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推罗王希兰,平素爱大卫。他听见以色列人膏所罗门,接续他父亲作王,就差遣臣仆来见他。」
〔暂编注解〕推罗在主前一千年左右脱离西顿,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占有地中海东岸亚柯湾以北长达225公里的海岸线。这个以航海贸易闻名的腓尼基人城邦,其国王希兰曾与大卫结盟,这种友好关系继续到所罗门王朝。此时,非利士人的势力已衰,以色列和推罗两个新兴的国家联合,控有自南徂北的商旅交通要道,推罗可保护以色列的海上航运,而以色列可令推罗的东疆无后顾之忧,两国的关系至为友善。
希兰曾派遣工人和运送木材给大卫建造宫殿。参看的脚注。
推罗王希兰。和都提到推罗王希兰为大卫提供工人和材料建造他的宫殿。约瑟夫引用以弗所的米南德在主前300年用希腊文写的推罗的历史,大致说希兰是亚比巴力的儿子,在位统治34年,终年53岁,死后由他的儿子巴力亚撒接续王位(Against Apion 1. 18 )。根据约瑟夫的说法圣殿是在希兰王11年或12年建造的(Antiquitiesviii. 3. 1 )。圣殿是在所罗门四年奠基的,那么希兰和大卫就有七到八年作王的重迭时间。
●「泰尔(推罗 )」:是古代腓尼基人的主要海港之一,位于耶路撒冷北方约150公里 ,的一个小岛之上。它除了在当时的航海商业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之外,纺织和染色工业,以及香柏木出口,都是此处著名的产业。推罗非常仰赖以色列的农产品供应,以色列也控制内陆到推罗的商业大道。因此推罗王是最早承认大卫王的君王。
●「希兰」:字义是「尊贵的」。目前历史文献记载过一位希兰王是公元前969-936年(一说是978-944年 )当推罗王。希兰曾经帮大卫建造过宫殿 撒下 5:11 。
●「爱」大卫:「是....的朋友」、「是....的爱好者」。
1-12 所罗门与推罗王立约:以粮食换取利巴嫩的木材作为建殿之用。推罗在所罗门作王时是腓尼基的重要城市,控制整个腓尼基南部。当时腓尼基人已放弃军事野心,专心发展商业及航海事业,并致力培养优良技工人才。由于以色列正位于当时的商业要道,推罗王为方便贸易发展,早在大卫时已与以色列结盟,及至听见所罗门王继位,便差遣使者来道贺(1 )。所罗门建殿极需要腓尼基的材料及人才,所以也乐得与他立约。【】「推罗王希兰,平素爱大卫。他听见以色列人膏所罗门,接续他父亲作王,就差遣臣仆来见他。」
希兰约于主前九六九至九三六年统治推罗(可能由约主前九八○年开始便与他父亲Abi-Baal 共同执政 )。他与大卫素来友好(译自希伯来文 ~ohe{b 「爱」 指密切的盟约关系 ,181。一纸贸易协约使推罗得以横跨以色列至犹大、红海及约但河西,进行内陆贸易。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色列和推罗的关系】
推罗位于腓尼基海岸,西顿以南二十五哩,离岸半哩的一个小岛之上。当地的腓尼基居民控制了整个地中海的航海贸易,故此十分繁荣。埃及温纳蒙的记载(主前约1080年 ),证实他们是独立国家。塞浦路斯的考古文化层和后期北非海岸的迦太基,都找到受他们影响的痕迹。但过分注重贸易和缺乏充足农田,却逼使他们与邻邦建立关系。后者对于腓尼基商船所带来的货物甚感兴趣,愿以五谷或其他自然资源交换。所罗门并吞了非利士地区,因而成为希兰的良好贸易伙伴,不断为腓尼基的建筑营造业提供收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希兰】
按照犹太史家约瑟夫(主前一世纪 )的纪年,学者一般认为推罗王希兰一世(腓尼基语作阿希兰 亚述文献作希隆穆 )是于主前九六九至九三六年在位。约瑟夫宣称拥有广泛的推罗历史记录,亦提供了很多希兰年间的历史资料。然而按这日期,大卫和希兰却没有重迭的时候,故此很是可疑;约瑟夫时代的推算方法可能有问题。现有的古代近东史料并无这位希兰的资料,但后来以他为名的希兰二世却十分有名。他的名字也很常见。大约在同一时代,邻邦比布罗斯王阿希兰的名字,也出现在其石棺之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罗门也差遣人去见希兰,说:」
【】这段经文记载的是典型的外交辞令,首先提到对方的名字(2节 ),提及过去曾有过的接触(3、5节 ),并开门见山地提出特定的经济协议(6节 )。历代志下也提供更多的细节。大卫曾经计划建圣殿,但却无法达成心愿,因为他是战士,流了人的血。大卫也知道在自己死前不可能成就此事(5节 。当时有许多争战的君王都有建筑神殿。现在是神所定的时间(4节 )。使仇敌服在他脚下( 3节,LXX/Kethib 译作「祂(耶和华神 )的脚下」;Qere{ 译作「我的脚下」,亦即所罗门的脚下)是象征征服的动作(REB 译作「使他们服于他」 ,,,,。当代艺术中常将敌人描绘成脚凳(例如182。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知道我父亲大卫因四围的争战,不能为耶和华他神的名建殿,直等到耶和华使仇敌都服在他脚下。」
〔暂编注解〕大卫早欲建造圣殿,但神未许可。因他不断征战,流人的血太多,建殿的责任便落在“太平的人”所罗门身上。此时国泰民安,四境平静,也是可以大兴土木的时候。
建殿工程在所罗门登基后第四年的春天开始(主前966年,七年后的秋季完工。建殿所需的香柏木来自推罗。希兰王还供应大量劳动力协助伐木并南运,又提供大批石匠,凿石建殿。
殿址在摩利亚山,为耶路撒冷城三座山中的一座,位于北边。此前一千一百年,亚伯拉罕曾在这山上献独生子以撒给神。圣殿的蓝图和大小详载6章和《代下》3、4两章。
简单地说,建殿的计划是大卫依据被圣灵所感得来的样式,一一告诉所罗门,圣殿的样子要象会幕,但大两倍(6章 ),长30公尺,阔10公尺,高15公尺,包括圣所和至圣所。殿朝东南建,至圣所在西边,殿前有铜柱两根,一根叫雅斤,一根叫波阿斯。除了主殿,四周还有房屋。按今天的标准,圣殿不能算大,只是普通房屋的面积。但在三千年前,运输与建筑全赖人力,建这样一座殿宇,确属宏伟工程。
大卫不能建殿是因为时机未成熟。当时以色列还未完全使四周的敌人降服。及至所罗门作王时才四境安宁(4 ), 成就了神给大卫的应许,可以建造圣殿(5 )。
殿。在对所罗门的政府作一大致介绍之后,作者开始记载所罗门最大的事业,圣殿的建造。代下2到4章也记载了所罗门这一重大业绩。
因四围的争战。这并不是说大卫统治期间因为战争而抽不出时间或找不到机会建造圣殿,而是神不允许他做这项工作,因为他是个战士,流了多人的血。
●「仇敌」:原文是「撒但」,意义是「敌人」、「对抗者」。
【在他脚下】亚述王杜库提宁努他一世(主前十三世纪 )「把脚踏在」被击败之君王,和(象征式地 )被征服之地的「颈项上」,表明这一切都成为他的脚凳。主前十五世纪一个古墓壁画鲜明地描绘了这一点。杜得模斯四世脚踏盒子,坐在母亲(? )膝上;盒中是成堆的仇敌。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
〔暂编注解〕平安。神并不愿意看到以色列与她的邻邦战争不息干戈不止。大卫统治期间为了王权的建立战争是必须的,但神应许他一个儿子,要作“太平的人,”“他在位的日子,”神要“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所罗门名字的意思就是,“平安的。”所罗门认识到他享受的安息是从神那里来的赐福。
【】「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
四围平安(RSV译为「平安」,应验了神对祂子民的应许,,。这在所罗门王朝的初期的确成为事实,当时他没有仇敌(MT 为作 s*a{t]a{n )。撒但后来被拟人化,代上二十一 。没有灾祸,更好的翻译是如 AV 所译的「不好的事发生」;GNB 所译的「没有遭受攻击的危险」则嫌太过精确。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神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
〔暂编注解〕我定意要……建。大卫想为神建造一所殿宇,但神没有允许他实行这个计划,他就将这个责任嘱咐给了自己的儿子。所罗门承担起这项责任不仅因为这是父亲的嘱托,还因为这是从神而来的神圣使命。大卫的意愿变成他的意愿,神的旨意他乐意实现。他生命中第一件大事就是为耶和华建造圣殿。
耶和华……说。当大卫一开始打算为耶和华建造圣殿时,神差遣先知拿单去告诉大卫这项工作要由他的儿子来完成而不是他,。神通过各种方法向人说话,但先知是他经常选择与人交通的媒介。
●「定意」:原文是「说」、「心里想」。
【】「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神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
「殿」在此可解作敬拜之处或王室住家的「屋宇」(be^t ),庙宇通常以主要的神祇之名命名,但在此的「名」是指神自己,以及祂的自我启示、同在及所有权,。为按字义可解作「与」耶和华神(Yahweh 或 Yhwh )之名「有关」。圣殿后来被用来比喻信徒,,。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以求你吩咐你的仆人,在黎巴嫩为我砍伐香柏木,我的仆人也必帮助他们。我必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因为你知道,在我们中间没有人像西顿人善于砍伐树木。”」
〔暂编注解〕“利巴嫩……香柏木”。周长达四十英尺(12米 ),这种木材尤其适合用来做梁、柱和雕刻工艺。
「利巴嫩」:位于腓尼基之东北,以香柏树闻名。
「西顿」:曾一度为腓尼基的主要城市。此处以西顿人代表一切腓尼基人。
吩咐你的仆人。这里简单介绍了所罗门致希兰的信息,这件事在有更详细的记载。所罗门的要求中不仅包括香柏树还有檀香木和松木,以及一个善用金,银,铜,铁的巧匠。作为这些木材的报酬,所罗门承诺将小麦,大麦,酒和油提供给希兰家作食物,。具体说明了建造圣殿的目的。
香柏木。黎巴嫩的香柏木在古代非常名贵。推罗人用香柏树作他们船的桅杆。亚述和巴比伦王都用它来建造自己的宫殿和庙宇。黎巴嫩的香柏树在埃及的用途更加广泛。黎巴嫩的森林荣美芳香,,5:15,,,,得到高处常年流淌之雪水的浇灌,,,而巴勒斯坦其它地方却是一片干旱焦裂的景象。现代黎巴嫩香柏树的树高一般都在50到80英尺,树冠呈圆顶形,叶子蔟生,枝条长、展并弯曲。著名的香柏树大部分在黎巴嫩山脉已经消失了,然而,在金牛山它们却依旧茂盛众多。
善于。腓尼基人,特别是西顿人因为出众的机械和艺术技巧,古代的文学经常提到他们,尤其注意到他们砍伐树木和运输木材的工作。
●「香柏木」:香柏木本是利巴嫩的名产,树身有一种香油(目前是化妆品的原料之一 ),这种香油使香柏树虫蚁不生,具有防蛀功能,使之成为名贵的木材。
◎「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意思是希兰开口,所罗门就答应,彼此都相信对方会给予适当的报答。这种说法表示两王的互信程度相当高。
●「西顿人」:「西顿」字义是「打猎」,推罗北方的地中海岸旁的腓尼基古城。此处称推罗王统计的人民为「西顿人」是因为此时两、三百年前(约公元前1200年 ),西顿人为了躲避非利士人的攻击,逃到推罗来。这些西顿难民可能就成为推罗的奴工,成为最会砍树的民族。
【】所以(希伯来文然后 RSV )引进主题183。利巴嫩的香柏林(Loud. )可以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长至三十公尺高,常被埃及、亚述及巴比伦王用作大型庙宇屋顶栋梁之用。利巴嫩/Taurus 山丘盛产丝柏(一种东方药用植物 )及松木(第10节 NEB 基利家枞树 ),因此有丰富的木材来源。希兰答应供应,并且扎成筏子浮海运(9节 ),送至地中海所罗门指定之海岸,亦即约帕或是在附近 Yarkon 河口的 TellQasileh。
──《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兰听见所罗门的话,就甚喜悦,说:“今日应当称颂耶和华,因他赐给大卫一个有智慧的儿子,治理这众多的民。”」
〔暂编注解〕「众多」:可解作「伟大」。
甚喜悦。希兰和所罗门之间似乎确实存在真诚的友谊,当然这无疑应该追溯到大卫和希兰之间真诚的友谊。希兰对所罗门之要求的应承在中有更详细的记载。
应当称颂耶和华。来自推罗王的反应很不同寻常。通过大卫和所罗门的交往希兰王听到了希伯来人的神。这个时候耶和华的名字在以色列很多邻邦中受到尊崇,人们也更好地认识到他的律法和政府的原则。打破障碍就会发生转变。当然,并没有证据表明希兰王他自己成为了一个耶和华的崇拜者,或者他现在的说法就能证明他的宗教信仰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话更像是那些尊重以色列之神的人说的,现在希兰也承认耶和华是“创造天地”的。
●「甚喜悦」:「极度的欢喜」。
◎ 5:7 应该是一种外交辞令,当然希兰王真的很高兴,不过他只是用外交辞令来尊重所罗门王的神,并非真的是信奉神。
【】「希兰打发人去见所罗门,说:“你差遣人向我所提的那事,我都听见了。论到香柏木和松木,我必照你的心愿而行。」
〔暂编注解〕你的心愿。再也不能从任何人那里得到比这更亲切的回答了。希兰已经完全加入到所罗门的计划中来并答应提供他所要求的一切。他所做的是出于甘心乐意。如果我们都能甘心乐意地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说明,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劳作将要大大减轻了。
●「松木」:「柏树」、「枞树」。
8-9 推罗王希兰回复所罗门,二王达成协议。
【】「我的仆人必将这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扎成筏子,浮海运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也要成全我的心愿,将食物给我的家。”」
〔暂编注解〕木材是以“筏子”的形式从利巴嫩运送到巴勒斯坦。
从黎巴嫩。这些原木可能是从山上顺流而下,或者是在滑面上放下来,之后被运到海边,系成筏子,漂流到距离耶路撒冷34英里(54.4千米 )的约帕。第二次建造圣殿时也是遵循这一过程。
●「你所指定我的地方」:指「约帕」。 代下 2:16
◎事实上以色列除了缺乏建材外,也缺乏建造大型建筑的能力。而推罗依赖商业,缺乏稳定的粮食来源。既然建造圣殿需要很长的时间,那所罗门等于跟希兰签订了一个长期契约,双方可以互利。
◎希兰似乎对供应木材很有经验, 5:9 就直接建议进行的细节,利用木筏海运来运送木料。
【】「我的仆人必将这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扎成筏子,浮海运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也要成全我的心愿,将食物给我的家。”」
「筏子」(dob[#ro^t 及 rap{so{do^t 惟有在此出现,可能是指将木材用绳绑成(dbr )筏子,到时「拆开」以便内陆搬运。一封约主前七百四十年的亚述人的信提及与这种木材贸易有关的184西顿人(6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于是希兰照着所罗门所要的,给他香柏木和松木。」
〔暂编注解〕希兰……,给他。所罗门和希兰之间应该是有一份正式的,书面的协议。所罗门列出了合同的条款希兰迅速予以接受。希兰答应照合同所写将所罗门渴望的香柏木给他。约瑟夫说希兰和所罗门之间信件的抄本米南德(主前300 )的日子还依旧存在,还可以在推罗的存盘中看到(Antiquities viii. 5. 3 )。
10~11“二万歌珥”约等于四百四十万公升。“二万罢特”约四十四万公升。推罗王不是免费供应人力和建材,而是有补偿的。“清油”是从橄榄压出的纯净橄榄油。
【】「所罗门给希兰麦子二万歌珥,清油二十歌珥,作他家的食物。所罗门每年都是这样给希兰。」
〔暂编注解〕关于“歌珥”,参看的脚注。这里的分量大概等于十二万蒲式耳(4-400千升 )麦子及十二万加仑(440千升 )清油。
「清油」:指纯净的橄榄油。
「清」原文作「捣成」,,即用杵把橄榄捣碎,榨出纯净的油。
「二十歌珥」:希腊文译本作「二万罢特」。
所罗门给希兰。所罗门和希兰之间达成的协议是互惠互利的。黎巴嫩盛产香柏树而粮食匮乏,以色列恰好相反,粮食有余而树木不足,他们是各付所有,各取所需,实现共赢,双方得利。双方对这促进繁荣与和平的协议都很高兴。
每年。所罗门建殿的工程持续了好几年,因此为了希兰王的木材和工人的服务他就安排每年供给对方一定数量的大麦和油。
●「二万歌珥」:约等于4400000公升。 代下 2:10 说是二万歌珥小麦、两万歌珥大麦。这些麦子可以做成两万六千六百六十六歌珥的面粉,比所罗门王室消耗量少五分之一。
●「清油」: 原文是「捣成的油」,指的是「压榨过的橄榄油」。
●「二十歌珥」:约等于4400公升。 代下 2:10 说是二万罢特,也就是440000公升。一般认为是4400公升比较可能。
◎「每年」:照 6:38 记载,所罗门建造圣殿,总共七年。
【】麦子包括所有的谷物,还有榨好的橄榄油(NIV 希伯来文可译为「捣成的油」 )并不是用粗糙的石磨,而是用杵及臼捣碎压榨出来的(REB 译为「捣碎的橄榄」 )。「纯油」(JB、AV 与新译 和合作清油 )的数量可能是二十歌珥(一如 MT 及 RSV ),而非(以及 LXX )所说的二万罢特(一种度量衡 二万罢特相当于十一万五千加仑 )。这并不一定表示所罗门就他所收到的材料而言吃了亏,然而这种支付的确与他王国后期的贫穷不无关系。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暂编注解〕智慧。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智慧,宗教需要,买卖中也需要,政府和农业,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智慧能让人知足,兴旺,幸福,虔敬。真智慧来源于神并引导我们到神那里去。
【】「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这些均被纳入一个二王之间正式的\cs9约(合约 b#ri^t )内。现在已知的还有其他主前一千年前的一些经济条约(例如亚述及叙利亚的 Mati~el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万。」
〔暂编注解〕强迫的苦役成为了内战的起因之一。
挑取服苦的人。这里似乎是以色列人第一次被征召去服劳役。撒母耳曾警告过以色列民那将来的王要作的事。大卫也曾使“住以色列的外邦人”服劳役,那时以色列人还远远没有落到这个重累之下。而建造圣殿时有30,000人被征召。假定当时以色列国有劳动能力的人是1,300,000,那么就是四十三抽一。
13~16建殿工程浩大,动员以色列人三万,迦南人十五万,费时七年。这三万以色列人中,每月轮流有一万人往黎巴嫩伐木,二万人留在本地耕种自己的田地。每个以色列人平均一年服役四个月。扛抬、凿石是迦南人的工作,。
13-18 所罗门征用以色列人:为圣殿预备木材和石头;包括三万名工人往利巴嫩协助腓尼基人取木、七万名搬运工人及八万名石匠。
◎13~18此处有两批劳工,三万人是以色列人,其他应该是外族奴工。三万以色列劳工,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到黎巴嫩去服劳役。十五万外族奴工则完全没有休息。 王上 9:21利 25:39 记载这两种人,以色列人不能奴役以色列人,但战俘或外族人就难免被奴役了。
【】「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万。」
此时期在叙利亚及巴基斯坦已有强行征用服苦之人的作法185。被迫征用的奴工(mas'ob[e{d[ )共计十五万,主要以非以色列(「迦南」 )人口为主,因为希伯来人是不应当奴役自己同胞的,。从以色列人(所有以色列人 )中挑取的那三万服苦之人是短时间的征召,一年离家四个月。
──《丁道尔圣经注释》
【】「派他们轮流,每月一万人上黎巴嫩去。一个月在黎巴嫩,两个月在家里,亚多尼兰掌管他们。」
〔暂编注解〕一个月。工作一个月休息两个月的安排使得这种服劳役制度稍微轻松了一点。这种劳动和加在外邦人身上辖制的苦役是不同的,因为“所罗门不使以色列人作奴仆”。尽管如此这些工作还是让人厌倦并成为所罗门统治末期导致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
亚多尼兰。国家的主要大员之一。
【】「派他们轮流,每月一万人上黎巴嫩去。一个月在黎巴嫩,两个月在家里,亚多尼兰掌管他们。」
亚多尼兰,。轮流(希伯来文为 h]ali^p{o^t AV译为「依序」 )可能源自希伯来文 h]a{lap{,「改变」或是亚喀得文 hitlupu,「进进出出」。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用七万扛抬的,八万在山上凿石头的。」
〔暂编注解〕扛抬的。这些苦工不是以色列人而是外邦人,就是那些被大卫指定去“凿石头”的人。他们是真正的苦工,或者说是奴隶,在负重和凿石头这些劳苦繁重的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工作。
●「扛抬的」:「挑夫」、「扛抬重物的工人」。
【】此处的数字及类别都是一般性的,例如「扛抬的」(no{s*e{~ sabba{l RSV 「搬运工」 REB )。凿石匠在山上(MT、NEB 及 REB 省略此字 )工作的地点并未注明,可能是在以色列境外。三千三百督工乃是「主管」(RSV NRSV 译作「总监」,可能是他们的代表,亦即一比五十的比率;有些抄本的读为「三千六百」,加上另外的五百五十位督工,,合计三千八百五十 ),可能是只与十一个北部的支派有关(请注意这些十一的倍数 )。并无证据显示这些数目是为了增加所罗门的声誉而作的夸大。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此外所罗门用三千三百督工的,监管工人。」
〔暂编注解〕「三千三百督工」:这数目与的五百五十名有别。两者的差别可能是由于后者仅负责看管三万工人,而前者则看管全部十八万工人。
所罗门用……督工的(直译为所罗门的督工 )。这里给出的数字是3,300,但另一处给出的数字是3,600。给出“所罗门督工的”人数是550,而给出的“所罗门王督工的”有250人。我们应该注意到各级官吏的总数是3,850人。很明显《列王纪》和《历代志》的作者将不同的官员分别对待。还有一种可能,官员重组。作者之前作出了一个统计,后来这其中有些人被提升了,就出现了另一个重组后的统计数字。
●「督工的」:原文是「首领」、「监督者」、「官员」。这些监督者应该也是外族人。
【】「王下令,人就凿出又大又宝贵的石头来,用以立殿的根基。」
〔暂编注解〕大的……石头。这些石头体积巨大,被精心凿出。大部分劳动都花在这个工作上,预备这些石头并把它们从采石场运到建殿的地点。其实建造圣殿本身用不了这么多的石头,圣殿的所在地摩利亚山的山顶很不规则,很多石头都用在建设一个平整稳固的圣殿基址上。现在还能看到这个地基中巨大的石头,有人认为它们可以追溯到所罗门的时代,但现在人们又认为它们不会早于希律的时候。这其中有些石头长30英尺高7 1/2英尺。
【】又大又宝贵的石头(参「宝贵的」或作「巨石」(NEB )是凿出来的(removed ),用来作为立殿的根基(ga{zi^t ),可能便是后来发现的,在那个时期中有边缘装饰的基石之边缘图案石工186。雕塑木材及石头(psl 并非仅止于「预备」 )是高度技术性的工作,由来自以色列、西顿及迦巴勒的匠人一同担任。迦巴勒(NIV JB 或和合译为「迦巴勒人」 )亦即现今在 Byblos 的 Gubla,有些人将此读为「与沟为邻」(yagbili^m AV 译为「石匠」 ),但必须将经文加以修改才能成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的匠人和希兰的匠人,并迦巴勒人,都将石头凿好,预备木料和石头建殿。」
〔暂编注解〕“迦巴勒人”是住在迦巴勒(今天的比布罗斯 )的居民。迦巴勒位于贝鲁特以北十三英里(21公里 )。
「迦巴勒」:是腓尼基北部的港口,位于推罗以北约壹百二十公里(七十五英里 )。
「凿好」:原指将从山上凿出来的石头(15 )加以修整琢磨。
匠人。应该是“迦巴勒人,”见边页。他们是迦巴勒的居民,这是腓尼基海岸的一座城。他们是技巧娴熟的石匠,受雇于任何需要特殊技巧的工作。
●「迦巴勒」: 字义是「界线」。位于黎巴嫩北方,西顿以北七十公里左右。这个民族可能也跟希顿人一样,因为逃难沦为推罗的采石奴工。
◎这些石头可能来自不远的地方,目前耶路撒冷城外,还有一处被称为「所罗门采石场」的地方。
【思想问题(第五章 )】
1所罗门首先动工的是什么建设?是什么动机驱使他承担这责任呢?你的首要建树是什么?你是否像所罗门一样时刻准备好与未信的朋友分享耶和华的好处,并邀他们参与呢?
2所罗门安排建圣殿的一切事宜时,有否依照神所赐的智慧办事呢?; ; 3:17。
──《串珠圣经注释》
【「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
【预备建殿】神赐给我们安息。当祂在四围保护我们,使我们得着保障,好似在坚固的城堡内,有海水在城四周。这样仇敌就无法侵入,我们也在完全的平安之中。我们的心常在神面前,藏在祂恩手的掌握之中,敌人必永不站立。
你曾否经历这样的安息,当神在你四围,好像冬夜的明光照耀得那么辉煌,有玻璃透过这光芒?本章所记述的就有尖锐的对比:一方面有战争,但是另一方面却有平安。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因为战争在发展中,好似波涛狂澜汹涌着,但是在里面就有十足的平安,好似激流边的草地有宁静的花园一般。
有了平安,才有最好的事奉。所罗门能建造神的殿,马利亚回坐在耶稣脚前膏祂,都是由于平安的缘故。在宁静的心灵才有极大的决意,正好似在乡村的僻静处能孕育伟大的战士、政治家与爱国的志士。人们以为最活动的是最刚强的,其实不然。当人真正经受考验的时候就显出能量了。我们实在需要有忍耐的能力等候,在要紧关头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
──迈尔《珍贵的片刻》
「所罗门…预备木料和石头建殿。」
建造之先,须得要预备,不论作甚么工作,都是如此。因此有人说:“失于预备,就是预备失败。”作神的工作,不能推说随从圣灵引导,更必须尽力慎重预备,因为是为神作的。主耶稣所说仆人的比喻,为了主人所托的银子,良善忠心的经营,因他肯作预备,才有好的经营成绩。
知道自己使命
有人却以为神就是爱,爱就是宽容马虎,特别在宗教改革以后,明显的趋势是,在教会事工上,往往以不注重质量出名,这是极严重的错误,由于不正确的观念。这是很可悲的事。这不是关于价格的问题,而是在于价值观念,在于是否存心想要作得好。也就是说,你所信的主是否值得你的服事。
所罗门继承父亲的心志,为神的名建造圣殿,先要注意作“预备木料和石头”的工作,不能临时乱抓。人作神的工作,不是单凭热心,看见有需要,就可以自抱奋勇动手作工。显然的,爱是需要的,但那也不够。大卫虽然爱主,但不是神命定建殿的人。神也预备推罗王希兰的心,差人来见所罗门,是神印证所罗门当作建殿的事工。
认识自己不足所罗门有空前绝后的智慧,但他没有狂妄的因为自己甚么都能作,自己动手伐木采石。魔鬼有时藉民族自尊心作祟,叫人勉强维持虚骄;所罗门的智慧,使他认识自己不行,需要专家帮助。希兰王从此看出他有智慧,欢喜接受他的请求。
对人必须公平有人藉爱主之名,占人的便宜,叫人心中不舒服,以至使主名蒙羞。神赐所罗门智慧和丰富,他“用智慧与外人交往”彼此立约,公平相待。信徒对外邦人不可贪取,以至造成困难,影响彼此关系。因为他们没有主的应许福分。
建立责任制度许多工作的失败,不是因为不肯出钱出力,而是在于没有监督协调。纪律松弛马虎,不是宽大,更不是爱心,而是失责对主不忠心。所罗门知道人的缺欠,建立良好的监督制度,使工作没有荒废错误,认真保持质量。这是我们极当效法的。
现在是建殿的时候。愿我们知道预备的重要。── 于中旻《圣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