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雅各的生命纵不完美,但值得学习的是他寻求神的心;我呢?我又是如何?
后来改名为以色列的雅各是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祖先。雅各和他的后裔都行过欺诈,所不同的是雅各一直寻求神,为了得到祝福与天使摔跤,清除家中的外邦神像;而他的子孙却不肯放弃崇拜偶像,并认为他们的福分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归向神,谨守仁爱与公平!是的,这我们都知道,只是不知道做到了多少?
何西阿呼吁以色列人遵守的原则──慈爱和公义,是神的特质中最基本的要素。这对信徒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人不易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有些人爱心有余以至宽容错误;有些人则坚持公义以至忘记爱。没有公义的爱,让人置身罪中,因为神的标准未被坚持;没有爱的公义,使人远离神,因为神的爱心未被彰显。重这个、轻那个往往会扭曲我们为神所作的见证。今天的教会也应该跟何西阿时代的以色列一样,同时坚持这两个原则。
以色列人看得到财富为神的祝福,只是在神眼中,真正有福的人是……
以诡诈的方法攫取财富在以色列已被认可,那些富裕的以色列人不能想象神会因此视他们为有罪。他们认为富有是神祝福的象征,却不去考虑钱财是如何得来的。神说以色列的富有并不能掩饰它的罪恶。切记神衡量成功的标准跟人不同。在祂眼里,忠诚胜于富有,品格重于钱财。
贫乏使人自卑,富有令人傲慢,人总把人的才干置于神的恩典之上,为何?你是这样吗?
富有的人和国家,常声称他们物质上的成就来自于自身的努力进取和聪明才智。应有尽有的物质财富使他们觉得没有必要依靠神。他们认为这些财富属于自己,所以有权随心所欲。若你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请切记所有的机会、能力和资源都来自神,我们只是神的管家。
同样的处境──住在帐棚里,今次难道神要他们回想旷野的生活吗?
每逢一年一度的住棚节,以色列人就一个星期住在帐棚中,来纪念祖先出埃及后,漂流旷野的四十年中神的保守,。这里由于他们的罪,神又罚以色列人住帐棚,但不是过节而是受奴役。
卑微者升高是神的恩典,我这卑下人身上有哪些神的恩典?
何西阿在这里引用雅各之例来指出:“不要忘记从前你卑微的出身,今日你所得到的并非出于自己的努力,乃出于神的恩典。”
带领以色列出埃及的先知是摩西。
经文:
7商人手持诡诈的天平,喜爱欺压。8以法莲说:我果然富有,得了财宝;我所劳碌得来的一切,人必找不到我有甚么可算为有罪的恶。9自从你出埃及地以来,我就是耶和华-你的神;我必使你再住帐棚,如同节期的日子一样。10我已吩咐众先知,又增加异象,藉先知设比喻。11基列没有罪孽吗?他们诚然是虚假的,在吉甲献牛犊为祭;他们的祭坛如同田间犁沟中的乱堆。12从前雅各逃到亚兰地,以色列为娶妻子工作,为娶妻子而牧放。13后来耶和华藉先知领以色列从埃及上来,也藉先知看顾他们。14然而以法莲大大惹动主怒,他所流的血必归到他身上。主必使他的羞辱归还给他。
俗语有云:「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先知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劝诫子民不要忘记主的恩典,切记富有饱足、得财富的力量全是从耶和华神那里来的(参。可是,神的子民却自诩现在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劳力回报。不但如此,他们是用大小法码和不公道的升斗来欺骗人,获取暴利(7节)。他们学像迦南人营商的手段,喜爱欺压。
「商人手持诡诈的手段」(7a节)可直译为「以法莲像迦南的商人」。「迦南人」在这里被译为「商人」,是因为他们像后来西岸沿海的腓尼基人一样善于营商。现在以法莲成了这块土地原来堕落的居民的接班人,以欺诈的手段致富,还自忖说:「人必找不到我有甚么可算为有罪的恶」(8b节);以法莲傲慢说:「我们有钱,我们发了财,没有人敢指控我们发横财」《现代中文译本》。他们如此傲慢,难怪何西阿刻意将神的家伯特利,讽刺为伯.亚文(参。
因以法莲是如此的自负,「他们的祭坛如同田间犁沟中的乱堆」(11b节)。迦南宗教像毒草的种籽透过犁沟的渠道,布满所有田地。迦南宗教像毒品一样影响深远,若他们不远离迦南地,像吸毒者要离开毒品流行的社区,他们就更会泥足深陷,无法自拔。因此,耶和华要使他们再住帐棚、再过旷野的生活。因为神一直都没有放弃祂的百姓,仍千方百计的引领他们回转归向祂。他引导他们重回旷野,因为他们在旷野反而更加认识耶和华的引导和深深体会祂才是他们一切的供应者。
先知再用雅各的故事与耶和华作为对比,为要让他们明白神一直没有丢弃他们,仍然看顾和保护他们。先知在第12至14节用雅各和神作对比:雅各为娶妻而服事,耶和华藉先知工作、雅各看守羊群,耶和华看守以色列、雅各为自己做事,及耶和华为救以色列独自行事等,显示人类牧人的有限,凸显神才是那最好和全能的牧人。祂不单牧养子民,也能保护他们。
先知藉雅各浓缩的生平,让子民记得神是怎样看顾保守他和以色列民。这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显示一切都是出于神的恩典。先知重述这段历史乃是要以色列免陷于健忘而走向背道的道路中。
思想:保罗在说:「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所有的有哪一个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求主帮助我们切记一切所有所得的都是神的恩典,不单不要浪费,更不要忘记,免致慢慢不知不觉地走向背道的道路中也不醒觉。
6月25日 莫忘曾与神相遇
经文:
3他在腹中抓住哥哥的脚跟,壮年的时候与神角力,4他与天使角力,并且得胜。他曾哀哭,恳求施恩。在伯特利遇见耶和华,耶和华在那里吩咐我们,5耶和华是万军之神,耶和华是他可记念的名。6所以你当归向你的神,谨守慈爱和公平,常常等候你的神。
昨日指出以法莲的罪行,南国也不相伯仲,先知藉以色列先祖雅各的经历提醒他们莫忘与神相遇、生命被神触摸后要归向神、谨守慈爱与公平,常常等候祂(6节)。
雅各的故事是以色列人和我们所熟悉的,我们可用「抓的人生」概括雅各的一生。他在出生时「抓人」的脚跟(参,长大后「抓神」(参。雅各在母腹中用手抓着哥哥以扫的脚跟;「脚跟」和「雅各」两个希伯来字是谐音。何西阿引用这双关语来揭露雅各的诡诈。雅各长大后又想胜过神,逃难时在伯特利与神角力。但这次的相遇却成了他人生的转捩点。
作者特意用了文学上的交叉型结构(3-4a节),让读者明白何西阿的焦点是放在雅各长大后与神和与天使角力都得胜的这件事上。究竟雅各是「与神角力」(3b节)抑或是「与天使角力」(4a节)呢?因着创世记只说是「那人」或「那位」,故此它可以是指与人或与神的角力。而神在旧约时代亦常以人的样子显现人前,因此何西阿说雅各是与神和与天使角力。
雅各在伯特利与神相遇,被神触摸他的生命,将他的生命扭转过来。
他第一次在伯特利与神相遇,是在离开父家投靠舅父拉班途中。那一次神在梦中向他显现,并把亚伯拉罕的约赐给他(参。第二次是十四年后在回程中,要面对哥哥以扫前,神命他到伯特利筑坛,以记念他逃避哥哥以扫的时候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神(参。前者是得迦南地的应许,后者是应许以色列遭遇困难时必得保佑。何西阿要让背道的以色列回想先祖雅各在伯特利与神相遇、被神触摸的经历,然后生发回转投靠耶和华的心。
先知语重心长的呼吁以色列说:「所以你当归向你的神,谨守慈爱和公平,常常等候你的神」(6节)。病入膏肓、罪孽深重的以色列又怎样可以回转归向耶和华呢?若没有神的帮助,他们就根本无法有归向神的意念与勇气。先知的意思是以色列不单是纯「归向」,而是要靠着神的帮助才能归到神的怀中。既有神的帮助,归向祂就不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了!
思想:请回忆神在你生命中某一刻如何与你相遇、怎样扭转你的人生?如今你的属灵光景又如何呢?是否更加长进抑或是停滞不前,甚至已经退后?无论光景是怎样,只要我们愿意依靠神的帮助,就回到祂的身边,从新上路。你愿意吗?
| 第12章 | 第13章 | 第14章 |
| 以色列悖逆的過去 | 以色列可憐的百姓 | 何西阿最後的懇求 |
| 回顧 | 前瞻 | 內省 |
金言习惯最容易使人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