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列王纪上 第13章


圣经综合解读

1「那时,有一个神人奉耶和华的命从犹大来到伯特利。耶罗波安正站在坛旁要烧香;」

2「神人奉耶和华的命向坛呼叫,说:『坛哪,坛哪!耶和华如此说: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

「神人」()),指奉神命令传达神指示的人,有些神人就是先知,有些则不是。摩西())、撒母耳())、大卫())、以利亚())、以利沙())都被称为「神人」。
伯特利离耶路撒冷只有19公里,所以犹大的神人很容易就到了。
这个预言明确提出了「约西亚」())的名字,在三百年后应验了())。圣经中另外一个预言中明确提出的名字是波斯王「古列」())。
「杀」())原文是「献祭、宰杀」,「烧香」())原文是「献祭、烧香」。神人所说的这两个词是双关语。
国度分裂是出于神()),但拜偶像却不是出于神;国度分裂是神的管教()),但拜偶像却是撒但的破坏。因此,虽然耶罗波安行事愚昧,但神却不允许自己的百姓活在黑暗里,所以差遣「神人」到伯特利宣告审判、光照百姓。
上图:分裂后的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耶路撒冷离伯特利很近。

3「当日,神人设个预兆,说:『这坛必破裂,坛上的灰必倾撒。这是耶和华说的预兆。』」

4「耶罗波安王听见神人向伯特利的坛所呼叫的话,就从坛上伸手,说:『拿住他吧!』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

5「坛也破裂了,坛上的灰倾撒了,正如神人奉耶和华的命所设的预兆。」

「神人设个预兆」()),用任何人都不能反驳的神迹来光照北国的百姓,让百姓明白神的心意。
当时很多祭坛都是用石灰岩制造的。石灰岩硬度不高、易于开采,但如果质量不好,受热时可能会破裂。

6「王对神人说:『请你为我祷告,求耶和华——你神的恩典使我的手复原。』于是神人祈祷耶和华,王的手就复了原,仍如寻常一样。」

7「王对神人说:『请你同我回去吃饭,加添心力,我也必给你赏赐。』」

8「神人对王说:『你就是把你的宫一半给我,我也不同你进去,也不在这地方吃饭喝水;」

9「因为有耶和华的话嘱咐我,说:不可在伯特利吃饭喝水,也不可从你去的原路回来。』」

10「于是神人从别的路回去,不从伯特利来的原路回去。」

耶罗波安邀请神人吃饭,可能是想让旁观的百姓以为神已经原谅他、悦纳他。但神特意要让百姓知道,祂已经完全弃绝了耶罗波安。
「不可在伯特利吃饭喝水」()),原文是「不吃饭、不喝水」,表明伯特利已经被神彻底弃绝。伯特利距离耶路撒冷大约19公里,往返大约10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的命令还是可以实现的。

11「有一个老先知住在伯特利,他儿子们来,将神人当日在伯特利所行的一切事和向王所说的话都告诉了父亲。」

12「父亲问他们说:『神人从哪条路去了呢?』儿子们就告诉他;原来他们看见那从犹大来的神人所去的路。」

这位「老先知」())可能过去曾经被神使用,作为神话语的出口,但现在却完全活在自己当中。
「他儿子们」())也参加了耶罗波安的献祭仪式,但不表明他们都支持耶罗波安的做法。

13「老先知就吩咐他儿子们说:『你们为我备驴。』他们备好了驴,他就骑上,」

14「去追赶神人,遇见他坐在橡树底下,就问他说:『你是从犹大来的神人不是?』他说:『是。』」

15「老先知对他说:『请你同我回家吃饭。』」

16「神人说:『我不可同你回去进你的家,也不可在这里同你吃饭喝水;」

17「因为有耶和华的话嘱咐我说:“你在那里不可吃饭喝水,也不可从你去的原路回来。”』」

18「老先知对他说:『我也是先知,和你一样。有天使奉耶和华的命对我说:“你去把他带回你的家,叫他吃饭喝水。”』这都是老先知诓哄他。」

19「于是神人同老先知回去,在他家里吃饭喝水。」

20「二人坐席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那带神人回来的先知,」

21「他就对那从犹大来的神人说:『耶和华如此说:你既违背耶和华的话,不遵守耶和华——你神的命令,」

22「反倒回来,在耶和华禁止你吃饭喝水的地方吃了喝了,因此你的尸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

老先知「诓哄」())神人,很可能是出于属灵的骄傲。他作为伯特利本地的先知,却让一个犹大的先知来宣告神的旨意,所以他要挑战神人,故意让他违背神的命令。
虽然老先知一开始是妄称神的名「诓哄他」()),但「耶和华的话」())仍然会临到他。神可以借任何人之口说话,甚至假先知巴兰())、埃及法老尼哥())。
「他就对那从犹大来的神人说」()),原文是「他就对那从犹大来的神人大声喊叫」,表明他是突然受圣灵感动说话。
「你的尸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意思是神人既然在神所弃绝的伯特利吃了喝了,就不能再回到犹大,而要客死异乡,以表明神对伯特利的彻底弃绝。
犹大的神人不畏王权,忠心地宣告了神的审判()),也拒绝了王的威逼())和利诱()),却没能挡住老先知貌似属灵的「诓哄」。人在一件事上能明白真理,并不能保证凡事都知道真理;人在教导时能阐明真理,并不能保证在生活中能顺服真理;人在过去向神忠心,并不能保证现在也能向神忠心。相反,被神使用的人,更是撒但重点攻击的对象,所以更要谦卑、顺服、警醒,否则就会像这位神人一样被「诓哄」,以致明知故犯、出现不可挽回的破口。因此,没有一个人可以夸口自己属灵的经历、资历或知识,越是属灵的人,越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只有每天都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才能单纯专一地「顺着圣灵而行」())。

23「吃喝完了,老先知为所带回来的先知备驴。」

24「他就去了,在路上有个狮子遇见他,将他咬死,尸身倒在路上,驴站在尸身旁边,狮子也站在尸身旁边。」

25「有人从那里经过,看见尸身倒在路上,狮子站在尸身旁边,就来到老先知所住的城里述说这事。」

26「那带神人回来的先知听见这事,就说:『这是那违背了耶和华命令的神人,所以耶和华把他交给狮子;狮子抓伤他,咬死他,是应验耶和华对他说的话。』」

神人很可能是步行的,老先知因为愧疚,所以为神人「备驴」()),帮助他赶快回家。但审判很快就临到了,神人被狮子咬死在路上,应验了客死他乡的预言())。今天,每一个传福音的人,若不「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也会「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百姓知道神人死亡的原因后,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震撼。犹大的神人因为在一件事上「违背了耶和华命令」()),在伯特利吃饭,结果立刻遭到神的惩罚;那么拜偶像的基地伯特利,岂不更要面临神更可怕的弃绝吗?
上图:17世纪法兰克福出版的圣经绘画:狮子咬死了不顺服的神人。

27「老先知就吩咐他儿子们说:『你们为我备驴。』他们就备了驴。」

28「他去了,看见神人的尸身倒在路上,驴和狮子站在尸身旁边,狮子却没有吃尸身,也没有抓伤驴。」

29「老先知就把神人的尸身驮在驴上,带回自己的城里,要哀哭他,葬埋他;」

30「就把他的尸身葬在自己的坟墓里,哀哭他,说:『哀哉!我兄啊。』」

31「安葬之后,老先知对他儿子们说:『我死了,你们要葬我在神人的坟墓里,使我的尸骨靠近他的尸骨,」

32「因为他奉耶和华的命指着伯特利的坛和撒马利亚各城有邱坛之殿所说的话必定应验。』」

「撒马利亚各城」())指北国以色列境内各城。五十多年后,北国定都撒马利亚()),此后北国也被称为「撒马利亚」。
从路人看见「看见尸身倒在路上」()),到老先知前来收尸,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但驴和狮子一直「站在尸身旁边」()),见证这是一个超自然的神迹。狮子「没有吃尸身,也没有抓伤驴」()),反而保护神人的尸身免受食腐动物的吞噬,驴在狮子面前也不逃跑,清楚地表明这件事是神的审判,而不是意外。
老先知哀哭、埋葬神人()),并要求与神人同葬()),可能是为了向百姓见证此事,以表明自己的悔改。后来约西亚在地穴中发现了这两位先知的尸骨())。
神允许神人被老先知欺骗、受罚,当百姓看见神人的下场时,便知道神人的预言「必定应验」())。神人无论是活是死,都在被神使用。伯特利的祭坛、耶罗波安枯干的手臂、违背神命令而死的神人、与神人同葬的老先知,这些事都是要让北国的百姓牢记,神「指着伯特利的坛和撒马利亚各城有邱坛之殿所说的话必定应验」())。

33「这事以后,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将凡民立为邱坛的祭司;凡愿意的,他都分别为圣,立为邱坛的祭司。」

34「这事叫耶罗波安的家陷在罪里,甚至他的家从地上除灭了。」

「分别为圣」())原文是「装满他的手」,意思是「授与职位」。
耶罗波安立祭司的标准不是根据神的拣选,而是「凡愿意的,他都分别为圣,立为邱坛的祭司」())。他「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无论何人牵一只公牛犊、七只公绵羊将自己分别出来,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
「这事以后」()),耶罗波安已经清楚地知道了神的心意,自己也经历了手枯干和复原的神迹。但在个人的私利面前,神的话语和经历的神迹都没有用处;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虽然神早已宣告,只要耶罗波安效法大卫,神必然会为他「立坚固的家」()),但他对神并没有信心,还是认为自己的方法最可靠。这些自作聪明的办法不但没有让他的王朝稳固,反而使「他的家从地上除灭了」()),王位传到他儿子的手中就结束了())。
本章出现了三个明知故犯的人:神人是因为不够警醒,老先知是因为属灵的骄傲,耶罗波安是因为个人的私利,他们虽然都知道神的旨意,却都不能专心顺服神。神允许这一切事发生,好让我们知道:亚当的后裔已经「全然败坏」()),明知故犯是人肉体的本相。因此,人既不可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得救,也没有可能靠着自己维持得救的地位。今天,许多信徒靠圣灵得救,却以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事奉神、顺服神,保罗说:「你们既靠圣灵入门,如今还靠肉身成全吗?你们是这样的无知吗」())?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从犹大来的神人

(一 )

神人受命从犹大到伯特利去的故事里充满了潜在意识与寓意。事情的发生始于第十二章的结尾,耶罗波安在他的南面王国伯特利上坛烧香。对于一些按字面意义理解的读者来说,这种行为本身显然会受到责,因这仪式的执行是祭司的责任。但是,圣经上也有关于所罗门这方面的记载。我们必须假定的是下列的二者之一,若不是国王肩负着仪式上的职务,便是这段经文假定他在崇拜方面的安排至少负着一般性的责任。总之,问题的得失攸关不在耶罗波安在坛上做了或不做甚么,而是以这祭坛正式取代了耶路撒冷的祭坛。这位不道姓名的使者在犯罪现场人赃并获。

两部列王纪在下卷结束部分进入高潮,王下二十二至二十三章叙述勤政爱民的约西亚王作宗教改革的事。在这两章里,我们会读到犹大与以色列分家期间每一次宗教仪式的滥用在这里得以纠正。耶罗波安的不合法祭坛是报导中属于最滥用的一个。这一点,以后几章将代表性的简略叙述,来作为将来的更正标记。纠正方法是既凶残又血腥:在祭坛上唯一讨神喜悦的祭品,是用在那里任职的祭司来作活祭。

(二 )

从错误的对象常不容易听到事情的真象。对外人的批评我们也常是过分敏感。如果我们能说服自己将讲者当为同党及缺乏同情的人,我们就可以省得去衡量他对事情真象所说的话。耶罗波安示意人捉住犹大来的好管闲事的人(4节 )。于是故事有了戏剧性的转折。

这位神人行了一个‘奇迹’(Wonder、3节 ),即是祭坛随时破裂以预告约西亚时代的最后毁灭。这一点实际上发生了,但现在藉着神权力在国王身上的表现作了补充,因国王没有领会到神人所说的话是神给他的讯息。当然神能力的直接表现是在手的枯干(4节 )与复原(6节 ),用它来强调肩负神的使命的神人的认真程度。发生于王本身的事也能发生于整个王朝及它的一切物质的排场,包括伯特利祭坛。

上一段的开头,作者故意用‘奇迹’一辞取代标准修订本第三及第五节的‘豫兆’(sign ),这一辞是从希伯来文Mophrth翻译过来的,一般的说也是指希伯来文的’Oth,这两个字常成对的出现,尤其是在申命记用的术语里。两个字在意思上显得重复,却是有各自的作用:它们的用法藉着在圣经经文内不同的地方出现,而得到最佳的分析。出埃及记在这方面的研究提出最好的资料。这里的‘豫兆’需要含有洞察力的成分去了解神的手在其中运行,有了这种识辨力,就可藉着豫兆去树立对神的信心。对宗教之奉行形式也能够称为豫兆──例如出埃及之后在圣山上的崇拜,或如守安息日,都是极能助长信仰的。

但是‘奇迹’或‘豫兆’(portent )都是表现神有权强迫人同意──或至少是能够这样做,使相反的抑制力无法得逞。这一方面最好的例子是用的关键词眼‘奇事’。

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作梦的起来,向你显个神迹奇事,对你说,‘我们去随从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事奉他罢!’他所显的神迹奇事,虽有应验,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因为这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不是。

在我们的故事与这条准则两者之间,我们能看到一种关系。一方面是这准则证实了我们这位主角在祭坛边面对耶罗波安的行为。这样做是呼召耶罗波安回到那正向他显露的丰富恩典中,回到现在崇拜之地,即神人使用他的‘豫兆’之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在申命记谈及的一般原则中,查明我们在前一部分所描述的同一基本讯息。服从已从神所得的讯息是对新发现作优先考虑,无论这发现显得多么强劲有力及显示了神的旨意,用来表达的是‘视觉教材’。

这是对乏味的保守主义最平淡的特许状。它指明了摩西五经在合乎规范的犹太教里与圣经的其他部分,显然有了一致性的跃进,即是圣经中其他部分的每一件事,都得藉着摩西律法(torah )去检讨及了解。文士对有关的犹太传统礼节有所质询时,常作直截了当的响应,即是说问题不在我们的了解或能否作出解释而加以实践,而是因它属摩西律法

这自然是耶稣以及后来的教会从一开始面对犹太教时的主要使命。在希伯来文圣经中,耶稣的教训是否加强了有关神的神圣教导及他对人的指引?或只是利用各种有力的表达方法去转移虔诚的犹太信仰?从神迹中找论点常是危险的。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列王纪上第十三章

b. 耶罗波安与先知

在神的子民面临到特殊紧急的关头时,先知的作为往往增加(如:以利亚以利沙、耶稣降生、初期教会等),其目的是为了要使人对神的话提高警觉,并清楚知道弃绝神的话必然的后果。耶罗波安(听到犹大来的神人、伯特利的先知及先知亚希雅的警告,却仍然执迷不悟。许多解经家将这些情节解释为由犹大而来的真先知(“神人”)及伯特利的假先知(及异端)之间的冲突260。另外有些解经家认为这是“在历史书中首见的长篇米示大”个案(Montgomery),亦即藉着象征及神话的例子来教导经文注释。在此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有一贯主题的故事,我们可由其中汲取属灵的教训。这故事显示就算是一个伪称传扬神的话的假先知,神都可能使用他(18、19节;参:巴兰,二十二~二十三章),宣告一个不顺服神的神人咎由自取、受神审判(20~32节)。另外有解经家发现这是一个先知引起的冲突:北国对犹大先知的话语充耳不闻、忠心的先知与不顺服的先知之间的抗衡。因为惟一的一位犹大支派目击者被杀(24节),这故事很可能是在伯特利被保存流传下来。

本叙事中的神迹破裂的坛(5节)、祷告蒙应允使耶罗波安复原(6节)、对尸身及驴都毫发无伤的狮子(24~25节)这些对一个新时代的新开始都是十分重要的。许多解经家认为这个故事是一个“预言性的神话”(Long),认为这些神迹未必都是真有其事,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将之加油添醋而形成这个故事。他们便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有关约西亚(2~3节)、在他的时代发生的事迹(5节),以及撒玛利亚(32节)的预言。但是这个故事有解经家所公认的主题(Noth),很有可能被附在耶罗波安的罪名之后,用以带出作者的主要辩证:违背神话语者必遭审判。

(1)伯特利来的神人

1.约瑟夫称这位神人(之增注)为Yadon(《犹太古史》9.1;参:易多,。耶罗波安可能站在坛旁,一如所罗门在圣殿启用礼时所站的位置

3.预兆( mo^p{e{t[ )证明一件事必然会成就,包括当时的成就(5节)及后来的成就。当场显出耶罗波安的献祭及坛均为无效的。作者并未交代此预兆如何成就;可能是藉着地震或是将冷水浇在热的灰( des%en ,亦即满渍脂油的燔祭灰,通常在献祭后要将之移至另一洁净处的,上,以致使坛破裂(参:RSV 作“撕裂”)。

4~6.耶罗波安的病。他诋毁对方,伸出的指责之手遭受到肌肉痉挛或神经硬化后,才惊愕地察觉对手竟是先知。有些解经家认为这种暴病乃是半身瘫痪,或是大动脉突然阻塞,或是脑溢血或血块散开导致的栓塞261。枯干的手(希伯来文 ybs% ,“完全变干”)通常被视为神不喜悦的象征,若得医治则象征神人乃神所印证的使者。先知也同时被视为代求者的角色。这并非“另一个神话”。

7~10.若神人与王妥协或交往密切(“吃饭”,7、18节),便等于收回审判成命一样。王的动机很可能是“为图保险起见,与先知交往密切”(Robinson,p.161;参:Noth,p.298),同时冀望先知认可他新立为王的身分。有关回程道路的禁令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受咒诅的地方及百姓有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2)伯特利的老先知

这个故事代表北国对神所宣告的审判持反抗的态度。此人从未宣称自己从神直接得到命令(他说是藉着天使或带信者,18节),但他所说的是谎话(18节),与真正的神的话相矛盾(9节)。但同时神却也使用他来谴责神人(神人亦为一先知,18节)的不顺服。

14.此橡树〔 ~e{la^ ,NEB 作笃耨香(terebinth)〕不一定便是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安葬于其下的那同一棵树( ~allo^n )。

20.桌子(和合本未译)通常是富有人家的标志(详情见: IBD ,p.671)。耶和华的话临到。真假预言的区分在此,假预言乃出于人的想像

21.此处清楚而合理的列出刑罚即将临到的理由。这并不表示必定是后人的加注,应当是赐给那位老(而犯错了的?)先知的话。

22.死无葬身之地乃是极大的咒诅,因此作者详细交代埋葬的地方。离乡背井而死,尸身被葬于异乡乃是极大的羞辱(

23.将他带回来的老先知(NIV),而非“所带回来的先知”(和合、RSV)。老先知觉得对他的客人有责任,也可能想藉此来安抚自己的良心。

24~25.最起码在主前十三世纪已证明巴勒斯坦有狮子。狮子既不吃尸身,也没有抓伤驴,这证明神人的身分。

30.在伯特利的家族坟墓在三百年后仍然存在。伯特利先知可能希望有此荣幸得与知名的神人有所相关,或者显示以色列及犹大先知的合一(Jones、Wurthwein)。撒玛利亚未成为城市之名以前,已经是一块著名的地区,见:

(3)耶罗波安的罪

这段经文记载他的“恶行”(,虽然经过上述重大事件及警告(“这事以后”),却依然故我,不肯悔改。“这事叫耶罗波安的家陷在罪里”(JB;此处的“罪”乃赎罪祭, h]at]t]a{~t[ 之意)。这可能是罔顾警告而犯下致死之罪的旧约例子(参:。耶罗波安的家族在他儿子死后也未幸存,但他的罪恶却从未被人遗忘。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那时有一个神人奉耶和华的命从犹大来到伯特利,耶罗波安正站在坛旁要烧香。」

●「神人」:原文就是「神明的人」、「有神性的人」。撒母耳 撒上 9:6 、摩西 申 33:1 、以利沙 王下 4:21 等人都被称为神人。通常指奉神命令向特定的人传达谕令者。与先知并不完全一样,有些神人就是先知,有些则不是。

●「奉耶和华的命」:「凭着耶和华的话语」,在本章中出现七次13:1,2,5,8,17,18,32 。

●「烧香」:「献祭」、「烧香」、「烧祭物」、「使祭物冒烟」。此处应该是指「献祭」,而非敬拜异教的神。

◎伯特利位于北国南部,所以南国犹大的先知比较容易到达。

――《蔡哲民查经资料》

约瑟夫称这位神人为Yadon(《犹太古史》9.1 参易多 。耶罗波安可能站在坛旁,一如所罗门在圣殿启用礼时所站的位置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个神人,圣经中只在这里提过一次,是第一个警告背道的耶罗波安的先知。他从南国犹大来,禁止耶罗波安在北国另立新的宗教体制。为证明先知确奉神命,耶罗波安从坛上伸出手叫人捉拿他,这手立即瘫痪;神人祈求神,手就复原(6节 )。神在紧要关头常常直接干预,以促人悔悟。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神人」:与「先知」无异(参本章18 ),指属神的人,是先知的别号。

――《串珠圣经注释》

神人】

有关预言和先知各层面的讨论,可参看:的注释。这位无名先知和的那位一样,都是盟约的维护者。他谴责耶罗波安和伯特利祭坛的信息,清楚暗示此地的神庙是违法的。古代近东的先知所宣讲的信息,往往包含哪位神明当受敬拜,如何敬拜,和哪些神庙合法等问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神人警告耶罗波安:耶和华从犹大差派神人到伯特利,预言将来约西亚作王时耶罗波安所造的坛会被玷污(1-2 )。这事在三百年后应验了(参串3 )。

――《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的故事与前一章息息相关,是关于耶罗波安为守自定的节期而去伯特利时发生的事件(12:13)。尤其本文中的两位先知的事迹,其意是意味深长的:①关于守望者的正确姿势:神为了表明对拜偶像的烈怒,差遣犹大的先知到耶罗波安那里。 这位先知不顾生死顺利完成了使命之后,在归回的路上,被一个老先知所骗而违背了神的命令,其结果招到死于异乡的悲剧。从中我们可领悟到守望者当具备的最重要的姿态就是“全然的顺服”。担当神使命的人,应该分辨出装扮成天使的撒但的诡计,并且给别人传信息之后,为不至被神弃绝而督促自己要全然顺服神;②在此登场的伯特利先知执意邀请来自犹大的先知,是为了把自己优柔寡断的处世方式合理化起来。许多人因反对耶罗波安的宗教政策,决志要南下,而宣布神之道的先知却留在拜偶像的基地伯特利保持沉默,这就等于参与了偶像崇拜。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神人奉耶和华的命向坛呼叫,说:“坛哪,坛哪!耶和华如此说,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

●「呼叫」:「宣告」。

●「坛哪,坛哪」:原文中也是重复两次「祭坛」,用以加强语气。

●「约西亚」:字义是「耶和华所医治的」,大约叁一百年后作犹大王。

●邱坛的祭司....「杀」在你上面:「为献祭宰杀」、「为食物宰杀」。此处用这个字应该跟献祭无关,而是对应于前面的「在你上面烧香(宰杀祭物献祭 )的」,的一种文字游戏。

――《蔡哲民查经资料》

●「邱坛的祭司....杀在你上面」: 王下 23:15-20 记在此事的应验。此处不是说约西亚要献人为祭,而是说约西亚要杀掉祭司,污秽整个祭坛。――《蔡哲民查经资料》

这个明确地说出“约西亚”之名的不寻常预言,在三百年后应验了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有关约西亚的预言,在300年后应验。“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即使坛污秽之意。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坛哪,坛哪: 神人并没有向耶罗波安和百姓呼吁,而是向坛宣布了耶和华的话语。因为对坛的警告就是对其拜偶像者的警告。 他必将丘坛的祭司……烧在你上面: 此预言由犹大王约西亚而成就。摸了死尸,不洁净的人,就是玷污耶和华帐幕的人,因此必从以色列中剪除。更何况,在坛上烧祭司的尸体,这可谓是对祭坛最大的亵渎。撒玛利亚人把骨灰洒在圣殿视为对圣殿的最大的轻蔑(Josephus )。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这可怕的预言应验了吗?何时?】

神人的这个预言在三百年以后丝毫不差地应验了。那时约西亚作犹大王,列王纪下记载他将异教祭司都杀死在他们自己的祭坛上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人为祭】

有关以色列人不奉行献人为祭的讨论,可参看:的注释。古代近东某些文化虽然有杀人(特别是婴儿 )献祭的习俗(迦太基、努斯、特珀高拉〔Tepe Gawra〕都有考古证据 ,这记载中神人的咒诅却是指伯特利的祭坛被污秽。「(死 )人的骨头」一语澄清烧在坛上的是死人的骨头,不是将杀于其上的人献作祭物。任何圣地都必须在礼仪上保持洁净。将坟墓中取来的尸骨放在其上焚烧,能够将坛污染到难以再用的地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当日,神人设个预兆,说:“这坛必破裂,坛上的灰必倾撒。这是耶和华说的预兆。”」

●「预兆」:「奇事」、「神迹」、「记号」。

●坛上的「灰」:「含脂肪的灰烬」。

●「倾撒」:「被倒出」。――《蔡哲民查经资料》

预兆(mo^p{e{t )证明一件事必然会成就,包括当时的成就(5节 )及后来的成就。当场显出耶罗波安的献祭及坛均为无效的。作者并未交代此预兆如何成就;可能是借着地震或是将冷水浇在热的灰(des%en 亦即满渍脂油的燔祭灰 通常在献祭后要将之移至另一洁净处的 上,以致使坛破裂(参RSV 作「撕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预兆: 相对应的希伯来语具有“前兆”之意,但也可译为“奇事”。神通过使者传达话语,并且为了见证其话语而行奇事,这是暗示百姓的信仰逐渐堕落。尤其耶罗波安亲身经历刀身的警告,只是惊讶而已,心却更加顽梗,其结果是他的家族全部遭受灭绝(4-6-33-34节 15:27-30)。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预兆】

先知为真的凭据是所说的话成就,但这凭据亦能以惊人的姿态出现:耶和华藉预兆证明先知是祂所差遣。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是个不会被误解的表记,显明神对伯特利祭坛的震怒。单单要求它终被废弃是不够的。反之,他宣告祭坛实时被摧毁,献祭的圣灰被污秽。灰中含有专门保留给神,有关坛灰的处理 之脂油的剩余部分。如此献祭的媒介(坛 )和献坛的祭本身,都因神的命令宣告失效。

考古学家发现的祭坛很多都是用石灰岩制造。石灰岩是一种硬度不高的石头,易于开采,现成可用。石中有杂质和加工时间不足,都是石块受热时自行破裂的因素。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神人所给的预兆,就是祭坛破裂,坛灰撒在地上。这灰本应由祭司小心清理,倒在坛旁,然后搬到洁净的地方,6:10-11)。当耶罗波安伸手叫人拿住神人时这预兆果然应验了,并且他伸出来的手亦告瘫痪(4-5 )。

――《串珠圣经注释》

】「耶罗波安王听见神人向伯特利的坛所呼叫的话,就从坛上伸手,说:“拿住他吧!”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

●「枯干了」:「干燥」、「枯萎」、「干涸」。――《蔡哲民查经资料》

“枯干了”。僵硬了,瘫痪了。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 耶罗波安因着自己的宗教政策顺利进行,他对突然出现的先知宣布的羞辱之言而大发雷霆。于是,在伸手向臣仆下逮捕令的瞬间,伸的手枯干而不能弯回,这是神超自然的作为,包含有以下意义:①神见证一切权能的根源在于自己,并事先警告了出于其权能的审判,37:23);②神必每时每刻看顾委身于他的人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手就枯干】

大部分解经家都鉴定为(脑部 )溢血或血凝块栓塞的症状,但这并不能解释手臂为何能伸不能缩。后者现代医学称为猝倒症(cataplexy 即神经系统受震动所导致的肌肉僵硬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罗波安的病】

他诋毁对方,伸出的指责之手遭受到肌肉痉挛或神经硬化后,才惊愕地察觉对手竟是先知。有些解经家认为这种暴病乃是半身瘫痪,或是大动脉突然阻塞,或是脑溢血或血块散开导致的栓塞261。枯干的手(希伯来文 ybs% 「完全变干」 )通常被视为神不喜悦的象征,若得医治则象征神人乃神所印证的使者。先知也同时被视为代求者的角色。这并非「另一个神话」。

──《丁道尔圣经注释》

】「坛也破裂了,坛上的灰倾撒了,正如神人奉耶和华的命所设的预兆。」

】「王对神人说:“请你为我祷告,求耶和华你神的恩典,使我的手复原。”于是神人祈祷耶和华,王的手就复了原,仍如寻常一样。」

●「求耶和华....的恩典」:「求永恒主的情面」。――《蔡哲民查经资料》

他请求神人替他祷告,手便复原了。

――《串珠圣经注释》

】「王对神人说:“请你同我回去吃饭,加添心力,我也必给你赏赐。”」

●「给你赏赐」:「给你一份礼物」、「给你一份赏赐」。

――《蔡哲民查经资料》

同我回去: 对为维护王权而藐视耶和华信仰之规例的耶罗波安而言,与先知同在的神之能力是极其可怕的事。这足以让百姓怀疑他的王权,于是很可能引起国内骚乱。所以,有必要向百姓表明先知的宣告不具有神的能力,并且为了达到此目的,就用贿赂的方法。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 13:7-8 神人拒绝耶罗波安的邀请,因为共同吃饭与接受礼物,是和解的表示,因此神要求神人不可与耶罗波安和解。耶罗波安邀请神人,可能是要让旁观的百姓认为这只是一些支微末节的问题,而非耶和华神与以色列王的完全决裂,但神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他已经完全与以色列决裂了。

――《蔡哲民查经资料》

吃饭和赏赐】

筵席和礼物往往是立约程序的步骤。筵席更是款待客人礼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时双方暂时撇开敌意。神人拒绝与耶罗波安和解,是神公开谴责这王和他的政策的进一步表示。,撒母耳和扫罗之间的一幕,与本段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该段经文所述的事例,很可能也包括解决纠纷,更新联盟的欢宴。但神在此却明令禁止修睦。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若神人与王妥协或交往密切(「吃饭」-7、18节 ),便等于收回审判成命一样。王的动机很可能是「为图保险起见,与先知交往密切」(Robinson p.161 参Noth p.298 ),同时冀望先知认可他新立为王的身分。有关回程道路的禁令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受咒诅的地方及百姓有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项禁止,大概是因为伯特利有耶罗波安所立的牛犊,已成为不洁净的地方。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王请他吃饭,原意是想巴结先知,希望他替自己说些好话,但耶罗波安之所为,实非神所能悦纳,先知绝不可接受他的恩惠而违背神的心意。

——《串珠圣经注释》

】「神人对王说:“你就是把你的宫一半给我,我也不同你进去,也不在这地方吃饭喝水,」

●你的「宫」:「家」、「殿」、「房」,此处应该是指「国家」而非「王宫」。――《蔡哲民查经资料》

】「因为有耶和华的话嘱咐我说:‘不可在伯特利吃饭喝水,也不可从你去的原路回来。’”」

●「不可在伯特利吃饭喝水」:原文仅是「不吃面包、不喝水」。

◎伯特利距离耶路撒冷直线距离大约15.5公里,因此神要神人执行这个任务「不吃饭、不喝水」,虽然辛苦,还算可以接受。神人也很清楚神的命令与限制。――《蔡哲民查经资料》

不可……吃饭喝水: 在古代近东地区一同吃饭是一种亲密关系的表示。因此,本节命令不可与拜偶像的人有任何交谈。包含了神对拜偶像者的强烈之警告。从传统上希伯来人不会与偶像崇拜者,或不敬虔者一同座席。使徒保罗把禁止与信徒交通的人定为贪婪的、拜偶像的、辱骂的、醉酒的、勒索的、造成纷争的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于是神人从别的路回去,不从伯特利来的原路回去。」

】「有一个老先知住在伯特利,他儿子们来将神人当日在伯特利所行的一切事和向王所说的话,都告诉了父亲。」

●「儿子们」:原文可以指「儿子」,或者是「后辈的先知」、「门徒」。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人在某件事上为神所用,决不等于能永远对神忠心。这位伯特利的老先知听见有如此勇敢的先知从犹大来,编造了一个谎言,诱他见面,一同吃饭。犹大的先知没有细加判断老先知的话是否真的出于神,接受了邀请。结果是犹大的先知因未遵守神命令(神的命令须绝对遵守 即令来自天使 若与神的不同 一样不可随从。9节 ,受到极重的刑罚(尸身不得入列祖的坟墓 对以色列人为可怕的刑罚。24节。而说谎话的老先知也抱撼终生。为了补过,把犹大先知葬在自己的坟墓里,并嘱咐儿子在他死后须葬在同一坟墓,表示对这位敢说话的先知的敬意(28~32节 )。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在伯特利有一名老先知从儿子们获悉此事,便冒称自己是得了神的吩咐,强留神人在伯特利吃喝。

――《串珠圣经注释》

】「父亲问他们说:“神人从哪条路去了呢?”儿子们就告诉他。原来他们看见那从犹大来的神人所去的路。」

◎显然这些「先知儿子们」或「先知门徒们」也参加了耶罗波安的祭典,这样看起来他们应该对耶罗波安的宗教革新颇为认同。不过由 13:11 的描述中可见神人不可在伯特利吃饭喝水的事情,老先知应该也知道。他又执意、甚至说谎要请这个神人回家吃饭,就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了。――《蔡哲民查经资料》

】「老先知就吩咐他儿子们说:“你们为我备驴。”他们备好了驴,他就骑上,」

为我备驴: 这句话反映出迅速去见神人的强烈的愿望。他表现出如此的热心,是因为:①为除去优柔寡断的态度而造成的自责和矛盾,向神人祈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②苦诉自己的苦恼,并且使自我合理化;③单纯地想访问神的代言人,行奇事的先知。在近东地区“驴”是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10:4,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去追赶神人,遇见他坐在橡树底下,就问他说:“你是从犹大来的神人不是?”他说:“是。”」

◎「坐在橡树底下」:可能是疲倦需要休息。而且神人可能是用走路而非骑牲口赶路。――《蔡哲民查经资料》

此橡树〔~e{la^ ,NEB 作笃耨香(terebinth )〕不一定便是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安葬于其下的那同一棵树(~allo^n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橡树: 希伯来原文中,此句话前面有定冠词“其”。因此,可估计到这橡树是当时的人所熟知的树,或是比其他树高得多的树。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老先知对他说:“请你同我回家吃饭。”」

】「神人说:“我不可同你回去进你的家,也不可在这里同你吃饭喝水,」

】「因为有耶和华的话嘱咐我说:‘你在那里不可吃饭喝水,也不可从你去的原路回来。’”」

】「老先知对他说:“我也是先知,和你一样。有天使奉耶和华的命对我说:‘你去把他带回你的家,叫他吃饭喝水。’”这都是老先知诓哄他。」

伯特利的先知从他的儿子那里听到神人拒绝耶罗波安邀请的事(11节 )。于是,他拟定了周密的计划。先表明自己是先知从而获得神人的信赖,他甚至说受了神启示的谎言。作为神的先知听到伯特利先知的话之后,应该深思熟虑并分辨真假,然而他却盲目地答应了邀请。耶稣在旷野受试探时,魔鬼也是借着神的话语试探耶稣,但是耶稣却用神的话语战胜了其试探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 13:18-19 老先知为了把神人带回去,居然不惜说谎,间接导致神人死亡。有时,人真的会做出匪夷所思的邪恶事情,许多人都在讨论老先知为什么要带神人回来?是好奇、还是崇拜?他想必也没有害死神人的意思,不过下场却是他一开始没想到的严重。

――《蔡哲民查经资料》

这位老先知象巴兰一样,有真正的先知恩赐,却犯了俗世那种自我推销的罪。老先知为了使犹大的先知住在他家里,便向他撒谎,其后又宣布他的厄运;老先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讨好耶罗波安。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于是神人同老先知回去,在他家里吃饭喝水。」

◎神人应该也是累了,所以老先知用「天使带话」来推翻他原先领受「神的话」时,他也没有谨慎的检验,毕竟走了二十多公里总也会希望吃饭喝水。――《蔡哲民查经资料》

】「二人坐席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那带神人回来的先知。」

桌子(和合本未译 )通常是富有人家的标志(详情见IBD p.671 )。耶和华的话临到。真假预言的区分在此,假预言乃出于人的想象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人误信为真,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老先知作这事的动机,大概是要证实神人所说有关祭坛的预言是否可靠,因为耶和华命令神人说预言,同时亦禁止他在伯特利进食,或从原路回去,假若他违背了后者而遭刑罚,便可证明他的资讯的确是由神而来。结果他被狮子咬死,但狮子却没有咬噬尸体,又没有伤害驴(24- 28 )。

――《串珠圣经注释》

】「他就对那从犹大来的神人说:“耶和华如此说:‘你既违背耶和华的话,不遵守耶和华你神的命令,」

●对从犹大来的神人「说」:「宣告」、「大声喊叫」。

● 13:21 「不遵守耶和华─你神的命令」与 11:38 「听从我一切所吩咐你的」原文类似,似乎神人遭受的惩罚预告耶罗波安将要遭遇的惩罚。――《蔡哲民查经资料》

此处清楚而合理的列出刑罚即将临到的理由。这并不表示必定是后人的加注,应当是赐给那位老(而犯错了的? )先知的话。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人无视警告(9节 ),陷于诱惑时,神借着老先知的口指责了他。并受神严厉的惩罚,这真是啼笑皆非之事。通过本文的惩罚可考虑到以下事项。①神的工人当自始至终地忠诚于神。以所罗门为例子,虽然他曾拥有空前绝后的智慧,但晚年却陷入属灵的堕落中,不仅失去了珍贵的恩赐,还受到神的烈怒(11:3-13)。相反,使徒保罗告白“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②保罗之所以能完成神的事工,是因为他靠着神的恩赐,而非自己的能力。主的工人谨防自高自大,应该持守谦卑顺服的态度;③神的公义是极严正的。也就是说,神绝不容许因一时的业绩为借口狂傲起来。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反倒回来,在耶和华禁止你吃饭喝水的地方吃了喝了,因此你的尸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

◎「尸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这对当时的人是一种羞辱,不过神没有指明神人何时以及要遭遇怎样的死亡。

◎圣经没有记载老先知宣告预言时,意识是否清醒、是否知道自己说的话,也没有记载神人的反应。――《蔡哲民查经资料》

死无葬身之地乃是极大的咒诅,因此作者详细交代埋葬的地方。离乡背井而死,尸身被葬于异乡乃是极大的羞辱

──《丁道尔圣经注释》

】「吃喝完了,老先知为所带回来的先知备驴。」

将他带回来的老先知(NIV ),而非「所带回来的先知」(和合、RSV )。老先知觉得对他的客人有责任,也可能想藉此来安抚自己的良心。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就去了。在路上有个狮子遇见他,将他咬死,尸身倒在路上,驴站在尸身旁边,狮子也站在尸身旁边。」

◎ 13:24 描述的是一种很奇怪的情景,大概神人没想到灾难立刻临到,所以还是吃喝完毕了。老先知可能因为愧疚或景仰,提供驴子当成神人的代步坐骑。审判很快就临到,神人被咬死在路上。――《蔡哲民查经资料》

三个不寻常的现象显示神的审判要降在年轻的先知身上——狮子不寻常地出现在路上,狮子不吃他的尸首,以及驴子站不动。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最起码在主前十三世纪已证明巴勒斯坦有狮子。狮子既不吃尸身,也没有抓伤驴,这证明神人的身分。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有人从那里经过,看见尸身倒在路上,狮子站在尸身旁边,就来到老先知所住的城里述说这事。」

●「有人」:原文是「看阿!有几个人」。

◎「述说这事」:应该是景象令人讶异他们才会四处传说。

――《蔡哲民查经资料》

以色列的行路人目睹犹大先知的尸体,受到极大的冲击,于是不仅在老先知的城邑中,只要是去往的地方,都把此事件作为话题来传达了,而且得知神人受死的原因之后,感到更大的恐怖。因为如果神的仆人违背神的命令与伯特利人一同吃饭而受到如此残酷的惩罚,那么离弃神,肆行偶像崇拜的他们将面临更可怕的惩罚。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这是反常的现象,显示神人之死非属意外,乃神所执行的刑罚。当老先知看见神人的收场,他便肯定神人的预言必会应验,所以他把神人葬在自己的坟墓里,并要求儿子们将来把自己与他葬在一起。这决定使他的骸骨在约西亚改革时不至被移动

――《串珠圣经注释》

】「那带神人回来的先知听见这事,就说:“这是那违背了耶和华命令的神人,所以耶和华把他交给狮子。狮子抓伤他,咬死他,是应验耶和华对他说的话。”」

◎「这是那违背了耶和华命令的神人」:说得好像错误都是神人一样,其实应该是老先知先去骗人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不顺从的结局: 伯特利的先知听到行路人的话之后,心中充满了对神的敬畏,对神人也有一种负罪感,于是匆匆忙忙往事发现场跑去。他亲眼目睹之后,确信这事件出于神超自然的作为,并且通过神人所宣布的话语也必将成就(32节 )。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先知的安葬】

神人死因特殊(24~25节 ),证人看见狮子只是站在尸身旁边,甚至没有攻击驴子,都证明了这是神的审判。与伯特利祭坛被毁的预兆相比,这一个更能向老先知证明他就是导致同工身死的原因。实际上他在第32节所讲的话,可说是以「北国」先知的身分,保证神人对祭坛和撒玛利亚邱坛所宣告之咒诅的真实性,并强调其成就是无可避免的。老先知把他安葬(换言之是接纳他为自己家族的一份子 ),以表示对被他出卖之人的敬意。他自己将来亦会在此埋葬──将他们的双重咒诅永远缠结为一。神人的特殊死因虽或可被误解,以为他对祭坛所宣告的咒诅并无根据,本段所保存的史事却证明了咒诅的真实性,同时解释这人的死因。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老先知就吩咐他儿子们说:“你们为我备驴。”他们就备了驴。」

◎ 13:27 显示老先知有两头以上的驴,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蔡哲民查经资料》

】「他去了,看见神人的尸身倒在路上,驴和狮子站在尸身旁边,狮子却没有吃尸身,也没有抓伤驴。」

● 13:28 狮子没有吃尸体和也不伤害驴子,都表明神人的死是神的审判,而非意外。况且由路人看见到老先知来收尸,恐怕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动物一直维持那个样子以见证这是神的审判,很明显是一个神迹。――《蔡哲民查经资料》

】「老先知就把神人的尸身驮在驴上,带回自己的城里,要哀哭他,葬埋他;」

●「哀哭」他:原文是复数型态,表示「多人为神人哀痛」,意思大概是指老先知跟他的儿子们哀悼神人吧。――《蔡哲民查经资料》

】本文特别强调了葬礼仪式。与其他民族一样,对希伯来人而言,葬礼仪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便放置死尸是一种极大的不幸和耻辱。而且,在葬礼的仪式中,哀悼故人的曲子占多半的比重。哀哉!我兄啊: 唱哀悼之曲的人是故人的亲戚,那里也有围观而一同哭泣的人。或专门唱哀歌、哭泣的人。伯特利先知为了向死者表示深深的致意,动员了所有的人唱哀歌。于是KJV、RSV、及NIV把本节的“哀哭”译为“他们唱哀歌”(they moumed )。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就把他的尸身葬在自己的坟墓里,哀哭他,说:“哀哉!我兄啊。”」

◎老先知把神人的尸体葬在自己的坟墓里,可能是对自己欺骗神人导致他死亡的事件表达补偿之意。不过其实伯特利距离犹大不远,老先知也可以考虑把神人的尸体送回祖坟,不过老先知可能是因为神的预言,或者是自己的占有欲,就把神人的尸体葬在自己坟墓中。――《蔡哲民查经资料》

在伯特利的家族坟墓在三百年后仍然存在。伯特利先知可能希望有此荣幸得与知名的神人有所相关,或者显示以色列及犹大先知的合一(Jones、Wurthwein )。撒玛利亚未成为城市之名以前,已经是一块著名的地区,见:

──《丁道尔圣经注释》

】「安葬之后,老先知对他儿子们说:“我死了,你们要葬我在神人的坟墓里,使我的尸骨靠近他的尸骨。」

◎老先知要求把自己葬在神人的坟墓里,应该是表示他要与神人的信息认同的一种方式(虽然是很可笑的方式 )。也有人推测这是一种虚荣心,届时大家纪念神人时,也会纪念葬在他旁边的老先知(现在圣经中的确是一起提起了 不过恐怕一般读者对老先知不会有什么正面评价就是 )。

】「因为他奉耶和华的命指着伯特利的坛,和撒玛利亚各城有邱坛之殿所说的话,必定应验。”」

●「撒马利亚」:此城于五十年后才建立起来,此处是用来指北国整个区域。――《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玛利亚”。后来成为北方十个支派的首都,这城也被用来指称整个地带。

――《列王纪上雷氏研读本》

“撒玛利亚各城”:指北国以色列境内各城。五十多年后,北国顶都撒玛利亚;此后,北国也称为撒玛利亚。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上注释》

撒玛利亚: 。耶罗波安当时并没有叫撒玛利亚的地名。因此,在本节中,列王纪的作者没有按照神人所宣布的话语记载,只是按照其话语的意思记录下来。也就是说,亚哈王之后,撒玛利亚成为北国以色列的首都(16:29),因此,对撒玛利亚的警告就等于对全北国以色列的警告。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这事以后,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将凡民立为邱坛的祭司;凡愿意的,他都分别为圣,立为邱坛的祭司。」

●「这事」:指 13:1-32 之事。

●「恶道」:「邪恶的道路」。

●「分别为圣」:原文是「装满他的手」,意思是「授与职位」。

◎即使知道神的心意,耶罗波安仍然为了保护自己的王位,随便将想要当祭司的人设立为祭司。这样的行为没有让他的王朝稳固,反倒如 13:34 所说,缩短了他王朝的时间。 11:38 神是说他只要照大卫的方式行,神就要「坚固他的家(王朝 )」,无奈耶罗波安还是想依赖自己的方式行。――《蔡哲民查经资料》

「分别为圣」:原文作「装满他的手」,即授职之意。

――《串珠圣经注释》

耶罗波安的政策无视了惟有亚伦的子孙成为祭司的规例,这分明是要除去在北国耶和华的信仰。正因为如此,追求信仰自由和真正敬拜神的人,就把方向转向了犹大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耶罗波安仍执迷不悟:神人的警告和遭遇并没有使耶罗波安醒悟过来。他竟然重蹈覆辙,叫自己一家落在神的审判下。

――《串珠圣经注释》

耶罗波安在此犯了甚么罪?】

神禁止利未支派以外的人作祭司,否则就要被处死。神使利未人放心,他们终生会得到以色列人十一奉献的供给,不用花时间务农和担心支派的收益,也不用忧虑经济的来源。耶罗波安所立的新祭司,由国王与他的府库供给经费。他们把祭司和世俗的工作混在一起,使之很快就变成政治团体。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容易收受贿赂。耶罗波安不顺服神,遂使北国纯正的宗教走向败坏。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这事叫耶罗波安的家陷在罪里,甚至他的家从地上除灭了。」

这事: 可视为耶罗波安在前面所行的一切邪恶的总称。即意味着铸金牛犊献祭之事(12:28-29)。立普通百姓为祭司(12:3),随便改变节期,无视神通过先知宣布的警告,继续走邪恶之路(33节 )。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上注解》

【思想问题(第十三章 )】

1试比较神人与老先知的职事。那一位比较积极、活跃呢?从何见得?参1, 11节。在动荡的今天,信徒面对自己身处的社会当采什么态度?漠不关心?塑造时代?伯特利老先知的事奉态度对你有什么提醒?

2耶罗波安最大的失败在什么地方?神如何指出他所行的是背弃真道呢?参12:33-13:10。

3自犹大来的神人为何遭受神如此严厉的惩罚呢?参18-19, 26; 20:36。若你是他,你对老先知的邀请会有何反应?。你有否谨守遵行神的话语?主耶稣在这方面给我们什么榜样?

4照本章记载,犹大神人遭害是神刻意的安排(参28 ),而且对神人的惩罚特别严厉(参24 ),这是否表明神是残酷不仁的?神对服事祂、传祂信息的人是否与众不同、要求分外严格?;

5有人说老先知欺骗神人,使他留在伯特利吃饭喝水,目的是要试验他在这事上是否真有神的嘱咐(见9 ),以便判断他对耶罗波安的预言是否真确(参32 )。你同意这看法吗?你认为老先知可能还有什么么动机。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不听神的话,结果……,先知的教训给我甚么鉴戒?】

神严厉地吩咐这位老先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可以吃饭喝水(13:9),但他听从一个自称有神信息的人,却不听神自己的话,所以被狮咬死。这位先知应当听从神的话,而不是别人的传言。信靠圣经所说的,不要随便相信人自称为神说话,一旦人的话语与圣经有矛盾,就不要理会他们,因为那必定不是出于神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直接从主领受】

「老先知对他说:“我也是先知,和你一样。有天使奉耶和华的命,对我说,‘你去把他带回你的家,叫他吃饭喝水。’”这都是老先知诓哄他。于是神人同老先知回去,在他家里吃饭喝水。」

两个先知的问题,究竟如何解释?

这里主要的教训是:别人的启示,不能重过我们自己的启示;主如何启示我们,我们就如何遵命而行,不能违背,这才是最标准的引导。至于别人代我们的灵感、启示等,都容易出错误,也曾带有欺骗性。

新约最大的启示,就是神住在人心里,各人不要任何人指导你如何如何;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内心的感动,圣灵向我们所显的指示,才是最正确、最标准、最重要的指示。至于别人所得,我们只能作为启发,仅作教训,却不能作为具体的指导;具体的问题还需我们自己回到里面去寻求主,他的灵向我们所显明的,才是我们当照着遵行的。我们决不能把别人的启示,当作自己的启示;在遵行时应当特别谨慎,不要因着别人的伟大,就变更了自己的启示及所当行的路。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

—— 李慕圣《晨光》

「你既违背耶和华的话……反倒回来。」】

起初我们同情这位先知,认为他回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仔细研究他的经过,就不难发现他受严重处分的理由,而且我们应该受警告,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当我们从口里得着直接的命令,就应当接受。别人建议,即使是信徒,不同的说法,决不可听信。神口出的话是不能更改的。祂目的是怎样,我们决不可更改。任何人呼求或威胁,都不足以改变我们,我们要先向神负责。

对于朋友的忠告,我们首先要问,这到底有违于我们心中的感动,明白神的心意?其次,我们会否只着重肉体的安逸,好似那老先知所建议的,谨防别人的水与饼引你吃喝。饵会使你的判断模糊。有声音要你体贴自己,总要小心,加以分辨这是出于人或是出于神。

首先要向神交账,不要到处找人或找教会,在神面前安静等候,祂必在你心中的深处说话。圣灵必引导你进入一切的真理。祂的道路一旦显明,你就勇往直前,不再听取别的声音,甚至人们怎样强调是神的默感,也不必注意了。

──迈尔《珍贵的片刻》

功利主义的宗教】

「在耶和华禁止你吃饭喝水的地方吃了喝了。」

耶罗波安蒙神提拔,立他作以色列的王。他“是大有才能的人”,但才能如果不用在正途,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益处,而且要为历史留下伤痕。
耶罗波安不仅开辟了一个新的王朝,也很会筹划经营,要开办新的宗教。他的宗教系统,是要为政治服务;他的教义,是他意旨的延长。为了易于笼络人心,他跟迦南的土著宗教认同,“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众民说:‘以色列人哪!你们上耶路撒冷去实在是难;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他就把牛犊一只安在伯特利,一只安在但。”这种实用主义,以为凡有用的就是真的,给以色列带来灾难。
亚伦和以色列民,在旷野造了金牛犊,正是这种便利的宗教,把敬拜耶和华与异教混合,以致使百姓陷在罪里,惹神的忿怒。现在,耶罗波安又再蹈覆辙,反自以为聪明。
耶罗波安不把宗教当一回事,随便立任何人为祭司,自己定节期;他自己也就敢于扮演祭司王的角色,“站在坛旁要烧香”。有王亲自提倡,表面看来,他的宗教活动登场,显得颇为热闹;实际是跌落到属灵的最低点。
神差遣先知警告他,人工的宗教必要败坏,神要兴起敬畏神的约西亚,回到神的话,带来真正的复兴,拆除一切人意的工作,并且设立预兆,时候到了必然成就。
神仆人必须谨守神的话,所见证的才有力;要吃得苦,耐得饿,“就是把你的宫一半给我,我也不同你进去,也不在这地方吃饭喝水。”他真遵守了神的命令,分别为圣,行当行的路。只是他成功之后,轻信老先知的假话,违背神的命令,落得失败被狮子咬死的结局。
世上真的有那种老先知。他不是假先知,有属灵经验;但后步不好,被神弃置一边,可能是因他怕得罪王,不肯传神的信息,或不分别为圣,与罪妥协。因此神要从犹大进口年轻的先知,给祂传话。所以先知并不一定有知,必须有神的信息。
祭司必须是利未族亚伦的后裔,有谱系可查;先知却没有这限制,因此不少假先知。宗教改革以后,人皆为祭司,不敬畏神的人,就自命人皆为先知,成了为利混乱真道的假先知,开口闭口妄称神的名,传自己私意。信徒当明辨谨防。

── 于中旻《圣经研究》

奇怪!驴子和狮子竟能和平共处?这……】

旧约常常提到狮子。牠对人与牲畜都是极大的威胁。参孙、大卫、与比拿雅都遇到过狮子。狮子和驴都站在老先知尸首旁边,说明这是出于神的审判,按常理狮子会咬驴或吃掉人的尸体。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