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与异族通婚的丑闻(拉九)
以斯拉闻讯 1、2.与异族通婚的消息传到以斯拉那里,整个报导的方式带有很浓厚的摩西五经的味道。第1节列出这些外国人的名字,其古老的发音立即让我们联想到:尽管这里的名字有些许不同,但和古代那段对迦南人所发出的应许和警戒相比,其基调仍是一致的。94特别是这里与及的情况非常相似,那两处经文都同样提出禁止与外族通婚。 在以斯拉到达那里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为宣扬圣经的话所做的努力,已结出极为明显的改革成果。不单是让他们对容忍罪恶有了新的看法,也让他们看见这个族群应有更高的呼召:他们乃是圣洁的种类95(2节)以及出埃及记的继承人(以新的形式,在他们自己的时代重新制订诫命,参:及下)。在并没有以斯拉的任何提示下,这些首领们就自己觉察到上述这些问题,并亲自来向以斯拉报告这件对他本人算是一则新闻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称为首领的人( śa ̄rîm ,通常指国家的主要领导班子),很明显早已是领导人了,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接受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这些事不是由刚回来的人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而言,他们比较不会去隐瞒这种事情。 3~5.以斯拉的反应很显然具有他自己典型的特色,那就是:几乎没有任何动静。这样做,总比躁动的效果大。因为如此,可以促使人们采取行动,而这些动作最好是由他们自己主动开始才好。在这段插入语中,我们看到与他有关的动词,几乎都是这一类的:痛苦的或贬抑自己的,还有一类就是代求。亨利马太(Matthew Henry)在为作注解时,将以斯拉与那位更有军事性格的继承人做强烈对比,他说:尼希米把那些犯罪的人头发拔掉,以斯拉则拔掉他自己的头发。如欲参考两人之间的对比,可看上面这段注解。 以斯拉的祷告 从这段忏悔录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祷告的人所具有的虔诚与洞察力。在祷告中,他从第一句第一人称的「我」,很快地转换成复数的「我们」,而且一直沿用到祷告退出。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快就表明自己也归属于那些跟他谈话的人们。以斯拉本可以表明自己是无辜的,但像的那个仆人一样,他把自己「列在罪犯之中」,而且对整个民族的罪恶,比这些人感受到更深的羞愧,96故更适合在忏悔中充当他们的代言人。再者,他也不能忘记这些人所遭受的浩劫,虽然这是他们罪有应得的下场(7节),尤其是失去自由之苦(请注意其用字:掳掠〔7节〕、辖制〔8、9节〕、奴仆〔9节〕,以及人数大量的死亡,以致逃脱的人这个字重复出现时显得特别重要。见8、13、14、15节)。换句话说,他很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所背弃的是一种何等大的荣耀,因而他自己是无法再与他们复和连结了。不过,他还是很清楚知道神会怜悯,从逃脱的人可以存留下来这件事实就可知道(8节),而且他们所受的刑罚也因着神的怜悯而得减轻(13节)。在第8、9节里,他更用到一些鲜活而具体的字眼97去描写神多方的恩慈。同时,从神应该能做或应该赐给他们的范围来看,现在他们实际所有的还只不过是个影子罢了。所以第8节会说稍微复兴,9节会说一些复兴(译注:参英译本)。在这一暂且施恩的阶段过后,整个情况看来还是相当危险,因为自古列王以来,八十年已过去了,然而神仍只愿做这么一点而已。 从第10节以下,整个悔改的祷告变得更有针对性,也让神的话语本身去控诉他们。第11、12节以为内容来陈述,当中还提到众先知(是复数,而非单数的摩西一人而已),表示这段资讯已经被讲述过了。再者,这类的讲道内容,可能与以斯拉同时期的玛垃基也同样宣达过。 祷告的结尾很清楚地承认:神的手完全可以除掉这些百姓,就像祂警告前几代的人所说的话。这些话一点都不夸张。另外还有一些以色列人散居海外,神也可以借着他们去实现祂的应许。以斯拉并不像摩西那样会去为以色列人代求,且即使因这样而导致神的名受到伤害,他也在所不惜。他的祷告是赤裸裸地认罪,没有任何借口,也没有因向神请求什么而带来任何压力。 94;,,,,等等。 95字面意思:圣洁的种子;参考不同的说法:;;。希伯来文圣经用「圣洁的种子」这样的说法可见于。 96参:,他的前一代人也这么说:「不然,他们毫不惭愧,也不知羞耻。」 97第8节的 secure hold (英译)字面上的意思即是一根钉子,或柱子,或帐棚的桩(参:,,9节的保护( protection )字面意思是一道墙。Ackroyd 指出,墙就和钉子一样,都「非常清楚是一种隐喻」(如:而不该把它与尼希米所重建的城墙混为一谈(那一座城墙用的是不同的字)。【】「这事做完了,众首领来见我,说:“以色列民和祭司并利未人,没有离绝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亚扪人、摩押人、埃及人、亚摩利人,仍效法这些国的民,行可憎的事。」
【】“迦南人”等是闪族人,却是异教徒,所以通婚的禁令不是基于种族,而是宗教的原因。
──《雷氏研读本》
【异族名单的意味】
本段的非以色列种族的名单所列的,是征服时代的标准清单(以色列人受命将他们驱逐 ),夹杂一些出埃及时代恶待以色列的民族。因此它所反映的,是以斯拉所引述之律法的时代,而非被掳归回之时代。这些种族在以斯拉时好些已不复存在。因此这名单的用意不是针对这些民族,而是提出某些种类。在被掳归回的时代背景中,有人被视为当被驱逐者,又有人以犹大人仇敌自居。任何属于这种类的人,都不得与他们通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以斯拉所面对的,并非枝节的小问题,乃是破坏了所立的约。到底他们所犯的,只是与外邦人通婚,或是还有其他的罪,我们不知道。不过他们所犯的,已经足以失去神子民的地位。禁止离婚,在古代条文,是件紧要关头的事,,为?继续保存一种纯粹的民族。
──《每日研经丛书》
【指控的性质】
【】以斯拉不久便得到消息:有人严重违犯他来此坚立的律法,与一系列的非犹大人通婚,对以色列的文化和宗教的存亡构成威胁。内族通婚──即只容许特定团体之内的人(包括改信犹太教者 )通婚──成为被掳归回社群的信条。他们了解异族通婚能够造成文化上的分裂,削弱他们在宗教上作为分别出来之「选民」的独特性。这罪行特别令人发指之处,是本当熟知律法的祭司和利未人,也参与这种「不忠」(NIV )的行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当众首领请以斯拉解决混婚问题时,他已经到达耶路撒冷四个半月了,。参看的脚注。这罪从前曾使以色列人蒙受灾难,以后在尼希米和玛拉基的时候,仍然这样。以斯拉完全明白那情况的严重性,于是表现出哀悼和愤慨(比较。
──《雷氏研读本》
【】「因他们为自己和儿子娶了这些外邦女子为妻,以致圣洁的种类和这些国的民混杂;而且首领和官长在这事上为罪魁。”」
【】犹如以斯拉记里的以色列,『首领』或教会领袖,常为先导(2节 )。与此或稍有不同,有的人对于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对话,发生兴趣,主张基督教必须保持其信仰,不然会遭受损害。譬如与印度教的关系,如采取完全容忍的态度,寻求中庸之道,或尝试建立一个第三者(tertium quid )。实际上已变成印度教徒,不再是基督徒了。从个人的层面,凡是追求的目的和事业,不与热心爱主和祂子民的圣洁有关的,都是不可恕的。
──《每日研经丛书》
【】「我一听见这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了头发和胡须,惊惧忧闷而坐。」
【以斯拉的回应】以斯拉对异族通婚指控的第一个反应是传统的志哀动作:撕裂衣服、拔脱须发。这是古代近东共通的作法,埃及的古墓壁画和各处的文献(如乌加列《阿赫特的故事》 )都有描绘。有关本节所述和其他志哀方法的资料,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以斯拉撕裂衣服,惊惧忧闷,和禁食(3-4 )。撕裂衣服,拔了胡须,还有禁食,证明以斯拉的情感,受到极大的骚动。情景有些特别,他表现的属灵的影响力,依然在我们身上发挥作用,没有失去,我们也不会认为已经过时,轻易把它们搁置一边。这是一个把神的事当作自己事的人,看见了这种情况,所引起的创痛。今天好多人表面胸襟广阔,态度容忍,但是在事实上,对于促进天国的事业,却毫不关心。我们可以从以斯拉极其敬虔的态度,学到很多功课。
──《每日研经丛书》
【】「凡为以色列神言语战兢的,都因这被掳归回之人所犯的罪聚集到我这里来。我就惊惧忧闷而坐,直到献晚祭的时候。」
【】「献晚祭的时候我起来,心中愁苦,穿着撕裂的衣袍,双膝跪下向耶和华我的神举手,」
【】如果我们说无罪……】以斯拉的惊恐失望,驱使他去祷告。在这里有一点很是重要,他没因发怒而采取行动。(相对来说尼希米采取较直接的方法 他把这件事,交给神。他的祷告含有四个重要的特点。(甲 )团结一致。以斯拉没有因为百姓的景况,把自己和他们分开。他祷告的用词是『我们的罪孽……我们的罪恶』(6节 )。虽然他完全拒绝百姓的罪,他和他们亲属密切的关系,不能把他们置之不顾。他负起担任中间人物的角色。
以斯拉的祷告,不只是深挚真诚的代祷的典范,虽然的确如此,也是说明立约社体间强有力的结合力量。圣经里代祷的范例,都是根据神子民间合一的感觉,因此代祷人的愿望是整体的良善公义,因为至终不能分辨他自己的利益和为他代祷的人的利益。
(乙 )认罪。以斯拉没有隐瞒现在或已过去的失败(6-7-10-12-15。11-12所引用的一段话 附带的说 乃是从先知与及申命记里整理出来的。 )过去的责罚是他们罪有应得(7节 )。人不能带甚么到神面前,只有他们的罪恶(15节 )。祷文中,认罪占了大部分,表明以斯拉没有把罪轻易放过,就全神贯注在其他的事上。
(丙 )准备?改变。认识过去的罪,没有甚么价值,除非决心将来不再如此。以斯拉在这里撒了种子,在采取行动。他概括的说:『这一切是我们所做的,看这是我们现在的遭遇;我们以后不再让这些事发生,因为神的子民,任意不服从祂,必然贫穷,或有更坏的遭遇。』果然有『好的意愿』不一定产生多大的成就,但那些藉?神的灵而活?的人,随手就得到帮助,特别是9-11 )。
(丁 )相信神的慈爱怜悯。以斯拉知道这社体需要改变,同时他相信神是慈爱怜悯的。在以斯拉记里,神的怜悯是复杂的。归回的人从波斯获得释放。但是以斯拉仍然说『我们是奴仆』(9节 )。只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意义或许是,他们虽然获得释放,他们仍然很少政治权力,他们仍处于附庸的地位。
──《每日研经丛书》
【】
跟但以理书第九章和尼希米记第九章的祷告相似,这篇也是圣经里伟大的认罪祷告。以斯拉只在第6节使用单数的代名词(“我” );在祷文的其余部分,虽然他个人是无罪的,却把自己与百姓的罪联系起来。他承认过去的罪(7节 )、当前的拯救(8-9节 圣殿就是那支撑整个民族的“钉子” )、当下的罪(10~12节 )、应得的惩罚(13-14节 )和神的公义(15节 )。他没有作出特别的要求或申辩,只是把自己投向神。
──《雷氏研读本》
【】「说:“我的神啊,我抱愧蒙羞,不敢向我神仰面;因为我们的罪孽灭顶,我们的罪恶滔天。」
【】「就是你藉你仆人众先知所吩咐的说:‘你们要去得为业之地是污秽之地;因列国之民的污秽和可憎的事,叫全地从这边直到那边满了污秽。」【】「从我们列祖直到今日,我们的罪恶甚重;因我们的罪孽,我们和君王、祭司都交在外邦列王的手中,杀害、掳掠、抢夺、脸上蒙羞正如今日的光景。」
【】「现在耶和华我们的神暂且施恩与我们,给我们留些逃脱的人,使我们安稳如钉子钉在他的圣所,我们的神好光照我们的眼目,使我们在受辖制之中稍微复兴。」
【】「我们是奴仆,然而在受辖制之中,我们的神仍没有丢弃我们,在波斯王眼前向我们施恩,叫我们复兴,能重建我们神的殿,修其毁坏之处,使我们在犹大和耶路撒冷有墙垣。」
【】「“我们的神啊,既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因为我们已经离弃你的命令,」
【与外族通婚的罪行】不得与外族通婚的禁令虽然主要来自,本段的话却是引述自利未记和申命记好几处地方的经文。与同宗族的人结婚(内族通婚 )和与友邦和亲,在古代近东社会都很普遍。早至苏美人时代,反对异族通婚的态度已经存在。
神话《马尔图的婚礼》(The Marriage ofMartu )将贝督因人描述为吃生肉,不埋葬死者的野蛮人──文明人不会与他们通婚。以色列人亦受命在他们的「属灵宗族」(即崇拜耶和华的人 )之内通婚。但这时代在属灵的一致性以外尚有另一个问题。拣选和盟约使土地的产权平添了神学上的意义。与外族通婚是能够危害土地拥有权的因素之一,随之受影响的包括了盟约上的益处。伊里芬丁文献(与以斯拉、尼希米相隔不及五十年的犹太文献 )描述土地重新分配,家族失去土地,是外族女子嫁入犹太家庭,得以承受产业的结果。与本地人结婚能够在文化上污染以色列人,削弱他们作为被神分别为圣之民的宗教身分,违犯容许他们「吃那地的美物」之盟约的条款。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以不可将你们的女儿嫁他们的儿子,也不可为你们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永不可求他们的平安和他们的利益,这样你们就可以强盛,吃这地的美物,并遗留这地给你们的子孙永远为业。’」
【】「神啊,我们因自己的恶行和大罪,遭遇了这一切的事,并且你刑罚我们轻于我们罪所当得的,又给我们留下这些人。」
【】「我们岂可再违背你的命令,与这行可憎之事的民结亲呢?若这样行,你岂不向我们发怒,将我们灭绝,以致没有一个剩下逃脱的人吗?」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因你是公义的,我们这剩下的人才得逃脱,正如今日的光景。看哪,我们在你面前有罪恶,因此无人在你面前站立得住。”」
【思想问题(第9章 )】
1以斯拉为什么对百姓与异族通婚一事表现得如此激烈?这和圣经的一贯教训是否相符?; ; ; ;。
2领袖所犯的过失(2 ),比平信徒所犯的是否更为严重?领袖应怎样加以防范?
3以色列民献晚祭往往以什么为祭牲呢?; 。以斯拉在晚祭时献上了什么呢?
4按以斯拉的性格而论(7:6-),这篇祷文和上章(8 )的祷告在性质上有何分别?你认为以斯拉用「我们」这代名词有什么深远的含意?
5十八世纪英国神秘主义者罗威廉牧师说:「代求使信徒彼此间的相爱提升,超越人类所颂赞的友谊。」你个人在实践为主内肢体代求时,有没有相同的体验?
6今日信徒的光景和以斯拉时代余民的光景有否类似之处?今日的信徒有否因顺从习惯、规条和风俗,而违背神的心意?在那些方面信徒有被世俗同化的情形?
7若夫妻婚前都不是基督徒,婚后一方悔改归信基督,那么双方应怎样办呢?; , 2
【】
「以色列人没有离绝……」
这真是事实,首领们也与周围的人们联姻离婚。当圣洁的族类混杂了,必然污秽。这尤其令人心悸,因为他们列祖因玷污而遭神刑罚,被掳七十年。现在正该走向复兴的道途,而有须重新洁除罪恶。这使以斯拉十分忧苦,他只有向神倾吐。这对我确是重要的教训。与神相交,会擦干许多眼泪,却又引发许多眼泪。我们不再依世界的意思而忧愁,却因主内心的忧伤而有重担。
在这末世的时期,神的儿女与世界的交往似乎越来越近。在家庭生活、娱乐、书报等,我们好似没有多加选择。信徒寻找逸乐,也似乎认为无可厚非的事,我们其余的人也无所谓,没有放在心上,也不会撕裂衣袍,这些对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应该学习基督的样式将自己分别出来。主常到圣殿,也承认爱国的意识,,并且接受别人的邀请到大户人家。但是祂的心与言谈仍以父神为中心,我们也要走到营外就了祂去。
──迈尔《珍贵的片刻》【罪的真正性质】
「因他们为自己和儿子,娶了这些外邦女子为妻,以致圣洁的种类和这些国的民混杂……。」,这是罪的真正的性质,属神的百姓和不属神的人混杂了;以致属神的人的性质失掉了,为神作见证的力量也没有了!借着混杂将属神的人,与不属神的人连在一起,失去应有的特征。以色列人在混合的事上失去见证,今天的教会也需要有分别的见证;显出我们与世人在个人生活上有分别,教会的事奉上,应有分别的见证来保守自己。
── 鲍会园《以斯拉记信息》【罪恶的本质】
【感恩与圣别】虽然以色列人怀着一个为耶和华做见证的目的和动机,但实行时却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完成。这个目的是好的,可惜用了神不欢喜的方法去完成,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在属灵的事上万不可如此,属灵的事情目的要紧。但达到目标的手段也是要紧,不能用人的诡诈的方法,完成神的工作。
在某处基督教机构里,有一个同工作非常不诚实,常把东西私自拿去,他还解释说:「偷一本圣经是为了拯救一个灵魂。」拯救人的灵魂目的是对的,可是这方法永远不会蒙神的悦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神赐福的,因此我们所用的方法,也该是神赐福的。
──鲍会园《以斯拉记信息》「叫我们复兴…使我们…有墙垣。」
神知道人的悖逆,却仍然爱我们。
生在巴比伦的以斯拉,从小就听到人述说耶路撒冷的事,受了祭司的教育,他的心一直深深的向往那古老的圣城,代表着神的赐福。现在,他的脚终于踏在了它的门内。
蒙神的恩典,受外邦君王的善待,以斯拉率领以色列的余民,从被掳之地归回。那时,圣殿已经修造好了,颇具规模。以斯拉把带来的金银和圣殿的器皿,送入了殿库,也献上了祭物。他看到耶路撒冷人民的生活,和巴比伦一样的平静,战争的创痕早已消失了。也许,是因为他带来王的诏书,当地的官员,周围的各族人,都不再对他们表现甚么敌意。宗教生活,又照常进行。不过,几天之后,首领们就来报告:在这一切照常的外衣下面,罪恶腐蚀着人民的心灵:是首领们带头,从上到下坏起,他们和儿子们,娶了外邦女子为妻,“以致圣洁的种类和这些国的民搀杂”。
多少的年月,严谨考究律法,多少个晨昏,在神面前的祷告,长久的等候,才看见重建的圣殿;而悖逆的百姓,竟然又回到过去的覆辙!以斯拉的心悲伤泣血;他越明白神的话,越为了他们所作的忧愁惧怕。他向神认罪,撕裂衣服,拔了头发和胡须,撕裂心肠一般的祷告:“我们是奴仆,然而在受辖制之中,我们的神仍没有丢弃我们,在波斯王眼前向我们施恩,叫我们复兴,能重建我们神的殿,修其毁坏之处,使我们在犹大和耶路撒冷有墙垣…我们在你面前有罪恶…”
圣殿是敬拜神,与神相交的地方;人如果违背神的话,只剩下空的宗教外壳,有献祭礼仪而犯罪,怎能与神相交?心殿破坏了,才是最大的问题。墙垣是使内外分开的;如果把外邦女子娶进家里来,思想,文化,宗教,都混合了,心灵如同毁坏的城邑,空存墙垣又有甚么作用?神所要的是真正的复兴,是要谦卑忧伤痛悔,顺服神,遵行祂的旨意,洁净自己,分别为圣,才可以与所蒙的恩相称。
今天教会的问题,也是出在不分别为圣,把世俗接进了心里,跟外邦观念结了婚,被同化:“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让我们跟以斯拉一同忧伤祷告。── 于中旻《以斯拉记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