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以斯帖记第5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斯帖

“别人都不管,就我一人傻干”──我心中是不是有苦毒了?

苦毒怨恨一旦在心中发芽生长,便会蚕食生命。哈曼本因获邀赴以斯帖所设的宴会,满心兴奋,却因恼恨末底改而心情突变。圣经教导我们:“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不要让怨恨和苦毒在你心中萌芽,不然,你就会像哈曼般自食其果-7)。如果你单听见某人的名字便无名火起,就须赶快承认你犯了苦毒的罪。轻看苦毒加以掩饰,或只改变外表行为都不足够。若不彻底铲除苦毒,只会“春风吹又生”,叫你受苦。

“五丈高的木架”,比五层楼还高!立在哪里呢?

哈曼的妻子和朋友专横傲慢,堪与哈曼相比。他们建议准备一个近23公尺高的刑架,置于城墙或显眼建筑物上,务使全城的百姓目睹末底改之死,杀鸡儆猴,从此不敢违抗哈曼。极为讽刺的是,这高大刑架却用来吊死哈曼,并让众人亲眼看到。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愚昧人彰显愚昧

经文:

9那日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地出来。但是当他看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也不因他动一下,就满心恼怒末底改。10哈曼忍着气回家,叫人请他的一些朋友和他妻子细利斯来。11哈曼将他的荣华富贵、众多的儿女,和王使他尊大、提升他高过官长和臣仆的事,都述说给他们听。12哈曼又说:「以斯帖王后预备宴席,除了我之外不许别人随王赴席。明日王后又请我随王赴席。13只是每当我看见犹太人末底改坐在朝门,这一切对我就都毫无意义了。」14他的妻子细利斯和他所有的朋友对他说:「叫人做一个五十肘高的木架,早晨求王把末底改挂在其上,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随王赴席。」哈曼认为这话很好,就叫人做了木架。

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地从以斯帖的宴席中出来(9a节)。作者记载上一次有人如此高兴,是在中,亚哈随鲁王饮酒至心中快乐,之后就听从臣仆的建议,作出了愚昧的决定。哈曼饮酒过后离开王宫时,就遇到末底改这位眼中钉,令他的心情立刻从欢愉转为恼怒。回家后,哈曼怒气仍未平息,召聚妻子和臣仆,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后跟他服侍的王一样,作出了愚蠢的决定,想害人。最终反而害了自己。

哈曼回到家,未提及末底改对他不敬的事之前,先道出自己有多少家财、王怎样抬举他超乎众首领臣仆之上、自己有多少个儿女,以及与王一样获邀成为以斯帖皇后的宴席嘉宾等,如数家珍。其实臣仆和妻子又怎会不知道他讲的事实呢?哈曼犹如愚昧人一样张扬自己的愚昧(参b)。因为哈曼所夸耀的一切,后来却会被他所要谋害的末底改完全接收(参。他哪时夸耀,哪时就开始失去!

哈曼听取妻子和臣仆的建议,有几处滑稽反讽的地方。首先是哈曼将人召集起来,是要人听他吹嘘自己的成就,并支持他除灭末底改的计谋。这正与以斯帖叫人聚集,为要支持她可以见王、挽救犹太人生命的无私行动,成了强烈的对比。其次,叫人制造木架的提议,基本上是来自妻子细利斯,最后得到朋友同意。这里讽刺之处是亚哈随鲁王曾下令要确保妻子们遵守丈夫的要求(参),现在哈曼却是对妻子的建议言听计从。最后,他们提议建造一个约75呎高的绞刑台架或木架,这高度确实有点夸张;这木架的高度相等于五至六层楼高的建筑物。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样的高度可能是包括了王宫地面上的高台。这样高的木架实在有点跨张,但其重点是要让末底改在众目睽睽之下受羞辱。

哈曼和他的朋友及妻子,过份自信,冲昏了头脑。他们还未获得王的批准,就已信心十足地先去制造木架,等到黎明时,就去求王把末底改挂在木架上,随后就欢欢喜喜的与王再赴以斯帖的宴席。可是,哈曼的如意算盘,最终显示出只是愚昧的决定,自食其果。

思想:

哈曼只等一年的时间,就可除灭末底改。讽刺的是他因自我过份膨胀,而作出愚昧的决定,最终反而自食其果。正如箴书的作者提醒:「愚眛人的心彰显愚昧」b)。求主鉴察,让我们不会过份自信、目中无人,最终作出一些愚昧的决定。

--1-尔道自建 9月18日

02、设宴款待王和哈曼

经文:

1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站立在王宫的内院,对着王宫。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的门。2王见以斯帖王后站在院内,她在王的眼中得恩宠,王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往前去摸杖头。3王对她说:「以斯帖王后啊,你要甚么?无论你求甚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4以斯帖说:「王若以为好,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为王预备的宴席。」5王说:「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做。」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宴席。6在宴席喝酒的时候,王又对以斯帖说:「你要甚么,必赐给你;无论你求甚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给你。」7以斯帖回答说:「我所要的、我所求的,嗯......。8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和哈曼再赴我为你们预备的宴席。明日我必照王的话去做。」

第四章就在悬疑未决的紧张气氛中结束。第五章的剧情是叙述以斯帖如何破坏哈曼的计划,但直至第五章结束时,我们仍然未知道事情是否能得到圆满解决。事实就是这样,每个人对自己所作的决定,都未必能得到如愿以偿的结果。照样,以斯帖决定冒生命的危险去觐见王,她那时也不知结果将会是怎样。可是,最重要的是以斯帖愿意主动行出了第一步。这一幕有两个场景:第一个是在王宫的内院(1-4节),第二个是以斯帖的宴席(5-8节)。

以斯帖穿上朝服,打扮得妩媚动人,就趁亚哈随鲁王上朝的时候去见他。若非趁王在宫中,她这样擅闯王宫,必会被宝座后面手持斧头的侍臣捉拿。她必需找到合适的角度,进人王的视线范围,让王可以看到她站在殿门前。当以斯帖觐见王的时候,她无法得知王当时在做甚么,王是否忙于政务?是否有其他妃嫔在他身边?是否有政要正在与他议政?王当天的心情如何等等?以斯帖只是主动寻找适切的位置,使王在宝座上可以看见她站在院中。

王出乎意料地伸出手中的金杖,让以斯帖触模;触摸金杖是象征接受王并感谢王施恩惠。王知道以斯帖未经传召就进宫觐见,必定有事相求或相告。由于以斯帖曾通风报信,救过王脱离刺杀的危机(参,可能王以为以斯帖又听到另一个威胁王性命的阴谋,特要前来相告。王为要让皇后以斯帖安心,大方地展现一国之君的风范,就愿意赐给她一半的江山(3c、6c节)。我们不必照字面来了解,因为这句话几乎成为古代王室的惯用语,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新约时期的希律王安提帕身上(参

以斯帖没有立刻将哈曼的阴谋和盘托出,她反而邀请王和哈曼来赴她的宴席。这里正显示出以斯帖的智慧,因为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前抒发内心的感受并非适当的时机,在较轻松和非正式的场合提出要求,才是最适当的时机。于是,以斯帖邀请王和哈曼一齐赴宴,而哈曼对被邀请一事也不会有任何戒心,因为他刚被提升,成为与王平起平坐的心腹,同被邀请也颇为合乎情理。

王在宴席里喝得心情畅快,又再次答允给予以斯帖任何要求的事物。此时此际应是时候向王提出要求吧!可是,以斯帖却欲言又止。《和修本》的翻译,最能捉摸到对话中欲言又止的神韵。「以斯帖回答说:『我所要的、我所求的,嗯......。』」(7节)以斯帖没有立刻提出要求,反而邀请王和哈曼再赴另一场宴席。这是否因为她害怕,无法作出决定?是她认为时机未够成熟,要让哈曼错误的自信心膨胀,待他冷不提防时,才暴露他的真相?抑或以斯帖仍未确定王的应允是否真心真意,要等王答允再赴宴席才能确实?她这样拖延,难道不怕这位喜怒无常的王可能心情有变而改变初衷吗?

我们对以上的种种问题只能臆测,却无法知道真正的原因。以斯帖拖延的策略可能是经过三天三夜禁食祷告,而从神那里得来的智慧,待时机成熟时才揭露哈曼的阴谋和自己的犹太人身分。

思想:

雅各布提醒我们说:「你们中间缺少智慧的,该求那厚赐与众人又不斥责人的神,神必赐给他」。求主给我们智慧,像以斯帖一样,在成熟的时机说合宜的话。

--2-尔道自建 9月17日

03、以斯帖(三)─冒险见王、眼前蒙恩

经文:

钥节:
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

参考经文: 箴约翰叁书1:

提要

以斯帖选择了一条危险可怕的道路,为着拯救上帝的选民免于危险和灭亡。经过三天的禁食祷告,以斯帖决心执行上帝的旨意。她未蒙召即进去见那位暴躁易变的王,是件相当危险可怕,但又是大胆而勇敢的行为,想想瓦实提的下场,我们不禁要为她捏把冷汗。

就在此时,上帝扭转了王的心,使王伸出手中的金杖,欢迎她进入王的内室。上帝垂听了以斯帖和全犹太人的祷告,使王向她显出恩惠,甚至说:「妳要什么?妳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妳。」以斯帖很聪明地要求王和哈曼赴她的宴会,因为她知道王喜爱生活享受,她安排哈曼一起赴宴,为的是好在王面前揭露他的阴谋。当日王带哈曼去了,圣灵在以斯帖心中感动,使她觉得时机未成熟,就要求王再参加一次她的筵席。这个安排使得哈曼晕头转向,戒心全无,还以为王后对他特别好,完全没想到自己是大祸临头了。

以斯帖选择了做该作的事,做那对的事,将其余的一切都交给上帝,因此上帝赐给她智慧、勇气和信心。在以斯帖的顺服中,上帝为她预备了一切,改变扭转君王的心。在那危险难测的环境中,其实是上帝掌控着全局。

默想

1.以斯帖的美德在于她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腐蚀,虽然她成为大君王的王后,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同胞,更没有忘记她的上帝。信徒阿!当你处在丰富和高位上,是否仍能忠于你的主呢?

2.以斯帖选择了做该做的事,并且做那对的事。当上帝有所吩咐、圣灵有所感动时,就当立刻去行。当你敢完全信靠上帝,抓住祂的应许和同在,就能进入祂的丰富中。

3.在信徒的事奉中,失败不一定是罪,不信和不顺服却是罪。

祈祷

主啊!能明白您的心意,按圣灵引导做该做的事,是真事奉,也就是金银宝石的事奉。求主保守我,不叫我浪费生命。

--3-每日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