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以西结书 第32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2「『人子啊,你要为埃及王法老作哀歌,说:从前你在列国中,如同少壮狮子;现在你却像海中的大鱼。你冲出江河,用爪搅动诸水,使江河浑浊。」

3「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用多国的人民,将我的网撒在你身上,把你拉上来。」

4「我必将你丢在地上,抛在田野,使空中的飞鸟都落在你身上,使遍地的野兽吃你得饱。」

5「我必将你的肉丢在山间,用你高大的尸首填满山谷。」

6「我又必用你的血浇灌你所游泳之地,漫过山顶;河道都必充满。」

7「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掩太阳,月亮也不放光。」

8「我必使天上的亮光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1-16节是埃及法老的哀歌,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A. 法老的哀歌());
 B. 神将毁灭埃及());
  C. 神要使埃及的灭亡成为列国的教训());
 B1. 神将毁灭埃及());
A1. 法老的哀歌())。
上图:尼罗河鳄(Nile crocodile),是一种大型鳄鱼,非洲最大的爬行动物,体型仅次于河口鳄。尼罗鳄非常强壮,成年尼罗鳄的体重可以重达一吨。,平均寿命达70至100年。古埃及各地都崇拜尼罗鳄。

9「『我使你败亡的风声传到你所不认识的各国。那时,我必使多民的心因你愁烦。」

10「我在许多国民和君王面前向你抡我的刀,国民就必因你惊奇,君王也必因你极其恐慌。在你仆倒的日子,他们各人为自己的性命时刻战兢。』」

「我必使多民的心因你愁烦」()),表明神对埃及的刑罚,是要让列邦看到骄傲者的下场、学到谦卑的功课。
「在你仆倒的日子,他们各人为自己的性命时刻战兢」()),形容其他国家看见埃及的遭遇,都害怕自己将是下一个受审的对象。

11「主耶和华如此说:『巴比伦王的刀必临到你。」

12「我必借勇士的刀使你的众民仆倒;这勇士都是列国中强暴的。他们必使埃及的骄傲归于无有;埃及的众民必被灭绝。」

13「我必从埃及多水旁除灭所有的走兽;人脚兽蹄必不再搅浑这水。」

14「那时,我必使埃及河澄清,江河像油缓流。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15「我使埃及地变为荒废凄凉;这地缺少从前所充满的,又击杀其中一切的居民。那时,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16「『人必用这哀歌去哀哭,列国的女子为埃及和她的群众也必以此悲哀。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当审判来临的时候,「巴比伦王的刀」())、「勇士的刀」()),都是神手中使用的刀()),为了「使埃及的骄傲归于无有」())。
「埃及多水」()),指尼罗河两岸的灌溉水渠、运河和三角洲的分汊。
「我必使埃及河澄清,江河像油缓流」()),形容埃及全地荒废、人烟稀少,以致「人脚兽蹄必不再搅浑这水」())。
「列国的女子」()),指从列国雇来哭丧的职业哭手,为埃及与她的百姓吟唱这首哀歌。
上图:古埃及壁画中的专业哭丧女,出土于主前1411-1375年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贵族Ramose的墓中(TT55)。专业哭丧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地中海东部流传甚广的习俗,埃及古墓的壁画浮雕中有很多专业哭丧的女性。有些哭丧女不但哀悼死人,更为死而复活的神祇、如搭模斯哀哭(结八14)。

17「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18「『人子啊,你要为埃及群众哀号,又要将埃及和有名之国的女子,并下坑的人,一同扔到阴府去。」

19「你埃及的美丽胜过谁呢?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吧!」

20「他们必在被杀的人中仆倒。她被交给刀剑,要把她和她的群众拉去。」

21「强盛的勇士要在阴间对埃及王和帮助他的说话:他们是未受割礼被杀的人,已经下去,躺卧不动。」

17-32节是埃及军队的哀歌,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A. 要为埃及的军队哀哭());
 B. 先下阴间的七国军队());
A1. 法老为被杀的军队受安慰())。
上图:主前1250年的古埃及纸莎草纸《死者之书 book of the dead》(或译为亡灵书、死亡之书)的一部分。《死者之书》是图文并茂的卷轴,放在棺材中,内容因人而异。目的都是教导死者在前往阴间的路上保护自己,并回答42位神明的审问,以证明自己无罪,甚至不惜用咒语愚弄神明。

22「『亚述和她的众民都在那里,她民的坟墓在她四围;他们都是被杀倒在刀下的。」

23「他们的坟墓在坑中极深之处。她的众民在她坟墓的四围,都是被杀倒在刀下的;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

24「『以拦也在那里,她的群众在她坟墓的四围,都是被杀倒在刀下、未受割礼而下阴府的;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并且与下坑的人一同担当羞辱。」

25「人给她和她的群众在被杀的人中设立床榻。她民的坟墓在她四围,他们都是未受割礼被刀杀的;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并且与下坑的人一同担当羞辱。以拦已经放在被杀的人中。」

26「『米设、土巴,和她们的群众都在那里。她民的坟墓在她四围,他们都是未受割礼被刀杀的;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

27「他们不得与那未受割礼仆倒的勇士一同躺卧;这些勇士带着兵器下阴间,头枕刀剑,骨头上有本身的罪孽;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勇士惊恐。」

28「『法老啊,你必在未受割礼的人中败坏,与那些被杀的人一同躺卧。」

29「『以东也在那里。她君王和一切首领虽然仗着势力,还是放在被杀的人中;他们必与未受割礼的和下坑的人一同躺卧。」

30「『在那里有北方的众王子和一切西顿人,都与被杀的人下去。他们虽然仗着势力使人惊恐,还是蒙羞。他们未受割礼,和被刀杀的一同躺卧,与下坑的人一同担当羞辱。」

埃及在阴间首先遇到的是「亚述和它的全军」()),她惟一的墓志铭是:「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
「以拦」())是巴比伦东面的一个古国,骁勇善战,但所换来的也只不过把同样的墓志铭重复两次:「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
「米设、土巴」())曾经蹂躏过亚述的北方边境,但她惟一的墓志铭也是「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他们蹂躏过勇士,在阴间却「不得与那未受割礼仆倒的勇士一同躺卧」())。
「以东」())、「北方的众王子和一切西顿人」())在阴间也有一席之地。他们的墓志铭是:「他们虽然仗着势力使人惊恐,还是蒙羞」())。

31「『法老看见他们,便为他被杀的军队受安慰。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32「我任凭法老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法老和他的群众必放在未受割礼和被杀的人中。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法老目睹了这一切,就可以聊以自慰()),因为恶人总是喜欢结伙作恶,罪人总是不愿独自受罚,世人「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既然那些曾经使人惊恐的国家,现在都和法老同病相怜,神也给他一条墓志铭:「我任凭法老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法老和他的军兵必躺在未受割礼和被刀所杀的人中」())。
埃及以自己的军事威势为荣耀,吸引百姓投靠,以致心思偏邪、无法专心信靠自己的神。现在,神罗列了历史上最强大的古代英雄和他们的全军()),让百姓看到他们在死亡面前毫无抵抗能力,都与法老和他的全军一同安静地躺在坟墓里。这段悼词既是对被掳百姓的安慰、也是对我们的警诫——「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人若「仗着势力」,骄傲到忘了自己是谁,必然会盛极而衰、受到审判;而人若投靠势力,结局也将和所投靠的一样,一切终成水月镜花。因此,「你们休要倚靠世人。他鼻孔里不过有气息;他在一切事上可算什么呢」())?从这个意义来看,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上图:古埃及墓藏(Anach Machor’s Tomb)浮雕上的的割礼场景。古埃及人的割礼和以色列人不同,是成年以后才行割礼。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第六次为怪物悲伤所传的圣谕

第六次攻击埃及的圣谕,是在主前五八五年的初春传讲的,大约是在那些被掳的人,听到耶路撒冷城倾覆的消息那个月稍后(有一些圣经古本记载的日期稍早一点、是在主前五八六年、因此这次圣谕所传讲的确实日期、无法确定 )。这次预言已被证实为哀歌(2、16节 ),这种预言性的哀歌,好像普通的情形一样,有一部分是豫料和警告将临的审判。当事情成就之后,接着就作哀歌。这段经文里面,含有一个比喻,将埃及比作海中的一个怪物(2-8节 )。随后是一种历史性的解释和应用。

这首诗是以一种显著的对比开始。用一种隐喻的口吻说,埃及王自己认为是一只勇敢的狮子,为兽中之王。事实上,他只是一条大鱼,当他在泥中乱跳的时候,便使水浑浊。这位先知宣告,那条大鱼必被捉住,神要将网撒在水中,把它拉到干地上宰杀。然后飞鸟要啄它的肉,野兽要吃它的身体,这个怪物的血涌流如河,遍及全地。这个海中怪物死亡的日子,将是地上非常黑暗的日子。

埃及这怪鱼的死亡,将使其他的国家非常关心。按照历史的解释,巴比伦王的刀必杀埃及的法老(11节 ),这只是重述先知所传非常熟悉的主题,神要利用巴比伦王作为审判的工具。对这个怪物所引起的一切悲伤,都是由于焦急而造成的,并非这只怪物不再威胁和伤害,而发出一种安心的叹息。

在英文译本内,起初这次圣谕并不明显,这位先知为甚么要从被掳之地,使用古代神话的主题,来传讲神的信息?巴比伦人创造的故事,伊奴马·艾利西(Enuma Elish )描写这个有次序的世界,是由原始的混乱状态,经过一场大战而出现的。在混乱大军中最有权力的,为海中的一个大怪物,就是提亚麦(Tiamat )女神。当提亚麦女神兴盛的时候,世界的和平和秩序便无从发展。故此在崇尚秩序的神明中,有一位年轻的斗士,就是巴比伦的玛达克向这个混乱的怪物挑战,并且把它杀死;根据这个神话所说,从提亚麦的尸体中,这个构造有序的世界,逐渐出现。这位先知在预言中,改变神话的内容,将埃及描述为那个怪物提亚麦的角色,巴比伦王却适当的担负了玛达克的使命,如此改编创造神话的内容,对于那些住在玛达克土地上的俘虏来说,必有一种显著的效果。然而内容的改编,实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在巴比伦的神话中,提亚麦和玛达克都是独立的神明,在以西结所传讲的神谕中,巴比伦和埃及在掌管宇宙之神的手中,都是无名小卒而已。

只有辨认这个神话的背景之后,对于这次审判的圣谕,在神学方面,我们才可以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件事情不只与审判有关,而且从一个原始混乱的世界中,渐渐出现神圣的次序。这个古代创造的故事,不但与原始物质的有关;更与原始的次序,就是征服混乱有关。此处所描述攻击埃及的审判,乃是征服混乱,说明从世界混乱进入世界次序的另一阶段。

根据这种观点,并从更大的角度来观察,这位先知所传一切审判的圣谕,都含有一个更积极的目的。这些审判不只是为了若干特别的罪恶,神施加刑罚的作为,也是宇宙历史中的一些插曲,即邪恶和混乱的势力,将要逐渐的被征服。所有的审判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与混沌争战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审判,最后都有一个积极的目的:即创造一个邪恶的力量被制服、按照神次序且大有权柄的结构被建立的世界。因此在这位先知所说的预言中,似乎是最可怕的预见到的审判,事实上,却一点也不可怕了。所有的审判都是征服混沌与邪恶力量的一部分。在审判的那一边,却有一个更美的世界,其中有神良善的次序,作为最高的统治。

最后攻击埃及为阴府之民的圣谕

第七次也就是最后攻击埃及的圣谕,时间约为主前五八六或五八五年:希伯来原文,对于这次圣谕传讲的月份,没有提及;上述译为‘在第一个月’(编按:‘第一个月’是英文标准修订本的译法、中文和合本与英文和原文都不同、很明确地指出日期、参见17节 ),是采用最早的希腊文译本,但是它的真实性,仍然不敢确定。不管确实的日期为何,这次预言是放在向埃及所传一系列的圣谕之末,实在是非常适宜!因为这件事情,与埃及在阴府中的最后安息有关。

这位先知得到神的指示,去为埃及的群众‘哀号’,并宣告他们要往阴府去。阴间的情景是用诗句的形式描绘,与希伯来人的生存观念深相契合,但决不能把它当作阴府实际的说明。

阴间是一个阴暗的地方,是一个鬼魂的世界,也就是全人类的坟墓。然而,甚至在阴间中也有分别:凡是诚实的人,死亡以后仍保留若干荣誉;那些可耻的人死亡以后,便无荣誉可言。有许多古时的荣耀首领,站在阴间的入口,表示欢迎,那些埃及人却被送往黑暗世界,更远的一个角落,躺卧在那些没有荣耀的人中间,就是‘未受割礼被杀的人’(21节 )。

如此一来,最后躺卧在那些死人中的,就是那些遭受审判的埃及人,必能找到适当的死亡后的地位。他们好像获得一次地狱的旅行,去看望他们坟墓中的朋友,看见有许多征服者和制造恐怖的人都在那里一样。伟大和渺少,并没有甚么分别。现在的伟大国家,都被列入其中:就是亚述,以栏,米设,土巴。那些土地面积较小的国家,也在那里:就是以东和西顿。这位垂死的伙伴,就是法老和他的众民都要在神的审判行动中被处决。

以西结最后所传攻击埃及的圣谕,不但含有希伯来人基本的神学观念,同时对于他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有一种新的见解,这种新见解直等到以后的几个世纪,其中丰富的含意才充分扩大起来。

(一 )这种基本的神学思想,就是人类和国家死亡之后,会去阴间。对于希伯来人来说,这种神学并不希奇,在古时的近东地区,各种不同的宗教,都相信这种说法。它并不是宗教思想发展出来的一种形式,它也没有特别的喜乐,但在特性方面来说,具有顽固的(hard-nosed )现实主义。它与现代世界大多数人所相信的大众‘神学’,并没有甚么太大的不同;在这个世界之外,一般人虽不存任何盼望,但是最低限度,他们承认坟墓是终站。以西结却更向前迈进一步,为他这次所传讲的圣谕,作合理的结论。假如死亡就是终结,那么有些人和国家在阴间的极力挣扎,使成为一种笑谈。坟墓是最伟大的平等主义者,那些在人生中力求杰出的人,可是在死的时候,都要平等的躺卧在那里。认识这个基本真理,应可塑造人的生活行为;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坟墓之外生存,人类生存的本身,必须探讨真正而持久的意义。

(二 )可是以西结再向前迈进一步,豫期犹太神学以后的发展,甚至寻求以后在基督教神学中的实现。在古时的希伯来神学中,一般人认为阴间的生活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一样。这位先知虽然晓得,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区别,但并没有甚么分别阴间的尺度。那里只有被尊敬和不被尊敬的区别。不被尊敬的地方,是为那些‘在活人之地使人鹜恐’(24节 )的人作居住的;这是阴间的一种羞辱的地位。这位先知指出,埃及最后必和那些蒙羞而死的人,躺卧在一起。

因此,这位先知攻击埃及的圣谕,结束时带着忧郁的声调。向活人所宣告的审判,总是尽可能的使人了解罪恶,并且转离罪恶。向死人所宣告的审判,就没有这种可能,使人听起来,似乎非常可怕,乃是为结局所作的墓志铭。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以西结书第三十二章

vi. 法老的哀歌

本章由论埃及的最后两个神谕组成,都在十二年,也就是西元前五八六或五年发出,也是耶路撒冷陷落的消息传到被掳之人不久的时候(。库奇认为这可能是先知的语调之所以如此苦涩的原因:耶路撒冷有需要的时候,埃及却失信于她。然而,这样的论点不能过分强调,因为以西结对埃及这枝「折断的芦苇」不存有任何希望(,而这个神谕的高亢语调并不比一般的「辱骂诗」或哀歌来得更凶狠(参:赛十四章,以及本卷先前如十九章的例子)。

1.根据马索拉经文的读法,这里的日期是西元前五八五年的三月。不同的版本在这一点上的看法不同,计有十二年十月(LXX、梵谛冈抄本、旧拉丁文版本),十一年十二月(LXX,亚历山大抄本,叙利亚版本),和十年十二月(亚居拉,根据耶柔米)。这种混乱的情况似乎起因于想要把以西结的日期按先后排列,所以要使和17节中的日期早于;这实在是不必要的。预期关于埃及的神谕是按着日期先后排列的并不为过(显著的例外是,上面已经解释过了),但经文不能迁就外加的模式而修改;因此,中、英文版本随从希伯来文的读法应该维持。

2~8.关于哀歌(希伯来文: qînâ ,「挽歌」),参阅的注释。在这首诗歌中可以找到 qînâ 的一般风格,但是却丝毫看不出这种哀歌特有的3:2节韵。文首诗的开头与一样,是个对以色列王子发出的明喻。虽然狮子这个比方常与大卫家室相联(参:犹大的狮子,,却不是单指以色列的。梅依想到埃及有狮身人面兽。177 因此,我们不需要像傅贺尔(Fohrer)与伯尔托勒一样,为了除去这个字而修改经文。以西结的意思是,法老并不是他心目中想要成为的狮身生物,而只不过是 tannîn (和合:大鱼,新译:海怪)。这个字与的用字相同,同时指埃及的鳄鱼(参:现中、吕译)与神话中太初混沌的怪物提阿马特(Tiamat),被玛尔杜克神用网捕捉屠杀。178 两个明喻没什么夸赞之意。埃及王就像一条鳄鱼,在尼罗河的泥水中翻滚,把河水弄得更混浊;又像提阿马特一样,被网捉住,拖到旱地上,尸首成了空中与地上肉食生物的猎物。全地遍满他的血(6节),天上的光体也停止发光(7、8节)。这些词语显示了耶和华的日子将要发生的事,亦见于b,。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词语也呼应了埃及十灾的用语,似乎暗示神要按照以前借着摩西发出的审判,在法老穷途末路之际审判他。

9~15.本段开始加插了一段散文体,放弃原先的借喻笔法,形容其他国家看见埃及人的遭遇,是如何的惊惶。被掳(9节;RSV、吕译:带你作俘虏比和合本的使你败亡可取,尤其下面接着讲的是流放)再加上刀的意象(10节),足以使列国惧怕自己若是下一个受审的物件,会有什么下场。由此引进了下一首诗歌(11~15节),用的是耳熟能详的主题:耶和华的刀(;这剑已在巴比伦王手里,准备挥动攻击埃及人。埃及将遭到屠杀蹂躏的浩劫,境内没有人或动物居住;第13~15节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情况。众水不再有人的脚或兽的蹄搅浑;清澈的水如油一般畅流经过荒芜的郊野。埃及将无人存留,知道我是耶和华(15节)。除非我们认为这是神谕的惯用固定结尾,否则就得当作它是指在旁观看的国家,也只有他们能从看见神的如此行动中得到好处。

16.列国的职业哀哭妇女最后受派,为埃及与她所有的百姓吟唱这首哀歌(参:,作为他们丧礼中的一个项目。

vii. 法老下阴间

论埃及的神谕至此以特出的笔法描述法老作为退出。法老在阴曹地府,看见幽灵般的世上列国躺在那里,受着跟他一样的屈辱。用词极富诗意,细节绝对不能按字面解。如果有人想要知道圣经关于死后生命的教导,不宜参阅本章。此处表露了一些近东盛行的死亡观念,是旧约圣经不断致力粉碎的观念。已死的人所去的阴间是个巨大的墓陵,是所有的坟墓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际空间上的相联的地方。如彼得生(Pedersen)所说:「阴间是所有坟墓汇聚的总体……哪里有喷墓,那里就有阴间;哪里有阴间,那里就有坟墓。」179在这幽冥的居处,个人还维持一种生存状态,但是基于本段经文浓厚的诗体性质,不可能确切勾画出这种生存状态。对有些人,它意味着寂静与黑暗b;;对另外一些人,则是可有交谈,但活动受限制的地方(参:。以西结描绘的阴间有不同的间隔,列国各围绕着国王或主子躺在坟墓里。各人不同的地位仍被承认,而那些正式下葬的武士,比那些不幸的隔邻享受到更尊贵的地位(27节)。不过这一点不能探讨过头,因为约伯说在阴间并没有尊卑之分。显然当时的以色列并没有扎实且简易的阴间教理。

但是旧约作者的确清楚表明了,阴间也根本脱不了神的关切与权柄。祂的能力在阴间之上,甚至可以让祂的上选仆人如以诺或以利亚略过阴间,直接进入与祂同在的境地。这也似乎是诗的作者在所期望的。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包括义人在内,阴间是共同的归宿,直到后来有复活的期盼,才给那些被神悦纳的人带来光明的希望。他们被悦纳是基于他们的信心、正直,和顺服神的旨意。

17.这里的日期略去了月份,RSV 根据七十士译本,加上了正月(现中)。其实更自然的揣测是的「十二月」,一如和合本在本节附加的;或者因为与十二年相混而被略。该日期可能是两周后的西元前五八五年三月。

18~21.本段是另一首丧礼挽歌(,以西结受命把它像咒语一样地吟诵,将埃及与她的百姓送到地府。威荣之国的女子(18节,RSV)一定是意指那些与埃及同下阴间的列国,诸如她的附庸国。但是只要将这里的读音稍作更动,就可以有更好的意思:她们是与以西结一同哀挽的妇女:你与那些强国的妇女(摩法特译本)。一如推罗的情况b),埃及炫耀已久的荣华在进入地府时一无是处,只能被拖去与那些被刀所杀的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20节)。已经在地府的强国首领会以嘲讽的话迎接埃及的到来(21b节应该如新译本与 RSV 的译法,是直接语法)。

22~32.现在开始流览阴间列国:「巡视历史上有力的征服者」(慕兰伯)。这里有很多通常可以在诗体中找到的重复词语,但是想要押韵,就一定得重写经文不可(如:侯舍;参库奇,350页),因此我们只能视之为有韵的散文。首先提到的是亚述(22节),已没落的大暴君,给她的惟一墓志铭是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以拦(24节)是巴比伦东面的一个古国,以骁勇善战知名,以前曾经被纳入亚述帝国。以拦撑过了西元前六一二年尼尼微陷落的冲击,但是亚述却俯首称臣了,以拦仍然是受认可的势力,因为后来古列的军队推翻巴比伦,他们出了不少力。他们也曾使人惊恐,如今却受羞辱。米设和土巴(26节)选录在这里,有些奇怪。梅依建议说,他们代表了传统上「来自北方的敌人」,但是现阶段只知道他们曾经蹂躏亚述北方边境(的注释〕,除此以外,对他们所知甚少。他们在阴间不得与那些殉职、以军礼厚葬的武士一同躺卧(27节);不过有些注释作者根据七十士译本,略去了原文中居首的字不得,取消这里的小小差别待遇。第28节不是对米设和土巴说的,而是对法老说的。跟北方的众王子一样,以东(29节)和她的王与首领也有一席之地。北方的众王子应该是指巴勒斯坦北面腓尼基诸城的统治者,还有西顿人(30节)。法老会目睹这一切,可以聊作安慰:曾经使人惊恐的国家,现在也降为卑,与她同病相怜了。

在这八章经文中,我们一定留意到,除了巴比伦,每个国家都被点名提出。我们要认为这里的缄默是刻意的:直接攻击俘虏你的人是公然挑衅。但以西结的听者与读者必定可以得到显然的结论,就是如果这些国家应该受到神的惩罚,巴比伦也不能幸免。对于被掳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安慰。

176参贺瑞在 IDB 第二册,292页 'Flora' 之下的专文。基于地理因素,将 teʾas ̌s ̌ûr 指认为黄扬木( Buxus longifolia )再也站不住脚了(一如 NBD , p. 1293)。

177 IB , p. 238.

178 Enuma elish , IV, line 95;引述于 DOTT , p. 9.

179Pedersen, Israel, Its Life and Culture, I-II , 1926, p. 462.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照计算,这应为主前五八五年三月初三日。但在七十士译本,不是十二年,而是十一年,早一年可能比较准确。无论如何,这已经是耶路撒冷被掳之后日子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这时是主前585年,耶京沦陷已有一年余。

“十二年十二月”即主前585年三月,耶路撒冷沦陷后一年零七个月,这消息传到在巴比伦的百姓中间的两个月后。

「十二年十二月」:即主前五八四年三月间。

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 耶路撒冷灭亡后的第1年(B.C.585 ),也是犹大民族第二次被掳到巴比伦(B.C.597 的第12年。

十二年。指约雅斤被掳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前585年。不论按春天开始的年历,或是按秋天开始的年历,都是在公元前585年的春天。耶路撒冷已于上一年七月陷落。

本章结束了有关埃及的一系列预言。第1-16节用大鱼的比喻进一步斥责埃及。第17-32节是一首有关埃及落到阴间的哀歌。

1-10 埃及沦亡。

1-16 论埃及的第六篇预言:埃及这大怪物的下场。先知引用选民被掳的环境中所流行的巴比伦神话,把埃及比喻为原始的大怪物,在生之日祸害人群,而巴比伦则以英勇战神的姿态击灭怪物。在这背后有神的主权操纵一切,将祸乱变为和谐。

1~16埃及即将要被巴比伦军队所灭。以西结缓缓地为他唱出了挽歌。本文将暴君比喻为大鱼或野兽,是因他们不为百姓谋求利益,反而为了自己的享受、欺压剥削百姓。

32:1~32自29章开始,本书一直预言埃及的灭亡,本章是最后一个部分,是为埃及的灭亡所唱的哀歌。本文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①为埃及王法老所作的哀歌(1-16节 ):这一部分将埃及法老比作被网住的大鱼,意味着他的命运就是遭毁灭;②为埃及王朝的没落所作的哀歌(17-32节 ):被喻为“少壮的狮子”的亚述(2节 ),但最终被巴比伦毁灭。世上没有永存的国家,永远的强者。在世界的末了,主的国度将突然降临到这世界,摧毁世俗的一切,建立永远的国度。

年代小注】这日期是主前五八五年三月三日,以西结收到耶路撒冷沦陷消息之后几个月。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人子啊,你要为埃及王法老作哀歌,说:从前你在列国中,如同少壮狮子;现在你却像海中的大鱼。你冲出江河,用爪搅动诸水,使江河浑浊。」

埃及王法老,被形容为列国中的少壮狮子。少壮狮子原是形容为犹大王,是犹大王的头衔

但是你却像海中的大鱼,这里的大鱼并非说明那一种大鱼,但必是十分凶猛有力,在鼻孔喷气,以尾巴搅动海水,使人惊惧。这大鱼是神话中的海怪,在深渊中作怪,极尽扰乱的能事,将水浑浊,似是超人力的破坏,描写埃及王法老的凶暴与猛烈行为,但最后必失败。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少壮狮子」:代表伟大的君王。

「大鱼」:大怪物,出现时制造混乱(29:3)。

却像海中的大鱼: 埃及法老曾经是年轻有为的领袖,像百兽之王狮子那样治理列国,雄心勃勃。然而,如今他却威胁、逼迫,苦待列国,且诱使他们犯罪,沦为一个邪恶的存在。使江河浑浊: 意指骄傲而毫无慈心的埃及,凭着鲁莽的野心,入侵周边列国,使那地百姓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陷入惶恐不安中。从这里我们要领略到领袖不能为满足自己的野心而滥用其权力,乃要用以谋求庶民的安宁和幸福,10:33)。

如同少壮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法老也自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领袖。

大鱼(tannim )。有些文本为tannin(“龙” ),可能指鳄鱼

2~16“大鱼”。第2至8节描述埃及的陷落,第9、10节描述列国的反应,第11至16节指出神的工具(尼布甲尼撒 )。

海中的大鱼】

本节中的怪兽并不是在尼罗河的里面,而是在「海中」,意思大概是被神所毁灭的宇宙性巨兽。圣经和古代近东传统都视海洋和住在其中的海怪为混沌和没有秩序的代表。海洋和陆地明显的争斗,以及怒海所显示无法遏止的能力,都是构成古代近东宇宙神话的因素。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描写玛尔杜克如何在代表大水混沌之女神查马特以龙的形式出现时,把她克服。乌加列传说中很多关于巴力的循环故事,都是描述巴力和对手海神雅姆之间的争斗。同样在乌加列史诗之中,亚拿特和巴力都自称征服了七头龙利坦,取得支配诸海的权力。形容耶和华与利维坦(原文 和合本「鳄鱼」 )嬉戏;在,神则向约伯作出挑战,要他证明他也能够像神一样控制利维坦。因此,这些兽所代表的国家是混沌势力的表现,要令神所创造的世界失去秩序,所以必须被征服(见但七的注释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狮子/大鱼】

排句中以狮子和怪兽(龙 和合本「大鱼」 )对偶,我们现代人或许会觉得奇怪,但在以西结的世界中却绝不异常。巴比伦有名的伊施他尔门以及通往这城门的游行大道两旁的上釉砖壁画,是狮子和龙交替的设计。此外,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神话传统中,兼有狮子和龙特色的复合性活物十分常见。《拉卜的神话》中的拉卜尤然。主前第二千年纪初叶以降,君王已经自比为狮子和龙。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搅动诸水,使江河浑浊】

本节所描述的是典型的神话场面,宇宙性的海洋被搅动,惊动代表混沌和没有秩序之势力的活物(通常是海怪 )。在《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天神亚奴创造四风搅动深渊和深渊女神查马特。然而在此搅动大海,威胁要将混沌和没有秩序带到世上的,却是这怪兽。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用多国的人民,将我的网撒在你身上,把你拉上来。」

巴比伦如鱼网一般,要将埃及的法老如鱼一样拉上来,无法逃脱。那原是指犹大王西底家,如鱼被网住捕获。多国的人民,是神用作审判的工具。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我必用多国的人民」:可能指巴比伦及其隶属国家。

将我的网……把你拉上来: 由多民族组成的巴比伦军队,将攻打埃及。之所以用“网”比喻联军,是因为法老被比作大鱼(2节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曾经在耶路撒冷附近击退过为援助犹大而出征埃及法老合弗拉。

用网捕捉】

在《埃拉史诗》和《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代表混沌势力的活物(分别是安朱和查马特 )都是用网捕获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必将你丢在地上,抛在田野。使空中的飞鸟都落在你身上,使遍地的野兽吃你得饱。」

从水里捞上来,丢在旱地,就必被晒干。尸体被飞鸟与走兽吞吃。在上半节,是重复的经义。「遍地的野兽」在七十士译本与叙利亚译本为「地上一切的野兽」。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参29:5注。

使空中的飞鸟……使遍地的野兽吃你得饱: 埃及的灭亡,会使周边的国家得到很多利益,例如获取战利品(29:19)。

飞鸟。

】「我必将你的肉丢在山间,用你高大的尸首填满山谷。」

这是一幅战争的图画。战败之后,许多阵亡的兵士尸体遍野,在山谷中也填满了,表明死亡的众多。「高大」原指尸体,高大的躯体应是十分精壮的将士,但也都阵亡了。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用你高大的尸首填满山谷」

:或作「使山谷都充满你的尸臭」。

5-6 描述大怪物的死状。

】「我又必用你的血浇灌你所游泳之地,漫过山顶,河道都必充满。」

在希伯来文,「你的血」原为「你的涌流」,当然是指流血,可能仍以尼罗河的流水。对埃及来说,尼罗河是他们生命的脉膊,好似血管一般,现在河水泛滥,流出河道,使地面淹没,水中的生物(甚至水怪 ),也都在陆地。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大屠杀的真实画面。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掩太阳,月亮也不放光。」

神刑罚他们,如火一般扑灭。此处中译词十分忠实,因为原文确为这样(to quench )。但在也指军人的死亡,所以灭绝埃及王及他的百姓,是神对他们的刑罚。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象征毁灭和悲伤。

7-8 耶和华惩罚埃及的日子有如耶和华审判的日子,一片天昏地暗的景象另一方面 , 先知在5-8节似乎有意引摩西时代神刑罚埃及的灾祸,10:21-23) 来描写法老的收场。

7~10法老的灭亡使全世界笼罩在恐惧不安中。神对恶人的惩罚,会使人感到恐惧和觉醒

宇宙性的效应】

这些宇宙性效应反映初民所熟悉之世界颠倒的主题。它又同时直指以崇拜太阳神为核心之埃及宗教的要害。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必使天上的亮光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我使你败亡的风声传到你所不认识的各国。那时,我必使多民的心因你愁烦。」

这里「败亡」是指被掳,埃及的前途只有完全败亡,必被掳掠。这将成为各国可怕的警告。这里不是只指法老王,而指埃及整体。这样的风声传到埃及所不认识的各国,那时多民的心因埃及愁烦。愁烦是有「发怒」的涵义,可参照,「惹我发怒」。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我使你败亡 ...... 各国」

:古译本作「我将你掳到你所不认识的各国」。

9~10为埃及的文化艺术和荣华富贵羡慕不已的列邦,耳闻埃及被灭的消息,极其慌恐。而那些全然不认识埃及的国家,听到这个消息,也惧怕这种下场会不会临到自己。抡我的刀: 用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法老的审判,强调审判的猛烈和残酷。

9-10 列国必因埃及的沦亡感到威胁大为恐慌。

】「我在许多国民和君王面前向你抡我的刀,国民就必因你惊奇,君王也必因你极其恐慌。在你仆倒的日子,他们各人为自己的性命时刻战兢。”」

再提许多国民,,「在你所不认识的地」,原是指以色列人被掳,现在埃及会遭同样的命运。「我的刀」在下节就说明这是巴比伦王的刀。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重述埃及的悲剧,会使其他国家的百姓恐惧战兢,担心抡向埃及的刀会落到他们身上。

】「主耶和华如此说:“巴比伦王的刀必临到你。」

〔暂编注解〕11~16骄傲的埃及将会被巴比伦王所灭亡。遭到毁灭的范围极广,包括埃及的军事(12节 ),领袖阶层(13节 ),经济(15节 )。这也预示末后的日子,神的审判将临到整个领域,包括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面。

11-16 巴比伦王的刀:神利用残暴的巴比伦军队来惩罚埃及的骄傲。

】「我必藉勇士的刀使你的众民仆倒,这勇士都是列国中强暴的;他们必使埃及的骄傲归于无有,埃及的众民必被灭绝。」

〔暂编注解〕。本节生动地描述了巴比伦的刀剑扫向一个又一个国家。

】「我必从埃及多水旁除灭所有的走兽,人脚兽蹄必不再搅浑这水。」

「多水」是指尼罗河,埃及必变为荒废之地,人民被掳,走兽也都灭绝。所以河水不再被搅浑了。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埃及多水」

:可能指埃及众多的河流和运河。

我必从埃及多水旁除灭所有的走兽: “走兽”指专事暴虐和不义的埃及领袖。“多水”指埃及的繁荣之源——尼罗河。本节是指神要剪除那些不义的权贵,使他们无法再滥用权力搜刮民脂。自古以来,神必审判那些滥用权力欺压百姓,亵渎神的领导者。

指尼罗河畔的牲口。也可能喻指埃及人不安定的生活。

】「那时,我必使埃及河澄清,江河像油缓流。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江河像油缓流,是有神话的背景。在乌格理的文献中,巴力在梦中看见天上降下油来,使河流有蜜。这也是一种乐园丰盛的情景。但是此处描写的适得其反,因为江河的缓流,没有涨溢,没有灌溉,没有丰收。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像油” 。意思是河水无人搅扰(因死亡或被掳而荒凉 ),或河水平静(和平 ),象征埃及的繁荣。

「使埃及河澄清」:指埃及地荒废凄凉,人烟断绝,再无人脚、兽蹄搅浑河水。

「像油缓流」:平静如一池滑油。

江河像油缓流: 对这句话,可作以下三方面解释:①埃及所要得到的平安:就像浑浊的污水沉淀下来之后,就变成清水一样,当那些滥用权力欺压百姓与列国的埃及领袖被剪除之后,埃及将复得平安;②弥赛亚时代的祝福:意味着埃及也将参与到新约时代福音之福份中;③末世论性的和平:圣经多处用“奔流的江河”来比喻神国度的平安和喜乐。因此,本文是指神国度的永恒和平,它将会在撒但的势力被毁后降临。

必使埃及河澄清。直译是“使他们的水下沉”,指使水沉淀变清。七十士译本为“使他们的水安静”。走兽不再用脚搅浑那水(见第13节 )。换一句话说,埃及人生活的忙碌场面将会消失。

像油。即“平稳地”;不受人和动物搅扰。

江河像油流动】

水中的污泥沉淀到河底之后,河水澄清平静地如油流动(和合本「缓流」 )。乌加列的巴力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用语(「天降油如雨」 )。在该处和在圣经的其他经文,这话都是富庶的形象。反之,在本节如油流动却是它不受干扰之故,但不受干扰的原因,却是因为地已荒凉。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使埃及地变为荒废凄凉,这地缺少从前所充满的,又击杀其中一切的居民。那时,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暂编注解〕历史的演变及自然界的蜕变都是为了宣告耶和华在世界的作为。

】「“人必用这哀歌去哀哭,列国的女子为埃及和她的群众,也必以此悲哀。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暂编注解〕列国象职业的送葬者一样,会为埃及的灭亡而恸哭。

结语附录。

「列国的女子」:一些以哀恸为专业的妇女,常被雇用为丧礼的哀恸者。

古代在近东地区常雇佣妇女参加正式的哀悼活动。关于这种典型的东方习惯,详见注释。

】「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原文不注明月分,可能指主前五八五年四月至五八四年三月之间。那时耶京已陷落,巴比伦军队已不受掣肘,可畅然进攻埃及,因此埃及沦亡的时日已近。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这时仍是主前585年

「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原文不注明月分,可能指主前五八五年四月至五八四年三月之间。那时耶京已陷落,巴比伦军队已不受掣肘,可畅然进攻埃及,因此埃及沦亡的时日已近。

原文没有提月份,但如果本段是紧随第1-16节之后的,那就肯定是十二月,与第1节相同。本段的信息与上一个信息只相隔二个星期。七十士译本为“十二年一月十五日”。那就早于前一个信息。若是这样,放在本处是因为两者主题的相似性。

17~21对埃及百姓和勇士的哀歌: 是本文17-32节的六个哀歌中的第一个。

17~32“十五日”。比第1节迟两个星期。生动地描述阴间(“坑”-18-24-25-29-30节 )的景况。其它列国都在那里欢迎埃及:“亚述”(22节 );“以拦”,在亚洲西南部曾是一个强大的势力,但被波斯同化了(24-25节 );“米设”和“土巴”(26节 )是西北部的强国;关于“以东”(29节 ),参看俄巴底亚书一的简介。法老知道埃及不是惟一进入阴间的帝国,他会感到安慰(31节 )!

17-32 论埃及的第七篇预言:阴间群恶会。埃及下入阴间后,在那里遇见从前列强,包括亚述、以拦、米设、土巴、以东、西顿。列强因在世作恶多端(「曾在人之地使人惊恐」 ),现在都遭同样的命运:打入阴间,再也不为人所闻问(「与下坑的人一同当羞辱」 );埃及也逃不过这个命运。此段经文不可视为圣经有关阴间的启示,作者是借用上古近东所流行的观念来描写列邦的收场。

17~32是最后一段关于埃及的预言。本文由六个哀歌组成,即:①对埃及百姓与勇士的哀歌(17-21节 );②亚述的灭亡(22-23节 );③以拦的灭亡(24-25节 );④米设和土巴的灭亡(26-28节 );⑤以东和西顿的灭亡(29-30节 );⑥预言法老也将遭受与他们相同的灭亡(31-32节 )。

年代小注】

这日期是主前五八五年三月十七日,即的日期之后两个星期。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照计算,日期应为五八五年四月一日,那时在耶路撒冷沦亡之后,巴比伦王现在可自由将军力集中于埃及,施以攻击,犹大也正在叛变之中(本书十七章 )。

人子再受命向埃及作哀歌,哀歌是形式,而哀号是实际表达的情绪。「下坑」在本书多次提及,这是耶和华的作为,将他们带下去。这好似列国中的强暴人,带?锋利的刀剑,先知的话使他们无法存留,必须下到阴间,下到深坑,完全毁灭。

「有名之国」就是「高处」,原为象征埃及强盛势力的香柏树。此处也指埃及以外的列强,他们都将有同样的命运。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要为埃及群众哀号,又要将埃及和有名之国的女子,并下坑的人一同扔到阴府去。」

「有名之国的女子」:即「众强国的百姓」;有学者认是指哭丧的妇女(参16 ),并将「又要将 ...... 到阴去」译作「你和众强国的妇女要把她和下坑的人一同交到阴府去」。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有名之国的女子」

:即「众强国的百姓」;有学者认是指哭丧的妇女(参16 ),并将「又要将 ...... 到阴去」译作「你和众强国的妇女要把她和下坑的人一同交到阴府去」。

有名之国的女子: 指埃及众多殖民地或同盟国的百姓。 下坑的人: 是埃及灭亡之前,就已去世的埃及百姓或列国之民。强调埃及将会骤然灭亡。其结局也将极其可怕。

坑(she'ol )。见第21节注释。指地球的低洼地带。关于用she'ol 比作喻死亡之地,见注释。

】「“你埃及的美丽胜过谁呢?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吧!」

埃及常为她自身的美丽骄傲,美丽指他们权势的强盛。也指他们物质的丰富。未受割礼的如非利士人,在巴勒士坦的其他国家,必被毁灭,而埃及与他们将受同样命运的支配。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这个咒诅包含着羞辱之意。在阴府中似乎分开有荣誉与羞辱的地方,下文题及的各国都属羞辱之地,充满玷污的意味。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

:这个咒诅包含着羞辱之意。在阴府中似乎分开有荣誉与羞辱的地方,下文题及的各国都属羞辱之地,充满玷污的意味。

「未受割礼」:未被洁净。

你埃及的美丽胜过谁呢: 神斥责埃及虚妄的骄傲,指出埃及的辉煌与周边国家没有分别。

埃及人在希伯来人来到以前,就已实行割礼。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被视为奇耻大辱。

】「“他们必在被杀的人中仆倒。他被交给刀剑,要把他和他的群众拉去。」

〔暂编注解〕原意不详,可能指埃及人必在列强中仆倒,一起被处置。

】战争的刀剑,使许多兵士倒在沙场。埃及战败的惨状必是这样。埃及王法老和他的群众都被拉去掳去,埃及的败亡是必然有的事。

这些勇士说话,无非是见证历史的实况,埃及的命运已经成为事实,与被杀的,未受割礼的同埋,这双重的描述,是强调埃及王及?众都是不洁的,羞耻的,也都是悲惨的。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强盛的勇士,要在阴间对埃及王和帮助他的说话:‘他们是未受割礼被杀的人,已经下去,躺卧不动。’」

〔暂编注解〕强盛的勇士: 死于法老之前的外邦暴君和其党羽(31:11)。帮助他的: 誓死为法老争战的法老军兵。

说话。在比喻中各个民族都一同躺在阴间交谈。关于这个比喻的另一种预言性用法,见,15-19“巴比伦王”的注释。

埃及王。指国王时用阳性代词。指王国时用阴性代词。

阴间(she'ol )。见注释。

亚述和他的众民都在阴间】第二十二至三十章所列的国家都遭受了相当大的破坏。以西结心中所想的大概是主前六世纪末亚述帝国终于溃败灭亡的事迹。其军队大概是在迦基米施之役被彻底摧毁,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在该场战役中大败埃及(大概还有亚述 )。本节的意象描述亚述在死人的居所──阴间──的末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述和他的众民都在那里,他民的坟墓在他四围,他们都是被杀倒在刀下的。」

〔暂编注解〕亚述。一个古老的国家。尼尼微的陷落是在公元前612年。百姓记忆犹新。

22~23第二首哀歌,回顾了已被巴比伦所毁灭的亚述(31:10-14)。亚述曾一时拥有最高权力,却因残暴的行为和骄傲,受到神的审判而灭亡(31:14)。这晓谕我们,骄傲残忍的世俗政权,必受到历史的掌管者神的严厉审判。 坑中极深之处: 意指亚述将落到最悲惨而令人羞愧的下场,这与亚述昔日所拥有的荣耀相比。贪恋世界的福乐,会犯下更多的罪,也必因此受到神更重的刑罚

22-23论亚述的葬身之地。

】亚述仅在巴比伦之前的强权,却因凶暴而沦亡。在以赛亚书的预言中,他们的残暴必受应得的报应。这些凶暴的勇士都是在战场上阵亡的,被刀剑所杀。亚述的坟墓都是在坑中极深之处,正如。这些都是君王贵族,不仅兵士死得悲惨,连首领们也遭受同样的命运。

亚述的败亡,对世界的影响实在巨大,尤其那些迷信武力,依附权势的,看到这种情形感到惊恐,震惊与恐惧,他们不知怎样等候未来的命运将临到他们。他们现在虽还在活人之地,但不久必到深坑。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他们的坟墓在坑中极深之处,他的众民在他坟墓的四围,都是被杀倒在刀下的,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

】「“以拦也在那里,他的群众在他坟墓的四围,都是被杀倒在刀下, 〔暂编注解〕“以拦”:西亚一大古国,后来并入波斯版图。

以拦是占据巴比伦以东高原的国家,曾受制于亚述人,后来被巴比伦人所统治

24~25是第三首哀歌,叙述了以拦的悲剧。以拦位于巴比伦东部,底格里斯河边岸,属于闪族,是好战且征服欲极强的民族。他们曾经称霸世界,攻打巴比伦而使它成为附庸城邑(B.C.1160 ),并在帝国各地建立了他们的神殿。B.C.1130左右,尼布甲尼撒一世突然攻陷了首都书珊,从此就受巴比伦的统治。B.C.640,被亚述的巴尼帕彻底歼灭,以拦历史就此终结。未受割礼: 旧约时代以色列人作为与神立约的记号,也作为洁净身体的标志,行了割礼。割礼表示宗教上的优越感,他们排斥未受割礼的希腊人或非利士人,称他们为“未受割礼的”卑贱民族,15:18,,17:26,。因此,这句话意味着他们被神离弃了

24-25论以拦:这地位于巴比伦东面,曾是一个强国,后归顺亚述。在阴府中以拦与亚述同一命运。

未受割礼而下阴府的,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并且与下坑的人一同担当羞辱。」

以拦】以拦是伊朗西南部(现称胡齐斯坦省〔Khuzistan〕 )的重要国家。其首要城市书珊有极悠久的历史,主前第三千年纪初叶,已经在苏美和原始以拦文的记录中提及。以拦于主前七世纪末被亚述所摧残。尼布甲尼撒于主前五九六年侵略此地,主前六世纪稍后时被玛代波斯所接收。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以拦为巴比伦的东邻,首都是书珊。其地理环境还未有学者很多的研究。根据亚述的史记,在主前第七世纪的四十年代,亚述与以拦为夺强权,争夺甚久。亚述王征服以拦以后,掠夺了不少掳物。先知耶利米曾论以拦,时间是在西底家王的初期,以拦日后竟使新巴比伦势力倾倒。以西结此处是论以拦当时的情况,必下阴间,与未受割礼的在一起,说明不洁与羞辱。

以拦的凶暴,甚至攻入巴比伦领域之内,可见这国的强悍是令人惊恐的。以拦在亚述之后,事实上,她是在六五○年被亚述征服,以后才再兴起,成为巴比伦的威胁。这里所预言的,只指她受亚述的辖制,也曾下去阴间,受苦受羞辱,使世人惊恐。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人给他和他的群众在被杀的人中设立床榻。他民的坟墓在他四围,他们都是未受割礼被刀杀的,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并且与下坑的人一同担当羞辱。以拦已经放在被杀的人中。」

】「“米设、土巴和他们的群众都在那里。他民的坟墓在他四围,他们都是未受割礼被刀杀的,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

米设、土巴这两个名常连在一起,在诗一二○五节只提米设。地点是在小亚西亚,受西古提人攻击。在亚述的历史后期,米设、土巴仍是威胁的力量,造成极大的危害。以西结也许指米设、土巴,为北方危险的势力,但是当时已经是沦亡了,好似埋葬在坟墓里一样。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米设、土巴”:见注。

米设。即古典文献中的Moshians,亚述铭文中的Mushku

土巴。即希罗多德笔下的Tibarenians 和亚述铭文中的Tabalaeans

26-27 论米设、土巴。

26~28第四首哀歌,陈述了米设和土巴的结局。据圣经记载米设是雅弗的儿子;但据亚述国的记载。当撒珥滚作亚述王时,米设和土巴较强盛,与推罗等频繁交易,但在B.C.696毁灭。B.C.9-8世纪,小亚西亚是重要的政治要地,土巴属于这个地区。土巴曾以冶金术著称,后被亚述的撒珥滚王所灭。骨头上有本身的罪孽: 意指米设和土巴人是因自己所行的罪孽而死。它也提醒今天的圣徒,将来在神的白色大宝座面前审判,各人是“按着他所行的”

米设、土巴】

主后八世纪末这两个安那托利亚的王国相继被内战所蹂躏,被亚述王撒珥根二世所征服,又被俄罗斯南部的辛梅里人所侵略。可惜这两国从主前七世纪至主前六世纪初的历史,极少留存至今。学者相信辛梅里战争结束之后,它被里底亚所吞并。

主前五八五年春季里底亚与玛代爆发战争(见上文第1节的年代小注。到了波斯时代,这两个国家再以个别种族的身分出现。亚述人分别称他们为穆什库(安那托利亚中部 )和塔巴珥(安那托利亚东部 );希罗多德则称之为莫斯希和提巴雷奈(Tibarenoi 两者都是波斯帝国的附庸 )。主前八世纪末的穆什库王名叫米塔,在希腊文献中就是能够点物成金的米达斯王。他位于戈尔迪昂的陵墓已经被学者确认挖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们不得与那未受割礼仆倒的勇士一同躺卧。这些勇士带着兵器下阴间,头枕刀剑,骨头上有本身的罪孽,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勇士惊恐。」

勇士原有形容词:「古时」。古时的勇士就是创世记所描述的上古英武有名的人。那些人既有声望,就必有尊荣,甚至埋葬也极为讲究,但这样的尊荣,却不是以拦人可以享受。军人厚葬,有兵器刀剑一同陪葬。「罪孽」(WNTM )是原文,但有人将这字改为「盾牌」(SNTM ),有盾牌摆在他的骨头上,似甚为合理。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勇士」

:或指古代的英雄伟人,他们死时得享荣誉的葬礼,全副武装地躺在阴间。

「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勇士惊恐」:原文或作「因为勇士的惊吓(笼罩 )着活人之地」。

在七十士译本和亚兰语文本中没有否定词,似乎更恰当一些。七十士译本为 “他们与古时仆倒的巨人一起躺卧”。

】「“法老啊,你必在未受割礼的人中败坏,与那些被杀的人一同躺卧。」

〔暂编注解〕埃及也逃不过这个下场。

参第19节。以西结再次对法老说话,提醒他准备好面对与其他国家一样的厄运。

】「“以东也在那里。他君王和一切首领虽然仗着势力,还是放在被杀的人中,他们必与未受割礼的和下坑的人一同躺卧。」

以东当然不能与那些强国比较,但是他们仗势欺人,仗的势就是巴比伦。他们虽有受割礼的习俗,却仍与未受割礼的人并列,也必遭羞辱,因为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下坑躺卧,埋葬而毁灭了。这里只提到君王与首领,没有提到?众,尊贵者尚且羞辱,更不必提一般的平民。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论以东。

以东。见注释。

29~30是第五首哀歌,叙述了以东和西顿的结局。以东是以扫的后裔,他们拜偶像,且好战而勇猛骄傲(25:12-14,。西顿位于推罗北部,他们时常欺压以色列子孙,将他们卖给希腊人。但是,他们只依靠自己的财富和力量,最终受到了神的公义审判。若有人依靠一时的财富和力量,他就是极其愚拙的人。 北方的众王子: “北方”是巴勒斯坦北部所有官长,指亚述、以拦、推罗、西顿等。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属于先进国家。但是,他们却因着富贵和权力自高自大起来,且专门作恶,终于惹动神的审判而毁灭。

以东】

以东说的是闪族语言,他们是犹大的邻邦,其国土位于死海的东面和南面。主前八世纪时,以东落入亚述的控制之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主前745~727年在位 )的年表提到过这件事。直至一个世纪后亚述巴尼帕驾崩时,以东仍在亚述统治之下。在这期间以东人经常被征召到亚述军中,因此在年表中经常出现。

在巴比伦时代,以东显然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支持者,但并无经外记录支持这一点。以东很可能于主前六○五年接受了尼布甲尼撒的统治。虽然有些犹大难民在此找到安身之处,耶路撒冷被毁之时,以东显然是袖手旁观,俄11 )。

主前五九四年巴比伦攻打亚扪和摩押的战事似乎对以东也没有什么影响。截至主前五五二年拿波尼度的战役为止,他们很可能一直丝毫无损。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在那里,有北方的众王子和一切西顿人都与被杀的人下去。他们虽然仗着势力使人惊恐,还是蒙羞。他们未受割礼,和被刀杀的一同躺卧,与下坑的人一同担当羞辱。」

北方的王子就是那里的首领。「王子」一词可能是借用亚甲文(nasiku )。由于阿拉伯文 nasaka 字根相同,可能是同一字源,原意为献祭,那么首领与献祭有关,很可能是祭司。

这里特别提出西顿人是该地的居民。所以「北方」也许只是巴勒士坦的北方而言。蒙羞曾在,是指死后埋葬,极为草率,没有哀荣。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西顿及北方的首领也难逃厄运。

北方的众王子。可能指亚兰的众首领。

西顿人。常常泛指腓尼基人。关于腓尼基人,特别是西顿人的起源,见,18注释。

北方的众王子】

北方的众王子最有可能是亚兰的统治者或酋长。以色列和犹大的北面有好几个与他们为敌的亚兰王国。最大一个以大马色为中心。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法老看见他们,便为他被杀的军队受安慰。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暂编注解〕当法老看见有其他帝国沦落阴府时,心中至少获得一丝凄然的安慰。

法老看见其他富强的国家像他一样倒在尘埃中,便略得安慰。关于从前骄傲的埃及遭遇屈辱,见;15:1-27注释。

31~32至今以来,神审判了诸多列邦,本文告诉我们,神也将审判法老和其官长。埃及王法老因受到神的审判而下地狱,在那里他将见已身在阴间的其它诸王,从而得到安慰和共鸣。由此可知,神必惩罚那些以世界强国自居,骄傲地侵辱弱者,专事不义之辈。 使人惊恐: 神曾经使用法老审判了恶人。但是他却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将被造的人高举到神的位置,从而受到了神的审判。神喜悦谦卑之人,而败坏骄傲的人

】「我任凭法老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法老和他的群众必放在未受割礼和被杀的人中。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巴比伦何以没有出现在受审的国家之列?】

读了以西结对外国发出的审判预言,我们也许会奇怪地问:他是否盲目地向本民族效忠呢?其实以西结只在神给他信息的时候说话。而且,神的百姓犯了罪同神的敌人犯了罪所受到的惩罚是一样的。但如果巴比伦是神的敌人,为甚么在以西结所说的审判中没提到呢?这也许有几方面的原因:(1 )神要增强被掳的人同巴比伦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保守自己的百姓。(2 )神仍要用巴比伦来炼净百姓。(3 )神要使用但以理这位巴比伦高层中有权力的官员,吸引巴比伦人归向自己。

──《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32章 )】

1留意「我必 ...... 」、「我使...... 」等词文中出现的次数。这个「我」指谁?神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神的王权遍及什么地方?参32节。这与保罗在所说的什么关系?

22节把埃及的「从前」和「现在」作一对比,17-32节则把埃及与其他衰落了的国家相提并论。若你眼见世上霸权得逞,心中愤愤不平时,这章经文可给你什么安慰和警惕。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17】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我们常降话语带到神面前,却没有耐心等候神的话语给我们,也许祂的话临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太忙没有功夫听,或者我们的耳朵没有膏油、未得洁净。诗人丁尼生常夸耀他能辨认蝙蝠的叫声,别人不大容易听见。不是每一个属神的人能够这样敏感,听见那微小的声音,那声音来到,要突破许多的音乐,那些噪音往往充溢在我的身心。我们会像以西结那样说那些可纪念的日子,写在心版上:今日神对我说话。

我们在日记上特别注明某些重要的日子,我们重生得救的日子,奉献的日子,蒙搭救免困苦的日子,神呼召我们新工作的日子,以及乐园光照我们的日子。保罗在他繁忙的生活中,仍记录那被提到三层天的日子。

我们要保持神的秘密,当祂与我们说话,就该面伏于地敬拜祂,我们要好好展望,恐怕祂呼召的时候竟然轻忽没有反应。我们要迎接天上的新郎,好似歌的话:祂的口极其甘甜。于是我们身虽躺卧,心却醒着,可以听见良人的声音,祂在门口等着说:我的佳偶,求你给我开门。主的话临到我们,我们是否与祂谈心。我们如果听了不顺从,祂的话就停止了。谦卑与顺服是最首要的。

──迈尔《珍贵的片刻》
法老的哀歌】

「使人惊恐…必放在未受割礼和被杀的人中。」

埃及的势力强大,许多邻近的国家,都乐于投靠它,与它结盟。这个集团,一时声势可能不小,但各怀私心;权力政治的结合,当然没有信仰原则,全然不会管甚么敬虔的动机。
神拣选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给他们割礼作立约的记号,意思是要脱离从情欲来的败坏,作圣洁的国民。所以,以色列人对于未受割礼的外邦人,常存轻蔑的态度。在另一方面,他们又忽略他们信仰和道德上的问题,看重他们的势力。这样,形成信仰和实际生活的双重标准,是两样的天平和准衡,是公义审判的主所不喜悦的。因此,神自己宣告祂的审判。

“你埃及的美丽胜过谁呢?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吧!…我任凭法老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法老和他的群众,必放在未受割礼和被杀的人中。”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特受尊重的

世人是看外面,尊重有地位,有势力的人,或外貌特别体面的人,给他们优越的待遇,以跟这样的人结交为光荣。犹大国传统的仰慕埃及的文化华美,地大物博,对它另眼看待。到时候要为了埃及悲哀,因为他要被毁灭

使人惧怕的

强盛的军力,会使人惊恐。因为一声令下,他们能攻入城池,掳掠人口财物。在世界上,强权就是真理。这里提到的,都是一世之雄:在埃及之外,还有亚述,以拦,米设,土巴,以东,并北方的众王子,和西顿人,都是仗着有势有力,勇士众多,惯以力服人的,他们一说话,会使周围的国家震动。但人的势力,在神面前算不得甚么

未受割礼的

这些国家,不论他们的文采武功多么了不起,在神看来,有一样相同,就是有罪不洁净。在这短短的经文中,有九次提到他们“未受割礼”。可见神判断的标准,与人有多么不同!神不看外面,只有里面的生命,才是真实的价值。
“在活人之地”,有所夸口;在地狱里,却绝不对谁特别优待,是完全平等的,要“一同担当羞辱”。愿今天的教会,以神的标准为标准,及时传扬福音。

── 于中旻《以西结书笺记》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