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 「【佳偶】巴不得你像我的兄弟,像吃我母亲奶的兄弟;我在外头遇见你就与你亲嘴,谁也不轻看我。」
2 「我必引导你,领你进我母亲的家;我可以领受教训,也就使你喝石榴汁酿的香酒。」
3 「他的左手必在我头下;他的右手必将我抱住。」
4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不要叫醒…情愿:或译不要激动爱情,等它自发)。」1-4节是「合一之歌」,是描述佳偶和良人在回娘家路上的思绪万千。 「巴不得你像我的兄弟,像吃我母亲奶的兄弟」(1a )),表示永不改变的亲密关系,正如良人称佳偶为「我妹子」(四9 ))。 「我在外头遇见你就与你亲嘴,谁也不轻看我」(1b )),意思是佳偶要向自己的熟人公开与良人的合一关系。苟且的偷情需要遮遮掩掩才会心安理得,真正的爱情需要光明正大才会茁壮成长。爱情意味着公开的承诺,承诺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自由;一个不愿意公开接受洗礼的信徒,里面恐怕还没有真心爱主。 「领你进我母亲的家;我可以领受教训」(2节 )),可译为「领你进我母亲的家,她曾经教导我」(英文ESV译本))。表明佳偶和良人合一的婚姻得到了母亲的接纳和祝福,因为她所做的一切都符合母亲的教导。 第3节原文只比二6多了一个介词,并没有「必」字。「石榴 רִמּוֹן/rim·mon’」和「左手 שְׂמֹאל/sem·ole’」谐音,「酒 יַיִן/yah’·yin」和「右手 יָמִין/yä·men’」谐音。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4a ))在诗歌中的文学角色只是一种陪衬和回声板(sounding board)),用来烘托佳偶内心的心思意念。 「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4c )),可译为「不要唤醒、不要挑动爱情,等它自发」(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此时佳偶不再说「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二7 、三5 )),意思是此时良人已经不再需要旁人唤醒(5节 )),因为佳偶和良人的爱情已经成熟了。
6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
7 「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八5-14是第七乐章,主题是「爱的常存」,可以分为三组诗歌:真爱之歌(
八5-7 ));成长之歌(
八8-12 ));期盼之歌(
八13-14 ))。
5-7节是「真爱之歌」,唱出了爱情的真意。
「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
5a )),这句话是佳偶在描述自己与良人公开的合一关系。「靠着良人」乃是一个顺服的形象,只有爱才能使人变得顺服。
佳偶对良人说:「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你母亲在那里为你劬劳;生养你的在那里为你劬劳」(
5b )),可译为「在苹果树下,我叫醒了你;在那里,你母亲曾为了生你而阵痛,在那里,生你的为你阵痛」(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良人曾被比作「苹果树」(
二3 )),「苹果」代表良人的爱情(
二3 ))。良人的母亲在苹果树下生育了良人,佳偶在良人的苹果树下品尝果子的滋味(
二3 )),良人又在同一棵苹果树下被佳偶唤醒(
5节 )),这一幕很可能不是叙述现实,而是诗意地描述:
爱情产生了生命,良人的生命源于父母的相爱;
生命产生了爱情,佳偶被良人的爱情所滋养;
良人又被佳偶的爱情「叫醒」,真爱能唤醒人内心沉睡的才能和力量。
此时,佳偶已经领悟到了爱情的真意:爱情源于生命,生命又源于爱情。真正的爱情不是肉体的性爱,而是生命的相交、合一与繁衍;不只是满足一时的快乐,而是有永不止息的使命。因此,佳偶开始歌颂爱情(
6-7节 )):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
6节 )),意思是在里面和外面都被看为宝贵。「印记、戳记」指雕刻的石头或金属印章,用来表示财产拥有权、或亲笔签名,是主人最看重的。
「如印记 כַֽחוֹתָ֜ם」、「如戳记 כַּֽחוֹתָם֙」和「为印 כַּֽחוֹתָ֑ם」原文都是同样的介词-名词组合,在圣经中只出现在此处佳偶对良人的期盼,和另一处《哈该书》中神对所罗巴伯的应许:「到那日,我必以你为印,因我拣选了你」(
该二23 ))。这两节特别的经文彼此呼应,使我们不能不把良人联想为弥赛亚。
「爱情如死之坚强」(
6a )),正如没有人能坚强到抗拒死亡,也没有什么能够拦阻爱情。真爱必然是包容的,没有什么比爱情的空间更大,当人里面充满爱的时候,也一定会包容对方的一切弱点,从花开爱到花落,从红颜爱到白发。
「嫉恨如阴间之残忍」(
6a )),也可译为「嫉妒如阴间之坚固」。正如没有什么比阴间更难攻破,也没有什么比因爱生的嫉妒更加坚固。嫉妒与爱情同日诞生,也与爱情一样永不止息。真爱必然是排他的,没有什么比爱情的空间更小,以致只能容纳两个人的存在——既不能容纳一切外面的「小狐狸」(
二15 )),也不能容纳里面那个不肯放下自己的「我」。没有排他性的爱情,只是感情的游戏。
「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
6b )),是形容爱情的光明能照亮灵魂,炽热到让人无法抵挡。「耶和华的烈焰 שַׁלְהֶ֥בֶתְיָֽה」原文是在「火焰 שַׁלְהֶ֥בֶתְ」后面加上了「耶和华」的缩写「יָֽה」,意思是「极其猛烈的火焰」。人的感情就像坚冰,无论如何坚硬,都无法避免融化。但真爱的火焰却猛烈到一个地步,「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7a )),连时间的溪流也无法侵蚀(
伯十四19 )),所以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林前十三13 ))。
「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7b )),因为凡是能用金钱交换的都不是真爱,也不能常存。突如其来的激情是迷人的,但只有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才是无价的;这爱情值得让人付出一切,但自己却仍然富有。
「爱情 אַהֲבָה/a·hav·ä」(
6 、
7节 )),原文不是指性爱,而是指抽象的爱。初恋的「佳偶」(
一9 ))所向往的「爱情 דּוֹד/dode」(
一2 )),还是情感的、肤浅的;但升华的「王女」(
七1 ))所向往的「爱情 אַהֲבָה/a·hav·ä」,却是理性的、深刻的,能经受一切考验而常存(
6-7节 ))。
上图:印在粘土上的主前8世纪以色列印章,图案是一对鹿在漫步。已经出土几个这样的印章。西方狍(Roe Deer)被认为是申14:5和雅歌所提到的鹿,20世纪初在巴勒斯坦已经灭绝,但从1997年开始重新引进以色列的北部,但繁殖率很低。
8 「【众人】我们有一小妹;她的两乳尚未长成,人来提亲的日子,我们当为她怎样办理?」
9 「她若是墙,我们要在其上建造银塔;她若是门,我们要用香柏木板围护她。」
10 「【佳偶】我是墙;我两乳像其上的楼。那时,我在他眼中像得平安的人。」
11 「所罗门在巴力·哈们有一葡萄园;他将这葡萄园交给看守的人,为其中的果子必交一千舍客勒银子。」
12 「我自己的葡萄园在我面前。所罗门哪,一千舍客勒归你,二百舍客勒归看守果子的人。」8-12节是「成长之歌」,与一5-6首尾呼应,可能是佳偶在娘家与兄长们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 「人来提亲的日子,我们当为她怎样办理」(8节 )),意思是兄长们有责任保护年幼的妹妹,帮助她持守贞洁,一直等到适婚的年龄。爱情之花如果开得太早,谢得也会过快,最终结不出成熟的果子。 「她若是墙,我们要在其上建造银塔」(9a )),意思是佳偶如果懂得洁身自好,像「墙」一样拒绝诱惑,兄长们就会「在其上建造银塔」,用美好的装饰来鼓励她。 「她若是门,我们要用香柏木板围护她」(9b )),意思是如果佳偶还不能管好自己,像「门」一样容易进出,兄长们就必须加强对她的保护,「用香柏木板围护她」。 「我是墙;我两乳像其上的楼」(10a )),意思是佳偶现在已经是一堵心智成熟、守身如玉的「墙」,身体也已经发育成熟。神所预备的最好礼物总是会在人自己预备好的时候出现,佳偶既没有早恋,也没有忙着打扮自己(一6 )),结果却在最好的时机遇上了「超乎万人之上」(五10 ))的良人。 「那时,我在他眼中像得平安的人」(10b )),意思是佳偶已经在与良人合一中得着了真正的满足和完全。「平安 שָׁלוֹם/shä·lom’」与「书拉密 שׁוּלַמִּית/shü·lam·meth’」原文的字根「שָׁלַם/shä·lam’」相同,「书拉密」的意思相当于「属于平安的」。佳偶成了属于平安的「书拉密」,也就成了「得平安的人」。我们的主所盼望的,也是我们属于祂、也得着祂,所以主耶稣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约十五4 ))。 「我自己的葡萄园在我面前。所罗门哪,一千舍客勒归你,二百舍客勒归看守果子的人」(12节 )),意思是说:「我不会出租自己的葡萄园。所罗门哪,你做你的出租生意去吧」。 「所罗门在巴力·哈们有一葡萄园」(11节 ))与「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一6 ))首尾呼应,同样是指真正的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园在我面前」则与「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一6 ))首尾呼应,同样是用「葡萄园」来比喻身体。佳偶的意思是说:虽然所罗门会为了商业利益而出租葡萄园(11节 )),但她却会守身如玉,不会为了金钱而出卖身体(12节 ))。放纵情欲好像能及时行乐,结果却是始乱而终弃;从激情和甜蜜开始,以习惯、厌倦、冷淡、背叛和绝望结束。贞洁自守似乎会错过机会,最终却能享受常存的爱情;从期待和理智开始,永不改变、永不止息。
13 「【良人】你这住在园中的,同伴都要听你的声音,求你使我也得听见。」
14 「【佳偶】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你这住在园中的」(
13节 )),原文是阴性,指佳偶。
「同伴都要听你的声音,求你使我也得听见」(
13b )),这是良人表示愿意和佳偶一起看守她的葡萄园。
日光之下最远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也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应该同心的人同床异梦,应该同行的人形同陌路;不能相见的时候互相思念,走到一起的日子却彼此折磨。而真正的爱情不在于距离的远近,而在于内心的渴慕;真爱使两个人永远都觉得不够近,这距离感使爱变得更加长久。因此,当佳偶与良人分离的时候,她呼唤「你要转回,好像羚羊,或像小鹿在比特山上」(
二17 ));当佳偶与良人相聚的时候,她还是呼唤「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
14节 ))。这样的婚姻不是厌倦的开始,这样的爱情永远充满活力,「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
《雅歌》开始于期待(
一2 )),也结束于期盼(
八14 ))。团圆不是思念的结束,婚姻却是期盼的开始,爱情总是盼望「求你快来」。日光之下没有不变的人,也没有不变的感情,惟有从神而来的真爱才永远不会停止期待,也永远都会带来新的期盼。当我们等候基督再来的时候,所盼望的是「主耶稣啊,我愿祢来」(
启二十二20 ));当我们与主同在以后(
启二十一3 )),所盼望的还是「求你快来」。「因为神就是爱」(
约壹四8 )),这爱无限到一个地步,永远也不会厌倦,永远都值得期盼,而主永远都乐意成为我们的满足,祂应许我们:「是了,我必快来」(
启二十二20 ))!
上图:南地的以色列瞪羚(Israeli gazelle)。以色列瞪羚是以色列国家的象征(National Animal of Israel),也被称为山区瞪羚,属于羚羊亚种,以色列瞪羚以嫩草和树皮为食,身材苗条,脖子长,后腿比前腿长。
上图:1992年的以色列1舍客勒硬币,上面的图案是西方狍(Roe Deer)和百合花,写着「如一只小鹿」(歌8:14)。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歌第八章 八1 .“哦”巴不得(吕译;现中、NEB、NIV“但愿”;JB“唉!为什么……不是”)提出了向着她良人一个假设的愿望,持续到第2节。她的愿望并不在于成为字面上的兄弟姐妹,而是希望能有自由公开表白他们的爱情。甚至连丈夫和妻子都不能享有的风趣,在兄弟姐妹之间却是完全许可的272 。普通意义的兄弟在歌中只用了一次,这词语是在一6 指“我同母的弟兄”。 遇见你(AV、ASV、NIV、NEB“找到”;希伯来文 ma{s]a{~ )先前已经在三1~4 和五6~8 用了七次,该处所发挥的是寻找的主题。 2. 希伯来经文比较率直(ASV“我必引导你,领你进我母亲的家,她必教导我”,参吕译注),但许多释经学者与译经者依据七十士译本加上了“进那怀我者的卧房”(吕译、思高、RSV,参 NEB),这是来自三4 的平行字。 因为希伯来文的头两个字引导和领有类似的意义,可能必须将它们当作是同位语。但现中、歌笛斯将“引导”删掉,NEB 与彭马文则是将原文作了修订,假设有抄写的错误或这几行当中有一段佚失了273 。 最困难的问题是希伯来文 t#lamm#d[e{rni^ 的意义。这个动词在旧约圣经中用了将近九十次,意义为“教导”或“学习”。这里所用的形式可以是第二人称阳性单数或第三人称阴性单数,可以指良人“你要教导我”或母亲“她要教导我”。译本反映出不同的选择:AV、ASV“她要指点我”;JB“你要教导我”;NIV“她已经教导我”;NEB边注“好教导我如何爱你”(NEB 正文“好让你拥抱我”;和合本避开了这个困难,只提受教的人,不提施教的人:我可以领受教训)274 。如果采用阴性形式,教师就是母亲,她要指点她女儿“生活的事实”,这女孩子就是要回到这间“教室”去显出她的功课已经学得多么好。如果阳性形式是正确的,她的请求就是要她的良人在她第一次有亲密接触的地方教导她有关爱情的错综复杂。根据后半节经文看来,应该优先考虑阴性形式;为爱情作准备的技术最好是在家里学习。 香酒(吕译“搀有香料的酒”;现中、NEB“香料调制的酒”)。酒是歌中常见的主题,但这是仅有的一次提及“香料”(希伯来文 reqah] )酒的。这个字明确的意义无法肯定,但调和或混合膏油的一般含义出现在出埃及记三十2~35 。在乌加列文中, rqh 是“香水”。见分题研究:“酒”,以及五1 ,七2 的注释。 “我的石榴汁”(RSV;NIV“花蜜”;吕译“石榴汁的甜酒”;现中“石榴酿制的酒”;思高“石榴的甘酿”)。AV、ASV在此准确地读作“石榴”(单数),虽然这个形式也可以是集合名词,而不是狭义的单数。如果这个词语是前一行的同位语,“石榴酒”就是合适的意义(中文译本皆如此,和合本更将之与前一行合为一句石榴汁酿的酒)。埃及人的一首情诗将佳偶的乳房等同于石榴的果实。依上下文看来,这里有清楚的性爱含义275 。 3. 这是二6 的重复。在古代的情诗中,女孩子渴望亲密接触的主题很普遍276 。 4. 由于这个叠句第三次出现(参二7 ,三5) ,把第四个主要段落带到尽头。这里没有提及“羚羊或田野的母鹿”,以希伯来文 mah 替代早先所用的誓词格或语 ~im 是一致的。一般都认为 mah 形式在这个上下文中是否定的(参 GK, p.443, n.1),但此较正常的意义是“什么”或“为什么”。艾斯昆(J. C. Exum)正确地解释说这个叠句现在变成“你们为什么要激动并叫醒爱情呢?”爱情已经醒过来了(参八5) ,不需要旁观之人进一步的刺激277 。以疏远开始的这个单元,却以恋人们再次在对方手臂中来结束。
269 这个字尚未出现在艾伯拉经文中,但它的确以专有名词出现在乌加列文中, UT no.636。亚喀得文 daba^bu (“情节、计划”)与亚拉伯文 dabu^b (“搬弄是非者”)可能是同语源字,但却没有阐明希伯来文的意义。
270 Susan J. Foh, ‘What is Woman's Desire?' WTJ 37, 1975, pp.376-383,主张说这个字的力量是消极的支配与管理的欲望;但那似乎不适合这里的上下文。比较积极的观点,见 M. Woodson, ‘He loved me C He loved me not', CT 19, 1974, pp.8-10。武得生(M. Woodson)在处理创世记的经文时,把它的意义看作:女人的欲望是要更多得着她丈夫的注意力。咒诅的影响是要分散丈夫的兴趣,所以妻子想要更新伊甸中亲密关系的欲望就持续受挫。如此解释 t#s%u^qa^ ,为这段上下文表明了卓越的含义。
271 这个动词在歌中只又使用了一次,参一13 。它在旧约圣经其他地方经常出现。
272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Simpson, p.320, no.36记录了埃及人情诗中一个类似的愿望:“但愿我母亲知道我的愿望,/她现在一定已经进去了。/哦,黄金女神啊!把他也放在她的心中,/然后我将冲向我的良人。/我要在灾诿媲扒孜撬,/我不因妇女们而觉羞愧。/但我要快乐因她们发现/你竟如此熟识我”。
273 NEB“我必引导你进那怀我的母亲房中,/领你到她屋子去,她让你拥抱我(边注:指教我如何爱你)”(参现中);Pope, p.653。“我必引导你到我母亲家里,领你到那怀我者的内室”。
274 从动词形式删掉 m 可以得到意义为“怀孕”的 te{l#d[e{ni^ ,这个字是来自字根 yld (“怀”),而不是玛所拉经文的 lmd (“教训”);较详尽的讨论,则参 Gordis, p.98 与 Pope, pp.658f.
275 参四3 ,与注194。亦见如:Simpson, p.298, no.1, lines 11-13,与 pp.312f., no.28.
276 参 Kramer, pp.63f,,与 Simpson, pp.308f., no.18 与 pp.316f., no.32.
277 J. C. Exum, ZAW 85, p.74.
Ⅴ确认(八5~14) 那些认为歌具有多份来源的学者们278 ,通常都将最后这十节经文归类为一连串不相干的诗歌单元,是由不同的编者或抄写者加到文集中的。一般公认,任何人所提议的分类都有其困难,但本段与本书其他部分有足够数量的联系,证明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歌的第三个段落(三6~ 五1) 开头的话语与这一段的一样,而这两个段落也都是以爱情的圆满来结束。我们在这里看见一连串短句提及歌中所有的参与者同伴、兄弟、所罗门王、母亲、佳偶、良人或他们所作的解释,恋人们互相的委身重新确认,并且重新达到极致。
278 见导论:“Ⅷ歌的结构”,首五段。
A唤醒(八5) 第5节开头一句话是从三6 与六10 而来的,但这一行的后半清楚说明这个问题的对象是佳偶自己,而早先那两节也是如此。 5. 靠(思高“偎依”;现中“跟……手牵手”);希伯来文 ra{p{aq )在旧约圣经中只有出现这一次,但在同源语文中却很普遍,其意义为“支持”或“扶着某个人的手肘”。这里未必有疲倦的暗示,其含义母宁是接近与亲密。 苹果树(NEB“杏树”),参二3、5 。 叫醒(希伯来文 `wr )是从二7 ,三5 与八4 的合唱重复而来的。常未有人对这节经文提出完全令人满意的解释,但这一段落的希伯来文全都带着阳性字尾,显然佳偶是在对她良人说话。大部分释经学者与许多译本(如:思高、JB、NEB)都提议将这些字尾改成阴性形式,但经文本身并不支持这个改变。在这里,就像在歌其他地方一样,是女孩子在爱情游戏中采取主动。 B委身(八6~7) 这两节经文已经是广泛讨论的对象,德里慈与彭马文各有六和十二页,彭马文另外还有一篇二十 页的短文论爱情与死亡,将这段经文(与整卷歌)与丧葬典礼作一联想。这样的解释显得极不自然,是不可能的279 。 6. 求你将我放(NEB“将我佩戴”;吕译“将我印”;希伯来文 s%u^m ;参一6 与六12) 。NEB 表达出古代近东用细绳将印章戒指或圆筒挂在颈项上的习俗,但其他译本却比较正确地译出希伯来文动词在这里的力量。 印记、戳记,参四12 ,是同一个字出现两次。雕刻的石头或金属印章用来标示财产或拥有权。既然它们在过去是物主的“签名”,拥有另一个人的印记就等于是有自由使用他或她一切财物的权利。这里的上下文暗示出:女孩子要将她对她良人的拥有权深深地且公开地印在他身上。 “你心上……你手臂”(吕译、RSV),字尾是阳性,与这一段其余的字一样。正在说话的乃是佳偶。释经学者对于“手臂”在这处上下文中的用法感到困扰,因为印章戒指是戴在手上,而不是手臂上。有些人根据乌加列文的 Kerest Epic 的一行而主张是“手镯”而不是“戒指”,并且将“手臂”看作是平行于“手指”280 。如果这个段落是女孩子请求将她良人“标记”为属她所有的,那么这幅图画的问题就消失了。 第三行与第四行是歌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部分。 坚强(希伯来文 `az )在歌中就只有出现在这里,但它却经常出现在旧约圣经其他地方,指无法抵抗的攻击者或不会动摇的防卫者(士十四18 ;民十三28) 。 爱情,这里没有带任何代名词的词尾加词(参七6) ,是用作总称的意义。这样的爱情是如死之坚强的,注意这是比较级而不是最高级。死是所有人的命运(除了在主再来时仍然活着的那些人之外),而且当死亡召换的时候,每个人都得答应;同样的,当爱情召唤时,那个召唤也同样是不可抗拒的。藉着哥林多前书十五51~57 的盼望,约翰福音三16 的福音之道,在启示录二十一1~4 的婚筵中找到它至终的荣耀。 嫉恨(吕译“热爱”;现中“恋情”;思高“妒爱”;NEB“激情”)不应该按消极含义(“嫉妒、吃醋”281 )来理解,毋宁是断言对财产的合法拥有权。参出埃及记二十5 ,三十四14 等处的同源形容词。 残忍(吕译、现中“牢固”;思高、NIV“顽(强)”;JB“无情”;希伯来文 qas%eh )在旧约圣中大约出现三十四次,但在歌中却只有这一次,其意义为“硬”或“顽固”(相对于“柔软”或“软弱”,撒下三39) ,即“不屈服的”,思高、NIV、JB 译得最好,远胜于其他译本的消极含义。 阴间(德里慈、彭马文“地狱”)是死者的居处。参箴三十15~16 。 电光(AV“煤”;吕译“烈焰”;思高、现中“火焰”)。和合本、现中、NIV 与 NEB,将这词语当作是动词所发的或“它爆出”(希伯来文 resep )。 “最猛烈的火焰”(RSV、吕译;NIV“强大的火焰”;NEB“比任何火焰更厉害”;JB“雅巍自己的火焰”;和合、ASV:耶和华的烈焰;希伯来文 s%alheb[etya^ )。和合、思高、JB 与 ASV 是将希伯来字的最后一个音节当作是神的名字雅巍耶和华,其意义可以是“爱情是火焰,其源头乃在于神”。虽然这在学术上是真的,但这是歌中仅有的一次可能使用神的名字,这个事实不利于对最后一个音节作这样的理解。这比较有可能只是使用一个标准的惯用语,以作为最高级,如吕译、RSV 的译法282 。 7. 众水(思高、JB“洪流”;希伯来文 mayi^m rabi^m ),与大水(思高、NIV“江河”;JB“湍流”;希伯来文 n#ha{ro^t )。爱情不屈不挠的持续力对抗这些潮水与长年继续的江河,它们既不能将爱情冲走,也无法熄灭它的火花。 后半节经文比较不像诗歌体,许多释经学者认为它是后期添加的,或是讹误的片断被增补在第7节。所有中英文译本都根据希伯来经文家中所有的财宝(AV、ASV“资产”;思高“全副家产”),而不是七十士译本的作“他整个生命”。现中、JB 与 ASV(以及 NIV 边注)将代名词读为阳性的“他”,即想要买爱情的人,其他英文译本则将之当作中性的“它”(即财产)必定受鄙视。爱情是不能拍卖的。 【歌八1 】「巴不得你像我的兄弟,像吃我母亲奶的兄弟!我在外头遇见你,就与你亲嘴,谁也不轻看我。」
「巴不得」(吕译 现中、NEB、NIV「但愿」 JB「唉!为什么……不是」 )提出了向着她良人一个假设的愿望,持续到第2节。她的愿望并不在于成为字面上的兄弟姐妹,而是希望能有自由公开表白他们的爱情。甚至连丈夫和妻子都不能享有的风趣,在兄弟姐妹之间却是完全许可的272 。普通意义的兄弟在歌中只用了一次,这词语是在一6 指「我同母的弟兄」。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1 】
女子情意浓烈,巴不得能象与自己的兄弟般。在公开的场合也可向所爱的表达爱慕之情,不遭非议。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2 】「我必引导你,领你进我母亲的家,我可以领受教训,也就使你喝石榴汁酿的香酒。」
「香酒」(吕译「搀有香料的酒」 现中、NEB「香料调制的酒」 )。酒是歌中常见的主题,但这是仅有的一次提及「香料」(希伯来文 reqah] )酒的。这个字明确的意义无法肯定,但调和或混合膏油的一般含义出现在出埃及记三十2~35 。在乌加列文中,rqh 是「香水」。见分题研究:「酒」,以及五1 ,七2 的注释。
「我的石榴汁」(RSV NIV「花蜜」 吕译「石榴汁的甜酒」 现中「石榴酿制的酒」 思高「石榴的甘酿」 )。AV、ASV在此准确地读作「石榴」(单数 ),虽然这个形式也可以是集合名词,而不是狭义的单数。如果这个词语是前一行的同位语,「石榴酒」就是合适的意义(中文译本皆如此 和合本更将之与前一行合为一句石榴汁酿的酒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2 】
“香酒”:令人陶醉的液汁。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2 香酒】
有关调和酒的讨论记于七章2节 的注释。有时酒是用石榴等的果汁酿制的。埃及史料则有用棕榈树液、枣蜜、无花果酿酒的记载。本节以这些饮料的甜味,比喻亲吻的甜蜜(一2 ,五16)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歌八3 】「他的左手必在我头下,他的右手必将我抱住。」
【歌八4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阿,我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她自己情愿。」
重复二7 ;三5 的话,略有删减,结束第五首诗。看二7 注。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5 】「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你母亲在那里为你劬劳,生养你的在那里为你劬劳。」
「靠」(思高「偎依」 现中「跟……手牵手」 );希伯来文 ra{p{aq )在旧约圣经中只有出现这一次,但在同源语文中却很普遍,其意义为「支持」或「扶着某个人的手肘」。这里未必有疲倦的暗示,其含义母宁是接近与亲密。
「叫醒」(希伯来文 `wr )是从二7 ,三5 与八4 的合唱重复而来的。常未有人对这节经文提出完全令人满意的解释,但这一段落的希伯来文全都带着阳性字尾,显然佳偶是在对她良人说话。大部分释经学者与许多译本(如思高、JB、NEB )都提议将这些字尾改成阴性形式,但经文本身并不支持这个改变。在这里,就像在歌其他地方一样,是女孩子在爱情游戏中采取主动。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5 】
“靠着良人”:依偎在一起挽臂同行,令人羡煞。“旷野”:未开发但若予灌溉可成良田的土地;当时城市多建在山上,耶路撒冷尤其瑞昌,故说“上来”。“苹果树”:亦作杏树;二3 与七8 均有提到,可能因苹果香甜,借喻爱情的滋味。“叫醒你”:激动爱情。“那里”指出生的地方。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6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
「求你将我放」(NEB「将我佩戴」 吕译「将我印」 希伯来文 s%u^m 一6 ,六12) 。NEB 表达出古代近东用细绳将印章戒指或圆筒挂在颈项上的习俗,但其他译本却比较正确地译出希伯来文动词在这里的力量。
「印记、戳记」参四12 ,是同一个字出现两次。雕刻的石头或金属印章用来标示财产或拥有权。既然它们在过去是物主的「签名」,拥有另一个人的印记就等于是有自由使用他或她一切财物的权利。这里的上下文暗示出:女孩子要将她对她良人的拥有权深深地且公开地印在他身上。
「爱情」这里没有带任何代名词的词尾加词(七6) ,是用作总称的意义。这样的爱情是如死之坚强的,注意这是比较级而不是最高级。死是所有人的命运(除了在主再来时仍然活着的那些人之外 ),而且当死亡召换的时候,每个人都得答应;同样的,当爱情召唤时,那个召唤也同样是不可抗拒的。
「嫉恨」(吕译「热爱」 现中「恋情」 思高「妒爱」 NEB「激情」 )不应该按消极含义(「嫉妒、吃醋」281 )来理解,毋宁是断言对财产的合法拥有权。参出埃及记二十5 ,三十四14 等处的同源形容词。
「残忍」( 吕译、现中「牢固」;思高、NIV「顽(强 )」;JB「无情」;——《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6 以印记为象喻】
本节以印章戒指(耶二十二24) ,和挂在颈上为护身符的圆筒印章贴近心脏(创三十八18、25) ,作为象喻,反映紧密的接触和亲密的关系。某首开罗情歌(Cairo Love Songs 称为「七愿」的 B 组之一 )有一句相似的话:「要是我成为她的小印章戒指,她手指的守卫,就好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歌八6~7 】
一般视此二节为本书的高潮,也揭示全书的主旨,赞美爱情的力量坚强无比,水火难摧,世上财富不能交换。
“心上”指情爱。“臂上”指能力。女子希望良人把她放在心上如文书加上了图章,爱她永不改变;又象带在臂上的烙印,永不磨灭。“阴间残忍”:阴间不会交出死人,正如有真爱情的不会放弃所爱的人。“众水”、“大水”;虽倾海洋之水不能将爱焰熄灭;大水的狂澜也冲不去永恒的爱。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7 】「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众水(思高、JB「洪流」 希伯来文 mayi^m rabi^m ),与大水(思高、NIV「江河」 JB「湍流」 希伯来文 n#ha{ro^t )。爱情不屈不挠的持续力对抗这些潮水与长年继续的江河,它们既不能将爱情冲走,也无法熄灭它的火花。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8 】「我们有一小妹,她的两乳尚未长成,人来提亲的日子,我们当为她怎样办理?」
在古代近东,兄弟们对于年轻的小妹显然是负有责任的,这可能也反映在这里。无论如何,这位年轻的少女尚未达到性成熟,至少在他们眼中看来是如此,而他们正在议论:在她被提亲(即有人在求婚 )的日子该怎么做(这个普通词语类似的用法 结十六7~8) 。因为孩童的婚姻在古代以色列似乎并不普遍,这里的含义即是说:她得在性方面达到成熟才能结婚。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8~9 】
许多解经家认为八7 为本书正文的结束,以后数节既难确定说话的人,又难决定女子究为一人抑二人,所以视之为增补。但一般均同意8~9节说话的为女子的兄弟;以后数节则为男女间的对话,喁喁细语结束全书。
这二节当为追述女子年幼的旧事。少女情窦初开,家中兄长身为幼妹的监护人,有权代决婚嫁;故决定保护幼妹,直到适婚年龄。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9 】「她若是墙,我们要在其上建造银塔;她若是门,我们要用香柏木板围护她。」
德里慈提议说墙乃是表示「性格稳定」,而建造坚固之银塔(吕译、思高、RSV「城垛子」 )更能加强它,而门则表示人可以接近以诱惑她的地方,所以需要「坚固的香柏木」(一17 ,五15) 来加强保护她的神圣。然而,这两个重复的若子句并不是对照用法,而是同位语:两个表像都是强调她人格的力量与安全。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10 】「我是墙,我两乳像其上的楼。那时我在他眼中像得平安的人。」
现在说话的显然是佳偶,她采用前面两节话语的线索,使用强调形式和位置的单数代名词,这个改变与兄弟们发言时比较迟疑的开始恰成对比。RSV 是用了过去式,这是没有根据的,这里的意思似乎是现在式的「我现在是」(AV、NEB、NIV、JB ),而不是过去式。她欢喜地采用墙的表像在自己身上,并且迅速接续下去将她的两乳描写为搂〔希伯来文 mig{da{lo^t ,参五13 「珍宝箱」(和合本作台 )〕,比她兄弟所提议设有小口的城垛更为壮丽辉煌。她是在宣布她的成熟度,以及对她所歌颂之爱情和婚姻所作的预备,参以西结书十六7~8 、10~13。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10 】
女子说她现在已经成长且成熟。“得平安的人”亦作“幸福的泉源”,女子能给她所爱的快乐和幸福。“平安”也有“完全”的意思,女子在良人眼中有六9 所说的“完全”。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11 】「所罗门在巴力哈们有一葡萄园,他将这葡萄园交给看守的人,为其中的果子,必交一千舍客勒银子。」
「巴力哈们「这个字可以译作「?众之主」,但在古代译本中只有武加大译本(Vulgate )如此作。
「看守的人」(JB「监工」 NEB「管理员」 NIV「佃农」 现中「耕种的人」 希伯来文 no{t]ri^m )。
「一千银子」(和合、JB、NIV 舍客勒 希伯来文 ~elep{ kasep{ )。根据以赛亚书七23 ,一千棵葡萄树价值「一千银子」,这两处经文原文都没有「舍客勒」这个字,但舍客勒既然是测量重量的普通单位(约在主前500年之后也是币值单位 ),可能也是这里的单位。普通舍客勒重约0.4盎司(11.3公克 ),而「王室」(「重」 )舍客勒约为0.457盎司(13公克 ),以现行的银价计算约值三元(美金 ),所以此处总值约合三千元(美金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11 巴力哈们】
这地名只在本节出现,至今未能考证。次经《犹滴传》八3 提到一个近似的名字伯拉们(Belamon ),但可能只是巧合。这名字被选用,可能不过因为它的意思是「财富的拥有者」,因此成为了葡萄园多产的比喻,又引伸到所罗门禁宫的上千妃嫔。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歌八11~12 】
“巴力哈们”的位置不详。“哈们”有财富丰盛之意。“看守的人”指女子的众兄长为所罗门王看守葡萄园,女子喻自己为献给王的葡萄园(一6 ,二15) ,看园的人应得部分收成作工资,求王以二百舍客勒银赠给兄长,酬谢昔日照顾之恩。
女子认为所罗门虽财富难计,但不能喝她的真爱相比。“一千舍客勒归你”是说财宝算不得甚么。“我自己的葡萄园在我面前”:有真爱远胜世上财富之意。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12 】「我自己的葡萄园在我面前;所罗门哪,一千舍客勒归你,二百舍客勒归看守果子的人。」
「我的葡萄园,我自己的」(吕译、RSV ),参一6 ,二15 。其对比是在于所罗门庞大的财产(妻妾? )与佳偶自己的身体,这是只有她自己才有权支配的。
「二百(舍客勒 )」可能必须根据第11节所付的费用来了解,是劳工所分得之利益的百分比。君王没有权利将女孩子赐给他的任何百姓,就跟他没有利控制她的爱情一样285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13 】「你这住在园中的,同伴都要听你的声音,求你使我也得听见。」
「住暗示永久的居住」吕译、NEB的「坐」比较符合这里所要求的含义。复数的园说明不是特别的园子,而是说明她在这环境中的安适自在。NEB「我的新妇……我的园子」是解释的译法,因为原文中既没有名词「新妇」,也没有所有代名词「我的」。
「听」(吕译、Pope「留心听」 NIV「听众朋友」 希伯来文 maqs%i^b[i^m )在歌中只有出现在这里,意思是「你细听」或比较概括地「注意」。声音究竟是这个动词或最后一行之动词听见的受词,是颇有争议的一件事,哥笛斯(Gordis- p.102 )主张后者,如果 qsb 比「听」更具有总括性,那么他的提议就有其长处。良人要求她当面回答(二14)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13~14 】
“同伴”:良人的同伴。男女相悦,声音容貌无一不能成为爱的推动力。快乐的伴侣重温爱情的温馨,此种肉体和心灵的享受,乃神的恩赐,有祂允许的印记。全部《歌》为神话语的一部分,教训、督责、教导人得益。
──《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八14 】「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
他的请求立即引起他的佳偶的响应,而她的邀请是反复歌前面的许多渴慕的经文。
求你快来(NIV「走开吧」 NEB「公开露面吧」 希伯来文 ba{rah] )在歌中只有出现在这里。这个字在旧约圣经中另外用了六十五次,其意义通常是指逃离仇敌。她在这里叫他采取那种速度,不受羁绊地向她飞奔。这里也可能出现某种性爱的图像,因为冲入或穿透的观念在出埃及记三十六33 指闩(希伯来文 b#riah] ),在以赛亚书二十七1 则是指刺穿的蛇,后者是非常普遍的性象征。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歌八14 圣经中为何有这样一篇爱情的诗歌,它的意义何在?】
新婚之夜过后,所罗门和情人之间炽烈的爱情并没有随时间而流逝。他俩互相倚重、坦诚相待,没有丝毫隐瞒。这种全心全意的付出和委身,是他们关系日益坚固深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与配偶建立关系,与神建立关系的要素。神如何以信实待我们,我们也应该在婚姻中以信实相待。
保罗在以弗所书中清楚说明,婚姻象征基督与祂的教会的关系(弗五22~33) ,而约翰亦以基督与祂新妇的盛大婚筵描绘祂第二次再来的景象,基督的新妇就是忠心跟随祂的人。(启十九7~8 ,二十一1~2) 。许多神学家都认为,歌预表了基督对教会的爱。不过,说歌是一首描写人间爱情的诗歌,而所有真诚相爱的婚姻关系都反映了神的爱,这种说法相信更易为人接受。
──《灵修版圣经注释》
【歌八14 香草山】
这山与二章17节 的比特山(NIV「崎岖山」 )相同。两节都是邀请这位年轻男子来享受年轻女子所提供,以山为喻的芳香快乐。这意象类似女神伊施他尔的神圣恋人搭模斯,被形容为「跃过山头」的牧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歌八1~3 爱心的生活】
主是我们的神,也是我们的朋友。祂一无所爱只爱我们。祂爱你是无条件的。祂的爱在你心中作工一直作到你爱祂,完全的爱祂。
世人的爱是永远的爱吗?北平一对少年男女学生很相爱而订了婚。一天那女子病了。医生说她的病很重。那男子每天来看她。医生说她一只眼睛要瞎。那男子就一个月来看她一次。到了暑假那男子说:「家里有信叫我回去」。于是一去不回。你看,她有两只眼睛就爱她;一只眼睛瞎了,那末一封信也不写给她了。赞美我们的主,祂爱我们爱到底。虽然我们多次得罪祂,祂还是爱我们。
一个实在的故事:美国战时一个小号兵受了伤,一个犹太医生医治他。受伤的小孩对医生讲道。其后医生施手术要替那小孩取出他身上的子弹,先下迷药,那小孩说:「我不肯受麻醉而胡涂的死去;我要清楚去见主」。他不肯喝酒,开刀很痛!他用口咬?枕头,用布包好之后问他痛不痛,他不说痛而说求主拯救那犹太医生。过几天,他要死了。他对医生说:「请你替我写一封信给我母亲,告诉她我天天读圣经。又写一封信给我的主日学教员,告诉他我不喝酒」。不久他就死了。
其后那犹太医生赴美国。一天他进理发店理发,看见墙上很多宗教图画。那理发匠一面替他理发,一面向他讲道。其后他上车,那理发匠对他说:「先生,我知道你总有一天要信主,我把我的名片给你,请你写信给我,好吗」?
一天晚上,天下雨,那医生在路上没有地方躲避。看见那礼拜堂的门是开的,不得已而进去避雨。坐下,又是听人讲道,他受感而泪下!人上前跪祷,认罪,信主,他不肯上。一个老太太对他说:「我看见你受感流泪,你快些上前去信主」。于是拉他上前跪祷。他信了。回家告诉妻子,妻大怒,和岳父一同把他赶出去!他离开妻子并二三儿女而出外。他还是信。连连写信回家劝他的妻。妻把信撕破,再连接丈夫二三十封信,她开也不开就丢掉了。丈夫一共写了五十三封信回家。一天他七岁的小孩把信拆来看,信上说:「你们平安,虽然你不要我,我很爱你」。小孩说:「父亲很好,为甚么妈妈你不要父亲」?他母亲受感动而流泪,心里想:丈夫那么好,主若不是真的活的,丈夫必不如此相信。于是回信请丈夫回家。岳父大怒,把他二人都赶逐出去。他在礼拜堂作见证。述说他信主是由一个小孩子感动他的。忽然一位老太太来和他拉手说:「那小孩子就是我的儿子啊」。
不得我们的信心,盼望,和爱心,都一同长进。以致满有爱主爱人的心,荣耀我们的神。
——杨绍唐《歌书》
【歌八5 】
「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
站在山头的平地,从犹大向沙漠地带眺望。这些耶路撒冷的女子看着新妇,徐缓地从旷野上来,紧紧第靠着她心爱的新郎。这是一幅教会的图画,也描述信仰者的仪态。旷野可以象征信徒的经历,我们又饥饿又干渴,在太阳暴晒之下,被试探所打击。我们走在低地,生活单调而乏味,厌倦地走着。
但旷野的生活不是永远的。我们受嘱咐要从旷野上去。生命是无止息的重音,力上加力,我们在锡安朝见神。你的路危险吗?你向后看,你便永不能登上高处。你是否像夏甲失望,甚至求死呢?看!你旁边有一位,转向祂。祂的手是被钉过的。祂是你心爱的,靠着祂吧!祂伸出膀臂给你靠。祂在你身心疲累的时候扶持你。旷野有足够的资源供你支取。你不会体会,直到你殷切需要的时候。所以你紧紧靠着祂吧!
祂必带你到水泉,有新鲜的水流出。在历代必有多人事奉祂,汲取祂完全的爱。
──迈尔《珍贵的片刻》
【歌八5 】
「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 一次,我在一个祈祷会中,学到了一课有益的功课。有一位弟兄,起来祷告,求神赐各种祝福给我们——正如你我所求的;他也为着已经得到的感谢神——正如你我所感谢的;但是,在他结束的时候,他加上了一个奇异的请求。他说︰“哦,主啊,撑住我们”!亲爱的读者,你有没有可依靠的呢?这位弟兄,用一个新的方法,把我们所依靠的描写清楚了;他对我们所依靠的主有了新的亮光,他也把这个亮光,介绍给我们了。读者,主是时时在信徒旁边的,他随时能张开他仁爱的双臂来撑住软弱的信徒。——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选
【歌八5 经历旷野】「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
一个事奉神的人,有许多属灵的功课要学习,其中有一门课程是很重要的,就是“经历旷野”。
每一个在神手中有点用处的人,都必须要经受旷野的训练,如:
大卫:练就一身能胜过歌利亚的本领(撒上十七35-49) 。
雅各:能得神的启示,经历神的同在,看到神的殿、天的门(创二八10-17) 。
摩西:得到奇妙、测不透的拯救(出二5) 。
保罗:听到神隐密处的话语,和三层天上的经历(林后十二1-4) 。
不曾经过旷野的人,不配也不能承受神的托付;不经过旷野的人,心里就没法清楚直接得光;不经过旷野的人很难弃绝自己投靠神。
旷野的意思是:
一、孤单──无人同情,没有同伴,只有单独仰望神。
二、隐藏──与世俗、人情隔离。
三、枯燥──心灵经过熬炼,干渴难忍。
四、单独与神亲近,直接从主领受,得着新的启示,认识灵界奥秘。
主阿!保守我们在茫茫的旷野中,经历各种试炼;不发怨言,像迦勒、约书亚一样,凭着信心,另有一个心志跟从你,直达迦南,阿们!。
—— 李慕圣《晨光》
【歌八6 放在心上】
新妇切求新郎:「求你将我放在心心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这是爱情的声音,她不愿跟她亲爱的片刻离开,她愿永远跟他在一起,化成一片,同生同灭。
虽然如此,但人间的爱无常,今日如火热烈,明日只剩余烬,令人叹息。
感谢主,祂的爱永无更变。祂爱我们,放在心上,永远记得,永远怀念,海枯石烂,祂爱永在。
── 吴恩溥《没药汁》
【歌八7 爱情永固】「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很多的爱情,是因势而合,也因利而分;有的是误会而结合,暸解而分开。真正的爱,是非常稀少,也非常可贵。因为神是爱,爱是从神来的。歌对爱歌颂说: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 带在你臂上如戳记, 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 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 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 就全被藐视。(歌八6-7)
古时的人,身上常带着印记,作为个人认知的证明,通常是圆形的,凭盖印以鉴定文件的真确性。后来演化成盖印的戒指,有同样的作用。结婚的时候,交换戒指的意义,就是这样的彼此相信,共有的认同;而且戒指是圆的,表明永恒。印鉴与所有人是不能分开的。书拉密女期求作良人的印记,时时得蒙记念,也失去自己。蒙爱的圣徒应有这样的心志:不与主分开,作甚么事都在神旨意里。 爱真的是刻骨铭心,不是轻易可以抹去的。神吩咐摩西,为以色列的大祭司作以弗得,在事奉的时候穿着,在神面前蒙记念;其两条肩带上和胸牌上,有宝石刻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出二八9-21) 。这名字是刻上去的,表明不会被涂抹。大祭司是预表耶稣基督,祂两肩之力,担当信徒的软弱;全心的爱,关注在信徒身上。因此,我们所蒙的恩是永远坚固的。 爱是坚强的,也是嫉妒的。爱之章说:“爱是不嫉妒”,那是指彼此间的不嫉妒;但“嫉妒”与忌邪是同一字,是不能容让第三者介入相爱者之间,使爱旁移;如圣经所说:“我们的神乃是烈火”(来一二29) 。爱有多坚强,忌邪也多坚强。 爱不是商品。人无论拿多少财宝来交换爱情,全被藐视。用财宝可买的爱情,不是真实的爱情,只是虚情假爱;所以为了甚么利益而说爱主,爱甚么人,都是妓女的爱。律法对于这类财物,定为不洁,而明白禁止接受:“娼妓所得的钱,或娈童所得的价,你不可带入耶和华你神的殿还愿,因为这两样是耶和华你神所憎恶的。”(申二三18) 为了工价而事奉主的,会为更高的价钱而出卖主,服事魔鬼。 主藐视以爱为商品的人;只要爱祂的人事奉:爱情永固。
── 于中旻《歌笺记》
【歌八7 最后的情感 】
“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歌87 )
一位医师每次查房时,都会发现十三号病床的老头在骂服侍 他的妻子,自他知道得了不治之症之后,常常无中生有,怒喝连声地发泄怒气,而他的妻子则疲弱无力地伫立于病室外,默默流泪。
医生见他十分可怜,便安慰她:“你不要太难过,他是因为病,心里不痛快……”
“不,谢谢您,医生,您还不了解他。他是怕我日后想起他心里难受,才故意这么做的,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刹时间,医生犹如被电击中,他面对这对老夫妻,第一次感到羞愧,感到肤浅,感到感情上的贫乏。
── 佚名《喻道小品》
【歌二7 ;八6 甘心为神】
「……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她自己情愿。… 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证,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
人贵乎于“自觉”。无论少年、青年,能有点进取心,就在于他生出了自觉心。人一有自觉心,上进就快了。自觉是上进的起点,也是有所作为的重要基础。
在属灵的工程上、道路上,也是同样的原理,人若没有内心的觉悟,很难叫他主动去追求爱神、向神奉献,为主的福音或真理牺牲。
这“自觉心”是从何而生的呢?一个是由于失败、严重的击打、羞辱,激起人肯发奋,努力求得胜、求恢复、求尊荣,但这还不算太好的动力。顶好的还是由于内心的认识、彻悟,甘愿将自己献给神为他而活,求得主的喜悦,这是很重要的。
能有彻悟的原因,爱的激励也是非常重要的。领会了主的爱,自然才会爱主,经上这样说: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为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林后五14-15) —— 李慕圣《晨光》
【歌八7 爱的代价】
"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歌八7)
曾轰动世界的恋爱真实故事,就是爱德华八世,他本是不列颠帝国的君主,第二次大战前的英国不但领土遍全球,而且也是海上霸王;它的财富无与伦比,如果他要一位美貌的本国处女是十分容易的事,谁知他竟爱上了一位几经婚嫁,面貌平常的外国辛博生夫人。可惜他碰到坚持基督教传统信念的鲍尔温首相,经过国会数度商议之后,鲍尔温怒视爱德华说:“你究竟要英国王位,还是要辛博生夫人呢?如果要辛博生夫人,就不能作英皇了。”但是爱德华为着“爱”,竟然牺牲不列颠国君王的尊荣,宁愿走下宝座。 人可为爱情牺牲物质世界,我们基督徒对基督所付的重大代价,岂能无动于衷?华兹以撒写了一首著名的圣诗,他说:“我每思念十字宝架,并主如何在上悬挂……假若宇宙都归我手,尽献于主仍觉不足……当得我心,我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