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阿摩司书第3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蒙拣选的,心只落在骄傲中,却忘了……

神拣选了以色列人,使列邦都借着他们认识神;因为神是如此应许以色列的祖先亚伯拉罕的。以色列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使他们值得神去恩待,只因神愿意,就赐给了他们这个特权。可是,这特权却引来了他们的骄傲和自满,使其不再体察神的旨意,也不理会别人的苦况。

一连七个问句,预示了不同事情的发生,细心想想,这要告诉我们甚么?

用一连七个排比的问句,阿摩司展示出两件事之间的关系:一件事情出现后,另一件必尾随而至。即是说,神给他的启示是确凿的,标志着审判将要降临。

一切都是从神而来……

这节经文指出,是神亲自降灾给以色列的。

先知的预言,提醒人要……

即使在烈怒当中,神也满有怜悯:在惩罚降临之前,神往往藉先知告诫祂的子民。昔日对以色列如是,今天对属神的人也如此。神既然警告了我们,到刑罚真的来临之时,我们就无可推诿。所以,神既已藉先知警告百姓,而他们仍然不肯悔改,当神降罚之时,他们便不可再向神埋怨,找理由搪塞。我们切勿轻视神的警戒,其实,这是神对我们的怜悯。

神的大能和审判,外邦人都要看到,我们还有理由质疑吗?

亚实突是非利士的城市,也是大衮(外邦神祇 )神庙所在地。阿摩司形容非利士和埃及均被传召去见证以色列的大罪恶。可见,即使以色列最奸恶且敬拜偶像的邻邦,也要目睹神如何审判以色列。

何为正直讨神喜悦的事,还记得吗?看来很多没做!……

以色列再也不知道何谓正直的事。他们犯罪愈多,就愈会忘记神的要求。同样,我们愈给罪恶留有余地,它就愈抓紧我们;最后,我们便会忘记何谓正直。你是否正处于忘记的边缘?

以色列人屡次犯罪,就算要悔改也……

此处“敌人”指亚述,它攻陷以色列后,所作所为一如阿摩司的预言:百姓散居外邦,以色列地为外邦人所占据,以保太平。昔日,以色列的贵胄抢掠手无寸铁的百姓;今日,他们也要手无寸铁地被亚述抢掠。阿摩司更指出,即使以色列人肯悔改,也为时已晚:破坏将会彻底令一切荡然无存。

追讨祭坛的罪?这代表了甚么?

神审判祭坛的罪,显示祂否定了以色列整个宗教体系,因为它已受到严重玷污。“坛角”代表保护,但虚假的坛角却要被摧毁。如此,审判来临之时,百姓就再也没有圣所作为保护或避难之处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对以色列的第一个判言(II):先知的责任

经文:

3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4狮子若无猎物,岂会在林中咆哮呢?少壮狮子若无所得,岂会从洞里吼叫呢?5若未设圈套,雀鸟岂能陷入地上的罗网呢?罗网若无所得,岂会从地上翻起呢?6城中若吹角,百姓岂不战兢吗?灾祸若临到一城,岂非耶和华所降的吗?7主耶和华不会做任何事情,除非先将奥秘指示他的仆人众先知。8狮子吼叫,谁不惧怕呢?主耶和华既已说了,谁能不说预言呢?

先知以九句修辞性的问题(Rhetorical Questions)来带出先知的权威,这九个问题都是不用回答的,因为问题中已包含着答案。

在旷野旅行,二人甚少取相同的道路,除非二人先相约,结伴免生危险,才会同行;如二人无意中遇见,必心怀疑问,各怀戒心,不会同行的。这里说到的二人可以是指先知与神同行,也可以是指以色列人与神同行。先知是神呼召的,必体会神的心意,而顺从耶和华,替祂发声;若是指以色列人,他们与神同行是因为与神立约(神是以色列人的神,而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应跟从耶和华,才可符合神的要求,但若以色列人离弃神的心意,又怎能不被先知责备呢?

接着,两个有关狮子的问题都表明同一件事。当狮子寻找猎物时,都是静悄悄的,以免猎物逃跑及躲藏,但当狮子锁定猎物就大声咆哮,一来可恐吓猎物使牠动弹不得,二来也可吓跑其他野兽不致来争吃;少壮狮子力量特大,食欲也强烈,同样也静悄悄地预备捕猎食物,得手后便会满足的吼叫。两个问题都表明狮子咆吼并非无缘无故的,先知发声也非无因。小动物听见吼叫,便吓得不敢动弹,犯罪的人若听见神的吼叫,除了等候审判外,还能做甚么?

接着,先知用两个捕猎的例子:捕鸟器及捕捉小动物之网罗,若非有小鸟或小动物走近而触动机关,不会无缘无故翻起的;照样,人若非陷入罪恶中,又怎会引来耶和华的审判呢?

当时城墙上有守望者,见到危难将临,便会吹角警告民众,当民众听到角声,便会感到十分惊恐;先知更提醒,若灾祸临到,这灾祸便是惩罚,而且是发自耶和华的。

七个问题之后,先知提出一个事实,就是神没有先知的预言,决不会有任何行动,即是说神在惩罚以先,必将奥秘向祂的仆人指示。奥秘一词原意有圈内人的意思,先知是站在神的圈内,领悟而知晓神的心意。

紧接着的两个问题,先知指出狮子吼叫是令人惧怕的,而耶和华以色列的主的怒气,好像狮吼一样,先知又怎能不说预言呢?结论就是:先知的使命虽然困难,要面对不愿听的人民,但却只能听命,传出神公义的声音。

思想:

今天当信徒细看香港的现况,去守望香港时,需知道:做守望者之前要先明白神的心意,与神同行,才可以正确解读今天社会的现象。信徒们一手拿报纸,另外一只手是否是拿着圣经──神的话?求主向我们显出祂的奥秘。

当信徒从神领受了如何解读当今的现况时,可做甚么?信徒们是否与神同心?行神所命的,向社会作见证,引领世人出黑暗入光明。无论所讲的是得到人心还是遭到反对,求主加我们力量,勇于为主发声。

--1-尔道自建 4月10日

02、对以色列的第一个判言(I):大恩典带来大责备

经文:

1以色列人哪,当听耶和华责备你们的话,责备我从埃及地领上来的全家,说:2「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因此,我必惩罚你们一切的罪孽。」

第三章一至十五节是阿摩司书三个审判信息的第一个,主要是告诉神的子民:审判必定会来临。

这里虽然用以色列人来称呼听众,但因为后面强调神从埃及地领他们全家出来,所以也应包括南国犹大在内,故这里是指整个以色列民族,包括了北国及南国。先知提醒以色列民众神与他们的关系,神是拯救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出来的神,这个关系包含着许许多多整个民族的过往经历,里面有受逼迫、受压制、受困苦的经验,也包括他们向神呼喊求救的呼声。当神的拯救临到时,他们不单止从奴役当中走出来,神更一路以云柱及火柱带领他们在沙漠中行走,他们的鞋没有穿破;每天有吗哪供应,并且不缺鹌鹑为肉食,虽然处于沙漠,水却没有缺乏;虽然在沙漠中行走四十年,从埃及人那里得来的财宝竟可供以色列人建成一个富丽堂皇的会幕,让他们可以有规模的敬拜。

会幕成为以色列民出埃及时的中心点,他们分成十二支派,列队随着云柱火柱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有士师摩西作为领袖,有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在民中作管理;更有神借着摩西颁布的十诫作为生活的蓝本。从埃及出来后,以色列民已是一个有宗教、有政治及管理的民族。

神也把他们从埃及中带出来,在旷野里造就他们,带领他们进入迦南地,也把迦南地分给十二支派,让以色列民可在迦南定居。

先知阿摩司提到在地上的万族中,耶和华只认识以色列民,认识是神对以色列民的一种特别的恩典,包含着「承认、注意及爱」之意,虽然没有用「拣选」一词,但意思是呼之欲出。这「认识」很多时候用在婚姻关系上,即是说神将以色列民当作妻子看待,特别爱他们、拣选他们。从万民中,神首先拣选亚伯拉罕,但一拣选便已明确指出神的拣选是叫亚伯拉罕使万族得福,以后这叫万族得福的恩典传到亚伯拉罕的后裔

神的拣选带来恩福,同时也带来责任。先知以「耶和华攻击你们的话」(和合本)来引起以色列民的关切,也以耶和华必「惩罚你们的一切罪孽」(和修版)来警诫以色列民。

这两节中,先知重复了三次「一切」这词,「全家」是指以色列家中一切的人,「万族」是指一切的种族、是指着世人,神也必追讨他们所犯「一切的罪孽」;神的惩罚必会临到以色列的所有子民。

思想:

当信徒回想神的救赎及救恩时,当然我们会想到基督无条件的爱,我们的得救并不是因我们的好处及行为,乃是基督的爱的原故,当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神的爱就向我们显明了。但当我们得了救恩,因为神是圣洁的,所以我们要圣洁;我们有没有犯罪,失去了分别为圣、属神的身份?神是会追讨的。

因为神赐福亚伯拉罕,叫他成为万族的祝福,也让亚伯拉罕的后裔成为地上万族的祝福,我们这群信徒成了亚伯拉罕后裔的也要成为地上万族的祝福,要将神的一切祝福延展到万族。我们有没有在遵行大使命上失去了见证,轻忽了基督给每一个信徒的吩咐?

--2-尔道自建 4月9日

03、上帝对审判的提醒

经文:晨─阿摩司书3、4章晚-阿摩司书5章

中心思想:阿摩司书4章

提要

现在阿摩司从对一般国家的审判转向针对以色列的不义与上帝的指控。暴虐、压迫、叛逆和醉酒成为全国国民的生活特色,上帝便借着饥荒、瘟疫、干旱、霉菌、死亡及倾覆,耐心的呼召百姓归向自己,但是「你们仍不归我,这是耶和华说的」,结果以色列惟一的选择是:「预备迎见你的上帝。」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以色列僭越的罪

歸回上帝的請求

阿摩司悔改的呼籲

不敬畏上帝

不敬愛上帝

惟上帝是望

每日与主同行

在本页空白处,尽你所能的列出所有你想到在教会里经常举行的活动(也许你至少能想出二十个来),然后一面查考阿摩司书五章约翰叁书1:一到约翰叁书1:五节,一面按着阿摩司提到的,在各项活动下画上一杠,你会为这个结果感到惊讶吗?

你经常都会听到传讲上帝的爱的信息,上次听到「上帝所恨的事」的信息是何时?然而就在这五节经文当中,阿摩司至少列出七种上帝憎恶的活动,以色列人献祭、守节期、祷告、唱诗……等等,这些只不过都是空洞的宗教仪式而已!虽然百姓的举止是对的,但他们的心态却是错的--这是上帝所痛恨的情形。

这里有一个让你不会重蹈以色列复辙的好方法,那就是把这个宗教活动的清单变成你今天的祷告事项:「天父,愿我的敬拜能讨祢喜悦:愿我在诗班的歌唱能赞美祢的名:愿我的服事与奉献能表达我对祢赐给我一切的感谢!』

默想

阿摩司,你的信息源自何处?

阿摩司的信息和旧约最前面的五卷书--摩西五经有极显著的雷同之处,在此举例,比较:

阿摩司摩西五经

4:l申命言己

:

:

,48

,10

l

金言

阿摩司的话对压迫者来说,是鞭子;对受迫者来说,却是一片爱意!

--3-每日读经

04、“这人能与我相处吗?”

若非相约,二人怎会同行呢?

有害的关系就像是肢体中的坏疽,除非你截肢,不然它就会扩散到全身,导致死亡。没有勇气去切掉不能治愈的部位,你就会失去更多。只有与合适的人建立关系,你个人的成长(有些时候是所需要的医治)才能加速。也许你听说过蝎子因为不会游泳而求青蛙背它过河的故事。青蛙说:“我怕你螫我。”蝎子微笑着说:“我当然不会螫你。那样我们两个都会淹死的。”青蛙同意了,蝎子跳到它背上。你不会不知道吧——河过了一半,蝎子螫了青蛙!它们两个开始沉下去。青蛙哀叹:“你保证过不螫我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蝎子回答:“我忍不住,因为那是我的天性!”

在上帝改变那个人的性情之前,他们都有能力去影响并“感染”你。例如,你对某件事很有激情,而另一个人却没有,这就如同你要和一个只会跳华尔兹的人跳狐步舞——你找错舞伴了!对你的价值观和上帝赐给你的目标不认同的人,不要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有些问题通过辅导、祷告、教导和领袖的介入,能够得到纠正。然而,你不能教导一个人去“在意”一件事。如果他们不在意,就会污染你的环境,扼杀你的生产力,并用不停的抱怨去打断你的节奏。因此,向上帝祷告并这样求问很重要:“这人能和我相处吗?”

--4-今日圣言 6月11日

05、阿摩司书默想

一、忘恩负义

经文:

关于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这件事,在圣经中屡次重复地提起-何11:l(,表示这一项拯救是值得一再提起的。基督徒从罪中得拯救这个经历,是我们理当在世为神旨意而活的理由,是我们没有忠心作见证而应受责罚的当然理由。单凭他救我们脱离永刑之恩,已经是我们应当重复提说,一再感恩的了!

注意,先申述神与以色列人的关系,然后说,"因此,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把神必追讨以色列人的罪跟神曾在以色列人身上所施的恩慈连起来,证明他们除了像一般人犯罪,必受追讨之外,还加上忘恩负义、三番四次不理会神向他们伸手等待他们悔改的慈爱,实在是罪上加罪,应受惩罚的了!

二、当众献丑

经文

阿摩司是向以色列国发预言的先知,所以说:"要在亚实突的宫殿中和埃及地的宫殿里传扬说:"你们要聚集在撒玛利亚的山上……。"撒玛利亚是以色列国的京都,先知说外邦的非利士和埃及都要看见撒玛利亚的衰败,并看见他们因信仰和德行坠落所产生的各种社会不安和混乱。神的选民应当成为列国的模范,让人看见他们的好榜样而归荣耀给神,或因他们的好见证,像光显明黑暗那样,定了世代的罪。岂知,他们之中却充满欺压、抢夺和各种罪恶,甚至他们的邻邦要成为他们的见证人,同来观看他们的罪行,真是当众献丑,羞辱神名!

三、不厌弃金牛犊的罪

经文:

"要讨伯特利祭坛的罪"指耶罗波安在伯特利与但二地所设的金牛犊和祭坛,是在圣殿的祭坛以外的坛,也就是拜偶像的坛。所谓"讨伯特利祭坛的罪",也就是讨以色列人在伯特利设祭坛向偶像献祭的罪。

人为什么要在圣洁全能的神以外,另设偶像,另求保障?因人的良心指控人所犯的罪,使他们知道除非离开罪恶,不能得神的眷护,甚至可能受惩治;但人不肯离弃罪又想得着神的保佑,结果就设法在神以外另立心中理想的"偶像",就是可以容许他们继续犯罪,又能成就他们心愿的"神"。所以偶像并非单单因人的迷信无知而产生的,它是人要自欺并以自我为中心的产物,它是可以听凭人指使的"神明"。魔鬼从各方面满足人这种不离弃罪又可蒙神喜悦的心理。先知发出警告,以色列人所设立的偶像,不但不能给他们平安,倒为他们招来灾祸,凡拜偶像的都要跟他们所拜的偶像一同灭亡。所以神说:"我讨以色列罪的日子,也要讨伯特利祭坛的罪。"-

四、仍不归向神?

经文-

这倾覆可能是指所说的大地震。那是当时人人都知道的大事,那种惨痛的灾祸记忆犹新,他们仍能幸存,实在像火中抽出的一根柴,但以色列人仍不悔悟。先知逐一数说他们痛苦的遭遇,为要使他们信服这一切祸患都是出于神的管教。神的管教既愈来愈重,以色列人仍不悔改,甚至不承认是神所管教,这种硬心悖逆的态度,实在是比灾祸更可怕的"灾祸"!

注意:全段说明神的刑罚是向着一个中心,就是要他的百姓归向他。神根本不是用恐吓与强迫的手法使人归向他,但在神长久施恩的日子,人既忘恩负义,偏行己路,不理会神的呼唤,拒绝神打发仆人所给他们的警告,神只有逐渐警诫他们,日渐加重惩治,但他的目的仍是要他们归向他。他的惩治不是泄恨,而是爱心的管教,直到以色列人饱受亡国的痛苦后,神仍然使他们归回本地。今日基督徒认识清楚,神不是喜欢随便用鞭子的父亲,我们千万别作个要天父动用鞭子的孩子。

五、不要憎恨正直话

经文:

"城门口"是长老们坐着断案的地方-(。先知以赛亚-(和耶利米-(也都曾在城门口责备人。大概阿摩司也曾在城门口责备过他的同胞。在此先知提醒同胞们,不要怨恨那些在城门口责备人的,也不要憎恶那些说正直话的人,因那些话正是对他们最有益的劝诫。他们憎恶神藉着他的仆人所说的正直话,是因为他们不肯离开他们的罪。他们向贫民勒索粮食,苦待善人,收受贿赂,屈枉穷人,造成一种令人不敢批评指责他们罪恶的"时势"。但神忠心的仆人绝不缄默。神因着他圣洁与公义的本性,也绝不会不理会他们的恶行。神要用他自己的权能施行审判,使他们虽然建造了美好石头的房屋,却不得住在其内;虽然栽种了美好的葡萄园,却不得喝所出的酒。

基督徒在听道时要留意,好些指正我们痛处的道,正是我们需要听的道,不要只顾欣赏那些合我们口味,可以掩饰我们弱点的道理,要细心听那正直指责我们过失的人,谨慎分辨那是否神藉人的口向我们说的话。

六、看时势便静默?

经文:

"所以通达人见这样的时势,必静默不言……"这真是值得我们再三思想的一句话。今日的教会,也有人的恶势力,使人保持缄默,不敢说真话,常在教会需要人为真理说话时,就-会出现一些像十三节所说的"通达人……静默不言",保持"中立",以表清高,其实这等人是最懦弱而投机的。教会荒凉,并非缺乏属世学问金钱,而是太多有胆量犯罪却没有胆量为真理作见证的人。屈枉正直人的事、仗势欺人的事,竟也在教会中发生。结果,只有人的活动,失去神的同在;所以先知说: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这样耶和华万军之神,必照你们所说的,与你们同在……。"

七、神必报应

经文:

"……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阿摩司这个问题,暗示在以色列人的心中,原以为耶和华的日子对他们是一项拯救。诚然,公义之神的审判日的来临,对于神的百姓理当是一项"拯救",一个"伸冤"的大日。岂知神的百姓手中握满了罪恶的果实,那欺压他们的同胞,枉屈正直的并非外人,正是以色列人自己。他们自己成了神要审判的对象;所以先知不得不痛苦地宣告说:"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神的公义原应成为他们的拯救,如今却成为他们的"报应"。先知用十分美妙的比喻,形容遮掩罪过的人如何不得亨通,就"好像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换言之,处处碰壁,事事倒霉。

八、神鉴察内心

经文:

先知言论中常见这类的话。神十分憎厌那虚伪的敬拜。人们以为只要按外表献上燔祭素祭,到时候守节期,举行严肃会,就可以得神的喜悦。但神却要鉴察他们的国民,神并非贪图小利而容易受骗的神。他们的信仰虚伪,道德坠落,却想凭藉宗教的礼仪祭祀,掩饰自己的恶行,其实只是自欺欺人,绝不能遮住神的眼目。

司提反曾引用本章25、26节,指责犹大人抗拒圣灵,硬着颈项,正和他们祖先一样。神从来就没有被任何仅属仪表之敬拜欺骗过。自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开始学习事奉的时候起,神就早已签察他们敬拜的真诚与虚伪,让不信的以色列人倒毙的旷野,把有信心的约书亚和迦勒带进迦南。可怜无知的以色列人,竟然一再重蹈他们祖先的覆辙,不求真实的信仰和品德,只求表面的敬虔,所以神藉先知说:"我要把你们掳到大马色以外。"神要用实际的惩罚对付他们虚伪的敬拜!

九、这灾可以免了

经文:摩7:l

为什么神要指示先知见异象,又因他的代求而免了以色列人的灾祸?这正如神为什么要指示亚伯拉罕他要灭所多玛、蛾摩拉一样。神喜欢看见地上有人体会他的心意--他必然惩罚罪恶,但他并不喜欢用刑罚,他更愿意看见人真诚的悔改而免受惩戒。他喜欢他的仆人这样体会他的心意。先知的代祷,实际就是表明他对神心意的了解。既说这灾因先知的代祷而免了,可见

l、代祷的奇妙功效

神看重我们的代祷。我们却常自己小看自己的代祷。

2、神可因人的祷告而改变心意

神虽会按他自已的时候和既定的旨意行事,但神既定的旨意包括了可因人的代祷而延迟、免除或减轻所施的惩罚在内,这不算为改变他的旨意而是改变他对待人的方法。

十、因为雅各微弱

经文:-

先知的代祷所持的理由一如先前--"主耶和华啊,求你止息,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先知的意思就是说,除了靠神站立,雅各还能靠谁呢?这正是神希望以色列人有的祷告。但可惜只有阿摩司一人有这样的看见。虽然如此,神看重先知的地位,他的话虽然不受同胞重视,他的祷告却受到神的尊重。他的祷告已使同胞免了两次灾祸。他们还不知道,甚至还用恶言毁谤攻击他。

十一、两种先知

经文:

l、忠心的先知阿摩司

在先知阿摩司的经历中,我们很清楚地看见一个忠心为神传信息的人如何受人的误会。在上文的异象中,我们刚刚看到阿摩司怎样在神的面前为以色列人代求。他是何等真诚地热爱同胞的灵魂;他所说的预言何尝有一点咒诅的意念?他实在是因为看见同胞前面的危机,不得不照着神的心意警告他们,但人家却给他一个可怕的罪名:"图谋背叛"。把传达信息的工作,说成完全是政zh i性的一种活动!并且这样攻击他的,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自认为是作神祭司的亚玛谢。其实按旧约律法,在圣殿以外另在伯特利设祭坛已经是神所憎恶的-(,而亚玛谢竟宝贵他这个不合法的职位,他才是个假祭司。

现今,凡是忠心照着神的话传讲神所托付之信息的人,也难免受到同样的诬赖或妄加的罪名。正如主耶稣说:"人若因我辱骂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太5:l1-12(

2、无耻的祭司亚玛谢

亚玛谢对阿摩司的诬告,显然是出于嫉妒。他自己没有神的信息指导百姓当行的路,也没有属灵的权柄可以和阿摩司相比;所以他一听到阿摩司提及神要用刀攻击耶罗波安的家,便认为找到可把柄,赶紧打发人去告诉耶罗波安说,阿摩司在以色列家图谋背叛。其实他的真正恐惧,是怕自己的利益受影响。因为以色列人倘若真正听从阿摩司的劝告,不把伯特利和吉甲献祭给金牛犊,就等于打破了亚玛谢的饭碗。这不知羞耻的祭司,轻藐地用江湖的口吻,叫阿摩司到犹大地去"糊口"-(,不要在伯特利说预言。其实他自己才真是借属灵职事以糊口的祭司。一副奴颜婢膝,只求人的喜悦,不求神的心意,和他所占据的祭司职分绝不相称。

直到今日,教会中的假师傅比忠心的神仆更善用机会讨好人,甚至虚构"见证",迎合信徒心理,误导幼稚而贪图虚荣的信徒,诬蔑毁谤忠心的神仆,在教会中造成混乱。

十二、饥饿非因无饼

经文:

人总是以为身体饱足,一切问题便解决。事实不然,人除了身体的需要之外,还有心灵的需要。神藉阿摩司宣告说,将有一种不是无饼无水的饥荒与干渴临到这世界。这种饥渴就是心灵的饥渴。现代的人不正是面临这种饥渴么?人们不是"从这海到那海,从北边到东边,往来奔跑……"-(,为要寻求满足么?他们饥渴的根本原因是不听耶和华的话。注意,所谓"不听"是不肯听从信服的意思。12节末句说:"……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上节说人的饥渴是因人不听耶和华的话,下节又说他们往来奔跑是为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这不是矛盾么?不是,因人若不诚心听从神的话,只想寻求一些可按照他们自己的私欲行事的"圣经根据",纵然往来奔路,到列国去考究,还是不能因神的话得着心灵的饱足。

注意:先知特别提到会因"干渴发昏"的一些"美貌的处女和少年的男子"-13节(,这些年富力强、有青春活力、有新学识、追随新潮流的人,在拜金牛犊、向偶像许愿起誓方面,并不比中年人落后。但他们虽然更注重"享受人生",却依然心灵虚空,"干渴发昏",因为他们不肯接受那真正解除他们心灵干渴的生命活水--真理的道。

--5-陈终道 2018-11-21

06、同工的关系

“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同工就是一同行走在真理的道路上。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同工是志同道合的象征。“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敌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真理道路上,需要同工,相扶相助。一人不能完成大使命。然而同工的关系,在教会当中却是非常微妙的。若是不悔改重生的人,处理不好同工的关系。会像(民12章)当中的亚伦,米丽暗嫉妒同工。会像(撒上18章)当中的扫罗怒视同工,打击迫害同工。只有真正重生,有生命的基督徒,才能与同工同心合意兴旺福音。因此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个内容《同工的关系》上。

一、是朋友的关系:15)

:15)“愿你平安。众位朋友都问你安。请你替我按着姓名问众位朋友安。”同工不仅是工作上的伙伴,更是知心的朋友。约翰贰书1:是使徒老约翰写给同工该犹的书信。教会领袖为了建立新的教会,经常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因而需要一些信徒的款待。该犹便是其中一位欢迎并接待教会领袖到他家中的信徒。使徒约翰在写约翰贰书1:的时候,结尾不忘了问候他的同工朋友。“众位朋友”可能指那些与约翰和该犹同心的人。在使徒的圈子和该犹所在教会的忠实成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丢特腓所造成的麻烦只能加强忠实信徒之间的这种基督徒友谊。“按着姓名”这里没有提到名字。可能指使徒所认识的该犹的朋友。所以无需一一点名提到,该犹就会知道。使徒在书信结束的时候,像在开头的时候一样,采用个人友谊的语气。虽然丢特腓影响了教会的平安,但使徒绝不允许连结他与他属灵儿女的圣洁友谊遭到破坏。

二、是肢体的关系

“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在这里,基督教会被比喻为一个身子,由各样不同的器官所组成。请特别留意三点:一是独特性:身子上若有一个肢体嫉妒其它肢体,或自以为比其它肢体更为重要,都是非常可笑的。在身子的整体之中,是有足够的空间容让各种不同类型的肢体存在。我们应容许神藉着特别的恩赐,将我们发展成独特的个体。祂所希望的正是这样。祂不曾造一个有四只眼而没有耳朵的身子,如果有需要,祂会这样做;但祂过去没有这样做过,现在也没有。二是必须性:人体的每一部分,甚至是最小最不吸引人的,都要担负一个重要的任务,身子才能健全地发展。不要认为我们在基督徒团契或崇拜时的贡献是微不足道,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只是一只小脚趾,但在许多情形下,小脚趾可以抓紧或令身体平衡;若缺少了这些,整个身子便要吃苦了。有时基督徒圈子里最不俊美和最不受人注意的,常是最重要的人物。三是合一性:虽然在地位和功能上,各肢体都有独特性和必须性,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衡量。若果肢体间不能互相配搭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那么不管那个肢体有多么巨大和独特的才能,也不会有甚么价值,只会引起互相争竞的后果。故此,肢体间的合一性是这个身体比喻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教会同工之间,我们需要别人,别人也需要我们。谁也离不开谁。缺少一个,我们就是残疾的身体。我们这些健全的肢体,才能组成基督的身体。

三、是战友的关系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作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同工是彼此挽拉,一同在真道上争战。因此,保罗还把同工比作“一同当兵的”。“一同当兵的”是什么关系啊?自然是战友的关系。彼此同心,并肩作战。在这里,保罗提到的以巴弗提,还有提到的亚基布,都是保罗的同工。“为基督耶稣被囚的保罗,同兄弟提摩太,写信给我们所亲爱的同工腓利门。和妹子亚腓亚,并与我们同当兵的亚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会。”保罗称与他一同当兵的。“一同当兵,”指灵界争战上的关系;腓立比教会差遣以巴弗提仅为供给保罗的需用,但他的服事远超他所应尽的责任,他实在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好工人。“并与我们同当兵的亚基布”“同当兵”按原文意指曾经一同经历激烈战役的战友,一同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这里指一同为主工作争战的人。“亚基布”可能为腓利门之子,献身参与传道和牧养教会的工作。

四、是兄弟的关系

同工还是兄弟的关系,有一首诗歌叫做“我们是亲兄弟”,我们是亲兄弟,永远不分离。一主一信一洗,圣灵为印记。我们是亲兄弟,血统原为一,都是主用宝血买赎的。亲兄弟在患难中更加相爱。亲兄弟在患难中应当同风雨。保罗也称同工为兄弟。“至于兄弟亚波罗,我再三地劝他,同弟兄们到你们那里去。但这时他决不愿意去。几时有了机会他必去。”哥林多教会曾经分门结党,各自拥护保罗和亚波罗。但是在这里看出,保罗与亚波罗的关系密切,并没有任何嫌隙。这是今天我们的教会同工缺少的属灵品质。“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保罗把推基古也称作兄弟。推基古是保罗的个人代表之一,提到,他很可能曾为保罗带信去歌罗西和以弗所,告诉我们,保罗带着捐献送给耶路撒冷教会时,推基古也一同前往。兄弟有时候,比弟兄更能体现出基督徒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弟兄现在单指肢体间性别的称呼,而兄弟则是有属灵血缘的关系。

五、是同伴的关系

“论到提多,他是我的同伴,一同为你们劳碌的。论到那两位兄弟,他们是众教会的使者,是基督的荣耀。所以你们务要在众教会面前,显明你们爱心的凭据,并我所夸奖你们的凭据。”“论到提多,他是我的同伴,一同为你们劳碌的”‘我的同伴’指保罗的同工;‘劳碌’指劳苦作工。“论到那两位弟兄,他们是众教会的使者,是基督的荣耀,”‘众教会的使者’指被众教会所挑选、差派到外地代表众教会行事的人;‘基督的荣耀’指行事为人能彰显基督,叫众人归荣耀给主的人。教会选举出另一位弟兄,跟保罗和提多一同把这笔巨额的捐款送到耶路撒冷去。保罗解释这样做可以避免在处理钱财的问题上遭人怀疑,也可以使教会放心,他们会诚实地处理这笔款项,而不会误用它。而提多,保罗则着重介绍了他的身份。说明保罗对提多的信任和赏识。今天在我们这条属天的道路上,可有这样交心的同伴吗?对于同工,我们是如何看待的?如何相处的?我们与同工之间,是否达到这种朋友的关系,肢体的关系,战友的关系,兄弟的关系和同伴的关系呢?感谢主,愿圣灵光照我们,重新看待我们与同工之间的关系。

--6-佳音 2018-05-14

07、与主同心

有一次,我与妻子谈到某些教会表面上很同心,但实质上他们的同心并不符合圣经。比如,有些教会在面对大是大非的事,大部分人因为不愿意事情揽上身而不表态,而那站在真理一边的人孤掌难鸣。这样,这教会就是同心做坏事!

“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

我们经常用“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来提醒教会需要同心合意。确实如此,同一间教会,同工之间不能同心,带来的危害不是我们能估量的。但对于教会而言,不是大家齐心协心,就可以使教会复兴的。不可忽略地,同心合意的基督徒可能会同心做一件不合神心意的事。

圣经中有不少同心合意做坏事的例子。巴别塔时期,人们同心合意地建造高塔,目的是不要分散在地上,要传扬自己的名。他们的同心合意正违背了神的旨意,因此神就将他们的语言变乱,分散在地上;当摩西四十天之久在西乃山上领受律法之时,山下的百姓同心合意地建造“金牛犊”得罪神;北国以色列的历代君王与百姓同心合意离弃真神敬拜偶像;四福音中,犹太公会与百姓同心合意地将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初期教会,亚拿尼亚与妻子撒非喇将家产变卖,同心合意地欺哄圣灵。

“你既不与我同心,怎么说你爱我呢?”

当大利拉引诱参孙讲出自己大力的秘诀时,她说:“你既不与我同心,怎么说你爱我呢?”同心合意需要留意同心的心?合谁的意?很多时候,教会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于大利拉的话:“你不与我同心”、“他不跟我同心”。有些人很愿意讨人的喜欢,就与领导同心,要合领导的意。所以,教会中出现许多大谈同心却大搞教会分裂,呼吁同心却结党纷争之事。

我相信哥林多教会也是大谈同心的,他们可能会对保罗埋怨说:“是因为他们不同我们的心”。在哥林多教会中的四大派别,各派都有自己同心的一批人,他们都希望大家同自己的心,而不愿意放下自己的主见,最终引起教会的纷乱。今日教会中的派系之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家都有自己同心的一群人。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到底要同谁的心?我觉得,决不是一味地追求同领导的心,也不是一味地要求别人同自己的心,乃是追求同耶稣的心,即保罗所说:“你们要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与耶稣同心,第一要紧的就是与真理相符。我们决不能同心合意地违背圣经的教导,同心合意地去犯罪,同心合意地破坏教会。主耶稣是真理的源头,祂就是真理。与耶稣同心的人,必遵照主耶稣的教导而行。不过,在教会所有的争斗中,每个派系都会认为自己是站在真理的一方,甚至有时会打出“为真理而战”的旗号。显然,高举真理,却以“真理”作为与弟兄争战的工具,显然本身与真理不符。

由此,与耶稣同心,第二个因素就是虚己。主耶稣与天父的同心值得学效:“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这种谦虚就是保罗所说的:“看别人比自己强”。教会的争端离不开“他不比我好”、“凭什么要我让他”等心态。但保罗强调主耶稣与父神之间是“同等”,祂的同心表现在“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同是基督的门徒,同属基督的身体,争端伤害的是基督自己。

与主耶稣同心的第三个要求便是:爱心。保罗提醒哥林多的教会,“最妙的道”就是爱。主耶稣与天父之间原为一。因着爱的缘故,主耶稣与天父同心完成救赎大功,甘愿降生尘世,受尽痛苦,最终在十架酷刑中成就救赎。主耶稣提醒那些争论大小的门徒说:“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事人的。”并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综上所述,一间同心合意的教会必是同心遵守主的教导的教会;必是同心虚己,不高抬个人的教会;必是以爱为旗,又实践基督真爱的教会。我相信,保罗的教导是最为贴切的:“所以,在基督里若有甚么劝勉,爱心有甚么安慰,圣灵有甚么交通,心中有甚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7-陈丰盛 2017-12-25

08、与谁同行

;;;;,4,6-7,6,9-11,15;:3

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同行需要同心。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像什么样的人,因此与谁在一起确实很重要。

一.以诺与神同行

1.与神同行的原因: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

“玛土撒拉”的意思是“他一死洪水就来了。”当然,这个名字是以诺得了圣灵的启示而给儿子所起的,神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了他,因此他知道将来有一天神要用洪水灭世。

2.与神同行的时间: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

以诺与神同行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三百年,而且在这三百年的时间里,他还照样在地上生儿养女,只是他过着在地却如同在天的生活。他知道神的心意,也行在神的心意上。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

3.与神同行的结果: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24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当他与神同行三百年后,神将他活着取去,他就不在世上了,他是活着被提的第一人。

二.以撒与亚伯拉罕同行

1.以撒与亚伯拉罕同行: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于是二人同行。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吩咐他把他独生的儿子以撒献上为燔祭,亚伯拉罕二话没说就带着儿子以撒去了。在路上,以撒问亚伯拉罕说:“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父子同心同行,要去完成神的吩咐。

2.亚伯拉罕准备杀以撒: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

在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事上,亚伯拉罕失去的是自己的独生子,而以撒将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看到以撒的顺服,没有以撒的顺服,亚伯拉罕献以撒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以撒已经是个能背负燔祭柴火()百斤)上山的大小伙子了。

3.神的赐福:A.耶和华以勒: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注: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亚伯拉罕的奉献使神的心大得满足,神早已在山上给他预备了一只公羊(预表了耶稣),神让他经历了耶和华以勒。

B.赐大福给亚伯拉罕: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说:“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感谢神,神应许赐大福给亚伯拉罕,使他的子孙多起来,要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他的后裔得福

三.巴兰与巴勒同行

1.巴勒请巴兰:他差遣使者往大河边的□夺去,到比珥的儿子巴兰本乡那里,召巴兰来,说:“有一宗民从埃及出来,遮满地面,与我对居。这民比我强盛,现在求你来为我咒诅他们,或者我能得胜,攻打他们,赶出此地。因为我知道你为谁祝福,谁就得福;你咒诅谁,谁就受咒诅。”

当以色列人来在摩押平原、约旦河东,对着耶利哥安营时,摩押人因以色列民甚多,就大大惧怕,心内忧急,摩押王西拨的儿子巴勒就差遣使者去请术士巴兰,要他为摩押人咒诅以色列民。

2.神的旨意:A.神的定旨:神对巴兰说:“你不可同他们去,也不可咒诅那民,因为那民是蒙福的。”神清楚地指示巴兰不可同使者去,也不可咒诅以色列民。

B.许可的旨意:当夜神临到巴兰那里说:“这些人若来召你,你就起来同他们去,你只要遵行我对你所说的话。”巴兰早晨起来,备上驴,和摩押的使臣一同去了。贪财的巴兰却贪图巴勒的钱财,定意要去,所以神就许可他去。

3.巴兰与巴勒同行:巴兰和巴勒同行,来到基列胡琐.

巴勒是以色列的人仇敌,而巴兰却与巴勒同行,他要为巴勒咒诅以色列人。但神却不让巴兰这样行,因此他反倒连连为以色列人祝福(民23-24章)。

4.巴兰的诡计:以色列人住在什亭,百姓与摩押女子行起淫乱。因为这女子叫百姓来,一同给她们的神献祭,百姓就吃她们的祭物,跪拜她们的神。以色列人与巴力□珥连合,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那时遭瘟疫死的,有二万四千人。

巴兰看到,他无法咒诅以色列人,巴兰又贪图巴勒的钱财。因此他给巴勒出主意:要以色列人自己犯罪:拜偶像,行奸淫。结果,神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民间因瘟疫死了二万四千人。

5.巴兰被杀:他们就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与米甸人打仗,杀了所有的男丁。在所杀的人中,杀了米甸的五王,就是以未、利金、苏珥、户珥、利巴,又用刀杀了比珥的儿子巴兰。

在后来的以色列与摩押的战争中,巴兰被以色列人所杀,巴兰给后人留下了警戒。

四.以利沙与以利亚同行

1.以利沙蒙选召:于是,以利亚离开那里走了,遇见沙法的儿子以利沙耕地,在他前头有十二对牛,自己赶着第十二对。以利亚到他那里去,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以利沙就离开牛跑到以利亚那里说:“求你容我先与父母亲嘴,然后我便跟随你。”以利亚对他说:“你回去吧!我向你做了甚么呢?”以利沙就离开他回去,宰了一对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给民吃,随后就起身跟随以利亚,服事他。

按着神的指示,以利亚把自己的外衣披在以利沙身上,呼召他跟从以利亚作先知。

2.以利沙与以利亚同行:耶和华要用旋风接以利亚升天的时候,以利亚与以利沙从吉甲前往。以利亚对以利沙说:“耶和华差我往伯特利去,你可以在这里等候。”以利沙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离开你。”于是二人下到伯特利。……以利亚对以利沙说:“耶和华差遣我往耶利哥去,你可以在这里等候。”以利沙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离开你。”于是二人到了耶利哥。……以利亚对以利沙说:“耶和华差遣我往约旦河去,你可以在这里等候。”以利沙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离开你。”于是二人一同前往。

我们看到,以利沙与以利亚同行,以利亚走到哪里,以利沙也跟随到那里,寸步不离。

3.以利沙的祈求:过去之后,以利亚对以利沙说:“我未曾被接去离开你,你要我为你做甚么,只管求我。”以利沙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以利亚说:“你所求的难得。虽然如此,我被接去离开你的时候,你若看见我,就必得着;不然,必得不着了。”他们正走着说话,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

当以利亚问以利沙求什么时,以利沙求感动以利亚的灵加倍地感动他,在神用旋风接以利亚时,以利沙得以亲眼看见。

4.感动以利亚的灵感动以利沙了:住耶利哥的先知门徒从对面看见他,就说:“感动以利亚的灵感动以利沙了。”

以利沙与以利亚同行,使得感动以利亚的灵加倍感动以利沙了,以利沙所行的神迹比以利亚多了一倍。

五.约沙法与亚哈同行

1.约沙法与亚哈的所是:约沙法是南国犹大的一位难得的好王,他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而亚哈是北国以色列中最坏的一个王,专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玛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里为巴力筑坛。亚哈又做亚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

2.约沙法与亚哈结亲:约沙法大有尊荣资财,就与亚哈结亲。

约沙法与亚哈这两个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却走在了一起,约沙法竟然与亚哈结亲,让长子约兰娶了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为妻。

3.约沙法与亚哈同行: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车兵长看见约沙法便说:“这必是以色列王。”就转过去与他争战。约沙法一呼喊,耶和华就帮助他,神又感动他们离开他。

在以色列人与亚兰国的战役中,约沙法和亚哈同行,在这场战役中,亚哈战死,而神却保佑了约沙法平安。

4.约沙法受责备:先见哈拿尼的儿子耶户出来迎接约沙法王,对他说:“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然而,你还有善行,因你从国中除掉木偶,立定心意寻求神。”

约沙法平平安安地回耶路撒冷,到宫里去了。先知责备约沙法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预言他必遭遇神的愤怒。

5.约沙法家受亏损:约兰兴起坐他父的位,奋勇自强,就用刀杀了他的众兄弟和以色列的几个首领。约兰登基的时候年三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八年。他行以色列诸王的道,与亚哈家一样。因他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当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继位后,用刀杀了他的众兄弟和以色列的几个首领,他行以色列诸王的道,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结果,神使他患了不能医治的肠子病,40岁就死了。当他儿子亚哈谢继位后,亚哈谢被以色列王耶户所杀,亚哈谢家无力保守国权,王位旁落在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手中六年之久。

亲爱的肢体,看到了吗?与神同行者得福,与爱神的同行也得福,但与恶人同行必定遭祸。今天,你愿意与谁同行呢?

--8-耶米玛 2016-06-06

09、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

;;;;

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二人若不同心,就是同行,最后的也是分开,我们从圣经上看几个分开。

一.该隐和亚伯分开

1.神对两弟兄的看法不同: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2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3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4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5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的发怒,变了脸色。

该隐和亚伯是人类的第二代,是弟兄,但神看中了亚伯,却看不中该隐,因为该隐行得不好。

2.该隐杀亚伯: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7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8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神看到该隐发怒,就及时规劝他,要他改变自己,远离罪恶。该隐却不听神的劝告,反而觉得弟兄的善伤害了自己,把弟弟亚伯杀了。

3.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10耶和华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11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12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13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14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15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16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

当神问该隐“你兄弟亚伯在哪里”时,这个杀人犯不承认自己的罪。神直接宣布对他的刑罚,使他离开耶和华的面。该隐和亚伯分开,也与神分开,成为敌对神的势力。

二.以撒和以实玛利分开

1.以实玛利戏笑以撒:孩子渐长,就断了奶。以撒断奶的日子,亚伯拉罕设摆丰盛的筵席。9当时,撒拉看见埃及人夏甲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戏笑。

在亚伯拉罕100岁时,应许之子以撒才出生,以撒断奶的时候(约3岁),此时以实玛利已是16岁少年,看见亚伯拉罕为以撒设摆丰盛的筵席,就戏笑以撒。

2.以撒和以实玛利分开:就对亚伯拉罕说:“你把这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11亚伯拉罕因他儿子的缘故很忧愁。12神对亚伯拉罕说:“你不必为这童子和你的使女忧愁,凡撒拉对你说的话,你都该听从,因为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13至于使女的儿子,我也必使他的后裔成立一国,因为他是你所生的。”14亚伯拉罕清早起来,拿饼和一皮袋水,给了夏甲,搭在她的肩上,又把孩子交给她,打发她走。夏甲就走了。

撒拉看见以实玛利戏笑以撒,就要亚伯拉罕把使女和她的儿子赶出去,亚伯拉罕听从神的话,把夏甲与以实玛利赶了出去。以撒和以实玛利就分开了。

三.以扫与雅各分开

1.以扫住在西珥山:于是以扫当日起行,回往西珥去了。

以扫与雅各是双胞胎,但以扫体贴肉体,为了一点儿食物出卖了自己长子的名分,也失去了父亲以撒的祝福。他去住在西珥山里。

2.伊利伊罗伊以色列:雅各就往疏割去,在那里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因此那地方名叫疏割(就是“棚”的意思)。18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的时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在城东支搭帐棚,19就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买了支帐棚的那块地,20在那里筑了一座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就是“神以色列神”的意思)。

雅各和以扫分开后,雅各在示剑这耶和华神筑了一座坛,起名伊利伊罗伊以色列,标志着雅各正式接受耶和华为以色列的神。以扫是以东人的始祖,雅各是以色更人的始祖。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3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4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

四.亚伯兰与罗得分开

1.亚伯兰与罗得牧人相争: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2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3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4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5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6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7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亚伯兰与罗得从埃及地上来后,他们的财物多得使他们不能同居。亚伯兰与罗得牧人相争。

2.亚伯兰与罗得分开: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10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11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12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13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亚伯兰看重亲情,轻财物,放弃自己优先选择的权利,而看重财物轻亲情的罗得不顾伯父的养育情,自己选择了一块肥沃的土地与亚伯拉罕分开了。从此,罗得开始走下坡路。亚伯拉罕成为信心之父,而罗得成为失败的义人

五.拿俄米与俄珥巴分开

1.拿俄米劝儿媳们回娘家: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7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8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9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于是,拿俄米与她们亲嘴。她们就放声而哭,10说:“不然,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

以利米勒在饥荒年间带领全家迁往摩押,他的错误选择使自己与两个儿子玛伦和基连二人都客死在摩押地,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拿俄米听说神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给他们,就准备从摩押地归回。她不想连累自己两个年轻的儿媳,就苦劝她们回娘家去吧!但起初,两个儿媳表示愿意跟着她回她的本国犹大地去。

2.拿俄米与俄珥巴分开:拿俄米说:“我女儿们哪,回去吧!为何要跟我去呢?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吗?12我女儿们哪,回去吧!我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13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我女儿们哪,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14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

拿俄米继续劝说她们离开自己,因为她年纪老迈,没有指望,不能生子作她们的丈夫了。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俄珥巴权衡利弊后,终于与婆婆亲嘴而别,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俄珥巴与拿俄米分开后,拿俄米和路得婆媳二人回了伯利恒。

六.耶稣和犹大分开

1.耶稣预言将被出卖:耶稣说了这话,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耶稣为门徒洗脚后,预言自己将被门徒出卖,告诉门徒:你们中间将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2.耶稣指示犹大将卖主: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23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24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25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26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27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28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29有人因犹大带着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什么周济穷人。30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耶稣向约翰指示犹大要卖祂了。犹大跟随主三年,但他压根就不相信耶稣是救主,是基督,只是称耶稣是“拉比”。虽然与耶稣同行,却不同心。此时,犹大离开了恩主耶稣。

3.犹大的死: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4“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5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

犹大看见耶稣定了死罪后,就出去吊死了,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七.保罗与底马分开

1.保罗与底马同工: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

门24与我同工的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也都问你安。

保罗与底马曾经同工,在《西》与《门》书中,保罗在问安时都提到底马。

2.保罗与底马分开: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

底马与保罗同工却不同心,保罗里面没有世界,而底马心里装满世界,底马想进天国,又不舍得世界,最后还是离开了保罗布道团,到世界上去了。保罗与底马分开后,底马就再也没有回来。

--9-耶米玛 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