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列王纪上 第5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推罗王希兰,平素爱大卫;他听见以色列人膏所罗门,接续他父亲作王,就差遣臣仆来见他。」

2「所罗门也差遣人去见希兰,说:」

3「『你知道我父亲大卫因四围的争战,不能为耶和华——他神的名建殿,直等到耶和华使仇敌都服在他脚下。」

4「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

5「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神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

6「所以求你吩咐你的仆人,在黎巴嫩为我砍伐香柏木,我的仆人也必帮助他们,我必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因为你知道,在我们中间没有人像西顿人善于砍伐树木。』」

「推罗」())是以色列北部地中海的腓尼基海港,出口香柏木,腓尼基人的建筑技术很好。推罗王曾经与大卫建交,帮助大卫建造宫殿())。当以色列缺乏建造圣殿的大型木材、金子和工匠的时候,推罗王主动出现了。推罗王过去的主动出现,使大卫「知道耶和华坚立他作以色列王,又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国兴旺」());推罗王现在的主动出现,使所罗门知道建殿的时间已经到了())。圣殿的预备和建造,都在神的管理之下。
生长于「黎巴嫩」())森林的香柏树生长速度缓慢,高度可达40米,主干直径可达2.5米。「香柏木」())纹理细致、经久耐用,高树脂含量能防止霉菌的生长。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都进口香柏木,作为庙宇和宫殿的上等木料。
推罗与以色列一直保持互惠的贸易关系,推罗提供木料和建筑工匠,以色列提供农产品()),并控制从内陆到推罗的商业大道。
「西顿」())曾经是腓尼基的主要城市,位于推罗北方四十公里的地中海岸边。一些「西顿的居民」())可能因逃避战乱到推罗居住。
大卫早就准备建造圣殿,但他不断征战,流人的血太多,所以神没有许可,而是安排「太平的人」所罗门建殿())。因为神的心意是让人在祂里面享用真正的安息,以神为自己的喜乐和满足。争战的得胜是为着进入安息,人若不能享用安息,争战就没有意义。因此,神选定了「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的日子作为建造圣殿的时间,让神荣耀的同在显明在平安里,使圣殿成为神与人同在的记号。
上图:黎巴嫩的香柏树林。

7「希兰听见所罗门的话,就甚喜悦,说:『今日应当称颂耶和华;因祂赐给大卫一个有智慧的儿子,治理这众多的民。』」

8「希兰打发人去见所罗门,说:『你差遣人向我所提的那事,我都听见了;论到香柏木和松木,我必照你的心愿而行。」

9「我的仆人必将这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扎成筏子,浮海运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也要成全我的心愿,将食物给我的家。』」

10「于是希兰照着所罗门所要的,给他香柏木和松木;」

11「所罗门给希兰麦子二万歌珥,清油二十歌珥,作他家的食物。所罗门每年都是这样给希兰。」

12「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希兰王说「今日应当称颂耶和华」()),也承认耶和华是「创造天地的」()),但并不表明他只敬拜独一真神。
来自黎巴嫩的「香柏木和松木」())可能从山上顺流而下,然后被运到海边、系成筏子,浮海运到耶路撒冷西面55公里的约帕港()),然后沿着伯·和仑的上坡路(Ascent of Beth-horon))运到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木料也沿着这一路线运输())。
在圣殿里,用「香柏木」做栋梁、铺墙,用「松木」做门、铺地面())。
「歌珥」())大约是220公升。「清油」())指纯净的橄榄油。以色列缺乏建材和工匠,推罗缺乏稳定的粮食来源。既然建造圣殿需要很长的时间,所罗门就照着神所赐的智慧,与希兰签订了一个互惠互利的长期契约())。「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表明「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完全在神的管理之下,实际上是神自己预备了建造圣殿的材料和工匠。
所罗门每年给希兰「小麦二万歌珥,大麦二万歌珥」())换取建殿的木料,这些麦子可以做成26666歌珥的面粉,而所罗门自己王宫每年消耗的细面粗面也高达32850歌珥())。若不是神按时降下时雨,所罗门就不可能维持圣殿的建造。
上图:主前716-713年的亚述浮雕,用一系列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腓尼基人装载、海运和卸载黎巴嫩的香柏木,用以建造亚述王的宫殿。在所罗门和所罗巴伯的时代,推罗人也用同样的方法为建造圣殿提供香柏木。该出土于杜尔·沙鲁金(Dar Sharrukin)亚述王撒珥根二世(Sargon II,主前722-705年在位)的宫殿,收藏于卢浮宫。
上图:伯·和仑的上坡路(Ascent of Beth-horon),是古代从沿海平原(如港口约帕)到中央山地(如耶路撒冷、伯特利)的必经之路。照片摄于1955-1977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13「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万。」

14「派他们轮流每月一万人上黎巴嫩去;一个月在黎巴嫩,两个月在家里。亚多尼兰掌管他们。」

15「所罗门用七万扛抬的,八万在山上凿石头的。」

16「此外,所罗门用三千三百督工的,监管工人。」

17「王下令,人就凿出又大又宝贵的石头来,用以立殿的根基。」

18「所罗门的匠人和希兰的匠人,并迦巴勒人,都将石头凿好,预备木料和石头建殿。」

这是圣经中记录的以色列人第一次服劳役())。当时以色列国有劳动能力的人是一百三十万()),三万人相当于2.3%。
因为「所罗门不使他们作奴仆」()),所以这三万以色列工人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服劳役()),在农业社会中的负担并不重。因此,神的百姓是在安息中建造圣殿。一切不能叫人享用安息的工作,一定不是合神心意的事奉,因为神在人身上所做的一切工,都是为了使人进入安息:圣殿是神在地上的居所()),神在圣殿里得安息,人也在神里面得安息。
「七万扛抬的,八万在山上凿石头的」()),都是在以色列地寄居的外邦人())。从大卫的时代开始,就「聚集住以色列地的外邦人,从其中派石匠凿石头,要建造神的殿」())。「三千三百督工的」()),很可能也是外邦人。圣殿是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同工建造的,神的心意是让圣殿成为「万民祷告的殿」()),神的恩典也要借着圣殿赐给归向祂的外邦人())。
「又大又宝贵的石头」())体积巨大,用途是「用以立殿的根基」())。圣殿的地基原来并不平整,必须先在摩利亚山顶建造一个平整稳固的平台,然后才能在上面建造圣殿,否则再宏伟的圣殿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建造教会、造就信徒,也要首先立好根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不肯在基要真理上花功夫的信徒,信仰只是建立在理性、感情和意志上,很容易被各种异端和谬误所吸引、摇摆不定。
「迦巴勒」())是腓尼基北部的港口,位于西顿以北约七十公里。「凿好」()),指将从山上凿出来的石头加以修整琢磨。
表面上,是所罗门「定意」())要为神建造圣殿;实际上,建造圣殿所需要的环境())、粮食())、木料())、石头())、工匠())和金银铜铁()),全部都是神自己预备的。神所要的工程,一定是神自己预备材料;神要什么,就会先给我们什么。在神的眼中,只有从基督出来的,带着基督生命性质的,才是贵重的「金、银、宝石」());而一切从人出来的,不管声势如何浩大、看上去多么漂亮,在神的眼中都是卑贱的「草、木、禾秸」())。事奉神的人要付上代价,先接受十字架的对付,让神借着环境里的一切人、事、物,把「金、银、宝石」先做成在我们里面,然后我们才能用这「金、银、宝石」来建造弟兄、建造教会。
上图:西底家洞(Zedekiah’s Cave)又名所罗门采石场(Solomon’s Quarries),是一个两万平方米的地下采石场,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穆斯林区下方,已经有数千年历史。这里出产的皇家石灰岩(Meleke limestone)坚固、耐腐蚀,非常适合雕刻,被认为是用于皇家建筑。所罗门很可能是在这里凿石头的。古代工人在石中凿出又窄又深的孔,再把干木楔打进去,然后灌水浸泡,使木楔膨胀,石块就沿裂缝裂开。工人把巨石移到滚筒或木橇上,然后由大批工人合力运出。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与希兰王建交

(一 )

列王纪的每一章都有一个新开始,与前一章所发生的事件关连不大。这一章谈推罗王希兰(推罗在现代利巴的南岸 ),他听闻所罗门承继大卫为王,派了大使来觐见。这位腓尼基统治者也与大卫建立了关系;如果我们明白‘平素爱大卫’这句话的用意,或会有助于其他经文的讨论。所有撒母耳记下报导大卫攻取了耶路撒冷的事,这里跟着立刻提到的,只是‘推罗王希兰将香柏木运到大卫那里,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给大卫建造宫殿’。以后再没有他的消息,直到他派大使来见大卫的儿子。

有些学者指出‘爱’只是古代外交手腕上的传统用词,说明了关系良好,尤其表明了那些势力较弱的统治者对伟大国王的正确态度。他们还说申命记里读到对神的爱时,那只是指国际谈判表达方式的一部分。笔者对此说法有所保留。‘爱’在我们的文化里常被(误 )用于正式及空洞的方式;而国与国之间的‘亲善关系’只不过说明双方没有公开的表示敌意。但是,若果在君主与政治家之间不能更广泛地使用这用语,则未免太冷酷了。

(二 )

所罗门第一次给希兰的信息发展成为撒母耳记下另一个很重要主题──见第七章充满了谈殿宇与帐幕话题编织而成的数据。所罗门简述拿单间接对大卫所说的话,说大卫不应该为神建殿宇,因他被卷进军事挣扎的漩涡中。从埃及一路带领他们且在帐幕里与他们同在的神,只在完全达成和平的情况下才会同意住进圣殿中。

描写完全的‘所罗门统治下的和平’用一个有意思的句子(4节 )做总结:‘没有仇敌、没有灾祸’。‘仇敌’乃希伯来文撒但之翻译。用于大卫故事中的两种情形是指内部问题:大卫自己是被形容为潜在非利士军队中的撒但亚比筛的主张受到大卫以类似的用词来摈斥。无论如何,所罗门的名字(shelomol )虽含有‘平安’(shalom )的双关意,意思则不受其中的文字游戏所左右。

(三 )

希兰本身该是控制着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利巴大部分。他被称为‘推罗王’,而推罗是在贝鲁特南面的海岸。但他的‘仆人’来邻近的西顿(6节 )及较远的迦巴勒(18节 ),即贝鲁特之北,他们均以善于砍伐树木及凿石闻名。腓尼基人的木匠技巧不仅懂得利用精细的镶板技巧为建筑师增加室内装饰,也因其造船技术而受重视。有关这方面的合适描述见于以西结为推罗作的哀歌里。希兰答应利用海运输送木料,这完全是典型的做法。

伐木及输送计划的耗费巨大,为希兰及其王室供应的食物(9至11节 )一定与所罗门家室食用的一样耗资庞大,每日六十歌珥等于每年二万歌珥。几年期间在经济上要处理那么大量的费用,而且在多年期内生效,难怪这种金钱方面的交易需要双方立约作为保障了(12节 )。笔者认为这段经文多少带着自我辩护的性质,因为这一节经文强调与外邦人正式结盟乃出自耶和华所赐的智慧。

(四 )

但是,如果做木工的是腓尼基人,工匠会期望减税,因为所罗门负起供养他们国王家室的责任而获减税,他们是得到以色列劳工协助的。这种对他们组织的描述,令我们想起讨论前一章的时候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们是从那一些‘以色列人’之中挑选呢?其中是否包括了南面的犹大?抑或指分开由更受爱戴的伯利恒大卫之子所管辖的地区?与利巴邻居相比之下,以色列人赋税繁重,因为按他们正常的职业,每年只得八个月或更少薪金,假定来说,来往利巴的一段期间是扣除他们的时间,与国王无关。

石匠也是所罗门的人,他们被派到石矿凿出大量令耶路撒冷历代以来极享盛名的美丽石头。我们未能肯定他们凿出和磨滑的‘又大又宝贵的石头’(17节 )有多大。二千年来曾到耶路撒冷的游客都对大希律用来建殿、精细地磨了边、重达多吨的石块,投以惊异的目光。他的工作是那么彻底,以前出现在这神圣场所的,现在已经看不到。总之,读者从这段描述很容易认为所罗门的建筑可以媲美大希律的圣殿。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列王纪上第五章

B所罗门的建筑工程

作者在此详细描述所罗门为了建筑圣殿(六章)而情商取得以色列境内所没有的建筑材料及技术的工作,王宫及审判廊的建造,圣殿的装修,搬入约柜,以及献殿。神第二次显现的记载,以跋言方式结束,其中重述对王朝祝福的条件,与开工前的序言一致

古代近东所有的王朝都以兴建与维修宗教及公众行政的大型建筑物为己任178。这不单是一项传统,标志着一个新的王朝的开始,也不只是为了要显示王的合法性,或是要首都以外的人民臣服于中央集权的宣传手法179,在首都建筑一个显赫的圣殿有其重要的象征意义,乃是为了尊崇国家的神o,请祂住在人民中间作最高权威,并形成全国合一同心的凝聚力。所罗门为以色列所作的是前所未有的新事,圣殿象征神(耶和华)居住在人民中间,管理所有的人民。他宣称他的计划来自神的启示,这与其他君王的故事相似,例如苏美的古底亚(Gudea,约主前2050年)便曾经得梦,呼召他作王,并给他详细的建殿计划180。在此情况下,他亦宣称得到神o所赐的智慧。

有学者认为建圣殿实际上只是重修耶布斯人以前的一块圣地,后来才将之归功于所罗门头上,但此理论没有根据。这个建筑工程使用当时最好的技术,并特别设计以强调神是不可见、无所不在但亦可以居住在人中间的特性。耶路撒冷圣殿另外的作用也在于统一敬拜,因此,理论上应当可以减少邱坛的重要性(例如基便是会幕所在地)。这与国家统一不同群体的需要也十分吻合。

整个建筑过程以有关国际贸易的细节为结束,列举所罗门的智慧及尊荣,显示他在国际上过人的声望。

这些记载的来源为何?许多解经家有不同的猜测。可能所罗门的文士保留了书写的计划、会计、名单及其他记录,因有证据显示这是当时的风俗。因此全段的记载是有历史根据的、主题划一的文献。

178 如 ANET , 页268、270;S. N. Kramer, The Sumeri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pp. 137~140,并参考导论,注59。
179 持与此相反之立场者为K. W. Whitelam, 'The Symbols of Power: Aspects of Royal Propaganda in the United Monarchy', BA 49, 1986, pp. 166~173.
180 ANET , pp. 268~269; IBD , p. 103.
i. 材料及工人之组织

a. 与推罗王希兰联盟

以色列缺乏从事大型建筑工程所需的大型木材、石头及技工。希兰的出现却带来一线曙光,他曾经供应大卫建圣殿所需的人力及物力,在所罗门继任时又随俗向他致意问候。

1.希兰约于主前九六九至九三六年统治推罗(可能由约主前九八零年开始便与他父亲Abi-Baal 共同执政)。他与大卫素来友好(译自希伯来文 ~ohe{b[ ,“爱”,指密切的盟约关系,如:181。一纸贸易协约使推罗得以横跨以色列至犹大、红海及约但河西,进行内陆贸易。

下面的经文(2~6节)记载的是典型的外交辞令,首先提到对方的名字(2节),提及过去曾有过的接触(3、5节),并开门见山地提出特定的经济协议(6节)。历代志下也提供更多的细节。大卫曾经计划建圣殿,但却无法达成心愿,因为他是战士,流了人的血。大卫也知道在自己死前不可能成就此事(5节;。当时有许多争战的君王都有建筑神殿。现在是神所定的时间(4节)。使仇敌服在他脚下(3节,LXX/Kethib 译作“祂(耶和华神)的脚下”;Qere{ 译作“我的脚下”,亦即所罗门的脚下)是象征征服的动作(REB 译作“使他们服于他”;;参:。当代艺术中常将敌人描绘成脚凳(例如:182

4.四围平安(RSV译为“平安”,,应验了神对祂子民的应许;参:。这在所罗门王朝的初期的确成为事实,当时他没有仇敌(MT 为作 s*a{t]a{n )。撒但后来被拟人化(、25;代上二十一;。没有灾祸,更好的翻译是如 AV 所译的“不好的事发生”;GNB 所译的“没有遭受攻击的危险”则嫌太过精确。

5.殿在此可解作敬拜之处或王室住家的“屋宇”( be^t[ ),庙宇通常以主要的神o之名命名,但在此的“名”是指神自己,以及祂的自我启示、同在及所有权。为按字义可解作“与”耶和华神(Yahweh 或 Yhwh)之名“有关”。圣殿后来被用来比喻信徒

6.所以(希伯来文:然后,RSV)引进主题183。利巴嫩的香柏林(Loud.)可以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长至三十公尺高,常被埃及、亚述及巴比伦王用作大型庙宇屋顶栋梁之用。利巴嫩/Taurus 山丘盛产丝柏(一种东方药用植物)及松木(第10节,NEB;基利家枞树),因此有丰富的木材来源。希兰答应供应,并且扎成筏子浮海运(9节),送至地中海所罗门指定之海岸,亦即约帕或是在附近 Yarkon 河口的 Tell Qasileh。

9.筏子( dob[#ro^t[ rap{so{do^t[ 惟有在此出现,可能是指将木材用绳绑成( dbr )筏子,到时“拆开”以便内陆搬运。一封约主前七百四十年的亚述人的信提及与这种木材贸易有关的184西顿人(6节)。

所罗门必须供应希兰全部属下的食物(10~12节)以为回报。作者特别强调希兰的要求大大地蒙应允,所罗门每年给他的供应比所罗门自己宫廷收入只少四分之一,但是是不同的东西

11.麦子包括所有的谷物,还有榨好的橄榄油(NIV 希伯来文可译为“捣成的油”)并不是用粗糙的石磨,而是用杵及臼捣碎压榨出来的(REB 译为“捣碎的橄榄”)。“纯油”(JB、AV 与新译;和合作清油)的数量可能是二十歌珥(一如 MT 及 RSV),而非(以及 LXX)所说的二万罢特(一种度量衡,二万罢特相当于十一万五千加仑)。这并不一定表示所罗门就他所收到的材料而言吃了亏,然而这种支付的确与他王国后期的贫穷不无关系。

12.这些均被纳入一个二王之间正式的约(合约, b#ri^t[ )内。现在已知的还有其他主前一千年前的一些经济条约(例如:亚述及叙利亚的 Mati~el)。

b. 增注:以色列的劳工

13.此时期在叙利亚及巴基斯坦已有强行征用服苦之人的作法185。被迫征用的奴工(mas'ob[e{d[)共计十五万,主要以非以色列(“迦南”)人口为主,因为希伯来人是不应当奴役自己同胞的。从以色列人(所有以色列人)中挑取的那三万服苦之人是短时间的征召,一年离家四个月。

14.亚多尼兰,。轮流(希伯来文为 h]ali^p{o^t[ ;AV译为“依序”)可能源自希伯来文 h]a{lap{ ,“改变”或是亚喀得文 hitlupu ,“进进出出”。

15~16.此处的数字及类别都是一般性的,例如“扛抬的”( no{s*e{~ sabba{l ,RSV;“搬运工”,REB)。凿石匠在山上(MT、NEB 及 REB 省略此字)工作的地点并未注明,可能是在以色列境外。三千三百督工乃是“主管”(RSV;NRSV 译作“总监”;,可能是他们的代表,亦即一比五十的比率;有些抄本的读为“三千六百”,加上另外的五百五十位督工;参:,合计三千八百五十),可能是只与十一个北部的支派有关(请注意这些十一的倍数)。并无证据显示这些数目是为了增加所罗门的声誉而作的夸大。

17~18.又大又宝贵的石头(参:“宝贵的”,或作“巨石”(NEB)是凿出来的( removed ),用来作为立殿的根基( ga{zi^t[ ),可能便是后来发现的,在那个时期中有边缘装饰的基石之边缘图案石工186。雕塑木材及石头( psl ,并非仅止于“预备”)是高度技术性的工作,由来自以色列、西顿及迦巴勒的匠人一同担任。迦巴勒(NIV;JB 或和合译为“迦巴勒人”)亦即现今在 Byblos 的 Gubla,有些人将此读为“与沟为邻”( yagbili^m ,AV 译为“石匠”),但必须将经文加以修改才能成立。

181 W. L. Moran, 'The Ancient Near Eastern Background to the Love of God in Deuteronomy', CBQ , 25, 1963, pp. 77~87.
182 如 ANEP , p. 417; IBD p. 519.
183 参:;P. S. Alexander, 'Remarks on Aramaic Epistolography in the Persian Period', JSS 23, 1978, pp. 155~170.
184 H. W. F. Saggs, 'The Nimrud Letters, 1952-Part II', Iraq 17, 1955, pp. 126~128.
185 T. N. D. Mettinger, Solomonic State Officials (Lund: Gleerup, 1971), pp. 134~136; I. Mendelsohn, 'State Slavery in Ancient Palestine', BASOR 85, 1942, pp. 14~17; A. F. Rainey, 'Compulsory Labour Gangs in Ancient Israel', IEJ 20, 1970, pp. 191~202.
186 如 IBD , p. 106。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推罗王希兰,平素爱大卫。他听见以色列人膏所罗门,接续他父亲作王,就差遣臣仆来见他。」

〔暂编注解〕推罗在主前一千年左右脱离西顿,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占有地中海东岸亚柯湾以北长达225公里的海岸线。这个以航海贸易闻名的腓尼基人城邦,其国王希兰曾与大卫结盟,这种友好关系继续到所罗门王朝。此时,非利士人的势力已衰,以色列和推罗两个新兴的国家联合,控有自南徂北的商旅交通要道,推罗可保护以色列的海上航运,而以色列可令推罗的东疆无后顾之忧,两国的关系至为友善。

希兰曾派遣工人和运送木材给大卫建造宫殿。参看的脚注。

推罗王希兰。都提到推罗王希兰为大卫提供工人和材料建造他的宫殿。约瑟夫引用以弗所的米南德在主前300年用希腊文写的推罗的历史,大致说希兰是亚比巴力的儿子,在位统治34年,终年53岁,死后由他的儿子巴力亚撒接续王位(Against Apion 1. 18 )。根据约瑟夫的说法圣殿是在希兰王11年或12年建造的(Antiquitiesviii. 3. 1 )。圣殿是在所罗门四年奠基的,那么希兰和大卫就有七到八年作王的重迭时间。

●「泰尔(推罗 )」:是古代腓尼基人的主要海港之一,位于耶路撒冷北方约150公里 ,的一个小岛之上。它除了在当时的航海商业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之外,纺织和染色工业,以及香柏木出口,都是此处著名的产业。推罗非常仰赖以色列的农产品供应,以色列也控制内陆到推罗的商业大道。因此推罗王是最早承认大卫王的君王。

●「希兰」:字义是「尊贵的」。目前历史文献记载过一位希兰王是公元前969-936年(一说是978-944年 )当推罗王。希兰曾经帮大卫建造过宫殿 撒下 5:11 。

●「爱」大卫:「是....的朋友」、「是....的爱好者」。

1-12 所罗门与推罗王立约:以粮食换取利巴嫩的木材作为建殿之用。推罗在所罗门作王时是腓尼基的重要城市,控制整个腓尼基南部。当时腓尼基人已放弃军事野心,专心发展商业及航海事业,并致力培养优良技工人才。由于以色列正位于当时的商业要道,推罗王为方便贸易发展,早在大卫时已与以色列结盟,及至听见所罗门王继位,便差遣使者来道贺(1 )。所罗门建殿极需要腓尼基的材料及人才,所以也乐得与他立约。【】「推罗王希兰,平素爱大卫。他听见以色列人膏所罗门,接续他父亲作王,就差遣臣仆来见他。」

希兰约于主前九六九至九三六年统治推罗(可能由约主前九八○年开始便与他父亲Abi-Baal 共同执政 )。他与大卫素来友好(译自希伯来文 ~ohe{b 「爱」 指密切的盟约关系 181。一纸贸易协约使推罗得以横跨以色列至犹大、红海及约但河西,进行内陆贸易。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色列和推罗的关系】

推罗位于腓尼基海岸,西顿以南二十五哩,离岸半哩的一个小岛之上。当地的腓尼基居民控制了整个地中海的航海贸易,故此十分繁荣。埃及温纳蒙的记载(主前约1080年 ),证实他们是独立国家。塞浦路斯的考古文化层和后期北非海岸的迦太基,都找到受他们影响的痕迹。但过分注重贸易和缺乏充足农田,却逼使他们与邻邦建立关系。后者对于腓尼基商船所带来的货物甚感兴趣,愿以五谷或其他自然资源交换。所罗门并吞了非利士地区,因而成为希兰的良好贸易伙伴,不断为腓尼基的建筑营造业提供收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希兰】

按照犹太史家约瑟夫(主前一世纪 )的纪年,学者一般认为推罗王希兰一世(腓尼基语作阿希兰 亚述文献作希隆穆 )是于主前九六九至九三六年在位。约瑟夫宣称拥有广泛的推罗历史记录,亦提供了很多希兰年间的历史资料。然而按这日期,大卫和希兰却没有重迭的时候,故此很是可疑;约瑟夫时代的推算方法可能有问题。现有的古代近东史料并无这位希兰的资料,但后来以他为名的希兰二世却十分有名。他的名字也很常见。大约在同一时代,邻邦比布罗斯王阿希兰的名字,也出现在其石棺之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罗门也差遣人去见希兰,说:」

】这段经文记载的是典型的外交辞令,首先提到对方的名字(2节 ),提及过去曾有过的接触(3、5节 ),并开门见山地提出特定的经济协议(6节 )。历代志下也提供更多的细节。大卫曾经计划建圣殿,但却无法达成心愿,因为他是战士,流了人的血。大卫也知道在自己死前不可能成就此事(5节 。当时有许多争战的君王都有建筑神殿。现在是神所定的时间(4节 )。使仇敌服在他脚下( 3节,LXX/Kethib 译作「祂(耶和华神 )的脚下」;Qere{ 译作「我的脚下」,亦即所罗门的脚下)是象征征服的动作(REB 译作「使他们服于他」 。当代艺术中常将敌人描绘成脚凳(例如182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知道我父亲大卫因四围的争战,不能为耶和华他神的名建殿,直等到耶和华使仇敌都服在他脚下。」

〔暂编注解〕大卫早欲建造圣殿,但神未许可。因他不断征战,流人的血太多,建殿的责任便落在“太平的人”所罗门身上。此时国泰民安,四境平静,也是可以大兴土木的时候。

建殿工程在所罗门登基后第四年的春天开始(主前966年,七年后的秋季完工。建殿所需的香柏木来自推罗。希兰王还供应大量劳动力协助伐木并南运,又提供大批石匠,凿石建殿。

殿址在摩利亚山,为耶路撒冷城三座山中的一座,位于北边。此前一千一百年,亚伯拉罕曾在这山上献独生子以撒给神。圣殿的蓝图和大小详载6章和《代下》3、4两章。

简单地说,建殿的计划是大卫依据被圣灵所感得来的样式,一一告诉所罗门,圣殿的样子要象会幕,但大两倍(6章 ),长30公尺,阔10公尺,高15公尺,包括圣所和至圣所。殿朝东南建,至圣所在西边,殿前有铜柱两根,一根叫雅斤,一根叫波阿斯。除了主殿,四周还有房屋。按今天的标准,圣殿不能算大,只是普通房屋的面积。但在三千年前,运输与建筑全赖人力,建这样一座殿宇,确属宏伟工程。

大卫不能建殿是因为时机未成熟。当时以色列还未完全使四周的敌人降服。及至所罗门作王时才四境安宁(4 ), 成就了神给大卫的应许,可以建造圣殿(5 )。

殿。在对所罗门的政府作一大致介绍之后,作者开始记载所罗门最大的事业,圣殿的建造。代下2到4章也记载了所罗门这一重大业绩。

因四围的争战。这并不是说大卫统治期间因为战争而抽不出时间或找不到机会建造圣殿,而是神不允许他做这项工作,因为他是个战士,流了多人的血

●「仇敌」:原文是「撒但」,意义是「敌人」、「对抗者」。

在他脚下】亚述王杜库提宁努他一世(主前十三世纪 )「把脚踏在」被击败之君王,和(象征式地 )被征服之地的「颈项上」,表明这一切都成为他的脚凳。主前十五世纪一个古墓壁画鲜明地描绘了这一点。杜得模斯四世脚踏盒子,坐在母亲(? )膝上;盒中是成堆的仇敌。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

〔暂编注解〕平安。神并不愿意看到以色列与她的邻邦战争不息干戈不止。大卫统治期间为了王权的建立战争是必须的,但神应许他一个儿子,要作“太平的人,”“他在位的日子,”神要“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所罗门名字的意思就是,“平安的。”所罗门认识到他享受的安息是从神那里来的赐福。

】「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

四围平安(RSV译为「平安」,应验了神对祂子民的应许。这在所罗门王朝的初期的确成为事实,当时他没有仇敌(MT 为作 s*a{t]a{n )。撒但后来被拟人化,代上二十一 。没有灾祸,更好的翻译是如 AV 所译的「不好的事发生」;GNB 所译的「没有遭受攻击的危险」则嫌太过精确。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神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

〔暂编注解〕我定意要……建。大卫想为神建造一所殿宇,但神没有允许他实行这个计划,他就将这个责任嘱咐给了自己的儿子。所罗门承担起这项责任不仅因为这是父亲的嘱托,还因为这是从神而来的神圣使命。大卫的意愿变成他的意愿,神的旨意他乐意实现。他生命中第一件大事就是为耶和华建造圣殿。

耶和华……说。当大卫一开始打算为耶和华建造圣殿时,神差遣先知拿单去告诉大卫这项工作要由他的儿子来完成而不是他。神通过各种方法向人说话,但先知是他经常选择与人交通的媒介。

●「定意」:原文是「说」、「心里想」。

】「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神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

「殿」在此可解作敬拜之处或王室住家的「屋宇」(be^t ),庙宇通常以主要的神祇之名命名,但在此的「名」是指神自己,以及祂的自我启示、同在及所有权。为按字义可解作「与」耶和华神(Yahweh 或 Yhwh )之名「有关」。圣殿后来被用来比喻信徒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以求你吩咐你的仆人,在黎巴嫩为我砍伐香柏木,我的仆人也必帮助他们。我必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因为你知道,在我们中间没有人像西顿人善于砍伐树木。”」

〔暂编注解〕“利巴嫩……香柏木”。周长达四十英尺(12米 ),这种木材尤其适合用来做梁、柱和雕刻工艺。

「利巴嫩」:位于腓尼基之东北,以香柏树闻名。

「西顿」:曾一度为腓尼基的主要城市。此处以西顿人代表一切腓尼基人。

吩咐你的仆人。这里简单介绍了所罗门致希兰的信息,这件事在有更详细的记载。所罗门的要求中不仅包括香柏树还有檀香木和松木,以及一个善用金,银,铜,铁的巧匠。作为这些木材的报酬,所罗门承诺将小麦,大麦,酒和油提供给希兰家作食物具体说明了建造圣殿的目的。

香柏木。黎巴嫩的香柏木在古代非常名贵。推罗人用香柏树作他们船的桅杆。亚述和巴比伦王都用它来建造自己的宫殿和庙宇。黎巴嫩的香柏树在埃及的用途更加广泛。黎巴嫩的森林荣美芳香,5:15,,得到高处常年流淌之雪水的浇灌,而巴勒斯坦其它地方却是一片干旱焦裂的景象。现代黎巴嫩香柏树的树高一般都在50到80英尺,树冠呈圆顶形,叶子蔟生,枝条长、展并弯曲。著名的香柏树大部分在黎巴嫩山脉已经消失了,然而,在金牛山它们却依旧茂盛众多。

善于。腓尼基人,特别是西顿人因为出众的机械和艺术技巧,古代的文学经常提到他们,尤其注意到他们砍伐树木和运输木材的工作。

●「香柏木」:香柏木本是利巴嫩的名产,树身有一种香油(目前是化妆品的原料之一 ),这种香油使香柏树虫蚁不生,具有防蛀功能,使之成为名贵的木材。

◎「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意思是希兰开口,所罗门就答应,彼此都相信对方会给予适当的报答。这种说法表示两王的互信程度相当高。

●「西顿人」:「西顿」字义是「打猎」,推罗北方的地中海岸旁的腓尼基古城。此处称推罗王统计的人民为「西顿人」是因为此时两、三百年前(约公元前1200年 ),西顿人为了躲避非利士人的攻击,逃到推罗来。这些西顿难民可能就成为推罗的奴工,成为最会砍树的民族。

】所以(希伯来文然后 RSV )引进主题183。利巴嫩的香柏林(Loud. )可以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长至三十公尺高,常被埃及、亚述及巴比伦王用作大型庙宇屋顶栋梁之用。利巴嫩/Taurus 山丘盛产丝柏(一种东方药用植物 )及松木(第10节 NEB 基利家枞树 ),因此有丰富的木材来源。希兰答应供应,并且扎成筏子浮海运(9节 ),送至地中海所罗门指定之海岸,亦即约帕或是在附近 Yarkon 河口的 TellQasileh。

──《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兰听见所罗门的话,就甚喜悦,说:“今日应当称颂耶和华,因他赐给大卫一个有智慧的儿子,治理这众多的民。”」

〔暂编注解〕「众多」:可解作「伟大」。

甚喜悦。希兰和所罗门之间似乎确实存在真诚的友谊,当然这无疑应该追溯到大卫和希兰之间真诚的友谊。希兰对所罗门之要求的应承在中有更详细的记载。

应当称颂耶和华。来自推罗王的反应很不同寻常。通过大卫和所罗门的交往希兰王听到了希伯来人的神。这个时候耶和华的名字在以色列很多邻邦中受到尊崇,人们也更好地认识到他的律法和政府的原则。打破障碍就会发生转变。当然,并没有证据表明希兰王他自己成为了一个耶和华的崇拜者,或者他现在的说法就能证明他的宗教信仰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话更像是那些尊重以色列之神的人说的,现在希兰也承认耶和华是“创造天地”的。

●「甚喜悦」:「极度的欢喜」。

◎ 5:7 应该是一种外交辞令,当然希兰王真的很高兴,不过他只是用外交辞令来尊重所罗门王的神,并非真的是信奉神。

】「希兰打发人去见所罗门,说:“你差遣人向我所提的那事,我都听见了。论到香柏木和松木,我必照你的心愿而行。」

〔暂编注解〕你的心愿。再也不能从任何人那里得到比这更亲切的回答了。希兰已经完全加入到所罗门的计划中来并答应提供他所要求的一切。他所做的是出于甘心乐意。如果我们都能甘心乐意地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说明,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劳作将要大大减轻了。

●「松木」:「柏树」、「枞树」。

8-9 推罗王希兰回复所罗门,二王达成协议。

】「我的仆人必将这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扎成筏子,浮海运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也要成全我的心愿,将食物给我的家。”」

〔暂编注解〕木材是以“筏子”的形式从利巴嫩运送到巴勒斯坦。

从黎巴嫩。这些原木可能是从山上顺流而下,或者是在滑面上放下来,之后被运到海边,系成筏子,漂流到距离耶路撒冷34英里(54.4千米 )的约帕。第二次建造圣殿时也是遵循这一过程

●「你所指定我的地方」:指「约帕」。 代下 2:16

◎事实上以色列除了缺乏建材外,也缺乏建造大型建筑的能力。而推罗依赖商业,缺乏稳定的粮食来源。既然建造圣殿需要很长的时间,那所罗门等于跟希兰签订了一个长期契约,双方可以互利。

◎希兰似乎对供应木材很有经验, 5:9 就直接建议进行的细节,利用木筏海运来运送木料。

】「我的仆人必将这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扎成筏子,浮海运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也要成全我的心愿,将食物给我的家。”」

「筏子」(dob[#ro^t 及 rap{so{do^t 惟有在此出现,可能是指将木材用绳绑成(dbr )筏子,到时「拆开」以便内陆搬运。一封约主前七百四十年的亚述人的信提及与这种木材贸易有关的184西顿人(6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于是希兰照着所罗门所要的,给他香柏木和松木。」

〔暂编注解〕希兰……,给他。所罗门和希兰之间应该是有一份正式的,书面的协议。所罗门列出了合同的条款希兰迅速予以接受。希兰答应照合同所写将所罗门渴望的香柏木给他。约瑟夫说希兰和所罗门之间信件的抄本米南德(主前300 )的日子还依旧存在,还可以在推罗的存盘中看到(Antiquities viii. 5. 3 )。

10~11“二万歌珥”约等于四百四十万公升。“二万罢特”约四十四万公升。推罗王不是免费供应人力和建材,而是有补偿的。“清油”是从橄榄压出的纯净橄榄油。

】「所罗门给希兰麦子二万歌珥,清油二十歌珥,作他家的食物。所罗门每年都是这样给希兰。」

〔暂编注解〕关于“歌珥”,参看的脚注。这里的分量大概等于十二万蒲式耳(4-400千升 )麦子及十二万加仑(440千升 )清油。

「清油」:指纯净的橄榄油。

「清」原文作「捣成」,即用杵把橄榄捣碎,榨出纯净的油。

「二十歌珥」:希腊文译本作「二万罢特」

所罗门给希兰。所罗门和希兰之间达成的协议是互惠互利的。黎巴嫩盛产香柏树而粮食匮乏,以色列恰好相反,粮食有余而树木不足,他们是各付所有,各取所需,实现共赢,双方得利。双方对这促进繁荣与和平的协议都很高兴。

每年。所罗门建殿的工程持续了好几年,因此为了希兰王的木材和工人的服务他就安排每年供给对方一定数量的大麦和油。

●「二万歌珥」:约等于4400000公升。 代下 2:10 说是二万歌珥小麦、两万歌珥大麦。这些麦子可以做成两万六千六百六十六歌珥的面粉,比所罗门王室消耗量少五分之一。

●「清油」: 原文是「捣成的油」,指的是「压榨过的橄榄油」。

●「二十歌珥」:约等于4400公升。 代下 2:10 说是二万罢特,也就是440000公升。一般认为是4400公升比较可能。

◎「每年」:照 6:38 记载,所罗门建造圣殿,总共七年。

】麦子包括所有的谷物,还有榨好的橄榄油(NIV 希伯来文可译为「捣成的油」 )并不是用粗糙的石磨,而是用杵及臼捣碎压榨出来的(REB 译为「捣碎的橄榄」 )。「纯油」(JB、AV 与新译 和合作清油 )的数量可能是二十歌珥(一如 MT 及 RSV ),而非(以及 LXX )所说的二万罢特(一种度量衡 二万罢特相当于十一万五千加仑 )。这并不一定表示所罗门就他所收到的材料而言吃了亏,然而这种支付的确与他王国后期的贫穷不无关系。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暂编注解〕智慧。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智慧,宗教需要,买卖中也需要,政府和农业,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智慧能让人知足,兴旺,幸福,虔敬。真智慧来源于神并引导我们到神那里去。

】「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这些均被纳入一个二王之间正式的\cs9约(合约 b#ri^t )内。现在已知的还有其他主前一千年前的一些经济条约(例如亚述及叙利亚的 Mati~el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万。」

〔暂编注解〕强迫的苦役成为了内战的起因之一

挑取服苦的人。这里似乎是以色列人第一次被征召去服劳役。撒母耳曾警告过以色列民那将来的王要作的事。大卫也曾使“住以色列的外邦人”服劳役,那时以色列人还远远没有落到这个重累之下。而建造圣殿时有30,000人被征召。假定当时以色列国有劳动能力的人是1,300,000,那么就是四十三抽一。

13~16建殿工程浩大,动员以色列人三万,迦南人十五万,费时七年。这三万以色列人中,每月轮流有一万人往黎巴嫩伐木,二万人留在本地耕种自己的田地。每个以色列人平均一年服役四个月。扛抬、凿石是迦南人的工作

13-18 所罗门征用以色列人:为圣殿预备木材和石头;包括三万名工人往利巴嫩协助腓尼基人取木、七万名搬运工人及八万名石匠。

◎13~18此处有两批劳工,三万人是以色列人,其他应该是外族奴工。三万以色列劳工,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到黎巴嫩去服劳役。十五万外族奴工则完全没有休息。 王上 9:21利 25:39 记载这两种人,以色列人不能奴役以色列人,但战俘或外族人就难免被奴役了。

】「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万。」

此时期在叙利亚及巴基斯坦已有强行征用服苦之人的作法185。被迫征用的奴工(mas'ob[e{d[ )共计十五万,主要以非以色列(「迦南」 )人口为主,因为希伯来人是不应当奴役自己同胞的。从以色列人(所有以色列人 )中挑取的那三万服苦之人是短时间的征召,一年离家四个月。

──《丁道尔圣经注释》

】「派他们轮流,每月一万人上黎巴嫩去。一个月在黎巴嫩,两个月在家里,亚多尼兰掌管他们。」

〔暂编注解〕一个月。工作一个月休息两个月的安排使得这种服劳役制度稍微轻松了一点。这种劳动和加在外邦人身上辖制的苦役是不同的,因为“所罗门不使以色列人作奴仆”。尽管如此这些工作还是让人厌倦并成为所罗门统治末期导致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

亚多尼兰。国家的主要大员之一

】「派他们轮流,每月一万人上黎巴嫩去。一个月在黎巴嫩,两个月在家里,亚多尼兰掌管他们。」

亚多尼兰,。轮流(希伯来文为 h]ali^p{o^t AV译为「依序」 )可能源自希伯来文 h]a{lap{,「改变」或是亚喀得文 hitlupu,「进进出出」。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用七万扛抬的,八万在山上凿石头的。」

〔暂编注解〕扛抬的。这些苦工不是以色列人而是外邦人,就是那些被大卫指定去“凿石头”的人。他们是真正的苦工,或者说是奴隶,在负重和凿石头这些劳苦繁重的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工作。

●「扛抬的」:「挑夫」、「扛抬重物的工人」。

】此处的数字及类别都是一般性的,例如「扛抬的」(no{s*e{~ sabba{l RSV 「搬运工」 REB )。凿石匠在山上(MT、NEB 及 REB 省略此字 )工作的地点并未注明,可能是在以色列境外。三千三百督工乃是「主管」(RSV NRSV 译作「总监」,可能是他们的代表,亦即一比五十的比率;有些抄本的读为「三千六百」,加上另外的五百五十位督工,合计三千八百五十 ),可能是只与十一个北部的支派有关(请注意这些十一的倍数 )。并无证据显示这些数目是为了增加所罗门的声誉而作的夸大。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此外所罗门用三千三百督工的,监管工人。」

〔暂编注解〕「三千三百督工」:这数目与的五百五十名有别。两者的差别可能是由于后者仅负责看管三万工人,而前者则看管全部十八万工人。

所罗门用……督工的(直译为所罗门的督工 )。这里给出的数字是3,300,但另一处给出的数字是3,600给出“所罗门督工的”人数是550,而给出的“所罗门王督工的”有250人。我们应该注意到各级官吏的总数是3,850人。很明显《列王纪》和《历代志》的作者将不同的官员分别对待。还有一种可能,官员重组。作者之前作出了一个统计,后来这其中有些人被提升了,就出现了另一个重组后的统计数字。

●「督工的」:原文是「首领」、「监督者」、「官员」。这些监督者应该也是外族人。

】「王下令,人就凿出又大又宝贵的石头来,用以立殿的根基。」

〔暂编注解〕大的……石头。这些石头体积巨大,被精心凿出。大部分劳动都花在这个工作上,预备这些石头并把它们从采石场运到建殿的地点。其实建造圣殿本身用不了这么多的石头,圣殿的所在地摩利亚山的山顶很不规则,很多石头都用在建设一个平整稳固的圣殿基址上。现在还能看到这个地基中巨大的石头,有人认为它们可以追溯到所罗门的时代,但现在人们又认为它们不会早于希律的时候。这其中有些石头长30英尺高7 1/2英尺。

】又大又宝贵的石头(参「宝贵的」或作「巨石」(NEB )是凿出来的(removed ),用来作为立殿的根基(ga{zi^t ),可能便是后来发现的,在那个时期中有边缘装饰的基石之边缘图案石工186。雕塑木材及石头(psl 并非仅止于「预备」 )是高度技术性的工作,由来自以色列、西顿及迦巴勒的匠人一同担任。迦巴勒(NIV JB 或和合译为「迦巴勒人」 )亦即现今在 Byblos 的 Gubla,有些人将此读为「与沟为邻」(yagbili^m AV 译为「石匠」 ),但必须将经文加以修改才能成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罗门的匠人和希兰的匠人,并迦巴勒人,都将石头凿好,预备木料和石头建殿。」

〔暂编注解〕“迦巴勒人”是住在迦巴勒(今天的比布罗斯 )的居民。迦巴勒位于贝鲁特以北十三英里(21公里 )。

「迦巴勒」:是腓尼基北部的港口,位于推罗以北约壹百二十公里(七十五英里 )。

「凿好」:原指将从山上凿出来的石头(15 )加以修整琢磨。

匠人。应该是“迦巴勒人,”见边页。他们是迦巴勒的居民,这是腓尼基海岸的一座城。他们是技巧娴熟的石匠,受雇于任何需要特殊技巧的工作。

●「迦巴勒」: 字义是「界线」。位于黎巴嫩北方,西顿以北七十公里左右。这个民族可能也跟希顿人一样,因为逃难沦为推罗的采石奴工。

◎这些石头可能来自不远的地方,目前耶路撒冷城外,还有一处被称为「所罗门采石场」的地方。

【思想问题(第五章 )】

1所罗门首先动工的是什么建设?是什么动机驱使他承担这责任呢?你的首要建树是什么?你是否像所罗门一样时刻准备好与未信的朋友分享耶和华的好处,并邀他们参与呢?

2所罗门安排建圣殿的一切事宜时,有否依照神所赐的智慧办事呢?; ; 3:17。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

神赐给我们安息。当祂在四围保护我们,使我们得着保障,好似在坚固的城堡内,有海水在城四周。这样仇敌就无法侵入,我们也在完全的平安之中。我们的心常在神面前,藏在祂恩手的掌握之中,敌人必永不站立。

你曾否经历这样的安息,当神在你四围,好像冬夜的明光照耀得那么辉煌,有玻璃透过这光芒?本章所记述的就有尖锐的对比:一方面有战争,但是另一方面却有平安。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因为战争在发展中,好似波涛狂澜汹涌着,但是在里面就有十足的平安,好似激流边的草地有宁静的花园一般。

有了平安,才有最好的事奉。所罗门能建造神的殿,马利亚回坐在耶稣脚前膏祂,都是由于平安的缘故。在宁静的心灵才有极大的决意,正好似在乡村的僻静处能孕育伟大的战士、政治家与爱国的志士。人们以为最活动的是最刚强的,其实不然。当人真正经受考验的时候就显出能量了。我们实在需要有忍耐的能力等候,在要紧关头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

──迈尔《珍贵的片刻》

预备建殿】

「所罗门…预备木料和石头建殿。」

建造之先,须得要预备,不论作甚么工作,都是如此。因此有人说:“失于预备,就是预备失败。”作神的工作,不能推说随从圣灵引导,更必须尽力慎重预备,因为是为神作的。主耶稣所说仆人的比喻,为了主人所托的银子,良善忠心的经营,因他肯作预备,才有好的经营成绩。
有人却以为神就是爱,爱就是宽容马虎,特别在宗教改革以后,明显的趋势是,在教会事工上,往往以不注重质量出名,这是极严重的错误,由于不正确的观念。这是很可悲的事。这不是关于价格的问题,而是在于价值观念,在于是否存心想要作得好。也就是说,你所信的主是否值得你的服事。
所罗门继承父亲的心志,为神的名建造圣殿,先要注意作“预备木料和石头”的工作,不能临时乱抓。

知道自己使命

人作神的工作,不是单凭热心,看见有需要,就可以自抱奋勇动手作工。显然的,爱是需要的,但那也不够。大卫虽然爱主,但不是神命定建殿的人。神也预备推罗王希兰的心,差人来见所罗门,是神印证所罗门当作建殿的事工。

认识自己不足

所罗门有空前绝后的智慧,但他没有狂妄的因为自己甚么都能作,自己动手伐木采石。魔鬼有时藉民族自尊心作祟,叫人勉强维持虚骄;所罗门的智慧,使他认识自己不行,需要专家帮助。希兰王从此看出他有智慧,欢喜接受他的请求。

对人必须公平

有人藉爱主之名,占人的便宜,叫人心中不舒服,以至使主名蒙羞。神赐所罗门智慧和丰富,他“用智慧与外人交往”彼此立约,公平相待。信徒对外邦人不可贪取,以至造成困难,影响彼此关系。因为他们没有主的应许福分。

建立责任制度

许多工作的失败,不是因为不肯出钱出力,而是在于没有监督协调。纪律松弛马虎,不是宽大,更不是爱心,而是失责对主不忠心。所罗门知道人的缺欠,建立良好的监督制度,使工作没有荒废错误,认真保持质量。这是我们极当效法的。
现在是建殿的时候。愿我们知道预备的重要。

── 于中旻《圣经研究》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