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列王纪下第1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列王纪下所记载的是──从中我们得到的亮光是──

列王纪上下本来属同一卷书。以色列本来是一个泱泱大国,却因背弃神而分裂为南北两小国。本书始于神的先知以利亚被接到天上,结束于犹大与以色列两国人民被掳到外邦。列王纪上记载宏伟的圣殿被建造,列王纪下则记载这圣殿被亵渎和被拆毁。

我们身处的世界和列王纪下的情形极其相似。天下万国的政府皆不寻求神,许多国家饱受战争摧残;许多人信靠科技,崇尚唯物论和战争,犹如拜假神一样,敬畏真神的人在世上少之又少。

今天世局险恶、人心败坏,但我们可以效法大卫、以利亚、以利沙等人的榜样。他们忠心高举神的尊荣,竭力遵行神的诫命,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更新与改革。除了效法先贤,我们更可以仰望耶稣基督,祂是完美的典范。要想举国遵行神的旨意,首先需要一个个甘愿为神工作的人。你把自己的心奉献给祂,祂就能借着你去完成祂要你所做的工。

神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但亚哈谢却去求问巴力西卜,为何?

巴力西卜与巴力不同,并非亚哈和耶洗别所拜的迦南人之神。巴力西卜是另一个多人供奉的神,在以革伦城有他的庙。人认为它有预言的大能,所以亚哈谢派遣使者去以革伦城,想知道他的病能否痊愈。亚哈谢这种行为是对真神的极大不敬。

以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有关以利亚的详尽资料,请参看列王纪上18章中的人物介绍。

怎样在神面前才有出路?第三个五十夫长令我学到的功课……

请留意第三个五十夫长来到以利亚面前的态度。以前的两个五十夫长,虽然称呼以利亚为“神人”,却非真心──他们的心中没有神。第三个五十夫长也称他为“神人”,而且谦卑地乞求怜悯。他持尊敬神和祂的权能的态度,因此救了自己和五十个兵士的性命。人对神先有正确的态度,才能有正常的生活。敬虔的话到你口中的时候,你先要察验是否出于内心。要以仆人般的谦卑态度来尊重神和人。

历代君王与他们的仇敌

同是记载历史,圣经作者与一般史学家记载手法有何不同?

以色列诸王记与犹大列王纪是两卷历史书。列王纪下的作者受圣灵感动,从这两卷书中选辑材料,以神的观点重述以色列与犹大的事迹。神指示作者的思路,使他写出真理──神的话语。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一个人死 一百个人死

经文:

1 亚哈死后,摩押背叛以色列。2 亚哈谢在撒马利亚,一日从楼上的栏杆里掉下来,就病了;于是差遣使者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我这病能好不能好。”3 但耶和华的使者对提斯比人伊莱贾说:“你起来,去迎着撒马利亚王的使者,对他们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上帝吗?’4 所以耶和华如此说:‘你必不下你所上的床,必定要死!’”

列王纪下与列王纪上在希伯来圣经本来是同一卷书,只是后来的希腊文译本才把它们分为两卷书。因此,基于这历史原因,亚哈谢的生平分开。列王纪下第一章记载着列王纪上二十二章。

有关亚哈谢的结局,第一章记述了一个意外:“亚哈谢在撒马利亚,一日从楼上的栏杆里掉下来,就病了”(v2)。圣经强调,这病本来只是一个中性的事件,纯粹一个意外,本身是不至于死的。然而,整个祸患的起头,却是由于亚哈谢派人寻求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医治这病——这个才是亚哈谢后来必死的原因。耶和华吩咐使者宣告:“你们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上帝吗?”“你必不下你所上的床,必定要死!”(v3)耶和华宣告亚哈谢必死的信息表达出一个申命记式神学(deuteronomic theology):“惟有耶和华──祂是上帝,除祂以外,再无别神。”唯有耶和华上帝才是生命唯一的帮助。

不过,有趣的是,紧接着亚哈谢必死的信息,圣经却花了很长的篇幅去叙述亚哈谢的使者与伊莱贾先知之间的故事。基本上套路是这样的:

亚哈谢的使者来到伊莱贾面前,说:“神人哪,王吩咐你快快下来!”伊莱贾回答:“我若是神人,愿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你和你那五十人!”使者与跟随的五十人被从上帝而来的火烧灭


最后一位使者的苦苦哀求能够改变了他和跟随他五十人的命运:“神人哪,愿我的性命和你这五十个仆人的性命在你眼前看为宝贵!已经有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前两次来的五十夫长和他们各自带的五十人;现在愿我的性命在你眼前看为宝贵!”(v13-14)

结果,经历总共一百零二个人的牺牲,结局还是一样,亚哈谢面临他的必死的结局。圣经最后一节重复开首的话:“耶和华如此说:‘你差人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上帝可以求问吗?所以你必不下所上的床,必定要死!’”

思想反省:

死是必然的。无论是何许人,富贵的,有权的,卑微的,任何人都必然死亡。在生命与死亡之间,人本是没有办法操控的。然而,怎样死,死得是否光彩,自己的死会否连累别人,还是成就别人,却可以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生命与死亡之间是否在呼求上帝?亚哈谢面对自己的死,却选择呼求上帝以外的事情,结果导致众人的死亡;亚哈谢最后一位使者面对自己的死,却选择呼求上帝的怜悯,结果却拯救了跟随他的五十个人,也拯救了自己。

生命,就是面对必死的结局,却在其中呼求上帝的过程。

--1-尔道自建 8月1日

02、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

经文:

公元前约853年,在以色列王亚哈死后,他的儿子亚哈谢(约公元前853年852年)接续他作以色列的王,以利亚作先知。那时亚哈之妻耶洗别还在,她对以色列的政局影响极深。亚哈谢登基作王两年就死了,列王纪下第一章记载了以色列王亚哈谢的事件。圣经说,“亚哈死后,摩押背叛以色列。亚哈谢在撒玛利亚,一日从楼上的栏杆里掉下来,就病了。于是差遣使者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我这病能不能好”。这就是故事的起因,作为一个国王,如果说他是从战场上受了重伤,那是一种荣耀。但是现在他是从楼上的栏杆里掉下来,摔成重伤,在以色列中没有人能把他治好。这也不奇怪,原因是他差遣使者求问以革伦外邦神“巴力西卜”,作为神的选民,不求问神,反而去求问那眼不能看、耳不能听、鼻不能闻的偶像。以革伦在哪里?它在非利士地,是非利士人的五个大城之一,也是占星观兆的中心之一,所拜的神是巴力西卜,非利士是以色列人的仇敌。为什么亚哈谢王会差人到非利士的以革伦去求问他们的神?而没有到耶洗别的故乡西顿去求问亚舍拉呢?以革伦作为当时一个偶像崇拜的中心,所以以色列王亚哈谢会派人到那里“求神问卜”了。可是永生的上帝不喜悦亚哈谢这样做。于是差遣一个使者对提斯比人(Tishbite)以利亚(Elijah)说:“你起来,去迎着撒玛利亚王的使者,对他们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所以耶和华如此说:“你必不下你所上的床,必定要死”!但亚哈谢没有听从神的劝告,随着自己的恶行,最后果然死了,也没有儿子,他的兄弟约兰接续他作王。从亚哈谢悲惨的结局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忠告。

一、错误的信仰

亚哈谢受了重伤,到处寻医,他并没有求问神而去求问以革伦巴力西卜,这是亚哈谢最大错误的信仰,亚哈谢错误的信仰明显来自于父亲亚哈和母亲耶洗别的影响,他们是以色列历史上永不可抹去的一个偶像崇拜的黑点。当亚哈在位时,因着他们敬拜偶像,犯罪作恶得罪神,以利亚向神祷告,三年半不下雨,又因着以利亚的祷告,神降雨在地上,以利亚与巴力的先知们做了生死的交战(王上18章),此事引起耶洗别对以利亚的追杀,他们虽亲眼目睹神大能的作为,但没有放弃偶像崇拜的信仰,他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使以色列国陷入了偶像崇拜,导致自己的儿子对神一概不知,他们刚硬的恶心也教坏了儿子的心。所以亚哈死后留给儿子的是刚硬到底的铁石心肠,虽然神多次提醒警告他,但他们顽抗到底,最终死亡。旧约圣经对以色列历史记载的目的,就是对我们的警告与提醒,以色列南北两国所经历的王朝,在北国以色列没有一个蒙神喜悦的王,而南国犹大有极少的王是神所喜悦,但因为他们对神的不忠,最终还是亡国于外邦。列王纪下第一章共出现三次“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6,16),神给亚哈谢足够悔改归正的时间,但他把神的警告当作耳边风,甚至差人捉拿以利亚,要把以利亚置于死地,不听劝告的人只有走向了死亡之路。亚哈王因自己的恶行影响了儿子,使亚哈谢成为王后依然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使以色列国陷入罪中,这种错误的信仰影响何等的巨大,也是何等可怕。弟兄姊妹,父母的信仰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的信仰对了,给子孙后代带来美好的祝福,相反信仰错了,给子孙后代带来的是咒诅。圣经中有许多的父母把孩子奉献给神,今天同样也有许多父母把儿女奉献给神,这是神所喜悦的。但我们作为父母的,不是把孩子奉献给神就进入了保险箱,同时也需要我们培养他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信仰影响到他们。虽然不是说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父母的影响才归主,有很多的弟兄姊妹,他们出生于不同的家庭背景,甚至有的人从来没有听说基督教,也有的生长在偶像崇拜背景的家庭中,但他们没有受到家庭的影响,也有的人在人生中尝尽了各种苦楚而来寻找真神等等,我们相信神拣选人有神的美意,神有神的主权。但今天我们看到了亚哈与耶洗别给亚哈谢带来悖逆顽梗的心,忘记了拯救他们的真神,而自取灭亡。主耶稣教导门徒时,称我们是世界的光,要照亮更多的人,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用信仰去影响更多的人,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在不经意间对别人造成影响,特别在信仰上不要给人带错误的影响。

二、错误的向导

亚哈谢身受重伤,到处寻医,是人之常理,我们可以理解当时亚哈谢的心态,因为每个人当病痛来临时都会这样自问,我的病会好吗?我还能活多久等等。亚哈谢同样也想知道自己的病能不能好。亚哈谢作为神的选民,尤其他是一国之君,应该从历史上也听过神的作为,在父亲亚哈执政期间,亲眼看到神的大能,所以对神的能力,应该有一定的认知,他不仅没有向永生神求问,还要差人到外邦求问假神,求问将来的事。他们去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是非利士人所敬拜的神,其意是“生命之主”;但以色列人戏称之为“苍蝇之王”,到新约,则称之为“别西卜”(参。从其名号,他们相信巴力西卜是一位掌管生死的神,因此亚哈谢差人前往求问。亚哈谢亵渎神,没有把神放在心中,看在眼里,把偶像看得很高,效法他的父母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侍奉巴力,在他奄奄一息快要死的时候,还希望这巴力西卜能告诉他的病是否能好,这就是亚哈谢信心的堕落,没有尊耶和华为圣,但耶和华藉着以利亚劝诫他:“你们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他执迷不悟,结果病不但得不到医治,反而死在床上。神把亚哈谢此事记载在圣经里,就是要告诉我们,神是忌邪的神,不能跟偶像有任何关联,当以利亚警告提醒他,亚哈谢急于要扭转不利于他的预言,就算是动用大量兵力都在所不惜。此事件通常被人误解为“惨无人道地残杀无辜的五十夫长及五十兵丁”,亚哈谢跟父亲一样,用自己的生命与以利亚的神进行交战,这次交战也是真神与假神的较量。直到耶和华藉以利亚的预言应验在亚哈谢的身上,死在自己所上的床,都因为他违背了神的吩咐,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假神巴力。神在十诫的第一条清楚地说:“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以色列的历史告诉我们,神痛恨他们的罪,就是因为他们随着外邦人敬拜偶像,与他们的女子行淫,神把他们交给了外邦人。从亚哈谢遭到的惩罚让我们看到,与神作对,与神为敌的人结局是可怕的,因为向导是错误的。从亚哈谢到现在,历世历代的人,同样也有走向了错误的地方,去这里找不到平安,又去那里求也得不到平安,甚至有人去找人算命求寿,基督徒也不例外。我们来到神面前祷告,或者病得不到医治,或者神没有及时成全,就开始往错误的方向直奔。现在教会要求弟兄姊妹,不要乱跑,免得陷入迷惑。因为现在世代邪恶,各种各样的人出来迷惑神的儿女,就像耶稣所说,“看哪,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等等,人往往就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暂时的享受,为了一时的满足,却往错误的方向直走,难道我们当中就没有神吗?

三、你的生命中有神吗?

神藉以利亚警告亚哈谢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这句话很有意思。圣经对亚哈谢的记载不多,除了本章所记他病重求医之事,其它并无所记,说明亚哈谢作王时毫无意义,他的政绩没有什么功劳,不过这件事完全体现出他对神的不忠,只给后世的人留下了其恶名,因为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当,更何况国家的事呢?虽然自己是以色列人,但他并没有以色列真正的信仰,虽然他是一国之君,但他愚昧到极点,正如圣经所说,他被世界的神弄瞎了他的眼睛,不认识创造天地万物的真神,看不到拯救他们的神,却随着外邦人去敬拜受造者,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死亡,说明亚哈谢的生命根本就没有神。圣经说,“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亚哈不以神为神,亚哈谢同样不以神为神,他们使以色列陷入了罪恶的泥潭里。一个人生命的成败就取决于生命中是否有神,作为一个基督徒,应该活出神的生命。记得以色列第一个王扫罗,“扫罗曾在国内不容有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人。非利士人聚集,来到书念安营;扫罗聚集以色列众人,在基利波安营。扫罗看见非利士的军旅,就惧怕,心中发颤。扫罗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借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扫罗吩咐臣仆说:“当为我找一个交鬼的妇人,我好去问她。”臣仆说:“在隐多珥有一个交鬼的妇人。”于是扫罗改了装,穿上别的衣服,带着两个人,夜里去见那妇人。扫罗说:“求你用交鬼的法术,将我所告诉你的死人,为我招上来。”妇人对他说:“你知道扫罗从国中剪除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你为何陷害我的性命,使我死呢?”下-9),结果,第二天扫罗和他的儿子跟非利士人争战,却死在战场上,因为扫罗不去求问神,去求问交鬼的,其实他的生命早已就没有神了。“岂因以色中没有神吗?”这个问题今天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好问题,难道我们的生命中没有神吗?遭遇困难的时候没有神吗?我们的家没有神吗?我们的婚姻没有神吗?当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们是否看到神就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是我们要到别处去寻问呢?多少时候,我们亵渎了神的名,得罪了神的名,使神的名受到了羞辱。曾经听到有人说,当初怎么会那么无知去信神呢?因为他们祷告却得不到而他在别处得到了,所以就失去了信心,就埋怨自己那么傻,也有的说,跟随耶稣不是得着而是牺牲,要舍己就无法持续下去。人我们要知道,神是掌管人类历史的神,是掌管我们日常生活大小事情的神,是与我们同在的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命里面。

今天我们通过这章圣经里面的亚哈谢王得知,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是一位拒绝神恩典的人,是不听劝告的人,是执迷不悟的人,是心中无神目中无人的人,更是一位残暴之君。他是我们镜子,告诉我们无论是刚强还是身处困境软弱时,都不可离开神,因他是我随时的帮助“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鉴察”,我们也要时刻警醒祷告,专心仰望他。“岂因我的生命中没有神吗”?我们可以大胆地宣告,神就在我的生命里,神就住在我的心中。阿们!

--2-王继荣 2015-03-09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