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井然有序的社会(尼十一)
不是因为官员想卖弄学问,才将这些名字保存下来。主要是这些人和他们的史官,清楚意识到自己民族的根源,以及他们是神国的子民。他们不是一群难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他们有尊严,有社会秩序,有清楚的亲属关系。最主要的,知道神呼召他们成为「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 从我们学习到(那章记载了本章的名单,且有更多的名字,另外也提到圣殿仆人的职守),除了此处提到的犹大、便雅悯和利未支派之外,也有其他支派的以色列人住在耶路撒冷,但这三支派是核心。在以色列分裂成南北两国时,这三支派忠心支持大卫王的后裔,其他支派则变节去随从北国。现在以色列的命运全系于他们,以及加入他们阵营的其他支派之人身上。 耶路撒冷征召的居民 1~3.基本的安排。耶路撒冷是首府与圣城(1节),自当是首领与大多数圣殿职员居住的中心,但它也需有其他市民,才能成为一个平衡且能自卫的社区。清楚明说当时的情势十分危急,因此本章1a节就告诉我们一个崭新的措施,并非早已有的情形。NEB 的翻译较佳:「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2节中甘心乐意之人,是被抽签抽到而住在圣城呢?还是自愿来住在城中呢?我们不确定。但这是个充满希望的开始,也显出人民极欲让犹大与耶路撒冷恢复到它应有的荣耀。 第3节显示除了最高政府官员外,这社区包括各阶层的人民,也包括住在犹大一些城邑中的祭司。以色列人这名词,在这段经文是指小老百姓。有关这节最后两类人,见的注解。 4~6.耶路撒冷的犹大人。的名单中多加了犹大支派的另一支:谢拉的子孙,他是法勒斯的双胞胎弟弟。以玛西雅(5节)为首的家族,应当是犹大的儿子示拉的后代,因为示罗尼与示拉的母音几乎一样(NEB;参 GNB、JB)。勇士这字可翻译为「有钱人」(NEB)或「出类拔粹之人」(GNB),因为它可指财富、力量或能力,并且不像14节那样与体力息息相关。但由于将人民迁移至耶路撒冷的主要目的是I卫它,因此翻译为「勇士」或许是正确的。 7~9.耶路撒冷的便雅悯人。的名单较此完全,总人数也稍微多些(956),也说到这些人全是「族长」。这里提到长官(9节;参14、22节,,再次显明他们不是乌合之众,而是适于住在「圣城」(1、18节)之人。哈西努亚67的儿子犹大所戴的头衔是耶路撒冷的副官,这有些令人困惑,因为在哈拿尼雅已被任命为此官衔。但犹大或许管理耶路撒冷城的「第二区」(NEB 的旁注;参:。 10~14.耶路撒冷的祭司。我们已注意到(见注释〕这种名单有时常指家族名,不一定指当时的族长(如及下)。此外,祭司家族常有追溯到远古几位有名祖先的倾向(参:,使我们更难解释这些名字到底指谁。68 在殿里供职的(12节)暗示圣殿中有些与仪式无关的工作就交给别人做,例如教导的工作,另一种则因当时耶路撒冷处于危急状况,需要有人担任保卫的职责(参:及下)。大能的勇士(14节)通常是军事用词,较6节的勇士字眼强些。用它形容波阿斯是大财主或有才干之人,但这里应指身强力壮的意思。 哈基多琳这字是复数形式(「伟大的」),鲜做为人名,GNB 将它翻译为「显要家庭」,或许是正确的。 15~24.利未人与耶路撒冷的圣殿仆人。这里对圣殿职责的描述相当简短,但也足以指出那里的活动相当繁忙。能提供一幅较清晰的图画,设立守门者、数点拿进拿出的器皿、准备奉献用的糕饼等等。此处提到神殿的外事(16节),是述说维持一个大机构所需各项用品之事,下一节则提醒我们圣殿存在的目的,祈祷的时候……称谢(17节)。69这节中的亚萨和耶杜顿都是大卫当初创立诗班以及乐队中人员的名字。22~24节还提到更多的诗班成员。 18.注意到此节与第1节一样,用了一个重要的字眼,圣城,需有与它相称的生活才行。利未人的总数应包括下节的一百七十二位守门者,因为他们也属利未支派。另一方面,这节的「利未人」也许狭义的指祭司的助理。 19~20.,将这些守门者家族有更多家的名字)的职责解释得更清楚,似乎看守圣殿的安全是他们世袭往替的任务。一些不住在城里的亲戚(因此的总数应毫无疑问地多过此处)轮流从乡村来帮忙一个星期。圣殿因为它所藏的珍宝与所具的神圣性,就需有森严的戒备。诗十五与二十四篇问的一些问题:「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以及以下的简短会话,也许是回应圣殿守护者对想要进入圣殿之人发出的挑战声。在此顺便提一下中著名的经节:「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似乎并非指这些荣耀的官员,而是指站在人群最后头的敬拜者,他们最多只能来到门槛。 21.有关圣殿的仆人或尼提宁人(RV),见的注解。他们与20节的利未人不同,没有住在乡村的亲人。俄斐勒(是通往位于城北圣殿的山坡。 22~23.有的利未人管理殿外之事(见16节注释),相对的,亚萨的子孙乌西70则管理神殿事务,从上下文可看出它指诗班的敬拜。RSV(按照 AV、RV;但见 AV 的旁注,RV 的旁注)的23节,认为王下令供给歌唱者一定的粮,可是在希伯来文「一定的粮」是一个字( ʾama ̄nâ ),指确定之事,更应该指「规定」(JB、GNB;参 NEB)。71每日这字若直译,应当是「那天当做之事」,这节或许应当与诗班服事的时间有关,因为22节的「长官」就负责这事。敬拜是十分重要之事,非得先有计画才行。 24.23节提到王,现在弄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君王从老百姓中甄选出一些人来到宫里,在有关那些族群的事上做王的顾问。就提到乘希雅,提到米示萨别。 犹大与便雅悯的村庄 尼希米治理的整个地区是波斯帝国的一省,称为犹大,北边与撒玛利亚为邻,南边与以东接壤。但按照以色列历史,耶路撒冷以北的地区属于便雅悯支派,因此犹大与便雅悯两支派分别占据自己的土地,30a节与31b节对此有简短记录,而利未人则散居在他们中间(3节)。从别处经文(例:,我们知道也有一些劫后余生的北方支派之人住在那里。 乍看之下,犹太人在这新的小省份重新定居时,似乎超出了省界,去住到古时犹大国的疆界。例如:基列亚巴(25节),即希伯伦,位于耶路撒冷南方二十哩处,应当已属以东省境界。至于别是巴(27节),则更无疑问,因它距离耶路撒冷南方四十哩之遥。但是同属波斯帝国的子民,有自由住哪里都可,只要不惹是生非就行了。因此,这里所记的是归回祖国的家庭,只要可能就回到祖籍老家去,并非企图扩展犹大省的境界。他们所住的(30节,原文为扎营),虽是自己的老家,但反映出凑合、容忍着住的意思以下也有类似的意思。 这些地名中,我们简短地注意到底本(25节),与中的摩押地的底本不同。欣嫩谷(30节)位于耶路撒冷南面城墙外头,约书记录它为犹大支派的边界。夏琐(33节)并非耶宾王在北部的堡垒(旧约圣经里有好几个夏琐)。有关阿挪(35节),见的注释。布洛庆登建议,阿挪的匠人应当是木匠,因为那地距约帕不远,而约帕是从利巴嫩运来的木材卸货之处。 67这名字若改用另一 s ,就是「不被宠爱的(妻子)」之意;参:。虽然这两种 s 可以相互变换地方,但将哈西拿变成西拿这城名,在字源上就说不过去了吧!旧约希伯来文与英文字典(BDB)中的一些「较低级之辈」(跟随 E. Meyer 的榜样)就如此行。 68原文第10节也有些不确定之处,儿子( ben )应当省去。在与它相平行的经节中就没有这字,耶大雅、耶何雅立、雅斤是三个祭司家族的首领,不是两个,在也同样。Jb 与 NEB 认为雅斤( ykyn )是「儿子」( ben )的笔误,而将雅斤删去,结果使整个名单成为耶大雅一人的家谱,但这完全没有原文的根据。 69希伯来原文此处含义意有些模糊,但大致的意思很清楚。它写道:「……开始领头的,祈祷时谢恩」。或许像拉丁文圣经所认为的,「开始」( teḥillâ )应当是「赞美」( tehillâ )之意。但赖尔(Ryle)指出这意义含糊的字,或许保存了用于诗班的专门术语。 70米迦的儿子玛他尼的曾孙,乍看之下似乎不可能是17节中米迦的儿子玛他尼的同时代人。但一如布洛庆登所指,后者也许与曾祖父同名,因为在被掳期后的犹大人,越来越流行取与祖父同样的名字。见10节的注释,也注意在以下与11以下,亚玛利雅生亚希突、亚希突生撒督,这次序常重复出现。 71这字只在(希伯来文再出现过一次,被翻译为「确实的约」。〔暂编注解〕耶路撒冷为行政中心,可是人口稀少,尼希米因此要求住在城外各地的百姓迁入城中居住。用的是抽签的方法,十人抽一,将全境人口十分之一移入城中。
城中已住有不少官员,缺乏的是平民。称耶路撒冷为“圣城”,也是吸引移民的一个方法。
住在耶路撒冷。本文继续描写的故事,记录尼希米为让百姓重新定居耶路撒冷所采取的措施。贵族和支派的首领已经住在耶路撒冷,5:17)。这方面的人数不可能再增加了。所以尼希米认为必须从其他阶层的人中征集首都新的居民。
掣签。古代犹太人经常以掣签来决定人似乎无法判断的事,认为“定事由耶和华”。在上帝子民的历史中,根据神的旨意,曾用掣签来挑选人员,,分配土地,以及决定各组履行职责的顺序,25:8)。
圣城。这个名称还出现在;;和的预言中,但这里是第一次用在历史记录中。以后用得越来越多,27:53,,等 ),直到后来有了阿拉伯名称el-Quds“圣(地 )”。这个正式名称一直保留到现在。
1~2耶路撒冷(这里称为“圣城” )的城墙已经修固,需要重新安排人在这里居住,因此他们“掣签”,抽出十分之一的人住在城里。其它人大概都是自愿迁入的(2节 )。
1-2 迁徙运动:有学者认为本章是接续7:72的记载。为了避免耶路撒冷城继续荒凉,百姓被逼迁徙进城居住。
在处暂时中断的《尼希米回忆录》,现在继续下去。中间插入8、9两章有关以斯拉和10章有关尼希米第二次担任省长的一些资料。
本章记述从各城邑移殖人口来耶路撒冷居住的事,然后是居民人数的名单。
【,2】耶路撒冷(这里称为“圣城” )的城墙已经修固,需要重新安排人在这里居住,因此他们“掣签”,抽出十分之一的人住在城里。其它人大概都是自愿迁入的(2节 )。──《雷氏研读本》
【为什么没有人想在耶路撒冷居住?】
有掣签的需要已足证明有人到耶路撒冷居住是被逼的。古代近东和地中海世界,都视掣签为容让神(或神明 )决定某件事情结局的方法。故此,被挑选出来的人会视之为天命(有关掣签或拈阄的进一步资料 ,。主前第五世纪的耶路撒冷已被蹂躏无余,同时又是犹大人和邻邦争论的焦点,因此它不是很有吸引力,也不是宜于定居的安全地方。此外,这些人不急着要放弃田地,冒着失却产业的危险,也是不难理解的事。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凡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为他们祝福。」
〔暂编注解〕很可能愿意迁来耶城居住的平民不多,故须用抽签的强制办法;但也有人自愿迁入,这种人受到特别鼓励。
除了那些服从抽签的决定,认为自己有责任迁往耶路撒冷的人以外,还有一些志愿者举家移居该城。他们的同胞为他们的爱国精神求上帝赐福给他们。
「甘心乐意」:「自愿」、「自发性的奉献」。
「祝福」:有称赞的意思。圣经中的祝福有下列四种︰1.言词:为了赐下恩惠或是能力,可带来益处。创 12:1-3 ; 士 17:1-32.祝祷:特别情况中,祝福是一种献上的祈祷。创 24:60 ; 撒上 2:20-213.赐福:是从神来的,神要赐福给人以及所有的受造物。创 1:28 ; 申 26:15 ; 创 1:224.称赞:专对神的。
11:2 提到「众人为所有自愿住在耶路撒冷的人祝福」但却没明确指出是有一些人自愿迁入耶路撒冷而减少了被迫入城居住的人数,还是指那些被抽中的人甘心乐意迁入耶路撒冷。
【】「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宁和所罗门仆人的后裔,都住在犹大城邑,各在自己的地业中。本省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的记在下面:」
〔暂编注解〕以色列人。所有支派的通称,除利未人以外。依据,这些回归的人中有以色列两个大支派的人:玛拿西支派和以法莲支派。和其他的名册一样,公民分为不同的阶层。非神职人员排在神职人员前面。
本省的首领。即波斯帝国犹大省。在作者心目中,本省的首领与住在巴比伦或帝国其他地区的犹太人家长是不同的。
在耶路撒冷的。住在耶路撒冷的不单单是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还有许多利未人(第10-19节 ),也许还有玛拿西人和以法莲人,以及不属于任何支派的尼提宁人。还可能有其他支派的代表。但主要是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的人,所以只提到他们。代上9章相应的耶路撒冷居民名单,可能基于后来的统计,因为其总数略高于尼11章。
3~19本节至19节为一张从巴比伦归国第一批人中住入耶城的名单,所列族名大半与所刊相同,依平民、祭司、利未人、歌唱者、守门的和尼提宁(殿役 )的次序排列。
3~24这段经文. 列出的,似乎是已经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当中包括平民(3~9节 )、祭司(10~14节 )、利未人(15~18节 )、守门的(19节 )、尼提宁或殿役(21节 关于“俄斐勒”和某些人(22~2节 关于“亚萨的子孙” 。
【】这段经文. 列出的,似乎是已经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当中包括平民(3~9节 )、祭司(10~14节 )、利未人(15~18节 )、守门的(19节 )、尼提宁或殿役(21节 关于“俄斐勒”和某些人(22~2节 关于“亚萨的子孙” 。
──《雷氏研读本》
【】「其中有些犹大人和便雅悯人。犹大人中有法勒斯的子孙、乌西雅的儿子亚他雅。乌西雅是撒迦利雅的儿子;撒迦利雅是亚玛利雅的儿子;亚玛利雅是示法提雅的儿子;示法提雅是玛勒列的儿子。」
〔暂编注解〕平民返国的只有犹大和便雅悯两支派,但还记有以法莲人和玛拿西人。
在里,亚他雅拼为乌太。这里亚他雅的祖先和代上9章不同,除犹大的儿子法勒斯以外。两份名单可能都省略了许多名字。两位作者在他们的族谱上没有选择一样的名字。
【】「又有巴录的儿子玛西雅。巴录是谷何西的儿子;谷何西是哈赛雅的儿子;哈赛雅是亚大雅的儿子;亚大雅是约雅立的儿子;约雅立是撒迦利雅的儿子;撒迦利雅是示罗尼的儿子。」
〔暂编注解〕示罗尼的儿子。意为 “示拉的后代”。示拉是犹大的第三个儿子,“示拉族”之父。
【】「住在耶路撒冷法勒斯的子孙共四百六十八名,都是勇士。」
〔暂编注解〕犹大支派的武装战士有468人,约为便雅悯支派928人的一半(第8节 )。犹大的城邑位于耶路撒冷以南,可能不像便雅悯人那样感到加强首都防御的重要性。便雅悯人住在撒玛利亚边界真正危险的地区。
【】「便雅悯人中有米书兰的儿子撒路。米书兰是约叶的儿子;约叶是毗大雅的儿子;毗大雅是哥赖雅的儿子;哥赖雅是玛西雅的儿子;玛西雅是以铁的儿子;以铁是耶筛亚的儿子。」
〔暂编注解〕。族谱的其他名字有不同,原因可能与第4节相同。
【】「其次有迦拜、撒来的子孙共九百二十八名。」
〔暂编注解〕的统计有956人。在两次统计之间,便雅悯人在耶路撒冷的显然增加得不多。相比之下,犹大支派在耶路撒冷的人数则从468人增加到690人。其部分原因是犹大的第五儿子谢拉的后代住进了耶路撒冷。
【】「细基利的儿子约珥是他们的长官,哈西努亚的儿子犹大是耶路撒冷的副官。」
〔暂编注解〕“犹大是耶路撒冷的副官”亦作“犹大是那城第二区的长官”。“第二区”为耶城新建的郊区,在圣殿区的西边。考古发现,主前八世纪时,耶城已有向郊区发展的趋势。参及注。
【】「祭司中有雅斤,又有约雅立的儿子耶大雅,」
〔暂编注解〕据,这里的三个名字属于三个不同的祭司家族。希伯来语ben(“的儿子” )可能是抄错了。耶大雅和约雅立属于两个主要的祭司家族,经常一同提到,,等 )。雅斤是一个名气较小的祭司家族,可能是大卫时代第二十一班祭司首领的后裔。
10~14尼希米记的名单中常常是指「家族名」,而不一定是当代的人名。这里到底是记载了三个、四个或六个祭司家族,则有争议。
【】「还有管理神殿的西莱雅。西莱雅是希勒家的儿子;希勒家是米书兰的儿子;米书兰是撒督的儿子;撒督是米拉约的儿子;米拉约是亚希突的儿子。」
〔暂编注解〕西莱雅。西莱雅是大祭司的家族,12:1-12)。其祖先可能就是被尼布甲尼撒俘掳的大祭司。
希勒家的儿子。圣经经常用“儿子”代表“孙子”,。
管理上帝殿的。指大祭司,虽然没有提他的名字。在尼希米的时代,以利亚实任大祭司,13:4),但这里只提他先辈的名字。
【】「还有他们的弟兄在殿里供职的,共八百二十二名。又有耶罗罕的儿子亚大雅。耶罗罕是毗拉利的儿子;毗拉利是暗洗的儿子;暗洗是撒迦利亚的儿子;撒迦利亚是巴施户珥的儿子;巴施户珥是玛基雅的儿子。」
〔暂编注解〕指一般祭司。据第12-14节,共有1,192名祭司住在耶路撒冷。在4,289名随所罗巴伯回来的祭司中,以及后来随以斯拉回来的其他祭司中,等 ),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住在耶路撒冷。在代上9章的人口统计中,耶路撒冷的祭司已达1,760人。
【】「还有他的弟兄作族长的,二百四十二名。又有亚萨列的儿子亚玛帅。亚萨列是亚哈赛的儿子;亚哈赛是米实利末的儿子;米实利末是音麦的儿子。」
【】「还有他们弟兄大能的勇士共一百二十八名。哈基多琳的儿子撒巴第业是他们的长官。」
〔暂编注解〕哈基多琳。希伯来语是haggedolim。有文本为“大能者的勇士之一”。
「哈基多琳」:是「伟大者」的意思。
【】「利未人中,有哈述的儿子示玛雅。哈述是押利甘的儿子;押利甘是哈沙比雅的儿子;哈沙比雅是布尼的儿子。」
〔暂编注解〕「哈沙比雅」:此人与以斯拉一同归回拉 8:24 。
【】「又有利未人的族长沙比太和约撒拔,管理神殿的外事。」
〔暂编注解〕这里提到的三位利未人负责圣殿的后勤和财务。;12:34,42也提到他们为杰出的利未人。
「沙比太」:他管理神殿的外事 11:16 ,以斯拉处理与外族通婚的事情时,他是反对者之一 拉 10:15 。
「外事」:外部的工作,指圣殿外部跟圣殿有关的工作、维持神殿运作所需各样用品的事。
【】「祈祷的时候,为称谢领首的是米迦的儿子玛他尼。米迦是撒底的儿子;撒底是亚萨的儿子;又有玛他尼弟兄中的八布迦为副。还有沙母亚的儿子押大。沙母亚是加拉的儿子;加拉是耶杜顿的儿子。」
〔暂编注解〕「祈祷的时候,为称谢领首的」:「赞美的领导,负责以祷告感恩」,指的应该是诗班的敬拜。
【】「在圣城的利未人共二百八十四名。」
〔暂编注解〕住在耶城的利未人共284人,但祭司则达1192人(12节的822人-13节的242和14节的128人的和 )。这情形也见所记返国人数中利未人大大少于祭司。他们因未分得地业,不少从事商贸,不愿再务本业。
与1,192位祭司相比,利未人只有区区284人。就像《以斯拉记》中一样。
「二百八十四名」:住在耶路撒冷的祭司有一千一百九十二人。但这样的人数比第一次归回的七十四人增加很多了 7:43。
【】「守门的是亚谷和达们,并守门的弟兄,共一百七十二名。」
〔暂编注解〕他们的名字见。
【】「其余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都住在犹大的一切城邑,各在自己的地业中。」
〔暂编注解〕本节综述住在耶城以外犹大城邑中的人,很可能是25~36节的小题,因为接上的21节又恢复记住在耶城的人,“地业”是从祖先传下来的土地、房屋等。约书亚时代将迦南土地分给十二支派,成为各族的地业,。
【】「尼提宁却住在俄斐勒,西哈和基思帕管理他们。」
〔暂编注解〕“俄婓勒”:看注。在各名单中,尼提宁(殿役 )总是排在守门的之后。
「西哈」:。
「基思帕」:不详。
关于尼提宁人,见注释;关于住在俄斐勒的人,见。
【】「在耶路撒冷,利未人的长官,管理神殿事务的,是歌唱者亚萨的子孙、巴尼的儿子乌西。巴尼是哈沙比雅的儿子;哈沙比雅是玛他尼的儿子;玛他尼是米迦的儿子。」
〔暂编注解〕乌西是圣殿唱诗班的负责人。如同在第15,16节提到有人“管理神殿的外事”一样,圣殿的内务是由乌西管理的。他还参加了城墙的奉献典礼。
【】「王为歌唱的出命令,每日供给他们必有一定之粮。」
〔暂编注解〕不是安排利未人工作的大卫的命令,(代上25章 ),而是波斯王亚达薛西一世的命令。他从国库中拨款供养利未歌手。这种特殊的待遇可能是因为利未唱诗班要 “为王和王众子的寿命”祈祷。从巴比伦回来的少数利未歌手要在圣殿长期供职。
「王」:指「波斯王」。
「一定之粮」:「每天之事」或「每天的份」。这里应该是指「工作量」,而非「食物」。
【王为歌唱的出命令】本节提到的最有可能是亚达薛西一世,他十分关心祭仪的延续,。主前第三千年纪以降,大部分古代近东的宫廷都雇用了职业的歌唱者。例如马里王心利林(约主前1780~1760年 )的宫廷,就有大批的歌唱者。有关以色列之歌唱者的讨论,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犹大儿子谢拉的子孙、米示萨别的儿子毗他希雅,辅助王办理犹大民的事。」
〔暂编注解〕显然,毗他希雅并不是住在耶路撒冷,因为他在波斯宫廷办理犹大民的事。
毗他希雅的职务类似于以斯拉。作为波斯朝廷和犹大之间的协调者,他可能是负责联络工作的特使。
「毗他希雅」:是犹大人,又是波斯王朝廷的犹大使臣,是由王钦点的犹大事务智囊,与以斯拉的职务相似。
本章列出所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男丁人数至少有3044人,以此来推算耶路撒冷的人口应在一万以上,若按照一比九的推算,当时犹大总人数至少在十万人以上。
【】「至于村庄和属村庄的田地,有犹大人住在基列亚巴和属基列亚巴的乡村;底本和属底本的乡村;叶甲薛和属叶甲薛的村庄;」
〔暂编注解〕这是一张犹大和便雅悯人所住乡镇的单子,甚具历史价值。名单利的地名也见《约书亚记》15章,不过那里少了底本、叶甲薛、耶书亚、米哥拿和音临门。这张单子并不齐,因为本书3章和所列的一些乡镇不见此名单中。
村庄。尼希米现在从耶路撒冷的城市人口,转到列举犹大省的各个城镇。这份目录使我们能够比较准确地绘制尼希米时代的犹大地图。然而这里的名单并不完整,因为和尼3章所提到回归后住着犹太人一些城市没有列出。
基列亚巴。是希伯伦的原名,显然得名于其建造者亚巴。他是亚衲族人,15:13,21:11)。有趣的是被掳回归后它恢复了古名。
底本。据认为是底摩拿的另一种拼法,在里被列在南部的城市中。若是这样,那就是亚罗珥附近,现名阿尔拉拉(`Ar`arah ),在贝尔谢巴东南约7.4公里处。但底本位置尚未确定。
叶甲薛。似乎与甲薛一样位于犹大最南端。未确定位置。
25~36这段列出从前犹大(25~30节 )和便雅悯(31~36节 )的土地,有其它犹太人住在当中。
【】这段列出从前犹大(25~30节 )和便雅悯(31~36节 )的土地,有其它犹太人住在当中。
──《雷氏研读本》
【各地的定居情况】
除了底本、耶书亚、米哥拿三地以外,名单中的城市都在约书亚记十五章中提及。这名单证明犹大人散居的范围颇大。犹大地的地名集中在尼革和萨非拉地区,便雅悯地的地名则包括中央山地和沿海平原。本名单或能提供这个波斯省分的界限。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书亚、摩拉大、伯帕列、」
〔暂编注解〕耶书亚。现名泰勒萨西(Tell es-Sa`si ),在贝尔谢巴东北偏东13.6公里。
摩拉大。可能在泰勒米勒赫(Tell elt-Milh ),在贝尔谢巴东南约16公里。
伯帕列。可能在贝尔谢巴附近,但未确定。
【】「哈萨书亚,别是巴和属别是巴的乡村;」
〔暂编注解〕哈萨书亚是贝尔谢巴附近的另一个地方,尚未确定位置。该地名意为“狐狸之村”。
【】「洗革拉、米哥拿和属米哥拿的乡村;」
〔暂编注解〕洗革拉。系迦特王亚吉赠送给大卫,不久后被亚玛力人夺去。可能位于泰勒库威尔福赫(Tell el-Khuweilfeh ),在贝尔谢巴以北约16公里。
米哥拿。不清楚在何处。
【】「音临门、琐拉、耶末、」
〔暂编注解〕音临门。现名希尔拜乌姆拉马明(Khirbert Ummer-Ramamîn ),在贝尔谢巴以北12.8公里。
琐拉。现名萨拉(Sar`ah ),在耶路撒冷以西约24公里。
耶末。现名希尔拜雅穆克(Khirbet Yarmûk ),在伯利恒以约22.4公里。
【】「撒挪亚、亚杜兰和属这两处的村庄;拉吉和属拉吉的田地;亚西加和属亚西加的乡村。他们所住的地方,是从别是巴直到欣嫩谷。」
〔暂编注解〕“别是巴”。耶路撒冷以南三十英里(51公里 )。“欣嫩谷”耶路撒冷西南部的地区。参看的脚注。
撒挪亚。现名希尔拜扎努(Khirbet Zanû` ),在耶末东北3.2公里处。
亚杜兰。现名泰勒谢赫马德库尔(Tell esh-SheikhMadh祂ûr ),在希伯伦西北16公里。
拉吉。现名泰勒杜威尔(Tell ed-Duweir ),在希伯伦西北约25.6公里。1932-1938年间,在J.L.斯塔基的指导下,那里曾出土重要文物。
亚西加。现名泰勒扎卡利亚(Tell ez-Zakariyeh ),在耶路撒冷西南约十八英里。它和亚杜兰和拉吉一样,都是罗波安所修筑的。亚西加和拉吉是耶路撒冷陷落以前最后落入尼布甲尼撒手中的城市。
从别是巴直到欣嫩谷。这里实际上提到了原来犹大支派最南和最北的地区,相隔约64公里。欣嫩谷位于耶路撒冷正南面。参类似的说法“从但到别是巴”。
【】“别是巴”。耶路撒冷以南三十英里(51公里 )。“欣嫩谷”耶路撒冷西南部的地区。参看的脚注。
──《雷氏研读本》
【】「便雅悯人从迦巴起,住在密抹、亚雅、伯特利和属伯特利的乡村。」
〔暂编注解〕直译为“从迦巴(到 )密抹”。迦巴现名杰巴(Jeba` ),在耶路撒冷东北偏北11.2公里;密抹现名穆赫马斯(Mukhmâs ),在迦巴东北3.2公里处。
亚雅。现被确认为埃特泰勒(et-Tell ),在伯特利东南2.4公里,于1933-35年由法国考古队所发掘。尚未确定亚雅是否就是《约书亚记》七,八章的艾城。
伯特利。现名拜廷(Beitîn ),在耶路撒冷以北17.6公里。伯特利在以色列的历史中起重要的作用。雅各在那里在梦见通天的梯子(创28章 )。在以色列王国期间,伯特利一直是耶罗波安一世所设立的两个背道的崇拜中心之一。
【】「亚拿突、挪伯、亚难雅、」
〔暂编注解〕“亚拿突”。耶利米的家乡,位于耶路撒冷以北三英里(5公里 )。
亚拿突。是利未人的城,耶利米的家乡,32:7)。现名为拉斯海鲁拜(Râs el-Kharruûbeh ),位于耶路撒冷东北不到三英里。
挪伯。在扫罗的时代,这里的祭司曾惨遭多益屠杀。从耶路撒冷可以看到它。有人认为它是橄榄山上的埃特托(et-Tôr )。
亚难雅。可能就是伯大尼在《旧约》的名称,是橄榄山东坡上的一个城镇,基督在世时曾起重要作用。现名埃尔阿扎里耶(zarîyeh )。
【】“亚拿突”。耶利米的家乡,位于耶路撒冷以北三英里(5公里 )。
──《雷氏研读本》
【】「夏琐、拉玛、基他音、」
〔暂编注解〕夏琐。现名希尔拜哈聚尔(Khirbet Hazzûr ),大约在耶路撒冷西北偏北6.4公里。
拉玛。可能是现在的埃尔拉姆(er-Râm ),在耶路撒冷西北6.4公里。
基他音。便亚悯的一个城镇子,位置尚未确定。
【】「哈迭、洗编、尼八拉、」
〔暂编注解〕哈第。现名埃尔哈迪斯(el-Hadîtheh ),在吕大东北4.8公里。
洗编。哈第附近,位置尚未确认。
尼八拉。现名拜特纳巴拉(Beit Nabala ),在哈第以北3.2公里。
【】「罗德、阿挪、匠人之谷。」
〔暂编注解〕吕大。现名卢尔德(Ludd )。在马加比时代十分重要(11:34)。后来叫迪奥斯波利斯。
阿挪。在和罗德一起第一次提到。又见。现为阿挪村,在吕大西北8公里。
匠人之谷。显然在拿挪和罗德附近,但位置尚未确定。
【】「利未人中有几班曾住在犹大地归于便雅悯的。」
〔暂编注解〕显然有几班利未人原先是安排住在犹大的,现在迁到便雅悯。尼希米在人口调查时可能发现住在犹大的利未人太多。
【思想问题(第11章 )】
1尼希米完成了修建城墙之后,又怎样确保日后百姓的安危?参1-3,19, 22节。
2对那些抽签后要搬进耶路撒冷居住的百姓,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件事为佳?参2节。这给你什么提示?
3在安排中,有那一类人是规定要住在耶路撒冷的?担任领袖的人往往要付什么代价?若你在教会中肩负要职,你是要求得到更大的权利,还是甘愿作出更多的牺牲?
423节表明在圣殿歌唱的享有特殊地位,17节也显示当日的崇拜公祷有专人领导称谢。相比之下,今日教会对诗班的事奉是否太忽视?对祷告的安排是否太随便。
──《串珠圣经注释》
【】
【尼希米注重组织和策略】十分之一的人相当于那班敬畏耶和华,思念祂名的百姓。神将他们记录在记念册上(参4~24节 ),是祂特有的产业,看为特别宝贝的。他们代表众百姓来满足神心里所愿望的。
―― 史百克《恢复神儿子丰满的见证》
【带头的人须有好榜样】他不但在建造城墙时有筹划、安排对策,如何教导百姓一手拿兵器一手工作,当建造告一段落,他仍不忘有美好的安排,就是人员的布署。耶路撒冷不但是信仰的中心,也是战略重地。当时回归的犹太人只有五万多人,周围仇敌的人数远超过他们,所以如何布署很重要。
── 周神助《异象与使命》
尼希米规定十分之九未抽到的人,以及不乐意的人,可以不住耶路撒冷,但是领袖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管乐意不乐意,都得住在那里。今天事奉神的人虽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有时要宁愿放弃一些我们本该有的权利;保罗说『难道我没有…权利像…』(Havewenoright? )从工作策略的角度来看,应当选择住在与神的荣耀有关的地方。
── 周神助《异象与使命》
【第一个战略──占领】
很要紧的一件事就是耶路撒冷的堡垒当有精兵把守,因此他就他计划好首领必须住在城内,而百姓中有十分之一由抽签选出来的,也必须住在城里面。
在属灵的争战中,有某些战略地带,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予以保守的;为要达成此种任务,我们需要真正被神托付,乐意遵行神的旨意,承担起某一事工的人,再加上有一班人愿意守住各自的岗位,来作为他们的支持者。
我们若是在神的旨意中担负一种事工,神必赐给与工作相等的恩赐。这就是保罗对以弗所教会所说的:「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我总想在教会事工方面,其所以发生许多不愉快的事,是因为好多基督徒不是甘心乐意的去做主所呼召他们做的工作,而是用许多时间去妒忌别人所有的恩赐及所担负的工作。
每一个基督徒在他为主而作的事工上,都会受到仇敌的攻击。但是,担负事工若是行在神的旨意中,并向祂支取够用的恩典,那工作就不再是苦役,乃变成一种快乐的享受。
诚然,守住神所召你的工作范围,甘心乐意遵行祂的旨意,这便是教会工作者自己满足的秘诀。这也是一种训练,引人进到更大、更重要的圣工范围。
――Alan Redpath《基督徒胜利的工作――尼希米记的讯息》
【】
【住耶路撒冷】这班十分之一留在耶路撒冷的人,是一个甘信祭献给神。即使是掣签,也是甘心将自己交给掣签这个方法,由它来定规。但主今天等候人甘心将自己献上,才能成为祂特有的产业。住在耶路撒冷,亦即住在见证的中心,表示他们关心见证并负见证的责任。这个代价极大,并不是每一个都付得起的。
―― 史百克《恢复神儿子丰满的见证》
「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
奉献的意义,就是牺牲。
被掳的以色列人,归回的时候,耶路撒冷是注意的焦点,也是争议的中心,可说是时代的前线。那里是行政的中枢,也是圣殿的所在,全民都到那里敬拜,自然需要有人看管服事;但住在耶路撒冷,危险很大,责任极重,发展却受限制,报酬微小。所以尽管不少人称赞他们的热心,欣赏他们的服务,轮到要他住在耶路撒冷,他则敬谢不敏。
曾几何时,在复兴的热潮中,人人应许“不离弃我们神的殿”。现在热潮退了,代之而现的是人力危机。
在战争中,如果不奔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懦夫。所以应该鼓励人参与,作人所不愿作,不能作,不敢作的工作。
住在耶路撒冷的,不都是祭司,但都是分别出来,作各种事奉工作的人,包括行政人员。因为人力不足,尼希米当然要住在耶路撒冷,并使百姓十分取一,住在城中。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其余的百姓掣签,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别的城邑。凡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为他们祝福。
信徒不仅在财物上当奉献十分之一,人也当献十分之一。
尼希米在此提出“圣城”的观念,并不是像一般以为那里有特别效应,而是说,离开自己的行业,而作公众事务,是分别出来的,是荣耀的,就如现在的公职人员,称为Your Honour,或The Honourable,表示尊敬,为他们祝福。不仅有圣殿,有圣器皿,也有服事的圣职及帮助的人,共同联合组成圣城。
这些人中,首领必须领首,作众人的榜样(3节 );他们不是无能无勇的人,而是有才干或“大能的勇士”(6-14节 );在神殿事奉的人,祭司共1,192名,利未人则缺少(10-16节 );
还有祈祷称谢的人员(17节 ),有关敬拜礼仪;守门的(19节 ),与安全有关的重要职务;尼提宁是在殿中服役的(21节 );并有歌唱的(23节 ),不是为了给人消闲,而是为歌颂神。这些不能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却是敬拜上重要的人物。
圣经说:“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教会不仅要为专以祈祷传道为事的人祝福,还要供应他们的需要。── 于中旻《尼希米记笺记》
【第二个战略──委派】
每一个工作人员有他被指定的工作,并且每一个人都有人关心看顾。从这些经节中你可以看到,管理神殿事务的是歌唱的人,并且王出命令,每日供给他们必有一定的粮。这些歌唱的人可能会想到他们自己是无用的人,他们对整个团体生活并无多大贡献,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工作很重要,他们的工作是鼓励全会众向神颂赞感谢。
你是否有时觉得你的生活太乏味且无用,似乎你没有甚么恩赐,也没有甚么办法使你可以服事主。但是,有一天当我们面对面见主的时候,必定有好多令人十分惊奇的事情。我们当中有好多在主的工作上居显要职位的人,到那时并不见得就是那么显要的人物;同时另有好多平时完全不露面的、孤单的、不被人注意的,他们的工作从来没有人认识,也没有人称赞的,却是最先受主称赞说:「好!」的人。
我们必须认定一个原则,就是在万王之王的工作中,那些最隐藏的工作(比方躺在病床上仍为众人代祷 ),若是行在神的旨意中,是与那些最显露的工作同样的重要。这两种人是同样的需要,同样的有用,彼此相成,没有任何一种是可以不需要的。
――Alan Redpath《基督徒胜利的工作――尼希米记的讯息》
【】
【尼十一章:属灵争战中的战略】「为歌唱者……每日供给他们必有一定之粮。」
这是王的命令,正确而有意义,因为这样使歌唱者可以奋兴整个社会的生活。如果只以功利的精神来处理,可能就不想供给他们,,因为他们对社会的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贡献。他们歌颂神。是诚实生活重要的部分。他们应该得到固定的一份。
有时你觉得生活比较无用,你对那些世界重要任务也没有什么可说。当弟兄整日在农场劳作,但是姊妹可以在晚间以歌声欢娱他们,忘却一切的疲劳。这是她所能作的。但她不值得受供奉吗?你只能唱歌,使劳苦者得力。你只能从神得着感动而传递出去。你作不了什么,却能看得清楚,于是就译为人们所爱的音乐,是神创造的深声。但那就够了,在神的世界里你是被人需要的。
有的病患者经年累月地躺在床上,但在家中成为感动心灵的源头。有人也想来床边,从他得安慰受帮助。歌唱者啊,你要歌唱,除去我们的忧翳,使我们的心高兴努力。在晚上多人不得安睡,你要站在神的殿歌颂主,人的一切劳碌已经止息了。那时王要注意你是否每日继续有供应,完全没有被忽略。
──迈尔《珍贵的片刻》
在尼希米那时候,以色列百姓从被掳之地波斯归回住在耶路撒冷的只有五万人,因此使他们特别容易受敌人的攻击,所以他们需要很快学习属灵战争的功课,就是「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一个贤明的领袖,要使每一个人都能人尽其才,并且派到所指定的工作。仔细研读尼希米记第十一及十二章,就可以看出在此种形势之下,尼希米之所以成功为属灵领袖,乃是因为他运用了三个策略:占领(Occupation )、委派(Delegation )、告成(Dedication )。
――Alan Redpath《基督徒胜利的工作――尼希米记的讯息》
【尼十一章神的城啊,有荣耀的事乃指着祢说的】
「 祂爱锡安的门,胜于爱雅各一切的住处。」接着说:「 神的城啊,有荣耀的事乃指着祢说的。」在历世历代的圣徒里,一直有一座荣耀的城吸引他们, 都讲到神永远旨意的完成,讲到一个荣耀的异象怎样的抓住了 神的心,也控制了历世历代的圣徒们,他们的脚踪、生活,和人生的标竿。
── 于宏洁《尼希米记查读》
【尼十一章要成为锡安的子民是需要付代价】
要成为锡安的子民是需要付代价的。成为仇敌攻击的对象,因为仇敌非常恨恶、恼怒 神家的兴旺,所以他们要来破坏、攻击,一定是以锡安作为他们的目标。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锡安的子民却成为 神喜悦和祝福的对象。我们读这一份名单的时候,我们心里面要很感动。
── 于宏洁《尼希米记查读》
【尼十一章献上自己,成为锡安的子民】
《尼希米记》11:1-3节:「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其余的百姓掣签,每十人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所以,耶路撒冷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住的,在当时是需要抽签的,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来住,其他的九个人住在别的地方。在旧约时,住在耶路撒冷,住在锡安,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但是今天对新约的子民来说,我们只要愿意爱 神,愿意为着 神的旨意献上自己,愿意成为锡安的子民,我们就可以享受锡安的实际。在这里 神的同在是这么实在,而且我们也让神的旨意,神的权柄能够通行在我们身上。这是一个非常宝贵、蒙福的境界,希望我们都珍惜。
── 于宏洁《尼希米记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