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罗波安为甚么选择在示剑登基?
以色列人立王,通常在首都耶路撒冷举行。但是罗波安看到北方的支派可能叛变,他为了控制全境,所以往耶路撒冷以北约31公里的示剑,选择在那里被膏立。示剑是约书亚临死以前,召聚以色列领袖与神立约的地方。
人往往宁愿听信顺耳的谗言;我对于身旁人的意见,究竟用甚么准则去决定采纳与否?
听信谗言必招大祸。罗波安坐失良机,无法统治一个太平统一的王国,是因为他不听父亲所罗门时代的老臣劝谏,宁可听同辈人的谋略。他寻求建议,犯了两个错误:(1 )对于比他更明暸情势之人的献策,他未有慎重地考虑;(2 )他没有求神赐智慧,使他能分辨这两个建议中哪一个更好。
人很容易听从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的意见,因为他们的感受常与我们的一样。但是这些人的见地可能有限,当留心听比我们老练的人所言,他们的意见很值得参考,因为他们比我们见多识广,更能通透全局。
耶罗波安为甚么会逃到埃及去?
耶罗波安为甚么会在埃及?因为亚希雅先知曾预言:以色列国将要分裂,耶罗波安要在北国为王。所罗门听到这话想要杀他,所以他被迫逃往埃及。
罗波安竟说出这样的话,你想他从父亲所得的影响是──这对作父亲的可真是大提醒……
罗波安从他父亲所罗门身上,一定看到一幅作首领的不平衡的画面;他显然只看到治国的艰难,却没有看到守成的机会。他只留意父亲严厉的统治,自己就定意对百姓更加严厉。你与儿女谈到自己的责任时,一定不要只说埋怨不满的话,要多说喜乐的话;否则,你会令子女对你所做的工作,并你所服事的人产生反感。
罗波安贪权,几乎失去一切;在不可贪之处,我是否可以放手?
罗波安想以铁腕统治来掌握全国,结果几乎失去所有的。他的动机出于贪欲和权力,又操之过急,遂使国家分裂。其实他何需更多的金钱和权力,因为他已经承受了世上最富足的王国;他也不需要对国民控制更严,因为他已经是君王。他的要求不是出于属灵的明辨,而是出于自私。凡坚持要得到一切的人,常常损失惨重,甚至落到一无所获的下场。
以色列国分裂了──
这是以色列国分裂的开始。原本太平而统一的王国一分为setState({showLightbox: true,subject:'历代志下',cont:'看哪,我必给你仆人,就是砍伐树木的伐木工,二万歌珥压碎的小麦,二万歌珥大麦,二万罢特酒,二万罢特油。”' })">看哪,我必给你仆人,就是砍伐树木的伐木工,二万歌珥压碎的小麦,二万歌珥大麦,二万罢特酒,二万罢特油。”' })">二:十个支派随从耶罗波安,自称为以色列国,或称北国;犹大和便雅悯这两个支派则继续对大卫的后裔效忠,接受罗波安的统治,他们自称为犹大国,或称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