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回归路程
尼希米、未底改,不是后来的人吗?怎么在这里出现?
这里的尼希米,与八十年后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那一位,是两个不同的人。而这里的末底改也不是以斯帖记中的那位。
被掳回归
这些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里所列的全是以色列人的领袖,与所载的相同。
不知道这些人是属哪一支派的呢?
这里提到的都是犹大和便雅悯支派的人。
回归子民多如沙,你看连分组也……
这是回归子民中主要的一批,按家族和城市来分组。从36节开始,列出了祭司、利未人和圣殿其他仆役的名单。
族谱对以色列人极其重要,其中原因你知道吗?
族谱是希伯来人最重要的凭证,若不能证明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后嗣,便不被视为真犹太人,必遭受排斥、也无法全面融入犹太人的社会生活。另外,神给某一支派的成员有特别的职分,例如,只有利未(亚伯拉罕的孙子 )的后人才可在圣殿里事奉神。
“至圣之物”、“乌陵”、“土明”,这些词是有所指的──
这里的省长很可能是所罗巴伯。乌陵和土明是放在大祭司的胸牌内、形状似平滑石块的对象,大祭司藉此在重大事情上寻求神的旨意。" 至圣之物 " 不是人人皆可吃的,指献于祭坛上只分给祭司的那一分祭肉。
今天人们作十一奉献已很困难,如要像他们将全部甘心献上,这嘛……
圣殿重建时,各人随己力和心意来奉献,更有人慷慨地献出了自己丰厚的资财。这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人人努力合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奉献。今天,我们很多时候只奉献收入的十分之一,但圣经告诉我们要将一切从心底全然献上,。愿我们不仅献出自己有余的部分,还要按照神的呼召,甘心乐意献上所有的恩赐。
有人捐这么多钱,那么重建的圣殿会不会有所罗门时代的辉煌?
达利克和弥拿是金币和银币的单位。以色列人各尽所能,献出一切资财,筹得的金钱足够重建圣殿。他们虽然满腔热诚,但所建起的与所罗门圣殿的富丽堂皇相比,仍逊色很多。当年大卫用来兴建所罗门圣殿的费用,比此时的要多出一千倍。难怪有人追忆被毁的圣殿,想起过去的辉煌时,禁不住号啕大哭。
59从特‧米拉、特‧哈萨、基绿、押但、音麦上来的,不能指明他们的宗族谱系是以色列人不是;
60他们是第来雅的子孙、多比雅的子孙、尼哥大的子孙,共六百五十二名。
61祭司中,哈巴雅的子孙、哈哥斯的子孙、巴西莱的子孙;因为他们的先祖娶了基列人巴西莱的女儿为妻,所以起名叫巴西莱。
62这三家的人在族谱之中寻查自己的谱系,却寻不着,因此算为不洁,不准供祭司的职任。
63省长对他们说:“不可吃至圣的物,直到有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兴起来。”
在以斯拉记第二章的尾段提及两件关于宗族谱系的事。
第一件关于宗族谱系的事记载于,经文指出有一些人不能指明他们的宗族谱系是以色列人不是,这说明当时的确有一些用文字记录的家谱来断定某人是否拥有民族的纯正,成为以色列民本身的身份定位。但有趣的是,经文却没有说明在家谱当中无名份的人会遭受什么后果。这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他们既然不能在以色列的家谱中找到名字,便自然会被以色列民排拒出去;(2)经文没有说明他们遭受什么后果,便有可能说明他们没有被回归的以色列民排拒出去。本人相信(2)的可能性比较大,若果经文指出他们不在宗族谱系当中是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那么经文必定说明他们会被排拒出外,但经文却只点出他们的名字不在家谱中,却没有明显指出他们被排拒出外,这就说明他们有可能被回归的以色列民收纳成为回归名单的一分子。另外,说明一些人不能在祭司的家谱中找到他们的名字,因此他们不准供祭司的职任,这说明若果因为不能在家谱当中找到名字而引致需要被排拒的话,经文会清楚地交代他们被排拒,因此,若果在没有清楚说明被排拒,我们就相信这些在以色列家谱当中找不到名字的人应该被接纳在回归的名单当中。由此可见,我们看见回归名单的开放性,这批人有家谱,也有一些没有名字在家谱中的人也被接纳成为回归的一员,只是祭司的名字必须在家谱中找到。
第二件关于家族谱系的事记载于,这段描述在祭司当中有一些人的名字在祭司的家谱中不能找着,因此他们被定为不洁,这种不洁不代表他们有任何的道德问题,而是一种礼祭上的洁净,说明何人能在圣所当中吃至圣的物。因此,家族谱系与洁净的观念有密切的关系,除非有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兴起来,为身份不明的祭司了解神的心意,说明他们是否真的是祭司。
这样看来,回归的以色列民名单有开放性,容许没有名字在家谱中的人成为一员,但却在祭司的事奉中有封闭性,任何没有在祭司家谱中出现的名字均不能作祭司,除非他们能由其他方法了解神对某人的选召。
思想:在此,我们看见普遍化和专业化的分野。一方面,属神的子民应接纳不同类型的人,把神的子民的身份认同普遍化,就算在家谱当中找不到名字,也不代表因此而被排拒,这是神的子民的开放性。而事实上,五经中常常提到在以色列地当中有寄居的外人,他们在血统上不是以色列民,但却能殖入以色列民当中,这种对外邦人的开放性不止只是新约出现,在旧约早已存在,说明神对万国万民的开放与关怀。另一方面,祭司的职事有其专业性,只有纯正的亚伦后代才能成为祭司,说明神对神职人员的严谨性,这说明祭司的职事是神圣的,也一定要被神选召的,除非有神的心意,否则不可以成为供祭司的职份。这样,我们看见神的开放与严谨,看见恩典与选召,在人看来是矛盾,但在神看来却是对神整全的认知。
~42、43、55
36祭司:耶书亚家耶大雅的子孙九百七十三名;
40利未人:何达威雅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甲篾的子孙七十四名。41歌唱的:亚萨的子孙一百二十八名。42守门的:沙龙的子孙、亚特的子孙、达们的子孙、亚谷的子孙、哈底大的子孙、朔拜的子孙,共一百三十九名。
43尼提宁:西哈的子孙、哈苏巴的子孙、答巴俄的子孙、
55所罗门仆人的后裔,就是琐太的子孙、琐斐列的子孙、比路大的子孙、
前天思想器皿的延续,昨天思想神子民的延续,今天思想事奉人员的延续。
非常详细描述了回归的事奉人员名单,这名单是有次序的。首先描述的是祭司,其次就是利未人、尼提宁,以及所罗门的仆人,而在利未人当中可分为歌颂者与守门者,因此名单的工种次序如下:祭司、利未人、歌唱者、守门者、尼提宁,以及所罗门的仆人。
根据,祭司与利未人的班次属于大卫当初领受天上圣所样式的一部份,他们的班次与服事反照了天上天使的服事,只有他们才能为第二圣殿带来天地同步的敬拜,因此,他们的子孙必须在回归的名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才能为第二圣殿带来天地同步的敬拜,否则第二圣殿的敬拜便不能反照天上的样式,也等于未能带来合法的敬拜。在此,我们要留意的名单占了回归名单的一半,经文这样详细描述祭司与利未人的回归,可见作者对第二圣殿敬拜的重建何等重视,也可见回归的重点并非耶路撒冷的再次人口化(re-population),而是耶路撒冷圣殿的敬拜重建。
祭司负责为神的子民献祭与赎罪,利未人负责协助祭司处理圣职,歌唱者履行先知的角色,以他们的音乐代言神的说话,守门者以他们的勇力保护圣所的洁净,他们也是圣所的守卫(他们并非崇拜的司事!)。这些祭司与利未人各尽其职,按照摩西律法与大卫的定例不断为神的子民带来礼祭上及神学上的盼望,并且处理由神的子民的罪而来的不稳因素,建立圣洁的子民与祭司的国度。
思想:在回归的名单中,事奉人员的回归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经文之所以详细描述他们的名单,原因就是强调第二圣殿敬拜的重建就是回归人仕的首要关注。因此,回归,不但是一件政治与社会的事,更是神学及敬拜的事,并且后者的关注比前者更重要。到底你的生命也是否存有这种先后次序,以重建向神的委身与敬拜成为生命的第一优先?
1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到巴比伦之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2他们是同着所罗巴伯、耶书亚、尼希米、西莱雅、利来雅、末底改、必珊、米斯拔、比革瓦伊、利宏、巴拿回来的。
昨天思想器皿的延续,今天思想神的子民的延续。
描述设巴萨带同圣殿的器皿回归耶路撒冷,这是第一批回归的人,而以斯拉记第二章起却描述第二批回归的人。根据所记载,这第二批回归的人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到巴比伦之犹太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太,各归本城。经文这样的描述是故意与器皿回归的描述一致: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掠来。当中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成为神的子民与神的器皿的运送及保存者,之后便由波斯帝国的第一位帝王塞鲁士下令让这两样东西(子民及器皿)回归耶路撒冷。这样看来,神是历史的主,祂能使用地上两大帝王 – 尼布甲尼撒及塞鲁士 – 来成就神的子民与器皿的保存与回归。
记载了第二批回归的首领名单。排第一位的是所罗巴伯,而第二位的便是耶书亚,他们都是第二批回归的子民中最重要的领袖。所罗巴伯是领导第二批回归的重要人物,他是设巴萨的儿子,也是约雅斤王的孙子,是正统的大卫子孙,但他改了一个巴比伦的名字,“所罗巴伯”这名字解作“巴比伦的种子”(seed of Babylon),虽然有巴比伦的色彩,但却带出神的子民的保存与纯正,就算神的子民被掳他乡,神还为大卫的后代保留“巴比伦的种子”,这种子带领第二批的回归,亦即是最多人的一批(一共42,360人,,可见这名字成为第二批回归的人的神学意思:他们都是神子民的种子。
第二位是祭司耶书亚,他是亚伦的子孙,他的名字解作“耶和华拯救”,就是曾有那敌挡者质疑他的合法性(亚三章),也蒙神恩典的洁净而得拯救,象征神的子民就算满有罪污,神还借回归来拯救他们。祭司耶书亚的回归,代表第二圣殿的敬拜有亚伦的子孙胜任作祭司,这一方面代表亚伦子孙的延续性,也另一方面说明第二圣殿敬拜的合法性。同样地,第二圣殿的敬拜不是另起炉灶的敬拜,而是延续亚伦祭司传统的敬拜。
思想:被掳及回归,在人看来带来民族延续的挑战,巴比伦想尽办法来同化犹太人,情况就好似但以理与他三位朋友如何被同化一样(但一章),但神却奇妙地保留了神子民的种子,并且为他们带来拯救,好让他们不被同化,保持纯正的信仰与血统。在当今风雨飘摇的世代中,神的子民如何不被世界或政权同化,保留纯正的种子呢?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上帝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参考经文: ;;;提要
耶书亚是大祭司约萨达的儿子,当约萨达被尼布甲尼撒掳至巴比伦时,耶书亚还没有出生。耶书亚随所罗巴伯回到耶路撒冷,继承父职为大祭司,他首先带领弟兄们建筑上帝的圣坛,为的是向上帝早晚献上燔祭。他深切明白恢复与上帝关系的首要条件,就是将自己献上。接着与所罗巴伯起来重建圣殿,当中曾遭撒玛利亚人的拦阻,经过十四年才修建完成。
耶书亚名字的意思是「上帝是拯救」,是「约书亚」的另一个写法。在哈该书及撒迦利亚书中,耶书亚就叫乔舒亚,他是被掳归回后的首任大祭司,是当时以色列人的属灵领袖,先知曾以他为弥赛亚的预表。耶书亚与所罗巴伯两人同心建造祭坛与圣殿,是同心事奉的好榜样。
小档案地点:耶路撒冷职业:大祭司亲属:父亲──约萨达,儿子──约雅舍同时代的人:所罗巴伯默想1.耶书亚虽然生在异邦,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祖国的需要。当上帝的呼召临到,他毅然追随所罗巴伯归回。他明白他的使命和事奉,让我们也能学像耶书亚,没有拒绝那从上头来的感动,为我们骨肉之亲的同胞,献上自己。2.耶书亚协助所罗巴伯重建祭坛与圣殿,带领百姓恢复对上帝的奉献与敬拜。这是每位上帝仆人的责任,带领信徒归向上帝,以奉献和敬拜来事奉我们的主。祈祷主啊!有人问道:「一切靠上帝,凡事都靠祈祷,那人的才干用﹖人岂不成了乞儿了吗﹖」求主教导我明白,与您恢复关系的重要,唯有人承认自己的渺小,相信您是自有永有,是至高无上的,子承认了父,子原有的,父要把百倍的福再赐给他。父啊!我不是乞儿,是您宝贵的儿女。
以斯拉记2章
68[和合本]有些族长到了耶路撒冷耶和华殿的地方,便为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要重新建造。
69[和合本]他们量力捐入工程库的金子六万一千达利克、银子五千弥拿,并祭司的礼服一百件。
虽然被掳70年后大多数以色列人在上帝的眷顾之下已经成为了巴比伦当地的佼佼者,在巴比伦出生的以色列人也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但当他们得到许可可以回归故土时,那些敬虔的以色列人还是选择了回归故土。据以斯拉的统计,回到以色列的会众共有42,360, 另有奴仆7,337人,歌唱赞美的男女共计200人。
有些,或许是更有灵性,更有家国情怀,更加爱主的一些族长,他们来到耶路撒冷,一看见圣殿的残址,就立刻甘心乐意地献上礼物,用来重新建造圣殿(64节,当代圣经)。虽然人数并不多,但奉献却不少,显示各人都尽了自己的能力捐献,一共奉献了九百五十叁斤金子,六千二百五十磅银子,还有祭司的礼服一百件,这些礼物都存进库房里。(65节,当代圣经).相对于奉献的人数,这些奉献已经足够惊人。
他们奉献的有以下特点:
1、首领带头奉献
没有人号召他们奉献,况且波斯王下令建殿款项要由国库拨款,但当这群族长一回到耶路撒冷,看到圣殿破败的残址,他们中的一些人立刻开始了甘心乐意的奉献。
2、奉献不攀比人,也不勉强人
经文显示有些人自愿奉献了,他们只是做出了榜样,既没有攀比彼此的多少,也没有用任何手段勉强他人奉献。我们无从得知是否人人都做了奉献,但至少,一开始只是族长中的一部分带头做了奉献some of the heads of the families gave freewill offerings toward the rebuilding of the house of God.可见,奉献是榜样,但不宜勉强人。
3、奉献出于感动,有家国情怀,有信仰感情
奉献并非出于他们立志回国的计划的一部分,但当他们看到圣殿残址,奉献而重新建殿的热忱和感动就出来了。这是出于对家国的挚爱,对上帝的情感。完全出于他们的感动。
4、奉献要甘心也要量力
他们尽管是出于甘心乐意受感动的奉献,但并没有让他们放弃基本的理智,个人都是量力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他们是在自己力量的最大范围里做了最大限度的奉献。
5、奉献要有科学分类的统计和价值最大化的妥善保管及使用
尽管刚刚回归故土,数以万计的民众,没有接待的驿站,也没有刻意居住的家园,可以想象刚刚回到那战后破败的故土,生活是何等不容易,琐事是何等繁多。但他们还是在百忙中对奉献做了科学的分类,精确的统计,妥善的保管等规范化的管理。从而让每一笔奉献都能用在上帝的心意中,创造价值的最大化。
6、不仅奉献了金钱,也奉献了物件和时间
奉献者不仅奉献了金钱,他们也奉献了物件,奉献了回归后公共生活的所需。可见奉献不能局限于金钱,也包括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时间、恩赐和物件。
7、他们奉献物质,但从未忘记奉献的根本目的恢复民族信仰,祝福具体个人
虽然他们是为重建圣殿的专项奉献,但他们并未忽略奉献的目的:恢复信仰,荣耀上帝,造福民众。没有任何奉献比提升人之价值的奉献更有价值,一个人的价值远胜所有豪宅,一个灵魂的价值远胜整个世界。因此,他们关注祭司的需求,还专门为祭司奉献了礼服。因为他们彻底意识到他们过去的失败是宗教信仰的失败,而宗教信仰的失败是个人灵修品格和民族宗教生活的失败,宗教生活的失败源自对管理宗教生活的祭司的忽略。当祭司无法尽全心侍奉时,信仰自然堕落。
可见奉献不仅是情感的事,也是理智的事;不仅是信仰的情怀,也是意志的抉择;不仅是能力的付出,也是智慧的管理;是在地上的付出,却是天上的收获,而且不仅是地上的付出,也将会有地上的祝福。你不要以为给出去了就是奉献了,投在奉献箱里上帝就悦纳了。奉献也要有智慧。如何奉献,奉献为何,如何善用奉献,何以管理奉献,如何让奉献创造价值的最大化,如何让奉献给上帝的可以倍增。那才是奉献中的奉献,才是合主心意的献上。
我们有不同的心志,奉献的多寡与程度都会不同,无论如何,上帝那里都有一杆秤,祂度量一切,祂鉴察人心,衡量你的心,也在衡量你的智慧,祂看你的容量有多大可以给你多大恩典,也看你智慧忠心有多少,可以给你多少托付。有一天,在神面前你不会为你今天没有拥有的遗憾,你会为没有献上的和拥有而没有创造价值的后悔。
亲爱的父上帝:
求祢给我一份感动,让我可以在世事万物的背后看见祢的作为和我的责任,洞悉祢的心意和知道我能付出的努力。知道哪些是我该做和能做的,哪些是我该回避的。哪些是不美但应该接纳的,哪些是败坏德行而应该弃绝的。
求祢塑造我成为合祢心意的仆人,扩张我使我大器,提升我使我高贵。让我们在荣耀祢中得着荣耀,见证祢中得到价值。给我一份永远的感动,让我不再麻木;给我不断突破的灵感,让我成长不歇,提升不辍。让我的心永不冷淡,我的灵永不泄气,我的心志永不气馁,我的纯洁永不玷污。
主啊!我爱祢。我的心甚切慕祢。求祢临格我的心中,在我的生活中带问与祢同行。我厌倦了世界的欺诈,恨恶人世间一切的诡诈。功名利禄,得失成败,转瞬即逝,我却渴望我的抉择都能合乎祢的心意,我的追求就是祢给我的标竿,我所努力的就是祢所看重的,我所宝贵的也是祢所珍视的。如此,好让我在今生追求的,不仅有今生的果效,也有永恒的价值。都被祢记念,被祢赐福。因为这原是祢的心意。
求祢给我喜乐、自由、智慧、能力。除去我们虚无的希望及错误的信念,建立我们合祢心意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让我们的信心建基于真理,我们的盼望连接于祢的旨意,热情而有智慧,奉献而有聪明,交托而能担待,放下而能摆上。让我们的心符合祢圣洁与仁爱的旨意,使我们因有主里的盼望而行善。直等那日信心与盼望变为眼见与实际,爱就成为一切的一切。
奉耶稣基督的名祈求!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