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禁食与否真是很重要的吗?神说──
7章 犹大人被掳后在每年八月(公历 )为耶路撒冷的陷落禁食,到大利乌在位第四年时(公元前518年 ),已有七十年了。这时耶路撒冷的重建已经完成,百姓就来问圣殿的祭司和先知今后要不要继续禁食。神没有直接答复这个问题,反而告诉他们行公义、好怜悯比禁食更重要。祂要求祂的百姓真正地公平待人,并且怜悯软弱的人。
神不看重形式,祂看的是人心。我看我心……
以色列人失去了爱神、与祂建立良好关系的热诚。撒迦利亚告诉他们,尽管他们禁食,却非真正敬拜神,也没有真正的悔意。他们被掳以后的禁食,并没有想到神,也未追想当初导致被掳的原因。你去教会、祷告、与其他信徒相交,只是习惯,还是出于真心呢?神说没有诚意去认识祂、爱祂,这种敬拜的态度会使人败亡。
南地在犹大的南方。
神说话我若不听,我呼求祂时祂也会不听,这……
撒迦利亚向百姓解释,他们的祖宗硬起心来,自招神的震怒。人无论犯甚么罪,第二次再犯都会来得更自然,因为心刚硬了。不理或不听神的警告会使我们犯罪的心一次比一次刚硬。读圣经并将神的话应用在生活上,对神话语的触觉和顺服,会使我们的心软化,使我们能按照神的标准生活。
经文:
7:8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撒迦利亚说、
7:9 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
7:10 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
7:11 他们却不肯听从、扭转肩头、塞耳不听.
7:12 使心硬如金钢石、不听律法、和万军之耶和华用灵借从前的先知所说的话.故此、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烈怒。
7:13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来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
7:14 我必以旋风吹散他们到素不认识的万国中。这样、他们的地就荒凉、甚至无人来往经过.因为他们使美好之地荒凉了。
钥节:万军之耶和华曾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
为回应一个关乎禁食的问题,先知撒迦利亚记录了四篇信息,借以责备他们没有诚意,并提醒他们被掳异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顺服与神所立的约。然而先知也借着宣告主再回来时会给他们的复兴而鼓励他们过顺服的生活。
今天的经文是第二篇信息:为要提醒归回的余民,上帝向他们所要的是行公义、好怜悯;并指出由于他们离弃上帝的吩咐,所以招致被掳的恶果。
在8-10节,上帝借先知重申祂向百姓所要的(祂的诫命),就是:在社群中施行公义(不单是口头上的,更是实际的行动,参。重视禁食和继续这种宗教活动是不错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公平正义的行动实现在日常的生活中。
然而,百姓昔日对上帝律法的回应却是悖逆。先知用了三个图像来形容(11-12节):
“扭转肩头”这比喻从牛而来,牛转过头去,免得轭套在牠的颈上,就是不愿意服从主人之意(参;;“塞耳不听”直译是“使耳朵发沉”,不愿意听,也就是不想遵行之意(参;“使心硬如金钢石”代表刻意的关闭心思和意志,以致圣灵借众先知所传的话听不入耳(参;。留意12 和14节的“使”(made)这个字 ,人是自吃苦果。由于昔日的百姓拒绝上帝的灵对他们的呼吁;,所以,当他们呼求上帝时,祂也不听(参;;。结果,他们在上帝的震怒下经历被掳、分散;从而使上帝赐予他们的美地荒废,变为荒凉(参。
上帝所要求的公平正义没有被执行,导致犹大的被掳。荒凉的景象,当日的听众应该还看得见。今日的基督徒,是否也听见了?
思想:“行公义,好怜悯”,都是上帝明确的要求。然而,实践的方式会因应不同人有不同领受而有差异。你能够掌握其中的分别吗?计划:写下你能力可及的“行公义,好怜悯”的行动,选其中一项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履行。
祷告:主啊,求祢向我显明,祢要我显彰公义和实施怜悯的行动,并给我足够的力量去履行。阿们。
经文:
7:1 大利乌王第四年九月、就是基斯流月、初四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撒迦利亚。
7:2 那时伯特利人已经打发沙利色、和利坚米勒、并跟从他们的人、去恳求耶和华的恩、
7:3 并问万军之耶和华殿中的祭司、和先知说、我历年以来、在五月间哭泣斋戒、现在还当这样行么。
7:4 万军之耶和华的话就临到我说、
7:5 你要宣告国内的众民、和祭司、说、你们这七十年在五月七月禁食悲哀、岂是丝毫向我禁食么.
7:6 你们吃喝、不是为自己吃、为自己喝么。
7:7 当耶路撒冷和四围的城邑有居民、正兴盛、南地高原有人居住的时候、耶和华借从前的先知所宣告的话、你们不当听么。
钥节:“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下)
为回应一个关乎禁食的问题,先知撒迦利亚记录了四篇信息,借以责备他们没有诚意,并提醒他们被掳异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谨守与上帝所立的约。然而先知也借着宣告主再回来时会给他们的复兴而鼓励他们过顺服的生活。请注意:“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这个片语;把七至八章的信息分为四部份,或曰四篇信息。
第一篇信息是责备百姓虽然禁食和守节,但却不是存诚实的动机,如此显明他们没有听从昔日上帝借众先知所传讲的。
有关在五月间禁食的问题(1-3节)可以说是七至八章的引言。时间是在八个夜间的异象后约两年。从伯特利前来的代表询问耶路撒冷的祭司与先知,重建的圣殿既然快将建成,是否应该将哀悼圣殿被毁的禁食取消呢?在被掳的七十年期间,选民百姓都有为民族的丧亡而禁食和哀伤, 五月的禁食是为纪念圣殿及其他重要建筑物被烧毁(参,,而七月的禁食是纪念巴比伦所派的省长基大利被暗杀(参,。 然而这都是人私自制定的,上帝在律法上所要求的只有在赎罪日才要禁食。
在4-7节,上帝要先知质问百姓和祭司:七十年来的禁食悲哀是向神还是为了自己?5节和6节的问题是已经有答案的了。上帝的意思是以色列人禁食与吃喝的动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吃喝是为了自己的快乐,禁食也是为了自己的悲哀。而不是向上帝的悔罪。若要禁食产生效用,必需有归向神的心(参,这正是被掳前的先知的信息;;;。耶和华以前借先知说的话,百姓早就应该听从。
以下的倒装平行结构分析,帮助我们对这两章的信息有更清晰的了解:
A 从伯特利来的使者向耶和华求恩B 耶和华宣告人的禁食没有效用C 选民的列祖悖逆神的律,在社会行不义D 1.上帝容让选民被掳至外邦2.上帝应许要再住在耶路撒冷,并祝福余剩的民D’ 1.上帝从被掳之地救回选民2.上帝劝勉余剩的民重建圣殿,因祂要再施恩福C’ 被掳归回选民受劝诫,要在社会行公义B’ 耶和华宣告挽回有意义的禁食A’ 列国多城的民到耶路撒冷城向上帝求恩思想:宗教节期与仪式并非信仰的核心,上帝自己才是我们所寻求的,因为祂才是一切恩典的源头。每主日你到教会敬拜,是奉行仪式?还是寻求上帝的恩?计划:诚心寻求上帝恩的禁食行动,仍然是不错的习惯。可以考虑定期进行(如每年一次)。
祷告:主啊,求祢帮助我,不是靠任何宗教性的活动或事奉去赚取祢的恩,而是专心寻求祢。阿们。
我要拯救你们,使人称你们为有福的。你们不要惧怕,手要强壮。参考经文: ;;提要
在撒迦利亚看见那八个异象之后的两年,有伯特利的代表,来询问撒迦利亚,每年禁食的日子应否继续遵守?原来犹太人在被掳期间,一年有四次禁食,特别记念四个黑暗的月份。十月是记念耶路撒冷第一次被围;四月是圣城在西底家统治下被攻破的日子;五月是记念上帝的殿被烧毁;七月是记念基大利被杀,导致余民的离散。;,12~14;
过去他们生活在痛苦烦闷的外邦之地,他们一年四次的禁食记念这些特别的日子是合宜的。如今,从被掳之地返回,圣城已从灰烬中兴起,圣殿也将重建完成,如果仍然禁食举哀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不讨上帝喜悦了。撒迦利亚对此问题分别作了四个回答:他提醒百姓,与其谨守外在的仪式,不如谦卑顺服在上帝面前。他恳求百姓,不要效法他们祖先迟钝和悖逆,要以慈爱怜悯弟兄。接着他预言圣城将再兴盛,上帝不再记念他们的罪,他们不必再哀悼过去,他们应该活在爱与光明之中。
最后,撒迦利亚描绘出一幅愉悦光明的远景,将来禁食的日子,必变为欢喜快乐的日子。上帝要拯救他们,使人称他们为有福的。默想1.从属灵信心的角度看,我们能找出一个上帝永恒作工的原则:管教为的是结出平安的果子。当犹太人被人赶逐,就转而投入上帝的怀抱。当他们被剥夺了在殿中事奉敬拜的权利,就不得不倚靠属灵的实际,借着撒迦利亚的信息,是否让你发现:亮光是从黑暗中发出,喜乐是由愁苦里生出;唯有我们经由试炼,才能进入上帝所赐之福地。2.禁食只是内心诚心悔罪的外面表示。单是禁食,不能得到祝福。上帝所要的是一个谦卑悔罪的心。祈祷主啊!禁食有时,不禁食有时。教导我们如何随从圣灵在心中的感动,按时献上禁食祷告的祭。
| 第7章 | 第8章 | ||
| 1空洞的儀式7 | 8空虛的家園14 | 1餘民的復興17 | 18餘民的歡喜23 |
| 禁食 | 節期 |
金言人看见你的行为,但上帝看见你的动机。
“他们却不理会,背过身去,充耳不闻”
接受这个事实吧——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准备改变!他们要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当你开始着手处理问题时,他们却不愿意付出代价去改进。这些人是谁?
一、想说,但不想听的人。雅各谈到两种人——听道的人和行道的人。“你们要行道,不要只是听道,自己欺骗自己。”与其无休止拼命地去满足这些人的要求,不如尽力让他们与有能力帮助他们的那一位联系起来。他们应该依靠上帝,而不是你。
二、认为你没有资格帮助他们的人。耶稣在自己的家乡并不受尊重,而祂恰好是他们所需要的人(参。机会不总是敲门。有时它会站在旁边,等待你认出它来!当别人不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和忠告时,他们可能不愿意成长并处理自身的问题。
三、想得到你所拥有的,而不是你所知道的。他们想要你救援,却不需要指点;想得到安慰,却拒绝改正。如果你一直施救,却没有教导他们如何生活,那你就没有真正帮助他们。大卫说:“我受苦对我有益,使我可以学习你的律例。”人们通常需要在错误中经历痛苦之后,才能领会做正确事情所需要的智慧。因此,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有分辨力。
阅读:
禁食的日子,⋯⋯必变为犹大家欢喜快乐的日子和欢乐的节期,所以你们要喜爱诚实与和平。——
饥饿的痛苦啃蚀我的神经,我听从属灵导师的建议,以禁食的方式全心仰望上帝。但随着时间缓慢地流逝,我不禁思想:耶稣怎么能禁食四十天?我苦苦地努力倚靠圣灵,好获得平静、力量和耐心,特别是耐心。
如果身体状况许可,禁食可以让我们明白灵粮的重要性。就像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然而,我却亲身了解一件事:禁食本身并不一定能让我们更接近上帝!
上帝曾透过先知撒迦利亚告诉以色列民,他们的禁食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对穷人和孤儿寡妇毫无怜悯之心。上帝质问说:“你们⋯⋯岂是真的向我禁食吗?”,和合本修订版)
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质问,表明问题关键不在肚腹,而在于他们冷漠的心。他们因为继续贪图私利,以致无法贴近上帝的心。所以上帝劝勉他们:“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9-10节)
所有的属灵操练都是要让我们能更亲近耶稣。我们愈像祂,就愈能爱祂所爱的人。
上帝啊,我总是想追求自己的快乐,看重别人的认可。求祢让我能服事人,使我的生命能讨祢喜悦。
从撒迦利亚书所提到的时间,可以得知,先知撒迦利亚是处于波斯帝国大利乌王的统治时期(公元前522至486年)。在以色列的历史中,这段时期是以色列百姓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之后。本书表明对上帝忠心比禁食(一种敬拜上帝的形式)更重要,这也正是先知以赛亚在几百年前就曾宣告的信息。以赛亚也用类似的话语呼吁上帝的百姓,若要尊荣上帝就不可忽视那些有需要的人。他说:“[上帝]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
简恩德
讲道内容
讲题:我们听见神与你们同在经文:主讲:蔡维伦牧师 一、前言请大家先看看这是什麽呢?这几张牧师拍的照片,透过相机特殊的效果和角度,似乎能看到平常眼睛所无法看见的。为什麽要让大家看这些照片?是因为在撒迦利亚书中,先知也用好奇问题的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将他看见的异象写下来。在本主日的信息中,我们除了去了解先知本卷书的内容信息,我也要大家去思想,先知如此表达的原因,以及这些信息跟我们有怎样的关S。
二、进入撒迦利亚书的时代背景首先,介绍一下先知撒迦利亚和他所处的时代。我们再次看旧约大小先知的分类表,他是属于被掳归回时期,在犹大的先知。跟他同时期的还有哈该和玛拉基。特别是哈该和撒迦利亚这两位先知,他们侍奉的时间有重叠,哈该比较年长,曾看过犹大亡国前的旧圣殿,而撒迦利亚则是生于巴比伦的新一代,跟着大约五万名犹大馀民回犹大,时间是主前539年波斯古列王的时候,他和先知哈该都鼓吹继续重建圣殿。本书记载大利乌王第二年-主前约520年(继续兴建圣殿,到圣殿建造完成的日期为主前516年。哈该和撒迦利亚,彼此就有如不同世代的人,一起同工和传承,请注意,不同年龄层的人一同领受相同的异象,实在是一件很美的事。
撒迦利亚一开始记载,他是多易的孙子,又担任先知的身分,这样祭司家族的出生,和耶利米、以西结两位有类似的家庭背景,先知名字撒迦利亚的意思是雅威纪念。撒迦利亚书是小先知书中最长的一卷,共有14章,而最短的小先知书是哪一卷?犹大书1:,只有21节。在教会研经的传统中,第四世纪的教父耶柔米-他将圣经翻译为拉丁文(就曾说,撒迦利亚书是旧约中最不清楚的一卷。但另一方面,撒迦利亚书又是旧约中最清楚弥赛亚预言的一卷,后来被新约作者多次引用。
全书分为两大段,风格有所不同,前面八章以异象来说预言,有清楚的日期,是百姓在重建圣殿工程开始后五个月时候写的,直接传讲给回归后的犹大馀民。后面六章直接说未来的事,不透过异象,是圣殿建造完成后才写,没有清楚的日期,对象是普遍性的,对日后的以色列国,还有列邦。虽然有学者认为这两部分可能出自于不同作者所写,但更多学者认为是先知在早期和晚期所写,风格虽然不同,但主题却彼此互相连结。
这卷书有很多异象-八个主要的异象(,和旧约的但以理书、以西结书,以及新约的启示录相似,同属于启示文学,也有学者称撒迦利亚书为旧约的启示录。这样,就让我们略为能了解,为什麽这卷书的困难,以及不容易进入本卷信息的原因。除了和我们现在的文化、历史不同的群体,先知要写给一群历经受苦、战乱离开故乡70年的百姓,当他们满怀希望回到故乡,却仍须面对各样的辛苦和失望,有着极深的无力感的一个世代。看似完成了上一世代所盼望的煌,成就了被掳归回。但之后呢?回来虽重建圣殿,立了根基,却因遭受各样的阻挠而暂停,各人忙于让当下的生活好过一点,却依然没有看到变好的迹象,那现在还能做些什麽?那再来还要怎样走下去呢?先知撒迦利亚讲述这些信息的对象,就是一群在这样处境中的百姓,也是因为这样,这卷书和我们先前读过的先知书的不大一样。先知记载的方式,是透过图像和好奇的提问,让这些已经被所在的现实生活所打垮的百姓们,能打破原本看待环境和看待自己的框框,为了要被释放自由的空间,重新去看见上帝的应许,整卷书中虽还是有先知的责备,但更多是充满安慰和鼓舞的信息。我们在读的时候,特别用这样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
以第七、八章讨论是否该继续禁食的议题为例。我们今天所读第一段经文,北国伯特利的人来问,过去70年被掳期间,在五月为着纪念耶路撒冷被毁灭所举行的禁食纪念大会,现在百姓归回之后还需要举行吗?这是关于传统,关乎信仰。就如同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井边的谈话那样,先知的回答,是先要大家省思,在禁食的时候真的有诚心吗?还是为着禁食之后的大吃大喝?上帝要的不是宗教礼仪上的敬虔,而是行公义和好怜悯,先知责备他们这些都没遵守,这是延续先知传统的责备。然而到第八章,先知领受上帝对百姓说,四月、五月、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都要变为欢喜快乐的日子,成为欢乐的节期。
三、全卷中几个重要的关键字再来牧师带大家看几个重要的关键字,透过关键字来认识先知的主要信息。
1.耶和华的火热和主动在、这两段经文中,都提到上帝要为锡安心e极其火热,我为他火热。我要回到锡安,住在耶路撒冷中。这样的上帝是火热、是积极主动的上帝。虽然上帝是永不改变的,但比起上次牧师带大家看西番雅书中的上帝,那位值得我们去信赖,相信上帝依然掌权的,又更加的主动,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成为2.0加强版的信息,全书中一再看见上帝的火热和主动。
2.展望未来的弥赛亚信息从所罗巴伯、大祭司约书亚到弥赛亚。
先知在书卷中对于实践上帝应许的关键人物,着眼在先知同时代带领百姓的领袖所罗巴伯和大祭司约书亚,先知在异象中看见上帝喜悦和尊荣这两位领袖,并从这展望到将来弥赛亚的信息。本书也成为旧约中记载多处弥赛亚预言的经卷,包括有:
a.基督是那苗裔-(
b.骑驴驹进耶路撒冷-(
c.被卖三十块钱-(
d.祂的手与脚被刺透-(
e.被击打的牧人-(
f.返回橄榄山-(。
鼓励我们兄姊们在读的时候,也去思想上帝好特别、好奇妙,怎样让先知在领受上帝话语时,记录下这些对耶稣基督生平的预言,对照于四五百年后的应验,更让我们有信心相信上帝在历史中的主动和掌权,你我是否也相信,这位上帝也将在你我的生命中主动和掌权。
3.万军之耶和华-The Lord of the hosts(是旧约中对耶和华一个特别的名称,耶和华万军之神。
其中Host的希伯来文 צָבָא -zaba(的意思,可以指军队和打仗,也可以天上的日月万象。耶和华和万军这两个词一同出现,在旧约共285次,其中耶利米书77次、以赛亚书62次、撒迦利亚书53次、玛拉基书24次、哈该书14次,其馀的分散在各卷。照字面看来是战争中的统帅,万军之耶和华,很奇怪的在摩西五经中,虽有很多次的战争,却没有出现过这个词。万军之耶和华,首次出现在,记载撒母耳的父母来示罗,那个安放约柜的地方,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万军之耶和华不是指上帝是战神,不仅仅是以色列军队的元帅而已,圣经学者考察这个词在圣经用法的发展上,认为是圣经作者们要表达的是上帝在全宇宙中的统治权,祂所管理的军队和武力,包括天上、地下的,更是表达对上帝至高无上的敬称,在末日将要让万国看见祂所掌管的王权。就如同所称颂的,「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荣耀的王是谁呢?万军之耶和华,他是荣耀的王!」而在撒迦利亚书中成为对耶和华上帝的重要称呼。
4.一幅盼望的美景在上面三个描写上帝特性的关键字之后,在第八章中,我们也看见一幅未来耶路撒冷的景象,这需要一些补充来帮助我们体会。:「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将来必有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街上,因为年纪老迈就手拿收取3侵薪稚媳芈有男孩女孩玩耍。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到那日,这事在馀剩的民眼中看为希奇,在我眼中也看为希奇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这段提到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年纪老迈手拿拐杖,街上满有男孩女孩玩耍,这是什麽意思呢?对当时的人来说,这是在战乱之时完全不可能出现的事情,那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和平安定,才能产生的美好情景,是万军之耶和华掌管治理耶路撒冷城,大家享受和乐平安的时光。而之后的更棒,「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必变为犹大家欢喜快乐的日子和欢乐的节期;所以你们要喜爱诚实与和平。」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将来必有列国的人和多城的居民来到。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说:『我们要快去恳求耶和华的恩,寻求万军之耶和华;我也要去。』必有列邦的人和强国的民来到耶路撒冷寻求万军之耶和华,恳求耶和华的恩。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在那些日子,必有十个人从列国诸族中出来,拉住一个犹大人的衣襟,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上帝与你们同在了。』」
先知宣告万军耶和华说的,原本禁食哀伤的日子将成为欢乐的节期,许多人赶着要来到耶路撒冷,要去寻求万军之耶和华。十个外国人拉住一个犹大人的衣服,对他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上帝与你们同在了。」对第八章中所描写的,真是圣经中宝贵的景象,是我们所期盼的日子。如果转换到我们现在的场景,是一幅我们所期盼和平教会未来的景象,手拿拐杖、坐轮椅的长辈们在教会中,坐下看着满满的男孩女孩在嘻笑玩乐,还有许多人拉着和平教会的弟兄姊妹,对他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上帝与你们同在了。
四、结论 1.分享教会生活中经历上帝安慰和鼓舞的一两事我所亲爱的和平教会弟兄姊妹们,当我们读到这e的时候,我们当中可能有些人好像也看到「礼运大同篇」中世界和平日的景象,但我们知道那不是靠哪位英明的皇上,或是礼教的品格培养所能达到的理想。在我们的信仰中,那是我们所信仰的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火热和主动,要透过教会来朝这个目标来迈进。虽然刚开始听见、读到的时候,会觉得怎麽有可能,离我们好远。但那属天的美景,在上帝的主动火热中,有时也让我们这些属祂的百姓可以略为体会到这份美好。牧师要简短分享一两个经验。
第一个是我自己的经验。在澹水教会当传道的时候,曾和澹水区众教会在小学操场举办福音性的园游会,透过送照片给参加的人,有机会接触民众,向他们传福音,为期五天。在一次我向上帝祷告,渴望可以带领人信主,连续几天和众教会兄姊分组探访,听见许多美好感人的见证,我更多祷告希望也可以带人决志信主。这期间虽然去了好些家庭,也介绍耶稣,但我没有带领决志的。到最后一天,我期待上帝能开路,前一晚一直为这祷告,结果要出发前,因为分组的缘故,我被派留在教会守望祷告,当下觉得有些失落,但又不好意思对分派的牧师争取。结果当大家还在外头探访的时候,教会干事打电话来,说教会现在来了一个人,说他想要信耶稣,蔡传道你方便去和他谈谈吗?我半信半疑地去,看见一位男士坐在那e,告诉说因着最近的生活,以及朋友传简讯分享圣经的话,及时帮助了他,所以他想要信耶稣,走进教会来询问。我跟他分享信仰,认识耶稣,带领他决志,还请他报名学道班,后来受洗并成为教会的一份子。那天下午,当外出的各组回来,报告有几位听完福音讲述,几位决志的时候,我也举手告诉他们,还有一位走进教会也决志信主的,大家都为这而感谢神。在准备这段经文的时候,让我想起这段经历,上帝的热心和主动,要我们去回应,虽没有十个人拉着一个基督徒,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上帝与你们同在了。」但我真到上帝的恩典,祂垂听祷告,让我到撒迦利亚书中提到的属天美景。
第二个是在几个礼拜前,北二区在我们教会举办平安七月福音活动,事先动员弟兄姊妹们邀请美操的朋友、同事、亲人等,社区关怀站同工们也打电话邀请参加共餐和课程的学员们来,虽然当天活动音乐类型不见得适合所有的人,但我们和平的兄姊们真的很棒,在音乐活动结束后,请受邀请的福音朋友下楼到B1,分组吃点心喝茶,一边分享信仰,我就看见我们当中的兄姊们,围着福音朋友们,和他们认识,介绍教会、分享自己的见证、介绍耶稣,还为他们祷告,我们几个牧师就赶场,从这一桌到另一桌去认识新朋友,为他们代祷。最后甚至超过原本预定的时间,都还有小组还在分享。而结束后上楼后,大家在一楼警卫范弟兄的服务台边,继续很兴奋的分享刚刚如何带领人认识主和介绍教会给他们。我又好像再一次和弟兄姊妹们到撒迦利亚书中所提到的美景时光。
2.对于撒迦利亚书信息的领受,关乎你我是否站在和当时百姓相似的位置牧师要问大家,在你我的信仰生活中,曾经在那e有过类似,如此甘甜美好的经验?对于撒迦利亚书的信息,你我是否渴慕先知所描写的那个美好景象?我们想像,先知对那群处在苦难、战乱、不安、无力感的百姓传讲上帝的话,让男男女女、老人、青少年、小孩子眼睛都睁大,想像着那样的美好情景,万民都赶着来亲近神,说我们要和你同去,因为我们听见上帝与你们同在。这是上帝所应许的美好,好希望有我也在美好之中。你是否也这样期待呢?
我想这一幅给生活在信仰群体的美景盼望,是给所有人,如同福音是给所有人一样。但另一方面,这美景盼望可能对某些人来说还是遥远的,对那些认为目前我只要把我和我家庭的生活照顾好就好、就满足的人,对那些认为我不需要和别人一起煌上帝国的人、也对给那些认为在上帝国的降临中,有我和没有我都没有差别的人、对那些没有预备去见证我们同在的见证的人,这类我称为「隐性」的基督徒,因为没有表明自己是基督徒,周围的人没有机会听见,也就根本就不会有机会让别人要你带他来认识神。
亲爱的弟兄姊妹,或许上面牧师所提的这些,你我多多少少都曾有一些,但牧师最后要讲的是,如果我们当中,当我们读到撒迦利亚书中的这位上帝,你我是否将心门再打开一点,愿意让这位火热主动的上帝,在你我的生活中跟我们同在,因为这位荣耀的王要进来,祂是万军之耶和华,要更多掌权在你我的生命中。如果你我在先知所勾勒的教会生活美景中,有一些让你触动的地方,或许我们其实不像表面上那样,跟先知所在所传讲的对象有那麽大的不同,我们内在依然面对着各样的困难、争战、无奈和不安,那先知所传讲的那个美好的世界,也是上帝邀请我们一起在其中的机会和煌,不是我们能做什麽,而是当我们愿意放下那些旧有的眼光和紧紧抓住的「应该」、放下那些「理当如此」、「习惯如此」之后,怀着好奇的心,看看热心的上帝会在我们当中做什麽新又奇妙的事情。弟兄姊妹们,祂正邀请你我走进这个美好时光中,有份与别人分享祂在你我生命中的作为和见证,经历别人对你说,我们要跟你同去,因为我们听见神与你们同在了。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们可愿意?如果你们愿意,让我们一起来祷告。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主给亚细亚七个教会的书信之第六讲,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
“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的,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已经爱你了。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非拉铁非教会象征从18世纪末至主的再来这一时期的教会,这一时期,教会重新复兴,并且开始了面向世界的宣教。耶稣的自我描述:;“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 主在这里称自己是圣洁真实的,圣洁与信实乃是神的性情。在此耶稣表明自己是神,他是弥赛亚国度的王,天国的钥匙由他掌管,接纳或拒绝的权力都在乎他。他打开的门,没有人有权柄和能力关上,他关上的门,也没有人有权柄和能力打开,因为他是宇宙的主宰。 一、非拉铁非这个城市之名的含义:非拉铁非是“兄弟相爱”的意思。这个期间的教会弟兄之间彼此相爱,遵守真道并广传福音。 二、非拉铁非这个城市名字的等特征及历史背景。 这个城市位于撒狄城的东南方,主前59至138年,别迦摩王亚达拉二世为了以示对兄弟忧门斯的爱心而建造此城,并赐名为非拉铁非,意即弟兄之爱。在新约《圣经》中曾多次提过此名。该城地处火山平原的边缘,这里的地震非常活跃,在公元17年间,一场强烈的地震,毁坏了非拉铁非及周边的十余座城市。后由罗马z /-府重建,同时改名为该撒利亚新城。这个城市是以兄弟间彼此相爱而得名,同样这期间的教会也充满了弟兄之爱。 三、主给非拉铁非教会的称赞。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 这个时期的教会热衷于传福音。许多著名的布道家如约翰卫理斯、乔治费特、约拿单爱德华等都涌现在这个时代。所以主称赞“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主不在乎我们有多大的恩赐,能做多大的事,主乃在乎我们对他是否尽心。我们为主所作的一切,虽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只要是从心底里做的,主都称赞,都纪念。 与撒狄教会相反,非拉铁非与士每拿这两个教会都是没有受到批评和责备的教会。 四、主对非拉铁非教会的勉励。 “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试炼,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 非拉铁非教会时期,教会涌现出了一批批的福音勇士。当时欧洲因着产业g e命,而使通向世界的交通线路四通八达,因此也给福音传向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些宣教士按主的教训,远渡重洋,不远万里到世界各地传播福音。虽然撒但借着人的权势千方百计的阻挠破坏,但因着有主的“我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应许,主的福音冲破撒但的重围,根植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末后的世代里,在主再来之前,天下必有三年半的大灾难。在这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只有忍耐遵守主的道,蒙主称许的人才能免去这个试炼,在大灾难来临之前被提。 主已在天国为非拉铁非教会存留了冠冕,但主在此提醒他们,“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有人夺去你的冠冕”。冠冕虽然为你们存留,但仍要谨慎持守,若不忍耐到底,恐怕有失去的危险。 五、主给非拉铁非教会得胜者的应许。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上面”。 这是主给那些持守真理的得胜者的宝贵应许。在将来的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城里,得胜者将会在新耶路撒冷的圣殿中做柱子,做真理的见证人。这些得胜者都是属神的,神要将自己的名字和新耶路撒冷城的名写在得胜者的上面,如同主的印盖在其上。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