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viii. 大卫尊荣一位可能的敌对者
如果大卫为免麻烦而遗忘对约拿单所作的承诺、16、42),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曾经在扫罗手中吃足了苦头,尤其盟约的协定又是约拿单主动提出的。但大卫的优点之一,就是不会忘记自己的承诺,虽然从缔结盟约之后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本章为时间的消逝作了一点提示:米非波设现在已经有个小儿子了(12节),但在他父亲阵亡时还不过五岁大而已。大卫看见敌人被打败了,王位稳固了,而帝国也坚立了。所以以他的处境,已可以完成承诺要对约拿单后裔履行的约定。 1.扫罗家还有剩下的人没有?大卫涵盖的范围要比承诺的更广,宽大广被到扫罗幸存的儿子或孙子,而他的动机是明显的:他既不是柔弱,也不是愚笨,乃是要因约拿单的缘故向他施恩(希伯来: ḥeseḏ ),因为他想起亏欠约拿单的何其多,前王家中的成员凋零,几不复见,所以大卫需要询问。 2~5.能够给予消息的,是一个曾经在扫罗王宫中侍候过的人,名叫洗巴,现在自称为大卫的仆人,是颇有身分的,拥有二十个仆人(10节)。他提及扫罗的后裔,大卫可以向他显出神的慈爱(参:的,就只有一个人,碰巧又是约拿单的儿子,因为跌在地上而瘸腿的,虽然圣经也透露扫罗后裔可能还有其他幸存者。米非波设在与称为米力巴力(撒母耳记中一直避免使用「巴力」这词,因为它使人联想起偶像崇拜),住在比较默默无闻的罗底巴,通常认为就是迦得支派领土的底璧,位在约但河东,但却靠近基尼烈海南端,阿摩司曾以轻视的口吻提及它。亚米利的儿子玛姬为被罢黜之扫罗家的王子提供了住处,将会在大卫有需要时再次出现,款待客旅。 6~8.尽管米非波设的父亲与大卫有密切的关系,他先前却从未到过王宫,如果接到君王召见的消息后感到惧怕与愤恨,也是不足为奇的,所以大卫再三向他保证:你不要惧怕,我必……将你祖父扫罗的一切田地都归还你。前朝的财产一定是落入大卫手中,把这些财产归还给前朝王家的成员,必会冒着鼓励人侵夺王位的危险。如此慷慨而没有任何隐密动机的态度,可能因此适得其反(参:。212 米非波设到目前为止,显然都是倚赖一个慷慨的人接济度日,现在忽然变成富有起来,拥有出产丰富的家产(参:,那里列出大卫的不动产;扫罗的财产可能比较少,但无疑也是够多的了)。你也可以常与我同席吃饭,不仅是担保他在王宫中得着尊位,也可以接近那些运筹国家大事的人,他现在可是「熟识内情」了。他提及自己有如死狗一般,是没有必要的轻蔑,反映出今日视为不健全的自我形态,或许是由于残疾所造成的。 9~10.把财产赐给米非波设当然很好,但这些财产需要管理,所以就与洗巴有关了,他是个有钱人,一定知道该怎么作,所以就指派他担任总管。「使你主人的众子(RSV 作儿子)有饭吃」(吕译)是个保守的说法:他将会有自己的资产。洗巴的十五个儿子、二十个仆人,可以确保他们都经过必要训练,能有效管理大量家产。 11~13.洗巴照委托接管了责任;而米非波设则住在王宫中,像王子一样,他对这样的安排可能会觉得厌恶。借着几乎相同的重复,故事强调米非波设瘸腿,他在王席上的地位,以及他所需的仆人。大卫的恩慈是要付代价的,对别人与自己而言都是如此。此外还有一个相关的因素,就是他有一个小儿子,名叫米迦;事实上,这人的名字不曾再出现过,但他将来很可能会威胁大卫的王位,尤其是米非波设若真是像洗巴所报告的,想宣认扫罗家的权利。大卫的恩慈乃是效法神的恩慈(3节),神的恩慈没有限制,白白赐给不配的人,是白白的恩典。当大卫被迫离开王的筵席,约拿单曾给他亲切的帮助;而现在,大卫也显出恩慈回报,赐尊荣与安全给约拿单的儿子。「就这样,大卫与约拿单之间的爱就达到新境界」。213 179「在古代近东地区,牧者很早就成了一个尊贵的头衔,指神明与统治者一类的人;这用法以固定的格式出现在苏默人(Sumerian;译按:主前三千年左右居住在米索波大米南部,所用的文字系现存最古老者)的国王名单中、巴比伦人的宫廷文体、金字塔经文(死者之书)中。在整个古代都依从这习俗」,E. Beyreuther, 'Shepherd', NIDNTT 3, p. 564。 180布赖特(John Bright), A History of Israel , The Old Teatment Library (London: SCM Press, 21972,中译:《以色列史》,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4页。记载了大卫夺耶路撒冷以前非利士人的战役。另一方面,Y. Aharoni, The Land of the Bible (London: Burns and Oates, 1967), 260页,却都保留了撒下五章之事件的顺序。 181山上固定的地区「范围大约60 dunams(译按:dunam 为希伯来文新的面积单位,等于1000平方公尺或大约1/4英亩)」,Y. Shiloh, Excavations at the City of David 1978-1982 , Qedem Monograph (Jerusalem: Hebrew University, 1984), 1, p. 3;但居民既然是和平时期在城墙外崛起的,根据地本身多半比这个小,不超过两英亩。 182这资料笔者完全是根据 OTA 9. 1, Feb. 1986, 里面 V. Scippa, 'Davide Conquista Gerusalemme', BeO 27 (1985), 65-76页的摘要。他支援这说法,显然是根据亚兰文 ṭinna ̄r (「要塞」),与他尔根伪约拿单书之 kěrakkāʾ:「凡击打耶布斯人并触及(即攻击)保障的人……」。 183Driver 1913, p. 199.184在夏琐,Y. Yadin 挖掘在100公尺长的水道,在下城的底下形成网状系统,这些水道开凿的日期定在青铜器时代中期。开凿水道的技术显然早在铁器时代之前很久就已发展出来了(Y. Yadin, Hazo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43页)。在上城有一个大的地下贮水池,有通过可以将地面的水导入其中,是属于青铜后一期或中二期,(127页),却没有像耶路撒冷的系统般连于水泉。在米吉多之给水系统有精心设计的水道和通风孔,「一定是在主前第九世纪前半开凿的,……最有可能开凿它的是亚哈」(164页)。在夏琐,充分发展的给水系统,日期是在主前第九世纪前半(178页),那时它必须准备抵抗一段长期的围困。然而首个 Y. Shiloh 却认为,耶路撒冷首个给水系统的日期(像其他王室中心地一样),建在大卫作王时期(Shiloh, Excavations at the City of David , 24、27页)。
185H. Shanks, The City of Dauid, A Gudie to Biblical Jerusalem (Tel Aviv: Bazak, 1973), p. 29.186K. Kenyon, Royal Cities of the Old Testament (London: Barrie & Jcnkins, 1971), p. 26.
187同上,26~27页。
188Shiloh, Excavations at the City of David , p. 28.*2译注:特拉法加海角(Trafalgar),位于西班牙西南部,一八○五年10月21日纳尔逊(Nelson)率领英国舰队于此外海击溃法西联合舰队,但自己却在该战役中殉职;此役为英国生死存亡之战,于伦敦白厅(Whitehall)北端有特拉法加广场,建于一八二九~一九四一年间,中央耸立着纳尔逊纪念碑。
*3译注:敦克尔克(Dunkir祂)为法国东北部海港,一九四○年5月29日~6月3日,约有三十四万英军因受德军追击而自此撒退,这是一连串神迹的结果,连丘吉尔都向全国见证说:他非常感谢有这么为隐藏在暗处的代祷者,每天把自己的性命放在祭坛上,成为人与神之间的仲介,而保全了英国。可参见葛拉柏(Norman Grubb)着,全秀妍译,《劬劳的祭司代祷使徒豪威尔》( Rees Howells Intercessor ),橄榄基金会,一九八九年,226~235页。 *4译注:指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为了早日退出战争,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三战场,因此于 D-day (1944年6月6日) 登陆诺曼第(Normandy,法国北部)半岛;此岛登陆成为盟军获胜的转机,可参见葛拉柏,上引书,241~251书。 189「保障」这词今日广为人知,因为这是死海附近那座山的名字,由于希律(按:在此建造要塞)及主后七十三年在马撒大(Masada)发生的大屠杀而驰名。 190K. A. Kitchen, Third Intermediate Period in Egypt (Warminster: Aris and Philips, 1972), 273及下, 280及下等页。 191见的注释,解释经常用来表示「千」的希伯来字 ʾelep ̄ ,可能有其他意义,如「队长」。 192进一步的细节,参 IBD 2 , art. 'Music', 1031页及以下。 193Kirkpatrick 1881, p. 92.194这是 Driver 1913, 207-209页的结论。
195Gunn 1982, 74页即这么说:「未必是照字面的『露体』」。 196提到米甲的众子(吕译注、AV、RV),提据两份希伯来文抄本与七十士译本,可能应该读作米拉(吕译、现中,参和合字旁小点;参:。 197Mauchline, p. 226.198Gordon 1986, p. 235.
199参 J. G. Baldwin, ʿṢEMAḤ as a technical term in the Prophets', VT 14/1 (1964), 93-98页。
200F. M. Cross, Canaanite Myth and the Hebrew Bible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243页。事实上大卫并没有建造一座圣殿,证明他接受君权是有限的,不像迦南人的君王概念。 201Keil and Delitzsch, p. 342.202Von Rad, Studies in Deuteronomy , p. 39.
203R. de Vaux, Revue Biblique 73 (1966), 449页,连同其他证据引用于G. J. Wenham, 'Deuteronomy and the Central Sancturay', TynB 22 (1971), 113页。
204Wenham,同上引文,根据 de Vaux 的作品。见如:,在那里有一个「祂名的居所」,容许敬拜者说「耶和华你神」。 205Yadin, The Art of Warfare , 360页,有一幅图画,是一块来自米索不达米亚西北部用作建材之玄武岩,描绘一个骑兵,肩上挂着一个圆形、有浮雕的盾牌;它是属于主前第十世纪,大约就是大卫的时代,而且是出自大卫那作战的地理区域。盾牌大概是用木头或皮革作的,包上金属而变得更坚固(在这张图里面的是一块金属浮雕)。「金盾牌」可能与图中描绘的类似,浮雕上的黄金使它们格外令人想要到手。希伯来: s ̌eleṭ ,和合:盾牌(思高、现中、今圣、RSV、AV、RV 也一样),NEB 作「箭简」;BDB 则主张是「兵器」、「装备」;但「盾牌」比较符合这个出现之上下文的含义;;。 206 IDB , p. 386.207I. Finkelstein, 'The Iron Age Sites in the Negev Highlands-Military Fortresses or Nomads Settling Down? ', BAR 12/4 (1986), 53页,指出:「以色列诸王不需要在军事上打败这些旷野中的居民;南地的贸易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贸易一旦瓦解,也就连带的使他们可能定居下来的特别的内部建设崩溃。」
208基利提和比利提这两个名字大概的来历,可以很方便地在 IBD 1, art. 'Cherethites' 中找到:「他们之间的不同是:虽然都是来自克里特,基利提乃是克里特的原居民,而比利提人只不过是从另外某个家乡路过这岛屿而已」(263~264页)。 209Bright, 201页,论及 mazkîr 为王的传令官。 210当然有可能两个人都叫亚希突这名字;而 F. M. Cross, Canaanite Myth and Hebrew Epic , 195-215页,提出一些论据,断定撒督是亚伦一脉的。他撮述说:「大卫挑选两个祭司长是不寻常的,就像他对有关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之新中心圣所所作的许多选择一样,都是根据坚实、富于策略的理由;他从这两个互相竞争的祭司大家族中,各自挑选一个祭司:示罗以利家的亚比亚他,宣称是摩西的后裔;而来自希伯仑部族的撒督,则追溯家系至亚伦」(215页)。不同假说的摘要,见 IDBS , 976页。 211Mauchline, 238页,他提及;,。 212有人提议说:大卫这么作是经过「精打细算」的,目的是要小心看管可能会对他造成威胁的人(Mauchline, 214页);笔者觉得这说法并不合理。在笔者的判断中,任凭原来的情形继续下去会比较谨慎,但大卫不怕冒险、麻烦,表现异常慷慨。 213Fokkelman 1981, 30页。这些话退出了本章的分析,以及它与撒上二十的对照:「大卫曾经是个亡命之徒,现在则是君王;反映并翻转了这个局势。」● 9:1 中大卫要找扫罗家成员的理由是因为约拿单,但是他寻找的范围比约拿单的后裔广大,凡是扫罗的后裔都是他要寻访的对象。
――《蔡哲民查经资料》
“ 恩” 。忠贞的爱(希伯来文是h es e d 第3节作“慈爱” 。大卫对米非波设—— 约拿单的瘸腿儿子——显出守约的忠诚,恢复他的产业,为他提供生活上一切所需,从而美妙地阐明何谓恩慈。
――《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本章至书末和《王上》1~2章是著名的“大卫宫廷春秋”,刻划细腻,论事鞭辟入里,为古代历史典范之作。大卫王朝虽屡屡变生肘腋,甚至耶京落入图谋夺位的亲子押沙龙手中,神照祂所应许的,王位坚立不移,最后所罗门继登大位。用“这样,便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一语为全篇记事作结。
大卫与约拿单间的坚贞友谊,未因时间而冲突。约拿单死时,其子米非波设才五岁,现在已有一个儿子(12节 )。本章所记的事当发生在国基已固,四海升平的时候。大卫开始图报有恩于他的人。他曾答应约拿单存留灯火,也曾许诺扫罗不剪除他的后裔。他忠于承诺,不但没有象当时列国的新君,翦灭前朝遗族,反厚待米非波设(7-13节 )。甚至押沙龙叛,大卫逃离耶京,米非波设未偕行,也没有责罚他。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下注释》
扫罗家还有: 大卫为了施恩,寻找扫罗家“剩下的人” 。大卫的形象使我们联想“寻找迷失的羔羊”的好牧人耶稣基督的形象。因约拿单是救命恩人,19:1-3,20:4-42)约拿单在世时,大卫曾发誓要保护其家族。表现了大卫和约拿单诚实的友情,20:42,。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
◎9:1-13 撒上 20:14-15,16,42 记载大卫和约拿单立约,承诺要互相照顾彼此的后裔。
◎9:1-13有很多学者认为 21:1-14 先于 9:1-13 发生。因为 9:1 大卫问的是「剩下的人」。
――《蔡哲民查经资料》
大卫宽待米非波设:有关米非波设瘸腿的由来,可参4:4。大卫厚待扫罗后裔之举,与古代东方帝王为杜绝造反,杀尽先朝王裔的做法迥异。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施恩的原因 : 穿插于大卫二次征服战(5-10章 )之间的一个插曲来介绍大卫善待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的一段佳话。表明大卫不仅对外展开征服工作,而且对内努力在内部施行善政。这事件,反映了大卫崇高的品德:①宽容:新的开国之君为了除掉谋反的可能性,通常对先王朝的后代斩草除根,,大卫表现出惊人的宽容;②义气:他登上王位之后一直没有忘记,在很久以前与约拿单起的誓,并在米非波设身上履行诺言。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扫罗家有一个仆人,名叫洗巴,有人叫他来见大卫,王问他说:“你是洗巴吗?”回答说:“仆人是。”」
●「洗巴」:字义是「雕像」。
●「有人叫」:「召唤」。
――《蔡哲民查经资料》
洗巴为扫罗的管家,家财甚丰(10节 )。他后来趁乱取得给了米非波设的家业。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下注释》
【】「王说:“扫罗家还有人没有?我要照神的慈爱恩待他。”洗巴对王说:“还有约拿单的一个儿子,是瘸腿的。”」
●「是瘸腿的」:可参考 撒下 4:4 。
◎ 21:7-8 可以看出扫罗还有其他后裔,不过洗巴可能因为「识时务」,只回报大卫最关心的「约拿单的儿子」。当然,也有可能扫罗的其他后裔已经几乎都灭绝了。
――《蔡哲民查经资料》
扫罗其实还有几个儿子,但机灵如洗巴,知道大卫所最关心的必为约拿单仅剩的跛脚儿子米非波设。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下注释》
「神的慈爱」:「慈爱」指神忠于与民所立的约而显出的不变之爱。大卫要按照神的慈爱忠于与约拿单所立的誓约,恩待他的子孙(参串3 )。
――《串珠圣经注释》
约拿单的一个儿子,是瘸腿的: 米非波设5岁那年,从听到扫罗和约拿单战死的消息而慌忙逃跑的乳母怀中掉下来,成了瘸腿的(4:4)。本章二次提到米非波设瘸腿的事(3-13节 ),这是为了强调大卫不顾他是瘸腿的却爱他如同亲儿子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 约拿单的儿子为甚么会瘸腿?】
约拿单与扫罗阵亡的时候,米非波设只有五岁,致残的原因参阅4章4节。
――《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说:“他在哪里?”洗巴对王说:“他在罗底巴亚米利的儿子玛吉家里。”」
●「罗底巴」:字义是「非牧养之地」。位于约旦河东基列地,玛拿西支派的一个城镇。此处和扫罗王朝最后一位王伊施波设统治的地区相近。
●「亚米利」:字义是「神是我的亲属」。
●「玛吉」:字义是「卖出」。 撒下 17:27 此人也来帮助大卫。
◎大卫这样问,洗巴大概会觉得目前的君王想要「斩草除根」了,即使大卫劈头就说「我要照神的慈爱恩待他」。不过洗巴此时大概也只能实话实说。
――《蔡哲民查经资料》
「罗底巴」这是外约但雅穆克河北面的一个地区。这地的人起初与扫罗同盟,大卫后来使之变为属国。
有铁器时代一期和二期的定居痕迹的多伯尔遗址(Tell Dober ),可能是控制全区的城市。它位于戈兰的南端,雅穆克河以北之处。
──《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财主“玛吉”支持米非波设的生活,后来又帮助大卫。
――《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玛吉一定很富有,不但照顾扫罗遗族,后来且在大卫逃避押沙龙追袭时,助他一臂之力。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下注释》
「罗底巴」:离伊施波设王宫的所在地(玛哈念 )不远。「玛吉」:按17:27,是个有财有势的地主。米非波设受罗底巴人恩待,显示这些人对扫罗的爱戴。
――《串珠圣经注释》
罗底巴: 约旦河东侧玛哈念附近的一个城邑。玛吉是在押沙龙叛乱期间给大卫一行送食物的三人中(朔比-玛吉-巴西莱 )的一人(17:27-29)。从这些事实来看,玛吉可能很富有,足以保护米非波设。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于是大卫王打发人去,从罗底巴亚米利的儿子玛吉家里召了他来。」
【】「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来见大卫,伏地叩拜。大卫说:“米非波设!”米非波设说:“仆人在此。”」
●「米非波设」:字义是「终结偶像」。 代上 8:349:40 作「米力巴力」。
――《蔡哲民查经资料》
伏地叩拜: 。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大卫说:“你不要惧怕,我必因你父亲约拿单的缘故施恩与你,将你祖父扫罗的一切田地都归还你,你也可以常与我同席吃饭。”」
◎大卫的举动是把扫罗王室仅存的男性后裔米非波设,当成是扫罗产业的合法继承人。
●「常」与我同席吃饭:「不停地」、「连续不断地」。
◎ 9:7 显出米非波设就是在害怕,所以大卫才要安慰他。有很多人认为大卫这一招只是要把可能叛变的人留在身边,让他不能作乱。不过以大卫的角度来看,砍了所有可能叛变的人更直接。因此不管大卫是不是有防止叛变的打算,他都是用比较复杂的手段来处理这件事情,亦即他心中的确是看重与约拿单的约。
――《蔡哲民查经资料》
「与王同席」政治犯甚少囚于监牢。对在位者来说,把他们软禁在王宫或京城,让他们享受「与王同席」之乐,同时密切监视其活动,是更有效的作法。巴比伦和亚述时代的配给记录证明了王「贵宾」所得的供应,包括了粮食、衣服、油。在波斯宫室居住的,包括了因政治因素被扣留的人和「盟友」,以保证赋税和兵源供应不绝。换言之,米非波设和多年以后的约雅斤一样,得以享受王宫的厚赐,但却没有真正的自由。
──《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大卫将本属扫罗王的一切家产,全部归还米非波设,从大卫对洗巴说的话中,可以看出这些田地已为洗巴占有,现在要他交出,并把耕种等等所得供养米非波设全家。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下注释》
「你不要惧怕」:米非波设惧怕的理由,参本章注的引言部分。
「扫罗的一切田地」:即扫罗在便雅悯支派中从父家继承的田地。
――《串珠圣经注释》
施恩与你: 大卫从两个方面给米非波设平反:①恢复财产; ②恢复王子身份。使我们联想到因罪而丧失的权力,使我们得到天国的基业,,成为神的子女,受到神无微不至的关怀。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大卫此举非比寻常之处】
米非波设大有理由惧怕大卫。新王得势时铲除所有王位的竞争对手,在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有极广泛的先例,巴沙谋杀耶罗波安的全家 )。这一类的整肃行动,后来更成为对政敌或背叛先王之人作出报复的机会。例如亚述巴尼帕登上亚述宝座后最初几个法令之一,是肢解、处死敌对他祖父的人,把他们的尸体用来喂狗。然而大卫却将扫罗王室仅存的男丁米非波设,视作扫罗产业的合法继承人。除此慨慷作为以外,大卫同时更下令与己同席。这是对米非波设表示尊重,但亦有人指出这是对他保持监视,使他不能谋反。
──《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米非波设又叩拜说:“仆人算什么?不过如死狗一般,竟蒙王这样眷顾。”」
●「如死狗一般」:与大卫在 撒上 24:14 的自称一样。
――《蔡哲民查经资料》
“死狗”。可鄙和无用的人。
――《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如死狗一般”为谦抑之词。大卫也曾自喻为“死狗”,不值得扫罗追索其性命。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下注释》
「死狗」:形容一个人的卑贱无用。
――《串珠圣经注释》
如死狗一般: 犹太人表示极度谦卑的惯用手法(16:9,。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王召了扫罗的仆人洗巴来,对他说:“我已将属扫罗和他的一切家产都赐给你主人的儿子了。」
【】「你和你的众子、仆人要为你主人的儿子米非波设耕种田地,把所产的拿来供他食用;他却要常与我同席吃饭。”洗巴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仆人。」
◎「洗巴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仆人」,显然洗巴还颇有家产,因此洗巴有足够的人力与经验可以管理扫罗的产业(应该不会太少 )。
――《蔡哲民查经资料》
这里的意思是:虽然大卫供应米非波设生活上的所需,但米非波设必须照顾、安排自己家人和仆人的生活(12节 )。
――《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洗巴动用所有儿子和仆人为米非波设的田地耕种,可见米非波设承继的田地不少。米非波设既享用王的筵席,却又要从自己的田地获供应,显然在王宫生活开支庞大。
――《串珠圣经注释》
洗巴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仆人: 从拥有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个仆人的现象来看,他可能没把主人扫罗的遗产的大部分分给余剩的扫罗家的人,而是自己私吞。表现出洗巴的邪恶而奸诈的品性(16:1-4,19:26-29)。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洗巴对王说:“凡我主我王吩咐仆人的,仆人都必遵行。”王又说:“米非波设必与我同席吃饭,如王的儿子一样。”」
【】「米非波设有一个小儿子,名叫米迦。凡住在洗巴家里的人,都作了米非波设的仆人。」「如王的儿子一样」:米非波设受的款待与大卫的儿子无分别。
――《串珠圣经注释》
●「米迦」:字义是「有谁像神」。
――《蔡哲民查经资料》
“米迦”:扫罗家族因他得以延续。作者写《撒母耳记》时,米迦可能已甚有名,。
――《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下注释》
「米迦」:米非波设当时年纪尚轻,这儿子大概是日后所生的。
――《串珠圣经注释》
小儿子……米迦: 从扫罗死时不过五岁的米非波设(4:4)的后代来看,本章的事件发生的时期可能是扫罗死后约20年的事(B.C.990年左右 )。据这里介绍米非波设的儿子米迦后来生四个儿子。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于是米非波设住在耶路撒冷,常与王同席吃饭。他两腿都是瘸的。」
【思想问题(第9章 )】
1为什么大卫要向米非波设施恩?; 本章3。你从大卫的做法学到什么功课?
2洗巴对米非波设的忠心又给你什么提醒。
──《串珠圣经注释》
今天神也是问说,在亚当底下还有谁,我可以恩待他?大卫因约拿单恩待米非波设,神因祂的儿子耶稣恩待罪人。米非波设在大卫面前,一点地位也没有。大卫不认识米非波设,大卫只认识米非波设的父亲约拿单。一个罪人在神面前,不是因为作好,才得神的喜悦;神是无缘无故的爱我们。人要得救恩,是不必进预科班的。我们的约拿单,就是耶稣基督,因着祂的缘故神就恩待我们。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 宽阔的胸襟与仁慈的心怀,始终比仇恨更有力量……】
在大卫时代,作君王的多欲除灭对头,以防止他们的后裔起来争夺王位。但是大卫对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大施慈爱。他的慈爱一方面出于尊重神以前所膏立的君王;另一面也是出于政治因素,他想将犹大与以色列统一起来(3:13-14,3:29);不过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曾向约拿单起誓,要恩待他的子孙。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罗底巴』是一句希伯来话,意思是『没有草的地方』。今天的世界就是罗底巴。罗底巴永远不能叫人得着饱足,永远不能止人干渴,罗底巴不能满足你的心。世界所应许的,都是不能兑现的钞票;不过是海市蜃楼,是一个干旱无草之地。没有神的生活,是一个不满足的生活。在神之外的生活,是永远得不着满足的。一个离开大卫的米非波设,他是住在无草之地;一个远离神的罪人,也是住在无草之地。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于是大卫王打发人去,从罗底巴亚米利的儿子玛吉家里召了他来。」
『召』在原文是『带来』。不是米非波设去找大卫,不是罪人去寻找神;乃是大卫叫人去召米非波设,乃是神拆祂的儿子来寻找我们,把我们带到神面前来。如果等米非波设去找大卫,就他无此胆量找,因他的祖父是大卫的仇敌;他也无此能力去找,因他的两腿是瘸的。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来见大卫,伏地叩拜。大卫说:“米非波设!”米非波设说:“仆人在此。”」
『大卫说,米非波设』。你曾想到,大卫说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有甚么感觉呢?是用甚么声音呢?哦,在这一句话的深处,有一个跳动的心,那个心是表明神的心是如何。『米非波设』!表宁神没有恨你,神要你,神爱你。每一次当人呼你名却不说一句话的时候,那里面的意思,是别人所不能领会的,只有那听见的人能懂得。
『米非波设说,仆人在此』。可惜米非波设并不知道大卫的心,以为大卫对他并无好感,他预先惧怕的心太深,所以说,『仆人在此』。也许他以为我从前是一个皇孙,如今降卑作一个奴仆,藉此或者可以博得大卫的欢心,他就不会杀我。但是,没有一个人能靠自己作仆人的工作,而得着神的喜悦的。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 恩典的含意本有我不配得之意,既是如此,为何不放胆坦然地来到神的施恩座前?】
米非波设不敢来见大卫王,他没有想到大卫待他如王子。米非波设虽然害怕丧命,也可能觉得不配见王,并不表示他拒绝大卫的赏赐。同样,神宽厚地赦免我们的罪,我们也可能自愧不配,但是只要我们愿意领受,就能得到诸般赏赐。凡愿意信靠耶稣基督、领受神赏赐之人,都会受到比米非波设得到的更热切的欢迎。并不是因为我们配得,一切都是神所应许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这说出神爱我们。也许有人作工多年,还不知道神是爱我。哦,如果我们知道神是爱我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不知要有多大的改变了。(慕迪讲道︰人家都说父亲的浪子 但我今天要讲浪子的父亲。 )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你也可以常与我同席吃饭。」】
本章曾四次提及那瘸腿的人在王的桌子吃饭。为什么这是那么重要的事反复提说?神的爱对我们岂不也有无量的祝福,好似那人在王前蒙恩?
米非波设没有什么功绩值得王的称许,他本身也实在无甚可取之处。何况他双脚残废,是一个病患者,他自己以为与死狗无异,没有什么可引起王重视,他只有靠他仆人洗巴的说词。我们在神面前也是类似的情形。我们是瘸腿的,一无可取,不值得神的脸面,不能与祂众子同桌吃饭。
然而大卫与约拿单互立盟约,使约拿单的儿子蒙恩眷( ),所以米非波设得蒙善待。神的儿女呀,我们也有神的爱子为我们建立圣约,我们不必争取神的恩宠,求得一席同桌吃饭的地位。你只要愿意以信心仰望主,依据祂立约的血,向祂认同,父与子的圣约就恩被及你。由于神对祂爱子的关系,你可与神同桌,也可成为万王之王的后嗣。
──迈尔《珍贵的片刻》
【 饶恕的心乃是喜乐的良药,在我心中是否仍有不能释怀之人,叫我失去怜悯的素质?】
大卫在对待米非波设一事上,显出他作领袖的泱泱大度,照着他所承诺的,向约拿单的儿子显出诚实与怜悯。他慷慨供应约拿单之子的结果,超过他以往所能获得的政治利益。你能否饶恕曾得罪你的人?你能否对不配之人慷慨?我们每次向别人施怜悯,自己的品格也随之得到提高。
──《灵修版圣经注释》
【】「米非波设又叩拜说:“仆人算什么?不过如死狗一般,竟蒙王这样眷顾。”」
【与王同席】『仆人算甚么,不过如死狗一般,竟蒙王这样眷顾』。神的恩慈是领人悔改的。既知道了神的爱,所以自然的就悔改了。米非波设来时是巴不得仍回无草之地去的,但当他尝了恩典的味道,他就俯伏在地上,他就悔改了。是米非波设错了,所以用得着悔改。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仆人算甚么…竟蒙王这样眷顾?」
大卫登了以色列的王位,得胜了一切仇敌,得享平安。他想到这都是由于神的恩典。他记起了扫罗真情流露,最后为他祝福所说的话:“我儿大卫,愿你得福!你必作大事,也必得胜!”他记起了在旷野飘流的时候,在情绪低落当中,约拿单来见他,勉励他:“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是何等无私的高谊。
现在,扫罗父子都死了,不知还有没有留下的后裔?查得米非波设,避居在约但河东的罗底巴(意思是“荒无所有” )。古时改朝换代,常灭绝前王的后裔,免得给自己留下后患。但大卫记念从前跟约拿单的盟约,要施恩给他的后裔。一般人在困窘的时候,欢迎人的帮助;以后事过境迁,就忘记了,甚或不愿提起,形成欠债人的心理。因此,在得意得势的时候,记得以前的恩惠,是高贵的品性。这表现出是恩典。
在这段经文中,四次提到“同席吃饭”,显明王所关心的,不仅是饮食供应,营养问题,而更表示恩宠有加。这多么像神因耶稣的缘故,使我们得恩,作祂的儿子。
米非波设因幼年坠落,而致残废瘸腿,行动不方便,需要特别的照顾,有时必须加以忍耐。虽然日理万机,国事鞅掌,王还是耐心的眷顾米非波设,花时间同他在一起。
英勇的王“恨恶瘸子”。因为瘸子不仅看来不给人快感,还表示遭受天谴,所以古时的人不对他们同情。米非波设蒙王特别的恩典,得以亲近王,与王同席。当欹卧在席上进食的时候,王看的不是他的腿,而是他的脸,那正是约拿单少年时的脸。王把食物给他,同他谈话,仿佛又跟所爱的约拿单相聚在一起,有非常的喜乐。
圣徒蒙恩成为神家的人,借着基督耶稣,从与神为敌,而作神的儿女,与神相交。神不看我们的脚,行为如何的败坏,祂看我们所披戴的基督;我们是在基督里蒙爱,享受神的丰富。我们没有作甚么,而换得神的恩典;正如米非波设是来自与大卫为敌的家族,完全没有作甚么可以纪念的事,只是因为约拿单的缘故,才蒙王恩待,每天与王同席吃饭。
我们可以想象,米非波设的心情:他不再惧怕,而时时感恩喜乐。神的儿女也当如此生活在神的面光中。── 于中旻《撒母耳记上笺记》
【无缘无故的爱】我们在神面前本来没有地位,不该得着祂的眷顾,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约拿单,就是耶稣基督,因着祂的缘故,神就恩待我们。我们得救,是因在神的面前有了主基督;有了主,所以我们能到神的面前。
从前的大学,在正科之外,还有两年的预科。有的医科大学,有三年的预科。但是我告诉你们,人要得救恩,是不必进预科的。许多人想,先预备一点,才能把神的心挽回。但我告诉你,我们用不看作一件事情叫神喜悦。圣经没有一处说神要与我们和好,圣经乃是说,我们要与神和好。神是同我们和好的!神因为爱我们,才把祂的儿子赐给我们;神不是把祂儿子给我们了,才来爱我们。有人说,幸亏主耶稣死了,神才爱我们。但我说,没有这件事。是因神爱我们,祂才把祂的儿子赐给我们。
十九世纪时,在美国有一出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反对基督教的,他作一顶出名的报的主笔。有一天,他听慕翟先生讲道就悔改信主了。他既得了救,美国的报纸就有许多人登载他得救的故事。戚伯门先生有一天到某城去,刚好与他同住一旅舍,又刚好是隔壁。戚伯门先生本来是认识他的,所以就问地得救的事是否属实?他说,「我是因听了慕翟先生讲道而悔改信主的,但是,我十八岁时就已经认识神的爱了。我小时是一个浪子,因不惯关在家里,在十二、三岁时,就离家好几年。到了少年的时代,得了一个重病,钱也用尽了,没法想,就垂头丧气的回到家里去。我的父亲待我顶好,但是,我懊悔回家了。因为我的父亲年已老,发已白,也带着病。但是,他每天总是勉强出去作工,换一点面包回来给我们吃。但是因为进款少,总不够家里三个人充饥。我懊悔我回来错了。我不能再吃我父亲的心血所换来的面包。我力量稍加一点,就立即对他说,我仍是要出去。我一生一世没有看见像他那一天那样的忧愁。他说,你还没有好,何必出去呢?这家里若有一块面包,总有你一分;若有一片瓦,总有你一分,你何必出去呢?但我定意要动身。他就说,我的孩子,我告诉你,我一生从来没有想发财过,但是今天因为你,我巴不得发财,有更多的錂留?为你,免得你流落在外。将来也许有人帮助我们,你何必出去呢?但是,我不能不出去,我不忍再吃我父亲心血所换来的面包。后来我父亲就说,孩子,愿神祝福你!今天我不能见你,到了天上也许能见你!他就送我离开家。走了半英里,他没有说话,我也没有说话:走到一英里,仍是这样。他累了,他不能再向前走了,他只得作别。那一天,我才知道,离开家是有多难!走不两步,他回头喊我,他两眼流泪,他从他的衣袋里摸出半元给我说,这个送给你。我知道那半元是甚么。我知道我父亲在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在那半元里,我知道那半元里有甚么。我一生头一次知道我父亲爱我!我看看我的父亲回家去,虽然天雨气寒,但是我的心里顶热,我口里唱?说,我父亲爱我!从那天起,我不再作一个浪子,我定规第一件事就是灭少我父亲的负担,若得一个钱先寄给我的父亲,因为他爱我。我从那天就改变了。并非说我的父亲从前没有爱我,乃是当我极其穷困时,我才知道他是爱我。有一天,我听慕翟先生讲道说,『人家都说父亲的浪子,但我今天要讲浪子的父亲,』我听那个父亲是和我的父亲一样的,我就相信了,接受了耶稣作我的救主。」
哦,弟兄姊妹们,我认识这一位神最少十一年了,虽然不能算久,但是,我知道祂的心是一个甚么心。你不要以为你作甚么来挽回神的心,作甚么来得祂的喜悦。我告诉你,祂爱你,祂愿意你得救,并用不?你来挽回祂的心。许多人说,神没有对我说祂爱我。但是,请你看十字架,就知道祂已经爱你了。十字架的刑罚是你该受的,但是,祂因为爱你的缘故,就叫主耶稣替你受了。
——倪柝声《大卫与米非波设》
【】
这里没有一条件,没有一命令,都是应许。这里没有说,你当作多少。都是我给你,这是恩典。如果我们明白神的心,我们就不能不相信祂了。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于是米非波设住在耶路撒冷,常与王同席吃饭。他两腿都是瘸的。」
我们得救的起头是靠恩,我们保守这得救也是靠恩,并不是靠行为。米非波设虽然常与王同席吃饭,但他的两腿仍是瘸的。瘸两腿,不但不便行走,并且也真是难看。但王不会因他一直是瘸腿的,就把他赶出去。两腿虽瘸,不过是在桌下;在桌上的,你只管吃。你为甚么要把桌下的双足摆在桌上呢?不要看你自己,要看神所给你的丰富。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许多人的错误,以为得救的起头是靠恩,保守这得救是靠行为。这是没有的事。我们应当知道,得救是甚么条件,就保守也是甚么条件。我是因耶稣得救的,我也是因耶稣得蒙保守到底。米非波设虽然常与王同席吃饭,但他的两腿仍是瘸的。两腿虽瘸,不过是在桌下;在桌上的,你只管吃。你为甚么要把桌下的双足摆在桌上呢?你只管顾桌上的罢。神摆在这里的,不知有多好,有多丰富,有多甘甜,你只管吃。你不看你的自己,要看神所给你的丰富。
──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