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导读:哥林多前书 第12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弟兄们,论到属灵的恩赐,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

2「你们作外邦人的时候,随事被牵引,受迷惑,去服事那哑巴偶像,这是你们知道的。」

3「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论到属灵的恩赐」()),原文是「论到属灵的」,并无「恩赐」两字,既可以指「属灵的人」,也可以指「属灵的事」。「属灵的」一词原文保罗全部用过24次,在其他书信上没有超过3次,而在本信一共用了15次。「论到」()),指以下内容是针对哥林多教会来信中所提的事())。
「外邦人」())通常指非犹太人,也可以指不认识神的非基督徒())。「被牵引」())原文通常用来指领囚犯出来,比喻外邦人有如不自由的囚犯,被撒但控制得无路可走,不得不跟从偶像。第2节原文的希腊文结构比较特别,表示「一次又一次」的意思。外邦人不住地被牵引着走,但不管怎样牵引,最终仍是来到没有生命的「哑巴偶像」())面前。
五旬节以后,不少信徒得着特别的恩赐,比如说出原本不懂的方言。哥林多信徒认为「恩赐」())就是「属灵的」())的标志,因此高举恩赐,轻视属灵品德的操练,用属灵的外表来掩盖高举自己的实际 。因此,保罗希望他们能明白,「恩赐」并不代表「属灵的」生命,追求恩赐与追求属灵生命的长进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哥林多信徒都了解,被撒但控制的外邦人,总是「随事被牵引」())去服事偶像。而被圣灵感动的信徒,所做的「属灵的」事也有一个共同的原则:不会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而会说「耶稣是主」()),目的都是为了高举基督、荣耀基督。脱离了这个原则,就不再是「属灵的」事;明白了这个原则,哥林多信徒对「属灵的恩赐」也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真诚承认「耶稣是主」,这是早期教会最重要的信仰宣言())。圣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感动人承认「耶稣是主」。因此,每一位真正承认「耶稣是主」的信徒,里面都有圣灵的内住,我们不可根据恩赐来断定别人有没有领受圣灵。

4「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

5「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

6「功用也有分别,神却是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

7「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

哥林多信徒把「恩赐」())看为自夸的本钱,有了某种特别的「恩赐」就沾沾自喜,以为高人一等。但不同的「恩赐」都是同一位圣灵所赐,圣灵是不会自我争竞的,所有的「恩赐」都是为着神永远的计划而赐下的。
「职事」())是同一位基督住在信徒的心中,呼召他们事奉、赐能力给他们事奉的结果。「功用」()),指神能力的活动。
赐给人各种不同恩赐的,乃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是同一位神「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目的是为着成就同一位神的计划。因此,信徒绝不能以恩赐来分门别类、自高自大。
「叫人得益处」()),又可译为「叫全体得益处」(英文ESV、NASB、KJV译本))。圣灵赐给各人的恩赐各不相同,但目的都一样:不是为了叫人自夸或陶醉,而是为了「叫全体得益处」,「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因此,一切对建造教会可有可无的特长或才能,都算不得恩赐。

8「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

9「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

10「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

11「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

第8节的「智慧」和「知识」具体指什么,并不能肯定。保罗强调智慧和知识的「言语」())是恩赐,但不是说「智慧」和「知识」本身是恩赐。
「信心」())并不是指得救的信心,而是在某件事上明白神的应许,确信绝不至落空。「医病的恩赐」())指超自然的医治能力。
「行异能」())指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行神迹。「作先知」())指传讲神的话,包括讲道和说预言。「辨别诸灵」())指分辨圣灵和邪灵())。「说方言」())指未经学习而说起别国的话来())。「翻方言」())指将人所听不懂的方言翻译成众人所能明白的话())。
信徒获得不同的恩赐,并不是自己努力或追求的结果,而是圣灵为着造就教会、「叫人得益处」()),「随己意分给各人的」())。因此,我们可以「切慕属灵的恩赐」()),但只可以「追求爱」()),不可高举某种恩赐。我们若单单重视某种恩赐、苦苦追求某种恩赐,就是越过了界线,不尊重圣灵的权柄。

12「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

13「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正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教会里的信徒也是各不相同的;又如「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各不相同的信徒在基督里也是合一的。圣灵把不同的恩赐分给这些各不相同的肢体,就是要「许多肢体」())彼此配搭,显明基督身体的见证。
「犹太人」和「希腊人」())代表种族、语言、文化和宗教的不同,「为奴的」和「自主的」())代表社会地位、贫富、身份和成就的不同。圣灵把神的儿女都浸成一个身体,合而为一,超越了任何属世的差异。
「从一位圣灵」(13节),表明惟有圣灵在其中做工,受洗才真正有意义。
「饮于一位圣灵」(13节),指每一个信徒都从圣灵受了供应,接受恩赐,显明肢体的功用,彼此配搭、活出身体的见证。

14「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

15「设若脚说:『我不是手,所以不属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属乎身子。」

16「设若耳说:『我不是眼,所以不属乎身子,』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属乎身子。」

17「若全身是眼,从哪里听声呢?若全身是耳,从哪里闻味呢?」

18「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而应该由手、脚、耳、眼等不同的肢体组成;同样,基督的身体也不是一帮背景相似、情投意合的人组成的俱乐部,信徒之间彼此的差异是必然的,因为神要用不同的肢体配搭成基督的身体。教会里每个信徒各有不同的功用,正如人身上的肢体各不相同、不可或缺()),不可互相代替、彼此轻看。
「它不能因此就不属乎身子」()),表明正如肢体不能离开身体,信徒也不能离开教会生活。肢体一离开身体,就不能发生功用;信徒若不能活在教会中,就是偏离了蒙召的目的、伤害了基督身体的见证。我们若不肯在真实的聚会彼此相交,无论是古代的隐修生活,还是现代的「网络聚会」,都算不得切实地活在基督的身体里。
肢体并不是偶然出现在身体里,而是「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安排」表明肢体无论是刚强还是软弱、俊美还是缺欠,都是神特意创造、并且安放在特定位置上的。「俱各」())原文是「每一个」,表明神并不是只关心某些重要的、显眼的肢体,而是关心「每一个」肢体。因此,谁都没有权力轻看自己,推托「缺少恩赐」而不参与配搭事奉;谁也没有资格轻看别人,动辄论断「挂名的信徒」、「没有用的肢体」。

19「若都是一个肢体,身子在哪里呢?」

20「但如今肢体是多的,身子却是一个。」

神所要得着的是基督的身体,而没有肢体的配搭就没有身体。哥林多信徒高举某些大有恩赐的肢体,但一个肢体不论多重要,也无法单独显明身体,一个超级肢体只会变成怪物,「身子在哪里呢」())?
「身子却是一个」()),表明「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是为了透过不同肢体的彼此配搭,显明身体合一的见证,而不是高举某个肢体。
上图:「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弗四4)。

21「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

22「不但如此,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23「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它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

24「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

25「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

26「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

肢体在彼此配搭中,应当安于自己的恩赐、欣赏别人的恩赐;不可高抬某些恩赐,轻看某些恩赐。什么时候我们忘了恩赐都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什么时候我们就会沾沾自喜、自高自大,给其他肢体贴上「软弱、不体面、不俊美」的标签。
既然是「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那些「人以为软弱的」())肢体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少的」())。他们的「软弱」只是「人以为」的,神在他们身上往往安排了我们所缺少的:正因为神允许哥林多教会里有许多问题,保罗才能给普世教会留下宝贵的哥林多前后书;同样,神在我们的教会中安排了许多「软弱、不体面、不俊美」的肢体,也不是让我们自以为义,而是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爱心还远远不够。
基督的身体不是偶然碰撞出来的、也不是人刻意安排出来的,而是神照着自己的旨意「配搭」())出来的。因此,我们不能挑挑拣拣,只要我们看中的肢体,不要我们看不中的肢体。因为神的旨意不是要突出某些肢体的「俊美」()),而是要「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让每个肢体都学习用自己的功用去「彼此相顾」()),一起享用身体的供应、显明身体的见证。而「分门别类」()),就是高举某些肢体,只与一个小圈子里的肢体彼此相爱、彼此配搭,对别的肢体却无动于衷,这不是身体的原则。
同一个身体里的肢体之间有血肉相连,所以必然有「一同受苦」、「一同快乐」())的肢体感觉。而分门别类、嫉妒纷争、彼此轻看、彼此论断,都不是肢体应有的感觉。肢体的感觉是信徒活进基督身体里的结果,也是接受基督作头的结果;不活在身体里就没有肢体的感觉,也得不着身体的供应,只是「假肢」而已。

27「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

28「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

29「岂都是使徒吗?岂都是先知吗?岂都是教师吗?岂都是行异能的吗?」

30「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吗?岂都是说方言的吗?岂都是翻方言的吗?」

教会中的一切职事都不是人所选择、安排的,而是「神在教会所设立的」()),为要彼此配搭()),完成神的计划。
「使徒」())是属于普世教会的职事。「先知」())是属于本地教会的职事。「教师」())的职事在使徒时代尤其重要,因为当时手抄本的书极其昂贵,一本蒲纸福音书值工匠一年的工资,全本新约则等于工匠八年的工资,没有多少信徒能拥有圣经。
「帮助人的」、「治理事的」())具体意思不明。
「说方言」())是哥林多人最重视的恩赐,但却被保罗排在最后,用意是让他们不要高举恩赐。
神没有把各样的恩赐集中在某几个超级肢体上,也没有让所有的肢体只有一种恩赐,而是把不同的恩赐安排给不同的肢体。因此,肢体都应该按着恩赐来显出自己的功用、建造基督的身体,不可浪费所得的恩赐,更不可因恩赐的不同而抬高某些肢体、轻视某些肢体。

31「你们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

「切切地求」,原文与「切慕作先知讲道」的「切慕」())是同一个词,意思是「切慕」,而不是「追求」())。恩赐都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信徒可以「切慕」,但不能「追求」。
「更大的恩赐」原文是复数,指那些更能造就教会的恩赐,包括「做先知讲道」()),而不是哥林多信徒最看重的「说方言」())。
「道」())原文是「道路」,「最妙的道」())就是「爱」())。「爱」是圣灵结出的果子()),并不是某些人特有的恩赐,而是运用一切恩赐的「最妙的道路」。哥林多信徒显然都切慕属灵的恩赐,但光有切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按照神的心意去运用这些恩赐,保罗向他们指出,正确运用恩赐的道路就是「爱」。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圣灵的感动

在哥林多的教会最惊异的事是因着圣灵的行动所发生的事。不过在一个兴奋狂热的时代,往往会发生歇斯的里的激旧及自我幻想,同时也有真实的事。在这一章及以下的两章,保罗要述说真实的圣灵的感动。

这是一段很有趣的经文,因为它给我们两句话,好似战斗的呼号。

(一 )第一句是耶稣是可咒诅的。这句可怕的话的发生,可能在四种的情况之下。

(甲 )这一句话是犹太人所用的。在犹太会堂的祷告中经常包括一切背教的人;耶稣是属于这一类人。保罗知道得很清楚。耶稣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这毫不希奇经常可以听见犹太人宣告这一位基督徒所敬拜的异端罪犯是一个被咒诅的。

(乙 )这是十分可能的,犹太人强迫归依基督教的人说这一句咒诅的话,不然要驱逐他们,不准他们参加一切犹太教的礼拜。保罗告诉亚基帕在他逼迫基督教的日子里所做的,他说,‘在各会堂,我屡次用刑,强逼他们说亵渎的话。’。这是留在会堂里的条件──他必须对耶稣基督说咒诅的话。

(丙 )在保罗写信的时候果然是这样,到以后基督徒遭遇逼迫受苦难的时候更是如此,或是被逼咒诅基督,或是面对死亡。在图拉真(Trajan )时代,庇推尼的总督,普林尼(Pliny )测验基督徒的方法是要他咒诅基督。当士每拿的主教,坡旅甲(Polycarp )被捕,地方总督,夸达图(Statius Quadratus )要他:‘说,不再不信,誓信该撒的神,并要亵渎基督。’这是一位年老的主教的伟大的回答:‘我已经事奉基督八十六年,祂从来没有对我不起。我怎样可以亵渎拯救我的王?’是的,一个人有的时候要面对选择:咒诅基督呢!还是面对死亡?

(丁 )可能甚至在教会中,有人在半疯狂的狂热中喊出,‘咒诅基督’。在这种歇斯的里的气氛中,任何事都可发生,而称为是圣灵的工作。保罗定了一条原则,不能说一句反基督的话,而说这是圣灵的感动。

(二 )除此之外,另一句基督徒战斗的呼号是耶稣是主。如果在早期的教会里有信条的话,那么这一句简单的话就是了。。‘主’字是‘可理屋斯’(kurios );这是一个重大的字眼。这是罗马皇帝官式的称号。逼迫基督徒的人要基督徒‘说,“该撒是主(kurios )”’。在旧约圣经译成希腊文时,耶和华就用此字翻译。当一个人能够说,‘耶稣是主’的时候,他的意思是向耶稣将其一生作至高的效忠,向祂以全心作至高的敬拜。

请注意保罗相信一个人能够说,‘耶稣是主’,完全是圣灵使他说的。耶稣是主并不是人自己的发现,乃是神在祂的恩典中,启示给他的。

神的各种不同的恩赐

保罗在这一段经文中所注重的是教会的合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一个健全身体的特点是各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整体获益。不遇合一并不是划一;因此在教会中有各种不同的恩赐,及有各种不同的功能。每一种都是出于同一位圣灵的恩赐,并且其设计并不是为着教会个体的光荣,乃是为着整体的益处。

保罗开始就说,一切特殊的恩赐(charismata )都是从神而来,因此他相信它们必须为神所用。教会的错误,至少在今天,把特殊的恩赐的范围,解释得太狭窄了。我们往往会指那些讲道,祈祷,教导,写作──多少要用智力的,为特殊的恩赐。教会应当了解应用双手劳动也是神的特殊恩赐。石匠,木匠,电气匠,漆匠,技师,铅管匠,都有他们的特长。这些特长也是从神那里来的,也能为神所用。

研究保罗提出的特殊的恩赐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知道早期教会的性质与工作。

他开始提出两件极相似的事──智能的言语和知识的言语。智慧的希腊文是苏菲亚(sophia )。亚力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 )给它下的定义说,‘一切有关人及神的知识与它们的始因。’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能是‘追求至善的目的,应用至善的方法。’这是最崇高的智慧;并非出于人的思想,乃是出于与神的交通。这是认识神的智慧。知识──希腊文是吉拿息思(gnosis )是属于有关实用方面的。这知识能够知道在任何的情况下怎样去做。这是在人生及智能的事上的实际应用。这两件事都是必需的──智慧,藉与神交通,知道神深奥的事;知识,在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及教会事务上,把智能实行出来。

接着是信心。保罗所指并非为我们日常所谓的信心。这种信心要实在的产生效果。这不只是理智方面的信念,认为这一件事是真的;这是那种热中的信心,把自己的一切及一切所有献身与它。这种信心,激发其意志,坚强其筋肉,采取行动。

‘祂没有双手,
今天我们的双手做祂的工作;
祂没有双足,
我们的双足带领人行走祂的道路;
祂没有口,
我们的口述说祂的受难;
祂不能亲手帮助,
我们的帮助带领他们归向祂。’

这是基督徒极大的荣耀──他是在世上基督的身体的一部分。

这样保罗说明了教会如果要完成它应有的功能,就应当在它里面合一。只有每一部分完全实施它的功能时,才能表现出身体的健康及有效。身体的各部并不互相的猜忌,并不渴慕其它部分的功能。我们从保罗所描绘的可以看到在教会,基督的身体上,应有的要点。

(一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互相需要。在教会中没有孤独的事。在教会中常有人全心从事于他自己的工作,认为他的工作是无比的重要,往往会忽略或是批评别人做的工作。如果教会是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需要每一个人所能做的工作。

(二 )我们必须互相尊重。在身体上,没有谁是重要的这类问题。任何肢体,任何器官,停止了它的功能,整个的身体就发生问题。教会也是这样。‘一切工作,在神的眼中,是一样的。’当我们在教会中,我们一开始想到自己的重要,基督徒工作的意义便消失了。

(三 )我们必须互相同情。如果身体的一部受到影响,身体其它部分也受到牵连而发出同情,却不能有多大帮助。教会乃是整体。一个人看到的不能超越他自己的组织,一个人看到的不能超越他自己本地的教会,更不好的一个人看到的不能超越他自己的家庭,他就完全没有把握教会真实的合一。

到了这段经文的结尾,保罗讲到教会的各种工作。有的他在以前已经说过;有的却是新的。

(一 )他把使徒放在首位。毫无疑问的,他们在教会中是最主要的人物。他们的权威不只是限于一个地方;他们不是驻堂的牧职;他们的委任是整个教会。为甚么是这样的呢!一个使徒的主要资格是他必须在耶稣活在世上时,曾与祂为伴,并见证祂的复活。使徒乃是那些在耶稣肉身的日子里及祂复活以后的日子里,与祂有亲密关系的人。耶稣没有写下甚么;祂把祂的讯息写在一些人的身上;这些人就是使徒。人的礼仪不能给人真正的权威;这必须来自与基督作伴。有一次在礼拜完了,有一个人对怀德(Alexander Whyte )说,‘怀德博士,今天你所讲的道好像你是与主同在,从祂那里得来的。’怀德柔声的说,‘或许真是这样。’一个从基督那里来的人,不论他属于那一个宗派的教会,有使徒的权威。

(二 )我们已经讲过先知。现在保罗又加上了教师。我们不会把教师的重要性说得太过分。他们是要栽培那些由传道与使徒带领初信主的人。他们教导的是一般对于基督教毫无所知的男女。他们主要的重要性乃是这样──第一本福音书,马可,要到主后六十年才写成,那就是说,自从耶稣被钉十架以后,要相隔大约叁一十年的光景,才有第一本写作。我们必须设想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印刷术,书本都赖手抄,因此很是稀少,一本像新约大小的书,价值很是昂贵,决非一般人买得起的。因此有关耶稣的事,在起初只能依靠口传。这是教师的工作;我们必须记得,在当时一个为学的人从一个好的教师学习到的远较书本为多。今日我们虽然有很多的书,但这仍然是一端真理,人仍是从人学得有关基督的事。

(三 )保罗请到帮助人的。他们的责任是救济穷人,孤儿,寡妇,及外地人。基督教一开始即注意实际的工作。一个人可能没有口才,也没有教导的恩赐;不过他可以随时准备着帮助人。

(四 )保罗现在讲治理事的(kuberneseis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希腊字;其原意乃是一个驾驶员的工作,他驾驶船只,在礁石暗流中,平安到达港湾。保罗所指的是那些主持教会行政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传道和教师是外面的工作,为大众所周知;不过他们不能有所成就,除非在他们的背后有人担负日常例行的行政事务。是身体有不为人见的部分,不过它们的功能却比其它部分重要;在教会中有些人的事奉是并不为众人所知,然而没有他们的事奉,教会工作就无法进行。

最终,保罗要请到超过其它,最大的恩赐。平常往往有这样的危险,恩赐不同的人,在他们之间会发生歧见,因此阻碍了身体的工作。爱是唯一的东西,把教会系连,结成完全的合一;保罗接着唱他爱的诗歌。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

C属灵恩赐

古时候,人们公认有些人特别与灵界接近,特别有属灵的禀赋。有时这些人会有奇特的表现,整个人仆倒,或说话痴狂等等。这等“狂热”,成为他们里面神灵的标记。自五旬节后,信徒中有不少人表现奇特的属灵恩赐。他们说出原本不懂的方言,初期的信徒认为这就是“属灵人”的明显标志了。比较起来,信徒品德的操练就似乎平淡无奇了。保罗在此讨论这题目,是大突破的创举。他的观念与一般相反,他深信圣灵并不是只临到几个特出的人,而是临到所有信徒。圣灵同在的表现,则在他所谓“圣灵的果子”,如仁爱、喜乐、和平等等,而不是狂热的行为。在此他先说明,基督的主权是其中的关键。若“属灵恩赐”的使用,并不高举基督的主权的话,那就不是出于神的。然后,他指出圣灵恩赐有许多,都是不可少的。他列出好些恩赐来,然后提出“最妙的道”(the most excellent way),就是爱之道。再下来,他论到那些显眼的恩赐,该怎样应用在集体敬拜上,他强调这一切必须依规矩次序而行。他同意哥林多人的看法,显眼的恩赐也有其功用,却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爱才是最大的。

1各样的恩赐

保罗一开头就先强调耶稣基督为主的重要性;属灵恩赐有许多,都为荣耀基督,绝不会与祂敌对的。

1.论到也是关于哥林多人信上的另一个问题(见,不过他们问什么,则不大清楚。恩赐一词是否该加在属灵之后(如 NIV,AV 等),不能肯定。保罗用 pneumatiko{n 一字,可能是阳性的“属灵人”,或中性的“属灵的事”;大部分人当它是后者,因此“事”就是“恩赐”了。不过,在这里两者都没有多大分别,因为保罗和哥林多人心目中,都是指使用这些恩赐的人。 pneumatikos (“属灵的”这形容词,在这信中多得出奇(共15次,保罗全部用过24次;在其他信上没用超过3次)。这字也不是“属灵恩赐”一般的用字,通常是用 charisma (4、9节等)。留意弟兄们这亲密的称呼,用以引出下面许多指责的话。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见注。这句话表示内容十分重要。

2.依字句来看,希腊文写法不大合文法。有两个观点较受认同。第一是 Hort 的看法, hote 应作 pote ,意思是“你们知道从前你们是外邦人,随事被牵引……”。另一看法则加上 you were e{te ),与希腊句子末后的分词 apagomenoi (服事)放在一起。这样,意思就是,“你们知道,当你们是外邦人的时候,你们随事被牵引……”。两者意义上无大分别,取哪一个也没关系。新约中, ethne{ NIV pagans )通常是指非犹太人,但也可以用来指非基督徒(如贴前,这里也是这样。这些人的特点,就是他们被迷惑去服事( led astray )偶像。这动词通常用来说领囚犯或定了罪的人出来(如。外邦人有如不自由的人,并非自愿跟从他们的偶像,而是被控制无别路可走的。拜偶像是十分可悲的。哑巴偶像,这样的神根本无法回答呼求的人,也没有什么可以传达拜它的人。这里的希腊文结构很奇特, NIV somehow or other you were influenced ;表示一次又一次的意思( Prolegomena , p.167; Grammer , p.974);外邦人不住被牵引着走,但不管怎样牵引,终归仍是来到哑吧偶像面前来。

3.由于这样的背景,哥林多人根本就不会透彻明白基督教的全面,更不会明白“属灵人”是什么。因此,保罗第一点就告诉他们,真正的属灵人必然从他说的话表露出来。咒诅是译自 anathema 一字,意思是“收藏的东西”,就收藏于圣处的东西。这字引申作供奉给神的东西;又由于供奉的东西不再属于那人,于是这字就有了“毁灭”之意,尤其用于经宗教性的毁灭上,例如神命令把耶利哥全部毁灭了。因此这字连带有了“咒诅”的含义,新约时代用这字就常带这个意思。这一句的解释,很自然就是说有人指耶稣可咒诅,什么人则不得而知,为什么这样说,怎样说法,我们无从知晓。有人指出,犹太人会用这个 anathema ,多于外邦人,于是表示有犹太人咒诅基督徒(。又有人指出异教徒在逼迫时期,会指令被控者咒诅基督,Pliny 告诉我们,真正的基督徒怎么也不会屈服这样做《书信》( Epistles 。又有人认为根本没有人这样说;保罗不过要替耶稣是主,造一个贴切的反论罢了。不过,基督“为我们成了咒诅”,这是保罗的教训,我们该先从这里开始。也许有哥林多人心血来潮,在道理上也未通晓,就发出奋激的言辞,把这意思完全歪曲了。哥林多人心里狐疑起来,这样奋激的言辞,是否印证从神来的灵感?保罗坚决地否定了。从内容上便知道不是从神来的,因它明说耶稣被神所弃绝,否定了基督为主,圣灵不会这样引导人的。相反地,只有出于圣灵,人才会称耶稣为主。当然,一个不信者可以讥讽地说耶稣是主,保罗也不否认这个,他乃是说只有被圣灵感动下,人才会说出这话的真义来。基督是主,不是人发现出来的事。只有圣灵在人心中作工,人才发现基督是主。

4.分别( diaireseis ),字根原带有分党分派之意。也可能解作“分配”,(Orr 和 Walther),或作“分派”(巴勒特),不过大多数取 NIV。恩赐是 charismato{n ,圣灵把特别的品质给予特选的人,这是一般用的字。这字与“恩典”grace( charis )同根,指出这赐与是白白的,丰富无比的,可以用在神所赐的一般恩惠,也可以指保罗向罗马人说的“属灵恩赐”。不过,这里专指圣灵在人心中一种特有的运作。哥林多人分明把恩赐看为可夸的,有了这等恩赐就超乎其他信徒之上。如此,分门别类就出现了。保罗强调说,这是错谬的观念,圣灵固然有不同的赐与,但却是同一位圣灵,圣灵不会自我争竞的,所有恩赐都是为同一神圣目的而赐下的。

5.职事也有许多种( diakonia ;见 diakonos 一字)。不过,职事不同不要紧,主却是一位。保罗一般提及“主”,是指基督,这段经文看出他把祂放于何等高的位置。他把祂放在圣灵与神之间。这当然不是“三位一体”的正式论说,但这种经文正表现出三位一体真理的道理来。职事可以指服事基督的工作,但由于上文下理所说的,是神在人心中的运作,所以这一节可能是基督住在人心中,赐能力给他们事奉,或呼召他们事奉。康哲民说,“这儿把每天生活的工作,与圣灵超然彰显的工作,相提并论”。可见卑微的日常工作,也不能轻看。

6.功用( working )与“活动”相似;是神的能力在活动着。神的活动有多种多式,但神却是一位。保罗再一次强调,信徒绝不能以“恩赐”来分门别类,因为赐给各种不同恩赐的,是同一位神,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NIV 加上 men 也许是对的,但字的性别是不确定的,有人觉得该加上“事物”(things)。不过,这一段的重点是神在信徒身上所作的。

7.各人是很重要的;人人都有神的恩赐。圣灵显在……可解作“圣灵所彰显的”,或“彰显出圣灵的”。两者都表示属灵的恩赐和使用,是外面看得见的,不只是有恩赐的人自己才体会的。恩赐也不是为叫人放纵夸耀嫉妒,乃为众人的益处。这就是要点。属灵恩赐必须运用,而且用在整体信徒的好处上,不是为有恩赐的个人。分门别类的个人主义,与恩赐的本意是相违的。

8.第4至6节简略陈述的,在此详细解明,并开列了圣灵的一些恩赐,又再复述赐这些恩赐的圣灵,只有一位。恩赐的清单在其他经文也有,并且都不相同(28节;;四处都出现的,是先知讲道。当然,圣灵赐许多恩赐,没有一成不变的清单。而且,这些恩赐到底是指什么,多半也不能肯定。许久以前,屈梭多模就曾刺荆这段经文对于恩赐何时终止,含糊不清,“昔日出现的如今不再出现了。”最开头两项是“智慧的言语”、“知识的言语”、“言语”可以指信息,如 NIV,但这是不能肯定的。此外,智慧和知识,我们固然不难分辨,可是,我们无法肯定这是不是保罗的意思。有人认为没有分别,只是修辞作风而已(巴勒特、康哲民)。不错。智慧是指智力最超卓的表现(见,在前面几章多有论述。可是,保罗是否指同样的意思呢? BAGD 指出,保罗有时把知识与奥秘、启示、预言相提并论。他们认为保罗“把这字添上了超然神秘知识的意味”,是希利尼希腊文中常见的含义,尤其是神秘宗教里更明显。可是,这是不是保罗的意思呢?他必然认为信徒一切的智慧和知识,都是从圣灵来的。不过,他在此是说特别的恩赐,是智慧和知识的“言语”,不是智慧和知识本身。实在不容易了解所指的是什么。

9.这里也有困难,信心固然是所有信徒的特征(他们简称为“信徒”),保罗却把这恩赐局限于某一类人。信心是一种恩赐,这不难明白;信心根本就是神所赐的。困难在于这种特别的信心,与一般信徒的信心,如何较量相比。51可惜这里线索甚少,保罗已继续提出医病的恩赐,行异能的恩赐;因此,可能他心目中有一种信心是与神迹有关的(;“能够移山的信心”)。医病的恩赐前面没有加上冠词(其他项目也没有),这样,就把注意力放在恩赐的品质上,而不在其个别独特性上。医病在希腊文是复数的,也许是指每一种病有不同的恩赐。

10.行异能字义解作“行神迹”(参6节),而神迹( dynameo{n )所强调的,是“大能奇事”中的能力,常用在耶稣所行的神迹上。真正的含义,我们只能推测。它紧接着“医病”,而开头又有又叫一人字样,似乎不会是指神医治病了。耶稣曾平静风浪,喂饱群众等神迹,但是祂的门徒却似乎从未记载有行这等神迹(虽然马可福音较长的末章,有“赶鬼”,“手能拿蛇”,“喝了毒物也不受害”,以下)。加尔文把以吕马被罚眼瞎,亚拿尼亚和撒非拉倒毙列入其内。

作先知是被感动而说话。旧约时代先知向当代的人传讲神的话,有时预言将来(有时是真先知的记号,,但多半针对当前的需要。这也是新约先知的功能;他们“阐释现今时势”,过于“预言未来”(Redpath;亦可等)。说预言的职事可以应一时之需,也可以是长久的任务(28节起)。这里保罗多半针对第二类,不过整句亦可囊括两者。他的意思是,神给某些人特别的能力,传讲从神而来的话,向听众传递神的信息。Grudem 指出这不一定更高超,有“超乎从神而来的一般内容”(69页),也就是说,一般内容是从神来的,但正确的一字一句,就不能与正规的先知相提并论了。

通常来说,要分辨自称先知的人是否可信,是相当因难的。信徒必须“试验那些灵”,因为假先知很多。辨别诸灵,表示有些人有特别的能力分辨这方面的真伪。这句包含的可能更广,包括分辨邪灵在内。再者,我们不明白当时的实况,不该作武断的诠释。

能说方言,似乎是指一种特别的语言,那人自己也不明白的(除非他也有翻方言的恩赐)。有人用使徒行传第二章来解释,“方言”是别国的语言。可是这儿似乎不能这样看法。使徒行传二章的特点是听得明白,而这里的特点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人听出来”,。这里说的恩赐,不是教会用来向外传道(徒二),而是在信徒中间使用的。这方言没有别种语言的人明白,需要有翻方言的恩赐去传译。若没有人翻出来,说方言的人就只向自己和神说;这样的作法,若用在世上任何公认的语言上,就有点出奇了。这恩赐不是叫别人更加明白,反而他自己也不明白。保罗的意思,似乎是指圣灵感应的语言,不是世上已知的语言。翻方言,为使方言能叫人明白。

11.这一切开始这一句,表示强调恩赐的类别各有不同,(“这一切”是希腊文动词“运行”works 的受词)。“这位圣灵”是同一位圣灵的意思,表示从神而来的心意,是同一的,合一的。这个字眼比第4、5、6节的形式更重,表明一个事实,就是恩赐个个不同,并不等于神的心意分歧。赐恩赐的,乃同一位神。因此,就不可因为恩赐而互相较量,视为对头。有恩赐的人,要互相合作,达成同一的目的。圣灵分派恩赐给每个人,正如神对待我们也是个别性的。祂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恩赐派发出去,祂乃是按需要和能力分给各人。末句随己意(或是“wills”),表露出圣灵的位格来。这是有位格的工作;圣灵是位格(person),不是一种虚渺的能力或影响力;圣灵是“祂”,不是“它”。

51 W. Schmithals 认为这儿的信心,是保罗一向的含义,他与诺斯底的观点相反,他们认为只有少数人是属灵的。保罗说所有信徒都有信心,因此都是属灵的(Pneumatics)( Gnosticism in Corinth (Abingdon, 1971), pp.172以下)。不过,不管 Schmithals 一贯观点怎样。这里保罗一定不是这个意思。Schmithals 没有着意“又有一人”这话。这不是一律给所有信徒的恩赐,而是限于某些人的。
2合一中各有分别

保罗看教会,不是“民主个体,更不是各自为政,……教会是个身体”(Green, p.93)。合一与分别,两者并重。古代不少思想家用人的身体来做比喻,例如斯多亚主义者认为世界或政府是个身体,每一市民就是身体的一部分(《书信。不少注释家引用 Menenius Agrippa 论罗马一次民众起义所说的寓言:身体其他部分认为胃脏无所事事,只懂得享受其他肢体放进去的食物;于是其他的肢体决定饿它,才发现原来这样反令自己软弱无力(Livy, ii, 32)。身体各部必须合力谋求共同的益处。

12.许多肢体合起来(NIV 作 parts ),才成为一个身体;肢体自然各有不同,但差异并不致影响基本的合一。基督也是这样。这里不是用“基督是身体的头”的比喻(正如;比对21节),而是保罗最爱用的观念:基督徒“在基督里”(见注),这番话就是以此为根据。既然所有信徒都在基督里,他们就属于一个身体。人的身体有许多部分,教会也是一样,两者都在合一中有分别。

13.受洗成了一个身体,正是象征这一项真理(其他观点有受洗“归入基督”,,或受洗“归入祂的死”,。本书前面保罗已提及受洗归入基督,要叫哥林多人脱离结党纷争,保持基本的合一以下)。这里用不同的形式,说明同一的意思。犹太人、希利尼人、为奴的、自主的,都受洗归入一个身体,因此就超越任何人间的差异,合而为一了。保罗在此强调圣灵的工作,从一位圣灵其实等于“在一位圣灵里”(结构与,“用水”“用圣灵”一样)。这话指出他们受洗是以圣灵为要素的,惟有圣灵在其中作工,受洗才真正有意义;“使徒在此指出受洗属灵的含义,水就只是表记”(Wilson)。从另一角度看,每个信徒都饮于一位圣灵,圣灵进入人心灵的最深处,每一个人都受了圣灵同一的工作。这动词有时用作灌溉,引伸作丰足的供应的意思(参顾思壁,“我们都被圣灵渗透了”)。

14.身体上各部分不同,并不是偶然出现的特质,身体根本就是这样的。任何一部分也不能说自己等于身体,必须各部分配合,才成一个身体。

15~16.因此,各部分不能就此引退。哥林多教会的纷争,似乎令一些没有显著恩赐的人懊恼了;他们怀疑在这硕大的身体里,有这许多满有恩赐的人,自己到底有没有位分。保罗对卑微的人鼓励劝慰,脚也许会因为不能像手,做繁复的操作,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功能低微(整天踏着尘土,负荷全身的重量)。可是,这也不能使它不属于身体。手和脚是这样,眼和耳也是这样。身体需要手,同样需要脚;需要眼,也需要耳。屈梭多模一针见血地指出,脚不是与眼对比,乃是与手对比,我们很容易妒忌比自己高一点的人,不会妒忌完全不同阶层的人。

17.“若全身是眼……”,英文的应删去 an (if all the body were eye……),因为强调的是功能。身体上没有一部分可以代替别的部分,耳不能看,眼也不能听。正常的身体里,两者都是必须的。耳和闻味的也是同一道理。

18.整个论题的层次是最高的,因为肢体并不是偶然地有分在身体里;是神安排这样的,或说“安放”更贴切(JB)。这不只是整理排列的问题;乃是神特意创造这些肢体,为要造成这样的身体。俱各(每一个),表示神并不只关心重要的显眼的部分,祂的关注与创意临及身上每一个肢体。祂乃随自己的意思创造他们。

19~20.哥林多人对某些恩赐另眼相看,这种不合宜的夸大偏差,保罗用一夸张的问句刻画出来。一个肢体不论多重要,也无法单靠它造成一个身体,那只会变成个怪物,不是身体。事实上,肢体是多的,却合起来成为一个身体。合一中有分别,这主旨一再重申,结束了这一段讨论。

21.接着,保罗从另一角度看这问题。上面从卑微的肢体着眼,他们觉得自己缺乏显眼的恩赐,以致可能攀不上成为教会的一分子;现在转移到那些大有恩赐的人,理所当然地瞧不起恩赐低微的。他们自视甚高,以为不用其他低微者的贡献,也可以成事有余了。可是,眼没有手不能成事,头没有脚也行不通。身体一部分尽管表现超卓,却不表示它不需要其他不同功能的肢体,因为他没有那些功能。巴克莱说:“什么时候我们对自己在教会中的地位沾沾自喜,那末,真正的基督徒事工就完蛋了。”

22.保罗从消极的一面转到积极的一面。肢体不但不能缺少别的肢体,而且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软弱是 asthene{s ,“病”的比较式。强调这些肢体看来真是无关重要的。即或如此,保罗并没有视他们为“附加”的,甚或“受欢迎的附加品”,他说他们是不可少的。身体不能没有了他们(正如 Menenius Agrippa 寓言中的胃)。Robertson 和 Plummer 说,社会中低微工人比上层才学的人,更加不可少。“一个诗人也许胜于一个技工;但诗人可以全部舍弃,却不可能舍弃全部技工。”

23.保罗在此似乎在说穿衣服,身体有些部分被视作不体面的,就会给它穿上体面的衣饰,给它特别的尊荣(译作 treat 的动词,一般用在穿衣上,见。同样,身上不俊美的部分,也是如此(就如身上的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会给它加上特别的待遇( BAGD ,“合宜,礼节”)。

24.我们俊美的肢体(自以为好看的),不需要人再加修饰。“不必像其他部分那样加以装饰;不用特别待遇。这里正如18节一样意思,身体的构成不是偶然配合的,是神命定的。神对身体上天然不够体面的,就特别给与尊荣。配搭表示一种和谐的配合;这字通常用在调色上。神安排身体上的各部,不会互相冲撞,而是调合成为和谐的个体。

25.神这样做,是要防止分门别类(这字在指哥林多教会分党的纠纷)。神使身体各部分配合得和谐,就防止了纷争。反之( alla 是强烈的反义字),神的计划是叫肢体平等地彼此相顾。平等( to auto ,“相同”的意思),就避免了偏袒,身体每一部分都是为整体而努力,不分彼此。不会某部分特别受优厚的照顾。以致别的部分吃亏了。相顾( merimnao{ )带有焦虑的味儿,是个强烈的字眼,不是等闲的情绪。

26.身体的合一,可以在受苦或尊荣之下看出来。任何肢体受苦,等于整个身体受苦;身体一部分受苦,而其他部分平安无事,这是绝不可能的。一个部位有问题,就等于全身有事(我们说“我有病痛”,不是说“我的脚趾痛”)。同样,一个肢体得荣耀,整个身体就同享快乐。“头戴冠冕,整个人就得光彩”(屈梭多模)。保罗在此不是说同享光荣,而是同享快乐。他选用的字眼。强调身体里互相争竞是绝不可能的。

27.你们是强调的代名词,放在前面表示再度加强。身体没有冠词;这是哥林多人特有的信念,他们属于基督的身体(有了冠词,就分别了这个身体与其他身体了)。这里强调的,是哥林多正属于基督的身体,别无可疑之处。保罗一直说的话,都是指着他们说的。这节下半句应作“you are members in part”( ek merous ,“个别”,腓立同一个字眼译作 in part“有限”)。保罗说每个人都属于身体,没有人可以自称是整个身体,但也没有人被排斥于外。

28.新约中,教会往往是指地方上一班信徒。这也许是把教会用作普世性最早的一节经文。保罗接着开列基督身体里的各部分。他前面已说明,神在人的身体上,怎样安排各部分合适妥当(18、24节),基督的身体也是这样。不是人选择作使徒,先知等等,乃是神把他们安置在教会中。第一……第二……第三,列出三样特别重要的恩赐(。我们不能把全部清单来排列次序,但显然头三样超出其他的几项。方言(有翻译)是哥林多人十分重视的,却排在末后,这用意就很明显了(正如8-10节)。使徒是起初基督挑选来跟从祂,差他们出去做教导、赶鬼的工作以下)。后来又有其他在十二使徒之外的人,如巴拿巴、雅各、保罗自己等。这些人似乎常占崇高的地位,持守正统的福音,见证神的工作(见以下)。先知见10节。屈梭多模说每个教会都“有不少作先知的人”,这样,先知成了本地的职事,而不像使徒属于普世性的教会。至于教师,我们大概没想到会排得这么高,不过这叫我们体会教导工作在使徒时代多么重要。要记得当日手抄书本极之昂贵52,没有多少信徒会奢望拥有一本圣经的。这样,教会中教师的职责就异常重要了,虽然我们并不肯定他们的工作,也不知道他们何以需要恩赐才成。

从这里起,保罗不说有恩赐的人,而单论恩赐本身:“行异能的、得恩赐医病的”(见9~10节)。帮助人的( antile{mpseis )治理事的( kyberne{seis )两字的意思不大明白。注释者和翻译者推测前者是“行善事的”(He{ring),和“扶助人的”(巴勒特)作“治理事的”(NIV、RSV)或“善领导”(JB)。 Antile{mpseis 不错是指某种帮助的工作,但哪些工作需要特别的恩赐,我们就无从可知了。 Kyberne{seis 是驶舵者领航的工作(“领航者”或“船长”两字从此而出,。这字表示某种方向指引,但我们无法知道指什么。这两字眼叫我们体会,对于早期使徒教会生活,我们仍大部分一无所知。至于方言,见10节。

29~30.这一串问句都用 me{ 这分词开始,表示预期“否定”的答案。这串修辞性的问号,正合保罗辩驳的作风,加强了人人有分别的意味。信徒从神领受的恩赐各有不同,不能因人人都有,就轻看歧视,因为人人不同。保罗在此删掉了“帮助人”及“治理”,却加上岂都是翻方言的吗?

31.保罗把某些恩赐的先后排了次序,他也强调了最低微的部分在身体上也是不可少的,都是神安放在身体上的。不过,这里说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也没有矛盾之处。虽然,必须神定意赐给,他们才会得着,但他们也必须有个渴求的心,并且好好准备自己,这是承受恩赐的先决条件,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这样。可是,这一切恩赐以外,还有更崇高更伟大的恩赐,是最低微最普通的信徒也可以承受的。保罗在此展示最妙的道。有人认为“爱”就是这最妙之道,可以藉此获得恩赐。这说法依文法看来是可以的,但保罗阐释爱的道理,却不只当作达到某项目的的途径,爱本身就是所要追求之道。

52 A. Q. Morton 估计“一本福音书单是蒲纸,就值工匠一年的工资,全本新约则等于工匠八年的工资”( Penguin Science News , no, 43(Penguin, 1957), p.26)。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弟兄们,论到属灵的恩赐,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

论到也是关于哥林多人信上的另一个问题,不过他们问甚么,则不大清楚。恩赐一词是否该加在属灵之后(如NIV AV等 ),不能肯定。保罗用pneumatikon一字,可能是阳性的“属灵人”,或中性的“属灵的事”;大部分人当它是后者,因此“事”就是“恩赐”了。不过,在这里两者都没有多大分别,因为保罗和哥林多人心目中,都是指使用这些恩赐的人。pneumatikos( “属灵的”这形容词,在这信中多得出奇(共15次 保罗全部用过24次 在其它信上没用超过3次 )。这字也不是“属灵恩赐”一般的用字,通常是用charisma(4、9节等 )。留意弟兄们这亲密的称呼,用以引出下面许多指责的话。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见注。这句话表示内容十分重要。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们作外邦人的时候,随事被牵引、受迷惑,去服事那哑巴偶像,这是你们知道的。」

新约中,ethne(NIV作pagans )通常是指非犹太人,但也可以用来指非基督徒,这里也是这样。这些人的特点,就是他们被迷惑去服事(ledastray )偶像。这动词通常用来说领囚犯或定了罪的人出来。外邦人有如不自由的人,并非自愿跟从他们的偶像,而是被控制无别路可走的。拜偶像是十分可悲的。哑巴偶像,这样的神根本无法回答呼求的人,也没有甚么可以传达拜它的人。这里的希腊文结构很奇特,NIVsomehowor other you were influenced;表示一次又一次的意思(Prolegomena- p.167 Grammer- p.974 );外邦人不住被牵引着走,但不管怎样牵引,终归仍是来到哑吧偶像面前来。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咒诅是译自anathema一字,意思是“收藏的东西”,就收藏于圣处的东西。这字引申作供奉给神的东西;又由于供奉的东西不再属于那人,于是这字就有了“毁灭”之意,尤其用于经宗教性的毁灭上,例如神命令把耶利哥全部毁灭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耶稣是救主,祂也是主吗?你是否已经尊祂为主呢?若是没有这个,你就没有真实的平安与能力。你必须好似诗人所说的,我嘴唇不提别神的名号,我只纪念你的名。

耶稣必须是你心灵的主,一切感情必须在祂最智慧与慈爱的控制之下。祂必须是你家庭之主,在家中谈话、娱乐以及友情的交往,都必须与主的要求符合。祂必须是你事业的主,常活在主的相交之中,有天线接通的电话,听上面来的声音。祂必须是你计划的主,让祂指示来去及作事。波斯王藉以以斯拉告诉犹太人说:天上的神怎样命令你们,你们就要照着建造神的殿。我们要照着神的命令而作。

我们要永远承认耶稣神的主权,完全仰望圣灵恩慈的影响,圣灵是要荣耀基督的,你也要这样用有奉献的心来尊荣你的主吗?让圣灵来作成这工!你能这样坚持吗?让主为你持久?你自问曾否接受五旬节的灵恩,如果你全心承认耶稣是主,归荣耀给父神,那就足以证实了。

── 迈尔《珍贵的片刻》

『被圣灵感动』,也可直译作『在圣灵里』。所有属灵的恩赐,正在尽他功用的时候,都是在圣灵里,被圣灵感动的。而所有在圣灵里被圣灵感动的,自然也都要『说耶稣是主的』。是的,所有正常的属灵恩赐,越尽他的功用,必定越显出耶稣是主,越显出在凡事上居首位作主宰的基督。这乃是所有恩赐的中心意义。

――《读经指引》

】「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

分别(diaireseis ),字根原带有分党分派之意。也可能解作“分配”,(Orr和Walther ),或作“分派”(巴勒特 ),不过大多数取NIV。恩赐是charismaton,圣灵把特别的质量给予特选的人,这是一般用的字。这字与“恩典”grace(charis )同根,指出这赐与是白白的,丰富无比的,可以用在神所赐的一般恩惠,也可以指保罗向罗马人说的“属灵恩赐”。不过,这里专指圣灵在人心中一种特有的运作。哥林多人分明把恩赐看为可夸的,有了这等恩赐就超乎其它信徒之上。如此,分门别类就出现了。保罗强调说,这是错谬的观念,圣灵固然有不同的赐与,但却是同一位圣灵,圣灵不会自我争竞的,所有恩赐都是为同一神圣目的而赐下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恩赐原有分别,灵却是一位;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别,神却是一位。』这话不但说出,所有的恩赐,其根源乃出自于三而一的神;更是说出,众恩赐的目的也,是为着三而一的神。若是教会中一切的恩赐,都专一的以三而一的神为中心、为目标,自然就会显出一种和谐而丰满的光景,这才是基督身体该有的情形。

――《读经指引》

】九样恩赐共分三类:(1 )智力方面的:智能、知识;(2 )能力方面的:信心、医病、异能、先知;(3 )灵力方面的:辨别诸灵、方言、翻方言。―― 牛述光

】「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

职事也有许多种(diakonia。不过,职事不同不要紧,主却是一位。保罗一般提及“主”,是指基督,这段经文看出他把祂放于何等高的位置。他把祂放在圣灵与神之间。这当然不是“三位一体”的正式论说,但这种经文正表现出三位一体真理的道理来。职事可以指服事基督的工作,但由于上文下理所说的,是神在人心中的运作,所以这一节可能是基督住在人心中,赐能力给他们事奉,或呼召他们事奉。康哲民说,“这儿把每天生活的工作,与圣灵超然彰显的工作,相提并论”。可见卑微的日常工作,也不能轻看。

——《丁道尔圣经注释》

】「功用也有分别,神却是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

功用(working )与“活动”相似;是神的能力在活动着。神的活动有多种多式,但神却是一位。保罗再一次强调,信徒绝不能以“恩赐”来分门别类,因为赐给各种不同恩赐的,是同一位神,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NIV加上men 也许是对的,但字的性别是不确定的,有人觉得该加上“事物”(things )。不过,这一段的重点是神在信徒身上所作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

各人是很重要的;人人都有神的恩赐。圣灵显在……可解作“圣灵所彰显的”,或“彰显出圣灵的”。两者都表示属灵的恩赐和使用,是外面看得见的,不只是有恩赐的人自己才体会的。恩赐也不是为叫人放纵夸耀嫉妒,乃为众人的益处。这就是要点。属灵恩赐必须运用,而且用在整体信徒的好处上,不是为有恩赐的个人。分门别类的个人主义,与恩赐的本意是相违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

最开头两项是“智能的言语”、“知识的言语”、“言语”可以指信息,如NIV,但这是不能肯定的。此外,智能和知识,我们固然不难分辨,可是,我们无法肯定这是不是保罗的意思。有人认为没有分别,只是修辞作风而已(巴勒特、康哲民 )。不错。智慧是指智力最超卓的表现,在前面几章多有论述。可是,保罗是否指同样的意思呢?BAGD指出,保罗有时把知识与奥秘、启示、预言相提并论。他们认为保罗“把这字添上了超然神秘知识的意味”,是希利尼希腊文中常见的含义,尤其是神秘宗教里更明显。可是,这是不是保罗的意思呢?他必然认为信徒一切的智能和知识,都是从圣灵来的。不过,他在此是说特别的恩赐,是智能和知识的“言语”,不是智能和知识本身。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圣灵所赐的智慧与天然的智慧是不同的。出乎神的知识与天然的知识真有天壤之别。必须借着神的智能和知识来成功神的事情。那出乎神的,是远超过我们所能作的。―― 倪柝声

】「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

信心固然是所有信徒的特征(他们简称为“信徒” ),保罗却把这恩赐局限于某一类人。信心是一种恩赐,这不难明白;信心根本就是神所赐的。困难在于这种特别的信心,与一般信徒的信心,如何较量相比。可惜这里线索甚少,保罗已继续提出医病的恩赐,行异能的恩赐;因此,可能他心目中有一种信心是与神迹有关的,“能够移山的信心” )。医病的恩赐前面没有加上冠词(其它项目也没有 ),这样,就把注意力放在恩赐的质量上,而不在其个别独特性上。医病在希腊文是复数的,也许是指每一种病有不同的恩赐。

——《丁道尔圣经注释》

】「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

行异能字义解作“行神迹”(参6节 ),而神迹(dynameon )所强调的,是“大能奇事”中的能力,常用在耶稣所行的神迹上。

作先知是被感动而说话。辨别诸灵,表示有些人有特别的能力分辨这方面的真伪。这句包含的可能更广,包括分辨邪灵在内。再者,我们不明白当时的实况,不该作武断的诠释。

能说方言,似乎是指一种特别的语言,那人自己也不明白的(除非他也有翻方言的恩赐 )。有人用使徒行传第二章来解释,“方言”是别国的语言。可是这儿似乎不能这样看法。使徒行传二章的特点是听得明白,而这里的特点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人听出来”。这里说的恩赐,不是教会用来向外传道(徒二 ),而是在信徒中间使用的。这方言没有别种语言的人明白,需要有翻方言的恩赐去传译。若没有人翻出来,说方言的人就只向自己和神说;这样的作法,若用在世上任何公认的语言上,就有点出奇了。这恩赐不是叫别人更加明白,反而他自己也不明白。保罗的意思,似乎是指圣灵感应的语言,不是世上已知的语言。翻方言,为使方言能叫人明白。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

这一切开始这一句,表示强调恩赐的类别各有不同,(“这一切”是希腊文动词“运行”works的受词 )。“这位圣灵”是同一位圣灵的意思,表示从神而来的心意,是同一的,合一的。这个字眼比第4、5、6节的形式更重,表明一个事实,就是恩赐个个不同,并不等于神的心意分歧。赐恩赐的,乃同一位神。因此,就不可因为恩赐而互相较量,视为对头。有恩赐的人,要互相合作,达成同一的目的。圣灵分派恩赐给每个人,正如神对待我们也是个别性的。祂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恩赐派发出去,祂乃是按需要和能力分给各人。末句随己意(或是“wills” ),表露出圣灵的位格来。这是有位格的工作;圣灵是位格(person ),不是一种虚渺的能力或影响力;圣灵是“祂”,不是“它”。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一切教会中的恩赐,都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这说出教会的功能,是出自圣灵的主权,也是显明圣灵的主权;因为教会的存立,首在圣灵的主权。

教会中若一切都齐备了,却失去了圣灵主权,就成为死的组织,并不是活的教会了﹗――《读经指引》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

许多肢体合起来(NIV作parts ),才成为一个身体;肢体自然各有不同,但差异并不致影响基本的合一。基督也是这样。这里不是用“基督是身体的头”的比喻,比对21节 ),而是保罗最爱用的观念:基督徒“在基督里”,这番话就是以此为根据。既然所有信徒都在基督里,他们就属于一个身体。人的身体有许多部分,教会也是一样,两者都在合一中有分别。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主耶稣和教会是『基督』。个人的基督,和教会合起来,就成为『团体的基督』。神对于教会的本意,是要教会作基督的『余』、『基督的丰满』。―― 倪柝声

保罗不是说基督和祂的教会也是这样,保罗也不是说基督和祂的子民也是这样;保罗乃是说基督也是这样。换一句话说,头是基督,身体也是基督,肢体也是基督。这一句话,明显的给我们看见,元首、身体、肢体,都是基督。基督的身体这一件东西,乃是在地上的。基督的身体乃是一个。人只有一个身体。所以,身体合一这件事,不是等到天上才彰显的事,乃是在地上就得彰显的。

―― 倪柝声《初信造就》

『就如身体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体;基督也是这样』(原文 )。教会见证基督,就在这两面:『一个』却『许多』,是见证基督的丰满;『虽多』仍『一个』,是见证基督的合一。教会若是分裂了,固然不能见证基督;但教会若只是单调的统一,硬性的划一,也是失去了教会的见证。

――《读经指引》

身体有许多肢体,可是头借着神经能管理这许多肢体。照样,教会的元首,借着圣灵,把许多肢体合成功一个身体。我们彼此是作肢体的,我们是圣灵把我们合成功作一个身体,摆在身体的地位上。我和你的来往,是根据于身体。身体是我们来往的根据。所以,任何其他的来往,都不是基督徒的来往。

―― 倪柝声《初信造就》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受洗成了一个身体,正是象征这一项真理(其它观点有受洗“归入基督” ,或受洗“归入祂的死” 。本书前面保罗已提及受洗归入基督,要叫哥林多人脱离结党纷争,保持基本的合一。这里用不同的形式,说明同一的意思。犹太人、希利尼人、为奴的、自主的,都受洗归入一个身体,因此就超越任何人间的差异,合而为一了。保罗在此强调圣灵的工作,从一位圣灵其实等于“在一位圣灵里”,“用水”“用圣灵”一样 )。这话指出他们受洗是以圣灵为要素的,惟有圣灵在其中作工,受洗才真正有意义;“使徒在此指出受洗属灵的含义,水就只是表记”(Wilson )。从另一角度看,每个信徒都饮于一位圣灵,圣灵进入人心灵的最深处,每一个人都受了圣灵同一的工作。这动词有时用作灌溉,引伸作丰足的供应的意思(参顾思壁 “我们都被圣灵渗透了”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里所启示的乃是身体与那灵之间特别的关系。那灵(就是那隐藏的实际 )彰显时的相配部分,就是身体。身体之所以是一,乃因为那灵是一。请记住,圣灵是一个『人』,而你不能把一个人分开。『神配搭这身子』(24 ),因为这一个身子要来作这一位灵的彰显。在那灵里总是合一的。这是实际合一的秘诀。―― 倪柝声

『不拘』意思就是没有分别,区别消灭了。在基督的身体里,没有属世的区别。―― 倪柝声

『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教会是出于基督,这是说到来源的问题。而教会如何成功为基督的身体,这是圣灵的工作。这一个身体是浸成功的。借着圣灵,这许多的人都浸成功作一个身体,换一句话说,我们每一个都像从盘石里打出来的石头,今天圣灵像水泥一样,把我们又都浸成功作一个。基督的身体有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没有出乎基督的,就没有基督的身体;第二,没有圣灵的功用,也没有基督的身体。必须浸在圣灵里,充满了圣灵,让圣灵把我们和神的儿女都浸在一起,浸成功作一个。

―― 倪柝声《初信造就》

各族信徒都从以为圣灵受浸,饮于一位圣灵何意?】

答:保罗说:「我们不拘是犹太人、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个圣灵受浸,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这一节经文是含有两种要义,一、是表示众人都从一位圣灵受浸,而能成为主属灵体的肢体,如教会的肢体虽多,因在其中进行的圣灵仍是一位,所以仍是成为一个合一的身子。二、是表示无论哪一等人,信主以后,一经受了圣灵的浸,则在教会里,一切种族和阶级的分别,都立刻取消了,使受圣灵的人归入一体,彼此有亲密的联结关系,并且都是「饮于一位圣灵」。这句与「从一位圣灵受浸」,其辞异而意同,但二者之着重是有所不同,受灵浸是重在本身重生洁净之意,饮于圣灵,是着重内在满足领受之意。思想这事,我们每个信徒都应成为有分于圣灵同住的人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恩赐的相互关系:(1 )相同(14 ):恩赐虽多,仍同是肢体;(2 )相连(15~16 ):不能彼此分离;(3 )相依(17~22 ):不能说,我用不着你;(4 )相顾(23~25 ):不体面的,给他加上体面;不俊美的,给他加上俊美;(5 )相通(26~27 ):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 牛述光

】「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

身体上各部分不同,并不是偶然出现的特质,身体根本就是这样的。任何一部分也不能说自己等于身体,必须各部分配合,才成一个身体。

——《丁道尔圣经注释》

,28~30】

基督身体上的肢体,乃是圣灵按着身体上的需要,给他们各种各样不同的恩赐和职分。主今天在身体里安排有各种不同的职分,主不会给一个身体都是眼睛,或都是脚,或都是耳。主要给身体有各种不同的职分,来供应整个的教会。这一个身体,如何需要许多的肢体,教会也需要许多不同的职分,特别是为着属灵的事奉。这有话语的事奉和超然的事奉(行异能 ),不同的事奉都在这里。一个教会必须是有余地,给所有的执事都能够事奉身体的,那一个才是教会。这是明显的给我们看见,教会乃是所有的弟兄姊妹,连不俊美的也在内,都有属灵职事上的用处,个个都在那里事奉主。身体上不可能有许许多多肢体是没有用处的。

―― 倪柝声《初信造就》

保罗对卑微的人鼓励劝慰,脚也许会因为不能像手,做繁复的操作,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功能低微(整天踏着尘土 负荷全身的重量 )。可是,这也不能使它不属于身体。手和脚是这样,眼和耳也是这样。身体需要手,同样需要脚;需要眼,也需要耳。屈梭多模一针见血地指出,脚不是与眼对比,乃是与手对比,我们很容易妒忌比自己高一点的人,不会妒忌完全不同阶层的人。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里的意思是说,你必须照着你所是的来尽功用,而不是照着你所想要是的。因为你不是别人,所以你没有地位拒绝你所是的。身体上的肢体根本无法作一个比较。它们在身体上的功用不同,并且每一样在身上都是同等的需要。只有个人主义者才喜好和人比较;而这一直与人比较的习惯,显明我们尚未看见基督的身体。许多人轻看神的恩赐,由于他们不能成为他们所羡慕的某项肢体,他们就根本拒绝他们的地位。尽功用的第一律,就是运用神所赐给我们的那一份。我们不可推托说,『这里不需要我。』身体上的每一个肢体都有一份职事,而每一个肢体都是被召在主所指定的地方来尽功用。―― 倪柝声

】「若全身是眼,从哪里听声呢?若全身是耳,从哪里闻味呢?」

“若全身是眼……”,英文的应删去an(if all the body were eye…… ),因为强调的是功能。身体上没有一部分可以代替别的部分,耳不能看,眼也不能听。正常的身体里,两者都是必须的。耳和闻味的也是同一道理。

——《丁道尔圣经注释》

】尽功用的第二律,就是这里所表明的原则,就是在教会生活中,我们总要留下叫别人能尽功用的余地。亦即不要一手包办,也不要身兼数职;没有一个有见识的人,想要见到全身只有一种单调的功用。全身都是眼是不合情理的,眼睛想作全身的工作也不合情理。主命定在身体有它的多样性。前一原则(每一肢体都须尽功用 )是为那些退缩的人;这个原则乃是为那些太过的人。―― 倪柝声

】「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整个论题的层次是最高的,因为肢体并不是偶然地有分在身体里;是神安排这样的,或说“安放”更贴切(JB )。这不只是整理排列的问题;乃是神特意创造这些肢体,为要造成这样的身体。俱各(每一个 ),表示神并不只关心重要的显眼的部分,祂的关注与创意临及身上每一个肢体。祂乃随自己的意思创造他们。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请你告诉我,身上哪一个肢体是更好的?是手呢?是脚呢?当你思想到这个问题时,你会无从比较,因为各肢体的功用不同,而又同样的不可或缺,然而有许多信徒,竟轻看神对他个人的呼召,当他们不能成为他们所钦羡的那肢体的时候,他们就放弃了他们在身体上作肢体的地位。这种情形,就是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五章所描述,那些仆人们凭才干领银的比喻。在这比喻里,有人领五千,另有人领二千,但整个比喻的重点系于那个领一千的。这里的危机乃是:那领一千银子的弟兄,将他的恩赐埋藏起来。他或者自问:「我既然不能在身体里占一个显著的地位,那么占不占其它地位又有什么要紧呢?」请你记得,这是绝对要紧的!因为这比喻教训我们,如果二千能另赚二千成为四千,那么一千也能成为二千的。我们就是借着这样运用属灵的功能,才会发现生命。因着那领一千银子的肢体将恩赐扣住了,教会的生命就受到拦阻并且贫乏下去。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神随着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我们要知道神的安排,是按祂旨意的安排,是有计划、有配搭的安排,是有次序的,因此我们务必安于自己的地位。同时,神把我们安排在身子上,这是一个事实,是无人能推翻的;神安排上了,你脱不了这个安排,肢体只有往身自上安排,不能往别的东西上安排;只有安排在身子上才能活,才有用,才受供应,才能供应别人,否则就是死路,就是被割弃了的残肢毒瘤。―― 谢模善

】哥林多人对某些恩赐另眼相看,这种不合宜的夸大偏差,保罗用一夸张的问句刻画出来。一个肢体不论多重要,也无法单靠它造成一个身体,那只会变成个怪物,不是身体。事实上,肢体是多的,却合起来成为一个身体。合一中有分别,这主旨一再重申,结束了这一段讨论。
——《丁道尔圣经注释》

】「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

眼没有手不能成事,头没有脚也行不通。身体一部分尽管表现超卓,却不表示它不需要其它不同功能的肢体,因为他没有那些功能。巴克莱说:“甚么时候我们对自己在教会中的地位沾沾自喜,那末,真正的基督徒事工就完蛋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身上最高、最体面的肢体(头 ),不能对身上最低的肢体(脚 )说,我用不着你,何况其他相彷的肢体呢?两个最远的肢体尚且互相通过身体彼此服事,何况其他相近的肢体呢﹖―― 谢模善

】尽功用的第三律,简单说来,就是永远不要想去切除别的肢体。不要以为我们能有元首的身份在身体中,随便处置其他的肢体。一个肢体的软弱或幼稚并不构成被切除的理由,(在与罪恶有关的事上 教会当然有权来管教 )。我们不敢、也不能对另一位说,『我用不着你。』反倒我们发觉,从那些按着我们天然所不尊重的肢体上,反倒更能学到好多是我们所缺的。―― 倪柝声

】「不但如此,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保罗从消极的一面转到积极的一面。肢体不但不能缺少别的肢体,而且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软弱是asthenes,“病”的比较式。强调这些肢体看来真是无关重要的。即或如此,保罗并没有视他们为“附加”的,甚或“受欢迎的附加品”,他说他们是不可少的。身体不能没有了他们(正如MeneniusAgrippa寓言中的胃 )。Robertson和Plummer说,社会中低微工人比上层才学的人,更加不可少。“一个诗人也许胜于一个技工;但诗人可以全部舍弃,却不可能舍弃全部技工。

”——《丁道尔圣经注释》

】「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它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

保罗在此似乎在说穿衣服,身体有些部分被视作不体面的,就会给它穿上体面的衣饰,给它特别的尊荣(译作treat 的动词 一般用在穿衣上 。同样,身上不俊美的部分,也是如此(就如身上的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 ),会给它加上特别的待遇(BAGD “合宜 礼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人的配搭,都是重看那体面的,重用那俊美的,结果就会强、弱、美、丑,『分门别类』。但『神配搭』教会,乃是『不体面的,越发给他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

哦,人的光景与神的心意相差何远﹗――《读经指引》

】「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

我们俊美的肢体(自以为好看的 ),不需要人再加修饰。“不必像其它部分那样加以装饰;不用特别待遇。这里正如18节一样意思,身体的构成不是偶然配合的,是神命定的。神对身体上天然不够体面的,就特别给与尊荣。配搭表示一种和谐的配合;这字通常用在调色上。神安排身体上的各部,不会互相冲撞,而是调合成为和谐的个体。

——《丁道尔圣经注释》

】尽功用的第四律,就是要断然弃绝分门别类,因为神的旨意乃是在身体里不可分门别类。在天上,教会是不可分的,她永远是一。但在地上,教会的合一却能受到侵害。就她属天的生命说,这身体是人侵犯不得的;但就地上的功用说,可悲的是,她不仅能被人摸着,甚至被肢解。―― 倪柝声

】「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

神这样做,是要防止分门别类。神使身体各部分配合得和谐,就防止了纷争。反之(alla是强烈的反义字 ),神的计划是叫肢体平等地彼此相顾。平等(to auto “相同”的意思 ),就避免了偏袒,身体每一部分都是为整体而努力,不分彼此。不会某部分特别受优厚的照顾。以致别的部分吃亏了。相顾(merimnao )带有焦虑的味儿,是个强烈的字眼,不是等闲的情绪。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分门别类,也包括个人主义。许多人生活的原则,不是身体,而是个人。别人的负担与感觉,好像都与他无关;不能和别人一同在神面前作。这就是个人的原则,不是身体的原则。有时,个人主义也会从一个人的个人主义,发展为几个人的个人主义。在教会中,结成几个人的小圈子,只能和他们同心相爱,和别人就格格不入。―― 倪柝声

『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没有一个个人的进步,不与身体发生关系的。比方吃饭是我的口吃,也就是我这个人吃。一个肢体有所动作,就是一个人有所动作。一个肢体所有的工作、行为,都与全身发生关系,所以必须彼此相顾。你不能独立,以为与别的肢体无关。眼瞎,就是人瞎了。你一个人的退后、失败,就是全人的退后、失败我。们应当肯孤单的跟从主,同时也当顾到弟兄姊妹的进退。―― 倪柝声

】看见基督身体的人,有身体感觉的人,对于任何分门别类的事,任何把神的儿女分开的事,他一作,里头就过不去。因为他爱一切属乎神的人,所以他不能把神的儿女分开。在身体上,爱是自然的事;在身体上,分门别类是顶不自然的事。好像一个人有两只手,不管这一只手能举出多少理由,说那一只手多么不好,总没有法子把那只手分开;分开是不可能的事。也许有人以为自己是一个脱离宗派的人,也就以为自己很懂得基督的身体。看见基督身体的人,一定脱离宗派;但并不能说,因为脱离了宗派,所以就看见基督的身体。有许多人,表面上脱离了一个宗派,却为自己又建立了另一类型的宗派;他的脱离宗派,不过是表现自己的『特殊』,并没有看见所有的肢体都是我们的弟兄,都是可爱的。所以,一切宗派的精神,一切分门别类的态度,一切在外面与神的儿女分开的举动,一切在里面与神的儿女分开的意念,都是没有看见基督身体的表现。―― 倪柝声

】这里不是说,一个肢体如果受苦,所有的肢体『应该』都受苦;一个肢体如果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应该』都快乐。神的话不是说应该不应该的问题。神的话是说一个肢体受苦,在事实上所有的肢体都受苦;一个肢体得荣耀,在事实上所有的肢体都快乐。因此,许多时候你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感觉,这没有别的,这是身体的关系。这不只是受苦和快乐的问题,这也是生命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神面前不应当只作一个消耗生命的人,也要作一个供应生命的人。如果基督身体里供应的肢体不够多,而要得着生命供应的肢体却过多,那么,身体的力量就要坍下去。―― 倪柝声

痛苦是一种感觉,快乐也是一种感觉。肢体虽有许多,但生命是相通的,所以感觉也是相通的。『假腿』外面看上去似乎差不多,但因没有生命,所以丝毫没有身体的感觉。别的肢体感觉痛苦或快乐,这条假腿不觉得甚么。生命是无法装作,也不必装作的。生命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感觉。一个基督徒看见了身体的生命,就必定有身体的感觉,就必定有和别的肢体相通的感觉。―― 倪柝声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这明显给我们看见,基督的身体是在地上的东西。因为如果是在天上的,说喜乐,说得通;说受苦,就说不通。你不可能说,身体在天上受苦。一个肢体受苦,全体就都受苦,这明显是在地上。只有在地上,才有一个肢体受苦的可能;也只有在地上,才有全身受苦,全身受逼迫的可能。所以,基督身体的合一,不是将来在天上的事,乃是今天在地上的事。

―― 倪柝声《初信造就》

神的话不是说应该不应该的问题。神的话是说一个肢体受苦,在事实上所有的肢体都受苦;一个肢体得荣耀,在事实上所有的肢体都快乐。因此,许多时候你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感觉。有的时候你不知道为甚么觉得重得很,过两天又没有了。这没有别的,这是身体的关系。

―― 倪柝声《活在基督身体里的三个大原则》

】「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

你们是强调的代名词,放在前面表示再度加强。身体没有冠词;这是哥林多人特有的信念,他们属于基督的身体(有了冠词 就分别了这个身体与其它身体了 )。这里强调的,是哥林多正属于基督的身体,别无可疑之处。保罗一直说的话,都是指着他们说的。这节下半句应作“you aremembers in part”(ek merous “个别” 腓立。保罗说每个人都属于身体,没有人可以自称是整个身体,但也没有人被排斥于外。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们是『各自作肢体』。肢体和细胞不同。细胞,少了一个也无关紧要;但是肢体就不能缺少一个。可惜有许多基督徒的情形,像身体上的细胞,不像肢体。他在基督的身体上没有专一的用处,没有尽他所当尽的本分。不把生命供应基督的身体,就叫基督的身体受亏损。―― 倪柝声

】「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

帮助人的(antilempseis )治理事的(kyberneseis )两字的意思不大明白。注释者和翻译者推测前者是“行善事的”(Hering ),和“扶助人的”(巴勒特 )作“治理事的”(NIV、RSV )或“善领导”(JB )。Antilempseis不错是指某种帮助的工作,但哪些工作需要特别的恩赐,我们就无从可知了。Kyberneseis是驶舵者领航的工作(“领航者”或“船长”两字从此而出 。这字表示某种方向指引,但我们无法知道指甚么。这两字眼叫我们体会,对于早期使徒教会生活,我们仍大部分一无所知。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灵所赐的恩赐是什么?其意义如何?】

答:在使徒时代,圣灵所赐予信徒的是有各种不同的恩赐,圣灵的运行是随己意分给各人,所以信徒所占的地位和所蒙的恩赐,都是由神而定,如同祂把许多肢体俱各安排在一个身子上一样,各尽其功用。我们从本章及中互相参阅,可以看出圣灵的恩赐,就是神在教会所赐的各样职分,共有十余种,其意义分别说明如下:

①使徒——原文( ),意系奉差者,尤是奉主圣灵的差遣,宣传救主救人的使者。此名在圣经上有广义与狭义之二用,广义如救主差遣往外传道之使徒七十人,狭义即如主的十二使徒是也

②先知——原文( ),意系说预言者,就是代替神之发言者。他有讲道之能,使人学道理,得安慰得勉励,教会得造就,如主降生时的女先知亚拿,在五旬节以后有人得默示为先知的,有亚迦布与耶路撒冷教会的先知,安提阿教会的先知,犹大和西拉,以及传福音的腓利的四个女儿等皆为先知之职

③教师——原文( ),意思是教导教训者,有智能和知识,将使徒和先知所启示的真理,心领神会,且用合宜的言语表达出来,使人受教训,使教会得造就,如在五旬节以后,在安提阿的教会有几位作教师的。。又如犹太人的拉比,或主耶稣皆被称为教师者。

④行异能的——意即行神迹者,是凭其信心行其超乎自然界之奇事,以取信于人,如使徒彼得罚亚拿尼亚夫妇之死罪,使女徒多加复活,又如保罗使以吕马立刻瞎眼,使犹推古复活等此类皆从圣灵的恩赐,为主作见证

⑤得恩赐医病的——意指人蒙圣灵赐他凭信心行异能医病,非平常之医病可比,如使徒彼得奉基督的名,叫一个生来是瘸腿的人起来行走,又如保罗为岛长部百流的父亲按手祷告,治好了他的热病和痢疾

⑥帮助人的——( )意指善于周济穷人,和看顾病人的事,就如教会的执事,或是热心与慈善事业之施舍济助者

⑦治理事的——( )就指治理教会的长老,按照圣经分为二种,即施教的长老,平常或名为牧师,和治理的长老

⑧说方言的——原文( )意指舌音,说方言是人被圣灵感动所讲出来从来未识各样奥秘的言语。方言与作先知讲道二恩赐彼此有密切的关系,乃因二者都是由神超然的能力而来。保罗将说方言与翻方言的列在各种恩赐之后,表示这二者不是最重要的,免得哥林多教会信徒过于看重方言,二二四题 )。

⑨翻方言的——意思就是将说方言者的意思翻出来,使人使教会得造就。这种翻方言的恩赐,虽与说方言的不同,且常为另一人所得,但有时说和翻二恩赐都归一人,如从「因为说方言的,若不翻出来」,这下半句按原文该译为「若他不翻出来」的意思看来,可知有时这翻方言者,也就是说方言者之本人了。

⑩更大的恩赐——原文是众数的,虽然不少解经家认为是十三章之「爱」,但保罗似乎是要信徒勿过分强调方言寻恩赐(参十四章 ),而更注意其他前列的恩赐。

⑾智慧的言语——智慧意指福音,就是神所启示的真理,如为使徒们和先知们,能得这样智慧的恩赐

⑿知识的言语——意即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来解释福音,以引起人的信心,这种恩赐亦为使徒和先知所有,按10节与28节的次序,可见「知识的言语」亦为教师所有(参3项 )。

⒀信心——意思非指得救的信心,因为凡是信徒得救的信心都是相同的,此乃指工作的信心,如信徒的工作信心大小各有不同

⒁辨别诸灵——「诸灵」乃指感动先知的灵,「辨别诸灵」,意即指一个先知是被圣灵所感,为辨别诸灵的人,如在使徒时代有许多冒充受灵感的假先知起来,妖言惑众,引诱人离开真道,敌挡基督,因此就必需有这种恩赐的人来试验,辨别其真伪的灵来

⒂传福音的——原文( )意即宣报佳音者,如基督受膏而宣布福音,乃膺此称,以后如使徒保罗和执事腓利,提摩太人等,与早世纪之诸门徒等,皆为往各地之传福音者。按此传道职分之次序,系先于牧师、教师之职,其行动居处无定,常奔跑各处宣道,引人归主,然后设立牧师教师,以作训诲教导之责,并使信徒得着牧羊,灵性长进,坚守圣道。

⒃牧师——原文( )意为护羊或牧羊者,新旧二约中皆见之,或译作牧人,牧者等词,其职分在新约时代,乃是牧养教会,照管信徒,培养训练造就信徒灵命之长进,带领教会各样属灵的事工,以期坚固复兴

以上所列各样的恩赐和职分,是在使徒时代教会内存在的,因在那时为要遍传福音,广行神迹,设立教会,需要大量超自然的现象和属灵的恩赐,但至以后却是无此需要,是以证明神并非都要这些职分恒存下去,所以我们现今的教会,如使徒,先知,行异能的,说方言的等都是罕见的,而有些职分神仍要继续赐下所需的恩赐,如执事,长老。教师,传道者等就常保留了。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在使徒时代,圣灵赐予信徒各种不同的恩赐,其中只有一种是“说方言的”,何以今日有人主张每一位信徒必须说方言?】

保罗在这段经文详列圣灵所赐予信徒的恩赐,共有十种:

一、使徒。二、先知。三、教师。四行异能的。五、医病的。六说明人的。七、治理事的。八、说方言的。九、翻方言的(3节 )。十、但最大的恩赐则为“爱”(十三章 )。

但亦有解经家把本章8的一切恩赐加在这些恩赐中变成共有十四种,即除上述十种外尚有:

十一、智慧的言语。十二、知识的言语。十三、信心。十四、辨别诸灵。

保罗把说方言与翻方言摆列在各种恩赐之后,表示这两者不是最重要的。同时,保罗在29曾作“反问”,其中有一句是:“岂都是说方言的么”?当然不是。这就证明那些强调每一信徒必须有说方言恩赐者的理论,不合圣经。

还有,看哥林多前书十四章所详细解释的话,足以表示说方言并无重要性:

一、说方言是对神的,不是对人说的(2节 )。

二、说方言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是造就教会,当然造就教、会更重要

三、最重要的论调表示说方言不重要是在19节:

“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方言与教导的话是五与一万之比,不值得重视与追求。

四、说方言是为不信的人作证据,作先知讲道是为信的人。所以在教会内毋须以能说方言为荣(22节 )。

五、说方言的人若无人翻出来,则须闭口不说(28节 )。

六、那些在教会中因说方言而引致教会内情形混乱的,也被保罗禁止(35节 )。

七、保罗劝勉信徒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但不禁止说方言,表示“讲道”比“讲方言”更重要(39节 )。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这一串问句都用me这分词开始,表示预期“否定”的答案。这串修辞性的问号,正合保罗辩驳的作风,加强了人人有分别的意味。信徒从神领受的恩赐各有不同,不能因人人都有,就轻看歧视,因为人人不同。保罗在此删掉了“帮助人”及“治理”,却加上岂都是翻方言的吗。

——《丁道尔圣经注释》

『岂都是』意思就是『不都是』。神在教会中所设立的,有各种不同恩赐,有使徒、教师、帮助人的、治理事的…各种各样的合在一起,才是教会。但有许多弟兄,就是欢喜一种工作。有的弟兄,就是以为他那一种的工作最要紧,不肯让别的恩赐,有机会发挥他的恩赐。教会一在工作上,对任何弟兄姊妹加予限制,就不是教会,而是宗派。因为你不给他机会事奉,他就要另外寻找出路。―― 倪柝声

最大恩赐「你们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

基督徒与世人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呢?基督徒真正的价值在那里呢?基督徒属灵生命的长进和追求又在那里呢?实在说来就在「爱」的上面。爱似乎是看不见的,却是非常实际的,连小孩子也懂得父母的爱。任何人都会感觉到爱,也都喜欢爱,需要爱。没有爱,世界变成沙漠,人间成为地狱。有了爱,才能使世界开满鲜花,人间成为天堂,有了爱则像神,因为神就是爱(约壹48-16 ),所以应当求这最大的恩赐和最妙的道,就是爱。

爱究竟是什么,口才、知识、信心、能力、善行都不足比较。爱是一种生命,是一颗特别的心,在一个人里面,将它表显出来成为具体的爱。爱的心和具体的表现有许多方面。这里提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林前134 ~7 )如果仔细看来,爱的特点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而求别人的益处,爱不是要得什么乃是要给什么,爱是光明的,没有黑暗。爱是恒忍的,非变化无常的。

这不是一种自私的爱,有不义的成分在内。这爱实在是神的心和基督的生命,借着圣灵住在人的里面,与世人的爱是不同的。这爱虽大却不包括罪恶,不越乎真理,虽柔却刚强有力,虽隐却永不止息。

──《每日天粮》

【林前十二章综合】

本章所提及的四大原则,事实上都不是命令式的,这些原则乃是说到身体是怎样的时候,借着对人身体上生命自然的彰显和成长,来描述这四个律。它叫我们想到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命的知觉。一个活物若无知觉,生命的证据就很少。如果个人的生命是真实的,那么『身体』的生命也是一样的真实,那些有生命的人,是与别人共有它的,而认识『身体』的人,都知道那生命的团体性质。因为『身体』不仅是一个原则或道理,它照样也包含一种知觉。―― 倪柝声

我们要认识『新人』,大半是借着他的恩赐和工作来看见他。林前十二章很清楚的描写这新人的几分恩赐和工作。在这章圣经里,我们又看见,这新人和我们老旧的、外面的、属血气的人,是完全不同的。新人和旧人是两个明显不同的实体。十字架隔在新人和旧人中间,十字架在旧人上面写着『死亡』,在新人上面写着『生命』。―― 倪柝声

林前十二章究竟表明甚么呢?我们当知道一件最紧要的事,就是圣灵所生的新人,必须有专门属灵的恩赐,来作圣灵呼召他、豫备他作的工作。圣灵是按着神的旨意,安排每一个信徒。神知道我们在基督的身体上有甚么责任,神也供给我们去尽祂所派我们的责任。在这一章圣经里,我们看见许多恩赐都是供给新人去按神的旨意成就他所接受的呼召。我们也看见神随自己的意思安排分配一切。这些恩赐,并不是甚么奇异的显露,乃是属灵生命寻常自然的表显,显明主供给他叫他作专门的事工。―― 倪柝声

【林前十二章综合】基督的教会,乃是神『运行』的(6 ),神『安排』的(18 ),神『配搭』的(24 ),神『设立』的(28 )。所以凡有人努力,人安排,人配搭,人设立的地方,都是证明那里缺少教会的实际。

――《读经指引》

例证

、11勿囤积恩赐】

基督徒不是被拣选来观看上帝做工的。上帝所赐给每一位信徒的恩赐,并非一纸证书,让他凭证入场作人生的观众,乃是要我们凭着这些恩赐,在人世间活动,为主得人的。

我可以用吸引一大群人的球赛为例。一个很出名的足球教练有一次接受记者的访问:「大学的足球队对全国的体育有什么样的贡献?」

他回答说:「毫无贡献。」记者大为惊讶追问原因。他说,「你可以想一想,当二十二个人在球场中拼得你死我活时,他们不是希望有四万人在看台上观赏他们吗?其实这四万人更需要运动。」

从灵命方面看,今天的教会正呈现同样的现象。教会中有更多「出钱的观众」,他们不晓得本身也必须为主做工,他们好像是上帝派他们到教会视察别人的工作情形。教会里有少数人的确很卖力工作,而大多数的会众,则像是坐在看台上,一边观赏一边吃着爆米花和热狗(夹肉面包 )。

和别的运动项目不同的是,上帝的工作不是留给少数几个「专家」来做。圣经说,信徒是整个身体中的一个肢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指责和功用。

朋友,你若是坐在看台上很久了,你就须下到运动场上作一些运动了。

——M.R.D.Ⅱ——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这话叫我们看见说,我们并不是一个能够单独的人。我是一个弟兄,合在家庭里面,我如果不高兴,不管别的弟兄,这还做得到。我是一块活石,合起来作成神的居所,但是我不喜欢堆在别人身上,也不愿意别人堆在我的身上,这个,也作得到。但是我是身体上的一只眼睛、一个口、一只手、一只脚,是不能和身体分开的。身体和肢体,甚么都不能离开,这是顶厉害的关系。一只手放在肩膀上才有用处,不能放在玻璃瓶里。腿不能挂在楼上,耳朵不能丢在地上。路上如果拾到一只手,那可不得了啦!肢体不能单独,一单独就不能活。―― 倪柝声

】这里是一幅描写教会合一的最著名的图画。人们往往被身体各部分的合作吸引住了。好久以前,柏拉图描述一幅著名的图画,他说,头是城砦;头颈,连接头和身体的土腰;心脏,身体的源泉;毛孔,身体的小径;血管,身体的运河。保罗也是这样描绘教会是身体。身体有许多部分,但是在身体上是绝对合一的。柏拉图指出手指受了创痛,我们不大说,『我的手指觉得痛』,我们会说,『我觉得手指痛』。这里有一个我,我的人格,它使身体的各部合一。基督之与教会犹如我之与身体。在祂里面,各不同的部分得到了统一。

喷射机活摩托车】

最近报上所登的一则小新闻引起我的注意。据报导说有一位驾驶一万五千马力喷射机的飞行员,他的飞行高度几乎创下了记录。有一天,他决定骑一辆小摩托车到机场去作另一次的飞行。半途,他失去控制,小摩托车把他摔倒在路上,手臂上造成两个伤口。他能够控制喷射机,却不懂得怎样骑机车。从这个事例中,再一次证明了有些人能够负重任做大事,但却做不了小事。正如谚谓:「阴沟里翻船」是也。

在教会中或任何团体里的成员,必须清楚地认明自己的地位和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各人不要朝秦暮楚,光羡慕别人的工作。有人有教导,讲道的恩赐,有人则仅能做见证,有人会教幼童,有人擅长管账,有人擅长接待或打扫地板。有人只能祷告,有人则能祷告,也能施舍、做工。人若认识自己特定的地位和才能并且能表示满意的,这人是有福的。若所有的信徒都欢喜服事、奉献,那么着个教会是有福的。

有人能指导别人怎样做事,指导牧师怎样讲道,教导执事或其他的人怎样尽职,却不能教自己,这人应好好的检讨!他应该知道上帝要他做什么事,他要忠诚、热心地去做,才能得到报偿。

——M.R.D.——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代替你】

在主里喜乐的秘诀乃在于你能确知什么是上帝要求你做的事。你的服事可能不是一种轻易的工作,甚至它也不是你本身所愿意做的。然而,你目前的工作若不是出于主的意思,纵使那是一个极优异的工作,也会变为世上最苦的差事。保罗说:「可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旨意,把那些不同的肢体都安置在人的身体上。」

我们在服事主的事上,重要的不是我们所处的地位是多么显贵,而是在于我们在工作上所表现的忠诚信实,即使我们的工作不被人看重也不要紧。

布道家司布真曾说:「假如有两个天使被差遣去代表主,一个被派到圣雅各广场,另一个被派到伦敦街头打扫,他们将都是一样的尊荣,他们会同样的热衷于他们所被托付的工作,忠实于他们的职务!」

在上帝的军队里,有军官也有士兵。有些人必须在前线冲锋陷阵,有些人则在后方负责防守、补给。说:「从他面前有火像河发出,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我们敬佩在前方打头阵的基层精兵,但对那些在后方防守的,也一样敬爱,也许那些卧在病榻的圣徒也能用祈祷托住其他的人。你若确信上帝把你摆在现在的地位,那么你就尽全力而为吧。

——M.R.D.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身子的比喻】

在这里,基督教会被比喻为一个身子,由各样不同的器官所组成。请特别留意三点:

.独特性:身子上若有一个肢体嫉妒其他肢体,或自以为比其他肢体更为重要,都是非常可笑的。在身子的整体之中,是有足够的空间容让各种不同类型的肢体存在。我们应容许神藉?特别的恩赐,将我们发展成独特的个体。祂所希望的正是这样。祂不曾造一个有四只眼而没有耳朵的身子,如果有需要,祂会这样做;但祂过去没有这样做过,现在也没有。

.必须性:人体的每一部分,甚至是最小最不吸引人的,都要担负一个重要的任务,身子才能健全地发展。不要认为你在基督徒团契或崇拜时的贡献是微不足道,你可能觉得自己只是一只小脚趾,但在许多情形下,小脚趾可以抓紧或令身体平衡;若缺少了这些,整个身子便要吃苦了。

有时基督徒圈子里最不俊美和最不受人注意的,常是最重要的人物(22~25 )。

.合一性:虽然在地位和功能上,各肢体都有独特性和必须性,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衡量。若果肢体间不能互相配搭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那么不管那个肢体有多么巨大和独特的才能,也不会有甚么价值,只会引起互相争竞的后果。故此,肢体间的合一性是这个身体比喻最重要的意义。

――《新旧约辅读》

,21互助合作,谁也不能自夸】

"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若全身是眼,从那里闻味呢?”

小妹妹弄到许多颜色的珠子,把它用一根线穿成珠链挂在颈项上。她走在路上,珠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过路的人啧啧称赞,珠子听见,引以为豪,就骄傲地对线说:“灰色的线!你若不是为我使用,你有什么用呢?谁给你这样装饰呀!”线开始发怒抱屈,后来线断了,珠子全都散落,满地乱滚,被扫到垃圾箱中,变成肮脏不堪的东西。这时,风从小路来,对散乱在垃圾中的珠子说:“不能自吹自擂阿!要知道谁少了谁是不能生存,花没有枝子要死,麋没有水也要死,船没有桨就要撞在石头上碰得粉碎,别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别人好,用不着别人!”
圣经说:“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为甚么要用比喻》

众声合鸣“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当我听到合唱团在歌唱时,深深为之感动。在合唱团里,有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各人不同的声部,和谐美妙无比,它使我的灵魂悸动。与之相比,那些单一的合唱似乎就黯然失色了。
每个跟随基督的人就像在合唱团里“唱着”不同的声部。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具有不同的个性及能力。尽管如此,我们同心为他努力工作可以成为和谐的服事。有些基督徒可能不欣赏这种的和声,偏以符合自己的方式和程序而代之。他们要每一个人都按照他们的方式来唱。
虽然这种的结合可以产生某些有限的成果,但远远不及由不同风格,才赋和特性的个体一起和谐的歌唱那样令人满意。我们基督徒人生歌唱的主题曲就是主耶稣基督给予的爱和救赎。唯有同声合唱才能使这首优美的人生主题曲被我们的朋友、邻人所欣赏。
让我们在服事主耶稣基督时,不要担心旁人的“音符”与已不同。只要他们与圣经合声,我们就在同一合唱团里。
主啊,用你赐给我们的才干,帮助我们一起工作,
当我们在地上服事你时,
给予我们合一和谐的目标。
神呼吁他的子女合一,而不是划一。

──《生命隽语》


效法蜜蜂“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蜜蜂是动物王国中最具有完备社会结构的昆虫之一。在可居住八万只蜜蜂,不是只坐在蜂后身边看着她,每只蜜蜂都有特殊的职务在身。
负责觅食的蜜蜂在采集食物时,要面对外界的危险。担任守卫的蜜蜂要保护蜂巢不受侵略者的侵袭。葬仪队的蜜蜂得负责将尸体搬离蜂巢。而通风大队则驻扎在入口处,负责将气味煽送出去,以指示出那些迷途或失去方向的蜜蜂,让他们知道族群的位置。担任哨岗的蜜蜂则保持警戒,留心外界的好机会和危险。工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似乎是无法言尽的。
同样的,神在教会中也给每个人特别的恩赐和职务。没有人接受呼召只是做个旁观者,每一个人都可以献上一份力量。除非我们去做神呼召我们所做的工,否则教会的工作是无法完成的。
借着使用你我,
建造并巩固主的教会。
如果我们皆愿善尽职守,
世人将清楚看见基督的爱。
当我们视自己为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教会就会运作得更好。


──《生命隽语》

】「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

我们在上海初期的时候,我承认我常常努力去提高聚会的水平,特别是祷告聚会,我要把它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标准。结果,我对某些弟兄们祷告的方式很不满意,我觉得很难过,也把感觉说出来。哦,我的错是多么大!

过了一些日子后,主将我放在一边,因我的身体需要休养。我竭力祷告,但我那刚强奋斗的祈求,似乎全无反应。最后神好像对我说:「你从前以为某些弟兄祷告得很软弱,现在请他们来,为着你的需要替你祷告罢!」这对我的自尊心是一种挑战,但我终于请了这些弟兄们来,当他们跪下祷告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到他们那种简单坦白祈求的宝贵!更奇妙的是,主果然听了他们的祷告,我就康复起来了。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基督的身体的生命就在乎交通,没有交通就变作死亡。甚么叫作交通?交通就是我得着其他肢体的帮助。比方:我们一个口,我会说话;但是,我需要耳朵的交通,才能听见;需要眼睛的交通,才能看见;需手拿东西,需脚走道路。所以,交通就是我接受别人所有的特点,我接受别人所有的,当作我所有的。―― 倪柝声

】「不但如此,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几年前,我在生活上遭遇一个大难题,我深知凭着我个人是没有办法找出这难题的答案。那时,我正在一处荒僻地区传福音,与其他神的仆人们离得很远,而我觉得只有他们对于神话语的知识,对于我基本上的解决难题是不可缺少的帮助。但我怎么能到他们那里去得着我所需要的交通呢?当然,在那个地方也有一些信徒,就是接待我的那些当地乡民。但他们在基督里只是婴孩。他们怎能够帮助我解决这个大难题呢?

可是,我已面临绝境。除了请求那些乡民(基督里的婴孩 )帮助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于是,在我请求之下,那些简单的弟兄们都来帮助我。我尽可能的将我的难处告诉他们,他们便祷告了。当他们祷告的时候,神的光便照亮了我!我的难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那答案是如此的完满,以致无需再加解释。我们的神是何等喜欢显示事实,好叫我们认识,我们需要祂那些「软弱肢体」的扶持。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在韦尔斯那一次属灵大复兴的时候,在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位姊妹,有一天和两三个人在一起祷告,那一天莫名其妙的觉得有圣灵的能力冲到她身上来。她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这一种情形,叫她一直继续四五个月,好像不花力气的摸?神,好像天变得近了。到有一天,她读报的时候,神就给她看见就是这一个复兴供应了她。这就是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都快乐。基督的身体就是一个活的身体,就是一个有机的生命。

―― 倪柝声《活在基督身体里的三个大原则》


唇齿相依“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做肢体。”】


还记得自己曾有两次小脚趾撞到家具而受伤的经历。那种痛,让我好几天里都跛脚而行,整个身体似乎都因这个小伤口而感觉不适,,身体的各部份都分担了它的疼痛。渐渐地小脚趾逐渐复原,又再度发挥不易被察觉的功能。
有了这经验之后,我再也不会忽视小脚趾的重要性,然而,我却甚易忽视教会中一些人的存在。保罗指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林前1212~27 ),而不是“像”基督的身体。每个人都有神所赐互相支持、彼此关怀的能力。
基督的教会若要发挥正常功能,有三项事务必要避免:(1 )拒绝团契相交(2 )让忧愁与缺乏爱心阻扰我们的付出(3 )因着骄傲与嫉妒而忽视或拒绝对别人的付出。
相反地,我们需要常常善用属灵的恩赐来帮助教会肢体。惟有当我们经历神的医治,以及施与受的大爱后,我们才能向这充满破碎心灵的世界伸出援手。
我们都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
是因着父神的爱,
使我们彼此联系。
健全的教会在这充满伤痕的
世界是最好的见证。


──《生命隽语》

『第一』、『第二』、『其次』、『再次』,说出在基督的教会中,若按恩赐说,也是明显有等次的。但这等次并非人安排的,乃是『神…设立的』。

――《读经指引》

治理事的(kuberneseis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希腊字;其原意乃是一个驾驶员的工作,他驾驶船只,在礁石暗流中,平安到达港湾。保罗所指的是那些主持教会行政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治理事的』或作『行政』。事实上,保罗用了一个颇具姿采的词语kubernesis描画行政的恩赐,意思是掌舵。Kubernetes是舵手,主要工作是保持他的船按航线航行。他要长驻于舵手的位上,把舵以避开礁岩。他把航行方向画在海图上;他知道船的性能,船员的技术和经验。天气要改变时,他作对应的调整计划。何等生动的行政主管图画!

每个教会都需要一个担当得来的舵手或驾驶员。现代希腊语的飞机驾驶员恰也是Kubernetes。许多教会和机构都不住兜圈子,毫无进展,就因为我们未能鼓励行政主管,也不认识这种领导恩赐的重要。要求牧师主持事务会议,和定下各项整体性目标的细节,往往是失败的策略(除非他确有行政的恩赐 )。

── 蔡伟贤《学习领导──属灵领袖典范》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