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以斯帖记第7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哈曼

哈曼被处死的原因有哪些?

哈曼的企图被揭露后,他先前因怨恨而策划的阴谋,令他自尝苦果,最后在自己为别人制备的刑架上受死。“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哈曼的结局,正好说明害人终害己的道理。

恶人终于罪有应得──被人蒙了脸意味着……

给被判死刑的人蒙上面,是因为波斯国王不想看见死囚的脸。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搬起石头砸己脚

经文:

7王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花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于他,就留下来求以斯帖王后救他的命。8王从御花园回到酒席厅,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哈曼的脸就被蒙住了。9有一个伺候王名叫哈波拿的太监说:「看哪,哈曼还为那报告给王、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一个五十肘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的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木架上。」10于是哈曼被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愤怒才平息了。

亚哈随鲁得知哈曼是那始作俑者,立时的反应当然是怒火冲天。学者指出亚哈随鲁王的暴怒神髓在译文中无法表达,但若用希伯来原文高声朗读时,就像机关枪扫射的声音。哈曼的阴谋被揭穿,王实时反应是大怒(7a节),直至哈曼被处决,王的怒气才平息(10b节)。哈曼可以说是自作自受、得到他应得的惩罚,但王既然听信谗言,有份参与灭族的阴谋,他又怎能置身事外呢?

这时王离席往后花园去,王在怒气填膺之际,也需要冷静下来,集中精神,思想他下一步应如何行动。那时他的脑海中可能浮现几个问题:他可否因自己所批准的计谋去惩罚哈曼呢?若他惩罚哈曼,是否等于承认自己有份造成这尴尬局面?之前既然已颁下不能更改的法令,现今可用甚么理由或借口来撤消它呢?亚哈随鲁实在落在进退两难的局面,肯定是搜索枯肠,不知如何是好。身边的群臣谋士也不知所措,一时仍未有任何好的建议去处置哈曼。就在这时候,哈曼愚蠢的举动,替亚哈随鲁王解决了他的困局。

哈曼见王大怒,知道自己必死无疑;那时他只有几个选择:跟随亚哈随鲁王走到后花园,求王赦罪。但王怒气仍未消,他必被拒诸门外。他亦可以逃出房外,但这样作恐怕等于畏罪潜逃,肯定会被缉拿定罪。哈曼此时确实六神无主,最自然的反应是向指证他的以斯帖求情。这时,他的情绪应盖过了理性,以致他忘记了或甚至顾不得波斯宫庭的规矩,即是除了王或所指定的太监之外,任何人都不得靠近王的后妃,就算有旁人在场,一个男人也必须与后妃保持七步以上的距离。但哈曼情急之下,为了保命,竟然伏在以斯帖斜躺的榻椅上向她求情。哈曼愚蠢的举措,让亚哈随鲁得着解脱的借口。哈曼的举动确实违反了后宫的礼仪规矩,这等于是公开侮辱王,足以被定罪处死。

这事件的结局确实有点讽刺。哈曼屠杀的计划显然是有罪的,但他并非因此恶行而被定罪,反而是因企图调戏皇后而被定罪,以致亚哈随鲁王得以抽身脱罪。这是何等的讽刺!哈曼高傲自恃,因着一位犹太人末底改不肯向他下跪,而要处死对方;但在紧急关头,却屈膝在一个犹太人以斯帖面前求饶。更讽刺的是他制造的木架本想用来悬挂末底改,而现在被悬挂的却是他自己。哈曼可真是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思想:

俗语有云:「害人终害己」。哈曼自食其果、自掘坟墓。罪好像有脚似的,始终会追上我们(参b)。求主怜悯,不让任何苦毒、恶谋在我们的脑海中滋生萌芽,免得自招败坏。

--1-尔道自建 9月22日

02、遣辞用字的智慧

经文:

1王带着哈曼来赴以斯帖王后的宴席。2第二天在宴席喝酒的时候,王又对以斯帖说:「以斯帖王后啊,你要甚么,必赐给你;无论你求甚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给你。」3以斯帖王后回答说:「王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王若以为好,我所要的,是王把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我的本族。4因为我和我的本族被出卖了,要被剪除,杀戮,灭绝。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就闭口不言;但我们的痛苦比起王的损失,算不得甚么。」5亚哈随鲁王问以斯帖王后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6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非常惊惶。

作者用了简单的一句「王带着哈曼来赴以斯帖皇后的宴席」(1节)来开始以斯帖为两位男士预备摆设的第二次宴席。亚哈鲁王和哈曼两个都带着不同的心情赴宴;两人都不知道将会发生甚么事情。哈曼经过上次蒙羞的经历后,显然是带着非常矛盾的心情来赴以斯帖的宴席。哈曼已经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成了被动地受催促赴宴的人。

读者也许依稀记得,第一章提到瓦实提被太监催促前往赴宴席后,所得的是反面的结果,现今哈曼也是在太监催促下前往赴以斯帖的宴席b)。作者似乎也在暗示哈曼悲惨的结局临近门前。哈曼确实在这一幕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而且整晚说的话也出奇的稀少。以斯帖反而扮演着主动的角色,而且她说的话救了自己和自己的民族。她对王说的话,遣词用字都非常谨慎,用得非常恰当,就如箴说:「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像金苹果镶在银的器物上。」《新译本》

以斯帖对王的一番说话简洁清晰,遣词用字的技巧高超,有三方面值得留意。首先,以斯帖拣选适当的时候发言。王曾经两次提到要将国的一半给她b、6b),现在王第三次向她说这话,表示王是悦纳她才说出这些恩言。因此,这是最适当的时机向王请求的时候。

其次,她要指出哈曼的阴谋,但又要避免将亚哈随鲁王牵连在内。计谋是哈曼的,但无论王是否完全知情,他毕竟也有份参与和批准,让哈曼用王的戒指在死亡的颁令上盖印。以斯帖特意用被动语态向王说:「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4a节)她这样是避免用主词提及始作俑;她没有提到哈曼的名字,也没有提及王有份参与,为了一万他连得银子出卖了犹太人。她等待亚哈随鲁王义愤填膺的时候,才直接指出那罪魁祸首就是哈曼。这与先知拿单进谏戴维的做法雷同相似

最后,以斯帖动之以情,让王知道她和族人被卖为奴为婢,虽然痛苦,但还不值得来搅扰王;但她继而诉之以理地指出民族灭亡对王所造成的损失,是敌人无法补偿的。她说:「但我们的痛苦比起王的损失,算不得甚么」(4b节)。这句话的原文有不同的翻译,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指被灭民族在纳税方面曾带给王许多利益,比哈曼答应给王的金钱更多,所以若那民族被消灭,哈曼的贿款也不能补偿王的损失。

以斯帖在整段谈话里,虽然指出自己和自己的民族会有被灭的危机,但一直仍未透露这民族就是犹太人。那时,王显然对以斯帖的籍贯毫不知情,因为太监哈他革可能仍未将此事禀告王。然而,以斯帖的身分最终也会被揭露,不过现在仍未是适当的时机。以斯帖能巧妙地回避了王在灭族的事上扮演的角色,同时又能揭穿哈曼的阴谋,这全都因她说话谨慎,用词恰当。

思想:

「说话的『艺』术」和「说话的『伪』术」这两句话实在有天渊之别。求主帮助我们学懂说话的艺术,用爱心说诚实话,但同时又说得恰到好处。

--2-尔道自建 9月21日

03、以斯帖(四)─揭发阴谋、代求得生

经文:

钥节: …
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

参考经文:

提要

在以斯帖第二次的宴会中,国王第三次问她有什么请求,并且保证必成就她所求的。此时,上帝已在国王心中完成一切的准备工作,当以斯帖开口求说:「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她揭露了哈曼的阴谋,哈曼万万想不到皇后竟然是犹太人。当亚哈随鲁王知道有人想杀皇后和她的同胞时,忿怒不已,拂袖而去,暂时离开,走进御花园去。

这时哈曼知道大祸临头,情急脚软,竟然倒在以斯帖的榻前求饶。那知王就在这时回来撞个正着,王以为哈曼在调戏王后,不由怒火中烧,下令将哈曼蒙上脸带走,哈曼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阳光了,王的愤怒直到恶人哈曼被挂在自己所预备五丈高的架上才止息。

以斯帖由她的睿智化解了犹太人灭种的危机,在她安排这一切的事情背后,有一位更聪明,更有能力的上帝在她左右,暗暗地帮助她。以斯帖借着祷告,使大能的上帝,改变一个君王的心,也使她的仇敌陷入自设的网罗中,当人愿意完全摆上,破碎为主所用时,就能成就大事,正如主所说:「那些为我舍了生命的,必要得着生命。」

默想

1.以斯帖记是圣经中唯一一卷没有提到上帝名字的书,但我们却发现在每一章信息中,上帝的大能、工作和同在,是贯串全书的。上帝站在以斯帖、末底改和一切信靠祂之人的背后。正如解经家亨利马太所说:「上帝的名虽不在这里,但祂的手却与他们同在。」

2.以斯帖的经历,让我们看见那位可靠的上帝,如何主宰一切,在仇敌得势之地,拯救祂的孩子。当人愿意毫无保留摆上一切时,上帝便能使用他成就大事。信徒阿!是否也愿意成为今日的以斯帖?

祈祷

主啊!的以斯帖?求您赐给我一颗真正爱您的心,能毫无保留地把「自我」献上为祭,讨您喜悦。

--3-每日读经

04、恶人哈曼

经文:

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

《斯》这篇优美的短篇小说,记载了犹大人被掳时期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虽然全卷书中没有出现一个神字,但我们看到神那只无形的大手,永远在掌管着人类历史。在《斯》中,亚哈随鲁王一度的亲信哈曼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曾经定下计划要灭绝通国的犹太人,并且几乎得逞。然而,神借着皇后以斯贴和她的养父末底改保护了犹太民族,而哈曼自掘坟墓,被吊死在他自己为末底改所准备的绞架上。

一、王抬举哈曼

1.哈曼其人:哈曼是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犹大人的仇敌”

2.哈曼所有: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众多的儿女,和王抬举他使他超乎首领臣仆之上,都述说给他们听。

世人所追求的金钱、权力、地位、儿女、聪明……,哈曼都有。

3.哈曼所是:哈曼是个恶人,心中无神,目中无人,是个得势的恶人。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18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

哈曼在神眼中却一无所有。

二、末底改不跪拜哈曼

1.王抬举哈曼: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

经上没有告诉我们哈曼立下什么功劳,只是王抬举他,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这是神的恩典。

2.末底改不跪拜哈曼: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

因着是王的吩咐,其他人惧怕哈曼的权势,但末底改因着是神的选民,不向强权与邪恶势力屈服,对哈曼不跪不拜。

3.臣仆的规劝:a在朝门的臣仆问末底改说:“你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4他们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

臣仆们出于好意,怕末底改会受到打击,就规劝他。但末底改不听人的话,因为听人的话就会软弱。

4.臣仆告诉哈曼:b他们就告诉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

这些臣仆为了讨好哈曼,就把末底改的事报告给哈曼。

三、哈曼的恶谋

1.哈曼发怒: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

身处高位的哈曼妄自尊大,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

2.哈曼的设谋害犹大人: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

得罪哈曼的是末底改一人,哈曼却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可见哈曼的狂傲与恶毒。

3.王应允哈曼请求: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9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10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11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你可以随意待他们。”12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又用王的戒指盖印,13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14抄录这旨意,颁行各省,宣告各族,使他们预备等候那日。15驿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传遍书珊城。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

哈曼仗着在王面前得宠,把他的阴谋告诉王,王听信哈曼的一面之辞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哈曼的请求。

四、以斯帖为王和哈曼摆设筵席

1.末底改向以斯帖求助:末底改将自己所遇的事,并哈曼为灭绝犹大人,应许捐入王库的银数,都告诉了他。8又将所抄写传遍书珊城要灭绝犹大人的旨意交给哈他革,要给以斯帖看,又要给她说明,并嘱咐她进去见王,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9哈他革回来,将末底改的话告诉以斯帖。10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见末底改说:11“王的一切臣仆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个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现在我没有蒙召进去见王已经三十日了。”12人就把以斯帖这话告诉末底改。13末底改托人回复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14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15以斯帖就吩咐人回报末底改说:16“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17于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危机之时,末底改向以斯帖求助,叫她去王面前提说,拯救犹大人。以斯帖起初有点惧怕,但在末底改激励下,她变得勇敢起来,愿意为民族舍命。

2.以斯帖请王带哈曼赴筵: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进王宫的内院,对殿站立。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门。2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3王对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4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5王说:“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行。”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6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7以斯帖回答说:“我有所要,我有所求。8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

有了三天的禁食祷告,以斯帖勇敢地进去见王,神使她在王面前蒙恩,不仅免她死罪,还应允她所求所要。而哈曼因着能与王一同参加王后的筵席洋洋得意,向妻子和朋友弦耀。哈曼又说:“王后以斯帖预备筵席,除了我之外,不许别人随王赴席。明日王后又请我随王赴席。”

3.哈曼“尊荣”末底改:那夜王睡不着觉,就吩咐人取历史来,念给他听。2正遇见书上写着说: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亚哈随鲁王,末底改将这事告诉王后。3王说:“末底改行了这事,赐他什么尊荣爵位没有?”伺候王的臣仆回答说:“没有赐他什么。”4王说:“谁在院子里?”(那时哈曼正进王宫的外院,要求王将末底改挂在他所预备的木架上。)5臣仆说:“哈曼站在院内。”王说:“叫他进来。”6哈曼就进去。王问他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如何待他呢?”哈曼心里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不是我是谁呢?”7哈曼就回答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8当将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马,9都交给王极尊贵的一个大臣,命他将衣服给王所喜悦尊荣的人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10王对哈曼说:“你速速将这衣服和马,照你所说的,向坐在朝门的犹大人末底改去行。凡你所说的,一样不可缺。”11于是哈曼将朝服给末底改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

哈曼去见王的目的是杀害末底改,不料,王却让他尊荣末底改。哈曼没敢提杀害末底改的事,不得不尊荣了一次末底改。哈曼此时发觉自己掌管不了历史,他的心开始变得忐忑不安了。

五、哈曼被处死

1.王带哈曼再次赴筵: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按照以斯帖的请求,王带哈曼再次赴以斯帖的筵席。因着哈曼的遭遇及妻子与朋友的话,哈曼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预想不到的事。

2.以斯帖指出恶人是哈曼: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3王后以斯帖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4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也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敌人万不能补足。”5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6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

在第二次酒席筵前,以斯帖当着王的面指出“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

3.哈曼被处死:王便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就起来,求王后以斯帖救命。8王从御园回到酒席之处,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脸。9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作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10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就这样,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哈曼为末底改专门在家中立起了一个五丈高的绞架,却怎能想到,在一日之内,被挂在上面的人却不是末底改,竟是自己,这可正所谓是自掘坟墓、自作自受啊。这样的讽刺带有戏剧般的效果,而这戏剧般的效果正在于,就是在哈曼自己最以为稳妥,也在别人眼中最如日中天、处于辉煌顶峰的时候,事实上却是公义审判临到,他个人走向败亡和覆灭之际。这正应了圣经上所说的:“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

4.哈曼十个儿子被杀:又杀巴珊大他、达分、亚斯帕他、8破拉他、亚大利雅、亚利大他、9帕玛斯他、亚利赛、亚利代、瓦耶撒他;10这十人都是哈米大他的孙子、犹大人仇敌哈曼的儿子。14王便允准如此行。旨意传在书珊,人就把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起来了。

接着,哈曼的帮凶与他的十个儿子也被杀了。犹大人铲除了一切敌对势力。

至此,哈曼不仅失去了地位、权势、财产、儿女……,连性命也丢了。哈曼两手空空,一身罪恶,等待他将是地狱的刑罚。

六、犹大人的普珥日

1.这是哈曼阴谋杀害犹大人的日子: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

这原本是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的日子。

2.这是犹大人欢喜快乐的日子:末底改记录这事,写信与亚哈随鲁王各省远近所有的犹大人,21嘱咐他们每年守亚达月十四、十五两日,22以这月的两日为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在这两日设筵欢乐,彼此馈送礼物,周济穷人。

在神大能的干预下,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的日子变成犹大人欢喜快乐的日子。荣耀归主名!感谢神!

七、从哈曼身上学习教训

在哈曼自取灭亡的道路上,有几个教训,值得我们儆醒。

1.不轻易发怒: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哈曼如此得宠,可以说,得到了一切世人所羡慕的尊贵、财富和权力,然而,因为有末底改这一个人不肯向他跪拜,哈曼就一点不能快乐起来,甚至可以说,天天活在不悦、仇恨和苦毒之中。《斯》中这样写到:“那日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地出来,但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连身也不动,就满心恼怒末底改。”;每一次,哈曼向他的亲人朋友夸耀他的荣耀、地位和王对他的宠爱的时候,一想到末底改,满心的欢喜和幸福感,却变为恼怒,苦毒和仇恨,以至他说:“只是我见犹大人末底改坐在朝门,虽有这一切荣耀,也与我无益!”

2.神掌管历史:他对我说:“这是耶和华指示所罗巴伯的。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看似仇敌的计谋得逞,却不想神在掌管历史,唯靠神的灵方能成事。

3.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嫉妒恶人,20因为恶人终不得善报,恶人的灯,也必熄灭。

哈曼是个恶人,虽然一时得势,但终久还是灭亡。

4.敬畏神比聪明更重要:哈曼是个非常依赖他妻子和朋友的人。每一次遇到难处的时候,哈曼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向妻子和朋友诉说。然而,哈曼的妻子细利斯非但不能真正帮助他,反而加速了他的灭亡哈曼带着对末底改的恼怒回家的那一夜,细利斯向他出了一个主意:“不如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明天一早求王把末底改挂在上面就行了”。细利斯做梦也不会想到,她是在为自己的丈夫立起一座绞架!女人本是男人的帮助者,应当帮助丈夫更加明白神的心意,敬畏神,过讨神喜悦的生活,可是又有多少女人以为是在帮助自己丈夫的时候,却使她们的先生所作的选择更加得罪神,甚至是为自己的丈夫立起绞架呢?

亚哈随鲁王抬举末底改的那天晚上,哈曼忧忧闷闷、急忙地回到家里,把所遇的一切事,都仔细地向他的妻子细利斯都诉说了,细利斯说:“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败落,他如果是犹太人,你必不能胜他,终必在他面前败落。”从细利斯所讲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细利斯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非常识时务的女人,她看得清局势,然而,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第二天,哈曼就被挂在了绞架上。有理性、识时务,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颗敬畏神的心,是一颗为神敢于挺身而出、斥责罪恶,使人勒马于悬崖的心。哈曼依赖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也颇有世人眼中的聪明和练达,但这并不能救哈曼,只能加速了他的灭亡,这实在值得我们基督徒好好儆醒。

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4-耶米玛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