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导读:启示录 第17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所要受的刑罚指给你看。」

2「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

《启示录》中出现了三个重要的女人:十二1-17的「妇人」、十七1-十九5的「大淫妇」、从十九7开始的「新妇」。「妇人」和「新妇」代表教会历史中的两个阶段,「大淫妇」则是模仿教会,用地上的天国来假冒神的国。
介绍「大淫妇」())的天使,和介绍「新妇」())的天使,都是「拿着七个金碗」())的七位天使之一。这个特意的安排,表明十七-二十一章的异象都是七碗带出的结果:十七1-十八24是详述第七碗中的巴比伦倾倒()),十九17-21是详述第六碗中的哈米吉多顿大战()),其他部分都是详述「成了」())。这个特意的安排,也提醒我们:

七碗审判的目的,不但要倾倒「大巴比伦」()),而且要降下「新耶路撒冷」());不但要烧尽「大淫妇」()),也要预备好「新妇」())。因此,在七碗结束的那一刻,「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
我们只有看清「大淫妇」丑陋污秽的真面目())和「所要受的刑罚」()),才会爱慕「新妇」的美丽和价值。
信徒在「大淫妇」和「新妇」、「大巴比伦」和「新耶路撒冷」、地上天国和神的国之间,只能有一个选择:不可今天做「大淫妇」、明天做「新妇」,现在住在「大巴比伦」、将来住在「新耶路撒冷」,也不要幻想一面追求地上天国、一面盼望神的国降临。凡是将来要进入「新耶路撒冷」的()),今天就必须赶快从「大巴比伦」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


「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就是「大巴比伦」())、「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象征一个抵挡神、引诱人的社会、经济体系,用地上的天国假冒神的国。对于最初的读者来说,就是长达两百年的「罗马和平 Pax Romana」。先知耶利米把统治列国的巴比伦形容为「住在众水之上」()),这「大淫妇」也「坐在众水上」()),象征控制世界,受到「多民、多人、多国、多方」())的普遍拥戴;就像当时的「罗马和平」给帝国境内的人民带来许多好处,以致到处盛行敬拜罗马女神和凯撒。神给古今所有「大淫妇」式的社会、经济体系都定了同样的两条罪:

「用淫行败坏世界」());
「流仆人血的罪」())。


在旧约中,神的百姓被比作神的妻子()),而对神不忠的以色列就是「行淫的妻」())。但这「淫妇 πόρνη/porne」原文就是「娼妓」()),并非不忠的选民,而是如先知那鸿和以赛亚所预言的外邦大城())。
「住在地上的人」()),就是那些「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
由于「大巴比伦」繁荣昌盛,所以「地上的君王」())和百姓都乐意与「大淫妇」做生意,也接受她的宗教、文化和价值观。因此,天使把他们比作与娼妓「行淫」())、「喝醉了她淫乱的酒」())。过去,「地上的君王」必须接受罗马的册封、顺从罗马的法律,「住在地上的人」必须敬拜罗马的凯撒,才能享受「罗马和平」所带来的繁荣。今天,世人若想在全球化的社会、经济体系里有所成就、分得一勺羹,也要顺从世界的秩序和观念。
上图:描绘「罗马和平」(拉丁文:Pax Romana)的油画(Thomas Cole : The Consummation, The Course of the Empire,1836)。罗马和平,又译为罗马治世,是指罗马帝国前二百年比较兴盛的时期。主前30年,屋大维消灭埃及托勒密王朝,结束了罗马内战。统治整个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区,法制相对公正严明,境内常年太平、治安良好,水陆交通通畅,使各族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自由贸易,进入二百年长期繁荣的罗马治世时期。因此,逐渐有人建立庙宇,同时供奉罗马女神(Roma)和尤利乌斯·凯撒,渐渐演变为敬拜罗马女神和在位的凯撒,最终演变成凯撒崇拜的新宗教。罗马和平(Pax Romana)这个概念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致历史学家们用拉丁语创造了许多变体,如:不列颠和平(Pax Britannica)、美利坚和平(Pax Americana)、欧盟和平(Pax Europaea)、西班牙和平(Pax Hispanica)、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奥斯曼和平(Pax Ottomana)、伊斯兰和平(Pax Islamica)、中华和平(Pax Sinica)、苏维埃和平(Pax Sovietica)。这个概念被统称为「帝国和平 Pax Imperia)」,而实质都是「淫妇和平 Pax Meretrix」。

3「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带我到旷野去,我就看见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那兽有七头十角,遍体有亵渎的名号。」

4「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

5「在她额上有名写着说:『奥秘哉!大巴比伦,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6「我又看见那女人喝醉了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我看见她,就大大地希奇。」

「旷野」()),可能就是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海旁旷野」())、也就是「大巴比伦」())。我们只有到了「旷野」,才不会被「大淫妇」())的奢华表面())所迷惑,而是看透神「必使巴比伦为箭猪所得」())、使它沦为「旷野」的结局。
「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象征倚靠「兽」的势力、得到「兽」的全力支持。对于最初的读者来说,「大淫妇」代表罗马和平()),「兽」代表罗马帝国。敌基督会在某些历史阶段暂时表现为「大淫妇」,而不变的本质则是「兽」。
「朱红色的兽」与大红龙的颜色一样()),「七头十角」())与十角七头的海兽())一样。那兽是在「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而这兽是「遍体有亵渎的名号」()),实际上是同一个兽,只是越来越猖狂。
「紫色」())是从地中海骨螺(Murex))中取出来的,据说每一只骨螺只能供给一滴紫色液体,骨螺打捞出来必须立即割开,否则染色液便会变干。「朱红色」())是从一种橡树叶子上的小昆虫中提炼的颜料。这两种颜料物以稀为贵,是古代奢华的象征())。
「金杯」())外表看起来富贵辉煌,里面却盛满了「可憎之物」()),只是为了诱惑人:「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沉醉」())。「可憎之物」在旧约中特指拜偶像())。
「额上有名写着」()),可能指罗马城的娼妓在妓院里把刻有自己名字的头巾缠在前额。「大淫妇」的穿着雍容富贵、庸俗炫富,很能吸引人,实际上只是一个推销「淫乱的污秽」())的娼妓。
「大淫妇」是对羔羊「新妇」())的假冒,「大巴比伦」是对「新耶路撒冷」())的模仿。正如教会是基督的「奥秘」()),「大巴比伦」也是敌基督的「奥秘」()),要用地上的冒牌天国迷惑人,让世人安于罪中之乐、信徒也乐不思主。
「世上的淫妇」()),指世上一切引诱人离开神的人、事、物。「母」()),指源头,与那位头戴十二星冠的母亲形成对比())。「贪财是万恶之根」()),「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所以「大淫妇」的经济体系也会「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喝醉了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这是尼禄和多米田时代罗马帝国大肆杀害信徒的写照。过去,人们享受「罗马和平」的前提是敬拜凯撒、弃绝主的道()),加入行业公会的条件是「行奸淫,吃祭偶像之物」()),否则就会像别迦摩的信徒一样被杀害,或像推雅推喇的信徒一样受排斥。今天,经济越全球化、大众传媒越发达,倚靠大众生存的政治、商业、文化、教育和学术界就越媚俗,敬畏神的人也越来越被边缘化。今天,在某些自诩精英的知识分子圈子中,说真话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这个经济繁荣、道德沦丧、讨好大众的社会,也同样「喝醉了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
上图:希特勒于1936-1939年在德国最大的波罗的海吕根岛为KdF(通过喜悦获得力量)计划建造的Prora度假村,包括8座巨大的建筑物,绵延4.5公里,可容纳2万名工人度假。每个房间都面向大海,有两张床。Prora的设计在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赢得了大奖,但由于二战爆发而停工,从未被用于其预定目的。正如圣经对大淫妇的预言:「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启十七4),对于经历一战之后各种苦难的德国人民非常有吸引力,但最终只是过过眼瘾、满足眼目的情欲而已。
上图: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的名画《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1563)。
上图:欧洲议会大厦(European Parliament),根据Pieter Bruegel的名画《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设计而成,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1999年竣工。
上图:1992年欧洲议会大厦开工时的海报,右下方的口号是:欧洲,许多方言,一个声音。在引发许多争议以后,这张海报就被禁发了。

7「天使对我说:『你为什么希奇呢?我要将这女人和驮着她的那七头十角兽的奥秘告诉你。」

8「你所看见的兽,先前有,如今没有,将要从无底坑里上来,又要归于沉沦。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见先前有、如今没有、以后再有的兽,就必希奇。」

「先前有,如今没有,将要从无底坑里上来,又要归于沉沦」()),这是对「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复活羔羊的拙劣模仿。
「先前有、如今没有、以后再有」()),是刻意与神的「昔在、今在、以后永在」())进行对比。
「先前有」,可能指这兽从前在地上行使绝对的权柄。
「如今没有」,可能指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得胜使那兽「受了死伤」()),好让「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因此,虽然「那不法的隐意已经发动,只是现在有一个拦阻的」()),所以这兽只能藏在幕后。
「将要从无底坑上来」,可能指到了末期,「等到那拦阻的被除去,那时这不法的人必显露出来」()),重新获得权柄())。
「又要归于沉沦」,指这兽的结局是被扔在火湖里灭亡())。
「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就是那些拜兽的人())。这些人可能出生在有基督信仰传统的国家和家庭里,但他们并未蒙神拣选、重生得救,所以对神的永远计划毫无兴趣、却很容易被兽迷惑。所以见了这兽重新出现,「就必希奇」()),跟从并敬拜它())。高举人、否定神的人本主义、进化论,全部都是从有教会传统的国家里出现的。

9「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那七头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

10「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经倾倒了,一位还在,一位还没有来到;他来的时候,必须暂时存留。」

11「那先前有如今没有的兽,就是第八位;他也和那七位同列,并且归于沉沦。」

「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表明以下解释并不容易理解。虽然天使讲解了「这女人和驮着她的那七头十角兽的奥秘」()),但未知的空间反而更大了。罪的后果总是出人意料,正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现实越来越魔幻,连编剧都不敢敞开想象。因此,可能要等所有的预言都应验了,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这些预言。
本书最初的读者都知道,「七座山」())就是指罗马城。罗马城座落在台伯河(Tiber River))旁的七座山丘上,号称「七山之城 Urbs Septicollis」。
「七位王」()),可能指历史上辖制神百姓的七大政治势力:埃及、亚述、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现代极权主义。写《启示录》的时候,埃及、亚述、巴比伦、玛代波斯和希腊帝国「已经倾倒了」()),罗马帝国「还在」()),但第七位「还没有来到」())。
「他来的时候,必须暂时存留」()),可译为「他来的时候必须只暂时停留」(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表明第七位王只是昙花一现。正如极权主义的纳粹德国和苏联,虽然貌似强大,但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
「第八位」())就是「那先前有如今没有的兽」()),也就是从海中上来的「十角七头」兽())。「他也和那七位同列」()),可能指敌基督的所作所为与七王同出一辙,本质都是「兽」。这兽变化多端、身分众多,时而是王、时而是国,这正是撒但一向的伎俩,实际上每个王、每个国都是那「兽」本身,结局都是「归于沉沦」())。
上图:主后71年铸造的罗马银币,图案中间是罗马女神(Roma)坐在七座山上,左边是狼在给孪生子喂奶,右边是台伯河。另一面是罗马皇帝维斯帕先(Vespasian,主后69-79年在位)的肖像。
上图:古罗马城的核心城区,建在台伯河 (Tiber River)东岸的七座小山上:Aventine Hill, Caelian Hill, Capitoline Hill, Esquiline Hill, Palatine Hill, Quirinal Hill, Viminal Hill。梵蒂冈在台伯河的西北岸,不在这七山的范围内。

12「你所看见的那十角就是十王;他们还没有得国,但他们一时之间要和兽同得权柄,与王一样。」

13「他们同心合意将自己的能力、权柄给那兽。」

14「他们与羔羊争战,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同着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也必得胜。』」

「十王」())可能是真实的数目,也可能是用「十」来象征全部、众多。
这「十王」())与其他「地上的君王」())不同。「地上的君王」为巴比伦大城的倾倒而哀哭()),而「十王」却「必恨这淫妇」()),与兽联合、毁灭了淫妇())。
这「十王」也与「七位王」())不同,「七位王」是在历史上逐一出现的,而「十王」则将出现在同一时期,成为敌基督的帮凶())。
「但他们一时之间要和兽同得权柄,与王一样」()),可译为「但他们要和那只兽同得权柄作王一个时辰」(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表明「十王」的权柄与兽息息相关、互相呼应,但在历史中只是短暂的一段时期。
「与王一样」,原文意思是「好像君王」,表示这「十王」虽然有君王一样的权柄,但实际上并不是王。正如今天的主流媒体、科技大公司、网络大平台膨胀到一个地步,自称是「无冕之王」,自己赋予自己「第四权」,试图控制世人的舆论和思想。又如隐藏在一切之后的全球金融资本,更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他们同心合意将自己的能力、权柄给那兽」()),因为控制这一切的乃是撒但,「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那兽。过去,我们以为只有在专制社会下,群众才有可能「同心合意」;今天,我们却发现「异口同声」这种事,照样也会发生在宪政民主下。这毫不奇怪,因为自以为神的罪人「同心合意」地合作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建造巴别塔())、「敌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还是建立高举人、倚靠人的福利社会和大政府,在背后操纵的都是撒但,而坐在天上必发笑的、则是我们的神())。
在属灵的争战中,敌基督和地上的势力与信徒争战,实际上都是「与羔羊争战」()),「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而「同着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信徒并不是依靠自己的势力和能力得胜,而是跟随羔羊,支取「万主之主,万王之王」())的得胜。圣灵清楚地向当时和今天受苦的信徒宣告:「同着羔羊的」,必然是「蒙召」的,「蒙召」的必然会「被选」,而「被选」的一定会用实际生活证明他们是「忠心」的,所以他们「也必得胜」!
上图:2021年1月9日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的电视画面,列出了当天封杀或限制川普总统的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当川普的支持者转向社交媒体Parler以后,Google和Apple干脆将Parler App下架,Amazon也停止了Parler的亚马逊网络服务。在讲究法制和宪政民主的国家里,未经定罪的现任总统被全网封杀,这是史无前例的;在讲究多元化和言论自由的国家里,所有的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都「同心合意将自己的能力、权柄」(启17:13)交给某种势力,这也是史无前例的。

15「天使又对我说:『你所看见那淫妇坐的众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

16「你所看见的那十角与兽必恨这淫妇,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将她烧尽。」

17「因为神使诸王同心合意,遵行祂的旨意,把自己的国给那兽,直等到神的话都应验了。」

当「淫妇」())坐在「众水」())之上、备受世人欢迎的时候,也是坐在随时都会爆发的火山之上。正如罗马最大的成功、也是它最大的危机。罗马帝国始于一个城邦,靠着一元化的宗教、历史叙事和政治制度,团结一致、实现了崛起。但是,当罗马帝国把「多民、多人、多国、多方」())都纳入版图之后,幅员广大、种族复杂,各方的利益越来越难以调和。从凯撒开始,为了安抚越来越多的边疆民族,罗马开始吸纳高卢、日耳曼、阿拉伯等边疆民族的议员进入元老院。种族的多元化带来了宗教和历史叙事的多元化,随着官方认可的神明越来越多,民族认同和文化传统所能产生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差。多元化需要同时满足的诉求太多,能够形成的合力又太小。罗马皇帝的蛮族雇佣军越多,就越难满足承诺他们的利益,社会的治理成本急剧增加。为了解决多元化危机,只能用官方的宗教融合不同的种族、统合被多元化分解得支离破碎的罗马帝国,凯撒崇拜便应运而生。
堕落的世人既然否定绝对真理,自以为「如神能知道善恶」()),又怎么能够「同心合意」())呢?因此,只有利用拜兽的宗教和兽印的捆绑()),才能把「住在地上的人」())都绑在兽的战车上。今天,最常见的捆绑方式就是建立庞大的福利社会和公务员体制,让越来越多的人倚赖政府、敬拜那兽,而不是倚靠神、敬拜神。
但是虽然大淫妇和兽互相利用()),但这种合作却无法长久,正如「罗马帝国」和「罗马和平」之间并不能维持和平,君王、贵族和平民也不能成为好兄弟,经济活力和福利社会势必水火难容。因为罪必杀死罪人,邪恶都有自我毁灭的能力,无神论先天带有自毁装置。虽然乌合之众可能会为了共同的目标暂时「同心合意」()),但成功的高潮往往是罪人彼此纷争的开始,只要时过境迁,马上就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勾心斗角、内讧瓦解。
「使她冷落赤身,吃她的肉,又用火将她烧尽」()),就像耶洗别())的下场()),比喻「巴比伦大城」的倾倒())。撒但的目的是抵挡神,用冒牌的地上天国来阻挡神的国,并不是让世人在人间天国永享幸福和平。人若拒绝真理、无视地上资源的有限,无论怎样寅吃卯粮、拆东补西,无论何种形式的庞氏骗局(Ponzi scheme、 or Pyramid scheme)),最终都是要还的:倚靠高举多元化上台的,最后必亡于退化;倚靠鼓吹平等上台的,最后必亡于平均;倚靠政治正确上台的,最后必亡于死寂;倚靠福利许愿上台的,最后也会亡于破产。因此,当兽无法向背景复杂、众口难调的拜兽者们兑现承诺的时候,必然会把「大淫妇」())当作替罪羊;而那些藏在背后的「十角」())也会推波助澜,把一切问题都推到「大淫妇」身上。因此,「罗马和平」最终毁于罗马帝国,罗马城最终毁于自己「以蛮制蛮」的政策,将来的地上天国也将毁于「住在地上的人」())。那时,敌基督将撕下温情迷人的假面具,直接用军事独裁代替「大淫妇」的社会、经济体系。
「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神能使用「人的忿怒」())成全祂荣美的旨意。祂过去能用亚述管教悖逆的以色列民()),将来也能使「诸王同心合意,遵行祂的旨意」()),以毒攻毒,使兽国分裂、自掘坟墓。这否定了任何一种二元论,暂时的邪恶权势也是为神的旨意而存在的。
「直等到神的话都应验了」()),原文是复数,包括成就神国度的许多计划。
上图:1938年6月25日,希特勒在沃尔夫斯堡参加大众汽车厂的奠基仪式,前面是一辆大众甲壳虫汽车。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要求生产一种普通德国人买得起的「人民汽车」,可容纳2名成人和3名儿童、最高时速可达100km/h、最好采用风冷发动机,只卖990马克。奥地利工程师费迪南德·保时捷根据这一要求设计出著名的大众甲壳虫汽车。1936年10月12日,三辆大众VW-1下线。1938年,大众汽车公司在沃尔夫斯堡建厂,计划年产150万辆。二战期间,大众的生产能力被用于军备生产。德国人民所盼望的好处,最后都归于无有。正如圣经对大淫妇的预言:「你所看见的那十角与兽必恨这淫妇,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将她烧尽」(启十七16)。兽其实并不喜欢大淫妇,只是暂时利用大淫妇迷惑世人。当大淫妇的价值被榨取干净之后,就会被付之一炬。

18「你所看见的那女人就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

「大淫妇」())的身分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她就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过去是覆盖整个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和平」,将来则是一个抵挡神、引诱人的全球化社会、经济体系。
「大淫妇」引诱「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不是为了让人在理想国(Republic))或乌托邦(Utopia))里永远享受幸福、和平,而是用假冒的地上天国捆绑人、阻挡神的国,让世人感恩戴德,让罪人安心灭亡;也让信徒不必盼望基督再来,而是定居「所多玛」())、不肯「从那城出来」())。今天,你已经被她辖制了吗?
上图:美国劳工统计局(BLS,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显示了从1960年到2020年底美国政府的雇员人数。在2020年11月,美国政府有2132万雇员,占当月总人口的6.5%、总就业人口的17.1%。这个数字并不包括间接为政府工作的私人企业员工。这些数字可以帮助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越来越左、越来越支持大政府。
上图:2018年,欧盟各国公务员占总就业人口的16%。其中最高的是瑞典29%,丹麦28%,芬兰24%,最低的是德国11%。这些数字可以帮助理解欧洲人为什么越来越左、越来越支持大政府。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第十七与十八章描写巴比伦的倒塌。第十七章是全启示录中最难阐释的一章。我们最好还是先读一遍;然后辨认出他们若干普遍性的主旨,明白本章背景的思想大概;最后再详细看他的内容。这样的研究当然会有若干重复的地方。但像这样难明白的一章经文,就真是重复也是值得的。

罗马的失陷(十七章 )

一、骑在兽上的女人

这个妇人就是巴比伦,所指的就是罗马。这妇人被描写(第1节 )坐在众水之上。在这幅描写罗马的景象中,约翰引述许多先知描述有关古巴比伦的预言。在中,巴比伦被描述为:‘住在众水之上多有财宝的阿!’伯拉大河直接流经巴比伦的腹地,而且巴比伦本身坐落在许多灌溉运河之中心;这些运河系统是四通八达的。但这些字句却不适合用来描写罗马。约翰明白这点;于是在第十五节中,他改称众水只是一个象征的说法,并指出罗马当时在实际上统治多民,多人,多国,多方。关于这里所用的描写方法,我们必须看看旧约有关的章节。当以赛亚预言亚述人侵占巴勒斯坦的时候,他说:‘因此主必使大河翻腾的水猛然冲来,就是亚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势,必漫过一切的水道,涨过两岸;必冲入犹大,涨溢泛滥,直到颈项。’还有,当耶利米预言将来敌人侵略的时候,也是以同样的景象描写出来:‘有水从北方发起,成为涨溢的河,要涨过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并城和其中所住的。’

在第四节中,那妇人被称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并有各种珍贵的妆饰。这就是罗马穷奢极侈的象征;作者以一名高等猖妓,佩戴最豪华的首饰用来诱惑男人,而展示罗马当时的淫欲与虚有其表的浮华气派。

那妇人被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这是另一幅描写巴比伦的图画,也是直接引述旧约先知预言谴责的话语。耶利米说:‘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沉醉,万国喝了他的酒就癫狂了。’这是说罗马手里持着一个能诱惑人和在全地上散播不道德行为的金杯。

那妇人被称有一个名号写在额上(第5节 )。在罗马的公众妓院中,娼妓的额上挂了一个额饰,并且刻上自己的姓名。这就是另一幅图画,描写罗马作为一个极败坏的娼妓出现在列国之中。

在第六节中,那妇人被称喝醉了圣徒的血,和殉道者的血。这个意思是指罗马帝国迫害基督徒的写照。但这个描写并不是一种循例式的说法,只简单介绍罗马是个大迫害者而已。她简直视屠杀如同一种纵情的享乐;她嗜杀人的狂热犹如醉汉沉湎于酒。

在第十六节中,她被十个王侵略而毁灭。关于这点,我们后面阐释这兽的象征时,才作详细的考究。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句预言的话便够了。它告诉我们罗马是因属她的列国兴起而给摧毁的;犹如说出这个淫妇到了终结的时候,她的爱人怒目相视,竟然把她置于死地。

二、那兽

那兽的定义比那妇人更难确定,因为那兽没有一个固定的意思;那兽本身具有一连串与罗马和罗马帝国密切相关的意思。

(一 )那妇人坐在兽上而那兽充满了亵渎的名号──他们全部都是对神作出侮辱的(第3节 )。倘若妇人是罗马,那兽就是罗马帝国。那兽满有亵渎的名号;这个意思可以指两方面而说的。第一,它指罗马帝国满布许多不同的神。这些神的名称当然被视为对神作出侮辱,因为他们自然会侵犯了神至尊和独特的权柄。除了神以外,任何人也不可以妄称为神明的。第二,它可以指罗马皇帝所用的名号。一个罗马皇帝可以称为撒巴斯多斯(Sebastos )或亚古士督(Augustus )──它的意思就是应当敬重;而事实上除了神以外,人不应妄称当受敬重的。罗马皇帝也被称为神明(divus或theios──前者是拉丁文、后者是希腊文──同样解作神圣 );而事实上这个形容词只有神才适合用的。有许多罗马皇帝也自称为救赎主(Soter-saviour ),这个名称其实是属于耶稣基督的一个独特称号。还有,许多罗马皇帝都喜欢用这个名号自称的,拉丁文就是dominus,希腊文就是Kurios,而这个名称(Lord )本身就是神的称谓。

(二 )那兽有七头与十角(第3节 ),这是重复描写那兽的景象;关于他的身份,我们稍后将加以解释。

(三 )那兽是先前有,如今没有,而将来还要来(第8节 )。这个意思与,十二节与十四节所描写的相同,而很显明的一点,那兽与尼罗复活的传说是互相关连的;这个思想是时刻存在于约翰的构思里面。我们已经查考过,尼罗复活与敌基督两者已经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思想。故此本段经文中,那兽就是代表敌基督。

(四 )那兽有七头。它有双重的解释。

(甲 )在第九节中,七头就是指七个山。我们不难把它鉴别出来。罗马是建在七个山上的;正如以前我们所见,那兽就是代表罗马。

(乙 )第二个解释可以把它视作启示录多个谜语中的一个(第10与第11节 )。

就算尽了人的一切力量;竭尽皇帝(尼罗 )的横溢天才,与及众神的挽救力量,也没有办法驱除人们心中的凶兆,这场大火是因一项命令而引起的。尼罗为了涂抹这项嫌疑,只好把罪名与苦刑横加在一群人的身上──他们就是众人所称的基督徒,而且他们也是为人所憎恶的。他们的名称是从一个称为基利斯督(即基督──Christus )作开始的;这个人是在提庇留(Tiberius )统治的时候,在一名巡抚彼拉多手下受了极刑而死。这个有它害性的迷信暂时受到控制,但不久死灰复燃。最初在他们发源地──犹大境内开始,继而在罗马又蓬勃起来。我们知道凡是一切丑恶与羞耻的事情,一旦从世界各地传到罗马,也会兴盛而引人注目的。接着,政府把他们拘捕,他们招认罪名。后来根据他们的口供,又有一大批相继被定罪-的不是纵火烧城的罪名,而是因为他们受到人类的憎恶。在行刑前,还有诸多侮辱讥讽加在他们身上。有的被缝上兽皮,任由猎犬追逐,撕破血肉而死亡;有的被钉十架;有的被强烈的火焰烧死;有的在黄昏后,当作火炬活活的被烧死……甚至那些被判应受极刑的其它罪犯亦不忍目睹,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其实这些刑罚并不是有甚么阻吓或警惕普罗大众的作用,它们只能满足一个人的残忍和虐待的念头。

邪恶的化身

在本章经文的绪论中,我们已经提过,最接近的一个解释就是约翰把自己投入维斯帕先的统治时代。五个王已经倾倒了,这就是指亚古士督,提庇留,加力古拉,革老丢与尼罗。一个还在,是指维斯帕先;一个还没有来到,他来到的时候,必须暂时存留,就是指提多;那个相等于受创的头,但又能够复元,而被视为尼罗复活的一个,自然就是指一切残暴化身的多米田了。在这些景象的背后,我们看见三个永恒的真理。

(一 )虽然尼罗已经死了,但他遗留下来的邪恶仍然活着,而约翰认为这个新尼罗,已经化身活在多米田里面。每一个人都会遗下一些东西给这个世界的。一个好的印象自然会造就别人,他的善意必会继续延绵下去的;但是一个邪恶的影响力,就好像种下祸根传给后代。每一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向,而人应该把这个指标移向美善神才对!

(二 )在第八节中,我们看见凡名字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人,当那恶者来临的时候,便会感觉迷惑不已。世上总会有些人被邪恶眩惑,而心里觉得希奇的。唯一避免受窘的方法,就是时刻注目望着耶稣基督,这样我们才可以认出邪恶的真面目。

(三 )在第十一节中,我们看见那兽至终便归于沉沦。邪恶的成功不论是何等奇异伟大,但在它里面始终都存着自取灭亡的种子;凡自愿与邪恶为伍的人,就是拣选站在必败的一方!

人的意向与神的旨意

这段经文描述十王的出现,他们是以十角作代表。十王很可能就是指东方和帕提亚的十个省长,而且是由复活的尼罗,就是那敌基督的作领导而与罗马对抗。或者他们很简单的代表了这个世界的强国,他们到了末时便会凑聚起来对抗罗马,并且把她毁灭。我们可以在这段经文中注意几件事情。

(一 )在第十四节中,我们看见这个世界的强国与羔羊争战,而且羔羊把他们毁灭;那些蒙召的,被拣选的,和忠诚的也与羔羊一同分享这场胜利。在犹太人的思想中,有一个伟大的概念,就是那些圣徒与殉道者能够分享神最后的胜利。以诺书曾这样描述:‘罪人必会交在义人的手中。’(以诺‘义人啊,你们心中要存着盼望!因为那些罪人会突然在你们面前消灭,而你们可以随意处置他们。’(以诺在同一经卷中,又有另一段冷酷的警告:‘你们这些爱行不义的人有祸了……你们知道,你们将来必会交在义人的手中,而他们会折断你的颈项,宰杀你们而不会对你们开恩。’(以诺在所罗门智训中(Wisdom of Solomon ),我们看见一个对那些曾为神受苦而死的人的应许:‘他们现在忍受了一点磨炼,他至终必会有好报,因为神已经试炼过他们,而且又知道他们堪配属祂的。他们所受的试炼如同真金在火炉中受试炼;神必会完全接纳他们,如同献上的燔祭;当他们蒙眷顾的时候,他们便会照耀;他们行走自如,如同站在残稻的余梗中闪烁着,他们必会审判各族,并且统治各民。’昔日雅各和约翰问耶稣进入天国的时候,他们能否一个在主右边,另一个在左边,他们心中必定无疑也存着这个观念。

犹太人在这个思想当中是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非常高贵的;二是较基督徒的水平为低。较基督徒水平为低的一面,就是有些时候他们心中只存着复仇的热望;但是我们又怎能够完全怪责那些受迫害的人?当他们身受苦刑,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望永恒当中,他们与仇人的位置可以互相对调。那高贵的一面,就是相信圣徒与殉道者将会促成基督取得胜利,并与祂分享荣耀。这也是我们共同坚信的──经过十架的苦难,荣耀的冠冕便会来临。

(二 )在第十六节中,我们看见那十角兴起来,凶残地攻击他们从前的姘妇。他们又吃了这淫妇的肉。在旧约中,此举实在是一种凶残强大敌人的所为。诗人也曾如此埋怨,他恐怕那些恶人将会吃了他的肉。那些住在以色列的恶人,带着压迫欺诈的手段,将会吃神子民的肉,剥他们的皮,这当然是一幅极凶残的复仇图画。他们又用火烧她──这种刑罚是专门用来对付最淫邪的罪行;特别是当一个祭司的女儿曾与别人作出不道德的苟合,他们使用这种最重的刑罚去处决这女子

我们应该注意一点,从前是那个淫妇的爱人,但现在竟然反目与她敌对。邪恶里蕴含着一种分裂的力量。

(三 )在十二与十三节中,我们看见十王与那兽同心合意。到了第十七节,我们又看见神把祂的旨意放在十王的心中,叫他们遵行祂的旨意,并且应验祂的话。这里所见的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这些邪恶的力量以为他们自己依照着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实上,他们所做的是遵照神的旨意而行。查理士(R. H. Charles )也曾这样说:‘甚至人的忿怒也可以用来赞美神。’在这件事的背后,有一个真理指示给我们──神永远不会失去控制人的力量的。当事情到了终结的时候,神时刻都能够叫事情互相效力,叫人得益。――《每日研经丛书》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启示录第十七章

Ⅷ全能神的得胜

行文至此,约翰全心全意叙述神大败仇敌的胜利。在这之先,约翰所强调的是神统管万有的权柄,劝慰软弱的信徒,可以深信神是轻慢不得的;他一再的指出,罪恶最后必全然被覆灭。罪恶虽然好像所往无敌,而信徒似乎完全无能为力,事实上罪恶之所以能逞凶也不过是在神许可的范围之内。约翰一直在努力和解这个矛盾:为什么神是全能,而神的子民都备受压迫。他以好几个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他的答案:恶人的作为是有神所定的限度,他们不得越过。到此为止,约翰所挣扎的都是今生今世的矛盾。

由这一节开始,约翰转眼定睛看未来的末日,他不再问为什么罪恶分明得胜,而是看见了罪恶在最后全然的倾覆。他看见了神将恶人的堡垒拆毁,将报应倾倒在他们头上,他们再丝毫动弹不得,神终于大获全胜。

A大淫妇的刑罚

末日审判最后一幕的头一景是关乎所谓“大淫妇”这个角色的命运。显而易见的,这个女人也即是大巴比伦,这一点到下一章就更清楚了。大淫妇代表目中无神社团中目中无神的文明人(见十一章序言并注释)大淫妇受审判的一段共分三小段:一、大淫妇出现在约翰眼前;二、约翰听讲大淫妇的预表;三、大淫妇之刑罚。

i. 骑在兽上的女人

一开始我们便知道,这女人穿戴辉煌,穷奢极侈,性情恶毒,是神子民的死对头。要明白这女人的解释,我们得参考和她恰成对照的另两个女角:十二章中的妇人和二十一、二十二章中的新妇。

1.大淫妇出现的这一幕是由拿七碗的七天使中之一位引导的;往后羔羊新妇出现时亦是一样。这不是偶然的。神最后的审判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灭绝罪恶和建立新耶路撒冷。神的旨意贯彻始终永不更改,结局有异乃因审判对象之不同,是义人还是恶人。

天使吩咐约翰到这里来,祂要将大淫妇所要受的刑罚指给他看。事实上淫妇的刑罚下一章才看到,刑罚之前还有好些开场白。但无论如何,这总是整个刑罚大段的开始。异象中的女人被称为大淫妇,其外表金碧辉煌(见4节注释),约翰却视之为娼妓式的俗艳,遮盖着的是一个与神为敌和嗜好勾引人离正道的性格。

以淫乱为比喻旧约中很常见。神的子民有时比作神的新妇,而不忠之罪就是行淫之罪了。但旧约先知有时视缺乏忠贞为一种惯性和买卖行为:例如以赛亚所说的:“可叹忠信的城,变为妓女!”等等)。这是一个生动又可怕的比喻,向我们指出,罪恶基本上是爱情的背弃。

妓女还有被比作骄矜拜偶像的强权,例如推罗和尼尼微。推罗和尼尼微不是神的选民,神的新妇,所以不能被指为行淫乱之罪。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本段所用的字其实是妓女(NIV 英译 prostitute),而不是“淫妇”(adulteress)。约翰在这儿所讲的不是神的子民,而是教外之强权。这些世上的强权道德低落,自己罪恶滔天并且勾引别人和他一齐犯罪。

大妓女……坐在众水上:妓女既象征一个城,众水可能暗示城位于河海之处,甚至是指海航商业的发达。旧约称巴比伦为“住在众水之上”,正好描写了巴比伦城有幼发拉底河(Euphrates)流经,且是一个运河网的中心。但旧约同时也用江河水流比作人民(例见,这正是此段的用法(参15节)。约翰以古巴比伦著名的特点,透过旧约圣经的比喻来预表他异象中的巴比伦,这巴比伦亦即奴役许多附庸国的强大帝国。

2.地上的君王无疑将自己与那城的交易视作可喜的商业和文化活动。但约翰却将他们比作与妓女行淫,与该城朋比为奸一同得罪神。他们之间的商业交流促使他们臭味相投,对神的事看法一致。下一句提到住在地上的人注释)喝醉了他淫乱的酒:这个比喻虽转了个弯,但主题仍然是淫乱的主题。众王领头,罪恶由上而下染及全民,而人民也是甘心乐意受那娼妓的勾引。

3.上两节是天使对大淫妇的描写,到此约翰才开始亲睹其风貌。要见到淫妇的异象,约翰得先被圣灵感动(有关受圣灵的支配而进入异象境界,详见注释)。约翰见异象时所站之地旷野有特别的意义。旷野在全本启示录中都是神子民对抗那大城的地方(。旷野是城市的反面,旷野可以保护人不受都市的沾染,只有旷野中,站在旁观者的地位,神的子民才会认识那大城的真面目。换言之,神的子民若与大城随波逐流,自然就无法对她有真正的认识了。

站在旷野的角度,约翰看见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我们不必见怪为什么女人刚才“坐在众水上”(1节),如今忽然又骑在兽身。约翰并不是在叙述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注释),而是在指出有关女人的两点真理,分别以“众水上”和“骑兽身”来预表。这个兽与的相同。女人骑兽表示与兽不分彼此,其恶行有兽的全力支持。罪恶虽有各式不同的面目,归根结柢,却都是出于同一恶兽。

朱红是“大红龙”,并请参该节注释)的颜色,虽然两个“红”字不是同一个字。这儿用的“红”字( kokkinon )是源自一种挂在橡树叶子上的有鳞的雌虫 kokkos 。古人用这些虫的干骸来制造一种紫红色颜料(BAGD)。这是美丽堂皇的色彩,但在圣经中却是罪的颜色。女人所骑之兽不只是朱红,且遍体(“满盖着”)有亵渎的名号(GNB:“侮慢神”)。亵渎素来是该兽的特点、6),但只有此处有“遍体”的字眼,表示极尽了亵渎的能事。七头十角详见注释。

4.女人衣着堂皇:紫色和朱红色,均是穷人所买不起的贵重颜料。“朱红色”见上节注释。紫色是一种贝类海生物(murex)所产生的颜色。这两个色彩因为来处不易所以代表贵重辉煌还胜过指真正的色泽。尤有甚者,女人有金子宝石珍珠为饰。“金子”其实是“镀金”(英文 'gilded',原文 kechryso{mene{),意即用大量的贵金属。

女人手拿金杯。金杯所载的想像应是最可口的饮品,因为内容不是应与外表相配吗?岂料所装的却是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可憎之物这几个字本来是包罗一切可厌的东西,但在旧约圣经中却特指拜偶像之罪,这正是此节的意思。原来金杯不过是用来诱感人,使他们与金光闪耀的淫妇同流合污,这是她勾引他们远离神的办法。这是一幅生动的图画:雍容华贵与道德沦亡、宗教沦亡互相并行。

5.在启示录中,名字往往刻在额上。神的仆人在额上接受印记,跟随羔羊的人也是一样。敌方亦是如此,跟随兽的人也是额有印记。在此,大淫妇也有额记,在大众之前宣布她是何许人物。查理斯告诉我们,根据当时的罗马文献,罗马妓女有额上贴上名牌的风俗。所以这儿的淫妇确是地道得很。

奥秘哉注释)表示淫妇名字的意义不是显而易见的,除非有特别的启示,所以天使将有进一步的解释(7节)。NIV 将“奥秘哉”列为淫妇名字的一部分是不对的。Moffatt 译本将“奥秘哉”翻为“象征”,NEB 译“秘密意义”,JB 译“秘密名字”。这几个译法固然指出淫妇的名字是有特别意义,但却未表明这个名字非有启示无人能明白。这启示由天使传给约翰,然后由约翰传与众信徒;一般人是永不能明白的。

女人名字头一部分是巴比伦注释)。上面提过,巴比伦是勾引众民犯罪的大城,是神震怒的对象。到这儿,巴比伦又多了一个独特称号:淫妇之母。她不只身为淫妇,且生养不息,散布罪恶。淫妇之母的称呼又与一切可憎之物相连:正如在上一节,巴比伦的罪恶不是只有一样,而是包了一切可憎之物。根据伯克利,当时的罗马作家对时弊亦有十分生动的描写,例如诗人犹文拿里(Juvenal)告诉我们,皇后玛撒莲娜本来是个妓院中的妓女;辛尼加(Seneca)称罗马为“臭气冲天的下水道”。伯克利告诉我们,约翰对罗马的描写绝无夸大,事实上与当时罗马作家对自己文化的讽刺比较起来,约翰还算含蓄呢。

6.约翰又看见那女人喝醉了圣徒的血,就是“殉道者”(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七十士译本)。这个比喻说明了血如泉涌;淫妇不是只杀个把两个人,而是大量的杀害许多的圣徒,且是杀得兴高采烈,不是忍辱负重,而是大快其心,如痴如醉。喝醉一词在原文是现在分词式,表示不是已过的历史,而是正在进行的事情。在本节中,圣徒和“殉道者”没有分别,但两词并用更加严肃地指出淫妇的罪大恶极。“殉道者”原意就是“见证人”,所以淫妇的罪加一等:她不是无知而犯罪,因为见证人已作了见证,所以是明知故犯。

约翰看见就大大的希奇,可能因为所期望的和所看见的刚刚相反。在第一节中,天使说要领他去看大城的刑罚,不料所见的是金碧辉煌的淫妇,令他大惑不解。又或者约翰希奇因为他首次认清罗马帝国(大城当时的代表)的真面目。

ii. 骑兽女人的解释

约翰看过淫妇与兽的异象后,天使便将解释指示给他,原来兽所代表的比女人更为重要。

7.天使问约翰为何惊奇,接着便将女人和她所骑之兽的奥秘奥秘的解释详见注释)告诉约翰。女人与兽不分彼此,二者之间只有一个奥秘。兽的特征亦和先前一样,七头十角。

8.天使首先解释兽,因为兽比较重要。解释的话不易完全明白,因为兽的象征重重叠叠不只一个:兽有时是统治者,有时又是个皇国(参9节),归根结柢,总之就是大红龙撒但的主要侍从。撒但的工作形形色色,在不同的时地,随机应变。

先前有,如今没有:这可能是用来对照的“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还有一个可能:在中我们看见兽受了死伤但却复原了;人类的恶有时似乎消失片时,但终必卷土重来。许多人认为这一节是喻意当时的尼禄复活的神话;尼禄神话不能完全解释这一节,但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尼禄犯罪作恶之后便死了,另一个恶皇多米田又出现,其恶与尼禄比美,可称为尼禄第二。兽先前有,即曾在世间出现;如今没有,即目前不见了踪迹。

但这并不等于从此消踪灭迹。兽还要从无底坑里上来(注释)。无底坑说明这兽与魔鬼恶势是同出一辙,而兽由坑中最后的出击乃是恶势力逞强的高峰。但兽成功不了,将要归于沉沦。约翰片刻不容自己忘记,罪恶的终被灭绝是不容置疑的。但一般世人并没有这个认识。凡住在地上注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并不明白神的永远计划,看见经已消失的兽重新出现,惊奇不已。世人对兽,趣味甚浓。

9.兽的解释有一个关键,就是只有智慧的心才能揣摩(注释)。约翰所讲的真理不是显然易见的,但智慧的人可以明白。七头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这是指罗马无疑,因为古代文献之中,罗马是以建在七个山上见着(Ladd 书中的七山代表七个帝国及其帝皇,但绝大多数人赞成七山是指罗马)。七山固然是指罗马,但其象征不止于此。正如我们先前已经说过的,大城不是任何一个城,而同时又是每一个城;大城者就是与神隔绝的文明人所组成的团体,在任一世代中都可以找到。如此说来,“何时世界成为众欲所恋的地方,何时就有巴比伦出现,在已过的世代如此,在现世代尤然。大淫妇巴比伦是新妇和新耶路撒冷的死对头(以下)”(Hendriksen)。第一世纪的罗马正是约翰笔下之巴比伦的写照。罗马亵渎神,敌挡神不遗余力,胜过任何其他人所组合的城市。七头代表七山,也代表七王。以下我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大城的统治者。

10.五位已经倾倒了,换言之,已经死了,不能再有所作为。写书之时在位的是第六个王(一位还在)。第七位还没有来到,他的统治是以后的事。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少学者认为我们应从罗马帝国当时的历史找寻解释的线索。若然,者就是罗马皇。多数人赞成第一个王应是阿古士督而非该撒大帝犹流(Julius Caesar),如是者,五王就是阿古士督、提比利亚、卡里古拉、可罗底亚斯,和尼禄。至于第六位是谁,得看我们承不承认迦尔巴、奥图,和韦多里亚斯三人的皇位95。若是承认,那么第六王是迦尔巴;若不承认,第六王则是韦斯帕西安,而第七王就是在位期很短的提多了。大多数人赞成略去上述之三王,但没有人解释为什么约翰和当时的读者会同意这个做法。

另有一派解经家认为“王”非指个别的罗马皇,而是指不同的帝国,赞成这说法的有 Hendriksen 和 Ladd 等人。已过之五王者是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玛代波斯,和希腊马其顿五帝国。还在的第六王是罗马帝国,“而未来之第七王则代表了罗马倾覆后至末日敌基督帝国之间,所有敌基督的政权。”第八位王既“和那七位同列”,末日的敌基督国度很有可能是出自以上古帝国地区中之一。

以上两派的解释各有道理,各有可能,但我认为更好是用象征法来看这些数目。七是完全的数目,代表整体的数目,而七王者则是指罗马帝国的历史整体。五王已过,约翰的是第六王时代,意即高潮的前一刻(参第六号和第六碗)。

11.象征越来越复杂。第八王原来就是那兽(这兽又再一次以先前有,如今没有来描写;请参8节注释),且又是和那七位并列。若我们略去上述之迦尔巴、奥图,和威特留三王,第八王就是多米田。遂特提醒我们,不论异教和基督教作者均将多米田比作尼禄。约翰也可能将多米田比“尼禄再世”(处将以利亚比施洗约翰)。这样的解释有一个困难:先前有,如今没有又当如何应用在多米田身上呢?或者在某些地方多米田确如尼禄,在另方面他却异于尼禄?如果我们采取象征的解释法,第八王则象征了敌基督之自以为与众不同,事实上不过是与七王同出一辙。

不论第八王代表的是一个帝皇、帝国、或其他,总之是与七王同等的,而七王依前文又是兽的七头,换言之,约翰告诉我们,七王的根源是兽,也就是罪恶之基的化身。每一个王,尤其第八王,都是那兽本身。但在这儿约翰所关心的不是兽的履历,这正是困难之所在,约翰没有供给细节,我们也因此难以辨别兽之所指。约翰所著重的不是兽的作为和能力,而是它之至终必归沉沦。一切罪恶最终必然灭绝。

12.现在我们进一步讨论到兽的十角,也就是十王。部分学者将十王解作罗马皇帝,有时包括了上述在位只短短数月的三皇迦尔巴、奥图、和韦多里亚斯;有时不包括,则将十王之名列推下三个。这样的解释忽略了天使明文之指出,这些王还没有得国。既未得国,十王的政权还是未来之事,因此分明与上两节之七王不同人选,因为七王中有五王已经倾倒了(10节)。另有学者在此提出尼禄再世之说;这个传说认为尼禄将率领大军(通常认为是指帕提亚人)由东归来。但不论尼禄复起之细节如何,传说中的尼禄再世不是孤军作战,而是有众多的统治者拥护合作。

照我推断,约翰的意思如下。末日之时,兽兴起的除上述八王外,又另有十王。这些王可能是地上之王诸如各自为政的帕提亚太守,又或可能是魔君人物。他们与“地上的君王”不同;“地上的君王”为巴比伦大城之倾哀哭,而十王却“恨这淫妇”(16节)。十王是敌基督的助手,在末世时将出现。可能是真实数目,但更可能是象征整数、全部之意。

十王的统治有两个特点。第一,他们得权柄是在一时之间;这可能是指世界的时间,但更可能是指神的时间。在我们眼中,这些王不可一世,但在神面前,他们瞬息即逝,微不足道。他们与敌基督联合,他们的时日亦必短暂如敌基督的日子。十王的统治还有另一个特点,他们和兽同得权柄,他们的政权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兽息息相关,不分彼此。

13.这一点十分重要。十王并不独立自主。他们同心合意,将自己的能力权柄给那兽。没有人强迫他们,是他们甘心乐意与兽合作。

14.约翰将未来的末日显示给我们。到那时,十王要与羔羊争战,但徒劳无功,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至高无上,在祂之前,兽和它的党羽绝无立锥之地。与羔羊同在的有蒙召被选和忠心的,他们不是羔羊的军械来源,而是祂的跟从者。羔羊不需要任何帮助,正好相反,“蒙召、被选、忠心”正说明了这些人乃是依赖羔羊而活,即使这样,祂还是和他们分享胜利。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所要受的刑罚指给你看。」

『大淫妇』原文不是淫妇,乃是妓女。结了婚再犯罪叫作淫妇;没有结婚而犯罪是妓女。圣经在这里说罗马教是妓女。

── 倪柝声《初信造就》

,3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与朱红色的兽是指什么?】

答:在本章中所用的比喻,是淫妇、众水、醉酒、巴比伦城、七头十角兽、妆饰、金杯、紫红色衣服、七座山等等,皆含有其奥秘之意义,是由拿着七碗的一位天使,将这些指给约翰看。所谓大淫妇,就是管辖地上的大城,乃指当时的罗马城而言,她的名为「巴比伦,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巴比伦之原意即 ,一切宗教的紊乱和拜偶像之事,都来自巴比伦,她是一切宗教弊端之母,表明在大患难中,将要兴起离弃神的假宗教。有人认为这就是罗马的天主教,她「坐在众水之上」,「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表明这假宗教是操纵影响各国,管辖地上的万民。「地上的君王与他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表示世上国家的首领接受这假宗教,和她亲密往来,予以协助;地上的众民,也随着受其迷惑,以致离弃神的真理,同样接受这假的宗教,而如醉如痴,任意妄为。她「骑在朱红色的兽上,那兽有七头七角,遍体有亵渎的名号。」,这与十三章所描写的兽相同,其颜色与大红龙一样只是龙之色红如火,兽之色赤如血,这是兽与大淫妇杀人流血所沾染的。亵渎的名号,前者只在七头之上,本节却是遍体都有,表示这兽性更是倍加恶意而疯狂。这亵渎的名号,已在罗马充满的偶像上,僭用了神的圣名,且在许多教皇的名位上,亦妄称为主为神。与救主的圣名。这兽的七头,为预表过去的七个帝国;十角预表末日复兴的罗马帝国,所要组织的十国联盟(参五二二题 )。「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装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怕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这衣服正如教皇和红色主教特别的礼服。淫妇的妆饰,表明她属世的妖艳,。她手拿金杯,外表美丽悦目,里面却是充满了各样的异端。「那七头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这七座山无疑的是指着罗马城,因为当时人称此城为七山之城,即巴比伦也曾被称为七山之城;「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经倾倒了,一位还在,一位还没有来到。」。表示这七位王中的五位,就是埃及、亚述、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等王国,已经成为过去倾倒了,只有一个异邦罗马帝国还在,就是指约翰当时的罗马,一位还没有来到,那就是基督化的东罗马帝国,及至主后三一三年,在康士但丁信封基督时才有之。「那十角就是十王」。这兽的十角,是长在七头之上,表明十国联盟,是由复兴的罗马帝国所组成。这十国各有其元首,是从撒旦得了统治的权柄,当约翰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得国,是在罗马帝国于第七头的时代分裂后,才得复兴起来。他们是在一时之间得到王权,并要服从兽的领导,然后这兽(即最后之敌基督者 ),与羔羊争战,即所谓哈米吉多顿之战(参前一题 ),终于被羔羊得胜,而将他们灭绝尽了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3那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是谁?与那兽有何关系?】

十七章与十八章是指一件事的两方面而言,十七章是她的历史,包括过去、现在与将来,十八章乃是她的末日。这大淫妇的历史如下:

一、她就是管辖地上帝王的大城。这是天使对约翰所解释的,指当时罗马城而言,这是毫无疑问的。她名为巴比伦,乃是寓意,并非谓古巴比伦要复兴也。

二、坐在众水之上。水指多民、多人、多国、多方而言对,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帝国各地的人经常在罗马出现。

三、她骑在一支朱红色的兽上,那兽有七头十角,遍体有亵渎的名号,这与十三章所描写的兽相同。但十三章的兽只在头上有亵渎的名号,这兽却在遍体均有亵渎的名字,表示这兽越来越疯狂。罗马充满偶像,各偶像均僭用神的圣名,同时罗马许多皇帝亦以“主”“神”“救主”自居等。这兽的七头预表过去的七个国度与朝代(的研究 )。十角预表复兴的罗马帝国所组织的地中海十国联盟。

四、那兽的七位王,五位已经倒了,一位还在,一位还没有来到(10节 )。兹列表如下:

①埃及,亚述,巴比伦,玛代波斯联合王国,希拉,这五国已成过去。

②罗马还在,指约翰时代的罗马而言。

③东罗马还没有来到,那是纪元后313年的事,在君士坦丁信耶稣之后。

④那先前有、如今没有的兽,即第八位,乃是复兴的罗马帝国,仍在将来。

⑤那十角就是十王,即地中海十国联盟的元首,他们在一时之间得到王权(12节 ),并要服从兽的领导(13节 ),然后与羔羊争战,即哈米吉多顿之战。

⑥他们战败后,地中海十国联盟迁怒于罗马,放火把他焚烧(17节 )。

五、那大淫妇与圣徒为敌,杀害无数圣徒,喝醉了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

六、那大淫妇之所以得名,因为她提倡混合的宗教,以她的邪术迷惑万国的人

七、那大淫妇又称为大巴比伦,是世上一切可惜之物的母。这大巴比伦终必倾倒而毁灭,而且是在一天内和一时之间(17节 )的事(8节 )。

相信这是在哈米吉多顿大战完毕后,罗马所受的刑罚。

── 苏佐扬《圣经难题》

,15】

这两节圣经给我们看见,这一个妓女,乃是坐在多民、多人、多方、多国的地位上。就是说马裸教要大大的进步。十六节是罗马受审判。十五节给我们看见,在她受审判之前,罗马要满了全世界。这是主的预言,是没有办法的!她要坐在多民、多人、多方、多国之上。各处都有,要大大进步。

── 倪柝声《初信造就》

】「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

『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全世界只有罗马教这一个机构是国际的。罗马教的势力是国际的!地上的人,都喝醉了她的酒,各处都有相信罗马教的人。

── 倪柝声《初信造就》

】「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带我到旷野去,我就看见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那兽有七头十角,遍体有亵渎的名号。」

女人骑在兽的身上,兽有七个头,十个角。七个头是指七个大王,十个角指十个小王。这一个兽乃是帝国的罗马,包括七个大王,十个小王。骑在兽身上的女人乃是宗教的罗马。这一个女人骑在兽上,就是说教会骑在帝国上。

── 倪柝声《初信造就》

,16】

开始的时候,罗马教要指挥敌基督。过后敌基督要把女人拆毁;十个王要起来,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将她烧尽。这是大灾难起头的时候,她要有的结局。

── 倪柝声《初信造就》

】「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

『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紫色是作王的颜色。教皇,从来都是说她自己是作王的。枢机主教叫作红衣主教;外面穿红的袍子,里面穿红的衣服。连袜子也是红的。教皇的车子也是红的。他的卫队,四分之三都是穿红的衣服。他的地毯也是红的。罗马教里面,充满了红色。

── 倪柝声《初信造就》

『用金子、宝石、珍珠为装饰。』罗马的礼拜堂,和礼拜堂里所有的像,罗马教皇所有的装饰,完全是金子、宝石的、珍珠的。

── 倪柝声《初信造就》

『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圣经中的可憎之物,就是偶像。『就是她淫乱的污秽』意思是说,把所有外教的东西,都带到基督教里来。这实实在在是一个污秽!她把世界和教会混在一起,把外教和基督教混在一起,把信的和不信的混在一起,把恩典和律法混在一起,把新约和旧约混在一起,把神和偶像混在一起,没有一样不混。这是罗马教所作的。

── 倪柝声《初信造就》

】「我又看见那女人喝醉了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我看见她,就大大地希奇。」

『我又看见那女人喝醉了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的人的血。』罗马帝国的逼迫,到主后三百十三年停止了。但是,罗马教会的逼迫,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根据Fox所著的Martyrs,死在罗马教底下的人,超过死在罗马帝国底下的人。

── 倪柝声《初信造就》

「喝醉了众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

在耶稣的见证人中,有人陆续不断地与异教斗争;敌基督问世之前,历代都不住有声音反对错谬与偶像。神的见证人没有中断过,他们不断采取表征与口号:「点燃烛光」「黑暗中的亮光」。

在经文所描述的异象看来,真是确实的。当时在罗马帝王的逼害下,充满着火与刀剑。在历代有那么多可怕逼害下,充满着火与刀剑。在历代有那么多可怕逼害的事,真是不胜枚举。无论什么地方,真的属灵的复兴发生的时候,信徒必受逼害,甚至到处被追逼,直到死地。

我们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在这个时代的罪恶仍旧猖狂,我们并没有彻底的对付。那不是因为世界肯放过我们,而是我们的心灵没有真正具备殉道的精神。

永生神的灵啊,求你燃着爱的火焰,使我们愿受一切的损失,甚至舍上性命,只要为主的缘故!

── 迈尔《珍贵的片刻》

,18】

这里给我们看见,这一个女人是辖管地上众王的大城。这一个城,乃是建造在七座山上。全世界只有一个城,另名叫七山的,就是罗马。因此,这一个女人是罗马;是宗教的罗马──天主教,不是政治的罗马──罗马帝国。

── 倪柝声《初信造就》

例证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