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用花言巧语的忏悔企图换取神的赦恩,其实我心也常是这样想……
这是以色列人的假设,而不是真正的忏悔。百姓不明白自己所犯的罪有多严重,他们没有远离偶像,也不认罪痛改前非。他们认为神的愤怒持续几天就会过去,却没料到以色列人马上就要被掳。以色列只对神提供的物质利益感兴趣,却不看重由敬拜真神而来的永恒的好处。然而,在批判以色列之前,请先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态度。你希望从信仰中得到甚么?你是否轻言忏悔,却从未认真思考生命中所需要的改变?
以虚伪面对信实的全能神,其结果你也想象得到吧……你又用甚么来响应神?
耶和华回答祂的子民,指出他们效忠的表白犹如云雾和甘露,转眼消散,毫无实质意义。对神表面委身而无真诚的忠心是轻松又容易的。若要宣誓忠于神,就用行动来支持你的宣言吧!
顺服与祭祀
有心敬拜神,行出来却只是形式上的!人有时不就是如此吗?
宗教仪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神,并且促进与神的关系,这就是神在旧约中设立割礼和献祭的制度,在新约中设立洗礼和圣餐仪式的原因。然而只有怀着对神的爱和顺从的心,这宗教仪式才对人有帮助;如果人的心远离神,履行这礼仪也是空虚徒劳的。神要的不是以色列人的礼仪,而是他们的心。你为何而敬拜?你“祭祀”和献“燔祭”的背后动机是甚么?
信誓旦旦,渐成背信弃义,你在诧异以色列人的背叛,可是我们自己又是如何?
何西阿书的主题之一是以色列违反了神与他们在西奈山所立的约(参出19-20章 )。神要以色列成为各国的光和祝福,。如果神的选民顺服祂、在全地传扬祂,祂就必赐他们特别的福气;若他们背约,就必遭受严厉的惩罚,这是他们应该知道的。可悲的是,以色列人违背圣约,证实了他们对神不忠。你是否也对神不忠?是否忘记了事奉神的诺言?
祭司与强盗为伍,逃城堕落为罪恶城,现今的世代也是如此?
基列(拉米在其范围之内 )曾是神圣之地,是逃城;示剑过去也是约书亚指定的逃城。然而,此时这些地方已变成堕落腐败之所,使人联想起的只是谋杀、犯罪,以及邪恶的祭司结伙埋伏,伺机杀害路人。
犹大人在为北国灭亡而窃喜之时,神却早有命定……
何西阿在此插入神关于“收割”的严正警告,使犹大人不因北国的灭亡而窃喜。神的殿在犹大耶路撒冷,犹大人认为发生在以色列的事绝不会降临到他们身上,但当犹大变得极度败坏时,他们也终归被掳(参王下25章 )。
经文:
4以法莲哪,我可以向你怎样行呢?犹大啊,我可以向你怎样做呢?因为你们的慈爱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露水。5因此,我藉先知砍伐他们,以我口中的话杀戮他们;对你的审判如光发出。6我喜爱慈爱,不喜爱祭物;喜爱人认识神,胜于燔祭。7他们却如亚当背约,在那里向我行诡诈。8基列是作恶之人的城,被血沾染。9成群的祭司如强盗埋伏等候,在示剑的路上杀戮,行了邪恶。10在以色列家我看见可憎的事,在以法莲那里有淫行,以色列被污辱了。11犹大啊,我使被掳之民归回的时候,必有为你所预备的丰收。7:1我正要医治以色列的时候,以法莲的罪孽和撒玛利亚的邪恶就显露出来。他们行事虚谎,内有贼人入侵,外有群盗劫掠。2他们以为我不在意他们一切的恶行;现在,他们所做的在我面前缠绕他们。
神呼吁祂的子民回转归向祂,不要继续在外面蹓跶、回到祂的怀抱里。以色列民确实已改弦易辙,展开了归家之旅。可是,他们的回转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因此,先知感叹说:「以法莲哪,我可以向你怎样行呢?犹大啊,我可以向你怎样做呢?因为你们的慈爱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露水」(4节)。
以色列的归家之旅不单只是短暂的转向,他们的悔改归向更是表面的、肤浅的行动,根本一点实质都没有。这里先知一针见血的指出以色列的问题是:他们只有表面的宗教仪式,却失去了信仰的实质。先知再次重申说,神「是喜爱慈爱,不喜爱祭物;喜爱人认识神,胜于燔祭」(6节)。这句话使我们想起扫罗王,他并非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说话,只是并不是完全的听从、彻底的顺服神的命令。他因贪恋亚玛力人的牛羊,竟私自留下部分掳掠之物,以致先知撒母耳感叹说:「看哪!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肪」b)。献祭是宗教仪式的外在表现,献祭的人若没有内里的真诚、乐意听从及遵守神的命令,那只是行礼如仪而已。
以色列已开始归家之旅,可惜他们的回转并不够彻底,他们在以色列境内仍遍布恶行。先知在第7至9节中像在指出以色列罪恶的地理简图,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即从亚当城(9a节)到基列(8a节),最后在示剑的路上(9b节),他们都行了邪恶。这里有一个难题,那就是第7节应该是「『像』亚当背约」(like Adam)抑或是「『在』亚当背约」(at Adam)呢?前者是指始祖亚当背约,后者是指以色列在亚当城的恶行。不同的翻译是因为希伯来文的介系词「像」和「在」较易混淆。早期到现今一些译本,包括了《和合本》都译作「『如同』或『像』亚当」。然而,按下半句「在境内(there),我行事诡诈」(7b)《和合本》及下文指到基列和示剑两个地方,将它译作「『在』亚当」较为吻合《思高译本》《吕振中译本》。即是说先知要指出的是以色列的暴行,首先集中在亚当城,而这亚当城则位于基列境内,在通往示剑的路上。
这三个地点紧密排列,精简地指出以色列的恶行延绵整个国家。不单是地理上的涵盖,更是全民都包括在内。先知说:「在以色列家我看见可憎的事」(10a节)。「以色列家」是一个总称,包括了以法莲、以色列和犹大,先知指的是全民及全地都违背了与神立的圣约。而更可怕的是,神的子民竟不知道犯罪是会受到罪的缠绕,罪好像海里的乌贼的触须,被它碰到就难以脱身。
思想:归家是回转的决定,不是一次的行动,而是不断实践的过程;更不是表面肤浅及局部片面的顺服,而是全面深彻的悔过。你是否每天都不断的回转呢?你的回转是否彻底而全面呢?
选读经文: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原文释义:“认识”这个词语使我们想到知识层面的认知,但是希伯来文的“认识”(yadah)带着更宽广的意义。“认识”的希伯来文意思强调从经验和关系之中得到知识。如果用于“认识别人”的层面,我们不但在头脑上认识对方的名字、年龄和身份等外在资料,更代表彼此透过认识而建立关系,互相关心。应用:亲爱的弟兄姊妹,希伯来文的“认识”帮助我们从圣经里学习何谓“上帝的知识”。希伯来人透过认识上帝的属性,与神建立生命的关系。“认识”不单指表面上认识别人,也包含了情感的交流和关系的建立,反映出“彼此相爱”的重要。教导我们,认识上帝就是与神相交。我们体验上帝的真实和属性的时候,也要重视与上帝的关系。上帝认识我们,也爱我们,胜于我们所献的燔祭。祷告:亲爱的天父,感谢你爱我们。当我们在母腹之中,你已经认识我们。你对我们的认识包含了爱和关心;你也希望我们认识你、相信你和爱你。求主教导我们如何带着爱与你建立关系,而不是单单认识你的表面。感谢主垂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默想:向人传福音的时候,我们只是传递一些上帝的知识来充塞别人的头脑,还是带领别人与主建立亲密的关系?
经文:
钥节: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祂。祂出现确如晨光,祂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
参考经文:;;
提要
我们曾在先知讲说的方式中,查考了圣灵借着启示、解释、光照和感动等方式,来将上帝的旨意和命令,透过祂拣选的器皿说出或写下来。我们也曾查考过圣灵的这些运作和充满,有时也会因为人的迟钝、拒绝、硬心而被销灭或延迟。因此,每一位要领受「作先知」这项恩赐的人,也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如此才能完全顺畅、清楚地完成上帝所托付于他的任务。今日的经文,先知何西阿向所有上帝的儿女发出呼喊说:「来吧!我们归向(转向)耶和华。」这是我们「得以存活」的唯一方法。接着他提到:「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祂。祂出现确如晨光,祂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Then shall we know, if we follow on to know the LORD:his going forth is prepared as the morning; and he shall come unto us as the rain, as the latter and former rain unto the earth.KJV)」意思是说,我们若有心竭力追求耶和华的智慧,祂(圣灵)的出现是必然的,就像早晨必然来临一样。因此当祂(圣灵)来临之时,对我们而言,有如丰润的雨水,滋润土地的晚雨。这真是「先知讲说」信息最美的描述了。
每一位拥有「作先知讲道(说豫言)」恩赐者,首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竭力寻求在那位预言者(圣灵)的面前存活。如果我们能以谦卑祷告的态度,竭力追求耶和华的智慧,我们才有可能得着祂的启示,得蒙祂的光照。如果我们能具备清洁的心,越多寻求与内住在我们里面的基督,有亲密的相交,我们才有可能领会祂所赐话语的奇妙,明白那些被开启的属灵真理。不但如此,除非我们拥有顺服的灵,和公义的心,否则我们属灵的眼睛,很难被圣灵所开启,我们也无法受圣灵的感动,明白圣灵的解释了。
诚如上帝的忠仆Gregory the Great所言:「我们要从上帝的话语(启示),认识上帝的心。」也诚如保罗所言:「你们当以基督耶稣心为心。」若想成为上帝的出口,拥有「作先知讲道」的恩赐,就先要具有祂的心。如此才能一步步,被圣灵引导和使用。默想
1.一个真正领受「先知讲道(说预言)」恩赐的人,他所该具备的条件:一个谦卑迫切寻求祷告的心,一颗尊主为大清洁的心,一个完全忠心顺服到底的心,和一颗大公无私公义的心。而这些我们都可以从主耶稣基督的身上发现并且学习。2.约伯在他寻求上帝的过程中,他体会到:「我们看不明的,求您指教我。」而主也亲自教导我们说:「人若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上帝,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深愿我们的全人能被主得着,能被圣灵所占有。圣灵的应许
1.来罢,我们归向耶和华。祂撕裂我们,也必医治。祂打伤我们,也必缠裹。过两天祂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祂必使我们兴起,我们就在祂面前得以存活。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祂。祂出现确如晨光,祂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2.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3.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在圣灵里祷告 亲爱的主阿!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驴驹,但我们仍要向您祈求:请赐下谦卑迫切寻求您的心和祷告的灵,愿我们一生完全忠心顺服您到底,行完您的旨意。奉主圣名,阿们!
阅读:
祂必临到我们……像滋润田地的春雨。——
我来到附近的公园散步,以消除疲惫。当我步下小径,一片青绿引起了我的注意。生命的嫩芽从泥土中迸出,再过几周就会绽放黄澄澄的洋水仙花,预告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又度过一个冬天的考验了!
当我们阅读何西阿书时,感觉上某些章节就像处于无情的冬天。上帝给这位先知一个如此不堪的任务,要他娶一个淫妇为妻,以阐明造物主对祂的子民以色列的爱。何西阿的妻子歌篾对他不忠、违背了他们的结婚誓言。但何西阿重新接纳歌篾,期盼他的妻子会全心全意地爱他。上帝也是如此,祂盼望我们对祂的爱坚固稳定、全心全意,而不是像清晨的雾气,太阳一出来就消散得无影无踪。
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如何呢?我们是否只在遭逢困难时寻求祂,在忧伤之中求问祂,却在诸事顺利的时候忽视祂吗?我们是否像以色列人一样,轻易地被现代的偶像如:忙碌、成功和各种影响力所左右吗?
今天,让我们重新委身于这位爱我们的上帝,祂对我们的爱确实可靠,如同冬去春来一样。
主耶稣,祢为我们舍生命,叫我们得自由。
求祢帮助我们,能全心全意地爱祢。
先知何西阿的信息大有能力且不屈不挠。何西阿书是圣经中第一本小先知书,也是小先知书中最古老的书卷之一。何西阿生活和事奉的年代,乃是在北国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人掳掠之前。何西阿书的信息反映了整本圣经的信息。上帝吩咐何西阿娶一个妓女,忍受她的不忠,并将她从卖淫的生涯中买赎回来,以此向以色列民传递祂慈爱、怜悯和宽恕的信息。我们虽然悖逆,上帝仍赐下救赎,这是贯穿全本圣经的信息。知道上帝在我们犯罪之际仍赐下救恩,会如何激励你呢?
经文:,
归纳这两处经文,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良善胜于献祭。神所喜悦的不是外在的礼仪,而是人的内心献上良善的祭。如果我们在神面前献祭,但我们内心却失去了良善,所献的祭是毫无益处的。那么,在神面前胜于献祭的良善到底是什么呢?神透过弥迦书6章告诉我们,胜于献祭的良善有三方面的内容。一、实行公义耶稣在世时曾两次洁净耶路撒冷的圣殿。他毫不客气地赶走了利用圣殿这个特殊场所为自己谋私利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他用绳子当做鞭子把牛羊赶出圣殿(约2:、太21:)。这些都是神的公义在耶稣基督身上的体现。神公义的属性要求我们这些献祭的人、事奉的人、敬拜的人的活动也当融入公义。如果我们没有实行神的公义,无论你参与了什么活动或是献上什么祭都不能蒙悦纳。大卫以占有拔示巴为目的,围绕这个目的,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柄,命令约押把拔示巴的丈夫派往攻城队伍的最前方,让他死于敌军的乱箭之下。战场上死亡是正常的事,然而拔示巴丈夫乌利亚的死显得很不正常。因为在这件事上大卫失去了公义,大卫没有把神的公义融入他的工作之中。所以当拿单先知指出他的罪时,大卫不得不在神的面前认罪悔改,三次颂赞神的公义。还在诗中宣告说“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神惟独喜爱的是公义的祭。人若违背了这个法则,所做的一切是徒劳无功的,是自己欺骗自己或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神所悦纳的。今天在教堂的内外,所有一切的敬拜、一切的礼仪以及弟兄姐妹聚集在一起时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我们在神面前所献的祭。但是在这一切事奉中,如果我们事奉的人不再体现出神的公义,在崇拜、礼仪、活动中也违背了神公义的法则,那么我们所献一切的祭,最终都是虚空徒劳的。良善胜于献祭,实行公义就是神所要的祭。二、爱好怜悯神不论人的功过,总是向悲伤、哀痛、劳苦、愁烦的人,施予良善、恩惠和慈爱。神是怜悯人的神,按照神至高无上的原则,他要给谁就给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神不仅使人暂时的需要得以满足,他更赐给人类永远的救恩和福分。他怜悯以色列百姓,也怜悯我们这些外邦人。神给了我们丰盛的怜悯,同时也要求我们用爱心怜悯恩待别人,这就是神所要我们献上的良善的祭。有一个种田人,他田地丰收粮食有余,过着富庶的生活。他也常常在神面前为着教会中贫穷的弟兄姐妹代祷说:“上帝啊,求你使那些贫穷的弟兄姐妹有饭吃、有衣穿,求你像看顾我一样看顾他们。”他的祷告可谓是情词迫切,让人受感动。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个弟兄,向他呈明自己的难处。他听后说:我所能做的就是为你祷告了。说完,就拉着那位弟兄准备为他祷告。正要开口时,他的儿子跑了进来,说:“爸爸,这件事情就不用麻烦上帝了。”说完,从米缸里挖出一包米递到那个弟兄手中。那位富有的种田人羞愧的满脸通红。他没有向劳苦愁烦的人施予怜悯,他祷告的祭在人看来是必要的、是美好的,但在神面前没有任何的果效。当我们自己身处顺境时,却能对别人的遭遇,给予同情和援助;对那些比自己力量薄弱的人施予怜悯、宽恕和爱心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所献上的良善的祭,是神所悦纳的。三、谦卑与神同行有一次,门徒来到耶稣面前问了个敏感问题:天国里谁最大?显然,他们都想做大的。耶稣没有正面回答,他叫来一个小孩站在他们当中,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象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每次我们花巷儿童诗班的孩子们献唱时,总会有许多信徒被感动。因为看到孩子们的单纯和谦卑,他们唱完之后一定不会去比是不是我唱得比别人好。与神同行很重要,但在同行的人中若没有谦卑,我们的服侍不过只是停留在仪式和外表上的形式而已。我们不仅没有做到谦卑,在不如己愿时,还常常指责别人不义,甚至为了满足私欲争夺权力而拉帮结派,攻击别人。如果我们不能谦卑与神同行,相反却是心高气傲、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哪怕做的再多都毫无用处。因为神所喜悦的祭是我们谦卑与他同行。《论语》中讲过一个不喜欢夸功的孟之反。当军队败退时他留在撤退队伍的末尾断后,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等到将进城门时他又策马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尽到领军人物的职责。国王听说他所做的事情后非常感动,认为他的精神值得学习,要给他奖赏。他却说:不是我自己要留在后面,而是我的马走得慢。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而是孟之反谦虚和恪尽职守的高尚品格。他的谦卑,反而让国王越发敬重他,给了他更大的奖赏。今天,神愿我们常存谦卑的心。无论我们所做的是什么,都不如谦卑来的更被神看重。谨慎自己的言语、端正自己事奉的态度,正确审视自己事奉的果效和细心察验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都是谦卑的美德在人身上的流露。弟兄姐妹,让我们在先知的警告中回转过来,把焦点定睛在神的身上,追求神所喜悦我们去做的。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一件事:向神献祭没有内心诚实是不蒙悦纳的。求主帮助,让我们看重的不是外在的礼仪规条,而是实行公义、爱好怜悯、谦卑与神同行,叫我们的所作所为得蒙神的记念,讨神的喜悦。在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需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聚在一起,彼此相会。前不久,我参加了孩子小学举办的公开课,在课上,小朋友们都带了自己最喜爱的书本、玩具、卡片等去结交新朋友。我发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小朋友能自然而然地聚在一块,互相认识、互相交流,这样就容易交到新朋友。古语说:“投其所好。”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与人交谈要明白对方到底喜欢什么,才能进一步沟通。没有爱好的人,你就很难打开话题,与之交心。
今天,我们因信靠主,能来到神的面前,与祂交往。那么,到底什么是神喜爱的?在我国,每逢一些节日,人们都会烧香、烧纸钱、供水果等,祭拜他们的神,甚至有人在庙中建造金的神像来讨神喜欢。但这些都是我们的神所不喜悦的。我们如果不了解神喜爱什么,那么我们所献上的将不能满足祂的要求,自然也就无法讨祂的喜悦。一、怜恤的心上,上:“我喜爱良善(或作‘怜恤’),不喜爱祭祀。”先知何西阿的信息告诉我们,神喜欢的不是“祭祀”这种表面上的仪式,祂喜欢的不是祭物、祭品,祂喜爱的是人有一颗良善的心,有怜恤人的心。“怜恤”在原文中含有“慈悲”的意思,就是当一个人处在痛苦和折磨的时候需要有人去帮助他。这种痛苦可能是来自身体(饥饿、口渴、病痛),也有可能来自心灵(孤单、辖制)。拥有一颗良善心的人,都愿意怜恤他人、体谅他人,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马太福音》十二章中,耶稣也引用先知的这句话来教训法利赛人。事情的起因是,耶稣和祂的门徒在安息日经过一片麦地,门徒饿了,忍无可忍之下掐起了麦穗吃。这时,法利赛人就指责耶稣的门徒犯了安息日的规条。旧约中规定安息日不可作工,另外法利赛人的传统中又加上许多口传的律法,是《圣经》中所没有的。正统的犹太人在安息日要遵守许多规定,如安息日不能开灯、开车、按电梯按钮、发信息等,看电视用定时器来控制,但不能换台。因此,法利赛人看见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吃,就指责他们犯罪了。耶稣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耶稣教训法利赛人,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吃不算有罪,是因着身体的需要,否则要一直忍受饥饿的折磨,不能专心敬拜神。“安息日”不是辖制和捆绑人的,相反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怜悯帮助有需要的人是蒙神喜悦的。《诗》约翰叁书1::“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二、认识神下)下:“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燔祭”是指在会幕门口,祭物要被杀死、流血、火烧。“常献的燔祭”一天要献两次,早晨一次,黄昏一次,每次要献1只公羊羔,。每逢安息日,要多献2只羊羔。献祭不是用物质来贿赂神,遮住祂的眼不看我们的过错。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献的祭越多,罪就越多,需要神的赦免。献祭预示着赎罪。:“祢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祢也不喜悦。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祢必不轻看。”这首诗是大卫的悔罪诗。先知拿单指责他与拔示巴犯罪得罪神。大卫知道他所认识的这位神,不是喜爱祭物,以祭物为满足的神。对于一个君王而言,献上多贵重的祭物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大卫知道这些并不能解除他的罪。神所要的是一颗忧伤痛悔的心,向神认罪悔改,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蒙神悦纳,认识神、归向神才是神所喜爱的。当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祢不愿意的,祢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祢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耶稣用自己的身体当作祭物献上,成为我们永远完全的赎罪祭,为了遵行上帝的旨意。今天,我们不再用献祭的方式来讨神的喜悦,而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祈求神的怜悯和饶恕,使我们在祂里面成圣。根据教会的传统,本主日是将临期第一主日,将临期共有四个主日,预备纪念耶稣降生。将临期以紫色为主,代表悔改,之后便迎来圣诞节。耶稣基督降生为要解除世人的罪,我们也当学像耶稣,以身体为活祭献上给神,这是神所喜悦的。三、听命顺服:“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这句话告诉我们,扫罗王的失败在于他没有听从神的话。在与亚玛力人争战前,神就要求扫罗要灭尽他们所有的,但扫罗却怜惜亚玛力王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只杀了瘦弱的。撒母耳质问扫罗为什么不听从耶和华的话,扫罗却声称是要将这些物献给神。实际上,扫罗试图用大型的献祭仪式来隐藏掩饰背后的丑恶、贪婪和不义的事实。扫罗希望在百姓中获取虔诚的声望,利用宗教掩人眼目,徒有敬虔的外表,没有敬虔的实质。不顺从导致扫罗被废,失去王位。因此,外在的献祭仪式并不代表内里听命与顺服。《马太福音》约翰叁书1:记载,一个人有两个儿子,父亲叫两个儿子去葡萄园作工。起初不愿意去的大儿子后来因着懊悔还是去了,而答应去作工的小儿子,后来却没有去。耶稣借着这个比喻告诉众人,哪一个才是遵行神命令的人,就是常常懊悔,相信、听从神的人。:“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愿神祝福弟兄姐妹,让我们常存怜恤人的心,在追求真理中不断认识神,使我们能真正听从祂的命令,顺从祂的旨意。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
竭力追求认识祂;祂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以色列是神特别拣选的子民,在何西阿事俸的期间,北国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在位四十一年,神藉着他让国家有了复兴。可惜的是,他仍然拜金牛犊偶像,偏离真神,使以色列人陷在邪淫的罪中。
即使这样,神用律法之外的慈爱,通过何西阿先知向百姓表明,等待以色列百姓的归回。“(以色列人)虽然偏向别神,喜爱葡萄饼,耶和华还是爱他们。”
神真的是爱我们,虽然我们自己有各样的亏欠与不足,在别人的眼里可能是卑微、低贱的,但是在神的眼里,我们是被寻回的宝贵儿女。
神重视我们生命的成长,就如父母重视孩子的成长一样。我们信仰的道路漫长,没有终点,一生都要跟随耶稣,不能掉队。神喜欢看到我们成长,祂期待我们生命持续地长进,祂希望看到我们在不义的事情上速速回转,在低谷时能更深地经历与祂的同在。
追求认识神,就会让自己与神越来越亲近,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神给我们的恩赐和智慧,也会发现神在我们身上的心意与计划。小孩子们要学习知识才能成长,最终可以适应世界,同样地,被造者需要认识创造主,才能明白被造的意义。
认识神要竭力
圣经告诉我们要“竭力追求”认识神。“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神渴望我们认识祂,为了给我们丰盛的生命,给我们永生的保障,因为神爱我们。神希望我们从罪的捆绑中得释放,让生命得到改变,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当我们灵性冷漠的时候,比如,祷告没有警醒、礼拜不再积极、赞美失去感动、侍奉缺少动力时,你会感到与神的关系远离了。这并不是意味着神不爱你,而是你主动寻求神的的心志少了。
神一直爱你,你也要尽力爱神,以神为乐,追求与神亲近。小孩子离父亲很远的时候,只要父亲蹲下来、张开双臂,小孩子就会欢喜地跑到父亲跟前。神的慈爱从未改变,我们要被祂的爱吸引,快跑来跟随祂。
如果我们陷入罪的辖制中时,我们更要竭力寻求神,不给肉体的软弱找理由。竭力求神改变我们,除去身上神不喜悦的地方,这样软弱才会变刚强。“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我们可以靠着主得到我们需要的,同样,也可以靠着主抛下我们不需要的。
认识神要持续
我们想要明白神的奥秘,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认识神。有人说,拿出圣经的一句话,足够讲道人讲好几次的道,而且每次讲的还不一样。圣经是神对人的启示,虽然只有66卷,但是其中的真理与教导,用尽我们一生都难以参透。
可以这样描述圣经内容:字句有限,精意无限。只有通过反复读经、听道、默想、灵修和祷告,才能得到更多的启示与帮助,这是我们认识神的方式。
认识神不能停滞不前,不要等到需要神的时候才想到神,我们的祷告也不应该是一个应急的“指挥棒”。若缺乏读经和祷告,没有追求神的心,就会导致自己的生命长进停滞,甚至灵性倒退。
不持续地寻求神,将缺乏对真理认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会造成片面地理解圣经。每当遇到环境的时候,没有神的话语作为随时的帮助,会很容易地埋怨和跌倒。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很好地说明了认识神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停滞不前,这样神对我们的赐福才会持续下去。
认识神使你得福
可能见过这样的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是相当消极的想法,把人生错误地看做短暂而无意义的,又错把属世短暂的“福”,看作是值得追求的福分。其实不是这样的,相信耶稣的人都知道,虽然自己不能消除人生的苦,但靠着主就有喜乐常常围绕身边。活在当下,仍可积攒天上的财宝。
一旦把属世的享乐看得很重要,这样很容易受到迷惑而陷入罪中。“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神爱我们,使我们因着基督作为中保脱离了罪恶捆绑。
我们的神不仅给我们日用的饮食、免我们的债,还要赐福给我们。“祂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用来形容春雨的宝贵价值。神的话能滋润我们的心,也让我们得享饱足,一无所缺。
我们要省察自己,是否以寻求神的旨意而生活,还是按照私欲去生活呢?当我们在患难中,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多地思考我们与神的关系呢?我们是否真的有信心,在现今的试炼中,仍能过得胜的生活呢?
神一直爱着我们,祂在圣书中将这份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末后的日子里,愿我们能坚持读经和祷告,灵修和默想,使我们与神的关系愈来愈亲近。相信并遵行神话语的人是有福的。
“来吧,我们归向耶和华!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他打伤我们,也必缠裹。过两天他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他必使我们兴起,我们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
弟兄姐妹平安!刚才我们所读的经文,是旧约时期以色列的先知何西阿所写的一首悔改诗。他作先知的时期,是在主前八世纪后半叶,也就是北国以色列灭亡的前夕。
在整个以色列民族信仰败坏、道德破产之际,何西阿勇敢地站起来,呼吁全民向上帝悔改,寻求上帝的饶恕和赦免。他大声呼唤以色列民说:“来吧,我们归向耶和华!”这不只是对以色列人的呼唤,也是对我们的呼唤;倘若我们愿意脱离罪恶,重新归回到上帝面前,也必然得蒙他的接纳。
一、归向耶和华必得医治
先知首先告诉我们,“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在这里我们要留意,先知用“撕裂”一词别有深意。“撕裂”原文是指“扯碎”、“被撕成碎片”;而 “医治”是指“痊愈”,尤其是指“医治国家的伤痕”。可见在以色列即将亡国灭种之际,何西阿并非祈求上帝保全个人的性命,而是心系整个国家,盼望整个民族都得蒙上帝的拯救。
在旧约时期,上帝所兴起的先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就如南国犹大灭亡的前夕,耶利米痛痛地向上帝祈祷说:“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在新约时代,使徒保罗也曾说:“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事实上,我们通过以色列的历史可以看到,无论他们遭遇了多么深重的苦难,经受了多么痛苦的创伤,只要他们诚心归向耶和华,就必得着上帝的医治。
二、归向耶和华必得缠裹
先知继续告诉我们说:“他打伤我们,也必缠裹。”“打伤”原文是指“鞭打”、“被(致命地)击打”;“缠裹”是指“包扎伤口”,通常用来比喻安慰伤痛的人。
如果说“医治”是针对整个以色列民族,“缠裹”就是针对每一个以色列人。鞭打是上帝的手段,为要让他们重新回归到上帝面前,就如圣经所说:“刑罚是为亵慢人预备的。鞭打是为愚昧人的背预备的。”
然而,鞭打绝对不是上帝最终的目的,他只是通过责打的手段,让我们想起自己的不义和罪,因而立刻向上帝悔改。就如上帝曾呼唤以色列民说:“背道的以色列啊,回来吧!我必不怒目看你们。因为我是慈爱的,我必不永远存怒。这是耶和华说的。”
三、归向耶和华必得苏醒
当何西阿从消极的角度宣告了上帝的医治和缠裹,他随即从积极的角度宣告:“过两天他必使我们苏醒。”“苏醒”一词的原文非常令人感动,不仅是指“继续活着”,同时也指“从疾病、沮丧、软弱、死亡中复苏和复原”。
诗人大卫曾说:“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大卫不仅自己的灵魂得以苏醒,他也向我们发出呼召:“寻求上帝的人,愿你们的心苏醒!”
而且何西阿特别强调,若我们肯来向上帝悔改,慈爱、信实的上帝必让我们立刻苏醒。先知用“过两天”向我们表达上帝的心意,罪恶发生之时,管教随即临到;悔改产生之时,怜悯立刻降临。上帝必然恩待所有向他悔改的人,救他们脱离“疾病、沮丧、软弱、死亡”,使他们得以重获新生。
四、归向耶和华必得兴起
先知继续告诉我们,那些悔改归向上帝的人,生命得以苏醒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还有一个更大的祝福就是:“第三天他必使我们兴起。”
“兴起”原文是指“起身”、“站起来”、“起来,变得有力”。苏醒是我们重获新生的第一步,而兴起才是最终的目标。我们为罪忧伤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不能不一直活在曾经的失败中,活在罪恶的阴影中。今天我们要勇敢地站起来,走出心灵的阴霾,活出生命的色彩,这样我们就必然得以脱离罪恶的束缚,更好地奔走前面的道路。
就如以利亚身心俱疲之时,曾经向上帝求死,天使给了他饼和水,并对他说:“起来吃吧!因为你当走的路甚远。”《希伯来书》勉励我们:“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今天,慈爱的上帝藉着他的话向我们发出呼唤,让我们离弃所有的罪恶,回归到他的面前。只要我们愿意真诚向他悔改,就一定脱离撒但的权势,脱离罪恶的捆绑,在主里面得着自由与释放。
来吧,我们归向耶和华!不要让满身的污秽拦阻我们的脚步,不要让内心的罪恶拦阻我们的追求,只要我们归向他,就能被他完全洗净而成为圣洁!让我们一起归向耶和华!
2017年10月22日
经文:
今天主持为我们读到,此书是12卷小先知书中的第一卷,它的作者是何西阿。何西阿是有着作的先知中唯一来自北国的先知,他写下的预言多是针对北国以色列。何西阿当先知38年,在他当先知的时候,以色列正面临亚述的侵略,即将灭亡。北国以色列会落入这样的环境,是因为百姓离开神去拜外邦的偶像,所以先知呼吁以色列的百姓,要他们真正认识神,诚心悔改,与神和好。虽然这卷书提到上帝对以色列的审判,但更说明上帝对以色列百姓的怜悯和慈爱。我们能否真正认识上帝关系到我们的信仰道路如何走、我们是否能得到永恒的生命以及上帝应许赐给我们的各样恩典福份。今天,我们便要由此学习,认识神胜于燔祭,不认识神会有危机。
是全书最重要的一节经文,先知由此告诉我们,认识神胜于燔祭。我们先了解当时的背景:《列王纪下》15-17章记载了何西阿先知所在的时代,整个北国从上到下均行神所憎恶的事,他们表面信神,实则拜外邦人的偶像巴力,百姓失去对上帝的忠贞,如同不贞的妻子,瞒着丈夫与别人行淫乱、生下儿子。在《何西阿书》4-14章,先知控告以色列人拜外邦的偶像,那些人甚至将亲生的儿女献给巴力,在偶像的庙中与那些庙妓行淫,还与外邦人图谋不轨。当时的以色列百姓都陷在各样的私欲与贪婪中,背离了与上帝的约。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上帝极其厌恶的,整个国家陷在罪中,因此就被上帝管教。以色列当时被亚述侵略,即将灭亡。
当时以色列百姓对上帝的看法以及献祭的观念与外邦人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上帝是用祭物和礼仪就能讨好的,只要按着规定的时间、地点给上帝祭物,就能得到上帝的祝福。他们以为通过祭物和礼仪就能操纵神,至于生活中自己是否有好好敬拜上帝、道德上是否圣洁、内心是否真诚,都不重要。当人不认识神,就会用自己的方法对待神,人对神就会越来越失去敬畏的心,就很容易被世界上其他的东西引诱,从而离开上帝。不仅以色列人是如此,《士师记》2章说到: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所以百姓就离开神,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可见,人若不认识上帝,生命光景就极可怕。可能我们也做礼拜,也交奉献,还在教会事奉,但是神却说祂不认识我们。
我们若不认识神,神就不认识我们。认识神乃是关乎我们生命的事,只有认识神才有永生。先知告诉人,若只有敬拜的礼仪而不认识神,生命将遇上极大的危机。
怎样算认识神呢?认识神不是头脑中的一个“知道”,不是学一些神学的知识。有名的神学家巴克认为:“人可以知道很多有关于神的知识,可以知道很多有关神的事,而不认识神。人可以知道很多敬虔的事,而不太认识神。真正的认识,必须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在我们生命中、生活里,我们真离不开神,这才算真正地认识神。”这就如约伯所说:“我从前风闻有你,如今我亲眼看见你。”
“风闻”是指听说,因听说而知道;“亲眼”是指亲身经历的过程,从亲身经历中体验神是又真又活的,所以可以把生命完全交托、投靠神,生死都为祂。只有我们亲身经历神,我们的生命才会降服在神的面前。
认识神有很多种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1.要认识神就要真正在神面前谦卑,且有真正认罪悔改的心。
以色列百姓想通过献祭讨好神,但是他们不了解上帝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上帝是喜欢良善(或作怜恤),而不喜欢祭祀。此处的“良善”,在新的国际译本翻译成慈爱,“怜恤”则翻译成怜悯,由此可见,上帝喜欢用他的慈爱来怜恤我们。
回顾,这是一首忏悔诗,但是其后上帝回应他们,说他们的悔改是暂时的,并不是真悔改。人看外表,耶和华看人的内心,因此,上帝对这些没有真心悔改的人要施行刑罚,让各样的管教临到他们。上帝要这些人回转,因为人若只想借着祭物掩盖自己的罪,那本来就是错误,这种作法是得罪上帝的。
我们看大卫,在他犯奸淫以后,不是献祭收买上帝,而是献上真诚悔改的心,中,大卫说:“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所以,一个认识神的人,他必会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恶和软弱,他知道上帝所要的是忧伤痛悔的心。我们人的本性就是骄傲,我们里面就是败坏,除非我们真认识神,我们才会谦卑下来。我们只有靠着主,才能去除心中的不顺服和贪婪,拒绝心里的私欲。虽然我们有时被主管教,但我们内心却能得着真正的自由。
今天,当我们来敬拜神,要想想自己是否还带着生命的污秽,有没有真正地悔改在主面前,当我们为自己的罪求主救赎、悲伤痛悔的时候,神必要怜悯我们,除去我们的羞耻。今天,我们当中若还有人在罪中,你要回转、悔改,重新认识神,因为我们的神喜爱良善,喜爱怜恤。
2.认识神不是追求外在形式,而是要尽力与神在心灵上契合。
上帝希望人们透过敬拜,知道自己是圣洁、公义、有恩典、有慈爱的神,他愿意以色列百姓认识他。但是以色列百姓却想透过敬拜和献祭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说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清教徒神学家爱德华兹说过:“人在信仰上之所以有偏差,是因为他在信仰中追求的都是自己的需要。当宗教符合人的利益,人就信他,但宗教的利益可能会随着时代改变,人若只因宗教利益而信仰,人就会因时代改变而改变。”今天我们若没有真正认识上帝、信靠上帝,我们就会把信仰当成获利的工具。真正信仰上帝的人,把信仰当成人生重心。因此,神看重的是我们在生命中活出对神诚实的敬拜。
我们敬拜主,不是因为人的吩咐,而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值得我们敬拜。我们到教会奉献事奉,要常常自问,做这么多,上帝看重的到底是什么,要知道,上帝更在乎我们与他是否有正确的关系,在乎我们是否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当我们用心灵敬拜神,在心灵上和主相契合,神必要用恩典包容我们。
3.认识神是我们一生中最美的祝福。
《约伯记》说:“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上帝造我们,就是要让我们认识他。认识上帝会使我们得着以下福分:
其一是智慧之福。中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当我们认识神,我们便有智慧,得着人生的方向。
其二是陪伴之福。信主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主应许他与我们同在,他的恩典够我们使用,他会陪我们直到世界的末了。我们人生充满恩典,便不再惧怕。
其三是永生之福。认识耶稣基督,我们就有永生。神子来世,道成肉身,为人的罪被钉十字架,这就将神表明出来,让我们明白神对我们的爱。信耶稣的人不惧死亡,因为神赐给我们永恒的生命,
感谢《何西阿书》,让我们明白,神爱我们悔改、认罪、真心敬拜的心,神愿我们认识他,他要赐福给我们。愿我们因着认识神,享受由天而来一切的平安、喜乐、永恒的生命。愿我们每一个都以上帝为乐,以主为我们的夸口。
学习等候神,并不是说我们应当一昧的懒惰不去作什么,也不是说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本分。不,我们应当随时随地善用机会,去作一切摆在我们面前的本分和工作。但我们决不可跑到神的旨意之外去作一件事。在遭遇危险祸患的时候,一点不要惊惶忙乱。不要作神不许可的事。不要投靠不属神的人。在看见恶人行强暴的时候,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不要以恶报恶。不要用神所不喜悦的方法,去求什么尊荣、利益、成功,也不要用自己属肉体的方法,去帮助神作什么事。等候神和懒惰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懒惰是不肯去作摆在前面的本分和工作,等候神是不作一件出乎神的旨意以外的事,同时却在神的轨道中殷殷勤勤的去作每日每时应当作的事工。许多殷勤的信徒需要学习等候神。许多热心的信徒需要学习等候神。有些最热心的信徒是最不会等候神的人。他们忙着要去作工,要去办事,要去服事神,要去帮助人。可是他们凭着血气,用人的方法,去作这些事。结果不但未曾成功,倒遭了失败,不但未曾使神得着荣耀,使人得着益处,倒使神受了羞辱,使人受了亏损。不按着神的旨意去奔跑劳苦,还不如不奔跑劳苦更好。
有一件事与等候神是紧紧相连不能分开的,这件事就是信靠神。惟独会信靠神的人才会等候神。我们所以敢等候神,就是因为我们信靠他。我们信他决不失信,所以我们敢等候他。我们信他决不误事,所以我们敢等候他。我们信他能作一切我们自己不能作的,所以我们敢等候他。我们信他比世上的任何人都可靠,所以我们敢等候他。我们信他决不忘记我们,所以我们敢等候他。我们信他们所作的都好,所以我们敢等候他。我们信他的眼睛看顾一切仰望他的人,所以我们敢等候他。我们信他听我们的呼求,所以我们敢等候他。我们越能信靠神,我们也就越敢等候他。但信靠神多少与认识神多少有正比例。我们多认识神,才能多信靠他。无怪乎先知何西阿教导以色列人追求认识神了。他对他们说,‘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会等候神的人真是有福的。别人想他们要耽误许多的事,其实他们所成就的比任何人更多。别人看他们走的太慢,其实他们跑的比任何人更快。别人看他们软弱无能,其实他们比任何人更有力量。他们必‘从新得力’,他们‘如鹰翅展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他们不轻易作什么事,可是作起来就必成功。他们不轻易举足前行,可是举足以后就必走到目的地。他们不轻易应许人,可是应许了就必实践。他们不呜则已,可是一呜就必惊人。他们不飞则已,可是一飞就冲天。他们不像其他的人说了极多的话,却办了极少的事,开了很多的头,却收了很少的尾,轻易开始,轻易中辍,轻易举足,轻易止步。他们有一种从天上来的智慧和能力,能成别人所不能成的功。能作别人所不能作的事。他们所处的境遇看着是很危险,其实是很安全。他们所走的路途看着是很崎岖,其实是很平坦。没有别的人比等候神的人更刚强,更稳妥。没有别的人比等候神的人更快乐,更有福。等候神是最难学最艰深的功课,可是学好了这门功课,比学好了任何其他的功课更有用。‘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经文:;
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是认识基督,直接关系我们将来上天堂或下地狱。但耶稣道成肉身,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形式,我们怎样才能从茫茫的人海中认出基督呢?
一、凭着外貌认不出基督
所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原文作“肉体”。本节同)认人了,虽然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他了。
1.从外貌认不出基督: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7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3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基督为了拯救我们,甘愿虚己,成为人的样式,他以人的样式来到世上,从一个婴孩慢慢长大成人,他会饥饿、会劳累、会渴、会哭……与其他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无佳形美容,人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人羡慕他。
2.从居住地认不出基督:希律死了以后,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约瑟梦中显现,说:20“起来!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以色列地去,因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经死了。”21约瑟就起来,把小孩子和他母亲带到以色列地去,22只因听见亚基老接着他父亲希律作了犹太王,就怕往那里去,又在梦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内去了。23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
他们回答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
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那里。
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
当时的人都习惯藐视地称耶稣是“拿撒勒人耶稣,”耶稣对此似乎不要意,他自己也承认他是“拿撒勒人耶稣。”
3.从家庭出身认不出基督: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54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55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作“约瑟”)、西门、犹大吗?56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
犹太人很注重家谱,耶稣的养父不过是个普通的木匠。
4.从他的职业认不出基督: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
耶稣也是个木匠,只是他干的是救人灵魂的活计
5.从学历上认不出基督:犹太人就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
希腊人求智慧,犹太人中有许多饱学之士文士、法利赛人、律法师,耶稣没有受教于名门。常人的观念是学而知之,甚至人学了也不明白;而耶稣是生而知之,他是全知的神,对此人明白不来。
6.从地上地位上认不出基督: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2“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
博士在东方看见他的星,以为他一定会出生在耶路撒冷的王宫,来到京城寻找他却不见。耶稣在地上无权无势无地位。犹太人传统的弥赛亚观认为,他们盼望的弥赛亚一定是政zh i上、军事上的,来要推翻罗马帝国统治,建立独立的强大的以色列王国。
二、凭着自己认不出基督
1.凭人的智慧认不出基督: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22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23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24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25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这智慧,世上有权有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他们若知道,就不把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了。
我们看到,凭着人有限的头脑无人能认识基督。
2.凭律法认不出基督: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神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
法利赛人严格遵守律法条文,恪守安息日,耶稣却常在安息日医病、赶鬼行善事,法利赛人认为耶稣犯了安息日,就是个罪人。
3.凭血缘关系认不出基督: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3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4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5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耶稣肉身的弟弟们与耶稣朝夕相处二十多年,却认不出基督。
4.从他的言行上无法认识基督:他们又对瞎子说:“他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他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
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14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
耶稣在世传道时多用比喻讲道,有时连他的门徒也不明白比喻的意思。那些看见神迹的人多把耶稣当成一位大先知,因为以色列人的先知能行神迹。
三、如何能认出基督呢?
1.靠神指示认出基督: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16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17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18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19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20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
2.信为主作的见证:另有一位给我作见证,我也知道他给我作的见证是真的。33你们曾差人到约翰那里,他为真理作过见证。34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35约翰是点着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36但我有比约翰更大的见证,因为父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作的事,这便见证我是父所差来的。37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过见证。你们从来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见他的形像。38你们并没有他的道存在心里,因为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
圣父、圣子以及约翰、耶稣所做的事等都在为耶稣作见证。
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26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27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28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29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多马不信门徒为主作的见证,非要亲眼看见才信耶稣复活的事实,结果在迷茫、绝望、痛苦中又煎熬了一个礼拜。我们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3.信圣经上的话:腓力找着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31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整卷圣经都是在为主作见证,腓力熟悉旧约,所以耶稣一呼召他就信了。
4.经历神迹:主行神迹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人认识神自己。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
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他,要听神的道。2他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3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4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5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6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7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8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9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10他的伙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11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
彼得亲眼看见一网打到两船鱼的神迹后,就认出了站在他面前的耶稣就是基督。
5.来到主的面前: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2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
尼哥底母是个大有学问的人,且是犹太人的官,他没有象其他法利赛人硬着心不接受耶稣,在众人皆醉时他独清醒,他从耶稣的言行上觉得耶稣有来头,但他对真理还有困惑。就谦卑地在夜里来见耶稣。当他见到耶稣时,就明白了真理。尼哥底母
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2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3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4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5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6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7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8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
税吏长撒该谦卑地来到耶稣面前,也认出了耶稣就是基督,他的生命由贪财改变成施舍。
6.接受光照:扫罗行路,将到大马士革,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4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 -/迫我?”5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 -/迫的耶稣。6起来!进城去,你所当作的事,必有人告诉你。”7同行的人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8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睛,竟不能看见什么。有人拉他的手领他进了大马士革。9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
所以主说:“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
扫罗在没有信主前疯狂逼 -/迫信徒,残害教会,但他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蒙光照后,就以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
7.来就主的光: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5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20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21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当我们主动地来就主的光,接受主的光照时,就可以认出耶稣是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