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以斯拉记第8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没有利未人!但──他们不是神特别拣选的吗?我们呢?怎样回应神的呼召为祂作工?

由于等候利未人响应呼召,加入归回的行伍,以斯拉回国的进度被耽延。神曾号召利未人作特别事奉,可惜愿意付代价的人很少。神赐人各种才能,使我们为祂的国度尽忠,所以不要坐着等被招募,要主动找寻事奉的机会。不要踌躇畏缩,阻碍神的工作。“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以斯拉和百姓回国的路线图

敬虔祷告,全然呈交──当前路受阻时,他们这样行了!我们行了没有?

以斯拉和百姓步行约壹千四百多公里路,在历时四个月的旅程中,经历了重重险阻。他们祈求神看顾,保守一路上的平安。我们的人生旅程也可能经历以斯拉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我们也需要求神引领、求祂保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以斯拉却是先禁食祷告,我是否凡事先求告神?

准备行装之前,以斯拉先做好灵性上的准备。百姓祈祷、禁食,表示倚靠神的保护、相信祂掌管一切并承认人自己的软弱,没有祂就不能成行。我们当凡事先求告神,不管前路如何,都要作好准备迎接未来。

禁食祷告──为甚么这么重要?以斯拉他们不相信神会保守吗?

以斯拉知道神会保护祂的子民,但并没有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他知道祷告是蒙神赐福的途径,所以他和众人谦卑禁食祈祷,而神也应允了他们的祈求。禁食使他们谦卑,因为饥饿提醒人要倚靠神;禁食也使他们有更多时间祈祷和默想。

我们的祈祷常常会流于表面化,太过注重言词的修饰,但郑重的祷告需要人专心致志,它能彻底改变我们,使我们明白神的旨意。没有认真的祈祷,只会把神当作我们临渴掘井的工具。

啊!那些金子、银子多得很呢!

六百五十他连得的银子大约重22吨,不论是否有官兵护送,均是一批数目庞大的财宝。

交托和信任紧密相关,对神尚且不容易,对人啊,这……

圣殿里每件器物都是奉献给神的圣物,要小心看管、分别为圣,留作特别用途。管家的职分就是要好好保护神交托的一切,要视一切由祂而来和为祂所用。神把甚么交给了你,要你好好看守呢?

总督的官阶相当于省长。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归耶和华为圣

24我分派祭司长十二人,就是示利比、哈沙比雅,和他们的弟兄十人,

25将王和谋士、军长,并在那里的以色列众人为我们神殿所献的金银和器皿,都秤了交给他们。

26我秤了交在他们手中的银子有六百五十他连得;银器重一百他连得;金子一百他连得;

27金碗二十个,重一千达利克;上等光铜的器皿两个,宝贵如金。28我对他们说:“你们归耶和华为圣,器皿也为圣;金银是甘心献给耶和华-你们列祖之神的。

29你们当警醒看守,直到你们在耶路撒冷耶和华殿的库内,在祭司长和利未族长,并以色列的各族长面前过了秤。”

30于是,祭司、利未人按着分量接受金银和器皿,要带到耶路撒冷我们神的殿里。

以斯拉因为得到神施恩的手帮助他,所以王、谋士及军长,并以色列众人都为神的圣殿献上金银,他们所奉献的数目很多,银子有650他连得,而金子却有100他连得。一他连得的重量等于现代的6.73磅,而金子100他连得便是673磅,银子650他连得便是4375磅,这都是很大的数目。而正正圣殿的器皿大都是来自波斯帝国的财富,所以我们可以说,圣殿的器皿的材料来自非以色列民,象征这圣殿运作不单止是为了以色列民,也是为了万国万民,因为这是万民祷告的殿。

在此,我们要小心,就算财宝是来自万国万民,也不代表这些金银不需要根据摩西律法去处理,就是因为这些财宝来自外邦,便更需要为这些金银进行洁净及成圣之礼。经文说明以斯拉吩咐人把所有的奉献归耶和华为圣,并且也要过了圣殿所用的秤。首先,根据根据Jacob Milgrom的看法(注:Jacob Milgrom, Leviticus 1-16, AB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61-473),所有不能用作献祭的供物都必须经过摇祭来把此物转化为神圣的领域,亦即是把此物由凡俗的领域转化为属神的领域,因此,这些外邦而来的金银必须经过摇祭的处理,才能进入神的领域,以供祭司及利未人所吩咐打造圣殿所用的器皿。第二,根据,圣殿有公道秤,此秤的存在是为了统一量度的准则,除去任何一切的不公,而以斯拉现在要求用圣所的秤来量度这些金银,就是想表达圣所有自己的规定,就算外邦的君王宣称自己奉献的财富有多大,也不能因此而越过圣所量度的准则,这也在另一方面防止有人私下收取供物为己用,这样,用圣所的秤也是一种成圣的规定,把奉献给神的金银以神的准则来衡量。

思想:此经文教导我们,就算外邦的金银极多,也不代表外邦的规定可以影响甚至主导圣殿的法则,因为圣殿有自己的神圣规定,也有自己的秤,这都是摩西律法所定立的。若果我们因为自己奉献的东西多而期望圣所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又或者利用奉献的数目来为自己取得好名声,这便等于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奉献,这样的奉献便不能归耶和华为圣。求主让我们的奉献可以归耶和华为圣,不为回报,也不为利益,而是单单为了让自己的心意归耶和华,这便足够了。

--1-尔道自建 5月25日

02、寻求与施恩

21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

22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他的;但他的能力和忿怒必攻击一切离弃他的。”

23所以我们禁食祈求我们的神,他就应允了我们。

是三节非常重要的经文,记载了以斯拉记关于寻求神的观念。这三节经文中,“寻求”(bĭqqēš)这字出现三次、23),因而成为主题所在。到底我们如何理解当中关于寻求神的神学呢?

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个列表把作比较: 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 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他的;但他的能力和忿怒必攻击一切离弃他的。所以我们禁食祈求我们的神,他就应允了我们。由以上的对比可以,当中的都得、寻求及祈求在原文看来都是“寻求”(bĭqqēš)这字,而“寻求”(bĭqqēš)这字便正正是当中的寻求。另外,当中的禁食与克苦己心都是当中自卑这字的同意词。这样,我们发现似乎运用了的重要字眼来带出寻求神及自卑的重要性,而根据的应许,神必定回应寻求神及自卑的人,好让他们经历神的赦免与医治,亦即是经历神施恩的手来帮助寻求神的人。这样,在看来,寻求神与蒙神施恩的手来帮助形成因果关系,反之,若果有人离弃耶和华,神的忿怒便会临到。

原来,以斯拉得到神施恩的手帮助他并非因为合乎了某些波斯帝国中政治的因素,也不是因为他自己个人的能力与魅力,而是因为他有一颗寻求神的心,就算以斯拉是律法师,他在家谱中是亚伦的祭司后代,他经过专业的文士训练,成为敏捷的文士,但他却没有因此认为他不需要在神面前自卑,反之,他自己谦卑,在神面前禁食及克苦己心,不会视自己的专业为自夸的东西,反而他认定若没有神的恩手,他自己什么也不能做。这便是寻求神及自卑的意思了。

思想:你有寻求神的心吗?你在神面前愿意自卑吗?

--2-尔道自建 5月24日

03、专业的利未人

15我招聚这些人在流入亚哈瓦的河边,我们在那里住了三日。我查看百姓和祭司,见没有利未人在那里,

16就召首领以利以谢、亚列、示玛雅、以利拿单、雅立、以利拿单、拿单、撒迦利亚、米书兰,又召教习约雅立和以利拿单。

17我打发他们往迦西斐雅地方去见那里的首领易多,又告诉他们当向易多和他的弟兄尼提宁说什么话,叫他们为我们神的殿带使用的人来。

18蒙我们神施恩的手帮助我们,他们在以色列的曾孙、利未的孙子、抹利的后裔中带一个通达人来;还有示利比和他的众子与弟兄共一十八人。

19又有哈沙比雅,同着他有米拉利的子孙耶筛亚,并他的众子和弟兄共二十人。20从前大卫和众首领派尼提宁服事利未人,现在从这尼提宁中也带了二百二十人来,都是按名指定的。

以斯拉记第八章开始便记载以斯拉所带领的回归名单,而在这名单当中,以斯拉发现竟然没有利未人,他便主动组织利未人,因此,便是以斯拉所组织的利未人名单。

在这利未人名单当中,我们发现利未人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与专业,他们有的是“首领”(leaders),有的是“辨别的人”(men of understanding,和合本作教习),有的是“智慧的人”(men of wisdom,和合本作通达人),到底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称呼?

当我们参看历代志,便明白这些称呼常用来形容利未人,特别是利未歌颂者及利未守门者,而历代志上二十三至二十七章记载了第一圣殿不同事奉人员的名单,当中提及利未人拥有不同的专业:唱歌、先知、守门、管理、士师、审判官等等,当中有些专业需要经过学习而来,特别是先知、唱歌等技术性的专业需要经过文士的学习而来,这一方面与以斯拉的专业性吻合,也与一贯描述利未人的情况吻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辨别的人”与“智慧的人”便是一班经过特别训练的利未人,当利未人被掳到巴比伦时,这种师徒系统的训练方式没有改变,并且发展出不同的专业,成为“辨别的人”与“智慧的人”。再者,说明从前大卫和众首领派尼提宁服侍利未人,这些尼提宁便是殿役,协助利未人服事,并且经文强调大卫的权威,说明利未人的建立与他们的专业不是一种无中生有的事奉,而是一种由第一圣殿开始已延续到第二圣殿当中的事奉。

思想:被掳是一件伤痛的事,对以色列民的身份有深远的影响,就算被掳把利未人迁到巴比伦,但他们的专业却没有因此而失传,反之,他们忠诚地把不同的专业一代传一代,保持他们子孙的事奉质素,承载了“辨别的人”与“智慧的人”的宣称,全是因为他们专心把神借大卫的安排牢牢的记着,并且一代传一代。这样,当以斯拉带领利未人回归,便等于在第二圣殿当中重建远古第一圣殿的敬拜与事奉。到底我们的生命有利未人这样认真吗?我们现在的使命如何承传给下一代呢?

--3-尔道自建 5月23日

04、以斯拉(二)─宣告禁食,归回献祭

经文: 以斯拉记八

钥节:
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上帝面前克苦己心…

参考经文: ;代下

提要

在亚达薛西王大力支持和协助之下,以斯拉准备就绪,开始这趟漫长艰辛的旅程。出发之前他颂扬上帝促成这一切,他更强调自己要全然依靠上帝,并且在亚达薛西王面前见证全能上帝的伟大。所以他不请求波斯王派军队护送,他深信上帝有能力保护他们。

那时候旅行的车队遭到歹徒强盗的攻击,是稀松平常的事,尤其要走上1450公里的路程,并且携带那么多的财物,是很危险的。因此以斯拉在亚哈瓦河边招聚所有的人,宣告禁食,在上帝面前克苦己心。因为他知道,如今除了上帝之外,别无所靠,他必须完全倚靠上帝。因着他们迫切祷告和禁食,上帝显明祂的信实和可靠,沿途保他们不受仇敌和埋伏之人的攻击。

经过四个月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平安到达耶路撒冷。以斯拉和一切归回的人,如今亲眼目睹魂萦梦牵,心中渴慕已久的圣城和圣殿,其兴奋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他们抵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欢欢喜喜在圣殿的坛上,向以色列的上帝献燔祭,敬拜他们的主。

默想

1.以斯拉是一个有信心有勇气的人,因此他敢拒绝波斯王提供的保护,专心仰赖依靠上帝的帮助。其实人的帮助极其有限,唯有完全倚靠上帝,才是最好的保证。

2.以斯拉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他克苦己心,禁食祷告,上帝的手及时与他们同在。每位基督徒,都该有自己的亚哈瓦河,在那里禁食祷告,克苦己心,在那里你将经历上帝的同在和拯救。

3.当他们回到圣城和圣殿时,最重要的乃是敬拜上帝,向祂献祭。祭坛和圣殿永远是圣徒信仰的中心,当你愿意献上自己时,上帝必然临在你的生命中。

祈祷

主啊!以斯拉尽上仆人的本分,宣告禁食,克苦己心他成了今日属灵领袖的榜样。浮华安逸容易使人腐败,时刻儆醒,苦其心志,方能成就主的旨意。求主赐我守望的心。

--4-每日读经

05、基督徒的灵修生活――禁食

顾名思义,“禁食”,就是禁戒食物。基督教所强调的禁食,是指基督徒 在某一特定的时段禁戒某种或者全部食物。在《圣经》里,“禁食”常常和“刻苦己心”联系在一起(参,从这个意义上讲,禁食的目 的就是通过克制身体来操练灵性。犹太人的传统中,特别注重禁食,他们甚至专门设立了要求全民禁食的固定日子。耶稣坚决反对这种形式化的禁食,但他并未完全 否认禁食,他的教训中多次提到禁食(参,自己也曾有过为期40天的禁食(参。令人遗 憾的是,今日很多基督徒并不重视禁食。然而,我们仍然要强调禁食的重要意义。约翰·卫斯理(JohnWesley)说:“对于行走天路的人来说,从不禁 食,就等于从不祷告。”可见,基督徒应当好好学习禁食这门功课,以此追求属灵生命的进深。

一、禁食的意义

基督徒禁食的重点,不在禁食这个行动,而在这个行动所要表达的意义。从《圣经》的教导来看,犹太人及基督徒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意义的禁食,可见禁食包括有多种意义。了解这些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正确把握禁食的精髓,理解何为合主心意的禁食。

1.表示对罪行的悔改

《撒母耳记上》记载,以色列人在撒母耳的启发下,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行,决心“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侍奉他”,为了表示真诚的悔改,“他们就聚集在米斯 巴,打水浇在耶和华面前,当日禁食,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参。《尼希米记》记载:“以色列人聚集禁食,身穿麻衣,头蒙灰尘。以色 列人就与一切外邦人离绝,站着承认自己的罪恶和列祖的罪孽。”(参《约拿书》记载,听到约拿所传的信息后,“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 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约。以上三处经文,都提到了当事人以禁食的方式表示悔改。我们的认罪悔改,也可以通过禁食的方式表达。不 过,并不是所有的悔改都需要禁食。

2.表示对信心的操练

耶稣登山变像之时,彼得、雅各、约翰三位门徒同行,其他门徒在山下等候。 在这期间,那几位门徒因赶不出附在一个孩子身上的鬼而大受打击。见到耶稣时,他们问道:“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耶稣答道:“是因你们的信心 小。……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参看到耶稣的这段话时,有人认为耶稣在强调禁食在赶鬼中的作用,其实不然。 耶稣在这里强调的是禁食与信心的关系,而非禁食与赶鬼的关系。耶稣指出,门徒之所以无法医治这个小孩,是因为他们的信心不够,而信心不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 不肯禁食。耶稣在这里所强调的是,禁食是在上帝面前表达真诚的信心的方式。对于当时的门徒而言,虽然他们也在祷告,但他们的祷告缺少信心,因为他们不愿以 禁食操练信心。反之,如果他们能够以禁食操练信心,并以禁食表明他们对这个小孩的关爱,他们就一定能把鬼赶去。可见,禁食在信心的操练上是何等重要。

3.表示对身体的管束

人的身体实在不好对付,每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都能从理论上懂得战胜肉体的私欲,但实践中却很难做到,常常陷入“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的窘境,以致与保罗异口同声地感叹:“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正因如此,使徒保罗有一条重要的原则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如何“攻克己身”?禁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使徒保罗在批评腓立比教会 的一些人时,说“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这些人放纵私欲,专着于吃喝玩乐,全然不顾生命的长进。一个真正属主的人,会努力管束自己的身 体,避免放纵肉体的私欲。慕安德烈(AndrewMurray)说:“使我们紧紧抓住上帝那只手的就是祷告,而让我们离弃一切可见可欲之事的另一只手,就 是禁食。”的确,禁食能使我们离开肉体的享受,使身体可以服从意志的管束。

4.表示对意志的磨练

接受洗礼之后,耶稣将要正式开始 他的救赎事工。这个节骨眼上,魔鬼前来捣乱,企图瓦解他的意志。这个关键时刻,耶稣选择了禁食,以此来抵挡魔鬼的试探,并藉此坚定自己的意志,明确自己的 目标。坚持禁食40天后,耶稣饿了,魔鬼不失时机地怂恿他将石头变成食物,但他拒绝了,因为他无比清楚,“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 切话”。通过此次禁食,耶稣早已就有的“以我父的事为念”的意志,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缺少饮食算不得什么,最为重要的是完成上 帝所交托的使命,这是耶稣在此次禁食中的重要收获。我们软弱的时候,可以考虑用禁食的方式来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使我们跟随基督的意志更加坚定。

5.表示对集体的悲痛

当尼希米得知“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的消息后,“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上帝 面前禁食祈祷”:“耶和华天上的上帝,大而可畏的上帝啊,你向爱你、守你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参当哈曼欲用阴谋除灭犹太人的时 候,“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处,犹太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参。举国悲痛的日子,尼希米和犹太人选择用禁食表 达自己的悲痛,以此说明他们关心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当教会、民族或者国家遭遇患难的时候,基督徒可以用禁食的方式来表示伤痛,这是上帝所喜悦的。抗日战 争伊始,山东的陈瑞庭牧师(《圣经人地名意义汇编》一书的作者)就开始禁食,每日只吃一餐,以此表示对国难的悲痛及对祖国的热爱,直到八年后抗战取得胜利 方才恢复正常饮食。如此惊人之举,着实令人钦佩!

6.表示对穷人的关爱

《申命记》明确指出:“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无论 哪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攥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总要向他松开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补他的不足。” 关爱穷人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很多人会难以理解禁食与关爱穷人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来看《圣经》的教导,《以赛亚书》记载,上帝在谴责以色列人虚伪的禁食时, 曾向他们提出过上帝所喜悦的禁食,就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飘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从这一节经文可以看到,禁食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就是藉着禁食设身处地地为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着想,从而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缺乏。并且, 在我们禁食的时候,省下的这些食物就可以分给那些缺少食物的人。将有意省下的食物分给穷人,与将自己多余的食物分给穷人,在意义上有本质的区别。

二、禁食的实践

了解禁食的意义后,你一定会为禁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动不已,你可能会立即想到要操练禁食的功课。然而,操练禁食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不然就不能得着益处,反而会招来损失。因此,以下我们一起来学习禁食的实践。

1.明确禁食的目的

上文说过,禁食包括不同的意义,而不同的意义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目的。因此,当我们在决定禁食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禁食的目的。否则,我们的禁食就会盲目, 以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这一次禁食,是为了对付罪恶,还是为了纪念穷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教会?《圣经》中所记载的禁食,禁食者都有明确的目 的,如上文所说的尼尼微人是为了表示悔改,犹太人是为了表示悲痛。当然,我们的一次禁食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目的,也可以有两种或者多种。

2.选择禁食的方式

从《圣经》的记载来看,禁食主要有三种:(1)完全禁食:完全禁食也叫绝对禁食,这种禁食禁戒所有的食物,也包括水,用《圣经》上的话说是“不吃不 喝”。以斯帖准备面见亚哈随鲁王为同胞求情之时,对末底改说:“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太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 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参“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保罗在大马士革“三日 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这种“不吃不喝”的禁食,就是完全的禁食。这样的禁食,时间不宜过长。(2)标准禁食:标准禁食是指在禁食期间 只禁食,不禁水。时间稍长的禁食,以这种禁食为宜,因为体内长时间缺水,容易造成虚脱。(3)部分禁食:部分禁食是指禁食期间禁戒某类食物,而并不禁戒全 部食物。但以理就曾有这样的禁食,他说:“当那时,我但以理悲伤了三个七日。美味我没有吃,酒肉没有入我的口,也没有用油抹我的身,直到满了三个七日。” 21天的时间,他不食美味,不进酒肉,但会吃蔬菜等清淡食物。在开始禁食之前,我们要根据圣灵的引导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较为妥 当的禁食方式。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

3.决定禁食的时间

禁食的时间是很随意的,《圣经》并没有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多长 时间。从《圣经》的记载来看,禁食者的禁食时长各有不同。有的人禁食一餐或两餐,如大卫,“我若在日头未落以前吃饭,或吃别物,愿上帝重重地降罚与我” ;有的人禁食一日,如以色列人“当日禁食”;有的人禁食数日,如末底改等人“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有的人 禁食多日,如摩西、耶稣都曾禁食40日。当我们决定要禁食的时候,可以为自己选择一种禁食的时间,可长可短。禁食的关键并不在时间长短,而在内心是否真 诚。

4.把握禁食的内容

由于禁食包含多种意义,所以禁食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真正的禁食,并不仅仅是不吃食物,这个行动需要辅 以其他内容,才能显出其价值。第一不可缺少的就是祷告,《圣经》中提到禁食时,禁食者均会虔诚地祈祷,不论他是因何种目的而禁食。倘若一个人禁食而没有祷 告,他的禁食就会失去意义。另外,禁食也可辅以读经、默想,使自己可以更多地与上帝亲近,聆听从上帝而来的教诲,也获取从上帝而来的能力。否则禁食就会成 为一种形式,走入为禁食而禁食的误区。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禁食时一般也应当禁止一切娱乐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加专心地亲近上帝。

三、禁食的警戒

在强调禁食中要坚持的原则的同时,我们也要指出禁食中应当警戒的错误。由于我们总是软弱的,总是愚拙的,所以我们的禁食很容易不经意间走入误区,走向偏 差,以致失去了禁食本来应有的意义。因此,《圣经》坚决批判错误的禁食,目的提醒人走出误区,无论旧约还是新约,都有这样的教导。认真阅读《圣经》,我们 不难发现关于避免走入禁食误区的重要提醒。

1.不要流于形式

《马太福音》记载,“约翰的门徒来见耶稣”,问:“我们和法利赛人常 常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呢?”耶稣答曰:“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 食。”(参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均有固定的禁食时间,他们“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参,分别在礼拜一和礼拜四);约翰的门徒亦 有用于禁食的固定时间。法利赛人和约翰的门徒对禁食的理解,被当时的群众视为敬虔生活的“模范”,所以约翰的门徒无法理解耶稣的门徒“倒不禁食”的这个事 实。面对他们的质疑,耶稣以一个比喻巧妙地向他们说明,禁食要根据情况而定,要顺着圣灵的引导及自己的感动而进行。禁食很重要,但不必非要有固定的时间, 也不必非要有固定的模式。流于形式的禁食,没有意义。如果一个人不断禁食,但他从来没有经历过基督的同在和圣灵的引导,他的禁食就会失去意义,成了“有敬 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的虚伪的宗教仪式。

2.不要做给人看

“登山宝训”中,耶稣专门讲到禁食,其中一个重 要的提醒,就是禁食不要做给人看:“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 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法利赛人经常禁食,但他们的禁食进入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就是喜欢让别人看到他们在禁食,藉此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他们在禁食的时候,故意不修边幅,蓬 头垢面,衣冠不整,步履蹒跚,以吸引别人的注意。耶稣严厉批评了法利赛人的虚伪做法,并以此警戒门徒。耶稣提醒门徒,真正的禁食是给上帝看的,而不是给人 看的,如果禁食只是为了给人看,就会失去因禁食而得到的祝福。斯托得(JohnR.W.Stott)说:“禁食的目的不是要标榜自己,而是操练自己;不是 要为自己赢取名声,而是在上帝面前谦卑,并表达我们对有需要的人的关心。”这一点,我们必须谨记!

3.不要视作功劳

《路加福音》 中,耶稣讲到了一个法利赛人的祷告,这个人“自言自语地祷告说”:“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 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参这段祷告中,法利赛人始终都在标榜自己,他把自己包括禁食在内的所有行为,都当作在上帝面前的 一种功劳,并妄图以这样的功劳“打动”上帝,从而换取上帝的祝福。这绝对是错误的行径!我们禁食,主要是操练自己的属灵生命,是应尽的本分,是灵性的需 求,既不是功劳,也不是苦劳。今日教会中,有人常常在弟兄姊妹面前标榜他如何禁食,虽然口上说在为主作见证,但多有标榜自己之嫌,而标榜自己的行为其实就 是将禁食视作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功劳了。更有甚者,有人将禁食当作和上帝的交易,以禁食的行为“要挟”上帝,强迫上帝必须成全他的某项祷告,这种做法其实也 是将禁食视为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功劳了。

4.不要忽略善行

《以赛亚书》中,上帝严厉谴责以色列人的禁食:“看哪,你们禁食的日子仍 求利益,勒逼人为你们作苦工。你们禁食,却互相争竞,以凶恶的拳头打人。你们今日禁食,不得使你们的声音听闻于上。这样禁食,岂是我所拣选使人刻苦己心的 日子吗?”从消极方面指出了错误的禁食之后,上帝也从积极方面指出了正确的禁食:“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 由,折断一切的轭吗?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飘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这样,你的光就必发现如早 晨的光,你所得的医治要速速发明。你的公义必在你前面行;耶和华的荣光必作你的后盾。那时你求告,耶和华必应允;你呼求,他必说:我在这里。”(6-9) 一方面禁食,一方面行恶,这样的禁食怎能蒙主喜悦?因此,当你责怪上帝“我们禁食,你为何不看见”之前,请先反省自己是否有善行。

禁食,是上 帝所喜悦的属灵行动,是与我们有益的属灵操练,我们应当在这一方面努力追求,成为一个懂得禁食,也勤于禁食的基督徒。对于禁食,莫里森 (J.G.Morrison)有一段振聋发聩的提醒:“我们亏欠上帝禁食的债,也亏欠真诚、忠实、固定禁食的债。因着禁食,上帝能释放所有属他的能力。上 帝的百姓要为此付上责任。因着这责任及其潜能,有一天我们必要在我们的主耶稣面前交账。”但愿所有基督徒都能时常如此提醒自己!

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14年第3期

--5-雪峰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