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历代志下第34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对于约西亚的介绍,记在列王纪下24章。

敬虔的事奉,不在于年纪长幼,难道我已忘了“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的教导吗?

在当时的以色列,十二岁的男童已被看作成年人。约西亚在十六岁时,已明白他应尽的责任。他小小的年纪,就显出比他以前许多更年长的君王更有智慧,他定意寻求耶和华和祂的心意。切记不要因为年纪的长幼而不事奉神。

神的话语曾尘封在圣殿的深处,祂的话语是否也被我尘封在某一个角落里?

祭司希勒家得到的耶和华的律法书,可能是申命记。过去邪恶的君王在位时这卷书曾遗失,现在既然发现了,约西亚觉得必须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才能使国人遵从神的命令。在 13节之中,也详细记载了这一段。

对付罪孽是真正复兴的开始,轻看罪孽却是踏入灭亡的起点。我今天的步伐迈向何方?

轻看罪孽是人的天性──多方解释、原谅自己、怨怪别人、轻忽罪的伤害等。但是约西亚并不是这样,对于人民不理神的律法,他深感震惊,撕裂衣服表示忧伤。人真正地明白自己的罪,就会“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至得救”。你是否常常原谅自己却怪责别人,还自称那并不算太坏?神重视罪恶,祂要我们像约西亚一样地有真正的懊悔。

神的道可以改变生命,然而我是否正让圣经尘封在书架之上?

约西亚读到希勒家所发现耶和华的律法书,就悔改、自卑,应承照著书中所写的神的命令去行。圣经是神给我们“活泼而有功效”的道,但如果我们不去读它,就不能明白神的话。即使我们读神的道,也还不够,还要甘心乐意照着上面所说的去行;圣经藏在圣殿里和藏在书架上没有甚么区别。没有人读的圣经和遗失的圣经一样,都不能发生功效。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信仰中兴却并未改变最终衰败——我们能学到什么?

经文:“约西亚从以色列各处将一切可憎之物尽都除掉,使以色列境内的人都事奉耶和华他们的神。约西亚在世的日子,就跟从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总不离开。(

在圣经编排上,《耶利米书》是紧接着《以赛亚书》的一卷书,但两者写作时间却间隔百年。《以赛亚书》以犹大南国由盛世转向败落为背景,预言被掳(时间跨度为主前740-680年);《耶利米书》则从犹大南国败落开始,期间虽有约西亚的信仰复兴,却无补大局,最终被掳的预言被应验(时间跨度为主前626-584年)。

从两位先知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写作的侧重点。“以赛亚”的意思是“耶和华拯救”;先知在预言审判的同时,宣告了荣耀弥赛亚、受苦弥赛亚要来救赎的必然性。“而‘耶利米’的含义更可能是‘耶和华抛掷’,或指耶和华将先知‘抛掷’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或指神‘抛掷’列国,使他们为自己的罪受神的审判。”(参考新国际版圣经1429页注释)。

今天我要先介绍耶利米先知所处的历史背景,并且带领大家思考圣经中历史书和先知书之间的关联,以及相互之间的张力。

耶和华的启示第一次临到耶利米,是约西亚王继位的第13年。约西亚8岁登上王位,在登基后第8年,就是16岁的时候,“就寻求他祖大卫的神”,登基的第12年,就是20岁的时候,约西亚王“才洁净犹大和耶路撒冷,除去邱坛、木偶、雕刻的像和铸造的像……又在玛拿西、以法莲、西缅、拿弗他利各城和四围破坏之处都这样行。”(参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之时,就是约西亚王开始“信仰复兴”,大面积拆毁偶像崇拜的第二年,即主前626年。针对神的呼召,耶利米推辞,他说:“主耶和华啊,我不知怎样说,因为我是年幼的。”学者由此推论,耶利米可能稍微比约西亚王年轻一些,但他们属同一辈人。虽然如此,神还是拣选了这位年轻的先知。

就在约西亚王进行轰轰烈烈“信仰复兴”的高潮期,神让耶利米传递的信息是:“看啊,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国之上,为要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神让耶利米看到的两个异象:第一个是“一根杏树枝”,对此,神没有解释其意义。第二个是“一个烧开的锅,从北而倾”,神给予清楚的解释:“必有灾难从北方发出,临到这地的一切居民。”(参

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犹大国已经开始拆毁偶像,回归真神,神借着先知所释放的信息,却仍然是拆毁、审判、降灾祸,而不是赐福、降下赦免之恩?

约西亚王18年,也是耶利米蒙召的第5年,约西亚修理耶和华的圣殿,“祭祀希勒家偶然得了摩西所传耶和华的律法书……王听了律法上的话,就撕裂衣服”,并派遣官员求问女先知户勒大。先知回答说:“耶和华如此说:我必照着在犹大王面前所读那书上的一切咒诅,降祸与这地和其上的居民。”关于约西亚王,女先知传递神的响应是:“你便心里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必使你平平安安的归到坟墓。”即便审判必定来临,“约西亚在世的日子,就跟随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总不离开。约西亚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守逾越节”,又守除酵节。(参《代下》34)

约西亚在位共31年,从继位第8年开始寻求耶和华,第12年拆除偶像、第18年阅读律法书(一般认为是《申命记》)、带领民众过逾越节,当时他26岁。其后13年,圣经没有再纪录约西亚王更多的“复兴”事迹。直到他在位第31年,战死沙场。“耶利米为约西亚作哀歌,所有唱歌的男女,追悼约西亚,直到今日。”(参《历下

这里我们可以思考:历史书中所记载约西亚王的“信仰复兴”,为什么从《耶利米书》中看不到效果。在《耶利米书》,我们看到犹大南国既没有信仰上的更新,也没有国势上的强盛。约西亚尽心、尽性、尽力事奉耶和华,为什么整个国家没有得到在人看来的“好处”,最终改变犹大国的前途(虽然与北国以色列比起来,南国犹大因着包括约西亚在内的几位好国王,罪恶盈满的速度有减缓,亡国时间晚了一百多年)?

关于上面的问题,陆苏河教授这样总结:耶利米先知所传递的信息,“就被一股冲突性的气氛所环绕”:他一方面深恶痛绝地指责犹大南国普遍犯罪的事实;但从内心深处却深深地爱着他们。他一方面宣告被掳的必然性;同时又要求犹大国民放弃反抗、降伏巴比伦人。这样的联系、甚或张力,也反映在《耶利米书》和《列王纪下》、《历代志下》等历史书的记载中。

祷告:主啊,我们看到,主啊,百姓的罪孽日渐盈满,何其的深,以至于你的怒气无法转去。虽然约西亚王发动了信仰复兴,他个人得到了神的称许和祝福,却不能改变犹大国最终的悖逆和衰败。我们愿效法约西亚在日益堕落的世界中持守信仰。即使众人拒绝,我们仍要勇敢发出真理的呼声,对主忠心!更感谢你最终给世人赐下永久的盼望,就是差遣你的独生爱子来到这个世界。主啊,让我们在历史面前敬畏你,让我们自卑、回转,归向你!祷告奉耶稣的名,阿们!

--1-牧者恩言 11月11日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