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导读:启示录 第5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

2「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传说:『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

3「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

4「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

5「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祂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就像先知以西结所看到的异象())。「右手」代表能力())。「书卷」记录了世界的命运())、「以后必成的事」()),包括审判、救赎和国度的计划。主耶稣必须先从父神的手里领取「书卷」、接受权柄,然后才能执行「书卷」中的旨意。
古代以色列人的所有权状写在羊皮上,卷起来用印封严,到约定的日期才打开封印,正式承受产业())。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书卷」中所写的是世界的所有权,原来是赐给亚当的()),后来被撒但所夺取()),但已被「末后的亚当」基督())借着在十字架上的死所赎回())。
「里外都写着字」()),表明内容非常多()),当时的蒲草纸书卷通常都只写一面。「写着字」原文是现在完成式,通常用来指书写仍具权柄效力的法律文件。
「用七印封严」()),可能指书卷共有七段,每段各用一个印封严。「七印」可能象征神旨意的完全,只有七印全部揭开,书卷的内容才能完全成就、神的旨意才能执行完毕。当时的法律文件在书卷绳结上封印,最重要的文件必须由七个见证人封印,与此处的书卷形式相似。
天使大声问:「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指的是资格。这是一个直击人心的问题:我们如果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就知道「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因为无论是旧约的选民,还是新约的信徒;无论是思想家、教育家,还是慈善家、革命家;无论是圣人、英雄,还是总统、法官,人类实现人间天国的尝试都是失败的,我们从来都没有掌握过自己的命运。因此,使徒约翰「大哭」()),「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国度的旨意似乎将要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信徒也应当「大哭」,因为我们都像地上的七教会那样满了缺欠和软弱,复兴的结局总是再度的冷淡和失败;每个头脑清醒的人都当「大哭」,因为一切自救的努力都是自欺欺人,文明越进步、世界大同越渺茫。
「犹大支派中的狮子」()),指十二支派的祖先雅各所预言犹大支派的狮子())弥赛亚。
「大卫的根」()),指先知以赛亚所预言「耶西的根」())弥赛亚。
当神的百姓无论怎样敬虔、努力,最终都难免软弱、失败的时候,神借着这位长老安慰我们:「不要哭」())!因为无论是大使命())、还是国度,神的旨意都不是倚靠人,而是由基督自己亲自成就。「祂已得胜」()),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完全的得胜,乃是一次得胜、永远得胜,并且胜过罪恶、死亡和世上的一切。这得胜使祂「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把神的国度完全地带到地上())。
上图:用七印封严的书卷(艺术想象图)。

6「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

7「这羔羊前来,从坐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

当约翰正准备迎接「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弥赛亚君王隆重出场的时候,不料竟看到一只「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启示录》中的「羔羊」都是指基督,祂向着仇敌是「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向着选民却是「神的羔羊」())、「逾越节的羔羊」())。
这「羔羊」不是一只被杀的死羊,而是「像是被杀过的」复活羔羊,现在要「奉差遣往普天下去」()),完成救赎计划的最后一幕。正如十字架并非主耶稣生命的终结,复活证明死就是祂的得胜;同样,殉道也不是信徒生命的终结,当基督最终成就国度的时候,所有的殉道者都将在国度的得胜中有分。
「七」是完全的数目,「角」在旧约中通常代表力量()),「七角」())象征无法抗拒的力量。
「七眼」())指「神的七灵」())。圣灵作为羔羊的眼睛、「遍察全地」()),具有完全的洞察力。
这羔羊的「被杀」成就了永远的赎罪功效,「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但现在祂要执行神的审判、引进神的国度,所以再次「站立」())起来,从父神手中「拿了书卷」())、得了权柄,预备执行书卷中的旨意。天上地下知道开卷在即,于是引起了极大的敬拜和赞美。

8「祂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9「他们唱新歌,说:祢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祢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

10「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

「俯伏」()),表明羔羊的神性,因为只有神才能接受俯伏敬拜())。
「琴」()),指竖琴,表明这二十四位长老的事奉是赞美。
「盛满了香的金炉」()),表明这二十四位长老的事奉也是祷告。「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正如诗篇所说:「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祢面前」())。信徒在世上是被藐视、逼迫的一群,但他们的祷告在天上却被看为宝贵,甚至要用「金炉」盛起来献给神。
9-10节是《启示录》中的第三个颂赞。本书一共出现了十四个颂赞()),原文的形式都是可以颂唱的诗歌。上一章是称颂神的创造,本章是称颂神的救赎。
「新 καινήν/kainos」())的原文不是表达时间上的「新 νέος/neos」,而是表达性质上的新;不单在时间上是新的,并且是独特的、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他们唱新歌」()),是因为羔羊即将揭开七印,此情此境没有任何其他的诗歌适用,必须有专用的「新歌」来称颂。
「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与先知但以理所说的「各方、各国、各族」())相似。
「在地上执掌王权」()),原文是「将在地上执掌王权」(英文ESV、NASB、KJV译本)),并非指信徒现今就在属灵上执掌王权,而是应许教会将来与基督「一同作王」())。
羔羊的「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不是因为祂的能力和威荣,而是因为祂所成就的救恩。摩西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在西奈山与神立约,目的就是归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但亚当的后裔永远也无法摆脱「全然败坏」())的结局,国度也永远也不能完全临到地上。只有基督亲自「被杀,用自己的血」())买赎我们,才能彻底「使我们脱离罪恶」()),真正「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因此,祂「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只有祂才能让国度完全地临到地上()),领我们「在地上执掌王权」。
上图:可以拎在手里来回晃动、散发香气的金香炉。

11「我又看见且听见,宝座与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

12「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

「千千万万」()),表示数目众多。更多的天使加入了合唱,但「声音」())的原文却是单数,表示同心合意。
12节是《启示录》中的第四个颂赞,原文是诗歌。「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是用七重完全的颂词来称颂主耶稣的救恩。

13「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14「四活物就说:『阿们!』众长老也俯伏敬拜。」

13节是《启示录》中的第五个颂赞,原文是诗歌。这是一首「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的大合唱,将永远的「颂赞、尊贵、荣耀、权势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承认基督是与父神同等、同荣、同权的主。今天,「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
这场天上的颂赞,以四活物和众长老的新歌开始()),又以四活物和众长老的敬拜结束。然后,天使、圣徒和一切被造之物都肃静等候羔羊揭开七印的时刻())来到。当地上的七教会受苦和争战的时候,主耶稣不是表达同情、也不是挪去试炼,而是启示了天上这一幕盛大的敬拜。今天,当仇敌猖獗一时、教会倍受逼迫的时候,圣灵也借着天上的异象提醒我们:神已经「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仇敌的命运已经定了。因此,「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效法主耶稣先降卑、后升高()),忠心忍耐、等候得赎的时刻来到。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神手中的书卷我们须设法想象出约翰所画的图画。它是引用先知以西结的异象:‘我观看,见有一只手向我伸出来,手中有一书卷,祂将书卷在我面前展开,内外都写着字,其上所写有的哀号,叹息,悲痛的话。’

我们必须注意一点,神手中所拿着的不是一本(book ),而是一轴书卷(roll ),在古代的时候,一直到了公元后二世纪,所有文学的著作都是书写在书卷之上,而不是写在书册上面。这些书卷是用芦苇纸造的,每张纸的制作长阔约为十吋乘九吋左右。倘若书写的文字过多时,他们便要把纸张连接成为卷轴了。书写的排列,每行只有三吋高左右,纸张上下的空白边缘约留二吋半的空间,行与行间相距约四分之三吋。通常书卷两端分别装上两条木柱。习惯是用左手拿书卷,右手徐徐展开阅读。过了相当篇幅以后,左手收起卷轴,右手再展开下文。如果留心看一看下列的统计数字,我们也许会明白书卷的长阔呎吋了。约翰壹书,约翰叁书一,犹太书和腓利门书一总共只需一张芦苇纸便可以书写出来;罗马书用十一呎半长的书卷;马可福音要用十九呎;约翰福音二十三呎半;冯太福音三十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要三十二呎。启示录录本身所占的书卷阔度是十五呎。现在经文中神手上所拿的书卷就是用这些芦苇纸写成的。我们要再阐明两点。

(一 )它是里外都写着的字(这指前面和后面的意思 )。芦苇纸是从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芦苇割除下来的木髓质料,经过制炼而成的。这些芦苇高约十五呎,其中六呎左右是浸在水中,它的圆茎像人手腕一般大小。当木髓取出来之后,随即用利刀将它割成条状,这些条状木髓分别捆扎起来,垂直的一捆捆横列,然后在上面再一捆捆的摆放这些木髓,再全部浸在河水里,让它们湿透,黏胶着和压成一团。拿起来,用木槌锤打,并用浮石将之磨到平滑。经过这些过程而产生出来的东西便是芦苇纸。它的颜色是棕褐的,和我们今天所用的鸡皮纸相若。

从以上的描述来看,这些制炼出来的芦苇纸,表(里 )面的纹理是平行的,我们称它为recto,这就是通常用来书写的一面,因为它的纤维纹理是顺着字体的方向。背(外 )面的纹理是垂直的,我们称之为verso,通常不会用这一面写字的。

但是昔日的芦苇纸至为昂贵,人若记录许多文字的话,他便利用里面外面去写。他们称写在背面(verso )的文字为opisthograph,意思就是后来才写上的一页。犹太拿里(Juvenal )在他的记述中,讲及‘一个悲剧的年青演员,有一天手里拿着一卷芦苇纸的悲剧原作,是关于奥尼斯达斯(Orestes )的(希腊神话:为父复仇、子弒其母的。编者注 )。这些手抄卷正面和背面都写满了字,那一定是很长的一出悲剧啊!’在本段经文中,神手中拿着的书卷,内容一定很丰富,因为它的表面背面都写满了字。

(二 )它是用七印封严的。它的意思可能是下列两者当中的一个。

(甲 )当一轴书卷写完之后,便会用绳子缚紧,并且在绳结上打了封印。最常用封印的文件就是遗嘱了。根据罗马的法律,一张遗嘱须有七位见证人用自己的印加封,而将来只有他们七人,或他们的合法授权人共同出席见证,才可以开启这张遗嘱的。照这个习惯推说,七印封严的书卷,便如描写神自己的遗嘱了,也就是把祂对全宇宙最后要清理的事情,全部记载在里面了。

(乙 )另一个可能的见解指出七个印封代表一件极度秘密的事情。换言之,这书卷的内容是十分秘密的,故此必须把它用七印封着。耶稣基督的坟墓是封密妥当以策安全的。根据次经彼得福音,这个坟墓当时也是用七个印封严紧的关闭墓门的。这样封闭的原因就是确定将来未经许可的人决不能把它开启。

记载命运的神书卷

当约翰看见神手中拿着书卷的时候,有一位强而有力的天使走前来向人挑战。这位强壮的天使后来是再出现的。在这件事中,那位天使必须是强而有力的,因为他宣告出来的声音必须传遍全宇宙的每一角落。他的宣召是叫任何有本事而堪以担当开启这书卷的人,应该前来。

这书卷的内容毫无疑问是记载关于末世时候要发生的事情。在犹太人的观念中,记载这类事情的经卷是存着的。最普通的记载,参阅以诺书(Book of Enoch )便明白了。当时天使长乌利尔(Uriel )在天庭的地方向以诺说:‘以诺啊!你要留心察看天上石板所写的是甚么,谨记着每一件事物。’以诺继续说:‘我于是留心观察石板上所写的每一件事物,又明白每一件所指的事,并且又读完这本关于处理人类事情的书。凡是活在世上的人,甚至追溯至极渺远的世代,也都看见了。’(以诺壹 )。在同一本书中,以诺在祂的荣耀宝座上再看见那个‘掌管日子的首领’的异象:‘有关活人的众多书籍,也在他面前打开了。’(以诺壹。于是以诺宣称他明白那些圣者的奥秘,因为‘主已把它们显示给我看,又告诉了我,而我又看过天上的石板。’(以诺壹书一百零。他并且在这些石板上看见未来世代的人的历史(以诺壹书一百零。整个意思就是指出神有一册书卷,里面把将来要发生的历史全部书写下来。

当我们在这段经文寻找解释的时候,切记这是一个异象,而它的内容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若我们依着字面去求解,就很容易犯错误了。换言之,它并不是说人类所有的事物早已经作好安排和记录下来,而我们因此必须朝着那不可避免的命运前进。整个意思指示我们知道,神对祂的整个宇宙是有一个预言的计划;而神的旨意到了人类的时间结束之时,便会完全实现出来。

日月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天上诸星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雨露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诸风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火和热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冬夏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霜露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热和冷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冰雪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昼夜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光暗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电云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大地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山冈都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地上的草木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诸井泉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河海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鲸鱼和一切水中游泳的生物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空中一切雀鸟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六畜野兽都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世人当称谢主;歌颂主为至高,永世无尽。

――《每日研经丛书》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启示录第五章

Ⅳ七印

第四章记载“神是创造者”的异象。第五章的异象中“神是救赎者”,战胜死权的羔羊。上一章以敬拜“创造的神”作结;这一章以赞颂“救赎的神”为终。这两章是全书信息的关键。这个世界有许多我们不明白的事,我们自觉被世间罪恶痛苦所捆缚,无力挣脱。我们被绝望所抓住的时候,往往不少人就会变成宿命论者。罪恶是真的存在,我们无力逃脱也是事实。这一章中无人能打开的七印正说明了人力的薄弱无能。但这并非就是结局。羔羊已胜过一切,能以揭开七印,将神的永远计划展开让我们看见。

七印是几个七字系列中之头一系列;每个系列均有象征性的灾难。以后我们还有七个号筒、七碗,以及七碗连带的最后的七灾。有人认为这几个七字系列所代表的事情是一个接一个的发生,换言之,众系列是相继而不相重叠。这些系统既没有明显的相同和重复,此说的可能性是的确存在。

我却认为这些系列更可能是合为一体的。克度尔以下面的故事为例:当探险家哥特斯(Cortez;按:这是包尔保亚(Balboa)之误。这一错误源自 Keats 的一首诗词)和随员在巴拿马、大连安(Darien)地区的高峰首次在新大陆上观望太平洋时,他们在将整片茫茫大海收入眼帘之余,他们的目光必定也会远远近近的移来移去;时而细看近景,时而省视中间,却总会不断的又回到海洋的整体。约翰的重点在万物最后的结局。每一个异象所代表的不是整个结局,而是结局的不同层面。几个异象有时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有时是叙述同一件事的不同细节。换言之,异象或者重叠,但细节总是新鲜而不重复。

启示录中所预言的事,往往与福音书内耶稣论末世的情况相似(太二十二;可十三;路二十一),虽然两处所用的象征有异。很明显的,约翰落笔是有拘束的。约翰的读者,初期教会的信徒读启示录时必定觉察,书中所言乃是基督在世时经已讲过的预言;启示录不过是这些预言的另一个重述。

A封严的书卷

1.约翰看见一个书卷在坐宝座者的右手上(“中”字原文是“上”( epi ));书卷似应是摊在手上而不是握在手中。当时的书卷是蒲纸一张接一张连成的一卷书。蒲纸是两层薄薄蒲条横竖相叠,以尼罗河之水调胶糊所黏压而成83。横片的一面因为较为方便书写,所以通常只用这一面,但若纸短书长,直条的一面也是可以使用的。约翰所见的就是两面书写的蒲卷,意即密密麻麻写得满得不能再满。有人说这些书卷是旧约全书,也有人说是启示录本身。两者都不合情理。书卷所写的是世界未来的命运;书的内容在七印陆续打开的时候,鱼贯以异象方式展开在我们眼前。书卷是有七印封严。赖德等人认为七个印全包在书卷之外;七印要全部拆掉,书卷才可以打开。我认为这也不符事实。书卷分明是在七印陆续打开时,一段续一段的展开,也就是说,书卷共有七段,每段有个别的印封严(参第六章)。

2.约翰又看见一个大力的天使;只有力量大于一切的才可以向整个被造宇宙发出挑战,声音才可响彻天上、地上,和地底下(3节)。天使问有没有任何人“配得”展开书卷,揭开七印(NIV 译本是先揭印然后展开书似较合逻辑;但约翰的确是把展开书卷的目的放在前面,如何去打的方法放在后面)。在此,约翰所强调的不赤裸裸的权力,而是“配得”。书卷所写的是神的审判,是道德的问题。诺克斯(Knox)将这句译作“谁有权利展开书卷……?”这失去了原来之精意。天使所关心的不是法权而是良善。

3.没有能 oudeis edynato )表示一筹莫展。天使的挑战由天上传到地上传到地底下,没有一处有人可以应战。天上没有一个天使,世人无一圣人,地底下没有一个已故的先知有开卷的资格。托伦斯说:“世界隐秘之事是属神的,无人能够知晓。有谁可以知道今日今夜将生何事?有谁知道未来一年隐藏着什么?连神的大力天使也无法得知,无法将书卷打开。只有神自己能揭开七印,展读人类的命运。”

4.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的,约翰就大哭(指大声的哭号)。约翰号哭不只是因为无人配得将书卷打开,可能更是因为书卷的内容。在处他已经知道神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他,如果书卷无法打开,他不就无法看见这些启示了吗?神的永远计划不就受了拦阻了?

83 详见 Sir Frederic Kenyon, Our Bible and the Ancient Manuscripts (Eyre & Spottiswoode, 1939), pp.10f。

B犹大支派的狮子

约翰的疑虑到此有了答覆:称为“犹大支派中的狮子”的基督“配得”开书拆印。基督也被称为“像是被杀过的”羔羊。十架是一切的关键:基督是因为曾被钉十字架而“配得”开卷。

5.长老中有一位安慰约翰。和约翰说话的通常是天使(例如,长老较为例外,除此处还有一处。长老叫约翰“不要哭”,因为七印都能拆开。

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只此一处使用,其他地方从未看见。创世记称犹大为“小狮子”,犹大家王族的后裔在以西结书上亦有同一称乎、5、6),但这个犹大狮子的观念在别处并不多见。在民数记中,整个以色列民被称狮子,申命记甚而称迦得支派为狮,连外邦人如法老亦可称狮。在以斯得拉二书(2 Esdras狮子是弥赛亚的象征。犹大狮子的观念虽然使用不广,但分明是一个已被接受的弥赛亚的象征,最少对一部分人,这是一个熟悉的观念。

大卫的根是另一个在旧约未曾出现过的名词,旧约只有“耶西的根”,七十士译本)。旧约次经传道经中提到神赐大卫“他之树枝的一条根”('a root of his stock')。以上各种说法似乎都是指“新芽”多过“根”,指大卫的后裔多过他的始祖。约翰这儿也是以耶稣为大卫的子孙(,祂已经得胜。“已”字表示已经完成;原文所用简单过去式更表明是一劳永逸,一次过的完全得胜。

6.约翰举目准备看上文所说的狮子,不料出现的竟是一只羔羊!“羔羊”在启示录中共出现二十九次,是基督的专用词。启示录的“羔羊”( arnion )一词在别处只用过一次,耶稣交托彼得所牧养的“羊”)。圣经其余地方提到“羊”是用另一个字: amnos (约壹29、36;。两个羊字意义上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表示了约翰在启示录中的用语是独特的。以“羔羊”代表基督实在是一个异乎寻常的观念。Love 说:“只有神所默示的作者才会以羔羊代表异象中所见的基督。世人所爱的象征都是强有力的兽和鸟。俄国以熊为记,英国用狮,法国用虎,美国用鹰,无一不是贪婪的野兽。只有天国才敢以羔羊代表力量。约翰寻找的狮子不是天国的标记,天国的标记是‘羔羊’,且是‘被杀的羔羊’。”

这个解释固然重要,固然不错,但我们必须指出这不是整个故事。在启示文学中,羔羊有时也是战胜者的象征。例如在以诺书中(I Enoch,有角的羊代表犹太爱国家族玛喀比(Maccabees)。我们也不要忘记,羔羊虽然不是古时唯一的祭物,却是典型的祭牲。当约翰说羔羊像是被杀过的,无可怀疑,必定是指献祭的典故。但请注意,羔羊不是一只被杀的死羊,而只是“像是被杀过的”,基督是永活的羔羊。“被杀”的希腊原文是过去完成式:一次被杀,一次受死,赎罪之功永远有效。

羔羊有七角。“角”在旧约中往往代表力量(例如:。“七”表示完全。七角羊就是全能的羔羊,没有任何事可以难倒祂。羔羊又有七眼;“七眼”在此解释为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这有可能是指圣灵(注释),若然,圣灵与基督的关系十分密切(:“耶稣的灵”);基督是圣灵所充满的。但我以为七眼在这儿不是指圣灵,而只是指羔羊的无所不知: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向祂隐藏。藉着七角七眼等象征,约翰要我们知道:犹大支派、大卫子孙的基督是全能全知,且藉着救赎的舍命大获全胜。“全能”和“全舍”是并驾齐驱缺一不可的。

羔羊站立在“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看字面,宝座和活物可能在羔羊的一边,长老在另一边(下一节说羔羊“前来向坐宝座的拿书卷”)。但我以为这样的咬文嚼字没有什么必要。总之,羔羊是约翰所见异象的中心。

7.羔羊前来,从坐宝座的右手拿了书卷。克度尔认为“这个情景难以想像,但却天衣无缝象征了基督的死以及祂受死所得的功效。约翰叫我们看见神的旨意与基督的旨意是完全合一的。”这是全启示录一个重要的主题。

8.羔羊取书卷的动作引起了极大的敬拜和赞美。虽然书卷仍然有七印封严,但是大家都已知道开卷在即,于是所有天军天使齐声发出赞美。四活物与二十四位长老,“各拿着琴”向羔羊俯伏敬拜。“琴”或作“竖琴”,在启示录中经常与赞美神相连。

四活物二十四长老又拿着盛满了香的金炉,就是众圣徒的祷告。圣徒在世上是被藐视的,但是在天上他们的祷告极宝贵,盛在“金炉”中献给神。约翰最爱描写天上地下刚刚相反的对比。羔羊被敬拜就是说明羔羊就是神,因为只有神能够接受敬拜

9~10.他们唱新歌。“歌”( o{de{ )“是个一般用语,包括一切有伴奏、无伴奏、赞美或其他任何题材的歌”84。但是在新约圣经中,这个歌字是圣歌的专用词。

是启示录常见的字:新名,新耶路撒冷,新天新地,还有最后那胜利的呼喊:“……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希腊文中“新”可以是 neos(启示录没有用这一个字),也可以是 kainos。启示录用的是后者,这个字与其说是“新”,不如说“新鲜”还较恰当,因为其含意不是指时间性的新,而是指亘古常新的新,换言之,是指质不是指年代。天上的新歌究竟是指什么?莫非天上的歌经常出新版吗?此处的“新歌”看歌词是在七印揭开时所颂唱。羔羊将整个绝境扭转过来,所以众人同声发出赞美。此情此境没有任何其他诗歌适合借用,必须要有应景专用的歌。

你配拿书卷……:这儿的字是响应第二节的“配”字;两节的意义亦相同。“配”字在教内写作未曾遇见过85,可能是当时一般人的一种喝辨欢呼的用语,在这儿是将荣耀归给羔羊。羔羊不是因为祂的能力和威荣所以被称为“配”,而是因为祂为我们受死。你曾被杀(JB 译为“献在祭坛”)……买了人来:指加略山一次过的牺牲。“买……人”的代价是自己的血;“买”的目的是要使罪人归于神

各族各方,各民各国:这一组层叠的名词说明救赎不是为一小缘娜耍而是为全世界。约翰很喜欢用这组词句,并,但有趣的是秩序先后总不一样。“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与但以理、29等等)的“各方、各国、各族”相仿,有人认为约翰正是引用但以理。不错,约翰所用的四词不是在七十士译本(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中就是在狄奥多田(Theodotion)译本中可以找到,但却没有一个译本是四词同时全部包含的。还有,大致上但以理总是只用三词而约翰却惯用四词,所以我认为约翰虽然呼应旧约的文字,却不是直接的引用,他的用词是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新歌的歌词接下去是叙述羔羊叫被赎的人成为国民,作祭司注释)归于神(NIV 译本加上了事奉的意思)。这是诗歌第二次提醒我们:被赎的人是属神的,可见十分重要。诗歌一面强调被赎者原来的卑微,同时接着指出被赎后的尊贵:“他们要(NIV 译将要)在地上执掌王权”,他的国度包括全世界(。有人认为这是指千禧年国度,但我以为不一定要这样硬性解释。诗歌主要是指出,受苦的圣徒终必得到伸冤,终必得到最后的胜利,细节步骤并不重要。事实上我认为应该保持原来的现在式而不必改成未来式;现在式更能表示那得胜的荣耀日是千真万确(的现在式)。

11.约翰既然在记述诗歌的歌词,我们以为他会接着说:“我又听见”,但他却说我又看见。启示录毕竟是一本异象的书,虽然也有不少的“听见”,但全书以“看见”为主。唱歌的人很多,但“声音”却是单数,指出同心合意。“天使”在宝座的周围,地位虽尊贵但却不是中心人物。“千千万万”(又是另一个层叠的用语,表示众多。我们切勿在这儿搞加减乘除以拟出一个正式的数目,“无数”才是这句的真意。

12.天使的话语在此以“说”字引出,,相仿,但看来这几处都是歌颂。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只有第9节提到“唱”,但歌词仍是以“说”字带出,证明“说”字也通用于歌唱。照此看来,上列几处的词句既都是诗歌的形式,应该是歌唱而非讲话86。这儿的歌也是以配得做开头。

曾被杀的羔羊详见第6节注释。在第6节中,羔羊“像是”被杀过,在这儿没有“像是”,“被杀”的事实清清楚楚。天使以七个词语(完全的数目)来颂赞羔羊:头四个描写祂本身的特质,后三个代表信徒对神的态度。这句并非引用历代志上但二者确有相似之处。颂赞词中用来形容神的各点,在新约他处均可找到:能力丰富智慧大能大力尊贵,和荣耀(约壹14;颂赞作为名词来描写基督在他处未见,但作为动词则有

13.在此,整个宇宙同声唱和。其实一切所有被造之物已经包罗万有,但约翰为着强调不惜重复,不嫌其烦地再列出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表示这是一个极大的赞美。约翰异象的主角不是个无名小卒;到最后的那日,没有任何一处,任何一个被造之物不承认羔羊的至尊。

这一段赞词所列出神的特征与上节有异,其中相同的特点列出的秩序也不相同。上节的能力和这一节中的权势,英文均译作 power ;在原文中,前者为 dynamis ,后者为 kratos 。上一节在原文以一个冠词带出整个系列的七个特点;在本节则每一个特点均有自己的冠词,语气因此而加强。这一节中没有“配得”一词,因为颂赞对象不是救恩的成全,而是神的本身。

我们不必吹毛求疵地去比较两节所列神的特征的异同,总而言之,二者都是心中充满了爱与敬拜时所倾倒出来的赞美,赞美神藉羔羊所成全的救赎。赞词以坐宝座的和羔羊……为结,坐宝座的羔羊并列是启示录一个特征、17,。羔羊就是神,神就是羔羊,是无可怀疑的。

14.四活物应声说:阿们。颂赞由四活物开始,亦由四活物结束。二十四位长老亦一如先前,“俯伏敬拜”。约翰没有明说他们敬拜神还是羔羊,这个析别并不需要,因为在此神与羔羊是不分彼此的。

第四、五两章活生生地让我们知道:人类的将来不是被盲目的命运操纵,而是掌握在爱我们的父神,为我们死的主的手中。

84 J. B. Lightfoot, St. Paul's Epistle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Macmillan, 1876), p.225。
85 Gerhard Delling, Wor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 (Darton, Longman and Todd, 1962), pp.68f。
86 Atkinson 有另一个有趣的看法;他说:“天使不能唱新歌,因为他们从未堕落过,因此也不曾有过重生的经历。事实上圣经中从未记载过天使会唱歌。”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坐宝座的右手中书卷与七印是什么?】

答:这书卷不是像现在本书的样子,乃是一副可以卷起来的长纸或羊皮卷,参三六一题 ),裹与外都写着字,与先知以西结所提的书卷相同,表明内容充足完全之意,再没有增添的余地。这书卷主指示约翰,是详细记载「那些以后必成的事」。其内容就是包括了所以的预言。从另一方面看,这书卷是神的圣旨,是包括基督所得父神应许列国和地位,为基业的文契。用七印来严封了,是表示这书卷必全然被封严,十分慎重而秘密。直等到相当有资格者,在相当的时候来展开。原来这基业的所有权是属于亚当的,后来为撒旦所夺取,但为这末后的第二个亚当基督所赎回。是借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审判了撒旦,这世界的王权被赶出去了。及至基督再来的时候,祂要从父神的手里,先领取这封严的书卷,就是基业的文契,驱逐撒旦,就以大权来执行文契中的事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坐宝座者右手中的书卷与七印为何?】

一、“书卷”不是一本书,乃是一卷的皮卷。最古的时候,书卷用埃及蒲草纸制成,以后则用别迦摩皮卷,可以保存千百年不朽。重要的政府公文和一般人的遗嘱亦用皮卷,把皮卷卷好后,在卷口处加上封条,条上有印,以示“保密”。主耶稣被埋葬之后,彼拉多也用官印封了墓门的石头,无人可以随便揭封(太二十①66 )。以赛亚也提及“封住的书卷”。但以理办有“这话已经隐藏封闭”之语。以西结则看见“展开的书卷”,而且要以西结吃那书卷。保罗对提摩太提及“皮卷”,相信是保罗所收藏的珍贵书籍之一。有人计算罗马书用十一尺半的皮卷去完成。马可福音用十九尺。约翰福音用二十三尺半。马太三十尺。路加与使徒行传用三十二尺。启示录则用十五尺长皮卷云。

二、约翰所见的书卷,可能是埃及蒲草纸而非皮卷,这卷书是在神手中的,而且“里外都写着字”,又用七印封严了。

“里外都写着字”一语,有些原文解经家认为可能是“里面写着字”“外面却用七印封严了”,意即“外面”一词是与下文七印封严是相连的。因希拉文圣经古卷并无句点,与中国古书一样,所以上下文相连处,视其分句之前后,有不同的解释。但约翰所见的书卷相信是里外都写着字的。

用埃及蒲草纸写的书卷,多写在“里面”,因为里面较光滑,这一面称为“力到”(RECTO )。如果要写的资料太多,或有非常重要的文告,“力到”一面不足用,不得已才写在“外面”或称为“反面”,这一面则称为“反所”(VERSO )。神有许多未来的计划写在这书卷中,所以正反二面均写满了字,而且用七印封严了。还有,里外都写满了、无人可以增添,神的启示已完全在这书卷中显明。这书卷内外所写的,是包括自起至十八章末节止所有的预言。

又有人根据犹太人古时规矩,凡是屋契、地契,当书写完备时,用印封妥,但见证人则在书卷外面写上见证的话。所以外面所写的,不是文件本文,乃是见证语。

不过神所写的文件,是不需要任何的见证人

所以我认为这书卷外面的话和里面的话一样,都是一样重要的内容。

三、至于用七印来封严,则有下列各种解释:

①罗马帝国时代,凡有遗嘱必须有七个见证人在其中盖上不同的印,表示慎重。当遗嘱或地契被揭开宣读时,该七人必须依照当时规例,各人口中念念有词,证明该文件真实无讹。神的七印是神自己盖上的,神自己就是该书卷的唯一见证者。用七印盖好,也是表示慎重,而且授权与羔羊、为唯一有资格揭封者。

②这七印是相同的,但盖七次,表示该文件是十分的秘密,不能让平常人窥伺的。古时人保存秘密文件,先将文件卷起,再用绳子捆好,然后用封条封紧,在上面盖七次自己的印,然后保存在秘密之所。

神的这书卷,也是秘密的,在末后的时代才揭封来施行,其中所写的大灾难,历代的人无法了解这些末世灾难的情形。

③亦有人解释谓这书卷中共有七卷,一卷套住一卷,每卷均有印严封。当揭开第一印时,第一卷即打开,然后再揭其中的第二卷,直至七卷揭完云。

④更有人解释谓,七卷套在一起,每卷外有印封严,然后再将七卷连起来成一“长卷”,当揭开第一印时,第一卷即从此长卷中脱落,直至最后一卷揭开为止。

不过仍以第①第②解释切合古时习例。

这书卷只有羔羊能揭封,请注意,那位长老并不是说:神的羔羊能以展开那书卷,他乃是说:犹太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基督是以狮子的雄姿来展开神的计划,应验以赛亚先知在他的作品中末两句的预言:“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四、这七印所封严的书卷是“套物式”的,那就是说,当第“七印”揭开之后,就有“六枝号”出现。当第七枝号吹奏后,又有“盛满神大怒的七碗”出现,当第七碗的大灾倒出来之后,便有大声音宣告说:“成了”。这个“成了”是威严而可怕的,与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时所宣告的“成了”是不同的。十字架上的“成了”是救恩的完成,启示录的“成了”乃是神整个计划的完成。前者是痛苦的,后者是荣耀的。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

约翰看见书卷没有人开的时候就哭了。我想我们不像约翰,读圣经时,神的话没向我们开启,也不担心。── 倪柝声

】『我就大哭』,不通过主的手,我们对一切都是无知,宇宙也没没有结局,真是一件可哭的事情。── 牛述光

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预言如何?】

答:主耶稣基督,祂是旧约圣经所预言出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祂必拿着君王之圭和杖,代表其权柄,统管列国,万民都要归附顺服。祂又是大卫的根,出自大卫的家中。祂在地上要作王掌权,施行公义。神对大卫和其家所应许之福,都要应验在祂身上。这位基督,是借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和复活,获得了彻底的胜利。所以祂有资格以狮子为王的熊姿,从父神的右手中接受封严的书卷。并且是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驱逐撒旦,在世界上掌权为王,建立祂的国度。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

约翰所看见在天上的主耶稣基督︰『像是「才」(原文 )被杀过的。』『才』也可译作『新鲜』。在天上快到永世的时候,主还是新鲜被杀的!十字架是永远鲜新的!十字架历万古而常新。有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就是基督被称为羔羊,在旧约里有两次,在新约里,按照原文,福音书里和行传里有三次(约壹29-26,,书信里有一次,而启示录里竟有二十八次之多!神特别在这卷关乎永世的书里,称祂儿子为羔羊。而这羔羊是才被杀的,可见伤痕还在!永远的伤痕,就是保证永远的得救。── 倪柝声

『七角七眼』,完全的能力和智慧。── 牛述光

「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

羔羊站在宝座上,这是奇妙的景象,也予人信心的确据。有宝座而没有羔羊,罪人不得接近;有羔羊而没有宝座,祂拯救的能力以及得胜的荣耀也令人怀疑。但是在宝座上有羔羊,羔羊与宝座连在一起,羔羊站立着,这是约翰所见的。

羔羊怎么到宝座的?谦和、顺服和善德是得着宝座的途径。在世上不是这样。但在神却真是如此。在永生的领域里,这样的美德更强,受苦者比争力者要强得多。顺从者得胜。祂是神的羔羊,是神膏立的君王,有七角表明祂的全能,七眼象征祂的全智,七灵出去无所不在。

但是受苦的记号,受死与牺牲的表记,都在祂肉身之上。这羔羊像是被杀过,被赎者都在周围站著述说祂救恩的事,祂以宝血买赎并洁净他们,祂为世人的罪而献上,祂配作全地的君王。天使也宣告这事,他们为着宝座,在群众中一同歌颂,羔羊是配得称颂的。

温和、圣洁、得胜全能的羔羊啊,拿起历史的书卷,国度的书卷以及我们生命的书卷吧!打开印,一页一页展开着。经过你温和和与大能的手,一切都好了。

── 迈尔《珍贵的片刻》

羔羊有七角七眼表示什么?】

答:羔羊一词,在启示录中由五章开始,至最后的二十二章中,都曾提到与羔羊有关一切的事,表示祂的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羔羊即如旧约先知们所预言的弥赛亚,就是施浸约翰在约旦河边所指给使徒约翰看的(约壹29-36)。他也亲自看见了在十字架上这被杀的羔羊。长老在此所要他看见的,是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和大卫的根。狮子表示基督之任王权,治理世界之能,并执行神之圣旨。但他实际上所看见的,乃是一个被杀的羔羊,供祭司之职,就是为人赎罪的基督

这羔羊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这角为能力的象征。祂与七角,表明基督是完全绝对的权柄,即包括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权柄,举世无匹。这七眼是和先知撒迦利亚所见的七眼,便察全地意义相同,表明基督全知全在,神的完全智慧。这羔羊基督必须与完全属灵的智慧,和完全君王的权柄,才能配拿书卷,揭开七印,实行按坐在宝座的圣旨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羔羊何意?羔羊在启示录的地位与工作如何?】

一、“羔羊”一词,在启示录曾有下列的记载,表示他的工作占有极重要的价值:

①羔羊站在坐宝座者与四活物和众长老之中

②有被杀过的伤痕

③有七角七眼

④取了严封的书卷

⑤揭开七印(六一 )。

⑥羔羊也有忿怒的一日

⑦接受无数穿衣者的赞美

⑧羔羊宝血洗净衣裳

⑨羔羊牧养众人

⑩靠羔羊血可得胜

11 羔羊生命册,记录人名

12 羔羊站在锡安山,与十四万四千人同在(十四 )。

13 童身跟随羔羊是初熟之果

14 罪人在羔羊前受苦

15 羔羊之歌

16 羔羊战胜怪兽

17 羔羊结婚

18 羔羊的新妇为谁

19 羔羊有十二使徒

20 羔羊为殿、为灯

21 从羔羊处有生命河的水流出

22 羔羊有宝座

综观这些记录,便知由第五章开始至二十二章,几乎一切的事都与羔羊有关,而且神要降与世人的一切灾难也由他执行命令。

二、羔羊在这里有三个特征;

①像是被杀过的。“像是”二字并非表示约翰怀疑羔羊曾被杀,乃是说,这羔羊有被杀过的伤痕,一望而知。还记得约翰在跟从主耶稣之时,曾听施洗约翰宣告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壹29)。

当腓利对埃提阿伯的太监证道时,曾引用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谓主耶稣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

彼得在写书信时,称基督的宝血如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

羔羊必须被杀,并且流血,才能赎罪。约翰所说“像是被杀过的”一语,使人容易想起那羔羊被杀时的痛苦、羞辱、谦卑和忍耐,在十字架上成为极大的牺牲,完成救赎全人类的大工。

②羔羊有七角。“角”在旧约代表权力与荣耀。

a.权力。摩西在他为以色列人祝福的词中说:“约瑟的角为野牛的角,用以抵触万邦,直到地极”

先知撒迦利亚在异象中也看见有“四角”,这四角有双重使命,首先打散犹太人,然后为犹太人报仇、去打掉列国

b.荣耀。撒母耳的母亲哈拿蒙神赐她一个儿子之后,曾在祷告中赞美神说:“她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意即有了荣耀。因为在古时、妇人无子是一种耻辱。在诗中常有“角被高举”的字句,也是表示有荣耀之意

羔羊似乎是一种软弱无能的动物,但主耶稣却是有权能与荣耀的羔羊,因为他不久即将揭开七印,显示烈怒,将灾难倾倒于地,施行审判。他有七角,表示他的权柄是完全的,举世无匹。

c.羔羊有七眼。这七眼和先知撒迦利亚所见的七眼意义相同。这里说,那七眼“遍察全地”,包括羔羊的“全知”与“全在”两种绝对的属性。

── 苏佐扬《圣经难题》

】「他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些盛了香的金炉就是众圣徒的祈祷』(原文 )。众圣徒的祷告是金炉,里面是盛满了香的。香是圣灵在圣徒里面的祷告。金炉是众圣徒的祈祷,香是加在金炉里的,香是加入圣徒的祷告里的。圣灵在教会里,就是在基督的身体里,恳求代祷。有时在我们的灵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乎声和叹息,却是最有效力的,这就是圣灵的祷告。── 倪柝声

】「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

『新歌』是与之歌相对的是颂赞,是颂赞救赎。── 牛述光

四活物与二十国长老所唱的新歌,是为别人唱还是为自己唱?】

这新歌中有两句说:“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这里的“人”与“他们”,显然是指“别人”而言,至于四活物与二十四长老则不包括在内。但有些解经家根据不同的圣经古卷,即罗马古卷与西乃古卷,谓这里的“他们”,原文为“我们”,意即四活物与二十四长老也包括在这些“人”中,一同赞美羔羊。

因此,“我们”与“他们”的意见不同,其不同解释如下:

一、主张原文是“我们”的,认为四活物与二十四长老是代表天上的教会。他们与主耶稣在地上所买来的人一同赞美羔羊。四活物虽然是天上的灵界,但他们的生命也是从耶稣而来,因为耶稣是生命的源头(约壹4)。四活物是代表神的创造,一切受造之物,也受人类犯罪所影响,他们也一同叹息劳苦,所以他们也要赞美羔羊。

二、但主张原文是“他们”的,认为四活物既然是天上圣洁的灵界,未曾犯罪,与主耶稣的血无关,他们不需要主耶稣的救赎。所以四活物与二十四长老所唱的新歌,是为世上一切得救的人,即一切因主耶稣的宝血得救的人而唱。四活物与甘四长老不在内。同时,这首歌的口气也很清楚表示这点,因为羔羊从各国“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即说“买了人来”,当然歌唱的活物及二十四长老不在内,他们乃是因那些蒙恩的人而快乐。

以上两说,各有人采用,但均不能自圆其说,不过我们要明白一个原则,那就是;这是约翰在异象中所见的,既然是异象的一种,便不能在“字面”上过于拘泥。参阅461条有关二十四长老的研究,先要明白二十四长老是谁,然后容易明白这首歌是否包括二十四长老在内了。

── 苏佐扬《圣经难题》

颂赞归主「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荣耀,颂赞的。」】

宇宙间有谁配得荣耀,颂赞,敬拜呢?只有被杀的羔羊基督;但我们却常将荣耀,颂赞,归于某一个人。将爱情,精力,财物归给别的人,但那一切都不配得。人都是软弱的,败坏的,也是极其短暂,有限的。将我们的一切归给任何人或事物都是愚昧和错误,是不值得的。

惟独神的羔羊基督,祂是宇宙万有的主,祂是万有的创造者,承受者和维持者。难道祂不配得到我们的敬拜和赞美吗?祂降世为人,为我们舍命流血来救赎我们,不值得我们全心地感谢,称颂吗?祂那样长阔高深的奇妙大爱,不值我们完全地爱祂,将一切献给祂么?是的,再也没有谁能和祂相比,与祂相争,能夺去我们所有的身心,以及所有的敬拜,感谢,赞美了。

让我们不住地唱新歌吧,惟独祂配、因为祂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给神,又使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但愿颂赞、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每日天粮》

】「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

天使是赞美『曾被杀的羔羊』。到那日,我们在天上,也要因主的十字架而永远赞美主。十字架是今日救赎的中心,十字架是荣耀里赞美的原因。── 倪柝声

】可见得书卷就是得了荣耀、权柄、尊贵,也就是得了国度。── 牛述光

】「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人类常有一种天然内在的倾向,宁愿敬拜被造之物,而不敬拜造物的主。在这事上,甚至连使徒约翰也需要被改正。(参看启19∶10 )全本启示录所描写的争战,都环绕着这个问题。天上的争战和地上的苦难,都起源于撒但想要窃取向神的颂赞和尊崇。但在启示录第五章,在那加冕的伟大日子里,我们看见了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和沧海里一切被造之物,都联合起来,众口同声的称颂基督是至大、至尊和至高者!这一章和腓立比书2∶9-11,是互相衔接的。「万膝无不向祂跪拜……万口无不称耶稣基督为主」!祂借十字架的死与复活,已经完成了这件事,刚被杀的羔羊乃是配得的。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例证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