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诚实的城”、“圣山”是……
有一天基督要掌权,全地要成为祂的国度,属他的人都要与他同住。这个真理应激励我们盼望弥赛亚掌权。
这城中怎么尽见到老人和孩子,这是……
在灾难的年代里,年老的和年幼的往往最先遇难。但在这异象里这两种人极多,满街都是,他们如常生活,这情景正是神的新天新地中升平繁荣的景象。
在神没有难成的事,你真的相信吗?
在被掳的人中,只有一小群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他们就是余剩的民。他们要重建耶路撒冷圣殿,要在那里挣扎求存,又常常遇到敌国的攻击,他们变得灰心了。他们很难相信有一天神会在这城里亲自掌权,这块土地会享有极大的平安和繁荣。我们的神是全能的,祂无所不能。我们遇到似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或绝望的处境时,要记住“在神凡事都能”。
神的应许鼓舞人心──
神要重新与犹太人立约,祂要充满整个群体,与他们同在。赦罪和回归的应许临到所有神的百姓,不论他们住在哪里。(有关这应许 ,,,,,-33)
不能只坐着听讲,还要行动!行动!
神要给建殿工人一点压力,让他们行动起来。对先知鼓励的话,在这个时候他们不仅是听见,而且要去做。我们需要听神讲些甚么,祂一指出方向,我们便要强壮起来,去做神要我们做的事。
开始圣工就不要停顿,半途而废岂能荣耀神?
神和祂的先知催促百姓完成建殿工程,已超过十五年了。这里,神再次用将来的异象鼓励他们。我们怠慢不前时可找出许多理由来,如别人不响应;自己的体力、情感上枯竭;同工们不合作;工作乏味、太难,或者不值得去努力等。神对将来的应许现在就应成为我们的鼓励。祂知道我们辛劳的结果,因此给我们一个对将来的展望,来帮助我们继续为祂效力。
说诚实话,公平公正,就使人和睦,反之一定起纠纷,不信?
神应许给祂的百姓丰富的奖赏,向他们肯定,尽管他们要忍受惩罚,祂仍不会改变祝福他们的心意。但祂也说百姓有应该尽的责任。神是信实的,我们也必须负起责任来:说诚实话,履行公正,使人和睦。我们若希望神做祂那方面的事,我们就要尽自己的本分。
万国都来寻求耶和华,这是多么动人的图画……
总有一天,百姓为罪的禁食将变成欢宴与快乐。万国都要“寻求万军之耶和华”。这是神的应许。
神的子民终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过去,耶路撒冷常常被邻国咒诅,受尽藐视,城中居民罪孽深重,神便任由他们被敌人抛来抛去。但撒迦利亚说,耶路撒冷到最后将成为圣地,全世界都因她的百姓向神回心转意而高度尊敬她。别国百姓将看到神如何奖赏祂忠诚的百姓,令他们也想要加入这蒙福的行列。
经文:
8:18 万军之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8:19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必变为犹大家欢喜快乐的日子、和欢乐的节期.所以你们要喜爱诚实与和平。
8:20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将来必有列国的人、和多城的居民来到.
8:21 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说、我们要快去恳求耶和华的恩、寻求万军之耶和华.我也要去。
8:22 必有列邦的人、和强国的民、来到耶路撒冷、寻求万军之耶和华、恳求耶和华的恩。
8:23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在那些日子、必有十个人、从列国诸族中出来、〔族原文作方言〕拉住一个犹大人的衣襟、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神与你们同在了。
钥节: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将来必有列国的人,和多城的居民来 . . . 恳求耶和华的恩。”
为回应一个关乎禁食的问题,先知撒迦利亚记录了四篇信息,借以责备他们没有诚意,并提醒他们被掳异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顺服与上帝所立的约。然而先知也借着宣告主再回来时会给他们的复兴而鼓励他们过顺服的生活。这部份经文中最后的一篇信息乃应许主的再来,另外也回答关乎禁食的问题,当整个民族得以重聚耶路撒冷,寻求主,并带领人到主的面前时,没有理由再需要禁食。
在整个被掳期间,选民百姓都为民族的丧亡而禁食和哀伤,分别在四、五、七、十月,。(1)四月是为尼布甲尼撒在该月攻破耶路撒冷城墙而悲哀禁食(参;;(2) 五月是为纪念圣殿及其他重要建筑物被烧毁而禁食(参,;(3) 七月是纪念巴比伦所派的省长基大利被暗杀,引起统治者的报复,且上帝的惩罚似乎更沉重的临到,所以七月也列在禁食的月份中(参,;(4)十月为尼布甲尼撒在该月开始围困耶路撒冷而悲哀禁食(参。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禁食要变为欢乐的节期 (18-l9节),所以百姓应该要持守这个福分,就是要喜爱诚实与和平。
20-23节所描绘的图画明显是预示基督再临的现象。列国的人将要“听见上帝与犹太人同在”,令人想起亚比米勒也曾对亚伯拉罕说的话;以及上帝给以撒、摩西、约书亚等的应许,并先知以赛亚就列国所作的结论。到那日,以色列要向列邦成为见证,引领他们归向耶和华。“十”在希伯来文可以用来表达众多或完全的数字。
这样的预言或许能安慰选民,未来会像列祖一样,让外邦人看见上帝与他们同在。而作为基督徒的我们,是否也期许未信主的人在我们中间看见上帝的同在呢?总结这四篇信息所给予我们的教训,包括:(1)那些虚有其表,虚伪的仪节是不重要的,上帝不会记念;(2)过去的审判与惩罚乃上帝的管教,为保证将来要赐福;(3)坚守与上帝所立的约,谨守约的诚命,在地上行公义,如此必能蒙福;(4)弥赛亚的祝福要透过上帝立约之民而伸延至普世。
思想:“使别人由你见耶稣!”若要在你自己的生命中达到这样的果效,你认为最需要改善的是哪一方面?计划:写下一个行动计划,能够取代你所想到的、拦阻别人由你见耶稣的障碍。
祷告:主啊,给我勇气与恒心,去遵从祢的带领,让人从我的生命中,看见祢的诚实与和平。阿们。
经文:
8:1 万军之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8:2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我为他火热、向他的仇敌发烈怒。
8:3 耶和华如此说、我现在回到锡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称为诚实的城.万军之耶和华的山必称为圣山。
8:4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将来必有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街上.因为年纪老迈就手拿柺杖。
8:5 城中街上必满有男孩女孩玩耍。
8:6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到那日、这事在余剩的民眼中看为希奇、在我眼中也看为希奇么.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8:7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要从东方、从西方、救回我的民.
8:8 我要领他们来、使他们住在耶路撒冷中.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神、都凭诚实和公义。
8:9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当建造万军之耶和华的殿、立根基之日的先知所说的话、现在你们听见、应当手里强壮。
8:10 那日以先人得不着雇价、牲畜也是如此.且因敌人的缘故、出入之人、不得平安.乃因我使众人互相攻击。
8:11 但如今我待这余剩的民、必不像从前.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8:12 因为他们必平安撒种.葡萄树必结果子、地土必有出产、天也必降甘露.我要使这余剩的民、享受这一切的福。
8:13 犹大家和以色列家阿、你们从前在列国中怎样成为可咒诅的、照样、我要拯救你们、使人称你们为有福的.〔或作使你们叫人得福〕你们不要惧怕、手要强壮。
8:14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列祖惹我发怒的时候、我怎样定意降祸、并不后悔.
8:15 现在我照样定意施恩与耶路撒冷和犹大家、你们不要惧怕。
8:16 你们所当行的是这样.各人与邻舍说话诚实、在城门口按至理判断、使人和睦.
8:17 谁都不可心里谋害邻舍、也不可喜爱起假誓.因为这些事都为我所恨恶.这是耶和华说的。
钥节:“你们所当行的是这样,各人与邻舍说话诚实,在城门口按至理判断,使人和睦。”
为回应一个关乎禁食的问题,先知撒迦利亚记录了四篇信息,借以责备他们没有诚意,并提醒他们被掳异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顺服与上帝所立的约。然而先知也借着宣告主再回来时会给他们的复兴而鼓励他们过顺服的生活。
第三篇信息是为要指出归回的余民所期望的复兴,乃基于主的话,若他们忠于神的吩咐,这是实在可以经验到的。注意:第八章除了记载先知的第三、四篇信息外,经文中共有十小段应许,皆以“万军之耶和华说”开始,分别在 2、3、4-5、6、7-8、 9-13、14-17、19、20-22、和23节。在希伯来文“十”这个数字有完全的意思。
第七章主要是劝导被掳归回的百姓要摒弃先祖的悖逆,在上帝面前行公义好怜悯。如此,在第八章,上帝应许他们,祂要转向他们,挽回他们。
2-3节重申耶和华要为耶路撒冷发热心,并要回到耶路撒冷居住。神的属性:向悔改的选民是火热 (jealous),向他们的仇敌则是怒气 (wrath))。有关经文中对耶路撒冷的描述(特别强调其宗教方面的意义包括):“诚实的城” (the city of Truth),“诚实”这个字词在这章共出现四次 (3,8,16,19节)在这里译作“忠信之城”(the city of Faithfulness)比较好,因住在其中的乃委身信服耶和华上帝的。;“圣山” (the Holy Mountain),意指分别为圣,为真敬拜的中心,不再为外邦罪人所污秽(参;。
4-5节论到城的人口会加增,并生活在平安的日子:(1)年老的男女坐在城的街上,表示上帝的百姓要活到高龄(参;(2)男女孩童在街上玩耍。“玩耍”原意是“欢笑”;加上6节的话,令人联想,以撒出生的事迹。以撒的出生是神迹,带来欢笑。同样,余民回归、再兴旺、欢笑,也是神的大能使然;更是亚伯拉罕的约的实现。这事在上帝眼中看来,一点也不为奇,再次显彰祂的大能而已。
7-8节是应许耶和华要从各国各族中救回祂的子民,招聚以色列 。“从东方,从西方”乃指世界各地;“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上帝”这片语乃重申“约”的关系(参;。
9-13节是耶和华鼓励他们重建圣殿,并以过往因他们的悖逆而招致的败坏警诫他们(参-11);耶和华要转回,并善待他们:将咒诅变为祝福,从惧怕转为平安(强壮)。注意13节的小字“使你们叫人得福” (you will be a blessing) ;比较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建殿的工作已过半,正需要这样的鼓励。
在14-17节,耶和华再次吩咐百姓要按公义而行。先知在此完全不提禁食等宗教仪式,表示道德方面的行动远比外表的宗教活动来得重要。
思想:“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这节经文的教训对你的宗教生活有些什么启发?计划:当你思想时,写下圣灵对你的提醒:一个你可以帮助的人?一个你应该承担的事奉岗位?
祷告:主啊,求祢给我一个顺服的灵,遵从祢的感动,履行祢放在我心中的负担。阿们。
让我们跟你们同去吧,因为我们听说上帝与你们同在。上帝通过先知撒迦利亚告诉祂的子民:“各民族和各强国必来耶路撒冷寻求万军之耶和华……说,让我们跟你们同去吧,因为我们听说上帝与你们同在。”上帝的同在改变了一切!当别人看到和感受到上帝的同在照亮你的生命时,就会被吸引。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一位名叫尼古拉斯·赫尔曼(Nicholas Herman)的快餐厨师身上。尼古拉斯对自己的生活很不满意,他常常担忧自己是否得救了。然后有一天,他精心研究一棵树。他对大卫在里所谈到的同样真理感到震撼,也就是属灵成长的秘诀在于根植于比你更深的事物(某人)之中。因此,尼古拉斯决定在自己的生活上做实验。这样的生活就是他所定义的“心灵与上帝进行惯常、沉默且私密的对话”。如今他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劳伦斯弟兄”,这是他朋友给他取的。很有可能你听说过他以及他的作品。虽然他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在厨房里工作,但他内里与上帝的互动却让世界各地的人都渴望像他那样认识上帝。他的朋友们说他发现上帝无处不在。他在修鞋的时候感到上帝的同在,就如同他在社区祷告时感受到的一样。劳伦斯弟兄离世后,他们把他的书信以及他与上帝的对话编辑成为一本书《与神同在》(Practicing the Presence of God)。这是近四个世纪人们最广为阅读的书之一。
耶稣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必吸引万人归向我。”因此,你越让祂透过你的生命去彰显祂自己,别人就越被吸引到祂面前。
经文: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必变为犹大家欢喜快乐的日子和欢乐的节期;所以你们要喜爱诚实与和平。”(《圣经·
钟马田:没有欢乐,就没有基督教by 钟马田《旧约福音讲章》我们若晓得这段经文的背景,就更容易把握其信息真正的意义。神在这里命令百姓,将禁食的日子变为欢喜快乐的日子。这个命令是何时下达的?我稍后会指出,其正确时间和它的上下文都相当重要。这个信息是透过先知撒迦利亚传达的,他是所谓“被掳后”时期之先知。这番话是针对由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的犹太余民说的。你应该还记得这些事实。犹太人犯罪,悖逆神,并且对神的警告充耳不闻,最后他们终于被巴比伦大军征服。他们的城池遭到铁蹄蹂躏,被夷为平地,他们自己则被掳到巴比伦为奴。圣殿毁于一旦,往日的光荣和华美瞬间化为乌有。在这种景况下,他们设立了不同的禁食日期。第一个日子是纪念耶路撒冷的被敌军征服,第二个日子是提醒他们圣殿的被毁,第三个是谨记他们中间一个广孚人望之士的叛国劣行,最后一个是纪念耶路撒冷开始遭到封锁的那日。
他们在巴比伦有七十年之久,陷在一片悲伤、懊恼、悔恨中。然后神在祂自己的时间满足时,用奇妙的方式介入,应许拯救他们脱离被掳之地。神打开一条通路,让所有志愿者返回耶路撒冷,有一群余民真的回去了。此处我们看见,回到耶路撒冷的人纵目四顾,竟是满目疮痍。
他们如何对待以前被掳时期所设的禁食规矩呢?答案见于本段经文。这是神对他们说的话。你了解其中的意义吗?你是否能把握其真义?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并且记住一点:圣经记录这些事实,是为了叫我们得益处。神透过撒迦利亚对那些人所说的,如今仍然藉着祂儿子拿撒勒人耶稣,以更荣耀的方式对我们说话。旧约和新约的福音信息基本上是一样的。唯一差别之处在表达方式旧约的信息模糊微弱,而新约则鲜明响亮。我们活在福音时代,实在应该心存感恩。我们真的怀着感激吗?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明白和相信福音的内容。福音说了什么?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点来回答。
1、福音对人的最终影响是,它能带给人喜乐的灵。
我说“最终影响”是因为这一点极其重要。我稍后会提到,这不是福音所产生的唯一果效。福音带来的欢喜快乐是“终端产品”,是由其它产品导致的直接结果。这就是福音与其它答应提供人快乐的异端迥然不同之处。异端只关心人的快乐,这是他们唯一的目标。福音基本上关切别的事物。它关心的是义和真理,以及如何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只有在这些重要的条件满足之后,欢喜快乐才尾随而至。只要符合福音的原则和方式,它就能使我们喜乐。我们必须对这个应许的性质有确切的认识,视其为一个积极的应许。神给以色列人的这番嘱咐,不仅呼吁他们减少禁食的日子,或根本停止禁食,而且还有更荣耀的意义。他们不只停止禁食,还要开始宴乐欢喜。神除了应许减少他们的愁苦,更积极地要增加他们的快乐。确实,福音在各处向人宣告:只有它能带给人喜乐。唯独锡安儿女得享永恒福乐。
毫无疑问的,今天大多数人对此宣告都会感到惊奇和陌生,因为他们对福音的观念与此相去悬殊。现今最普遍的一个观念是,信仰只会使人变得更忧郁,更不快乐。信仰横阻在我们与人生的各种乐趣当中。很多人排斥信仰,对其敬而远之,因为他们以为信仰会使生活变得枯燥无聊,替生活增加诸多限制,妨碍人去自我探索和寻求人生乐趣,拦阻任何充满蓬勃生气的事物;信仰只会强迫人不断面对死亡、坟墓、未来、存在,却对人类现今的景况一无贡献。所以他们说,信仰是为那些已享受过人生,如今年老体衰,来日无多的老年人预备的。你若年纪轻轻就有了信仰,无啻未老先衰,自甘放弃人生真正的乐趣。我毋须多加解释,相信你对这种论调已耳熟能详。这种观点使他们不但拒绝宗教,而且把宗教当作冷嘲热讽的对象。他们最常加给基督徒的评论就是“悲惨”。对大多数人而言,到达某一个年龄就放弃信仰,乃是一项解脱或解放的行动。你若对这种人说,福音可以将我们的禁食转为欢乐,他们一定觉得不可思议。
另外还有一些人对此应许感到匪夷所思,但他们另有不同的理由。福音的应许不但使没有信仰的人大吃一惊,也叫虔诚人讶异不已。我提到有很多人是在遭遇患难时转向宗教的。他们这样做,原因各异。有人是经过仔细思想,看出我前面所描述的那种观点是多么空洞。他们的智能或历史常识使他们看到人生悲苦的一面,人生不单单是一连串的小波折,有待我们一一克服;人生乃是一场严酷的战争和挣扎,需要我们倾尽全力和一切资源来对付。有人是靠实际经历而得出这结论。疾病、灾难、试炼、悲伤、失去亲人、死亡等临到,他们在茫然无助的情况下转向宗教,因为他们已走投无路。他们盼望从宗教得到安慰、平静、帮助。可惜他们只停留在此,没有更进一步。对他们来说,宗教的功用和目的仅仅是减轻忧虑,安慰悲伤,免得我们愁苦太甚,陷入绝望或自杀的地步,并且逐日提供我们新的勇气和毅力,以面对艰难重重的人生。总而言之,宗教的功用是提供我们一条满足、安宁的退路。我不打算苛责这种人,但我的重点是,这种观点与前面第一种同样谬误,因为对第二种人而言,宗教仍然是纯粹消极的。他们并不像第一种愚昧、轻率、无知的人,认为宗教只会增添苦恼。不,他们已历经沧桑,只要宗教能帮他们解忧,舒展紧皱的眉头,他们就感激不尽了。
但这种观点仍然是消极的。在他们看来,宗教的功用只是减轻悲伤,缓和痛苦。它不能改变生命,只能帮助人咬紧牙关,逆来顺受。或者套用此处的经文,它只是减少禁食,却未超越它,进入欢乐的境地。但这正是福音提供的应许。福音并未答应改善我们的生活,但福音能改变生命,革新生活,使其面貌一新。禁食将换成宴会和欢乐。
为什么这种对宗教的错误观点如此普遍?为什么福音的荣耀往往被遮盖?毫无疑问的,这问题有两个答案。其中一个是,人类不断根据他们所看见最糟糕、最无知的解释,来判断宗教,并且把基督教与一般挂名的宗教混为一谈。
但真正的原因或许可以追溯到对圣经话语的疏忽。今天很多从未读过圣经的人,竟然对圣经大肆批评。他们根据的是一些道听途说的理论。不妨打开圣经,聆听里面的真理。把圣经从头到尾读一遍,你就会发现它处处应许给人那最终的欢喜、快乐和平安。如果我们说神乐意看我们受苦,认为顺服祂、按祂旨意而活是直接通往忧郁烦恼之途,那么我们就侮蔑了神的名。不,祂是父。祂爱自己的儿女,没有什么比看到儿女欢喜快乐更能使祂满足了。听听书作者和新约圣徒如何歌颂这种经历。众圣徒的生命就是最佳证明。更进一步说,神不仅愿意看到我们喜乐,祂甚至命令我们当喜乐。此处神对以色列百姓的吩咐,和保罗对腓立比人的吩咐如出一辙。保罗要他们在各种情况下都喜乐,就是在患难和逆境中也不例外。换句话说,这是圣经整个教训的中心,我们必须将它作为信心的试金石。基督徒不仅是一个较少忧虑的人,他乃是满有喜乐的人。
主耶稣在最后的教训中对门徒以及后来的人说,他们的忧伤将转为喜乐。祂说在祂死而复活之后,“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祂又说“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以及“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这是耶稣的应许不论环境如何,都有积极的喜乐。不是减少一点忧伤,增加一点安慰,提供一点帮助,调整一点禁食日数而已,乃是将禁食转为宴席!祂并非只鼓励我们平静、坚固、稳定,以低调和咬紧牙关的态度应付人生的曲折。祂提供我们的是胜利、成功和喜乐。身为基督的代表,我们的经历若低于这身分所提供的一切,就不配称为基督徒,而且有愧神的恩惠。基督徒不只是应当快乐,而且必须快乐。这是神的命令。福音所宣称的是,不论生活景况和四周环境如何,只有福音能带给我们喜乐。这是你的写照吗?你有过这种经历吗?你知道这种喜乐吗?若不知道,原因何在?
2、我们来思考福音能在哪一种人里面产生喜乐,这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以上那个问题。
一言以蔽之,就是忧伤的人。此处只吩咐禁食的人前来参加宴会。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予以强调,因为很多人在这上头走偏了,就像彼得所说,“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因为这个召人来宴乐的命令,并非一视同仁向所有人发出的,也不是给各时代各地方的人。神的应许总有附带的条件,人若忽视这些条件,就会错失了祝福。那些以追寻快乐作为人生首要目标的人,从未真正如愿以偿。那些为求安慰而接受信仰的人,从未真正如愿以偿。那些为求安慰而接受信仰的人,从未真正经历福音带来的完整喜乐。只有经过禁食阶段,并且被邀去参加宴会的人,才能享受这欢喜快乐。
让我从历史角度将以色列人的情景呈现在你面前。不妨阅读一下先知以赛亚在被掳之前的预言,还有先知耶利米、以西结、何西阿、约珥以及被掳前众先知的预言。他们是否命令百姓宴乐欢喜?是否应许他们将享有快乐?任何熟悉预言的人都知道,并非如此。百姓在被掳到巴比伦之前,所听到的预言都充满了忿怒和谴责。它们预告了将临到的灾祸。当然偶而会有一些勉励或温柔慈爱之词句,但每一个怜悯和赦免的应许都附带着呼吁,要求百姓悔改,离弃他们的罪。可是百姓置若罔闻,继续犯罪,不听从神的话,结果神给人的默示越来越严厉,越具威胁性,最后灾祸终于临头,百姓被掳到外邦作奴仆,城池和圣殿尽遭毁灭。他们虽然明白了自己的罪和愚昧,但为时已晚。以色列人体会到从前忽略神,转去拜偶像是多么地愚昧;如今他们才知道自己破坏了神的律法,得罪了神。旧日先知苦口婆心的劝告,都被当作耳边风,他们直到被掳至巴比伦河边,才幡然悔悟。他们把琴挂在柳树上,一想起锡安就不禁潸然泪下(见。他们好像浪子,在它乡异地才意识到自己的罪和愚昧。这种觉悟使他们设立禁食的日子。先知说,即使如此,仍旧不够。他们关心所受的苦,远胜过关心所犯的罪。但至少他们看见了自己的污秽,并且坦然承认。后来他们终于得解救,回到耶路撒冷。就在那时刻,神对他们说出这番话。你可以看出,即使在呼吁他们停止禁食的应许中,也包含了警告和道德方面的劝勉。
众先知一切恩慈、荣耀的祷告,和关于犹大的救恩之奇妙应许,都是在被掳之后应验的。这一点对我们明白福音尤其重要。赦免之前,必须先有悔改。神在基督里一切有关赦免和喜乐、平安的应许,是单单给那些为罪而痛悔的人。通往宴席最直接之路,就是先禁食。基督的介入,将“悲伤”化为“快乐”。让我们清楚把握这个事实。只有为罪痛哭悔改的人才能经历救恩之乐。所谓“没有喜乐的救恩”根本不存在。
现今我们为了逃避禁食和麻烦而找借口说,这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它只适用于某一类人。有人辩称:只有那些十恶不赦的人经过戏剧性的悔改,才能体会到这种喜乐。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经历的,特别是那些从小在基督教家庭中长大,从未犯过惊天动地大罪的人。他们认为悔改涉及人的气质或心理状况,不然就与犯罪量多少和罪行的模式有关。只有经常内省的人或病态、严肃的人,才会反应激烈,才能体验到救恩之乐。至于一般寻常人是与此无缘的。所以平凡人往往仰幕那些一度作恶多端、后来悔改的基督徒,把他们当作英雄看待,好像根不得自己也有过一番辉煌犯罪史似的。
这种观念完全与福音的教训背道而驰,是对福音彻底的误解。我们可以用以下的理由轻易就将其推翻:有人认为,只有某种类型或性情的人才能体会救恩之乐,这观点显然有误,因为从古迄今,经历过救恩之乐的人可说包罗万象,形形色色。单单使徒的圈子中就包含不同背景和性情的人,但他们都有同样的喜乐,这种情形迄今不变。心理方面的细节固然听起来很重要,在理论上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教会史注重的是事实。不论内向或外向的人都能经历同样的喜乐;由禁食到宴会的改变,不但发生在那些从前放荡不羁的人当中,对自幼在教会中长大的人(如马丁路德,约翰·卫斯理等)也一样普遍。此外,新约并未将这种经历局限于某一类人,它是一视同仁,针对所有人而开放的。我们可以确知“同一位神对所有人都一样恩慈”。神并未将较多的喜乐赐给犯罪较多的人,任何人若这样指控祂,等于暗示神的行动有所瑕疵,而且也亵渎了神的圣名。他们真正的问题出在,其观点是出自内里的感觉,而非依据客观、永恒的实际。
让我举例说明。假设有两个人在海上遇难,两人都濒于溺毙。后来另一个人甘冒生命危险将他们救起。难道你能说他们此刻心中喜乐、感激的程度,是取决于各人的性情?当然,这与性情毫不相干。重要的是他是否明白自己的处境。他意识到处境危险之后,就立刻想到自己的安危。即使最冷静镇定、不动声色的人,若知道自己即将灭顶,濒临绝境,这时一旦获救,其快乐和感激之情是难以限量的。重要的不是他的状况或感觉,而是他对自己处境的认识。论到信仰的事也一样。此刻你知晓自己的处境吗?忘掉你的性情、气质、忘掉你的成长环境和所犯过的罪,忘掉别人,单单来看你的情形。你是否因自己的罪而忧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并不表示你没有犯过罪,而是因你未体认到自己是一个罪人。婴孩不会畏惧火,毫无电力常识的人对用手触摸电线也一无所惧;愚昧人才会昂然踏入那连天使都x足不前的途径。但无知不能丝毫影响或改变事实。事实是,圣经说人人生在罪中,都得罪了神。虽然从世界的角度看,我们不算罪大恶极的人,但我们都亏缺了神的荣耀,破坏了祂的律法。你是否照当尽的本分敬重神?你是否像耶稣那样敬拜、尊崇神?祂在你生命中居首位吗?你是否完全依靠祂?你是否因祂不断向你显露的慈爱而感谢祂?
最重要的问题是,你在神面前是否感到一无所值?所有圣徒都有同感。只有像法利赛人一类的人会对自己心满意足。耶稣曾用严厉的词句谴责他们。最能显示罪的证据就是自高自大,未看见自己迫切需要神的恩典。只有看到这种需要的人才能经历喜乐,他目睹神的恩典,不禁欢欣雀跃。基督的福音是否使你喜不自禁?你心中是否有一首喜乐之歌?若没有,显然你尚未看清自己需要它。你将如何面对神?你如何能住在天堂,享受它的纯美?你如何满足律法的要求?大数的扫罗曾陷入绝望;年轻的路德曾抛弃世界,住在地窖里,禁食祷告,却仍然感到绝望无助;品格高尚的约翰·卫斯理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罪。世上最着名的圣徒都有同样的经历。你是否志得意满?你难道看不见自己处境之悲惨?谦卑下来!为你的罪哀哭,禁食悔改。你如今看清楚了吗?你难道毫不在乎?你是否胆怯惊惧?你看到自己山穷水尽的光景吗?若是这样,福音有一句最荣美的话是为你预备的。奇妙中的奇妙!神对你这种人发出了荣耀的命令:放弃禁食,开始宴乐!有一首诗歌说,“耶稣来,救罪人,不是救义人。”会游泳自救的人不需要帮助,但那随波漂流,眼看要灭顶的人,当他被神在耶稣基督里的膀臂一把拉起时,才经历到那难以言喻的喜乐。对这种人,神儿子不仅甘冒生命危险,甚至付上生命作代价。是的,虽然百姓犯罪悖逆神,导致圣殿和耶路撒冷遭到毁灭。他们自己也被掳到巴比伦,然而一旦他们看清处境,生出懊悔,满怀羞愧,用许多日子禁食,神就赦免他们,吩咐他们停止禁食,开始宴乐欢喜。今天你如果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你为罪而懊悔悲哀,你终于看见自己的愚昧和缺欠,如果你觉得不配得赦免,已经无药可救,那么这段经文就是给你的。欢喜快乐!宴乐之前必须先禁食,而你已经完成了这一部分。
3、你说,“但这如何成就呢?”让我解释给你听。
我们此处来到了荣耀福音信息的中心点。要人欢喜快乐的命令并非建立在感觉和情绪上。当时耶路撒冷的居民并未感到快乐,但这无关紧要,神仍然命令他们欢喜快乐。这种快乐也不是建立在好行为上,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所作的不过是犯罪、悖逆神,也因此遭到神的震怒,被掳到巴比伦,陷在一片愁云惨雾中。显然欢喜快乐不是依据他们的行动或行为。若依靠行为,此刻他们只配留在巴比伦。他们已身的努力永远无法使他们脱离为奴之地,重见天日。是神的行动带来改变。要他们欢喜快乐的命令总是建立在神的作为上。许多善良虔诚的人就因未看清这一点,而陷入悲苦之境。约翰·卫斯理对此感受尤深。他苦心孤诣地行善,却仍然找不到快乐。后来他突然找到了,为什么?因为他顿然悟到,这一切乃是神在耶稣基督里作成的。一旦明白这一点,他就霍然开朗,充满喜乐。路德、本仁约翰以及其他圣徒也都如此。
你若只把福音当作个人和团体的计划或生活蓝图,你若只把福音当作劝人为善,和提高道德水准的工具,你就永远无法体会福音所带来的欢喜和快乐。你若以为基督徒生活不过是一大堆规章,你就难免患得患失,愁眉不展,因为你会不断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但福音的荣耀之处在,它完全取决于神在基督里一次且永远地为你成就的事。祂为你作了什么?此处祂为犹太人所作的,就是最佳例证。神为何命令这些人停止禁食,尽情欢喜快乐?
A、禁食的原因已经终止。他们为何禁食?因为他们被掳到巴比伦,远离了家园。但神用祂自己的方式介入,带领他们重返耶路撒冷。祂恢复了他们原先的地位和身分。显然祂已经赦免他们的罪,答应让他们摆脱羞耻,革心洗面。神说,要“欢喜快乐”,“因为我已除去你们禁食的原因。”这也是神在祂儿子耶稣基督里对我们说的。神已采取行动,祂差遣独生爱子到世界上来,为救我们而死,而复活。“我怎能欢喜快乐呢?”不妨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看祂如何代偿你的罪债,洗净你一切罪污。或许你会说,“过去的斑斑污迹使我深感羞愧,我怎么可能有快乐?”基督的福音这样回答你:
前尘往事,祂已遗忘,如今赐下,无限喜乐。
你可以在基督里改过自新,不再作罪的奴仆。同样,你整个地位和处境都焕然一新。你在基督里成了神的儿女。从前是仇敌,如今是儿女。不要把焦点放在你的感觉和旧有的记录上。仰望神,观察神在耶稣基督里为你成就的事。欢喜、快乐、高声呼喊吧!基督已洁净你的罪,使你与神和好如初。是的,这喜乐完全建立在神所成就的事上。
B、这喜乐也建立在神将要成就的事上。犹太人初返家园,发现百废待举,触目所及,尽是凄凉景象。圣殿仍是一片断井颓垣。前途充满了坎坷、试炼、艰难。但神嘱咐他们要欢喜快乐。为什么?因为他们已回到了耶路撒冷。虽然疮痍满目,但总比流落巴比伦好。还有一个更强烈的原因:他们的前途无可限量!神既然已用不可思议的方法,奇妙地救他们离开巴比伦,祂当然会继续保护他们,拯救他们到底。如果他们只靠自己的力量,在四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前景未免凶多吉少。但神与他们同在,祂能拯救,也能保守。神对他们说,“虽然眼前百孔千疮,但你们要喜乐,我与你们同在。当信靠我!甚至在你们尚未抵达故土时就可以开始庆祝凯旋。”这也是保罗给罗马人的信息,“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祂的生得救了”。
你说,“我如此孱弱,不堪一击,而仇敌却声势惊人,大张旗鼓而来,我怎么能有喜乐?明天怎么办?我如何面对未来呢?”把这一切交给神!坚心依靠祂!“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那位代替你而死,并且拯救你,赐你新生命,使你脱胎换骨的基督,绝对不会抛弃你!祂将永远与你同在。祂会牵着你的手,引导你跨出每一步。正如保罗说的,“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他前面才刚说过,“我真是苦啊!”,但基督能使苦恼变喜乐,也能使软弱变刚强。你是否已日暮途穷,觉得欲振乏力,毫无盼望?仰望耶稣基督和祂为你所成就的事,你就能开始歌唱,欢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