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列王纪上 第4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所罗门作以色列众人的王。」

2「他的臣子记在下面:撒督的儿子亚撒利雅作祭司,」

3「示沙的两个儿子以利何烈、亚希亚作书记,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4「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作元帅,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

5「拿单的儿子亚撒利雅作众吏长,王的朋友拿单的儿子撒布得作领袖,」

6「亚希煞作家宰,亚比大的儿子亚多尼兰掌管服苦的人。」

本章记录了所罗门王的行政改革,他没有「一朝天子一朝臣」地另起炉灶,而是聪明地使用了许多大卫时代忠诚的官员和后代。
大卫的内阁名单是元帅排名在前()),而所罗门的内阁名单是祭司排名在前,大卫的近身卫队「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不再存在,可见所罗门时代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争战。名单中又多了「家宰」、「众吏长」这两个职位,表明王室越来越庞大、百姓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亚撒利雅」())是大卫的祭司长撒督的孙子或第四代玄孙())。在希伯来文中,「儿子」())经常用来指后代。撒督的玄孙亚撒利雅「在所罗门于耶路撒冷所建造的殿中,供祭司的职分」())。
「书记」())负责管理外交公文,相当于外交部长。所罗门使用了大卫的书记示法())的两个儿子以利何烈、亚希亚先后作书记。
「史官」())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管理政府的档案和文件,兼作传令官。所罗门留用了大卫时代的约沙法继续担任史官())。
「元帅」())是军队的统帅。所罗门使用了大卫的护卫长比拿雅())代替约押作了元帅())。
「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指所罗门刚登基的时候。亚多尼雅谋反后,亚比亚他被解职了。
「众吏长」())是所罗门新设立的职位,负责掌管在「以色列全地」())的十二个官吏。「领袖」())原文与「祭司」())相同,可能指「王室顾问」。「王的朋友」())可能是类似资政、顾问一类的职位。「拿单」())可能是大卫时代的先知,也可能是大卫的儿子()),或其他人。
「家宰」())是新设立的主管王宫事务的官员,在希西家的年代,这个职位已经相当重要,超过了书记。
「服苦的人」()),指服劳役的以色列人())。押沙龙叛乱后才出现了这个职位())。所罗门留用了大卫时代的亚多尼兰继续掌管服苦的人())。
1-6节列出了所罗门的内阁成员,刻意列出了十二个名字,与以色列全地的「十二个官吏」对应。

7「所罗门在以色列全地立了十二个官吏,使他们供给王和王家的食物,每年各人供给一月。」

8「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在以法莲山地有便·户珥;」

9「在玛迦斯、沙宾、伯·示麦、以伦·伯·哈南有便·底甲;」

10「在亚鲁泊有便·希悉,他管理梭哥和希弗全地;」

11「在多珥山冈(或译全境)有便·亚比拿达,他娶了所罗门的女儿她法为妻;」

12「在他纳和米吉多,并靠近撒拉他拿、耶斯列下边的伯·善全地,从伯·善到亚伯·米何拉直到约念之外,有亚希律的儿子巴拿;」

13「在基列的拉末有便·基别,他管理在基列的玛拿西子孙睚珥的城邑,巴珊的亚珥歌伯地的大城六十座,都有城墙和铜闩;」

14「在玛哈念有易多的儿子亚希拿达;」

15「在拿弗他利有亚希玛斯,他也娶了所罗门的一个女儿巴实抹为妻;」

16「在亚设和亚禄有户筛的儿子巴拿;」

17「在以萨迦有帕路亚的儿子约沙法;」

18「在便雅悯有以拉的儿子示每;」

19「在基列地,就是从前属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之地,有乌利的儿子基别一人管理。」

「以色列全地」()),指犹大支派之外十一个支派的地区。示巴领导下的北方支派已经尝试过脱离中央政府()),因此,所罗门在「以色列全地」设立了十二个直属于朝廷的行政区。这十二个地区并没有完全按照十一支派的边界划分,强化了中央的集权管理,以便于收税和劳役。
这十二行政区没有包括犹大支派。所罗门区别对待犹大支派和其他支派,成为以后北方十个支派背叛大卫家的原因之一())。
上图:所罗门划分的行政区。

20「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都吃喝快乐。」

21「所罗门统管诸国,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所罗门在世的日子,这些国都进贡服事他。」

所罗门的疆界虽然很大,但都是大卫留给他的。所罗门时代以色列的版图是「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应验了神的应许:「自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河」()),「从旷野和这黎巴嫩,直到幼发拉底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
「大河」())指幼发拉底河。「埃及的边界」())指埃及小河。「非利士地」())指地中海沿海平原。
「统管诸国」()),指所罗门帝国包括一些半独立的藩属小国,如非利士、亚兰、亚扪、摩押、以东等。
上图:大卫和所罗门的王国,及所罗门的国际贸易。

22「所罗门每日所用的食物:细面三十歌珥,粗面六十歌珥,」

23「肥牛十只,草场的牛二十只,羊一百只,还有鹿、羚羊、狍子,并肥禽。」

24「所罗门管理大河西边的诸王,以及从提弗萨直到迦萨的全地,四境尽都平安。」

25「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

「歌珥」())为 10 伊法或 10 罢特,等同于1贺梅珥,约等于220升。大约能供应1万人。
「细面」())是指特别加工研磨的上好面粉,「粗面」())指一般的面粉。
「肥牛」())是特选养肥的牛,「草场的牛」())指一般的牛。
所罗门的王宫每年要消耗1252吨细面、2505吨粗面,3650只肥牛、7300只草场的牛、36500只羊,大约能供应1-1.5万人。
「鹿、羚羊、狍子,并肥禽」())是野味,无法定量供应,所以没有记录供应数量。
「提弗萨」())位于幼发拉底河南岸,是所罗门王国的东北边界。「迦萨」())位于非利士地,是所罗门王国的西南边界。「从提弗萨直到迦萨的全地」()),是从美索不达米亚的方向来看所罗门所统治的版图。
「从但到别是巴」())指以色列地的最北到最南端。这个短语从士师时代开始出现,到撒母耳、扫罗、大卫、所罗门的日子一直使用,来表示以色列全境。南北分裂之后,这个短语就不再使用了,直到希西家呼吁百姓「从别是巴直到但」())来耶路撒冷参赴逾越节。
「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是以色列人经常使用的形容安宁富足的一句短语())。
和平的君王管理着和平的国度,百姓「都吃喝快乐」())、「安然居住」()),应验了神赐给所罗门的「富足」())。这样的光景正是将来弥赛亚国度的影儿。但作者却只字不提百姓的属灵光景,暗示物质的丰富中隐藏着属灵的危机。作者也两次提到「所罗门在世的日子」()),表明这些盛况在本书完成的时候已经不复存在。这些先知笔法不住地提醒我们:所罗门的国度只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地上的物质无论如何极大丰富,都不能使亚当的后裔脱离罪的捆绑。以人为王,永远也不能实现神的国度;只有在以基督为王的弥赛亚国度里,「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26「所罗门有套车的马四万,还有马兵一万二千。」

27「那十二个官吏各按各月供给所罗门王,并一切与他同席之人的食物,一无所缺。」

28「众人各按各分,将养马与快马的大麦和干草送到官吏那里。」

「套车的马」())指拉战车的马。「四万」())原文可能是「四千」())。所罗门「有战车一千四百辆」()),「还有马兵一万二千」())轮流当值,所以「四千」匹马比较符合比例。这些战车和马都是从埃及进口的,价值一百四十四万舍客勒银子()),相当于全国一百三十万成年男子一个月的工资())。在和平时期维持这么多的马匹和车辆,给百姓增加了极大的负担())。
「一切与他同席之人」())包括所罗门的妃七百、嫔三百()),加上她们的子女、仆人,宫廷开支非常庞大。
「大麦」())是穷人的食物()),也用来喂马。「马与快马」()),可能分别指拉战车的马和送信的马。
神早已吩咐以色列的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但所罗门却不放心神为自己争战,自作聪明地大量加添马匹,倚靠军事力量来获得安全感。神又吩咐以色列的王「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但所罗门却对庞大的军事力量还不放心,又立了一千妃嫔()),用政治联姻来建立关系网。实际上,当时以色列周围的列国都陷入青铜时代崩溃时期(Bronze Age Collapse、)):南方的埃及进入后王朝时期,国力衰弱,无力对外扩张;北方的亚兰分裂成许多小国,臣服于以色列;而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正处于衰弱时期,要到九十年后新亚述帝国的那西尔帕二世(Ashurnasirpal II、))时期才开始对外扩张。因此,神已经使所罗门「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并且早已应许「必坚定他的国」())。既然所罗门执意要建立庞大的军队,神后来就兴起以东的哈达和亚兰的利逊与所罗门为敌()),证明这些马兵只是摆设,毫无用处。
所罗门有智慧,却没有「敬畏耶和华的灵」()),所以一面建立庞大的军事力量,一面到处政治联姻,国度一时非常稳固。但好景不长,神很快宣告:「你既行了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约和律例,我必将你的国夺回,赐给你的臣子」())。
上图:青铜时代崩溃(Bronze Age Collapse)期间的入侵、破坏和可能的人口流动。从主前1200-900年的青铜器时代崩溃是整个中东、北非、小亚细亚、高加索、爱琴海和巴尔干地区的黑暗时代。这一地区的古代青铜文明曾经创造过几个世纪的灿烂文化,许多帝国、城邦通过通商、联姻,建立了一个互相依存的世界体系。但从主前12世纪开始,爆发了一系列的干旱、饥荒、海侵、移民和战争,这一地区的诸多文明在几十年内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崩塌,从主前1200-1150年,几乎东地中海世界的每一个重要城市都被摧毁。迈锡尼王国(Mycenaean Kingdoms)、巴比伦第三王朝(Kassite Dynasty)、赫人帝国(Hittite Empire )、乌加里特(Ugarit)、亚摩利城邦(Amorite States)等文明纷纷土崩瓦解,贸易路线中断,识字率大大下降,只有亚述、埃及和以拦等少数强国生存下来,但已经非常衰弱。历史学家们对导致青铜时代崩溃的原因争论不休,没有达成任何共识,提出的因素包括:火山爆发、干旱、外族入侵、冶铁技术的扩散、军事武器和战术的发展,以及政治、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各种失败。但在这之上,是神的手在管理,为要使所罗门「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王上五4),预备开始建造圣殿。

29「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

30「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31「他的智慧胜过万人,胜过以斯拉人以探,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的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

32「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

33「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

34「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广大的心」()),指博学多才。
「东方人」())指住东方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巴比伦人。「东方人和埃及人」()),包括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两大文明发源地。
「以斯拉人以探,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可能是当时智慧人的代表,背景不能确定。
所罗门「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只有一部分保留在《箴言》中。传统认为他也是《传道书》和《雅歌》的作者。
「黎巴嫩的香柏树」())非常高大,「牛膝草」())非常矮小。「昆虫」())原文是「爬行生物」。33节描写他知识之广,对各类花草鸟兽,不论大小,均了如指掌。
「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原文直译是「列国的人都来听所罗门的智慧,并从听见他智慧的地上列王那里来听所罗门的智慧」。这应验了神赐给所罗门的「尊荣」())。
所罗门蒙神赐下「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能够治理国度,但这样的「智慧」却没有阻止他的心背离神())。因此,「智慧」并不能使人得救,人若没有敬畏顺服神的心,拥有「智慧」,也不一定能行出「智慧」。
即使是所罗门这样的「智慧」,列王也愿意寻求,「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因此,「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我们若「信基督耶稣」,就能「有得救的智慧」())。
上图:黎巴嫩阿尔寿夫雪松自然保护区(Al Shouf Cedar Nature Reserve)的香柏木。
上图:耶路撒冷西墙石缝里生长的刺山柑(Capers),可能就是牛膝草(Hyssop)。牛膝草生长于石缝和牆上(王上四33),有人认为是以色列常见的墨角兰(Origanum Marjoram),也有人认为是刺山柑(Thorny Capers),它们都是普通平凡的植物,枝条和厚叶多毛。 出埃及时,以色列用牛膝草把逾越节祭牲的血涂在门楣和两边门柱上(出十二22)。西奈山立约时,摩西用牛膝草蘸血和水洒在约书上和百姓身上(来九19)。为消除了痲疯病的人或房子进行洁淨礼时,也用到牛膝草(利十四4、6、49、51)。牛膝草也用来制作红母牛灰做的除污秽的水(民十九6),并用来蘸这水去洁净人和器皿(民十九18)。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所罗门的统管

(一 )

二至十九节的资料令圣经中初期王朝的历史学家感到喜悦和困惑。喜的是因为这些资料就像是从皇室档案中的官员名单抄写过来,因此是可靠的资料,有助于了解事件的组织过程。但是,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情形并不是那么直截了当。

所罗门的‘臣子’(2-6 )与我们在,及后来在重复出现的大卫得力助手的名单很相像。自然地两张名单上的好几个名字完全或几乎相同。不同之处有些是出于笔误,有些是因编者后来插进和加以修饰过的。现时可得的名单古代版本的不同处也有这种情形。希腊文圣经最可靠的手抄本没有提及亚撒利雅(2节 )和撒布得(5节 )作祭司:一个列在书记的名单上,另一个只是‘国王的朋友’。

这些名单需要加以核对,但它们仍是宝贵的记录。它们提醒我们在那些世纪以来,和在非常不同的民族之间,朝廷官员名衔的变化是多么小。也令我们想起君主时代耶路撒冷的宗教是以已成立的国教形式出现──大祭司是国王的臣子──就像今日英国国王在首相协助之下指派英国教会主教一样。

七至十九节提供了有关以色列全地十二官吏的结构的主要数据,与旧约开头几卷所谈的部落制度不同。所罗门有十二个地方官,负责一种形式的税收,每年一个月每个官吏负责供给全王室的食物。实际上要绘画出被指派的十二地区地图并不太困难。专家更感兴趣的是去探索王国各分区之间的联系,及约书亚记十三至十九章所详述的种族地理状况。类似以法莲(8节 )或拿弗他利、亚设、以萨迦与便雅悯(15-18节 )是指部落集中处或指地区?第八节及所说的‘以法莲山地’提供了多少线索?但这些事并不需要我们去考虑。阅读时我们只须留意到其中的两名官吏是或将成为国王的女婿。

(二 )

总之,政治性地理有一细节极为重要不容忽视,就是犹大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每次读到‘以色列’,几乎都要对它的意义重作考虑。前面一章的结尾说‘以色列众人’都敬畏所罗门──那是指在所罗门的国度之内听过他的判断之人。本章开始有这样的句子──‘所罗门作以色列众人的王’(虽然这一节的古代版本不都有‘众’字 )。直至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假定‘以色列众人’包括了所罗门的犹大家乡。

无论如何,七至十九节的‘以色列众人’需要有一个不同的解释。被列在这里的十二个官吏负责了一个包括犹大的地区。这一点是清楚的加以强调了,即使是在十九节末有一个令人困惑的句子。这处记载了犹大另一个‘官吏’,只是没有道出名字,而且他也没有可能每年一个月负责供应王室的食物。

下面 )与二十五节有点相像,强调两个分立的实体──犹大与以色列各自在北面的但与南面的别是巴地区内,一同分享财富,安然居住。‘犹大与以色列’似乎是反映了所罗门时代拥有的合法产业,当‘以色列’的名字在经文中较常出现时,我们有理由怀疑出于后来作者的记录。

有些其他经文记载以有趣的方式响应此两节的内容。在较早期的奋斗史中,通常是以色列的强敌被指为‘人数多如海边的沙’。或许当户筛进谏押沙龙说‘不如将以色列众人,从但直到别是巴,如同海边的萨那样多,聚集到你这里来’,我们已经怀疑会有灾难随着而至,因为神似乎喜欢较弱一方的计谋。跟着我们应该记得押尼珥与扫罗的儿子吵架时发誓要‘建立大卫的王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犹大,从但直到别是巴’,押尼珥为大卫在希伯仑进行的危险任务,前面已经提及。

最后,第二十五节以谚语的方式表达了个人的丰裕与满足,与二十节较属散文体裁的‘都吃喝快乐’相似,笔者认为这个句子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是很独特的。

(三 )

但犹大与以色列只不过是所罗门领土的心脏地区(21节 )。该地区从东北边的大河伸延至非利士地直到西南面的埃及边界(大概是现代埃及和以色列的交界 )。很难弄清楚这是否准确的历史记载。虽然大卫与所罗门对国际间的交往上在圣经里是非常著名的,有关他们的事,从他们邻国的记录中却找不到,但我们的评价却受到这怪异的事实所困。实际上,对二十四节的希伯来字句中所说的‘大河西边’的全地这个历史之谜,有一点很清楚的线索。这是波斯人用的官方名词,用来指从他们的有利位置至西南部横过伯拉河的一片土地。如果所罗门的名气是属于初期的,有关这一点的记录当然就属于后期。

财富与智慧

(一 )

将王上第四章加以画分及分析并不容易。我们在这部分重复了前一部分的末段,为希伯来文圣经传统提供了第五章的最初十四节。

所罗门的权力与声望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我们读到人们对所罗门的离奇错综态度──从奉承以至尊敬都有。部分古怪看法是由奇怪的编辑工作造成的。圣经的古希腊文译本比较短,组织方面较清晰,也几乎更忠于原作,但在内容方面就没有二十至二十一节或二十五至二十六节。接在第十九节官吏的名单之后的是二十七至二十八节,报导每月供应的食物。跟着是我们所读到的二十二至二十四节,及后继续以二十九节为始的一段。

这个较短的希腊文版本令读者觉得所罗门的十二名以色列官吏是负责承办豪华的王室食物供应。希伯来文圣经中的较长故事,亦即标准修订译本的根据,指出王室因周围各地的进贡与服务而生活丰足,所罗门属下的众多百姓,‘都吃喝快乐’(20节 ),犹大与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25节 )──这是希腊文圣经所没有提及的。我们讨论王上十二章所描述的所罗门统治的结果,就会更领悟到以色列人在他统治之下是否满意的重要性。

这一点跟着上面所说的,是出自较短和较属原版本的资料,只在提及所罗门王国的内部结构之后才谈到对外的关系。从这角度去读,以及缺少了第二十一节的经文看,第二十四节有了新意义。在四围的列国分布势力财政上有所收益,不是由于外面的进贡,而是因为‘四境尽都平安’令国内经济继续繁荣。

(二 )

对王国的组织作了详尽的报导之后,我们回到二十九至三十四节第三章所谈的主题:所罗门神话式的智慧。这点可说令我们想到对约伯的介绍方式──‘这人在东方人中就为至大’──拿所罗门与东方和西方(即埃及 )文明国家中最伟大人物相比较。

我们应该首先留意到介绍主题所用的字眼。‘智慧’与‘聪明’并非因袭的对子。它们是形容为以色列窥探应许地之人所具备的特别才能。我们发觉在别的地方也用它们来形容圣经英雄与其他各地英雄不同:及三十九节谈及约瑟有聪明智慧,或者说整个以色列民族比别的民族更有智慧

更有趣的是和合标准修订本圣经将智慧的极致译为‘广大的心’(29节 ),用更近字面的译法是‘宽宏的心胸’。笔者不反对和合标准修订本的译法,古代希伯来人是用心去想而不用头脑想,情绪的中心点是同情心,不是心。更值得留意的是,类似的表达在圣经中其他地方是用作负面的意思。将这一点清楚指出:

恶人发达,
眼高心傲,这乃是罪。

同样的希伯来文‘广大的心’在译为‘骄傲自大的心’,在则译为‘高傲眼目’。

很显然的,标准修订本以正面的角度来翻译这句子,是正确的。英文句子也有类似情形,我们也会恰当地为一些事物而自豪,但我们知道骄傲是七大致死的罪之一。我们也都记得保罗的忠告:‘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去抓住机会的才能是神所赐的,对机会加以曲解也必受到惩罚。

我们留意到的第二件事是将所罗门的名字与那些因明智而享盛名的人并列──虽然这些人留给我们的印象并不深刻,经文所显示的却够清楚。他们的名字只在历代志作者所写的犹大后裔名字中再次出现,虽然以斯拉人希幔与以斯拉人以探也分别在诗八十八及八十九篇的主题中出现。这种与诗歌的联系,暗示着希伯来文字玛曷(mohol ),意即‘跳舞’,可能不是个专有名词,但可能与‘的儿子’(31节 )联上,用来标明某种职务(与耶路撒冷圣经的‘诗班主领人’作比较 )。

第三点(32节 )也有音乐方面的联系,这里列出所罗门作的‘箴’与‘诗歌’。按后来的传统,后人所记念的是他的箴,而他父亲大卫是诗歌与赞美诗的倡导者。但这里说两者都是他所写的,虽然只有箴在第三十三节谈得更详细。

讲论草木及飞禽走兽的箴,将古代对科学观察的成果也归纳在里面。箴第三十章的后半成功地将观察所得的好几种动物总括起来。在同一章里面也清楚显示从自然界观察所得,有助于了解人类的情形。圣经里有清楚证据说明将树的寓言用作政治上的比喻──有简略的说明,则有伸展更广的详述。所罗门的箴也不会撇开‘政治’不谈的。

第四点亦即最后一点,总括来说,这几节像前面的经文一样置所罗门于世界的中心地位,列国之王与人民都前来觐见,亲自考验所罗门的震世声望。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列王纪上第四章

ii. 所罗门以智慧行事

这段经文主要将所罗门的智慧彰显于他的国内行政之上,包括他选择内阁及地方首长(7~19节),重整宫廷及圣殿所需之供应、税务及劳工(20~28节)。作者接着便总结所罗门王的智慧过人之处及其宽广,涵盖国际文化及学识(29~34节)。参“增注:智慧”。

a. 所罗门的臣仆

都有这样的名单。每一个王都亲自选派其宫廷及军队的首长。所罗门继续大卫的政策,起用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及亚比大的儿子亚多尼兰,并让他的女婿(便亚比拿达,11节;亚希玛斯,15节)及外甥(亚撒利雅及撒布得)作领袖。撒督之孙继续担任家族性的祭司职分。所罗门或者想要强调联合王国(以色列众人),一如大卫的时代一样,但所罗门派一个人掌管众吏,打破传统支派性地区分界,又令一个人掌管服苦的人,这些都种下日后北国与犹大国彼此不合的种子。

2.臣子(RSV 译作高等官员,REB 译作官员,希伯来文: s*a{ri^m )之译法比AV所译的王子更好,此官职乃指宫廷的领导阶级(一如埃及的 s%r.w 154。亚撒利雅是撒督之孙,亚希玛斯之子。以利何烈可能显示外族人(迦南人?)也包括在内〔参:何利安人名 E(h)liarip〕。NEB 译作“掌管历法”乃是将经文改成“司(秋)年”(希伯来文 ~al-hah]o^rep{ )为根据。但是希伯来人与亚述名祖(Assyrian eponyms,希伯来文 limmu )之风俗有所不同,从来不如此地用官长的名字来为新年命名。此外,并没有证据显示年度是以秋季为始(参:

3.“书记”( spr ,NIV 译作秘书)是一专业名称,范围下至低微的文书上至国家书记。此处有两位书记,可能表示一位掌外交事务,一位掌内政,或如亚述一般的155,两人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语言来记录。NEB 译作“副官长”('adjutant-general'),强调他们主要的角色是在行政上作名单记录( spr )。约沙法也曾任职于大卫手下,继续担任史官(希伯来文为 mazkir ),主要是负责拟定草案的工作,156,而非针对过去事件作“备忘录”或记录者。他的身分相当于国家书记(NEB)。

4.撒督及亚比亚他可能只是与同名者,而非如一些解经家所认为的取自大卫在该处的名单。

5.拿单是一个极为通俗的名字,有可能是大卫之子而非先知。众吏长的职位(8~19节)或“地区省长”(NEB 之译法)是所罗门所设,为了要帮助他的改革。“王的朋友”或作“王的个人顾问”,上一任为户筛所担任,亚马拿泥版(迦南)经文中也有提到这个职位。

6.亚希煞作家宰(NIV 作“总管宫廷”;希伯来文意为“管家”),亦即他的职位是“掌管王室家务及产业的人”(NEB)。这职位渐渐变成宰相之尊157。有些希腊文抄本加上“约押之子以利押掌管军队”。亚多尼兰可能是大卫所指派作同一职位的同一个人,和合译作“亚多兰”),他甚至活到罗波安的时代;但在那里的名字为亚多兰?)。有关服苦的人(希伯来文 mas 158,一如亚拉拉克的 masu )乃集中于敌对政权者,请参:

b. 所罗门的行政区

新的分区有助于统一收税及征召劳工。这制度显然是所罗门创始的,并非受到埃及的影响159。所罗门试图尽量保持支派分区(Ⅰ、Ⅱ、Ⅹ、ⅩⅠ),纳入邻近新占领的旧迦南区域(Ⅱ、Ⅳ、Ⅴ),并作适度调整,以便将外族因素纳入王国势力范围之内(Ⅵ、Ⅶ、Ⅸ、ⅩⅡ)。参考对页的地图。这个计划并不是为了剥削每一地区几乎均等的经济潜力而设,也不是故意要削减支派家族的独立性,特别是“约瑟家”。这个新的制度乃由早期的作法发展而成,基本上一直沿用到分裂王国时期结束均未改变。其地理分布大概是顺着中央(Ⅰ-Ⅴ)、约但河外(Ⅵ-Ⅶ)、北部(Ⅷ-Ⅹ)及南部(ⅩⅠ-ⅩⅡ)160

人名的变动及缩写可能是由于原稿右手边损毁的结果,或许有些传统世袭的职位只提父亲的名字〔便( Ben )意为“……之子”〕161。这种行政人员名单有马里及其他地区较早的时期可以证实。有关地理的简单细节,可能并非要指出精确的地界,而是要指出每一个征税分区的主要支派名称或地点。

8.I.便户珥。以法莲山地包括玛拿西的一部分直到耶斯列平原。

9.II.便底甲在示非拉(Shephelah)以东,以法莲东南,原属但的境界。其东为玛迦斯,除非视之为与伯示麦西北十七公里处的 Khirbet el-Mikezim 为同一处地方,否则我们对此地一无所知。沙宾(现代的 Selbi^t )在亚雅伦谷以北(参:。伯示麦(Tell er-Rumeilah)在南方,位于耶路撒冷以西二十四公里处。以伦在西方,可能是“亚雅伦”或是“远及”('as far as',LXX)之意。

10.III.便希悉管理由海岸至多珥港(沙仑)以下的地区,以及玛拿西部分地区。亚鲁泊(现代的 `Arrabeh)位于海岸平原或是多坍谷之南。梭哥(Khirbet Suweikeh)一名在埃及文献中亦有出现。希弗全地可能包括西罗非哈之女的全部境界,由得撒小河到撒玛利亚,不可与沙仑平原的 Tell Ifshar 混为一谈。

11.IV.便亚比拿达是所罗门的堂兄弟,也是他的女婿。此地区包括多珥以下到迦密山。 Naphoth 可能是形容“山冈”(如和合本所译,希伯来文 nu^p{ )或是沙仑的“林地”(LXX,162

12.V.巴拿是约沙法的兄弟(3节),他管理耶斯列平原南部,以萨迦境界及约但河西山地,其中包括迦南城市他纳(Tell Ta`anna祂)和米吉多(Tell el-Mutesellim)163,有学者曾经指出南方的宫殿便为巴拿所使用。他的地域南自伯善(Beisan),由约但河西岸至亚伯米何拉(Tell Abu{-S>u^s])至 Far~ah 小河边的撒拉他拿(Tell Umm Hamad;之地。约念(Tell el-Maza^r)在以法莲以东,是利未人的城邑

13.VI.便基别在约但河以东的拉末基列周围(Tell Ra{mi^t),可能为所罗门所建。这是块肥沃的地区,开发为城邑(NIV 作“开拓地”;MT 碑文为 h]awwo^t[ ;NEB译作“十座村落”),是曾为巴珊王噩所管辖的坚固城。有些学者认为第19节乃对此地区的补注,与第VII分区加起来的领域远及亚扪及摩押地。

14.VII.包括基列南部及迦得支派地土。玛哈念(Tell ed-Dhehab,在雅博河以北)是伊施波设为王及押沙龙叛变时的首都所在处。

15.VIII.亚希玛斯。管理由拿弗他利及上加利利,远达夏琐之地。他是撒督之子

16.IX.亦即处于拿弗他利及地中海之间的亚设地业,包括西加利利(因此应验了。户筛可能便是大卫的那位朋友。在亚禄(' In Aloth ',RSV 译作"Bealoth",可能意为“斜坡”('Ascents',希伯来文: ma`alo^t ),也可能是西布伦的别名164

17.X.以萨迦,境界乃由耶斯列平原中央直到约但河。

18.XI.便雅悯,境界在耶路撒冷以北,约但河以西,由以法莲中央山地之南方所组成。示每可能是所提的那一位。

19.XII.基别是乌利的儿子,因此可能与便基别(13节)并非同一人。此境界包括约但河东以南第VI分区及基列之一部分。有些学者根据七十士译本将“基列”译为“迦得”(IVP出版的 New Bible Atlas 亦如此翻译,1985,43页)。传统上而言这是属西宏(参:及巴珊王噩之地。此名单中并未提及犹大,可能是因为“在家乡只有一个官员管理”(亦即犹大,RSV),也就是说这十二个分区是犹大以外其余的分区,犹大并未改变,也有些学者认为犹大未被征税。另外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指亚撒利雅(5节)“此外有一位省长管理国中所有的省长”(NEB,约瑟夫)。另外有学者采纳 RSV 的译法,视犹大为第XII分区(参下列地图)。

c. 宫廷供需

七十士译本省略了几节。

20.此节强调国中的社会及经济佳景(同时见27~28节)。如同海边的沙那么多代表“不可胜数”165。吃喝快乐(AV译为“使之愉悦”,希伯来文意为“高兴”)的情况显示不同派别的人都融洽共处166

21.此节在 MT 中为新的一章之开始(其=英文译本中之,耶路撒冷译本亦如是)。其国度由大河(幼发拉底河)……直到埃及的边界(REB 译为 'frontier'则为 Wadi el-Arish“艾尔.亚里西小河”或作“埃及小河”);参:对亚伯拉罕的应许。然而其中有些地方很快便因以东及大马士革叛变而失去167。大卫已控制了亚兰地、哈马及非利士地,所罗门与腓尼基人应当也已联盟。进贡(希伯来文: minh]a^ 包括“赠品、礼物”,可能并不表示定期上贡。

在埃及和巴比伦碑文中都有类似第22~27节有关每日所需的记载168。有关人数无法作精确计算,因为根据接受者的地位可能有不同的比例,因此估计可能有一万二千至三万五千人。

22~23.歌珥(NEB 译作 'kor' )是一种容量的“度量衡”( 'measure' ,RSV),一如贺梅珥(homer)一样等于6蒲式耳(bushels,220公升),亦即185蒲式耳细面(希伯来文为 so{let[ ,一种奢侈品)及375蒲式耳粗面(一种带壳的大麦,希伯来文 qa{mah] )。大多数的牛是已养肥的,有些是关进畜舍养肥的(JB 译为“被饲养肥”的),但也有在草场上养肥的(JB 译为“放牧”)。鹿〔AV 译为“牡鹿”(harts),NEB 译为“牡鹿”(stags)〕及其他的动物为奢侈品,是肥禽,包括鹅、珠鸡、雌禽及养肥了的杜鹃鸟(JB)。

24.此节并非只是重复第21节,大河西边(Transeuphrates)是指由巴比伦角度来看的希伯(Eber na{ri)地带,是提弗萨( Tiphsah ,希腊文为 Thapsacus,现在的Dibseh),亦即幼发拉底河之“浅滩”,亦即所罗门王国的东北边界,一如迦萨(Gaza,AV 'Azzah' )是其西南边界一样。

25.传统上从但到别是巴是指巴勒斯坦的全地,参:。四境尽都平安(24节)一句很特别,显示所罗门藉着协约控制四方( missab[i^b[ ,希伯来文圣经第4节)“所有经过的人”( `ab[a{ri^m ),并非只是“国境内尽都平安”(JB)。在他的国际贸易中(已强调由一国至另一国的运输了。倚靠神(LXX 为 elpizo% ,“盼望”)安然居住,与遥相呼应。惟有神才能保守人安然居住

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参:,列王纪中如此完整表达的另一处经文)显示出心满意足,与遥相呼应。这象征是否使得更有意义?

26.四千棚(NIV,吕译;和合:“马四万”;“棚”希伯来文是 ~uro^t[ ,REB作“厩”)是按照七十士译本的(希伯来文、和合、RSV,REB皆作四万),以合一千四百辆战车之需,每一辆需要两匹,再加一匹后备。但是该字解为“套轭”(team-yoke)更贴切169。在主前八五三年,北国亚哈王曾提供了两千辆战马车。一万两千匹马( paras% ),该希伯来字可代表“马”也可指为“马匹和骑兵”(参:新译)170

27~28.这里所说的供给(参:希伯来文 ku^l ,“盛”,以及耶利米所说的“含忍”( klkl ,参:亚喀得文 ka kkaltu )意指不断地供应,以至于他们“一无所缺”(AV),可能更好的解释是当“任何人来”( haqqa{re{b[ )王席求食之时,“绝对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被拒绝”(亚喀得文 ada{ru `dr 意为“衰落”)。其他的马(希伯来文为 rekes% )并非“单峰骆驼”(AV)或快马(RSV,和合),而是与其他战车马队一同奔跑受训或作后备的马(参:JB 的“驮马”)。

d. 所罗门的智慧

智慧的定义不仅止于法律及行政的技巧或洞察力,还包括无止境的广大的心(29节,AV 译为 "largeness of heart" ,RSV 译为 "largeness of mind" ),可与东方人(30节,米索不达米亚,的智慧一较上下,而非与南方的阿拉伯人171的智慧相比。这包括由箴、谜语难题、民俗故事、离合体诗、诗歌、对话及教育制度下传递的教导等书中所收集而来的智慧172。埃及学术界也包含许多这方面的智慧。所罗门的智慧超过埃及人(参:的智慧:“因为他的智慧远超过他们的智慧,而非不包括他们的智慧,因此他们蜂拥而至,要听他的智慧话”173(参:,以致这成为一句谚语。在耶稣出现以前,所罗门是举世无双、最有智慧的人。这里所提名的智慧人并非属于一个学派或宫廷,可能只是后来被人看出拥有特别恩赐,例如歌唱恩赐的人;参:诗八十八、八十九之标题)174。这些名字可能并非希伯来文或迦南文,也不一定是传奇性的人物。后来犹太人的传统认为以探便是亚伯拉罕,希幔便是摩西,甲各(“供应者”,参27节)便是约瑟,达大(勉强地)便算是在旷野的那一代( do{r )。

32.箴被收集成书;这些 ma{s%a{l 包括比喻、明喻、暗喻、箴谜语,这些自主前三千年以来已经是非常普遍。米索不达米亚及埃及都有大量文献证明这种与所罗门的作品相似的传统。圣经中的箴书据说含有所罗门的五百八十二条箴。古代的诗歌乃以其第一行为根据分类。有关所罗门及情诗,请参歌175

33.巴比伦经文中有草木动物等名单176,箴(参:、11,及寓言中也有提及。这类名单的编纂正好可作为学校的实习方案。

这段经文称所罗门为智者,他的学养与当时其他国家的文学、科学界的智者均可匹敌,并非仅是一个恭维的词语。许多的王都以能在首都建立动物或植物花园为傲,其目的不仅止于娱乐,也能够提供宫廷及圣殿现实所需。Adad-shuma-us]ur(约主前1200年)便在巴比伦有此建树,后来尼布甲尼撒约于主前六百年建造他著名的“空中花园”。另外在尼尼微也有证据显示有王室御用花园,为提革拉毗列色一世所建(约主前1100年),亚述巴尼帕王(主前600年)所整修,亚述拿西帕二世(主前860年)在Calah(宁录)建造一花园,内含最少八十五种有名字的品种。

因此所罗门很可能建造了庭园院宇(如所说),歌(如等)透露出其美丽及香气之情景。根据犹太传统〔约瑟夫(Josephus)所著之《犹太古史》( Ant. ), Ⅷ.7.3〕,所罗门在耶路撒冷以南九公里处,伯利恒外的以坦;以坦,见:七十士译本,为现代的 Etham,Khirbet el Hoh)也建了一座充满小溪庭园的花园。到西底家的时代,王园乃由西罗亚池引水浇灌177

利巴嫩的香柏树乃当时最高、最阔的树(,叙利亚的牛膝草( ~ezo{b[ )则是最小的,通常高高地(50~70公分)长在墙上。NEB将之译为“墨角兰” 'marjoram' 。

34.东方人表达智慧的方式有口头也有书写,藉着贤人达士穿梭往返于宫廷之间而传达之。LXX的加上“他也收受礼物”,这是当时的风俗(

154 T. N. D. Meetinger, Solomonic State Officials (Lund: Gleerup, 1971).
155 IBD , p. 412.
156 R. J. Williams, 'A people come out of Egypt', VT Supp28, 1975, p. 235.
157 此官职头衔出现于舍伯那的墓碑 IBD , p.1431)以及在拉吉出土的基大利之印 IBD , p. 545)之上。
158 参:'of Pela' yahu who is in charge of forced labour'印 (N. Avigad, 'The Chief of the Corvee', IEJ 30, 1980, pp. 170~173); pl. 18, D-6(读为 lpl ~yhw ~s%r ` l hms ;这样倒转将 Pel~ayah 与一 Mattiyah(u) 相联, lpl~y h wmttyhw )。
159 D. B. Redford, 'Studies in relations between Palestine and Egypt',取材于 J. W. Wevers 及 D. B. Redford 所编辑的 Studies on the Ancient Palestinian Worl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2), pp.141~156,他们的立场是认为所罗门的税收制度并非源自埃及,乃是源自本地。
160 Mettinger,上引书,120~121页;参:N. Na~aman 所著之 Borders and Districts in Biblical Historiography (Jerusalem: Simor, 1986), pp.167~201.
161 Mettinger,同上。
162 M. Ben-Dor, 'hpn-A Geographical Term of possible "Sea People" Origin', Tel-Aviv 3, 1976, pp. 70~73.

163 G. I. Davies, Megiddo (Cambridge: Lutterworth, 1986); Y. Yadin, 'Megiddo of the kings of Israel', BA 33, 1970, p. 95.

164 Y. Aharoni, The Land of the Bible (London: Burns & Oates, 1979), pp. 89, 315.
165 ;参:
166 及主前约869年亚述拿西帕II世的叙利亚石碑上相似之碑文。
167 A. Malamat, 'Aspects of the Foreign Policies of David and Solomon', JNES 22, 1963,3页起。

168 见 IBD , p. 516; NBD 2, p. 386(小标题 'Food')。
169 K. Deller, Or , 27, 1958, pp. 312~313; S. Parpola,'Collations and other Remarks', JSS 23, 1976, p. 172.
170 D. R. Ap-Thomas, 'All the King's Horses?',取材于 J. I. Durham 及 J. R. Porter 所编之 ' Proclamation and Presence '(Atlanta: John Knox Press,1970), pp. 135~151.
171 D. J. Wiseman, 'Light from the East', Bulletin of the Middle Eastern Cultural Center in Japan , V: Near Eastern Studies dedicated to H. I. H. Prince Mikasa Takahito Mikasa on the Occasion of his Seventy-fifth Birthday, 1991, pp. 469~471.
172 请参:D. J. Wiseman, 'Israel's Literary neighbours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B. C.', Journal of Northwest Semitic Languages , V, 1977, pp. 77~91.
173 Derek Kidner, Wisdom to Live By (Leicester: IVP, 1985), p. 15〔= The Wisdom of Proverbs, Job and Ecclesiastes (Downers Grove: IVP, 1985), p. 15〕.
174 W. F. Albright, Archaeology and the Religion of Israel (Baltimore: Johns Hopkin Press, 1943), p. 127; R. De Vaux, Ancient Israel: Its Life and Institutions (London: Darton, Longman & Todd, 1961), p. 392 ('choristers').
175 G. Lloyd Carr, The Song of Solomon , TOTC (Leicester: IVP, 1984).

176 例如巴比伦字词系统 HAR.ra= hubullu ; uru.an.na.等。
177 D. J. Wiseman, 'Mesopotamian Gardens', Anatolian Studies 33, 1983, pp. 137~144; 'A New Stela of Ashurnasirpal Ⅱ', Iraq 14, 1952, pp. 24~44; Y. Shiloh, 'City of David Excavations 1978', BA 42, 1979, p. 168.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所罗门作以色列众人的王。」

〔暂编注解〕以色列众人的王。这里强调“众人”暗示作者是在以色列国分裂后编纂了这些资料。

本章记所罗门王内政的兴革,在大卫已设立的政府部门上,再增设“家宰”,主管宫廷事务。从《列王纪》所载家宰看,职权相当大,象俄巴底可在凶恶的亚哈王大杀先知的时候,收藏先知百人,供应饮食,其地位有同卿相。所罗门废了旧日依以色列十二支派业地而治的行政划分,改设十二个行政区,由中央派员治理(7~19节 ),主要目的便于直接官治,以利赋税征收(7-27节 )。

】「他的臣子记在下面:撒督的儿子亚撒利雅作祭司;」

〔暂编注解〕“亚撒利雅”实际上是撒督的孙儿,“儿子”的这种含义并不罕见。“撒督”当时大概已是一位老人,把大部分的职务都交给孙儿来处理。

「儿子」:可指后代。根据的记载,亚撒利雅是撒督的孙或第四代元孙。

臣子。这里所列的是皇家内阁,国家的高级顾问和官员。他们不是皇家成员,但确是国家第一级别的官员。他们从所罗门得位,随他喜悦的意思办事。

亚撒利雅。大卫的官员是军队的领袖排名在前,与此相反,所罗门的官员是文职的祭司、书记和史官排在前面,这一点很有启示意义。祭司的头衔给了亚撒利雅,而不是撒督。“祭司”这个术语,希伯来文是kohen,有时被认为指的是国内官员。在中,这个头衔给了大卫的儿子们(译作“领袖” ),而解释说这些儿子“在王的左右作领袖。”的谱系中列出了三个亚撒利雅:亚希突,撒督,亚希玛斯,亚撒利雅,约哈难,亚撒利雅,亚玛利雅,亚希突,撒督,沙龙,希勒家,亚撒利雅。亚希突的儿子,第一个撒督,是大卫时代的大祭司。根据《历代志》,亚撒利雅应该是撒督的孙子,而不是他的儿子。列在臣子第一位的亚撒利雅可能是所罗门的私人顾问,后来作了大祭司

●「臣子」:「领袖」、「官员」。

●「亚撒利雅」:字义是「耶和华已帮助」,照 代上 6:8-9 亚撒利雅应该是撒督的孙子,撒督的儿子应该是「亚希玛斯」。此时亚希玛斯可能已经去世,所以直接由撒督的孙子接任,那个「儿子」也可以作「后裔」解释。当然这个「亚撒利雅」也有可能是代上 6:10 中约哈难的儿子亚撒利雅。

】臣子(RSV 译作高等官员 REB 译作官员 希伯来文s*a{ri^m )之译法比AV所译的王子更好,此官职乃指宫廷的领导阶级(一如埃及的 s%r.w )154。亚撒利雅是撒督之孙,亚希玛斯之子。以利何烈可能显示外族人(迦南人? )也包括在内〔参:何利安人名 E(h )liarip〕。

──《丁道尔圣经注释》

】「示沙的两个儿子以利何烈、亚希亚作书记;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暂编注解〕「史官」:除负责记录历史外,可能还兼任传令官之职。

示沙的两个儿子,……书记。中作“示法,”中作“沙威沙,”他是大卫的书记。这些名字都是“示沙”的变体形式,所罗门的两个书记可能是接续他们父亲的职位。“书记”是国内的一种高级职位,负责发布国王的诏书,处理他的信件,可能还要管理皇家的钱款

史官。约沙法在大卫的时候作史官。史官就是宫廷的编年史作者,他要将各种大事如实地记录下来,他的记录构成了国家官方档案的一部分。这是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

●「示沙」:字义是「耶和华抗辩」。

●「以利何烈」:字义是「秋神」。

●「亚希亚」:字义是「耶和华的兄弟」。

●「书记」:负责管理外交公文,在某些方面大概等同于今日的外交部长职务。

●「亚希律」:字义是「孩子的弟兄」。

●「约沙法」:字义是「耶和华已审判」。 撒下 8:16 记载他在大卫时期就已经作史官。

●「史官」:负责管理政府的档案和文件,也兼有传令官、的新闻秘书的功能。任何人晋见王都须先得到这个官员的批准。

】「书记」(spr NIV 译作秘书 )是一专业名称,范围下至低微的文书上至国家书记。此处有两位书记,可能表示一位掌外交事务,一位掌内政,或如亚述一般的155,两人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语言来记录。NEB 译作「副官长」('adjutant-general' ),强调他们主要的角色是在行政上作名单记录(spr )。约沙法也曾任职于大卫手下,继续担任史官(希伯来文为 mazkir ),主要是负责拟定草案的工作,156,而非针对过去事件作「备忘录」或记录者。他的身分相当于国家书记(NEB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作元帅;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

〔暂编注解〕本节下半节与2节所说不符,应属误抄。有的版本在“撒督…祭司长”句前后加括号。

“亚比亚他”,虽然已经被逐,但仍保留祭司的职衔。

「祭司长」:原文并无「长」字,撒督和亚比亚他是所罗门王朝较早期的大祭司(2:35),后由亚撒利雅接任。

撒督和亚比亚他。见的注释。

●「耶何耶大」:字义是「耶和华知晓」。

●「比拿雅」:字义是「耶和华已建造」。

●「元帅」:原文是「在军队上面」,就是军队的司令官。

●「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这应该是指统治初期的状况,不然就是文士误抄导致,因为亚比亚他已经被罢黜。另外原文只是「祭司」,不是「祭司长」。

】撒督及亚比亚他可能只是与同名者,而非如一些解经家所认为的取自大卫在该处的名单。

──《丁道尔圣经注释》

】「拿单的儿子亚撒利雅作众吏长;王的朋友拿单的儿子撒布得作领袖;」

〔暂编注解〕「众吏长」:乃负责掌管7节所提及的十二个官吏。

「领袖」:于原文与「祭司」为同一字,可能是指王的御用祭司(与一般祭司有别 )或顾问,所以亦称为「王的朋友」,但希腊文译本则无「领袖」此词。

王的朋友。这似乎在所罗门的时代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职位,16:16,。在埃及,王的“朋友”或“心腹”指的都是皇家的顾问,地位非常令人羡慕。

●「拿单」:字义是「赐予者」。

●「亚撒利雅」:字义是「耶和华已帮助」。

●「众吏长」:字义是「代表」、「行政长官」。

●「王的朋友」:应该是一种「官职名」,一般猜测是类似「资政」、「顾问」一类的职位。

●「撒布得」:字义是「给与」。

●作「领袖」:字义是「祭司」,与 撒下 8:18 「大卫的众子都作领袖」写法一致,这个「祭司」可能是使用了其他国家「祭司」作为「王室顾问」的意义。因为由圣经其他地方的记载看不出大卫的儿子们、撒布得与撒督、亚比亚他的职务有混杂的地方。

●5~6比对所罗门与大卫的内阁官员,主要的差异是所罗门多了「家宰」、「众吏长」这两个职位。

】拿单是一个极为通俗的名字,有可能是大卫之子而非先知。众吏长的职位(8-19节 )或「地区省长」(NEB 之译法 )是所罗门所设,为了要帮助他的改革。「王的朋友」或作「王的个人顾问」,上一任为户筛所担任,亚马拿泥版(迦南 )经文中也有提到这个职位。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亚希煞作家宰;亚比大的儿子亚多尼兰掌管服苦的人。」

〔暂编注解〕「服苦的人」:指替所罗门从事建筑工程的以色列人。

家宰。家中的监督,或管家。在希西家的年代,这个职位已经相当重要,超过了书记。因为,当舍伯那被降职,书中所暗示的是他从“家宰”的位置到了“书记”的位置

服苦的人。边页上作,“征召的人。”这里指的是所罗门为他那些庞大的公共工程征召或雇佣的苦工(5:13-14)。大卫统治早期所列举的名单中没有与此相关的职位;但到了他统治的后半期这个职位就出现了。后来民众反对罗波安时这个不受欢迎的监工被人用石头打死了。以旬迦别挖掘的工程充分证实了苦工的使用。

●「亚希煞」:字义是「我弟兄唱歌」。

●「家宰」:原文是「在家上面」,主管皇宫事务的官员,可能就是「宰相」的职位。

●「亚多尼兰」:字义是「我的主被高举」。这人应该也是「亚多兰」撒下 20:24。

●「服苦的人」:「劳工群」、「奴隶群」。

】亚希煞作家宰(NIV 作「总管宫廷」 希伯来文意为「管家」 ),亦即他的职位是「掌管王室家务及产业的人」(NEB )。这职位渐渐变成宰相之尊157。有些希腊文抄本加上「约押之子以利押掌管军队」。亚多尼兰可能是大卫所指派作同一职位的同一个人,和合译作「亚多兰」 ),他甚至活到罗波安的时代,但在那里的名字为亚多兰? )。有关服苦的人(希伯来文 mas158 一如亚拉拉克的 masu )乃集中于敌对政权者,请参: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在以色列全地立了十二个官吏,使他们供给王和王家的食物,每年各人供给一月。」

〔暂编注解〕每个官吏要轮流为王室供应食物一个月。

供给……食物。这里指的是财富的征收,不仅包括金钱,也包括维持宫廷和皇家日用的各种物品。这个职位太重要了,因为有两处(第11-15节 )的官吏都与皇家结亲。这些官吏拥有治权的地区与十二支派并不平行,当时早期的支派区域划分已经过时了。十二这个数字与支派无关,这是指一年的十二个月,各人每月负责供应皇家的需要。

◎有学者注意到这份名单包含所罗门在内,总共有十二个人作为内阁,与 4:7-19 的十二个行政区对应。因此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名单并非是抄写错误,而是刻意加上去的。

●所罗门废除过去十二支派的结构,而改立十二个直属于王朝的行政区。应该是用来强化管理的策略。

●「官吏」:意义是「代表」、「行政长官」与 4:5 的「众吏长」原文一样。

◎所罗门王朝虽然版图辽阔,但是这十二行政区仅包含传统的以色列领土,并没有包括其他新扩充的版图。

◎此处没有记载犹大地区,显然犹大地区并不是这十二行政区之一,也就是犹大是接受这十二行政区的供应。这也可能是以后以色列背叛大卫王朝的原因。

7-19 列出所罗门所设立的十二个地方官员:他们负责征收各区轮流供养王家所需之食粮。这十二地区并非按照以色列十二支派之地划分。1为首五个地区(8-12 )主要包括约瑟两个儿子以法莲及玛拿西的支派所得之地。2第六、第七区(13-14 )包括约但河东的基列地。3第八至第十区(15-17 )包括北部各支派之地。4第十一、第十二区(18-19 )乃南部包括便雅悯及约但河东之地。

行政区域系统】所罗门改组王国,以求一统君王的权柄,着手削弱地方观念和支派观念。征服迦南后,定居时代开始时所分定的支派区域,对大卫王朝足以构成危害。示巴领导下的北方支派已经尝试过脱离联合王国。若是重新划分政治区域,各支派和新得之迦南城市人口就会互相混杂,如此国王便能预防政治上的问题。如此改组又便于筹措资金,有助于全国性工程、国防、国际性企业的发展。由于每个区域都要每年一个月负责王室的开支,定期的赋税制度(在宗教性的什一奉献之外 )便可设立,进一步削弱地方性的自治,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室的开支】

王家包括王的直系亲属、大臣和属下官吏。因此,管理以色列行政区域的十二个官吏,所资助的就是所罗门的政府。他们的责任包括经营本区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以求确保这些地方性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使国家得益。指派地方官向中央政府提供服务,也是赋税的一种。乌加列、马里、巴比伦的行政档案显示王室对于地方总督,有什么要求。这些档列出了必须缴纳之原料和加工货品的定额。上一年供应的物品数量,有时亦一并列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在以法莲山地有便户珥;」

〔暂编注解〕以法莲山地。以法莲境内较高的部分,是巴勒斯坦最肥沃的区域,示剑城就坐落在这里。

●「便户珥」:字义是「见证之子」或「户珥之子」。

◎此处的「便xx」都是「xx的儿子之意」,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记载破损,导致人名遗失所致。因为这些部份可能是「oo便xx」,「oo」因记载破损就遗失了。

】「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在以法莲山地有便户珥;」

「便户珥」以法莲山地包括玛拿西的一部分直到耶斯列平原。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地理概况】

乌加列和阿拉拉赫的行政档案中,也有类似本段的文学形式。经文对于所罗门王国各省的描述并不详细,因此无法确定各省的疆界。每区的官吏显然都有一个或多个的行政中心,例如便亚比拿达的首府在多珥,巴拿则在他纳和米吉多。有些区域显然包含了原有的支派属地,但原本在中央高地的地业,加利利东部的拿弗他利,和加利利西面山坡的亚设。但其中最特出之处,则是所包括原属迦南人和非利士人的土地:埃及《温纳蒙故事》(主前十一世纪 )中提到过的海上民族港口多珥,和沙仑平原上的迦南城市希弗。名单到最后才提到犹大支派(20节 ),表示他们与大卫家的关系,可能使其行政和财政措施,与其他区域有别。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在玛迦斯、沙宾、伯示麦、以伦伯哈南有便底甲;」

〔暂编注解〕玛迦斯。这里提到的城镇在犹大西北部底卡儿子所有的区域内,这片地区起先是分配给但支派的,但在以色列国早期的历史中这里大部都被非利士人占领。

●「玛迦斯」:字义是「终结」。

●「沙宾」:字义是「狐狸的住所」。

●「便底甲」:字义是「穿刺之子」或「底甲之子」。

】「在玛迦斯、沙宾、伯示麦、以伦伯哈南有便底甲;」

「便底甲」在示非拉(Shephelah )以东,以法莲东南,原属但的境界。其东为玛迦斯,除非视之为与伯示麦西北十七公里处的 Khirbetel-Mikezim 为同一处地方,否则我们对此地一无所知。「沙宾」(现代的 Selbi^t )在亚雅伦谷以北。「伯示麦」(Teller-Rumeilah )在南方,位于耶路撒冷以西二十四公里处。以伦在西方,可能是「亚雅伦」或是「远及」('as far as' LXX )之意。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亚鲁泊,有便希悉,他管理梭哥和希弗全地;」

〔暂编注解〕梭哥。撒玛利亚西北偏西10 1/4英里称为esh-Shuweikeh的一处地方,不是大卫与歌利亚战场附近的那个梭哥,也不是希伯仑西南的那个梭哥

希弗。犹大的一片区域,位置不明。

】「在亚鲁泊,有便希悉,他管理梭哥和希弗全地;」

便希悉管理由海岸至多珥港(沙仑 )以下的地区,以及玛拿西部分地区。亚鲁泊(现代的 `Arrabeh )位于海岸平原或是多坍谷之南。梭哥(Khirbet Suweikeh )一名在埃及文献中亦有出现。希弗全地可能包括西罗非哈之女的全部境界,由得撒小河到撒玛利亚,不可与沙仑平原的 Tell Ifshar 混为一谈。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多珥山冈(或作“全境” )有便亚比拿达,他娶了所罗门的女儿他法为妻;」

〔暂编注解〕多珥山冈(直译为多珥全境 )。这片是玛拿西境内迦密山下的一片沿海区域。提到多珥王与耶宾结成北部联盟,后被征服,他的地分给了玛拿西支派。亚比拿达,大卫的兄长,他的儿子曾掌管这一地区。

●「多珥」:字义是「世代」。

●「山冈」:字义是「高处」。

●「他法」:字义是「装饰」。

】「在多珥山冈(或作“全境” )有便亚比拿达,他娶了所罗门的女儿他法为妻;」

便亚比拿达是所罗门的堂兄弟,也是他的女婿。此地区包括多珥以下到迦密山。Naphoth可能是形容「山冈」(如和合本所译 希伯来文 nu^p{ )或是沙仑的「林地」(LXX 162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他纳和米吉多,并靠近撒拉他拿、耶斯列下边的伯善全地,从伯善到亚伯米何拉直到约念之外,有亚希律的儿子巴拿;」

〔暂编注解〕他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分区,包括以斯德伦平原的大部。它是巴勒斯坦最肥沃的部分之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交通要道都从这里穿过,由于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到处有要塞保卫着。他纳,米吉多,伯善都是全巴勒斯坦的军事重镇,都被分给了玛拿西支派。它们虽没有被攻占,但当以色列强盛时这些地方向其称臣纳贡。这些城邑虽然被分给了玛拿西,但实际上它们在以萨迦境内。米吉多是亚哈谢和约西亚阵亡的地方。伯善要塞俯视着东到约旦河谷的入口,这里也是扫罗死后曝尸的地方

】「在他纳和米吉多,并靠近撒拉他拿、耶斯列下边的伯善全地,从伯善到亚伯米何拉直到约念之外,有亚希律的儿子巴拿;」

巴拿是约沙法的兄弟(3节 ),他管理耶斯列平原南部,以萨迦境界及约但河西山地,其中包括迦南城市他纳(Tell Ta`annak )和米吉多(Tell el-Mutesellim )163,有学者曾经指出南方的宫殿便为巴拿所使用。他的地域南自伯善(Beisan ),由约但河西岸至亚伯米何拉\cs8(Tell Abu{-S>u^s] )至 Far~ah 小河边的撒拉他拿(Tell Umm Hamad 之地。约念(Tell el-Maza^r )在以法莲以东,是利未人的城邑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基列的拉末有便基别,他管理在基列的玛拿西子孙睚珥的城邑,巴珊的亚珥歌伯地的大城六十座,都有城墙和铜闩;」

〔暂编注解〕睚珥的城邑。这是跨约旦河地区很大的一个部分,包括玛拿西和迦得境界的大部。基列拉末属于迦得的境界,是六个逃城之一,21:38)。

亚珥歌伯地。曾经属于巴珊王噩,后被睚珥攻取

大城。这个描述和,5节的类似。

●「基列」:指约旦河东一带的地区。

】「在基列的拉末有便基别,他管理在基列的玛拿西子孙睚珥的城邑,巴珊的亚珥歌伯地的大城六十座,都有城墙和铜闩;」

「便基别」在约但河以东的拉末基列周围(Tell Ra{mi^t ),可能为所罗门所建。这是块肥沃的地区,开发为城邑(NIV 作「开拓地」 MT 碑文为 h]awwo^t NEB译作「十座村落」 ),是曾为巴珊王噩所管辖的坚固城。有些学者认为第19节乃对此地区的补注,与第VII分区加起来的领域远及亚扪及摩押地。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玛哈念有易多的儿子亚希拿达;」

〔暂编注解〕玛哈念。这个部分同样也在跨约旦河流域,属于迦得的境界,21:38)。当雅各回迦南时在这里遇见了天使。后来由于伊施波设的政府建在玛哈念,这里变成一个中心。这里也是大卫逃避押沙龙时落脚的地方

】「在玛哈念有易多的儿子亚希拿达;」

包括基列南部及迦得支派地土。玛哈念(Tell ed-Dhehab 在雅博河以北 )是伊施波设为王及押沙龙叛变时的首都所在处。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拿弗他利有亚希玛斯,他也娶了所罗门的一个女儿巴实抹为妻;」

〔暂编注解〕拿弗他利。这是北部的一个分区,在黑门山以南,加利利境内,加利利海的西北部海岸就在这个分区之中。基低斯-拿弗他利,逃城之一,就在这里,20:7,

】「在拿弗他利有亚希玛斯,他也娶了所罗门的一个女儿巴实抹为妻;」

「亚希玛斯」管理由拿弗他利及上加利利,远达夏琐之地。他是撒督之子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亚设和亚禄有户筛的儿子巴拿;」

〔暂编注解〕在亚设和亚禄。这个分区在北边的地中海沿岸。亚设因为没有赶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们中间

】「在亚设和亚禄有户筛的儿子巴拿;」

亦即处于拿弗他利及地中海之间的亚设地业,包括西加利利。户筛可能便是大卫的那位朋友。在亚禄('In Aloth' RSV 译作"Bealoth" 可能意为「斜坡」('Ascents' 希伯来文ma`alo^t ),也可能是西布伦的别名164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以萨迦有帕路亚的儿子约沙法;」

〔暂编注解〕以萨迦。以萨迦的境界在玛拿西以北拿弗他利以南,包含以斯德伦平原北边部分。这个区似乎是在提到的那个分区的北边。

】「在以萨迦有帕路亚的儿子约沙法;」

以萨迦,境界乃由耶斯列平原中央直到约但河。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便雅悯有以拉的儿子示每;」

〔暂编注解〕便雅悯。便雅悯分区虽然小却很重要。它包括耶利哥,基比亚,基遍,拉玛,以及起初的耶路撒冷

】「在便雅悯有以拉的儿子示每;」

便雅悯,境界在耶路撒冷以北,约但河以西,由以法莲中央山地之南方所组成。示每可能是所提的那一位。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基列地,就是从前属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之地,有乌利的儿子基别一人管理。」

〔暂编注解〕「一人管理」:希腊文译本作「另有一官员管理犹大之地」。犹大地区可能因为属于王室而得免纳税。有学者认为8-11, 13节所提及的人名皆为官员的父亲(「便」原文即「儿子」 ),由于此段经文的原稿边缘残缺,因此该批官员的名字已经失掉。

基列。约旦河东岸的分区,包括流便,玛拿西和迦得支派的部分土地(见第13-14节的注释 )。

一人管理。这句话的意义不明,因为每个区只有一个官员。英文LXX版作,“犹大地的一个官长。”这也许才是正确的,因为它已经被注意到了,否则犹大地就从供给王家分区的名单上遗漏掉了。作为给犹大特别的恩典,那个区的一个官员可能也是全国十二个分区的总长。既然犹大是首都所在的省份,那它一定是被王在耶路撒冷的官长治理,但在王家供给上犹大不可能从这个名单中被排除。

●「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参考 申 2:26-3:11 。

】基别是乌利的儿子,因此可能与便基别(13节 )并非同一人。此境界包括约但河东以南第VI分区及基列之一部分。有些学者根据七十士译本将「基列」译为「迦得」(IVP出版的 New Bible Atlas 亦如此翻译-1985-43页 )。传统上而言这是属西宏及巴珊王噩之地。此名单中并未提及犹大,可能是因为「在家乡只有一个官员管理」(亦即犹大 RSV ),也就是说这十二个分区是犹大以外其余的分区,犹大并未改变,也有些学者认为犹大未被征税。另外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指亚撒利雅(5节 )──「此外有一位省长管理国中所有的省长」(NEB 约瑟夫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萨那样多,都吃喝快乐。」

〔暂编注解〕多。这里和第25节描写了人数众多的百姓和他们繁荣与安宁的生活。这无疑指出了一个事实,以色列国现在是强盛安全的,不再受周围好事邻国的怜悯,并能在应许之地上取得优势。

4:20-28所罗门的富强:以色列在所罗门统治期间经历太平盛世,富裕繁荣,应验了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参串23 )。

◎20~28这一段所说的状况,跟「所罗门」的名字意义一样,是所罗门治理下以色列国享有的「平安」。没有战争,安居乐业,衣食充足。

】「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萨那样多,都吃喝快乐。」

此节强调国中的社会及经济佳景(同时见27-28节 )。如同海边的沙那么多代表「不可胜数」165。吃喝快乐(AV译为「使之愉悦」 希伯来文意为「高兴」 )的情况显示不同派别的人都融洽共处166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统管诸国,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所罗门在世的日子,这些国都进贡服侍他。」

〔暂编注解〕所罗门时代,以色列的版图,如神当日所应许,“自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从旷野…,到大海日落之处”。本节在“大河”即“伯拉大河”,也就是幼发拉底河。“非利士地”指沿地中海岸一带的土地,在西边“大海日落之处”,本为非利士人所居。“埃及的边界”即埃及小河,为巴勒斯坦和埃及的界河。

以色列人只有在所罗门王时代才达到这理想的版图。前王大卫开疆辟土当然功不可没。

“大河”。幼发拉底河。所罗门几乎统治整个应许给亚伯拉罕的土地。参看至21节的脚注,并注意前文的埃及河跟这里的“埃及的边界”并不一样。参看的脚注,前文指埃及的艾亚利诗河道(Wadi el-Arish )。

「大河」:指伯拉大河(即幼发拉底河 )。

「埃及的边界」:大概是指埃及小河

统管诸国。所罗门帝国的一部分是由一些小的,半独立的附属国构成的。这些小国有自己的统治者,但承认希伯来国王的宗主权并向他纳岁贡。以色列的邻国或被消灭或被贬为服苦的仆役,这些事实在第9:20,21节中有进一步的描写。

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作者想让人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所罗门王国的疆域已经按照神对亚伯拉罕,摩西和约书亚的应许实现了。见大卫和所罗门的帝国。

在世的日子。这个帝国只存在于所罗门活着的时候。所罗门统治的国家一部分是由很多小王国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兴起的很快,但解体的速度也很快。

● 4:21 所罗门时代以色列的版图由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幼发拉底河 ) 创 15:18 ,从旷野到大海日落之处 书 1:4 。而与埃及的界线,一般认为就在「埃及小河」。

◎所罗门的疆界虽然很大,不过都是大卫留给他的,所罗门王本身没有为扩大疆界进行什么战争。

】此节在 MT 中为新的一章之开始(其=英文译本中之 耶路撒冷译本亦如是 )。其国度由大河(幼发拉底河 )……直到埃及的边界(REB 译为 'frontier' 八章\cs1665节则为 Wadiel-Arish「艾尔‧亚里西小河」或作「埃及小河」 );参:对亚伯拉罕的应许。然而其中有些地方很快便因以东及大马士革叛变而失去167。大卫已控制了亚兰地、哈马及非利士地,所罗门与腓尼基人应当也已联盟。进贡( 希伯来文:minh]a^ 包括「赠品、礼物」,可能并不表示定期上贡。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王国的版图】

将所罗门的王国形容为从东方的大河(指幼发拉底河在埃玛尔地区转北的部分 )起,直达埃及边界的阿里什干河为止的用意,是表现所罗门统治地区的广大,显出它与申命记第一章和约书亚记第一章盟约的应许之地相符。从亚喀得王撒珥根年间(主前第三千年纪 ),直至后期的亚述统治者为止的美索不达米亚年表,都陈述了他们王国的范围。这些记载通常反映了君王在固有土地以外的征战,或延伸经济霸权,向邻邦和行商索要贡品和关税的功绩。其实所谓「控制」或「疆界」是有好几个程度的。经文虽无详述所罗门在不同的地区行使多少的控制权,但几个不同的关系仍是可以看出来的。除了从但到别是巴的传统领土外,所罗门尚有行省(征服的国家 如摩押、以东、亚扪 ),藩属(朝贡 但仍归本国人统治 如哈马、琐巴、非利士 ),和盟友(条约伙伴如埃及和推罗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罗门每日所用的食物:细面三十歌珥,粗面六十歌珥,」

〔暂编注解〕所罗门有妃七百,嫔三百,未计子女;添上官吏和他们的家室,以及招待群臣和国宾,费用庞大不难想见。

“歌珥”等同6.25蒲式耳,或58加仑。

「歌珥」:约等于二百二十公升。

所罗门……的食物。一歌珥──希伯来文kor──的具体数量不明,但据估计有50加仑。所罗门的宫廷估计有10,000到15,000人。

●「歌珥」:度量衡单位,约等于220公升,为 10 伊法或 10 罢特,等同于1贺梅珥。30歌珥就是6600公升,60歌珥就是13200公升。

●「细面」、「粗面」:「细面」是指特别加工研磨的上好的面粉,「粗面」是指一般的面粉。

● 4:22-23 所记载供奉给所罗门宫廷之五类与肉食的数量,和埃及法老相近。本节所用的埃及语度量单位「歌珥」,表示此处的记载,可能是模仿埃及、迦南,或附近国家的官方记录。此处所列的食物都可以在粮仓长期存放,或在王宫附近畜牧,直到食用之时为止。

日用的食物】每日供奉给所罗门宫廷之五谷和肉食的数量,与其他和埃及法老同等的君主相若。本节所用的埃及语借词(歌珥=贺梅珥=6.3蒲式耳 ),显示这句话的格式,可能是模仿埃及、迦南,或非利士诸国的官方记录。留意所列的食物全部都可在粮仓囤放,或在草场或围栏畜牧,直到食用之时为止。时鲜食品他们也吃,但(除油以外 )却不会记明数目重量,在马里文献食物分配明细账一类的行政档中出现。后者详细记录分配给奴隶、官员、到访要人之食物的确实数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歌珥(NEB 译作 'kor' )是一种容量的「度量衡」( 'measure' RSV ),一如贺梅珥(homer )一样等于6蒲式耳(bushels-220公升 ),亦即185蒲式耳细面(希伯来文为 so{let 一种奢侈品 )及375蒲式耳粗面(一种带壳的大麦 希伯来文 qa{mah] )。大多数的牛是已养肥的,有些是关进畜舍养肥的(JB 译为「被饲养肥」的 ),但也有在草场上养肥的(JB 译为「放牧」 )。鹿〔AV 译为「牡鹿」(harts ),NEB 译为「牡鹿」(stags )〕及其他的动物为奢侈品,是肥禽,包括鹅、珠鸡、雌禽及养肥了的杜鹃鸟(JB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肥牛十只,草场的牛二十只,羊一百只,还有鹿、羚羊、狍子并肥禽。」

〔暂编注解〕●「鹿」:「公鹿」、「雄鹿」。

●「麃子」:「雄麆鹿」,「一种淡红色的鹿」。

●「肥禽」:「被养肥的飞禽」。

◎ 4:23 中,牛与羊都是饲养的,肥牛与草场的牛可能与「细面、粗面」的分别一样,肥牛是特选养肥的牛,草场的牛就是一般的牛只。这些可以定量供应王宫,但是后面的「鹿、羚羊、麃子,并肥禽」应该就是野味,无法定量供应,所以没有纪录供应数量。

】「所罗门管理大河西边的诸王,以及从提弗萨直到迦萨的全地,四境尽都平安。」

〔暂编注解〕“提弗萨”是幼发拉底河西面的一个大城。

「提弗萨」:位于东北部伯拉大河之南岸。

「迦萨」:是南面非利士地西岸的城市。此二地总括了所罗门所统治的版图。

提弗萨。一般被认为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地方,被希腊人叫作泰普撒克斯。

迦萨。在非利士平原的最南端。

平安。至少现在是这样。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平静安稳无内忧外患。但持久的平安不能仅依赖于所罗门的统治,否则后果很明显,就像后来所发生的事。

●「提弗萨」:字义是「穿越过」,位于幼发拉底河旁。可能就是Thapsacus。

●「迦萨」:字义是「强壮」。非利士人的一个城市, 位于巴勒斯坦的极西南边,靠近地中海。

24~25提弗萨为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大城。迦萨在巴勒斯坦地最西南,位于埃及边界上。“从提弗萨直到迦萨”,包括了进贡之国在内的疆去。等于从前说“从但到别是巴”,都是从极北到极南之地的“全国”的意思,不过现在国土范围已大了许多。但在约但河之北端,别是巴在迦南地的边缘。

】此节并非只是重复第21节,大河西边(Transeuphrates )是指由巴比伦角度来看的希伯(Eber na{ri )地带,是提弗萨(Tiphsah 希腊文为 Thapsacus 现在的Dibseh ),亦即幼发拉底河之「浅滩」,亦即所罗门王国的东北边界,一如迦萨(Gaza AV 作 'Azzah' )是其西南边界一样。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

〔暂编注解〕“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表示悠闲状态的一句谚语

「但」和「别是巴」:分别代表当时以色列北方及南方的边界。

「在自己的...... 居住」:是国泰民安的描写。

在自己的葡萄树下。这是希伯来人经常使用的一个短语,亚述人也曾经使用过。这个短语是用来形容一种理想的安宁富足的生活。

从但到别是巴。这个短语从士师时代开始出现,从那时起直到撒母耳,扫罗,大卫,所罗门的日子一直使用,17:11,24:2-15,,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国家,其疆域从最北端的但到最南端的别是巴。所罗门之后这个短语就不再使用了,直到希西家发布他的诏书呼吁百姓“从别是巴直到但”来耶路撒冷参赴逾越节

●「从但到别是巴」:指以色列地的最北到最南端。也就是以色列全境。

】传统上从但到别是巴是指巴勒斯坦的全地。四境尽都平安(24节 )一句很特别,显示所罗门借着协约控制四方(missab[i^b 希伯来文圣经第4节 )「所有经过的人」(`ab[a{ri^m ),并非只是「国境内尽都平安」(JB )。在他的国际贸易中已强调由一国至另一国的运输了。倚靠神(LXX 为 elpizo% 「盼望」 )安然居住,与遥相呼应。惟有神才能保守人安然居住

──《丁道尔圣经注释》

自己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

这是一句经常出现在历史年表和不少先知书中的成语,象征以色列安乐繁荣。当神震怒之时,相反的事便会发生。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与和平一同毁灭。这个惯用语所指的,是使人有余暇享受人生的安全和中等富裕环境。葡萄树和无花果树能够遮荫和结果,享受这些树木表示有远景展望,因为两者都要一定的年数才开始有出产。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罗门有套车的马四万,还有马兵一万二千。」

〔暂编注解〕“马四万”:作“四千”。此处当属抄写错误,应为“四千”。说所罗门有战车一千四百辆,依每车用三马来拉(两马拉车 一马备用 ),“四千”为合理之数。

似乎没有人关心所罗门这样做是违背神的话。“四万”大概应作四千

「套车的马」:指拉战车的马。

「四万」:有古卷仅作「四千」

套车的马四万。给出的数目是“四千。”这个差异也许应该归因于誊写者的失误,在希伯来文中,“四”和“四十”的写法极其接近。禁止将来的以色列王加添战马和骑兵,但撒母耳在扫罗登基时将这种违命的情况预言出来,暗示将来随着帝国的扩大会使用这些军事力量。在约书亚征服迦南时从敌人那里缴获的马匹和战车都被毁掉了

●「套车的马四万」:原文应该是「 战车用的马棚四万个」。代下 9:25 作「四千棚」。如果参考王上 10:26 的数量,「四千」这个数字应该比较合理,此处的「四万」就是文士抄写错误。

】四千棚(NIV 吕译 和合「马四万」 「棚」希伯来文是 ~uro^t REB作「厩」 )是按照七十士译本的(希伯来文、和合、RSV REB皆作四万 ),以合一千四百辆战车之需,每一辆需要两匹,再加一匹后备。但是该字解为「套轭」(team-yoke )更贴切169。在主前八五三年,北国亚哈王曾提供了两千辆战马车。一万两千匹马(paras% ),该希伯来字可代表「马」也可指为「马匹和骑兵」(参新译 )170

──《丁道尔圣经注释》

车马】

战车每辆一般需马三匹,两匹拖拉,一匹后备。三匹马照例同厩,是以一万二千匹马(和合本「马兵」 ),四千马厩(和合本「套车的马四万」 ),正合比例。这数目表示战车可以多至四千辆(但有些马匹可能供骑兵使用 )。然而按照,所罗门战车共有一千四百辆。这战车数目虽大,却及不上西方列王主前八五三年于夸夸(Qarqar )之役迎击亚述时,亚哈所派遣的二千辆战车。主前十三世纪时,赫人及其盟邦集结了二千五百辆战车,在加低斯之役中迎战兰塞二世。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那十二个官吏,各按各月供给所罗门王,并一切与他同席之人的食物,一无所缺。」

〔暂编注解〕“一切与他同席之人”。王宫里可能供养四千至五千人。

那十二个官吏。指7-19节列举出的官吏。一些希腊译本将这节放在19节之后。

】这里所说的供给(参希伯来文 ku^l 「盛」 以及耶利米所说的「含忍」(klkl 参亚喀得文 ka kkaltu )意指不断地供应,以至于他们「一无所缺」(AV ),可能更好的解释是当「任何人来」(haqqa{re{b )王席求食之时,「绝对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被拒绝」(亚喀得文 ada{ru 的 `dr 意为「衰落」 )。其他的马(希伯来文为 rekes% )并非「单峰骆驼」(AV )或快马(RSV 和合 ),而是与其他战车马队一同奔跑受训或作后备的马(参JB 的「驮马」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众人各按各份,将养马与快马的大麦和干草送到官吏那里。」

〔暂编注解〕大麦。在东方,古代和现在一样,大麦都是马匹的食物。有时大麦也被作成饼或面包。而人常吃的是小麦。

快马(直译为骆驼 )。更确切的翻译是:“快马”(见边页 )。特别是这里提到的为皇家信使服务的快马

●「马与快马」:一个是「战车马」,一个是一般的马。

】「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

〔暂编注解〕「广大的心」:即博学多才。

智慧。照它的全义来说,尤其是在《箴》和《传道书》中,智慧是神的一种特质,是他恩赐给人的。这种智慧与品格和理智有关。在第30和31节中这个词的用法更接近它的本义。

◎ 4:29-30 说明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两大文明古国百姓的智慧。

4:29-34所罗门才智无双:所罗门的聪明智慧实在无与伦比。

】「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暂编注解〕“东方人”指住在以色列地以东沙漠中的亚拉伯人和东北边的米所波大米人。这些人和埃及人都以智慧见称。

「东方人」:可能指米所波大米或阿拉伯人,亦可能包括以智慧闻名的以东人, 俄8 )。

东方人。居住在巴勒斯坦和米所波大米之间的部落人民,7:12,8:10)。有人说他们居住在帐篷里。约伯就是这样的人

埃及人的智慧。埃及人的智慧在整个东方很有名,包括的领域有天文,医药,建筑,数学,音乐,绘画,尸体防腐,以及哲学。大量所谓的埃及智慧文学保留了下来。

●「东方人」:一般指米所波大米两河流域的的亚述、巴比伦民族。

东方人的智慧】智慧在古代近东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埃及哲人蒲他霍特普(主前2450年 )和阿曼尼摩比(约主前1100年 ),和亚述名臣阿希卡尔(约主前700年 )等人的箴,部分与圣经的箴书相呼应。此外较长篇的智慧书卷如:约伯记、传道书等,无论格式还是内容,都类似埃及《自杀论辩》(Dispute overSuicide 约主前2100年 ),和巴比伦《有关人生苦难的对话》(Dialogue about Human Misery 约主前1000年 )。即使是比较经典的史诗如:《吉加墨斯循环》和《伊施他尔下阴间》,也包含了智慧文学的成分,探讨人类必死和对个人成就之关注等问题。这是极为浩瀚的文学和传统,所罗门的智慧超过这些先哲,是绝不简单的话。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的智慧胜过万人,胜过以斯拉人以探,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的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

〔暂编注解〕“以斯拉人”意为“本地人”或“迦南土人”,本节所举的以探、希幔等,可能是以色列人进迦南地前当地著名智者。但也记有这四人的名字。说他们是谢拉的儿子。大卫的乐师中也有叫希幔和以探的。他们是否为同一人,甚难确定。不过,这些人可能是传统智慧的象征,就象希腊人以伊索(以《伊索寓言》见称 )为智者的象征一样。

这些智慧人是谁,我们不得而知。

「以斯拉人」:可能是指谢拉的后代, 「以斯拉」与「谢拉」于原文以相同字母写成 )。

智慧胜过万人。一些在智能方面可与所罗门相提并论的人的名字只存在于这节当中。有人认为希幔和以探就是被大卫指定的会幕的歌唱者,就是诗第88和89篇题目中所说的以斯拉人。一个“希幔”“奉神之命作王的先见”。然而,这些名字是否指的是同一个人还不能确定。

●「以斯拉人」:字义是「本地人」,可能是个城镇名,也有可能是「本地人」的意思。不过 诗 89 也标示是「以斯拉人以探的训诲诗」,因此比较可能「以斯拉」是一个城镇的名字。

●「以探」:字义是「坚忍」。

●「玛曷」:字义是「舞蹈」。

●「希幔」:字义是「信实的」。

●「甲各」:字义是「支撑」。

●「达大」:字义是「知识之珠」。

◎这里算是「锦上添花」,整个国家已经平安了,君王还有过人的智慧,可以让大家了解更多事物。

】「他作箴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

〔暂编注解〕所罗门写的箴只有一部分保留在《箴》书中。传统认为他也是《传道书》和《歌》的作者。

所罗门许多“箴”都记载在旧约的箴里。他的一些“诗歌”可能反映在歌里。

「一千零五」:有古卷作「五千」。所罗门所作的箴和诗歌。参串39, 40。

箴三千句。他有关道德和实际智慧的话语,包括正确的建议,睿智的观察,道德的劝勉,圣洁生活的原则,以及导向敬虔,幸福和繁荣的有益劝戒。所罗门的箴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了下来。

诗歌。一些保留下来的作品证明了所罗门是一位著名的诗歌作者,这其中包括《歌》,可能还有《诗》第72和127篇。

】箴被收集成书;这些 ma{s%a{l 包括比喻、明喻、暗喻、箴谜语,这些自主前三千年以来已经是非常普遍。米索不达米亚及埃及都有大量文献证明这种与所罗门的作品相似的传统。圣经中的箴书据说含有所罗门的五百八十二条箴。古代的诗歌乃以其第一行为根据分类。有关所罗门及情诗,请参歌175

──《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千句】

这些「箴」(原文mashal 正是箴书在希伯来原文圣经的名称 )是古代近东的一种体裁,其特色是以简短精练的句子,表达实用而普及的价值观念。三千是大约的数字,所形容的是他所讲述之箴的数量,不是所撰作的数量。智慧古今皆然,往往是研究和搜集资料的结果,不是想象力的反映。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歌一千零五首】

古人不时使用某数加一的递增,或约整数加一或加一个数字的方式,来表达「更多」的概念。但本节的「五」字却甚少如此使用。人所共知的《一千零一夜》,是这种近东表现方式的另一个例证。主前二○○○年左右吾珥王舒珥吉亦有文名。在赞美自己的诗歌中,他自夸所受的教育和文学技巧,并且自称是首席御用乐师。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

〔暂编注解〕“黎巴嫩的香柏树”是既高又华丽的大树,牛膝草则为极小的植物。本节似是描写他知识之广,用草木鸟兽来阐述人生哲理,说出大家喜听的“智慧话”(34节 )。

「香柏树」:以高大闻名,与墙上之牛膝草成一对比。这里的意思是:所罗门对各类花草树木,不论大小,均了如指掌。

他讲论草木。所罗门的作品显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美丽有很深的领悟。他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毫无疑问他也养成了一种习惯,为他周围之人的益处而将他观察到的规律记录下来。所罗门单纯观察自然历史的论说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

●「昆虫」:原文是「爬行生物」。

】巴比伦经文中有草木动物等名单176,箴及寓言中也有提及。这类名单的编纂正好可作为学校的实习方案。

──《丁道尔圣经注释》

植物界】

古代有关植物的智慧与今日植物学家所研究的不同。口头传讲的草学知识是他们的课题之一,除了药物功用以外,工业(染料 )和食用价值也在他们兴趣范围之内。其他文化更会包括不同药草的法术功能。植物智慧的另一个专题是农务──即农夫对种子、种植、培植、施肥、收获的知识。但由于本节是在讨论箴、诗歌时,谈到所罗门的智能以树木为对象,这智能的表达方式比较可能是在使用树木的比喻,或含有智能教训的寓言。讲述这种比喻必须深切认识树木和灌木的特性,旧约和古代近东(如垂丝柳和棕树的苏美寓言 )都有其例证。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动物界】

新国际本虽然使用「形容」、「教授」等动词,希伯来原文只说他「谈及」(和合本「讲论」 )动植物。上节已经提过,他凭着对物性的深切认识讲述故事──有关动物的比喻和寓言,目的是教授智慧。伊索并不是第一个使用这种文体的作者。

在所罗门之前一千多年,苏美人已经将动物用在辩论和寓言之中了。「蛇与鹰」是现存亚述寓言中最有名的一个。此外,古埃及(如《阿曼尼摩比的教训》 )和美索不达米亚(如主前第一千年纪亚兰文的《阿希卡尔的教训》 )的智慧言语,也充斥着有关动植物的模拟和比喻。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暂编注解〕差人来。只有所罗门的智慧声名远播才会有很多遥远国家的人来他这里分享智慧。

天下列王。并不是所有的王都亲自来,很多都是差遣使者。但也有一些君主,比如说示巴女王,选择亲自到所罗门这里来。

● 4:34 直译是「列国所有的人从听见他(指所罗门 )智慧的地上列王那里来听所罗门的智慧」。

】「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东方人表达智慧的方式有口头也有书写,借着贤人达士穿梭往返于宫廷之间而传达之。LXX的加上「他也收受礼物」,这是当时的风俗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四章 )】

作者对所罗门的贡献(3-4 )有什么评价?

他的统治为百姓带来什么利益?

按作者所见,国家昌盛的主要原因何在。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平安是福】

「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

所罗门的名字,是“平安康泰”的意思。大卫王一生颠沛流离,受了不少的苦,以色列也历经战乱苦难,自然热切的希求平安,把这愿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所罗门是在大卫痛切悔改以后,由拔示巴所生的,“耶和华也喜爱他,就藉先知拿单赐他一个名字叫耶底底亚,因为耶和华爱他。”
虽然我们不大会记得这个名字,所罗门不应该忘记:谦卑悔改才可以蒙神的恩惠,真实的平安是由神的爱来的。
我们常以为“平安”就是没有麻烦的意思。其实,其涵义更广:希伯来文的Shalom包括平安,社群的和谐,丰富,以至健全。莫怪以色列人彼此问候的时候,喜欢用这个字。而所罗门的名字,就是从这个字来的;在他统治之下,也几乎就是这样的理想社会。

配搭和谐

有的人不喜欢用“组织”这名词,以为是不属灵,而宁愿用“配搭”;更有人连配搭也可以没有,而喜欢独裁,自己在上发号施令。虽然组织没有防止独裁的功能,但任何国家,或基督身体的教会,都必须有配搭联合的组织,才可以存在,而继续存在,并有效的发挥其功能。所罗门再有智慧,或比任何人更聪明,都不能一人统治而不出毛病。

安定繁荣

所罗门时代,国家空前的繁荣,不仅物质方面丰富无缺,而且“四境尽都平安。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这一切,都是神的赐予。

智慧深广

作为一国的领袖,所罗门有“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如果只有智慧,供自我欣赏,对国家人民没有多大益处;他科学的知识,也不曾留下久远的贡献。但用智慧行公义判断,广大的心写出圣灵感动的话,存到永远。
所罗门的统治,不过是那将要来的荣耀国度的预影。那实际是基督永远的国:到荣耀的基督临到,要在全地施行公义,将有无限的平安,才是真正理想的国度,并且超过人所求所想的。所以我们不是怀念过去的黄金时代,而是盼望基督来临。

── 于中旻《圣经研究》

「广大的心。」】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心抬狭窄。这只能包容少许,了解些微,意志薄弱,爱心不足。当我们受嘱咐在神命令的道上奔跑,我们甚至感到无力。只有求神开广我的心,才会直奔。

盖恩夫人曾描述她的经历:「这种广大无比的恩典,不受任何食物所约束,每日发展无穷,以致我心灵在接受时感到那种无限的广大。」这种经历似乎不大容易了解。

有一位清教徒说:「在一切的罪里有一种狭窄、局促及奴役。罪压碎我们的心灵,而且也会无量地发展,使人完全失去自由。但是神的旨意的范围也要扩展,凡享受神爱的必有无量的自由与甜馨。」神的爱拥有整个的宇宙。祂爱世人,甚至将独生子赐给他们,我们得着神的性情,也必须像祂那样爱人。

甘毕(ThomasaKempis )说:「一个人如果不依靠神,只求自己的益处,必在狭窄之境地。但是如果属天的恩典进入他心,就会有真正的爱心,心地不再窄小,也不会自怜,神的爱克服一切,也扩大人心中一切的力量。」神啊,求你赐给我广大的心,好似在海滩的沙。

──迈尔《珍贵的片刻》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