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以西结书 第38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1「『人子啊,你要面向玛各地的歌革,就是罗施、米设、土巴的王发预言攻击他,  」

3「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罗施、米设、土巴的王歌革啊,我与你为敌。」

4「我必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调转你,将你和你的军兵、马匹、马兵带出来,都披挂整齐,成了大队,有大小盾牌,各拿刀剑。」

5「波斯人、古实人,和弗人(又作利比亚人),各拿盾牌,头上戴盔;」

6「歌篾人和他的军队,北方极处的陀迦玛族和他的军队,这许多国的民都同着你。」

7「『那聚集到你这里的各队都当准备;你自己也要准备,作他们的大帅。」

8「过了多日,你必被差派。到末后之年,你必来到脱离刀剑从列国收回之地,到以色列常久荒凉的山上;但那从列国中招聚出来的必在其上安然居住。」

9「你和你的军队,并同着你许多国的民,必如暴风上来,如密云遮盖地面。』」

三十八-三十九章的主题是「百姓仍需争战」,与三十三章「百姓仍需守望」首尾呼应,这是以色列复兴的最后一个阶段。真正的复兴,必然要经过争战;真正的复兴不是停留在人的口上,也不是显明在平安和福气里,而是显明在我们面对争战的真实反应中。
这两章整体是一个交错平行的结构:

A. 神带歌革到以色列山());
 B. 歌革图谋败露());
  C. 神要让外邦人认识自己());
   D. 歌革将被刑罚());
    E. 神向多国自显为圣());
A1. 神带歌革到以色列山());
 B1. 歌革引火烧身());
  C1. 神要让列国人认识自己());
   D1. 歌革将被埋葬());
    E1. 神向列国彰显荣耀())。
上图:十五世纪的法国插图,描绘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正在筑墙囚禁歌革和玛各族。歌革和玛各首先出现在《以西结书》里,成为弥赛亚敌人的象征,此后也出现在《启示录》和《古兰经》里。两千多年来,歌革和玛各以不同的形象广泛存在于许多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曾经被认定是西古提人、维京人、匈人、可萨人、图兰人、蒙古人、俄罗斯人、失踪的以色列十个支派、伊朗人。在《亚历山大传奇 Alexander Romance》的早期版本中,歌革和玛各被亚历山大大帝的城墙挡在北方。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亚历山大还在高加索山口建造了一些亚历山大门(Gates of Alexander),以阻挡来自这些末日力量。在中世纪的世界地图中,有时也会出现歌革和玛各。

10「主耶和华如此说:『到那时,你心必起意念,图谋恶计,」

11「说:“我要上那无城墙的乡村,我要到那安静的民那里,他们都没有城墙,无门、无闩,安然居住。」

12「我去要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反手攻击那从前荒凉、现在有人居住之地,又攻击那住世界中间、从列国招聚、得了牲畜财货的民。”」

13「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和其间的少壮狮子都必问你说:“你来要抢财为掳物吗?你聚集军队要夺货为掠物吗?要夺取金银,掳去牲畜、财货吗?要抢夺许多财宝为掳物吗?”」

10-13节的主题是「歌革图谋败露」,与三十九3-6「歌革引火烧身」平行。
「我要上那无城墙的乡村,我要到那安静的民那里,他们都没有城墙,无门、无闩」()),表明复兴的以色列爱好和平,毫无戒心()),因为他们都在好牧人的管理下「安然居住」()),有神「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城,并要作其中的荣耀」())。
「从列国招聚、得了牲畜财货的民」()),指被掳回归的以色列人。「住世界中间」()),直译是「住世界的肚脐」,指神将耶路撒冷「安置在列邦之中;列国都在她的四围」()),好向世人作见证。但是,羊群越兴旺,对狼群的吸引力越大;这样一群既不设防、又有财货的百姓,还身处世界的中心,必然会成为恶人觊觎的对象。
歌革似乎还没想好怎样给自己冠以高尚的旗号,但神却揭穿了他的图谋:「到那时,你心必起意念,图谋恶计」()),口上冠冕堂皇、心中只有名利,目的只是「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
「示巴人、底但人」())是东方阿拉伯的游牧民族,善用驼队陆运,他们是含的后裔())。「他施的客商」()),指西方西班牙的商人,善用商船海运,他们是雅弗的后裔())。「其间的少壮狮子」()),比喻这些商人的首领。
政客总是喜欢扭扭捏捏地高举「政治正确」,商人却没有那么多讲究。东方西方、陆地海洋的商人都一眼看穿这是打劫,也从中看到了商机,所以七嘴八舌地问「你来要抢财为掳物吗?你聚集军队要夺货为掠物吗?要夺取金银,掳去牲畜、财货吗?要抢夺许多财宝为掳物吗」())。他们就像盘旋在狼群上空的秃鹫,希望能够参与买卖赃物、分一杯羹。
上图:挪亚的后代分布图。歌革的七国联军和三国商人,都是由雅弗和含的后裔组成的。

14「『人子啊,你要因此发预言,对歌革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到我民以色列安然居住之日,你岂不知道吗?」

15「你必从本地,从北方的极处率领许多国的民来,都骑着马,乃一大队极多的军兵。」

16「歌革啊,你必上来攻击我的民以色列,如密云遮盖地面。末后的日子,我必带你来攻击我的地,到我在外邦人眼前,在你身上显为圣的时候,好叫他们认识我。」

17「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在古时借我的仆人以色列的先知所说的,就是你吗?当日他们多年预言我必带你来攻击以色列人。』」

14-17节的主题是「神要让外邦人认识自己」,与三十九7-8「神要让列国人认识自己」平行。
「到我民以色列安然居住之日,你岂不知道吗」()),可译为「我的子民以色列安然居住时,你是知道的」(和合本修订版))。复兴的以色列是不设防的「安静的民」()),向世人见证对神的完全信靠,但却成了目中无神者觊觎的对象。
歌革的联军并非都来自北方,古实人和弗人就是来自南方()),但神却说歌革「从北方的极处率领许多国的民来」()),是比喻他就像狂傲自大、向神夸口的巴比伦王())。
「到我在外邦人眼前,在你身上显为圣的时候,好叫他们认识我」()),可译为「我藉你在列国眼前显为圣的时候,他们就要认识我」(和合本修订版)),也就是神的另一个名字:「耶和华玛卡代西 Yahweh Maccaddeschcem」())。
「我在古时借我的仆人以色列的先知所说的,就是你吗?当日他们多年预言我必带你来攻击以色列人」()),可译为「我在古时藉我仆人以色列众先知所说的,不就是你吗?他们在那些日子,多年说预言,我必领你来攻击以色列人」(和合本修订版))。旧约中并没有先知提到过歌革的名字,但先知约珥())、弥迦())、西番雅())和大卫())都曾经预言过这样一场战争。而将来这预言应验的时候,以西结和后来发预言的撒迦利亚())也将成为古时的先知。这表明歌革是一个象征和代号,并非实际的人名。
神终于把话挑明了:歌革的动机是觊觎以色列的财富,但他对财富和权力的贪欲却被神所用,目的是借着他「在列国眼前显为圣」,好让外邦人认识自己。凡是发生在神百姓身上的争战,没有一样是偶然的,全部都有神的手在后面控制——神不允许周边的七国侵扰以色列,却钩着遥远的歌革来攻击她());歌革追求的是自己的凯旋,神的目的却是要把祂的荣耀彰显给「从北方的极处」来的外邦人())。

18「主耶和华说:『歌革上来攻击以色列地的时候,我的怒气要从鼻孔里发出。」

19「我发愤恨和烈怒如火说:那日在以色列地必有大震动,」

20「甚至海中的鱼、天空的鸟、田野的兽,并地上的一切昆虫和其上的众人,因见我的面就都震动;山岭必崩裂,陡岩必塌陷,墙垣都必坍倒。』」

21「主耶和华说:“我必命我的诸山发刀剑来攻击歌革;人都要用刀剑杀害弟兄。」

22「我必用瘟疫和流血的事刑罚他。我也必将暴雨、大雹与火,并硫磺降与他和他的军队,并他所率领的众民。」

18-22节的主题是「歌革将被刑罚」,与三十九9-20「歌革将被埋葬」平行。
神允许歌革攻击以色列地()),也必负责保护自己的百姓;神让百姓「没有城墙,无门、无闩」()),也必负责「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城,并要作其中的荣耀」())。因此,在歌革大军面前,百姓不必争战,神必负责争战到底())。
「人都要用刀剑杀害弟兄」()),指歌革的联军将混乱失控、自相残杀。
在整个争战过程中,神所使用的武器包括地震())、敌人内部的「刀剑」())、「瘟疫和流血」())、「暴雨、大雹与火,并硫磺」()),全部都是超自然的,并不需要人的参与。因此,世人不得不承认这是神的作为,因此知道祂是「耶和华尼西 Yahweh Nissi」())。复兴时代的属灵争战,不是要我们学习为主争战,而是学习看神争战——「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

23「我必显为大,显为圣,在多国人的眼前显现;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23节的主题是「神向多国自显为圣」,与三十九21-29「神向列国彰显荣耀」平行。
上一章刚刚启示了枯骨复活的异象,复兴的以色列已经「成为极大的军队」()),本章马上就提到了争战。但希奇的是,神根本就没有让这支「极大的军队」参战;相反,在整个争战过程中,以色列只是一个「没有城墙,无门、无闩」、还「得了牲畜财货」())的诱饵,既没有提到百姓拆房补墙、整军备战()),也没有提到他们东奔西跑、求告外邦()),而是单单提到神的作为。因为人的争战只能荣耀人自己,只有神亲自争战,才能让祂自己「必显为大,显为圣」())。以色列的枯骨复活就像第二次出埃及()),而是歌革之战就像红海之战的重演。神要借着歌革,让祂自己的荣耀「在多国人的眼前显现」()),正如神过去说:「我在法老和他的车辆、马兵上得荣耀的时候,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了」())。
今天,一个真正得着复兴的人,必然也是一个不靠肉体争战的人——「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所以只能「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复兴时代的属灵争战,不是让我们学习努力争战,而是学习靠主安息,在仇敌面前安静地享用神所摆设的筵席())——因为「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关于歌革的预言

关于歌革这一系列的预言,其中包括三十八至三十九章,是全卷以西结书中,最难解的部分。若干审慎的注释学者认为,有许多难处,似乎无法克服;就整体而论,更有不少独特的词语和经节,解释起来似乎没有多大意义。还有一些学者,根据他们自己所处时代发生的事,随意解释这两章圣经。藉着他们很勉强的解释,出现了一些麻烦的问题。然而,不论一个人是站在甚么立场上来讨论这几章圣经,开始即承认在解释方面有许多难题,乃是明智的。

(一 )第一个难题,就是文字晦涩;这两章圣经所论到的事情,与现在的地理位置,具有重大的关系。

从整体来说,以西结书共有四十八章,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其中各种不同的资料,都是从这位先知的生活和工作得来的。从某一角度观察,一至三十七章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四十至四十八章是一个附录,主要的问题,乃论到神的圣殿,将在应许之地重建。这个附录详细述说神的圣所,为本书结尾主要部分。在本书的主部与附录之间,就是关于歌革的这两章圣经。这个地点重要吗?或者这两章圣经可以放在四十至四十八章之后,岂不是照样很好吗?对于这个问题没法肯定作答。

(二 )关于这两章圣经的作者,也是一个问题。这两章圣经是出自以西结的手笔呢?或者是他的门徒以后所写呢?再不然,就是编辑认为适合,将这些预言增补进去,实在很难确定;我个人觉得,这两章圣经是出自以西结的手笔,但是其中的材料,使那些负责编辑工作的人,感到很难与以西结的思想精密配合。

(三 )这两章圣经,应当沿着向外邦传讲圣谕(二十五至三十二章 )的路线解释;或是应该视为启示,描述时代的末了呢?从某一角度观察,这两章圣经在表面上看起来,和那些向外所传的圣谕相似,因此是以古代历史的事实为根据。歌革很可能是吉集斯(Gyges ),为第七世纪吕底亚(位于小亚西亚的西部 )的一位王;但‘玛各地’(2节 )不详。米设和土巴(2节 )都是小亚西亚的领土,其他的地方都已知地理位置。然而,这两章圣经所论到的地理和历史,都有一种特别的气氛,可以称为‘启示性的地理’。当然,在新约时代,有许多章节,必须用启示性的方式加以解释,显示那时有人相信,这两个地方的实体,是论到遥远的未来。

(四 )这两章圣经的困难是,不知应作历史性的解释,或启示性的解释?对于巴比伦的审判,以西结书显然缺乏数据。根据过去长期的观察,迫害严重影响写作的艺术。如果以西结当时是住在巴比伦的一个俘虏,要写关于巴比伦的事情,当然,他一定不敢公开提到巴比伦的名字。所以这两章圣经的内容,可以说是促使毁灭的作品,内容必须晦暗不明,在完成之初,可能要隐藏起来。以后,当被掳生活成为过去的时候,这些作品才敢公开,并且增补在以西结书里面,但是当时原稿的故意晦涩,对于未来的读者,即成为一种面纱,在意义方面,不易明白。开启这些难题的钥匙,在以西结所处的时代,已经消失无形。

对于上述的各种难题,虽然找不到简单的解答,不过这些难题,却立定若干界线,解释的人可以审慎的循序进行。从消极与积极的角度,概括扼要的说明如下:(甲 )从一种消极的角度观察,一个人必须谨慎,不要根据假定,便很自信的解释,这些预言只是对于二十(或其他指定 )世纪的豫测。有一部分近代释经学家,公开认为玛各就是苏联,米设为莫斯科,土巴为他巴斯克(西伯利亚的城名 )。说得轻一点,这么一个程序,实在危险;这种解法必为现代读者增添更多的神秘和偏见,远超出先知的思想。(乙 )从积极的角度观察,承认有不敢确定的内容在这两章圣经里面,必然迫使解经的人设法去证实先知所传的主要信息。这个信息广义上,是神掌管人类的历史。更精确的说,神掌管历史的目的,乃是叫世上的万民,了解祂的神圣。假如我们抓住人类和国家的邪恶阴谋,必受神的审判;同时神审判的目的,就是要向全人类表明祂的神圣。这样,我们对于以西结书中这两章不同寻常的圣经,才领会其中的要领。至于其中的细节,是否与以西结时代的一国或列国,或是末后日子的一个国家有关,都可以不理。

歌革的攻击

歌革从各国,就是当时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2-6节 ),招聚许多人,组成一支强大的联军。这支军队对于自己的力量,非常有信心,设计一个阴谋(10节 )。因为应许之地和那些复兴的居民,提供一个巨大的军事目标:国土没有设防、城邑和乡村都没有城墙,国民安然居住,各人从事自己的工作,与人无争。对于歌革和她的盟国来说,侵略这样毫不设防的国家,为自己掠夺一些战利品,必然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因此计划既已预备妥当,就要开始军事行动。

然而当军事行动展开的时候,竟为歌革和她的大军所未考虑到的一个因素所击退:以色列虽然没有设防,神却是她的防卫者;祂在侵略的军队中引发一次大地震,造成极大的毁坏(19-22节 )。这次地震造成那么大的一场混乱,致使那些侵略者,当日感到非常迷惑,自己互相攻击。军事行动居然那么容易转为大败,神的百姓并未举起一只手,来保护自己,但神藉着祂支配自然的权能,带来了得胜。

当这次预言继续开展下去的时候,在以西结思想中所含的神学意义,渐渐的比从前更加清楚。

(一 )这个预言说出神学方面的一种两难。以西结早就豫料到,并且宣告一个日期,选民必从被掳之地归回,重新在应许之地安然居住。可是当那个时代来临的时候,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存在;他们有许多乃是代表权势和邪恶,并将对以色列构成威胁。巴比伦帝国表面的稳固,使他涌出这一连串的思想,并非绝对不可能。但是不论情形如何,他在异象中看见一个远方的世界,不管其中是多么邪恶,神的良善必定建立起来。因此他所描述的战争,在本质上,乃是最后的一场‘宇宙’大战,在这场战争中,罪恶将被袪除,公义一定得胜。

在神学方面解决持久邪恶的方法,必然是用争斗的字眼来表达,因为写实性和隐喻性的罪恶,继续不停的挣扎,反对世间良善的存在。因此,以西结对于最后一场战争的描述,乃是启示战争序幕的一种投射,是在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里面,善恶之间经常发生的争战。这一幅图画,好像是从人类历史的架构中,选取出来的,如今绘制在这块启示的画布上。在这几章暗淡的经文里,这位先知对于重大事件的描述,实际说来,乃是一种信仰的特别声明;最后,藉着神直接干豫世界的事务,世间的罪恶必被征服。

(二 )通过这整个景象,主动权操在神手中。歌革和他的盟国认为,他们图谋军事恶计,但实际上,乃是神的作为(16节 )。那些邪恶的军队认为,他们必能战胜一个毫不设防的国家,但是神却将他们征服。这位先知深信,最后神不仅可以征服世界的罪恶,而且这种得胜也是神旨意的一部分。

在以西结当时所生存的世界中有暴力的特征,而在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纪里也继续有暴力,将这位先知的指望,与别人分享,实非易事!然而他已宣告,最后必将胜过罪恶,并重建世界和平的希望。超越现有邪恶的权势,他看见远方有一个更美的世界,而他也请求所有的人,一同分享这个异象。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以西结书第三十八章

Ⅶ攻击歌革的预言

这两章经文好像二十五至三十二章攻击列国的经文一样,可以从它们的前后经文独立出来。它们看来打断了三十三至三十七章与四十至四十八章经文的连续性,那些经文给了我们一幅新的图画,有以色列新的领袖、复兴的土地和重生了的百姓,引向那最后的异象,该异象描绘了这个新社群圣所敬拜的设计和组织。像这两章的启示神谕怎么可以配合在这样一个模式里呢?

在以西结书经文流传的早期已经感受到这个困难了,因为赛底蒲草纸古卷(Scheide papyri)将三十八至三十九章放在三十六章之后。195它们现在三十七至四十章之间的位置是由编辑者编成这样的,他无论是谁,就是那位元将大部分资料并合成形,透过马索拉经文及其它版本传递到我们手中的。这个形式的基本结构是编年的(可知的例外是以后的经文),而所有无日期的神谕都需要加插在最适当的地方。解经家于是需不断自问,为甚么某章经文需要放在它所在的地方。可能的情况是,四十至四十八章显然为一个整体,而且是属于后期的(「我们被掳掠第二十五年」,,这就使编辑者将它们放在全书最末了的地方,这个编年上的考虑胜过了逻辑上的考虑;因为人们大可以辩称,黑暗权势的最后被推翻应该在新时代初露曙光之后,不是之前。有些人努力将千禧年的图画套进圣经的末世模式里去,对于他们来说,这里的问题无疑是重要的。如果我们假定以西结书实际上是两本书,这显然是第一世纪的约瑟夫所认为的,196那么进一步的问题就会产生。这个主张最可能的解释是,约瑟夫视四十至四十八章为一个分开的附录,在他那个时代甚至可能是独立流传的,而一至三十九章是以西结预言的主要部分。从这个角度去了解,攻击歌革的神谕就成了一至个合宜的总结。197

我们倾向于看三十八章和三十九章为一个分开的著作,用不同的文学体裁写成,加在一至三十七章之后作为一个后记,而四十至四十八章为后加的附录,是一至三十七章原来著作退出后的延续。这就是为甚么与四十至四十八章之间有语句上的联系,而三十八、三十九章与它们的上下文之间却没有这种联系。

本段经文包括了七个神谕,每个都由格式一样的语句引出,主耶和华神如此说、10~13、14~16、17~23,、17~24、25~29)。它们形容歌革这个米设和土巴的主要首领将会如何带着大伙人群从北方入侵,掠夺犹大地,毁灭那再度在他们自己土地上和平定居下来的百姓。但耶和华要显明祂的圣洁,杀戮这些入侵者,以致他们的尸首分散在以色列的山岭上,成为野兽的猎物,余下的要用七个月时间被埋在哈们歌革谷。他们的兵器也可以在未来七年供以色列百姓作烧火用的柴。

在邪恶的或北方的势力与神的忠心百姓之间将有一场巨大的末世战争,这个观念并不新奇。以西结意识到,他所讲的是较早前宣讲者所预言之事情的应验,他的话语是呼应其他人的用语,特别是耶利米;参:。其实,他用了「耶和华的日子」这个意象去描述末世的事情,该意象对于像约珥、阿摩司和西番雅这些先知来说,是支配了未来的,在以赛亚书和撒迦利亚书的部分经文中及下;也有显著的出现。这意象与「黄金时代」的意思完全不同,后者是由被掳之地返回应许之地的归回运动所倚赖的意象。究竟有无可能将两个取向融汇进一个统一不悖的年代计画中去,就要基于那些尝试过的人所付出的努力,留待他人去判断了。重要的是,虽然以西结没有给我们任何指引,如何去平衡这两方面,他显然有能力应用这两个形式不同的意象而没有矛盾的感觉。

这两章经文的解释需要在这里进一步提醒。这里的语言是启示的语言:大部分是象征的,有时是故意模糊,甚至隐秘的。但虽然细节会模糊,骨干却是表达的清晰、直接了当。因此,解释需要与内容呼应,试图将太多的东西读进预言的事情里去,所表明的只是臆测取巧,不是解经家的严谨。198

A歌革军队的入侵

2.歌革曾不同地被认为是吕底亚王吉治,他在亚述巴尼帕的记录中被称为 Gûgu ,还有亚马拿书信中提到的一个蛮人地区的名称 Gagaia。从拉斯珊拉文献中可以找到一个叫 Gaga 的神,这也曾被认为是歌革( Enuma elish ,Ⅲ:第二行)。有些人看歌革为一个历史人物,如亚历山大大帝。在以上的意见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个,但该名字的来源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它所象征的意思,即邪恶势力之首的化身,其目的是要毁灭神的百姓。199 旧约圣经惟一提到玛各的地方是(=,那里他是雅弗的一个儿子,又是一个国家的创始人。在中,玛各是一个与歌革有关系的人,但在以西结书,这个字几乎可以肯定是代表歌革所居住的国家(RV、RSV)。歌革被形容为米设、土巴的首领,这是要将一些棘手的希伯来文的意思组织出来的尝试。如果罗施可以被证明为一个地名,罗施,米设和土巴的首领这个 RV 的翻译将会是最好的一个翻译,但由于缺乏任何满意的对证,米设和土巴又经常一同出现,我们必须假定 ro ̄ʾs ̌ (=「头」、「主管」)是首领这个字的同位格,甚至是它的注解。这里所提到的支派是摩斯柴和提巴林莱(亚述文 Tabal Mus ̌ku );

3~9.军队聚集。开头的话语表明,即将来临的入侵不是敌人的计画那么简单,乃是耶和华为了祂自己的目的,将歌革的军队领出来攻击以色列(参16、17节)。第4节的用词(我要调转你,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可能是一个神话故事中巨形海怪被擒的有意呼应(。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歌革应该被理解为宇宙邪恶势力的化身。与歌革同来的有其他五个国家,其中头三个肯定不是来自北方,古实是依索匹亚,弗可能是北非洲的古利奈加(,然而,那里他们是在推罗的军队中服务)。陀迦玛族(RSV)可能是亚美尼亚(,而歌蔑则通常被认为是亚述人中的占米拉人,或希腊文学中的森美里人,他们原本来自黑海的北面。连同这些盟军,歌革准备聚集他庞大的群众,攻击这个已被招聚,现在正平安地居住在以色列的山岭上的弱小国家。这个攻击会在末后之年来到(8节),这是清楚的末世表示,而入侵军队的推进好像一场暴风雨云(9节),或像约珥书中的蝗群

10~13.歌革的邪恶主意。这个简短的神谕描绘侵略是歌革自己主动的,他极恶的阴谋与以色列人悠闲的安居和平成了强烈的对比,他们甚至没有城墙作保护(参:,因此很容易成为敌人掠夺的猎物。关于以色列声称他们住在全地的中心(12节,RSV),可以参考的注解。第13节意思似乎是,歌革的事业已经鼓动了其他国家的贪欲,他们要来加入掠夺的行动,或买卖偷来的东西。他们是典型的在坏事上不采取主动的人,但当坏事在进行的时候,却迫不及待要参与。其间的少壮狮子(13节,AV、RV)一语可以重新作拼音标点,读作它的乡村(RSV,随从 LXX、叙利亚古本),但两个读法都不能免去困难。

14~16.入侵。前一个神谕认为歌革要对入侵计画完全负责,这几节经文又表示神正在领他去反对以色列。这里并没有不一致的地方:「神的目的驾驭,同时利用人的基本动机」(库奇)。同样似非而是的道理也标记着以赛亚在亚述入侵一事上的教训和哈巴谷对迦勒底人威胁的态度。这不是说,歌革是一枚不幸的棋子,落在一位全能而又没有道德性之神的手中。歌革可以根据他的征服欲望和随意掳掠的欲望,为所欲为,完全自由,但在宇宙中每一件事的后面(特别当事情关系神的百姓时)都有神的手在控制,安排一切事情,最终目的是要在列国中洗雪祂的尊严。歌革所想象的他自己的凯旋,耶和华却转变为彰显祂荣耀的机会(16节;我要显为圣,即我要被承认为圣洁的真神)。

B杀戮

17~23.神在怒中站起。保护无助之以色列的工夫由神在这里直接负起。因为来自北方的群众无理入侵,神要怒火中烧,使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临到他们身上。这一切的形容都用未来式,因为不单经文是对末世要来之事的预告,而且以西结也知道,他所讲的等于应验了过去一切的预言(17节)。不是说歌革曾经特别被早期的先知谈论,而是说先知预言来自北方的危险要在他身上应验。用来攻击歌革的武器有地震(19节;、刀剑(21节,AV)、瘟疫和流血(22节;、暴雨、冰雹、火和硫磺(22节;参:。这一切,除了刀剑之外,都是非人手的灾难,经常与神的审判有关,这也是部分原因为甚么 RSV 跟随七十士译本,将第21节修改为我要召各种恐怖的事来攻击他。但虽然有希伯来文的困难,AV 的翻译仍然与等完全一致,而且只有 AV 的翻译才使随后的每一个人的刀剑要攻击他的兄弟这一句有含义,因为军心涣散的异教徒在惊慌中互相残杀,因而添加了一般的毁坏(参: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暂编注解〕1-16 歌革攻击以色列地:这段叙述表露历史事实与神旨意的相互关系。以色列民回归故土后,生活平定,谁知北方的一股势力正在酝酿,准备南侵攻击以色列,率领者心中有数,胜券在握。但耶和华另有旨意,会借着歌革的野心来彰显自己的圣名。

1~16本文描绘了由歌革率领的联合军向以色列进攻的光景。那时,以色列和列国联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神以大能与约民同在,以色列大获全胜,从而高举了神的荣耀和权能。直到耶稣再来的前夕,教会将一直受撒但的逼迫和抵挡,但这是撒但的最后挣扎,最终胜利必然属于圣徒和教会。

38:1-39:29有关歌革的预言:这是一段非常难懂的预言;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确实知道玛各地和歌革是指何地何人。有的学者认为歌革是波斯王古列或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别称,当今一些预言家甚至把玛各与苏联相提并论。以色列归回故土,安然居住后,不久就要面对一个最后的威胁:由歌革领导的北方侵略者来攻击以色列地,然而他不能胜过神的力量,神要护卫祂的百姓,惩罚敌军,和平安定将临到以色列直到永远,耶和华的名也会在列邦中被称为圣。经文并没有清楚表明侵略者何时南来;文体采用启示文学方式,描述将来要发生的事,但这也是盛传已久的威胁(参17 39:8) , 我们无法确定歌革的侵略是指那次已发生的历史事件,大抵应视「歌革」为敌对神,逼迫选民的权势。

38:1~39:29指出以色列的鼎盛期——大卫时代的和平与繁荣将会得到恢复。它预示了将来历史所要发生的事件,表明神国度的成长和撒但对此的攻击。列国因嫉妒以色列的富强,而发起气势凶猛的攻击,但最终也是以被毁灭而告终。同样,向神的权柄挑战的撒但势力也终将被灭亡。生活在这世界上的基督徒虽然遭受许多患难和痛苦也不致受挫折而垂头丧气,因为确信基督最终必战胜撒旦的势力。对歌革和玛各的审判预言,暗示末世里敌基督对教会的攻击。

第三十八、三十九章描述以色列将来所面对的攻击,以及神要拯救祂的子民。入侵的军队“从北方的极处”来攻击巴勒斯坦,却被超自然力量的干预所摧毁。埋葬他们的尸体需要七个月,而他们的兵器将要为以色列提供七年的燃料。战争的时间不明确。以色列人将会安然居住,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情况。这就指出战争会在大灾难中期发生,当时以色列在与敌基督互定条约下感到安全。但战争完结后,有飞鸟和野兽来吃战士的肉,这情景跟大灾难末期的哈米吉多顿大战相似。此外,在冲突结束后,列国要看见神审判的手,而以色列也知道“耶和华”是他们的神。也许第一次的攻击在大灾难中期前开始,其后继有一浪又一浪的入侵,直到末期引发哈米吉多顿大战。约翰在异象中看见歌革和玛各在千禧年结束时的战争),但那在时间和特色上跟以西结所描述的都有不同。两处都使用歌革和玛各并不表示两个战争是相同的。这里的用词指一个明确的地点,启示录却指基督在世界各地的仇敌。

三十八~三十九章预言要攻打以色列的各国,但以色列会得到神的帮助。

玛各、歌革为何地何人?】

答:歌革Gog(意房顶 高 ),是玛各地的领袖,就是罗施,米设,土巴的王。。按创世纪的记载,玛各,米设,土巴,哥蔑都是雅弗的儿子。他们建立了北方的诸国,米设与土巴人曾到推罗贩卖过人口,又是成为盗杀之民。。一般认为罗施是指俄罗斯Mussia,但无根据。米设是指莫斯科Moscow,土巴是指他巴斯克Tobols祂( 西北利亚城名 ),此二地大约是在小亚细亚的东部。歌蔑是指基米利亚人Cimmerians,发源于黑海的北边,至以西结时代,便迁至小亚细亚一带。陀迦玛是指亚美利亚Armenia,位于小亚细亚的东北边。不论各国究竟为何,从以西结的观点看来,他们都是住于北方的极处,。就地图关系位置而言,乃是指为俄罗斯无疑。这些国民皆属强横野蛮之族。歌革,玛各都是象征代表全地上不敬神的国家,歌革是预言中所题这世界末了的一王,因到耶路撒冷抢夺财宝而灭亡。在启示录中,歌革、玛各二名再次出现,代表受撒但掌权指挥的列国,他们末次攻击神的百姓而被天火降灭。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结三十八章 歌革是个国家吗?还是一个人?】

以西结在三十七章里启示了以色列(神的百姓 )将如何从世界各地回到家园。一旦以色列强壮起来,北部的联盟就要向它进攻,为首的是歌革。他们的目的是要摧毁神的百姓。歌革的联盟从黑海东南部的山区和里海(土耳其中部 )的西南部,到今天的伊朗、埃塞俄比亚、利比亚也许还有俄罗斯等地区。歌革可能是个人(他有时被认为是公元前660年路德的吉基王 ),或者是世间罪恶的象征。无论是象征性的还是字义上的,歌革代表了对抗神的全部军事力量。

许多人说,以西结描述的战斗将在人类历史的最后阶段发生。但在启示录20章中描述的内容和在这里所描述的事件又有许多差别。无论这场战斗发生在哪儿,在何时,信息都是清清楚楚的:神要拯救自己的百姓,在神至高无上的能力前面没有能站得住的敌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人子啊,你要面向玛各地的歌革,就是罗施、米设、土巴的王发预言攻击他,」

玛各是雅弗的儿子。长子为歌蔑,是与歌革联盟,是陀迦玛之父,也是联盟。歌革为玛各之代表。歌革是来自北方的极处很有力的首领(「罗施」的字义 ),与他同盟的也都是在北方的极处。耶利米十分强调北方的仇敌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歌革”指“玛各”的王,含义不详。据犹太史家约瑟夫说,玛各在黑海以北,今俄罗斯联合体国境内。罗斯、米设、土巴都是在小亚细亚。这段预言极难解释,因不知道这些地方何所指,有的认为歌革指波斯或希腊;有的认为玛各指俄罗斯。

“歌革”。这字词的来源难以确定。歌革大概指住在玛各的人的领袖。约瑟夫认为“玛各”就是西古提人之地,是一个位于黑海北面和东北面,以及里海东面的地带(现由独联体的三个成员国占领俄罗斯 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斯坦 )。“罗施、米设、土巴的王”。罗施位于今天伊朗。土巴位于今天土耳其。

「玛各地」:无法确定为何地,大约是指北部。

「罗施」:原意是「头」、「首要」,故「罗施 ...... 土巴的王」可译为「米设、土巴的大君」(3节同 )。

「玛各、米设、土巴」在中是雅弗的儿子,即挪亚之孙。米设、土巴的地点,参27:13。

玛各地的歌革: 关于歌革的身份,有以下几个见解:①理底亚王该吉(Gyges ),他的名字在亚述巴那帕文献中记载为Gugu;②该雅(Gagaia ):在Tellel-Amarna文书中描述为外邦地;③迦迦(Gaga ),是RasShamarah文献中的一位神的名字;④亚历山大或与他相似的历史人物。在这些见解中,最恰当的可能是第一个主张,名字的起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象征着欲毁灭神子民的恶势力之首。在旧约圣经中,玛各是雅弗之子,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出处。在约翰启示录中玛各和歌革相联合。但是以西结却清楚地告诉我们玛各人歌革所居住的地名。

歌革。这是以西结所指出的外邦军队领袖的名字。他们要攻击被掳回归后复兴的犹太国(见第14-16节 )。迄今为止无法把他与历史上的任何人物等同起来。这个名字的来源不明,在圣经中工出现13次,但均没有透露其含义。歌革在中是流便支派珥的儿子;在中和玛各用在一起,指一千年以后撒但所招聚进攻基督,包围新耶路撒冷的邪恶国家。它在《以西结书》出现十一次,39:1-11),指外邦国家大联盟的领袖。撒玛利亚版本和七十士译本的把亚甲拼为歌革。,15用了复合词“哈们歌革”(“歌革的群众” ),指埋葬歌革群众的山谷。但所有这些经文都没有说明歌革的身份。只有透露了他的来历,说:“你必从本地,从北方的极处率领许多国的民来。”

玛各地。以西结所说的玛各(Magog )是歌革的故乡。它和“歌革”一样,词义不明。这个名称可能是以西结自己将前缀 ma和名词gog复合而成的。“玛各”在圣经中共出现五次。两次在《以西结书》,为歌革之地;一次在,指恶人的国家;在为雅弗的儿子。一些把歌革当作吕底亚国王吉格斯的人,认为玛各就是吕底亚,但缺乏历史的证据。在巴比伦国王的一封信里,曾提到一个名叫玛各的野蛮部族

王(nesi' ro'sh )。nesi'是王子。ro'sh 在这里可能指“首要”。但七十士译本和英RV 版把它译成专用名词“罗实”(Rosh )。英RSV版则与英KJV版一致。无论采用何种译法,预言的基本教训是一样的。如果把ro'sh 当作一个国家,我们还须界定其身份和领土。

米设。这个名字在圣经中共出现9次。在中,米设被列为雅弗的儿子。在中,可能是书写的错误,把米设列为闪的儿子,但是无疑是指“玛施”,与一致。另外六次的米设是指一个国家。其中三次在结38,39章,有两次在;32:26,剩下的一次在。据七十士译本,的“拉弓的”也应为“米设”。在《以西结书》的五处中,米设和土巴列在一起,表明是雅弗的后裔。以西结说到他们是与推罗交易“铜器”和奴隶的商人。《诗》说他们喜欢“争战”

土巴。这一个名字在圣经中出现八次。在中土巴被列为雅弗的儿子。土巴出现在;在七十士译本里还有米设(见上文关于米设的解释 )。土巴在《以西结书》中被提到五次,32:26,38:2-3,39:1),均与米设同列。其复合词“土八该隐”在中出现两次,为拉麦和洗拉的儿子。

歌革】

歌革的身分多年以来一直令解经家困惑。最合理的解释认为这个名字衍自居格斯(Gyges )一名。居格斯是亚述和希腊史料之中一个里底亚王的名字。前者称他为古古(Gugu ),统治「玛特古古」(mat Gugu );在亚喀得语中,这就是「古古之地」的意思。但他是在以西结之前至少五十年在位,因此,有人辩称这名字成为他后代的王号。以西结时代的里底亚王名叫阿吕阿特斯(Alyattes )。里底亚并没有曾经威胁犹大的证据,但主前五八五年时他们与玛代王古阿萨勒斯发生大规模战事。歌革一名与以色列人的著名敌人亚甲和噩十分近似。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玛各】

玛各很可能是亚喀得语玛特古古──「歌革之地」──一名的希伯来语音译。约瑟夫指出这地就是安那托利亚西部的里底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米设、土巴】

主后八世纪末这两个安那托利亚的王国相继被内战所蹂躏,被亚述王撒珥根二世所征服,又被俄罗斯南部的辛梅里人所侵略。可惜这两国从主前七世纪至主前六世纪初的历史,极少留存至今。学者相信辛梅里战争结束之后,它被里底亚所吞并。主前五八五年春季,里底亚与玛代爆发战争。到了波斯时代,这两个国家再以个别种族的身分出现。亚述人分别称他们为穆什库(安那托利亚中部 )和塔巴珥(安那托利亚东部 );希罗多德则称之为莫斯希和提巴雷奈(两者都是波斯帝国的附庸 )。主前八世纪末的穆什库王名叫米塔,在希腊文献中就是能够点物成金的米达斯王。他位于戈尔迪昂的陵墓已经被学者确认挖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罗施、米设、土巴的王歌革啊,我与你为敌。」

〔暂编注解〕罗施、米设、土巴的王歌革啊: 有些译本将这句话译为“米设、土巴的大王歌勒啊”。之所以有不同译法,是因为:①无法确定罗施是地名;②圣经常常一同提及米设和土巴(27:13,32:26,;③罗施具有“头”、“首领”之意。我们无法确定哪一见解正确。米设和土巴是位于黑海沿岸的北部国家(27:13)。

】「我必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调转你,将你和你的军兵、马匹、马兵带出来,都披挂整齐,成了大队,有大小盾牌,各拿刀剑。」

耶和华先将歌革带出来,容他作一些可怕的事。但是描述的,好像将野兽带出来,是用钩钩住的,这样就限制他的行动

调转他,看他是否真的对付巴比伦,或是只是将他带回来,不许他再有甚么行动。所以歌革虽是恶势力,却仍在耶和华的权下,不得恣意蠢动。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虽然这战役用真“马”上阵,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难以置信的。但要记得,在大灾难期间,生产和货物的运输都因当时的审判而受到极大的限制。

「钓住你的?颊,调转你」:耶和华要如驯兽师一样,把满有野性的歌革征服,他要成为一股强盛的军队,但这是为要完成耶和华的旨意(参16-17 )。

我必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 使人联想到将畜牲拉到屠杀场的情景。歌革被描述为难以制服的牲畜,主人只能是强迫他。也就是说歌革没有被说服,乃是在强迫下才能乖乖地顺从神。以西结曾将神对埃及法老的审判,比喻为捕捉尼罗河的鳄鱼(29:3-5)。本节暗示歌革入侵以色列是因其背后神绝对主权的护理。

我必……调转你。不是从巴勒斯坦调转,而是出于某种目的驱使歌革进攻圣地。这可以从上下文和里看出。他就象一头自行其是,不受约束的畜牲,但他还得受一个超然势力的控制。本节把这个势力说成是出于耶和华的,因为圣经常常把神允许撒但做的事说成是神做的

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

你和你的军兵。这支向以色列进攻的庞大队伍装备精良,细心规划,准备充分。从军事角度来看,进攻者似乎占有一切优势。但攻击歌革的乃是耶和华。以色列是无所畏惧的。

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

亚述人有用钩子钩住被击败敌人腮颊的习惯,用意可能是屈辱对方,亦可能是方便把他们掳到外地。他们的年表经常提到这个作法,其壁画浮雕亦生动地描绘此情景。叙利亚津吉尔利一个石碑描绘以撒哈顿用绳拉着穿在唇上的环子,拖带推罗的巴力和埃及王特哈加。亚述巴尼帕自称曾用尖利的工具,刺穿(以实玛利王 )乌阿特的双颊,把环子穿在他的颚骨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波斯人、古实人和弗人(又作“利比亚人” ),各拿盾牌,头上戴盔,」

波斯人也许是积极从事战争的,但古实与弗人都不是来自北方的,是否雇用的兵,或称雇兵呢?但是他们俨然以战士自居,披备军装武器。他们是属于「这许多国的民」(6节 ),一同与歌革的军队前来,准备在大战中来施行攻击与掠夺。

古实为埃提阿伯,或衣匹比亚。弗人是彼底亚人,他们都在南方,不是来自北方的。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弗”:见注。“古实”:在埃及以南。

波斯人。先知先是召唤住在北方的民族,再召唤住在东部和南部的。没有提到近邻。他只召唤住在边远地区的人投入战斗。其可能的原因见第2节注释,包括“土巴”条目。

古实人(Kush ),古实是含的儿子。他的后裔住在埃及的南部,就是后来的努比亚,以及苏丹部分地区

弗人(又作利比亚人 )。Put。见注释。

5-6 显示歌革的军队来自当时世界各地。

5~6其它盟国包括“波斯”(今天的伊朗 )、“古实”(苏丹北部 )、“弗”(或吕彼亚 )、“歌篾”(大概是土耳其东部和乌克兰 ),以及“陀迦玛族”(土耳其近叙利亚边境的地区 )。

5~6与歌革一起采取行动的五国中,前三个国家断不会从北方下来。因为“古实”指埃塞俄比亚,“弗”可能指非洲的利比亚,都是在以色列南方地区(27:10)。歌蔑: 一般来自黑海以北的亚述的Gimerrai族,他们是从黑海北部迁移过来的。陀加玛族: 可能指亚美尼亚(27:14)。歌革与这些国家缔结了庞大的统一联合战线后准备攻击小国以色列。

】「歌篾人和他的军队,北方极处的陀迦玛族和他的军队,这许多国的民都同着你。」

歌革的两个联盟国,是歌蔑与陀迦玛,都来自北方的亚美尼亚山区的地方。在,陀迦玛是推罗贸易的伙伴,在雅完、土巴、米设之后。他们用战马与骡子来交换推罗的货物。照,陀迦玛是歌蔑的儿子,为雅弗的后裔。歌蔑在希腊文学中为阴间的入口,没有阳光照耀,是幽暗之地。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歌篾、陀迦玛:在今小亚细亚。

「歌篾」:在小亚细亚北部。

「陀迦玛族」:在小亚细亚东北部,传统认为即亚美尼亚。

歌篾人。歌篾是雅弗的儿子。另一个歌篾是何西阿的妻子。还有就是这里所提到的“歌篾人和他的军队”。这些经文没有透露这些参加歌革攻击以色列是什么人。

在世俗的资料中,经常提及基米里(Gimirri ),或西默里人(Cimmerians )(见荷马《奥德赛》xi.14 ),据认为就是歌篾人和他的军队。他们是属于雅利安人的野蛮部族,于公元前第七世纪,从现在的俄国南部,涌到亚述及其邻国,制造动乱和流血(见希罗多德I.15.16 )。详见注释。

陀迦玛族。陀迦玛是歌篾的儿子,雅弗的孙子,亚实基拿和利法的兄弟。除了上述两处之外,陀迦玛只出现在这里和中。那里说陀迦玛族人在推罗市场上作骡马贸易。在历史上,他们被认定为亚述碑文中的提迦利穆人(Tilgarimmu

歌篾】

歌篾被鉴定为亚述年表中的吉米赖(Gimirrai ),和希腊史料中的辛梅里人。荷马的《奥德赛》记载他们住在黑海的北岸。他们从北面攻打乌拉尔图,并于主前八世纪侵扰亚述。撒珥根在土巴与他们作战时阵亡。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他们似乎是被驱赶穿越高加索山脉进入安那托利亚的。主前七世纪他们与安那托利亚的里底亚王国发生冲突。他们击溃了弗里吉亚人(Phrygians ),并于主前六七六年洗劫了名王米达斯的京城戈尔迪昂。主前六四四年他们攻陷了里底亚的国都撒狄。居格斯就是这时身亡。到了以西结时代,辛梅里人已经被阿吕阿特斯逐出里底亚。他们后来被玛代人所征服。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陀迦玛族】

「陀迦玛族」(NIV「伯陀迦玛」 ),最有可能是安那托利亚中部王国坎玛努的首都。赫人史料称之为特迦拉玛拉,亚述史料则作提珥迦林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那聚集到你这里的各队都当准备,你自己也要准备,作他们的大帅。」

〔暂编注解〕你: 文字上指“歌革”,但可视为象征末日里抵挡,逼迫神子民的撒但势力。如同“歌革”是联合军的元帅一样,撒但是邪恶势力的元首。

先知似乎在用讽刺的语气鼓励歌革做好一切战争准备,召集所有的力量,这样,神的敌人就会一同灭亡。歌革自己要担任他们的大帅,控制和指挥进攻。

】「过了多日,你必被差派。到末后之年,你必来到脱离刀剑从列国收回之地,到以色列常久荒凉的山上,但那从列国中招聚出来的必在其上安然居住。」

〔暂编注解〕以色列被掳之后,土地荒废,经年累月成为荒凉之地,但耶和华从列邦中招聚子民归回故土,重建家园;当国家已是四平八稳,人民安居乐业时,歌革会率领大军攻击以色列。

「多日」、「末后之年」:指经过相当长的年日。

被差派(paqad )。,这里可译为“聚集”,如。这里的paqad也可指“召唤”。

末后之年。;见注释。不知这段时间究竟有多久。被掳还远远没有结束,重建犹太国,达到这里所说的状况需要很长的时间。

列国。或 “许多民族”。

常久(tamid )。见注释。以色列的群山过去并没有长久地荒芜,但在被掳期间却长期荒凉。被掳回归以后,需要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直到新国家的敌人消灭以后,才会有完全的复兴。

8~9歌革将在“末后之年”攻打以色列,具有末世论意义。而且,他们将如狂风一样袭来。生活在末世中的我们要铭记周围有许多吞吃我们的恶势力,故应时刻要警醒祷告

】「你和你的军队,并同着你许多国的民必如暴风上来,如密云遮盖地面。”」

许多国的民,在六节已经提说,这些都是北方来的仇敌,除耶利米提说,以赛亚也提起他们前来侵犯,若没有神的许可,是无能为力的。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暴风……密云”形容入侵者强大的力量。

千军万马的攻势,场面震撼天地

如暴风。;28:2;

如密云。有些人把这段预言用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认为密云是指现代的空军。这纯属猜测。撒但在一千年结束时的最后战争中会不会用空军,我们不得而知。

】「主耶和华如此说:“到那时,你心必起意念,图谋恶计,」

〔暂编注解〕你心……图谋恶计: 歌革率领联合军侵略以色列,是为了满足自己不义的野心和贪婪。故“心”指“心里所浮现的计划或想法”。根据这些事实可知歌革和联合军的入侵是邪恶的意图,是事前已周密计划的。撒但也会以各样的诡计和恶谋,抵抗圣徒和教会

4-16节说神把歌革引到以色列。但实际上只是神允许歌革实施自己心中的恶谋而已。

】「说:‘我要上那无城墙的乡村,我要到那安静的民那里,他们都没有城墙,无门、无闩,安然居住。」

〔暂编注解〕安然居住的以色列民对可能入侵的外敌毫无顾虑,不觉得需要建筑城墙,正中歌革的恶谋。

,5。因此歌革觉得能速战速决。

11~12列国攻打以色列的目的是要夺取财富。

无城墙的乡村】无城墙的乡村(在本节 与有墙的设防城相对,标准的解释是没有城墙、闩锁、城门的农村,是不设防,没有能力自卫的地方。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去要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反手攻击那从前荒凉、现在有人居住之地,又攻击那住世界中间,从列国招聚、得了牲畜财货的民。’」

歌革侵犯以色列的目的在于掠夺。这里再描述以色列是怎样不设防务的地方(8节 )。以色列山曾一度长久荒凉,但现在再重建,有许多人口居住。人民已经从列国被招聚回来。

这里没有提以色列的山,却说「世界中间」,直译是世界的肚脐,表明是在世界中心微凸的高阜。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以色列的财富是入侵者所寻求的战利品。“世界中间”。直译作:地球的中央

「世界中间」

:也许指耶路撒冷(5:5) ,这里特别用这名词更可能有重要的意思:这场战争与其他战争不同,结局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

住世界中间: 可从以下三方面探讨:①地理方面:指以色列位于亚述、巴比伦、埃及等强国之中;②宗教方面:以色列作为选民,当向世界万国宣布神律法的事工中起核心作用;③新约方面:指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圣徒。因此攻击以色列民族是嫉妒、抵抗神的作为。

世界中间。直译是“地的高处”。这个比喻在别处只用在,指示剑附近的一座小山,视其为约旦河和地中海地区的中心。本节视巴勒斯坦为地球上的中心,正如说耶路撒冷“在列邦之中,列国都在她的四围”

】「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和其间的少壮狮子,都必问你说:‘你来要抢财为掳物吗?你聚集军队要夺货为掠物吗?要夺取金银,掳去牲畜财货吗?要抢夺许多财宝为掳物吗?’」

贸易的国家有示巴、底但、他施,以及客商,都是二十七章的重复。

「少壮狮子」在此处似不大适合,除非着重那些商人如狮子那样凶猛地抓食谋利。七十士译本译作「村庄」,指他施和村庄的客商,似乎较易解释。

这些商人认为,如果歌革真可掠夺许多财货,必有助于他们的贸易,所以他们反复询问,目的在于利益。这里重复的问题中,有许多用词有同样字根的,有谐意的,确有文体之美。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示巴、底但”:都在亚拉伯。“他施”:在今西班牙南部。“少壮狮子”:指君王、政客。

“示巴人、底但人”。亚拉伯人。“他施”。位于西班牙南部,直布罗陀附近。参看的脚注。“少壮狮子”。贪婪的统治者。(另有版本译作“乡村”。 )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都见财心喜,听说歌革要抢财夺货,便起来纷纷议论。

「示巴」:见注。「底但」:见注。「他施」:见注。

「少壮狮子」:原文可作「乡村」(如古译本的译法 )。

示巴人。先知在他的国家名录又增加了三个名字。没有提到他们参与进攻,但是说他们问起所掠夺的战利品,也许希望其中有一些能落入他们手中。关于示巴,见注释。

底但。见注释。

他施。据认为是腓尼基人位于西班牙的殖民地塔特索斯。一直有人试图把它认定为巴勒斯坦周围的国家。但根据圣经中的描述,他施远在海外。来自他施的矿物现在依然在西班牙加工。塔特索斯似乎符合有关的所有细节。“他施的客商”可能是腓尼基人。

示巴、底但】

示巴王国是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贸易重镇,外销货品包括宝石、黄金、香料。地方性的史料和亚述年表称之为撒巴。主前第一千年纪时,此地的都市文明极发达。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的注释。底但是阿拉伯半岛中部的绿洲,推罗的独特鞍辔来自此地。按考证,此地是现代的乌拉,位于也门通往巴勒斯坦的乳香商道之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施的客商】

按照本段的文理,他施客商似乎是从陆路横越阿拉伯沙漠前往示巴和底但,以及前往地中海的行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人子啊,你要因此发预言,对歌革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到我民以色列安然居住之日,你岂不知道吗?」

〔暂编注解〕「你岂不知道吗?」:即「你岂不会留意,图谋恶计?」

】「你必从本地,从北方的极处率领许多国的民来,都骑着马,乃一大队极多的军兵。」

这不是一国的侵略,是北方的仇敌,联合来攻打,纠合大众,是罪恶的计划,企图大事掠夺。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歌革啊,你必上来攻击我的民以色列,如密云遮盖地面。末后的日子,我必带你来攻击我的地,到我在外邦人眼前,在你身上显为圣的时候,好叫他们认识我。”」

神许可歌革来攻击以色列,看来好似是神将他们带来攻击。耶和华怎会容让他们来攻击祂的地、祂的民呢?这里就说出神的目的。神要借着审判歌革,而使普世列国万民,都认识神的公义,祂的公义是圣洁,如火一般会烧毁一切的罪恶污秽,在歌革身上的审判,使神显为圣洁。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暂编注解〕歌革攻击以色列之举是出自神的智慧,为叫世人认识神的作为(39:21)。

我必带你来攻击我的地: 本节似乎描述神诱发罪恶。以赛亚所说关于亚述的入侵和哈巴谷对迦勒底的威胁均体现了这一点。但是,歌革并非是被神所控制的傀儡,他作恶是出于己意,且是为满足内心的野心和贪欲。而神只是允许了他的任意妄为。创造主耶和华将自由意志赐给人,使人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

第14-16节主要重述有关以色列的安宁,以及神允许歌革的强大同盟来进攻祂子民的话语。歌革的毁灭充分彰显了神的品格。在一千年结束时撒但和恶人大军的毁灭,将再次充分彰显神的智慧,公义和仁慈。从一切受造之物的口中,不论是忠顺的,还是悖逆的,都将呼喊道:“万世之王阿(世或作国 ),你的道途义哉,诚哉”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在古时藉我的仆人以色列的先知所说的,就是你吗?当日他们多年预言我必带你来攻击以色列人。”」

以前的先知从没有提过歌革之名,但歌革的进攻正应验了先知们有关敌人从北方侵袭的预言。歌革与亚述,巴比伦一样,是神藉以审判选民的工具,为要炼净神的百姓。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以前的先知从没有提过歌革之名,但歌革的进攻正应验了先知们有关敌人从北方侵袭的预言。歌革与亚述,巴比伦一样,是神藉以审判选民的工具 , 为要炼净神的百姓。

我在古时……就是你吗: 古时的先知并未具体地预言过歌革的事件,只是预言邪恶势力将会攻击立约百姓,而这预言将会通过歌革成就。

古时有关歌革的预言现在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不必担心这种预言会消失。从更大视野来看,这里所描述的战争只不过是邪恶势力和神的子民长期斗争的高潮。这一点古代的预言常有提到。最早的宣告来自伊甸园中对蛇的咒诅。神预言女人的后裔,就是教会与撒但之间将会有长期的斗争。以下的话预示了最终战胜罪恶:“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有关这场斗争和正义的最后胜利,《诗》和后来的预言也有提到(见诗2 110

神子民的任何成功,自然都会遭到大仇敌最强烈的反对。本章所描述了歌革,刻画了被掳回归后新生子民在最后执行神圣使命所遭遇的抵抗。预言是有条件的,而且这些条件从未得到满足,肉身的以色列没有应验这个预言。有关将来预言的细节,也不一定能全部实现。只有灵感的作者以后所重申的特征,才能明确地用于未来(见第1节注释 )。

17~23歌革的侵略,惹动神的愤怒,耶和华将为约民大发热心。创造主必把各种自然灾祸加给那些攻击神子民的仇敌。神所降的这一切灾祸都是用未来时态记载的,表明这些预言将会在末后的日子成为现实,同时将会成就古先知的预言。并非指昔日的先知曾清楚地指着歌革发了预言,他们预言的是有危险从北方袭来,而歌革成就了这一点。

17~23神要借地震(“大震动” 19节 )、士兵互相击杀(21节 )和一场可怕的“暴雨”(22节 ),亲自打败攻击的人。

38:17-39:20神惩罚歌革:歌革的侵略早有先知的预言。当歌革攻击以色列时,耶和华必及时临到,消灭歌革。歌革的死惨不忍睹,敌人全军覆没之后,以色列须用相当长的时间洁净领土,地才归回原状:经此盛举,人们得体会到耶和华的荣耀。

】「“主耶和华说:歌革上来攻击以色列地的时候,我的怒气要从鼻孔里发出。」

〔暂编注解〕「我的怒气要从鼻孔里发出」:描写神的盛怒。

比喻人的愤怒。把人的特性用在神身上,这在神学上称为神人同感论。神用人类所熟悉的语言来描述祂自己的行为。事实上,神远远超越人类的理智。“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

】「我发愤恨和烈怒如火说:那日在以色列地必有大震动,」

这是震动的响声,是推罗侵略者的扰乱,是推罗倾覆的声音,是大树坠落的响声。这里描写震动的声音是使大地改变,是神的干预。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以色列的地震】

本节所述的似乎是个宇宙性的地震,类以出埃及记十九;,一一四篇所形容的地震。这一类的意象亦可见于亚述王以撒哈顿的年表。黎凡特地区地震频繁,但以色列是处于以安那托利亚为中心的震区边缘。历史中有名的地震发生在主前七六○年和三十一年。基督纪元之后这地区的主要地震大约为每个世纪发生一次。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暂编注解〕「大震动」

:指大地震,通常与末世的异象有关。

这是《新约》的作家要人注意的一个现象。他们说到人子来临以前自然界将发生可怕的灾变。耶稣提到“海中波浪的响声”将使人“吓得魂不附体”。不是军事上威胁他们的安全,而是因为大自然完全都反常了。写《启示录》的约翰更加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巨大变化。人们一直依赖着大自然。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除了,13和所记载的事件之外,太阳从来没有违背它正常的轨道。大自然的定律一直都有规则地运作。人们依赖这种运行的规则性,却忘记了“万有也靠祂而立”。他们用科学的偶像,就是“这世界的神”来取代神。自然界的“大震动”将会临到他们,使他们恐惧认识到自己选择的神,就是“空中掌权者”,无法控制自然界。但他自称与神的儿子有同等的地位和能力,并说如果有机会,他就会比基督更公平地管理这个世界。曾经给了他表现的机会。在这地动山摇之际,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他主张的虚伪和狂妄,但已为时太晚。因为宽容的时期已经永远结束了。

】「甚至海中的鱼,天空的鸟,田野的兽,并地上的一切昆虫和其上的众人,因见我的面,就都震动,山岭必崩裂,陡岩必塌陷,墙垣都必坍倒。”」

〔暂编注解〕这场浩劫是宇宙性的,鬼哭神号的情景一如前先知对「耶和华日子」的描述,34:8-10)。

海中的鱼……并地上的一切昆虫: 通过四种动物群代表整个动物界。因为在圣经中“四”意味完全。

】「主耶和华说:“我必命我的诸山发刀剑来攻击歌革,人都要用刀剑杀害弟兄。」

〔暂编注解〕我必……来攻击歌革:  “刀”是公义之神用来惩罚邪恶的工具,指军队也时常使用。人都要用刀剑杀害弟兄: 预言说作为神的审判工具,这些刀剑在完成其使命之后,必疯狂彼此杀害。造成这种内部分裂是因为他们执行审判任务的时候滥杀无辜而越权,故此神要惩罚他们;也是因为他们拥有恶人的罪性,为着私欲而杀害同胞。由此可知:①恶人的亨通是暂时的;②因着内在的罪恶性情,恶人必会自取灭亡,12:26)。

这也会应验在可怕的悔悟时刻。那时大批的人发现自己被宗教首领欺骗了,就在愤怒之余攻击他们。“那原要用来杀戮神子民的利剑,这时却要转过锋来,杀害他们的敌人。各处都要兴起争斗和流血的事”。

根据《旧约》的记载,神曾多次使敌人自相残杀,藉此来解救祂的子民

】「我必用瘟疫和流血的事刑罚他。我也必将暴雨、大雹与火,并硫磺降与他和他的军队,并他所率领的众民。」

〔暂编注解〕大雹。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第七灾。重达一他连得的冰雹将增加毁灭的力量。“火”可能就是的“闪电”。预言藉此而应验,“猛烈的闪电从天空发射,像一片火焰包围着地球”。

大雹与火并硫磺】在征服记载中提及神明降雹施行审判并不罕见。亚述王撒珥根写信给他的神亚述,禀报在攻打乌拉尔图的战役中(主前714年 ),阿达德神「从天上降石」猛攻他的敌人,把他们灭绝。在这场战争中一队联军被撒珥根进击逃经隘口山谷,最后敌军的王在山的裂缝中藏身。烧着的硫磺(和合本「火并硫磺」 )是一种黄色的结晶体,在空气中自燃,火山地区经常有这种物质。硫磺和雹之间没有关联,只是两者都是可以降于某地的灾难而已。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必显为大,显为圣,在多国人的眼前显现,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暂编注解〕我必……显现: 暗示以色列军队与凶猛的歌革联合军相比,力量极微小,但因着神的帮助必获胜。在历史上,以色列曾多次有过这种经历,20:1-30,32:1-23)。神有时会使用超自然的方法保护自己的百姓,从而成就救赎事工。在人生的所有问题上,只要得着神的保守,就必成功。

歌革将全军覆没,世人将承认天上神的主权。同样,随着斗争接近高潮,大骗子所精心策划的阴谋将会暴露无遗。撒但的弱点和他主张的虚伪将会昭然若揭。魔鬼和世人将不得不承认神是唯一的主宰。祂在大斗争中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祂子民和全宇宙永恒的利益。

关于这句在《以西结书》经常出现的话,详见注释。它在本章出现两次;在结39章出现四次(第6-7-22-28节 )。

【思想问题(第38- 39章 )】

138, 39章的信息,是以西结先知在耶路撒冷被毁消息传来的前夕,从神领受一连串信息的最后一个(33:21-22)。你认为当耶路撒冷被毁的消息传来之时,这班被掳于巴比伦的犹太人会有什么感受?他们对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会有什么看法?

2试重温先知在33:23-37:28的信息。神在论歌革的预言中所重申的是什么?对当日犹太人又有什么意义?作为整个信息的总结,39:21-29有何重要性?当中,21-24对你了解38,39章有什么帮助?面对今日这个充满了罪恶和痛苦的世界,你曾否质疑过神的存在或神的能力?

3神昔日对以色列人的审判和应许,能否帮助你了解神对现今世界的心意?另; 3:31-26;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罗施、米设、土巴的王歌革啊,我与你为敌。」

这里描述歌革提起三个地名,近代的人设法将一些国家与地名相连。这些猜测未必一定正确,有待将来世界形势来说明,我们现在仍在浓雾之下,看不清楚,不能确定将临的事件。但是我们应该感谢神,对预言的话要留意,因为所预言的必如光照在黑暗的地方。这又好像火车的时刻表,将经过的站名都逐一列明,我们必须依次经过,才可达到目的地,每到一站,我们要核对一下站名,如果与列表符合,我们就可放心乘下去,一直到我们的目的地。「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同时,你要束腰腰带,将灯燃亮,然后专心等候我们的主。

祂必快来,有千万的声音,呼叫圣徒,但对聋哑的却不能听见!

祂必快来,全地都要欢呼,欣然等候,祂曾应许再来,祂已来到。

──迈尔《珍贵的片刻》
末后的战争】

「他们多年预言我必带你来攻击以色列人。」

人类历史中,有太多的战争,以至有人说:“和平是战争的间歇。”短暂的和平,总是被继来的战争所粉碎;而且战争愈来愈烈,愈残暴。该隐只能用石头或棍棒打死兄弟亚伯,野蛮的人只有原始的武器,比手臂所达到的长度远不了多少,杀一个人费时费力,缺乏功效;大家知道,文明人进步了多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验,使许多人憬悟,这种残杀不能再继续下去,纷起寻求和平。结果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内,发生另一次更残酷的战争。政客们应许说:这是最后的一次战争。但在战后,冷战持续了许多年;冷战停了,各型的战争,还是在世界各地进行。世人仍然渴望永久的和平。
甚么时候战争才可以止息?圣经告诉我们,必须要经过最后的战争,然后在地上才会有持久的和平。
先知以西结得神的启示,对那必要来的战争,这样描述:

“到末后之年,你必来到脱离刀剑从列国收回之地,到以色列常久荒凉的山上;但那从列国中召聚出来的,必在其上安然居住。…末后的日子,我必带你来攻击我的地;到我在外邦人眼前,在你身上显为圣的时候,好叫他们认识我。”

那次战争的主帅,是“玛各地的歌革”。还不多久之前,有些人为了政治或种族的偏见,也许被私意蒙蔽,牵强附会,把玛各地说成苏联,俄罗斯,或明或暗的拉进中国。据查考证实,罗施,米设,土巴,陀迦玛诸族,是在今土耳其地。在旧约圣经,常用“北方”的灾祸,表明神的刑罚。波斯是今伊朗,古实和弗人(或吕彼亚 )在非洲,哥篾在黑海以北。有人以为是借喻其名单中独缺的巴比伦,是以西结寄居的地方,正如约翰用歌革和玛各,以表明敌对神的势力,在末后的日子,从南到北结合与神子民争战。神必作祂子民的护卫者,制伏毁灭他们
最后的战争,在长期的和平繁荣时临到,在“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趁人不备发动。但不会出神的意外:祂早藉祂的仆人预言,祂引导掌管历史,必得最后的胜利与荣耀,基督的国度就临到了。我们要儆醒预备,明白神的旨意而遵行,安然见主,与祂同得荣耀。

── 于中旻《以西结书笺记》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