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导读:哥林多后书 第6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我们与神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祂的恩典。」

2「因为祂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与神同工」就是做「基督的使者」()),履行「劝人与祂和好的职分」())。因此,保罗在此劝哥林多信徒不可徒然领受神的恩典()),并与使徒和好())。
第1节的神的「恩典」())指「和好的道理」()),也就是「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不可徒受祂的恩典」()),就要「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第2节引自七十士译本赛四十九8,用在这里不是为了劝人信主,而是劝勉哥林多信徒:既然神在悦纳的时候应允了我们,在拯救的日子搭救了我们,我们也该趁着「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赶快传福音,免得「徒受祂的恩典」。
「悦纳」())指得以与神和好()),「拯救」())指得以脱离罪,在基督里面成为神的义())。

3「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4「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

5「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

6「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

7「真实的道理、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指传福音者的行为不可成为别人的绊脚石,拦阻他们接受神恩典的福音。
「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指不让别人在他的工作中找到把柄,并以此为借口拒绝他所传的福音信息。
传福音的人能用来「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的,不是自己的资历或恩赐,而是生活、事奉中的生命见证。「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神的用人」())和基督一样,都是受苦的仆人,所以「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正「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
「忍耐」())原文不是指逆来顺受,而是指百折不挠。
「患难」())原文指受苦、磨难,内心的愁烦、苦恼。
「穷乏」())原文意思是必须的压力。
「困苦」())原文意思是狭窄的地方,形容陷于困境之中,进退维谷。
「扰乱」())指示威或暴动())。
「勤劳」())指工作到精疲力尽。
「警醒」())指晚上睡不着觉())。
「不食」())指废寝忘食、挨饿。
「廉洁」())指不贪心,「知识」())指不愚昧,「恒忍」())指不急躁,「恩慈」())指不苛刻。
「在左在右」()),指罗马士兵右手持剑或矛,是攻击性的武器;左手持盾,是防御性的武器。信徒生活中的「仁义」())乃是属灵争战中的兵器,既可以抵挡仇敌的攻击,又可进攻仇敌。
上图:主后第二世纪早期的罗马士兵形象,右手持剑或矛,是攻击性的武器;左手持盾,是防御性的武器。

8「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9「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10「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从人的观点来看保罗的职分,是「羞辱、恶名」());但从神的观点看,是「荣耀、美名」())。
那些批评保罗的人认为他「似乎是诱惑人的」());但那些有属灵辨别力的人却认出他「却是诚实的」())真使徒。
那些批评保罗的人认为他只是一名无名小卒,「似乎不为人知」());但那些有属灵辨别力的人却认出他的使徒职分,「却是人所共知的」())。
从世界的标准来看,保罗一直活在死亡边缘,被反对者追杀,「似乎要死」())、「似乎受责罚」());但神却一再地解救他,在神的看顾下「却是活着的」())、「却是不致丧命的」())。
从世人的眼光来看,保罗经常碰到倒霉的事,「似乎忧愁」());但靠着神的恩典,他常常喜乐,「却是常常快乐的」())。
保罗拒绝接受哥林多人的经济支持()),也不「为利混乱福音」()),在物质上「似乎贫穷」());但他在属灵上是富有的,「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在属灵的丰富上能供应多人的需要。
从世人的眼光看来,保罗好像在地上「似乎一无所有」());但从属灵的眼光看来,他「却是样样都有的」()),所有的财宝都积存在天上。而当时最有权势的凯撒所拥有的一切,到今天都已成为粪土。

11「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

12「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

13「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

「口是张开的」()),是希腊成语,表示坦诚,直言不讳。
「心是宽宏的」())表示保罗爱「哥林多人」,乐意接纳他们。哥林多人的心不愿向保罗敞开,容不下保罗,不是保罗有什么要跟他们过不去,乃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心肠狭窄」())。
保罗「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表明只要这些属灵的孩子们能转向神,无论是毁谤、诮讥、误会还是羞辱,保罗都不放在心上。这就是为父的心肠,更是基督生命的流露。

14「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

15「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不相配」())含有负轭不平均的意思,原文在七十士译本中用于利十九19,指律法规定两种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可同负一轭())。「不要同负一轭」()),在此特指信徒不要参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说到参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就是「与鬼相交」()),「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可能也是指同一件事。「彼列」())在许多死海古卷和两约之间著作中是撒但的名号。
「信主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指不可参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而不是指信徒与非信徒不可交往())。但连偶尔参加拜偶像的筵席都不行,更何况是婚姻、合伙这样长久密切的关系呢。信徒是从世界分别出来归神的人,与不信主的人「原不相配」()),里面的生命完全不同,价值观念、是非标准、人生方向都不一样,一个往天上去,一个往世界去,一个要得属灵的祝福,一个要得世界的丰富。因此,在任何需要密切合作的关系上,信与不信的人即使勉强「同负一轭」,以后一定也会发生难处。
「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救恩就是神「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真正进入基督光明国度的人,不可能再与「不义」、「黑暗」相交。
圣灵在保罗表达盼望与哥林多人恢复关系的时候()),插入了六14-七1,劝勉他们不要与偶像崇拜有何牵连,这提醒我们,教会的合一不等于与世界、偶像、异端妥协,恢复肢体相交的前提是断绝一切偶像崇拜。
上图:1890年拍摄的巴勒斯坦人用牛和驴同负一轭耕地。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16「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17「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18「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神的殿」())与偶像不可并存,玛拿西曾把亚舍拉像立在圣殿中()),最终被约西亚摧毁())。神禁止所有的掺杂()),教会中一切非基督的掺杂、假冒都不该有。信徒个人())和教会())都是神的殿,但16节「永生神的殿」特指教会。「永生神」())这个词在旧约中是与外邦无生命的偶像对比。16节综合引用了出二十五8;二十九45-46;利二十六12;结三十七27-28。
神救赎的工作就是把人「分别」())出来,单单归向祂,因此重生得救的人应该把自己分别出来,不与不信主的人「同负一轭」())。信徒见证的能力是从「分别」而来,我们若不会分别,不愿分别,或者随波逐流、失去了与世界的分别,就不能蒙神「收纳」,成为神在地上的见证。17节引自赛五十二11,那里要求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离开外邦人之地,回归犹大和耶路撒冷。同样,保罗也要求哥林多信徒要从外邦偶像崇拜中分别出来,不要与他们原来习惯的偶像崇拜有任何瓜葛。
「全能的主」())既然收纳了我们做祂的儿女,当我们为神脱离世界,因此有所受苦、有所损失的时候,祂必然会负责用自己来替代,祂自己要成为我们的产业。「作父」和「作儿女」()),乃是生命的事;比「作神」和「作神的子民」())关系更深。「全能的主」())这个名字显出神的权柄与能力。因这权柄,我们必须顺服主,与世界分别;因这能力,我们可以从主那里得着力量,使我们能完全地分别。18节引自撒下七14。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基督的使者

保罗所称他担任基督使者的职务,一方面是他的荣耀,一方面是他的工作。他用的希腊字(presbeutes )是一个伟大的字。它有两种用处,与拉丁文(legatus )的意思相符。

(一 )罗马的省份有两种。一种是由元老院管辖,另一种是直接由君王管辖。管辖的区分乃是根据──凡是安全而无军队驻扎的省份由元老院管;凡是有骚扰而驻有军队的省份由君王自己管。在君王管理的省份中,为君王执行治理的长官就是使者(legatus, presbeutes )。因此这字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直接受君王差遣;保罗认为他是受耶稣基督差遣,做教会的工作。

(二 )不过使者(psesbeutes及legatus )一个名字有更重要的意义。当罗马的元老院决定把一个战败国成为省份,就在他们中间选派十人为使者(leguti或presbeutai )。他们就和战胜的将军,与战败国的人安排和平的条件,决定新的省份的界线,计议新的行政的宪章,然后呈交元老院得其批准。这些使者所担负的责任是把别国的人,归人罗马帝国的大家庭之中。因此保罗想到他自己是带领人与神相和,这样他们能成为神国的子民,作为祂家庭中的一份子。

没有其它的职位比使者更重要。

(一 )英国的使者是一个英国人住在国外。他住在语言不同,传统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的中间。基督徒常常也是如此。他住在世界之中;他参与世界上的生活与工作;不过他是天上的公民。他在世界上好似一个外客。如果他不愿意与一般世上的人有不同的地方,他不能算是一个基督徒。

(二 )一个使者为他自己的国家发言。当一英国使者发言的时候,他代表英国。有好多时候,基督徒必须为基督说话。如果他要为世界提供甚么意思,或者为世界作出甚么决定,他必须传达基督的讯息,针对人类的实况。

(三 )一个国家的荣誉是操在使者的手里。人家对于他国家的看法因他而决定。大家听了他的谈话,看了他的行为,都会这样说,‘那就是那里的人的说话和行为方式。’达拉谟(Durham )著名的主教莱特佛特(Lightfoot )在牧师对立典礼讲道中说,‘使者并不只是一个代理人,而乃是君王自己的代表。……他并不只是传达一个确定的讯息,或是执行一个确定的政策;他有义务寻找机会,研究人品,详细策划,吸引听众注意。’这是使者的重要的责任,把自己的国家介绍给人听。

这里是基督徒荣耀的权利,也是令人战兢的责任。基督的和教会的荣誉都操在他手中。他的一言一行都能使人想到他的教会和他的主是怎样的。

我们必须注意保罗的讯息。‘与神和好。’新约从未说过人能与神和好,只有说神使人与自己和好。人不能消去神的忿怒。整个拯救的过程是出于神。这是因为神爱世人,赐下祂的独子。并不是神与人隔离;乃是人与神隔离。保罗所讲的神的讯息乃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对流浪的儿子所说的话,叫他们回家,神的慈爱在等待他们。

保罗切切的恳求他们对于神的恩典不可以太随便。阻碍神的恩典是确有可能的。这是永恒的悲剧。让我们用人间的事情思想这一件事。假如有一位父亲,牺牲自己,努力工作,为的是使他的儿子有各种的机会接受教育,发展自己,在他的周围充满了爱的气氛,小心的为他的将来作好准备,尽了一切能力栽培他。假如这个儿子丝毫没有感激的心,并不思恩图报,使他所做的,配受这一切的爱护;假如他失败,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乃是由于自暴自弃,不肯努力,把他所接受的爱,忘记得一干二凈。这最刺痛他父亲的心。当神把祂一切的恩典赐给人们,而他们却愚蠢地阻碍祂把他们重新创造的恩典,这是再一次把基督钉死十架,使神的心碎。

磨难的迸发

在一切人生的机遇与改变之中,保罗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表明他自己是耶稣基督的忠诚有用的工人。就是保罗在以此说明自己的时候,他心里的眼睛却看到屈梭多模(Chrysostom )所谓‘磨难的迸发’。这一切都是保罗以前所经历的,而现在还是在挣扎之中。这一段令人可惊的一系列项目,有人称它是‘救恩先驱的诗歌’;其中每一项目都是以保罗为福音冒万险为背景。

他开始用的是一个在基督徒人生中一个胜利的字──忍耐(hupomone )。这字没有确当的译文。这字并不含有交臂坐下,下垂了头,消极的逆来顺受的意思。这字却含有百折不挠,胜利地把情况改观的意义。屈梭多模对于这忍耐(hupomone )有崇高赞美的话。他叫它‘一切善良的根,虔敬之母,永不失去新鲜的水果,永不被夺的城堡,永远不知风暴的海港’以及‘道德之皇后,正当行动的基础,战争中的和平,暴风中的平静,阴谋中的安全。’这是富有勇气及得胜的能力,可以履薄冰而不胆寒,并且获得胜利而过;这是常常以欢乐的态度,迎接不可知的未来。这是从苦难转变为力量与荣跃的妙灵丹。

保罗继续分三组讲述,每一组包括三件事。胜利的忍耐实施在这些事上。

(一 )在基督徒人生中有里面的冲突。

(甲 )患虽。他所用的是thlipsis,其原意单是外力压在人身上。不过有好多事,好似忧愁等,压在一个人的精神上,成为他心上的重担,各种不同的失望摧毁他的生命。胜利的忍耐却能应付一切。

(乙 )穷乏。希腊字是(anagke ),意思是人生必需。有些担子人可以逃避的,不过有些担子却不能避。有些事一个人必须担当。其中最大的是忧伤,只有那些从来没有爱的人,不知道忧伤是甚么,而死亡乃是人生必有的遭遇。胜利的忍耐能使人有能力面对一生一切的遭遇。

(丙 )困苦。保罗用这困苦(stenochoria )一字,它的意思是太狭窄的地方。这一个字可以用在一队军队被诱人一条狭窄的羊肠山路,既不能施展武力,又不能逃跑。这也可以用于一只船遭遇风暴,既不能加速逃避,也不能乘风破浪。有的人,有的时候,也有相似的遭遇,压力四面八方而来,处身于进退维谷,无法脱颖而出。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中,胜利的忍耐也会使他呼吸天上广邈的空气。

(二 )在基督徒人生中,也有外来的困苦。

(甲 )鞭打。在保罗看来,基督徒的人生,不只是受到精神上的痛苦,也受到肉体上的痛苦。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如果没有那些肯为道牺牲,受炮烙之刑,为野兽所吞噬的人,我们今天也不能成为基督徒。今天还有人因为做基督徒而肉体受到痛苦;的确如此,‘殉道者的血是教会的种子。’

(乙 )监禁。罗马的革利免(Clement of Rome )告诉我们,保罗被关在监狱里,有七次以上。在使徒行传里,我们知道在他写信给哥林多人以前,他是在腓立比的监牢里,以后他在耶路撒冷,该撒利亚,及罗马的牢里。自第一世纪到现在二十世纪,有一系列的基督徒被关在监里,凡愿意为福音放弃自由的人,他不会放弃信仰。

(丙 )扰乱。一次又一次的我们看见基督徒所面对的并非是严峻的律法,而是暴民的扰乱。卫斯理约翰(John Wesley )告诉我们他在威靳堡暴民‘如潮涌的’蜂拥而来的遭遇。‘要尝试开口解释是没有用的;因为吵闹声从四面八方而来,犹如海洋的怒吼。他们拖着我到镇上;我看见了一所大房子的门开着,就想往里面走;有一个人,抓住我的头发,把我拉到路的中央。他们马不停蹄地把我从旗的一端拖到另外一端的主要大道上。’福克斯(George Fox )告诉我们在铁克希(Tickhill )他的遭遇。‘我看见牧师及教会的领袖们聚集在圣坛所。于是我走到他们那里,向他们说话,他们立刻攻击我;在我说话的时候,有一个职员举起一本圣经,打在我的脸上,有鲜血流出,在礼拜堂里我流出很多的血。于是有人喊着说,“我们把他拖出教堂”;在外面他们把我打得很利害,推倒在地上;以后,他们把我拖过一间屋子,到了街上,一面拖我,一面打我又抛石头,周身都是污泥和血。……不过当我再起立的时候,我向他宣讲生命的道并且叫他们看到他们的教师所结的果子,他们怎样侮辱了基督教。’暴民是基督教的敌人;不过今日基督徒应当站立很稳,面对的倒不是暴民的暴动,而是群众的嘲弄。

(三 )基督徒人生的努力。

(甲 )勤劳。保罗所用的勤劳(kopos )一字,在新约里几乎是基督徒人生的一个学术语。这一个字所描写的勤劳是包括人的各部分──灵,心智,身体,并且努力工作至筋疲力尽。基督徒乃是神的工人。

(乙 )儆醒。有的在祈祷时儆醒;有的在危险不安时儆醒。保罗无论何时都是准备着做基督儆醒的守望者。

(丙 )不食。无疑的,保罗在这里所指的并不是有意的禁食,而是因为工作的缘故,废寝忘食。这种人的灵和那些不愿为着到神的殿中崇拜牺牲一餐的人的灵相比,真有霄壤之别。

保罗现在转换他的笔锋,从忍耐可以帮助他们制胜的困苦患难,转向神为基督徒人生所给的装备。再一次他分为三组,各组包括三件事。

(一 )在智的方面,神所赐的质量。

(甲 )廉洁。保罗所用的是hagnotes。这字在希腊文里的定义是‘小心避免触犯神的一切的罪;行荣耀神的事’;‘智虑明达,奋发有为’;‘不受肉体和灵性的玷污’。在事实上,这质素使人得以进到神面前。

(乙 )知识。这种知识乃是‘务必作成之事的知识’。这并不出于神学家组织严密的精巧理论,乃是出于基督徒的行动。

(丙 )恒忍。在新约里,这字(makrothumia )往往指对于人的容忍,甚至他们是错误的,甚至面对他们的凶恶侮慢,仍能保持常态。这是一个重要的字。在马加比一书里说起罗马之所以征服世界是由于‘他们的政策和他们的恒忍’这‘恒忍’表明罗马的强韧性,即使在失败的时候,也不低头言和。恒忍乃是在人的品格中唯一要素;在人生中打败仗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他并不丧失斗志。

(二 )在心的方面,神所赐的质量。

(甲 )恩慈。恩慈(chrestotes )是在新约中很重要的字中之一。这与严酷恰巧相反。有一位著名的释经家说,‘这是同情的亲切之感,或是甜蜜的性情,不令人受苦,使人觉得舒适。’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以撒处处退让,不与人争。这一质量乃是处处不为自己着想,以别人的利益为先。

(乙 )圣灵的感化。保罗知道得很清楚,如果没有圣灵的帮助,人不能说有益的话,不能行良善的事。圣灵也可以有另一意义,即为圣洁的灵。保罗内心里主要的动机是圣洁,一切言语行为专为服事神及荣耀神。

(丙 )无伪的爱心。保罗在这里所用的字是agape。这是一个新约的字。这字的意义是永不消灭的慈爱。不管人怎样做,他只求人家最大的益处,永不想到报仇雪恨,总是以善良对付一切伤害。

(三 )在宣告福音工作方面,神所赐的质量。

(甲 )真实的道理。保罗知道耶稣不只给他所宣告的福音,也给他宣告的力量。他讲的的道是从神而来;神也为他开启讲道的门。

(乙 )神的大能。对保罗说来,这是一切的一切。这是他有的唯一的力量。传说,亨利五世在阿金科(Agincourt )战役之后,‘他不许诗人编写小曲,或游吟诗人歌颂他光荣的胜利,因为把一切感谢与赞美,归与神。’保罗从未骄傲的说,‘这是我做的。’他常常谦卑的说,‘神帮助我做这些事。’

(丙 )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这里所说兵器,有的是用于自卫,有的却用于攻击。剑或枪握在右手里,盾牌则在左臂上;保罗是在说,神给他力量动手工作,神给他力量保护自己,免得受到试探。

保罗以一列系相反的词语来完成这一段诗歌体的经文。他以荣耀与羞辱开始。他用的羞辱这字,在希腊文平常的用法,是指一个公民(atimia )丧失了他的权利。保罗说,‘我或许丧失了这世界所能给我的一切权利,我还是神国的子民。’恶名美名。有些人批评他的每一个行动,并且憎恶他的名字,不过在神面前,他的声誉是确定的。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这希腊字(planos )的意思是走江湖的骗子。人家就用这字称呼他,不过他知道,他的讯息是神的真理。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诽谤他的犹太人说他是从来没有人听到过的无名小卒,不过那些由他带领归人基督的人却以感恩的心认识他。似乎要死的,却是活着的。危险是他的同伴,死亡是他的侣友,但是藉着神的恩典,得胜的生命却制服了死亡。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保罗所遭遇的,对任何人的灵,都可能为责罚磨綀,但不能致保罗的灵于死地。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所遭遇的或许能破碎任何人的心,但是不能毁坏保罗的喜乐。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他似乎是毫无分文,但是他带给人的是属灵的丰盛。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他似乎是没有甚么,但是他有了基督就有了在今世来世看来是重要的一切。

爱的声调

我们在这里把放在一起,暂时把搁置在一边。其理由在讨论下一段经文时,便会知道。

保罗以最纯洁的爱的声调说话。裂痕是消散了,争吵也没有了,爱已掌权。‘心是宽宏的’(和合本的译文 ),直接的翻译是‘我们的心是变大了’。屈桉多模有很好的解释。他说,热使各物胀大,爱的温暖往往也使人的心变大。

第十二节的译文是‘心肠狭罕’(和合本 )。在希腊文中,这字是splagchna。这字是指身体上部的内脏──心,肝,肺。这是一个人的情感发源地。这种说法,初看起来,有些不顺眼,其实在英文中也有类似说法。例如一个忧伤的人就说他有a black liver(黑色的肝 )。我们把爱的发源地放在心里,心也是肉体的器官。

保罗在这里提出一系列,他怎样对待哥林多人。他未曾亏欠谁,他未曾败坏谁,他未曾占谁的便宜。司各脱(Sir Walter Scott )在他接近人生最后的阶段时,也有类似的话,‘我从未摇动人的信仰;我从末败坏人的原则。’隡克莱(Thackeray )也在接近人生终了的时候,写下一篇祷文,求神使‘他所写的每一个字不会与神的爱及人的爱不相和洽,永远不宣扬自己的成见或引诱人接受它们,时常用他的笔述说真理,永不受贪爱所感。’

只有一件事比自己犯罪更坏,那就是教别人犯罪。人生中有一个可怕的真理,一个人往往由另一个人给他第一次的试探,由另一个人第一次推他堕人罪中。引诱一个年轻的人或一个柔弱的人去做坏事,是最可怕的事。

有人请到一个老年的人,在病床上似乎有些不安。人家问他为甚么,他就说,当他在童年的时候,他和几个同伴在公地的中央交叉路口玩耍。有一指路标,装得不是太牢,可以转动。他和他的同伴,有意的把它转动,使它指示的是错误的方向。那老年人说,‘我不能够不想在那一天有多少人因此走错了方向。’

没有别的忏悔比此更大,指引人走入迷途。保罗声称他的影响和引导总是朝向至善。

在结束这段经文的时候,保罗告诉哥林多人,他虽然当时处身于患难之中,然而心里却充满了安慰,喜乐洋溢。真是这样,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人际的关系。一个人如果在家庭中有喜乐,他就能面对外面的任何事情。一个人如果在友爱的团契中,对于环境的嘲弄攻击,他能应付裕如,付诸一笑。箴的作者有话说,‘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分别出来

我们现在要讲到以前跳过的一段经文。无疑的,这段经文好像由外面插入,与上下文的语气不太一致。其严厉的词句与上面下面快乐喜欢爱的经文格格不入。

在绪论中,保罗在写哥林多前书之前,有另外一封书信。在他说,‘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那一封书信可能完全遗失。也有可能这一段经文就是该书信的一部分。这是很容易碰到的事,在收集保罗书信的时候,有一段放错了地方。要到主后九十年才收集他的书信,在那时没有人能知道确实的次序。在内容方面,的确很适合所说的那封信。

在这段经文的后面,有某些旧约的画面。保罗开始要求哥林多人不要与不信的人同负一轭。无疑的,这是出于‘不可并用牛驴耕地。’。他的意思是说,有的事是基本上不兼容的,不可能放在一起。基督徒的纯洁和外邦人的污染是不可以同负一轭的。

保罗提出,‘神的殿和偶像有甚么相同呢?’他的思想追湖到玛拿西,他把雕刻的像立在神的殿中。到以后,约西亚毁掉这一切东西。或许他的思想盘旋于描写的可憎的事。人有时把神的殿与偶像崇拜连在一起,造成可怕的后果。

整段的经文是叫信的人不要与不信的人有甚么交往。这是向哥林多人的挑战,不受世界的玷污。以色列历史的基本要素就是‘分别出来’。神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这也是在所多玛、蛾摩拉被毁以前,神对罗得的警告。世界上有好些事是基督徒不许与它们相连的。

人们很不容易知道到底一个基督徒应当有多少地方必须分别出来。

(一 )有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放弃他的业务。假如他是一个石匠,如果他的雇主要他建造外邦的神座,他将怎么办?假如他是一个缝衣匠,如果有人要他缝制和尚道士的袍子,他将怎么办!假如他是一个兵丁,在军营的大门,在该撒神像的台上,燃着火,如果他必须把一撮香,投入火中,以示敬拜,他将怎么办!在早期教会中,常有基督徒必须作出抉择──职业的安全呢!忠于耶稣基督呢?传说有一个人往见特土良,告诉他的问题,然后说,‘不过我必须生活。’特土良说,‘你真是必须么?’

在早期的教会中,做一个基督徒往往意味着放弃他的职业。现代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有关一个名叫查灵登(F. W. Charrington )的人,他承继一大笔从制酒获得的产业。有一夜,他经过一间酒店。有一个妇女守在门口。他看见一个男子,很明显的是她的丈夫,从酒店里出来。她极力的阻止他,不要他再进入酒店。这男子一拳把她打倒地下。查灵登往前向上一看,这酒店就是他的名字。查灵登说,‘那人的一拳不只是把这妇女打倒,也永远打掉了我的这项事业。’他放弃了他承受的产业,他不愿触到用这方法赚来的钱。

没有人能保守另外一个人的良心。每人都当自己决定他能否把他的职业带到基督面前,并且把基督带到他的工作之中。

(二 )做一个基督徒往往意味着他必须放弃他的社交生活。在古代的世界里,当我们研究献给偶像的肉时,我们看见外邦人的宴会,有许多是在一个神的庙宇中举行。其所发的请帖,这样的写着,‘我邀请你与我一同坐在主萨拉毕斯(Lord Serapis )的席上。’即使不是如此,外邦人的筵席在开始及收尾,都有浇奠之礼,把一杯酒献给神。基督徒能否参与其中!还是他必须离开,向他以前认为很是重要的社交团契辞别?

(三 )做一个基督徒,有时往往意味看离弃家庭。早期基督教的苦楚是家庭的分裂。妻子做了基督徒,丈夫或许会把她赶出家门。丈夫做了基督徒,妻子或许会离开他。子女做了基督徒,家庭的门或许会关闭。耶稣来,并不是带来和平,乃是把刀剑掷在地上,成了事实,为的是准备弟兄姊妹爱祂超过一切最亲爱的人。他们必须准备分别出来,甚至是他们的家庭。

不论是怎样的艰难,有些事是基督徒不能做的。有些事是基督徒必分别出来的。

在我们离开这段经文之前,我们还要注意一件事。保罗引用经文,往往把数段混在一起,,并且也不正确。事实上保罗很少引用得一字无误。为甚么呢?我们必须记得当时没有像我们今天的书本。那时是写在纸草卷上。一本像使徒行传的书需要三十五英呎长的纸草,一件很笨重的东西。那时还没有分章;分章要等到十三世纪,朗登(Stephen Langton )才把圣经分章。也没有分节;分节要等到十六世纪,有一个巴黎的印工司提法纳(Stephanus )才把圣经分节。最后,那时也没有圣经引得,要到十六世纪才有。结果,保罗做了一件有识见的事。他凭着他的记忆,引用旧约经文。只要内容正确,字面的意义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的不是圣经的文字乃是圣经所传的讯息。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六章

iii 劝人和好

保罗在前一章说到上帝要人与祂和好的行动,和他自己作为和好使者的角色;在此他开始扮演使人与上帝和好的角色,为的是使收信的人得益处。他劝勉他们不要徒然领受上帝的恩典(1-2节)并要求他们要敞开心胸,完全与他们的使徒和好(11-13节)。在劝勉和要求之间,保罗又为他的传道工作辩护(3-10节)。

1. 我们与上帝同工的。紧接着富有丰富神学内涵的引句之后,保罗又接续的主题――要求哥林多人与上帝和好。与上帝(祂)同工是译自希腊文 synergountes (“与……同工”)。RSV恰当地在翻译中加上祂字,表示上帝与保罗同工。NIV的翻译更清楚(“作为上帝的同工……”)。虽然与保罗同工的人也可以是他传道的伙伴,但此处的上下文支持RSV和NIV的翻译。

也劝你们,不可徒受祂的恩典。在,上帝是透过保罗作此要求;而在这节经文,是保罗本身与上帝同工,而作此要求。这是两种表达上帝参与保罗传道工作的不同方式。上帝的恩典可以解释为“和好的信息”中所宣扬的一切,是上帝透过基督所彰显的爱,透过福音的传扬提供出来。保罗的受信人已接受他的福音,并多少经验到当中论到的上帝的恩典。现在他劝勉他们,要肯定他们所接受的不是徒然的。保罗似乎不是暗示他们所接受的只是表面的(好像种子撒在石头地上)。保罗心中可能想到这些人实在很容易受别人影响;不管是对保罗发动人身攻击的敌对者,或已经在背后怂恿哥林多人,批评保罗的人,都很容易影响他们。他不希望那些对福音有良好反应的人,却因别人对福音和传此福音者的批评而受损伤。

2. 为了加强他作此要求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保罗用了因为他说的话,这是逐字引自(七十士译本):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在原来的上下文中,这些话是对主的仆人说的,而应用到从巴比伦被释放的以色列时代。保罗也应用到自己的时代: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如果被掳归回的时候是拯救的日子,那么上帝在基督里采取行动,使世人与自己和好的时候,就更是超卓的( par excellence )拯救的日子。但是,有关拯救的日子的观念,并不指此而已;因为保罗和其他新约作者都还仰望基督再临之日,那才是救赎完成的大日(参,

3-4a. 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保罗已劝勉他们“不可徒受祂的恩典”,在此他又坚称,作为上帝的使者,他自己的行为绝不会成为别人的绊脚石,拦阻他们接受上帝的恩典。他又在下面澄清他的意思: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如果人可以在他的职分中找到把柄,而哥林多人当中有不少人就在找这种机会;那么这些把柄就可以用来作为拒绝他的福音信息的藉口。因此保罗说,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这当中所牵涉到的,基本上不只是个人的自我推荐,这是保罗想办法避免的,;而是一种职分的推荐。从第4b-10节,我们可以看到保罗在各样事上指的是什么。

4b-5. 就如在许多的忍耐。这是保罗说到他的职分的九项要素的综合性标题。九项要素中分成三组,每组三项。第一组,患难、穷乏、困苦是用一般性的用语表示。第二组代表特殊的例子,鞭打、监禁、扰乱。而第三组说到自愿承受的苦难,勤劳、儆醒、不食。这几节经文的最佳注解可以从十一章和使徒行传记载保罗传道的事件中找到。有两项要素需要解释。所谓扰乱,保罗指的是“示威”或“暴动”(参,,而儆醒是指半夜仍清醒或晚上睡不着觉(参,,可能是由于旅途劳累,传道工作的压力,和为众教会挂心所致。

保罗用这些困苦来推荐他的传道工作,似乎有点奇怪。但这些诉求的重点乃是,他认识到真正上帝的仆人乃是受苦的仆人,真正忠心跟从基督的人都必分享祂的命运:“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参,

6-7. 为推荐他的职分,保罗又说到道德的完整性和他所使用的“武器”。他说他的职分是廉洁(或“真诚”)、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保罗从圣灵而来事奉的动力)、无伪的爱心、真实的道理(可能指福音)、上帝的大能(参,、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仁义的兵器( hoplōn )在左在右的职分有几种不同解释:(a)指这职分可承受四面八方来的攻击,(b)配备有攻击性(右手持矛)和防御性(左手持盾)的武器,(c)在顺境(右手)和逆境(左手)中行出这职份。这种军事用语也用在保罗其他的著作中,查考那些经文,可更清楚他在此处的用法。保罗在说到“争战的兵器( hopla )”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这些坚固的营垒就是“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而攻破的目的是要“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我们在这里看见的是福音传扬和辩道中攻击性的武器(如:参,,上帝的能力藉此释放出来,驳倒错误和虚假的论证,使人们都信服真道。

保罗写道:“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hopla ,直译为“武器”)”。这个劝勉乃包括在呼召过圣洁生活当中,与荒宴、醉酒等成对比;因此“光明的兵器”指的是基督徒的品性和行为。

,罗马兵丁身上不同的配件就用以描述基督徒的“军装”;保罗说,“穿上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 panoplian )”。 panoplian 这个字是用以描述配备齐全士兵身上的重装。虽然用的希腊文不同(不是 hopla ),但在军事上的涵意却大同小异。这里所列的配件大都是防御性的(例如藤牌、胸牌、头盔――参,,也列了一些相同的配件),但也包括一件攻击性武器,“圣灵的宝剑”,象征“上帝的道”。福音的宣扬是保罗唯一所知也唯一使用的方法,用以敌对拦阻福音广传的“掌权者、有能者”。

从以上所得的亮光,我们可以看到对在左在右的兵器最好的解释是指这些攻击性和防御性的武器。

8-10. 保罗继续用九个对反句来推荐他的职份。在每个对反句中,他都从“人的观点”来评估他的职份,然后再从“在基督里”真实的观点来看。他因此推荐他的职份是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从人的观点来评断他的人(局外人,也许是哥林多批评他的人)认为他是羞辱、恶名;但不再从人的观点评断的人却认为他是荣耀、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那些因为保罗没有带推荐信而批评他的人,可能看他为诱惑人的;但那些有属灵辨识力的人却认出他是真使徒。似乎不为人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从世人和批评他的人来看,保罗只是一名无名小卒,不受“公认”。但从那些不再按世界标准判断的人来看,却认出他的使徒职分,大家都认得他72。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致丧命的。从世界的标准来判断,保罗的生涯真是恐怖。他一直活在死亡边缘,被愤怒的群众和当局追杀;但上帝却一再地解救他(最近的一次解救见,与一般人想象的正好相反;你看,他还活得好好的,并没有丧命。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这个对反句与前两句关系密切。从世人的眼光来看保罗,经常碰到倒霉的事,实在叫人看了伤心;但实际情况确是,靠着上帝的恩典,他常常喜乐(参,。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在保罗的时代,特别是在犬儒学派(Cynic)和斯多亚学派(Stoic)的哲人当中,经常说到物质上一无所有,但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却拥有一切。保罗的一无所有可能部分是因为他拒绝接受哥林多人的经济支持,也不为利“混乱”福音的结果。然而他认为自己是真正富有的;因为他已尝到初熟果子的味道,就是来世中丰富的属灵福气。同时他更喜乐,虽然物质上贫穷,他却可以透过基督与他们分享属灵的福气而使他们富足。

保罗为他的职分写这么长的推荐(3-10节),目的是不愿有人从中找差错,好为他劝哥林多人与他们的使徒完全和好这事铺路,除去障碍。既交代了这些事,他马上接下去要求他们(11-13节)。

11. 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福音书中耶稣也常用这种语气表达,“祂就开口(教训他们)”(如:,表示这是很普遍的希伯来用语,意思就是“他说话”。但保罗的语气,我们的口向你们是张开的,是希腊用语,表示坦诚,直言不讳。再加上,心是宽宏的,表示保罗更肯定他爱护哥林多人,乐意接纳他们。

12. 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这句希腊文有哥林多人不因为保罗的爱护,而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空间的涵意。使徒保罗又说: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他们与保罗的关系有所局限,乃是因为他们对保罗的爱护已经缩水,陷入狭窄的空间。他们容让过去发生的事,并别人对他们使徒的批评论断,限制了他们对保罗爱心的容量。

13. 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这句经文特别反映出一个属灵父亲的牧养关怀。在第11节他称为“哥林多人”的人,他在这里称为孩子(参,。当保罗说,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时,他是要求他自己所爱的孩子回应他对他们全心的爱(11节),他如何对待他们,他们也应知道如何对待他。他渴望得到他们互相回应的感情。

iv 呼召过圣洁生活

这段经文因为与前后文的连贯不明显,让读的人产生很多问题。在引言中我们已讨论过这是否是后来插入的段落的问题。在那里的结论是:插入段落的理论所引起的问题,比所能解决的问题更大;因为根据那种理论,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会有人把这段经文安插在这里。如果不是后来加插进去的,我们就必须面对两件事:了解本身的信息;同时看看它与书信的其他部分有何关联,特别是与最近的上下文有何关系。

为了了解经文本身的信息,我们先要认得它的结构。这段经文包括(a)引言式的劝勉,不要与不信的人相配a),(b)五个修辞性问句,带出要遵守此劝勉的必要性b-16a),(c)肯定信徒与上帝独特的关系中),(d)引用几处旧约圣经,凸显这种神人关系所牵涉到的权利,并重申劝勉的内容b-18),和(e)结论性的呼召,要他们从玷污中洁净自己,完全成圣。

14a.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相配( ginestheheterozygountes )含有负轭不平均的意思。 heterozygeō 这个动词在新约中只出现此次。但在七十士译本中,却用在,禁止异类动物同负一轭(和合本作“与异类配合”)73。斐罗和约瑟夫(Josephus)也如此用法。这种观念也出现在,但不是用同样的字。保罗用与这些禁令类似的语句,劝勉他的读者,不要与不信的人“同伴同行”。但他指的是什么样的同伴呢?是不是指婚姻伴侣(参,,或是一般性的指不要与外邦人同行异教礼仪(参,?从以下经文(15-16节)的亮光来看,后者较有可能。

14b-16a. 第14a节开头的劝勉在此用五个修辞性问句加强其重要性。义与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这头两个问句中,义与不义、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也常出现在死海卷(Dead Sea Scroll)中(如:颂诗集( Hymns ;战规( The war Rule 〕。第三个问题中,彼列这个字也常出现于死海卷(如:战规、13、15,和两约之间著作中〔如:利未之约( Testament of Levi 〕。在这些著作中,彼列是魔鬼头目或撒但的名号。(在AV中,“彼列之子”(sons of Belial)或类似的语法在旧约中出现不少次,如:,但这种语气在RSV中找不到,却用“卑鄙的家伙”(‘base fellows’来取代。)

,保罗说明救恩是信徒脱离黑暗的权势,进入上帝爱子的国度,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因此,那些已进入基督光明国度的人,不可能再与撒但和黑暗权势相交。保罗在说到参与外邦人的偶像崇拜就是与鬼相交,他在这里的问题,基督与彼列有什么相和呢?可能也是关心同一件事。同样情况,他第四个问题,信主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最好的解释也当与敬拜有关;这整段经文呼召他们要分别出来,不应当是指平常时候信徒与非信徒的接触(参,,而是指偶像崇拜的事。

上帝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最后这个问题提到与崇拜有关的事,更能佐证前面几个问题是为了加强呼召他们不要涉入偶像崇拜的说法。保罗在这里说到上帝的殿,其背后联想到的就是耶路撒冷圣殿;但同时也指基督徒共同生活群体就是上帝的殿,第16b节就肯定这一点。

16b. 因为我们是永生上帝的殿。强调过“上帝的殿”和偶像不能并行后(16a),保罗在这里用肯定语气说明,为什么基督徒群体不能参与偶像崇拜:因为这群体的成员构成了永生上帝的殿。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说到基督徒个体和基督徒整个群体都是上帝的殿。他在这里指的是后者。使徒保罗也常用永生上帝这个词(参,。这个词的背景是旧约中以色列的永生上帝与外邦无生命的偶像的对比。在这段经文中也隐含着类似的对比。保罗在其他地方清楚说到偶像本身算不得什么,偶像崇拜的危险是在于一旦与其中活跃的鬼魔力量有牵连,就会激起主的愤恨

16c-18. 这段经文引用的旧约都以如上帝说的方式引进。这个词最初的用法是上帝亲自说话,而以色列民就是领受话语的人。保罗引用上帝的话对哥林多的基督徒群体传讲。

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在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文圣经中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句子。保罗的“引用”似乎很自由,可能是引自。但是,这些应许在旧约中却不断重复出现(如:参,,而在启示录中也用来表达蒙救赎的人最后的福乐:“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上帝的子民享有最大的权利是属乎上帝,有祂与他们同住。在旧约时期,上帝显在会幕和圣殿中。五旬节之后,祂透过圣灵,以一种更亲密的方式与祂的子民同住,这就是所说的,最终福乐的预尝。

第16节说到上帝的子民的伟大特权,既然如此,保罗在第17节重中他的劝勉,就不要与外邦异教有任何瓜葛;他又引用另一节旧约,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这基本上是引自,那里主要是要求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要离开他们被掳去的外邦人之地,回归犹大和耶路撒冷。同样的,保罗也要求哥林多人,要从外邦异教主义中分别出来。

为了鼓励他们站稳立场,保罗又引用一些经文,显示上帝如何欢迎那些回转向祂的人。首先是简短地引用(七十士译本):我就收纳你们。这段经文主要是针对从巴比伦回归的人讲的,但保罗又引用来鼓励那些蒙召离弃与外邦异教妥协的哥林多人。接着他又延用(七十士译本):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这个应许最初是对大卫王说的,保罗延用第二人称多数(你们)取代大卫,又加上女字。从这段经文现有的上下文来看,保罗的延用又进一步强调属于上帝子民的无限特权。如果知道全能的主会如此欢迎他们,对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儿女,他们还会不愿离弃一切拜偶像的习性吗?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我们与神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他的恩典。」

保罗说他和他的同工们都是与神同工的。他是用与神同工的身分来劝告信徒:“不可徒受祂的恩典。”这样,本节的劝告,就是神与保罗共同的劝告了。虽然我们白白领受神的恩典,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报答主的,但是我们总该存着要报答的心志,总要不辜负主的恩典。如此为主活着,自然就会想要为主作些什么了。这并不是说我们能够为主做甚么,而是说我们该有这样的态度来为主而活,总不要作一个徒受主恩的人。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我们与神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祂的恩典。」

神为着祂自己的缘故拯救了我们。保罗说:『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们蒙召,不只是为着永远的救恩(灵魂得救 ),更是为着神计划中一个非常确定的目的,好叫我们与神同工。神今天的工作是甚么呢?就是祂要把万有都总结在基督里。祂不让宇宙间任何事物与祂所高举的儿子不和谐。我该如何才能与神同工合作,我怎能有分于这伟大的事工呢?虽然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效法保罗的榜样――『竭力追求…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现在正是「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圣经很注重时间,时间对人来说 并不是一直存在的,人生非常短促,而目前的抉择却关乎永远的后果。人对得救问题,如果因循迟误,徘徊等待,就来不及,以至当跑的路没有跑尽,当作的工没有完成,当得到的赏赐也就失去了。如果犯罪作恶、随从肉体、贪爱世俗,那就要受到严重的报应,结局更不堪设想了。

所以当利用所有的时间,抓住所有的机会,来追求真正有价值的,永远的福分,以免机会错过,后悔莫及,不要等到明天,下一个小时,再悔改,追求!奉献!祈祷!因为,明天不一定是我们的,下一小时你可能不存在,某种事情也可能发生变化,或者你的心变硬,只有现在是你的,是你应当利用的时间和机会。

神已经给了无数的机会、恩典,祂忍耐、等候,但总有一天到了尽头,随时都能临到。人如果一直拒绝神的恩典,神也可能将之收回。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错过现在的时候,可能不再蒙悦纳;错过现在的日子,可能不再得拯救,圣灵现在感动你,主现在呼召你,现在就悔改吧,爱主吧。

──《每日天粮》

『搭救』是闻声奔助的意思。── 牛述光

『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正是神悦纳人、拯救人的时代,神的恩门爱路今正齐开,所以要竭力把主的福音传扬出去,免得这个时代一过去,就再不能得救了。

──《读经指引》

『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这话说明今天乃是恩典的时代,一切都当以供应基督的恩典为原则。

──《读经指引》

】「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妨碍”不是说不要妨碍人家犯罪,而是“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我们的行事为人,若有不近情理之处,或有亏负别人的地方,就使人有话柄毁谤我们,也就成为别人信福音的拦阻了。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不叫人有妨碍』,原文是免得给人绊脚的原因。── 牛述光

『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毁谤可译玷污。── 牛述光

】「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

“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消极方面是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积极方面是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神的用人』用人与执事原文同。── 牛述光

】患难方面有七件︰(1 )忍耐,原文是久居于下,指受欺压而言;(2 )患难,是实际的难处;(3 )穷乏,缺乏时的态度存心与别人不一样;(4 )困苦,原文是到窄狭之地,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遇;(5 )鞭打;(6 )监禁;(7 )扰乱。── 牛述光

】真实『神的用人』,就会在『每一件事上』(『各样的事上』另译 )都『表明』基督的见证;『就如在许多的忍耐…』共有二十八项之多。这些可说是真实神仆人的记号,也可说是神对祂仆人的要求。我们可以以此测量自己,就知自己到底在那里。

──《读经指引》

】「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

“勤劳、儆醒、不食”,都是偏重于身体方面的劳苦殷勤,缺少休息或饮食说的。英文译本N.A.S.B.儆醒译作Sleeplessness(不睡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持守方面有七件︰(1 )勤劳;(2 )儆醒,不眠或无眠的情形;(3 )不食,原文是饥饿的状态;(4 )廉洁,无贪心的状态;(5 )知识;(6 )恒忍,原文长气的意思,就是耐不急躁;(7 )恩慈,是慈悲心肠与温和态度的表现。── 牛述光

】争战兵器方面有五件︰(1 )圣灵的感化;(2 )无伪的爱心,原文是不唱戏的爱心;(3 )真实的道理;(4 )神的大能;(5 )仁义(义 )的兵器。── 牛述光

】得胜方面有九件︰(1 )荣耀羞辱,有人恭维,有人为难;(2 )恶名美名,有人说好,有人说歹;(3 )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例如劝勉人奉献可得神赏赐,是出于至诚;(4 )似乎是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名望不大,却人人晓得;(5 )似乎是死,却是活的︰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终日为主被杀,却是如今还在;(6 )似乎受责罚︰不被欢迎、遭责难、逼迫,却不至丧命的;(7 )似乎忧愁︰为人哀恸、流泪,却是常常快乐的;(8 )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9 )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就是应有尽有。── 牛述光

】此处七个『似乎』,与的四个『却』,都是说出基督徒身上的矛盾性;也就是基督本身的矛盾性。这正是神性和人性交替出现的光景,何等奇妙,何等真实。

──《读经指引》

下-10】

在此共提到“似乎……却是”七次。都是要说明传道人有若干行事,是常人所难以了解的。但神的仆人,却要在这一类事上显明是为遵从神旨意所行的好事,而不是暗昧可耻令人猜疑的坏事。

怎么似乎是诱惑人的,又是诚实的呢?因我们引导人信主,有时要一步一步地诱导他们,好像是诱惑人的,但却是诚实,是出于完全诚实的动机。按各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引领他们归信基督。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世人那能知道这个。未信者看此,真是一篇的哑谜!世人不知如何联合如此相反的事实。然而,在我们的经历上是何等确实!―― 倪柝声

】「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似乎要死,却是活着。」

从死亡里茁出了不朽的生命。永生真神的宝座和宫殿,得自十字架和坟墓。胜利得自失败。

不要怕受苦,不要怕失败。

凡是伟人常被打倒而未被消灭,先被磨折得片片粉碎,然后才能变成伟人,才能力敌千军;而那些只顾眼前的人,随俗浮沉,必然昙花一现,在短暂的兴旺之后,随即消逝,而永劫不复。─ 皮邱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忧愁和快乐是相对的,但在基督徒的经历中,却常是同时并存的。往往外面的遭遇使我们为难忧愁时,但一回到灵里面,摸着了主,就会满了欢乐。哦,这是世人所难明白的奇妙经历。

──《读经指引》
】「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

“口是张开的”意思就是:有话就坦白的说,“心是宽宏的”即保罗能够包容宽恕他们一切的无知。只要跟真理没有违背,与罪恶无关,无论哥林多人的性格如何,学问如何,对保罗的态度是尊敬还是轻看,对保罗来说都是不要紧的。因他的心是宽宏的,他可以容纳。所有事奉主的人,所有在基督里作肢体的人,彼此相处的时候,也都要有使徒保罗这种张开的口和宽宏的心。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狭窄』的会排挤『宽宏』的,『宽宏』的却能容纳『狭窄』的。基督度量的大小,分别就在于此。

──《读经指引》

】「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

“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这句话流露出保罗那种像慈父的心,无论哥林多人对保罗的态度怎样,保罗还是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一般,他有一颗为父的心。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基督徒既是神的儿子,当然要跟不信的人有分别。所谓“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大概就是指生命和地位上的根本对立说的。不相配和不要同负一轭,到底是指那一方面的事?圣经本身没有指明。但这原则一定是可以用在男女的相配上。特别哥林多人,有些在男女关系上是不正常的。“同负一轭”是以当时的牛马负轭为比喻说的。当时,人们把轭放在两只马或牛的肩膀上,让牠一同耕田或拉车。这样那两只牛必须走相同的方向,共同负重担,否则就不能工作了。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这话清楚告诉我们,基督徒和不信主的人成为婚配,或共同经营,都是不可的。这是因为彼此里面的生命完全不同,如果勉强结合,以后定规会发生难处。

──《读经指引》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原文不要与异类同负一轭。牛驴同轭是旧约所禁止的。── 牛述光

】『义和不义有甚么相交呢?』世界上就是顶有道德的人,也不知道甚么记作公义。信徒在顶小的事上,也不能作上算占便宜的事。我们和不信主的人,对于事情义不义的看法根本不一样,根本两个起冲突,只有义的变作不义的,才能相交。── 倪柝声

我们的地位和世人不同】「义和不义有甚么相交呢?」以我们的地位而论,我们是在神面前给称义的。神的义在基督耶稣里临到我们,我们穿上基督,祂成了我们的义。这是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世人却是不法不义的,在神眼中,他们所站的地位是不法的,我们却在神面前站在称义的地位,所以我们与他们当中没有甚么相交。

── 江守道《神对家庭的旨意》
我们日常的行为和世人不同】

「光明和黑暗有甚么相通呢?」神就是光,我们日常的生活,是行在光中的;在光中我们彼此相交,神儿子耶稣基督的血,也洗净了我们一切的罪。但是,世人是行在黑暗中,他们是黑暗之子,行在黑暗里,活在黑夜中,我们与他们没有甚么相通。

── 江守道《神对家庭的旨意》

『光明和黑暗有甚么相通呢?』一个神的儿女,走路走得深、走得远的人,碰着一个肉体的基督徒,活在黑暗里,和他都觉得难相通,何况一个人根本活在黑暗里,甚么光都看不见。你至少是蒙了神光照,是看见的人,和那些在黑暗里的人,彼此的哲学、伦理、看法、人生观是不能相通的。── 倪柝声

,15信徒和非信徒可以结婚么?】

答:一个清楚蒙恩重生的基督徒结婚的对象,因为圣经已有明训:「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祥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交呢?」,又如在旧约中亦有多处经文记载,神曾不容许祂的子民娶不信者外邦人的女子为妻,禁止和他们通婚。基督徒应明白领受这些分别为圣重要的原则,而在选择配偶的事上,能小心谨慎地遵行,要与信仰相同的基督徒联婚,则在其未来的共同生活习惯上,彼此爱心的建立,感情的交流,行事的志趣,以及对儿女的教养等各方面,都会臻于和睦融洽一致完美的地步,使未来的家庭基督化,在婚姻的生活见证中荣耀神。

倘若一个基督徒为了爱情缘故,和非基督徒难解难分时,除非对方未信者确有诚意信主,那么先带领对方归主,然后再谈婚姻之事,则较为妥当而合理。如信者和不信者马虎结了婚,以后信者试图以婚姻的爱情关系,去带领对方归信基督,那是一种希望性较小而是危险的,万一对方非但不肯接受信仰,反而有抵挡时,则在以后漫长的夫妻生活中,所遭受的摩擦与痛苦,是不堪想象的,其最后的结局,将会弄到夫妻反目,水火不容的地步,甚至完全失去家庭和谐的乐趣,走向离婚之途,该是多么可悲的事。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这话不止是婚姻的问题,并且也包括所有信主和不信主的中间一切交情的关系。『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这一句话乃是总结的一句话,最好在『轭』字底下加上『︰』号。意思是下面的话,给我们解释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是甚么意思。这一句话是总纲,根据这一个总纲,下面发出五个问题来。── 倪柝声

】这里的话,说出基督与非基督的绝对不能兼容性。神禁止所有的掺杂,就是为要使祂儿子在宇宙中,得着独尊的地位。教会乃是『神的殿』,就该竭力保全基督的单纯;一切非基督的假冒,掺杂都不该有分。

──《读经指引》

基督徒不应与非基督徒联婚,或基督徒不应与非善督徒合伙经商,保罗有何指示?】

保罗在此列举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应有的区别,这种区别在属灵的意义上乃是“分别为圣”,或简称“圣别”(17节 )。

一、你们(信徒 )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

二、义和不义的不相交。

三、光明与黑暗不相通。

四、基督和彼列(撒但 )不相和。

五、信的与不信的不相干。

六、神的殿和偶像不相同。

基督徒应明白“分别为圣”的重要性,如不实行分别为圣的真理,将来吃亏的多数是基督徒。

比方,以婚姻而论,基督徒应与基督徒联婚,这样纔能使未来的家庭“基督化”,不至被破坏。丈夫为基督徒,妻子非基督徒,即使丈夫不会受妻子影响变成非基督徒,但在家庭中缺乏属灵的气氛。最要紧的是下一代的儿女,经常与母亲在一起,受母亲的非基督徒力量影响较大,这样,便很难带领下一代儿童归主。不要忘记,一男一女结婚,不只是为个人的利益,乃是与下一代儿女有关系。

有些基督徒女子与非基督徒男子结婚,后果更不堪想象,自己不但不能带领丈夫信主,反倒受丈夫拦阻,甚至逼迫,结果,即使不走上离婚之途,也会被迫分居,或勉强同处,水火不容,家庭毫无快乐。

一男一女如果都是非基督徒,婚后男的或女的信了那稣,其本份当然是要带领对方信主,使全家得救,但一个基督徒为着爱情与一非基督徒结婚,企图用婚姻的方法去带领妻子或丈夫信主,圣经并没有这种指示。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除非对方确实有意信主,那么先带领对方信主,然后结婚,则较合理而不妨碍家庭基督化。

所以基督徒应与基督徒结婚,除非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中,基督徒应避免与非基督徒结婚,这是“分别为圣”的重要真理。

至于与非基督徒合伙经商或合办任何工作,其理相同,有人说非基督徒“无商不奸”,基督徒必须诚实经营,不能欺骗,不能开空头支票,也不能走私漏税及作其他种种犯罪及犯法的事情。因此一个真正敬畏神的基督徒,必须与基督徒一同工作,否则,如果与非基督徒合作,吃亏的多数是基督徒,或基督徒变成同流合污的奸商,失去基督徒的香气,不能荣神益人。

请记得保罗所引用旧约的经训:

“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基督和彼列(注“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 )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基督和彼列有甚么相和呢?』彼列是指着撒但、指着下贱的说的。撒但的确是下贱的。我们基督徒是用重价、用神儿子的血买来的,不是用能坏的金银买来的。我们要站住基督徒的地位,我们有基督徒的体统。世人是属乎彼列的人,许多便宜的、上算的事情,他们能作。有许多人是卑贱的,或者是卑鄙的,但我们基督徒是尊荣的,根本不一样。── 倪柝声

管治我们的原则不同】「基督和彼列有甚么相和呢?」谁是管治我们生命的呢?是基督,我们的主。但谁是管治不信的人呢?是撒但,那恶者。所以,甚至在管治生命的原则上,我们和不信的,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相和。
── 江守道《神对家庭的旨意》

】「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一个是有信心的人,一个是没有信心的;一个认识神,一个不认识神;一个倚靠神,一个倚靠自己。你是说,一切都是在神手里;他是说,一切都在他自己手里。行为的不同,就是因为信心不同。── 倪柝声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这节经文是引自;。目的是要证明上文说信徒是属神的人的根据。旧约圣经已明说:“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既是神的子民,神要“在他们中间来往”,他们要跟神有交通,所以就该分别为圣。旧约时神要求以色列人与万民有分别。照样,在新约时代,神要求基督徒跟世人要有分别。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神的殿和偶像有甚么相同呢?』这是指着身体的圣洁说的。信主的人的身体是神的殿。许多时候,人所作的事,是摸着身体的,是在那里污秽神的殿的。世人是偶像的殿,他们与偶像有关系的,无论是有形的偶像,或者无形的偶像。他们不要求身体的圣洁,我们是要求身体的圣洁。── 倪柝声

我们生存的目的不同】「神的殿和偶像有甚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我们生存的目的来说,我们是神的殿,要让神活在我们里面,我们也要事奉祂。但是世人却事奉偶像,我们和他们之间没有甚么相同的。
── 江守道《神对家庭的旨意》

我们得救的人乃是『永生神的殿』,神要在我们中间『居住』、『来往』。因此我们务要与外邦人有分别,在一切行动上,不可和外邦人同流合污,随世浮沉;乃要分别为圣,为神作见证。

──《读经指引》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全部新约里,只有这里有儿子和女儿,其余的地方,都是翻译不准确。中文翻作儿女的,照原文应该翻作孩子,是children,没分性别。这里所以提到儿子和女儿,是个人的问题,意思是说你个人为神脱离世界,你个人因此而受苦、有所损失的时候,要知道神收纳了你,作你的父亲。如果你是男的话,不要紧,神在这里收留你作儿子;如果你是女的话,不要紧,神在这里收留你作女儿。这是个人的问题,儿不是指着在基督里的问题。在基督里,我们都是神的孩子,在基督里没有男女的分别。── 倪柝声

分别出来「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染不洁净的物。」】

世人本来都是属神的,但后来却像挪亚时代的一样,在神面前败坏了(创611-12 )。像造巴别塔时候一样背叛了(创116-7 ),又像所多玛的人一样,罪恶甚大,应当毁灭(创1914 )。所以神后来特别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作自己的子民(出195-6 申76 ),而以色列人作为基督徒的预表。基督徒更是神所拣选的族类,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彼前29 多214 ),应当与世界分别,完全归给神。

可是今天信徒很少作到这一点,也没有认识它的严重性,几乎和世人没有分别,甚至与世俗为友(雅44 ),与不信的结合,不止在婚姻方面,而且在生活、行为、习惯、思想、言语、爱好、交往等都没有两样,叫人看不出他是基督徒,这怎能荣耀神,为主作见证呢?(徒413 约333 徒244 )

圣经再三地教训信徒不要与犯罪的人同行,(弗57-11 彼前44 诗11 )。这当然不是指着与一般的人隔绝,隐遁山林说的,乃是指与世人有分别,显出是属神的人,合乎圣徒的体统(提前611 弗53 ),不沾染世俗的污秽、罪恶、不洁(雅127 ),不要与不义相交,与黑暗相通,与不信结合(林后614~16 )。另一方面,并不是与人对立,而是要领人归向神(林前920 ~23 )。

──《每日天粮》

『全能的主』是非常特别的词,实在更准确的翻译是『全有的主』,意思是甚么都有。这里说,这是全能的主说的。我们必须从世界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关系绝了,主就收纳我们,叫我们享受祂的全有。凡感觉到主收纳的人,都是与世界分别的人。许多人在主面前,不感觉主是至宝的缘故,都是因为没有把万物看作粪土。我们必须在那一边有丢弃,这一边才能找到。从世界中间出来,你才能尝到主的甘甜的滋味。── 倪柝声

神与我们交通,乃是根据于我们从他们中间出来。你千万不要得着人情,而失去了与神的交通。这是许多人的失败!── 倪柝声

】本处经文是引自的话:“你们离开罢,离开罢,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你们扛抬耶和华器皿的人哪,务要自洁。”按当时先知是呼吁以色列人,要从被掳的巴比伦出来,自己分别为圣,预备事奉神。保罗引用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出来的经验,作为基督徒要从世界分别出来的象征。巴比伦是一切敌挡神的权势的代表,充满偶像,污秽的罪恶,反叛神的文化和属世的虚荣淫欲。以色列人要从巴比伦出来才可“扛抬耶和华的器皿”。照样,基督徒也要从世人的各种罪恶、肉欲、虚荣、世俗中分别出来,不与世人同流合污,这样才与神儿女的身份相称。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全能的主』这个词除了在启示录提到之外,全部新约中,只有这里有。『全能』原文Elshadia。El是神,Shadia在希伯来文里,sha是女人的胸或奶,shadia就是有奶。可是在希伯来文中间,shadia的意思,就是说全有all sufficient。所有旧约的全能的神Almighty God,都是Elshadia,都应当翻作全有的神All Sufficient God。那一个字根是母亲的胸。母亲的奶,是儿子的需要。鸡蛋是鸡的源头,更是鸡的粮食。一个孩子所需要的,就是奶,母亲的胸有奶,意思就是你所需要的都有了。一切的供给,都在这里。这一个字根,是母亲的胸,意思就是说甚么都有了

例证

超级产品】

现代的人都希望知道他们所买的东西,不但质地精良,同时还能经久耐用。于是乎,厂商就在这方面下功夫,他们刻意表现他们的产品具有如此这般的特点。在电视上所作的广告也很能把握住着个重点,展示厂商所生产的大都是一些超级产品。比方说,他们制造的汽车是经得起强烈的震动、轮胎不怕粗糙地面的摩擦、胃药具有绝对快速的功效、除臭剂和亮光剂可以维持极长的一段时间等。

在哥林多后书第六章,保罗劝勉基督徒,必须同样的向非基督徒展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特殊的能耐,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应付每日临到我们身上的事。保罗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基督徒若只成为一个橱窗的展示品,而与实际生活脱节,那么无论他多么愿意为主作见证,他所说的话都不可能被人相信。基督徒必须在人生的逆境中经得起考验,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表现出超越的精神力量,始能叫怀疑的世界心服口服。然而,基督徒在艰苦之中有突出表现,是谁给予他这种能力呢?答案你当然知道:「借着基督所赐的能力,我能够适应任何一种情况。」

身为基督徒,我们必须经得起任何的试炼,无论它是别人恶意的中伤、刻薄的批评、或是其他的难处,我们都得在基督里夸胜,依靠基督所赐的能力,证明我们乃是超级的产品。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真实的。」】

在一连串矛盾的说法中,这是第一句,让我们将使徒所说的不同的观念,从他的生活的里外来分析。

从现时代的观点看,他是诱惑人的,因为他的目的很容易被他带领信主的人误会。在这世界名人录中没有他的名字,他的言行也没有记录。他的人生在世上追求逸乐的眼光看,简直是长期拖延的死亡,从他的朋友的眼光来看他已在长期受着苦楚。很穷苦忧患,至少从他外表来看,许多人看见他,会庆幸自己比他幸运快乐。

从永世的眼光来看,他是诚实的,他正在建造真理的殿。他越向罪死,他内在的生命越加进深与洁净。他的苦楚磨炼他,修剪他,使他结果子更多。他外面虽有悲哀,内里却经常唱着纯净喜乐的泉水。在贫苦中,以最丰富的价值便世界富有起来,在他完全的缺乏中,却掌握着永生不朽的珍宝。

在夏德路斯(Charteux )修道院建筑时,修士们将小窗都向内院开,所以高山崇领的美景都遮着看不见了。许多生命也常只局促在地上的内院!但愿他们可以看见那不可见与永恒的事物。

── 迈尔《珍贵的片刻》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

主张苦行主义者,连流泪也在禁止之列;基督徒却不然。许多时候,我们忧闷得发昏;当剪毛的剪刀碰在颤抖的肉上时,当仇敌的欺侮达到顶点时,当我们的心几乎碎裂时,最自然我们巴不得寻找机会痛哭一场,释出胸中的忧郁。但是还有一个比痛哭更好的方法。

航海者知道甘泉是在苦且咸的海水中找到的;旅行家知道阿尔卑斯山最美丽的花是开在最荒僻、最崎岖的山路上的;属灵人知道最宝贵的诗是在最痛苦的时候写成的。

所以让我们在黑暗中赞美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试炼越深,愿我们的歌声越高。亲爱的,你有没有学会这个功课呢?我们不只要忍受神的旨意,拣选神的旨意,遵行神的旨意,并且要用赞美来欢迎神的旨意。

──《火中的试验》

】「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

『心肠狭罕』在希腊文中,这字是splagchna。这字是指身体上部的内脏──心,肝,肺。这是一个人的情感发源地。这种说法,初看起来,有些不顺眼,其实在英文中也有类似说法。例如一个忧伤的人就说他有a blackliver(黑色的肝 )。我们把爱的发源地放在心里,心也是肉体的器官。

――《每日研经丛书》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这句话不止是指着婚姻说的,并且也是包括婚姻。旧约里面不能一只牛和一只马,或和一匹驴,摆在一个轭底下牦田。不能一个快,一个慢。不能一个往这一边走,一个往那一边走。不能一个往天上去,一个往世界去。不能一要得着属灵的祝福,一个要得着世界的丰富。在信和不信的同负一轭的事情上,没有一件事比婚姻更利害。最利害的轭是婚姻。一同在那里要负起家庭的责任,结果是相当难的事。── 倪柝声

信主的和不信主的人看法不一样,主张也不一样,道德的标准也不一样,是非的标准也不一样,一切都不一样。若同作朋友或结婚,结果必不是祝福,而是痛苦。两个人摆在一个轭底下,如果不是轭折断,就是你跟着他跑。司布真用一个实例教训一年轻姊妹,叫姊妹站在高的桌上拉司布真,拉上不容易,但拉下来很容易。信徒若与世人交友,容易被他们拖下去。── 倪柝声

拉下容易,拉上难】有一次,有一个姊妹问司布真这个伟大的传道人说:「我和一个不信的人结婚,可以吗?」

她就举出理由说:「我可以把他带到主面前,就把这个本来失丧的灵魂归给基督。这不是很好吗?」

司布真说:「好,让我们来看看。」在那里刚好有一张桌子,司布真就叫那年青的姊妹站在桌子上。她不晓得他为甚么要她这样作,但她遵从他的话,就站到桌子上。然后司布真就向她伸出手来,叫她也把手伸出来,他们就握着对方的手,然后他说:「用力拉」。结果,那姊妹自然给拉下来,她不能把司布真拉上桌子上面。

司布真就说:「如果你要跟一个不信的人结合,将来就是这样。你以为你能把他拉一把,结果是他把你拉下去。

」── 江守道《神对家庭的旨意》

有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放弃他的业务。假如他是一个石匠,如果他的雇主要他建造外邦的神座,他将怎么办?假如他是一个缝衣匠,如果有人要他缝制和尚道士的袍子,他将怎么办!假如他是一个兵丁,在军营的大门,在该撒神像的台上,燃着火,如果他必须把一撮香,投入火中,以示敬拜,他将怎么办!在早期教会中,常有基督徒必须作出抉择──职业的安全呢!忠于耶稣基督呢?传说有一个人往见特土良,告诉他的问题,然后说,『不过我必须生活。』特土良说,『你真是必须么。

』――《每日研经丛书》

在早期的教会中,做一个基督徒往往意味着放弃他的职业。现代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有关一个名叫查灵登(F.W.Charrington )的人,他承继一大笔从制酒获得的产业。有一夜,他经过一间酒店。有一个妇女守在门口。他看见一个男子,很明显的是她的丈夫,从酒店里出来。她极力的阻止他,不要他再进入酒店。这男子一拳把她打倒地下。查灵登往前向上一看,这酒店就是他的名字。查灵登说,『那人的一拳不只是把这妇女打倒,也永远打掉了我的这项事业。』他放弃了他承受的产业,他不愿触到用这方法赚来的钱。

――《每日研经丛书》

有分别】

"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有位信主的女子,嫁给一位才能、学问、品德都不错的青年,婚后小家庭生活非常美满。当结婚第五周年纪念日,妻子对丈夫说,“五年的结婚生活,使我十分满意,如果你肯信主耶稣,我就更满足了。”丈夫说:“你是信耶稣的,我差不多忘记了。其实你我是一样;你不杀人、放火、偷东西,只有时说一两句假话,或应酬一两圈麻将,这行为和我有什么分别,我何必信耶稣呢?”妻子听了之后,心如刀割,跑上楼在神面前痛哭认罪,丈夫以为得罪了她,也追上楼表示抱歉。妻子含泪说:“亲爱的,我求神赦免,也请你原谅,五年来不能叫你看出我是基督徒,我真是万分惭愧,从今以后我要叫基督的生命从我身上发出,作个更好的妻子。”

半年以后在一个聚会之中,她丈夫作见证:“我信了耶稣,因为我看出信主与不信主之人生活的分别。

” ──《为甚么要用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