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导读:启示录 第4章


圣经综合解读

1「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

2「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

「此后,我观看」()),约翰用这个句式开始一段新的异象())。「此后」是指异象内容的转换,这些异象不一定是按着时间依次发生的。
「天上有门开了」()),正如先知以西结所看到的异象())。「天」原文是单数,代表神的居所。启示录中的「天」大都是单数,只有「诸天」())是复数。单数的「天」有时指神永远的居所()),有时指将被废去的天()),有时指属灵争战的战场()),还有一般的「天」())。
「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指使徒约翰最初听见的荣耀之主的声音())。从本章开始,主耶稣的启示从地上的教会转向「以后必成的事」())。这些「必成的事」都是神永远的计划,并不是用来满足我们好奇心的一些偶发事件。地上一切事情的根源都在天上,信徒只有在灵里「上到这里」()),透过天上宝座的角度,才能洞察错综复杂的世事、看清历史最终的方向。
有解经者认为,「你上到这里来」())代表教会在大灾难之前整体被提、或者得胜者被提,所以从第四章开始,教会时代(二-三章))已经过去。但这只是一种猜测。
「我立刻被圣灵感动」()),原文是「我立刻在灵里」()),表示使徒约翰是在灵里到天上,并不是身体被提。
「宝座 θρόνος/thronos」())指统治者的座位,在旧约中象征权柄()),原文在新约中出现了62次,其中47次是在启示录。当七教会在罗马的宝座下备受逼迫的时候,圣灵却向约翰启示:在地上的一切「宝座」之上,「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当信徒面对世界的权柄倍感无力的时候,圣灵也向我们启示:神的至高权柄高于地上的一切权柄:「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
上图:第一世纪罗马人献给阿波罗的宝座。

3「看那坐着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着宝座,好像绿宝石。」

4「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坐着二十四位长老,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

5「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又有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灯就是神的七灵。」

「那坐着的」()),就是那位万王之王、主宰宇宙的神。约翰避免用人的形象来描绘神,而是形容神荣耀的光芒())「好像碧玉和红宝石」())。
古代并无精确的科学术语,今天无法确定「碧玉和红宝石」())具体是什么宝石、何种颜色。所以「碧玉」也被译成「钻石、翡翠、绿石英」,「红宝石」也被译成「红玉髓」。我们不能根据宝石的颜色、特点归纳出特别的属灵意义,只能确定这些都是华美的宝石,可以用来形容神的尊贵和荣耀。镶嵌在大祭司胸牌上的宝石,第一块是「红宝石」()),最后一块是「碧玉」())。
「虹」())是神与挪亚立约的记号()),象征神的圣约信实不变。「绿宝石」())也是镶嵌在大祭司胸牌上的宝石())。以西结先知所看到神的宝座())也有彩虹围绕,而宝座本身「仿佛蓝宝石」())。
「二十四个座位」())原文是「二十四个宝座」,表明上面坐着的「二十四位长老」())与主一同掌权。但「冠冕 στέφανος/stephanos」())原文不是指王冠,而是指运动会中颁给得胜者的花冠,或在筵席中给客人戴上的花冠,表示快乐和荣耀。
这「二十四位长老」的身分不能确定,可能是代表新旧约的所有圣徒的天使,正如将来新耶路撒冷的十二个城门上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城墙的十二个根基上则写着「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旧约圣殿的祭司分为二十四班()),这二十四位长老也是在神前事奉。旧约圣殿的诗班分为二十四班()),这二十四位长老也是在神面前赞美())。
「闪电、声音、雷轰」())显明神的公义和威严()),并非从「宝座」发出,而是「从宝座中发出」()),也就是从坐在宝座上的神发出。
「神的七灵」())可能代表圣灵,即「七重之灵」()),表示圣灵的全知、全能与全在,「七」可能是指圣灵的七重恩赐())。
上图:塞浦路斯出土的主前4-3世纪的金桂冠。

6「宝座前好像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

7「第一个活物像狮子,第二个像牛犊,第三个脸面像人,第四个像飞鹰。」

8「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昼夜不住地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宝座前好像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就像以色列的长老们在西奈山看见神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又如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四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象,看着像可畏的水晶」()),都是形容神的圣洁和尊贵。第一世纪的玻璃大都是暗黑色、甚至不透明的,透明如水晶的玻璃非常贵重。
「宝座中」())有神和羔羊())。「四个活物」())在「宝座中」,表明他们与神非常亲近;「四个活物」又在「宝座周围」()),表明他们是在事奉神。
「四个活物」的身分不能确定,可能是代表被造万物的天使。「狮子、牛犊、人、飞鹰」()),可能分别代表最高贵、最强壮、最智慧和最敏捷的生物,主后300年左右的犹太拉比认为:「鸟中之最有能力者是鹰,家禽之最为牛,野兽之最为狮,而人则冠于一切之上」())。也有人认为,「狮子、牛犊、人、飞鹰」都是象征基督:「狮子」象征《马太福音》里国度的王,「牛」象征《马可福音》里神的仆人,「人」象征《路加福音》里完全的人子,「鹰」象征《约翰福音》里神的儿子。
这四个活物与先知以西结看到的四活物不同:那四活物都「有人的形象」()),这四活物各有不同的形象());那四个活物各有「四个脸面」()),这四活物只有一张面;那四活物各有「四个翅膀」()),这四活物与撒拉弗一样())有「六个趐膀」());那四活物的「四个轮辋周围满有眼睛」()),这四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可能象征智慧机警、洞察一切。
四活物的颂赞与撒拉弗相似())。希伯来文的最高级是用两次重复来表达,而「圣哉!圣哉!圣哉」())是用三次重复来表达最高级中的最高级。
第8节是《启示录》中的第一个颂赞。本书一共出现了十四个颂赞()),原文的形式都是可以颂唱的诗歌。当我们和初期教会一样遭受世界的逼迫和异端的搅扰时,当记得四活物仍然在天上「昼夜不住地」())颂赞,也向我们「昼夜不住地」保证:圣洁、永恒、全能的神必将保守教会,胜过一切罪恶、仇敌和环境!
上图:8世纪的Codex Amiatinus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武加大拉丁文译本手稿。上图是在新约之前的庄严基督像(Maiestas Domini),周围环绕象征四福音的符号人、鹰、狮、牛。

9「每逢四活物将荣耀、尊贵、感谢归给那坐在宝座上、活到永永远远者的时候,」

10「那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坐宝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远远的,又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说:」

11「我们的主,我们的神,祢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祢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因祢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

「四活物」())的颂赞,可能代表「脱离败坏的辖制」的「受造之物」())。第9节用了四个未来时态的动词,并非按照希腊文法,而是按照希伯来文法,表达具有「经常性」的事物,所以译成「每逢」())。
「俯伏」()),表示谦卑、降服。「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表示一切的「荣耀、尊贵、权柄」())都应当归于神。
第11节是《启示录》中的第二个颂赞,原文是诗歌。对于初期教会的信徒来说,这个颂赞有着特殊的意义。当时罗马帝国要求人民称呼多米田皇帝为「我们的主和神 Dominus et Deus」,罗马市民在凯旋仪式上要对皇帝高呼「你是配的」。这时,圣灵向倍感压力的信徒启示了天上的颂赞:「我们的主,我们的神,祢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揭穿了地上掌权者的狂妄、冒充和不堪一击,大大安慰和鼓励了受逼迫的教会。
四活物称颂了神的属性和全能()),二十四位长老称颂了神的「荣耀、尊贵、权柄」和「创造」())。当时搅扰教会的诺斯底异端认为神是圣洁的灵,而物质是污秽的,所以神不会直接参与物质的创造。但二十四位长老的颂赞清楚地宣告:「祢创造了万物」())!
「万物因祢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原文是「万物因祢的旨意而存在、被创造」(英文ESV、NASB、KJV译本))。这句话很不寻常地先提到万物的「存在」,然后才提到万物「被创造」,表明还没有时间之前,万物就已经存在神永恒的旨意里,然后才按着祂所定的时间被创造。
今天,虽然世人无知无畏地高举自己、世界不自量力地反对神,但万物都是因着神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神早就预知世人悖逆的光景,万事都是为了神的旨意和计划互相效力()),历史始终都在神的管理之中。神宣告:「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这百姓是我为自己所造的,好述说我的美德」())。因此,无论世界的文化有多么狂妄,无论周围的人有多么无知,信徒都应当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存在和被造的意义,都是为了见证神的「荣耀、尊贵、权柄」,将来被神带进永恒的荣耀里去())!
上图:古罗马硬币上戴着桂冠的奥古斯都。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天开了与门开了

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

事指示你。’在第二和第三章中,我们看见复活的基督在地上祂的教会中行走。现在这个景象已转变为天上的庭院。

有一扇门是为那观看者打开的。这里有两个可能性。(甲 )有可能他以为已经身在天庭,这一扇门是要为进入天庭更神圣之处而敞开的。(乙 )更可能的就是指从地上通达天上的门已开启。原始的犹太人思想认为天空(Sky )就是一个巨大坚实的圆顶物体,把四方的平面的大地遮盖着;(这很像中国的‘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编者注 )。他们以为在那圆顶之外就是天庭(heaven ),故此天开了就是指在圆顶上开了一扇门,可以让那看见的人走进天庭里去。在启示录最初的几章中,我们看见有三道门是对生活非常重要的。

(一 )机会的门。那复活的基督对非拉铁非的教会说:‘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这就是光荣的机会之门,藉着这门,福音的信息可以传给许多地方。神在每个人面前都设了一个机会的门。

(二 )人的心门。那复活的基督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在每一个人的心门外面,那只被钉穿过的手正在叩门,而人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思开门或是紧闭不开。

(三 )启示的门。这就是看见异象的人所见的:‘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神可以把祂的门开启,引导人进来,去明白神和永生的教训。

新约圣经描写天开了的经文不止一次。我们必须明白天开了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 )天开了好让人可以看见异象。‘天就开了,得见神的异象’。神直接把异象赐给那些寻找祂和祂的真理的人。

(二 )天开了,好让圣灵降下来。当耶稣接受约翰施洗的时候,祂看见天开了,而圣灵降在祂的身上。当人的心灵思慕上面的事时,神的灵便会降下来和他们相遇。

(三 )天开了好让基督的荣耀启示出来。这是耶稣对拿但业所说的一个应许。叫他可以看见天开了,并且看见神的天使上去下来在人子的身上(约壹51)。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看见天开了,而基督的荣耀便显露出来;凡爱祂的人在那一天必然获得祂所带来的喜乐,而那些曾经鄙视祂的人便会愕然和震惊了。

神的宝座

当那看见异象的进入天门的时候,他同时也进入一个狂迷的境界当中。

在天上他看见一个宝座,而神坐在宝座的上面。神的宝座在旧约中是一个惯常出现的景象。先知曾说:‘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祂左右。’。诗人也说:‘神坐在祂的圣宝座上。’。以赛亚看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在启示录中,除了第二,第八和第九章外,‘神的宝座’在每章的经文也有提到。神的宝座代表神的雄伟。当韩德尔(Handel )有一次被人问及‘神曲弥赛亚是如何写成的?’他回答说:‘我看见天开了,并且神坐在祂的伟大白色宝座上。’

约翰看见那位坐在宝座上的。这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约翰无意尝试用人的形像来描写神。正如遂特(Swete )所言:‘他极力避开用任何人的形态来描述神。’他描写的神犹如‘宝石闪烁的光彩’,但他却没有把任何形状绘画出来。这是圣经的一贯作风,作者惯常以光来形容神的。在教牧书信中,我们看见神犹如‘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而在这许久之前,诗人已经用这样的字句去描写神,祂‘披上亮光,如披外袍’

约翰以宝石闪烁的光彩去绘画在异象中所见的神。我们却不知道这些宝石的真确形状。作者只写出三种名称:碧玉,红宝石和绿宝石。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这些都是极名贵的宝石。而柏拉图曾把这三种宝石并列,以代表当时名贵的宝石(柏拉图:Phaedo一一一E )。这些宝石也是推罗王穿戴的名贵首饰的一部分;而在大祭司胸牌所镶的宝石也不会缺少他们的。将来圣城的基石也是用这些宝石并混杂其它的,作为建造的材料

碧玉(Jasper ),照现代人所认识的,其实就是一种晦暗不透明的宝石。但在古代,它似乎是一种半透明的晶体石,而且发射出闪烁的光辉,使人眼睛几乎不能正视。故此有人说,这里所指的就是钻石。这是一个可能性颇高的推测。红宝石(Sardian ),这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它的主要产地与撒狄(Sardis )极接近。它的色泽是血红的,通常这类宝石是雕上图案在上面的,有点像现代人的‘红玉髓’(Carnelian )。绿宝石(Emerald )大概就是我们所认识的碧绿翠玉。

约翰所见的神,犹如一粒在太阳照射下光芒夺目的钻石,再加上红宝石闪烁出来的血红色光芒,实在十分刺眼。当中却出现绿宝石发出来的翠绿柔和的光辉,而只有这样组合成的光彩,人的眼睛才勉强可以忍受得来。

我们还可以找到另一个可能性的解释。碧玉代表神的纯洁,而它发出来的光芒是肉眼不能忍受的。血红色的红宝石则代表祂报复的忿怒;而绿宝石的柔和翠绿,则代表神的慈悲,我们只有藉着祂的悲悯,然后可以面对祂的纯洁和祂的公义。

二十四位长老

我们现在面对一段非常难以诠释的经文,而启示录就是以这些令人费解的经文而著称的。这里提到二十四位长老和四活物,我们必须辨认出他们到底所指的是甚么。

二十四位长老经常在启示录里出现。首先我们把经文记载的事实排列出来。他们是围绕着宝座而坐,身穿白袍,头戴冠冕。他们把自己的冠冕放在宝座的面前。他们不停的敬拜和赞美。他们把众圣徒的祷告带到神的面前。正当看见异象的人心感忧伤的时候,当中有一位长老前来勉励他;其中又有一位出来充当其中一个异象的传译者。我们大概可以找出五方面的解释。

(一 )在旧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相关提示的经文。常常都有一群谋士围绕着神。先知曾看见神坐在祂的宝座上,而天上众天军则侍立在祂的两边。在约伯记中,我们看见神的众子前来和祂会面。以赛亚说神在众长老当中,必有荣耀统治万有。在创世记的乐园故事中,亚当被指控因吃了禁果而变成我们当中的一位。。从这些经文的左证中,显示出长老的含意,可能是指围绕着神的谋士而言。

(二 )当犹太人在巴比伦的时候,他们很难不与巴比伦人的思想接触。故此他们很可能间中把巴比伦的思想搬进他们的思想领域里;特别是当两者有初步的类似,彼此便容易混杂在一起了。巴比伦人有二十四星宿的神,他们拜星象,这是他们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于是有人认为犹太人把这个意念移植过来,而产生了二十四天使围绕神宝座的观念,再而蜕变为二十四位长老。

(三 )现在我们再看一个可能性极高的见解。在以色列民中,担任祭司的人数极多,所以他们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全体到圣殿中事奉。于是他们编为二十四班依次轮值;而每一班中便选出一个统领人,称为长老祭司。而祭司的名称亦有许多,有时称为神家中的王子或首领。于是有人认为这里所引述的二十四位长老,就是象征二十四班祭司。他们替忠心的信徒携带他们的祷告到达神的面前。而这种工作就是祭司的职责。而且利未人也是分成二十四班在圣殿中事奉的。他们的职责包括唱歌、敲钹、弹琴、鼓瑟和整理神殿的事务。而长老在启示录中也是要弹琴的。那么二十四位长老在天上担当的敬拜职份,便与地上祭司与利未人的事奉圣殿的职责互相配合了。

(四 )另外有人认为二十四位长老便是代表十二位族长与十二位使徒相加起来的数目。因为在新耶路撒冷中,十二族长的名是刻在门上,而十二位使徒的名则刻在外墙的基石上。

(五 )但我们认为二十四位长老应该最好解作一切神的忠心子民,因为白袍是应许赐给那些忠心的信徒的。而他们那些冠冕(Stephenoi )也是应许赐给那些至死忠心的信徒的。耶稣也曾应许要把宝座赐给那些舍弃一切跟随祂的人。故此有关二十四位长老的描述和应许赐给忠心信徒的引证,大家是互相吻合的。那么,为甚么是二十四位呢?答案就是因为教会是由犹太人外邦人互相结合而组成的。原来已经有十二支派,而现在的整个教会包括外邦人,就是十二的倍数了。故此遂特说,二十四位长老的意思是指教会整体而说的。不过我们必须谨记一点,它只不过是一个异象,虽然将来的事情是一定要出现的,但现在时候还未到,故此二十四位长老就是代表全体教会的代表,他们到那荣耀的一天,便要共同站立在神面前向祂敬拜。

围绕着宝座

约翰在这幅天上的景象中加上若干详尽的描述,更显出其中的诡秘和骇人的气氛。响声是从雷轰发出来的;行雷闪电就是神显现时的一个景象。先知以西结所见的异象就是那围绕宝座从烈火中发出来的闪电。诗人描写神的声音从天降下来,像雷轰一般,而闪电把世界也照亮着。神又把祂的闪电传到世界地极去(伯廾。但约翰心中的主要构思实在是追忆昔日众子民在西乃山上等候神授予律法时的一般情形:‘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约翰的想象经常是和神显现时的情形互相连结的。

七盏火灯就是指神的七个灵。我们已经研究过神七灵在宝座面前的含义。但有些学者则以为这是一个巴比伦人的思想,因为巴比伦人信仰七个星球都是神明而且也是位于神面前范围之内的。七盏火灯自然很像七个星球,他们认为这幅画像的来源是从巴比伦人的思想孕育出来的。

那个‘玻璃海’对许多人来说,都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想象,包括圣诗的作者在内。希腊人不会说:‘这是一个玻璃海’,他们只会说‘犹如一个玻璃海’。有些事物是完全不能描画的,于是把他们的外貌描写为犹如一个玻璃的大海。那么作者是从那里得着这幅景象的灵感呢?

(一 )他可能从旧约壹个十分原始的概念思想中产生出来。我们已经提过他们的一套古老想法,他们以为天空就是涵盖着大地的一个固体大圆顶。圆顶之下是大地,上面就是天阶。创世的故事是描写地上的众水和天上的众水的。诗人也呼叫天上的众水齐来赞美主。这个信念认为在天上,或位于那天阶之上,是有一个大海的。还有,神的宝座也是在天上大海之上面建立的。诗人描写这情况,‘在水中立楼阁的栋梁,用云彩为车辇,藉着风的翅膀而行。’

(二 )他可能从拔摩岛所经历的感受而触发起此种想象。遂特认为作者看见一个广阔的大海反射出来的闪烁光辉,因而有所启发,‘这是约翰在夏天站立在拔摩岛的山冈高地,远眺爱琴海时所看见的景象。’在约翰的脑海中,整个大海呈现出来的景象犹如一个盛放着熔化了的玻璃的火炉。而它就是整幅图画的灵感所在。

(三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记载在可兰经Sura27那里。当中描写所罗门王宫殿中的地板是用玻璃砌成的,犹如一个玻璃海。当示巴女王走进殿中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的双足如履海水,连忙把衣裙拉起以免弄湿。照这样推想,约翰也可能联想到神的宝座是建立在一个砌有玻璃地板的宫殿里。

(四 )还有一个可能性极其虚渺的见解。约翰说这玻璃海好像水晶(Krustallon )一般,这个字可解作冰块,故此它可以指一个闪烁的冰田。这当然是一幅极其宏丽的景象了。但作者和他的读者,根本未曾见过这样的冰田,他们一定不会明白冰田的意境的。

大海犹如闪烁的玻璃,这里可以象征三件事情。

(一 )它象征贵重的质素。在古代,玻璃通常是暗晦而又半透明的,如果玻璃的质素能像水晶一般的透明,它的贵重程度便会像黄金一样。在,黄金和玻璃是并列的。因此玻璃被视为极珍贵的物品。

(二 )它象征绚烂的纯洁。从玻璃海反射出来的闪烁光辉,使人目眩,不可正视,犹如人面对神的纯洁一般。

(三 )它象征极广阔的距离。神的宝座位于极遥远的一端,中间犹如有一个大玻璃海阻隔着。遂特说:‘这真是一个广阔的距离,虽然二人已经站在天门外,但仍与神宝座保持着一段遥远的距离。’

这一点是作者写作启示录的特征。他心中存着景仰神的态度,虽然已经进入了天庭,仍然不敢用惯常的字句来形容神,他只许用光和保持着一段距离的态度把这幅景象绘画出来。

四活物(Ⅰ )

我们在这里再遇到启示录引用象征的另一个难题。这四个活物经常是在天上的幕景出现的。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先查看搜集得来有关经文的资料,找出它们描述的内容。四活物经常是在宝座和羔羊附近出现的。它们有六个翅膀,并且长满了眼睛。它们时刻参与赞美和敬拜神。它们大概有一定的职务去办理的。他们也会把神的忿怒呈现出来。其中有一个拿着盛满神烈怒的金碗

虽然彼此间肯定有所分别,但绝无异议的我们可以在以西结书找到四活物这个异象的祖先。在以西结的异象中,这四活物每一个都有着四张脸孔──人面、狮面、牛面和鹰面。它们并且在支撑着穹苍。它们的轮辋周围都是长满眼睛的。以西结所记载的详细情形,全部都可以在启示录中找出来,不过这些详细的内容都予以分别整理和编排。我们看见有相异的地方,但实际上他们所见的异象是同出一源的。

在以西结书所见的异象,四活物必然是基路伯(cherubim )无疑了( 注意这希伯来名词是众数的─im─它的单数名词是cherubs,正如Seraphim(撒拉弗 )是Seraphs的众数一般。)和二十二节,指出四活物就是基路伯,两者同是一个形像。基路伯是用来装饰所罗门圣殿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那祷告的地方和在圣殿的墙上。至于分隔圣殿至圣所和圣所那幅垂下来的幕幔,也是刺绣着基路伯的;在约柜的盖上,称为施恩的座位也放着两个基路伯;它们的位置是相对而视的,而它们的翅膀横伸出来,形同施恩座上的罩棚。人们通常想象神就是坐在施恩座位的上面,左右分别由基路伯侍立护卫,垂听人们的祈祷。神出入时,就是坐着基路伯而飞行,藉着风作祂的翅膀而快飞。当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乐园后,守护乐园的职责便由基路伯来担当了。在新旧约之间后期写成的书卷,例如以诺书,我们看见基路伯的职责就是担任神宝座的护卫(以诺

从以上的经文所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显露出来──基路伯就是天使,他们与神十分接近,而且也是担当神宝座的护卫。

四活物(Ⅱ )(续 )

这四个活物到底象征什么?

(一 )它们很清楚的代表天上所见的一部分景象,它们不是启示录作者存心自创出来的形像;作者是承受前人曾看见的构图作基础的。它们最初可能源于巴比伦人的思想,它们可能代表黄道带十二宫的四个主要星座(十二官图以兽形区别之、亦称兽带。编者注 )以及天上四个不同的风向。不过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实在还未领会到这些外来的思想的。他是以自己生活圈子内的经历认识作根据,然后把这些异象的景物绘画出来的。

(二 )然则约翰如何会想及这些活物的象征呢?我们相信遂特的解释是正确的。这四个活物代表自然界中一切最高贵、最强壮、最聪明、最迅捷的东西。它们在自己同类中是最超卓的。所以在一切兽类中,狮子是百兽之王;牛是畜牲中最高贵的;鹰是鸟类中最出类拔萃的,而人是一切受造物中最高尚的。这四活物代表所有自然界中至伟大,最有力量,和最美丽的。我们在这里可以看见整个大自然齐来赞美神。在下一节中,我们看到那二十四位长老也同来赞美神;当我们把这两幅图画合并起来,我们便可以得到一幅极其壮丽的景象,整个自然界和人类互相携手不断的赞美神。‘自然界的活动在神手中是没有止息的,而它们就是不息的把荣耀颂赞归给神。’

在旧约中,描写自然界向神颂赞的意念,实在多次出现。‘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你们一切被祂造的,在祂所治理的各处,都要称颂耶和华。’;诗一百四十八篇就是一个极其宏伟的宣召,叫整个大自然携手前来向神称颂和赞美。

这里有一个可惊的真理。在真理的背后存着一个基本的思想:凡所有受造之物,若能发挥出它自己本来的功能,它就是在赞美神了。斯多亚派(Stoicism )也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他们相信在每一件事物里面,都存着神闪烁的火花(Scintilla )。他们的始创人辛尼加(Seneca )曾说:‘神与你接近,与你同在,而且又在你当中;神圣的灵与我们同座。’麦锐(Gilbert Murray )指出那些怀疑派必会讽刺这个论调,并且会指它为无稽之谈。怀疑派的信徒会说:‘甚么?神会在虫里头吗?神竟会在粪堆里的甲虫内吗?’然而,那些主张抑制主义的斯多亚派却会振振有词的反驳说:‘为甚么不可以呢?’(庄子‘知北游’‘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屎溺…’编者注 )

蚯蚓不是可以事奉神吗?你是否以为只有将军才是一个好军人呢?一个没有军阶的土兵是否不能英勇作战呢?真的,你若能事奉神,又能像蚯蚓般忠诚的完成祂的旨意,那么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了。受造物若能照着神所赋予它的功能,尽力而为,它就是向造物主神敬拜了。

这个思想可以拓展我们的人生视野,让我们看见更灿烂夺目的景象。在世界中最卑微最不易为人察觉的活动可算真诚的向神礼拜。实则上,工作与敬拜是不可分割,合为一体的。人的至终目的其实就是要荣耀神,和永远的享受祂所赐的快乐。故此,神既差他来到这个世界,而他能够照着神的吩咐去完成使命,他的人生目的便算达到了。一件工作若做得好,那就好比是一首赞美神的圣诗了。

这就是说,医生的值班治病;科学家在实验室的研究;教师在课室里的教导;音乐家专注乐章;画家全神贯注去绘画;店员在柜面忠诚服务;打字员悉心打字;主妇在厨房中操作,这些人都是在世界里尽上他们的本份,他们也就是携手参与一个伟大的崇拜啊!

活物的象征(续 )

早期教会不需多时便在这些活物中找出它们的象征含义,特别是从它们的形像去代表四本福音书。这种描写也经常在教堂的彩窗上绘画出来。

最早期和最详尽的分析辨认是由爱任纽(Irenaeus )于公元后一七○年查考出来。他认为四活物就是代表耶稣基督工作的四个面貌;换言之,它们就是四本福音书的代表了。

狮子象征神儿子那种强而有力的工作影响力,充份表现出祂的领导与作为君王的力量。代表祂担当祭司的职份。因为在献祭中,牛乃是一种祭物。代表了道成肉身的信仰。就是指圣灵的恩赐,它展开了翅膀在教会之上盘旋。约翰福音代表了‘儿子从父怀里那有根源、有大能和荣耀的诞生。’并且述说万物都是藉着祂造的;故此便以狮子作象征。路加开始的时候,描述祭司撒迦利亚的一幅景象,而后来当浪子回家时,父亲又把一只肥牛犊宰杀,替那失而复得的儿子祝贺一番。故此以为象征。马太开始的时候,引述了耶稣的诞生是出自人的后嗣,而‘整本福音都显现出一种谦卑柔和的人性。’故此用人去象征这本福音。马可是引述先知预告的灵从高处降在人中间,正好‘指出这本福音书以鹰展翼的面貌’;因此用去象征。

爱任纽继续说下去,活物的四种形式也可以代表神与人类立约的四个主要原则。第一个是在洪水前与亚当立的约。第二个是洪水后与挪亚立的约。第三个就是包括把律法赐与摩西的约。第四个是在基督里与人重新建立的约。‘把人举起来,并用双翼携带他们进入天国。’

但正如我们已略提过,其它早期教会的学者也分别作出许多不同的辨认考究。

亚他那修(Athanasius )的构思是:
马太─人 马可─牛 路加─狮 约翰─鹰

威克多休(Victorinus )的构思是:
马太─人 马可─狮 路加─牛 约翰─鹰

奥古斯丁(Augustine )的构思是:
马太─狮 马可─人 路加─牛 约翰─鹰

我们大致上可以这样说,奥古斯丁的构思是最受人普遍接纳的,因为他所提的见解和事实互相吻合。马太福音最好还是由狮子去象征,因为耶稣的形象就是以“犹大的狮子”的身份绘画出来;祂的事迹完全应验了先知的预言。马可福音的最佳表记就是,因为它把耶稣的人性生活,用最贴切的事实记述出来。路加福音以作象征是最相近的,因为它描写耶稣代表了全人类,包括各阶层,各种环境的人,男和女的也没有例外,作出了献祭。约翰福音以来象征也是最好的,因为在鸟类中,鹰飞得最高,而在所有动物中,唯有鹰才可双目直视太阳。在四本福音书中,约翰的思想实在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赞美的歌颂(续 )

那些活物昼夜不停地唱赞美的三一颂:

横越每个大洲和岛屿,
破晓唤醒新的一天,
祷声从来没有沉静下来,
赞美之声亦不绝于耳。

经文中的赞美诗称颂神的王方面。

(一 )它赞美祂的圣洁。我们已多次看见过,圣洁的基本意义就是分别出来。在神来说,这个意义更能真确的表达出圣洁的含义。祂与人截然不同。正因为这缘故,我们要向祂敬拜。倘若祂只不过是一个为人所称颂的人,我们实在是难以向祂礼拜。正如诗人所谓:‘果真我能了解祂的话,我又怎会向祂赞美呢?’神本身的神秘,驱使人在祂面前产生惊骇的赞叹;以祂奇妙的大爱与伟大竟能俯身顾视尘瀛,拯救人类。

(二 )它赞美祂的无所不能。神是全能者。启示录的读者正面临罗马帝国所发动的迫害的威胁,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国族可以抵挡得住的。但现在若能以全能者作为信徒的后盾,他们便获得了安定的倚靠。换言之,神可以保证基督徒获得保障安全,这不是在迫害中拯救他和释放他们,而是使他们知道,在生和死的领域中,可以藉着神而获得安全的保障。

(三 )它赞美祂的永存。时代兴替,伟大的王国崛起,但不久又复覆亡;唯有神才是永存的。这里所体验出来的是一个充满胜利的宣告,神在人类仇视和抗叛叫嚣的声中,是永存不变的。

神,主和造物主

这是赞美诗大合唱的另一段。我们已经查考过,活物代表大自然最伟大的部分,而二十四位长老则代表耶稣基督的伟大的联合教会。因此,当活物和长老联合赞美的时候,就是象征大自然和教会携手向神赞美了。不过有些释经学者提出一个难题。第八节描写活物的赞美是昼夜不停的;但这里突然间把另外一个不同的景象带出来,在每一次赞美中,长老都是俯身下拜的。其实这些描述尽都是赞美的诗句,我们毋须一定要找出严格合乎逻辑的描写。虽然描写中前后的崇拜形式有所不同,但赞美的中心目的是一样的。

约翰在这里所绘画出来的景象,在古代人而言是十分熟识的。长老把他们的冠冕放在神宝座的面前。在古代世界之中,这是代表完全降服的象征。当一个皇帝向征服者投降时,他是把自己的冠冕除下,抛在胜利者的脚前。有些时候,罗马人喜欢随身带备他们皇上的像,一旦当他们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他们便会祝贺一番,而战败的君王也须把他的冠冕放在战胜者的像前,以示降服之意。本段经文所指的就是神征服了人类的心灵,而代表全体信徒的教会也诚心向祂降服。基督教如果没有诚心降服在神的面前,它便会崩溃了。

长老们的三一颂是分作两方面向神颂扬。

(一 )祂是主和神。这句话对约翰的读者是具有极深刻的意义的。主和神(kurios kai theos )在当时正是罗马皇帝多米田(Domitian )的官衔。而基督徒因为拒用这样的称号向皇帝当众宣誓效忠,而招致迫害和杀戮。基督徒只要简单的称神为‘主与神’,他在信仰上便作了一次胜利的见证。这表示他愿意尊崇神在整个宇宙中居于首位。

(二 )神是宇宙的创造者。万物在受造之前,都已经藉着祂的旨意与目的而存在,而且到了终极之时,万物也照着原来的样式而再现出来。人本身的确持有许多力量,但他始终没有得着创造的能力。尽管他可以把事物改变和再次整理;他可以把现成的物质去制造出一些物品;但只有神才能使无变有。这里有着一个伟大的真理,世界上每一件事物,其实都是原属于神的。若神没有赐给人类任何一件东西的话,人就一筹莫展,甚么东西也做不出来了。――《每日研经丛书》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启示录第四章

Ⅲ天上的异象

由这儿开始,约翰将目光由地上的教会转向天上的异象,第四章至末了全部是关于天上的事。天上的事亦以神自己的异象作为开始。

1.此后,我观看或是大同小异的语句是今后引进每一个新异象的开首语,并见字原文是 idou,意即“就在我眼前”,是很生动的语气。天上有门开了:通天的门大大的开着。这儿有一细节应该提出:字在此是单数(在全书中约翰用“天”字共五十二次,其中只有出现在的是复数)。这个单数的“天”字我们解释时应该小心,因为其含意不是固定不变的:约翰有时以“天”字指神永远的居所,有时指要被废去的天,有时甚至指争战之所在,当然还有“天”字的一般意思。在这一节中,“天”字代表神的居所,神将自己启示的地方,也是神将天上的实况向约翰显明之处所。

好像吹号的声音是约翰曾经听见过的荣耀之主的声音。这声音呼唤约翰上到天上去(约翰自开始到现在都是在地上),因为主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他。由一至三章,约翰所得的启示都是有关他当时的境况,到此他的目光被移到天上。“必成的事”之字十分重要。并不是因为好奇而急欲预知将来之事,而是因为将来之事是“必成”之事,是神所统管,神永远计划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些偶发的事件。

2.我立刻被圣灵感动注释),这说明刚才不是在这“圣灵感动”的境况中,换言之,这个状态是有断有续的。

字一如在上一节,是“就在我眼前”之意。约翰看见一个宝座。约翰对“宝座”甚有兴趣,尤其神的宝座,几乎每章都提及。宝座在新约圣经中共出现过六十二次,其中四十七次在启示录;第二多的是马太福音,只有五次。约翰的读者对地上的宝座分明十分熟悉,罗马皇帝宝座所代表的权柄带给他们的都是祸患。约翰要他们知道,有一个宝座高于一切宝座。

3.以西结书中也有神在宝座上的叙述,与此处相仿,但约翰的叙述较为含蓄。约翰的手法是提示多过描写,而神的威荣和奥秘却一样表露无遗;我们虽然没有直接看见神,但却经常看见在神周围敬拜的人,藉着他们,我们可以知道神是怎样的神。

约翰以碧玉和红玉形容坐在宝座上的那一位。因科学词汇的缺乏,古人以什么名字代表什么宝石实在很难说(JB 译本,把这儿的“碧玉、红玉”译为“钻石和红宝石”。碧玉也可能就是现在的“碧玉”,但也有人说是翡翠,或绿色的石英(NBD 译本),甚至是钻石,因为这宝石在别处被形容为“明如水晶”云云。红玉髓是 NIV 版本的翻译而大多数人也同意,但也有人赞成是“红宝石”。总而言之,两种都是华贵的宝石,和下文的“绿宝石”一样(这三种宝石在柏拉图的著作: Phaedo 110E 中也一齐出现过)。“红玉髓”(按:中文圣经用“红宝石”)和“碧玉”是大祭司胸牌上刻着以色列十二支派名字的宝石之头石和末石,说不定是有特别意义。宝石的闪亮拿来形容神的同在最恰当不过;细节是含蓄模糊不清,但其光亮是又明又清。

又有虹围着宝座,好像绿宝石:这一句所形容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景,“令人百思难得其解”(Caird),因此便有人建议所谓者或应作“光圈”(Phillips 版本译为“绿宝石彩虹的光圈”真可谓一举两得!)此外更有人认为此处的“虹”是引用以西结书,是指隐藏耶和华荣耀的“周围光辉”,若然,这又一次表示约翰的含蓄。但我认为最好的解释还是以“虹”为“虹”,是神立永约的标记。以虹围绕宝座表明神的约永不改变,永不收回。“绿宝石”的翻译是一般人所赞同的,但所预表的是什么则不太肯定。若颜色含有特别意义的话,那么“绿”色是代表神的怜悯。

4.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坐着二十四位长老:长老可能是指阶高的天使82“天使”可称“长老”,。有人却认为二十四的数目是指旧约的十二支派的始祖加上新约“羔羊的十二使徒”刚好合二为一;“摩西的歌”也等于“羔羊的歌”;还有,十二支派的名字刻在新耶路撒冷十二个门上,而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则刻在城墙的十二根基上。但反对这一说的人指出,二十四长老的歌和十二支派被赎的人所唱的歌并不一样(Mounce),而且被赎的人是在万物结局的时候才坐宝座的。

还有一些人更莫名其妙,认为二十四长老来自巴比伦神庙中的二十四星神(请问巴比伦神庙在约翰的天上干啥?)另外较有理由的一说,是以二十四长老之典故出自大卫所组织的亚伦子孩敬拜的班次,以及在殿中负责音乐的利未人(历上。主张此说的解释就是:长老代表天上的敬拜,而世上不完全的敬拜顶多只是一个模仿。我本人却认为查理斯的看法是可取:他认为长老诚然是天使,但他们是“信徒全体在天上的代表”。“座位”(即“宝座”)指出君皇身分,“白”色是得胜的颜色。金冠冕也是表明尊贵(虽然这儿之“冠冕”也是希腊文中胜利者所戴的“花环” stephanos ;见注释,但既与皇座连在一起,当然是指皇冠了。)

5.我们不要误会以为闪电、声音、雷轰是宝座本身所发出。约翰的含蓄手法我们应已熟悉,但凡提到神时,他总是以间接方式,这儿的宝座乃是坐在宝座上的神之一个恭敬的代替词。“闪电”和“雷轰”是令人生敬生畏的,在此与这二者一同出现的“声音”(NIV 译作隆隆响声)效果也应该相仿。当然,“声音”可以是安安静静的轻声,但这儿分明不是此类。在旧约中我们屡次看见,雷声是神的声音,这儿的三个名词应该都是同此一意(

除了耳闻宝座的声音,约翰更目睹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点着”是现在进行式,是不断进行的活动;“前”字原为前置词,表示与神很接近。七盏灯的解释是“神的七灵”,相信是指圣灵(见注释)。

6.宝座前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并不肯定。有人认为约翰引用古时的宇宙论证明天空上的天有海洋存在。有人建议此处的典故是出自所罗门圣殿中的“铜海”。这两种说法都是越过了约翰的原意,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约翰并没有说宝座前有海在那儿,只说“好像”,而且这个“好像”还加上了玻璃水晶两个形容词。

这又一处证明了约翰提到天上之物时笔法是一贯含蓄,不是直接的描写而是以象征表达。这儿所提到的“玻璃”在未作任何解释之前,我们当首先记得,第一世纪的玻璃和今日的玻璃大不相同。古时的玻璃是暗黑色甚至不是透明。透明如水晶的玻璃是非常名贵的。可兰经记载示巴女皇拜访所罗门时,看见皇座前的透明玻璃铺的地还以为是水,走过之时拉起自己的裙子以防弄湿(xxvii)。这项传说证明古时透明的玻璃是极贵重,配在宫廷中铺地之用。“玻璃”在这儿是一个象征。

无论如何,还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托伦斯(Torrance)说这个“海”是个“没有澜涛与神完全和谐的人海”,但上文根本没有替我们作任何思想准备,怎么忽然在宝座前漂出一个人海呢?该雅特则认为这海是“众恶累积之池,以后那只十角七头的怪兽就是在此冒出。这海是得赎的人尚待渡过的新埃及,渡过了才能到达应许之地。在新天新地中,海不再存在”。

约翰固然可以用海来象征将有恶者夺澜而出的大旋涡,这样万恶沸腾的海当然在永世中是不会再存在。但我并不以为这儿的“玻璃海”就是这个意义。克度尔解释时的立场我较能同意。他指出,神的圣洁是绝对的,难以言表“圣洁的原意是隔开”。没有一个人能够亲近神,因有“闪亮的海洋将神隔开”,换言之,约翰强调神的威荣和圣洁。

接着约翰又提到四个活物。“活物”在宝座之中:宝座之中在他处乃是羔羊之所在,只这一处有异。在宝座之中表示与神极亲近,在尊位之上,同时可能也代表四个活物与神的旨意合而为一。活物也在宝座周围,这是一个普通用语,表示他们在侍候神。

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向神向人和一切被造之物他们都有眼可看,换言之,无所不见。有人以这四活物为Ⅹ瑁但他们有几点与Ⅹ璨煌。Ⅹ杳咳擞兴母龀岚颍活物有六翅;Ⅹ杩柑Пψ,活物在宝座周围;Ⅹ杳咳擞兴拿妫活物只有一面,此外还有其他的不同。我们只能说,因为他们与神的宝座那么亲近,可见必是被造中最重要的创造,甚至在某方面来说,他们根本就是被造万物的代表。我们的猜测只可到此为止,再多说就嫌冒失了。总之,活物因为与神的宝座亲近,所以必是重要的。他们且不断的赞美神。神的震怒倾倒的时候,活物亦在那儿

7.三个活物形状分别似狮子、牛犊、飞鹰;第四个脸面像人;并但七之巨兽)。大约早在公元三百年(这是有记载的年代,可能早已流传)。犹太拉比之中有以下的说法:“鸟中之最有能力者是鹰,家禽之最为牛,野兽之最为狮,而人则冠于一切之上”(S B祂)。知道了这个说法对四活物的认识该有助益。正如遂特说的:“四活物代表自然界生物之中最高贵、最强壮、最智慧,和最敏捷者。整个被造的大自然,包括人类均在神的永远计划中有份,均围绕着宝座敬拜尊贵荣耀的神。”

8.四活物各有六个p膀(正如撒拉弗一样:。这儿第二次提到他们的眼睛,可见他们那无所不见的能力是重要的。他们不住在赞美神,他们的颂赞也与撒拉弗的相仿:“圣哉!圣哉!圣哉!主神……全能者”。“圣洁”不只排行第一,而且重复三次,令人印象很深。约翰的读者,跟我们一样,是处于一个罪恶贯盈而且仿佛得胜的世界。相形之下,圣善似乎软弱,无能为力。神是圣洁的,“圣洁”原本是“隔开”之意,代表完全的纯洁。我们的神是圣善的神,也是全能的神,真正的能力不属于那恶者,而是属于神。神的全能也不是瞬息即逝,而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这一句在原文是戏剧性而违反文法的,注释)。神的大能和永在向我们保证,祂的圣洁终必完全胜过一切罪恶。

9~10.每逢四活物将荣耀、尊贵、感谢……似乎暗示他们的颂赞是有断有续的,但只有非常死板、吃毛求疵的人才会认为这儿的“每逢”与上节的“不住”是有矛盾。约翰在上一节指出,在天上,神是不住的接受敬拜。这一节则说明被造万物(“活物”)敬拜神时,必有神子民的代表也参加其中。这儿的颂赞是将荣耀、尊贵、感谢归给神,内容似乎不全包括在上一节引用的颂词中,所以我们或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天上的赞美诗歌不是只有一首,而是有许多不同的诗歌。

这两节中描写神的威严(宝座)和永恒(活到永永远远)。四活物歌颂,二十四长老唱和,在宝座前俯伏敬拜那位永生的神,并将他们头上的冠冕献在神前。这一切都是暗示长老将首位归神。他们站在卑微的地位上敬拜神。他们将冠冕掷下表示只有神是统管万有,一切权柄都要服在祂权柄之下。

11.他们的歌颂以……你是配得,来开头。他们俯伏敬拜,一面称神为我们的主!我们的神!是配接受荣耀、尊贵、权柄的。“荣耀、尊贵”是重复上一节的颂词;上一节的“感谢”在这儿以“权柄”取代,理由可能因为下面所提的“万物”乃是神凭权柄所创造。神凭自己的旨意创造万物,众长老也是被造,他们的气息存留都在乎神。约翰的第一个天上的异象是充满肯定和权能的。这异象紧随小小老底嘉教会的可怜境况,正是道出一个事实:这是天父的世界,祂没有弃之不顾。神凭己意创造万物,罪恶虽然真实,虽然得胜,神的旨意却仍然立定。

82 参 N. B. Stonehouse, Paul before the Areopagus (Eerdmans, 1957), Chapter IV; Beasley-Murray,“阶级很高的一蕴焓埂薄)ぉぁ抖〉蓝圣经注释》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

「见天上有门开了。」你一定记得,约翰为神的道和耶稣的见证,曾被囚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一个凄凉、冷落、荒野的监狱里。他离开了以弗所的亲人,断绝了教会中的交通,所接触的,尽是些不相投的俘虏。在这种境遇之下,神会给他这样大的异象。在他无路可走的时候,神给他开了天上的门。

我们也记得,雅各曾离开了父家,躺卧在一个荒寂的旷野里,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一头顶着天,耶和华站在梯子以上。

不只这两个人,还有许多信徒,从人的眼光看来,他们的境遇未必能使他们得到这种启示,可是,事实上,他们都曾看见天上有门为他们开了。

许多被痛苦的铁链束缚在病榻上的长期受苦者,许多孤单的旅客,许多被杂务缠累的人们,都曾看见过天上的门为他们打开了。

但是这是有条件的,我们要看见天上的门打开,必须知道怎样生活在灵里,必须有一个清洁顺服的心,必须像保罗一样以认识主基督耶稣为至宝。等到我们把神当作一切的一切的时候,等到我们一举一动都蒙祂喜悦的时候,天上的门自然也会为我们打开了。

──《日诚报》

「天上有门开了。」】

你要知道约翰在拔摩的海岛上,过着孤寂而困苦的囚禁生活之中。他受苦是为神的道与耶稣基督的见证。他在这里的环境下——与以弗所亲爱的人分离,不能参与教会的崇拜,又与这些不友善的囚徒在一起。但是神给他异象,有一个门向他开了。

我们记得雅各离家出去,在旷野地方睡觉,他在梦中看见一个梯子,把天地衔接起来,在上面站着神。

神曾向多人打开天上的门,对他们来说,环境非常恶劣,这样情形之下大不会有异象的。对被囚的与经常受苦的人,他们被痛苦或疾病的铁链所捆。有些孤寂的流泪者或因家务而不能常到教会的妇女们,天上的门会开。子自然界,我们不是也可有这样的体验吗?乡村的花木,早春的花卉,雀鸟的鸣叫,小路上的阳光,都好似天上闭着的门!

你必须知道在圣灵里的情况,内心总要清洁,生活必须顺服,要将万事都当作有损的,为要得着基督为至宝。神是我们的一切,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于神的时候,天上的门就为我们开了。

── 迈尔《珍贵的片刻》

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何意?】

答:我观看——这不是指肉眼的看见什么现象或远景,而是用属天的灵眼看见了异象。见天上有门开了——在圣经别处曾有数次提到「天开了」,约壹51,,但只有这一次说到「天上有门开了」。这「天上」,即保罗所说的第三层天,参二四九题 )。「有门开了」,乃见异象者约翰被圣灵感动进入此门,看见了天上一切特殊的景象,全书皆然。今日我们属灵的圣徒,天上的门照样为我们大开。使圣徒用属灵的眼睛,亦能看见属灵的食物,获得各样属灵的福气。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天上有门开了”一语,如何解释?】

一、圣经有数次题到“天开了”,但只有这一次说“天上有门开了”。题到“天开了”的经文如下:

①耶稣在约但河受洗后,天忽然为他开了

②司提反为主殉道被人石击时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旁”

③彼得在约帕的屋顶祈祷时,看见天开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

④主耶稣对拿但业预言说:“你们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约壹51)。

⑤旧约也有一次提及天开,以西结先知在边巴鲁河旁,“天就开了”,使他得见神的异象

综观上述五次“天开了”,便知其目的各异,其效果不同。至于天为何会打开,这与人的“第二视力”有关(请参阅时代真理第三集有详尽研究 )。神打开人的。第。视力”(即魂的眼睛 ),于是看见第一视力(即肉眼 )所看不见的事物,而且只有他看见,别人看不见。即实天并没有打开,乃是人的第二视力被神打开,马上觉得自己站在另一个世界,所见与世上完全不同。

二、至于“天上有门开了”一语,只有约翰一个人用过这种说法。根据犹太人传统的观念,地是平的,天好像一个“倒碗”或大建筑物的圆形屋顶把大地盖住,倒碗之上乃是天堂或说神的所在。倒碗处有一封闭的门,只有神有权打开这道天之门,让以诺和以利亚从该门上升到天上,或让上述各人看见天上之事。这次则让约翰从该天之门上升,看见神的宝座与其它景象。

这“天之门”可能有两个解释:

①门在天上,当约翰的第二视力被神运用之时,他马上“在地上看见”天之门打开,约翰立即“被提”上升,进入天之门,看见一切异象。

②天之门并非“在天上”,乃是“属天的”,当约翰的第二视力被打开之时,他马上看见一道门出现在眼前,约翰于是跨进去,旋即处身在天上,看见一切天上景象。所以第2节说他立刻被灵感动,看见天上的一切,并非说他立刻被提上升。

根据上述①的解释法,约翰被提进入天之门,成为某一派解启示录人士作为“教会被提的代表”的根据。约翰被提上升,是代表教会全体信徒被提到空中去,所以教会是在的时候被提。第四章以后所记录一切灾难便与教会无关云。

可是,启示录除了在第十二章的异象中提及那男孩子“被提”以外,并无一处提及信徒被提的事,而信徒被提,新约圣经也只有一次清楚宣布,那就是保罗所说的

启示录的重心,不是“信徒被提”,乃是“世上的空前大灾难”和“主耶稣的荣耀降临”。信徒被提至空中是必要应验的,但启示录并不注重此点。因此解释启示录的人士如果为“信徒何时及如何被提”的问题而争辩,是不必要的。

三、启示录第三、四章提及三个不同的门如下:

①敞开的门,是指传福音的门而言。非拉铁非教会预表改革教会时期,传福音的事工很自由而迅速地进展,此门开了,无人可以关闭。

②心灵之门,每人心灵均有一门,有人关闭,有人敞开。主耶稣在老底嘉信徒心门外叩门,表示该门已闭;但开门让主耶稣进去的人,便可与主一同享受属灵的筵席,即属灵的恩惠。

③天上之门,即异象之门,只有那些特别蒙拣选的圣徒才看见天门打开和看见天上的特殊景象,不足为外人道。

相信保罗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也经过天上之门。一切由地上回到天上去的信徒也由众天使陪同上升,经过天上之门,进到我主面前。

其实,在属灵的境城里,天上之门时常在我们面前打开,但我们“灵里的盲目”使我们失掉进入此门去欣赏周灵的事物与获得属灵的种种福气。

── 苏佐扬《圣经难题》

】「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

『被圣灵感动,见有一宝座安置在天上。』人不被圣灵感动,就不会见到这个宝座,以为全世界是杂乱无章,完全掌握在人的手里。只有到神宝座那里,就会明白一切,也就会看见宇宙的全面。── 牛述光

神的宝座如何解释?神是无限无量的,何以要坐在一个有限度的宝座上?】

一、“宝座”(THRONE )指王的座位而言。启示录几乎每一章都提及宝座,显见其重要性。本书各章提及神的宝座及其不同涵意如下:

①神宝座前有七灵

②信徒与主同坐宝座,如主与父同坐宝座一样,这里有父子的不同宝座 )。

③宝座安置在天上,其上有一位坐宝座的

④宝座周围有虹,有二十四位长老

⑤宝座中有闪电、声音、雷轰发出

⑥宝座前有七灯即七灵,有玻璃海如同水晶

⑦宝座前有四个活物。他们时常将荣耀、尊贵、感谢归与坐在宝座上的。二十四位长老则时常俯伏敬拜坐在宝座上的主

⑧坐宝座者与羔羊的关系。羔羊从坐宝座者手中将书卷取来,揭开书卷上的七印

⑨世人因大灾难而逃避坐宝座者的面目

⑩无数群众从大患难中出来,与坐宝座者的各种关系-11-15-17 )。

11 天使拿香、与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

12 一个男孩子被提到神宝座前那里去

13 那十四万四千人在宝座前唱新歌

14 从殿中的宝座中宣布“成了”

15 宝座前的敬拜

16 从宝座中的宣告

17 有宝座群,原文宝座是多数字 并非几个 乃是许多 )。

18 首次提及白色大宝座,表示末日大审判

19 坐宝座者宣布“一切都更新”

20 宝座中有生命水流出

21 新城中有神和羔羊的宝座。

综观上述一切有关神宝座的经文,可以很肯定地明白一件事,即天上与地上一切的事,都从神的宝座那里决定与执行,不论是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及国际的大小事,都与神的宝座有关。

二、“神的宝座”代表神的威严与权力。旧约先知提及神的宝座用不同的说法:

①先知米该雅说: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

②先知以赛亚说:当乌西雅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下垂,这满圣殿(衣服预表神的圣洁 从天上遮到地上的圣殿 可见该衣裳甚长 )

③先知以西结所见的宝座则较特殊而复杂。他看见神的宝座在四活物的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所说:神坐着基路伯飞行,与以西结所说的相配合,即由基路伯所结成的一个“御车”,作神自己御用的交通工具。

④先知但以理所见的宝座则是很可怕的,因为那宝座乃火焰,其轮乃烈火,与所说的四活物的情形相同。宝座与火有关系,显见是在执行审判时的象征。

说,神作王治理万邦,是在他的宝座上。

⑥约翰所见的宝座则为“集宝座之大成”,比以前任何先知所见更详细更特别了。启示录四章所描写神的宝座又美丽、又光明、又威严、又复杂。

三、不过我们要注意,约翰并没有说“谁”坐在那宝座上(3节 ),他只记录他看见的情形,他没有说坐在宝座上的“一个人”,是有人的形象的,他只是说“那坐在宝座上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碧玉代表圣洁,红宝石代表义怒,下面补充所说的虹,好像绿宝石,则代表怜悯。

约翰看见坐在宝座上的只是好像宝玉与宝石的可爱色泽,正如保罗所说的,神是那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的。诗人也说,神披上亮光,如披外袍。摩西与七十个长老上山与神交通时,他们看见神的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无人可以看见神,摩西虽曾有此奢望,神的回答乃是:“人见我的面必不能存活”。我们有理由相信约翰所看见的,乃是一种有不同颜色的光辉在宝座上,好像有人坐在宝座上一般。

三、神是无限无量的,也是包含万有(旧说无所不在 )的,如果说神“坐”在“一个”宝座上,便与神上述的属性不符,也不合真理。但为着使约翰明白的原故,在宝座上有上述好像碧玉与红宝石及绿宝石的光耀,使约翰容易记录。那些光辉只是一种象征,代表神坐在宝座上,发施号令,统治全球而已。

── 苏佐扬《圣经难题》

】「看那坐着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着宝座,好像绿宝石。」

「又有虹围着宝座。」启示录第四章至十一章的异象,都是关乎神的宝座(启4∶2 ),第十一章至二十二章的异象,却是关乎神的殿(启11∶19 )。在前者,一开始我们就看见一个宝座的虹,在后者,一开始我们便看见在神的殿中现出祂的约柜。神宝座的设立,乃是为着统治全宇宙。而那全然围着宝座的整条虹彩,就是祂向全宇宙所做的见证,宣布那位坐宝座者,在祂一切管理的行动中都必永恒信实的遵守祂与人类所立的约。神殿的建立,却是为著作祂自己的居所。约柜本是以色列国生活中的主要核心,虽然那些不忠贞的以色列民已将约柜失掉了,然而约柜仍然是神本身的见证。无论如何,约柜所保证的乃是:由于神的本性是全真的,祂向那些与祂立约之子民所许的诺言,就必完全履行。「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 )。在基督里祂的信实已经坚定的保证了——并且我们是在基督里属神的子民。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碧玉』圣洁,『红宝石』公义、烈火,『虹』信实,『绿宝石』生命。── 牛述光

『虹』人在地上只有看见一半,到神宝座那里就要完全看见了;虹是说到神的信实,也是说到神有救恩,神也有慈爱。── 牛述光

二十四位长老身穿白衣,头戴金冠冕代表的是谁?】

答:在「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坐着二十四位长老,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这里的宝座周围,是指着天上神的圣所说的。在圣所里面又有二十四个宝座,这是祭司的座位,也是王的宝座。这些长老是代表已得荣耀的教会,包括旧约时代与新约时代圣徒完全在内。因为在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有十二支派;在新约时代,主耶稣有十二使徒。所以在此节二十四位长老,被视为完全的整个教会,这是多数解经家均认为是合适的。这二十四位长老在宝座上,与基督一同作王,正如祂所应许他们的。所穿的白衣,乃是表明他们已经得胜,完全成圣,而以领受白衣为赏赐,参四八九题 )。所戴的金冠冕,表明他们也已经得到冠冕为赏赐。这金冠冕又表明荣耀之君王的意思。从此可知,当主再来空中降临,还没对地上施行审判之前,圣徒必然先已被提到祂的台前,按各人本身所行的受到报应。所以教会圣徒不但不经过大灾难期之苦,参四九一题 ),且要在永世里得荣耀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二十四位长老是谁?】

一、二十四位长老坐在二十四个座位上,是代表旧约时代与新约时代的信徒。这一解释是被多数解经家所公认的,因为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有十二支派,新约时代,主耶稣有十二位使徒,二十四位长老便是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子孙(犹太人 )和十二使徒及传道人所获得的新约时代的信徒。

二、要解释这二十四位长老的意义,则有下列许多种说法,不妨—一列出,以作参考:

①旧约时代的祭司,人数甚多,所以分为二十四班,轮流在圣殿中事奉,历代志上二十四章详细提及这二十四班祭司的情形。他们每一班在圣殿中服务七日,一年有两个七日的机会工作,二十四班在一年内服务完毕,第二年再轮流供职。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按着班次在殿中供职时看见天使显现。他是第八班亚比雅班里的祭司

这二十四位长老,是代表教会属灵的信徒,在世上曾作祭司(即代祷 )的工作,他们在天上仍然是代表全教会在神前事奉。正如旧约的利未人分为二十四班祭司代表全以色列民一般。

②这二十四位长老是手拿着琴的,表示他们是会弹琴赞美神的。旧约时代在圣殿中也有二十四班的乐队和圣歌队,历代志上二十五章详细记载这事。他们的任务包括:吹角、敲拔、弹琴、鼓瑟、唱歌和作先见。这二十四位长老是代表世上基督徒的赞美,可见赞美在神眼中的重要,连在天上也要弹琴赞美神。那些主张在主日崇拜时不应弹琴的人,不知如何解释此事(长老会有一派人士反对在主日崇拜弹琴的 他们喜欢唱诗 不唱其它圣诗 可是诗第一百五十篇全篇都是叫人用乐器赞美神的 这些人唱诗第一百五十篇时却反对用乐器 诚矛盾不通之至 )。

③旧约先知以赛亚曾预言说: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在敬畏他的长老(们 )面前,必有荣耀。先知米该雅也说: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约伯记也记载说:神的众子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似乎这些在神面前的所谓长老、万军和众子,乃是神“国会中的议员”,与神一同商谈神国大事。

因此有些解经家谓这二十四位长老并非世人,乃是特殊的天使,被神指派为“国会议员”,被称为“神的众子”,他们在天上神的面前事奉。他们有二十四位,与地上的祭司二十四班相对照。

④二十四位长老是代表旧约的一切信徒,而四活物则代表团福音所象征的主耶稣四种属性,就是代表新约的一切信徒,因为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的行动是一致的,和谐的,他们一同赞美,一同敬拜。所以可以证明他们两者是代表旧约与新约的一切信徒。

⑤巴比伦人将天星分为二十四宫,西方天文学家则分为十二宫,中国天文学家分为二十八宿。巴比伦人崇拜天上二十四星座,有二十四位神明,管理二十四种人生活。被掳归国的犹太人大都明白巴比伦人所崇拜的假神的内容。约翰在此所见天上二十四位长老是事奉神的,不是被人崇拜的,目的是要叫阅读启示录的人不要受巴比伦假神思想的影响。这二十四位长老在天上,当然是神所指派的特殊天使,与上述第③点意义接近。

综观上述各种解释,显见单纯地谓二十四位长老是代被旧约和新约的一切信徒的见解,并不足以解释二十四位长老在属灵方面完全的涵义。

不过,相信这种见解的人仍然坚持他们是对的,而且他们也根据启示录二十一章新耶路撒冷圣城的情形说十二个城门上写着十二个支派的名字,城墙的十二个根基上则写着十二使徒名字,表示旧约与新约的信徒都在主里合而为一,一同享受新耶路撒冷的荣耀,同时也表示犹太人与外邦人均在主耶稣的救赎里有同等的权利。

其实天上的二十四个长老不过是约翰在异象中所见的一种,既然说是代表地上旧约与新约的信徒,则不过是代表,我们不必斤斤计较他们争辩了。

── 苏佐扬《圣经难题》

】「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又有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灯就是神的七灵。」

『七灵』神有一个全面的知道,洞悉一切。── 牛述光

玻璃海和四活物是什么?】

答:①宝座前好像一个玻璃如同水晶——在摩西所建造的会幕院子有洗濯盆。所罗门建立的圣殿院子有铜海,这不过是天上神真帐幕的院子内,玻璃海的形状和影像而已。这玻璃海,与以色列的长老们在西乃上,看见神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以及与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有穹苍的形象,看着像可畏的水晶」,又如约伯所说「穹苍坚硬,如同铸成的镜子。」。从这几处经文可见玻璃海如同水晶,表明圣洁,与罪污隔绝,并且是托住神宝座的穹苍。这玻璃海是平静无波的,表明神的宝座及其威严,安慰坚固。地上一切的紊乱,都不能使之摇动。正如诗所说「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抵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

②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这四活物的本身是代表,其形状乃是属于象征性。如有人以四活物被视为四福音的象征,也是解经家所采用的一种论调。因其两者之数目相同,即其第一个像狮子——马太福音,第二个像牛犊——马可福音,第三个像人——路加福音,第四个像飞鹰——约翰福音。有人以为四活物乃代表重要的四圣徒,即狮——彼得;牛——雅各(主的兄弟 );人——马太;鹰——保罗。孩子有其他类似而前后不同说法,不一而足,皆未可置信。但这四活物的本身究竟代表什么?我们从以西结书一章和十章所记,就可以知道这些活物的名称和数目一样,而形状又大同小异,那就是基路伯。因而亦与创世纪除此所提及那把守伊甸园的基路伯相同,注 )。再者,我们明白这些活物的地位,是在宝座中和宝座周围侍奉神。论其数目是四位,指明他们是代表被造之物。他们的职责是看守,所以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表明其向各方面时常警醒看守之意。论其形状,狮为野兽之首,表示猛烈;牛为牲畜之首,表示有能力;人为万物之首,表示有智慧;鹰为飞鸟之首,表示飞跑迅速。他们的翅膀分为三对,表明其敬虔、谦卑,和顺服,迅速实行神命令。他们的事工,是昼夜不住的唱出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可见他们是宇宙间大诗班的伶长。

总之,我们晓得这四活物,是与神的宝座关系密切,所以相信他们乃为神所创造的一种特殊天使,这是无可置疑的。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十三及一四七题。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四活物是什么?】

四活物是“在宝座中和宝座周围的”,我们相信约翰看见宝座是在四活物之上,同时该四活物的四个头也露出在宝座下的外面。因此他描写为“在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既然是与神的宝座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是神所创造特殊的“天使”的一种,是毫无疑问的。

一、四活物的外表如下;

①有六个翅膀。

②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

③四个活物的形象不同。

A.第一个像狮子。

B.第二个像牛犊。

C.第三个脸面像人。

d.第四个像飞鹰。

④他们昼夜不住赞美及敬拜神

⑤活物声音如雷,并且对约翰说话?

⑥有一个活物,将神大怒之碗交与七位天使

二、这四活物与基路伯是完全相同的。根据以西结书一章所记的四个活物与在十章所描写的基路伯是完全相同的。不过他们的外形与约翰所见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因为他俩人都是在异象中看见的,也许不很清楚。

①四活物各有四脸,不是四个活物脸面不同。这些活物四个脸也是人、狮、牛、鹰,但在第十章则将牛脸记为基路伯的脸(14节 )。

②四活物全身,连背带手和翅膀都满了眼睛。

③有四个翅膀,上边的翅膀彼此连接(6-11 )。

④四个翅膀之下有人的手,约翰没有题到人的手,但后来四个活物之一将神大怒金碗给那七位天使之时,当然是用手来做事的。

三、关于基路伯,在旧约圣经中有许多神秘的记载,非世人所能了解。

①基路伯在伊甸园外把守,不许始祖再进去

②基路怕是金子制成的装饰品、共两个,放在摩西会幕约柜之上,神要在两基路伯中间对摩西传出神所颁布的命令。

③基路伯成为所罗门圣殿中至圣所的重要装饰品之一,用橄榄木制成,用金包裹,同时内殿与外殿周围墙上,都雕刻着基路伯

④“神坐在基路伯之上”,是犹太人传统的观念

⑤诗人说神乘坐基路伯飞行,似乎神的“座车”是由基路伯所组成。从以西结书十章所描写的基路伯有四个轮子,会向前直行并不掉转,又会上升,及神的荣耀在他们之上,可以证明诗人的话。神以基路伯为车。

⑥伪经以诺传七十一章也提及基路伯是把守神宝座的卫士。

从上述这些经文,可以证明基路怕是特殊天使的一种。这些基路伯既然与四活物相同,四活物便不能代表新约时代的信徒。

三、这四活物是代表主耶稣的四种属性的理论,则为许多解经家所重视。按着约翰所列出的次序为狮子、牛犊、人脸、鹰。

①狮为百兽之王,兽之尊贵者。

②牛为家畜中最劳苦者,亦为最强壮者。

③人为万物之灵。

④鹰为鸟中之王,飞得最高最快。

这四活物以人及上三种鸟兽家畜为象征,亦可预表主耶稣降世为人后所完成的重要任务,使人与万物均因他而蒙神恩。正如保罗在罗马书八章所说的,受造之物,盼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20-21节 )。

这四活物不断赞美神,也可以表示人与兽、鸟、家畜及自然界一切受造之物都在各方面要赞美神,正如诗人在诗一O所说的。诗一四八篇全篇均提及自然界对神的赞美,有人说,鸡每次喝了水之后,一定抬起头来,表示赞美神。小鸟每早晨歌唱,则已尽赞美之能事了。事实上人类可以在动、植、矿物界看出神的荣耀,神是应当不断被称颂的。

四、四活物被视作四福音的象征,也是解经家们所喜欢采用的一种论调,不过四福音那一本是代表狮、牛、人与鹰,则说法甚多,各有千秋。

最早提出这种论调的是纪元后170年的教父爱理组(IRE-NAEUS ),他说四活物代表主耶稣的四种工作表现,亦即四福音在不同的角度上所描写主耶稣的性格:

①约翰福音描写耶稣为神的儿子,为一切“为子”者最尊贵的,所以狮子为约翰福音的象征。

②路加福音从祭司撒迦利亚的故事开始。祭司时常杀牛献祭,代表耶稣有祭司的工作,所以牛犊为路加福音的象征。

③马太福音从亚伯拉罕起记录的家谱,证明他是一个人,所以人的脸为马太福音的象征。

④马可福音时常用“立刻”的字样,表示耶稣为人工作,行动迅速,如速飞的鹰一样,所以马可福音为鹰的象征。

然而,正如上文说过,四活物活象征四福音的说法不只一种,下列便是这些不同的说法:

a.亚力山大主教亚他那修(ATHANASIUS )的说法,

马太——人

马可——牛

路加——狮子

约翰——鹰

b.奥古斯丁的说法;

马太——狮(为王 )

马可——人(劳苦如人子 )

路加——牛(为全人类作牺牲 )

约翰——鹰(飞得最高 与神最近 )

奥古斯丁的说法至今仍被许多解经家所采用。

c.另有教父维多利努(VICTORINUS )则安排如下:

马太——人

马可——狮

路加——牛

约翰——鹰

虽然此说特殊,但仍为古时许多作者所采用。

d.但较妥安排法,则依照约翰所见的四活物的次序:

马太——狮

马可——牛

路加——人

约翰——鹰

这一说法,已被更多人所采用了。

五、四活物的其它意义,也有多种如下:

①代表四位重要信徒:

狮——彼得

牛——主的兄弟雅各

人——马太

鹰——保罗

②代表四处的早期教会。

狮——耶路撒冷,教会发源地

牛——安提阿,海外市道中心

人——埃及的亚力山大,学者集中地

鹰——君士坦丁,使罗马帝国变为基督国的大城

③代表新约各教会,在世界四方,正如旧约十二支派分在四个方向支搭营幕一样,有四个支派的营幕是作领导者(民数记二章 )。他们的军旗有四个徽号如下:

a.犹太的旗号为狮子

b.以法莲的旗号为牛

C.流便的旗号为人

d.但的旗号为鹰

教会也有这四种的不同象征,在四方面发展。

④代表人类的四种力量,即:

恼怒

欲望

理由

良心

⑤代表主耶稣的四种性情,即;

谦卑

牺牲

仁慈

灵力

⑥代表教会四种圣职,即:

牧养的

作执事的

作医师的

思想家

⑦代表神的四属性,即:

智慧

能力

全在

创造

最后,我们相信这四活物一定是神所创造的四位特殊的天使,有特殊的任务,与神最接近。他们四个不同的脸面是包括多方面灵意的。

── 苏佐扬《圣经难题》

】「“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

『旨意』亦可译作『乐意』

例证

光明澄澈】

"宝座前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

有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三都很忠实并爱主,只有老二既狡猾贪财,又自私自利,不守主道。一天,父亲把老二叫到玻璃窗前问他:“孩子!你往窗外看,能看到什么?”他说;“我看到伟大的河山,和勤劳的农民,正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收割。”父亲说:“不错,你的眼力好。”于是又带他到一面大镜子前说:“你现在看见什么?”老二答道:“只看到我自己。”又问:“能看到别人吗?”他说:“不能。”父亲把孩子拉到眼前说:“孩子!我告诉你为人的道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好象一块透明的玻璃涂上了水银和漆,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看不见别人的疾苦,假如处处能替人作想,肯激发人,自己既住在爱里面,神也在他里面,他的心胸则好象透明的玻璃,能看到人生美丽的远景!”耶稣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为甚么要用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