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愤恨,
以虚无的神,惹了我的怒气,
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
以愚昧的国民,惹了他们的怒气。
258 M. Biran, 'Dan',取自 M. Avi-Yonah 编的 Encyclopaedia of Arch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 ,第1册(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320.
【】「那时,耶罗波安的儿子亚比雅病了。」
●「亚比雅」:字义是「耶和华是父亲」。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比雅( 「我的(天上的 )父亲是耶和华」之意)可能是耶罗波安的长子,因为他的名字暗示他父亲当时承认以色列的耶和华神。有关他病的细节不详(1、5、12、17节 ),因此若说他的死是「因神所致」乃纯属猜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章前半(1~18节 )讲示罗的先知亚希雅的故事,说他怎样本大勇为神说话,不畏权贵,不惧势力。
亚比雅的名字只见此处,从13节的描写看,他一定深受人民敬爱,且可能为王位继承人。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
亚希雅的预言:耶罗波安见儿子亚比雅患病,便派妻子求问先知亚希雅(1-3 )。
――《串珠圣经注释》
【】
亚希雅的预言: 本文的事件可能发生在耶罗波安统治末期,在此描述了神对耶罗波安和其家族的警告(13:34),终于成为现实。耶罗波安不正确的态度大概可归纳为两点:①对神全然无知。他不知神会鉴察人的内心,只是无知地认为躲过先知的眼目就可以(2节 ),全然不知医治的能力出于耶和华神;②未曾考虑其病因。每当患难来临时,应当先谦卑地省查自己并悔改认罪。这就是信徒的正确姿态。然而,耶罗波安最终还是没有除掉顽梗之心。同时,本文刻画了与耶罗波安相对应的真先知亚希雅的大胆无畏的信心,从耶罗波安吩咐妻子隐埋身份的事实来看,虽然耶罗波安多次试图收买或威胁亚希雅,但他却仍持守着自己的信仰。并且遵照神的吩咐,向耶罗波安的家预告神将严厉的惩罚。本文栩栩如生地对比了追求属世的人的结局与真正信仰神之人的结局。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耶罗波安对他的妻说:“你可以起来改装,使人不知道你是耶罗波安的妻,往示罗去,在那里有先知亚希雅。他曾告诉我说:‘你必作这民的王。’」
◎此时北国的国都在得撒 14:17 ,示罗则在得撒以南,大城示剑位于示罗和得撒之间,都距离犹大很近。因此耶罗波安的妻子需要变装,应该是为了避免危险,也避免被人误认要去犹大。――《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罗波安要妻子改装的原因可能是希望得到中立不偏倚的回复,同时将太子病危的消息封锁以避免动乱。但是改装通常被视为不正当及无效的行径,一如扫罗、亚哈或约西亚,。示罗(现代的Khirbet Weilum )曾于约主前一○五○年被非利士人摧毁,当时已被重建。
──《丁道尔圣经注释》
示罗在耶罗波安新建的都邑得撒(看17节注 )附近,曾为会幕和约柜存放的地方,是个历史性宗教圣地。示罗后为非利士人所毁(撒上四章 ,。此时先知亚希雅住在示罗,耶罗波安专诚求问他,因为以前说的预言十分灵验。他要妻子假装普通妇人,带着很普通的礼物,或因有不少先知,见到权贵,只说好话;他现在希望听真话。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他要妻子改装去见先知,因怕先知对自己的家宣告审判,因而连累亚比雅的命运。但先知虽然瞎眼,神却预早通知他来者是谁(4-5 )。
――《串珠圣经注释》
示罗: 位于伯特利东北部16km的地方,属于以法莲支派的城邑,可能是亚希雅生长的地方。敬畏神的人迁移去南犹大时,亚希雅仍留在示罗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年龄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觉得应该对自己所宣布的关于南北国分裂的预言负责任,并且希望继续留在故土看顾耶罗波安和北国以色列,作为神的先知决志担当好其使命。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现在你要带十个饼与几个薄饼,和一瓶蜜去见他,他必告诉你儿子将要怎样。”」
● 14:3 耶罗波安要求他的妻子带微薄的礼品去见先知亚希雅,参考 撒上 9:6-8 扫罗送的礼品。先知可能和利未人一样没有地业,因此必须倚靠来咨询他们的人致赠的礼物维持生计。
◎此处没有说明亚比雅是不是王位继承人,但是由经文中可以看见耶罗波安和他的妻子很担心亚比雅的病况,甚至不惜要变装去找先知询问。由后面的经文看起来,至少亚比雅是一个在神眼中有善行的人,即使耶罗波安并不打算回到神面前,但是亚比雅的疾病,还是让他相当苦恼在意。如果亚比雅当时是王位继承人,那就很能够解释耶罗波安与其妻子的反应了。――《蔡哲民查经资料》
通常达官贵人会送较珍贵的礼物,,寻常百姓则只象征性地带一些微薄的「见面礼」262。这里所拣选的礼物是食物,因为接受食物便代表蒙青睐,但除了饼及蜜或糖浆(美食 )以外,其他有关的内容不详。薄饼(AV 作「脆饼」 NEB 采取\cs16 LXX 的翻译作「葡萄干」 ):有解经家认为此字(niqqud[i^m )可能与一种有斑的羊(nqd 有关,可能是羊奶(或干酪 ),也可能是双关字,例如「病重心忧」(亚喀得文为 naqa{du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薄饼”。或作硬饼。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十个饼与几个薄饼: 对以色列百姓而言,可能用礼物报答先知事工是一种常例(13:7)。耶罗波安所吩咐的礼物的量是一般平民也能送的。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给先知的礼物】
有关送象征式礼物给先知的其他例子,可参看:;;和的注释。先知可能和利未人一样没有地业,必须倚靠向他们咨询之人的礼物来提供饮食和生计。由于耶罗波安的妻是微服前来,她的礼物亦较微薄。但无论数额多少,这礼物是向先知所代表的神表示尊敬,基甸送给天使的礼物 )。考古学家在迦南人和以色列遗址发现的大量供还愿用的神像,显示求问神谕或咨询神明时,往往需要献上食物或丰饶崇拜的标志。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罗波安的妻就这样行,起身往示罗去,到了亚希雅的家。亚希雅因年纪老迈,眼目发直,不能看见。」
先知的「眼目昏暗」( qa{mu^、昏花(REB 、发直(一如以利 ,亦即「他的视觉衰退」而非「失去视力」。但神启示给他另一种看见,出人意料之外地拆穿那位来「求问神」,,的人真正的身分及目的。这更证明他的信息乃来自神。
──《丁道尔圣经注释》
「发直」:原指「凝定不能移动」。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先晓谕亚希雅说:“耶罗波安的妻要来问你,因她儿子病了,你当如此如此告诉她。她进来的时候,必装作别的妇人。”」
●「晓谕」:「对....说」。
●耶罗波安的妻要来问你:之前有「看啊」一词没有翻译出来。
●「装作别的妇人」:原文仅是一字,意义就是「装作陌生女人」。――《蔡哲民查经资料》
你当如此如此告诉他: 当时,亚希雅因视力下降而连咫尺距离的东西也分辨不清(4节 )。因着神超自然的启示,他识破了耶罗波安的阴谋,预言耶罗波安家族的将来之事。虽然耶罗波安可隐瞒老眼昏花的亚希雅,却不能脱离神的眼目。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她刚进门,亚希雅听见她脚步的响声,就说:“耶罗波安的妻,进来吧!你为何装作别的妇人呢?我奉差遣将凶事告诉你。」
●「凶」事:「艰难」、「严苛」。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希雅作为神的真先知,表现在他的预见、识别力和大勇上。眼虽不能见,神帮助他确立发言的权威,然后宣布神的刑罚。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
凶事(qa{s%a^ )使人记起「严厉的话」的重轭。先知提醒耶罗波安(i )神的恩典,使他由卑微的地位升高(7节 )263,立他为领袖(新译 na{gi^d 「统治者」、为君(na{s*i^~264;(ii )他承受一个清楚的,但是有条件的应许;(iii )但是他却没有效法大卫的榜样(8节。
──《丁道尔圣经注释》
【】
亚希雅有关耶罗波安一家的预言:亚比雅将会病死,但他是家中唯一可获安葬的成员,其余的将死无葬身之地。对当时的人而言,这是人生最坏的收场。以色列人亦将被抛弃,分散各地。这一切要归咎于耶罗波安及他叫以色列人所犯之罪: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别神。
――《串珠圣经注释》
【】「你回去告诉耶罗波安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从民中将你高举,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
【】「将国从大卫家夺回赐给你,你却不效法我仆人大卫,遵守我的诫命,一心顺从我,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
●看为「正的事」:「正直的事物」。――《蔡哲民查经资料》
你却不……我仆人大卫: 亚希雅曾忠告耶罗波安要效法大卫的信仰(11:38),在此拿他与大卫相比而指责他。可是,对耶罗波安而言,大卫作为敌对家族的王,绝非是可效法的对象。在本文中大卫被描述为包括耶罗波安,犹大和以色列诸王们当效法的信仰榜样(15:3-11),相反耶罗波安被描述为拜偶像的代表人物(15:34,16:26-31)。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你竟行恶,比那在你以先的更甚,为自己立了别神,铸了偶像,惹我发怒,将我丢在背后。」
◎「立了别神,铸了偶像」:耶罗波安要设立的,应该是一个「新耶和华信仰」,但是神直接指出他的行为,无异于「创造别的神」(一个以耶和华为名的「别神」 )。神说这种行为:「行恶,比那在你以先的更甚」。我们是否也会不知不觉搞出自己的「新耶和华信仰」?――《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罗波安的恶行所以超越以前诸王,因为他背弃神,设立了一套拜偶像的体制,导北国的人入罪。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偶像」:指耶罗波安所造的金牛犊。
――《串珠圣经注释》
恶行,比那在你以先的更甚: 在此“以先的”指以色列的先王们。虽然所罗门也曾沉湎于偶像崇拜,但并没有象耶罗波安那样允许全国百姓偶像崇拜。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王被指摘】
指出君王决策错误而触怒神明,导致举国遭殃,在美索不达米亚有悠久的传统。主前第三千年纪末叶亚喀得王朝的纳兰辛,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典型案例。一本名叫《亚甲德的咒诅》(Curse of Agade )的著作,将亡国(要几十年后才发生 )的原因归咎于他亵渎圣城尼普尔的恩里勒神出名的庙埃库尔(Ekur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因此,我必使灾祸临到耶罗波安的家,将属耶罗波安的男丁,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从以色列中剪除,必除尽耶罗波安的家,如人除尽粪土一般。」
●「男丁」:直译是「向着墙小便」。
●「困住的、自由的」:可能指「自由人与奴隶」。不过实际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人」。
●「剪除」:「除去」、「毁灭」,SH3772,此字与「背约的惩罚」有关。
●「除尽」粪土:「完全除去」。
●除尽「粪土」:「粪便」。――《蔡哲民查经资料》
神的刑罚包括:1,耶罗波安的王朝要从地上消灭(男丁无论为奴或自由都必剪除。10-14节 );2,凡属耶罗波安的人死了都不能入土安葬(被狗和鸟所吃-11节 );3,北国将因拜偶像而动乱不安,终被赶出迦南美地,被掳往大河之西(15~16节 )。
但耶罗波安的儿子亚比雅因有善行,可免受这些苦楚,死后且有衰荣(13节 )。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除尽」:或作「烧掉」。
――《串珠圣经注释》
困住的: 指仆人, 自由的: 指自由人。神宣告说,无论是耶罗波安的家族,还是仆人,凡属耶罗波安的男丁都要被歼灭。因他们参与或协助耶罗波安的政策,所以自然要受到公义之审判。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
所谓的「审判神谕」采取粗俗的「市井小调」(DeVries )语言265,押韵的无论困住的、自由的(希伯来文 `a{zu^r w# `a{zu^b )乃指「所有的人」,一如别处的「无论大小」一样266。死无葬身之地乃极大的咒诅,后来的巴沙及耶洗别便遭此下场。城市中的腐食动物为野狗,田野中的则为空中的鸟(Robinson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罗波安家所受的咒诅】
对于执政的王朝来说,最可怕的咒诅莫过于预言王族被灭,王权转移其他人。这可能是亚述列王个个都谨慎列出被暴力罢免之君王的名单,以求恐吓有意谋反甚至「不急急伏在君王脚前」(西拿基立年表中的约帕人西德基亚〔Sidqia〕 )的人。耶罗波安父子和全体扈从/奴仆被灭,栩栩如生地被形容为被火焚烧的粪土般烟消云散,一无所剩。尸首不得埋葬,被食腐的野狗所吃,使耶罗波安家的子孙与祖先隔绝,是进一步的羞辱。其他针对以色列王室的类似咒诅,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凡属耶罗波安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鸟吃。这是耶和华说的。’」
◎ 14:11 的意思是「死无葬身之地」。
――《蔡哲民查经资料》
在城中的……狗吃……空中的鸟吃: 为了强调神对耶罗波安的烈怒而使用了重复性表现手法。对希伯来人而言,尸体未安葬在坟墓中,随意被扔在一边是极大的羞辱(13:30)。尤其死者成为野兽的美餐,是对死者的最大的羞辱,,,16:4,34:20,。在本节中,描述当时的街头上有众多的野狗出入,并吃死尸。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
耶罗波安所有子孙当中,只有患病的儿子亚比雅被埋葬;其余的都要被羞辱,尸首被择食腐肉的动物所吞吃。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所以你起身回家去吧!你的脚一进城,你儿子就必死了。」
【】男孩(yeled 和合「儿子」 )可用于不同年龄的人身上,一如英文中的「少年」(lad )一样。他的死可以算是神的怜悯,使他免于经历即将落在耶罗波安王朝的羞辱及灾祸中。作者并未指明善行(t]o^b )是指亚比雅做过何事,但此词乃用来形容守约的人267。根据传统,他已被立为太子,却曾将阻止虔信者上耶路撒冷的卫兵废去,他自己也参与节庆(他勒目 M. K. 28b )。因此他是他的家族中惟一得以安葬入土的人。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色列众人必为他哀哭,将他葬埋。凡属耶罗波安的人,惟有他得入坟墓,因为在耶罗波安的家中,只有他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显出善行。」
●「显出善行」:「有美好的事情」。──《丁道尔圣经注释》
向耶和华……善行: 此句不同于11节的预言,说明了为何只有亚比雅广被百姓所爱戴,得入坟墓的理由。根据拉比们的传统可知,亚比雅反对耶罗波安的宗教政策,未顺从耶罗波安制止百姓往耶路撒冷的吩咐。我们通过亚比雅未遭受耶罗波安家族的灾祸(15:29)就安然死去来看,“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耶和华必另立一王治理以色列。到了日期,他必剪除耶罗波安的家。那日期已经到了。」
●「另立一王」:指「巴沙」。 15:25-28
◎耶罗波安的妻主要是要来问自己儿子的未来,但是神用14:6-11 宣告耶罗波安王朝的覆没,仅仅 14:12-13 提王子的命运, 14:14-16 更进一步说明罗波安王朝的覆没与整个以色列的败亡。――《蔡哲民查经资料》
“那日期已经到了”。即审判已经临近了。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亚希雅预见另一王巴沙的兴起,此人杀了耶罗波安的儿子拿答(在位只二年 ),自立为王。一登位便杀尽耶罗波安全家。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这里所提到的另一王是指巴沙。
――《串珠圣经注释》
【】
并非仅是「就原来的威胁加添的附注」(Jones ),乃是详述上述审判将如何应验。一个新的家族将会开始剪除耶罗波安家(巴沙,,最后则应验于被掳之时。摇动的芦苇乃是常见的比喻,形容人心如何动荡不安,这将会应验于将来王朝不断地兴衰替换,。
──《丁道尔圣经注释》
罪的影响: 本文以对偶句的形式表现了耶罗波安的罪行和毁灭必然导致全以色列的毁灭(14节和15节 16节上半节和下半节 ),尤其刻画出以下的事实:①耶罗波安对北国以色列历史的影响是极大的。因为他在政策上助长了偶像崇拜,对不顺从者必实行相对应的措施。如此看来,北国以色列迈开的第一步就是堕落之路,成为以色列毁灭的前兆;②其实,以色列之所以灭亡,也有一般百姓的责任。无论耶罗波安如何实施强夺政策,只要百姓同心协力地排斥拜偶像,耶罗波安的气势也必降低。从本文的情况来看,因着念支派之情,许多百姓表现出积极赞同,或默默地参与耶罗波安拜偶像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耶和华必击打以色列人,使他们摇动,像水中的芦苇一般;又将他们从耶和华赐给他们列祖的美地上拔出来,分散在大河那边,因为他们作木偶,惹耶和华发怒。」
●「大河」:原文只是「那河流」,不过「幼发拉底河」也被称为「那河流」,因此很可能耶罗波安的妻子当时并无法明确的分辨先知的意思,不过我们由后来的历史看到以色列人的确是被掳到两河流域去。
●「木偶」:迦南人立木柱于祭坛旁,象征巴力神之妻「亚舍拉」。看来耶罗波安也没有严格的执行一神信仰,百姓开始也慢慢地敬拜迦南的地方神了。不过本字原文是复数型态,指的是各种木造的偶像。――《蔡哲民查经资料》
「拔出来」(nts% )或作「被弃」(NEB ),乃指神的作为及被掳,所有破坏盟约者均会遭此下场268。北国在主前七二二年覆亡,以色列人被掳东至大河(幼发拉底河 )那边的亚述。亚舍拉木偶(希伯来文复数 因此 AV 作「丛树」 )乃建在祭坛旁边,象征或代表迦南人的肥沃女神之母,巴力的妻子,,他们也如此拜它,。神吩咐希伯来人将这种木偶砍下或焚烧。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木偶”。直译作:是亚舍拉的柱像。参看的脚注。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北国以色列在主前732及722年为亚述国所灭,其民被掳往幼发拉底河北的哈博河谷和玛代人的城邑。
“像水中的芦苇”摇动:比喻的说法,指北国将无政治上的稳定,暗杀、纂位,层出不穷;内忧外患永无止境。“木偶”:指亚舍拉女神木柱像。耶罗波安所造的是金牛犊,但拜人手所造之物已开端,星星之火,势必燎原(16节 )。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大河」:即幼发拉底河。
「木偶」:见23节注。
――《串珠圣经注释》
分散在大河那边: 大河指幼发拉底河,,本节中的预言表明以色列毁灭之后将被拉到亚舍拉的事件。此事件如;18:11中的记录那样最终得到成就。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木偶”指敬拜偶像而言。他们造出木偶之像,用来敬拜迦南人当作母系女神的亚舍拉。
――《灵修版圣经注释》
【】「因耶罗波安所犯的罪,又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耶和华必将以色列人交给仇敌。”」
◎耶罗波安大概也没想到他的「宗教改革」,带来的是百姓的信仰堕落,因为他统治没有几年,百姓已经开始学着迦南人制造偶像了。到底甚么是「核心」而不可变的,甚么是「以前的制度」而可以修正的,是我们必须仔细去思考的。以免我们随时代更新时,把信仰的核心也「更新」掉了。――《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罗波安的妻起身回去,到了得撒,刚到门坎,儿子就死了。」
●「得撒」:位于示剑东北十一公里的法尔阿遗址。耶罗波安、巴沙、以拉、心利、暗利应该都是以此为首都。――《蔡哲民查经资料》
“得撒”是王的住所,地位超越示剑,成为北国的首都。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得撒为耶罗波安所修筑的三个都邑之一,位于耶路撒冷北约48公里。他以后的诸王也都住此。后来暗利才在撒玛利亚山上造城,定都撒玛利亚。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得撒」:位于示剑东北数英里之处,是以色列国初期的首都,亦是王的住处(参串23 )。
――《串珠圣经注释》
到了得撒: 如此看来,当时的以色列首都是得撒。此城邑是现今的伊勒法拉(Telluzah ),在示剑以北约十一公里处,虽然本文没有讲述关于耶罗波安把首都从示剑迁到得撒的理由,但可能是为了防御而如此决定的。也就是说,示剑位于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之间的低地带,所以易受敌人的攻击。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得撒】
有关这城在王国时代以前的背景,可参看:的注释。耶罗波安和他的直接继承人──巴沙、以拉、心利、暗利──都可能以此为首都。得撒一般被考证为示剑东北七哩,前往伯珊路上的法尔阿遗址。此地高度适中,水源可靠(两道水泉供水给法尔阿干河 ),处于商道的战略性位置之上,并且很容易便可到达亚当城旁的约但河渡口。城门和防御设施是重建于中铜器时代遗迹的上面,遍布城中的新住宅有中央计划的痕迹。示撒入侵巴勒斯坦时攻取城市的名单提到这城,足见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色列众人将他葬埋,为他哀哭,正如耶和华藉他仆人先知亚希雅所说的话。」
【】「耶罗波安其余的事,他怎样争战,怎样作王,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
古代近东君王按年记载重大事件和成就的标准方法,是制作年表。现存的古代编年史虽然有助于重构历史年分和地理位置,却经常是官方宣传的露骨例证(如亚述君王的年表 )。然而单单提供简洁史料的也不是没有(如新巴比伦时代的年表 )。本节提到以色列诸王记,再次证明圣经作者的记述,有些是取材于比较大而详尽的史料。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色列诸王记》是一部记述北国诸王历史的书,为本书作者所据史料的一部分,因此特别提到它。看“本书作者”条。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诸王记上: (the book of the chronicles of the kings ofIsrael-KJV )并非指圣经中的历代志,而是本书作者参考过的资料之一,指以色列诸王的国政日志(15:23,16:5,22:39,。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 列王纪的作者参考过哪些历史文献?】
在列王纪上、下提到三卷书:以色列诸王记(14:19),犹大列王纪(14:29),与所罗门记(11:41)。犹大与以色列这些史料,是神指示列王纪上下的作者采用的主要数据源,可惜这几卷书早已失传了。
――《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罗波安作王二十二年,就与他列祖同睡。他儿子拿答接续他作王。」
●「耶罗波安作王二十二年」:一般认为是公元前929-908年。
●「与他列祖同睡」:表示耶罗波安是寿终正寝的。
●「拿答」:字义是「丰富的」、「慷慨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答为“拿答比雅”(Nadabiah )一名的缩写,意为“耶和华白白的赐予”。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作犹大王。他登基的时候年四十一岁,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华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他名的城,作王十七年。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
●「十七年」:大约是公元前930-913年。
●「拿玛」:字义是「可爱」。――《蔡哲民查经资料》
犹大正式的历史由重新恢复。自此犹大用来指南国的名称,以色列则为北国的名称。没有对照性历史年表的细节,是因为耶罗波安从未被正式承认为合法的以色列王。其他有关罗波安的统治及家庭的细节则记载在历代志下十一至十二章。十七年等于主前九三○至九一三年。耶路撒冷被称为耶和华……所选择立祂名的城,此为申命记及列王纪上,,,,所用之语言。只有犹大君王之母的名字被记录下来(见导论ⅥA「前言公式」第6段 )。拿玛乃所罗门与一位亚扪女子结盟联亲所生的女儿;有一个七十士译本的辅助经文说她是拿辖之子哈嫩的女儿。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书从十四章开始,写作方法同时记述南、北两国。本章上半写北国耶罗波安的史事和继位的人,下半接着讲和他同时代的南国犹大的王罗波安,两两相对。由于两国旧王逝世和新王登基的年代不全吻合,甚至相差甚远,计算年代十分困难。书前“本书纪元的问题”条对此有颇详尽说明。
曾略及罗波安的事,但作者记诸王的标准格式则自本节始。凡记南国犹大,必记新王母后的名字,此或与她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关。记北国诸王则无母后之名,可能由于北国弑纂迭起,王朝更迭频频,不似南国,自大卫开始,一脉相传。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
罗波安作犹大王:在这段期间犹大人效法迦南人拜偶像,触怒耶和华(22-24 )。
――《串珠圣经注释》
【】
罗波安拜偶像及犯罪: 是关于南犹大王罗波安的附加记录(12:1-24)。罗波安在统治初期,在神面前敬虔,维护百姓的利益,12:12)。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信仰也日益衰残,约3年时间之后便回到了原来的顽梗状态。可能因着国家日益富强,他比依赖神更依赖物质,其结果他和所有犹大百姓都陷于偶像崇拜中(23节 。于是,神要通过埃及王示撒惩诫他们,因为神绝不容纳一点不义。本文与是平行句子,历代志上的作者用一行简单地记述了罗波安犯罪的内容(22-24节 12:1),而本文作者记述在示撒入侵的危难关头罗波安和方伯们所表现的谦卑态度。关于省略的内容请参照。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犹大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犯罪触动他的愤恨,比他们列祖更甚。」
犹大人,人民在此代表罗波安──「有其王必有其民」。有关他统治的神学评论,请见:导论ⅥA「前言公式」第7段。他开始的时候很好,因为受到被赶离北国、忠于耶和华神之祭司的影响。但后来却偏离他们,使得各地拜偶像的中心得以扩充,,。作者并没有因为这是蒙神恩待的大卫家族,便避讳不加苛评。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节至24节讲南国犹大在罗波安治下拜偶像之风渐渐炽。柱像为迦南人司生殖的男神像,木偶又名亚舍拉,为司生殖的女神像。迦南土人以高冈为神的座位,而青翠树则代表神的生殖能力。因此选择高冈的青翠树下筑坛立像膜拜,。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愤恨」:原文指「嫉妒」,,,,和合本将此字译作「忌邪」 ),因以色列人应归耶和华为圣,所以祂绝对不能容忍他们拜任何偶像。
――《串珠圣经注释》
触动他的愤恨: 原意为“生愤恨”,。本节暗示了神与百姓之间的特殊关系。也就是说,神如对待新娘般对待自己的子民,,所以时而因他们喜悦,时而因他们嫉妒,。这一例子表明神多么看人。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因为他们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筑坛,立柱像和木偶。」
异教的发展包括邱坛及柱像(「神像」 NIV 作「神石」 NEB 作「神柱」 )。希伯来文 mas]s]e{bo^t(复数 )表示代表一位神祇的立石,有些刻有神祇的象征。这些柱像被立在邱坛旁边,这乃是圣经早就明文禁止的、与「别神」,有关的崇拜,但若这是为记念神自己而立时,却不在禁止之列,,。各高冈上及各青翠树下之语可能是因为作者联想到当地的神祇及其肥沃之自然象征,,。
──《丁道尔圣经注释》
描述当时拜偶像的情形。迦南人对巴力的敬拜方式是包括献祭和行淫,所以他们喜欢在树荫下筑坛,那里既清凉又可遮丑。
「柱像」:指代表神只之石柱。
「木偶」:原文即「亚舍拉」,祂是迦南女神的称号,以树或木柱代表。根据迦南的神话,亚舍拉是「最高之神」以利的太太,亦是其他众多神只之母。
――《串珠圣经注释》
偶像: 在十诫中第1,2诫命就是关于拜偶像的警告及禁止的规定。如果查看一下旧约圣经中译为偶像或神像的主要词的词源,就能感觉到神对偶像崇拜的憎恶。①拜偶像的原因:基于人类的罪。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有宗教本能,但因着自然发展而逐渐歪曲,堕落,并拒绝真神,反而追随虚空的偶像,或自我设定一个崇拜的对象,沉湎于其中;②拜偶像的对象:追求玛门(财物 ),人,及贪婪而追随的一切都属于拜偶像的范畴;③拜偶像的结果:不事奉又真又活的独一无二的创造主耶和华,反而事奉虚无的对象,必避免不了神的审判。以色列百姓从定居于迦南地之后,一直受到外邦拜偶像的诱惑,现今的信徒也以各样的形式受到偶像的诱惑。其实脱离这些网罗的最佳方法就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柱像”是立在异教祭坛旁边的石柱。拜偶像之人把石柱当作神明。
――《灵修版圣经注释》
【高冈】
户外的神庙在迦南人中显然十分常见。申命记作者憎恶这种地方性祭仪场地的原因,是它所鼓吹的「通俗」宗教,包含了迦南崇拜成分,偏离既定「惟独耶和华」的教义。因此所有地方性的祭坛、奉献给亚舍拉的木偶、圣林,任何与迦南神明(巴力、伊勒等 )有关的地点,以及耶路撒冷──「耶和华你们的神所选择之处」──以外任何对神的崇拜,都在遭禁之列。这些户外的祭仪场地,和经常被形容为城镇之地区性宗教中心的邱坛(原文 bamah ,,,,摩押的米沙碑文 ),有很大的分别。邱坛显然是室内的场所,建筑目的是为圣洁陈设和祭坛提供安放之处,以及提供足以容纳祭司的地方。清楚反映了这两种宗教场所的分别。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柱像】
立起来的石头(mas]s]eboth )显然是迦南宗教普遍的特色,但在以色列的立约仪式中,亦以纪念碑的姿态出现,。它与亚舍拉和巴力等迦南神祇有关,对耶和华崇拜构成竞争和损害,是它遭禁的原因。考古学家在基色、夏琐、亚拉得都发现了柱像。后二者的柱像都明显是在圣洁特区之内,是这些地方之祭仪的一部分。夏琐出土的柱子刻有高举之手和日轮。有些柱像底部设有盆子,学者推测这是供浇奠(液体的祭 )之用。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木偶】
迦南人的崇拜和以色列人在邱坛和城内神庙进行的混合宗教崇拜,其共通之处在于亚舍拉柱的竖立(和合本「木偶」 ,,,。究竟它不过是象征树木的木柱,还是刻有丰饶女神形像,还是圣林的一部分,仍然未有定论。形容「各青翠树下」都有亚舍拉柱,似乎显示这是为祭仪而立的柱子,而非种植的树木。作为伊勒神的伴偶,亚舍拉显然是个很受注重的女神,乌加列文献(主前1600~1200年 )也曾提及对她的崇拜。她在圣经记载中恶名昭彰,表示其祭仪是耶和华崇拜的主要敌手,。亚舍拉柱被人竖立崇拜,以及受到强烈谴责,被人砍下焚烧的例证如此之多,也是这个理由,。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国中也有娈童。犹大人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外邦人,行一切可憎恶的事。」
娈童(吕译「男性庙娼」 )译自希伯来文的「那些被分别为圣者」(q#d[e{s%i^m 复数 ),用于指男性或女性,指迦南敬拜仪式中的淫行。这种可憎恶的事(AV 作「厌恶」 ),指出真信徒对这些被神禁止之事应持的态度。
──《丁道尔圣经注释》
“娈童”。即宗教膜拜里的男妓。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娈童”:被人当作女性玩弄的男子,,这种邪恶风俗为拜迦南女神仪式的一部分。圣经一再告诫不可仿效,。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娈童」:即男妓。有学者认为此词包括一切在庙中与敬拜巴力者行淫的「神妓」。
――《串珠圣经注释》
在以色列面前所赶出的外邦人: 迦南原居民的宗教仪式或生活习惯极放肆。神之所以命令灭绝他们,也是因憎恨他们的偶像崇拜而要废除他们。约书亚征服迦南地之后,迦南地的原居民仍存留了残余势力,15:63,16:10),其结果招致以色列百姓陷进堕落之深渊。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娈童】
有关祭仪娼妓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的注释。本节所用的字眼兼以阴阳二性形式出现,可能是以委婉方式,指分别出来担任特定职务的人。同一个字眼在亚喀得文学中,是指分别为圣在神庙或庙宇服务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包括了娼妓,但亦包括乳母和收生婆。男性所担任的是何种职务却不清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
【年代小注】埃及法老示撒(示撒一世 主前945~924年 ),本为非洲利比亚人,建立了埃及第二十二王朝,曾收容耶罗波安。他在主前926年率军攻取耶路撒冷,遍及巴勒斯坦,摧毁不少城邑,拆除好些防御工事。埃及尼罗河畔古城底比斯的亚孟神庙南壁上刻有他这次征战的记述,说他攻取了巴勒斯坦一百五十多个城邑,包括耶城北边的基遍、亚雅仑和伯和仑,以及北方的米吉多。考古学家在米吉多曾发现他的纪功石碑。示撒虽攻陷耶京,并未久留(参代下十二章 )。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圣经作者对照以色列和犹大诸王在位年日的尝试,有时并不容易协调。亚撒最可能在主前九一四年即位,但拿答第一年很可能要到主前九一一年才开始。此外,拿答在位期间虽然前后包括两年,合起来却只有几个月,他便在主前九一○年秋遇刺身亡。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示撒”。参看的脚注。“盾牌”。参看的脚注。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
埃及王示撒夺取圣殿和王宫的宝物。此事发生于主前九二五年。示撒乃埃及新王国第二十二朝开宗之祖。当时他不但攻取耶路撒冷,且曾攻打以色列和犹大约壹百处地方,但作者仅提到他抢去所罗门所造的金盾牌,以致罗波安要以铜牌代替一事。
――《串珠圣经注释》
。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
所罗门的金盾牌被铜盾牌代替(27节,由此可见犹大国力日衰。然而圣殿的华丽及仪节却仍照旧。
──《丁道尔圣经注释》
法老示撒觊觎耶京的财富,将所罗门当日夸耀的宝物和用精金制作的盾牌,洗劫一空;罗波安只好用铜来 盾牌代替。昔日灿烂光华现已暗哑无光,益促我们记取神的训诲;不可为自己多积金银。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交给守王宫门的护卫长看守。」
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 这是表明因罗波安的失政并由此带来的外部势力的入侵,使王宫逐渐地衰败。示撒发起进攻时,犹大王国只是受到极大的财产损失,并没有到灭亡的境地,从而成就了神通过先知示玛雅预言的应许。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基比顿】
位于非利士境内,基色西面约两哩的默拉特遗址可能只是以色列边界上的一个前哨军事基地。这城之地点具战略性,可见于其名字出现于法老杜得模斯三世(主前1468年 )和亚述王撒珥根二世的战役名单。后者当时正镇压亚实突的叛乱(主前713年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王宫的守卫兵(「护卫」 和合、REB )起源乃为护卫大卫之子(ra{s]i^m 奔走者,,由他们必须将仪节用的盾牌送回护卫房(希伯来文ta{' 亚喀得文为 ta~u^ )看来,当时对护卫兵的起用是极为谨慎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每逢进耶和华的殿,护卫兵就拿这盾牌,随后仍将盾牌送回,放在护卫房。」
【】「罗波安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纪上。」
犹大列王纪。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
罗波安寿终,他儿子亚比央继位
「亚比央」:有部分古卷及希腊文译本则作「亚比雅」。
「亚比」于原文解作「我的父」,「央」是迦南人所敬拜的海神,「雅」是耶和华的简称。
――《串珠圣经注释》
【】「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
南、北国间的战争不限罗波安与耶罗波安作王时期。这种时起时歇的战事一直继续到亚撒王。亚撒死后,约沙法继位,与北国的亚哈王结盟,并娶后者的女儿为媳,两国间始有一段和平时期。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 有些人把本节解释为只是一种敌对感。其根据是:①圣经没有具体记载他们之间的争战;②将爆发南北战争时,罗波安曾听从了示玛雅的话语(12:21-24)。这里与“争战”相对应的希伯来语具有比敌对、敌意更深层的意义,罗波安性格的残忍,加上他拜偶像的可憎行为,因此臆测有过许多争战。如此看来,虽然圣经中没有特别涉及到大规模的战争,但在两国的边界可能时常发生局部争战。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罗波安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他儿子亚比央(又名“亚比雅” )接续他作王。」
他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 再一次提及了罗波安母亲的名字,及出生地(21节 )。反复涉及的理由:①为了强调表明罗波安拜偶像受亚扪女人的影响:可能这妇女在全犹大传播亚扪的偶像“摩洛”(23节 11:7);②所罗门的失败对其儿子产生恶劣影响;③为了使百姓警惕这种妇女,作为贤慧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妇女的作用极其重要。但是,拜偶像的妇女不仅影响丈夫和子女,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堪设想的。于是,神严厉禁止以色列民与迦南地人通婚。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思想问题(第十四章 )】
1耶罗波安和亚希雅二人均是蒙神选召的,一为君王,一为先知。他们对神所托付的职事有何不同反应?这给我们什么提醒?
2耶罗波安为何吩咐妻子乔装出发,求见先知亚希雅呢?他的企图得逞吗?这反映他对神的认识有何缺乏?。
3作者在本章中给我们看见耶罗波安一家与犹大百姓犯罪所招致的后果,在你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时刻留心免致犯罪?
4本章里亚希雅先知对耶罗波安发出的预言是否太过严厉,毫不留情?在此之前耶罗波安有否受过警告?参13:1-6, 31-34。今天,你有否聆听神藉他人对你的指正?你是否执迷不悟?
5耶罗波安有很好的开始(11:29-39),却不能维持下去。所罗门在位年间的金碧辉煌,在儿子罗波安手上也逐渐褪色。你是否有可以自豪的先人和光荣历史?这可足恃吗?你要如何谨守自己,免得晚节不保。
──《串珠圣经注释》
【「我奉差遣将凶手告诉你。」】
【眼盲与心盲】耶罗波安多么愚蠢。他既认为老先知会看透未来,却叫他妻子乔装,难道这样就可瞒过吗?这位先知卓越的观察力一定完全识穿她的心。任何秘密在神面前是无法隐藏的,所以先知一说出她的名字,就将凶事告诉她。
我们不可犹豫,罪的后果必须透露。我们是城墙上的守望者,要向人们宣告神对罪人的忿怒,审判必临到他们,除灭他们。我们不能逃避这种宣告的责任。神的心意必须表达,罪恶的事要暴露。罪恶不是一种不幸、错失或疾病,那是干犯神的。罪人的罪犯,引发圣洁的神公义与公正的忿怒,罪人必须为罪而受苦。
但是我们在警告的时候,需要何等的温和,甚至带着眼泪。有时我们太自义,没有像耶利米那样流泪昼夜哭泣。如果消息是凶事,我们自己的心先赶到压力而沉重,在失望与阴暗的境地,听见痛哭哀号咬牙切齿,然而再回去警告弟兄们,使他们不致到悲痛的地步。保罗传福音,是以恐惧战兢的心,他毫无保留地将神的公义传出来,所以我们在向人传救恩的好信息前,先将凶事告诉顽固不信的人。
──迈尔《珍贵的片刻》
「必除尽耶罗波安的家如人除尽粪土一般。」
在以法莲山区,一个寡妇的儿子,并非是名门望族;出身寒微的耶罗波安,长大了得所罗门赏识,见他殷勤能干,派他作个建筑工人的总管。在那里,他体察到人民徭役的劳苦,体验了统御工人的方法。先知亚希雅宣示神要将以色列的十个支派赐他为王,同时告诉他要行神的道。
他蒙神这么大的恩典,但作王之后,竟背离了神,用自己的手段,利用宗教,设立偶像,为以色列亡国被掳种下了因。
及至他的儿子亚比雅病了,遇到了困难,才想到了当初预言他作王的亚希雅。但很奇怪,他只想到先知,而没有想到成就预言的,是全知全能的神。而且以为神可以欺骗,差王后改装去见先知;因为他没有准备认罪悔改的意思,只是像问卜一样,想要知道前途如何。他真是心眼瞎了,不能看见神的全知全能,忘记了神的恩典。
先知亚希雅虽然年老目盲,他的心眼却是明亮的,能听神的声音,得到神的启示,看透耶罗波安妻子的化装,看透耶罗波安的心和他的前途,把凶信告诉他,宣告罪的刑罚:“我必使灾祸临到耶罗波安的家…必除尽耶罗波安的家,如人除尽粪土一般。”这么严重的信息,却没有使他敬畏悔改离罪,见到犹大王罗波安的失败,他也全然不知警觉,真是眼瞎心死。正如圣经所说的:“人屡次受责罚,仍然硬着颈项,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神从尘土中高举耶罗波安,把他放在宝座上;他不知感恩,不肯忠贞敬畏神,自甘堕落拜偶像,神也能把尊贵的王族,变成尘土,弃绝除尽。
罗波安作犹大王,也是不寻求耶和华,随从外邦的恶俗拜偶像,行一切可憎恶的事,惹动神的怒气。神藉埃及王示撒来管教他,攻破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的宝物。这叫他知道犯罪背离神的苦果。
人的败坏是忘记神的恩典,心灵的眼睛瞎了,看不见神的荣耀,偏行己路。结果,神的管教就临到。应当及时悔改归向神,因祂的责备回转。不可悖逆妄行愈陷愈深。圣经说:“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受神管教眼睛开了,除去愚蒙悔改,还可以有希望。
求主开我们的眼睛,常将耶和华摆在右边,仰望祂。── 于中旻《圣经研究》
【 违背神、行恶事的人的下场──】
这两节所说的灾祸乃是实例,说明神在申命记中对以色列人明确的教训,36-68 30:15-20)。亚希雅预言,以色列人明目张胆地违背神的命令定要败亡。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神可兴某人,又可亡某人,……】
将要“剪除耶罗波安家”的这位君王是谁呢?他的名字叫巴沙,他要杀尽耶罗波安的后裔(15:27-30)。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埃及攻打犹大时的国力如何?如何能取胜?】
罗波安即位的时候,所接手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他心中所盼的全都得到了,但他显然是未领悟自己为甚么这样富足、凭甚么获得这一切的。为了要教训他,神容许埃及王示撒上来侵略犹大与以色列。埃及过去是世界的强国,这时国势已大不如前了。示撒可能嫉妒所罗门的重大成就,所以一心一意想扭转情势。他的军队虽不足以消灭犹大和以色列,却能削弱他们的国势,使他们因此元气大伤。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甚么是永恒的?生命的价值在于甚么?】
所罗门死后只有五年,圣殿与王宫就遭受外国军队的洗劫。他和他国家的荣耀、权势和财富,消逝得多么快!
人民的灵命败坏,道德沦丧(14:24),一切威荣只存留片刻,就如影飞逝。人们把财富、拜偶像、放纵的生活,看得比神还重要了。在我们生活中若没有神,不管其他事物看起来如何宝贵,到头来皆属无用。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