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历代志下第35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在我的生活中,神的“约柜”是置放于何处,是否早已搬离我的生命核心了?

在摩西的时代,利未人的职务之一就是当以色列人无论何时在旷野中移动,他们都要扛抬约柜起行。“你们将圣约柜安放在圣殿里”,意味着在约西亚以前,玛拿西、亚们这些邪恶的君王在位时,约柜被搬到圣殿的外面。现在这约柜要永远地放在圣殿之中,不再像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的时候随他们移动。约西亚告诉利未人,现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负起其他的责任(参代上24 )。

圣殿的守门者担当了甚么责任?

圣殿守门的都是利未人,看守圣殿的四个主要入口,每天早晨打开各门。他们也天天做日常的琐碎工作,例如洁净、预备献祭的祭物、数点人民对圣殿奉献的银钱等(有关圣殿守门的详情

守除酵节对以色列人来说,有何信仰上的意义?是否对我的信仰具有相同的意义?

除酵节是从逾越节结束后那日开始所守的为期七天的节期,和逾越节一样,也是纪念祖先出埃及这件事。他们要像祖先在离开埃及的时候一样,吃无酵饼七日。他们的祖先吃无酵饼为的是快速地准备好,急速地离开。这个节期使人记住,他们已经摆脱奴役生涯,来到神所应许之地。

迦基米施之战

迦基米施战役的历史背景是──

这件事发生于公元前609年,亚述人的首都尼尼微在三年前被巴比伦人毁灭。被打败的亚述军队在哈兰与迦基米施之间重整旗鼓,准备再战。但巴比伦差派部队去打败了他们,使其一蹶不振。法老尼哥想使埃及成为世界强国,他担心巴比伦势力的增长,所以假道犹大挥军北上,好在迦基米施协助亚述作战。但犹大王约西亚想截击尼哥,不让他从国境经过往迦基米施作战,结果约西亚阵亡,犹大变成埃及的臣仆。,但因玛拿西的罪 以及犹大人民的表面悔改 神并没有消除祂对犹大的惩罚。 )尼哥率军抵达迦基米施,与巴比伦军队相峙了四年,终于在公元前605年大败,巴比伦遂成为左右世界局势的强国。

神的信息一定出于信徒之口吗?有何根据?

约西亚不理会尼哥的警告,他以为尼哥只是异教的君王,不可能成为神大计划之中的一员。这种错误的假设断送了他自己的性命。尽管并不是人声称有神的信息就一定是真的,但神的信息也可能以人所想不到的方式临到。神在过去曾经对异教的君王说话。别让成见或虚假的臆断使你接收不到神的信息。

耶利米悼念约西亚的哀歌,与耶利米哀歌有没有关系?

耶利米虽然写了悼念约西亚阵亡的哀歌,但那不是圣经之中的耶利米哀歌。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鼓励你的牧师

他(约西亚)指派祭司各尽其职,鼓励他们在耶和华的殿里事奉。

《圣经》记载说约西亚王“指派祭司各尽其职,鼓励他们在耶和华的殿里事奉。”约西亚做了两件事:他指派祭司并鼓励他们。为什么?因为这两者缺一不可!你有多少次是在灵性得到提升、心里受到鼓舞后走出教会的?有个问题给你:你是否想过要告诉你的牧师这对你来说是多么有意义,或是给他们写一封电邮表达你对他们事工的谢意?牧师们被人踢(批评)比被人亲(表扬)的时候更多,大概有37%的人由于灰心而停止服侍。

你知道吗?即便是伟大的使徒保罗也曾灰心过,看看这段经文:“我们到马其顿的时候,身心无法安歇,面临着重重患难,外有冲突,内有恐惧。但安慰沮丧之人的上帝借着提多的到来激励了我们。我们得到激励,不单是因为提多来了,也因为看到他从你们那里得到了激励。他把你们对我的想念、对我的热心以及你们的哀痛都告诉了我,这使我更加欢喜。”提多给保罗的激励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提多来到保罗身边。提多的到来使“我们得到激励。”不管你喜不喜欢,你不去教会的言外之意就是——牧师不配我来听他/她讲道。

二、提多给予了鼓励。“他把你们对我的想念、对我的热心以及你们的哀痛都告诉了我,这使我更加欢喜。”

你就在本周鼓励你的牧师吧。

--1-今日圣言 9月27日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