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所得的产业,就是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长所分给他们的,都记在下面,」
迦南地,是对约但河以西之地的称谓。493祭司以利亚撒头一次出现在约书亚记。他是亚伦的儿子和继承人,494也是利未人的领袖。495在约书亚的任命上,他曾参与,并有责任要用乌陵和土明来判断神的旨意,以引导约书亚。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祭司以利亚撒……所分给他们的”。参看至29节的脚注。
――《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
说明分地的执行者和解释计算九支派半没有包括利未支派的原因。
――《串珠圣经注释》
分配约但河以西之地: 这是关于分配约但河以西之地的内容,论及了分配对象、分配方法与进行分配之人。①分配对象是9个支派,按着犹大、以法莲、玛拿西的剩余一半、便雅悯、西缅、西布伦、以萨迦、亚设、拿弗他利、但支派的顺序进行了分配;②分配时采用了先拈阄将迦南地分给各支派,接着继续重新调整所出现的问题的方法;③进行分配的人是约书亚和大祭司以利以撒及各支派的族长。族长们计算自己支派的人数,帮助公正地分配,并且处理在分配过程中所产生之诸般问题。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
分河西地导言。
――《串珠圣经注释》
【】「是照耶和华藉摩西所吩咐的,把产业拈阄分给九个半支派。」
在约书亚记,这里是头一次提到阄(希伯来文 go^ra{l )。虽然这个东西究竟是如何使用的,经文从未仔细说明过,但是显然它并不是一种平常用来寻求神旨意的工具,而是在指定情况中才用到的。如,赎罪日那天的替罪山羊,是由拈阄来决定的。土地要用拈阄来分配,这命令重复了好几次。497虽然在原来的吩咐中,按支派的大小略有选择性,不过,阄是用来决定神的旨意,看各支派与宗族的地业为何。
──《丁道尔圣经注释》
照耶和华……所吩咐的……拈阄: 神吩咐当按着各支派的人口比例进行分配,但首先要采用拈阄的方法。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原来摩西在约旦河东,已经把产业分给那两个半支派,只是在他们中间没有把产业分给利未人,」
【】「因为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就是玛拿西和以法莲,所以没有把地分给利未人。但给他们城邑居住,并城邑的郊野,可以牧养他们的牲畜,安置他们的财物。」
长子得双分产业的权利赐给了约瑟的两个儿子。参看的脚注。利未人分得一些“城邑”和“城邑的郊野”。参看、5节的脚注。
――《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雅各因长子流便犯过罪,立了约瑟为长子,。约瑟所得产业比其他支派多一分;此权利依规定应传给约瑟的长子玛拿西,但雅各在世时曾将约瑟的二子玛拿西和以法莲的地位提高,与其他十一子同列,等于过继孙儿为子,约瑟一系遂分为两个支派,利未支派曾分别出来专门侍奉神,不可以有产业,,因此在迦南分配土地时,未给利未支派,只给了若干城邑和郊野,分土地的支派仍是十二。参注。
――《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起源见。利未人没有分得地业一事,; ; 35:1-8; 。
――《串珠圣经注释》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 雅各在临终前收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与玛拿西为自己的儿子,并非视他们为孙子。因此,约瑟的后裔得以享受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中占据两个支派的祝福。 利未人……但给他们: 利未支派虽未得地为业,但也分到了所居住的城邑与可放牧牲畜的草地。亦即,利未人得到了包括6个逃城的48个城邑与城四周的放牧草地。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照样行,把地分了。」
本节用一句话扼要地总结至19:51的分配迦南地的内容。据本节来看,迦南地的分配似乎进行得既简单又容易。然而,实际上在其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波折。尤为冲击性的事件是给犹大、以法莲及玛拿西半支派分完产业之后,分配工作暂停了一段。之后就描述了整个以色列都聚集在示罗设立会幕的事件(18:1);并且,约书亚责备了那些在领受产业的问题上态度消极的支派(18:3)。分配迦南地的工作为何遭到中断的理由,请参照18:1-28的注释。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那时犹大人来到吉甲见约书亚,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对约书亚说:“耶和华在加低斯巴尼亚指着我与你对神人摩西所说的话,你都知道了。」
迦勒: 是被摩西秘密差遣的十二探子之一,因与约书亚一起主张攻打迦南几乎被百姓用石头打死。那时,神应许惟有约书亚与迦勒能进入迦南地。因此,约书亚当比任何人更清楚这些事的来龙去脉。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
详情见:38。
――《串珠圣经注释》
【】
迦勒与约书亚在加低斯巴尼亚作少数派报告,要求并获得希伯仑城作为他特殊的产业。迦勒虽然年届八十五,但仍然精壮, 协助赶出“ 亚衲族人” ,而且后来自愿把希伯仑给了利未人,自己住在郊野地带。
――《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迦勒得希伯仑附近的地方为业,但城和城郊则归利未人(21:13)。
――《串珠圣经注释》
迦勒要求分得希伯仑地: 在以色列为了分配迦南地而开始拈阄之前,迦勒要求分得40年前摩西所应许的希伯仑地。他之所以要求分得希伯仑地并不是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乃是为了忠于从神仆人摩西所得的应许。迦勒虽然是85岁的老宿,却表明要惩罚居住在希伯仑险峻山地的亚衲族人,这番心志证实了上述事实(12节 )。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我窥探这地,那时我正四十岁,我按着心意回报他。」
迦勒奉命侦探迦南地的事见《民数记》13章,那时他正四十岁。以色列人因不信神的话,在旷野流浪逾38年。迦勒进迦南时已78岁,现在分地时他有85岁(10节 )。从他的年纪可知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征战应有六、七年之久。
――《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然而同我上去的众弟兄使百姓的心消化,但我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
迦勒重提他的经历,这是约书亚已经知道的。他追忆其他的探子怎样带回令人沮丧的消息,他们使百姓的心消化。这句话曾用来形容神的敌人,当他们听见神为以色列人所作的大事,他们的心就消化如水。503但是,迦勒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跟随耶和华」一词,曾用在迦勒和约书亚身上,,与不肯跟随耶和华的以色列人形成对比。在别处,这个词是指单单事奉与以色列立约之神,而不追随其他的神明。
504──《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专心跟从: 迦勒并不是因陷入英雄主义或骄傲而自吹自擂,而只是表达了信实地顺服神旨意者的心志,4:16)。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当日摩西起誓说:‘你脚所踏之地,定要归你和你的子孙永远为业,因为你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
【】迦勒提到摩西的应许,和神的信实,这四十五年一直保守他。505提到时间,就将过去的应许,和现在的应验连在一起了。约书亚既是摩西的接班人,便顺理成章地应当来实现这应许。迦勒提到自己的强壮和力量: (1 ) 他仍然与领受应许的时候一样没变; (2 ) 他的体力足以去征服应许给他的地业。事实上,当迦勒承认是神容许他存活(10节 ),意思就是,他对自己英勇的自信,是有神为保证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自从耶和华对摩西说这话的时候,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使我存活这四十五年,其间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
「这四十五年」:包括在旷野飘流及攻取迦南时间。
――《串珠圣经注释》
使我存活: 当回顾出埃及之后所经历的艰险旷野旅程与迦南征服战,迦勒从心灵深处道出了此番告白。在开始旷野之旅时超过20岁的人当中,他是踏上迦南地的两个生存者之一。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那里有亚衲族人,并宽大坚固的城,你也曾听见了。或者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
“这山地”指迦南地南方的希伯仑,是他40年前作探子见过的地方。希伯仑旧名“基列亚巴”,,又名“亚巴”,,,亚伯拉罕和撒拉都葬在此,。迦勒虽届八五高龄,老将请缨,亲自去攻打防守坚固的希伯仑城。后来,此城划归犹大支派,成为利未人城邑,又成为六座逃城之一。迦勒自己住在属城的郊区。
――《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亚衲族」:见注。
――《串珠圣经注释》
或者耶和华……与我同在: 迦勒丝毫不肯为自身的安逸而荒度余生,体现了直到最后也想为神所用的信仰。迦勒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坚韧刚强的信心,是因为他在40年旷野生活与7年征服战中深深地经历了神的主权性大能。迦勒痛彻心扉地认识到以色列的胜败首先取决于神是否同在,而不是取决于肉身的力量,或超人的战略战术,或良好的兵器。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于是约书亚为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祝福,将希伯仑给他为业。」
【】因此,再没有理由可以拒绝。约书亚既是耶和华的忠仆,就必须实现这个应许。亚衲族人代表最恐怖的敌人,民数记十三章中,以色列人就是因为这族人而不愿意进迦南地。亚衲族人的背景,参:的注释,那里预告亚衲族人将被征服,并作了总结,算为征服南方联盟的一部分。迦勒的故事,是要详述十一章之战役的进行,这两则记录的关系,可以从皆用同一词作结语看出: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因此,这故事属于征服南方之役的一部分。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所以希伯仑作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的产业,直到今日,因为他专心跟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希伯仑从前名叫基列亚巴。亚巴是亚衲族中最尊大的人。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
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 迦勒的信心如太阳般发出耀眼的光芒。他靠着以神为中心的信心,终于占领迦南而带来了和平。曾为埃及之奴的迦勒,如今却蒙了身为希伯仑城主的祝福,这是他全然信靠神所得来的礼物(14节 )。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
亚衲人是巨人的一族,在约书亚占领迦南以前住在那里。
──《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14章 )】
1以法莲及玛拿西是约瑟的儿子,他们的后人竟与约瑟兄弟的子孙同得地业,这是什么缘故?。他们得到的祝福与约瑟有何关系?。
2当别人都因环境恶劣或困难重重而失却信心时,如果有一个人仍坚定不移,专心仰望神,你认为这人如何?你从迦勒这心的表现(7-8 )学到什么功课?
3从神应许赐迦勒地业那一天起,至今迦勒已翘首等待了四十五年,现在他要求得亚衲族人所住的希伯仑,可见他的信心有何特质?11节下迦勒的话对你有何提醒。
──《串珠圣经注释》
【 遵行神的旨意,差不多就行了。行吗?】
以色列人完全依照神在多年以前吩咐摩西的话,给各支派分配迦南的土地。约书亚没有做丝毫的更改,他毫厘不差地遵照神的命令去行。我们常常以为做到差不多就不错了,还把这种看法带到属灵的生活里。例如,我们愿照着圣经的教诲去做,但遇上严格的律例时,则不愿完全遵守。实际上,神喜欢彻底贯彻祂命令的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迦勒等了四十五年,仍然没有气馁,可是我才等了多久……】
迦勒从起初就对神忠心。他是摩西最初打发去窥探迦南地的十二个探子之一,他看到那里的大城和巨人,但相信神必帮助以色列人攻占那地。因为他的信心,神应许他得一块土地作他的产业,。这一段经文记载,四十五年以后,约书亚把这地分给了迦勒。迦勒的信心没有动摇,他所承受的地上虽仍有巨人,他却深信耶和华必助他得胜。我们应当像迦勒一样对神忠心,不仅在起步时与祂同行,乃要整个一生始终如一;我们切不可躺在过去的成就或名誉上。
──《灵修版圣经注释》
【坚定的信心】
迦勒真是老当益壮,四十年如一日。他对神的应许,充满信心,更相信那是不会落空的。神的应许在成就前,他继续仰望,这是他生命的原动力,满有生存的意志。今日你靠甚么活着?是你所拥有的,抑或是神的应许,神的话呢?神的应许和话语是永不落空的;从迦勒对神话语的信靠,实在生发无穷的力量,这是他的生存意志的基础。穆勒从德国移民到英国,他养活了很多孤儿。他开办孤儿院的工作,从不募捐,他只向神祈求,仰望神的供应。他实在是个有信心的人,有一节圣经,是他的座右铭,那就是「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抚养你;他永不叫义人动摇。」这节经文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在不同的译本中,「抚养」可解作「支持」;就算我们的担子有多么重大!神必抚养、支持我们。穆勒就靠这节圣经过他的一生。今天,我们应有神的话语才能坚定我们的信心,并且成为我们生活的动力。迦勒就是那样坚信神的应许,数十年没有改变,生命充满力量。
迦勒除了信靠神的应许外,更专心跟随神。我教会所在附近有一个核桃溪Walnut Cree祂,大约从旧金山去需时两小时的车程,那里有一个有名的划则师,经营一所则师楼,有关他的见证也曾在「中信」出版的刊物仲介绍,他名字是Gerry Loving,他十二年前学习将自己的事业交托给神,无论做甚么事情都要诚实,凡事借着祷告交托给神、求问神,并遵行甚一奉献,包括他任何的收益。还有就是领人归主。这个弟兄所写的见证题目是:「退出骑墙派」。一个专心跟从神的人是不会做「骑墙派」或「一脚踏两船」;又要爱神,而又要爱世界的。专心跟随神的人必定将他的工作交托给神,凡事诚实,不断祷告仰望神。
── 刘承业《属灵的战争》
【抓紧神的应许,专心跟从祂】
【】在约书亚记中的配角迦勒,非常坚信神的话,神曾藉摩西对他应许的话:「你脚所踏之地定要归你和你的子孙永远为业,因为你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他一生就记着并找紧神的应许,并且成为他数十年生活的能力。环顾历史中的属灵伟人,都是以神的话为他们的人生基础;就如大家熟悉的英国宣教士李文斯顿,他不但是神的仆人,更被誉为伟大的探险家。他一生以为他的铭言:「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他将「我们」改成为「我」,这是刻在他的记念坟墓碑石上。他只身勇敢冒险进入黑暗的非洲大陆,全凭神的话成为他的人生原动力,支持他几十年的事奉。在他离开世界时,他是正在跪在地上祷告。今天我们应以神的话成为我们人生的根基和原动力,并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引。每天领受神的话,恒心地不断追求,透过不同的聚会吸收了解神的话;并且教会在信徒以圣经为基础的建立下,向下扎根,往上结果。
── 刘承业《属灵的战争》
「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一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有一件令人苦恼的事,就是我们好些人都能证实神拯救的能力,但却怀疑神保守的能力。我们有没有体会到那位施恩给我们的神,也就是那位保守我们在祂恩典中的神?让我们看一看迦勒:当摩西打发他前往窥探迦南美地,那时他是强壮的,现在,当他说这句话时,他仍然是那样的强壮。并且,神保守的能力,不仅足够应付每日生命里那些普通的要求,就是在特别吃紧的争战时期,也照样足够我们使用的!迦勒曾历尽许多风打雨击的艰难岁月,他在四十岁那时的力量如何,现在八十五岁了,他的力量还是如何。毫无差异或衰退。只有一个因素可以解释迦勒的力量来源,那就是他经历了神保守的大能,而这大能今天也必保守我们。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老而不衰】】
人在年老时容易灰心。他们说:我的智力衰退,体力也减少,工作的能力更是不济了。但是外体虽然损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主加力量——凡等候主的必重新得力,无论出去事奉争战,或进来相交与休息,还有勇气,祂必加添内里的力量。祂使你口因美物而饱足,如鹰返老还童。年月的侵蚀只是由祂够用的恩典的注入而充足。我们不会随着年事的增长而失去力量与结果的功效。最后的禾稼在镰刀下落地,是丰收的时候,经天使的触摸,嘱咐你回家。人生蒙福的秘诀在于专心跟从主。
主恩够用——迦勒并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攻取希伯仑。他只谦卑地说:「或者耶和华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他并不是有片刻丝毫的怀疑。他只知道八十年专心跟从神,神决不在紧要关头放弃他。他心灵的谦卑,自感配不上神的恩典。最强的人往往看自己好似虫一样,软弱不堪。我们只抓住神的应许:「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我的能力在软弱人的身上显得完全。
」──迈尔《珍贵的片刻》
【】「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
人到临老万事休。一般人到了年高发白,常是壮志消磨,感觉日暮涂穷,而倒行逆施。但犹大支派,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却是到了老年,不想退休享福,颐养天年,偏找艰险的事去作。虽老不衰,何等的雄心壮志!这出埃及硕果仅存的元老,去见当年的同志,现在以色列的统帅约书亚说:
“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
在四十五年前,约书亚和迦勒都还是四十壮年,他们与其余的十名探子,同去窥探迦南地。他们回来报告,一致同意迦南是个好地方,但大多数人认为去不得,因为有高大可怕的伟人住在那里,会把我们给吃掉,撇下孤儿寡妇无依无靠,就消灭了。只有约书亚与迦勒,相信神的大能,可以胜过任何甚么伟人而有余。
现在,以色列人六十万的壮丁都不在了,只剩下约书亚和迦勒还健在。但亚衲族的伟人也还在那里。他们当年曾吓倒以色列四十来岁的壮年人,何况八十五岁的老人家?
实际上迦勒也清楚知道,亚衲族人并不会怕老人,但他知道神仍然在那里;不靠自己,只靠神的大能,不看山高,敌人高,不论城如何宽大坚固,“或者耶和华照祂所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
这不是老人家坐下来谈当年勇的故事。信心必然有具体的表现:思想,言语,行动,凝合在一起,改变了历史。伟人亚衲族中最伟大的人名叫亚巴,他的城因而叫“基列亚巴”;那城改名为“希伯仑”,意思是“立约之地”:胆怯懒惰的人,看那是不可攻,不能克的城,会被那里的居民抓去吃掉;但有信心的人看法不同,倚赖信实的神,祂与先祖立约,老迦勒作了许多年轻人不肯作,不敢作,不能作的事,攻克了基列亚巴城,取消了亚巴的名,改名为“立约之地”。从前信心之父亚伯拉罕曾住在那里,现在成了迦勒的产业;因为他信靠那同一位神,有亚伯拉罕的信心。
神永远不老。祂仍然与专心信靠,老而不衰的迦勒同在。── 于中旻《圣经研究》
「所以希伯仑作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的产业,直到今日,因为他专心跟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我们足能得胜!」这是每一个全心信靠神的人必有的宣告。因他信神一切的应许,无一不可靠。因他信神直到如今是常与祂的子民同在,毫无疑议可以胜过每一个仇敌。你是否如此相信呢?许多人虽然相信了,但他们的信心却是摇摆不定的!他们虽然发出赞美神的歌声,那些话也是对的,但在他们的音调中,却是满布黯淡,踌躇和不决!迦勒却不是这样。他的歌声是多么坚定而响亮!请听他那勇敢昂扬的声调:
「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罢!
我们足能得胜」!
迦勒对他的神,是没有一点怀疑的。请特别注意上文第一句的得胜歌声:「我们立刻上去!」真实的信心,绝不迟慢耽延。凡承认神的话语是信实可靠者,他不但竭力遵行神的命令,并且也必立刻上去。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