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撒迦利亚 第5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我又举目观看,见有一飞行的书卷。」

2「他问我说:『你看见什么?』我回答说:『我看见一飞行的书卷,长二十肘,宽十肘。』」

3「他对我说:『这是发出行在遍地上的咒诅。凡偷窃的必按卷上这面的话除灭;凡起假誓的必按卷上那面的话除灭。」

4「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使这书卷出去,进入偷窃人的家和指我名起假誓人的家,必常在他家里,连房屋带木石都毁灭了。』」

古时的书卷是用羊皮或蒲草纸做的,用轴卷起,但这「飞行的书卷」())却摊开了四处飞翔、公开阅读。古代的书卷通常只有一面,但这书卷两面都写了字()),就像两块十诫的法版())。这个书卷非常大,通常书卷的长度是宽度的三十倍,但这个书卷的长度只有宽度的两倍,「长二十肘,宽十肘」,恰好是会幕中圣所的尺寸())。
「咒诅」())原文是「咒诅、誓言」。这书卷代表律法,是百姓与神立约之后的誓言,因此神将按照誓言的约定审判百姓。
「偷窃」())代表得罪人的罪,「起假誓」())代表得罪神的罪;「偷窃的」())和「起假誓的」概括了所有违反十诫的行为,也代表了当时百姓的属灵光景。他们被神从巴比伦带回来,就是为了重建圣殿()),但百姓却认为神的时候还没有到,先顾自己的房屋())。这既是「偷窃」了神的荣耀()),也是冒神的名「起假誓」())。
「除灭」())原文是「清除、免除」,意思是不再列入圣约的团体之中。
这咒诅的书卷「常在他家里」()),在停工的九年里「你们盼望多得,所得的却少;你们收到家中,我就吹去」())。百姓各人只「奔自己的房屋」()),结果「连房屋带木石都毁灭了」())。
1-4节是第六个异象,神宣告祂将洁净百姓,除灭百姓个人生活中的罪恶。
上图:希伯来圣经妥拉(Torah),传统都抄写在羊皮卷上。

5「与我说话的天使出来,对我说:『你要举目观看,见所出来的是什么?』」

6「我说:『这是什么呢?』他说:『这出来的是量器。』他又说:『这是恶人在遍地的形状。』」

7「(我见有一片圆铅被举起来。)这坐在量器中的是个妇人。」

8「天使说:『这是罪恶。』他就把妇人扔在量器中,将那片圆铅扔在量器的口上。」

9「我又举目观看,见有两个妇人出来,在她们翅膀中有风,飞得甚快,翅膀如同鹳鸟的翅膀。她们将量器抬起来,悬在天地中间。」

「量器」())原文是「伊法」,是犹太人量固体物质的最大单位,大约22升。
「形状」())原文是「眼睛 עַיִן」。
「圆铅」())指量器的上盖,沉重的铅盖把妇人关在量器中,代表罪恶无法逃脱。
「罪恶」())原文是阴性字,所以用「妇人」())来象征罪恶。
「两个妇人」())是天使。「鹳鸟」())的翼展可达3米左右,是翼展最大的陆地鸟类之一。
「在她们翅膀中有风」()),原文是「在她们翅膀中有灵」,是双关语。因为除掉百姓的罪孽,并不是人自己能做到的,完全是神的作为。
上图:以色列的白鹳,翼展可达3米。

10「我问与我说话的天使说:『她们要将量器抬到哪里去呢?』」

11「他对我说:『要往示拿地去,为它盖造房屋;等房屋齐备,就把它安置在自己的地方。』」

罪恶将从以色列被送到巴比伦,从应许之地彻底清除,回到罪恶与偶像的发源处。「示拿地」())就是巴比伦,是人类首次背叛神、发明偶像的地方())。被掳的百姓从巴比伦回归以后,从此再也不拜偶像,偶像留在了遥远东方的巴比伦:「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
「盖造房屋」()),就是盖造庙宇。「把它安置在自己的地方」()),指将量器及妇人送回老家、「自己的地方」()),供拜偶像者膜拜。这个异象表明,虽然在耶和华的日子来临之前,神会继续让罪恶在世上存留,但罪恶始终在神的掌控之中,将来罪和拒不悔改的罪人、偶像要和敬拜偶像的人一起灭亡。
5-11节是第七个异象,神宣告祂将洁净圣地,除掉整个「祭司的国度」中的罪恶。
第六、七个异象的重点不是社会的公义,而是神的百姓个人与团体的圣洁。今天,教会里的罪恶必须被洁净、偶像必须被除掉,我们的奉献、事奉和敬拜才有真实的属灵意义。教会若宽容罪恶、存留偶像,就不可能有属灵的建造:「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第六和第七个异象

(一 )飞行的书(1-4节 )。先知再一次进入他异象的境界观看,这一次他看见一本飞行的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部非常大的张开的纸卷。(这种纸卷是我们现代书本的早期形式、是一种很长的纸草、或者羊皮纸造的长条纸、在其上可以书写 在阅读的时候、这样的纸卷只需一轴又一轴地卷起来。 )它的大小尺寸,大约为30×15英尺,表示这不是‘普通’飞行的书,而是一卷非常大的书本,因为一般的纸卷是较为狭窄的。这卷书飞过全地,把它的信息带给所有看见的人,就好像一幅商业广告横额,被飞机拖着经过群众集会、或者足球比赛场地一样。

然后撒迦利亚被告知这飞行书卷的意义:它代表神的咒诅,并且它来回飞行,进入偷窃和起假誓者的家,在它所到之处尽行毁灭。这种飞行的咒诅比律法的膀臂还要长,因为它好像是自动驾驶的,毫无差错地落在那些行为招致神咒诅的家中。它的受害者是那些干犯两条十诫的人,而十诫是立约生命的中心;换句话说,这个咒诅是直接落在那些行偷盗,和在法庭上提供假见证颠倒正义的人身上。

异象信息的焦点,现在从圣殿和百姓的领袖,转到整个社会的道德组织方面,而这种转变对于掌握整个撒迦利亚的信息是重要的。所有圣殿复建工作的进行,都在假定神和以色列之间还保留着立约的关系,因此敬拜仍然一直是可能的。而关于约书亚和所罗巴伯的异象的陈述,也假定了有一个继续生效的约;神通过祂所拣选的领袖,会继续去指导祂的百姓。但所有这些立约继续生效的保证,产生了一些基本的问题。正像先知非常清楚地知道,原本西乃山的约不但包含着赐福,也有神咒诅的威胁。因此先知在第六和第七个异象里转而提到咒诅。

在这异象后面的问题,可以陈明如下。一方面,国家的努力集中于圣殿的复建;另一方面,明显地,偷窃和作假见证在当地是很普遍的。罪恶的蔓延岂不是将会取消对圣殿作好事所带来的祝福吗?这个异象和它列在前面的问题,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让我们综览先知世界的社会状况。至此我们只看到因着那些不希望参与圣殿工作的人所造成的困难。而如今在社会核心的挣扎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可悲状况。法律的制度十分松懈,在司法方面缺乏执行的力量,使法律的程序很容易变得歪曲。犹大已经从她的伟大时代沉没得极深;她现在是在一个大帝国属下的微小殖民地,失去了管辖权,没有国家的尊严和道德的架构。罪恶的泛滥部分是由于贫困,部分是因为在那样管理松散的社会中,法律容易遭受破坏。但是对于那些与国家的命脉息息相关的人,好像撒迦利亚,犯罪是令人担忧的;从立约的忠诚来看,犯罪招来咒诅,它能抵消所有其他正在进行的好事。

这样,先知的信息是:无论政策得不得力,也不管法庭是多么失败,罪行是不值得招犯的:它必受神的审判,而神的咒诅必最终使犯罪者受到应得的惩罚。这是信心的异象,肯定无论社会的状况是多么可悲,一种更新的生命,对于这个民族是可能的。在圣殿完成时,必将有祝福,尽管咒诅看来是一个被罪恶驾驭的社会的必然面临的后果。而最重要的,这个异象显示神是采取了主动去对付社会的顽疾。这里并不强调要积极进行社会改革的计划,也许因为这样的工作看来不可能实现。但是这里对神赐予整个国家的祝福有充足的信心,并且确信犯罪的必至终从其结局得到报应,而不是任由发生的罪行腐蚀这个社会。

(二 )瓮中的怪物(5-11节 )。第七个异象的焦点是一个伊法(ephah ),这个词表示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度量单位(约五加仑 ),另一是量器。这里指的是后一种意义:先知看见一个大的钵或者量器,明显无疑地大于普通的量器,正像纸卷大于通常的书籍那样;这个量器看来即将移到地上(5-6节 )。撒迦利亚被告知这个量器代表遍地人民的‘恶’,它的移动象征着这种罪恶,在整个社会广泛散布的趋势。然后先知又看见量器的盖被举起来(译者注:中文和合本在7节括号中译作‘一片圆铅被举起来’、英文标准修订本则译作‘盖’Cover ),令他目瞪口呆地看到有个女人在量器里面,正从这个量器的口窥视。好像变魔术之瓮中的怪物,这个女人遍地游行,在她所到之处散布她的魔力。撒迦利亚得知,这个女人代表罪邪恶。

然后这个异象继续移动:这个女人被抛回到容器里面(大概是陪伴先知的天使所抛的 ),而这个重盖被稳固地关闭好。现在两个女性天使进入异象的景象中,她们有宽阔的翅膀好像鹳鸟,她们举起量器,并飞着把它带走。撒迦利亚问她们要把量器带到甚么地方;他被告知它的目的地是示拿,即巴比伦。在那里有一所房屋(或者殿 )将为它建造,而且它将永远保存在那偏僻的地方。

前面异象曾提及特殊的罪──偷盗和作假见证;这个异象中则泛指一般邪恶的灵,它被人格化为在量器中的女人。假定地说,异象中使用了一个女人,因为希伯来文的邪恶Wickedness是属于女性的。而同样,女性的天使是代表善良,她们没有邪恶。这个异象的出现有几个层面。在一层面上,它提及了那个古老怪物在量器中的故事,假定那种能力在我们控制之内,能够按我们的意愿运用。在另一层面,它暗示邪恶的隐藏,潜伏在家庭容器之中,然后探视着要以所有的罪恶来诱惑我们。但是突然之间,这个形像被倒转过来:这个容器代表邪恶可以被制服,并且暗示在神的手中,它的藏匿处变成罪恶的永久监狱。那些愿意把罪恶收藏在家中的人把它当作一种时时玩弄的把戏,他们会从神的行动中得到教训。罪恶必须尽可能远远地从我们家中除去,永远把它封住,把它弃置到远方。

在第七个异象中,先知启示神对国家道德状况的关心是多么深切。不单邪恶的活动需要注意;邪恶的灵,影响所及,会使更加严重的罪恶形成灾害,故此更必须加以控制。而先知再一次预期神兴起从他的国土上除去罪恶。但是异象对一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均有所指示。

(甲 )它提醒我们事物的重要性不单在其表面,隐藏在表面以下也同样重要。罪恶能够毁坏社会的健康,但是邪恶的灵的充斥,可能更为危险。我们可能以为我们是自己行动的主人,但是只要我们仍然喜爱和孕育着邪恶的思想和愿望,我们永不会有安全。

(乙 )唯一可以对付邪恶的方法是完全把它除掉。我们可能以为它被控制了,我们是罪恶的主人,而不是被它奴役。但是在那个过程中并不能确保没有问题;要真正地自由,我们必须完全地除掉它,而为了这个缘故,我们必须不断地寻求神的帮助。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撒迦利亚书第五章

2异象六∶邪恶得着报应

下面两个异象与当地持续不断的不法现象有关。治理者的主要功能是执行公义;参∶,在那里这是祭司的职责,而,则以王为审判者)。不论是由谁执法,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从来没有人能彻底执行;先知预言未来必有公义的政权等),就暗示了现今的不完全。无论多么公正的审判官,都无法阻止邪恶的迅速增加,因此有这两个异象的信息。这两则简短、易明的异象,回应了第二与第三个异象。

1.引介的开场白与第二、第三个异象相同。先知看见一个书卷,不是卷起、放在箱内,堆在存书处,等着祭司与文士来用,而是在飞行,展开来好像旗帜一样,让每个人都能读。被掳归回时期非常注重宗教教育,尤其是律法的教导。

2.这书卷非常之大,长只有宽的两倍,比例很特殊。一肘等于十八迹所以它有十码乘五码,等于一块大招牌的大小。为了了解这量度的重要性,有人曾提及会幕的容积,由可以算出来160。曾有人以为,那些竖板是一个接连一个,成为一整片墙,那么圣所便是二十肘乘十肘;但最近这个看法受到质疑。竖板所搭成的,是开放的架构,而不是一整片墙161,因此整个结构比从前以为的要大。有人也曾指出,所罗门圣殿的廊子是按照这种量度作的,但将廊子与书卷相连,似乎没有值得采信的理由。

3.从前的异象曾应许神要干预,使犹大得益处;但他们必须履行道德要求,正如当年立约之时的情况一样。这是咒诅(希伯来文 ~a{la^ )或“誓言”。这个字与约连用过几次等)。律法的赐下便意味着∶遵守者必昌盛,违反者必遭灾(因此有申二十八章的“祝福”与“咒诅”)。书卷代表律法,上面特别提出对犯法者的咒诅,在这地遍处(希伯来文 ha{~a{res] )都将执行。这个字虽然也有“地球”的意思,但在这里主要应当是指进入这约之人。犹太人必须成为列国之光,不可以再失败,这点非常重要。凡偷窃的是“凡得罪邻舍的人”较精简的说法;凡起假誓的(用神的名),就是堂而皇之的藐视神的圣洁。第七诫与第三诫代表律法的两块“法版”,一边是人对邻舍的责任,另一边是人对神的责任。除灭(希伯来文 niqqa^ ),这动词意为“洗出来”(RV),或从约的誓言中被“剔除责任”。背约的人将不再列入约内,因此将从该群体中“除灭”;按卷上应当是指书卷上写的字。

4.圣经中常将神的话拟人化,描写它去执行神的命令。因为话语带有权柄,便有成就祂旨意的能力,所以即使人有失误,无法彻底罚恶,神的话会自动报复行恶者之家,虽不见痕迹,却必定使他们败落。这种家或会死尽,或会因羞耻而搬离,总之,其邪恶的影响力必会离开犹大。

在以斯拉之前,没有记载提到被掳归回之后的耶路撒冷有审判官的设立。这个异象对那些必须执掌公义、兼顾他事,又看出群体中有腐败,而无力对付的人,能得着鼓舞。神的话自古就有能力,没有一人能不断违逆而不遭刑罚。在法庭系统无法构着之处,神的话也有办法进到私下犯罪的家中,带来刑罚。没有一人能自称无知,因为书卷很大,人人得见,所以没有一人能逃过它的审判。

160 H. G. Mitchell( ICC , p. 169)与 C. H. H. Wright(p. 107)俩人认为,会幕内的圣所提供了这些数字。
161 NBD , 'Tabernacle' p. 1231,有一幅埃及绘制的帐棚图。亦参其文。

3异象七∶耶路撒冷被洁净

然而,该地还有另外一个长久存在的罪恶问题。归回的人与从各地迁来的外族人杂居,他们的道德标准与犹太人不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显然要比律法所要求的自律松散得多。此外,先知或许也在默想,不被咒诅(3节)除灭的恐怕没有几家。他曾呼吁百姓悔改,证明他知道所有人都需要赦免。

虽然第六与第七个异象在意义上互补,但画面却毫无类似之处,不像第二与第三个异象。

5、6.伊法是一个大桶,用来量b类(参∶等),因此是平常的家用量器,容量大约为五加仑162。我们或许会说,这里明明估计得太小,因连十加仑的量器,也装不进一个人。不过,在异象中,这量器可能放大了,就像书卷一样。这是过犯,这个翻译修改了希伯来文,不过大部分学者都接受;希伯来文读为“这是他们的眼睛”,AV 译为外观。虽然希伯来文的“眼睛”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概念中(的注释),但接受修改的理由有三∶ (1) 有希腊译本和叙利亚译本的支持; (2) 子音的经文只需要将 yo^d[ 改为 wa{w ,这两个字母很容易互换。 (3) 其意义易解许多。阿摩司痛斥无耻商人用小升斗卖给人,代表了遍地的不公,他所指的就是伊法。这个群体的生活,因着各种过犯的影响而受到污染(参∶。制作假量器的动机很卑鄙,象征人内心的悖逆,那是一切恶行和不正常关系之根。

7.这种悖逆在此拟人化,不过不只是文学上的拟人化。“它预感邪恶是会带面具的”163,新约也为这种面具背书。那个女人要将铅盖拿起才看得到,就像她所代表的邪恶,大半时候都不为人所见。

8.这是罪恶(希伯来文 ris%~a^ ),此字意义广泛,常用于公义的反面,包括社会、道德、宗教各类的恶。希伯来文的这个字是阴性,所以用女人来将罪恶拟人化。她企图从囚牢中脱逃,但天使的力量更大,将她困于伊法中,不过所用的动词显示双方经过搏斗。罪恶的力量不容忽视。

9.罪恶在天使面前不但没有能力,而且还被带走。有两位妇人出来,她们的翅膀如同鹳鸟的翅膀。鹳鸟巨大的翅膀很合适作这里的比喻,而它希伯来文的名字为 h]@s]i^d[a^ ,意思是“忠诚者”,使得这比喻更富意义。罪恶的挪去,正如约书亚污秽的衣服被脱去,都是守约( h]asi^d[ )之神白白的恩典。而且她们的翅膀中有 ru^ah] ),这个希伯来文有双重意义(见的注释),所以这里的意思可能为“她们的翅膀中有灵”,如此便在强调,除去罪恶乃是神的作为。

10、11.天使回答先知的话,有讽刺意味。示拿是巴比伦(巴别)、以力、亚甲等城所在地的古名,很早便成为敌对神作为之地。在这块犹太人近日被掳之地,他们要为它盖造房屋,即另一座庙宇,也许是像巴别塔之类的建筑,因提到示拿,可能有此暗示之意;不过在完工之前,罪恶还必须等待。她们会把伊法放下来。这里的动词形式很特殊,是加强被动式,强调量器中之妇人的无助。巴比伦其他的神o亦是如此。一旦放在那里,在它的座子上,就成了被人膜拜的偶像,会留在那里。在先知看来,敬拜真神与巴比伦的偶像崇拜绝无雷同之处,简直是南辕北辙,因为偶像乃是无能为力的拟人化。

倘若先知关切四周个人与团体不断犯罪的事,神的答案就在这里。按祂立约的信实,祂会将它挪开,就像东离西那么远。耶利米所传的信息也相同,他以新心作比喻,指出人会有回应。祭司以西结则用涤除污秽来说明。撒迦利亚的第四个异象也显示,污秽的衣服将换成洁净的衣服。因此,神使罪人称义的真理,在旧约中已经启示给人。同时这异象又显示,罪恶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有它自己的庙宇和崇拜者,但却仍在神的掌握中。如果,正如弗瑞(H. Frey)的看法164,罪恶被挪到巴比伦,是为了预备善与恶最后的搏斗,这个异象让人对其结果毫不起疑∶神能将罪恶完全掌控。

162 四加仑六又四分之三品脱( NBD , p. 1323);五加仑半( IDB iv, p. 834)。伊法大约与澡缸差不多大;有两个这类量器的不完整遗物,估计各为四点半加仑与十点二五加仑。
163 Th. Chary, p. 103, 'C'est le pressentiment que le Mal a un visage'.
164 BAT , p. 90.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我又举目观看,见有一飞行的书卷。」

「我又举目观看」这次也看见一个飞行的书卷。这是卷轴,不是书册,也并非经卷(Codex ),经卷是手抄的书册,但是这可能是编本,不是成卷的。这不是卷起来成轴置于一处,而是摊开在空中飞行。这就成为一旗面旗帜,在高空飘扬,目的为给人看见,并且诵读的。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书卷会“飞行”:表示这些书卷是公开的。古时书卷是用皮子或草纸造的,用轴卷起,但此书卷好像一张摊开的大纸四处飞翔供人察阅

「书卷」:于此指神的律法(见3 ) 。 书卷的「飞行」象征神的咒诅要临到不守诫命者,将他们铲除。

我举止观看。在第六个异象中(1-4节 ),神用飞行的经卷向撒迦利亚说明祂如何处理以色列中那些拒绝换掉污秽衣服和对抗圣灵指引的人。见注释。

飞行的。可能指它正在完成它的工作。

书卷。撒迦利亚所看到的可能是皮卷。它被称为“咒诅”,所以里面一定写着字。

●「书卷」:「卷轴」,通常是用皮革做成。

1~4第六个异象,斥责立法的人犯法,神要把犯罪的人从犹太人中除灭。“书卷”写的是神的话语。神要审判罪恶。这里讲到两件罪。“偷窃”和“起假誓”:一是侵犯人的权利,一是漠视神的尊严。正是十诫所严禁。

1~4大型的“飞行的书卷”里象征神对罪人的审判。它是展开的,因为它能够被量度(30 x 15英尺 或9 x 4.5米 一肘是18英寸 或45公分 )。

1-4 飞卷 ── 触犯律法者必受诅被灭。

飞卷】

这里形容书卷飞起来,可见是展开的。我们说旗帜飘扬,或是鸟儿飞扬;但是希伯来文只有后者的意思(不过间或也用「飞」形容火花或云彩 )。第4节提到飞卷「出去、进入」,因此确定是第二种「飞」的意思。经外作品并没有提到飞卷。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问我说:“你看见甚么?”我回答说:“我看见一飞行的书卷,长二十肘,宽十肘。”」

这书卷的面积值与圣殿中的圣所也有同样的尺寸。又有所罗门的廊下也是同样的面积。这面积既与会幕与圣殿有关,是否有特别的意义?有的经学家认为这是指审判,因为在神权政治之下,圣约的民需在耶和华面前负责,接受公义的审判。

如果读下文,这一异象中既历数以色列宗教与道德的罪恶,必是审判的信息。在书卷上写满罪状,所以不能卷起来,不然又怎么能看得清楚呢?可见神启示这异象,可谓用心良苦。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长二十肘,宽十肘」:这恰是会幕圣所及圣殿廊子的尺寸,可能显示此书卷与圣殿有关。

他问我说。就是解释的天使。

长。撒迦利亚既能估算出书卷的尺寸,书卷一定是敞开的。按现代的尺寸,书卷约为17乘以34英尺。由于它的尺寸与圣幕和所罗门圣殿的廊子相同,有人 把“飞行的书卷”与圣所联系联系起来。然而咒诅虽源于违背圣幕和所罗门圣殿中刻在石版上的十诫,尺寸的相似却不能证明其间的联系。书卷的篇幅特别大,可以写许多东西。所以书卷的尺寸可能表明咒诅的严重。

●此书卷非常大,而且比例特殊,长只有宽的两倍。通常书卷的长度是宽度的三十倍。一肘是56公分,所以此书卷是11.2公尺x5.6公尺。死海古卷发现的以赛亚书卷长约24呎、宽11呎。

书的大小】

书卷的大小与所罗门圣殿的门廊大小一样,不过我们很难从这一关联找出什么含义。三十呎长的书卷在古代并不算特别,但是十五呎宽就比一般的书卷不知宽几许。比例的问题使得一些学者认为三十呎是指展开露出的那一部分。展开整个书卷的确不常见,一般的作法是把卷轴的两端同时打开,一次只显出几个段落的文字。所以说,展开的部分是三十呎长,比起十五呎的巨大宽度才合理。卷轴上的一段文章的宽度,通常是卷轴的一半高度,一次大概可以读到两个段落,卷起来未开的部分就是其余的宽度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对我说:“这是发出行在遍地上的咒诅。凡偷窃的,必按卷上这面的话除灭;凡起假誓的,必按卷上那面的话除灭。」

在前几个异象中,只有祝福,没有咒诅。但是使人蒙福的,必须符合道德的条件。如果违背神的旨意,福分必无法获得的,而福分的反面就是咒诅。

这里提到的咒诅(~ala{h )与书卷(Megillah )字尾的音相同,似为写作者有意凑合的。书卷就是咒诅,飞行在遍地,使咒诅带到各处。「除灭」,在译词上有时作「剪除」,不再在约的权益之下,失去应有的身分,丧失地位。这是十分严重的后果。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卷上这面的话…卷上那面的话”:书卷并非卷起,内外两面的字都可以看到。“咒诅”:神对罪恶施行审判。

书卷既然两面都能阅读,可见它并没有卷起来。其中提到两项诫命的违反,是代表其它律法也被违反。

「偷窃的」及「起假誓的」:这两项罪行分别触犯了十诫中的第八和第三条,而这两条诫命代表了一切处人和对神的诫命。

「这面」及「那面」:书卷两面都写上字,如摩西的法版一样

偷窃的。偷窃代表得罪人,发假誓代表得罪神。流亡回归后的犹太人可能普遍犯下这些罪行,所以作为违背道德规范的例子而提出来。

除灭。为了完成神的旨意,以色列必须恢复纯洁。约书亚换衣服的异象(第3章 ),说明了神为处理罪恶所做的安排。每一个悔改的人都会得到宽恕。凡接受安排的人将披上基督完美的义袍。然而要穿上这件义袍,人必须放弃自己的罪行。拒绝放弃的人将遭遇飞卷所宣布的咒诅。

●「咒诅」:「咒诅」、「誓言」、「立约的宣誓」。

●这书卷代表律法,是与神立约之后的誓言,因此神会照誓言的约定审判人。

●「偷窃的」:指道德方面的罪,写在书卷的一面上。

●「起假誓的」:指宗教方面的罪,写在书卷的另一面上。

●「偷窃的」和「起假誓的」概括了律法上一切的禁令。

●「除灭」:「免除」、「除去」的意思,表达这样的人将被由立约人的身份、地位与权益中除名。

◎这段异象跟立约有相当的关系,「咒诅」是立约时说宣示违约将受的惩罚,因此书卷也只不过是把当时立约的誓言拿出来要求以色列人罢了。神与以色列人立约就颁布十诫,因此神只是按照十诫来审判以色列人。当然,相反的守约就会有「福气」。

◎前五个异象都没有提到神的审判,但这个异象开始就提到审判。神介入,当然会带来复兴,不过圣洁的神也一定不会不处理罪恶。

卷轴上的咒诅】

此处的希伯来文「咒诅」指的是对那些破坏誓约的人,或是企图搜集犯罪证据时对着大众所发的咒诅。知情不报的人无异于同谋,与下手犯罪的人受同样的刑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两面都写上字(参现中、吕译 )】

卷轴通常只有一面用来写字,不过写在另一面也不无先例。虽然如此,此处的经文是否指两面都用来写字,不是十分清楚。这句词组的两面,大多数是指左右,而非前后。若是指前后,用以西的表达方式才合理。所以说,这里的飞卷只摊开两个段落的范围,一段论到偷窃的惩罚,一段论到起假誓的惩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盗贼与不守誓言的人】

从经文可以看出这两者有关联。有什么誓言被破坏,会构成偷窃的行为?一个可能就是有人立誓要出钱,让圣殿完工,现在却想要背约。如此,他们不仅犯了偷窃的罪(因为立了誓 这笔钱已经不属于他们 ),也犯了起假誓的罪。如今发出惩戒(写在飞卷上 ),把他们搜出来,叫他们自食其果。提到这些人的问题出在花钱盖自己的房屋,却不建造圣殿。从来看,立誓奉献却不履行承诺,是被掳归回后的严重问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使这书卷出去,进入偷窃人的家,和指我名起假誓人的家,必常在他家里,连房屋带木石都毁灭了。 ”」

这咒诅的情形相当严重,因为要进入罪人的家,做澈底破坏的工作。连房屋带建屋的材料──木石都完全毁灭。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连房屋 ...... 毁灭了」:,显示神要从犹太人中彻底除灭罪恶。

罪人是无法逃脱的。咒诅将进入盗贼和发假誓者的家中,并“常在”里面直至达到目的,包括房屋主人的毁灭。

咒诅进入家门,并且留下不走】

如以上注释所提,这些人犯罪是因为收回为圣殿奉献的承诺,而他们阻碍耶和华的房屋建造,导致自己的房屋受损,是非常贴切的。换句话说,他们有朝一日会尝到背信的苦果,罪有应得的惩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与我说话的天使出来,对我说:『你要举目观看,见所出来的是甚么?』」

〔暂编注解〕第七个异象象征(5-11节 )从地上除去罪恶。见注释。

5~11第七个异象。不但犯罪的个人,整个犯罪的体制必须除去。

5~11在这异象中,有一妇人坐在一个“量器”里(原文作伊法 虽然一伊法通常只有五分之三蒲式耳 但这量器的大小足以让一个妇人坐进去 ),上面的“铅”盖代表“罪恶”。她被合宜地驱逐到“示拿”(巴比伦

5-11 量器抬至巴比伦 ──罪恶必须远离神的子民。

】「我说:“这是甚么呢?”他说:“这出来的是量器。”他又说:“这是恶人在遍地的形状。”」

这是量器,为装干粮的,如榖物、面粉或其它物品。量器或为金属、或为织物、或为陶瓦。但是这里与其说是量器,不如说是容器,容纳那罪恶化身的妇人。

这量器是恶人在遍地的形状。「恶人」原意为罪孽,就是在所提说的。大祭司有罪孽,需要除去。大祭司也代表以色列民,他们的罪孽需要除去。

中译词「恶人的形状」。实则「恶人」或作「形状」。量度是一个形状,形状是看得见的。量器既是升斗法码,即指商业道德,社会公正,所以若不正不义,可用量器来象征。主要的用意是指罪孽的具体,使人无法忽略与否认。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量器”的原文作“伊法”,是希伯来量固体物质的最大单位,约为22公斤,在此处说明地上罪恶极大,故神须予阻止,使义人仍可住在地上,量器上的一片“圆铅”乃口上的铅盖,代表神阻遏罪恶。罪恶的体制也必须从圣地消除,量器“飞”到示拿地代表送回罪恶源出之地,就是拜偶像和亵渎神的大本营巴比伦。比较《启示录》十八章。“示拿”是人类最早背叛神的地方。此处指巴比伦。

「量器」:原文作「伊法」,是旧约犹太人采用干量最大的单位,约等于22公升(五加仑 )。

「恶人在遍地的形状」:原文为「全地上的眼睛」;换句话说,量器及其容物象征地上的罪恶已告满盈。

量器。干量单位,相当于5加仑。由于这么大的容器放不下一个女人(7节 ),有人认为这里指的是形状,而不是容积。

形状。原文“眼睛”。换掉一个字母就成了“罪恶”。七十士译本和RSV版就是采用这种译法。

●「量器」:原文是「伊法」,干物的度量衡单位, 一依法等于 3细亚, 10 俄梅珥;和液体度量衡单位罢特相同,约为英制 9 加仑 (40公升 )。但在犹太祭司的著作中只有一半的容量(20公升 )。这里指的应该是一伊法大小的容器,这是犹太人量度固体对象最大的容器。40公升的容器应该也装不下人,不过这里见到的应该是一种象征,也有可能这个容器是超过一伊法大小的。

●「这是恶人在遍地的形状」:原文是「这是他们的眼睛」,很可能应该是「这是过犯」或「这是形状」。大概以「这是过犯」最有可能。指的应该是商业道德或社会正义方面的邪恶。也有可能是指着容器的内部装「罪恶」,因此问起整个容器,天使就说「这是过犯」。

「量器」:原文作「伊法」,是旧约犹太人采用干量最大的单位,约等于22公升(五加仑 )。

「恶人在遍地的形状」:原文为「全地上的眼睛」;换句话说,量器及其容物象征地上的罪恶已告满盈。

——《串珠圣经注释》

量器】

此处使用了特别的礼仪容器,装载奠基石送到地基。本节只描述了容器的尺寸──「伊法」(和合本「量器」 )──差不多是一个「蒲式耳」(约37升 )的三分之二。不过没有提到容器的材质。在美索不达米亚,用来盛装地基存物的容器称为「库铺」(quppu ),可以是个柳条篮,或是木制的箱子。从装在里面的东西来看,尺寸各不相同。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见有一片圆铅被举起来 )这坐在量器中的是个妇人。」

这里都是象征。因为妇人成为罪恶的象征。

另一说主张量器是表征异教的庙妓,所以妇人为罪恶的化身,尤其量器应被带至示拿。示拿是巴比伦,是异邦,有宗教与迷信罪恶。他们根据第八节「罪恶」一词的涵义。

这里的圆铅好似用作量器的盖子,当这盖子举起掀开,才可看见有坐着的妇人,可见这妇人是隐秘的。罪也是这样不愿公开。但是问题在圆铅的功用,因为通常圆铅不作此一用途。下节再提圆铅,似仍指盖子,可能是当作一种秤铊。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圆」:原文可作「他连得」,是旧约常用最大的重量,相等于三千舍客勒(重三十公斤 );「圆铅」在此指量器的上盖。铅盖的重量把妇人牢牢困于量器中,代表罪恶受到阻遏。

圆铅(kikkar )。直译为“圆盘”。这里指量器的圆铅盖。揭开以后,撒迦利亚看见一个女人坐在里面。

●「妇人」:「罪」在原文是阴性字,故用妇人来象征罪。

●「圆铅」:在此处是作为盖子,但重量相当沉重,有说是108.29磅。圆铅盖住容器,将使罪恶无法逃脱。

7~8这异象用妇人代表“邪恶”(罪恶 )或因希伯来文“罪恶”一字的阴性。妇人亟欲逃脱不受审判,但天使使她就范,“扔在量器中”

铅】

新国际本与和合本都认为这是盖子,但本节原文指的是一「他连得」的铅(是一种特别的秤 通常作圆盘状 ),第8节指的是铅块。神殿地基里通常会存放金属块(金、银、铜、铁、铅 ),有时是碎片,有时是大块,也有时为正方形的凸面泥版,或是砖头。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里面的妇人】

因为容器不大,有人认为里面的妇人是一尊像。此与神殿的关联在于古代把人像埋在地基一旁,或是门轴石的下面。这些石像或是献给某一神明,或是代表一名守护神。因此,我们不禁要揣测,这个异象就是从圣殿遗址,把装有人像与铅块的盒子拿起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天使说:“这是罪恶。”他就把妇人扔在量器中,将那片圆铅扔在量器的口上。」

罪恶(Ris`ah )可应用在礼仪的不洁,尤其是指异教的成分,如在玛拉基书,所谓「恶人」(用同一字 )指不事奉神的人。但是罪恶一词也指道德的失败,如申命记,专指不义不正直的行为。以西结书,也有同样的涵义。

圆铅在此处又是作为盖子,使妇人在量器内囚禁,无法脱逃。它既是一种类似秤锤,重量是为镇压妇人的,可能也是表征罪恶,尤其是商业的罪恶。

在量器中的妇人,表征罪恶,或指以色列民的罪恶,或指个人的罪恶,或指犹大地及耶路撒冷的罪恶,或指各地甚至?地的罪恶,这妇人就是罪恶的化身。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把妇人 ...... 量器中」

:按7节 , 妇人原坐在量器中,大概当盖子打开时,妇人逃出,故须把她再次扔进量器中。

这个女人象征神要除掉的以色列堕落的罪。所以这个异象与上一个有联系(见1-4节注释 )。有人认为这两个异象实际上是一个。但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把妇人扔在。盖子揭开时那个女人显然试图离开,但天使把她扔了回去。

圆铅。就是铅盖。这么重的盖子无疑是为了把那个女人关在里面。

】「我又举目观看,见有两个妇人出来,在她们翅膀中有风,飞得甚快,翅膀如同鹳鸟的翅膀。他们将量器抬起来,悬在天地中间。」

这两个妇人必与在量器中的妇人有关,既因为妇人,也许有同样的表征──罪恶,但是她们又不同,因为在量器中的妇人没有翅膀(至少没有提说 ),是在静止的状态,坐在那里。这两个妇人却飞行自如,在动态中。她们是否有保护的作用,呵护着量器的妇人?无论如何,她们在执行任务,将量器带走。

「在天地之间」也许是指高度,耶利米书「空中的鹳鸟」,飞翔在高空。这也可能指幅度,在天地之间,是在全地,辽阔的空间。鹳鸟随?季节移居。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两个妇人”和“风”都是神所拣选的,只有神可除去罪。“如同鹳鸟的翅膀”:很大的翅膀。

“两个妇人”。是神的代理人或邪恶的势力。

「鹳鸟」:是翅膀有力,可飞远程的候鸟。

为什么选择长着鹳鸟翅膀的妇人来消除罪恶,天使并没有解释。就是猜测也是无用的

●「她们翅膀中有风」:也可以翻译成「她们翅膀中有灵」。

●「鹳鸟」:在旧约中是一种不洁净的鸟 申 14:18 ,拥有大而强壮的翅膀。

有翅膀的妇人】

旧约圣经没有描述天使为女性,或是有翅膀(不过 ,迦百列似乎是急速飞行而来 但请参该处注释 )。在乌加列文学,巴力的姐妹亚拿特长有翅膀。在美索不达米亚艺术,有翅膀的生物通常是守护神或恶魔。女神伊施他尔有时也以翅膀出现于艺术作品。主前第九世纪有块浮雕,上面刻着一棵线条简约的树,两侧各有一名长着翅膀的女性。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问与我说话的天使说:『她们要将量器?A到哪里去呢?』」

〔暂编注解〕“量器”(代表罪恶 )被人抬走,表示神将罪恶除掉和三章约书亚“污秽的衣服”得以脱掉的意思一样。

】「他对我说:“要往示拿地去,为她置造房屋;等房屋齐备,就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地方。”」

恶必须除去,那两个妇人将量器迅速地抬走。天使告诉先知,量器的去向是示拿地。示拿是巴比伦。

两个妇人不但负责将量器抬回去,而且到了目的地,还要造房屋把他安置。在示拿地要盖住屋。这是异教的庙宇,将罪恶安置在那里。「安置」一词不仅是被动词,而且也有加重语气的形式(IntensifiedPassive ),似乎说明这量器,像巴比伦的诸神,是完全虚无与无能的,偶像本来就是无用的,需要人来安置。

耶和华始终信实,祂可将罪恶遣走。「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耶利米也有同样的信息,强调神立永远的约,必不离开他们。以西结书中神应许洁净他们,赐给他们新心与新灵。神要复兴的以色列,使他们成为圣洁的国民,必除掉一切的罪恶与污秽。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邪恶从以色列出去,(合宜地 )被送往拜偶像之地巴比伦。

「示拿」:即巴比伦──人类首次背叛神的地方

将量器及妇人抬至巴比伦,是表示罪恶必须彻底从应许之地挪除,归回叛逆神与拜偶像的发源处。有学者认为,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后,从此不再拜偶像,正应验这个异象的预言;另有人认为这异象是预言弥赛亚国度里人不再拜偶像偏离神。

「盖造房屋」:意即盖造庙宇。

「把它安置 ...... 地方」:指将量器及妇人放在庙宇中供拜偶像者膜拜;这是个大讽刺,另一意思是不许罪恶返回,要彻底清除。

示拿。就是巴比伦。巴比伦是罪恶的聚居地。离开巴比伦的人应该放弃那里的罪恶。现在已对罪恶采取了措施。正如神的选民蒙召离开巴比伦,他们中不肯改变品格的人也将从以色列召唤出来,回到巴比伦去。

●「示拿」: 创 10:10 是巴别(巴比伦 )、以力、亚甲、甲尼等城市的所在地。很早就是敌对神的地区创 11:1-9 。

●「房屋」:亦作「庙宇」或「殿」。

●「盖造房屋」:可能就是建造庙宇,也许与巴别塔有关系。

◎这里显然是说神要除去以色列地中的罪恶。

「示拿」:即巴比伦──人类首次背叛神的地方

将量器及妇人抬至巴比伦,是表示罪恶必须彻底从应许之地挪除,归回叛逆神与拜偶像的发源处。有学者认为,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后,从此不再拜偶像,正应验这个异象的预言;另有人认为这异像是预言弥赛亚国度里人不再拜偶像偏离神。

「盖造房屋」:意即盖造庙宇。

「把它安置 ...... 地方」:指将量器及妇人放在庙宇中供拜偶像者膜拜;这是个大讽刺,另一意思是不许罪恶返回,要彻底清除。

──《串珠圣经注释》

为他盖造房屋】

这个「他」在原文是阴性,妇人与量器也都是阴性名词。本节下半段指的是容器,而非妇人,因此房屋是为容器,而非为妇人所造。如此我们更确定容器是存放于圣殿地基里的。「房屋」常用来指称圣殿。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例证

【社会公义

在本章,神藉先知所见飞行的书卷与量器中的妇人的异象,启示祂是一个不能容忍罪,要彻底除净选民罪恶的神。「飞卷」代表神的律法;「偷窃」与「起假誓」两种罪代表百姓对人对神两方面关系的破坏。可见得罪神或对人有亏损这两方面的罪都为神所憎恶。我们爱神,也当爱弟兄与邻舍。

.在量器中妇人的异象里(5~11 ),量器代表社会的公义、公平的准绳;而妇人代表选民社会方面的罪恶,在此特别指责没有执行社会公义的罪。神要惩罚行这些罪的人,亦要进一步彻底将这罪行从百姓中间除掉。社会公义是今天教会开始重视的问题。在旧约,一班于主前八世纪出来工作的先知的责备中,亦以百姓废弃社会公义的罪恶为主题之一。所以今天高举社会的公义不再是教会的一个选择,而乃是神的命令,是讨祂喜悦,行祂心意的一个正确方向。

祷告求主帮助我们能看重与?及对人的关系;又求主加我们智慧与勇敢,在今天社会中作?的盐和光。

──《新旧约辅读》

飞行的书卷】

「我又举目观看,见有一飞行的书卷。」

古时的书卷,是用牛羊的皮制成,所以牛或羊要先被杀流血,好像与立约有关。
一般书卷是不会飞的,正像我们所说的:“徒法不足以自行”。但是,先知在异象中所见的书卷,长二十肘,宽十肘,约为30x15呎,不仅比一般书卷大了许多,而且是展开的,能够飞行的。所以在全地可以看到两面都写的字;时候到了,神要照所写的施行审判。
神要把祂的话用文字写出来,是要叫人确实的知道,而且是不能更改的。正如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神亲自用指头,在两块石版上面,写下了十条诫命,叫祂的子民记得,遵行。天使对先知说:“这是发出行在遍地上的咒诅:凡偷窃的,必按卷上这面的话除灭;凡起假誓的,必按卷上那面的话除灭。”因为不是一部分人犯了罪,而是普遍的。不过,并不是只有这两样的罪,也不是只有这两样罪受咒诅;而是这两样罪,可以作为全地的人所犯一切罪的代表:“起假誓”是妄称神的圣名,在第一块法版上,违背了对神的责任;“偷窃”是侵犯了人的权益,记在第二块法版上,违背了对邻舍的责任。这两方面,是神所设立道德律的精意,也启示神对人间秩序的要求,彰显了神自己的性情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使这书卷出去,进入偷窃人的家,和指我名起假誓人的家,必常在他家里,连房屋,带木石,都毁灭了。”

神律法的咒诅,是实在的,违背的人,必受妄为当得的报应。因神的话“决不徒然返回”必然成就,而且会飞的,能够忽然临到。圣经多次告诉我们,神的审判是确定的。“必常在他家里”,是说人不能仅有外面的宗教生活,也必须有经常的生活,甚么都不能向神隐藏。对于不顺从的人,神的审判也是严厉的,彻底的毁灭,一无存留。主耶稣说:“我告诉你,若有半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监狱〕里出来。”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我们应当趁着还有今日,信靠主,认罪悔改,藉主的宝血除净罪孽,可以免受审判,在主再来的时候,进入永远荣耀。

── 于中旻《撒迦利亚书笺记》

「我问与我说话的天使说:他们要将量器抬到哪里去呢?」

本章第一个异像是责备干犯律法的人,他们的罪写在飞卷的两面,这书卷要进入偷窃与起假誓者家中除灭他们(第四节 );但是第二个异像是安慰的,因为罪恶必然除去。妇人象征地上的罪恶,必被仍在量器之中,并有圆锴在口上,这是由另两个妇人带着翅膀迅速而有力地将它带走,送到巴比伦去。巴比伦原是罪恶的根源之地,使选民受咒,所以它必须带回去,对敬虔的犹太人,是莫大的鼓励,神的刑罚终于来到,除去罪恶,不再记得了。

这是我们的抉择:我们若不肯承认自己的罪,罪必侵蚀我们的生命,好似癌细胞发展,破坏我们生命;在另一方面,我们若承认,并求圣灵的恩惠,我们的罪过必可清楚,罪的权势必然破除,在迅速与确实的救恩中,神要来向我们施予帮助,除去我们的捆绑,如在日光之下消除冰霜一般,罪还有什么可能仍在我们里面,罪恶的一切必然废除,过往无论有多少错失过犯,必定消失。外面的试探与里面的脆弱就都除去,我们就会憎恶罪,依附良善,我们也必登上光明的阶梯,走向永恒之门。向公义觉醒,不再犯罪。

──迈尔《珍贵的片刻》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