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辛劳之后,会否如以色列人般,成了我们纵情的借口?
谷场为一块平地,常在山顶的平川上,农民在那里打麦脱粒。男人通常在谷场通宵守候,以便保护收成,妓女会趁机到那里寻客。因谷场在山顶上,以色列人就开始在那里向假神献祭。
人常会如以色列人般去投靠自己看为可靠的人;其实我们当倚靠的只有……
以色列的首领在与亚述还是与埃及结盟的事上摇摆不定。何西阿在这里指出与这两国结盟都是错误的。中止与不可靠的亚述联盟而跑去求助同样不可靠的埃及,并不能阻止以色列灭亡,他们惟一的希望在于归向神。
先知受灵感说神的话,人受私欲控制来取舍神的话,结果……
以色列人开始体验到犯罪的恶果。他们不再听信神的使者,拒听真理,对于先知明讲他们的罪更是充耳不闻;他们也听不到神将来审判的警告。我们总是有选择性地听或读──取己所好、弃己所恶,这样做可能会错过我们最需要的忠告。要倾听他人的批评、听取不同观点的意见,并且问自己:“神是否在通过他人向我说话?我有甚么地方尚待改进?”
基比亚的日子,他们的收场,可会给我们一点警示?
士师时代,有一利未人带着妾行至基比亚过夜,住处被一群恶棍包围,恶棍要求男人出来与他们行淫,男人便将其妾交出。众匪徒终夜轮奸、蹂躏这女子,并弃尸门旁。这可怕的行径暴露出以色列人堕落的程度。基比亚因其恶行被消灭,何西阿指责整个以色列像基比亚一样邪恶,亦将难逃惩罚。
人喜欢甚么,心就随从甚么,人就变得像甚么;咦,我岂不……
巴力毘珥是毘珥的神,毘珥是摩押的一座山。以色列人经过摩押平原时,摩押王巴勒请来先知巴兰咒诅他们(参民22章 )。摩押人引诱以色列人去拜巴力、行淫乱,不久以色列人就变得像他们所拜的假神一样败坏。人喜欢甚么,就会变得像甚么。你崇拜甚么?你是变得像神,还是像其他东西?
何西阿何竟这么残忍,要他们胎坠乳干?
当何西阿预见以色列的罪将带来毁灭时,他做了这个祷告。以色列恐怖的命运异像驱使何西阿祈求女人不要怀孕,婴孩早早夭折,以免他们遭受未来巨大的折磨与痛苦。
神那样憎恶当时的王和领袖,定是有甚么原因的……
以色列政治、宗教上的失败始于吉甲,在那里人们开始以偶像来替代神。扫罗在吉甲被立为统一王国的首位国王,到了何西阿时代,敬拜巴力在吉甲已泛滥成灾,。
经文:
10我发现以色列,如在旷野的葡萄;我看见你们的祖先,如春季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果子。他们却来到巴力‧毗珥,献上自己做羞耻的事,成为可憎恶的,与他们所爱的一样。11以法莲,他们的荣耀如鸟飞去,必不生产,不怀胎,不成孕;12他们纵然将儿女养大,我却要使他们丧子,一个也不留。我离弃他们,他们就有祸了。13我看以法莲如推罗栽于美地。以法莲却要将自己的儿女带出来,交给行杀戮的人。14耶和华啊,求你加给他们,加给他们甚么呢?要使他们怀孕流产,乳房枯干。15因他们在吉甲的一切恶事,我在那里憎恶他们。因他们所行的恶,我必把他们赶出我的殿,不再爱他们;他们的领袖都是悖逆的。16以法莲受击打,其根枯干,不能结果,即或生产,我也要杀他们所生的爱子。17我的神必弃绝他们,因为他们不听从他;他们必飘流在列国中。
前段)预告以色列面临饥荒,本段指出以色列不仅断粮,还要断种--即不生产、不怀胎及不成孕(11b节)。何西阿此时极有可能受到剧烈攻击,再不能公开宣讲,而转到私下向一小撮听众宣告神的审判及。先知刻意用旷野的主题作为本段的首尾呼应:「我发现以色列,如在旷野的葡萄」(10a节)和「他们必飘流在列国中」(17b节)。再且,先知的语调较具反思性,回想昔日神和以色列人共度兴奋和快乐的经历。以色列「如葡萄在旷野」(10a节)和「像无花果树春季初熟的果子」(10b节)。可是,现在已今非昔比,他们已背信弃义,离弃了耶和华神。
先知用巴力.毗珥(10c节)和吉甲(15a节)两个地方的事来描述以色列的恶行。以色列人在巴力.毗珥与摩押女子行淫和跪拜他们的神祇(参。吉甲这个地方本有光荣的历史,是约书亚入应许地最先安营的地方、是扫罗当上以色列王后第一次胜利之地,更是犹大人欢迎大卫归来的地方。这一切光荣的记忆都因以色列的恶行如鸟飞去。他们认为拜巴力会生养众多,适得其反的是招徕「不生产、不怀胎,不成孕」(11b节)。
神给予以法莲支派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产环境,「以法莲如推罗栽于美地」(13a节)。然而,他却如推罗一样把持自傲自足的态度,自认可以抵御外敌,最终得到相同的结局。先知从神得悉以色列正要落在敌人手中,走向灭亡之路,他从心底里向神发出悲痛的呼求,「耶和华啊,求你加给他们,加给他们甚么呢?要使他们怀孕流产,乳房枯干」(14节)。这节经文刚好是希伯来文学交叉型架构的中央,特意表明先知的祷告正是本段的核心。
先知向耶和华祷告,要求祂使以色列像妇女怀孕流产,就算婴儿生了出来,也因乳房枯干而不能养育成长。这祷告显得有点苛刻,然而细心思想其实是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的祈愿。就如一位犯了滔天大罪的青年,母亲大义灭亲告发他的恶行,并恳求法官判下重刑,其用心是期望儿子透过重罚之后,得获新生。这样还好过让他继续陷在罪的深渊,无法自拔,最终招致灭亡。先知的祷告正像昔日大卫因核数兵力以致得罪耶和华,他「宁愿落在耶和华手里」,接受三天瘟疫,而非三年饥荒或三个月被敌人追杀相似。大卫的祷告是两者取其轻,那就是落在耶和华手里总好过落在敌人的网罗中。
思想:愿圣灵不断提醒我们,不要重蹈昔日以色列民的覆辙,伤透主的心,自招苦果;更求主帮助我们回头是岸,接受祂爱心的管教 (参。
经文:
1以色列啊,不要欢喜,像万民一样快乐;因为你行淫离弃你的神,喜爱各禾场上卖淫所得的赏金。2禾场和压酒池都不足以喂养他们,它的新酒也必缺乏。3他们必不得住耶和华的地;以法莲却要返回埃及,在亚述吃不洁净的食物。4他们必不得向耶和华献浇酒祭,所献的祭也不蒙悦纳。他们的祭物如居丧者的食物,凡吃的必使自己玷污;因为他们的食物只为自己的口腹,必不得入耶和华的殿。5到盛会的日子,在耶和华的节期,你们要怎样行呢?6看哪,他们要逃避灾难;埃及人要收殓他们,摩弗人要埋葬他们。蒺藜盘踞他们贵重的银器,荆棘必占据他们的帐棚。7降罚的日子近了,报应的时候已经来到。以色列必知道,先知愚昧,受灵感动的人狂妄,皆因你多多作恶,大怀怨恨。8以法莲替我的神守望;至于先知,他所到之处都有捕鸟人的罗网,在他神的家中也遭人怀恨。9他们深深败坏,如在基比亚的日子一样。耶和华必记起他们的罪孽,惩罚他们的罪恶。
本段的叙述用以色列的节庆作为先知发出警告的场景。经文常出现与节庆及献祭有关的字句:禾场和压酒池(2a节)、献浇酒祭(4a节)、盛会的日子(5a节)、耶和华的节期(5b节),及贵重的银器(6c节)等。这节庆可能是北国亡国前所举办的庆祝秋季丰收的收割节和住棚节。可惜这欢庆的日子却因被祟拜巴力的迦南信仰渗透掺杂变成悲哀愁苦的日子。先知用两个否定命令句子:「不要欢喜!不要快乐!」(1a节)《吕振中译本》,斩钉截铁的指出表面繁华庆祝,背后郄隐藏着杀机。先知的警告如同倾盆大雨,冲击着以色列欢庆跳跃游行的队伍,虽然有点扫兴,但先知却是苦口婆心的说诚实话。那么,究竟以色列的情况沦落到甚么地步呢?
禾场和晒榖场原是农民忙碌秋收之地,也是农业社会求偶的地方,路得和波阿斯的爱情故事就在打榖场上发生的(参得三章)。可是,现在禾场却成了以色列人跳舞杂交的场所。「他们深深败坏,如在基比亚的日子一样」(9a节)。以色列人在基比亚曾作过一件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事,那就是轮奸利未人的妻妾,直至她受不了致死。而那身为丈夫的利未人竟将她斩成十二块,置于十二支派中,令人震惊(参。这种厚颜无耻的罪孽,只有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堕落可以相比。
因此,蒺藜侵食了他们的财宝,荆棘占据了他们的住处(6c节)。讽刺的是他们从前蒙神的恩典脱离埃及的奴役,不久将来却要死在埃及人的手。「埃及人要收殓他们,摩弗人要埋葬他们」(6b节)。摩弗是位于埃及北部的政治与宗教重地,那里有庞大的金字塔和大片的坟地。以色列悲惨到连埋葬尸首也由不得自己。他们最后也没有东西可以献祭给神,更没有地方可以举行他们最爱的节期和大会。
然而,以色列人对先知的说话却嗤之以鼻,认为先知愚昧和狂妄(7节)。「以色列必知道,先知愚昧,受灵感动的人狂妄」(7b节)这翻译较含糊,《思高译本》清晰译作「以色列要喊说:先知是愚人,受灵感的人是疯子!」当先知对自己的同胞,用爱心说出诚实的话、发出严厉的警告,他却被视为愚昧和狂妄、被视为不识事务的人。先知发出诚实的警告、忠言逆耳,但以色列却嗤之以鼻,落在无可救药的悲惨景况之中!
思想:昔日但以理时代的伯沙撒王在宴会中,对没有身体的指头写出没有人明白的字时,他都急着要知道字的意思。我们对神透过祂的仆人用能听得懂的话语和看得明的文字向我们传讲忠言逆耳的信息时,我们又会存着甚么态度呢?是否存着谦卑受教的心去聆听呢?
| 第9章 | 第10章 | 第11章 |
| 降災之日 | 苦惱之日 | 復興之日 |
| 刑罰 | 拔除 | 回歸 |
金言习惯最容易使人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