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我的所作所为神都在隐密处看到吗?那……
神是无所不见,无所不知的。我们常忘记这点,如同以色列人一样。“无人知道”、“无人看见”这类想法使我们企图掩饰罪行。若你在面对极大诱惑时提醒自己:“神正注视着我,”就不致屈服受诱。遇有犯罪的机会时,切记神的眼目遍察全地。
热如火炉,当不会是指那些领袖的灵命高涨吧……
“热如火炉”喻指领袖们心中燃烧着对权利和诈骗的欲望。何西阿一生看见三个以色列王被谋杀,他们是亚撒利雅、沙龙和比加辖,他们的内政外交都陷于瘫痪,因他们忽视了神和祂的话语。
与外邦人通婚,会引致人们离开神;与非信徒交往,岂不──?你说我们仍然可以做点甚么……
以色列人与外邦人通婚并学他们行邪恶的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我们工作、生活或娱乐当中与非信徒交往时,要小心提防他们可能对我们产生的不良影响;看看能否从正面善诱他们,把他们引向神,而不要随波逐流、染上恶习。
骄傲?我只是看自己较人家好一点,怎算得是?
骄傲使人远离神,使人觉得自己不需要神或他人的帮助,甚至使人在其他方面的罪得到强化,因为若不首先去掉骄傲,我们就无法悔改。
人总在人的方法用尽后才寻找神,总在……你是这样吗?
以色列王米拿现曾买通亚述王帮他巩固王位,后来何细亚王反叛亚述、投奔埃及。在应该投靠神的时候,以色列的王却周旋于各国间,寻求结盟。
跟神背道而驰,我们的生活将陷入甚么景况?
“翻背的弓”就是有毛病的弓,是靠不住的。在战斗中射出的箭偏离目标,弓箭手就容易被敌人攻击。没有神的生命就如同翻背的弓;没有神的指引,我们的思想便充满了情欲、欺骗、自私和虚伪。长期被罪缠身的人很难有真正美好的将来。
在世间寻寻觅觅,为求寻得生活满足,人生意义,殊不知道,所需要的……
人们到处追求快乐、满足、财产、活力和人际关系,就是不亲近神。事实上,只有神才能满足灵魂深处的需求。人首先要仰望上天,向至高神求,神必满足你灵魂上的需要,而非物质上的需求。
经文:
8以法莲混居在万民中,以法莲是没有翻过的饼。9外邦人消耗他的力量,他却不知道;头发斑白,他也不觉得。10以色列的骄傲使自己脸面无光。他们虽遭遇这一切,仍不归向耶和华-他们的神,也不寻求他。11以法莲好像鸽子愚蠢无知,他们求告埃及,投奔亚述。12他们去的时候,我要把我的网撒在他们身上;我要捕获他们如同空中的鸟。我必按他们会众所听到的惩罚他们。13他们因离弃我,必定有祸;因违背我,必遭毁灭。我虽想要救赎他们,他们却向我说谎。14他们在床上呼号,却不诚心哀求我;他们为求五谷新酒而聚集,却背叛我。15我虽管教他们,坚固他们的膀臂,他们却图谋邪恶抗拒我。16他们归向,但不是归向至上者;终究必如松弛的弓。他们的领袖必因舌头的狂傲倒在刀下,这在埃及地必成为人的笑柄。
先知从领袖的腐败及宫廷中的混乱迷茫状况,转到以法莲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的外交政策。这段经文的描述应该是在叙利亚和以色列大战的阴霾下,即约在主前733年。那时,以色列大部分的领土已成为亚述帝国的殖民地,只剩余位于撒玛利亚附近的山地,名义上仍有政治上的自由。因此,信息的焦点是针对以法莲(8、11节)当时在埃及和亚述之间游走(11b节)、墙头草式的外交政策。
先知在第七章用了四幅图画描述以色列的情况:他们像烤热的火炉(4节)、是没有翻过的饼(8节)、愚蠢无知的鸽子(11节)和松弛的弓(16节)。其中后面的三个讽喻传达的信息是一样的:以法莲倚仗外交关系、从米所波大米飞奔到尼罗河,举棋不定,游走于亚述和埃及之间寻求盟友的援助,而没有寻求、倚靠神,是何等愚拙无知的举动。
「以法莲混居在万民中,……是没有翻过的饼」(8节)。「混居」有混杂同化的意思,意即以法莲在宗教上、文化上和政治上都被世界混杂同化了。昔日的无酵饼是用油调和的,而以法莲却被外邦民族混杂,成了一边烧焦,另一边不熟,半生半熟的饼。烧焦的那一面代表被世界同化,不熟的那一面是对神的冷漠。而最凄惨的是他们「头发斑白,他也不知」(9b节)。「头发斑白」配合没有翻过的饼的比喻,或可解为饼长出令人厌恶的灰白茸毛、生发霉烂也懵然不知,像参孙不知道耶和华离开了他也不察觉(参。何等可悲的惨况!
更严重的是以法莲也不察觉耶和华已离弃他们,因为他们「好像愚蠢无知的鸽子,求告埃及、投奔亚述」(11节)。他们缺乏了正确的选择能力和判断力,轻易接受诱惑,与外邦结盟。昔日两国结盟都呼吁双方拜奉的神明,作为盟约的见证和保护者。北国与埃及、亚述缔盟,明显是承认外邦的神明。这种举棋不定的外交政策犹如受骗的鸽子,往往忽略了四面埋伏的网罗。
以色列心怀二意,摇摆不定,他们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瞧!他们不寻求神(10节)、国之将亡,也不诚心哀求神(14节),反而变本加厉,向神说谎(13节),继续悖逆神(14节)、抗拒神(15节)。俗语有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色列最终如坏掉的武器,像「松驰的弓」(16节)失去了功能,不单不可能准确地射中目标,更会伤害了自己。
思想:箴劝勉说:「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认定他,他必使你的道路平直」。求主帮助我们不依赖环境、别人,甚至是自己,只一心一意的专心倚靠祂。
经文:
3他们行恶使君王欢喜,说谎使官长快乐。4他们全都犯奸淫,如同烤热的火炉,师傅在揉面到发面时暂时停止煽火。5在我们君王宴乐的日子,官长因酒的烈性而生病,王与亵慢的人握手。6他们临近,心里如火炉一般,他们等待,如烤饼的整夜睡觉,到了早晨如火焰熊熊。7他们全都热如火炉,吞灭他们的审判官。他们的君王都仆倒,他们中间无一人求告我。
先知把焦点从以色列全民的道德及宗教败落转移到王宫中的君王、官长及首领的身上。正所谓上有好者,下有甚焉;上梁不正,就下梁歪。以色列民的问题是源于作为祭司的宗教领袖和政治首领的君王的任意妄为,他们没有按照神的旨意来带领以色列民。何西阿先知用了文学上的交叉配对结构(Chiastic Structure),凸显这段经文(3-7节)的焦点在于「王与亵慢人握手」(5b节)及「他们临近,心里如火炉」(6a节);意即君王、祭司及政治领袖官官相卫,蛇鼠一窝。
先知描述的场景是在王宫里发生,是「君王宴乐的日子」(5a节)。君王醉酒淫逸,与那些轻慢王权的人随伙结伴,使整个朝庭昏昧愚妄。这场景可能是某位新王登基加冕之日,或周年记念的欢庆日子。然而,兴高彩烈的场景只是表面的荣华,其实是内藏杀机。「他们的君王都仆倒」(7c节)正正是何西阿描述北国末期的景象。
圣经学者均认为这个场景与北国以色列末期混乱的历史非常吻合。以色列在亡国前的三十年是一场阴谋不断的混乱、政治动荡不安的时期,宫廷多次发生暗杀事件,王位更迭频繁。自耶罗波安二世死后,短短三十年共换了六个王,其中有四个是被暗杀的,只有最后一个王何细亚,是死在自己的床上(参、25、30)。君王被杀轮替主要是与拥亚述和反亚述的两股对抗势力息息相关。可是,北国在这多事之秋,究其败落的主要原因乃是「他们中间无一人求告我」(7d节),即是没有求告那位与他们立约的神。
宫廷内的勾心斗角、你虞我诈全因为君王离弃耶和华、没有全心依靠祂,只顺从内心的欲念、被权力的欲望牵引。先知用「烤饼」为喻,指出领袖们的恶毒蓄意阴谋。虽然「烤饼之人」的身分难以确定(4、6节),但最有可能的是指政治界和宗教界的领袖们。先知更用「火炉」(4、6、7节)熊熊烈火比喻领袖们的权力欲像火炉的火焚烧,最终是玩火自焚。他们像一个烤饼的人「在揉面到发面时 暂时停止煽火」(4b节)和「他们等待,如烤饼的整夜睡觉,到了早晨却如火焰熊熊」(6b节)。意即表面看来是停止煽火,其实是火在炉中慢慢燃烧,直至叛乱的阴谋在猛不提防下如炙热的炉子将它烧焦灭尽。当权力欲暗暗蔓延扩张,就会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思想:常言道:「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扭曲了的权力欲,而没有制衡乃极可怕的事。在上位的更应深思权力带来责任,应为自己立下界线,向赐权力的上主负责。
| 第7章 | 第8章 | ||
| 不成熟的委身 1 10 | 不認真的認罪 11 16 | 不正派的國王 1 7 | 完全的征服 8 14 |
| 以色列的問題 | 以色列的懲罰 |
金言火为炼金,如同患难考验强者。
经文:;。
在先知时代,神曾责备“以法莲是没有翻过的饼。”-( 一面烤熟了,一面还是生的(参见。这跟以色列人偏离神的真道,并与列邦人行淫犯罪(即拜偶像)的事有关(参见;;这应成为我们末世基督徒灵性生活的鉴戒。
神藉以赛亚先知勉励他的百姓,说:“你们要查考宣读耶和华的书;这都无一缺少,无一没有伴偶。”-( 因此,我们学习神的话语时,务要掌握圣经真理的平衡度,不能偏食,免得影响我们灵命的健康发展。
“一半的真理,是真理的敌人”;是我们今天每一位信徒应该提防并远离的,否则我们也会不知不觉地成为“真理的敌人”。依靠圣灵的引导和启示,正确地解释圣经,并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见证神的荣耀。这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的职责,也是我们一生所要追求的人生标杆。
一、恩典与真理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耶稣基督降世为人,不仅赐下救恩给人类,也将神真理的道传给我们,使我们认识基督。
“恩典”指不须付出代价,可以白白得着的一种赏赐;是指神在基督里的赐予,是人不配得的恩惠,它给人带来祝福和喜乐;“真理”与神的自我启示有关,它并非虚无飘缈,而是具体又实在的一种对神的认识。
“恩典”这词语,强调人的完全无助与贫乏,同时又表明神的丰盛和无限仁慈;神在基督里作我们的享受。
“真理”特指神在基督里成为我们的实际体验和经历。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所以我们得着了基督,就得着了神的一切所是(真理)和所有(恩典)。
真理,通常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并有所要求;而恩典却是来应付真理的要求,给犯错的人予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参见,使人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
恩典的核心内容,就是主耶稣为他的子民舍命、赐下永生,,,并差派圣灵住在我们里面,。
在《约翰福音》书中,“恩典”常以“神爱世人”的方式出现,特别表现在主耶稣的行动里,给人带来医治与赦罪的恩典;“真理”则于主耶稣的话语里特别显明,启示了神的本性。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另译:“律法是透过摩西给的;恩典和真理是透过耶稣基督而来临的。”这里讲到基督的超越性,他远胜过旧约(参见来1-10章)。
“律法”是神在西乃山上藉着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参(;“律法”的功用是见证神的义;照着神的“所是”对人有所要求。
“恩典和真理”是神对人的供应和启示,使人能享受神并经历神,藉以应付神的要求。但我们必须相信耶稣基督,才能得着恩典和真理。神藉着律法向他的子民启示了他的性情和公义的要求;然而,耶稣基督是在末世中神恩典与真理最终和最高的启示。
律法是为着神的某种目的而赐给人的,它可以和颁布律法的摩西分开;恩典和真理是蕴藏在基督里面,永远不能分离。有了耶稣基督,就有恩典和真理;没有耶稣基督,就没有恩典和真理。我们不能只要恩典和真理,而不要耶稣基督。律法最多不过是神所是的见证-参(,恩典和真理却是神所是的丰满供应。
“恩典和真理”二者缺一不可。真理给了我们信仰与行为的准则;但恩典能帮助我们成圣,并远离一切罪恶的生活。有恩典而没有真理,容易叫人偏于极端;有真理而没有恩典,会导致人偏向生命的枯竭。
恩典是要求我们凭着信心去领受且获得;而真理不仅需要领受,更需要持守与实践。恩典,把我们带到神的面前去认识基督,享受基督;真理,却把我们带到基督里,去履行基督徒的义务和责任。
今天我们不但要强调“恩典”的应用;也要重视“真理”的运行与实践。这样才能满足于神的心意,彰显出神的荣耀。
二、信心与行为
一提到“信心”,我们都确认它与基督徒在基督里的“得救”“重生”“称义”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信心的主要对象,必然是基督和他十字架的救赎;而且真实的信心来源于神的恩赐。我们在神面前的蒙恩,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参见,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
在保罗宣讲基督复活的信息时,明确指出:“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即耶稣基督,下同)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
“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是约翰福音的主题信息,也是整本圣经有关福音的核心内容。因此,信心在基督徒得救重生的事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我们看到圣经其它地方也反复强调了行为的重要性,以及行为在信心中的价值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雅各说:“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为此,注重“因信称义”的保罗同样见证说:“原来在基督耶稣里,……惟独使人生发仁爱(即行为的见证)的信心才有功效。”-( 这里指出真正的信心是活泼有生命的,会生发出爱来。爱神爱人是蒙神赦罪的人对神的回应。信心是藉着爱来表达的,我们可以凭对人的爱来衡量自己的信心。
耶稣在马太福音中讲到“绵羊与山羊”的比喻时,也强调了有行为的信心其重要意义。“绵羊与山羊”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的行动表现。主耶稣对有行为见证的绵羊,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他们能得这样的福分(承受天国),不是他们的善行,而是因为他们与圣父、圣子建立了得救的关系。爱的行动,在有需要被爱的人身上,就是爱在主身上。末日,神会把顺服主的跟随者,从假冒和未信的人中分别出来;今天我们有爱心的行动,就是我们信仰的真实凭证。诚然,信心与行为是不可分隔,且是合而为一的。
三、救恩与审判
救恩,是神赐予人类的特殊礼物(参见,,是神对人类莫大的宽容和饶恕,它表达了神无比的大爱。审判,是神对罪恶的量刑与惩罚,彰显了神完全的公义和圣洁。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更是无可替代。神的宝座,具有双重的意义:施恩的宝座和荣耀的宝座;荣耀的宝座,于神的审判有关(参见
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既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罪的工价乃是死;又表达出神对世人圣善的爱使信基督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自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堕落之后,神对人类的呼唤始终是:“你在哪里?”。这是神为人类预备救恩的起源,直至基督来临后,成全了救恩。再者,耶稣宣告说:“人子(耶稣基督)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即远离神慈爱的人)。”-(
审判,是与人的犯罪有着直接的关系。罪在那里?审判也在那里,这叫“种什么,收什么”(参见。圣经中论“审判”有许多种类型:良心的审判,工作的审判,行为的审判,定罪的审判,永远的审判等等;都显明了神公义、圣洁的本质。
旧约中挪亚的方舟,亚伯拉罕献以撒,约瑟的故事,逾越节的羔羊,会幕圣殿的建立,神的律法,祭司的制度都是预表基督,指向基督的来临。连摩西、亚伦、大卫和众先知的预言,都与基督的救恩有关。
因此,救恩是神在基督里为世人所赐予的永恒祝福:它包括神的赦免和医治;保守和带领;同在和安慰,力量和喜乐,永生和产业等等。
为此,诗人向神感恩说:“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神是为我们施行诸般救恩的神;人能脱离死亡是在乎主耶和华。”-(
圣经也应许我们说:“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即身体得赎,并与主一同作王)。”-(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
关于“审判”圣经也有许多明确的教导:“这些事都已听见了(论没有上帝的虚空人生),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 “惟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他已经为审判设摆他的宝座。他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正直判断万民。”-( 新约圣经同样指出:“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脱离试探,把不义的人留在刑罚之下,等候审判的日子。”-(
保罗论基督徒的行为时,指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基督徒虽然已免去了定罪的审判(参见,但是罚恶赏善的审判,依然需要我们严肃认真地对待,否则,我们将会在永恒的国度中受到欠损(参见。
在福音书中耶稣也经常提到“审判”一事,25,,,24,,41-42,等),耶稣说:“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
当使徒们传扬基督福音的时候,也见证了基督“是神所立定的,要作审判活人、死人的主。”-(
希伯来书的作者,论基督徒的婚姻时提醒我们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
新约的雅各,论基督徒彼此相爱的生活时指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又说:“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
圣经警戒我们,说:“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 如果我们天天活在彼此相爱的生活中,也就是活在神活泼常存的道中;“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我们当确实地知道,整个罪恶世界的大结局,是在末日的大审判中进行:“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
在白色大宝座的审讯中,有很多册子揭开了;它们代表着神审判的案卷,里面纪录了每一个人或善或恶的行为。如今我们不是靠自己的善行得救,但是善行可以清楚印证我们与神的关系。
生命册纪录了那些信靠基督而得蒙拯救之人的名字,但愿你我都在其中,并将一切的荣耀与颂赞;都归于我们至高的三一真神。
结语:当一个人对于某项圣经真理,有了过度的偏重,而忽略了真理的另一面时,这就是“没有翻过的饼”。它会影响我们属灵生命的健康成长,失去了行走天路的平衡性。
神所启示给人类的真理都具有它的两重性,有其特定的伴偶。让我们依靠圣灵的帮助,去全面了解并掌握圣经真理的全貌,因而确切地明白神的旨意,且靠着主的恩典,行在神的正道中,不偏左右地见证神的荣美。
经文:“头发斑白,他也不觉得。”(《圣经·
灵性倒退的迹象、原因和医治by 麦克谦《忠心的侍奉》这句经文描述了一种不知不觉的倒退的情形;这种倒退也许是最危险的。我们常常见到人们年岁渐长,却没有留心到头发变白。大多数人不愿意别人说他们老,不愿注意衰老的过程。老年的迹象偷偷在他们身上出现,而他们并没有注意到。牙齿一颗一颗地脱落,手开始不稳,关节失去了灵活,眼睛开始发花,白头发星星点点地钻出来我们还没意识到呢,就已经变老了。灵魂在神圣事情上的衰退也是如此。
人灵魂中属神的生命会萎缩、衰老,这是一个严肃而触动人心的事实。它不会真正死亡。如果神把灵命赐给一个灵魂,神会保守它进入永恒的荣耀。“耶和华必成全关乎我的事;耶和华啊,祢的慈爱永远长存!求祢不要离弃祢手所造的”。但许多人还是会经历令人悲哀的衰退。这在《圣经》里写得很明白。神说:“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树,全然是真种子。你怎么向我变为外邦葡萄树的坏枝子呢?”“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因为我作你们的丈夫”;“头发斑白,他也不觉得”;“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
啊呀,我的朋友们,这些情形在我们身上就很明显。虽然我为神把人数加增给教会而赞美祂,但你们中间还有许多人尚未得救;虽然你们有些人似乎是力上加力,但还有多少人的情形是“头发斑白,他也不觉得。”多少人失去了对神的家的兴趣!在过往的几个月里,你们的情况就是这样。周二晚上不再象以前那么受重视;很少有人去家庭祷告会;基督的百姓倍受轻视。难道为了使其他人归正的热心没有减少吗?祈祷、赞美和慷慨好施也较以前少见?弟兄们啊!我们会众快成了见证属灵上的衰退的一块纪念碑了。
你们曾经多么热切地听神的话语!不管一周之中,还是主日,你不愿错过任何机会。你如饥似渴地听道,象是为自己的生命而听。你的赞美一度比现在要热烈、完满得多。你曾经多么仔细地珍藏神的话语,又转述给你的孩子和朋友们!你的祷告何其恳切!我怕我们要在你们许多人心上写下:“以迦博,荣耀离开以色列了”。
还有一个沉痛的事实是,这种衰退总是秘密的,不知不觉的。就象年龄:“头发斑白,他也不觉得。”老人很少注意岁月的渐渐侵入。通常来说,他们不愿去想他们已经变老了。信徒灵魂的衰退也是如此。它悄悄地、秘密地进行:信心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昏花,抓住耶稣的手渐渐松了;灵魂也失却了对以马内利所成就之工的新鲜的喜悦之情。而他并没有感觉到这一切。对罪恶的依从偷偷潜入灵魂:“头发斑白,他也不觉得。”
一、我们先来看一些衰退的迹象
◎《圣经》被忽视
一个灵魂开始被带到基督面前时,会喜欢神的话语。他对它的好胃口,简直就象一个新生的婴儿。新生的婴儿对母亲的奶汁有不间断的好胃口,灵魂对神的话语也是这样。他对《圣经》有了属灵上的理解,它看上去是那么诱人,那么容易懂。所有的话都为耶稣作证。灵魂如饥似渴地吸收,或急切地向牧师和他人询问难懂经文的含义,他茁壮地成长:“叫你们因此渐长”。神的话就象每日的食物,又象抵挡诱惑的利剑。
衰退的基督徒可是不一样!他对神的话语没有胃口。他还是读经,却把读经当作任务,甚至是繁重的任务,读的时候没精打采。其他书比《圣经》有趣多了。就《圣经》知识而言,他既没有长进,也不应用;不以谦卑接受,也不在一天中思想早晨读过的经文,更不会用“经上说”或“主说”来反击撒旦。啊,我的朋友们,金子是怎样失去光泽的啊!“头发斑白,他也不觉得。”
◎祈祷被忽略
“他正祷告”是保罗从死入生的第一个标志。灵魂喜欢与神亲近,喜欢进到幔子中,躺在耶稣的脚下,流泪呻吟。象他的主一样,信徒清早就起来,或在半夜里翻身起床,暗暗地向神呼求。找工作以前,或与朋友会面以前,或答复任何建议以前,他的心都会飞到施恩宝座前。他不停止祷告。他献上恳切的祈求,求神把他从罪中拯救出来。对那些诱惑最大的罪,他祈祷得最多。他为别人的代求深切、持久。对他来说,为别人祈祷是甜蜜的,容易的:“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至得罪耶和华”。
但所有这些都悄悄地变了。灵魂远离神,不把祈祷放进金香炉,也不进到幔子内,靠近神。早晨不再起来祈祷,夜晚也不呼求;遇到突然事故时也不祷告。如今他回答任何建议,都随从自己的心意,而不去求问主。他也很少用祈祷去对付罪。对某些罪,他不愿,或仅仅只是敷衍了事地祈祷一下,却没有决心去离开它。他很少为他人代祷,很少在心里把未归正的朋友带到神面前,很少为教会、为犹太人、为异教徒祈祷。啊,这些都是“斑白的头发。”
◎基督很少被尊崇
我们最初认识主基督时,祂是一切的一切。祂是洗罪的泉源,在祂那里我们可以不断地把我们灵魂上的罪污和不洁洗净。在祂雪白的义袍下,我们可以一直掩藏我们赤裸的灵魂。祂是磐石,从中涌出活水,永远伴随着我们。祂是慈悲的丈夫,我们的长兄,我们靠着祂从旷野走来。祂是我们的王,我们的心躺在祂脚下,这样祂就可以永远在我们心里作王。
当我们衰退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在良心上有沉重的负罪感,但我们很少向泉源跋涉。心里对基督救恩的道路也暗暗生了怀疑和不悦,很少在“不靠行为称义”下藏身;也很少饮于磐石它看上去枯涸了;或者是我们从祂身边被挪开了。我们不再依靠基督,白天黑夜也不再感到祂的同在。啊,这是可悲的“白发”的迹象啊。
◎罪不被恨恶
当我们开始认识主时,罪是什么样子?我们惊愕地发现罪的极端可怕。它看上去又邪恶又苦涩,就是这个重担把主耶稣压到了最低的地狱。我们无法忍受它,用尽力气逃离罪的试探,因敬畏主变得敏感:“耶和华的灵使他……必以敬畏耶和华为乐”。就象那些很快嗅到奇怪气味的野兽,在基督里新造的人也很容易嗅到罪的气息,迅速逃离。
而现在我们很少知罪,承认罪的时候眼睛不湿润。我们也很少,甚至不认罪。更不拨出时间来认罪。我们很少惧怕试探,灵魂犯罪时也越来越胆大妄为。
◎基督徒很少受到尊敬
曾经我们热爱所有爱主的人。基督为祂门徒所设的标志很适用于我们:“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我们与他们分享一切,这样就没有人会缺乏。我们每天彼此劝诫,好比铁打磨铁;我们不能忍受弟兄上的罪,便以爱、坦诚和谦卑告诫他们,他们因此也不感到被我们冒犯。
而现在,我们冷漠地看着他们,不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害怕他们看出我们的罪咎。我们不再象以前那样照顾贫穷的信徒,而是舔着自己的伤口,开始改变。我们不再每日彼此劝诫,他们责备我们时,我们就怒火中烧。我们不在爱中责备他们,而是一肚子怨气;要不就在背后说他们的坏话。
◎不敬虔的人不受警告
我们曾经私下里为他们哭泣,为他们的归正向神日夜祈求,憎恨他们的生活方式:“邪僻的事,我都不摆在我眼前。悖逆人所作的事我甚恨恶,不容沾在我身上”(诗一零。
而如今,我们的心不再为他们疼痛,也很少为他们的归正祈祷。我们甚至可能对他们所行的邪僻之事咧嘴傻笑。即使我们不参与他们的罪行,至少我们不责备他们。
二、让我们来看衰退的原因
◎允许私欲横行
以色列就是这样:“他们都是行淫的,象火炉被烤饼的烧热”。这就是以色列衰败的原因所在。你和我也不例外。利欲、肉欲或追求享乐声名,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肆意横行,使灵魂枯萎。你一度与之斗争,渐渐地,你的反抗越来越弱;然后,你就会为之找借口,想从自己面前把它藏起来,却又屈从于它的淫威。你的良心为此感到不安,偷走你对《圣经》的爱,使你在施恩座前疲惫不堪;使你不再珍惜神圣的救主,不再憎恶罪;使你躲避其他基督徒,不再怜悯那些不敬虔的人。我的弟兄们啊!我们要不就是罪的敌人,要不就要走衰退的道路,成为枯萎的枝子。一种情欲在你心里旺盛,就意味着在你胸膛上生了一条毒蛇。
◎属世的朋友
“以法莲与列邦人掺杂”。以色列人本应是特殊的民:“这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约翰叁书1:。但当他们把自己掺杂在万民中时,他们斑白的头发就开始出现。基督徒也是一样,他们是一帮特殊的人。耶稣说:“他们不属于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我们同耶稣一样,是与世界完全分离;我们身上有祂的宝血,心里有祂的圣灵,有特别的喜乐,也有特别的悲哀。我们是一群祈祷的人,一群赞美的人。然而,一旦我们开始与不敬虔的人掺杂在一起,斑白的头发就立刻出现,我们的灵魂开始枯萎。
不要误解我。如果神让你降生在不敬虔的家庭,你的家人不敬拜神,反而亵渎祂的圣名;不读祂的话语,你的耳朵也让恶人污秽的言语弄脏不要沮丧。这是你遇到的特别的试炼。神会调整你背上的负担,根据你的处境给你足够的恩典。但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没有神的地方,如果你选择不敬畏神的同伴,如果你冒险卷入敬奉这个世界的神的伙伴群中,(在那里《圣经》成了笑柄,传道人成了醉鬼口中的小调),你的灵魂就一定会开始枯萎。
你退到你的密室,打开你的《圣经》,但它圣洁纯净的话语不合你的胃口。你跪下,叠起双臂,但祈祷成了一种负担,你没有任何属灵的愿望。你称呼基督的名,但祂一点也不显得可爱。罪不再狰狞可怕,有生命的基督徒现在对你而言,是太古板,太严谨了。啊呀,这正是过去几个月里你的情形呢。冠冕从你的头上落了下来。因为你的罪,你有祸了!
三、有医治之法
你可以得医治:“以色列啊,你与我反对,就是反对帮助你的,自取败坏”;“但你和许多亲爱的行邪淫,还可以归向我”。撒旦引诱你说,没有希望了,你爱上那些陌生人,还有什么希望!撒旦在撒谎,记住,在基督里总是有希望。
要找出衰退的原因。你的心十万分不情愿这样作,但你必须找出来。如果你在一条下沉的船上,第一件要作的事就是找出漏洞;同样你也要找出你灵魂上的漏洞。这漏洞是偶像吗?丢掉它。顺着你的感觉感情一路找下去,直到把它揪出来。是某些你沉迷其中的情欲吗?把它割掉。是不是属世的伙伴?注意了,用手指点在上面。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心里的亚干,这就是祸根。
向神求饶恕。承认这些罪,把它归到替罪羊的头上,丢进为罪而开的泉源中。耶稣在呼唤:“你当归向我,因我救赎了你”。
除掉祸根。要象以色列人处理亚干那样处置你心里的祸根。寻求圣灵赐给你内心力量,除掉祸根,让它永无翻身之日。啊,我的朋友们,如果我们要洗心革面,就要在我们的过犯中吸取教训,在狮子的骸骨里掏出蜂蜜。醒来吧,醒来啊我的朋友们!地狱一如既往的幽深,基督一如既往地白白舍下。你们的灵魂是宝贵的。你们离永恒越来越近。想抵赖事实,而不是象迦勒一样专一跟从主,是多么愚蠢啊!“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哥前。
延伸阅读(原创)没有翻过的饼
经文: ;
证道:王福增牧师
在圣经里神对以法莲支派的批评是较多的,在这里神对他们的批评是以法莲与外邦人掺杂,以法莲是没有翻过的饼,什么叫没有翻过的饼?我们知道一只没有翻过的饼一面是焦的,而另一面是生的,是不能吃的,是不能供应给人的,这意思就是说,他们的毛病是将真理与事情看偏了,陷入了严重的片面性和极端化。
这节经文很值得我们思考,今天基督徒有时候在真理的认识上也有偏面,在生活上失去平衡,就好像没有翻过的饼,人很容易只见一面,而不见全面,有时候人对一个人的认识,对一件事的认识,对一个人的了解或者对一件事情的了解也是偏面的,举个圣经里的例子,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来到加低斯,派十二个探子进到迦南地探看实情,这十二个人所见的情况是一样的,可是回来报告的情况却是两种,其中有十个人是报恶信,他们认为迦南地的人都是巨人,不好惹,我们进入之后将来要成为他们的奴隶,来辖制我们,我们就没有自由,还不如我们在埃及的时候,这十个人这么的说,大家心里很害怕,就打算回埃及。而另外两人就是迦勒和约书亚回来却报告喜讯,迦南地是流奶与蜜之地、资源好、环境好、人也好,人虽然高大有力气,将来能为我们效力;神给我们预备了一处福气地,众人听了之后信心大增,同样一种情况就有不同的认识。有个故事,是说一家皮鞋公司派两个业务员到一个地方去考察,公司想在那个地方推销皮鞋,那两个去了以后,分别给公司打电话说明情况,两个人的电话内容完全不同,一个说这里的人都不穿皮鞋,推销绝对无望,是没有生意的,而另外一个说这里的人都没有皮鞋穿,推销大有可为,生意绝对好,同样是一件事情,但看法和认识完全不同。
神要我们基督徒在认识真理上要两面性,对真理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对事情的认识不要片面单方面,要注意整体,这是圣经的一个基本原则,今天我想提出三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 认识神是慈爱的 同时也认识神是公义的
1、我们都喜欢讲神的爱,也想听有关神是爱的信息,神的爱的确很奇妙,多少人因为神的爱而悔改,心灵得到了安慰和满足,一切都会改变,唯有神的爱是永远不改变,每个人都是神爱的对象,只要相信神,接受神的救恩,就必得到神的爱,约翰福音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2、我们对神的认识还有一面 就是神的公义
公义是神的属性,什么叫公义?就是正直无私,信实可靠,是非分明。
圣经多处提到神的公义,大卫说:“公义和和平是神宝座的根基。”阿摩斯先知说:“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如果我们认识了神是公义的,那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来侍奉他,要离开不义的事情。不洁不义的事情基督徒不能去做,行为要圣洁,行事为人要有新生的样子,要知道如果犯罪,还是要受神的审判。
第二 既要讲信心 同时又要讲行为
1、信心对基督徒来说是很重要的,说人到神的面前若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说“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很多人对神有怀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离开神,在圣经里我们看到主耶稣称赞那些有信心的人:称赞百夫长是个大信心的人;称赞迦南妇人的信心;还有我们熟悉的亚伯拉罕,他是信心的伟人等等,今天我们求主加给我们信心,让我们都能做一个有信心的基督徒。
2、信心固然重要,但有了信心不能没有行为,说,有了信心如果没有行为是死的。得救不依靠行为,但是得救以后要有好行为,信心是看不见的,是人里面的事情,但行为是看得见的。
行为是人里面信心的具体表现,如果一个说自己信心很大,却没有行为,雅各说,那信心是死的,是没有用的,是不真的,一个人的信心如何,可以看他的行为表现也如何。
有一位弟兄他很有口才,很会说,圣经很熟悉,说自己信心很大,认为自己是教会中灵性生命最好,不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他属灵,很有信心,但凡是了解认识他的人,一提到他的名字就会摇头,此人的口才不是为主传福音,而是专门论断信徒,自私得不得了,没有得到便宜他是绝不罢休,像这样的人还谈什么信心和属灵呢?当然我不是说一个人信了耶稣就应该完美无缺,人是不完全的,但是不能自夸骄傲,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圣经说信心乃是与行为并进,信心发展到什么地步,行为就应该跟到什么地步。也就是说,信徒内在的生命如何,外面的生活的表现也应该如何。所以信心与行动是并进的,二者不可分离,不能片面地强调信心,也不能片面地强调行为,如果强调一方面,那是不符合神的真理的全面性。
第三 有了热心侍奉 还有加上理性思考
说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要常常觉得自己爱主不够、爱心不够,保罗说要常以为亏欠,主耶稣曾经责备老底嘉教会不冷不热,不像热水又不像冷水,热心是重要的又可贵的,一个人有了热心才有能力为主作见证,才有能力传福音,才有新的气象。
为什么有的基督徒读圣经会觉得没有味道,祷告没有力量,听道会睡觉,就是因为没有火热的心。
有一个弟兄,每次参加礼拜时,一坐下就开始睡觉,一直睡到礼拜散会,有一次礼拜结束,信徒都走完了,他在睡觉还没醒,教会的长老不知道他在睡觉,还以为他在默祷,长老等了好久,觉得不太对劲,走近一听,这位弟兄在打呼噜,基督徒如果没有一颗火热的心,那在侍奉上就不会有长进,求主怜悯我们求主的圣灵挑旺我们爱主的心。
光有热心,没有冷静思考,也是不够的,说当慎思明辨,所以我们要分辨是非,要知道真假,要把握分寸。有人说,凡是用头脑的我都不喜欢,我想如果基督徒都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信仰会走进死胡同。信仰没有理性是不行的。
1、有一个传道人,他说自己讲道从来不用准备,完全是凭圣灵的感动,如果准备的话,那是没有信心的表现,结果有一次他在讲台上无道可讲,下不了台。
2、还有一个姐妹,他说基督徒生病不能吃药打针,单要祷告,如果吃药打针,那就是犯罪没有信心。
3、还有一位老姐妹不许孙子在考试前复习功课,叫他专门祷告就可以了,教会牧师知道后,对她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努力学习是人的本分,老姐妹对牧师说:“你是牧师怎么一点信心没有,上帝能叫磐石流出水来,何况是一次小小的考试。”听了以后真叫人担心,这些都是没有理性的思考,人怎么可以忘记自己的努力的本分呢?马丁路德说:“圣灵只帮助那些在真道上努力的人。”
所以有了热心,还要有理性的思考,这样才不会在真道上走偏路,求主赐给我们智慧和聪明,让我们在凡事上能荣耀他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