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以西结书 第47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他带我回到殿门,见殿的门槛下有水往东流出(原来殿面朝东)。这水从槛下,由殿的右边,在祭坛的南边往下流。」

2「他带我出北门,又领我从外边转到朝东的外门,见水从右边流出。」

3「他手拿准绳往东出去的时候,量了一千肘,使我趟过水,水到踝子骨。」

4「他又量了一千肘,使我趟过水,水就到膝;再量了一千肘,使我趟过水,水便到腰;」

5「又量了一千肘,水便成了河,使我不能趟过。因为水势涨起,成为可洑的水,不可趟的河。」

四十七1-12的主题是「圣殿流出生命」,与四十三1-12「圣殿充满荣耀」前后呼应。
「殿门」()),指圣所的殿门,这条生命水是「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的。犹大离弃「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但神「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
生命水从圣殿门槛的右边向东流向祭坛,再从「祭坛的南边」())、也就是右边流出去。这正如先知撒加利亚所预言的,「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冬夏都是如此」())。
天使带先知绕道「出北门」()),「从外边转到朝东的外门」()),是因为内院的东门洞关闭了,专门给王在敬拜时使用())。
这水只有一个源头,最初很小,因为「祂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这水并没有其它支流,但水势却变得越来越大()),出了外院四千肘、也就是两公里后,就深到「成为可洑的水,不可趟的河」())。因为这是一条生命的河,生命必然会越长越大、越生越多());这并不是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的河流,而是一条恩典和生命的活水江河,就像诗篇所说的:「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
上图:以西结异象中的圣殿示意图。殿的门槛下有水往东流出,由殿的右边、在祭坛的南边往下流,最后从东门洞的右边流出。

6「他对我说:『人子啊,你看见了什么?』他就带我回到河边。」

7「我回到河边的时候,见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有极多的树木。」

8「他对我说:『这水往东方流去,必下到亚拉巴,直到海。所发出来的水必流入盐海,使水变甜(原文是得医治;下同)。」

9「这河水所到之处,凡滋生的动物都必生活,并且因这流来的水必有极多的鱼,海水也变甜了。这河水所到之处,百物都必生活。」

10「必有渔夫站在河边,从隐·基底直到隐·以革莲,都作晒(或译:张)网之处。那鱼各从其类,好像大海的鱼甚多。」

11「只是泥泞之地与洼湿之处不得治好,必为盐地。」

12「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的树木;其果可作食物,叶子不枯干,果子不断绝。每月必结新果子,因为这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树上的果子必作食物,叶子乃为治病。』」

「这水往东方流去」()),沿途经过半干旱的犹大旷野,然后下到约旦河谷。
「亚拉巴」())的意思是「荒野」,指从加利利海到亚喀巴湾之间的约旦河裂谷(Jordan Rift Valley)),死海因此又被称为「亚拉巴海」())。
「海」())、「盐海」())都是指死海。死海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九倍以上,所以鱼类无法生存,代表受咒诅之地。但这水却将「使水变甜」()),在咒诅之地恢复生命。
「这河水所到之处,百物都必生活」()),成为恢复应许之地的生命河,使到处都满了生命,「死被得胜吞灭」())了。
「隐·基底」())是死海中部的绿洲。「隐·以革莲」())可能位于死海北部的昆兰地区(ʿAin Feshkha))、死海古卷的发现地。这些地方都在死海岸边,现在「都作晒网之处」())。因为死海成了「活海」,海中鱼类繁多、生机盎然())。
「只是泥泞之地与洼湿之处不得治好,必为盐地」()),可译为「但是沼泽与池塘的水将不会变淡,它们将被留作产盐之用」(英文ESV译本)),表明并非生命河的恩典能力不足,而是这些地方是故意留下不被变淡,目的是给百姓留作产盐之用。整个世界都是神造的,「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无论是盐、还是病毒细菌,只要是恢复了正常的用途和数量,都可以成为对生命的祝福。
在国度里,生命河两岸的树木「每月必结新果子」())、「叶子乃为治病」())。新天新地里的生命树也是「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
这道生命河从圣殿门槛下面流出,向东流经旷野,使两岸寸草不生的地方恢复了生机()),并且使死海中充满了各种鱼())。这一切都是因为那水是从圣殿里流出来的()),神是生命、医治和供应的根源,神丰富的恩典将遍满应许之地())。进入新天新地以后,这生命河最终将把全地恢复成一个新造的伊甸园()),「以后再没有咒诅」())。
今天,这条生命河也涌流在每个重生得救的信徒里面。「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只有一个生命被圣灵管理的人,才能「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用神的生命、医治和供应滋润人,「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水势一路越流越大,「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
上图:犹大旷野位于犹大山地和约旦河谷之间。从橄榄山东面不远处开始就是绵延的山坡,草木稀疏,人迹罕至,从海拔900多米的犹大山地向东一直下降到海平面以下400多米的死海,南北约长100公里,东西宽约20-25公里。犹大旷野的地势由西至东下降约1300米,开始是许多平滑光秃的白垩山头连绵起伏,溪谷与沟壑纵横交错,靠近死海时逐渐变成陡峭的峡谷,到死海边成为嶙峋的悬崖。犹大旷野位于中央山地分水岭以东,地中海的雨云由西吹来,大部份雨水落在分水岭西面,分水岭东面的犹大旷野非常干旱,又有干燥的东风吹刮,雨季才偶尔有阵雨。在雨季的几个星期,干涸的旱溪(Wadi)中会激流奔涌,旷野中会长出少许植物。
上图:死海岸边的盐。死海位于以色列、西岸地区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低于海平面424米,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死海的湖岸是地球陆地的最低点。汇入死海的主要河流是约旦河,因没有出口,所以含盐量高达34%,是一半海水盐度的9.6倍,鱼类无法生存于水中,但有细菌及浮游生物。

13「主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照地的境界,按以色列十二支派分地为业。约瑟必得两分。」

14「你们承受这地为业,要彼此均分;因为我曾起誓应许将这地赐与你们的列祖;这地必归你们为业。」

15「『地的四界乃是如此:北界从大海往希特伦,直到西达达口。」

16「又往哈马、比罗他、西伯莲(西伯莲在大马士革与哈马两界中间),到浩兰边界的哈撒·哈提干。」

17「这样,境界从海边往大马士革地界上的哈萨·以难,北边以哈马地为界。这是北界。」

18「『东界在浩兰、大马士革、基列,和以色列地的中间,就是约旦河。你们要从北界量到东海。这是东界。」

19「『南界是从他玛到米利巴·加低斯的水,延到埃及小河,直到大海。这是南界。」

20「『西界就是大海,从南界直到哈马口对面之地。这是西界。」

四十七13-四十八35的主题是「分地为业」,与四十5-四十二28「丈量圣殿」首尾呼应。
13-20节是国度里应许之地的范围。
「大海」()),指地中海。
「东海」()),指死海。
「希特伦」()),可能位于地中海沿岸推罗以北约十六公里。
约书亚带领百姓第一次进迦南、分配地业,预表在基督里的安息。「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神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就是弥赛亚带领百姓第二次进迦南、重新分配地产。
以色列的复兴,就像第二次出埃及;十二支派重新分地为业,就像第二次进迦南。即使人从安息里失落了,神也要把人重新带回安息之地,成就祂的应许。因此,百姓分地为业的范围,与第一次进迦南的应许之地完全相同()):北至哈马口()),南至埃及小河()),东至约旦河和死海()),西至地中海())。这个范围是以色列在所罗门鼎盛时期的疆域()),也是神的应许:「他们必住在我赐给我仆人雅各的地上,就是你们列祖所住之地。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并子孙的子孙,都永远住在那里」())。
与第一次进迦南相比,在国度里分地为业的第一个不同,是每个支派的土地并非按照人口分配,而是「要彼此均分」()),东西长度都一样())。这个规则的尺寸表明,这些地业是属灵象征,除非应许之地的地形在国度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否则各个支派的地业东西长度不可能完全相同。

21「『你们要按着以色列的支派彼此分这地。」

22「 要拈阄分这地为业,归与自己和你们中间寄居的外人,就是在你们中间生养儿女的外人。你们要看他们如同以色列人中所生的一样;他们在以色列支派中要与你们同得地业。」

23「外人寄居在哪支派中,你们就在那里分给他地业。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21-23节是关于外人的安排。
与第一次进迦南相比,在国度里分地为业的第二个不同,是在以色列中间寄居的外邦人也可以「同得地业」())。
在以色列被掳之前,寄居者在法律上与以色列人平等,「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归一例」(利二十五、)),神都对他们同样恩待()),但寄居者并不能拥有神百姓的地业。现在,「那些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要事奉祂,要爱耶和华的名,要作祂的仆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祂约的人」()),百姓也「要看他们如同以色列人中所生的一样」()),允许他们在各支派中「同得地业」。
在十二支派分配地业之前,神首先提到的竟然是对在他们「中间生养儿女的外人」())的安排,并且对「外人」移民数量完全没有限制,而是吩咐「外人寄居在哪支派中,你们就在那里分给他地业」())。今天的以色列国肯定容纳不下没有限制的外邦移民,因此,国度里以色列的疆域很可能是属灵意义上的,象征外邦圣徒要与以色列「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在基督里一同得着安息。福音的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主耶稣差遣外邦人的使徒保罗,就是「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从圣殿流出的大河

当这个异象继续延伸下去的时候,这位先知从内院煮祭牲的房子附近,被领回圣殿朝东的入口。他站在那里,看见一道水泉,由殿的南边门坎下面流出;从殿的南边出现,一直向东流,穿过内院的墙下。以后这位先知又被引领经过北门,到达圣殿的外面,站在殿的东边;他看见水从外院东门的墙下流出。

现在这位先知和他的向导,沿着河岸漫步,走了一英哩以上。每次走三分之一英哩(一千肘 ),他们就度量河水。第一次停下来量的时候,水深只到踝子骨;第二次,水深已至膝盖。到第三次时,水便到达腰部,又走三分之一英哩,必须游泳才可以渡过。‘你看见了甚么?’他的向导问,意思是,‘你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吗?’水从殿内流出的时候,愈流愈深,但并无支流并入;这条河是一道奇异的水泉。以西结沿着河岸折回圣殿,他初次看见河边,有许多茂密的大树。

这位先知的向导,向他述说,这条河道的长度,远超过他们的短程旅行。水从殿的东边流出,经过耶路撒冷东边崎岖不平的乡间,下到亚拉巴,就是约但河流域的那个大渡口。这条河流入死海,此海乃是一个大咸水湖,低于海平面一千余英呎,其中的咸水,不能供应任同生物。然而当这条河的新水流入的时候,死海即变成生命海;盐分转化消除。鱼和水中的生物开始滋长,往日荒废的盐岸,这时有许多渔夫住在那里,他们靠水维生。沿岸的沼泽和洼地,不论如何改变,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特性,那个海继续供给原来唯一的福分──盐。但在别处,就是河边和海滨,却是树木繁盛,所结的果子可作食物,而且叶子也含有医药的价值。

这一部分的叙述,提高异象的性质,这位先知所见的那幅图画,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乐园一般。好像在伊甸园里面,从神的山流出四条大河,维持活物的生命,所以此处从神殿所流出的河,可以改变旷野和盐海,成为一种结果和赐生命的地区。在早期的作者看来,地上的王国,好像曾经受了可怕的咒诅,而将来要变为一个美丽的园子。但是这位先知并不是预言实际上和地理上的改变;在他所见的异象中,他乃是豫料未来将有一种奇异的改变,改变以色列民。那时在他们中间的圣殿,定必再度成为神的居所。

我们开始看见,当神在中间显现时,转变才是有效的。以西结所见的异象是一个圣殿,描述得非常详细;但是他所关注的,乃是整个的民族和所有的百姓。当神与百姓同在时,干燥多盐的旷野地区,必将恢复生机。因此,从这位先知所见的异象中,我们可以明白,这件事情该是何等的重要!不论任何复兴,都是从问题的中心开始。只有神的同在坚立在殿中的时候,才能有新的生命和复兴。对于以色列人是真的,对于教会也是真的。当神的同在建立在中间的时候,那种同在的祝福,就会流出,赐生命的水,可以改变荒野。

复兴之地的境界

这位先知说明定例的特性以后,在这几节经文里,他又回转过来,引用神的话向以色列人陈述关于复兴之地内部的分配和境界。当初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定居以后,土地即已分配。现在这位先知复兴之地的境界预见被掳归回以后,将在选民中有一次新的分地。虽然境界在地理上与另一次相似,但分给各支派的土地,却是十分的不同。

复兴之地的东西境界,很容易了解;南北的境界,实在很难确定,有一些地理名词,相当混淆不清。西方的境界为地中海(大海 )岸。东方的境界是从约但河的上流开始,顺流南下,沿着死海西岸继续发展。北方的境界乃是从地中海的推罗附近开始,向东方延伸,至加利利海的北岬为止。南力有一条路线是由死海的南边伸出,经纳吉,直达地中海岸。

以西结预见之地的范围,与所罗门的国土相似;我们应该注意,约但谷以东的领土,就是几个支派原来定居时所得为业的土地,并不包括在内。以西结在异象中所看见的全部土地,都是位于约但谷和亚拉巴以西。

在这个总结性的评论中,关于土地的分配(21-23节 )还有一个新的指示,必须补充说明。从前土地只分给支派,然后在他们的家人中还要再分。但在复兴之地,甚至外人(移入之民 )也可以分得土地,在生活方面来说,与本国的同胞完全相同。

研读这一部分的叙述,记住上下文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重要。复兴之地的异象,是由一个被掳的人看见的;这位先知并没有土地,且与他从前所属的国家隔绝。在没有一个永久的住所的情况下,他预见将来有一个时期,他本国的百姓必再度永远住在神所赐的土地上。然而以西结不单是一个俘虏,而且是一个外国人,身为一个被掳的外国人,他既无特权,也无权利得到土地。但在以色列复兴的土地上,在神的强制命令之下,外国人也有权利得到土地。就是这样一个复兴和更美之地的异象,使这位先知和他那些被掳的朋友得以维生。但是生活更深的来源,并不是土地本身,对于土地的境界在此详加叙述,更重要的乃是神与这块土地的同在。以西结表示,所有的人都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渴望,不单是要求有自己的土地,而且要住在神的同在为人所熟知的地方。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以西结书第四十七章

D赐生命的水

有一道河从圣殿门槛下面流出,滋润死海谷地寸草不生的地方,这幅图画显然是象征性的,表明福分要从神同在的圣所流向其他地方。有些人尝试按字面去解释这段经文,他们完全误会了这里所指的意思。因此,我们不需要考虑某些传统的说法,认为锡安山,就是圣殿所在的山,有「一个涌流不息的水源和地下水库」(《阿立斯体亚书信》这样说)隐藏在表面的岩石之下。无论人们为水源作占卜探测的次数有多少,都不能够印证以西结书第四十七章的意思。这里描绘的是理想化了的神的丰富恩福,这可以从一些经文如得到印证。恩福、生命力和水在旧约圣经中是几乎可以互用的观念。无论如何,解经家要给这一类的象征寻找互相平行的例子和先前的例子都是可以的,他们多数转向创世记第二章的创造故事。那里有四道河滋润的乐园,相对来说,这里是一个新的创造,也有河流和树(7节)。如果我们再加上已经观察到的事实,即以西结似乎知道一个乐园的传统,该传统与「神的圣山」和「神的园子」都有关联,这样,我们的经文与创世记的故事互相平行的例子就几乎完全无缺了。

那河向东朝死海流经各山岭时,变得越来越大,不久就变得太深不可让人涉水过去了。这项具体上不可能的事(因为没有提到有支流使该河涨大;其实,支流的存在也会废除了象征的资讯,因为该河只由一个真正的源头流出)可能会令我们担心,作者却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河是已经被接纳了的启示文学意象:它所说的和其中的意义比它在表达方法上的逻辑性更重要。219

象征的脉络是以西结异象的延续。先知从参观厨房的地方被提,回到殿门(1节),在那里看见水从圣殿门槛南面一角渗出(RSV 这样了解)。从那里流经燔祭坛,仍然在南面,最后从关闭的东门南面圣殿范围流出(2节)。以西结需要从北门转出去看,因为纵使在异象中,他还是受地域限制的。他被领着横过该河,在距离圣殿墙垣以东一千腕尺的地方,发现河水到了脚踝的深度(3节;希伯来文 mê ʾop ̄sa ̄yîm ,字面意思是「脚踝的水」)。七十士译本的翻译者觉得这个词语很奇怪,以致把它直译为「免罪水」( hydo ̄r apheseo ̄s ),结果,很多早期的基督教解经家将这个象征解释为浸礼的水。这是一个对翻译者和解释者的警告!当河水到达膝盖和腰间的时候,也用了同样的词语(4节),然后,河水变成深得不可能涉足过去。

那向导,就是将这河的一切显示给以西结,又用他的准绳量度这河的那位(3节;,解释说,这河朝东流向亚拉巴(8节,RV、RSV;AV 作沙漠),那是约但河谷的「低地」(亚拉伯文 ʾel-Ghôr ),死海和 el-ʿArābâ 河谷,由此向南流去。虽然这河在第5~9节中被形容为 naḥal (或「河谷」,全年大部分时间是干涸的),它显然是一条常流的河水,给流经的地方带来长久的生机。死海停滞的水变成新鲜的水,而且充满了鱼(8、9节),河的两旁有茂盛的树木,每月结出新鲜的果子(12节,RSV)。甚至叶子也有疗效,这一切都是因为那水是从圣所里流出来的(12节,RSV)。圣殿是生命、医疗,和果子丰硕的根源。透过神迹的方法,不可能的事将要成为事实。

离开本段之前,请留意以西结显示了他对死海范围的一些知识。隐基底(10节)是在死海西岸中部的一个城镇,到今天仍然沿用同一名称;隐以革莲可能是在隐基底的北面,曾被假定为 ʿAin Feshka,昆兰附近的清水泉,昆兰就是死海古卷被发现的地方。当死海成为渔夫们的乐园时,它四周的沼地却仍然维持其盐性(11节),因此,这些丰富的矿物沉淀仍然可以被开采,相信可以供日常和宗教礼仪上的应用。异象仍然保持了一些实用的地方。

219这里的经文可以进一步与作比较,那里水从耶路撒冷向东面和西面流出;另外,也可以比较,这两处非常倚赖以西结书第四十七章。

E土地分配

.土地的边界。在复兴的以色列国中,土地要按照神给列祖的应许(14节)公平分给十二个支派。利未没有份,因为无论如何,利未人都已经得到供应,这供应来自百姓的供献和圣殿以北的中央圣地,因此,约瑟在他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的名下分得了双份。这样,以色列的支派数目十二仍然得以保持。220土地的地理边界西面是地中海(大海,20节),东面是约但河(18节)。北面边界大概从沿海的推罗到大马士革西南方的约但河源头(15~17节)。这里的地方名称已经无法确定。哈马被认为是奥伦特斯河上的近代哈马,在大马士革以北一百一十五哩,但哈马口(15节,RSV)可能是利巴嫩和黑门抗利巴嫩两山脉(Beqaʿ)之间一条西南走向,长一百哩的谷地。这是所罗门王国最北的部分,也是一条理想的防线,可以抵抗那些经过奥安特斯和利安特斯谷地,来自北方的攻击。221 希特伦很可能是近代的 ʿAdlun,一个推罗以北约十哩的沿海城镇(将它指为的黎玻里东面的海提拉,实在过于偏向北面了)。西达达、比罗他和西伯莲(15、16节)很可能是在 Beqaʿ 的城镇,这样,比罗他可能是巴力伯克南面的近代比利但(=比罗他,,而西伯莲可能与西法瓦音相同,但它的位置不明确。哈撒哈提干(16节),「中哈撒」,可能与哈萨以难(17节)相同,曾被假定为约但河源上的巴尼雅(=新约时期的该撒利亚腓立比)。浩兰是加利利海以东的一个地区,大概与伯善相同。第17节将北面边界以北的地方形容为大马士革和哈马的地区(不同的英译本作边界)。比较

东面边界沿着约但河向南伸展到死海(东海,18节)。他玛可能是接近南端了,它也标记了南面边界的开始。该边界向西伸展,经过米利巴加底斯(争闹的水,AV;参:,即加底斯巴尼亚,现代的 ʿAin Qadeis,到埃及小河,艾尔亚利施河谷,在地中海岸上。土地的整个范围应与所提供的边界及,关于所罗门王国的扩张作比较。

22、23.外族人的地位。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宽广的思想在这个阶段融汇进来了,这是整个异象中惟一的地方,指出任何真正生为以色列人以外的人在将来复兴的以色列中有任何真正的地位。那些住在以色列人中的外族人(希伯来文 ge ̄rîm )可以在他们所居住的支派中同分产业。这是照五经中的规条(参:的教训,与以西结早期的话语并没有甚么矛盾的地方(。这是基于一项原则,如果这些人选择永久接受以色列中的准则、宗教和生活方式,即作皈依以色列信仰的人,在那里定居和生养儿女(22节),那么他们就可以有本地以色列人的同等待遇。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他带我回到殿门,见殿的门坎下有水往东流出(原来殿面朝东 )。这水从槛下,由殿的右边,在祭坛的南边往下流。」

〔暂编注解〕真正的水源是耶和华的居所。

殿门: 指内有圣所的殿门,生命水就是从这里流遍全地。祭坛的南边: 水源自中央圣所后向东流,从中央再流向祭坛的南边,流过关闭的东门最后向死海流去。此异象象征着丰盛的恩典和祝福源自临格在圣所的神,且覆盖了全地。

殿门。指圣殿本身的门。

水流出。在阅读本节时,务要记住有关圣殿异象的解释。异象所预言的是真实的状态。所阐述的是可能达到的情况,所以没有理由偏离字面的意义。以西结没有说明水是通过奇迹产生的,还是来自几股水泉,或来自其他的源头。他的责任就是描述他所看见的。以色列人完全知道这一点。本章所描绘丰富的水源,标志着雨水充足,土地肥沃。7-12节提到各种果树和丰富的水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福气。

由于这些预言一直没有按原来的旨意实现,它们在基督教会中的应验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启示录》的作者约翰采纳了这几章的异象,说明其中的哪些特征将在新地球中应验

圣经中经常用实物来启发属灵的教训。这里的水流起先很小,在流往荒漠时水势越来越大。同样,以色列人最先接受的立约之福,要流出来越流越多,直到充满整个世界。

既然水流有奇异的来源并越流越大,它就成为永在的神为祂子民施行大能的永久证据。这就象以色列在旷野漂流时伴随着他们的云柱和火柱,以及饮水的神奇供应

1~12以西结见一条河从圣殿往东面流出来,起初只是细流(2节 ),后来渐渐成为一条大河(5节 )。树木沿河的两岸生长(7节 ),这甚至使死海的水变甜,以致鱼能活在其中(8~10节 )。“隐基底”(10节 )位于死海西岸的中央,“隐以革莲”可能在发现死海古卷的昆兰地区附近。有些含盐的沼泽地却没有变甜(11节 )。

1-12 生命的江河:先知所看到的异象逐渐延伸至更深一层的意义:他被带到东门前,在那里他见有水从殿门下东流,直流入死海。这水能滋养生命,所到之处能使荒漠变绿野,河边生长的树木可作食物、治病用。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异象,表达神要在以色列中,成就不平凡的革新工作。在旧约中水乃象征神的福泽,65:9);另一方面,这亦可解释为神给新约信徒的属灵恩典,即在圣灵里的生命(参串 )。

1~12在这里记载的场面突然转变,描述了从圣殿流出来的生命水。这生命水从圣殿流出来形成河流最后流进死海。这河水从复苏与和睦之地流出来,使荒地成为沃土,滋养各种鱼类,为河边的众多草木提供水分而结出各样果子和各种药草。这祝福之江使贫瘠的土地结出果子,甚至使死海变甜。由此可知:①救恩惟有来自神:铁证一般地证明,生命水源自圣殿的事实;②神的拯救事工使全宇宙生机盎然地复苏;③生命之河象征基督的宝血。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担当了世人的罪恶,并自称是“活水”,7:38)。

水从殿中流出】古代近东的庙宇和水泉关系密切是有案可稽的事。实际上,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以及乌加列的巴力神话中,某些庙宇是建筑在水泉之上的(仿效原始大水 )。这些水泉有时甚至从建筑物中流出。这个宇宙性大山的象征(庙宇 ),就这样矗立在原始大水的象征(水泉 )之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带我出北门,又领我从外边转到朝东的外门,见水从右边流出。」

从东门绕到北门,由外边转到朝东的外门。这样说来,从东门绕到北门,看来是在里面走过去。然后从北门出到外边,才再朝东,走向朝东的外门。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先知绕道而出是因东门为禁地(44:1-2)。

北门。可能是因为内院东门是为国王保留的,而外院东门又关闭着。关于“外门”见

】「他手拿准绳往东出去的时候,量了一千肘,使我趟过水,水到踝子骨;」

这位使者以前是拿麻绳和量度的竿,现在手拿准绳。准绳一词只在此处出现,是本书唯一所用的。准绳大约长三十肘

这里所量的,只是平面的距离,并没有量水的深度与重量。现在量了一千肘,水也很浅,只到踝子骨,只有数寸深,还不十足引起注意。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3~5量了一千肘: 天使每量一千肘(约500m )时,水就会加深,天使共量了四次。在距圣殿四千肘的地方,水就形成了越过人的江河。水意指生命之源,水深成河意味着靠神的恩典而得着永恒生命的人越来越多,神的国度也得到扩张。

3-5使者领先知顺水的流势去大约有一又五分三公里(一英里 )路,每走四百米(四分一英里 )(即一千肘 ),即记录水的深度。起初水深至踝子(3 ) 、 渐渐到膝、后至腰、再后脚已碰不到底,水成了河,再也蹚不过去。

3-6节所测量的资料,说明了水量的显著增加。到了4000肘1.8公里)之处,小水流已汇成大河,不能趟过(5节 )。

】「他又量了一千肘,使我趟过水,水就到膝;再量了一千肘,使我趟过水,水便到腰;」

】水流不仅越流越远,也越流越深。水势渐涨,每次量度都为一千肘,而水到膝、到腰,甚至水到灭顶的深度。在第四次量度的时候,已经无法在水中?B过,只成为可洑的水,不可?B的河。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又量了一千肘,水便成了河,使我不能趟过,因为水势涨起,成为可洑的水,不可趟的河。」

〔暂编注解〕「洑」:即游泳。

】「他对我说:“人子啊,你看见了什么?”他就带我回到河边。」

】「我回到河边的时候,见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有极多的树木。」

〔暂编注解〕河的两岸长满树木。

;见

7~8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从圣殿流出一条河,横贯犹大旷野;比较

】「他对我说:“这水往东方流去,必下到亚拉巴,直到海。所发出来的水必流入盐海,使水变甜(原文作“得医治”。下同 )。」

这里不再提说水势涨溢,是否不再涨高,还是仍在进展中。可能重点不再在深度,而在其影响。先说方向,那是往东方。东方在旧约中并无其他可资参考的经文,可能只笼统地指耶路撒冷与约但河流域之间的地区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亚拉巴」:指死海附近深崖陡峭的山谷,谷底有河流,水流入死海。「海」、「盐海」:即死海,向来盐量极重,鱼类不能在内繁殖。但由圣所流来的水可使咸水变「甜」,即变得较淡,百物可从中得滋润而繁殖(9 )。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亚拉巴」:指死海附近深崖陡峭的山谷,谷底有河流,水流入死海。

「海」、「盐海」:即死海,向来盐量极重,鱼类不能在内繁殖。但由圣所流来的水可使咸水变「甜」,即变得较淡,百物可从中得滋润而繁殖(9 )。

往东方流去: “东方”是指死海北部的约但河流域。在这里,约但峡谷形成了宽而深的盆地。这地区就是所谓的亚拉巴,亚拉巴是指以南北走向贯穿巴勒斯坦的洼地。此洼地的特点是又窄又长,其中3分之2的地低于地中海水面。 使水变甜(得医治 ): 这里的海指死海,因盐的成分极多,鱼类无法生存,从而得到死海之称。死海因生命水的流入,死海变甜得医治,象征着必死无疑的人因着神的恩典而得救的真理。详细考察死海信息如下:①名称:在圣经中死海称为盐海,12:3,15:2-5,18:19),东海(47:18,,亚拉巴海,12:3,,或单纯地称为海等,这些名称都说明了死海的部分特征;②特点:死海的含盐量是23-25%,是普通海水的六倍,比重是1:166,人不会沉到水底,鸡蛋可飘在水面上。过多的盐分,鱼也无法生存,故被称为死亡之海。死海没有出口,但其水面总是低于地中海。以约但河为中心的周边江河每天约有650吨(仅约但河就达600万吨 )的河水流进死海,但热带的高温蒸发许多的水分,因此水位总是固定不变;③在历史上的作用:在圣经中死海和周边临近地区都是审判和战争的场所。例如,因着神的审判所多玛和俄摩拉沉于死海之中。大卫为躲避扫罗的追杀,曾逃到死海附近。并且,人们在海边的昆兰洞穴中发现了死海抄本,这可以说是上个世纪最大的圣经考古发现;④神学意义:死海只从周边的河水接收水,却决不将水给予任何地方,并且所有生物均不能在那里生存,象征着死亡和贪婪。本章的异象却在描述将来它会是生命与富饶之海,生长各种草木,鱼类游耍,象征将要到来的弥赛亚时代。

盐海(`arabah ) 。约旦的低洼处,即死海。山谷从死海延伸到阿卡巴湾。但现在的亚拉巴只指死海以南的山谷。

海。这里显然指死海。

盐海变甜】

死海的盐水化为淡水是个神迹性的变化。死海位于海拔之下一二九六呎,是全世界的最低点。死海没有出口,所以其水的矿物质含量极高。从不同水源流下来的水每日带来七百万吨的各种矿物。水分蒸发后把矿物质留下。死海的盐渍度是百分之二十六至三十五(相较之下 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的盐渍度是百分之十八 海洋的平均盐渍度则是百分之三点五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河水使海水变甜,何以是得医治?】

答:「他对我说:这水往东方流去,必下到亚拉巴,直到海,所发出来的水,必流入盐海,使水变甜。」接着下有小字:「原文作得医治,下同」。这下同是指着9节中所说的「海水也变甜了」。至于河水原是从殿门坎下流出来的(1-7-12 ),下到亚拉巴,此为约但河域之洼地,自加利利海至盐海的南端,河水经此流入盐海,使水变甜。基原文所谓得医治,在先知以利沙于耶利哥城行神迹的时候,曾有两次提到水之得医治。「耶和华如此说:我治好了这水……于是那水治好了。」这里所说的盐海就是死海,其海水至今还是咸而苦的,因为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分是盐与其他矿物质。其地热度极高,动植物不能生存,约但河水的鱼流入这水中就会死去,所以又名死海。但将来必因神的大能,使这海水变为普通有用之水而有甜味,真被治好了,在河水所流注的地方,使鱼类繁殖存活(9-10 );并且在那河的两岸,各类的树木茂盛生长,果子好作食物,叶子也不枯干,更能医治疾病(7-12 )这些功效,都是神的医治能力的明证。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也曾杰出地引用了本章所描写的信息,可见他与先知以西结在此所见异象,前后呼应,必然是要应验的。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这河水所到之处,凡滋生的动物都必生活,并且因这流来的水必有极多的鱼,海水也变甜了。这河水所到之处,百物都必生活。」

这「河水」在有些钞本是多数,甚至为两道河。圣殿的水流只是一道,所以甚难解释,经文评鉴方面只得作单数解。但此处所用的字词,如滋生的动物及鱼,是创世记第一章有关创造的事,神造鱼,和水中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水是动物滋生的能力。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死海中矿物质含量极高。鱼类根本无法生存。在以西结的时代,情况无疑也是这样。

9~10从圣殿流出的水,在所到之处生物生机盎然。尤其它流入死海后,使那里变成有众多鱼类的鱼场。这意味无论多么无用的人,只要领受了真理的话语,就会变成对神对人有益的存在。急剧增加的生物和水,意指教会的圣徒数量将会直线上升。

】「必有渔夫站在河边,从隐基底直到隐以革莲,都作晒(或作“张” )网之处。那鱼各从其类,好像大海的鱼甚多。」

从隐基底直到隐以革莲,可以成为渔业发展的地方,在那时(以西结的时代 )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这两个地方靠近死海,怎会有这样的可能?隐基底(现代的Tell-el-Jurn )为考古学家发掘仍在设法确定其原址中。

隐以革莲的地点更难确定,原意为「牛犊之众」。隐基底与隐以革莲可能是在死海的两岸,遥遥相对,指整个的盐海,都成为盛产鱼类之水区。其产量之丰富并不亚于大海,大海是地中海。

晒网之处,是渔夫作业的地方,他们大有捕获,所以在丰收之余,晒网表明完成他们的作业。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死海(盐海 )因为矿物浓度高,生物不能生长,成为一个“死”的海。因为这条河的浇灌,它变成一个“活”(有生命 )的海。

“隐基底”:在死海西岸,是干旱地里的绿洲。“隐以革莲”:在死海西岸北部。

「隐基底」

:在死海中部的西岸。

「隐以革莲」:地点不详,可能在死海北部的库穆兰地区,即死海古卷的发现底。

「大海」:即地中海。

隐基底。直译为“儿童之泉”。位于死海西岸的中部。现名朱尔丘(Tell ej-Jurn )。

隐以革莲。此词仅在本节出现,词义难以确定。

】「只是泥泞之地与洼湿之处不得治好,必为盐地。」

这里并非说,水的治疗不彻底,而是指若干地方保持盐地,仍为民生所需。盐不仅可以食用,而且供献祭之用。今日从死海仍取盐料,在死海之南端(Sebel vsdum )。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不得治好,必为盐地」

:不会被殿水冲淡,可供采盐之用。

泥泞之地与洼湿之处: 这些地方均位于死海岸边,因生命水没有流过那里,就变成全无生命的盐地。这象征因拒绝神的恩典而永不结果的狂傲而自高的人。

有些地方不能治好,可能是因为矿物质太多。

】「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的树木。其果可作食物,叶子不枯干,果子不断绝。每月必结新果子,因为这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树上的果子必作食物,叶子乃为治病。”」

〔暂编注解〕殿水滋润处必盛产花果,永不断绝,叶子也治病,表示神是一切生命,丰盛和医治的唯一源头。

神的救赎是崭新的创造事工。就像创世记中的伊甸园那样,新创造主要表现在结果子的树和江河。启22章的生命之泉和周边的树,也当从这角度去理解。溪边的树木因有生命河的滋养,月月结出新果子,叶子也不枯萎。生命水源于圣所,使万物苏醒,并结出果子,象征神重新恢复对以色列的祝福和救恩。同时,也意味着圣灵引导圣徒的生活与事工

这段预言还应验在神新伊甸园中的生命树

】「主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照地的境界,按以色列十二支派分地为业。约瑟必得两份。」

约瑟应得两分,「两分」在希伯来文并未说明,但拉丁通俗文与亚兰文译本特别注出,可说是正确的。约瑟有两个儿子,以法莲与玛拿西成为两个支派,所以各支派一份,必得两分。利未支派不承受地业,不列入其中,于是仍为十二个支派。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约瑟必得两分」:这里约瑟族由他的两个儿子以法莲、玛拿西代表、这样「十二支派」,不包括利未支派在内,按照分地的位置,从北至南、计有:但、亚设、拿弗他利、玛拿西、以法莲、流便、犹大、便雅悯、西缅、以萨迦、西布伦、迦得。利未人本身无土地,乃居住在分别为圣的圣所之地。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约瑟必得两分」

:这里约瑟族由他的两个儿子以法莲、玛拿西代表、这样「十二支派」,不包括利未支派在内,按照分地的位置,从北至南、计有:但、亚设、拿弗他利、玛拿西、以法莲、流便、犹大、便雅悯、西缅、以萨迦、西布伦、迦得。利未人本身无土地,乃居住在分别为圣的圣所之地。

约瑟必得两份: 在以色列的12支派中,祭司利未支派未得产业。约瑟的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则被视为独立的支派分得产业

十二支派。十二支派中每一个支派都有人从被掳之地归回。主的应许不限于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也适用于以色列所有的支派。

两份。,17。利未人的份在“圣供地”。约瑟得了两份(以法莲和玛拿西 )。合起来是十二份。

13-20 以色列地的境界。

13~20以色列地的北界从推罗以北的地中海延展到大马色附近(15~17节 );东界由约但河与死海形成(18节 );南界从死海以下直到埃及“小河”(19节 ;西界就是地中海。这地区将要分配给以色列人作为他们的住处,但他们显然会控制从尼罗河至幼发拉底河的整遍土地

13~21详细说明以色列地的四界: 本文以北、东、南、西的顺序,说明了各个边界,这顺序不同于中的记录,因为摩西是带领以色列百姓从埃及,即从南边上到迦南,而如今以色列百姓则是从巴比伦即东北方向归回到迦南。

13~23本书的结尾论到了复兴的以色列分配土地的事件。分配产业标志着以色列得到救赎,被掳的以色列百姓所迫切期待的盼望终于得到了成就。由此可知,神借着基督所作成的救恩,断不是抽象的概念,乃是以极具体而实际地临到我们。

47:13-48:29地的四境与分配:先知有关圣殿的异象已告一段落,他被领到殿外的土地,在此耶和华指示分配土地的方法:各族都可拥有一块土地,由南至北平分,中间一段留给君王及圣人职人员(48:8-22,45:1-9) , 即使寄居者都分有地业。

】「你们承受这地为业,要彼此均分,因为我曾起誓应许将这地赐与你们的列祖,这地必归你们为业。」

〔暂编注解〕这地必归你们为业: 这句话当从三个角度理解:①土地的恢复:指以色列民族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故土而重新拥有土地;②圣约的更新:对以色列而言,迦南地不仅仅是拥有地理上的意义,它是与神立约的标志。因此,恢复本土意味着神与以色列之间因罪而遭到破坏的约,得到了更新;③神的国度:迦南地仅仅是预表神国,而非终极物件。因此,本节是对由基督而成就的新天新地的应许

彼此均分。直译是“兄弟平等”。以西结只确定了土地的北界和南界。有人推测分给各支派的土地是宽度大致相同的条形土地,贯穿于国家的东西。这种观点不能成立。

起誓。应许和起誓见;17:8;26:3;28:13。

】「“地的四界乃是如此:北界从大海往希特伦直到西达达口。」

哈马口多指第伯拉(Riblah )附近,可参考本。北界是在提比哩亚海的东岸,伸至约但河东,成为一个弧形。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大海」:即地中海(20同 )。

「希特伦」:大概位于地中海沿岸推罗以北约十六公里(十英里 )。

「直到西达达口。又往哈马、比罗他」:根据七十士译本应作「经过哈马口、直到西达达。又往比罗他」(48:1)。哈马口是以色列北面的边界

地的四界。这里的地界和的地界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民数记》中,首先说明的是南部边界,因为百姓要从北方返回巴勒斯坦。

从大海。地界从地中海划起,但没有说明准确的地点。从上述其他地名来判断,这个地方可能是的黎波里(Tripolis )附近。有人认为地界是从推罗附近开始的。

希特伦。仅在本节和提到。位置尚未确定。

西达达。据认为是现在的塞代德[叙] ,在哈马以南约55英里处。

15-20 地的四界:阔度由约但河东界直伸至地中海沿岸为西界;北界由推罗北部的地中海岸经哈马口延伸至大马色;南界从埃及小河经加低斯至他玛。这里地名甚难确定。

15~20这里记以色列的疆界和所述的相同。

15~20本节详细记载了以色列百姓归回故土后所要占据的土地。关于四界的地名,请参照I,人名,地名词典。

北界】

北界的描述虽然十分详细,没有一个地名可以被确定。因此要在地图上绘画以色列的北界是不可能的。但本节与的名单也有近似之处。这名单与迦南地的北界相符,后者是埃及控制下之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名字。以西结用广泛的语句所形容的是领土而非疆界。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又往哈马、比罗他、西伯莲(西伯莲在大马士革与哈马两界中间 ),到浩兰边界的哈撒哈提干。」

浩兰是大马色之南,所以哈撒哈提干是在这一地区。哈马如在上节,即为哈马口,为其他经文中一个固定的地名。比罗他似在南端。哈马口到西达达为北界,记述在民数记三十四章,已在上节加以论述。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哈马。可按七十士译本译为 “哈马的入口西达达”。“哈马的入口”据认为可能是现在的莱不韦斯(Lebweh ),位于哈马或奥龙特斯(Orontes )峡谷西南112公里处

比罗他。位置尚未确定,但有人认为是现在的贝雷坦(Bereitân ),在黎巴嫩和前黎巴嫩山脉之间的峡谷中。

西伯莲。边界在线的某个地方,位置尚未确定。

哈撒哈提干。直译是“中间的村庄”。只根据本节了解它位于浩兰的边界。

浩兰。指从大马士革以南到基列的那块土地。

】「这样,境界从海边往大马士革地界上的哈萨以难,北边以哈马地为界。这是北界。」

哈萨以难是在黑门山脚附近,上节之哈萨哈提干,有人以为即为同一地点。北界就在此为止,从。在十五节大海往希特伦,在此处海边往大马色地界,都应是同一个方向。再比较:由大海通向何珥山。综合起来,都可说是向着利巴嫩山。这样推算起来,应是以色列北国的疆界,但的地界。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哈萨以难。可能是现在的盖尔亚坦(Qaryatein ) ,位于西达达(见15节注释 )东南32公里、大马士革东北116.8公里处。

】「“东界在浩兰、大马士革、基列和以色列地的中间,就是约旦河。你们要从北界量到东海。这是东界。」

〔暂编注解〕「浩兰」:位于加利利海东面。

「你们要从北界量到东海」:根据古译本应作「从东海直到他玛」(19:48)。

「东海」:即死海。

很难准确地画出这条边界。它可能包括基尼烈海东边或加利利的部分地区。

东界】以西结对东界的形容和一样,也是省略了迦得、流便、玛拿西半支派居住的外约但地区。因此,这地的主要疆界是从加利利海南端流到死海的约但河。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南界是从他玛到米利巴加低斯的水,延到埃及小河,直到大海。这是南界。」

米利巴是在旷野,米利巴水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他玛」:位于死海之南。

他玛。位置尚未确认。可能在死海南端附近。

米利巴加低斯。为加低斯巴尼亚。有人认为是指希伯仑西南约116.8公里处的库代拉斯泉(`Ain Qudeirât )。也有人认为是指再往南8.5公里处的库代斯泉(`Ain Qedeis )。

小河。,47,表面是指“埃及小河”,就是现在的阿里斯河(Wadi el-`Arish )。它流入加沙西南50英里处的地中海。

南界】

南界从东界的最后一点他玛开始,经哈拉山到米利巴加低斯──即加低斯巴尼亚(今库代拉特泉 ),寻的旷野南界上的一个绿洲。从这里开始,埃及小河(不是尼罗河 )就是南界。这河是西乃沙漠北部的水入海的途径,也是埃及和巴勒斯坦的天然分界。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西界就是大海,从南界直到哈马口对面之地。这是西界。」

西界在也有叙述。西界只有大海。这是以色列的地土,也是非利士的地域。腓尼基海岸是哈马口对面之地。这是西界的范围。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与一样,西界是地中海。

】「“你们要按着以色列的支派彼此分这地。」

分地是根据以色列地各方的地界,「分地」一词,是「分地为业」。所以本节有意重复十三节的话:照地的境界,按以色列十二支派,分地为业。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21-23 容许外人分地:,24:22,。以色列人被掳之前,寄居者不能拥有神子民的地业,但在被掳时期已有较多非以色列人寄居在以色列社团中,也有归依以色列信仰者,这些人都承继以色列的地业。他们寄居那一支派,那支派便要分给他们地业。

】「 要拈阄分这地为业,归与自己和你们中间寄居的外人,就是在你们中间生养儿女的外人。你们要看他们如同以色列人中所生的一样,他们在以色列支派中要与你们同得地业。」

〔暂编注解〕要拈阄。见

外人。与摩西的律法相比,这里给予外人更多的自由。根据古代的条例,要善待外人,24:14),允许外人提供祭物,如果受割礼了就可以参加逾越节。但他们拥有产业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现在永久定居的外人则可以在他们居住的支派中承受产业。神的旨意是要让外人到以色列人中定居,接受真神的信仰。

22~23记载关于外人的产业。外人通常指非以色列血统的人,在这里指虽是外邦人,却居住在以色列地,且皈依耶和华信仰的人。以色列社会宽容地接纳皈依者,也可得到相同的待遇。这些规定与摩西律法相一致,也与以赛亚的教导及以西结的初期预言一脉相通(14:7,22:7)。以色列社会并不是全然封闭的社会,虽然气势尚弱,但对外邦人还是敞开的。福音之门向所有列邦完全开放,是从基督降临之后的新约时代开始。

】地业原只为以色列的各支派,寄居的外人是无分的。但是在申命记中,外人与寡妇孤儿及利未人似有同样的权益。他们可以在圣所内吃祭肉。在被掳时期,外人可以列入敬拜耶和华的人们中间。他们在巴比伦可进入以色列社会中,归回的时候,也不再被排斥。这些外人在那一个支派,就算是该支派的成员,从该支派的地业中承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外人寄居在哪支派中,你们就在那里分给他地业。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思想问题(第47- 48章 )】

1从水由圣殿门流出的图画中(47:1-12),你学到什么属灵的真理?注意水的意义、源头、深度与功用。新约中有否使用类似的素材?若有的话,与这里有没有关系?; 10:10;

247:11有什么重要性?为何那能使百物复生的水不能治好这些地?

3城门分别以十二支派的名字命名(48:30-35),这有什么意义?试比较与这里的异同。这和十二支派各分得土地一事有何类似的属灵意义?

4「这城的名字,必称为耶和华的所在」(48:35),这句话有什么重要性?与本书的中心信息有什么关系?那一章记载神的荣耀离开以色列?为何要离开?那里记载神的荣耀归?因何回归。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殿的门坎下有水往东流出。」圣殿就是我们人的灵。我们的灵成为圣殿,神的灵住在我们的灵里,所以生命的水是从我们灵里面流出来的。

】这里的『量』,是分别为圣的意思。我们流出活水的窍就是量。水流越量越深。『量』一方面是分︰本来是属世的,量过以后,就是属神的了;一方面也是审判︰当神在量我们的时候,就显出在我们身上甚么地方是够不上神的标准的,是神所不喜悦的,是神所不要的。这就是量。

踝子骨表示遵行神的话,无论得时不得时务要传道,在甚么环境下也要传福音,这样才叫做遵行神的话。主祷文说:「免了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债代表别人对你的亏欠,发现后,要免去别人的债,这样才是对主诚实。若果还记住别人的债,就是对主不诚实。不诚实,就要认罪。

】水到踝子骨,到膝,到腰,是越来越深。从踝子骨到腰,就看见一个真理,进入生命的丰盛。也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一步一步的。今日,走属灵的路没有一下子就达到的。

膝代表祷告的意思,跪下时膝碰到地上,用祷告追求进深。经上说:「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约书亚攻艾城时打败仗,他到神面前求告,知他们中间有人取了当灭之物,就是亚干这个人。以赛亚看见自己嘴唇不洁,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诗人说:「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腰代表服事。那时代的用人,用布绑?腰,是为工作方便。服事可以进深,当别人的难处作为你的难处,给你学习忍耐的功课,别人批评,攻击你,你便可以学习饶恕人的功课。教会中有人做头,爬在你前面,你遇到各种的困难,事情不顺利,你就学习到等候的功课。或者你做事失败,别人藐视你,你就学习不灰心。所以在服事中可以进深。

由此可知,遵行神的话,祷告,服事是达到属灵进深的三条路。进深是甚么?简单的话说,是失去自己。从踝子骨到腰,水的阻力越来越大。进深就是不方便;不进深的人,只有自己,可以随意来去。追求进深就不行了,以前去夜总会,赌场,现在追求进深,不方便去了,去就不平安,你就不会去。以前敢说伤人的话,今大要去求人饶恕,才得平安。从前要穿甚,就穿甚么,别人不能干涉,现在就不行了,穿的要荣耀神。由此可见,追求进深的人,是完全不方便的人。不追求的人,就很方便了。水到腰就没有自己了,以神的主张作他的主张,以神的意念作他的意念,完全失去自己的人了。

流入盐海,使苦变甜】盐海是死海,流入不流出,故叫它为死海。在地平线下八百尺,气候很热。有一次我到那里,风吹来,皮肤也会痛。海水很咸,很苦,喝一两口会叫人致命。人生有许多苦,一个接一个,如空虚的苦,环境变化的苦,人事打击的苦。人生是一片的苦。生命的江河变苦为甜。在我来香港之前,有一个姊妹来找我,哭?对我说:「我在上海结婚,是牧师给我证婚的,现在我要与丈夫离婚,我与他结婚三十八年,但他与我结婚后的第九天就去寻花问柳,如今又在外面搞女人……」夫妻变仇敌。他要我去见她丈夫,当我见到她丈夫时,他无话说,他要求神饶恕,要我为他祷告,结果夫妻和好如初,我来香港前,他们还为我饯行呢!苦的家庭变成甜的家庭了。

】「这河水所到之处,凡滋生的动物都必生活。」

这世界最大的需要是生命。我们不是需要更多的智慧与才干,而是生命,更丰盛的生命。那生命必须十足、真实的生命,是与父神同在的,向世人彰显的,生命是以河流来表征,从神的宝座流出来,以后越流越深,越加满溢,最后涨得很高,不能再走。

先知异象中的河道是向东到亚拉巴,是旷野之地,以及死海,水中没有鱼类可以存活,但是这些情形都必改。水质治好之后就有许多的鱼,渔夫站在河边,从隐基底直到隐以革莲。

耶稣基督福音的道路也是这样。生命的河流从十字架发出,越流越广,越流越深,使荒漠变为沃地,荒废之地有了生命,福音改变的力量在大陆、海岛,在无数的群众,其果效好似大江河,灌溉遍地。神的大海啊,涌流吧,直到死海的罪污,完全冲去净化。

但是我们先要在我们里面有丰盛的生命,没有死海,洼地与旷野吗?我们的年日必须延长,才可以看见河水广宽与深厚吗?我们需要水到踝子骨,可以行走;到膝盖,可以祷告;到腰间,可以洁净,因为基督的爱有长宽高深的果效。

──迈尔《珍贵的片刻》

有两种地方是得不到医治的:一是洼湿之地。二是泥泞之地。他们虽不觉得自己甜,但也不觉得苦,不如江河好,也不像干地那样坏,他还是湿的,不像海洋丰富,但也不像死海一无所有。也不像犹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为满足,这种人没有希望,不得医治。我希望你不像泥泞或洼湿的人,不以现在的属灵光景为满足。不是自义的人,而是努力追求进深,让活水的江河从你生命中流出来。

因有源头活水来】「因为这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

祭司出身的先知以西结,记得:耶路撒冷神的圣殿,建造在锡安山上,并没有河流。他也记得:从耶路撒冷往东不远,就进入荒旱的沙漠不毛之地,直到亚拉巴海,或称盐海。但现在,异象中所见的,竟然完全不同:从圣所的门坎下面,有活水向东流出,越流越远,更加深广,成为大河。在河的两边岸上,有结果子的树木,一片葱绿,仿佛是伊甸乐园复得的景象。如果他所怀念的故国,可以称为“应许之地”,现在才真是应许的实现。这不是因为人的努力,改变了环境;而是因为从圣所流出的活水,使生态全然改观。

这河水所到之处,凡滋生的动物,都必生活…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的树木。其果可作食物,叶子不枯干,果子不断绝。每月必结新果子,因为这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

河两边的树木,因为有活水的滋润,才按月结果子。树木的根深深扎在河边的土地里,是人看不见的,却吸取水分,化成营养,作树的汁浆,结出美好的果子。正如使徒约翰所见新耶路撒冷生命河边的树一样,按时候结果子,叶子可以医治万民
原来以色列所得应许之地,东西两边都临海。西边是地中海,圣经称为“大海”,有丰富的海产;东边的盐海,因为海水所含盐分及矿物质极高,从人类有历史以来,鱼类就无法生存,所以又称死海。现在,活水从圣所流出,不但滋润遍地,医治不结果子的土地,使荒野变为肥田,也医治了死海,使死海复活,能出各类的鱼,产量极多。隐基底和隐以革莲,是死海边的农村,竟变成了渔港,有渔夫张网,像加利利海一样。
盐海最南的底端,相传是被神毁灭的古代城市所多玛和蛾摩拉,是“泥泞之地与洼湿之处”,斥卤不毛,是被咒诅的地方。正如在新天新地中,新耶路撒冷的城外,有被弃绝的人
主耶稣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信祂之人要受圣灵说的。主耶稣为人的罪受死复活,赐下圣灵,藉门徒遍传福音,是医治的活水。

── 于中旻《以西结书笺记》

【结四十七章】

约翰七章说到『流』,以西结四十七章也说到『流』;约翰福音说那水要成为将河,这里也说那水成为河。这水怎样流出来呢?就是『量』。第一次,水就流到踝子骨那样深;再量一量,水就到膝;第三次量,水便到腰;量到第四次,水就成了可洑的水,不可汤的河。这水越流越深的窍就是量。在你身上,经过了神的量,身上那一部分经过神的审判(比方嘴唇、服装 ),就分别为圣,你就被神得着了那一部分。你被神得着多少,生命的水就能流出多少;你让神得着得更多,生命的水就流得更远更深。水流得远不远,深不深,都根据于被神量了多少。

我们若要流出神的生命,就得被神量过。按本章来看,量,至少有四步。第一步量了一千肘,水到踝子骨。脚浸在水里,走路就不能像从前那样方便了。一个被神得着的人,自己的脚都是不方便的,他的脚不能随便走路。第二次量,水更深,自己更觉得不方便了。你越被神量,你自己的活动就越不方便。第三次量,水到要了,你这个人就被水包围起来了。一个基督徒到这个地步,生命把他限制住了,他几乎没有自己的活动了。最后一步,这个就洑在水上。到这个时候,他这个人完全顺着水性而行动了,他失去在神里面了。这是最深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