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回归后建造祭坛且献上燔祭,定然别有意义……
建造祭坛是犹太人回归后头一次有组织的行动。祭坛象征着神的同在与保护,修筑祭坛显示了以色列人复国的意愿,也表明他们专一事奉神的决心。所罗巴伯照摩西律法的吩咐,献上燔祭(参利1-7章 )。他们此举意义深长,代表要寻求神的指引,把生命再次献上,听从主的教导,并求祂赦罪。
既回到自己的地方,为甚么又会惧怕呢?
犹太人害怕邻国的攻击。这些国家混杂了不同种族,他们的祖先曾被亚述国征服。公元前722年,以色列人被打败掳走,外族人被迫迁入北国以色列境内。这种迁徙行动是亚述国一贯的策略,免得战败国的民族主义抬头,引来动乱。部分移入的外邦人后来迁到南边近耶路撒冷的地方。现在,因犹太人回归,外邦人便感到自己在当地的主权受到威胁。
以色列人守住棚节目的是──今天我们过宗教节日,又是为了甚么?
住棚节为期七天,期间百姓入住的临时居所(帐篷、棚子、披屋 ),与祖先前往应许之地途中,在旷野漂流时所住的一样。这节日提醒神的子民,过去神如何保护和引领他们的祖先走过旷野。神对他们的爱恒久不变。(有关住棚节详细的描述
过去的经验,叫以色列人学到重要的一课──我们在其中又学到看到多少?
被掳归回者返抵故国后,不等圣殿的根基建起,便立即筑坛敬拜神、献上祭物。经过多年被掳,他们吸取了教训,明白到神不会眷顾远离祂的人。过去他们强盛之时尚且被巴比伦人掳走,何况现在人数稀少、势力薄弱,且被仇敌包围,就更该倚靠神了。他们知道服从神必须发自内心,不能当成例行公事。若我们希望随时得到神的帮助,便应当紧紧依靠祂,把祂放在首位。
以色列重视他们的律法了,你看他们献祭的频繁……
摩西律法订明献祭条例(参利1 ,利未记23章详述了其中细节。每逢月朔之日,以色列人都举行特别仪式庆祝纪念。
以物易物,很熟悉的一幕……
所罗门建造第一座圣殿时(参代下2章 ),也曾用以色列盛产的粮食和橄榄油,与西顿及推罗交换国内所短缺的木材。
所罗巴伯
城墙不是重要得多吗?生命悠关啊!为何竟然先建圣殿?
为何要先建造圣殿,然后才重建城墙呢?因为圣殿是百姓灵性上的需要,城墙则是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犹太人明白了神才是人的保护,若神离开了他们,纵使有坚固的城墙也无济于事。他们知道保持良好的灵性生活,比巩固国防更为重要。
怎么不一开始就动工,还要筹划那么久?我们做事不是要快吗?
建殿的准备工作在九月展开,直至翌年六月,九月是犹太历法一年里的第七个月 因为阳历三月才是犹太新年的开始 )。以色列人知道工程影响深远,所以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来计划筹备。预备工作看似平凡、不怎么神圣,但其实任何工程要完满竣工,准备工夫都是不容忽视的。
大卫曾清楚指示,在圣殿里敬拜时应如何使用音乐。
不求问功劳只默默付出;只因他们看到他们所有的一切,非从自己而出……
圣殿根基的奠定,有赖于每位参与者付出极大的努力,不过当中没有一人夸耀自己或诉说自己的辛劳,只将荣耀归于神。所有美善的恩赐,如天资、才能、力量和领导能力,全由神而来,应当感谢神给我们各种恩赐,又使用我们来完成祂的工作。
有关唱诗赞美神的情景,圣经记载当不只是这些吧?
圣经记载了不少关于诗歌和音乐的事工,这方面的数据请看出埃及记14章的附表。
根基没有以往的宏伟,人感沮丧;成就不及别人,人感自卑;只是在神眼里,最宝贵的是──
圣殿被毁五十年之后再次被建立(公元前536年 )。年长的一看见新殿的根基远不如所罗门圣殿的那般讲究,便哭了起来。不过,圣殿是否漂亮对神并不是最重要,因为祂所重视的是建造者和敬拜者的心。神看重我们是怎样的人,多于我们的成就。世界千变万化,灿烂一时的功业转瞬便会衰落、消逝。我们只管尽心事奉神,不必与人比较事业的成就。
哭了,情感复杂……
新殿建在所罗门旧殿的根基上,两殿的大小相若,但旧殿却是精心建造装饰华丽的,周围有很多建筑物和一个宽阔的院子。两殿均用进口的香柏木建造,但所罗门的殿用大量精金和宝石装饰。旧殿花了七年多时间才完成,而新殿只用了四年。旧殿位于繁华的市中心,新殿周围却是一片废墟。新殿与旧殿如此迥异,难怪百姓感到悲伤。
欢笑声、哭号声,织出一幅百感交集的图画,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多少这样的时候?
圣殿的根基落成,庆典中欢呼和痛哭声交杂,可见以色列人的心情复杂矛盾。圣灵会激动我们,使我们因神的恩慈而喜乐,也叫我们因罪孽而哀恸,好让神有机会使我们改过归正。当我们来到全能的神面前,同样既会满有喜乐和感谢,又会因自己的过犯和亏欠而心情沉重。
10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
11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
他本为善,
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
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12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
13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当圣殿的根基完成,利未歌颂者唱歌时,提及一些见过旧殿的老年人,他们看见这殿的根基立了,便大声哭号,这是唯一一样在天上的敬拜中所没有的东西。
这种哭号可以是一种感慨,看见耶和华的殿已荒凉达七十年,他们或者会感到绝望及无奈,但所罗巴伯为殿立下根基,让他们想起昔日圣殿被毁的情况,心中便有说不出的沧桑,便发出大声的哭号。正如我们人生有很多会哭号的地方,可能某一些事情会触动自己的情绪,看见一些地方,便让你想起一些图画,这些图画叫你想起关系,叫你想起信仰,想起人生的遗憾不安。不过,经文没有停留在此,说明百姓不能分辨欢呼(shout)的声音与哭号的声音,代表这种哭号的声音如今借着音乐的奉上,借着天地合一的敬拜,转化为歌唱的一部份,高歌唱尽自己的哀歌予上帝,并且视自己的哀歌为天与地合一的诗歌。
哭泣有很多种。最惨的哭就是寂寞的哭。所谓寂寞的哭,就是独个儿哭,这种哭泣没有人理会,也没有人介怀,更没有人递上纸巾,是一种孤独的哭。无论哭的人哭得如何大声,哭得如何惨烈,哭得如何悲痛,都没有人纪念,也没有人在乎。寂寞的哭,就是非人性的哭,是最惨的哭。
然而,哭泣在旧约当中何等合法,只是旧约不断又不断鼓励人要向神哭泣:“我的朋友讥诮我,我却向神眼泪汪汪。”约伯所剩下的三位朋友也在讥诮他,他注定独个儿寂寞地哭,然而他认定这样的哭必须哭给神,要向神眼泪汪汪。约伯把寂寞的哭成为神学,当他向神哭,便把哭泣成为神学。
为什么我们要向神哭?因为神重视我们的眼泪:“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不都记在你册子上吗?”向神哭泣,因为神珍惜每滴眼泪,每滴眼泪都承载了无比的价值,仿佛是人性的倾流,把真我化身成泪水,现在神用皮囊接受每滴眼泪,代表神在乎我们整个人。世上所有 人都不在乎,但神必在乎。
因此,请尽情哭泣吧!但请不要忘记向神哭泣,把哭泣与神学接驳,这样的哭泣把真我倾流给神,神必以安慰来回应,让哭泣者的眼泪化为欢笑,让那隐隐作痛的心灵化为无限的赞美。
思想:你的人生有没有一些不能逆转的遗憾?你的生命是否常常因为苦难而正在唱哀歌?昔日犹太人被掳为他们带来心灵的创伤,而你也是否因为某些黑暗的经验带来心灵有不能保救的创伤?可能因为这个遗憾而不再敬拜神,甚至埋怨神。不过,在这一段,我们看见昔日犹太人的哀歌可以化为天与地的敬拜,所以今天的经文鼓励你,再次把你的心奉上,虽在哭泣中,还能把自己的哭声成为“欢呼”,再次经验天与地的敬拜。
10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
11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
他本为善,
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
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12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13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当匠人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后,利未歌颂者亚萨的子孙便根据大卫的安排来奉上音乐赞美,奇妙的是,这样的赞美也在约伯记当中也找到类似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列表来看他们的对比:
| 1.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10节) | 1.立大地根基的时候(4节) |
| 2.亚萨的子孙利未人(10节) | 2.晨星、神的众子(7节) |
| 3.歌唱、大声呼喊(11、13节) | 3.歌唱、欢呼(7节) |
这个对比非常有意思,我们看见第二圣殿的根基与大地根基作类比,说明了圣殿的敬拜类比天地的敬拜。当一个人进入圣殿时,便等于进入一个世界宇宙,让人可以尝试天地的赞美;第二,亚萨的子孙利未人与神的众子及晨星作对应,这代表在地上利未歌颂者的事奉反照天上天使的事奉,同样地,我们看见诗班及敬拜队的服事与天上天使的事奉同步,当立天地根基时,天使在歌唱,正如第二圣殿的根基立上时,利未歌颂者也歌唱;第三,天使与利未歌颂者的歌唱及欢呼的用字都是一样的,大家要留意“欢呼”这字解作“大叫”(shout),是一种大声欢乐的呼求,正如天上的天使如何“欢呼”,地上的利未人也如何“欢呼”,因此我们再次看见天地如何合一,在根基立下时敬拜。
天地类比的敬拜,正正是一种恩典的敬拜,我们是谁?竟然可以反照天上的敬拜,学习天上的样式,敬拜队及诗班竟然可以反照天上天使的歌唱,让人听到天上的声音!我们是谁?竟然能与天使一样唱出“欢呼”,而这种“欢呼”却竟与天使的“欢呼”一样!我们是谁?地上的圣殿竟可类比天地的创造,我们却竟可站在圣殿中加入天地的赞美!我们都是不配的人,但神却竟使用不完美的人,反照天上完美的敬拜,这是何等的恩典。
思想: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歌声能反照天使的歌声?自己在神面前的“欢呼”却与天上天使的“欢呼”一样?就让我们这领受恩典的生命,能有神的恩典殖入天地同步的赞美行列中,让更多地上的人成为敬拜者,成就神天上的旨意在地上,这也正正是耶稣所教导的主祷文的祈求。你愿意吗?
7他们又将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泰尔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塞鲁士所允准的。
8百姓到了耶路撒冷神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并一切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兴工建造;又派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
9于是犹大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都一同起来,督理那在神殿做工的人。
说明第二圣殿重建的资源来自外邦人,他们是西顿人、推罗人,因着波斯王古列(亦即是塞鲁士)所允准,把最好的木运到耶路撒冷,并且要派利未成为他们的督工。圣殿是用来恭奉大君王的殿,这君王是天和天上的天都不足祂居住的神,因此,万国万民都送来资源来支持这殿的重建。
哈该书有这样的记载:“我必震动万国;万国的珍宝必都运来,我就使这殿满了荣耀。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哈该书同样的关注是第二圣殿的建立,而现在我们看见一幅与以斯拉记差不多的图画,就是神会感动列国把珍宝运来给所罗巴伯来建这个圣殿。这样起码叫我们明白两点:(1)这个圣殿之所以能够敬拜,之所以可以这样的荣耀,完完全全不是因为犹太人自己本身有本钱,而是完完全全神的供应,因此当犹太人看见这样美丽的殿时,他们不可以自夸,也不可以认为是自己的努力而打造而来的;(2)这个圣殿的打造是来自万国万民的珍宝,这样便象征这殿是万国万民祷告的殿,用来服事万国万民,因此,犹太人不可以把这殿私有化,认为圣殿敬拜是自己的专利,否定了这是万国万民祷告的殿的神学事实。
在新约,教会是圣殿,我们被建造成为灵宫,就算现在的我比过往的我有多美丽,也不可以因此认为这完完全全是自己的努力及作为,因为我们今天成为何等样的人,都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我们要明白自己本身是没有本钱的那一位,也是白白接受由神感动而来万国万民所建造的这一位,很多人在自己的生命当中做了很多功夫,一个人的生命工程是经过很多人的参与,因此我们不可以高傲,要自卑不忘神的恩典。
思想:或许当我们得救,成为教会的一员,便慢慢有一种排他的情况,认为某一些人不适合加入教会,因而把教会私有化,成为服务某一些特殊阶层的具乐部,而不是开放给所有万国万民的圣殿。求主怜悯我们,把我们的私心与骄傲除去,学习基督的怜悯,让更多人能走进教会,那怕这些人在人看来奇奇怪怪,但收纳他们却正正是神的心意。
1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2约萨达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神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
3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
4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
5其后献常献的燔祭,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
6从七月初一日起,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燔祭。但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拆掉第一圣殿之后,圣殿的原址只有荒凉;在犹太人被掳后,犹太省被其他人管理,被掳的犹太人对原址的控制有限,所以说明被掳回归的犹太人惧怕邻国的民,因为他们已离开了原址最少有七十年之久,他们的老家乡已被邻国的民所控制,就算他们得到波斯王塞鲁士王的允许,但却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及经济上都比不上邻国的人民。原文“惧怕”(terror)这字就好像我们现在形容伊斯兰国的字一样,面对伊斯兰国,我们有“惧怕”的感觉,同样地,当时的所罗巴伯面对邻国的民,都同样有这种的感觉。
不过,他们没有因此而停留在“惧怕”当中,他们立定心志重建已破坏很久的燔祭坛,这其实是一件政治非常不正确的事,因为重建敬拜的祭坛在当时的社会看来,不是一件纯粹宗教的行为,而是同样是一种政治及军事性的行为,因为任何一个宗教圣殿的中心,也同样都必须是政治及军事的中心,别人会问:到底这班人重建祭坛,会否有别的政治及军事动机?不过他们似乎没有太多考虑,因为他们回归只有一个目的:重建祭坛,就算他们的行动被人诠释为政治及军事的独立,他们也不可以因此而停止,为何他们有这样的信心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经文当中一个希伯来文的介词是重复出现,那就是“像”(as)这个介词,这介词也可以解作“根据”(according to)。说明他们聚集“像”一人,说明他们献上燔祭是“根据”律法书(torah),说明他们守住棚节是“根据”律法书所写的(written),更说明他们是“根据”律例所写的,这样“根据”律法的做法,成为他们“像”一人的根本,他们“像”一人的合一来自“根据”古老的律法,他们没有别的信仰,只有古老的律法,成为他们在政治多变的环境中的依据。
思想:神给予回归的犹太人最宝贵的礼物 – 律法,有了这礼物,便可以重修祭坛,重建敬拜有余了。同样地,神一早已为我们预备很重要的礼物,以致我们可以担任祂期望我们作的事奉,但很多时我们都认为自己学历不好、拙口笨舌、信主年日短等等,以为作基督徒所倚靠的是这些,其实神已给予了一个很宝贵的礼物我们 – 圣经,已足够改变身边的弟兄姐妹。你相信吗?
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参考经文: ;;;提要
在省长所罗巴伯和大祭司耶书亚领导之下,返乡民众做的第一件事,即重建祭坛,以便早晚向上帝献祭。按着摩西的律法守各种节期,他们恢复了对上帝真心的敬拜,正如当年摩西对法老王所说的:「容我们的百姓去,好事奉我。」而今,他们离开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恢复与上帝亲密的关系,何等美的光景。
接着他们开始累积建殿的材料,请建筑工人,开始重新建造圣殿。所罗巴伯的圣殿极可能建于所罗门圣殿根基上,新殿根基立定的时候,在感恩赞美的奉献敬拜中,会众情绪激动复杂,有人欢呼、有人哭号。老一辈见过旧殿光辉的人,想到被尼布甲尼撒所毁,不禁悲从中来。但有些人想到70年后,新殿根基仍能建立,便喜极而泣了。在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他们尚未建立自己的房屋,就先修建圣殿。圣殿需先建,其次是城墙、街道,然后才是住屋。
在建殿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敌人和撒但的拦阻。所罗巴伯与其他犹太领袖,秉着智慧与勇气,拒绝与敌人妥协,也不接受他们的帮助。虽然敌人用毒计、贿买谋士去破坏上帝子民的工作,以致造成长达15年的停顿。但借着所罗巴伯不屈不挠的信心前导下,以及先知哈该的劝勉,上帝的旨意后来还是成就了。
默想1.犹太人归回第一件事就是重修祭坛,恢复敬拜,重建圣殿。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对付罪、破碎自己,那是需要重修心中祭坛的,并且让十字架成为你信仰的中心,让基督登上你心中的宝座。2.所罗巴伯重建圣殿时遭遇拦阻是可以预见的,因为一切真为上帝工作的,都会有难处的。面对撒但的攻击和拦阻唯一的方法便是依靠上帝,坚持信心,用圣灵所赐的宝剑向牠还击。;3.在他们遭遇难题之时,上帝差派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向他们说劝勉和安慰的话。感谢主,在一切困难和试炼中,总会有上帝的帮助和安慰的。祈祷主啊!跟随您的路上,心中原有的邪情私欲,加上黑暗权势的掌控满布荆棘、罗网,总是跌跌撞撞的,但每一次的失败,就是重修祭坛的开始,它也是得胜跟随基督的秘诀,哈利路亚!
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祂本为善,祂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参考经文: 拉一~二提要
今日的经文,是文士以斯拉所写的。他是出生于巴比伦的犹太人,是属利未支派,是大祭司亚伦的后裔。上帝特选他,为了帮助被掳归回的百姓,在信仰上扎根。在上帝话语的教导上,他的贡献卓越。他曾编著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和部份的尼希米记,以及书一一九篇。根据犹太人传统的说法,他是编订旧约120人会议中的主席,确立了旧约希伯来文圣经的正典。他一生致力于上帝话语的编纂和教导,是上帝忠心的仆人。
在今日的经文中,以斯拉记载了第一次归回后,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时的光景。他特别提到:「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祂本为善,祂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这是他们魂萦梦系的所在,而今能亲眼目睹,并且重立根基,心中的喜乐,是笔墨难以形容的。在赞美称谢声中,众百姓都大声呼喊。那些见过旧殿的老年人,激动得号啕大哭,泪汗如泥。众百姓泪中带笑、悲中带喜,哭叫、欢呼之声,响彻云霄,久久回荡不能散去。想来,此情此景怎不令上帝动容?祂必悦纳他们所献上的赞美。亲爱的,何须等到失去时,才能明白拥有时的可贵?又何必等到重新得着时,才珍惜上帝的恩典?让我们早早记念主的恩惠,赞美祂的慈爱和信实。
默想1.特别注意这些重回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是如何赞美称谢上帝的:(一)祂本为善(He is good.)、(二)祂永发慈爱(his love endures forever),两者皆为上帝重要的属性。祂是永远配得我们赞美、称谢的,是我们得着恩典的根据。2.「大声哭号」和「大声欢呼」是可以并存的,那些老年人站在新立的根基前,恍如隔世,以前经过的死荫、患难,仍历历在目。亲爱的,不论哭号或欢呼,都是真情至性的倾泻,对上帝而言,是呼求,也是赞美,都是祂所悦纳的。赞美的金言1.从基督徒嘴中流露出的赞美,正是他生命的赞美。他生命流出的蜜,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养分的;对主耶稣来说,它们好像蜂房下滴的蜜般甘甜。司布真2.上帝口中所出的一切话,句句定准,绝无反悔。──CH Spurgeon赞美的经文1.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其后献常献的燔祭,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2.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祂本为善,祂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3.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赞美的祷告亲爱的主阿,凡投靠祢的,愿他们喜乐,时常欢呼,因为祢护庇他们。又愿那爱祢名的人,都靠祢欢欣。祢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他们,在祢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祢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经文:
【】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以色列的圣殿于主前586年毁于巴比伦。照着耶利米的预言,70年后,经历被掳洗礼的以色列人又重归故土,并开始重建他们的圣殿。相比约450年前以色列鼎盛时期所罗门所建之圣殿的规模-(。如今刚刚回归,还被周围不怀好意的敌邦环饲的犹太人,所建之殿可以想象是何等相形见绌。因此,年轻人欣喜圣殿根基初立而高兴欢呼,而经历过旧殿之恢宏,并经历了犯罪受罚之苦的老一代,感怀古今,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欣喜欢呼也好,大声哭嚎也罢,不同的经历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也都在述说着同样的一段历史情怀就,民族情感。圣殿是否恢宏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圣殿的情怀弥足珍贵。欢呼是真情,哭嚎亦为实意,同样的处境,不同的经历,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却都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感怀人生的不易。若果真能从过去的偶像崇拜,世俗洪流中走出,那就是最重要的心殿之重建,信仰之重整了!想必以色列人经历了那段屈辱的被掳苦难,也已经晓得了真假的信仰,从此以后,不管他们身犯何罪,他们却再也不会敬拜偶像了。事实上,物质的圣殿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殿所代表的神人契约,上帝的同在,和他们心灵的殿是否被上帝居住。由神主宰,那才是真正的信仰。根据记载:所罗门统治第4年-B.C.966(开始建筑圣殿,经7年6个月才竣工-(。B.C.586,圣殿被巴比伦毁灭,以色列百姓从此分散居住,他们所到之处,以地区为单位处处设立会堂-synagogue(,以会堂为中心去礼拜,代替圣殿的献祭,处处建立团契式的崇拜,分享家庭式的信仰生活,形如今天的温州信徒,生意做到哪里,就在那里建立教会。其后,会堂越来越增多,到了1世纪在耶路撒冷就有4,080多个。相比过去的圣殿,这种以学习上帝律法为中心的敬拜,以家庭团契为中心的信仰活动,才是建立犹大之信的精神之根。历史走到波斯王居鲁士时,他允许所罗巴伯带领被掳之犹太人及其后裔,归回耶路撒冷,并且于B.C.537开始重建圣殿工程。不料中间受阻中断,于B.C.520由哈该等先知鼓励,又重新开始建殿,B.C.516年3月12日竣工。此为第二圣殿,即所罗巴伯圣殿。圣殿献殿之时,也没有所罗门当年的辉煌,亦未见所罗门献殿之时充满神的荣耀的奇迹。诚如以西结的预言,那将成为等待弥赛亚降临的象征-(。所罗巴伯圣殿作为一个象征而待完善的殿,一直保留到主前20年,其时大希律王为讨好犹大人而重新建立了第三圣殿,时至耶稣时代,已经建立了46年尚未完工,其奢华相比所罗门圣殿有过之而无不及(见附图)。但尚未真正算是完工献殿,主后70年又再次彻底毁灭于罗马的提多将军,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了(太24章)!直到今日。可见上帝从未视圣殿为信仰的代表,正如以色列也没有因为希律建殿而对其增加一丝一毫的好感。没有信仰,圣殿亦不过徒有其表;有了信仰,有没有圣殿又有何妨?巴比伦以为毁灭了圣殿就能毁灭犹大的民族情怀,罗马以为焚烧了圣殿,赶走了犹太人就能赶走他们心中的敬畏。谁知,正是那份外在的殿没了,内在的殿才显得如此光耀辉煌,正是被逐出了自己的家园,他们才找到真正的信仰和民族的灵魂。可见,悲痛也好,欢呼也罢,经历的不同,感受的也不同,所相同的是那份信仰的情怀,那份家国的皈依,那信仰的殿却在被毁与被焚中,永远地,永远地耸立起来了!亲爱的父上帝:祢是爱我,为我舍己。祢视我们为眼中的瞳仁,接纳我们为祢的儿女,祢惩戒而未丢弃,祢打伤而又缠裹。我们在祢的管教中认识真理,在祢的医治中找回自己。求祢在我们心里建立祢那永不衰残的信仰,在我们灵魂深处植入对祢永恒的敬畏。也求祢将我们从巴比伦之囚中释放,让祢的儿女在祢的里面享受尊严丰富和喜乐平安。私欲的缠累,罪权的欺压,尘世的喧嚣,人性的败坏,都是我们深深的囚牢。主啊!求祢拯救我们,释放我们,提升我们,抬举我们。主啊!求祢坚定我的信仰,坚固我的信心。我们要彼此相爱,在祢的真理中彼此建立。在生活中寻求祢,在侍奉中与祢同工。在敬畏中爱祢,在自由中谨慎。在善事上结果,在美事上用心。寻求祢的喜悦,追随祢的脚踪。愿祢赐福,让我们今生得百倍,来世有永生。不贪却丰富,无欲却积极。被祢的爱激励,被祢的托付喜迎,以至我们可以在喜乐中侍奉,在感恩中生活。在世有美好的福乐,在天有永恒无比的奖赏。求祢拯救我们脱离一切试探,救拔我们胜过一切的私欲和诱惑,脱离嗜好的捆绑,挣脱恶习的缠累。求祢兴起发光,求祢施恩拯救。在我们身上得着荣耀,有祢坚立让我们活出祢的美好。奉耶稣基督的名祈求!阿们!讲道内容
讲题:我们要与你们同去经文:-13主讲:潘币谴道师 一、引言弟兄姐妹,平安!这个月初,我跟精兵协会到缅甸拜访一些教会及机构,这次的拜访比较特别,我们之前都是拜访华人的单位,但这次拜访了国际性的宣教机构,以及缅甸本地服事缅族及缅甸各民族的学生团契,因着这样一个机会,我认识了一名在缅甸服事十年的日本籍宣教士,因为缅甸还不是一个可以公开宣教的国家,为了保护宣教士的安全,在宣教士本人的同意下,我将会使用代名来称呼她,我们就暂且称她为Tomoko。
在缅甸生活十年的Tomoko,说着流利的缅语,穿上缅甸传统服饰笼基的她,乍看之下就像是道地的缅甸人,因为缅甸还无法使用宣教士身分的签证进入,所以曾在日本当过医师的Tomoko,是以医师的专业身分进到缅甸,她透过医治人的疾病,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关S,她也照顾因战争或是各种原因成为孤儿的少女们,Tomoko透过这些事工,与其中愿意更多认识基督信仰的人一起读圣经。当我们听着她在缅甸所做的事情时,不免有些好奇地问她:「现在日本只有1%不到的基督徒,相较之下,缅甸还有6%的基督徒,为什麽要离开日本到缅甸宣教呢?」
我们问了关乎「选择」的问题。人的一生中充斥着大大小小的选择,通常我们选择A、不选择B,是因为A分析起来比B还要好、还要合理,但是,似乎有些时候,我们的信仰会帮助我们选择看起来比较不合理的选项。
二、波斯帝国中,一小群犹太人的选择住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也面临一个选择。从他们被抓到巴比伦算起,已过了六、七十年,在这历经两三个世代的被掳岁月,他们终于遇到了新的统治者波斯。波斯战胜了巴比伦,建立幅员广大的波斯帝国,帝国的面积远远超过原来的巴比伦,这个东起印度河、西到地中海的广大区域,包含了杂的种族及宗教,波斯王居鲁士的统治方式不同于巴比伦君王,他给这些被征服的国民一定程度的自治权,甚至允许他们返回家园。居鲁士对犹太人说:「耶和华天上的上帝已将地上万国赐给我,又委派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去,重建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殿,他是在耶路撒冷的上帝;愿上帝与这人同在。凡存留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还要为耶路撒冷上帝的殿甘心献上礼物。」-(
光听这段话,会以为居鲁士是一个信靠耶和华上帝的人,但其实居鲁士没有归信上帝,他并不独厚以色列人,而是因为他尊重波斯境内所有的神明,他对各个民族都是如此,他归还各民族原来被夺走的珍贵器具、神像,鼓励不同信仰的民族重建神庙。居鲁士这麽做,是希望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可以为他求长寿、为他的国求平安。
袢】砣菡策的居鲁士,没有强迫所有的人都要回到家乡,所以犹太人的选择来了!到底该不该回耶路撒冷重新建造圣殿呢?
既然居鲁士尊敬以色列的上帝,就如同他尊敬其他民族的神明一样,那麽对居鲁士来说,耶和华只是众多神明的一个,剩馀的犹太人不过是波斯帝国中的一小群人而已,如果波斯帝国改朝换代,遇到不尊敬耶和华上帝的君王,那回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不就处在不利的位置吗?不用说改朝换代,犹太人离开耶路撒冷已经几十年,耶路撒冷必定残破不堪,犹太人在巴比伦已经有越来越稳定的生活,也积存了一些财产,有些人甚至变得相当富有,为什麽要长途跋涉回到犹大地受苦?还有,耶路撒冷经过这麽一段时间,必定已有一些人居住,这些人可能是撒玛利亚人,也可能是外邦人,他们会不会对回去的犹太人产生敌意?
不论怎麽分析,返回耶路撒冷建圣殿绝对不是最佳的选项,我们后来也从圣经知道,重建圣殿只是整个回归工作的第一步,除了重建外在有形的「圣殿」及「圣城」,最重要的是,还要重建上帝「圣民」的内在生命、信仰生活,整个重建几乎经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这群犹太人面对的是一个无法很快看到成果的选择。
根据《以斯拉记》的记载,剩馀的犹太人,加上他们的W人,有将近五万人成为第一批回到耶路撒冷的人,五万人只椎笔庇烫人的一小部分,管这个选项看来不合理、不划算,但这群由所罗巴伯带领的队伍,依然勇敢地成为回归重建的第一棒。
当他们聚集在耶路撒冷,便上下齐心、如同一人地开始工作,祭司首先重修祭坛,早晚献上燔祭、敬拜上帝,接着人们才开始立圣殿根基。他们彷造所罗门王当年的作法,从黎巴嫩运香柏树,做为建圣殿的材料,他们还有严格的施工及监工标准;当工匠立好根基后,他们便照着大卫王所定的例,也如同所罗门圣殿完工时,祭司穿上礼服吹号、利未人敲钹,以歌声及乐器来美称谢耶和华。当根基立定,他们开心地大声欢呼,但也有许多见过旧殿的老年人,因着可以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新的圣殿动工,就放声大哭,虽然此时圣殿连雏形都还没有、只是一个很小的开始,但他们的内心还是非常激动!上帝果然应验先知的话,为以色列成就大事!激动与欢乐的情绪交织,人们甚至没有办法分辨是哭泣的声音或是欢呼的声音。
哭泣似乎也预告了不幸的降临,他们的声音传到远处、吸引人的注意,果然不久之后就发生他们所担心的事,耶路撒冷当地的居民用尽计谋反对、拦阻他们,除了面对敌人的仇视,他们也面对荒年、没有好的收成,生活变得贫困,波斯宫廷的赞助也是有名无实,导致圣殿工程停顿,重建工作因此延后十五年。
三、不合理的决定关乎……听到这e,犹太人好像做了一个不是很理想的选择,但是,偏偏上帝感动人去做的事,很多时候不是经过人合理的计算。当我们在缅甸问宣教士Tomoko为什麽要离开日本时,我们得到一个更无法理解的回答。Tomoko生长在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她就参加儿童主日学,在各方面也都表现得很乖巧,但是她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人,小小的Tomoko,已经知道自己会嫉妒同学、会想要忤逆父母,基督信仰对她来说,只是有好的行为让人看见,不一致的内在感受与外在表现,让她很苦恼。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到阿富汗宣教的宣教士回到日本,来教会跟他们分享在阿富汗的工作,宣教士说,阿富汗的人非常反对基督信仰,也因此很难带领人认识基督,他在阿富汗这几年,只有带领三个人相信基督,但是,这三个人,有一人因为改变信仰,而被他的社群杀死,另外两个人也因此开始逃亡的生活,虽然这位宣教士目前没有任何一位信徒、他在那e传福音也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他还是会再回到阿富汗。小小的Tomoko听到后,觉得很震惊:居然有人为了相信基督丧失生命、逃离家园,居然有人为了跟人分享基督,愿意回到这麽危险的地方。Tomoko在心中祷告,她想要更认识耶稣基督,她希望信仰不只是她外在的表现,而是有一致的内在生命,她也希望成为跟人分享信仰的人。她在心中立志成为一名医师,用医师的专业,像这名宣教士一样,进到不容易传福音的地方。
这些让人做出不合理决定的选择,往往关乎人生的召命,或是说「上帝赋予人的使命」,是因着上帝在人的心中动工、让人行动,让人愿意走出自己的安乐窝、跨出自己的舒适圈,做出难以理解的决定。
在《以斯拉记》的第一章说到:「耶和华为要应验藉着耶利米的口所说的话,就激发波斯王居鲁士的心-(」,居鲁士送出财物、归还圣殿的圣物,并且要四L围的人协助犹太人归回,L围的邻居不只要协助犹太人回乡,居鲁士更要他们甘心献礼物给上帝的殿。虽然居鲁士没有归信耶和华,但是君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随着上帝的旨意流转-(,在一百多年前,耶利米就说出了居鲁士的行动,耶利米书说到:「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实现我的恩言,使你们归回此地。-(」上帝在历史中掌权,上帝透过地上的君王,成就祂的旨意。上帝不只感动君王,祂也感动百姓:「凡是心被上帝感动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如果不是上帝在人的心中动工,君王不会颁布这样的命令,如果不是上帝在人的心中动工,将近五万名犹太人,不会选择走这困难的路。
当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就守「住棚节」,住棚节是以色列人三个重要的节期之一,节期有一L的时间,要住在临时凑合的帐棚中,这段时间的生活与富裕安稳的生活正好相反,这提醒以色列人要记得,他们是因上帝的拯救而活。这对归回的犹太人特别有感触,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建立所谓的正常生活,需要在不稳定中、在刻苦中信靠上帝。
回归的犹太人、立志到敌对福音之地做医疗宣教的Tomoko,以及那位到阿富汗的宣教士,其实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不满足于信仰的现状,他们同样渴望经验上帝经验上帝真实的拯救、真实的福音!他们虽然是人群中的少数,但是是被分别出来,归回上帝的人。
四、虽然不都顺利……做上帝的工,不表示就会一帆风顺,还是会遇到外在的拦阻,以及自己的退缩。
反对建殿的人,从波斯王居鲁士到大利乌登基的年间,不断地贿赂人去破坏犹太人的计划。但当大利乌王登基不久,犹太境内的两位先知哈该及撒迦利亚,认为停顿十五年的圣殿工程可以重新开始,于是起来劝勉犹太人。哈该斥责人们的懒惰与冷澹,哈该说:「这殿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他要人们省察自己的行为,当上帝的圣殿还荒凉,不该只顾着自己的房屋,除了责备,他也鼓励百姓说:「耶和华说:我与你们同在。」-( 于是,上帝再次感动领袖所罗巴伯、耶书亚,以及众百姓存敬畏的心、起来同心建造圣殿。
这时,反对的势力还没有消灭,河西总督以及他同党的人,将犹太人建殿的事上报大利乌王,准备要重挫犹太人的士气,但是因为上帝看顾犹太人,河西总督告状的同时、没有叫他们先停工,所以在等候大利乌王的回覆前,犹太人仍继续重建圣殿。更奇妙的是,大利乌王在王宫中找到当年居鲁士王颁布的书卷,上帝感动大利乌王降旨,要河西总督以及他的同党,不可以拦阻工程,并且还要从王的财产中,由河西所缴纳的贡银,迅速拨款给建圣殿的工程,免得工程停顿,就连犹太人献祭所需的一切,大利乌王也要河西总督按照祭司的要求供应。敌人的计谋不但没有得逞,反而让工程加速,君王开始重视圣殿工程、建造圣殿也更具有合法性。终于,在大利乌王的第六年,圣殿重建完成。
《以斯拉记》强调的不是以斯拉这个人,虽然他是后来透过上帝的律法重建圣民信仰的重要人物,但他不是这卷书的主角,这卷书的主角也不是带领第一批以色列人归回的所罗巴伯或大祭司耶书亚,在读这卷书时,我们似乎看到很多领袖,但却没有一个领袖特别突出,因为整个工作是由团体完成,这些领袖很自然地被吸纳在团体中,我们看到一群人「如同一个人」一样,重建工作是所有人回转向上帝、同心敬畏上帝的结果!Tomoko也不是日本或是缅甸的英雄,她从日本被差派到缅甸,是她背后差派的教会对上帝顺服的结果,她的教会也如同一人地参与在缅甸的医疗宣教中,Tomoko也希望,每次回日本分享都可以感动更多人投入。
日本宣教士Tomoko在成为宣教士的路上,也曾经退缩、停滞,长大后的Tomoko的确完成了医学院的训练,也顺利成为一名医师,但成为医师后,她却渐渐忘记当时上帝给她的感动。因为从小家e就不是很富裕,当牧师的爸爸相较许多行业也不是特别有地位,于是当她自己成为受人尊敬、收入也不错的医师,就习惯也安于当医师的生活。直到有一天,Tomoko接触到一名刚出生的小孩,这名小孩在出生的那一刻并没有哭、没有呼吸,过了一些时间,她才有气息、开始哭泣,虽然小孩子存活了,但医疗团队知道这名孩子可能也活不了太久,果然在二十四小时后,孩子就死了。Tomoko陪伴这个孩子从出生、到彷匪劳觥⒒罟来、又死亡的历程,心中感到很震撼,她意识到:「人的生命气息都是上帝给予,人无法为自己多存留一口气,今天活着、明天会怎麽样都不知道,所以每一天都要为上帝而活,为上帝要你做的事情而活!」上帝感动她想起到福音难传之地医疗宣教的使命,于是她毅然决然辞职,成为一名医疗宣教士。Tomoko不是不知道日本的基督徒很少,而是她相信,上帝使用她就如同使用当年那名到阿富汗的宣教士一样,要唤起日本基督徒火热爱主的心,她不是一个人到缅甸宣教,是上帝感动许多日本基督徒一同参与在这个宣教的行列中。
五、可以期待……我们看到,当上帝给我们一个感动、使命,不是一步就能完成,到达终点的那一步,需要有许多次的顺服。但我们每经历一次上帝,就有多一点的力量回应,当多回应一步,就可以再多经历上帝一些,如同上帝指示所罗巴伯: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上帝的灵方能成事。-(是上帝的灵带着我们往前走。
很多事无法单靠一个人完成,我们也看到当一群人同心敬畏上帝,「如同一人」的信仰行动,所带出的力量!因着犹太人的重建工作,先知撒迦利亚预言,将来会有许多民族、国家、城镇的人来寻求耶和华,恳求耶和华的恩,撒迦利亚说:「在那些日子,列国中说各种语言的人,必有十个人强拉住一个犹大人衣服的边,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上帝与你们同在了。』」-(
上帝给你的人生召命、一生的使命是什麽?当以色列人进行着重建工作,撒迦利亚看见他们在创造未来,创造一个让更多人渴慕上帝、抢着要来认识上帝的未来,如果你因着环境或是自己的因素,对上帝给你的使命停滞不前,愿上帝在这个时刻再一次激励你回应。
我们一起来祷告:天父上帝,感谢祢是在我们的生命中动了善工,也应许会成就这工的上帝。
求祢不但复兴祢所感动我们的使命,也复兴我们的信仰生命,为我们造清洁的心,使我们重新有正直的灵,我们愿意将自己献上如同活祭给祢,求祢使用我们吸引万人来敬拜祢。愿我们的教会成为祢的圣殿,更愿世界成为祢的圣殿。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旧约尼希米记-历史书(和玛拉基书-先知书(是旧时代最后的两卷书,尼希米和玛拉基是同时代-主前四百年左右(的人。尼希米说出在修建耶路撒冷-城墙所代表的(之艰难危险日子里,神是慰藉和安乐,意即属灵人在恢复神的永远目的-即达到基督的丰满(这件事上,乃是藉着自愿跟随羔羊,行走十字架道路。经历神是慰藉和安乐而实现的;玛拉基说出神的使者传信息警告神的子民,意即属灵人专一传讲基督和祂的钉十字架之信息,以实现神的永远目的,警告神的子民。-参;,,;,(。他们代表旧时代末了神最终运动中,带进主耶稣第一次降临之团体的工具或器皿,预表新时代末了神最终运动中,带进主耶稣第二次降临之团体工具或器皿。
今日我们乃是处在新时代末了神最终之运动中。过半个多世纪,被神使用已归主之神的仆人们,特别那些一举一动学习“活着就是基督”之属灵人,就笔者认真读其信息和亲身接触其人,而寻得圣灵鉴别之结论:
-1(受托丰富传递神的永远目的即达到基督的丰满;-2(专一多面传讲基督和祂钉十字架之信息、而且实际应用学习,以带进教会真实的属天合一,实现神的永远目的;这种为着整个基督身体-并非为着任何基督徒分割之宗派(之特殊神仆,在英文世界里,可以说,有一位做代表的弟兄。数十年来,由主受托之属灵职事,就是为此。在中文世界里-人口最多(,有一位弟兄于一九三九年就已开始介绍这属灵职事到中国。在印度世界里-人口次多(,也有一位弟兄曾介绍这属灵职事到印度。今日各处自愿跟随羔羊的圣徒,目前也都正在进入这属灵职事之丰满里!上述这些做代表之主仆们和各处自愿跟随羔羊之圣徒们,确实是神最终运动中的团体器皿,以促进主耶稣第二次的降临!
一九四七年,主仆介绍几位属灵人,五零年后,笔者即开始在圣灵指引下慎思明辨,领受编录他们由主受托之属灵职事。-历代神交托某些属灵职事给人,其人本身都算不得什么,但其成全神永远目的之职事却是非常重要的!保罗说,“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
最近数年,笔者重编之《祂必加增,我必减少》,《活着是基督》,《自愿跟随羔羊》,《圣灵器皿启示》,《在基督里》,《与基督同坐天上》等,数百页信息,引我们进入永存不朽坏之属灵实际-参(,大部分都是领受的。对编者而言,确实是无价之宝!所编这些信息之讲解,道理本身都是次要不完全的,但圣灵藉这些信息,开放天窗,叫我们确实看见并引领我们进入更大更广之基督的丰满,因而今天,经历“祂必加增,我必减少”-另译(,实际活出基督,才是首要完全的!
但愿你我都蒙恩,有份于神最终之运动,而忠信传递这些信息给圣徒。主若许可,笔者-传递者之一(将继续编印服事,与各处弟兄姊妹分享。一切信息非卖品,可复印-copy(,分送需要者。请在宝座前,为着各处主内亲爱弟兄姊妹,进深向前、多方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