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二十一1-二十二7所描述的是「永世的教会——新耶路撒冷」,与本书开篇「今世的教会——七教会」(
二1-三22 ))首尾呼应。整本圣经从神的创造开始(
创一1 )),以神的新造结束(
5节 ));从伊甸园开始(
创二8 )),以「新耶路撒冷」(
2节 ))结束。「新天新地」(
1节 ))的荣耀画面(
1-8节 )),与可怕的火湖(
二十11-15 ))形成了鲜明对比:
「新天新地」是神的新造(
赛六十五17 、
六十六22 、
彼后三13 )),也是神的恢复,神要把人和万物恢复到祂起初创造的心意里。
「新天新地」与希腊的二元论思想完全不同。二元论认为救赎乃是灵魂脱离短暂的、物质的世界,进入永恒的、属灵的境界;但神的救赎却是让人带着身体活在「新天新地」里,而不是灵魂飘在空中。
「新天新地」并不是旧天地的翻版。但在新天新地里,天上的「玻璃海」(
四6 ))没有了,不再有人与神之间的隔阂(
3节 ));地上的「海也不再有了」(
1节 )),不再有藏污纳垢的地方和动荡不安的来源。
「新天新地」并不是旧天地的重建。神「将一切都更新了」(
5节 )),「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
1节 、
彼后三10 、
12节 )),不会再有隐藏在南极冰层里的古代病毒、或者埋在地底的古代遗迹。
「新天新地」里不再有七样事物:「海」(
1节 ))、「死亡、悲哀、哭号、疼痛」(
4节 ))、「咒诅」(
二十二3 ))和「黑夜」(
二十二5 ))。对罗马帝国的居民来说,「海」意味着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意味着动荡不止、凶险无常,在旧约里象征恶和骚动不安的源头:「恶人,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来」(
赛五十七20 ))。许多希腊、罗马、巴比伦神话里的假神都来自海,象征敌基督的「兽」正是由海而出(
十三1 ))。在「新天新地」里,「海也不再有了」,意味着不再需要贸易和资本,不再需要人类的任何制度,也不再有罪恶和动荡。
上图:主后125年罗马帝国的主要贸易和交通路线。海上运输是罗马帝国赖以维持统治和奢华生活的生命线,因此,对于罗马帝国的居民来说,在新天新地里「海也不再有了」(启二十一1),实在是非常震撼的一件事。
上图:世界海洋日的招贴画。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的资料,今天90%的全球贸易倚靠海运。海洋覆盖了地球70%的面积,是地球气候的调节器,提供世界50%以上的氧气,储存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50倍。因此,在新天新地里,「海也不再有了」(启二十一1),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2 「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圣城新耶路撒冷」(
2节 )),象征历世历代圣徒的总合,代表永世的教会,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
来十二22 、
加四26 )),亚伯拉罕所盼望的「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来十一10 )),信徒的公民权所属之处(
腓三20 ))。她是属天的、出于神的,所以「由神那里从天而降」(
2节 ))。新约时代的犹太人也普遍相信,新耶路撒冷要在弥赛亚降临时显现。
「预备好了」(
2节 、
十九7 )),象征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已经完全「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
弗一10 )),带着基督的荣耀(
二10 )),「就如新妇装饰整齐,等候丈夫」(
2节 、
赛六十一10 ))。
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地上的耶路撒冷已经于主后70年被罗马军队摧毁。但信徒将来永远的居所不是在地上的耶路撒冷,也不是在天上,而是「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新耶路撒冷」。
那时,并不是「新天」是神的居所、「新地」是人间乐土,而是「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新天」与「新地」之间不再有隔阂,「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
3节 ))。
上图:19世纪David Roberts的油画,描绘主后70年提多将军率领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的情景。
上图:圣殿山(耶路撒冷)西墙出土的主后70年罗马攻城的石头。
上图:主后70年埃波月第九日,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十九世纪Francesco Hayez的油画描绘了圣殿被毁、金灯台被夺的情景。
上图:提多凯旋门的浮雕,描绘罗马士兵扛着从耶路撒冷圣殿掳来的金灯台、长号和陈设饼桌。多米田皇帝在他哥哥提多皇帝去世后不久,建了一座大理石单拱凯旋门,以纪念提多率军于主70年摧毁耶路撒冷,平息了主后66年开始的犹太人起义。直到今天,许多犹太人拒绝从拱门下经过。1948年以色列复国时,大批人群从罗马犹太社区沿着与古罗马凯旋式相反的方向通过提图斯凯旋门。
3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
4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3节 )),这是宣告应验了神对亚伯拉罕(创十七7 ))和摩西(出十九5 ))的应许:「我要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我的心也不厌恶你们。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利二十六11-12 )),也应验了众先知的预言:「我的居所必在他们中间;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结三十七27 、三十六28 、耶三十一33 、亚八8 、来十一16 ))。亚当在伊甸园堕落以后,就开始「躲避耶和华神的面」(创三8 )),但神也从那一刻就开始呼唤人:「你在哪里」(创三9 ))。救赎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人与神亲密无间的关系。现在神亲自宣告:一切救赎的计划已经成就,「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3节 ))。 希腊文「帐幕 σκηνή/skene」(3节 ))与希伯来文「居所 שכינה/shekinah」的发音和意义都相近。这个希伯来文并没有出现在旧约里,但在主后70年圣殿被毁后经常出现于拉比文学中,用来描述神的居所。与「帐幕 σκηνή/skene」同源的动词「支搭帐幕 σκηνόω/skenoo」,在新约中只有使徒约翰使用过(七15 、十二1 、十三6 、二十一3 、约一14 )),在本章被译为「同住」(3节 ))。主耶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一14 )),原文直译就是「道成肉身,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帐幕」在旧约中象征神荣耀的同在(出二十五9 )),为了达到救赎的目的,神的工作计划是: 首先,神启示了会幕的样式(出二十五8 ))和圣殿的样式(代上二十八12 )),作为预表; 「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加四4 )),「道成肉身,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约一14直译 )); 主耶稣把教会建造成神与人同在的基督身体(弗四12 ))、属灵圣殿(弗二21-22 、彼前二5 )); 最后,神在永世的教会「圣城新耶路撒冷」里永远与人同住:「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我们也在祂里面得了基业」(弗一10-11 ))。 「死亡」(4节 ))是「罪的工价」(罗六23 )),是人在伊甸园堕落以后所陷入的咒诅(创二17 ))。现在罪已经被彻底对付,「死被得胜吞灭」(林前十五54 )),撒但、兽、假先知、海、死亡和阴间「都过去了」(1节 、二十10 、14 )),人已经被神完全恢复,因着罪而来的「悲哀、哭号、疼痛」(4节 ))也将成为过去(赛二十五8 、六十五16–19 ))。这正是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赛三十五10 、五十一11 ))。
5 「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
6 「祂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坐宝座的」(
5节 )),指神自己。
「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5节 )),可译为「我将一切都做成新的了」(英文ESV译本)),意思是「新造」。不是把外形装修成新的,而是本质上也是新的。因此,神特地提醒「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
5节 )),祂亲自向当时受苦的信徒、也是向历世历代所有的信徒宣告:「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
赛六十五17 )),一切都将是神全新的创造,那时的美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神说「都成了」(
6节 )),也就是「万事都成了」、一切救赎的计划都按部就班地成就了。不但旧天旧地的拆毁「成了」(
十六17 )),而且新天新地的重建也「成了」。圣经记载了四次「成了」:
六日造物之工完成的时候,每次神都宣告「事就这样成了」(
创一7 、
9 、
11 、
15 、
24 、
30 ));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的时候,祂说「成了」(
约十九30 ));
倾倒第七碗的时候,宝座上有声音说「成了」(
十六17 ));
天地一切都更新的时候,神说「都成了」(
二十一6 ))。
「阿拉法」(
6节 ))是希腊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Α、小写α)),「俄梅戛」(
6节 ))是希腊文的最后一个字母(大写Ω、小写ω)),两者合在一起,代表一切事物的开始和终结,表明神是历史的主宰。凡是神所开始的工作,祂必负责完成(
一8 、
二十一6 ))。神的创造和救赎工作都是通过基督做成的,所以父神和基督都宣告「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
一8 、
二十一6 、
二十二13 ))。
「我是初,我是终」,这正是神借着先知以赛亚所宣告的:「耶和华——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
赛四十四6 ))。唐朝大秦景教碑中用「先先」、「后后」来表达这个的意思。当受苦的信徒对将来充满疑虑的时候,神坚定的话语却使他们安心:神掌管一切,历史已经证明,不管环境如何,万事都必按着神的旨意成全。那时,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生命泉的水」(
6节 、
七17 、
二十二1 、
17 、
赛五十五1 )),将被「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
6节 ))。而能得着这白白恩典的,都是认识到自己灵里饥渴、有属灵需要的人(
约四10 、
14 、
十37 ))。
上图: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若常然真寂,先先而无元,窅然灵虗,后后而妙有」来表达「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这是一座记述基督教(当时被称为景教)在唐代流传情况的石碑,由波斯聂斯脱利派传教士于主后781年唐朝时建立,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土,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上有楷书三十二行,行书六十二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百个叙利亚文。
7 「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
8 「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7节 )),与主耶稣向地上七教会得胜者的呼召(二7 、11 、17 、26 、三5 、12 、21 ))首尾呼应。主耶稣自己指出,得胜者的特点包括: 重生得救(约三3 、5 )); 遵行天父旨意(太七21 )); 公开承认基督(太十32-33 )); 背起十字架跟随主(太十六24 )); 谨慎分辨、防备迷惑(太二十四4-42 )); 忠心有见识、履行职责(太二十四43-51 )); 警醒预备、等候主来(太二十五1-13 )); 良善忠心、善用恩赐(太二十五14-30 ))。 人是按着神的形象造的(创一26-27 )),所以说「亚当是神的儿子」(路三38 )),但却因着犯罪失去了神儿子的名分。「得胜的」信徒因着里面有神儿子基督的生命,恢复了神儿子的身分,「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来十二22 )),进入「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来十二23 )),可以「承受这些为业」(6节 ))。 「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7节 )),表明得胜者个人与神之间有特殊的亲密关系,因为神自称「我」,又用单数的「他」,而不是说「他们」(3节 ))。神给得胜者的这个应许,综合了对亚伯拉罕(创十七7 ))、所罗门(撒下七14 ))和弥赛亚的应许(诗八十九27 )),这对受苦的信徒是何等大的安慰(二至三章))! 「儿子」和「子民」(3节 ))可能都是指重生得救的信徒,也可能代表新天新地中有两类不同的人:「儿子」是得胜者,他们有权继承产业,将在新耶路撒冷「作王,直到永永远远」(二十二5 ));「子民」(3节 ))不是得胜者,他们不能继承产业,可能住在城外的「列国」(24节 ))。但是,主耶稣把《启示录》赐给众教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每个信徒都成为忠心的得胜者,而不是让我们安于得救,以为既然已经被预定拣选,就一定稳拿天堂门票。神亲自应许:「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7节 )),人若不渴慕成为神的儿子、不追求承受产业,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被拣选、没有重生得救。 那些「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8节 )),就是「永远沉沦」(帖后一9 ))者。这些沉沦者包括: 「胆怯的」,特指「那些有兽印记、拜兽像的人」(十六2 ))。刚强是重生得救者的特征,「因为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后一7 ))。人最怕的就是死,所以基督「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5 ))。因此,人只有敬畏当敬畏的,才能不怕不当怕的:「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祂」(太十28 ))。 「不信」(8节 )),原文又被译为「不忠心」(路十二46 ))、「疑惑」(约二十27 ))、「不可信」(徒二十六8 )),意思包括「不相信、不忠心」(太十七17 、林后六24 ))。「不信」和「不忠心」是孪生兄弟,人若「不信」神,在兽的淫威面前就无法「至死忠心」(二10 ))。而在属灵争战中,「同着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也必得胜」(十七14 ))。因此,信徒若不能「至死忠心」,很可能只是凭着理性、情感和意志来跟随主,并非「蒙召、被选的」。但我们也不必因为一时的软弱而论断自己(林前四3 ))、更不可论断别人(罗二1 )),因为我们的本相都是「胆怯的、不信的」(太八26 、可四40 、约二十27 )),所以基督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 ))。信徒应当承认软弱、「不住地祷告」(帖前五17 )),「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十二9 )),这样才能靠主面对所惧怕的一切:「因为正在那时候,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路十二12 ))。 「可憎的」,在旧约中特指敬拜假神(罗二22 、申二十九17 、王下二十三24 、历下十五8 、耶七30 、结二十7 、但十二11 )),违反第一诫(出二十4-6 ))。 「杀人的」,包括杀人和仇恨(太五21-22 )),违反第六诫。 「淫乱的」,包括「动淫念」和「犯奸淫」(太五28 )),违反第七诫(出二十14 ))。 「行邪术的」,包括交鬼、占卜等等,违反第一、三诫(出二十3-7 ))。 「拜偶像的」,包括用金牛犊来代替神(王上十二28 )),违反第二诫(出二十4-6 ))。 「一切说谎话的」,包括一切白谎、黑谎和异端,违反第九诫(出二十4-6 ))。他们的结局就是跟随「说谎之人的父」(约八44 ))被扔到「火湖」里去(二十10 ))。 这些沉沦者与撒但、敌基督和假先知的结局一样,也是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8节 、十九20 、二十10 、14 )),表明他们就是那些「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二十15 ))的人。因此,我们若想知道自己的名字有没有「记在生命册上」,就应当反省自己今天的行为。
9 「拿着七个金碗、盛满末后七灾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新妇」(9节 ))和「羔羊的妻」(9节 ))都代表教会(弗五27 )),也就是「新耶路撒冷」(10节 ))。「新妇」就是新娘,这称呼只适用于「羔羊婚娶的时候」(十九7 ))。而「羔羊的妻」表明已经成婚,这个称呼适用到永永远远。结婚象征教会与基督合而为一,在永世里永远都是「羔羊的妻」。 古代以色列人结婚,必须先订婚、再结婚,订婚后双方就被视为合法夫妻。正式结婚时男方到女方家迎娶,婚宴通常长达七天之久(创二十九22 、27-28 ))。教会已经被「许配」给了基督(林后十一2 )),基督再来时将正式摆设婚筵。而「羔羊之婚筵」(十九9 ))可能长达一千年(二十3 ))、也就是整个千年国度,一直到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新妇才完全「妆饰整齐」(1-2节 ))。 介绍「大淫妇」(十七1 ))的天使,和介绍「新妇」的天使,都是「拿着七个金碗」(9节 ))的七位天使之一。这个特意的安排提醒我们: 七碗审判的目的,不但要倾倒「大巴比伦」(十七5 )),而且要降下「新耶路撒冷」(二十一2 ));不但要烧尽「大淫妇」(十七16 )),也要预备好「新妇」(十九7 ))。因此,在七碗结束的那一刻,「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十九7 ))。 我们只有看清「大淫妇」丑陋污秽的真面目(十七4 ))和「所要受的刑罚」(十七1 )),才会爱慕「新妇」的美丽和价值。 信徒在「大淫妇」和「新妇」、「大巴比伦」和「新耶路撒冷」、地上天国和神的国之间,只能有一个选择:不可今天做「大淫妇」、明天做「新妇」,现在住在「大巴比伦」、将来住在「新耶路撒冷」,也不要幻想一面追求地上天国、一面盼望神的国降临。凡是将来要进入「新耶路撒冷」的(二十一27 、二十二14 )),今天就必须赶快从「大巴比伦」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十八4 、二十二15 ))。
10 「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就带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将那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我被圣灵感动」(10节 )),原文直译是「我在圣灵里」,是《启示录》的独特用法(四2 、十七3 、二十一10 )),可能是指一种恍惚的状态,先知的灵向圣灵完全敞开,准备好接受异象。 看「大淫妇」必须出到旷野(十七1-3 )),而看「新妇」(9节 ))则必须上到「一座高大的山」(申三十四1-4 ))。摩西与神会面(出十九))、以西结看到圣殿和圣地的恢复(结四十1-2 )),都是在山上。 天使要将「新妇」(9节 ))指给约翰看,但约翰所看到的却是「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10节 ))。基督的「新妇」既是人,又是城。神所要得着的是人,也要把我们改变成「活石」(彼前二5 )),「靠祂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二22 ))。
11 「城中有神的荣耀;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
12 「有高大的墙,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位天使,门上又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
13 「东边有三门,北边有三门,南边有三门,西边有三门。」
14 「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城中有神的荣耀」(11节 )),象征神的荣耀在永世的教会里得着彰显。 「城的光辉」(11节 )),是因为城内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23节 ))。荣耀的神今天就借着圣灵住在我们的里面,「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六19-20 )),使我们能「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二15 )),将来更要把整个教会改变到完全彰显神荣耀的地步。 今天,我们并不能确定「碧玉、水晶」(11节 ))到底指哪些宝石,所以也不能根据宝石的特性来推论出属灵的意义,只能确定这些都是「极贵的宝石」(11节 )),形容荣美。新耶路撒冷的美善是今天的人无法想象的,就像罗马帝国的读者无法想象网络时代的生活一样,所以圣灵用当时的人能理解的画面来启示这一异象。 在新天新地里不再有仇敌,「城门白昼总不关闭」(24节 )),所以城墙的功用不是保护(亚二5 )),而是分别(27节 、二十二15 ))和见证(24节 ))。正如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我们有坚固的城。耶和华要将救恩定为城墙,为外郭」(赛二十六1 ))。「高大的墙」(12节 ))象征分别是明显的,见证是众目能睹的。 「门上有十二位天使」(12节 )),指每个门都有一位天使看守,正如看守伊甸园的天使(创三24 )),又如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设立守望的,他们昼夜必不静默。呼吁耶和华的,你们不要歇息」(赛六十二6 ))。 「门上又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12节 )),这正是先知以西结所看见的异象(结四十八31-34 )),象征「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约四22 )),教会不但是神所拣选的「真犹太人」(罗二29 、创三十二28 )),而且将来「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十一26 ))。 「东边、北边、南边、西边」(13节 ))是先知以西结在异象中丈量圣殿四围的顺序(结四十二16-19 )),可能暗示整个圣城就是圣殿。这正是先知以西结的预言:「从此以后,这城的名字,必称为『耶和华的所在』」(结四十八35 ))。 「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14节 )),象征教会「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二20 ))上。 圣城的门上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城墙的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象征新旧约所有的圣徒一起组成了圣城新耶路撒冷,旧约的选民和新约的信徒在永世的教会里合而为一。
15 「对我说话的,拿着金苇子当尺,要量那城和城门城墙。」
16 「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四千里,长、宽、高都是一样;」
17 「又量了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第十一章是约翰受命去丈量神的殿、坛,和那些在那里敬拜的人。但是,本章去丈量这圣城的乃是天使(
9 、
15节 ))。
「四千里」(
16节 )),原文是「十二个一千斯达第 στάδιον/stadion」,大约是二千四百公里。这么巨大的城,正如但以理所预言的,「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但二35 ))。但这里的重点是「十二个一千」,即十二个十的三次方,象征完全的见证。
圣城是「四方的」(
16节 )),「长、宽、高都是一样」(
16节 )),与「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
王上六20 ))的至圣所一样是立方体。这象征整个圣城就是一个立方体至圣所,神在这巨型至圣所中「与人同住」(
3节 ))。
「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
17节 )),可能表明虽然今天人「比天使微小一点」(
诗八5 )),但到了永世里,人和天使的区别就没有了(
太二十二30 )),所以尺寸也一样了。
「一百四十四肘」(
17节 )),可能指城墙的厚度。「一百四十四」就是十二个十二,象征完全的见证。
上图:新耶路撒冷艺术想象图。新耶路撒冷是个立方体,和至圣所的形状一样(王上六20),象征新耶路撒冷就是一个至圣所,神在其中「与人同住」(启二十一3)。
18 「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
19 「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
20 「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黄璧玺;第八是水苍玉;第九是红璧玺;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
21 「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伊甸园里有「金子、珍珠和红玛瑙」(
创二11-12 )),新耶路撒冷则由更丰富的「精金」(
18 、
21节 ))、「珍珠」(
21节 ))和各种宝石(
19-20 ))建造而成。
「精金」指纯金,在圣经中象征神的性情。
「如同明净的玻璃」(
18节 ))、「好像明透的玻璃」(
21节 )),可能是比喻没有杂质、贵重。第一世纪罗马的玻璃制造技术进步迅速,但没有杂质的透明玻璃还是非常难得。
19-20节的十二样宝石与大祭司的胸牌上的宝石大部分相同(
出二十八17-20 、
三十九10 、
结二十八13 、
赛五十四11 )),其中「绿玛瑙、红玛瑙、黄璧玺、翡翠」的名称有出入,但可能是约翰将旧约希伯来文意译成希腊文时用字的不同。今天,我们并不能确定这些名字到底指哪些宝石,所以也不能根据宝石的特性来推论出属灵的意义。
当时的「珍珠」价格昂贵(
太七6 、
十三46 )),是罗马人炫耀的方式(
十八12 、
提前二9 ))。「每门是一颗珍珠」(
21节 )),象征圣城的丰富。
圣城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立方体至圣所(
16节 )),「城是精金的」(
18节 ))、「城内的街道是精金」(
21节 )),相当于在至圣所内部的「墙面都贴上精金」(
王上六20 ))。得胜者永远住在这至圣所中,正应验了大卫所盼望的:「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诗二十三6 ))。
上图:主后2世纪的罗马玻璃制品。罗马的玻璃主要用来制造容器,也用来生产马赛克和窗户。罗马玻璃的生产技术是从希腊发展而来的,最初是深色玻璃。主后1世纪,玻璃行业的技术迅速进步,无色或浅绿色玻璃已经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上图:大祭司的胸口挂着一个「决断的胸牌」。「要在上面镶宝石四行:第一行是红宝石、红璧玺、红玉;第二行是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第三行是紫玛瑙、白玛瑙、紫晶;第四行是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这都要镶在金槽中。这些宝石都要按着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仿佛刻图书,刻十二个支派的名字。」(出二十八17-21)
22 「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
23 「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
24 「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
25 「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殿」(22节 ))是神居住的地方(撒下七5 ))。在新天新地里,神已经「与人同住」(3节 )),所以不需要特别的「殿」,也不需要「约柜」(耶三16 )),因为祂不是只住在城中的一部分,而是充满整个圣城。因此,整个新耶路撒冷就是一个至圣所(16节 )),「那时,人必称耶路撒冷为耶和华的宝座」(耶三17 ))。 住在圣城里的「我们是永生神的殿」(林后六16 )),而「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22节 ))。这正表明神和基督在我们里面(约十七23 )),我们又在神和基督里面(约十七21 ))。城里的所有居民都是「神和基督的祭司」(二十6 )),人与神之间不再有罪的隔阂,随时可以与神亲密交通。 「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23节 )),正是先知以赛亚的预言:「日头不再作你白昼的光;月亮也不再发光照耀你。耶和华却要作你永远的光;你神要为你的荣耀」(赛六十19 ))。 「有羔羊为城的灯」(23节 )),象征「神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约壹一5 )),而基督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来一3 ))。有神同在的地方不但不需要「殿」,连「日月光照」(23节 ))也是多余,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赛六十20 )),「在祢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三十六9 ))。 「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24节 )),这是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万国要来就你的光;君王要来就你发现的光辉」(赛六十三3 ))。 「城门白昼总不关闭」(25节 )),这是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你的城门必时常开放,昼夜不关;使人把列国的财物带来归你,并将他们的君王牵引而来」(赛六十11 、二十六2 ))。 「在那里原没有黑夜」(25节 )),这是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你悲哀的日子也完毕了」(赛六20 ))。当时地上各城的城门晚上都要关闭,圣城却不需要关闭,因为「在那里原没有黑夜」,也不必担心仇敌。
26 「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
27 「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26节 )),可译为「人要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带给那城」(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这是先知以赛亚的预言:「列国的财宝也必来归你」(赛六十5 、六十11 ))。当时的罗马城积聚了天下各国的货物,而圣城所聚集的却是列国带来的荣耀和尊贵。 「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27节 )),并不是说在新天新地里还有「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而是强调圣城的全然圣洁。 「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27节 )),并不是说新天新地里还有名字没「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而是强调圣城是重生得救者的居所。 有人猜测,住在圣城之外「列国」里的可能是没有得胜的信徒、或是大灾难中幸存的非信徒。城里的居民是直接活在神和羔羊的光中(23节 )),城外的居民则是间接「在城的光里行走」(24节 ))。但圣城象征永世的教会,既然那时教会已经「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10 )),怎么会有住在城外的信徒?「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三5 )),既然整个新天新地都是神的国,怎么还会有没有重生得救的信徒?因此,我们并不能确定地上的「列国」到底是谁,惟有神的应许是确定的:「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7节 ))。每个信徒都可以作一个得胜者、也应当作一个得胜者,因为我们的得胜不是倚靠自己的敬虔、努力或勇气,而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十二11 ))。「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神儿子的吗」(约壹五4-5 ))?
新天新地(二十一1) 约翰已经目睹那些邪恶的人的凶运浩劫;现在出现在他眼前的就是蒙福的人的祝佑了。新天新地的梦想早已深深印在犹太人的脑海中。神对以赛亚说:‘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纪念,也不再追想。’(赛六十五17) 。以赛亚描写的新天新地是神所造的;活在其中的人继续不停的向祂崇拜(赛六十六22) 。这个思想在新旧约之间,也是非常蓬勃的。神曾作出一个应许:‘我要改变天的形像,叫它成为一个永远蒙福与光明之地;我也要改变地的形象,叫它成为一个福乐之所。’(以诺书四十五章四节 ) 这就是一个大功告成的新宇宙;它必会永远长存(以诺书七十二章一节 ) ;首次创造的天将会消逝;新的天使会出现;天上的光明皎洁比从前的明亮七倍;而新的宇宙必会永远长存(以以诺书九十一章十六节 ) ;那全能者将会撼动宇宙,就是叫它更新改变(巴录二书三十二章六节 ) ;神把宇宙都更新了(巴录二书七章七十五节 ) 。这样的一幅图画时刻留在那里;而它的内容也是一致的──受苦的悲痛已被忘怀;罪恶已被打倒;黑暗已到了尽头;地上有限的短暂时间变成无穷尽的永恒。这种能够持续下去的信仰,见证出三件事情──人的心灵存着一种不能抑制的追求,渴望获得不朽的真体;人的心坎里仍然有一种内疚;人对神仍然存着信心。在这个将来蒙福的异象中,我们看见启示录中一节著名的经文──‘海也不再有了’,这句话是有双重背景的。(一 )第一个背景是约翰当时流行的一个伟大的神话。我们已经查考过巴比伦人的创世故事,它描写那创造宇宙的玛尔杜克神(Marduk )与那代表混乱的巨龙查马特(Tiamat )搏斗。在这个故事中,海就是查马特的居所,就是穹窘覆盖之下的众水。故此海常常是一个敌人。埃及人认为这是海的力量把尼罗河的水吞了,因而使它变成干旱之地。(二 )第二个背景是与人类有关的。古代人是憎恶海的,虽然到了约翰与启示录的时代,人们已能够航海到遥远的地方去,但是他们仍未有指南针的帮助,只能靠沿着海岸而航行;航海的生活只有到了现代才谈得上是一种乐趣。阿尔诺德·马太(Matthew Arnold )说‘那个满有咸味而又使人疏远的海’。庄信博士(Dr. Johnson )有一次也带着懊悔的口吻说,人若有理智的去选择人生的目标,他必不会拣选出海谋生的。另外有一个很古老的故事,叙述一个与海挣扎而感到厌倦的人。结果他把船桨放在肩膊上,朝着内陆进发,企图能抵达一个人们不知道这船桨是甚么东西的地方。西婆的神语(五447) 曾说,到了最后,海也必会干涸;摩西升天记(十6) 也说,将来海必会回到无底坑那里去。在犹太人的梦想中,当海到了尽头的日子,那些与神和人类对敌的力量便会消失了。新耶路撒冷(Ⅰ )(二十一2) 这里再次看见一个犹太人从来未尝停止憧憬着梦想──梦想圣城──耶路撒冷的重建。我们再次看见两个不同的背景。(一 )这是一个希腊思想极浓厚的背景。柏拉图(Plato )的概念 与形式 学说对哲学思想都有很大的贡献。他的学说认为在一个肉眼看不见的世界中,必会存着现存世界每一件事物的完全概念与形式;而现存世界所有的东西,只不过是天上真体中的不完全抄本。果真如此,天上便存着一个真的耶路撒冷,而地上的圣城只不过是个不完全的抄本而已。当保罗提及天上的耶路撒冷(加四26) ,这句话就是从这个概念产生出来的;当希伯来书作者讲述天上的耶路撒冷(来十二22) ,他也是存着这个概念的。这个思想亦遗留在新旧约之间的书卷所描述的异象中。他们描写当弥赛亚时代来临的时候,那个以前看不见的天上耶路撒冷便会出现(以斯拉续编七章二十六节 ) 。这本次经的作者说他在异象中看见新城的异象,而这个天上荣耀的异象是肉眼勉强才可以忍受得住它的光辉(以斯拉续编十章四十四至五十九节 )。在巴录二书中,又提及神在未创造乐园之前,已经创造了耶路撒冷,而亚当末犯罪之前曾亲眼见过它;后来亚伯拉罕在异象中曾看见;摩西在西乃山上亦曾目睹;现在这个圣城是与神同在(巴录二书四章二至六节 )。这个所谓创世以前已经存在的概念似乎有些怪异;但在这个思想的背后,我们看见一个伟大的真理──理想是存在的。上要者,神是一切理想的根源;这个理想就是一个挑战,虽然它未必在现存的世界中实现,但在未来的世界中,仍有机会展示出来。新耶路撒冷(Ⅱ )(二十一2) (续 ) (二 )第二个关于新圣城耶路撒冷这个观念的思想背景,是完全属于犹太人的。在犹太人的会堂崇拜祷文中,有以下的词句:‘你这受困苦被风飘荡不得安慰的人哪,我必以彩色安置你的石头,以蓝窦石立定你的根基。又以红宝石造你的女墙,以红玉造你的城门,以宝石造你四围的边界。’(赛五十四11、12) 。
‘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在这地方我必赐平安,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该二9)
以西结也有重建耶路撒冷的梦想(四十章与四十八章 ),在这些经文里面,我们甚至找到在城中分别建造十二个门的记载(结四十八31) 。新旧约之间的作者也有他们的梦想。将来耶路撒冷的城门要用蓝宝石,翡翠, 并用各种玉石来建造你的城垣 用金筑守望台,用精金砌雉堞, 耶路撒冷的街道要用红宝石和俄斐石来修筑。 耶路撒冷的各城门都要唱快乐的诗歌; 各家都要说,哈利路亚!(多比传十三章十六至十八节 )
我们很容易明白这个新耶路撒冷如何会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恒久渴望的梦想;而约翰把这些可爱而不同的异象收集起来──那些宝石;黄金的街道和房屋;永远敞开的城门;神的光辉照耀;日头,月亮的光也用不着了;列国前来朝圣,和他们带来的礼物──进到属祂自己的地方。这里表明出来的就是信仰。虽然当时的耶路撒冷已经被毁灭,但是犹太人永远未曾失去他们的信心──神必会把圣城重建。真的,每逢他们表达这种热望的时候,总是用一些物质的字句描写出来;但是这些亦只不过是确实的象征──坚信神的忠诚子民必会获得永恒的福佑。与神同在的契合(Ⅰ )(二十一3、4) 这里是神与人结成团契的应许,以及这应许带来的宝贵效果。这声音是那位在神面前供奉的天使之一说出来的。神要与人同住,居所这个字就是Skene ,它的字义就是一个帐幕 ;但当这个字用在宗教的字汇中,便会失去非永恒居所的意义了。这里存着两个主要的思想。(一 )Skene这个希腊字用来代表崇拜的会幕 (Tabernacle )。原本的一个帐幕是在旷野竖起来,当作崇拜的会幕,这就是一个最超卓的会幕 了。这个意思就是指出神永远与人居住在一起──永远站在人的面前。会幕是移动的,属于一个受时间限制的世界中,我们对神的同在认识是间歇性的;但在天上,我们将会永恒的觉察到神与我们同在。(二 )这里有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字,但是字音却相同,在早期的基督教思想中,这两个字是密切地相连在一起的。一个是希腊字Skene;另一个是希伯来文Shechinah ──即神的荣耀 。这两个字──SKENE 与SHECHINAH 的读音相同,因此每逢其中一个字读出来的时候,人便会自然的联想到第二个字。故此,若说神的会幕(Skene )与人同在,人们便会立刻想到这是指神的荣耀(Shechinah )与人同在了。在古代的构思中,神的荣耀(shechinah )是以一朵炫耀的云彩出现,就是随着神的意思前来和离去。举例来说,当所罗门的圣殿落成而举行献礼仪式的时候,这朵云便充满了整座圣殿建筑物(王上八、10、11 )。但是在这个新时代中,神的荣耀再不会是暂时性的若隐若现,而是永恒的与祂的子民同在。与神同在的契合(Ⅱ )(二十一3、4) (续 ) 神应许以色列作祂的子民,而祂作他们的神。这个信息在整本旧约中都可以看见。‘我要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利二十六11、12) 当耶利米说明神立新约的时候,神的应许是‘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耶三十一33) 神对以西结说出一个应许:‘我的居所必在他们中间,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结三十七27) 。在一切应许中,最大的一个自然就是能够亲密的与神契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这样说:‘我属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属我。’(歌六3) 与神结成团契的黄金时代带来若干后果:眼泪,忧愁,哭号和痛苦成为过去;这是昔日众先知梦想将会发生的事情。以赛亚描写朝圣者在路上的情况:‘耶和华救赎子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赛三十五10) ;‘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和哀号的声音。’(赛六十五19) 死亡也将从此消失;这个思想也是古代众先知的一个梦想:‘祂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永远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赛二十五8) 虽然这是将来的应许,但是属于今天世界中的信徒,哀恸的亦必获得祂的祝福,因为他们必得着安慰;凡认识基督的,与祂的受苦和与祂的复活的大能团契的人,已经战胜了死亡(太五4 ,腓三10) 。一切都更新了(二十一5、6) 这是神第一次在启示录中说话;祂是一位能使万物更新的神。这里再次回顾古代众先知憧憬着的梦想。以赛亚听闻神说:‘你们不要记念从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时的事。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赛四十三18、19) 。保罗也曾见证:‘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 。神可以叫人更新,神对那些祂曾更新了生命的圣徒,到了一定的日子,必会再造一个新的宇宙。命令把这些事情写上的并不是神,而是那个在神面前的天使。这些话必须记录和谨记,因为这些话都是真实的,和绝对可以信赖的。神对约翰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当我们研究一章八节 的时候,已经查考过复活的基督所说这句话的意思了。这当然是约翰听闻昔日伟大的先知曾听见的话:‘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赛四十四6) 希腊文阿拉法 (Alpha )是第一个字母:俄梅戛 (Omega ),是最末的字母,但是约翰把这句话的后边再多加一句阐明的注释──神是开始 ,并且是末后 。开始 的希腊文是:arche ──它的意思不单指时间上的开始,也包括万物的起源 的含义。末后 的希腊文是telos ──它的意思不单指时间上的结束,而且也包括一个目标 在内。约翰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出一切生命是在神里面开始,而且到了结束的时候,仍然存在神里面。保罗也曾用同样的方法写出来,不过他的字句比较多一点哲学的意味:‘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 ,又说:‘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弗四6) 我们实在不能够再用具他更好的方法把一位如此伟大的神描写出来。骤然看来,我们好像看见那位神与我们相隔甚远,而我们只不过是玻璃窗上的苍蝇。但接着在后面写出来的是甚么呢?‘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神一切伟大的事物都可以随意供人使用:‘神爱世人,甚至将……赐给我们。’(约叁一16) 。神的丰盛与荣耀可以用来满足人类时刻充满渴望的干涸心灵。荣耀与耻辱(二十一7、8) 这种福气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能够接受福气的人,只限那些曾面对各种诱惑,却仍然保持忠诚的信徒。神对这样的人给予一个最大应许──‘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这个应许,或者类似的字句,曾在旧约中分别向三个不同的人说出来。第一,这是赐给亚伯拉罕的应许。神对亚伯拉罕说:‘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创十七7) 。第二,应允赐给那个将来承受大卫国土的儿子。神说:‘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撒下七14) 。第三,这是一句记载在诗的话,而犹太学者经常把这首诗解作弥赛亚的应许。‘我也要立他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诗八十九27) 。这真是一件值得鼓舞的重要信息。神应许那些得胜的人,与从前对亚伯拉罕──民族的始创人;对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和对弥赛亚的应许,竟然有共通的地方。在整个宇宙当中,实在再难找到任何一件东西,比神给与那些曾对祂忠诚的人的尊贵更为伟大。但是,同时亦有许多人被判罪的。胆怯的 就是指那些爱逸乐,胜过爱基督的人;他们在受试炼的日子当中,不敢直认自己是谁;也不敢认他们信的是谁,事奉谁,而且觉得自己的信仰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英文钦定本圣经把deilos 译成害怕,会给人一个错误的印象。这里并不是因害怕而被定罪。最伟大的果敢行为有时也会存着一种害怕的心;他们心里虽然害怕,但仍然能够做出正当合理的事情和保持尽忠。这里被定罪的人,是因为他们胆怯,只顾自己的安全,而不敢承认基督。不信的 是指那虚些拒绝接受福音的人;他们或者口里相信,但在生活中却没有实践信仰。可憎的 就是那些愿意任由世界上可憎恶的事物占有自己的人。杀人的 很可能是那些执行迫害和屠杀基督徒的人。淫乱的 就是指那些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以弗所这个地方是挤满着行邪术的人 ;在使徒行传十九章十九节 中,曾描述因为基督的名在以弗所传开了,结果那些行邪术的人把他们的书籍拿出来,当众焚烧。拜偶像的 人就是指祟拜当日世界所充满各式各样的假神的人。说谎话的 就是指那些不愿讲出真心话的人,连保持缄默,不敢说话的人也算是说谎的。带来异象的(二十一9、10) 那位把天上耶路撒冷的异象带来的,他的身分的确会使人觉得非常诧异。他就是那曾手持七碗盛着最后七灾的天使当中的一位;当我们最后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带来毁灭巴比伦──大淫妇的异象。这委实是一件异于寻常的事,因为在十七章一节 中,那位天使邀请:‘你到这里来,我将大淫妇所要受的刑罚指给你看。’而在二十一章九节 中,亦可能就是同一位天使发出邀请:‘你到这里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没有人敢肯定,本章经文中的象征主要是代表些甚么。约翰以同一位天使揭示不同的信息,他一定是有他的用意的。可能约翰在他的构思中,希望他们明白,神的仆人并不会替自己拣选任务;他只是照着神的差使去做;神要他说甚么,他就照样说出来。约翰又说,天使带他到一座高山。以西结也是用同一幅景象描写他的经验:‘在神的异象中,带我到以色列地,安置在至高的山上。’(结四十2) 。遂特在这里指出一点,叫我们不要错误地照着字面上的意思去解释这句话。被提起来的意思就是指心灵深深受了激动。而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够看见神的异象,和听闻神要对他说的话。城的光辉(二十一11) 这里在翻译上有某种程度的困难。光辉 这个字的原文是phoster 。通常译作光辉 的希腊字应该是phos ,而phoster的普通意思是指天,太阳,月亮与星宿的光,好像在创世故事中,便是用phoster 这个字了(创一14) 。那么这里是否会指那个照亮全城的球体是像一颗宝石呢?或者那些笼罩着整个城的光,真的像一颗碧石闪烁出来的光芒吗?这个字本来一定是指笼罩着全城的光;因为稍后很明显的提到,这个城再不需要其它天体,如太阳或月亮照射出来的光,因为神就是它的光。那么这个象征到底是指甚么呢?遂特从腓立比书二章十五节 中找到一个提示性的解释。保罗是这样对腓立比的信徒说的:‘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神成千上万的圣徒居住在圣城里面,因此可能就是这些圣徒生活中照耀出来的光辉。城的墙与门(二十一12) 有一高墙围绕全城。约翰再次思念着先知想象中的耶路撒冷重建时的一幅景象。犹大地所唱的歌将会是:‘我们有坚固的城,耶和华要将救恩定为城墙,为外郭’(赛二十六1) 。撒迦利亚也听闻神说:‘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城。’(亚二5) 。城墙的最简单解释就是:‘难越过的信心壁垒。’这些神的圣徒有信心的坚墙给他们作防御,所以获得安稳的保障,而再不怕世俗、肉体和魔鬼的攻击。墙有十二门;门上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这个用来代表门的希腊字是很有趣的,它不是用那个普通的pule ,而是用pulon 可以指两种不同的事物。一间大屋可以围绕着一个广场而建筑的,这大屋的外墙有一个大门直通街外,大门之内是一个广阔的门廊。经文中的门可能就是指这个景象。但Pulon 也可以解作大城市中的门楼,犹如一个城堡雉堞的城门。我们要注意两件事情。(一 )那城有十二个门。它肯定是代表一个大公的 教会。人可以从许多条路进入天国的,‘正如有许多的人都企图爬上星星,但爬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二 )门上有十二支派的名字,它肯定是代表教会的持续 。那位曾向以色列人之列祖启示的神,祂在耶稣基督里启示祂自己是更为完备;旧约的神也就是新约的神。城的门(二十一13) 神的圣城四边各有三门。约翰这个景象,最少有一部分是原出于以西结(结四十八30) 。这个象征除了代表一个大公的教会以外,到底约翰心中是否还有别的用意,我们实在不能确知。但是有人提出一个象征性的见解;虽然这个见解不大可能是约翰心中所想的,但是它能够给人带来一个美丽和安慰的感受。东面 有三门。东方是日出之地,也是一天的开始。这些门可以代表那些每天清晨享受灵修的喜乐并且找着基督的人,因而得以进入圣城。北面 有三门。北方是寒冷的地带;这些门可以代表那些经过知识思考的人;他们藉着头脑的思辨胜于倚赖情感,接受了基督而进入圣城。南面 有三门。南方是温暖的地区,那儿风和日丽,气候怡人;这些门可以代表那些情感激动的人,当他们注目十架的时候,心中油然生出爱的意念,因而接受基督而进入圣城。西面 有三门。这是夕阳西沉,一日尽头的地方。这些门代表了那些在人生到了黄昏的时候才接受基督和进入圣城的人。量度那城(二十一15) 约翰描写那人拿着测量的苇子,这个景象是从以西结书四十章三节 中得来的。(一 )我们必须注意那城的外形 。它是四方的;四方的城是很普通的;巴比伦城与尼尼微城皆是四方的。但是圣城不止四方,并且是一个立体的方形──它的外形就是一个完整的立方体──长阔高都是相等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因为立方体代表一个完全的象征。柏拉图与亚理士多德两人都以一个‘四面皆正方’的词句去形容希腊正人君子(柏拉图─Protagoras 339B 亚理士多德──Nicomachean Ethics 1, 10, 11 Rhetoric 3, 11 )。犹太人也存着相同的观念,所以那个献燔祭的祭坛,香坛和大祭司的胸牌,都是以立方体做成的(出二十七1 ,三十2 ,二十八16) 。在以西结的新圣城和新圣殿的异象中,这个方形曾重复多次描写出来(结四十一21 ,四十三16 ,四十五2 ,四十八20) 。而最重要的一个例子,就是所罗门圣殿中的至圣所,它是一个完整的正方体的结构(王上六20) 。约翰心中想说的象征是很难确定的,他希望我们看见新的圣城就是一个至圣所──神居住的地方。(二 )我们必须注意这个城的度量。照着原文,城的每边长度是一万二千士德达(Stades );一士德达的长度约相等一法浪(furlong );故此城的长阔各是一千五百里(注:中文圣经翻译成四千里 );城的面积就是二百二十五万平方哩。犹太人的拉比曾梦想将来再造的新耶路撒冷城是极其宏伟广阔的。据说它的面积可以直通大马色,而且包括整个巴勒斯坦。但照着现在这个城的面积来看,它的长度几乎是从伦敦伸展横过纽约。这个意思当然希望我们明白将来在圣城当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占有一个地方 。人往往很容易把他们自己的教会变成一个有限制的地方──凡在信仰上或施政上与自己相异的人,便把他们摒弃在教会的门外。当我们再看它的城墙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另一件很奇怪的事──它的高度只有一百四十四肘,即相等二百六十六呎,实在不算得高。巴比伦的墙高有三百呎;所罗门圣殿的门廓围墙高一百八十呎。若以城的面积和墙的高度相比,这墙真是矮小得可怜。当中我们看见一个象征,这道围墙并不是用来作防御的,因为所有仇恨的力量──精神界的和人类的,都已经完全被毁和扔进火湖里。这道墙的唯一功能就是把这个城的面积加以限制,但由于城墙的矮小,使到这一个限制在实质上已无关重要。神是渴望把人类带进圣城,而不是阻挡他们──祂的教会也必须如此!城中的宝石(二十一18) 城是用精金造的,其纯净的程度,如同透明的玻璃。约翰可能在这里把地上耶路撒冷的特色加以强调。约瑟夫(Josephus )曾经描述希律的圣殿:‘圣殿前端的外表使人的心和眼睛觉得惊奇;因为它是以极厚的金片盖在上面;因此当日出的时候,反射出来的壮丽光彩,犹如太阳的猛烈光线,使人几乎不能注目凝视。但是这殿对陌生的人若从远处望过去,则见整座圣殿如同一个盖满着白雪的山头,因为这座圣殿在没有被金片盖上的地方,是非常洁白的。’(约瑟夫:犹太人的战争五、五、六 )约翰继续描写城中十二个根基。在十二门之间是有十二个空位相隔的,这个意思是指在空位之间,放置一个大基石。约翰可能再次思想到昔日地上耶路撒冷圣殿那些巨大的基石。根据刚才我们引述约瑟夫的描述,圣殿殴围墙的基石几乎长七十呎,高八呎,阔九呎。在十四节中,约翰叙述那些石头分别刻上十二使徒的名字。他们既是耶稣首次选召的门徒,并且是接受差遣的使徒,故此他们实在是教会的根基。在神的城中,这些基石全是用宝石造的。碧玉 (jasper ),并不是我们现代所认识的半透明玉石,而是青色,透明的晶状岩石。蓝宝石 (sapphire )就是旧约故事中所描写的,神的脚下彷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出二十四10) ;故此它也不是我们现代的一种蓝宝石,皮里纽(Pliny )描写这种石的颜色是天蓝,并有金黄的斑点,有些像今天我们所认识的青金石(iapisyazuli )。绿玛瑙 (chalcedony )是一种青铜色的硅石,大部分是从迦西顿(Chalcedon )的矿穴取出来的。它的青铜色有点像鸽子颈项或孔雀尾上的青色光彩。绿宝石 (emerald )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认识的绿宝石,皮里纽描写它的色素是绿石中最碧绿的一种。红玛瑙 (sardonyx )是一种有条纹的玛瑙,石上的白色被各层红色与棕色切断,一种特别用来作浮雕的玉石。红宝石 (sard或称carnelian )是从它的产地撒狄而得名的,它的色泽是血红色的,也是一切作雕刻用最普通的一种宝石。我们对黄璧玺 (chrysolite )的认识不深,因此不能正确的把它鉴别出来。它的希伯来名称可以解作塔斯士石 (stone of Tarshish )。皮里纽描写它的反射光彩是金黄色的,它可能是一种黄色的水苍玉,或黄金色的碧玉。水苍玉 (bery1 )有点像绿宝石,最上乘的水苍玉是海蓝色或海绿色的一种。红璧玺 (topaz )是一种透明青黄色的宝石,也是希伯来人最器重的一种宝石,约伯(Job )曾提及出自古实的红璧玺(伯二十八19) 。翡翠(chrysoprase )是一种绿玉髓。紫玛瑙 (jacinth )就是古代人描写的紫罗兰色或蓝紫色的宝石,与现代我们认识的蓝宝石相似。紫晶 (amethyst )与紫玛瑙相若,不过它的色泽比较明朗一点。这些宝石有没有象征的意义呢?(一 )我们可以指出,当中有八种与镶在大祭司胸牌的宝石是相同的(出二十八17) ,约翰可能很简单的根据祭司胸牌的宝石模式而描写圣城的基石。(二 )约翰很可能存心强调神圣城的庄严华丽,甚至它的根基也是用无价的宝石砌成的。(三 )另外有一个相当有趣的可能性。东方人有一种信仰,以为诸天存着众神居住的一个城。众神是住在天上的;太阳,月亮与星辰就是他们的灯;天上的银河就是他们的街道;众星辰从天上十二座门出入担当各自的职责。与众神的城相连的,是十二星座。太阳就是穿过它们而运行的。最奇异的一点就是这些星座的象征也有与它们相匹的宝石,而且刚好也是十二颗。我们把这个目录胪列如左:白羊座──紫晶 金牛座──紫玛瑙 双子座──翡翠 巨蟹座──红壁玺 狮子座──水苍玉 处女座──黄璧玺 天秤座──红宝石 天蝎座──红玛瑙 人马座──绿宝石 魔羯座──绿玛瑙 宝瓶座──蓝宝石 双鱼座──碧玉
最低限度,约翰心中所见的神城,可能就是从前旧思想中众神之城到达最高峰的境界,但约翰所描写的当然比那些城更超卓。另有一点奇异的事情。约翰列举的宝石名称,刚好与十二星座的宝石次序相反!但这个象征到底指示甚么,我们真是很难推断约翰心中的原来用意,除非约翰希望把众神的城改换一新。使它变成神的城!在这幅描写宝石的图画中,最使人鷘愕的描述方法就是神的城,城门各有一颗大珍珠。在古代世界,珍珠是一切宝石中,价值最贵的一种。一个商人可以穷一生的时间去找寻一颗价值极昂贵的珍珠,而当他找到以后,他愿变买一切所有的财产去买这颗珍珠(太十三46) 。珍珠的门就是象征一种不能想象的美丽和不能估计的财富。神的同在(二十一22、23) 约翰在二十二节把神的城的一个奇异特色展示出来──这城是没有圣殿的。只要我们明白圣殿对犹太人是多么的珍贵,这种说法实在令我们感到诧异万分!但我们已经说过,这个圣城是以一个完全的正立方形建成──表示整个城本身就是一个至圣所。故此这个城再不须圣殿了,因为神永恒的与他们同在。这里头的象征非常清晰,有目共睹。一座建筑物本身不能成为一个教会;崇拜礼文,教会的行政管理,按立牧职的礼仪都不能成为教会。唯一可以叫教会建立起来的,就是必须有耶稣基督的同在。若缺乏这个要素则无教会可言;只要有祂同在,任何一个聚会都可以变成一个教会。神的城不需要任何受造的灯光,因为城里面有神本身发出非受造的光,以赛亚说:‘耶和华却要作你永远的光。’(赛六十19、20) ;诗人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三十六9) 只要我们用神的亮光去看东西,我们所见的一切都是真确的;倘我们用神的亮光去察看,许多本来被认为重要的事情,都会显得微不足道;倘我们用神的亮光去观察,有些以为可行的事情其实是危险万分的;倘我们用神的亮光去看,外表似乎难忍受的事情也可以变为一条引至荣耀的道路。全地归向神(二十一24) 这段经文真可使我们──甚至可以强迫我们──把从前对犹太人思想所犯的错误矫正过来。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列国来到神的面前,全地的君王把礼物带来向祂呈献。换言之,这里所描写的是一幅普世救赎的图画。我们以往常常看见有人指责犹太人的狭窄思想──只希望外邦人灭绝。诚然,我们也曾听见犹太人说过一句话:‘神造外邦人的目的是作为地狱之火的燃料。’事实上,犹太人有一种思想上的倾向,认为外邦人必会全然毁灭,或者最低限度,外邦人必须充苦役事奉神的子民:但是犹太人的思想亦有他们另外的一面──不断的呼吁,说到全人类要认识神,并要爱慕神的时候已到。以赛亚描写当那日子来到的时候,列国朝着锡安山前进,接受律法的教训,和学习遵行神的道(赛二2) ;神也必向列国竖立大旗,把他们招回(赛十一12) 。这是神对以色列所指示的权利:‘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赛四十九6) ;众海岛都要等候神,倚赖祂的膀臂(赛五十一5) ;素不认识祂的国民,也必向祂奔跑(赛五十五5) ;外邦人要来学习事奉神和爱神。神也还要招聚别人归祂(赛五十六6) ;神要以色列在列国中传扬祂的荣耀(赛六十六19) ;地极的人都当仰望祂,就必得救(赛四十五22) 。万国必要前来耶路撒冷,在神立名的地方聚集,他们必不再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行事(耶三17) ;列国人必从地极来到神那里,承认和悔恨他们从前的错误行径(耶十六19) ;各民各族和说各种语言的人都必前来事奉那位像人子的(但七14) ;所有的人必崇拜神,各在自己地方的人,甚至在列国海岛的异教徒也必这样(番二11) ;神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同心合意的事奉祂(番三9) ;凡有血气的,都当在神面前静默无声(亚二13) ;将来列国,和多城的居民前来耶路撒冷;从列国诸族中出来‘拉住一个犹太人的衣襟,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神与你们同在了。’(亚八20 ,一23) 到了那日,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主(亚十四9) 。旧约既目睹犹太人这种真诚的意向,同样,在新旧约间的书卷,也可以看见这种真诚的思想表达出来。多比(Tobit )的异象是这样描写的:祂将会成为义人的杖,凡倚靠祂的必不致跌倒, 祂将会成为外邦人的光, 也是心里烦乱的人的希望, 一切地上的将会在祂面前俯伏和敬拜,并向众灵的主赞美,祝佑和歌唱庆贺(以诺书四十八章四节、五节 )。
以诺书的作者又听闻神的声音,说:‘所有人类的儿女都变成义人;万族也呈献虔诚的敬拜,并要向我赞美,并要向我敬拜。’(以诺书十章二十一节 ) 十二族长遗训(The Testaments of the Twelve Patriarchs )也充满这种普世观念的盼望。当弥赛亚‘以祂的祭司职分前来的时候,外邦人在地上必增加他们的知识,并在主的恩典中获得悟性。’(十八9) ;这是神的话:‘我的儿女,倘你们行善,人和天使都会祝佑你们,神必会因你们的缘故,在外邦人中间获得尊荣。’以色列民的使命;就是‘从外邦人当中聚集那些称义的人。’(八3、4) ;神必拯救所有以色列民和所有外邦人(七3) 。在西婆的神语(The Sibylline Oracles )中我们看见一段极崇高的经文,描写外邦人看见神恩待以色列民而表示出来的反应:--《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启示录第二十一章 Ⅸ新天新地(二十一1~ 二十二5) 约翰的异象接近尾声时,荣耀的一幕呈现眼前,他看见了新天新地。新天新地的描写非常生动,间中甚至于相当的物质化。但当约翰提及黄金街珍珠门等等,我们不要误以为天城是和今世城邑一样的形体。约翰只是要我们晓得,神为祂子民预备的是何等的珍贵,这儿着重的是属灵状况而不是物质形体的领域。 Caird 认为在许多方面,这一段是全书最重要的一段,他说:“这是约翰预言的信心根源,因为只有和‘新耶路撒冷’相迎之下,巴比伦那皇后一般的辉煌才显出原来不过是老妖精淫妇为勾引人而穿戴的俗艳逼人的珠光宝气。” Preston and Hanson 又说,新天新地的理想当然有可能,“这理想且是基督徒不辞劳苦为人类谋幸福的灵感所在。新天新地如果不是事实,那么这几章圣经就是一反全书常态,只不过是一种导向手册而不是在申述讲解神在人类历史中的心意。”我不相信约翰认为新天新地是人类在地上能够实现的理想。但天城却肯定是摆在信徒前面的一个憧憬,且是他们为神劳苦,在地上努力行善的灵感所在。 A“神……与他们同在”(二十一1~4) 1. 恶人的命运告一段落,下面讨论义人的结局。约翰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 (参赛六十五17 ,六十六22 ;彼后三13) 。新 的意义详见五9 注释:“新是全新的种类”,不只是“另一个”而已(Sweet)。约翰在描写一个万象完全改变更新的景象,苦于言语之限,只好又用天地来形容。他强调新天新地与目前的天地有天壤之别;他看见的不只是天地的一个新版。先前的地 要过去我们可以了解,但是先前的天 亦要归于无有就奇怪了。这含意可能是说,以上所看见过的先前的天上,还有不少将神分隔开的预表,例如“玻璃海”(四6) 。但当新天新地到临,一切都要改变,新情况的特点就是神的亲近。 约翰接着说,海也不再有了 。海是动荡川流永不静止的,预表变化无常,且是恶的源头,因为兽自海而出(十三1) 。“恶人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赛五十七20) 。我们且应记得,古时候航业原始,海是凶险反常的区域,是风浪与危险的所在。“在一个不分彼此,没有死亡,永远太平的世界,动荡翻腾、令人毁灭、叫人死亡、使国家对敌,使教会分裂的因素是没有插足之地的”(Swete)。到那日,凶险翻腾,能涌出无尽的恶的海必要消灭。海是不住人的,海只是一个到目的地所要经过的路而已,海不是永恒之域。约翰提到七恶,海是其一,其余六样是死亡、悲哀、哭号、疼痛(4节),咒诅(二十二3) ,和黑夜(二十二5) 。 2. 约翰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 。新 和圣 是新世界的特点,耶路撒冷则代表源来有自。耶路撒冷城以及近郊曾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大事,神的救赎大功也是在该处完成。新城由神那里来 是很自然的事,但从天而降到地上就有点难解。其实异象中有新地这回事根本就费解。新地不可能是新天的对比吧?新天若是神的居所,难道新地就是人的乐土?但第3节却说,神要与人同住。再看看清楚,我们会发现,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之后,新天新地似乎是不再有区分了。约翰的描写之所以有天地之称很可能是为预表即使在今世里,神的子民在世事繁琐,困难重重的景况中,已可预尝一点天城(耶路撒冷)的滋味。但有一天,天城要完完全全的实现,换言之,天国临到人间。约翰见圣城像新妇装饰整齐,等候丈夫 (参赛六十一10) 。婚礼在即的少妇当然是会穿戴妥当预备迎婚,基督的“新妇”也是一样。 3. 又再一次,约翰听见一个大声 音。讲者照一贯往例,没有指明。约翰一共二十次听见大声,这是末了的一次。声音之雄壮,且是发自宝座,正好配合了庄重的宣言:“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 ”“帐幕”在此不可能是指一个暂时的居所,而是代表了神的同在(参利二十六11 ;结三十七27) 。这个“帐幕”(有时译为“居所”)一词,在希伯来文中意味着神同在的荣耀。约翰的重点有二:神的同在,和神的荣耀。(他用祂要与人同住 来加重语气。)他们要作祂的子民 (较好的古卷子民 是众数),祂的子民来自各国各方,在基督里将要合而为一(加三28) 。第三次,约翰说,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 。祂要作他们的神 (参结三十六28 ;来十一16) ,彼此有亲密的联系。在以西结的异象中,城的名字叫“耶和华的所在”(结四十八35) 。约翰看见了先知预言的应验。 4. 神要安慰祂的子民,祂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祂的慈爱没有限量,接着约翰列出一些将要过去的痛苦。劈头第一样就是死亡 。约翰的语气是特别的强调:死亡得不到最后的胜利,神的子民该知道,死亡最终必被消灭,这是创世记三章(参林前十五54) 的咒诅被反转过来了。照样,悲哀、哭号、疼痛也都要止息。理由就: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先前的天地完全被废去。我们所熟识的人生要被取代。早在第五章(五4) ,约翰大哭,因为没有人配展开书卷。现世罪恶的问题真的是没有办法解答吗?在这些异象中,约翰终于得到了答案。羔羊已经得胜。他发现,连眼泪都要成为过去。 B善恶之别(二十一5~8) 5. 神开口说话:这是启示录中罕有的几次中的一次,明明写出神在说话(其余一处,一8 ,或者十六1、17 也可算入)。通常说话的大多是天使,或是一个来历没有明言的声音(例如3节)。约翰在此告诉我们,神在说话,却又没说是向谁说。是向天军们讲的吗?但天军为何需要听这句话也是费解。相信这句话的对象肯定是当时的弱小教会;受逼迫受威胁的信徒需要这样的盼望。我将一切更新了 (赛六十五17) 当然是指末日的更新蜕变。这儿的动词是现在式,我们不妨思想一下,即使在如今的时空里,神也不断的进行更新(参林后三18 ,四16~18 ,五16~17 ;西三1~4 等等)。又说 在原文中是于是祂说 ,仿佛是别人的插嘴。可能约翰因惊讶而忘了记录,于是一位在旁的天使提醒他,你要写上 ,因为这些话 (可以指下面的话,也可指以上万象更新的描写)是可信的,是真实的 ,所以必须记下。 6. 看来是神又继续说话了。祂说:都成了 。原文包含众数,亦即“万事都成了”,一切的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成就了。对困苦的信徒,将来是充满疑虑。神坚定的话使他们安心。神掌管一切,到最后,万事都必按祂的意指成全。我是阿拉法 ,我是俄梅戛 (希腊字母中之头一个和末一个字母),我是初,我是终 (参一8 ,二十二13 ),神是创始成终的神。我 字之多次重复是使语气加重。我要将生命的水 (参赛五十五1 ;约四10、14) 白白赐给 (白白 NIV 译不用代价 )那口渴的人喝 。口渴 是人灵性中最深的需要。神的恩典虽是丰富不吝,但除非人自己先感觉到口渴,否则他也不会去寻求滋润。 7. 得胜的 使我们回顾写给七个教会的信息(二、三章)。得胜的人在此得到保证,最后大获全胜的那日,他必要承受这些为业 ,一无所缺。还有,神自己要作他的神 ,他要作神的儿子 (参撒下七14) :得胜的和掌管万有的有特殊的亲密关系。 8. 反面来看,罪人的结局是可怕的,约翰插入简短但严肃的警告。罪人的罪状单以胆怯 领头。在约翰读者的处境中,勇气非常重要,尤其到了末日那归根结柢的时候,在仇敌面前胆怯就是失去神所赐的基业。这儿的胆怯不是指天生的胆小,而是在紧急关头时,把自己和安全放在基督之上,害怕兽的淫威多过信靠神的爱。神赐给我们的不是一个胆怯的心(提后一7) 。 不信 (原文 apistois )的意思大有可能是“不可靠”之意,换言之,在试炼中屈服的。“不信”当然也可以是指没有信心,但整列罪状都含着不信之心,所以将“不信”另立名目似欠道理。可憎 的定义不是很清晰,这是一个广义之词,包罗颇广,主要含意可能是指接受邪教的思想和他们的教规仪式,将自己玷污(十七4~5) 。 杀人的 当是特指逼迫人的人,但自相残杀的当然也在此列。淫乱 原文字面上是指男妓,但在新约圣经中,这一词包括一切的淫行之罪。在此除指性罪行之外,可能还指拜偶像的属灵淫行。下面的行邪术的 也是类同,说不定“行邪术”包含一个特例,就是叫兽像有生气,能以开口说话(十三15) 。我们不要以为邪术离我们已远,君不见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竟然相信幸运符,相信一些什么物件可以替他们带来好运等等。这些人的基本态度与古时行邪术的没有分别。拜偶像的 在当时不容许,就是如今我们还要十分留神,不要让任何东西取代了真神的地位。最后提到的是说谎话的 。我们要切求真实,因为说谎的人的分是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 。约翰称此为第二次的死 (二十14) ,这是他第二次描写第二次的死。 C圣城(二十一9~21) 本章绝大部分是描写圣城。约翰以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将来世的重要真理向我们陈明。 9. 拿着七个金碗,盛满末后七灾的七位天使 中的一位又出场了;这是七位中的那一位没有明说。天使对约翰说:“来 (原文 deuro ,英译 come,中文加长了,译作你到这里来 )。”原文中这是个命令,不是邀请。天使接着说:“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 ”羔羊的妻 表示时候已到,婚娶在即,而不再是长久以来望眼欲穿的未来喜庆。在新耶路撒冷中羔羊 是极重要的角色;在启示录最后这两章中羔羊只出现了七次。 请注意,将新妇指给约翰看的天使,和将淫妇的审判(十七1) 指给他看的天使是以同一个姿态出现。这绝不是偶然,说不定两天使根本是同一个天使。或者约翰要我们知道,正如 Barclay 书中所说:神仆的差使不是由自己选择的。神可以差他去施行审判,也可差他去报喜,或是两者都由他去做。总之神差他们何往,他们便听命;要他们说什么,就说什么。作者约翰也可能在告诉我们:神的目的只有一个,审判和恩典是并行的。羔羊新妇的出现是神的计划,而同时不可少的是淫妇的审判。我们不能住在巴比伦又住在新耶路撒冷。选择耶路撒冷就等于抛弃巴比伦。罪受审判是建立天城必经的前奏。英国女诗人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这样说:“时时刻刻,我经历到怜悯和管教。管教是怜悯的化身,是戴着面纱的天使。我称之为管教的怜悯和我熟知为怜悯的怜悯,不相上下。”怜悯与审判是经纬相织,相辅相成的。 10. 约翰被圣灵感动 (见一10 注释),天使带他到一座高大的山 。这当然是异象,笔者不是真的被运到山上去。在山上约翰看见了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 。这句颇似本章2节(见该节注释),唯一不同的是上节多一个“新”字。有人因为两次提到同一件事而感到难明。但我们不必以为这是一个健忘的编辑将几个不同的故事编在一起,迟钝到一个地步,8节之前讲述的事,8节之后又再重复而不自觉。我们亦不需要解释说,圣城降下之后又被提上去,然后又再一次下降。Caird 说得好:“世界末日临到时,耶路撒冷不可能不仿佛‘从天而降’,因为非人手所建,而纯粹是来自神的恩典怜悯。”另还有一件事颇值得留心:约翰看大巴比伦时,身在“旷野”(十七3) ;见新耶路撒冷却是立在一座高大的山上 。只有在高处,在信心的高峰,才能看到天城。 11. 城中有神的荣耀 。如何荣耀法,未加解释,但神的荣耀诚然是圣城最瞩目的特征。约翰接着告诉我们,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 (新约只此一处用这几个字)。“明如水晶”者可能指“光亮如水晶”,也可能是“透明如水晶”。我们今日所熟悉的碧玉(英译 jasper)并不透明,因此我们怀疑约翰心目中的碧玉很有可能不是我们的碧玉,有人认为或者是指钻石。古时的宝石究竟相当于今日的那些宝石往往不容易断定(参四3 注释\cf0)。无论如何我们只能肯定一点:约翰看新耶路撒冷的光辉有如极贵的宝石;而极贵的宝石在上句又是拿来形容神的荣耀,可见城的光辉来自神自己。 12. 圣城周围有高大的墙 ,换言之,十分牢固,无人能侵犯。这当然不是为自卫了,因为所有仇敌已经毁灭,而且城门是永不关闭的(25节)。城墙又有十二个门 ,门上有天使看守。以天使守门可谓极不寻常,该是一个庄严的标志吧。另一个含意可能是城门的进出由天使管理。进入神城的权利是神所赐的,不是任何闲人可擅自进出。城门上又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 (参结四十八31~34) 。天城是以色列最高的成全。在永世里,神未曾忘记祂当初的选民。 13. 十二个门各有位置,东、北、南、西 各有三门。每一个方向都有三道门是很自然的事,但方向的次序却是奇怪。在以西结书四十二16~19 ,也有相同的序列,有人因此认为这节是源自以西结书,且认定本处的十二个名字亦和先知书的相同(结四十八31~34) 。Smith 一书的看法就是这样,且更进一步指出,第七章中但支派不在名列之上,在圣城里却出现在“荣耀的一边”,且因此感觉惊讶。其实这都是猜测。约翰也并未提到但支派。本处的十二支派可能就是七章中出列的十二支派。 14. 城墙有十二根基 ,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 的名字 。十二支派(12节)与十二使徒相提并论是表示古时的以色列和基督的教会在神永远的国度里合而为一。这一个真理在尾声的几幕屡次出现。羔羊 (代替耶稣的名字)指出救恩的凭藉。 15. 天使拿着金苇子当尺 ,目的是为量度那城,和城门城墙 。量度是表示安稳和保护(十一2 中,交给外邦人的殿外院子是在量度范围之外的)。 16. 城是四方的。 天使量出共有四千里 ,长宽高完全相等,是个立方形。神所居住的至圣所也是个立方形。圣城之中,神人同居和谐无间。四千里原文是 12000 个赛跑场。12000 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之 12 乘 10 的立方。十是完全的数目,因此一万二千代表神的全民。一万二千个赛跑场长度大约相当于一千五百英里,是伦敦与雅典的距离、纽约至休士顿的距离、新德里至仰光、澳州阿得雷德至达尔文的距离。圣城之大难以想像,宏伟之外,更重要的,足够容纳神的全民。 17. 天使继续量度,发现城墙 共有一百四十四肘 ,即七十二码左右。这个数目颇难明白,若是指城墙的高度则矮得出奇,因为城高达四千里(见上节),且上文(12节)又曾称城墙为高大 。若这一百四十四肘是指城墙厚度,非建筑行家也都知道,四千里(1500 英里)高的墙,根基阔度必超过七十二码。可见这数目必是一个象征的说法。遂特认为 144 肘是墙长,“表示不为防卫,因为不再有敌人往来,城墙只是一个界限。”相信这个解释是对的。还有一点就是,144 是 12(以色列支派数目)的平方。按着人的尺寸 ,“就是天使的尺寸”意即天使所用的不是什么超常的尺寸,而是用一般人的度量衡。 18. 墙是碧玉造的 。碧玉曾经用以象征神(四3) ,因此我们可以说城墙是出于神而彰显神。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神自己是城的防卫。神是祂子民周围的城墙。约翰接着说:城是精金的 ,“如同明净的玻璃”这真颇为费解,金怎会透明的呢?可能这是指金之闪亮有若玻璃,还更有可能,明净玻璃的比喻乃是表示极其贵重。古代的玻璃多为黑暗不清,明亮的玻璃非常难得,只有王帝的宫庭可用(参四6 注释)。总而言之,约翰所强调的一点就是,天城是用极贵重的材料建成。 19~20. 城墙的根基是用各种宝石修饰的 (参赛五十四11~12) 100 。这儿的宝石似乎跟出埃及记中(二十八17~20) ,大祭司的胸牌上的宝石相同。宝石的名称虽有些出入,但不少解经家认为那是因为约翰将旧约希伯来原文意译成希腊文时用字的不划一所引起而已。 这儿约翰所列出的第一样宝石是碧玉 (详见四3 注释)。第二种是蓝宝石 ,这或者就是今日我们所知道的透明蓝石,但大多数解经权威认为蓝宝石是琉璃(英文 lapis lazuli)的古称。第三是绿玛瑙 :这是否就是今日的绿玛瑙还是其他,没有人知道。第四是绿宝石 (详见四3 注释)。第五是红玛瑙 :一般认为这是一种有纹的宝石,也许就是今日的玛瑙。第六是红宝石 (详见四3 注释)。第七是黄壁玺 (直译“金宝石”);Hillyer 认为可能是贵橄榄石,一种金黄色的石英。第八样是水苍玉 ,一种“水青色的宝石”(BAGD)。第九是红壁玺 ,这也许是黄色的石晶(这是 Myres 的意见,详参 EB, pp.4803f),也或者是黄玉(Hillyer)。第十样是翡翠 ,“一种苹果绿色,杂有氧化镍颜色,半透明的石英”(BAGD)。第十一样是紫玛瑙 ,有人说这是一种蓝石(BAGD, IBD),也有人说是红色(EB);详参九17 注释。最后是紫晶 。 21. 十二道门 非常辉煌,每门是一颗珍珠 (参赛五十四12) 。犹太文献中有这样的一段:“有福的圣者有日会降临,带着各种宝石珍珠。珠宝长三十肘阔三十肘,其上有十肘乘二十肘的见方开口,在耶路撒冷的众城门被竖立起来”( Baba Bathra 75a)。当时的人便已相信天城中有巨型的珍珠。新耶路撒冷相迎之下也毫不逊色。由城门约翰移到城内街道 。街道是精金 造成,好像明透的玻璃 (参18节注释。原文中“明透的玻璃”似是形容“精”(“纯”也)字而不是形容“金”。玻璃若是透明,杂质必显;没有瑕疵才是真正明透,金之精纯亦是同一道理。
100 这些宝石的讨论,详见 J. L. Myres, EB pp.4799-4812; I. H. Marshall, IBD , ii, pp.781-788; Eleanor F. Jourdain, ET xx ii, 1910~11, pp.448-450; N. Hillyer, NIDNTT , iii, pp.395-398.
D“在那里没有黑暗”(二十一22~ 二十二5) 约翰进一步以明亮描写天城的荣耀。天城中没有黑暗,神是其中的光,换言之,天使中没有黑暗的行为,且是充满生气的。 22. 约翰说,他未见城内有殿 (“圣所”,原文 naos ),神就是城的圣所(圣所一切成员都是祭司,二十6) 。主神全能者,和羔羊 :这一连串的尊称可谓瞩目之至。到那日,唯一不可缺的是神的所在。神不是只在城中一部分,而是充满全城。和羔羊 这几个字是约翰的典型用语,全书的中心就是羔羊。 23. 神在的地方不需圣殿,神在的地方,连光也是多余。蒙福的人,神的荣耀就是他们的光(参赛六十20) ,日 头月 亮都是多余,圣城不需要它们的光,因有神的荣耀 光照,又有羔羊 为城的灯 。并不是说灯和光有什么不相同的意思;灯与光同是天城之光的来源,二者并排是说明羔羊与神同等。 24. 列国 和地上的君王 是表示圣城的包罗万有,和高高在上。众人都仰望它,将自己的荣耀归于那城 (赛六十)。约翰让我们看见,沉沦的不是绝大多数的人类,得救的也不只是寥寥几人。神使万邦流归圣城,神为世人所定的计划必要成全。 25. 世上的城门当黑夜将临时都要关上,圣城却不需要关闭。约翰说:圣城白昼 总不关闭 ,其次,在那里原没有黑夜 ,换言之,城门不可能关闭。 26~27. 约翰所描写的圣城是如此的佳美,实在叫人难以想像列国 还有什么荣耀尊贵 可以替圣城锦上添花。我猜这儿的实意乃是列国向圣城俯伏称臣。 有些东西是禁止入城的。凡不洁净的 是个笼统之词。约翰接着举了两个个别的例,就是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 (参8节注释)。可憎 大约特别是指拜偶像。虚谎 在他处已讨论过。言行真实非常重要,正如 Smith 书中所说:“说谎不一定是用嘴巴。一言不出的人一样也可以犯虚谎之罪,因为他的行为可能就是一个谎言。”圣城之中没有虚谎可以立锥之地。能进圣城的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 。又再一次,这儿的重点就是,救恩乃是基督所成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启二十一1 新天新地是什么天地?】
答:①新天新地之观念,早在先知书中已经提过(赛六五17 ,六六22) 。此处约翰说到他「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意思并非说旧的天地要归于乌有,乃是其形质要改变而更新,如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二十一5) ,那就是旧天地的革新,成为一个极荣耀新的天地。。彼得也曾提到天与地先后要被烈火焚烧,洁净更行,成为新天新地,而有义居在其中(彼后三10-13 ,参四四八题 )。因在新天新地中没有罪恶,就不再毁坏,同时在空中掌权的魔鬼,此时已被仍在火湖里,空中也必洁净了,因地要被火焚烧,海就不再有了。在千禧年时代仍旧有海洋,但在神的永远国度里不再有海洋,那时人的一切生活,都要直接靠神而活,因无海洋,意即海水全都干了,地的面积便要扩大,足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居住。至于当时的人,在旧天地被焚烧时,他们如何避难而迁至新地球,圣经未曾其实言明,我们深信神必能行更大的神迹,用奇妙的方法,使人迁到那将来之新天地,所以旧天地的火灾,对于他们是毫无影响或损害的。
②关于新天新地,另有一种不同的见解,就是因为既说「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当然这是指旧天地不可能存在的,且在上一章也已经明说:「从祂面前,天地都要逃避,再无可见之处。」(启二十11) ,可知既然是逃避了,就不会再存在,即如彼得所说:「天必有大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天被火焚烧就销化了。」(彼后三10-12) ,表示天地既已废去,被烈火烧尽、销化、灭没、卷起,都显然地表示天地已经作废,不再使用了,所以这个旧天地已经完全成为过去,人们是达到另一个新天新地里去,而不再是现在这天地了。
以上二说都是依照经文的字句,作不同的解释;但这是属于神将来那宇宙间变化美妙的事,我们不能确知究竟如何,不过有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说:「我在天然界、理性,和圣经内,都找不到理由,足证地球要归于乌有。」他的这种见解,是合于前一项的意思,解经家也多有采用了这一项的见解。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启二十一1 新天新地宇宙何处?是这个旧天地的更新呢?还是另外一个新天地呢?】
对于这问题,有许多不同见解,但最少有两种很明显不同的见解,一个是这旧天地己完全成为过去,新天新地是在一个新宇宙里,不是现在这天地的变为新天地。另一个是这旧天地经过火的焚烧后,焕然一新,但仍然是在这个旧天地的原来地方。
一、这是旧天地的“革新”(1节 ),解释如下:
①新天新地,不再有海,意即海水全干了,可多住几倍的人,因为地球的海水占四分三,如今海已干了,人口可尽量增多。
②坐宝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5节 )。意即把旧天地更新,而不是将人们迁到另一天地。
③彼得后书三章13节 亦提及新天新地,但他说天与地先后火焚,这是因为人的罪恶曾使地“不洁净”,所以要用火焚烧,然后“有义居在其中”。同时,在空中掌权的魔鬼现已被扔在火湖中,空中也必须洁净,因为被魔鬼占领空中之时,曾充满罪恶,所以也要用火焚烧,这就是天被火烧之意。
④约翰看见一个长间高都是四千里的新城,从天而降,当然是降在这大地上,如果新天新地是另外一个地方,何必要一个新城呢?
这一说有一个难题,就是当旧天地被焚烧时,在地上仍然生存的人们到那里去逃避“全球性”与“全天性”的火灾?因此,另一个解释是;既说新天新地,一定是在另外一个宇宙。
二、新天新地、不再是这个旧天地,其解释如下:
①启示录二十章11节 明明说:“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既然是逃避了,当然不可能再存在,那时恶人都复活而站在白色大宝座前受审,见上文的研究,他们是复活后的灵体,不需要空间,所以说天地都逃避。
②记二十一章1节 也补充说;“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有再有了”。既说已经过去,当然旧天地不可能存在。
③彼得后书三章12节 所说的“天必大有响声发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10节 ),明明说“地”也要烧尽,不再存在。
④新天新地里不再需要日月的光,因为有神的荣耀光照,也不用灯,因有羔羊为城的灯。显然地,这不是旧天地,旧天地是需要日月光照及灯光的。
⑤希伯来书一章12节 说,神要将天地卷起来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变了。既然已经卷起.当然已作废,不再使用了。所以旧天地不再使用,人们都迁到新天新地里去。
⑥请参阅彼得后书三章13节 有关新天新地的研究,该处提及宇宙群的转变,不妨在此重题。
宇宙不只一个,乃是一群的,宇宙群共分三类:
A.死去的宇宙。“马头”宇宙便是一例,该星云似马头,但该宇宙早已死去,所以该宇宙的一切星光早已消灭,但“马头宇宙”四周的星光却十分明亮,因为那是另一个字宙的光。
B.现在的宇宙。我们现在的地球、太阳系和其它许多太阳系所在的宇宙,是一个“煎蛋形”的宇宙。这个宇宙的星宿日渐衰老,终有一天趋于全部毁灭。神要把这“煎蛋形的宇宙”像外衣一样卷起来,使之“滚蛋”。
C.未来的宇宙。那是天文学家用远程望远镜所发现的许多“星云”,乃是“旋转形”的,表示那些宇宙仍然循着神在创造时所给予它的“运动”进行。比方在“童女星座”(VIRGO )是一个“螺旋形”的星云,好像那宇宙中所有的星不断在向四面旋转而远去。一旦旋转完毕,便变成一个很广大的宇宙,像我们太阳系所在的宇宙一样。
不过我们所见的未来宇宙各种旋转着的星云,已经是一百至二百万年前的光,所以那些宇宙的实际情形与形状早已改变,可能已接近完成阶段。
这些未来宇宙中,有一个可能被神安排成为将来义人作永久居住的所在。所以我们相信约翰在异象中所看见的新天新地不是这个旧天地,乃是另外一个己完成的宇宙。
⑦这个新宇宙,不需要海,海在古时一向被视为“仇敌”,海也预表人与人、地区与地区间的隔膜。因此,在新天新地中,不需要海。同时,因为神有新的设计,不需要日光或月光来照耀,神是众光之源,他自己照耀新天地。
⑧至于当时的人在天地被焚烧时如何避难,一向是个谜。我们相信神在旧天地被焚烧之前,便将所有的人(包括有灵体的信徒和在千年国里有身体的人 )用神奇的方法迁徒到那新宇宙里去居住,所以旧天地的火灾对他们毫无影响或损害。
⑨还有人相信那些在千年国里有身体的人,均将在一刹那间变化成为与以前在主再来时那些信徒一样,都成为有灵体的人,所以神把他们迁徒到新天地,是毫无困难的。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二十一2 圣城新耶路撒冷是什么地方?】
答:①约翰在异象中「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按照灵意的解释,这城并非一个物质的城,在历史中曾有地上的耶路撒冷城, 被毁灭而复建,但在这里说到从天降下的新郎耶路撒冷,那是一个永生的城邑(来十二22) ,是蒙恩得救赎之教会的居所,因教会是羔羊的新妇,这城也称为羔羊的妻(启二十一9) 。基督与教会于千禧年之前,已在天上举行婚礼(启十九7-9) ,那时新妇是已经预备好了,穿上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至此她仍穿着新妇之衣,妆饰整齐,与主同在,表示圣洁之爱,永不离弃,满足爱情。从天而降(启二十一3) ,这就是天上新耶路撒冷最后完全的显现(启二十一10-16) 。这城从天而降,为要停止在更新的地球上(参前一题 ),于是天与地就要永远合而为一了。那时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亲自与人同住,不再有死亡悲哀痛苦的事发生,人要喝那主所赐的生命之泉,得到满足(启二十一3-7) 。从这新耶路撒冷城的描写看来,所谓是黄金街、碧玉城,极其辉煌荣耀,灿烂夺目,其城是四方立体的,因长宽高都是四千里,原文是一万二千司他安Stadion,约合四千五百华里,其城墙是有十二门,门上写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又有十二根据,写着十二使徒的名字,在这些根基上又有十二种宝石,且十二个门又是十二颗珍珠,其一切皆是十二,这些是表明新旧的全体圣徒,表明神人完全的自由来往相交,表明其根基稳固,表明圣徒带着神的荣耀,极为贵重(启二十一9-21) 。至于城中,是有神与羔羊为城的殿,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所以不需日月光照。这城的光都是直接来自于神,而由羔羊普照四方,在那里原没有黑夜,城门总不关闭,但只有因信基督得救的义者,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启二十一22-23 ,二十二5 ,约壹一5 ,约壹9,赛二十六1-2) 。
②解经家有按字面的解释,认为这新耶路撒冷城,是从神那里降下来的,永远的境地,是坐落在更新而洁净的地球上,其材料量度大小,正如经文中所记述的(启二十一5) ,这写为一座属物质的城邑,是那荣耀的教会,羔羊之妻的家乡和国度。就本段的经文记载言(启一1 ,二十二5) ,有的是关乎一个实在的城邑,城里设有神和羔羊的宝座,有的是关乎其荣耀的居民,他们要与羔羊基督一同作王管理新天新地;论到这新城和新地球,不过是天堂的一部分,天堂是个地方(约十四2) ,这个地方必有一定的坐落和容积。若非地方,则必是无穷的空间;但那更新而变为荣耀的地球,实是个地方合宜所在。论到这圣城的材料,可说物质原来无妨于属灵的观念,是从那伪智派和中世纪避俗派所遗留下来的,因持此种观念者,则令人难以想到天堂与物质有关,也以为身体无需复活,只是无身体的灵魂之复活,而存在一个玄妙而渺茫的天堂里。这种观念是不足为取的。所以这圣城不是渺茫的地方,乃是圣徒被迁到一个永远实在可居的所在,且以圣城之高大,范围之远广,足以容纳自千禧年以来众多的人口。
总而言之,这新耶路撒冷,是将来属于神国永远都奥秘的事,我们现在无法了解,也非我们的思想和言语所能模拟的。不过约翰在此是用人所有的话语和尺度,尽其所能,将此城之大小与荣美描写出来而已。至于上述两种说法,皆有人采用,但实际上按照前一项的灵意解释的人为多,因为在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基督作见证的(启十九10) 。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启二十一2 ,10~27从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是什么城?如何会长阔高都是四千里?为何在新天地里,需要一个城呢?】
新耶路撒冷是四方的,长宽高都是四千里,四千里的原文是“一万二千司他地安”(约壹千五百英哩或四千五百华里 )。又说有十二个城门,门上写着十二支派的名字。又说城的根基写着十二使徒的名字。一切均是十二,是指新旧约的信徒而言。跟着又说;城墙有一百四十四时,即12X12=144,又是新旧约信徒的代表。
一、所以有些“按灵意及寓意解释”的解经家说,这新城并非一个物质的城,乃是指着旧约与新约全体信徒而言,因为9-10节明明说,羔羊的妻,就是圣城耶路撒冷。这是说,旧新约壹切信徒都要迁徒到新天新地里去永久居住,并不是一个物质的城,在2节也说那城像新妇等候丈夫。
还有,既然在新天新地的人都是义人,撒但已被扔在火湖中,无人再有犯罪可能,为何还需要一个城来保护这些义人呢?显见这个城乃是一切信徒的代表说法。城的根基所用十二种宝石,不过是表示这些信徒在神眼前的宝贵,因为在新天新地中的新城,也不需要这些属以前旧地球的物质来表示其价值。至于说城中不需日月光照,事实上一切信徒都可能在那时带着神的光辉,或用科学的名词来解释说,每一个信徒的灵体都有放射性的光辉发出来,好像主耶稣在山上显像时的荣耀与光辉一般,当然不再需要日月之光了,同时也不再有黑夜了。
二、但多数解经家都按字面来解释这新耶路撒冷。因为这新城是从神那里降下来的,降到新天地之中。不过有一点是颇难明白的,乃是,何以这新城长宽高都是四千里呢?一个城如果长四千华里,等于由香港到日本大阪,或伦敦到罗马,或加拿大的温哥华到美国的洛杉矶那么远。
古时拉比的口头预言说,将来的耶路撒冷新城,等于整个以色列国,甚至远至大马色城云。
但是何以说这城的高也有四千华里呢?这真是不可思义的事。对此事有下列不同的解释:
①这个高字是抄经者所加,圣经古卷的原文只有长宽二字。因为17节说,又量城墙,墙是一百四十四时高,证明这个城高四千里的“高”字,是重复的,原文所无的。
②城高四千里,因为在千年国的时候,人口众多,这新城必须有四千里高才能容纳得下,所谓城高四千里是城内的大厦有四千里高,城墙则一百四十四肘而已(一肘等于由中指尖到肘尖 约壹尺六时 )。因为10节说这新城如一座高大的山,证明是城内建筑物甚高(一说谓城墙的厚度是一百四十四肘 并非高度 )。
三、从现代太空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如果带着身体住在任何地方,不能高过六百哩,因为一个人在六百哩高度之时,便失去体重,身轻如燕,而且脚步不稳,不能站立自如。那么由六百哩至一千五百哩(即四千华里 )的人如何生存?下面是一个天文表格,将天空分成数层:
①由地面上升至十哩为“对流层”(TROPOSPHERE ),人的生存与活动只限于此一地区。
②由十哩至五十哩为“同温层”(STRATOSPHERE ),人们呼吸困难,无法长久在此层中,该处气温在华氏表零下80度。
③由50哩上升至600哩称为“电离层”(IONOSPHERE ),又名流星层(SHOOTING STARS ),是一个危险地带。在此层中,夜间会有“极光”(AURORAS )出现,是美丽而使人恐怖的一种北极或南极光。在该层的气温又转为热,热至华氏表550至1500度,人不能在此层中生存。
④600哩以上称为外层空间(OUTER SPACE ),人们除失去体重外,如不空特制宇宙飞行服,定必化为灰尽。
因此,新耶路撒冷如高四千华里即一千五百哩左右,人们如有身体,一定不能生存在600至1500哩以外环境中。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可能在千年国里生存的人,如果要迁徒到这样高的一个城中居住,一定要全体先被改变成为“灵体”,才能永久住下去。
四、但是,在新天新地里的人,既然都是义人,又何必需要一个城呢?城在历史上有保护作用,古时的城是防贼攻及防水淹的地方,人们住在城内会有安全感。但在新天新地里都是“一体的义人”,没有仇敌来侵略,也不会有洪水来淹没,因为连海也没有了,实在不需要一个城。
因此,上述第一派“灵意解”的说法,是值得考虑的,事实上有许多解经家已经采用灵意解的解释(参照下一问题的继续研究 )。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启二十一3~7 新天新地】问:「新天新地时,城外的列国子民,是仍有肉体的。他们是从千年国里搬过来的。那时是有肉体的,免不了软弱。故生命树的叶子,是为医治万民。」
此等讲解,究系根据于圣经之何处?
答:讲解圣经的根据有二:(一 )是圣经中的明证;(二 )是圣经中的端倪。我们在这里是看圣经中的端倪。
启示录二十一章三、七节 ,将新天新地的人分作「子民」和「儿子」两种。照?第三节「子民」就是普通的世人,就是第二十四节的列国。「儿子」就是教会里面的人,因为惟独教会的人,接受生命的泉水而得胜(比较第二、三章的得胜 )。
读了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三十一至四十六节 ,我们知道列国中的绵羊是在千年国中的。读了旧约先知的预言,我们知道千年国中的犹太国以及列国的人,尚是在肉身中间的(因为他们还有生死等等 )。千年国以后,圣经记载新天新地里没有死亡(启二十一4) ,然而圣经并不说列国的人的身体改变了。圣经只说,当主耶稣迎接圣徒时,活的圣徒要改变身体(腓三20~21 ,帖前四16~17 ,林前五52) 。列国的人并没有这应许。所以,他们进入新地时,必定尚有肉身。那时,他们尚有身体,所以免不了软弱,神的话说:「树上的叶子,乃是为医治万民。」―― 倪柝声
【启二十一4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不再有死亡』到新天新地里,就再没有死亡了。这是告诉我们,神不只为我们作工,叫我们脱离死亡,胜过死亡,并且还在宇宙中作事,从祂掌权的范围里,根本把死亡这个东西驱逐出去,不让它在其中有任何的地位。因为神是生命的神,是复活的神,和与祂为敌的死亡是势不两立的。
――《圣经要道》
【启二十一5 】「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
『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我们必须被十字作到一个地步,我们天然生命的工具、才干、工作、名誉都到了尽头,觉得自己在属灵的工作上是何等的无用,再也不敢昂起头来,对众人夸口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从前奉主的名所敢作的事,现在也不敢作。在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不是走到路的尽头,乃是才起始走新路。『看蚂,我将一切都更新了。』现在一切都是从神出来的,原来所有的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倪柝声
【启二十一8 】「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祂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又是终。」
「都成了」。到了最后,父神永远的计划和目的都实现了。这事如何成功呢?为何圣经如此肯定的断言呢?确实无疑的,因为祂是阿拉法和俄梅戛。神开始了一件工作,祂必定完成它。祂的手既已动工,除了完成那工作之外,祂别无旁鹜,因为这样做是祂的本性。哈利路亚!祂不只是初,祂又是终!我们的神是俄梅戛,正如同祂是阿拉法。这便保证了凡祂在我们身上所动的工,祂必定彻底完成。神不会因着人的无能,或撒但的敌对而受到拦阻。罪在我们身上,使我们实在担当不起。但神却能够轻易的为我们解脱了。祂的名字就是祂本性的说明。这名字(阿拉法和俄梅戛 )向我们保证,祂必定在我们身上,美满的完成祂的工程。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启二十一8 】
『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灵的死,体的死,和魂的死,三方面的死,加起来,就是人第一次的死。所以人第一次的死,乃是逐渐的,先是灵死,再是体死,而后是魂死。等到将来灵魂还要从阴间出来,身体还要从地里出来,全人就复活起来,经过神的审判,而整个被扔在火湖,就是地狱里,受第二次的死,就是在永火里永远受痛苦。
――《圣经要道》
【启二十一9~21 】是论城;22节是论城的中心。── 倪柝声
【启二十一19 】「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
【启二十一19~20 新耶路撒冷十二根基用十二种宝石修饰,该十二种宝石有何意义?为何在新天新地里还需要属旧地球的矿物来修饰?】
一、古时在中东一带的人大都相信有一个城在天上,是诸神的居所。日月为城中的灯,银河是城中的大街,天上的城有十二道城门,是众星所出入的孔道,该十二道城即天文学的黄道十二宫的星座。黄道(ZODIAC )即太阳所经过的天星所在的一条线,该在线有十二星座。
约翰所说十二个宝石与天上十二宫的星座名有巧合之处,因为每一星座有一宝石来象征如下:
(十二官次序 )(宝石次序 )
①白羊宫(ARIES )——紫晶(AMETHTST )12
②公牛宫(TAURUS )——紫玛瑙(JACINTH )11
③双子宫(GEMINI )——翡翠(CHRYSOPRASE )10
④巨蟹宫(CANCER )——红譬玺(TOPAZ )9
⑤大狮宫(LEO )——水苍玉(BERYL )8
⑥童女宫(VIRGO )——黄壁玺(CHRYSOLITE )7
⑦天平宫(LIBRA )——红宝石(SARDIUS )6
⑧天蟹宫(SCORPIO )——红玛瑙(SARDONYX )5
⑨人马宫(SAGITTARIUS )——绿宝石(EMERALD )4
⑩摩羯宫(CAPRICORNUS )——绿玛瑙(CHALCEDONY )3
11 宝瓶宫(AQUARIUS )——蓝宝石(SAPPHIRE )2
12 双鱼宫(PISCES )——碧玉(JASPER )1
天文学黄道十二宫的次序是由白羊至双鱼,宝石的次序则从碧玉到紫晶。这一个巧合,可能是表示所谓新城耶路撒冷是在黄道·十二宫之内,但日月已无光,所以太阳的旧位置已为神所取代(23节 )。
上面十二种宝石中,有几种要稍为解释:
A.蓝宝石。摩西在西乃山上与七十长老曾在神面前吃喝,他们看见神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出二十四9-11) 。可能是指其光辉如蓝宝石。
B.绿玛瑙。英文为CHALCEDONY,因为这种玛瑙产于小亚细阿皮亚推尼加尔西顿城(CHALCEDON )城外的矿山中,因以为名(启三1) 。
C.红宝石。英文为SARDIUS,产于小亚细亚撒狄城(SARDIS ),因以得名。
D.黄壁玺,希伯来人称之为“他施石”,因产于遥远的他施而得名。
E.红壁玺,产于古实,为极宝贵的宝石(伯二十八19) 。
F.上述十二种宝石中,有九种一亚伦圣衣上的胸牌上宝石名字相同(出二十八17-20) ,有人以为是完全一样,可能古时人对宝石的名称有不同而已。
但这一种解释则与上文新天新地是在另一新宇宙的解释不符合,因为旧天地已被焚毁,黄道十二宫的星宿也已归于无有了。到底新城耶路撒冷在何处,仍属将来的事,我们以有限的头脑去推测神无限的伟大作为,实在技穷。但到了那时,我们就要完全明白了(林前十三12) 。
二、这城所说的十二种宝石中处还有珍珠,大到可以作为城门,又有黄金作街道,这一切本来是属旧地球的矿物,何以在新天新地的新城里,还需要这些来修饰呢?其实,这不过是用世上人们所认为最宝贵的物质来形容新城的荣耀,我们在世上所知这些宝贵的矿物,可能在天上是不值一文的。因为任何最宝贵的矿物,都是在山中、石中、泥土中被掘出来的,是与泥土在一起的不洁之物;但天上的一切是荣耀的,与泥土无关系。既然说那新城是从天而降(2节 ),有什么理由,用旧地球泥土中挖出来的那些宝石为装饰呢?还有,地上那里会有一颗珍珠大到可以作为城门的呢?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乃是天上的宝物,比地上任何宝石、珍珠、黄金更荣耀、更宝贵、更华丽。不过,天上的宝物,世上尚未见过,亦无以名之,为着约翰及我们仍在世上居住的人易于明白之故,所以用世上最宝贵的宝石来作代名词而已。
假如我们接受按灵意解释的说法,说这个新城乃是所有旧约与新约的信徒,则这些在城墙根基的十二种宝石,不过是表示所有的信徒都带着神的荣耀,各人的灵体会发出不同的光辉,是放射性的光辉,正如主耶稣在山上显像时,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一般,那些光是从身体中放射出来,使人感觉十分明亮与华丽。照样,一切生存在新天新地的信徒,从他们的灵体中放射出与地上那十二种宝石的美丽相同的光辉与颜色。珍珠也是发光的宝物,黄金也有光辉,这一切都表示神的光辉在每一个信徒灵体上发出不同的荣耀,一同荣耀神之意(参11节 )。
因此,新城中没有黑夜,也不需要黑夜,因为灵体不需要睡眠,也永远不会疲倦,在那新天地里各人照着神所安排的去生活及“工作”,是永不疲倦的工作,乃是我们现在所不明白的快乐工作。
请注意在启示录十九章10节 的话:“因为豫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既然天使清楚告诉了约翰这个解释启示录的原则之一,我们便不能否认启示录中有许多地方是需要采用“灵意与寓意解”的,也有许多地方要采用“字面解”的,如果偏于任何一个解释,都会产生错误。
【启二十一23 】「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
神的荣耀是光,羔羊是灯。光是借着灯发出来的,神是借着羔羊显出来的。神荣耀的光,在羔羊里。── 倪柝声
『羔羊为城的灯。』新耶路撒冷城,一面是一座实际的城,一面又是我们历世历代蒙恩得救的人。所以基督作那城的灯,就是与我们蒙恩得救的人,在永世里有联合。在将来的永世里,神是其中的光,基督是其中的灯,我们蒙恩得救的人,可以说就是那灯外面的罩子。那时,神是在基督里发出祂的光,基督又是在我们里面照出祂的光。所以到那时,神是在基督里,与我们有了一个完全达到极点的荣耀联合,而那个联合又是永永远远,永无止境的。
――《圣经要道》
【启二十一24 ,26列国和地上的君王是指谁呢?】
答:「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于那城。」(启二十一24) ,「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于那城。」(启二十一26) 。这两节经文颇为难解,为什么在新天新地时代还有列国和君王呢?原来在新天新地时代的以色列国,将成为新天地的中心(赛六六22) ,那些未受撒旦引诱的,不参加歌革和玛各(二十8 ,参五三三题 )背叛神的列国和君王,也被存留于新耶路撒冷城外的新地球上,这些君王和列国要在圣城照射下来的光里行走,因那城门总不关闭(启二十一25 ,赛六十3 ,五11) ,可以随时进入城内,瞻仰神的荣美,正如诗所说「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祂,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诗二十二27) 。先知以赛亚也曾预言说:「时候将到,我必将万民万族聚来,看见我的荣耀。」(赛六六18) 。可见这些邦国之民与君王,显然都已信主得救,因为他们都是行在主的光辉之中,得见神的荣耀。他们大概仍是活肉体之内,因脱离罪恶与咒诅,生养圣洁的后裔,安居享福在新耶路撒冷政权庇护之下。他们不是已得荣耀之圣徒的后裔,因圣徒既是复活之子,就不再嫁娶(太二十二30) ,乃是在千禧年时代所存留于地上的人和其后裔,那时君王顺服在圣城之下享受福泽,既得圣城的荣耀光辉,就必乐意把自己的荣耀,尊贵归于圣城,亦即表明承认归服了万王之王的耶稣基督,如此,也成了我主基督之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启二十一1 「海也不再有了。」】
在启示录中,我们一直听见海浪的冲击声,有众水的声音响澈全书。但是在看的人突然发现那光耀与有福的时刻即将来到,新天新地就要出现,有荣耀的世界必甚为吸引的,不再有海了。海是世代的象征,在来世没有海。
痛苦的奥秘不再有了——对犹太人,海有双重神秘的因素。海在无阳光之洞穴之内,在地平线之外,使人惊惧,有无限惊惧的奥秘。我们也在神秘境界的堤岸边,在那海中沉浮漂泊。但是那边我们可以知道,问题可有答案,困难得以解决。
反叛的力量不再有了——海好似象征无法驯服的力量。船只行驶在上面,好似要冲出浪花,化为许多泡沫,向陆地冲去。人们在呐喊着,想摆脱祂的捆绑,挣掉祂的锁链。但是神只置之一笑。当英国战胜阿玛大(Armada )的时候,祂们庆祝胜利,制了金牌,上面刻着的话大意是:「主吹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分散了。」有一天骄傲的反叛必然消失。
混乱与噪杂不再有了——人生好似航程,有时海面平静,有时波浪大作,快慢安危都在不同的时候迥异。在基督之外,人生好似翻腾的海。海一翻腾,才可除去污物。但在那边却有无可熙扰的平安。
【启二十一1~5 别有天地】
经文﹕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又说﹐你要写上﹐因为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启21﹕1-5 ) 有一只甲壳虫飞倦了﹐停歇在河边一株芦苇上。那知﹐在旁边正巧有一条水牛在那里吃草﹐谁知一下子就把它连芦苇一起咽进了肚子。还好﹐漏过了牙缝﹐差一点把它嚼烂。甲壳虫起先觉得一阵昏黑如同跌进万丈深渊里。当它延醒过来一看﹐环境大不一样﹐起初感到极不习惯﹐过后慢慢也就成为自然。当它存着好奇的心理﹐往前爬动着﹐想不到遇见了一条寄生钩虫。钩虫一见有人侵犯了它的地盘﹐便带着斥责的口吻问道﹕ “你是甚么东西﹐竟闯进我的王国来﹖” “人都叫我是甲壳虫﹐我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无意中跨进了这个地方。” “笑话﹐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宗都生存在这个天地﹐从来就没有听说﹐另外还有一个世界﹐你明明是有意在向我说谎。”钩虫愤怒的语气回答。 “请不要动怒。”甲壳虫吞声忍气地说﹐实在不相瞒﹐你所认为的天地﹐只不过是牛的肚子里﹐牛的外体有两只大角﹐有眼有鼻有口还有四支大腿……。 “你是在说山海经﹐还是在说天方夜谭﹖”钩虫听得离奇古怪﹐不等它说完﹐便打断它的话。 “我所说的都是实事求是﹐请再忍耐让我把话说完。除了水牛之外﹐还有一个更伟大的世界﹐不仅有山川河海﹐树木花草﹐还有飞禽走兽﹐甚至还有万物之灵的人﹐他能叫你寄生在这只水牛﹐耕田犁地……。” “你简直是在向我吹牛。”钩虫再也按捺不住火气﹐气忿忿地打断了它的话﹐掉头就走了。 寓言到此结束﹐读者作何感想﹖责怪这条寄生虫愚蠢无知﹐目光短浅﹐顽固不化吗﹖不﹐这也难怪﹐它生存在局限的小天地里﹐小小脑壳那能想得到另外还有一个偌大的世界。正如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么﹐我们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寄居在这个星球﹐若比之天体银河难以计算的星星﹐就更加显出其涉小。无怪乎当日主耶稣和一位大有学问的尼哥底母谈论到﹐“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的道理。尼哥底母不仅不懂得何谓“重生”﹐就是对于所谓神的国﹐他也是门外汉。因此主说﹕“我对你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约3﹕12 ) 记得有一次主安慰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懮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1-3 )。这是多么得安慰的应许。正如经上所记﹕“神为痘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未曾想到的”(林前2﹕9 )。我们若真正相信神为我们预备天上更美的家乡﹐我们就得承认如今在世上只不过是客旅﹐是寄居的﹔你若相信主还要再来接我们﹐那么我们就不会陶醉于今生﹐也就不会迷恋于眼前。为了希望进入神的国﹐那怕经历许多艰难也是乐于承受﹐力求有生之年以荣神益人为己任。 “看哪﹗我将一切更新了。
” ──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启二十一18 】「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
「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金子对我们来说,是代表完全属乎神的,玻璃是代表透明的纯净。让我们应用后者的比喻,以玻璃来代表将来的明净,以水代表现在的纯净。水很容易被脏污的东西弄得混浊不清,但不洁的东西不能渗进玻璃的结构内。今日我们的纯净,仍然可能改变,正如水一样,但在将来,我们的明净有如玻璃,是永不变更的。我们所接受的神圣性情就如精金,那是毫无疑问的。但可怜的是,我们将一些渣滓脏污的混杂物加进去,因此神在我们身上的基本工作就是要灭除。祂借着十字架不断的在消除这杂质,将我们里面一切出乎「己」的,都带到主的死的审判之下。我们凭着自己的力量所能产生的珍贵东西,在神看都是渣滓。这一切都必须完全去掉,我们纔能在神那永远的精金圣城中找到地位。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启二十一21 】「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
珍珠,不像其它宝石,它是从有生命的受造物生出来的,也是借着生命而产生的——就是那对抗和胜过了死亡工作的生命。若蚌的内部受了伤,它就在深海的隐密中产生了珍珠。主耶稣为我们的过犯在十字架上受了伤,因而祂的生命便释放出来,进入每一个基督的肢体里面。借这神圣的奇迹,一个「荣耀的教会」遂由此产生。这教会圣洁无瑕,在各方面都具有基督品格的完美。马太福音十三章告诉我们,那颗宝贵的珠子,从父神看来,其价值是何等的无限!珠子是指着教会说的,祂愿意舍去一切来得着这一个。珠子的意义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是教会,是神所要造的那一个新人。
在新耶路撒冷,珍珠的用处是作门,意思就是神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换句话说,人要在神的面前得着一个生命,那一个生命不是出乎人的,乃是出乎基督的死的。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城中只有一路,所以人不会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