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来吧,来吧,大能的神,
你古时在西乃山上,
于云层、荣耀及奇异中,
向你的子民颁布律法。
【】「亚哈将以利亚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杀众先知的事,都告诉耶洗别。」
●「耶洗别」:字义是「颂扬巴力」或「我愿嫁巴力」。
――《蔡哲民查经资料》
【】
这可能是颇长一段时间之后,以致迦密山大胜的局势被扭转过来。耶洗别对神所彰显的绝对权能毫无惧色,她也并非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宗教逼迫的人(参埃及的Ikhnaton 对 Amun 从者之逼迫 )。王后差使者去见以利亚,因为她不敢亲自面对面地指责他,她起了重誓,说愿神明重重的降罚与我(2节 );可能是指巴力 Shemayim 或是指诸巴力285。有的版本〔LXX(L )〕加上「只要你是以利亚(「耶和华是我的神」 ),我就是耶洗别(「巴力在那里?」 )」。以利亚逃至犹大最南端的城市,这显示写作日期必定早于主前七二二年,因为在此日期以后不再有与犹大相对的以色列。LXX 及叙利亚版本读为以利亚很惧怕,MT(及 NIV 边注 )则读为「见」,二者子音相同,元音不同,因此都有可能是正确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
以利亚求死:迦密山上的胜利并没有改变耶洗别的恶行,反触怒了她,于是她发誓追杀以利亚。先知在失望之余向神求死,神给他饮食,使他得力上了何烈山。
――《串珠圣经注释》
【】
在绝望中与神相遇: 本章与前一章胜利的场面相对应,记载了以利亚一时陷进挫折和灰心中,但因着神的恩典和神的话语,更加坚定信心。可能,以利亚认为迦密山的胜利,就可彻底除去以色列地上的偶像崇拜。然而,耶洗别的疯狂不仅消除了以利亚的期待,还使他陷入极度的苦恼中。当时,以利亚的内心状态如下:①感觉神遗弃了他(14节 ):以利亚不明白神曾用权能降火,轻轻松松除去众仇敌,如今却放宽肆无忌惮地耶洗别;②感觉从百姓中受排挤(10节 );③自我封闭:他因着自我封闭的心态,躲避神(9节 )。其实,神为挫折中的以利亚准备了更多的恩典:①向他显示了最终必胜利的盼望:神通过微小的声音(12-13节 ),使他经历更深的属灵体验;②启示直到末世,光和黑暗的争战仍然存在:以利亚的期待是通过迦密山上的胜利,彻底除去以色列会中的所有罪恶。但是,神早已预知以色列会继续不断地悖逆,所以拣选以利沙和哈薛作了自己的器皿(15-16节 );③使他目睹现实中的矛盾,一直生活在奇迹中的以利亚,或许想无视现实中存在的矛盾。现在他认识到矛盾不会一次性除去,从而以更加刚强壮胆的心准备投入争战中(21:17-29)。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耶洗别就差遣人去见以利亚,告诉他说:“明日约在这时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样,愿神明重重地降罚与我。”」
●像「那些人」:指的应该是 18:40 被杀的巴力先知。
◎ 19:1 显示耶洗别并非不知道迦密山上发生的事情,但她还是决心要对抗以利亚和神。这也显示如果亚哈不是赞同,就是无法管束耶洗别。
◎有些人讨论起这件事情离迦密山上的神迹过多久的时间?由19:2 看来,应该不会经过多久的时间。
――《蔡哲民查经资料》
“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样”。即象以利亚所杀的巴力先知那样。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耶洗别要杀害以利亚,单是因信仰的分歧吗?】
耶洗别听到她的众先知被杀,非常震怒,因为他们会讲她爱听的话,奉承她未来满有权势与光荣。他们的工作是把君王与王后神化,帮助他们的国度长存。耶洗别发怒的原因还由于她的支持者被除灭,有损她的虚荣与权威。她在这一班先知身上所花的金钱也付诸东流。
杀死耶洗别众先知的以利亚,一直是她肋旁的刺,因为他常常预言她的败亡命运。她无法阻止先知的行动,所以一心想杀死他。因只要有神的先知在她身旁,她就不能随心所欲地作恶。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利亚见这光景,就起来逃命,到了犹大的别是巴,将仆人留在那里。」
●「见」这光景:马索拉经文是「见」,七十士译本、叙利亚一本、武加大译本和某些希伯来文抄本作「害怕」。
●「见这光景就起来逃命」:原文是「他(以利亚 )看见就起来,去(躲 )他的命」。
●「别是巴」:是迦南地最南端的城市,以撒曾经在此筑坛26:23,25 ,字义是「七倍盟誓之井」。此处已经远离北国以色列,到南国犹大了。别是巴距离迦密山大约160公里。
●「将仆人留在那里」:意思是「让仆人安顿在别是巴」,因为接下来得要经历长途旷野跋涉才能到西奈山。
◎很多人认为以利亚是因为「害怕」才决定要逃离,不过看后面以利亚与神的对话,除了害怕以外,恐怕也有很深的失望与无力感。毕竟,完美的神迹也没办法改变通国的异教信仰,亚哈还是放任耶洗别来恐吓他,那以色列还能怎样呢?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以利亚不相信神也能用神迹式的方式阻挡耶洗别的追杀,保护他的生命?不过以利亚大概觉得神在迦密山上那个几近完美的神迹对以色列人与亚哈都无效了,即使又多几个神迹,又能够怎样保护他脱离整个国家的追杀?――《蔡哲民查经资料》
虽然耶洗别的诸神已经显出他们的无能,但她威吓要杀害以利亚的话,仍然使以利亚逃命到七十英里(113公里 )以外的“别是巴”去。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以利亚逃避耶洗别的追杀,朝南逃往犹大最南端的别是巴。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见这光景」:有古卷作「害怕」。
「别是巴」:位于犹大国的南部,离迦密山约壹六○公里(一百英里 )。
――《串珠圣经注释》
逃命: 以利亚作为充满能力的神的仆人,在众百姓面前大大获胜,但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感到性命危在旦夕而慌忙逃命,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在此,我们领略到:①以利亚也具有与我们相同的软弱性情;②能力惟有出于耶和华。“以利亚逃亡的路程图”如图所示。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别是巴】
别是巴是全地最南之处,遗址位于尼革北部的是巴遗址(现代别是巴东面三哩 )。其名字源自在此开掘来为本区人畜供应食水的水井。考古证据显示从王国时代到波斯时代,都有人在此定居。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自己在旷野走了一日的路程,来到一棵罗腾树下(“罗腾” 小树名 松类。下同 );就坐在那里求死,说:“耶和华啊,罢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
●「罗腾树」:在这地区常见的灌木,高度从1.5到3公尺。在这个旷野地区,这种植物是比较常见而能够提供树荫的灌木。
●「罢了」:原文是「足够了」。
●「我的列祖」:指的可能是摩西、撒母耳等以前的先知。尤其是摩西, 民 11:11-15 也有类似的恳求。――《蔡哲民查经资料》
求神「取我的性命」通常会得到神的正面回答。但神会在祂自己的时间、用祂自己的方法将祂的仆人带回祂的身边。求死,权不在我们,我们只能求生。
──《丁道尔圣经注释》
“罗腾树”。一种生长于沙漠的灌木,有时会长到十英尺(3米 )高。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罗腾树“为生长沙漠中的一种松柏属小树,大的有3公尺高,可以遮荫。西奈山和死海等地区常见。
亚哈王的反应令以利亚十分失望。他没有悔悟,而是更倒向耶洗别(1节 ),这位踽踽独行的先知,现在受到以杀耶和华先知闻名的耶洗别的直接威胁,前功尽弃,痛不欲生。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罢了」:即「我受够了」的意思。
――《串珠圣经注释》
【罗腾树】
金雀花(retama raetam )在这地区十分常见,高度从五至十呎不等。在这个干旱荒凉的地带,它是惟一能够提供树荫的灌木。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就躺在罗腾树下睡着了。有一个天使拍他,说:“起来吃吧!”」
【】◎ 19:5-6 中看得出以利亚真的是累了,所以忍不住了。有时候我们也会让身体的疲惫胜过自己,连心灵都软弱了。我们是否也适当的照顾我们自己的身心灵呢?神也体贴人的软弱,所以没有直接责备以利亚的求死,反倒预备了食物与饮料给以利亚,并容让以利亚睡觉。――《蔡哲民查经资料》
在此同时,神特别的供应可以提醒以利亚,祂在基立溪及撒勒法的作为。这位(特定的 )天使或使者(mal#~a{k )在此乃是耶和华的使者之简写(7节 。罗腾树(4节 希伯来文为 ro{t[em Retama raetam Forssk. Webb )在靠近西乃山及其北的地方十分普遍,可长至高达三公尺。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观看,见头旁有一瓶水与炭火烧的饼,他就吃了喝了,仍然躺下。」
●「炭火烧的饼」:炙热的石块烤的饼。――《蔡哲民查经资料》
“炭火烧的饼“是一种扁圆形的薄饼,在炭中烧热的石头上烤制。神对祂仆人的安慰是烤热的饼与凉的水,给以利亚心灵和身体的力量,去到神当年与以色列民立约的山上,使我们想起复活的基督对辛苦了一夜的门徒的供应。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来拍他,说:“起来吃吧!因为你当走的路甚远。”」
●「你当走的路甚远」:原文是「路离你甚远」。
◎「路离你甚远」:指的是往「何烈山」的路吗?如果按照距离来看,当然由别是巴到西奈山有一点距离,不过更可能是指以利亚还必须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也就是求死不准 )。――《蔡哲民查经资料》
关于“耶和华的使者”的身分,参看的脚注。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他就起来吃了喝了,仗着这饮食的力,走了四十昼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四十昼夜」:是十分长的时间,可能暗示以利亚分享了摩西的经历 出 24:1834:28 申 9:8-10 。耶稣在旷野也有类似的经历 太 4:2,14 。
●「何烈」山:字义是「沙漠」,应该是西奈山的另一个名字。距离别是巴三百七十公里左右。
◎由底下的经文可以看见以利亚走到何烈山,不是神的旨意,而是以利亚的选择。因此很可以想象以利亚此时是把自己和摩西联想在一起。但是摩西轰轰烈烈的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迦南(至少差点进入迦南 ),但以利亚落到一个人走到旷野的景况。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烈山(=西乃山 )位于 Jebel Musa(西乃山以南 )、Qudairat 或其北286,被视为是神的山,乃摩西带领旅程之起程处,在别是巴以南约四百公里处。四十昼夜乃十分长的时间,显示以利亚乃摩西第二,,,耶稣也有这种经历。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往“何烈山”(西乃山 的路程走了“四十昼夜”,因为以利亚当时十分沮丧,有时会徘徊游荡,有时会藏匿起来。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何烈山即西奈山,在今西奈半岛南端,距别是巴南三百七十余公里,以利亚靠神的供应走了四十昼夜,到达此圣山。
「何烈山」:位置不详,大概位于西乃半岛的南部。
――《串珠圣经注释》
走了四十昼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从别是巴到何烈山距离约350km,正常情况下,只需一周左右的时间。以利亚行了四十昼夜,正如摩西与以色列百姓,在旷野生活40年受神的造就,以利亚的40天旷野生活使他在神面前更加地谦卑。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前往何烈山的旅程】
何烈是西乃山的别名。西乃山若如经文所述是在西乃半岛的南部,以利亚必须再走两百哩,不难用上四十天的时间。商队确实是可以每天走十七至二十哩,但以利亚不习惯如此旅行,何况他还是独自行路。在这种天气、这种情况之下,一天走五哩并不反常。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在那里进了一个洞,就住在洞中。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
●进了一个「洞」:原文有「冠词」,是「那个洞」的意思。有人认为这就是 出 33:22 神让摩西见到他荣耀的洞。
●「住」在洞中:「住宿」、「过夜」。
●「你在这里做甚么」:这样的问话暗示耶利米来何烈山并非出自神的命令,而是自己的判断。神这种问法常常是呼叫一个人来重新评估自己的定位创 3:9 。
――《蔡哲民查经资料》
神的显现以耶和华的话临到他为开始,这在以利亚的事工中乃是经常的、主要的灵感来源。洞(依据希伯来文 )很有可能是神向摩西显现的「盘石穴中」(AV ,而并非只是普通的「山洞地带」。
神常常用「你在这里作甚么?」来呼叫一个人重新评估他或她的地位,暗中包含了责备的意思,同时却启发我们畏惧及认罪的响应。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从神的问话可知以利亚非奉差遣来到何烈山。以利亚一定记得摩西在此山四十昼夜从神颁受律法的旧事,他不辞跋涉上山,可能渴望听神的话语,重新得力,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洞: 以利亚进的那个洞,不是在西乃山上易发现的普普通通的洞穴,很可能是“耶和华的荣耀经过时,把摩西放在盘石穴中”的同一个洞。 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 神向因陷入挫折和狼狈中的以利亚发问,神通过这一质问诱导以利亚认识自己原来的使命。虽然以利亚因受挫而停止所有事奉,但神的工作却不会中止,神对以利亚的计划也没有放弃。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
耶和华向以利亚说话:耶和华在何烈山向以利亚显现,有烈风、地震和火,最后有声音,派他去膏哈薜、耶户和以利沙。
――《串珠圣经注释》
【】「他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
●「大发热心」:原文是连续的两个「嫉妒」,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嫉妒」,也是「为....发热心」的意思。
◎ 19:10 中以利亚的回答是很奇怪的,因为神问他「为何在这里」,以利亚的回答是「我很努力,但是环境很差,我的下场很惨」。背后的含义就是「我已经做不下去了,要逃避、请辞,所以跑来神跟以色列人立约的山」。――《蔡哲民查经资料》
以利亚抑郁的原因包括为以色列的悖逆而忧伤、圣地被亵渎及耶和华的先知被杀,只有以利亚一个人大发热心。此字(AV 作「妒嫉」、「热情」 希伯来文作 qa{na{~ 意为「热心地 专心一意地跟随」 )乃用于指神及人的爆炸性热情(「羡慕」、「嫉妒」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因为」:或作「但是」。
――《串珠圣经注释》
以利亚对神发问的回答,反映出其恐怖和绝望的心情。以利亚虽然经历到神的威严和同在(11-12节 ),但仍未除去惶恐不安的心境(14节 )。最后他听到神重新将使命交托给他,才得安慰(15-19节 )。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耶和华说:“你出来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时,耶和华从那里经过,在他面前有烈风大作,崩山碎石,耶和华却不在风中;风后地震,耶和华却不在其中;」
【】◎ 19:11-12 中神用风、地震、火作前导,最后用声音显现。 出 33:18-22 中摩西也有类似的经验。神给予以利亚这个类同于摩西的经验,应该是表示神认为以利亚的工作与摩西相同重要。
◎此处清晰地表示神不存在于那些震撼的自然界现象中,反倒是「小的微细声音」是神显现的表征。这似乎是要告诉以利亚,除了震撼的迦密山神迹外,神也用「微声」来工作,以利亚是否注意神的「微声工作」呢?――《蔡哲民查经资料》
烈风、地震、火: 这些象征神的威严、能力,19:18,,,与“微小的声音”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①前者表现神的威严、能力,后者表现神的慈爱;②前者象征直到末日的属灵争战,后者象征永恒之天国;③对以利亚而言,前者象征充满奇迹和激情的争战,后者象征很深的属灵经历。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火、风、地震和神显现的关系】
神的显现是神彰显其临在。在古代近东,神的显现经常和战争有关。初民相信战神用霹雳(闪电和火 )、暴风、地震恐吓敌军,为自己子民作战。从苏美《因南娜的颂词》,赫人风暴之神的故事,到亚喀得和乌加列神话,神明的描述都是在雷声中审判仇敌。图画中的巴力是手拿一束霹雳。赫人和亚述君王都袭用了雷声的用语,将自己形容为神明的器皿,雷电般攻打叛盟和拦阻他们扩张帝国的人。以色列的耶和华也被视作战神,但如今以利亚得以看见祂远不止此(见下一条注释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自然界的变动,烈风、地震、洪水或暴风常与神的启示及审判有关,使人忆起西乃山之约、摩西及民众接受神的差派,,。其中每一项都是熟知的审判罪恶的象征,,,但其本身却无法传达完整的信息。神常借着祂对先知说话来传达清楚的信息,较少借着自然界现象传达同样清楚的信息。「微小的声音」(AV )乃「温柔的低语」(参希伯来文「细微压抑的声音」 ),而非如 NEB 所译之「低沉的呢喃」;「微小」与「声音」(「完全静默的声音」 NRSV )及「细微」并非不一致。神轻柔的声音向人的良心说话,照亮人的心,使人甚至国家下定决心,这往往比在西乃山或迦密山上宇宙奇景的轰轰雷声更加有效。以利亚知道他如同摩西一样,见神的面后不能存活,,因此他蒙住他的脸孔。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地震后有火,耶和华也不在火中;火后有微小的声音。」
●「微小的声音」:原文是「小的微细声音」。
――《蔡哲民查经资料》
“微小的声音”。直译作:温柔寂静的声音。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微小的声音“有好些不同的译法,诸如“轻柔的低语”、“低微而细弱的声音”、“和风吹拂的声音”等等,在表达神对人说话不是用眼能见与耳能闻的声音,只有绝对安静的心灵才能觉察,才能体认。
本节和前节所记烈风、地震与火都是自然界的大变化,惊心动魄,但圣经说耶和华却不在其中。这些只是祂所掌管的宇宙中的现象。先知最后听见神的声音是在祂说的话里。人要用心灵去接触才能听到神永活的话语。神的话如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杜甫诗 )。
(关于烈风、地震与火三事 圣经学者还有许多解释 综合说来不外三种1 神藉这些大自然的现象彰显祂的威严 2 以利亚在这三者中都见不到神 等于告诉他 必须用内心的力量去克敌致果 3 神可以用这些来刑罚祂的百姓 但现在不是时候。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耶和华的计划】「微小的声音」:或作「在宁静中的声音」。耶和华并没有在壮观的场面下显现,却在宁静中向先知说话。
――《串珠圣经注释》
古代近东视神明为活跃于历史事件之中。君王宣称是守护神立他们为王,支持他们,带领他们,赐他们胜利和成就。但值得留意的一点是,神明的干预时常都含有政治宣传的意味。古代近东的神明没有可供启示的计划,他们虽然活跃于历史的领域之中,却没有表示他们对历史发展的方向有什么大计。本段清楚让以利亚看见耶和华不是性情暴烈的战士,和古代近东其他神祇一样随一时的兴致卫王、废王。祂为历史别有计划。祂的战事不是盛怒之下的流血事件──而是小心盘算过的长远计划。一切风火地震过去以后,这计划便可表明。第12节「微小的声音」所形容的,不是耶和华说话方式,而是毁坏性喧嚷之后余音回荡的静默。耶和华之带领的声音要在完全静默之下,才能听见。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利亚听见,就用外衣蒙上脸,出来站在洞口。有声音向他说:“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
●「用外衣蒙上脸」:与 出 33:20-22 中摩西的经历有关。
●「有声音向他说」:原文是「看啊!有声音向他说」。――《蔡哲民查经资料》
以利亚听到神的声音,连忙用外衣蒙上面,正象当年摩西一样,不让自己看见神的面。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以利亚以外衣遮脸,是因为不敢见神。
――《串珠圣经注释》
【】「他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
◎神问以利亚一样的问题,以利亚也用一样的答案回答神,看起来前面的神迹也没有影响或改变以利亚。神也没有责备以利亚,反倒立刻给了以利亚新的工作。这是不是也会让以利亚事后回想到自己手中行的神迹也没有改变以色列人,但以利亚立刻灰心放弃。其实以利亚自己遇到神迹也是一样冥顽不灵,但神并不就此放手。――《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和华对他说:“你回去,从旷野往大马色去。到了那里,就要膏哈薛作亚兰王;」
●「你回去,从旷野往大马士革去」:原文是「去吧,从你(原 )路回大马士革的旷野去」。
●「哈薛」:字义是「看见神的人」。
――《蔡哲民查经资料》
神对先知以利亚说的话,显明祂是宇宙和历史的主宰。北国以色列就要面临内外的大患,外有亚兰来的攻击,内有外邦信仰的威胁。神的信息是:1,这些灾祸是神对以色列的刑罚(参17节 )。2,神藉以利亚预告这刑罚,并膏哈薛,以后用耶户和以利沙来分别施行(15~16节 )。3,当前环境看似无望,但神在以色列中留下七千人是未曾拜过巴力的,因此以利亚决非唯一剩下的人(10-18节 )。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从旷野往大马色去」:原文并无「从」字,此句应作「往大马色的旷野去」。
「大马色」:是亚兰的首府。
实际上以利亚并没有用油膏以利沙(见本章19 )或哈薜。此「膏」字或指「分别出来」之意。神要利亚膏立此三人,是要借着他们清除亚哈家和巴力的势力。
――《串珠圣经注释》
【大马色的旷野】
大马色的旷野(和合本「从旷野往大马色」 )是指大马士革(大马色 )和幼发拉底河谷之间,浩瀚的叙利亚沙漠。肥腴月弯所绕过的,就是这个沙漠。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有些人主张本文的记载有误。其理由是,圣经未记载哈薜、耶户、及以利沙受以利亚的膏抹。但未必一定要把本文归结为有误,其原因如下:①“膏”不能按文字之意解释,而是作神的器皿而赋予使命,或分别为圣等;②虽然关于膏油的命令临到以利亚,而临到以利沙,表明神的工作不会因任何原因而停止。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膏立三个代替者】
以利亚的错误,在于他自以为是不能取代的,是神最后的惟一希望。耶和华宣布三个继承人,是表明祂永不会走投无路。亚兰王哈薛将会成为神审判以色列的器皿(进一步资料 。耶户会成为以色列王,同时将神的审判带给亚哈家(进一步资料见王下十章的注释 )。以利沙则会接替以利亚的先知事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神吩咐以利亚去“膏”(即为了毁灭以色列中间的巴力膜拜而作出的任命 )“哈薛”作“亚兰”王,,“耶户”作以色列王,),“以利沙”作以利亚自己的继任人。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
给沮丧先知的新任务。耶和华的命令(说 )敦促他恢复行动。大马色的旷野(昆兰经文 )并非另一处避难的处所,而如同耶稣生平中的加利利一样,乃是以利亚要去帮助以色列面对亚兰人的威胁这项任务的跳板。以利亚若想要找到哈薛,可能需要跋涉到以色列以外的地土,一如与他同时代的约拿一样。耶户是亚哈的继任者,他会向亚述称臣,最终导致以色列的灭亡。然而以利亚及他的继承人以利沙(「神施行拯救」 将会执行神的旨意。膏(希伯来文ma{s%ah] )表示指派或授权一个王朝或祭司的继任者(参耶稣在施洗约翰之后 ),但只有此处是用于先知指定继任者。这种膏抹的仪式可能有一些是私人性质(如近东古代的加冕仪式 ),另外有一些可能是公开的,此处便是。
──《丁道尔圣经注释》
【】「又膏宁示的孙子耶户作以色列王;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你。」
●「宁示」:字义是「被拯救的」。
●「孙子」:原文是「儿子」、「后裔」,此处的「孙子」是参照 王下 9:2 的资料翻译而成。
●「耶户」:字义是「耶和华是他」。
●「亚伯‧米何拉」:字义是「舞蹈的草原」,在约但河以东的基列雅比东方十公里处。也是基甸击败米甸人的地方 士 7:22 。
●「以利沙」:字义是「神是拯救」。
◎事实上以利亚只有选定以利沙作为其继承人,并没有实际膏立「哈薛」和「耶户」。圣经记载耶户是以利沙膏立的王下 9:1-13 。此处应该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神要以利亚设立哈薛、耶户与以利沙作为亚哈王朝国际、国内与宗教上的敌人,至于是不是以利亚亲手设立,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伯米何拉位于约但河东。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亚伯米何拉】
亚伯米何拉位于约但河西岸,伯珊以南的某处地方。可能性最高的地点是伯珊南面十一哩,伯珊谷南端的阿布苏斯遗址。雅比斯河在此从东面注入约但河。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将来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户所杀;躲避耶户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杀。」
◎ 19:17 应该也是一个象征的意义,就是神设立哈薛、耶户与以利沙为他惩罚以色列人的工具,杀灭那些敬拜巴力的背约者。――《蔡哲民查经资料》
【】「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
●「留下」七千人:「保留」、「维持」。
●「为自己」留下七千人:原文并没有「为自己」一词。罗 11:4 引用此段。
◎ 19:18 中神等于是责备以利亚的狂妄,说明至少有七千人没有敬拜过巴力。我们是不是也会犯了以利亚一样的问题?过度高举自己的重要性,没想到旁边还是有很多很努力也忠于神的人?――《蔡哲民查经资料》
“亲嘴”。崇拜的一部分。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与巴力亲嘴”为拜巴力的仪式之一。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此节首句应作「我在以色列人中将会留下七千人」。
「屈膝」:或指敬拜巴力时跳舞之姿势。此舞蹈和亲嘴乃向巴力祈祷时的仪式。
――《串珠圣经注释》
【未曾与巴力亲嘴】
撒缦以色三世的黑石碑(Black Stele )描绘以色列王耶户在亚述王面前以嘴亲地。在《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玛尔杜克敉平叛乱,自显为众神之首后,诸神集会亲吻其足。这是向王和神表示臣服的常见动作。同样亲吻偶像也包括亲吻偶像的脚,作为崇敬、臣服、效忠的表示。在马里书函中,特尔卡王基布里大甘(Kibri-Dagan )通知马里王心利林前往特尔卡亲吻大甘(Dagan )神像的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于是,以利亚离开那里走了,遇见沙法的儿子以利沙耕地,在他前头有十二对牛,自己赶着第十二对。以利亚到他那里去,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
●「沙法」:字义是「审判的」或「他已判定」。
●「十二对牛」:表示以利沙家境富裕。另外这「十二」对以色列人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因此会被特别记录下来。
●「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目前已经无法确定当时这是不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传承」表示,不过以利沙很清楚这是一种「呼召」就是。――《蔡哲民查经资料》
“以利沙” 的意思是“ 神是拯救”。他在北国的约兰、耶户、约哈斯和约阿施任内一直担任先知的事奉。他负责管理先知学校,,而且按照圣经的记载,行了比任何人(除了耶稣基督之外 )都要多的神迹。以利沙在耕地的时候听到以利亚的呼召,而他实时的回应是宰了一对牛来献祭(21节 )。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以利沙”一名的意思是“神的拯救”,他要继续以利亚作先知。耶户是推翻暗利王朝的人,神在以利亚之后,藉以利沙和耶户扫除了以色列地的巴力崇拜,。哈薛是新一代的亚兰王,后来屡屡攻击北国,。
膏耶户和哈薛的工作在以利沙手中完成,。但圣经上未记膏立的事,就是以利亚膏以利沙为他的继承人,也未经膏立仪式(19~21节 )。“膏”是一种分别出来的仪式,圣经在此用“膏”只表示以利亚负有责任授权此三人,如同神所膏立。
以利亚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以利沙身上,表示呼召他作先知。这种“外衣”是先知职分的象征,,。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以利亚首先找到以利沙,将外衣搭在他身上。这外衣大概代表了先知的职权和能力。
――《串珠圣经注释》
【先知的外衣】
本节所述的外衣,有别于的外袍。这件独特的先知外衣很可能是兽皮所造,外表多毛,然而不是每件外衣都是如此。古代近东文献甚少提及先知的衣着,因此难以比较。可能有关的一点是,由这个时代开始,亚述铭刻描绘了几个身穿狮头外衣的人。这些人有几个正在进行仪式活动(舞蹈 ),并且偕同神明。按照学者的臆测,他们可能是驱邪者。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立以利沙为继承人: 本文记载了以利亚,立以利沙为先知的场面,就这样,神对以色列的恩典和关怀无间断地继续,同时,引起我们注目的是以利沙对以利亚呼召的反应:①立即决志:可能以利沙早已为民族的拜偶像而哀叹不已,内心深处已同参与到以利亚的事奉中。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跟随以利亚;②毫无留恋地舍弃一切,决志全然的委身:从十二只耕牛来看,以利沙的家是较富裕的家庭。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以利沙就离开牛跑到以利亚那里,说:“求你容我先与父母亲嘴,然后我便跟随你。”以利亚对他说:“你回去吧!我向你作了什么呢?”」
●「亲嘴」:「亲吻」,应该是告别的礼仪。
●「你回去吧,我向你做了甚么呢?」:这一段话每个译本有不一样的看法,吕振中译为「你去吧,可要回来;因为我向你作了甚么、你总要记得」,现代中文译本译为「好吧,你回去。我不阻止你」或「去吧,可是要回来,因为刚才我向你做的是很重要的事」。大部份学者认为以利亚并不反对以利沙回去向父母告别。――《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向你作了甚么呢?”一语含义不明确,但没有责备的意思,因为作先知的呼召并不阻止一个人尽他爱家庭的责任。有的译文作:“你回去吧,我作了甚么来阻止你呢?”或“你回去吧,应明白我作在你身上的事。”等于告诉他去了应该回来。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以利沙欲与家人告别,以利亚便让他回家。有学者认为「我向你作了什么呢?」原文可作「但(要记住 )我向你作了什么」。
――《串珠圣经注释》
求你容我先与父母亲嘴: “亲嘴”是以色列人的问候习惯。本节中的请求与不同。也就是说,中表明在父亲离世不能跟随耶稣的不冷不热的态度,而以利沙愿向生养他父母告别而跟随神。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
我向你作了甚么(以阻止你 )呢?(参 NEB )可以解为「回去罢,记住我曾向你作了甚么。」可能是对任何延迟不跟从的责备,。焚烧木制的轭,而非煮牛轭(如 RSV ),表明与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告别的筵席乃为庆祝他成为以利亚之帮手(NIV 作「侍从 AV 作「仆人」」 )之新角色。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利沙就离开他回去,宰了一对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给民吃,随后就起身跟随以利亚,服侍他。」
◎ 19:21 以利沙的行动表示他完全告别自己的本行,因此烧毁耕田的器具,杀掉自己赶的牛,请大家吃牛肉,以利沙跟随以利亚的行动于是成为一个庆典。――《蔡哲民查经资料》
以利沙宰了牛和用木制的轭来煮肉,以示他放下现有工作,跟随以利亚接受先知呼召的决心。这种“杀牛焚轭”的坚决行动有如我国的“破釜沉舟”。以利沙家庭颇富有,关于他的家世,可看“先知”条。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以利沙回家宰牛设宴,然后跟随以利亚。
「套牛的器具」:或指犁耙。用它来煮肉是把它当柴烧的意思。
――《串珠圣经注释》
【以利沙的响应】
亲嘴通常是见面问安,不作辞别之用(NIV 的「说再见」是希伯来原文所无 )。父亲(或祖父 )与儿女亲嘴在好几处地方,都是祝福他们的前奏,,,本节可能也暗示这一点。偕同祝福的还有庆祝的筵席,宰牛是为此提供食物。因此以利沙可能是要求给他机会领受父母的祝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十九章 )】
1以利亚往何烈山和他以前往基立溪(17:3)与撒勒法(18:8)之行有什么明显分别呢?为什么他有勇气在迦密山上面对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却被耶洗别的恐吓弄得灰心丧胆呢?见3-4, 10。他从十八章属灵高峰至灵性的低潮,肉身的疲惫会否是因素之一?参18:31-33,46; 19:3-4上。他的低落给我们什么监戒?
2耶和华在未吩咐以利亚工作以先,用了什么方法使以利亚得着安慰、重振起来呢?参5-14节。你以为足够的睡眠和饮食有其作用吗?耶和华两次的发问、以利亚两次的回答,以及当中耶和华的显现,又有什么作用?这里让我们看见神的那些属性?。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辅导原则?
3以利亚是次宗教改革不得要领,是以利亚失职,还是耶洗别的异教敬拜深得民心?抑或还有别的原因呢?, 28。神到底有没有回答以利亚的祈求(4 )和困惑(14 )?见15-18节。
4以利沙的家世如何?参19节。当神的呼召临到时,他怎样作出反应?你是否也随时在神指派的岗位上遵行祂的旨意呢。
──《串珠圣经注释》
【 耶洗别要杀害以利亚,单是因信仰的分歧吗?】
耶洗别听到她的众先知被杀,非常震怒,因为他们会讲她爱听的话,奉承她未来满有权势与光荣。他们的工作是把君王与王后神化,帮助他们的国度长存。耶洗别发怒的原因还由于她的支持者被除灭,有损她的虚荣与权威。她在这一班先知身上所花的金钱也付诸东流。
杀死耶洗别众先知的以利亚,一直是她肋旁的刺,因为他常常预言她的败亡命运。她无法阻止先知的行动,所以一心想杀死他。因只要有神的先知在她身旁,她就不能随心所欲地作恶。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勇士也有软弱的时候,何况是我这个普通人,怎办?】
以利亚赢得两场重大的属灵胜利,打败了巴力的众先知,神又垂听他的祷告,降下雨来。此后他却精疲力尽、沮丧灰心。当人经历了大的属灵体验,尤其在支出了不少的体能或精力以后,常常会感到精神不振。神为使以利亚振作起来,先叫他休息、吃饭、补充体力,然后叫他认识到:他需要回去做他的工作──在以色列传讲祂的信息。他的争战并没有完结,神仍然有工作叫他去做。当你经过一场大的属灵争战而感到精神不振的时候,要记住:你一生的工作尚未完毕,神还要使用你。
――《灵修版圣经注释》
【「有一个天使拍他。」】
当我们生活中遇见危险,健康与生活受到威胁,又有可怕的试探,很可能天使会来拍醒我们。我们好似以利亚那样孤单与忧翳,在我们心中精神恍惚地受困扰。我们似乎无法抵御罪恶,甚至只想一死了之,结束我们长期厌倦的挣扎。这是圣徒心灵的痛苦,在永恒的边缘,以致神圣洁与温和的使者也不能有很多的帮助。
那时神以恩赐来对待祂的仆人。我们也许逾期责备与管教,怎敢奢望爱怜与慈悲?以利亚不是能够对付亚哈与那些假先知吗?先知却那么脆弱与无能!但是神不看他忧翳的表面,而是观察他内里勇敢与热心的根源。先知只要唤醒他再有充足的表现。神知道他仆人的体力,知道人的限制。祂看出身体一时的紧张与心灵真实的果敢。所以祂完全明白我们忧翳与失望的实况。
无论什么时候当天使的手触摸我们,有时也许借着直接或间接的人手,可以找到饼与水,神不会叫醒我们,却使我们失望的。祂喜欢唤醒我们,要我们享受美好的恩典,这些往往不是我们所求所想的,我们临终的时候也好像这样,生命的天使触摸我们,我们醒来看见爱的预备。
──迈尔《珍贵的片刻》
【 有神同在,人能由软弱变刚强,以利亚能在禁食中走四十昼夜,你相信吗?】
【逃避死亡的约会】以利亚逃到何烈山,那是神以前呼召摩西,借着他将律法传给百姓的圣地。神一定赐给以利亚特别的力量,使他能够在没有其他食品补充的情况下,走三百二十多公里远的路程。他和以前的摩西,以后的主耶稣一样,曾禁食四十昼夜,。八百多年以后,他和摩西与主耶稣在同一座山顶上相聚。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甚么?」
在迦密山的成功,以利亚的自我大了起来。神这样重用的仆人,给人杀了有多么可惜!
恰巧,王后耶洗别差人送来了死亡的请柬:“谨订于明天这时候,使以利亚的性命像假先知先烈一样!”死亡不习惯发请柬的。这是耶洗别唯一的例外,杀人要先订死亡的约会。以利亚把这事情看得很严重。其实,耶洗别即使不是开玩笑,她也不会认真希望有吓倒雄狮以利亚的效果。
记得:从迦密山到基顺河,巴力的假先知变成了真牺牲,亚哈王见众民站在神和以利亚一边,他只得识时顺势的不发一言,连誓必报仇的硬话都不敢说。回宫惊魂未定,向王后报告了,以耶洗别的性格,还敢想报复?如果以利亚惠然肯来,径找到撒玛利亚,耶洗别即使不先去西顿娘家逃难,也许会忙着擦粉梳妆,准备给以利亚设宴庆祝了。
当然这只是假想的事。事实的发展,十分意外。以利亚听了几句狠话,就起来日夜逃命!他是把自己巨大的黑影当成敌人,给自己吓跑了。
以利亚不仅逃出了国界,而且横越沙漠荒野,逃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以为在那里才可以得安全庇护。
在失望中的先知,神的话也临到他:“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甚么?”他的回答,显出了他的病因所在:“我为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
以利亚竟然忘了,是神与他同在,显出祂的大能,改变了时代;他也忘了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同他站在一边,击杀巴力先知,现在却自怜孤单,要起而逃命!
神告诉他,神是统管宇宙的主宰,人可以失败,祂不会失败。人不必为神担心,以为:只有我一人,我死了,正统信仰也就绝了种。所以逃跑是留种的行动。祂的工作不用你挂心。神要膏立哈薛作亚兰王,耶户作以色列王,以利沙继为先知,成就祂的旨意。而且在每一时代,不论环境如何黑暗,神总留下属祂自己的人。这是何等安慰的话!
神的仆人哪!要坚持盼望,神必然得胜。── 于中旻《圣经研究》
【 孤独中我能记得神和其他信徒吗?能令我积极面对生活吗?】
以利亚觉得他是全国仅存的忠仆。他看到朝廷与祭司的败坏,他在迦密山大胜巴力先知以后开始逃亡。他感到孤单、沮丧,竟忘记在全国败坏的时候,还有其他人仍然忠于神。当你以为自己是惟一仍忠于神任务之人的时候,不要为自己难过;自怨自艾、自怜自卑都会削弱你所做的善工。你大可以放心,即使你不知道其他人在何方,但他们照样在忠心顺服神,执行他们的任务。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神用各种奇妙方式跟人交通,你听过神的声音吗?】
以利亚知道那微小的声音,是神的声音。他明白神会以任何奇妙的方式显明祂自己。如果想在伟大的场合里(大聚会、教会、议会、显赫的人身上 )寻找神,可能找不到,因为祂常常在谦卑人的心中,在人安静之时以柔和的微声对人说话。你是否在聆听神说话?请停下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谦卑安静地恭听祂的引领。祂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对你讲话。
――《灵修版圣经注释》
【回到里面去倾听】
「耶和华说:“你出来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时耶和华从那里经过,在他面前有烈风大作,崩山碎石,耶和华却不在风中,风后地震,耶和华却不在其中;地震后有火,耶和华也不在火中;火后有微小的声音。以利亚听见,就用外衣蒙上脸,出来站在洞口。有声音向他说:“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
当众人都在浮燥冲动时,我们要特别小心,不要轻易激动而放荡,并以全心去倾听灵里深处那微小的声音,让主指导我们的行止。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走差路、走错路,因为众圣徒及我们的经历,使我们应该明白这个真理,所以圣灵的感动、引导,都是当我们肯回到里面去时,他才以微小的声音向我们显示出来。这时,我们就当立即顺从而行,不管当时环境如何,不要顾虑虚浮的人情。事实告诉我们,凡顺从里面微声而行止的,都是正确的。我们所有的错处,都是因为顺着外界的激动或冲动而行了。凡里面的引导都不会错,但里面所显出的引导,也都是以深处有微声而出现的,决不是情感的冲动。
我们多次的荒废、游荡、多走弯路,岂不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根据里面微小声音的引导而行吗?只活在外面人群的浮燥、冲动中,到头来只不过都是些云雾而已,出现少时就不见了。所以应当回到里面去倾听遵行。
经上说:“我儿,要留心听我的训词,侧而听我的话语。
”—— 李慕圣《晨光》
【】
「地震后有火……火后有微小的声音。」
有一位姊妹,在明白神旨这件事上,进步得非常之快;有一次,有人问到她容易进步的秘诀。她简洁地回答道,“注意里面的禁止”。真的,我们中间许多人不明白神旨的缘故,就是因为不注意里面圣灵的禁止。圣灵的声音是微小的。一个微小的声音是不容易听见的,但是却能叫你觉得——叫里心中觉得一种平稳微小的压力,好象早晨的微风吹在你脸上那样觉得。这种微小的声音,如果里好好注意他,会一次比一次更清洁,一次比一次更容易听的。当我们全心专注在爱人身上之时,爱人一句顶轻细的耳语我们很快地就领会了;圣灵的声音就是爱人耳语的声音。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回答他,不理会他,不相信他,爱人也就会不再说什么的。神是爱,我们要认识他和他的声音,必须时常留心注意。当你与人谈话,正要发言的时候,如果里面有禁止的话,就该立即闭口不言。当你正要进行某种事业——正当的事业——的时候,如果你灵里觉得不平安的话,就该立即改变计划,虽然按照人的智慧来看,这也许是一个顶大的愚昧。
在注意里面的禁止以外,我们还该学习等神披露他的旨意。在一切事上让神替里计划,替里执行,不要依靠你自己的聪明。许多时候神的执行和神的计划似乎相反——他似乎在反对自己;但是里只要听从,顺服,信靠,虽然看上去这似乎是顶愚昧的事。至终,他必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
所以,如果你要认识神的声音,你必须先有一个绝对顺服的存心——不顾结果,不顾成败。就是神要里在暗中前进,里也愿意顺服;因为神自己是你里面荣耀的光辉。这样,你就会更认识神,更亲近神;甚至在最猛烈的试炼下,最可怕的压力下,你也会感到神的同在。——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神吩咐以利亚去膏的这三个人有敌有友、有接班人──】神吩咐以利亚去膏三个不同的人。第一个是膏哈薛作亚兰王。神叫他去膏一个敌国君王,是要使用亚兰王作祂的工具,用以处罚以色列人犯的罪。亚兰从外邦带给以色列人刑罚。
以利亚所要膏立为王的第二个人是耶户,他给以色列人内部的刑罚。耶户作以色列王之后,他要除灭所有敬拜假神巴力的人。
神吩咐以利亚所要膏立的第三位,是要接续他作先知的以利沙。以利沙的任务是在北国以色列工作,使人民的心回转归向神。当时约沙法作南国犹大的王,是对神敬虔的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19~20得着双倍的圣灵】
神吩咐以利亚用油膏以利沙(15~16节 ),但以利亚并没有用油膏以利沙,乃是用一件外衣搭在他身上(19~20节 );这件外衣乃是指丰满的圣灵说的。
神说膏以利沙接续你作先知(16节 ),这表示以利沙就是以利亚的继续、化身、彰显。以利亚预表复活升天的基督,以利沙预表一个被圣灵充满、而把复活的基督活出来的人。
以利沙两次接触到以利亚的外衣(第二次是在王下第二章 ),这是说出我们对圣灵有两种不同的经历。第一次是以利亚主动将外衣搭在他身上(20节 )。以利沙这次得着这件外衣很简单,不需要出任何代价。这件外衣一接触到以利沙,他就像通了电、醉了酒一样,立刻撇下工作,辞别父母来跟随以利亚。圣灵一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就受感甘心乐意来跟随主。
── 史伯城《双倍的圣灵》
【】「又膏宁示的孙子耶户作以色列王;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你。」
这里说到以利沙第一次受膏,这是圣经中一次奇妙的受膏。神吩咐以利亚用油膏以利沙,但以后我们看见以利亚并没有用油膏以利沙,乃是用一件外衣搭在他身上(19节 );这外衣在以利沙身上特别是只指丰满的圣灵说的。
以利亚和以利沙是圣经中非常特别的一对先知,按外面来看,他们好像是两个人,但在属天的眼光中,他们确实是一个人。这里耶和华吩咐以利亚说:你要去膏以利沙接续你作先知。这表示以利沙就是以利亚的继续、化身和彰显。以利亚豫表复活升天的基督,以利沙是豫表一个充满圣灵,并且在他身上把复活的基督再活出来之人说的。这两个人的名字非常相近:一个叫以利亚,一个叫以利沙,只差一个字,把以利亚多读几遍就变成以利沙了。这正如我们和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关系一样:我们主的名字是基督,我们的名字是基督徒;基督在圣灵里进到我们里面,我们就变成基督徒了。
── 史伯诚《双倍的圣灵》
【】
「你当走的路甚远。」
神怎样对待他疲乏的仆人?给他好东西吃,给他甜蜜睡眠。以利亚曾行了奇妙的神迹,曾奔在亚哈的车子前头,所以他的身体非常疲惫;疲惫的反应就是受压。在这里我们看见︰身体的保重是必需的。今天许多神的仆人所缺乏的都是睡眠和调养。有许多属灵的伟人都像以利亚一般——在罗腾树下求死!啊,听哪,这声调何等甘甜︰“你当走的路甚远,起来吃吧!” ——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选【 在交出权柄方面,以利亚也为人树立了榜样……】外衣对当时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可以用来御寒、当作被褥、坐垫或包裹对象,也可以用它作抵押品借贷,或将之撕裂,以表示悲哀。以利亚将他的外衣披在以利沙的肩上,表明要他作自己的继任人。后来以利亚把他的权柄完全交给以利沙,也将外衣留给他。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我跟随主有以利沙那么坚决果断,义无反顾吗?】
以利沙杀了牛,表示一心一意跟随以利亚。他没有了牛,意味着无法再回去过富裕的农夫生活。他将牛煮了,不但在农民中大摆筵席,更是向耶和华献上的感谢祭,因为神拣选他作祂的先知。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