为新约时代的教会是以耶稣为元首与撒但争战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作人口统计,以便策划行军、扎营、工作分配各方面的编排。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起程往迦南地之前的准备工作――《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要按以色列全会众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计算所有的男丁。」

“全会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这种数点法有数层益处:(一 )好修成可靠的家谱;(二 )得详知各支派的人数;(三 )能分布各支派应占的位置;(四 )可规定出发的次序。在数点民数的时候摩西只收以色列人的赎命银,计算他们的总数;在此乃是按他们的宗族家室登记。如此看来,这两次计算是相连的。有四层理由:(一 )数点民数不是三五日可完的事;(二 )五六个月之内,神未必使摩西数点民数两次;(三 )利未人在民一章上没有被数点,在出三十八上他们也没有被数点,因为二次的数目是一样的(46 ,在出三十八章上没有提到利未人,在民一章上没有提到赎命银;(四 )在只提两次的数点,就是在西奈和摩押平原。出三十八章上所提的赎命银,既是为圣所带卯之座用的,就必是正月初一(就是立起帐幕的日期 )以前所付的。一切一个月以外的利未人,和一切一个月以外之头生的,是立会幕以后数点的。有注释家想,这三等人的年纪,或者都是按立会幕的日期算的。“计算所有的男丁”——摩西两次数点民数:(一 )初次分为两半,1设备会幕,2预备上阵(民一章 );(二 )筹备分地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计算所有的男丁: 在古代以色列人计算人数的时候,只计算成年男丁,这是当时的通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视女人的人格。在这里只计算男丁的数目,是为了集中计算军队的数目。家室、宗族: “家室”指亲属;“宗族”是“父亲”、“族长”和“家”,“家族”的组合词,是指很多家族的聚集,就是指各支派。这样按家室和宗族计算人数,是为了让人记住自己的出身,也是为了让各个支派明确选民意识和历史意识,好使他们协调一致完成神的神圣计划。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人口统计的目的】

古代的人口统计是为征召壮丁而设的,召来的男丁有时得服兵役,有时要参与官方的建筑工程。政府往往同时课取人头税,人头税有时甚至是人口统计的动机。这次统计的目的虽是征召军兵,与(参注释 )为收取殿税而作的统计,却不无关系。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凡以色列中,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你和亚伦要照他们的军队数点。」

“你和亚伦”——第二次数民是摩西和以利亚撒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本节清楚说明人口调查是为了统计“能出去打仗”的人,并一再指出这件事(20-22-24等节 )。凡是20岁以上的男丁都有参加军队的义务,畏缩不前视为大罪(参十四章 申20章 )。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这次统计很可能沿用数月前作过的统计资料,38:25-26), 但目的却是不同,上次是为建会幕献银子而作的,这次是为统计以色列人的军力,并分配工作。三十八年后(见26 ),以色列人离开旷野进入迦南之前,也作了一次人口统计,以便日后划分地业。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从二十岁以外: 指年轻力壮的人,体弱多病和有残疾的人不具备军人的资格。这件事情暗示着新约时代的信徒要想进行属灵的争战,就需要属灵的成熟和健康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每支派中必有一人作本支派的族长,帮助你们。」

“每支派中,必有一人做本支派的族长,帮助你们”——这些族长大概是摩西先前所分派的首领(16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每一支派有一个代表协助摩西、亚伦数点;利未人因供圣职,不在计算之列。十二支派所派代表的名字见5~15节,再见于2,7,10诸章。他们的名字里面大都含有一个神字,例如以利蓿(Elizur )意为“我的神是盘石”;示路蔑(Shelumiel )意为“神是我的拯救”。

这些人是各支派的首领,也是军队的统领(参16节 )。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他们的名字:属流便的,有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

】各支派和族长的名字: 数点以色列百姓的各支派族长是蒙神特别呼召的人,是为神而活着的人,正如他们名字的意思一样。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属西缅的,有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

】「属犹大的,有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

“拿顺”——拿顺是亚伦的妻兄,也是大卫的先祖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属以萨迦的,有苏押的儿子拿坦业;」

】「属西布伦的,有希伦的儿子以利押;」

】「约瑟子孙、属以法莲的,有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属玛拿西的,有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

“以利沙玛”——这人是约书亚的祖父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属便雅悯的,有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

】「属但的,有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

】「属亚设的,有俄兰的儿子帕结;」

】「属迦得的,有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

】「属拿弗他利的,有以南的儿子亚希拉。」

】「这都是从会中选召的,各作本支派的首领,都是以色列军中的统领。”」

“各做本支派的首领,都是以色列军中的统领”——这些首领或是从早已被拣选的千夫长中选召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以色列军中的统领: 各支派的首领都是以色列军中统领,暗示着他们在以色列中担负大事的人。他们与长老不同,长老是属灵方面的领袖,24:9),而他们是在行政方面的领袖。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于是,摩西、亚伦带着这些按名指定的人,」

】在数点人数中表现出的选民的信仰程度: 数点人数的工作能在一天内结束,是因为:①以前次的数点为基础,所以较为容易;②他们拥有对耶和华的信仰,具有明确的使命意识。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当二月初一日招聚全会众。会众就照他们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的,都述说自己的家谱。」

“当二月初一日”——(参1 )可见摩西立刻遵着神的命令,招聚了全会众,并没有迟延。“二十岁以外的”——以下的五等人,都不在内。(一 )凡二十岁以内的男丁,(二 )妇女,(三 )外邦人,(四 )利未人,(五 )年老不能上阵的人。“都述说自己的家谱”——可见古时候的以色列人以他们的家谱为重要,这样办为将来之救主的家谱,使后人有法考察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述说自己的家谱」:即指出自己是谁的儿子。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他就怎样在西乃的旷野数点他们。」

“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他就怎样在西奈的旷野数点他们”——大卫擅自数点了民数,故此有罪

摩西两次数点民数如下:

摩西两次数点民数比较表

章节

地点

次序

时间

世代

人数

至46

在西奈旷野

初次数点民数

出埃及后第二年

出埃及的那一代

60,3550

至51

在摩押平原

二次数点民数

出埃及后第四十年

进迦南的那一代

60,1730

参二十六章之表中的人数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以色列的长子,流便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男丁,共有四万六千五百名。」

“以色列的长子,流便子孙的后代”——流便因犯罪失了尊荣,当时流便支派的人数不多。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以色列人男丁的数目按支派逐个计点,自本节至46节,用同样的方式报告计点的结果:先说支派的名字,次说依家室、宗族的次序来数点,然后指明是“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的男丁,最后报告总数。人数都以百为单位,只有迦得支派降到十位的50(24~25节 )。全部可以作战的男丁总数为603,550(46节 ),与第一次人口统计的总数一样,也接近三十八年后,第三次统计的601,730人。全民总数在此期中变化不大,但各支派的男丁数则出入颇大;例如西缅原为59,300人,到40年后,只剩22,200人;玛拿西支派则自32,200增加到52,700人注。

这里的总数只限20岁以上的男丁,若连妇孺及利未人,总人口当在二百万左右。不少史家为此庞大数字作出种种解释,认为按当时地理、资源等等,决不可能养活瑞昌庞大人口。关于这些解释可看本书前面的《参考资料》。不问史家如何解说,数点人口的属灵教训是十分明白的:凡是神的选民都须准备作祂的精兵,与全体信徒站在一道,负起保卫全民的责任。每个人都必须注意到在那生命册上有没有记下他的名字。从这里也可看见神对亚伯拉罕应许的实现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各支派的数目: 根据年龄的顺序,首先记录了流便支派的人数。这样的记录告诉人们,这段经文的记录是以历史事实为中心,而不是以属灵事实为中心。在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中,流便原本是长子,但是他与父亲的妾辟拉行淫羞辱了自己的父亲,因此受到了咒诅,49:4)。所以他在神面前没能守住属灵长子的身份,这个位置转给了犹大。从此犹大支派在以色列百姓中担当领袖作用,拥有庞大的军队,在旷野的行军中成为位置最重要的先锋(27节 2:3-9)。以色列百姓的数目,第四代或第五代(约430年 )只有男丁(二十岁以外 )已达到六十万,若靠自然能力这是不可能的,只有靠神超自然的恩典和能力才有可能。所以,神让以色列百姓数点人数,是为了让他们认识到神的恩典和能力。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西缅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男丁,共有五万九千三百名。」

】西缅和迦得支派的数目: 与流便支派一同提到的是西缅和迦得支派,因为他们是与流便支派最近的支派,也是因为他们被安置在流便支派的旁边(2:10-16,10:18-20)。西缅是利亚的第二个儿子,迦得是利亚的婢女悉帕的第一个儿子,30:10-11)。神把这些相近的亲族安排在一个行列中,是为了消除人为的矛盾和磨擦,这是神的智慧。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迦得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五千六百五十名。」

“迦得”——迦得的名字列在此处大概是因这支派和流便西缅支派在一营之中,其余各支派的名字也都是按着他们所属之营排列的。

“五十”——除了迦得支派以外,十二支派都是记整数,没有记零数,有人以为这一次的计算,是为预备打仗(参以下各节的末句3、20、22、24、26、28、32、34、36、38、40、42 ),所以只记五十个以上的整数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犹大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七万四千六百名。」

“七万四千六百名”——犹大支派的人数最多,后来犹大支派便成了为首的支派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犹大、以萨迦、西布伦支派的数目: 列举了在旷野的行军中排在最前面的支派。犹大是利亚的第四个儿子,是利未的弟弟。利未支派没有被数点,是因为这个支派是献给神的支派,所以免去了服兵役的义务(47-53节 8:9-26,18:3-7)。犹大作为利亚的第四个儿子得到神属灵的祝福,成了领导以色列的属灵长子。后来耶稣基督也诞生在犹大支派。以萨迦和西布伦是利亚的第五和第六个儿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以萨迦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四千四百名。」

】「西布伦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七千四百名。」

】「约瑟子孙属以法莲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零五百名。」

“约瑟子孙”——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约瑟的后裔分为两个支派。“属以法莲子孙的后代。”玛拿西虽是约瑟的长子,以法莲支派的名字却被列在先,人数也多,在旷野飘流的时候,这支派的人数却减少了八千名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雅各在埃及时曾将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立为自己的儿子。利未支派已蒙拣选在会幕中侍奉,不列在十二支派当中,所以以法莲与玛拿西成为两个正式支派,以补“十二”之数,取代了约瑟和利未。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约瑟和便雅悯支派的数目: 是有关约瑟和便雅悯支派的记录。神把他们放在一起记录,使他们一起行军住在会幕的周围(2:18-24,10:22-24),是为了让他们巩固增加兄弟之间的爱。神希望人能彼此相爱,有时也借着他们的交通成就自己的旨意。其实兄弟之间的友爱是属神的人所具有的最突出的特点。约瑟的两个儿子能与叔叔们列在同等的位置上,是因为神对约瑟的祝福和神主权性的计划。在约瑟的两个儿子中小儿子以法莲列在哥哥玛拿西前,在行军和安营时 成为中心,是因为以法莲是神主权性的拣选,得到了比玛拿西更大的祝福。神就是这样超越人的意思,成就自己的工作。在神拣选的工作面前,人应该谦卑赞美神的旨意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玛拿西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三万二千二百名。」

“玛拿西子孙的后代”——当时玛拿西的人数是最少的,在旷野的时候,这支派中却加增了二万零五百名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便雅悯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三万五千四百名。」

】「但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六万二千七百名。」

“但子孙的后代”——但子孙的后代加增甚多,因为但原来只有一个儿子名哄户伸,若以色列人在埃及共住四百三十年就没有什么难处。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但、亚设、拿弗他利支派的数目: 是对但支派和与他有着很深关系之支派的数点。在行军中或是在会幕周围安营,这些支派总是最后被提到的(2:25-31,10:25-27)。但支派后来从以色列支派中脱离出去,独自流离,拜偶像、行恶,最后从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中消失了。这成就雅各对但的将来的预言。亚设是悉帕最小的儿子,拿弗他利是辟拉最小的儿子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亚设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一千五百名。」

】「拿弗他利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三千四百名。」

】「这些就是被数点的,是摩西、亚伦,和以色列中十二个首领所数点的;这十二个人各作各宗族的代表。」

】「这样,凡以色列人中被数的,照着宗族,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

“凡以色列人中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十五百五十名”——(参十八注 )连妇女、孩子,统共有二百四十余万,可见是神的保护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这里记下统计的结果,二十岁以上能出去打仗的男丁总数为603,550人,其中除了迦勒和约书亚二人,全都在旷野的旅程中死去,没有进入迦南地,参十四,二十章的记载。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被数的: 意味着他们蒙神拣选成了居住在神荣耀中的人。因为:①他们领受了征服神应许之地迦南的使命;②为老弱之人和妇女孩子争战;③被呼召成为神手中的器皿。同样,新约时代的信徒当蒙神呼召,作为神的精兵争战时不仅确信自己是属于神的,也能享受参与圣工的喜乐。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祝福是被数点为神的百姓。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这样凡以色列人中被数的……」】

{命题3}人口普査和核定(census )在此时完成的, 或是在早期就作成的?

〔难题〕根据,摩西在「正月初一」 就核定以色列人数。但是根据,核定人数是在「二月初一」执行的,所得人数是603,550 人与前次数目相同。

【解答】

这两处经文显然是为不同的目的所作的人口普査。第一次的人数核定(出三十八章 )是为了宗教的目的,第二次人数核定是为了军事目的。第一次人数核定是为了「法柜的帐幕」——就是核定收集帐幕的献金。第二次的人数核定是为了核定能出去打仗的男丁人数。两次核定人数的数目接近相符,因为核定的日期相近不远。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人口的数目】

有关这问题的讨论,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利未人却没有按着支派数在其中,」

“利未人却没有按着支派数在其中”——利未人不列在十二支派中,因为要办理会幕的事,所以他们另外被数,不像十二支派,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才被数点;乃是从一个月以外的,一切男子就都被数点了,虽然利未人早已在那些敬拜金牛犊之人受罚之事上,为耶和华热心,也曾帮助祭司,他们到这时候方被分派襄办帐幕的事。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利未人是雅各第三子利未的后裔。利未有三子:革顺、哥辖和米拉利。摩西和亚伦都是哥辖的子孙。以色列人的祭司必须是亚伦的后裔,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亚伦的祭司体系

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进,会幕的折卸、运输及支搭,以及在会幕、圣殿中的侍奉,需要大量人手,亚伦的后裔不敷应用,利未人被拣选出来担任这些工作。他们没有分得迦南的地业,分住在各支派的城邑中(书二十一章 )。早期利未人侍奉的年岁为三十至五十岁,后来将开始服务的年龄降到二十岁

本书十八章列出三大支派利未人的主要工作。他们代替原先分别为圣的以色列人的长子来侍奉神。祭司必须是利未人,且一定得是亚伦的后裔。律法对祭司的要求也比对利未人严格。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利未人没有被数点的理由: 利未人没有按着支派数点,是因为神拣选他们为事奉神的人。也就是说,利未人代替以色列的长子献给神,被神拣选作他的工(3:12,8:9-15,18:3-7,。利未人被免去了服兵役的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参与神的工作。他们在象征神临在的会幕中作事奉神的工作。圣经通过以色列百姓各种各样的生活,告诉基督徒在现实中应过怎样的生活。信徒在灵里应不断的地与撒但和邪灵争战,尽心尽意地事奉神,并在神里面享受安息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因为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惟独利未支派你不可数点,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计算他们的总数。」

不可数点: 因为利未人是被神拣选,成为了属神的人(3:12)。这件事情暗示着每一个信徒在抵挡撒但的时候,应竭力依靠神,与神面对面地交通,这种与神交通的时间可以说是履行利未人职能的时间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不久前,以色列人铸造金牛犊来膜拜时,利未人曾协助摩西剿灭拜金牛者,所以被选为侍奉神的人。在会幕中侍奉必须长保洁净,因此不能服军役。这次的人口统计是为作战而预备,故利未支派“不可数点”。记有专为利未人作的一次人口统计,但目的与本章的全体男丁统计不同,年龄也不同。

“法柜”指藏有十诫法版的约柜。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只要派利未人管法柜的帐幕和其中的器具,并属乎帐幕的;他们要抬(或作搬运 )帐幕和其中的器具,并要办理帐幕的事,在帐幕的四围安营。」

“只要派利未人管法柜的帐幕”——帐幕称为法柜的帐幕,因为法柜本是帐幕中最要紧的圣器。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法柜的帐幕: 指整个会幕。把会幕称为法柜的帐幕,是因为会幕中有见证神公义和圣洁的法板十诫。其中的器具: 指陈设饼桌、灯台、燔祭坛等器具的附属用品,27:3-4,37:16-24,39:36-39)。属乎帐幕的: 指橛子和绳子等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帐幕将往前行的时候,利未人要拆卸;将支搭的时候,利未人要竖起。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外人”——就是外族人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外人”指非利未人,包括一切非利未人的以色列人。从会幕的侍奉来说,这些人都是外人。

──《启导本圣经民数记注释》

拆卸…支搭: 指帐幕的移动和停留,很好的呈现出神的教会中信徒的生活。信徒在这个世界上只是客旅,所以不能把人生投在世界的快乐上,而应时刻准备,按神的引导生活。圣经中把人的一生比作云雾或草,强调不过是极为短暂的存在。圣经特别用客旅、寄居的来描写信徒的生活,借此说明信徒在这个世界上仅是暂时而有局限的存在,不能享受永远的生活。同时教训百姓当渴慕神永远的国度。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利未人担当着护卫神圣洁的任务。神以死亡刑罚无视并破坏神圣洁的人(撒上5章 )。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以色列人支搭帐棚,要照他们的军队,各归本营,各归本纛。」

“各归本营,……本纛”——共分四营四纛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以会幕为中心支搭他们自己的帐幕(2:1-34)。这表示他们应过以神为中心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支派的分组】

祭司和利未人的营地设于圣所四面,其他支派则每边三个安营,在外围形成方形。军营呈方形,是这时代埃及的惯例,而主前九世纪的 * 亚述艺术也显示,君王位居受保护的中央。犹大为众支派之首,领导最重要的东营(圣幕入口朝东 )。长子流便领导南营,但支派为北营之首,因为但是 * 妾生众子最长的一个。拉结众子的支派位于西面,居首的是被立为约瑟长子的以法莲。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纛】

埃及军兵每个部队都是以神祇为名,旗帜(纛 )之上都有所属神祇的标记。因此假定每个支派都有象征该支派事物在其纛上,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另一方面,亦有释经家将这字解作军兵的单位,而非旗帜。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利未人要在法柜、帐幕的四围安营,免得忿怒临到以色列会众;利未人并要谨守法柜的帐幕。”」

“利未人要在法柜帐幕的四围安营”——、35。

──丁良才《民数记注释》

在法柜帐幕的四围: 指奉献给神的人。利未人担当在会幕中事奉神的重大责任,也拥有进到神面前的特权。今天这种责任和特权也赐给了蒙神呼召成为属灵利未人的信徒,所以我们应该放弃对属世生活的追求,活出与蒙召的恩相称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民数记注解》

】「以色列人就这样行。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他们就照样行了。」

【思想问题(第1章 )】

1「耶和华晓谕摩西」这句话(1 )在民数记出现了八十次,平均每章二点二次。这句话对民数记的本质有何提示?

2这次以色列十二支派为什么要指定首领(4- 16 )?你在教会事奉中有否运用行政管理的知识?

3史学家发现闪族人对自己的家谱十分注重。在核数男丁中,「家谱」对以色列人有何重要性?参2, 18节及2章。

4以色列人核点军队人数一事,对今日教会有何属灵教训?;6:10-17。

5在旧约中,会幕代表了以色列民宗教信仰的中心。当百姓要整顿军队时,利未人却毋须提供兵士,只是专职管理帐幕和其中的器具,并禁止会众闯入会幕的范围(53 )。这种安排对神行事的方法和要求有何提示。

──《串珠圣经注释》

【民一章与二十六章】

人口统计的比较,根据这两章资料,我们可列表如下:

十二支派 第1章 第26章

(38年后 )

流便46,500 43,730

西缅59,300 22,200

迦得45,650 40,500

犹大74,600 76,500

以萨迦54,400 64,300

西布伦57,400 60,500

以法莲 40,50032,500

玛拿西32,200 52,700

便雅悯35,400 45,600

但62,700 64,400

亚设41,500 53,400

拿弗他利53,400 45,400

──────────────

合 共603,550 601,730

比较之下,人口减少得最厉害的是西缅支派,这可能是25章提到的瘟疫所致(6-18 ); 数目增加得最多的是玛拿西支派,原因不详。两次统计的总数则相差不远。

――《民数记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会幕在我心中的形象和意义是……】

“会幕”是帐幕的一部分,包括圣所与至圣所,中间有幔子隔开。至圣所摆放神的约柜,也是神亲自向摩西显现的地方。有时会幕也用来指整个帐幕。在提到营外的帐棚为会幕,因那时真正的会幕尚未竖立,不过一般相信出埃及记的会幕与这里的会幕有同样的功用。

――《灵修版圣经注释》

数点人数以便知己,今天我对自己的状况清楚吗?】

数点人数虽然费时费力,却是重要的工作。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以前,必须先统计能作战的男丁人数,以便确定军事实力。除此以外,为了决定每个支派所需之地,各支派要组织起来,提供族谱也能使工作顺利地进行。我们每逢要作一项决定,需先了解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对财产、人事关系、属灵的境况、时间、目标等各项目做一个“调查统计”,工作才能更有成效。

――《灵修版圣经注释》

「都述说自己的家谱。」】

一个真以色列人还不是在于他的出身,更是在他能否保持他的身份。家谱应妥加保存,使人因有族长的血统而引以为荣。

爱子的国——保持我们的家谱,知道我们已被迁到爱子的国,值得我们安慰自己,更须再恩典中长进。我们已经出死入生,因信基督而成为神的儿女。但是我们永远的命运还在我们内心的确据。许多人一生都是在希望惧怕之间挣扎,其实他们是得救的人。

得救确据——约翰福音写作的目的在于读者的信心,而约翰福音着重读者的认知。许多人在寻求属灵的知识,并不正确。他们想找出得救的日期、地点及经验,如果不能全部寻求,以为自己还在神家外面。有些人确实知道重生的时地,但也有不少人进入神的家,好似水手经过赤道线。其实你未必知道那生日,但却知道已经重生。

圣灵见证——如果你信靠耶稣,圣灵与你的心同证父神。如果你敬畏神,必不愿使祂担忧。如果你学效祂,必爱弟兄。这些都证明你是神的儿女。

──迈尔《珍贵的片刻》

数点军队】

「会众就照他们的家室…都述说自己的家谱。」

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要从奴隶整编成耶和华的军队。古时的奴隶,只是活的工具,生活没有目的;现在是蒙救赎的自由人,出了埃及,耶和华神吩咐摩西说:“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你和亚伦要照他们的军队数点。”

军队的功能

在埃及为奴的生活,是为法老烧砖,造积货城,在铁炉旁努力生产,被辖制,受劳苦。现在,他们的新使命是为耶和华争战。信徒得救以后,脱离了那恶者邪灵的权势,就穿上神所赐的全副军装,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军队的来历

军队是否忠心可靠,要看其组成分子的来历。所以兵不在多。“会众就照他们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的,都述说自己的家谱。”家谱是各以色列人生命来源的记录。今天,教会也应该重视生命来源的见证。教会不是人的组织,不是看属地的财富,身分,才干,而是看属天的生命。法老的奴隶,闲杂人,对教会与黑暗争战无益。

军队的统制

军队不是乌合之众,必须有编制,有秩序,有领导系统。因此,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支派,各自有其首领为代表,才可以如臂使指的运作。教会也是如此,必须训练装备,配搭合宜。

军队的数额

军队虽然不是以多为胜,但必须知道正确的数额。在临战时,领袖才可以量情况而调派;在战争中,才可以适度的输送供应;在战争后,才可以计算损耗增补。同样的,教会应该有记录,知道信徒增长情形,灵命状况,以能作供给调配,完成传福音的使命。不过,且勿以数字为满足,要重属灵质量;更勿以数字自夸,要归荣耀与主。
我们得救重生的圣徒,是主的教会;现在正在旷野的路途中,向那荣美的应许之地进发。旷野的经历,是要训练我们成为基督的精兵,为主打美好的仗,进入荣耀。

── 于中旻《圣经研究》

神照应许眷顾以色列人;神赐给我和我家的恩典是……】

能打仗的男丁如果有603,550的话,加上利未人、妇女、孩童,人口的总数一定超过二百万。雅各一家下到埃及时,只有七十人,因为在埃及生养众多,繁衍成为一个大族。在埃及停留的四百三十年,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出埃及到旷野后又蒙神以神迹恩眷,赐日常饮食,难怪摩押的首领见这众多的人口,甚感震惊(22:3)。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