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 「耶和华对我说:『你再去爱一个淫妇,就是她情人所爱的;好像以色列人,虽然偏向别神,喜爱葡萄饼,耶和华还是爱他们。』」神两次宣告定罪和审判(一2-9 、二2-13 )),又两次宣告了复兴的应许(一10-二1节 、二14-23 ))。现在,神突然命令何西阿「再去爱一个淫妇」(1节 )),让何西阿重新接纳有外遇的妻子,用这种不可思议的爱去显明神的救赎之爱。 神最初的命令是「去娶」(一2 )),现在的命令是「去爱」,表明不是复婚,而是接纳,因为先知并没有与妻子离婚。律法规定:「前夫不可在妇人玷污之后再娶她为妻」(申二十四1-4 ))。神的爱超越了律法,但不会违背律法、而要满足律法,所以神没有让何西阿离婚,不需要「再去娶」,只需要「再去爱」。正如神从来没有彻底弃绝百姓:整个以色列的历史,都是百姓一再地悖逆,神一再地管教、恢复和接纳,彻底显明人的全然败坏;然后,「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四4-5 ))。 「葡萄饼」(1节 ))是用晒干的葡萄制成的饼,可以耐久存放,被百姓用来向偶像献祭(耶四十四19 ))。「喜爱葡萄饼」(1节 )),意思是喜爱敬拜偶像。「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二15 ));百姓「喜爱葡萄饼」,爱神的心也就枯萎了。 虽然百姓「偏向别神,喜爱葡萄饼」(1节 )),但「耶和华还是爱他们」(1节 ));人所喜爱的是可以带来好处的「葡萄饼」,神所爱的却是不爱祂的人。因为人已经全然败坏,所以神的拣选和救赎并不根据人的属灵光景,而是根据祂主动的拣选、坚定不移的爱;即使百姓堕落到敬拜偶像的属灵淫乱之中,神的爱依然彰显。今天,祂拣选我们、拯救我们,也不是因为我们可爱,「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 ))。 本节原文有四个「爱」:「爱」淫妇、情人的「爱」和「爱」葡萄饼是同一个词(אָהַב)),神的「爱」是另一个词(אַהֲבָה)),以示区分。
2 「我便用银子十五舍客勒,大麦一贺梅珥半,买她归我。」歌篾离开何西阿以后,可能已经因为债务沦为奴隶,所以必须赎买回来。何西阿要用大麦来筹齐赎金,表明他缺少现金,生活并不富裕。 「大麦一贺梅珥半」(2节 ))大约是330升。大麦是古代中东普通人的主要食物和物价标志,一个成年人每天要消耗1-2升大麦。在新巴比伦帝国拿波尼度(Nabonidus、主前556-539年 ))执政的年代,一舍客勒银子可以买到90-257升大麦;在亚哈王的饥荒时期,一舍客勒银子只能买到「一细亚」(王下七1 ))、约14.6升大麦。当时赎买奴隶(出二十一32 ))或女子还愿的价银是三十舍客勒银子(利二十七4 )),但「银子十五舍客勒,大麦一贺梅珥半」(2节 )),在亚哈饥荒时价值38舍客勒,平时价值16.5-19舍客勒,表明歌篾在债主眼中的价值并不高。 何西阿用行动回应神「去爱」(1节 ))的命令,付出了「银子十五舍客勒,大麦一贺梅珥半」的代价。「神爱世人」(约三16 )),付出了祂独生子作代价;我们爱若不用付代价,即使觉得自己爱心爆棚,也不是真正的「爱人如己」(太二十二39 ))和「彼此相爱」(约十五12 ))。
3 「我对她说:『你当多日为我独居,不可行淫,不可归别人为妻,我向你也必这样。』」
4 「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独居,无君王,无首领,无祭祀,无柱像,无以弗得,无家中的神像。」
5 「后来以色列人必归回(或译:回心转意),寻求他们的神——耶和华和他们的王大卫。在末后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领受祂的恩惠。」「独居」(
3节 ))指禁欲、接受婚姻的约束,使自己完全回心转意、重新作一个合格的妻子。神的爱是坚强而温柔的,爱心坚定不移,管教也毫不妥协:赎回的妻子必须接受约束、痛改前非,才与先知同住(
3节 ));照样,北国以色列也要经过被掳的管教(
4节 )),才能被神重新接纳(
5节 ))。
「以色列人也多日独居」(
4节 )),指被掳亚述。南国犹大被掳巴比伦,神应许了70年的期限(
耶二十五11 ));北国以色列被掳亚述,神却没有提到恢复的期限,但也不是永远,而是「多日」。直到1948年以色列复国以后,才有北方支派的后裔陆续回归。
「无君王,无首领」(
4节 )),指北国将失去政治、军事的体系。
「无祭祀」(
4节 )),指北国将失去宗教的体系,不但停止敬拜假神,也停止敬拜真神。因为百姓还没有「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
5节 )),所以神不需要他们虚假的敬拜。
「柱像」(
4节 ))指代表迦南男神巴力的石柱。
「以弗得」(
4节 ))是祭司圣服的一部分(
出二十八6-14 )),但后来有些以色列人把「以弗得」当作偶像敬拜(
士八27 ))。在被掳期间,无论是祭司的圣服「以弗得」,还是当作偶像敬拜的「以弗得」,都不再存在。
「家中的神像」(
4节 )),指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迦南人家中代表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偶像(Teraphim)),可以用来占卜,也可以作为遗产继承权的凭证(
创三十一19 ))。
「他们的王大卫」(
5节 )),指大卫的后裔弥赛亚。先知何西阿发表的信息面向北国以色列,但北国从所罗门王死后就背叛了大卫王朝(
王上十二19 ))。因此,先知所预言的回归,并不是属地国度的回归,因为当时耶罗波安二世的表面盛世,并不能改善百姓的属灵光景。将来的回归是在大卫的子孙基督里的回归,「末后的日子」(
5节 ))很可能是指主耶稣再来、「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罗十一26 ))的时候,那时北国以色列将完全回归到基督的国度里(
启七4-8 ))。
神要把以色列人带到一无所有的地步,不但失去政治上倚靠的君王和首领,也失去精神上寄托的偶像,在亡国被掳、「多日独居」的痛苦中,重新认识自己与神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归回」(
5节 ))和「寻求」(
5节 ))。
神不断催促百姓「归回」,却被百姓屡次拒绝(
五4 、
七10 ));神一直等着百姓「寻求」(
五15 )),却被百姓视而不见(
七10 ))。百姓只有在被剥夺和被管教的功课中,才能认识神的真实、巴力的虚假,才有可能「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
5节 )),「寻求他们的神——耶和华和他们的王大卫」(
5节 ))。这是所有亚当后裔的天性,也是今天每个信徒的肉体本相。因此,每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圣灵一定会对付我们的肉体,我们才能存「敬畏的心」,真正「归回」祂、「寻求」祂。正如主耶稣所说的:「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凡结果子的,祂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约十五2 ))。
第一至三章是先知何西阿个人的婚姻经历,神借着他特别的婚姻经历,让我们清晰地认识神的毫不妥协的审判和坚定不移的爱心,预备我们接受后面进一步的信息。
上图:基色迦南人的圣所中有十根石柱。在迦南宗教中,石柱代表生殖崇拜中的男神,树木代表女神。
上图:以色列出土的家神(Teraphim),现藏于耶路撒冷圣经之地博物馆(Bible Lands Museum)。
何西阿再婚(三1) 这短短的一章既带动了一个高潮,同时也使从第一章开始,有关何西阿的人生插曲有一个了结。这一章虽然简短,但在注释方面并不是没有困难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写得太简单;另一部分是从希伯来文翻译前三章的某些内容,是相当困难的。语言的形式在这几节中改变了,现在先知在这里用第一人称:我 。我们假定本书的编排者这样做,是由于他得着先知本所写的论述。第一人称的采用,也增加这一章的人性和悲感。神的话再一次临到何西阿,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神给他的第二次使命,好像第一章初次蒙召的重复。呼召的微妙和重要程度虽然不同;但是其内容和主旨是类似的。我们不大清楚,何西阿何时经历这次事件;但我们可以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他第一次蒙召后,大约十五年至二十年间。何西阿此时已是个老年人,离了婚,与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起住。像前一次一样,这次蒙召和其他先知蒙召的惯例比较,也是希奇的。何西阿在这里听见神对他说:‘再去爱一个淫妇。’(1节 )这里没有用歌蔑的名字,只是前面的故事和接着的解释都暗示了是她(4-5节 )。先知再一次被命令去爱(有人猜测他从未停止去爱 )他的前妻;这个妻子被描写为被她的情人所爱的淫妇。神在这次命令中,与上一次有些不同;前一次先知听到,神叫他去‘娶’一个女人(一2、) ;这一次则进一步,叫他去‘爱’一个女人──一个同样的女人。命令的分量,因对被爱的对象的描写而加强了;意思好像神实际上是说:‘去爱一个不值得爱的、不可爱的、和另有爱人的人!’和上一次一样,我们看见何西阿顺从了。回忆起上一次他顺服这样的命令随之而来的困难,他必然会不寒而栗,但是他无论如何还是顺从了。对神的命令的顺从和响应,必对先知提出某些困难。他的前妻不再‘可寻’("available" ),所以必须用金钱买。第二节的含意,若不是说歌蔑此时已变为别人的奴隶,就是她已成别人的妾,因此必须赎买她使之自由;更有可能是她已为某巴力庙所占有,或成为它的奴隶,在那里假神正十分兴旺,而她因为拜巴力而失去了信仰的贞洁,犯了奸淫。从这样的奴役地位,何西阿赎买她,所付的代价(2节 )差不多等于买一个奴隶那么多。买赎她得自由以后,何西阿要与歌蔑各自隐居许多日子,藉着分享独居的寂寞,来寻求重建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爱的亲密关系。在第四、五节的解释里,我们看到何西阿的生活再一次扮演和预表神如何处置以色列人。在立约关系被破坏以后的一段相当长时期内,以色列人要和神分离;但分离以后,神和他们的关系又要重建起来。对何西阿的婚姻和家庭经历的这个结论,是一种很值得注意的见解,它提供我们圣经信息的统一性:(一 )它证明至高无上的爱是超越律法的。当何西阿被命令去爱和再一次与歌蔑结婚时,他面对着一种可怕的绝境:神的呼召使他不得不行动,但是神的律法明显的是禁止他去行动的。按照古代的律法,一个人与他的妻子离了婚以后,如果她再婚过,或者再离婚,前夫是不可以再娶她为妻的(申二十四1) 。为甚么神要求何西阿去做祂的律法禁止的事呢?这个问题是措词不当。爱总是高过律法的。如果律法居先,无论在旧约或者新约里,将不会有福音。就像何西阿在爱的催促下,越过律法去行动一般,神也是这样使祂的爱超越律法。这里,隐藏着旧约中爱的福音。如果律法是唯一的标准,神也就不会差遣祂的独生子来拯救世界了,同理何西阿也不能去赎回歌蔑。但是神的爱是无限量的,律法只能随着爱去构成,去用于表现爱的形式,它永不能居于优先地位。(二 )这几节经文同样也证明神的爱的不屈不挠。无论从甚么角度看,神早就应该停止对以色列人施爱了;然而,虽然经过了漫长、黑暗、经历死了一般的年代,神的爱仍旧没有止息。汤伯逊(Francis Thompson ),一位英国的诗人(一八五九至一九○七年 ),被这样的爱俘掳过。当他还很年青的时候,由于生活上的某些挫折,使他耽溺在毒品中。在他二十岁的时候,毒品使他流浪伦敦街头;当他三十一岁(一八九○年 ),他挣扎去打破毒品给予他的锁链时,写了一首诗,题目是:‘上天的激励’(The Hound of Heaven );像何西阿,他体会到神的爱是永不止息的:--《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何西阿书第三章 ii. 第五幕∶复和加上约束管教(三1~5) 第五幕和前四幕(一2~9) 间的一些差异值得注意∶ (1) 没有任何情节接续的描述,再一词的使用可能是晓谕的惯例∶“再对我说”(比较 Andersen; Mays),而不是与神的命令连在一起∶“再去”(Jacob 、 Jeremias 、 Wolff 、 LXX 、 Vulg 、大多数其他英文译本);这样解释最符合原文字序,强调耶和华说话的事实,而非强调命令本身; (2) 何西阿的回应分为两个部分(2~3节),在这里占主要篇幅,不像先前“于是何西阿娶了歌篾”那样简短(比较一3) ; (3) 全书中第一次记录何西阿直接对歌篾说话(3节;二2~3 何西阿透过孩子向歌篾说话); (4) 三章1~5节 以第一人称单数形式记录,何西阿是直接讲述者,而第一到四幕以第三人称口吻论述; (5) 第五幕中没有提到歌篾的名字(参一2 ,将三章1节 中的“妇人”认定是指歌篾的理由,参前面一2~ 三5节 导论中的前提二);以及 (6) 命令的用语有所更改,“去娶”(一2) 变为“去爱”(三1) ;这使整段信息从指责以色列拜偶像的堕落,转为表达神爱的恒常不变。 1 ~2.短暂地展望救赎信息Ⅱ中未来的景况后(二14~23 ;参二2~13 与一10~ 二1 的同样编排顺序),这两节经文把听众迅速拉回到以色列罪恶的现状中。歌篾的生活实情准确应验了孩子奉命与她争辩的内容(二2) ;以色列的生活状况也是“偏向别神”,这句话与二章5节 比较显得轻描淡写;“我要归回我前夫”(二7) ,依然未见这样的字句出现;歌篾被冠以“淫妇”的称谓(参二2) ,并且另有所爱的“情人”(参二5、7 、12、13)。很显然她的淫乱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第1节所用的希伯来文常被译作“友人”( re{a` ;参∶歌五16 中的“情人”;耶三1 “亲爱的人”;耶三20 “丈夫”)。以色列仍沉迷于异教感官的崇拜之中,好像喜爱“葡萄饼”一般(撒下六19) ;她毫无疑问将它们看作从巴力所领受的而倍加珍爱(参二5、12) ,这些也是她作妓女的部分酬报,或许还是唤起爱情之物(歌二5) 。 在这种黯淡凄凉的景观中,神发出一道突兀的命令∶去爱,以耶和华还是爱他们坚定地强调。圣经中没有几处比这里更能够显出神爱的特色∶ (1) 在所有情形下都坚定不改变,即使当祂的子民(以色列和犹大可能都包括在内;参一6~7 、11注释)堕落在偶像崇拜/淫乱中(参四12、19 ,五3~4 ,以各种表达方式反映以色列深陷异教邪淫之程度),神的爱依然彰显; (2) 这种爱与人类微不足道的爱对比强烈,人类的爱往往会投注在一些没有意义的对象上耶和华爱的是以色列人,他们爱的是什么?葡萄饼! (3) 人不但能用爱体察到神的能力和情感,也可用爱来揭示神的爱神对何西阿的命令是神爱和人爱的对应;何西阿从救赎信息中学到神的恩赦和慈爱(二14~23) ,他将身体力行地去爱一个淫妇,以此教导其他人; (4) 这是一种依神的命令付诸行动并坚守承诺的爱(2节);以及 (5) 这是一种坚强而温柔的爱,在必要时有足够勇气和正直的力量行使管教约束的职责(3~4节)。 “爱”这个词(希伯来文 ~hb )对于何西阿有下列几种意义∶ (1) 可指“从……方面获取乐趣”就像歌篾的情人从她的陪伴中(三1) ,以色列从葡萄饼中(三1) 获得乐趣一样; (2) 可用来描述像以色列和诸巴力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二7、12 、15,九10) ,或对待亚述像贿赂情人(八9) ; (3) 可意味着忠心、代价高昂的爱,就如神不顾歌篾的淫乱,仍命令何西阿爱她一样(三1) ;以及 (4) 也可用来表明神忠心爱以色列的许多不同层面∶在幼年时从埃及召出祂的子民(十一1) ,在青年时代用慈绳爱索牵引,磨炼以色列(十一4) ,纵使她不忠(三1) 仍然坚忍,纵发义怒仍能宽恕,医治他们背道的病(十四4) 。对于那些真正认识神的人,这真爱的命令是他们不可能违背的(约壹四8) 75 。 何西阿的回应行动(2节)显出这爱代价怎样昂贵,以及歌篾已身陷何等堕落的境地。注意对神“去爱”(1节)命令的回应,不是“他去了并且爱她”(参一2~3) ,而是我买以行动表示爱。这是一种为了完成神的计划,不惜承担一切的爱76 。 3 ~5.何西阿对耶和华神的命令(1节)的响应分成两部分,即把她买赎回来(2节),以及用言语定下复和条件(3节)。单从第3节还难以真正明白这些条件的含义,大多数解经家借助于第4~5节来理解。多日一定是指第4节中那一段暂时的时期,因为第5节用后来指示出多日过后发生令人鼓舞的事件。第3节中的这些条件,是恢复关系的一些暂时的指导原则,也是一些约束管教的原则∶歌篾的行动要受到严格的限制她要与何西阿一同居住(或“留守”)在他身边(同一动词用来描述孩子出生后等待洁净的时期,利十二4~5) ,禁戒那曾导致她情欲的奸情,以及任何其他的性关系,包括何西阿在内的任何性接触(参 Wolff, p. 56;RSV 、 NEB 、 JB 、 NASB 、 Mays, p. 58)。这些解释借助于两个假设∶ (1) “不可归别人为妻”,意思是不可归“任何人”而不是“另外的人”; (2) “我向你也必这样”,描述何西阿同样禁欲。安德生(291页)另一种同样可信的解释,是将前一句话的动词理解为“等待”(而不是居住),等待歌篾遵守暂时禁欲的两个命令,以及最后一句完全恢复关系的应许“然后我将诚然属你”,这种解释更能配合第5节中以色列与耶和华完全复和的展望。 婚姻中管教约束的时期是一个预表的行动,象征以色列要度过磨炼和受剥夺的时期。以“因为”(希伯来文 ki^ )开头的第4节,是对第3节的解释(参一2、4 、6、9中的因为)。歌篾将被剥夺性爱的权利,以色列也将没有君王首领、祭祀、柱像、以弗得、神像77 。这种剥夺合情合理且完全彻底∶任何政治、军事(首领可能是作战的领袖,参十三10 注释)体系,异教的属物,或能代替直接信靠神晓谕话语(参∶何四12) 的事物,都要被除灭尽净。 这种剥夺行动以两个极有分量的动词告终∶归回和寻求。这两个词最好的解释,就是指着被掳的经历而言(何西阿常发出类似的警告,如八13 ,九3、6 ,十一5) ;它们对何西阿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含义。消极而言,归回(希伯来文 s%wb )用来指以色列转去追随假神(七16) ,导致出埃及经历的白费,和重新被掳到埃及的厄运(八13 ,九3 ,十一5) ;寻求可以指追逐不好的对象(所爱的=诸巴力偶像,二7) ,或以不良方式寻求(用牲畜的献祭,五6) 。积极而言,两个词都意味着在悔改、信靠、顺服的前提下,完全效忠于圣约∶归回的态度是必须的,却被以色列屡次拒绝(五4 ,七10) ,虽然神也不断催促(二7) ,他们宣称要做的,却没有足够诚意遵行(六1) ,只有当审判全然临到,他们才会如此行(十四1~2) ;寻求的态度也是神一直期望的(五15) ,以色列却无能为力,反而与此背道而行(七10) ,直到第5节的后来之后,才真正有改观。每当归回和寻求同时出现,都有彼此强化的功用遵照神的律例,满心渴望与神相契的归回(参七10) 。在目前情况下,归回和寻求都发生在一段政治和灵性生活的彻底剥夺之后,归回不仅有悔改的意思,更有结束被掳生涯而归家的意思。 何西阿书中提到他们的王大卫,按上下文看是出现在几种前提下∶ (1) 南北两国统一,归属一位首领统治(参一11) ; (2) 以色列政局不稳状况的改观(七3~7 ,八4 ,十3) ; (3) 弃绝依靠外援来缓解自己薄弱的政局(七8~9 、11、16); (4) 约的延续,即耶和华与大卫所立,却遭耶罗波安一世和其继承人横加破坏的(参八4 注释)。何西阿如同阿摩司(九11) 及后来的诸位伟大先知(弥五2 ;赛十一1~5 ;耶二十三5~6 ;结三十七24~28 ;亚十二7) ,将神未来统治的胜利,与大卫统治的复兴联系在一起。对于何西阿,归回耶和华意味着将耶罗波安一世所败坏的一切全然转变。灵性生活的恢复和民族的统一是一回事提示读者旧约视以色列为一个身躯,她不是生活在另外的世界中对神忠心,而是在现实经济、政治和地理环境中对神忠心。(成就这些应许的方式,可参一2~ 二1 后面的增注)。 整段信息以讲述归回的方式、益处和时间作结束。末后的日子和多日(3~4节)相对应。末后的日子不应指绝对意义上的末后的时间,而是指管教约束完结以后的时间。恩惠不仅是与神联合所得到的好处,更指重新恢复土地的丰裕出产;关于这一点,以色列曾一直愚顽地归功于诸巴力(二5 ;参∶创四十五18、20 、23;耶二7 ,希伯来文 t]u^b[ 指此意);恩惠远超物质利益的祝福,而伸展至救赎信息Ⅱ所言的更新及守约(二14~23 ;参∶尼九25 ;赛六十三7) 。敬畏是指归到神面前的方式,是全剧的关键。没有什么比这种恐惧敬畏的心更适合以色列了,她在所有被剥夺和管教的功课中,知道了耶和华的所是、巴力的所非;又知道对圣约忠心的重要,和违背它的可怕。 我们只能猜测何西阿和歌篾身上发生的事情,预言关注的焦点忽然从他们身上移开;但他们的经历已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神的审判和恩惠,预备我们接受先知进一步的信息。
75 圣经中的爱的细微差别和重大意义,全面的论述见 L. Morris, Testaments of Love: A Study of Love in the Bibl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1).
76 见 D. J. Wiseman, 'Weights and Measures', IBD , Ⅲ , p. 1634~1637; O. R. Sellers, IDB , Ⅳ , pp. 832ff; Wolff, p. 61。这里的处理方法很难一言道明∶ (1) 动词的形式难以解释,大多数现代译文都译作买 (RSV 、 JB 、 NASB 、 NIV; Wolff),一方面是从上下文推断,另一方面也较切合原文的动词形式。还有一些译法意义更广泛,包含何西阿可能付费长期雇用她的含义(“取回”,NEB;“得到”,Jeremias;Mays;“获得”,Andersen); (2) 没有写出交易的对象推测是第1节中的“情人”,他对歌篾有一定的权利,这也许来自他对她的生活供应; (3) “价值”的含义(希伯来文 b 所引导;参二19~20 注释)不清楚既支付银钱,又缴纳大麦,可能表明这些是何西阿很不容易凑齐的。舍客勒 是按重量估价,可能是硬币的形式,有些人认为它稍轻于半盎司。贺梅珥 和利帖 是度量谷物的,谷物通常盛在编织的筐里,利帖 相当于半贺梅珥 。我们很难作出准确的推测,学者对一贺梅珥的重量估计差异很大,介于5到11蒲式耳之间;一种比较合理的猜测认为,银子和大麦合计相当于三十舍克勒的银子,在当时等于一位女仆(出二十一32 ;参∶利二十七4 ,妇女许愿在主面前所估定的价值)或一位庙妓的价值(Jeremias, p. 55)。
77 关于以弗得,见 R. K. Harrison, ISBE , rev., Ⅱ , pp. 117~118;神像可见 J. A. Motyer 和 M. J. Selman, IBD , Ⅲ , p. 1535. 柱像起初可能是用来纪念如伯特利(创二十八18、22 ,三十五14) 和示剑(创三十三20 ;书二十四26) 这样的以色列历史圣地的,后来因为与象征男性神明的迦南柱形物体很相似,就遭到禁止(申十六21~22) 。以弗得可能用在大祭司所穿的圣衣上,其上有用来求问神旨意的乌陵和土明(出二十八4~40 ,三十五27 ,三十九2~30) ,也可能是神像(参∶出三十二4 ;士八27) ,敬拜偶像的帐子(王下二十三7) ,或相当于神像的雕塑(参∶士十七5 ,十八14) ,通常是为那些有保护和指引能力的神明所做的陶瓷雕像(撒上十二21 ,十九13 ;王下二十三24 ;结十六章)。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何三1 】「耶和华对我说:“你再去爱一个淫妇,就是他情人所爱的;好像以色列人,虽然偏向别神,喜爱葡萄饼,耶和华还是爱他们。”」
神要先知去爱一个淫妇,虽然「一个」并未指定那一个,但也不会是任何一个,这里必有所指。妇人事实上也可译为妻子。「你再去爱那个淫乱的妻子」妻子已经犯了奸淫的罪,她是不贞的,情有所钟,「就是她情人所爱的」。她在婚姻之外还有情夫,是不贞于她的丈夫了。以这样的解释,这句话可以译为:「你去再爱那个妇人,她已经情有所钟,另有情夫,她是一个淫妇。」
这里出现爱字两次,似有不同的涵义。第一个爱是指丈夫对妻子的爱,不是只限于情爱,也不指性爱,更不是一章二节 的「娶」──所谓合法的爱。根据何西阿书其地的用法,这是怜爱(九15) 、眷爱(十一1) 、甘愿的爱(十四4) 。
第二个爱就不是这样了,她是情人所爱的,那只是情欲的爱,促成淫乱的行为,爱情只是肉欲而已。是低下的,这里特别表征属灵的淫乱,也指身心的淫行。
别神是指巴力(二13) ,是巴力的名号(二17 ,十一2)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暂编注解〕“葡萄饼”。在拜巴力的礼仪中用来献祭的祭物。
「再」:按原文的结构可有两个解释 ──1「耶和华再对我说,你去爱一个淫妇」,表示一个新命令;2「你再去爱一个淫妇」,显示一个重复的行动,而「淫妇」原作「正在行淫的妇人」,可能是指歌篾。后者的解释较合文意。
「情人」:可解作歌篾的情人或先知本人, 从2:5, 7看,歌篾主动地追随她的情人,而这里歌篾却是被爱的,所以「情人」解作先知较为合理,表示他仍爱他妻子。
「喜爱葡萄饼」:表代对巴力的敬拜,以色列人以为葡萄是巴力所赐,因此以葡萄饼敬拜巴力。
你再去。参何1:2 的命令(何1:2) 。
一个淫妇。虽然没有明言,但无疑是指何西阿的前妻。只有从这样去理解,才能用这一经历解释神对悖逆的以色列人的爱,以及祂愿意重新与她立约。
她情人所爱的。七十士译本稍微改动了传统希伯来语的元音,将这句话译为:“爱一个喜爱邪恶的女人”。“情人”可能指她的合法丈夫,也可能指她情人中的一个。
葡萄饼('ashishe `anabim )是用压干的葡萄制作的。本节指责这些美食,可能是因为其与假神崇拜的联系。
●「再」去爱:原文中这个「再」可能是连于「再对我说」,而非「再去」,不过后者也有可能。
●去「爱」:同样是「爱」字,这里的「爱」指的是一种意志性的爱,如同医生医治病人、父亲养育帮助儿女的爱。
●情人所「爱」、喜「爱」葡萄饼:同样是「爱」字,这里指的就是情欲性的爱,主要是牵涉到肉体、感官方面的爱。
●「葡萄饼」:用晒干的葡萄制成的饼,可以耐久存放。这种食物适合当军粮或长途旅行携带之用,不过以色列人却用葡萄饼向巴力献祭,拜巴力或天后时用来分给崇拜者吃。 耶 44:19
1~2“再去爱一个淫妇”:意即再去接纳曾经对他不忠的妻子歌篾。神藉先知何西阿此举说明以色列民虽然离弃神,神还会收纳她。
这是本书的中心思想:神爱祂的子民。何西阿付的为银子十五舍客勒和大麦一贺梅珥半。一贺梅珥半大麦约值银子十五舍客勒(王下七1) 。他合共付出三十舍客勒,为一个奴隶的身价(出二十一7-32) 。有人据此,认为歌篾已沦为女奴,须付钱赎身。
1-3神命令先知买赎不贞的妻子,藉先知对妻子不变的爱比喻神对百姓的慈爱。
【何三1 葡萄饼】关于献上甜糕(以无花果或枣椰制成 )给美索不达米亚神祇为祭,见耶利米书四十四19 注释\cf0 。此处希伯来原文的翻译不十分确定。有些解经家认为这里的意思是「成罐的葡萄酒」,而非葡萄或葡萄干压制的糕饼。不论是哪一种,都是以丰收葡萄做的献祭之物。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何三1 】「葡萄饼」:用晒干的葡萄制成的饼,可以耐久存放。这种食物适合当军粮或长途旅行携带之用,不过以色列人却用葡萄饼向巴力献祭,拜巴力或天后时用来分给崇拜者吃。(耶四四19) ── 蔡哲民《何西阿书查经资料》
【何三2 】「我便用银子十五舍客勒,大麦一贺梅珥半,买她归我。」一贺梅珥大约等于十一桶,所以这里大麦的数量大约十七桶左右。在平时约值十五舍客勒银子。所以总共三十块银元,一半现款,一半以大麦来抵价。这只是一个奴仆的价值(出二十一32 ,利二十七4)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暂编注解〕“我……买她”。不再被视为何西阿妻子的歌篾必须透过买赎的风俗来恢复她的合法地位。一个奴隶的价值是三十舍客勒银子。何西阿显然是一半用钱、一半用农作物来付款。“十五舍客勒”。约六安士(172克 )。“一贺梅珥半”即九蒲式珥(330公升 )。
一贺梅珥(约贰一百二十公斤 )大麦约值十舍客勒银子;十五舍客勒和大麦一贺梅珥半总值约叁一十舍客勒,与赎奴隶或女子还愿之价银相同(出21:32 ,利27:4) 。这可能显示淫妇已沦落为奴仆。
买她。歌篾离开何西阿以后,显然已陷入债务,或遭到奴役(何2:7) 。
十五舍客勒。大约半个男仆的价格(出21:32) 。
贺梅珥。一贺梅珥是6.24蒲式尔(220公升 ),故一贺梅珥半大麦是9.36蒲式尔(330公升 一167) 。先知所支付的,一部分是现金,一部分是大麦(大麦在巴勒斯坦被视为次等的谷物 ),约为一个普通女仆的价格。这说明何西阿妻子的身价低得惊人。用大麦来支付,本身就有贬义。在怀疑妻子犯有通奸罪时所献的,就是“大麦面”(民5:11-15) 。还有什么事物能更加清楚地象征以色列的堕落状况呢?
●「舍客勒」:本是重量单位,后来变成银币的单位,一个舍客勒约等于11.5公克。圣经记载一个奴隶的价格是三十舍客勒出 21:32 。
●「一贺梅珥」:大约等于220公升。「一贺梅珥半」就是等于六十加仑、330公升左右。在利未记时代,一贺梅珥的大麦约值50舍客勒银子利 27:16 。在当时一贺梅珥的大麦约值30舍客勒银子王下 7:1 一细亚是7.3公升,不过该处的经节应该是指大麦非常便宜的状态。
●「买」:应该是替歌篾赎身,可能是由神庙中赎出来,或者由另一个男人那里赎出来(分手费 )。
◎何西阿用银子和大麦来付赎金,很可能是这笔金额相当大,他不容易筹措,所以用两种方式来付赎金。
【何三2 物价细节】因为大麦的价格增加十五舍客勒银子,我们可以预估何西阿总共的花费约是三十舍客勒。这样的数量等于在出埃及记二十一32 中,补偿损失一名奴隶所需之数。因为歌篾的情况不明,无法确实知道为何何西阿付出这个数目的金钱。然而,基于中亚述法律,他可能是将她从无法自行解脱的情况中赎回(例如偿付她所欠的债务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何三2 】「舍客勒」:本是重量单位,后来变成银币的单位,一个舍客勒约等于11.5公克。圣经记载一个奴隶的价格是三十舍客勒(出二十一32) 。
「一贺梅珥」:大约等于220公升。「一贺梅珥半」就是等于六十加仑、330公升左右。在利未记时代,一贺梅珥的大麦约值50舍客勒银子(利二十七16) 。在当时一贺梅珥的大麦约值30舍客勒银子(七1) 一细亚是7.3公升,不过该处的经节应该是指大麦非常便宜的状态。── 蔡哲民《何西阿书查经资料》
【何三3 】「我对他说:“你当多日为我独居,不可行淫,不可归别人为妻,我向你也必这样。」
「独居」是意译的,因为原意中没有「单独」的涵义。「居住」或可解为留居、坐待,所以有的译词为「你当等待我」。一般的英译词为「你当与我同住」,这里的重点是她不可再与别人有来往,应专心与丈夫在一起,归属于他。
「多日」不是永久的,可能仍是指一段相当的时日。何西阿愿耐心等待,使这妇人因淫乱不洁,经过一段时间。「我也必这样」,表明不亲近她。──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暂编注解〕多日为我独居。完全团圆的时间要推迟,可能需要一个考验期,以便进行洁净,训练和教诲。
我向你也必这样。先知自己也“多日”不与她完全恢复家庭关系。同样,以色列与爱人和丈夫分开以后,也必“多日”脱离原来的偶像,并被剥夺契约的全部特权。
●「为我独居....」:指的应该是「禁欲」。
◎这里何西阿要求歌篾禁欲,婚姻内外的性行为都必须停止。这好像是一种自洁的程序,透过禁欲的日子让歌篾能够完全的回心转意,预备自己可以成为人妻。
3~5歌篾被迫独居一段日子,象征以色列的被掳。
【何三4 】「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独居,无君王,无首领,无祭祀,无柱像,无以弗得,无家中的神像。」这里六次提到「无」,是神对以色列施以管教的过程。这里也重复上一节多日独居。多日是一个长久的时期,似乎要延展至「末后的日子」(5节 )。
在这六项「无」中,分成三组,每组有两项,都有关民族生存的力量。第一组是政治方面。无君王,就没有领导的中心,必发生混乱。无首领,是指没有军事的领袖,必失去安全的保障,国力更趋衰弱。以色列国整体是在神公义的审判之下(一4 ,五1 ,八4 ,十15 ,十三10) 。
没有祭祀,就没有赎罪的方法。以弗得似指祭司的外袍,在那衣袍上或佩戴特殊的对象,或在肩带上(撒上二十三9 ,三十7 ,出二十八4、12) 。家中的神像可能类似一种面具,表征神的同在(创三十一19、34 ,撒上十九13 ,十五23) ,这是代表家族的神明,简直可作为偶像。事实上以弗得原是祭司的佩戴物,以后也成为偶像,所以都为神所憎恶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暂编注解〕歌篾的“多日独居”寓意以色列民的被掳。“以弗得”是祭司圣服的一部分,象征以色列民的宗教信仰(出二十八6~14) 。“柱像”和“家中的神像”都指外邦偶像。以色列民须经亡国被掳的痛苦,停止了一切宗教祭祀活动来学得教训。
“以弗得”。大祭司服饰的一部分(出二八6~14) ,但这里是关乎偶像膜拜。“家中的神像”。参看创世记三十一章19、34节 的脚注。
「无君王」,因为君王首领道德腐败、崇邪拜偶,使国民偏离神。
「柱像」:是竖立在神庙祭坛旁的石柱,迦南人以它们代表巴力。
「以弗得」:是大祭司穿着的无袖短外袍,附有乌陵和土明,用以求问神的旨意。
「家中的神像」:亦作占卜之用(参串7 )。
无君王。从被掳开始,以色列“多日”没有自己的政府。
柱像(massebah )。 “石柱”,或“方尖塔”,常用于偶像崇拜(申16:22 ,王上14:23) 。
以弗得。见出28:6-12 注释。
神像。偶像。见创31:19 注释。
●「柱像」:原来是迦南人祭坛旁的柱子,代表男性性器官。
●「祭祀」:包含所有的祭祀,连对耶和华的祭祀也要停止。
●「以弗得」:祭司所穿戴的礼服,后来成了迷信之物,用来求神问卜。
●「家中的神像」:这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拉芬」,指家中能被移动的神像,由考古的发现中可知这是一个很小的偶像,拥有这种神像就表示拥有一家的继承权。
◎耶和华要求以色列人的也是同样,政治上处于没有领导者的状态,宗教上也要停止所有的活动,这很可能指的是「被掳」的时期。
4-5百姓失去一切倚靠,便归回寻求神。
【何三4 在柱像上献祭】关于迦南崇拜和以色列的拜偶像行为中,使用亚舍拉石柱与柱像,请参看:出埃及记二十三24 与申命记七5 注释。柱像确实于雅巍敬拜中是合法的一部分,至少在分裂王朝时期如此(赛十九19) 。然而,于将临的毁坏时期中,这些宗教象征以及列王将不会得到雅巍的话语或帮助。(申十六22)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何三4 以弗得或偶像】
献祭与圣石代表敬拜神祇的方式,以弗得与偶像指的是向偶像寻求意见的工具。以弗得是祭司服装的一部分(出二十八6~14) ,而在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都是专属神祇与高等祭司的服装配件。关于以弗得的外观与用作为占卜神旨意的工具,请参看:出埃及二十八6~14 注释。
那些想要从神明得到信息的,会付一些费用,透过这些术士为灵媒,得到答案。这里的偶像是 teraphim(创三十一19) ,是古代近东地区用来寻求神祇意旨的工具或替身。不过,就像石柱与献祭一样,神不会提供这些占卜者任何答案。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何三5 】「后来以色列人必归回,寻求他们的神耶和华和他们的王大卫。在末后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领受他的恩惠。」
「后来」在二章七节 及十五节已经提及,似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回顾以前的光景,是幼年的日子。但是另一个阶段是展望将来复兴的前景。后者在第二章以「那日」来说明(16、18、20节 ),是最后的阶段,正如十九节所说的「永远」。
「敬畏」原意为恐惧战兢的态度(弥七17 ,「惧怕」是同一个字 )。「敬畏」的涵义确实比较正确,因为在耶和华的恩惠面前,又有欢喜感恩的心,也含有虔恭敬畏的态度。──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暂编注解〕预告被掳后的回归。“他们的王大卫”是说以色列人可盼望从大卫后裔中兴起的那位弥赛亚(耶三十9 ,结三十四24) 。“末后的日子”:在圣经中有时指将来,但大多数指弥赛亚时代(珥二28 ,来一2) 。
「他们的王大卫」:指大卫的后裔。
以色列人必归回。指以色列人从被掳归回(何1:11) 。
他们的王大卫。有十个支派已经叛离大卫的家(王上12:16-25) 。没有应许他们在被掳之后,将恢复到原先民族独立的状况。各支派中的个人可以分享犹大的复兴。许多人无疑已经享受了(何1:11) 。但回来的人都将受一个君王所统治(结37:16-28) 。何西阿预言的最终实现,乃是在“在地球历史结束,基督显现”的时候。
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见申28:67 注释。
●「敬畏」:「惧怕」、「恐惧」的意思,表示对神的战兢与畏惧。
◎禁欲、无宗教活动的管教,结果是要带来「回心转意」。认识信仰不是可以随便乱搞、爱怎样就怎样的。然后以色列人就会怀着敬畏的心重新寻求耶和华
【何三1 神对我们的爱不受我们情况的影响】
神爱以色列百姓,不是他们有何可爱。他们离开神,还说他们的好处,是外邦偶像给他们的。可见人不可爱,但神还是爱他们。基督徒生活方式,也不该受外力控制。比如因同工说了我一句话,我心中便不快,这是被同工控制。我的心极其难过,因为某弟兄毁谤我,这样,我的生活便为弟兄所控制。他说我好,我很感谢;说我不好,也很感谢,这就是不受外力控制。
── 鲍会园《何西阿书信息》
【何三5 】
「后来以色列人必归回,寻求他们的神耶和华。」
不忠的妻子离开丈夫与儿女,在极端的贫穷与羞辱之中。何西阿得到神的嘱咐要叫她回家。在他来说是一种真正谦卑的行为表现他的爱,他必须完全宽容过去的事,让可怜的妻子再回来。惟有这坚强的爱才引她从流浪中转回,不容她再堕落下去,我们不能确定何西阿是否能使这女子再恢复她的秀丽,但希望他那种怜恤的爱真有补偿的力量。
在先知家庭的悲剧中,人们就看出神信实的爱。耶和华爱以色列人,虽然他们偏向别神,喜爱葡萄饼(一节 )。他们在悖逆与流浪之中,已经背弃了西乃所立的婚约。他们曾追逐许多的情人,但是神救赎的爱却没有放弃他们。神的爱仍催促他们,他们虽然许久没有君王官长、祭祀或圣殿,最后一定还要归回,这样归回锡安的运动不是进一步使他们联合吗?
你们也已经没有君王或祭司,没有悔改的眼泪与接受的欢笑,但是神的爱必不离开你,现在你有极大的需要,是否愿意回到神的慈爱中呢。
──迈尔《珍贵的片刻》
【何三5 归回寻求神】「必归回寻求他们的神耶和华,和他们的王大卫。」
今代社会生活最大的问题,是婚姻架构不稳定,影响家庭解组。尽管如此,丈夫在妻子移情外向,跟从淫夫之后,再接受她回来,也是少有的。在以色列的律法中,也规定不可再收回离婚已归于别人的前妻(申二四1-4) 。 耶和华却吩咐先知何西阿,不仅要收纳行淫离去的前妻歌篾,而且还要爱她。这似乎是不合理的,难以作得到的事。这就表示:神对人超越理性的爱(耶三1-20) 。以色列人随从外邦宗教,崇拜偶像行邪淫;但神丰富难测的爱,超越律法,不照所当得的待他们,不永远丢弃他们,还要再接纳他们回来。 歌篾作了先知的妻子,生儿养女,发现家庭生活,非常单调,枯燥无味。或许是参与迦南宗教活动,在崇拜巴力的邪淫仪式中,结识了她的淫夫,而跟他去寻快乐的梦。哪知新夫并不是真的爱她,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她的境况非常可怜,竟沦落成市场上的奴婢! 何西阿得神的指示,远道去寻找买赎她;所付的赎价是十五舍客勒银子,加一贺梅珥半大麦,约略相当于一个奴婢的身价,三十舍客勒的银子。歌篾人性未泯,见到何西阿这样不嫌弃她的卑贱,救赎的深爱,是何等的感动! 以色列人也是这样:他们离开神,行邪淫,亡国被掳到外邦,在凄凉悲惨之中。神仍然记念祂信实的约,使他们归回。神的儿女在恩典中生活,心却向着外邦。正如浪子人在家中,心却早离开了父家。但他们不久就经历到欢乐的短暂,跟着来的是啃噬无尽的痛苦。那时,他们就真心归回了。
后来以色列人必归回,寻求他们的神耶和华,和他们的王大卫。在末后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领受祂的恩惠。(何三5)
神丰盛的慈爱,使人感动愧悔,恨恶自己的罪,寻求神。在末后复新的日子,神就赐给他们弥赛亚,就是所应许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降临,坐在祂祖的宝座上,祂的国权必没有穷尽。神的子民不仅被接纳,还要领受祂的恩惠。何等长阔高深难测的大爱,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愿我们经历主的爱,知道自己的悖逆,承认罪过,在神的面前认罪痛悔的时候,也就是得赦罪,蒙恩惠的时候。
── 于中旻《何西阿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