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暂编注解〕“畜类”:愚笨。
“管教”。借言语和行为来教导。“畜类”。愚蠢的人。
恨恶责备的,却是畜类: 畜类顺性而活,对它们而言,训诲与责备毫无意义。实际上人类具有能够无限接近某一目标的可能性。因此,停滞不前、只满足于安逸的生活、无视生命的真目标的人,均与畜类无异。
有些人乐意接受不需要“教训、督责和使己归正”的知识。不为过去的失败感到遗憾,不愿意改正,对将来没有崇高理想的人,就像田间的走兽一样,不会培养品格,也不会灵魂得救。
12:1~28本章强调了义人与恶人的特征。义人喜爱管教并结出美好的果实,而恶人则厌恶训诲而终将败坏。藉此督促众人,当依从智慧人的教训,走上生命与公义的道路。
【】「善人必蒙耶和华的恩惠,设诡计的人,耶和华必定他的罪。」〔暂编注解〕这里的善义与后半节的恶人进行对比。行为正直诚实的人会得到神的悦纳。
【】「人靠恶行不能坚立,义人的根必不动摇。」〔暂编注解〕「根」:深植泥土,所以义人不容易摇动。
义人的根必不动摇: 信靠耶和华的人,就像栽在溪水旁的树往下扎根一样。对树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无疑是根部。若将耶稣比喻为土壤,使圣徒能够胜过一切患难的部分就是根。
,4;37:23,31;。
【】「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贻羞的妇人如同朽烂在她丈夫的骨中。」才德(和合、吕译、AV、RV )在现代的含义,不足以说明这个字的希伯来文字根中力量与价值的观念(参 思高「贤能」,并参该节以后之经文所作之详尽的描绘 )。现代人所说:「她颇有分量」,稍微表达了它的意义。
——《丁道尔圣经注释》
才德就是指她德行良好,有办事能力,能内外兼顾,是个人所称善的妻子,令丈夫得到尊荣。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暂编注解〕“骨”为身体中最不易朽坏的部分。一个没有才德、行为不检的妻子,可令丈夫身败名裂。
“才德的妇人”。品格尊贵而正直的妻子。
丈夫的冠冕: “冠冕”象征权柄、荣耀、光荣等。才德的妇人真是丈夫的“骨中骨,肉中肉”。有人说,参加战争时当祷告一次;出去航海时则要祷告两次;结婚时却要祷告三次。一生的荣辱,多由选择的配偶来决定。
在所罗门的时代,父母指导着儿女的择偶。如今的年轻人却要自行选择。应及早虔诚认真地思考这里的教训,以免草率从事,造成终生的遗憾。一个软弱,多嘴,骄傲和奢华的女人会败坏她丈夫的主动性和决断性。
【】「义人的思念是公平,恶人的计谋是诡诈。」思念主要的意思是「心意」、「计划」。Moffatt 翻译得相当清楚:「好人的目标是可尊敬的;坏人的计划是卑鄙的」。如果这是一则老掉牙的箴,那么当人们是根据候选人许诺的能力,而不是他们的原则来选择领袖时,这则箴还是被人忽略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诡诈”。诡诈的。
是公平。直译是“是审判”或“公正”。义人的良善是从里到外的。他们内心的动机促使他们为别人作好事。他们的良心就像法官,判断他们的一切心思意念。他们越是接近基督化的目标,就越是受圣灵启示的控制,,。
内心的善良乃是义人的动机,恶人则会提出荒谬的建议,欺骗和伤害凡听的人。公义的道是通向幸福和真正成功的唯一道路,。
5-7 义人与恶人的对比。
【】「恶人的言论是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必拯救人。」字面的含义最恰当,也就是说,……是埋伏流人的血;换句话说,就是:「……是个伏兵」。第二行末尾直译为「……拯救他们」(也就是正直人自己 ),以此来响应第一行,可能是略窥之思想的堂奥,你的陷阱易于捕获你自己。换句话说,这则箴的要点可能是:对抗别人的中伤,诚实乃为最上策。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言论”指话语,恶人说话不为他人着想,利己伤人。
恶人以虚假的见证诬蔑人,义人却说出实情,拯救无辜的人。
恶人的言论: 专以谎言、中伤、阴谋使他人遭受灾难与灭亡的言论。这是撒但的主要属性之一。耶洗别就曾为了杀害拿伯,而叫人作假见证。
第5节对义人的意念和恶人的计谋进行对比。本节则涉及表达出来的意念。恶人的言论会因其欺骗性而造成悲伤和死亡。他们的诬告和诽谤会引起敌意。义人则运用他们的口才和智慧去开导,保护并为恶人想要杀害的无辜者争取朋友,。
【】「恶人倾覆,归于无有;义人的家,必站得住。」头一句最好或许是读作(像 RV 边注一样 ):「把恶人倾覆,他们就不存在了」。恶人天生之不安定的另一个有力的证据,,。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义人把房屋建造在盘石耶稣基督上。他的期望是可靠的。他有了救主,就拥有永生。他也许会跌倒。但他虽七次跌到,仍必兴起。
【】「人必按自己的智慧被称赞,心中乖谬的,必被藐视。」这里所论及的智慧(和合、AV、RV )是亚比该所表现出来的那种(s*ekel ,参 分题研究「Ⅰ多面的智慧」第3点 );在第二行之相对的素质所暗示的,乃是没有能力率直地思想,托伊的提议相当出色:「别扭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人必按自己的智慧被称赞: 想要获得赞美是人之常情,问题在于赞美的种类和性质。仅仅为了得到徒有其表的名誉,而喜闻阿谀之言的人,已离灭亡不远。圣徒当在真理面前得到称赞,初期教会所选的七名执事均是有“好名声”的人。
没有什么比智慧和审慎更能带来持久的称赞。办事值得信赖,行动出于理智和更高原则的人,总是受欢迎的。虚妄无情,人生观扭曲,心中乖谬的人,必受到了解他真情的人,甚至是那些利用他达到自己目的人所藐视。犹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被人轻贱,却有仆人,强如自尊,缺少食物。」这是对我们所作之残缺的估价所提出的驳斥。照着现存之希伯来文经文(见和合、吕译、现中、AV、RV ),强如的意思是「更加富有」、「更可羡慕」(参 思高「更为可贵」 )。但 RSV 根据七十士译本、叙利亚译本,读作相同的希伯来文子音,意思是:「一个作工而自给自足的平凡人,胜过爱排场而缺乏食物的人」(思高、现中、吕译 )。这种译法的语气较为强烈,而且赋予「强如」这个字更多的内容。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本节也可译为:“宁可地位不高,自食其力,好过假充要人,连饭也吃不饱”。
“轻贱”。不尊敬。“有仆人”。更可作:做自己的仆人。即“处于卑微的境况却自己努力工作,比装作有财有势却三餐不保更好”。
本节可意译为「一个人如果可以自食其力,胜过自高自大而要捱饿的人」
。
轻贱,却有仆人: 字面意思是“作自己的仆人”,就是省察自己,不断补其不足之处。这些人远离虚妄的贪心,忠于自己所能胜任的小事,热爱有价值的生活。与此相反,虚荣之徒却不肯辛勤劳作,存着侥幸心理而装作富有,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被人轻贱(qalah )。与第8节“藐视”的原文buz不同。
有仆人。七十士译本为“侍奉自己”。故英文RSV版译为“为自己做工的卑微者,要强如自尊而缺少食物的人”。KJV版的意思是,一个有仆人为他工作,种麦打粮的人,要强于空腹吹牛的人。
【】「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义人为何是设想周到的呢?有部分是因为:就着定义而说,他尊重事物的均衡与适当的关系(而恶人所考虑的却只有自己 );但主要是因为他乃是一个属于神的人,在神的道路中受教(参 ,,而他自己也是一个蒙受怜悯的人。除了强调公义在圣经中这一方面重要的意义之外,这一则箴也证实了希伯来文动词「认识」温馨的、个人的素质,这个动词在头一行中译作顾惜。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顾惜: 字面意思是“认识”。这意味着,即使是那些无法开口说话的畜类,也当顾念其难处,并使其正当的需求得到满足。神的拯救物件是宇宙万物。被造之初,人原是所有被造物的代表,负有治理保护其它被造物的管家使命。
神顾惜祂所造的动物。它们不该受的痛苦,是不会被置之不理的,,10:29)。律法的教训包括一些对待低级动物的条例,。人类的仇敌大大加重了人和动物的痛苦。侍奉他的人也会变得残忍。他们的自私使他们看不到别人的需要。
【】「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追随虚浮的,却是无知。」「虚浮的人」(AV、RV )也可以等于「虚浮的事」(参 吕译 RSV「没有价值的追求」 )。无论采用哪一种译法,实质成就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译作追随的希伯来字 在此是加强语意的 这个人所缺少的乃是眼光 而不是动力 )。这则箴或许特别适合于现今快速旅行与旅行社包办旅游服务的诱惑。这句箴一个完全对称的版本,可见于。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追随虚浮”有想方设法求取容易钱之意。
「追随虚浮的,却是无知」
:从事不实际的行业会令人缺粮。
耕种田地的: 在征服巴勒斯坦之前,以色列民族过的是游牧生活。自从入住巴勒斯坦之后,农业就以北部的肥沃耕地为中心,成为维持生计的主业。这里的土地很诚实,种多少就能收多少,懒惰者不耕种必然会贫穷。耶稣也曾以直接与生活相关的农耕活动为背景,讲了很多比喻,13:31)。 虚浮的: 意指“无价值的”,这与结出丰硕果实的辛勤劳动形成鲜明对比。
虚浮(reqim )。“虚浮的东西”或“空虚的人”。改善现状的愿望是正确的。但不顾眼前的工作而去寻梦乃是愚蠢的。要尽力做好手头的工作,获得日常的饮食,抽出时间去追求其他有价值的目标,并为更高的工作做好准备。
【】「恶人想得坏人的网罗,义人的根得以结实。」第二行的隐喻突然中断而有所改变,所以有些译本(如 RSV )就作了一些猜测的修正。原有的经文,乃是要将邪恶方法之魅惑人的吸引力,与良善静悄悄的赏赐相对比。但第一行或许是论及审判等候着恶人,而他们却不知不觉地急忙往那里冲去。。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本节上半意思难明。有的认为“网罗”有“赃物”之意。坏人得到的恶人也想要,贪婪会夺去其命。全节似乎在将表面吸引人却虚幻不可靠的邪恶手段来和诚实良善可得的奖赏对照,戒人勿贪婪。
“网罗”指掳物。恶人贪求其它恶人的掳物,好坚固自己的地位。义人却倚靠自己的正直而得以持久。
上半节可能是说:坏人所渴想的至终叫自己灭亡。
义人的根得以结实: 义人志向高远,并以由此而来的喜乐为生命根基,故能自足。他全力以赴地面对现实,但其心灵却可以超然于一切患难之外。正是属天的盼望,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网罗(mas )。本句和该词的意思均不明确。Mas 有时指围攻。本节可能指恶人想要得到掠物或保护,但没有什么收获,义人则牢牢扎根并结出果实。
【】「恶人嘴中的过错,是自己的网罗,但义人必脱离患难。」。或好或坏,你的言语都使你原形毕露。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恶人陷入自己的谎言而不能自拔。义人虽因仇敌的攻击而陷入困境,但他的诚实和神掌管的大能会使他走出困境,。
【】「人因口所结的果子,必饱得美福,人手所作的,必为自己的报应。」言语可以像行为一样带来实质的回报,因为它们建立关系,并栽植观念(见分题研究「言语」及附属部分 原书第45~48页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言语能结果子,行为也一样。
口所结的果子。义人因自己的美言和双手的劳动而得到报酬。
报应。是神使这些回报转过来祝福义人,。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惟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暂编注解〕“听”。以顺从为目标去听。
人具有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当人在客观道理面前,反思自己并坦率承认过犯时,人格就会更上一层楼。相反,以带有偏见的狭隘眼光,对待每一件事的人,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见;13:10;14:12;16:2;21:2。
【】「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通达人能忍辱藏羞。」〔暂编注解〕愚妄人被激怒便生气,精明人却不理会别人的侮辱。
「通达人」:指精明人。
彼得在陈述基督徒当具备的品性之后,说到没有这几样的人是瞎眼之人,不能高瞻远瞩。立时发怒的人,就是这样的瞎子。他对将来之事尚未深思熟虑,就冲动地作出一些事情,使事态越发恶劣。不仅发怒时需 要忍耐,凡事都须忍耐。圣经在多处强调忍耐的重要性。
愚妄人没有培养起自制的能力。如果他受到侮辱或轻视,就马上会生气。通达人知道这样做会加深矛盾,所以他要等到先冷静下来再纠正错误。或者他完全不予理会,24:29,,。
【】「说出真话的,显明公义;作假见证的,显出诡诈。」〔暂编注解〕“显明公义”。更可作:声明什么是真确的事。
可能指说真话的习惯,即说真话像呼吸一样自然。具有这种品格的人是受正确的原则所支配。所以基督徒要毫不犹豫地遵守法庭的誓言。
反之,惯于撒谎的人即使发了誓也不讲真话。不说真话,或把真话歪曲为如同谎言的人,很快就会使有敏锐观察力的人不再相信他的话。
【】「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暂编注解〕这个比喻在原文中特别生动。刀刃又称为刀“口”。急噪的话语会伤朋友的心,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悲伤。不智的言辞往往会刺伤处于悲痛和苦难之中的柔嫩的心。但智慧的人知道应该说什么话来安慰悲伤的人,平息人的怒气,使灰心的人振作起来。
【】「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惟有真理永存──并且惟有真实之人永存。,与该处的注释。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只存片时。原文是“眨眼之间”。邪恶的统治只存片时。神的真理是无法推翻的。就是人间的真理也能无畏地经受一切的调查。但谎言即使不是在今生,也会在将来的审判中很快被发现和揭露。连是撒但的骗局,也要在一千年结束的时候完全暴露在宇宙面前。
【】「图谋恶事的,心存诡诈,劝人和睦的,便得喜乐。」喜乐取代了诡诈,是出人意表的;这则箴前后两半所说明的要点是:我们为别人所追求的事物,以及我们追求它的方式,都在我们的气质上留下痕迹。和睦(和合、思高、现中、AV、RV )包括一般性之「社会福利」(吕译 )的观念在内──为别人筹划这件事,我们自己也享受它的副产品。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图谋(charash )。KJV版是“设想”。
【】「义人不遭灾害,恶人满受祸患。」用来指遭(和合、吕译、AV、RV 参 的动词,所暗示的是奉差遣或被允许。这个定律精确的含义,乃是约伯的安慰者唯一的凭借;但正确地应用,它乃是一个有激励作用的真理,对保罗,连同36、37节 )与约瑟而言都是有效的──在亨通时是廉价的,在苦难中却是难能可贵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义人不遭灾害: 这不是说义人不会遭遇患难,而是指他不会遭受罪所带来的神之震怒,即灾祸。神之所以允许患难临到义人,其目的并不在于是苦难本身,乃是为了通过试炼使信仰成熟,赐给他更大的祝福。
义人不遭灾害。可能指由于神的介入,临到义人的灾害变成了福气。
祸患(ra )。常译为“邪恶”。指罪恶或灾难。;。本节显然指灾难。
【】「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暂编注解〕,32;12:19;13:5;16:13;17:7;,6;。见;12:17注释。
【】「通达人隐藏知识,愚昧人的心彰显愚昧。」最后一个字有着额外的力量。单纯的对比乃是在于能不能保持静默;但愚昧人除了泄露他的秘密之外,还会使他自己原形毕露。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精明人是谨慎和收敛的,愚昧人却莽撞,显出自己的无知。
通达人隐藏知识与智谋的原由是:①为了不致于轻率;②为了恰逢其时地运用;③为了不向人夸耀,并在神面前保持谦卑的态度。
聪明人绝不会欺骗别人。但他谦虚又谨慎。愚昧人既无智慧,又不谦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13:16,15:2)。
【】「殷勤人的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苦工(和合、吕译、AV ),或更好是译作「强迫劳力」(RSV ),乃是所罗门太过熟悉以致极有资格去讲论的一个论题。关于勤劳的赏赐,他所说的比他所能推断的更为真实,见及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服苦」
:做苦工。
懒惰带来的不是所希望的快乐,而是贫穷和痛苦。殷勤的人聪明地利用自己的时间。他们肯定会超过懒惰的人。
【】「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欢乐。」与其译作「沉重」(AV、RV ),不如译作忧虑(和合、现中 )或「罣虑」(吕译 ),这个字表明了希伯来文正常的含义;。一句良言的含义比好消息更广,后者虽能除掉忧虑的原因,却不是时常都有可能得到的;一句良言却能鼓励人面对忧虑。。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屈而不伸”。使他意气消沉。
「屈而不伸」
:消沈忧郁。
忧虑的心无法感受基督所承诺的平安。忧虑就是对神缺乏信心,,。希望和鼓励的话,以及劝人信靠神的应许,能大大地减轻人的重担。
【】「义人引导他的邻舍,恶人的道叫人失迷。」各种译本在第一行有极大的差异,AV 的译法(「义人比他的邻舍更为杰出」 )虽有可能,但不大像;RSV 的修正太过自由了;和合本(义人引导他的邻舍 )所采用的是最有可能的动词(探查、进行勘查参 ,,RV 的译法也类似,却插入了一个介系词。德里慈重新标注邻舍的元音,读作「草场」(参 吕译注 )。然而,照着字面来翻译也并非没有意义的:「对他的密友进行侦察」(希伯来文 me{re{a`,。那就是说:他并不是冒冒失失跳入友谊之中,也不为了任何一个人而放弃他的道德判断。第二行清楚说明了必须这样侦察的原因。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更可作:义人调查他的邻舍,恶人的路却使他们失迷。为了谨慎地选择朋友,调查是有需要的,因为不敬虔之人的路引领人进入错谬之中。
本节原文的含义不很明确。前半句可译为“义人寻找自己的朋友”,或“义人找出自己的草地”。后半句的意思很清楚。恶人的道黑暗而布满骗局。他自己也要毁灭,根本无法引导别人走正路。
【】「懒惰的人不烤打猎所得的,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译作烤(和合、AV、RV ),乃是根据犹太人的传统,以及亚拉伯文与亚兰文字根意义(「烧焦」 )所作的推断;根据另一个亚拉伯文字根所作的另一个推断是「不开始他的追寻」〔AV、RV 的「他打猎所得之物」(参 吕译 )这个词语在希伯来文只是一个字〕。RSV 根据七十士译本,使用动词「捕捉」。在每一种译法中,无论是译作没有完工者,或是没有开工者,懒惰的人都坐失良机。
和合、吕译、AV 的第二行(殷勤的人 却得宝贵的财物 )形成了显著的对比,但却把两个希伯来字的位置对调(参 吕译注 原有之希伯来文读作「但宝贵之人的财物乃是勤劳」 )。和合本所采用的这个假设,就像为这不寻常的一行所提出之任何假设一样,更改不大而有所帮助。另一个没有涉及改变之替代的读法为:「但一个人的稀世奇珍乃是一个勤劳的人」(Bertholet Ewald 为托伊所引用 ),这译法是容易理解的,但却是不适切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箴》有许多地方讲到懒惰人。本节说这种懒人连放在眼前的食物都懒得送进口里。
27下更可作:但一个人宝贵的财产就是勤奋。
上半节指懒惰人连猎得的动物也懒得烤来吃,不能享受所得的。
“打猎”也可以解释成“烤”。对前半节,可作以下两种解释:①懒惰人不愿负上打猎的代价;②懒惰的人即便打着了猎物,也不愿烤猎物吃。懒惰到极点的时候,甚至会回避与生计有关的事情。
不清楚究竟指懒人不去拿他追捕的猎物,还是不愿意烤自己所捕获的猎物。也不清楚后半句的财物是指殷勤,还是殷勤的结果,还是殷勤的人本身。本节含所有上述的意思,所以都是对的。
【】「在公义的道上有生命,其路之中并无死亡。」第一行虽然令人对这则箴的要点不容置疑,第二行原来的希伯来文却难以翻译。下面的两个提议(不像 RSV ),不需要改变子音的经文:
(a )「而她的路程乃是不死!」(BDB- p.667a- s. v. na{t[i^b 参 同书 p.39a- s. v.- ~al- b.- c. )。
(b )「但(有 )一条路,(乃是 )引到(~el )死亡之途」〔马廷(W. J. Martin ),口头讲授〕。
其中的第二种译法乃是比较流畅的结构,也适合一般之对比的模式。但第一种译法比较接近现有的经文(参 和合本 其路之中 并无死亡 ),而且又从乌加列文得到新的支持58。
——《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本节可译为“公义的道路有生命,道上没有死亡”。说,智慧的路全是平安,对寻求的人来说,智慧是他的生命树。
本节暗指义人的不朽。
「其路之中,并无死亡」:或作「那恶的道路引致死亡」。
今日和所罗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样,和以色列在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面临选择的时候也一样,选择圣洁的道路就是选择生命之路(见申27 28 30:15-20,。
【思想问题(第12章 )】
1「虚浮」,有译本作「彩虹」,意即不切实际的幻想。作者是否在此主张「实务主义」呢?参24, 27节。
2人想要致富,有什么途径?参9, 11, 24, 27节。
3有人说:「追求学问并无捷径」。这个道理与本章1节的教训是否符合?
4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指出「节制」是属灵果子的一方面。你认为「自我节制」(参16 )是否说话技巧的一种呢?
5你怎样判断谁是「义人」,谁是「恶人」呢?参7, 19节; 。
6真诚的话会伤及别人,但义人却又不能说诡诈的话,该怎办?参25节; ; 。
──《串珠圣经注释》
【义人的安全】要得丰盛生命必须透过纪律的塑造,必须喜爱管教,愿意受约束。人堕落犯罪之后不喜爱管教,是疏懒、放纵自己、为所欲为的、罪性的生命!在属灵生命中,我们往往也会如此不愿付代价,用我们在某一方面的勤劳来掩饰另一方面的疏懒;在多年前的一次教牧同工研讨会上,一间教会的一位同工讲到他们教会许多时开布道会时,弟兄姊妹们很热心:有的忙练诗歌,有的忙印宣传品……却没有人喜欢幕后的祈祷;祈祷需要纪律,需要花时间,需要安静在主前!我们是动的人,我们宁愿开会,不愿祈祷……当我们疏懒于祈祷时,我们用许多事奉的工作来遮掩我们没有亲近神的罪!我们怎样在各方面取得平衡呢!?我们要神的恩待,必须先尽好自己的本分!有一位牧师被邀请到乡下一处地方讲道,有一个本地很有钱的基督徒在家接待他,对他说:「牧师,现在教会要扩堂,大家不大肯捐钱,我们请你为我们祈祷。」牧师打量着他的环境说:「你差的不很多嘛,不用祈祷了。」许多时我们就是这样的,我们不喜爱肯付出的生活。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义人的根必不动摇。」
旧约圣经所说的义人和恶人,智慧人和愚昧人,就是新约圣经所说的信的人和不信的人。问题是甚么是义人的标准?或有多少义行,才得算为义呢?或容许有多少次的犯错纪录,就不算为义人?世界上够多的人,以自己为义,也以自己所喜欢的人为义;凡自己不喜欢的,就列为不义。到底是否可能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从始祖犯罪堕落以来,世上没有能行义得神喜悦的义人,因“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只有信靠神,得神称为义。所以最低的标准,就是根本。人靠恶行不能坚立;义人的根必不动摇。
恶人想得坏人的网罗;
义人的根得以结实。有一种错误观念,以为敬拜神的人,必然蒙福亨通。这常是对的;但如果说,亨通发达的人,必然是敬畏神的人,就不一定可靠。原因把问题简单化了:世界上的福,不是永远的标准;必须要看他是甚么时候亨通,他是否行在神的旨意里。
不论甚么时候,总有恶人和义人摆在我们面前。常见的情形是恶人发达,声势浩大,像是要成为顶天的树。许多不讲真理,不问原则的人,以为人多必然有道理,必然是成功,会羡慕他,逢迎他,跟随他,投靠他。他们看到他有手段,可以一网得利,一往无阻,也就想得他的手法,好用他的网罗,网取名利赀财;结果他越加得意,放纵恣肆行恶。
神要我们不看外面的茂盛,要看根本。恶人是发展他的恶行,把犯罪当作事业,叶子很多,但没有长存的义果。狂风暴雨来的时候,他倒下去了。义人的不同,在于他深深扎在活水旁的根,不张扬,不显露在地面上,人看不出他有甚么作为;也许没有甚么可夸的表面功夫;但他不会因环境改变而动摇。义人的根虽然不招眼,但“得以结实”。
你看见过根会结实的事吗?当然,根不会结实,是根生出芽,长成枝干,才可开花结实。这样,所说“义人的根得以结实”,是说有坚定的盼望。恶人恨透了义人,时时想要把他剪草除根,却总是除不了;因为神与祂的人同在,要保守他们,不但不会灭没,还一定结实。信靠祂的有福了。── 于中旻《箴笺记》
【】
「恶人嘴中的过错,是自己的网罗。」
在这世界的结构与秩序中,神安置了许多网罗,为监察并刑罚恶人,其中有说谎的舍。你若观察罪犯受审时以虚谎及假见证来搪塞,证词互相矛盾,错谬百出,结果会到一个地步,谎言自行掉入网罗,好似野兽奔进陷阱一般,无法拔足。一个说谎的人无法自圆其说,那有真理那么周全确定的呢?虚谎的想要表明真实,结果反而自行推翻供词。
当恶人自陷网罗,义者却从困苦中出来,但这不是说他必不遇见苦难。我们的主清除的说过,凡效法祂的,必有祂的经历——世人必憎恨祂,骂祂是别西卜,最后要钉死祂。但义人必脱离患难,无法被困住。我们属于祂,祂已经在灾难中出来。现在我们也许被卷入浪潮之中,深陷洋海的中心,雷雨的风暴中,连星辰也被遮掩了。但是祂必带我们出来,因为祂允许我们进入。在彼岸我们要站在得胜者的人群中。那困倦的手摇着得胜的手,疲乏的头,有亮光好似冠冕一样。听那边光明海岸的声音: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务要至死忠心,我必赐给你生命的冠冕。
──迈尔《珍贵的片刻》
【批评容易行事难“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能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
【】
爱批评的人叨叨不休,却很少做具有建设性的事。他们喜欢以揭人之短来扬己之长。如果尼希米听信批评者的话,那么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就永远重建不起来了。有些批评者说的倒也是真的,大火已将石烧裂,城墙已成碎石堆(尼42~3 ),但批评者除了批评,却没有帮任何的忙。
很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好作批评的人,或是好作议论的人,都是无关紧要的。值得表彰的是真正身处现场,脸上布满灰尘、汗水和鲜血的人,以及即使失败,也是在轰轰烈烈的奋斗中失败的人。因此这些人的地位,永远不应与那些既不知胜利也不知失败的冷酷而懦怯者相提并论。”
在这幅图像中,你看到自己位于何处?你是否因为服事基督而受到不公平批评的伤害呢?若是这样,继续行你所当行的,神会报偿你的努力。反之,你是不是那些爱批评别人的人呢?如果是这样,现在就改过自新加入所有建设者的行列吧!
我不会批评紧守工作岗位的人,
也不批评听从神话语而行事的人,
但我会批评自己,亲爱的主,
向你忏悔我无信义的言语和行为。
任何旁观者都可以批评竞技场上的演出者;
而参加竞技的人则更需要技巧和专注。
──《生命隽语》
「殷勤」是一种生命的特质,一种灵的道德品格。神造人的时候,其中一项应该有的道德质量就是「殷勤」。「殷勤人的手必掌权」在这节经文中特别提到「手」表明殷勤人是亲自一手一脚地在做工作,不断地付出,不断地努力,以持之以恒的殷勤,来换取成功。
「殷勤」与「忠心」是不能分开的,「忠心」就是神要求我们摆上神所赐与我们所有的,要尽心尽力。「殷勤」,不是一种「完美主义」,主耶稣基督要我们像天父一样完全,不错,神要求我们力求完美,但不是盲目地追求「完美主义」。
「服苦」,原指以色列人在埃及人手下,几百年的服苦,没自由,受捆绑。因此,一个在训练时疏懒的运动员,当他临场比赛时,一定是恐惧与失败的。此时,人也是最没自由,最受捆绑的。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一个工作上殷勤的人】
殷勤的人,是一个肯负责任的人,在神的面前,订立人生的目标,靠着主给我们的能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今天所需要的是这样的年青人。美国有一年青黑人,家境物质贫穷,但有很好的属灵生活,他在神的面前,订立了自己的目标,下决心,专心并自律依靠主,在教练的训练下,不懈地努力。终于夺得1936年?林世运会上的四面金牌,成为世界第一飞人。这就是著名运动家JesseOwen。而一向以日耳曼民族而自命不凡的希特拉,为此老羞成怒,离开会场。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这位出色的年青人一样,有了人生的目标,将自己交托给神,靠主的恩典,将神给你的都摆上,无论你是甚么境况,甚么年龄,都一样可以出人头地。成为一个掌权的人,掌握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前途。成为一个最自由最释放的人,但当我们懒惰,懒惰到连责任都放弃的时候,便成为一个服苦的人,一个没有自由,被捆绑的人。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
【品格上满有感染力】
品格上富有属灵感染力的人,到处使人感到有生命力。义人的生活和言论同样感染别人走义路。恶人却走迷路,就像瞎子领瞎子一样,带领人远离神,所以要在品格上成为一个富有感染力的人,用属灵的品格和感染力去领导别人。
古时曾有一位圣者,一天带着学生们到隔邻的乡村传福音,在路上遇到一个忧心忡忡的人,圣者便上前安慰他。入村后,圣者分别与店主们、卖生果蔬菜的农夫攀谈,又与小孩子们一起玩耍,然后便离去。回程时在路上又遇到挑着一大担稻草的农夫,与他倾谈片刻便回到城中。学生们于是向圣者投诉,为何整天都没见他传过道?圣者便向他们指出,其实人与人接触,用生命去影响别人,这已经是传了福音,因为生命的见证才是最重要的。每天提醒着自己无论是工作、游戏与朋友相聚,总要把握机会,传福音,用生命的表现去感染其他人的生命。义人以德行去传扬神,用生命感染生命,建立美好的灵性,活泼的生命,叫生命不断颂读赞神,引导邻舍到神的面前。
——张慕皑《箴查经信息》