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约书亚记 第18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以色列的全会众都聚集在示罗,把会幕设立在那里,那地已经被他们制伏了。」

约书亚在吉甲())给犹大、以法莲和玛拿西三个支派分配了地业之后(十五至十七章)),把会幕搬到示罗,在示罗继续为其余七个支派分地(十八至十九章))。「示罗」())的意思是「安歇之地」,属于以法莲支派,位于伯特利以北、在示剑大路以东()),是迦南地的中心。
会幕在士师时代一直设立在示罗()),直到以利的时代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神「离弃示罗的帐幕」())以后,会幕先后设立在挪伯())、基遍()),一直到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成圣殿取代会幕。

2「以色列人中其余的七个支派还没有分给他们地业。」

3「约书亚对以色列人说:『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所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

此时迦南人已经不再是以色列人的威胁,但这七个支派却安于现状,迟迟不肯遵照神的吩咐赶走残余的迦南人,得着神所赐给的土地()),可能是因为:

4「你们每支派当选举三个人,我要打发他们去,他们就要起身走遍那地,按着各支派应得的地业写明(或译:画图),就回到我这里来。」

5「他们要将地分作七分;犹大仍在南方,住在他的境内;约瑟家仍在北方,住在他的境内。」

6「你们要将地分作七分,写明了拿到我这里来。我要在耶和华——我们神面前为你们拈阄。」

7「利未人在你们中间没有分,因为供耶和华祭司的职任就是他们的产业。迦得支派、流便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已经在约旦河东得了地业,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所给他们的。』」

8「划地势的人起身去的时候,约书亚嘱咐他们说:『你们去走遍那地,划明地势,就回到我这里来,我要在示罗这里,耶和华面前,为你们拈阄。』」

9「他们就去了,走遍那地,按着城邑分作七分,写在册子上,回到示罗营中见约书亚。」

10「约书亚就在示罗,耶和华面前,为他们拈阄。约书亚在那里,按着以色列人的支派,将地分给他们。」

约书亚了解百姓的软弱,所以忠心地把会幕从约旦河谷的吉甲迁到示罗,坐镇迦南地的中心,督促七个支派「去走遍那地,划明地势」()),得着北方的应许之地。
这七个支派明明知道神已经赐下了土地,却能拖则拖,非要约书亚督促着才肯去争取。虽然他们并没有看上自己的地业,但神所赐给他们的地业,在神的计划中却极其重要,因为圣殿、主耶稣传福音和末日大决战的地点都在这里。
我们新约的信徒也是一样,常常不认识自己乃是神「眼中的瞳人」()),乃是主用宝血「重价买来的」()),所以不明白自己在神计划中的重要,常常妄自菲薄、不思进取,以致辜负、糟蹋了神的恩典。因此,虽然许多信徒早已明白真道,但神仍要不住地用祂的话语来「提醒你们,激发你们」()),免得我们「闲懒不结果子了」())。

11「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犹大、约瑟子孙中间。」

12「他们的北界是从约旦河起,往上贴近耶利哥的北边;又往西通过山地,直到伯·亚文的旷野;」

13「从那里往南接连到路斯,贴近路斯(路斯就是伯特利),又下到亚他绿·亚达,靠近下伯·和仑南边的山;」

14「从那里往西,又转向南,从伯和仑南对面的山,直达到犹大人的城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这是西界。」

15「南界是从基列·耶琳的尽边起,往西达到尼弗多亚的水源;」

16「又下到欣嫩子谷对面山的尽边,就是利乏音谷北边的山;又下到欣嫩谷,贴近耶布斯的南边;又下到隐·罗结;」

17「又往北通到隐·示麦,达到亚都冥坡对面的基利绿;又下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磐石;」

18「又接连到亚拉巴对面,往北下到亚拉巴;」

19「又接连到伯·曷拉的北边,直通到盐海的北汊,就是约旦河的南头;这是南界。」

20「东界是约旦河。这是便雅悯人按着宗族,照他们四围的交界所得的地业。」

21「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城邑就是:耶利哥、伯·曷拉、伊麦·基悉、」

22「伯·亚拉巴、洗玛脸、伯特利、」

23「亚文、巴拉、俄弗拉、」

24「基法·阿摩尼、俄弗尼、迦巴,共十二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25「又有基遍、拉玛、比录、」

26「米斯巴、基非拉、摩撒、」

27「利坚、伊利毗勒、他拉拉、」

28「洗拉、以利弗、耶布斯(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基比亚、基列,共十四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这是便雅悯人按着宗族所得的地业。」

在十二支派中,唯有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详细地留下了城邑的清单,也只有这两个支派比其他支派更长久地持守了神分给他们的产业。南北分裂之后,便雅悯是惟一跟从南国犹大的支派。
「耶利哥」())并不是已经被烧毁的迦南人的耶利哥城()),而是在旁边另建的城市。
「伯特利」())是雅各梦见天梯的地方()),位于与以法莲的边界上。在便雅悯支派几乎被灭绝时,这座城市落到了以法莲支派的手中()),后来成为北国耶罗波安设立金牛犊的地方之一())。
「基遍」())是基遍人的城邑,后来被分给利未支派。「基非拉」())也是基遍人的城邑。
「耶路撒冷」())在大卫王时成为以色列的首都,所罗门在这里建造了圣殿。
「基比亚」())是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扫罗的家乡()),也是以色列王国的第一个政治中心。
上图:便雅悯、但和以法莲的地业。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约书亚记第十八章

F其余各支派所得之地

i. 前言

背景从吉甲换到了示罗,众支派和约书亚在那里聚集。发言人从第二人称转为第三人称,约书亚先向全会众说话(3~7节),然后向画地图的人说(8节)。最后两节回到第三人称,指这些“勘察员”去执行工作,而约书亚开始拈阄的步骤。因此,这一段不是讲一些早已在摩西时分配到地业的支派,而是讲剩下的七个支派。这时候,地点改变了,方法也改为绘图,而参与的人亦有所不同。就文学而言,这一段位于支派地业分配的正当中,因此在了解分地一事上,具神学的重要性。571

1.示罗素来是宗教中心,到以利的时代仍旧如此(撒上一~四章)。在此它代表神应许的实现,祂要与以色列同住;申十二章)。572示罗被指认为克贝塞伦( Khirbet Seilu^n )。挖掘者找到中铜时期(主前2000~1550年)的庙,和晚铜时期(主前550~1200年)游牧民族的中心。根据它在铁器时期(主前1200~586年)的人口和大小来看,它很可以作为以色列众支派的中心。573会幕和示罗平行出现。会幕是以色列人与神相会之处;在那里,神的旨意将彰显出来。它出现在约书亚记这里,以及分配地业的最后,在文学上意指含括所有地业的分配。这便是强调,一切都是按照神的旨意而行。它的作用很重要,因为全文再没有特别提到绘图过程中曾向神求问。当然,理由乃是,以色列人早就得着应许,要承受这地为业,所以不再需要求为此来寻求神的引导。所剩的事只是决定地业的归属,这个步骤以拈阄的方式来进行,意即让神来定夺。

曾说到,全地不再有争战了。574这里的说明则强调征服的完成,那地已经被他们制伏了。这句话不必意味该地每一座坚城都已拿下;第2节暗示并非如此。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既然所有的仗都打赢了,现在已经可以差派勘察员去绘图了,分配地业是要按部就班来进行的。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征服之役中完全遵行神的旨意,而在分配地业的事上也要如此。

2.第2节预备读者进入以下的分地过程。这里特别提到,还有七个支派等着要分配地业,这就是为下面的处理铺路。以下分为三个段落:约书亚向全会众说话(4~7节),约书亚对勘察员的吩咐(8节),以及说明这些绘图员如何去执行,并后来发生的事(9~10节)。有三点值得一提:命令的重复、绘图的性质,和余下的七个支派。

5~7.所有从前分配过的地,在这段中都重提一遍:犹大和“约瑟家”(即,以法莲和玛拿西,5节),以及约但河东的支派(7节)。从文学技巧来看,这些资料是将前面几章和十九章连起来。在其他支派得到地业之后,这七个支派也经由绘地图而得着了地业。这是前面地业分配的延续,也同样是神旨意的实践。

6~10.所有事情都要记在书中。约书亚将圣约写在神的律法书上。律法引导百姓如何生活,同样,地图引导百姓来拥有神赐给他们的地业。城邑成为支派疆界的根据,城邑清单便是地业。这类书信,参导论中约书亚记第十三~二十一章的概论。这些吩咐的重复,强调其重要性。尽管征服成功了,那地却仍未成为他们的产业,正如约书亚所言(3节)。绘地图与分配的工作势在必行。这些吩咐的重复,又是约书亚在领导的例子。他解释整个步骤,而绘图员则步步遵行。他们完全顺服神所拣选的领袖。至于以拈阄为顺服神旨意的方式,参:的注释。

8~10.与以上三个段落(参第2节的注释)相对应的,是三次重复给勘察员的吩咐。吩咐的重点,是一连串的动词:去(希伯来: hlk ),走遍那地(希伯来: hlk ),写明(希伯来: ktb ),回来(希伯来: s%wb bw~ ),和拈阄( s%lk ,Hiphil形式)。在第9节,绘图员执行了这吩咐,动词与第8节对应。最后一个动词描述了约书亚亲自拈阄(10节),其他的工作都是勘察员作的。这些绘图员的目的,与民数记第十三章和约书亚记第二章的探子不同,不是去研判反对的势力,而是要查访该地的资料。在第9节,他们“图示出”诸城邑,以将它们分为七个区。

对基督徒而言,在示罗设立圣所和中心,见证神实现了祂的应许。神已经赐福给祂的子民,亲自与他们同在。他们必须以顺服来回应,去占领该地,并按照圣约而生活。圣所的重要性,可由两件事看出:它的地点在诸支派当中(在中央山地),而在约书亚记十三~二十一章分地的记载中,它也出现在正中间。基督徒所蒙的召,亦是要以敬拜神为生活的中心。当年会众聚在示罗圣所,而今日定时的敬拜聚会亦是促使信徒合一、彼此勉励、过信心生活的要素

571 Koorevaar, 183, 193~195页;J. G. McConville, Grace in the End. A Study in Deueronomic Theology , Studies in Old Testament Biblical Theology (Carlisle, Paternoster, 1993), 101~102页。
572 Koorevaar, 289~293页。Koorevaar 在第十三~二十二章中辨认出一种非常复杂的交错式安排,他将这段经文置于该交错结构的中央。
573 I. Finkelstein, 'Excavations at Shiloh: 1981~1984: Preliminary Report', Tel Aviv , 12, 1985, 123~180页(131~138, 169~170);R. S. Hess, 'Early Israel in Canaan: A Survey of Recent Evidence and Interpretations', PEQ , 126, 1993, 125~142页。
574 Mitchell, 101~109页,认为战争的停止,是因地业分配而留给人的“深刻印象”。
ii. 便雅悯所得之地

这一支派的境界,东边是约但河,北边是以法莲,西边是但,南边是犹大。它的城邑清单包括了东区(21~24节)和西区(25~28节)两处。还有人提出第三区,包含亚拿突(Anathoth)、亚斯玛维(Azmaveth)、和亚勒目(Alemuth),因为这几个城在别处算是属于便雅悯的,但没有列在这里。575表十八(a~e)列出了便雅悯所得之地的摘要。

表十八:便雅悯所得之地

十八(a):北界

经节

地名(NIV)

MT

七十士

阿拉伯名

以色列

地图号码

12

约但河

耶利哥

T es-Sul-t]a^n

192142

伯亚文

G Marya-m?

175141

13

路斯(伯特利)

Beiti^n

173148

亚他绿亚达

T el-Mazar (es]-S]im-edi)

196171

下伯和仑

Beit `U^r et-Tah]ta{

158144

十八(b):西界

经节

地名(NIV)

MT

七十士

阿拉伯名

以色列

地图号码

14

基列巴力(基列耶琳)

T el-Azh-ar

T Qiryat Ye`arim

159135

十八(c):南界

经节

地名(NIV)

MT

七十士

阿拉伯名

以色列

地图号码

15

尼弗多亚的水源

Lifta{

Me^ Neftoah]

168133

16

欣嫩子谷

Wa^di{ er-Raba^beh

利乏音谷

Wa^di{ el-Ward

耶布斯(= 耶路撒冷)

el-Quds

`ir Dawi^d

172131

隐罗结

Bir Ayyu^b

En Rogel

173130

17

隐示麦

`Ain el-Ho^d

175131

基利绿(= 吉甲)

Araq ed-Deir576

180133

亚都冥坡

有有

Tal `at ed-Damm

Ma`ale^ ~adummi^m

178132

流便之子波罕的磐石

18

伯亚拉巴

`Ain el-Gharabeh

197139

19

伯曷拉

Deir-H]ajlah

197136

盐海的北汊

约但河

十八(d):东边的城邑

经节

地名(NIV)

MT

七十士

阿拉伯名

以色列

地图号码

21

耶利哥

T es-Sul-t]a^n

192142

伯曷拉

Deir H]ajlah

197136

伊麦基悉

22

伯亚拉巴\cell有

`Ain el-Gharabeh

197139

洗玛脸

Ra^s et]-T]a{h]u^neh?

170147

伯特利

Beiti^n

173148

23

亚文577

巴拉

Kh `Ain Farah?

179138

俄弗拉

et]-T] aiyibeh

178151

24

基法阿摩尼578

俄弗尼579

迦巴

Kh et-Tell580

174158

十八(e):西边的城邑

经节

地名(NIV)

MT

七十士

阿拉伯名

以色列

地图号码

25

基遍

el-Ji^b

167139

拉玛

er-Ra^m

172140

比录

el-Bireh?581

170146

26

米斯巴

T en-Nas]-beh

170143

基非拉

Kh el-Ke-fireh

160138

摩撒

Qa^lunyah

Mevasseret S]iyyon

165134

27

利坚

伊利毗勒

582

他拉拉

28

洗拉

583

以利弗

耶布斯(耶路撒冷)

el-Quds

`i^r Dawi^d

172131

基比亚584

T el-Fu^l585

172136

基列

586

T el-Azhar

T Qiryat Ye`arim

159135

575 Z. Kallai-Kleinmann, 'The Town Lists of Judah, Simeon, Benjamin and Dan', 139页。他也建议这一区中还包括基比亚。不过,这点无法证实。
576 W. R. Kotter, 'Gilgal' in ABD , II, 1022~1024页。
577 可能是外邦人的城,和艾或艾亚他(Aiatha)的居民有关。Kallai, 400-401。N. Na'aman and R. Zadok, 'Sargon II's Deportations to Israel and Philistia', Journal of Cuneiform Studies , 40, 1988, 36~46(45)页,主张这个名字来自亚瓦(Avva)的居民,就是撒珥根二世在主前第八世纪末重新移入该地区的人。不过,和那里对亚文的注译(和合本在称“亚卫”)。Na'aman 假定这是同音异义字。
578 可能是外邦人的城,和亚摩利人有关。Kallai, 400~401页。
579 可能是外邦人的城。参前书。
580 G. Galil, 'Geba'-Ephraim and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Judah in the Days of Judah', RB ,100, 1993, 358~367页。另外,Boling 和 Wright 也提出一个可能的遗址,Jaba` 地图号玛175140),431页。Boling 注意到,Peterson 在探索这遗址的表层时,未发现第八世纪以前的遗物。

581 D. A. Dorsey, 'Beeroth' in ABD , I, 646~647。
582 七十士译本 B 在此读作 Kaphan 和 Nakan。
583 七十士译本 B 把洗拉放在他拉拉之前。七十士译本 A 和 B 都将洗拉和以利弗合并为一个名字。Boling 和 Wright, 43页喜欢这版本,而将其译为“rib(坡)of the 'eleph'”,而 'eleph' 是一个宗族或村落军事点阅的单位。亦参 D. V. Edelman, 'Zela' in ABD , VI, 1072页,他也将这两个名字连起来,译为“牛肋” 'ox-rib'。虽然有些人提出一些名字,可是由于缺乏证据,无法作肯定的辨认。
584 MT 最后还有一个 taw ,即基比亚特。不过,这个名字通常就算是基比亚。
585 有关它可能是 Jaba` 的辨认,参 J. M. Miller, i'Geba / Gibeah of Benjamin', VT , 25, 1975, 1~22页;P. M. Arnold, 'Hosea and the Sin of Bigeah', CBQ , 51, 1989, 447~460 (455)页。这种辨认可能的问题,参对迦巴的说明,第266页,n. 4。
586 七十士译本 B 把基比亚和基列合并成一个名字。Aharoni, Land , 435页采用此版本,他认为该遗址是 Abu{ Gho^sh(地图号码 160134)。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以色列的全会众都聚集在示罗,把会幕设立在那里,那地已经被他们制伏了。」

示罗素来是宗教中心,到以利的时代仍旧如此(撒上一~四章 )。在此它代表神应许的实现,祂要与以色列同住,申十二章 )。572示罗被指认为克贝塞伦(Khirbet Seilu^n )。挖掘者找到中铜时期(主前2000~1550年 )的庙,和晚铜时期(主前550~1200年 )游牧民族的中心。根据它在铁器时期(主前1200~586年 )的人口和大小来看,它很可以作为以色列众支派的中心。

──《丁道尔圣经注释》

会众从吉甲迁移至示罗,即伯特利以北十英里(16公里 ),把会幕设立在该处,而会幕在士师统治期间一直停在示罗那里

――《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示罗”意为“安息”。此城属以法莲支派。约书亚拣选示罗为设立会幕的地方,供全民敬拜神。示罗位于伯特利北15公里的山冈上,在迦南地中央,会幕暂时设此,称为“神的殿”。士师时代会幕一直设在示罗。以利为士师时,约柜为非利士人掳去,示罗地位式微(参撒上1~4章 )。圣经没有详细记述示罗衰微的经过,其情况一定曾令当时的人震惊。示罗的命运说明犯罪所能招致的惨痛后果。后来,会幕先后建在挪伯、基遍等地,直到所罗门王造成圣殿取代为止。

――《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示罗」:在示剑以南十九公里(十二英里 ),位于以法莲境内。示罗被选中为设立会幕之地,可能因为它处于迦南地的中央,占地理上优势。

――《串珠圣经注释》

在示罗,把会幕设立在那里: 以色列子孙分产业给五个支派之后,把会幕从吉甲移到示罗。这就意味着他们将宗教、政治、军事中心挪到了迦南的中心地带。 “会幕”是以色列百姓宗教生活的中心,也象征着以色列的终极统治者是神。在本节,我们要考查会幕的名称与功能。①“帐幕”是从指处所的希伯来语“ohel”翻译而来。即帐幕是象征神之临在的场所;②“会幕”是与“帐幕”类似的名称;③“法柜的帐幕”指藏有见证之石版的约柜所在的处所。见证的石版标志着神与人之间所立的圣约。记录着十诫;④“法柜的帐幕”与第三个用法相同;⑤“圣所”指分别为圣的圣洁场所;⑥“耶和华的殿”,意指与以色列百姓的居住地相区分的神之殿;⑦“神殿”意指圣殿;⑧“耶和华的帐幕”,意指“神所居住的场所”。 示罗: 位于伯特利北约16公里处,在军事上属于安全地带。示罗因位于迦南的中心地带,以色列百姓容易从全国各地聚集在此。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以色列人要得神所赐的地,必须凭信心攻取:约书亚督促停滞不前的七个支派去得地为业,首先要他们抽签分配迦南未分之地。

――《串珠圣经注释》

在示罗分配余地: 本章与19章记述了将产业分给除了已分得产业的流便、迦得、玛拿西、犹大、以法莲支派之外的剩余七个支派的过程。这七个支派之所以在分产业之事上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可能是基于以下的三个原因:①他们未能正确领会神借着征服迦南所要成就的事情;②他们因所经历的许多战争而身心疲惫,失去了驱逐迦南残余敌人的意志和欲望;③他们因长期的游牧生活,尚未正确地认识到农耕与定居生活。约书亚直面这些现实,为了坚固他们的信心,在示罗建立了会幕。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以色列人中其余的七个支派,还没有分给他们地业。」

】约书亚派遣二十一人去勘察那仍未分配给犹大、玛拿西和以法莲的土地。

――《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15~17章记述过了犹大、以法莲和玛拿西三个支派已在河西分得了地业。会幕既已设立,约书亚又为其余七个支派分地。本章至19章所记即为分给便雅悯、西缅、西布伦、以萨迦、亚设、拿弗他利及但的土地。

他们在示罗拈阄,最后还特别给了约书亚一块土地。比较来说,犹大、以法莲、玛拿西三个大支派分得的土地面积较大,较小的是西布伦和以萨迦。

――《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约书亚对以色列人说:“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所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

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 这是对蒙召作基督工人的所有圣徒的警言。当时七个支派的各种借口都不能合理地解释他们的行为(8:1-28),不论遇到何等逆境,都当凭着信心积极地加入扩展天国的事工中。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你们每支派当选举三个人,我要打发他们去,他们就要起身走遍那地,按着各支派应得的地业写明(或作“画图” ),就回到我这里来。」

】为了有效地分配土地而设立委员会: 约书亚在拈阄给剩余七个支派分配土地之前,特意设立了土地委员会。即每个支派都要选举三个人,使这二十一人将以色列的剩余之地分为七份。约书亚之所以下达此番特殊指令,可能有以下三种原因:①警戒七个支派的消极态度,督促勉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分配土地 ;②分配产业的事宜已耽延了许久,因此事先派遣调查团,以迅速准确地进行分配工作;③每个支派都公开派遣由三人组成的调查团,使之毫无私心地公平划分境界。他们所当要画的地图并不需要经过严格而详细的测量,只需概括性地调查,按其自然之特征分为七份即可。因为七个支派的人口相异,需要在拈阄之后进一步具体调整境界。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古代地图的制作】

地图的绘制至少可以上溯到主前第三千年纪。挖掘出来的泥版上面有些刻着地图。最值得一提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尼普尔的地图集(来自主前1500年 ),以及巴比伦人的「世界」地图(主前第一千年纪中期 )。埃及又有一个来自兰塞二世年间(主前十三世纪 )的采矿地图。

——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他们要将地分作七份。犹大仍在南方,住在他的境内;约瑟家仍在北方,住在他的境内。」

】「你们要将地分作七份,写明了拿到我这里来。我要在耶和华我们神面前为你们拈阄。」

拈阄】藉拈阄断定神明旨意,是占卜法的一种。请参看:,有关「乌陵和土明」,和,有关拈阄之应用的注释。支派的排名是按照逻辑上的次序,可见拈阄所定的不是哪个支派可以先来挑选,而是各支派按既定的次序差派代表,然后拈阄决定该支派所得的是哪片土地。古代近东瓜分父亲遗产的惯例,是长子先挑选自己的分,其他继承人则拈阄分配。

——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利未人在你们中间没有份,因为供耶和华祭司的职任,就是他们的产业。迦得支派、流便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已经在约旦河东得了地业,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所给他们的。”」

供耶和华祭司的职任: 指有资格取用献在神的圣殿的祭物的职任,40:15,。因为从制度上保障了利未支派靠着服侍神的圣殿而生活,故利未支派未能得产业(13:14)。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划地势的人起身去的时候,约书亚嘱咐他们说:“你们去走遍那地,划明地势,就回到我这里来,我要在示罗这里,耶和华面前,为你们拈阄。”」

】被选举之委员的信心: 21名代表为了踏遍产业画地图而出发了,他们拥有无比的勇气与信心。他们的任务并不容易完成。因为,当时居住在迦南的本地居民,仗着强大的力量,而不容外部势力。如今刚刚来到迦南的以色列人要进行地理堪探,不言而喻,他们肯定抵触以色列人。然而21名堪探者信靠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他们的神(1:4,,不看眼前的环境,只盼望将要成就之神的应许,以色列一一胜过了难关。良善的神引领这些堪探者平安地完成任务回到示罗的阵营。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他们就去了,走遍那地,按着城邑分作七份,写在册子上,回到示罗营中见约书亚。」

分作七份: 堪探迦南地后,将此地分作七份是因为尚未分得产业的支派共有七个。迦得、流便、玛拿西半支派已在约但河以东分得了产业,利未支派则不以地为产业。 写在册子上: 此处的册子并非指今日用纸作成的书,乃是指用羊皮作成的书卷。堪探者们在羊皮上画了迦南地的“地籍图”。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约书亚就在示罗耶和华面前,为他们拈阄。约书亚在那里按着以色列人的支派,将地分给他们。」

拈阄: 拈阄以决定事情的作法是广传于古代近东的风俗。然而,对以色列百姓而言,拈阄的习惯具有寻求神旨意的特殊意义。在这里他们面对分配土地这一大事,为了寻求神的旨意而拈阄。因此,我们不能视此拈阄的行为是世俗的举动,如同那出于侥幸心理而买彩票或玩赌博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犹大、约瑟子孙中间。」

于犹大子孙与约瑟子孙之间。」

分给便雅悯支派的领土,大都是山地,有一部分是沙漠,其余的就是耶利哥与耶路撒冷附近的肥沃土地。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便雅悯地处于……】

便雅悯分得一个狭长的地带,作为犹大和以法莲之间的缓冲区,犹大和以法莲后来统治了这地。

──《灵修版圣经注释》

得地界限:便雅悯的北界(11-13 )正是以法莲的南界(见串6 ),它的南界(15-19 )正是犹大的北界(15:5)。

――《串珠圣经注释》

便雅悯的分】

便雅悯的领土位于犹大和约瑟之间,犹大的北界与便雅悯的南界大致相同。便雅悯的北界则沿着以法莲的边界至基列耶琳为止,并不延伸到地中海,藉以保留土地给但支派。本段形容的次序是自东而西(始于约但河流入死海之处 ),从耶利哥北邻,延伸穿越山地,转南到路斯(伯特利 )的山坡,直达伯和仑和基列巴力(又称基列耶琳 ),亦即是西界的终点。这边界经过欣嫩子谷,证明了耶路撒冷在便雅悯属地之内。

——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便雅悯”抽签得到犹大与以法莲中间的土地,包括耶路撒冷

――《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便雅悯分得之地:便雅悯支派分得犹大与约瑟支派之间东西伸展,由约但河直到伯和仑的狭长地带,西面则与但支派相连。

――《串珠圣经注释》

便雅悯支派的产业: 本文说明了便雅悯支派所分得产业的境界与其中的城邑。他们的领土南与犹大支派,北与约瑟支派相连,这就成就了神借着摩西所说的预言。便雅悯是约瑟的惟一兄弟,故他们后裔之间似乎也存在着特殊的连带关系。并且,当以色列王国被分裂时,只有便雅悯支派帮助犹大支派,守住耶路撒冷圣殿与大卫的宝座。照着雅各的预言,便雅悯支派的人皆继承了好战的传统,这种好战性格也符合他们所分得之地的地理特点。他们的领土位于连接南北的战略要道,是纷争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他们的北界是从约旦河起,往上贴近耶利哥的北边,又往西通过山地,直到伯亚文的旷野。」

】「从那里往南接连到路斯,贴近路斯(路斯就是伯特利 ),又下到亚他绿亚达,靠近下伯和仑南边的山。」

伯特利: 便雅悯支派的北界与以法莲支派的南界相连(16:1-2)。人们常认为伯特利是以法莲支派的领土,然而,本书作者却明确地记载伯特利属于便雅悯支派(22节 )。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从那里往西,又转向南,从伯和仑南对面的山,直达到犹大人的城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 ),这是西界。」

】「南界,是从基列耶琳的尽边起,往西达到尼弗多亚的水源。」

基列耶琳】基列耶琳,即「树林城」,亦即是耶路撒冷北面八哩之处的代尔阿札尔,位于便雅悯和犹大支派属地交界之处。称之为巴拉,则称之为基列巴力。侵略记述(书九~十 )和约柜暂时退隐的史事,都曾经提及此地。

——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又下到欣嫩子谷对面山的尽边,就是利乏音谷北边的山。又下到欣嫩谷,贴近耶布斯的南边,又下到隐罗结。」

欣嫩子谷,好像跟小孩子有些关系──】在耶利米的时代,欣嫩子谷变成拜摩洛(亚扪人的神 )之地。在那些可怕的礼仪之中,有时要将自己的儿女献上为祭。后来,以色列人就在这个谷中焚烧垃圾,及罪人与牲畜的尸体。于是这个地名就成了地狱的同义词。

──《灵修版圣经注释》

】「又往北通到隐示麦,达到亚都冥坡对面的基利绿。又下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盘石。」

「基利绿」:可能是吉甲的别称(15:7)。

――《串珠圣经注释》

波罕的盘石: 波罕是流便的子孙(15:6)。故可以推测有一些流便子孙曾居住在犹大东北地区。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又接连到亚拉巴对面,往北下到亚拉巴。」

】「又接连到伯曷拉的北边,直通到盐海的北汊,就是约旦河的南头,这是南界。」

】「东界,是约旦河。这是便雅悯人按着宗族,照他们四围的交界所得的地业。」

】「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城邑,就是耶利哥、伯曷拉、伊麦基悉、」

】东部的十二座城。

――《串珠圣经注释》

在便雅悯的城邑中,伯特利和耶路撒冷都是宗教圣地。列王时代,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立圣殿。分裂后,北国的耶罗波安王却在伯特利设金牛犊和祭坛。28节的基比亚是以色列国第一任君王扫罗的家乡

――《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伯亚拉巴、洗玛脸、伯特利、」

】「亚文、巴拉、俄弗拉、」

「巴拉」:在巴拿突城(21:17)之东北。

「俄弗拉」:在伯特利东北六公里(四英里 )。

――《串珠圣经注释》

】「基法阿摩尼、俄弗尼、迦巴,共十二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基法阿摩尼」:可能在伯特利以北五公里(三英里 )。

「迦巴」:在伯特利以北十一公里(七英里 )。

――《串珠圣经注释》

】「又有基遍、拉玛、比录、」

「拉玛」:在耶路撒冷以北八公里(五英里 )。

――《串珠圣经注释》

基遍: 是当年以色列在迦南征服战中,不战而进驻的城邑。约书亚在此地攻打由五王联合的巴勒斯坦联军,借着神超自然的神迹歼灭了他们,奠定了征服巴勒斯坦的基础(10:1-5)。同时在大卫和所罗门时代,这也是圣幕停留的地方,21:29,。后来,此地与迦巴一起成为利未人的城邑(21:17-19)。此地就是今日的(el-Jib ),开垦山地成为沃土,生长着茂盛的葡萄树、无花果树与橄榄树。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西部十四座城。

――《串珠圣经注释》

】「米斯巴、基非拉、摩撒、」

「摩撒」:在耶路撒冷以西。

――《串珠圣经注释》

】「利坚、伊利毗勒、他拉拉、」

】「洗拉、以利弗、耶布斯(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 )、基比亚、基列,共十四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这是便雅悯人按着宗族所得的地业。」

「基列」:可能是基列耶琳,(9:17)。

――《串珠圣经注释》

按着宗族: 常用来记录土地分配过程。这句话强调的是神按着各宗族的需求充分地供给了所用之地。神赐我们生命,且赐下无比丰盛的生命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思想问题(第18章 )】

1为何本章章首指出其余七个支派没有分得地业呢?是否约书亚本人失责?若教会圣工停滞不前,教会没有增长,你想这是神的责任么?3节给我们什么提示?

2七支派选出的二十一位代表负责视察得地的范围。你认为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神如何保守他们?

3为什么约书亚说他是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支派分地(6 )?七支派分得之地大小不同,他们可有埋怨不公平?今日神给予信徒不同的恩赐或恩典,信徒从以色列支派的表现可学到什么功课?神要求各支派竭力夺取所分配的地方,同样对信徒有什要求?;

──《串珠圣经注释》

其余七支派所得之地。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神的会幕终于结束了“漂流”!你看──】

以色列人将许多尚未攻占之地暂且搁下,将宗教中心由吉甲(5:8-9)搬到示罗。这可能是设立永久性会幕的头一个地方。神的会幕直译应为 " 神与人会面的地方 ",神在那里住在祂的百姓中间。会幕设立在全地的中央,使百姓更容易去参加特别的敬拜,并守一年一度的几个宗教节期。

以色列人伟大的祭司兼先知撒母耳的家人,就常常去示罗。当撒母耳还是童子的时候,就被母亲带到那里,在会幕里事奉耶和华,22 )。在整个士师时代(大约叁一百年 ),会幕一直设在示罗。在神的约柜被非利士人夺去的时候(参撒上4、5两章 ),这城显然也被他们毁灭。这个城从来未能名副其实地成为以色列人的宗教中心,以后的经文记述了这城的罪恶和偶像敬拜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还未分到地的七个支派,他们的心情如何?】

以色列人其余的七个支派还没有分到地业,他们聚集到示罗,约书亚在那里给他们拈阄,来决定哪块地归与谁。神使用这种神圣的方法作出选择,而不是由约书亚或任何作领袖的来决定。

到这个时候,大多数地区的迦南人势力已被削弱,他们已不再成为威胁。可惜,百姓并没有遵照神的吩咐,除灭残余的迦南人,因这七个支派的人不想惹事生非,遭遇抵抗。也许作为游牧民族,他们不想在一个地方定居,宁可在经济上倚靠那些他们所应当除灭之人。另外有些人可能害怕继续争战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且断绝供应。和敌人交易获利,要比靠自己张罗更容易,也更合算。

──《灵修版圣经注释》

往前得地】

「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

如果我们只仰望人,等别人用汤匙喂养,就要一辈子作婴孩,不用指望长进。约书亚是伟大的领袖,英勇的将才;但跟从他的人,很容易养成躲在伟大领袖荫下的习惯,凡事仰望领袖,不想自己独立进取。正像大树之下,草不沾霜;却也少沾雨露和阳光。
进到约但河西之后,犹大和约瑟的子孙,已经各自分得产业,还有七个支派,没有踏上自己的领地。
那时,以色列人还没正式建成联邦,既没有王,也没有国都,示罗地处中央,耶和华的会幕和约柜在那里,情形有些像是临时首都。
我们难以想象,渡过约但河,进入应许之地,已经六七年了,有那么多的群众,仍然不知道他们的永久住址在哪里。他们是怎样过活的?难道他们依旧住在帐棚里,过难民营一般的生活?
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聚集在一起,自由自在的游牧为生,采食当地的果实,无忧无虑,苟安下去,过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计划。也可能是好几个支派共聚在那里,感觉过得很满意;而那七个支派,都是比较族小人少,安于现状,没有甚么雄心大志。既然没有外敌来侵攻,又有甚么不好?总之,他们如此迁延了好几年。
那时,十二支派的联邦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约书亚看到这么多人,如此没有长久的打算,总不是办法,心里着急。

约书亚对他们说:“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所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

约书亚激励他们,每支派派三个代表,去勘察地界,以便正式分地给他们。虽然即将解甲归田,这位年老的统帅,还是鼓励他们,以神的应许为目标,作当作的事。
人的惰性,使他容易苟且偷安,不知进取。因此,贪恋温暖安全的雏鹰,需要“鹰搅动巢窝”,才肯展翅飞腾。有时,神借着环境的改变,患难逼迫临到,为的使祂的子民起飞。有时,圣灵感动属灵的领袖,像在埃及地的摩西,像在约但河西的约书亚,激动百姓的心,叫人知道不要坐而不动,要起来前去得地,进展到新的境界。

── 于中旻《圣经研究》

有没有甚么工作令我畏惧,拖延不做的?】

约书亚责问这几个支派不积极准备、前去得地的原因。我们常常因为工作看似重大艰难、令人生厌,而迟迟不做。但是如果持续把工作放下,就显出愚昧,未能善尽管家的职分,更有可能是不顺服神。即使做自己不太喜爱的工作,也需要专心一意,与别人合力同心,多多地打起精神,好好地负起责任。你若想迟延怠慢,请记住这个教训。

──《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书亚嘱咐他们说:你们去走遍那地画明地势。」】

在教会历史中,每个时代神必差遣工人去量度画明属灵境界的地势。他们不满意弟兄们的情况,很想找神的意思使那些信徒在生活中扩张知识与境界。早期有奥古斯丁等的伟人,以后有宗教改革者,一直有些值得称道的人,他们的名字为教会所纪念。

福分的传递——在一切生命的经验中,我们好似走在应许地上,发现许多水泉、山谷及境界中的佳景。这些不只为我们,也为别人所预备的。我们要熟悉这些路径,为的可以领导别人不致迷失。我们经历安慰之后,就会安慰别人。父神在基督里给予一切属灵的福分,我们才可将福分传递给别人。祂向我们启示天国的奥秘,我们因此将喜乐与能力向人们见证。我们得着救恩,与神同工,传递恩典。

真理的分享——许多圣徒为我们留下书籍,好使我们明白他们所经历的真理,正如约书亚为百姓预备的地图一般。我们不会写书,但至少该画明地势。所以凡敬畏神的人都可来听我们的见证。凡是真理的见证,都是神要保证赐给人的,以圣灵说明实际的内容。

──迈尔《珍贵的片刻》

拈阄的结果能否代表神的心意?】

由拈阄(也可以称为掣签 )来决定,是以色列人的一般风俗。我们对于约书亚的时代,究竟用甚么方法拈阄所知不多。一种可能是掷骰子,另一种可能是使用两个瓶子,一个瓶里放有各支派的名字,另一个则放所要得之地名,从瓶里取出一个支派,与这支派所得之地相合。他们也可能使用乌陵和土明来决疑。不管他们怎样做,这种方法可免去以人的方式选择,让神随祂的心意,把每一块土地分给每个支派。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