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译者按:此译文之译笔读来较为贴切 )
这些年间,小犹大就像现代许多更小邦国一样,被卷进大国之间的混乱冲突中。事实上,一直以来的情形就是这样,但现在,连伪装独立的事也绝口不谈。离耶路撒冷现场有更多更大的事件发生。长久以来的统治者亚述为巴比伦王国所击败。首都于公元前六一二年沦陷,法老王于公元前六○九年驱军北上,在米吉多遭受到约西亚抵挡,这一次进军是企图加强旧敌的余民去反抗这新威胁。这种藉着保持平衡使米所波大米敌人中立化的计划失败了,巴比伦于公元前六○五年在叙利亚的迦基米施击败埃及。犹大自动地在他们控制之下,但是当法老占据西南面的迦萨时,对巴比伦作背叛行动的企图无法得逞。一直到公元前五九八年,尼布甲尼撒王终于挥军恢复了局势。(二 )列王纪最后的这一部分所真正关心的事,从这个记录与另外两段相若的圣经报导作比较时可以看到。耶利米书最后一章(五十二章 )几乎与的记载完全相同。但是与的记载不同(耶四十至四十三章对此有更详尽的解释 ),对所掳的民数与及十六节的记载显然有了出入。历代志作者的历史结尾一章(代下三十六章 )较为简短(共二十三节 ),实际上提及先知耶利米,而且从较为后期的观点去叙述。历代志作者是将数据源或缩短或者重写,但在列王纪更详尽的故事中标出那书的一些特殊标志。对约哈斯的介绍并不突出,只说他也‘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而玛拿西所犯的一切罪特别受到指责。列王纪且更详尽的提及殿里的宝物被拿去,见。这一点的确令人惊奇,因为在崇拜的事上,特别是对耶路撒冷圣殿的装饰方面,正常来说,历代志作者是更表关注的。这两方面的历史虽然字眼的应用很不相同,却都是以前瞻的态度结束。波斯的古列王在公元前五三九年推翻了巴比伦王国之后,历代志作者能对其古列宣言及应许在耶路撒冷建殿的事加以报导。列王纪的最后几节显得相当神秘。这段经文报导巴比伦新王(他称呼自己为以未米罗达 )使被掳的约雅斤获得高位,作为他在公元前五六一年登基的特赦之恩。对被掳者来说,对将来的期望有所警惕是聪明的做法。令人有点惊奇的是此书对一个被指责为效法父亲行一切恶事的王竟寄予厚望。总之,这几节经文是作者们的隐名‘签署’,他们也是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他们宣称自己是犹大人民,以别于留在犹大或被迁移到埃及的敌对派(22-26 )。【】「那时希西家病得要死。亚摩斯的儿子先知以赛亚去见他,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
●这件事情应该是发生在公元前701年西拿基立攻击耶路撒冷之前,因为米罗达巴拉但 20:12 于公元前703年就被西拿基立废去。此时希西家应该不到四十岁。希西家自己死于公元前686年。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事情发生在西拿基立攻击耶路撒冷以后,不过理由比较难说得通。如果计算公元前686年之前15年,那就是701年左右,当然,这15年也不一定是精确的年日。
●「病得要死」: 20:7 说明这是一种毒疮的病。
●「亚摩斯」:字义是「强壮的」。与「阿摩司」原文一样,但不是写阿摩司书的那一位。
●「留遗命」:原文是「下命令」,应该是要他「指定继承人」。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那时”。即西拿基立开始攻击犹大的时候(比较6节 )。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希西家患病大概正是亚述王西拿基立攻击犹大地的时候,也就是他在位第十四年。神听了祷告,增加了他十五年的寿命。他在位共二十九年。
本章1~19节也见。看注。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
希西家病危蒙神医治:此事大概发生于西拿基立攻打耶路撒冷(主前七○一年 )之前(见本章6注 )。当时希西家在病危中衰求神医治他。神应允他的祷告,并答允保守耶路撒冷不致被亚述攻陷。
――《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与并行的赛38章记录相同的内容。本文中神改变了主意,好象神同人一样反复无常。这是否违背了主宰世界的全能之神不变的属性呢?以色列出埃及时也有过类似的事件,当以色列百姓犯罪,神定意要灭他们时,摩西为百姓祷告,神便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们。这一问题可从以下角度去理解。出埃及记中神后悔并不意味着神改变旨意,而是改变了震怒的方式。而这里,神为了行神迹医治希西家的不治之症,先对他说“你必死,不能活”,告诉他得的是不治之症,从而催促他祷告。之后神垂听希西家的祷告,当场治愈了他的病。并作为其证据,显现了日影往后退10度的神迹。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希西家就转脸朝墙,祷告耶和华说:」
【】「“耶和华啊,求你纪念我在你面前怎样存完全的心,按诚实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为善的。”希西家就痛哭了。」
●「行事」:原文是「行走」。
●「痛哭」:「哭了一个大哭」。大概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要哭,所以把脸转离开众人。
◎ 20:3 显示希西家自认自己在神面前有「善行」。不过就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时候的希西家并不如后期那样的忠于神,他依靠埃及、巴比伦等政治势力,而且后来臣服于亚述。 王下 18:13-16――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这节经文并非仅仅为了要强调希西家的敬虔,因为已提及他的流泪悔改。此处的祷告中,希西家说他存完全的心,又作你眼中所看为善的,并且一直按诚实行事(REB ),这乃是申命记中理想君王的表现。耶和华恩待那些忠心事奉祂的人。
──《丁道尔圣经注释》
「存完全的心」:指「尽心」。
「诚实」:即「忠诚」。
――《串珠圣经注释》
关于希西家的祷告内容,也有同样的记录。希西家求神顾念他在神面前所行的善行。希西家并不是要在神面前表功,而是非常谦虚而恳切地表示自己所行的尽管微不足道,但在神面前已经尽力了。另外,希西家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当他从先知以赛亚的口中听到自己会死的话后,便痛哭着祷告。其原因是:①他还没有继承王位的儿子。据21:1的记录,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登基时只有12岁。这是希西家的生命延长后所生的儿子。因此对于在神面前坚守信仰的希西家来讲,无子而死是最可怕的惩罚。②神应许义人长寿,但希西家那时正当壮年。从当时把长寿视为天福的时代背景来讲,这一观点也有或然性。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希西家的祈祷】
亚述王亚述纳瑟帕一世(Ashurnasirpal I 主前十一世纪中叶 )在一篇现存的祷文中,以自己忠于女神伊施他尔为由,恳求疾病得医治。他除了形容自己谦卑、虔诚,得神所爱以外,更提到自己忠诚执行的无数礼仪。他又讲述自己的流泪和焦虑,哀求神明施恩医治。希西家的祷文记于;可参看该处经文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赛亚出来,还没有到中院(“院”或作“城” ),耶和华的话就临到他,说:」
●「中院」:王宫的院子,有人认为是王宫与圣殿之间的地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中院」(MT 经文之读音Q#re{ h]a{s]e{r「院」 )位于王宫及圣殿之间;然而 MT 作 Kethib(经文之写法 )意为中城(ha{~i^r ),可能便是 REB 的「要塞」。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中院」:大概是指王宫的院子。
――《串珠圣经注释》
【】「“你回去,告诉我民的君希西家说:‘耶和华你祖大卫的神如此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医治你。到第三日,你必上到耶和华的殿。」
「君」或领袖(现中 )(MT na{gi^d 这一头衔乃希西家及大卫之间的共同处。因为神照祂的旨意预定万事,因此惟有祂可以说我必医治你,;祂有最终的医治权柄,。对神有信心并不排除祂会使用够资格的医药或医生(7节 )的可能性。
「第三日」(「后天」 )暗指「很快」,而并非如复活一事中传统按字义的解释。第三天乃是一般接待客旅或探访的期限。此节强调去到神的殿献上感谢的重要性。
「上到耶和华的殿」可能是为了感恩的目的。我们的生命乃在神的手中,当祂特别祝福时,才有可能延长生命。
──《丁道尔圣经注释》
听见了……看见了……: 神从不对哀痛的祷告充耳不闻,这表现了神的慈爱。可见,我们的诚实与热心能使神喜悦,但人总是背道而驰,因为他们是罪人。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20:5-6 中,神不但应允了希西家直接的祷告延长他的寿命,也应允让亚述不会攻占耶路撒冷。不过神答应他的理由不是因为希西家的「完全」
或「善行」,而是出于神的「怜悯」。
【】「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并且我要救你和这城脱离亚述王的手。我为自己和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这城。’”」
●「我必加增」:原文是「看哪!我必加增」。
◎ 王下 20:6 这么说「我为自己和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这城」,可见希西家的命运和耶路撒冷城密不可分,也表示神响应了他的祷告全然是因为他的虔诚和祷告恳切,而是神记念祂和大卫的约定,并且祂做事有祂自己的目的。――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希西家得到「十五年」的加增;他死于约主前六八六年,由此应许可以得知耶路撒冷围城的时间。因此他的康复成为耶路撒冷康复的象征(一如6节所示 )。有关神对祂的城市及王朝的眷顾(但并不表示它们乃不可侵犯的 ),请见。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乃按当初的应许,在圣经中常常重复出现,见;;。
──《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西家死于主前六八七年,按照本段所说的十五年计算,他的疾病应发生于主前七○二年左右。
――《串珠圣经注释》
【】「以赛亚说:“当取一块无花果饼来。”人就取了来,贴在疮上,王便痊愈了。」
●无花果「饼」:「压平的无花果块」。当时的人认为无花果有药效。米所波大米用来治疗牙痛和肺病、在埃及用来治疗便秘、在阿拉伯地区用来治疗瘟疫。
●「贴」:原文是「擦」。
●「疮」:原文是「疔」、「疖」、「疹子」。
●「痊愈」: 原文是「存活」、「复原」。――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先知成为医治者乃是一个罕见的例子。无花果膏而非「无花果饼」(RSV 「无花果膏药」 REB ),其使用已有先例,也是医学文献,上的用字(d#b[elet )的影响,里面曾经记载过用葡萄膏药治愈一匹马的事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无花果饼: 在古代近东地区用无花果治疗疮,这是一种民间疗法。但希西家痊愈并不是靠自然疗法,而是靠神的医治。同样,基督曾用泥治疗了瞎子的眼睛,但泥只不过是显示基督之能力的看得见的工具而已,而不是治疗的药物。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无花果饼】
在乌加列,无花果饼可以是佐料,也可作药用。后期的犹太拉比文学和古典史料(如老普利尼〔Pliny the Elder〕 )都表达了无花果干具有药性的信念。膏药(NIV 和合本「饼」 )有时是供诊断而非药用。药剂敷上一两天后,便可检查皮肤对药物的反应,或药物对皮肤的反应。埃玛尔某个医药文献,就提到了如此使用无花果或葡萄干的处方。这种药剂有助于诊断当如何治疗病人,以及他能否痊愈。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希西家问以赛亚说:“耶和华必医治我,到第三日,我能上耶和华的殿,有什么兆头呢?”」
●「兆头」:「记号」。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兆头」:原文与的「证据」为同一字。
――《串珠圣经注释》
三天的恢复时间对于希西家来讲一定很漫长。所以为了确认神是否真的应允他的祷告,而求了具体的征兆。这并不表示希西家缺乏信心。因为在旧约时代,神对还未实现的应许,常常会给于征兆(19:29,,,。象亚哈斯因没有求征兆反而受到了责备。所以希西家已知道神会给他一个征兆,便问是什么样的征兆。,8说神让以赛亚传达拯救的应许时,也包括征兆在内,这就说明希西家的要求是正当的。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本文记录了作为希西家痊愈的证据,日影倒退10度的神迹。这表示了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尤其神给希西家显示神迹,是要安慰他不要惧怕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对犹大施加压力的亚述。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神使日影倒退十度(原文作十级 ),以证实必使希西家康复。很多学者根据的「国中所见的奇事」,认为日影退后的现象只限于犹大地,并没有改变整个地球转移的进度。
――《串珠圣经注释》
【医治的兆头】
这个神迹兆头同时也是的一部分,不能够视为后来的先知「神话」。兆头乃是为了要证明先知的话,显示神在作工。按正常(「小事」 MT )而言影子是向前移的,因此向后移乃是违反自然的秩序,并使之快速前进更易显出其重要性及无可置疑性417。有解经家将「度」或级(新译 )解释为「上院」或「日晷」。
上院(读为`@liyat 可能是用来作观测天象以求指引之用。亚哈斯可能已将此风引进圣殿418。这个故事并非「显然是神话」(Jones )或是指一次日蚀。这种神迹现象亦出现于。巴比伦(希罗多德II.109 )及埃及的日晷(11节 )乃是由阶梯或楼梯的影子(一如 NIV、和合作「日晷」 MT ma`@lo^t{ 见 IBD p.1567 )由东向西的移动来看,可能在此是神迹式的光亮419。
──《丁道尔圣经注释》
【根据—11及的记载,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这情况怎可能会出现?】
上述经所记载的,是一件神迹。这神迹之所以会出现,乃始自希西家的祈求,先知以赛亚为此事祷告(11节 ),并由神恩慈地使这事成就。根据圣经记载,起因是希西家长了一个可能会致人于死地的肿瘤或疔,以赛亚亦警告他不久于人世。于是希西家祈求神,而神就应允他,并给他一个兆头,使希西家更肯定明确知道神已应允。假如是可用气象或天文定律来解释的不寻常的现象,这现象就不足作为神所给予的记号,以表达他答应了某些急切而难以成就的要求。我们或可以猜测当时的大气层内出现了一股特别湿冷的气流,使太阳光线起了不寻常的折射。然而,这种不寻常现象刚好出现于希西家及以赛亚的要求与祷告之时,这种巧合本身已是神迹了。神早已用他充满权能的话语,从无有之中创造了万物,在他来说,希西家这个神迹又怎会是难成的事呢。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以赛亚说:“耶和华必成就他所说的,这是他给你的兆头:你要日影向前进十度呢?是要往后退十度呢?”」
●「成就」:原文是「做」、「行出」。
●「十度」:「十级」、「十阶」。――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希西家回答说:“日影向前进十度容易;我要日影往后退十度。”」
◎「日影往后退十度」: 王下 20:8-11 记载是希西家要求神给他兆头,所以神应允他,让日影后退十度。这可能只是短暂的阳光折射现象。――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古时近东有一种计时的“日晷”,有似小型的台阶。“亚哈斯的日晷”可能属这一种,建在王宫外院,面西而造。太阳下山,日影拉长,阶台上的影子会向上移,这就叫做日影“向前进”。有的译本据此将11节译为:“先知以赛亚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使亚哈斯台阶上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级“。
太阳西沉,日影一定延长,这是自然规律。希西家所要的兆头是要日影违反自然的规律,反向后退。何以能做到?因圣经未详述其事,故解经家作有不少解释,且无一致看法。此事明显为一局部性现象,只囿于犹大一地。神掌管宇宙万物,藉此现象显明祂乃生命的主,无所不能,无所不在。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先知以赛亚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使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
●「亚哈斯的日晷」:「亚哈斯」是希西家的父亲,「亚哈斯的日晷」,原文是「亚哈斯的阶梯」、「亚哈斯的刻度」,当然,也很可能这就是当时的日晷(计时工具 )。埃及和巴比伦公元前1500年就有日晷,至于旧约,此处则是唯一记载日晷之处。――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参看的脚注。指出这是一个在地理上受到局限的神迹;那虽然是一个惊人的神迹,却没有影响到整个地球的运转,否则整个世界都受到影响。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日晷」:原文作「梯级」。当时日规的设计是一东西走向的台阶,两端有两道倾斜四十五的十级石阶,而石级前又有两道石墙。时问是以墙影在石级上的进度计算。十级就正好是半天。
――《串珠圣经注释》
【亚哈斯台阶的影子】
这个「亚哈斯台阶的影子」(NIV 和合本「亚哈斯日晷的日影」 )可能是一种日晷。昆兰(死海 )古卷中的,将本节写作「亚哈斯屋顶房间的日晷」。一座埃及出土的房屋模型有两段用来显示时间的阶梯,所根据的可能是类似的概念。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不过是通往屋顶或上层建筑的梯级,在每日某些时分可以看见影子而已。本节的经文没有明言这建筑的用处是显示时间。敬拜天象是另一个可能。但它如果真是计时装置的话,本节就是这种装置在旧约出现的惟一案例。旧约世界从巴比伦到埃及都有日晷的记录,考古证据可以上溯到主前十五世纪。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古时日头停留,此次日影倒退,情况是……】
亚哈斯王所造的梯级是个日晷。埃及这时期的日晷有些是造成小型梯级的形状,可以观察日影在梯级上的移动。
――《灵修版圣经注释》
【】「那时,巴比伦王巴拉但的儿子比罗达巴拉但听见希西家病而痊愈,就送书信和礼物给他。」
●「巴拉但」:「巴力 (是他的 ) 主」。
●「米罗达巴拉但(又作比罗达巴拉但 )」:字义是「玛尔杜克生了一个儿子」,此人是亚述和巴比伦史料中的玛尔杜克阿普拉伊丁纳二世(Marduk-apla-idinna II )。他原是迦勒底比特雅金(Bit-Yakin )部落的领袖,公元前721年之后,比罗达巴拉但得了巴比伦的国位,亚述王撒珥根二世于公元前710年把他废除。比罗达巴拉但再次以地方性迦勒底酋长的身分,作为亚述的属国。公元前705年亚述王撒珥根战死后,比罗达巴拉但与人合谋发动叛乱,以求摆脱亚述的统治。此处的事件大概就在这时发生。米罗达巴拉但废了亚述所立的巴比伦王,自己在邻近的博尔西帕执政(公元前703/702年 ),但在同年被亚述的新王西拿基立所废。比罗达巴拉但逃到以拦,公元前694年死于当地。
◎约瑟夫的「犹太古史」记载:巴比伦王这次派使者访问的目的是要邀请希西家加入反亚述联盟。
◎许多注释书都提到希西家这时候应该是很想与巴比伦结盟反叛亚述,为了取信于巴比伦,证明犹大有足够的军力,所以展示国力给使者看。因为巴比伦一叛变,不但可以拖延亚述的军队,耶路撒冷的防御工事更可以趁机加强;更近一步来看,远在天边的巴比伦也不会成为潜在的军事威胁。由上述理由,与其说希西家判断错误,不如说他失去了对神的敬畏;面对别人的赞许和帮助之下,我们是否能记得神才是不变的倚靠呢?
●「病而痊愈」:原文仅有「生病」,不过意义应该是「生病而且好了」,不然不可能派人来探望重病的陌生国度君王。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比罗达巴拉但」(MTBerodach-baladan 或作 Merodach-Baladan 希伯来文的 b 及 m 乃常见的唇音转化 )亦即 Marduk-apla-iddinna II,于主前七二一至七一○年及七○三/二年的六个月中在迦勒底作巴比伦王。
差遣使者送书信和礼物到访乃是巴比伦常用的外交策略。这位使者到来时候可能是比罗达巴拉但在位的第二段时期(见上 )。希西家「听了」使者(MT s%m' ),而的「欢喜」乃是按照希腊文及武加大译本「喜乐」(s*mh] )。
根据约瑟夫(《犹太古史》x.2.2 ),这次到访的目的乃是要邀请希西家加入反亚述联盟,但在此并未强调此点。巴比伦已经向其宗主国亚述发出挑战,以赛亚却一向反对与当时任何的世界强国联盟。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比罗达巴拉但”(M e r o d a chbaladan )。他曾两度作巴比伦王(主前721~710年和主前703~702年 )。他派遣使者来见希西家,显然为了征募军费来对抗亚述。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比罗达巴拉但即的“米罗达巴拉但“,为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王玛尔杜克阿波伊但拿(Marduk-aplaiddina ),曾两任巴比伦王(主前722~710年-703~702年 )。此时巴比伦尚在亚述帝国辖下,主前702年后,逃往米所波大米的以拦,继续反抗亚述。遣使来见希西家王大概希望和犹大国建立反亚述联盟,其时当在主前703年。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有古卷并无「而痊愈」的字眼。
――《串珠圣经注释》
【比罗达巴拉但】
比罗达巴拉但(又作米罗达巴拉但 )就是亚述和巴比伦史料中的玛尔杜克阿普拉伊丁纳二世(Marduk-apla-idinnaII )。他原是迦勒底比特雅金(Bit-Yakin )部落的酋长,与亚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联盟,对抗另一名巴比伦统治者(约主前731年 )。十年之后,比罗达巴拉但得了巴比伦的国位,撒珥根二世要到主前七一○年才能把他废黜。比罗达巴拉但再次以地方性迦勒底酋长的身分,作为亚述的藩属。主前七○五年撒珥根战死沙场后,比罗达巴拉但与人合谋发动叛乱,以求摆脱亚述的统治。列王纪下的事件大概就在这时发生。希西家对抗亚述统治的行动,显示他与比罗达巴拉但政策一致。这位巴比伦酋长废了亚述所立的巴比伦王,自己在邻近的博尔西帕执政(主前703年 ),但在同年被亚述的新王西拿基立所废。比罗达巴拉但逃到以拦,不久便客死当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本文记录了巴比伦王听闻希西家疾病痊愈和发生神迹的消息后,派使节到犹大的事件。当时巴比伦是亚述的附属国,受亚述的统治,但他们一直在寻找独立的机会。这时亚述王撒尔曼亚谢五世(B.C.727-722 )突然死,于是迦勒底原住民比罗达巴拉但联合周围的势力称王,并反抗亚述王撒尔曼亚谢二世(B.C.722-705 )的统治,企图取得完全独立。在这种情况下,他以祝贺希西家痊愈和打听日晷神迹为借口,派人到犹大想与之建立军事同盟。但也正是他们在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统治时期进攻犹大,并把玛拿西掳到巴比伦,并在西底家统治时期灭了犹大(25:1-21,。同样,撒但为了试探我们的信心,也会寻找借口接近我们。所以信徒要时刻提高警惕,以防撒但的试探。而警醒祷告是最好的方法,,5:8)。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主前一年之后,比罗达巴拉但的使者往见希西家;比罗达巴拉但在此时已被逐出巴比伦了。】
比罗达巴拉但(楔形文字的写法是Marduk-apaiddin )于七二一至七一O年稳握巴比伦政权,而希西家于六九八或六九六年逝世,假如他得重病的日期乃在去世之前十年,那么,就是发生于七一一或七一二年。至于巴比伦方面,撒珥根二世于七二二至五年作王(严格来说 他是亚述王手中的傀儡 ),他在位期间,组织东西协约(entene cordiale )以抗拒亚述大封主。于是,列王纪此段经文所记事件正与巴比伦的外交策略和谐一致。由上文看来,假如我们将希西家得病的日期置于此段时间,而不是在西拿基立七O一年入侵事件之后。那么,巴比伦派遣的使节就更符合希西家作王的年代了。
然而,我们又怎能将希西家得病的日期,订于亚述于七O一年入侵犹大事件之前呢?以赛亚书已清楚记载了西拿基立入侵的过程。的「那时」,所指的就是三十七章记载的事件。根据这章经文可知,神的使者一夜之间就取去十八万五千个亚述兵的性命,因而使西拿基立这个侮慢神、否认神的亚述王从耶路撒冷退回尼尼微。本来我们可以恰当地将两件事串连起来,但当我们察看所记载的谋杀事件,就觉得有困难存在,因为经文所记的谋杀迟至六八一年才发生。紧接着的是的「那时」,就变成是指希西家迟至六八一年才得病,并且他在十五年后才去世(第五节 )。然而,所有学者(甚至Edwin Thiele也包括在内 他错误地将希西家于七一五年登位的日期推得更迟 请参看其著述A Chro-nology of theHebrew Kings [GrandRapidsZondervan-1977]P.65 )都接受所记希西家作王只有二十九年。没有学者认为他在六八六年以后仍作犹大王,舆论六八六年之后的十五年——六六六或六六五年了。由此看来,的「那时」所指的并非前文西拿基立于六八一年被儿子暗杀的事件了。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视「那时」为开始一个新段落的公式化引言——「那时希西家病得要死」。与此相似的引言,可见于(带出亚哈随鲁王欢喜臣仆的一段记载、(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 各人任意而行 ),还有。亦可比较(那时 有施洗的约翰出来 在犹大的旷野传道 ),这段经文与绝无关系,因为后者所指的,可能是约瑟一家从埃及返回巴勒斯坦,居于拿撒勒,当时是公元六年希律亚基老逝世之年。这时候,施洗约翰还只有十一岁,又怎能够在旷野传道呢?
假如以赛亚书三十八的「那时」,并非指西拿基立于一年离开巴勒斯坦之后的一段日子,这节经文对于希西家得病的日子又有何暗示呢?我们早已建议希西家患重病而得应许的日子乃在七一三年左右,因为希西家必定在六九八至六九六年逝世(他的继承人玛拿西 于登位时还只有十二岁 他作犹大王直至六四二年 其统治期有五十五年 。因此,他得神应许延长寿数大约在七一三或七—一年。告诉我们,比罗达巴拉但遣使往见希西家,祝贺他从重病中复元;因为比罗达巴拉但于七一O被逐出巴比伦,只在四或七O三年期间暂返旧地。由此看来,比罗达巴拉但的使者绝不会迟过七——一年到达耶路撒冷——紧接在希西家痊愈之后。上述推论显示出以赛亚书三十八章的一段记述被置于三十七章西拿基立围攻耶路撒冷事件之后,并非为要依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而是将记载的主题转变了,为要符合以赛亚心目中的一个目的。那么,以赛亚究竟存着什么目的呢?
为了弄清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我们需要察看,当以赛亚将神的信息传达予希西家,指出他将自己的宝物呈示于巴比伦使节面前,是出自骄傲之心的愚昧,以赛亚针对此而发的预言有一些隐藏着的意思。记载了以赛亚对希西家的不祥警告:「日子必到,凡你家里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综观当时的巴勒斯坦及米所波大米的局势,巴比伦还在亚述的控制底下,以赛亚这段预言着实令人诧异。然而,这就是神对于背逆的子民的审判,他已经将计划向先知以赛亚显明,就是他要透过巴比伦人(特别是迦勒底人控制下的巴比伦 )施行审判,将不顺服神的犹大人全部掳去,令这地荒凉。从这个角度看,第三十九章正适合作为一段导论,带出四十及以后数章以赛亚的预言,这些预言都是在希西家的不肖子玛拿西统治期间发出的。第四十章预设了巴比伦的掳掠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所以注意力已由亚述的围困转移至尼布甲尼撒将会对犹大作出的威胁,尼布甲尼撒将会攻陷耶路撒冷,将犹大人掳走。而以赛亚同时作出应许,当被掳之期完结,犹大至终会重归故土。第三十九章所记载的事情,极适宜于作为第四十章的引言,因为前者正好解释了巴比伦——比罗达巴拉但的总部——侵略犹大的原因。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
希西家向巴比伦王展示宝物:先知预言犹大必被掳去。这事大约发生于主前七○五年,当时亚述王撒珥根刚去世,巴比伦王比罗达巴拉但背叛亚述,并派使者去见希西家;除了探望他的病之外,并希望与他结盟,共同对付亚述。希西家接见巴比伦王的使者,可能显示他对巴比伦的联盟有兴趣。同时希西家向使者展示国中一切的宝物,这大概是出于他的骄傲,因此先知向他告犹大将来被掳的收场。
――《串珠圣经注释》
【】「希西家听从使者的话,就把他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贵重的膏油和他武库的一切军器,并他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他家中和他全国之内,希西家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
●「香料」:原文是「香料」、「香水」。
●「贵重的」:原文是「好的」、「令人愉悦的」、「可喜的」。
●「膏油」:原文是「油脂」、「(橄榄 )油」。――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希西家并非「过份款待」;展示宝库中的财宝(NIV 作「库房」 REB 作「财宝」 希伯来文 be{t[ n#k[ot ,亚喀得文为 bi{tnakkama{ti )以加深未来联盟国使者之印象乃是常事。
有关希西家的财富,请见:。该处的记载暗示这乃是于主前七○一年向西拿基立进贡以前的事。香料及「芳香的膏油」(NEB、和合作「贵重的膏油」 )显示这些是与阿拉伯中部贸易而来的物品。军器可能是指黎巴嫩林宫中所罗门所储藏的国宝。
──《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西家王在来使面前炫耀财富和武备,把神所赐当作自己的荣耀,因此受到神的斥责(17~18节 )。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据的记录,希西家的财富与荣耀达到了鼎盛。他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与荣耀是靠自己得来的。他的这种忘恩负义和骄傲的想法使他无视曾经守护自己并使他繁荣的神。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自己。今天的信徒中也有人把神赐予的财富和荣耀当作自己赚得的。这是忘记神交付与自己的守望之使命的行为。对这样的人,神会收回所有的财富和荣耀。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线铊】
准绳和线铊是古代近东各处用来建筑泥砖房屋的常见工具。测量地皮所用的是准绳(绞绳、细绳、线 )。总建筑师用锡或石块作为坠子的线铊,来检验房屋的建筑是否合格。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于是先知以赛亚来见希西家王,问他说:“这些人说什么?他们从哪里来见你?”希西家说:“他们从远方的巴比伦来。”」
【巴比伦是怎么崛起的?】
巴比伦城曾经背叛亚述国,在公元前689年被西拿基立王毁灭。这里所记的事可能发生于城毁以前不久。西拿基立死于公元前681年,儿子以撒哈顿即位,他愚昧地重建巴比伦城。这时亚述的君王软弱,使巴比伦有大好机会崛起壮大。当亚述大军出发远征、欺压别国时,巴比伦城就逐渐扩展而成为小国。几年后,巴比伦强大到再次背叛亚述,终于在公元前612年消灭了亚述,代之成为世界另一个强国。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赛亚的回答】
先知很有智慧地在传达审判的信息以前先确定所发生的事。由他的话可以清楚看到王宫的财富将会被掳到巴比伦,希西家的后裔(RSV、和合作「众子」-18节 )也不例外。多数的解经家均视此为后来加入的评语,因此并不看重巴比伦的野心已昭然若揭这一事实,但耶路撒冷若继续活在罪中会遭到撒玛利亚相同的命运,神不会行另一次特别的拯救。
耶和华的话甚好(19节 )只是对神谕的礼貌响应。希西家自己的解释便是他的有生之年都会有平安及稳固。他可能是顺服接受神的话,而并非只是因为审判延后而大松一口气。神的话听在人的耳中,人根据自己的生活及态度而作出不同的解释。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赛亚说:“他们在你家里看见了什么?”希西家说:“凡我家中所有的,他们都看见了;我财宝中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
【】「以赛亚对希西家说:“你要听耶和华的话。」
【】预言一百一十五年后被掳到巴比伦的事件(尤其显得不平常的是 当时亚述是一个世界大国 )。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
本文宣布了对希西家狂傲行为的惩罚(17-18节 )。但后来神看到希西家的自卑和悔改,答应在他生前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19节 )。神也曾向所罗门宣布过类似惩诫的预言。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日子必到,凡你家里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
●「掳到巴比伦去」:公元前598年才真正实现,距离此时还有一百多年。――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一百年后,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登位,以赛亚所说预言完全应验,。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 希西家的炫耀等于把珠宝拿给盗贼看。抢占神的荣耀的人得不到任何神的祝福。本节的预言于B.C.586耶路撒冷沦陷而成为了现实。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并且从你本身所生的众子,其中必有被掳去在巴比伦王宫里当太监的。”」
●「本身所生的众子」:原文是「本身所生的众子,就是从你出的」。
●「众子」:「众儿子」、「众后裔」的意思。――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乌撒的园】乌撒园的位置未能确定。部分学者臆测这园是在大卫城东,西罗亚村的坟场里面。但乌撒可能是患了痲疯的犹大王乌西雅的简称。这可能是乌西雅的私人园子,后世君王继续使用。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希西家对以赛亚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岂不是好吗?”」
◎ 20:19 希西家的回答令人讶异,他好像只顾自己的年日有太平稳固,不理会以后的日子将发生灾难,而难道他不觉得这预言跟自己刚刚所做的有关?――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希西家没有认罪,却满足于享受有生之年的太平稳定。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若在我的年日中」一句之前,原文有「因为他(心里 )想。」希西家在生时神并没有施行刑罚,因为他及时悔改。
――《串珠圣经注释》
【 希西家为何这样回答?】
希西家说,以赛亚所预言的可怕灾祸,不在他的年日临到甚好。他这话似乎是自私、短视和骄傲的,但是,他知道犹大的罪终必要受神的处罚,所以神不在他活着的时候毁灭犹大,对此他感谢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希西家其余的事和他的勇力,他怎样挖池、挖沟、引水入城,都写在犹大列王纪上。」
◎「挖池、挖沟、引水入城」:希西家筑隧道自基训泉引水至希罗亚池。这个隧道于公元1880年被发现,深643公尺、长约540公尺、平均宽度是0.6公尺、高度大约1到3.5公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更多有关希西家所挖的隧道,参看的脚注。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希西家备战,抵御亚述王西拿基立的进攻,下令建造一条水道,从基训泉引水经地底入耶路撒冷城。为造此水道,得开山凿石。水道阔约3公尺,长542公尺,高自4至15公尺不等,出口在旧城东南角,为日后著名的西罗亚池的所在。据历史记载,这项“挖池、挖沟、引水入城“的工程,是从两头同时开始,全用人工,然后在地底合龙。考古学家到十九世纪始发现此水道。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挖池、挖沟、引水入城」:是为了保障耶路撒冷城的食水供应。当时城内的水主要来自基训的水泉,但希西家面临亚述军的围攻时,把汲沦溪一带的水源塞住,另挖了地下通道,使基训的水改道入城内的「西罗亚池」。
――《串珠圣经注释》
他怎样挖池、挖沟、引水入城: 参见。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希西家在解决耶路撒冷水源方面有哪些具体贡献?】
这一节所说的挖地、挖沟,是指从耶路撒冷城外的基训泉,挖出一条通往城内西罗亚池子的地下水道,有540公尺长。它从耶路撒冷城外的水源通往城内安全的贮水池。有了这工程,就不怕亚述人切断城内的食水供应。
──《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束公式】
这是历史的标准形式,以希西家筑隧道自基训泉(处女泉 )引水至俄斐勒西边的上池(Birket Silwan )及耶路撒冷的旧(下 )池为例。这个水沟于一八八○年被发现,深六四三公尺,长达三三二公尺,甚至在被围城时均可以使守城者自保护城墙内得水。主前第八世纪早期的一段以草写希伯来文书写的篆文详细记载其工程:
「当(隧道 )将打通时,(凿石匠们挥动他们的 )斧头,他们面对面的工作,当时仅余三吋便可打通,(他们听见 )一个人向他同伴说话的声音,因为右边有一个裂缝(? )……当隧道终于打通时,凿石匠用斧头彼此相砍。接着便将一千二百肘泉水引至池中,岩石的高度比凿石匠高出一百肘。
421」──《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西家与他列祖同睡。他儿子玛拿西接续他作王。」
●「玛拿西」:字义是「导致遗忘」。――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希西家被埋葬于大卫子孙的高陵上。这是因为城北王室铁器时代的陵寝已满,后来再也没有犹大君王被葬在那块由岩石凿出来的坟墓中423。有关玛拿西,请见。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二十章 )】
1试想像希西家从患病将死、痊愈、接见巴比伦使者,以至和以赛亚谈话时,他的情绪如何变动。你有否注意自己在不同情形之下的心理反应?怎样才能让圣灵完全管理你的生命和性格?
2为什么希西家向巴比伦使者展示财富会引起这样严重的后果?我们领受了神的赐福之后,应有什么表现。
──《串珠圣经注释》
【】「“你回去,告诉我民的君希西家说:‘耶和华你祖大卫的神如此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医治你。到第三日,你必上到耶和华的殿。」
希西家为?他的寿数祷告神,又流泪,神就答应了。他这是说,神喜欢我们流泪的祷告,我们流泪的祷告能打动神的心。所以,凡是一件事,不会动你的心至于流泪的,这一件事也不会动神的心。这样,我们在神面前不妨多流些泪。在人面前的流泪是表明你的软弱,说出你没有大丈夫的气慨:但是,若在神的面前不流泪,却表明你是木石,是麻木。我自己顶宝贝这句话:「我看见了你的眼泪。」所以,当我们每一次遇到难受、困苦、受压迫、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可以仰起头来,在神面前流下两滴泪,因为神是看见的。但是,若不在神面前流泪,就无用。世界上哭的人本来就很多了,人的哀哭只表明自己的伤心和难受,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的。流泪必须加上祷告才行。你每次哀哭,悲伤,难受,为何不加上祷告呢?你可以藉?祷告把你的苦难悲伤说给神听。圣经不只给我们看见希西家是这样的,就是我们的主也大声哀哭流泪祷告的。
―― 倪柝声《眼泪》
【 神赐希西家延年的生命,今天人也可为自己求寿吗?】
在犹大超过一百年(公元前732-640 )的历史之中,希西家是惟一的对神忠心的君王;而他也取得极大的成就,因他的信心与祷告,神医治了他的疾病,并拯救耶路撒冷不至落入亚述人之手。即使你的信仰使你成为孤独的少数,你也能有所作为。如果你以诚实的信心与祷告向这位独一的真神祈求,就能改变情势。
――《灵修版圣经注释》
【「我要日影往后退十度。」
】
这是我们不容易明白的,当日影西斜,只有神迹始能改变在日晷上的影子。这日影可以推后,给我们若干启示。
浪费的年日——我们过去所浪费的日子是不会再回来了,无法再呼唤过来;但在我们生活的日晷上日影可以转回,我们若真正悔改,神必容我们转向祂。祂曾应许说:「我必不丢弃你,也必离开你。」「我必使你恢复,赎回已往蛀虫所侵袭的日子。」
欢喜的日子——这些日子似乎已经逝去,许久你看到光明,但是那过去的春日不会再回来;但是你可以放心,在痛苦与试炼的日子,你能与神相交,这些仍能教导你属灵的功课,于是在以后的年日中仍会有恩惠,好似回到少年的日子一样。
情爱的光阴——你认为所爱的人已经消失,你的人生好似房屋的窗户关起来,变得幽暗,但是你不会失去爱,凡为你舍弃一切的,那些都要回来。祂的爱了解一切人间的爱,祂天国的关系实在超过一切人间最温暖的情爱。你的兄弟就必起来,你要听见他说话,你会叫唤他的名字,你会与他坐在一起,在生命的殿堂内。
──迈尔《珍贵的片刻》
【 希西家骄傲带来的祸患给我很多提醒……】
【显扬与隐藏】希西家本来是忠心良善的君王,但是先知以赛亚问他,巴比伦的使者来见他,他拿甚么给他看的时候,他说:“凡我宫中所有的,他们都看见了。” 31节记载希西家因他的富足成就和疾病得蒙医治感到骄傲,他不归荣耀与神,不认为是祂的赐福,反用来向外国使者炫耀。神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向人夸示神所赐的福。胜利的见证很容易变成无谓的虚荣和自我恭维。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他们在你家里看见了甚么?」
新近崛兴的巴比伦,听说神使希西家痊愈,挫败了亚述,就差使者来连络,送书信和礼物给他。他们并不是对希西家的长寿感兴趣,而是认为他是棋盘上一颗有用的棋子。英明的希西家,懂得外交战略,知道巴比伦可以结为盟国,对亚述形成夹攻的形势。只是他没有从灵里看见,吼叫的狮子退去了,现在来的是弯曲的毒蛇。
有好长的一段日子了,犹大国一直是受欺压,给人骑在头上,主子对他颐指气使,逼索贡银;没有收到一封语气温和平等的信,没有接受一件礼物,没有接见一位有礼的使节。巴比伦的使臣,带来了新的气氛,加给希西家王比冠冕更荣耀的尊严。真好像是从利巴嫩高原吹来的北风,带来及时的雨雪,能滋润万物生长。“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正是他所抄录所罗门箴的感觉;可惜他忘记了“天之高,地之厚,君王之心也测不透”,何况巴比伦王的心,更是难测。希西家根本就不想将事察清。
重病新愈的希西家王,低沉的心情,忽然开朗起来。他欢喜接见来使,不仅欣赏使者的外交词令,对自己国势和人民信心的恢复,也得到了新的印证。哪想到要持盈保泰!希西家听从使者的话,就把他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贵重的膏油,和他武库的一切军器,并他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他家中和他全国之内,希西家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
为甚么这样作?难道向任何人都要像一棵树,连根拔起来给人看?因为来的不是任何人,是新结盟国的使者,希西家王觉得对盟国不必隐藏甚么,也不应该隐藏;也许他想,藉这个机会显示,犹大在给亚述纳贡赔款之后,会恢复得这么快,积聚这么多的财物和军需,足证国力的充实雄厚,是值得巴比伦信赖的盟友。希西家并没有感颂神的奇妙恩典,“心里骄傲”,所以神的忿怒临到,告诉他这一切都要成为巴比伦的掳物。
人是多么肤浅可怜,爱显露自己!如果不是神的恩典托住我们,真容易堕落。人的成功,往往成为自己的敌人,“败坏之先,人心骄傲”。谦卑隐藏在主里最为安全。── 于中旻《列王纪下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