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耶稣说了这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祢荣耀祢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祢;」
「举目望天」是犹太人祷告的姿势(、、)),此时主耶稣可能正走在前往客西马尼园的路上。
本章的祷告是大祭司的祷告,也是神荣耀的独生子带进神的众子的祷告,分离并不是主要的祷告内容,把父神的心意做成在人的身上才是祷告的中心。这是约翰福音所记录主耶稣的第三个祷告,另两个祷告是在拉撒路坟前的祷告())和当希腊人要见主耶稣时祂作的祷告())。
「时候到了」是在一连串有关主耶稣的「时候」的句子中的最后一个(、、、、、、、)),指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复活得荣耀的时候。前三个说主耶稣的时候未到,后面六个则说祂的时候已到。
「荣耀」是神性的彰显()),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就是祂得荣耀的时候()),十字架是主耶稣得荣耀和荣耀神的唯一道路,祂借着死而复活,彰显出隐藏在卑微肉身里的神性而得荣耀,也使父神在祂身上得荣耀。主耶稣为自己所作的第一个祈求是「愿祢荣耀祢的儿子」,目的是「使儿子也荣耀祢」。这是一个寻求神荣耀的祷告,我们祷告最高的目标也应当是荣耀神,救恩的目的是要将我们恢复到一个地步,使我们凡事都可以荣耀神。
2「正如祢曾赐给祂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祂将永生赐给祢所赐给祂的人。」
父神赐给圣子权柄管理一切被造的人,把永生赐给人,叫死亡向圣子并属祂的人低头,这就是圣父荣耀了圣子。圣子的所作彰显了父神的怜悯、恩典、慈爱和诚实的性情()),使人认识了父神,顺服父神永远的旨意,这就是圣子荣耀了圣父。
主耶稣在祷告中再三提到,接受永生的人都是父神「所赐给祂的人」(、、、))。主耶稣是父神赐给世人的礼物()),而门徒是父神赐给主耶稣的礼物,我们每个信徒都是圣父所拣选赐给圣子的礼物。
3「认识祢——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祢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主耶稣亲自为「永生」下了定义:「永生」不只是长远活着,更是永远的、高质量的生命,这生命就是基督自己。我们认识基督、认识神,就能分享神儿子的生命,也就有了永生,这永生是在今生就可以享受的。我们今生若要更多地经历永生,就必须更多地认识基督、经历神。
「认识」原文与夫妇「同房」())是同一个字,不只是知识的了解,更是建立亲密的关系,彼此来往交通。
4「我在地上已经荣耀祢,祢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5「父啊,现在求祢使我同祢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祢所有的荣耀。」
6「祢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祢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祢的,祢将他们赐给我,他们也遵守了祢的道。」
7「如今他们知道,凡祢所赐给我的,都是从祢那里来的;」
8「因为祢所赐给我的道,我已经赐给他们,他们也领受了,又确实知道,我是从祢出来的,并且信祢差了我来。」
9「我为他们祈求,不为世人祈求,却为祢所赐给我的人祈求,因他们本是祢的。」
10「凡是我的,都是祢的;祢的也是我的,并且我因他们得了荣耀。」
11「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祢那里去。圣父啊,求祢因祢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
这是主耶稣为门徒所作的第一个祈求。
「圣父」的称号在圣经中只在此出现过,「圣」表明神的圣洁,「父」表明神的慈爱。
「合而为一」指信徒之间因着里面有同样从神而来的生命,以致言行合一、使命合一,彼此相通、彼此相爱。
「像我们一样」表明这合一与圣父、圣子的合一一样,乃是生命上的合一,而不是组织、理智、情感、意见、行动上的统一或整齐划一。信徒之所以能够在外面合一,乃是基于里面合一的生命。主耶稣在地上的事奉,就是为了带进这荣耀的合一。主耶稣死而复活,回到父那里,拆除了人与神的幔子,因此,人与神的合一、人与人的合一才有了可能。
「叫他们合而为一」原文是「保守他们继续存在一的里面」,「合一」是圣灵已经赐下的属灵事实()),我们所当做的不是去争取「合一」,而是不要破坏「合一」。
12「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祢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
13「现在我往祢那里去,我还在世上说这话,是叫他们心里充满我的喜乐。」
14「我已将祢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
当我们接受了神的道,就会像主耶稣一样「不属世界」,不再认同世界的观念,不再随从世界的生活方式,必然引起这世界的憎恨。
「世界」代表与神敌对的势力,在此特别指仇视主耶稣的犹太首领。
15「我不求祢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祢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或作脱离罪恶)。」
这是主耶稣为门徒所作的第二个祈求。
「我不求祢叫他们离开世界」,因为门徒要在世界中实践主耶稣的大使命,为主作见证。门徒必须凭着「不属世界」的生命而活,才能「不属世界」却又「不离开世界」,在世界中为主做工却不致同流合污。当我们遇到难处时,不应求离开世界,乃应求主在世界中保守我们,不是作一个独善其身的隐士,而是分别为圣活在人群中,活出「是盐」和「是光」的功用())。
到目前为止,约翰福音中撒但的作为都是直接针对主耶稣(、、、)),但主耶稣升天之后,撒但就会转而攻击门徒,所以主耶稣要求父神保守门徒「脱离那恶者」。
16「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
17「求祢用真理使他们成圣;祢的道就是真理。」
这是主耶稣为门徒所作的第三个祈求。
门徒因接受主耶稣的道已经干净了()),而神的道会继续使他们「成圣」,他们越读圣经、越接受神的话,生命和生活就越与世人有分别。这「成圣」不是指地位上的成圣()),而是指生命和生活上「因真理成圣」()),活出基督的见证。
18「祢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
门徒「成圣」的目的,是为了被主耶稣差遣到世上作见证。除了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代赎之外,神差遣主耶稣去做的所有事,现在主耶稣也同样差遣门徒去做())。
「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表明门徒不属乎世界,但并不离开世界,乃是要被差到世界去做主的见证。
19「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
20「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
主耶稣的最后一段祈求包括历世历代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
「这些人」指在场的门徒,「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指两千年来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
21「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祢父在我里面,我在祢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叫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来。」
当时的门徒和两千年来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在基督里「合而为一」,这合一是生命本质的合一。由于圣灵来住在门徒里面,圣父与圣子也就住在他们里面,他们也同样住在圣父和圣子里面()),圣父和圣子生命本质的合一就延伸到门徒。
合一是神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增加,我们自己的生命减少,让基督来充满我们,让基督从我们里面活出来。当我们的生命里外都是基督的时候,所有的见证内容也都是基督,就能「叫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来」。
22「祢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
「祢所赐给我的荣耀」包括圣父和圣子之间的爱(、、)),主耶稣所行的神迹(、)),父神给予主耶稣的尊荣(、)),主耶稣死而复活之后被高举(、))。
主耶稣赐给门徒的荣耀包括:门徒和圣父之间的爱(、、、))、门徒所行的神迹())、父神赐给门徒的尊荣()),将来门徒与父神同享荣耀())。
主耶稣将父神给祂的荣耀赐给门徒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与圣父圣子「合而为一」,好向世人作见证,最终使万有都归于一()),彰显神的荣耀())。如果门徒不首先进入合一,万有也就不可能归于一里,所以门徒的合一是彰显神荣耀的关键。
23「我在他们里面,祢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来,也知道祢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
门徒的「合而为一」不仅见证圣子的工作,也见证圣父的爱。因为神所要的见证不是只要人认识有神,还要人认识人与神、人与人合一的关系。
门徒之间的彼此相爱,才能让世人看到他们里面「合而为一」的生命、认出他们是基督的门徒()),他们才能为基督作见证。门徒若不能保守合一,就会拆毁教会的见证。
24「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祢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祢已经爱我了。」
25「公义的父啊,世人未曾认识祢,我却认识祢;这些人也知道祢差了我来。」
26「我已将祢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使祢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
上图:目前已发现最早的约翰福音蒲草纸抄本的残简,代号Rylands P52,包括约十八31-33, 37- 38。根据字体的形状,抄写年代可能是主后90-125年。
十字架的荣耀(Ⅰ )耶稣一生的高潮就是十字架。对他来说,十字架乃是生命的荣耀,也是通往永恒的荣耀之路。他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刻到了”。耶稣一再地说十字架就是他的荣耀,究竟是甚么意思呢?答案也许不止一个。(一 )历史的事实一再地显示伟人从他们的死获得荣耀。我们可从人如何死与在甚么时候死,看出他是怎样的人。他们也许曾经受到误会、受人贬抑、被认作是罪犯,然而他们的死显示出他们在人生中真实的地位。美国总统林肯生前也有仇敌;甚至那些批评他的人在他死的时候就见到他的伟大。他遭人暗杀后,有人从他的停尸间出来说:“现在他已经属于世世代代的人物了。”他手下的国防部长史坦顿(Stanton ),一向把林肯视为粗鲁之辈,也从来不隐藏他对林肯的轻视,这时俯视林肯的遗体,两眼垂泪说:“这里所躺的是世上历来最伟大的统治者。”英国人把贞德当作巫师和异端者,而把她活活烧死了。在场的群众当中,有一个英国绅士曾经誓言愿意在烧贞德的火中添一把柴的,竟说:“但愿那女人灵魂所在的地方,亦即我灵魂所至之处”,英王的一位部长离开现场,说:“我们输了,竟然活活烧死一位圣徒。”孟罗斯(Montrose )受刑时,从爱丁堡的高街被带到麦卡克罗斯(Mercat Cross )。他的仇敌鼓动群众辱他,把东西分发给群众向他投掷。然而没有一个人对他口出恶言,也没有人向他下手。他穿着上好的衣服,鞋子上系着缎带,手上戴着白手套。一位目击者傅里莎(James Frazer )说:“他勇敢地在街上行走,脸上露出美丽、尊贵的容貌,使在场的人都感到惊奇,许多他的仇敌也承认他是世界上最英勇的人:他那豪迈的精神使群众印象深刻。”公证官约翰尼可(John Nicoll )认为他像是新郎,而不像罪犯。英国政府一位官员在写给他上级的信函中说:“他的死无疑地比活着在苏格兰赢得更多的民心。我一生中未曾见过举止如此优美的人。”殉道者的尊贵往往在死的时候才表露出来。耶稣就是这样,甚至在十字架底下的百夫长慨叹说:“这真是神的儿子”(太二十七丬54 )。十字架是耶稣的荣耀,因为他的死显露出最多的尊贵。十字架是他的荣耀,由于他的死吸引许多人来归向他,比他生前更多,连今天也还不断有人归向他。十字架的荣耀(Ⅱ )(续 )(二 )再者,十字架是耶稣的荣耀,因为这是他工作的结束。他对神说:“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对他而言,若是对十字架踌躇不前,他的工作就没有完成。这是何故?耶稣到世上来的使命,乃是把神的爱告诉世人并显示给世人看。他若不上十字架,好像是对世人说:“神的爱到此为止。”但他钉上十字架,就证明了神的爱是无限的,愿意为人担负一切的苦难。H. L.吉(H. L. Gee )提到发生在布利斯妥(Bristol )战争中的一则小故事。有一个步年叫贝尔法(Derek Bellfall )服务于一个空袭警报站。有一回骑脚踏车把一份重要文件送交另一个站,回程途中被炸重伤。军方找到他时,他仍一息尚存,最后才说出:“信差贝尔法报告──文件已圆满送达。”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一幅名画,画一名工兵修理野战电话线。刚修好,可以接通重要情报时,他却被炮弹击毙。画家画出他刚死的情况,图底下有两个字:“通了!”他为了使电话接通而献出了他的生命。这正是耶稣所做的。他完成了他的使命;藉着十字架把神的爱带给世人。十字架是他的荣耀,因为藉着它,始能完成神托付他的使命,让世人永远确信神旳慈爱。(三 )还有一项问题──十字架如何荣耀神呢?荣耀神的唯一方式就是顺服。孩子顺服父母就带给父母尊荣。国民服从国家就使国家得到尊荣。学生若实践老师的教训,就是尊重师长的表现。耶稣完全顺服神,就荣耀了神。福音书记载得很清楚,耶稣是能够逃避十字架的。从人性来说,他可以转过来,不要上耶路撒冷。然而我们看见耶稣在世上最后几天的表现,未免说:“看他多么爱神啊!他顺服的程度多深啊!”他藉着完全的顺服把完全的爱表现在十字架上来荣耀神。(四 )还有一点,耶稣祈求说,他愿意荣耀神:也愿神荣耀他。十字架并不是结束,尾随在后面的乃是复活。这是耶稣清楚告诉我们的。这就证明人虽然以最残酷的手段来对待他,但是耶稣依旧要获得胜利。就好像神先指着十字架说:“这是世人所认定基督的结局。”,然后却指着复活说:“这是我所认定基督的结局”。十字架是世人所能想出来对付耶稣最残酷的手段,尽管它有多残酷,还是征服不了耶稣。复活的荣耀涂抹了十字架的耻辱。(五 )对耶稣而言,十字架是回到父那里的途径。他祈求说:“求神以创世以先的荣耀来荣耀我”。他像是一位大能的勇士,领受王命离开王宫去执行一项十分危险而可畏的使命,在任务达成之后,凯旋归来,享受得胜者的荣耀。耶稣从神那里来,也回到神那里去。在他来到世上和回到父那里,其间最大的功迹就是十字架。因此,对他来说,这就是进入荣耀的门户;如果他不从这扇门进去,便没有荣耀可言。十字架是他归回神的道路。永生(续 )本段经文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因为它含有新约圣经最伟大的,有关永生的定义。认识神和祂所差遣的耶稣基督乃是永生。让我们思想永恒一词的意义。希腊文用的是aionis。这个字不是指人生时间的长短。因为永恒的时间未必是欢乐的。它主要是指“质”的方面而言。惟独对神才可以用aionis这字来形容。换句话说,永生乃是神的生命。人若在此时此地拥有永生,进入永生,便是经历到神的生命所具有的光辉尊贵、喜乐、宁静、圣洁的特性。认识神乃是旧约圣经里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那些得着智慧的人是有福的,因为智慧要赐给他们生命。智慧书的作者说:“认识你的能力乃是不朽之根”(智慧。“义人因知识得救”。哈巴谷想象中的黄金时代是“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何西阿听见神的声音对他说:“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一篇拉比的说明文,问圣经当中那一段用最少的篇幅把律法的根本说得最清楚?答案是:──“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那篇拉比的说明文又说阿摩司把许多律法的诫命缩减为一条。他说:“你们要寻求我,就必存活”。因为寻求神的意思就是去认识神。犹太的教师一向主张认识神是真实人生所必须的。那么认识神是甚么意思呢?(一 )认识神无疑也包含理性的知识。至少它叫我们知道神是甚么样子;认识神的确能使人的生活态度产生重大的改变。兹举二例说明。许多原始民族相信一大群的神明。无论是树木、溪流、丘陵、山岳、河川、石头都有其神灵;且所有的灵都是敌视人类的,古代的人对这些神都十分惧怕,战战兢兢的深恐得罪冒犯其中的一个。经基督教的传教士指出,他们遂发现只有一位真位神,精神上因此得到释放。这一点新的认识,使他们的人生整个为之改观。再者,他们也很惊奇的发现原来神是慈爱的,而非严峻、残酷的。虽然我们明白这些;不过耶稣若不来告诉我们,我们也无法知道。我们进入新的生命里,分享神自己的生命,藉着耶稣的作为,我们认识神的样子。要认识神的样子,需要永恒的生命才办得到。(二 )不过更有一点:旧约圣经往往用认识一词来指性的知识。“亚当认识他妻子夏娃,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夫妇之间的认识是最亲密不过的。夫妇不再是两个人,他们已成为一体。性行为本身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性行为之前表现思想、意志、品格一致的真实爱情。因此,认识神不光是指理智上对神的知识;而是指与神建立个人的关系,就像人生最亲近的关系那样。然而,若不是由于耶稣的启示,此种神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不可思议,且是不可能的。耶稣告诉我们,神不是遥不可及的;祂乃是我们的父亲,慈爱是祂的性质,也是祂的名字。认识神就是知道祂的样子,并且与祂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若不是由于耶稣,这两方面都是不可能的。耶稣的工作耶稣为他的工作替我们下了一个定义:他对神说:“我已将你的名向他们显明”。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观念,即使第一次听见的人也能听得懂。(一 )有一个概念是旧约圣经常常提到的。在旧约中名字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名字不只是用来称呼一个人而已;我们从名字可以认识那个人全部的特性。诗人说:“耶和华阿,认识你名的人要倚靠你”。显然这不是说,凡认识神叫甚么的人,就倚靠祂;而是说凡认识神的样子,认识神的性质者,都要倚靠祂。诗人说:“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题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诗二十七 )。这是说明他认识神的大能,才倚靠祂。诗人说:“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这首诗是犹太人对弥赛亚和他所要从事的工作的预言;并且说明了弥赛亚的工作就是把神的样子告诉世人。这也是以赛亚对新时代所怀的异象:“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换句话说,人们在黄金时代会完全地认识神的样子。因此耶稣说:“我已将你的名向他们显明”,他的意思是说:“我已经把神的本像向世人显明了。”相同的意思见于:“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这实在是耶稣重大的宣布:人看见了他,就是看见了神的意志、性格、与心思。(二 )还有一个观念,犹太人后来提到神的名字,是用四个神圣的字母代表,即IHWH。这个名字神圣得没有人敢念,惟有大祭司在每年赎罪日进入至圣所时不受此限。这四个字母代表雅巍(Jahweh、又译亚畏 )的名字。我们一向称神为耶和华,变更元音改称耶和华的理由是:耶和华这个字的元音与主(Adonai )这个字的元音相同。希伯来文的字母本身是没有元音的。后来元音才加在子音的上面或下面,它们是一些小小的符号。IHWH这四个字母太神圣了。因此Adonai这个字的元音就加注在那四个字母之下。读者每次碰到IHWH的时候,并不是读作雅巍,而读Adonai。那就是说,在耶稣的时代神的名字非常神圣,一般人甚至都不晓得,更不用说去提神的名字了。神像是遥不可见的君王,祂的名字甚至连普通人都不敢提起。所以,耶稣说:“我已经把神的名字告诉你们了;那个神圣的名字现在你们可以称呼,是由于我作工的效果。我把遥不可见的神带得那么近,连最卑微的人也能跟祂说话,提起祂的名字”。耶稣的伟大宣告,谓他已将神真实的本质与性格向世人启示出来;他把神带得那么近,连最卑微的基督徒也可以称呼那原不可提的神神圣的名字。门徒的意义(续 )本段经文也清楚地说明了门徒的意义。(一 )由于耶稣是从神那儿差来这个事实,而开始有门徒。耶稣是神派来的使者,从耶稣所说的话,我们听见神的声音;从他的行为,我们看见了神的行动。凡有这种认识的人就是门徒。凡是从耶稣的身上看见神并且体会到宇宙间无人像耶稣那样与神原为一的人,就是主的门徒。(二 )门徒是由顺服而来。门徒就是从耶稣的口中听到神的命令并且照着去做的人。门徒接受耶稣作为他的主。只要我们从心所欲,就不能作主的门徒;顺服乃是门徒的先决条件。(三 )门徒是预定的。耶稣的门徒是神安排给他的。在神的计划里,有些人被预定作门徒。但这并不是说,神预定某些人作门徒,而有些人拒作门徒。我们可以这样想,父亲望子成龙;他为儿子安排伟大的将来;儿子可能拒绝父亲的安排,而照自己的计划去行。老师可能为学生安排远大的将来;好让这个学生将来为神为人做些伟大的事;可是学生也许愉懒或自私,因而拒绝这项安排。如果我们爱一个人,便会为他的将来作妥善的安排,寄望他能成就大事;不过这种理想和安排可能不被接受,未能实现。法利赛人相信命运,也相信自由意志。他们有一句名言:“除了敬畏神之外,一切全是命定”。神对每一个人都有祂的安排、理想、和计划;我们的重大责任就是去接受它或拒绝它。正如有人说:“命运是被动的,而人生的理想却是主动的”。在这个段落,或全章,我们都听到耶稣对跟随他的人的未来满有信心。神安排给他的门徒,耶稣都与他们同在;他感谢神赐给他门徒;相信他们不会叫他失望,都能履行他所托付给他们的事。我们记得这些门徒是谁,他们是做甚么事的吗?一位名解经家说:“十一个加利利的劳工,紧紧跟随耶稣三年,这就够了。耶稣看得出神的工作,能够藉着这十一个人在地上推展”。耶稣离开世界之际,看来他的盼望并不乐观。他完成的事并不多,所得的人也少,而且反对他的人都是当时有地位的、正宗的,宗教界的人士。然而耶稣的信心并未动摇。他对小小的开始并不担心,对未来一点也不悲观。他像是说:“我只拣选了十一个极普通的人;可是藉这几个平凡的人我能改变世界”。耶稣表现出两方面──相信神和信赖人,耶稣信任像我们这般的人,这真是世上最令人振奋的事。因此,我们也不用怕小小的开始,不用怕人性的软弱。我们也要有信心,相信神也相信人。这么一来,就不致于悲观,因为有了这两层信心,人生的可能性将是无限的。这一段经文充满了真理,因此,我们顶多只能了解其中的片段。首先,它告诉我们关于耶稣的门徒。耶稣为门徒祈祷(Ⅱ )(一 )门徒是神赐给耶稣的。这是甚么意思呢?意思是指神的灵在人心里动工,叫人对耶稣的呼召起了同应。(二 )藉着门徒,荣耀就归给了耶稣。当医生的人治愈了病人,就得了荣耀;当老师的教导学生,就得了荣耀;当教练的人,训练出杰出的运动员,就得了荣耀。耶稣救赎了人,就得了荣耀。耶稣使坏人变好,也得了荣耀。(三 )门徒是接受了任命的人。正如神差遣耶稣,耶稣也这样差遣门徒。我要在这里解释一下本段经文令人困惑之点。耶稣起初说他不为世人祈求;然而由于神爱世人的缘故才差耶稣基督降世,不是有点矛盾吗?我们在前面曾经提过,约翰福音里所用世人一词,往往是指“那些不相信神的社会团体”。耶稣差遣门徒,叫他们进到世人当中,把他们带回到神面前,使他们知道神的存在。耶稣为门徒祈求,期望他们圆满达成任务,把“世人”带回神跟前。再者,本段指出耶稣提供门徒两件事:(一 )赐给他们喜乐。他所说的一切话,目的就在于把喜乐赐给他们。(二 )向他们提出警告。他告诉门徒他们和世人之间没有共同点,因此世人只会憎恨他们。门徒的价值观念和标准也与世人不同。然而,不愿同流合污,在社会里作中流砥柱,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面对世人的敌视乃是基督徒喜乐的主因。此外,耶稣在这段经文中作出了最重大的宣告。他祈求神说:“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这句话的前半段很容易领会,一切东西都属神所有,耶稣也常常这样说。但后半句“你的也是我的”就令人费解了。马丁路德说:“被造的人不容对神这样说”。然而耶稣这样说是很生动的,他是向我们启示他和神原为一。由于他与神原为一,因此他能运用他的能力与特权。耶稣为门徒祈祷(Ⅱ )(续 )本段经文最有意思的就是耶稣为门徒祈祷的项目。(一 )第一个要点是耶稣没有祈求让门徒离开世界;也没有祈求让他们逃避现实。他祈求让门徒过得胜的生活。基督教若把自己关在修道院里,那就和耶稣所传的基督教背道而驰了。基督教若主张离开世界,过祷告、默想的生活,那么便是把耶稣为我们代死所带来的信仰予以削减了。耶稣强调门徒必须在人生的风浪当中来表现出基督教的信仰。当然,祷告和安静的默想是不可少的,我们把世界的门关起来,单独与神灵交、这绝不是人生的目的,乃是达到目的之手段;而基督徒的人生目的,就是在世俗的日常工作上表现出基督徒的生活见证。基督教并不是把一个人从生活中撤出,而是装备他,期望他在生活上有更好的表现。耶稣不是叫我们免去碰到问题的麻烦;而是提供我们一条克服问题的道路。主没有把低廉的平安赐给我们;他所赐下的是战斗的胜利。他不是把困难从生活中搬开;而是叫我们去面对困难并克服它。然而基督徒不属世界;基督徒必须在世上活出基督徒的生活型态来,基督徒不能脱离世界,而必须想办法胜过世界。(二 )耶稣为门徒的合一祈求。凡在教会与教会之间有分裂、有排斥、有相争的地方,基督教的道理就受到亏损,耶稣的祷告就受到挫折。任何教会若缺乏合一的精神,福音的传布就受到拦阻。教会彼此相争就没有法子使世人归主。耶稣为门徒的完全合一祈求,就像他与文原为一那样;信徒或教会若不能合一,耶稣的祷告就将遭受到重大的障碍。(三 )耶稣祈求神保守门徒脱离那恶者。圣经不是一部推理的书;它也没有说明邪恶的起源;然而圣经肯定地指出世界上有一股邪恶的力量与神的能力相抗衡。神作我们的前哨防卫我们不受邪恶的攻击,这实在是一桩令人振奋的事实。在生活上我们时常跌倒,原因是我们靠赖自己的力量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情势,而忘了去寻求那卫护我们的神的支持。(四 )耶稣祈求门徒因真理成圣。成圣一词是hagiazein,系由形容词hagios(一般译作圣洁 )演变来的。其根本的意思是不同或是分别。所以,hagiazein含有两方面的意思:(1 )成圣意指我们分别出来,作特殊之用。神呼召耶利米说:“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末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在耶利米未出生之前,神已把他分别开来托付他以特别的使命。神在以色列设立祭司制度时,他告诉摩西膏立亚伦的儿子,将他们分别为圣,好供祭司的职分。亚伦的儿子即被分别为圣,供特殊的职分,担任特殊的工作。(2 )成圣不但是指分别出来担负特殊的责任;同时也意指接受思想、意志、性格上特利的装备,以便胜任所从事的特殊工作。一个人若想服事神,他就必须具有一部分神的良善与神的智慧。一个决心服事圣洁神的人,其本身亦必须是圣洁的。因此,我们知道神不只在拣选一个人去担任特殊的职分时先把他分别出来,同时也为他作特殊的装备,使他在从事这项特殊的工作上胜任愉快。我们常常记得神把我们分别为圣,以便担任特殊的工作。这特殊的工作就是我们应该爱神顺服神,也带领别人这样行。然而神并非叫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去挑重任,只要我们把自己交托在他的手里,由于他的恩典,他就装备我们,赐给我们足够的力量。对未来的一瞥我们在本段看见,耶稣的祷告渐渐指向地极。首先,他由于十字架迫近而为自己祷告。其次,他为门徒代祷,求神保守他们。现在他的祷文又指向遥远的未来,他为远方和未来的世代将接受基督教信仰的人祷告。我们在这里发现到耶稣的两大特性。第一,我们看见他完备的信仰和辉煌的确信。尽管当时他的跟从者很少,何况他又面临十字架的命运,他的信心却毫不动摇,甚至还为凡愿意相信他的名来就他的人祷告。对我们而言,本段特别宝贵,因为它是耶稣为我们代祷的祷词。第二,我们看见他对跟随他的人有信心。他虽然明知他们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知道再过不久,在他最需要人援助的时候,他们将会离弃他。然而对这同一群人,他相信他们能够把他的名传到地极。耶稣对神和对人的信心始终不变。耶稣为众教会祈求甚么呢?他求信徒合而为一,正如他与父合而为一。耶稣所祈求的合一是指那方面说的呢?不是指行政上或组织上的合一;也不是指有形教会的合而为一。而是指人际关系的合而一。我们已经看见耶稣跟神之间的合一是爱心与顺服的合一。耶稣所求的,就是爱的合一,世人必须因为爱他的缘故彼此相爱,这种合一完全是根据人的心彼此契合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基督徒组织教会的方式不可能相同,敬拜神的方式亦不可能相同。他们所信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然而基督徒的合而为一是超越一切的差异,而在爱中彼此契合。今天基督徒的合一乃至于历代以来基督徒合一的障碍,皆由于信徒喜爱自己的教会组织,喜爱自己的信仰教条,喜爱自己的崇拜仪式,胜过彼此相爱。假如我们真正彼此相爱,真正爱基督,那么没有一所教会会排斥基督的门徒。惟有神种植于人心中的爱心,能够拆除人与人或教会之间的藩篱。再者,从耶稣的祷告知道,他认为只有信徒的合而为一,能叫世人相信基督教的真理以及基督的地位。人的本性是分裂,而不是联合。搞派系和分门别类是人的常情,而不是彼此结合。基督徒之间的真正合一,乃是一种超自然的现象,需要超自然的解释才能说明它。遗憾的是教会并没有向世人显示合一的表现。世人看到信徒间的不合一,因此便看不出基督教信仰的超然价值。每一位信徒都有责任对同道表现爱心的合一,以应答基督的祷告。教会里的一般信徒可以、也必须表现那些教会领袖所不愿公开表现的爱心的合一。荣耀的恩赐与应许一位年长的解经家班杰尔(Bengel )开始批注这段经文时,惊奇不已地说:“基督徒的荣耀是多么大啊!”这话不错。第一,耶稣说父所赐给他的荣耀,他已赐给门徒了。我们务必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甚么是耶稣的荣耀呢?大约有三种说法。(1 )十字架是他的荣耀。耶稣没有把十字架说成他的受钉,而说是他得了荣耀。因此,基督徒最基本的荣耀就是所必须背负的十字架。为耶稣基督受苦是一件光荣的事。千万不要我们的十字架当作一种刑罚;而要把它当作我们的荣耀。一位武士接受了最艰巨的使命,就更觉得光荣。把更重的责任交托学生、匠人、或外科医生,是我们尊重他们的表现。事实上,我们只把责任交托给足能胜任的人。所以,作基督徒假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反而应该把它视为神所给我们的荣耀。(2 )耶稣完全顺服神的旨意,这就是他的荣耀。我们的荣耀也不是照自己的意思做,而是遵行神的旨意。我们老是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像多数人的样子──只会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忧愁与祸患。人生真正的荣耀乃是遵行神的旨意;顺服越大,荣耀也越大。(3 )耶稣的荣耀,在于从他的一生,人就认出他与神的特殊关系。他们知道除非耶稣与神有极接近的独特关系,否则没有人能过那样的生活。我们与基督在一起,别人若从我们身上看见神的影像,这便是我们的荣耀。第二,耶稣祈求谓,他愿意门徒也能够在天上看见神所赐给他的荣耀。基督徒相信,他必然分享基督一切的经历。基督徒若要分享基督的十字架,同样也要分享他的荣耀。“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他,他也必不认我们”。我们在世上“彷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目前我们的喜乐只是未来我们的喜乐的预先尝试,不过是很浅薄的。基督曾经应许:我们若分享他在世上的荣耀与受苦,在我们结束地上的生命时,也要分享他的荣耀与得胜。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大的应许吗?作完这祷告,耶稣就要走出去被人出卖、受审、钉十字架。他再也没有机会亲自教导门徒。所以,在他们想起耶稣面临最可怖的时刻之前,他的话丝毫没有绝望,还是满有荣耀时,觉得这是多么奇妙,多么宝贵的事啊!--《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约翰福音第十七章 D 耶稣的祷告 耶稣在临别赠言中,预备门徒的心去过以后祂不在身边的日子。说完后就向父神祷告,这是作者所记录耶稣的第三个祷告。前两个祷告是,在拉撒路坟前的祷告,和当希腊人要见耶稣时祂作的祷告。的祷告由四部分组成。 i 耶稣为自己祷告 1-2. 作者开始他的陈述,耶稣说了这话,就举目望天说。说了“这话”,是指-的临别赠言,耶稣为祂的离世而帮助门徒作心理准备。“举目望天”可指耶稣是在户外,或许祂离开了吃最后晚餐的地方,正走在位于汲沦溪对岸的橄榄园(客西马尼园)的路上(,的注释)。现在开始记录耶稣的祷告,父啊,时候到了。“时候到了”这是本福音书中九个说到耶稣的“时候/时辰”里头的最后一个(注释),前三个说耶稣的时辰未到,后面六个则说祂的时辰已到。耶稣的这“时候/时辰”,是指祂得荣耀的时候,必须通过祂的受死和接着的被高举才得到。耶稣来到这时辰的时候,祈求父神荣耀你的儿子。这可指两件事:(1)透过祂的受死,使祂对别人的爱和怜悯所发出的荣耀显出、28);(2)祂受死之后,会重拾创世之前祂与父神共享的荣耀(5节)。耶稣祈求父神荣耀祂的目的,是使儿子也荣耀你。下面的话说明圣子怎样荣耀父神,应当与上一句连在一起成一句,不分开,正如你曾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他将永生赐给你所赐给他的人。圣子以使用父神赐给祂的权柄,让父神赐给祂的所有人得到永生而荣耀祂(。这事能荣耀神,因它将父神对人类的爱和怜悯彰显出来。在,当摩西要求看神的荣耀时,神就向他显示了祂的怜悯、恩典、慈爱和信实。这些美德在耶稣的替死中都再度辉煌地显明出来,因为父神将祂独一无二的圣子舍下,使凡信祂的人都得到永生。 接受永生的人被形容为父神“赐给”耶稣的人,这在耶稣的祷告中再三提到(6、9、24节)。此点显示,从神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取决于神的拣选。可是这点必须与耶稣的另一教导同时使用,即人们的相信或不信耶稣,也决定他们是否得永生。 3. 耶稣为永生下了个定义,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永生就是认识神,可是一如旧约圣经所说,这认识不仅是头脑上知道一些关于神的事,而是与祂建立一个关系。在新约之下,神的所有儿女都亲密地认识祂。这节经节清楚说到,认识神和经历永生,与认识神差来的耶稣基督有不可分的关系(,,,。从人的角度来看,是透过接受且顺从耶稣的教导,人才能与神建立关系(见增注:永生)。 4. 耶稣提到祂也以另一方式荣耀父神: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祂来到人间,是执行神交给祂的任务(,,,当这圣工大工告成时,父神就得了荣耀。这圣工涉及透过耶稣的生平和服事,将神显明出来,当祂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时就达到最巅峰,是通过将父神的性格向世人显现来荣耀祂。 5. 现在到了这圣工该结束的时候,耶稣祷告说,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透过耶稣的生平和服事,将神显明出来的圣工,即将结束。显明神的最后一个举动,是通过祂的替死和高举,这也是祂回到父神那里,重享与父神在创世之前就已有的荣耀。楔子将耶稣介绍为“起初与神同在的”道,现在祂祷告,请求恢复祂原先的地位和连带的荣耀,这是必蒙垂听的祷告。 ii 耶稣为门徒祷告 耶稣在这段祷告中提到父神赐给祂的人,求父神在祂回到父神那里去,而门徒仍在世时,保护他们。 6-8. 耶稣将祂的事工告诉门徒,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耶稣是世上惟一见过神的人,祂透过自己的言语行为,,和祂本人,将神显明出来。耶稣形容门徒为“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过去他们与世人一样,属于世界,可是现在被神从世界拣选出来。耶稣在提到这些门徒时说,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他们也遵守了你的道。因为他们是父神拣选的,所以属于父神,可是现在父神将他们交给圣子,耶稣就将神的道传给他们。他们以遵行神的道来显明他们属于神。耶稣说结果就是,如今他们知道,凡你所赐给我的,都是从你那里来的;因为你所赐给我的道,我已经赐给他们,他们也领受了。耶稣所说的道,是父神交代祂要说的道(,、40,。祂的门徒接受了这道,就从那些反驳耶稣说祂在传讲神的道的人中分别出来,那些世人反咬祂是被鬼附之人,、52,。耶稣然后提到祂的门徒说,又确实知道,我是从你出来的,并且信你差了我来。他们当时的信心还不能作为楷模,接下来发生的事能说明这点,可是他们的确相信耶稣,且接受祂带来的启示,这就足够显明他们属于神。 9-11. 耶稣继续祷告,我为他们祈求,不为世人祈求,却为你所赐给我的人祈求,因他们本是你的。“世人”被摒除在耶稣的祷告之外,是因他们不接受祂和祂带来的启示。他们若接受耶稣,就不再“属于世界”,而被包括在属于神的人当中。 耶稣在详细为门徒祷告之前,对父神说,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翻译为“凡是”的这字是中性复数,表示这里不仅是指门徒,而是所有东西。就是总括来说,凡属于圣子的东西都属于圣父,凡属于圣父的东西也都给了圣子。在属于父神而又交给了圣子的“所有”东西里面,包括父神交给圣子的人。耶稣说到这些人,并且我因他们得了荣耀。耶稣没在别处说门徒会带给祂荣耀,只说门徒因结出“许多果子”而荣耀神,而且彼得会以他的死法荣耀神。门徒主要是以相信耶稣、接受和遵行祂的话,和行出大使命来荣耀耶稣。 耶稣是因离世时刻迫在眉睫而作这祷告,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祂会经过替死、复活和升天而离世。当祂离开人间后,门徒仍留在世上,因此祂为他们所作的第一个祷告是,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耶稣在此称呼神为“圣父”,它从未出现在新约圣经别处,这称呼将神的超出尘寰(“圣”),和耶稣与神的亲密关系(“父”)汇合一起。耶稣要求父神“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护他们(原文多加一个“因你的名”)。“名字”代表那个人,因此耶稣请求父神以祂的力量保护门徒,保护他们脱离魔鬼。 耶稣要求父神保护门徒,为的是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耶稣离世后,门徒的合一似乎会特别受到威胁。耶稣所要门徒有的合一,是像祂曾在所提与父神那样的合一。的上下文显示,圣父与圣子在祂们的言行上同心合一,有同一个使命(。因此耶稣也可能在此要求门徒有同样的合一。实际上,耶稣在别处为门徒祈求合一时(11、21-23节),都与世界有关,祂极度渴望透过门徒的合一,世人会相信神已差祂的儿子来到人间。门徒之间的合一,是为了大使命的缘故而有的合一。我们若让引导我们的思绪,也就能说,是在大使命中和为了大使命的缘故而有的合一。然而已清楚显明,这在大使命里的合一,是扎根在门徒与圣父和圣子的合一/关系上。 12. 耶稣继续说,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NIV版翻译的‘by that name’,原文是en tō onomati sou,较好的翻译应当是‘in the name’当年耶稣在世服事时,是以从祂身上显明父神的方式,保守门徒的安稳,使他们不致偏离神,因此祂说,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灭亡之子”可指一个人的性格或命运或两者,此处是指十二门徒当中的加略人犹大,他没保持对耶稣的忠心,已去做出卖耶稣的事。作者在此没说犹大卖主的事应验了哪节经文,可是耶稣在引用说到犹大:“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 当新约圣经用“灭亡”(apōleia)这字指人或启示录中的“兽”时,一定是指永远灭亡;;;,;;;;,;。当耶稣说犹大注定要灭亡,是“要应验经上的话”,又再一次提醒我们,神在所有事上享有至高无上的权柄。然而需再一次强调,每当教导神掌控万事时,绝不可忘记提到人的责任,两者必须等量齐观。在犹大的事上,是魔鬼将卖耶稣的意念放在犹大心中;参:,但也是犹大自己心甘情愿做出此事,、5;参:、47;;。 13-14. 耶稣心中仍然想到门徒,就祷告说,现在我往你那里去,我还在世上说这话,是叫他们心里充满我的喜乐。耶稣祷告时门徒听得见祂的话,所以听到这话后,门徒就可分享耶稣的喜乐。耶稣只在另一处经文说到门徒可分享祂的喜乐,在那节经节耶稣说,一如祂遵行父神的旨意常在祂的爱中,门徒也需常在祂的爱中,并且在结尾时说:“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在另一处经节,耶稣虽没用“喜乐”这字,但也说到祂自己的一些类似经历:“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耶稣的喜乐来自遵行神的旨意,门徒的喜乐则该来自遵行耶稣的命令(参:。 耶稣继续提到门徒说,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当门徒接受了耶稣所给他们的神的道,就会像耶稣一样“不属世界”。世人不接受耶稣的话,就会像恨祂一样,恨那些接受耶稣之话的人,、24-25)。在第四卷福音书,当“世界”像此处一样,指与耶稣敌对的势力时,就代表仇视耶稣的犹太首领,他们想法设计要捉拿祂、44,,,,欲将祂置于死地,、25,,。 15-16. 我们现在来到耶稣为门徒祈求的第二件事: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虽然世界会恨恶耶稣的门徒,可是耶稣并没求父神将他们从世间拿走,而是要留在人间为祂作见证(。耶稣求父神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至目前为止,第四卷福音书每次提到那恶者(或魔鬼或撒但)的作为时,都是直接针对耶稣,要置祂于死地,,。一旦耶稣从人间舞台撤去后,这作为就会转而针对祂的门徒。因此耶稣祷告说,求父神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为这点祷告完后,祂加上一句说,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重复前面已说过的话(14节)。由于门徒不属于世界,但又要留在世间为耶稣作见证,就非常需要父神的保护。 17. 我们现在来到耶稣为门徒所作的第三个祷告: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耶稣此处的祷告与祂在对门徒所说的话有关:“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可是祂的门徒若因接受耶稣的道已经干净了,现在祂为何又要求神用祂的道使他们成圣呢?或许祂不是祈求他们得洁净,而是将他们分别为圣,专为神而用。门徒因为接受神的道而与世界有别(14节)。从负面来说,神的道将他们从世界分别出来,从正面来说,神的道将他们分别出来为神而用。下节经文就会解释这意味着什么。 18. 耶稣说明门徒被分别出来做什么: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第四卷福音书中有许多经节说到耶稣被父神差到人间,,,,,,,、18、21、23、25,,别处经文则说祂被差来做什么:拯救世人、传讲神的道,,和透过神迹显明神的作为,、37-38,。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耶稣被派来做神交给祂的工作,。除了通过耶稣替人类死而拯救世人这特殊的圣工之外,神差耶稣去做的所有事,现在耶稣也同样差门徒去做。简而言之,当耶稣离世之后,他们应当承袭耶稣的事工。圣父差遣祂来世间做什么,耶稣也同样差遣门徒在世间做什么(。 19. 耶稣在结束祂为门徒的祷告时说,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耶稣将自己分别为圣,专门照着神的旨意行事,这包括将关于神的知识和永生赐给凡相信祂的人,并为他们舍命。通过祂的舍命,就将他们也分别为圣,亦即将他们从罪恶中洗涤干净,从世界分别出来,在世上为祂作见证。 iii 耶稣为所有信徒祷告 20-21. 耶稣的最后一段祷告将所有信徒都包括在内: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祂的祷告是希望所有门徒,当时的与将来的,都合而为一,并且这合一是以祂自己与父神的合一作为范本。祂因此祷告说,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在此之前,耶稣许多次说到祂与父神的合一,特别是指祂在世上的言语和行为,,、37,,可是此处不仅是目的和行动上的合一,而是本质的合一。圣父和圣子能有本质的合一,是因耶稣所说:“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这个本质的合一也延伸到门徒:“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门徒与圣父和圣子的这种关系,是在耶稣回到父神那里,差派保惠师圣灵来到人间后,透过圣灵的圣工而产生,。由于圣灵来住在门徒中间,圣父与圣子也就住在他们当中,他们也同样住在圣父和圣子里面。 耶稣祷告要门徒在圣父和圣子里面的原因是,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这透过圣灵而使门徒和圣父圣子之间产生的生命关系,能使他们在世上所讲有关耶稣的信息可信度很高,且引导许多世人相信耶稣。当世人信耶稣后,他们就不再属于“世界”,而加入门徒的行列。 22-23. 耶稣继续祷告,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这段经文中圣父的荣耀是指有关父神的启示,耶稣就将这启示传授给门徒。当门徒接受这启示后,就会在圣父与圣子之间的合一荣耀上有份。门徒能在这合一上有份,是因圣父在耶稣里,而透过圣灵耶稣又会在门徒里。圣父赐给耶稣的荣耀,是从下列事中表现出来:祂们之间的爱,,耶稣所行的神迹,,父神给予耶稣的尊荣,和当耶稣舍下性命后的被高举(5、24节)。耶稣所要赐给门徒的荣耀也同样类似,是透过圣灵作媒介,所赐下与圣父圣子合一的荣耀。这荣耀也同样由他们和圣父之间的爱,、他们所行的神迹、父神赐给他们的尊荣,和将来他们与父神同享荣耀(24节)中表现出来。 耶稣继续祷告,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虽然NIV版将这节翻译为一个独立的句子,其实它是由两个具目的的子句构成,表示耶稣将父神给祂的荣耀赐给门徒的目的为何,即是使他们与圣父圣子合而为一。若将此段经文直译,应当是:“好叫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好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门徒彼此之间的合一(以他们与圣父和圣子的合一作根基),是向世人作见证的强大力量。耶稣虽然没说出,可是反过来也是可悲的真理。门徒之间若缺乏合一,就会拆毁他们为祂作的见证。 门徒的合一不仅见证耶稣被父神差入人间,也同样见证父神像爱祂儿子一样爱门徒。人们从他们之间的合一和爱心认出他们是神的子民。耶稣先前说过:“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当门徒以彼此之间的合一和爱心,显出他们是神的子民时,他们为耶稣所作的见证可信度就很高。 令人惊讶的是,耶稣居然说,父神像爱祂一样爱门徒。我们只能以门徒很荣幸地被带入圣父和圣子之间的爱中,来了解这事。 24. 这节包括了耶稣为所有门徒祈求的另一件事:父啊,我在那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这祈求又包含了两部分。第一,耶稣要求祂在哪里,门徒(父神给祂的人)也在哪里。祂在告诉门徒,祂离去是为他们在父神的家中预备地方,祂还会回来接他们到那里去。祂在这祈求的第一部分,对父神说祂要这件事实现出来。 第二,耶稣要求门徒可以看见祂的荣耀,是在创世以前父神给祂这位“道”的荣耀。早先耶稣说,父神爱祂是因为祂愿顺从地舍去性命,可是那只是一部分理由,远在创世以前,在我们所知的时间以前,父神就已爱了圣子,早在那时,父神就已将荣耀赐给了圣子。耶稣祷告要门徒看见的,就是这荣耀。门徒最终极的目标,不是参与耶稣交给他们的大使命,虽然这是非常要紧的,但最要紧的是看见他们崇高的救主,在父神面前的荣耀。 iv 耶稣作结束祷告 25-26. 耶稣以专注在祂与父神之间的关系上来结束祂的祷告:公义的父啊,世人未曾认识你,我却认识你。祂称神为“公义的父”,新约圣经虽然有三处经文称耶稣是“那义者”,;,可是只此一处如此称呼神。然而圣经常描述神的本身,、祂的道、祂的审判;,,和祂的赦免都是公义的。 当耶稣说:“世人未曾认识你”,是反映一个事实,世人(“犹太人”)虽抗议说他们认识神,可是他们并不认识神,证据是他们不接受神差来的那位。可是耶稣认识神,并且提到门徒说,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来。门徒因为认出耶稣是被神差来的,就与世人有别。耶稣说到他们,我已将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NIV版翻译为“我已将你指示他们”,但原文是“我已将你的名指示他们”,将某人的名指示给别人,其实也就是将那人指示给别人,因此NIV版的翻译也算恰当。早先耶稣在祂的祷告中说:“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6节),祂是透过祂本身、祂的教导和神迹来显明父神的名。在,耶稣说祂将继续将父神显明给门徒看,鉴于祂是在被出卖和钉十架的前一夜说此话,祂也许会从祂的受难,或祂升天之后圣灵来临时,或这两者,将父神更多地显明出来。 耶稣说祂将父神显明给门徒看,为的是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当耶稣将父神显明给接受祂是弥赛亚的人看的同时,也将父神的爱介绍给他们。耶稣在最后晚餐教导门徒的一件事,是父神爱他们,因此他们就能直接来到父神面前祷告。另外祂也教导说,凡接受祂的教导且遵行的,祂就会住在他们当中。耶稣一直住在门徒当中(“有我在他们中间”),是基督徒团体的独有特征(参:;。――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耶稣说了这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
「举目望天」:这是当时人祷告的一个习惯姿势。──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
我们知道这里所说的“时候”,是指着耶稣要上十字架受死的时候。而父是借着祂儿子被钉死,来荣耀祂的儿子。被钉死十字架是受羞辱,而神却说是得荣耀,真是不可思议到了极点。
──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
我们常求天父荣耀我们。父啊求你赐我这城市最大的教会,发动最大的兴奋,增加我属灵的能力,别人可多求我。当然我们没有将里有作充分的说明,但实在是我们所向往的。我们奇怪为什么答复迟迟不来,会不会因为父神不敢将荣耀交托给我们?祂知道我们会骄傲自恃,我们的成功还以为自己的膀臂有力,脚很快捷。但这在我们生命的长进方面有极大的危害。我们最好只荣耀主耶稣。然后祂必将荣耀赐给我们。荣耀会像金色的河流,涌入我们的心与生命。
我们应急切盼待主的荣耀,要祷告说:愿你的国降临,我们不要只期望祂再来有我们什么的份,别人成功的时候,我们应分享一份欢乐,要恳切祈求别人的成功,好似为自己祈求一般。这理想似乎不能达到,我们的力量也无法赢得,愿意受苦,甚至失败、看自己一无所有,只要我们的主被升高,这可能吗?
这是你所选择的吗?要放心,神必满足你的心,是祂所应许的福,祂必为你成就,必不使你缺少恩惠。这有福的经验必然来到,祂必教导你完全的爱。
【】父给子权柄管理一切被造的人,包括作供应和执行审判,又给子权柄把永生赐给人,叫死亡也要向子并属子的人低头,这就是父荣耀了子。因着子的所作,人认识了父和父的永远旨意,承认父为人所作的一切安排,尊父为大,这就是子荣耀了父。
──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认识神和祂所差遣的耶稣基督乃是永生”永恒一词的意义,希腊文用的是aionis。这个字不是指人生时间的长短。因为永恒的时间未必是欢乐的。它主要是指“质”的方面而言。惟独对神才可以用aionis这字来形容。换句话说,永生乃是神的生命。人若在此时此地拥有永生,进入永生,便是经历到神的生命所具有的光辉尊贵、喜乐、宁静、圣洁的特性。
──《每日研经丛书》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世人拒绝基督,并非由于祂所做的,乃是由于祂所是的。世人被邀请来相信基督,基要的对象在乎祂的身位以及祂的所是,而并非祂的所做。「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约壹5∶12 )。宝贵基督的工作,这是必定会有的,但主要的问题,却在于你是否有了神的儿子,而不在于你是否先明白神的全部救赎计划。得救的第一个条件,不是知识,乃是遇见基督。
你也许看见有些人是借着不切合需要的经文而得救的!他们由听道所领受的,似乎不是指向得救道路的适切经文,因此,你几乎觉得他们不可能在那基础上得救!但他们居然得救了!从前我常希望那些被我引领归主的人,能因着类的经文得救。但现在我已看见,得救初步的一切需要,乃在于他们个人接触神。至于神借着什么经节来完成这重要的第一步,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为了作成父所要作的,子曾降卑自己,隐藏了在创世以前就有的荣耀,没有人能从在地上的日子的身上看见那样丰满的荣耀。如今,该作的已经作好了,也就是该恢复荣耀的时刻来到了,所以子向父求恢复原有的荣耀。先是恢复荣耀,后是再加上荣耀,是荣上加荣的荣耀。因着“……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以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父荣耀了子,子也荣耀了父,子一切的所作都是为着要叫父得荣耀。
──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
「世界」:此处的世界应该是指「宇宙」。──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前,祂本是太初的话,与父同在的神,是父怀里的独生子。万有都是靠祂造的,都是借着祂造的,又是为着祂造的,约壹3-10,,,。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父如何是荣耀,子照样也是荣耀,因子与父原为一。但是子为要成就父的旨意,成功救赎,甘愿离开天上荣耀的宝座,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把神儿子的荣耀,隐藏在“人子”的外壳里。现在祂准备受死,成功救赎,经过死而复活,升天的过程,恢复祂荣耀的形状。道成肉身,所取得的身体,是必朽坏的,是羞辱的,是软弱的,是属血气的;但是复活的是荣耀的,是不朽坏的,是强壮的,是灵性的身体。创造者基督,如何是荣耀的,照样,复活里的基督是荣耀的。这就是未有世界以先,子同父所有的荣耀。
──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这样的认识是从领受神的道而来的,在神的道里看见父与子是合一的,一切属灵的事物,都是父在策划,子在执行,父所策划的是让子去成全,子所执行的是根据父的策划来定规。
──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
「叫他们合而为一」:原意是指「使他们继续合一」而非「使他们成为一」。──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主已将父神的名显明给门徒们。显明的意思,就是主借着祂的道成肉身,和即将要经过的死而复活,升天的过程,把父的生命繁殖到他们里面,使他们成为父的众子。主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门徒们,都是出于同一生命,所以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名字代表所有者自己,所以主是把信徒们带到父的生命里,求父在同一生命里保守他们合而为一,像三一神合而为一。另一面,名字也是代表所有者的权柄和能力。因此在父的名里,就是在父的权柄和全能里。父愿意祂的名被人尊为圣,祂顾惜祂的名,会为祂的名施行拯救;祂是为自己的名,引导我们走义路的那位神。父也是比万有都大,是全能的神;祂能照着运行在信徒里面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保守教会的合一。所以在父的名里,就是在父里面,在生命里,在祂的权柄和全能里。主是这样为信徒们代祷,把他们信托给父神。
──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
「保守」:「保存」的意思。「保护」:「护卫」,特指面对外界攻击时的护卫行动。
「灭亡之子」:指的应该是「犹大」。──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
「世界」:这里的「世界」是指「与上帝敌对的势力的总集合」。──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那些已将父的道赐给祂所拣选的人,主也已经叫他们借着道洗涤,因此他们已经干净了。父的话是生命,是能力,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能作圣别的工作,洗去所有肮脏污秽,成为圣洁,无有瑕疵。信徒们因为成圣,无有私心,不再争论谁为大,就能蒙父保守,合而为一。
──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注或作“ 脱离罪恶” )。」
「恶者」:原文可能指的是「撒旦」或「罪恶」。──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
「主知道那恶者必不放过祂的见证人,也知道祂的见证人的弱点,所以祂向父求这个保守的恩典。
“那恶者”或作“那罪恶”,“那罪恶”在圣经中一般说来是指“不信”这罪,但是已经属主的人不可能犯这不信的罪,他们不会再拒绝承认主。所以从上下文来留意,“那罪恶”的意思该是指破坏合一来说的。在属主的人中,主专注着要使他们活出合一的见证,若有人在妨碍或阻止神儿女进入这见证,这事在神眼中是很严重的,因为是分裂基督的身体,破坏神永远旨意的执行。
“那恶者”伤害不了见证人,但它可以影响见证人的心思,叫他们的心思从主的身上挪移,不再以主为见证中心。它不使他们离开主,但它可以使他们黏牢在主的事上,有意无意的让主事去代替主自己。比方说强调宗派的“功用”,或是把神学思想放在圣经真理以上,甚至把全人的热诚放在自己工作的团体上,这些强调会演变成固执,就造成与神的儿女们分开。所以要进到合一的见证,首先要对付撒但把分裂的心思放在人的里面,同时神的儿女们也要学会拒绝分裂身体见证的心思。
──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
「圣」:基本意义是「分别」的意思,后来引伸为「分别出来归给神」之意。──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
成圣一词是hagiazein,系由形容词hagios(一般译作圣洁 )演变来的。其根本的意思是不同或是分别。所以,hagiazein含有两方面的意思:成圣意指我们分别出来,作特殊之用。成圣不但是指分别出来担负特殊的责任;同时也意指接受思想、意志、性格上特利的装备,以便胜任所从事的特殊工作。
──《每日研经丛书》
【】「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 」
「自己分别为圣」:在七十士译本中,这个动词是用来指祭司和祭物的分别为圣,因此耶稣说出这句话时,应该是想及其十字架之死。──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
当你与主中间有了任何阻隔时,有一件事必然会发生,那就是你只能叫别人在灵性上软弱下去,你不能使他们高昂起来。要是他们是下沉的,你就使他们下沉更深。要是他们的感觉是抑郁苦闷,你在他们中间便使他们的郁闷益形加重。在神儿女们的交通中,你不能带进丰富,你无所贡献,而相反的,你还会削弱其中的属灵力量。
但如果你和主中间的关系是透亮的,那个光景就与上述的情形相反了。你的出现会成为别人的祝福,带给疲弱者以新鲜的活力,并灌注生命于圣徒的聚会,把其中的敬拜,祷告和赞美都丰富起来,只要你自己维持着与神那个活泼新鲜的交通,你就能够给祂使用,使那些似乎已断绝了与神接触的人,得以恢复过来,并重新活在这个生气勃勃的交通里。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
合一的完成是在于子的所有成了人的所有,使人所显出来的不再是自己原来所有的。人原来所有的永不能使合一出现,只有人接受了主的所有,合一就完成了。所以合一不是表现在组织上,也不是表现在工作的联合行动上,而是表现生命中,从这生命活出来的,合一的见证就现出来了。
──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
父神性美德的显现是荣耀。如同主耶稣在变化山上,显出祂原有的神性时,祂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几十年后彼得在回忆中说,他乃是亲眼见过祂的威荣。祂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祂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可见彼得一生难忘所看见的荣耀。主的荣耀吸引他,一生忠心跟随祂的脚步,至终为主殉道。同样,司提反也看见神的荣耀,甘心乐意为主殉道。是荣耀改变了扫罗,使他从逼迫教会的人,变成为主作见证,忠心到底传福音,为主作见证的保罗(徒二十六 )。荣耀是信徒经历救恩的总结;是所要进入之终极目的地。信徒的救恩是开始于父的生命,因信重生,有了永生,有了圣灵作儿子的名分,,,。然后外面有圣经,里面有保惠师,蒙父的话语洗涤,成圣;心思更新而变化,得着魂的救恩;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因此不再凭自己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活出基督,叫基督在信徒身上显大;经历荣耀,活出荣耀。当信徒操练敬虔,表明生命的道时,彼此会看见显在对方身上的神性美德和神的荣耀,自然的就会彼此相爱,彼此相助,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我深信,这就是主为信徒们代祷:“在父的荣耀里,保守教会合而为一”的真谛实意。
──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互在里面「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
我们和主有一种奇妙的关系,是世人所不能领会的,也是办不到的。人与人之间再亲近的关系也是外面的,没有法子放在里面,就是两个最相爱的人,心与心也不能直接相交,没有法子进入对方的心中,直接知道彼此的心。当彼此不谈话,不接触的时候,就没有法子交通,所以心里仍旧感到空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主的关系是真的,远比任何人为近,乃是互在里面,可以每时每地,直接在心灵里相交、相会、相爱。这爱也是能直接在里面感觉到的,人间彼此的爱都是在双方的心里,不易直接感觉到,因此可能有虚假的爱。
即或人能彼此在里面相交,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人里面的东西不多,范围狭窄,没有什么可以供应的。人的爱也很肤浅,所以不能满足彼此的心,只有神的爱,是长,阔,高,深,无限无量的,极其丰富,甘甜,与主在爱里的交通,远超过人间一切的爱,而且越久越深,永不改变,带着极深极大的平安,喜乐,盼望,但愿每个信徒都知道和主的这种关系,就不再寻求人间的一切,丢弃各种偶像,只有主成为爱的对象。
──《每日天粮》
【】在生活上显出父与子并信的人合一,就是神放世人中间的见证,这见证是把里面合一的生命活出来。
合一并不是统一,因为统一基础不是在真理里,而是在人的强势里。现今在神儿女当中有许多不完全相同的主张,这是非常容易给人在合一的见证上发生错觉的。不管用甚么方法去把不同的主张统一起来,都不会带出合一的果效,只有当神的儿女回到生命的引导里,不根据遗传与习惯,只根据真理的事实,一心一意活出主的心意,主所等候的完全合而为一就可以显出来。我们要注意,主说祂已经把父的名向门徒指示了,但主没有就此停住,祂再清楚的说,祂还要再指示。这不正是提醒我们,在真理的认识上要不住的寻求和辨明。
问题是出在神儿女的心思是否单单的向着主,人若没有任何的掺杂,单纯以主自己为方向,从生命的合一走到在真理上同归于一是必然的结果。主在祷告,主在等待,主也在作工,“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成为神的见证。但愿主怜悯我们,叫我们深深的领会祂这沉重的祷告的心意。
──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
「愿」:意思是「我定意要」。── 蔡哲民等《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历史的事实一再地显示伟人从他们的死获得荣耀。我们可从人如何死与在甚么时候死,看出他是怎样的人。他们也许曾经受到误会、受人贬抑、被认作是罪犯,然而他们的死显示出他们在人生中真实的地位。美国总统林肯生前也有仇敌;甚至那些批评他的人在他死的时候就见到他的伟大。他遭人暗杀后,有人从他的停尸间出来说:「现在他已经属于世世代代的人物了。」
他手下的国防部长史坦顿(Stanton ),一向把林肯视为粗鲁之辈,也从来不隐藏他对林肯的轻视,这时俯视林肯的遗体,两眼垂泪说:「这里所躺的是世上历来最伟大的统治者。」
英国人把贞德当作巫师和异端者,而把她活活烧死了。在场的群众当中,有一个英国绅士曾经誓言愿意在烧贞德的火中添一把柴的,竟说:「但愿那女人灵魂所在的地方,亦即我灵魂所至之处」,英王的一位部长离开现场,说:「我们输了,竟然活活烧死一位圣徒。」
孟罗斯(Montrose )受刑时,从爱丁堡的高街被带到麦卡克罗斯(MercatCross )。他的仇敌鼓动群众辱?g他,把东西分发给群众向他投掷。然而没有一个人对他口出恶言,也没有人向他下手。他穿?上好的衣服,鞋子上系?缎带,手上戴?白手套。一位目击者傅里莎(JamesFrazer )说:「他勇敢地在街上行走,脸上露出美丽、尊贵的容貌,使在场的人都感到惊奇,许多他的仇敌也承认他是世界上最英勇的人:他那豪迈的精神使群众印象深刻。」公证官约翰尼可(JohnNicoll )认为他像是新郎,而不像罪犯。英国政府一位官员在写给他上级的信函中说:「他的死无疑地比活?在苏格兰赢得更多的民心。我一生中未曾见过举止如此优美的人。」
殉道者的尊贵往往在死的时候才表露出来。耶稣就是这样,甚至在十字架底下的百夫长慨叹说:「这真是上帝的儿子」(太二十七丬54 )。十字架是耶稣的荣耀,因为他的死显露出最多的尊贵。十字架是他的荣耀,由于他的死吸引许多人来归向他,比他生前更多,连今天也还不断有人归向他。
――《每日研经丛书》
【】H. L.吉(H.L.Gee )提到发生在布利斯妥(Bristol )战争中的一则小故事。有一个步年叫贝尔法(DerekBellfall )服务于一个空袭警报站。有一回骑脚踏车把一份重要文件送交另一个站,回程途中被炸重伤。军方找到他时,他仍一息尚存,最后才说出:「信差贝尔法报告──文件已圆满送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一幅名画,画一名工兵修理野战电话线。刚修好,可以接通重要情报时,他却被炮弹击毙。画家画出他刚死的情况,图底下有两个字:「通了!」他为了使电话接通而献出了他的生命。
这正是耶稣所做的。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借着十字架把上帝的爱带给世人。
――《每日研经丛书》
【】
犹太人后来提到上帝的名字,是用四个神圣的字母代表,即IHWH。这个名字神圣得没有人敢念,惟有大祭司在每年赎罪日进入至圣所时不受此限。
这四个字母代表雅巍(Jahweh 又译亚畏 )的名字。我们一向称上帝为耶和华,变更元音改称耶和华的理由是:耶和华这个字的元音与主(Adonai )这个字的元音相同。希伯来文的字母本身是没有元音的。后来元音才加在子音的上面或下面,它们是一些小小的符号。IHWH这四个字母太神圣了。因此Adonai这个字的元音就加注在那四个字母之下。读者每次碰到IHWH的时候,并不是读作雅巍,而读Adonai。那就是说,在耶稣的时代上帝的名字非常神圣,一般人甚至都不晓得,更不用说去提上帝的名字了。上帝像是遥不可见的君王,祂的名字甚至连普通人都不敢提起。
――《每日研经丛书》
【】「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
神百般的智慧,是要借着教会,向一切灵界的势力显出来(弗3∶10 )。我们「合而为一」,就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由于今日神的儿女们没有合在一起显出身体的功用,所以他们好像一些破裂的器皿。举例说,我们把一个大玻璃杯打碎,它将成了什么样子呢?每一块碎玻璃,仍然可以盛一点水,但与那完整的杯所能容的水量相比,却大大不同了。在属灵的事上也是如此。我们个人所能领受的,用数学的话来说,只有长和阔两个度量,但如果我们在教会中,那容量就扩大为长阔高三个的总和了。一万个个别的基督徒,算不得什么,但一万个基督的肢体却是另一回事了。元首基督从祂的丰满里,还有更多属灵的丰富要赐给我们,但我们必须回到那伟大的容器——一个身体的地位上,方能容纳祂的一切。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坏消息和好消息(我祈求 )“使他们都合而为一……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
在圣诞节的前五天,报纸的头条新闻写着:“好消息?和平?在这间教会中找不到!”这所有一百三十三年历史的教会在闹分裂,牧师上台讲道时,受到了严词诘问。教会中纷争的派别,各自传递自己的奉献袋,要抢会众的捐献,就在一次崇拜当中,由于争吵一时失控,甚至必须请警察来教堂维持秩序。
这真是一个坏消息,我们对于基督徒因嫉妒纷争而曝光的现象,实在是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像这个教会的情形到底是罕见的。报纸总喜欢报导稀奇古怪的事,并不是普通的日常生活。我们在报纸上看到飞机坠毁的消息,而不是无数次的安全降落,他们报导一间教会由于愤恨而分裂,也从反面证明了我们有无数个充满了爱心的教会。
耶稣在钉十字架前,为门徒们祷告说:“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约1721 )
当那祷告在你的生活中和教会里蒙了神的响应,也许你们不会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但你们会使神的心喜悦,同时也可以帮助困苦的世人看见那和平的君王已经来临。
福哉!爱中同心,
肢体合一相通,
在地如同在天
体尝圣爱团契甘美。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生命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