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王权的高峰与低潮,
列王纪介绍犹大后期,即沦陷之前一百年间统治者之盛衰。接续那位‘使他的儿子经火’的亚哈斯之后的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希西家。事实上,用来衡量希西家的标准,不仅是大卫,他也得以向摩西看齐:‘因为他专靠耶和华,总不离开,谨守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诫命’。这种热心赞扬的证据可以从看到,即是他改变崇拜的形式及地点,历史学家与他一样的对原有形式与地点深表痛恨。有趣的是这些改变之中包括了打碎以前摩西所造的铜蛇。记载摩西怎样受命制造一条治病的火蛇。只是,岁月迁移,火蛇实际上成为崇拜的对象,因此应与外来的宗教一样遭受毁灭。无可置疑的,由忠于摩西教训及原则的王去摧毁‘神圣’的遗迹较为容易。(我们可能留意到、历代志作者虽用历代志下二十九至三十一章去谈希西家的革新、这一点他却绝口不提。 )
(二 )
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年十二岁,他的统治较亚撒利雅又名乌西雅在位的年期更长,统治期为五十二年。只是他的长寿及统治期间乏善可陈。历史学家以愤怒的心情列出他在位时的罪行,使犹大步以色列后尘踏上悲惨的命运。
从所列的名目表上我们可以看出玛拿西的败坏行为变本加厉。开始时是检控他效法前人所行的可憎行为,回复迦南时代的所作所为(2节 )。这是他最遭受谴责的一点,因为这是故意破坏他父亲的成就──他的做法不是渐进式或出于无知(3节上 )。他的行为仅次于以色列王亚哈(3节下 ),前面已提及,说‘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罪行录继续指责他在耶和华殿宇中和附近为巴力筑坛(4-5节 ),无视于殿宇中已立耶和华的名字而擅取所有权。他又把他的儿子当做活祭献上(6节 ),学亚哈的做法。
而明显地最坏的,他在殿内立亚舍拉雕像(7节 )。姑无论亚舍拉是多么重要,她是否被列为与耶和华同等?设立亚舍拉雕像比这神祇在耶路撒冷某一处被信奉更可憎。十诫从一开始就禁止在‘我之外’有别的神,这里含有‘强迫接受’之意。无论它的含意是甚么,都显然是指在圣殿中耶和华之前不许有别的神像存在。这种宗教性的行为相当于家庭中男人在妻子之外另立妾。
虽然这事的细节也有记载,但是历代志作者继续报导玛拿西要面对亚述的压力,及他认罪归向耶和华,而且作出宗教性的改革。这一件事令许多学者认为作者把笼罩在列王纪中难以减退的灰暗调子刻意地夸张了。有关玛拿西的记载,令他成为在希西家之后与约西亚之前这些好王的衬托。他的儿子接续他作王的任期甚短,变本加厉的离弃神。
(三 )
约西亚王的表现比希西家更胜一筹,成为列王纪的英雄人物。他不仅是‘行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不偏左右’。这句称赞辞,按的记载,是表示他在以色列与犹大诸王中是唯一遵守摩西律法书,可享年长日久之国位。
这不是意料之外的事。申命记的权威与它对约西亚所作的评价是无法分开的。一般都认为大祭司在圣殿中工作时所发现的文卷是申命记,或至少是现有申命记的核心部分──如十二至二十六章,或甚至五至三十章。即说是从历史观点去读,申命记与列王纪二书无疑都在培养这种印象。希西家或可能是历代志作者天空中的明星;但是列王纪里的约西亚却是申命记的理想君王。
就国家形势来说,他在位所面对的紧张状态与痛苦,在户勒大被询及有关遭受威胁时所作的反应可以清楚看到。这位女先知肯定了犹大国的死刑,但宣布那心存正直的王必不至亲眼看见灾祸。
【】「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年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他母亲名叫协西巴。」
●「玛拿西」:字义是「导致遗忘」。
◎有人根据玛拿西名字的意义猜测希西家于玛拿西之前已经有个儿子,但因故去世,所以玛拿西的诞生就让希西家忘记丧子之痛。也可能因此就过度溺爱玛拿西,导致他背道而行。
●「协西巴」:字义是「喜悦」、「欢愉」。
◎玛拿西作王的时期(公元前697-642 )正是亚述国势正强的时期。亚述王以撒哈顿(公元前681-669 )及亚述巴尼帕(公元前669-627 )的势力远达上埃及的底比斯,将埃及的反抗亚述势力彻底瓦解。玛拿西的名字出现于亚述年谱中,被列于巴勒斯坦向亚述国进贡的十二位统治者之中。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提到玛拿西于主前六九六/五年或更早期(独力统治是主前687/9-642/1年 )登基(MT「统治」 )成为共同执政者,在位时期共计五十五年。他的名字意为「生来为要忘记」(失去的童年 )。
他的母亲为协西巴,意为「我喜悦她」──《丁道尔圣经注释》
虽然“玛拿西”有一位敬神的父亲与他共同执政达十年之久,他却是犹大国中最坏的和任期最长的一个王。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玛拿西是犹大国有史以来最坏的一个王,因他的败行劣绩(3~6节 ),令犹大国不能逃避亡国的厄运。他在位的时间为南、北国列王中最长的(主前697~642年 ),其中有10年是与希西家一同主政(主前697~686年 )。他在希西家患病时出生。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五十五年」:包括与父亲希西家一同执政的十年。
玛拿西是执政最长久的犹大王。
――《串珠圣经注释》
【】
玛拿西作犹大王:玛拿西虽然有一个对神效忠的父亲希西家,但却效法迦南人和北国亚哈家去事奉假神,甚至在圣殿中设立偶像和祭坛,以致神对犹大国的怒气总不止息。
――《串珠圣经注释》
【】
本节记录了玛拿西的事迹,他无恶不作,所行的与他父亲希西家完全背离。因他的恶行,神甚至宣布要灭除犹大(11-15节 )。与本文并行的的记录与本文有些共同点与不同点。①共同点:i.重新修建了希西家拆毁的邱坛(3节 :这与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后不久,要返回埃及重新背负奴仆之枷锁,的举动相似。ii.严重的偶像敬拜(3-4节 :玛拿西非常了解北以色列因拜偶像而灭亡的事实,但他却不吸取教训,反而重新复兴偶像敬拜。这种行为比追随先人拜偶像的行为更罪加一等。因为当时在犹大偶像基本消除(18:4-5),但他又引入了偶像。②不同点:本章没有玛拿西悔改的记录。这是两位作者历史观的差异所造成的。即玛拿西尽管作了悔改,但对百姓没有起到积极的影响,所以本书的作者没有记录这一情节。而历代志则以突出与大卫之约有关的所有犹大王的积极面为出发点,所以记录了玛拿西的悔改。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玛拿西是一个甚么样的恶王?】
玛拿西效法祖父亚哈斯多于效法他父亲希西家(译者注在他出生时祖父亚哈斯已经死了 )。他效法巴比伦人与迦南人的邪风恶俗,包括使儿子经火──用儿子献祭(21:6)。他不听神的先知的话,故意令人民犯罪。(有关他的一生 请参历代志下33章的介绍。 )――《灵修版圣经注释》
【】「玛拿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
◎ 17:8 中,对于北国以色列被掳的理由陈述中,也提及类似的原因。因此南国犹大被掳的命运在此也俨然已经确定。――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 以色列百姓进迦南地之前神命令他们要拆毁所有迦南族的石像、偶像和邱坛。这是为了防止以色列百姓效法外邦人拜偶像。也因为如此,神对拜偶像的王给予严厉的惩罚,21:17-26)。尽管如此,玛拿西与其祖亚哈斯一样事奉外邦人的偶像(4-9节 )。这表明他作为统治者缺乏应有的历史意识和主体意识。结果,危机中的以色列百姓因没有指引他们方向的牧者,而在新兴国家巴比伦的进攻面前毫无反抗地被瓦解。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玛拿西的罪乃是犹大诸王中最邪恶的,导致全部的人民因此招受被掳的审判(12节。他行摩西律法明文禁止的「迦南人所行的」。那些可厌恶的事(RSV、AV、和合作「可憎的事」 )都是拜偶像的行为,重筑希西家所毁坏的,效法亚哈所行。
山丘上的祭坛(邱坛 )曾被希西家摧毁,,巴力坛及亚舍拉像(亚斯他录女神敬拜的象征 )乃亚哈所引进的。这些罪行现在被引进圣殿范围以内。玛拿西是「犹大的亚哈」,是大卫的相反。敬拜天上的万象乃巴勒斯坦一向流行的风俗(一如「天后」的敬拜 ,等等 )。
──《丁道尔圣经注释》
【】「重新建筑他父希西家所毁坏的邱坛,又为巴力筑坛,作亚舍拉像,效法以色列王亚哈所行的,且敬拜侍奉天上的万象,」
●「亚舍拉」:迦南的女神,巴力的配偶。通常是以立在巴力祭坛旁边的木柱型态出现。此处是单数型态,指的就是这个特殊的迦南女神。
●「天上的万象」:意思可以是「天体」,也可以是「天使」、「天军」。――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亚舍拉」:见注。
「天上的万象」:指亚述及巴比伦所拜的星象,这里显示玛拿西可能受了亚述的控制和影响。
――《串珠圣经注释》
【】「在耶和华殿宇中筑坛。耶和华曾指着这殿说:“我必立我的名在耶路撒冷。”」
●殿宇中筑「坛」:原文型态是复数,表示筑了「一些祭坛」。
●「我必立我的名在耶路撒冷」:参考 王上 8:299:3 。
耶和华独一的名彰显祂的属性及同在,因此必须是惟一的敬拜对象,。因为列王纪上六章没有提及圣殿两院,有些解经家视此为以西结的内院及外院。也可能是指的中院。
──《丁道尔圣经注释》――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立我的名」:见注。
――《串珠圣经注释》
【】「他在耶和华殿的两院中为天上的万象筑坛,」
「两院」:可能是指圣殿的内院和王宫的「中院」。
――《串珠圣经注释》
【】「并使他的儿子经火,又观兆,用法术,立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
●「经火」:照 代下 33:6 看来,应该就是焚烧自己的儿女。
●「观兆」:「占卜」、「卜卦」,「 观测征兆」。
●「用法术」:「使用占卜」。
●立「交鬼的」:「巫师」、「鬼魂」。
●「行巫术的」:「熟悉的灵 (与灵界有密切交往的占卜师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有关在火中献上自己的儿子(NIV ),应与希伯来文「使他的儿子经火」(和合 )相对照,而非RSV「将他的儿子焚烧为祭」,后者乃指儿童献祭,见。
有关「算命」(RSV、吕译 )或法术,见,有关「占卜」(RSV )或观兆(MT nih]e{s% 可能是指念咒或玩蛇的魔术 )。交鬼的,「鬼」,及\cs9灵媒暗示承认除了神以外另有启示的能力。这些都是摩西时代便已禁止的古代风俗,。没有证据显示申命记对这些风俗的禁止是后来的时期所编辑加入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关于用人类献作祭物,参看的脚注。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使他的儿子经火」:见注。
――《串珠圣经注释》
【】「又在殿内立雕刻的亚舍拉像。耶和华曾对大卫和他儿子所罗门说:“我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的耶路撒冷和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远。」
“亚舍拉”是巴力的配偶。参看的脚注。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亚舍拉像: 据乌加里特文献记载,亚舍拉是海之神EI神的配偶。而且这一女神还生了巴力及其他几个神。圣经中与巴力神一起多次提到 亚舍拉像,6:26-30,。也用在了与焚烧祭坛、坛、邱坛、其它偶像有关的地方。“亚舍拉”有“原木”、“柱子”、“雕像”等意思,所以也翻译成“柱像”“木偶”等,,12:3,,,。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的耶路撒冷和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远: 所罗门陷入偶像敬拜之时曾在耶路撒冷以南的山上建邱坛,而且其他王也都这么做过。但是玛拿西和他的祖父亚哈斯更进一步将偶像搬到了耶和华殿内,并事奉它。玛拿西如此亵渎与不顾神的名,神依然长时间忍耐。因为神是持久忍耐的神。结果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因此玛拿西受到了惩罚,被铁链捆绑被掳到了巴比伦。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亚舍拉是个甚么偶像?】
亚舍拉是迦南人的女神巴力的妻子。她的柱像是木头造的。神明确地禁止以色列人去拜亚舍拉木偶,。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若谨守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他们的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他们的一切律法,我就不再使他们挪移,离开我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
「使他们挪移」:原文作「使以色列的脚飘流」。
――《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却不听从。玛拿西引诱他们行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
希腊文加入「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以色列人进入应许地时耶和华所灭的列国仍然拥有残余的影响力,引诱以色列人追随他们所行,。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藉他仆人众先知说:」
●「藉他仆人众先知说」:原文是「藉他仆人众先知的手说」。
◎现存的先知书中,没有任何一个先知的工作年代是玛拿西王年间。犹太传统认为以赛亚就是在玛拿西王年间被锯子锯死。因此21:10,16 的记载,可能是很多先知用生命来替神发言导致被杀的纪录。――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本文记录了神对以色列百姓的审判,因为他们所行的比罪大恶极的亚摩利人所犯的罪,,更加恶劣。而且这一审判宣布以色列将在迦南地被屠杀或被赶出,如同他们进迦南地击杀和赶出原住民一样(13-14节 )。后来以色列被罗马所灭,流离飘荡在世界各地近2000年的原因也在于此。因此信徒犯罪听到神的警告时要及时悔改,否则其良心会越来越麻木,而招来神更大的惩诫。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因犹大王玛拿西行这些可憎的恶事,比先前亚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使犹大人拜他的偶像,陷在罪里,」
●「亚摩利人」:「山居者」之意。泛指迦南地的原住民。――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亚摩利人”。邪恶的象征。参看至16节的脚注。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亚摩利人」:泛指原居迦南地的外邦人。
――《串珠圣经注释》
【】「所以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必降祸与耶路撒冷和犹大,叫一切听见的人无不耳鸣。」
●「耳鸣」:「耳朵刺痛, 颤抖」。――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降祸与耶路撒冷乃指耶路撒冷在主前五八七年最后沦陷一役,与耶利米的预言相呼应。请注意以色列的神一语在耶利米书中出现过三十二次。建筑用语准绳和线铊乃指完全的、不留余地的毁坏,,以色列(亚哈家 )所经历的便是这种毁灭。擦盘将盘倒扣表示应许地的居民将被驱逐出境。
──《丁道尔圣经注释》
被掳的坏消息使人听了“无不耳鸣”。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耳鸣」:即「颤惊」。
――《串珠圣经注释》
【】「我必用量撒玛利亚的准绳和亚哈家的线铊拉在耶路撒冷上,必擦净耶路撒冷,如人擦盘,将盘倒扣。」
●「准绳」:即「铅垂线」,用以测量建筑物是否垂直。这里引伸为神公义的标准。
●「线铊」:「铅坠」、「铅锤」。
●「倒扣」:「翻转」。
◎ 21:13 意义很清楚,神用怎样的标准审判亚哈家和撒马利亚也会用一样的标准审判犹大。既然玛拿西王和犹大人的行为与北国以色列一样,下场当然也会一样:完全被掳。就好像盘子被倒扣一样,耶路撒冷的居民完全不剩一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耶路撒冷会按照审判撒玛利亚和亚哈的公义准则受审,结果也会被毁灭。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本节的意思是:耶路撒冷将和撒玛利亚及亚哈家遭遇同一命运。“准绳“和”线铊“都是建筑房屋时定水平的工具。北国和它的君王因为没有达到神所定的标准,遭受了覆亡的命运。现在神衡量南国,一样远远达不到标准,所以必象清洗碗盆一样,把犹大国“擦净”、“倒扣”,彻底清除,无一人可以幸免。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准绳」和「线铊」:可代表标准,显示神对以色列及对犹大有相同的要求;但亦可代表神的审判(串19 ),犹大因没有达到神的标准而同样招来亡国的收场。
「倒扣」:即「翻倒」。
――《串珠圣经注释》
【】「我必弃掉所余剩的子民(原文作“产业” ),把他们交在仇敌手中,使他们成为一切仇敌掳掠之物,」
●「所余剩的子民」:原文是「所余剩的我的产业」。意思就是北国以色列已经被掳去,南国犹大算是「剩余的」。――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子民」:应作「产业」。
――《串珠圣经注释》
弃掉所余剩的子民: 神要厌弃立约之余剩的民,并不表示要完全改变神的计划。而是意味着神要丢弃背离神之旨意的剩余的两个支派,就象神除灭拜偶像和悖逆成习的以色列10个支派一样。这就表示公义之神预备了对罪恶的惩罚,,。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是因他们自从列祖出埃及直到如今,常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我的怒气。”」
【】「玛拿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使犹大人陷在罪里,又流许多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从这边直到那边。」
◎ 代下 33:11-17 记载了玛拿西被神惩罚而自卑悔改的事迹。这些事迹,列王纪省略之。这可能是玛拿西执政末期,亚述巴尼帕王遭遇多起叛乱,于是将其附庸国的君王召到亚述拘禁,等到帝国恢复稳定之后才释放他们回本国。但这短暂的复兴,甚至包含后面的约西亚宗教改革,都已经无法挽救整个犹大国的异教崇拜习性了。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流……无辜人的血」意指压迫年幼、无辜、敬虔的人。犹太人的传说(《以赛亚升天记》 )中记载以赛亚是在玛拿西任内被锯成两半而死。另外有人解释说此乃有关玛拿西铲除异己之记录425。
──《丁道尔圣经注释》
据传统说,玛拿西把以赛亚杀害了(参看以赛亚书的简介 )。
――《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玛拿西的罪行包括杀害先知和敬畏神的人。这些都是反对他倒行逆施的人。遭他毒手的人必甚多。据犹太传统,先知以赛亚是在玛拿西作王时,被他用锯锯死。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无辜人」:可能指被杀的先知。根据犹太人的传统,先知以赛亚是在玛拿西执政时被锯死的。
――《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对玛拿西的事迹作了最后的评价,内容可分以下两部分:①使犹大犯罪:指玛拿西让犹大百姓拜各种偶像的罪(2-7节 )。有关内容请参考1-18节的注解。②流无罪之人血的罪:这里指的“无罪的人”也包括先知以赛亚在内。据历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他每天杀几位先知。可见,玛拿西不仅信仰堕落,而且道德败坏。统治者理应施行公义。但如果让无辜者流血,那么无辜者的血会带来诅咒,而神必然为无辜者申冤。因此统治者应当明白为维护自己的政权而流无辜者的血,那么不仅对自己,也对国家带来神的审判和诅咒,所以应当以敬畏的心去行公义之事。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 流许多无辜人的血?这玛拿西干的是甚么事?】
按照传统的说法,当玛拿西进行大屠杀的时候,以赛亚躲在一个树洞里,却被他们拉出来用锯锯死。当时也有其他的先知被害。
──《灵修版圣经注释》
【】「玛拿西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所犯的罪,都写在犹大列王纪上。」
【】玛拿西寿终,他儿子亚们继位:玛拿西虽然罪大恶极,但仍有好的收场,这大概是因为他后来悔改归正之故。
――《串珠圣经注释》
【】「玛拿西与他列祖同睡,葬在自己宫院乌撒的园内。他儿子亚们接续他作王。」
●「乌撒」:字义是「强壮有力」,可能是犹大王乌西雅的简称。
◎乌撒园的位置不详。有些学者认为乌撒园位于大卫城东,西罗亚村的坟场里面。玛拿西葬于乌撒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王陵空间不足。
●「亚们」:字义是「具有技能的工匠」或「熟练的工匠」。――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宫院」:原文作「王宫的花园」。
――《串珠圣经注释》
葬在自己宫院乌撒的园内: 玛拿西以前的诸王都葬在大卫城的坟墓里,12:48,14:31,15:8)。但这个园只有在玛拿西和亚们(26节 )时提到过,由此推断,这个园很可能是玛拿西为自己修建的墓室。而有关这一园的情况,只知道它位于宫殿院内的山上。“乌撒”是在犹大人中常见的名字,,8:7,13:7,,,是“强大”的意思,由希伯来语的动词变化而来。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亚们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他母亲名叫米舒利密,是约提巴人哈鲁斯的女儿。」
●「米舒利密」:字义是「朋友」。
●「约提巴」:字义是「令人满意的」。地点不详。
●「哈鲁斯」:字义是「热心的」。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
亚们作犹大王:亚们效法父亲玛拿西的恶行,最后被臣仆杀死,这可能是国中反亚述的势力所为,但结果还是亲亚述派得势(参24 )。
――《串珠圣经注释》
【】
本文简略记述了玛拿西的儿子亚们的事迹,内容如下:①与他父亲一样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20-22节 )。即亚们完全继承了其父玛拿西的恶行。这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也有启发意义,家庭中父母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子女,因此一般问题儿女都与其家庭环境有关。因为家庭对于孩子来讲是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的影响最大。②他因叛逆而被杀,从而短短2年的统治生涯就这样匆匆拉下了帷幕(19-23节 )。亚们作为神之百姓的领袖,不仅没有悔改所犯的罪,反而越陷越深,于是受到了神的公义之审判。他父亲玛拿西虽然犯下了种种罪行,但受神的惩诫之后还是作了悔改,亚们却没有学习到这一点。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亚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与他父亲玛拿西所行的一样。」
◎看起来玛拿西后期的归正并没有影响他的继承人,很快整个国家又回到异教崇拜的状态中了。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据记载,玛拿西后来在神面前认罪,除掉外邦人神像,拆毁祭偶像的坛。他的儿子亚们又恢复了偶像敬拜,后为臣下所杀(23节 )。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行他父亲一切所行的,敬奉他父亲所敬奉的偶像,」
【】「离弃耶和华他列祖的神,不遵行耶和华的道。」
【】「亚们王的臣仆背叛他,在宫里杀了他。」
◎一般认为亚们被杀,是因为他的政治取向。当时埃及与亚述的势力仍然对峙(亚述国内叛乱四起 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兴起 ),可能是路线之争引来杀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没有记录显示亚述在此段时期中有任何干预,因此亚们所遭遇的背叛可能是由一个亲埃及的政治团体所策画,与宗教动机无关。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但国民杀了那些背叛亚们王的人,立他儿子约西亚接续他作王。」
●「约西亚」:字义是「耶和华所医治的」。
◎ 21:24 的记载显示大卫王朝还获得犹大百姓的支持,因此亚们虽然被杀,大卫王朝的后裔还是顺利登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亚们为背叛他的臣仆所杀,但未发生象北国那种纂位的事,有国民起来杀了背叛的人,立亚们八岁大的儿子约西亚作王。臣仆的叛变或和当时国内主张亲亚述或亲埃及的争议有关。亚们“行他父亲一切所行的”,包括亲亚述的政策。此时,亚述势力已衰微,埃及复起,再度觊觎巴勒斯坦。而迦勒底人势力也已抬头,背叛亚们者或为亲埃及的一派。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杀死亚们的臣仆可能是要自己掌权,于是百姓处死了叛逆者之后,将亚们的儿子约西亚拥戴为王。这表明犹大百姓尽管拜偶像,在神面前极端叛逆,但仍存有保持大卫王朝正统性的历史意识。因有了这一意识,犹大人才能够推举了受到神最高称赞的约西亚为王(23:25)。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
【】「亚们其余所行的事,都写在犹大列王纪上。」
【】「亚们葬在乌撒的园内自己的坟墓里。他儿子约西亚接续他作王。」
◎玛拿西以后犹大君王都不葬于王陵中,应该是因为王陵空间不足。――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乌撒”可能是乌西雅(亚撒利雅 )的缩写。
――《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思想问题(第二十一章 )】
1我们从本章看到以色列人再度犯罪离弃神。你对人犯罪的倾向和环境的坏影响有什么想法?你认为世界上会否出现无罪恶、无不义的乌托邦?
2本章不断重复玛拿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有什么含意?你是否感觉耶和华对以色列国太严厉和苛刻?对你又怎样?
3当时向玛拿西提出警告的有那些先知?参16注。他们许多不见经传,但是神有否忘记他们?; 。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规劝他,有否产生果效?。你愿否做一个无名的「先知」,力谏时奸。
──《串珠圣经注释》
【「他母亲名叫协西巴。」】
「协西巴」愿意为「我所喜悦的。」如果她名字的意义真是符合实际,为什么她会有那么一个儿子:玛拿西比先前亚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一个敬虔的人未必保证圣洁的后裔。玛拿西的父母是希西家与协西巴,但他没有从父母身上学会敬虔的事。
私自的生活该谨慎——敬虔的父母在众人面前有敬虔的见证,别人看他们十分圣洁,但是在家里是都仍能保持表里一致呢?这些人在公众面前多作主工,是否会在家中偶然松弛。晚上聚会晚,又很疲累,第二天早上似乎会随意偷懒,没有好好祷告呢?有时为了繁忙的工作,容易使孩子们看出我们的暴躁来,如果我们有错失,或有不一致的言行,尽管有崇高的目标,也为他们所觉察,就对宗教产生反感。
家庭生活不可忽略——父母有时为着忙于工作,都不能照顾孩子们,连与他们一切祷告的时间都没有,母亲照管不过来,父亲也太忙不在家,不能给予儿子们有父亲属灵的表率。
我们不可产生过分严肃的态度。这样我们才可能与孩子作朋友、游伴,达成一片。
──迈尔《珍贵的片刻》
【 为何今天仍有信徒对某些邪术习以为常?】
玛拿西是个恶王,他犯罪惹动神的怒气。他效法异教的习俗──观兆、用法术(也可以译作“行巫术与占卜” ),招聘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全是神所严禁的事,,因为这些事显出对祂的不信,并有犯罪的举动,让污鬼的势力长驱直入。现在有许多书籍或电视节目与游戏,都看重占卜算命、降邪招魂,以及其他的异教习俗。不要因为想知悉未来,或者以为迷信对人无害,就宽容这些荒诞的花样。它们都是虚假的,并不是神的大能,其信仰的根源完全与神对立。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准绳和线铊,不是丈量的工具吗?何解却用来──】
【神的信实和公义】准绳与线铊象征对犹大的审判。这些丈量的工具,本是用来量度建造工程的,在这里用来检验耶路撒冷,显出它的亏欠,因此神说,祂要毁灭耶路撒冷,有如毁灭撒马利亚与亚哈家一样。
――《灵修版圣经注释》
「量撒玛利亚的准绳,和亚哈家的线铊。」
我们常喜欢思想,神的慈爱,是多么广大;神的信实,恒久不会改变,祂所应许的,必然要成就。不过,常会忘记,也许不尽是偶然的,公义也是神的属性,祂所应许对顽梗不悔改者的刑罚,也一样的信实;祂不轻易发怒,但祂的忍耐有一定的极限,越过了那条无形的线,公义的审判会忽然临到。
神特别施恩延长希西家的寿命,在那十五年中,他生了玛拿西,这个儿子继他的位,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是犹大历代诸王中在位最久的。他父亲希西家,是犹大最好的王;玛拿西是极恶的王。好像是神让他有足够的年日,试验经历一切的坏事作尽,发展到罪恶的最大限度。别的君王常是被引诱行恶,玛拿西却似乎有犯罪发明长才,在恶事上作了罪魁祸首,“引诱他们〔人民〕行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本来神的旨意,是要祂的选民作美好的榜样,显明给世人看,如同灯光照在黑暗里;他却使国民作反的见证,比神所灭的列国更恶。这样,见证了犹大国有充分灭亡的资格,犹大不亡,神就该向所多玛道歉了。
玛拿西不止是个败家子,而且是败国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把犹大引向灭亡。希西家毁坏的丘坛,他重新兴建修筑起来;效法亚哈所行的,崇拜巴力和亚舍拉之外,更拜天上的星宿万象,可能是看中了圣殿的地势高,因而在耶和华的殿中筑坛;“并使他的儿子经火,又观兆,用法术,立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祂的怒气。”这样的行动,多么像悖逆的孽子,除了故意惹神发怒之外,很难作别的解释。他行亚哈的恶行,神就用对待亚哈的方法为标准:“我必用量撒玛利亚的准绳,和亚哈家的线铊,拉在耶路撒冷上,必擦净耶路撒冷,如人擦盘将盘倒扣。”这是说,神要完全倾覆,拆毁耶路撒冷,使犹大王国终止。这可以看出“神的恩慈和严厉”。
今天,很多人别的错误还算是小错,最大的错误,是人对神的错误观念,把神看成溺爱的老人,对人一味的放任;也许是世上许多丰裕而忙碌的父亲,给人造成对天父的错误印象,以至把神的恩典,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愿我们在玛拿西的结局临到前,谦卑悔改,对神有敬畏的心,爱祂,服事祂。── 于中旻《列王纪下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