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神的会幕终于结束了“漂流”!你看──
以色列人将许多尚未攻占之地暂且搁下,将宗教中心由吉甲搬到示罗。这可能是设立永久性会幕的头一个地方。神的会幕直译应为 " 神与人会面的地方 ",神在那里住在祂的百姓中间。会幕设立在全地的中央,使百姓更容易去参加特别的敬拜,并守一年一度的几个宗教节期。
以色列人伟大的祭司兼先知撒母耳的家人,就常常去示罗。当撒母耳还是童子的时候,就被母亲带到那里,在会幕里事奉耶和华-22)。在整个士师时代(大约叁一百年 ),会幕一直设在示罗。在神的约柜被非利士人夺去的时候(参撒上4、5两章 ),这城显然也被他们毁灭。这个城从来未能名副其实地成为以色列人的宗教中心,以后的经文记述了这城的罪恶和偶像敬拜,。
还未分到地的七个支派,他们的心情如何?
以色列人其余的七个支派还没有分到地业,他们聚集到示罗,约书亚在那里给他们拈阄,来决定哪块地归与谁。神使用这种神圣的方法作出选择,而不是由约书亚或任何作领袖的来决定。
到这个时候,大多数地区的迦南人势力已被削弱,他们已不再成为威胁。可惜,百姓并没有遵照神的吩咐,除灭残余的迦南人,因这七个支派的人不想惹事生非,遭遇抵抗。也许作为游牧民族,他们不想在一个地方定居,宁可在经济上倚靠那些他们所应当除灭之人。另外有些人可能害怕继续争战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且断绝供应。和敌人交易获利,要比靠自己张罗更容易,也更合算。
有没有甚么工作令我畏惧,拖延不做的?
约书亚责问这几个支派不积极准备、前去得地的原因。我们常常因为工作看似重大艰难、令人生厌,而迟迟不做。但是如果持续把工作放下,就显出愚昧,未能善尽管家的职分,更有可能是不顺服神。即使做自己不太喜爱的工作,也需要专心一意,与别人合力同心,多多地打起精神,好好地负起责任。你若想迟延怠慢,请记住这个教训。
拈阄的结果能否代表神的心意?
由拈阄(也可以称为掣签 )来决定,是以色列人的一般风俗。我们对于约书亚的时代,究竟用甚么方法拈阄所知不多。一种可能是掷骰子,另一种可能是使用两个瓶子,一个瓶里放有各支派的名字,另一个则放所要得之地名,从瓶里取出一个支派,与这支派所得之地相合。他们也可能使用乌陵和土明来决疑。不管他们怎样做,这种方法可免去以人的方式选择,让神随祂的心意,把每一块土地分给每个支派。
约旦河西的支派
便雅悯地处于……
便雅悯分得一个狭长的地带,作为犹大和以法莲之间的缓冲区,犹大和以法莲后来统治了这地。
欣嫩子谷,好像跟小孩子有些关系──
在耶利米的时代,欣嫩子谷变成拜摩洛(亚扪人的神 )之地。在那些可怕的礼仪之中,有时要将自己的儿女献上为祭。后来,以色列人就在这个谷中焚烧垃圾,及罪人与牲畜的尸体。于是这个地名就成了地狱的同义词。──《灵修
你们等到什么时候才去占领……上帝耶和华赐给你们的土地呢?(
你必须要积极主动才能建立美好的关系。这需要你明白自身的价值,以及想从这个关系中获取什么。关注你个体的价值,而非夫妻整体的价值,看似违反常理,但只有个体健全,整体也才能健全。美好的关系基于彼此坦诚相待,让对方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愿望、感觉以及价值观。作为夫妻,你们必须一起做决定;但作为个体,你的自身价值以及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让别人为你做这样的决定是错误的。让别人来决定你的自身价值以及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等于放弃上帝所赐给你的能力。
你要明白:
一、不采取任何行动不是做决定。
二、置身事外,对事态的真相视而不见,不算是做决定。
三、一直拖延到出现状况,以致硬着头皮面对,不是做决定,而是消极的做法,最终对你没有好处。有时你必须要接受不可改变的环境,但总是可以在适当的范围之内选择如何应对。上帝在应许之地的门槛曾挑战的子民以色列人:“你们等到什么时候才去占领……上帝耶和华赐给你们的土地呢?”
因此,你要积极主动。
书18篇
1、诗歌类型:(1)、感恩诗是诗人感谢神曾经对其拯救和帮助的诗歌,又称“感恩歌”,或“凯旋歌”,这种诗歌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感谢神应允了诗人的祈求,并且拯救了诗人脱离困苦。(2)、君王诗“君王诗”又称“皇室诗”,这些诗歌把那一位受膏君王置于最突出地位。“君王诗”给我们描述一位完美的君王及伟大的王国。这位完美的君王和伟大的王国是任何的国家都不能达到的标准,只有大君王耶稣基督才能达到。故此,在新约把君王诗都应用于耶稣基督的身上。2、诗歌背景:写作背景一般传统的“题注介绍”就可以看出来。虽然题注一般为后人加上去的。并不属于正典的一部分。但其内容在传统中都是可靠的。“(耶和华的仆人大卫的诗,交与伶长。当耶和华救他脱离一切仇敌和扫罗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华念这诗的话。说:)耶和华我的力量阿,我爱你。”本诗也见于《撒下》22章,几乎完全相同,大概写于扫罗已死,大卫王位坚立之后,是君王战胜归来,诗人所作的感恩之诗,由君王或其代表在典礼中宣读。传统认为是大卫的作品。题注中“耶和华的仆人”为大卫受膏为王的称号;,8)都有相关的介绍。3、诗歌格律(1)、延续平行:就是下一句延续上一句的思想,使句子完整。“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山的根基也震动摇撼。”“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他脚下。”“他坐着基路伯飞行。他借着风的翅膀快飞。”“他以黑暗为藏身之处,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云,为他四围的行宫。”“因他面前的光辉,他的厚云行过。便有冰雹火炭。”“耶和华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便有冰雹火炭。”“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多多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耶和华阿,你的斥责一发,你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他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他救我脱离我的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17节还属于从属平行,说明原因的。(2)、同义平行:就是上下两行用了意思相近的字或词进行对仗。上下两行以不同的字句来表达同一件事情,同一样思想。如此反复是为了达到加强加深的作用。“曾有死亡的绳索缠绕我。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也属于交叉平行。(3)、阐释平行:就是下一句以戏剧性的描述方式来阐释上一句的意思。这是一种从概述转向具体的平行句模式。“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4)、呼应平行“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4、诗歌解析:(1)、分段书18篇属于中长篇诗歌,一共有50节。由于经节过长,我们将分为几部分来分享。今天我们将分享1-19的经文。首先(1-3)为引言,(4-6)为一部分。(7-19)为一段。(2)、解析《与神亲密的关系》十八篇是大卫向神感谢和赞美的诗,当他在危困中向神呼求时,就亲身经历了神大能的拯救。所经历的苦难越多,对拯救的体会越深,感谢亦当更深刻真挚。让我们先从1~19节领会大卫感谢神的情怀。一、对神宣告式的称颂“(耶和华的仆人大卫的诗,交与伶长。当耶和华救他脱离一切仇敌和扫罗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华念这诗的话。说:)耶和华我的力量阿,我爱你。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大卫经历了神的拯救,闯开了他与神关系新的一页,不是抽象的,乃是实在的。神对他的子民的保护是不受限制的,也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大卫用了六个军事上的要素来表示神看顾的特性,神好像:(1)山寨或是安身之所,仇敌不能入侵;(2)一尊可以完全得到荫庇的岩石;(3)任何敌人都不能入侵的盘石;(4)高过仇敌的高台;(5)可以挡住敌人伤害的盾牌;(6)一只惊吓仇敌或者提醒敌人已临近的号角。倘若我们需要保护,就要仰望神。他说神......1、是我的力量祂是力量之源,使我坚强,使我有能力。2、是我的岩石使我得着荫庇和绝对的平安,岩石是一些鸟类和小动物的筑巢窝洞之地。在此表示受保护。3、是我的山寨山寨是可供倚靠的堡垒。4、是我的救主祂是拯救者,救我脱离危困。5、是我的上帝因祂是创造我的,掌管我生命的。6、是我的磐石祂是盘石,我从而找到了坚稳不移的支持及保护。7、是我的盾牌祂是盾牌,是我抵挡一切患难的保障。8、是拯救的角祂是角,是大有能力的拯救者。“角”代表力量,动物以角为武器。9、是我的高台祂是高台,使我安然脱离了窘境。“高台”象征保障和庇护。请注意大卫每次都加上“我的……”,强调他亲身的经历及体会,并与神那种亲切的个人关系。二、述说曾经历的苦难“曾有死亡的绳索缠绕我。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诗人在极度危险中不忘向神呼求,因祂喜悦那些知道自己无助而常常倚靠祂的人。死亡的绳索……匪类的急流:用隐喻表现敌对圣徒的撒但势力。虽然恶势力威胁圣徒,如四面楚歌,但“因主与我同在”-(,圣徒仍安然居住。入了他的耳中……亲自降临:神必不撇下我们,他:①总是关注我们,保护我们如眼中的瞳人;②垂听我们的祷告;③为拯救我们从天降临。神有拯救能力,也有拯救的慈爱。与立志行善却无力可行,或有力却无心行善的人不同,神信实地成就救赎的恩约。三、灾难中蒙神的救赎“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山的根基也震动摇撼。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他脚下。他坐着基路伯飞行。他借着风的翅膀快飞。他以黑暗为藏身之处,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云,为他四围的行宫。因他面前的光辉,他的厚云行过。便有冰雹火炭。耶和华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便有冰雹火炭。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多多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耶和华阿,你的斥责一发,你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他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他救我脱离我的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耶和华是我的倚靠。他又领我到宽阔之处。他救拔我,因他喜悦我。”基路伯是属天的受造物,可能是一类有尊贵身分的天使。他们的工作之一就是作一个护卫者,这些“基路伯”守卫着生命树。说他们把守至圣所的入口,说他们的像成了约柜的一部分,(结1)他们也被描述为托着神宝座的。神藉万物彰显祂的全能和荣耀。但因人的肉眼未见过神,所以说“祂以黑暗为藏身之处”。“至高者”是大卫对神的尊称。当他人深受异教崇拜偶像的影响,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神o,大卫却把神单单置于至高的位置上,因为他知道这些木和石所造的像是无能的。大卫在感到软弱无助,没有反抗能力的时候,他知道惟有神可以把他从仇敌中拯救出来。有时我们的烦恼有如深渊要淹没我们,我们希望神可以快快拯救我们脱离困境。是的,当我们在困境中,神可以拯救我们或者帮助我们保持镇定,而且他的保护对我们也是最好的。当我们感到要被困境淹没时,进前来恳求神帮助我们,保护我们,使我们站稳。在祂的看顾之下,我们不会感到无助的。人常将危机比作汹涌的波涛、暴风袭击的海上漆黑之夜。对生活在陆地的人来说,大海象征恐惧与痛苦,夜晚意味死亡与断绝。诗人宣称神从大水中救出自己,意味诗人从毫无希望、完全绝望的境况中获救。上帝用地震,“地就摇撼战抖,山的根基也震动摇撼”,用火山喷发“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用冰雹火焰“他的厚云行过。便有冰雹火炭。”用雷声“耶和华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用闪电“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多多发出闪电,”用翻江倒海“你的斥责一发,你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用这些自然界的灾难现象来形容表明神的震怒。在这样的患难当中,他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拯救救赎了我。审判恶人的神。用惊天动地的画面指出神对恶人的惩罚。可以联想,世上横行霸道、积累恶行之徒,将来会得到神何等的惩罚,我们当从中吸取教训。苦难将人逼处一角,陷在水深火热中;拯救赋予人自由,有如进到“宽阔之处”。这些都是诗人描述自己经历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